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双向平均引伸计

仪器信息网双向平均引伸计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双向平均引伸计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双向平均引伸计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双向平均引伸计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双向平均引伸计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双向平均引伸计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双向平均引伸计相关的解决方案。

双向平均引伸计相关的资讯

  • 上海光机所在相干调控的双向吸波器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红外光学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董红星和张龙团队,在相干调控的双向吸波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工作采用双层ITO超构表面构造吸波器。这一吸波器具有双向宽带的微波吸收以及相干控制的可调谐性能,同时在可见光波段的平均光学透过率为78.25%,可用作未来智能隐身光窗。相关研究成果以Transparent Bilayer ITO Metasurface with Bidirectional and Coherently Controlled Microwave Absorption为题,发表在《先进光学材料》(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上。超构表面是一种由周期性结构单元构成的人工复合材料,能够实现自然材料所不具备的奇异电磁特性,形成了材料、器件研究领域的新范式。其中,超构表面吸波器具有厚度薄、重量轻、吸收率高等优点,在电磁屏蔽、隐身和无线通信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然而,目前传统的吸波器普遍采用MIM结构设计框架,仅能对正向入射的电磁波实现吸收而反向电磁波被完全反射,这降低了整体电磁能的利用率。同时,它们存在不可调谐以及光学不透明的缺点,不能满足新一代电磁屏蔽光窗智能化和集成化的需求。针对上述问题,该团队利用光学透明的ITO材料设计超构表面,理论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一种双向吸收、相干调控、光学透明的微波吸波器,在24.49–34.39 GHz的宽带频率范围内实现了90%以上的双向电磁波吸收,且在光学波段的平均透过率为78.25%;此外,通过添加反向入射电磁波并调节两束入射电磁波之间的相位差,可以对吸收性能进行动态相干调控。该工作解决了目前传统吸波材料单向性、带宽窄、不可调以及光学不透明的问题,为未来智能隐身光窗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等的支持。图1. (a)所提出的超构表面微波吸波器示意图;(b)单元结构示意图;(c)实验制备的样品;(d)实验测得的光学透过率。图2. (a)实验和仿真得到的正向入射电磁波吸收谱;(b)实验和仿真得到的反向入射电磁波吸收谱;(c)双干调控示意图;(d)两束入射电磁波之间不同相位差所对应的相干吸收谱。
  • 天氏欧森:光学引伸计的未来已来
    近日,CHINAPLAS 2023国际橡塑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吸引逾3,900家全球高质量展商、超240000名海内外观众汇聚。 作为行业领先的静态拉伸和压缩材料试验机供应商,天氏欧森(Tinius Olsen)携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可变标距光学引伸计、熔融指数仪、HORIZON软件等产品盛装亮相。天氏欧森展位在展会现场,仪器信息网有幸采访到了天氏欧森测试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市场经理张赞蓉,不仅请她介绍了本次的展品,也对试验机的发展趋势、公司未来的发展计划等进行了交流。现场采访视频张赞蓉女士在采访中重点介绍了一款新产品——Vector光学引伸计。这款“黑科技”不仅能够辅助进行拉伸、压缩、剪切、弯曲试验中的应变试验,且具有非接触式的数字化设计,支持自动化过程的标距标记。此外,还可提供模拟或数字格式的输出数据。全球首创双镜头技术立体视野,稳定测量,不受外界噪音干扰。并且平面外容忍度高,对材料基本无限制。与同类光学引伸计相比,Vector光学引伸计的反应更快,开机即可测量,并可与测试软件集成,适合于金属、合金、复合材料、低应变塑料等领域。Vector光学引伸计张赞蓉女士认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试验机的技术已相对成熟,未来将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个性化发展,而天氏欧森新推出的Vector光学引伸计已经在这三个方面显示出了非常大的技术优势。最后,张赞蓉女士说到,天氏欧森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公司下一步将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扩大销售团队,发展多渠道销售,以让更多的国内用户用到好的产品和技术。
  • 英斯特朗全新AUTOX自动引伸计
    AUTOX被用来确定包括模量,规定非比例屈服和塑性(非比例)断裂伸长率。并且符合ISO9513,ASTM E83,和ISO527-1(2011)的标准要求, AutoX可自动标距长度定位,自动接触试样,从而提高了测试试样的试验室试验效率。通过除去手动操作中繁琐耗时的步骤,试验室操作员可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简化测试过程。此外,可减少传统接触式引伸计在关键测试中出现的重复性的不一致现象.   AutoX也可以使用在全自动或手动的测试系统上。在不使用时,操作员能快速,安全地把引伸计定位出试验区域,并提供了一个安全存储环境的测试空间。操作员能够轻松从试验区域卸载AutoX,不需要额外的工具设备来切换夹具和固定装置.   以下功能正在申请专利:   - 引伸臂:双臂通过只用一个电机驱动的旋转扣栓同时打开/关闭,使双臂更轻,同时降低摩擦力。   - 碎片防护:覆盖未使用区域,最大限度地减少污垢/碎片进入防护罩内仪器。   - 张紧轮: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操作员可以使用一个参考标签去标记张紧轮在测试过程中的位置。确保每个测试的准确和可重复性。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AUTO X 产品的信息,请报名参加2013年英斯特朗 新产品发布会   将您的姓名、单位、联系电话或邮箱发送到he_ying@instron.com, 标题请注明“参加英斯特朗2013年新产品发布会” 。
  • 英斯特朗全新视频引伸计AVE 2.0首秀中国市场
    2014年英斯特朗复合材料应用研讨会暨新产品推荐会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10月24日,为了更好地帮助用户解决测试阶段遇到的疑惑,提高试验质量,&ldquo 2014年英斯特朗复合材料应用研讨会暨新产品推荐会&ldquo 在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50余位复合材料测试领域的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出席会议;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参会。 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英斯特朗英国复合材料应用专家Ian McEnteggart,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最新技术产品与最热方法标准的精彩报告。英斯特朗中国区业务发展和运营总经理王志勇、市场经理张弛、静态试验机产品经理杨卫刚等人纷纷到会,现场与用户交流互动。 英斯特朗英国复合材料应用专家Ian McEnteggart   不同于一般材料,复合材料由不同性质的材料组成,具有很复杂的性能,需要由拉伸、压缩、剪切、弯曲等多种不同的测试方式来表征,并且对测试精度有很高的要求。英斯特朗最新推出的AVE 2.0高级视频引伸计,正是这样一款可以满足复合材料复杂性能测试的利器。   借此次会议举办之际,英斯特朗在现场特别展示并演示了AVE 2.0视频引伸计,据悉,此次亮相是AVE 2.0视频引伸计的中国市场&ldquo 首秀&rdquo 。 英斯特朗最新高级视频引伸计AVE 2.0   AVE 2.0将数据采集率提高到了490Hz,可以避免复合材料剧烈断裂时数据丢失问题;其精度符合ISO 9513 0.5级,适用于广泛的国际测试标准,包括ISO 527、ASTM D638和ISO 6892-1;高达670mm的测量范围,允许AVE 2.0容纳多个试样标距长度或不同试样。&ldquo 特别强调的是,AVE 2.0可与任何品牌的材料拉伸试验机实现兼容。&rdquo Ian McEnteggart补充到。   今年6月,英斯特朗最新研发推出了数字图像相关软件(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以下简称:DIC),实现了可视化实时监测跟踪整个测试周期,可用于检测试样整个二维表面上发声的应变与位移。   Ian McEnteggart表示:&ldquo DIC技术并非英斯特朗开发的,但英斯特朗却首次将该技术成功集成进AVE 2.0。&rdquo 据其介绍,DIC软件采用了LED灯光专利设计,大大降低了周围光线对试验数据的影响。对于一直困扰用户多年的软件界面复杂和数据同步问题,英斯特朗根据材料试验用户的需求将软件进行了简化,使得操控界面简洁却不生疏 同时,DIC软件中还内置了同步功能,实现了DIC图像与采集的试验数据的同步。 全自动接触式引伸计AutoX 750同时亮相   会上,Ian McEnteggart还重点介绍了ISO 14126 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面内压缩性能的特点、AITM 空中客车公司测试纤维增强塑料冲击后压缩强度的方法、AutoX750在执行ASTM D695标准测试中的优势等精彩内容,并现场回答用户提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参会者在复合材料试验过程中的&ldquo 疑难杂症&rdquo 。 现场回答用户提问   在互动环节,英斯特朗专业工程师现场对AVE 2.0进行了操作演示,面对面解答了客户在仪器操作和软件设置中的相关问题。 工程师操作AVE 2.0,用户围观 编辑:刘玉兰
  • 第九届科仪展开幕——三思进口引伸计备受关注
    2011年4月25日,第九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 嘉宾为开幕式剪彩 本届展会吸引超过700家国内外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相关的展商参展,展示科学仪器产业新产品与技术,吸引了众多国际参观团和观众到会参观与交流。 协会领导到三思纵横展台参观(一) 协会领导到三思纵横展台参观(二) 三思纵横展出的新一代进口引伸计,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广泛关注,更有客户现场就表达了购买意向。我们将随时发布展会现场最新动态,欢迎新老朋友继续关注三思纵横试验机产品。 现场观众参观三思纵横全自动引伸计
  • 助力材料高温变形测量——钢研纳克推出YYHT系列高温引伸计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状尺寸的变化称为材料的变形,变形的大小直接影响材料的性能,因此材料变形是其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变形的测量都是通过引伸计来实现,材料在高温环境中的变形测量需要用到高温引伸计,YYHT系列高温引伸计可以满足各种形状尺寸材料在高温环境下变形的测量需求。1、简介YYHT系列高温引伸计具有精度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等特性,符合JJG762、GB/T12160、ASTM E83、ISO 9513等标准中对0.5级(或者B2级)精度的要求,可以适应不同规格和尺寸试样,相比于普通的引伸计,使用调节简单便捷,基于其极低的试样接触力,YYHT系列引伸计可以应用于薄板等对表面接触力比较敏感的样品测试。其技术参数如下:精度等级0.5级引伸计标距10mm/25mm/30mm/50m/80mm或定制最大变形量±5mm/±10mm或定制使用温度室温至1200℃输出灵敏度≈2.5mV/V应变片阻值350Ω供桥电压值≤8V输出端接头常规四芯、五芯、九孔、九针或USB等插头,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初始接触力0.15N最大接触力1.27N同时钢研纳克还推出活动支架方便高温引伸计与试验机的连接,试验机无需改动可根据试样尺寸和高温炉位置调整引伸计的上下位置,调节方便,操作简单,与试验机连接稳固,刚性好。2、验证高温引伸计测量的数据直接影响材料的性能,这就要求高温引伸计测量必须准确、稳定、可靠,所以引伸计不只要满足引伸计标定器的校准要求,还需要大量的测试和试验进行验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以下是我们部分验证的数据。(1)与普通引伸计的一致性检验,如图所示将普通手动引伸计和YYHT系列高温引伸计同时安装在同一根试样上,测试特定位置的变形量,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特征点Rp0.1Rp0.2Rp0.3Rp0.4YYU引伸计(mm)0.11400.16450.21570.2672YYHT引伸计(mm)0.11420.16440.21580.2675从表中可以看出YYHT系列引伸计和常用引伸计测得的变形量一致。(2)与进口引伸计的一致性检验,分别将YYHT引伸计和进口引伸计安装在同一台试验机上,在特定温度条件下分别测试同一组标准样品,应力应变曲线如下所示:其中红色和绿色线为进口引伸计所得,其余为YYHT高温引伸计所得,曲线重合度高,一致性好。通过大量,多次及不同温度区间反复测试比较,YYHT高温引伸计测试精度高,稳定性好,测试数据准确,能够完成高温环境下材料变形的测量工作。3、应用YYHT系列高温引伸计已应用于用户的材料测试工作,如图所示为某测试中心一机双YYHT高温引伸计,可以满足不同尺寸试样的高温变形测量要求。通过权威机构的校准检验,完全满足国标0.5级和美标B2级的要求,证书如下:同时也满足高温拉伸新标准GB/T228.2中对应变控制的要求,曲线如下:目前YYHT系列高温引伸计以其应用范围广,数据准确稳定,精度高,安装便捷,性价比高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变形测量,助力高温材料的性能测试,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
  • 美国T.O天氏欧森公司最新型高精度视频引伸计面世
    国际知名的材料试验机生产商-美国T.O天氏欧森公司最新开发出精密视频引伸计,其主要用于非接触地精密测量试样的应变数据。这种新型的视频引伸计采用了高精度的数码相机、冷光源、高速图像处理系统及现今最前沿的数据处理模式 -&ldquo 次级映像点插值法(sub-pixel interpolation) &rdquo ,因此,点位影像可以对拉伸、弯折或压缩进行实时持续测量及控制直致试样断裂,其测量精度甚至超过ASTM E83 B1级标准及ISO 9513 标准中的0.5级的要求。 其主要特征有: 非接触式应变测量 分辨率高于镜头视野范围的1/100,000 测量精度达到0.5%或更高 试样准备简便 配有小型的试样照明用冷光源 自动标距设定功能,可设定任意标距 用户自编备注方便保存相关信息 多种纵向与横向标距同时测量 (HESC型视频引伸计测量塑料或金属试样) 视频引伸计有多种型号,其中一种是适用于测试低延伸率材料(如金属)的LESC视频引伸计,另一种是适用于测试高延伸率材料(如塑料)的HESC视频引伸计。高分辨率低延伸率的视频引伸计配有25毫米视野范围的材料测试专用镜头。高延伸率的视频引伸计配置的是通用镜头,它的视野范围可以达到1,000毫米。还有同时包含高精度及大量程的DCHT双镜系统。这种技术使视频引伸计适用于所有的材料测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材料:金属(包括细金属线)、弹性纤维、纺织物、塑料、合成物。 (LESC型视频引伸计测量细钢线试样) 视频引伸计还配有冷光源;虽然在普通的日照条件下引伸计就可以跟踪目标,但采用冷光源可以防止环境光源条件改变时引起的目标跟踪掉失。 任何可见的标志都可以用做图像识别,无论是试样表面的天然图案、笔的划痕、水滴、打孔的记号,还是不规则的喷溅小斑点都可以。图像识别系统会自动跟踪观察面上的独特纹路,因此图案越不规则,图像识别就越精确。 (DCHT型双镜头视频引伸计) 系统工作的方式如下:首先获取图像,然后图像识别技术锁定两个目标,它们相当于一个标距。用户可以定义这两个目标,也就是说用户可以任意设定原始标距。当测试试样时,视频引伸计点对点地跟踪这两个目标的移动,从一桢图像跟踪到另一桢图像并考虑每桢图像间,目标的相对位置,移动速度及方向,通过&ldquo 次级映像点插值法&rdquo 计算模型,这样应变的数据就可以实时测量出来。在横向及纵向上可以采用多个标距进行试样的塑性应变比(r值)及硬化指数(n值)等力学性能的测量。采用我们的&ldquo 次级映像点插值法&rdquo 原理,可以达到比传统视频引伸计高出最少100倍的分辨率。 视频引伸计的所有测量与输出都有时间记录,并且可以存档便于日后使用。此外,未经压缩的视频图像输出也可以记录下来,用作测试后的测量与分析。
  • 【综述】红外隐身材料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红外隐身材料的开发已成为一个迫切的需求。红外隐身效果受温度和红外发射率的共同影响,但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单一因素上,从而限制了红外隐身产品的有效性。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西安工程大学的科研团队在《印染》期刊上网络发表了以“红外隐身材料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为主题的文章。该文章第一作者为陈海通,通讯作者为王进美教授。本文介绍了各类红外隐身材料的优势和局限性、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包括基于不同的材料在红外隐身领域所发挥的独特作用。红外隐身原理在了解红外隐身机理之前,深入研究其探测原理有利于更好地规避和反制。隐身技术与探测技术双方是相互抵制的关系,二者都是围绕目标和背景两个对象进行展开,探测是通过不断放大目标与背景的差异,从而识别出目标,隐身则是缩小两者的差异。例如,在飞机上,不同的探测器通过六个相应的特征——声学、视觉、烟雾、雷达、红外和轨迹特征来探索它们存在的迹象。红外探测主要基于热成像原理,加之物体本身就是红外光源。红外波可以覆盖0.76~1000μm的范围,可细分为五个部分(如图1所示):近红外波(NIR,0.76~1.5μm),短红外波(SWIR,1.5~ 3μm)、中红外波(MWIR,3~8μm)、长红外波(LWIR,8~15μm)和远红外波(FIR,15~1000μm)。由于地球大气层吸收了大部分红外线,仅对3~ 5μm和8~14μm范围内的电磁波相对透明。因此,在两个大气窗口中隐藏目标的自发辐射是击败红外探测器的有效措施。图1 各种波段的比较及相应的隐身应用除此以外,材料性质、表面粗糙度和厚度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红外发射率。考虑到材料的自身特性,其红外发射率与原子核和外核电子的相对位移(正负电荷中心不一致产生的电偶极矩)密切相关,带负电的外核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会受到外电场的影响。这三个方面体现在复介电常数、电导率和晶格振动对材料红外发射率的影响上。红外发射率的复介电常数实部依赖性主要受材料的极化度控制,与本征极化偶极矩数、离子半径、晶格常数等因素密切相关。而表面粗糙度对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可归纳如下:一方面,入射辐射在物体不平整表面的漫反射增加了物体表面吸收红外辐射的机会,导致吸收率增强;另一方面,凹凸不平的表面提高了辐射体的相对辐射面积,从而增加了辐射能量和相应的发射率。此外,随着材料厚度的增加,红外发射率也会增加。金属材料的热辐射特性发生在几微米的表层,可以认为表面特性和发射率与厚度无关。对于大多数非金属介电材料,辐射都有一定的穿透深度。因此,非金属电介质和半透明材料的发射率不仅取决于它们的表面状态,还取决于样品厚度。红外隐身方法点源探测和成像探测是两种主流的红外探测方法。点源探测主要与探测距离有关,可检测到的最大距离R。为了最小化目标检测距离,红外辐射特征J越小越好。成像检测主要是利用背景与目标间的热辐射能量之差进行测试。一般来说,发射率高,物体很容易暴露在红外探测器下。为了实现红外隐身伪装,背景和目标物体之间的红外发射强度差异应该足够接近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降低辐射能E对于红外隐身是必不可少的。控制目标表面温度和降低目标表面发射率ε是获得良好红外隐身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到目前为止,控制表面温度的主要方法是热隔离和热通量控制。理想的绝缘材料是空心玻璃微球(HGM)、气凝胶、热毯、纳米纤维膜、微/纳米多孔泡沫、软木和皮革等隔热材料。其中,HGM和气凝胶在红外隐身领域应用较多。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同样明显,因为环境等限制条件,有时物体的表面温度很难改变,所以当物体的T难以改变时,具有低ε的产品具有出色的红外隐身能力。根据Hagen-Rubens定律,电导率与低ε正相关。例如Cu、Ni和Al等金属,以及一些导电聚合物,如聚苯胺(PANI)是低ε材料。但是金属在可见范围内具有高反射率,这会降低视觉伪装效果。因此,金属材料一般被用作填料。目前,研究人员主要通过对金属填料进行改性来实现低发射率与低光泽度的兼容。综上所述,实现红外隐身的最佳途径是削弱和调整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特性,同时使其尽可能接近背景。因此,将“目标+背景”的组合识别为“与背景相似的物体+背景”的组合,这样更有利于欺骗检测器。红外隐身材料隔热材料中空微珠作为隔热材料具有超微小孔隙结构、空心结构或多层结构等特点,因而具有很低的导热系数和吸水率。将其作为填料可以显著降低目标热量的传导,从而有效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2018年,焦钰钰团队开发了一种由纯无机矿物组成的玻璃微珠,该微珠会与基体表面形成一个中空气体层从而阻断热传导,因其蜂窝中空结构故,而它的导热系数很低,涂层具有非常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同时,中空玻璃微珠可以将太阳85%以上的热量反射阻隔在基体表面。PAKDELl团队在2020年将空心微珠颗粒与TiO₂纳米粒子共混,制备了织物用隔热涂料,涂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并降低了织物的可燃性,另外空心微珠颗粒的存在及其浓度也会直接影响织物的近红外反射率。该团队利用红外热成像仪证明空心玻璃微珠防止涂层织物快速散热,此功能可以应用于保暖织物,还可以减少从室内空间到建筑物外的热量损失,进而有效提升红外隐身性能。凝胶系列中的气凝胶具有极低的密度、低导热性和高比表面积,是一种具有3D互穿网络的高度多孔材料。空气层分裂成小块,可以抑制热量的相对流动。此外,气凝胶骨架赋予固体热传导路径复杂而漫长,从而增强散热能力。2020年,ZHANG的团队开发了双向各向异性聚酰亚胺/细菌纤维素(b-PI/BC)气凝胶,它们具有良好的各向异性成型性、质量轻和出色的隔热性能(图2)。与单一的PI气凝胶和其他商业绝缘材料(聚氨酯和聚苯乙烯泡沫)相比,b-PI/BC气凝胶在相当大的温度范围内有效地阻止了传热,并具有稳定的隔热性能(图3)。图2 b-PI/BC气凝胶的合成流程图3 与其他商业绝缘材料相比,bPI/BC气凝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此外,WU的团队在2022年通过改变CuS的添加量和热还原策略设计了rGO/CuS复合气凝胶。CuS的添加有效地调节了红外发射率和隔热性能。加热30 min后,由于其多孔结构,它会保持原始温度。因此,层压多孔结构和多组分赋予复合气凝胶隔热和红外隐身多功能性。该团队还通过简便的溶剂热法和随后的冷冻干燥制备了rGO/CuS@PCM气凝胶(图4)。它们在8 ~ 14 μm的红外发射率从0.82调节到0.59。虽然气凝胶是当前密度最小、隔热性能最好的固态材料,但其存在强度低、易碎等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图4 rGO/CuS@PCM气凝胶制备过程示意图相变材料相变材料(PCM)由于其卓越的热管理能力在红外隐身功能材料领域受到特别关注。目前,许多研究人员将相变材料微胶囊化再应用于红外隐身涂层中。相变微胶囊(MPCPs)是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相变储能材料,其原理是通过相变材料的放热和吸热过程来调节温度。GU Jie团队在2021年采用二十烷作为相变材料(PCM),三聚氰胺、尿素和甲醛(MUF)作为壳材料形成微胶囊。然后,将聚苯胺(PANI)沉积在这些微胶囊的表面以形成了具有温度控制和低红外发射率的双壳微胶囊(DSM)。经测试,具有1.354 mm厚涂层的红外隐形织物可冷却高达11.2 ℃,并且控温过程持续27 min,红外发射率达到0.794。该面料在实际使用中具有显著的红外隐形效果和良好的耐用性(图5)。图5 红外隐形织物的红外图像然而传统的PCM通常表现为具有固定转变温度的刚性固态或流动液态,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应用,特别是在多波段隐身和多场景中。因此,很多团队在这方面进行了改良,例如2023年DENG团队首次设计并构建了一种用于同步视觉/红外隐身的本征柔性自愈合相变薄膜。该相变膜具有固-固相变行为,转变温度(从38.8 ℃到51.1℃)和热函(从79.7 J/g 到116.7 J/g)可调,该相变薄膜可定制不同颜色和多种配置,在多场景下展现极佳的视觉隐身功能。此外,该相变薄膜具有热管理能力,并在各种温度下对目标物表现出红外隐身性能,且具有长期循环稳定性(500次循环)和出色的柔性。此外,PCM与气凝胶结合的复合材料也可以达到优秀的红外隐身效果,在2019 年,LYU的团队首先制备了Kevlar纳米纤维气凝胶(KNA)薄膜,然后与PCM结合以获得KNA/PCM薄膜,发现具有热管理功能的KNA/PCM复合薄膜在太阳光照的室外环境中表现出优秀的红外隐身性能。在此基础上该团队还提出了一种由隔热层(KNA薄膜)和红外吸收表面层(KNA/PCM)组合的结构,以隐藏红外检测中的热目标。与其他红外隐身材料相比,KNA−KNA/PCM组合结构涂层靶材由于优异的隔热性和超低红外透过率,红外隐身性能更优秀。这样的结构在未来军事和工业领域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为红外隐身技术提供了更有效的解决方案。纳米结构材料纳米结构材料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表现出均匀的吸波特性。因此,它在红外和雷达波隐身材料的应用较多。由于红外光的波长远大于纳米颗粒的尺寸,导致纳米材料对红外光具有高透过率,使红外探测器接收到的反射信号变得很微弱,从而实现红外隐身效果。为了促进材料的多通道相容性,由两种或多种组分组成的纳米复合材料显著增强目标的红外隐身性能。研究发现,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可以通过核和壳组分的相互修饰来调节。由于壳成分存在于核壳结构的外表面上,所以表面功能的操纵可以有效地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近年来,由结构核和功能壳组成的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在低发射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例如WANG团队通过在SiO₂颗粒表面上层层组装剥离的LDH(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片和DNA生物分子,成功制备了SiO₂@DNA-LDH(图6)纳米复合材料,并测试了样品在8~14 μm波长下的红外发射率值,发现SiO₂@DNA和SiO₂@LDH的红外发射率值分别降至0.732和0.658。以DNA插层LDH为功能壳构建SiO₂@DNA-LDH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由于DNA和LDH纳米片之间的氢键或静电相互作用,以及DNA-LDH壳层形成加强的物理限制,红外发射率值进一步降低至0.458。图6 (a)SiO₂和(b)SiO₂@DNA-LDH纳米复合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c)原始SiO₂(d)、(e)和(f)SiO₂@DNALDH纳米复合材料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此外,纳米金属材料在隐身材料中的应用同样备受关注。ZnSe因其在红外区域优异的非线性光学性能,Co在红外区的良好吸收特性,为过渡金属的掺杂提供了选择。但一种材料的微观结构会影响其光学特性,例如吸收、反射和透射。尽管ZnSe和Co具有良好的红外特性,但其电子空间分布仍然较差,不利于材料的吸收和光传导。Ga表现出高电子浓度和结构保护特性。因此,将Ga元素引入到材料中,不仅可以控制材料的微观结构,还可以改善材料的空间电子态分布。2021年PAN等人通过PLD(脉冲激光沉积)在不同的Ar气体下制备了一种适用于抗近红外探测的纳米CoGaZnSe多层薄膜。通过XRD(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和模拟研究了薄膜的微观结构发现通过控制生长压力来改变晶体特性、键合和电子的空间分布。在不同压力下获得的薄膜具有不同的透射率。根据这一特性,将具有不同透光率的薄膜与多层薄膜相结合,可以减少红外反射。该团队将多层薄膜涂在普通衣服的表面,然后使用红外探测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CoGaZnSe多层薄膜的抗近红外检测率最高可达86%,大大降低红外探测的量子效率。碳基复合材料碳材料以其质量轻、比表面积大、机械强度高和良好的导电性等的特性,彻底改变了隐身技术领域。炭黑、碳纳米管以及石墨烯的使用为合成轻质、多功能和智能红外隐形材料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例如,可以使用低发射率材料改性的碳纳米管用于屏蔽目标的红外辐射;可以通过石墨烯的添加巧妙地实现温度的动态调节,从而改善静态微/纳米结构只能改变热发射率,固定的热管理材料不能根据需求和环境调节温度的缺点。因此,碳基复合材料为红外隐身领域的设计和性能控制提供了高度的灵活性(图7)。图7 碳材料在红外隐身方面的优势零维材料炭黑作为全球生产最丰富的碳形式之一炭黑(CB),是碳基材料最早使用的原材料。但是单独添加炭黑会增强红外波段吸收,这对红外隐身不利。涂料的三个部分分别为添加剂、填料和黏合剂。其中实现红外隐身的关键在于各种填充物。金属填充物可以显着降低红外发射率,例如铝。但是金属对可见光的强烈反射与视觉隐身相冲突。2019年,LI和他的团队将直径为30~45 nm的炭黑纳米粒子直接喷涂到纳米多孔硅渐变折射薄膜上的5μm厚可转移阳极氧化铝(AAO)模板上。经实验测试,该薄膜在2.5~15.3 μm范围内平均吸光度为97.5%,远高于纳米多孔硅和AAO模板。此外,带有炭黑的AAO模板可以很容易地转移到其他结构上,可以更好地隐藏不同物体的热特性,从而进一步隐身。其本质是光通过AAO模板在内部多次反射,而随机的炭黑颗粒充当散射中心。通过炭黑和纳米多孔硅对光的进一步吸收和捕获,使复合结构能够实现非常低的反射率。因此,炭黑需要与具有较低红外发射率的材料结合使用,才能实现良好的隐身性能。一维材料碳纳米管兼具轻质、可控、高导电、形貌可调和优异机械性能的碳纳米管成为红外隐身复合材料的中流砥柱。许多文献表明,碳纳米管的强度是钢的100倍,密度是钢的六分之一。此外,碳纳米管具有约6 000 W/mK的高导热率,且导电率远高于铜。这些优势将成为多壁和单壁碳纳米管在红外隐身领域应用的关键。低红外发射率材料能以涂层和复合材料的形式制备。2016年,CHU团队成功开发了银颗粒改性碳纳米管纸(SMCNP),并制备了一种具有超低红外发射率的SMCNP/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复合材料用于红外隐身,以解决飞行器中金属添加剂和纤维增强聚合物(FRP)复合材料难以形成整体的问题。此外,静电纺丝是生产薄膜的独特方法。静电纺丝可以生产2纳米到几微米的纤维。2018年,FNAG等人通过静电纺丝制备聚偏二氟乙烯(PVDF)纤维膜和单壁碳纳米管(SWNT)改性PVDF(命名为SWNT/PVDF)(图6)。壳聚糖处理后,将金纳米粒子浸入金溶胶中并搅拌以修饰薄膜。在静电力的作用下,Au纳米粒子牢固且非常均匀地固定在两种纤维的表面。研究发现,PVDF和Au-PVDF纤维膜的红外发射率值分别为0.82和0.76,而SWNT/PVDF和Au-SWNT/PVDF薄膜的值分别低至0.77和0.68,说明单壁碳纳米管与金颗粒结合后性能更好。二维材料石墨烯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从而赋予其相互连通的多孔结构、高表面积、良好的导热性和优异的导电性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催化、电池、生物医药等领域。然而,石墨烯在传统红外隐身领域,如降低涂层发射率、隔热、吸收热辐射等,既没有表现出突出的性能,也不具备足够的潜力与其强大的性能相匹配,这是因为蜂窝结构对波的散射有强烈的影响。此外,基于热辐射产生原理,由于石墨烯的能隙为零,所以石墨烯本身不发射热辐射。因此,石墨烯很难以传统的方式直接制造具有极低发射率的材料。但石墨烯可以通过石墨烯层中的离子液体嵌入和外部电压调制,将红外发射率控制在0.3~0.7的范围内。2021年,SHI的团队通过组合石墨烯纳米片和Fe₃O₄纳米粒子,显着增强微波吸收且提供轻巧而坚固的支撑。该团队将其进一步集成到具有隔热性能的PI气凝胶中,并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相变材料,获得了一种新型的兼容电磁和红外的双隐形薄膜。PI/石墨烯/Fe₃O₄杂化气凝胶薄膜具有多孔结构,导热系数低,可以抑制红外热辐射,使其具有红外隐身性。为防止温度随外界不断发生变化,上部采用PI/石墨烯/Fe₃O₄气凝胶/PEG薄膜,既能提供低温显热吸收,又能提供高温潜热吸收,最终实现双重热缓冲,从而更好地协调热力学与红外隐身的关系。图8 (a) (S1) PI/石墨烯/Fe₃O₄混合气凝胶薄膜、(S2) PI气凝胶/PEG复合薄膜和(S3) PI/石墨烯/Fe₃O₄气凝胶/PEG复合薄膜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记录的红外热成像图像。根据红外热像分析格式确定的(b)加热和(c)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光子晶体光子晶体是一种新型结构材料,由于其光子带隙和光子局域化两个特性使得控制物体的自发辐射成为可能。通过调节光子晶体的结构,可以使光子带隙处于特定红外电磁波段,最终在红外波段具备高反射率与低发射特性。利用光子晶体禁带的高反射、低辐射等特点,可以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以干扰探测器的捕获光谱,使其无法被红外线侦察装置侦测到,从而实现红外隐身。目前,光子晶体在红外隐身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维光子晶体材料和三维光子晶体材料,这两种材料由不同折射率的介电层堆叠而成。由于一维光子晶体易于设计和制造,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DONG Qi等人开发了基于ZnS/Ge的一维光子晶体(1DPCs),在波长3~5 μm处测量反射光谱,得到了95.1%的平均反射率;使用ET-10红外发射仪测得平均发射率低至0.054,完全满足红外隐身需求。三维光子晶体的制造方法有微机械加工法、半导体工艺法、激光全息干涉法等。由于三维光子晶体在不同方向上存在很好的对称性,因此利用上述制造方式能够成功得到具有禁带的光子晶体结构,例如层叠的硅棒排列制备三维光子晶体可以有效减少红外波段带隙内目标的红外辐射,并增强带隙外的红外辐射。此外,以钨为代表的三维金属叠层结构具有更宽的禁带,可以选择性地控制辐射。这两种光子晶体红外隐身材料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不利于大规模应用。而胶体基元自组装法因方法简便、容易操作、成本低廉、重复性好等优势,成为一种相对普遍的实验室制备光子晶体方法。LI团队使用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强和高温稳定性好的聚苯乙烯胶体微球采用逐层法制备了红外吸收波长为3.30 μm和3.42 μm的三维光子晶体材料,并通过气液界面自组装制备单层聚苯乙烯光子晶体膜。该材料实现了3~5 μm可探测波段红外辐射特性的调制,满足红外隐身要求。总结与展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对红外隐身材料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整发射率和温度控制进行热管理这两个方面,而对其机理研究不够深入。随着电子技术和先进探测器的不断发展,单波段隐身材料已难以适应现代军事环境。因此,隐身材料的研究需要向多波段兼容隐身方向发展。其中,突破的关键是弄清楚各个电磁频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对于红外-可见隐身,光谱和背景光谱特性应尽可能一致(0.38 ~ 0.76 μm),需要一个合适的ε来减小目标与背景之间的红外辐射差异(8 ~ 14 μm、3 ~ 5 μm和1 ~ 2.5 μm)。而对于雷达红外兼容隐身,雷达吸波材料需要高吸收率和低反射率,而红外隐身材料需要高反射率和低ε,这就要求综合考虑隐身机理、制备工艺、材料稳定性和兼容性等问题。目前,实验室制备的样品量很少。如何让合成和设计的材料可以大规模生产,并具有其他优良特性,以确保它们可以在实际环境中使用,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其中,可调整、简便的合成路线备受关注。如何设计具有综合特性的产品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例如,耐高温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受保护设备(如飞机)的外表面热平衡温度,飞行时高度很高,普通涂层无法提供隐身性。此外,飞机、舰船等军事装备通常在浓烟、潮湿、气候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容易产生腐蚀缺陷。因此,耐蚀性对于提高军事装备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环境变化,开发智能隐身材料势在必行。传统的伪装防护技术是静态的,缺乏环境适应性。智能隐身材料具有感知、信息处理、自主指挥和对环境信号作出最佳反应的功能。因此,如何设计能够主动适应环境的智能隐身材料是伪装隐身技术进一步提高军事目标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的生存和突防能力的重要发展趋势。
  • 一场应变测量的革命 --英斯特朗推出新视频引伸计AVE.2.0
    英斯特朗是全球领先的力学性能测试设备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评价材料和部件机械(力学)性能。英斯特朗最新推出先进的视频引伸计AVE 2.0,这款视频引伸计可以充分满足各项严苛的测试标准要求,例如ISO527,ASTM d3039 ,ASTM D638等。这款第二代视频引伸计,也是当今市场上采用专利的,先进的视频引伸计技术中最快速,最准确的非接触式应变测量装置。AVE2.0一体化装置非常容易安装,可以适用于各种条件下的试验室环境,也适用市场上任何±10伏模拟输入的试验装置(测试表现则与各款试验机本身条件有关)。该产品设计自动降低了试验室测试中受热和照明变化产生的误差,同时AVE 2.0 也是目前市场上唯一具有实时490赫兹数据采集率并实现1微米精度的视频引伸计。AVE2.0出色性能使得用户可在各种试验环境条件下进行应变测试,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相结合(DIC)。还可以测量任何材料的模量和失效时的应变,包括塑料,金属,纺织,薄膜,复合材料,生物材料及更多。 关于英斯特朗:英斯特朗(INSTRON )是全球领先的材料和构件物性测试试验机制造商,美国五百强公司ITW集团旗下品牌,从基本的软组织到先进的高强度合金材料,其产品被广泛运用于测试各种材料,组件和结构在不同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和特性。 自1946年英斯特朗成立并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闭环控制的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和第一个应变片式载荷传感器以来,英斯特朗以成为公认的力学性能测试设备世界领导者为使命,通过提供最高品质的产品,专业的技术支持和世界水平的服务,从而使用户获得拥有英斯特朗产品的最佳体验。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英斯特朗官方网站: www.instron.cn用手机扫一扫,关注英斯特朗微信账号,获取更多英斯特朗的产品信息和测试tips
  • 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视频引伸计亮相科仪展引关注
    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于2012年5月15-17日在北京&bull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展出面积25000平方米,为历届规模之最。该展览会被业界誉为&ldquo 中国科仪第一展&rdquo 。 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作为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试验仪器分会理事长单位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试验机分会秘书处常驻单位应邀参加了此次展会,由经管中心推广部组织展出了新型DDL200型电子万能试验机和先进的RTSS视频引伸计,引起业内专业观众和广大用户的极大关注。 RTSS视频引伸计是基于数字摄像与实时图像处理技术的非接触式光学测量系统,用于精确测量试样的轴向与径向变形。可进行材料变形测量、拉伸试验中的应变控制、裂纹探测、动态拉伸试验中的应变研究、动态与高速试验及震动分析等,具有无接触、高精度、测量范围大、支持破断测量等传统引伸计无法比拟的优点。视频引伸计的采用不仅会提高变形测量精度,提供多媒体的试验结果,还将会扩展传统试验内容,提高整体试验水平,创造新的试验价值。 更多新产品详情请致电垂询或关注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网站!
  • 天氏欧森推出非接触式引伸计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天氏欧森(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32px " Tinius Olsen /span )Epsilon One是一种新型光学非接触式引伸计,可通过视频进行高精度,高分辨率,非接触式轴向应变和位移测量,以测量应变。它的易用性是独一无二的。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它适用于测试高模量材料,例如金属和复合材料以及更高伸长率的材料,薄或易碎的样品,循环疲劳,应变控制测试,挠度计应用以及测量裂纹开口位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通过Epsilon全面的光路优化,将多种光学技术和信号处理算法统一起来,可达到一流的精度和分辨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它具有超高的摄像头分辨率,高达3000Hz的实时数据速率,最小化的光学误差源以及信号处理技术,可提供最高的应变分辨率和精度,并具有最低的噪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应变或延伸量被实时测量并输出。Epsilon One的高分辨率和ISO 0.5 / ASTM B-1精度等级使其适用于从金属,复合材料到弹性体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应变值的非接触式测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b7ff6102-bb64-4a72-831e-44d16ee02dae.jpg" title=" ProductLarge15694.jpg" alt=" ProductLarge15694.jpg" / /p
  • 获评“国内领先”!海塞姆单目三维视频引伸计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4月2日,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组织的“单目三维视频引伸计”科技成果评价会在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总部召开。本次评价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于起峰,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教授级高工/分会秘书长姚丙南,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陈巨兵,南京玻纤院标准认证技术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副院长马丹,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技术总监马双伟,深圳信测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首席专家李荣锋,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甘晓川等7位专家共同组成。同时会议邀请了哈工大(深圳)教育发展基金会与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李志丹老师、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吴迪老师、深圳市南山战略新兴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索得榕、深圳大学胡彪老师、尹义贺老师等嘉宾。按照科技成果评价规定的标准及程序,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郑朝松秘书长介绍与会专家,海塞姆科技领导介绍与会嘉宾。郑朝松秘书长主持会议,并成立评价委员会,选举于起峰院士为主任委员。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李长太董事长作“单目三维视频引伸计”成果汇报,重点介绍了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实施方案、主要创新点、转化应用情况及项目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等。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成果汇报,并观看了现场仪器演示,严格查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形成评价意见:本项目研制的单目三维视频引伸计属于国内首创,成果创新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总体达到国内先进,部分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评价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评价。科技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未来,海塞姆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持续聚焦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技术攻关,加快现有产品升级迭代,为未来力学性能测量领域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纳米氧化锌在隐身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随着军事高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防御体系的探测、跟踪、攻击能力越来越强,陆、海、空各兵种地面军事目标的生存能力以及武器系统的突防能力日益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提高国防体系中地面军事目标的生存力与武器系统的突防和纵深打击能力,发展和应用隐身技术成为国防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而隐身材料又是隐身技术最重要的环节。因而国内外近年来掀起了隐身材料的研究热潮。 目前己在使用和尚在研制的新型隐身材料有:宽频带吸波剂、高分子隐身材料、 手征隐身材料、纳米隐身材料等。而近年来关于纳米材料具有高的电磁波吸收系数越来越多的报道,引起了军事科技人员极大的兴趣。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0c54b75f-dafd-463e-812a-345c9518e969.jpg" title=" 1.jpg" / &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color: rgb(127, 127, 127) " 图一 新型隐身材料应用于军属领域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纳米氧化锌也是纳米隐身材料中的研究热点之一。纳米氧化锌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军用雷达波吸收剂,具有轻质、厚度薄、颜色浅、吸波能力强等优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一、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纳米氧化锌的化学制备方法种类繁多,新工艺层出不穷,如液体-固体-溶液相转移与分离法,但研究较多的主要有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水热(溶剂热)法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沉淀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沉淀法一般分为直接沉淀法与均匀沉淀法。直接沉淀法是在可溶性锌盐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制得氧化锌前驱体,将其洗净后在一定温度下热分解得纳米氧化锌。常见的沉淀剂为氨水、碳酸氢铵等。而前驱物为Zn(OH)2、Zn2(OH)2CO3等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溶胶-凝胶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溶胶凝胶法是制备超微颗粒的一种湿化学法。其基本原理是将金属无机盐或 金属醇盐溶于溶剂中形成均匀的溶液,溶质与溶剂产生水解或与醇反应,反应生成物经聚集后,一般生成纳米级粒子并形成溶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微乳液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两种互不相溶液体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形成的热力学稳定的、各向同性、外 观透明或半透明、粒径在1-100 nm的分散体系则称为微乳液。微乳液通常是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和水组成的透明的、各向同性的热力学稳定体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4、水热(溶剂热)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水热合成法是液相中制备超微颗粒的一种新方法。一般是在100-150oC温度 下和高气压环境下实现从原子、分子级的微粒构筑和晶体生长。溶剂为水称水热法,为其它溶剂如乙醇、异丙醇等时称溶剂热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72a45ed5-3a7f-4aab-ac13-26fff845a89a.jpg" title=" 2.jpg" /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color: rgb(127, 127, 127) " 图二 纳米氧化锌的SEM图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二、纳米氧化锌作为隐身材料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隐身材料是用于降低军事目标可探测性的材料。材料隐身的基本原理是降低 目标自身发出的或反射外来的信号强度;或减少目标与环境的信号反差,使其低 于探测器的门槛值;或使目标与环境反差规律混乱,造成目标几何形状识别上的困难。目前雷达在各种探测器中仍占主导地位,因此雷达波隐身材料是隐身技术 中最主要和发展最快的隐身材料。雷达波隐身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是吸收雷达 波,因而这种材料又称为雷达吸波材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雷达吸波材料是通过吸收衰减入射的能量以减少反射能量,降低军事目标 可探测性。吸波原理通常是以下3类:一是雷达波作用于材料时,材料吸收雷达波的能量,并通过产生电导损耗、高频介质损耗、磁滞损耗等,使电磁能转化为热能散发掉;二是使雷达波在材料表面的反射波能量分散到目标表面的各个部 分,减少雷达接收天线方向上散射的电磁能;三是使雷达波在材料表面的反射波与进入材料后在材料底层的反射波叠加产生干涉相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7bdaafeb-819d-4b2c-9e93-7c6be4801a38.jpg" title=" 3.jpg" /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color: rgb(127, 127, 127) " 图三 波与物质作用示意图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氧化锌是一种直接带隙的多功能宽禁带新型无机半导体材料。在室温下禁带 宽度为3.37 eV,激子束缚能高达60 MeV,具有良好压电特性,在紫外光发射材料、透明导电、场发射显示器件、太阳能电池与气体传感器、紫外半导体光电器件材料方面有着广泛应用。近年来人们发现氧化锌是不错的吸波材料,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纳米氧化锌是一种新型多功能的无机材料,在声、磁、光、电等方面具有很多优异性能,并且现在工业化生产各种形状的纳米氧化锌已得以实现,因此,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纳米氧化锌将可能成为一类多功能复合型吸波隐身材料。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d0ebb66e-64b9-4619-8e93-c88086741f42.jpg" title=" 4.jpg" /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color: rgb(127, 127, 127) " 图四 纳米氧化锌应用于隐身材料 /span /p
  • 我国隐身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揭牌
    隐身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揭牌   日前,隐身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在中航工业沈阳所通过中航工业评审验收并揭牌。该实验室成为中航工业依照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准在隐身技术专业领域建立的第一个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隐身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聘请国内20多位资深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不断强化实验室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将全力打造为隐身设计/测试行业领域内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开放式研究平台,国内一流的研究基地和学术中心。   一直以来,沈阳所始终瞄准航空科技和国家航空隐身装备发展的前沿需求,围绕航空隐身技术的战略发展目标和武器装备的隐身技术发展趋势,加强科研环境建设,依托强大的科研实力,不断展开关键技术研究,使我国航空装备隐身特性及生存力研究实力大幅提升。
  • Q1平均招聘薪酬出炉:仪表仪器岗UVM技能待遇最高,平均月薪37655元
    4月7日,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出炉。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38个核心城市平均薪酬为10014元/月,企业薪酬整体呈现“一升一降”趋势,郑州月均8651元。行业而言,信托/担保/拍卖/典当、基金/证券/期货/投资、银行业薪资位列前三。一季度郑州薪酬月均8651元在线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38个核心城市平均薪酬为10014元/月,环比下降1%,较去年同期的9059元/月上升10.5%。从近几年数据来看,正常年份一季度的薪酬均呈现环比下降特征,这与春招旺季职位结构特征有关。分析发现,春季招聘中,销售、技工等基础性岗位占比相对其他季度更高,因此整体薪资水平略有下降。全国38个核心城市中,北京(13369元/月)、上海(13245元/月)、深圳(12592元/月)和杭州(11388元/月)四地的月薪仍然处于领先地位,长三角南京、苏州、宁波和珠三角地区广州、珠海的平均薪酬也过万,具备较高人才吸引力。郑州月均8651元,位列29位。“一升一降”趋势明显整体薪酬中,“一升一降”趋势明显。不同规模企业平均招聘薪资差距扩大。其中,规模在10000人以上的超大型企业的薪资水平仍然最为可观,月均工资达11613元,环比增速0.6%,1000-9999人大型企业的薪资也较高,略高于上季度水平,达到11113元/月。大企业的经营基础相对稳定,竞争实力雄厚,是追求高薪水、深发展求职者的最佳选择。中型企业薪酬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与上季度相比略有下降,500-999人和100-499人企业环比分别下降0.9%。在就业市场上,小微企业人才需求恢复进展慢,特别是在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上升背景下,企业经营更加困难,与大企业薪资差距拉大,人才吸引力不足。20-99人小型企业薪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较上季度下降1%,降至9394元/月,20人以下微型企业薪酬更是下降3.5%,跌至8958元/月。企业性质看,本季度上市公司继续以11162元/月的招聘薪酬稳居第一。被誉为“铁饭碗”的国企薪酬排名位列第二,平均月薪10892元与上季度基本相当,合资企业排在第三位,平均薪酬较上季度提升1.3%,外商独资企业环比则下降2.3%,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股份制企业和民营的薪酬水平相对较低,分别为9866元/月和9783元/,低于全国平均薪酬,且低于上季度水平。民营企业对于市场变化反应敏感,企业规模相对小,在应对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和国际关系变化方面抗风险能力较弱,在解难纾困过程中值得重点关注。专业技能是高薪关键对于技术性强的职业,掌握其关键技能成为获取高薪的关键。特别是在软件开发岗位,强化学习是近年来深受关注的一项技术。在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等领域得到了稳步发展,随着机器学习被部署在企业的关键任务场景里,相关技能的人才需求持续走高,成为软件开发岗位的高薪技能。本季度,融合算法和系统搭建技能的岗位平均月薪也在三万元以上,具备传感器融合和自动驾驶技能的岗位薪资有明显上升。另外,在电子、半导体领域掌握芯片技能的人才平均薪酬较高。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子/电器/半导体/仪表仪器岗位技能要求中,UVM技能的待遇仍然最丰厚,月平均薪酬升至37655元,较去年四季度上涨9.1%,模拟芯片设计以35515元的平均月薪跃居第2位,SOC技能的薪资水平也较高,达到33344元/月。“再比如,本季度硬件开发最高薪的技能是VHDL,平均薪酬为21446元/月。而VHDL系统设计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智能硬件开发的重要技能之一,企业需求量大,相应地掌握相关技能人才的平均薪酬更高。”
  • 高铁检测仪器发布等双轴拉伸试验机(橡胶有限元分析)新品
    1 研发背景:橡胶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特性,如强弹性、易变形、耐磨性等,这使得其在工程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作为一种超弹材料,橡胶在受力过程中可以看作一种只有形状改变而其体积几乎无变化的不可压缩物体,同时还伴随着几何非线性和物理非线性变化,所以在进行有限元分析(简称FEA,是将连续问题离散化的一种方法)时,正确了解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十分重要。想要完整的表述橡胶超弹性材料模型需要6种纯应变状态的力学实验,单轴拉伸、单轴压缩、双轴拉伸、双轴压缩、平面拉伸以及平面压缩,传统的拉力试验机搭配合适的夹具以及位移传感器可以进行单轴以及平面的实验,但是对于双轴实验的局限性较大。2 原理:等双轴拉伸(又叫多轴拉伸)借助多个环形排列的滑轮、钢丝绳和特制环形治具等代替传统的双轴试验机对试样进行拉伸,其形式也由垂直形式的双向拉伸转换为单向的拉伸,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更易实现;同时借助平面夹具可以进行单轴的平面拉伸试验,其中平面拉伸和平面压缩试验在应力状态上是等效的。创新点:创新点:16轴等双轴拉伸,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双轴拉伸,误差较大。首创唯一。 1.等双轴拉伸,是企业和高校有限元分析建立橡胶材料的本构材料模型所必需。 2.采用激光引伸计,位移分解度可达0.00004mm 3.测试功能丰富,可实现进行单轴拉伸、等双轴拉伸、平面拉伸三种测试。 等双轴拉伸试验机(橡胶有限元分析)
  • 北京化工大学汪晓东教授AFM:基于相变材料的“三明治”结构新型红外隐身材料
    热红外隐身材料可通过降低表面红外发射率或温度,实现目标物体的红外隐身功能。然而,随着红外探测仪器的精准度不断提高,对红外隐身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降低红外发射率或表面温度的单一调控方式已无法满足高温物体的红外隐身需求。近日,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汪晓东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基于MXene膜、交联聚酰亚胺气凝胶及其与赤藓糖醇复合的三明治结构功能复合材料,将低发射率、热温调控、隔热相结合,实现了高温目标物体的长效红外隐身。该研究成果以“Long-Term Infrared Stealth by Sandwich-Like Phase-Change Composite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via Synergistic Emissivity and Thermal Regulation”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硕士生敬建伟,通讯作者为刘欢副教授和汪晓东教授。该课题得到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在此三明治结构复合体系中,最下层为各向异性聚酰亚胺气凝胶层,其特殊的层状堆叠结构和极低的热导率,可隔绝高温物体大部分热量的传输;中间层为气凝胶相变复合材料层,利用赤藓糖醇的高显热和潜热吸收,保证复合体系的动态温度调节能力;最上层为MXene膜,其在3~5 μm和8~14 μm两个大气窗口波长范围内的平均发射率分别仅为0.315和0.253,为体系表面提供了极低的红外发射率。图1 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示意图及MXene膜的制备流程与性能最下层的聚酰亚胺复合气凝胶为多层状堆叠的微观结构,有利于平行通道方向上的热量传递,阻碍垂直于通道方向的传热(导热率低于43.5 mWm-1K-1),进而提升隔热效果。气凝胶高的孔隙率(大于88%)和耐高温稳定性(热分解温度高于500 ℃),为其在高温隔热领域的长期应用提供了保障。图2 聚酰亚胺气凝胶的基本特性中间层的聚酰亚胺气凝胶/赤藓糖醇相变复合材料的过冷度大,且具有较高的熔融焓(315 J/g以上),能够在高温下吸收大量热量,在极低温度下予以释放。相变复合复合材料高过冷和高焓值的特性恰好与高温热伪装应用相契合。热红外成像结果显示,低发射率有助于高温物体表面保持稳定的低热辐射温度;气凝胶阻碍了热量向外扩散与传递;相变复合材料有效减缓了表面温度的快速升高。图3 聚酰亚胺气凝胶相变复合材料的基本特性及红外隐身性能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在250、300、350、400和450 ℃的热台上加热2.5小时,其表面的红外探测温度仅为38.6、43.2、49.7、53.7和66.1 ℃,显著降低了高温目标的热辐射温度。此外,MXene膜在X-波段的总电磁屏蔽效能为65.58 dB,约72.3% 的入射电磁波通过MXene膜时被衰减,赋予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优异的电磁干扰屏蔽性能。此项研究为实现高温目标物的长效红外隐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图4 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的高温红外隐身及电磁屏蔽性能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 2 /adfm.202309269
  • 双向补贴:湖南拟进一步加大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4月13日,记者从湖南省科技厅获悉,该省即将兑现新一轮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双向补贴经费。自2018年湖南启动该项双向补贴政策以来,极大地推动了该省科研设施和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有效解决了高校院所科研设施和仪器闲置浪费问题,与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团队等社会用户高端仪器设备“买不起又急用”的难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湖南鑫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双向补贴政策支持下,与中南大学签订共享协议,利用中南大学高频疲劳试验机进行产品疲劳性实验,保障公司科研生产需求,也为公司节约了仪器购置费200多万元,助力实现了其5083铝合金在高铁上的应用。湖南新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签订共享协议,节约了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等仪器购置费近200万元,顺利完成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创新中药“便可通片”的研制工作。而近两年来,这样的案例是湖南“常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湖南省科技厅数据显示,在双向补贴政策激励下,管理单位将科研设施和仪器加入共享平台的积极性大幅提高。目前该省共享平台共入网科研设施和仪器9149台(套),两年共计新增入网科研设施和仪器3300余台(套),价值19亿元。全省科研设施和仪器利用率和开放共享率也均大幅提高。去年,全省共享平台入网仪器年平均使用机时达1149.77小时,比2017年提高376小时;入网仪器年平均对外提供服务机时达390小时,比2017年增加近200小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湖南省科技厅厅长童旭东称,下一步,将更深更广的推进双向补贴工作。包括:总结实行两年来的经验,进一步修订完善管理办法,让办法更接地气,操作性、适用性更加完善;进一步深入市州、园区、高校院所开展政策宣讲及操作培训,提高双向补贴认知度和参与度,扩大政策受益面;推进开放共享双向补贴工作与评价考核工作有机结合,提高管理单位重视度和主动性。 /p
  • 乐金涛:我国全自动拉伸试验机技术的发展、挑战与前景
    乐金涛老师乐金涛,1983年开始在宝钢集团从事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检测工作,目前还兼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试验机分会副秘书长、广东省金属学会理化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冶金物理测试网力学与试样加工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分技术委员会顾问、《理化检验-物理分册》副主编、中国国际招标网机电产品评标专家等。近日,仪器信息网有幸采访了乐金涛老师,请他谈一谈国内全自动拉伸试验机技术的发展、挑战与前景。 仪器信息网:请问,为什么要研发全自动拉伸试验机技术?乐金涛老师:三年疫情给智慧制造的发展带来非常有利的机遇,如何让试验室利用先进技术提高自动化检测和抗风险的能力,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稳定、高质量、无人值守的开展检测工作,是业内同行普遍关心问题。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精准、可重复、可追溯,提高劳动生产率,利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技术建设一个可以实现整个试验过程无人值守、无人干预的钢铁材料力学性能检测全自动试验室,已经成为这个领域的发展方向。 随着工业发展至4.0时代,制造业逐渐步入智能化、数字化时代,对于钢铁材料生产企业,质量检测环节中的材料拉伸试验也向半自动化、全自动化快速发展。全自动电子拉伸试验机(薄板材料)近年来,国内钢铁企业检测系统已经在许多领域实现了全流程的自动化检测。国内一些大型钢铁企业的力学试验室,依靠多套全自动拉伸试验机一天可以轻松地完成1000多件拉伸试样的自动检测。 材料试验机如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后,可以实现试验室装备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提高检测精度,确保试验数据准确性;缩短检验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仪器信息网:要建设好一个自动化检测试验室,需具备哪些条件和掌握哪些关键技术?乐金涛老师:要建设好一个自动化力学性能检测试验室,必须要了解试验室的工艺流程、特点,掌握当前拉伸试验机和自动化、智能化等最新技术的发展状况。1. 钢铁企业成品力学性能检验特点和对设备配置的要求1) 检验量大,设备要耐用;2) 产品规格相对集中、检验项目相对简单,设备要专业化配置;3) 检验周期紧,试样来样量不均匀,设备配置要有一定的富余量;4) 对检验的精度要求相对较低,主要判断产品是否合格。2. 建设自动化力学检测试验室的关键技术自动化、智能化建设适合于流水线、重复性等作业,根据钢铁企业试验室的流程和特点,其比较适合开展自动化项目的建设工作。要建设一个成功的自动化力学性能检测试验室,必须包含以下基本的关键技术:1) 通过机械手实现试样自动上、下料功能;2) 样号的自动识别;3) 试样传送系统;4) 全自动试验设备;5) 样品自动收集保存等。仪器信息网:当前,我国全自动拉伸试验机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乐金涛老师:我国试验机制造业通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在钢铁材料力学性能检测中最主要、使用最多的拉伸试验机产量、品种和得到了快速发展,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通过验证或比对试验可以证明,我们国内试验机制造行业的一线品牌的试验机制造厂家制造的静态电子试验机、微机控制电液伺服试验机的技术指标已接近或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完全能够满足如ISO6892-1和GB/T 228.1等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虽然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但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差。国内最早使用全自动拉伸试验机大概是在2005年左右,是国内几个特大型的钢铁企业试验室开始引进的。它们主要是做薄板拉伸试验的采用往复式机械手的小吨位全自动拉伸试验机、做厚板拉伸试验的采用龙门桁架式机械手的大吨位全自动拉伸试验机。记得在那个时候,国内有试验机厂家想仿制,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全自动电液伺服拉伸试验机(中、厚板和螺纹钢)2015年以来,根据钢铁企业试验室检验量大、产品规格相对集中、检验项目相对简单、检验周期紧、流水线重复性检验等作业特点,国内部分一线品牌的试验机制造厂家,运用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等先进技术,开发研制了各种全自动试验机,国内全自动试验机的技术才真正开始发展,大大地推进了钢铁企业智慧试验室的建设工作。其中早期的小吨位往复式机械手全自动拉伸试验机、大吨位龙门桁架式机械手全自动拉伸试验机,到目前采用比较多的多工位六轴机械手全自动拉伸试验机的开发运用,实现了对各种类型全自动试验机的全覆盖。仪器信息网:全自动拉伸试验机主要的工作流程是什么?乐金涛老师:全自动拉伸试验机试验时,试验人员根据自动接收到的试验顺序、试验项目要求等,将经过打标的试样用机械手放入试样架内或通过AGV小车送达指定的位置→机械手根据预先在试验程序上设置好的试样位置抓取试样→进行试样长度测量→进行试样平行部分位置对中测量→试样横截面尺寸测量(可取n次测量数据的最小值或者平均值等)→机械手将试样放置到试验机测试位置,在确保按平行段对中的情况下自动调用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束后机械手自动取下断样→自动分拣合格与不合格试样→试验数据自动保存并发送给上位机。全自动拉伸试验机的工作效率一般不低于每小时15件。仪器信息网:全自动拉伸试验机除了主机以外,其配套的主要零部件技术对于整个系统也是非常关键,请举例介绍一下其优点?乐金涛老师:简单介绍一下全自动拉伸试验机中主要的配套零部件视频引伸计在整个系统中的应用。在全自动化拉伸试验系统中常用的变形测量手段是自动化接触式引伸计,但接触式引伸计大多只能测量一组标距变形,使用中常常遇到试样断裂在标距外或是贴近标距的位置,导致测试数据的不准确甚至不可用。1) 视频引伸计采用标准化DIC技术,可非接触实现三维变形测量,在拉伸试验过程中能同时测量多组纵向和横向标距变形。配合全自动拉伸试验系统使用时,可实现同步触发、自动测量、实时以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向试验机传输数据。2) 视频引伸计可自动识别多种标距标识,同时也可对试样进行无标识点自动识别测量,监控试样直至其断裂,可自动测量试样断裂伸长率,大大提高检测效率。3) 自动识别应变分布状态,可以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自动追踪最大应变产生的实际位置,从而将原始标距L0重新定位在最高应变区域的中心。4) 与接触式引伸计相比,使用视频引伸计避免了试样断在标距外或标距附近时的无效测试,有效提高试样利用率,节省试样成本。5) 带全自动引伸计的电子拉伸试验机的普及,特别是视频引伸计开发运用,加速了应变硬化指数n值和塑性应变比r值等全自动测量技术的发展,根据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验证试验的文献介绍:——采用人工、半自动、全自动方法测量的r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全自动测量方法测量r值的精度最高;——视频引伸计与机械接触式引伸计测量r值的结果接近,但前者的精度更高。配置视频引伸计的全自动拉伸试验机仪器信息网:据了解,为了满足用户个性化要求,国内也研发了一些有特殊功能的全自动拉伸试验机,请您介绍一下?乐金涛老师:常规的全自动拉伸试验机在一根试验结束后,机械手自动取下断样→自动分拣合格与不合格试样→机械手将断样扔到对应的料框里。但经常会碰到有些重要的、异常的断样需要试验室保留以备查验等情况,传统的模式是试验室人员要等这一批次试验全部完毕后再按编号在留样框里翻找拼接,方式原始繁琐、效率低。现在全自动拉伸试验机断样收集专用料斗的配套设计,机械手可以按需按组收集需要保留的断样,大大方便了样品留存工作。带断料回收装置全自动拉伸试验机另外,如许多钢铁企业生产的螺纹钢或圆钢,由于轧钢工艺的需要,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呈盘状的,俗称盘圆或盘螺。为了保证试样可以正常的在全自动拉伸试验机上装夹或保证试验时的同轴度,此类产品在做拉伸试验前,需要对带有一定弧度的样品进行矫直处理,目前国内绝大部分试验室都是采用人工矫直的方法。目前在常规全自动试验机里配套开发的全自动盘条多轮交叉弯曲矫直系统,比较完美的避免了用其他如敲击方式在矫直过程中应力集中等缺陷的产生,提高了盘圆盘螺类产品检测精度。带自动校直全自动拉伸试验机仪器信息网:您长期在中国宝武集团检化验系统工作,能否就宝钢范围的全自动试验技术方面提供一个案例分享给读者?乐金涛老师:针对繁琐的热轧带肋钢筋外部和内在质量的检测项目和不同的试验工位,运用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和机器人技术,宝钢武钢有限公司成功应用了钢筋全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由电子拉伸主机,配上全自动视频引伸计、扫码系统、称重测长装置、ABB机器人、试样架、控制系统、软件等组成,集钢筋称重、测长、拉伸试验、弯曲和反复弯曲试验等功能,在一套全自动系统里实现全部检测功能。该系统还可以通过配置钢筋全自动弯曲校直、筋肋测量装置、温度养护箱等装置,完成试样矫直、钢筋外形检测、钢筋人工时效等工序。系统自动化模式运行时,可以同时在系统的不同组件上测试不同的样品,极大的提高测试效率。宝钢武钢有限公司1000kN钢筋试验系统仪器信息网:当前国内全自动拉伸试验机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是什么?乐金涛老师:当前,国内全自动拉伸试验机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主要归纳起来分如下几个方面:1) 激光引伸计、视频引伸计、全自动引伸计、高低温引伸计等技术;2) 高精度、高分辨率、宽量程的力传感器等技术;3) 高精度、高分辨率、宽量程的试样横截面尺寸测量传感器等技术。仪器信息网:能否针对目前我国全自动拉伸试验机的现状,谈谈您的感受或想法?乐金涛老师:在国外1000KN以上的电子拉伸试验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国内常规的电子拉伸试验机绝大部分企业只能做到600KN。近三年,国内几家一线品牌的试验机制造厂家已经有在开发制造1000KN的电子拉伸试验机,但据了解总数也就在十台左右。国内已经有自主研发制造的2000kN电子拉力试验机,开创了中国试验机行业在大吨位电子拉力试验机的先河,为大吨位全自动拉伸试验机的开发运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国内制造的全自动拉伸试验机如主要的配套零部件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引伸计等品牌选型更好,在其功能、试验精度等方面,完全可以胜任日常检验任务。随着钢铁企业智慧制造风潮的兴起,由拉伸试验机和机器人组合的全自动试验机需求大增,现在许多试验机厂家都去做全自动拉伸试验机或系统。目前我们国家研发制造的全自动试验机或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集成其他自动化配套装置,但平心而论对试验机本身技术没有大的提高。我们现在国内生产的全自动拉伸试验机的长期稳定性和故障率等指标,和国外同类设备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仪器信息网:最后,请您对国内的试验机制造厂家提一点要求或希望?乐金涛老师:希望国内的试验机制造厂家要重视市场需求和技术研发,以自动化、智能化为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要多与相关试验室合作开发关键技术,在高档或专用试验设备的研发制造等方面争取再获突破,包括对原来进口全自动拉伸试验机的技术消化和升级工作,以促进我国试验设备在自动化技术方面水平的提升,切实减少全自动试验设备的进口数量。
  • 二季度招聘薪酬排行榜发布,上海平均月薪13486元领先全国,哪些城市掉队哪些城市反超?
    全国38个核心城市中最新平均月薪数据出炉。据智联招聘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二季度上海继续位居榜首,平均招聘月薪13486元;北京次之,平均月薪13438元;深圳以12774元处于第三位。而“北上广深“中的三巨头之一的广州10883元,处于第七位。从招聘薪酬的中位数来看,上海、北京、深圳的薪酬中位数超过万元,薪酬水平总体较高;杭州薪酬中位数也接近万元,以9743元排名第四。南京反超苏州、广州进入前五,平均招聘薪酬为11061元,薪酬中位数为9000元。 行业方面,二季度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行业薪酬仍最高,达到13737元/月,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排名第二位,招聘薪酬为12175元。银行(11841元/月)、保险(11269元/月)等金融行业薪资水平排名也靠前。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二季度招聘薪酬10705元,同比下降4%,排名降至第十六。 将平均薪酬和薪酬中位数结合看,《报告》指出,能源/矿产/采掘/冶炼、航空/航天研究与制造行业的平均薪酬排名靠前,分别位列第三、第八,但其薪酬中位数排名相对靠后,分别位列第七、第十四。说明这两个行业内的薪酬水平相对分化,少数高薪岗位拉动行业整体平均薪资。如能源/矿产/采掘/冶炼行业薪酬的75%分位数与基金/证券/期货/投资、IT服务等行业一样,均为15000元/月,但中位数和25%分位数则比其低600元左右。 从同比增速来看,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薪资进一步上涨,同比增长5.9%,增速最高。此外,生物医药企业招聘薪资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20-2022年季度平均同比增速为8.5%,今年二季度为5.1%,均高于同期全行业平均增速。工业自动化、高技术制造、新能源等行业招聘薪资仍保持上升,二季度同比增速在3%以上。 从职业看,芯片工程师持续处于高薪职业首位,二季度平均招聘月薪为26012元/月,较上季度上升1.6%。人工智能工程师的招聘薪酬也超过2万元,处于第三位。软件研发、硬件研发、移动研发和数据工程师等技术岗位虽然薪资较去年均有下降,但依然属于高薪职业。主播岗二季度平均招聘月薪10751元/月,比一季度下降8%,退出薪资TOP20职业榜单。 《报告》分析指出,在消费带动和创新推动作用下,国内经济呈现延续恢复态势,地区、行业、职业招聘市场呈现一些新变化,求职者应根据招聘市场薪酬变动趋势及时调整预期,合理选择就业渠道和求职策略。 此外,小编提醒大家因为这份榜单中“平均薪资”是指的招聘薪资,并不能反应国人真实的薪资情况,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招聘薪资只是企业在招聘时给出的一个参考价,它受到市场供求、行业特点、岗位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真实的薪资水平还要考虑到个人能力、工作绩效、福利待遇等因素。因此,招聘薪资并不能完全代表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也不能完全反映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根据有关部门表示,中国目前存在结构性就业冲突,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就业者找不到心仪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双方互相瞧不上,也有很多企业以“千金买马骨”的心态偷懒没有撤去不需要的高薪岗位,拉高了平均值。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招聘薪资数据出现偏差和失真。所以对于平台发布的数据,我们只是仅作参考来了解概况和趋势。关于仪器信息网人才频道:成立20周年,聚焦科学仪器行业&检验检测行业的,行业专属垂直招聘平台,让找工作变轻松。轻松选公司,每家都和行业相关专注于服务仪器厂商及上下游企业,检测机构,大院大所,学会/协会,政府机构等组织。轻松选职位,每个都和专业相关专注于提供真实有效的行业专属职位,覆盖高级管理,仪器销售,仪器研发,技术支持,检测分析,科研学术等就业机会。行业精英内推通道,欢迎联系“仪小才”,加微信rencaizhaopin1717。
  • 生态环境部:今年春季以来PM2.5、PM10平均浓度与去年持平
    p   入伏以来,我国南北方进入“烧烤”或“桑拿”模式,7月29日北京、江苏等地出现了臭氧污染超标情况。生态环境部表示,通过气象、环境监测分析显示,今年7月,京津冀和汾渭平原降水较常年偏多,有利于污染物沉降 但在3—6月,京津冀、汾渭平原及长三角等主要地区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较去年同期总体偏差。在不利气象条件下,主要地区的PM2.5、PM10平均浓度与去年基本持平,这是减排措施使大气环境有所改善。 /p p   今春以来冷空气活动偏弱、湿度偏大 /p p   气象扩散条件是影响大气环境的重要因素。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副主任张碧辉说,冷空气活动弱、风速低、大气稳定度高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累积,相对湿度高有利于二次污染物形成和能见度降低。 /p p   气象数据显示,我国今年3—6月冷空气活动偏弱,影响京津冀和汾渭平原的中等及以上强度的冷空气次数为4次,略低于去年同期的5次 长三角地区中等及以上冷空气次数3次,去年同期是4次,强度整体也略低于去年同期 平均风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京津冀小风日数略偏多,北京更为明显,为8天 湿度方面,京津冀、长三角、汾渭平原和北京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54%、76%、57%和55%,比2017年同期略偏大6%、3%、4%和3%。 /p p   环境部分析,综合考虑水平风速、垂直逆温、混合层高度、相对湿度等因素计算静稳指数,今年3—6月京津冀地区和北京静稳指数分别为9.51和10.13,较去年同期偏高14.7%和21.46%,扩散条件转差。全国、长三角、汾渭平原的静稳指数也均高于去年同期。 /p p   重点区域PM2.5浓度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p p   尽管天气不给力,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显示,全国3—6月PM2.5、PM10平均浓度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国、京津冀、长三角和汾渭平原的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36、54、41和51微克/立方米,与2017年同期基本持平 全国、京津冀和长三角的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71、109和70微克/立方米,与2017年同期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但是汾渭平原PM10平均浓度为108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同期偏高。 /p p   总之,今年3—6月全国及重点区域的大气扩散条件明显较去年同期转差,但PM2.5、PM10的平均浓度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这说明持续减排措施有效。 /p p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说,今年开始,我国空气质量状况和城市排名从原有74个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范围扩大至1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排名范围从相对较好和相对较差的10位扩大至20位,并同时发布改善幅度相对较好20位、较差20位城市名单,实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区域、重点城市的全覆盖,解决以往存在的排名全面性、完整性不足,一些污染较重的区域和城市未纳入排名等问题 形成城市间空气质量“比、赶、超”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排名对地方政府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倒逼作用,有效传导治污压力,促进协同治理。 /p
  • 专精特新“小巨人”近5千家 平均拥有50项以上有效专利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博会)和首届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获悉,目前我国已重点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4762家,各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超过4万家。4700多家“小巨人”企业平均拥有50项以上有效专利,超六成从事工业基础领域、超七成深耕细分行业10年以上、超八成位于本省细分市场首位,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达97%以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介绍说,截至7月底,在全国4600多万户企业主体中,中小企业占比90%以上,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和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为保持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徐晓兰表示,工信部将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健全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进一步降低制度交易成本,保护公平竞争。深入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和监督检查。同时,加快构建“百十万千”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即利用5年时间培育形成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千家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此外,工信部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积极参加国家科技计划、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创新联合体组建等,参与建链、补链、固链、强链,延伸产业链,推动中小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本届中博会和高峰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泰国商业部担任主宾方。
  • 我国首台高平均功率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饱和出光
    p   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高平均功率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日前在四川成都首次饱和出光。经第三方检测,实验真实可靠且装置运行稳定。我国太赫兹源从此正式进入自由电子激光时代。 /p p   8月29日,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牵头的高平均功率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CTFEL)首次饱和出光,并实现稳定运行。9月20日,经过专家组现场测试和中国兵器工业第205研究所第三方检测,CTFEL装置太赫兹频率在1.99THz、2.41THz和2.92THz三个频率点稳定运行,平均功率均大于10W,最高达到17.9W 微脉冲峰值功率均大于0.5MW,最高达到0.84MW。通过调节电子束能量和磁场强度,可以实现输出激光频率连续可调。 /p p   太赫兹(THz)辐射通常指频率在0.1THz—10THz区间的电磁辐射,波段位于微波和红外光之间,是人类尚未完全认识并很好加以利用的最后一个波(光)谱区间。物质的太赫兹光谱(包括发射、反射和透射)包含有丰富的物理和化学信息,研究有关物质在这一波段的光谱响应,探索其结构性质及其所揭示的新的物理内容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自由电子激光(FEL)由于具有频率连续可调、功率大、线宽窄、方向性好、偏振强等优点,使得在同一台装置上实现太赫兹波段全覆盖的大功率理想太赫兹源成为了可能,故自由电子激光是目前该波段最有前途的高功率可调谐相干光源。 /p p   CTFEL装置是依托科技部支持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相干强太赫兹源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项目,于2011年立项启动。作为一种新型相干强太赫兹光源,CTFEL装置在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前景。 /p
  • 平均81岁 我科技大奖得主最老
    平均81岁 我科技大奖得主最老   2000年创立至今,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一直存在着“两高”高奖励:500万元奖金 高年龄:获奖者平均年龄81岁。   继2009年两位超过80岁的专家获奖后,2010年,科技大奖颁给了两位超高龄学者90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师昌绪和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   根据法晚记者统计,到目前为止的18位获奖者,平均年龄达到81岁。明显高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科技大奖得主的平均年龄。印度巴特纳加尔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必须在45岁以下。德国莱布尼茨奖,近10年的获奖者平均年龄仅49岁。   作为新兴大国的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为何总是“白发苍苍”?   现象   中国大奖得主 平均年长德国获奖者32岁   随着最新一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揭晓,90岁的得奖者师昌绪再次刷新了该奖项的高龄纪录,而获奖者年龄越来越大的趋势,也成为中国科技界的尴尬。   记者统计发现,在截至目前的18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中,80岁-90岁之间的有12位,所占比例达66.7%,90岁的有1位,70岁-80岁的有4位,60岁-70岁的有1位,60岁以下为0。   相比于印度政府颁发的巴特纳加尔科学技术奖,其获奖者必须是45岁以下的科学家。   德国最重要的科研奖励莱布尼茨奖,近10年的获奖者平均年龄仅为49岁,和中国相差了32岁。   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颁发的科学研究奖章,2005年-2009年金奖得主的平均年龄也才62.2岁。   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三大奖项的6位获奖者平均年龄也只是67.8岁。   获奖时间太晚 恐难再有新成就   法晚记者统计发现,在18位已经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院士中,他们获奖的时间与他们从事研究所取得成就的时间差都在10年以上。   其中,有一半的人数时间差集中在20-30年,有6位院士的时间差在30年以上。   有报道指出,根据历史上重大科学成果发现者当时年龄的分布规律,25岁-45岁是最容易出成绩的年龄区间。   而事实上,我国14位最高科技奖得主的研究起步时间,大多分布在这个阶段,出成果的时间也集中在得奖前的10到30年间。   如果这笔钱,不说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哪怕早10年、15年,在他们更年富力强的时候出现,相信他们也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而八九十岁高龄的得奖者,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再让他们向新的科学高地发起新的冲击,恐怕有些强人所难。   2000年-200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年度 获奖者 出生年份 研究领域   2009年 谷超豪 1926 数学   孙家栋 1929 航天技术   2008年 王忠诚 1925 神经外科   徐光宪 1920 化学   2007年 闵恩泽 1924 石油化工催化剂   吴征镒 1919 著名植物学家   2006年 李振声 1931 遗传学   2005年 叶笃正 1916 气象学   吴孟超 1922 肝脏外科   2003年 刘东生 1917 地球环境科学   王永志 1932 航天技术   2002年 金怡濂 1929 高性能计算机   2001年 王选 1937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黄昆 1919 物理学   2000年 吴文俊 1919 数学   袁隆平 1930 杂交水稻   ●获奖标准   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解读   ●官方说法   侧重一生的贡献 未来将推选年轻人   今天上午,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诺贝尔奖侧重于奖励学者在单一的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成就,而我国的最高科学技术奖,则侧重于候选人一生为科学技术发展所做的贡献。   工作人员解释,中国最高科技奖最终由谁获得,目前已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不仅考察获奖者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成就,还要对其一生科研成果、人品道德、业界威望等各方面进行考察。   由于考察标准的不同,我国的最高科技奖出现了高龄化的趋势。   不过,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未来有意推选出更为年轻的人选。文/记者 李洪鹏   ●历史原因   当前高龄获奖者 代表改革开放成就   纵观这些获奖者,他们都在1937年之前出生。在他们年轻时,新中国正百废待兴,在当时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购买科研设备、资料,展开科学研究,困难非常大。   而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我国科学研究才真正迅速开展起来。   改革开放30年,正是中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30年。而当前这一批获奖者的成就,正好代表了30年来的科技积累。   此外,有报道指出,应试教育也影响了我国年轻一辈学者的发展,而学术功利化与以行政权力为核心的权威主义,对高校科研工作也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各国   科学技术领域大奖   法国 科学研究奖章   创办时间:1954年   颁奖间隔:   每年一次   奖金:无   领域:社会、语言学科、化学、物理等   获奖时平均年龄:62.2岁(2005年至2009年)   美国 国家科学奖   创办时间:1959年   颁奖间隔:每年一次   奖金:无   领域: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工程学、行为科学或社会科学等   获奖时平均年龄:75.2岁(2005年至2009年物理学奖)   中国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创办时间:2000年   颁奖间隔:每年一次   奖金:500万元   获奖时平均年龄:81岁   印度 巴特纳加尔科学技术奖   创办时间:1957年   颁奖间隔:每三年一次   奖金:每项奖金20000卢比(约合人民币2900元)   领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医学等   获奖时平均年龄:获奖者必须是45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   德国 莱布尼茨奖   创办时间:1986年   颁奖间隔:每年一次   奖金:实验研究:25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200万元)世界最高奖金 理论研究:77.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80万元)   领域:社会科学、生物学及医学、自然科学、工程学等   获奖时平均年龄:48.2岁(2001年至2010年)
  • 北京科研支出超过发达国家平均线
    p   北京正在全力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过去的五年,各项创新指标突飞猛进,各种重大原创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扎实深入推进的巨大动力。 /p p    strong 四年新增企业近四成属科技型 /strong /p p   北京主要创新指标实现新增长。 /p p   2016年,北京研发经费支出达到1479.8亿元,比2011年增长5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左右,位居全国最高水平,也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p p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万家,占全国总数的16%。2016年新增科技型企业8万家,占当年新增企业总数的36%,表明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投入明显提高。 /p p   2016年,北京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6.8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6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6589件,是2011年的3.5倍。2016年技术合同成交额3940.8亿元,是2011年的2.08倍,五年来实现翻番。 /p p strong   国际领先成果在全国占据绝对优势 /strong /p p   重大原创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p p   量子通信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化学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高温铁基超导等一批重大基础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了科技创新的国际影响力。 /p p   国内首个80纳米自旋转移矩-磁随机存储器件,关键参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世界首款55nm全系统多核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芯片,可实现高精度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测量仪器小型化 首个水稻全基因组芯片,提供了世界上最完整的水稻原始序列数据和研究方法 世界首张西瓜基因组序列图谱,成功破译西瓜遗传“密码”,标志着我国西瓜基因组学研究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 /p p   据统计,在我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219项技术中,北京占比55.7%。 /p p   strong  “三城一区”建设加快推进 /strong /p p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正在扎实深入地推进。 /p p   国务院统筹部署科技创新中心的“设计图” 北京市和国家有关部门合力搭建了科技创新中心“一处七办”的组织“架构图” 在此基础上,“施工图”——《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实施方案(2017-2020年)》,更具体提出了科技创新中心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其中,2017年要启动的215个工作任务和重点项目目前已全部启动、有序推进。 /p p   “三城一区”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战场。 /p p   中关村科学城原始创新策源地作用得到了进一步深化。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中科大北京研究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相继成立。航天科工云网等6个双创平台持续深入建设。 /p p   怀柔科学城的主体框架初步搭建,并取得多项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进展,《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正式获得国家批复,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可行性研究报告、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项目建议书获批。 /p p   未来科学城“打开院墙搞科研”的机制不断深化。推进首批8个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激励等政策试点项目在央企研究院试行。 /p p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顺义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加快。中芯北方12英寸集成电路项目完成月产能2万片 京东方成为2016年全球第二大半导体创新企业,大型液晶面板全球出货量第一,新产品在国际高端市场占有率接近40%。 /p p strong   创新惠民水平大幅提升 /strong /p p   科技创新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p p   北京深入实施首都蓝天行动、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等科技惠民专项,新技术加快了垃圾处理、生态功能提升 物联网技术,正在对燃气、热力、电力、给排水等“城市生命线”进行的实时监测 即将通车的燕房线,将是国内首条全国产化车辆、信号系统的无人驾驶线路——城市轨道交通线 全国规模最大的重大疾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形成20项国际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制定136项诊疗技术规范和标准,筛选170项科技成果向5000家(次)医疗机构推广 而零摄氏度以上高品质动态人工造雪和储雪一体化技术与装备研究等,将为冬奥赛事提供支撑和保障……科技创新工作的成果实实在在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p p /p
  • 2015胡润医药富豪榜出炉 前50位平均拥有财富129亿元
    p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继《2015胡润百富榜》(Hurun Rich List 2015)10月15日在上海发布之后,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胡润百富榜子榜之一——《2015胡润医药富豪榜》(以下简称医药富豪榜),这是胡润研究院连续第九次发布“胡润医药富豪榜”前50名。 /span br/ /p p   与胡润百富榜总榜不同的是,医药富豪榜只计算企业家在医药领域的财富。上榜富豪财富计算的截止日期为2015年8月14日,与去年一致。 /p p   上海莱士董事长郑跃文、天狮集团董事长李金元、康美药业的马兴田家族分居医药榜前3名。其中,郑跃文以拥有医药财富430亿元而成为中国医药首富。 /p p   医药富豪榜显示,在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医药行业增长依旧迅速,前50名平均拥有财富达到129亿元,增长61%。业内人士认为,资本市场助力极大。此外,创新也逐步成为财富积累的重要手段。 /p p   “我一直看好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富豪从中产生。”胡润百富创始人兼首席调研员胡润向记者表示。 /p p    strong 医药财富增长迅速 /strong /p p   根据胡润研究院的统计,在今年百富榜上榜行业统计中,医药占6.8%,与去年的6.9%基本持平。但医药行业门槛有较大提升,财富增长较快,上榜人数增长近3成。 /p p   就医药富豪榜而言,前50名医药富豪上榜门槛比去年提高82%,达到60亿元 总财富达到6558亿元,平均财富比去年增长61%,达到129亿元 平均年龄为55岁,比去年大2岁,比百富榜平均年龄大1岁。 /p p   其中,前10名医药富豪平均拥有财富242亿元,是去年的1.7倍。有6位新进入前10名:以科瑞集团投资上海莱士的郑跃文,康弘药业的柯尊洪家族,尔康制药的帅放文、曹再云夫妇,贵州百灵的姜伟家族,爱尔眼科的陈邦和华兰生物的安康家族。去年排在前10的徐镜人,李锂、李坦夫妇,曹龙祥家族,谢炳、郑翔玲夫妇,赵步长、赵涛父子,车冯升和闫希军家族今年跌出前10名。 /p p   53岁的郑跃文是今年的“医药黑马”,财富增长3倍多,以430亿元超过去年医药首富李金元,成为第三位中国医药首富。郑跃文是上海莱士实际控股人,用15年时间布局血液制品,去年凭借两起并购使上海莱士跃居中国最大的血液制品企业。目前,上海莱士的采浆能力达900吨,位列中国第一。规模扩大后的整合效应让上海莱士的业绩开始爆发,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166% 净利润增长255%。上海莱士的股价在今年8月达到历史最高位。 /p p   近9年来当过7年医药首富的57岁的天狮集团董事长李金元今年位列第二。2010年李金元曾被海普瑞的李锂家族超越。 /p p   广东仍然是医药富豪设立企业总部最多的地区,有11位医药富豪上榜 北京有7位医药富豪上榜,排名第二 江苏和浙江各有4位,排名第三。但从城市来看,医药富豪们更愿意将总部设在北京,其次是深圳(6位)。 /p p   从企业家出生地来看,粤商医药富豪最多,有9位,比去年增加4位 浙商其次,有5位,比去年增加2位。 /p p   “这与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带本身就是我国三大经济圈且有较好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有业内人士指出。 /p p   随着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并购重组,药品生产经营也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p p   但纵观整个医药富豪榜,以中药和民族药经营为主的富豪表现突出,占比超过40%。其中,以藏药经营为主的阙文彬和雷菊芳分别以拥有118亿元、115亿元财富位列24名和26名。马兴田家族是中药和化学药制剂领域的首富 尔康制药的帅放文、曹再云夫妇是原料药(含药用辅料)领域的首富。 /p p   较之胡润2015IT富豪榜中马云及其家族的1350亿元首富资产、81亿元的上榜门槛,医药富豪榜略嫌逊色。但胡润认为,作为传统制造业,医药行业财富增长速度虽然不能与IT相比,但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p p   在2007年首次公布的医药富豪榜中,首富李金元的财富为150亿元,上榜门槛为13亿元,上榜人数仅为31人,总财富为1037亿元,平均拥有财富33亿元。 /p p    strong 资本实力两翼推动 /strong /p p   不可否认的是,医药富豪榜财富的迅速增加以及排位的变化,跟资本的造富功能以及中国股市此前的大牛市有着密切的关系。 /p p   在上榜的富豪中,除了李金元、徐镜人、赵步长和赵涛父子外,其他富豪全部拥有上市医药公司。今年8月,上海莱士的股票飙升近百元,郑跃文由此一跃成为第三位中国医药首富 柯尊洪家族、刘淑芹家族和邹炳德也均因企业成功上市而跻身医药富豪榜。 /p p   今年6月,康弘药业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柯尊洪与其儿子柯潇和妻子钟建荣共持有该公司63%的股份。柯尊洪及其家族被视为黑马,首次进入前10,位列第六 今年4月,美康生物在深交所上市,共募集资金7.796亿元(约合1.27亿美元),邹炳德持股达61%。今年6月,赛升药业在创业板上市。大量持股赛升药业的刘淑芹家族和邹炳德医药财富均一跃为85亿元,在医药富豪榜上并列第33名。 /p p   在医药富豪榜中,还有几位在投资圈内更为有名。首富郑跃文,通过科瑞集团投资上海莱士,成为上海莱士董事长 胡凯军以远大华创进行投资,持有华东医药35.5%的股份,且其旗下远大集团还拥有庞大的医药板块 刘悉承则通过南方同正投资有限公司成为海南海药董事长,以67亿元的医药财富位列医药富豪榜第44名。至于总财富500亿元、位列2015百富榜的郭广昌,由于复星医药的良好表现,也以75亿元的医药财富位列医药富豪榜第41名。 /p p   除了资本的助力外,企业本身也具有不可小觑的实力,即产品或者技术有一定的市场垄断性。 /p p   以连续多年排名在前10位的几位富豪为例:李锂家族的海普瑞公司生产的肝素钠原料药全部出口 叶澄海家族的信立泰是国内心脑血管领域自主创新龙头企业 孙飘扬领导的恒瑞医药,则被视为国内研发标杆企业,其创新药和国际化业务保持快速发展 马兴田家族的康美药业不仅是我国中药饮片销售的佼佼者,其大规模开展的药房托管在得到资本市场强烈关注的同时,更是引发了业内一波又一波的热议。 /p p   此外,刘革新执掌的科伦药业是我国知名的大输液生产基地 刘殿波的绿叶制药,有专利保护的产品占公司总收入的80%以上,近日美国FDA确认其研发的利培酮微球注射剂不需再进行任何临床试验就可在美提交新药申请(NDA) 方同华的珍宝岛药业的血塞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等产品也占据着细分市场的龙头地位。 /p p   再看企业并未上市但依旧占据医药榜的几位企业家。今年71岁的徐镜人以拥有155亿元的医药财富排名医药富豪榜第11名,他倾力打造的扬子江药业集团,凭借着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产品群线以及良好的客情关系,主营收入一直位居我国医药工业前列,工信部2014年医药工业快报显示,扬子江药业集团利润总额在医药行业排名第二。 /p p   赵步长、赵涛父子以拥有总财富135亿元排名第16名。因为长期在基层市场精耕细作,步长集团具有极强的营销能力,丹红注射液已经成为中国医药市场上的重磅炸弹级产品。 /p p    strong 创新永远是动力 /strong /p p   “分析一下从2007年到现在的榜单,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现象,如保健品的逐步退出、生物制药的来势汹汹。”胡润对记者表示,在今年的医药富豪榜中,有10余位企业家的主营是生物制药,生物制药占比已达20%。 /p p   有分析人士指出,创新药、制剂出口、生物制药领域是我国医药企业发展的重要阵地。 /p p   资料显示,生物技术药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克隆抗体工程或细胞工程技术生产的源自生物体内的天然物质,用于体内诊断、治疗或预防的药物,主要指基因重组的蛋白质分子类药物,如激素和酶、疫苗、单克隆抗体等药物。 /p p   专家表示,相对于传统医药,生物技术药物有着突出的疗效和社会效益。在临床治疗方面,对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的治疗,如遗传性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生物技术药物的作用举足轻重,甚至不可替代。 /p p   而在目前,生物制药不仅获得国家多项政策支持,也成为研发能力较强的医药企业关注的重点。胡润认为,假以时日,等到生物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医药富豪榜可能会有较大的变动。“我相信阳光下的科技财富力量强大。”胡润说。 /p p   在采访过程中,有业内人士还指出,随着医药分开预期的实现,医疗服务和医药电商中或将产生富豪。“所谓创新,一方面是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还包含模式创新。”上述人士称,前者如创新药物 后者则是顺政策大势而为,通过占据天时地利,最终实现人和。不少上榜医药富豪,正是抓住了时机,顺应了政策大势,如医药分开的预期、社会资本办医等,实现财富增长。表面上看,后者最典型的莫过于爱尔眼科,但事实上,郭广昌、阙文彬等众多医药富豪们已逐步将触角伸向了医疗服务。至于前者,因为看好医药电子商务,胡季强不仅果断控股B2B网站珍诚在线,还作价3.2亿元投资医药电商平台“可得网” 而仁和药业的杨文龙,则全面布局号称28分钟送药到家的“叮当快药”,意图领跑医药O2O。上述举措无不得到资本的追捧。 /p p   众所周知,我国医药电商正处于风口,无论是网上药店还是移动医疗,均有项目获得巨额投资。 /p p   “医药行业财富迅速增长,缘于整个行业的厚积薄发。我相信中国的价值,也看好中国医药行业。”胡润向记者表示。 /p p   strong  2015胡润医药富豪榜 /strong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noimg/49a6a185-9c95-41af-b2af-2ba98854505a.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未标题-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noimg/b313f9e1-9330-42e4-8634-b9606502cc15.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未标题-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noimg/ef75eadf-153b-41a0-9a78-0b641483b851.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未标题-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noimg/e1c56d2b-2c32-4569-a5da-e26ad1c1332d.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未标题-4.jpg" / /p p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说明: /span br/ /p p   ●医药富豪榜只计算上榜企业家在医药行业的财富。 /p p   ●上榜富豪财富计算的截止日期为2015年8月14日。对于有上市公司的,采用2015年8月14日的收盘价,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比例按照1∶6.4计算。 /p p   ●胡润研究院收集了候选人的所有公开信息并进行反复交叉核对,使用市场价值来评估企业家拥有的财富。信息来源于4个渠道:所有重要的中、外媒体报道 股市公告,包括国内和香港主板、创业板,以及新加坡、纳斯达克、纽约、多伦多、伦敦和悉尼证券市场 实地采访,相关团队走遍全国各地,采访企业家、记者和当地政府机关,并参加相关研讨会 依托近10年来建立起的遍布全国的有效信息网络和数据库。 /p p   ●榜单中的“中国企业家”,是指出生在中国大陆并在中国大陆长大者,而不考虑其现在的国籍。 /p p br/ /p
  • 德国Spectrum公司发布组块平均固件
    2014年7月16日讯 德国Spectrum公司近期推出了全新的固件套件,这款使用最新FPGA技术的固件套件使高速M4i系列数字化仪板卡在板上信号平均方面的表现更为卓越。信号平均是基于通用时域的处理技术,其目的在于通过降低信号的随机噪音成分来提升信噪比(SNR)以及数字化仪的测量分辨率和动态范围。德国Spectrum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PC测试测量设备设计商与制造商。 组块平均模式由图可知重复信号的信噪比有大幅度的改善   Spectrum数字化仪板卡推出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信号平均功能   德国Spectrum公司推出的全新固件套件使用了最新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它使得高速M4i系列的数字化仪板卡具有板上信号平均的性能。M4i.44 xx系列板卡的实时采样率在14位分辨率时可高达500 MS/s,在16位分辨率时可达250 MS/s。新的平均套件拥有超高速的性能,可以使采集信号与平均信号的速率达到500万次每秒。Spectrum M4i系列板卡分为双通道和四通道,得益于板卡采用高速PICe总线,采集并且平均的数据可以以高达3.4GB每秒的速率直接传到上位机。   &ldquo 搭配全新平均套件后的M4i.44xx板卡数字化仪表现更加卓越,同时也使PCIe总线运行更加迅速。这也使此次推出的固件套件成为了目前最佳的平均系统之一,&rdquo 德国Spectrum公司技术总监Oliver Rovini表示。&ldquo 在这些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新的处理功能的帮助下,我们通过提升测量灵敏度和吞吐量扩展了数字化仪产品的功能。那些正在寻找快速测量以及对重复信号精准度要求极高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必将对此功能产生巨大的兴趣。&rdquo   关于信号平均   信号平均是基于通用时域的处理技术,其目的在于通过降低信号的随机噪音成分来提升信噪比(SNR),以及与此同时,提高了数字化仪的测量分辨率和动态范围。理想状况下,如果信号和噪音无关联,即噪音是随意的,而信号是重复的,那么平均功能可以提高信噪比,使其与测量的次数(或平均数)的平方根成比例。例如,将一个信号平均256次,可将信噪比提升至24dB,或将测量分辨率提高4位。信号平均在提升测量灵敏度方面作用重大,其应用领域包括光谱学、雷达、超声波检测、激光测距、医学成像、成分检测以及纳米技术。   目前,Spectrum M4i.44xx系类PCIe高速数字化仪以及digitizerNETBOX DN2.44x的Ethernet/LXI数字化仪产品均已配备信号平均功能可选项。   关于德国Spectrum公司   德国Spectrum公司是全球领先的PC测试测量设备的设计商与制造商,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信号采集、产生和分析。公司专注于高速数字化仪以及发生器技术,迄今为止,公司产品已应用于400余种模块化产品,并涵盖诸如PCIe, LXI和PXI等主流行业标准。德国Spectrum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格罗斯汉斯多尔夫,销售网络遍及全球并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直接、快速的技术支持。更多信息,请访问www.spectrum-instrumentation.com   易思闻思公共关系咨询(EASTWEST Public Relations)是一家亚洲独立的公关传播咨询公司,面向客户提供全面的公关、数字营销以及社会化媒体沟通服务。公司始建于1995年,在新加坡、中国北京、英国伦敦和印度班加罗尔设有分公司,代表全球客户在亚洲地区执行公关策略。   欲了解更多,请浏览www.eastwestpr.com
  • 我国抗生素人均消费量是全球平均量10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16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参加泛珠三角9省区食品药品监管合作第六届联席会议上说,我国年生产抗生素21万吨,人均消费量是全球平均量的10倍,药品滥用潜伏着很大的危险。
  • 中国科学和工程领域人才国外滞留率平均达87%
    &ldquo 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rdquo 近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当前国际人才竞争越发激烈,必须以更加灵活的政策和机制积极参与竞争。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第一人力资源大国,拥有庞大的人才资源存量。到2010年底,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2亿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持续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主要劳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已经达到12.5%。中科院对涉及生物与生化、计算机、物理、农业、数学、化学六大领域1907名全球顶尖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筛选分析,发现全球顶尖科技创新人才当前任职比例的国家排名中,我国在物理、数学和计算机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物理、数学位居第九,计算机位居第八。从一定程度上说,我们迈向人才强国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但是,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这位负责人强调,我国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和素质等与世界先进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ldquo 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予以重视并加以解决&rdquo 。   据介绍,当前&ldquo 人才战争&rdquo 硝烟渐起,许多发达国家通过改革移民政策,加大人才吸引或留置力度,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不甘示弱,纷纷加入全球人才竞争行列。近些年来,我国在&ldquo 千人计划&rdquo 的引领下,已有近百万留学生回流,其中高层次人才两万多名。&ldquo 我们要保持这一势头,必须以更加灵活的政策和机制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rdquo 这位负责人说。   【专家观点】   发达国家延揽人才力度愈加强化   刘旭涛(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发达国家虽尚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但对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的延揽不仅没有放松,反而愈加强化吸引力度。这对正在转型升级中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诚意,出台更有力的政策举措,吸引广大出国留学人员回国或为国服务。   中国顶尖人才大量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人滞留海外是因为国外的科研等条件更为优越,更容易做出成果。这就启示国内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引才政策时,必须更加突出&ldquo 以人为本&rdquo ,为人才创新创业培育土壤。目前,&ldquo 千人计划&rdquo 已经初见成效,&ldquo 万人计划&rdquo 开局良好。下一步,相信随着更加灵活的政策和机制的不断出台,顶尖人才有望加快回流,我们在国际人才竞争格局中将会占据越来越有利的位置。
  • 资本大鳄隐身聚光科技 股权腾挪上市出口转内销
    12月21日上会的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聚光科技)有着迄今为止最豪华的创业板发起人阵容。在聚光科技的24家发起人股东中,有着VC/PE背景的股东就多达20余家。   不过,聚光科技最初计划登陆资本市场的目的地并不是创业板。聚光科技原想在境外上市,并在2007年经过复杂的离岸股权设计。但两年后,聚光科技还是决定“出口转内销”,把目光瞄准了创业板。为此,聚光科技又再度进行了纷繁复杂的股权腾挪术。最终,公司主要创始人得以国内公司持股的方式选择登陆创业板。   大鳄隐身   本报记者注意到,被福布斯誉为国内最佳投资人的朱敏算得上是聚光科技登陆资本市场的引路人。   2002年3月,聚光科技实际控制人王健、姚纳新留学期间与朱敏、YUEN KONG在美国共同设立了FPI(US),并控股聚光科技的前身聚光有限。当时,朱敏是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入股FPI(US),投入60万美元,获得聚光有限11.905%的股份。   截至目前,朱敏及其关联人控制的香港富盈控股有限公司(RICH GOAL HOLDINGS LIMITED,下称香港富盈)、绍兴龙山赛伯乐、杭州灵峰赛伯乐(合伙企业)分别持有聚光科技发行前16.45%、1.61%、1.61%股份。其中,香港富盈位列公司第二大股东。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香港富盈的背后还站着另一海外私募巨头合众集团。   2008年5月23日,朱敏与合众集团成立合资基金CYBERNAUT GROWTH FUND L.P.,由朱敏配偶徐郁清持有的聚光科技股权出资,合众集团以现金出资,当时确定的聚光科技转让价格为2.56美元/股。合众集团已在SIX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PGHN),管理的资产规模约为201 亿欧元。   在持股5%以上的股东中还包括公司第四大股东杭州赛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杭州赛智),其持有公司7.26%的股份。   此外,隐身聚光科技背后的资本大鳄还包括,千橡互动集团董事长陈一舟以嘉成公司名义持股2.97% 原深圳晓扬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余紫秋任管理合伙人的天津和光持股2.39%,而藏身背后的国内另一创投大鳄上海重阳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其3.33%的股份 陈茫控股的卓远控股公司持股2.19%等。   股权腾挪   根据聚光科技招股说明书预披露稿,自2002年成立至2007年9月期间,聚光科技一直由FPI(US)作为唯一控股股东。   但自2007年12月开始,为了筹备境外上市,聚光科技便展开了眼花缭乱的股权腾挪术。   2007年12月20日, FPI(US)将其所持有的公司100%股权以 1000 万美元转让给香港富盈。此前,香港富盈已发行1股股份,FPI(CAYMAN)是拥有其股份的唯一股东。本报记者调查发现,作为公司原拟境外上市的资本运作平台,公司股东均是通过FPI(CAYMAN)层面迂回持有聚光科技股份。   统计表明,在2005年9月1日至2007年4月15日期间,FPI(CAYMAN)先后定向发行了九次新股,股本增加至51020935股。   经过此后八轮新股发行后,王健和姚纳新在FPI(CAYMAN)的股份被稀释至33.67%和23.23%,分别持股约1717万股和1185万股。   2008年4月2日,控股股东层面的股权腾挪进一步升级。王健将所持股份平移至旗下空壳公司 FOCUSED EQUIPMENT LIMITED,转股价格为每股0.001美元 姚纳新将其持有的8852712股转让给控制的空壳公司BRIGHT GAIN GROUP LIMITED,转股价格为每股0.001美元,同时,姚纳新还将其持有的3000000股转让给其前妻MIAO XIN名下的EVER ELEGANCE HOLDINGS LIMITED,转股价格为每股0.001美元。   2009年1月12日,持有FPI(CAYMAN)股份的公司78位员工也将其持有的FPI(CAYMAN)股份平移转给BEST STRIVE INTERNATIONAL LIMITED。转让前后,78位员工各自持有FPI(CAYMAN)的股权保持不变。   此后,为了适应国内上市的股权结构要求,公司又于2009年10月对FPI(CAYMAN)进行了层层剥离。公司的间接股东不再继续在FPI(CAYMAN)层面上持股,而是转到国内公司持股,或是通过香港公司持股。另外,还对FPI(CAYMAN)除CYBERNAUT GROWTH FUND L.P.外的其他股东的股权进行了回购,回购价格为每股0.0332美元,对应公司注册资本为1200万美元。   在确定了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以后,聚光科技股权腾挪的阵线又转移到了国内。   2009年10月19日,香港富盈与浙江睿洋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机构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以注册资本的价格转让其持有聚光有限81.11%的股权。   与此同时,国内创投开始蜂拥而至。2009年10月26日,杭州灵峰赛伯乐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绍兴龙山赛伯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杭州赛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华软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中凡华软投资有限公司五家创投以1美元注册资本对应90元作为增资价格,共注资1.6亿元。   10月28日,公司员工持股公司杭州凯升投资合伙企业、杭州凯健投资合伙企业以1美元注册资本对应 121.49元为转让价格,悉数转让了所持2.04%和1.22%的股权,累计套现5450万元。   截至目前,公司创始人王健和姚纳新分别以控股浙江睿洋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普渡科技有限公司的方式持股28.38%和14.94%,持有公司注册资本金额分别为391.0237万美元和205.776万美元。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