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双荧光素酶检测

仪器信息网双荧光素酶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双荧光素酶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双荧光素酶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双荧光素酶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双荧光素酶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双荧光素酶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双荧光素酶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双荧光素酶检测相关的资讯

  • 荧光素酶检测仪器项目竞争性磋商
    项目概况天津市安定医院荧光素酶检测仪器项目 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天津合众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天津市华苑产业园区物华道8号增1号泰宇大厦4层)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1年08月17日 10点30分(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HZ21-250-121B项目名称:天津市安定医院荧光素酶检测仪器项目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预算金额:3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天津市安定医院荧光素酶检测仪器采购,采购数量: 壹 台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之日起90日完成配送;货到后15日内安装调试完毕(特殊情况以合同为准)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按照《财政部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查询及使用信用记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6〕125号)的要求,根据磋商当日“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的信息,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及其他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条件的供应商,拒绝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同时对信用信息查询记录和证据在磋商开始后30分钟内进行打印存档。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1.供应商须提供营业执照副本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或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或基金会法人登记证书复印件并加盖公章。2.供应商须提供2020年度经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财务报告复印件,或磋商当日前一个月内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复印件加盖公章。(原件备查)3.供应商须提供自2021年度任意1个月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记录证明材料复印件并加盖公章。(原件备查)4.供应商须提供磋商当日前3年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截至磋商当日成立不足3年的供应商可提供自成立以来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5.供应商须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委托代理人参加磋商。供应商若由法定代表人参与磋商,需提供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书(须加盖供应商单位公章并由法定代表人签字或盖章)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原件;供应商若由授权代表参与磋商,须提供法定代表人授权书(须加盖供应商单位公章并由法定代表人签字或盖章)和授权代表身份证原件。6.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参与磋商。三、获取采购文件时间:2021年08月03日 至 2021年08月10日,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3:00至16: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天津合众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天津市华苑产业园区物华道8号增1号泰宇大厦4层)方式:网上电汇或现场报名领取(标书发售截止日之前)售价:¥400.0 元(人民币)四、响应文件提交截止时间:2021年08月17日 10点30分(北京时间)地点:天津合众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天津市华苑产业园区物华道8号增1号泰宇大厦4层)五、开启时间:2021年08月17日 10点30分(北京时间)地点:天津合众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天津市华苑产业园区物华道8号增1号泰宇大厦4层)六、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个工作日。七、其他补充事宜1、获取磋商文件的方式:电汇或直接购买(标书发售截止日16:00之前) 直接购买须携带: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注:电汇请在汇款备注栏注明所购买的项目编号和包号,并将报名文件(营业执照副本+汇款凭证+经办人身份证+联系电话)扫描件通过邮件发送到天津合众招标代理有限公司(hezhongzb1@163.com) 汇款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西康路支行(行号:105110052466) 账号:12001617401052500260。2、磋商保证金(1)本项目收取磋商保证金人民币 6000 元整。(2)磋商保证金支付方式及截止时间:本项目仅接受公对公账户汇款,提交磋商保证金截止时间为2021年 08 月17日 10:30。八、凡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天津市安定医院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柳林路13号        联系方式:秦老师 022-88188990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天津合众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地 址:天津市华苑产业园区物华道8号增1号泰宇大厦4层            联系方式:张老师 022-86397868转806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张老师电 话:  022-86397868转806
  • BLT小课堂 | 萤火虫萤光素酶在ATP检测中的应用
    前言:生物发光是一种在生物体内由酶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有超过30种生物发光体系,而我们所熟知的萤火虫的发光体系就是其中研究最早,应用也最广泛的一种。萤火虫的发光现象是由其体内的萤光素酶(luciferase)的催化下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与发光底物萤光素(lucierin)发生反应产生光。ATP被认为是一种在所有生物体生存和繁殖的细胞合成中必不可少的普遍能量来源,形象的说,它是一种通用的能量“货币”。ATP可以通过水解产生AMP和一个磷酸基团,同时释放出能量,供给细胞活动。ATP结构图发光反应的方程式:研究历史:1885年萤光素及萤光素酶第①次被Dubois提取出来;1952年Strehler和Totter首次使用萤光素酶粗制品测定ATP;1961年White等人工合成了萤光素;1985年Dewet, JR等首次克隆了P. Pyralis萤光素酶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从中得到具有活性的萤光素酶,从而开启了萤光素酶作为报告基因的历程。ATP的含量直接反应了细胞或微生物的含量,通过监测ATP含量的改变,可以评价多种药物、生物制剂或生物活性物质引起的细胞杀伤、细胞抑制和细胞增殖作用;另外ATP也常作为微生物污染的一个指标,检测ATP含量能直接反映出其受污染程度。测定生物体中ATP的水平及其动态变化便成为监测生物体必不可少的手段。接下来,小编将向大家具体介绍一下他在近年来的应用领域。应用领域01食品安全人类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长期受到微生物污染的威胁,营养琼脂平板计数法是国际上针对微生物检测的现有标准方法,然而该方法要求在 37 ℃下持续培养 48 h,过于繁琐的操作无法实现快速检测。现下,国内也加大了对核酸法、电阻抗测量、免疫学方法、微菌落技术等各类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展开了研究、应用。ATP生物发光法因快速、简便且具有较高灵敏度的缘故,可用于实时监控微生物污染,与食品行业需求相符合,故而有关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十分广泛。其检测步骤通常为:①首先根据ATP发光检测试剂盒的使用说明将标准ATP按梯度稀释,与酶、底物、缓冲液按比例混合,使用发光检测设备(比如博鹭腾发光检测系列)测量对应的发光值,绘制标准曲线。②提取样品细胞中的ATP,稀释,之后按比例与酶、底物、缓冲液混合,使用发光检测设备测定发光值,代入标准曲线,即可知道样品中ATP浓度。(ATP浓度与细胞浓度关系的测定: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离心浓缩后用苔盼蓝染色,计活细胞数,之后在 96孔培养板上等比稀释,测定其发光值,发光值代入标准曲线获得ATP浓度,经过计算即可获得ATP浓度与细胞浓度关系。)应用案例:酒类制作过程中微生物浓度检测食品生产线卫生学检测环境保护部门水体微生物检测卫生监管部门微生物数量检测对应文献:[1]吴慧清.ATP生物发光法饮用水中细菌总数快速测定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9):1975-1978.[2]刘阳,牟金明.ATP生物发光法快速测定物体表面的菌落总数[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125-128.[3]易琳.微生物检测中 ATP 生物发光法的应用研究现状[J].生物化工,2019,5(1):124-126.[4]高红阁.ATP 生物荧光法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的应用进展[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3,7(9):548-550.[5]伍季.ATP生物发光法快速检测啤酒中的菌落总数[J].河南科学,2006,24(1):63-65.[6]李春艳,霍贵成.ATP生物发光法快速测定生乳中微生物总数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8,29(7):233-238.[7]魏树源.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快速微生物检测法在疫苗中间品无菌试验中的应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0,23(10):1120-1124.[8]丛苑,李平兰.ATP 发光法快速检测玉米中的霉菌[J].中国食品学报,2014,14(8):233-238.02药物敏感实验化疗是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地位已越来越重要。但因为不同类型的肿瘤以及不同个体的同类肿瘤存在异质性,以致惯用的经验式化疗效果尚不理想。临床上迫切需要有切实可靠的检测方法,在化疗实施前筛选出有效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以提高疗效而减少毒副作用。ATP生物发光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度敏感的药物敏感试验。文献表明 ,将ATP生物发光法应用于临床个体肿瘤药物敏感性的预测,与临床有较好的相关性。基本思路为:①将癌细胞与药物体外混合培养一段时间。②与食品安全检测类似:绘制发光标准曲线→测定与药物混合培养细胞的发光值→代入标准曲线,最 后计算出药物对肿瘤的杀伤强度。应用案例:化疗药物筛选结核药物筛选细胞活性测定
  • 原子荧光光谱仪助力煤炭中重金属检测
    煤炭在开采和燃烧等活动中会产生含重金属污染物的细小颗粒,这些细小颗粒无通过降雨等作用回到地面,造成重金属的第二次污染。特别是今年天气较冷,国内北方开始陆续供暖,煤炭需求量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煤炭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显得更加重要。原子荧光光谱仪在检测煤炭中重金属含量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检测煤炭中重金属的仪器很多,其中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子荧光光谱仪因其检出限低、稳定性好被广泛应用。例如在国家标准中《GB/T 39538-2020 煤中砷、硒、汞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中要求使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检测煤中的砷、汞、硒等元素。另外标准《SN/T 3521-2013进口煤炭中砷、汞含量的同时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介绍了如何应用原子荧光光谱仪完成同时测定煤炭中的砷、汞元素。同时在环境标准《HJ 1133-2020 环境空气和废气 颗粒物中砷、硒、铋、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也要求使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检测空气颗粒物中重金属颗粒物的含量。可见原子荧光光谱仪在煤炭检测中得到广泛应。虽然许多地区都开始了“煤改气”“煤改电”但在煤北方依然是主要的供暖燃料。所以煤炭质量还会是影响今年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原子荧光光谱仪作为检测煤炭中重金属含量的重要仪器,发挥重要作用。金索坤作为原子荧光行业领跑者会不断的推陈出新,研发出更加优质高效的原子荧光产品助力煤炭检测。 金索坤SK-2003A 便捷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光度计
  • 新品推荐|粮食真菌毒素检测仪 荧光定量 随到随检
    粮食的质量对于食品安全至关重要,然而,在粮食的生产供应链中,储存与运输环节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导致粮食质量问题,尤其是真菌毒素的污染。真菌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可低估,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可靠的粮食真菌毒素检测仪,以快速获取相关数据,更好地管理粮食的贮存与销售。粮食真菌毒素检测仪采用荧光定量快速检测原理,是一种先进的仪器设备,主要应用于粮油谷物、饲料等样品中真菌毒素的有效、准确检测。以下是该检测仪的两个重要特点:一、荧光定量原理:粮食真菌毒素检测仪采用荧光定量技术,通过读取荧光定量检测卡,对比检测区(T线)、质控区(C线)与背景区的荧光信号强度。根据检测卡内置的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真菌毒素的含量。这一原理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粮食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该仪器可检测粮油、谷物、饲料等中的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伏马毒素等。二、随到随检:粮食真菌毒素检测仪具有随到随检的特点,不受检测样本量的限制。它可以灵活地单个或少量样本进行即时检测,也能够高效地处理大量样本,实现现场检测。这一特性使其在粮食生产、仓储、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能够迅速投入使用,提高了检测的效率与便捷性。1、可应用于粮库、谷物生产企业等粮食行业,确保存储和销售的粮食产品安全。2、在养殖业中,对饲料原料进行检测,预防真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3、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行业,保障食品制品质量。4、用于政府监管、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加强对真菌毒素的监测和管理。在确保粮食质量安全的同时,粮食真菌毒素检测仪的应用为粮食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保障食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 我国化妆品中荧光剂检测标准缺失
    手指部分为BB霜检测后显示出的&ldquo 荧光&rdquo   &ldquo 韩国制BB霜黑暗中发荧光,严重可致癌!&rdquo 近日一则吐槽BB霜荧光剂问题的网帖在微信朋友圈中疯传。南都记者带了5款样品到广州市药品检测所检验,有两款BB霜样品果然在荧光灯下发光。那么问题来了,散发荧光的BB霜一定含有荧光剂吗?   检测5款BB霜 两种发荧光   网帖中提到,一位女士脸上涂抹BB霜在夜视灯的照射下,仿若《阿凡达》中的&ldquo 纳美人&rdquo ,满脸蓝光,几乎可以直接参加万圣节派对了。网帖表示,造就如此立体面庞的BB霜,是因为里面有荧光剂,而且不仅BB霜,&ldquo CC&rdquo &ldquo EE&rdquo 霜都是如此。   BB霜是否真的含有荧光剂?记者来到广州市药品检测所,随机使用了5款BB霜进行测试。其中两款采购自韩国,一款原产地法国,还有两款为国产。   检测开始,工作人员将5款BB霜取适量样本放在黑色背景下(背景板已排除无荧光),分别在254nm (nm是纳米,长度单位)或366nm的波长环境下,使用紫外线荧光灯照射。1秒钟后,显示器抓取图片显示,一款韩国BB霜和一款国产BB霜显示有&ldquo 荧光&rdquo 。   问题:发出荧光的可能是防晒剂   &ldquo 别高兴太早!&rdquo 见记者面露喜色,专家反而眉头紧锁,&ldquo BB霜不像面膜,通常还兼顾有防晒功能。所以被紫外线吸收的不一定是荧光,也有可能是防晒剂&rdquo 。只见她拿起&ldquo 中招&rdquo 的两款样品,细细打量。这两款产品外包装上果然标示有&ldquo PA+&rdquo 的符号。而另外三款未发出荧光的产品,两款没有PA+符号,一款为物理防晒产品。   &ldquo 物理防晒与化学防晒产品不同的是,物理防晒剂像一面镜子,太阳照射了之后,它就会反射过去,反射和散射紫外线,从而避免紫外线直接接触皮肤。化学防晒剂则是靠吸收紫外线,使其转化为热量再释放出来,以达到防晒的功效。&rdquo   现状:化妆品荧光剂无检测标准   那么,如何才能确认这两款产品是否真的含有荧光剂呢?记者询问了多家化妆品检测机构,这些机构均表示,可以帮忙检测,但无法认定结果。这是为什么呢?   检测人员表示,检测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必须根据特定的规范。荧光剂虽然是化妆品中不得人为添加的物质,但翻开《化妆品检测国家标准》,却找不到关于荧光剂检测的任何标准。   &ldquo 一定要检测,也只能用目前已有的洗涤剂标准来进行检测。标准不同,检测结果肯定不严谨,也没有法律依据。&rdquo 药检所专家表示,就算能检出,也有可能是原料中本来就带入的,而非人为添加。   荧光剂接触过量或致癌   荧光剂为何物?按照百度百科,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顾名思义的效果是增白。广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中心专家王辉指出,荧光剂不容易被分解,人体内蓄积会产生许多有害作用,大大削弱人体的免疫力。当荧光剂与伤口外的蛋白质结合,会阻碍伤口的愈合 进入血液循环后,会破坏红细胞的细胞膜,引起溶血现象 荧光剂还能使人体细胞出现变异倾向,其毒性累积在肝脏或其它重要器官,如果对荧光剂接触过量,可能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
  • 我国科学家发展无酶荧光可视化快速检测有机磷农残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蒋长龙团队基于比率荧光材料构建可视化传感平台,实现快速定量检测环境和食品中的草甘膦。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草甘膦凭借其高效、快速等特点成为国际上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在有机磷农药中占有重要位置。但较高的使用量及不合理的使用方法会造成农产品中草甘膦残留量超标,高残留、毒性强等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安全。因此,发展快速、高选择性地检测草甘膦残留方法成为了控制和处理有机磷农残污染与危害的关键环节。目前人们通常采用实验室仪器或酶抑制法等检测方法来保证农残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但这些方法通常存在对环境要求苛刻以及操作复杂等问题。因此,建立高选择性及高灵敏的草甘膦残留快速定量分析方法对贸易、环境、食品和人体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此,研究人员基于比率荧光纳米传感器开发了一种新型且无酶的便携式传感平台用于草甘膦的快速可视化检测。该传感器由设计制备的蓝色碳点(CDs)和金纳米团簇(Au NCs)构成,当草甘膦与碳点反应时,聚集诱导猝灭(ACQ)导致碳点的蓝色荧光快速猝灭,而金纳米团簇的橙色荧光保持不变。由于该传感器不依赖于酶,仅通过荧光色度变化,所以在极短时间(2秒)内即可实现对草甘膦的快速可视化响应及读数检测,检测限(LOD)低至4.19 nM,远低于国家标准。此外,研究人员还结合3D打印技术及智能手机颜色识别器,开发了便携式荧光检测平台,可在实时/现场条件下对草甘膦进行快速可视化定量监测,为农药残留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策略。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安徽省博士后科研计划的支持。     论文链接图1 比率荧光传感器快速可视化定量检测草甘膦残留示意图图2 基于智能手机的监测平台可视化定量检测草甘膦
  • 粮食真菌毒素检测仪:荧光定量原理守护食品安全
    粮食真菌毒素检测仪采用荧光定量快速检测原理,主要应用于粮油、谷物、饲料等多种领域,对多种真菌毒素进行准确检测,为确保食品安全贡献力量。荧光定量快速检测原理即粮食真菌毒素检测仪通过特定的荧光信号,准确、快速地识别和测量样品中的真菌毒素含量。这项技术具有高效、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使得检测过程更加迅速和可靠。核心特性及优势全方位检测:涵盖多种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玉米赤霉烯酮等,实现全面监测。任意样品数量:粮食真菌毒素检测仪允许用户既可单个或少量样本随到随检,也可大量样本同时检测。内置定量标准曲线:在检测过程中无需使用外部标准品进行校准,避免了操作人员与呕吐毒素直接接触的可能,从而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随到随检:检测仪器的便携性使其适用于现场检测,无论是在生产线上、仓库中,还是在野外环境中,都能轻松进行检测操作。多领域应用:适用于粮库、谷物生产企业、饲料厂、畜牧养殖企业、食品加工厂、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多个行业。应用场景保障粮库质量:对存储的粮食进行定期检测,预防真菌毒素污染。提升饲料质量:对饲料原料进行检测,确保畜牧养殖健康生长。食品生产控制: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对油脂、面粉等原材料进行检测,确保成品质量。第三方检测服务:为各行业提供真菌毒素检测服务,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通过使用粮食真菌毒素检测仪,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食品和饲料的安全状况,从而更好地保障我们的健康。
  • 首款可探测紫外自体荧光团的新型双光子显微镜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研发团队研发了首款短波长激发时间与光谱分辨新型双光子显微镜,该显微镜创新性地采用中心波长为520 纳米的锁模飞秒光纤激光器作为双光子激发光源,可以有效地激发短波长波段荧光团,利用连接光谱仪的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模块,可实现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的同时检测。该技术可以实现紫外波段自体荧光的有效激发与探测,极大地拓展了双光子成像技术的应用范围,为无创观测生物样品及生命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工具。该成果于近日发表于生物医学光学领域知名期刊《生物医学光学快报》上。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着具有内源性荧光团的生物分子,内源性荧光团的三维成像可以在不干扰生物环境的情况下对重要生物过程进行无创体内检查,如代谢变化、形态改变和疾病进展,是组织成像和跟踪细胞代谢过程的有力工具。双光子显微镜具有天然的光学切片能力,无需物理切割就可以实现生物组织的三维高分辨成像。双光子显微镜跟内源性荧光团的结合可以实现活体生物组织无标记成像,对很多生命活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传统的双光子显微镜是以钛宝石激光器作为光源,只能对可见光波段的内源性荧光团进行探测,很难探测到信息更丰富的短波长荧光团。 深圳先进院郑炜团队首次研制出采用520纳米超快激发源搭建光谱分辨的双光子荧光寿命成像系统,可以有效激发和探测传统双光子显微系统无法成像的一系列短波长荧光团。为了验证该系统的实用性,研究团队首先系统地评估了生物组织中典型的短波内源性荧光团纯化学样品在520纳米激发下的荧光寿命和光谱特性,包括荧光分子酪氨酸、色氨酸、血清素、烟酸、吡哆醇和NADH,以及角蛋白、弹性蛋白和血红蛋白。 随后,研究团队对不同的生物组织进行了成像,包括离体大鼠食管组织和离体大鼠口腔面颊组织。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在不需要任何外加造影剂的情况下,为生物系统提供高分辨率的三维形态信息和物理化学信息。此外,研究人员探索了短波长的内源性荧光团在食管壁中的分布,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很清晰展示食管的不同分层结构。结合寿命和光谱信息,系统可以明确识别食管内部多层结构的不同信号来源,定量区分不同组织成分在食管壁的位置和数量,区分食管分层结构。 最后,研究团队进一步对小鼠皮肤进行了活体三维扫描成像,并基于短波内源荧光团在体内捕获了小鼠耳廓内白细胞的迁移,实现了典型免疫反应微环境中白细胞募集和变形运动的动力学过程的可视化,以及随时间的荧光寿命测量。“紫外荧光强度图像可以显示生物组织的精细结构,紫外荧光寿命信息可以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两者结合可以无标记追踪免疫细胞在伤口和正常组织的运动情况,这些结果验证了我们开发的系统在天然组织环境中监测免疫反应的能力。”郑炜介绍。深圳先进院医工所助理研究员吴婷为文章第一作者,深圳先进院医工所郑炜研究员、李慧副研究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施可彬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 多元素检测原子荧光光度计, 了解一下
    我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为此有人建议用电子烟代替传统的香烟。但近日,一项由国家卫健委支持的调查项目指出电子烟存在重金属,这让人们对于电子烟的安全产生了疑虑。电子烟含有的重金属会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呢,这需要具体的检测数据。一般说检测重金属的仪器有原子吸收光谱仪、ICP-MS、ICP-AES/OES、原子荧光光度计(AFS),如果需要进行形态分析可能还需要HPLC-ICP-MS或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LC-AFS)等。也许您还漏掉一种仪器氢化法-火焰法联用原子荧光光度计。调查项目的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所有电子烟都存在重金属铬(Cr),半数检出了重金属镍,20%含有重金属铅;约有10%左右含有砷。其中,铬、镍、铅和砷都具有致癌性。检测时可以用原子吸收光度计和氢化法原子荧光光度计配合使用,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铬、镍以及铅,用氢化法原子荧光法检测样品中的砷。实际上,金索坤还提供了另一种方案,应用SK-2002B氢化法-火焰法联用原子荧光光度计,一台仪器可以检测铬、镍、铅和砷四种元素。氢化法-火焰法联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是金索坤研发团队为扩大原子荧光光度计可检测元素范围研发出的产品。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改进升级,到目前为止SK-2002B氢化法-火焰法联用原子荧光光度计可以检测砷、锑、铋、铅、锡、碲、硒、锌、锗、镉、铬、银、铜、金、汞、铁、镍、钴、锰、铟等20种元素。将原子荧光光度计只可以有效的检测11元素变成了历史。为原子荧光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方向。电子烟健康与否尚需要通过检测。无论是原子吸收光度计和氢化法原子荧光光度计配合,还是SK-2002B氢化法-火焰法联用原子荧光光度计独揽,总之经口的东西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但依小编来看,无论是传统的香烟还是颇具争议的电子烟,既然都可能损害,为了身体着想,还是少接触为好。金索坤SK-乐析 原子荧光光度计/光谱仪
  • 1010万!中国药科大学双光子荧光寿命显微镜、晋中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重点化妆品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一(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WJK24035(代理编号)项目名称:中国药科大学双光子荧光寿命显微镜采购项目预算金额:5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5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项目编号:DCHKZB005240062(校方编号)WJK24035(代理编号)项目名称:中国药科大学双光子荧光寿命显微镜采购项目采购方式:公开招标经费性质:财政性资金项目预算:人民币500万元,投标报价超过预算金额的为无效报价采购需求:因科研需要,中国药科大学拟采购双光子显微镜1套。交付时间:1、国产货物:合同签订后三个月之内交付;2、进口货物:收到信用证或发货通知后八周内交付;3、按招标人要求运送到指定地点进行安装调试、达到验收标准。交付地点:中国药科大学校内指定地点。是否接受进口产品:接受(进口产品是指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境外的产品)。本项目所对应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所属行业:工业。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交付时间:1、国产货物:合同签订后三个月之内交付;2、进口货物:收到信用证或发货通知后八周内交付;3、按招标人要求运送到指定地点进行安装调试、达到验收标准。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5月18日 至 2024年05月24日,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4: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方式:请供应商在公告附件下载《供应商报名登记表》,并将填好的登记表发送至邮箱:jiankaijs@126.com,登记表包含如下内容,具体详见登记表格式内容: (1)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并加盖公章; (2)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原件(包含授权委托人联系电话)并加盖公章; (3)付款凭证。方式:邮件获取售价:¥5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中国药科大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639号        联系方式:陆老师、马老师:025-86185029、13774209736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南京建凯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地 址: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江浦街道浦口大道1号新城总部大厦B座515室            联系方式:陈工:17301480661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陈工电 话:  17301480661二、项目二(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1407992024AGK00033项目名称:重点化妆品实验室建设设备采购 预算金额(元):5097000最高限价(元):3280000,980000,837000采购需求: 标项一 标项名称: 采购包1 数量: 预算金额(元):32800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 本项目为晋中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重点化妆品实验室建设设备采购,本项目共分为三包;具体内容详见招标文件。 备注: 标项二 标项名称: 采购包2 数量: 预算金额(元):9800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 本项目为晋中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重点化妆品实验室建设设备采购,本项目共分为三包;具体内容详见招标文件。 备注: 标项三 标项名称: 采购包3 数量: 预算金额(元):8370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 本项目为晋中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重点化妆品实验室建设设备采购,本项目共分为三包;具体内容详见招标文件。 备注: 合同履约期限:标项 1,合同签订后90天内完成供货 标项 2、3,合同签订后60天内完成供货本项目(否)接受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4年05月17日18:00至2024年05月24日18: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通过山西省政府采购网—政府采购云平台获取方式:只允许在线获取 售价(元):0 (三)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晋中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地 址:榆次区龙湖大街468号 联系方式:0354-3077012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 山西天邦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地 址:晋中市榆次区顺城东街103号榆次四中对面水司宿舍内东二楼 联系方式:0354-3208929 3.采购代理机构信息项目联系人: 武女士电 话:0354-3208929
  • 应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检测各类样品中砷的元素
    砷是一种生物毒性很强的非金属元素,无论是食品卫生还是环境保护,砷及其化合物都是重点的检测对象,但它同样有许多性质对我们有益。更好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应用,而了解的第一步是检测。可以检测砷的仪器有很多种,其中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子荧光光谱仪因其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以及在操作中的便捷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样品中砷的检测。金索坤是一家只专注原子荧光光谱仪的研发以及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天金索坤小编和您分享原子荧光光谱仪检测样品中的砷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无论是食品检测还是环境监测,砷及其化合物都作为有毒物质。为了减少砷对人体或环境造成的伤害,国家制修订定《GB 5009.1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HJ 694-2014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等原子荧光光谱仪相关标准,表明原子荧光光谱仪在其中的广泛应用;砷除了作为有毒物质之外,有时也可以治病,应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检测砷还可以应用于抗癌物质的研究。在《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收录的《纳米雄黄脂质体的制备、特性检测和体外抗肿瘤细胞作用的研究》(雄黄:砷的硫化物)一文中,作者通过原子荧光光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等仪器对其进行特性研究,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细胞的能力,成功制备纳米级别的雄黄脂质体,具备良好的抗肿瘤细胞的作用,为传统中药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另外在钢铁工业中,加入少量的砷可以提高抗拉强度以及硬度。通过原子荧光光谱仪检测钢铁产品中砷等重金属含量可以了解钢材的品质和性能。在《砷对钢材性能的影响综述》中作者使用原子荧光法检测检测钢材中的砷含量,介绍了不同含量的砷对钢铁质量的影响。为了确保钢材的质量,国家推出《GB/T 20127.2-2006 钢铁及合金 痕量元素的测定 第2部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含量》等标准保证钢材检测的规范化,为锻造优质钢材奠定基础。可见砷除了作为有毒元素影响人体和环境之外在医疗、钢铁冶炼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原子荧光光谱仪作为检测砷及其化合物的主要仪器,在其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金索坤研究原子荧光技术二十余载,研发出SK-2003A便捷型原子荧光光谱仪、SK-盛析灵敏稳定高效型原子荧光光谱仪等产品助力砷及其化合物的检测。金索坤还会再接再厉,用更加优质的原子荧光产品服务广大客户。《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要求申请化妆品生产许可的企业必须有相应的检测人员和设备,这对于仪器生产厂商是一个机会。北京金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原子荧光光谱仪的生产厂家,会抓住这机会,用更加优质的原子荧光光谱仪助力《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的顺利实施。 金索坤SK-2003A 便捷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光度计
  • 发布Kikkoman新一代ATP荧光检测仪PD30新品
    为了迎合客户的需求特推出日本Kikkoman公司的新一代洁净度荧光检测仪,ATP荧光检测仪PD-30. 利用专利检测方法A3法(ATP循环转换法)同时检测ATP,ADP和AMP 。ATP在细菌、食物残渣等物质中同时存在,是最适合衡量污垢存在多少的判断标准。但是,根据被测物质不同,ADP、AMP占有较多比例时有可能会被忽略。A3法不仅能检测ATP,ADP和AMP也能同时被检测出来,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 ATP+ADP+AMP 拭取检测(A3法)无论何时、何地、何人,只需10秒就可简单地测试出肉眼看不见的污垢!测定对象:ATP在细菌、食物残渣等物质中同时存在,是最适合衡量污垢存在多少的判断标准。但是,根据被测物质不同,ADP、AMP占有较多比例时有可能会被忽略。A3法不仅能检测ATP,ADP和AMP也能同时被检测出来,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 何谓ATP、ADP、AMP:ATP(三磷酸腺苷)是体内组织细胞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ADP(二磷酸腺苷)和AMP(一磷酸腺苷)是由ATP经过加热、发酵或酶反应等变化而来的物质。ATP循环转换法:对龟甲万独创技术[ATP循环转换法]不仅能检测出ATP,ADP和AMP也能同时被检测出来,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申请专利中)。PK(丙酮酸激酶):把ADP转换成ATPPPDK(丙酮酸磷酸双激酶):把AMP转换成ATP荧光素酶:与ATP反应后生成光PD-30的测定方法:管理基准值及擦拭方法:>根据待测物体的材质、形状等因素决定其固定取样方法,从而减少误差。>最初并不一定要设定非常严格的管理基准值,可以先设定一个目前可达到的管理基准值,然后运用此检测方法慢慢降低管理基准值才是其意义所在。平滑物体:不锈钢、玻璃等200RLU以下凹凸不平的物体:易留划痕的物体(例如树脂制品等)500RLU以下拭取面积较大的物体:任意中心点250px×250px区域内横竖各十次进行拭取拭取面积较小的物体:仔细拭取整个物体请参考下面的表格 手部:推荐管理基准值是2,000RLU。请对手掌的纵向、横向、指缝、指尖等处进行拭取检测。运用方法(举例):合格与否判断标准的设定管理基准值以下 -------- 判断 合格管理基准值的2倍以上 -- 判断 不合格两者之间 -------------- 判断 注意请参考下面的表格应用:餐厅.食堂:掌握现场清洗状况,防止二次污染.现场判断清洗不足之处,即刻进行再次清洗防止事故发生。.检测结果通过数值进行管理,轻松掌握各个店铺/生产现场的清洁状况。食品工厂:对生产线的清洗度进行评价.不仅可对每天的清洗程度进行评比,亦可在紧急状况时查找污垢来源。.通过消除残留污垢,降低过敏源残存的可能性。环境卫生:食品领域以外的卫生管理.对公众浴室、酒店、温泉等沐浴设施中浴池水的清洁度及浴室中卫生状况进行管理。.对于部分需要确认电子部件的清洗水状况的工业领域,可进行快速清洁度确认。卫生教育:对员工及在教育机关进行卫生教育.由于当场可得到测试结果,作为卫生教育的工具拥有超群的说服力。医院管理:医院环境、医疗器具卫生评定.对病房,护士站进行有效的卫生评定。.对循环使用的医疗器具进行卫生评定,减少感染的风险。酒店管理:酒店内环境的卫生评定.对房间的被单、门把等设备,进行有效的卫生评定。博物馆管理:文物保护.及时发现微生物对文物的侵害,制定解决问题措施。清洁评定:清洁效果的检查和评定.公共交通工具(飞机、火车、长途客车、客船)舱内的清洁、消毒后的清洁度检测。.按程序清洁后,检测清洁效果,可有效改善清洁方法。检测物体表面使用含棉棒的一体成型检测棒,检测液体部分使用含取样棒的成型检测棒,检测细长狭窄场所使用专用长轴棉棒。创新点:为了迎合客户的需求特推出日本Kikkoman公司的新一代洁净度荧光检测仪, ATP荧光检测仪PD-30. 利用专利检测方法A3法(ATP循环转换法)同时检测ATP,ADP和AMP 。 ATP在细菌、食物残渣等物质中同时存在,是最适合衡量污垢存在多少的判断标准。但是,根据被 测物质不同,ADP、AMP占有较多比例时有可能会被忽略。A3法不仅能检测ATP,ADP和AMP也能 同时被检测出来,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 Kikkoman新一代ATP荧光检测仪PD30
  • 真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步骤及检测仪器
    真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步骤及检测仪器,玉米赤霉烯酮主要污染玉米、小麦、大米、大麦、小米和燕麦等谷物。其中玉米的阳性检出率为45%,*高含毒量可达到2909mg/kg;小麦的检出率为20%,含毒量为0.364~11.05mg/kg。玉米赤霉烯酮的耐热性较强,110℃下处理1h才被完全破坏。玉米赤霉烯酮具有雌激素样作用,能造成动物急慢性中毒,引起动物繁殖机能异常甚至死亡,可给畜牧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玉米赤霉烯酮是玉米赤霉菌的代谢产物。1980年李季伦教授发现植物体内也存在玉米赤霉烯酮深圳市芬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CSY-YG701真菌毒素定量检测系统可快速准确检测定出玉米、大米大麦、小麦、花生、火锅底料、豆瓣酱、粮油等食品乳制品、中药材、制药原料、谷物及饲料和饲料原料中的黄***素B1、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真菌毒素,操作简便,只需一步加样,无需标准品,无需做标准曲线,采用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读数,结果准确可靠且可现场打印,准确性高度符合HPLC法的检测结果,为饲料质量安全的快速检测和控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粮油监测中心、中药材加工厂、制药厂、粮油饲料生产加工、食品加工贸易、养殖企业、面粉厂、豆制品加工生产企业、粮食局、畜禽养殖户自查、工商质监部门用于市场快速筛查等产品优势:1.仪器使用寿命长:采用高性能LED光源,金属丝杆设计,非连续工作模式,使用寿命可达10年;2.液晶触摸屏7英寸中文显示,人性化操作界面,读数准确、直观;3.本仪器具备数据储存功能,接口方式采用USB、RS232等设计,方便数据的存储和相关处理;4.自动保存检测结果,数据存储量大,内置微型热敏打印机,终身无需更换色带,可实时打印检测结果检测报告单;5.检测结果报告:可准确报告出检测项目、被测物质的浓度、检测单位、被检查单位、检验员、检测时间、检测限等信息可在触摸屏上显示,可通过仪器内置打印机输出6.支持网络通信(wifi、网络端口),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功能(选配定制功能);7.内置6通道检测卡恒温孵育装置并带有温度孵育计时功能,解决不同区域温度对数据的影响;8.封闭式检测仓门设计,避免灰尘进入仪器内部,延长仪器使用寿命;9.配置齐全:所需设备、试剂、耗材一站式提供,开箱即检;10.内置标准曲线,通过ID卡导入标准曲线,无需检测时再做标准曲线,既节省了成本,也避免了操作人员与霉菌毒素的接触,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11.整机支持按客户要求定制(ODM加工及OEM项目合作)技术参数:1.激发光谱中心波长:365nm2.接收光谱中心波长:610nm 3.重复性:CV<3%4.稳定性:CV<3%5.台间差:CV<3%6.检测通道:单通道定量检测结果7.前处理:≤15分钟(根据项目而定)8.检测仪外观尺寸:350*300*160mm9.一体化拉杆箱尺寸:800*480*280mm真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步骤及检测仪器
  • 中美联合研制自适应光学双光子荧光显微镜
    像差问题一直困扰着光学领域的工作者。像差会使光波前发生形变,不仅降低成像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使得很多时候我们只能&ldquo 雾里看花&rdquo ,更甚者,产生赝像,或无法获得有意义的图像。像差问题对双光子成像的影响尤为严重,因为在那里,荧光信号对入射光强度的依赖是平方关系,一旦入射光波前形变,不仅聚焦强度大幅下降,成像分辨率也急剧恶化。因此,如何解决像差问题,实现活体,例如小鼠大脑皮层,深层区域的高质量成像成为光学成像发展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   美国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霍华德· 休斯医学研究所)在Janelia Farm Research Campus的吉娜博士小组与来自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王琛博士最近成功将一种新的自适应光学的方法和双光子显微镜结合,研制出一种新的自适应光学双光子荧光显微镜。通过校正活体小鼠大脑的像差,在视觉皮层的不同深度处均获得了提高数倍的成像分辨率和信号强度,大大改进了成像质量,使得原来在活体鼠脑中不可见或者模糊的细节变得清晰可见,她们成功将该方法应用于老鼠视觉皮层第五层(约500µ m)的形貌结构成像和钙离子功能成像。这一新的自适应光学方法,首次使得在活体小鼠深层区域成像中获得近衍射极限的成像分辨率成为现实。这一成果以题Multiplexed aberration measurement for deep tissue imaging in vivo发表在最新一期的Nature Methods (自然· 方法)杂志上。   在该自适应光学双光子荧光显微镜中,她们将空间光位相调制器光学共轭到显微物镜的后焦平面,通过位相调制器将入射光分成若干子区域,每一块子区域的波前都可以被独立控制。同时,她们用数字微阵列光处理器,以不同的频率同时调制其中一半子区域的入射光强度,以另一半子区域作为&ldquo 参考波前&rdquo 。来自所有子区域光束会在焦点处会聚干涉,通过监测焦点激发的双光子信号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傅里叶变换分析,可以&ldquo 分解&rdquo 得到被调制的每一块子区域的&ldquo 光线&rdquo 的贡献信息,从而可以实现对一半子区域波前的并行测量。对另一半子区域重复这一测量过程,从而获得整个入射波前的信息并进行校正。该方法耗时很短,通常约1~3分钟左右即可完成像差的测量和校正,无需复杂的计算,适用于任何标记密度和标记类型的样品。更重要的是,得到的像差校正图案可以用于提高较大视场范围内的成像质量。该方法无疑为在体研究小鼠大脑皮层深层区域的生物、医学问题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 佘永新团队最新成果:一种新型重组酶可高敏检测“敌敌畏”等农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创新团队成功从红芸豆中克隆相关基因并原核表达了一种新型重组酶TrxA-PvCarE1,能同时高灵敏检测食品中的有机磷农药和含铜杀菌剂,扩大了酶抑制法的农药检测范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团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从红芸豆中鉴定出酯酶PvCarE1,与硫氧还蛋白TrxA融合构建重组的新酶源TrxA-PvCarE1,并进行原核表达。获得的新酶源一方面实现了对敌敌畏、对氧磷、敌百虫和丙溴磷等10种典型有机磷农药的高灵敏度荧光检测;另一方面,可借助分光光度法分析铜制剂,检出限为0.5 mg/L,实现了有机磷农药和含铜杀菌剂的双功能速测。论文通讯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淼表示。“原核表达是将重组后的新酶源在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即利用原核生物作为宿主细胞来生产这种重组酶。这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技术手段,用于大量生产和纯化特定的蛋白质或酶。通过原核表达,可以获得大量的重组酶,用于后续的研究和应用,如农药残留的检测。”该创新团队发现,获得的新酶源不仅实现了对敌敌畏、对氧磷、敌百虫和丙溴磷等10种典型有机磷农药的高灵敏度荧光检测,还可借助分光光度法分析铜制剂,检出限为0.5毫克/升,实现了有机磷农药和含铜杀菌剂的双功能速测。“检出限是衡量检测方法灵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了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低浓度污染物的检测能力。该方法针对多种有机磷农药的检出限优于市场上同类酶抑制法产品。”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佘永新研究员说。此外,该方法还展示了高灵敏度检测铜化合物的能力,从而扩大了使用传统酶抑制法可检测的农药范围。研究人员以豇豆和胡萝卜为样品,进行了10种有机磷农药和铜制剂的添加回收试验。研究发现,检测灵敏度与回收率均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全新方法,能够快速检测农药残留,为农药残留的快速分析检测开辟了新途径。”佘永新说。
  • 海光HGF-V系列原子荧光喜获2021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行业年度风云榜
    日前,《质量与认证》杂志主办的“2021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行业年度风云榜• 仪器设备十大新锐产品”评选结果重磅发布,海光公司HGF-V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荣誉上榜,质量与认证、人民日报、今日头条、分析测试百科网、中国化工信息、食品工业科技、中国安全食品网、检测家、中国食品报、仪商汇等媒体平台陆续公开报道。 《质量与认证》杂志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作为质量领域、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行业较强影响力的全媒体平台,已连续多年成功举办“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行业年度风云榜评选”活动,得到行业各相关方的高度认可。“仪器设备十大新锐产品”评选活动旨在履行专业媒体责任,为行业仪器设备采购和招标工作寻找、发现、推荐高科技创新产品,全力推进我国各级实验室能力建设。此次“仪器设备十大新锐产品”经网络用户投票及多位行业专家专业评选综合得出。此次海光HGF-V系列原子荧光榜上有名,是用户及专家对海光产品的高度认可。获奖主体HGF-V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 HGF-V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是海光公司近些年推出的新一代高性能原子荧光,主要用于食品、环保、疾控、地质及科研等领域的砷、汞、硒、锑等元素的痕量及超痕量检测,升级后可实现形态分析功能。产品亮点 该产品用于各领域砷、汞、硒、锑等十二种元素痕量、超痕量检测,采用高度一体化三维集成流路系统、微升级高性能顺序注射进样系统、免维护水冷式自溢流三级气液分离系统、双区独立温控屏蔽式石英炉原子化系统、革命性百万次免维护点火技术、多通道多灯位光源系统、高稳定度汞灯漂移校准系统等创新技术,解决了传统原子荧光痛点问题。专家点评 HGF-V系列产品是在传统之上进行的颠覆与创新,集成多项核心技术,更可靠、智能化、免维护,所形成的新一代技术平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 宗伟健:新一代微型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多图)
    p   从石器时代原始部落的祭师对灵魂的崇拜,到中世纪后期哲人对大脑意识的产生溯源,到近代解刨学家发现井然有序的大脑功能分区,再到20世纪初Santiago Cajal得到了人类第一张清晰的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照片,直至现在神经学家通过电生理,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在亚细胞,分子,基因水平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神经科学(neurosciences)这一门古老的学科,直至今日,仍然是全世界投入最大,最活跃的科学研究领域之一。 /p p   限制科学家去理解和探索大脑的最主要因素是技术。每一次神经领域的重大突破,都是以技术的一次次革命与飞跃作为基础随之而来。19世纪末高尔基染色和尼斯染色技术的发明,使得单个神经元的结构得意完整清晰的呈现,并由现代神经学之父圣地亚哥· 拉蒙· 卡哈尔(Santiago Ramon y Cajal,1852-1934)总结并开创了神经元理论,至今仍是现代神经科学的基础。计算机体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经颅多普勒(TCD)、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无创性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大脑整体水平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不断提高,并且对于大脑创伤和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利的参考工具。在实验神经科学领域,以模式动物作为研究对象,避免了把人作为研究对象在有创,改造等伦理方面的限制,使得更多的技术手段得以大显身手。其中包括电生理学方面,脑电图(EEG),多电极记录(MER),膜片钳技术(patch clamp)等技术的发明和有效使用,得以使科学家在亚微米空间尺度(单个神经突触连接),亚毫秒时间尺度(单次神经冲动电位)对神经元的功能进行研究。而最令人激动人心的是,近几年来蓬勃发展的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给实验神经科学带来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思路和成果。2008年钱永健等人由于荧光蛋白(GFP,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和使用,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是对荧光成像技术的一次巨大肯定和推动。光学成像本身具有高分辨率、高通量(高速)、非侵入、非毒性等特点,再与荧光蛋白以及荧光染料等标记物在细胞中的定位与表达技术相结合,使得科学家可以特异性的分辨生物体乃至细胞内部不同结构与成分,并且能够在生命体和细胞仍具有活性的状态下(活体状态)对其功能进行动态观察。这就使得荧光成像技术成为了无可替代的,生物学家现今最为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而随着近些年来各种新型的显微技术的出现,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y),相干拉曼成像(CARS),超分辨率显微技术(super-resolution microscopy),光片显微技术(lightsheet microscopy)等使得荧光显微镜的分辨率,速度,成像深度等进一步提高。 /p p   对于荧光成像技术在神经科学中应用,离不开双光子荧光显微镜(Two-photon Microscopy,简称TPM)1。目前,大多数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研究主要还是在离体培养的细胞体系中研究。然而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有所不同的是,大脑的功能研究的整体性和原位性显得更加关键:仅研究分离的神经元无法解释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规律。换句话说,必须要求神经元处在其正常生存的大脑环境中才能使其正常运转。然而,大脑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器官。即使是小鼠的大脑皮层也有将近1mm的厚度,海马,丘脑等深脑区核团更是深达3-5mm2,而且并不透明,充满了数以亿计的神经元胞体和突触,此外还有丰富的血管,粘膜(脑膜),最外层还有厚厚的颅骨和头皮包裹。使用包括共聚焦显微镜在内的传统的荧光显微镜,由于被观测的信号会受到样本组织的散射和吸收,根本无法穿透如此深的组织进行成像。而双光子显微镜的发明,则为此类研究带来了希望。双光子显微镜特有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再加上其工作波长处在红外区域等特点,令其在生物体组织内的穿透深度大大提高3,使得双光子显微镜成为神经科学家进行活体神经成像最理想的工具。神经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本身很难被光学信号捕获,但是动作电位产生的去极化会引起神经元Ca2+浓度的变化(钙内流现象)。科学家已经开发出多种Ca离子浓度的荧光探针,进而通过这种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引起的荧光信号的变化来反映出神经活动。于是,双光子显微镜与在体的神经元Ca离子浓度指示剂标记技术相结合,碰撞出了耀眼的火花: 使得人们可以研究处于生理状态时的动物大脑内的神经元活动4。 /p p   大脑的最重要功能是对生物体的行为活动进行调控,而反过来,最能反应大脑工作状态的同样是生物体的行为活动。所以说,为了了解大脑,研究者不仅要求在体状态下对神经元进行高分辨率观测,而且也希望生物体在被观测的阶段里,能够进行正常的行为活动。所以,在成像技术不断地提高分辨率和速度等性能的同时,科学家们也在积极开改进和革这些成像技术手段,使其进行成像时尽可能小的限制被观测对象的行为活动,以求得到最接近生理状态下的数据。但是这一目标始终存在诸多的技术瓶颈: 以啮齿类动物(大鼠或小鼠)神经元的双光子钙成像为例。早些年由于动物身体运动产生的晃动剧烈,而当时双光子显微镜成像速度又很低,所以科学家只能在麻醉状态下对头部固定的动物进行成像。后来随着成像速度的提高,并且对开颅手术技术的很大改进,使得科学家可以在清醒状态下对动物的神经活动进行观察(仍然需要头部固定)。近些年来,随着基因改造技术的突飞猛进,通过病毒转染和转基因技术,在神经元内源性表达“基因编码类钙指示剂(genetically encoded calcium indicator, 简称GECI)”成为神经元钙成像的大趋势4。这种由神经元自身产生钙指示剂的方法与之前的钙染料技术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 信噪比提升了一个数量级 对神经元特异性好,可以区分不同的神经元类型 并且可以在大脑神经元内持续表达数月(病毒转染)甚至整个生命历程(转基因动物)。于是,大概10年前开始,科学家就开始利用双光子成像结合GECI技术对神经元的活动和结构变化进行长期的观测和追踪,从而对记忆的形成,神经元病变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其中,现在性能最好,使用最为广泛的GECI为绿色荧光钙调蛋白Gcamp家族4。目前已经改进到第六代,Gcamp6f,Gcamp6f已经成为神经成像里最受欢迎的指示剂之一。目前科学家最流行的对小动物行为过程中大脑活动进行成像的方法,是将虚拟现实与双光子成像相结合,在动物头部被固定的情况下,在其眼前制造影像,让动物认为自己处在”真实“的环境之中5。通过小鼠四肢在类似跑步机或者鼠标滚球上的运动来模拟其真实活动。以求达到研究神经元在动物行为中所起到的作用(如图1)。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e167bfbc-be4e-4b26-aa38-6f15b1fdca08.jpg" title=" 1.png" width=" 600" height=" 429"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29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 双光子成像结合虚拟现实场景,对头部固定,身体活动的动物进行研究。图片来自 sup 5 /sup /p p   然而,这种虚拟现实加头部固定成像的方法,已经遭到许多科学家的质疑。人们认为,头部固定的动物在实验期间一直处在物理约束和情绪压力下,因此无法证明神经元对外界的响应在虚拟现实和自由探索下是等价的。更重要的是,许多社会行为,比如亲子护理,交配和战斗,都不能用头部固定的实验来研究。如何在动物自由活动的时候,直接对其神经元进行成像,是神经科学家还未能得到解决终极的诉求。 /p p   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是开发微型荧光显微镜直接固定在自由活动的动物身上,让动物“带着显微镜跑”6。这种尝试大概从20年前开始。起初,科学家只是将一根或几根光纤插到小鼠头上,用以激光导入和荧光信号采集。然而,这种方式而只是记录某个区域内信号的总和,不具有空间分辨率,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成像。在最近的十几年里,由于光学,电子,材料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尝试研制真正意义上的微型显微镜。其中,微型单光子宽场显微镜(miniature wide-field microscope),由于其原理与结构相对简单,是目前人们主要尝试研制的微型显微镜技术。例如由Ghosh及其同事开发的显微镜,通过将小型LED光源,微型CCD和自聚焦透镜整合到一个小于25px3的框架之中,研制出了一个重量为1.9g的微型宽场显微镜。该技术被用于研究大脑海马区place cell等与记忆和本能相关的实验当中7。然而,宽场成像方式由于不能很好的对离焦区域的背景信号进行过滤,并且对光的散射敏感,所以其无法达到细胞分辨率。更难以对更精细的诸如树突,轴突,树突棘等结构进行观察。所以一直难以达到神经科学家满意。 /p p   于是,从大概15年前开始,世界上一些研究和开发双光子成像技术的研究组开始尝试将双光子显微镜这种在神经成像领域已经获得广泛应用的技术进行微型。然而,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课题组报道了他们在微型双光子显微镜研制方面的进展: 在2001年,Denk等的工作被认为是研制微型双光子显微镜的第一步8。然而,它仍然太过“巨大”(长7.5厘米,重25克),而且成像速度很慢(2 Hz 128x128的尺寸下速度为2 Hz, 512x512的尺寸下为0.5 Hz,如图2a)。之后,其他一些课题组相继报道了不同的微型双光子系统。 Helmchen课题组在2008年报道了他们的微型双光子系统,仅重0.9克9。它实现了512X512幅面下的8 fps的成像速度速度,并展示了利用该系统实现的大鼠在体钙成像信号。然而,从展示的效果来看,其空间分辨率极低,而且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运动下的成像(如图2b)。Mark Schnitzler课题组在2009年也发表了他们的微型双光子系统10。他们的系统首次使用了微机电扫描镜(MEMS)来进行扫描,并将Z聚焦模块集成在了探头之中(如图2c)。但是扫描频率仍然很低(400x135约为4Hz) 空间分辨率也远远达不到要求(横向1.29 μm,轴向10.3 μm)。这些方面限制了其在神经元细胞核亚细胞水平成像中的应用。 Kerr课题组在2009年展示了它们的系统11,跟之前的微型双光子显微镜相比较,由于应用了微型透镜组构成的微型物镜(NA达到了0.9),这套系统的空间分辨率更高。然而,这套探头的重量也随之提高(5.5g)。此外,由于其仍然使用振动光纤的方式来进行扫描,所以其成像速度仍然比较慢。(对于64x64为10.9Hz,对于理论上的512x512为1.25Hz)(如图2d)。此外,还有一个之前所有的微型双光子系统都没有解决的问题。由于微型双光子显微镜一般需要利用光纤将飞秒激光导入到探头之中,而光纤由于存在诸如色散、截至模式、导通带宽等一系列限制,所以某一款光纤一般只允许一定带宽(一般为几十纳米)和特定中心波长的光传播。那就需要在制作微型显微镜的时候,结合使用的荧光指示剂所需要的激光波长对光纤进行选择。但是,目前商业化的,可以用来进行飞秒光传输的空心光子晶体光纤(hollow-core Photonic Crystal Fiber, HC-PCF)种类非常有限。例如,全球最大的光子晶体光纤生产商NKT公司仅提供中心波长为800nm,1030nm,1300nm和1550nm的HC-PCF。所有现有的微型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都是基于这几款光纤所限定的中心波长进行开发的。但是很遗憾的是,本文上述所提到的目前最广泛使用的GcamP指示剂需要920 nm的激光进行激发。所以先前的所有微型双光子都不能对Gcamp进行有效的成像。这限制了微型双光子显微镜的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4c1d7c1d-53eb-4a41-96d0-98ecb5ebda8d.jpg" title=" 2.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2 微型双光子发展史上的几个典型工作。a、b、c、d分别选自参考文献 sup 8、9、10 /sup 和 sup 11 /sup /p p   之所以这些早期的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都无法得到真正的使用和推广,其原因在于,若要制造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微型双光子显微镜,比研制单光子微型显微镜复杂和困难的多得多。微型双光子显微镜需要需要解决如下几个关键技术难题: /p p   1 如何将飞秒激光有效的导入微型显微镜 /p p   2 如何在微型显微镜内进行扫描/图像重建 /p p   3 如何在微型显微镜中进行高质量的激光汇聚,高效激发双光子信号。 /p p   4 如何有效的对荧光信号进行收集 /p p   5 如何使整个系统在动物剧烈运动时仍保持稳定 /p p   6 在满足前5项条件下,重量是否足够轻,以致尽量小地对动物的活动造成影响 /p p   本文作者所在的课题组,是由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动态成像中心、生命科学学院、工学院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组成跨学科团队。我们在程和平院士的带领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超高时空分辨微型化双光子在体显微成像系统》的支持下,历经三年多的协同奋战,成功研制了新一代高速高分辨微型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并将其取名为FHIRM-TPM。原始论文于5月29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子刊Nature Methods (IF 25.3)12。在这项成果中,我们解决了上文所提及的早先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研制中存在的问题,获取了小鼠在自由行为过程中大脑神经元和神经突触活动清晰、稳定的图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0418a0a6-f357-4e18-91b0-ef1c23d670bd.jpg" title=" 3.png" width=" 600" height=" 470"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7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3 FIRM-TPM示意图,来自 sup 12 /sup /p p   新一代微型双光子荧光显微镜体积小,重仅2.2克,适于佩戴在小型动物头部,通过颅窗实时记录数十个神经元、上千个神经突触的动态信号。在大型动物上,还可望实现多探头佩戴、多颅窗不同脑区的长时程观测。相比单光子激发,双光子激发具有良好的光学断层、更深的生物组织穿透等优势,所以成像质量远优于目前领域内主导的、美国脑科学计划核心团队所研发的微型化宽场显微镜。其横向分辨率达到0.65μm,与商品化大型台式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可相媲美 采用双轴对称高速微机电系统转镜扫描技术,成像帧频已达40Hz(256*256像素),同时具备多区域随机扫描和每秒1万线的线扫描能力。最为重要的是,FHIRM-TPM克服了先前限微型双光子显微镜应用的两个障碍。首先,我们定制设计的HC-PCF为 920纳米飞秒激光脉冲提供了无畸变传输,这种改进让有效的激发例如Thy1-GFP和GCaMP-6f等常用荧光指示剂成为可能。第二,由于双光子点扫描显微镜的高空间分辨率和层切能力,安装到动物头上的微型双光子显微镜非常容易受到运动伪影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充分的优化:(a)使用柔软的新型光纤束SFB来使得动物运动引起的扭矩和拉拽力最小化,并不降低光子收集效率 (b)采用独立的可旋转连接器来连接光学探头上的光纤和电线,以使动物在自由探索期间线的扭曲和缠绕最小化 (c)使用高速成像以减少运动引起的帧内模糊。此外,我们在实验之前预先训练动物适应安装在其头骨上的微型显微镜,并滴加1.5%低熔点琼脂糖使其充满物镜和脑组织之间,这些措施都显著降低了探头与大脑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而改善了实验短期和长期的稳定性,于是实现了在动物进行包含大量身体和头部运动的行为学试验中中进行高分辨率成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0d8849db-62d7-4fdd-b7e0-4e572b3a1b03.jpg" title=" 4.png" width=" 600" height=" 437"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37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4 FIRM-TPM实物图,来自 sup 12 /sup /p p   树突棘活动是神经元信息处理的基本事件,利用台式双光子显微镜在头固定的动物上的研究表明单个神经细胞的不同树突棘可以被不同朝向的视觉刺激或不同强度频率的声音刺激所激活。FHIRM-TPM实现了与传统的大型的台式双光子显微镜相同的分辨率和光学层切能力。与微型宽场显微镜相比,FIRM-TPM的高空间分辨率,固有的光学切片能力和组织穿透能力以及相当的机械稳定性都是极有优势的。所以虽然通过微型宽场显微镜可以获得数百个神经元在细胞水平上的活动,但是我们的 FHIRM-TPM无疑提供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工具,即在自由活动的动物中对更加基本的神经编码单位——树突棘的时空特性进行观测。它能够在对小鼠依次进行的行为学试验(例如悬尾,跳台,以及社交行为)的过程中长时间观察位大脑中的神经元胞体、树突和树突棘的活动。这些功能的展示充分证明了FHIRM-TPM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未来,与光遗传学技术的结合,可望在结构与功能成像的同时,精准地操控神经元和大脑神经回路的活动。微型双光子荧光显微镜整机性能十分稳定,可用于在动物觅食、跳台、打斗、嬉戏、睡眠等自然行为条件下,或者在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长时程观察神经突触、神经元、神经网络、远程连接的脑区等多尺度、多层次动态变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90a13003-d9fd-404d-8df3-64926f598012.jpg" title=" 5.png" width=" 600" height=" 283"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83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5 三种模式在结构学成像中的成像质量对比,来自 sup 12 /su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44bc19d8-0a51-4583-8784-2f9240ac1cdd.jpg" title=" 6.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6 FHIRM-TPM在三种不同的行为学范例对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活动进行成像,来自 sup 12 /sup /p p   从2001年Denk发表第一篇微型双光子显微镜的原型机以来,微型双光子显微镜的发展已经走过了15年的时间。15年的发展历程,微型双光子显微镜从最开始的25克笨重的身躯,只能在分离的组织中进行验证性的实验8到如今重量仅两点几克重,可以对自由活动的小鼠神经元进行树突棘级别的成像,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然而,在看到这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至今为止,微型双光子显微镜还未像共聚焦显微镜或者是荧光光片显微镜一样被生物学家广泛认可和应用。而后者(光片显微镜)的发展时间更短(2008年Science的一篇文献一般被认为是现代荧光光片显微镜镜的开端13)。究其原因,除了技术本身的限制以外,整个研究领域的气氛和投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p p   纵观这15年来微型双光子显微镜的发展道路,开疆拓土者有之 改革创新者有之 另辟蹊径者有之 浑水摸鱼、指鹿为马者亦有之。然而遗憾的是,愿意心无旁骛、全情投入者鲜有之 有意愿和能力建立为这个研究的领域建立范式者亦鲜有之。而中国,在不久前在这个领域基本上属于完全的空白。更不要说什么领先世界。 /p p   然而令人十分兴奋的是,中国国家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在2014年正式将“超高时空分辨微型双光子在体显微成像系统”立项。以5年七千两百万人民币的研究经费对这一项“世界上做的还并不怎么好,中国基本没人做过”的技术进行攻关研发。这样的大力投入无疑为这一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十足动力。而我也有幸在博士五年期间全程参与了这个项目的工作。从2012年来到该项目首席负责人程和平院士和陈良怡研究员的联合课题组至今,我见证了这个项目从无到有,团队从幼小稚嫩到壮大成熟的整个过程。如今,我们有了初步的成果,不仅让我们这样一支完全由中国本国科研工作者建立的团队在世界上处在了较为领先的位置,同时也把这个领域向前推动了一些,我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 /p p   该成果在2016年底美国神经科学年会、2017年5月冷泉港亚洲脑科学专题会议上报告后,得到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内外神经科学家的高度赞誉。冷泉港亚洲脑科学专题会议主席、美国著名神经科学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Alcino J Silva教授在评述中写道,“从任何一个标准来看,这款显微镜都代表了一项重大技术发明,必将改变我们在自由活动动物中观察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的方式。它所开启的大门,甚至超越了神经元和树突成像。系统神经生物学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通过对细胞群体中可辨识的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的复杂生物学事件进行成像观测,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进化所造就的大脑环路实现复杂行为的核心工程学原理。毫无疑问,这项非凡的发明让我们向着这一目标迈进了一步。” /p p   1. Denk, W., Strickler, J. & amp Webb, W.Two-photon laser scanning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Science248, 73-76(1990). /p p   2. Gewin, V. A goldenage of brain exploration. PLoS Biol3, e24 (2005). /p p   3. Zipfel, W.R.,Williams, R.M. & amp Webb, W.W. Nonlinear magic: multiphoton microscopy in thebiosciences.Nat Biotechnol21, 1369-1377 (2003). /p p   4. Chen, T.W. et al.Ultrasensitive fluorescent proteins for imaging neuronal activity. Nature499, 295-300 (2013). /p p   5. Minderer, M.,Harvey, C.D., Donato, F. & amp Moser, E.I. Neuroscience: Virtual realityexplored. Nature533, 324-325 (2016). /p p   6. Hamel, E.J., Grewe,B.F., Parker, J.G. & amp Schnitzer, M.J. Cellular level brain imaging inbehaving mammals: an engineering approach. Neuron86, 140-159 (2015). /p p   7. Ghosh, K.K. et al.Miniaturized integration of a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Nat Methods8, 871-878(2011). /p p   8. Helmchen, F., Fee,M.S., Tank, D.W. & amp Denk, W. A Miniature Head-Mounted Two-Photon Microscope.Neuron31, 903-912 (2001). /p p   9. Engelbrecht, C.J.,Johnston, R.S., Seibel, E.J. & amp Helmchen, F. Ultra-compact fiber-optictwo-photon microscope for functional fluorescence imaging in vivo. Optics Express16, 5556 (2008). /p p   10. Piyawattanametha, W.et al. In vivo brain imaging using a portable 2.9 g two-photon microscope basedon a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scanning mirror. Optics Letters34, 2309(2009). /p p   11. Sawinski, J. et al.Visually evoked activity in cortical cells imaged in freely moving animal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Sciences106, 19557-19562(2009). /p p   12. Zong, W. et al. Fasthigh-resolution miniature two-photon microscopy for brain imaging in freelybehaving mice. Nat Methods (2017). /p p   13. Keller, P.J.,Schmidt, A.D., Wittbrodt, J. & amp Stelzer, E.H. Reconstruction of zebrafishearly embryonic development by scanned light sheet microscopy. Science322, 1065-1069 (2008). /p
  • atp手持式荧光检测仪-风途产品上新-ATP生物荧光检测仪
    FT-ATPatp手持式荧光检测仪-风途产品上新-ATP生物荧光检测仪FT-ATPatp手持式荧光检测仪-风途产品上新-ATP生物荧光检测仪:该设备为全新升级产品,大屏幕触摸显示屏,代替传统按键。操作采用生物化学反应方法检测ATP含量,ATP荧光检测仪基于萤火虫发光原理,利用“荧光素酶—荧光素体系”快速检测三磷酸腺苷(ATP)。ATP拭子含有可以裂解细胞膜的试剂,能将细胞内ATP释放出来,与试剂中含有的特异性酶发生反应,产生光,再用荧光照度计检测发光值,微生物的数量与发光值成正比,由于所有生物活细胞中含有恒量的ATP,所以ATP含量可以清晰地表明样品中微生物与其他生物残余的多少,用于判断卫生状况。  仪器特性:  实用性 —— 可根据环境检测需求设定上下限值,做到数据快速评估预警,表面洁净度快速筛查。  灵敏度高 —— 10-15~10-18 mol  速度快 —— 常规培养法18-24h以上,而ATP只需要十几秒钟 .  可行性 —— 微生物数量与微生物体内所含ATP有明确的相关性。 通过检测ATP含量,可间接得出反应中微生物数量  可操作性 —— 传统培养方法需要在实验室由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而ATP快速洁净度检测操作非常简便,只需简单的培训即可由一般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操作。  体验更好 —— 试子套管采用插拔式灵活设计,可定期清洗长期使用,延长仪器寿命。  主要参数:  1、显示屏:3.5英寸高精度图形触摸屏  2、处理器:32位高速数据处理芯片  3、检测精度:1×10-18mol  4、检测范围:0 to 9999 RLUs  5、检测时间:15秒  6、检测干扰:±5﹪或±5 RLUs  7、操作温度范围:5℃到40℃  8、操作湿度范围:20—85﹪  9、ATP回收率:90-110%  10、检出模式:RLU、大肠菌群筛查  11、50个用户ID 设定  12、可设定的结果限值个数:251个  13、自动判断合格与不合格  14、自动统计合格率  15、内置自校光源  16、开机30秒自检  17、配有miniUSB接口,可将结果上传至PC  18、配备 软件驱动U盘代替传统光盘  19、仪器尺寸(W×H×D):188 mm×77mm×37mm  20、使用可充电锂电池免电池更换  21、备用状态(20℃):6个月  22、中文操作手册  23、稳定的液体荧光素酶  24、润湿的一体化采集拭子  风途ATP荧光检测仪用途广泛,可用于: 食品、医药卫生、医药、日化、造纸、工业水处理、国防以及环保、水政、海关出入境检疫及其他执法部门等多种行业 。  随机配置:ATP荧光检测仪(手持)主机、铝合金手提箱、驱动U盘、PC数据线、数据分析软件、中文操作手册
  • “荧光检测技术及装备”和“黄曲霉毒素分析仪的研发及应用”项目技术鉴定会在京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2017年12月18号,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组织的“荧光检测技术与装备“和”黄曲霉毒素分析仪的研发及应用”项目成果鉴定会在北京京仪酒店召开,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刘长宽主持会议。鉴定专家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金国藩 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吴永宁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 高志贤研究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邹明强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 王静研究员组成。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杨永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刘斌处长、原科技部条件财务司孙增琦处长等出席了此次鉴定会。  “荧光检测技术与装备”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关亚风研究员课题组完成,”黄曲霉毒素分析仪的研发及应用”由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发并由该公司生产。报告题目:《荧光检测技术与装备技术报告》汇报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关亚风研究员  关亚风研究员介绍到,所研制的荧光检测技术与装备,采用小功率发光二极管LED为激发光源,本课题组研发的硅基光电放大器AccuOpt2000作为荧光检测器件,取代了国际上通用的以脉冲氙灯为激发光源、光电倍增管(PMT)为荧光检测器件的荧光检测器。所研制的荧光检测器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下限≤0.03ng/mL。由于食品类中必检的黄曲霉毒素有B1、B2、G1、G2及代谢产物M1等,其中B1的毒性最强,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2017年6月23日,实施的最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5009.22-2016规定对食品中B1的检测限降低至0.03ppb,目前针对于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及液相色谱-质谱法。其中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应用最为广泛,因为它具有高灵敏度和重复性,简单且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DFD-2200荧光检测器FD-1200S检测器、DFD-1200检测器和DFD-2200检测器的关键部件  由于LED的光强比氙灯低2~3个数量级,导致荧光信号相应减弱。关亚风课题组研发了紧贴式激发光路LED-IF,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信噪比,而不增加体积和复杂程度。为了进一步提高紧贴式LED-IF的信噪比,关亚风课题组又深入研究和改进了检测器的几个关键参数:LED和它的耦合方式、折光补偿液体、荧光收集效率和硅基光电检测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发了三款荧光检测器:1、FD-1200S检测器(检测下限:≤0.2ppb黄曲霉毒素B1、功耗2W) 2、DFD-1200检测器(内含碘衍生化器,检测下限:≤0.03ppb黄曲霉毒素B1,功耗:100W启动,平衡后小于20W,2016年6月推出市场后,进口荧光检测器降价35%!) 3、DFD-2200检测器(内含微池体积光衍生化器,池体积0.1 mL 检测限≤0.03ppb B1,整机功耗:15W,整机光源寿命大于等于15000小时)。  上述三款荧光检测器经辽宁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第三方测试,证明符合性能指标和国家标准GB5009.22-2016的指标。报告题目:《黄曲霉毒素检测器用户报告》汇报人: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杨永坛  杨永坛研究员从真菌毒素检测的重要性及现状、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制的荧光检测器和用户报告等几方面为在场的专家做了介绍。杨永坛谈到,受异常气候、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我国一些地区粮食污染(真菌毒素等)长期存在,带来的质量安全隐患比较突出,对食品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全国每年3100万吨粮食被真菌污染,占粮食产量的6.2%。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有效控制、风险监测与市场监管等需要依赖于新型准确、高灵敏、快速、低成本监测技术与装备。  目前的进口液相色谱仪荧光检测器使用氙灯作光源,PMT荧光检测,不仅价格高且使用成本很高,每使用2000小时就需要更换脉冲氙灯。因此,需要开发低成本的荧光检测器并结合国产液相色谱仪,实现痕量黄曲霉毒素等有毒有害组分的快速检测,保障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于2013年10月研制出了黄曲霉毒素检测器工程样机,其先后经过浙江疾病控制中心分析室、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使用,于2016年6月正式推出商品仪器DFD-1200和FD-1200S两个型号的黄曲霉毒素检测器。2017年8月,正式推出DFD-2200型黄曲霉毒素检测器。DFD-2200型黄曲霉毒素检测器已经分别在广西-东盟食品样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上海市食品研究所、大连市食品检验所、安捷伦公司中国实验室等单位测试和应用,证明性能指标满足GB5009.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的国标要求。荧光检测技术与装备鉴定委员会成员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课题组所作的有关报告,审查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答疑,形成鉴定意见为:该检测器包括自主研制的荧光检测器+衍生化器技术实现了对黄曲霉毒素的高灵敏度检测。它使用小功率LED替代脉冲氙灯作为光源,LED的寿命比脉冲氙灯长8倍以上,因此运行费用极低 它采用课题组自研制的AccuOpt2000 光电放大器而非光电倍增管检测荧光信号。其光谱响应范围320~1100 nm,对光敏感度为10-5~10-4lx,响应线性范围达5′105,通电平衡时间仅2min,抗电磁干扰,耐受振动和冲击,设计使用寿命15年。所研制的光衍生化器,其衍生池体积仅0.1ml、紫外光源寿命长达20000h,该光衍生化器能使黄曲霉毒素B1和G1的荧光强度分别提高10倍和12倍,优于目前市场上的所有进口商品化光衍生化器。还研制了小型碘衍生化器,其衍生池体积0.8ml,带有温度控制,该衍生化器能使黄曲霉毒素B1和G1的荧光强度分别提高6.7倍和7倍,与进口碘衍生化器性能相同。该检测器可与任何商品化液相色谱仪联用。报告题目:《液相色谱仪(黄曲霉专用)鉴定汇报》报告人:青岛新光智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张习志  张习志从立项背景、仪器介绍、性能测试、典型解决方案和测试报告几个方面为现场专家和用户介绍了液相色谱仪(黄曲霉专用)。AIC80液相色谱仪(黄曲霉毒素专用)  专家组听取了有关AIC80液相色谱仪的报告,审查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答疑,一致认为该产品基于黄曲霉毒素检测国家标准方法(GB5009.22-2016),采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的荧光检测技术,进行一体化设计,提供了一种高性能和高性价比的黄曲霉毒素检测设备。经测试该产品性能优于普通液相色谱仪+衍生化器+荧光检测器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该产品经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过程所、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试用,结果表明产品性能稳定,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满足GB5009.22-2016的要求。液相色谱仪(黄曲霉毒素专用)鉴定委员会成员
  • 小身材“大智慧”,食安科技抗生素荧光定量检测仪全新发布
    3月27日,食安科技举行了产品发布及应用培训活动,针对抗生素荧光定量检测仪产品进行发布和介绍,从而揭开了这一食安科技2018年度最新研发成果神秘的面纱。     当前,人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抗生素污染问题。前不久中科院发布的抗生素污染地图显示我国部分地区抗生素几乎泛滥成灾,严重威胁着人们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针对抗生素快速检测,食安科技倾力研发全新抗生素荧光定量检测仪,旨在为食品中的抗生素监管及检测提供更方便快捷、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中科院公布的“各流域抗生素排放密度”图显示我国东部的抗生素排放量强度是西部的6倍以上。 中科院调查显示,我国每千人抗生素日使用量是英国的5.7倍,达美国的5.5倍之多。   食安科技抗生素荧光定量检测仪是一款基于光电检测原理的免疫荧光检测系统,利用色谱层析技术、高分子纳米技术和免疫学原理研制而成。其发布和应用将极大地提高抗生素检测效率,帮助政府部门更高效地实施食品安全监管,同时也将方便企业更好地开展自检,实时监测畜禽肉类、水产类、乳制品、粮食等农产品中抗生素类药物残留量。  该产品是目前市场上功能最为齐全、技术最为先进的抗生素检测仪之一,具有检测快速、灵敏度高、通量大和可定量的特点。产品“身材”小巧,能够满足政府监管工作的移动、便携需求,但同时小身材也拥有“大智慧”,能够实现氯霉素、孔雀石绿、呋喃四项等项目的快速定量检测,广泛适用于监管部门及畜禽、水产企业开展现场抽检。 食安科技呋喃西林代谢物快速检测盒(胶体金)等多款抗生素快检产品通过农业部组织的产品验证   作为国内快检行业龙头企业,食安科技抗拥有领先的生素快检技术水平、产品体系和解决方案,公司的呋喃西林代谢物快速检测盒(胶体金)等多款抗生素快检产品先后通过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农业部组织的产品验证,产品特性、功能受到认可。此次成功研发抗生素荧光定量检测仪,是食安科技在抗生素快检领域的一大技术创新,相信随着未来应用的逐渐增多,该产品将对国内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以及快检技术发展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
  • 我国科学家开发新型荧光探针用于检测内源大麻素的时空动态变化
    内源性大麻素(eCB)是由神经元合成和释放的一类脂类神经调质分子,可参与大脑多个脑区的突触可塑性调节,对情绪、睡眠、食欲等神经活动过程具有调控功能。内源大麻素系统的调控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癫痫、成瘾、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诸多神经疾病和精神类疾病密切相关。然而,目前缺乏高灵敏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实验手段直接检测在体eCB的动态变化。  近日,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项题为“A fluorescent sensor for spatiotemporally resolved imaging of endocannabinoid dynamics in vivo”的研究中,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基于人源大麻素受体CB1和循环重排的绿色荧光蛋白cpEGFP开发了eCB探针eCB2.0,用于检测eCB的时空动态变化。  研究人员利用人源性大麻素受体CB1作为探针的骨架,并把对结构变化敏感的绿色荧光蛋白cpEGFP嵌入受体,改造后的CB1与eCB结合会引发构象变化,而构象变化则会被转换为荧光信号,因此可通过检测荧光亮度变化来反映eCB水平的变化。研究团队在体外培养的细胞、脑片和活体小鼠上均能检测到稳定的eCB信号,该探针被证实具有亲和力强、灵敏度高、分子特异性、相应速度快等优点。  该项工作首次实现了对eCB的高时空间分辨率记录,为科学界深入研究eCB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重要功能和调控机理提供了有力的新工具。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21-01074-4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Nature Biotechnology》,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 云唐ATP荧光检测仪用于食品微生物细菌检测
    云唐ATP荧光检测仪用于食品微生物细菌检测   该仪器可快速检测各种水质中微生物、细菌含量。设备为全新升级产品,大屏幕触摸显示屏,代替传统按键。操作采用生物化学反应方法检测ATP含量,ATP荧光检测仪基于萤火虫发光原理,利用“荧光素酶—荧光素体系”快速检测三磷酸腺苷(ATP)。ATP拭子含有可以裂解细胞膜的试剂,能将细胞内ATP释放出来,与试剂中含有的特异性酶发生反应,产生光,再用荧光照度计检测发光值,微生物的数量与发光值成正比,由于所有生物活细胞中含有恒量的ATP,所以ATP含量可以清晰地表明样品中微生物与其他生物残余的多少,用于判断卫生状况。 ATP荧光检测仪产品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4655/C536336.htm ATP荧光检测仪创新点和产品特性:  仪器特性:  实用性 —— 可根据环境检测需求设定上下限值,做到数据快速评估预警,表面洁净度快速筛查。  灵敏度高 —— 10-15~10-18 mol  速度快 —— 常规培养法18-24h以上,而ATP只需要十几秒钟 .  可行性 —— 微生物数量与微生物体内所含ATP有明确的相关性。 通过检测ATP含量,可间接得出反应中微生物数量  可操作性 —— 传统培养方法需要在实验室由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而ATP快速洁净度检测操作非常简便,只需简单的培训即可由一般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操作。  体验更好 —— 试子套管采用插拔式灵活设计,可定期清洗长期使用,延长仪器寿命。  主要参数:  1、显示屏:3.5英寸高精度图形触摸屏  2、处理器:32位高速数据处理芯片  3、检测精度:1×10-18mol  4、大肠菌群:1-106cfu  5、检测范围:0 to 999999 RLUs  6、检测时间:15秒  7、检测干扰:±5﹪或±5 RLUs  8、操作温度范围:5℃到40℃  9、操作湿度范围:20—85﹪  10、ATP回收率:90-110%  11、检出模式:RLU、大肠菌群筛查  12、50个用户ID 设定  13、可任意设定上限值,下限值  14、自动判断合格与不合格  15、自动统计合格率  16、内置自校光源  17、开机30秒自检  18、配有miniUSB接口,可将结果上传至PC  19、配备专用软件驱动U盘代替传统光盘  20、仪器尺寸(W×H×D):188 mm×77mm×37mm  21、使用可充电锂电池免电池更换  22、备用状态(20℃):6个月  23、中文操作手册  24、稳定的液体荧光素酶  25、润湿的一体化采集拭子  云唐ATP荧光检测仪用途广泛,可用于: 食品、医药卫生、医药、日化、造纸、工业水处理、国防以及环保、水政、海关出入境检疫及其他执法部门等多种行业 。  随机配置:ATP荧光检测仪(手持)主机、仪器包、挂绳、PC数据线、数据分析软件、中文操作手册
  • atp荧光检测仪是检测什么的
    新款ATP荧光检测仪配备USB接口wifi等功能深圳市芬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ATP荧光检测仪是基于萤火虫发光原理,利用“荧光素酶—荧光素体系”研制而成;由于所有生物活细胞中含有恒量的ATP,所以ATP含量可以清晰地表明样品中微生物与其他生物残余的多少,ATP荧光检测仪适用于食品、饮用水中微生物快速检测,餐具洁净度快速检测,食品加工器具、工作台面、餐饮器具等消毒结果快速检测,医疗环境工作平台即时评估。该设备采用生物化学反应方法检测ATP含量。 仪器特点1、小巧轻便2、3.5英寸高清真彩触摸屏3、高灵敏度光度计4、内置自校光源5、可储存20000个检测结果6、配有USB接口7、内置锂电池,可持续工作5小时8、可更换检测舱9、检测方法简便,不需要复杂的前处理 仪器参数1、显示屏:3.5英寸触摸屏2、检测精度:1*10-16mole atp3、检测范围:1-9999RLUs4、重复性:≤±5%5、采样点设定:不低于2000个6、存储功能:不低于20000个检测结果7、结果表述:可根据RLU值采用预置公式计算后显示级别。8、通用国内外一体化采集拭子及分离拭子。 使用步骤说明1、拭子解冻:把拭子从冰箱中取出,放置10-20分钟左右,使其恢复到室温状态;2、棉签取样:拧下拭子下部反应管,用棉签在检测区取样,将棉签与待测表明呈15-30o夹角、“Z”字形涂抹(涂抹区域约为10cm×10cm),涂抹过程中请旋转棉签,以便使棉头与检测样本充分接触,确保更*准的检测结果;3、安装反应管:将步骤2中取下的反应管恢复装配,安装到拭子正确位置(反应管口部端面与蓝色连接件下端面相平);4、注入试剂:将拭子竖直握于手中,用力往下折,使试剂全部注入反应管内;5、混合摇匀:手握拭子上部,左右30o摇匀(5秒钟),使试剂与样本完全反应。6、样本检测:将拭子插入处于待检测界面的ATP仪器实验仓内,闭合仪器上盖,开始检测。新款ATP荧光检测仪配备USB接口wifi等功能
  • “荧光检测技术及装备”和“黄曲霉毒素分析仪的研发及应用”项目技术鉴定会在京召开
    p   仪器信息网讯:2017年12月18号,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组织的“荧光检测技术与装备“和”黄曲霉毒素分析仪的研发及应用”项目成果鉴定会在北京京仪酒店召开,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刘长宽主持会议。鉴定专家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金国藩 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吴永宁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 高志贤研究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邹明强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 王静研究员组成。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杨永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刘斌处长、原科技部条件财务司孙增奇处长等出席了此次鉴定会。 /p p   “荧光检测技术与装备”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关亚风研究员课题组完成,”黄曲霉毒素分析仪的研发及应用”由青岛新光智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系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兄弟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发并由该公司生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9.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214bfca4-bb4b-4716-ab26-9f9b28e25cf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荧光检测技术与装备技术报告》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汇报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关亚风研究员 /strong /p p   关亚风研究员介绍到,所研制的荧光检测技术与装备,采用小功率发光二极管LED为激发光源,本课题组研发的硅基光电放大器AccuOpt2000作为荧光检测器件,取代了国际上通用的以脉冲氙灯为激发光源、光电倍增管(PMT)为荧光检测器件的荧光检测器。所研制的荧光检测器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下限≤0.03ng/mL。由于食品类中必检的黄曲霉毒素有B1、B2、G1、G2及代谢产物M1等,其中B1的毒性最强,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2017年6月23日,实施的最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5009.22-2016规定对食品中B1的检测限降低至0.03ppb,目前针对于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及液相色谱-质谱法。其中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应用最为广泛,因为它具有高灵敏度和重复性,简单且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p p    img title=" 42137738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922723c2-4c74-4d85-b3bf-612da973cc0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DFD-2200荧光检测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d4aacdca-66a3-4fae-8742-486a25d7aab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FD-1200S检测器、DFD-1200检测器和DFD-2200检测器的关键部件 /strong /p p   由于LED的光强比氙灯低2~3个数量级,导致荧光信号相应减弱。关亚风课题组研发了紧贴式激发光路LED-IF,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信噪比,而不增加体积和复杂程度。为了进一步提高紧贴式LED-IF的信噪比,关亚风课题组又深入研究和改进了检测器的几个关键参数:LED和它的耦合方式、折光补偿液体、荧光收集效率和硅基光电检测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发了三款荧光检测器:1、FD-1200S检测器(检测下限:≤0.2ppb黄曲霉毒素B1、功耗2W) 2、DFD-1200检测器(内含碘衍生化器,检测下限:≤0.03ppb黄曲霉毒素B1,功耗:100W启动,平衡后小于20W,2016年6月推出市场后,进口荧光检测器降价35%!) 3、DFD-2200检测器(内含微池体积光衍生化器,池体积0.1 mL 检测限≤0.03ppb B1,整机功耗:15W,整机光源寿命大于等于15000小时)。 /p p   上述三款荧光检测器经辽宁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第三方测试,证明符合性能指标和国家标准GB5009.22-2016的指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b551e52e-f964-4ea9-8781-95817eeee48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黄曲霉毒素检测器用户报告》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汇报人: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杨永坛 /strong /p p   杨永坛研究员从真菌毒素检测的重要性及现状、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制的荧光检测器和用户报告等几方面为在场的专家做了介绍。杨永坛谈到,受异常气候、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我国一些地区粮食污染(真菌毒素等)长期存在,带来的质量安全隐患比较突出,对食品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全国每年3100万吨粮食被真菌污染,占粮食产量的6.2%。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有效控制、风险监测与市场监管等需要依赖于新型准确、高灵敏、快速、低成本监测技术与装备。 /p p   目前的进口液相色谱仪荧光检测器使用氙灯作光源,PMT荧光检测,不仅价格高且使用成本很高,每使用2000小时就需要更换脉冲氙灯。因此,需要开发低成本的荧光检测器并结合国产液相色谱仪,实现痕量黄曲霉毒素等有毒有害组分的快速检测,保障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于2013年10月研制出了黄曲霉毒素检测器工程样机,其先后经过浙江疾病控制中心分析室、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使用,于2016年6月正式推出商品仪器DFD-1200和FD-1200S两个型号的黄曲霉毒素检测器。2017年8月,正式推出DFD-2200型黄曲霉毒素检测器。DFD-2200型黄曲霉毒素检测器已经分别在广西-东盟食品样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上海市食品研究所、大连市食品检验所、安捷伦公司中国实验室等单位测试和应用,证明性能指标满足GB5009.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的国标要求。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DSC.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a4223f23-a344-4393-9a5c-2bf0e997557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荧光检测技术与装备鉴定委员会成员 /strong /p p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课题组所作的有关报告,审查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答疑,形成鉴定意见为:该检测器包括自主研制的荧光检测器+衍生化器技术实现了对黄曲霉毒素的高灵敏度检测。它使用小功率LED替代脉冲氙灯作为光源,LED的寿命比脉冲氙灯长8倍以上,因此运行费用极低 它采用课题组自研制的AccuOpt2000 光电放大器而非光电倍增管检测荧光信号。其光谱响应范围320~1100 nm,对光敏感度为10-5~10-4lx,响应线性范围达5´ 105,通电平衡时间仅2min,抗电磁干扰,耐受振动和冲击,设计使用寿命15年。所研制的光衍生化器,其衍生池体积仅0.1ml、紫外光源寿命长达20000h,该光衍生化器能使黄曲霉毒素B1和G1的荧光强度分别提高10倍和12倍,优于目前市场上的所有进口商品化光衍生化器。还研制了小型碘衍生化器,其衍生池体积0.8ml,带有温度控制,该衍生化器能使黄曲霉毒素B1和G1的荧光强度分别提高6.7倍和7倍,与进口碘衍生化器性能相同。该检测器可与任何商品化液相色谱仪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38de7736-9bb2-4481-a579-0c3199eb306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液相色谱仪(黄曲霉专用)鉴定汇报》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青岛新光智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张习志 /strong /p p   张习志从立项背景、仪器介绍、性能测试、典型解决方案和测试报告几个方面为现场专家和用户介绍了液相色谱仪(黄曲霉专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328032b0-94e4-4fb8-81f2-26823e4f6cc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AIC80液相色谱仪(黄曲霉毒素专用) /strong /p p   专家组听取了有关AIC80液相色谱仪的报告,审查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答疑,一致认为该产品基于黄曲霉毒素检测国家标准方法(GB5009.22-2016),采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的荧光检测技术,进行一体化设计,提供了一种高性能和高性价比的黄曲霉毒素检测设备。经测试该产品性能优于普通液相色谱仪+衍生化器+荧光检测器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该产品经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过程所、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试用,结果表明产品性能稳定,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满足GB5009.22-2016的要求。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6.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1529fc51-0220-447b-8a80-5b5902cfccd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液相色谱仪(黄曲霉毒素专用)鉴定委员会成员 /strong /p
  • 流式荧光技术检测与化学发光技术检测那些事儿
    大家好,我是流式荧光崔工,一个旨在链接与流式荧光相关的朋友,一起赚钱、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一起生活的靓仔。——流式荧光崔工前段时间,有很多新关注崔工公众号的朋友问崔工一个问题,什么是流式荧光检测技术?它的原理是什么?传统的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又有什么?问崔工这个问题的朋友应该是刚进入到这个行业,还不是很了解这个行业。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供大家参考。— 1 —什么是流式荧光检测技术?从百度百科了解到,流式荧光,又称悬浮阵列、液相芯片等,是近20多年逐渐发展起来的多指标联合诊断技术。该技术以荧光编码微球为核心,集流式原理、激光分析、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多指标并行分析,最多可一管同时准确定量检测2-500种不同的生物分子。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并行检测等特点。可用于免疫分析、核酸研究、酶学分析、受体、配体识别分析等多方面、多领域的研究。流式荧光检测技术的原理是什么?将荧光标记后的单细胞(或颗粒)悬液进入吸样管,进而随鞘液进入流动室。进入流动室之前的管道变细,迫使鞘液从四周、样本在中心进入流动室,在外加压力的作用下由下向上(或由上向下)直线流动。鞘液充满流动室将样品裹挟,当二者通过流动室喷嘴流出时,压力迫使鞘液包裹的液滴包含单一细胞或颗粒垂直通过检测区。在检测区与液滴垂直的位置设置激光,在与激光垂直的位置设置探测器(透镜等),液流、激光、探测器互相垂直并聚焦于一点实现流体动力聚焦。荧光标记的细胞或颗粒在激光激发下发出散射光和荧光的发射波,散射光和发射光被检测器获取,再经一系列滤光片、光栅处理去除干扰并将光信号经光电转换和放大后输入计算机,并由软件分析处理。而细胞分选则是对荧光标记的目的分子分别加载正或负电荷,当其在随液滴滴落的过程中受到外加高压电场的作用发生偏转而落入接收容器,从而获得目的细胞群。流式荧光检测技术有什么技术特点?1、高通量:将许多种不同荧光编码的微球放在同一反应体系内,一次可同时检测2-500种生理病理指标,这与传统方法的逐个检测相比是质的飞跃。2、高敏感性:流式荧光技术最高的检测下限可达0.01 pg/ml,常规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仅为μg级,比后者检测的灵敏度提高10—100倍。3、线性范围宽:检测的线性范围比常规的ELISA方法高10倍以上,可达3-5个数量级。检测浓度范围为pg-μg级。4、反应快速:因流式荧光技术的杂交或免疫反应在悬浮的液相中进行,反应所需的时间短(从2 h缩短到20—40 min),杂交后常不用清洗,即可直接读数,所以检测效率高于固相杂交。5、重复性好:杂交发生在准均相液体环境中,其结果稳定,重复性非常好。检测时,抽取其中的100颗微球读数,最终的数据取其均值或中位值,这样可将误差减到最小。6、利于探针和被检测物的充分反应:由于液相环境更有利于保持蛋白质的天然构象,所以也更有利于探针和被检测物的反应。7、操作简便:流式荧光技术平台的整个反应过程只涉及加样和孵育,最后上机读数,操作步骤少,简单易用。— 2 —什么是化学发光检测技术?这里既然是跟流式荧光检测相比较的,那这里的化学发光检测技术指的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将发光分析和免疫反应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检测微量抗原或抗体的新型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类型及原理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类型分为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用吖啶酯直接标记抗体(抗原),与待测标本中相应的抗 原(抗体)发生免疫反应后,形成固相包被抗体-待测抗原吖啶酯标记抗体复合物,这时只需加入氧化剂(H2O2)和 NaOH使成碱性环境,吖啶酯在不需要催化剂的情况下分解、 发光 。由集光器和光电倍增管接收、记录单位时间内所产生 的光子能,这部分光的积分与待测抗原的量成正比,可从标准曲线上计算出待测抗原的含量。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enzyme immunoassay,CLEIA)是用参与催化某一化学发光反应的酶 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LP)来标记抗原或抗体,在与待测标本中相应的抗原(抗体)发生免疫反应后,形成 固相包被抗体-待测抗原-酶标记抗体复合物;经洗涤后,加入底物(发光剂),酶催化和分解底物发光,由光量子阅读系统接收,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加以放大,再把它们传送至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计算出测定物的浓度。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ECLIA)是以电化学发光剂三联吡啶钌标记抗体(抗原),以三丙胺(TPA)为电子供体,在电场中因电子转移而发生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它包括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优势是什么?1、灵敏度高:灵敏度高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关键的优越性。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能够检出放射性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分析等方法无法检出的物质,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宽的线性动力学范围:发光强度在4-6个量级之间,与测定物质浓度间呈线性关系。这与显色酶联免疫分析吸光度(OD 值)2.0 的范围相比,优势明显。虽然同位素放射免疫也有较宽的线性动力学范围,但是放射性限制其应用。3、光信号持续时间长: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光信号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甚至一天,简化了实验操作及测量。4、分析方法简便快速:绝大多数分析测定仅需加入一种试剂(或符合制剂)的一步模式。5、结果稳定、误差小:样本本身发光,不需要额外光源,避免了外来因素的干扰(光源稳定性、光散射、光波选择器),分析结果稳定可靠。6、安全性好及使用期长: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的危害性;另外这些试剂稳定,保存期可达一年之久。以上是对什么是流式荧光技术检测与化学发光技术检测基本原理做了一个说明,供大家参考。【行业征稿】若您有生命科学、医药、临床等行业相关研究、技术、应用、管理经验等愿意以约稿形式共享,欢迎自荐或引荐投稿联系人:刘编辑word图文投稿邮箱:liuld @instrument.com.cn微信:JaysonXY(备注来意:投稿)(本文编辑:刘立东 点击查看KOL主页)
  • 上海月旭提供全套双酚A检测方法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征求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食品用容器公告意见的函》,拟自2011年6月1日起,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食品容器生产和进口;自2011年9月1日起,禁止销售含双酚A的婴幼儿食品容器。 双酚A危害:诱发性早熟或致癌 双酚A,也称BP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制造的化学物质,主要用于生产聚碳酸酯(PC)、环氧树脂等多种高分子材料,被广泛用于生产化工产品和食品相关产品,如婴儿奶瓶、餐具、微波炉器皿、食品包装容器的涂层、饮料瓶以及供水管道等。研究显示,双酚A是一类具有雌激素样活性的内分泌干扰物,可能诱发儿童性早熟或致癌。 自2011年3月1日起,欧盟成员国禁止使用含双酚A的塑料生产婴儿奶瓶,并从6月1日起禁止进口此类塑料婴儿奶瓶。针对双酚A安全性问题,特别是对婴幼儿健康的影响,卫生部已将婴儿配方食品罐装容器和塑料奶嘴中双酚A列入2011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上海月旭提供全套双酚A检测方法 目前,国内对双酚A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高效液相色谱二级阵列管检测器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但是,有关资料表明: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含量的检测被忽视,无明确的检测方案,如近期的&ldquo 含双酚A的婴儿奶瓶&rdquo 事件。上海月旭在多次的实验和研究后,建立了测定塑纸杯、奶瓶等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 甲醇:色谱纯(美国TEDIA试剂公司) 乙酸、无水乙醇:分析纯 水:超纯水(符合实验室一级用水) 双酚A标准物质:纯度>99.0%(美国Accustandard 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LC310高效液相色谱仪(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DAD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德国诺尔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超声波清洗器(张家港市神科超声电子有限公司) 超纯水机(南京易普易达科学发展有限公司) 恒温水浴锅(金坛市杰瑞尔电器有限公司) 1.3 分析条件: 色谱柱:XB-C18色谱柱(4.6mm× 250mm,5&mu m),(上海月旭提供) 流动相:甲醇+水=75+25 流速:0.7mL/min 柱温:30℃ 检测波长:224nm 进样量:10&mu l 1.4 标准溶液的配置 双酚A标准储备液:称取适量的双酚A标准物质,用甲醇稀释,配置成浓度为1000&mu g/ml的双酚A储备液。 双酚A标准供试液:使用时用3%乙酸溶液稀释成浓度为1.0&mu g/ml的溶液,色谱图如图1所示。 1.5样品前处理 称取5g的样品,将其剪成5× 5mm的小碎片,置于250ml的三角烧瓶中,加入100mL的甲醇,50℃下超声提取2小时,过滤至250mL鸡心瓶,旋转蒸发至干,用5mL水漩涡洗脱,待净化。 1.6 样品浓缩和净化 SPE固相萃取小柱:C18E,500mg/3mL(part#:WSS4618E0350) 活化、平衡:10 mL甲醇,10 mL水依次过柱; 上样:在水到达小柱上层筛板时,加入待净化液; 淋洗:6 mL水合10 mL 30%甲醇水溶液依次淋洗小柱,流出液弃去; 洗脱:6 mL 50%乙腈水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 洗脱液50℃下氮气至近干,1 mL流动相溶解,进样分析。 *可不过膜,过膜的话请选择玻璃纤维膜,如果使用Nylon 或其它有机滤膜,会导致目标化合物被吸附。 2 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条件优化选择 2.1.1流动相比例的选择 由上述参考文献可初步将流动相定为甲醇与超纯水,从实验结果可知:当只针对标准物质的测试时,使用纯甲醇做流动相对双酚A的响应效果最好,在检测样品含量时,我们可发现,以纯甲醇作为流动相将会产生大量的溶剂峰,影响到样品检测结果,因此我们适当的添加一定比例的水,降低流动相的洗脱能力,以避开溶剂峰的影响。由于3%的乙酸溶剂峰较大,因此将甲醇:水=75:25的流动相作为最佳流动相,其中可根据不同样品的性质我们也可灵活利用色谱条件。 2.1.2 波长的选择 经过二级阵列管检测器全波段扫描可知:双酚A在200nm至400nm波长范围内有三个最大吸收峰,分别为200nm、224nm、280nm,由于考虑到流动相的影响,200nm在流动相甲醇的截至波长(210nm)内因此不予考虑,而双酚A在224nm处的响应度比在280nm处的响应度高,因此将最佳波长选定为224nm。 2.2 阴性和系统适用性试验 不加入样品,加入试剂,按样品处理方法进行测定,在组分相应保留时间处没有吸收;适当的更改色谱条件中的流速、流动相比例、色谱柱品牌检测,均能符合相应的参数条件;其中取标样10&mu l进样检测,双酚A的理论板数大于7000。 2.3 精密度和重现性实验 取双酚A标准供试液,联系进样6针,每次10ul,进行测定,考察该组分精密度及重现性的相对标准偏差,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0.49%,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为0.095%。 2.4 线性关系和检测限 在本方法确定的色谱条件下,双酚A浓度为0.1008ug/ml-1008.2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峰面积-浓度的线性方程为:y = 10.537x+14.293,相关系数R2=0.9999;在 S/N =3的条件下,本方法最低检测限为0.038mg/kg。 2.5 回收率试验 采用在实际样品中加入不同添加水平的双酚A标准溶液的方式进行回收率实验,按前处理方法处理后分析,采用外标法定量,每个添加水平单独测3次,实验结果表明,其平均回收率为85.78%~98.12%,RSD为397%~6.63%。 2.6 实际样品的测试 采用此方法对部分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含量的检测结果如下如表1所示。
  • 甲基化成肿瘤检测新靶标?五种新型DNA甲基化酶检测技术进展揭秘
    DNA甲基化是哺乳动物基因组中最常见的表观遗传事件之一,即DNA中核苷酸与甲基基团的共价修饰[2]。DNA甲基化与人的生命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染色体完整性的维护或者X染色体的活性等等都离不开DNA甲基化的控制,DNA甲基化流程在胚胎发育中是无处不在的[1]。如果DNA甲基化进程出现异常,会导致生物体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以及身体的生长缺陷或生理紊乱。DNA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出现异常,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引起人体内肿瘤的发生或者肿瘤的转移,这一切的源头都是DNA甲基化进程出现异常的结果[3]。DNA甲基化酶是肿瘤治疗靶点DNA甲基化酶是一种修饰酶,经常与限制性内切酶一同出现。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以及原核生物基因组中,普遍存在DNA甲基化酶维持以及催化DNA甲基化过程的现象。DNA甲基化酶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治疗靶点以及预测生物甲基化过程的标志物,在单细胞水平上准确灵敏地检测DNA甲基化酶对于肿瘤医学上的临床诊断以及临床治疗甚至是生物学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甲基化的核苷酸和位置被分为三组,即腺嘌呤的甲基化、胞嘧啶的4-N甲基化和胞嘧啶的5-C甲基化。所有已知的DNA甲基化酶在其甲基化过程中以s-腺苷甲硫氨酸作为甲基供体。最常见的DNA甲基化不仅发生在胞嘧啶嘧啶环5-C位置的CpG位点上,还发生在对称四核苷酸5’-G-A-T-C-3’ 中腺嘌呤环的6-N位置[4,5]。传统DNA甲基化酶检测方法有局限 DNA甲基化酶活性的高灵敏度检测在基因调控、表观遗传修饰、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用于检测DNA甲基化酶活性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6], 聚合酶链反应(PCR)[7],凝胶电泳[8],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9],以及使用同位素标记的s-腺苷甲硫氨酸甲基化检测[10,11]。尽管这些技术在实验室实践中被证明是有用的,但它们具有局限性。例如,大多数技术不仅使用笨重昂贵的设备,而且需要复杂的样品制备和数据分析所需的大量时间。同位素标记等技术是有效的,但它们往往需要费力的样品制备、同位素标记、复杂的设备和大量的DNA,使得它们不适合在医护点使用。所以,DNA甲基化酶活性检测迫切需要简单、便携、高灵敏度和低成本的检测方法。在最近的技术进步中,许多替代的DNA甲基化酶活性测定方法,如放射法、比色法、荧光法、电化学法等已被提出。此外,其中许多与纳米材料或酶结合,以显著提高它们的敏感性。放射法、蛋白质纳米孔等新型检测技术兴起 放射法:同位素标记作为最早检测DNA甲基化酶活性的方法之一,早期广泛应用于检测DNA甲基化酶和DNA甲基化的活性[12,13]。在由DNA甲基化酶催化的甲基化过程中,同位素标记的甲基部分转移到DNA上,从而赋予甲基化的DNA放射性。这种放射性可以很方便地用闪烁计数器或放射自显像仪来检测。可惜的是,放射性试剂的介入是限制这种试验在中央实验室进行的最大缺点。对无辐射DNA甲基化酶活性检测的研究导致了甲基化特异性PCR[14]、HPCE[9]和HPLC等替代品的发展[7,14],而甲基化特异性PCR被认为是较好的方法。尽管非放射性,上述DNA甲基化酶活性检测需要庞大且通常昂贵的设备,冗长且耗时的样品制备和数据分析,以及繁琐的检测方案,这在临床实践中也比较难以实现全覆盖。比色法:比色法用于DNA甲基化酶活性检测依赖于颜色变化的目视观察或与DNA甲基化酶相关的吸收光谱的光谱测量。它们具有成本低、简单、可移植性和在某些情况下无需仪器的优点。虽然紫外-可见光谱法可以量化DNA,但甲基化和未甲基化DNA在紫外-可见吸收特性上的低灵敏度和不显著差异基本否定了紫外-可见光谱法直接检测DNA甲基化酶活性[15~17]。金纳米粒子:金纳米粒子(AuNPs)由于其表面的等离子体共振吸收的高消光系数且强依赖于粒子间距离,在DNA甲基化酶活性检测的比色法研究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如图1 所示,金纳米粒子表面包覆有双链DNA (ds-DNA),其中一条链包含DNA甲基化酶识别序列和5’-硫醇末端。在DNA甲基化酶存在的情况下,如图1 B 所示,DNA甲基化酶被共价标记在ds-DNA中碱基环的6-C位置,因为在5-N位置缺乏一个质子阻止了β-消除,甲基化的DNA不能被核酸外切酶 ExoⅠ剪切,因此金纳米粒子仍然均匀地分散在溶液中 [18]。从而实现DNA甲基化酶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在526 nm处,金纳米粒子聚集物的吸光度与DNA甲基化酶的活性呈2 ~ 32 U / mL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5 U/ mL。图1. (A)基于ABP的比色生物传感器的示意图(B) DNA甲基化酶的检测机制 荧光法:荧光指吸收激发荧光团的光,以促进电子从基态到激发态,电子迅速地回到激发态的最低能级,然后当电子最终返回基态时,发出波长较长的光。与其他DNA甲基化酶活性测定法相比,荧光法检测DNA甲基化酶活性的优点是检测过程简单,灵敏度高,但其复杂的光学性能限制了其在集中实验室的应用[19~20]。图2. 基于外切酶的靶循环的DNA甲基化酶活性检测原理图电化学法:电化学生物分析技术的发展一直是现代分析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电化学法用于DNA甲基化酶分析包括测量电流、电压、电荷和电阻等电量,以反映DNA甲基化酶的活性。与许多其他类型的DNA甲基化酶活性的检测相比,它们具有低成本、高灵敏度、执行现场监测的能力以及非常适合微型化和集成微制造技术的优点[22~23]。Zhi-Qiang Gao等人在2014年报道了一种简单、高灵敏度的DNA甲基化酶电化学活性测定方法。该方法采用电催化氧化抗坏血酸(AA)的信号放大手段,通过一个螺纹插层N,N -2(3-丙基咪唑)-1,4,5,8-萘二酰亚胺(PIND)电催化氧化还原Os(bpy)2Cl+ (PIND-Os),包含5’-CCGG-3’ 对称序列的ds-DNA首先固定在金电极上。然后用DNA甲基化酶孵育电极,经过酶催化特定CpG二核苷酸的甲基化,然后用识别5’-CCGG-3’ 序列的限制性内切酶 Hpa II 剪切酶处理电极,从而实现DNA甲基化酶活性检测的目的[24]。图3. DNA甲基化酶活性的检测原理示意图蛋白质纳米孔:蛋白质纳米孔检测技术是在单分子水平上以低成本、无标签和高通量的方式研究生物分子的检测技术。近年来,纳米孔技术正从生物传感的角度进行研究[25]。应用于核酸特征鉴定、化学反应过程的测量、蛋白质分析、疾病相关蛋白状态的检测以及酶动力学的研究等[26]。α-溶血7素是一种蛋白质纳米孔,它自发地插入到脂质双层膜中,形成一个纳米孔[27]。当一个带电分子在外加电势下通过蛋白质纳米孔时,它会引起离子电流的瞬态变化,电流变化事件被记录下来。被分析物可以通过当前电流发生的频率进行量化,特征电流信号则可以揭示被分析物的各种特征[28~30]。该检测方法不需要对DNA探针进行任何化学修饰,既方便又节约成本,减少了样品消耗。 图4. 用于分析DNA甲基化酶活性的纳米孔试验的示意图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DNA甲基化酶活性的检测取得了重大进展。有几种方法有希望可在临床检测,使得该方法在用于癌症诊断、预后和治疗方面显示出了希望。比色法依赖于颜色变化的目视观察或与DNA甲基化酶相关的吸收光谱的光谱测量,具有成本低、简单、可移植性和在某些情况下无需仪器的优点,但是检出限相对较高。荧光法检测DNA甲基化酶活性的检测过程简单,检出限相对理想,但其复杂的光学性能以及昂贵的仪器设备限制了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电化学法由于需要构建较复杂的反应电极材料而使得其在临床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蛋白质纳米孔的检测方法不需要对DNA探针进行任何化学修饰,既方便又节约成本,减少了样品消耗,检出限相对较为理想,并且已经成功应用于人类血清样本。这类检测可能最终为常规DNA甲基化酶活性的检测和分子诊断打开大门,为疾病的管理和诊断带来新的前景。 作者:王家海、骆 乐 作者简介:王家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专业;主要研究领域为“基于核算纳米结构为信号传导载体的纳米孔传感器”;在核酸探针和仿生纳米孔两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分子识别的工作,也为将来进一步开展分析化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期间积累了多种前沿分析方法和技术:仿生纳米孔制备和检测;微纳米加工技术;核酸探针人工合成技术。参 考 文 献 [1] 陈晓娟,闫少春,邵国,等.人DNA甲基化转移酶的分类及其功能[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04):136-138.[2] Das PM, et al. DNA methylation and cancer[J]. Clin. Oncol. 2004 22: 4632-4642.[3] Jurkowska RZ, et 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mammalian DNA methyltransferases[J]. ChemBioChem 2011 12: 206-222.[4] Lee GE, et al. DNA methyltransferase 1-associated protein (dmap1) is a co-repressor that stimulates DNA methylation globally and locally at sites of double strand break repair[J]. Biol. Chem. 2010 285: 37630-37640.[5] Liu SN, et al. Assay Methods of DNA Methyl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Cancer Diagnosis and Therapy[J]. Chinese J.Anal. Chem. 2011 39: 1451-1458.[6] Boye E, et al. Quantification of dam methyltransferase in Escherichia coli[J]. Bacteriol. 1992 174: 1682-1685.[7] Eads CA, et al. CpG island hypermethylation in human colorectal tumors is not associated with DNA methyltransferase overexpression[J]. Cancer Res. 1999 59: 2302-2306.[8] Bergerat A, et al. Allosteric and catalytic binding of s-adenosylmethionine to escherichia coli DNA adenine methyltransferase monitored by 3H NMR[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1 88: 6394-6397.[9] Fraga MF, et al. Rapid quantification of DNA methylation by 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J]. Electrophoresis 2000 21: 2990-2994.[10] Yokochi T, et al. DMB (dnmt-magnetic beads) assay: measuring DNA methyltransferase activity in vitro[J]. Methods Mol. Biol. 2004 287: 285-296.[11] Adams RLP, et al. Microassay for DNA methyltransferase[J]. Biochem. Bioph. Methods 1991 22: 19-22.[12] Jurkowska RZ, et al. DNA methyltransferase assays[J]. Methods Mol. Biol. 2011 791: 157-177.[13] Pradhan S, et al. Recombinant human DNA (cytosine-5) methyltransferase [J]. Biol. Chem. 1999 274: 33002-33010.[14] Herman JG, et al. Methylation-specific PCR: a novel PCR assay for methylation status of CpG islands[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6 93: 9821-9826.[15] Kattenhorn, L. M. Korbel, G. A. Kessler, B. M. Spooner, E. Ploegh, H. L. Mol. Cell 2005, 19, 547−557.[16] Mosammaparast, N. Shi, Y. Annu. Rev. Biochem. 2010, 79, 155−179.[17] Barglow, K. T. Cravatt, B. F. Angew. Chem., Int. Ed. 2006, 45, 7408−7411.[18] Wu Z, et al. Activity-based DNA-gold nanoparticle probe as colorimetric biosensor for DNA methyltransferase/glycosylase assay[J]. Anal. Chem. 2013 85: 4376-4383.[19] Zhu, C. Wen, Y. Peng, H. Long, Y. He, Y. Huang, Q. Li, D. Fan, C. Anal. Bioanal. Chem. 2011, 399, 3459−3464.[20] Chen, F. Zhao, Y. Analyst 2013, 138, 284−289.[21] Xing XW, et al. Sensitive detection of DNA methyltransferase activity based on exonuclease-mediated target recycling[J]. Anal. Chem. 2014 86: 11269-11274.[22] Wu, H. Liu, S. Jiang, J. Shen, G. Yu, R. Chem. Commun. 2012, 48, 6280−6282[23] Wang, M. Xu, Z. Chen, L. Yin, H. Ai, S. Anal. Chem. 2012, 84, 9072−9078[24] Deng H, et al. Highly sensitive electrochemical methyltransferase activity assay[J]. Anal. Chem. 2014 86: 2117-2123.[25] Howorka, S. Siwy, Z. Nanopore Analytics: Sensing of Single Molecules. Chem. Soc. Rev. 2009, 38, 2360−2384.[26] Song, L. Hobaugh, M. R. Shustak, C. Cheley, S. Bayley, H. Gouaux, J. E. Structure of Staphylococcal α-Hemolysin, a Heptameric Transmembrane Pore. Science 1996, 274, 1859−1865.[27] Lin, L. Yan, J. Li, J. Small-Molecule Triggered Cascade Enzymatic Catalysis in Hour-Glass Shaped Nanochannel Reactor for Glucose Monitoring. Anal. Chem. 2014, 86, 10546−10551.[28] Li, J. Yan, H. Wang, K. Tan, W. Zhou, X. Anal. Chem. 2007, 79, 1050−1056.[29] Wood, R. J. Maynard-Smith, M. D. Robinson, V. L. Oyston, P. C. F. Titball, R. W. Roach, P. L. PLoS One 2007, 2, e801−e801.[30] Wood, R. J. McKelvie, J. C. Maynard-Smith, M. D. Roach, P. L. Nucleic Acids Res. 2010, 38, e107−e107.[31] Jinghong Li, et al. Nanopore-based, label-free, and real-time monitoring assay for DNA methyltransferase activity and inhibition[J]. Anal. Chem. 2017 89: 13252−13260.
  • 中国科学家开发新型胰岛素分泌监测荧光探针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β细胞功能失调和胰岛素分泌紊乱是2型糖尿病的核心驱动因素。胰岛素分泌是一个精细的动态调控过程,如何可视化胰岛素分泌过程,揭示胰岛素分泌调控机制是胰岛生物学领域的难点问题。胰岛素在β细胞内与高浓度锌离子形成晶体结构,因此采用不透膜的锌离子荧光探针可标记胰岛素/Zn2+晶体,从而指示胰岛素囊泡分泌。但目前已开发的锌离子荧光探针存在的一些问题限制了该技术在生理、病理情况下的应用:一是探针亲和力过高,导致胰岛内非囊泡分泌信号较强;二是探针发射波长较短,无法与其他荧光探针联用;三是探针生物相容性差、光毒性较强,无法长时间记录胰岛素分泌过程。近日,北京大学科研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Red- and Far-Red-Emitting Zinc Probes with Minimal Phototoxicity for Multiplexed Recording of Orchestrated Insulin Secretion”的研究论文,通过对传统不透膜锌离子探针进行基团替换、化学结构调整,并采用全新的late-stage N-alkylation(在最后的合成阶段进行N-烷基化)合成策略,开发了一系列低亲和力、不透膜的红色和远红发射的锌离子探针,实现多色、多维、长时程胰岛素分泌监测。该研究为胰岛内分泌和2型糖尿病生理、病理机制研究,以及治疗胰岛素分泌异常疾病药物的高通量筛选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技术。注:此研究成果摘自《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109510
  • ATP荧光检测仪:表面洁净度快速筛查【恒美仪器】
    ATP荧光检测仪是食品安全领域中的一项创新技术,它以其快速、准确的特点,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产品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4275/C516936.htm ATP,即三磷酸腺苷,是生物体内能量的直接来源。ATP荧光检测仪利用荧光技术,通过检测食品中ATP的含量,间接评估食品的卫生状况。这种检测方法不仅快速,而且能够准确反映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程度,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ATP荧光检测仪能够迅速检测出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帮助企业和监管部门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此外,ATP荧光检测仪还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等优点。它能够提供快速的现场检测,为食品生产和监管提供实时的质量监控手段。 总之,ATP荧光检测仪是食品安全检测的得力助手。它以其快速、准确、简便的特点,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确保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安全、健康的食品。
  • 聚焦双碳监测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正式揭牌成立双碳监测中心
    碳市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多个核心要素,如政策法规,配额管理与总量控制,市场交易,核算、报告与核查,监督管理等,而真实可靠的碳排放数据是各个核心要素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   在政府层面,高质量的数据是主管部门科学决策的基础;在企业层面,准确的数据是企业设定科学减排目标、配额履约和碳资产管理的重要依据。   目前碳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排放源温室气体监测和环境温室气体监测,碳监测评估是碳市场建设的基础,也是强化碳排放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条件。据预测,碳监测市场规模有望快速达到百亿规模。   对于碳排放的监测,世界各界一直在努力。如今,世界气象组织协调建立了31个温室气体大气本底观测站,400多个区域本底观测站。除此以外,日本和美国还先后发射专门的碳卫星,大幅度提升了大气温室气体的监测能力。今年1月,我国气象局也启动运行了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该中心将开展碳中和科学研究和监测评估核心技术攻关。   对于碳排放的监测工作自然少不了政策的支持。2021年1月,我国发布了全国《火力发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在线监测技术要求》,为通过直接监测法监测企业碳排放提供了相关的标准依据,也为碳监测的相关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日,小编了解到,国网系统的双碳监测中心在甘肃成立。详细来讲,国网甘肃省电力依托电力大数据在碳排放核算中的优势,推动“能源+双碳”数据汇聚管理,探索形成碳资产管理和碳市场的支撑能力,并通过碳排放智能监测和碳足迹评估,对客户碳排放进行画像。国网甘肃省电力还将构建碳市场信息挖掘、智能预测、辅助交易等专业化大数据体系,探索开展零碳示范区建设。   据介绍,双碳监测中心将对内支撑电网碳减排管理和碳资产开发,打造“双碳”甘肃样板;对外积极参与省政府双碳行动,打通电碳链条,加快拓展碳数据服务和市场化增值业务,服务和带动能源生产端、消费端上下游产业,推动电网资源社会价值最大化。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