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纳米粒度分布仪

仪器信息网纳米粒度分布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纳米粒度分布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纳米粒度分布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纳米粒度分布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纳米粒度分布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纳米粒度分布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纳米粒度分布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纳米粒度分布仪相关的论坛

  • 【原创大赛】Zetasizer Nano系列纳米粒度仪如何看粒度结果

    【原创大赛】Zetasizer Nano系列纳米粒度仪如何看粒度结果

    马尔文公司Zetasizer Nano系列纳米粒度仪的Nano S/ S90,Nano ZS /ZS90是用于测量纳米级的颗粒粒径,其软件的标准报告中提供了多种粒度结果,包括Z-average,PDI,Intensity PSD,Volume PSD,Number PSD等。这些结果具体含义是什么?哪个比较准确?我们在报告实验数据时给哪个数据更有说服力呢?首先我们从仪器的测量原理和计算方法来理解各种粒度结果的含义。Nano系列纳米粒度仪测量粒度大小采用的是动态光散射的原理,简单来说是通过监测纳米颗粒的布朗运动速度来计算粒度大小,监测布朗运动速度实际上是通过监测由于运动带来的颗粒散射光的波动来实现的,关系是:散射光波动快——布朗运动速度快——小颗粒;散射光波动慢——布朗运动速度慢——大颗粒。散射光的波动是通过仪器内的相关器记录的,从而得到随时间变化的相关方程,然后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解析相关方程从而得到各项结果。Z-average是粒径平均值,PDI是多扩散系数(分布宽度参数),这两个值是通过累积量分析相关方程得到,Z-average是动态光散射技术中得到的最重要、最稳定的数据。而Intensity PSD(光强分布)则是通过另一种方式,即多指数分析得到的。Intensity PSD是由相关方程得到的基础粒径分布,通过Mie理论,可以将其转化为Volume PSD(体积分布),并可以进一步将这种体积分布转化为Number PSD(数量分布)。根据以上的理论基础,我们可以推导出仪器测量和结果理解的一些结论。一、动态光散射对样品的要求。由于仪器检测的直接信号是样品颗粒的散射光信号,散射光的强度遵循瑞利散射定律,与颗粒直径的六次方成正比,这就是说同样数量的大小相差10倍的两种颗粒,大颗粒的光信号是小颗粒的1000000倍。所以用动态光散射来测量粒径就要求所测样品的分布尽量窄,否则小颗粒的信号就极容易被大颗粒覆盖,这也是PDI参数那么重要的原因,理论上样品的PDI大于0.7时,软件就会提示说样品分布太宽,可能不适合用动态光散射的方法测量。二、Z-average平均粒径与Intensity PSD,Volume PSD,Number PSD各类分布粒径的关系。可以说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们的唯一关系是都从同一相关方程计算的,但因为是两套完全独立的分析方法——一个是累积量分析,一个是多指数分析——而不像常规那样平均粒径由分布粒径计算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使用者有时候会发现Z-average和分布图上的峰值相差很远,尤其是PDI比较大的时候(0.3~1)。三、哪种粒径更准确。如果样品符合动态光散射的要求,而且是单峰分布,那么多数情况下还是Z-average更有报道的价值,因为上面说过它是该技术最重要的数据,同时ISO13321(1996) 对动态光散射法的累积量法作了定义。但是,如果样品中有多个组分的颗粒,表现为Intensity PSD中有“稳定”的多峰分布,这种情况报道平均粒径就不能说明真实存在的颗粒的状态了,此时软件的质量报告也会提示说“样品多分散,累积距拟和误差大,建议看分布结果”,建议可以报道Intensity PSD中各个峰的峰值粒径。四、Intensity PSD,Volume PSD,Number PSD哪个更准确。很多纳米材料的研究者会通过电镜观察样品的大小,然后与动态光散射的结果比较,常常会发现动态光散射的Z-average和Intensity PSD都大很多,只有Number PSD结果最小,所以喜欢采用Number PSD的结果,这样看数据有问题吗?从原理上我们已经了解,Intensity PSD才是仪器得到的原始的、基础的分布,Volume PSD,Number PSD都是以它为基础进一步计算而来的,而且计算需要用到所测颗粒的准确的光学参数,才能保证Volume和Number分布的准确性。而这三种分布为什么差异会那么大呢?举例来说,如果把60nm 和 220nm 聚苯乙烯乳液标样1:1 体积混合,那么在三种分布中各自的比例变化如下方图表。由此看出,如果样品的分布是非常窄的单峰,那么三种分布不会有非常大的差异;但是样品的分布宽或者是多峰,在转化过程中体积和数量分布会非常不同,小颗粒的比例会大大的增加。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11/201211081641_402490_2597779_3.jpg当与电镜结果做比较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两种仪器的原理是完全不同的,电镜的测量是以数量为基础的,动态光散射则是以光强为基础,两者在大小颗粒贡献上的敏感度相差很大,在电镜的视野中就算只有极少量的大颗粒甚至是团聚颗粒,那这些极少的大颗粒在动态光散射中也会有很大的光强贡献。如果要把动态光散射的结果与电镜结果相比,确实要用Number PSD才有可比性,但也要意识到,在使用Number PSD时,分布本身就可能有较大的误差,只能做参考而已。尤其对于分布比较宽的样品,用动态光散射测量时Intensity PSD本身就有变化,这部分变化在转化为Volume PSD,Number PSD时会进一步夸大,造成Volume PSD,Number PSD的重复性很差。Zetasizer Nano系列纳米粒度仪用动态光散射的原理测量纳米材料的粒径,具有准确、简便、快速等优点,同时提供了丰富的结果信息。充分了解这些结果的含义对于正确使用有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对于单峰的样品,通常用Z-average来报道样品结果;而多峰分布的样品,则要注意根据“质量报告”提示,有时提供Intensity PSD中的峰值大小更有意义。Volume PSD,Number PSD的准确性依赖于用户输入的光学参数,在多数情况下仅供参考。不管报道哪种结果,用户都要注意:每个样品取样后都需要进行3~5次的重复测量,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 用于光子相关纳米粒度仪的数字相关器

    用于光子相关纳米粒度仪的数字相关器

    用于光子相关纳米粒度仪的数字相关器动态光散射原理(光子相关普法PCS和光子交叉相关普法pccs)的纳米激光粒度仪的关键技术是提取悬浮液在溶液中的纳米颗粒的散射光的自相关函数或互相关函数,计算纳米颗粒的扩散系数,从而分析颗粒粒度。数字相关器是基于动态光的散射原理(光子相关光谱法PCS和光子交叉相关普法pccs)的粒度测试技术中提取散射光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的装置。目前,国内应用较多此类装置主要是进口美国Brookhaven公司BI-9000AT、BI-9010AT和Turbocorr数字相关器,这些装置只能完成自相关运算而无法进行互相关运算,因此只适合用于pcs法测试纳米颗粒粒度,而无法适用于PCCS法测试纳米颗粒粒度,从而对测试环境、所测样品浓度以及测试稳定性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只有制作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ASIC),或基于DSP技术,或多片芯片及联组成,不但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价格昂贵。另外,国内有人尝试采用软件的方式实现数字相关器,即先用光子计数器将散射光光子计数并储存在存储器中,然后根据计算计算机软件将其数据从存储器中读出进而进行相关运算,虽然这样能计算出散射光强的相关函数,但由于软件所需的处理时间内的光子丢失造成计算的相关函数偏差较大。因此,采用软件的数字相关器实时性很差,不能满足颗粒粒度分析的要求。微纳专利的用于光子相关纳米激光粒度仪的数字相关器,是一种基于动态光散射原理测试纳米及亚微米颗粒粒度测试技术中用于获得散射光信号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的数字相关器。本专利发明实现了光子脉冲技术、自相关运算、互相关运算以及与计算机通讯功能,具有采样速度快、延迟时间范围广、相关通道多的特点,完全满足纳米颗粒粒度测试中获取高速变化的动态散射光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的高难度需求。 winner802 纳米激光粒度仪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2/201512030937_576113_3050076_3.jpg产品简介:Winner802是我公司最新推出的基于动态光散射原理的纳米激光粒度仪,同时也是国内首款采用数字相关器的纳米激光粒度仪。本款仪器采用我公司自主研制的高速数字相关器和高性能光电倍增管为核心部件,具有操作简便、测试快捷、分辨率高等特点。适用范围:Winner802适用于各种纳米级、亚微米级固体颗粒与乳液。技术参数:规格型号Winner802执行标准 GB/T 19627-2005/ISO 13321:1996 GB/T 29022-2012/ISO 22412:2008测试范围1-10000nm(与样品有关)浓度范围0.1mg/ml--100mg/ml(与样品有关)准确度误差1%(国家标准样品D50值)重复性误差1%(国家标准样品D50值)激光光源光纤半导体激光器,λ= 532nm, 探测器光电倍增管(PMT)散射角90o样品池体积4mL温控范围5-40 ℃(精确到0.1℃)测试速度5 Min体积480mm×270mm×170mm重量12Kg数字相关器主要参数自相关通道:256 基线通道:4最小分辨时间:6ns 延迟时间:100ns-10ms(可调) 运算速度:162M/S产品特点和优势:先进的测试原理采用动态光散射原理和光子相关光谱技术,根据颗粒在液体中的布朗运动速度测定颗粒大小。大小颗粒运动速度不同,激光照射这些颗粒,不同大小的颗粒将使散射光发生快慢不同的涨落起伏。光子相关光谱法就根据特定方向的光子涨落起伏分析其颗粒大小。 极高的分辨能力使用PCS技术测定纳米级颗粒大小,必须能够分辨纳秒级信号起伏。本仪器的核心部件采用我公司研制的CR256数字相关器,具有识别8ns的极高分辨能力和极高的信号处理速度。 高灵敏度和信噪比采用专业级高性能光电倍增管(PMT),对光子信号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信噪比。 超强的运算能力采用自行研制的高速数字相关器CR256进行数据采集与实时相关运算,其数据处理速度高达162M,从而实时有效地反映颗粒的动态光散射信息。Winner802光子相关纳米激光粒度仪是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项目成果,也是过内首款采用动态光散射原理的纳米粒度仪。其测量原理建立在液体颗粒布朗运动基础之上,颗粒越小,运动速度越大,运动速度越慢。它采用HAMAMATSU高性能光电倍增管和由微纳自主研发的高速数字相关器作为核心部件,通过测试某一角度的散射光的变化并求出自相关函数(即扩散系数),根据Stokes-Einstein方程计算出颗粒粒径及分布,它具有快速、高分辨率、重复及准确等特点,同时还是纳米颗粒粒度测试的首先产品。

  • Winner801光相关纳米粒度仪

    Winner801光相关纳米粒度仪Winner801是我公司最新推出的基于动态光散射原理的纳米粒度仪,也是国内首款采用光子相关光谱(PCS)技术的纳米粒度仪。它采用我公司自主研制的高速数字相关器和专业的高性能光电倍增管作为核心器件,具有快速、高分辨率、重复及准确等特点,是纳米颗粒粒度测定的首选产品。主要性能特点:先进的测试原理:本仪器采用动态光散射原理和光子相关光谱技术,根据颗粒在液体中的布朗运动的速度测定颗粒大小。小颗粒布朗运动速度快,大颗粒布朗运动速度慢,激光照射这些颗粒,不同大小的颗粒将使散射光发生快慢不同的涨落起伏。光子相关光谱法就根据特定方向的光子涨落起伏分析其颗粒大小。因此本仪器具有原理先进、精度极高的特点,从而保证了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是纳米激颗粒粒度测定的首选仪器。高灵敏度与信噪比:本仪器的探测器采用专业级高性能光电倍增管(PMT),对光子信号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信噪比,从而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度;极高的分辨能力:使用PCS技术测定纳米级颗粒大小,必须能够分辨纳秒级信号起伏。本仪器的核心部件采用微纳公司研制的CR140数字相关器,具有识别8ns的极高分辨能力和极高的信号处理速度,因此可以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超强的运算功能:本仪器采用自行研制的高速数字相关器CR140进行数据采集与实时相关运算,其数据处理速度高达125M,从而实时有效地反映颗粒的动态光散射信息。稳定的光路系统:采用短波长LD泵浦激光光源和光纤技术搭建而成的光路系统,使光子相关谱探测系统不仅体积小,而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从而保证了测试的稳定性。高精度恒温控制系统:样品测试区域设计有半导体恒温装置,温控精度高达0.1℃,保证测试样品温度恒定,消除因温度的变化导致介质的折射率、粘度的变化以及布朗运动突变等因素,从而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适用测试对象:各种纳米级、亚微米级固体颗粒与乳液。

  • 基于动态光散射原理的纳米粒度仪的研制

    基于动态光散射原理的纳米粒度仪的研制

    基于动态光散射原理的纳米粒度仪的研制任中京, 陈栋章 (济南微纳颗粒技术有限公司, 济南)摘要:介绍了基于动态光散射原理的纳米粒度仪的工作原理和设计, 重点讲述了我公司自研制的CR128数字相关器的设计原理与性能特点, 以及利用该器件成功研制出的winner801光子相关纳米粒度仪的特性。关键词.. 纳米粒度仪;动态光散射(DLS);光子相关谱(PCS);数字相关器纳米颗粒的尺度一般在1-100nm之间, 是介于原子、分子和固体体相之间的物质状态。由于纳米颗粒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和量子尺寸效应, 使它具有不同于常规固体的新特性。在纳米态下, 颗粒尺寸更是对其性质有着强烈的影响, 纳米材料的粒度大小是衡量纳米材料最重要的参数之一。而常规的基于静态光散射原理的激光粒度仪的测量下限己接近极限, 但仍旧不能对纳米颗粒的粒度测试得出理想的结果甚至无能为力。光子相关光谱(Photon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简称PCS)法已被证明是一种适于测量纳米及亚微米颗粒粒度的有效方法。PCS技术也成为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简称DLS) 技术, 主要是研究散射光在某一固定空间位置的涨落现象。其颗粒粒度测量原理建立在颗粒的布朗运动基础之上。由于颗粒的布朗运动, 一定角度下的散射光强将相对于某一平均值随机涨落。PCS技术就是通过这种涨落变化的快慢间接地得到相关颗粒粒度的信息。1 动态光散射基本原理基于动态光散射原理的颗粒粒度测试基本原理如图1.1所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5/201305281054_441893_388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5/201305281054_441894_388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5/201305281054_441895_388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5/201305281054_441897_388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5/201305281054_441898_388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5/201305281054_441899_388_3.jpg最后再对四路基线求其平均值用于数据分析, 以免突变的光强引起光强自相关函数发生畸变。在如上的算法的基础上, 我们所研制的C R 12 8 数字相关器采用F PG A 技术, 以硬件方式实现。如图2 .1所示, 主要由取样时间发生器、取样时间、光子计数器、12 8 相关运算模块、基线运算模块、相关数据存储器、数据输出及控制电路组成。其工作原理为:选取适当的取样时间, 并在该时间段内将输入的光子数连续计数, 并将计数结果进行128 路自相关运算及基线

  • 纳米粒度仪分散剂的用量

    请问各位老师,纳米粒度仪的分散剂的使用量如何确定?现有的分散剂是焦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这两种分散剂又有什么不同?

  • 求助!!!!纳米粒度测不了电位和粒径

    马尔的ZEN3700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测试仪,突然测不出粒径和电位,时好时坏,测粒径就提示这个错误,有没有大神知道是啥问题[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3/202303132043101126_9770_3570445_3.jpeg[/img]

  • Zeta电位与纳米粒度仪NANOPLUS

    NanoPlus是一款新型的、具有极宽测试范围的多用途分析仪,它采用光子相关光谱法、电泳光散射以及最新的FST技术来分析纳米粒度仪和zeta电位,并可测定固体以及高浓度悬浮液的zeta电位,符合ISO标准。该仪器采用了高灵敏度测量技术,可同时满足低浓度和高浓度样品纳米粒度与zeta电位分析的要求,浓度范围由0.001%到40%,可检测粒径从0.6nm到10μm,浓度从0.00001%到40%的样品的粒径。该款仪器具有以下技术特点:可测定颗粒在高浓度溶液中的zeta电位可测定固体zeta电位宽粒径范围(0.6nm~10μm),宽浓度范围(粒径测试:0.00001%~40%可精确测量各种浓度的悬浮液用户友好的软件多种样品池选择可选择一次性样品池结合线性相关器和对数相关器相结合的技术对各种样品进行表征可选择自动滴定装置控制悬浮液pH值再有广告链接,直接删除,扣分,加举报——jackcong

  • 【资料】光相关纳米粒度仪

    [size=3][font=Times New Roman]Winner801[/font][font=宋体]是我公司最新推出的基于动态光散射原理的纳米粒度仪,也是国内首款采用光子相关光谱([/font][font=Times New Roman]PCS[/font][font=宋体])技术的纳米粒度仪。它采用我公司自主研制的高速数字相关器和进口的高性能光电倍增管作为核心器件,具有快速、高分辨率、重复及准确等特点,是纳米颗粒粒度测定的首选产品。[/font][/size][b][font=宋体]主要性能特点:[/font][size=3][/size][/b][b][size=3][font=宋体]先进的测试原理:[/font][/size][/b][font=宋体][size=3]本仪器采用动态光散射原理和光子相关光谱技术,根据颗粒在液体中的布朗运动的速度测定颗粒大小。小颗粒布朗运动速度快,大颗粒布朗运动速度慢,激光照射这些颗粒,不同大小的颗粒将使散射光发生快慢不同的涨落起伏。光子相关光谱法就根据特定方向的光子涨落起伏分析其颗粒大小。因此本仪器具有原理先进、精度极高的特点,从而保证了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是纳米激颗粒粒度测定的首选仪器。[/size][/font][b][size=3][font=宋体]高灵敏度与信噪比:[/font][/size][/b][size=3][font=宋体]本仪器的探测器采用专业级进口光电倍增管([/font][font=Times New Roman]PMT[/font][font=宋体]),对光子信号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信噪比,从而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度;[/font][/size][b][size=3][font=宋体]极高的分辨能力:[/font][/size][/b][size=3][font=宋体]使用[/font][font=Times New Roman]PCS[/font][font=宋体]技术测定纳米级颗粒大小,必须能够分辨纳秒级信号起伏。本仪器的核心部件采用微纳公司研制的[/font][font=Times New Roman]CR128[/font][font=宋体]数字相关器,具有识别[/font][font=Times New Roman]8ns[/font][font=宋体]的极高分辨能力和极高的信号处理速度,因此可以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font][b][size=3][/size][/b][/size][b][size=3][font=宋体]超强的运算功能[/font][/size][/b][font=宋体]:[/font][size=3][font=宋体]本仪器采用自行研制的高速数字相关器[/font][font=Times New Roman]CR128[/font][font=宋体]进行数据采集与实时相关运算,其数据处理速度高达[/font][font=Times New Roman]125M[/font][font=宋体],从而实时有效地反映颗粒的动态光散射信息。[/font][/size][b][size=3][font=宋体]稳定的光路系统[/font][/size][/b][size=3][font=宋体]:[/font][/size][size=3][font=宋体]采用短波长[/font][font=Times New Roman]LD[/font][font=宋体]泵浦激光光源和光纤技术搭建而成的光路系统,使光子相关谱探测系统不仅体积小,而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从而保证了测试的稳定性。[/font][/size][font=Times New Roman] [/font][b][size=4][font=Times New Roman]Winner801 [/font][/size][size=4][font=宋体]激光粒度分析仪技术参数及详细配置[/font][/size][/b][table][tr][td=1,13,98][align=center][b][size=4][font=Times New Roman] [/font][/size][/b][/align][align=center][b][size=4][font=Times New Roman] [/font][/size][/b][/align][b][size=4][font=宋体]主要[/font][/size][size=4][/size][/b][b][size=4][font=宋体]技术[/font][/size][size=4][/size][/b][b][size=4][font=宋体]参数[/font][/size][size=4][/size][/b][/td][td=1,1,126][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3]规格型号[/size][/font][/align][/td][td=1,1,328][size=3][font=Times New Roman]Winner801[/font][/size][/td][/tr][tr][td=1,1,126][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3]执行标准[/size][/font][/align][/td][td=1,1,328][size=3][font=Times New Roman]GB/T19627-2005 / ISO13321[/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96[/font][/size][/td][/tr][tr][td=1,1,126][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3]测试范围[/size][/font][/align][/td][td=1,1,328][size=3][font=Times New Roman]1-3500nm[/font][/size][/td][/tr][tr][td=1,1,126][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3]准确度[/size][/font][/align][/td][td=1,1,328][size=3][font=Times New Roman]1h[/font][/size][/td][/tr][/table]

  • 马尔文帕纳科9月19日发布会,新款纳米粒度仪,适用于细胞、基因治疗、药物颗粒等等

    马尔文帕纳科9月19日发布会,新款纳米粒度仪,适用于细胞、基因治疗、药物颗粒等等

    对于纳米颗粒的检测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和材料表征领域的重点方向。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是利用光散射和颗粒布朗运动的特性获得样本粒度分布和颗粒浓度信息的检测方法。它能对悬浮液中粒径分布范围较宽的颗粒进行全方位表征,具有分辨率高、检测速度快、准确度高等优点。马尔文帕纳科NanoSight系列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NS300在役十余年,稳定地帮助用户获得高品质的粒径和浓度数据。2023年9月19日,马尔文帕纳科将推出新一代产品Nanosight Pro,进一步升级了体验,更多便捷、智能的功能助力用户尽享每一次数据分析过程。新一代 Nanosight Pro 的推出,马尔文帕纳科为纳和生物材料的表征提供了简单且快速的 NTA解决方案。先进的工程设计和众多智能功能的组合确保了 NTA 测量高效、快速。NS Xplorer 软件由机器学习提供支持,实现了自动测量,消除了主观影响,并为光散射和荧光分析提供了高质量的颗粒大小和浓度数据。可互换的激光器让应用更灵活,Smart Manager 连接确保了仪器稳定,无需担心数据质量问题或宕机问题。届时,马尔文帕纳科将举行纳米粒度新品发布会,并开启线上直播。新品发布会上,将通过NTA技术发展历程、客户分享、新品揭秘访谈、新品介绍、应用分享、功能演示等多个环节,全面了解NanoSight Pro如何为纳米和生物材料的表征提供更简单且快速的 NTA 解决方案。一、[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alvernpanalytical2023/][b][size=18px][color=#00b0f0]报名链接[/color]: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alvernpanalytical2023/[/size][/b][/url][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alvernpanalytical2023/][b][size=18px] [/size][/b][/url][color=#ff0000] [/color]二、[b][size=18px]主要日程[/size][/b][color=#ff0000][/color][list][*][b][size=16px]NTA技术发展历程介绍Agnieszka Siupa马尔文帕纳科 纳米材料产品经理[/size][/b][*][b][font=&][size=16px]NTA客户应用分享《功能化外泌体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size][/font][font=&][size=16px]韩刚[/size][/font][font=&][size=16px]天津医科大学 医学技术学院临床生物化学教研室,副教授[/size][/font][/b][*][font=&][b][font=&][size=16px]NTA新品介绍《新一代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NanoSight Pro》[/size][/font][font=&][size=16px]范洋晶[/size][/font][font=&][size=16px]马尔文帕纳科 生命科学应用专家[/size][/font][/b][/font][/list][size=18px][color=#ff0000][b][/b][/color][/size][size=18px][color=#ff0000][b]二、主要应用[/b][/color][/size][b]细胞外囊泡 (EV)[/b]虽然对细胞外囊泡的产生和功能的研究仍在不断发展,但监测和控制其分离和纯化仍然很重要。NanoSight NTA 可以快速、方便地表征水性缓冲液中囊泡的大小和浓度,使人们对下游实验中所用样品的质量充满信心,同时荧光功能有助于清楚识别细胞外囊泡 (EV) 的亚群来源。[color=#ff0000][b]病毒和疫苗[/b][/color]疫苗的生产需要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以确保组分剂量适当并被免疫系统识别。NTA可助力稳定疫苗的粒度分布从而帮助优化生产流程。NTA 还能够确定病毒计数和粒度,因此可以作为滴度测定的更快替代方案。[color=#ff0000][b]药物递送和基因治疗[/b][/color]对于药物递送和基因治疗产品,为了确保临床上的有效疾病靶向,所需的颗粒大小为 70-150 nm。从早期药物研究到候选物筛选、制剂开发和临床批次监测,NTA 非常适合用于测量这些环节中的颗粒粒度,同时借助其浓度测量功能,可用于确定最终产品的剂量并用于[i]体外[/i]和[i]体内[/i]测定。[color=#ff0000][b]生物治疗药物[/b][/color]温度、pH 值变化、搅拌、剪切和时间都会影响生物治疗药物蛋白的稳定性,造成变性和聚集,进而可能导致丧失疗效和潜在的不良免疫反应。NTA 能够提供制剂中亚可见聚集体的高分辨率粒度分布信息,用于安全性和质量确认。[color=#ff0000][b]纳米材料/胶体/毒理学[/b][/color]随着纳米材料融入日常用品中,它们正引起监管机构的注意。因此需要充分表征这些颗粒,分析颗粒的性质以及其对最终产品的影响。NanoSight 可以针对这些纳米材料提供基于数量的浓度信息,并为那些在工业、环境和毒理学领域从事纳米级研究工作的人员提供高分辨率的粒度分布信息。[img=,643,20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9/202309141016258667_5863_5138539_3.jpg!w643x203.jpg[/img][b][size=18px][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alvernpanalytical2023/][color=#00b0f0]报名链接[/color]:[/url][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alvernpanalytical2023/[/url][/size][size=18px][/size][/b][color=#ff0000] [/color][color=#ff0000][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topic/malvernpanalytical2023.html][b][size=18px]专题了解更多:马尔文帕纳科纳米粒度新品发布会_专题-仪器信息网 (instrument.com.cn)[/size][/b][/url][/color][list][*]14:10--14:20NTA技术发展历程介绍Agnieszka Siupa马尔文帕纳科 纳米材料产品经理[/list]

  • 【求助】纳米激光粒度仪的激光问题

    我看到动态光散射纳米粒度测量的原理图,其中在激光发生器后加了起偏器,是否说明要求激光是线偏振的?什么类型的偏振对纳米颗粒的测量有什么影响吗?还有在光电倍增管前会有一组小孔光阑,这里小孔光阑的作用是什么?哪位高人知道的还请不吝指教。

  • 【转帖】无机纳米粒子复合乳液的研究进展!

    无机纳米粒子复合乳液的研究进展 王玉玲,邓宝祥 (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300160) 摘要:对纳米SiO2复合乳液的合成制备作了详细的综述,介绍了共混法、插层法、溶胶-凝胶法和原位分散聚合法,概述了纳米SiO2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及其特性和发展。 关键词:纳米粒子 SiO2 聚丙烯酸 复合乳液 0引言 乳液型复合材料具有价廉、安全无污染及使用方便等特点,在胶粘剂、涂料、皮革、纸张、纤维、纺织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乳胶膜在某些性能上存在缺点,例如,耐候性差、硬度低、胶膜冷脆热粘等,这样其应用性就会受到限制。如果在聚合物乳液中加入无机纳米粒子制成无机纳米粒子复合乳液,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性制备性能优异的复合乳液,则在乳液性能上会有很大的提高,使这种复合乳液比单纯的有机乳液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这种复合乳液属于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它并非是无机相与有机相的简单加合,而是由无机相与有机相在纳米范围内结合而成,在这两相的界面上有着或强或弱的各种物理键和作用(范德华力、氢键等),这种作用赋予材料各种优异的特性。纳米级材料本身具有的特性效应,SiO2表面具有不饱和的残键及不同键合状态的—OH,促使分子呈现出三维结构形态。同时,也是由于这种三维硅石结构,庞大的比表面积和纳米效应,表面严重的配位不足,表现出极强的活性,所以,对色素粒子的吸附力很强,紧紧包裹在色素粒子的表面,形成屏蔽作用,大大降低了因紫外光的照射而造成的色素衰减,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涂料的附着力与耐候性。 1纳米粒子的分散方法 纳米粒子由于颗粒小,其表面原子比率很高,比表面积大,所以颗粒间往往会通过范德华力、氢键以及一些共价键的作用而互相吸引,形成二次粒径,三次粒径,即团聚体。这种团聚现象就会使纳米粒子失去其独特性,因此合理经济的分散方法十分重要。 1.1物理机械分散法 利用机械搅拌或超声波的方式使纳米粒子均匀分散。 1.2化学试剂添加法 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等化学试剂降低界面之间的张力,添加吸附稳定剂形成界面膜包覆纳米颗粒,即立体保护作用。 2纳米粒子复合乳液的合成方法 有关纳米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文献报道最多的有:共混法、插层法、溶胶-凝胶法和原位分散聚合法。 2.1共混法 这种方法是先制备出各种形态的纳米粒子,再通过各种方法(例如机械搅拌、超声波等)将其与制备好的乳液直接共混,是制备纳米杂化材料最简单的方法。为防止纳米粒子团聚,需对其表面进行处理。张宝华等通过超声分散仪将纳米SiO2直接与制备好的PUA离聚物乳液共混制得了复合乳液。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检测表明SiO2在复合乳液中呈现纳米尺寸分布,且发现共混法制得的复合乳液能显著改善涂膜的紫外光吸收性能、热学性能及机械性能。曾丽娟等以无机系硅溶胶为主,有机高分子乳液为辅,二者共混改性硅溶胶苯丙复合涂料,所得的涂料具有无机涂料和有机涂料的特性,又弥补了两者的不足,是非常有前途的环保涂料。并在这篇文章中介绍了最佳共混条件的优化选择,以及颜填料、助剂的选用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2.2插层法 插层复合法是制备聚合物基无机杂化材料的一种重要方法。利用层状无机物(如硅酸盐类粘土、石墨、V2O5、Mn2O3、二硫化物等)作为无机相主体,将单体或聚合物作为客体插入主体的层间,制得插层型杂化材料。用这种方法制备无机纳米粒子复合乳液主要又分为下面3种。 2.2.1嵌入原位聚合方法 先将高分子单体和层状无机物分别溶解到某一种溶剂中,然后单体在外加条件(如氧化剂、光、热、电、引发剂等)下发生原位聚合,利用聚合时放出的热量克服硅酸盐片层间的库伦力而使其剥离,从而使纳米尺度硅酸盐片层与高分子物基体以化学键的方式结合。王一中、李同年分别以此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蒙脱土(MMT)和聚苯乙烯(PS)/蒙脱土(MMT)嵌入混杂材料 LeewookJang和范宏制备了苯乙烯-丙烯腈(SAN)/MMT纳米复合材料 官同华等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蒙脱土(MMT)纳米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 金星等采用双-苯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溴化铵(TBDO)作为有机插层剂对钠基蒙脱土进行了有机化处理,该有机化的蒙脱土粒子在苯乙烯单体中很容易地分散并形成稳定的胶体溶液。通过对分散由蒙脱土的苯乙烯进行自由基聚和制备了聚苯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X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表明形成了原位插层型和部分插层部分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且其与纯聚苯乙烯相比,具有更高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优良的热稳定性。

  • 【有奖点评】一句话说说丹东百特纳米粒度仪怎么样?

    [align=center][font=Calibri][font=Calibri]使用过[/font][font=Calibri]“[/font][/font][font=微软雅黑][color=#333333][font=微软雅黑][/font]丹东百特纳米粒度仪[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color][/url][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color][/url][/color][/font][font=Calibri]”的小伙伴,[/font][font=微软雅黑][/font][/align][align=center][font=微软雅黑]一句话说说[/font][font=微软雅黑][color=#333333][font=微软雅黑][/font]丹东百特纳米粒度仪[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color][/url][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color][/url][/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怎么样?[/font][font=微软雅黑][/font][/align][align=center][font=Calibri][color=#ff0000]欢迎回帖讨论[/color][/font][font=Calibri],凡有效参与的用户,[/font][font=Calibri][color=#ff0000][font=Calibri]奖励[/font]200积分/人[/color][/font][font=Calibri]。[/font][/align]

  • 【每日分享一篇解决方案】BeNano 180 检测脂质纳米粒LNP的粒径

    【每日分享一篇解决方案】BeNano 180 检测脂质纳米粒LNP的粒径

    [align=center][font='arial'][size=21px][color=#548dd4]#[/color][/size][/font][font='arial'][size=21px][color=#548dd4]每日一篇分享一篇解决方案:[/color][/size][/font][/align][align=center][font='arial'][size=21px][color=#548dd4]今日行业领域:[/color][/size][/font][font='arial'][size=21px][color=#548dd4]制药[/color][/size][/font][/align][align=center][font='等线 light'][size=13px][color=#548dd4]BeNano[/color][/size][/font][font='等线 light'][size=13px][color=#548dd4] 180 [/color][/size][/font][font='等线 light'][size=13px][color=#548dd4]检测脂质纳米粒[/color][/size][/font][font='等线 light'][size=13px][color=#548dd4]LNP[/color][/size][/font][font='等线 light'][size=13px][color=#548dd4]的粒径[/color][/size][/font][/align][align=center]关键词:粒径、LNP、药物输送体系[/align]脂质纳米粒(Lipid Nanoparticles,LNP)是使用脂质形成纳米微粒的一种,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药物递送体系,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成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制剂剂型之一,由于其制备过程需要进行特殊的工艺化定制,故而脂质纳米粒类制剂也被称为“高端复杂注射剂”。 在基因治疗领域,已经开始使用脂质纳米粒包裹核酸,如mRNA、siRNA、pDNA等,称为核酸脂质纳米粒。[align=center][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201333444187_1210_5996718_3.jpeg[/img][/align]在这篇应用报告中,我们使用丹东百特仪器公司最新推出的BeNano 180纳米粒度电位仪检测了分散在水性环境中的LNP的粒径。原理 [size=13px] [/size][size=13px] [/size][size=13px]我们[/size]采用丹东百特公司的BeNano 180纳米粒度仪进行测试。仪器使用波长671 nm,功率50 mW激光器作为光源,设置在173[font='arial']°[/font]角的背向检测器进行散射光信号采集,测试过程中,BeNano 180根据样品的散射特点自动确认检测点位置。[align=center][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201333446515_3271_5996718_3.jpeg[/img][/align]样品制备和测试条件该应用中检测了两个LNP采用微流控混合技术来制备核酸脂质纳米粒,该方法相对简便快速,条件温和,同时容易实现生产放大。1#和2#均为悬浮液,通过[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枪[/color][/url]注入样品池后直接进行检测。通过BeNano 180内置的温度控制系统开机默认测试温度控制为25℃[font='宋体']±[/font]0.1℃,测试样品的光强、检测点位置、测试时间均通过预测试程序自动进行调节。每一个样品在放入样品池后进行至少三次测试,以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得到结果的标准偏差。测试结果和讨论表1. 动态光散射检测脂质体样品结果[table][tr][td]样品[/td][td]Z-均粒径[/td][td]PDI[/td][/tr][tr][td]1#[/td][td]215.9 [font='宋体']± [/font]3.54 nm[/td][td]0.303[/td][/tr][tr][td]2#[/td][td]144.6 [font='宋体']± [/font]0.43 nm[/td][td]0.129[/td][/tr][/table][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201333450955_6423_5996718_3.png[/img][/align]图1. 1#样品和2#样品多次测试的粒径分布曲线通过使用动态光散射技术,得到了样品的粒径和粒径分布信息。通过表1中结果可以看到所有样品的粒径都在100-250 nm范围内,粒径结果重复性良好。PDI均在0.1-0.7范围内,说明两个样品均为适中分布。1#样品明显粒径更高,PDI更大,检测的标准偏差也相对较高,说明1#样品的均匀度不如2#样品。[font='宋体'][size=20px][color=#4f5862]产品配置单:[/color][/size][/font][align=center][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201333451551_79_5996718_3.jpeg[/img][/align][align=center][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show/C476061.html]百特纳米 粒度仪BeNano 180[/url]([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50/]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url])[/align][align=center][/align][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olution-949709.html][font='宋体'][size=16px]点击这里[/size][/font][/url][font='宋体'][size=16px][color=#000000]浏览[/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color=#000000]或[/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color=#000000]下载原[/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color=#000000]文档,更多解决方案内容请浏览[/color][/size][/font][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font='宋体'][size=16px][color=#0081d7]行业应用[/color][/size][/font][/url][font='宋体'][size=16px][color=#000000]栏目:[/color][/size][/font][align=left][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81d7]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color][/size][/font][/url][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行业应用栏目简介:[/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 [/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 [/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行业应用】[/color][/size][/font][size=13px][color=#333333]是仪器信息网[/color][/size][size=13px]专业的行业导购平台。汇聚了行业内国内外主流厂商的优质解决方案及相应的仪器设备。建立了兼顾国家相关规定和用户习惯的专业分类,涉及食品、药品、环境、石化等二十余个使用仪器相对集中的行业领域。并以样品和标准为主线,为用户查找仪器提供一个独特的维度,也为仪器产品提供一个全新的展示渠道。[/size][/align]

  • 磁性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磁性纳米粒子/磁性纳米颗粒(Magnetic Nanoparticles, MNPs)是近年来发展迅速且极具应用价值的新型材料,在现代科学的众多领域如生物医药、磁流体、催化作用、核磁共振成像、数据储存和环境保护等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科学家、工程师、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下,纳米技术使得生命科学和健康医疗领域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取得很大的进展。磁性纳米粒子是纳米级的颗粒,一般由铁、钴、镍等金属氧化物组成的磁性内核及包裹在磁性内核外的高分子聚合物/硅/羟基磷灰石壳层组成。最常见的核层由具有超顺磁或铁磁性质的Fe3O4或γ-Fe2O3制成,具有磁导向性(靶向性),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可实现定向移动,方便定位和与介质分离。最常见的壳层由高分子聚合物组成,壳层上偶联的活性基团可与多种生物分子结合,如蛋白质、酶、抗原、抗体、核酸等,从而实现其功能化。因此磁性纳米粒子兼具磁性粒子和高分子粒子的特性,具备磁导向性、生物兼容性、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活性基团和一定的生物医学功能。 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磁性纳米粒子可以简化繁琐复杂的传统实验方法,缩短实验时间,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试剂。目前,磁性纳米粒子在生物医药方面主要应用在磁性分离、磁性转染、核酸/蛋白质/病毒/细菌等的检测、免疫分析、磁性药物靶向、肿瘤热疗、核磁共振成像和传感器等。下文将具体介绍磁性纳米粒子的性质及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主要应用, 并列出对应于不同应用的具体产品。 磁性纳米粒子的性质 磁性纳米粒子有一系列独特而优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随着合成技术的发展,已成功生产出一系列形状可控、稳定性好、单分散的磁性纳米粒子。磁性纳米粒子具有的磁性使其易于进行富集和分离,或进行定向移动定位。磁效应由具有质量和电荷的颗粒运动形成。这些颗粒包括电子、质子、带正电和负电的离子等。带电颗粒旋转产生磁偶极,即磁子。磁畴指一个体积的铁磁材料中所有磁子在交换力的作用下以同一方向排列。这个概念将铁磁与顺磁区别开来。铁磁性材料有自发磁化强度,在无外加磁场时,也具有磁性。铁磁材料的磁畴结构决定磁性行为对尺寸大小的依赖性。当铁磁材料的体积低于某个临界值时,即成为单磁畴。这个临界值与材料的本征属性有关,一般在几十纳米左右。极小颗粒的磁性来源于基于铁磁材料磁畴结构的尺寸效应。这个结论的假设是铁磁颗粒在具有最低自由能的状态对小于某个临界值的颗粒有均匀的磁性,而对较大颗粒的磁性不均匀。前者较小颗粒称为单磁畴颗粒,后者较大的颗粒称为多磁畴颗粒。当单磁畴颗粒的直径比临界值更进一步降低,矫顽力变成零,这样的颗粒即成为超顺磁。超顺磁由热效应造成。超顺磁纳米粒子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具有磁性,而在外加磁场移除后不具有磁性。在生物体内,超顺磁颗粒只在有外加磁场时具有磁性,这使得它们在生物体内环境中具有独特优点。铁、钴、镍等晶体材料都有铁磁性,但由于氧化铁磁铁(Fe3O4)是地球上天然矿物中最具磁性的,且生物安全性高(钴和镍等材料具有生物毒性),因而在多种生物医学应用中,超顺磁形式的氧化铁磁性纳米粒子最常见。 铁磁流体(磁流体)是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变得具有很强磁性的液体,它是既具有磁性又具有流动性的新型功能材料。铁磁流体是由纳米级的铁磁或亚铁磁构成的胶体溶液,颗粒悬浮于载体溶液中,载体溶液通常为有机溶剂或水。纳米颗粒完全被表面活性剂包裹以防止聚合成团。铁磁流体通常在无外加磁场时不保持磁性,因而被归类为超顺磁。铁磁流体中的纳米粒子在正常条件下由于热运动不发生沉降。 球形颗粒的磁性纳米粒子的比表面积(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直径成反比。对于直径小于0.1um的颗粒,其表面原子的百分数急剧增大,此时表面效应显著。颗粒直径减小,比表面积显著增大,同时表面原子数迅速增加。当粒径为1nm时表面原子数为完整晶粒原子总数的99%,此时构成纳米粒子的几乎所有原子都分布在表面上,在表面原子周围形成很多悬空键,具有不饱和性,易与其他原子结合形成稳定结构,表现出高化学活性。因此,固定目标分子/原子效率高。[font='

  • 纳米粒度仪之采购指南

    动态光散射(DLS)是一项用于蛋白质、胶体和分散体的极具价值的粒度测量技术,其应用范围可轻松扩展到1 nm以下。本文中,马尔文仪器公司产品营销经理Stephen Ball将向您介绍DLS的工作原理,并就购买光散射系统时的关注事项为您并提供一些专业建议。  通过观察散射光,可以测定粒子分散体系或分子溶液的特性,如粒度、分子量和zeta电位。光散射系统充分挖掘利用这些特性之间关联,并在近几十年间经过不断完善,目前已经能为常规实验室应用提供高度自动化的检测。利用光散射仪器的检测快速而高效,可用来表征分散体系、胶体和蛋白质。  理论上,光散射仪器中使用的各种技术看起来可能很相似,但它们的功能和检测结果却在实际应用中千差万别,从而对仪器的寿命期价值产生显著影响。光散射系统中的组件和设计的差异也会导致数据质量及仪器适用范围产生很大的差异。例如,某些光散射系统可通过测量蛋白质电泳迁移率对蛋白质电荷以及粒度进行测定,从而成为生物制药应用中高效的选择方案。  撰写本文的目的在于为考虑采用动态光散射DLS技术的读者提供一个入门指南。本文将考察DLS的主要用途、应用领域,尤其会侧重系统设计中对于特定性能的重要性,从而为那些正为自身需求而关注DLS技术的用户提供背景信息和理论支持。  了解基本知识  当我们要开始对一种新的分析技术进行评估时,第一个重要步骤就是要了解它的基本工作原理。DLS的优势之一是它操作非常简单,而这直接源于它的测量原理。  由于热能,溶剂分子不断运动,和悬浮的颗粒物产生碰撞,使得分散体或溶液中的小颗粒做无规则的布朗运动。可以通过观测散射光随时间的波动性得到颗粒布朗运动的速度,这种技术被称为光子相关光谱法(PCS)或准弹性光散射法(QELS),但现在通常称作动态光散射法(DLS)。  斯托克斯 - 爱因斯坦方程定义了颗粒布朗运动速度与颗粒大小之间的关系:  http://bimg.instrument.com.cn/show/NewsImags/images/2014326115442.jpg  其中,D = 扩散速度, k = 波尔兹曼常数,T = 绝对温度,h = 粘度,DH = 流体力学直径  上述关系式清楚地表示了在样品温度和连续相粘度已知的情况下,如何根据扩散速度测定粒径。尽管必须是控制检测温度,但很多商用仪器还是会对温度进行测量;而对于许多分散剂,尤其是水而言,粘度是已知的。在很多情况下,DLS实验所需的补充信息也仅仅是粘度测量。  DLS的优势  DLS固有的操作简便性意味着操作者无需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就能得到详尽而有用的数据,这个优点在最新的高度自动化系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一般分析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并且分散剂的选择余地比较大,不管是水性还是非水性的,只要它们呈透明状并且不太粘稠,就都可以使用。这种测试方法所需的样品量也很小,最少时只需要几微升即可,这一点对于涉及宝贵的样品的早期研究而言是极具吸引力的。  实际上,DLS法在测量0.1 nm ~ 10 μm范围的粒径时十分出色。它在测量小颗粒方面的能力尤为突出,对于绝大多数待测体系提供2nm及以上的准确、可重复的数据。从理论上讲,检测低密度分子的粒径仅仅受到仪器灵敏度的限制,但对致密颗粒而言,沉降是可能导致分析不准确的一个潜在问题。例如,对于密度为10g/ml的颗粒,最大检测粒径通常会限制在大约100nm以内。  无论是稀释样品还是混浊样品都可以用DLS法来进行测量,可分析的浓度范围最低可至0.1ppm,最高可达40%w/v。不过,由于样品浓度会大大影响其外观尺寸,因此当粒子含量较高时对样品的制备需要加倍小心。  上述适用的粒径和浓度范围以及该测量技术的高重现性(粒径20nm时可达到+/- 0.1nm),使得DLS这种测量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比如,它特别适合检测平均粒径的细微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反映出胶体样品的稳定性;它也可以测得少量聚集体的出现。上述这些现象很有可能是某种样本解体的前兆,当用于药物的蛋白质研究时,这类情况的出现有可能对药物性能产生不利甚至有害的影响。  DLS法的局限性  DLS方法的大多数局限性可以或已经通过对实验操作过程进行改进,或对DLS技术进行改进来加以克服;但在区分仪器类型,尤其是对于那些要求异常苛刻的应用而言,它的局限性仍然值得我们加以关注。一般来说,DLS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是出于以下原因:  ♦ 存在较大的颗粒  超出仪器最高量程范围的颗粒应该事先被过滤掉。或者,如果大颗粒的存在量极少也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处理。  ♦ 沉淀  这种现象在较为致密的颗粒中尤其比较容易出现。提高分散液密度是比较有效的抑制方法(比如在系统中加入蔗糖),但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密度不高于1.05 g/ml的样品体系。  ♦ 分辨率较低  DLS不属于高分辨率的技术。当样品的粒度分布排列十分密集,且存在三种以上的粒度分布差异时,DLS 将无法对多重分散样品进行精确表征。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最好在测量之前对样品进行分离;而在测量方法上,则需要将DLS与制备技术如凝胶渗透法或尺寸排除色谱法(GPC / SEC)和(或)流场分离技术(FFF)联合使用。  ♦ 多重光散射  多重散射是指从一个颗粒发出的散射光在到达探测器之前又会被其它粒子再次散射,在较致密的样品中,这种现象会使粒径计算的精确度受到影响。背散射检测器以大于90°的角度进行测量,大大抑制了这一现象,从而扩大了该技术的测量范围。  ♦ 分散剂的选择  虽然大多数分散剂都适用于DLS,但如果分散剂粘度大于100mPa.s,往往会影响测量的可靠性,另外分散剂对光的吸收也会对检测产生干扰。比如有色样品的散射光强度可能会有所降低。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是根据系统的灵敏度,采用不同的激光波长进行分析或对样品进行稀释。样品中的荧光也会对信噪比造成影响,但可以通过使用窄带滤波器来解决,以排除荧光杂散光的影响。  界定DLS检测仪的特性  上述的讨论是在对DLS仪器的界定特征进行检验的背景下展开的。对于任何分析技术,灵敏度都是最基本的要素,对于DLS系统,这方面的性能是由光学硬件和相应的设置来确定的。稀释度较高时,具有优越光学设置的系统能对较小的颗粒进行可靠测量,但对于在这些功能方面要求不高的应用而言,替代方案可能会更为经济。光学设置的主要元件包括:  ♦ 激光源  具有低噪特性的稳定激光源最为合适,如某些氦氖气体激光器。也可以使用某些特定的固态激光器,但价格要贵得多;低成本的固态激光器使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重现性受到极大影响。  ♦ 光学设置  光学设置的核心是进行测量的散射角。测量角固定于90o 时,可使系统简便而经济高效,为许多应用(见图1)提供合适的灵敏度级别。这类系统已得到广泛使用。  当实验需要灵敏度更高,或样品浓度更高时,最好选择较大的测量角度。例如马尔文仪器公司Zetasizer Nano系列激光粒度仪,采用非侵入式背散射检测器 (NIBS),将测量角度调到175o(参见图1),扩大了颗粒粒度与浓度的测量范围。由于入射光无需通过整个样品,因此显著减少了多重散射引起的测量不准确性,同样也排除了大灰尘颗粒的影响。  在上述两种类型的设置中采用了光纤光学收集组件,其提供的信噪比优于传统的相应部件,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质量。  ♦ 检测器  检测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便宜、灵敏度较低的光电倍增管PMT,另一种是较昂贵的、性能更好的雪崩光电二极管检测器(APD)。后者宣称效率高达65%,远远优于替代产品PMT4-20%的效率,从而使数据收集最大化,测量速度更快、质量更高。  要获得精确的DLS测量,另一项基本要求是必须对温度进行很好的控制。如同分散剂粘度一样,颗粒的布朗运动也直接和温度相关,因此温度控制较差造成的影响非常严重。例如,在环境温度下对水性体系进行测量,1oC的温度误差将导致2.4%的检测结果偏差,超过ISO13321 标准规定的+/-2% 或更新的 ISO 22412 标准规定的范围。对于使用的各类比色皿,DLS仪器温度控制的合理目标是 +/-0.2oC。  比起在检测仪外部连接水浴装置,内置温度控制器在使用上更加方便,在测量精度、稳定性和重现性方面也更加可取。此外,具有高性能控制系统的仪器,既能进行快速的系统预热,又能迅速调整温度,从而对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如蛋白质热不稳定性)进行研究。http://bimg.instrument.com.cn/show/NewsImags/images/201432612054.jpg   日常使用  当选择仪器时,评估整体性能特点尤为重要。然而,如果每天使用一个不太符合操作要求的系统所造成的不便会令人非常烦恼

  • 听清华大学朱永法教授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忍肖老师在线讲述“纳米材料的形貌及粒度表征”,网络讲座不容错过!

    听清华大学朱永法教授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忍肖老师在线讲述“纳米材料的形貌及粒度表征”,网络讲座不容错过!

    ”纳米材料的形貌及粒度表征“网络主题研讨会会议时间:2015年12月9日 14:00-17:00报告日程:报告一:纳米材料的形貌和粒度分析方法及应用报告人:朱永法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导,分析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电子能谱中心副主任。从事半导体薄膜材料的表面物理化学、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环境催化以及光催化的研究工作。报告概要:主要讲述了纳米材料最常用的三种形貌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特点以及粒度分析的方法和在纳米材料研究方面的应用实例。目前最常用的形貌分析方法是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视场广,样品制备简单,不会产生信息失真,可以观察形貌以及实现颗粒大小的分布统计。透射电镜可以观察纳米材料的形貌和颗粒大小,但视野范围小,样品制备过程容易产生大颗粒的丢失现象,但可以区分聚集态和一次粒子的信息。原子力显微镜可以观察薄膜的颗粒大小,也可以观察分散态的纳米材料的形貌及大小。此外,还可以测量颗粒的厚度以及薄膜的粗糙度分布。激光粒度仪是测量颗粒大小常用的方法,但无法观察纳米材料的形貌,是一种统计颗粒直径分布,容易失真。此外,很多纳米材料分散在溶液中,可能是水合方式存在,获得的是水合颗粒大小的分布,并不是真实的材料颗粒大小,但可以获得粒度分布的信息。此外,通过XRD和拉曼光谱还可以获得纳米材料晶粒大小的数据。报告二:基于PeakForce Tapping模式的纳米材料表征报告人: 孙昊布鲁克中国北方区客户服务主管报告提纲:PeakForce Tapping是由Bruker公司发明的一种新的基本成像模式。与传统的Contact、Tapping模式相比,PeakForce Tapping具有探针-样品作用力小、能够自动优化反馈回路、能够进行定量力学成像等优点。基于PeakForce Tapping模式,Bruker公司发展了一系列扩展成像技术,如智能成像(ScanAsyst),它可以轻易实现绝大部分常见样品的扫描参数自动优化,使刚入门的客户也能非常容易地得到专家级的图像;定量纳米力学成像(PeakForce QNM)可以在扫描形貌的同时实时定量地分析出样品的模量与粘滞力,为纳米力学测量带来了革新;峰值力表面电势测量(PFKPFM)与峰值力导电性测量(PFTUNA)使得在软样品表面同时的电学和力学测量成为可能。在这个Webinar中,我们将介绍基于PeakForce Tapping的一系列新的成像技术在纳米表征中的应用。报告三:纳米材料的粒度表征报告人:方瑛HORIBA 应用工程师报告概要: 颗粒的尺寸会影响纳米材料的各种性能,而溶液的电位则会影响纳米乳液的稳定性。纳米颗粒分析仪可以表征纳米颗粒的粒径和电位,报告会介绍粒径和Zeta电位的测试原理,重点会介绍颗粒分析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报告四:尺度表征用纳米标准样品报告人:刘忍肖博士,高级工程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主要工作领域为纳米技术标准化,承担了十余项纳米技术标准制修订、纳米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研制工作;从事与纳米技术相关的标准化科研工作,参与两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和一项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报告提纲:纳米标准样品概况;尺度表征用纳米标准样品;示例:粒度、台阶高度纳米标准样品。报名条件:仪器信息网个人用户,自助报名当天参会。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链接。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231436_574762_2507958_3.png仪器信息网“纳米材料的形貌及粒度表征”网络主题研讨会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ubjectInsidePage/1749

  • 【求助】关于纳米颗粒粒度仪

    由于工作的关系,需要了解一下有关测量纳米颗粒的粒度仪,以前在德国新帕泰克有限公司的报告会,其中介绍到他们公司的光子交叉相关光谱法来纳米颗粒的,另外好像电镜也可以,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信息吗?我想知道的更多一些,哪位知道的还请不吝赐教,谢谢!

  • 【求助】纳米粒子能进GCMS吗

    请问大家 我的样品是用一种纳米粒子催化剂催化而来 纳米粒子经离心后大部分已除去 但因离心机达不到那么高的转速 还有一定量的残留 而且这种纳米粒子会团聚 我这样的样品可以进GCMS吗

  • 靶向生物分解纳米粒子可有效消除炎症

    中国科技网 讯(记者常丽君)据物理学家组织网3月19日(北京时间)报道,来自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BWH)、哥伦比亚大学医疗中心等研究人员,共同开发出一种不到100纳米的微小纳米粒子,能装载并释放一种促消炎的肽类药。通过小鼠实验证明,这些纳米粒子具有强力促分解效果,能选择性地进驻受伤组织部位,以可控方式在一段时间内缓慢释放出治疗药物。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3月18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发炎是身体抵抗外来生物入侵和组织创伤的自然防御机制。在急性炎症中,病原体或炎症媒介会被清除出去,达到一种动态平衡;但在慢性炎症中,这种消解反应被削弱而导致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目前普遍认为,消炎功能受损是动脉粥样硬化、关节炎、神经退化、癌症等疾病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研究人员解释说,这些纳米粒子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是专门设计瞄准炎症组织的细胞外微环境的,能缓慢释放强效消炎药分散在炎症组织中,药物与被激活的白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结合,使白细胞安静下来。论文合著者、哥伦比亚大学医疗中心医生艾拉·塔巴斯说:“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利用机体固有的预防发炎机制,与其他抗炎措施不同,不会被身体防御机制削弱并能促进组织修复。” 这种自组装的靶向纳米粒子由首尾相连的3条链组成的聚合物构成。其中一条链能装载并缓慢释放治疗药物,如实验中所用的是一种能模拟膜联蛋白A1促分解作用的肽;另一条链赋予纳米粒子潜入组织的能力,让它们能在系统管理之下长期流通;第三条链赋予纳米粒子导航的能力,让它们能瞄准胶原蛋白IV以到达血管壁。由于这些纳米粒子能有选择地粘住受伤的脉管系统,并在需要的地方释放所携带的抗炎药,所以能有目标地高效消炎。 “这些靶向聚合纳米粒子能阻止嗜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渗透到伤病部位,即使只有很少量,也能阻止它们分泌下一步的信号分子,从而避免了高度炎症和进一步的并发症。”论文合著者、BWH博士后纳茨拉·卡玛丽说。 纳米粒子能选择性地与受伤血管结合,将对一些常见疾病产生深远影响。目前,BWH正在研究促分解纳米药物在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斑方面的可能性。 总编辑圈点 人人都要与炎症纠缠一生。慢性炎症是白细胞久战不下的结果。器官得了慢性炎症,往往没有明显痛感,却导致亚健康状态,继而是各种难治的大病。如果美国医学家的新发明得以应用,我们或许能得到一种灵验的保健药——它在身体内“消肿祛毒”,让人恢复精力和健康,即所谓“治未病”。纳米药物靶向治疗的概念极其诱人,在下一个十年将仍然是研究的热点。 《科技日报》 2013-03-20 (一版)

  • 葛根芩连汤成分间自组装纳米粒改善伊立替康所致肠毒性作用研究

    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形式,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多样,化学成分存在游离态、结合态、络合态等多种化学结构形态,因此,汤液常包含了真溶液、胶体溶液、混悬液等多种相态分散体系。现代对中药汤剂质量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汤液中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但中药成分在煎煮过程中极易发生相互作用,成分间产生范德华力、氢键、静电作用、π-π堆积等物理相互作用,或美拉德反应、氧化反应、水解反应等化学反应[1],从而形成成分聚集体,影响汤液中中药成分的形态和含量。近年来,研究者发现中药汤剂中普遍存在纳米级颗粒[2],尤其是中药成分在煎煮过程经非共价键作用力自组装形成的颗粒、凝胶、纤维等聚集体,常表现出抗炎、镇痛、抗菌等生物活性[3]。如完茂林等[4]研究发现,22种中草药水煎液中均存在大量纳米级颗粒;Zhang等[5]研究发现黄连解毒汤(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HJD)中产生的聚集物主要由黄芩苷和小檗碱相互作用形成;Li等[6]证实了小檗碱可分别与黄芩苷、汉黄芩苷通过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共同驱动自组装成纳米粒;Tian等[7]发现通过大黄酸氢键分层、小檗碱π-π堆积与静电相互作用,形成小檗碱在内、大黄酸在外的核-壳纳米结构。除此之外,有研究者证实HJD水煎中化学成分结合而产生的聚集物具有确切的抗神经细胞损伤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且聚集物的效果优于上清液[5];葛根芩连汤(Gegen Qinlian Decoction,GQD)的组成性聚集物比可溶性成分具有更强的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8]。关于中药汤剂成分互作形成纳米聚集体与其药效作用具有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索。 GQD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该方由君药葛根、臣药黄连、黄芩,佐使药甘草组成[9],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三萜类及三萜皂苷类等成分。GQD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伤寒、胃肠型感冒等属表证未解,里热甚者,现代研究发现其具有解热抗菌、抗炎止泻、降糖调脂、抗心律失常、抗缺氧和增强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10-11]。抗肿瘤药物伊立替康(CPT-11)[12]临床应用过程常引起患者严重肠毒性,即迟发性腹泻,导致病人产生脱水、营养不良、电解质失衡、感染等症状,进而可能导致肾功能障碍、心脏疾病或免疫破坏,甚至死亡。目前,临床常用洛派丁胺、醋托啡烷、布地奈德等药物缓解腹泻[12-14],但效果并不理想。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GQD可显著缓解CPT-11所致的迟发性腹泻,通过降低小鼠腹泻发生率和死亡率,减轻小鼠肠道损伤,抑制炎症因子及降低肠道酶活性等来发挥减毒作用[15-16],但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方式有待于深入研究。 基于中药汤剂中广泛存在成分间相互作用形成聚集体,本研究拟选用源自GQD的6种有效成分(小檗碱、巴马汀、汉黄芩苷、黄芩苷、葛根素、甘草酸),考察成分间组合形成自组装纳米粒的能力和特性,同时基于GQD有效缓解CPT-11肠毒性的药理作用,考察制备得到的几种自组装纳米粒药效作用,从成分互作角度揭示GQD物质基础与药效的相关性,为揭示中药配伍煎煮科学内涵提供新思路。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与试剂 Agilent1260型高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仪[/color][/url],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DF-101S型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上海邦西仪器科技有限公司;Litesizer 500型纳米粒度及ζ电位分析仪,上海安东帕商贸有限公司;HT78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日立高新技术(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Scientz-10N型冷冻干燥机,宁波新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5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翱艺仪器上海有限公司;Thermo Scientific Nicolet iS5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MK3型酶标仪,芬兰雷勃集团公司;Fresco17型冷冻离心机,美国Thermo Scientific公司;UPR-Ⅱ-10T型优普系列超纯水器,四川优普超纯科技有限公司。 盐酸伊立替康(CPT-11),批号A0813A,质量分数≥99%,大连美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照品小檗碱(批号AZBI1408)、汉黄芩苷(批号AF21110611)、黄芩苷(批号AZCD1316)、葛根素(批号AFBL0953)、巴马汀(批号AFCB0951)、甘草酸(批号AFCE1008),质量分数≥98%,成都埃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批号20230804)、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批号20230628)、IL-10(批号20230628)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成都诺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Bradford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批号032023230523,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水为实验室超纯水;甲醇、甲酸、磷酸,色谱纯,上海西格玛奥德里奇贸易有限公司;四氢呋喃、丙酮,色谱级,成都市诺尔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2 动物 ICR种雄性小鼠,体质量(20±2)g,购自斯贝福(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许可证:SCXK(京)2019-0010。动物实验均按照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和成都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的议定书(批准文号2020DL-126)规范执行。 2 方法与结果 2.1 组分纳米粒的制备 GQD中有黄连、黄芩、葛根、甘草4种药味,黄连代表性有效成分小檗碱和巴马汀,黄芩代表性有效成分汉黄芩苷和黄芩苷,葛根代表性有效成分葛根素,甘草代表性有效成分甘草酸。采用溶剂挥发法,分别制备小檗碱-汉黄芩苷自组装纳米粒(berberine-wogonoside nanoparticles,Ber-Wog NPs)、小檗碱-葛根素自组装纳米粒(berberine-puerarin nanoparticles,Ber-Pue NPs)、黄芩苷-葛根素自组装纳米粒(baicalin-puerarin nanoparticles,Bai-Pue NPs)、黄芩苷-巴马汀自组装纳米粒(baicalin-palmatine nanoparticles,Bai-Pal NPs)、黄芩苷-甘草酸自组装纳米粒(baicalin-glycyrrhizic acid nanoparticles,Bai-GA NPs)。 精密称定小檗碱3.36 mg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精密称定汉黄芩苷4.60 mg溶解于四氢呋喃,按照两者物质的量比为1∶1,将有机相缓慢匀速滴加至水相,边滴加边搅拌,滴加完毕后于在磁力搅拌器上37℃恒温400 r/min搅拌1 h,待有机溶剂挥尽后,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Ber-Wog NPs。同法,制备Ber-Pue NPs、Bai-Pue NPs、Bai-Pal NPs、Bai-GA NPs。 2.2 组分纳米粒的表征 2.2.1 组分纳米粒理化性质 如图1所示,所形成的5种纳米粒均为透明溶液,其中Ber-Wog NPs、Ber-Pue NPs、Bai-Pal NPs呈淡黄色,Bai-Pue NPs和Bai-GA NPs呈无色,且静置稳定性较好。取10 μL样品溶液于碳膜铜网上,静置1 min后将多余液体从铜网边缘除去,将3%磷钨酸水溶液滴加1滴至铜网表面,负染2 min后用滤纸吸附多余染料,待液体挥干后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拍摄其形态,结果见图1,TEM显示5种纳米粒均呈现出球状型。量取1 mL纳米溶液,采用Litesizer 500纳米粒度仪测定纳米溶液粒径分布,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5种纳米粒平均粒径均在200 nm左右,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均小于0.25,粒径分布较均匀,分散性较好。 2.2.2 包封率与载药量的测定 (1)小檗碱、巴马汀、葛根素的HPLC色谱条件[17]:色谱柱为Sunfire C18柱(150 mm×3.0 mm,3.5 μm)。流动相为水-甲醇,检测波长:346 nm(小檗碱、巴马汀),250 nm(葛根素);体积流量1 mL/min;进样量10 μL;柱温25 ℃;梯度洗脱:0~10 min,30%甲醇;10~15 min,30%~82%甲醇;15~18 min,82%~85%甲醇;18~20 min,85%~30%甲醇。 (2)甘草酸的HPLC色谱条件[18]:色谱柱为Sunfire C18柱(150 mm×3.0 mm,3.5 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甲醇(25∶75);检测波长250 nm;体积流量1.0 mL/min;进样量10 μL;柱温25 ℃;等度洗脱20 min。 (3)黄芩苷、汉黄芩苷的HPLC色谱条件[19]:色谱柱为Sunfire C18柱(150 mm×3.0 mm,3.5 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甲醇(35∶65);检测波长280 nm;体积流量1.0 mL/min;进样量20 μL;柱温30 ℃;等度洗脱10 min。 (4)包封率与载药量的测定:分别精密量取0.5 mL Ber-Wog NPs、Ber-Pue NPs、Bai-Pue NPs、Bai-Pal NPs、Bai-GA NPs于超滤离心管中,在超速离心机上以30 000 r/min,离心半径为4.44 cm,超速离心20 min。取外管滤液0.2 mL,用甲醇定容至2 mL,超声20 min(频率40 kHz、功率100 W),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游离药物质量浓度。 另取未经离心的纳米溶液0.2 mL,至2 mL量瓶中,按照“2.2.2”项下方法操作测定样品中小檗碱、汉黄芩苷、黄芩苷、葛根素、巴马汀、甘草酸的含量,根据公式计算包封率和载药量,结果如表2所示。 包封率=(投入药量-游离药量)/投入药量 载药量=(投入药量-游离药量)/投入总药量 2.2.3 组分自组装纳米的光谱特性 (1)紫外光谱测定: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后,会影响共轭基团电子排布,因此可根据紫外可见光谱的变化推测物质相互作用规律[20]。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200~500 nm对自组装纳米进行扫描,并与2种游离成分的光谱进行对比。结果如图2所示,小檗碱的特征吸收峰在228、263、344 nm,汉黄芩苷的特征吸收峰在205、273 nm,Ber-Wog NPs在206、271、343 nm处出现较强吸收峰,具有与游离小檗碱和汉黄芩苷的特征,但Ber-Wog NPs的吸收峰出现从游离汉黄芩苷273~271 nm的微小蓝移,从游离小檗碱的344~343 nm的微小蓝移,表明小檗碱和汉黄芩苷在Ber-Wog NPs中存在非共价键作用。 同理,Ber-Pue NPs紫外光谱也具有游离小檗碱和葛根素的特征吸收峰,但存在从游离小檗碱的228、263、344 nm吸收峰蓝移至204、262、331 nm处,而游离葛根素的203、252 nm红移,表明小檗碱和葛根素在Ber-Pue NPs中存在非共价键作用。Bai-Pue NPs紫外光谱也具有游离黄芩苷和葛根素的特征吸收峰,但存在从游离黄芩苷的286、317 nm吸收峰蓝移至206、271、316 nm处,而游离葛根素的203、252 nm红移,表明黄芩苷和葛根素在Bai-Pue NPs中存在非共价键作用。 Bai-Pal NPs在205、275、329 nm处出现较强吸收峰,具有游离黄芩苷和巴马汀的特征吸收峰,但存在从游离黄芩苷的286 nm吸收峰蓝移至275 nm处,317 nm红移至329 nm处,而游离巴马汀的201、274 nm红移至205、275 nm处,341 nm蓝移至329 nm处,表明黄芩苷和葛根素在Bai-Pue NPs中存在非共价键作用。Bai-Ga NPs紫外光谱也具有游离黄芩苷和甘草酸的特征吸收峰,但存在从游离黄芩苷的286、317 nm吸收峰蓝移至271、316 nm处,而游离甘草酸的258 nm红移,表明黄芩苷和甘草酸在Bai-GA NPs中存在非共价键作用。由此可得,5种制剂自组装纳米粒存在两两成分间非共价键相互作用。 (2)傅里叶红外光谱的测定: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对5种自组装纳米药物的光谱性质进行测定,扫描范围为4 000~400 cm?1,与其组成成分游离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分子间非共价键力的类型。如图3所示,Ber-Wog NPs中具有类似于游离小檗碱和汉黄芩苷的特征吸收带,但小檗碱中C=N伸缩振动峰在1 601.58 cm?1处,在形成Ber-Wog NPs后向高波段移动至1 635.89 cm?1,汉黄芩苷中C-O伸缩振动峰1 129.50 cm?1,在形成Ber-Wog NPs后向高波段移动至1 145.97 cm?1,由此证明Ber-Wog NPs中小檗碱和汉黄芩苷存在π-π堆积作用。 同理,Ber-Pue NPs中具有类似于游离小檗碱和葛根素的特征吸收带,但小檗碱中的C-O伸缩振动峰在1 103.16 cm?1,在形成Ber-Pue NPs后向低波段移动至1 069.33 cm?1,葛根素中吡喃葡萄糖上的-OH的弯曲振动峰在1 407.22 cm?1,在形成Ber-Pue NPs后向高波段移动至1 457.19 cm?1,由此证明Ber-Pue NPs中小檗碱和葛根素存在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Bai-Pue NPs中具有类似于游离黄芩苷和葛根素的特征吸收带,但黄芩苷的C=O的伸缩振动峰在1 660.82 cm?1,-OH的弯曲振动峰在1 407.30 cm?1,在形成Bai-Pue NPs后向低波段分别移动至1 636.98 cm?1和1 394.63 cm?1,葛根素中的C=O的伸缩振动峰在1 632.42 cm?1,在形成Bai-Pue NPs后向高波段移动至1 636.98 cm?1,由此证明Bai-Pue NPs中黄芩苷和葛根素存在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 Ber-Pal NPs中具有类似游离黄芩苷和巴马汀的特征吸收带,但黄芩苷的C=O的伸缩振动峰在1 660.82 cm?1,-OH的弯曲振动峰在1 407.30 cm?1,在形成Bai-Pal NPs后向低波数移动至1637.54 cm?1和1 397.39 cm?1,巴马汀中的C=N的伸缩振动峰在1 604.41 cm?1,在形成Bai-Pal NPs后向低波段移动至1 554.87 cm?1,由此证明Bai-Pal NPs中黄芩苷和巴马汀存在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Ber-GA NPs中具有类似游离黄芩苷和甘草酸的特征吸收带,但黄芩苷的C=O的伸缩振动峰在1 660.82 cm?1,-OH的弯曲振动峰在1 407.30 cm?1,在形成Bai-Pal NPs后向低波数移动至1 626.67 cm?1,-OH向高波数移动至1 418.16 cm?1,甘草酸中的伸缩振动峰C=O在1 655.10 cm?1,在形成Bai-Pal NPs后向低波数移动至1 626.67 cm?1,由此证明Bai-GA NPs中黄芩苷和甘草酸存在氢键缔合。 2.3 组分自组装纳米的分子对接 PubChem数据库(https://www.ncbi.nlm.nih.gov/ pccompound/)下载小檗碱、汉黄芩苷、黄芩苷、葛根素、甘草酸、巴马汀的SDF文件。用OpenBabel-2.4.1将SDF文件转换为MOL2文件。AutoDock Tools 1.5.7优化小分子结构,利用软件AutoDock Vina 1.1.2进行分子对接,记录最低结合能,一般认为结合能越低,结合性越好,通常认为结合能低于0时,能自发进行,且分子结合能小于?17.78 kJ/mol,分子与靶点有一定的结合活性;小于?23.01 kJ/mol,分子与靶点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小于?33.47 kJ/mol,分子与靶点的结合具有强烈的活性。因此,选择结合自由能(binding free energy,G)最低的对接模型,作为最适合分子模拟的结合模型[21],并用PyMOL 2.5.7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 结果如图4和表3所示,Ber-Wog NPs中存在分子间π-π堆积相互作用,小檗碱与汉黄芩苷的G为?17.15 kJ/mol;Ber-Pue NPs中存在氢键和π-π堆积相互作用,小檗碱与葛根素的G为?17.99 kJ/mol;Bai-Pue NPs中存在氢键和π-π堆积相互作用,黄芩苷与葛根素的G为?16.32 kJ/mol;Bai-Pal NPs中存在氢键和π-π堆积相互作用,黄芩苷与巴马汀的G为?18.41 kJ/mol;BAI-GA NPs中存在氢键,且黄芩苷与甘草酸的G为?24.27 kJ/mol。因此,采用分子对接模型表明所形成的5种自组装纳米的自组装机制均与成分间形成氢键和π-π堆积等非共价键作用相关。 2.4 组分自组装纳米缓解CPT-11所致迟发性腹泻作用研究 2.4.1 CPT-11致迟发性腹泻模型建立、分组与给药 取健康ICR雄性小鼠,体质量(20±2)g,实验开始前将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每天自由饮水、进食,随后分为7组,对照组、模型组、Ber-Wog NPs组、Ber-Pue NPs组、Bai-Pue NPs组、Bai-Pal NPs组、Bai-GA NPs组,每组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均以45 mg/kg剂量连续ip CPT-11,连续注射4 d,每天1次,建立CPT-11致迟发性腹泻模型[15,22],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自第1天造模开始,Ber-Wog NPs组按照20.0 mg/(kg?d)小檗碱和85.4 mg/(kg?d)汉黄芩苷剂量给予小鼠ig;Ber-Pue NPs组按照20.0 mg/(kg?d)小檗碱和19.4 mg/(kg?d)葛根素剂量ig,Bai-Pue NPs组按照20.0 mg/(kg?d)黄芩苷和30.6 mg/(kg?d)葛根素剂量ig;Bai-Pal NPs组按照20.0 mg/(kg?d)黄芩苷和9.9 mg/(kg?d)巴马汀剂量ig;Bai-GA NPs组按照20.0 mg/(kg?d)黄芩苷和63.4 mg/(kg?d)甘草酸剂量ig,对照组和模型组ig等量蒸馏水,持续给药10 d,每天2次,至第11天断颈处死小鼠,同时取结肠组织,用于后续检测。在给药期间每天记录小鼠体质量、粪便、状态等用于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按照表4标准进行DAI评分,S1、S2和S3分别代表体质量减轻评分、粪便状态评分和血便评分,根据下列等式计算出DAI评分。 DAI=(S1+S2+S3)/3 通过SPSS 26.0软件分析多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实验数据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LSD)法检验。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2 小鼠一般情况 如图5-A所示,对照组小鼠体质量在实验期间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逐渐下降;与模型组比较,而各制剂组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小鼠体质量的减少,第10天小鼠体质量平均值为对照组(38.71±2.13)g、模型组(22.10±1.31)g、Ber-Wog NPs组(25.80±2.54)g、Ber-Pue NPs组(24.10±2.79)g、Bai-Pue NPs组(25.73±3.84)g、Bai-Pal NPs组(23.94±3.95)g、Bai-GA NPs组(26.53±3.97)g。如图5-B所示,根据DAI评分可得对照组小鼠大便正常,而小鼠在注射CPT-11的4 d后大便逐渐出现便稀湿软色黄,肛周污秽。各制剂组一定程度可缓解小鼠腹泻情况,未见明显便血,症状轻于CPT-11组。如图5-C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存活率为37.5%,Ber-Wog NPs、Ber-Pue NPs、Bai-Pue NPs、Bai-Pal NPs、Bai-GA NPs存活率分别为50.0%、75.0%、62.5%、62.5%、50.0%。如图5-D所示,对照组结肠壁厚薄适中,结肠黏膜完整且清晰可见成型的粪便,无红肿、充血等肉眼可见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结肠组织肠管缩小变细,其长度变短,结肠黏膜呈暗红色,充血水肿比较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制剂组肠管稍变细,结肠黏膜比之色淡稍红,少见有充血、水肿和溃烂情况,可一定程度抑制CPT-11所致结肠萎缩,其中根据测量结肠平均长度发现制剂组中抑制CPT-11结肠萎缩的效果由高到低分别为Bai-Pue NPs、Ber-Pue NPs、Bai-GA NPs、Bai-Pal NPs、Ber-Wog NPs。 2.4.3 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影响 如图6所示,对照组黏膜结构完整,基本无病变,细胞紧密排列,小鼠肠隐窝和绒毛清晰完整,胞核较清晰可见;模型组表示出严重的凝固性坏死,结肠黏膜可见缺损,黏膜肿胀,出血及炎性渗出,大量隐窝结构破坏,细胞核形态不一,并伴有大量细胞炎性浸润;Ber-Pue NPs组和Bai-GA NPs组黏膜组织无异常,基本无病变,且未看到黏膜中的炎性细胞浸润,隐窝及绒毛结构正常,细胞排列正常;而Bai-Pue NPs、Bai-Pal NPs、Ber-Wog NPs组均可见黏膜层少量细胞脱落,并伴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但与模型组相比,Bai-Pue NPs、Bai-Pal NPs、Ber-Wog NPs组可缓解结肠黏膜的出血及炎性渗出。 2.4.4 对小鼠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和IL-10含量的影响 CPT-11导致的迟发性腹泻发生时会有大量炎症细胞聚集,分泌大量炎症因子,其中TNF-α和IL-1β为促炎因子,IL-10为抑炎因子。各组对CPT-11所致的炎症因子的影响如表5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TNF-α、IL-1β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制剂组均能降低TNF-α的含量(P<0.05),其中Ber-Pue NPs组相比Ber-Wog NPs与Bai-Pal NPs这2个制剂组显著降低(P<0.05),Bai-GA NPs组相比Bai-Pal NPs组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制剂组均能降低IL-1β的含量(P<0.05),其中Ber-Pue NPs组相比Ber-Wog NPs与Bai-Pal NPs这2个制剂组显著降低(P<0.05),Bai-GA NPs相比Ber-Wog NPs与Bai-Pal NPs这2个制剂组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制剂组IL-10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Ber-Pue NPs组相比Ber-Wog NPs和Bai-Pal NPs这2个制剂组显著升高(P<0.05)。 3 讨论 自组装纳米粒主要通过π-π堆积、范德华力、氢键、静电相互作用、卤键等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力结合形成,尤其是分子间氢键,自主装作用力主要由氢键之间或其他非共价键的协同作用所构成。分子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力结合时,可形成单一氢键和多重氢键,氢键的多重性越强,分子之间的结合能和稳定性越强[23]。如Li等[24]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双氢青蒿素纳米颗粒;Wang等[25]将紫杉醇和桦木酸通过氢键和疏水作用形成自组装纳米粒。在本研究中,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实验表明,5种纳米粒的组装均是通过分子间非共价键作用形成;分子对接模型进一步提示,其形成机制与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或氢键相关。 在本研究中,为证实GQD中的成分是否具有结合成纳米粒的趋向性,选取GQD中含量较高的的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汉黄芩苷、葛根素、黄芩苷、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