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沥青路面试验仪

仪器信息网沥青路面试验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沥青路面试验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沥青路面试验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沥青路面试验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沥青路面试验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沥青路面试验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沥青路面试验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沥青路面试验仪相关的资讯

  • 充分挖掘设备潜能,推动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创新研发
    2023年8月初,欧美大地邀请了意大利CONTROLS公司的技术工程师Jesse Bedra来华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内部培训。此次培训旨在进一步提高欧美大地国内技术服务团队对于UTM等沥青混合料多功能道路材料试验机的操作水平和培训水平,更好的服务国内客户。自欧美大地2018年成为意大利CONTROLS公司的中国合作伙伴以来,双方一直致力于提高为中国用户服务的水平,此次实地培训也是时隔3年,双方组织的一次重要技术培训活动。此次培训首先由Jesse在会议室内进行了动态试验机控制技术的理论培训,为大家深入讲解PID控制的理论和注意事项。随后的几天,在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和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3个用户的实验室内,使用各种类型的动态试验机(液压的UTM-30和UTM-130,电动的AsphaltQube),及传统的UTS软件和新版的UTS Neutron软件实际开展了多个试验方法的实际操作培训。在此次培训的试验方法中,不但选择了国内用户目前普遍熟悉的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JTG E20-T0738)和四点小梁弯曲疲劳寿命试验(JTG E20-T0739),还关注了其他应用不普遍,但今后可能借鉴的美国、欧洲的方法体系及欧美标准,并了解了低温性能试验新方法的研究进展。这三个方面的培训内容,即针对目前国内客户普遍关心的试验方法,又涵盖了沥青路面材料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对于欧美大地更好的协助客户,推动创新研发起着重要作用。 方向1:欧盟方法欧盟在确定沥青路面材料设计参数时,除法国主要使用梯形梁2点弯曲试验方法外,其他主要使用间接拉伸的试验方法,2018年更新的EN 12697-26刚度模量试验方法中增加了方法F间接拉伸动态模量试验方法(德国AL-SP-Asphalt-09)。在评价疲劳性能时,则可以使用EN-12697-24疲劳试验方法中的方法E。与我国交通行业标准选择的单轴压缩动态模量和四点小梁疲劳试验方法相比,间接拉伸试验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试件获取更加方便,甚至能够直接使用现场取芯的试件和马歇尔试件进行试验。相比之下,单轴压缩动态模量和四点小梁弯曲疲劳的试件获取要麻烦一些,这也是目前制约方法推广普及的原因之一。因此,提高间接拉伸试验的操作和培训水平,有助于我们满足国内众多欧洲留学归来的专家学者的研究需要,也可以在部分情况下试件获取困难时使用现场芯样或马歇尔试件来对路面性能给予评价。间接拉伸试验(左-动态模量/右-疲劳寿命)方向2:美国方向继我们邀请Richard Kim教授在国内就基于AMPT的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体系开展理论教学推广后,我们再次请Jesse就试验的实际操作进行了深入培训。而且,基于目前国内AMPT用户数量较少,而UTM类型的动态试验机较多的现状,我们此次培训AASHTO T400 S-VECD(原TP105,目前已成为正式试验标准)和AASHTO TP134 SSR试验是基于AsphaltQube和UTM试验机进行的,实测结果表明:即使用户没有AMPT,也可以成功开展相关试验研究。(AMPT作为开发整套体系的试验设备基础,操作上要更加方便)PASSFlexTM试验方法培训(左-SVECD/右-SSR)基于目前国内试验方法体系仍重视四点小梁疲劳试验,以及要兼顾低温性能评价的现状,资金预算有限的用户,可以考虑购买AsphaltQube系列电动多功能动态试验机。AsphaltQube系列通过将AMPT的三轴室改变为环境箱,增加了荷载量程(最大±30KN动态),扩大了温控范围(最大-40℃~+80℃),并可以进行四点小梁弯曲疲劳试验,以及低温性能试验。同时还具有环保,集成度高,移动性强,操作便利等优势,是用于替代UTM-30的动态试验机产品。电动型AsphaltQube动态试验机方向3:低温性能评价新方法目前我国行业标准中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试验方法是JTG E20 T0715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方法,一般称作“三点小梁弯曲试验”。但该试验方法因为数据离散性大,业内同行普遍对这种试验方法感到不满意。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同行提出了多种试验方法希望替代三点小梁弯曲试验。这些主要的方法有:(1) AASHTO T394(原TP105) SCB,低温半圆弯曲试验;(2) AASHTO TP10-93 TSRST,约束试件温度应力试验;(3) ASTM D8303 UTSST,单轴温度应力应变试验;(4) ASTM D7313 DCT,碟型试件偏心拉伸试验;(5) EN 12697-46低温性能试验方法。 在这些方法中,我们主要选择了方法1和2作为了此次培训的主要内容。原因在于:(1) 低温SCB试验方法与DCT试验方法大同小异,都是基于断裂能理论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相比低温SCB,DCT试验方法目前没有进入AASHTO试验规范体系,试件制备过于复杂(需要特制的切缝机和钻芯机),全球应用也不够多。(2) TSRST试验方法在美国和欧盟都是行业标准的一部分,国内对此方法比较熟悉,有很多单位开展过相关研究。UTSST试验方法是在TSRST试验的基础上增加了测量沥青混合料在低温条件下无约束的收缩应变,因此,试验操作是类似的,理解了TSRST,也就理解了UTSST。低温性能试验方法培训(左-TSRST冻断/右-低温SCB)此次在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和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的3个实验室进行培训,使得制造商、技术服务工程师与用户,有了更多现场交流的机会。在欧美大地的技术服务团队加强了对动态试验机的理解、对以上试验方法的理解、提高了试验的操作水平、提高数据质量,为今后帮助用户充分挖掘设备潜能,顺利开展试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的同时,还解答了全国用户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与现场用户进行了沟通,加深了用户对于动态试验机的认知,对于将动态试验机更好的应用于沥青混合料未来发展与研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结语:在此,感谢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和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3个用户在场地,设备,试件等基础条件方面的大力支持。如想进一步了解情况,请登录欧美大地仪器官网咨询。
  • 海关专家详解石油沥青及关键技术指标
    石油沥青简介石油沥青是原油加工过程中的一种产品,在常温下是黑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的液体、半固体或固体,主要含有可溶于氯仿的烃类及非烃类衍生物,其性质和组成随原油来源及生产方法的不同而变化。从元素组成上,石油沥青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及非金属(氧、硫、氮)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其元素组成主要是碳(80~87%)、氢(10~15%);其余是非烃元素,如氧、硫、氮等(<3%);此外,还含有一些微量的金属元素。 从组份分析,石油沥青的主要组分是油分、树脂和地沥青质,还含2~3%的沥青碳和似碳物,还含有蜡。沥青中的油分和树脂能浸润沥青质。沥青的结构以地沥青质为核心,吸附部分树脂和油分,构成胶团。虽然目前对于沥青质的分子结构尚无定论,但是一般认为可以把沥青质分子看成是由若干个单元片所构成,每个单元片中含有一个芳环-环烷环系,分之中单元片之间由以碳原子为主的链连接。此类单元片的结构大体可以用下图1所示的结构模式来表示。应强调的是,这仅仅是一个虚拟的模式,并不是单元片实际的分子结构。 沥青状组分单元片结构模式示意图石油沥青评价体系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道路沥青的评价体系有三种,即针入度分级体系、粘度分级体系和PG分级体系。 针入度分级体系是由针入度、软化点、延度、闪点、溶解度、蜡含量、抗老化等指标构成,是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体系;粘度体系主要考虑了沥青的高温性能,主要是由粘度、针入度、老化、延度和闪点组成;PG分级体系是美国联邦公路局研究的成果,是以气候分区确定沥青的使用范围。目前针入度评价体系是我国技术规范中采用的评价体系。由于我国石油应用的行业比较广泛,制定相应标准的部门包括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生产加工领域的石油化工部门、应用领域的交通部,采用的评价标准也因行业不同、用途不同而有差异。就以70号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为例,针对三种技术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汇总如下表所示。三种技术标准对比表70号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项 目 国家标准 (GB/T15180-2010) 中石化1 标准 (Q/SHR 003 - 2000) 交通部标准 * (JTG F40-2004) 针入度(25℃,100g, 5s),1/10mm 60~80 60~80 60~80 针入度指数 PI//-1.5~1.0延度(10℃,5cm/min),cm 不小于 // 15 延度(15℃,5cm/min),cm 不小于 100 150100 软化点(环球法),℃ 44~57 46~54 ≮46溶解度(三氯乙烯),% 不小于 99.0 99.5 99.5 闪点,(开口)℃ 不小于 230 230 260 密度(25℃),g/cm3 实测1.00~1.05 实测蜡含量,%(m/m) 不大于 3.0 2.0 2.2 60℃动力粘度,Pa 不小于//160薄膜烘箱试验(163℃,5h) 质量变化,% 不大于 0.8 0.5 0.8 针入度比,% 不小于 55 6861 延度(10℃,5cm/min),cm不小于 //6 延度(15℃,5cm/min),cm 不小于 30 100/*:交通部JTG F40-2004中给出的是70号A等级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从上表分析中可以看出,国家标准综合考虑了全国性的实际情况,对沥青指标的要求总体上相对宽松,如延度指标的试验条件为15℃,而交通部标准中还规定了10℃的延度;软化点、蜡含量、针入度比及溶解度等指标较石化标准和交通部标准也相对较低。对比分析中Q/SHR 003-2000 与JTG F40-2004可以发现,Q/SHR003-2000标准在部分指标上对要高于交通部标准,如15℃延度、蜡含量及质量损失等指标。交通部标准根据道路应用实际情况加强了低温性能的指标要求,新增了10℃延度及60℃动力粘度检测指标,以及针入度指数。关键技术指标1、针入度沥青的针入度与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具有密切的关系,是我国选择沥青标号的最主要依据。针入度表示沥青软硬程度和稠度、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反映在一定条件下沥青的相对黏度的指标,是指在规定温度条件下,以规定质量的标准针经过规定时间贯入沥青试样的深度,以 0.1mm计,如图所示。针入度测试示意图2、高温稳定性指标高温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慢速荷载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最典型的高温变形就是车辙。车辙的产生是路面破坏的起点,在车辙下凹处如果不能够很好的排除,就容易导致水损害。车辙处积水还是行车的安全隐患,行车舒适性变差。所以车辙等高温稳定性破坏的后果严重,必须加以防止。在抵抗高温变形中,沥青起到重要的作用,SHRP研究表明沥青的性能提供了40%的抗车辙能力,所以准确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指标非常的关键。目前,用于表征沥青高温稳定性的指标主要有软化点、粘度。沥青软化点是人为选定的沥青由固态到液态度转变温度的范围中的一个条件粘度,同时也是沥青达到规定条件粘度时的温度。一般来说,沥青软化点越高,沥青的温度稳定性越好。因此,软化点即是反映沥青材料温度稳定性的一项指标,又是沥青粘度的一种量度,我国乃至许多国家均把沥青软化点作为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软化点作为我国道路沥青最常用的三大指标之一,为一般技术人员所熟悉,数值表达也很直观,直接与表示路面发软变形的程度相关联,较高的软化点可以抵抗高温永久变形。粘度是对流体流变特性的一种量度,反映流体发生流动时其内部分子间摩擦阻力的大小。粘度大的沥青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小的剪切变形,弹性恢复性能好,残留的永久性塑性变形小,其抵抗车辙的性能好。60℃粘度指标常作为反映沥青在盛夏季节耐热性的指标。粘度的测试方法比较多,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旋转粘度、标准粘度、恩式粘度等。目前我们采用比较多的是旋转粘度,采用的是布洛克菲尔德黏度计进行测试。旋转粘度是由淹没在沥青试样内转子的阻力力矩和转动的速率计算所得,旋转粘度本质上是剪应力与剪变率的比值,单位Pa• s。旋转粘度测定的是沥青的表观粘度。3、低温性能指标沥青的低温性能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低温性能直接与路面的功能相关。目前道路沥青的技术规范中,评价低温的指标是延度。脆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表征沥青的低温性能。SHRP研究计划中提出两种评价指标,分别是BBR和DDT。路用沥青的延度是通过在规定的速度和温度下,拉伸标准试件的两端直到断裂的长度,用以表征沥青的延伸性。所谓延性是指受到外力拉伸作用时,所能承受的塑性变形能力,用于衡量沥青的内聚力。沥青的延度与沥青路面的低温抗裂性密切相关。一般而言,沥青延度越大,说明沥青柔性越好,在低温下开裂的风险就越小。沥青延度示意图脆点的实际意义是沥青弹性破坏的界限,作为一种低温抗开裂的指标。通过图4这个沥青形态分布可以看出,软化点到脆点的温度范围是沥青的弹塑性范围,也就是同时兼顾高温和低温性能的范围,所以性能好的沥青软化点要高,脆点要低。粘弹性形态分布图4、温度敏感性指标 沥青的感温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目前用来评价沥青感温性的指标主要有针入度指数PI值,针入度粘度指数PVN和复数模量指数GTS。目前纳入技术规范中的只有针入度指数。针入度指数是由下列公式 计算来的,依据就是针入度的对数与温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A就是直线的斜率。针入度粘度指数是麦克劳德提出的,用25℃的针入度和60℃的粘度计算出来的,见公式3 。对于PI和PVN两个指标哪个更能表征沥青的感温性,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北美和加拿大的学者们比较认可针入度粘度指数,而我国学者指出针入度粘度指数在表征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上存在弊端,与针入度指数PI值相冲突。 在美国SHRP研究计划中,提出了复数模量指数,就是复数模量的双对数与温度的对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线性关系的斜率就作为复数模量指数,详见公式4。 由于复数模量的测试温度范围是28~76℃,可以表征沥青中温和高温区的感温性。下表给出了三个感温性指标的优缺点,其实将针入度指数和复数模量指数相结合可以有效的评价沥青的感温性,但是由于复数模量的测试采用的仪器弯曲梁流变仪,价格较贵,普及比较困难。三种温度敏感性指标的优缺点PIPVNGTS参数针入度针入度,粘度复数模量温度15℃,25℃,30℃25℃~60℃(或135℃)28℃~76℃试验仪器针入度仪针入度仪和粘度仪动态剪切流变仪试验时间长较短较长优点试验设备普及,容易操作。试验设备较普及,评价温度区间较宽。温度区域很宽,数据采集点的温度差很小,能够反映沥青流变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缺点评价温度区域较窄,无法反映整个使用范围内的性能变化,针入度属于条件性指标,计算结果受试验方法精度的影响很大。数据采集点的温度差较大,无法准确反映沥青随温度变化的趋势。试验设备不普及,其准确性和适用性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对操作者要求高。5、抗老化指标由于沥青组成的不稳定性,因此抗老化指标也是表征沥青性能的重要指标。目前评价沥青老化性能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自然老化方法,第二种时室内模拟老化的方法。在自然老化方法中,主要有大气老化实验法和路用性能跟踪实验法。大气老化法就是将沥青放在一定的容器中,放在室外固定的位置经受风吹日晒,一定时间后对沥青进行测试;路用沥青跟踪试验法就是将沥青铺建在道路上后,一定时间后从路面中取样,将沥青从石料表明分离出来后进行评价和测试。室内模拟沥青老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短期老化,有薄膜烘箱法(TFOT)和旋转薄膜烘箱法(RTFOT),模拟的是沥青和石料拌合过程中的老化程度,还有一种是长期老化,采用的是压力老化法(PAV),模拟的是在道路上使用10年后的沥青的老化程度。日本和加拿大的沥青联合试验研究对TFOT和RTFOT做出了评价认为TFOT试验的精度虽高,但重现性较低,且对于不同的沥青未必给予同等程度的老化效果。而RTFOT试验则不仅精度高,且重现性也好,尤其是对于不同的沥青能给予同等程度的老化影响。但是众多研究表明,两种试验的结果大体上是相当的,因此许多与沥青有关的标准中注明两种试验方法可以相互替代。目前压力老化容器试验(PAV)已经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标准长期老化方法,并已经被许多国家推广采用。但压力老化容器试验(PAV)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主要考虑到了动态车载、氧、热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并未涉及紫外光与氧的联合作用及水分对沥青性能及组分的影响。6、蜡含量蜡含量是评价沥青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沥青中含有较高的腊,高温时,会使沥青变软,导致出现车辙;低温时,容易使沥青变脆,使得沥青路面出现开裂;同时蜡可以降低沥青和石料之间的粘附性,使得沥青和石料发生剥离,此外,沥青中含有蜡的话会使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降低,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目前蜡含量的测试方法比较多,有裂解法、吸附法、硫化法、色谱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等,目前我国采用的是裂解法。裂解法测试沥青的蜡含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影响因素很多、主要过程是先在高温条件下蒸馏,将蜡蒸馏出来,在用无水乙醚和乙醇的混合液溶解后,在低温条件下让腊析出,在通过洗涤将析出蜡纯化,再用石油醚溶解将蜡从漏斗中洗脱下来,再通过蒸发和真空干燥等恒重得到腊的含量。(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泰州海关 才洪美)
  • 交通运输部: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获批准
    近日,中交西筑参与的“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改建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这是行业在公路建设方面的又一次合力前行。   据了解,该实验室由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长安大学、中交西筑和河南高远等5家单位共同组建。该项目在共建单位现有的研发和试验条件基础上,重点建设预防性养护装备研发平台、沥青路面再生装备研发平台、路面检测装备研发平台、材料加工装备研发平台、公路养护装备标准化及智能化控制研发平台、新材料与施工工艺研发平台等,以及相关产品性能试验场等配套设施。中交西筑将主要负责沥青路面再生装备研发平台建设,重点解决公路养护装备存在的技术瓶颈。   在保证优质选材和原材料采购的基础上,中交西筑在行业内率先对所有产品的各类钢材实行“预处理”,并进行烘干加工,从而达到提高所有产品金属构件抗腐蚀的能力,延长产品使用寿命。中交西筑先进的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和激光切割机,可对各类板材进行精确切割,系统误差降到最低。同时,其还拥有先进的数字加工中心,能够确保零部件的精确度和互换性,而热处理车间可自主完成各类材料的热处理工艺,满足高品质产品的技术要求。此外,中交西筑采用了埋弧自动焊接工艺和伸缩式移动喷漆房和整机涂装生产线,生产线配置了先进的污水及废气处理站和天然气烘干设备,在提高产品寿命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了设备制造对环境的损害。多年来,中交西筑积累了丰富的制造经验,形成了完善的装配制作工艺,并不遗余力地推动着技术进步,并引领着行业发展。   本次实验室的建立将成为中交西筑新的突破点,公司表示将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硬件优势,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并努力创新,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壁垒,开展新型高效的公路养护装备技术研发与工程化试验,加强实验室人才培养与技术交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而具体到公司自身发展来说,实验室的持续推进将提升中交西筑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满足我国交通建设领域对再生设备国产化的需要。
  • 新疆首条沙漠高速路设有13个实验室
    6月7日,在新疆第一条沙漠高速路国道216线五彩湾至大黄山高速公路施工现场,这里的13个实验室引起了记者极大的兴趣,包括留样室、力学室、检测室等,每间实验室都有各种仪器和检测设备及各种土质,工作人员对不同土质进行精测检验、筛选,化验石头、土质。   这里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部,沙漠比例高达41.8%,沿线部分地表盐渍化程度较重,大部分路基必须换填非盐渍土才能施工,水土保持综合防治要求高。因此,这条路由曾在陕西修建过中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的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代建。   “这也是一条" 科研路"该公司副总经理兼新疆项目代建指挥部指挥长宋志锋说,技术难题主要是如何用风积沙填筑路基,其次涉及防风固沙,风积沙填筑路基的施工工艺、检测方法、压实标准及质量控制等诸多技术问题。为此,他们专门建立了中心试验区。   实验中心主任谭宏岩说,这些实验室主要是对从路基到路面各层的原材料、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实验,以取得设计路面所需要的重要参数,这也是修这条路的第一道关口,通过对土、集料、水泥、路基路面等十几项试验检测,才能确定这段路该如何用料,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   “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每修500米,都要取土反复检测实验。”他说。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路基便道修筑和路基清表工作,正地组织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房建工程等施工项目人员和机械设备进场,完成水泥稳定砂砾拌合站等后续施工项目临时设施详细规划和建设工作。   新疆首条沙漠公路是从轮台县到民丰县,1995年9月建成通车,全长522公里,是世界上在流动沙漠中修建的最长等级公路。新疆第二条沙漠公路是从拉尔至和田,沥青路面于2007年10月1日通车,全长424公里。但和修建沙漠公路相比,建沙漠高速路……   “可以说,这条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就是科研试验的过程,在施工中试验,在试验中研究,既为指导全线施工探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施工规范、标准,又填补了新疆沙漠高速公路修筑、养护的技术空白。 ”宋志锋说。   因线路地处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经常有野马、羚羊、狼、鹅喉羚和黄羊等国家级保护动物,降水量及地下水源少,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环境,这条公路共设计建造110个动物通道和沿线保护网,比青藏铁路多77处。施工人员采取了施工车辆走固定路线减少占地、车辆禁止鸣笛、施工用土到200公里以外的地方取土等措施。
  •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立项《水产品中13 种邻苯二甲酸酯单酯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等十项团体标准
    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及相关专家技术审核,现对《水产品中13 种邻苯二甲酸酯单酯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等十项团体标准进行立项,特此公告。1《大丝束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CI20234282《高强度复合材料锚杆及附件》CI20234293《水产品中13 种邻苯二甲酸酯单酯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CI20234304《深海宽频地震成像技术规范》CI20234315《碱性电解水制氢有机无机复合隔膜》CI20234326《钙钛矿电池用镀膜设备技术规范》CI20234337《工程机械用轮胎耐久性测试技术指南》CI20234348《光伏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评价规范》CI20234359《石英晶体元器件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规范》CI202343610《基于蒙特卡洛法的沥青路面多指标可靠度评价规程》CI2023437请标准起草单位对标准质量严格把关,广泛听取意见,按计划递交标准征求意见稿。为使立项标准的制订更加科学合理,欢迎与立项标准有关的科研、使用、管理单位或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该项标准的编制工作。如有单位或者个人对标准项目存在异议,请在公告之日起15日内将意见反馈至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9号恒兴大厦13层F联系人:郑华林 86-10-62652520或13910851718Email :bzw@ciapst.org传 真:86-10-62652068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2023年10月26日关于开展《大丝束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团体标准立项通知.pdf关于开展《高强度复合材料锚杆及附件》团体标准立项通知.pdf关于开展《水产品中13 种邻苯二甲酸酯单酯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团体标准立项通知.pdf关于开展《深海宽频地震成像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立项通知.pdf关于开展《碱性电解水制氢有机无机复合隔膜》团体标准立项通知.pdf关于开展《钙钛矿电池用镀膜设备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立项通知.pdf关于开展《工程机械用轮胎耐久性测试技术指南》团体标准立项通知.pdf关于开展《光伏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立项通知.pdf关于开展《石英晶体元器件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立项通知.pdf关于开展《基于蒙特卡洛法的沥青路面多指标可靠度评价规程》团体标准立项通知.pdf
  • 江苏交控绿色双碳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
    7月18日,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绿色双碳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 江苏交控绿色双碳研究院由养护技术公司运营管理,以“实现碳中和基础理论与减污降碳关键技术突破”为核心任务,负责江苏交控在绿色双碳政策研究、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应用评价及双碳检测监测等方面的工作。围绕“一出战略思想、二出关键技术、三出综合示范”目标,双碳研究院一方面将发挥绿色双碳政策指导和技术管理的平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将“内引外联”引入国内外知名行业专家,联合一流科研院所、科技公司、实体企业等,形成集绿色双碳政策理论研究、减污降碳科技攻关、关键成果转化为一体的产学研用实践平台。 作为江苏交控系统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排头兵”,近年来,养护技术公司在环保领域持续创新,在废旧材料综合再生、道路综合降噪、路面径流防治、节能减排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开发了干涉型声屏障、微孔复合吸声屏体、就地热再生技术、泡沫温拌沥青路面等低碳技术。其中,高速公路综合降噪技术试验段结果显示,创新研发的声屏障插入损失值达7.2-12.1dB,较传统降噪方式可增加降噪量5-7dB,得到行业专家高度肯定。
  • 仪器仪表行业不免税目录调整新情况
    《新的不免税目录》中机械设备有997种,与《原不免税目录》相比,新增加260种,多数属于提高了设备技术规格。各行业调整的主要情况如下:   仪器仪表行业《新目录》规定88种,比《原目录》增加55种,主要有:大型分散型工业过程控制设备(DCS),工业无损检测设备,测距仪、平衡试验机,温度测量仪表,5种压力、物位、流量测量仪表,液量计,5种温度自动控制装置,压力、物位、流量自动控制装置,调节阀等。提高设备技术规格的主要有5种气象仪器。   工程机械行业《新目录》规定44种,比《原目录》增加5种,即挖掘装载机、盾构机、全断面掘进机、旋挖钻机、沥青路面铣刨机。提高技术规格的有23种:压路机,内燃叉车及集装箱叉车,电瓶叉车,平地机,自行式铲运机和拖式铲运机,筒式柴油打桩机,液压打桩锤,连续墙液压抓斗,钻探机,稳定土路面拌合机,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拖式泵,履带式起重机。   农机行业《新目录》规定11种,比《原目录》增加4种,主要是机动割草机,手扶拖拉机,喷灌设备 提高技术规格的谷物联合收割机,由170马力提高到200马力 其余部分与原规定一致。   内燃机行业《新目录》规定9种,比《原目录》增加2种,其他均为提高技术规格,由原定的额定功率≤132.39kW,提高到≤300kW。   石化通用行业《新目录》规定154种,比《原目录》增加46种,主要有:加氢反应器,轴流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离心式制冷机组 (输出功率≤3000kW),螺杆式制冷机组,计量泵,往复泵,电动潜油泵,潜水电泵,气体分离设备用的精馏塔、板翅式换热器、膨胀机,柔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凸版印刷机,以及5种分离设备,3种过滤净化设备,16种废污水处理设备和15种塑料加工机械等 提高技术规格的主要有:制氧机由≤30000m3/h提高到50000m3/h,单张纸胶印机由≤15000张/h提高到≤16000张/h,卷筒纸胶印机由≤60000张/h提高到≤65000张/h,锅炉给水泵扬程由≤2800m3/h提高到≤4200m3/h,循环水泵流量由 ≤4800m3/h提高到≤5400m3/h等。   重型矿山行业《新目录》规定116种,比《原目录》增加24种,主要有:6种破碎、研磨设备,螺旋输送机,混匀取料机,液压支架等 提高技术规格的有:冷连轧机板宽由1.7m提高到≤2m,线材轧机由≤100m/s提高到所有规格 其余多数产品与原规定一致。   机床工具行业《新目录》规定141种,比《原目录》增加37种,主要有数控镗铣加工中心,数控重型卧式车床,数控重型立式车床,数控重型磨床,数控龙门铣床,数控重型滚齿机,数控镗铣床,数控坐标镗床、磨床,组合机床,龙门式加工中心和部分规格的矫直(平)机、锻造用压力机等。数控机床中,提高了一批机床的技术规格并以加工精度作为衡量指标。如双柱、四柱万能液压机由≤2000t提高到≤4000t 数控折弯机由≤160t提高到所有规格 数控冲模回转头压力机由≤60t提高到所有规格 数控板带剪切机床由板厚×宽≤8mm×4000mm提高到≤12mm×4000mm,以及卧式车削加工中心、数控磨床等。非数控机床,《新目录》作了重大调整,规定所有非数控机床进口都不予免税,包括非数控的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加工机床等。一批木工机械、铸造机械、量具量仪也提高了技术规格,扩大了不免税范围。   文化办公设备行业《新目录》规定51种,比《原目录》增加32种,主要有:数码相机、放映机、幻灯机、缩微阅读机、9种光学元件以及14种照相机及零附件。4种照片放大机及缩片机和4种彩色扩印设备都由部分产品扩大到全部产品。复印设备(包括多功能一体机)也由部分产品扩大到全部产品和零部件。   电工电器行业《新目录》规定155种,比《原目录》增加48种。   包装食品机械行业《新目录》规定18种,比《原目录》增加7种,主要有:瓶子或其他容器的洗涤、干燥设备以及杀菌设备,玻璃瓶灌装设备,贴标机,易拉罐灌装设备,固体、液体充填包装机等。提高设备技术规格的有:三片罐生产设备,聚脂瓶饮料灌装设备,瓦楞板生产设备,模切机等。   汽车行业《新目录》规定210种,与《原目录》相同。
  •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检验检测机构监控结果有效性技术规范》等11项安徽省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
    各有关单位、相关专家:《检验检测机构监控结果有效性技术规范》等11项安徽省地方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按照《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公开征求意见。如有修改意见或建议,请填写《安徽省地方标准征求意见表》,于2024年5月10日前以邮件形式反馈给联系人(详见附件),逾期不复函,视为无异议。序号标准名称项目计划号联系人及联系方式1检验检测机构监控结果有效性技术规范2023-3-10戴福文 13856008556 dfw66@126.com21∶5000 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成果资料汇交技术要求2023-2-43魏灵辉 13855138790 13855138790@163.com3养老机构服务评价工作指南2023-2-28佟雷雷 15055553720 0558-2215929525994703@qq.com4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2021-1-31何祥亮 13965016392 13579959@qq.com5健康体检机构 体检服务质量控制规范2023-2-180姚 蓓  13003005544 1291531887@qq.com6中华鳖稚、幼鳖养殖技术规程2023-1-22王 芬 13155650990  wangfen523@163.com7银鲫养殖技术规程2023-1-19蒋阳阳 15056038972  kyyang1987@163.com8团头鲂人工繁殖技术规程2023-2-919陆基圆池养殖技术规程 第2部分:鳜2023-2-9410公路加筋土桥台技术指南 第1部分:非承重式加筋土桥台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2022-2-166 周世睿 0551-63756864 1031350960@qq.com 11低温环保沥青路面技术规程2023-3-108 文件下载征求意见标准文本.zip
  • 北京公示推荐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附名单)
    按照“北京市推荐国家奖工作规程”,北京市共优选出25个项目推荐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拟推荐项目在北京市科委网站和奖励办网站同时向社会进行公示。  自公布之日起10日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项目和项目完成人、完成单位持有异议的,应当以书面方式向我办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客观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凡匿名或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方式: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综合部),海淀区四季青路7号院2号楼,邮政编码:100195。  附件:北京市推荐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目录推荐号项目名称拟推荐奖种101-2001原子气体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自然科学奖101-2002面向癌症诊断的功能无机纳米颗粒的合成与性能调控自然科学奖101-2003纳米材料绿色印刷及液滴操控机理自然科学奖101-2004肿瘤新靶点CD146的发现及靶向治疗自然科学奖101-300122-14纳米集成电路器件工艺先导技术技术发明奖101-3002基于主被动柔性的工业机器人高精度、高适应性作业关键技术及应用技术发明奖101-3003全热回收的天然气高效清洁供热技术及应用技术发明奖101-3004商用车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式并联混合动力系统关键技术技术发明奖101-3005电力线路行波保护关键技术及装置技术发明奖101-4001帕金森病预警和早期诊疗创新技术研究与推广科技进步奖101-4002面向海量语音数据的识别、检索和内容分析技术研发及应用科技进步奖101-4003配子胚胎发育研究与生育力改善新方法的应用科技进步奖101-4004治疗恶性肿瘤靶向药物人源化尼妥珠单抗的研发及产业化科技进步奖101-4005京津冀地面沉降多元场耦合模式及其重大工程应用科技进步奖101-4006高效沥青路面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进步奖101-4007能量功率兼顾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技术科技进步奖101-4008乘用车关键技术创新及其在绅宝D70系列化车型开发中的应用科技进步奖101-4009城市面源污染控制与水环境质量改善成套技术与应用科技进步奖101-4010高光效低能耗LED智能植物工厂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科技进步奖101-4011颅脑和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修复的技术与临床应用科技进步奖101-4012特大型冶金煤气干法除尘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创新及应用科技进步奖101-4013测绘数字航空遥感关键技术、装备与应用研究科技进步奖101-4014符合DCI规范的集群式电影放映服务器关键技术与应用科技进步奖101-4015颅面形态信息学研究与应用科技进步奖101-4201华能清能院CO2近零排放新一代清洁煤发电技术创新团队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2017年1月10日
  •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酱腌菜咸胚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等29项地方标准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大型游乐设施作业人员实际操作技能考核规范》等29项地方标准,现予公布(见附件)。附件:地方标准发布目录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3月26日附件地方标准发布目录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批准日期实施日期ICS编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1DB43/T 2917-2024大型游乐设施作业人员实际操作技能考核规范2024/3/262024/5/2603.040A182DB43/T 2918-2024电梯无纸化维护保养工作规范2024/3/262024/5/2603.040A183DB43/T 2919-2024煤系石墨鉴别2024/3/262024/5/2673.080D594DB43/T 2920-2024医养结合机构基本护理服务规范2024/3/262024/5/2611.020C015DB43/T 2921-2024医养结合机构远程医疗照护服务管理规范2024/3/262024/5/2611.020C016DB43/T 2922-2024医养结合机构中医健康服务规范2024/3/262024/5/2611.020C017DB43/T 2923-2024通用机场治安反恐防范要求2024/3/262024/5/2613.320A918DB43/T 262-2024代替DB43/T 262-2014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024/3/262024/5/2691.180P329DB43/T 2924-2024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指南2024/3/262024/5/2601.120.01A0010DB43/T 2925-2024医院卓越服务规范2024/3/262024/5/2603.080.01A2011DB43/T 2926-2024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运营管理基本规范2024/3/262024/5/2603.080.01A2012DB43/T 2927-2024中医护理门诊建设与管理规范2024/3/262024/5/2611.020C0113DB43/T 2928-2024客运架空索道运行维护导则2024/3/262024/5/2645.100J8114DB43/T 2929-2024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建设管理规范2024/3/262024/5/2603.220.20R1015DB43/T 2930-2024集贸市场公平秤计量管理规范2024/3/262024/5/2617.100A5316DB43/T 2931-2024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转向架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声学监测系统 技术要求2024/3/262024/5/2645.060S3317DB43/T 2932-2024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能量管理系统技术要求2024/3/262024/5/2629.280S8018DB43/T 2933-2024排水降噪沥青路面养护技术2024/3/262024/5/2693.080.10P6619DB43/T 2934-2024木质定制家具通用质量管理规范2024/3/262024/5/2697.140Y8020DB43/T 2935.1-2024硬质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第 1 部分:地矿和耐磨类2024/3/262024/5/2627.010F0121DB43/T 2936-2024工业循环水系统评价技术规范2024/3/262024/5/2627.010F0122DB43/T 2937-2024茶梨育苗技术规程2024/3/262024/5/2665.020.40B6023DB43/T 2938-2024铰接型装配式框架梁锚固技术规范2024/3/262024/5/2693.080.10P6624DB43/T 2939-2024酱腌菜咸胚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2024/3/262024/5/2697.220.10Y5525DB43/T 2940-2024酱腌菜咸胚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2024/3/262024/5/2697.220.10Y5526DB43/T 2941-2024烧结墙体材料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2024/3/262024/5/2627.010F0127DB43/T 2942-2024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2024/3/262024/5/2665.020.40B6428DB43/T 2943-2024樱花栽培技术规程2024/3/262024/5/2665.020.40B6029DB43/T 2944-2024工程机械出口二手机维修及再制造通用技术要求2024/3/262024/5/2601.110J01
  • 这一领域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又有新要求!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动车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补充技术要求》的通知市监检测函〔2022〕1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现将修订后的《机动车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补充技术要求》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确保机动车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工作顺利转版实施。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2022年12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机动车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补充技术要求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机动车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以及相关文件规定,制定本补充技术要求。第二条 本补充技术要求所称机动车检验机构包括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和排放检验的机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按照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标准,对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开展安全技术检验的机构。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的规范或者地方的有关规定,对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开展排放检验的机构。第三条 对机动车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评审应符合本补充技术要求。第四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经营范围涉及机动车维修、维护、销售的,应确保机动车检验业务与其他相关业务之间的独立运行,保证检验的公正性。第二章 技术能力评审要求第五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应具备《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38900)适用车辆类型中的一类或几类车型的安全技术检验全部项目检验能力,同时应具备《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8285)、《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GB 3847)或其他排放标准中对应车型的排放检验能力(不适用的除外)。 第六条 具有多场所的机动车检验机构,每一个检验场所都应具备一类或几类车辆类型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全部项目检验能力和对应车型的排放检验能力,具备独立开展机动车检验的完整检验能力和服务能力。第三章 人员评审要求第七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应按照资质认定要求,配置相应的检验人员。机动车检验机构检验人员应包括(但不限于):登录员、外观检验员、底盘部件检验员、引车员、OBD查验员、排放检验员等。检验人员的检验能力应与所承担的机动车检验工作相匹配。第八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应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确认其满足技术能力要求后方可从事相关岗位的检验工作。第九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验人员数量应与检测线数量及日检验车辆数量相匹配,满足机动车检验的要求。第十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应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熟悉机动车理论与构造、排放控制系统基础知识与组成、熟悉各检验工位业务、流程及相关专业知识,熟悉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结构及性能,熟练掌握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第十一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并从事相关检验检测工作三年及以上,或者具备同等能力。大型客车、校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检验授权签字人为具有同等能力人员时,从事相关检验检测工作时限要求在原有要求基础上增加两年。本条所称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是指:车辆工程、动力工程(内燃机)、汽车运用工程、汽车维修工程、汽车检测(技术)、汽车设计制造、汽车试验、汽车服务工程及机械工程、道路运输安全、机电制造、自动化控制、环境工程和环境监测类等技术职称。本条所称同等能力是指:符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规定的同等能力要求;或者车辆工程、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专业大学本科毕业,机动车设计、制造、装配、检测、维修、鉴定评估、整形及改装、汽车电子、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新能源等专业大学专科毕业,从事相关检验检测工作三年及以上;或者具有机动车检测、机动车维修、汽车制造、汽车装调、工程机械维修类等技师及以上技能资格(等级),从事相关检验检测工作三年及以上。本条所称从事相关检验检测工作是指:在检验检测机构从事机动车整车检验、在机动车生产企业从事整车检验、在汽车修理企业从事整车检验、从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动车排放检验、机动车综合性能检验工作。第十二条 机动车检验引车员应持有与检验车型相对应的有效机动车驾驶证,并具有两年以上驾龄。第十三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应与机动车检验人员签订劳动、聘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检验人员应签订诚信检验承诺书,承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要求开展机动车检验工作。第四章 场所设施评审要求第十四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应具有所有权或者完全使用权的固定工作场所,其工作环境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第十五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场地、建筑物等设施应满足承检车型检验项目和安全作业的要求,并设置相应的办公、检验、服务等区域。办公区域应设置办公室、档案室(分类存放技术档案、车辆档案)、机房。检验区域应设置预检区、外检区、车辆底盘部件检验区(可与具备其功能的检验区合并)、检测车间(仪器设备自动控制区)、底盘动态检验区、行车制动性能路试检验区(适用时)、驻车制动性能路试检验区、整备/空车质量和外廓尺寸检验区(适用时)。外检区应设置外检棚或外检车间。在检验区域内对车辆进行有移动性质的检测时应封闭管理,有隔离设施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确保检验安全。第十六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内部道路应为水泥或者沥青路面,并做到视线良好、保持畅通,道路的长度、宽度、转弯半径应满足承检车型的正常行驶要求。第十七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应合理规划场内行车路线。应设置足够的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引导牌、安全标志等。场内交通标志标线信息应简洁、清晰、连续且指向明确,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的规定,确保车辆和人员通行安全和进出顺畅。第十八条 车辆底盘部件检验操作空间应当满足检验要求,有良好的照明、通风、信号等设施,地沟周围有车辆防坠入措施。进出地沟楼梯通道应设置在地沟侧面,进出口有安全护栏,或有其他能够保护车辆底盘部件检验人员的安全措施,且不影响车辆通行。使用举升装置进行检验的场地应留有足够的工作和避险空间。 第十九条 检测车间应为固定建筑,通风、照明、排水、防雨、防火等满足安全防护要求。检测车间的长度、宽度、内部空间、各工位空间及间隔距离和检测车间出入门应满足相应检验车型和检验项目的要求。检测车间应充分考虑空气的流通,必要时安装车辆废气排出装置,降低车间内的空气污染,确保排放检验车间通风良好,排放检验区域不发生机动车排气累积或聚集。检测车间应铺设易清除污物的硬地面(如水泥、水磨石等),地面强度应满足被检车辆的承载要求;行车地面纵向和横向坡度不大于0.1%;制动性能检测设备前后的行车地面附着系数应当不小于0.7(大型车辆检测线6m内、小型车辆检测线3m内,使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时除外),或有其他防止制动检验时车辆后滑的措施。检测车间出入门应分别设置,不得混用。检测车间内人行通道(如有)应当设置隔离栏和标志,与检验通道隔离,宽度不小于1m。检测车间出入口应设有引车道和必要的交通标志。第二十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应具备行车制动路试车道,车道长度和宽度应当满足检验工作的要求。路试车道应铺设平坦、硬实、清洁的水泥或者沥青路面,设置规范的交通标志标线,纵向坡度不大于1%、轮胎与地面间的附着系数不小于0.7。总质量小于等于3500㎏的车辆路试车道,有效长度不少于80m,宽度不少于6m;总质量大于3500㎏的车辆路试车道,有效长度不少于100m,宽度不少于6m;或经过实测满足承检车型要求。路试车道应设有安全标识和安全防护措施。不得在楼顶、地下室和场区外等区域设置路试车道。采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非营运小型、微型载客汽车行车制动性能时,可不具备路试车道。第二十一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应具备驻车坡道或配备满足《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38900)要求的驻车制动仪器设备。驻车坡道应满足以下要求:坡度15%(适用时)和20%,坡道宽度比承检车型的最大宽度宽1m。并设有安全标识和安全防护措施。不得在楼顶、地下室和场区外等区域设置驻车坡道。第二十二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场区内应具备底盘动态检验区,其长度和宽度应满足承检车型要求。第二十三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停车场地面积应当与检验能力和日检验车辆数量相适应。停车场地应为水泥、沥青或者其他硬地面,能承受车辆的碾压;场内应划分停车线和车辆行驶通道,保持进出口畅通;满足消防等安全要求;布局合理,标线指示牌清晰,能够保证检验流程顺畅,尽量避免产生车辆交叉干扰,如无法避免时应增设有效管控措施。第五章 仪器设备评审要求第二十四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应依据其申请的检验检测能力范围配备满足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及相关标准物质。机动车检验的主要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如制动检验台、轮(轴)重仪(地磅)、侧滑检验台、前照灯检测仪、外廓尺寸自动测量装置、底盘测功机、底盘间隙仪等,应为固定式设备,自动控制的仪器设备应安装在检测车间内。摩托车和三轮汽车的主要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可采用移动式设备。机动车检验机构对使用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应拥有所有权。第二十五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应保证用于检验检测并对结果有影响的软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经过验证,以及进行维护、变更、升级后的再验证,并加以唯一性标识。机动车检验机构应确保用于检验检测的软件的唯一性、完整性,不得擅自修改软件,确需升级的,应记录版本号、时间和功能修改说明。第六章 管理体系评审要求第二十六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应在服务区域的明显位置,公示由其法定代表人或最高管理者签署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公正性和诚信承诺。第二十七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应制定客户信息保密制度,保密内容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委托方提交的文件与资料;(二)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所涉及的委托方信息;(三)检验员在现场检验时获得的信息,包括检验结论等;(四)机动车检验机构从客户以外的渠道(如监管机构、投诉人)获得的有关客户的信息。第二十八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不得对机动车检验进行分包。第二十九条 对检验不合格的车辆,机动车检验机构应一次性书面告知送检人不合格内容,当出现不适宜继续进行检验的项目除外。第三十条 机动车检验使用的固定式检验检测仪器,应具有数据通讯接口,能够进行联网控制和计算机联网。机动车检验机构不得改变联网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测试原理、分辨率、测量结果数据的有效位数和检验结果,排放检验结果的修约应按生态环境部门的要求执行。固定式检验检测设备,应采用数字式数据处理二次仪表,包括:工控计算机、单片机、单板机、数字信号处理系统(DSP 数字信号处器)等。第三十一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应建立记录管理程序,保护和备份以电子形式存储的记录,防止未经授权的侵入或修改。第三十二条 机动车检验记录(包括复检记录、路试记录及电子形式存储的记录)应通过纸质签名、电子媒介或者其他途径记录检验员个人身份标识并可追溯到检验员。检验员个人身份标识应具有唯一性,并保证安全,防止盗用和误用。授权签字人、检验员、受理人员采用电子签名的,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保留相应的影像资料或具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功能,确保记录可追溯。第三十三条 机动车检验报告中所有项目的检验结果应能追溯到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和检验记录的编号应具有唯一性并对应。第三十四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不得在已出具的检验报告上做任何修改。如确需对检验报告进行修改,应将已出具的报告收回、作废,发出新的报告,必要时重新进行检验。第三十五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在保证安全、完整、可追溯的前提下,可使用电子形式存储的记录和报告代替纸质文本存档。第三十六条 车辆检验报告与检验记录(包括初、复检记录和路试记录)保存期应不少于六年,机动车排放检验报告的电子档案保存期应不少于十年。机动车检验机构应保存机动车检验过程中每一次检验的检验报告和检验记录。与公安、生态环境、交通运输部门联接的与检验相关的监控视频、图像和数据信息的保存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执行。第三十七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应在服务大厅设立公示栏,公示其服务承诺、资质信息、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收费标准等信息和车辆检验流程图。第三十八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在开展机动车检验过程中应提供以下服务:(一)预约检车服务,并保障预约车辆优先检验;(二)“交钥匙工程”服务,检验工作由检验机构工作人员一次性负责办结。整合窗口服务流程,实现全流程一窗办理。办事窗口实行排队叫号管理;(三)服务大厅设置综合咨询台,提供取号和咨询服务;设置电子屏幕,实时显示车辆检测情况;(四)在明显位置公示监督举报电话、设置举报箱,及时妥善回应群众合理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部门在以上要求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关机动车检验机构服务规范或标准。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具备一类、二类维修资质的汽车品牌销售服务企业试点开展非营运小型、微型载客汽车检验,申请资质认定评审要求按照《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优化车检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实施。第四十条 本补充技术要求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原国家认监委于2015年9月24日发布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评审补充要求》同时废止。
  •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环境中新污染物检测样品前处理规范》等41项地方标准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室内冰雪景观建筑技术标准》等41项地方标准,现予以公告(名单详见附件)。附件:2024年黑龙江省地方标准批准目录(41项)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8月30日附件2024年黑龙江省地方标准批准目录(41项)序号地方标准编号地方标准名称代替号中标分类号ICS号省级行政主管部门1DB23/T 3792—2024室内冰雪景观建筑技术标准P 3991.140.99省住建厅2DB23/T 3793—2024雪地自行车赛事组织服务规范Y 5597.220.20省体育局3DB23/T 3794—2024冬季铁人三项赛事组织服务规范Y 5597.220.20省体育局4DB23/T 3795—2024稻渔共作环境污染评价与生态修复技术规程Z 0013.020省生态环境厅5DB23/T 3796—2024秸秆基生物炭对农田土壤镉的原位钝化技术规程Z 0513.080省生态环境厅6DB23/T 3797—2024农田黑土酞酸酯污染防控技术规程Z 0013.020省生态环境厅7DB23/T 3798—2024环境与健康监测技术规范Z 1013.020.99省生态环境厅8DB23/T 3799—2024水生态环境污染损害调查技术规范Z 0413.020.01省生态环境厅9DB23/T 3800—2024清洁生产审核技术指南 水力发电业Z 0413.020.01省生态环境厅10DB23/T 3801—2024环境中新污染物检测样品前处理规范Z 1013.020省生态环境厅11DB23/T 3802—2024黑龙江省企业数字化转型咨询诊断工作指南A 1203.080省工信厅12DB23/T 3803—2024农用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动态监测技术规范Z 1013.080省生态环境厅13DB23/T 3804—2024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规范Z 5013.028省生态环境厅14DB23/T 3805—2024公路工程建设期信息模型应用规范P 0793.080.01省交通运输厅15DB23/T 3806—2024公路工程建设期信息模型构建规范P 6693.080省交通运输厅16DB23/T 3807—2024智慧高速公路交通诱导标志设置规范P 6693.080.01省交通运输厅17DB23/T 3808—2024独柱支撑梁式桥抗倾覆加固技术规范P 2893.040省交通运输厅18DB23/T 3809—2024软件工程竣工验收指南L 7735.080省工信厅19DB23/T 3810—2024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数字化监测与控制规程P 4191.140.60省住建厅20DB23/T 3811—2024土壤原生动物监测技术规范Z 1013.080省生态环境厅21DB23/T 3812—2024道路运输车辆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第1部分 平台技术要求R 0703.220.20省交通运输厅22DB23/T 3813—2024公路智能自助收费系统技术规范R 0703.220.20省交通运输厅23DB23/T 3814—2024秸秆纤维沥青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 6693.080.20省交通运输厅24DB23/T 3815—2024流态粉煤灰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 6693.080.99省交通运输厅25DB23/T 3816—2024公路沥青路面超薄铺装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 6693.080.20省交通运输厅26DB23/T 3817—2024黑龙江省城市道路更新设计规程P 5193.080省住建厅27DB23/T 1167—2024装配式聚苯模块保温系统技术规程DB23/T 1167—2017P 3391.010.30省住建厅28DB23/T 3818—2024黑龙江省绿色矿山建设评估规范D 1073.020省自然资源厅29DB23/T 3819—2024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信用等级划分规范A 1203.080.99省工信厅30DB23/T 3820—2024工业互联网综合平台数据质量管理规范L 6735.240.50省工信厅31DB23/T 3821—2024黑龙江省超低能耗建筑用外门窗应用技术规程P 3291.060.50省住建厅32DB23/T 3822—2024黑龙江省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检测技术标准P 2293.020省住建厅33DB23/T 3823—2024黑龙江省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热回收新风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 4891.140.30省住建厅34DB23/T 3824—2024挡土墙技术状况评定规范P 2093.020省交通运输厅35DB23/T 3825—2024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化系统建设指南L 6735.240.99省交通运输厅36DB23/T 3826—2024车路协同应用测试规程P 6635.080.99省交通运输厅37DB23/T 3827—2024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指南 滑雪场建设项目Z 0013.020.01省生态环境厅38DB23/T 3828—2024黑龙江省排污许可填报技术指南Z 0013.030省生态环境厅39DB23/T 3829—2024降雪中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规范Z 1013.020.40省生态环境厅40DB23/T 3830—2024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技术规范Z 1013.060省生态环境厅41DB23/T 3831—2024地下水环境监测服务规范Z 1013.060省生态环境厅
  • 教育部推荐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字[2013]60号)相关要求,现将教育部推荐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予以公示(专用项目在适当范围内公示),公示期为2014年1月15日-1月21日。   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布项目持有异议的,应当在公示期内以书面方式向我&ldquo 中心&rdquo 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客观公正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须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 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须加盖本单位公章。我&ldquo 中心&rdquo 承诺按有关规定对异议人身份予以保护。凡匿名、冒名或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特此公告。   电话:010-62514679、62510157 传真:010-62514694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成果专利处(100080)   附件:教育部推荐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2014年1月15日 教育部推荐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推荐奖种 第一完成单位 第一完成人 1 有机光电材料的合成、器件化及构效关系研究 自然奖 北京大学裴坚 2 新型抗肿瘤分子靶向递送系统研究 自然奖 北京大学 张强 3 分数傅里叶分析理论与方法 自然奖 北京理工大学 陶然 4 分布式协同控制的混合智能优化与稳定性 自然奖 北京理工大学 陈杰 5 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及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自然奖 北京师范大学 张大勇 6 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致病基因组重排的新发现 自然奖 北京协和医学院 张学 7 不确定性参数与载荷下的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 自然奖 大连理工大学 亢战 8 最优化数据挖掘理论与方法研究 自然奖 电子科技大学 彭怡9 定子励磁型无刷电机及控制系统基础理论 自然奖 东南大学 程明 10 非线性波动方程解的适定性 自然奖 复旦大学 周忆 11 极端条件下复合材料的热致损伤机理和失效行为 自然奖 哈尔滨工业大学 韩杰才 12 功能核酸分子识别及生物传感方法学研究自然奖 湖南大学 谭蔚泓 13 荧光传感及生物性能色素的基础研究 自然奖 华东理工大学 钱旭红 14 可信软件的模型理论与精化方法 自然奖 华东师范大学 何积丰 15 无机复合体系的化学构筑与功效 自然奖 吉林大学 陈接胜 16 植物适应逆境的生理生态学研究 自然奖 兰州大学 安黎哲 17 生物分子与细胞高效检测新原理与分析新方法研究 自然奖 南京大学 鞠熀先 18 高灵敏宽禁带半导体杂质缺陷行为研究 自然奖 南京大学 张荣 19 华夏地块中生代花岗岩与岩石圈演化研究 自然奖 南京大学 周新民 20 多孔介质与微/纳结构中热传递机理研究 自然奖 清华大学 姜培学 21 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 自然奖 清华大学 张尧学 22 抑郁症脑机制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 自然奖 四川大学 龚启勇 23 复杂条件下径流形成与转化的非线性机理 自然奖 武汉大学 夏军 24 基于缺陷调控的铁性智能材料新物理效应 自然奖 西安交通大学 任晓兵 25 中国对流层大气臭氧时空分布、前体物特征及相关物理化学过程研究 自然奖 香港理工大学 王韬 26 双生病毒种类鉴定、分子变异及致病机理研究 自然奖 浙江大学 周雪平 27 废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聚集体的形成过程、作用机制及调控原理 自然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俞汉青 28 个体化医学的药物基因组学基础研究 自然奖 中南大学 周宏灏 29 图像模式分析的理论与计算研究 自然奖 重庆大学 唐远炎 30 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与修复的创新性技术及其应用 发明奖 北京大学 姜保国 31 机载高精度位置姿态测量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发明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房建成 32 可视素材内容驱动的虚拟场景生成技术及应用 发明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陈小武 33 高性能铜铝复合材料连铸直接成形技术与应用 发明奖北京科技大学 谢建新34 无线网络融合的协同通信关键技术及应用 发明奖 北京邮电大学 王文博 35 关联面形约束的大型复杂曲面加工技术与装备 发明奖 大连理工大学 贾振元 36 喜树碱类原料药的不对称化学全合成生产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发明奖 复旦大学 陈芬儿 37 高增益玻璃光纤与单频光纤激光器商品化制备成套技术及其应用 发明奖 华南理工大学 杨中民 38 塑料注射成形智能化技术及其装备 发明奖 华中科技大学 李德群 39 地、空协同时频电磁探地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发明奖 吉林大学 林君 40 内部公示 发明奖 清华大学巩马理 41 内部公示 发明奖 清华大学 陆建华 42 建筑物移位改造工程新技术及应用 发明奖 山东建筑大学 张鑫 43 高效热电材料与器件制备新技术及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发电系统 发明奖 武汉理工大学 张清杰 44 锅炉全生命周期安全高效运行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发明奖 西安交通大学 赵钦新 45 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膨胀增韧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发明奖 浙江大学 徐世烺 46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及移植物抗宿主病新型防治体系建立与应用 进步奖 北京大学 黄晓军 47 生态安全格局理论与生态基础设施关键技术集成及应用 进步奖 北京大学 俞孔坚 48 关节运动损伤与微创治疗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进步奖 北京大学 敖英芳 49 传统热拌沥青路面技术升级与工程应用 进步奖 北京建筑大学 季节 50 重特大自然灾害综合评估与应急响应关键技术 进步奖 北京师范大学 史培军 51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进步奖北京协和医学院 朱兰 52 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微创腔内治疗 进步奖 第二军医大学 景在平 53 内部公示 进步奖 电子科技大学 李斌 54 高密度互连混合集成印制电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进步奖 电子科技大学 张怀武 55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创新与工程应用 进步奖 东南大学 吕志涛 56 脑组织修复重建和细胞示踪技术及转化应用 进步奖 复旦大学 朱剑虹 57 现代电力系统建模理论、技术与应用 进步奖 河海大学 鞠平 58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证结合研究的示范和应用 进步奖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吴效科59 大型超超临界机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进步奖 华北电力大学 刘吉臻 60 兽药残留监控技术研究应用 进步奖 华中农业大学 袁宗辉 61 高效离心泵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进步奖 江苏大学 袁寿其 62 大型专用工程船综合控制与关键装备保障一体化系统及应用 进步奖 江苏科技大学 俞孟蕻 63 中国大豆花叶病毒株系鉴定体系创建、抗性基因挖掘和抗病品种选育 进步奖 南京农业大学 智海剑 64 移动电子服务支撑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进步奖 清华大学 覃征 65 微通道管材与换热器制造技术及其应用 进步奖 上海交通大学 彭颖红 66 云计算环境下的虚拟机运行支撑关键技术与应用 进步奖 上海交通大学 管海兵 67 胃肠癌发生、早期预警和预防中表观遗传修饰和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 进步奖 上海交通大学 房静远 68 城市高密集区大规模地下空间建造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示范 进步奖 同济大学 朱合华 69 广域实时精密定位关键技术与应用 进步奖 武汉大学 施闯 70 奶牛饲料资源高效利用与营养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进步奖 中国农业大学 李胜利 71 油气钻井环境污染控制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进步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蒋官澄 72 铝电解槽高效节能控制技术及推广应用 进步奖 中南大学 李劼
  • 教育部推荐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部分)
    教育部推荐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字[2016]41号)相关要求,现将教育部推荐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予以公示(专用项目在适当范围内公示),公示期为2016年12月30日-2017年1月8日。  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项目持有异议的,应当在公示期内以书面方式向我“中心”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客观公正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标明真实身份,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须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 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须加盖本单位公章。我“中心”承诺,按有关规定对异议人身份予以保护。凡匿名、冒名或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特此公告。  电话:010-62514679、62510157 传真:010-62514694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成果专利处(100080)  附件:教育部拟推荐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2016年12月30日  说明:教育部推荐的项目中有6项代表性的推荐自然科学奖的项目,部分内容截图如下:  自然科学奖:  蛋白质分子体系和生物网络的物理特性(南京大学:王炜、王骏、刘锋、李文飞和张小鹏)  生物分子与细胞的纳米传感策略与高效分析新方法研究(南京大学:鞠熀先、丁霖和雷建平 北京科技大学,董海峰 东南大学,刘松琴)  DNA甲基化动态调控蛋白TET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复旦大学:徐彦辉、胡璐璐、李泽、程净东和陈飞)  被子植物受精和早期胚胎发生分子机制的研究(武汉大学:孙蒙祥、彭雄波、张丽瑶和赵鹏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辛海平)  基于放射性示踪小分子核酸的肿瘤靶向显像研究(北京大学:王荣福、刘萌、康磊、张春丽和闫平)  若干松柏类和高山植物的生物地理学研究(兰州大学:刘建全和王玉金 四川大学:毛康珊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陈生云和陈世龙)  附教育部网站公示完整名单:教育部拟推荐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序号项目名称(人选姓名)推荐奖种1唐有祺最高科学奖2退化型偏微分方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自然奖3蛋白质分子体系和生物网络的物理特性自然奖4铁基超导体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质的理论研究自然奖5新型分子基铁电体的基础研究自然奖6复杂样品的高效分离与富集及低背景发光分析研究自然奖7基于卡宾及自由基过程的有机合成方法学自然奖8生物分子与细胞的纳米传感策略与高效分析新方法研究自然奖9DNA甲基化动态调控蛋白TET的结构生物学研究自然奖10被子植物受精和早期胚胎发生分子机制的研究自然奖11若干松柏类和高山植物的生物地理学研究自然奖12大陆俯冲带流体体制与化学地球动力学自然奖13金属材料强韧化的内在与外在微纳尺寸效应自然奖14粘弹性流体的流动和传热传质研究自然奖15钙钛矿化合物负热膨胀调控与机理研究自然奖16功能纳米材料和微生物修复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湿地新方法自然奖17高效有机蓝光材料及其介观结构发光器件研究自然奖18薄板结构微细特征制造的介观尺度效应自然奖19CO2控制一体化煤基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集成理论与方法自然奖20程序验证的基础理论研究自然奖21计算智能中的一些基础理论研究自然奖22智能学习与计算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自然奖23光催化剂的微结构调控及高效降解典型污染物的机理自然奖24基于仿生分子识别与原位生物合成探针的肿瘤检测与多模态成像研究自然奖25基于放射性示踪小分子核酸的肿瘤靶向显像研究自然奖26创新合成策略的发展与系列生理活性天然产物的全合成自然奖27复杂煤层水力网络化防突技术及装备发明奖28多基站高精度大型三维测量场构建方法、技术及应用发明奖29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技术发明奖30航天器着陆缓冲装置与对接机构关键技术发明奖31高效水平轴海流发电系列装备与应用系统发明奖32分布式协同的区域指挥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发明奖33新型催化法硫酸尾气二氧化硫深度净化及资源化发明奖34基于纳晶薄膜电极的工业废水电催化氧化深度处理装备及应用发明奖35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高效再生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发明奖36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发明奖37陆相岩性油气藏地震信号特征识别的相空间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进步奖38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处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进步奖39水利水电开发河流的连续性保护关键技术进步奖40软土地下工程稳定性理论与环境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进步奖41沿海核电工程泥沙、核素及温排水模拟与水工排放口优化实践进步奖42离岸养殖新型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进步奖43城市大型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及工程应用进步奖44生物质电站安全高效发电关键技术进步奖45电力负荷建模关键技术与应用进步奖46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开发、研制与工程示范进步奖47高可靠智能配电网优化规划与运行支撑关键技术进步奖48基于知件的知识获取、管理和知识服务平台进步奖49国家税务大数据计算与服务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进步奖50乙烯装置高附加值产品最大化的优化控制技术进步奖51大数据驱动的洪旱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决策关键技术进步奖52膜集成城镇污水深度净化技术与工程应用进步奖53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全寿期安全性评估技术及应用进步奖54成网条件下高铁列控系统检测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进步奖55中国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系统调查、评价与开发应用进步奖56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进步奖57传统蛋制品现代加工技术与装备研发及产业升级示范进步奖58海涂生态高值农业技术研究及其产业链构建进步奖59膳食多酚类活性物质防治代谢性疾病的基础及应用研究进步奖60中国儿童残疾监测和干预及其示范应用进步奖61适宜国情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免疫重建研究进步奖62晚期胰腺癌及并发症的介入新技术及临床应用进步奖63微创椎体后凸成形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进步奖64外科术式改变脑血流的基础与临床创新进步奖65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步奖66西安交通大学数值传热及应用创新团队进步奖-创新团队67中国农业大学玉米遗传育种创新团队进步奖-创新团队  注:另有4项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为专用项目,内部公示。
  • 沥青软化点测定仪在各个行业的应用
    一、沥青软化点测定仪的原理沥青软化点测定仪是一种通过试验测定沥青在特定条件下的软化点的设备。在道路桥梁、建筑等领域,沥青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性能指标对工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沥青软化点是评价沥青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沥青软化点测定仪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二、沥青软化点测定仪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在道路桥梁工程中,沥青作为一种主要的铺装材料,其性能对道路桥梁的质量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沥青软化点测定仪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沥青的性能指标,从而提高道路桥梁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例如,在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中,沥青的铺设需要具有高耐久性和抗滑性能。为了确保沥青的性能符合要求,施工单位可以使用沥青软化点测定仪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沥青的质量和铺设效果。三、沥青软化点测定仪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在建筑工程中,沥青作为一种重要的防水材料,其性能对建筑物的防水效果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沥青软化点测定仪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沥青的性能指标,从而提高建筑物的防水效果和使用寿命。例如,在建筑物的屋顶防水施工中,沥青的铺设需要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为了确保沥青的性能符合要求,施工单位可以使用沥青软化点测定仪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沥青的质量和铺设效果。
  • 第四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拟获奖项目公示
    全国总工会、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举办的第四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审工作已经完成,现将拟获奖项目予以公示。对公示项目持有异议者,请于2013年11月15日前将意见反馈给评选表彰工作组织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全国总工会经济技术部,联系人:查新安、沙磊,电话:(010)68591412、68591418,邮箱:cxcg@acftu.org。 第四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拟获奖项目公示 编号 推荐省(区、市) 项目名称 第一完成人 其他完成人 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 一等奖( 1项) 1 江苏 试油测试工艺配套工具的研制与应用 田 明 杨血本、张勤友、程 鹏、朱贵山、李 海、于海洋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井下作业处 二等奖(10项) 1 河北 辊底式加热炉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创新与开发 丁国伟 马中杰、刘 洪、张兆利、张艳龙、李开志、陈志强、魏东明、李宏军、胥 强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 河北 延长油井检泵周期工艺配套与完善 付亚荣 刘春平、马永忠、李小永、李冬青、姜一超、李 淼 中石油华北油田第五采油厂 3 山西 大型挤压机缸体内孔珩磨设备 张风奎 左开红、王应林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4 上海 激光可视对焦技术 徐小平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5 上海 火箭发动机壳体高效电子束焊接方法与工艺装备 王 勇 潘丽华、姚震忠、胡登禄、周鹰龙、沈慧萍 上海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 6 上海 220kV输电线路铁塔易地升高改造带电施工技术研究 杨庆华 刘新平、孟 亮、袁 奇、沈兆新、朱 炜、谢小松、侯晓明、鲍晓华、龚景阳 上海市电力公司检修公司7 江苏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量值保证体系研究开发及应用 朱洪斌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8 山东 ± 66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研究及应用成果 王 进 卢 刚、刘洪正、李 龙、郑连勇、刘兴君、韩正新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检修公司 9 湖南 大吨位轮式起重机椭圆形吊臂国产化及压型效率提升 周鲜平 刘 玮、李 纲、熊先政、程映球、易伟平、胡 宁、任钜彪、陈铁坚、孟 凯、王战锋、苏 敏、袁 勋、关 勇、铁小武、谭正秋、文玉超、周勇强、游 雄、苏继学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10 广东 古建筑保护修复新技术及其应用 黄文铮 吴德深 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三等奖(31项) 1 北京 防覆冰电力导线 张世永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2 北京 400板坯连铸机的仿真及高效化制造技术 卫建平 娄 宇、郭亚杰、王 珂、孔凡威、李 健、张 洋、王三恒 北京首钢机电有限公司机械厂3 天津 特殊扣石油套管接箍拧接技术攻关 李 刚 刘 雨、吴四海、张学武、王德全、王 琰、翟德权、侯丙辛、马 恺、徐文强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 河北 掌上查窃仪 朱劲雷 河北省邯郸供电公司 5 辽宁 多几何外表面形状结构的卷取机卷筒和液压控制程序 王国光 鞍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热轧带钢厂 6 辽宁TRT能源回收集中控制及保护新技术 田印福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电气安装工程公司 7 辽宁 PDM-810MR智能型电动机保护控制器 刘永胜 丹东华通测控有限公司 8 辽宁 环保节能房屋 刘成金 抚顺尼耐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9 吉林 动车组铝合金侧墙加工工艺新方案 朱艺海 鲍洪阳、王 锋、曲 双、张俊平、王 隽、李保国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10 吉林 一种生物质纤维多孔细旦长丝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彭立伟 王剩勇、夏郁葱、曹 军、郑成军 吉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11 吉林 油井带压打孔技术研究与应用 崔国臣 王洪绪 吉林油田公司新民采油厂 12 上海 电铸、激光、制模技术在首饰礼品加工上的创新 沈国兴 朱劲松、吴倍青、王伟成、朱 军、周天应、万荣生、张 宏、马 骏、吴伟民、魏 浩、李育刚 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13 浙江 纳米蒙脱土增强聚氨酯微孔弹性体 周巧萍 李建宇、段伟东、袁水华、李善军、陈本惠 浙江华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4 安徽 大口径瓦斯抽采钻孔自平衡浮力法下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余大有 孙家应、毕万顺、尹德战、陈月化、张海堂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 15 安徽 摇动式顺推机械炉排 开晓胜 刘安基 安徽盛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16 福建 一种旋翼式流量传感器在耐高温高压型热量表中的应用 蒋韵坚 泉州七洋机电有限公司 17 江西 便携式三相电压互感器智能检定装置研制 靳绍平 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18 山东 智能高速高层液压驱动升降横移立体车库成果 李祥啟 陈有刚、李天童、胡玉庆、李文波 潍坊大洋自动泊车设备有限公司 19 河南 六氟磷酸锂生产工艺技术创新 闫春生 徐 州、王晓峰、王虎豹、程 申、李 磊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 湖北 控制氧化镁涂层机结垢飞溅装置 胡惊雷 彭守军、付 康、雷 磊、黄春文、李 杰、李 冲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硅钢事业部 21 湖南 天然气涡轮增压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曾 辉 王一棣、胡辽平、张爱明、卓雁飞、刘 麟、廖 云、欧永健、徐晓波 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22 广西 大型柴油机铁木塑复合模具技术创新及产业化 池昭就 陈金元、李智焰、黎 明、张学斌、陈财坤、马国胜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23 广西 VAE尾气回收 陆泰榕 汪成美、石显伟、韦 政、何盛教、莫红丽、高申宝、吴辉胜、韦婉贤、邓蒙德、韦羡侠 广西广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4 贵州 磷矿伴生碘资源回收工业化生产技术 雷学联 杨三可、杨 毅、姜庆泉、覃礼云、胡元强、林世俊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5 云南 水下电视 韦献宝 褚 伟、杨 帆、潘少华、张海林、李洪佳、张先奎、李海勇、闫 超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26 陕西 井口高压双级光杆密封器 程少春 中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四厂 27 甘肃 冶炼制酸尾气洁净化技术与装置创新 史万敬 冯拥军、李平德、薛 勇、彭国华、曹 伟、陈玉胜、艾海元、唐照勇、王超文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8 甘肃 不锈钢除尘灰利用技术 张军山 夏峰山、何振生、严宝年、李仁生、孙月娟、王宏斌 嘉峪关大友企业公司 29 宁夏 1000MW超超临界燃煤空冷机组(超)大壁厚SA335P92钢焊接工艺优化研究与应用 韩道永 陈学富、姚宏民、吕 铁、郭建新、张晓东、王 进 宁夏电力建设工程公司 30 海员 &Phi 10.22m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技术 郭玉海 王全贤、靳立伟、赵东华、高树卿、郭秀军、李洪双、蔡志勇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四工程处 31 能源 500kV输电线路行走装置研究 潘志新 蔡剑峰、陈 晟、陈虹君、贾 炜、沈 昱、周 腾、郑 庆 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 优秀奖(58项) 1天津 日晒盐母液三效蒸发浓缩技术攻关 吴宗生 张子山、王景波、梁同奇、刘立平、刘润生、曹月柱 天津长芦汉沽盐场有限责任公司 2 天津 按需加氯自动控制新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曹德明 魏 彬、向 俊、刘 锐、孙长林、张志谦、霍金玉 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 天津 15安时锂离子电池在XW-1卫星上的应用 罗广求 罗 萍、韩立民、刘红军、郭 杰、喻津汉、白 杨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4 山西 薄壁零件微变形热处理技术研制及应用 王广义 何 敏、李晋玉、党红革 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二分厂 5 山西 镁合金太阳能集热建材板 高 源 高坚珂、高 浩、温晓光、范毓仙、高 玲、范毓林 山西美光科技有限公司 6 山西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专用养生液 张伟斌 尚照民、韩永久、吕安祥、梅满朝、荆存业、李建国、姚军峰 山西运城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7 内蒙古 Su,s全胸腔镜下肋骨骨折骨钉骨板内植入固定技术 苏志勇 张镱镭、姜天烁、赵 鑫、崔其福、吴静波、邢淑芳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8 内蒙古 超薄壁零件全包容无间隙的特殊装夹方法 闫志宏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359厂 9 内蒙古 汽车发动机多种燃油喷射时序实验台 寿茂峰 张继红、白音布和 内蒙古通辽职业学院 10 辽宁 引流线支架 姜广敏 杨春雷、戴 鹏、郑景宏、金先成、孙 林 盘锦供电公司 11 黑龙江 冲击式水轮机转轮全数控加工 刘洪海 徐 磊、徐 雷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12 上海 污泥干化焚烧系统的改造创新和应用 宣建岚 于俊岭、周丕仁、欧如清、陈秋忠、陈文源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石洞口污水处理厂 13 江苏 电位器骨架表面喷涂树脂工艺优化 曹 誉 蒋宝新、张 雁、周顺凯、夏亚君 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4 江苏 蒸汽冷凝液余热综合利用 黄建新 黄建昌、高春红、吴志坚、赵从涛、袁慰椿、王 聪、白羽飞、陆书明、李 海、宋敏峰 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 15 福建 分体式用电信息采集公网终端 夏桃芳李建新、钟小强、邓伯发、林 华、詹 文、张 颖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16 福建 采用线性化前馈、导频信号等关键技术在WCDMA网络直放设备中应用 陈冬梅 泉州市协高微波电子有限公司 17 福建 人像生物识别系统 王小勇 福州海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18 福建 畜禽养殖污水达标排放处理技术 王海兴 向 成、吴建平 厦门联南强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9 江西 一种防止尾门漏水的方法 刘建平 彭艳辉、李宝宝 江铃汽车集团公司 20 山东 一种节能防腐耐磨抽油杆成果 吴吉林 代旭升、王维亮、杨晓莹 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 21 山东 烧结砌块挤出成型机-JZK90型双级真空挤砖机组成果 高 玲 张秀科、王胜昌、陈中华、高 华、高 丽 淄博功力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22 山东 新型分子筛PVC复合稳定剂成果 唐守余 唐守亮、高秀玉、马 亮 山东慧科助剂股份有限公司 23 河南 高炉烟道阀技术改进 田京卫 田漯云、喻 水 世林(漯河)冶金设备有限公司 24河南 TFT-LCD玻璃基板颗粒降低 杜跃武 邱大战、张国平、高宏举、陈志峰、李跃鑫 郑州旭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5 河南 水文缆道测流信号发生器 马 勇 王 福、赵恩来、杨 新、胡成年、郭 舸、王 博、黄 青、王 晶、余亚南、赵海东、刘新志 河南省南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6 河南 综采机电故障分析与处理流程图的研究与应用 程宏图 杨国颖、薛 超、苗国胜、刘鹏宇、郭孝辉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煤股份四矿 27 湖北 交流电焊机空载自停节能装置 杜建国 中建三局三建安装分公司 28 湖北 可拆式采油井口防盗箱 何成建 江汉油田坪北经理部采油一队 29 湖北 车载集成型阳光及环境光传感器 王清平 李鄂胜、王 芬 湖北开特汽车电子电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30 湖北 运梁车运梁过隧道自动驾驶技术 戴志兵焦灵杰、夏健军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31 湖南 冶金煤气安全、节能新技术的开发 佘宏彦 周良墉、王芳春、谭福安、赖 虎、熊 果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32 湖南 耐硫变换系统节能降耗改造 任军平 潘亚虎、周永松、李谟盆、胡跃飞 中石化巴陵分公司化肥事业部 33 湖南 实用新型拼装夹具应用开发 周红梅 刘玉生、周 普、植 伟、苏 波、徐改第、贺 冶、黄赞迪、张菊绒 湖南株洲中航工业南方34 广西 气缸体深孔枪钻机床升级改造 何祥金 林永贤、孔 韶、陆 应、郑光强、庞 辉、陈堂标 广西玉林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35 广西 3zp-0.6型甘蔗中耕培土机研发制造 丘集全 广西成大农机设备有限公司 36 海南 降低感城风电场综合损耗研究与改造 冯少轩 钟侦魁、罗振鸣、刘钦怀、龙德海、邓清华、徐妙香 海南新丰源实业有限公司 37 海南 门机称重无线网络系统 张远斌 吴永强、薛茂林、韩廷贵、万泽甫、李景芳、张运海、李秀标、陈壮志、韩冬波、薛茂丰 国投裕廊洋浦港口有限公司 38 重庆 FY113型废烟支处理机剖切清理装置研发 马驿景 陈晋礼、潘世华、许春林、张纯超、袁廷文、麻海林 重庆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涪陵卷烟厂 39 重庆 研制10KV验电新型工具 皮 寅 邓志勇、刘钢华、李 伟、袁顺洪、梁宇姝、刘 洋、杜 昕 重庆市南川区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40 四川 实用新型车刀&mdash &mdash &ldquo 侯成车刀&rdquo 侯 成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1 云南 ZHW-31.5/T1600-25型铁道专用组合电器 段建平 赵 炘、孔祥品、张学斌 云南云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42 西藏 混凝土骨料预冷预热一体化装置 刘 宏 邢建军 葛洲坝集团藏木电站砂石拌和系统项目部 43 西藏 气象综合服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卢 海 恩 错、李 春、扎 西、毛时成、黄 健、周振波、巴桑卓玛、伦珠群培、其米玉珍 西藏山南地区气象局 44 陕西 一种单井储油罐 张江平 周亚琴、闫凤平 陕西延长油田股分有限公司青化砭采油厂 45 甘肃 合成绝缘子运行特性及使用寿命研究 王 健 李效珍、曹少军、段朝阳、方国祥、李 群、徐向军 甘肃省电力公司兰州供电公司 46 甘肃 改善高线吐丝机动平衡 王彦勋 李钰平、范晋平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7 青海 双作用机械增力丝杠的革新 裴有珍 李孝德、陈海飞、张 剑、韩晓辉、鲁军锋 青海华鼎重型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总装分厂 48 青海 钾肥铁路机械化装车设备的研究和应用 余昌伟 李建伟、谢学军、程士彦、刘 健、刘生宏、黄 立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49 青海 一种鼢鼠捕杀装置(草原鼢鼠箭) 王 洪 蔡文庆、袁 宏、阿旺尖措 青海江河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50 新疆 若羌红枣标准化丰产栽培负责技术推广 罗秀荣 苏勇宏、胡文军、阿孜古· 艾则孜、艾则孜· 卡德尔、哈里旦· 毛明 新疆若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51 兵团 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 王建疆 余黎明、李 辉 新疆兵团建工师北新四方土木工程试验研究所 52 兵团 甜菜窖机械化卸菜、装窖、除杂系统的开发应用 杨永军 陈志江、高卫军、崔立江、董 成、陈再钦、左河川 新疆绿翔糖业有限责任公司 53 铁路 万向检查器李春林 周成刚、赵迎军、黄福龙、郭志洪 太原铁路局湖东车辆段 54 教科 中国活字保护与传承的创新与开发 张 勋 汪文民、朱永慧、刘现云、严金峰、顾 娟 上海字模一厂 55 教科 影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范 列 浙江省衢州日报社 56 机冶 新型鼠笼转子在镍精矿打散中的应用 石晓明 黄国江、白中山、张子东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7 国防 I/O流量平衡稽核技术 杨祖强 肖 晴、袁 来、赵小玉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58 轻纺 双向冷端螺旋荧光灯 唐建华 徐向阳 江苏日月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即买即送 | 安东帕沥青日限时促销活动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发布,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将不断扩大,而石油沥青作为高等级道路建设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需求量也随之步入快速增长的轨道,与此同时,为了提高路面寿命,减少维护费用,国家对公路沥青质量要求将不断提高。为了助力国家交通建设,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的美好愿景,安东帕提供全面的沥青质量控制解决方案,并提供检测设备限时促销活动。限时活动即日起到2022年3月31日,安东帕针对沥青和沥青测试客户推出优惠购买活动。活动期间,只要购买以下三款仪器中的任意一款,将免费获得指定款配件:01自动针/锥入度测试仪PNR 12购买赠送测试杆自动针/锥入度测试仪PNR 12适用于测量高黏性材料如沥青的稠度,定制化的各种配件满足不同标准的测量需求。自动表面检测,无需手动调节样品表面针尖,自动释放测试头传感器连杆可在液面下进行自动对针手动模式下放大镜和LED灯助力样品表面检测测试结果可转换为 NLGI等级、EN沥青值、C值等测试结果可直接导入LIMS系统PNR12选择不同的配件可满足如下标准:ASTM D5、ASTM D217、ASTM D937、ASTM D1321、ASTM D1403、ASTM D7342、ISO 2137、ISO 6873、GB/T 4985、GB/T 269、GB/T 4509。02全自动开口闪点和燃点测试仪CLA 5购买赠送大礼包:软件、杯子一个、点火头一个自动克利夫兰开杯 (COC) 可用于测量和描述样品对热以及对受控条件下测试火焰的响应特性,闪点可测出其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的趋势,而燃点则可表征其持续燃烧的趋势。适用于润滑剂或沥青材料闪点和燃点测试。可存储 1000 次测试、20 个操作员、100 种样品名称、21 种测试方法统计分析(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重复性)测量含硅样品的闪点没有任何问题自动点燃测试火焰,通过电子点火器可将其重新点燃,并且在测试结束时可切断气源对不符合技术规格的结果发出讯息提示Pt100 样品温度探头可通过经用户认证的ASTM 温度计进行动态校准,或通过具有21 个校准点的校正表进行校准标准方法:ASTM D92、ISO 2592、JIS K 2265-4、 AASHTO T48、FTM 791-1103、IP 36、GOST433303弗拉斯脆点测试仪BPA 5购买赠送熔点测试仪BPM 5(熔点是指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BPM 5可用于测量各种有机结晶物质的熔点)脆点测试仪能够自动测定低温下沥青的脆性。涂有试样的平直薄钢片在规定条件和连续递减的温度下被弯曲,直至沥青涂层出现裂纹为止,沥青涂层出现裂纹时的温度即为沥青的脆点。自动固定和调节涂层测试板无需使用温度计进行冷凝速率调整和温度监测脆点探测系统,无需人工监测数据存储(单机存储 99个数据),无需传输数据到实验室管理系统,BPA5单机可实现管理测试结束后,无需手动记录结果、测试条件和样品温度EN 12593, JIS K2207, IP 80,GB/T 4510,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的T0613-1993《沥青脆点试验(弗拉斯法)》熔点测试仪BPM 5安东帕自动针/锥入度测试仪PNR 12、全自动开口闪点和燃点测试仪CLA 5和脆点测试仪BPA 5,安东帕通过这三台代表性仪器为沥青实验室用户提供了一套非常可靠且成熟的测量方案:测量设备通过分析所用的添加剂,帮助您微调沥青产品的弹性。测量结果为评价沥青的长期稳定性以及成分的变形和流动特性提供了依据。您可以联系我们咨询详情或点击下方文字留下您的信息 促销活动 (该活动仅限沥青行业用户)※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安东帕公司所有
  • 合肥研究院“车载开放光路面源排放VOCs监测系统”成功交付
    p   10月中旬,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开发并与国信聚远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推广的“车载开放光路面源排放VOCs监测系统”成功交付台资企业,标志着国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监测技术体系开启“车载新时代”。 /p p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监测技术具备可测量谱带宽、光谱分辨率高、信噪比高、扫描速度快等特点,具备对多组分气体进行实时、在线、连续和无人值守的监测能力。当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监测技术大多通过地面固定站点,监测工业园区上风口、下风口的固定污染源VOCs(挥发性有机物)气体监测,反演算出工业园区的排放通量情况。 /p p   随着工业园区规模扩大、爆炸火灾泄露等突发大气污染事故频发,固定地面站点监测在定位排放源方面有所局限。为应对化工园区突发事故应急中,对复杂、动态变化环境条件下的污染物快速、精准识别的迫切需求,适应事故现场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条件下的使用要求,安光所FTIR课题组着手开发车载开放光路面源排放监测系统,以快速获取事故区域的污染物扩散趋势等情况。 /p p   车载开放光路面源排放监测系统具备快速灵活的优势,可以对多种污染气体排放进行非接触式、快速自动测量。将载有主机的监测车与阵列角反射镜在较短时间内置于事故现场的两侧,可以快速获取事故现场的污染气体排放情况。另外,该监测设备在化工园区局部高密度污染面源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巡检、厂区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性监测、突发事故中厂区周界有毒有害气体预警性监测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p p   车载开放光路监测系统对仪器稳定性和光学系统的精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研发人员要确保仪器能适应长途运输颠簸,并能在车辆启动状态仍保持光谱的稳定性。面对挑战,安光所FTIR课题组对光谱仪结构进行了巧妙设计:由于经典Michelson干涉仪结构对光学系统的精密性、镜子的对准以及扫描驱动系统的要求非常苛刻,为了减小经典Michelson干涉仪结构中动镜倾斜的影响,降低对镜子的对准性和动镜驱动性能的要求,本监测系统选用自主研发的双臂扫摆式干涉仪结构。该干涉仪结构利用平面镜实现光束的原路返回,对倾斜不敏感,便于设备的校准 另外它将动镜的直线运动转变为平台的扫摆运动,相对于经典Michelson干涉仪的直线运动而言,扫摆运动可以降低动镜驱动的复杂性,易于实现,可以避免经典Michelson干涉仪动镜运动过程中的形位变化所导致的光谱畸变。2018年3月份,该车载系统完成了方案论证,6月份完成车辆改装,9月份完成车载相关设备的联调联试,10月份交付给用户,用于有毒有害气体泄露巡检预警。 /p p   如今,第一台车载开放光路监测系统已经在企业正式运行。这款仪器的推出,为我国园区监测能力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也将提高我国在高档监测仪器领域的国际竞争地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a51be76e-5241-4e5f-88e8-4bc7e5319bd9.jpg" style=" " title=" 图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车载开放光路面源排放VOCs监测系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eeb5e001-c520-4ad7-a5a1-2d40b58cdde1.jpg" title=" 图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系统原理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354cbc06-ce0e-46a8-8284-4475be165a66.jpg" style=" " title=" 图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系统内部及部分结构 /p
  • LUM集团在法国(VIALAB)建立沥青和石油分析战略伙伴关系
    LUM集团在法国建立沥青和石油分析战略伙伴关系 柏林, 2021年11月9日: 2021年10月,LUM GmbH与法国VIALAB SARL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便为法国客户提供更多沥青、石油和相关乳液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解决方案。在LUM法国分公司的协助下,VIALAB SARL将利用其在这一市场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渠道,大力推广LUM分析仪器的优势。 VIALAB SARL公司致力于生产和销售用于乳液参数检测的实验室设备,符合欧洲NF EN 13808标准和ASTM标准。Vialab还同时也运营自己的直属实验室,有针对性的对客户的乳化液试验系统进行相对应的技术培训。 LUM GmbH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柏林。LUM分别再在法国、美国、中国和日本设有分公司。LUM GmbH在以下领域拥有数十年的科学和计量专业知识: • 颗粒表征 • 悬浊液和乳液分析 • 检测粘结强度和剪切强度 • 质量控制和过程优化。 在石油和沥青乳液领域,LUMiReader PSA被广泛客户使用进行对沥青质表征,其检测方法基于ASTM D7827(通过光学装置检测重燃料油中正庚烷诱导的沥青质相分离作为可分离数的标准试验方法)。此外,根据ISO 13318,LUMiFuge和LUMiSizer能够快速直接进行稳定性分析和粒径分布测定。 LUM GmbH首席运营官Susanne Lerche Merchant陈述:“通过这一新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将能更有效更针对性的接触石油和沥青领域的用户。我们正有计划的战略布局,将LUM各地的子公司发展成当地的运营中心。同时,由LUM 法国和VIALAB之间的这次密切合作,我们也看到了巨大的潜力。我们可以结合国际沥青乳液联合会成员VIALAB的专业知识和有效的渠道,开拓LUM仪器新的分析领域。”VIALAB首席执行官Vincent HESRY陈述:“向我们的客户提供由LUM GmbH开发的新技术,其前景看来令人很期待。我们致力于生产专门用于沥青粘合剂的实验室设备。我们相信,这种合作关系将使我们能够为客户带来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实践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法国在这一领域是世界知名的参与者,而Vialab也希望参与新检测方法的研究和探讨,以改进基于纯粘合剂乳液(改性或甚至创新)的路面。” 附上的图片人物为: 左一:LUM法国 - Sylvain Gressier右一:VIALAB首席执行官 - Vincent Hesry
  • 应用 | 基于表面能理论和拉拔试验的铁尾矿和沥青黏附性研究
    研究背景铁尾矿是铁矿石经破碎、筛分、研磨、分级、浮选等工艺流程,筛选出铁元素后的剩余产物,其主要成分与公路工程用集料相同。但现阶段我国的铁尾矿综合利用率较低,主要采取堆存方式进行处置,该做法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筑路材料,若能将铁尾矿用作筑路材料,即可以降低公路工程造价,也可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本文以表面自由能理论为依据,采用座滴法测量铁尾矿和不同沥青的表面能参数,并计算沥青与不同集料间的粘附功,以衡量铁尾矿与沥青间的粘附性能。实验方法与仪器1.表面能测试本文使用蒸馏水、甘油以及甲酰胺作为测定接触角的试剂,后测定这三种试剂在试样表面的接触角,并计算沥青与集料的表面能及其分量。本文采用德国KRÜ SS公司的DSA100接触角测量仪在25℃下对四种集料和沥青的接触角进行测试。DSA100接触角测试仪2.原材料本文研究过程中采用东海70号沥青、SBS改性沥青(I-D)和SBR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三种沥青,集料采用石灰岩、玄武岩和铁尾矿石。原材料各项技术均能满足现行技术规范要求,其中沥青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四种集料矿物成分如表2所示。表1 沥青技术指标表2 矿物成分组成表结果与讨论1.接触角图1 接触角测试结果由图1实验结果可以发现,四种集料与测试液体的接触角差别较小,且不同材料与各测试液体的接触角试验的重复性较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各集料在测试前均对其表面进行了分割和磨平,这使得其空隙情况差别不大,因此各接触角差别不是很大。整体而言,蒸馏水与集料间的接触角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其主要原因是水为极性分子,SiO2对水的极性能力较大,二者接触时更倾向于吸附更多的水以平衡表面力场,降低表面能,所以表现出水与集料间的接触角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的现象。SBS改性沥青与水和甘油间的接触角最大,SBR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与水间的接触角次之,基质沥青最小;SBR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与甲酰胺间的接触角最大,SBS改性沥青次之,基质沥青最小。图2γL与γLcosθ的关系为进一步验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将不同测试液体的表面能γL与γLCOSθ进行线性拟合,结果如图2。由图 2可以发现,测试液体的表面能γL与γLCOSθ 线性拟合后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0。表明二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即测试结果可靠。2.表面自由能图3表面能计算结果分别综合3种测试液体的表面能参数及其在集料和沥青的接触角计算集料和沥青的表面能及其分量,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a)-(c)可以看出,四种集料的表面能相差不大,其中石灰岩的表面能最大,铁尾矿1的表面能最小,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石灰岩中的SiO2含量最小,铁尾矿1中SiO2含量最大,已有研究结果表明集料的表面能与SiO2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四种集料中,铁尾矿2的极性分量最大,色散分量最小,石灰岩的极性分量最小,色散分量最大。由(d)-(f)三种沥青的表面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SBS改性沥青的表面能最大,SBR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表面能最小,其可能原因是改性乳化沥青制备过程中需要加入乳化剂,乳化剂的作用原理是降低沥青与水间的界面能,提高二者间的稳定性,蒸发残留物制备过程中的乳化剂未能完全蒸发,导致其表面能的降低。SBS改性沥青的极性分量最小,色散分量最大,SBR改性乳化沥青的极性分量最大,色散分量最小,其可能原因是SBS蒸发残留物中的乳化剂未能充分挥发,使得其蒸发残留物的极性增强。3.粘附功的计算图4不同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功通过沥青和集料的表面能数据计算得到二者间的粘附功,计算结果如图4。由图4可以发现,不同沥青与不同集料间的粘附功存在一定差别,其中SBS改性沥青与石灰岩间的粘附功最大,为71.16mJ/m2,而SBR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和铁尾矿1之间的粘附功最小,为66.24mJ/m2。整体而言,石灰岩与各沥青间的粘附功要大于玄武岩和铁尾矿,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石灰岩的SiO2含量仅为0.76%,其碱性要强于玄武岩和铁尾矿。SBS改性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功要大于70号基质沥青和SBR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究其原因,SBS改性剂的加入使得沥青的极性降低,而SBR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中乳化剂在挥发不完全情况下,其极性更大,且残留物制备过程中需要经过高温蒸发,使得沥青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老化,老化后的沥青极性增强。小结石灰岩的表面能最大,铁尾矿的表面能小于石灰岩和玄武岩,且铁尾矿的极性分量大于石灰岩和玄武岩,色散分量小于二者。不同沥青与不同集料间的粘附功存在一定差别,SBS改性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功大于基质沥青和SBR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石灰岩与沥青间的粘附功要大于玄武岩和铁尾矿。参考文献:[1]王鑫洋,苏纪壮,祁冰.基于表面能理论和拉拔试验的铁尾矿与沥青黏附性研究[J/OL].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1-11[2022-12-15].
  • 能谱客户见证:浙江道路养护工程中心引进沥青指纹识别检测技术为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近年来,随着公路工程的迅速发展,沥青供应市场也愈发的混杂,需要对沥青质量沥青进行进一步地质量控制。传统试验依赖试验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仪器设备的准确性,耗时较长,稳定性较差。如今,道路工作者发现无论是基质沥青还是SBS改性沥青三大指标都满足规范要求,但是越来越接近规范控制下限,沥青在日后的抗老化性能中表现较差,短时间内即出现老化、开裂、坑槽、车辙等病害,严重影响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如何辨别真假沥青?现在通过沥青指纹识别技术一测即可获得结果。由浙江道路养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能谱科技沥青指纹识别技术,通过该技术对工程项目进场沥青进行检测,能够可靠的鉴别基质沥青的品质,确保了进场沥青的质量。近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人员赴在建项目利用该技术对2019年进厂沥青逐车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全部匹配。  能谱科技HWLQ-1红外光谱沥青分析系统是利用iCAN 9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CAN 8 Plus便携式红外光谱仪)采集沥青的红外谱图,以确定沥青样品的分子结构和特定化学结构的精确含量,并与数据库中的沥青标准样品红外谱图进行比对,从而实现沥青品牌的快速识别,杜绝沥青混兑、掺假或以次充好。通过供货样品与施工现场使用沥青的两种指纹图表信息认真对比,即可得知样品与现场使用的沥青指纹信息是否吻合。同时,该技术相比传统的试验检测手段具有识别精度高,人为干扰小等优点,且整个检测过程仅需5分钟,大幅度提高了试验检测效率,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浙江道路养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一步将对该技术进行吸收转化、二次创新,并逐步在浙江省内进行推广应用,旨在进一步加强沥青质量控制,提高路面工程质量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天津能谱科技服务于国内广大科研院所和工业客户,对先进的行业应用和市场需求有丰富的认识和理解,所以,我们提供给客户的,不仅仅是一台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更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从样品预处理到采样方案,从现场设计到后期的项目实施,我们都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和完整的项目体验。  天津能谱科技研发及销售团队成员有丰富的业内经验和专业的技术背景,对市场的需求有长期而准确的理解,大家有着一致的理念和目标,配合默契,服务高效。
  •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疑预设面试者成绩
    核心提示:2月6日晚,网友发帖称,2011年12月,位于成都的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还没进入面试环节,院方已经给面试者提前打好了面试成绩。院方对此予以否认,办事人员称,此事纯属个人失误。   2月6日晚,天涯论坛上的一则帖子引来了上万的点击量。网友jb201112在帖子中说,2011年12月,位于成都的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还没进入面试环节,院方居然已经给面试者提前打好了面试成绩。   这份“提前打好了面试成绩”的名单被粗心的工作人员发布到了四川人事考试网上。在他们发现之前,网友jb201112已经把名单下载并保存到了自己的电脑里。   2月9日,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人事处负责人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所致。   网友jb201112在帖子中说,2011年12月,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012年1月13日9时许,四川人事考试网上公布了《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2011年12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确定面试资格审查人员的公告》,里面居然已经给面试者提前打好了面试成绩。在当天10时左右,这份公告被作了更改。   他附的两张截图显示,“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员名单”从左至右分别公示了招考单位、招考岗位、岗位编码、招聘名额、考生姓名、笔试名次、笔试总成绩等几列信息。在部分考生上述信息的右边,还出现了两列“奇怪的数据”——表格并没有显示这些数据属于什么项目,而且只有部分考生名字的后面有这些数据。   网友jb201112对这些“奇怪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了惊人的内幕”。   他以化学研究所“初级研究岗位B”笔试总成绩第一名的考生为例,该考生的笔试总成绩为67.9分,其后最右边的两列数据分别是70和69.16。他用一个式子标明了三项数据背后的数学关系,即“67.9×0.4+70×0.6=69.16”。“意思是这个人笔试成绩是67.9,想让他总分算出来是69.16,就给面试打了70分。”   根据《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2011年12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考试成绩的计算方法是:考试总成绩=笔试总成绩40%+面试成绩60%。网友jb201112所列的式子与公告中的方法一致。   据计算,每项异常数据均符合上述计算方法。比如,化学研究所“初级研究岗位B”笔试总成绩第二名的考生后面的两个“奇怪的数据”,分别是78和70.4,其笔试总成绩是59分,同样符合“59×0.4+78×0.6=70.4”的数学关系。   网友jb201112推测,最右边的两列数字分别是面试成绩和考试总成绩。   按照《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2011年12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确定面试资格审查人员的公告》,面试资格审查将于2012年2月10日举行。也就是说,“还没面试,成绩已公布在网上”。   中国青年报记者联系上了网友jb201112。2月8日晚,他通过邮件给记者发来了他在1月13日9时55分下载的“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2011年12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员名单”,以及写给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举报信。   他在举报信中表示,那些“考试总成绩”第一的人,“面试成绩”比其它人都要高很多,这带有很明显的选择性,在面试成绩占总分的60%的情况下,面试成绩高的被录用的可能性就大。   记者注意到,在经过上述计算后,化学研究所“初级研究岗位B”笔试总成绩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名次发生了变化:笔试总成绩第一名的考生,在加权了“面试成绩”之后,“考试总成绩”变成了第二名。其他岗位的考生名次亦有相似的变化。   2月8日下午,帐号为“中测院人事处”的作者跟帖进行了回应。帖子说,网友发布关于《大胆中测院公招,还没面试,成绩已公布在网上》的帖子后,我院非常重视,院纪委及院监察部门对此事进行了专项调查。此事系院人事处新接手该项工作的计算机录入人员,在使用以往报送公招成绩的电子表格模板进行数据录入、粘贴过程中,未将以往的数据清除干净所致。同时我院“2011年12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面试工作要2012年2月17日才会进行,所以根本不可能提前出现所谓的面试成绩。目前院纪委及院监察部门已对该工作人员作出了严肃处理。   帖子的落款是“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人事处”。2月9日,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人事处刘处长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证实,这条帖子确实是他们发的。   误发表格的当事人、该院人事处工作人员王晓玲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她对计算机不是很熟悉,“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员名单”是她在前任同事制作的表格的基础上修改的。由于最右边两列的陈旧数据没有删除干净,打印出来的纸质文档又没有显示出来,她误以为是正确的表格,就发到了网上。“这是我四十多年来犯的最低级的错误。”   她坚决否认这是在故意编造数据。她举例表示,从三人里面选一人,而表格上只有两个人有错误的数据,“不可能只有两个人的数据就可以决定(公招的结果)呀”。“没有任何有目的性的东西,完全是我的个人失误。”王晓玲说。
  • 天津港真实股东架子大至今未露面
    8月16日,天津滨海爆炸已过去4天,关于涉事企业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下称瑞海物流)股东身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工商资料显示,瑞海物流主要股东是自然人李亮、舒铮两人,李亮持股55%、舒铮持股45%。李亮认缴出资额为2750万元,2013年1月22日实缴550万元;舒铮认缴出资额为2250万元,2013年1月22日实缴450万元。但一位从事物流行业的知情人向《财经》记者爆料称,李亮和舒铮并非瑞海物流的实际控制人,该公司一段时间内的真实股东之一是一个叫董蒙蒙(音)的人。而董蒙蒙目前未出现在股东之列。瑞海物流真正控制人,并不是工商资料里面的那些人,“只峰在内,其实都是‘小蚂蚁’,背后有着更深背景”。在天津港大爆炸发生到昨天的4天内,未见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的高层公开出来应对。在前五次新闻发布会上露面的,都是天津市安监、环保、消防以及滨海新区政府的一把手。
  • 祝贺2020第二届重载沥青与桥面铺装技术大会圆满结束
    2020第二届重载沥青与桥面铺装技术大会于8月27-28日在山西太原召开,本届大会以“更好的桥面铺装,更耐久的桥梁”为主题,共设置三个分论坛、十三场主题报告、两场圆桌讨论和两场参观观摩,共同探讨国内外桥面铺装现状、桥面铺装的结构形式、桥面铺装设计标准与方法、桥面施工工艺及装备、复合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铺装、环氧沥青铺装、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铺装、桥面防水防腐材料、智能管养与检测技术、其它桥面铺装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等。 上海昌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携多款新型浇筑式沥青检测设备精彩亮相展会。展会上公司生产的新型浇筑式沥青检测设备吸引了大批专业人士的驻足、咨询与交流。 本次展会,上海昌吉展出的多款新型浇筑式沥青检测设备,其中本公司专门研发的新品SYD-0768 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贯入度试验仪吸引了大批专业客户的目光,收获广大好评,咱们一起看看吧!SYD-0768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贯入度试验仪 主要用于测量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的贯入度,即在指定的温度和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的变形量,从而评价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并指导其配比设计。 下列两款仪器,动稳定度和破坏应变也是浇筑式沥青必须检测指标,仪器名称:SYD-0719C-2自动车辙试验仪和SYD-0730A 多功能全自动沥青压力试验仪。想了解设备详细资料的用户可给小编留言,或关注上海昌吉公众号,联系我们公众号客服。SYD-0719C-2 自动车辙试验仪(三轮科研)SYD-0730A 多功能全自动沥青压力试验仪 本次展会,上海昌吉推出多款浇筑式沥青检测新产品,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示产品与服务。好的产品少不了客户的检验,欢迎新老客户对咱们上海昌吉新产品提出改进意见。立足客户需求,完善产品与服务,上海昌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始终如一!
  • 2012国家杰青基金建议资助名单公布
    关于公布201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的通告   根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201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予以公布。   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有违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或其他学术不端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在15日内(8月8日——8月22日)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出书面异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12年8月8日 序号 申请人 性别 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领域 依托单位 所在国别 1 张立新 男 博士 教授 概率极限理论与自适应设计理论 浙江大学 中国 2 胡小永 男 博士 副教授 光子晶体微纳光子器件的材料和物理研究 北京大学 中国 3 陶建军 男 博士 教授 流动稳定性 北京大学 中国 4 黄文 男 博士 教授 拓扑动力系统与遍历理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5 段慧玲 女 博士 研究员 非均质材料及结构力学 北京大学 中国 6 赵玉民 男 博士 教授 原子核结构理论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7 盛利 男 博士 教授 凝聚态物理 南京大学 中国 8 徐仁新 男 博士 教授 脉冲星与夸克星 北京大学 中国 9 许学军 男 博士 研究员 有限元方法及其应用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国 10 孔旭 男 博士 教授 星系形成演化及星族合成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11 付保华 男 博士 研究员 代数几何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国 12 吴宏 男 博士 研究员 近邻星系的光学红外性质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中国 13 文桂林 男 博士 教授 非光滑系统非线性理论、控制及其工程应用 湖南大学 中国 14 吴军 男 博士 教授 连分数、丢番图逼近与分形几何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 15 冷劲松 男 博士 教授 大变形智能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 16 邰仁忠 男 博士 研究员 软X射线显微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中国 17 姚裕贵 男 博士 教授 固体材料中贝里相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 18 唐年胜 男 博士 教授 生物医学数据的统计推断 云南大学 中国 19 陈小伟 男 博士 研究员 侵彻与穿甲动力学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中国 20 陈张海 男 博士 教授 半导体中准粒子和类原子的非线性现象光谱研究及调控 复旦大学 中国 21 李海梁 男 博士 研究员 偏微分方程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 22 郭建东 男 博士 研究员 复杂过渡金属氧化物人工低维结构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 23 张忠 男 博士 研究员 纳米复合材料力学设计和实验研究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中国 24 杨亚东 男 博士 教授 粒子物理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 25 周海军 男 博士 研究员 自旋玻璃统计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应用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中国 26 曹俊 男 博士 研究员 反应堆中微子物理研究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 27 谭平恒 男 博士 研究员 二维超薄层状晶体材料的光学性质研究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 28 陈光文 男 博士 研究员 微化学工程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 29 王海辉 男 博士 教授 无机膜分离与膜催化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 30 陈鹏 男 博士 研究员 化学生物学 北京大学 中国 31 郭雪峰 男 博士 研究员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 32 孙俊奇 男 博士 教授 聚合物层层组装膜 吉林大学 中国 33 刘磊 男 博士 教授 物理有机化学 清华大学 中国 34 李子臣 男 博士 教授 高分子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 35 张闻 男 博士 教授 铁电与介电化合物 东南大学 中国 36 朱东强 男 博士 教授 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界面过程研究 南京大学 中国 37 刘国生 男 博士 研究员 金属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 38 周永丰 男 博士 教授 超支化聚合物的自组装及细胞模拟化学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39 胡水明 男 博士 教授 高精度原子分子光谱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40 彭慧胜 男 博士 教授 取向碳纳米管/高分子新型复合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复旦大学 中国 41 马军安 男 博士 教授 含氟有机化合物不对称控制合成 天津大学 中国 42 陈玲 女 博士 研究员 无机固体材料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 43 张杰鹏 男 博士 教授配位聚合物多孔材料 中山大学 中国 44 罗开富 男 博士 教授 高分子体系的动力学理论与模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45 牛利 男 博士 研究员 电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 46 魏永革 男 博士 教授 多酸及其有机衍生物化学 清华大学 中国 47 卫敏 女 博士 教授 无机超分子插层组装化学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 48 欧阳钢锋 男 博士 教授 环境分析化学 中山大学 中国 49 陈焕文 男 博士 教授 复杂基体样品直接质谱分析方法研究 东华理工大学 中国 50 王朝晖男 博士 研究员 有机分子功能材料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 51 刘义 男 博士 教授 生物热化学 武汉大学 中国 52 王祥科 男 博士 研究员 环境放射化学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中国 53 陆安慧 男 博士 教授 炭材料的物理化学基础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 54 颜晓梅 女 博士 教授 生化分析与生物传感 厦门大学 中国 55 陈军武 男 博士 教授 高分子光电器件界面修饰相关新型高分子材料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 56 李微雪 男 博士 研究员 表面催化理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 57 黄和 男 博士 教授 生物化工 南京工业大学 中国 58 葛蔚 男 博士 研究员 流态化技术和多相流反应工程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 59 杨淑华 女 博士 教授植物抗性生理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 60 戚益军 男 博士 教授 基因表达调控与表观遗传学 清华大学 中国 61 许凤 女 博士 教授 农林生物质高值化利用基础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 62 胡俊杰 男 博士 教授 生物膜结构与功能 南开大学 中国 63 陈畅 女 博士 研究员 生理学与整合生物学(细胞代谢与自由基)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 64 吴晓磊 男 博士 教授 陆生环境微生物学 北京大学 中国 65 赖锦盛 男 博士 教授 玉米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 66 张宏 男 博士 研究员 发育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 67 王源超 男 博士 教授 植物卵菌病害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 68 胡海岚 女 博士 研究员 系统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 69 肖少波 男 博士 教授 动物传染病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 70 贺雄雷 男 博士 教授 比较基因组与进化 中山大学 中国 71 刘剑峰 男 博士 教授 细胞生理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 72 唐淳 男 博士 研究员 生物大分子核磁共振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中国 73 王硕 男 博士 教授 食品科学 天津科技大学 中国 74 吴庆龙 男 博士 研究员 水域微生物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 75 惠利健 男 博士 研究员 细胞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 76 杨弋 男 博士 教授 细胞分子过程成像及操纵的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新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 中国 77 梁兴杰 男 博士 研究员 纳米生物材料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中国 78 王成树 男 博士 研究员 害虫生防真菌致病机理与遗传改造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 79 王福俤 男 博士 研究员 微量元素稳态代谢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 80 李劲松 男 博士 研究员 细胞重编程与胚胎发育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 81 陈凡 男 博士 研究员 农学基础与作物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 82 向文胜 男 博士 教授 微生物天然产物农药 东北农业大学 中国 83 姚斌 男 博士 研究员 饲料用酶的分子生物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中国 84 黄三文 男 博士 研究员 蔬菜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中国 85 邵峰 男 博士 研究员 病原菌感染和宿主天然免疫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中国 86 夏群科 男 博士 教授 上地幔中的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87 田文寿 男 博士 教授 大气化学与气候的相互作用以及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 兰州大学 中国 88 仇荣亮 男 博士 教授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 中山大学 中国 89 李陶 男 博士 教授 空间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90 邹建文 男 博士 教授 土壤碳氮循环与全球变化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 91 杨守业 男 博士 教授 河流与海洋沉积地球化学 同济大学 中国 92 刘骥平 男 博士 研究员 海冰-海洋耦合模式发展, 海冰变化机制及预测, 海冰变化对天气气候的反馈, 极地卫星遥感及应用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 93 康世昌 男 博士 研究员 冰冻圈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 94 王训明 男 博士 研究员 风沙地貌与沙漠化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 95 董云鹏 男 博士 教授 造山带构造演化与动力学 西北大学 中国 96 于志强 男 博士 研究员 环境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 97 许强 男 博士 教授 地质灾害预测评价及防治处理 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 98 朱弟成 男 博士 教授 岩石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 99 孙红文 女 博士 教授 环境地球化学 南开大学 中国 100 林伟 男 博士 研究员 构造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 101 吴春明 男 博士 教授 变质地质学与前寒武纪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 102 刘静 女 博士 研究员 构造地质学--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 103 陈凌 女 博士 研究员 地震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 104 金章东 男 博士 研究员 湖泊流域化学风化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中国 105 王自发 男 博士 研究员 大气环境数值模拟与预报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 106 刘耘 男 博士 研究员 计算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 107 王沛芳 女 博士 教授 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河海大学 中国 108 郑玉峰 男 博士 教授 新型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北京大学 中国 109 吴宏滨 男 博士 教授 有机/聚合物光电子器件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 110 钟志远 男 博士 教授 生物医用高分子 苏州大学 中国 111 刘加平 男 博士 研究员 水泥基材料服役特性与提升的关键科学问题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 112 盛况 男 博士 教授 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基础研究 浙江大学 中国 113 王爱杰 女 博士 教授 污染物定向生物转化及资源化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 114 谭忆秋 女 博士 教授 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 115 李立毅 男 博士 教授 特种电机系统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 116 陈卫忠 男 博士 教授 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 山东大学 中国 117 吕笑梅 女 博士 教授 铁电低维材料的制备及相关效应研究 南京大学 中国 118 陈雪峰 男 博士 教授 机械系统动态监测、诊断与维护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 119 陈仁朋 男 博士 教授 高速交通路堤地基长期力学行为 浙江大学 中国120 鲁雄刚 男 博士 研究员 冶金过程可控氧流新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 上海大学 中国 121 王金淑 女 博士 教授 粉末冶金与粉体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 122 袁慎芳 女 博士 教授 航空智能结构与健康监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 123 王立平 男 博士 教授 先进制造装备及其控制 清华大学 中国 124 李典庆 男 博士 教授 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 武汉大学 中国 125 赵长生 男 博士 教授 抗凝血功能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 四川大学 中国 126 俞燕蕾 女 博士 教授 光响应液晶高分子材料 复旦大学 中国 127 帅心涛 男 博士 教授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中山大学 中国 128 李永平 女 博士 教授 流域水资源管理 华北电力大学 中国 129 魏进家 男 博士 教授 两相流动与传热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 130 李志波 男 博士 研究员 智能高分子材料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 131 陈航榕 女 博士 研究员 介孔结构纳米复合材料与性能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 132 贾德昌 男 博士 教授 先进陶瓷与陶瓷基复合材料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 133 郭玉国 男 博士 研究员 能量转换与储存材料研究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134 李强 男 博士 教授 电子设备热管理的基础研究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 135 孙志梅 女 博士 教授 半导体材料 厦门大学 中国 136 刘会娟 女 博士 研究员 环境工程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 137 杨华明 男 博士 教授 矿物资源精细化加工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 中南大学 中国 138 梁卫国 男 博士 教授 原位溶浸采矿理论与技术 太原理工大学 中国 139 刘俊 男 博士 教授微/纳机械系统 中北大学 中国 140 赵永好 男 博士 教授 纳米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机理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 141 邾继贵 男 博士 教授 机械测试理论、方法与技术 天津大学 中国 142 陈萍 女 博士 研究员 储氢材料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 143 李小森 男 博士 研究员 天然气水合物物性和分解机理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国 144 龙腾 男 博士 教授 成像雷达新体制与实时信息处理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 145 李克秋 男 博士 教授 数据中心网络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 146 车文荃 女 博士 教授 新型微波电路理论与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 147 段志生 男 博士 教授 复杂耦合系统控制与应用 北京大学 中国 148 于伟泳 男 博士 教授 半导体纳米材料制备和量子点光电器件 吉林大学 中国 149 黄运锋 男 博士 研究员 量子信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150 张路 男 博士 教授 软件分析与测试 北京大学 中国 151 王新强 男 博士 研究员 InN基氮化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 北京大学 中国 152 周杰 男 博士 教授 模式识别与视觉监控 清华大学 中国 153 任丰原 男 博士 教授 网络流量管理与控制 清华大学 中国 154 郭弘 男 博士 教授 空间量子通信的理论、方法及技术研究 北京大学 中国 155 江安全 男 博士 研究员 高密度铁电二极管存储器及其先进测量技术研究 复旦大学 中国 156 陆延青 男 博士 教授 光与线性、非线性人工光学微结构的相互作用及功能集成 南京大学 中国 157 王聪 男 博士 教授 智能控制与确定学习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 158 王琼华 女 博士 教授 3D显示理论与器件 四川大学 中国 159 徐立军 男 博士 教授 复杂流动体系的在线监测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 160 王兴伟 男 博士 教授 网络新型路由、保护和疏导技术 东北大学 中国 161 董毅 男 博士 教授 光信息传输与控制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162 郭立新 男 博士 教授 目标和地海环境复合电磁散射理论建模与特征分析研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 163 徐常胜 男 博士 研究员 多媒体内容分析与搜索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 164 王开友 男 博士 研究员 铁磁半导体及碳基自旋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 165 关柏鸥 男 博士 教授 光纤传感器 暨南大学 中国 166 夏元清 男 博士 教授 多源信息复杂系统控制基础理论与方法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 167 相里斌 男 博士 研究员 计算光谱成像技术研究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中国 168 乔俊飞 男 博士 教授 城市污水处理过程建模、控制与优化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 169 侯增广 男 博士 研究员 机器人系统的智能控制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 170 徐心 男 博士 副教授 企业信息管理——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与影响 清华大学 中国 171 郑小平 男 博士 教授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 172 余玉刚 男 博士 教授 工业工程管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173 王帆 男 博士 教授 服务资源配置优化与管理 中山大学 中国 174 何桢 男 博士 教授 质量管理与质量工程 天津大学 中国 175 叶强 男 博士 教授 社会媒体背景下的电子商务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 176 邓祥征 男 博士 研究员 土地利用管理与政策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 177 孔炜 女 博士 教授 血管功能稳态调节与心血管疾病 北京大学 中国 178 孙倍成 男 博士 教授 慢性炎症与肝癌 南京医科大学 中国 179 戴志飞 男 博士 教授 医学超声与声学造影剂 北京大学 中国 180 陈翔 男 博士 教授 正常皮肤和皮肤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中南大学 中国 181 时杰 女 博士 研究员 药物成瘾的神经机制与防治 北京大学 中国 182 李梢 男 博士 教授 中医药学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 清华大学 中国 183 李晓明 男 博士 教授 神经精神疾病的基础研究 浙江大学 中国 184 胡志斌 男 博士 教授 流行病学 南京医科大学 中国 185 蒋欣泉 男 博士 教授 口腔医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186 黄灿华 男 博士 教授 肿瘤蛋白质组学 四川大学 中国 187 张云武 男 博士 教授 老年痴呆症的细胞与分子机制 厦门大学 中国 188 雷群英 女 博士 教授 肿瘤分子生物学 复旦大学 中国 189 谢丹 男 博士 研究员 肿瘤学(消化系统肿瘤) 中山大学 中国 190 周俭 男 博士 教授 肝癌早期诊断和转移复发机制及防治的应用基础研究 复旦大学 中国 191 崔大祥 男 博士 教授 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192 胡有洪 男 博士 研究员 药物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国 193 贺永 男 博士 研究员 基于神经影像的人脑连接组学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 194 黄波 男 博士 教授 肿瘤免疫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 195 聂静 女 博士 教授 肾脏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和防治策略 南方医科大学 加拿大 196 林厚文 男 博士 教授 天然药物化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中国 197 聂勇战 男 博士 教授 肝脏代谢性疾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 198 王健伟 男 博士 研究员 医学病毒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 199 陶凌 女 博士 教授 缺血性心脏病防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 200 王红梅 女 博士 研究员 妊娠及妊娠相关性疾病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 201 罗晓东 男 博士 研究员 天然药物化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
  • 西湖大学全球揽才:上千人选39人面试,评委意见比论文重要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最近,西湖大学全球学术人才招聘面试在杭州举行,39位申请者从1000余份简历中筛选出来参加面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这些申请者中,不乏来自哈佛、麻省理工等名校的学者。除了中国学者,西湖大学还吸引到了美国、意大利、希腊、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老外前来应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三类学科七组专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申请者大多为80后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西湖大学此次学术人才招聘面试,按照生物医学、理学、工学三个学科门类,共分为生物、基础医学、物理、化学、智能技术、纳米能源、环境资源等七组。按照研究方向,西湖大学邀请了相应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评审,评审组不仅有施一公、许田、仇旻、邓力及其他22位西湖大学先期入职的科学家,还邀请了包括多位院士在内的30位外评专家。他们均为相应研究领域知名的专家及学者,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有序的面试现场,面试者向评审专家组陈述了个人教育及工作经历、代表性学术研究成果及其影响、在西湖大学的科研工作计划等内容。随后,通过答辩环节,评审专家组对面试者进行全面的考察和评议,并以投票表决的方式,选拔出在科研方面有创新思想、学术基础扎实、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学术人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此次我们共收到了来自全球的1000余份简历,选出了39位来杭州参与面试。”面试评审、西湖大学副校长仇旻告诉记者,“其中包括来自哈佛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世界一流高校的申请人。他们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不错的科研成果,评审专家也一致认为面试者的水平较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此次面试者年龄段集中在80后,“基本是在海内外高校从事博士后研究,或是助理教授和副教授,也有少部分面试者是60后、70后,已经在海内外高校获得了终身教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论文不是主要指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评委的意见最重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谈及面试的选拔和评价标准,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说:“西湖大学鼓励创新的学术评价体系,无论是学术论文的数量和引用率,还是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都不会成为西湖大学学术评价的主要指标。在西湖大学,对科学家的学术评价主要看其研究是否剑指相关领域的最前沿以及实质性进展,我们希望用对人类社会发展、科学重大发现来衡量,用成果转化来推动社会进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仇旻透露,西湖大学是以国内外专家同行评价的方式来衡量面试者的学术水平。“比如由邀请的评审专家、本校的教授等来评判申请人的研究水平在他所在的年龄段,是否在国际前沿;如果在国际前沿,是否已经有一些重要突破;是否有学术活力,有发展潜力;研究计划是否合理可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面试结束后,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副校长许田、西湖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邓力与面试者进行了深入交流。施一公介绍了西湖大学的创建历程、现状和展望,指出西湖大学将为每一位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提供与国际接轨的科研环境、福利待遇和行政支持;在西湖大学,科研人员可以心无旁骛地享受科研与创造的乐趣。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多位面试者表示,非常认同西湖大学学科交叉、自由平等、专注科研的学术氛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6年以来,西湖大学举办了数次全球人才招聘,截至2018年9月30日,西湖大学从5000余名申请者中,选聘了68名PI(独立实验室负责人、博士生导师),先后引进了许田、仇旻、邓力、Alexey Kavokin等讲席教授全职加入西湖大学。此次面试结束后,预计会有更多海内外优秀的科学家加盟西湖大学。 /p
  • 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公布
    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网站消息: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工作已经结束,初评通过通用项目27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5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6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158项。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现予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20日内,任何个人或者单位对公布的项目、完成人、完成单位持有异议的,应当以书面方式向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以便于核实查证。提出异议的个人或者单位须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名或盖章,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凡匿名、冒名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将认真查处在评审过程中的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将取消其本年度评审资格。   特此公告。   联系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政策研究处(督查处)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邮政编码:100045   附件:   1. 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初评通过项目目录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单位/推荐专家 1 守恒律组和玻尔兹曼方程的一些数学理论 杨 彤 周毓麟,李大潜,石钟慈 2 药物反应种族差异与个体差异的遗传机制研究 周宏灏 桑国卫,樊代明,贺福初 3 纳米材料新功能的发现及应用 阎锡蕴,梁 伟,汪尔康,顾 宁,杨东玲 北京市 4 TGF-β/Smad信号通路维持组织稳态的生理功能和机制 杨 晓,滕 艳,王 剑,兰 雨,孙 强 北京市 5 复杂生物样品的高效分离与表征 邹汉法,张丽华,叶明亮,吴仁安,张玉奎 辽宁省 6 大维随机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白志东 吉林省 7 基于边臂策略的立体化学控制与催化反应研究 唐 勇,孙秀丽,叶 松,周 剑,康彦彪 上海市 8 中国大气污染物气溶胶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庄国顺,郭志刚,黄 侃,孙业乐,王 瑛 上海市 9 水稻复杂数量性状的分子遗传调控机理 林鸿宣,高继平,任仲海,宋献军,金 健 上海市 10 植物应答干旱胁迫的气孔调节机制 宋纯鹏,张 骁,苗雨晨,江 静,安国勇 河南省 11 基于天然高分子的环境友好功能材料构建及其构效关系 张俐娜,杜予民,蔡 杰,陈凌云,周金平 湖北省 12 金属酶的化学模拟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毛宗万,巢 晖,计亮年,刘建忠,鲁统部 广东省 13 杂交稻育性控制的分子遗传机理 刘耀光,王中华,龙云铭,邹艳姣,庄楚雄 广东省 14 年轻新基因起源和遗传进化的机制研究 王 文,杨 爽,周 琦,蔡 晶,李 昕 云南省 15 非线性应力波传播理论及应用 王礼立,任辉启,虞吉林,周风华,吴祥云 宁波市 16 若干纳米新结构及结构转变规律 龚新高,孙得彦,刘志锋,顾 晓,季 敏 教育部 17 基于核自旋的量子计算研究 杜江峰 教育部 18 特定结构无机多孔晶体的设计与合成 于吉红,庞文琴,李激扬,李 乙,徐如人 教育部 19 含氮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不对称催化有机反应研究 冯小明,刘小华,林丽丽 教育部 20 可持续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郝晓地,俞汉青,刘俊新,盛国平 教育部 21 脊椎动物免疫的起源与演化研究 徐安龙,黄盛丰,元少春,陈尚武,禹艳红 教育部 22 全生命周期软件体系结构建模理论与方法 梅 宏,黄 罡,张 路,张 伟 教育部 23 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智能自适应控制理论与方法 张化光,张庆灵,佟绍成,陈 兵,姜 斌 教育部 24 氧化锌薄膜微结构与性能调控中的若干基础问题 潘 峰,曾 飞,宋 成,杨玉超,刘雪敬 教育部 25 多尺度多物理场耦合的复杂系统中流动与传热传质机理研究 何雅玲,唐桂华,赵天寿,闵春华 教育部 26 水沙两相流理论及在长江三峡工程泥沙中的应用 方红卫,倪晋仁,王兆印,王光谦,王兴奎 教育部 27 复杂曲面数字化制造的几何推理理论和方法 丁 汉,朱向阳,尹周平,朱利民,王 煜 教育部28 压电和电磁机敏材料及结构力学行为的基础研究 沈亚鹏,陈常青,田晓耕,王子昆,王 旭 教育部 29 低维纳米功能材料与器件原理的物理力学研究 郭万林,胡海岩,张田忠,郭宇锋,王立峰 教育部 30 岩溶动力学理论创新研究与应用 袁道先,刘再华,蒋忠诚,曹建华,张美良 国土资源部 31 无线多媒体协同通信模型及性能优化 陆建华,朱文武,张 黔,殷柳国,陶晓明 工业和信息化部 32 复杂构件不均匀变形机理与精确塑性成形规律 杨 合,詹 梅,郭良刚,李宏伟,孙志超 工业和信息化部 33 小檗碱纠正高血脂的分子机理,化学基础及临床特点 蒋建东,宋丹青,魏 敬,孔维佳,潘淮宁 卫生部 34 模空间退化和向量丛的稳定性 孙笑涛 中国科学院 35 低维强关联电子系统中的奇异自旋性质理论研究 王玉鹏,曹俊鹏,张 平,陈 澍,戴建辉 中国科学院 36 “高能电子宇宙射线能谱超出”的发现 常 进 中国科学院 37 纳米材料的健康效应与安全性研究 赵宇亮,陈春英,王海芳,丰伟悦,柴之芳 中国科学院 38 黄土和粉尘等气溶胶的理化特征、形成过程与气候环境变化 安芷生,张小曳,曹军骥,李顺诚,刘晓东 中国科学院 39 青藏高原冰芯高分辨率气候环境记录研究 姚檀栋,秦大河,田立德,王宁练,康世昌 中国科学院 40 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研究 葛全胜,王绍武,邵雪梅,郑景云,杨 保 中国科学院 41 中亚增生造山作用及其环境效应 肖文交,孙继敏,高 俊 中国科学院 42 凹耳蛙声通讯行为与听觉基础研究 沈钧贤,徐智敏,余祖林 中国科学院 43 若干新型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吕金虎,陈关荣,禹思敏 中国科学院 44 纳电子器件的构筑及其新奇特性的研究 顾长志,李俊杰,龙云泽,王凯歌 中国科学院 45 特征结构导向构筑无机纳米功能材料 谢 毅,吴长征,熊宇杰 中国科学院 46 新型磁热效应材料的发现和相关科学问题研究 沈保根,胡凤霞,孙继荣,张西祥,吴光恒 中国科学院 47 中药复杂体系活性成分系统分析方法及其在质量标准中的应用研究 果德安,叶 敏,吴婉莹,关树宏,刘 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48 神经生物信息模式识别与时空分析 胡德文,王正志,周宗潭,徐 昕,刘亚东 总装备部 49 用于生物体内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研究及应用探索 陈学思,景遐斌,田华雨,汤朝晖,章培标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50 控制系统实时故障检测、分离与估计理论和方法 周东华,叶 昊,钟麦英,方崇智,王桂增 中国科协   2. 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初评通过项目目录(通用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单位 1 轻小型组合宽角航空相机研制及低空UAV航测应用 林宗坚,苏国中,洪志刚,杨伯钢,陈天恩,尹金宽 北京市 2 旋转填充床反应器强化新技术 陈建峰,邹海魁,丁建生,初广文,华卫琦,郑 冲 北京市 3 复杂工况下磁性液体密封关键技术与应用 李德才,李 建,何新智,张志力,蔡玉强,杨文明 北京市 4 交流电机系统的多回路分析技术及应用 王祥珩,王维俭,王善铭,桂 林,孙宇光,毕大强 北京市 5 先进空间光学姿态敏感器技术 尤 政,邢 飞,张高飞,陈非凡,丁天怀 北京市 6 面向海量用户的新型视频分发网络 尹 浩,邱 锋,林 闯,张焕强,许会荃,王 松 北京市 7 大电网安全域综合计算分析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王成山,贾宏杰,余贻鑫,房大中,曾 沅,魏 炜 天津市 8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原料与制剂及产业化应用 王金戌,郭卫芹,张宏武,高志峰,杨秋生,陈玉洁 河北省 9 先进高强度薄带钢柔性制造技术和装备 李 俊,王 利,胡广魁,徐乐江,朱晓东,刘华飞 上海市 10 多维精细超光谱遥感成像探测技术 王建宇,舒 嵘,胡以华,薛永祺,刘银年,何志平 上海市 11 微生物基因工程可溶性表达及产物后加工新技术 华子春,张红霞,孙启明,方 雷,董 晨,郑伟娟 江苏省 12 多功能复合的河流综合治理与水质改善技术及其应用 王 超,王沛芳,侯 俊,操家顺,钱 进,李 轶 江苏省 13 棉织物染整前处理关键酶制剂的发酵生产和应用技术 陈 坚,堵国成,李江华,王 强,吴 敬,华兆哲 江苏省 14 全有机溶剂中化学-酶法高效制备手性菊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杨立荣,吴坚平,徐 刚,张伟华,杨泽华,徐永晨 浙江省 15 汽车玻璃深加工的关键制造技术及应用 陈文哲,曹 晖,白照华,王乾廷,陈鼎宁,王榕慧 福建省 16 通用医用耗材制备新技术及其大规模应用 殷敬华,栾世方,李忠志,夏欣瑞,王建卫,张 娥 山东省 17 大型铝电解连续稳定运行工艺技术及装备开发 梁学民,吕定雄,王有山,何俊佳,涂赣峰,张松江 河南省 18 高品质耐火材料制备过程微结构控制技术与工业应用 李 楠,李亚伟,孙加林,陈俊红,洪学勤,冯建设 湖北省 19 船舶动力装置磨损状态在线监测与远程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 严新平,袁成清,董光能,杨建国,毛军红,郭晓浩 湖北省 20 混凝土泵车超长臂架技术及应用易小刚,周 翔,谭凌群,易秀明,刘永红,唐修俊 湖南省 21 超精密光学零件可控柔体抛光技术与装备 李圣怡,戴一帆,彭小强,解旭辉,周 林,石 峰 湖南省 22 细胞膜色谱技术及其在中药筛选中的应用 贺浪冲,王嗣岑,杨广德,袁秉祥,李西玲,张彦民 陕西省 23 液固高压成形轻质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工艺与控制技术 齐乐华,李贺军,罗守靖,杜之明,姜巨福,周计明 陕西省 24 大尺寸电子级硅单晶炉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刘 丁,周旗钢,赵 跃,焦尚彬,任海鹏,杨 润 陕西省 25 小麦-簇毛麦远缘新种质创制及应用 陈佩度,王秀娥,刘大钧,黄辉跃,曹爱忠,郭进考 教育部 26 神经导航关键技术发明与产品开发 宋志坚,王满宁,刘允才,李文生,姚德民,王宸昊 教育部 27 综合机械化固体废弃物密实充填与采煤一体化技术 缪协兴,张吉雄,黄艳利,卫修君,王 富,周跃进 教育部 28 高水头大流量泄水建筑物分级防冲防蚀成套技术 许唯临,周 钟,张建民,吴建华,刘善均,邓 军 教育部 29 硼酸盐激光自倍频晶体制备技术及其小功率绿光激光器件商品化应用 王继扬,张怀金,许祖彦,邵宗书,李 静,马长勤 教育部 30 高性能复相碳化硅陶瓷内加热器关键技术及应用 乔冠军,金海云,金志浩,陈振国,杨建锋,王红洁 教育部 31 立体视频重建与显示技术及装置 戴琼海,季向阳,刘烨斌,曹 汛,戈 张,杨 艺 教育部 32 高精度高动态视觉测量技术与系统 张广军,魏振忠,孙军华,刘 震,刘谦哲,谢光辉 教育部 33 钉形双向搅拌桩和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新技术与应用 刘松玉,朱志铎,杜广印,章定文,储海岩,杜延军 教育部 34 大型水电工程地下洞室热湿环境调控关键技术、系列产品研发及应用 李安桂,刘 雄,陈 华,赵鸿佐,杨志刚,樊越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35 高性能沥青路面新材料及制备技术 曹东伟,王仕峰,刘清泉,王国清,唐国奇,杨志峰 交通运输部 36 高强韧新型锆合金设计、制备及其在空间活动构件上的应用 刘日平,王文魁,马明臻,张瑞军,杨育林,李 工 工业和信息化部 37 含超薄金属内衬轻量化复合材料压力容器设计与制备技术 赫晓东,王荣国,刘文博,矫维成,杨 帆,张剑光 工业和信息化部 38 纳米精度多自由度运动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陈学东,袁志扬,周云飞,池 峰,胡元太,刘 赟 工业和信息化部 39 微型构件微成形技术与装备 单德彬,郭 斌,王春举,袁 林,曲东升,徐 杰 工业和信息化部 40 高速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及其与电吸收调制器单片集成光源 罗 毅,孙长征,熊 兵,王任凡,柴广跃,阳红涛 工业和信息化部 41 猪产肉性状相关重要基因发掘、分子标记开发及其育种应用 李 奎,刘 榜,赵书红,唐中林,樊 斌,余 梅 农业部 42 固体废物分质资源化及其二次污染控制关键技术 席北斗,刘阳生,岳东北,李自刚,聂永丰,姜永海 环境保护部 43 基于拉曼散射的新型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与工程安全监测应用 张在宣,金尚忠,王剑锋,张淑琴,余向东,孙忠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44 复极感应电化学水处理技术 曲久辉,刘会娟,赵 旭,胡承志,王万寿,肖 东 中国科学院 45 基于大形变和低质量的指纹加密方法与应用 田 捷,杨 鑫,梁继民,庞辽军,曹 凯,杨春林 中国科学院 46 基于工艺选择性的MEMS三维制造关键技术与设计方法 王跃林,鲍敏杭,李昕欣,李 铁,熊 斌,罗 乐 中国科学院 47 基于广域电压行波的复杂电网故障精确定位技术及应用 尹项根,曾祥君,张 哲,李泽文,陈德树,苏 盛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48 防治煤自燃的高效阻化方法与关键技术 王德明,秦波涛,陆 伟,仲晓星,李增华,周福宝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49 水力喷砂射孔与分段压裂联作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李根生,黄中伟,牛继磊,张士诚,沈忠厚,田守嶒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50 微结构化工传质设备及其工业应用 骆广生,吕阳成,王玉军,王 凯,徐建鸿,陈祥芝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51 高效节能的新型紧凑式换热器及工业化应用 凌 祥,涂善东,缪志先,彭 浩,李 洋,朱跃钊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52 HFCs气相氟化催化剂制备及其工业应用技术 吕 剑,张 伟,寇联岗,石 磊,王 博,明文勇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53 高性能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制备及在污水资源化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张宏伟,刘建立,吕晓龙,李建新,李新民,王 捷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54 结构/功能复合化新型导电陶瓷的设计、成套制备技术与应用 傅正义,王为民,王 皓,王玉成,梅炳初,张清杰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55 非皂化萃取分离稀土新工艺 黄小卫,龙志奇,彭新林,李红卫,崔大立,杨桂林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56 秸秆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肥料资源化利用新技术 李洪法,宋明信,刘荣乐,陈松涛,杨吉慧,郭良进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57 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技术及其应用 顾晓松,卢世璧,赵 庆,彭 江,杨宇民,范卫民 中华医学会 58 异种(猪)皮肤替代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 柴家科,杨红明,梁黎明,潘银根,陈 炯,冯祥生 中华医学会 59 大跨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新技术及其应用 聂建国,樊健生,陶慕轩,张振学,温凌燕,卜凡民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60 聚丙烯分子链结构调控新技术及应用 宋文波,乔金樑,郭梅芳,周汉学,俞仁明,戴宝华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61 基于胺鲜酯的玉米大豆新调节剂研制与应用 段留生,李召虎,吴少宁,何钟佩,董学会,张明才 中国农学会 62 星载微处理器系统验证-测试-恢复技术及应用 李晓维,李华伟,韩银和,华更新,严晓浪,刘 波 中国质量协会 63 光电交叉联动与跨层灵活疏导的光传送技术及设备 纪越峰,张 杰,赵 勇,陈 雪,涂 勇,赵志勇 中国通信学会 64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选育及种子生产新技术 陈立云,唐文帮,肖应辉,刘国华,邓化冰,雷东阳 北京大北农饲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65 锅炉全生命周期安全高效运行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赵钦新,郭元亮,史进渊,惠世恩,王树众,周屈兰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   3. 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初评通过项目目录(通用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推荐单位 1 高应力强水敏深层井筒稳定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曾义金,陈 勉,金 衍,刘汝山,张来斌,刘四海,林永学,李光泉,闫 铁,李 军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东北石油大学 北京市 2 地下工程开挖诱发灾害防控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吴顺川,张怀静,高永涛,戚承志,姜福兴,黄昌富,王艳辉,张晓峰,杨慧林,李崇智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安科兴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勤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3 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建造技术创新与应用 李久林,范 重,徐贱云,陈以一,刘中华,石荣金,许立新,钱稼茹,邱德隆,任庆英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浙江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4 补肾化痰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及其应用技术 田金洲,时 晶,毕 齐,马 辛,张新卿,苗迎春,张立苹,王蓬文,刘铜华,盛树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北京市 5 都市型现代农业高效用水原理与集成技术研究 刘洪禄,吴文勇,杨培岭,郑文刚,李久生,李其军,武菊英,郝仲勇,张建丰,王富庆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西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 北京市 6 基于通信的城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宁 滨,唐 涛,丁树奎,谢正光,郜春海,刘 波,张建明,牛英明,马连川,王海峰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 北京市 7 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可视化快速检测技术 王 硕,陈 颖,郑文杰,曹际娟,王俊平,张 燕,张宏伟,袁 飞,曹勃阳,温 雷 天津科技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天津生物芯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8 重要建筑抗爆理论与关键技术 李忠献,方 秦,杜修力,田志敏,丁 阳,师燕超,张亚栋,陈 力,李 亮,耿国恩 天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天津市 9 高坝泄洪消能防护和雾化安全技术与应用 练继建,吴时强,张宗亮,梁宗祥,白俊光,周钟,邓毅国,尹进步,王继敏,冯树荣 天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 10 抗除草剂谷子新种质的创制与利用 王天宇,程汝宏,赵治海,石云素,王慧军,师志刚,黎 裕,张喜文,宋燕春,岳增良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宣化巡天种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 11 大通量高效立体传质塔板技术及其在化工节能降耗中的应用 李春利,李柏春,刘继东,于文奎,刘桂同,吕 蔷,余迎新,吕建华,王洪海,方 静 河北工业大学,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独山子石化分公司 河北省 12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治疗后复发救治技术平台和策略的建立及应用 李晓明,韦 霖,邸 斌,郭晓峰,路秀英,尚耀东,成继民,吴彦桥,周永青,陶振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香港大学,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河北省 13 露天煤矿高台阶抛掷爆破与吊斗铲倒堆工艺技术及应用 郭昭华,马 军,顾大钊,张维世,马培忠,王平亮,李克民,李国仲,宋 日,刘玉福 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内蒙古自治区 14 现代轧制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创新平台 王国栋,李建平,刘万山,花福安,张丕军,吴 迪,朱启建,牛文勇,王贺利,刘 俭 东北大学,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省 15 大型合金钢锭及铸锻件缺陷与组织控制 李殿中,李依依,王宝忠,刘志颖,彭 凡,柯 伟,陆善平,夏立军,康秀红,孙明月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共享铸钢有限公司 辽宁省 16 功能性单心室外科治疗的基础与临床 王辉山,汪曾炜,尹宗涛,侯明晓,朱洪玉,韩宏光,张仁福,张南滨,方敏华,金 岩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 辽宁省 17 超低甲醛释放农林剩余物人造板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 时君友,顾继友,郭西强,李成元,朱丽滨,陈召应,张士成,郭立志,安秉华,南明寿 北华大学,吉林辰龙生物质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吉林森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福汉木业有限公司,敦化市亚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东北林业大学 吉林省 18 重要动物病毒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金宁一,廖 明,程世鹏,涂长春,高玉伟,何启盖,刘 棋,赵亚荣,任 涛,闫喜军,肖少波,金扩世,鲁会军,辛朝安,吴 威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 19 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平台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上海市20 大吨位系列履带式起重机关键技术与应用 刘金江,徐格宁,李明奇,秦绪起,彭继文,廖虎灵,谢 军,韩凤磷,刘士杰,陈 康 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太原科技大学 上海市 21 射频电子系统的三维高密度封装技术及其应用 毛军发,孙晓玮,吴洪江,罗 乐,尹文言,吴林晟,王绍东,周 亮,余 稳,钱 蓉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石家庄开发区华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上海慧昌智能交通系统有限公司 上海市 22 竞技体育对抗性项目致胜关键技术系统研究与应用 虞丽娟,张 辉,凌培亮,陈佩杰,章建成,孟宪明,戴金彪,孟范生,王继红,周成林 上海体育学院,同济大学 上海市 23 类固醇激素与肾上腺疾病发病机制新发现与诊治关键技术建立和应用 宁 光,王卫庆,王继光,李小英,崔 斌,苏颋为,叶 蕾,袁文祺,毕宇芳,马勤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 上海市 24 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新策略及关键机制 樊 嘉,周 俭,黄晓武,邱双健,王 征,史颖弘,孙 健,肖永胜,王晓颖,徐 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上海市
  • 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
    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奖励大会上,中国2012年度五大国家级科技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一一揭晓并颁奖。 一等奖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单位 1 F-309-1-01 立体视频重建与显示技术及装置 戴琼海(清华大学),季向阳(清华大学),刘烨斌(清华大学),曹 汛(清华大学),戈 张(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杨 艺(北京凌云光视数字图像技术有限公司) 教育部 2 F-310-1-01 大跨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新技术及其应用 聂建国(清华大学),樊健生(清华大学),陶慕轩(清华大学),张振学(天津城建设计院),温凌燕(清华大学),卜凡民(清华大学)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二等奖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单位 1 F-301-2-01 小麦-簇毛麦远缘新种质创制及应用 陈佩度(南京农业大学),王秀娥(南京农业大学),刘大钧(南京农业大学),黄辉跃(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曹爱忠(南京农业大学),郭进考(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教育部 2 F-301-2-02 猪产肉性状相关重要基因发掘、分子标记开发及其育种应用 李 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刘 榜(华中农业大学),赵书红(华中农业大学),唐中林(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樊 斌(华中农业大学),余 梅(华中农业大学) 农业部 3 F-301-2-0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选育及种子生产新技术 陈立云(湖南农业大学),唐文帮(湖南农业大学),肖应辉(湖南农业大学),刘国华(湖南农业大学),邓化冰(湖南农业大学),雷东阳(湖南农业大学)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 F-301-2-04 基于胺鲜酯的玉米大豆新调节剂研制与应用 段留生(中国农业大学),李召虎(中国农业大学),吴少宁(福建浩伦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何钟佩(中国农业大学),董学会(中国农业大学),张明才(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学会 5 F-302-2-01 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技术及其应用 顾晓松(南通大学),卢世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赵 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彭 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杨宇民(南通大学),范卫民(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华医学会 6 F-302-2-02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原料与制剂及产业化应用 王金戌(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郭卫芹(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张宏武(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高志峰(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杨秋生(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陈玉洁(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 河北省 7 F-302-2-03 细胞膜色谱技术及其在中药筛选中的应用 贺浪冲(西安交通大学),王嗣岑(西安交通大学),杨广德(西安交通大学),袁秉祥(西安交通大学),李西玲(西安交通大学),张彦民(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省 8 F-302-2-04 微生物基因工程可溶性表达及产物后加工新技术 华子春(南京大学),张红霞(南京大学),孙启明(南京大学),方 雷(南京大学),董 晨(南京大学),郑伟娟(南京大学) 江苏省 9 F-302-2-05 异种(猪)皮肤替代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 柴家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杨红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梁黎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潘银根(启东市人民医院),陈 炯(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冯祥生(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华医学会 10 F-302-2-06 输注与介入类医用耗材制备新技术及其大规模应用 殷敬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栾世方(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李忠志(威高集团有限公司),夏欣瑞(威高集团有限公司),王建卫(威高集团有限公司),张 娥(威高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11 F-302-2-07 人脑动态建模、定位与功能保护新技术及其在神经导航中的应用 宋志坚(复旦大学),王满宁(复旦大学),刘允才(上海交通大学),李文生(复旦大学),姚德民(复旦大学),王宸昊(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12 F-303-2-01 综合机械化固体废弃物密实充填与采煤一体化技术 缪协兴(中国矿业大学),张吉雄(中国矿业大学),黄艳利(中国矿业大学),卫修君(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 富(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周跃进(中国矿业大学) 教育部 13 F-303-2-02 水力喷砂射孔与分段压裂联作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李根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黄中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牛继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士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沈忠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田守嶒(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14 F-303-2-03 防治煤自燃的高效阻化方法与关键技术 王德明(中国矿业大学),秦波涛(中国矿业大学),陆 伟(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仲晓星(中国矿业大学),李增华(中国矿业大学),周福宝(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15 F-303-2-04 轻小型组合宽角航空相机研制及低空UAV航测应用 林宗坚(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苏国中(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洪志刚(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杨伯钢(北京测绘设计研究院),陈天恩(北京测科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尹金宽(北京测科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 16 F-304-2-01 复极感应电化学水处理技术 曲久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会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赵 旭(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胡承志(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万寿(杭州回水科技有限公司),肖 东(北京京润新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学院 17 F-304-2-02 多功能复合的河流综合治理与水质改善技术及其应用 王 超(河海大学),王沛芳(河海大学),侯 俊(河海大学),操家顺(河海大学),钱 进(河海大学),李 轶(河海大学) 江苏省 18 F-304-2-03 高水头大流量泄水建筑物分级防冲防蚀成套技术 许唯临(四川大学),周 钟(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张建民(四川大学),吴建华(河海大学),刘善均(四川大学),邓 军(四川大学) 教育部 19 F-305-2-01 棉织物染整前处理关键酶制剂的发酵生产和应用技术 陈 坚(江南大学),堵国成(江南大学),李江华(江南大学),王 强(江南大学),吴 敬(江南大学),华兆哲(江南大学) 江苏省 20 F-305-2-02 秸秆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肥料资源化利用新技术 李洪法(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宋明信(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刘荣乐(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陈松涛(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杨吉慧(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郭良进(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21 F-306-2-01 旋转填充床反应器强化新技术 陈建峰(北京化工大学),邹海魁(北京化工大学),丁建生(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初广文(北京化工大学),华卫琦(宁波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郑 冲(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市 22 F-306-2-02 微结构化工传质设备及其工业应用 骆广生(清华大学),吕阳成(清华大学),王玉军(清华大学),王 凯(清华大学),徐建鸿(清华大学),陈祥芝(山东盛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23 F-306-2-03 高效节能的新型紧凑式换热器及工业化应用 凌 祥(南京工业大学),涂善东(南京工业大学),缪志先(南京工业大学),彭 浩(南京工业大学),李 洋(南京工业大学),朱跃钊(南京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24 F-306-2-04 全有机溶剂中化学-酶法高效制备手性菊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杨立荣(浙江大学),吴坚平(浙江大学),徐 刚(浙江大学),张伟华(常州康美化工有限公司),杨泽华(常州康美化工有限公司),徐永晨(常州康美化工有限公司) 浙江省、教育部 25 F-306-2-05 聚丙烯分子链结构调控新技术及应用 宋文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乔金樑(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郭梅芳(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周汉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俞仁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戴宝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26 F-306-2-06 HFCs气相氟化催化剂制备及其工业应用技术 吕 剑(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张 伟(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寇联岗(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石 磊(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王 博(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明文勇(山东华安新材料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27 F-307-2-01 高强韧新型锆合金设计、制备及其在空间活动构件上的应用 刘日平(燕山大学),王文魁(燕山大学),马明臻(燕山大学),张瑞军(燕山大学),杨育林(燕山大学),李 工(燕山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28 F-307-2-02 结构/功能复合化新型导电陶瓷的设计、成套制备技术与应用 傅正义(武汉理工大学),王为民(武汉理工大学),王 皓(武汉理工大学),王玉成(武汉理工大学),梅炳初(武汉理工大学),张清杰(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29 F-307-2-03 先进高强度薄带钢柔性制造技术和装备 李 俊(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王 利(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胡广魁(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徐乐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朱晓东(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刘华飞(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 30 F-307-2-04 硼酸盐激光自倍频晶体制备技术及其小功率绿光激光器件商品化应用 王继扬(山东大学),张怀金(山东大学),许祖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邵宗书(山东大学),李 静(山东大学),马长勤(青岛镭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教育部 31 F-307-2-05 液固高压成形轻质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工艺与控制技术 齐乐华(西北工业大学),李贺军(西北工业大学),罗守靖(哈尔滨工业大学),杜之明(哈尔滨工业大学),姜巨福(哈尔滨工业大学),周计明(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省 32 F-307-2-06 高性能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制备及在污水资源化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张宏伟(天津工业大学),刘建立(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吕晓龙(天津工业大学),李建新(天津工业大学),李新民(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 捷(天津工业大学)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33 F-307-2-07 大型铝电解连续稳定运行工艺技术及装备开发 梁学民(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吕定雄(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王有山(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何俊佳(华中科技大学),涂赣峰(东北大学),张松江(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 34 F-307-2-08 非皂化萃取分离稀土新工艺 黄小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龙志奇(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彭新林(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李红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崔大立(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杨桂林(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35 F-307-2-09 高性能复相碳化硅陶瓷内加热器关键技术及应用 乔冠军(西安交通大学),金海云(西安交通大学),金志浩(西安交通大学),陈振国(山东通亚机械有限公司),杨建锋(西安交通大学),王红洁(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 36 F-307-2-10 汽车玻璃深加工的关键制造技术及应用 陈文哲(福建工程学院),曹 晖(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照华(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乾廷(福建工程学院),陈鼎宁(福建工程学院),王榕慧(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省 37 F-307-2-11 高品质耐火材料制备过程微结构控制技术与工业应用 李 楠(武汉科技大学),李亚伟(武汉科技大学),孙加林(北京科技大学),陈俊红(北京科技大学),洪学勤(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冯建设(北京首钢耐材炉料有限公司) 湖北省 38 F-307-2-12 含超薄金属内衬轻量化复合材料压力容器设计与制备技术 赫晓东(哈尔滨工业大学),王荣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文博(哈尔滨工业大学),矫维成(哈尔滨工业大学),杨 帆(哈尔滨工业大学),张剑光(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39 F-308-2-01 纳米精度多自由度运动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陈学东(华中科技大学),袁志扬(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周云飞(华中科技大学),池 峰(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胡元太(华中科技大学),刘 赟(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 40 F-308-2-02 混凝土泵车超长臂架技术及应用 易小刚(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周 翔(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谭凌群(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易秀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刘永红(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唐修俊(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 41 F-308-2-03 超精密光学零件可控柔体抛光技术与装备 李圣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戴一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彭小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解旭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周 林(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石 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湖南省 42 F-308-2-04 交流电机系统的多回路分析技术及应用 王祥珩(清华大学),王维俭(清华大学),王善铭(清华大学),桂 林(清华大学),孙宇光(清华大学),毕大强(清华大学) 北京市 43 F-308-2-05 复杂工况下磁性液体密封关键技术与应用 李德才(北京交通大学),李 建(西南大学),何新智(北京交通大学),张志力(北京交通大学),蔡玉强(北京市神然磁性流体技术有限公司),杨文明(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市 44 F-308-2-06 船舶动力装置磨损状态在线监测与远程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 严新平(武汉理工大学),袁成清(武汉理工大学),董光能(西安交通大学),杨建国(武汉理工大学),毛军红(西安交通大学),郭晓浩(长江航道局) 湖北省 45 F-308-2-07 基于广域电压行波的复杂电网故障精确定位技术及应用 尹项根(华中科技大学),曾祥君(长沙理工大学),张 哲(华中科技大学),李泽文(湖南湘能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陈德树(华中科技大学),苏 盛(长沙理工大学)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46 F-308-2-08 微型构件微成形技术与装备 单德彬(哈尔滨工业大学),郭 斌(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春举(哈尔滨工业大学),袁 林(哈尔滨工业大学),曲东升(哈尔滨工业大学),徐 杰(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47 F-308-2-09 大电网安全域综合计算分析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王成山(天津大学),贾宏杰(天津大学),余贻鑫(天津大学),房大中(天津大学),曾 沅(天津大学),魏 炜(天津大学) 天津市 48 F-309-2-01 大尺寸电子级硅单晶炉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刘 丁(西安理工大学),周旗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赵 跃(西安理工大学),焦尚彬(西安理工大学),任海鹏(西安理工大学),杨 润(西安理工晶体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省 49 F-309-2-02 面向海量用户的新型视频分发网络 尹 浩(清华大学),邱 锋(清华大学),林 闯(清华大学),张焕强(北京蓝汛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会荃(蓝汛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王 松(北京蓝汛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 50 F-309-2-03 光电交叉联动与跨层灵活疏导的光传送技术及设备 纪越峰(北京邮电大学),张 杰(北京邮电大学),赵 勇(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陈 雪(北京邮电大学),涂 勇(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赵志勇(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通信学会 51 F-309-2-04 多维精细超光谱遥感成像探测技术 王建宇(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舒 嵘(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胡以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薛永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刘银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何志平(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上海市 52 F-309-2-05 基于大形变和低质量的指纹加密方法与应用 田 捷(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杨 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梁继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庞辽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曹 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杨春林(北京天诚盛业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 53 F-309-2-06 基于工艺选择性的MEMS三维制造关键技术与设计方法 王跃林(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鲍敏杭(复旦大学),李昕欣(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李 铁(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熊 斌(上海芯敏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罗 乐(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54 F-309-2-07 星载微处理器系统验证-测试-恢复技术及应用 李晓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华伟(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韩银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华更新(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严晓浪(浙江大学),刘 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中国质量协会 55 F-309-2-08 高精度高动态视觉测量技术与系统 张广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魏振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军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 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谦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谢光辉(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教育部 56 F-309-2-09 先进空间光学姿态敏感器技术 尤 政(清华大学),邢 飞(清华大学),张高飞(清华大学),陈非凡(清华大学),丁天怀(清华大学) 北京市 57 F-309-2-10 基于拉曼散射的新型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与工程安全监测应用 张在宣(中国计量学院),金尚忠(中国计量学院),王剑锋(中国计量学院),张淑琴(杭州欧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余向东(中国计量学院),孙忠周(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58 F-309-2-11 高速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及其与电吸收调制器单片集成光源 罗 毅(清华大学),孙长征(清华大学),熊 兵(清华大学),王任凡(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柴广跃(深圳市恒宝通光电子有限公司),阳红涛(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 59 F-310-2-01 钉形双向搅拌桩和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新技术与应用 刘松玉(东南大学),朱志铎(东南大学),杜广印(东南大学),章定文(东南大学),储海岩(东南大学),杜延军(东南大学) 教育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60 F-310-2-02 高性能沥青路面新材料及制备技术 曹东伟(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王仕峰(上海交通大学),刘清泉(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王国清(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唐国奇(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杨志峰(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交通运输部 61 F-310-2-03 大型水电工程地下洞室热湿环境调控关键技术、系列产品研发及应用 李安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 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陈 华(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赵鸿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杨志刚(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樊越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天津拓普—超声光栅仪即将面市
    由天津市拓普仪器有限公司与天津大学应用物理系共同研发的WCG-1型超声光栅仪即将面市。该仪器采用光具座形式,除具有良好的直线性特点外,还具有方便组合多种实验等优点。用超声光栅测定液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很好的综合性普物教学实验。
  • 纳克全面市场化道路已开始
    北京纳克2011年展望:全面市场化道路已经开始 北京纳克总经理 贾云海先生   2010年是纳克公司大迈步的一年,各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纳克全年销售收入突破2亿。主体项目的销售业绩节节攀升,新拓展开发的整体实验室项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也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正逐步成为公司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化的办公系统及管理把市场、销售、生产、客服以及覆盖全国的京外办事处紧密连接起来,一条系统完整的服务链已经形成,这是纳克公司的飞速发展的保障和基石,同时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公司发展的需要,引入了国内知名的战略咨询公司进行“十二五”规划,为纳克发展及上市构建蓝图。   2011年纳克产品将进一步扩大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不断提升在主体业务领域的行业地位,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纳克产品品质,打造纳克品牌。2011年第一季度纳克将完成股份制改造,同时钢铁研究总院、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等多项优质资源并入纳克公司,为纳克成功上市打下基础,纳克全面市场化道路已经开始。   回顾过去的一年,是我们不断拼搏,不断进取的一年,是大家开拓创新,勇于挑战的一年,新的征程已经开始,新的机遇,新的发展,正在召唤着我们,纳克人将继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我们坚信:未来充满阳光,纳克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新年伊始,纳克向广大新老用户、业内同仁以及媒体的朋友们送上诚挚的祝福,祝大家身体康健,事业进步!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