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微型成像光谱仪

仪器信息网微型成像光谱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微型成像光谱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微型成像光谱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微型成像光谱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微型成像光谱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微型成像光谱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微型成像光谱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微型成像光谱仪相关的资讯

  • 杭高院物光学院邵建达教授工作室在微型计算光谱传感/成像领域取得新进展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邵建达教授工作室和浙江大学光电学院沈伟东教授课题组联合提出一种基于全介质紧凑薄膜结构的计算微型光谱仪。相关成果以“Deep Learning-Based Miniaturized All-Dielectric Ultracompact Film Spectrometer”为题发表于中科院一区期刊ACS Photonics 。近年来,随着光谱分析的应用领域逐步扩大,对光谱仪较小物理尺寸、较低成本需求优先于高性能,光谱仪向微型化、集成化和低成本等方面高速发展。计算重构型微型光谱仪常依靠具有宽带光谱响应的阵列滤光片及探测器实现光谱编码,依靠压缩感知、深度学习等算法实现光谱重构。本研究中,阵列滤光片采用紧凑薄膜结构,通过改变单一介质膜层厚度,实现特异性高的宽带光谱响应。单点光谱重构仅需16个区块,数量在同类方案中数量最少,尺寸为毫米级的阵列滤光片(单个区块约2mm×3mm)采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进行制备。光谱重构网络基于深度学习,输入神经元数量对应区块数,输出神经元数量数量对应光谱通道数,含有若干隐层,各层神经元以全连接的方式连接,可实现高速、高精度(重构精度MSE论文第一作者为国科大杭高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温俊仁,通讯作者为国科大杭高院杨陈楹副研究员和浙江大学沈伟东教授,共同作者包括杭高院双聘教授邵宇川研究员,浙江大学章岳光副教授,杭高院硕士生郝凌云和高程等。目前,该团队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转化,采用了微米级紫外光刻技术与纳米级薄膜沉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百微米级滤光片阵列以及毫米级(约2×2mm)微型光谱传感模组。未来,该团队还将进一步研发超光谱成像模组及全光谱成像芯片,有望在于天文探测、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卫星干涉成像光谱仪和CCD立体相机通过鉴定
    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研制,曾为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做出突出贡献的嫦娥一号卫星干涉成像光谱仪和CCD立体相机,于5月25日在西安通过了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组织的成果鉴定。   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研究员为组长的专家鉴定委员会认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干涉成像光谱仪采用干涉光谱成像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对月球成功实施了可见-近红外宽谱段连续光谱及光谱图像探测,是国内首台成功应用的星载干涉成像光谱仪 该仪器具有很高的信噪比(S/N)与调制传递函数(MTF),是一台集光、机、电、算为一体的高端光学遥感设备 该项目在“行平场”、“不同光谱仪的对比方法”、“干涉仪胶合时剪切量的精密控制”以及“具有特色的付氏光学系统设计”方面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申请发明专利四项,已授权三项 该仪器成功应用于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获取了全月面79%区域清晰的多光谱图像,是国际上第一次获取480nm-960nm范围的32谱段的连续光谱和图像,为月球科学家研究月表物质成份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生信息源,并产生了大量的应用成果。   以杨元喜院士为组长的专家鉴定委员会认为,嫦娥一号卫星CCD立体相机优化集成了光、机、电等高新技术,确保了月面高精度成像和摄影测量,获得了与国外现有月球图像相比更为清晰、层次更加丰富的全月面图像 该相机采用广角、远心、消畸变光学系统及带有掩模板的面阵CCD立体成像等技术,有效减小了附加曝光影响、系统体积及定标压力 相机的立体成像系统具有高的信噪比(S/N)与调制传递函数(MTF) CCD立体相机已经成功应用于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工程,申请发明专利2项(公开中),授权实用新型1项,为月球科学家研究月球的地形地貌与地质学构造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生信息源,产生了大量的应用成果。   鉴定委员会认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干涉成像光谱仪和CCD立体相机总体水平为国际先进,并建议这些技术在国防、民用及深空探测等领域进一步推广应用。
  • 微型光谱仪的结构解析
    光谱仪究其实质是一个“分光”仪器,现在有几种方式来实现分光功能。主流的方式是用光栅作为色散部件,将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上分开,用阵列探测器接收并输出光谱。另一种方式是用干涉仪调制入射光,用单元探测器接收被调制了的光,并输出光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再用傅里叶变换还原光谱,这就是傅里叶光谱仪。  由于在UV-VIS-NIR波段,硅CCD, CMOS阵列的工艺成熟,性价比好,再加上无移动部件,可靠性好,因此,几乎无一例外地使用光栅色散,阵列探测器检测的方式。只是在波长大于900nm的近红外波段,硅材料实在无法胜任,才采用InGaAs线列探测器,但是,至少在现阶段InGaAs线列探测器还是太贵,于是才有人尝试采用傅里叶光谱技术,转动光栅技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on)技术,其核心是用MEMS技术制造一个微镜陈列,可以用集成电路芯片组驱动每一个微镜的方向,这样就可以用单元InGaAs探测器,使近红外波段的微型光谱仪成本下降。另一种思路是怎么把光谱仪做得更小,更便宜,干脆不用光栅分光,虽然性能不一定那么好,但是对于有些应用也许就足够了,这基本上就是用滤光片加线列探测器的方法。  就采用光栅分光技术的微型光谱仪而言,其性能主要决定于三个方面,光学设计,光栅的选择,探测器的选用。  光学设计又与采用的光栅种类有关,现用的光栅有反射光栅和透射全息光栅两大类,采用不同光栅的光谱仪光学设计方案有所不同。现在的主流是反射光栅,这是由于制造工艺相对成熟,因此价格也相对低一些的原因,采用反射光栅,又要做得体积小,采用折叠光路的设计就很自然了,因此,交叉光路Czerny-Turner 结构(Crossed Czerny-Turner)成为市场最流行的设计 另一类是透射全息光栅,它的主要优点是光栅效率高,导致光学系统的光通量大,对于一些测量比较微弱的光的应用,或者快速动态过程分析,不允许长的积分时间,就倾向于选择透射光栅,当然,价格相对会贵一些。  以下我们就分析典型的交叉光路的Czerny-Turner 结构光谱仪(如图所示)。图 典型的交叉光路Czerny-Turner光谱仪结构。1为SMA 905接头,2为入射狭缝,3为长通滤光片(可选),4为准直反射镜,5为反射光栅,6为汇聚反射镜,7为柱形汇聚透镜(可选),8阵列探测器,9为线性可变滤光片阻挡高阶衍射光进入探测器,10为探测器的石英玻璃窗口,取代普通BK7玻璃窗口,用于工作在小于340nm的紫外波段光谱仪(可选)  -用光纤将待测光束通过标准的SMA905接头接入光谱仪。  -待测光束通过狭缝进入光谱仪,狭缝就是成像系统中的“物”,通常为矩形,根据应用的要求,狭缝的宽度可选,较宽的狭缝允许更多的光子进入光学系统,即系统的光通量较大,但这是以损失分辨率为代价。典型的狭缝宽度在5um-200um之间,高度为1mm。  -从狭缝出射的光是发散的,我们希望入射光束的传播方向是可控的,不要散射到不该去的地方,导致杂散光太大,通过准直光学部件,通常是反射镜,将其变为平行光束。  -光栅作为色散元件:这是对光谱仪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的元件,不同波长的光被衍射到空间不同的方向。光栅的参数包括刻线密度,闪耀角度等,都会影响到光谱仪的性能指标,包括分辨率,波长范围,光栅效率曲线等。  -反射镜作为光束汇聚器件,将光栅分光后不同波长狭缝的“像”汇聚到阵列探测器不同的像元上。每个像元会接收到波长范围很窄的光子(15 nm to 0.02 nm,取决于光谱仪的结构)  众所周知,狭缝的宽度会影响到光谱仪的分辨率和响应率,  -探测器阵列:探测器是实现光电转换的重要器件。线阵探测器上的每一个象元的读出数据对应于一个特定的波长范围,在紫外,可见光,短波近红外波段,硅CCD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探测器,其性价比最好,探测器本身的噪声对光谱仪信噪比的影响。只有在900nm-2500nm的近红外波段才使用InGaAs线列探测器。  -模-数转换电路ADC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探测器读出电路给出的是电压模拟信号,通过ADC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将每个像元输出的电压转换为一个特定的数字,这个读数被称为“counts”  ADC器件性能的重要指标是它输出的数字是用多少位二进制数字来表示。一个12位的模数转换电路可以将满量程光强度用0-4096(212)个counts来表示。相应的,同样的满量程光强度,如果用16位的模数转换电路其输出则是用0-65535(216)个counts来表示。由此可见ADC器件的位数反映了光谱仪在垂直方向的“分辨率“。(如图xxx所示)ADC的位数越高其输出的读数就可以越”准确“地描述光谱的强度。  因此,对于一个采用2048个像元的线列探测器和12位模数转换器件的光谱仪,每条光谱曲线会输出2048个波长和对应光强的数据对,每个光强的数据用一个12位数字表示。这些数据是光谱的原始数据。图 ADC的位数和垂直方向“分辨率“的关系示意图  -光谱仪内还包括以微处理器为中心的一些电路,主要包含两部分功能。一方面,产生光谱仪CCD或CMOS探测器所需的控制时序,使探测器按用户设定的工作模式工作 另一方面,实现与PC机的通信,如从探测器中读出数据并传送到PC端。这些电路的性能,譬如,模拟电路的噪声水平、处理器的主频、缓存的大小和通信接口的速度,都会对光谱仪的整体性能有重要影响。
  • 微型光纤光谱仪的选型有哪些注意事项?
    光谱学是测量紫外、可见、近红外和红外波段光强度的技术。光谱测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如颜色测量、化学成份的浓度测量或辐射度学分析、膜厚测量、气体成分分析等领域。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微电子领域中的多象元光学探测器(例如CCD,光电二极管阵列)制造技术迅猛发展,使生产低成本扫描仪和CCD相机成为可能。美国海洋光学公司的微型光纤光谱仪使用了同样的CCD(CCD光谱仪)和光电二极管阵列探测器,可以对整个光谱进行快速扫描,不需要转动光栅。  微型光纤光谱仪通常采用光纤作为信号耦合器件,将被测光耦合到光谱仪中进行光谱分析。由于光纤的方便性,用户可以非常灵活的搭建光谱采集系统。其优势在于测量系统的模块化和灵活性,且测量速度非常快,可以用于在线分析。而且由于采用了低成本的通用探测器,降低了光谱仪的成本,从而也降低了整个测量系统的造价。  微型光纤光谱仪基本配置包括包括一个光栅,一个狭缝和一个探测器。这些部件的参数在选购光谱仪时必须详细说明。光谱仪的性能取决于这些部件的精确组合与校准,校准后光纤光谱仪,原则上这些配件都不能有任何的变动。那么微型光纤光谱仪在选型时有哪些必须要注意的呢?  ① 光学分辨率  光学分辨率是配置微型光纤光谱仪时经常被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当用户为了追求微型光纤光谱仪的高分辨率时,在选型时会选择具有尽可能多像元数探测器的微型光谱仪。而实际上光学分辨率不仅仅由探测器的像元数决定,还与狭缝宽度和光栅的刻线密度有关。所以当讨论分辨率时,通常用色散或用波长范围除以像元数。  半高全宽值(FWHM),即最大峰值光强一半处所对应的谱线宽度是一种表述分辨率更好的方法(见上图)。用FWHM可以对不同光谱仪的实际光学性能进行直接对比。用这种表示方法可以避免一些缺陷,例如:有的光栅并没有用到全部像元 采用交叉式Czerny-Turner光路设计的光谱仪中,光学系统不能把狭缝清晰地成像在探测器上,这是由于光路中过大的反射角和固有的系统放大倍率造成的。   ② 灵敏度  灵敏度是配置光谱仪时所需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现在的主流微型光纤光谱仪都采用线阵探测器,所以灵敏度跟像素数没有任何关系。但面阵探测器例外,因为面阵探测器在垂直方向的每个像素都会被累积,在某种意义上垂直方向上的所有像素的累积可以被看成一个更大的像素。因此,在考虑某种应用对灵敏度的要求时,更重要的是看探测器的响应曲线。下图中给出了海洋光学微型光纤光谱仪采用的两种典型探测器的灵敏度响应曲线。  ③信噪比  信噪比也是选配微型光纤光谱仪的一个因素。对于CCD光谱仪,较高的灵敏度导致了较低的信噪比。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对光谱进行多次平均来提高信噪比。平均次数的平方根恰好是信噪比提高的倍数。例如,光谱平均100次,信噪比能提高10倍。有些应用需要较高的信噪比,此时用户应当比较在光谱仪中的光学平台和探测器的综合信噪比。需要强调的是,用户一定要搞清楚厂家给出的信噪比是不是整个光谱仪系统的信噪比,因为只有整个光谱仪系统的信噪比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信噪比高的探测器配一个性能不高的光路,那么它的高信噪比就没有实际意义。比较不同探测器和微型光纤光谱仪间的信噪比的比较好的方法是:测量100次,然后对每个像元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信噪比等于平均值除以标准偏差。测量信噪比时,信号强度应当接近饱和,并设置正确的平滑值(如果需要的话)。  ④ 光栅选择  光栅选择是最比较复杂的。通常有两个因素决定了光栅的选择:波长范围和光学分辨率。波长范围受限于所选择的探测器或光栅,或二者都有。光学分辨率不仅受限于光栅,还受限于狭缝宽度和探测器的像元数和像元尺寸。还要考虑第三个因素,即光栅还会影响系统的灵敏度,这是因为不同的光栅的闪耀波长(即最高效率)位置各不相同。当对系统进行最优化配置时,最好查看一下光栅的效率曲线。下图中是海洋光学微型光纤光谱仪采用的几种典型的600线/mm光栅的效率曲线,效率最高点从紫外区到近红外区。  ⑤ 狭缝  狭缝了也是选配微型光纤光谱仪的一个因素。微型光纤光谱仪有多种狭缝尺寸供您选择,狭缝安装在光纤接头处(见图),并且被永久的固定在光谱仪上。有两点需要记住,狭缝越小,光学分辨率越高 狭缝越大,进入光学平台的光通量越多,即灵敏度越高。从本质上说,需要折中兼顾光谱仪的分辨率和灵敏度。    ⑥ 其他  选择微型光纤光谱仪的其他选项会相对容易一些。例如可以选择升级UV4探测器后,探测器上的标准BK7窗片将会被石英窗片替代,用来增强海洋光学微型光纤光谱仪在波长340nm以下紫外区的响应能力。而其它探测器,比如薄型背照式CCD或CMOS则不需要这个选项。而为了避免二、三级衍射效应的影响,可以通过在位于狭缝与消包层模式孔之间的SMA905连接器中安装长通滤光片或在探测器的窗口处安装OFLV消除高阶衍射滤光片。  正如上面介绍的几个因素所表明的,通过一些简单的步骤就就可以配置好满足您应用的微型光纤光谱仪。除了光谱仪,我们可能还需要考虑种类纷杂的光源和采样附件。
  • 科学家在微型光谱仪中取得突破!
    【研究背景】微型光谱仪是一种用于检测光谱信息的关键设备,因其在化学分析、医学诊断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成为了研究热点。然而,传统光谱仪往往体积庞大,且基于光电探测器的微型光谱仪因仅依赖光响应的幅度信息,其光谱分辨率有限,难以与传统的色散型光谱仪媲美。此外,光电探测器阵列的有限数量和探测深度的限制,导致其响应矩阵维度不足,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进而影响了光谱重构精度。有鉴于此,电子科技大学熊杰教授、赵怡程研究员和四川大学崔汉骁研究员携手提出利用可变形的二维同质结,开发具有双信号光谱重构功能的微型光谱仪。通过利用二硫化钼(MoS2)单层的电致伸缩效应,科学家们成功地调控了其光生载流子的带隙和动力学参数,并实现了同时调节光电响应的幅度和弛豫时间。最终,该双信号微型光谱仪不仅提升了光谱分辨率,还减小了多重共线性问题,为微型光谱仪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技术路径。【仪器亮点】(1)实验首次开发了一种基于可变形二维同质结的微光谱仪,具有20&thinsp ×&thinsp 25&thinsp µ m² 的占地面积,能够实现1.2&thinsp nm的光谱分辨率和380的波段数。该微光谱仪利用半浮动二硫化钼(MoS2)同质结,通过调节光电响应的幅度和弛豫时间实现双信号光谱重构。(2)实验通过结合光电响应的幅度和弛豫时间,以及深度神经网络(DNN)算法,成功重构了入射光谱。该方法利用MoS2单层的巨大电致伸缩效应,通过栅极电压生成的面内电场调节光生载流子的动力学,从而同时调节带隙和载流子弛豫时间。(3)相比传统的光电探测器阵列,该方法减少了响应矩阵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显著提高了光谱分辨率。这种微光谱仪不仅具有较小的体积,还兼容大规模超光谱阵列的制造和集成,有望扩展到紫外到红外的光谱范围,推动便携设备、原位表征和芯片实验室应用中的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图文解读】图1:可变形二维同质结的结构和性能。图2. 栅极可调二维同质结的光电响应机制和特性。图3. 使用门可调二维同质结进行双信号光谱重建。图4: 双信号谱重建的实际应用。【科学启迪】本文的研究展示了如何通过利用可变形二维同质结实现高性能微光谱仪,这为光谱仪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新的视角。传统光谱仪由于其体积庞大和有限的分辨率,在便携和小型化应用中存在不足。然而,本文提出的利用半浮动二硫化钼(MoS2)同质结的微光谱仪,通过调节光电响应的幅度和弛豫时间,实现了高达1.2&thinsp nm的分辨率,且占地面积仅为20&thinsp ×&thinsp 25&thinsp µ m² 。这种技术的关键在于利用同质结的巨大电致伸缩效应,结合双信号光谱重构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光谱仪的局限性。这一成果不仅突破了光谱仪小型化和高分辨率的瓶颈,还展示了如何通过先进的材料设计和算法优化,提升光谱仪的性能。未来,通过扩展光谱范围和进一步提高分辨率,这类微光谱仪有望在便携设备、原位表征和芯片实验室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这项研究为开发更加集成化、高性能的光谱技术奠定了基础,并可能引领光谱分析领域的新方向。原文详情:Du, X., Wang, Y., Cui, Y. et al. A microspectrometer with dual-signal spectral reconstruction. Nat Electron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928-024-01242-9
  • 超微光学展示超微型光谱模组及微型光谱仪
    台湾超微光学参加了于2012年10月16-18日召开的2012北京国际光电产业博览会暨第十七届北京国际激光、光电子及光显示产品展览会(ILOPE 2012)。在此次展会上,超微光学展出了超微型光谱模组及微型光谱仪系列产品。 超微光学的系列超微型光谱模组有着微小的体积及相当低的设置成本,微型光谱仪同样具有此方面的优势,并具有宽光谱范围、高解析度及可编程微控制器,使用USB接口,无需外接电源,可同时连接多台光谱仪。
  • 微型光谱仪之在线光谱技术应用
    p strong   1. 工业在线光谱分析技术 /strong /p p   目前在线光谱分析已经以惊人的速度应用于多个领域的企业生产的多个环节,并已使得过程分析仪器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这种变革与在线光谱分析的独特优点是分不开的,比如: /p p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strong   在线光谱分析可以对多路多组分连续同时测量,且速度快,准确性高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strong   在线光谱分析仪器易损坏和消耗品少,维护量小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strong   在线光谱分析多采用光纤传输技术,适合环境恶劣的场合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strong   在线光谱分析仪器结构相对简单,并适合多种样品(如液体,涂层,粉末和固体等) /strong /span /p p   这些优点对于企业原料和生产的中间环节进行快速质量控制、优化操作、稳定生产和节能降耗非常有价值。 /p p   与实验室环境不同,工业环境在要求光谱分析系统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和探测限,同时对于性能稳定性,体积尺寸和抗干扰能力也都有严格要求。光谱仪是在线光谱分析的核心模块,它的性能好坏从根本上决定了系统性能。选择合适的光谱仪对于工业在线应用十分重要。 /p p   1992年美国海洋光学公司的Mike Morris博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型光纤光谱仪,他将光谱仪的大小缩小了几十倍,价格降低了十几倍。光纤光谱仪利用光纤把远离光谱仪器的样品光谱引到光谱仪器,以适应被测样品的复杂形状和位置。由光纤引入光信号还可使仪器内部与外界环境隔绝,可增强对恶劣环境(潮湿气候、强电场干扰、腐蚀性气体)的抵抗能力,保证了光谱仪的长期可靠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光纤光谱仪结构紧凑,组成包括入射狭缝、准直物镜、光栅、成像反射镜和阵列探测器,还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光信号经入射狭缝投射到准直物镜上,将发散光变成准平行光反射到光栅上,色散后经成像反射镜将光谱呈在阵列接收器的接收面上,光信号被转换成电子信号后,经模拟数字转换,A/D放大后输出,最后由软件系统控制和采集信号,进而完成各种光谱信号测量分析。这些特点对于工业在线光谱应用是极其有利的。可以说,微型光谱仪是光谱测量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应用的里程碑。 /p p   工业在线光谱分析系统核心为光谱仪,其配套部件一般还有采样附件,光源,控制软件和专用分析模型,它们对于系统整体性能也有重要影响。一般在线光谱分析系统构成如下图所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QQ截图20161227100735.jpg" style=" HEIGHT: 294px WIDTH: 3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37c32cc6-4188-46d5-bfe9-fef2d6bda031.jpg" width=" 300" height=" 294"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图1 在线光谱分析系统组成 /p p   strong  2. 应用案例-工业在线反射率与颜色测量 /strong /p p   下面以一个典型案例说明在线光谱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某特种印刷用户需要快速测量薄膜材料颜色,用于产品质量控制。用户主要需求为: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系统需满足最快180米/分钟的检测速度,且具有足够精确性。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系统能够进行非接触非破坏性采样测量。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系统能直接输出最终结果给上位机。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系统能直接输出颜色值,并能与用户自己的上位机系统集成。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系统要能反映被测样品的峰值波长、光谱等特性。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系统具备自检和异常报警功能。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系统要能适应工厂持续噪声,细颗粒粉尘,电磁干扰以及不稳定供电环境。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系统要能7*24连续工作,且维护方便。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系统尺寸要能兼容于空间狭小的产线。 /span /strong /p p   这些需求涵盖了性能,尺寸和环境安全性多个方面,在工业在线光谱分析应用中具有典型性。 /p p   为满足检测速度要求,系统单次测量周期不得大于4毫秒。为此整个系统将采用流水线并行作业方式,确保测量速度和分辨率能够满足要求。如样品移动速度小于180米/分钟,则将得到更高的检测分辨率,即小于12毫米。所采用的工业定制型光谱仪的最小积分时间可达到1毫秒,可以充分满足速度要求。 /p p   为满足用户上位机数据接口要求,在线光谱分析系统应集成数据处理算法功能,且保证运算快速,结果准确。为此,在线光谱分析系统里搭载了高性能处理器,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速度,运算处理器直接与光谱仪模块集成。从而能够在CCD探测器进行下一周期积分时并行计算反射率数据。在前后两个计算周期之间,没有等待的延迟时间。在完成计算后,光谱仪将颜色数据提交给服务器,交由服务器判断是否需要触发停机信号。由于本系统的规模仅需要至多两层交换机就能连接,因此网络的延迟时间将小于1毫秒。而经过测算,进行50万次(相当于6000米长的薄膜)100个通道的组合逻辑判断在普通的计算机上每次平均耗时仅0.02毫秒,单次最大耗时为2毫秒。按此测算,完成单次测量和判断所需时间为12毫秒,即瑕疵点在经过探头3.6厘米后系统会给出报警或停机信号。瑕疵点在经过数米的减速区之后,足以被减速,并停留在质量观察板上。报警采用光谱仪与声光报警器协同工作实现。 /p p   对于颜色测量,必须有参考光谱和背景光谱,即对反射测量的校准操作。经常校准能有助于使计算的颜色结果更接近于实际结果,消除光源、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对测量的影响。当进行校准操作时,需将已知颜色的标准板置于探头下方,与探头所呈角度与样品一致。此时打开光源,确保光源强度不会使光谱仪饱和,并保存参考光谱(即各波长上的强度)。然后关闭光源,此时光谱将反映暗噪声和环境光,将该光谱作为背景光谱也保存下来。在完成校准操作后,即可对样品进行颜色的测量和计算了。颜色实际上是样品在特定波长上的光谱强度与标准板在特定波长上的光谱强度的比值。为消除环境光和暗噪声的影响,需要背景光谱也参与计算。 /p p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系统使用了对颜色测量进行特殊优化的工业定制型光谱仪。其搭载的高性能处理器和以太网接口能在测量光谱的同时直接将颜色信息提交给服务器,并由服务器根据用户预先设置的判定规则进行报警或触发停机,确保了整个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p p   系统的探头支架可安装在用户指定滚轮位置的样品切线垂直方向上,并在滚轴上安装速度编码器,以获取当前检测样品的所在位置。反射式探头为Y型分岔光纤,其两头将连接到机柜内的光谱仪和光源上。在探头支架上还将安装可自动旋转的机电装置和标准板,供定期获取参考光谱。 /p p   系统板载处理器为定制高性能FPGA模块,实现光谱数据到LCH颜色值的计算,并将结果上传至上位机(主控机)。 /p p   系统的重要部件均安装在工业级机柜内,包括光谱仪、光源、供电电源、以太网交换机、系统服务器等。光纤和各种线缆则通过上进线或侧进线方式接入机柜。 /p p   最终的人机接口将安装在操作员使用的盘台上,该工作站主机将安装在盘台内部,并通过屏蔽双绞线与机柜内的系统服务器连接。系统服务器和操作员工作站上会分别安装系统软件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以呈现整卷或整批薄膜产品的质量情况。 /p p   系统组成示意图如下所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QQ截图20161227101131.jpg" style=" HEIGHT: 250px WIDTH: 4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27ed627d-b20b-4735-b0d4-39858b1574a5.jpg" width=" 400" height=" 2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图2 系统组成示意图 /strong /p p   在软件模块上,系统提供的定制软件功能模块均运行于主控机的Windows系统上,主要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QQ截图20161227101230.jpg" style=" HEIGHT: 300px WIDTH: 3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0754d649-1732-41c5-87ed-8a50be0c9ef5.jpg" width=" 300" height=" 30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图3 软件功能模块 /strong /p p    strong 调度模块: /strong 为主程序核心,主要负责承担各模块之间的管理及任务调度 /p p    strong 通讯模块: /strong 主要负责与工业现场总线的通讯,解析通讯命令,并通过调度模块完成相关任务,如启动测量过程,读取测量数据等 /p p    strong 计算模块: /strong 计算光谱数据,得到LCH颜色值 /p p    strong 底层驱动: /strong 主要控制光谱仪、光源、电子快门、传动模块等硬件设备 /p p    strong 测量模块: /strong 根据测量时序、流程完成一个完整的测量流程 /p p    strong 数据库: /strong 主要用于保留系统参数、测量历史数据等信息 /p p    strong 用户界面 /strong :完成用户交互功能,主要包括系统参数配置,测量数据显示,历史数据浏览,系统功能测试等。 /p p   在故障维修与运行维护方面,光源和光谱仪都采用模块化方式安装布置,且均对通道号进行标识,方便找到故障的光源。并且配套的通过交换机及光谱仪上的状态指示灯可了解是否存在网络线缆故障。软件也能够识别光源故障。 /p p   该案例充分体现了在线光谱分析与实验室应用的巨大差异。工业环境下,在线光谱分析系统必须充分考虑应用环境的特殊性,各种影响因素都必须仔细评估。除了光谱仪,测量附件的选择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光谱仪厂家的行业应用经验和水平,这一点在专用的在线分析系统开发方面体现的更为明显。 /p p strong   三、更多工业在线应用案例 /strong /p p strong   (1)LED芯片测试机 /strong /p p   由于制作工艺存在尚未解决的技术困难,所以对于生产过程中同一块外延片不同位置的光电特性是有细微差别的,呈现出不均匀性。在完成电极和引脚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瑕疵。这些缺陷会导致在LED产品的发光强度和颜色,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残次芯片继续进行加工,会导致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所以LED芯片测试机是LED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LED芯片检测过程.jpg" style=" HEIGHT: 252px WIDTH: 4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19f4c15e-6033-4f19-8821-6c1b7452a872.jpg" width=" 400" height=" 252"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ED芯片检测过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LED芯片测试结果.jpg" style=" HEIGHT: 323px WIDTH: 4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46d98eb1-7886-4300-91fe-7c950a8fb913.jpg" width=" 400" height=" 323"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ED芯片测试结果 /p p   微型光纤光谱仪主要将辐射光谱、发光强度、色坐标x,y和峰值波长作为测量指标。 /p p   一般检测设备只能对电气特性不合格进行筛选,微型光纤光谱仪被引入到LED芯片检测后,发光检测方面问题得到了很好地解决。由于微型光纤光谱仪测量每颗晶粒的时间是5-6ms,快于一般测试机探针机械移动时间,因此测量速度提到提高。由于微型光纤光谱仪体积小,因此不会占用机台的使用空间,不需要对原有机台的机械结构做出较大调整。同步触发功能保证了在检测过程中,能够保证每个晶粒在点亮后的相同时间进行测量。 /p p strong   (2)LED分光机 /strong /p p   LED制造流程是复杂、漫长的一个过程,想要生产出性能一致,功能完整的LED产品,LED分光机作为LED制造流程中靠后的工序,需要对封装后的器件根据光、色、电三方面参数进行筛选,然后才能将其包装为产品,最终流入市场。 /p p   LED分光机的测量指标是发射光谱、发光强度、色坐标x,y、峰值波长。 /p p   LED分光机工作流程一般包括:待分选的LED器件会在震动盘上排列进料,依次进入电测和光测的工位 进入电测工位后,LED会被通电进行电学指标测试 当被移动到光测工位时,LED芯片会被点亮,继而使用积分球和光谱仪测量其辐射光谱 通过计算光度学和色度学参数,并联合电学指标,一起进行数据分析 随后将数据转换为指令,传输到指令模块,将不同LED进行分选。基于微型光纤光谱仪的第一台LED分光机,可以完成分选5000颗/小时,使得LED检测从抽检进入到全检的时代。随着微型光纤光谱仪性能的提升以及与配套LED分光机兼容度提高,现在的LED分光机检测已经可以完成55000颗/小时,甚至更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LED分光机.jpg" style=" HEIGHT: 338px WIDTH: 45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3a28ae58-6315-466f-86d5-06cd09c39ad7.jpg" width=" 450" height=" 338"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ED分光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LED器件进料.jpg" style=" HEIGHT: 188px WIDTH: 25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6b21148a-276f-4227-a12a-1b2bc65ae312.jpg" width=" 250" height=" 188" / & nbsp img title=" 排列进入检测位置.jpg" style=" HEIGHT: 188px WIDTH: 25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b89bc6db-320c-4f95-b46b-83ab7df07248.jpg" width=" 250" height=" 188"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ED器件进料、排列进入检测位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检测电学和发光特性.jpg" style=" HEIGHT: 188px WIDTH: 25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8b14cb67-e6f3-42b1-a4c2-b122c600272a.jpg" width=" 250" height=" 188" / & nbsp img title=" 进行分选归类.jpg" style=" HEIGHT: 188px WIDTH: 25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72c530e3-ff6e-46f1-9483-33f6ae9dec81.jpg" width=" 250" height=" 188"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检测电学和发光特性、进行分选归类 /p p   strong  (3)污染气体排放监测 /strong /p p   微型光纤光谱仪在污染气体排放监测指标是不同气体浓度,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臭氧、丙酮和氨气等。不同气体所表现出的吸收光谱具有特异性,但也有一定相同性,大部分气体的吸收峰都位于紫外区域,所以采用在紫外区域的激发光或在紫外区域有响应的光谱仪对气体进行浓度的测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污染气体排放.jpg" style=" HEIGHT: 261px WIDTH: 4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6b0a2621-b070-4789-ab04-9bb0cf9afa88.jpg" width=" 400" height=" 261" / /p p   通常使用微型光纤光谱仪对气体进行检测,会将所有检测设备放置于一辆移动检测车中,到达目标检测位时,将设备架设在相应位置。检测设备包括摄像机、激光器触发装置、激发光、光谱仪和反射镜。检测过程是通过光源发出一束激发光,照射到马路另一边的反射镜,通过反射镜反射使光谱仪能够检测到气体光谱。当一辆汽车经过检测系统时,汽车排放的尾气会和光路进行相互的作用,尾气中的物体由于浓度的不同,光谱仪可以测量光穿过气体的强度,就可以检测出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否超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监测系统示意图1.jpg" style=" HEIGHT: 240px WIDTH: 4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bddce1df-323a-45ad-a394-2c6bc379d0e3.jpg" width=" 400" height=" 24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监测系统示意图2.jpg" style=" HEIGHT: 235px WIDTH: 4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1bac5528-d221-4646-b16d-1321a1b27542.jpg" width=" 400" height=" 235"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监测系统示意图 /p p   这种尾气排放监测方法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应用,首先得益于微型光纤光谱仪测量速度快,若被测汽车匀速通过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就能快速检测出吸收光谱,并且迅速处输入电脑进行分析和储存。微型光纤光谱仪的体积优势,使其能够与气体检测系统更好的集成到一起,方便检测车辆进行运输与架设。 /p p strong   (4)水果分选机 /strong /p p   吸收光谱在工业领域应用案例不仅仅局限于气体应用,微型光纤光谱仪也被应用于水果流通的分选环节,将水果的糖分和水分作为测量指标,结合其他物理探头对水果进行分选。相对于水果的大小,对于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其糖分对于消费者而言意义更为重要,使用近红外光谱仪可以对糖分和水分的含量进行判定。 /p p   基于微型光纤光谱仪的水果分选机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发射的光源,一个是用来检测的光谱仪。一般在检测中会采用高功率的卤钨灯,提供近红外段宽光谱的能量,由于光源的高功率也就能提升了检测时穿透水果果皮的能力,在水果另一侧的光谱仪才能够获得更多更强的信号,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在水果分选过程中,水果数量巨大,微型光纤光谱仪检测的高效性正好满足了水果分选机的工作特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水果分选机示意图.jpg" style=" HEIGHT: 225px WIDTH: 4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bf2f6dfa-79a1-4ca1-9671-cdc594f97c04.jpg" width=" 400" height=" 225"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水果分选机示意图2.jpg" style=" HEIGHT: 188px WIDTH: 4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82a91140-60f2-402f-a77a-68eb2038a124.jpg" width=" 400" height=" 188"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水果分选机示意图 /p p    strong (5)节能玻璃镀膜工艺在线监控 /strong /p p   由于现在玻璃工艺技术的发展,很多高楼选择使用玻璃作为外墙的建筑材料,但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玻璃的隔热性能有所欠缺。如果想使室内温度维持在一个稳定值,就需要对玻璃进行处理,最常见的手段是将玻璃进行镀膜工艺,使得玻璃能够尽可能的透过可见光,而同时增强隔热性能。所以镀膜过程的质量保证,成为了玻璃隔热性能优良与否的重要因素。 /p p   将多个微型光纤光谱仪与玻璃生产线相集成,对镀膜的效果进行实时测量。微型光纤光谱仪所采集到测量指标,如镀膜玻璃的反射率,透过率,膜厚数据,反馈给镀膜机,使其在下一次镀膜过程中对镀膜工艺进行调整。在检测过程中,氘灯和卤钨灯混合光源照射到被测样品上,会反射一部分光,被光源同侧的光谱仪接收,而另一侧放置的光谱仪对透射光谱进行测量。所以整个检测系统能对反射光谱和透射光谱进行测量。由于检测的玻璃尺寸较大,所以为了对玻璃镀膜的均匀性进行全面的测量,探头采取平移方法扫描整块玻璃。由于微型光纤光谱仪的体积小巧,内部结构紧密,无移动部件,可以适应较高加速度和震动的环境,使得微型光纤光谱仪和探头可以进行在检测过程中进行往复运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微型光纤光谱仪检测示意图.jpg" style=" HEIGHT: 303px WIDTH: 3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db4108c9-dd18-411e-a72b-22c214e334a1.jpg" width=" 300" height=" 303"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微型光纤光谱仪检测示意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QQ截图2016122710254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4f9ed63a-2184-4b8c-b7a5-bf34940b80f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玻璃镀膜工艺监控系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微型光纤光谱仪与平移台集成.jpg" style=" HEIGHT: 301px WIDTH: 4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233a6763-fd1d-4dc3-91e6-23e90370af1f.jpg" width=" 400" height=" 301"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微型光纤光谱仪与平移台集成 /p p strong   (6)印刷机的在线颜色监控 /strong /p p   颜色准确性是印刷行业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由于不同纸张材料的吸水性差异于油墨的批次差异会导致印刷品之间存在色差,将微型光纤光谱仪与印刷实时颜色监控系统相集成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p p   在印刷机上集成一个反射光谱的测量系统,对印刷品的校准色块进行反射测量,并通过相应算法将光谱数据换算为行业内能够接受的颜色指标。由于印刷中的纸张具有快速移动的特性,所以在运用中往往会采用积分球或环形的反射镜对光源进行匀化,从而减小检测样品在印刷过程中的振动与倾斜。光谱仪所得光谱数据反馈到印刷设备对颜色的品控进行调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印刷机颜色监控示意图.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bf5b28d3-6d21-4722-b1a1-17761d368c5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印刷机颜色监控示意图 /p p   光谱仪自带可编程逻辑电路,可将复杂的逻辑关系写入微型光纤光谱仪中,可以使光谱仪直接与印刷设备油料控制器对接,产生在线的闭环系统。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内容来源:海洋光学) /p
  • 微型光纤光谱仪—交叉C-T型和M型光谱仪对比分析
    摘要:光纤光谱仪自从上个世纪末被发明以来,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交叉式切尼-特纳(czerny-turner,简称c-t)光路和基本型c-t光路(m型光路),是光纤光谱仪中最常见的两种分光光路,本文将详细介绍交叉c-t光路和m型光路的基础原理和各自的优缺点,交叉c-t光路结构紧凑、灵敏度较高,而m型光路分辨率较高、杂散光性能更优。  常见的微型光谱仪一般是基于光栅分光,光谱仪的光学光路系统主要分为反射式和透射式系统,透射式系统光学系统体积较小并且光强较强,但在远红外到远紫外的光谱范围内缺少制造透镜所需要的材料,会导致测得的光谱曲线不准,因此现代微型光谱仪很少采用这种结构 反射式系统适用的光谱范围较广,虽然相比透射式系统光强较弱,但反射镜不产生色差,利于获得平直的谱面,成像镜选用反射镜能够保证探测器系统接收光谱的质量。所以市面上主要以反射式光路的光谱仪为主。  反射式光路中,目前光纤光谱仪市场,比较普遍采用的光路结构形式分为:基本型切尼-特纳(czerny-turner)光路结构(非交叉式)和交叉式切尼-特纳(czerny-turner)光路结构。基本型切尼-特纳(czerny-turner)光路结构因其形状酷似字母“m”,因此也常被称为m型光路结构,这便是m型光路的由来。  图 1基本型切尼-特纳(czerny-turner)光路结构,光路看上去像字母“m”,所以也称为m型光路。m型光路看上去也像阿拉伯数字“3”,因此奥谱天成m型光路光谱仪的名称均带有3(第三位数为3),如atp5030、atp5034、atp3030、atp3034   图 2 交叉式c-t光路结构示意图  光谱仪光路的光学性能,主要受数值孔径、球差、像散、慧差,及各种像差的综合性影响,从而决定了系统的光学灵敏度、杂散光和光学分辨率。  常见光谱仪采用球面反射镜,球差是必然存在的,球面镜无法使系统中各球差项相消,交叉式和m型光路都只能校准到一定的水平,球差是一种累加的方式。m型光谱仪可通过控制相对孔径来使球差小于像差容限,从而满足分辨率的要求,在设计中有选择的缩小m型光路的数值孔径可以比较明显的提高分辨率。如果想更进一步的消除球差影响,那么可以采用抛物面或者自由曲面的方式来进行优化设计,但是成本昂贵,加工难度大,所以目前并没有被市场接受。  交叉式切尼-特纳(czerny-turner)光路结构的慧差相对于m型光路来说有个相对突出的特点是,慧差可以被校准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数值,并且得到的光谱斑点较为规整。具体体现在对交叉式结构分辨率的提升上。  m型光路在像散优化中具有明显的天然优势,可将像散校正到一个很低的水平。相反的交叉式切尼-特纳(czerny-turner)光路在像散的校准方面比较弱,使得该光路的光谱分辨率较低。  m型光路由于是一种相对对称的光学结构,杂散光会略微好于交叉对称型光路,但这并不会直接体现在两种系统的杂散光最终指标上。杂散光的抑制主要还是通过外部光学陷阱,内部采用吸光材质或者增加粗糙度来提高对漫反射光的吸收,最终达到消除杂散光效果。  交叉式切尼-特纳光路是由m型光路发展而来,我们通常认为交叉式光路是一种折叠式的光路,所谓折叠式就是在整体的结构尺寸和空间利用上有必然的优势,结构更紧凑合理。m型光路则是一种展开式光路,在整体的尺寸和空间利用上不及交叉式切尼-特纳光路。因交叉式光路最为紧凑,所以在微型光谱仪中通常采用的是就是这种交叉式光路。而针对于分辨率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则更多的采用m型光路。  分辨率是光谱仪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从像差优化设计来看,m型光路像差优化效果更好,使得m型光路拥有更佳的分辨率,主要被用于高分辨率光谱仪中。而交叉式切尼-特纳(czerny-turner)光路则用于中低分辨率光谱仪中。表 1 m型光路和交叉式c-t型光路的对比  奥谱天成的光谱仪系列产品齐全,依据m型光路和交叉式切尼-特纳光路各自的光路特点和客户需求,设计了多款相应的仪器,各自均对应不同的应用领域:  l atp2000、atp5020、atp3040、atp5040采用了交叉型ct光路,重点突出结构的紧凑性和高灵敏度   l atp3030、atp5030、atp3034、atp5034采用m型光路,重点突出高分辨率和低杂散光。  狭缝50μm,光谱仪范围200-1000nm两者的分辨率对比。图3可观察到,m型光路整段分辨率表现为中间最好,两边逐渐变差 交叉型光路往长波方向分辨率逐渐变好。这部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设计优化中,可从设计中去调整不同的分辨率走势来达到设计的要求。图4中可看出,在520nm处两种不同光路的点列图情况,m型光路的rms半径值为11 μm,交叉型ct光路的rms半径值为98 μm。m型光路实际测试fwhm=1.3nm,交叉型光路实际测试fwhm=2.5nm。m型光谱仪分辨率明显好于交叉型光谱仪。在实际的使用和光谱仪选择中,客户可根据分辨率、杂散光、灵敏度、体积等几个指标有针对性的挑选相应的光谱仪,从而使得仪器与使用需求完美匹配。图 3 奥谱天成生成的atp2000和atp3030图 4 两种光路结构的分辨率rms spot radius对比,200-1000nm波长范围,从图中可以看出,交叉c-t型光路的光斑尺寸为75 μm,而m型光路的光斑尺寸仅为3.5 μm,m型光路的分辨率优于交叉c-t型 (a)交叉型ct光路(该光路应用于atp2000) (b)m型光路(该光路应用于atp3030)  图 5 200-1000nm光谱范围,两种光路结构在520nm处的分辨率对比,交叉c-t型光路为98.9 μm,m型光路为11 μm,可知m型光路的分辨率明显优于交叉c-t型 (a) atp2000交叉型ct光路 (b) atp3030m型光路表 2 奥谱天成采用m型光路的光纤光谱仪和采用交叉c-t光路的光纤光谱仪,型号的第三位数字为3的均为m型光路 型号首位数字为5、6的,探测器具有制冷。  图 6 奥谱天成的光纤光谱仪产品集
  • 海谱纳米光学:全球首款微型光谱芯片正式量产
    物理世界的数字化时代正奔涌而来。2D、3D视觉技术将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尺寸、位置等信息转换为AI时代的大数据,但物质成分的数字化进程却停步不前。如今,可解码万物“指纹”的革命性视觉成像技术—高光谱成像正打破这一僵局。高光谱成像突破人眼限制,可实现万物成分检测,为机器视觉提供更真实、更准确的物理世界信息,为人类提供更高维度观察世界的方式。近日,《南方日报》等媒体持续聚焦海谱纳米光学(以下简称“海谱”)微型高光谱成像MEMS芯片及快速增长的高光谱成像市场。从专注研发到高光谱产品的工程化、市场化,海谱跨过创业公司“死亡之谷”的背后,折射的是国产MEMS芯片在全球高端芯片竞技场的突围。从深圳市海谱纳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Hypernano,简称海谱)获悉,2022年初,该公司宣布正式全球率先量产了第一代微型高光谱成像MEMS(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芯片,高光谱工业相机及高光谱相机模组即将推向市场。▲海谱纳米光学据悉,基于微型高光谱成像MEMS芯片技术,海谱推出的高光谱成像模组在波长精度、拍摄速度、空间分辨率、半峰宽、视场角等专业技术指标上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体积比传统光谱相机缩小了近1000倍,是业界尺寸最小的高光谱相机模组。半导体老兵深圳创业跨越“死亡之谷”海谱创始人兼CEO黄锦标介绍,公司于2019年1月创立,以“光谱芯视觉,感知超极限”为使命,专注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设计与研发。▲黄锦标黄锦标毕业于南开大学微电子专业,有着20多年半导体技术和市场经验,曾担任多家半导体公司高管,有着很强的系统开发和市场开拓的经验。而海谱研发团队在MEMS领域拥有近20年的芯片设计与工艺制造经验,团队核心成员包括多名顶尖MEMS专家及深圳孔雀人才。2022年3月,海谱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昆仑资本、远方资本、湾信资本。业内人士介绍,MEMS芯片最常用的是承担传感功能,在整个大的信息系统里有点类似于人的感官系统。从行业而言,欧美是MEMS产业、技术与产品的发源地,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MEMS产业起步较晚,MEMS产业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我国不仅在精度和敏感度等性能指标上与国外存在巨大差距,应用范围也多局限于中低端领域。因而有芯片创业难,MEMS芯片创业更难的说法。不过,尽管我国MEMS传感器厂商面临诸多挑战,但从上游设计、中游制造、下游封装等领域国产替代的空间巨大。▲海谱微型高光谱成像MEMS芯片正因为身处MEMS产业这一高精尖行业,海谱从成立初期的3年,经历了高科技创业公司所面临的“死亡之谷”考验,即从技术研发到产品量产的种种挑战。“创业公司的技术再领先,也要把它变成一个工程化且可市场化的产品,这个过程有很多坑,只有迈过去,技术才具有商业价值。”黄锦标称。黄锦标介绍,海谱走到去年年底时,最核心的技术芯片开始量产。同时,将芯片应用于相机的相关模组也已准备完毕,相当于公司在技术工程化产品这个初创公司最大的槛,已经迈了过去。填补国内微型高光谱MEMS芯片领域空白说起海谱的技术,首先还要科普一下光谱技术。光谱学始于英国科学家牛顿,是人类借助光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地球上不同的元素及其化合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谱特征,光谱因此被视为可以辨别物质的成分信息。光谱学的最大特色之一,是研究光与物质产生相互作用的学科,通过物理的方法可以获取物体的成分,在应用上可以非接触和非破坏地进行检测。典型的如天文对象、高温物体、放电气体… … 在分子和原子层次上物质作分析研究,主要是用光谱方法。比如人类用光谱相机拍摄遥远星球的表面物质。▲高光谱原理黄锦标介绍,高光谱成像技术则将成像技术与光谱技术相结合,可获取高光谱分辨率的连续、窄波段的图像数据。其原理是将成像技术与光谱技术相结合,在探测目标二维空间信息的同时,获取其每一个空间位置上的光谱信息,从而实现对物质成分的直接检测。物质光谱信息具有指纹特性,即不同的物质拥有不同的光谱,因此高光谱成像为机器视觉的物质感知、识别和分析提供了新路径,是继2D、3D视觉技术之后的下一代革命性视觉成像技术。2019年,海谱在深圳成立后,开启第一款微型高光谱成像MEMS芯片的研发设计与流片。2020年初,海谱宣布正式量产第一代微型高光谱成像MEMS芯片,填补了国内在微型高光谱成像MEMS芯片领域的空白。传统光谱成像设备一般手工组装,存在体积大、价格昂贵、无法批量生产等问题,海谱微型高光谱成像MEMS芯片具备高空间分辨率、高透光率等性能优势,解决了光谱成像设备体积、成本等问题 芯片化量产还可有效降低高光谱成像设备的台间差,实现芯片至整机全自动组装。由此,海谱突破性地实现了MEMS特殊工艺的突破,解决了高光谱成像工业化、低成本和量产化的业界难题,研发能力覆盖芯片设计、光学模组、产品相机、算法研发、完整应用解决方案等高光谱全链条技术,可为全球多领域客户提供一站式高光谱成像解决方案。“传统的光谱成像设备是一个大仪器 海谱的相机模组才一片指甲大,而且更便宜,不管从体积还是价格、便利性都跨越民用的门槛,也是中国在这个细分芯片赛道上做到了世界领先的位置。”黄锦标这样比较。▲高光谱成像技术可检测物质成分芯片产品覆盖全光谱波段,万物皆可测目前,公司已推出几款芯片,形成全光谱覆盖,实现万物皆可测。黄锦标介绍,高光谱成像MEMS芯片及模组可以应用于工业检测、医疗健康、安防环保、食品检测、IOT等多场景。例如在工业检测领域,高光谱技术可在非接触的情况下实现食品检测分拣、质量等级筛选等功能,以往几分钟或数小时的检测结果如今可实时在线获取。在医疗健康,高光谱设备可赋予普通显微镜高光谱视觉能力,同时还可实现癌症筛查、手术辅助成像等功能。在安防环保领域,高光谱技术可对水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水质的定性、定量观测,实现云图可视化效果。在食品检测领域,高光谱成像技术可对肉类、果蔬、粮油等进行材质分析,检测果蔬的糖度、水分、硬度、酸度等指标,智能分析肉类的新鲜程度。值得留意的是,海谱不仅有硬件团队,也有AI算法团队,这也保证了芯片获取数据后可以计算建模,得到一致性较高的结果。为何一个默默无名的初创科技公司,可以填补芯片产业空白,实现全球技术领先?黄锦标介绍,高光谱成像MEMS芯片是一个多学科的技术突破,不单单涉及微电子,还有化学、材料、机械、光学等。但是,公司一直聚焦于高光谱成像技术这一细分领域,而且公司核心研发团队此前20年专注于该细分技术的研发,有着世界领先的技术沉淀。“中国芯片暂时落后于国外,实际上差在积累不够,除了资本、政策和市场加持,需要很多科研人员、工程师长年累月地在实验室和芯片产线上辛勤付出,这样才有领先技术突破。”黄锦标称,作为一名90年代从大学毕业后进入半导体行业的老兵,见证了深圳20来年半导体行业的萌生、发展和蓬勃,希望通过自主科技创新,支持国产技术在半导体“无人区”技术实现更多突破。【深创者说@黄锦标】“我们一直强调,一个技术是否具有先进性、突破性,一定要有用,要为市场和消费者提供所认可的解决方案。海谱将微型高光谱成像MEMS芯片与人工智能算法结合,来为消费者转译物体的成分信息。比如我们人眼或者普通相机拍一块肉,就是一张普通照片,但是安装我们芯片的相机拍出的照片,经过算法读取,会转换出一个普通人可理解的结果,告诉你这块肉是否新鲜。我们坚持不会做终端产品。现在国内尤其深圳已经有很多全球知名的硬件终端产品公司,我们的定位是生产芯片以及解决方案,来服务这些硬件终端产品公司。在我们看来,现在中国卡脖子,是卡在缺少上游核心芯片或器件的技术和制造能力。海谱立志于去做这样的一个角色。
  • 杨宗银:绘制光谱仪微型化“全景图”
    走进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智能传感所的百人计划研究员杨宗银的办公室,可以看到电路焊接平台上,电烙铁、电路板、各种零配件一应俱全,办公室俨然是一座实验室。杨宗银(左)指导学生做实验 王崇均/摄“回到浙大任教后,我对自己的办公室做了规划,圆了儿时的梦想。”杨宗银说,“很享受制作机械电路的过程,比打游戏有趣。”继2019年在《科学》杂志刊发世界上最小光谱仪成果后,今年3月,杨宗银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综述,又在线发表于《科学》。该文章首次系统性总结了光谱仪微型化的技术方案和发展历程,引起国际科学界高度关注。150次失败后的成功 把心路写进实验记录本光谱仪是测量光谱线中各个波长强度的设备,可以对物质成份和结构进行测知,广泛应用于科研、生产和生活中。比如一个苹果是否成熟、含糖量如何,通过光谱仪的“火眼金睛”就能一目了然。杨宗银研制的世界上最小光谱仪,直径在一百微米以下,不到头发丝直径的一半。“这么小的尺寸很适合装进我们的手机中,将来或可通过拍摄进行食品安全和健康的监测。”他在谈及未来应用时说,“再过几个月,团队研制的微型高光谱成像样机就将面世。”这样一个比头发丝直径还小的器件,杨宗银前前后后研究了8年。攻读博士期间,杨宗银每天都是剑桥大学电子工程系实验楼最晚走的那个人,但每一次回寝前都对实验结果不甚满意。 “早起努力!” “新idea明天试一下… … 又失败了。”打开杨宗银的实验笔记,上面用英文密密麻麻写着各类实验优化的细节,但每天都有几句中文格外醒目。“刚开始做实验是非常有新鲜感的,但是失败次数越多自己也会感到很无力。”他说,于是自己便在笔记中记下实验中的灵光一闪,或者勉励的话,“每天都期待好的结果,同时又期待新的一天快快到来。”“当时就写了整整三大本笔记本。”杨宗银说,偶尔也会心灰意冷,但是内心的那份热爱总能驱使自己去找失败的原因再尝试一次。2018年8月,历时3年,历经150次失败,实验终于成功,他的论文于第二年5月投稿《科学》杂志,7月便被接受。评审专家评价这个工作是“集合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材料合成工艺,配上最高超的器件制作水准、实验技巧和巧妙的算法,是一个惊艳之作。”荣誉随之而来,杨宗银获得了剑桥大学国际生全额奖学金和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特别优秀奖,还被选为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研究员,是学院第一位华人研究员。交叉与蜕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宗银这份愈挫愈勇的劲头,在他求学浙大期间就已经打下基础。在浙大读硕士生的杨宗银,在世界上首次“生长”出了彩虹渐变的半导体纳米线。这种材料可以发出五颜六色的光,非常漂亮。这份光亮的背后是他近一万个小时的不断试错改进的艰辛。凭着兴趣与热爱,他在浙大学习时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在机械工程学院完成本科学业时,杨宗银就把机器人、机械设计等领域的各类竞赛都参加了一遍,乐在其中,还拿过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顾大强,在担任杨宗银导师期间,经常教导他“要用最巧妙的机构完成一件复杂的事情”。这种思维训练对杨宗银来说终身受益。后来杨宗银被保送到浙大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硕士。他回忆道:“交叉融合的求学经历为我后来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当面临没有现成的设备时,可以直接自己做一个。”“我从小就喜欢做点小发明,比如随着光照自动响的闹钟、光控灯,或者把家里收音机、闹钟等拆开,研究其中的机理。为此也没少挨父母批评。”杨宗银笑称。在硕士期间,杨宗银除了生长出彩虹渐变半导体纳米线,还基于这种材料开发了世界最宽光谱可调谐激光器。就像收音机不同的调台,能够听到不同的节目,不同的激光波长能够对物质进行不同层面的探测。读文献到写文献 绘制一个领域“藏宝图”现如今,传统的光谱仪由于体积庞大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光谱检测技术的需求,然而,减小光谱仪的分光元件或探测器尺寸将导致光谱分辨率、灵敏度及动态范围显著下降。光谱仪的微型化是目前科技界面临的一项重大技术挑战。回到浙大任职后,杨宗银的研究是将微型光谱仪进一步往应用端迈进。“光电技术终究还是要落实到百姓的实际应用中才更有意义”。其中,向全球科研探索者们展现微型光谱仪领域的“全景”也成为其工作计划之一。杨宗银认为,只是把技术原理和研究进展介绍清楚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全局观,用一个清晰的脉络把全文串起来。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就是认识一个领域的主心骨,是一张“藏宝图”。“我把整个领域几百篇文献捋了好几遍,了然于胸,最后像介绍老朋友一样把它们串起来讲。”杨宗银介绍,“在后续的修改中,我和另外几位合作者讨论了几十次,不厌其烦地对文章进行精雕细琢。记得我在准备文章图片的时候盯着屏幕好几天就为了不让它们有一点瑕疵。”如何用好“藏宝图”?杨宗银也有自己的独家秘籍。担任博导的他,会给新生“打样”,面对面教学生如何读文献管理文献。“每读完一篇文献后,在软件里做个标签,这样日积月累,大量的文献就能理出一个脉络,后续根据这些标签迅速找到需要的文献。”从前沿探究的坚持不懈,到带领学生探索的孜孜不倦。他还会手把手指导学生如何搭建和使用实验仪器,也乐在其中。“如果说,科研的成就感在于做出独创的贡献和价值,”杨宗银说,“那么带学生就是自我价值的延伸。”
  • 研究人员在超构表面微型高光谱成像研究中取得进展
    光谱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被视为物质的指纹。光谱成像通过记录不同空间位置的光谱来捕捉物质的空间和光谱信息,不仅可以感知物质的客观存在,还可以了解物质的组分。光谱成像技术已被广泛用于食品安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和卫星遥感等领域。光谱成像系统通常由光谱器件(色散元件或滤色片)和CMOS图像传感器组成。由于这些光谱器件的体积和质量普遍较大,导致成像系统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且成像速度较慢。这与实际应用中小型化、轻量化和集成化的需求相矛盾。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李辉团队与中科院光电所郭迎辉团队合作,研发了一种基于超构表面的微型高光谱成像器件。科研人员首先提出并验证了准随机超级单元构成的计算型高光谱超构表面设计方法。准随机超级单元具有严格的对称性,光谱器件的偏振敏感性较低,因此由准随机超级单元构成的光谱器件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复杂的工作环境。而超级单元的周期打破了亚波长尺度的限制,设计自由度得到显著提升,极大丰富了单元结构的种类,使选择的单元结构对应的透射光谱满足了压缩感知算法的需求,同时也降低了超构表面的加工难度,缩减了器件加工的成本和周期。   超构表面每个超级单元采用遗传算法和压缩感知来实现高光谱重构。考虑到重构图像质量和空间分辨率,科研人员针对窄带光谱信号和宽带光谱信号设计了两款不同的高光谱器件(CHDNS和CHDBS)。在窄带光谱信号入射时,CHDNS的光谱分辨率为6nm,其重构的复杂窄带光谱的峰值波长误差为0.05nm,线宽误差为0.6nm。在宽带光谱信号输入时,CHDBS重构的高光谱图像的平均信号保真度高达92%。CHDBS阵列可与CMOS芯片集成,用于单次高光谱成像,有望应用于生物制药、病理分析等方面。这种计算型高光谱器件的设计为小型化和便携式高光谱设备和系统的研发开辟了新的可能。   该研究成果以“Computational hyperspectral devices based on quasi-random metasurface supercells”为题发表于Nanoscale(IF:8.307),其中论文第一作者为苏州医工所博士生陈聪和中科院光电所助理研究员李晓银,通讯作者为苏州医工所李辉研究员和中科院光电所郭迎辉研究员。   该项工作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YJKYYQ2020007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805272, 61875253, 62141506),中国科学院C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C07040200)的资助与支持。   论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3/nr/d3nr00884c/unauth 图1 超构表面超级单元的设计 图2 CHDNS重构窄带光谱信号的实验结果 图3 CHDBS重构宽带光谱信号的实验结果 图4 CHDBS光谱成像的模拟结果
  • 微型量子点光谱仪问世
    化学家们日前的一项成就,为制造更高性能的光谱仪铺平了道路,而这种光谱仪将比手机照相机镜头的图像传感器还要微型。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详细描述了一种微型量子点光谱仪,其未来应用包括太空探索、个性化医疗、微流控芯片实验室诊断平台等。   光谱仪作为一种分析仪器,几乎在每个科学领域都会用到,尤其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研究中必不可少。这类设备通常体积过大以致于难以移动。科学家长期致力于让光谱仪小型化、成本低廉且易于使用,以便增加它们的使用范围。但一直以来,相关努力都不是很成功。   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官方网站消息,此次,前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中国清华大学的鲍捷以及麻省理工学院化学教授莫吉· 巴旺迪提出,现有微型光谱仪的设计局限可以用胶体量子点克服,量子点是高度可调控的、微型的并且对光敏感的半导体晶体,使用量子点可以在减小光谱仪体积的同时不影响它的分辨率、使用范围和效率。   研究人员展示了一个用195个不同的量子点做成的光谱仪,其每一个量子点都对特定光谱范围敏感,可以过滤各种波长的光并检测到非常小的光谱移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副教授王锋(音)认为,这个堪称&ldquo 美丽&rdquo 的方式,利用半导体量子点微型光谱仪来控制光吸收,该设备体积之小、性能之高,在以前还从未实现过。   论文作者们表示,这一系统兼具了高性能和简洁性,容易制造并有进一步小型化的可能,所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那些需要缩小尺寸、重量、成本和复杂性的应用。其与小型设备结合后,可用于诊断皮肤状况或分析尿液样本,甚至用于追踪生命体征诸如脉搏和血氧水平等。与此同时,这一研究也代表了量子点的新应用,这种纳米结构材料现主要适用于标记细胞和生物分子,在计算机及电视显示屏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   总编辑圈点   量子点这种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的纳米晶体,吸收性能众所周知并且非常稳定。现在利用量子点固有的性质打造出新型光谱仪的优点,甚至足够小到可以在智能手机中运行,使得一个以往笨重的实验设备轻松走入日常生活。受益的,不仅仅是科学家们研究原子能量水平、分析生物组织样品,更多的行业都可随时利用光谱仪,譬如检测环境污染、判断食品安全等等。
  • 相对于传统光谱仪,微型光谱仪具有哪些优势?
    微型光谱仪具体模块化和高速采集的特点,在系统集成和现场检测的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光源、光纤、测量附件,可以搭配成各种光学测量系统。  光谱仪器是应用光学技术、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对物质的成分及结构等进行分析和测量的基本设备,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控制、化学分析、食品品质检测、材料分析、临床检验、航空航天遥感及科学教育等领域。由于传统的光谱仪存在着结构复杂、使用环境受限、不便携带及价格昂贵等不足,不能满足现场检测和实时监控的需求。因此,微型光纤光谱仪成为光谱仪器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由于光纤技术、光栅技术及阵列式探测器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使得光谱检测系统形成了光源、采样单元及摄谱单元相分离的结构形式,整个系统结构更具模块化,使用更加方便灵活,从而使微型光纤光谱仪成为现场检测和实时监控的首选仪器。  那么,相对于传统的光谱仪,微型光谱仪器都有哪些优势呢?总体来说,微型光谱仪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适合现场分析,即待测样品在那里,就在那里进行分析,而不是将待测样品取回实验室进行分析。适合手持,移动应用。  适合工业在线应用,作为可以分析化学组分的光学传感器,而且由于光谱仪内部结构中没有移动部件,因此可靠性好,所以特别适合对于生产工艺过程的在线控制。众所周知传统的压力,温度传感器在工业上已有广泛应用,设想一下,这种可以分析化学组分的光学传感器具有多大的市场潜力。  由于采用光纤,可以在200米外进行远程分析,这对于分析易燃,易爆样品,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化学或生物样品的应用非常有吸引力。例如,在石化,反恐,化学战,生物战,核电站的应用。  由于其快速测量的特点,测量可在几秒钟,甚至几毫秒内完成譬如,对于数以万计的LED产品快速分类。  由于其非接触,非破坏性测量的特点,使其在考古,珠宝鉴定,司法鉴定,制药业原材料鉴定,食品质量控制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 “超高时空分辨微型化双光子在体显微成像系统”专项取得重要成果
    p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超高时空分辨微型化双光子在体显微成像系统”(项目编号:31327901)的支持下,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动态成像中心、生命科学学院、工学院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组成跨学科团队,历经三年多的协同奋战,成功研制新一代高速高分辨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并获取了小鼠在自由行为过程中大脑神经元和神经突触活动清晰、稳定的图像。相关研究成果以“Fast high-resolution miniature two-photon microscopy for brain imaging in freely behaving mice”(高速高分辨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在小鼠自由行为中获取大脑图像)为题于5月29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Method上。相关技术文档同步发表在Protocol Exchange上,并已申请多项专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9523a7f7-b0b6-4b67-981d-b74805580c21.jpg" title=" 2017-06-14_09404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2g可佩戴式微型双光子显微镜 /p p   目前,各国脑科学计划的一个核心方向就是打造用于全景式解析脑连接图谱和功能动态图谱的研究工具。其中,如何打破尺度壁垒,整合微观神经元和神经突触活动与大脑整体的活动和个体行为信息,是领域内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挑战。 /p p   新一代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镜体积小,重仅2.2克,适于佩戴在小动物头部颅窗上,实时记录数十个神经元、上千个神经突触的动态信号。在大型动物上,还可望实现多探头佩戴、多颅窗不同脑区的长时程观测。相比单光子激发,双光子激发具有良好的光学断层、更深的生物组织穿透等优势,其横向分辨率达到0.65μm,成像质量与商品化大型台式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可相媲美,远优于目前领域内主导的、美国脑科学计划核心团队所研发的微型化宽场显微镜。采用双轴对称高速微机电系统转镜扫描技术,成像帧频已达40Hz(256*256像素),同时具备多区域随机扫描和每秒1万线的线扫描能力。 /p p   此外,采用自主设计可传导920nm飞秒激光的光子晶体光纤,该系统首次实现了微型双光子显微镜对脑科学领域最广泛应用的指示神经元活动的荧光探针(如GCaMP6)的有效利用。 同时采用柔性光纤束进行荧光信号的接收,解决了动物的活动和行为由于荧光传输光缆拖拽而受到干扰的难题。未来,与光遗传学技术的结合,可望在结构与功能成像的同时,精准地操控神经元和神经回路的活动。 /p p   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改变了在自由活动动物中观察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的方式,可用于在动物觅食、哺乳、跳台、打斗、嬉戏、睡眠等自然行为条件下,或者在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长时程观察神经突触、神经元、神经网络、远程连接的脑区等多尺度、多层次动态变化。 /p p   该成果在2016年底美国神经科学年会、2017年5月冷泉港亚洲脑科学专题会议上报告后,得到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内外神经科学家的高度赞誉。冷泉港亚洲脑科学专题会议主席、美国著名神经科学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Alcino J Silva教授在评述中写道,“从任何一个标准来看,这款显微镜都代表了一项重大技术发明,必将改变我们在自由活动动物中观察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的方式。它所开启的大门,甚至超越了神经元和树突成像。系统神经生物学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通过对细胞群体中可辨识的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的复杂生物学事件进行成像观测,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进化所造就的大脑环路实现复杂行为的核心工程学原理。毫无疑问,这项非凡的发明让我们向着这一目标迈进了一步。” /p p   可以期待,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将为实现“分析脑、理解脑、模仿脑”的战略目标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p
  • 中国微型光谱仪6年复合增长率15.52%
    微型光谱仪是一种紧凑型光谱仪,其光学系统、图像传感器和电路浓缩在一个小盒子中。本报告包括模块式和芯片式光谱仪。微型光谱仪行业目前现状分析芯片型光谱仪还处于初级阶段芯片型光谱仪是新型光谱仪产品,处于初级阶段,并在近几年快速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北美、欧洲、亚太是主要消费地区北美、欧洲、亚太是微型光谱仪的主要消费地区,北美是最大的消费地区,占全球销量市场的36%。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预测全球微型光谱仪市场在2027年将达到5.88亿美元,2021年到20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95%。中国是增长最快的地区,2021年到20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52%。微型光谱仪发展趋势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随着对生产环境要求的不断苛刻,设备检测的准确度、使用范围即适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国内微型光谱仪行业有望进一步扩大。品牌化发展成必然趋势在竞争激烈的竞争中,预计更多的国内厂家将从纯粹的生产制造走向品牌化经营之路,这也是国内制造厂家在产业价值链中追求更高附加值的必然选择。各地政策均明确提出将“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全球微型光谱仪总体规模分析全球微型光谱仪产业过去五年增长迅速,规模从 2016年的 1.96亿美元增长到 2020年的2.93亿美元。2021年全球微型光谱仪市场增长到3.33亿美元。预计至 2027年,全球微型光谱仪产业规模将增长至5.8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95%。市场上的主要微型光谱仪生产商包括Hamamatsu Photonics、Ocean Insight、Viavi、Horiba、Si-Ware Systems等,全球领先厂商以出色的产品性能和满意的服务在行业中享有盛誉。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微型光谱仪市场;尤其是几家中国制造商,如复享光学、晶飞科技、奥谱天成等,它们具有成本优势。微型光谱仪的主要消费地区为北美、欧洲、中国、日本等具有工业发展体系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占据全球超过大部分的市场,其中北美是最大的消费地区。同时,中国等地区国家近些年经济发展很快,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在下游市场中,微型光谱仪主要应用在农业、智能建筑、环境、医疗、汽车、穿戴、相机、智能手机等领域,其中智能手机是最大的消费市场,2020年占有约32%的销量市场份额。微型光谱仪的消费与整体经济发展和地区环保有较大联系,消费集中在人口聚集,工业生产较为发达的地区,国内主要消费地区包括华东,华南等地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红外物理与工程团队成功研制微型低成本便携式重建型光谱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红外物理与工程团队利用光化学重塑技术,对金纳米棒及薄膜光谱透过率进行原位调节,设计出一种微型低成本便携式重建型光谱仪。相关科研成果题为“Miniature Spectrometer Based on Gold Nanorod-Polyvinylpyrrolidone Film”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Acs光子学》。该研究首次提出了基于金纳米棒-聚乙烯吡咯烷酮薄膜的重建型光谱仪,在满足光谱仪微型化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了简化的器件加工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对微型光谱仪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光谱被称为物质的“指纹”。通过对物质的透射、反射、吸收或发光光谱的分析,便可得知物质的光学特征、温度、元素成分等信息。近年来,光谱仪的微型化发展十分迅速,相关研究成果使光谱分析得以应用于现场检测、芯片实验室等领域。光谱仪是获取光谱信息的重要工具,相比于实验室中笨重且昂贵的传统台式光谱仪,微型化、便携化的光谱仪可适用于更多场景。其中重建型光谱仪作为一种新型的光谱仪微型化策略受到广泛关注,这类光谱仪不使用复杂的机械结构以及较长的光学路径,因此可以实现超紧凑的系统设计。但是,重建型光谱仪所使用的色散、滤光器件通常需要较为复杂和昂贵的微纳制造工艺流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重建型光谱仪的研究和广泛应用。金是一种贵金属材料,物理化学性质非常稳定。而金纳米颗粒根据尺寸和形状,可以表现出独特的光学特性,其光谱吸收特征可以随着金纳米棒长度和直径比例的变化而改变。在成像传感器表面的聚合物薄膜内,嵌着一种被称为金纳米棒的棒状金纳米颗粒。该团队引入光化学重塑技术,利用金纳米棒的光热效应和再成型化学反应,在原位改变金纳米棒的长径比,从而达到改变薄膜的光谱透射率的目的。“针对金属纳米颗粒的光热与光化学重塑现象已被广泛研究。我们发现该效应可应用于重建型光谱仪滤光器件的加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叶云龙说,“我们将光化学重塑技术应用于金纳米棒—聚乙烯吡咯烷酮薄膜,获得了具有丰富光谱透射特征的滤光器件。”“目前,重建型光谱仪使用的色散元件或滤波器,大多采用复杂且昂贵的微纳加工制造工艺。相比之下,利用光化学重塑金纳米棒聚合物薄膜的技术,可以实现滤光结构的低成本快速制造和灵活设计,而且这种技术并不限于金纳米棒这种材料。”团队指导教师王昱程说。据介绍,实验验证了重建型光谱仪设计思路的可行性,所加工的样机可对600纳米至700纳米范围内的光谱具有较好的窄带和宽带光谱重建效果。
  • 深脑成像的利器:超维景助力北京大学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问世
    2023年2月23日,北京大学程和平-王爱民团队在 Nature Methods 在线发表题为 Miniature three-photon microscopy maximized for scattered fluorescence collection 的文章。 文中报道了重量仅为2.17克的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图1),首次实现对自由行为小鼠的大脑全皮层和海马神经元功能成像,为揭示大脑深部结构中的神经机制开启了新的研究范式。 图1 小鼠佩戴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实景图 解析脑连接图谱和功能动态图谱是我国和世界多国脑计划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为此需要打造自由运动动物佩戴式显微成像类研究工具。2017年,北京大学程和平院士团队成功研制第一代 2.2 克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获取了小鼠在自由行为过程中大脑皮层神经元和神经突触活动的动态图像。2021年,该团队的第二代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将成像视野扩大了 7.8 倍,同时具备获取大脑皮层上千个神经元功能信号的三维成像能力。 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突破成像深度极限 海马体位于皮层和胼胝体下面,在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的巩固、空间记忆和情绪编码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在啮齿类动物研究模型中,海马距离脑表面深度大于一个毫米。由于大脑组织,特别是胼胝体,具有对光的高散射光学特性,所以突破成像深度极限是长期以来困扰神经科学家的一个极大的挑战。此前的微型化单光子及微型化多光子显微镜均无法实现穿透全皮层直接对海马区进行无损成像。此次,北京大学最新研发的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一举突破了此前微型化多光子显微镜的成像深度极限:1、显微镜激发光路可以穿透整个小鼠大脑皮层和胼胝体,实现对小鼠海马CA1亚区的直接观测记录(图2)。神经元钙信号最大成像深度可达1.2 mm,血管成像深度可达1.4 mm。2、在光毒性方面,全皮层钙信号成像仅需要几个毫瓦,海马钙信号成像仅需要20至50毫瓦,大大低于组织损伤的安全阈值。因此,该款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可以长时间、不间断连续观测神经元功能活动,且不产生明显的光漂白与光损伤。图2 微型三光子显微成像记录小鼠大脑皮层L1-L6和海马CA1的结构和功能动态。CC:胼胝体。绿色代表GCaMP6s标记的神经元荧光钙信号,洋红色代表硬脑膜、微血管和脑白质界面的三次谐波信号。 全新的光学构型设计 北京大学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成像深度的突破得益于全新的光学构型设计。(图3)图3 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光学构型 通过对皮层、白质和海马体建立分层散射模型进行仿真,发现荧光信号从深层组织到达脑表面时已经处于随机散射的状态,使得显微物镜荧光收集效率降低,从而极大限制了成像深度。针对这一问题,经典阿贝聚光镜结构被引入构型设计中:微型阿贝聚光镜与简化的无限远物镜密接可以提高散射光的通透效率;阿贝聚光镜与激发光路中的微型管镜部分复用,可以进一步简化结构,降低损耗。总体上,新微型化显微镜的散射荧光收集效率实现了成倍的提升。 生物应用 同时,利用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作者研究了小鼠顶叶皮层第六层神经元在抓取糖豆这一感觉运动过程中的编码机制:发现大约37%的神经元在抓取动作之前就开始活跃且在抓取时最活跃,大约5.6%的神经元在抓取动作之后开始活跃,说明不同神经元参与了不同阶段的编码。(图4)这一结果初步展示了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在脑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图4 小鼠顶叶皮层第六层神经元在抓取糖豆任务中的不同反应类型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博士后赵春竹、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陈诗源、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研究员张立风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程和平、王爱民、赵春竹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北京超维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胡炎辉、李谊军、陈燕川、付强、高玉倩、江文茂、张颖也参与了此项工作的开发。该项目得到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脑疾病的线粒体机制研究创新单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经费支持。超维景一直致力于前沿生物医学成像技术的产业转化,为推动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优质的、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经过多年的沉淀 我们即将推出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微型化三光子显微成像系统敬 请 期 待 !Nature Methods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92-023-01777-3
  • 国产微型光谱仪问世 离商品化尚需时日
    体积只比手机大一点点,几分钟就能测出食品有无安全问题   投入批量生产后市民都能买得起使用简单   想知道饮用水里有没有有害物质吗?想知道食品中是否有添加剂吗?想弄明白水果表皮是否有农药吗?在目前,这些都需要去专门的科研机构才能查到。但是未来,你在家里就能做到。事实上,这个未来并不远,重庆大学教授温志渝及其团队已掌握微型光谱仪技术,而微型光谱仪正式可以简便快速检测物质的机器。今年教师节,温教授被评选为全国模范教师。   几分钟就能测出食物中的物质   光谱仪,目前科研方面用于物质检测等用途,价格数万元,体积大小超过一台台式机。温教授设计出的微型光谱仪却只比手机大一点点,价格也会便宜很多。   据重大微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温志渝介绍,将被检测的物质放入该机器,检测速度非常快,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出检测结果。在食品检测方面,如果发现问题食品,现场就能直接进行检测,迅速得出结果,不用再经历抽样、带回检测中心、检测、出结果的漫长过程。   这项技术获得重庆市2011年科技奖励技术发明一等奖。但目前暂未投入生产。在采访中,温教授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一项技术成熟到投入批量生产要经过一定阶段。今年6月份,还有生产商找到他希望能合作生产微型光谱仪,但温志渝拒绝了。   微型光谱仪还可用于地震、火灾救援   温志渝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光谱仪是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的科学仪器,它可以定性定量的检测各种物质主要成分和元素,被广泛地应用于空气污染、水污染、食品卫生、金属工业等的检测中。   微型光谱仪同样具有这些功能,而且携带方便,并且可以像CPU一样嵌入其他仪器中,进行多种检测。   除了可以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微型光谱仪还可以装入监测设备中,实时对环境、水质等污染情况进行检测 在医疗上,可以制成微型生化快速检测仪,在发生地震、火灾等急救情况下,可以一次做7个生命体征检测,为患者抢救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
  • 微型光谱仪应用难点:采样、算法和数据库
    自1992年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微型光纤光谱仪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它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包括环保,食品安全,国土安全,新能源,军事,半导体,化工,医药,航天,农业,在内的几乎所有的行业。这是由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的普遍性所决定的。  详细应用案例请见:微型光纤光谱仪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  这些案列也反映出了市场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为什么微型光谱仪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总体来说,微型光纤光谱仪应用的难点在以下两个环节,这是应用研究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采样:对于每一个特定的实际应用场景都有其具体的困难需要解决,如何从组分复杂的样品中,萃取,分离,富集微量待测物,如何排除气泡,杂质,颗粒物对测试的干扰。  算法和数据库:如何从光谱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特别是当实验所得到的光谱是由样品中各种组分与光作用的综合结果时,化学计量学算法,建立数据库是极端重要的,而且又花钱,又耗时。  此外,急需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正是由于光和物质作用的普遍性,决定了光谱应用领域的分散性,许多应用都需要跨领域的知识。熟悉光学的人对基因,核酸非常陌生 熟悉分子生物学的人则害怕看仪器结构的方框图。不同领域专家的交流和合作才能知道其它行业存在什么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 2021年全球小型/微型光谱仪市场将达3亿美元
    p   日前,Research and Markets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报告内容显示,与整个分子光谱系统的市场增长状况相比,小型化光谱仪器的增长速度更高。预计,2015-2021年之间,整个分子光谱市场年增长率为7%,而小型/微型光谱仪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11%,2021年市场将达3亿美元。 /p p   小型/微型光谱仪,主要用于实验室之外的环境,比如工业在线、农业或环境现场应用,医疗应用时的即时检测,甚至是消费类产品等设任何领域。随着尺寸的减小,紧凑型光谱仪的使用更加方便,成本更低,响应时间也更短。 /p p   然而,为了达到工业和消费市场的需求,开发面向应用的产品是至关重要的。其中,硬件并不是系统中唯一重要的部分,数据处理、数据解析、人机交互界面、产品设计等方面的要求也很高,尤其是这些产品的用户并非光谱专家。 /p p   报告中,预计将呈现高增长的市场包括:医药QA/QC、食品和饮料、农业、环境检测、医疗POC和消费者应用(智能手机光谱、食品测试等)。 /p p   要很好的满足这些领域的应用,一些技术上的突破是必要的,最近的研究就利用了MEMS(微机电系统)、MOEMS(微光机电系统)、微镜阵列、线性渐变滤光片、集成光子等新的技术,从而降低光谱分析仪的成本和尺寸,同时提高了性能,增强抗造性和产量。 /p p   该报告中提到的小型/微型光谱仪的厂家包括Avantes、B& amp W Tek、、Buchi、Horiba、Ocean Optics、Stellarnet、ThermoFisher、Zeiss等。 /p
  • 北京大学程和平院士等开发深脑成像的利器—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
    2023年2月23日,北京大学程和平/王爱民团队在Nature Methods在线发表题为“Miniature three-photon microscopy maximized for scattered fluorescence collection”的文章。文中报道了重量仅为2.17克的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图1),首次实现对自由行为小鼠的大脑全皮层和海马神经元功能成像,为揭示大脑深部结构中的神经机制开启了新的研究范式。图1 小鼠佩戴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实景图解析脑连接图谱和功能动态图谱是我国和世界多国脑计划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为此需要打造自由运动动物佩戴式显微成像类研究工具。2017年,北京大学程和平院士团队成功研制第一代2.2克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获取了小鼠在自由行为过程中大脑皮层神经元和神经突触活动的动态图像。2021年,该团队的第二代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将成像视野扩大了7.8倍,同时具备获取大脑皮层上千个神经元功能信号的三维成像能力。此次,北京大学最新的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一举突破了此前微型化多光子显微镜的成像深度极限:显微镜激发光路可以穿透整个小鼠大脑皮层和胼胝体,实现对小鼠海马CA1亚区的直接观测记录(图2,Video 1-2),神经元钙信号最大成像深度可达1.2 mm,血管成像深度可达1.4 mm。另外,在光毒性方面,全皮层钙信号成像仅需要几个毫瓦,海马钙信号成像仅需要20至50毫瓦,大大低于组织损伤的安全阈值。因此,该款微型三光子显微镜可以长时间不间断连续观测神经元功能活动,而不产生明显的光漂白与光损伤。图2 微型三光子显微成像记录小鼠大脑皮层L1-L6和海马CA1的结构和功能动态。CC:胼胝体。绿色代表GCaMP6s标记的神经元荧光钙信号,洋红色代表硬脑膜、微血管和脑白质界面的三次谐波信号。Video1 这是使用北大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拍摄的小鼠大脑从大脑皮层到胼胝体再到海马CA1亚区的三维重建图。绿色代表GCaMP6s标记的神经元荧光信号,洋红色代表硬脑膜、微血管和脑白质界面的三次谐波信号。左上角显示成像深度,可以看到,激光进入大脑,以硬脑膜作为0点,向下移动z轴位移台,我们一次看到了皮层L1至L6分层的神经元胞体和微血管,之后我们看到了胼胝体致密的纤维结构。在穿过胼胝体后,我们继续向下,我们终于看到了位于海马CA1亚区的神经元胞体。Video2 左下图是小鼠佩戴着微型化三光子探头,在鼠笼(长29厘米× 17.5厘米宽× 15厘米高)中自由探索。左上图是此时小鼠佩戴的微型化三光子探头正在对深度为978 μm的海马CA1亚区神经元荧光钙信号进行成像(帧率8.35Hz,物镜后的光功率为35.9 mW)。右图展示了左上图中10个神经元的钙活动轨迹,尖峰代表钙信号发放。钙活动轨迹上移动的蓝线与小鼠自由行为视频同步。海马体位于皮层和胼胝体下面,在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的巩固、空间记忆和情绪编码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在啮齿类动物研究模型中,海马距离脑表面深度大于一个毫米。由于大脑组织,特别是胼胝体,具有对光的高散射光学特性,所以突破成像深度极限是长期以来困扰神经科学家的一个极大的挑战。此前的微型单光子及微型多光子显微镜均无法实现穿透全皮层直接对海马区进行无损成像。北京大学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成像深度的突破得益于全新的光学构型设计(图3)。作者通过对皮层、白质和海马体建立分层散射模型进行仿真,发现荧光信号从深层组织到达脑表面时已经处于随机散射的状态,使得显微物镜荧光收集效率降低,从而极大限制了成像深度。针对这一问题,经典阿贝聚光镜结构被引入构型设计中:微型阿贝聚光镜与简化的无限远物镜密接可以提高散射光的通透效率;阿贝聚光镜与激发光路中的微型管镜部分复用,可以进一步简化结构,降低损耗。总体上,新微型化显微镜的散射荧光收集效率实现了成倍的提升。图3 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光学构型同时,利用微型三光子显微镜,作者研究了小鼠顶叶皮层第六层神经元在抓取糖豆这一感觉运动过程中的编码机制:发现大约37%的神经元在抓取动作之前就开始活跃且在抓取时最活跃,大约5.6%的神经元在抓取动作之后开始活跃,说明不同神经元参与了不同阶段的编码(图4,Video 3)。这一结果初步展示了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在脑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潜力。图4 小鼠顶叶皮层第六层神经元在抓取糖豆任务中的不同反应类型Video3 左图是佩戴着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的小鼠在0.5厘米狭缝中用手抓取糖豆吃。中间图是此时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探头拍摄的PPC脑区皮层第6层神经元(位于650微米深度)荧光钙信号(GCaMP6s标记的神经元,帧率15.93 Hz)。右图是选取中间图中5个神经元的钙活动轨迹,其中每条绿线表示一次小鼠的抓取动作。移动的蓝色线与左图的小鼠行为视频以及中间图中的神经元活动同步。视频以正常(×1)、慢速(×0.5)和快速(×10)的速度播放,以便于查看抓取行为。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博士后赵春竹、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陈诗源、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研究员张立风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程和平、王爱民、赵春竹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92-023-01777-3这是程和平院士领衔发表的又一重大微型化显微成像成果。更早之前,由程和平院士牵头研发的微型化双光子活体成像技术,被Nature Methods评为“2018年度方法”,被国家科技部评为“2017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该技术将传统双光子显微镜中的核心探头,都缩减在一个仅有2.2克重的微小部件中。这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已经成功商业化生产,产品为配戴式双光子显微镜,目前已经在世界多地实现销售,被国内外科学家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的多个领域,并获得了业内知名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
  • 美称中国发射最强高光谱成像卫星 能测隐形战机
    p & nbsp & nbsp & nbsp 美国《大众科学》杂志1月26日报道,中国将发射强大的民用高光谱成像卫星,而且中国商业遥感卫星系统(CCRSS)具有监视导弹发射井和导弹本身的能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106395809.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2/insimg/702a8251-a811-42fd-93cb-e8c5b359eb10.jpg" / /p p & nbsp /p p   美国《大众科学》杂志1月26日报道称,中国准备发射世界上“最强大的高光谱成像卫星”,而且这种所谓的商业遥感卫星系统甚至具有监视导弹发射井和导弹本身的能力。 /p p   根据这篇报道的介绍,相机和红外线传感器等光电设备通常仅能探测到电磁频谱中的某一波段。例如,普通相机只能够探测到可见光波段,而红外线相机能同时观测到数百种电磁波段,并在不同电磁波长内打造出一种多层次的形象“立方体”。因此,使用这种技术能发现隐身战机或地下掩体。 /p p   报道称,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就开始大力研发高频谱成像技术并将其投入民用领域。目前,中国已将该技术应用于各种太空平台,包括“嫦娥”探月任务、“天宫”和HJ-1高光谱小卫星的对地观测任务等。此外,中国还正利用安装在各种飞行器上的高频谱成像设备开展许多工作,如环境监测、石油勘探、减灾防灾和农作物估产等。这篇文章称,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与日俱增和高光谱传感器体积越来越小,中国很可能将扩大这种技术的军用和民用范围。 /p p   在中国政府2016年1月8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来自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的相里斌教授,因“不明项目”获得中国领导人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证书,而相教授正是一位“高光谱成像专家”。 /p p   据了解,高光谱成像技术具有一系列军事用途。这种技术将成为探测浅水区潜艇和水雷的“宝贵工具”。对于陆地上的目标,由于能区分“木质诱饵”和真实导弹发射装置的频谱特性,该技术能够识别伪装设施。在空中,高频谱传感器还能被动探测采取了屏蔽热源措施的隐身战机。另外,高光谱成像技术能用于探测核武器和化学武器,并定位隐藏此类武器的地下隧道和掩体。 /p p   据了解,中国航天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经在高频谱成像技术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有消息人士表示,中国计划在2016年末,发射一颗商业遥感卫星,而高频谱成像能力是这颗卫星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这将大大强化中国卫星对地探测能力,得益于中国科研实力的整体进步,中国已经彻底掌握了高频谱成像这一世界顶级技术。 /p p   对于卫星的高频谱成像技术应用,中国其实早已投入使用,包括已经发射多次的嫦娥探月卫星、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以及HJ1高光谱小卫星等,这些卫星和飞行器利用高频谱成像技术展开对地观测任务,并在民用领域展示了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对中国最强高光谱成像卫星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p p   通过美国《大众科学》杂志的报道可以看出,中国即将发射的这颗最强高光谱成像卫星,其光谱分辨率小于5纳米,地面分辨率在15米左右,主要波段数为328个,而美国在2010年发射的战术卫星3也只能接收300个波段的信号,由于中国最新成像卫星装备有超强的高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因此中国对美国有技术上优势。 /p p   当前,具备研制和发射高光谱成像卫星的国家只有中、美、俄等少数几个国家,主要原因是这种卫星对精密仪器、材料等技术的要求都极为严格。因此,高光谱成像卫星的研制成功是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p
  • 新品推荐!3.5g+250mW轻盈出征:艾睿光电Micro Ⅲ Lite微型红外热成像机芯来啦!
    艾睿光电重磅发布 Micro Ⅲ Lite系列超小体积、超低重量、微型高性能红外热成像机芯。Micro Ⅲ Lite系列机芯分为测温型和成像型,分辨率涵盖384×288/640×512/1280×1024。Micro Ⅲ Lite内置艾睿光电自研晶圆级VOx红外探测器核芯,采用创新轻薄设计,为体积、功耗敏感的领域带来最佳选择。持续满足各类无人机吊舱、汽车夜视、AR/VR/MR穿戴设备等紧凑空间系统集成应用,以及对红外热成像机芯SWaP3 (Size, Weight and Power, Performance, Price) 的更高要求。Micro Ⅲ Lite微型高性能红外热成像『测温型』机芯测温型全系列384×288/640×512/1280×1024红外分辨率可选,高清优质红外热图、±2℃测温精度、-20℃~+650℃宽测温范围,全面阵温度数据,方便二次温度分析。搭配多种焦距镜头,可满足无人机吊舱、工业测温、安防等行业的视频监控、精确测温等应用场景需求。Micro Ⅲ Lite微型高性能红外热成像『成像型』机芯成像型全系列384×288/640×512/1280×1024红外分辨率可选,配合系列化镜头,搭载自研无挡片技术,实现对运动目标流畅连续观察,满足汽车夜视、无人机吊舱、户外观瞄等对快速运动目标跟踪观察的更高要求。樱桃机芯 延续经典 不断创新超薄体积(18×18×10mm*)外形规整,光学中心与几何中心重合。仅有一块电路板,降低成本缩减尺寸,更易集成。超轻重量(最低超低功耗(最低接口丰富(5大类接口)搭配USB、MIPI、BT.656、 BT.1120等5种数据接口及SDK简单易用缩短研发周期,提高效率,降低二次开发成本。宽范围测温(高至650℃)-20℃~+650℃测温范围,各种工业应用场景,Micro Ⅲ Lite都可轻松应对。高测温精度(最高±0.5℃)±2℃或±2%,最高达±0.5℃,满足各类工业及生物目标测温应用的需求。高帧频(最高50Hz)在观察高速移动目标或快速温度变化的目标时,视频流畅不卡顿,提高检测效率及数据可靠性。高灵敏度(<0.04℃)NETD<40mK,显著提升图像细节,分辨更细微温度差异。镜头丰富(4.1~45mm)Micro Ⅲ Lite提供系列化镜头选择,DFOV覆盖12°~130°,轻松应对不同场景需求。AItemp测温算法超强温度获取能力,启动设备即可快速获取准确温度信息。Matrix Ⅳ图像算法配合测温算法,在输出精准的温度数据的同时,提供细腻、清晰的红外图像,将温度数据可视化。Micro Ⅲ Lite微型高性能红外热成像测温机芯,为红外热成像行业应用带来全新梦想之作:小、轻、低、专业级及全面性;凭借其灵活的易用性,为无人机吊舱、AR/VR/MR穿戴设备、汽车夜视、工业测温等行业客户提供全新红外热成像解决方案。艾睿光电专注于红外成像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制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专业的、有竞争力的红外热成像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热成像机芯模组和应用终端产品。有更多关注内容,可通过400-803-6608 和我们取得联系!
  • 揭秘:微型光谱仪之光子历程
    在微型光纤光谱仪中,光子会经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从光子的产生、传输,光电转换,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再到通过电脑将光谱展示出来。过程是曲折的,但结局是美好的。那么光子在微型光纤光谱仪中都发生了些什么?  光子历程将从光的激发开始。光子可以来自于大自然中的太阳、星辰,日常生活中的光源、LED或者激光,也可以来自于荧光物质或者由拉曼散射产生。无论光子源于哪里,不同光子都能产生特定的光谱谱线,而光谱的形成伴随着光子的一生,从产生到消亡。   光子在到达狭缝前,会经历一个崎岖的旅程。光子在自由空间中传播时,会被传输过程中其他物质反射、透射或者吸收。不同的物质会在不同波长情况下相互作用的时候过滤、更改或者消除不同波长的光子。光纤作为最基本最简单的耦合工具,可以将光从一个单点耦合至另一器件中,并且能防止其他杂散光的进入。光子在到达狭缝前,通过光纤可以更顺利的到达光谱仪,减小损耗,降低噪音影响。  狭缝是光子进入光谱仪狭长细小的入口,它能保证光子尽可能有效地耦合到光谱仪内部。狭缝越大,通光量越大,但是光学分辨率越差,所以狭缝在选择大小尺寸时,需要权衡通光量和光学分辨率的大小。  光子通过狭缝进入光谱仪内部,仍在一个自由空间内传播,到达第一个元器件为准直透镜。由于准直镜可以保证所有光子都以平行路径到达下一个元器件,确保所需测量的光束不发散或者散射,所以可以使光束最大利用率的得到使用。  准直镜将光反射至衍射光栅上,光栅将不同波长的光进行分光。分光作为一个重要的阶段,将光束分为不同波长段,使光谱仪有效地检测不同波长的光信息。  衍射光栅发射出来的光再通过聚焦镜进行聚焦,保证每个波长的光都尽可能地投射到检测器上。一维线性排列的CCD或CMOS检测器,每个像元能够接收窄范围波长的光子。  每个像元以量子阱的形式工作,收集特定范围的光子。当积分时间开始时,量子阱开始接收满电压电荷。当一个光子撞击量子阱时,同一时间量子阱内电荷就得到释放。积分时间越长,每个像元就会接收到更多的光子。一旦电荷释放完成,单个像元阱就会饱和,那新的光子信号就不会被采集。当光子撞击检测器的同时,即转换成了电信号,这时光子能量完成释放,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也随之结束。  之后进入到数字模拟阶段,积分时间完成时可以通过检测像元读出电荷水平值。读出的模拟信号通过AD(模拟-数字)转换器,可以将每个像元的电压值读出成特征的“counts”强度值。通过数字处理,由光子信号而来的电信号就转换成数字信号,即光子转换成数据。当光子在光谱仪中的旅程结束也就意味着另一个旅程的开始——电信号的转换,软件的输出。  当从光谱仪读出相关光谱后,希望读出的光谱数据是非常平滑且不失真的数据,这时候就需要利用光谱处理技术对原始光谱进行平滑和过滤:电子暗噪声扣除,由“光学暗像素”获得的平均电子暗噪声,可以校准读出噪音和温度躁动偏移 非线性校准,使用出厂校准7阶函数对光谱仪进行校准,确保每个像素点的响应成线性关系 平滑度,通过设置平滑次数,可以对每个像素和与之相邻像素的测量值进行平均 平均次数,通过增加平均次数提高信噪比。  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可通过USB从micro的转接口与电脑连接进行数据传输。在未来产品中,除了USB通讯连接,光谱仪还提供其他的通信方式,如蓝牙、太网、WiFi等。  从光子的产生、光谱仪中的传输、到达检测器像元,数据的处理及传输,光子经历了一段崎岖的旅程。微处理器,检测器和光纤光学的不断发展,使得光谱技术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中,微型光纤光谱仪将把光谱技术带到人们的日常工作中,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来源:海洋光学)
  • 微型光纤光谱仪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
    从1992年Mike Morris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微型光纤光谱仪至今已经24年了,各个行业已经开发了数以千计的应用。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司,包括仪器仪表行业的大公司都开始参与到这个领域的竞争。  微型光纤光谱仪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  第一, 光谱仪可以分析各种光源发出的光,这些光源包括太阳,LED, 激光,平板显示器件,等离子体,气体放电,火焰燃烧,受激发光,化学发光等等基于各种原理的发光体。  第二, 光谱仪可以分析光与各种物质相互作用后的光,相互作用后的光一般都含有与物质微观结构有关的丰富信息。在这里光可以看成是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探针”,因此,微型光谱仪通常被列为光学传感类(optical sensing)。  第三, 由于微型光谱仪的体积小,所以适合于便携,手持,现场,在线,原位,活体,非破坏性应用场合。由于光纤的使用,所以适合在有害环境下(包括化学,生物,放射性)进行远程测量。由于微型光谱仪内无移动部件,可靠性高,因此,适合于工作在环境恶劣的工业现场。由于采用探测器陈列,可一次获得全光谱,测试速度快,因此适合需要高速测量的应用,例如工业在线检测,化学反应动力学监测。  由于微型光谱仪应用领域非常广,在如此短的篇幅内无法详细列举所有的应用。以下,我们就当今社会最关注的领域中比较成功的应用案列进行分析:  环保行业:  -燃煤电厂烟气排放监测系统用于监测电厂在脱硫和脱硝之后对于大气的排放废气中SO2,NOx的含量。  这基于气体紫外吸光度测量的原理,看似简单,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必须要克服一些具体困难。由于实际应用中的待测气体样品中有颗粒物存在,如何将颗粒物对光的散射引起光的能量损耗扣除掉,以获得准确的浓度值?1970年代德国科学家Ulrich Platt在研究大气紫外吸收时,发现颗粒物散射谱随波长变化慢,气体分子紫外吸收谱随波长变化陡峭,因此对光谱进行微分,再进行数字滤波,将低频分量滤去,就可以将散射的影响扣除,这就是著名的DOAS技术(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由此可见,应用研究的重要性。  -对于地表水的有机物综合指标的监测  有机物综合指标是指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有机碳(TOC),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磷(TP),总氮(TN),多环芳烃(PAHs)。分析地表水的有机物综合指标的困难在于,第一,这不是由单一化学组分决定的,而是由水中大量化学组分的综合效果 第二,水体中除了有机物之外,还有许多其它的干扰因素,譬如泥沙,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不少地方仍然采用化学滴定方法检测,这种方法虽然准确度高,由于需要采用化学试剂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设备复杂,测试所需时间长,运行费用高。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技术,通过对大量水样建模和多变量化学计量学分析,可以获得有机物综合指标。但是实际的水样中总会含有泥沙,泥沙含量较高时,这些无机物也会使透光量减少,探测器无法区分透射光强度减少,究竟是被有机物吸收了,还是泥沙的散射引起透光量的减少,从而带来误差。而且,在有机物含量较少时,测量误差较大。浙江大学的吴铁军教授发现如果加用荧光光谱测试,由于无机物是不会产生荧光的,因此,融合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的数据,就可以扣除无机物的影响。这种创新的方法可以用一台仪器同时测量出上述七个水的有机物污染的综合指标。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分析复杂体系时,基于多变量化学计量学的算法和建模是极端重要的。  食品安全  -水,土壤和鱼的汞超标  由于环境污染体现在地表水和土壤的汞超标,汞又特别容易在生物组织中积累,譬如鱼类。摄入过量的汞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儿童的发育生长。全球140个国家都对食品中汞的含量有规定。现有的分析方法非常耗时并只能在实验室使用。  美国Jackson州立大学发明了一种基于纳米材料表面能量转移技术NSET(Nanomaterial Surface Energy Transfer)的检测微量汞的便携式仪器。NSET技术原理如下,当罗丹明B(RhB)分子吸附在胶体金纳米颗粒时,胶体金纳米颗粒会使RhB荧光焠灭,当有Hg2+离子存在时,RhB会从纳米金颗粒表面释放,与汞离子结合,并在532nm激光激发下开始发荧光,荧光的强度与Hg2+离子浓度成正比。(见图2)这种方法检测灵敏度很高,汞的检测线0.8ppb,美国环境署水中汞含量的标准为2ppb.并能检测鱼组织中的汞,达到美国环保署0.55ppm的要求。图1 吸附在纳米金颗粒表面的罗丹明RhB,它的荧光强度与待测样品中汞的浓度成正比  这个案例中检测汞的原理就不那么直截了当,待测物汞本身并不能受激发荧光,而当汞离子与罗丹明RhB结合时,RhB充当标记物(marker)的角色,另一方面,利用了纳米金颗粒能使RhB荧光焠灭的特性。  -检测奶粉中的微量三聚氰胺  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在785nm激光的激发下,待测的三聚氰胺的分子在基于纳米金颗粒的SERS芯片上,在激光强电磁场的作用下,与纳米颗粒表面的等离子激元发生谐振,拉曼光谱的强度被大大增强。(见图2)采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和SERS芯片三聚氰胺的检测限可达到12ppm。图2在打印的SERS芯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与三聚氰胺浓度的线性关系  拉曼光谱技术,由于拉曼信号特别微弱,所以只适合应用于分析浓度较高的物质主成分。由于纳米材料科学,表面物理科学,激光技术的发展,才使SERS技术逐步进入应用阶段,用于分析痕量物质。不断提高测量的重复性,稳定性,降低SERS芯片的价格,使更多的应用领域用得起SERS技术。  -鉴别假冒的初榨橄榄油  常用的方法是观察油的颜色,但是在不同光线下显示的颜色是不同的,而且造假者会用叶绿素或b胡萝卜素去调节油的颜色去靠近真品的颜色。用低档橄榄油或者葵瓜子油,菜油稀释初榨橄榄油都可以用便携仪器进行吸光度测量方法鉴别。  正是由于光纤光谱仪的便携性和快速,使其得以应用在仓库,海关现场快速验货。图3 不同比例的低档橄榄油稀释初榨橄榄油对于吸光度的影响  -对食品内黄曲霉素的快速检测  发霉和变质的粮食,花生,坚果含有致癌的黄曲霉素。现用的主流技术有液相色谱仪HPLC,  液相-质谱联用仪LC-MS。这些技术只能在实验室用,并且设备昂贵,分析时间长,还要用大量化学溶剂,污染环境,操作和维护保养麻烦,需专业人员操作。也有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ELISA),这种方法测量精度不如HPLC,并经常会报告假阳性。  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在现场快速筛检的设备。英国的Ray Coker博士发明了一种基于紫外荧光光谱的技术,先将样品进行预处理,使待测毒素分离,富集,然后用紫外荧光光谱分析,在365nm LED光源激发下,测量其荧光,并采用专利的算法,一次同时测得4种黄曲霉素(B1,B2,G1,G2,M1)和赭曲霉素A,其检测限1ppb,即零点几ppb,满足最严格的欧盟标准,可与HPLC比拟。这种方法其实还可以成为快速检测的平台,包括病原体检测,贝类毒素检测,兽药残留检测,动物饲料中真菌毒素检测,假药甄别检测,农药残留检测,MRSA(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该案例的技术难点在于样品预处理,如何从成分复杂的待测食品样品中将微量待测物萃取,分离,富集,第二,如何挑选出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抗体,使自身不会发荧光的毒素与标记物(marker)可以用荧光技术来检测 第三,如何从光谱数据提取出有用信息的算法。  -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  检测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现行的方法,譬如检测细菌的金标准方法“平板计数法”(Culture Plating),虽然准确,但是分析所需时间太长,需要2-3天。其它的方法,例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虽然速度快了,但是灵敏度不高。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方法,虽然速度快了,灵敏度也高一些,但需要复杂的核酸提取过程。总之,需要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  食品是一个成分复杂的物质,我们需要分析其中微量的细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从复杂的背景中提取并富集这些待测的细菌 第二,按照国家标准,允许存在的细菌浓度必须很低,因此要求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很高 第三,实际上,食物中很可能同时存在多种细菌,因此检测方法一定能够同时,分别检测出多种目标物。  美国阿肯色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系Yanbin Li教授团队近年来利用免疫纳米磁珠与免疫量子点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快速检测。同时检测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检测下限可达到101 CFU/ml。(见图4) 图4(a)纯细菌样本的荧光光谱 (b)含致病菌的牛肉样本的荧光光谱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免疫检测方法,即先用第一抗体去修饰纳米磁珠,形成细菌-免疫磁珠复合体,在与样品均匀混合时,抗体就会与样品中的目标细菌进行免疫反应,在强磁场作用下,这些被免疫磁珠抓住的细菌就会被吸附到磁极,从而实现了细菌从复杂的背景物中分离。但是抓住细菌的磁珠不会受激发射荧光。我们知道量子点是可以受激发光的,如果用被第二抗体修饰的量子点作细菌的标记物,就可以通过测量量子点发出的荧光强度来间接测量细菌的浓度。利用抗体的特异性,即不同的抗体专门去抓不同的细菌。再利用量子点发光的波长取决于量子点的大小的特点。就可以通过对于荧光光谱相应的波峰强度测量,同时测量不同细菌的浓度。  生命科学和医疗诊断  -核酸,蛋白质分析  对核酸和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是现代生命科学实验中最基本的工具。  紫外吸光度方法是测量核酸浓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核酸包括: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它的基本组成是核苷酸。核苷酸又是以含氮的碱基,戊糖和磷酸组成。五种碱基包括嘌呤和嘧啶。碱基上苯环的共轭双键在紫外波段有强吸收,最强的吸收峰在260nm。核酸浓度与波长260nm的吸光度成线性关系,这就是用紫外吸光度方法测量核酸浓度的基本原理。核酸样品中如果含有蛋白质,蛋白质的紫外吸收峰在波长280nm,但是蛋白质在280nm的吸光度只有核酸在260nm的吸光度的1/10,利用样品在这两个波长的吸光度比值,可以得到核酸的纯度。  核酸,蛋白质这类生物样品的量常常很小,甚至在mL量级,微量样品的采样在技术上是一个难点。美国热电公司的NanoDrop20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巧妙地利用表面张力的原理,将待测样品液滴置于连接光源的光纤端头和连接微型光谱仪的光纤端头之间,形成待测样品液柱。利用这种采样技术,可以不用稀释样品就可以测量高浓度的DNA样品,对于双链DNA样品,可测的浓度可高达15000ng/ml。  该仪器还可以利用蛋白质在280nm的吸收来测量蛋白质的浓度。这是由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中含有芳香族氨基酸,而芳香族氨基酸(主要是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紫外吸收的峰值位于280nm。  蛋白质实际测量中遇到的问题是待测样品中常常含有其它化学试剂的残余,而这些杂质对紫外吸光度测量有干扰,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因此就在对蛋白质的各种性质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各种其它的测量方法,以摆脱杂质对测量的干扰。例如蛋白质和染料的结合,蛋白质和铜离子的络合反应?  同样这一台工作在紫外/可见波段的分光光度计NanoDrop,基于不同的原理,还可以在不同的波长用于蛋白质定量分析。譬如,Bradford法测蛋白质,这是基于让染料分子(考马斯亮蓝G250)与蛋白质结合成复合体,该复合体在595nm有最大吸收峰,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待测蛋白质样品中可能含有的K+,Na+,Mg2+,(NH4)2SO4,乙醇等杂质不会干扰蛋白质测定。BCA法则是利用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即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可以与Cu2+发生络合反应,并将Cu2+还原为Cu+,而BCA (bicinchoninic acid)则会与Cu+反应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它的吸收峰在562nm。这就是BCA法测量蛋白质的原理。  -紫外荧光光谱是研究蛋白质组分,构象的强大工具。  实验发现大部分蛋白质中有三种氨基酸残基具有内源性荧光的特性,它们分别是:色氨酸tryptophan (Trp), 酪氨酸tyrosine (Tyr) and 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 (Phe)。但是,实验中常用的是Trp和Tyr的内源性荧光,主要是因为这两种氨基酸的残基的荧光的量子效率比较高,所发出的荧光信号较强。Phe受激荧光的量子效率较低,激发波长在257nm。如果采用波长为280nm的激发光,由于Trp和Tyr的激发波长比较接近(分别为280nm,274nm),因此Trp和Tyr会同时有荧光信号。如果想选择性地只激发Trp,则可以采用295nm激发光源。  实验进一步发现,氨基酸残基的內源荧光的强度,峰位对于氨基酸的组分和构象状态十分敏感。这是因为在蛋白质分子处于自然折叠状态时,Trp和Tyr被包裹在蛋白质的中心位置。而当采用升高温度,采用尿素,盐酸胍,或者调解pH值等方法,使得蛋白质展开(图6A)。原先在折叠状态下埋在里面的疏水核心就暴露在溶剂中。Trp和Tyr就暴露在周围的环境中,它的荧光发光特性发生变化(图5B)  图5 用Trp的荧光来监测蛋白质的构象状态。图6A中Trp是用红点和红色字母w表示,在蛋白质处于自然折叠的状态下Trp被埋藏在疏水的环境中,展开后则暴露在溶剂的环境中。图5B,在自然折叠状态下Trp处于疏水状态下,荧光强 反之,在展开状态下,Trp暴露在溶剂中,荧光强度下降。  实验还发现Trp残基的荧光峰值的波长与周围的溶剂有关,发生Stoke位移。  研究蛋白质的分子折叠和展开有什么应用价值?有些疾病与人体内蛋白质分子的构象状态有关. 譬如, 有些退行性神经病变,就与蛋白质分子的展开有关,因此蛋白质的荧光光谱有时可用于退行性神经病变的诊断。  -医学诊断  一般而论, 采用光纤光谱仪作为医学诊断的手段有两个优点. 一个优点是非侵入性, 第二个优点是体积小, 仪器方便携带, 因此, 可以部署在病床边上, 县以下的基层诊所, 战地,出诊.  以下举一些例子.  基于吸光度和荧光技术的血样,尿样在生化分析仪器在医院的分析实验室几乎处处可见,现在可以做得更小,更便宜.  对于皮肤癌,乳腺癌可以对人体组织活体(in vivo)用拉曼光谱或反射光谱技术进行诊断.  黄疸病对于新生儿是常见的,而且无害,但是,对于早产婴儿则有造成大脑损伤的危险。因此,需要密切监测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现行的方法是针刺婴儿的脚跟取血样,然后送实验室进行生化分析,大约需要一个小时,每日三次。如果对新生儿脚底皮肤用光学方法,通过反射谱测量,立即可以分析得到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可以比现行的方法更快地诊断黄疸病,并使婴儿免受脚跟针刺之苦,这就是非侵入性带来的好处。  脉搏血氧仪是用红光和近红外透射测量技术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等呼吸性疾病,病人的血氧饱和度是表征病的严重程度的非常重要的指标。  在线检测:  -为了得到辛烷值(RON)合乎标准的92号,95号汽油,石油炼化厂需要将重整催化工艺所得到的高辛烷值油与低辛烷值的催化裂化汽油按适当比例进行调和,以最终获得辛烷值符合国家标准,而且产率足够高的汽油。生产工艺需要在线测量汽油的辛烷值,并根据测量值去控制重整反应器的温度。  浙江大学戴连奎教授采用在线拉曼光谱系统测量重整汽油的辛烷值。其辛烷值主要取决于待测油品中直链烷烃、侧链烷烃、环烷烃与芳烃含量。拉曼光谱可以很好地显示直链烷烃、侧链烷烃、环烷烃与芳烃等物质的特征峰,因此可以很好的计算各种芳烃和其它烷烃等物质的含量。由于不同的烃类物质对辛烷值的影响不同,需要综合考虑每类物质对辛烷值的影响。通过含量高低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测量汽油样品的辛烷值。相比于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特征峰明显,建立模型所需的样品数量也大为减少。相比色谱,拉曼光谱测量速度较快,使用和维护成本较低。图6 重整汽油的拉曼光谱(经过数据的预处理)  在此应用案例中,待测的汽油辛烷值并不是由单一物质的分子的光谱所决定的,而是由多种烃类的分子的综合作用所决定。因此,有了光谱之后,如何得到辛烷值,建模就是关键。
  • 专注微型光谱仪等超表面光学产品,「纳境科技」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纳境科技」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专注于超表面光学器件设计与制造的科技企业。公司以超表面光学与半导体工艺相结合为基础,为光学行业提供轻、薄、高效的新一代光学元件。目前产品主要有超透镜和光谱仪两类,应用于机器人、智能手机、XR、自动驾驶、安防监控等领域。超表面光学能够将微观结构的精密设计与光学性质的精细调控结合在一起,操控光的传播,从而实现各种各样的光学功能。「纳境科技」CEO龚永兴介绍,以超透镜为例,随着消费电子的升级,对于产品的重量、厚度、平整度、效率、温漂等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超透镜就是基于超表面技术,利用微纳工艺和介质材料研发而成的透镜。它颠覆了传统光学器件中繁琐的透镜组,以微米级的厚度实现了原来几毫米甚至厘米级的透镜功能,并且集多个光学元件功能于一身,大幅减小成像系统的体积、重量,使结构简化、性能优化。“在光谱仪方面,行业最大的痛点就是形态大,产品贵,一台好的光谱仪要数万到数十万不等”,而「纳境科技」利用超表面阵列对光的调制作用研制了新形态的微型光谱仪。相较于传统光谱仪,超表面光谱仪具有体积极小、成本极低、台间差小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手机、环保、机器人传感等领域。微型光谱仪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意味着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凭借手机可以实现简单的测量和检测,比如检验食品和药物的成分是否安全,检测皮肤状况,判断食物的成分组成以及环境污染等等。此外,「纳境科技」为大量客户提供设计方案,积累了大量的微结构设计数据,用于支持光学器件设计,现已具备大视场衍射器件设计技术、近红外消色差设计技术以及多波段成像光谱方案设计技术。「纳境科技」团队现有40余人,研发人员占比75%。核心创始团队来自浙江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科研院所,平均拥有10年以上微纳光子器件和光学芯片的设计、制备经验。创始人林宏焘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主攻产品战略、设计与工艺集成。首席科学家马耀光在北大、加州大学、科罗拉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CEO龚永兴曾任上市公司副总经理,拥有丰富的运营管理和战略设计经验。目前,「纳境科技」超透镜产品主要包括成像、DOE、光束整形等产品,目标应用于机器人、手机、XR等领域。公司透露称,其超透镜相关产品已经拿到订单并处于样品测试阶段,预计二季度可以实现量产;微型光谱仪产品预计在明年可以实现量产。龚永兴表示,当前「纳境科技」有多款应用于不同场景的产品处于在研状态,未来超透镜所在波段也会从现在的近红外向可见光拓展。公司现已启动新一轮融资,资金计划用于产品研发与产能建设。
  • 指尖大小的小型光谱仪即将开启新应用——滨松微型光谱仪C12666MA
    大概5年前,拇指大小的小型光谱仪(MS系列)上市发售并显著拓宽了光谱仪的应用。滨松公司现在已经研发了比以前更小的低成本微型光谱仪。该微型光谱仪是一个只有5克重量的超小模型。尽管性能和我们现在的小型光谱仪(MS系列)大部分相同,但是微型光谱仪更加紧凑坚固,且价位低廉。应用包括仍存在巨大的未开发市场的消费电子领域。为了更多了解微型光谱仪的研制背景、潜在应用和未来发展前景,我们采访了参与研发产品的4名成员。滨松微型光谱仪C12666MA 世界上最小的光谱仪你们是如何着手把一个指尖大小微型光谱仪的想法转化为产品的? Shibayama:光谱仪的通常形象是安装在实验室工作台上的一个大设备,但我们坚持研发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尽可能小的高度便携可移动产品。大约10年前,我们发布了掌上电脑大小的小型光谱仪(TG系列),大概5年前,发布了拇指大小的小型光谱仪(MS系列)。然而客户仍要求我们让它们尺寸更小价位更低。因此,我们着手工作并研发这种新的微型光谱仪。 Yokino:与宽度小于75px的小型光谱仪(MS系列)相比,微型光谱仪大概2厘米宽,在体积和重量上比MS系列的小型光谱仪小和轻约50%。这种新型微型光谱仪的封装用是金属制作的,而MS系列是塑料封装。具体来说,我们换了一个高度可靠和坚固的密封封装(见注)。这让我们在保持与MS系列相同性能的同时大幅的降低了成本和尺寸。注意:密封封装是金属-金属或者玻璃-金属焊接的气密性封装,能够保护内部组件并隔绝湿度。 客户尺寸更小的需求背后有什么背景吗? Ito:考虑到尺寸和价格,传统光谱仪主要用于测量和工业应用,不用在个人或者私人层面。然而,市场上小型光谱仪(MS系列)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概念,我们随之开始研究更小更便宜的光谱仪。但在尺寸和价位方面需要更进一步,以使它们在消费电子市场得到广泛应用。 Hikita:小型光谱仪可以内置在紧凑设备中。例如,我们将看到室内与智能手机或医疗设备相连接的新应用。 Yokion:考虑到室内和室外使用,我们决定采用高坚固、可靠的金属来制造密封封装,而不使用水分可以穿过的塑料封装。 市场上有类似产品吗? Hikta:是的,只考虑尺寸,有类似产品。然而严格来说,它们并不相同,因为我们的微型光谱仪让光线从狭缝通过,而竞争产品使用光纤传导光。 Ito:所以如果你规定相似产品为允许直接输入光的光谱仪,那么我们的产品是世界上最小的,并且具有高性能。我们的产品很可能在市场上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采用MEMS和图像传感器制造技术实现紧凑尺寸和高性能相比目前的产品,你们如何能使其尺寸更小? Shibayama:通过重新审视光学设计和组成部分,优化MEMS技术并简化结构,我们实现目标。此微型光谱仪包括三个部分,一个光线可以进入的狭缝,一个光谱衍射光栅和一个探测光的图像传感器。我们利用MEMS技术制造这些部分,因此MEMS技术是我们可以制作更小的微型光谱仪的主要因素。更具体地说,我们利用MEMS干法刻蚀技术形成让光通过到达图像传感器的狭缝,还使用了称为纳米压印的精细成型技术形成衍射光的光栅。 Yokino:在光谱仪尺寸和性能特点间有一种权衡关系。当尺寸变得更小,分辨率和性能都下降。我们的微型光谱仪采用光在光谱仪内部反射一次后再衍射的方法,并在尺寸和性能方面都具有尽可能好的表现。 降低成本过程中你们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 Shibayama:小型光谱仪(MS系列)使用一个玻璃透镜作为光传输的介质。如果玻璃本身的尺寸精度可以保持,玻璃能够提供为光谱仪所要求的精度。然而,玻璃透镜的成本高,所以我们不得不放弃玻璃镜片并找到满足要求的低成本替代品。 Yokino: MS系列的小型光谱仪通过纳米压印在玻璃上形成一个光栅。然而,如果纳米压印失败,玻璃透镜将无法使用,造成的问题成本更高。所以我们重新评估将光栅作为独立单元制造来代替在玻璃透镜上形成光栅的可能性。这将减少生产光栅的玻璃,在降低成本上也是有效的。 微型光谱仪中使用了何种型号的传感器? Yokion:微型光谱仪使用一个集成了入射狭缝的图像传感器。此类型传感器可使光谱仪减小到指尖大小。入射光经光栅衍射后,短波长光到达入射狭缝位置很近。如果狭缝和传感器是分离的,需要极高精度的定位,否则会降低光谱性能。和传感器集成的狭缝不存在此定位问题。 Shibayama:我们还给集成了入射狭缝的图像传感器增加了截止滤波片(见注)。在生产小型光谱仪(MS系列)时,我们在金属接线的玻璃接线板上安装图像传感器,并在此玻璃接线板上制造截止滤波片。但是对于微型光谱仪,我们不用玻璃而是利用中空来传导光,所以用这种方式为图像传感器制造截止滤波片是不可或缺的工序。 Ito:除了接收光的基本功能,由于具有入射狭缝和截止滤波片,图像传感器还有其他价值。我们的独特优势是同时具有图像传感器技术和MEMS技术。注:截止滤波片是能够去除多重反射光和衍射光等杂散光分量的滤波片,却不影响被测光。 为客户应用开发提供理想性能参数你们预期此微型光谱仪具有何种应用? Ito:我们目前收到有关颜色的应用需求,比如便携式色度计和打印材料的颜色检测等。从小型光谱仪(MS系列)到微型光谱仪也增加了与定点医护工作相关的手持医疗设备的咨询。使用小型、低价、高可靠性的防潮封装证明是成功的。 Hikita:我们的立场是帮助客户开发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光谱仪应用。因此我们认为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为客户提所需性能参数以使光谱仪应用成为现实。 你们可以定制生产设计来满足客户需求吗? Ito:我们首先验证客户所需性能参数和预计数量,如果需要大量产品,我们之后会提出符合要求的设计。当收到产品需求,初始阶段我们的工程师会讨论研究。 你们可以举一个和客户讨论的具体例子吗? Hikita:比如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监测仪的讨论。如果一个产品能够利用光来诊断葡萄糖水平,这将解除患者巨大负担。为了使这种产品成为现实,我们首先验证必须的特性参数,之后做必要协调和调整。 Yokino:我们在去年九月份举办的科技展览——2013光子展览上介绍了微型光谱仪,收到了来自参观者的积极反馈。我们准备了与智能手机相连接的概念模型来验证诸如颜色分析等应用,引发在光谱分析和其他应用中使用的特定讨论。通过向客户展示模型本身并引导他们联想实际中如何应用,我们获取了重要的结果。 Ito:光子展览上有很多对微型光谱仪与智能手机相耦合感兴趣的客户。也有一些特别的咨询,比如是否能够用于调整剧场照明或者在教学中是否能够教导孩子光波长。小型尺寸引发人们思考,它是否可以用于此处呢也同样激发人们关于新应用的想象。大多数情况下,是先有一个目标应用,再生产满足此应用的产品,但是微型光谱仪却更可能是创造新应用。你可以它称为反向工作的现象。不去管它究竟能完成什么,我认为它确实拓展了未来可能性。 从今年三月份官方发布后,反响如何? Hikita:官方发布前,去年底我们已经能够提供样品,销售了大约100个样品,其中很多被国外购买。一些客户评价,尽管外形小巧,仍然可以保证精确测量。还有其他诸如此类的积极反响。 Ito:今年9月份,我们的新13号大楼将在主要工厂投入生产。我们将在那里做产品研发并建立车载装置和移动终端大规模生产系统,比如基于MEMS技术的微型光谱仪,同时提出解决日渐增加的客户需求。(工厂现已投产) 你们从这里预测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Shibayama:尽管微型光谱仪现在已经做到可以放到指尖上的尺寸,我们仍接到来自客户做到更小更薄的需求。目前反射光束一次的方法已经达到此尺寸的极限,所以为了满足更多的需求,我们不断地把新的想法融入设计来开发更小的设备。 Hikita:直到现在我们都采取只提供硬件,把电路和软件开发留给客户。但是如果我们也为客户解决这些额外的请求,我们的产品将会更易使用。我是负责模块开发领域,所以我们现在准备提供包含必要电路的软件和模块产品,而不仅仅是设备级。 滨松微型光谱仪MS系列和新型微型光谱仪C12666MA比较规格MS系列光谱响应范围340 to 780 nm640 to 1050 nm340 to 750 nm光谱分辨率(FWHM, 最大值)15 nm20 nm14 nm总像素数256 pixels256 pixels256 pixels测量条件Ta=25 ℃典型值 Ta=25 ℃ (特殊说明除外)典型值 Ta=25 ℃ (特殊说明除外)重量5g9g9g大小20.1 × 12.5 × 10.1 mm27.6 × 16.8 × 13 mm27.6 × 16.8 × 13 mm 更多滨松微型光谱仪信息,敬请点击表格按钮。
  • 海洋光学新一代微型光谱仪Ocean ST惊喜上市
    近年来,由于全球制造业迎来“工业4.0“时代,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环境监测、医疗和生命科学、半导体等领域的现代化进程加快,用户对光谱仪的需求量增多(据报告显示,2020 - 2026年医疗行业对微型光谱仪的需求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超过11%),同时对光谱仪的性能、体积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对工业生产环境的要求日益严苛,检测设备的准确度、适用性、智能化和集成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作为微型光纤光谱仪的发明者,海洋光学致力于帮助客户解决棘手的困难与挑战,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用于新一代光纤光谱仪的研发。近日,海洋光学推出新一代微型光纤光谱仪Ocean ST。Ocean ST——业界超小尺寸的微型光纤光谱仪,以超紧凑的机身设计和强大的性能,为客户提供超高性价比的体验,为行业赋能。超小的体积,出色的性能Ocean ST体积仅有45cm³,是海洋光学USB系列的约1/4;重量仅有70.4g,是USB系列的约1/3;整体设计紧凑、小巧,价格便宜,但在性能上却可与市场上大尺寸、更昂贵的光谱仪相媲美,提供优质的全光谱分析数据,高速光谱采集、高信噪比以及高分辨率。此外,Ocean ST在紫外波段响应实现了重大突破。相比于海洋光学上一代超小体积的微型光谱仪,Ocean ST在紫外波段灵敏度提高了233倍,检测限更低,可以监测到更弱的紫外信号。名副其实的“掌中宝”应用灵活,便于集成Ocean ST微型光谱仪有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三个配置,并与海洋光学的光源、光纤、采样附件和OceanView软件兼容,用户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和场景优化配置。可选配狭缝的设计使用户能够更加灵活地调整光学分辨率和光通量。当光信号较强,且光谱仪分辨率较为重要时,选择宽度较小的狭缝。反之,则选择更宽的狭缝。同时, Ocean ST坚固耐用的结构,超小的体积,出色的热稳定性以及较小的台间差, 使其成为一个集成开发的理想选择,可轻松集成到生产线上进行在线检测,或对成品进行质量监测。为深陷“性能”与“尺寸”两难的工业客户提供了便于操作且性价比高的理想替代方案。配备软件二次开发包每台Ocean ST微型光谱仪都配有OceanDirect,这是一个强大的跨平台软件二次开发包(SDK),具有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API)。OceanDirect的例程库为用户提供了调整光谱仪参数和访问关键数据并进行分析的能力。用户可通过OceanDirect连接光谱仪,设置积分时间等采集参数并采集光谱;同时,将OceanDirect集成至用户自身的软件应用程序中,即可全面控制光谱仪和设备。应用范围广Ocean ST是通用型的微型光谱仪,在多种应用场景中表现出色,是以下应用的不二之选:荧光测量紫外波段的吸光度和辐照度等离子体监测近红外反射测量塑料和其他固体表面反射率DNA/RNA样品吸光度与浓度检测颜色测量Ocean ST是海洋光学研发推出的超小体积微型光谱仪,未来将会有更多海洋光学新一代光谱仪问世,敬请期待!
  • 大热门?国外微型光谱仪最新研发与投资进展
    利用光谱扫描食品、药品成分,并利用智能手机进行数据分析的微型光谱仪正在兴起,而这类小型仪器亦有希望在医疗、健康诊断领域发挥作用。目前,在国外有数种此类产品正在研发之中。 TellSpec检测巧克力   TellSpec,由创业者Isabel Hoffman与来自英国约克大学的数学教授Stephen Watson共同研发。TellSpec使用了拉曼光谱技术,同时包括一个云端算法与一个手机应用,手持设备大小为8.5cmx5.5cmx1.6cm,重80g。当按住机身上的按钮,TellSpec会向待测食物发出一束5mW低功率激光,并利用内置光谱仪对反射回来的激光进行测量,随后会将数据通过移动设备或电脑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利用其分析引擎获取食物中的成分,最终将结果传回设备。据称,TellSpec能在20秒内完成分析。在2013年11月,TellSpec还没有可正常工作的产品原型时,就已经成功的在美国第二大众筹平台Indiegogo上筹得19万美元,远超其10万美元的筹款目标。目前,研发团队正在致力于光谱仪的微型化及降低产品价格。 TellSpec获得的投资(注:网页空白处为youtube视频,因此国内访问时无法显示)   在发出本文之前,我们又查询了一下TellSpec的筹款情况,发现它已获得38.6万美元投资。 SCiO光谱仪的三代原型样机,可以发现变得越来越小   由Consumer Physics公司研发的SCiO光谱仪也在不久前登录美国最大众筹平台Kickstarter开始筹资。SCiO内置了光谱传感器,通过LED光源来扫描物体,促进分子振动,通过波长反射数据来进行检测。数据的反馈也非常方便,SCiO创建了一个云数据库,能够对上传数据进行比对,最终通过应用程序呈现给用户一个准确的数据。该仪器预计售价150美元(约合人民币940元),能够扫描各种材料的分子信息,主要用于检测食物和药品的成分,让用户自行掌握食品、药品健康。如果一切顺利,它预计将在2015年正式上市销售。 SCiO检测水果样品并在安卓手机上生成检测结果 SCiO检测水果样品并在安卓手机上生成检测结果   在实际测试中,用SCiO尝试扫描一块奶酪,手机端应用程序检测出了奶酪包含的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热量等物质,非常方便。但当使用SCiO扫描西红柿时,传感器并不能识别它,所以无法生成一个标准的西红柿养分信息。相对来说,扫描蛋白质是最困难的,其次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则是最为简单的,但传感器目前还无法完美解决类似西红柿果肉这样的类透明材质,这是需要下一步解决的问题。 拿在手中的SCiO   研发人员表示,SCiO具有很大潜力,最终成品将具备识别生熟、变质的功能,通过建立强大的数据库,甚至可以识别出包含不良添加剂的牛奶(如臭名昭彰的三聚氰胺)。当然,SCiO如果要做到精准、权威,不仅仅要在传感器上下功夫,数据也不能仅仅来源于用户收集,还需要一个经过权威机构认证的资质,这是开发人员可以努力的方向。SCiO公司还计划开发软件API,让第三方人员能够添加更多数据库,帮助消费者来扫描更多产品,包括检测酒品的酒精含量、化妆品成分、奢侈品真伪等等。   Consumer Physics的CEO Dror Sharon认为,SCiO与TellSpec的不同之处在于:&ldquo 首先,我们有一个完整的、多学科的团队 其次,我们自己拥有传感器技术,他们只能用别人的 最后,他们使用了不同类型的光谱和交换,这会花他们很多时间来实现。&rdquo SCiO获得的筹资   我们也查询了一下SCiO的筹款情况,发现它在筹款还未正式开始的情况下,就已获得86.7万美元投资。 Jack Andraka的拉曼光谱仪设计方案   在2013年ISEF大会上,因研发早期胰腺癌纳米试纸检测法而出名的美国少年研究人员Jack Andraka也曾展示了一种用于探测爆炸物、环境污染甚至可以检测癌症的手持式拉曼光谱仪。普通的拉曼光谱仪体积庞大而且售价接近10万美元,仅高能量激光器就要花费4万美元。Andraka的设计是利用现成的激光指示器,并用iPhone的摄像头代替光谱仪上的光电探测器,达到和传统的拉曼光谱仪比较接近的结果,但只要15美元,只有手机的大小。 综合编译:魏昕
  • MIT发明基于芯片的微型光谱仪
    p   近日,MIT由Juejun Hu教授,博士生Derek Kita,研究助理Brando Miranda等8人的研究团队研究开发出一种基于芯片制造的微型光谱仪。这种光谱仪采用了不同于传统光谱仪的光学开关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将不同种类及长度的光路瞬间翻转。这种全电子化的光学开关系统光谱仪采用标准化的芯片,取消了现在光谱仪中广泛使用的移动透镜等。相比传统光谱仪,新发明的光谱仪在稳健性,性能,尺寸,重量和功耗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p p   除此以外,团队还运用机器学习技术在有限通道中重建了详细的光谱,使其可以更好地检测宽谱峰和窄谱峰。 /p p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光谱仪可以应用于传感设备、材料分析系统等广泛行业,参与研究的Kita表示,现在已经有一些公司联系了他们,这些公司相信这种光谱仪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p p br/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