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温度分布验证仪

仪器信息网温度分布验证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温度分布验证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温度分布验证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温度分布验证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温度分布验证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温度分布验证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温度分布验证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温度分布验证仪相关的论坛

  • 求助:哪位大侠知道如何进行粒度分布检测方法验证

    各位大侠: 小可单位粒度分析仪还未置办到位,也没人了解如何进行粒度分布检测,更不知如何进行分析方法验证,真是伤透脑筋。 小可在此求助分析方法验证是如何进行的,请不吝赐教,非常感激!!! 涉及产品的粒度要求如下:90% 不得大于5um ;98% 不得大于10um 。 进样方式为湿法进样。 小可在此急切盼望各位大侠的回复。

  • 等离子炬温度分布,你了解吗?

    等离子炬温度分布,你了解吗?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7/201607171735_600835_2140715_3.png(1)焰心区 感应线圈区域内,白色不透明的焰心,高频电流形成的涡流区,温度最高达10000K,电子密度高。它发射很强的连续光谱,光谱分析应避开这个区域。试样气溶胶在此区域被预热、蒸发,又叫预热区。 (2)内焰区 在感应圈上10 ~20mm左右处,淡蓝色半透明的炬焰,温度约为6000 ~8000K。试样在此原子化、激发,然后发射很强的原子线和离子线。这是光谱分析所利用的区域,称为测光区。测光时在感应线圈上的高度称为观测高度。(3)尾焰区 在内焰区上方,无色透明,温度低于6000K,只能发射激发电位较低的谱线。不同温度分布,你了解吗?

  • 能力验证结果分析计算的问题——结果不符合正态分布

    问题描述如下:能力认证项目,对样品中某元素含量进行检测,100+实验室返回数据,数据明显不符合正态分布,如何进行分析比对。一般来说Z比分是能力认证分析的常用方法,但前提是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各位能谈谈想法么?

  • 上海地区相关验证测试

    承接验证相关验证测试的范围:干湿热灭菌设备温度监测,冻干机板层均一性验证监测,药品稳定性试验箱温湿度分布验证,仓库温湿度分布验证,洁净区环境监测,包括相关医药生产企业洁净厂房或电子厂高效检漏等相关测试、洁净区悬浮粒子监测等。

  • 上海地区验证测试服务

    本公司承接上海地区的验证测试:干湿热灭菌设备温度监测,冻干机板层均一性验证监测,药品稳定性试验箱温湿度分布验证,仓库温湿度分布验证,洁净区环境监测,包括相关医药生产企业洁净厂房或电子厂高效检漏等相关测试、洁净区悬浮粒子监测等。联系电话:15000917126;邮箱:shlzlb@163.com.

  • 【讨论】灭菌柜验证的重要性

    灭菌柜验证的重要性一、国内制药企业对热力灭菌的现状随着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国内一些药厂不断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新购买的热力灭菌设备都由生产厂家进行了验证,但是多数制药企业在做回顾性验证和再验证时,忽视了其重要性,一台设备经过验证并在使用一个阶段以后,旨在证实其“验证状态”没有发生漂移而进行的验证。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主观及客观的原因,需要对设备的管理或操作规程作出变更。有些情况下,变更可能对产品质量造成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需要进行回顾性验证和再验证。二、灭菌的概念一个细胞本身或在其寄住内,其新陈代谢、生长以及繁殖等主要生命活动一旦停止,就意味着死亡。与消毒的概念不同,灭菌工艺是指以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手段,将一定数量活的微生物完全杀灭,并使其生命活动产生不可逆转的灭活过程。在制药工业实践中,无菌是指灭菌工艺使一批产品中非无菌品的概率符合药典通则规定无菌要求的状态,它的内涵远远超出了无菌检查的范围。从理论上说,无菌产品应当是没有任何微生物污染的产品。然而,一旦将无菌定义为绝对无微生物污染,那么,这种绝对的标准就无法用试验来认定或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从而使标准架空,以至无法在工业界建立起可以应用的技术标准,因为技术标准的确立必须具备3个必要条件:科学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三、验证的原理和目的灭菌程序的验证是无菌保证的重要内容。USP24(1211)药品的灭菌和无菌保证中非常明确地阐明了灭菌程序验证的原则要求。使用未经验证的灭菌程序,就谈不上产品的无菌保证。要想使一个灭菌设备在受控的验证状态下运行,必须充分了解微生物学和工程学方面的基本原理;设备的设计、安装和运行都必须合理、恰当;必须通过科学的试验,用数据来证明设备的运行不但稳定,而且可靠。从早期的工艺设计到验证的实施和监控的所有文件记录,均应归档保存。 只有对与灭菌设备运行相关的电气、机械以及物理操作等全面了解后,才能着手该设备的验证。对上述资料的充分了解,是撰写验证方案和标准操作规程的先决条件。这对拟定校验和维修计划、制定再验证方案,确保设备运行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下是十分有益的。空载热分布试验是通过一组经过校正的标准热电偶测定灭菌器腔室内各不同部位温度变化值,并根据所测定的温度变化值得到温度分布图和其热力学特征。在此试验中应用的热电偶至少在10支以上,热电偶在安装时不应与腔室内金属(如内壁、架子等)接触,在试验过程中至少有一支热电偶应位于设备自身控制系统的温度传感器附近。试验过程应采用与生产过程要求相同的操作运行条件,并应记录整个温度变化过程,即包括升温与降温过程。正常的干热灭菌系统在空载状态下其热分布应该均匀,腔室内各点温度值与设定值之间的误差均应在验证方案规定的范围之内。 装载的热穿透试验 将热电偶均匀放置在产品容器及腔室内,以确定灭菌相应装载方式下的冷点。某一灭菌程序的热穿透试验应在最大和最小装载方式下分别进行,以确定装载方式对被灭菌物品的热力学影响。此验证试验获得的数据包括:最高和最低温度(温度范围)、保温阶段各点的平均温度、最小及最大F0值以及保温时间。 四、验证的重要性灭菌设备对无菌保证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对灭菌设备基本原理缺乏了解会给灭菌程序的验证及此后设备的正确使用、维护、保养等造成不稳定因素。忽视灭菌后防止二次污染的措施,会给成无菌保证带来风险,例如,大容量注射剂灭菌采用饮用水冷却,或纯化水冷却,这两种介质均无微生物污染监控措施;又如,小容量注射剂检漏用水对微生物污染也无监控措施。对于干热灭菌柜来说,不安装高效过滤器,或安装后从不定期检查完好性,这些均是无菌保证的不利因素。 干热灭菌往往和去热原联系一起。去热原的工艺条件比孢子杀灭程序要苛刻得多,通常相当于标准干热灭菌时间FH的数十倍。因此,如果干热去热原工艺能使细菌内毒素下降了3个对数单位,那么就没必要再进行生物指示剂的挑战性实验了。

  • 生产工艺的验证

    大体上的要求!!!题目:生产工艺的验证 文件编号:.....章节:13,验证管理 生效范围:车间生产工艺 版本号:....... 目的:明确车间生产工艺验证内容与方法,确保产品质量永久性稳定 责任:质管部经理负责制定,相关人员负责执行 内容: 1、概念及要求 生产工艺(工序)验证是指在完成厂房、设备、设施的鉴定与质控、计量部门的验证后,对生产线所在生产环境及装备的局部或整体功能、质量控制方法及工艺条件的验证,确证该生产过程(工序)是有效的,而且有重现性。 在对生产过程(工序)复验证时,也应对(1)、(2)两条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复验证。 (1)生产环境 生产环境的鉴定应按生产要求的洁净级别对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含量、温湿度、换气次数等进行监测,对洁净室所使用或交替使用的消毒剂也应经过鉴定。 (2)生产设备 对生产设备安装鉴定的目标,是评定及通过测试来证实该设备能按生产需要的操作限度运转。内容包括检查设备的性能特点、各种设备参数、确定校正,维护保养和调节的要求。鉴定所得到的数据可用以制定及审查有关设备的校正,维修保养、监测和管理的书面规程。 (3)质量控制方法 质量控制方法的鉴定内容包括产品的规格标准和检验方法的确定。对检验方法认证的内容则包括对检验用仪器性能试验、精密度测定、回收率试验、线性试验以及干扰的选择性试验,只有采用通过鉴定的可靠的质量控制方法检验才能证明生产过程的有效性和重现性。 (4)工艺条件 凡能对产品质量产生差异和重大生产工艺条件都应经过验证。验证的条件要模拟实际生产中可能遇到的条件,包括最差情况的条件。验证后的产品质量以质量控制方法进行评估,并反复进行数次,以保证验证结果的重现性。 (5)工艺验证的要求 ① 使用生产设备试生产3个商业批次,验证生产工艺和生产操作规程的可行性和重现性,并进行清洁验证; ② 根据试生产情况,必要时调整工艺条件和参数; ③ 通过加速稳定性试验,考查验证生产工艺和工艺条件对大生产的适应性,并提出结论性报告; ④ 确定切实可行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操作规程,并移交大生产。 1、粉针剂生产工艺验证 (1)灭菌系统的验证 ● 干热灭菌、除热原系统的验证。主要内容有: a.干热灭菌器安装质量确认; b.干热灭菌器设备的运行确认; c.仪表校正; d.性能确定(灭菌过程验证),其验证试验包括:试验前后的仪器校正、空载热分布试验、负载热分布和热穿透试验、空气中及灭菌容器内尘埃粒子监测试验和微生物致死、细菌内毒素灭活验证等。● 湿热灭菌系统的验证。包括仪表校正、真空度实验、真空状态下灭菌腔室内泄漏试验、热分布试验、热穿透和微生物标的试验。 ● 辐射灭菌过程的验证。本灭菌法主要适用于对热敏感的物品和产品的灭菌。其验证过程除与其它系统有相同的要求外,一般还应包括: a.确定每个包装中待灭菌物品的均一性; b.确定待灭菌物品在辐射灭菌过程中的装载位置;c.确认灭菌腔室内辐射剂量分布图; d.确认照射时间以证明灭菌物吸收了足够的灭菌“辐射剂量”;e.用经过校正的“辐射剂量”测定指示剂,确认不同物品在其设计的装载情况下吸收“辐射剂量”及最大、最小“辐射剂量”分布。● 球氧乙烷气体灭菌系统的验证。应注意温度、湿度、气体浓度、暴露(灭菌)时间等因素的相互制约因素。 (2)公用工程系统的验证:同厂房与设备的验证。 (3)无菌分装模拟实验:其中有非培养基模拟分装法和培养基模拟粉针分装试验两种。 (4)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的验证。具体验证内容一般包括: ● 与该产品相关的生产工艺规程; ● 该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关键设备、公用系统的适用性;● 该产品的生产环境,如洁净级别、湿度、温度及其它GMP要求的生产条件;● 该产品生产中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其中包括注射用水的质量标准及合格的供应商; ● 该产品生产用各种原辅材料,如瓶、塞、盖的清洗,灭菌过程的有效性及无菌原料药的转移方法的可行性; ● 生产人员无菌更衣、无菌生产操作技术的培训及能力评价; ● 产品分装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如装量差异的临近和生产环境无菌性监控等; ● 最终产品质量评价,其中除其产品所持有的质量标准外,应评价产品的无菌性、不溶性微粒含量及产品的均一性。 3、小容量注射剂生产工艺的验证 (1)厂房与公用系统验证:同本章厂房与设施验证。(2)设备验证: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的设备主要有洗瓶系统、过滤、灭菌设备、灌封机等。● 洗瓶系统验证。过滤除菌系统的验证内容主要包括: a.过滤系统对被过滤溶液的适应性; b.过滤材料对溶液的污染程度; c.整个过滤系统的规格; d.过滤器的灭菌; e.过滤系统的完整性试验; f.除菌效果; g.被过滤药液的含菌量控制及过滤时间限定; h.过滤品的使用寿命等。用于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的过滤器,主要有滤棒和垂熔玻璃滤器两类。应检查其清洁处理情况、滤速测定、孔径测定等,应符合生产要求。● 灭菌设备:同粉针剂生产验证的有关内容。● 灌封系统:验证内容主要有:a) 灌封机:检查药液灌注量(根据药液的粘度,宜适当调整灌装量)、灌注速度、封口的完好性; b)惰性气体:检查纯度,应在99%以上。 c) 安瓿空间充惰性气体:检查残氧量,应达到设计要求。 (3)生产工艺验证 小容量注射剂生产过程包括原辅料的准备、配液及过滤、灌装与封口、灭菌与检漏、质量检查、印字包装等步骤,每个步骤都应经过验证。小容量注射剂生产工艺的验证中,同样需首先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见本章检验与计量的验证),然后按生产工艺规程进行试生产即产品验证。生产工艺验证中半成品的检查内容包括无菌过滤前的药液带菌量、灌装前的药液带菌量、澄明度、PH值、活性成分含量、装量差异等,均应符合规定,对成品应作规格检查及稳定性考察,每一品种每种规格的产品验证至少应有3批验证数据。小容量注射剂生产工艺验证内容指标主要有:● 无菌过滤有药液带菌量(不能在最后器中灭菌的产品),应10个/ml; ● 细菌内毒素(对输注添加剂而言),应 0.5EU/ml; ● 灭菌前药液的带菌量,应 100个/ml; ● 澄明度,应无异物; ● PH值,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 活性成分,应为标示量的97% ~ 103%; ● 管道清洁液,澄明度,应符合要求; ●无菌灌装,污染率 0.1%。

  • 温度计准确度验证

    急!急!急! 各路大虾,你们好! 我们公司最近接到了一个客户寄过来的温度计,要求我们对温度计的准确度进行验证,但是我们是检测机构,不是校准机构、验证机构之类的,所以现在烦着不知道以什么型式出结果报告(不能出校准报告、检测报告、验证证书之类的)!恳请大虾指点,建议该怎么出结果为妥!!急!急!急! 谢谢啦~~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yc1004.gif

  • 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的验证

    除少数培养基只需加热溶解,不需高压灭菌外,大部分培养基均需121℃高压灭菌15-30分钟。尤其是对无菌试验培养基灭菌不彻底,直接关系到试验结果。因此必须认真对高压灭菌器进行灭菌效果的验证。 1.试验材料(1) 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纸片。嗜热脂肪芽胞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ATCC7053是本法常用的生物指示菌,含芽胞量5-l05 CFU/片。(2) 121℃压力蒸气灭菌化学指示卡。(3) 溴甲酚紫胨水培养基116℃高压灭菌20分钟后备用。(4) 0-150℃留点温度计。2.方法与结果将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纸片(以下简称菌片)用无菌镊子放人密封试管中。化学指示卡和留点温度计放入敞口试管中。以上两种试管各准备5-10份。分别放置在高压灭菌器蒸气口处、底部排气口处及底部出水口处或上下左右中间5处。如灭菌器为二层,则需放10处。留点温度计标化合格后方可用于验证试验。检测前,需将温度计的水银柱甩至40℃以下。每次监测后留点温度计的温差应存1℃之间,则说明灭菌器内的温度分布是均匀的。灭菌后的菌片应在严格无菌操作条件下放入灭菌后的溴甲酚紫胨水培养基内56-60℃培养24-48小时,观察颜色变化。如培养基变为黄色,说明菌片中的嗜热脂肪芽胞杆菌尚未完全灭活,细菌仍可在培养基中生长,分解葡萄糖产酸变为黄色。如培养基颜色不变化仍为紫色,则说明芽胞已灭活。同时要用未经灭菌的纸片放入培养基内作为阳性对照,不加纸片的空白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化学指示卡上的指示色块,在高压蒸气灭菌时,由淡黄色变为黑色。随着颜色变化的深浅,并与对照色相比,可判断灭菌效果是否达到要求。化学指示卡应在干燥处保存。遇潮会变色,影响灭菌效果的观测。高压蒸气灭菌必须使蒸气顺利进入灭菌器内,与灭菌物品接触,并将原有的冷空气排出方可达到灭菌的效果。要进行空载热分布和满载热穿透力验证(满载时不超过总体积的2/3)。二种验证各重复三次,共做六次。5个点六次试验表明温度均在121℃,化学指示卡变黑;程度与对照色一致;培养基均未改变颜色,说明高压蒸气灭菌效果合格。高压灭菌器属于强检仪器,但强检只是对仪器物理参数的考核。所以做过强检的灭菌器还必须进行灭菌效果的验证。一些单位常常忽略了这个重要的问题。国内市售的手提灭菌器,往往仪器指针达到所需的温度,但灭菌物品的实际温度却未达到要求。导致灭菌物品不彻底,影响实验结果。培养基灭菌不彻底,影响培养基的使用及结果判断。因此高压蒸气灭菌器无菌效果的验证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 【分享】隧道烘箱及干热烤箱除内毒素效果验证方法

    [center]隧道烘箱及干热烤箱除内毒素效果验证方法[/center]1. 概述:干热可用于能耐受较高温度,却不宜被蒸汽穿透,同时干热灭菌也是制药工业生产流程的包装材料及试验器材用于除热原的方法。干热灭菌设备是隧道式和干热恒温箱的灭菌除热原系统。隧道式灭菌除热原系统主要由加热器、高效过滤器、缓冲板、风阀气流调节器、风机、传送带、运行连锁控制系统、温度控制器及记录仪等7大部分组成。干热恒温箱主要由加热器、风阀气流调节器、风机、温度控制器及隔板等5部分组成。2. 验证目的:为了确认隧道式烘箱和干热恒温箱腔内不同位置的热分布情况,确认预定的灭菌、除热原程序能否达到预先设计要求。特制订本验证方案,拟对该设备的除内毒素效果进行验证。3. 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隧道式烘箱和干热恒温箱除内毒素的验证。4. 验证内容:4.1空载热分布测试:检查灭菌腔内的热分布情况,调查灭菌腔内不同位置的偏差状况,确定可能存在的冷点。测试程序:选择10个热电阻或热电偶作温度探头,编号后固定在输送带上的不同位置(一般10-15cm设一个温度探头)。电偶焊接的尖端不能与输送带表面接触。记录探头位置。温度探头分布图见下图。设备按实际生产运行条件操作,记录腔内温度变化。空载热分布测试应至少进行3次重复性试验以证明热分布的重现性,若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温度分布不符合设定要求,则应调整温度调节器进风、回风及循环风档板,改善空气流动状态等。图. 空载热分布温度探头分布图。 评价标准:设备在空载状态下热分布应均匀,腔室内各点的温度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不得超过±5℃。4.2装载热穿透试验:进行装载热穿透试验的目的是在热分布试验的基础上,确定装载中的最冷点,并确认该点在灭菌设定时间内能够获得充分的灭菌保证值。装载确定:满载或日常工作状态下。装载类型:按实际情况填写灭菌程序:350℃×6min温度探头安装:温度探头应安装于待灭菌的物品中间部位,并使其与物品表面接触。插有温度探头的产品应放在下列位置:——经热分布测试确定的冷点位置;(至少放2个温度探头)——经热分布测试确定的高温点位置;——温度记录探头附近;试验运行3次。评价标准:隧道烘箱内的各点能够达到FT﹥350℃、FH﹥6min的要求范围。4.3细菌内毒素挑战性试验:试验在最大装载条件下进行,且保证有足够数量的细菌内毒素标准活性物放置在该装载的最冷点。通过本试验可以验证干热灭菌过程应达到的除热原效果,除热原的温度和时间严格按设定工作程序条件为基础,证明干热灭菌除热原的有效性。检验方法:按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规定操作。生物指示剂:大肠杆菌内毒素。评价标准:在设定的温度和时间内细菌内毒素生物活性下降数应大于3个lg的灭活率。 附:验证方法一、 试剂盒组成:验证用细菌内毒素指示剂(1000-4000EU/支)、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鲎试剂等和阳性对照用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2-10EU/支)。二、 验证操作规程:1、 任取一支细菌内毒素指示剂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1ml溶解,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匀15分钟,然后稀释P/2λ、P/λ、2P/λ和4P/λ倍(注:P为内毒素标示值,λ为鲎试剂标示灵敏度。)验证其效价。当测定值在标示值的50%-200%内,按标示值使用。例如:选用鲎试剂(0.125EU/ml)来验证内毒素指示剂(标示值4000EU/支)的活性单位。将内毒素指示剂稀释16000、32000、64000和128000倍,如果反应终点浓度为32000倍,则内毒素测定值:Pc=稀释倍数×鲎试剂灵敏度=32000×0.125=4000EU/支。2、 首先用酒精棉球将内毒素指示剂消毒,然后沿安瓿的易折点开启内毒素指示剂,并将其固定在隧道烘箱或干热烤箱的冷点位置,设备按实际生产运行条件下操作,操作完毕取出内毒素指示剂,放置10-15分钟冷却至常温备用。3、 将上述内毒素指示剂用1ml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溶解,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匀15分钟,将该溶液稀释n倍(n=内毒素指示剂标示单位/1000λ),每稀释一步均应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匀30秒钟。例如:选用内毒素指示剂(4000EU/支)和鲎试剂(0.125EU/ml)验证干热除内毒素效果试验时。按标准规定内毒素活性应降低3个数量级,即内毒素指示剂实测活性单位应低于4EU/支。该溶液的稀释倍数:n=4000/1000×0.125=32倍。4、 另取细菌内毒素阳性对照品按操作规程制成2λ(λ为鲎试剂的标示灵敏度)的标准溶液做阳性对照。5、 阳性对照:(做2管)分别取0.1ml浓度为2λ的内毒素稀释液加入2支已经复溶好的鲎试剂管内或原0.1mlTAL安瓿内即可。做阳性对照的目的是为了验证鲎试剂标示灵敏度的准确性和内毒素指示剂的生物活性。6、 供试品溶液:(做2管)分别取0.1ml已经制备好的n倍稀释液加入2支已经复溶好的鲎试剂管内或原0.1mlTAL安瓿内即可。供试品溶液的结果用于直接判断隧道烘箱或干热烤箱干热灭菌除热原的有效性。7、 阴性对照:(做2管)分别取0.1ml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加入2支已经复溶好的鲎试剂管内或原0.1mlTAL安瓿内即可。阴性对照的目的是为了判断操作过程有无外源性污染。8、 操作规程参考中国药典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三、结果判断:保温60分钟±2分钟后观察结果。若阴性对照溶液的平行管均为阴性,阳性对照溶液的平行管均为阳性,试验有效。若供试品溶液的两个平行管都为阴性,判为符合规定;若供试品溶液的两个平行管均为阳性,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若供试品溶液的两个平行管中的一管为阳性另一管为阴性,需进行复试。复试时,供试品溶液需做4支平行管,若所有平行管均为阴性,判符合规定;否则不符合规定。

  • 校准实验室参加玻璃温度计能力验证常见问题探讨

    校准实验室按照CNAS能力验证规则,需要每两年在自己实验室热工领域至少参加一项温度能力验证活动。而各个实验室常规的参与项目都是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的能力验证。故这里简要介绍该项能力验证活动常见问题以及注意事项。一、确认参加是能力验证还是测量审核测量审核是能力验证的一种方式,相对一对多的能力验证,测量审核是一对一的一般是实验室错过能力验证活动时间才会选择的,测量审核费用也会更高,但是更为快捷。故一旦实际操作执行该活动时,一定要清楚自己做的是哪一种。主要是要让自己清晰把握时间,比如,一对一的时间较为宽松,能力验证一般就是三到五天。其次,能力验证可以清晰知道参与所有单位,你的结果所在位置,该项目能力水平,比如上海某计量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就会按照编号排出该项目离主导实验室最为接近的能力水平排名,以便实验室清楚自己的能力。测量审核可能看不出来。二、对CNAS实验室应该有限选择能力验证提供者名单中参加这里需要注意,能力验证规则去年做了征求意见,但目前未发布,增加和调整了不少。也是让各个领域丰富都有各个项目去做。比如,校准中,热工增加了湿度。最近,也是刚刚得知,热工这块不止只有玻璃温度计可以做能力验证,数字温度计湿度计也可以做,尤其是实验室有温湿度计量项目的都应该考虑参加能力验证。也是考虑玻璃温度计水银也会逐步退出舞台,汞条约出现。所以为了验证外部质控的还是选择常规开展较多的项目参加能力验证,且玻璃温度计传递也是比较麻烦的。三、恒温油槽和水槽的环境设施问题通过较多经验发现,如果恒温槽介质选择比能力验证要求更为高精度的设备,那么不确定的较小,故En出现较大可能高,故准确度就要很高。这对环境因素较高。比如,屋内对流风,空调直对着槽子,都会影响温度计和槽子波动,尤其是采用一等二等铂电阻作为标准器的实验室。玻璃温度计被测件不会有明显波动,但是铂电阻阻值会有较大波动,影响测量结果。另外,供电电源也是一方面,一般电测设备和槽子都需要经过独立稳压电源净化,确保排出干扰因素。四、能力验证中确保操作的一致性一般我们参与能力验证都是会做两到三遍,不在同一天。且一到两个人操作分别读数。标准器和被测设备都是要统一位置放置,做好标记。温湿度也是要尽可能保持一致控制。一般实验室除了通过能力验证验证实验室活动准确性,做好外部质控外,还会作为一次人员比对考核机会,不同人员进行操作,也是排除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或者过失。五、能力验证活动不可投机取巧之前培训温度能力验证大院培训,老师讲过,由于玻璃温度特殊性,都是参与实验室做完实验,拿回样品后,主导实验室再做,在经过计算得出En值。故参与实验室要注意:仪器各自属性,一定要认真试验,不可以参考其他同行或者参与实验室数据。首先其他实验室数据不一定对,且各自标准器可能不同,对应不确定度不同。另外,再举个例子,实验室小李发现自己做的被测件可以在网上找到其他家数据,甚至被测件编号一样,直接引用他的数据上交,这种做法不可取,可以说针对玻璃温度就是不可取的,因为,如果每年都做的实验室,针对同一根玻璃温度你会发现确实数据不一定相同,毕竟数字仪表都是会有漂移和偏倚的模拟式更不一定了。故使用自己仪器,踏踏实实做实验最为好。六、数据计算不可大意常规的不确定的计算和示值偏差计算不用说,不确定的位数对其,示值偏差别搞反了基本这样。但是如果是使用铂电阻温度计的,就要注意阻值换算温度了,务必按照溯源机构提供的对应铂电阻编号的分度表进行计算。因为搞错了可能真的就不对了。据了解,现在能力验证活动给与第二次机会很少,一般出现En较大都是要重新缴费继续做的,故一定要慎重严谨。

  • 灭菌器验证方案

    验证实施的条件验证的实施1.灭菌器概况2.灭菌器的安装3.仪器仪表验证4.运行测试5.热分布测试6.热穿透试验

  • 【讨论】同一光强分布为啥结果不同,大家分析一下粒径波动问题:)

    各位兄弟姐妹们,我快被岛津的激光粒度仪搞疯了。说来话长,最近测试了一个碳酸钙样品,测试的结果大部分在55纳米左右,其中也有部分在12微米左右,而且这个数据是跳跃性的,换句话说就是要么是55纳米,要么是12微米,而且两个分布都很窄。开始以为是超声、分散、洗涤或者其它人为因素造成的,但换了多个人测试后,都出现这个问题,并且大家使用的分散剂和超声处理完全相同。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就是同一次测试中也会出现跳跃,测试的两次光强分布曲线,经对比两者几乎完全相同,为什么粒径计算结果会相差两百多倍?而且为什么没有两个分布共同出现?为了进一步验证结果,我又做了透射电镜,发现其粒径大约在几十纳米左右。那这个情况如何解释,是超出激光粒度仪测试范围而导致机子傻了?或者说软件计算有问题?或者是……….希望各位老手能够指点迷津,多谢啦。以下附件是我的两次测量数据以及电镜照片(注:仪器上标识测试范围:30纳米-1000微米)[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70501]光强数据及电镜[/url]

  • 【讨论】关于考察箱,烘箱的温度验证

    我们公司准备对烘箱和稳定性考察箱进行年度检定,要做关于温度的验证,除了参考国标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JJG 617-1996外,哪位朋友可有其它更好的方法呢?[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38414]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JJG 617-1996[/url]

  • 方法验证正确度

    各位老师,在做方法验证的时候,对于测试结果正确度,如果标准方法中没有给出正确度误差范围,是按照t检验验证正确度,还是根据厂家提供的仪器误差范围验证正确度?如果我的测试数据在标准物质标准值±不确定度范围内,但是所有的数据落在标物标准值+不确定度这个区域内,没有一个数据落在标物标准值-不确定度这个区域内,是不是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就不能用t检验?那又该用哪种方法验证正确度呢?

  • 关于能力验证数据评价的前提

    看了CNAS-GL02:2006说能力验证设计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考虑是假设结果服从正态分布。如果结果不服从正态分布呢?那这个数据统计是不是不能参照CNAS-GL02:2006中的稳健值评价了呢?

  • 【转帖】注射剂无菌保证工艺研究与验证(2008)(上)

    1、按照欧盟决策树的要求,不能达到121℃,15分钟灭菌,可选择F0≥8的残存概率法。请问,若产品能达到121℃,12分钟灭菌,是否就不能选择121℃,10分钟,同样,能达到10分钟,就不能选择8分钟,都是F0≥8的情况。答:从微生物杀灭的数学模型可知,在初始污染相同的情况下,灭菌F0值越大,无菌保证水平越高。因此,显然为降低产品残留微生物的风险,尽量选择高的F0值是顺理成章的。 2、在产品质量稳定的条件下,均能满足121℃,8分钟和115℃,30分钟,哪个条件应该优先选择呢?答:不考虑产品理化质量稳定性,理论上这两种条件达到的F0值几乎相等,无所谓优选哪个。但实际生产中,还要考虑灭菌器内产品中热穿透的情况,灭菌器内不同部位的产品实际获得的F0值的差异,不同灭菌批次间产品的F0的差异等。应该选择热分布差异小,产品F0值差异较小的灭菌工艺。3、申报资料中的灭菌条件为“101℃2℃,灭菌30分钟”,这种表示法是否规范? 答:暂不说灭菌条件为“101℃2℃,灭菌30分钟”是否规范,因“101℃2℃,灭菌30分钟”本身不能称为终端灭菌,因“101℃2℃,灭菌30分钟” 几乎不能计算F0值。灭菌条件的表示可以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168灭菌法,121℃15min或 101℃40min。4、同品种10ml、20ml注射剂,采取相同的灭菌方式是否合适?答:同品种10ml、20ml注射剂,可以采取相同的灭菌方式,但应进行热穿透试验,考察不同体积样品的热穿透是否有一致,同时考虑采用的灭菌方式应能保证大体积产品的无菌保证水平。5、选择最高无菌保证水平的灭菌工艺,可能会与产品的质量,如有关物质、稳定性等方面有冲突,如何平衡这一矛盾?另外,国外上市的是粉针剂,国内申报时是否还需要进行灭菌工艺的选择研究?答:实际上,在进行灭菌工艺选择研究过程中就应该进行不同灭菌条件下样品质量变化的研究,选择灭菌工艺的过程也是平衡无菌保证水平和(样品质量)理化指标的过程,在产品有临床需求的情况下,灭菌工艺的选择应以其自身能达到的最高无菌保证水平为原则。对国外上市的粉针剂,国内申报时也应对其采用粉针剂型进行研究,如主药确系对热、对水分不稳定,则可以采用与国外相同的粉针剂;如果主药不是对热、对水分不稳定,则应根据主药的性质选择无菌保证水平高的剂型。6、最终灭菌工艺的选择原则是首选F0≥12,而不是F0≥8;还是只要达到F0≥8即可?答:可参考欧盟灭菌工艺选择的决策树。7、决策树中残存概率法是否亦优先选择121℃的温度条件?答:不一定,要根据产品的稳定性确定,如果采用更高温度和更短的时间能满足残存概率法时,可能比较低温度,更长时间的灭菌条件对产品更有利。如果产品不能耐受121℃的高温,则可以降低温度,并保证微生物的残存概率小于10-6。8、对热不稳定药品(如蛋白质类、生物制品等),应该直接进行无菌生产工艺的验证。答:对热不稳定药品(如蛋白质类、生物制品等),首先应对采用的无菌工艺进行研究,是采用除菌过滤+无菌生产工艺,还是采用无菌组装工艺;然后再对无菌工艺进行验证。9、是否在产品注册申报时就已形成本产品的完整的工艺规程中规定的各项参数的验证?答: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申请人在申报“药品注册申请表”后,经药品审评中心审评符合规定的,通知申请人向药品认证管理中心申请生产现场检查,现场检查目的是确认核定生产工艺的可行性,同时抽取1批样品,并规定样品的生产应当符合GMP要求。由此可见,申报产品注册时,应对用于正式上市产品生产的工艺有了足够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建立在产品和工艺开发,扩产、设备和系统的验证以及验证批的生产整个过程上的。验证批的目的是要证明在规定的工艺参数的范围内,工艺过程能始终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来。因此,在进行验证批生产前,应已充分了解并能控制工艺中各种关键的可变因素。10、在进行灭菌工艺验证时,一般会放置一个校验的探头在灭菌柜控制探头旁边,这两者之间的温度差异有什么要求?是否应按校样标准,只允许±0.5℃的偏差?答: 一般来说:a:灭菌器自带的独立的记录探头与监控探头就应完成足够的验证数据,然后对存在的偏差作修正;b:验证所用的测温探头的精度应优于灭菌器自带的记录探头和监控探头;c:验证本身的作用之一是对灭菌器自带的监控探头和记录探头进行修正,以便正常使用时达到较为准确的温度值。目前没有找到“只允许±0.5℃的偏差”的说法。

  • 【求助】方法验证中的溶剂问题~~

    我是今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新人,现在用Agilent6890 做左氟沙星的溶剂残留方法验证,用的是DA NI 86.50的顶空进样器。所配对照溶液用1%的碳酸钠水溶液做溶剂,其中所要验证的残留溶剂有甲醇,乙醇,三乙胺,甲苯。清问:怎样可以使甲苯在其中均匀分布?因为验证中的线性和精密度很难做~~ [em09512]第一次在信息网中发帖子,不好意思~~

  • 【求助】如何从取样保证粒度分布分析的重现性(粉末)

    在这里,不是指从现场取样,而是指对送来的样品直接取样分析。由于样品的粒度分布比较宽,约从1微米到200微米,且样品量不能超过1克。如对同一样品连续测量10次,需要统计几个不同粒径区间的重现性,如何能保证。 顺便再请教高手,是否应该要用专用的取样工具,或多点取样。

  • 【原创大赛】组织实验室能力验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分析

    [align=center][font=宋体]组织实验室能力验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分析[/font][/align][font=宋体]一、[/font][font=宋体]作业指导书中对参加者上报数据的要求[/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根据[/font]ISO/IEC 17043 4.6.1.2[font=宋体]条款的要求,能力验证组织者应向参加者提供《作业指导书》,其中应包括测量单位、有效数字或小数位数等参数要求。这些参数的设定,应当依据[/font][font=Calibri]4.4.4.3 [/font][font=宋体]条款的规定,由组织者在能力验证计划设计阶段结合统计分析的需要来制定。个别组织者仅依据实验室的检测习惯或标准方法的要求在《作业指导书》中规定参加者报送检测结果的有效数字。在数据分析和统计环节,由于参加者上报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不够,参加者的检测数据过于集中、数据分布呈尖峰状,从而导致无法有效使用统计方法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font][/font][font=宋体]二、[/font][font=宋体]能力验证样品的制备和包装、运输[/font][font=Calibri]ISO/IEC17043 4.4.2[font=宋体]条款要求,能力验证的检测样品必须在整个计划实施过程中都保持较好的一致性,即检测样品是均匀、稳定的,并且样品的特性量及量值水平应与参加者日常检测的样品相同或相似。但对于样品基质中含有不稳定物质(如食品中微生物等)[/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很难保持样品的均匀稳定[/font][/font][font=宋体]、以及[/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易腐败、挥发、分解的样品,[/font][/font][font=宋体]其[/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包装、运输也是关键风险点。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仓储温度有可能[/font][/font][font=宋体]达到几十摄氏度[/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并且面临挤压、摩擦等外力干扰。如果能力验证样品的包装、运输方式不当,很有可能造成样品在递送环节损毁或变质,给能力验证计划的实施带来极大风险。[/font][/font][font=宋体]三、[/font][font=宋体]上报检测结果的数据分布分析[/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定量检测的能力验证计划,[/font][/font][font=宋体]一般[/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习惯性采用稳健统计方法对参加者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和处理。而作为统计处理的基础和前提假设是参加者检测结果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依据[/font]ISO/IEC 17043 4.7.1[font=宋体]条款的相关要求,[/font][/font][font=宋体]组织[/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者应首先对参加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确认。但实际中,一些[/font][/font][font=宋体]组织[/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者在统计分析前疏于对数据分布进行分析。因此,当个别能力验证计划由于参加者的测试方法、测试条件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参加者之间存在群体性系统偏差时,数据分布显示为双峰或多峰分布,不能满足稳健统计的假设前提。这种情况下,需要对不同方法或条件下的测试数据进行单独统计和评价[/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四、[/font][font=宋体][font=宋体]结果统计中[/font]“指定值”的确定[/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指定值[/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是指对能力验证样品的特定性质赋予的值,是结果统计环节中的重要参数。指定值确定可依靠参加者公议值、专家实验室公议值、参考值或已知值等。[/font][/font][font=宋体]一般能力验证组织者[/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习惯根据统计方法计算参加者结果的[/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中位值[/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来作为指定值。但[/font][/font][font=宋体]组织者有时[/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疏于将参加者结果的中位值与检测样品的均匀性、稳定性等数据进行核对,以验证采用参加者的中位值作为指定值是否科学、合理。因此,当个别能力验证计划由于参加者数量较多、水平参差不齐时,参加者结果的中位值会大幅偏离样品的实际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提供者应当采用专家实验室(或参考实验室)的公议值作为指定值来进行统计;否则会而导致结果评价的不准确,将满意结果被判定为离群或可疑[/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五、[/font][font=宋体]结果评价[/font][font=宋体]在对定量分析的能力比对计划进行结果评价的时候,除了按照[/font][font=Calibri]ISO/IEC[/font][font=宋体]17043 [font=宋体]的要求用稳健统计等分析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外,还要综合考虑标准方法中的复现性限要求。通常稳健统计得到的评价结果的满意范围比标准方法的复现性限要求范围要小,即稳健统计对精度要求更严格。但也会出现标准方法的复现性限的要求比统计方法的要求更高。考虑到实验室的资质,都是以相关的标准方法作为其检测能力范围的,因此,对参加者结果的评价必须首先要能够满足标准方法的复现性限要求;不能出现参加者满足统计要求但不满足标准方法的要求,却获得能力验证满意结果的情况。[/font][/font]

  • 现场审核前,能力验证的频次要求

    实验室报名参加的能力验证项目,分布全年且按照计划来看,其频次符合能力验证规则的要求,但是实验室计划上半年开展现场审核,这样的话,部分能力验证项目还没到时间开展,请问这种情况,现场审核的时候是否会被认定没有符合频次要求?另,一些轻工类项目,比如箱包成品测试,没有单位组织具体的能力验证项目,请问如何处理?询问过部分人,告知参加3家以上的实验室进行比对为一种方法。但是个人觉得这样的不稳定性很高,之前就碰到过两家实验室结果Pass,一家实验室Fail,那么这个结果如何定义?是否有更加专业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谢谢。

  • 【原创】最近开发成功能力验证用Youden图绘制软件

    在能力验证计划工作所需的稳健统计技术中,针对样品对(特别是分割样品对)经常采用二维正态分布联合置信概率分析方法,结合稳健统计所要求的剔除离群极端数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构建具有等概率密度分布的尧登椭圆。从而分析出造成参与比对验证的实验室其能力差异误差来源(系统或随机)。一般商业软件绘制的均为置信椭圆,不具有稳健统计的特征,本人开发成功的Youden绘图软件,可以方便地基于两维样本数据,构建出任意设定置信水平的尧登曲线。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