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汽车弹簧减震器

仪器信息网汽车弹簧减震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汽车弹簧减震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汽车弹簧减震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汽车弹簧减震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汽车弹簧减震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汽车弹簧减震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汽车弹簧减震器相关的解决方案。

汽车弹簧减震器相关的资讯

  • 物理学家开发出超材料,可用于汽车减震器
    超材料(metamaterials)是一种非自然界物质,且无法由化学反应制成,而是在物理实验室中由几何设计制成。物理学家可赋予超材料特殊且想象不到的性质。随着这种材料日益普及,物理学家研发出一套工具箱,可制造出同时具有多种给定特性的材料。(图片来源:阿姆斯特丹大学)此项研究由阿姆斯特丹大学(University of Amsterdam)的物理学家Aleksi Bossart、David Dykstra、Jop van derLaan和Corentin Coulais领导。采用上述工具箱,这些物理学家创建出一种材料,可在被快速或缓慢压缩时改变其行为。此类新材料可应用于汽车减震器、可承受地震的建筑材料或可调节流量的压力阀。超材料是一种因其几何结构而非化学组成而具有非凡性能的工程材料。其复杂性取决于设计而非构造方式。一旦知道了正确的几何形状,3D打印机就可以制造出该材料。过去几年中,物理学家在设计具有有趣特性的超材料方面变得越来越熟练。例如,设计出非常轻其非常坚硬的材料,或者设计出具有奇怪机械性能的材料,这种材料在压缩时可向侧面收缩,或甚至可充当可编程的变形器,而普通材料仅可以扩展,。尽管操作起来很有难度,但该想法看起来很简单:如果需要一种具有特定特性的材料,那就找物理学家进行设计。但是,如果需要具有两种特殊性能的材料怎么办?如果需要根据情况在两个属性间进行切换怎么办?这些都是人们在寻找可承受地震材料时会遇到的典型问题。如在遇到地震冲击和日常生活中建筑物的微小震动,这种材料需要做出不同的反应。考虑到此类应用,Bossart、Dykstra、Van der Laan和Coulais开始设计一种材料,使其在单一结构中不仅仅只有一种功能,而是具备多种功能。于是他们设法打造出超材料,可根据压缩力的速度在侧面收缩或扩展。施加压力时,所有孔会一起变形,但是缓慢施加压力时与快速施加压力时,该变形会有所不同。
  • 中国齿轮钢、轴承钢、弹簧钢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09330cc9-62db-4b7b-9512-4a9b7e0dcd27.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rong   一、齿轮钢现状和发展方向 /strong /p p   齿轮在工作时,长期受到变载荷的冲击力、接触应力、脉动弯曲应力及摩擦力等多种应力的作用,还受到加工精度、装配精度、外来硬质点的研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极易损坏的零件,因此要求齿轮钢具有较高的强韧性、疲劳强度和耐磨性。为了生产出优质齿轮钢,一方面要求钢厂为用户提供淬透性稳定且适应用户工艺要求的齿轮钢产品,另一方面齿轮厂也要优化现有工艺,引进新工艺来提高齿轮的质量。 br/   与日本、德国、美国生产的齿轮钢相比,中国齿轮钢存在的差距主要是:钢的牌号未形成系列化,产品标准落后 钢的淬透性带较宽,国外钢的淬透性带已经达到4HRC,而中国在6-8HRC左右,并且不够稳定 钢的纯净度较低,从日本、德国、奥地利等国进口的齿轮钢,其氧含量波动在(7-18)× 10-6,中国在(15-25)× 10-6左右,并且非金属夹杂物弥散程度不够,分布不均,大颗粒夹杂物较多 晶粒度要求不同,中国齿轮钢晶粒度级别一般要求5-8级,而日本特别强调渗碳齿轮钢的晶粒度应不粗于6级 日本开发了低硅抗晶界氧化渗碳钢系列,可使晶界氧化层降低到≤5μm,而SCM420H等Cr-Mo钢为15-20μm 平均使用寿命短,单位产品能耗大,劳动生产率低。此外,在轧制过程中如何保证疏松等低倍缺陷在很小且芯部范围内,也是中国未曾研究的领域,因为低倍组织缺陷会对零件后续加工以及热处理变形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p p   目前,中国汽车用齿轮钢的主体钢种仍是20CrMnTi,该钢种通常采用气体渗碳工艺,由于渗碳气氛中氧化性气体的存在,导致渗层中对氧亲和力较大的元素Si、Mn、Cr在晶界处发生氧化,形成晶界氧化层。晶界氧化层的发生会导致渗层Si、Mn、Cr等合金元素固溶量下降,降低渗层的淬透性,从而降低渗层的硬度并导致非马氏体组织的产生,进而显著降低齿轮的疲劳性能。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两种手段: /p p   采用特殊的热处理工艺。真空渗碳可降低渗碳气氛中的氧势,从而可以较为有效地减小渗碳层晶界氧化的发生程度 稀土渗碳工艺也可以降低晶界氧化程度,由于稀土优先在工件表面富集并择优沿钢的晶界扩散,而且与氧的亲合力远比Si、Mn、Cr高得多,它将优先与氧结合,阻碍氧原子继续向内扩散,从而有助于减轻非马氏体组织的产生。 /p p   通过合金设计,开发抗晶界氧化的齿轮钢。Ni、Mo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Cr元素次之,Mn抗氧化能力弱,而Si的抗氧化能力最弱(Si氧化倾向是Cr、Mn的10倍)。因此为减小晶界氧化并保证淬透性,在齿轮钢成分设计时,应适当降低易氧化元素的含量,特别是Si的含量,相应地提高难氧化元素Ni、Mo的含量。据报道,将Si、Mn、Cr分别控制在0.05%、0.35%、0.01%可以完全抑制表面组织异常,而且即使在1000℃也很少有晶界氧化的发生。 /p p   为满足汽车行业高性能以及轻量化的发展要求,未来应重点开发:淬透性带窄的齿轮钢、超低氧渗碳钢、低晶界氧化层渗碳钢、超细晶粒渗碳钢、提高高温硬度和高温抗软化渗碳钢、易切削齿轮钢、冷锻齿轮用钢等。 /p p strong   二、轴承钢现状和发展方向 /strong /p p   轴承广泛应用于矿山机械、精密机床、冶金设备、重型装备与高档轿车等重大装备领域和风力发电、高铁动车及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领域。中国生产的轴承主要为中低端轴承和小中型轴承,表现为低端过剩和高端缺乏。与国外相比,在高端轴承和大型轴承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中国高速铁路客车专用配套轮对轴承全部需要从国外进口。在航空航天、高速铁路、高档轿车及其他工业领域用的关键轴承上,中国轴承在使用寿命、可靠性、Dn值与承载能力等方面与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国外汽车变速箱轴承的使用寿命最低50万公里,而国内同类轴承寿命约10万公里,且可靠性、稳定性差。 /p p   航空方面:作为航空发动机的关键基础零部件,国外正在研发推力比为15-20的第2代航空发动机轴承,准备在2020年前后装配到第5代战机中。近10年来,美国研发了第2代航空发动机用轴承钢,其代表性钢种为耐500℃的高强耐蚀轴承钢CSS-42L和耐350℃高氮不锈轴承钢X30(Cronidur30),中国则在进行第2代航空发动机用轴承的研发。 /p p   汽车方面:对于汽车轮毂轴承,中国目前广泛应用的是第1代和第2代轮毂轴承(球轴承),而欧洲已广泛采用第3代轮毂轴承。第3代轮毂轴承的主要优点是可靠、有效载荷间距短、易安装、无需调整、结构紧凑等。目前,中国引进车型大多采用这种轻量化和一体化结构轮毂轴承。 /p p   铁路车辆方面:目前,中国铁路重载列车用轴承采用国产电渣重熔G20CrNi2MoA渗碳钢制造,而国外已经将超高纯轴承钢(EP钢)的真空脱气冶炼技术、夹杂物均匀化技术(IQ钢)、超长寿命钢技术(TF钢)、细质化热处理技术、表面超硬化处理技术和先进的密封润滑技术等应用到轴承的生产和制造,从而大幅度提升了轴承的寿命与可靠性。中国电渣轴承钢不仅质量低,而且成本比真空脱气钢高出2000-3000元/吨,未来中国需要开发超高纯、细质化、均匀化与质量稳定的真空脱气轴承钢取代目前采用的电渣轴承钢。 /p p   风电能源方面:对于风电轴承,目前中国还无法生产技术含量较高的主轴轴承和增速器轴承,基本依靠进口,3MW以上风电机组配套轴承的国产化问题还没有解决。国外为了提高风电轴承的强度、韧性和使用寿命,采用了新型特殊热处理钢SHX(40CrSiMo),对于偏航和变浆轴承,通过表面感应淬火热处理控制淬硬层深度、表面硬度、软带宽度和表面裂纹 对于增速器轴承和主轴轴承采用碳氮共渗,使零件表面得到较多稳定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30%-35%)和大量细小碳化物、碳氮化物,提高了轴承在污染润滑工况下的使用寿命。 /p p   为提高轧机轴承的使用寿命以及运转精度,未来需要进行轧机用GCr15SiMn和G20Cr2Ni4等轴承钢的超高纯真空脱气冶炼和轴承表层大奥氏体量控制热处理等技术的研发。日本NSK与NTN轴承公司分别开发了表面奥氏体强化技术,即通过增加表层奥氏体含量,开发出了TF轴承和WTF轴承,从而将轴承的寿命提高了6-10倍。 /p p   未来中国轴承钢的研发方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p p   一是经济洁净度:在考虑经济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钢的洁净度,降低钢中的氧和钛含量,达到轴承钢中的氧与钛的质量分数分别小于6× 10-6和15× 10-6的水平,减小钢中夹杂物的含量与尺寸,提高分布均匀性。 /p p   二是组织细化与均匀化:通过合金化设计与控轧控冷工艺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夹杂物与碳化物的均匀性,降低和消除网状和带状碳化物,降低平均尺寸与最大颗粒尺寸,达到碳化物的平均尺寸小于1μ m的目标 进一步提高基体组织的晶粒度,使轴承钢的晶粒尺寸进一步细化。 /p p   三是减少低倍组织缺陷:进一步降低轴承钢中的中心疏松、中心缩孔与中心成分偏析,提高低倍组织的均匀性。 /p p   四是轴承钢的高韧性化:通过新型合金化、热轧工艺优化与热处理工艺研究,提高轴承钢的韧性。 /p p strong   三、弹簧钢现状和发展方向 /strong /p p   弹簧钢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制造业以及铁路行业。目前,中国弹簧钢产品存在的问题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及特殊品种缺乏 中国弹簧钢在纯净度、抗疲劳性、表面质量以及质量稳定性等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满足高档乘用车悬架簧、气门弹簧、铁路及重载货车专用弹簧等对弹簧钢性能的要求。中国高档次及深加工弹簧钢仍然依赖进口。进口品种主要为轿车用弹簧钢、铁道用弹簧圆钢、油泵阀门弹簧钢丝等。 /p p   虽然降低钢中氧及夹杂物含量是获得纯净钢的一种途径,但是要想得到零夹杂的弹簧钢比较困难,为此有研究者提出了氧化物冶金技术,这是一种有效的晶粒细化的方法,是实现钢铁材料强度与韧性成倍提高的最有效方法。它利用钢中细小弥散的高熔点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氧化物、硫化物以及氮化物,作为晶内铁素体的形核核心,从而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国内外已经对Ti、Zr氧化物体系做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含钛氧化物是最理想的。在奥氏体晶粒内钛的氧化物质点成为针状铁素体有效形核地点,促进晶内铁素体形成。但是,由于钢种成分的限制,钛氧化物冶金的推广受到了限制。最近几年开始对稀土元素进行研究,可以利用稀土元素的强脱氧脱硫能力及产物熔点高的特点来研究稀土氧化物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p p   汽车行业对悬簧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应力提高到1100-1200MPa,为此日本开发出添加合金来提高强度和提高耐腐蚀疲劳强度的钢材。中国弹簧钢无法满足高档乘用车悬架簧用钢性能需求,强度1200MPa及以上悬架弹簧产品用弹簧钢全部依赖进口。然而,近年来,为规避资源风险、降低成本和实现原材料的全球化供给,强烈要求使用标准钢(SAE9254)维持高强度,而且强烈要求提高钢的韧性,因此越来越多地采用喷丸硬化处理取代处理费用高的表面硬化热处理。喷丸硬化处理将压缩残余应力作用于表面,可提高抗疲劳强度,减小表面缺陷的影响程度,因此近年来将它视为表面处理不可或缺的技术。随着表面强化技术的发展,悬簧的设计应力也达到了1200MPa级。预计今后对高强度悬簧用钢的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及耐用性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未来,随着汽车轻量化,发展高强度、优良抗弹减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汽车悬架用弹簧钢是提高中国高端装备零部件自主配套能力、有效替代进口的必然趋势。 /p p   所有弹簧产品中,气门弹簧对材料要求最为严格,特别是高应力及异型截面气门弹簧对材料要求近乎苛刻。例如,要求抗拉强度达到2000MPa 对氧化物、硫化物的夹杂物等级要求均达到0级 异型截面材料对曲率、长短轴等有特殊要求。目前,国外气门弹簧专用弹簧钢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瑞典,生产企业有日本铃木、三兴、住友、神钢钢线、韩国KisWire、瑞典Garphyttan等,几乎垄断了中国全部异型截面和高应力气门弹簧钢市场。2000年以后,随着新型发动机的开发,对发动机的旋转速度和轻量化、紧凑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日本开始采用2100-2200MPa的OT钢丝。在此情况下,不仅要调整合金成分,还要对现有制造工艺进行改进,低温弥散硬化成为必不可少的工艺。然而,低温弥散硬化后的弹簧形状发生变化,为了提高形状和尺寸的控制精度,控制整个制造工序中的形状变化的技术开始引人关注。 /p p   未来,为满足高端弹簧基础零部件国产化的发展需求,应不断开发高性能弹簧钢产品,一方面是向高强度方向发展,要求在高应力下同时提高疲劳寿命和抗松弛性能 另一方面是向功能性方向发展,根据不同的用途,要求具有耐蚀性、非磁性、导电性、耐磨性、耐热性等。 /p p br/ /p
  • 国内首套超精密主动减振器面世:应用于高端电镜、量测/检测设备等
    7月10日,华中科技大学与光谷“明星”企业——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成果转化合作协议,由后者出资8000万元,对华中科技大学陈学东院士团队超精密主动减振技术进行产业转化。据悉,陈学东院士团队20年磨一剑,创新性地研发了准零刚度、频变阻尼、协同控制等超精密主动减振核心技术,突破了降频率与保承载、减共振与抑高频、减振动与稳位姿三大技术矛盾,解决了高性能主动减振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超精密主动减振器是高端制造装备、精密仪器设备的核心功能部件,是保证这些装备高精度超稳定运行的关键。产品应用于半导体高端制造设备、高精密机械加工车床、量测/检测设备、高端电子显微镜、科学仪器/设施、机载光电系统等领域。该产品不仅可以高效隔离外部振动,还通过实时采集振动信息,基于先进的控制策略生成多维振动控制信号,精准抑制各种内外部扰动导致的台体振动,实现被减振部件接近“绝对静止”的状态。与国外长期从事主动减振技术研发的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积累较少,特别是超精密主动减振技术长期落后于国外企业。格蓝若和陈学东院士团队,一举突破了超精密主动减振器关键技术壁垒,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自主可控。专门承载此技术成果的武汉格蓝若精密技术有限公司于6月25日正式挂牌成立,基于前期合作研发成果,公司推出超精密型、抗冲击型、适用真空型等20余款超精密主动减振器,减振支撑形式包括空气弹簧、金属弹簧、磁浮弹簧、复合弹簧等,可以满足从公斤级到数十吨级设备的高性能减振需求。在当日的活动上,格蓝若作为湖北省人形机器人整机技术攻关“链主”,还展示了人形机器人样机产品,该人形机器人主要面向劳动作业型场景,身高180cm,体重100kg,自由度31+2,移动速度>5km/h,负重能力>40kg,最大关节扭矩380Nm,具备高通用性、高机动性、高负载能力、具身智能等特点。
  • 工信部批准公布13项汽车行业标准,新报批公示9项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公布汽车行业标准13项,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并公示《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DC/DC变换器技术条件》等9项汽车行业标准,截止日期2021年5月20日。13项汽车行业标准批准公布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标准主要内容代替标准采标情况实施日期1 QC/T 1145-2021柴油/甲醇双燃料发动机技术条件 本标准规定了柴油/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车用柴油/甲醇双燃料压燃式发动机。2021-07-012 QC/T 1150-2021甲醇汽车燃料系统技术条件 本标准规定了甲醇汽车燃料系统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装备甲醇单燃料发动机或柴油/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的汽车。2021-07-013 QC/T 1151-2021甲醇燃料汽车技术条件 本标准规定了甲醇燃料汽车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甲醇燃料汽车。2021-07-014 QC/T 1142-2021汽车车轮固有频率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车轮在刚性约束条件下固有频率试验方法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样品、试验环境、试验装置、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车轮。2021-07-015 QC/T 1143-2021汽车车轮静态弯曲刚度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车轮静态弯曲刚度试验方法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样品、试验装置、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车轮。2021-07-016 QC/T 417-2021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电线束总成 本标准规定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电线束和连接器的要求以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的电线束和电气设备用低压连接器(电压不高于60 V)和高压连接器(电压高于60 V但不高于600 V),包括线线连接器和设备连接器。QC/T 417.2-20012021-07-017 QC/T 1144-2021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氧传感器 本标准规定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氧传感器的要求、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氧传感器。2021-07-018 QC/T 1146-2021甲醇燃料发动机技术条件 本标准规定了车用甲醇燃料发动机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M100车用甲醇燃料的点燃式发动机。2021-07-019 QC/T 1147-2021汽车发动机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发动机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发动机,工程机械、拖拉机、小型船舶以及其它固定、移动式内燃机可参照执行。2021-07-0110 QC/T 1148-2021汽车背门电动开闭系统 本标准规定了M1类汽车背门电动开闭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撑杆驱动的汽车背门电动开闭系统。2021-07-0111 QC/T 207-2021汽车用普通气弹簧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普通气弹簧的术语和定义、型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各种规格的固定行程普通气弹簧,其他机械用气弹簧可参照采用。QC/T 207-19962021-07-0112 QC/T 629-2021汽车遮阳板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遮阳板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遮阳板,不包括卷帘式、着色玻璃等遮阳型式。QC/T 629-20052021-07-0113 QC/T 1130-2021甲醇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甲醇汽车的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以及生产一致性的检查和判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最高车速大于或等于50km/h的轻型甲醇汽车和重型甲醇汽车。2021-07-019项汽车行业标准报批公示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标准主要内容代替标准采标情况1 QC/T 1152-2021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DC/DC变换器技术条件 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DC/DC变换器的产品型号编制、要求、试验方法、标志。 本文件适用于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DC/DC变换器。2 QC/T 271-2021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 本文件规定了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微型货车,车长小于或等于3500 mm的M1类汽车及其变型车可参照执行。本文件不适用于低速货车。QC/T 271-19993 QC/T 62-2021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减震器 本文件规定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减震器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由弹簧、阻尼器及连接件组成的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减震器,无液压阻尼减震器也可参照相关条款执行。QC/T 62-20074 QC/T 1153-2021汽车紧固连接螺栓轴力测试 超声波压电陶瓷片法 本文件规定了汽车紧固连接螺栓轴力测试超声波压电陶瓷片法的测试准备、测试方法、数据处理和测试报告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M6~M27的螺栓。5 QC/T 1154-2021汽车微电机用换向器 本文件规定了汽车微电机用换向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12V和24V的汽车微电机用换向器。6 QC/T 1155-2021汽车用USB功率电源适配器 本文件规定了汽车用USB功率电源适配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包括汽车用USB功率电源适配器的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M、N、O、G类机动车上使用USB A型插座的汽车用USB功率电源适配器。7 QC/T 550-2021汽车用蜂鸣器 本文件规定了汽车用蜂鸣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汽车用蜂鸣器,其它机动车可参照执行。QC/T 550-19998 QC/T 942-2021汽车材料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 本文件规定了汽车材料中六价铬检测的术语与定义、X射线荧光光谱法、金属防腐镀层中六价铬定性试验、金属防腐镀层中六价铬含量测定、聚合物材料和电子材料中六价铬含量测定、皮革材料中六价铬含量测定(比色法)、皮革材料中六价铬含量测定(色谱法)和试验报告等。 本文件适用于汽车材料中六价铬的定性与定量测试。QC/T 942-20139 QC/T 1156-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单体拆解技术规范 本文件规定了车用动力电池单体拆解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作业要求、贮存和管理要求、安全环保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退役车用动力锂离子单体蓄电池的拆解。以上标准报批稿请登录“标准网”(www.bzw.com.cn)“行业标准报批公示”栏目阅览,并反馈意见。公示时间:2021年4月20日-2021年5月20日
  • 我国汽车材料界的“拓荒牛”——马鸣图教授
    马鸣图教授1942年生于河南兰考,1964年上海交大毕业后分配到机械工业部汽车研究所工作;1978年作为文革之后的首届研究生,入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学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85年已取得博士学位,重回汽车研究所(现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工作至今。  三年前,笔者在一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坛会上与七十七岁的老科学工作者马鸣图教授邂逅。论坛上,身高一米八五、体魄健硕、思维缜密马鸣图教授,对轻量化进行深入浅出的系统论述,同时也道出他的心声: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英明决策再次点燃了他绽放科技成果之花的激情。这次谋面我们一见如故,携手踏上了打造我国“钢铁与制造业有效供给新经济体系”的示范之路。并肩战斗的岁月中感触到在马老勤奋拼搏的身后有着一颗情操崇高的心灵,更清楚地看到他在我国汽车材料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再到高质量发展的历程中默默拓荒的身影和留下的一个个勤奋与智慧的丰碑。2021年5月24日马鸣图教授给专家组汇报科研成果 初出茅庐第一功,发明了我国首代军车关键零件用钢1965年,响应党中央号召,支援三线建设;马鸣图随汽车研究所组织部分人员内迁到重庆,主要承担以“法国贝利埃汽车公司”引进的军用越野车为依托,实现我国第一代军用车国产化的开发和生产基地建设。法国贝利埃汽车公司生产的重型越野汽车为北大西洋集团公约专用车,被誉为“沙漠里的羚羊”,车型的越野性能好,功能强,结构较复杂,并且具有自救能力,运行可靠;该车用钢系列为镍铬钼系列,强韧性匹配较好。其前桥内外半轴用钢为30NCD16,相当于30Cr2Ni4Mo,合金含量高,性能要求高:在抗拉强度1000MPa下冲击韧性大于150 J /Cm2,这种性能指标对于当时的调质结构钢是十分高的指标,该钢种曾被誉为法国的“王牌结构钢”,还用于飞机的起落架。我国当时缺镍少铬,就必须开发国内富有的合金元素钢种替代镍铬钢,而且性能又必须满足军用车的需要。为加快军用汽车生产的进度,曾有一个方案是仿制法国的30NCD16,但钢材交到綦江锻造厂进行零件锻造时发生大量的开裂,难以做出合格的锻坯,这条技术路线难以走通。最后,经过无数次的开发 、实验试制终于于1976年成功开发了我国富有合金元素的30Mn2MoW,合金量大幅度降低,成本下降,强度和韧性均达到30NCD16的要求,同时工艺性能优于30NCD16,拥有良好的锻造性能。该钢种是我国独创,这一钢种的研发成功,支持了我国首代军用车的生产和国防建设,并用于我国首代导弹运输车,该成果于1990年获得“国家发明奖”。《双相钢--物理和力学冶金》---我国先进高强度钢发展的奠基石1978年,马鸣图教授以对双相钢的产生、双相钢特性和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以及对双相钢深刻认识为基础,率先提出了“汽车轻量化”的概念。同时,对双相钢的强化特性的研究,提出和建立了全新的“计算双相钢强度的混合物定律和表征方程”,用导出的不连续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混合物定律,代替当时大量应用的连续纤维复合材料混合物定律。该方程可根据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合金成分计算和预测双相钢强度,大大提高了计算的精度和预测的准确性。这一成果不仅丰富了双相钢的强化理论,同时,也为双相钢强度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了方法和依据。有关研究论文发表于在瑞典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材料力学性能会议”会刊上。基于对双相钢流变特性的C-J分析的曲线,提出了描述双相钢流变特性的综合变形模型,即双相钢变形的第一阶段用晶体强化的Ashby M.F 微观力学模型来描述双相钢的初始屈服和加工硬化特性;在C-J分析曲线的拐点之后,用Mileiko S.J理论来描述双相钢的均匀变形和组织之间的关系,这一综合模型较好的描述了双相钢的初始加工硬化和均匀变形阶段的流变特性,为双相钢性能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80年代初,马鸣图教授关于双相钢的研究成果得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W.S.Owen教授认可,之后,W.S.Owen教授发表在“金属工艺技术”上的文章:“一个简单的热处理能够挽救底特律(指美国汽车工业)吗?”,深刻阐明了双相钢对美国汽车四大工业支柱之一的“汽车工业”的重要性和对我国未来汽车工业的重要性。1986年,马鸣图教授和日本茨城大学教授友田阳联合主办了“双相钢微观力学研讨会”,根据近4年的关于双相钢的研究成果以及所发表的文章并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撰写了国内外关于双相钢的首部学术专著《双相钢-物理和力学冶金》,该书于1988年01月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发行,于2009年01月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再版。《双相钢--物理和力学冶金》是冶金企业、机械制造企业、特别是汽车制造企业从事金属材料、热处理和力学性能的科研或工艺开发的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材料专业的师生、研究生重要的参考资料。为我国先进高强度钢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实现我国双相钢总产量已超过千万吨。该著作对我国双相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并取得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极大促进了我国先进高强度钢的发展和在我国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被誉为我国先进高强度钢发展的经典著作。双相钢包辛铬效应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填补了国际空白80年代,马鸣图教授在双相钢的包辛格效应的研究中,采用力学和磁物理参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了磁软化现象,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新的试验结果,取得了具有开拓性的研究进展,使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处于世界前沿。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实验室主任法国科学院院士Haik在评价该成果时,认为“该研究结果开创了包辛格效应研究的新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力学参量和磁物理参量的对比研究分析,深刻阐明了这一重要的经典效应(包辛格效应)和重要的表征参量背应力的物理本质及其与相间应力的关系与消除背应力的方法,为高强度材料的成形回弹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他针对该成果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其中,“Bauschinger effect and back stress in a dual phase steel”在“Trans.ISIJ”创刊号上发表。马鸣图教授1990年访问日本茨城大学时,曾被友田阳教授以日本人最高礼遇邀请到家里居住做客,对许多关于双相钢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回国后,马鸣图教授、中科院力学所段祝平教授、日本茨城大学教授日本钢铁学会主席友田阳(Yo Tomota)教授联合撰写了《金属合金中的包辛格效应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学术专著,该书于1994年5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被列为我国高校研究生力学性能教学中的重要参考书。振臂疾呼“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材料和传统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为了误导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全世界大谈发展“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深受其影响,不少制造业被迫开始了“关、停、并、转”。对此,马鸣图教授振臂疾呼: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根本,只有发展制造业国家才能强盛,人民才有就业的机会,才可能有强大的国防。针对在材料行业刮起的大力发展纳米材料的狂热之风,各行业大肆炒作纳米的概念,从食品、日常用品、洗涤用品到各种新型材料都是纳米化。马鸣图教授又提出:用高技术改造传统材料,并在中国上海举行的“首届国际工程师大会”上发表题为《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材料》的文章,强调了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材料才是材料行业正确的发展方向,该文后来刊登在“中国机械工程”杂志上。文章引用美国材料协会主席Thomas.W.Eagar的“传统材料由于高新技术的溶入,正在发生一场‘平静的革命’”为导语,表述了这场革命的主要表现是传统材料生产率的增长、性能的改善和价格成本的下降,强调了传统材料发生这种变革的基础是严格、科学地对材料制造工艺和零件制造工艺的要求的深刻理解,描绘了这种变革的连续性、进步性。实践证实了马鸣图教授的预言:传统材料行业由于高新技术的不断融入实现了传统材料功能的不断提升、零部件价格的下降,由此所产生的商业价值远远超出新材料所创造的商业价值。开创“材料性能和零件功能关系”的哲学理念在倡导发展基础材料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马鸣图教授针对材料性能和零件功能之间关系,论述了两个概念的差异与共同点,从哲学理论的高度为高功能零件的开发和材料潜力的充分发挥提供了依据和方法。他认为,材料是用于制造有用物件的物资,在人类的历史上曾把当时使用的材料作为历史发展的里程碑,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们又将材料称为建设当代文明的支柱之一。这些足见材料在发展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任何一个材料要取得更快更协调一致的商用价值和成果,所要求的不仅是材料的制造工艺、价格、物理性能,更应该强调的是由材料取得的相应制品的几何形状和制品功能的工艺过程;同时还应强调在保持材料经济价格的前提下,将这些材料快速进入市场的能力。实际上,一个新材料商品化的时间可能是该材料研发成败的关键。在这些方面,传统材料比新材料更有优势。他总结出材料的研发包含的四个方面:首先是研发化学成分组织工艺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第二是筛选出合理的成分后,进行材料的冶金工艺性能研究,并进行材料的试制;第三是试制的材料要能够用经济、方便、快捷的方式转化为有用的物件,即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工艺性能;其四是试制的零件应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零件具有高的功能并且具有合理的性价比。长期以来,我国许多材料的研发停留在完成第一、第二方面,对后期材料的应用研究缺乏认识和实践重视不足,导致了不少新材料技术的开发半途而废,因此,在重视材料研发的同时更要重视材料的应用研究。提出弹簧钢松弛抗力的产生机理,发明表征参量和测试方法在高强韧性弹簧钢的研究中,提出了弹簧钢松弛抗力产生的机理,表征参量和测试方法;在美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业的广泛认可,指导了高性能弹簧钢的合金设计和产品开发。这一研究成果所撰写的论文于1991年被录用为《国际汽车工程学会年会宣读论文》,该会议在美国亚里桑那州的凤凰城举行。论文已经被收录于美国“SAE PaPEr”。同时,美国汽车工程学会要编写当年SAE会刊(即Trans.SAE),SAE会刊编委会对该论文给予高度评价,称该文章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文章内容有创新;文章内容具有长期的保留和参考价值;文章撰写文笔流畅。率先倡导发展燃气汽车,开拓汽车燃料新科技之路1992年,马鸣图教授当选为重庆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以后,率先建言提出“要在重庆市发展天然气汽车”,并得到了重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市科委也拨出专款对该项目予以推动。1995年,马鸣图教授带领的科技攻关团队历时三年,圆满完成了“燃气汽车关键零件开发和产业化”的科研任务,成功开发出了高可靠性的65升钢内衬复合材料环向增强的轻量化气瓶、燃气汽车发动机的ECU控制单元。并对重庆市的出租车实施了全面改装,既降低了排放,又实现了出租车在汽油高价位时低价低成本运行。这些科研成果有效支持了重庆燃气汽车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保证了重庆出租车行业的优质发展,同时,该科研成果陆续在其他省市和国际上得到了较好地推广应用。2002年,“燃气汽车气瓶可靠性的研究”成果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燃气汽车关键零件开发和产业化”科研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2008年“燃气汽车关键零件开发和产业化”科技成果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引入EVI模式并成功转化,材料的新成果应用又添利器 EVI是英文Early Vendor Involvement的简称,原意为材料供应商对用户开发新产品的先期介入模式,它来源于对材料生产企业的质量服务体系和对客户应用的支持系统,在马鸣图教授的推动下,现已发展成为通过技术合作支持用户新车型的开发,逐步形成了EVI的工作流程和模式。2008年10月,马鸣图教授应韩国POSCO的邀请参加在首尔举行的“POSCO EVI Global Forum 2008”大会,特邀做《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轻量化和高强度钢的应用》报告,并与韩国浦项钢铁公司总裁交流了EVI的概念和内涵。回国后,根据我国材料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韩国EVI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深化,并将这一成果发展成为我国在新车开发过程新材料应用的一整套的集成解决方案。马鸣图教授引进和完善的EVI的活动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发用户需要的产品;第二阶段是在汽车企业零件制造中如何对用户进行帮助,对产品的开发先期介入,开发出具有高的性价比零件;第三阶段是“钢铁企业如何使用户快速的应用新的钢铁产品”,即钢铁生产和汽车产品的开发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双方达到EVI的深度合作和发展共赢;第四阶段是材料的供应商转变为解决用户问题的合作伙伴,包括对用户的硬件、软件、商业支持等。EVI的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但是材料宫颈部门要进行EVI活动应该具备有满足用户需要的相关材料和完整的数据库;具有材料研发和应用方面的技术人才及物质实力;对材料研发全过程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认识应用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对材料应用企业和零件生产企业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牢固树立起用户第一的思想。从2008年到2018年,韩国POSCO公司每两年都有召开一次EVI的国际论坛,共召开了7次,马鸣图都作为嘉宾参会,通过各类展品和报告对EVI的内涵和重要性有十分深刻的理解,为扩大这一理念的应用,从2017年起到2019年已召开两届EVI及高强钢氢致延迟断裂国际会议。本人和中信金属公司郭爱民先生共同作为会议主席主持会议的召开,并编辑出版会议论文集。今年将召开第三届这一国际会议,马鸣图教授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会议的交流成果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可,并给予高度评价,取得诸多进展和一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2016年和韩国POSCO首席专家在国际会议上合影发明新型热成形钢,为汽车轻量化和安全性助力护航针对热冲压成形用钢的强韧性不足及氢致延迟抗力的不足,马鸣图教授在早期已经形成和提出的复合微合金化理论基础上开发了高强韧性和高氢致延迟断裂抗力的热冲压成形用钢,改变了国际上应用的三十年一贯制的热成形用钢22MnB5,目前,这类性能优良的热成形钢已形成了1500-1800MPa钢种系列,有效的提升了我国热成形用钢的强韧化水平以及氢致延迟断裂抗力;从而提升了热成形构件的轻量化水平与安全性和可靠性。现在,又将复合微合金化研发的成果拓展应用到非调质钢中,开发出了高强韧性的非调质钢,并在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及特种装备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自2010年以来,马鸣图教授对热冲压成形技术和材料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国内外有影响的成果,助力国内建成180余条热成形生产线,平抑了热冲压成形构件的价格,为我国汽车轻量化和安全性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从2014年开始到2020年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国教授共同作为大会主席已组织召开了五届热冲压成形国际会议,提升了我国热成形技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现在又创新性地将热冲压成形技术拓展到商用车上应用,解决了长10米,宽2米,厚3-10毫米的大型热成形构件生产的相关装备、工艺、板坯传输和水冷模具的诸多关键问题。已生产U型底板的城市渣土运输翻斗车,将翻斗的重量从4.35吨减到2吨,轻量化率超过50%,为世界领先水平的成果。该项成果将在建筑、国防工业、高速公路护栏、船舶等领域拓展应用,为我国预期碳达峰和碳中和作出新的贡献。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国等在国际会议上合影谦恭学习开拓创新,享誉国内外同行马鸣图教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和美国MTS公司合作,共同改进MTS809拉扭复合加载实验系统的机架刚度;通过增加机架的立柱直径,加厚机架横梁尺寸,使改进的机架刚度比原机架提高十倍,成为这一产品系列的定型产品。MTS公司通过提供拉扭复合加载引伸计和相关附件,给这一工作的成功表示肯定和奖励。80年代末,和日本茨城大学友田阳教授开展国际合作进行拉扭复合载荷下材料响应效应的研究和包辛格效应研究,提升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发水平。90年代,和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皇大学开展建筑防火钢的研究,这是我国最早在该领域内进行的研究,并取得成果;双方共同编写了“材料科学和工程研究进展第一集”,系统介绍了英国和国际上结构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日本千叶大学开展复合材料研究和交流,共同编写了“材料科学和工程研究进展第二集—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金属基和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促进了我国在该领域内的新的发展。本世纪初,和国际上知名企业韩国POSCO开展先进高强度钢的研发、应用和性能检测评价方面的研究和合作,前后承担有近十个项目,促进了我国汽车用先进高强度钢研究和应用;马鸣图教授还是高强度钢热冲压成形国际会议的会议主席,来自国外的代表一致认为该会议是国际上高学术水平和实用性相融合的国际会议,连续五届的国际会议和由世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会议论文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热成形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上的影响,从而提升了我国汽车轻量化和安全性的水平,也使我国从热成形生产线装备的进口国到出口国。马鸣图教授和台湾金属研究中心及台湾中钢开展热成形工艺技术和用钢方面的合作,促进了两岸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中汽院和台湾中钢已经在重庆建设了关于LFT以及热成形的合资企业,目前运作正常。和日本神户制钢的合作交流促进了我国汽车用高强度变形铝合金板材的发展和应用。马鸣图教授和国际上诸多有影响的科学家及专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如:美国南卡罗里奥大学焊接专家赵玉津合作制定点焊试样的标准,并发表文章;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国共同作为会议主席主办国际热冲压成形会议;和日本钢铁协会主席友田阳、韩国金属学会主席权伍俊等或合作研究,或学术交流,或双方互访,或共同著书,或联合发表文章,或交流研究生,扩大了中国学术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也增加了对外交流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机会。和英国林建国院士共同主持国际会议56科研硕果累累,耄耋之年奋斗不止马鸣图教授56年的科研生涯,先后承担国家863、973、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复合微合金化、强韧性合理匹配,以及以零件功能为目标的选材原理和方法。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36项,国家发明奖三等1项,省部级奖一等3项、二等16项,三等16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编10部;论文300余篇;发明专利10余项。从2016-2018年,和有关单位合作得到三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的支持;十二五期间,还承担铝合金汽车板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2020年,两年间共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马鸣图教授先后被国家科委、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科协授予“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奖”。被誉为汽车材料领域的大师泰斗,为我国汽车材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马鸣图教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们共同探索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钢铁制造业有效供给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理念,已得到新富集团李靖伟董事长的首肯和支持。新富集团依托其自身商用车全产业链的优势与实力,主动承担了“超高强、高延迟断裂抗力汽车用钢与热成形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的任务,并形成了“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模式。马鸣图教授作为新团队的首席科学家,他时刻以“老骥自知夕阳晚,不需扬鞭自奋蹄”自勉,他对知识的追求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对科研的热情仍不减当年,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他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 这些问题会影响弹簧试验机寿命
    弹簧试验机是专门测试弹簧的仪器。弹簧生产出来后,在使用之前,要通过严格的测试才能投入使用,因为弹簧多数是使用在机械、车辆上面的主要部件,如车辆上的弹簧,如果装在车上的弹簧没有经过严格的测试,随便装在车辆上面使用,性能没有达到要求,那就容易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而再如用于避震的弹簧,因为性能的衰退,使得车辆失去平衡,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由此总结出弹簧试验机的主要作用是对拉簧、压簧、碟簧、塔簧、板簧、卡簧、片弹簧、复合弹簧、气弹簧、模具弹簧、异性弹簧等精密弹簧的拉力、压力、位移、刚度等强度试验和分析。弹簧试验机作为高精度检测仪器,在选购时一定要检查好弹簧试验机的内部配置,内部的配置直接影响了弹簧试验机本身的使用寿命,在很多时候弹簧试验机都是由某一部分部件的损坏导致了弹簧试验机不能运转.1.主机刚度,是主机能够承受的比较大限度,同吨位看上去很小的千万不要买,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变形,直接就废弃了,根本起不到作用,所以这个记住选择时一定要谨慎处理.2.就是滚珠丝杠,珠丝杠是弹簧试验机的关键所在,正因为有了它设备才可以运转起来,它在里面起到了传动的作用,如果购买的话一定要确定是滚珠丝杠,不要梯形丝杠。3.电机方面,有很多人都选择国产电机,主要是便宜,但是质量和精度上相对来说不如进口电机,所以这一点你一定要记住,电机一定要进口伺服电机,因为这款电机在检测设备中的口碑和质量还是不错的。4.弹簧试验机夹具、其实夹具不一定要用液压的,除非你弹簧试验机测的试样的重量特别大,因为这样对人工不好操作的情况,而手动的夹具就不同了,相对来说使用方便,操作更可靠些,所以目前夹具行业畅销的就是手动夹具了,对设备更人性化。
  • 弹簧柱的复活术
    制备色谱柱用久了,出现压力上升、柱效下降和拖尾增大等情况,该怎么办呢?静态柱:“我快退休了,换一根新柱吧!”弹簧柱:“我有复活术,重新装填一下就满血复活!”弹簧柱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弹簧柱是如何施展“复活术”的吧!复活步骤一拆卸弹簧柱,取出填料1. 弹簧柱泄压:使用装柱机将弹簧柱入口端压紧,拧下入口端固定螺丝,卸掉弹簧压力后取出弹簧等组件;2. 拆卸弹簧柱出口端:拧下出口端固定螺丝,取下端盖、密封圈和筛板等部件;3.取出填料:使用装柱机将柱管内的填料从下端压出。复活步骤二填料清洗(以月旭Ultimate® LP-C18,10μm的填料为例)1. 填料除杂:去除有明显颜色变化的填料和大颗粒的杂质;2. 填料清洗:按照填料的质量加入约两倍量的甲醇对填料进行搅拌清洗并适当超声,然后使用合适规格的砂芯漏斗抽滤填料去除甲醇(砂芯漏斗的孔径规格要小于填料的粒径),根据填料的污染程度重复以上过程2-3次;3. 填料烘干:清洗干净的填料使用真空烘箱在110℃下进行真空烘干(烘干过程中注意不要让填料喷散出来),一般需要至少1天左右的时间,填料完全烘干后先冷却至室温再取出备用。 清洗烘干好的填料小知识:并不是所有的填料都可以回收使用的,例如:碎裂、死吸附严重或者被碱液溶解的填料无法二次使用。复活步骤三清洗弹簧柱部件、装柱并检测(以50*700mm的弹簧柱为例)1. 清洗部件及装柱(具体过程请参考之前的文章➩《弹簧柱装填秘籍》)2. 弹簧柱性能测试:测试柱效和拖尾因子。测试条件:流动相:纯甲醇(制备级);流速:80mL/min;波长:254nm;样品及进样量:1mg/mL的萘-甲醇溶液进样2mL。下面是回收的LP-C18填料重新装柱后的检测结果:检测结果柱效大于4.4万/米,拖尾在1.06左右,保留时间稳定,高于新柱出厂标准,弹簧柱复活成功!月旭科技是Dr.Maisch在大中华地区的弹簧柱和装柱机du家代理服务商,了解更多内容
  • Dr. Maisch装柱机和弹簧柱简介
    什么是弹簧柱和装柱机呀?DAC和弹簧柱到底有什么区别呀?现在正好要说呢始于颜值,重于品质,忠于服务颜值篇Dr.Maisch装柱机和弹簧柱是较先进的装柱解决方案,由于内置动态轴向压缩专利技术,可以脱离装柱机而使用,保持动态轴向压缩的特点,变得使弹簧柱变得“可移动”,面板控制,使用更加灵活方便,一机多柱使用,节省经费。MODcol® MultiPacker® 25~70mm规格MODcol® MultiPacker® 50~150mm规格专业紧凑的工业设计极大的缩小了机身的体积和重量。● 可拆卸的装柱设备(设备可通过任何标准的80×200厘米门)。● 4个脚轮方便设备的移动,搭配脚轮锁死装置和基座固定器,一个人即可完成设备的移动和固定。品质篇高质量的硬件● 简单快速的弹簧柱装填。● zui先进的性能和安全保护功能。● 设备高效灵活且操作简单易学。部分弹簧柱还可以外加水浴控温柱套,确保需要精zhun控温的制备分离可以达到理想的结果。综合优势都可以实现性能、生产力和安全性的提升。● 拆装方便。● 使用灵活可以装填不同的填料。● 柱管规格多样,满足不同实验要求。能够应用于天然产物提取物分离纯化、合成药的zui终纯化、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等。高质量的填料填料基质稳定性高,使得分离能力和批次间的稳定性均符合高质量填料的要求。服务篇月旭科技液相色谱系统每个模块出厂前经过严格的测试,服务工程师在仪器安装完毕后会对用户进行系统的培训,确保每一台仪器买的放心,用的舒心。我们除了提供一liu的色谱仪器及色谱耗材外,还依托强大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应用团队,为您提供综合的一站式分离纯化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的用户群,月旭科技为您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技术服务。始于颜值,重于品质,忠于服务,你种草了吗?
  • 岛津推出《电子探针在汽车材料中的应用》数据集
    汽车行业是一个涉及多种材料的综合性产业,材料应用的多元化是其突出的特点,虽然钢铁材料仍占主导地位,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的发展趋势要求,使得汽车轻量化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高强合金、轻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发展前景广阔。 轻量化是汽车的发展趋势,在更安全的前提下,资源友好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命也对汽车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改进和研发新的汽车材料,提高材料的比强度、降低构件的重量、减少制造的成本和耗能。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性材料: 一、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的开发:可用于车身车架、横纵梁等关键部位。世界各国和各大车企都在大力参与开发各种高强度钢板,如冷轧含磷板、双相钢(DP 钢)板以及目前最先进的相变诱发塑性钢(TRIP 钢)板等。 二、轻金属包括镁合金、铝合金和钛合金等的应用呈现出越来越广的趋势。 (1)铝合金:密度约是钢铁的三分之一,现已广泛用于汽车发动机、变速器、差速器壳体、铝轮毂、转向节及各种换热器等部位,是汽车上应用最多的轻质金属材料。而且随着铸锻焊、冲压等制造技术的发展,会有更多的部件采用铝合金制造。(2)镁合金:镁合金的密度仅相当于铝合金材料的 66%左右,但在比强度和刚度等机械性能要明显优于钢铁和铝合金,而且在成型效率和尺寸稳定性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目前镁合金在汽车上一般可用于发动机气缸体、壳体、进气歧管、方向盘、转向器、轮毂等零部件。由于镁元素化学特性特别活波,工艺难以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镁合金的应用。 (3)钛合金:具有密度小、质量轻、比强度高、耐腐蚀及高低温性能优异等特点,使之可以在一些恶劣的工作条件中保障汽车的性能。但由于钛合金原材料获取困难,加工成本较高。在汽车制造中,一般将高强耐热钛合金用来生产发动机配气系统、曲轴连杆机构和底盘零件,例如气门、气门弹簧、凸轮轴、连杆、涡轮转子和紧固件等。 三、非金属材料在整车占比也在不断扩大。 其中塑料占很大比例,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有密度低,成形性好,耐腐蚀,弹性形变可吸收冲击能量,除常规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塑料外,也包括塑料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另外,陶瓷、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在车用材料领域也占有重要地位。 岛津公司作为全球著名的分析仪器厂商,自 1875 年创业以来,始终坚持创始人岛津源藏的创业宗旨“以科学技术向社会做贡献”,不断钻研领先时代、满足社会需求的科学技术。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岛津公司就开始研制和生产电子探针,独有的 52.5°高检出角及兼顾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全聚焦晶体,可在微米级的微小区域到最大 90×90mm 的广域范围中可进行精准分析。电子探针 EPMA(Electron Probe Micro Analyzer)是将聚焦电子束照射到样品,通过激发样品发出的电子信号进行细微结构的观察,通过检测指定区域内发出的元素特征 X 射线进行定性、定量及面分析等多种测试分析。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岛津电子探针 EPMA 客户,岛津公司分析中心也开展了汽车行业多种材料的测试分析工作。本文集即是对这一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供相关工作者参考。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山东诸城筹建省级商用汽车零部件质检中心
    近日,山东省诸城市政府常务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诸城市省级商用汽车零部件质检中心的建设用地和厂房等情况,该中心建设获实质性进展。   据统计,诸城市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已发展到3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2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31家。拥有进口和国产先进生产线417条,年产各类运输车辆48.6万辆,轻型运输卡车全国产销量第一,占全国同行业的20.6%。   近年来,按照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发展要求,诸城市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重点完善以汽车为重点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链条,提高汽车产业的整体水平。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型商用车制造基地——福田汽车诸城事业部加快结构调整,以内涵增长营造竞争优势,在顺利完成30万辆汽车技术改造的基础上,又投资9.7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建成10万辆汽车总装车间,形成年产45万辆的产能。福田汽车诸城事业部先后建成的诸城汽车厂和诸城奥铃汽车厂,带动省内配套企业350多家,年实现配货额近500亿元,实现了产业链的升级和协调发展。   生产与流通相辅相成,而检测能力是生产与流通共同的基础。一个拥有产业聚集地的市场,非常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检测机构为产品把关,为市场把关,确保产业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诸城市质监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山东省内汽车行业检测机构有两家:一是济南汽车检测中心,二是山东省机动车配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烟台),两家检测中心均为省级以上检测中心,具有第三方实验室资质,承担国家或省下达的监督检验任务,同时对外开放。但检测侧重点不同:济南汽车检测中心主要侧重于重型汽车检测,烟台检测中心则主要以汽车发动机配件和整车性能检测为主。山东省缺乏汽车座椅、燃油箱、内饰材料与橡塑类产品及针对2~8吨轻型载货汽车零部件的检测项目。   为此,诸城市的汽车零部件质检中心主要立足诸城本地,围绕福田公司诸城事业部及骨干配套企业,突出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针对商用汽车安全部件,形成区域检验检测中心,为诸城汽车产业的产品研发、产品定型试验提供全程、开放式服务,节约企业外出检验成本,有效地促进汽车产业的升级。   据悉,诸城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将该市开发区高新技术孵化器中的一公顷土地作为中心专用土地,同时由市财政出资建设检测车间。会后,诸城市质监局对中心建设进行了专门部署,成立了抽检小组,加快推进步伐。该中心分为材料和环境试验室、零部件试验室两个专业检测室,主要开展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汽车金属燃油箱、汽车(客车)座椅、内饰材料、车桥、弹簧、汽车用制动软管等26种零部件产品的检验业务,其中9种零部件产品为国家强制认证产品。
  • 中车戚墅堰所试验检测中心:汽车零部件缺陷类型及危害
    汽车由数以万计零部件组装而成,零部件是汽车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整车性能的优劣。核心零部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会给驾乘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汽车零部件检测对整车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围绕汽车零部件的常见缺陷以及缺陷的危害进行阐述,以期为汽车零部件生产、质控与研究人员提供分析思路。一、汽车零部件缺陷类型汽车零部件从设计图样到制品,要经历一系列工艺流程,详见下图中7个节点。该流程中存在众多复杂因素,极有可能形成某种缺陷,若这些缺陷未被检测发现,或检测手段落后而发现不了,抑或技术标准不合理等,使得原本不应该流入市场的不合格品成为商品,从而成为在后续装配服役过程中失效的潜在因素。图1 汽车零部件工艺流程汽车零部件常见缺陷可以分为:设计缺陷、材料缺陷、制造工艺缺陷。如近日央视315晚会曝光的某品牌汽车,则是由设计缺陷导致变速箱腐蚀失效。图2 某品牌汽车变速箱腐蚀形貌以轴承和螺栓为例,其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复杂的工艺流程导致制造工艺缺陷呈现多样性,图4为不同制造工艺所对应的不同缺陷类型。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通过检测技术对缺陷类型进行表征,分析缺陷具体形成环节,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图3 汽车零部件工艺流程复杂导致缺陷的多样性图4 制造工艺及对应缺陷下面以螺栓失效为例,选取原材料、设计、热处理、机械加工和装配工艺不同因素导致失效的案例,对缺陷检测技术应用进行阐述。表1 螺栓失效案例案例零部件名称失效现象失效原因预防措施1节点连接螺栓发纹原材料缺陷1.提高原材料质量管理水平;2.加强磁粉探伤。2手动调整销氢脆断裂设计不当1.增加回火温度;2.电镀工艺之后需要加去氢处理。3缸盖螺栓氢脆断裂热处理工艺不当建议严格按照热处理工艺操作,并增加增碳试验检测。4风电螺栓疲劳断裂滚牙工艺不当严格按照滚牙模具管理规程,并使用体式显微镜进行抽检。5吊杆螺栓疲劳断裂装配工艺选用合适的弹性垫片防止预紧力松弛。案例1:原材料缺陷(节点连接螺栓表面缺陷分析)案例2:设计不当(手动调整销延迟性断裂原因分析)案例3:热处理缺陷(柴油机缸盖螺栓氢脆断裂)案例4:机加工缺陷——M16螺栓疲劳断裂原因分析案例5:装配工艺不当——某地铁齿轮箱吊杆螺栓断裂二、缺陷的危害汽车零部件缺陷危害极大,往往会影响零件使用可靠性,降低零件的力学性能,造成应力集中,促进氢脆与应力腐蚀等。缺陷与失效分析的关系(从废品、不合格品、商品三个角度)如下:1. 产品出厂前制造工艺过程中的废品分析,是由缺陷直接引起的失效;2. 因质量管控手段不足,使得原本不应流入市场的不合格品进入市场,并且其所含制造缺陷导致产品失效,是由缺陷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失效;3. 产品设计、装配工艺或维护工艺不当导致的失效,则与缺陷无关。作者简介:潘安霞: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失效分析高级工程师,现任全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委员、中国中车技术专家,中车计量理化培训讲师,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行业齿轮、紧固件、弹簧等关键零部件失效分析研究工作,著有《紧固件失效分析与案例》。拓展阅读:中车戚墅堰所试验检测中心:汽车零部件缺陷表征技术
  • 英斯特朗高调亮相2017北美汽车测试展
    英斯特朗材料与结构汽车测试解决方案高调亮相北美汽车测试展,现场展示行业前沿新技术,新产品。展会于10月24日至 26日在美国密歇根州诺维市会展中心举办。英斯特朗汽车测试解决方案包括: 材料测试万能材料试验系统动态和疲劳试验系统冲击试验系统扭转试验系统碰撞模拟系统加速型台车碰撞模拟系统o CSAadvancedo HyperG plus耐久性测试产品控制器和软件模块Hydropuls作动缸(线性作动器和旋转作动器)伺服阀液压泵站传感器试验夹具和框架耐久性测试解决方案部件测试系统多自由度振动台轮胎耦合式道路模拟系统车桥测试系统整车测试系统双轴向轮毂试验台减震器测试系统弹性体测试系统动态扭转试验系统等咨询应用支持现场培训基建工程可行性研究
  • 中车戚墅堰所试验检测中心:汽车零部件缺陷表征技术
    2021年2月,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曝大规模造假,约有11.4万件产品存在伪造刹车装置及其零部件的检查数据,引发网友热议和消费者信任危机。为帮助汽车零部件生产、质控与研究人员及时发现零部件缺陷,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本文在上篇介绍汽车零部件缺陷类型及危害的基础上,详细阐述汽车零部件的常用缺陷鉴别技术。一、金相检测技术金相分析技术是失效分析中最重要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低倍组织缺陷评定锻造流线检测分析样件显微组织是否符合标准/预期要求评定非金属夹杂物级别测定晶粒度脱碳层检测渗碳层检测判断裂纹类型(淬火裂纹?锻造裂纹?)确定裂纹扩展方式(穿晶?沿晶?).......案例1:金相检测实例——低温冲击功不合格原因分析以下钢板的3个试样中,一个试样低温冲击功不合格,而其他两个试样合格。检测人员通过观察其冲击试样金相组织,发现钢板在板厚发现存在严重的珠光体条带现象,这是造成低温冲击性能不达标和冲击性能值波动较大的主要原因。二、无损检测——(重点介绍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采用传统的射线照相检测(RT)、射线数字成像检测(DR)及机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技术,在对被检测物体无损伤的条件下,以平面叠加投影或二维断层图像的形式,清晰、准确、直观地展示被检测物体的内部结构、组成、材质及缺损状况。射线检测技术在缺陷表征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1)缺陷的识别(2)缺陷尺寸测量(3)三维重建及缺陷提取(可以对材料内部缺陷三维重构,表征缺陷形状和分布)(4)不拆解情况下内部结构分析(5)不拆解情况下装配分析三、化学成分分析材料化学成分分析主要用于排查设计选材是否不当,存在以次充优或以假乱真。四、力学性能为什么要做力学性能测试?(1)根据失效分析的目的、要求及可能性,对硬度、室温拉伸、冲击、弯曲、压扁、疲劳及高温下的力学性能等进行测定(不破坏主要失效特征);(2)评定失效件的工艺与材质是否符合要求;(3)获得材料抵抗变形或断裂的临界值。力学性能不合格的常见原因:(1)热处理工艺不当;(2)取样位置或取样方式不当;(3)材料偏析严重。五、断口分析技术(断口分析三板斧)通过断口的形态分析,可以研究断裂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断裂起因、断裂性质、断裂方式、断裂机制、断裂韧性、断裂过程的应力状态以及裂纹扩展速率等。因此,断口分析现已成为对金属构件进行失效分析的重要手段。断口记录了从裂纹萌生、扩展直到断裂的全过程,是全信息的。断口可以说是断裂故障的“第一裂纹”,而其他裂纹可能是第二甚至第三生成的。第一与第二裂纹的模式、原因和机理有时是相同的,有时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裂纹有可能只记录了断裂后期的信息,因此断口分析在断裂事故分析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断口有时是断裂失效(事故)唯一的“物证”,人证有时是不可靠的,只能作为辅助信息或证据。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和方法,断口包含的信息是可以“破译"的,析断口可以获取失效的信息。如何进行断口分析?第一板斧:按图索骥提供典型断口宏观照片,学习断口形貌特征,可以独立判断断口类型。第二板斧:顺藤摸瓜寻找到断裂的源头是整个分析的重中之重,否则后期的分析将成为无本之本。第三板斧: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掉落,可以预知秋天的到来。断口的微观和宏观信息也同样存在一定联系,通过断口微观特征观察也可以进一步验证宏观检查的判断结果。综上,断口分析技术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按图索骥,预判断口类型;顺藤摸瓜,寻找断裂源头;一叶知秋,微观佐证宏观。作者简介:潘安霞: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失效分析高级工程师,现任全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委员、中国中车技术专家,中车计量理化培训讲师,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行业齿轮、紧固件、弹簧等关键零部件失效分析研究工作,著有《紧固件失效分析与案例》。拓展阅读:中车戚墅堰所试验检测中心:汽车零部件缺陷类型及危害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第23届学术年会预通知暨第二轮征文通知
    各有关单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第23届学术年会,拟定于2022年9月20日-23日(视疫情发展和会议筹备情况会做调整),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热忱邀请国内外相关行业领域包括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撰写学术论文,论文将收入会议论文集,优秀论文推荐到“汽车工艺与材料”公开发表。本次年会的主题为“汽车高性能、低成本材料研发及应用技术”。大会将特别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参会,同时有专家特邀报告和生产、应用和研究领域专题报告。欢迎各有关单位领导、专家莅临参会,并提出宝贵意见。现将有关会议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单位主办单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承办单位:南京钢铁有限公司二、会议内容1、主题演讲: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就材料开发、应用及评价等相关内容进行主题演讲。部分报告题目(专业方向)及报告人如下(后期还会有增加及调整):2、专场演讲:拟设钢板、结构钢(含理化检验与失效分析)、有色及铸造等三个领域开展专场演讲;序号报告题目(专业方向)单位报告人1南京钢铁有限公司南钢汽车用钢产品开发与应用邓伟2汽车用先进高强钢边缘开裂问题的新技术解决方案武汉上善仿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肖锋3多元多层PVD技术研究的新进展华中科技大学胡树兵4商用车驱动桥被动齿轮热处理变形原因分析与改进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俞杰5铝合金车铣挤铸用自润滑抗熔损工模具材料制备技术与应用案例西安理工大学蒋百灵6铝钢异质材料电阻点焊技术研究进展上海交通大学李永兵7先进高强度研发最新进展及双碳应对策略宝钢中央研究院陆匠心8弹簧钢松弛抗性研究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马鸣图9一体压铸和塑料前机盖研究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陈云霞10东风乘用车用材概况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李径亮3、南钢智慧运营中心和产线参观考察。4、第九届汽车材料分会委员会五次会议,望全体委员尽量参加本次会议或指派代表参加。三、会议费用大会不收取会议费,参会代表交通及住宿费用请自理。四、会议联系方式有意向展示支持或演讲交流的单位请与会务组联系,此会议通知复印件有效,请代为转发同行。联系人:王勇邮箱/电话:wy_0124@163.com/15971905328五、征文范围1、钢板的开发与应用技术;2、特殊钢(弹簧钢、齿轮钢、微合金非调质钢,易切削钢、不锈钢和耐热钢、轴承钢、铆螺钢等)开发及应用技术;3、铸钢(铁)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4、铝、镁合金材料的开发及应用技术;5、其它汽车用材的开发与应用技术;6、汽车材料的成形技术、连接技术、表面处理技术和加工技术;7、汽车材料的试验检测方法、材料评价技术,材料数据库;8、汽车金属材料及零部件理化检验及失效分析。六、投稿须知1、论文要求:符合主题,内容充实,学风严谨,未曾正式发表。稿件格式详见附件一。2、论文征集截稿日期:2022年8月31日。请务必于截稿日期前将电子版稿件及参会预回执(见附件二)发到会务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第23届学术年会论文模板.docx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第23届年会预回执.docx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2022年8月1日
  • 2009汽车测试及质量监控博览会通知
    在这个一切都未知的时代,您该如何开展更为精确的车辆测试?答案是:通过与MTS合作。 40多年来,MTS一直致力于在世界各地帮助各个车辆测试实验室加快它们的产品开发周期,使他们有信心实现目标,于此我们有着无数的成功事例。访问2009汽车测试博览会第2040展位,您将了解到以下信息: Knowledgeable. “我们已经大大提高了测试速度,质量和效率,而且对我们来说,为了能继续在高水平层次参与竞争,MTS的测试系统是我们不二的选择。 ” - John Callahan, 运营总监Polaris Industries 点击查看案例 Proven.“从最高质量的设备和服务到日常的维护,当你与MTS合作时你真的可以享受到一整套的服务。 ” - Jeff Freed, 测试实验室经理ZF Sachs Automotive of America 点击查看案例 Innovative.MTS帮助丰田向生产可在行驶中自动感应危险的状况并作出反应的车辆迈进了一大步。 点击查看案例 Leading.“我们非常依赖MTS在滚动道路设施方面的专业知识,这对于帮助我们实现高层次的数据完整和生产能力有着非常宝贵的价值。 ” - Jeff Bordner, 现场经理Windshear Inc. 点击查看案例 Partnership. 在2008年, MTS和Nissan共同开发了一个采用了先进模拟技术的四角减震器系统,并获得了汽车动力学国际杂志的年度工程开发大奖。 点击查看案例 MTS Export Hosts Ride Comfort Analysis Workshop 请于9月15日上午10点光临MTS专题研讨区,MTS模拟测试顾问专家 Shawn You博士将与您探讨"试验室环境下驾驶舒适性分析", 共同分享更多驾驶舒适性分析的理论、方法及客户案例。 I如果您正在寻找能帮助您完成车辆测试的伙伴,请到MTS2040展位发现所有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解决方案,我们期待着您的光临。 http://www.mts.com
  • 张承青电镜实验室环境约稿[6]:低频振动环境改善
    为促进电子显微学研究、电镜应用技术交流,打破时空壁垒,仪器信息网邀请电子显微学领域研究、技术、应用专家,以约稿分享形式,与大家共享电子显微学相关研究、技术、应用进展及经验等。同时,每期约稿将在仪器信息网社区电子显微镜版块发布对应互动贴,便于约稿专家、网友线上沟通互动。专家约稿招募:若您有电子显微学相关研究、技术、应用、经验等愿意以约稿形式共享,欢迎邮件投稿或沟通(邮箱:yanglz@instrument.com.cn)。本期将分享张承青老师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电镜实验室环境对电镜的影响的系列约稿经验分享,以下为系列之六,以飨读者。(本文经授权发布,分享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系列之六 低频振动环境改善《外部振动对电子显微镜的影响及处理》一文第一稿于2010年1月完成,本篇主要内容来自该文。以前从未署名投稿,本次做了一些补充修改,第一次署名。还是怕产生误解,再说明一下吧。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电镜实验室低频振动的形成原因。在室外,如马路上、室外篮球场、操场等环境本人都曾经尝试过检测低频振动并试图发现是否存在共性。遗憾的是,从0到125赫兹频率范围内,1/3倍频程测试的包络线来看,不同的地方基本没有共性,所以结论是:这些室外环境的低频振动主要由环境物理振动产生,包括火车汽车、潮汐海浪、江河水流、远处的地下施工、甚至可能还有地球的物理震动等等。低频振动频率低、波长长,所以可以传递到很远地方而衰减不多。那么,建筑物内的低频振动是不是也是这个原因呢?大量的实测数据却显示建筑物内的低频振动主要不是由某处(不管是不是在同一建筑物内)传递过来的,而是主要由建筑物自身谐振造成的(一开始我自己也怀疑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带着疑问又继续收集归纳和总结了一百多个场地测试数据,最后还是只有用“建筑物自身谐振”来解释电镜实验室的低频振动才能说得通。实例1:多次开/关近旁的小型振动源,发现对测试结果基本没有影响,相信是牛顿第二定律F=ma所揭示的客观规律:振动源功率(F)太小,无法撼动数千吨的建筑、不能引发谐振。实例2:(实际上这不是某一次测试,许多次的测试都是同样结论,为叙述方便,都归纳到一个实例中):哈尔滨某大学一楼(无地下室)、二楼、四楼、六楼和八楼的测试中发现,楼层越高振大;实例3:在苏州某半导体公司厂房内(二楼,该厂房结构粗大,相当结实)做对比测试:分别在柱边、墙边、梁边和房间正中央(该室约六十平方米,接近正方形)测试振动,结果惊讶地发现:基本相同!后来在不同城市不同建筑内测试,情况都是这样!实例4:很多测试都有一个共同结果,就是3~8Hz的振幅包络线产生一个峰值,其它频段则不然(或是没有峰值,或是峰值段无规律)。经向一位退休建筑师请教(当年天天坐公交车上班认识的,祝老先生健康长寿),我们分析是由于我国工民建标准造成,梁柱板墙规格、混凝土砂浆比例、进深开间配筋等等,这些因素致使3~8Hz的谐振构成谐振峰!实测数据还推翻了之前我以为房间中间振动会比其它地方大的错误认识,并且进而得出“低频微振是整个楼房的谐振”这一推论。在所谓“条式楼”的测试中也多次发现沿楼房长轴方向的水平振动,明显会比短轴方向小;实例5:在某大学一楼(无地下室)、二楼、四楼、六楼和八楼的测试中发现,楼层越高振大;结论:多次测试结果都证明,低频振动主要是由该建筑的谐振造成。中国的工民建规范基本一致(层高、进深、开间、梁柱截面、墙、地梁、筏板,等等),虽然有差别,但是不大,特别是对于低频谐振来说,大致可以找到共性。一般来说有如下规律:1.建筑平面形状为条式和点式的建筑,其低频谐振都比较大;其它如工字型、王字形、L形、八字形、H形、口字型、日字形等等低频谐振都较小;2.最常见的条式楼里沿长轴方向的振动往往明显比短轴方向小;3.同一建筑内,没有地下室的一楼振动最小,楼层高越高振动越差,有地下室的一楼振动与二楼接近,地下室最下层振动最小;4.垂直方向的振动比水平方向大且与所在楼层无关(当然是在同一楼层测试比较);5.楼板越厚,则振动的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相差越小(我曾经多次从测试数据成功推测出楼板厚度),绝大多数情况下振动的垂直方向比水平方向大;6.除非有某个大型振动源,同一层建筑的振动都基本相同,无论是房间中间,或者是靠近墙边、靠近柱子、横梁上方等各处,都基本一样(注意,即便在同一位置不动、间隔几分钟再测试,极可能数值都是不完全一样的,个别频点可以相差百分之五十以上)。好了,既然我们现在明白了低频振动的来源和特点,那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改进措施和提前预估某环境的振动情况啦。由于改善低频振动成本较高,有时受环境条件限制,某些方法完全不能应用(参见下面的讨论),所以实际工作中,经常是选择/更换较好场地做电镜实验室来得事半功倍。下面我们讨论一下低频振动的影响和解决方案。20Hz以下的低频振动对电子显微镜的干扰影响很大,参见以下两图。图一 图二图一与图二是由同一台扫描电镜拍摄的高分辨图像(均为300kx)。但是因为存在振动干扰,图一的水平方向(分段)有明显的毛刺,并且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明显下降。消除了振动干扰后得到同一样品的图像为图二(有没有“赏心悦目”的感觉?)。如果测试结果表明准备安装电镜的场所振动超标,则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否则电镜厂家不能保证电镜安装后的性能可以达到最佳设计标准。一般可以选择混凝土减震台(Anti-Vibration Foundation)、被动式减震器(Passive-Vibration Isolation Platform)、主动式减震器(Active-Vibration Isolation Platform)等几种方法来改善或解决。混凝土减震台需要现场施工,且必须采取特殊方法(底部和周围有弹性软垫层等),一般的土建施工方法有可能反而增加低频(20Hz以下)振动。施工中有大量土建材料进出难免影响周围环境。混凝土减震台的示意图见图三。图三质量在50吨左右的混凝土减震台,其减振效果一般可以达到2Hz以上约-2~-10dB。混凝土减震台的质量越大减振性越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大些(经多地多次实测,小于5吨的减震台在1~10Hz低频段内有谐振,反而增大了振动;小于20吨的基本无效,能够起到减振效果的须大于30吨,暂无30~40吨的数据,尽量不要低于50吨;北京某大学一两百吨减震台效果良好;重庆某研究所,地面混凝土直接做在巨大山石上,环境极差,但测得振动值极小)。在被动式减震器中,一般常用的橡胶、钢弹簧、空气弹簧(汽缸)等方式的减震器因为它们在20Hz以下的低频段效果很差,甚至往往由于谐振反而加大了振动,所以不考虑采用。只有磁力减震器的低频效果尚可,但是其性能还是远不如主动式减震器(与混凝土减震台的减振效果相近)。图四是几种减震方式的效果比较。图四 几种减震方式的振动传输特性比较仔细观察图四,我们有以下结论:1.碳素钢弹簧的谐振频率(fh)大约为50Hz,在70Hz以下的低频段不但没有减震效果,反而由于谐振而加大了震动。橡胶垫的fh大约为25Hz,在35Hz以下的低频段不但没有减震效果,反而由于谐振而加大了震动。2.小于5吨的混凝土减震台在10Hz以下有谐振加大振动,还不如不做。3.空气弹簧的fh大约在15Hz左右,在25 Hz以上有较好的减震性,在40 Hz以上有良好的减震性,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平台等精密仪器设备的减震。但是它在20 Hz以下同样有较大的谐振,所以不宜作为电镜减震的选项(有些电镜内部采用空气弹簧减震,相信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在做低频减震处理时,以上几种减震方式不要考虑选用。4.磁力减震器低频减震效果尚可,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选用。5.各种主动式减震器效果都是相当好的。它们的谐振频率可以低到1 Hz以下,2~10Hz的减震效果可以达到-10~-22dB,非常适用于对低频段减震要求较高的场合。(据说最新科技产品“超级橡胶”有具良好减震性能,看到电视上说已在港珠澳大桥上应用,很想能搞一小块来测试一下是否可以应用在电镜方面,但是朋友答应的样品迄今不见踪影。有人能帮我搞块样品吗?先谢了。)一般我们认为,对于电镜来说20 Hz以下的低频振动影响大并且难以防范。由于绝大多数人不能感受到20 Hz以下的低频振动,所以经常发生明明有较大的低频振动,却因为感觉不到而误认为没有什么振动。被动式减震是利用减震设施的质量、固有振动传递特性等物理性能来达到隔阻和减弱外部振动对电镜的影响。被动式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可参考图五。图五主动式减震器的工作原理与被动式相比有很大差异。各种类型的主动式减震器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都是由一个三维探测器检测到三维方向传来的外部振动后,由PID控制器发出等幅反相的控制信号,再由执行机构产生等幅反相的内部振动来抵消(或减弱)外部振动的干扰。主动式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可参考图六。图六主动式减震器一般常用的有压电陶瓷式、空气式、电磁式等。它们的区别主要是执行机构不同,而三维探测器和PID控制器基本都大同小异。压电陶瓷式:利用压电陶瓷的晶体压电效应产生等幅反相的三维内部振动。空气式:由PID控制器控制进(排)气阀,连续可控的压缩空气在特殊的汽缸内产生等幅反相的三维内部振动。电磁式:PID控制器分接控制三组电磁铁产生等幅反相的三维内部振动。主动式减震器的减振效果可以达到20Hz以上约-22~-28dB(实测过许多号称可以达到-38dB的,但是,只能说:抱歉)。不同形式的主动式减震器价格亦有较大的差异。各种减震器一般在电镜就位安装之前准备好,与电镜同时安装。另外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减震沟也可以取得较好的减震效果。图七是减震沟有效的情形。图七 图八是减震沟无效的情形。 图八一般来说,减震沟越深减振效果越好(减震沟宽度对减振效果影响不大)。常见的几种减震方法对比参见下表:电镜减震,与处理桥梁、楼宇、风振、地震等有些共通之处,但是区别更大,绝不能生搬硬套。目前国家在低频微震领域还没有必须的相关理论依据、设计规范、设计标准、设计案例、各个工民建设计单位基本都没有配备专业检测仪器,所以,和前面讨论过的低频电磁屏蔽一样,当前没有“有资质的设计部门”来做专业设计。2020.11张承青作者简介作者张承青,退休前在某电镜公司工作多年,曾经做过约两千个(次)电镜环境调查、测试,参与多个电镜实验室设计及改造设计规划,在低频电磁环境改善和低频振动改善等方面有些体会,迄今仍在这些方面继续探索。附1:张承青系列约稿互动贴链接(点击留言,与张老师留言互动): 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7655934_1附2:张承青系列约稿发布回顾拟定主题发布时间文章链接序言 电镜实验室环境对电镜的影响2020年10月13日链接系列之一 电子显微镜实验室环境调查的必要性2020年10月15日链接系列之二 电镜实验室的电磁环境改善2020年10月20日链接系列之三 低 频 电 磁 屏 蔽 实 践2020年10月22日链接系列之四 主动式低频消磁系统2020年10月27日链接系列之五 几种改善电磁环境方法比较2020年10月29日链接系列之六 低频振动环境改善2020年11月3日链接系列之七 谈谈电子显微镜的接地2020年11月5日链接系列之八 温度湿度和风速噪声2020年11月11日链接… … … … … … 附3:相关专家系列约稿安徽大学林中清扫描电镜系列约稿
  • 新能源汽车引领下年更新159条标准——2021汽车材料及零部件测试标准盘点
    2021年可谓标准“元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将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作为重要任务之一,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机器人等领域关键技术标准,推动产业变革。我国是汽车产销第一大国,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已成为支撑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回顾过去这一年,我国批准发布大量汽车标准,本文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主流团体标准进行了简要盘点,以飨读者。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种,强制性标准主要包括汽车的安全性标准、汽车排放物的控制标准、汽车操声限制标准、汽车燃油消耗量限制标准等。2021年,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管理的国家标准共58项。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GB 17675-2021汽车转向系 基本要求2021/2/202022/1/12GB 19578-2021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2021/2/202021/7/13GB 26512-2021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2021/2/202022/1/14GB/T 39851.2-2021道路车辆 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的诊断通信 第2部分:传输层协议和网络层服务2021/3/92021/10/15GB/T 39895-2021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 标识规范2021/3/92021/10/16GB/T 39897-2021车内非金属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检测方法2021/3/92021/10/17GB/T 39896-2021厢式货车系列型谱2021/3/92021/10/18GB/T 32694-2021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 技术条件2021/3/92021/10/19GB/T 26779-202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口2021/3/92021/10/110GB/T 19753-2021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2021/3/92021/10/111GB/T 19237-2021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加气机2021/3/92021/10/112GB/T 18386.1-2021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第1部分:轻型汽车2021/3/92021/10/113GB/T 39901-2021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3/92021/10/114GB/T 39899-2021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 自动变速器2021/3/92021/10/115GB 9656-2021机动车玻璃安全技术规范2021/4/302023/1/116GB 40164-2021汽车和挂车 制动器用零部件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4/302022/1/117GB/T 40032-2021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2021/4/302021/11/118GB/T 31498-2021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2021/8/192022/3/119GB/T 40432-2021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2021/8/192022/3/120GB/T 40494-2021机动车产品使用说明书2021/8/192022/3/121GB/T 40499-2021重型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通用条件2021/8/192022/3/122GB/T 40501-2021轻型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通用条件2021/8/192022/3/123GB/T 40509-2021汽车转向中心区操纵性过渡特性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24GB/T 40507-2021乘用车 自由转向特性 转向脉冲开环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25GB/T 40512-2021汽车整车大气暴露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26GB/T 40521.1-2021乘用车紧急变线试验车道 第1部分:双移线2021/8/192022/3/127GB/T 40521.2-2021乘用车紧急变线试验车道 第2部分:避障2021/8/192022/3/128GB/T 38146.3-2021中国汽车行驶工况 第3部分:发动机2021/8/192022/3/129GB/T 40429-2021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2021/8/192022/3/130GB/T 24347-2021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2021/8/192022/3/131GB/T 40428-202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32GB/T 34015.4-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 第4部分:梯次利用产品标识2021/8/192022/3/133GB/T 40433-2021电动汽车用混合电源技术要求2021/8/192022/3/134GB/T 40430-2021道路车辆 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的诊断通信 符号集2021/8/192022/3/135GB/T 34015.3-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 第3部分:梯次利用要求2021/8/192022/3/136GB/T 14172-2021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静侧倾稳定性台架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37GB/T 40822-2021道路车辆 统一的诊断服务2021/10/112022/5/138GB/T 40861-2021汽车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要求2021/10/112022/5/139GB/T 5334-2021乘用车 车轮 弯曲和径向疲劳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40GB/T 39851.3-2021道路车辆 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的诊断通信 第3部分:排放相关系统的需求2021/10/112022/5/141GB/T 33598.3-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再生利用 第3部分:放电规范2021/10/112022/5/142GB/T 38775.7-2021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7部分:互操作性要求及测试 车辆端2021/10/112022/5/143GB/T 12678-2021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44GB/T 27840-2021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2021/10/112022/5/145GB/T 19754-2021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46GB/T 40712-2021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2021/10/112022/5/147GB/T 40711.2-2021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第2部分:怠速起停系统2021/10/112022/5/148GB/T 38775.5-2021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5部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49GB/T 40578-2021轻型汽车多工况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2021/10/112022/5/150GB/T 12535-2021汽车起动性能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51GB/T 40625-2021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室内测量方法2021/10/112022/5/152GB/T 5909-2021商用车 车轮 弯曲和径向疲劳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53GB/T 40711.3-2021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第3部分:汽车空调2021/10/112022/5/154GB/T 39037.1-2021用于海上滚装船运输的道路车辆的系固点与系固设施布置 通用要求 第1部分:商用车和汽车列车(不包括半挂车)2021/10/112022/5/155GB/T 40711.4-2021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第4部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2021/10/112022/5/156GB/T 40855-2021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57GB/T 40857-2021汽车网关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58GB/T 40856-2021车载信息交互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行业标准汽车行业标准主要包括汽车整车、发动机及各大总成的性能要求、技术条件等表明产品本身质量水平的标准。2021年,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管理的行业标准共9项。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QC/T 1149-2021大件运输专用车辆2021/5/172021/10/11QC/T 1152-2021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DC/DC变换器技术条件2021/8/212022/2/12QC/T 1153-2021汽车紧固连接螺栓轴力测试 超声波压电陶瓷片法2021/8/212022/2/13QC/T 1154-2021汽车微电机用换向器2021/8/212022/2/14QC/T 1155-2021汽车用USB功率电源适配器2021/8/212022/2/15QC/T 1156-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单体拆解技术规范2021/8/212022/2/16QC/T 271-2021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2021/8/212022/2/17QC/T 550-2021汽车用蜂鸣器2021/8/212022/2/18QC/T 62-2021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减震器2021/8/212022/2/19QC/T 942-2021汽车材料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2021/8/212022/2/1团体标准本文仅整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CSAE)批准发布的团体标准,共92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化工作最早始于2006年,2014年入选首批团体标准试点单位。以下标准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1T/CSAE 172-2021电动乘用车剩余里程准确度评价试验方法2021/2/262T/CSAE 173-2021基于道路载荷谱的汽车用户使用与试验场试验相关性分析评价规程2021/3/293T/CSAE 174-2021汽车产品可靠性增长开发指南2021/3/294T/CSAE 175-2021汽车可靠性设计的用户定义方法2021/3/295T/CSAE 176-2021电动汽车电驱动总成噪声品质测试评价规范2021/3/296T/CSAE 177-2021电动汽车车载控制器软件功能测试规范2021/4/127T/CSAE 179-2021汽车用高韧性热镀铝硅合金镀层热冲压钢板技术要求2021/4/128T/CSAE 180-2021轻型汽车道路行驶工况2021/4/129T/CSAE 40-2021乘用车塑料前端框架技术条件2021/4/1210T/CSAE 178-2021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技术条件2021/5/1311T/CSAE 181-2021汽车室内润滑脂气味测试及评价方法2021/5/1312T/CSAE 182-2021汽油机油低速早燃性能测试方法2021/5/1313T/CSAE 184-2021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健康状态评价指标及估算误差试验方法2021/5/1314T/CSAE 185-2021自动驾驶地图采集要素模型与交换格式2021/5/1315T/CSAE 186-2021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箱火灾用气体防控装置2021/5/1316T/CSAE 183-2021燃料电池堆及系统基本性能试验方法2021/6/1117T/CSAE 75.2-2021汽车防锈包装规程 第2部分:动力总成及其主要零部件2021/6/1118T/CSAE 191-2021全球典型地区气候环境老化严酷度分级2021/6/1119T/CSAE 192-2021汽车零部件电镀和涂装实验室 通用技术要求2021/6/1120T/CSAE 193-2021汽车用自攻螺钉在热塑性塑料上拧紧扭矩性能试验方法2021/6/1130T/CSAE 199-2021汽车用高真空压铸铝合金减振器支座技术条件2021/6/3031T/CSAE 200-2021汽车用铝合金直锻工艺轮毂技术条件2021/6/3032T/CSAE 201-2021汽车用薄钢板冲压极限减薄率测试方法
  • 海克斯康RigelScan智能激光3D扫描仪汽车离合器高效数据方案
    面临的挑战:汽车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担负着传力、减振和防止系统过载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它的作用是使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能逐渐接合,从而保证汽车平稳起步;暂时切断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联系,以便于换挡和减少换挡时的冲击;当汽车紧急制动时能起分离作用,防止变速器等传动系统过载,从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示意图)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和行驶速度的提高,对离合器制造厂家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用户是离合器制造企业,该企业的合作伙伴需要对一款离合器进行逆向设计、加工生产,但却只有离合器原型实物,没有相关数据和图纸。该离合器制造企业需要快速拿出离合器的三维数据方案。企业的常规做法是采用传统测量方式,如用卡尺、千分尺、三坐标、轮廓仪、影像仪等设备,对离合器整体及拆卸的单个零件分别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测量数据做出三维模型,向用户展示。这个过程大致需要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可谓耗时费力。(示意图)来自海克斯康的解决方案:采用海克斯康RigelScan激光3D扫描仪,高效扫描离合器总成上零部件,获取精准三维数据,直接导入软件里进行立体装配,输出爆炸图视频,向用户进行直观演示。从扫描到输出爆炸运动图,整个过程只需半天时间。1. 扫描准备由于离合器各工件较薄(压盘、膜片弹簧、离合器盖、传动钢片的边缘厚度分别为6mm、2.5mm、4mm、1.5mm),需借用桌面标志点将工件两端标志点识别,再进行标准模式扫描。(示意图) 2. 参数设置针对本次离合器扫描需要,设置分辨率为0.3mm。3. 扫描及软件装配使用RigelScan分别扫描离合器总成上拆卸的4个零部件,大约1小时即完成了整个扫描过程,得到了4个零部件的三维模型。将扫描数据导入软件进行位置装配,并按照装配顺序制作爆炸图。爆炸图运动视频演示▲用户成效海克斯康方案对比常规方案,其效率之高,令用户十分赞叹!速度再加上形象直观的产品装配展示,对于用户来说帮助很大。同时,可以继续利用扫描数据进行精细化测量及逆向设计。后期还可以指导加工,对制造出的离合器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等。可以说,海克斯康RigelScan三维扫描仪与软件的结合,从开始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帮助用户极大地提高效率,减轻工作强度,节约时间和人力物力成本,为企业带来效益。客户简介:某汽车离合器制造企业
  • 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英菲尼迪汽车
    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将自2013年12月24日起,召回部分进口英菲尼迪M25L和M35hL汽车,生产日期为2012年1月19日~2013年8月26日。据该公司统计,在中国大陆地区涉及2855辆。   上述范围内车辆,由于后门门锁锁止机构回位弹簧力问题,以及连接后门门锁机构和外侧门把手的拉线受到摩擦阻力,使此拉线的回位速度比外侧门把手的回位速度迟缓,由此造成拉线弯曲,可能发生拉线回位不好的情况。由于回位不足,后门锁未完全锁止,会出现后车门关不上的情况。特定情况下会出现后门已被锁住的假象,停车从外面关门后,后门有可能会发生锁不住,或行驶中后车门有可能非正常打开,存在安全隐患。   对于涉及缺陷的车辆,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将通过授权经销商将这些车辆的后门锁总成免费更换为改进型零件。   从2013年12月23日开始,英菲尼迪中国客服中心将通过电话或其他有效方式向车主发出召回通知。如果要了解本次汽车召回的详细情况或有任何疑问,请致电英菲尼迪客户服务中心(800-8809090,400-8809090)和光临英菲尼迪中国官方网站www.infiniti.com.cn。车主也可登录质检总局网站业务频道-进出口商品检验(http://jyjgs.aqsiq.gov.cn)、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www.dpac.gov.cn)、中国汽车召回网(www.qiche365.org.cn),或拨打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热线电话(010-59799616,65537365)了解更多信息。
  • 一汽/陕汽/比亚迪/中车技术专家齐聚,共探汽车失效分析技术
    汽车零部件失效分析是研究汽车零部件丧失其规定功能的原因、特征和规律;研究其失效分析技术和预防技术,目的在于分析零部件失效的原因,提出改进和预防措施,从而提高汽车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目前,失效分析已成为汽车材料及零部件检测的一个重要环节。汽车零部件的失效分析技术是一项涉及众多学科和工程技术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对于金属材料零部件而言,失效的主要类型包括断裂(开裂)、变形、磨损和腐蚀,而失效分析技术则涉及物理及化学学科、金属材料及金属工艺学、材料和工程力学,以及各种汽车工程技术等各门类学科何技术,同时也包括实践认知和逻辑推理等思维形式。为进一步加强汽车零部件失效分析技术和方法的交流,助力汽车产业持续提升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及高质量制造,仪器信息网将于2023年3月15-17日举办第五届“汽车检测技术”网络会议,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特设“汽车零部件失效分析”专场。点击图片直达会议页面会议特邀一汽、陕汽、比亚迪、中车四大主机厂失效分析工程师,结合相关理论、大量工作实践与具体案例,从不同角度分享汽车零部件失效分析经验。部分报告预告如下( 点击报名 ) 。汽车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理化及失效专业委员会研究员高工 刘柯军《汽车零部件失效分析的技术逻辑》(点击报名) 刘柯军高工自1982年进入一汽,一直从事汽车金属零部件的金相检验和失效分析工作,退休前任一汽技术中心材料部技术总监;长期从事失效分析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现为汽车行业失效分析工作的技术带头人。汽车零部件失效分析是一项专门的工程技术,需要长期的技术时间积累,在此过程中失效分析工程师需要形成切实有效的认知技术和逻辑思维模式。本次会议中,刘柯军高工将分享汽车零部件失效分析的技术逻辑。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潘安霞《兔年读图——图解汽车零部件失效分析》(点击报名) 潘安霞高工为中车戚墅堰所失效分析高级工程师,现任全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委员、中国中车技术专家,中车计量理化培训讲师,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行业齿轮、紧固件、弹簧等关键零部件失效分析研究工作,著有《紧固件失效分析与案例》。本次报告中潘安霞高工将图解汽车零部件失效分析,通过齿轮、电池包、紧固件、轴承等零部件的典型失效案例讲解,说明损伤形貌的宏微观图片正确表征和解读是失效分析的重要环节。陕汽控股集团公司失效分析总监 白培谦《重型汽车零部件失效分析及改进》(点击报名) 白培谦总监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陕汽从事检验、检测、失效分析和质量管理等技术工作,主要特长为失效分析和质量改进工作,对重型汽车的失效分析和质量改进有30多年的经验积累,发表论文40多篇,从事的失效分析及质量改进项目达1000多项,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次报告中白培谦总监将重点分享重型汽车失效的特点分析、重型汽车常见的失效形式,以及如何做好失效分析工作,探讨质量改进方法,分析典型案例等。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陈成奎《汽车零件热疲劳典型案例分析》(点击报名) 陈成奎高工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与金属材料相关的零部件失效分析、检测分析及金属材料开发方面工作,解决各种零部件及总成失效问题200多项,为解决设计、生产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次报告中陈成奎高工将分享汽车零件热疲劳典型案例分析,主要介绍热疲劳零件失效特征和热疲劳分析要点,分享典型的热疲劳案例,包括汽缸盖、制动鼓、排气歧管、散热器和活塞等热应力开裂案例;并介绍不同零件热疲劳开裂特点及失效原因。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实验室主任 唐刚《汽车半轴失效模式的分析与探讨》(点击报名) 唐刚为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材料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委员、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专家、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理事。主要从事金属零部件理化检验、失效分析、焊接工艺研究与检测,长期参与主持重大质量事故和失效分析工作,通过长期工作的实践和技术总结,在汽车相关领域金属零部件失效分析、轻量化焊接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际经验。半轴是汽车传动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零部件,由于其自身特殊结构功能和使用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半轴的各种失效发生的频次非常高,而且是汽车重要结构件中失效频次最高的零件之一。本次会议中唐刚主任将分享汽车半轴失效模式的分析与探讨,主要从半轴结构特点、载荷性质、失效模式等方面来阐述汽车半轴失效的多样性和分析思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主任 李润哲《X射线残余应力检测在汽车上的应用》(点击报名) 李润哲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材料与轻量化研究院金属材料开发主任。自1991年参加工作后,主要从事无损检测、X射线衍射分析、工业CT结构分析、喷丸工艺及金属材料开发工作。现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吉林省无损检测分会负责人,吉林省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残余应力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喷丸委员会委员。本次会议李润哲主任将分享X射线残余应力检测在汽车上的应用,内容包括:(1)残余应力基础知识;(2)X射线残余应力检测原理及标准; (3)X射线残余应力检测在汽车上应用示例; (4)X射线残余应力检测实践中注意事项。汽车零部件失效分析离不开各类分析检测仪器的助力。除了精彩的专家报告之外,北京欧波同光学技术有限公司业务发展(BD)工程师苏瑞雪、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应用工程师崔会杰、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电镜市场部副部长周海鑫也将在本会场分享其产品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案例。北京欧波同光学技术有限公司业务发展(BD)工程师 苏瑞雪《欧波同汽车材料检测显微分析解决方案》(点击报名)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应用工程师 崔会杰《岛津电子探针在汽车材料分析中典型应用》(点击报名)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电镜市场部副部长 周海鑫《日立电镜在汽车行业的应用》(点击报名)以上仅是部分报告嘉宾的分享预告,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会议页面: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utomobile2023/
  • “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拟拨5.08亿支持14项任务
    4月27日,科学技术部发布“新能源汽车”等一系列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2022 年度指南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分步实施、重点突出的原则, 围绕能源动力、电驱系统、智能驾驶、车网融合、支撑技术、整车平台 6 个技术方向,按照基础研究类和共性关键技术类,拟部署 14 项指南任务,拟安排国拨经费 5.08 亿元。其中,围绕新体系动力电 池技术方向,拟部署 2 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不超过 800 万元,每个项目不超过 400 万元。围绕自进化学习型自动驾驶系统关键技术、智能汽车预期功能安全实时防护及测试验证技术方向,拟部署 2 个青年科学家课题,每个课题不超过 300 万元。原则上基础研究项目和青年科学家项目不要求配套经费,共性关键技术项目要求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 2:1。项目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 1.1)的研究方向申报。除特殊说明外,每个项目拟支持数为 1~2 项,实施周期不超过 3 年。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涵盖二级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基础研究类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 4 个,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 6 家,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 5 个,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 10 家。项目设 1 名负责人,每个课题设 1 名负责人。 青年科学家项目不再下设课题,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 3 家。青年科学家项目设 1 名项目负责人,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年龄要求,男性应为 1984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女性应为 1982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原则上团队其他参与人员年龄要求同上。 项目下设青年科学家课题的,青年科学家课题负责人及参与人员年龄要求,与青年科学家项目一致。 指南中“拟支持数为 1~2 项”是指:在同一研究方向下,当出现申报项目评审结果前两位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时,可同时支持这 2 个项目。2 个项目将采取分两个阶段支持 的方式。第一阶段完成后将对 2 个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1. 能源动力 1.1 新体系动力电池技术(基础研究,含青年科学家项目)研究内容:研发下一代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与关键技术,包括新型高容量储锂电极材料的设计与低成本化制备方法,电极反应的电荷补偿、耦合机制和动力学提升技术,材料、电极的结构演化与稳定化策略,不燃性电解液、耐高温耐高电压隔膜的设计与应用技术,高面容量电极设计与制备方法;开展新体系电池的前瞻性研究,包括电池反应新原理与新机制,电极新材料与电池新结构,电极反应动力学调控机制与改善策略,电池性能衰退机 制与稳定化策略。1.2 固液混合态高比能锂离子电池技术(共性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高性能混合态电解质体系及高容量电极材料,正负极效率调控新原理和新技术;开发基于模型的极片/电池设计技术、极片/电池制造新工艺及新装备,研究内置传感器集成技术和高精度状态估计新方法;发展原位/实时表征新技术,研究失效机制和性能改进策略、热失控机理和防范机制,建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开展配套应用和考核验证。1.3 无钴动力电池及梯次应用技术(共性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无钴低成本材料设计与制备,高强度隔膜和功能电解液开发;多孔电极结构和表界面的离子传输模型构建;适应于梯次利用的全新结构动力电池及系统设计与制造;研究多场景复杂工况下动力电池动态、快速、无损检测技术以及电池电性能与安全性能的演变规律,建立电池全生命周期性能评价方法和退役电池残值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的指标和表征参数的健康阈值和安全阈值,建立退役电池梯次应用技术规范。1.4 乘用车用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电堆及发动机技术(共性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开展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发动机先进构型设计和匹配及系统仿真技术研究;研发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空压机、氢气循环系统等核心部件,以及先进热管理技术和低温快速启动技术;研究多维传感智能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技术, 基于乘用车路谱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测试评价及整车集成技术。 研究燃料电池发动机功率密度以及启动特性、稳态特性、动态响应特性等重要性能参数测试方法,并研究制定相关国家标准或指导性技术文件;研究乘用车燃料电池发动机批量化制造的装备技 术,形成批量化生产能力。 开展动态工况下电堆特性研究,采用高功率和高功率密度电堆架构与零部件的正向设计方法,研发适应高温低湿条件运行的 高性能、高动态响应膜电极技术,研发适应高电流密度的流场结 构、超薄低成本双极板技术,开发提高电堆一致性、可靠性以及装配效率的集成设计和密封设计方法,集成研发的催化剂、质子 膜、炭纸或扩散层、极板基材,研制燃料电池电堆,提出材料改进需求,形成批量化生产能力。1.5 商用车用大功率长寿命燃料电池电堆及发动机技术(共性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研发适用于重载车辆的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高效长寿命供氢、供气、水热管理、DC/DC 等核心部件;研究重载车辆用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多功率模块控制技术;研究重载车辆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匹配与集成及系统仿真技术;开展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低温冷启动、环境适应性(高低温、高海拔)、电 磁兼容(EMC)等测试与评价方法研究,建立重载车辆燃料电池 发动机的快速测评规范。研究涵盖初始加载方法、循环工况加载方法、性能复测方法以及气密性和绝缘电阻复测方法,以及燃料电池发动机经耐久试验后的电压衰减、功率衰减、效率衰减等评价指标,并研究制定相关国家标准或指导性技术文件; 研究长寿命电堆的膜电极、双极板及其匹配技术,研究大功率电堆的高可靠集成和控制技术,研发电堆的长寿命控制策略和电堆高效运行操作边界设计方法及加速测试验证技术; 研究重载车辆燃料电池电堆及发动机批量化制造的装备技术,形成批量化生产能力。2. 电驱系统 2.1 先进驱动电机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开发驱动电机关键材料、零部件和驱动电机,具体包括:轻稀土或少(无)重稀土永磁体,低损耗高强度定转子铁芯,宽温变高速轴承,电磁线,高槽满率低交流电阻定子绕组, 高可靠绝缘系统及其高温耐电晕、高导热、兼容油冷介质的绝缘材料;开展电机性能、质量、成本平衡的关键设计技术,提升功率密度与效率和抑制振动噪声的优化设计,开展高效冷却技术与生产制造工艺研究等,开发高性价比车用电机并实现整车应用。2.2 先进电机控制器研发(共性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开展元器件关键技术及工艺和先进电机控制器关键技术的研发,具体包括:开发车规级碳化硅(SiC)功率芯片、 加压烧结封装和耐高温封装材料、高容积比耐高温电容器设计与封装技术以及电容膜;突破基于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 应管(SiC MOSFET)的电机控制器多物理场集成、驱动电机系 统高性能转矩控制、电磁兼容、振动噪声抑制控制和功能安全等 技术,开发基于高密度高能效 SiC 电机控制器,实现整车应用。3. 智能驾驶 3.1 自进化学习型自动驾驶系统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 含青年科学家课题)研究内容:研究人车路广义系统的多尺度场景理解技术,开发交通参与者的长时域行为预测系统;研究自动驾驶感知—决策 —控制功能在线进化学习技术,研发模型与数据联合驱动的高效迭代求解算法,开发通用的建模、优化与分析软件;研究自动驾驶系统的高实时车载计算装置,包括低功耗异构计算架构、分布式高效任务管理、策略模型压缩/编译/部署等关键技术;研制多维驾驶性能训练平台,包括基于边缘场景的自然驾驶数据库、以安全性为核心的驾驶性能评估模型和支持虚拟交通场景的半实物在环训练等;开发自动驾驶系统学习功能集成与测试验证技术, 包括测试流程、功能优化、故障诊断、远程监控、人机交互等辅助模块。3.2 智能汽车预期功能安全实时防护及测试验证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含青年科学家课题) 研究内容:研究智能汽车预期功能安全认知技术,包括与场景理解紧密相关的感知认知和决策规划等系统的性能局限分析技术、结合系统正向开发流程的危害分析及风险评估技术,构建面向智能汽车的预期功能安全量化评估模型;研究人机交互的预期功能安全关键技术,包括车内外人机交互的预期功能安全防护技术及其功能模拟技术;研究预期功能安全实时防护技术,构建基于车路云协同的预期功能安全实时监测与防护系统;研究降低预 期功能安全风险的机器学习成长系统关键技术,包括面向自动驾驶机器学习成长平台的数据系统以及面向大数据的预期功能安全高性能云计算技术;研究预期功能安全场景库建设及测试评价技术,包括场景库测评优先子集和覆盖梯度研究、搭建预期功能安全仿真测试模型,研究预期功能安全量化与测试评价技术,建立预期功能安全试验验证规范及标准。3.3 智能线控底盘平台及冗余控制技术(共性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满足自动驾驶、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的线控底盘平台系统的电子电气架构、高带宽实时通讯协议与技术;研究线控底盘的智能协同控制技术,包括不同典型场景(常规、越 野、极限)多余度底盘的非线性动态响应特性、多自由度动力学建模与解算方法、底盘集中信息处理方法、底盘全局状态识别方法、多执行系统协同与多目标优化的底盘智能控制算法;研究底盘失效运行技术,包括底盘系统失效模式、主冗切换及降级处理机制,底盘系统中的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的冗余设计,电控单元软硬件冗余设计,线控多执行系统协同容错控制技术;研究满足自动驾驶车辆需求的多余度线控执行系统集成优化技术,包括线控制动(如电机伺服助力、电磁阀)、线控转向(如六相电机、集 成电控动力单元)的关键部件技术;研制以底盘域控制器为核心的模块化、轻量化、集成化多余度线控底盘平台,形成智能线控底盘平台设计、建模、仿真和测评工具链,建立线控底盘平台多场景复杂工况、车云端结合的测试方法和评价体系。4. 车网融合 4.1 智能汽车云控平台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车路云一体化云控平台架构,包括分析智能交通系统对边缘、区域、中心三级平台的需求,明确平台体系的迭代演进路线,构建平台逻辑架构和物理架构;研究云控基础硬件系统关键技术,包括边缘云智能运算硬件,车路云一体化通信及控制单元,非理想条件下的车路云信息交互及计算可靠支持技术;研究云控基础软件关键技术,包括车路云协同决策的多任务并行技术,车群控制协同及交通动态协同云控仿真技术,云端融合感知技术;研究面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车路云协同决策与控制技术,包括多层级群智决策机制,受限信息环境下车路云协同决策和规划方法,基于混合计算模式的边缘云协同技术;研究云控与非云控车辆混合交通云端优化技术,包括混合交通系统建模方法,云控性能随云控车辆渗透率变化的演化规律,不同渗透率下的混合交通系统云端优化技术;研究云控平台测试技术,包括建立多维度测试评价体系,覆盖车、路、云端的测试用例,测试评价规范和标准。5. 支撑技术5.1 智能汽车开发验证技术及装备(共性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典型交通参与者(含车辆、行人、非机动车 等)物理反射特性,研究高精度、高动态实时驱动控制技术,研发标准软体目标物及运动控制平台;研究抗信号干扰、耐碰撞的室内外高精度融合定位测量与驾驶机器人横纵向动态控制技术, 研发室内外多场景高精度运动参数测量系统与自动驾驶测试机器 人;研究多源传感数据高带宽、低延时、高同步采集与回注技术, 研究基于海量原始数据的自动驾驶算法测评技术,研发自动驾驶高保真数据采集回注与分析评价仪器;研究支持视觉、听觉、触觉的人机交互测试技术,研究智能座舱主客观量化评价方法,研发智能座舱集成测评系统。5.2 智能汽车场景库应用与多维测试评价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面向智能汽车通用功能设计运行域的场景库测试用例生成应用技术,建立基于不同来源场景库的场景分布和场景显著性分析方法,构建符合统一格式的基准测试场景库,提出驾驶场景评级理论方法和场景评价限值;研究光照、降雨、大雾等典型气象和复杂动静态交通流数字—物理融合模拟试验技术,开展模拟仿真技术拟真度研究,支持智能汽车整车及系统的安全性能测试;研究智能汽车信道衰落、电磁干扰等中国道路无 线环境物理模拟技术,基于智能汽车功能激活条件与失效表征分析,开发复杂无线环境下智能驾驶可靠性测试技术;研究面向网联车辆典型智能驾驶功能的封闭场地测试评价技术,研究智能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周期与场景覆盖度关联模型,提出智能汽车开放道路测试方法,开发高效率测试数据分析及评价工具集;集成融合气象、交通流、无线环境等多维复杂环境条件和封闭场地、开放道路等组合测试手段的智能汽车多维测试评价技术体系,研究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6. 整车平台6.1 电动载货车多材料底盘结构轻量化关键技术开发(共性 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突破电动载货车底盘与动力电池系统一体化全新构架集成设计技术;攻克电动载货车全铝车架纵、横梁断面多工况联合拓扑优化设计、车架疲劳寿命高精度预测与评价关键技术; 开发 2.0 吉帕高应力变截面钢板弹簧、低成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簧、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传动轴、多材料电池箱设计制造关键技术;攻克电动载货车底盘系统超厚板异种材料连接接头高精度数值仿真、性能评价及耐蚀性处理核心技术;研发电动载货车混合材料底盘高精度、数字化全自动仿真预测软件及验证平台。“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pdf“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
  • Pipet-One 手动单道可调移液器,火热大促销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13年7月31日 【活动内容】: 1:以旧换新 无论任何品牌、型号的旧枪均折价150元,即换机价为:销售价-折旧价。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还等什么?赶快来换份好心情吧! 2、你买我就送 活动期间,购买本系列任何一款移液器的客户,我们即赠送面值50元的电话卡。多买多得,赶快行动! 产品功能和特点 轻质吸液和排液弹簧 降低手部疲劳和损伤,比传统移液器节省25%活塞推进力。 带指钩的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枪体设计 使用时无需时刻紧握,操作间隙手部可以得到放松,减少手部疲劳。 退吸头器内置硅树脂减震器 减缓退吸头时拇指所受的撞击力,为您拇指提供更多保护。 快速释放型吸头推出器 轻按退出器上的弹出钮即可轻松拆下退吸头器;止脱锁的设计确保退吸头器不会意外脱落。 经久耐用和RAININ® 其他系列产品一样,Pipet-One系列也是精心设计制造,保证产品经久耐用,表面防滑设计让您操作时手部更加舒适。 RAININ® Pipet-One系列表面防滑设计,比传统移液器减少25%活塞推进力 较少的吸液和排液弹簧压力,较小密封区域 带指钩并且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枪体 降低手部重复性劳损(RSI)风险 类型体积范围 PO-2 手动 0.1 &mu l&ndash 2 &mu l PO-10 手动 0.5 &mu l&ndash 10 &mu l PO-20 手动 2 &mu l-20 &mu l PO-100 手动 10 &mu l&ndash 100 &mu l PO-200 手动 20 &mu l&ndash 200 &mu l PO-1000 手动 100 &mu l&ndash 1000 &mu l PO-5000 手动 1000 &mu l&ndash 5000 &mu l PO-10ML 手动 1000 &mu l&ndash 5000 &mu l PO-START 手动2&mu l&ndash 20&mu l, 20&mu l&ndash 200&mu l, 100&mu l&ndash 1000&mu l
  • 中国第一台动载冲击磨损试验机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近日,由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为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制造的中国第一台工具动载冲击磨损试验机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该试验机具有磨损试验、冲击试验、冲击磨损负荷试验三种功能 磨损试验:试验力从初始值0.2%FS到设定值后进行负荷保持试验,转头同时以设定的转速转动磨损。 冲击试验:试验力从初始值0到设定值反复施加力,频率在0-1200次/min(0-20Hz)范围内任意设定,此时不做旋转磨损运动。 冲击磨损负荷试验:试验力从初始值0到设定值反复施加力,频率在0-1200次/min(0-20Hz)范围内任意设定,转头同时以设定的转速转动磨损。 该设备为硬质合金产品切削刀具、耐磨零件、矿用合金、型材和硬面材料等产品的测试提供技术保障。 工具动载冲击磨损试验机的成功研制是我院在硬质材料试验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我院专家团队凭借五十多年技术积累,不断创新,在各个细分试验领域都取得了关键性突破,一举奠定了我院在国内疲劳试验机领域的领军地位。 近年来,我院在专用疲劳(寿命)试验机领域连续发力,研发制造出一大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试验设备,包括:3000kN卧式疲劳试验机、万向节总成疲劳试验台、管材扭转疲劳试验机、2000kN超低温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减震器90度旋转综合性能试验台、车桥板弹簧疲劳试验台、大吨位锚链疲劳试验机、关节轴承疲劳试验机、汽车轮毂疲劳试验机、火车轮毂疲劳试验机等。得到了核物理研究所、龙溪轴承、远东传动轴、中科院金属所、孔辉汽车、SKF等国内外行业顶尖企业、单位的一致好评。 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于1965年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家硬质合金和钨钼制品生产企业,是世界级大型硬质合金和钨钼制品生产企业,是世界500强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的成员单位,在世界硬质合金行业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注册商标“长城”品牌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关注:【长春机械院】微信号:cimachtest
  • 中汽院打造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实验室
    2011年10月25日,以“舒适、安全——汽车技术的焦点”为主题的2011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际会议在重庆圆满落幕。为期三天的研讨会,吸引了全球各大车企、高校、研究院的专家学者来渝论道,研究探讨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发展趋势。这是继中汽院承办的“2010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国际研讨会”和“第22届国际交通医学会议”后,重庆市在汽车安全领域召开的又一次科技盛会,必将推动重庆乃至全国汽车行业与国际同行的技术交流和科技进步,出席大会的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如是评价。   顶级专家聚渝“论道”   此次会议是“2011国际知名研发机构重庆行动”分项活动之一,会议由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重庆市科委、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协办。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科委主任钟志华担当大会名誉主席,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任晓常和长安汽车党委书记、副总裁朱华荣联合出任大会主席。   此次大会吸引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法国国家交通运输安全研究所Dominique Cesari教授、欧洲新车安全评价协会Michiel博士、美国ohio大学声与振动实验室主任Rajendra.Singh等共计八个国家的该领域全球顶级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出席了会议。   以“产学研”模式 打造一流实验室   据记者了解,该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汽院继与汽车企业、知名大学历经多年的“产学研”合作后,开展的又一次重要合作。早在2005年,中汽院和第三军医大学便建立了“重庆市车辆/生物碰撞安全重点实验室”,2006年,中汽院和长安、重庆大学又申请设立了重庆市NVH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2010年,中汽院和长安一起通过招标的形式,共同申请设立了“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用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的话说,中汽院和长安汽车分别是重庆本土汽车行业最具实力的研究机构和企业,两家单位合作,将充分整合各自资源优势,为中国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的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发现重点实验室部分已经建设完成,中汽院除了已有的实验室外,正在重庆北部新区新建一个能够满足汽车全方位碰撞安全要求,包括各个角度的碰撞以及翻滚,满足从轿车到重型商用车的碰撞要求的碰撞实验室,另外中汽院正在建设噪声振动的实验室,该实验室相应的硬件和软件均从国外引进。这样一批设施和设备到位以后,将具备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测试、评价、分析的实验室条件。   汇集顶尖人才,为高品质造车服务   据重点实验室主任邓兆祥透露,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五个,包括汽车NVH分析与评价、汽车NVH设计与控制、被动安全与损伤生物力学、汽车系统动力学与主动安全、汽车电器电子安全这五个方向。   目前实验室还汇集了专业顶尖技术人才,拥有固定研究人员85人,其中研究员级高工15人、博士18人、列入国家“千人计划”的引进专家2人、部省级以上的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还有30余位访问学者参加实验室研究工作,为高品质造车提供了夯实的人才基础。目前,实验室承担了包括 “863”和“973”等在内的30余个国家项目,比如正在设计的汽车排气系统专家系统,系统中包含了消声器的设计知识,经验,这个系统具有快速建模,快速分析,快速设计等功能,可以使一般的工程技术人员能迅速完成消声器的开发设计。商用车安全法规的研究,以及交通事故深度调查以及事故的模式、以及商用车和其他车碰撞的相融性、商用车碰撞安全性实验评价技术。这些研究成果,必将推动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 深圳将建国内首个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检测站
    深圳特区报讯 记者11月8日从奥特迅公司获悉,由深圳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牵头,奥特迅和比亚迪参与建设一个以检测为主要目的的小型充电站,这将成为国内第一个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检测站。   据介绍,今年6月,深圳市公布了《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并从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当时国内首个汽车充电站技术标准。随着该标准的制定,深圳市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全面启动,目前已建成大运中心充电站、和谐充电站外,福田枢纽充电站、香蜜湖加电站、机场充电站、体育场充电站和清水河充电站等多个充电站。随着深圳市充电站建设的全面启动,如何保证充电站设备的通用性,使之能为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则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充电机与车载BMS通信协议的标准化,其中涉及到充电机通信协议的检验和车载BMS通信协议的检验。   据了解,深圳市目前已成立了充电站测试专家小组,由深圳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牵头,奥特迅和比亚迪联合完成通信协议的测试工作,以深圳地方标准SZDB/Z 29.8为依据,研究并完善实施中的细节技术问题,最终推出检验和验收规程,该规程涉及到对充电机的检验和对电动汽车的检验。根据计划,由奥特迅提供2台充电机、2个充电桩及相关检测设备、比亚迪提供与电动汽车电池相关设备,为深圳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建立一个以检测为主要目的的小型充电站,该站的功能包括普通的充电功能、检验充电机的功能、检验电动汽车中与充电相关的功能。
  • 汽车零部件振动辅助制造技术
    汽车零部件振动辅助制造技术为促进材料与汽车的融合创新,赋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携手仪器信息网于2023年9月14日组织召开“汽车新材料研究应用及检测技术”网络会议,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汽车用先进结构材料和相关检测技术展开研讨。会议报名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utonewmaterial230914/ 本次介绍专家:孟德安--汽车零部件振动辅助制造技术专家简介:长安大学汽车学院副教授,硕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先进制造技术、结构轻量化设计技术。近年来,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等多项纵向课题,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国家级重点课题,在复杂零部件特种成形制造等多个技术领域积累丰富经验,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附:参会指南 1、 进入汽车新材料研究应用及检测技术网络会议官网(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utonewmaterial230914/)进行报名。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会议官网报名 2、 报名开放时间为即日起至2023年9月14日。 3、 会议召开前一周进行报名审核,审核通过后将以短信形式向报名手机号发送在线听会链接。 4、 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注册或报名费用。 5、 会议联系人:高老师(电话:010-51654077-8285 邮箱:gaolj@instrument.com.cn) 6、赞助联系人:周老师(电话:010-51654077-8120 邮箱:zhouhh@instrument.com.cn)
  • 英斯特朗与福田汽车结构耐久联合创新试验室揭牌成立
    11月27日,英斯特朗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结构耐久联合创新试验室揭牌仪式。Instron 集团总裁 Mark Thibeault、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王志勇及福田汽车工程研究院技术总监兼福田汽车试验中心主任张立博、福田系统部件试验所高级经理陈世栋出席活动,共同见证两大企业强强联手,推动汽车结构耐久科技创新和行业发展。 福田汽车的试验室测试中心成立于2007年,经历四个阶段建设发展,目前已形成相对完整的测试流程、体系和标准。在2023年X实验室项目建设完成后,其研发测试能力已达到国内商用车的领先水平。Instron 在2020年福田汽车X试验室结构耐久测试设备项目中承担了多立柱轮耦合试验台、MAST 振动台、12通道零部件试验台以及中央油源系统的建设工作。目前该项目已成功通过验收,可开展12吨整车级别的道路载荷模拟试验,MAST 多轴振动试验(发动机悬置、座椅等),驾驶室7通道道路模拟试验,悬架、车架、板簧多通道道路模拟试验,车架和传动轴扭转疲劳试验。实验覆盖范围、设备性能和迭代精度均为国际领先水平。Instron 在项目建设中不仅交付了性能优异的测试系统,且其本地团队从地基建设、场地布局到设备调试,都展示出了极强的项目管理能力。福田汽车相关部门对此给予了广泛认可和高度肯定,并授予 Instron “2022/2023年度优秀供应商”称号。结构耐久联合创新试验室承担着用户道路与试验场道路载荷谱的关联及工况研究,也是 CAE 结构强度仿真的基础,更标志着 Instron 与福田汽车在结构耐久测试领域的深度合作。双方将共同探索、助力未来汽车科技的腾飞,以联合试验室为平台,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汽车结构耐久领域的发展。关于 Instron作为广泛认可的结构耐久疲劳设备制造商,Instron 在结构耐久性测试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从简单的单一部件的单轴试验,到各种结构件的复杂多轴试验、系统级别的迭代模拟试验,再到被动安全碰撞模拟试验,Instron 能够为用户提供全套完整的测试解决方案。Instron 结构测试部门最早可追溯到成立于 1881 年的德国 CARL SCHENCK 公司,距今已有 142 年的光辉历史。其在为世界知名汽车公司提供测试服务和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关于福田汽车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中国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商用车企业。福田汽车于2021年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首个销量突破千万辆的商用车企、中国首个千万级“双自主”商用车企,也是全球突破千万销量用时最短的商用车企,2023年4月福田汽车销量突破1100万辆。海外累计出口79.5万辆,连续12年位居中国商用车出口第一,产品覆盖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
  • 科学岛团队研制高性能金属减振器助力“陆地探测四号01星”实现高分辨探测
    8月1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携载“陆地探测四号 01星”成功发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研制的高阻尼孪晶型金属减振器作为关键减振件应用于“陆地探测四号 01星”,助力对陆资源调查监测。 此前,该减振器已应用在 “高分七号”卫星和“ 5米光学卫星 02星”上。 “陆地探测四号01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陆地探测四号星座计划中的首颗星,是全球首颗全天候、高时间分辨率、宽视场的高轨、高分辨率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与传统低轨SAR卫星、光学卫星相比,“陆地探测四号01星”可将高轨观测重访周期短、成像幅宽大等优势与微波观测不受气候限制(全天候)、不受光照限制(全天时)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对我国本土及周边区域进行全天候、全天时的观测,满足防灾、减灾与地震监测、国土资源勘察以及海洋、水利、气象、农业、环保、林业等行业的应用需求。   针对“陆地探测四号01星”中高精度定轨加速度计在轨服役中遭受的低频、微振动干扰问题,固体所高阻尼材料研究团队在葛庭燧院士发现并提出的晶界内耗研究基础上,基于“高密度孪晶界面运动耗能”的高阻尼材料设计原理,研制了兼有金属刚性和橡胶高阻尼特性的微振动抑制敏感型减振合金,并与航天五院总体部合作,成功将其研制为高精密加速度计用低频、微振动抑制敏感的减振构件,实现对低频振动能的抑制高于99%,创新性地拓展了高阻尼合金的航天应用范围。   2015年1月,固体所同航天五院总体部合作开展了高分卫星微振动减振效应研究。2018年1月,“陆地探测四号01星”用高阻尼减振构件研制任务正式启动。近5年来,经过多次的方案论证、优化,研究团队突破了材料减振性能、高低温适应性、表面防腐处理等关键指标及工艺技术难题,最终研制出各项性能指标及空间环境适应性均优于技术要求的材料及产品。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研制测试材料、阻尼构件共计300余件,实现产品初样、正样一次性交付,建立了完善的材料工艺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有效地保证了减振器服役性能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一致性,保障了航天任务的顺利完成。   未来,研究团队还将在轻质、高强韧、极低温、宽温域、宽频谱等方面开展新型高阻尼材料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持续为我国航天及民用减振降噪领域做出努力和贡献。交付的高性能金属减振器
  • 河南安阳中石化汽油锰超标98倍 上万汽车受损
    4月18日的周末,又一批因在中石化加油站加油导致车辆出现故障的车主们上门理赔,中石化安阳分公司的员工们因此忙碌不已。由于这批车主没有加油凭证,中石化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甄别情况。   即使是那些已经初步完成理赔的车辆,隐患也依然存在。   安阳一位车主李琦(化名)对本报记者表示,“对于车辆因此红色汽油导致的部件受损问题,目前中石化也还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   红色汽油之罪?   4月15日下午,中石化安阳分公司大楼前停着几十辆不同厂牌的汽车,但毗邻大楼的加油站却生意冷清。   这些先后到达的车主到此并非为了加油。在办公大楼二楼的会议室内,七八位车主正在拿着身份证、车辆行驶证等复印件以及4S店开出的检测单,等着中石化开出相应单据,然后再去4S点修理车辆。   另外一些车主则试图找中石化领导讨个说法。在副经理办公室里,一场争论正在进行。   “如果你们给开具一份证明,证明车辆部件受到腐蚀并非中石化汽油造成,我现在就走。”一位车主取出在4S店修理车辆时从气门部分取出的积碳残垢,一边向这位副经理展示,一边激动的说。   对于这位副经理而言,自红色汽油门发生后,他已多次遇到这样上门要说法的车主。据他回忆,就在4月15日早晨,有愤怒的车主甚至要求中石化买下其受损的一辆价值10万元左右的汽车。   但由于检测结果尚未正式对外公布,在座的副经理没能给出正面的回答。   对于这样的局面,安阳车主李琦并不觉得奇怪。“现在的人已经比较少了。4月初的时候,每天都有车主围堵加油站和大楼的。”李琦说。   在致电数家4S店后,记者得知,仅奇瑞一家就有500辆左右的汽车因同样的故障报修,北京现代则超过了1000辆。这批患上“车瘟”的故障车辆表现出类似的症状:发动机声音刺耳,部分部件被腐蚀,车辆抖动,排气管喷出红色浑浊液体,严重的会出现死火现象。   据了解,由于河南省是乙醇汽油示范推广省份,安阳市市面上出售的主要是燃料乙醇掺混量为10%的汽油,其价格也较北京地区低――4月14日前为每升6.28元,涨价后则是每升6.53元。   但此次的乙醇汽油却和以往并不相同。李琦保留了部分从油箱里抽出的汽油,这些汽油呈红色。   “以前一直加的也是乙醇汽油,但一般都是透明的青色,这次的红色汽油让人觉得很不正常。”李琦说。   新乡、焦作等安阳周边地区也出现了类似问题。其中,新乡市在去年年底就出现了类似问题。   新乡市北京现代4S店售后部经理李鸿昱对外表示,北京现代总部的检验结果是送检的样本汽油中锰含量大幅超标。送检的样品汽油中,锰含量超过9.8%,是正常含量的98倍。严重超标的锰造成发动机内活塞连杆、活塞环等部件的严重腐蚀。   赔偿责任   这起在产品升级过程中发生的红色汽油门,是中石化在香港死火门事件后又一次质量事故。   4月初,中石化河南安阳分公司在安阳市电视台发表了公开声明,表示在国II乙醇汽油向国III乙醇汽油过渡期间,公司向汽油中添加了环保添加剂,现在车辆出现的问题是过渡期间的正常现象。解决方案是,保修期外需自费的车辆,由安阳分公司指定的厂家处理。清理后将根据清洗前清箱数量或最后一次加油数量免费补油。   由于一直持加油卡加油,李琦成为了第一批顺利理赔的车主中的一员。   但这个过程依然让他感觉痛苦——加油站之间推来推去,理赔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可执行的标准,甚至连免费补油的单据也是一张并不严谨的盖章手写纸条。   没有加油凭证的车主要痛苦的多。若要获得理赔,需要先通过中石化的甄别,否则可能一分钱补偿都拿不到。   另外,由于零部件受到腐蚀,这些车辆的后续补偿依然是一个问题。目前,中石化对此尚无统一的认定程序。   李琦表示,他的车在清洗油路后没有再出现抖动的情况,可发动机的声音依然较大,但这部分责任已经很难再找到承担的对象。   在中石化安阳分公司大楼内,车主黄赞(化名)一再对中石化工作人员表示,希望中石化也能赔偿他的丰田花冠受损部件更换费用。   在几番交涉后,中石化给出的意见是,“如果4S店认定是我们的汽油导致的部件受损,你再来找我们。”   反之,这个过程对中石化公司而言,同样痛苦。   记者在翻阅了数位车主的检修单后发现,每笔维修费用约为1000元——这意味着中石化此次的直接损失就超过了1000万元。   随着事情的逐步明朗,中石化的善后态度变得积极起来。   中石化表示,“已经组成调查组,省公司主要领导亲赴安阳,在前期组织有关专家赴现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责成安阳石油分公司主动邀请当地工商局和技术监督局对油品进行抽样检验,同时将邀请车友代表和关注此事的网友、媒体记者对抽检过程进行监督,最终调查结果待专家及权威机构拿出意见后及时公布。如果调查落实下属企业确实存在内部管理问题,将对有关责任人问责。”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已有一位中石化安阳分公司经理向总部作出了书面说明。”
  • 汽车振动与噪声和汽车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建设计划论证
    2010年6月27日,受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委托,吉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在长春对依托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建设的汽车振动与噪声和汽车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计划进行了可行性论证。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吉林省科技厅有关负责同志以及依托单位的领导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专家组听取了实验室建设计划汇报,进行了实地考察。专家组认为,该实验室围绕振动噪声、可靠耐久、安全舒适、系统集成四个研究方向开展研究,致力于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舒适、高耐久、高安全、低噪声”自主产品开发和基础共性与应用技术研究,目标定位准确,符合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实验室建设计划合理可行,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该实验室的建设计划,并建议实验室进一步完善面向汽车行业开放和联合的措施。   依托企业和转制院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是科技部落实《规划纲要》,建设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该实验室是吉林省首个获批建设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建设将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