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盐碱地土壤检测

仪器信息网盐碱地土壤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盐碱地土壤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盐碱地土壤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盐碱地土壤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盐碱地土壤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盐碱地土壤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盐碱地土壤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盐碱地土壤检测相关的论坛

  • 【“仪”起享奥运】宁夏回族自治区盐碱地专题调查工作顺利完成

    今年以来,为全面摸清盐碱地资源状况,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壤普查办组织自治区农发中心、遥感调查院和平罗县、惠农区、贺兰县等17个盐碱地普查县(区)工作人员,高质高效完成了全区盐碱地遥感解译、野外核查、盐碱地外业调查采样和内业测试化验工作,顺利完成全区盐碱地专题调查工作。  此次盐碱地专题调查工作,累计开展盐碱地遥感人工目视解译3.34万平方公里,野外核查150余人次,春季积盐窗口期复采表层土壤样点715个,盐碱土壤测试化验7800余项,形成阶段性成果,为全区及各县(市、区)编制盐碱地专题调查成果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  下一步,自治区土壤普查办将组织专家和技术支撑单位加快推进全区盐碱地专题调查成果编制汇总工作,高质量编制全区盐碱地综合利用规划方案,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 中关村众信土壤修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关于《煤基固废人造土壤基质用于盐碱地修复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等2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煤基固废人造土壤基质用于盐碱地修复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土壤 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编制小组已完成起草工作,按照《中关村众信土壤修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现公开征求意见,请相关单位认真研究,填写“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反馈表”,于2024年9月25日前,以电子邮件方式反馈至以下联系人。涉及修改重要技术指标时,应附上必要的技术数据,逾期未复函的按无异议处理。 联系人:高杰 电话:18910796692 邮箱:china_soil@163.com 中关村众信土壤修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24年9月6日 https://www.ttbz.org.cn/ueditor/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煤基固废人造土壤基质用于盐碱地修复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pdf https://www.ttbz.org.cn/ueditor/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编制说明-《煤基固废人造土壤基质用于盐碱地修复技术规范》(1).pdf https://www.ttbz.org.cn/ueditor/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征求意见反馈表-《煤基固废人造土壤基质用于盐碱地修复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1).docx https://www.ttbz.org.cn/ueditor/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土壤 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征求意见稿).pdf https://www.ttbz.org.cn/ueditor/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编制说明.pdf https://www.ttbz.org.cn/ueditor/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url=https://www.ttbz.org.cn/upload/file/20240912/6386177475284510734054184.docx]征求意见反馈表-《土壤 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征求意见稿)》.docx

  • 【转帖】中国科学家成功培育新基因“抗盐植物”有望改良盐碱地

    [size=3]把盐碱地变成良田沃土,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离现实又近了一大步。华东师范大学夏涛教授带领的课题组,通过基因改组技术创造了一种新的“钠氢逆向转运蛋白”,转入并表达这种新基因的植物,能够在高盐环境下正常生长。该项成果目前已经申请了中国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PCT专利,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生物化学杂志》在线发表。据介绍,植物在盐碱地上不容易生长的原因,是因为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和养料,也会把盐碱成分运输到整个植物体。如果吸收到体内的盐碱成分浓度过高,植物就会死去。如何培育能够在盐碱地上正常生长的植物,特别是培育高耐盐性的转基因工程植物,是进行盐碱地改良的根本出路,也是目前国际学术界的研究重点。 [/size]

  • 【分享】土壤盐碱化

    又称土壤盐渍化或土壤盐化。   土壤盐碱化(soil salinization)   土壤中可溶性盐类随水向表层移动并积累下来,而使可溶性盐(如石膏)含量超过0.1%或0.2%的过程。   土壤中盐分的主要来源是风化产物和含盐的地下水。灌溉水含盐和施用生理碱性肥料也可使土壤中盐分增加。土壤盐碱化后,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增大,土体通气性、透水性变差,养分有效性降低,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  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二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 不利影响  1、土壤板结与土壤肥力下降。2、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   防治:治理盐碱地的措施有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种稻、防渗等);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种、轮作、间种套种等);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和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四个方面。由于每一措施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 【求助】请教测定盐碱地土壤指标

    河口盐沼地区土壤在长期海水淹渍的情况下,测定哪些土壤理化指标可以反映水淹对土壤的影响。由于专业限制,对土壤不太了解,还请各位专业人士指教!

  • 【世界环境日】青海省2023年度土壤普查工作基本完成

    近日,2023年省内28个县开展了20737个表层样点普查任务,启动了全省44个县1357个剖面样点普查任务。截至目前,2023年度任务共完成外业调查与采样21226个,完成率96%;制备样品22954件,完成率86%;流转至检测实验室22235件,检测完成并上传平台15481件,完成率70%。土壤作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基础,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通过土壤普查查明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查清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状况,是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严守耕地红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自普查工作启动以来,青海省深刻认识开展土壤普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主动入位,积极作为。全省第三次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样点共37341个,其中,表层样点35955个,剖面样点1386个,涉及农用地约6.66亿亩。2022年三普试点期开展采样996个(其中剖面样点29个,表层样点967个),盐碱地普查专题1948个。按照国务院“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一年收尾”的工作安排,2022年试点,2023至2024年全面铺开,2025年进行成果汇总、验收、总结。到2024年6月底前,青海将完成盐碱地外业调查采样、内业测试化验和西宁市市级成果汇交汇总工作;8月底前,将全面完成全省所有样点外业调查采样、样品制备和内业测试化验工作;9月底前,将全面完成省级盐碱地专题成果汇交汇总工作;12月底前,将基本完成县级成果编制。今年是土壤普查工作开展的关键年,时间紧、任务重,青海将采取省土壤普查办负总责,市州县各司其职,严选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的方式来推进。同时,将高标准完成外业调查与采样、样品制备和内业测试化验、严格落实质量控制措施、加快推进盐碱地专题调查、及时形成普查成果、严格做好各项招标工作等六项工作,对标国家要求,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压实责任强化组织领导,合力推动土壤普查工作走深走实。

  • 【“仪”起享奥运】青海天峻:给全县土壤做“体检”

    [font=&][size=16px]6月15日,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县71个盐碱地普查任务全面完成,草地和林地样点的表层土壤混合样品采集重点推进。[/size][/font]  据了解,此次土壤普查工作于6月4日正式开展。需要完成表层样点采样958个(包括盐碱地样点71个),其中草地样点943个、林地样点15个。截至目前,已完成采样点220个(其中盐碱地71个),项目总体进度23%。根据安排,整体工作将在今年9月完成。  土壤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对天峻县林地、草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的“全面体检”。  “查清全县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土壤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真实准确掌握县域各地区土壤质量、性状和利用现状等基础数据,是为优化农牧业生产布局、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天峻县农牧水利和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周琨说。

  •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高质高效推进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是遵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次土壤“全面体检”,是一次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各地方高度重视,各部门积极推动,普查工作取得积极进展。[b]扎实抓好普查试点县成果形成。[/b]目前,已在88个县开展试点工作,布设外业调查采样点8.8万个,采集样品93540份,形成测试化验数据252.3万条。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制定了试点县土壤普查成果清单,明确了各类成果形成方法及质量验收要求。充分利用普查数据,既形成了土壤类型、土壤属性图件及文字报告等传统成果,摸清农用地障碍因素为因地制宜改土培肥服务,也形成了土壤农业利用适宜性评价、耕地质量评价、土特产优化布局评价等成果,为优化土特产种植布局、盐碱地综合利用、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供重要依据,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同时,细化了县级土壤普查成果验收方法与标准,强化专家指导,确保各地产出专业化、实用化的好成果。[b]完成全部土壤普查样点布设。[/b]充分利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以及多样化遥感影像等信息资料,根据土壤三普试点县成果形成情况,围绕土壤普查更多为生产服务目标。由国家层面统一布点后经各地校核认定完成了全部样点布设,今年新布设约267万个外业调查采样点,其中表层样点约260万,剖面样点约7万。在耕地、园地、林地、草地上分别布设了198万、36万、18万和15万个样点。[b]全面铺开全国土壤普查。[/b]各地各级均成立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建了3000余名专家组成的技术队伍,累计培训超过17万人次。全力加快普查采样和检测化验,截至12月12日,完成外业调查采样166.3万个,约占全部样点的62%,整体完成年度采样过半目标。完成样品制备55.7万个,样品检测5.4万个。同步推进盐碱地土壤、土特产品区土壤、土壤生物等专题调查,与试点期间重点区域盐碱地调查相衔接,按照应查尽查的原则,在普查任务县优先安排盐碱地土壤采样、化验等工作;对1100多个县(市、区)的1800多个土特产品开展土壤调查;对31个省(区、市)开展典型土壤生物调查。[b]加强质量控制与考核。[/b]土壤三普的全程质量控制从靠技术规程规范、靠作业人员资质、靠专家技术指导、靠工作平台管控、靠同步监督抽查等“五靠”入手,在各环节做到全程控制、源头控制、前端控制、同步控制等“四控”。通过狠抓各环节质量把关和各主体责任落实,构建了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要形成哪些成果?

    [b]数据成果。[/b]全国土壤类型、土壤理化和典型区域生物性状指标数据清单,土壤退化与障碍因子,特色农产品区域等专题调查土壤数据,适宜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面积数据等。[b]图件成果。[/b]全国土壤类型图,土壤养分图,土壤质量分布图,耕地酸化、盐碱化等退化土壤分布图,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图,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土壤专题调查图等。[b]文字成果。[/b]土壤三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全国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报告,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质量报告,东北黑土地、盐碱地、酸化耕地等耕地改良利用、特色农产品区域土壤特征等专项报告等。  [b]数据库成果。[/b]土壤性状数据库、土壤退化和障碍数据库、土壤利用等专题数据库。[b]样品库成果。[/b]标准化、智能化的国家级和省级土壤样品库、典型土壤剖面标本库等。

  •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什么时间完成?

    [color=#000000]2022年,启动土壤三普工作,完成技术规程制订、工作平台构建、外业采样点规划布设及培训宣传等工作,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若干个县开展全面试点。对重点区域开展盐碱地调查,完成全面盐碱地普查。[/color][color=#000000]2023-2024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开展普查,2024年底前完成全部外业采样和内业化验等工作,初步建成省级土壤普查数据库与样品库。[/color][color=#000000]2025年,完成省级普查成果汇总、验收,初步建成国家级数据库、样品库,形成全国耕地质量报告和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报告等,汇总形成全国土壤普查各类成果。[/color]

  •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什么时间完成?

    [b]按照“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一年收尾”的时间安排进度有序开展。[/b][font=&][size=16px][/size][/font][font=&][size=16px][/size][/font]2022年,启动土壤三普工作,完成技术规程制订、工作平台构建、外业采样点规划布设及培训宣传等工作,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若干个县开展全面试点。对重点区域开展盐碱地调查,完成全面盐碱地普查。2023-2024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开展普查,2024年底前完成全部外业采样和内业化验等工作,初步建成省级土壤普查数据库与样品库。2025年,完成省级普查成果汇总、验收,初步建成国家级数据库、样品库,形成全国耕地质量报告和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报告等,汇总形成全国土壤普查各类成果。

  • 怎样测试土壤氮磷钾及合理科学的施肥

    盐碱地必备,沿海地带,长期被盐碱地影响作物生长的地方必需品。适用于适用于农资经营、肥料生产、农技服务、农机推广、个人种植(大棚,瓜果蔬菜,大田等农作物),园林、花卉、农林院校等单位。一、可检测内容:1、土壤中 氮、磷、钾、有机质和酸碱度,可溶性含盐量以及腐殖酸的含量。2、植株中 氮、磷、钾、有机质和酸碱度。3、肥料中 氮、磷、钾、有机质和酸碱度,可溶性含盐量以及腐殖酸的含量。二、特点:1、采用微型电脑芯片,集成化设计,操作简单。2、测试精度高,数据稳定。3、液晶大屏幕显示,汉字提示引导操作。一目了然。4、自动校准,自动存储。可以升级。5、内置70种农作物生长所需养分量。6、通电既可使用,无需预热,节约能源。7、同时测试、存储9个样品。9、精美铝合金外壳,抗数据,降低测试成本。8、可以车载,使用方便震性好,使用寿命十年以上。10、可按当地情况设定作物品种、作物产量、肥料品种,自动计算出施肥量。11、可打印出 检测项目、样品含量、作物种类、肥料品种等相关信息。三、性能指标波长范围:*红光650nm(带宽型)*蓝光440nm(带宽型)相对偏差:*硫酸铜 ±2 RU*重铬酸钾 ±6 BU*含盐量 ±5%*酸碱度 ± 0.1pH*含盐量测试范围: 0.01% 抗震性:合格所用电源:1、交流电:220V (室内照明电均可)2、直流电:9V-12V 3、连接汽车点烟器即可使用

  • 【“仪”起享奥运】信息技术支撑土壤三普成果形成研讨会在京召开

    为全力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形成工作,近日,信息技术支撑土壤三普成果形成研讨会在京召开。针对信息与数字技术支撑成果形成的新阶段、新要求及省市级成果形成的紧迫性,与会专家就数字化成果平台和数据成果质量、省市级属性制图方法、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图件编制和土壤普查数据管理办法等内容展开讨论;提出进一步优化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依托数据质检软件提高数据质检效率、夯实县级成果质量提升省市级成果形成的水平、尽快印发土壤三普数据管理办法等建议。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做好土壤三普成果形成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为高质量推进土壤三普提供技术支撑。  会议由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组织,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有关单位专家参加。

  • 土壤也要做“体检”?江苏“土壤三普”工作正加速推进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而耕地的土壤质量如何,则要用一次“全身体检”来说话。自2022年启动并开展试点,目前,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已进入全面铺开阶段。根据国务院部署,土壤三普将于2024年11月底完成全部外业调查采样,2025年形成普查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于1958年和1979年开展全国土壤普查。四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土壤三普作为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重点对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开展调查。如何为土壤做“体检”,要查哪些项目?记者跟随土壤普查工作人员,探索“土壤体检”中的秘密。[img]https://sghimages.shobserver.com/img/catch/2024/03/26/ae168652-61cc-46bf-b2c2-9b3b00c9800f.jpg[/img]走进田间地头,“挖掘”土壤的变迁故事初春之时,苏北大地仍处于乍暖还寒的时节。大清早,记者跟随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的土壤普查队员开车奔赴当日第一个土壤采样地点——连云港市赣榆区墩尚镇小东关村。车辆穿过田间小路,停在距离普查点几百米的农耕路边。外业调查,即野外作业,是通过挖掘土壤剖面、采集土壤样品的方法来了解土壤空间变化规律。“外业调查不是对地表的每一寸土壤进行调查,而是用一个采样点的土壤性状代表类似的一片区域,可分为表层采样和剖面采样。今天在小东关村,进行的是剖面采样工作。”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冯文立向记者介绍。采样点位于一片嫩绿的麦田之中,前一天的一场雨,让用于采样的深1.2米剖面积聚了一夜的雨水。用抽水泵处理后,土壤中不断渗出的泥水还是溅上了土壤普查队员的胶鞋和裤腿。时常在田间地头奔忙的研究人员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小插曲”,与辛苦的工作日常相伴的是严格的标准化外业调查采样环节。“剖面样品采集分为几个步骤,首先要进行点位踏勘、做好前期功课,确定好点位后,就要来到现场挖掘剖面并拍照记录。采样过程中,还要根据土壤发生学原理将土壤剖面划分为各个发生层,对每一层的土壤样品进行采集。”冯文立解释。对于采集到的土壤样品,如何定性是关键。不仅要通过眼看、手搓、比对专业色卡,来仔细确认土壤样品的质地、斑纹、颜色,也要和农户们询问地块的种植、施肥状况,“种了什么庄稼,这两年收成如何?”“肥料有哪几种?分别施了多少斤?”对于这些问题,队员们一一进行了详细记录。[img]https://sghimages.shobserver.com/img/catch/2024/03/26/eb7f58cf-707f-469f-bfdc-5e4f790d0d86.jpg[/img]小东关村外业调查现场采完土壤样本,已是中午一点,采样人员们对于土壤的定性也有了初步的讨论结果。“在二普中,小东关村点位的土壤被鉴定为‘盐土’,随着几十年来的自然恢复和人为改造,目前的土壤已经变成了‘潮土’,同时因为多年种植水稻,土壤肥力、土壤结构也有所改变。”随此次外业调研团队一起来到现场的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黄标告诉记者,摸清了土壤“家底”,未来就能够因地制宜选择合理利用土壤、保护土壤的方法。不仅在农业方面,电力部门也可以参考土壤含盐量,确定电线、管道等设施的保护方式。“土壤三普”工作开展以来,省地调院团队已奔赴全省8个区县,完成了3000多个表层样点、近60个剖面样点的调查与采集工作。外业调查采样的高效开展,离不开技术支撑。曾经要靠罗盘仪找采样点位,现在利用卫星图片等遥感资料就能获取地面景观信息,采用规则算法选定采样点。同时,“土壤三普”采用了统一的国家级土壤普查工作平台系统,每个点位有自己的“身份证”,详细记录调查采样、样品流转和质量控制的过程,工作人员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更新信息。“以往我们在开展土壤样品采样时,通过填报传统纸质表格记录,往往会造成信息错漏、逻辑错误等问题,现在有了这个采样工作系统,极大提高了信息填报准确性和效率。”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华明向记者介绍。[img]https://sghimages.shobserver.com/img/catch/2024/03/26/0a9d1fce-4c19-43d5-9608-79ee50462e82.jpg[/img]检测速度大幅提升,科学仪器助力内业调查内业测试化验是土壤三普数据的重要来源。通过外业调查采集到的土壤样品,将会流转到全国具有资质的检测实验室进行进一步检测。在实验室里,检测人员对土壤样品的有机质、酸碱度、水溶性盐、重金属含量等多项指标进行测试化验,为后期开展土壤质量状况和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分析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位于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的制备室里,工作人员正在熟练地进行土壤样品制备,为满足不同的检测需求,土壤样品被加工至不同粒径,再根据粒径被筛选分装到不同的容器,最后流转到检测实验室开展40多个项目的检测。[img]https://sghimages.shobserver.com/img/catch/2024/03/26/703e4c73-4c62-41ba-906d-b2f26909e9ac.jpg[/img]位于江苏省地调院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olor][/url]室内业检测中,土壤的理化性状是直接反映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是一项“重头戏”。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olor][/url]室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室,几台大型检测设备正在安静地运转着。江苏省地调院测试所副所长李明介绍,[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color][/url]、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这两项设备都已经运用于土壤样品的有效态元素、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等一系列指标检测中。同为理化性状指标,含量范围也千差万别,如土壤中的钾元素含量能达到3%。而一些有效态项目,如有效硼,在一公斤的土壤中,可能仅有零点几毫克,与常见元素差了十万倍。“对于有些理化性状指标,过去多采用化学分析方法,一个人可能要花一天时间才能手工检测完50个土壤样品,而使用仪器分析可以同时检测出一个样品中多项元素的含量,50份样品仅仅是大约一小时的工作量。”李明说。土壤三普作为一次土壤的“全面体检”,检测指标和日常相比也变得更加繁杂,江苏省农业厅耕地质量处处长阎海伦介绍,“相比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调查项目,三普的调查项目更为全面,除了要调查成土环境和土壤利用信息外,针对采集的表层样点和剖面样点,分别要测试化验一系列的土壤指标。针对表层样点,检测30余个指标;针对剖面样点,调查40余个指标。除此之外,三普还开展了前两次土壤普查中没有涉及的土壤生物调查。”“在土壤三普的前期试点调查中,我们发现近几十年来耕地建设占用、水田改旱地、旱地改水田、耕层浅薄化、施肥不合理等现象非常普遍,很多土壤的性状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顺华告诉记者。“比如,沿海地区大量的盐碱荒地被改为水田后,很多原有的盐碱土变成了水稻土。又比如,苏南区域城市建设占用耕地的现象尤为明显,二普时有的土壤,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常熟原有很多土壤肥力高的‘鳝血土’,但现在已经不多见了。”“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特点和显现出的问题,可以针对性地发展土壤改良技术,比如易涝的开深沟排水,不易灌溉的山地丘陵土壤可用于建设果园、茶园……土壤普查的结果,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种植业结构调整、土特产品产区的优化布局都至关重要。”杨顺华说。普查成果加快形成,交出坚实“土壤答卷”“目前,江苏土壤普查工作进展良好,进度处于全国前列。”阎海伦表示,截3月18日,平台显示全省已完成外业调查采样67480个,进度为99%,剩余的550个样点主要为正处于盐碱地采样季节的盐碱地样点;已完成样品制备66062个,进度为90%;已完成样品检测13474个,进度为20%。阎海伦介绍,综合看,土壤二普与三普总体目标虽一致,都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但在普查背景、具体目标、调查内容、调查方式等方面还是存在不同的地方。“此次土壤三普中,我省采用‘政府+市场+科研院校+基层农技人员’组织推进机制,形成政府部门管理、市场主体承担、科研院校支撑、基层农技人员参与的合力推进方式。再就是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国家建立统一的普查工作平台,用以汇集信息数据、强化调查质量控制等。也正是调查方式的变化,使得此次土壤普查较第二次普查的时间大大缩短。”阎海伦表示。仪征市耕地质量管理站站长王长松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全国土壤普查工作, “我刚毕业不久就参加了‘二普’工作,没想到在快退休时又有幸参加了‘三普’。”对于三普在二普基础上的改进,他深有感触。“当年参与‘二普’时,许多操作都是从基层开始摸索,之后上级部门再逐步完善。但‘三普’中,一开始就有很好的顶层设计作为指导,地方根据总体要求开展调查,且引入了许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土壤三普的相关成果也在加快形成,并已经得到有效应用。自2022年起,江苏在徐州新沂、盐城大丰、南通海安、泰州泰兴、扬州仪征、苏州太仓和昆山等7个试点县开展了省市县三级联动试点普查。作为最早开展土壤普查工作的试点县之一,土壤普查成果已经在仪征市的土壤上“开花结果”。茶产业是仪征市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仪征绿杨春”是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眼下正值栽种茶苗的关键时期,仪征正在对部分茶田进行土地深耕、修整梯坎、改种换植。“借助土壤三普试点的机会,我们在规定任务外新增了茶园土壤调查,为后续更好地开展普查成果应用提供依据。”王长松介绍。茶叶适合种在哪里?可以在哪里扩大茶园产业?这些都是普查团队调研的课题,也是政府部门、投资商关心的问题。“根据普查结果,仪征市开发了含有中微量元素的茶叶专用肥,示范效果很好。”王长松说。“下一步,我省三普的结果数据,将用于多个层面的农事指导。三普成果中的土壤类型图、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等信息,将有利于我们更具针对性地开展耕地质量建设,更好地助力优化农业种植布局,优化优质和特色农产品布局,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对于我省盐碱地的专题评价等信息,也将促进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尤其是盐碱地的综合利用。”阎海伦表示,土壤三普的成果,将为因地制宜开展种植、施肥、改土、治理、养地等提供精准指导,为江苏谱写一份更加坚实的“土壤答卷”。

  • 【实战宝典】土壤三普的时间安排和计划是什么?

    [font=黑体][b]解答:[/b][/font] [font=宋体]土壤三普自[/font]2022[font=宋体]年启动工作,利用[/font]4[font=宋体]年的时间对我给的土壤资源利用情况和土壤现状进行普查,按照“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一年收尾”的时间进度安排有序开展,“十四五”期间全部完成普查工作,形成普查成果报国务院。具体时间安排如下:[/font]2022[font=宋体]年开展土壤三普试点工作:出台普查通知,建立组织机构,全面动员部署,印发工作方案和技术规程,构建普查工作平台,校核完善土壤二普形成的土壤分类图,完善普查底图,完成外业采样点位布设。在[/font]31[font=宋体]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font]80[font=宋体]个以上县开展试点,验证和完善土壤三普技术路线、方法及技术规程,健全工作机制,培训技术队伍。启动并完成盐碱地普查工作。[/font]2023—2024[font=宋体]年全面开展土壤三普工作:开展多层级技术实训指导,分时段完成外业调查采样和内业测试化验,强化质量控制,开展土壤普查数据库与样品库建设,形成阶段性成果。[/font][font=宋体]([/font]1[font=宋体])开展技术实训指导。组织普查技术专家对土壤三普工作平台应用、调查采样、测试化验、数据汇总等,分级分类分层次开展技术实训指导、质量控制等。[/font][font=宋体]([/font]2[font=宋体])组织外业调查采样。各省份组织专业队伍,依靠县级支持,依据统一布设样点,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在农闲空档期开展外业实地调查和采样,实时在线填报相关信息,按相关规范科学储运、分发样品至测试单位和存储单位。[/font]2024[font=宋体]年[/font]11[font=宋体]月底前完成全部外业调查采样工作。[/font][font=宋体]([/font]3[font=宋体])组织内业测试化验。测试化验机构按照统一检测标准、检测方法,开展样品测试化验,实时在线填报测试结果。[/font]2024[font=宋体]年底前完成全部内业测试化验任务。[/font][font=宋体]([/font]4[font=宋体])组织抽查校核。根据工作进展,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专家组分别开展外业调查采样、内业测试化验等核心环节的抽查校核工作,并根据抽查校核结果开展补充完善工作。[/font]2025[font=宋体]年形成土壤三普成果:国家级和省级组织开展土壤基础数据、土壤剖面调查数据和标本、土壤利用数据的审核、汇总与分析。绘制专业图件,撰写普查报告,形成数据、文字、图件、数据库、样品库等普查成果并与有关部门等共享。完成全国耕地质量报告和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报告,以及黑土地、盐碱地、酸化耕地改良利用等专项报告,全面总结普查工作。[/font]2025[font=宋体]年上半年,完成普查成果整理、数据审核,汇总形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基本数据;下半年,建成土壤普查数据库与样品库,完成普查成果验收、汇交与总结,形成全国耕地质量报告和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报告。[/font]

  • 【实战宝典】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font=黑体][b]解答:[/b][/font][font=宋体]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国发【[/font]2022[font=宋体]】[/font]4[font=宋体]号)相关要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的对象为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波分未利用的土壤。其中,林地、草地重点调查与食物生产相关的土地,未利用地重点调查与可开垦耕地资源相关的土地,如盐碱地等。[/font][font=宋体]普查内容为土壤性状、类型、立地条件、利用状况等。其中,性状普查包括野外土壤表层样品采集、理化和生物性状指标分析化验等;类型普查包括对主要土壤类型的剖面挖掘观测、采样化验等;立地条件普查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利用状况普查包括基础设施条件、植被类型等。[/font][font=宋体]土壤三普主要形成一下成果:[/font]1.[font=宋体]数据成果。形成全国土壤类型、土壤理化和典型区域生物性状指标数据清单,土壤退化与障碍因子,特色农产品区域等专题调查土壤数据,适宜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面积数据等。[/font]2.[font=宋体]数字化图件成果。形成分类普查成果图件,主要包括全国土壤类型图,土壤养分图,土壤质量分布图,耕地酸化、盐碱化等退化土壤分布图,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图,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土壤专题调查图等。[/font]3.[font=宋体]文字成果。形成各类文字报告,主要包括土壤三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全国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报告,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质量报告,东北黑土地、盐碱地、酸化耕地等耕地改良利用、特色农产品区域土壤特征等专项报告等。[/font]4.[font=宋体]数据库成果。形成集土壤普查数据、图件和文字等国家级、省级突然三普数据库,主要包括土壤性状数据库、土壤退化和障碍数据库、土壤利用等专题数据库。[/font]5.[font=宋体]样品库成果。形成标准化、智能化的国家级和省级土壤样品库、典型土壤剖面标本库。[/font]

  • 摸清土壤家底,为耕地做次“全身体检”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而耕地的土壤质量如何,则要用一次“全身体检”来判断。自2022年启动并开展试点,目前,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已进入全面铺开阶段。根据国务院部署,土壤三普将于2024年11月底完成全部外业调查采样,2025年形成普查成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于1958年和1979年开展全国土壤普查。40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土壤三普作为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重点对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开展调查。  如何为土壤做“体检”,要查哪些项目?记者跟随土壤普查工作人员,探索“土壤体检”中的秘密。  [b]走进田间地头,“挖掘”土壤的变迁故事[/b]  初春之时,苏北大地仍处于乍暖还寒的时节。大清早,记者跟随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的土壤普查队员开车奔赴当日第一个土壤采样地点——连云港市赣榆区墩尚镇小东关村。车辆穿过田间小路,停在距离普查点几百米的农耕路边。  外业调查,即野外作业,是通过挖掘土壤剖面、采集土壤样品的方法来了解土壤空间变化规律。“外业调查不是对地表的每一寸土壤进行调查,而是用一个采样点的土壤性状代表类似的一片区域,可分为表层采样和剖面采样。今天在小东关村,进行的是剖面采样工作。”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冯文立向记者介绍。  采样点位于一片嫩绿的麦田之中,前一天的一场雨,让用于采样的深1.2米剖面积聚了一夜的雨水。用抽水泵处理后,土壤中不断渗出的泥水还是溅上了土壤普查队员的胶鞋和裤腿。  时常在田间地头奔忙的研究人员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小插曲”,严格的标准化外业调查采样环节一步也不能疏漏。“剖面样品采集分为几个步骤,首先要进行点位踏勘、做好前期功课,确定好点位后,就要来到现场挖掘剖面并拍照记录。采样过程中,还要根据土壤发生学原理将土壤剖面划分为各个发生层,对每一层的土壤样品进行采集。”冯文立解释。  对于采集到的土壤样品,如何定性是关键。不仅要通过眼看、手搓、比对专业色卡,来仔细确认土壤样品的质地、斑纹、颜色,也要向农户们询问地块的种植、施肥状况,“种了什么庄稼,这两年收成如何?”“肥料有哪几种?分别施了多少斤?”对于这些问题,队员们一一进行了详细记录。  采完土壤样本,已是下午一点,采样人员对于土壤的定性也有了初步的讨论结果。“在二普中,小东关村点位的土壤被鉴定为‘盐土’,随着几十年来的自然恢复和人为改造,目前的土壤已经变成了‘潮土’,同时因为多年种植水稻,土壤肥力、土壤结构也有所改变。”随此次外业调研团队一起来到现场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黄标告诉记者,摸清了土壤“家底”,未来就能够因地制宜选择合理利用土壤、保护土壤的方法。“体检结果”不仅用于农业,电力部门也可以参考土壤含盐量,确定电线、管道等设施的保护方式。  土壤三普工作开展以来,省地调院团队已奔赴全省8个区县,完成了3000多个表层样点、近60个剖面样点的调查与采集工作。外业调查采样的高效开展,离不开技术支撑。曾经要靠罗盘仪找采样点位,现在利用卫星图片等遥感资料就能获取地面景观信息,采用规则算法选定采样点。  同时,土壤三普采用了统一的国家级土壤普查工作平台系统,每个点位有自己的“身份证”,详细记录调查采样、样品流转和质量控制的过程,工作人员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更新信息。“以往我们在开展土壤样品采样时,通过填报传统纸质表格记录,往往会造成信息错漏、逻辑错误等问题,现在有了这个采样工作系统,极大提高了信息填报准确性和效率。”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华明向记者介绍。  [b]检测速度大幅提升,科学仪器助力调查[/b]  内业测试化验是土壤三普数据的重要来源。通过外业调查采集到的土壤样品,将会流转到全国具有资质的检测实验室进行进一步检测。在实验室里,检测人员对土壤样品的有机质、酸碱度、水溶性盐、重金属含量等多项指标进行测试化验,为后期开展土壤质量状况和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分析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的制备室里,工作人员正在熟练地进行土壤样品制备,为满足不同的检测需求,土壤样品被加工至不同粒径,再根据粒径被筛选分装到不同的容器,最后流转到检测实验室接受40多个项目的检测。  内业检测中,土壤的理化性状是直接反映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是一项“重头戏”。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olor][/url]室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室,几台大型检测设备正在安静地运转着。江苏省地调院测试所副所长李明介绍,“[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color][/url]、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这两项设备都已经运用于土壤样品的有效态元素、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等一系列指标检测中。”  同为理化性状指标,含量范围也千差万别,如土壤中的钾元素含量能达到3%。而一些有效态项目,如有效硼,在一公斤的土壤中,可能仅有零点几毫克,与常见元素差了10万倍。“对于有些理化性状指标,过去多采用化学分析方法,一个人可能要花一天时间才能手工检测完50个土壤样品,而使用仪器分析可以同时检测出一个样品中多项元素的含量,50份样品仅仅是大约一小时的工作量。”李明说。  土壤三普作为一次土壤的“全面体检”,检测指标数量比常规调查更为全面,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耕地质量处处长阎海伦介绍,“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相比,三普的调查内容更为详细,除了要调查成土环境和土壤利用信息外,针对采集的表层土壤样品和剖面土壤样品,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异,分别要测试化验一系列不同的土壤指标。比如,针对林地和草地剖面样,需要检测土壤容重、机械组成等17项指标,而针对耕地和园地剖面样,则需要检测43项指标。除此之外,三普还开展了前两次土壤普查中没有涉及的土壤生物调查。”  “在土壤三普的前期试点调查中,我们发现近几十年来耕地建设占用、水田改旱地、旱地改水田、耕层浅薄化、施肥不合理等现象非常普遍,很多土壤的性状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顺华告诉记者,“比如,沿海地区大量的盐碱荒地被改为水田后,很多原有的盐碱土变成了水稻土。又比如,苏南区域城市建设占用耕地的现象尤为明显,二普时有的土壤,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常熟原有很多土壤肥力高的‘鳝血土’,但现在已经不多见了。”  “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特点和显现出的问题,可以针对性地发展土壤改良技术,比如易涝的开深沟排水,不易灌溉的山地丘陵土壤可用于建设果园、茶园……土壤普查的结果,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种植业结构调整、土特产品产区的优化布局都至关重要。”杨顺华说。  [b]普查成果加快形成,交出坚实“土壤答卷”[/b]  “目前,江苏土壤普查工作进展良好,进度处于全国前列。”阎海伦表示,截至3月18日,平台显示全省已完成外业调查采样67480个,进度为99%,剩余的550个样点主要为正处于盐碱地采样季节的盐碱地样点;已完成样品制备66062个,进度为90%;已完成样品检测13474个,进度为20%。  阎海伦介绍,综合看,土壤二普与三普总体目标虽一致,都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但在普查背景、具体目标、调查内容、调查方式等方面还是存在不同的地方。  “此次土壤三普中,江苏省采用‘政府+市场+科研院校+基层农技人员’组织推进机制,形成政府部门管理、经营主体承担、科研院校支撑、基层农技人员参与的合力推进方式。再就是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国家建立统一的普查工作平台,用以汇集信息数据、强化调查质量控制等。调查方式的变化,使得此次土壤普查较第二次普查的时间大大缩短。”阎海伦表示。  仪征市耕地质量管理站站长王长松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我刚毕业不久就参加了‘二普’工作,没想到在快退休时又有幸参加了‘三普’。”对于三普在二普基础上的改进,他深有感触。“当年参与‘二普’时,许多操作都是从基层开始摸索,之后上级部门再逐步完善。但‘三普’中,一开始就有很好的顶层设计作为指导,地方根据总体要求开展调查,且引入了许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土壤三普的相关成果也在加快形成,并已经得到有效应用。自2022年起,江苏在徐州新沂、盐城大丰、南通海安、泰州泰兴、扬州仪征、苏州太仓和昆山等7个试点县(市)开展了省市县三级联动试点普查。  作为最早开展土壤普查工作的试点县之一,土壤普查成果已经在仪征市的土壤上“开花结果”。茶产业是仪征市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仪征绿杨春”是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产品,眼下正值栽种茶苗的关键时期,仪征正在对部分茶田进行土地深耕、修整梯坎、改种换植。“借助土壤三普试点的机会,我们在规定任务外新增了茶园土壤调查,为后续更好地开展普查成果应用提供依据。”王长松介绍。  茶叶适合种在哪里?可以在哪里扩大茶园产业?这些都是普查团队调研的课题,也是政府部门、投资商关心的问题。“根据普查结果,仪征市开发了含有中微量元素的茶叶专用肥,示范效果很好。”王长松说。  “下一步,江苏省三普的结果数据,将用于多个层面的农事指导。三普成果中的土壤类型图、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等信息,将有利于我们更具针对性地开展耕地质量建设,更好地助力优化农业种植布局,优化优质和特色农产品布局,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对于江苏省盐碱地的专题评价等信息,也将促进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尤其是盐碱地的综合利用。”阎海伦表示,土壤三普的成果,将为因地制宜开展种植、施肥、改土、治理、养地等提供精准指导,为江苏谱写一份更加坚实的“土壤答卷”。

  •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要形成哪些成果?

    [b][color=#000000]数据成果。[/color][/b][color=#000000]全国土壤类型、土壤理化和典型区域生物性状指标数据清单,土壤退化与障碍因子,特色农产品区域等专题调查土壤数据,适宜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面积数据等。[/color][b][color=#000000]图件成果。[/color][/b][color=#000000]全国土壤类型图,土壤养分图,土壤质量分布图,耕地酸化、盐碱化等退化土壤分布图,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图,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土壤专题调查图等。[/color][b][color=#000000]文字成果。[/color][/b][color=#000000]土壤三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全国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报告,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质量报告,东北黑土地、盐碱地、酸化耕地等耕地改良利用、特色农产品区域土壤特征等专项报告等。[/color][b][color=#000000]数据库成果。[/color][/b][color=#000000]土壤性状数据库、土壤退化和障碍数据库、土壤利用等专题数据库。[/color][b][color=#000000]样品库成果。[/color][/b][color=#000000]标准化、智能化的国家级和省级土壤样品库、典型土壤剖面标本库等。[/color]

  • 【分享】土壤盐碱化和土壤盐渍化的区别

    盐渍化是指水灌地由于盐分积聚而缓慢恶化的过程。当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时,形成盐 据专家介绍,土壤的盐渍化是由于强烈的蒸发积盐在地表形成的盐碱土。具体到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大致有两方面因素导致土地盐渍化。 一方面由于自然条件导致土地盐渍化。由于河西走廊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在地下水浅埋地段,地下水中的盐分随着蒸发而不断向地表迁移聚集。同时由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矿化程度控制着土壤盐分的分布,因此,水文地质条件成为盐渍化形成的决定性条件。在相同埋深条件下,高矿化水分布区盐渍化程度较重;在不同埋深条件下,埋深是盐渍化分布的主要因素,水位埋深越浅,矿化度越高,盐渍化程度越重。这是走廊平原原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地盐渍化。目前许多地方大量开垦荒地,利用高矿化地下、地表水资源灌溉,最典型的如民勤一带开采高矿化度水灌溉,使土地不断积累盐分,逐渐发生盐渍化。同时在三大水系流域,灌溉方式仍为大水漫灌,在排泄不畅时引起地下水位上升,耕地不同程度产生盐渍化。 土壤盐碱化:在平原形成的过程中,河流水体中有大量的盐分存留在了平原成土母质和地下水的水体中,加之成土母质颗粒细密,造成地下水排水不畅且埋深浅,在蒸发作用下,地下浅层水经毛细管输送到地表被蒸发掉,毛细管向地表输水的过程中,也把水中的盐分带到地表,水被蒸发后,盐分就留在了地表及地面浅层土壤中,这样积累的盐分多了,又没有足够的淡水稀释并将其排走,就形成了土壤盐碱化。

  • 土壤普查和土地调查有什么不同?

    [b] 一是范围不同。[/b]土壤三普对象是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其中,林地、草地中突出与食物生产相关的土地,未利用地重点调查与可开垦耕地资源潜力相关的土地,如盐碱地等。调查面积约为陆地国土的76%。国土三调对象是我国陆地国土。[b] 二是目的不同。[/b]土壤三普目的是查明全国土壤类型及分布,全面查清土壤资源现状和变化趋势,掌握土壤质量、土壤健康等基础数据,实现对土壤的“全面体检”。国土三调目的是全面查清某一时间节点全国土地资源数量及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利用状况基础数据。[b] 三是内容不同。[/b]土壤三普是对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土壤类型、土壤立地条件、土壤利用情况等的普查。国土三调是对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等的调查。[b] 四是方法不同。[/b]土壤三普是调查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挖掘土壤剖面、采集分层土样,分析化验土壤理化性状等,是三维立体式调查。国土三调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利用类型图基础上,通过遥感影像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判读,实地调查核实变化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是二维平面式调查。

  • 土壤三普常见技术问题答疑手册发布 讨论了这些仪器和方法

    近期,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家技术指导组,对试点期间各地反馈的关于平台应用、外业调查采样、内业样品制备与检测等问题进行梳理总结与分析研判,初步形成常见技术问题答疑手册,第1期共139问。其中,答疑手册第三部分专门就样品检测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解释,包括制样器具选择、样品前处理的步骤、相关的标准方法以及所使用的仪器等,包括[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color][/url]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olor][/url]法、X 射线衍射法、火焰光度法等。仪器信息网摘录部分如下:102.国家层面是否统一制样器具的类别、材质和型号?答:《土壤样品制备与检测技术规范(试行)》中 2.4 对样品制备所需工具和材质已做明确要求,承担样品制备任务 的实验室应结合本省任务安排及实际情况,确定相应样品制 备器具。103.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平台上样品制备的起止时间如何界定?答:一般样品和剖面样品的制备起止时间为粗磨开始和粗磨结束。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制备起止时间为风干开始和风干结束。104.1 mm 土壤样品如何细磨?答:按照《土壤样品制备与检测技术规范(试行)》中 2. 6.1“一般样品制备”有关要求,采用四分法或多点取样法,在 送检样品中分取约 50g 样品(具体数量依据相关检测方法要 求),用木辊或在瓷(玛瑙)研钵中研磨,使之全部过 1 mm 样品筛,用于速效钾、缓效钾等指标检测。105.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盐基有多种方法,是否需要根据土壤样品酸碱性来选择不同方法进行样品检测?酸性土壤、中性土壤、石灰性土壤如何界定?答:按照《土壤样品制备与检测技术规范(试行)》规 定,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盐基等土壤样品检测,应根据土 壤样品酸碱性选择对应的检测方法。依据《中国土壤》(中 国农业出版社,1998),pH7.5 为碱性土壤,pH 6.5~7.5(包含 6.5 和 7.5)为中性土壤。106.有效态铁、锰、铜、锌检测方法为《土壤有效态 锌、锰、铁、铜含量的测定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浸提法》(NY/T 890-2004),该标准适用范围为 pH6 的土壤,pH6 的土壤。《土壤分析技术规范》(第二版)(中国农业出 版社,2006)引用了该标准,并明确 pH6 的土壤也可参照使用。经内业技术组专家研究确定,NY/T 890-2004 标准适用于所有土壤有效态锌、锰、铁、铜含量的测定。107.全氮检测方法为《土壤检测第 24 部分:土壤全氮的测定自动定氮仪法》(NY/T 1121.24-2012),其中样品前 处理规定了“6.3.1 不包括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消煮”“6.3.2 包 括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消煮”两种方法,如何选择?答:鉴于土壤样品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很低,对土壤全氮量的测定结果影响很小,经内业技术组专家研究确定, 除含硝态氮高的土壤外,其余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土壤样品 可采用标准中不包括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方法进行全氮检 测样品前处理。 108.《土壤样品制备与检测技术规范(试行)》规定耕 地园地、林地草地总磷均可用《森林土壤磷的测定》(LY/T 1232-2015)检测,但该标准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的具体步骤。答:《森林土壤磷的测定》(LY/T 1232-2015)条款3. 2 酸溶法明确待测液中磷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或电感耦合等离 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鉴于该标准没有明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操作分析步骤,检测实验室应编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全磷的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方法验证, 经省级三普办审核批准后,可以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全磷。 109.按照《固体废物金属元素的测定[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olor][/url]法》(HJ 766-2015)和《固体废物 22 种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HJ 781-2016)检测 镉(Cd)、铬(Cr)、铜(Cu)、锰(Mn)、钼(Mo)、镍(Ni)、 铅(Pb)、锌(Zn)、铁(Fe)、铝(Al)、钙(Ca)、镁(Mg), 对是检测土壤试样的浸出液还是检测土壤试样,前处理如何操作?答:本次土壤普查借鉴的固体废物检测标准均是检测土壤试样而非检测土壤试样的浸出液。其中,使用《固体废物 22 种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HJ 781-2016)的方法可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双氧水,微 波消解法”,也可采用“盐酸+硝酸+高氯酸+氢氟酸,电热板消解法”进行前处理。使用《固体废物金属元素的测定[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olor][/url]法》(HJ 766-2015)可采用“盐酸+硝酸+氢 氟酸+双氧水微波消解法”进行前处理,若通过验证能满足本 方法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要求,也可以使用电热板等其他消解法进行前处理110.《土壤样品制备和检测技术规范(试行)》中未写明土壤矿物、凋萎系数检测具体方法。 答:《土壤样品制备与检测技术规范(试行)》和第三次 全国土壤普查内业检测培训教材中规定了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凋萎系数采用压力膜(板)法,并明确了具体操作步骤和有关要求,土壤矿物测定采用 X 射线衍射法。112.《土壤分析技术规范》(第二版)中比重计法测定机械组成过程繁琐、精度不高,是否可探索建立吸管法使用粒度分布仪测定方法,或使用《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 的测定》(LY/T 1225-1999)方法检测?答:《土壤样品制备与检测技术规范(试行)》规定土壤 机械组成测定采用《土壤分析技术规范》(第二版)吸管法 和比重计法,两种方法均可用于土壤机械组成的检测。《土 壤样品制备与检测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的检测方法主要采用标准方法或权威方法,且经过专家多次研讨确定,在方法未经大量试验验证前不得随意改变。《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LY/T 1225-1999)土壤质地分类与颗 粒分级采用美国制,与现有技术规范规定不一致。115.碳酸钙检测用非水滴定法检测,最终结果是否转换为以碳酸钙计? 答:《土壤分析技术规范》(第二版)中非水滴定法测定 结果是以 CO2计,此次三普土壤样品测定结果以碳酸钙含量计。117.林地草地盐碱荒地中交换性盐基总量测定方法仅有《森林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测定》(LY/T 1244-1999),该方法明确规定适用于酸性和中性,对于碱性土壤是否适合? 答:对于碱性森林土壤(石灰性土壤或盐渍化土壤), 不能采用《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LY/T 1244-19 99),因为该标准采用乙酸铵交换-容量法会溶解石灰性土 壤碳酸钙中游离钙离子,导致交换性盐基总量大于阳离子交 换量。鉴于碱性森林土壤的交换性盐基总量目前尚未有明确 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建议采用《石灰性土壤交换性盐基 及盐基总量的测定》(NY/T 1615-2008)方法测定交换性盐 基总量。118.交换性盐基总量中交换性钠含量较低,采用火焰光度法测定结果稳定性较差、检出限高,建议补充交换性钾、交换性钠、交换性钙、交换性镁 ICP 法测定方法。答:目前没有 ICP 法测定交换性盐基离子标准,应按照 《土壤样品制备与检测技术规范(试行)》规定方法检测。119.部分土壤样品中硝酸盐含量较高,本次阴离子只测定碳酸根、碳酸氢根、硫酸根、氯根,造成水溶盐阴阳离子不平衡,水溶盐总量和离子总量不平衡该如何解决?答:本次普查水溶盐的测定主要针对盐碱地,盐碱地土壤所含的可溶盐主要是钠、钙、镁的氯化盐或硫酸盐和碳酸盐及重碳酸盐。土壤水溶性盐分组成测定按照《森林土壤水 溶性盐分分析》(LY/T 1251-1999)标准操作,该标准规定用离子加合法将阴阳离子总量相加进行计算水溶性离子总量,同时对全盐量与水溶性离子总量之间的允许偏差进行了规定。来源:仪器信息网

  • 【分享】不毛之地上的绿色神话

    称盐碱地为不毛之地是再恰当不过的,PH值达到10甚至12以上的土壤,已长不出任何农作物。在东北松嫩平原西部就有373万公顷的盐碱化土地,是世界三大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由于区域内独特的地貌条件、气候条件、地下水水位以及其含盐量等因素作用,尤其是近几十年人为因素的干扰,盐碱地面积增加,盐碱化程度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吉林的浙商们却将目光对准了这片不毛之地,在他们的改造下盐碱地变成了良田。  本报记者于莹洁  一次神奇之旅  跟随吉林省浙江商会会长、吉林省吉喆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缪明伟驱车前往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时,正值秋季,沿途的庄稼大都到了收获时节,一片丰收景象。再往西走,地貌却发生了巨大变化。大片灰白色的盐碱地渐渐呈现,车轮飞驰而过,扬起阵阵风沙。除了一些杂草和一丛丛矮小的向日葵,这片盐碱地上什么农作物都没有,一派荒凉。行至长岭县北正镇时,一处特殊的景观引起记者的注意,那是一片破旧的土墙,当地村民说,那里曾经住着86户村民,曾经叫做北正镇后二十五村。由于此处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专家认为已不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于是长岭县民政部门已于2000年将这86户、303口居民全部搬迁安置到了其它乡镇,现在后二十五村的建制已不存在,这片荒凉的土墙是后二十五村的遗址,又被称为长岭县的“楼兰古国”。该区域土壤的PH值平均为10.37,盐碱化最严重的区域甚至达到12以上。  继续前行,记者不由得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片绿油油的稻田映入眼帘,稻穗已近成熟,“含蓄”地低下了头。缪明伟下车来到这片稻田前,用手摘下一颗稻粒,扒出里面白色的米粒放在嘴里,随即露出欣慰的笑容:“看来,今年要丰收了!”  这片水稻田就是吉林省浙江商会会长企业——吉林省吉喆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长岭县设立的“吉林——浙江盐碱地生态农业产业区”中的试验田。在这里,除了稻田旁的少量碱块,已看不出盐碱地的痕迹。今年,他们一共种植了180公顷的有机水稻,每公顷的产量能达到1万公斤以上。除此之外,还有300公顷的其它农作物。这一技术成熟后,这些原本已废弃的土地将带来可观的收益。  另外,昼夜温差大的盐碱地使其稻田的地温、水温比一般的稻田地高出2℃至3℃,形成了有利于水稻生长的自然环境,水稻吸收营养充分,成熟度高,口感极佳。  缪明伟告诉记者,长岭县以及白城地区的大安市、乾安县、通榆县和松原地区的前郭县等12个市县都属于松嫩平原,其中土壤盐碱化面积占总面积1/4以上,而且有进一步扩大加重之趋势。但松嫩平原的盐碱地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这里土地平坦,适宜大型农机作业;其次地广人稀,地权问题比较简单,容易规划大规模的现代化农场;这一地区的纬度也适宜生长高品质农作物,如果有合适的盐碱地改良技术配以先进的生产模式,这些盐碱地资源就会变成不可多得的农业资源。  对市场商机一向嗅觉敏感的浙商,这一次将发展的目光放在了这片不毛之地上,以缪明伟为首的几位浙商决定改造这片盐碱地,发展现代农业,书写绿色神话。“浙江人就是敢为天下先,投资自然就有风险,这次,我选择了一个死角,已经做好了颗粒无收的准备。我逆向思维地想,现在不能再一步步地来,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如果梦想变成了现实,我还有什么不可以做?”缪明伟说。  带着这种信念,2008年年末,缪明伟带着一队人马进驻松原市长岭县北正镇后二十五村。2009年,他们在这里的重度盐碱地上进行了200公顷水稻和甜高粱综合种植试验,当年试验获得成功。2009年8月21日,随着“吉林——浙江盐碱地生态农业产业区”筹备揭牌仪式在长岭县举行,吉林浙商已经在吉林省西部广袤的盐碱地上找到了发展大规模现代化农业的有效途径。  2009年年末,在经过半年跟踪考察和专家论证后,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肯定了吉林省吉喆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后二十五村盐碱地改良的技术和模式,并授予吉林省吉喆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国际生态安全盐碱地治理示范基地”。今年,该实验区由吉林省吉喆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按重建后二十五村做规划并进行大规模治理和开发。他们的一期目标是:投资30亿元,将吉林省松原市全部荒废的重度盐碱地改造成不反弹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记者随手拾起盐碱地上的一个碱土块,握在手中坚硬无比,这样的土壤又是怎样种出庄稼的呢?吉林省吉喆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改良盐碱地主要是采用由他们自主研发的盐碱地生物有机调节肥。这种肥料可以有效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物理特性,增强土壤的透气性,降低土壤的板结度,打破土壤原有的分子链结构以降低PH值,PH值在9.5以上的盐碱地,三年可彻底改良成黑土地。  改造盐碱地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在这里,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牲口使。天苍苍,野茫茫,空旷的大地上,你简直待不了两分钟,因为风沙特别大。我特别佩服我们的工人,我们要求每天从早8点干到晚4点,但他们都自觉地从早4点干到晚8点。因为他们觉得,开发这里的盐碱地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将盐碱地改造好了,人生价值就不同凡响了。”缪明伟说。

  • 土壤普查和土地调查有什么不同?

    [b][color=#000000]一是范围不同。[/color][/b][color=#000000]土壤三普对象是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其中,林地、草地中突出与食物生产相关的土地,未利用地重点调查与可开垦耕地资源潜力相关的土地,如盐碱地等。调查面积约为陆地国土的76%。国土三调对象是我国陆地国土。[/color][b][color=#000000]二是目的不同。[/color][/b][color=#000000]土壤三普目的是查明全国土壤类型及分布,全面查清土壤资源现状和变化趋势,掌握土壤质量、土壤健康等基础数据,实现对土壤的“全面体检”。国土三调目的是全面查清某一时间节点全国土地资源数量及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利用状况基础数据。[/color][b][color=#000000]三是内容不同。[/color][/b][color=#000000]土壤三普是对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土壤类型、土壤立地条件、土壤利用情况等的普查。国土三调是对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等的调查。[/color][b][color=#000000]四是方法不同。[/color][/b][color=#000000]土壤三普是调查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挖掘土壤剖面、采集分层土样,分析化验土壤理化性状等,是三维立体式调查。国土三调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利用类型图基础上,通过遥感影像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判读,实地调查核实变化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是二维平面式调查。[/color][color=#000000]土壤三普与国土三调相互衔接,土壤三普需要用国土三调形成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来编制工作底图,土壤三普成果可推动土地利用类型布局的优化,为确定特色农产品规划布局、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地治理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color]

  • 土壤肥料养分检测仪在农业中行业应用有哪些

    土壤肥料养分检测仪在农业中行业应用有哪些

    [size=16px]  土壤肥料养分检测仪在农业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农民和农业专业人员更好地管理土壤和作物,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以下是一些土壤肥料养分检测仪在农业中的应用领域:  土壤分析与评估: 检测仪可以测量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电导率、微量元素含量等,为农民提供土壤的详细分析数据,帮助他们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和适宜作物种植情况。  养分管理: 检测仪可以精确测量土壤中的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含量,帮助农民合理施肥,避免养分过剩或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施肥方案制定: 基于土壤分析结果,检测仪可以为农民提供个性化的施肥建议和方案,根据具体土壤条件作物需求进行施肥,实现精准施肥,减少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土壤改良: 检测仪可以帮助农民监测土壤的盐碱化程度以及重金属污染等问题,为土壤改良提供指导,选择合适的改良措施,提高土壤质量。  作物健康监测: 通过检测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可以及早发现作物可能存在的营养不良问题,采取措施防止作物生长受到抑制。  环境保护: 合理使用肥料可以减少农田径流中的营养物质流失,从而减少对周围水体的污染。检测仪可以帮助农民控制施肥量,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科研和教育: 土壤肥料养分检测仪也在农业科研和教育领域得到应用。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这些仪器进行土壤养分变化的长期监测,以及探究不同施肥策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健康的影响。  总之,云唐土壤肥料养分检测仪在农业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农民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也有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发展。[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301642513140_1417_6098850_3.jpg!w690x690.jpg[/img][/size]

  • 【讨论】拿什么拯救被污染的土壤?

    【讨论】拿什么拯救被污染的土壤?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1/201011091615_258415_1611705_3.jpg林嘉騋委员建议,实施土壤修复工程,全面开展土壤污染防治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1/201011091612_258408_1611705_3.jpg图为我国高油大豆的主产区——黑龙江省北安市。资料图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1/201011091613_258409_1611705_3.jpg图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资料图片核心阅读: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很多人对东北的基本认知都来源于这首传唱已久的歌曲。  但是,由于土壤污染等原因,东北黑土带土壤质量开始下滑,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部分土壤甚至变薄、板结。  东北黑土带的土壤污染现象并非个例,近年来,我国土壤污染尤其是耕地污染越来越严重,直接威胁到我国的粮食食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6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壤污染防治活动,目前取得初步成效。  按照环境保护部的部署,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已经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国环境报记者 张黎  “我们用占世界8.06%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42%的人口是非常了不起的奇迹,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无情地吞噬着宝贵、难以再生的耕地。”这是出席“两会”的政协委员林嘉騋的感慨。  他在提案中指出,我国耕地的土壤质量呈下降趋势,土地污染尤其是耕地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事故对中国耕地资源的破坏时有发生,实施土壤修复工程,提高耕地质量,已成为离弦的箭,蓄势待发。  土壤质量日趋恶化  目前,我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严重下降,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已降到1%,明显低于欧美国家2.5%~4%的水平。  同时,土壤中养分不平衡,缺钾,少微量元素,氮过剩。我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约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20%~30%的耕地氮养分过量。  此外,耕地退化,保水保肥的能力也不断下降。  林嘉騋强调,我国的土地污染尤其是耕地污染越来越严重。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  在农村,我国规模化养殖场每年畜禽粪便和污水排放总量超过200亿吨,但90%以上没有污染处理设施。未被利用的化肥、农药和随意排放的畜禽粪便、污水,通过地表径流、土壤渗滤等途径,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土壤污染及质量下降。  多年来,工业“三废”的无序排放和污水灌溉面积的急剧扩大,导致我国重金属污染面积超过3万亩。  使用方法不当造成严重后果  近些年来,我国化肥用量连年猛增,上世纪50年代末,全国施用化肥1万吨,而2007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为5107万吨,50年增加了5100倍。  林嘉騋指出,我国占世界8%的耕地却消费了世界35%的化学肥料,单位耕地面积的化肥投入量是世界平均用量的2.8倍。  农药使用过多、利用率低加重了耕地污染。我国现在仍普遍采用每公顷600升以上的大水量粗雾喷洒法,而发达国家已逐步采用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法以及静电喷雾法等先进喷洒技术,施液量逐步降低到5升/公顷以下,静电喷雾法甚至仅需1.5升/公顷以下的药液。我国农药有效利用率只有10%~30%,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平均水平。  此外,在农村使用地膜是有效的增产措施,但是由于回收和清除不利,已逐渐成为“白色污染”。它引起土地板结,严重影响土地的透气透水性,阻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降低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大力实施土地改良工程  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环境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参考消息》曾有报道指出:在种子变得越来越优良的同时,全球的土壤却越变越糟,人们开始忍饥挨饿,科学家们说,如果要把这个世界从全球粮食危机中解救出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改良土壤。  为此,林嘉騋建议,土地改良工程能将沙漠改造为良田,在盐碱地、干热河谷进行农业种植,复垦废弃矿山以增加耕地面积。科学施用土壤改良剂能快速培肥地力,如将10%的中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田使其单产提高10%,相当于新增耕地1300万亩,从而解决我国的耕地安全和粮食食品安全重大问题。  土壤修复剂在变沙漠为良田、改造中低产田、废弃矿山复垦、改良土壤提高产量,盐碱地、荒山、荒坡、滩涂、石漠化土地利用改造等方面都大有用武之地,为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大力推广实施土壤修复工程项目。  全面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与此同时,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依旧不能忽视,正如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2010年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强调的那样:要开展土壤污染修复试点,抓紧编制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综合治理重金属超标土地。  我国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壤污染防治活动,并在全国开展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活动,以摸清中国当前土壤污染的现状。  环境保护部于2008年6月发布的《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10年,全面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基本摸清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初步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编制完成国家和地方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初步构建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律法规等管理体系框架;编制完成土壤环境安全教育行动计划并开始实施,公众土壤污染防治意识有所提高。  到2015年,基本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出台一批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律法规,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土壤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土壤环境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土壤环境保护监管能力明显增强,公众土壤污染防治意识显著提高;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科学研究深入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土壤质量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农产品安全、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而且关系到一国国土资源环境的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受污染的土壌能慢慢恢复它本来的面目,尽管这个过程,是艰难而复杂的。关于土壤的污染,一直和我们息息相关,你如何看待?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