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无菌接管机

仪器信息网无菌接管机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无菌接管机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无菌接管机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无菌接管机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无菌接管机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无菌接管机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无菌接管机相关的解决方案。

无菌接管机相关的论坛

  • 【分享】无菌制剂质量风险

    无菌制剂质量风险控制和验证技术概念:无菌药品是要求没有活体微生物存在的药品,也就是法定药品标准中有无菌检查项目的药品。 最终灭菌的无菌药品分类: 非最终灭菌的无菌药品[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22720]无菌制剂质量风险[/url]

  • 【讨论】无菌室怎样猜能算的上无菌

    1、洁净室(无菌室)要符合规范要求:无菌室应采光 良好、避免潮湿、远离厕所及污染区。面积一般不超过10m2,不小于5m2;高度不超过2.4m。由1—2个缓冲间、操作间组成(操作间和缓冲间的门不应直对),操作间和缓冲间之间应具备灭菌功能的样品传递箱。在缓冲间内应有洗手盆、毛巾、无菌衣裤放置架及挂钩、拖鞋等,不应放置培养箱和其他杂物;无菌室内应六面光滑平整,能耐受清洗消毒。墙壁与地面、天花板连接处应呈凹弧形,无缝隙,不留死角。操作间内不应安装下水道。 无菌操作室应具有空气除菌过滤的单向流空气装置,操作区洁净度100级或放置同等级别的超净工作台,室内温度控制18—26℃,相对湿度45%—65%。缓冲间及操作室内均应设置能达到空气消毒效果的紫外灯或其他适宜的消毒装置,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Pa,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大于10Pa。无菌室内的照明灯应嵌装在天花板 内,室内光照应分布均匀,光照度不低于300lx。缓冲间和操作间所设置的紫外线杀菌灯(2—2.5w/m3),应定期检查辐射强度,要求在操作面上达40uw/m2。不符合要求的紫外杀菌灯应及时更换。 2、建立使用登记制度在登记册中可设置以下项目内容:如使用日期、时间、使用人、设备运行状况、温度、湿度、洁净度状态(沉降菌数、浮游菌数、尘埃粒子数 )、报修原因、报修结果、清洁工作(台面、地面、墙面、天花板、传递窗、门把手)、消毒液名称等。3、建立使用标准操作规范(SOP)并严格管理:SOP内容至少要有以下几点: (1)规定净化系统使运转时间要求每次实验前应开启净化系统使运转至少1h以上,同时开启净化台和紫外灯。 (2)物品进入洁净室(无菌室)基本要求:凡进入洁净室(无菌室)的物 品必须先在第一缓冲间内对外部表面用消毒剂消毒灭菌,再经物流缓冲间、传递窗1h以上,及无菌空气吹干后送入无菌室。注意带纤维、易发尘物品不得带进净化实验室。无菌室内固定物品不得任意搬出。 (3)人员进入洁净室(无菌室)要求:实验人员进入洁净室(无菌室)不得化妆、带手表、戒指等首饰;不得吃东西、嚼口香糖。应清洁手后进入第一缓冲间更衣,同时换上消毒隔离拖鞋,脱去外衣,用消毒液消毒双手后戴上无菌手套,换上无菌连衣帽(不得让头发、衣等暴露在外面),戴上无菌口罩。然后,换或是再戴上第二副无菌手套,在进入第二缓冲间时换第二双消毒隔离拖鞋。再经风淋室30s风淋后进入无菌室。 (4)温湿度观察要求:观察温度计、湿度计上显示的温湿度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并作为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在案。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寻找原因,及时报修和及时报告实验室主管,并将报修原因和结果记录归档。 (5)沉降菌落计数与浮游菌测定要求:在每次实验同时,对操作室和层流台做微生物沉降菌落计数,将结果记录在使用登记本上,并作为实验环境原始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上。每周1次,或在无菌检查等必要时,在每次实验同时对操作室和净化台进行浮游菌测定,将结果记录在使用登记本上,并作为实验环境原始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6)消毒要求:无菌室每周和每次操作前用0.1%新洁尔灭或2%甲酚液或其他适宜消毒液(常用消毒剂的品种有:5—20倍稀释的碘伏水溶液、0.1%新洁尔灭溶液、1:50的84消毒液、75%乙醇溶液、3%碘酒溶液、5%石炭酸(来苏儿)消毒溶液、2%戊二醛水溶液、尼泊金乙醇消毒液(处方:对羟基苯甲酸甲酯21.5g;对羟基苯甲酸丙酯8.6g,75%乙醇10ml)等,所用的消毒剂品种与使用要进行有效性验证方可使用,并定期更换消毒剂的品种)擦拭操作台及可能污染的死角,方法是用无菌纱布浸渍消毒溶液清洁超净台的整个内表面、顶面、及无菌室、人流、物流、缓冲间的地板、传递窗、门把手。清洁消毒程序应从内向外,从高洁净区到低洁净区。逐步向外退出洁净区域。然后开启无菌空气过滤器及紫外灯杀菌1—2h,以杀灭存留微生物。在每次操作完毕,同样用上述消毒溶液擦拭工作台面,除去室内湿气,用紫外灯杀菌30min。 (7)其他要求:如遇停电,应立即停止实验,离开无菌室。关闭所有电闸。重新进入无菌室前至少开启机房运转1h以上。4、洁净度检查的要求与方法:无菌室在消毒处理后,无菌试验前及操作过程中需检查空气中菌落数,以此来判断无菌室是否达到规定的洁净度,常有沉降菌和浮游菌测定方法。 (1)沉降菌检测方法及标准:以无菌方式将3个营养琼脂平板带入无菌操作室,在操作区台面左、中、右各放1个;打开平板盖,在空气 中暴露30min后将平板盖好,置32.5℃士2.5℃培养48h,取出检查,3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平均小于1个。 (2)浮游菌检测方法及标准:用专门的采样器,宜采用撞击法机制的采样器,一般采用狭缝式或离心式采样器,并配有流量计和定时器,严格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并定时校检,采样器和培养皿进入被测房间前先用消毒房间的消毒剂灭菌,使用的培养基为营养琼脂培养基或药典认可的其他培养基。使用时,先开动真空泵抽气,时间不少于5min,调节流量、转盘、转速 。关闭真空泵,放入培养皿,盖上采样器盖子后调节缝隙高度。置采样口采样点后,依次开启采样器、真空泵,转动定时器,根据采样量设定采样时间。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置32.5℃士2.5培养48h,取出检查,浮游菌落数平均不得超过5个/m3。 每批培养基应选定3只培养皿做对照培养。 无菌操作台面或超净工作台还应定期检测其悬浮粒子,应达到100级(一般用尘埃粒子计数仪)检测,并根据无菌状况必要时置换过滤器。5、定期进行洁净度再验证:定期(每季度、半年、1年)或当洁净室设施发生重大改变时,要按国家标准GB/T16292-16294-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进行洁净度再验证,以确保洁净度符合规定,保存验证原始记录,定期归档保存,并将验证结果记录在无菌室使用登记册上,作为实验环境原始依据及趋势分析资料。并定期对洁净室的环境检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了解洁净室设施环境质量的稳定状况及变化趋势,决定是否有必要修订相应的警戒和纠偏限度。6、定期更换新的紫外灯管、更换净化系统的初效、中效、高效头:定期(至少每年1次)更换新的紫外灯管,以确保紫外灯管灭菌持续有效。并同时在使用登记本上做好更换记录,定期归档保存。至少2年1次,或按洁净度验证实际情况,定期更换初效、中效、高效头。以确保净化系统的功能持续有效,并同时在使用登记本上做好更换记录,定期归档保存。7、使用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人员的走动或活动:平时实验室内应尽可能减少人员的走动或活动,同向洁净室的门要关闭或安装自动闭门器使其保持关闭状态。8、洁净度不符合规定时立即停止使用:发现洁净度不符合规定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寻找原因,彻底清洁、必须经洁净度再验证符合规定后,才再使用,并同时将情况记录在无菌室使用登记册上,定期归档保存。9、对进入的外来人员或维修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非微生物室检验人员不得进入洁净室(无菌室),对必须进入的外来人员或维修人员要进行指导和监督。10、洁净室(无菌室)的日常管理:建立安全卫生值日制度,一旦发现通风系统、墙壁、天花板、地面、门窗及公用介质系统等设施有损坏现象,要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并保存记录及时归档。从洁净室(无菌室)环境中检测到的微生物应能鉴别至属或种,保留鉴别实验原始记录及菌种,作为无菌生产、无菌检查洁净室环境质量、消毒剂有效性评估及污染源调查的依据,并且也是为无菌检查阳性结果的调查提供第一手资料。

  • 无菌间灭菌

    微生物实验室如何进行无菌间灭菌呢?最近经常看到有实验员咨询:我的无菌室空白验证长菌落了,是不是无菌室灭菌不彻底啊!我们的无菌室应该用什么方式灭菌?等等。无菌室作为我们微生物检测的空间,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大家都会感到担忧,会有疑问:在这样的环境里检测,结果能准确吗?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我们的无菌室应该处于什么状态,有什么要求。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无菌室达到空间洁净度10000级就可以了,但操作区域例如超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里需要达到洁净度100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整体万级,局部百级”。万级洁净度对空间落菌的要求是:静态检测,自然沉降菌≤3CFU/皿,百级洁净度对空间落菌的要求是:静态检测,自然沉降菌≤1CFU/皿。也就是说平时我们做的空间验证,只要不超过这个标准,就是符合要求的,因此也不必太过担忧。那么,怎样能够保证我们的无菌室符合要求?当我们的无菌室出现异常应该如何处理?我们得先从无菌室的灭菌方式开始讲。一般无菌室的灭菌方式分为:紫外线照射、臭氧灭菌、化学熏蒸这几种。这几种灭菌方式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灭菌方式,遇到异常难以解决时,也可以考虑增加一种灭菌方式来解决。紫外线照射:紫外线灭菌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或RNA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来达到灭菌效果,属于一种物理方式的灭菌,也是我们微生物检测无菌室最常用的灭菌方式。该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也比较经济,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以及支原体等,因此在实验室里,是最常见的灭菌方式。但紫外线灭菌也有一定的缺点,紫外线只能对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起到杀灭作用,因此只能对空间中照射到的地方起作用,一些照射不到的死角或者物品的内部是无法达到效果的,因此使用紫外线灭菌的无菌室,也会辅助以一些化学试剂,例如洁尔灭、酒精等消毒剂对死角进行清理。使用紫外线灭菌,应当定期检测紫外线的强度,若是无法达到要求的强度,就应该考虑更换紫外灯。根据2002年国家卫生部发布的《消毒技术规范》,紫外灯的要求是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0μW/cm2(紫外灯1m处),而空间内的紫外灯的布局也是有要求的,要求平均每m3不少于 1.5W。也就是说,假如你无菌室是5m2,实验室高度是3米,那么你的空间体积就是15m3,你空间中使用的紫外灯的功率就不得低于22.5w。按照这个方式就可以算一下你的无菌室需要多少紫外灯了。当紫外线的强度达不到要求时,就需要更换紫外灯了。臭氧灭菌: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灭菌过程属生物化学氧化反应。O3灭菌原理一般有以下三种:1.臭氧通过氧化分解细菌内部葡萄糖所需的酶,使细菌灭活死亡。2.直接与细菌、病毒作用,破坏它们的细胞器和DNA、RNA,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受到破坏,导致细菌死亡。3.透过细胞膜组织,侵入细胞内,作用于膜内的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导致细胞溶解死亡。使用臭氧灭菌,杀菌彻底,无残留,杀菌广谱,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另外,O3对霉菌也有极强的杀灭作用。O3为气体,能迅速弥漫到整个灭菌空间,灭菌无死角。所以,臭氧灭菌也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灭菌方式。用臭氧消毒空气,必须是在封闭空间,且室内无人条件下进行,消毒后至少过 30min 才能进入。另外臭氧的密度比空气大,在空气中会迅速下降到空间的底层,因此臭氧发生器也应当安装在无菌室的顶部。一般灭菌时间选择30min即可,要求空间中臭氧浓度不低于20mg/m3。化学熏蒸:化学熏蒸是一种十分传统的空间灭菌方式,一般是采用易挥发气化的化学物质的蒸汽对空间微生物进行杀灭的目的,一般常用甲醛、戊二醛、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这里以常用的甲醛熏蒸为例。一般甲醛熏蒸又称甲醛高锰酸钾熏蒸,将40%的甲醛溶液加入到高锰酸钾溶液中,二者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甲醛蒸发到空间中,从而对无菌室进行灭菌。一般甲醛熏蒸的灭菌效果比较理想,对霉菌等较难清除的污染菌也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因此在无菌室被霉菌污染时,通常都是使用甲醛进行熏蒸来彻底消灭污染源。但是甲醛熏蒸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因为甲醛是一种强致癌性的化学品,对人体的伤害较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并且残留量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每次熏蒸后,至少需要通风24h才可以使用。目前对熏蒸后甲醛的残留量并没有明确要求,还是要通过经验来判断,目前国家对居民住房要求甲醛含量不大于0.1mg/m3,所以我们也可使用甲醛含量测定仪来对熏蒸后的空间进行检测。目前甲醛熏蒸灭菌的方法食品检测无菌室的灭菌中已经较少使用,主要也是因为操作比较繁琐,灭菌时间较长,进行一次甲醛熏蒸之后,会有几天无法使用无菌室进行检测,所以只有在其他灭菌方法无法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时,才会考虑进行甲醛熏蒸。而其实这种灭菌方式目前在很多药企的无菌室灭菌,还是会经常用到的,另外,有些生产区域如果长期被霉菌污染,也会考虑用甲醛熏蒸的方法来解决。了解了这几种常用的无菌室灭菌方式,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也可以根据自己实验室情况进行选择,尤其是长期使用一种灭菌方式若是灭菌效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换灭菌方式,或者引进一种新的灭菌方式两者结合,以期达到预想的效果。

  • 无菌室的建设

    无菌室一般是在微生物实验室内专辟一个小房间。可以用板材和玻璃建造。面积不宜过大,约 4 — 5 平方米即可,高 2.5米左右。无菌室外要设一个缓冲间,缓冲间的门和无菌室的门不要朝向同一方向,以免气流带进杂菌。无菌室和缓冲间都必须密闭。室内装备的换气设备必须有空气过滤装置。无菌室标准化规程与验收规范。1.目的  本规程旨在为无菌操作及无菌室的保护提供一个标准化规程。 2.适用范围  生测实验室 3.责任者  QC主管生测员 4.定义  无 5.安全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操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应先关掉紫外灯。 6.规程  6.1.无菌室应设有无菌操作间和缓冲间,无菌操作间洁净度应达到10000级,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保持在45-60%。超净台洁净度应达到100级。   6.2.无菌室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   6.3.严防一切灭菌器材和培养基污染,已污染者应停止使用。   6.4.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5%的甲酚溶液,70%的酒精,0.1%的新洁尔灭溶液,等等。   6.5.无菌室应定期用适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以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6.6.需要带入无菌室使用的仪器,器械,平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并应经过适宜的方法灭菌。   6.7.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前,必须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消毒,然后在缓冲间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子,口罩和手套(或用70%的乙醇再次擦拭双手),方可进入无菌室进行操作。   6.8.无菌室使用前必须打开无菌室的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以上,并且同时打开超净台进行吹风。操作完毕,应及时清理无菌室,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20分钟。   6.9.供试品在检查前,应保持外包装完整,不得开启,以防污染。检查前,用70%的酒精棉球消毒外表面。   6.10.每次操作过程中,均应做阴性对照,以检查无菌操作的可靠性。   6 .11.吸取菌液时,必须用吸耳球吸取,切勿直接用口接触吸管。   6.12.接种针每次使用前后,必须通过火焰灼烧灭菌,待冷却后,方可接种培养物。   6.13.带有菌液的吸管,试管,培养皿等器皿应浸泡在盛有5%来苏尔溶液的消毒桶内消毒,24小时后取出冲洗。   6.14.如有菌液洒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用5%石碳酸溶液或3%的来苏尔倾覆在被污染处至少30分钟,再做处理。工作衣帽等受到菌液污染时,应立即脱去,高压蒸汽灭菌后洗涤。   6.15.凡带有活菌的物品,必须经消毒后,才能在水龙头下冲洗,严禁污染下水道。   6.16.无菌室应每月检查菌落数。在超净工作台开启的状态下,取内径90mm的无菌培养皿若干,无菌操作分别注入融化并冷却至约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约15ml,放至凝固后,倒置于30~35℃培养箱培养48小时,证明无菌后,取平板3~5个,分别放置工作位置的左中右等处,开盖暴露30分钟后,倒置于30~35℃培养箱培养48小时,取出检查。100级洁净区平板杂菌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菌落,10000级洁净室平均不得超过3个菌落。如超过限度,应对无菌室进行彻底消毒,直至重复检查合乎要求为止。 7.参照  参照《药品卫生检验方法》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中 (无菌检查法)章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0188.6-1995《药品检验操作规程》

  • 无菌检查室,需要B级背景下的局部A级环境吗?

    药品GMP指南的征求意见稿中这么描述:无菌操作室的环境洁净度条件不应低于无菌生产操作区,以降低无菌检查出现假阳性的风险。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用于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洁净操作室应配有属于“人流净化”的更衣室及属于“物流净化”的缓冲间或传递窗(柜),使进入洁净操作室的实验人员和试验物品分别经适当净化后进入实验操作间。但是正式出版以后改了: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B级下的局部洁净度A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这么一改,要求提高很多啊。

  • 【原创】无菌操作基本技术

    无菌操作基本技术 1. 实验进行前,无菌室及无菌操作台(laminar flow) 以紫外灯照射30-60 分钟灭菌,以70 %ethanol 擦拭无菌操作台面,并开启无菌操作台风扇运转10分钟后,才开始实验操作。每次操作只处理一株细胞株,且即使培养基相同亦不共享培养基,以避免失误混淆或细胞间污染。实验完毕后,将实验物品带出工作台,以70 % ethanol 擦拭无菌操作抬面。操作间隔应让无菌操作台运转10分钟以上后,再进行下一个细胞株之操作。 2. 无菌操作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及宽敞,必要物品,例如试管架、吸管吸取器或吸管盒等可以暂时放置,其它实验用品用完即应移出,以利于气流之流通。实验用品以70 % ethanol 擦拭后才带入无菌操作台内。实验操作应在台面之中央无菌区域,勿在边缘之非无菌区域操作。 3. 小心取用无菌之实验物品,避免造成污染。勿碰触吸管尖头部或是容器瓶口,亦不要在打开之容器正上方操作实验。容器打开后,以手夹住瓶盖并握住瓶身,倾斜约45° 角取用, 尽量勿将瓶盖盖口朝上放置桌面。4. 工作人员应注意自身之安全,须穿戴实验衣及手套后才进行实验。对于来自人类或是病毒感染之细胞株应特别小心操作,并选择适当等级之无菌操作台(至少Class II)。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引起aerosol之产生,小心毒性药品,例如DMSO及TPA等,并避免尖锐针头之伤害等。

  • 无菌技术知识

    无菌技术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 侵入人体的一系列操作技术。无菌技术作为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技术,医护人员必须正确熟练地掌握,在技术操作中严守操作规程,以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无菌技术的概念和原则 (一)无菌技术的概念 1.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 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2.无菌物品(aseptic supply) 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称无菌物品。 3.无菌区域(aseptic area) 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称无菌区域。 4.非无菌区(non-aseptic area) 未经灭菌或经灭菌后被污染的物品或区域,称非无菌物品或区域。 5.相对无菌区(relative aseptic area) 相对无菌区指无菌物品自无菌容器内一经取出,就认为是相对无菌,不可再放回。无菌区边缘向内3cm为相对无菌区。 6.污染物品 (infectant)污染物品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灭菌处理后又被污染的物品。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操作前准备 (1)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物品布局合理;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土飞扬。 (2)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准备,戴好帽子、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带无菌手套。 2.操作中保持无菌 (1)工作人员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2)用无菌持物镊取用物品;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3)无菌操作中,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 3.无菌物品保管 (1)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2)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须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排放。 (3)定期检查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及保存情况。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保存期一般为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 【转帖】无菌室工作须知 !

    一、无菌室内非请莫入,非本实验室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在无菌室内工作。 二、所有药品器材均为无菌室专用,一般不得带出无菌室,作为其他用处。三、所有物品用后立即放回原处。 四、进入无菌室工作之前需修剪指甲,手清洗后在用1%新洁尔灭溶液洗手消毒,换鞋进入,使用超静台需着无菌室专用工作服并用酒精棉球擦手消毒。超静台每次使用后都应仔细做好清洁整理工作。 五、卫生值日人员要勤打扫。注意保持无菌室的相对无菌条件,经常用新洁尔灭溶液擦洗地面、桌面、台面和试剂厨。经常将无菌室工作服送至洗涤室清洗消毒,使用后的鼠尸及鼠笼随手带出无菌室。每日为除湿机倒水。注意无菌时使用药品、物品的消耗,及时通知工人准备,或汇报负责老师以便补充。 六、配培养基和其他试剂都应有记录,瓶子上映注明品质、浓度、日期及配制人,使用过的培养基及无菌试剂应自觉注明使用人姓名,以防止交叉污染。 七、严格控制细胞之间或病原之间的交叉污染,容易发生交叉污染的细胞或病毒不能在同一超净台内处理。八、扭力天平使用之后应休止,在将读数盘回零,托盘及天平表面擦洗干净,药勺也应洗净擦干。使用后的药品应将盖拧紧,放回原处。 九、离心机使用时应注意平衡,使用后将离心杯、橡皮套管清洗干净,倒置晾干。 十、CO2孵箱为通气培养箱,应自觉维护箱内清洁,定期将托板、托盘换出消毒。如培养瓶内培养基漏出,立即用酒精棉讲瓶外表面迹箱内污迹擦拭干净,箱内蒸发用水威无菌蒸馏水,应注意补充。四周水箱内的水定期补加。CO2浓度、温度控制器等零部件请勿动,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十一、组织培养用眼科剪刀镊子使用后应洗净烘干,防止生锈。 十二、浸泡细胞培养板统一使用75%酒精(CP或AR)或医用酒精。

  • 无菌操作基本技术 等等

    无菌操作基本技术 1. 实验进行前,无菌室及无菌操作台(laminar flow) 以紫外灯照射30-60 分钟灭菌,以70 %ethanol 擦拭无菌操作台面,并开启无菌操作台风扇运转10分钟后,才开始实验操作。每次操作只处理一株细胞株,且即使培养基相同亦不共享培养基,以避免失误混淆或细胞间污染。实验完毕后,将实验物品带出工作台,以70 % ethanol 擦拭无菌操作抬面。操作间隔应让无菌操作台运转10分钟以上后,再进行下一个细胞株之操作。 2. 无菌操作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及宽敞,必要物品,例如试管架、吸管吸取器或吸管盒等可以暂时放置,其它实验用品用完即应移出,以利于气流之流通。实验用品以70 % ethanol 擦拭后才带入无菌操作台内。实验操作应在台面之中央无菌区域,勿在边缘之非无菌区域操作。 3. 小心取用无菌之实验物品,避免造成污染。勿碰触吸管尖头部或是容器瓶口,亦不要在打开之容器正上方操作实验。容器打开后,以手夹住瓶盖并握住瓶身,倾斜约45° 角取用, 尽量勿将瓶盖盖口朝上放置桌面。4. 工作人员应注意自身之安全,须穿戴实验衣及手套后才进行实验。对于来自人类或是病毒感染之细胞株应特别小心操作,并选择适当等级之无菌操作台(至少Class II)。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引起aerosol之产生,小心毒性药品,例如DMSO及TPA等,并避免尖锐针头之伤害等。 5. 定期检测下列项目: 5.1. CO2 钢瓶之CO2 压力 5.2. CO2 培养箱之CO2 浓度、温度、及水盘是否有污染(水盘的水用无菌水,每周更换)。5.3. 无菌操作台内之airflow 压力,定期更换紫外线灯管及HEPA 过滤膜,预滤网(300小时/预滤网,3000小时/HEPA)。6. 水槽可添加消毒剂(Zephrin 1:750),定期更换水槽的水。 实验用品 1. 种类︰ 1.1. 细胞培养实验用品均为无菌,除了玻璃容器与pasteur pipet 外,其它均为塑料无菌制品。 1.2. TC级培养盘表面均有coating高分子物质以让细胞吸附,培养容器种类有flask, plates, dishes, roller bottle 等,依实验需要使用。 1.3. plastic sterile pipet: 1 ml, 2 ml,5 ml, 10 ml, 25 ml 1.4. 塑料离心管: 15 ml, 50 ml,均有2 种不同材质,其中polypropylene (PP) 为不透明材质,polystyrene (PS) 为透明材质,可依实验需要而选择适合材质之离心管。[si

  • 无菌室建设要求使用与管理

    无菌室的要求 1.工作室应矮小、平整,面积只需4米2左右,高2.2―2.3米,内部装修应平整、光滑,无凹凸不平或棱角等,四壁及屋顶应用不透水之材质,便于擦洗及杀菌 2.室内采光面积大,从室外应能看到室内情况。 3.为保证无菌室的洁净,无菌室周围需设缓冲走廊,走廊旁再设缓冲间,其面积可小于无菌室。 4.无菌室、缓冲走廊及缓冲间均设有日光灯及供消毒空气用紫外灯,杀菌紫外灯离工作台以1米为宜 ,其电源开关均应设在室外。 5.无菌室与缓冲间进出口应设拉门,门与窗平齐,门缝要封紧,两门应错开,以免空气对流造成污染。 6.无菌室的使用与管理 (1) 无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室内仅存放必须的检验用具如酒精灯、酒精棉、火柴、镊子、接种针、接种环、玻璃铅笔等。&不要放与检测无关的物品 (2) 室内检验用具及凳桌等保持固定位置,不随便移动。 (3) 每2―3周用2%石炭酸水溶液擦拭工作台、门、窗、桌、椅及地面,然后用3%石炭酸水溶液喷雾消毒空气,最后紫外灯杀菌半小时 (4) 定期检查室内空气无菌状况,细菌数应控制在10个以下,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彻底消毒灭菌。/无菌室无菌程度的测定方法:取普通肉汤琼脂平板、改良马丁培养基平板各3个(平板直径均9厘米[fon

  • 无菌室标准化规程及验收

    1.目的本规程旨在为无菌操作及无菌室的保护提供一个标准化规程。2.适用范围 生测实验室3.责任者 QC主管生测员4.定义 无5.安全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操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应先关掉紫外灯。6.规程6.1.无菌室应设有无菌操作间和缓冲间,无菌操作间洁净度应达到10000级,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保持在45-60%。超净台洁净度应达到100级。6.2.无菌室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6.3.严防一切灭菌器材和培养基污染,已污染者应停止使用。6.4.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5%的甲酚溶液,70%的酒精,0.1%的新洁尔灭溶液,等等。6.5.无菌室应定期用适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以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6.6.需要带入无菌室使用的仪器,器械,平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并应经过适宜的方法灭菌。6.7.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前,必须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消毒,然后在缓冲间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子,口罩和手套(或用70%的乙醇再次擦拭双手),方可进入无菌室进行操作。6.8.无菌室使用前必须打开无菌室的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以上,并且同时打开超净台进行吹风。操作完毕,应及时清理无菌室,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20分钟。6.9.供试品在检查前,应保持外包装完整,不得开启,以防污染。检查前,用70%的酒精棉球消毒外表面。6.10.每次操作过程中,均应做阴性对照,以检查无菌操作的可靠性。6.11.吸取菌液时,必须用吸耳球吸取,切勿直接用口接触吸管。6.12.接种针每次使用前后,必须通过火焰灼烧灭菌,待冷却后,方可接种培养物。6.13.带有菌液的吸管,试管,培养皿等器皿应浸泡在盛有5%来苏尔溶液的消毒桶内消毒,24小时后取出冲洗。

  • 【求助】无菌原料样留样考察

    请问无菌原料药留样考察是否考察无菌?2005年版药典中《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指导原则》中原料药及药物制剂稳定性考察重点考察项目参考表中,原料药的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未指明考察无菌,是否不需进行?可见异物也未提及,是否也不需进行?是否有朋友做过?谢谢!

  • 商业无菌和菌总

    产品为罐头 ,微生物执行商业无菌。有着急订单发货,出厂检验报告 检的菌总和大肠。说是某老师告诉的,我怎么没研究出合理性呢?

  • 【分享】使用无菌室的规则

    1、进入无菌室人员请遵守下列规定:欲使用无菌室之研究人员,请于每学期初先至医学生物科技研究所办理。请填妥申请表格并签名盖章以示认同并愿意遵守使用规范,经核准后领用无菌室大门钥匙及卡片,新进人员请到任后依相同规定办理。申请长期使用者,将排入无菌室值日生之轮值工作。临时使用者,请到医学生物科技研究所办理无菌室临时使用申请,经塡妥申请表格并签名盖章以示认同并愿意遵守使用规范后,核准使用无菌室,有效期限为14天。每次使用前请先至医学生物科技研究所办理登记预约,再领用无菌室大门钥匙及卡片,并请当天归还钥匙及卡片。无菌室内禁止任何食物入内,并请换穿实验衣、专用拖鞋并戴上口罩后进入。进出无菌室时,请务必关上第一道门后再开启下一道门。闲杂人等不得进入无菌室。因本无菌室有感染性微生物实验进行,为维护生物安全起见,请于下班后确实将无菌室大门上锁。使用者请务必保持无菌室及操作台台面的清洁与整齐,操作完毕后laminar flow中请收拾干净,确实消毒并将UV灯打开及关闭瓦斯后再行离开,请勿留下私人器材。若有事暂时离开请标示注明。

  •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

    本帖子已参加活动:【嗨!11月】免费拿时尚帅气实验服,实验仪器不寂寞~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5997471_1?order=threadid~~~~~~~~~~~~~~~~~~~~~~~~~~~~~~~~~~~~~~~~~~~~~~~~~~~~~~~~~~~~~~~~~~~~~~~1. 目的: 规范无菌检查操作2. 范围:无菌检查操作3. 责任: 无菌检验员4.无菌检查依据GB/T14233.2—2005 成品无菌试验方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无菌试验方法

  • 无菌室建设要求使用与管理

    无菌室的建设要求   1、工作室应矮小、平整,面积只需4米2左右,高2.2—2.3米,内部装修应平整、光滑,无凹凸不平或棱角等,四壁及屋顶应用不透水之材质,便于擦洗及杀菌;   2、室内采光面积大,从室外应能看到室内情况;   3、为保证无菌室的洁净,无菌室周围需设缓冲走廊,走廊旁再设缓冲间,其面积可小于无菌室;   4、无菌室、缓冲走廊及缓冲间均设有日光灯及供消毒空气用紫外灯,杀菌外灯离工作台以1米为宜 ,其电源开关均应设在室外;   5、无菌室与缓冲间进出口应设拉门,门与窗平齐,门缝要封紧,两门应错开,以免空气对流造成污染。   无菌室的使用与管理   1、无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室内仅存放必须的检验用具如酒精灯、酒精棉、火柴、镊子、接种针、接种环、玻璃铅笔等,不要放与检测无关的物品;   2、室内检验用具及凳桌等保持固定位置,不随便移动;   3、每2—3周用2%石炭酸水溶液擦拭工作台、门、窗、桌、椅及地面,然后用3%石炭酸水溶液喷雾消毒空气,最后紫外灯杀菌半小时;   4、定期检查室内空气无菌状况,细菌数应控制在10个以下,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彻底毒灭菌/无菌室无菌程度的测定方法:取普通肉汤琼脂平板、改良马丁培养基平板各3个(平板直径均9厘米),置无菌室各工作位置上,开盖曝露半小时,然后倒置进行培养,测细菌总数应置37℃温箱培养48小时;测霉菌数则应置27℃温箱培养5天。细菌`霉菌总数均不得超过10个为;   5、无菌室杀菌前,应将所有物品置于操作之部位(待检物例外),然后打开紫外灯杀菌30分钟,时间一到,关闭紫外灯待用;   6、进入无菌室前,必须于缓冲间更换消毒过的工作服、工作帽及工作鞋;   7、操作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定进行,操作中少说话,不喧哗,以保持环境的无菌状态。   器材及场所的灭菌消毒   微生物检验用器材及场所必须进行灭菌或消毒处理,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1、高压蒸汽灭菌: 工作服、口罩、稀释液等,置高压杀菌锅内,一般采用121℃灭菌半小时,当然不同的培养基有不同的要求,应分别处理;   2、火焰灭菌: 接种针、接种环等可直接火焰灭菌;   3、高温干燥灭菌: 各种玻璃器皿、注射器、吸管等,置于燥箱中160℃灭菌2小时;   4、一 般消毒: 无菌室内的凳、工作台、试管架、天平、待检物容器或包装均无法进行灭菌,必须用其他方法进行消毒处理,采用2%石炭酸或来苏儿水溶液擦拭消毒,工作人员的手也用此法进行消毒;   5、空气的消毒: 开启紫外灯照射30—60分钟即可。   6、 操作要领:   1)准备工作   . 先进行无菌室空间的消毒,开启紫外灯30—60分钟;   . 检验用的有关器材, 搬入无菌室前必须分别进会灭菌消毒;   . 操作人员必须将手清洗消毒,穿戴好无菌工作衣、帽和鞋,才能进入无菌室;   . 进入无菌室后再一次消毒手部,然后才进行检验操作。   2)操作过程注意事项   . 动作要轻,不能太快,以免搅动空气增加污染;玻璃器皿也应轻取轻放,以免破损污染环境;   . 操作应在近火焰区进行;   . 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器材使用前后均需灼烧,灼烧时先通过内焰,使残物烘干后再灼烧灭菌;   . 使用吸管时,切勿用嘴直接吸、吹吸管,而必须用洗耳球操作;   . 观察平板时不好 开盖,如欲沾取菌落检查时,必需靠近火焰区操作,平皿盖也不能 大开,而是上下盖适当开缝;   . 进行可疑致病菌涂片染色时,应使用夹子夹持玻片,切勿用手 直接拿玻片,以免造成污染,用过的玻片也应置于消毒液中浸泡消毒,然后再洗涤;   . 工作结束,收拾好工作台上的样品及器材,最后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台。

  • 【转帖】无菌室建设要求使用与管理

    无菌室的要求 1.工作室应矮小、平整,面积只需4米2左右,高2.2―2.3米,内部装修应平整、光滑,无凹凸不平或棱角等,四壁及屋顶应用不透水之材质,便于擦洗及杀菌。 2.室内采光面积大,从室外应能看到室内情况。 3.为保证无菌室的洁净,无菌室周围需设缓冲走廊,走廊旁再设缓冲间,其面积可小于无菌室。 4.无菌室、缓冲走廊及缓冲间均设有日光灯及供消毒空气用紫外灯,杀菌紫外灯离工作台以1米为宜 ,其电源开关均应设在室外。 5.无菌室与缓冲间进出口应设拉门,门与窗平齐,门缝要封紧,两门应错开,以免空气对流造成污染。 6.无菌室的使用与管理。 (1)无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室内仅存放必须的检验用具如酒精灯、酒精棉、火柴、镊子、接种针、接种环、玻璃铅笔等。&不要放与检测无关的物品。 (2)室内检验用具及凳桌等保持固定位置,不随便移动。 (3)每2―3周用2%石炭酸水溶液擦拭工作台、门、窗、桌、椅及地面,然后用3%石炭酸水溶液喷雾消毒空气,最后紫外灯杀菌半小时。 (4)定期检查室内空气无菌状况,细菌数应控制在10个以下,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彻底消毒灭菌。/无菌室无菌程度的测定方法:取普通肉汤琼脂平板、改良马丁培养基平板各3个(平板直径均9厘米),置无菌室各工作位置上,开盖曝露半小时,然后倒置进行培养,测细菌总数应置37℃温箱培养48小时;测霉菌数则应置27℃温箱培养5天。细菌`霉菌总数均不得超过10个为 。 (5)无菌室杀菌前,应将所有物品置于操作之部位(待检物例外),然后打开紫外灯杀菌30分钟,时间一到,关闭紫外灯待用。 (6)进入无菌室前,必须于缓冲间更换消毒过的工作服、工作帽及工作鞋。 (7)操作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定进行,操作中少说话,不喧哗,以保持环境的无菌状态。 器材及场所的灭菌消毒微生物检验用器材及场所必须进行灭菌或消毒处理,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1.高压蒸汽灭菌: 工作服、口罩、稀释液等,置高压杀菌锅内,一般采用121℃灭菌半小时,当然不同的培养基有不同的要求,应分别处理。 2.火焰灭菌: 接种针、接种环等可直接火焰灭菌。 3.高温干燥灭菌: 各种玻璃器皿、注射器、吸管等,置于燥箱中160℃灭菌2小时。 4.一 般消毒: 无菌室内的凳、工作台、试管架、天平、待检物容器或包装均无法进行灭菌,必须用其他方法进行消毒处理,采用2%石炭酸或来苏儿水溶液擦拭消毒,工作人员的手也用此法进行消毒。 5.空气的消毒: 开启紫外灯照射30―60分钟 即可。 操作要领 准备工作 1.先进行无菌室空间的消毒,开启紫外灯30―60分钟。 2.检验用的有关器材, 搬入无菌室前必须分别进会灭菌消毒。 3.操作人员必须将手清洗消毒,穿戴好无菌工作衣、帽和鞋,才能进入无菌室。 4.进入无菌室后再一次消毒手部,然后才进行检验操作。 操作过程注意事项 1.动作要轻,不能太快,以免搅动空气增加污染;玻璃器皿也应轻取轻放,以免破损污染环境。 2.操作应在近火焰区进行。 3.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器材使用前后均需灼烧,灼烧时先通过内焰,使残物烘干后再灼烧灭菌。 4.使用吸管时,切勿用嘴直接吸、吹吸管,而必须用洗耳球操作。 5.观察平板时不好 开盖,如欲沾取菌落检查时,必需靠近火焰区操作,平皿盖也不能 大开,而是上下盖适当开缝。 6.进行可疑致病菌涂片染色时,应使用夹子夹持玻片,切勿用手 直接拿玻片,以免造成污染,用过的玻片也应置于消毒液中浸泡消毒,然后再洗涤。 7.工作结束,收拾好工作台上的样品及器材,最后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台。

  • 无菌实验结果判定

    利用无菌实验验证样品是否含菌时,假如含有样品的培养基长菌时,如何判定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染了菌,还是样品本身含菌

  • 【分享】无菌制剂质量风险控制和验证技术

    [em0801]无菌制剂质量风险控制和验证技术主要介绍了无菌药品的控制要点[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08471]无菌制剂质量风险[/url]

  • 【讨论】无菌检查的检验量

    药典规定无菌检查的检验量,出厂产品当批产量大于500支(装量≤100ml)的注射剂,所需的检验量是每种培养基不得少于20支,阳性对照另外增加1/2的检验量,也就是说做一批无菌检查所需的供试品应该是60支,且按照GMP的要求,注射制剂的无菌检查,应按照如果每批产品分不同消毒柜消毒,取样也要按每一消毒柜分别取,也就是说如果一批产品分10个消毒柜消毒,就要取10批,做10个无菌的样。我不知道各位做无菌的检验是否都按照上述的要求做的,也想请教各位,你们的检验量是多少?是否每批次都是按柜取样并做样的?

  • 无菌室工作规程

    (1)无菌室灭菌。每次使用前开启紫外线灯照射30min以上,或在使用前30min,对内外室用5%石炭酸喷雾。(2)用肥皂洗手后,把所需器材搬入外室;在外室换上已灭菌的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戴好口罩,然后用2%煤酚皂液将手浸洗2分钟。(3)将各种需用物品搬进内室清点、就位,用5%石炭酸在工作台面上方和操作员站位空间喷雾,返回外室,5~10min后再进内室工作。(4)接种操作前,用70%酒精棉球擦手;进行无菌操作时,动作要轻缓,尽量减少空气波动和地面扬尘。(5)工作中应注意安全。如遇棉塞着火,用手紧握或用湿布包裹熄灭,切勿用嘴吹,以免扩大燃烧;如遇有菌培养物洒落或打碎有菌容器时,应用浸润5%石炭酸的抹布包裹后,并用浸润5%石炭酸的抹布擦拭台面或地面,用酒精棉球擦手后再继续操作。(6)工作结束,立即将台面收拾干净,将不应在无菌室存放的物品和废弃物全部拿出无菌室后,对无菌室用5%石炭酸喷雾,或开紫外线灯照射30min。

  • 【分享】无菌检查验证方法

    4.1培养基的准备选用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200g注射用水6600ml加注射用水搅拌混合均匀并慢慢加热溶解,然后煮沸1分钟,在121℃高压灭菌30分钟。4.2试验条件 4.2.1在进行培养基无菌灌装试验前,应对车间无菌作业的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包括空气悬浮粒子监测、表面微生物监测、空气浮游菌监测、层流罩下的沉降菌监测,以及人员的个人卫生(如工作服、手的微生物污染状况)监测。只有各项监测结果达标时,方可进行培养基灌封。4.2.2严格按照生产厂商的配制要求,在配料间用注射用水配制培养基。除菌过滤前,用一无菌瓶取50ml培养基溶液,用作除菌过滤前培养基溶液的微生物污染水平检测,除菌过滤作业完全模拟实际生产。4.2.3由受过培训的无菌生产操作人员模拟实际的灌装作业进行培养基灌封,其灌装容器及胶塞与产品生产时完全一致,每批灌装数量3300瓶以上,每瓶灌装量与实际产品相同。4.2.4西林瓶、胶塞、安瓿瓶和灌装用管道用具等按生产工艺要求进行灭菌。4.2.5人员按工艺要求穿灭菌的洁净工作服操作。

  • 自制无菌连接器气密性验证测试方法

    [b][font='Calibri',sans-serif]1. [/font]目的[/b] 试验的目的是验证[font='Calibri',sans-serif]CPC[/font]无菌连接器的气密性在二次及多次辐照灭菌后仍能达到设计要求。 [b][font='Calibri',sans-serif]2. [/font]范围[/b] 本次试验适用于 [font='Calibri',sans-serif]CPCAseptiQuikX17016[/font](以下简称[font='Calibri',sans-serif]AQX17016[/font])及 [font='Calibri',sans-serif]AseptiQuikG17008HT[/font](以下简称 [font='Calibri',sans-serif]AQG17008HT[/font])无菌连接器。 [b][font='Calibri',sans-serif]3. [/font]职责[/b] 研发部:负责标准制定、试验结果分析; 质量部:负责起草方案和报告、并负责试验方案实施。 [b][font='Calibri',sans-serif]4. [/font]依据[/b] [font='Calibri',sans-serif]ASTMD380-1994(R2019) Standard[/font]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font='Calibri',sans-serif]ASTMF1387-1999(R2012)Standard[/font]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font='Calibri',sans-serif]GB/T3765-2008[/font] [b][font='Calibri',sans-serif]5. [/font]试验内容 [font='Calibri',sans-serif]5.1 [/font]样品准备[/b] 样品 1:取无菌连接器 12只,分别编号A1、A2、A3~A12,其中 A1、A2、A3、A4进行66kGY伽马射线辐照处理,A5、A6、A7、A8进行 99kGY伽马射线辐照处理,A9、A10、A1、A12进行 132kGy辐照处理。 样品 2:取无菌连接器 4只,分别编号B1(公头)、B2(母头)、B3(公头)、B4 (母头),进行 58kGY伽马射线辐照处理。 [b][font='Calibri',sans-serif]5.2 [/font]仪器仪表确认[/b] 记录测试用仪器仪表名称、编号、型号、校准证书编号、校准日期以及下次校准日期。并检查是否能够追溯到中国国家计量基准,将校准证书复印件保存。 [table][tr][td=3,1] [/td][td=3,1] [/td][/tr][/table][b][font='Calibri',sans-serif]5.3 [/font]试验设备、器材[/b] 检测台,测试水槽,精密压力表,测试压源、连接管路。 [b][font='Calibri',sans-serif]5.4 [/font]环境要求[/b] 在温度 18-26℃室温环境中进行操作。 [b][font='Calibri',sans-serif]5.5 [/font]试验过程[/b] 气密性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试验步骤如下: [font='Calibri',sans-serif]1) [/font]先将 无菌连接器对接,对接完成后一端进气口使用[font='Calibri',sans-serif]T[/font]型接头接上压力表和泄压阀,接头另一端使用堵头密封。 [font='Calibri',sans-serif]2) [/font]打开压缩空气阀门确认压缩空气无油无水,可以正常使用,再将压力调节阀进气接口接到压缩空气气源上,压力调节阀另一端接上压力表; [font='Calibri',sans-serif]3) [/font]在试验期间,保持受试接头任何部位离水面不小于 5cm [font='Calibri',sans-serif]4) [/font]缓慢调节进气压力至额定工作压力并保持 [font='Calibri',sans-serif]3min[/font]以上,目视检查接头各部位有无出现气泡逸出,如有气泡产生则记录此时压力值,试验结束,如无气泡产生,以 [font='Calibri',sans-serif]0.1Mpa[/font]梯度缓慢增加进气压力并保持 [font='Calibri',sans-serif]3min[/font]以上; [font='Calibri',sans-serif]5) [/font]继续观察是否有气泡逸出,如无气泡产生继续试验直到压力达到产品额定工作压力的 [font='Calibri',sans-serif]125%[/font],在此压力下保持 [font='Calibri',sans-serif]3min[/font]以上,观察是否有气泡逸出。 无菌连接器额定工作压力如表 [font='Calibri',sans-serif]1[/font]所示。 [align=center]图 1气密性试验装置图示 [/align] [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8/202408291446471158_6946_2640365_3.jpg[/img][table][tr][td] [/td][/tr][/table] [align=center]表 1CPC无菌连接器额定工作压力[/align] [table][tr][td] [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serif]A[/font][/align] [/td][td] [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serif]0.41Mpa/0.51Mpa48H[/font][/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 serif]B[/font][/align] [/td][td] [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serif]0.41Mpa[/font][/align] [/td][/tr][/table] [b][font='Calibri',sans-serif]6. [/font]试验判定标准[/b] 最初使用氮气或干空气将试件加压至额定工作压力,持续 3min以上,不应有渗漏;如果在加压过程中出现气体渗漏,则停止试验,受损的试件判定为不合格,并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停止试验的原因;如果在压力以 0.1Mpa梯度缓慢提高至额定压力的125%,在每个压力条件下持续3min以上,在 3min内不应出现气体渗漏,如果发生渗漏,则停止试验,受损的试件判定为不合格,在试验报告中注明此时测试压力及停止试验的原因。如果在加压过程中均无渗漏,则试件通过气密性试验。

  • 无菌室都有什么要求?

    无菌室从设计到使用一般都会有哪些要求?是不是做普通微检试验和做致病菌检测对无菌室的要求不同?希望各位高手积极回答,灰常感谢!

  • 【转帖】注射剂无菌保证工艺研究与验证(2008)(上)

    1、按照欧盟决策树的要求,不能达到121℃,15分钟灭菌,可选择F0≥8的残存概率法。请问,若产品能达到121℃,12分钟灭菌,是否就不能选择121℃,10分钟,同样,能达到10分钟,就不能选择8分钟,都是F0≥8的情况。答:从微生物杀灭的数学模型可知,在初始污染相同的情况下,灭菌F0值越大,无菌保证水平越高。因此,显然为降低产品残留微生物的风险,尽量选择高的F0值是顺理成章的。 2、在产品质量稳定的条件下,均能满足121℃,8分钟和115℃,30分钟,哪个条件应该优先选择呢?答:不考虑产品理化质量稳定性,理论上这两种条件达到的F0值几乎相等,无所谓优选哪个。但实际生产中,还要考虑灭菌器内产品中热穿透的情况,灭菌器内不同部位的产品实际获得的F0值的差异,不同灭菌批次间产品的F0的差异等。应该选择热分布差异小,产品F0值差异较小的灭菌工艺。3、申报资料中的灭菌条件为“101℃2℃,灭菌30分钟”,这种表示法是否规范? 答:暂不说灭菌条件为“101℃2℃,灭菌30分钟”是否规范,因“101℃2℃,灭菌30分钟”本身不能称为终端灭菌,因“101℃2℃,灭菌30分钟” 几乎不能计算F0值。灭菌条件的表示可以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168灭菌法,121℃15min或 101℃40min。4、同品种10ml、20ml注射剂,采取相同的灭菌方式是否合适?答:同品种10ml、20ml注射剂,可以采取相同的灭菌方式,但应进行热穿透试验,考察不同体积样品的热穿透是否有一致,同时考虑采用的灭菌方式应能保证大体积产品的无菌保证水平。5、选择最高无菌保证水平的灭菌工艺,可能会与产品的质量,如有关物质、稳定性等方面有冲突,如何平衡这一矛盾?另外,国外上市的是粉针剂,国内申报时是否还需要进行灭菌工艺的选择研究?答:实际上,在进行灭菌工艺选择研究过程中就应该进行不同灭菌条件下样品质量变化的研究,选择灭菌工艺的过程也是平衡无菌保证水平和(样品质量)理化指标的过程,在产品有临床需求的情况下,灭菌工艺的选择应以其自身能达到的最高无菌保证水平为原则。对国外上市的粉针剂,国内申报时也应对其采用粉针剂型进行研究,如主药确系对热、对水分不稳定,则可以采用与国外相同的粉针剂;如果主药不是对热、对水分不稳定,则应根据主药的性质选择无菌保证水平高的剂型。6、最终灭菌工艺的选择原则是首选F0≥12,而不是F0≥8;还是只要达到F0≥8即可?答:可参考欧盟灭菌工艺选择的决策树。7、决策树中残存概率法是否亦优先选择121℃的温度条件?答:不一定,要根据产品的稳定性确定,如果采用更高温度和更短的时间能满足残存概率法时,可能比较低温度,更长时间的灭菌条件对产品更有利。如果产品不能耐受121℃的高温,则可以降低温度,并保证微生物的残存概率小于10-6。8、对热不稳定药品(如蛋白质类、生物制品等),应该直接进行无菌生产工艺的验证。答:对热不稳定药品(如蛋白质类、生物制品等),首先应对采用的无菌工艺进行研究,是采用除菌过滤+无菌生产工艺,还是采用无菌组装工艺;然后再对无菌工艺进行验证。9、是否在产品注册申报时就已形成本产品的完整的工艺规程中规定的各项参数的验证?答: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申请人在申报“药品注册申请表”后,经药品审评中心审评符合规定的,通知申请人向药品认证管理中心申请生产现场检查,现场检查目的是确认核定生产工艺的可行性,同时抽取1批样品,并规定样品的生产应当符合GMP要求。由此可见,申报产品注册时,应对用于正式上市产品生产的工艺有了足够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建立在产品和工艺开发,扩产、设备和系统的验证以及验证批的生产整个过程上的。验证批的目的是要证明在规定的工艺参数的范围内,工艺过程能始终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来。因此,在进行验证批生产前,应已充分了解并能控制工艺中各种关键的可变因素。10、在进行灭菌工艺验证时,一般会放置一个校验的探头在灭菌柜控制探头旁边,这两者之间的温度差异有什么要求?是否应按校样标准,只允许±0.5℃的偏差?答: 一般来说:a:灭菌器自带的独立的记录探头与监控探头就应完成足够的验证数据,然后对存在的偏差作修正;b:验证所用的测温探头的精度应优于灭菌器自带的记录探头和监控探头;c:验证本身的作用之一是对灭菌器自带的监控探头和记录探头进行修正,以便正常使用时达到较为准确的温度值。目前没有找到“只允许±0.5℃的偏差”的说法。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