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细胞培养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护细胞免受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污染。非无菌物品、培养基和试剂、带有微生物的空气颗粒、不干净的培养箱和污染的工作台面均是导致微生物污染的来源。 无菌技术的作用是在环境微生物与无菌的细胞培养物之间形成一道屏障,它通过一套操作流程来降低培养物被上述污染源污染的可能。无菌技术的组成要素包括:无菌工作区域、良好的个人卫生、无菌试剂和培养基以及无菌操作。 无菌工作区域 最为简单、经济的减少空气颗粒和气体挥发(例如:灰尘、芽孢、皮屑、喷嚏) 污染的方法就是采用细胞培养通风橱。 细胞培养通风橱应正确设置,放置于专门用于细胞培养的区域,同时要避免来自门、窗及其他设备的气流,不能有直接的来往通道。 工作台面应保持整洁,只放置特定实验所需的物品 不能用作储存区域。 使用前后均应彻底消毒工作台面,周围区域和设备应定期清洁。 常规清洁时,工作前和工作过程中,特别是发生泼溅后,应使用70%乙醇擦拭工作台面。 使用完毕后,可用紫外灯对细胞培养通风橱内空气和暴露在外的工作台面进行消毒。 在细胞培养通风橱内不需要也不建议使用煤气灯火焰。 细胞培养通风橱应始终保持运转,长时间不使用时方可关闭。 良好的个人卫生 操作细胞培养物前后应洗手。穿戴个人防护设备不仅可保护您免受危险品污染,还可降低皮屑以及衣服上污物和灰尘污染培养物的可能。 无菌试剂和培养基 商品化试剂和培养基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其无菌性,但是在操作过程中这些产品可能被污染。应遵循以下无菌操作原则以免污染。必须采用适当的灭菌方法(例如:高压蒸汽、无菌过滤)对实验室中配制的所有试剂、培养基和溶液进行灭菌。 无菌操作 必须用 70% 乙醇擦拭双手和工作区域。 在将容器、培养瓶、培养板和培养皿放入细胞培养通风橱之前,必须用 70% 乙醇擦拭其外部。 不要从试剂瓶或培养瓶中直接倾倒培养基和试剂。 使用无菌玻璃吸管或一次性塑料吸管和移液器操作液体 每支吸管只能使用一次,以免交叉污染。使用时方可打开无菌吸管的包装。吸管应始终位于工作区域内。 试剂瓶和培养瓶用后必须盖上,用胶带将多孔板密封起来或者将其放入重复密封袋中,以免微生物和空气污染物进入,污染培养物。 无菌培养瓶、试剂瓶、培养皿等物品使用时方可揭开盖子,不得将其开放暴露于环境中。操作完成后尽快盖上盖子。 取下盖子时应将盖子开口朝下放在工作台面上。 必须使用无菌玻璃器皿和其他设备。 进行无菌操作时不要说话、唱歌或者吹口哨。 尽快完成实验,以尽量避免污染。 无菌技术核对内容 工作区域 细胞培养通风橱设置是否正确? 细胞培养通风橱所在区域有无气流和直接出入通道? 工作台面是否整洁?是否仅仅放置了实验所需的物品? 开始工作前用 70%乙醇擦拭工作台面了吗? 是否定期对培养箱、冰箱、冰柜及其他实验室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个人卫生 您洗手了吗? 您穿戴个人防护设备了吗? 如果您留了长发,您把头发扎在后面了吗? 您是用移液器操作液体吗? 试剂和培养基 您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实验室中配制的所有试剂、培养基和溶液进行灭菌了吗? 在将容器、培养瓶、培养板和培养皿放入工作台面之前,您用 70%乙醇擦拭其外部了吗? 试剂瓶、培养瓶及其他容器不使用时盖紧了吗? 是否已将所有培养板均放入无菌重复密封袋中? 是否有试剂外观浑浊?是否被污染了?试剂中有漂浮颗粒吗?有难闻气味吗?有颜色异常吗?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是否已对其进行去污并丢弃? 操作 您操作时是否缓慢、谨慎、注意无菌技术了? 在将移液器、试剂瓶和培养瓶放入细胞培养通风橱之前,用 70% 乙醇擦拭其表面了吗? 是否将盖子口朝下放置在工作区域? 您是使用无菌玻璃吸管或者一次性无菌塑料吸管操作液体吗? 无菌吸管是否仅仅使用一次以免交叉污染? 您是否注意到避免使吸管尖端触碰到任何非灭菌物品包括瓶口螺纹的外缘? 发生液体泼溅时是否立即吸干并用 70% 乙醇擦拭该区域?
1、洁净室(无菌室)要符合规范要求:无菌室应采光 良好、避免潮湿、远离厕所及污染区。面积一般不超过10m2,不小于5m2;高度不超过2.4m。由1—2个缓冲间、操作间组成(操作间和缓冲间的门不应直对),操作间和缓冲间之间应具备灭菌功能的样品传递箱。在缓冲间内应有洗手盆、毛巾、无菌衣裤放置架及挂钩、拖鞋等,不应放置培养箱和其他杂物;无菌室内应六面光滑平整,能耐受清洗消毒。墙壁与地面、天花板连接处应呈凹弧形,无缝隙,不留死角。操作间内不应安装下水道。 无菌操作室应具有空气除菌过滤的单向流空气装置,操作区洁净度100级或放置同等级别的超净工作台,室内温度控制18—26℃,相对湿度45%—65%。缓冲间及操作室内均应设置能达到空气消毒效果的紫外灯或其他适宜的消毒装置,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Pa,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大于10Pa。无菌室内的照明灯应嵌装在天花板 内,室内光照应分布均匀,光照度不低于300lx。缓冲间和操作间所设置的紫外线杀菌灯(2—2.5w/m3),应定期检查辐射强度,要求在操作面上达40uw/m2。不符合要求的紫外杀菌灯应及时更换。 2、建立使用登记制度在登记册中可设置以下项目内容:如使用日期、时间、使用人、设备运行状况、温度、湿度、洁净度状态(沉降菌数、浮游菌数、尘埃粒子数 )、报修原因、报修结果、清洁工作(台面、地面、墙面、天花板、传递窗、门把手)、消毒液名称等。3、建立使用标准操作规范(SOP)并严格管理:SOP内容至少要有以下几点: (1)规定净化系统使运转时间要求每次实验前应开启净化系统使运转至少1h以上,同时开启净化台和紫外灯。 (2)物品进入洁净室(无菌室)基本要求:凡进入洁净室(无菌室)的物 品必须先在第一缓冲间内对外部表面用消毒剂消毒灭菌,再经物流缓冲间、传递窗1h以上,及无菌空气吹干后送入无菌室。注意带纤维、易发尘物品不得带进净化实验室。无菌室内固定物品不得任意搬出。 (3)人员进入洁净室(无菌室)要求:实验人员进入洁净室(无菌室)不得化妆、带手表、戒指等首饰;不得吃东西、嚼口香糖。应清洁手后进入第一缓冲间更衣,同时换上消毒隔离拖鞋,脱去外衣,用消毒液消毒双手后戴上无菌手套,换上无菌连衣帽(不得让头发、衣等暴露在外面),戴上无菌口罩。然后,换或是再戴上第二副无菌手套,在进入第二缓冲间时换第二双消毒隔离拖鞋。再经风淋室30s风淋后进入无菌室。 (4)温湿度观察要求:观察温度计、湿度计上显示的温湿度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并作为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在案。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寻找原因,及时报修和及时报告实验室主管,并将报修原因和结果记录归档。 (5)沉降菌落计数与浮游菌测定要求:在每次实验同时,对操作室和层流台做微生物沉降菌落计数,将结果记录在使用登记本上,并作为实验环境原始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上。每周1次,或在无菌检查等必要时,在每次实验同时对操作室和净化台进行浮游菌测定,将结果记录在使用登记本上,并作为实验环境原始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6)消毒要求:无菌室每周和每次操作前用0.1%新洁尔灭或2%甲酚液或其他适宜消毒液(常用消毒剂的品种有:5—20倍稀释的碘伏水溶液、0.1%新洁尔灭溶液、1:50的84消毒液、75%乙醇溶液、3%碘酒溶液、5%石炭酸(来苏儿)消毒溶液、2%戊二醛水溶液、尼泊金乙醇消毒液(处方:对羟基苯甲酸甲酯21.5g;对羟基苯甲酸丙酯8.6g,75%乙醇10ml)等,所用的消毒剂品种与使用要进行有效性验证方可使用,并定期更换消毒剂的品种)擦拭操作台及可能污染的死角,方法是用无菌纱布浸渍消毒溶液清洁超净台的整个内表面、顶面、及无菌室、人流、物流、缓冲间的地板、传递窗、门把手。清洁消毒程序应从内向外,从高洁净区到低洁净区。逐步向外退出洁净区域。然后开启无菌空气过滤器及紫外灯杀菌1—2h,以杀灭存留微生物。在每次操作完毕,同样用上述消毒溶液擦拭工作台面,除去室内湿气,用紫外灯杀菌30min。 (7)其他要求:如遇停电,应立即停止实验,离开无菌室。关闭所有电闸。重新进入无菌室前至少开启机房运转1h以上。4、洁净度检查的要求与方法:无菌室在消毒处理后,无菌试验前及操作过程中需检查空气中菌落数,以此来判断无菌室是否达到规定的洁净度,常有沉降菌和浮游菌测定方法。 (1)沉降菌检测方法及标准:以无菌方式将3个营养琼脂平板带入无菌操作室,在操作区台面左、中、右各放1个;打开平板盖,在空气 中暴露30min后将平板盖好,置32.5℃士2.5℃培养48h,取出检查,3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平均小于1个。 (2)浮游菌检测方法及标准:用专门的采样器,宜采用撞击法机制的采样器,一般采用狭缝式或离心式采样器,并配有流量计和定时器,严格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并定时校检,采样器和培养皿进入被测房间前先用消毒房间的消毒剂灭菌,使用的培养基为营养琼脂培养基或药典认可的其他培养基。使用时,先开动真空泵抽气,时间不少于5min,调节流量、转盘、转速 。关闭真空泵,放入培养皿,盖上采样器盖子后调节缝隙高度。置采样口采样点后,依次开启采样器、真空泵,转动定时器,根据采样量设定采样时间。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置32.5℃士2.5培养48h,取出检查,浮游菌落数平均不得超过5个/m3。 每批培养基应选定3只培养皿做对照培养。 无菌操作台面或超净工作台还应定期检测其悬浮粒子,应达到100级(一般用尘埃粒子计数仪)检测,并根据无菌状况必要时置换过滤器。5、定期进行洁净度再验证:定期(每季度、半年、1年)或当洁净室设施发生重大改变时,要按国家标准GB/T16292-16294-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进行洁净度再验证,以确保洁净度符合规定,保存验证原始记录,定期归档保存,并将验证结果记录在无菌室使用登记册上,作为实验环境原始依据及趋势分析资料。并定期对洁净室的环境检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了解洁净室设施环境质量的稳定状况及变化趋势,决定是否有必要修订相应的警戒和纠偏限度。6、定期更换新的紫外灯管、更换净化系统的初效、中效、高效头:定期(至少每年1次)更换新的紫外灯管,以确保紫外灯管灭菌持续有效。并同时在使用登记本上做好更换记录,定期归档保存。至少2年1次,或按洁净度验证实际情况,定期更换初效、中效、高效头。以确保净化系统的功能持续有效,并同时在使用登记本上做好更换记录,定期归档保存。7、使用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人员的走动或活动:平时实验室内应尽可能减少人员的走动或活动,同向洁净室的门要关闭或安装自动闭门器使其保持关闭状态。8、洁净度不符合规定时立即停止使用:发现洁净度不符合规定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寻找原因,彻底清洁、必须经洁净度再验证符合规定后,才再使用,并同时将情况记录在无菌室使用登记册上,定期归档保存。9、对进入的外来人员或维修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非微生物室检验人员不得进入洁净室(无菌室),对必须进入的外来人员或维修人员要进行指导和监督。10、洁净室(无菌室)的日常管理:建立安全卫生值日制度,一旦发现通风系统、墙壁、天花板、地面、门窗及公用介质系统等设施有损坏现象,要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并保存记录及时归档。从洁净室(无菌室)环境中检测到的微生物应能鉴别至属或种,保留鉴别实验原始记录及菌种,作为无菌生产、无菌检查洁净室环境质量、消毒剂有效性评估及污染源调查的依据,并且也是为无菌检查阳性结果的调查提供第一手资料。
4.1培养基的准备选用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200g注射用水6600ml加注射用水搅拌混合均匀并慢慢加热溶解,然后煮沸1分钟,在121℃高压灭菌30分钟。4.2试验条件 4.2.1在进行培养基无菌灌装试验前,应对车间无菌作业的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包括空气悬浮粒子监测、表面微生物监测、空气浮游菌监测、层流罩下的沉降菌监测,以及人员的个人卫生(如工作服、手的微生物污染状况)监测。只有各项监测结果达标时,方可进行培养基灌封。4.2.2严格按照生产厂商的配制要求,在配料间用注射用水配制培养基。除菌过滤前,用一无菌瓶取50ml培养基溶液,用作除菌过滤前培养基溶液的微生物污染水平检测,除菌过滤作业完全模拟实际生产。4.2.3由受过培训的无菌生产操作人员模拟实际的灌装作业进行培养基灌封,其灌装容器及胶塞与产品生产时完全一致,每批灌装数量3300瓶以上,每瓶灌装量与实际产品相同。4.2.4西林瓶、胶塞、安瓿瓶和灌装用管道用具等按生产工艺要求进行灭菌。4.2.5人员按工艺要求穿灭菌的洁净工作服操作。
无菌室的建设要求 1、工作室应矮小、平整,面积只需4米2左右,高2.2—2.3米,内部装修应平整、光滑,无凹凸不平或棱角等,四壁及屋顶应用不透水之材质,便于擦洗及杀菌; 2、室内采光面积大,从室外应能看到室内情况; 3、为保证无菌室的洁净,无菌室周围需设缓冲走廊,走廊旁再设缓冲间,其面积可小于无菌室; 4、无菌室、缓冲走廊及缓冲间均设有日光灯及供消毒空气用紫外灯,杀菌外灯离工作台以1米为宜 ,其电源开关均应设在室外; 5、无菌室与缓冲间进出口应设拉门,门与窗平齐,门缝要封紧,两门应错开,以免空气对流造成污染。 无菌室的使用与管理 1、无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室内仅存放必须的检验用具如酒精灯、酒精棉、火柴、镊子、接种针、接种环、玻璃铅笔等,不要放与检测无关的物品; 2、室内检验用具及凳桌等保持固定位置,不随便移动; 3、每2—3周用2%石炭酸水溶液擦拭工作台、门、窗、桌、椅及地面,然后用3%石炭酸水溶液喷雾消毒空气,最后紫外灯杀菌半小时; 4、定期检查室内空气无菌状况,细菌数应控制在10个以下,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彻底毒灭菌/无菌室无菌程度的测定方法:取普通肉汤琼脂平板、改良马丁培养基平板各3个(平板直径均9厘米),置无菌室各工作位置上,开盖曝露半小时,然后倒置进行培养,测细菌总数应置37℃温箱培养48小时;测霉菌数则应置27℃温箱培养5天。细菌`霉菌总数均不得超过10个为; 5、无菌室杀菌前,应将所有物品置于操作之部位(待检物例外),然后打开紫外灯杀菌30分钟,时间一到,关闭紫外灯待用; 6、进入无菌室前,必须于缓冲间更换消毒过的工作服、工作帽及工作鞋; 7、操作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定进行,操作中少说话,不喧哗,以保持环境的无菌状态。 器材及场所的灭菌消毒 微生物检验用器材及场所必须进行灭菌或消毒处理,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1、高压蒸汽灭菌: 工作服、口罩、稀释液等,置高压杀菌锅内,一般采用121℃灭菌半小时,当然不同的培养基有不同的要求,应分别处理; 2、火焰灭菌: 接种针、接种环等可直接火焰灭菌; 3、高温干燥灭菌: 各种玻璃器皿、注射器、吸管等,置于燥箱中160℃灭菌2小时; 4、一 般消毒: 无菌室内的凳、工作台、试管架、天平、待检物容器或包装均无法进行灭菌,必须用其他方法进行消毒处理,采用2%石炭酸或来苏儿水溶液擦拭消毒,工作人员的手也用此法进行消毒; 5、空气的消毒: 开启紫外灯照射30—60分钟即可。 6、 操作要领: 1)准备工作 . 先进行无菌室空间的消毒,开启紫外灯30—60分钟; . 检验用的有关器材, 搬入无菌室前必须分别进会灭菌消毒; . 操作人员必须将手清洗消毒,穿戴好无菌工作衣、帽和鞋,才能进入无菌室; . 进入无菌室后再一次消毒手部,然后才进行检验操作。 2)操作过程注意事项 . 动作要轻,不能太快,以免搅动空气增加污染;玻璃器皿也应轻取轻放,以免破损污染环境; . 操作应在近火焰区进行; . 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器材使用前后均需灼烧,灼烧时先通过内焰,使残物烘干后再灼烧灭菌; . 使用吸管时,切勿用嘴直接吸、吹吸管,而必须用洗耳球操作; . 观察平板时不好 开盖,如欲沾取菌落检查时,必需靠近火焰区操作,平皿盖也不能 大开,而是上下盖适当开缝; . 进行可疑致病菌涂片染色时,应使用夹子夹持玻片,切勿用手 直接拿玻片,以免造成污染,用过的玻片也应置于消毒液中浸泡消毒,然后再洗涤; . 工作结束,收拾好工作台上的样品及器材,最后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台。
无菌室的要求 1.工作室应矮小、平整,面积只需4米2左右,高2.2―2.3米,内部装修应平整、光滑,无凹凸不平或棱角等,四壁及屋顶应用不透水之材质,便于擦洗及杀菌。 2.室内采光面积大,从室外应能看到室内情况。 3.为保证无菌室的洁净,无菌室周围需设缓冲走廊,走廊旁再设缓冲间,其面积可小于无菌室。 4.无菌室、缓冲走廊及缓冲间均设有日光灯及供消毒空气用紫外灯,杀菌紫外灯离工作台以1米为宜 ,其电源开关均应设在室外。 5.无菌室与缓冲间进出口应设拉门,门与窗平齐,门缝要封紧,两门应错开,以免空气对流造成污染。 6.无菌室的使用与管理。 (1)无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室内仅存放必须的检验用具如酒精灯、酒精棉、火柴、镊子、接种针、接种环、玻璃铅笔等。&不要放与检测无关的物品。 (2)室内检验用具及凳桌等保持固定位置,不随便移动。 (3)每2―3周用2%石炭酸水溶液擦拭工作台、门、窗、桌、椅及地面,然后用3%石炭酸水溶液喷雾消毒空气,最后紫外灯杀菌半小时。 (4)定期检查室内空气无菌状况,细菌数应控制在10个以下,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彻底消毒灭菌。/无菌室无菌程度的测定方法:取普通肉汤琼脂平板、改良马丁培养基平板各3个(平板直径均9厘米),置无菌室各工作位置上,开盖曝露半小时,然后倒置进行培养,测细菌总数应置37℃温箱培养48小时;测霉菌数则应置27℃温箱培养5天。细菌`霉菌总数均不得超过10个为 。 (5)无菌室杀菌前,应将所有物品置于操作之部位(待检物例外),然后打开紫外灯杀菌30分钟,时间一到,关闭紫外灯待用。 (6)进入无菌室前,必须于缓冲间更换消毒过的工作服、工作帽及工作鞋。 (7)操作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定进行,操作中少说话,不喧哗,以保持环境的无菌状态。 器材及场所的灭菌消毒微生物检验用器材及场所必须进行灭菌或消毒处理,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1.高压蒸汽灭菌: 工作服、口罩、稀释液等,置高压杀菌锅内,一般采用121℃灭菌半小时,当然不同的培养基有不同的要求,应分别处理。 2.火焰灭菌: 接种针、接种环等可直接火焰灭菌。 3.高温干燥灭菌: 各种玻璃器皿、注射器、吸管等,置于燥箱中160℃灭菌2小时。 4.一 般消毒: 无菌室内的凳、工作台、试管架、天平、待检物容器或包装均无法进行灭菌,必须用其他方法进行消毒处理,采用2%石炭酸或来苏儿水溶液擦拭消毒,工作人员的手也用此法进行消毒。 5.空气的消毒: 开启紫外灯照射30―60分钟 即可。 操作要领 准备工作 1.先进行无菌室空间的消毒,开启紫外灯30―60分钟。 2.检验用的有关器材, 搬入无菌室前必须分别进会灭菌消毒。 3.操作人员必须将手清洗消毒,穿戴好无菌工作衣、帽和鞋,才能进入无菌室。 4.进入无菌室后再一次消毒手部,然后才进行检验操作。 操作过程注意事项 1.动作要轻,不能太快,以免搅动空气增加污染;玻璃器皿也应轻取轻放,以免破损污染环境。 2.操作应在近火焰区进行。 3.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器材使用前后均需灼烧,灼烧时先通过内焰,使残物烘干后再灼烧灭菌。 4.使用吸管时,切勿用嘴直接吸、吹吸管,而必须用洗耳球操作。 5.观察平板时不好 开盖,如欲沾取菌落检查时,必需靠近火焰区操作,平皿盖也不能 大开,而是上下盖适当开缝。 6.进行可疑致病菌涂片染色时,应使用夹子夹持玻片,切勿用手 直接拿玻片,以免造成污染,用过的玻片也应置于消毒液中浸泡消毒,然后再洗涤。 7.工作结束,收拾好工作台上的样品及器材,最后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台。
我国GB/T4789.26-2013《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对商业无菌的检验主要通过保温试验和微生物培养试验来判定,对保温试验阴性及镜检接种试验阴性的产品,均可判定为商业无菌。韩国和日本对罐头产品的微生物检测要求也包括保温试验和细菌试验,但对保温试验呈阴性的产品仍进行接种培养,若培养介质混浊,则判定为产品细菌生长阳性,为不合格产品。 判定方法与我国国标区别如下:一是保温试验温度,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的保温试验为35/37℃保温10天后,常温放置一天再进行接种试验,日本为35±1℃保温14天后进行接种试验;二是韩国及日本对保温试验未发生胖听或泄露的产品均取样进行硫乙醇酸盐液体培养基(适用于需氧菌和厌氧菌生长)培养,35/37℃培养2天,培养基混浊的则判定为阳性结果。在这种检测方法中,一旦产品中存在未完全杀死的微生物或孢子,则极可能出现阳性结果而被判定为不合格。 日韩罐头商业无菌检测方法与国标的差别,对我国罐头出口日韩带来巨大压力:一是成本增加。日韩保温时间远长于国标,保温温度不同,造成产品销售周期加长,库存压力增大,检测成本增加。据估算,山东输日、输韩出口罐头每个出口批的成本将增加近500美元。二是出口风险增大。运抵后罐头保温试验结果作为投放市场的唯一依据,检验的原始性和可检性不足。再加上保温时间的延长以及保温温度的区别,将导致保温结果不能反映企业对罐头杀菌过程的常规控制;三是通报增多。许多出口企业对日本及韩国对罐头食品的微生物要求及检测判定方法并不了解,出口前并未按照进口国要求对相关产品进行商业无菌试验,导致出口日、韩的罐头产品因微生物繁殖阳性或超标被通报。摘自:中国国门时报
1.目的本规程旨在为无菌操作及无菌室的保护提供一个标准化规程。2.适用范围 生测实验室3.责任者 QC主管生测员4.定义 无5.安全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操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应先关掉紫外灯。6.规程6.1.无菌室应设有无菌操作间和缓冲间,无菌操作间洁净度应达到10000级,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保持在45-60%。超净台洁净度应达到100级。6.2.无菌室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6.3.严防一切灭菌器材和培养基污染,已污染者应停止使用。6.4.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5%的甲酚溶液,70%的酒精,0.1%的新洁尔灭溶液,等等。6.5.无菌室应定期用适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以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6.6.需要带入无菌室使用的仪器,器械,平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并应经过适宜的方法灭菌。6.7.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前,必须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消毒,然后在缓冲间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子,口罩和手套(或用70%的乙醇再次擦拭双手),方可进入无菌室进行操作。6.8.无菌室使用前必须打开无菌室的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以上,并且同时打开超净台进行吹风。操作完毕,应及时清理无菌室,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20分钟。6.9.供试品在检查前,应保持外包装完整,不得开启,以防污染。检查前,用70%的酒精棉球消毒外表面。6.10.每次操作过程中,均应做阴性对照,以检查无菌操作的可靠性。6.11.吸取菌液时,必须用吸耳球吸取,切勿直接用口接触吸管。6.12.接种针每次使用前后,必须通过火焰灼烧灭菌,待冷却后,方可接种培养物。6.13.带有菌液的吸管,试管,培养皿等器皿应浸泡在盛有5%来苏尔溶液的消毒桶内消毒,24小时后取出冲洗。
商业无菌结果判定该批罐头食品经审查生产操作记录正常,抽取样品经保温试验未胖听或泄漏,保温后开罐,经感官,PH或涂片镜检,或接种培养,确证无微生物增殖现象,则为商业无菌。该批罐头食品经审查生产操作记录,未发现问题;抽取样品经保温试验有一罐及一罐以上发生胖听或泄漏,或保温后开罐,经感官,PH或涂片镜检,或接种培养,确证有微生物增殖现象,则为非商业无菌请问确证无微生物增殖,怎么知道有没有增殖啊,还要做哪个样品的对比吗?经接种培养后检出芽孢杆菌,就说明是非商业无菌吗还有低酸性罐头食品的需氧厌氧培养条件怎么控制啊,本人是新手谢谢哪位大侠解答,
无菌室一般是在微生物实验室内专辟一个小房间。可以用板材和玻璃建造。面积不宜过大,约 4 — 5 平方米即可,高 2.5米左右。无菌室外要设一个缓冲间,缓冲间的门和无菌室的门不要朝向同一方向,以免气流带进杂菌。无菌室和缓冲间都必须密闭。室内装备的换气设备必须有空气过滤装置。无菌室标准化规程与验收规范。1.目的 本规程旨在为无菌操作及无菌室的保护提供一个标准化规程。 2.适用范围 生测实验室 3.责任者 QC主管生测员 4.定义 无 5.安全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操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应先关掉紫外灯。 6.规程 6.1.无菌室应设有无菌操作间和缓冲间,无菌操作间洁净度应达到10000级,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保持在45-60%。超净台洁净度应达到100级。 6.2.无菌室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 6.3.严防一切灭菌器材和培养基污染,已污染者应停止使用。 6.4.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5%的甲酚溶液,70%的酒精,0.1%的新洁尔灭溶液,等等。 6.5.无菌室应定期用适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以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6.6.需要带入无菌室使用的仪器,器械,平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并应经过适宜的方法灭菌。 6.7.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前,必须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消毒,然后在缓冲间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子,口罩和手套(或用70%的乙醇再次擦拭双手),方可进入无菌室进行操作。 6.8.无菌室使用前必须打开无菌室的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以上,并且同时打开超净台进行吹风。操作完毕,应及时清理无菌室,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20分钟。 6.9.供试品在检查前,应保持外包装完整,不得开启,以防污染。检查前,用70%的酒精棉球消毒外表面。 6.10.每次操作过程中,均应做阴性对照,以检查无菌操作的可靠性。 6 .11.吸取菌液时,必须用吸耳球吸取,切勿直接用口接触吸管。 6.12.接种针每次使用前后,必须通过火焰灼烧灭菌,待冷却后,方可接种培养物。 6.13.带有菌液的吸管,试管,培养皿等器皿应浸泡在盛有5%来苏尔溶液的消毒桶内消毒,24小时后取出冲洗。 6.14.如有菌液洒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用5%石碳酸溶液或3%的来苏尔倾覆在被污染处至少30分钟,再做处理。工作衣帽等受到菌液污染时,应立即脱去,高压蒸汽灭菌后洗涤。 6.15.凡带有活菌的物品,必须经消毒后,才能在水龙头下冲洗,严禁污染下水道。 6.16.无菌室应每月检查菌落数。在超净工作台开启的状态下,取内径90mm的无菌培养皿若干,无菌操作分别注入融化并冷却至约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约15ml,放至凝固后,倒置于30~35℃培养箱培养48小时,证明无菌后,取平板3~5个,分别放置工作位置的左中右等处,开盖暴露30分钟后,倒置于30~35℃培养箱培养48小时,取出检查。100级洁净区平板杂菌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菌落,10000级洁净室平均不得超过3个菌落。如超过限度,应对无菌室进行彻底消毒,直至重复检查合乎要求为止。 7.参照 参照《药品卫生检验方法》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中 (无菌检查法)章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0188.6-1995《药品检验操作规程》
无菌操作基本技术 1. 实验进行前,无菌室及无菌操作台(laminar flow) 以紫外灯照射30-60 分钟灭菌,以70 %ethanol 擦拭无菌操作台面,并开启无菌操作台风扇运转10分钟后,才开始实验操作。每次操作只处理一株细胞株,且即使培养基相同亦不共享培养基,以避免失误混淆或细胞间污染。实验完毕后,将实验物品带出工作台,以70 % ethanol 擦拭无菌操作抬面。操作间隔应让无菌操作台运转10分钟以上后,再进行下一个细胞株之操作。 2. 无菌操作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及宽敞,必要物品,例如试管架、吸管吸取器或吸管盒等可以暂时放置,其它实验用品用完即应移出,以利于气流之流通。实验用品以70 % ethanol 擦拭后才带入无菌操作台内。实验操作应在台面之中央无菌区域,勿在边缘之非无菌区域操作。 3. 小心取用无菌之实验物品,避免造成污染。勿碰触吸管尖头部或是容器瓶口,亦不要在打开之容器正上方操作实验。容器打开后,以手夹住瓶盖并握住瓶身,倾斜约45° 角取用, 尽量勿将瓶盖盖口朝上放置桌面。4. 工作人员应注意自身之安全,须穿戴实验衣及手套后才进行实验。对于来自人类或是病毒感染之细胞株应特别小心操作,并选择适当等级之无菌操作台(至少Class II)。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引起aerosol之产生,小心毒性药品,例如DMSO及TPA等,并避免尖锐针头之伤害等。
公司生产肉类罐头食品,出厂做商业无菌检验时,是否所有产品都要经过商业无菌检验,还是抽取样品做商业无菌检验?(监管人员到公司检查,要求在成品库内间商业无菌检验室,是否合理?)
无菌操作基本技术 1. 实验进行前,无菌室及无菌操作台(laminar flow) 以紫外灯照射30-60 分钟灭菌,以70 %ethanol 擦拭无菌操作台面,并开启无菌操作台风扇运转10分钟后,才开始实验操作。每次操作只处理一株细胞株,且即使培养基相同亦不共享培养基,以避免失误混淆或细胞间污染。实验完毕后,将实验物品带出工作台,以70 % ethanol 擦拭无菌操作抬面。操作间隔应让无菌操作台运转10分钟以上后,再进行下一个细胞株之操作。 2. 无菌操作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及宽敞,必要物品,例如试管架、吸管吸取器或吸管盒等可以暂时放置,其它实验用品用完即应移出,以利于气流之流通。实验用品以70 % ethanol 擦拭后才带入无菌操作台内。实验操作应在台面之中央无菌区域,勿在边缘之非无菌区域操作。 3. 小心取用无菌之实验物品,避免造成污染。勿碰触吸管尖头部或是容器瓶口,亦不要在打开之容器正上方操作实验。容器打开后,以手夹住瓶盖并握住瓶身,倾斜约45° 角取用, 尽量勿将瓶盖盖口朝上放置桌面。4. 工作人员应注意自身之安全,须穿戴实验衣及手套后才进行实验。对于来自人类或是病毒感染之细胞株应特别小心操作,并选择适当等级之无菌操作台(至少Class II)。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引起aerosol之产生,小心毒性药品,例如DMSO及TPA等,并避免尖锐针头之伤害等。 5. 定期检测下列项目: 5.1. CO2 钢瓶之CO2 压力 5.2. CO2 培养箱之CO2 浓度、温度、及水盘是否有污染(水盘的水用无菌水,每周更换)。5.3. 无菌操作台内之airflow 压力,定期更换紫外线灯管及HEPA 过滤膜,预滤网(300小时/预滤网,3000小时/HEPA)。6. 水槽可添加消毒剂(Zephrin 1:750),定期更换水槽的水。 实验用品 1. 种类︰ 1.1. 细胞培养实验用品均为无菌,除了玻璃容器与pasteur pipet 外,其它均为塑料无菌制品。 1.2. TC级培养盘表面均有coating高分子物质以让细胞吸附,培养容器种类有flask, plates, dishes, roller bottle 等,依实验需要使用。 1.3. plastic sterile pipet: 1 ml, 2 ml,5 ml, 10 ml, 25 ml 1.4. 塑料离心管: 15 ml, 50 ml,均有2 种不同材质,其中polypropylene (PP) 为不透明材质,polystyrene (PS) 为透明材质,可依实验需要而选择适合材质之离心管。[si
4789.26上说发生胖听或泄漏;或保温后开罐,经感官检查、pH测定或涂片镜检和接种培养,确证有微生物增值现象,则为非商业无菌。请问是不是说不做密封性检验也可以出报告呢?
我想请教一下,我们企业的无菌室现在是用开门式的,但密封性不大好,特别是紫外线消毒后,气味都出来了,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密封性不好的这个问题呢?
1.目的:本规程旨在为无菌操作及无菌室的保护提供一个标准化规程。 2.适用范围:生测实验室 3.责任者:QC主管生测员 4.定义:无 5.安全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操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应先关掉紫外灯。 6.规程 6.1.无菌室应设有无菌操作间和缓冲间,无菌操作间洁净度应达到10000级,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保持在45-60%。超净台洁净度应达到100级。 6.2.无菌室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 6.3.严防一切灭菌器材和培养基污染,已污染者应停止使用。 6.4.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5%的甲酚溶液,70%的酒精,0.1%的新洁尔灭溶液,等等。6.5.无菌室应定期用适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以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6.6.需要带入无菌室使用的仪器,器械,平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并应经过适宜的方法灭菌。6.7.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前,必须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消毒,然后在缓冲间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子,口罩和手套(或用70%的乙醇再次擦拭双手),方可进入无菌室进行操作。 6.8.无菌室使用前必须打开无菌室的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以上,并且同时打开超净台进行吹风。操作完毕,应及时清理无菌室,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20分钟。 6.9.供试品在检查前,应保持外包装完整,不得开启,以防污染。检查前,用70%的酒精棉球消毒外表面。 6.10.每次操作过程中,均应做阴性对照,以检查无菌操作的可靠性。 6.11.吸取菌液时,必须用吸耳球吸取,切勿直接用口接触吸管。 6.12.接种针每次使用前后,必须通过火焰灼烧灭菌,待冷却后,方可接种培养物。 6.13.带有菌液的吸管,试管,培养皿等器皿应浸泡在盛有5%来苏尔溶液的消毒桶内消毒,24小时后取出冲洗。 6.14.如有菌液洒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用5%石碳酸溶液或3%的来苏尔倾覆在被污染处至少30分钟,再做处理。工作衣帽等受到菌液污染时,应立即脱去,高压蒸汽灭菌后洗涤。 6.15.凡带有活菌的物品,必须经消毒后,才能在水龙头下冲洗,严禁污染下水道。 6.16.无菌室应每月检查菌落数。在超净工作台开启的状态下,取内径90mm的无菌培养皿若干,无菌操作分别注入融化并冷却至约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约15ml,放至凝固后,倒置于30~35℃培养箱培养48小时,证明无菌后,取平板3~5个,分别放置工作位置的左中右等处,开盖暴露30分钟后,倒置于30~35℃培养箱培养48小时,取出检查。100级洁净区平板杂菌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菌落,10000级洁净室平均不得超过3个菌落。如超过限度,应对无菌室进行彻底消毒,直至重复检查合乎要求为止。 7.参照:《药品卫生检验方法》、《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中(无菌检查法)章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0188.6-1995《药品检验操作规程》。 8.分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1.目的:本规程旨在为无菌操作及无菌室的保护提供一个标准化规程。 2.适用范围:生测实验室 3.责任者:QC主管生测员 4.定义:无 5.安全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操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应先关掉紫外灯。 6.规程 6.1.无菌室应设有无菌操作间和缓冲间,无菌操作间洁净度应达到10000级,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保持在45-60%。超净台洁净度应达到100级。 6.2.无菌室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 6.3.严防一切灭菌器材和培养基污染,已污染者应停止使用。 6.4.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5%的甲酚溶液,70%的酒精,0.1%的新洁尔灭溶液,等等。6.5.无菌室应定期用适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以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6.6.需要带入无菌室使用的仪器,器械,平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并应经过适宜的方法灭菌。6.7.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前,必须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消毒,然后在缓冲间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子,口罩和手套(或用70%的乙醇再次擦拭双手),方可进入无菌室进行操作。 6.8.无菌室使用前必须打开无菌室的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以上,并且同时打开超净台进行吹风。操作完毕,应及时清理无菌室,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20分钟。 6.9.供试品在检查前,应保持外包装完整,不得开启,以防污染。检查前,用70%的酒精棉球消毒外表面。 6.10.每次操作过程中,均应做阴性对照,以检查无菌操作的可靠性。 6.11.吸取菌液时,必须用吸耳球吸取,切勿直接用口接触吸管。 6.12.接种针每次使用前后,必须通过火焰灼烧灭菌,待冷却后,方可接种培养物。 6.13.带有菌液的吸管,试管,培养皿等器皿应浸泡在盛有5%来苏尔溶液的消毒桶内消毒,24小时后取出冲洗。 6.14.如有菌液洒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用5%石碳酸溶液或3%的来苏尔倾覆在被污染处至少30分钟,再做处理。工作衣帽等受到菌液污染时,应立即脱去,高压蒸汽灭菌后洗涤。 6.15.凡带有活菌的物品,必须经消毒后,才能在水龙头下冲洗,严禁污染下水道。 6.16.无菌室应每月检查菌落数。在超净工作台开启的状态下,取内径90mm的无菌培养皿若干,无菌操作分别注入融化并冷却至约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约15ml,放至凝固后,倒置于30~35℃培养箱培养48小时,证明无菌后,取平板3~5个,分别放置工作位置的左中右等处,开盖暴露30分钟后,倒置于30~35℃培养箱培养48小时,取出检查。100级洁净区平板杂菌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菌落,10000级洁净室平均不得超过3个菌落。如超过限度,应对无菌室进行彻底消毒,直至重复检查合乎要求为止。 7.参照:《药品卫生检验方法》、《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中(无菌检查法)章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0188.6-1995《药品检验操作规程》。 8.分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1、目的:本规程旨在为无菌操作及无菌室的保护提供一个标准化规程.2、适用范围:生测实验室3、责任者:QC主管生测员4、定义:无5、安全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操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应先关掉紫外灯.6、规程 6.1 无菌室应设有无菌操作间和缓冲间,无菌操作间洁净度应达到10000级,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保持在45-60%.超净台洁净度应达到100级. 6.2 无菌室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 6.3 严防一切灭菌器材和培养基污染,已污染者应停止使用. 6.4 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5%的甲酚溶液,70%的酒精,0.1%的新洁尔灭溶液,等等. 6.5 无菌室应定期用适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以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6.6 需要带入无菌室使用的仪器,器械,平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并应经过适宜的方法灭菌. 6.7 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前,必须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消毒,然后在缓冲间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子,口罩和手套(或用70%的乙醇再次擦拭双手),方可进入无菌室进行操作. 6.8 无菌室使用前必须打开无菌室的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以上,并且同时打开超净台进行吹风.操作完毕,应及时清理无菌室,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20分钟. 6.9 供试品在检查前,应保持外包装完整,不得开启,以防污染.检查前,用70%的酒精棉球消毒外表面. 6.10 每次操作过程中,均应做阴性对照,以检查无菌操作的可靠性. 6.11 吸取菌液时,必须用吸耳球吸取,切勿直接用口接触吸管. 6.12 接种针每次使用前后,必须通过火焰灼烧灭菌,待冷却后,方可接种培养物. 6.13 带有菌液的吸管,试管,培养皿等器皿应浸泡在盛有5%来苏尔溶液的消毒桶内消毒,24小时后取出冲洗. 6.14 如有菌液洒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用5%石碳酸溶液或3%的来苏尔倾覆在被污染处至少30分钟,再做处理.工作衣帽等受到菌液污染时,应立即脱去,高压蒸汽灭菌后洗涤. 6.15 凡带有活菌的物品,必须经消毒后,才能在水龙头下冲洗,严禁污染下水道. 6.16无菌室应每月检查菌落数.在超净工作台开启的状态下,取内径90mm的无菌培养皿若干,无菌操作分别注入融化并冷却至约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约15ml,放至凝固后,倒置于30~35℃培养箱培养48小时,证明无菌后,取平板3~5个,分别放置工作位置的左中右等处,开盖暴露30分钟后,倒置于30~35℃培养箱培养48小时,取出检查.100级洁净区平板杂菌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菌落,10000级洁净室平均不得超过3个菌落.如超过限度,应对无菌室进行彻底消毒,直至重复检查合乎要求为止.7、参照《药品卫生检验方法》《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中(无菌检查法)章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0188.6-1995《药品检验操作规程》8、分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无菌室的要求 1.工作室应矮小、平整,面积只需4米2左右,高2.2―2.3米,内部装修应平整、光滑,无凹凸不平或棱角等,四壁及屋顶应用不透水之材质,便于擦洗及杀菌 2.室内采光面积大,从室外应能看到室内情况。 3.为保证无菌室的洁净,无菌室周围需设缓冲走廊,走廊旁再设缓冲间,其面积可小于无菌室。 4.无菌室、缓冲走廊及缓冲间均设有日光灯及供消毒空气用紫外灯,杀菌紫外灯离工作台以1米为宜 ,其电源开关均应设在室外。 5.无菌室与缓冲间进出口应设拉门,门与窗平齐,门缝要封紧,两门应错开,以免空气对流造成污染。 6.无菌室的使用与管理 (1) 无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室内仅存放必须的检验用具如酒精灯、酒精棉、火柴、镊子、接种针、接种环、玻璃铅笔等。&不要放与检测无关的物品 (2) 室内检验用具及凳桌等保持固定位置,不随便移动。 (3) 每2―3周用2%石炭酸水溶液擦拭工作台、门、窗、桌、椅及地面,然后用3%石炭酸水溶液喷雾消毒空气,最后紫外灯杀菌半小时 (4) 定期检查室内空气无菌状况,细菌数应控制在10个以下,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彻底消毒灭菌。/无菌室无菌程度的测定方法:取普通肉汤琼脂平板、改良马丁培养基平板各3个(平板直径均9厘米[fon
一、无菌室内非请莫入,非本实验室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在无菌室内工作。 二、所有药品器材均为无菌室专用,一般不得带出无菌室,作为其他用处。三、所有物品用后立即放回原处。 四、进入无菌室工作之前需修剪指甲,手清洗后在用1%新洁尔灭溶液洗手消毒,换鞋进入,使用超静台需着无菌室专用工作服并用酒精棉球擦手消毒。超静台每次使用后都应仔细做好清洁整理工作。 五、卫生值日人员要勤打扫。注意保持无菌室的相对无菌条件,经常用新洁尔灭溶液擦洗地面、桌面、台面和试剂厨。经常将无菌室工作服送至洗涤室清洗消毒,使用后的鼠尸及鼠笼随手带出无菌室。每日为除湿机倒水。注意无菌时使用药品、物品的消耗,及时通知工人准备,或汇报负责老师以便补充。 六、配培养基和其他试剂都应有记录,瓶子上映注明品质、浓度、日期及配制人,使用过的培养基及无菌试剂应自觉注明使用人姓名,以防止交叉污染。 七、严格控制细胞之间或病原之间的交叉污染,容易发生交叉污染的细胞或病毒不能在同一超净台内处理。八、扭力天平使用之后应休止,在将读数盘回零,托盘及天平表面擦洗干净,药勺也应洗净擦干。使用后的药品应将盖拧紧,放回原处。 九、离心机使用时应注意平衡,使用后将离心杯、橡皮套管清洗干净,倒置晾干。 十、CO2孵箱为通气培养箱,应自觉维护箱内清洁,定期将托板、托盘换出消毒。如培养瓶内培养基漏出,立即用酒精棉讲瓶外表面迹箱内污迹擦拭干净,箱内蒸发用水威无菌蒸馏水,应注意补充。四周水箱内的水定期补加。CO2浓度、温度控制器等零部件请勿动,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十一、组织培养用眼科剪刀镊子使用后应洗净烘干,防止生锈。 十二、浸泡细胞培养板统一使用75%酒精(CP或AR)或医用酒精。
微生物实验室,必须达到一定程度的无菌状态,避免微生物污染。假如在一个不洁的实验室或者早先打翻过样品的地方做微生物实验,引入新的微生物污染样品的几率是很大的。微生物的实验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期准备和样品检验。事实上,保持整个实验室清洁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就不用在灭菌前担心太多了,然而,灭菌后必须保证样品或者培养基免受污染。其实,可以把灭菌想像成”一扇门”,在培养基中或者一些设备比如吸管的微生物都在灭菌过程中被杀死了,没有微生物困扰实验了。必须保证灭菌后的环境(门后的部分)的洁净,杜绝灭菌后的培养基和设备受到污染。无菌的重要性1. 无菌技术 – 高压湿热灭菌要点描述原理在压力下产生的湿热的蒸汽杀死微生物的营养体和孢子。密封灭菌锅必须密闭以阻隔外部空气, 避免空气的存在会影响压力并降低灭菌锅里面的温度。灭菌压力在灭菌锅内, 合适的灭菌温度是通过压力达到的, 压力对于灭菌没有效用但是使蒸汽温度上升。 对于标准操作来说,15lbs/inch2时的121℃并赶走所有空气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灭菌时间当到达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时, 需要保持一定的时间来达到效果,为了杀灭微生物,121℃必须保持至少15分钟。培养基灭菌大部分情况下, 实验室配置培养基后应灭菌,灭菌时应根据供应商指导, 使用合适的温度时间; 有些培养基不适合灭菌的。器皿灭菌当灭菌器皿时,需要考虑使用数量,比如,一天用10根吸管,在灭菌时, 一般就可以以10根为一包, 这样可以减低器皿在使用过程中遭受微生物的污染的可能性。灭菌条在灭菌过程中, 可以用灭菌条来监控效果, 灭菌条在灭菌前是有颜色的,灭菌后会变成黑色。重新灭菌假如一次灭菌无效, 可以重新进行灭菌过程, 但是,培养基是不可以进行第二次灭菌的, 应抛弃。储存灭菌完成后, 培养基和器皿应妥善储存。 一般来说, 培养基应存放于避光的洁净空间,同时应参照供应商的指示。2.无菌技术 – 过滤 (Filtration)要点描述简述物理分离方法, 使用高效过滤将微生物从液体培养基分离。由于不需要加热和冷却过程,过滤比高温湿热灭菌省时间。过滤头0.2微米的过滤头可以分离所有的细菌营养体, 把它安装在针筒末端。3.无菌过程注意点要点描述综述一旦培养基或者器皿经过灭菌过程, 这种灭菌状态应保持直到实验结束。区域最好能把培养基准备区域(门外)和实验区域(门内)之间应该设有缓冲间。工作台面工作前必须消毒, 可以用70%的酒精, 也可以用含氯的消毒剂。消毒时间不管使用何种消毒剂, 需要提供充分的消毒时间来杀灭微生物,一般5-10分钟, 可以用纸巾擦干表面。洁净台必须有2个光源:普通照明用和杀菌紫外光。紫外灯用于保持工作台面免于微生物污染, 在使用前仍然需要使用消毒剂清洁。摆放应该有好习惯把工作桌面的物品摆放好,,把移动放到最低限度, 避免带来污染。镊子如果使用薄膜过滤法, 需要准备一个小烧杯并有少量酒精, 镊子不用时就放在杯子里。培养基培养基使用前, 应该有相关日期, 比如配置日期, 或者实验室收到日期(直接使用的培养基)。假如没有所需日期, 这个培养基不能使用。实验服穿着干净的实验服, 袖子应卷起至肘部以避免碰到培养基或样品带来污染,当然。做实验前要洗手。4. 实验的无菌技术注意点采样个人酒精灯样品应无菌采得,使用无菌采样袋或者采样瓶,采样员应戴防护手套, 在采样前烧采样口,样品容器应紧闭并安全储存。万一培养基或者样品溅到实验服上应在做完一个实验后换上干净的。咳嗽或者鼻塞可能会带来微生物并影响实验,应戴好防护手套面罩 。使用本森灯或者酒精灯, 在实验前点燃。火焰在实验区域产生一个防层, 可以防止那些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生物掉落在工作台面上或者培养基上。开瓶瓶口培养皿开瓶前, 应用清洁剂的纸巾清洁瓶盖和附近区域,除去盖子上可能留存的微生物。盖子打开后,玻璃瓶口应进行灭菌,可以在酒精灯上方旋转瓶口和螺纹, 一般2-3秒。当打开培养皿时, 不能完全移除盖子, 而应该保持在培养皿的上侧, 从而能够倒入培养基或者样品, 这样可以减少空气灰尘或者微生物的污染。倒完培养基或者样品后, 瓶口重新过火, 盖盖子, 用消毒剂清洁。滤膜镊子打开薄膜装, 绝对不能碰到薄膜!用镊子把薄膜移除包装并放到过滤头上, 过滤的漏斗不能完全移开,只需移开一点点放入滤膜即可,过滤完后,用镊子把滤膜转到培养皿中, 放置于中间。用镊子转移滤膜过火时,拿住镊子的尾部, 放到火焰上, 保持一下能够到火好, 时间太长会在尖部结碳,拿镊子的时候, 尾部向上直至烧完。实验结束打扫废弃物实验结束后,培养皿放入培养箱;剩余的培养基可以放回储存区域, 盖子必须盖紧。抛弃废弃物,比如样品袋 可回用的物品放在远离工作区域的地方以回收, 清洗, 灭菌。用含有消毒剂的纸巾清洁工作台面。在实验过程中暴露于微生物的物品应作为有害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可能含有微生物并致病 假如含有致病菌可能会产生公共卫生的事件.最好废弃物能够进行湿热灭菌从微生物的实验室布局角度一个设计合理的实验室能提供一个合格的环境以支持实验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 首先,需要为实验室选择一个合适的物理位置:远离其他操作区域,比如,生产或者储运;没有从其他区域进入实验室的直接入口;实验室必须是微生物实验专用;应有专门微生物检测无菌间,并通过缓冲间与准备间等进行区隔。通风和气流安保工作区域微生物实验室应该有单独的通风系统, 与其他操作区域的空气供给分开;空调系统的排气必须直接排出实验室, 空调系统应定时清洗, 并关注空气过滤器的清洁。实验室应该是限制进入的, 可以是卡片控制或者其他方式, 只有那些被允许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人员应该有充足的工作区域, 从GLP标准来说, 每人应有20平方米的区域. 充足的工作区域可以避免工作中人员的碰撞, 也避免了交叉污染。易清洁照明反馈实验室的墙面, 屋顶和门都应该是平滑的, 光洁易于清洗消毒的;墙的接缝包括强和墙之间, 强和地面之间应该是弧形的;任何地方都应该不能聚集灰尘, 例如窗台或者窗帘;柜子应该是可移动的或者是不着地的以方便清扫。实验室应有充足的照明, 包括不间断电源或者备用发电机.反馈遵照GLP相关的安全规则1. GLP要点 – 工作区域要点描述总体安排实验前应做好仪器, 试剂和培养基的所有准备工作, 这样可以合理利用时间并得到稳定的实验结果。桌面安放多余的培养皿, 烧瓶或者滤纸可能会干扰实验并带来潜在的溅出, 打碎或者交叉污染。实验前消毒在配制培养基或者开始试验前, 应该清洁并消毒工作桌面。 可以采用70%的酒精溶液, 含氯水的溶液, 或者其他消毒剂。清洁后, 应等待几分钟以使有充分的时间杀灭微生物。试验后消毒实验结束后, 彻底清洁工作区域, 仍然使用70%酒精溶液或者其他消毒剂, 保持一段时间, 然后擦干。有害废弃物的处置必须有效管理微生物的有毒废弃物, 任何和微生物培养或者培养基相关的物品都应被看作有害物质 因为他们可能含有致病菌, 需要小心处理。废弃物的灭菌湿热灭菌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处理污染物质和有害物质的方法。 用过的培养皿应放在灭菌袋中。 灭菌后, 可以当作一般废弃物处理。重复使用器皿的灭菌当需要对小件物品(比如移液管)灭菌时, 可以根据实际用量分组包装。 湿热灭菌后, 袋包装冷却并保存。避免浪费合理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实验室工作需要精准, 但是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快速工作, 因为花非常多时间会延长设备, 培养基, 或者样品暴露在环境中的时间。 把需要用的物品放在手边可以用的地方可以节约时间并提高工作的有效性。2. GLP要点 – 洁净工作台简介使用监控洁净工作台提供了控制来自环境的污染并提供工作区域的洁净空气. 洁净空气吹向工作区域, 同时, 可以避免外部空气进入工作区域使用时, 紫外光线(或者紫外灯)应关闭, 但是使用后应打开. 如果紫外灯没有打开工作台没有开启, 工作台不能开始使用 必须清洁工作台, 开启电源并打开紫外灯, 保持30分钟.洁净工作台需要进行日常的确认, 一般有第三方公司进行一个有效的实验室应该是一个安全的实验室。假如疏忽安全的话,许多每天使用的培养基或者设备会产生危害。减少这些危害带来的风险不仅仅保护了工作场所,更重要的是,保护了自身免于危险。利用常识并遵照GLP相关的安全规则,我们就能把由于微生物相关的行为带来的潜在危害降低到最小。安全用品移动安全用品包含口罩, 手套和眼部防护。口罩防止培养基和样品受到污染, 可能来自于咳嗽或者鼻涕 根据当地的要求和习惯, 每个实验室会有不同的要求。戴手套是为了防止培养基或者其他刺激性物质接触皮肤 在从湿热灭菌锅内取出容器或则器皿时, 需要戴防热手套。在配置培养基和实验中佩戴防护眼镜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能够购买带有屈光度的防护眼镜为佳。当移动培养基或者样品时, 应小心注意以避免溅出或者泼出;突然的移动会产生安全危害或者导致实验无效;不要使用夸张的动作或者行为同时, 不要把任何东西, 比如吸管, 放到嘴里。明火湿热灭菌锅实验中需要用到酒精灯或其他明火, 但是假如使用不当会带来比较高的安全危险;确保酒精灯不用时完全关闭, 当有阀门时经常检查垫圈是否有裂痕或者泄露;操作酒精灯时, 应确保火焰不会接触衣物或者皮肤. 可燃物品, 比如记录本, 应远离火焰以避免意外点燃;同时, 要注意可燃液体的容器. 每次使用后应盖好盖子并远离酒精灯火焰;使用火焰进行灭菌工作时, 可使用镊子. 把镊子放在含有95%酒精的烧杯中, 使用时, 把镊子在火焰上灼烧1-2秒, 移开镊子并等待火焰熄灭;拿着镊子是尖端应向下, 使热的酒精不会流到手上。湿热灭菌锅使用高压下产生的蒸汽, 温度可达1210C, 杀死了微生物, 同样可以带来人类组织的灼伤, 所以必须特别小心地操作 如此高的温度以及蒸汽能带来极大的潜在伤害, 即使是残留的蒸汽也能带来很大的危险. 打开灭菌锅时需要特别小心, 站在边上避免面对热量和蒸汽, 缓慢的打开门, 同时, 戴好防热手套.把需要灭菌的培养基和器皿平均放置在托盘上, 大的物品放在边上, 确保物品不会相互碰撞. 这样可以是热量均匀扩散并平衡整个托盘洁净台样品操作在洁净台工作时必须关闭紫外灯. 紫外光线是危险的;不要把手或者手指放在紫外灯下, 以免灼伤皮肤;不要直接看紫外光线以免损伤眼睛。培养基和样品: 用火焰灼烧瓶口时, 停留4-5秒, 旋转使整个表面都能被灼烧, 不要停留太久, 不要溅出样品或者培养基;假如样品是瓶装的, 不要直接灼烧以免爆开. 可以取2个烧杯, 倒入70%酒精, 把瓶子倒置放入一个烧杯中, 使盖子和瓶颈的2.5厘米处能浸没在酒精中, 拿出瓶子用干净的布擦干 同理, 放入第二个烧杯, 拿出瓶子直立待酒精自然蒸发;开瓶时应特别小心不能污染样品, 可以用消毒纸巾开旋盖的瓶子 用浸没在95%酒精并灼烧的开瓶器打开压盖瓶;打开瓶子后, 使用相同的方法灼烧瓶口, 并确保用于消毒的酒精完全挥发;拉罐可以使用相同的程序或者用含70%酒精的棉球擦拭顶部, 假如罐子必须用开罐器, 这个开罐器操作同开瓶器;无菌包装的产品用含70%酒精的棉球擦拭。微生物防护用具1.一级防护(设备)①移液辅助器,如[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器[/color][/url]②生物安全柜③一次性塑料接种环、电热接种环④螺口盖试管及瓶子⑤高压灭菌器⑥一次性塑料移液管2.二级防护(人员)①工作服、防护服②手套(乳胶手套等)③安全眼镜、面罩或其他防护用品检测中常见问题解答细菌和霉菌培养箱必须分开放置吗?在CNAS-CL01-A0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有此规定:6.3.4 b)检测样品中的霉菌时,要有适当的措施控制孢子在空气中的扩散。但未见到明确规定细菌培养箱和霉菌培养箱不能在同一房间的规定。一般实验室都有三种培养箱,结构设计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内部循环风温度平衡的,第二种是内外热空气流动自动平衡型的,另外第三种是热辐射温度平衡型的。有网友认为,第一种和第三种应该可以放在一个实验室,保持一定距离即可。第二种培养箱应该不能放在一个实验室。据说,CNAS现场评审,会提出细菌和霉菌培养箱分开放置要求。
产品为罐头 ,微生物执行商业无菌。有着急订单发货,出厂检验报告 检的菌总和大肠。说是某老师告诉的,我怎么没研究出合理性呢?
1.接种细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2.进行接种食品样品时,必须穿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 3.接种食品样品时,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4.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三次后使用。 5.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6.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7.接种环和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接种结核菌和烈性菌的接种环应在沸水中煮沸5min,再经火焰烧灼。 8.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
规格5kg的罐头,做商业无菌取样需要取多少?
请问哪位老大知道罐头商业无菌方面的知识?
无菌室有没有必要要风淋,希望大家都说一下自已的观点!
目前液态乳和一些乳饮料要求微生物项目是:商业无菌,但是针对乳制品的商业无菌的国家标准都没有,要参考GB4789.26-2003 罐头的商业无菌的要求,不知大家对这个有什么看法?大家讨论一下。我是觉得乳制品虽然跟罐头来讲都是无菌包装,但是罐头是后杀菌,乳制品是先杀菌,工艺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另外罐头中的微生物类型和乳制品的微生物类型也有不同,所以针对乳制品来讲,国家应该出台一个乳制品的商业无菌的标准,大家认为呢?
不错的资料[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35901]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url]
无菌制剂质量风险控制和验证技术概念:无菌药品是要求没有活体微生物存在的药品,也就是法定药品标准中有无菌检查项目的药品。 最终灭菌的无菌药品分类: 非最终灭菌的无菌药品[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22720]无菌制剂质量风险[/url]
无菌生产有哪些要求? 无菌生产过程中主要有哪些要求呢,其实在经清洗后,各组分至少应放在D型洁净区。如未规定要采用灭菌或空气过滤器过滤,阻止微生物流向后续工序,灭菌后的原材料和组分的生产王序应在A型洁净区完成,但在A型区外有B型区作为环境。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灭菌过滤的溶液均应在C型洁净区生产。如果不需灭菌过滤,则应在A型洁净区进行材料和产品的制备。A型洁净区应位于B型洁净区之内。在无菌条件下制备的产品应在A型洁净区进行产品的再加工和灌装。A型洁净区应以B型洁净区为环境。部分密闭的容器传递(运输),如在脱水干燥时,应在包装之前在A型洁净区完成,A型区应被B型区包围。或者在B型洁净区环境内用密闭传递装置完成运输工作。无菌油膏、软膏、悬浮液和乳化液的制取和灌装应在A型洁净区完成,A型区应位于B型区环境内。其条件是允许产品裸零和不需要后续灭菌过滤。隔离工艺和抽气——充气——密封最重要的进步就是采用隔离工艺和抽气——充气一一密封工艺,保证产品的灭菌性,提高洁净室和洁净区的效率和降低与此有关的费用。隔离或屏障技术的实质就是用密闭装置的物理隔离将工作区与周围空间隔开。此项工艺广泛应用于灭菌产品的生产。GMP规程于1997年规定供无菌生产用的隔离装置应配置在至少不低于D型洁净区的环境空间内。与普通洁净室技术所提出的要求相比,确实这是较为简单的条件。它能显著地降低洁净厂房建造和使用费用。吹气——充气——密封工艺就是在一个连续循环内,用热塑型塑料粒子压制成容器装药,然后密封。所有这一切均由一台综合自动装置完成。如果是无菌生产,有A型洁净区的设备可安设在至少是C型洁净区的环境内,并且要采用符合A/B型洁净区要求的工作服。如果是最终灭菌生产,可将设备安装在至少是D型洁净区的环境内。与传统的工艺相比这也是较为简单的要求。
罐头商业无菌中pH值的测定,肉类罐头怎么做,一般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