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原子能院分析仪

仪器信息网原子能院分析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原子能院分析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原子能院分析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原子能院分析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原子能院分析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原子能院分析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原子能院分析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原子能院分析仪相关的资讯

  • 国家快堆研发中心落户中核集团原子能院
    1月6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国家能源研发中心授牌仪式和能源科技发展现场会,标志着首批16个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正式成立,其中快堆工程研发(实验)中心落户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此次成立的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涉及核电、风电、高效发输电以及设备材料等能源重点行业和领域,对建立我国能源科技支撑体系,满足创新型国家和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需要以及能源技术装备的市场需求意义深远。  成立后的快堆工程研发(实验)中心能够完善中国实验快堆相关配套设施和条件建设,依托原子能院几十年来快堆研发积累的技术和人才基础,形成国家快堆技术平台,为国家快堆战略决策提供技术咨询,为技术研发提供条件支撑,为快堆产业化和自主化提供能力保证,也为国家先进核燃料循环体系技术开发提供研发基础。快堆工程研发(实验)中心的建成,将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八个具有快堆研发能力的国家。  快堆作为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候选堆型,作为先进燃料循环体系的关键环节,对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快堆发展的第一步——中国实验快堆,在国家科技部、国防科工局的支持下,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组织,原子能院设计和建造,即将达到临界。2009年10月20日,国家能源局批复成立快堆工程研发中心,并列入国家核电自主化装备专项。
  • 原子能院成功研制国内首台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
    近日,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AMS),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核分析设备研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加速器质谱的高灵敏分析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图片来源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加速器质谱小型化、紧凑化是当前国内外加速器质谱研究的热点领域。经过近四年的努力探索,原子能院加速器质谱研究团队对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的核心难点——加速器紧凑化进行了创新研究,并突破高压馈入、气体输入、高压绝缘、间隙加速、气阻分布等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紧凑型串列加速器。其中,串列加速器长度仅为1米,大小为传统串列加速器1/3;整套谱仪占地面积约30平米,较传统同性能的AMS装置缩小2~3倍;可实现碳-14、铝-26、碘-129、铀-236等十余种核素的高效与高灵敏分析,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团队根据加速器质谱系统小型化和多核素高效、高灵敏分析的需求,对加速器质谱系统进行了物理与束流光学方面的优化设计,建成了紧凑型串列加速器质谱仪,有力提升了装置实用性和经济性。该加速器质谱仪综合了单极型、大气绝缘型加速器质谱仪的优点,具有结构更紧凑、性能更佳、可开展多核素测量等优势,传输效率和测量灵敏度均通过实验验证,可广泛应用于大气雾霾、海洋污染、生物医药、天体物理等研究领域。项目团队将继续深入开展加速器质谱仪的新装置、新技术研究,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端加速器质谱的国产化进程,并基于该装置开展多核素高灵敏分析与应用研究,积极拓展其在环境、物理、地质、生物、药学、天体等领域的应用。科普贴士加速器质谱(AMS)是综合加速器、核物理、质谱等学科为一体的现代核分析技术,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可实现极微量核素的高灵敏测定,具有其它技术无可比拟的灵敏度,因而可开展其它技术无法开展的工作,这些极微量核素发挥着“指纹”核素的功能,在许多领域发挥着独特作用,从而极大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AMS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果从空间划分,可以分为3部分。上,可以研究天体演化、宇宙射线、太阳活动等;中,可以研究环境与气候变化、全球碳循环、地震与冰川历史、碳达峰、文物考古等;下,可以研究海洋环流、海洋资源、地下矿藏、地下水年龄等。如果从学科上来讲,AMS应用领域涉及地质、考古、环境、天体物理、生物医药、核物理等。基于AMS广阔的应用领域,国际上都在开展将传统的大型AMS装置转变成小型紧凑型AMS装置的研究工作,以降低成本并简化操作流程,从而满足更广的用户需求。原子能院在AMS装置国产化和小型化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也是国内唯一具备AMS装置研发能力的单位,相继研制成功了具有国际特色的单极型和大气绝缘型AMS装置,尤其是最近研制成功了紧凑型AMS装置,表明我国在AMS小型化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 原子能院建成国内首个锕系元素化合物低温光谱研究实验平台
    近日,原子能院放射化学研究所建成国内首个锕系元素化合物低温光谱研究实验平台,并取得重要研究进展。该平台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兼具样品制备、精确光谱测定与计算、结构和性能研究的锕系化合物与材料研究设施,提升了我国锕系化合物的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为锕系化合物的后续相关基础和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低温光谱测定平台锕系元素(不包含钍)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电子能级光谱和相关的振动能级耦合光谱,对这些光谱进行精确测定,可为锕系浓度分析、化合物表征、配位研究以及反应性能等相关应用科学研究提供关键信息。然而受到温度展宽效应的影响,锕系化合物的光谱在常温情况下会呈现较宽的谱峰,形成较大重叠,无法提供精细的能级信息。相比于常温状态,温度展宽效应在低温状态下可被消除,谱峰将分裂成锐利的谱线,由此可有效区分光谱中的电子能级和振动能级,并与相关的物化性能明确关联。为此,放射化学研究所项目团队克服了洁净室改造、仪器调试、疫情影响等困难,成功建成国内首个锕系元素化合物低温光谱研究实验平台。该平台采用闭式液氦循环,可将锕系化合物样品降温到3.3K(开尔文)的低温;以窄线宽激光器作为光源、高分辨光谱仪作为探测器,可精细测定化合物的光谱;通过集成设计,实现了对同一低温样品进行荧光光谱及寿命、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的测定,并建立了针对相关光源和探测器校准、仪器信号同步以及大量实验数据的独特处理方法。通过测定代表性铀酰化合物的低温吸收与荧光光谱,项目团队确定了电子跃迁与振动能级的相互耦合,并拓展了锕系元素激发态计算方法,阐明了锕系离子f-f(电子壳层)电子跃迁与锕酰离子振动耦合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项目团队还通过在计算中引入一阶微扰方法,成功得出与电子跃迁能级耦合的不同振动能级。 基于院长期基础研究专项,原子能院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形成了一支专业的锕系化合物实验与理论基础研究团队。未来,项目团队将依托平台持续开展锕系化合物光谱能级测定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
  • “原子能楼”去留终“落地”:发展和传承的最大公约数
    “共和国第一台粒子加速器”纪念标志 中科院传播局供图  近日,离熙熙攘攘的中关村闹市区不远,有一处僻静的草坪,在这里悄然出现了一座约高7米、长8米、宽3米且加装了玻璃幕墙保护的历史仪器设备展示台。光洁透亮的玻璃幕墙内,摆放着控制台、电动机、储压罐、转换器等这些人们似懂非懂的仪器设备,它们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不平凡岁月,也早已告别了当年那些日夜不息的紧迫和繁忙,却记载着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珍贵故事,以及那一段共和国科技历程的不朽辉煌。  这是“共和国第一台粒子加速器”的纪念标志。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园区里,它静静地伫立在被老同志们誉为“共和国科学第一楼”的中关村“原子能楼”旧址一侧,并作为科学精神的浓缩和象征,告慰先辈、激励后人。  9月2日下午,中科院举行“共和国第一台粒子加速器”纪念标志的落成典礼,活动简朴而不失隆重。中科院副院长王恩哥、副秘书长邓勇,著名物理学家叶铭汉院士,高能所党政负责人及部分老同志,纳米中心党政负责人、部分科研人员以及研究生,参加了落成典礼。  从“共和国科学第一楼”文史价值保护,到“共和国第一台粒子加速器”纪念标志,这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在过去两个多月里,经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的直接关心过问,由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联合工作组,经过了紧锣密鼓的调研、周到细致的协调,终于在科学事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两者之间,寻找到了这一 “最大公约数”,得到了关心共和国科学历史文物价值的老专家们的赞同,也受到了期待当前建设发展条件的科学家们的赞誉。  “原子能楼”的历史情怀  “原子能楼”是我国核能科技发展的最初历史见证,也是中科院在中关村的历史标志建筑物之一。1953年该楼建成,归属当时的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管理使用。在中关村同期兴建且目前仍在正常使用的,还有力学楼、物理楼、化冶楼、电工楼、生物楼、声电楼等历史建筑。  已经91岁高龄的叶铭汉回忆,上世纪50年代初,他的导师钱三强“创建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并亲自到中关村勘测选址”,随后一幢砖混结构 6004平方米的5层大楼拔地而起,建成后就一直被称为“原子能楼”。这在当时还是大片菜地农田和稀疏简朴民宅的中关村,“科学院建的几幢科研大楼,显得很气派很特别”。在“原子能楼”建成之初,主要用于物理学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实验,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邓稼先、于敏、朱光亚、陈芳允等多位物理学界著名科学家,曾先后在该楼工作过。在近年来回忆中科院历史的文章里,该楼也被有些老同志誉为“共和国科学第一楼”。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家战略需求任务的逐渐明朗和具体实施,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队伍逐步壮大、学科渐渐扩展,并在随后十几年里逐渐分化组建了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前身)、高能物理所等研究机构。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作为起始点的发展,钱三强曾形象地称之为 “老母鸡下蛋”,拓展出了我国在核能物理、化学物理、光学物理、电磁物理等领域的一批骨干研究院所,并为共和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关键性的重要贡献。  也是在这幢“原子能楼”里,赵忠尧率领着他的精干团队,白手起家、夜以继日、历经艰辛,自行设计研制出了我国的第一台粒子加速器,并完成了国防需求和尖端科研的攻关任务。此后,虽经历了几代人几辈科学家的新老更替,但大家都十分珍爱这台早已退役却功勋卓著的设备,并一直完善地保存到今天。  在叶铭汉和曾经在这幢楼里工作过的老科学家们记忆里,当时,科研人员一切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为我国原子能事业奠定了最初的科学基础。“原子能楼见证了这段历史,体现了中国科学家在困难时期顽强拼搏、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中科院宝贵的精神财富。”叶铭汉表示,“对我们而言,也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国家战略下的纳米科学面临“空间”瓶颈  走进“原子能楼”所在地的纳米中心园区里,第一感觉便是“挤”——临街的南楼入口直接作为进出园区的大门,紧邻南楼的东西两侧已被两幢矮楼牢牢占据,整个园区在空间布局上显得十分拥挤和压抑。炎热的夏季,一踏进这个园区就感觉到“挤”得似乎就连空气的流通都成了问题。没有大门、没有院落,少得可怜的狭窄绿地,更不用说常规园区可以停车的“奢侈空间”了。  可就在这个园区里的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却担负着国家纳米科技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任。在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中,我国能够“领跑”的科技领域很少,甚至于“比肩竞跑”的也不多。  但近年来由该中心作为“旗舰”的我国纳米科技事业,取得了“弯道超车”的显著成绩,特别是在原子力显微镜成像、纳米标准和纳米生物等方面获得了突出成果,渐显优势。“我们大致处于‘领跑’与‘比肩’之间的位置。”该中心主任刘鸣华研究员介绍说。  所谓“弯道超车”,是在2003年国家批准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集中优势兵力”攻坚克难,并在新体制机制下加强科教结合及学科交叉,十多年来合作成效良好、科技成就显著。迄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已经位于世界纳米科学领域最重要科研机构的前列。  纳米科技的发展,事关微电子技术、材料科技、生命科学、能源环境等相关领域的发展 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到诸多科技领域的发展突破,甚至国防科技建设的急切需求,可谓其应用领域广泛、应用意义重大而深远。  然而,随着科研事业发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近年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科学实验及科研办公的空间,已经极度紧张匮乏。“我们的科研人员,只好在地下车库里搭建实验室,甚至在地下车库的斜坡道上摆放试验台开展工作。”该中心党委副书记唐裕华诉苦道。  记者也看到,现有的科研楼里已经拥挤不堪,就连楼道里也架起了一连串的试验设备。若将从事纳米科技的我国几十家科研机构看作是一支“海军舰队”的话,那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这艘“旗舰”亟待成为“辽宁号”,而不是眼前的“瓦良格号”。  为支持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发展,几年前中科院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已经批准了“纳米集成技术与纳米制造综合研究平台”科研大楼的规划项目。由于该中心整个园区的狭窄拥挤,在随后该科研大楼的具体勘测选址时,只好选在园区北部的现规划楼址,这也就与包括“原子能楼”在内的部分旧建筑形成了部分楼址及空间的冲突。  经向国家和北京市相关部门申请报批,完成了诸如立项、可研、概算以及市政等多项纷繁复杂的审批手续,这项建设工程原计划在2015年底进入施工阶段。由此,“原子能楼”的去留,成了一个渐渐凸显出来的难题。  今年6月初,临时受委派来牵头解决这一难题的中科院副秘书长邓勇,曾不解地问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你们也是的,当初为什么不去郊区选址,比如怀柔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新校区附近?”唐裕华带着一脸的委屈,无奈作答:“我们是中科院、北大、清华的三家共建,必须尽量靠近北大、清华 但这附近,科学院哪还有其他地皮呀!我们没办法,院里也没办法。”  高度重视“保护与使用相结合”  其实,多年来“原子能楼”及中科院中关村诸多历史建筑物的“去留”,也早已经成为一个两难问题:如何能够在发展科研事业的同时,保护和传承好珍贵的科学文化历史。  近年来,对于中科院历史建筑物承载的科学历史和见证的科学文化,白春礼高度重视,很早就明确了“保护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几个月前,对于渐渐凸显出来的“原子能楼”保护问题,白春礼还专门强调,“要尽量稳妥处理发展与保护传承科学文化精神之间的关系”。过去半年多,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中科院条财局还多次协调相关各单位、召开论证会和座谈会、听取老专家们意见。  由于审批进程、院内外对“原子能楼”保护的意见分歧等原因,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新建科研大楼的预期施工一再拖延,且距离已获批的最后开工期限也越来越近。在今年6月4日举行的院长办公会上,该中心曾提出了“将原子能楼外墙面镶嵌于新大楼南墙外观”的保护方案。与此同时,在获悉老专家们对保留“原子能楼”的强烈意见后,白春礼又专门委派一名副秘书长牵头组成了跨单位部门的联合工作组,再次进行认真调研和协调,以期尽量保护该楼的文史价值 王恩哥、谭铁牛、曹效业等院领导,也多次关心过问此事,积极寻找可行的替代方案。  刚刚介入“难题”的邓勇,工程力学专业出身且有过中科院大学怀柔新校区建设工程的丰富经验,首先想到了采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要是能把这个‘原子能楼’整体往西平移100米,不就两全其美了嘛!”很快,他向白春礼汇报了这个想法。  6月9日中午,刚要启动的“原子能楼”拆除工作,由此果断停止。6月10日上午,联合工作组召集了第一次会议,邀请“楼宇整体移动”行业专家参会,经过现场考察、咨询分析,认真论证了“整体移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工作组很快得出结论,尽管十分复杂烦琐且工程量较大,但“整体移动”在工程技术实施方面,完全具备可行性。  然而,在随后的工程审批许可方面,却遇上了实施该方案不可逾越的“拦路虎”。按照国家的现行法规,建筑物的任何规划兴建、维修、改造,都必须在经过政府主管部门对规划方案的审批许可之后,方可进行施工。虽然“原子能楼”具有一定的珍贵文史价值,但相关文物主管部门的咨询反馈是,“中关村‘原子能楼’目前尚不属于任何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或不可移动文物,也尚不属于北京市历史建筑”,即不可能走“文物保护”的特殊通道报批。而若按常规的报批,不仅审批周期冗长,更重要的是已超过60年历史的“原子能楼”,早已属于“资料和质证不全”的陈旧建筑物,无法达到审批许可的申报必备条件。  “原子能楼”从1973年起,曾经作为高能物理所的主要工作场所,主要担负粒子物理领域的科研任务。1986年国家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的竣工之后,该所逐渐从“原子能楼”搬迁至位于北京西郊玉泉路的现址。在近30年来的历史变迁中,“原子能楼”先后由高能物理所、生物物理所、微生物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多家研究机构混杂使用,且该楼的资产权、管理权、使用权又长期未予明晰和统一,不仅一直缺乏整体规划和保护维修,也不幸成为了“资料和质证不全”的陈旧建筑。邓勇对此不无遗憾地叹惜,这是“难以归咎的历史原因”。  6月22日,联合工作组再次叫停了已获批准手续的“原子能楼”拆除施工。在随后的调研中,多位老专家表示,在“原子能楼”里诞生的我国第一台粒子加速器,科研人员曾经用它完成了国家战略需求的攻关任务,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骨干人才,如今我国粒子物理研究的蓬勃兴旺事业,也发端于此。联合工作组茅塞顿开,这台加速器作为彼时的“宠儿”,也是现今的“宝贝”,最能代表和纪念那段珍贵历史所承载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文化。  现场查验,加速器的主体设备高约6.2米、直径约1.6米,由不锈钢制成 配套设备的控制台、电动机、转换器等,虽然略显陈旧,但大多外观良好。若将该设备移出“原子能楼”,并在旧址附近的合适位置,设置基座并重新安放保存,应是最珍贵的纪念标志物。解决问题的“抓手”,终于找到了!联合工作组异常兴奋,及时将此方案广泛征询意见,得到了相关老专家老同志们的认同,并报呈院领导,也得到了认可批准。  顾全大局的“最大公约数”  联合工作组在开展工作后,专门拜访了叶铭汉、樊洪业、柳怀祖等几位积极呼吁的老院士和老专家,并召开有关老同志座谈会,向他们详细介绍相关情况,包括院党组“保护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包括联合工作组的保护意愿、现实困难、决策过程、工作进展、预期打算,进一步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  “原本想得比较简单,就是把大楼保护下来作为纪念,没料到实施起来会那么困难。”曾积极支持和呼吁“保留‘原子能楼’”的叶铭汉,在得知了客观的现实困难以及联合工作组的竭尽努力之后,豁达地表示,“应当以大局为重,支持科学事业的长远发展,支持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新楼建设!”  中科院院史研究室原主任樊洪业,对“原子能楼”的去留,也一直很关心。“作为一名科学历史的研究者,我一直为中科院发展历史感到光荣。”樊洪业20多年来,一直把保护历史遗迹、传承科学文化,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这一点上,他感到自己与白春礼惺惺相惜。  2014年11月,在庆祝中科院建院65周年的典礼上,白春礼的演讲中回顾了中科院“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的光荣历史,并表示“中国科学院 65年的发展历程,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文化和精神财富,形成了我院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优良文化传统”,这给樊洪业留下了深刻印象。  对于“原子能楼”难题的解决,樊洪业在了解全面情况后表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科研新楼的建设,应该正常推进,但一定要给‘原子能楼’、给‘两弹一星’前辈们留一块纪念地。”同时,樊洪业还提出两条具体建议:“第一,应当对中关村类似‘原子能楼’的现存历史建筑物,及时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普查,由文物保护和科学史研究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评估后,制定可行的综合保护方案并尽快实施 第二,希望能在‘原子能楼’的故址或附近,同时规划建立一块庄重的纪念碑和有规模的科学精英群体雕塑,应该包括钱三强、彭桓武、王淦昌等一批老前辈。当然,具体选址建碑及规划群体雕塑一事,可以根据情况,从长计议。”  尔后,近年来也极为关心“原子能楼”去留,曾从始至终参与了国家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建设的老同志柳怀祖,以及曾经在“原子能楼”工作过的高能物理所离退休老同志们,也纷纷赞同樊洪业的具体建议,既要珍惜和保护中科院现存具有珍贵文史价值的历史建筑,也应该顾全大局、着眼未来,支持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建设方案。  对于樊洪业提出的历史建筑普查,联合工作组及时开展了相应工作。在中关村地区仍在使用的中科院历史建筑中,尚有10幢是建于上世纪50年代。其中的“力学楼”,也是与“原子能楼”同期建成的一幢砖混结构5层大楼,建筑面积10844平方米。“力学楼”自建成以来,一直是由钱学森创建的中科院力学所使用管理,现今保护完好。  同样,也曾有一大批前辈科学家长期在该楼工作过。如今“力学楼”里当年的钱学森、郭永怀办公室,不仅还原貌保留着他们使用过的桌椅书架,而且还陈列着他们的公文包、眼镜、怀表、钢笔、计算尺、字典、印章、手稿、书信等个人物品。  樊洪业的建议和工作组的努力,也很快就有了结果。白春礼在联合工作组的专题请示报告上批示:“感谢老同志对中科院的深厚感情和理解支持。请工作组继续努力,积极听取和采纳老同志们的意见。形成的具体方案,要进一步征询他们意见之后,再上会作决定。”  在联合工作组进一步落实的基础上,9月1日的院长办公会作出决定:批准将中关村“力学楼”作为中科院文史遗迹的标志建筑物,予以永久保护保留 对于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中关村其他历史建筑,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全面评估后,把具有文史遗迹纪念意义的纳入规划保留范畴,予以尽量保护保留 批准在中关村地区选址,规划建立科学纪念碑及科学精英群体雕塑 批准工作组已设立的纪念标志以“共和国第一台粒子加速器”命名,同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新建科研大楼仍按国家和北京市规划部门批准的原设计方案施工。  至此,“原子能楼”去留的纠结,在遗憾与慰藉的交织中,总算“落地”了。永久保存“共和国第一台粒子加速器”并建立成为纪念标志,顺理成章地成为寻找事业发展和精神文化传承的“最大公约数”,也成为了多年来“原子能楼”难题的最优解。同时,对历史建筑“保护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已经得到初步落实,并仍在强劲有力的延续之中。  “原子能楼”的“科学血脉”,在“共和国第一台粒子加速器”上永延。
  • 日本原子能机构就北京核反应堆事故道歉
    日本原子能机构发表道歉声明  1月26日晚,在接到CNTV记者有关“反应堆事故”的求证函后,日本原子能机构(JAEA)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声明称,日本《产经新闻》有关“中国快中子反应堆事故”的报道并非基于该机构的官方信息,并对这一未经证实的信息透露给媒体表示十分地遗憾。  声明表示:“1月25日出版的《产经新闻》报道称,日本原子能机构(JAEA)调查发现,中国的一座快中子实验堆因发电机所在的建筑物内发生事故,核反应堆停止了运行。但是,该报道所依据的并不是日本原子能机构获取的官方信息。目前,日本原子能机构并未掌握有关该反应堆的足够信息,对于这一未经证实的信息为媒体得知并进行报道表示十分地遗憾。同时,日本原子能机构将在全体工作人员中加强警示,避免此类事件再度发生。”  此前《产经新闻》的报道称:北京郊外一座快中子实验堆在2011年10月,曾因为发电机所在的建筑物内发生事故核反应堆停止了运行,这座核反应堆没有防止核泄漏的覆盖容器,中央控制室内还有管理员休息的床,安全管理等级水平低,且“政府没有公开”。
  • 国际原子能机构开放核材料安保实验室 称缺乏资助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9月23日对外开放一个新的核材料安保实验室(NML),该实验室用于帮助联合国机构提高核不扩散安保。  NML位于奥地利赛贝斯多夫,将用于检测IAEA核查员从IAEA成员国燃料循环过程中收集到的核物质。  IAEA秘书长Yukiya Amano称,NML将使得IAEA在分析铀、钚、乏燃料和高反应活性液体废料样本及安全保密地获取这些样本方面具备最先进的能力。  据IAEA新闻稿称,NML于两年前开始建造,未来一年半,NML将逐渐开始承接已服务40多年的安保分析实验室的职责。  目前该实验室大部分建设已完成,安全运行辅助系统仍需建设且缺乏资助。Amano称,根据上周IAEA成员国年会采纳的2014年预算,NML建设还缺1200万美元。
  • 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通过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审查文件草案
    据日本时事通信社当地时间2月22日报道,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当天通过了针对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审查书案”草案。经过公开征集意见后,该文件将会正式通过。
  • Rtec设备在核能领域又一应用:国际原子能署采购Rtec摩擦学测试设备,并顺利安装调试验收!
    这周我们非常高兴地完成了Rtec摩擦学测试设备在马来西亚原子能研究机构的安装调试, 设备已经顺利投入使用。国际原子能署总部位于奥地利的维也纳,是全球核能领域的专业机构,本次采购摩擦磨损试验机的流程以及招标都是在总部完成,他们在摩擦磨损试验机的采购过程中,进行了严格的评估和招标,Rtec设备成功脱颖而出,获得了该合同订单,设备按照工作分工需要在马来西亚的原子能机构投入材料研发,Rtec 团队通力合作保证了设备的顺利投入使用。Rtec Instruments是一家国际性的高科技仪器公司,我们在设计、制造和提供高品质科学仪器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我们的团队在摩擦磨损试验机领域具有出色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不仅提供创新的摩擦磨损试验机设备,还为设备的应用拓展提供全面的支持。Rtec摩擦磨损试验机设备具备先进的数据分析功能、精准的测量能力和可靠的重复精度,被几乎所有世界著名摩擦学研究机构使用。它们能够为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帮助评估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国际原子能署 马来西亚原子能研究院Rtec 工程师正在进行使用培训Rtec一直以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越的技术解决方案和优质的客户服务。我们的团队将继续不断创新,为核能领域的科研和发展贡献力量。如果您对我们的技术和服务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期待与您共同推动核能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 国家核安全局就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福岛核污染水处置综合报告答问
    据悉,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相关负责人就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处置综合评估报告答记者问。问:近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了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处置综合评估报告,您怎么看?答:外交部发言人已经代表中国政府表明了态度,这份报告未能充分反映所有参加评估工作各方专家的意见,有关结论未能获得各方专家一致认可。日方在排海的正当性、净化装置的可靠性、监测方案的完善性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日方应正视各方正当合理关切,切实以科学、安全、透明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并尽快建立一套包括日本邻国等利益攸关方参与的长期国际监测机制。问:针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有关辐射监测安排,生态环境部从专业角度怎样评价?答:日方当前的监测安排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核污染水排放前的监测有延迟,无法第一时间判断排放是否合格,由此可能导致不达标的核污染水直接排入海洋。二是核污染水混合后监测可能造成不合理稀释,日方将10罐核污染水混合后取样监测,可能造成高浓度的核污染水被低浓度的核污染水稀释成达标的核污染水。三是应有公开透明的长期国际监测,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关乎全球海洋环境和公众健康,应接受利益攸关方参与的公开透明的国际监测监督,而不应仅仅安排日方主导下的“摆样”式的监测。问:针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我国海洋辐射环境监测的安排是怎样的?答:我部高度重视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2021年、2022年先后组织开展了我国管辖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监测,摸清了目前相关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的本底情况。针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的海洋辐射环境监测,我部已经作出部署,如果发现异常将及时预警,切实维护我国家利益和人民健康。问:网传我国核电厂氚排放是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氚排放的6.5倍,事实如何?答:事实上,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和世界各国核电厂正常运行液态流出物有本质区别。一是来源不同,二是放射性核素种类不同,三是处理难度不同。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来自于事故后注入熔融损毁堆芯的冷却水以及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和雨水,包含熔融堆芯中存在的各种放射性核素,处理难度大。相比之下,核电厂正常运行产生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工艺排水、地面排水等,含有少量裂变核素,严格遵守国际通行标准,采用最佳可行技术处理、经严格监测达标后有组织排放,排放量远低于规定的控制值。要高度警惕这种“恶人先告状”、企图混淆视听、蒙混过关的图谋。我们反对的是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从来没有反对核电厂正常运行排放。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有关误导宣传代替不了事实真相,方案设计代替不了工程实践,口头承诺代替不了真实结果,精心包装的方案掩盖不了企图转嫁危害的图谋,有限的选择性抽查代替不了长期公正的国际监督。
  • 持续开展创新 重视质谱研发人才培养——视频访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姜山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科学仪器设备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基石,是经济发展、民生问题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质谱仪器作为尖端的科学仪器之一,广泛应用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医疗卫生、国防军事及国际反恐等领域。但目前,我国质谱仪器的研发和制造水平相较于进口产品还有一定的差距,质谱产业发展任重道远。为了提升我国质谱研发及产业化能力,从源头上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的实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专家、厂商将目光放在质谱仪器开发和产业化上。在2019年10月11-12日举行的“第二届质谱仪器研发论坛”,汇聚了近200位质谱研发领域专家,共同就质谱技术和产业发展展开讨论。/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在论坛举办期间,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的strong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启先核科技有限公司姜山/strong,就目前我国质谱研发的现状及问题,多电荷态离子源质谱仪器的研发以及未来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strong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详细内容请点击以下视频观看:/span/strong/pscript src="https://p.bokecc.com/player?vid=4196C0D561D3AA049C33DC5901307461&siteid=D9180EE599D5BD46&autoStart=false&width=600&height=490&playerid=5B1BAFA93D12E3DE&playertype=2"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姜山表示,相对于传统的单一电荷态离子源,多电荷态离子源抗本底干扰能力更强,可以极大地提高分析测量的灵敏度。目前他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多电荷态离子源质谱及加速器质谱的研究工作。包括理论研究和原理验证等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将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实验室样机的搭建上,证明理论的可行性。/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姜山也表示,我国质谱技术目前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由于创新力不足。质谱行业的创新性人才目前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对从事技术创新的人才奖励不足,从事技术研发的人才相对于从事应用研究的人才数量上差距明显。这方面需要国家和行业予以重视。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持续开展创新,相信未来我国质谱行业将会持续飞速的发展。/ppbr//p
  • 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的应用
    氢化法原子荧光光度计作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分析仪器诞生于80年代,是为了地质矿石中砷、锑、铋、汞元素检测而专项研发的。经过多年研究发展,除了地质普查中重金属的检测需求外,已经逐渐将应用拓展到卫生防疫,检疫部门食品安全;城市给排水;环境安全;教学研究;临床体液及毒理病理检验;药品化妆品等诸多领域。相比其他分析仪器,由于原子荧光光度计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易,测试成本低等特点成为了实验室检测砷、汞等重金属元素的最佳选择。近年来,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计分析技术的应用发展更加迅速,国家许多检测部门根据原子荧光元素分析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在食品卫生、饮用水、环境保护、农产品、化妆品等重金属检测中,应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析技术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在食品检测中,应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砷、汞元素成为最简单有效的方法。2016年3月21日正式实施了新的食品标准。《GB 5009.1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7-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新的标准中不但给出了应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检测食品中总砷、总汞的方法,还给出了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既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测试无机砷及有机汞的方法。其中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检测技术也成为现行食品标准中有机汞检测的主要方法。食品中总砷有机砷总汞有机汞检测标准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也被称为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是分离与检测技术的结合,目的是在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重金属元素总量的同时,进一步对元素不同形态的分析。这一目的是确保精确检测样品中重金属元素有毒部分存在的含量。以砷元素为例,如果样品中总砷含量超标,不一定意味着样品不合格。因为砷在样品中以无机砷形态存在的部分是有毒的,而有机砷部分则不对人体产生危害影响。所以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测技术手段来精确检测无机砷的含量。例如稻米类、海产品类、婴儿辅食品类的样品均需要检测无机砷的含量。汞元素也是如此,重点需要检测有机汞的含量。所以在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基础上,还需要液相色谱与其联用进行样品中无机砷及有机汞的检测。通过上述标准可以看出,食品中无机砷及有机汞的检测是食品检测相关实验室的重要检测项目之一。所以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设备也是实验室拓展检测需求必不可少的分析仪器。金索坤于2020年底推出了升级版SK-GQ70原子荧光形态分析模组。该模组采用一体式设计,无需另配柱后氢化物发生系统,可与金索坤原子荧光主机无缝对接,减少管路,降低测汞记忆效应,提高测试灵敏度及稳定性。特别配置了大屏液晶显示操作屏,可直观观测液相工作状态。并且可通过控制面板直接调试液相泵工作参数。该形态分析模组配置外置式在线过滤器,可预先捕集能被分析柱牢固吸附、不能被流动相所洗涤的物质,保护并延长分析柱使用寿命,无需另外增配色谱柱保护柱。SK-GQ70原子荧光形态分析模组北京金索坤作为专注原子荧光技术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会不断探索乾坤,推出优质的原子荧光及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产品服务广大分析检测用户。更多信息请关注金索坤官方微信
  • 原子荧光:中国分析仪器的骄傲——访国内原子荧光主流厂商负责人
    编者按:原子荧光光谱仪(AFS)作为我国少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超过进口的分析仪器,检测Pb、Hg、Cr、Cd、As、Zn、Se等元素时,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作为第一个发布的“十二五”国家规划,体现了国家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决心,国家及各大涉“金”企业也纷纷在相关检测与监测仪器方面加大投入。但重金属检测的分析方法应用较多的还有原子吸收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AFS、AAS、ICP-AES、ICP-MS有各自的特点,同时在应用领域又有交叉的地方,这些竞争技术必然会给AFS带来挑战。我国AFS生产厂商们,如何看待“十二五”期间AFS发展态势?又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积极应对?AFS技术及应用的“瓶颈”何在?  为此,仪器信息网编辑采访了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天)刘明钟董事长,北京海光仪器公司(以下简称:海光)张雪松总经理、刘海涛副总经理,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瑞利)技术顾问张锦茂先生、研发部梁敬经理,北京金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索坤)高树林总经理,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西分析)实验室银香兰主任等国内原子荧光主流厂商相关负责人。吉天刘明钟董事长、瑞利技术顾问张锦茂先生海光张雪松总经理、金索坤高树林总经理、东西分析实验室银香兰主任海光刘海涛副总经理、瑞利研发部梁敬经理“重金属检测中,AFS非常必要,前景也不错”  AFS经过近三十年的艰苦奋斗,在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科学仪器中“一枝独秀”。当前,AFS的市场机遇何在?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从市场需求方面来说,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很多重金属污染事件,首要任务就是要防治,从这方面来说分析检测的市场很大。吉天刘明钟董事长认为:“AFS发展的最大机遇就是现场快速检测,柳江镉污染事件发生时,我们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出快速检测仪器,并派出技术人员,现场解决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将来国际市场也肯定需要。”  对此,瑞利张锦茂先生表达了一致的看法:“从市场机遇来讲,AFS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重点解决地球化学样品的测定,同时关注到环保领域样品的分析 中期,AFS分析性能改善和提高后,食品检测、水质分析等领域对AFS高灵敏度的元素分析具有迫切的需求 ‘十二五’期间,国内AFS市场的发展机遇主要取决于国家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政策走向和一些相关领域国家标准的颁布,因此市场还十分广阔”。  从技术层面来说,虽然检测金属元素种类并不多,但AFS仍被认为是经济可靠的首选检测设备,特别是As、Hg、Se这三种元素的检测可以与ICP-MS相媲美。东西分析银香兰主任介绍到:“ AFS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并且现行标准方法很多都采用这种仪器,特别在食品、水质和化妆品中As、Hg元素的检测方面,AFS已成为众多实验室常规测试仪器中不可缺少的分析工具,具有很强的优势。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AFS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从价格方面来说,AFS相对于ICP-MS等高端仪器便宜很多。基于此,金索坤高树林总经理介绍说:“大型的实验室及国家重点科研单位资金充足,有能力采购ICP-MS等仪器,但是AFS是小型实验室最好的选择,国产AFS的市场定位也在这一点。在As、Pb、Cd等元素的测定过程中,ICP-MS太贵,AAS灵敏度不够,而AFS的检出限和灵敏度不次于ICP-MS,甚至测定某些元素时灵敏度比ICP-MS还高。从这方面来看,特别是在重金属的检测中,AFS非常必要,前景也不错”。  不过,面对国家经济现状,AFS的市场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海光张雪松总经理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乐观一些,‘十二五’期间能维持去年的发展速度就已经很好了 悲观一些来看,受国家宏观环境的影响,经济总量在紧缩,AFS也肯定会受到冲击,总量降下来之后企业也会降低采购量。不过这两种情况都比较极端,不大可能发生,总体来说市场走势应该是一个持续平稳的过程”。  另外,一直以来,大家都在说AFS要走向国际市场,但是一直没有走出去,一直以来的用户几乎都是大陆上的中国企业,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对此,海光张雪松总经理指出:“在美国和欧盟,只是承认AFS测汞的方法,在其它方面迟迟推不开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上升到国家标准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仪器的发展依赖于国家的相关标准,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仪器的应用很难得到广泛的推广。“目前国家在AFS各个领域相继建立了60多项国家标准,但是仍需加强,特别是形态分析方面的标准还有待于加强”,瑞利张锦茂先生介绍到。对此,吉天刘明钟董事长也提到:“目前都是我们企业在做标准,由吉天参与的AFS相关形态分析标准已经陆续通过审核。当然,我们不做也不行,这其中牵扯到企业自身的利益,希望行业、协会能牵头来做标准制定和完善方面的工作”。AFS发展趋势:小型、便携、在线、形态分析  AFS要实现大规模商用化,成为真正有实用价值的分析仪器,亟待突破的技术与应用“瓶颈”有哪些?针对这些问题,各仪器厂商在新产品推出计划方面又有什么样的规划?  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AFS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高灵敏度和快速简单测定上,其未来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创新之路。为了迎合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各仪器厂商也投入了充分的研发力量,不断开发AFS新产品及其应用“潜能”。  (1)技术层面,创新主要集中在光源和原子化器  光源方面,海光张雪松总经理表示:“如果能实现全谱,就必须改变非色散的光路结构,就需要创新的技术来支撑。这个问题解决之后,AFS就可以向多功能化、多元素同时检测的方向发展”。金索坤高树林总经理也认为光源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激光光源很难解决问题,连续光源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若能很好的解决光源的问题,AFS的稳定性、灵敏度可以成数量级的提高。”  原子化器方面,目前我国AFS大部分是基于氢化物发生方式,能测定的元素局限在“氢化物元素”范围内,东西分析银香兰主任认为,“要突破这个局限,就需要研究出采用更高温度原子化的手段,并集成一些其它技术”。  另外,瑞利张锦茂先生还提到AFS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也是国产科学仪器普遍面临的问题:“国内的机械加工比较落后,尤其是精细加工水平有限,很多关键器件无法达到设计预期目标,严重影响了整机的研发与制造进度”。  (2)应用层面,突破体现在便携式、联用-形态分析  专用小型化、便携式、现场快检仪器,是AFS及其分析技术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对此,海光张雪松总经理介绍说:“AFS要做成快检仪器,就必须解决能带到现场的小型便携气瓶、试剂标样、电源等问题”。吉天刘明钟董事长指出:“现场在线,要求做到进样自动化、取样自动化、样品处理自动化,目前看来,只有固体进样可以做到现场在线。我们在科技部专项中申报的三项任务之一就是固体进样,现场在线测定。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现场、在线,优势就足够大了”。  瑞利梁敬经理介绍到:“作为公司的新产品研发计划之一,便携式AFS产品的定位是通过关键技术的原理性创新,使便携AFS的整机功耗小于30W,重量小于20KG,体积仅为实验室机型的1/5,进而走出实验室,实现超痕量重金属元素现场检测”。东西分析银香兰主任也表示:“我们公司产品的一个技术特点就是做小,可以做成便携、车载,对防震、抵御恶劣环境等的要求就会很高,目前,我们已经在研究车载的原子荧光。  近几年来,元素分析已经不仅局限于总量的检测,形态分析尤为重要,发展联用技术,将进一步提高分析速度、灵敏度和选择性。海光张雪松总经理表示:“真正的形态分析,可以配备任何一个厂家的液相泵。基于此,我们希望打造一个联用技术的平台,将形态分析做成非常方便的模块化组合方式。”瑞利梁敬经理也介绍到公司计划推出新一代的高端色谱-原子荧光联用形态分析仪。  吉天刘明钟董事长认为:“到现在为止,AFS用于形态分析时灵敏度还有待提高。要想办法让LC-AFS的灵敏度赶上质谱”。对于这个问题,东西分析银香兰主任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以在AFS上集成一些技术,比如AAS-AFS,LC-MS-AFS等,AFS以后也可以和MS联接,一路是LC-MS,一路是AFS,可以把这两组数据关联起来进行分析。”  对于分析元素种类及应用领域的扩展,瑞利张锦茂先生表示必须理性认识并客观分析,重点发展哪些元素及领域?其优势又在哪里?“关于开展AFS火焰法或者石墨炉无火焰法技术的研究,增加新的检测元素,存在着一个较大的‘瓶颈’,国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测定元素的分析灵敏度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必须结合新光源与新的AFS火焰方法增加新的分析元素和多元素同时测定的新方法”。“AFS适合中国国情,不会被ICP等取代”  面对ICP-AES、ICP-MS等仪器的挑战,AFS是否会被慢慢“埋没”甚至被取代?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面对ICP-MS等高端仪器的挑战,AFS是否会被取代?对此,瑞利张锦茂先生谈到:“AAS、ICP-MS在测量元素范围及多元素同时检测方面均比AFS具有较大优势,但是测定Hg、As、Se等元素时就没有优势可言,而AFS的优势恰恰就在于此。对Hg、As、Se这3种元素来说,AFS的分析灵敏度高,且仪器设备便宜,对实验室环境也没有更多的要求。此外,在实际应用中对复杂基体、高盐组分和高含量有机质样品的分析时,AFS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因此,目前来看,对于AFS能分析的一些元素,在实际应用领域中ICP-MS并没有带来任何的挑战,尤其是在地质领域样品的分析方面”。  吉天刘明钟董事长也认为其它几种分析手段对AFS构成的威胁不大:“一种技术手段能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很好的方法,就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AFS对易形成氢化物或者形成气态原子蒸汽的元素灵敏度很高,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会被其它仪器代替”。  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东西分析银香兰主任和金索坤高树林总经理均表示AFS在仪器价格和使用成本上都大大优于ICP-MS等仪器,适合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具有可观的前景。  不过,从整个技术层面的技术进步来看,新的技术永远要代替老的测量手段。对此,海光张雪松总经理指出:“我们国家发展到一定的层面,也肯定是,AFS‘往下走’,ICP、ICP-MS‘往上走’。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ICP比较贵,运行成本比较高,所以AFS适合中国国情,和以上几种仪器不可能互相代替,每一种仪器都有自己的用处及发展模式,如果AFS的技术在某一个地方形成突破的话,那么很可能就会焕发‘第二青春’”。紧跟社会热点,各仪器厂商积极“布局”未来市场  面对当前国内外的环境,各仪器厂商未来重点关注哪些领域?在市场推广拓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对于未来市场的规划问题,各仪器厂商表现积极,纷纷 “布局”,以期“大有可为”。  关注社会热点,在应用中谋发展。海光刘海涛副总经理表示:“海光原子荧光在地矿领域一直保持着很大的优势,未来将继续保持优势,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并且紧跟国家热点,主要关注食品行业及环保领域,尤其是环保行业。目前,公司在形态分析应用方面的支持力度比单品种仪器研发的力度要大”。  东西分析银香兰主任:“公司近几年来非常注重产品的应用支持力度,实验中心进行了多种物质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条件的摸索,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方法体系,为用户提供完整的‘应用解决方案’,主要关注食品安全、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分析方法研究。2011年,整理出版《食品安全文集》,今后还会陆续整理做过的项目,出版文集”。  从标准入手,打开仪器市场。吉天刘明钟董事长:“我们现在与技术监督局系统等8个权威单位合作推进AFS形态分析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工作。我们做仪器开发,相关合作单位负责应用方法的开发及推广使用,建立标准,这种合作非常有利,一旦完成之后,我们的AFS市场将会有很大的起色。另外,我们在形态分析技术方面也在与厦门大学的有关专家合作,寻求突破点”。  加强国内外市场运作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瑞利张锦茂先生表示:“公司设置了产品专项经理,对专项产品和重点应用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运作,形成横纵相错的市场开拓形式,重点关注环保、食品安全、冶金等领域的市场拓展工作。随着新产品的上市,将继续开展多场专项产品的技术交流活动,加大新产品的宣传力度。另外,公司从2005年起AFS仪器每年都有出口,有泰国、伊朗、墨西哥、老挝、阿根廷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国际市场的培育”。  金索坤高树林总经理也谈到:“公司1999-2005年一直在做研发,不重视市场,几乎没做过宣传。以后会加强市场方面的工作,公司去年成立了市场部、办事处,负责市场宣传工作,包括展会、网站的联系等。在售后服务方面,除了仪器本身的使用之外,我们还帮用户制定检测方法”。  后记:在采访的过程中,仪器信息网编辑与各位专家一起重温了AFS的研发历史,回顾了那些为中国AFS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作为中国分析仪器中的骄傲,AFS耗费了中国几代人的心血才走到今天。不过,尽管如此,AFS的用户还大部分局限于国内,如何让中国自己的AFS走出国门,这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采访编辑:叶建
  • 中国原子吸收的“前世今生”——访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前总工章诒学
    1954年,澳大利亚物理学家A.Walsh提出了有关原子吸收光谱(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分析方法的理论。1958年,第一台商品型火焰AAS 仪器问世。自此,开启了原子吸收光谱的发展历程。  谈到中国原子吸收的生产制造历史,不得不提到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二光),很多的&ldquo 第一&rdquo 发生在二光。而对于中国原子吸收仪器的研发、制造历史的亲身经历,对于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了解&hellip &hellip 莫过于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的前总工章诒学。  到2014年,章诒学研制原子吸收光谱已有33年历史,亲身经历、参与和见证了中国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器怎样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端到高端,产量和市场从少到多,成为一种量大面广、可以和国外仪器一比高下的科学仪器。而如今,章诒学还工作在研发的第一线,另外,每年参加PITTCON等光谱方面学术会议与展览会,积极了解原子吸收的最新进展。  日前,仪器信息网的编辑就中国原子吸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采访了章诒学。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的前总工 章诒学中国原子吸收的&ldquo 里程碑&rdquo   国内第一台商品原吸  上世纪60年代,在中国,分析仪器市场需求已经打开,但是商品化的光谱仪器国内几乎没有。当时原子吸收正经历从科研装备向商品化仪器转变的过程。据章诒学回忆,根据国家规划,当时机械工业部向北京市机电工业局下达了建立&ldquo 物理光学仪器生产基地&rdquo 的任务。北京光学仪器厂部分物理光学仪器、北京科学仪器厂物理光学仪器的研发人员、装配人员、设计图纸、装配工具以及初步样机等全部打包&ldquo 搬&rdquo 到了二光。二光成立于1968年12月, 1988年更名为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现归属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文中统称&ldquo 二光&rdquo )。  我国原子吸收商品仪器的研制始于北京科学仪器厂的倪国栋(浙大光仪系毕业)原子吸收研发团队,该团队1971年加入到二光。在已有研发的基础上,1972年即推出了国内第一台商品原子吸收WFX-Y2型,火焰原子化方式。不过据章诒学介绍,这款仪器并没有大批量推向市场,只生产了10多台。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第一台原子吸收没有成功产业化呢?章诒学说,Y2的研制过程中,有色院、矿冶院作为合作方试用了Y2,而试用结果是认为Y2有不太成熟的地方,需要继续改进。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国内第一台石墨炉原吸  在从原子化、火焰稳定性、喷雾器供气等方面不断对Y2改进的同时,国际上出现了石墨炉原子吸收仪器,专家们和研发团队建议我国开展石墨炉技术的研制。  说到这里,章诒学是1972年加入到了原子吸收团队,Y2研制时处于学习阶段 在1973年初开始石墨炉原子吸收WFX-Y3型研制的时候,章诒学已经开始负责Y3石墨炉机械设计 1979年倪国栋由于个人原因离开二光的时候,章诒学开始担任原子吸收团队的负责人。  Y3的研制中,中科院环境化学所倪哲明团队的马怡载先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马怡载先生对石墨炉原子化技术非常感兴趣。当时由于中国还没有开放,很多工作都需要自己动手。中国石墨炉原子吸收的研制是从寻找高纯度、高密度、高强度要求的石墨材料开始的,马怡载先生与章诒学分别赶赴兰州炭素厂和哈尔滨电炭厂,最终从兰州炭素厂找到了符合要求的石墨材料。之后,在大量的石墨炉分析试验中,了解到热解镀层石墨管的寿命长、灵敏度高,章诒学找到了北京电子管厂和航天部1院703所王恩福,正巧王恩福与章诒学二人是北大校友,其部门是研制火箭头上使用的石墨部件,巧的是为响应军转民号召,正在积极寻找民用项目。二人交流了原子吸收仪器中石墨管的技术需求,王恩福部门的大型进口设备、技术能力完全可以解决该问题。说起来非常有意思的是,后来王恩福看到了原子吸收石墨管的市场空间和前景,自己成立了专门公司,一直运营到现在。  历经了两年的时间,解决了石墨材料、热解石墨管加工、电源设计等技术难题,1975年二光推出了WFX-Y3型石墨炉原子吸收。Y3技术革新的地方不只是增加了石墨炉法,还实现了数字化。当然,这个数字化和现在所说的数字化不一样,原来的Y2是指针显示,Y3则实现了数码管显示。这两方面的技术进步,都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且可以说与国际先进技术保持了同步。令人印象深刻的是,Y3还在1978年获得了第一届科学大会奖,科学大会奖是现在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的前身,Y3能够获得国家级大奖,其意义和分量不言而喻。  计算机化的原吸  1978年,由于改革开放,中国很多行业受到了巨大冲击,其中,电子工业首先垮台。如现在很火的798文化创意园的前身是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园,目前主要依靠收取文化创意工作室的租金生存。这种冲击肯定是给国家工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不过换个角度来讲,例如,对于分析仪器行业来说,大量国外的质量好、价格也不贵的电子元器件涌进来,使得电路板整体故障率下降,促进了分析仪器质量的提升。  章诒学一直坚持&ldquo 追寻国际先进技术不断改进&rdquo 的观念,认为产品改进是无止境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与国际接轨、信息更通畅,原子吸收的研发人员积极地学习电子、光学等方面先进技术。&ldquo 当时原子吸收的市场、应用已经多起来了,普及程度大,已被列为量大面广的分析仪器。&rdquo 章诒学说道,&ldquo 当时在原子吸收技术进步方面,最主要的发展是计算机化。&rdquo   1985年二光推出了采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的WFX-1F型原子吸收产品。当然,当时还是286、386等单板机 并且仪器内置了一个9寸电视机显示屏幕。由于计算机的引入,可以实时检查原子化过程中信号变化,达到了毫秒级响应速度,发现了一些原理性问题。另外,1F还推出了自吸收扣背景技术,说到自吸,当时是与广西化工所马治中先生合作的。马治中先生实验室有一台二光的Y2,马先生虽然是研究分析化学的,但是对电子技术很感兴趣,他通过改动Y2的电路实现了自吸收背景校正。  WFX-1F的技术进步较多,在1986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是原子吸收光谱历史上获得的第二个国家级奖项。  在1984年国家鼓励技术引进的时候,原子吸收方面也引进了日立、精工等产品。对于技术引进,章诒学说从中学到了很多,如一种新型的原子化技术&mdash &mdash 钨舟电热原子化,才知道原来原子化方式不只有火焰和石墨炉,后来,这种原子化技术的变更-钨丝电热原子化应用在了二光后来的910型便携原子吸收仪器上。另外,更主要的还是学到了装配、机械加工技术,在工业设计等方面也受到了启发。  发展塞曼原吸  塞曼效应背景校正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原子吸收扣背景技术,章诒学对于恒磁场塞曼效应背景校正技术一直比较偏爱,尤其关注日立公司的恒磁场技术。可以说二光的塞曼原子吸收仪器研发上受日立公司技术影响较多。章诒学介绍,日立的原子吸收从170、180、5000、2000,一直到3000型,始终坚持在恒磁场塞曼效应背景校正技术方向上改进,并且不断有新&ldquo 东西&rdquo 出来,&ldquo 这种坚持自己技术路线不断进步的理念值得学习。&rdquo   二光的塞曼背景校正技术是与广州测试所的何华焜先生合作的,何先生是中国最早研究塞曼背景校正技术的人之一。1988年的时候何华焜先生与二光合作推出了交变磁场塞曼背景校正技术的WFX-1G,不过,虽然该样机通过了鉴定,但在后期的试验中发现由于交变磁场部件振动导致基线&ldquo 振荡&rdquo 显著,并且由于该技术不能应用于火焰原子吸收上,最终,WFX-1G没有批量生产。不过这也为二光继续研究塞曼背景校正技术打下了基础,仍然是与何华焜先生合作,经过了3年研究,在2006年,二光推出了并列式火焰与石墨炉原子化系统、恒定磁场横向塞曼效应背景校正WFX-810。  1975年WFD-Y3石墨炉、1985年WFX-1F计算机、2006年WFX-810塞曼代表了中国原子吸收的技术进步的步伐。其中,像石墨炉技术、自吸收扣背景技术等的研发几乎与国际同步,而自吸扣背景还可能早于国外。  中国原子吸收早期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冶金、地质,后来扩展到了环境、食品、医药等领域。国产厂商除了二光之外,还有北分、上分、南分、沈分等。原子吸收技术的&ldquo 现在与未来&rdquo   &ldquo 单光束与双光束&rdquo 之争  &ldquo 单光束与双光束&rdquo 之争这个话题是章诒学提出的,她还自豪的说在单光束与双光束的光路设计方面是我们中国影响了外国。事件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大量的进口原子吸收产品涌进了中国,进口原子吸收多采取了双光束的光路设计,而大部分国产原子吸收则是采取单光束设计方式。单光束光路设计简单、光强高,弱点是基线漂移、稳定时间长。而双光束的基线稳定性好,弱点是光路复杂、光强弱,砷等弱光元素受影响较大。  当时国外公司极力宣传双光束的优势,基线稳定、不用预热、开机就能使用等。当时,邓勃、马怡载、何华焜、吴廷照等老一辈原子吸收学者们组织了一次PK活动,现场测试、比较国内外原子吸收仪器的稳定性。PK的结果是,单光束的原子吸收仪器效果更好,虽然其基线漂移是缺陷,需要稳定一定时间才能使用,而且当时的元素灯稳定性没有现在的好,稳定时间多在十五或二十分钟。但是单光束原子吸收的光能量强、信噪比好。如今,随着光源制作技术的发展,元素灯的预热时间变短了很多,性能更稳定 而且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引进,调零方便,基线漂移很容易解决。  相反,双光束仪器设计的镜子多,而多一块反射镜最少也要损失15%~20%的能量,原子吸收本就是减弱光强度的过程,如此导致检测到的信号非常弱。那次PK之后,可以说,国外仪器公司也有不坚持双光束的了,至少将双光束当作卖点进行大力宣传的少了很多。  原吸&ldquo 短板&rdquo 之多元素同时检测  分析速度慢、一次只能分析一个元素是原子吸收的固有缺陷。而2004年,德国耶拿公司在世界上首次推出了连续光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商品仪器。耶拿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是通过采用脉冲氙灯作为连续光源、中阶梯光栅的分光系统、CCD 检测器等技术,实现了多元素连续检测。  不过,不同元素的原子化条件差异很大,即使是采用连续光源,真正实现多元素同时测定仍有难度,仍需要发展新的技术。另外,连续光源原子吸收仪器的结构与运行都相对复杂,而且,中阶梯光栅等技术具有一定难度,国内短时间内无法达到。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原子吸收走了另外一条技术路线:多元素灯+CCD。多元素灯,用两种以上金属合金制作的空心阴极灯,据了解相关部件供应商现在最多已经可以做到8元素灯。&ldquo 今后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定制特色多元素灯,不过哪些元素适合组合在一起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rdquo 章诒学说。  大势所趋之现场检测、小型化  就像标题所说的,小型化、便携化,能够现场检测,是分析仪器&ldquo 大&rdquo 的发展方向,也是原子吸收的发展方向之一。  随着全社会对于环境健康和人类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包括原子吸收光谱仪在内的各类重金属检测仪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现场小型化、便携式、车载等专用的重金属检测仪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从另一个方面来讲,随着大型直读光谱、质谱仪器的迅速发展,原子吸收要保持其仪器和操作上简便易用的特长,应使原子吸收仪器向小型化、专用化方面发展。  2010年,二光推出了便携式原子吸收WFX-910型,采用CCD检测器和钨丝电热原子化器,实现了三元素同时检测。不过,章诒学也说道,仍然有许多的工作要做,如:真正实现多元素的同时检测 软件和整体结构的继续改进 目前910在现场还是手动操作,未来可以自动化程度更高些,如远程控制、无线网络数据传输等,逐步实现江河湖海的实时监测,因为我国的很多江河的源头都是在远离人烟的地方,如果仪器能够远程控制开机、采样、运行、报数据等将为国家水环境事业解决了实际问题 样品处理和分析条件方面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实现真正能拿到野外使用。  章诒学还遗憾地说道,910推出后,由于没有方法标准的支持,检测出的结果不被认可,使得该仪器的市场推广成了大问题。  多功能化是方向吗?  近年来一些仪器公司推出了多功能的原子吸收,如沈阳华光推出过一台集合了火焰原子吸收、石墨炉原子吸收、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于一身的原子吸收。北京华夏科创公司推出主要用于饮用水标准中11项指标检测的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ldquo 二合一&rdquo 的多功能原子吸收光谱仪。  不过,对于这种多功能的原子吸收,其实用性、客户反应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察。  &ldquo 样品前处理仪器化&rdquo 缺乏  样品前处理技术的仪器化,是所有分析仪器都面临的问题,章诒学指出,&ldquo 前处理技术是开启新应用市场的关键。&rdquo 样品前处理是分析工作的一道坎,分析化学的人不会&ldquo 搞&rdquo 仪器,&ldquo 做&rdquo 仪器的人不了解分析,所以,目前,样品前处理属于两边都够不着的&ldquo 空白区&rdquo 。  说到这里,章诒学举了一个例子,当时910便携原子吸收推出后,蒋仕强老师非常看好910在饲料行业原料进厂前的检测应用,推荐去联系廊坊一家饲料企业,该企业质控经理看过测试数据后,认为910 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不过,企业的分析人员水平较低,无法胜任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对此,质控经理提出了一个要求,能否将910的前处理做成自动、&ldquo 傻瓜相机&rdquo 式的?对于这样的要求,章诒学说自己受到了&ldquo 刺激&rdquo ,&ldquo 太难了,仪器厂家对于这方面很外行,不过这一定是一个方向。&rdquo   仪器小型化的目的是为了在现场能够进行检测,恰恰目前还缺少了一个环节&mdash &mdash 样品前处理,未来在这方面有大量的工作可做。全自动化、半自动化的前处理技术或发现新的处理方法解决传统方法不好解决的问题,再或者,另辟蹊径&mdash &mdash 发展直接进样技术。也谈国内外的差距  &ldquo 总的来说,中国的原吸与国际发展方向一致、同步,&rdquo 章诒学说道,&ldquo 国产原子吸收仪器研发力量越来越弱,国内仪器企业的光机系统、分析软件、电路设计的人才很缺乏。&rdquo   长期稳定性之殇  总体来说,国内外原子吸收之间最大的差距是在于长期稳定性。国产原子吸收的长期稳定性较差,这也是用户购买国产原子吸收不自信的地方。用户普遍反应是&ldquo 使用时间长了之后,故障多,数据重现性差。&rdquo   国内外制造水平存在差距之外,关键零部件如光电倍增管、固态检测器等目前几乎都是进口的。很多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应该大力扶持关键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一揽子解决方案的&ldquo 真与假&rdquo   国产原子吸收的用户多是县级单位、企业的用户,仪器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更加需求全面解决方案。国外厂家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真正做到了包含前处理方法、配套试剂等环节。而国内真正能够做到全面解决方案的厂家还不多。  究其原因,章诒学认为,国产仪器厂家的人才结构上存在缺陷,不愿意养、也养不住分析化学人才 而且对于&ldquo 不只造仪器,还要教用户用仪器,最好还能配套前处理设备或方法&rdquo 这种需求缺少意识,然而恰恰这些方面对于占领市场很重要。  同质化、低价竞争的怪圈  &ldquo 国产原子吸收的现状不是很好,同质化、低价竞争现象较严重,&rdquo 章诒学说道。国产原子吸收多是中低档产品,低价竞争的结果是利润薄、研发投入下降。对于相关产业联盟一直没能真正建起来,章诒学感到困惑,&ldquo 不形成联盟,在应对国外竞争时将毫无优势可言。&rdquo   另外,章诒学也谈到目前在仪器招投标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如&ldquo 明明两个灯就够了,偏偏要配八个灯?!灯多了之后,稳定性变差、仪器结构与运行都变得复杂。还有狭缝的个数也是,并不是越多越好,一些仪器厂家往往将这些参数宣传成了&lsquo 噱头&rsquo 。&rdquo   采访编辑:刘丰秋
  • 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在饲料检测中的应用
    饲料因为可直接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因而备受关注检测行业的关注。其中重金属超标是影响饲料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原子荧光光度计因其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在饲料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伴随着元素形态分析需求提高,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在饲料检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高。形态分析是一种仪器联机分析方法,实质是分离技术与检测技术的联用。其中因为原子荧光光度计具有分析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结构简单等优势,所以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联用技术发展很快。将原子荧光联用仪应用在饲料研究的例子有很多。例如在2018年出版的中国畜牧杂志中作者刘成新在《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饲料中汞的形态》一文中通过应用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检测无机汞、甲基汞以及乙基汞的实验得出结论:使用原子荧光形态分析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前处理过程简单,检测费用低,适用于饲料产品中汞的形态分析。此外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还可以饲料中有益成分,例如苯胂酸类药物能够刺激动物生长,改善禽肉质,常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作者陈冬冬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中利用原子荧光分析仪以饲料为研究对象建立苯胂酸类药物的检测方法并提出了今后苯胂酸类药物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另外,硒也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元素,一方面它是人体必须元素之一,另一方面过量摄入硒会导致脱发脱甲等症状,而且有机硒更容易被吸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推出专利技术《一种测定痕量硒元素形态的方法及其检测富硒饲料的应用》,运用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对提取出的硒元素进行含量测定,能有效分离并测定富硒饲料中常含有5种形态硒物质的含量,以此能够准确分析富硒饲料中的硒元素形态,有助于快速安全的对富硒饲料产品进行选择运用。由此可见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在饲料中汞、砷、硒等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金索坤作为原子荧光行业领跑者是最早开始研究原子荧光形态分析技术的厂家之一,推出的SK-GQ70一体式形态分析模组连续流动的液相洗脱液可直接进入金索坤原子荧光连续流动进样系统,实现液相色谱模组与原子荧光主机无缝对接,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及精密度。金索坤会继续努力,助力饲料行业形态分析检测。 金索坤SK-2003A 便捷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光度计
  • 北京吉天“SA-10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获BCEIA金奖
    2007年10月21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二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上,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共同研发的“SA-10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喜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颁发的BCEIA金奖。该产品不仅能检测食品、自来水、饮料、化妆品及环境等样品中的有毒有害元素的总量,而且可以区分出这些元素的有毒和无毒的各种形态,使元素分析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006年12月12日“科学时报”发布的“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色光联用仪纠正一桩错案——紫菜海带中无机砷严重招标属误报”的文章写道“被新闻界和国家有关部门定性为“有毒”的紫菜、海带,新近经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研制的色光联用仪检测认定为无毒,错案原因为检测手段落后。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利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生产的色光联用仪,弥补了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的缺憾,纠正了一桩错案”。这里所说的”色光联用仪”就是“SA-10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以前的检测手段只能测砷的总量,将总量误认为是无机砷,新研发的“SA-10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区分了砷的有毒和无毒的各种形态,测出其中的有毒的无机砷含量很低,其余大都为无毒的形态,证明紫菜、海带无毒,企业可以生产,人们可以享用。高科技仪器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吉天公司的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已列入科技部“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与开发”中“监测检测专用仪器产业化示范”课题,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的产业化必将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 海能技术E500元素分析仪新品重磅发布!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中关村论坛——高端仪器创新发展论坛26日在北京举办,以“智仪融合 创领未来”为主题,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展示行业发展成果,助力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林抚生出席论坛并致辞,葛兴福、谭久彬、张建伟等中外院士做主旨演讲,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防科工局、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基金委等部门代表参加论坛。论坛同期发布了海能技术E500元素分析仪等十项高端仪器首发产品,促进产需对接和交流合作。论坛同期发布十项高端仪器首发产品,海能技术的E500元素分析仪在列,这也是海能正式对外发布该仪器。E500元素分析仪是有机物主元素分析的实验室精密分析仪器。在一台仪器上实现了对固体、液体样品中C、H、N、S、O五种元素快速精准定量分析测定,在研究有机材料及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农业、食品、石化\化工、地矿、制药等领域。01样品-灰分高温原位置换技术120位坩埚自动进样器,实现了样品-灰分的原位置换。02特异性吸附解吸附技术独特的吸附-解吸技术,进样量大,特异性强,可快速实现CO2 、SO2、H2O的分离。分离效率高,寿命长。03高灵敏度检测器高精度TCD检测器和非分散红外检测器联用,保证很高的气体组分动态测量灵敏度和定量的重复性。海能技术具备多年研发有机元素分析及燃烧法氮元素检测技术和仪器的丰富积累,该产品是海能承接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科研项目的研发成果。产品已顺利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的项目验收,并投入批量生产,在多所科研、检测单位进行了充分的应用验证,经验证,仪器工作精准、稳定、高效。
  • 原子光谱分析仪器性能评价通则 征求意见中
    关于征求CSTM标准《原子光谱分析仪器性能评价通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各位专家、委员及相关单位:由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科学试验领域委员会科学试验评价技术委员会(CSTM/FC 98/TC04)归口承担的CSTM LX 9804 00964-2022《原子光谱分析仪器性能评价通则》团体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按照《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公开广泛征求意见。请于公告在CSTM官方网站/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之日起30个自然日前将《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征求意见表》以电子邮件形式反馈至项目牵头单位或者CSTM/FC 98/TC04秘书处。1.原子光谱分析仪器性能评价通则(征求意见稿).pdf2.原子光谱分析仪器性能评价通则编制说明.pdf3.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征求意见表.docx
  • 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测试食品中无机砷
    随着大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逐步提高,对于食品中有害金属元素的检测也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近期,应用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检测食品中无机砷的标准进入了众多实验室检测人员的视线。何为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如何应用其检测食品中无机砷?北京金索坤为您一一解答。 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是汇集北京金索坤多年技术研究成果,专门针对As(砷)、Hg(汞)、Se(硒)、Sb(锑)等元素形态分析需求设计的高端产品,配备了在线消解模块,并采用金索坤具有专利技术的连续流动进样方式与液相泵进行无缝对接使用。既可做形态分析使用又可单独作为氢化法原子荧光光谱仪使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转换灵活。1、形态分析原理示意图2、液相泵l 连续流动的液相洗脱液可直接进入金索坤原子荧光连续流动进样系统,实现了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仪无缝对接。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及精密度。同时无缝对接精简了管路,有效减少峰展宽。l 液相泵进样自动触发信号,可实现等度洗脱,工作站自动采集信号并实时记录数据。l 具有大屏幕液晶显示独立操作平台,可直观清晰的观察运行状态,灵活的控制液相泵的运行模式。 3、在线消解模块l 采用金索坤特有的石英毛细管与PEEK管融合连接技术,消除死体积,减少峰展宽;可抗紫外,耐腐蚀,耐老化。l 具有消解功率及时间可调功能(专利),增强了消解能力。l 采用金索坤特有的无光泄露冷却式技术,避免了紫外光对人体产生伤害,同时消除了因热量产生气阻带来的峰型展宽现象。l 可与金索坤任意一款原子荧光光谱仪和任何一款高效液相泵进行无缝对接,组合成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 4、金索坤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的特点l 金索坤特有的连续流动进样技术(专利),可与液相色谱进行无缝对接,实现对柱后流出液实时检测,连续采集数据,提高测试效率。l 金索坤特有的多功能反应模块(专利)与全新联用接口技术结合,可与各型高效液相色谱连接,减小路径死体积,有效降低了噪声,减少峰展宽。l 金索坤特有的集扩式传输室(专利)配合高度集成的多功能反应模块精简了仪器结构,缩短了传输路径,有效降低了记忆效应,测汞更佳。l 多功能数据接口,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数据输出,可连接多种色谱工作站。l 进样自动触发,工作站自动采集数据,谱图记录完整,确保出峰时间一致。l 采用金索坤无光泄露冷却式技术(专利),避免了紫外光对人体产生伤害,同时消除了因热量产生气阻带来的峰型展宽现象,提高仪器检测性能。5、形态分析典型元素技术指标 元素形态最小检出量(ng)精密度分析时间(min)线性范围AsAs(Ⅲ)≤0.034%混标<10三个数量级DMA≤0.064%MMA≤0.064%As(Ⅴ)≤0.25%HgHg(Ⅱ)≤0.055%MetHg≤0.055%EtHg≤0.055% 6、应用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检测食品中的无机砷食品中无机砷经稀硝酸提取后,以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分离后的目标化合物在酸性环境下与KBH4反应,生成气态砷化合物,以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测定。 试剂和材料注: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所需试剂1、磷酸二氢铵(NH4H2PO4):分析纯。2、硼氢化钾(KBH4):分析纯。3、氢氧化钾(KOH)。4、硝酸(HNO3)。5、盐酸(HCI)。6、氨水(NH3H2O)。7、正己烷[CH3(CH2)4CH3]。 试剂配制1、盐酸溶液[20%(体积分数)]:量取200 mL盐酸,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 mL。2、硝酸溶液(0.15 mol/L):量取10 mL硝酸,溶于水并稀释至1 000 mL。3、氢氧化钾溶液(100 g/L):称取10 g氢氧化钾,溶于水并稀释至100 mL。4、氢氧化钾溶液(5 g/L):称取5 g氢氧化钾,溶于水并稀释至1 000 mL。5、硼氢化钾溶液(30 g/L):称取30 g硼氢化钾,用5 g/L氢氧化钾溶液溶解并定容至1 000 mL。现用现配。6、磷酸二氢铵溶液(20 mmol/L):称取2.3 g磷酸二氢铵,溶于1 000 mL水中,以氨水调节pH至8.0,经0.45 μm水系滤膜过滤后,于超声水浴中超声脱气30 min,备用。7、磷酸二氢铵溶液(1 mmol/L):量取20 m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50 mL,水稀释至1 000 mL,以氨水调pH至9.0,经0.45 μm水系滤膜过滤后,于超声水浴中超声脱气30 min,备用。8、磷酸二氢铵溶液(15 mmol/L):称取1.7 g磷酸二氢铵,溶于1 000 mL水中,以氨水调节pH至6.0,经0.45 μm水系滤膜过滤后,于超声水浴中超声脱气30 min,备用。 标准品1、三氧化二砷(As203)标准品:纯度≥99.5%。2、砷酸二氢钾(KH2AsO4)标准品:纯度≥99.5%。 标准溶液配制1、亚砷酸盐[As(Ⅲ)]标准储备液(100 mg/L,按As计):准确称取三氧化二砷0.0132g,加100 g/L氢氧化钾溶液1 mL和少量水溶解,转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盐酸调整其酸度近中性,加水稀释至刻度。4℃保存,保存期一年。或购买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溶液物质。2、砷酸盐[As(V)]标准储备液(100 mg/L,按As计):准确称取砷酸二氢钾0.0240g,水溶解,转入100 m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刻度。4℃保存,保存期一年。或购买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溶液物质。3、As(Ⅲ)、As(V)混合标准使用液(1.00 mg/L,按As计):分别准确吸取1.0 mL As(Ⅲ)标准储备液(100 mg/L)、1.0 mL As(V)标准储备液(100 mg/L)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并定容至刻度。现用现配。 仪器和设备注:所用玻璃器皿均需以硝酸溶液(1+4)浸泡24 h,用水反复冲洗,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1、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由液相色谱仪(包括液相色谱泵和手动进样阀)、在线消解模块与原子荧光光谱仪组成。2、组织匀浆器。3、高速粉碎机。4、泠冻干燥机。5、离心机:转速≥8 000 r/min。6、pH计:精度为0.01。7、天平:感量为0.1 mg和1 mg。8、恒温干燥箱(50℃~300℃)。9、C18净化小柱或等效柱。 分析步骤试样提取1、稻米样品称取约1.0 g稻米试样(准确至0.001 g)于50 mL塑料离心管中,加入20 mL 0.15 mol/L硝酸溶液,放置过夜。于90℃恒温箱中热浸提2.5 h,每0.5 h振摇1 min。提取完毕,取出冷却至室温,8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层清液,经0.45 μm有机滤膜过滤后进样测定。按同一操作方法作空白试验。 2、水产动物样品称取约1.0 g水产动物湿样(准确至0.001 g),置于50 mL塑料离心管中,加入20 mL 0.15 mol/L硝酸溶液,放置过夜。于90℃恒温箱中热浸提2.5 h,每0.5 h振摇1 min。提取完毕,取m冷却至室温,8 000 r/min离心15 min。取5 mL上清液置于离心管中,加入5 mL正己烷,振摇1 min后,8 000 r/min离心15 min,弃去上层正己烷。按此过程重复一次。吸取下层清液,经0.45 μm有机滤膜过滤及C18小柱净化后进样。按同一操作方法作空白试验。 3、婴幼儿辅助食品样品 称取婴幼儿辅助食品约1.0 g(准确至0.001 g)于15 mL塑料离心管中,加入10 mL 0.15 mol/L硝酸溶液,放置过夜。于90℃恒温箱中热浸提2.5 h,每0.5 h振摇1 min,提取完毕,取m冷却至室温。8 000 r/min离心15 min。取5 mL上清液置于离心管中,加入5 mL正己烷,振摇1 min,8 000 r/min离心15 min,弃去上层正己烷。按此过程重复一次。吸取下层清液,经0.45 μm有机滤膜过滤及C18小柱净化后进行分析。按同一操作方法作空白试验。 仪器参考条件液相色谱参考条件色谱柱:阴离子交换色谱柱(柱长250 mm,内径4 mm),或等效柱。阴离子交换色谱保护柱(柱长10 mm,内径4 mm),或等效柱。流动相组成:等度洗脱流动相:15 m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pH 6.0),流动相洗脱方式:等度洗脱。流动相流速:1.0 mL/min 进样体积:100 μL。 原子荧光检测参考条件(以SK-博析-LC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为例)光源:空芯阴极灯,灯电流60~80mA 负高压:-300~-350V 主气流量:为定值,500mL/min左右 辅气流量:800~1000mL/min泵速:70~80转/min检出限(参考值):0.01ng/mL 标准曲线制作取7支10 mL容量瓶,分别准确加入1.00 mg/L混合标准使用液0.00 mL、0.05 mL、0.10 mL、0.20 mL、0.30 mL、0.50 mL和1.0 mL,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标准系列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0 ng/mL、5.0 ng/mL、10 ng/mL、20 ng/mL、30ng/mL、50 ng/mL和100 ng/mL。 吸取标准系列溶液100 μL注入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进行分析,得到色谱图,以保留时间定性。以标准系列溶液中目标化合物的浓度为横坐标,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试样溶液的测定 吸取试样溶液100 μL注入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中,得到色谱图,以保留时间定性。根据标准曲线得到试样溶液中As(Ⅲ)与As( V)含量,As(Ⅲ)与As(V)含量的加和为总无机砷含量,平行测定次数不少于两次。
  • “我要测网”访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我要测讯 为了解中国检测市场检测机构的综合实力,将好的检测机构及其优势检测项目推荐给广大用户,同时了解中国科学仪器的市场情况和应用情况,自2011年9月1日&ldquo 我要测网&rdquo 开始对不同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检测实验室进行走访参观。近日,&ldquo 我要测&rdquo 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了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郭冬发主任、崔建勇副主任热情接待了&ldquo 我要测&rdquo 工作人员。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ldquo 中心&rdquo )前身是创建于1955年的第二机械工业部三局中心实验室,1993年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批准使用现名。&ldquo 中心&rdquo 是以地质矿产、放射性材料、放射性标准物质及环境等为主的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与服务的综合性检测实验室,也是核工业地质行业的仲裁分析测试实验室,研制并保管着天然放射性成分分析国家标准物质,是具有国家计量认证资质认定证书和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及环境、安全、职业健康三合一体系认证证书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 实验室认可证书 研究中心计量认证证书特色检测项目据了解,&ldquo 中心&rdquo 已经开设的检测项目有地质类样品检测、放射性核素检测、流体包裹体分析、室内空气检测、水质检测、同位素地质年代六大类,形成了元素分析、同位素分析、核素分析、微区分析、有机分析五大分析系统,其中元素分析、同位素分析(放射性同位素及惰性气体同位素)和核素分析是&ldquo 中心&rdquo 最强的技术实力,综合检测能力在地质检测行业名列前茅。高端人员配备和雄厚的技术实力&ldquo 中心&rdquo 现有工作人员80多人,其中科研人员48人,含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6人、博士和硕士近30人、国家一级计量师2人。总体上,工作人员学历以硕士为主,本科和博士也有多名。此外,&ldquo 中心&rdquo 的两名博士生导师已经为社会培养多名地质行业优秀人才,&ldquo 中心&rdquo 技术人员多年来在《质谱学报》、《矿物学报》、《铀矿地质》等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上百篇;&ldquo 中心&rdquo 科研人员在2012、2013年连续发现多种新矿物,命名获得国际矿物学会批准。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沉淀,&ldquo 中心&rdquo 已经具备了较高技术水平和积累了丰富的分析测试经验。郭冬发主任告诉我要测工作人员,近年来,&ldquo 中心&rdquo 多次参与国际、国内的分析测试技术比对,如国际原子能机构(IEA)组织的核素方面的比对、国家认监委的各种能力比对,平均每年参与4-5次国内比对。实验室制定和参与制定、修订了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 &ldquo 中心&rdquo 研制和参与研制的标准物质超过50多种,目前仍有5个铀矿地质方面的在研标准物质。&ldquo 中心&rdquo 多次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励,多年的工作积累为我国铀矿地质、环保、地矿系统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分析测试数据,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培训了大批分析测试人才。与此同时,&ldquo 中心&rdquo 还为地质矿产、建材、石油、有色金属、能源、生物医药、食品、环保、考古等行业及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等提供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先进的仪器配置,自主研发分析设备&ldquo 中心&rdquo 实验室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仪器设备等资产总值达6000多万元,拥有多台大型仪器设备:热电离质谱仪、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荧光显微镜及冷热台、电子探针、离子色谱、高纯锗&gamma 能谱仪、低本底&alpha 、&beta 测量仪、X射线粉晶衍射仪、原子荧光仪、稳定同位素质谱、惰性气体同位素质谱等。为更好的完成专业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实验的需求,&ldquo 中心&rdquo 科研人员还自行研制了多台(套)的分析设备,如样品前处理系统、PC-2000型测氡仪等。郭主任介绍到,自行研制的开发的仪器具有使用面广、易复制等优点,如果有合适的企业可以合作,可进一步推向市场。据郭主任介绍,实验室配备的仪器均按照CNAS要求,安排专职人员定期校准,核查仪器,确保仪器正常运转,保证检测结果无误。 部分实验室设备 X射线荧光光谱仪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低本底&alpha 、&beta 测量仪 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测汞仪 自主开发的微量铀分析仪 稳定同位素质谱仪 惰性气体同位素质谱仪 热电离质谱仪 X射线粉晶衍射仪 X射线荧光光谱仪 高分辨激光拉曼光谱仪   全面的质量管理  对于检测样品的管理,郭主任表示,&ldquo 中心&rdquo 实验室作为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实验室,具备完善的检测程序。实验室对特殊样品完全做到:留样复测、实验室比对、仪器比对、人员比对等。  为了保证实验室技术能力的,对于实验室如何保证检测人员技术能力的监督和考察方面,&ldquo 中心&rdquo 也建设了一套完整的上岗程序。检测人员上岗前需经过入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实验室内部不定期的举行内部交流会议、参加外部培训以及定期参加中国认监委组织的能力验证,定期考核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必须考虑的问题,郭主任告诉&lsquo 我要测&rsquo 工作人员,检测过程中采用的分析方法多数是国际和国家标准方法。针对特殊样品,在没有标准可参照的时候,实验室也需要开发最合适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与此同时,&ldquo 中心&rdquo 实验室从实验源头开始注重控制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如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试剂,建立了合格供方名录,名录上的供应商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采购的试剂也是配备专门的人员保存和管理。  样品检测过程也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大因素之一,我要测工作人员了解到,&ldquo 中心&rdquo 实验室在检测过程中需在检测样品中植入盲样,以监测仪器误差水平、可能出现的失误等风险,检测数据经三次审核方可作为报告签发。如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实验室将先从内部查找是否存在人为、仪器等因素查找造成偏差的原因,而对特殊样品必要时要重新检测。  为减少检测周期和、提高检测速度及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差和失误,实验室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如今实验室建立了完善的数据局域网传输系统,样品的检测状态可实时监测。  完善的服务流程  关于&ldquo 中心&rdquo 现有检测业务的运营和操作方面,郭主任也做了详细介绍。目前&ldquo 中心&rdquo 的检测业务已经完全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管理实验室检测业务。  对样品的接收,针对不同性质的客户,&ldquo 中心&rdquo 对自行送样、委托送样和上门检测三种检测方式建立了完善的服务流程。  1)自行送样  受托单位自行送样&rarr 现场填写委托合同单&rarr 收取检测费用&rarr 样品分析&rarr 出具检测报告。  2)用户委托送样  受委托特快专递或邮寄&rarr 传真方式填写委托协议合同单&rarr 银行转账缴纳检测费用&rarr 样品分析&rarr 出具检测报告。  3)上门检测  上门取样&rarr 现场填写委托合同单&rarr 收取检测费用&rarr 样品分析&rarr 出具检测报告。  为保证检测报告的真实有效,&ldquo 中心&rdquo 规定检测报告必须有主检人、校核人、报告签发人三方签字,并加盖&ldquo 测试专用章&rdquo 或测试中心公章。对于样品检测的原始记录,&ldquo 中心&rdquo 一般会保存3年。  客户服务方面,&ldquo 中心&rdquo 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首先与客户沟通相应检测样品,签订检测委托书,对于提供测试合同条款以及报告签发时间,都可依据客户的要求协商。如果客户对报告有异议,可以一定期限内提出异议,针对具体问题协商解决。  郭主任告诉我要测工作人员,&ldquo 中心&rdquo 实验室目前已经与多个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优质的服务和准确的分析数据是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客户的关键。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全体员工将继续发扬&ldquo 客户至上、质量第一&rdquo 的理念,竭诚为新老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http://www.woyaoce.cn/member/T101265/
  • 核分析技术用于PM2.5监测和源解析项目启动
    &ldquo 核分析技术用于PM2.5气载颗粒物监测和源解析&rdquo 项目申请研讨会3月21日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召开,此次研讨会旨在整合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其它科研院所的核分析测量技术及设备,对PM2.5采样进行分析,研究PM2.5颗粒物的来源,为政府制定治理方案,为环境主管部门制定各种排放标准提供精准的科学依据。  会议提出要集中我国核分析综合技术,建立一支跨学科、跨区域、跨领域的科研团队,建立核分析技术方法,满足突发性和日常性PM2.5技术分析,开发出微小经济型高灵敏核技术分析监测仪,为政府决策提供核分析技术支持。  为了科学治理PM2.5污染,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士及&ldquo 千人计划&rdquo 的专家们于2013年5月成立&ldquo PM2.5特别防治小组&rdquo 。2014年1月该院向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发出关于共同申请PM2.5科研项目的倡议,得到多家科研单位及多名专家的赞同和响应。  来自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研讨会。
  • 核分析结合源解析或是求解治霾困局的良方
    眼下虽已四月,采暖季早已结束,但京津冀及周边的雾霾问题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而且,诸如PM2.5来源等一些相关基础性问题仍未有定论,使得雾霾治理缺乏科学依据。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曾表示,&ldquo 底数不清、机理不明、技术不足&rdquo 是制约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瓶颈之一。  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在采访一些核技术专家时了解到,使用核分析技术,有望为突破十面&ldquo 霾伏&rdquo 提供更精准的&ldquo 武器&rdquo 。  PM2.5来源仍然说不清  在PM2.5来源中,几大&ldquo 祸首&rdquo 分别是扬尘、燃煤、尾气排放和工业排放。然而,究竟谁是&ldquo 老大&rdquo 、各占比例多少一直没有确切数据。  &ldquo 只有摸清产生雾霾的主要因素,治理才能有的放矢。&rdquo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透露说,为防范由于污染源头不清造成的认识混乱及治理资源浪费,环保部已开始部署污染源解析工作,并且有步骤推进。  所谓源解析,就是分析PM2.5组分,弄清产生这些组分的排放源,进而有的放矢地指导污染治理工作。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表示,我国目前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监测较多,源解析的研究工作较少,污染源解析涉及的输入数据(元素、同位素、种态、有机物、次级污染离子)不多,取样周期较短,导致源解析结果粗糙,不能完全回答到底有多少种主要污染源、这些污染源是本地来的还是外地来的、各占多少份额等问题。  &ldquo 由于源解析输入数据的种类缺少,得到的源解析结果代表性较差,不同分析结果之间争议较大,主要污染源种类不全,污染源溯源和追踪难以深入进行。&rdquo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ldquo 千人计划&rdquo 特聘研究员崔大庆表示,源解析存在的瓶颈问题需要更好的解决方法,而利用先进的核分析技术结合精细化的源解析,将是求解治霾之困的良方。  具有两大优势的&ldquo 标准方法&rdquo   &ldquo 核分析技术有两大优势。&rdquo 中科院院士柴之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是不破坏样品,二是准确度高,&ldquo 这两条也是最重要的&rdquo 。  与化学分析方法相比,核分析技术无须溶液,不容易沾污样品,也不容易造成样品组分损失,因此分析数据的质量高很多。柴之芳表示,核分析技术在国际上是一个&ldquo 标准方法&rdquo 。  1994年,国际原子能机构组织了由30个国家参加的&ldquo 大气污染监测和评价中的核分析技术&rdquo 研究项目,首次肯定了核分析技术在PM10和PM2.5颗粒物源解析中的作用。  其实,中国在这方面并不落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科院高能所、中科院上海应物所等机构都曾做过相关工作。  柴之芳告诉记者,中科院高能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专门成立了一个&ldquo 气&rdquo 组,利用核分析技术研究京津冀大气污染溯源,还包括沙尘暴的源解析等。&ldquo 现在的污染情况有所变化,但方法很多是一样的。&rdquo   例如,中子活化分析和全反射X荧光分析具有非破坏、高准度、高灵敏和无污染以及多元素同时分析等特点,可测定PM2.5中四五十种元素 二次离子质谱和加速器质谱可进行PM2.5样品同位素丰度分析等。  &ldquo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科院高能所、中科院上海应物所等科研单位具有上述工作所需的反应堆、加速器等大科学平台,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系统工作结合,可在现有基础上迅速行动起来。&rdquo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柳卫平说。  组建&ldquo 联合部队&rdquo 应对挑战  PM2.5问题已迫在眉睫,核科学家们也都摩拳擦掌,随时准备投入这场治霾的战斗中。  崔大庆认为,这需要建立一支&ldquo 联合作战部队&rdquo ,发挥核分析技术在高灵敏度、高准确度、超痕量多元素、多种同位素分析方面的优势,联合常规分析手段,针对PM2.5污染源解析面临的指纹成分输入不足、源解析结果代表性不强、污染源溯源困难等问题展开研究,提高灰霾形成机制的研究水平。&ldquo 简而言之,就是找到求解灰霾精确来源之谜的&lsquo 核指纹&rsquo 。&rdquo   除技术门槛和设备要求较高外,柴之芳坦言,核分析技术也不是万能的,所以必须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将核方法和比较成熟的常规方法结合起来。  目前,很多核分析手段已十分成熟,只要通过一些大气监测的适应性改造,便可发挥作用。柳卫平表示,希望用一两年时间形成一幅完整的技术使用场景&ldquo 拼图&rdquo ,有多种技术手段供环保部门选择,满足突发性的来源判定和日常性的监测技术两方面需求。  &ldquo 到那时,我们核科学家可以自豪地说:核电为降低PM2.5出了力,核分析技术为判断PM2.5来源作出了贡献。&rdquo 柳卫平说。
  • 郭冬发力促国产质谱仪器发展——访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所长郭冬发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是全国拥有最全面的无机质谱仪器的单位之一,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就开始了质谱技术的应用研究,在这个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淀。如今每年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承接的来自全国各地及国外的样品量达到10万件。  郭冬发目前担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分析测试研究所所长一职。在2013年11月召开的全国无机及同位素质谱会议上,郭冬发向与会人员呼吁一定要多使用国产质谱仪器,当时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前,仪器信息网(www.instrument.com.cn)编辑专程采访了郭冬发,请他为我们介绍了他目前的主要研究工作,质谱技术在核地质分析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及对于国产质谱仪器发展的看法和建议。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所长郭冬发  30年来始终聚焦于无机质谱在地质分析领域的应用  1984年,郭冬发进入大学学习分析测试,毕业后就一直在核地质分析领域工作,其中2003~2005年,曾任国际原子能机构武器核查专家。30年来,他从事的技术工作涉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与流动注射及氢化物发生联用技术、&alpha &&gamma 能谱分析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微粒同位素分析技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热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激光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方法标准化和标准物质研究等,主要研究对象为镧系和锕系元素。  从2001年开始,郭冬发负责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的工作。目前他主要致力于质谱技术在核地质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开发及质谱仪器研制。&ldquo 我们的目标是提供从采样、碎样、制样、到分析检测、数据处理的一揽子的解决方案。要采哪些代表性样品、采完以后如何制样,要用哪些仪器去分析,测完以后得到的数据该如何解释,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整个流程都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对象。我们希望能在核地质分析领域提供更全面和专业的服务。&rdquo 郭冬发说。  由于在核地质分析当中常常有一些特殊要求的分析任务,商品化仪器不能完全满足要求。郭冬发便通过采购国内国外多种质谱整机和零部件集成,辅以自行设计的软件和方法来搭建所需要性能的仪器。他说:&ldquo 我们用于样品分析的仪器往往是买、攒、租、造,样样都有可能。只要国内厂家有适合我们用的质谱仪或关键部件,我们都有可能试试。广州禾信、江苏天瑞都为我们提供了质谱产品,性能还不错。&rdquo   尽管郭冬发及其团队研发了分析测试专用试剂和多款新型仪器,并且在自己的实验室用得不错,如微量铀分析仪专用试剂、镭氡分析仪、核质谱仪,还有专门用于同位素分析制样的前处理装置等等。不过这些仪器都是由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自己的公司进行产业化对外销售,并没有与专门的仪器公司进行合作。  郭冬发说:&ldquo 其实历史上,我们也尝试过技术转让,但从来都没有成功过。一方面是由于国有单位的体制限制,另一方面企业的诚信也是一个问题。现在我们与企业的合作,主要以技术服务为主。如果有一天单位体制改革,大环境变了,科研院所的力量都释放出来,那影响将会非常大。&rdquo 郭冬发说。  微区原位、高灵敏度、高通量、元素形态分析&mdash &mdash 地质样品分析的新挑战  在郭冬发近30年的从业时间里,无机质谱技术经历了飞速发展。郭冬发说:&ldquo ICP-MS从问世到现在已成为了一种常规的分析测试手段,同XRF结合是地质领域解决无机元素分析的最佳组合。热电离质谱技术在同位素测量的灵敏度和分辨率方面的提升,很好地促进了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发展。气体同位素质谱仪在碳(C)、氮(N)、氧(O)、硫(S)、氩(Ar)等同位素比值的精确测量方面也有着特别的优势。&rdquo   那么目前核地质分析领域还有哪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呢?郭冬发说:&ldquo 主要是固体样品微区原位分析,以及高灵敏度、高通量分析。因为过去主要是地表找矿,采用简单的伽马辐射仪就能实现。而现在这种类型的矿在地表很难找了,只能往深处探测,或者捕捉地表土壤的微弱信息,这就需要依靠高灵敏度、高通量的检测手段。&rdquo   &ldquo 另外元素形态分析也是一个难题,比如固体样品中六价铀和四价铀的分析,现在还主要采用半实验半推理的方式进行检测。&rdquo 郭冬发说。高灵敏度、高通量本身就是质谱分析的强项,ICP-MS进行元素形态分析已有很多成功案例,但以水溶液样品为主。在未来的发展中,质谱技术将在地质分析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地质行业是无机质谱应用的重要领域,却难见国产质谱仪  随着无机质谱技术的发展,地质领域已经成为了质谱仪器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ldquo 从仪器的贡献来说,在我们实验室里,虽然样品中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的量不到1%,但测量需要质谱仪器来完成。我们通过质谱分析获得的收益占实验室总收益的50%以上。而从市场占有率来说,现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热电离质谱、稳定同位素质谱、高灵敏高精密度二次离子质谱等无机质谱分析技术在地质领域的市场份额最大,而且质谱仪价格较高。另外核燃料检测也是质谱仪需求的重要领域之一。&rdquo 郭冬发说。  尽管如此,但多年以来,我国质谱仪器,尤其是无机同位素质谱仪器在这个领域的数量却很少。而作为一家涉&ldquo 核&rdquo 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在进口质谱仪器的采购中受到诸多限制。好在我国一些单位已经能生产包括四级杆、飞行时间和磁质量分析器类型的质谱仪了。郭冬发团队自己研制的质谱仪整机和样品前处理装置等也在他的实验室发挥重要作用。郭冬发说:&ldquo 进口仪器价格贵,维修也不到位。我们特别希望国产质谱仪器能够发展起来,将我们实验室的仪器逐步更新成性能优良的国产仪器。&rdquo   2012年天瑞仪器在国内首次推出了ICP-MS。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购置后进行日常检测,据介绍,预计明年就能收回成本。 &ldquo 只有国产仪器强大了,我们才不至于太被动。&rdquo 郭冬发说道。  以&ldquo 补贴&rdquo 的形式促进更多用户使用国产仪器  其实我国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推出了同位素质谱仪,之后不断有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参与到质谱仪器的研发和生产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前国家也对于质谱仪器的开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对于国产质谱仪器发展存在的问题,郭冬发说:&ldquo 现在大家都想做整机,而质谱仪器所需的关键零部件缺少专业厂商,尽管已经有少数单位开始做这个事情,但真正要将整机做好,离不开零部件的性能提升。同时做整机对人力、物力的要求也高。&rdquo   &ldquo 中国质谱仪器发展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市场化部分做得不好。仪器只有在用户的使用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会进步。所以如果能有更多的用户使用国产仪器,对于仪器的改进帮助会更大。&rdquo 郭冬发说道。  &ldquo 现在政府对国产仪器的发展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如果能将部分资金,按照类似家电下乡的政策,对采购国产仪器的用户给予一定的补贴,扩大国产仪器的用户量,从用户的角度推动国产仪器的发展,可能更有效。可以按照仪器最终的市场销售情况,给予&lsquo 出生&rsquo 的仪器而不是仪器的&lsquo 父母&rsquo 进行补贴,这样对于推动国产仪器发展效果或许更好。&rdquo 郭冬发说道。  按市场配置资源,国产仪器发展的新机遇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郭冬发认为这将是国产仪器发展的一个好机会。他说:&ldquo 以前有许多单位在仪器采购中&lsquo 不差钱&rsquo ,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其资金主要靠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今后或许会减少发包项目式的资源配置,而会更加注重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这对企业来说是个新机遇。&rdquo   &ldquo 现在有些单位过分关注发表文章。其实,当前我国缺的不是论文,我们发表的论文总数已达到世界第二位,我们缺的是论文背后实实在在能发挥作用的东西。如果通过市场来配置经费,想必大家会在科研成果的转化方面做更多的努力,用户购置仪器就会理性很多,这样国产仪器的市场机会才能更大。&rdquo 郭冬发说。采访编辑:秦丽娟  附录1:郭冬发个人简历  郭冬发(1965年1月生),1984年毕业于东华理工大学分析系,1989年获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核地质分析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燃料与材料分析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分析测试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分析测试学科带头人、中核集团地矿事业部分析测试技术项目总地质师。兼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地矿实验分会副主任、全国核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经历如下:1984~1986年在东华理工大学任助教,主要从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教学与实验工作 1989年加入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至今,先后任课题负责人、室副主任、室主任等职,其中,2003~2005年,任国际原子能机构武器核查专家。主要技术领域涉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与流动注射及氢化物发生联用技术、&alpha &&gamma 能谱分析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微粒同位素分析技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热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激光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方法标准化和标准物质研制等,主要研究对象为镧系和锕系元素。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十多项,公开发表论文六十多篇,获专利十多项,制定各类标准十多项。现致力于核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力推国产质谱仪器的发展。  附录2: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核工业地质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http://www.albriug.com  核工业地质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是以核能材料、放射性标准物质、地质矿产和环境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与服务为主的综合性检测实验室技术机构,也是核工业地质行业的仲裁分析测试实验室,研制和保管着天然放射性成分分析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具有国家计量认证资质认定证书和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  目前,核工业地质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共有职工80多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6人、博士和硕士学位获得者33人、国家一级计量师2人。研究所拥有完整的样品加工、元素分析、同位素分析、核素分析、微区成分鉴定和有机物分析实验设施和仪器设备。多年来,研究所在铀矿地质分析领域取得众多重要科研成果,并成为国家或行业标准推广使用。秉承分析测试研究所雄厚的人才和装备优势,核工业地质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实施现代化管理,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辅助下,按照国际标准ISO17025的要求规范运作,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 忻城县妇幼保健院792.00万元采购血球分析仪,细胞计数器,原子吸收光谱
    详细信息 忻城县妇幼保健院妇幼健康服务业务综合楼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医疗设备(项目编号:LBXCZC2022-G1-00433-GXLJ)招标公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忻城县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05-17 项目概况忻城县妇幼保健院妇幼健康服务业务综合楼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医疗设备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政采云”平台(http://www.zcygov.cn/)及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广西●来宾)(http://ggzy.jgswj.gxzf.gov.cn/lbggzy)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6月7日上午10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LBXCZC2022-G1-00433-GXLJ 项目名称:忻城县妇幼保健院妇幼健康服务业务综合楼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医疗设备 总预算金额:人民币柒佰玖拾贰万元整(7920000.00元) 1标段预算金额:人民币叁佰贰拾万元整(3200000.00元) 2标段预算金额:人民币壹佰陆拾万元整(1600000.00元) 3标段预算金额:人民币贰佰肆拾万元整(2400000.00元) 4标段预算金额:人民币柒拾贰万元整(720000.00元) 最高限价:与预算金额一致 采购需求:忻城县妇幼保健院妇幼健康服务业务综合楼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医疗设备,1标段采购内容为超高档实时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台、全数字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台;2标段采购内容为数字钼靶乳腺机1台;3标段直线数字化X射线机(DR)1台;4标段采购内容为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1台、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1台、全自动尿液分析仪1台、原子吸收光谱仪1台,具体的设备名称、数量、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等内容详见招标文件。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 30天内,交货安装调试并正常运行。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内注册(指按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注册的)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2.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供应商可在“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查询相关供应商主体信用记录。 3.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无。 4.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参加同一合同项下的政府采购活动。除单一来源采购项目外,为本项目提供过整体设计、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监理、检测等服务的供应商,不得再参加本项目上述服务以外的其他采购活动。 三、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2 年5月17日至 2022 年5月24日 下载网址: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广西●来宾)(http://ggzy.jgswj.gxzf.gov.cn/lbggzy)及“政采云”平台(https://www.zcygov.cn/)。 方式:潜在投标人可通过账号及密码或企业CA锁登录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广西●来宾)(http://ggzy.jgswj.gxzf.gov.cn/lbggzy)下载招标文件电子版 及在“政采云”平台(网址:https://www.zcygov.cn/)按规定流程下载招标文件电子版,逾期下载无效。 售价:招标文件每套售价人民币 0 元 。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2年6月7 日10 点00分(北京时间) 提交投标文件地点(网址):政采云平台(网址:https://www.zcygov.cn/) 开标时间:2022年6月7 日10 点00分(北京时间) 开标地点:“政采云”平台电子开标大厅 注:本项目为全流程电子化采购项目不要求投标人到达开标现场,但投标人应派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准时在线出席电子开评标会议,随时关注开评标进度,如在开评标过程中有电子询标,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电子询标函进行澄清回复。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 5 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1.投标保证金:详见招标文件。 2.网上查询地址:中国政府采购网、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采购网、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广西●来宾)。 3.本项目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 ①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②政府采购支持采用本国产品的政策。 ③强制采购、优先采购环境标志产品、节能产品。 ④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政策。 ⑤政府采购促进残疾人就业政策。 ⑥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政策。 4.在线投标响应(网上投标)说明: (1)本项目通过政采云平台实行在线投标响应(电子投标),投标人应先安装“政采云电子交易客户端”,并按照本招标文件和政采云平台的要求编制、加密投标文件。在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通过网络上传至“政采云”平台,投标人在“政采云”平台提交电子版投标文件时,请填写参加远程采购活动经办人联系方式,投标人未按规定编制并加密的投标文件,政采云平台将予以拒收。 注:下载投标客户端即“广西壮族自治区全流程电子招投标项目管理系统一供应商客户端”,下载地址:广西政府采购网(网址为“http: /zfcg.gxzf.gov.cn”)首页-[办事服务]-[下载专区];电子投标具体操作流程参考《政府采购项目电子交易管理操作指南-供应商》,指南可在“政府采购云平台(网址: https://www.zcygov.cn/)服务中心-帮助文档-最新指南”下载。若对项目采购电子交易系统操作有疑问,可登录“政采云”平台(网址: https://www.zcygov.cn/),点击右侧咨询小采,获取采小蜜智能服务管家帮助,或拨打政采云服务热线 400-881-7190 获取热线服务帮助。 (2)未进行网上注册并办理数字证书(CA 认证)的投标人将无法参与本项目政府采购活动,潜在投标人应要尽早完成电子交易平台上的 CA 数字证书办理(申领流程请自行前往政采云平台网站进行查阅,完成 CA 数字证书办理预计一周左右),并在投标文件提交截止时间前提交投标文件。 为确保网上操作合法、有效和安全,请投标人确保在电子响应过程中能够对相关数据电文进行加密和使用电子签章,妥善保管 CA 数字证书并使用有效的 CA 数字证书参与整个采购活动。 投标人应当在投标文件提交截止时间前完成电子投标文件的上传、递交,投标文件提交截止时间前可以补充、修改或者撤回投标文件。补充或者修改投标文件的,应当先行撤回原文件,补充、修改后重新上传、递交。投标截止时间前未完成上传、递交的,视为撤回投标文件。投标文件提交截止时间以后上传递交的投标文件,“政采云”平台将予以拒收。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后,政采云(电子标系统)自动提取所有投标文件,各投标人须在开标后 30 分钟内对上传政采云的投标文件进行解密,所有投标人在规定的解密时限内解密完成或解密时限结束后,由采购代理机构开启投标文件;投标人超过解密时限的,系统默认自动放弃。 本项目开标时只需投标人按时登录政采云平台进行操作即可,无需到达来宾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来宾市红水河大道331号市政务服务中心3楼)进行开标。 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忻城县妇幼保健院 地址:忻城县城中路19号 联系方式:郭工 0772-5511205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广西龙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地 址:来宾市政和路北88号硅谷大厦3楼 联系方式:覃工 0772-4280129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覃工 电话:0772-4280129 4.监督部门信息 监督部门:忻城县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办公室 地址:忻城县古学路69号 联系电话:0772-5517154 广西龙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2022 年5月17日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血球分析仪,细胞计数器,原子吸收光谱 开标时间:2022-06-07 00:00 预算金额:792.00万元 采购单位:忻城县妇幼保健院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广西龙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忻城县妇幼保健院妇幼健康服务业务综合楼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医疗设备(项目编号:LBXCZC2022-G1-00433-GXLJ)招标公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忻城县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05-17 项目概况忻城县妇幼保健院妇幼健康服务业务综合楼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医疗设备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政采云”平台(http://www.zcygov.cn/)及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广西●来宾)(http://ggzy.jgswj.gxzf.gov.cn/lbggzy)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6月7日上午10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LBXCZC2022-G1-00433-GXLJ 项目名称:忻城县妇幼保健院妇幼健康服务业务综合楼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医疗设备 总预算金额:人民币柒佰玖拾贰万元整(7920000.00元) 1标段预算金额:人民币叁佰贰拾万元整(3200000.00元) 2标段预算金额:人民币壹佰陆拾万元整(1600000.00元) 3标段预算金额:人民币贰佰肆拾万元整(2400000.00元) 4标段预算金额:人民币柒拾贰万元整(720000.00元) 最高限价:与预算金额一致 采购需求:忻城县妇幼保健院妇幼健康服务业务综合楼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医疗设备,1标段采购内容为超高档实时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台、全数字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台;2标段采购内容为数字钼靶乳腺机1台;3标段直线数字化X射线机(DR)1台;4标段采购内容为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1台、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1台、全自动尿液分析仪1台、原子吸收光谱仪1台,具体的设备名称、数量、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等内容详见招标文件。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 30天内,交货安装调试并正常运行。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内注册(指按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注册的)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2.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供应商可在“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查询相关供应商主体信用记录。 3.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无。 4.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参加同一合同项下的政府采购活动。除单一来源采购项目外,为本项目提供过整体设计、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监理、检测等服务的供应商,不得再参加本项目上述服务以外的其他采购活动。 三、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2 年5月17日至 2022 年5月24日 下载网址: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广西●来宾)(http://ggzy.jgswj.gxzf.gov.cn/lbggzy)及“政采云”平台(https://www.zcygov.cn/)。 方式:潜在投标人可通过账号及密码或企业CA锁登录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广西●来宾)(http://ggzy.jgswj.gxzf.gov.cn/lbggzy)下载招标文件电子版 及在“政采云”平台(网址:https://www.zcygov.cn/)按规定流程下载招标文件电子版,逾期下载无效。 售价:招标文件每套售价人民币 0 元 。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2年6月7 日10 点00分(北京时间) 提交投标文件地点(网址):政采云平台(网址:https://www.zcygov.cn/) 开标时间:2022年6月7 日10 点00分(北京时间) 开标地点:“政采云”平台电子开标大厅 注:本项目为全流程电子化采购项目不要求投标人到达开标现场,但投标人应派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准时在线出席电子开评标会议,随时关注开评标进度,如在开评标过程中有电子询标,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电子询标函进行澄清回复。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 5 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1.投标保证金:详见招标文件。 2.网上查询地址:中国政府采购网、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采购网、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广西●来宾)。 3.本项目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 ①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②政府采购支持采用本国产品的政策。 ③强制采购、优先采购环境标志产品、节能产品。 ④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政策。 ⑤政府采购促进残疾人就业政策。 ⑥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政策。 4.在线投标响应(网上投标)说明: (1)本项目通过政采云平台实行在线投标响应(电子投标),投标人应先安装“政采云电子交易客户端”,并按照本招标文件和政采云平台的要求编制、加密投标文件。在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通过网络上传至“政采云”平台,投标人在“政采云”平台提交电子版投标文件时,请填写参加远程采购活动经办人联系方式,投标人未按规定编制并加密的投标文件,政采云平台将予以拒收。 注:下载投标客户端即“广西壮族自治区全流程电子招投标项目管理系统一供应商客户端”,下载地址:广西政府采购网(网址为“http: /zfcg.gxzf.gov.cn”)首页-[办事服务]-[下载专区];电子投标具体操作流程参考《政府采购项目电子交易管理操作指南-供应商》,指南可在“政府采购云平台(网址: https://www.zcygov.cn/)服务中心-帮助文档-最新指南”下载。若对项目采购电子交易系统操作有疑问,可登录“政采云”平台(网址: https://www.zcygov.cn/),点击右侧咨询小采,获取采小蜜智能服务管家帮助,或拨打政采云服务热线 400-881-7190 获取热线服务帮助。 (2)未进行网上注册并办理数字证书(CA 认证)的投标人将无法参与本项目政府采购活动,潜在投标人应要尽早完成电子交易平台上的 CA 数字证书办理(申领流程请自行前往政采云平台网站进行查阅,完成 CA 数字证书办理预计一周左右),并在投标文件提交截止时间前提交投标文件。 为确保网上操作合法、有效和安全,请投标人确保在电子响应过程中能够对相关数据电文进行加密和使用电子签章,妥善保管 CA 数字证书并使用有效的 CA 数字证书参与整个采购活动。 投标人应当在投标文件提交截止时间前完成电子投标文件的上传、递交,投标文件提交截止时间前可以补充、修改或者撤回投标文件。补充或者修改投标文件的,应当先行撤回原文件,补充、修改后重新上传、递交。投标截止时间前未完成上传、递交的,视为撤回投标文件。投标文件提交截止时间以后上传递交的投标文件,“政采云”平台将予以拒收。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后,政采云(电子标系统)自动提取所有投标文件,各投标人须在开标后 30 分钟内对上传政采云的投标文件进行解密,所有投标人在规定的解密时限内解密完成或解密时限结束后,由采购代理机构开启投标文件;投标人超过解密时限的,系统默认自动放弃。 本项目开标时只需投标人按时登录政采云平台进行操作即可,无需到达来宾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来宾市红水河大道331号市政务服务中心3楼)进行开标。 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忻城县妇幼保健院 地址:忻城县城中路19号 联系方式:郭工 0772-5511205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广西龙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地 址:来宾市政和路北88号硅谷大厦3楼 联系方式:覃工 0772-4280129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覃工 电话:0772-4280129 4.监督部门信息 监督部门:忻城县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办公室 地址:忻城县古学路69号 联系电话:0772-5517154 广西龙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2022 年5月17日
  • 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助力婴儿食品检测
    近日,有报道称虽然欧盟在2016年1月就发布了食品中无机砷的最大限量法规,但在欧洲市场上一半的大米类、婴幼儿食品依然存在无机砷超标问题。无机砷属于一级致癌物,过去碍于检验技术,限量规范都是以总砷量为主,近来检验技术突破后,才陆续订定无机砷的限量。如在2016年3月开始实施的《GB 5009.1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中就提到可以应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检测食品中的无机砷的含量。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也称“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它是通过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联用技术检测砷、汞等重金属元素形态的分析仪器。北京金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原子荧光行业的领跑者很早就开始了对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联用技术的研究,并取得很大进展。金索坤的研发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要实现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联用的前提是两种仪器的流速必须要一致,否则就会造成液相色谱的分离情况和原子荧光检测情况不一致。市面上的原子荧光光谱仪就进样方式而言可以分为传统进样方式和金索坤特有的连续流动进样方式,然而为了实现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联用,都必须采用连续流动进样。进样方式对比所谓的传统进样方式就是指:被测样品溶液进入样品管后,通过载流(空白)将样品带入氢化物发生器的方式称为断续进样,包括间歇进样和顺序注射。此种进样方式是由手动进样方式改进而成的自动进样方式。这种进样方式的测试过程是样品-空白,样品-空白交替进行。连续流动进样则是指:被测样品溶液直接进入氢化物发生器的方式称为连续流动进样方式。此种进样方式克服了传统进样方式测试速度缓慢和测试稳定性较差的缺点。它的检测过程则是样品-样品连续过程。金索坤公司生产的原子荧光产品正是采用连续流动进样方式,所以其原子荧光产品无需转化进样方式即可与液相色谱进行无缝对接,减少中间的转化环节,不但精简了结构,提高检测效率,还有效地减少记忆效应,提高仪器的稳定性。目前已经与安捷伦、岛津等品牌液相成功对接应用于食品检测工作中。对于已经熟悉这些品牌的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的用户来说,减少了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液相部分的熟悉过程,方便众多不同用户快速的进入食品检测工作中。食品中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保障食品安全要从食品的生产、加工和运输各个环节入手,仔细盘查。而无论是哪个环节就需要检测技术的支持。北京金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会一如既往的为原子荧光技术的发展探索乾坤,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 北京市门头沟区生态环境局209.00万元采购氧分析仪,臭氧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土壤采样器
    详细信息 [门头沟]监测站区级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北京市-门头沟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3-04-13 项目概况 监测站区级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项目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经济开发区永安路20号石龙高科大厦1号楼1单元802室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3-04-24 09:30(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11010923210200003905-XM001 项目名称:监测站区级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项目 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 预算金额:209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 包号 标的名称 采购包预算金额(万元) 数量 简要技术需求 01 监测站区级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项目 209 一批 1、原子吸收光谱仪一体化设计的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化系统;工作条件环境温度:0 - 40℃;色散率:优于0.5nm/mm……2、土壤采样设备心型砂土钻头 :刀宽≥7cm ,刀间距≥5cm,采样长度≥20cm ,螺纹连接,不锈钢材质;刮刀:不锈钢材质,宽≥20mm……3、臭氧分析仪内置锂电池,可在无交流电情况下连续工作≥24小时;分辨率:≥0.1nmol/mol;示值误差:≤±6%FS……具体需求详见竞争性磋商文件“第四章 采购需求” 合同履行期限:以最终签订合同为准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本项目专门面向 ◆中小 ◆小微企业 采购。即:提供的货物全部由符合政策要求的中小/小微企业制造。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3.1本项目是否接受分支机构参与响应:□是 ◆否; 3.2 本项目是否属于政府购买服务: ◆否 □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且由财政拨款保障的群团组织,不得作为承接主体; 3.3其他特定资格要求: / 。 三、获取采购文件 时间:2023-04-14至2023-04-20, 每天上午09:30至11:30,下午13:30至16: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经济开发区永安路20号石龙高科大厦1号楼1单元802室 方式: 现场报名获取竞争性磋商文件电子版 售价:¥0元 四、响应文件提交 截止时间:2023-04-24 09:30(北京时间) 地点: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经济开发区永安路20号石龙高科大厦1号楼1单元802室 五、开启 时间:2023-04-24 09:30(北京时间) 地点: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经济开发区永安路20号石龙高科大厦1号楼1单元802室 六、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个工作日。 七、其他补充事宜 1.本项目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 1)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2)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 3)政府采购支持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发展 4)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5)节能产品强制采购 6)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优先采购 7)政府采购相关政策 2.报名需检查携带资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加盖供应商公章的复印件; (2)法定代表人领取须携带法定代表人声明原件和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被授权人领取须携带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原件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及被授权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需包含项目名称、编号及相关内容) 注:未向招标代理机构现场报名的潜在供应商均无资格参加磋商。 3.本次公告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北京市政府采购网》上发布。 八、凡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北京市门头沟区生态环境局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剧场东街11号 联系方式:王老师,010-69851541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北京招信天诚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经济开发区永安路20号石龙高科大厦1号楼1单元802室 联系方式:冯文文 于永博,010-69800335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冯文文 于永博 电 话: 010-69800335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氧分析仪,臭氧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土壤采样器 开标时间:null 预算金额:209.00万元 采购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生态环境局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北京招信天诚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门头沟]监测站区级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北京市-门头沟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3-04-13 项目概况 监测站区级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项目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经济开发区永安路20号石龙高科大厦1号楼1单元802室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3-04-24 09:30(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11010923210200003905-XM001 项目名称:监测站区级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项目 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 预算金额:209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 包号 标的名称 采购包预算金额(万元) 数量 简要技术需求 01 监测站区级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项目 209 一批 1、原子吸收光谱仪一体化设计的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化系统;工作条件环境温度:0 - 40℃;色散率:优于0.5nm/mm……2、土壤采样设备心型砂土钻头 :刀宽≥7cm ,刀间距≥5cm,采样长度≥20cm ,螺纹连接,不锈钢材质;刮刀:不锈钢材质,宽≥20mm……3、臭氧分析仪内置锂电池,可在无交流电情况下连续工作≥24小时;分辨率:≥0.1nmol/mol;示值误差:≤±6%FS……具体需求详见竞争性磋商文件“第四章 采购需求” 合同履行期限:以最终签订合同为准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本项目专门面向 ◆中小 ◆小微企业 采购。即:提供的货物全部由符合政策要求的中小/小微企业制造。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3.1本项目是否接受分支机构参与响应:□是 ◆否; 3.2 本项目是否属于政府购买服务: ◆否 □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且由财政拨款保障的群团组织,不得作为承接主体; 3.3其他特定资格要求: / 。 三、获取采购文件 时间:2023-04-14至2023-04-20, 每天上午09:30至11:30,下午13:30至16: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经济开发区永安路20号石龙高科大厦1号楼1单元802室 方式: 现场报名获取竞争性磋商文件电子版 售价:¥0元 四、响应文件提交 截止时间:2023-04-24 09:30(北京时间) 地点: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经济开发区永安路20号石龙高科大厦1号楼1单元802室 五、开启 时间:2023-04-24 09:30(北京时间) 地点: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经济开发区永安路20号石龙高科大厦1号楼1单元802室 六、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个工作日。 七、其他补充事宜 1.本项目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 1)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2)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 3)政府采购支持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发展 4)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5)节能产品强制采购 6)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优先采购 7)政府采购相关政策 2.报名需检查携带资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加盖供应商公章的复印件; (2)法定代表人领取须携带法定代表人声明原件和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被授权人领取须携带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原件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及被授权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需包含项目名称、编号及相关内容) 注:未向招标代理机构现场报名的潜在供应商均无资格参加磋商。 3.本次公告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北京市政府采购网》上发布。 八、凡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北京市门头沟区生态环境局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剧场东街11号 联系方式:王老师,010-69851541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北京招信天诚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经济开发区永安路20号石龙高科大厦1号楼1单元802室 联系方式:冯文文 于永博,010-69800335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冯文文 于永博 电 话: 010-69800335
  • 天美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培训
    天美公司为客户在北京举办L-8900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培训和为客户在福州举办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培训。 9月8日—10日,为客户在北京举办L-8900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培训。 9月14日—18日,为客户在福州举办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培训。
  • 北京吉天SA-10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通过专家鉴定
    2007年8月28日上午,受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委托,北京市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对北京吉天公司与清华大学分析中心联合研制的SA-10形态分析仪进行了新产品鉴定,鉴定会在吉天公司隆重召开。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吉天项目组所做的工作总结报告、技术总结报告、质量检验报告、用户使用报告等文件资料,专家组亲自进行了产品测试。专家委员会经过认真讨论,认为该仪器为吉天公司自主创新产品,自动化程度高,性能稳定,操作简便,其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均优于设计指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性价比更是进口同类仪器所不能比拟的。该产品技术资料齐全,符合国家产品生产管理的相关规范,可以指导生产。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研制的“SA-10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部分技术为国际先进,同意通过新产品鉴定。
  • 网上在线讲座:博晖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SA-6300用于食品中无机砷和有机汞的测定
    网上在线讲座:博晖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SA-6300用于食品中无机砷和有机汞的测定欢迎参加网上在线讲座内容简介 国家卫计委于2015年9月21日发布了最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5009-2014),其中,食品中无机砷的测定取消了原子荧光法和银盐法,改为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LC-AFS);取消了总汞测定的二硫腙比色法,有机汞测定的气相色谱法和冷原子吸收法;甲基汞的测定方法也确定为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食品添加剂中的铅、砷、重金属限量的检测标准与方法均有变动。2016年3月23日,网络讲堂将举办“食品中砷汞新标解读及检测技术解析”网络主题研讨会,邀请业内专家在线分享,届时博晖创新将与大家分享“SA-6300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检测食品中无机砷和有机汞的解决方案”欢迎报名并参与讨论。主讲人介绍李飞,博晖创新 原子荧光形态分析应用工程师会议时间 2016-03-23(周三) 上午09:30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ubjectInsidePage/1872
  • 普析通用河北举办《紫外、原子吸收、X射线荧光分析仪》学术交流会
    关于举办《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X射线荧光分析仪》学术交流会邀请函随着加入WTO与国际接轨,新的要求、新的标准给仪器应用带来了更广泛的领域,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的繁荣给分析工作带来了新的仪器、新的技术。为更进一步了解仪器的原理性能,使现有的资金——购置最适用的设备;使现有的设备——发挥最出色的作用,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特举办此交流会,并邀请专家授课。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日期:2006年4月26日二、讲课内容及时间安排:l上午8:45-11:45介绍讲解 李昌厚教授专程主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部分1.目前国内、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及应用的最新进展。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性能指标(定义、测试方法、对分析误差的影响、应用上的重要性)。3.如何评价(挑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之适用于本职的分析工作。4.如何使用好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关键问题。l下午1:00-2:30介绍讲解 李昌厚教授专程主讲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部分1.目前国内、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仪器及应用的最新进展。2.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定义、测试方法、对分析误差的影响、应用上的重要性。)3.如何比较一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功能,它给分析工作带来的优越性是什么?4.如何选择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最佳分析条件,及提高灵敏度的方法。l下午2:30-4:00介绍讲解 田宇纮教授专程主讲X射线荧光分析仪部分全反射X射线荧光(TXRF)分析技术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多元素同时分析技术。TXRF可以大大提高能量分辨率和灵敏度。该技术被誉为在分析领域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分析手段、在原子谱仪领域内处于领先地位。本讲座将要介绍的就是X射线荧光分析仪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技术与最新的发展情况。三、原吸紫外主讲人: 李昌厚教授中国分析仪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光学仪器学会 物理光学仪器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 国家级计量认证评审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仪器分析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昌厚教授专程主讲X射线荧光分析仪主讲人: 田宇纮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教授X射线荧光分析仪设计与制造 专家四、会议地点:唐山饭店 多功能厅唐山市建设南路46号(唐山市百货大楼对面)报名联系人:孟令红 田凤电话:13383059598 0311-86050158 五、本次研讨会免费听取,并提供中午工作餐。六、到场请认真填写《会议信息反馈表》,及时交到会务组,凭此领取礼品。七、为提高听课质量,敬请与会者在主讲人授课时间保持手机安静。八、乘车路线:唐山市火车站汽车站坐车到唐山市百货大楼对面。车程十五分钟。 注:具体讲课时间以4月26日当天的研讨会现场安排为准,如有变动不另行通知。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河北联络处 2006年4月12日 参 会 回 执单位全称:部门(科、室):通讯地址:邮    编:参会人数:电    话:参会人员姓名:联 系 电 话:其他要求:注:因会场空间有限,名额仅限150人。请参会人员及时准确填写回执。并请传真至0311-86050158-810。凭此回执参加研讨会。另:如不方便发传真,也可电话及邮件报名报名联系人:田凤 联系电话:0311-86050158E-mail:hebeioffice@pgeneral.com
  • 太湖之滨群贤至 第五届中国分析仪器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18年8月8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分析仪器学术年会”(ACAIC)在苏州吴江海悦花园大酒店成功召开。会议围绕“新技术、新成果、新应用”主题,吸引来自全国分析仪器研发生产、应用等领域的约500位专业人士积极参与。仪器信息作为支持媒体报道本次会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103e6157-de95-401e-b8af-3da76e62dc3f.jpg" title="IMG_041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第五届中国分析仪器学术年会现场/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61335621-f534-4d25-8b4f-ceed53b3e6cf.jpg" title="IMG_0410.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刘长宽主持开幕式/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6c11ecab-ad22-4498-8ce0-3435bac55cfe.jpg" title="IMG_042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秘书长张莉致辞/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912b639c-9741-44f7-af39-abd2c8f3002a.jpg" title="IMG_042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关亚风致辞/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aa59b774-a11c-4e59-802a-62453ddddac8.jpg" title="IMG_0440.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主任蔡强致辞/strong/pp  上午的大会报告环节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王静研究员主持。7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仪器厂商的专家带来精彩报告,总结年度科技成果及产品技术进展,盘点新兴技术方向,展望新的应用领域,促进分析仪器界产、学、研、用交流与合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fa14e601-a091-4241-a017-a042ad2c8cbf.jpg" title="IMG_0447.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王静研究员主持上午的大会报告/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e1214485-a188-468c-b765-edb1acb79d9b.jpg" title="IMG_0450.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刘进长研究员/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报告题目:对仪器行业未来的思考/strong/pp  2018上半年中美贸易战爆发,科学仪器行业“首当其冲”。报告分析美国针对中国高新技术的组合拳,及其对中国仪器行业造成的影响。通过思考仪器仪表进出口和“卡脖子”情况,刘进长研究员认为应加强对核心技术的梳理,对国产仪器的支持力度,加强产学研结合,以提高仪器研发的效率,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度,做大做好仪器企业。/pp  报告还介绍了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部署情况和成果。科技部于2016年设立十三五“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放专项”,以关键核心部件自主研发为突破口,聚焦高端通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发与工程化、产业化,投入总经费18.2亿元,在2016年部署任务40项,2017年部署任务49项,涌现出自激式全固态ICP射频源、高性能光电倍增管、高精度电子流量/压力控制部件、超光滑表面无损检测仪等一批典型成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908750c8-e49c-4d1c-a627-9b72189eb05f.jpg" title="IMG_0508.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报告题目:我国分析仪器的创新与机遇/strong/pp  报告介绍我国分析仪器的创新与机遇。高水平分析仪器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社会发展对分析仪器提出了在线、原位、在场、实时、成像、快速、高通量、低成本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可靠性则是分析仪器的本质与核心问题。尽管我国分析仪器目前面临管理体制不完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慢、视野与前瞻性不够、同质化竞争等问题,但在环境领域、民生领域、基础研究等领域潜伏着巨大机遇,值得国产厂商及仪器研发工作者重点关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cac16fd6-5210-4f79-b9f3-0141794b921a.jpg" title="IMG_053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清华大学 张新荣教授/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报告题目:分析仪器新技术前瞻/strong/pp  通过列举核磁共振、质谱仪器的发展,结合自己在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的体会,张新荣教授认为推向市场的仪器都是基础研究的方法完成后“瓜熟蒂落”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又恰恰迎合了市场的需求。企业应该与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学者更好的结合,在基础研究的创新成果中寻找市场转化的可能,一味地仿制和拷贝,不会成为长远发展的动力。张新荣教授认为方便、高效、系统将是分析仪器未来的发展趋势,如简化的样品前处理、复杂样品多组分同时分析、多种仪器组合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42ea14ac-7cc2-4604-8a5c-65e5f8c62bf4.jpg" title="IMG_057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韩美英博士/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报告题目:成像质谱显微镜全新技术与最新应用/strong/pp  报告介绍岛津iMScope TRIO、MALDI-7090等质谱成像系列产品。iMScope TRIO将光学显微镜和质谱仪整合成一体,可实现多种组织切片可视化生物分子分布 多种类化合物鉴定 多种成分同时分析 无需标记,无需指定目标检测等功能,在生命科学相关研究机构、制药企业有良好应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378d2398-ae4f-4417-9bf6-fe32b45dd356.jpg" title="IMG_059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吴永宁研究员/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报告题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设备配置/strong/pp  食品分析面临基质复杂、干扰成分各异,组分多、结构差异大,含量低,涉及样品前处理和仪器检测,不同层级实验室结果可比性及快检结果确认等挑战。报告列举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的设备配置要求,指明十三五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方向。十三五将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全面推进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并鼓励通过建设省、市级检验检测区域分中心的方式开展跨层级整合。/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6fc5d112-fdc2-4757-8501-ed0a24f255aa.jpg" title="IMG_0616.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 王永文首席产品经理/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报告题目:移动环境下的离子色谱技术及应用/strong/pp  青岛盛瀚研发移动环境下的离子色谱仪器,采用不锈钢+防锈漆、芯片喷涂三防漆、密封加压、自主研发色谱柱、内/外置锂电池、平板电脑作为操作界面等设计,解决了振动、防液体危险、仪器重量、现场溶液携带、电源、现场操作等问题,应用于水质检测、考古等现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a31fe204-286f-4edd-87c9-ede948670489.jpg" title="IMG_0647.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海军军医大学 陆峰教授/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报告题目:(我国)生命科学仪器未来需求及前景展望/strong/pp  我国生命科学仪器当前以跟跑为主,领跑、原创稀少,短期内还无法扭转基本由发达国家国际巨头型公司垄断的被动局面。生命科学研究和国产生命科学仪器“空心化”问题严重,仪器核心部件所需的辅助性支撑产业无法及时跟进配套,品质把控上的工艺技术未能做到最好。生命科学仪器缺乏领军企业,在用户中的认可度和品牌接受度仍需提高。但来自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安全保障、国家战略方向的需求,有望推动国产生命科学仪器开拓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d143b7f1-f280-48b8-98ac-2c83111cbc94.jpg" title="IMG_075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参会代表中午合影留念/strong/pp  8日下午,东华理工大学陈焕文教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冀克俭总工程师、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高志贤研究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文富平高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关亚风理事长,以及赛默飞、安捷伦、北京吉天3家企业的代表将带来精彩报告。更多内容,敬请关注仪器信息网专题报道:a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zt/acaic2018" target="_blank" title=""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http://www.instrument.com.cn/zt/acaic2018/span/a/ppbr//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