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在线颗粒物粒度仪

仪器信息网在线颗粒物粒度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在线颗粒物粒度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在线颗粒物粒度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在线颗粒物粒度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在线颗粒物粒度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在线颗粒物粒度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在线颗粒物粒度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在线颗粒物粒度仪相关的资讯

  • TSI公司推出Environmental DustTrak颗粒物在线监测仪
    颗粒物测量领域的世界级领导者TSI公司,推出了Environmental DustTrak颗粒物在线监测仪,对其颗粒物监测仪DustTrak系列的创新产品线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Environmental DustTrak颗粒物监测仪是为了便于长期室外环境监测应用而精心设计,简便可靠且测量精确的解决方案。该监测解决方案易于设置且能快速投入使用,通常有三种配置,可以分别或同时监测PM10和PM2.5。 整个系统被安装于一个紧凑的全天候监测箱中,以保护新款增强型的Environmental DustTrak光度计以及全新设计的耐用关键组件。长寿命泵,内置自动调零模块以及可选的加热除湿进样调节器和内部加热组件使得仪器能够适应各种温度和湿度条件,增强了仪器的运行时间以及测量的精确性。在监测箱中额外的空间同样可以用于增加第三方即插即用传感器以满足特定的监测需求。将其与云数据管理系统结合能够组成多合一的多参数环境监测系统,当超出设定的环境浓度限值时系统能够通过文字提醒和email方式提供警报。TSI的全球产品经理Bob Anderson说:“我们的目标是提供超出市场需求和预期的最灵活的环境监测平台--我们确实也做到了。DustTrak监测技术每天被数以千计的人使用,我们加强了这一已经证明的监测技术,并且制定了最有效、灵活且经济适用的对粉尘测量数据进行实时、便捷访问的解决方案。”关于TSI公司 TSI公司研究、确定和解决各种测量问题,为全球市场服务。作为精密仪器设计和生产的行业领导者,TSI与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和客户合作,确立与气溶胶科学、气流、健康和安全、室内空气质量、流体力学及生物危害检测有关的测量标准。TSI总部位于美国,在欧洲和亚洲设有代表处,在其服务的全球各个市场建立了机构。每天,我们专业的员工都在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
  •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在线监测”视频讲座报名启动
    心存绿色、环保随行。继“关注生命之源水质污染监测”网络专题后,天瑞仪器将再次呈上一场环境监测技术盛宴:题为“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在线监测”的视频讲座,将于2月28日14:30开始。目前,报名系统已经启动。 “大气重金属污染防控”近年引起公众聚焦及热议。针对各地接踵曝光的重金属污染事件,国务院于2011年2月19日正式批复首个“十二五”专项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重点防控包括“铅、汞、镉、铬、砷”及“铊、锰、铋、镍、锌、锡、铜、钼”在内的两类重金属;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颁布,更加大了对大气污染的防控力度。 环保新政的陆续颁布抑或给中国众多城市带来压力。对此,国内各大环境监测部门该如何应对?城市大气污染源(冶金、水泥、燃煤电厂等烟气排放企业)需怎样自处?大气在线监测仪器在空气中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最新监测技术能否帮助环监部门及相关企业成功应对环保新标? 2月28日,由天瑞仪器环保产品线主管吴升海博士带来的题为《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在线监测》视频讲座,将为你一一揭晓上述疑问。分享研发成果之余,您还可以借助语音、提问板等形式在线提问。 更多分享、更多交流,敬请报名参加“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在线监测”视频讲座!报名网址: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fo.asp?infoID=325 天瑞仪器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注册资本11840万。旗下拥有北京邦鑫伟业公司和深圳天瑞仪器公司两家全资子公司。总部位于风景秀丽的江苏省昆山市阳澄湖畔。公司专业从事光谱、色谱、质谱、医疗仪器等分析测试仪器及其软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网址:www.skyray-instrument.com
  • 康姆德润达公司颗粒物在线监测仪APM-2加入APEC会议空气质量保障行列
    河北新闻网11月1日讯(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赵建)今天是《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河北省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启动第一天,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带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就空气质量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到保定、廊坊等地进行暗访。他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再认真、再深入、再细致,令行禁止,不折不扣执行保障措施,不折不扣完成空气质量保障任务。 张杰辉一行深入涿州、固安、涞水、易县等地的企业和工地,实地察看保障措施执行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个别工地未停工、个别地方焚烧秸秆等问题,相关部门当场责令整改。 张杰辉要求,省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督导检查力度,会议期间再组织几次暗查暗访,加强联合执法,发现问题公开曝光、严肃查处。要严格执行应急响应措施,加强监测和预判,按规定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切实保障会议期间空气质量。 (张杰辉一行现场视察) (工作人员操作康姆德润达公司APM-2仪器) 康姆德润达公司便携式颗粒物在线监测仪(型号:APM-2)作为本次检查中的重要监测仪器之一,实时准确的提供了空气颗粒物浓度数据,充分发挥了便携式设备的优势,为监测人员带来了极大的的灵活性和便捷性,为本次监测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该设备基于带湿度补偿功能的光散射技术设计制造,通过两次冲击切割,可实现对空气颗粒物中PM10和PM2.5进行实时交替检测(最短两分钟),且后期运行维护费用低。它不仅可以固定在线使用,更可以作为便携设备使用。 应用领域举例: 城市路边点位监测 农村背景点位监测 区域性空气质量调研的可移动性监测 (颗粒物在线监测仪 APM-2)更多参数: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82268.htm 销售热线:0510-85205009转1
  • 中科院“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雾霾频频来袭,治理迫不及待。作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为科学认知雾霾奠定重要技术基础。  在刚刚结束的省“两会”上,“绿色发展”“健康安徽”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随着雾霾天气日益增多,如何科学治霾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现代化和监测仪器国产化作出突出贡献。  雾霾治理亟需技术支撑“十多年前,很多人不相信中国会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但我们早已预测到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于是先期开展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主要完成人刘建国说,这种前瞻性研究为我国开展环境质量准确监测、发展自主产权的环境监测仪器打下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高浓度大气细颗粒物导致雾霾频发、大气能见度下降,严重影响大多数城市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为准确掌握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现状、正确认识大气细颗粒物来源,快速准确地测量大气细颗粒物质量浓度、成分、粒径谱分布和大气能见度,成为我国大气环境科学研究和业务监测的迫切之需。  然而,由于雾霾本身的复杂性,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所提供的监测数据,难以满足雾霾追因与控制需求。 “治理雾霾,监测数据非常重要。”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项目主要完成人桂华侨介绍,发展先进的大气细颗粒物监测设备与观测平台,准确全面掌握大气雾霾污染特征,认识其发展和演变规律,是科学制定雾霾防治措施的基础。  “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由刘建国研究员牵头,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攻关、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化开发而形成的科研成果。 “这一‘十年磨一剑’的成果,立足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之需,也符合‘健康中国’的时代需求。 ”刘建国表示,源源不断的监测数据可以进一步了解污染源清单,让未来大气环境治理措施更加科学。  “火眼金睛”瞄准细颗粒物  大气细颗粒物PM2.5监测仪、粒径谱仪、有机碳/元素碳分析仪、大气能见度仪...走进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实验室,一系列已走向产业化的监测设备,让记者眼睛一亮。 “别小看这些设备,有了它们就如同有了‘火眼金睛’,能够快速准确查出大气细颗粒物质量浓度、成分等。 ”桂华侨透露,早在6年前,我省就在全国率先建成“安徽省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预警系统”,利用他们自主研发的大气能见度仪,可实时监测高速公路大气能见度变化情况。由于预警及时,该系统自试运行以来,全省高速公路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40%以上。  “关键技术的突破,使得我国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刘建国介绍,通过动态加热系统、采样管升降装置/走纸装置、碳临界温度的精确定位、差分电迁移分级和快速分析、稳定的场致电离电荷源技术、大气能见度标定和野外校准、光学透镜测污装置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他们创新设计了一整套大气细颗粒物高灵敏探测技术工程化解决方案,解决了大气细颗粒物多参数准确、快速、在线监测的技术难题,一举满足了我国环境、气象、交通、科研等多部门对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的技术需求。  “稳定性强、灵敏度高,可实时在线、无人值守,这是我们设备最显著的优势。 ”桂华侨表示,围绕该系统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仪器设备的研制,他们已累计获得8项发明专利授权、5项软件著作权登记以及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其中,大气细颗粒物PM2.5监测仪,通过环保部环境监测仪器质检中心技术认证 大气细颗粒物切割器,通过中国疾控中心检测 大气能见度仪,以零故障和96%的数据准确率通过中国气象局定型认证 大气颗粒物有机碳/元素碳分析仪,通过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监测设备告别进口时代“由于我们技术的投入使用,使得国内至少三分之二以上的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设备实现国产化。 ”刘建国骄傲地说,过去,我国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核心设备主要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进口,国产设备在品种、数量、性能、质量上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要,安徽光机所技术成果产业化后,打破了长期以来高档环境监测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对环境监测仪器的适应性要求也比较高。 “进口设备高价买回来后,有时会‘水土不服’,服务也跟不上。 ”桂华侨告诉记者,他们与企业合作生产的国产设备不仅价格低、服务好,性能也与进口设备相当,可以24小时全天候稳定运行。 2008年以来,项目组利用该监测系统先后在珠三角、长三角和北京等地区开展综合应用示范,验证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并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以及2014年北京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空气质量保障任务,用科学数据评估了国家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的效果。  目前,中科院安徽光机所研制的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设备,已批量应用于环保部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重点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监测超级站、中国气象局气象观测网、气溶胶质量浓度监测网络,以及安徽、贵州等省“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网”。近3年,全国20多个省市已安装大气细颗粒物监测设备2100余套,实现新增产值2.5亿元,新增利税9533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更加关注与百姓健康有关的研究,比如纳米量级的大气超细颗粒物监测。 ”刘建国透露,超细颗粒物对于人体健康、环境、气候变化的影响可能更大,其在线监测难度也更大,需要更多的技术研发,这是一个重大挑战。另外,大气环境领域臭氧、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监测,也需要更多高灵敏度的仪器设备。 “科学研究任重而道远,需要持之以恒的科技攻关。 ”他坦言,国产仪器推广应用的时候,也面临一些困境,很多人对国产仪器抱有怀疑和不信任的心态,国家还应加大对国产仪器的政策支持,为推广应用提供便利。
  • GRIMM EDM系列气溶胶粒径谱仪/在线环境颗粒物监测仪
    2012年5月新推出GRIMM EDM系列气溶胶粒径谱仪/在线环境颗粒物监测仪(德国GRIMM气溶胶技术公司研制生产)。该系列监测仪采用激光散射原理,可同时获得环境大气中PM10、PM2.5、PM1的质量浓度值,并可下载0.25 ~ 32 um范围的31个粒径通道数浓度值。EDM180型在线环境颗粒物/气溶胶粒径谱仪,符合欧洲标准EN 12341 (PM10) 和EN 14907 (PM2.5),并获得美国EPA认证(PM2.5,认证号:EQPM-0311-195)。EDM180型粒径谱仪是目前唯一通过按重量参考认证的光学系统的环境颗粒物监测仪(PM10和PM2.5)。并成为仅有的一款通过认证的能够同时在线监测PM10和PM2.5的分析仪。
  • 大气颗粒物检测遇难题?三维荧光光谱来助力!【在线讲座| 5月29日】
    三维荧光光谱法(EEM)是鉴定环境中发色团物质的重要仪器分析方法,近年来已被频频应用到大气气溶胶研究领域中。然而,因为多数情况下样品的EEM谱图具有非常相似的形貌,限制了EEM方法的广泛应用,当前EEM方法在大气领域的应用也进入瓶颈期。前不久,我们曾报道过陕西科技大学陈庆彩研究团队利用三维荧光光谱(EEM),对大气颗粒物中发色物质的种类和来源进行了分析。这项工作突破了一定的方法瓶颈,对于EEM方法在气溶胶研究领域的应用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那么,EEM法是如何应用于大气颗粒物中发色团的化学组成、来源分析的呢?在这一研究中还有哪些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如何突破现有EEM方法在大气领域的应用瓶颈?为解答这些疑问,5月29日,HORIBA 2020在线讲座第6课,我们邀请了陕西科技大学环境学院——陈庆彩副教授,为大家详细介绍EEM法研究大气颗粒物的具体应用案例、当前待解决的技术难点,以及他所在研究团队的新科研成果。前往微信公众号“HORIBA 科学仪器事业部”,查看历史文章即可报名!精彩内容不止一个!除了陈庆彩副教授的精彩报告外,本次讲座还将为大家介绍三维荧光光谱在食品、生化检验等领域的应用。HORIBA 资深技术顾问周磊博士,将以红酒、橄榄油、胰岛素、细胞培养基等为例,详细介绍HORIBA新稳态技术——A-TEEM技术在复杂样品定性和定量分析中的作用。 HORIBA Optical SchoolHORIBA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普及光谱基础知识,旗下的JobinYvon更有着201年的光学、光谱经验,HORIBA非常乐意与大家分享这些经验,为此特创立Optical School(光谱学院)。无论是刚接触光谱的学生,还是希望有所建树的研究者,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的资料及课程。 HORIBA希望通过这种分享方式,使您对光学及光谱技术有更系统、全面的了解,不断提高仪器使用水平,解决应用中的问题,进而提升科研水平,更好地探索未知世界。
  • 力合科技新品LFOEC-2018颗粒物有机碳/元素碳OC/EC在线分析仪
    01OC/EC监测的背景意义碳质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中的重要含碳组分,主要由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组成,OC是一种具有光散射性,含有上百种有机物的混合气溶胶,来源复杂,既包括由排放源直接排放的一次有机碳(POC),又包括一些大气中气态前体物(如VOCs等)经过光化学反应、二次凝结凝聚及吸湿增长后生成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C)。碳质气溶胶是我国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我国城市大气气溶胶的20%~50%,随着我国大气气溶胶治理工作的深入,大量学者对气溶胶中含碳组分进行了研究。02产品介绍LFOEC-2018颗粒物有机碳/元素碳OC/EC在线分析仪采用国际上使用最广泛、公认较成熟的分析方法-热光法,可用于对碳质气溶胶的持续监测,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大重点城市颗粒物组分站中,实现环境空气颗粒物中OC和EC浓度的准确测量,探究污染成因、开展来源解析工作。在恒定流速下,激光照射在采集颗粒物样品的石英滤膜上,首先,在氦气的非氧化环境中样品逐级升温,有机碳被加热挥发;此后,在氦气/氧气混和气环境中样品再次逐级升温,元素碳被氧化分解为气态氧化物,两个过程中产生的分解产物经过二氧化锰氧化炉被转化为CO2后,由NDIR探测器定量检测。通过判断激光的强度找到有机碳/元素碳的分割点,分割点前的为有机碳,此后的为元素碳。03产品优势独创石英膜固定方式。采用独创的石英膜固定方式,滤膜安装、更换方便,数据可信度更高;两种方法同时测量。热光透射法(TOT)和热光反射法(TOR)同时测量,满足不同的标准要求;短路径设计。解析炉-氧化炉短路径设计,提高响应的同时避免了有机物的传输损耗,测量误差小;高性能温控。炉丝采用高性能合金丝结合精密的温控算法,升温快速,升温准确,炉丝使用寿命长;自动零点核查。每日自动零点核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可自定义升温程序,方便用户自由选择;维护安装方便。光路上光学元器件的精简和可拆卸设计,维护清洗方便,采样独特的结构设计,滤膜安装、更换方便。04应用领域LFOEC-2018颗粒物有机碳/元素碳OC/EC在线分析仪在湖南、四川、新疆等全国多个省市颗粒物组分站中得到应用,可用于评估区域碳质气溶胶排放水平,分析PM2.5来源及组分特征、污染成因及规律、重污染天气污染源成分等,提高颗粒物精细化管理水平,为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蔡小舒教授:颗粒粒度及气溶胶在线测量的图像魔法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说起图像法,大家很自然会联想到相机。对,图像法就是用相机作为传感器测量颗粒粒度。其实,图像法并不是一种新的测量方法,这是一种已有很多年历史的测量方法。早期的相机采用胶片作为传感器,记录被测物体的影像,然后将影像投影到工具投影仪上,在投影仪上用标尺或后期发展的坐标传感器量出被测物体的大小。下图是一种显微投影仪的照片,显微物镜把胶片上的图像投影到屏幕上,在屏幕上量出物体图像的尺寸。对于颗粒样品,则可以直接在显微镜下进行观测测量。很显然,在用胶片作为传感器的时期,图像法是不可能用于在线测量的。/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21f18409-d7be-4568-a7cb-255a0d29561b.jpg" title="图片1.jpg" alt="图片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显微投影仪/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友情提示:移动端用户下方点击阅读全文,/span/pp style="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再点击取消即可阅读全文,也欢迎下载APP体验阅读新感受)/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图像法作为颗粒粒度测量,尤其是颗粒粒度在线测量的新方法再次出现并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得益于CCD和CMOS的发明,数码相机的飞速发展,以及光学镜头、光源、计算机技术以及图像处理算法的飞速发展。数码相机的核心是CCD/CMOS传感器,尤其是近年来CMOS技术的发展使其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几乎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数字传感器。下图是CMOS传感器的照片。在CCD/CMOS传感器中,代替胶片中感光粒子的是按矩阵排列的像素。如果在每个像素前按规律设置红(R),绿(G)和蓝(B)三色滤色片,则可以得到彩色图像。这样CCD/CMOS就将图像自然分解成了成可以用计算机处理的离散信号。/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fc747ae3-b89b-426c-8014-114e41854faa.jpg" title="图像2.png" alt="图像2.p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图像法在线测量装置主要包括:相机、镜头、光源、取样装置等。其中相机是最关键的设备。为得到清晰的被测颗粒的影像边缘,一般在在线测量中采用逆光(背光)照明方式,相机在测量区一侧,光源在测量区另一侧,如图所示。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strong由于光的穿透能力不强,因此图像法不能用于高浓度颗粒的直接在线测量(in-line)。对于高浓度颗粒,必须采用取样方式测量(on-line)/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fc188c81-6aa1-4737-96b1-bf330735261e.jpg" title="图片3.jpg" alt="图片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图像法在线测量原理示意图/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与图像法静态测量要求不同,在图像法在线测量中,被测颗粒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运动的,甚至运动速度很高。为得到清晰的颗粒图像,就要“冻结”运动颗粒的影像,这就要求图像的曝光时间要与被测颗粒的运动速度相匹配。对于高速运动的颗粒,要求的曝光时间要短,低速的可以稍长。 曝光时间还与拍摄图像时所用镜头的放大倍率有关,放大倍率大,要求的曝光时间就短,放大倍率小,曝光时间就可以长一些。 曝光时间可以由相机的快门控制,也可以由光源的脉冲宽度控制。目前工业相机的电子快门时间最短可以到1微秒,而作为照明光源的脉冲激光的脉冲宽度可以达到几个纳秒。曝光时间越短,需要的光源强度就越大,这就给光源提出了高的要求。工业相机的电子快门分成滚动快门(rolling shutter)和全局快门(global shutter)2类。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为保证曝光时运动颗粒图像不发生畸变,在图像法在线测量中必须采用全局快门/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作为在线测量,图像法装置不能像显微镜那样通过更换不同放大倍率的显微物镜来适应不同大小颗粒的测量,这就希望像素尺寸尽量小,以得到高的图像分辨率。通常,滚动快门的CMOS的像素小于全局快门,目前滚动快门的CMOS的最小像素已达到1.5微米,而全局快门的最小的像素是3.8微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在图像法测量中,相机镜头是关键的设备。图像法能进行在线颗粒测量,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远心镜头/span/strong的发明和发展。用相机拍摄物体,通常图像存在远小近大的现象。而在线测量不能控制被测颗粒一定会处于镜头的焦平面位置,这就会造成颗粒的影像大小与颗粒的真实尺寸不同。远心镜头的出现,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被测颗粒处于不同位置时,远心镜头获得的颗粒图像大小并不会随位置变化而变化。这就使得图像法可以用于颗粒的在线测量。远心镜头有定倍率和工作距离,以及可变放大倍率和工作距离2类,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中一种。/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在图像法在线测量中最大问题是被测颗粒不仅存在于测量区中,有些还处于离焦位置,颗粒图像是不清晰的。下图中就同时存在清晰颗粒、离焦程度不大和离焦尺度大的模糊颗粒影像。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对于离焦颗粒图像,可以有2种处理方法/span/strong,对于离焦程度大的模糊影像,直接剔除,不予处理。对于离焦程度不大的模糊图像,可以采用图像处理算法来恢复,得到颗粒的粒度。/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在图像法在线测量中,一般都需要用取样装置将被测粉体样品从生产工业管路中去出,在取样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颗粒样品发生团聚,如用无油无水的压缩空气分散样品颗粒。下面3个图给出了在在线测量取样中没有对颗粒采取分散措施,分散不足和充分分散后的颗粒图像。可以明显看出充分分散的重要性。/span/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59590f06-6860-4880-955a-367e24cc5746.jpg" title="图像4.png" alt="图像4.p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图像法在线测量不仅可以给出被测颗粒的粒度,还可以得到被测颗粒的形貌参数,这是其它颗粒测量方法不能做到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图像法与RGB三波段消光法融合在线测量/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受光学原理和硬件的限制,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图像法在线测量下限一般在2-3微米/span/strong。但在工业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亚微米颗粒中同时存在有少量较大颗粒,并都需要测量其粒度的情况。这时可以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将图像法与多波长消光法相结合,用图像法测量较大颗粒的粒度,而用多波长消光法测量亚微米颗粒的粒度/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彩色相机中的CMOS传感器可以认为是RGB三个波段光探测器件,当采用白光作为光源,对获得的图像可以分别用图像处理算法处理其中的大颗粒影像,用多波长消光法处理背景图像中的RGB信息来分别获得大颗粒和亚微米颗粒的粒度。如下图是用彩色相机获得的高速流动中的湿蒸汽两相流图像,其中高速流动的较大水滴的轨迹宽度对应其粒度,而长度对应其速度,背景是较高浓度的小水滴,无法用图像识别。此时,可以分别对如圆圈中的大水滴影像用图像处理算法处理,得到其粒度和速度,而对矩形框内的亚微米颗粒用RGB三波段消光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小水滴的粒度及分布。/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009bf84a-9554-447d-945d-c6bdbe8cb4f2.jpg" title="图片5.jpg" alt="图片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同时存在大小颗粒的图像/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图像法与后向光散射融合测量大气颗粒和排放烟尘浓度/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图像法不仅可以测量成像的颗粒的粒度,还可以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与光散射结合测量无法成像的大气中气溶胶颗粒的浓度和排放烟尘的浓度/span/strong。气溶胶是空气中悬浮颗粒与大气构成的体系,悬浮颗粒包括固体颗粒,液体颗粒,生物颗粒等。由于气溶胶颗粒粒度很小,受气流和布朗运动的作用,会在大气中长时间扩散传播,PM2.5就属于气溶胶范畴。下图分别是室内和大空间悬浮的气溶胶颗粒在激光照射下的散射光。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该散射光强与悬浮颗粒的粒度、浓度和测量散射角度有关/span/strong。用相机作为传感器,将相机聚焦于激光照射的要测量区域,得到气溶胶后向散射强度后,用米散射理论和相关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得到空间的气溶胶浓度。该方法可以用于烟囱排放烟尘浓度的远距离遥测。如果同时用多个波长的激光进行测量,还可能可以得到悬浮颗粒的平均粒度和分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2f6469fd-9884-41c8-9b57-af11b16bc8b0.jpg" title="图像6.png" alt="图像6.p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float: left width: 125px height: 125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01e065bd-c5ef-4e1a-9570-1808f883e70a.jpg" title="蔡小舒_.jpg" alt="蔡小舒_.jpg" width="125" height="125" border="0" vspace="0"/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作/span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者简介:/span/strong曾任中国颗粒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上海颗粒学会等学术组织的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理事长等,是《Proceedings of IMechE Part A: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Particuology》、《KONA Powder and Particle Journal》、《Frontiers in Energy》等SCI刊物和一些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的名誉主席,主席等。/p
  • 【好书推荐】《颗粒粒度测量技术及应用》(第2版)出版
    自然界中很多物质属于颗粒,例如黏土、沙子和灰尘;人类的食物也往往是颗粒,例如谷粒、豆子、盐和蔗糖;很多加工物,例如煤炭、催化剂、水泥、化肥、颜料、药物和炸药也大多属于粉体或颗粒。颗粒学是一门多交叉学科,由多基础科学和大量相关的应用技术组成,涉及化学、物理、数学、生物、医学、材料等若干基础科学,与工艺、工程应用技术密切相关。颗粒(包括固体颗粒、液滴、气泡)与能源、 动力、环境、机械、医药、化工、轻工、冶金、材料、食品、集成电路、气象等行业密切相关,同时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据文献介绍,70% 以上的工业产品都涉及颗粒,近年来经常出现的沙尘暴、冬季大范围的浓雾等都与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关。颗粒粒径和形貌是颗粒的最重要参数。上海理工大学颗粒与两相流测量研究所所长蔡小舒教授及课题组成员长期从事颗粒粒度测量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 863计划项目、国家 973计划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纳米科技项目等多个项目的支持,开展光散射理论、基于光散射原理的多种颗粒测量方法、基于超声的多种颗粒测量方法、纳米颗粒测量方法、图像法、颗粒在线测量等方面的研究,在颗粒测量基础理论和测量方法及技术方面取得多项成果。《颗粒粒度测量技术及应用》(第一版)左图:蔡小舒教授;右图:《颗粒粒度测量技术及应用》(第一版)《颗粒粒度测量技术及应用》(第一版)是蔡小舒教授等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到 2010 年二十多年在颗粒测量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研究的总结,反映了我国和国际上当时颗粒测量的技术水平。第一版系统介绍了颗粒的基础知识以及颗粒粒径分布的表征方法,全面系统地讨论了有关光散射颗粒粒径测量方面的基础知识,归纳总结基于散射光能测量和透射光能测量的多种颗粒测量方法、纳米颗粒粒度的测量方法以及蔡小舒教授等开展在线颗粒测量应用研究的具体例子。成为从事颗粒测量技术研究和仪器开发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最主要参考书,也是众多涉及颗粒制备与应用的科技人员的重要参考书。时任中国颗粒学会名誉理事长的郭慕孙院士对该书的出版表示肯定,并为该书作序,推荐给从事颗粒研究、加工、应用的科技人员。随着科技的发展,颗粒测量技术也在不断迎来新的挑战、迈向新的高度。颗粒测量方法、技术和仪器有了很大的发展进步,出现了不少新的技术和仪器,远心镜头、液体变焦镜头、各种新型激光光源和发光二极管(LED)光源等光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硬件技术的发展,以及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CMOS)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各种数字相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颗粒粒度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大气环境污染,雾霾使得 PM2.5 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新冠病毒的传播更使气溶胶这样的专业词汇得到普及。▪ 纳米颗粒、生物颗粒、微泡、药物颗粒、能源颗粒等新的颗粒应用以及越来越广泛的在线测试需求促进了颗粒测试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浓度纳米颗粒粒度测量探针▪ 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手段被引入到测量数据的处理中。众多领域对颗粒测试的需求、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等诸多因素,催生出许多新的颗粒测量方法和技术手段。例如,图像测量方法不再局限于对微米级以上颗粒的成像测量,也应用于纳米颗粒的粒度测试;又如,将图像测量方法与光散射等其他方法融合,形成了多种包括气溶胶等在内的在线颗粒测量新方法。纳米颗粒粒度仪 很显然,颗粒测量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 2010 年出版的《颗粒粒度测量技术及应用》一书已不能满足当前颗粒研究者的需要,内容亟需更新。经典再版 全面更新为此,在化学工业出版社的支持下和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再次资助下,第二版图书于2023年1月正式出版了。第二版图书在保持上一版结构框架的基础上,对图书内容进行了重新撰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对部分章节结构作了调整,如将原第 7 章“纳米颗粒的测量”中,有关动态光散射原理的纳米颗粒测量内容并入第 5 章“动态光散射法纳米颗粒测量技术”,有关超声纳米颗粒测量的内容并入第 6 章“超声法颗粒测量技术”,将第 7 章改写成“图像法颗粒粒度测量技术”。▪ 补充了作者团队自第一版出版后 12 年来在光散射理论及测量、超声理论及测量、图像法测量、纳米颗粒测量、多方法融合测量、在线测量等技术及应用的研究成果。▪ 补充修订了与颗粒测量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目录等内容。▪ 本书不仅可作为从事颗粒相关研究和应用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要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生学习和参考。本书作者深深感谢郭慕孙先生生前的支持和鼓励,谨以本书第二版出版纪念郭慕孙先生逝世10周年。《颗粒粒度测量技术及应用》(第二版)「聚焦颗粒测量技术」「注重技术发展与应用」蔡小舒 苏明旭 沈建琪 等著责任编辑:李晓红书号:978-7-122-42009-1定价:198.00元▲ 长按识别 即可优惠购买本书图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颗粒粒度的基本知识;第二部分系统介绍了光散射理论、超声散射理论和图像处理理论等,以及基于上述理论发展的各种颗粒测量技术,其粒度测量范围覆盖了在科学研究及各领域和行业应用涉及的从纳米到毫米粒度范围;第三部分介绍了颗粒粒度测量仪器和应用,并引入其它颗粒测量技术作为补充;第四部分为作者多年来收集的大量物质的折射率和其它物性参数,以及国际和国内有关颗粒测量的标准等资料。本书适合从事颗粒科学研究与应用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学科教师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 目录预览 #第1章 颗粒基本知识 / 0011.1 概述 / 0011.2 颗粒的几何特性 / 0021.2.1 颗粒的形状 / 0021.2.2 颗粒的比表面积 / 0031.2.3 颗粒的密度 / 0031.3 颗粒粒度及粒度分布 / 0041.3.1 单个颗粒的粒度 / 0041.3.2 颗粒群的粒径分布 / 0061.3.3 颗粒群的平均粒度 / 0111.4 标准颗粒和颗粒测量标准 / 0131.4.1 标准颗粒 / 0131.4.2 颗粒测量标准 / 0171.5 颗粒测量中的样品分散与制备 / 0171.5.1 颗粒分散方法 / 0171.5.2 颗粒样品制备 / 0191.5.3 常见测量问题讨论 / 020参考文献 / 022第2章 光散射理论基础 / 0232.1 衍射散射基本理论 / 0232.1.1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 0232.1.2 巴比涅原理 / 0252.1.3 衍射的分类 / 0262.1.4 夫琅和费单缝衍射 / 0262.1.5 夫琅和费圆孔衍射 / 0282.2 光散射基本理论 / 0302.2.1 光散射概述 / 0302.2.2 光散射基本知识 / 0322.2.3 经典Mie光散射理论 / 0352.2.4 Mie散射的德拜级数展开 / 0522.3 几何光学对散射的描述 / 0562.3.1 概述 / 0562.3.2 几何光学近似方法 / 0572.4 非平面波的散射理论 / 0642.4.1 广义Mie理论 / 0642.4.2 波束因子的区域近似计算 / 0692.4.3 高斯波束照射 / 0702.4.4 角谱展开法 / 071参考文献 / 076第3章 散射光能颗粒测量技术 / 0813.1 概述 / 0813.2 基于衍射理论的激光粒度仪 / 0843.2.1 衍射散射式激光粒度仪的基本原理 / 0843.2.2 多元光电探测器各环的光能分布 / 0863.2.3 衍射散射法的数据处理方法 / 0893.3 基于Mie散射理论的激光粒度仪 / 0933.3.1 基于Mie理论激光粒度仪的基本原理 / 0933.3.2 粒径与光能变化关系的反常现象 / 0963.4 影响激光粒度仪测量精度的几个因素 / 0993.4.1 接收透镜焦距的合理选择 / 0993.4.2 被测试样的浓度 / 1003.4.3 被测试样轴向位置的影响 / 1023.4.4 被测试样折射率的影响 / 1043.4.5 光电探测器对中不良的影响 / 1043.4.6 非球形颗粒的测量 / 1063.4.7 仪器的检验 / 1063.5 激光粒度仪测量下限的延伸 / 1063.5.1 倒置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 / 1083.5.2 双镜头技术 / 1093.5.3 双光源技术 / 1103.5.4 偏振光散射强度差(PIDS)技术 / 1113.5.5 全方位多角度技术 / 1123.5.6 激光粒度仪的测量上限 / 1143.5.7 国产激光粒度仪的新发展 / 1153.6 角散射颗粒测量技术 / 1203.6.1 角散射式颗粒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 1213.6.2 角散射式颗粒计数器的散射光能与粒径曲线 / 1223.6.3 角散射式颗粒计数器F-D曲线的讨论 / 1243.6.4 角散射式颗粒计数器的测量区及其定义 / 1283.6.5 角散射式颗粒计数器的计数效率 / 1323.6.6 角散射式颗粒计数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 1323.7 彩虹测量技术 / 1353.7.1 彩虹技术的原理 / 1363.7.2 彩虹法液滴测量 / 1373.8 干涉粒子成像技术 / 1413.8.1 干涉粒子成像技术介绍 / 1413.8.2 干涉粒子成像法颗粒测量 / 1423.9 数字全息技术及其应用 / 1443.9.1 数字全息技术介绍 / 1443.9.2 数字全息技术的应用 / 146参考文献 / 151第4章 透射光能颗粒测量技术 / 1584.1 消光法 / 1584.1.1 概述 / 1584.1.2 消光法测量原理 / 1584.1.3 消光系数 / 1604.1.4 消光法数据处理方法 / 1634.1.5 消光法颗粒浓度测量 / 1704.1.6 消光法粒径测量范围及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 / 1704.1.7 消光法颗粒测量装置和仪器 / 1724.2 光脉动法颗粒测量技术 / 1744.2.1 光脉动法的基本原理 / 1754.2.2 光脉动法测量颗粒粒径分布 / 1784.2.3 光脉动法测量的影响因素 / 1834.3 消光起伏频谱法 / 1854.3.1 数学模型 / 1854.3.2 测量方法和测量原理 / 1884.3.3 消光起伏频谱法的发展现状 / 197参考文献 / 198第5章 动态光散射法纳米颗粒测量技术 / 2025.1 概述 / 2025.2 纳米颗粒动态光散射测量基本原理 / 2045.2.1 动态光散射基本原理 / 2045.2.2 动态光散射纳米颗粒粒度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关系式 / 2075.2.3 动态光散射纳米颗粒测量典型装置 / 2115.2.4 数据处理方法 / 2135.3 图像动态光散射测量 / 2205.3.1 图像动态光散射测量方法(IDLS) / 2205.3.2 超快图像动态光散射测量方法(UIDLS) / 2225.3.3 偏振图像动态光散射法测量非球形纳米颗粒 / 2245.4 纳米颗粒跟踪测量法(PTA) / 2295.5 高浓度纳米颗粒测量 / 231参考文献 / 234第6章 超声法颗粒测量技术 / 2376.1 声和超声 / 2376.1.1 声和超声的产生 / 2376.1.2 超声波特征量 / 2386.2 超声法颗粒测量基本概念 / 2426.2.1 声衰减、声速及声阻抗测量 / 2446.2.2 能量损失机理 / 2486.3 超声法颗粒测量理论 / 2506.3.1 ECAH 理论模型 / 2516.3.2 ECAH理论模型的拓展和简化 / 2626.3.3 耦合相模型 / 2776.3.4 蒙特卡罗方法 / 2836.4 超声法颗粒测量过程和应用 / 2886.4.1 颗粒粒径及分布测量过程 / 2886.4.2 在线测量 / 2986.4.3 基于电声学理论的Zeta电势测量 / 2996.5 超声法颗粒检测技术注意事项 / 3006.6 总结 / 301参考文献 / 301第7章 图像法颗粒粒度测量技术 / 3047.1 图像法概述 / 3047.2 成像系统 / 3057.2.1 光学镜头 / 3057.2.2 图像传感器 / 3087.2.3 照明光源 / 3107.3 显微镜 / 3117.4 动态颗粒图像测量 / 3177.5 颗粒图像处理与分析 / 3187.5.1 图像类型及转换 / 3187.5.2 常用的几种图像处理方法 / 3207.5.3 颗粒图像分析处理流程 / 3237.5.4 颗粒粒径分析结果表示 / 3237.6 图像法与光散射结合的颗粒测量技术 / 3277.6.1 侧向散射成像法颗粒测量 / 3277.6.2 后向散射成像法颗粒测量 / 3307.6.3 多波段消光成像法颗粒测量 / 3317.7 彩色颗粒图像的识别 / 3347.7.1 彩色图像的色彩空间及变换 / 3347.7.2 彩色颗粒图像的分割 / 3367.8 总结 / 338参考文献 / 339第8章 反演算法 / 3418.1 反演问题的积分方程离散化 / 3418.2 约束算法 / 3438.2.1 颗粒粒径求解的一般讨论 / 3438.2.2 约束算法在光散射颗粒测量中的应用 / 3458.2.3 约束算法在超声颗粒测量中的应用 / 3548.3 非约束算法 / 3628.3.1 非约束算法的一般讨论 / 3628.3.2 Chahine算法及其改进 / 3658.3.3 投影算法 / 3678.3.4 松弛算法 / 3688.3.5 Chahine算法和松弛算法计算实例 / 371参考文献 / 372第9章 电感应法(库尔特法)和沉降法颗粒测量技术 / 3759.1 电感应法(库尔特法) / 3759.1.1 电感应法的基本原理 / 3769.1.2 仪器的配置与使用 / 3779.1.3 测量误差 / 3809.1.4 小结 / 3839.2 沉降法 / 3849.2.1 颗粒在液体中沉降的Stokes公式 / 3849.2.2 颗粒达到最终沉降速度所需的时间 / 3869.2.3 临界直径及测量上限 / 3879.2.4 布朗运动及测量下限 / 3889.2.5 Stokes公式的其它影响因素 / 3899.2.6 测量方法及仪器类型 / 3919.2.7 沉降天平 / 3949.2.8 光透沉降法 / 396参考文献 / 399第10章 工业应用及在线测量 / 40110.1 喷雾液滴在线测量 / 40110.1.1 激光前向散射法测量 / 40210.1.2 消光起伏频谱法测量 / 40410.1.3 图像法测量 / 40510.1.4 彩虹法测量 / 40610.1.5 其它散射法测量 / 40810.2 乳浊液中液体颗粒大小的测量 / 41010.3 汽轮机湿蒸汽在线测量 / 41110.4 烟气轮机入口颗粒在线测量 / 41410.5 烟雾在线测量探针 / 41510.6 动态图像法测量快速流动颗粒 / 41710.7 粉体颗粒粒度、浓度和速度在线测量 / 41910.7.1 电厂气力输送煤粉粒径、浓度和速度在线测量 / 41910.7.2 水泥在线测量 / 42110.8 超细颗粒折射率测量 / 42310.9 超声测量高浓度水煤浆 / 42410.10 结晶过程颗粒超声在线测量 / 42510.11 含气泡气液两相流超声测量 / 42610.12 排放和环境颗粒测量 / 42810.12.1 PM2.5测量 / 42810.12.2 图像后向散射法无组织排放烟尘浓度遥测 / 43010.12.3 图像侧向散射法餐饮油烟排放监测 / 43210.13 图像动态光散射测量纳米颗粒 / 43510.13.1 纳米颗粒合成制备过程原位在线测量 / 43510.13.2 非球形纳米颗粒形貌拟球形度Ω测量 / 43810.13.3 纳米气泡测量 / 439参考文献 / 440附录 / 443附录1 国内外主要颗粒仪器生产厂商 / 443附录2 颗粒表征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 445附录3 国内外标准颗粒主要生产厂商 / 453附录4 液体的黏度和折射率 / 455附录5 固体化合物的折射率 / 458附录6 分散剂类别 / 473
  • 质谱创新,精准识霾 | 基于ICP-MS的大气颗粒物无机元素在线监测系统 新品上市
    谱育科技成立5周年 诚意之作始终以客户为中心重磅打造一系列新品,敬请期待!谱育出品,必属精品SUPEC 7030 大气颗粒物无机元素在线监测系统基于ICP-MS技术在线实时捕集、在线微波消解达到实验室级数据质控水平根据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和生态环境部《2019年国家大气颗粒物组分监测方案》对大气颗粒物组分监测的要求。谱育科技推出了基于ICP-MS技术的SUPEC 7030 大气颗粒物无机元素在线监测系统和相应的颗粒物源解析方案,通过快速、实时、精准地测定环境空气颗粒物中无机元素组成,结合PMF(CPF)等模型开展颗粒物污染来源解析,为国家颗粒物污染防控提供助力。系统核心特点01数据精准采用在线颗粒物全采集、在线微波消解和ICP-MS分析技术,实时质控使现场分析达到实验室级数据质量水平。02方法先进采用完全符合HJ 657-2013标准方法的ICP-MS在线监测技术,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动态范围宽、时间分辨率高,让在线监测数据更加可靠。03适应性强历经考验的ICP-MS技术具有超强可靠性、质量轴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满足复杂环境使用需求。04扩展性优系统全面覆盖《2019年国家大气颗粒物组分监测方案》规定的元素检测需求,还能够扩展至更多元素。系统核心组成01在线实时捕集 智能采样系统基于成熟的大气颗粒物蒸汽喷射采样(SIPS),可准确切割 PM2.5/PM10, 实现大气颗粒物无损失、在线、实时捕集,满足多种应用场合,采样周期可灵活设置,在重污染天气低至5min。02在线微波消解基于在线微波消解,可彻底消解大气颗粒物,消解体系采用HNO3、HF,能确保硅酸盐完全转化,准确测量所有元素。03确保分析稳健抗温湿度交变的质谱、自激式全固态ICP源和耐复杂基质的第二代分布式碰撞反应池相结合,可确保ICP-MS对复杂的颗粒物样品进行稳健分析。04确保数据质量系统能够在每次分析的同时进行自动校准,实现零点、量程漂移校正和质控样品分析,在线实时质控确保数据质量。数据深度应用(*点击查看大图)①可捕捉重污染过程,准确识别主要污染因子,实现无机元素污染画像;②通过Spearman、PMF、CPM等模型分析,精准溯源,提供靶向防治依据。
  • 能“看”到水中颗粒物的“火眼金睛” ——Bettersize C400光学颗粒计数分析仪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日常看到的纯净水、矿泉水、自来水、井水、河水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水。那么,它们是不是真的干净,能不能直接饮用呢?肉眼很难分辨。其实,关于水质检测有严格的标准,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水中不溶性颗粒物的检测。让我们用Bettersize C400来检测一下。右图. BettersizeC400光学颗粒计数器BettersizeC400采用国际先进的光阻与角散射结合技术,配合高灵敏度检测器和高速信号采集与传输系统,可准确的检测出0.5-400μm的颗粒数量和粒度分布。当水从毛细管测量区流过时,如果水中有颗粒,激光会因为颗粒的遮挡和散射产生瞬间变化信号,这个信号的大小与颗粒大小成正比,通过传感器将这些信号收集起来,再用专门的软件处理,就能得到颗粒个数和粒度分布信息。我们用Bettersize C400对某地河水样品进行不溶性颗粒测试,结果如下表和下图所示。从上表和图中可以看到,看起来与瓶装水没有什么差异的河水,每毫升居然有超过3000个不溶性颗粒,这些颗粒有泥沙、金属氧化物、盐类、矿物质、胶体、有机物、微生物等,它们有的对人体有益,有的对人体有害,有的对人体影响不大,但从饮用水安全角度看,即使看上去是清清的河水,也不宜直接饮用。在万不得已时要饮用河水,最好先用净水器去除其中的颗粒物。从上表和图中可以看出,经过过滤后的河水颗粒物去除率超过90%,安全性将大大提升。我们再用Bettersize C400分别对5种常见品牌的纯净水进行不溶性颗粒物含量测试,结果如下:从上表和图可以看出,市面上5种常见品牌的纯净水中,每毫升中所含的不溶性颗粒物很少,而且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几乎没有,与河水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可见,常见品牌的纯净水可以放心饮用。但纯净水中缺少微量元素,因此它不能替代最常用的自来水。通过上述试验可知,Bettersize C400光学颗粒计数分析仪能“看”到水中粒径很小、数量又很少的不溶性颗粒物,在水质检测方面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 智易时代发布双通道颗粒物连续监测系统新品
    双通道颗粒物连续监测系统 如今,大气颗粒物自动监测的方法主要有:光散射法、β射线吸收法、微量天平振荡法等。其中,β射线吸收法以其依照国家标准,数值监测精度高、准确性强、动态观测、智能测量等特点逐步得到了用户广泛的认可。但,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均为单通道监测仪器,只能实现一个参数的测量,获取两个或更多的参数则需要多台仪器,大大提高了监控成本。为使相关部门及企业能够以更经济的形式同时进行不同粒径颗粒物浓度的测量,我司在原有单通道β射线法颗粒物在线监测仪的基础上,设计研发了双通道颗粒物在线监测仪器,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在同一台设备上加装任意两个粒径的颗粒物切割器采样头,轻松掌握环境中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浓度值。 智易时代ZWIN-YCB06-D双通道颗粒物连续监测系统采用β射线法监测原理,利用低能量C14作为β射线源,根据β射线穿过清洁滤纸和采集有颗粒物的滤纸时的变化量来计算在滤纸上采集到颗粒物的质量,即而求得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主要应用于大气质量监测网络、移动监测站、长期背景环境研究、工矿企业、科研院所等领域,广泛适用于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浓度的测量。 产品特点? 采用国标法β射线检测原理,数值更准确? 双通道监测,可同时测量两个粒径的颗粒物浓度(PM2.5/PM10/TSP,三选二),使用方便,性价比高? 大屏幕液晶显示,全中文菜单,人机互动更友好? 产品集成度高,设计合理,美观大方,安装方便,易于维护? 内置空调,保证产品内部恒温,数值更稳定? 质量流量计测量流量,恒定流量采样,测量精度更高? 内部故障自动诊断和报警提示,也可以通过远程诊断并修复错误? 智能化程度高,来电设备自动重启,开机滤纸自动移至空白区 产品参数? 测量范围:(0-1000)μg/m3、(0-10000)μg/m3可选? 检测限:≤2μg/m3? 测量准确度:±2%? 重现性:≤2%? 工作电源:电压AC220V±22V、频率50Hz±1Hz? 工作环境温度:20℃~50℃? 工作相对湿度:不大于80% 创新点:双通道监测,可同时测量两个粒径的颗粒物浓度(PM2.5/PM10/TSP,三选二),使用方便,性价比高双通道颗粒物连续监测系统
  • 粒度的作用,海岸鸿蒙颗粒标准物质可以助力哪些领域
    在现代工业和科学研究中,颗粒的粒度是影响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颗粒标准物质作为确保粒度测量准确性的关键工具,在多个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制药行业:粒度决定药效在制药行业中,颗粒的粒度对药物的溶解速率、释放特性和生物利用度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海岸鸿蒙提供的粒度标准物质可以帮助制药企业校准粒度分析仪器,确保药物颗粒大小的一致性,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此外,粒度的精确控制还有助于减少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保质期。二、化工行业:粒度优化性能化工产品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颗粒的粒度。例如,催化剂的粒度会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涂料和塑料的粒度则影响其流动性、干燥时间和最终产品的机械性能。海岸鸿蒙的粒度标准物质用于校准粒度分析仪器,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优化化学反应条件,提高产品性能和生产效率。三、材料科学:粒度塑造特性在材料科学领域,颗粒的粒度决定了材料的机械强度、热导率、电导率等关键性质。海岸鸿蒙的粒度标准物质使研究人员能够精确测量和控制颗粒大小,从而设计和开发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例如,在金属加工中,通过控制粉末的粒度,可以制造出具有优异机械性能的金属零件。四、环境科学:粒度影响空气质量环境科学中,大气颗粒物的粒度分布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细颗粒物(PM2.5)等微小颗粒可以深入肺部,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海岸鸿蒙的粒度标准物质用于校准大气颗粒物监测设备,确保空气质量数据的准确性,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五、食品工业:粒度提升食品品质在食品工业,颗粒的粒度影响食品的口感、颜色、保质期和营养成分的释放。例如,面粉的粒度影响面包的质地和口感;巧克力的粒度则关系到口感的细腻程度。海岸鸿蒙的粒度标准物质确保食品加工过程中粒度的一致性,提升食品的品质和消费者的食用体验。六、电子行业:粒度保障显示质量在电子行业,颗粒标准物质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LCD)的衬垫和光电子器件。精确控制微球的粒度对于保证显示图像的均匀性和精确性至关重要。此外,电子封装材料的粒度也会影响电子器件的散热性能和可靠性。七、纳米技术:粒度激发创新潜力纳米材料的粒度对其光学、磁学和催化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海岸鸿蒙的粒度标准物质在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和应用开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在催化剂设计中,通过精确控制催化剂颗粒的粒度,可以提高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光学材料中,通过控制颗粒的粒度,可以制造出具有特定光学性质的材料,如光学涂层和光子晶体。海岸鸿蒙颗粒标准物质的研发已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前沿水平,目前共有200余种颗粒标准物质,其中PM2.5、可见异物等百余种标准物质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为国家一级、二级标准物质。其颗粒产品包括颗粒标准物质和功能微粒两大类,共有3000多种产品,涵盖颗粒尺寸从30纳米到2000微米,涉及聚苯乙烯、二氧化硅、金属、胶体金和多元琼脂糖、等不同材质以及彩色微粒、荧光微粒、磁性微粒等不同功能的微粒产品。
  • 聚光科技再中环境监测总站在线颗粒物元素监测仪器大标
    p  日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大气颗粒物组分-光化学监测网建设项目中标结果相继揭晓,继2712万元中得在线颗粒物监测设备租赁及运维服务包件8 (包号:0747-1761SITCA132/)之后(a title=""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e36c09"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013/230948.shtml"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e36c09"strong聚光科技等3家分享环境监测总站8433万元在线颗粒物监测大标/strong/span/a), 根据中国政府采购网10月13日的消息,聚光科技再以839.66万元中得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大气颗粒物组分-光化学监测网建设项目(包10:在线颗粒物元素监测仪等仪器设备采购)。/pp  项目编号:0747-1761SITCA132/10/pp  项目名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大气颗粒物组分-光化学监测网建设项目(包10:在线颗粒物元素监测仪等仪器设备采购)/pp  招标公告日期:2017年09月20日/pp  中标日期:2017年10月13日/pp  总中标金额:839.66 万元(人民币)/pp  中标供应商名称、联系地址及中标金额:/pp  中标供应商: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pp  供应商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安路760号/pp  中标金额:人民币8,396,600.00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包10 标的信息/strong/pp  招标编号\包号:0747-1761SITCA132\10 项目名称: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大气颗粒物组分-光化学监测网建设项目/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0" border="1" uetable="null"tbodytr class="firstRow"td width="66"p style="TEXT-ALIGN: center"序号/p/tdtd width="1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名称/p/tdtd width="145"p style="TEXT-ALIGN: center"型号和规格/p/tdtd width="54"p style="TEXT-ALIGN: center"数量/p/tdtd width="2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产地和制造商名称/p/tdtd width="149"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单价/p/tdtd width="139"p style="TEXT-ALIGN: center"总价/p/td/trtrtd width="66"p style="TEXT-ALIGN: center"1/p/tdtd width="1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设备/p/tdtd width="145"p style="TEXT-ALIGN: center"见各产品明细/p/tdtd width="54"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tdtd width="2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见各产品明细/p/tdtd width="149"p style="TEXT-ALIGN: center"见各产品明细/p/tdtd width="139"p style="TEXT-ALIGN: center"见各产品明细/p/td/trtrtd width="66"p style="TEXT-ALIGN: center"1.1/p/tdtd width="1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线颗粒物元素监测仪/p/tdtd width="145"p style="TEXT-ALIGN: center"AMMS-100/p/tdtd width="5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p/tdtd width="2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聚光科技/p/tdtd width="149"p style="TEXT-ALIGN: center"754960.00/p/tdtd width="139"p style="TEXT-ALIGN: center"754960.00/p/td/trtrtd width="66"p style="TEXT-ALIGN: center"1.2/p/tdtd width="1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线PAN监测仪/p/tdtd width="145"p style="TEXT-ALIGN: center"PANS-1000/p/tdtd width="54"p style="TEXT-ALIGN: center"4/p/tdtd width="2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聚光科技/p/tdtd width="149"p style="TEXT-ALIGN: center"508600.00/p/tdtd width="139"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34400.00/p/td/trtrtd width="66"p style="TEXT-ALIGN: center"1.3/p/tdtd width="1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线EC/OC监测仪/p/tdtd width="145"p style="TEXT-ALIGN: center"OCEC-100/p/tdtd width="5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p/tdtd width="2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聚光科技/p/tdtd width="149"p style="TEXT-ALIGN: center"422680.00/p/tdtd width="139"p style="TEXT-ALIGN: center"422680.00/p/td/trtrtd width="66"p style="TEXT-ALIGN: center"1.4/p/tdtd width="1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线VOC监测仪/p/tdtd width="145"p style="TEXT-ALIGN: center"GC-3000/p/tdtd width="54"p style="TEXT-ALIGN: center"3/p/tdtd width="2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聚光科技/p/tdtd width="149"p style="TEXT-ALIGN: center"1016600.00/p/tdtd width="139"p style="TEXT-ALIGN: center"3049800.00/p/td/trtrtd width="66"p style="TEXT-ALIGN: center"1.5/p/tdtd width="1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PM2.5多通道采样器/p/tdtd width="145"p style="TEXT-ALIGN: center"RT-AP4/p/tdtd width="5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4/p/tdtd width="2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丹东瑞特/p/tdtd width="149"p style="TEXT-ALIGN: center"81680.00/p/tdtd width="139"p style="TEXT-ALIGN: center"1143520.00/p/td/trtrtd width="66"p style="TEXT-ALIGN: center"1.6/p/tdtd width="1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光解速率监测设备/p/tdtd width="145"p style="TEXT-ALIGN: center"PFS-100/p/tdtd width="54"p style="TEXT-ALIGN: center"2/p/tdtd width="2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聚光科技/p/tdtd width="149"p style="TEXT-ALIGN: center"495620.00/p/tdtd width="139"p style="TEXT-ALIGN: center"991240.00/p/td/trtrtd width="66"p style="TEXT-ALIGN: center"1.7/p/tdtd width="1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备品备件/p/tdtd width="145"p style="TEXT-ALIGN: center"//p/tdtd width="5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p/tdtd width="2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聚光科技/p/tdtd width="149"p style="TEXT-ALIGN: center"已含,见配置清单/p/tdtd width="139"p style="TEXT-ALIGN: center"已含,见配置清单/p/td/trtrtd width="66"p style="TEXT-ALIGN: center"2/p/tdtd width="1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安装/p/tdtd width="14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tdtd width="5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p/tdtd width="2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聚光科技/p/tdtd width="149"p style="TEXT-ALIGN: center"已含/p/tdtd width="139"p style="TEXT-ALIGN: center"已含/p/td/trtrtd width="66"p style="TEXT-ALIGN: center"3/p/tdtd width="1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售后服务/p/tdtd width="14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tdtd width="5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p/tdtd width="2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聚光科技/p/tdtd width="149"p style="TEXT-ALIGN: center"已含/p/tdtd width="139"p style="TEXT-ALIGN: center"已含/p/td/trtrtd width="66"p style="TEXT-ALIGN: center"4/p/tdtd width="1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其他/p/tdtd width="14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tdtd width="5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p/tdtd width="25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聚光科技/p/tdtd width="149"p style="TEXT-ALIGN: center"已含/p/tdtd width="139"p style="TEXT-ALIGN: center"已含/p/td/trtrtd width="815" colspan="6"p style="TEXT-ALIGN: center"总计¥8396600.00(人民币大写:捌佰叁拾玖万陆仟陆佰元整)/p/tdtd width="139"p style="TEXT-ALIGN: center"¥8396600.00/p/td/tr/tbody/table
  • 聚焦颗粒物来源解析,先河环保推出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
    2021年,生态环境部发布《“十四五”全国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方案》(环办监测函[2021]218号),该方案强调:“十四五”期间将按照“国家负责统一规范和联网、地方负责建设和运维”的模式,进一步加强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监测能力建设。同时,方案中特别提到,要“以交通、工业园区和排污单位为重点开展污染源专项监测,组建和完善全国协同控制监测网络,掌握PM2.5与O3的主要来源、浓度水平、生成机理、传输规律等,更好支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可以说,对颗粒物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全粒径的监测溯源是后续精准治理必不可少的步骤。仪器信息网获悉,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河环保)推出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可有效支撑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本次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3)上,先河环保携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亮相。展会期间,先河环保总裁助理、生态环境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本锋接受了仪器信息网的独家采访。先河环保总裁助理、生态环境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本锋仪器信息网:从2022年各地区陆续发布“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几乎都提到:要加强协同控制PM2.5和臭氧污染。针对该热点,先河环保在产品层面有的解决方案?潘本锋:目前,颗粒物和臭氧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也是目前大气环境治理的重点与难点。而国家提出的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具体来说,就是要落实“问题、时间、区域、对象、措施”五个精准要求,进而实现污染物的精准监测及溯源解析,为制定城市大气污染控制对策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因此,围绕大气颗粒物污染的精准溯源、科学研判、依法治理,先河环保推出了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可有效支撑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图解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仪器信息网:该产品(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与传统的空气监测类产品有何不同?在研发设计与技术创新上,有何亮点和突破?潘本锋: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是对颗粒物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全粒径的颗粒物监测溯源。这套系统基于颗粒物监测数据,结合源解析算法,对颗粒物分粒径进行实时源解析、及时预警和精准溯源,实现数据的统一收集、统一展示和统一分析。也就是说,这套系统能够协助我们快速确定颗粒物的来源,比如颗粒物是来自于机动车?还是工地扬尘?或是来自于生活源或工业源?类似这样的粒径溯源会为我们下一步的治理提供信息,指导各地开展精细化管控,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国家提供可靠和技术与数据支撑。系统采取“一张网、一中心、四应用”的总体架构,布局科学合理,让人一目了然。其中,“一张网”统筹粒径监测、走航监测等各种基础数据;“一中心”集成各源各类大气环境数据资源,实现数据采集汇聚、数据计算研发、数据存储共享、数据资产管理,为数据应用提供服务;“四应用”囊括了实时监测、粒径分析、颗粒物来源解析以及粒径与空气质量关联分析四大模块,实现精准溯源,助力颗粒物污染高效、并持续地改善。目前,这套平台系统已取得软件著作权。仪器信息网:依托这套系统,先河环保能够为各地的颗粒物污染管控带来哪些具体的帮助?潘本锋:依托这一系统,可以为各地大气颗粒物污染管控提供三方面的帮助:一是帮助各地政府构建颗粒物粒径监测网。这套系统通过高精度粒径监测站与微型站的组合方式,以粒径移动监测作为固定站补充,帮助各地政府全面掌握各区域粒径分布与污染来源。粒径监测网可以覆盖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点、区域预警、道路、工业园区等,实现对区域颗粒物数据的全天候、全方位、全粒径的动态立体监测与评估,为环境颗粒物监管提供数据支撑。环保展上展出高精度粒径监测站与微型站二是协助建设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平台。通过建设智慧平台,可实时展示各监测设备状态及监测浓度,并对粒径段数据、粒径分布及变化趋势、粒径浓度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这便于我们掌握道路扬尘、施工扬尘、固定燃烧源、机动车和工艺过程源等对本地颗粒物污染的贡献,实现对PM10和PM2.5的实时源解析溯源。三是实现颗粒物粒径溯源分析研判服务。依托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平台,融合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及其他专业数据资源,我们提供的颗粒物粒径数据溯源分析研判服务可为政府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信息和科学、高效的管控建议,以实现颗粒物污染精准溯源。仪器信息网:目前该系统是否已经进入市场应用阶段,效果怎样?潘本锋:目前,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已经推向市场,特别是在扬尘精细化治理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管控效果。目前,先河环保已在河南、河北、山西等区域安排了试点。比如在河北某试点,我们利用粒径谱监测仪、颗粒物粒径溯源解析车等对当地PM10进行来源解析,结果显示,这座城市的扬尘源(道路尘、施工尘)为第一大贡献源,且夜间4μm—10μm大粒径段颗粒物浓度显著高于白天。为此,先河环保专家组协助政府开展常态化、高标准的扬尘源针对性管控,同时狠抓重点时段,强化夜间粗颗粒管控,提出了许多管控建议。比如,进一步强化施工工地治理、采取道路清洗湿扫、严格重点运输车辆扬尘管控等措施。经过几天的综合整治,该试点扬尘污染控制效果明显,扬尘污染数据及大粒径段污染占比下降明显。仪器信息网:立足十四五,展望未来,先河环保将在哪些领域进一步加强布局?潘本锋:步入十四五以来,先河环保紧抓“高质量发展与技术创新”,并积极布局下一步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规划。我们力争将科技创新有效转变为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应用创新,驱动公司技术和高质量发展共同进步。当前,“双碳”是各地政府关注的重点,先河环保围绕国家降碳、减污、扩绿等目标,持续推动生态环境和“双碳”全产业链业务,并将整合生态环境监测、监管和治理全产业链的创新资源,紧扣以生态大脑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环境治理体系,加快构建生态环境的产业创新。我们将持续构建高效、精准、专业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不断推进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业务的创新与深耕,协助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区域经济协调绿色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生态环境产业做大做强。先河环保展台后记:本次,先河环保还带来了水生态、污水治理、交通污染监测、温室气体监测等众多明星产品,覆盖了多个领域。潘本锋特别介绍到,随着大家对“双碳”愈发加大关注,先河环保在未来还会在温室气体方面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并推出新的产品。比如本次带来的XHCRDS100P高精度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对大气环境中的温室气体(CO2,CO,H2O,CH4)进行精准实时监测。预知该系统详情,请持续关注仪器信息网有关环保展温室气体监测领域的后续报道。
  • 广州标际发布医用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YQ—300新品
    用途用于日常防护型口罩、医用口罩对颗粒物过滤效率的测试以及测定普通类织物、医用防护口罩对于恒定流量的气流的阻碍性能。适用于医疗器械检验中心、安全防护检验中心、劳动防护检验中心、药品检验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纺织品检测中心、医院、口罩生产企业等。符合标准GB/T 32610-2016 、GB 2626-2006 、GB 19082-2009 、GB 19083-2010 GB 24539-2009 、YY 0469-2011技术参数 项目技术参数过滤效率检测范围0-99.999%过滤效率检测流量计范围(10-100)L/min,精度2.5级过滤效率采样频率1-9999次/min可任意设置过滤效率颗粒物浓度(20-30)mg/m3计数中位径盐颗粒物(0.075±0.02)μm、油颗粒物(0.185±0.02)μm粒度分布几何标准偏差盐颗粒物≤1.86、油颗粒物≤1.60动态检测范围0.001-100 )mg/m3,精度1%仪器准确度等级(精度等级)460mm×525mm×1430mm差压传感器量程0~500Pa电源AC 220V,50Hz 产品特点1、 采用冷发生气溶胶发生器产生出连续稳定的气溶胶粒子,加注溶液方便。2、 采用高精度PM2.5传感器对气溶胶浓度进行测量。3、 全程颗粒物防泄漏设计,保护实验人员安全。4、 气溶胶发生器2套:盐性颗粒物气溶胶发生器和油性颗粒物气溶胶发生器。5、 配有气溶胶颗粒物静电荷中和装置。6、 气动夹具并配有保护装置,使用安全方便。7、 配置温湿度传感器,实时显示环境温湿度(温湿度要求:25℃±5℃,30%RH±10%RH)。8、 配置玻璃转子流量计、真空泵、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9、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试验过程,自动采集数据,配置专用电脑和测试软件。 10、计算机自动测试气体浓度,自动计算过滤效率;可保存、输出、查询、打印测试数据。广州标际包装设备有限公司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服务型企业。公司专业从事包装检测仪器及其软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已经为全世界40多个国家地区超过10000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实验室建设方案。服务遍布国家质检药检机构、科研院校、包装、印刷、食品、医药、日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创新点:1、采用冷发生气溶胶发生器产生出连续稳定的气溶胶粒子,加注溶液方便。2、采用高精度PM2.5传感器对气溶胶浓度进行测量。3、 全程颗粒物防泄漏设计,保护实验人员安全。医用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YQ—300
  • 发布大气颗粒物层析仪新品
    大气污染CT式扫描与分析平台(AirScan)是以大气颗粒物层析仪设备为基础,对区域内5~7公里半径范围内工业园区(厂区)污染排放、城市“散乱污”排放和区域外污染传输等情况,进行24小时在线快速扫描与探测,实现污染溯源+源监管+预警的监测效果。产品特点:全天候:365*24h在线扫描;速度快:15分钟扫描一周;大范围:扫描半径5~8公里分析强:自动识别污染气团形态;低成本:无人值守,低运维。应用场景:考核站周边污染预警;考核站污染溯源;区域内污染原监管创新点:激光连续扫描;扫描一周最快15分钟;365*24h小时激光雷达在线扫描;无人值守
  • TSI 公司举办“大气环境颗粒物、超细颗粒物检测进行技术交流会”
    美国TSI 公司于2016年11月4日在广西南宁举办了“大气环境颗粒物、超细颗粒物检测进行技术交流会”,此次交流会邀请了当地的环境监测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当地仪器代理商。TSI公司现场介绍和展示了大气气溶胶检测的系列产品,特别是关于1nm 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该款产品将气溶胶研究和检测提升到新的一个量级。交流会还就气溶胶粒径谱在关于灰霾源解析和常规大气环境监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以及对粒径谱监测数据收集和处理进行了交流。交流会后还参观了广西环科院大气PM2.5研究监测站。TSI最新推出的SMPS™ 扫描电迁移粒径谱仪,被广泛用于测量1微米以下的气溶胶粒径分布的测量标准。选配3777型纳米增强仪以及3086型DMA差分电迁移分析仪(1nm-DMA)组件后,SMPS粒径谱仪能够测量纳米的粒径范围扩展至1nm。 3321 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APS™ ) 提供 0.5 至 20 微米粒径范围粒子的高分辨率、实时空气动力学检测。这些独特的粒径分析仪还检测 0.37 至 20 微米粒径范围粒子的光散射强度。APS 粒径谱仪通过向同一粒子提供成对数据向有兴趣研究气溶胶组成的人士开辟了令人振奋的新途径。TSI 3330型光学颗粒物粒径谱仪简单轻便,能够对颗粒物浓度和粒径谱分布进行快速和准确的测量。基于TSI公司40年气溶胶仪器设计的经验,本款产品使用120度光散射角收集散射光强度和精密的电子处理系统,从而得到高质量和高精度的数据。同时,TSI工厂严格的标定标准也确保仪器的精确性。该产品是广大环境研究机构和环境监测部门进行颗粒物监测分析和源解析的最佳仪器。关于TSI公司TSI公司研究、确定和解决各种测量问题,为全球市场服务。作为精密仪器设计和生产的行业领导者,TSI与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和客户合作,确立与气溶胶科学、气流、健康和安全、室内空气质量、流体力学及生物危害检测有关的测量标准。TSI总部位于美国,在欧洲和亚洲设有代表处,在其服务的全球各个市场建立了机构。每天,我们专业的员工都在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
  • 众瑞仪器发布ZR-1006型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及气流阻力测试仪新品
    ZR-1006型 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及气流阻力测试仪产品概况ZR-1006型 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及气流阻力测试仪可用于医疗器械检验中心、安全防护检验中心、药品检验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纺织品检验中心、医院、口罩研发和生产厂家等对口罩、滤料等颗粒物过滤效率和阻力的检测。ZR-1006型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及气流阻力测试仪与ZR-1310型 盐性气溶胶发生器连接,用来发生盐性气溶胶执行标准:GB/T 32610-2016 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GB 2626-2006 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 19082-2009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 19083-2010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TAJ 1001-2015 PM2.5防护口罩YY 0469-2011 医用外科口罩技术特点采用彩色高清液晶触摸屏,内容更直观,操作更简便。配备专用盐性气溶胶发生器,可发生特定粒径和浓度的气溶胶。配备多系列专用夹具,适用于各类口罩的检测。内置高寿命光度计模块,采样时间累计,提示光路清洗。自动控制气溶胶发生,自动计算捕集效率和口罩气流阻力,减少人为干预。内置高精度电子流量计和高性能采样泵,保证流量稳定性。内置压缩机,具有自动气动装夹功能。自带除静电装置。自动红外防夹保护功能,保护人员安全。气溶胶无泄漏,高度人员防护。检测数据可通过U盘导出或蓝牙打印机打印。可选配油性气溶胶发生器。口罩颗粒物,颗粒物检测,口罩颗粒物检测,口罩过滤效率,口罩气流阻力测试仪创新点:创新点一:改进米氏散射光度计为瑞利散射光度计。盐性颗粒物计数中位径(CMD)为(0.075± 0.02)μ m,油性颗粒物计数中位径(CMD)为(0.185± 0.02)μ m,0.3μ m是米氏散射下限,纳米亚纳米级颗粒物浓度不再适用,因此引入并开发瑞利散射光度计,有效消除杂散光的影响、提高信噪比和检测灵敏度,且采用光学部件少、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创新点二:光度计寿命和精度保证技术,加入光学镜头和部件的鞘气保护,防止颗粒物对其污染,避免寿命与检测精度的降低,同时加入大颗粒防护装置,剔除标准要求颗粒物以外的大颗粒,防止大颗粒沉积污染。创新点三:发生符合要求的纳米和亚纳米颗粒物,产生浓度高于20μ g/L,盐性颗粒物计数中位径(CMD)为(0.075± 0.02)μ m,粒度分布的几何标准偏差不大于1.86;计数中位径(CMD)为(0.185± 0.02)μ m,粒度分布的几何标准偏差不大于1.60。创新点四:改进仪器算法,改进仪器软件算法,引入相关因子CF,校正因光度计上下游气溶胶粒度分布偏移带来的检测偏差,提高上下游气溶胶检测的精度,从而使检测结果尽可能接近真实值,保证了仪器检测的准确性。创新点五:引入静电消除技术,消除颗粒物在发生和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避免颗粒物自带静电与口罩和滤料驻静电的中和产生的颗粒物吸附,造成过滤效率准确性降低。ZR-1006型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及气流阻力测试仪
  • 首次修订!聚焦环境空气颗粒物自动监测技术与方法!
    2021年12月30日,生态环境部批准了《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 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653—2021)》,且该标准已于2022年6月1日实施。据悉,该标准是对《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 和 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653—2013)的首次修订,规定了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 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基于此,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将于12月1日召开“环境空气颗粒物分析与监测”网络会议,将邀请来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专家进行标准解读。同时,将邀请若干位专家从采样、质控、在线分析、网格化建设实践等几方面进行精彩报告分享。免费参会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particulate20221201/部分专家阵容:专家——江苏环境监测中心大气部陆维青副部长:江苏省大气PM2.5网格化监测系统建设(拟定)目前,江苏省大气PM2.5网格化监测系统是省级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空气质量传感器监测网格,是江苏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点工程,也是部省合作共建的示范工程。“十三五”期间,在72个国控城市站的基础上,2020年,江苏省撤销2个点位,新增25个点位,最终形成以95个国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组成的“十四五”国控空气监测网。另外,江苏省陆续在省内建成了大气复合型污染超级监测站,监测范围覆盖沿江和苏北主要区域。2021年起,又根据各市实际情况增配了水溶性离子在线监测仪、碳组分分析仪、重金属分析仪、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仪、颗粒物激光雷达等监测设备。这一系列组合拳下去,大气超级站网掌握了不同季节大气中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各类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比例关系,从而实现对空气质量进行全方面、实时与在线精准“体检”。专家——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院尹洧高级工程师:环境光学及其在大气监测中的作用环境光学监测基于物理光学的理论与实验方法,不使用任何化学试剂,相比基于化学原理的分析方法,在监测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是21世纪国际环境监测界公认的最佳绿色分析方法。环境光学监测技术主要包括紫外/可见/红外光谱技术、激光光谱技术、光散射技术、荧光光谱技术等。环境光学监测技术系统在大气环境综合外场观测实验中的应用,能实现大气环境综合外场实验中污染物传输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危害的快速定量监测,为综合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加速我国环境监测现代化的进程。本报告介绍了环境光学的发展历程、监测技术、基本原理,并以实例说明环境光学在大气监测中的应用。专家——北京市计量院环能所张国城所长:颗粒物采样器采样物理效率的测定气溶胶粒径谱仪法8月28日,全国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标委会颗粒分技术委员会2022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环能所申报的《颗粒物采样器采样物理效率的测定气溶胶粒径谱仪法》获委员会立项推荐。北京市计量院环能所在前期自主研发的静态箱法PM2.5/PM10切割器校准装置基础上,通过引入混合多粒径标准微球、多分散颗粒物等技术,建立了基于气溶胶粒径谱仪法的颗粒物采样器采样物理效率评价方法。该方法能将采样物理效率曲线的绘制由几十个小时缩短到分钟级,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并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且已为中国疾控、北大团队、国内多家生产企业等提供了检测服务。更多报告内容,报名后免费获取通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particulate20221201/如报名失败,可联系助教微信:13260310733
  • 广东1792万采购颗粒物组分监测网设备
    p  为明确污染从哪儿来,怎样产生的,通过对大气污染成因的实时解析,来准确把握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为各地制定因地制宜的控制策略,也为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生态环境部于2016年底启动了大气颗粒物组分及光化学监测网建设,最终目标拟建成覆盖全国的287个手工监测站和137个自动监测站。据了解,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大气颗粒物主要组分、光化学主要成分,具体监测指标包括PM2.5质量浓度、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和56种臭氧前驱体等。/pp  近期,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就广东省颗粒物组分监测网络设备及站房建设与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招标采购,最终成交金额为1792万元,采购仪器包括气体-气溶胶水溶性离子在线分析系统、环境空气重金属在线监测仪、EC/OC分析仪、大气颗粒物激光雷达监测仪等。/pp  详情如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4f10fff4-fead-4518-a6a8-905fada66c0b.jpg" title="中标信息.jpg" alt="中标信息.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p
  • 高能扫描颗粒物激光雷达告诉你:你离污染有多远?
    近年来灰霾现象频发,颗粒物区域污染现象受到社会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作为一种成熟的主动遥感手段,颗粒物激光雷达为掌握区域大气污染分布和输送规律,解析颗粒物污染特征、污染来源、污染变化趋势,提供了有力支撑。颗粒物激光雷达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垂直探测激光雷达和扫描探测激光雷达。其中扫描探测激光雷达是对固定站点监测空白区域、天气突发区域监测的有力补充,对重点污染区域中污染物进行3D扫描和移动观测,可获取区域污染物的空间立体分布、变化规律和排放特征,摸清局地污染物对污染形成的贡献,为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督与执法及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可对污染气团进行走航追踪观测,为短时间空气质量预测提供了及时、有效、准确的数据支撑。 大气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大气环境监测激光雷达检测车  中科光电大气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高能扫描系列),采用波长532 nm线偏振激光对大气颗粒物进行遥感探测。雷达通过对532 nm垂直和水平偏振信号的探测,解析大气消光系数、退偏振比廓线、边界层高度、光学厚度等参数,进而可获取大气颗粒物时空分布特征、污染层时空变化、颗粒物输送和沉降等信息。产品特点  采用振镜扫描,避免雷达主体光机及探测器电子学系统振动;  扫描振镜具备自动除尘、除湿、除雪功能,可适用于各种天气状况;  采用单脉冲能量毫焦级固体激光器,重度污染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探测能力;  系统拥有GIS地理信息系统,可图形化显示扫描区域颗粒物分布情况,排查污染排放源;  系统具有停电自动关机,来电自动开机功能;  激光器使用寿命长,可达16000小时。产品软件  中科光电扫描激光雷达数据采集分析软件具有固定垂直探测、固定斜程探测、车载垂直探测、车载斜程探测、垂直扫描探测、水平扫描探测六种工作模式。软件通过对激光雷达原始数据进行深数据处理,可得到包括消光系数、退偏振比、光学厚度、能见度、边界层、污染物判别、PM10质量浓度时空分布等基本环境监测数据。 流程图采控软件分析软件产品应用  垂直扫描监测  激光雷达发射脉冲处于天顶方向,望远镜垂直接收来自天顶方向的后向散射信号。能够反演距地面10km以内气溶胶颗粒物的空间分布信息以及时空演变特征。可应用于雾霾判识、污染过程捕获分析、高空大气光化学过程探测、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分析、沙尘暴预警、局地污染预警等环境监测。 垂直扫描监测  区域点源排放监测  设置激光雷达工作的方位角和仰角,使置于某固定点位的激光雷达对烟囱、锅炉、化工厂、电厂、水泥厂等重要的点源实现定点定位扫描,监测污染源烟羽排放的轮廓及强度分布,实时把握污染超标动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报警体系,有效实现污染源排查、偷排漏排违法取证工作。 区域点源排放监测  区域线源扫描监测  设置激光雷达工作的方位角和仰角,使置于某固定点位的激光雷达进行定点定位扫描,结合GIS地理信息,图形化展示交通主干道上空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有效监测区域内若干条交道主干道的排放强度。区域无组织排放扫描监测  设置激光雷达工作的方位角和仰角,使置于某固定点位的激光雷达对建筑工地、餐饮服务区、汽车修理厂、畜禽养殖场等区域,进行实时在线扫描监测,描绘污染物的水平分布规律,确定污染物的空间分布规律。 区域无组织排放扫描监测  区域污染物分布扫描监测  区域污染物分布扫描监测可手动设置水平扫描(针对区域内)、垂直断面扫描(针对区域边界)等不同扫描方式,实现对工业园区、居民生活区、厂区等敏感地带进行定量评估。结合GIS地理信息,图形化显示区域内污染物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 区域污染物分布扫描监测  走航扫描监测  走航扫描监测,是通过在移动平台上搭载激光雷达系统,采用“驻车扫描”或“边走边测”的工作方式,对区域上空污染团的输入、过境、沉降过程进行实时、在线、连续扫描监测,分析污染物的类型、强度以及演变过程。走航扫描监测结合GIS地理信息,可绘制污染团的运动轨迹,追踪污染团动向,结合大气混合层及气象条件,提供典型污染过程的预警建议。走航扫描监测走航扫描监测  高能扫描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系统轻便、易于移动,可实现多种扫描方式,方位角与仰角的扫描角度和探测时间都可自行设置,可实现大范围不同方位的连续自动观测,能够探测到同一仰角不同方位角处及同一方位角不同仰角处的颗粒物的变化,对实时环境监测具有较好的帮助。
  • 仪器如何进行可凝结颗粒物检测?
    可凝结颗粒物检测 可凝结颗粒物(condensable particulate matter)是指大气中存在的细小颗粒物,其特点是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通过凝结形成更大的颗粒。这些颗粒物通常由气态物质在大气中冷却或通过化学反应形成可凝结颗粒物可以包括水蒸气、硫酸盐、硝酸盐、有机物等,其粒径范围从几纳米到几微米不等。这些颗粒物对大气质量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影响。 在大气中,可凝结颗粒物的形成通常与气溶胶颗粒物(aerosol particulate matter)相关。气溶胶颗粒物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微小颗粒,包括可凝结和非可凝结颗粒物。当气溶胶颗粒中的气态物质达到饱和度,并且遇到适宜的条件(例如温度下降),这些气态物质就会凝结成固态或液态的颗粒物。 可凝结颗粒物对大气化学、云和气候形成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它们可以充当云凝结核,促进云的形成和增长。同时,可凝结颗粒物还对大气能见度、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等产生影响。为了评估和监测可凝结颗粒物的影响,科学家们进行大气采样和分析,以了解其组成、来源和潜在影响。这有助于制定相应的环境政策和控制措施,以减少可凝结颗粒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 可凝结颗粒物采样系统需要配合等动力采样控制台使用,CPM采样系统通常位于可过滤采样系统的后端,比如总尘采样系统、颗粒物分级系统等。CPM收集在干燥的撞击器中,在样品收集后立即用氮气(N2)吹扫撞击器内容物,以便从撞击器中除去溶解的二氧化硫(SO2)气体。干燥有机部分和水性部分并称重残余物, 水性和有机部分的总量即为CPM。如果您希望详细了解该设备,可通过仪器信息网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全面的设备信息及解决方案。
  • 每个人要注意了!空气颗粒物中检测到新冠病毒
    p  新冠病毒之所以能肆虐全球,就是因为它传播力极强,是已知的传播力最强的病毒之一,甚至比大多数流感病毒还容易传播,但可以进行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粪口传播,还可以通过性和空气传播,而所谓的空气传播就是气溶胶传播了。/pp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意大利一度成为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意大利的新冠患者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超过13%的死亡率可以说非常夸张了。意大利锡耶纳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认为,意大利人的某些特殊的ACE2基因变异,或是导致易感新冠且死亡率高的原因!/pp  4月18日,意大利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上发表了题为:SARS-Cov-2 RNA Found on Particulate Matter of Bergamo in Northern Italy: First Preliminary Evidence 的论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f67b1de2-f09d-4f43-a50f-e997f7c32353.jpg" title="11.jpg" alt="11.jpg"//pp  该论文在意大利北部疫情爆发区的室外空气颗粒物中检测到新冠病毒RNA的存在,表明新冠病毒RNA可以存在于室外空气中的颗粒物上,新冠病毒可以与室外PM成簇,并且通过降低它们的扩散系数,增强病毒在大气中的持久性。/pp  由新冠病毒(SARS-CoV-2)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目前已知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近距离接触传播。意大利北部的伦巴第和波谷地区新冠疫情非常严重,而且该地区空气中的颗粒物(PM)浓度很高,众所周知,空气中的颗粒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研究人员猜测,新冠病毒是否会存在于空气中的颗粒物上,而进行传播呢?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研究。/pp  为了验证这一猜测,研究人员从2月21日至3月13日的连续3周时间里用两个不同的空气采样器采集的意大利贝加莫省一个工业场所的34个空气中PM10样本,并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通过两次平行PCR分析在8个滤膜上检测到高度特异性的RtDR基因,证明了样本中新冠病毒RNA的存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120ab34a-f2a6-40fc-9306-631fe2147b8a.jpg" title="22.jpg" alt="22.jpg"//pp  这是目前第一个初步证据,表明新冠病毒RNA可以存在于室外空气中的颗粒物上,也就是说,在大气稳定和高浓度PM的条件下,新冠病毒可以与室外PM成簇,并且通过降低它们的扩散系数,增强病毒在大气中的持久性。论文作者强调,该初步证据的进一步确认仍在进行中,还需要对检测到的新冠病毒的活力及其吸附在颗粒物上时的毒力进行实时评估。在进一步结果出来之前,还不能得出空气中颗粒物上附着的新冠病毒与疫情的爆发进程之间有没有相关性。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月27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华树成教授团队,采集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隔离病房、发热门诊、导诊台等处空气、物表、门把手等样本,检测结果显示,疑似患者隔离区的护士站的表面,以及重症监护病房的空气中,都检测到了新冠病毒。/p
  • JUNRAY牌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器被认定为2017年度“青岛名牌”
    JUNRAY牌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器被认定为2017年度“青岛名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培育自主品牌,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开展了2017年青岛名牌培育和评审工作。授权市品牌经济发展专家委组成专家评审组,按照青岛名牌专家评审标准对申报2017年青岛名牌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评审,确定31种日用消费类产品、45种生产资料类产品和11个服务类品牌进入公示和消费者评选阶段。日前投票结果公布了2017年度新认定“青岛名牌”名单,由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JUNRAY牌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器荣获了生产资料类的名牌产品称号。众瑞-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器系列●ZR-3920型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器系列产品双路常温/加热/恒温,四路常温/加热/恒温/两路加热两路恒温,高负压型●ZR-3930型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器系列产品自动换膜型/单膜/多通道型众瑞会更加滴努力,打造名牌优品。敬请持续关注!
  • 环保展热门展品盘点——细颗粒物监测篇,连续监测、溯源研究是热点
    2023年4月13日,由生态环境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导,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等政府部门指导,有关行业组织和境外有关机构支持,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 2023)盛大开幕。环保展期间,众多环境领域热门产品一一亮相。细颗粒物,即PM2.5,指的是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重大。与之相关的另一重要污染物则是臭氧,数据显示,PM2.5对臭氧污染有抑制作用,当PM2.5浓度下降时,臭氧浓度会逐渐走高。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细颗粒物浓度大幅下降,但是臭氧污染问题却逐步显现。“十四五”期间,国家特别强调要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将监测结果作为大气污染精准、科学、依法防治的重要依据和支撑,并完善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仪器信息网关注到,本次环保展,有关细颗粒物的溯源及在线监测也是备受各个环境领域仪器企业关注的。基于此,仪器信息网现独家策划“直击环保展,热门展品盘点”系列,今天带来的是细颗粒物篇(排名不分先后)。细颗粒物连续监测可连续地、实时地对细颗粒物进行跟踪测试。2022年,国家再次修订了《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环境空气颗粒物自动监测仪器的性能、质量被再次规范及提升。本次环保展,这些空气颗粒物连续监测系统紧跟热点——赛默飞 5030iQ新一代同步混合环境空气颗粒物连续监测仪赛默飞在本次环保展上展出了多款颗粒物连续监测仪,5030iQ新一代同步混合环境空气颗粒物连续监测仪由中国本土研发生产,符合HJ 653-2021 法规要求, 首批通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性能测试。该产品基于成熟的β测量技术,利用独特的数字滤波技术,对光浊度计测量结果进行连续质量校正,以获得高时间分辨率且准确的测量结果。PALAS Fidas 200 Smart环境空气颗粒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PALAS参展的单颗粒气溶胶粒径分布光谱仪Fidas®系列采用了依据米氏单颗粒光学散射理论技术,基于德国TüV Rheinland认证以及英国MCERTS认证的Fidas® 200 系列,更符合中国环境特征,并已获得多项专利保护。它的基础是获得专利的T孔径技术,生成T形三维测量体积,可以有效识别边界区域误差和重合错误。Fidas® 200系列采用白光源,耐用性更好,且维护量低,可达到成本效益。细颗粒物的溯源解析则与监测同等重要,为制定城市大气污染控制对策,细颗粒物的来源是必不可少的科学依据。因此,围绕大气颗粒物污染的精准溯源、科学研判、依法治理也是本次环保展上的热点——雪迪龙 AQMS-900TE 交通污染溯源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雪迪龙联合推出,旨在对交通环境中污染物进行连续在线监测。系统由PM2.5监测单元、NOx(NO和NO2)监测单元、多粒径颗粒物浓度监测单元、黑碳(BC)监测单元、数据采集传输单元组成。系统能够快速进行来源解析(扬尘源、生物质燃烧源、化石燃料燃烧源等),摸清移动源(道路机械、非道路机械)时空分布规律,提升移动源环境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移动源污染物排放。子曰 ZYPMMS201型单颗粒气溶胶质谱监测与源解析系统子曰 ZYPMMS201型单颗粒气溶胶质谱监测与源解析系统可搭载专用的装载车辆,在粒子200~2500nm范围内提供粒子大小和藏分测定。当每个粒子出自蚀化激光的聚焦区域时,使用空气动力学粒径数据做计时装置,并用来校正。激光可在双极飞行时间质谱仪中解吸、离子化粒子并用做化学分析。此外,针对细颗粒物的组分研究、粒径研究、以及便携性的产品方面,这些产品亮相了环保展——禾信 SPAMS05系列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禾信的SPAMS05系列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也是本次环保展热点产品之一。该产品具有进样简便、质谱精度高、分析速度快、海量数据处理等特点。SPAMS能够对颗粒物组分进行分析,同时获得颗粒物的粒径信息与正负离子信息,广泛应用于大气气溶胶组分研究、材料组分分析等领域。先河环保 CCLJP-100B大气颗粒物粒径监测仪先河环保本次除了颗粒物溯源系统外,还带来了这款大气颗粒物粒径监测仪。这款产品基于高精度光散射粒子计数原理设计,采用泵吸式采样,用于监测大气环境中PM2.5、PM10、TSP浓度和0.3至20μm的12通道粒子个数和质量浓度,可选配气象监测(温度、湿度、大气压、风速、风向)、气态污染物监测(SO2、NO2、NO、CO、O3、TVOC)等功能参数。适用于城市环境、建筑工地、厂矿企业等场所的颗粒物污染监控应用。众瑞仪器 ZR-7012 便携式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众瑞仪器带来的ZR-7012型便携式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监测仪应用β射线吸收称重原理,对捕集到滤膜上的TSP、PM2.5或PM10颗粒进行自动精确测量,自动连续监测环境TSP、PM2.5和PM10的浓度。该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安装,具有防尘防雨特性,可在户外可长时间连续自动工作。此外,产品符合GB3095-2012和HJ653-2013的相关规定,广泛适用于常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环境评价、科学研究、应急监测以及环境空气监测站数据比对等场合。
  • 细微之处见真知丨微米、纳米颗粒物组分,SPAMS全知道!
    4月9日,由仪器信息网联合中国颗粒学会召开的首届“颗粒研究应用与检测分析”主题网络大会顺利召开。会议邀请了业内著名颗粒学学者、检测分析专家以及龙头企业代表,针对颗粒学研究应用及检测分析的前沿热点和疑难杂症进行探讨,促进颗粒学的研发应用端与我国颗粒学事业的良性发展。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信仪器”)受邀参加了会议,分享了近年来关于颗粒物分析仪器研发的新进展及其在科研方向的应用成果。早在2013年,禾信仪器就成功推出了第一代“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现已衍生研发出适用于不同监测场景、需求的系列产品--“SPAMS 05系列”,以该系列产品为核心的“PM2.5在线源解析系统”应用案例遍布全国。那么,在科研领域,禾信仪器SPAMS 05系列产品又能做哪些研究呢?又获得了哪些成效呢?接下来,笔者详细介绍下禾信仪器“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 SPAMS 05系列”。专业的气溶胶颗粒组分分析仪器--“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 SPAMS 05系列,是禾信仪器拥有全面自主知识产权并完全正向开发的,专业的应用于微米、纳米级气溶胶颗粒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需要气溶胶颗粒组分分析的领域。其中,以该仪器为核心的PM2.5在线源解析系统的应用已覆盖全国31个省、200多个地市。在科研方面,SPAMS可谓“上山下海,无所不能”。曾两次跟随雪龙号前往极地进行海洋气溶胶科考,并于泰山顶监测站进行气溶胶传输通道颗粒物组分混合态研究。利用SPAMS发布的论文达百余篇。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 05系列产品应用领域凡是涉及到微米、纳米级颗粒物分析的领域都有SPAMS发挥作用的空间!点击可查看大图1生物气溶胶相关研究--利用负离子特征峰快速在线识别活性细菌气溶胶何为生物气溶胶?其是一类含有生物性粒子的气溶胶,含有细菌、病菌、霉菌、真菌、病毒、花粉、孢子等。2019年,曾真[1]等人利用单颗粒质谱仪对细菌气溶胶颗粒进行分析,获得了独特的细菌指纹图谱。以m/z -26、42、79、97和159等氰酸和磷酸盐离子峰为细菌气溶胶的特征峰,能够实现快速在线识别活性细菌气溶胶。实验流程外场实际采集细菌气溶胶谱图[1] 曾真,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分析细菌气溶胶颗粒, 2019.2大气气溶胶组分研究--泰山顶京津冀-长三角气团传输通道气溶胶混合态研究 2019年夏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银燕教授[2]团队在泰山玉皇顶开展气溶胶综合观测实验,首次使用了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对泰山顶气溶胶混合状态及其粒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气溶胶混合状态对新粒子增长过程的影响。泰山顶气溶胶混合态观测[2] 沈利娟,泰山顶(1534 m)夏季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 2019.3气溶胶与气候研究--云颗粒化学成分研究2016年1月,Lin[3]等人采用GCVI与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相结合,对华南南岭(1690μm A.S.L.L)中单个云状残渣颗粒的化学组成和混合状态进行了评价。这项研究是首次报道了中国单个云团颗粒的化学组成和混合状态的现场观测。云状残渣颗粒化学组成平均谱图[3] Lin Q,In situ chemical composition measurement of individual cloud residue particles at a mountain site, southern China, 20174海洋气溶胶组分研究--雪龙号南北极科考行动2017年7月及10月,雪龙号分别前往北极及南极进行科考工作。两次科考活动中,科研团队均使用SPAMS开展气溶胶与生源气体走航联合观测,重点针对极区黑碳气溶胶、同位素、单颗粒气溶胶混合状态、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组成和来源等开展科学研究。5可吸入颗粒研究--香烟燃烧新鲜、老化烟气气溶胶组分研究2016年,李梅等[4]利用SPAMS对香烟烟气气溶胶的应用研究。香烟检测结果表明,在颗粒物粒径分布上,新鲜香烟烟气颗粒范围较老化烟气宽。在气溶胶化学成分上,老化烟气颗粒物与新鲜烟气相比,尼古丁,氰酸盐,硝酸盐,硫酸盐及铵盐5种成分的数浓度百分比都有所增加,而含Clˉ的数浓度百分比减少。自制香烟燃烧装置与检测现场照片新鲜、老化烟气颗粒物的平均质谱图[4] 李梅,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分析香烟烟气气溶胶,2012.6引擎排放特征研究--不同卡车尾气排放气溶胶颗粒成分差异机动车引擎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气溶胶颗粒。Suess[5]等人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对重型卡车燃烧柴油排放的气溶胶颗粒进行组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卡车排放的气溶胶颗粒存在明显的化学成分差异,并且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进行的实验具有较高的再现性。柴油车尾气排放气溶胶颗粒质谱图[5] Suess D T , Reproducibility of Single Particle Chemical Composition during a Heavy Duty Diesel Truck Dynamometer Study,2002近年来,禾信仪器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 05系列产品已愈发成熟,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也开发了更多领域的应用,解决了相关领域的许多重点问题。未来,禾信仪器将会持续加强该产品的研究升级,开拓更多的可能性。为国家实现科技强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 8109万元 中科天融“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在线监测设备研制与应用示范”重大科学仪器专项获批
    日前,国家科学技术部发布了《科技部关于2013年度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立项的通知》,由中科天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天融)牵头,并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作为第一技术支持单位的“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在线监测设备研制与应用示范”项目脱颖而出,成功获批。这是中科天融公司首次作为牵头单位获批国家级科学仪器开发和应用示范类项目。项目针对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频发的现状,围绕《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复合型大气污染治理的规划,针对细颗粒物污染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对细颗粒物进行源解析,开发出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科学仪器。项目的成功立项,主要依托国家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环境的密切关注、政策支持,以及中科天融公司强大的技术、研发力量,可靠的质量控制程序,良好的企业信誉和雄厚的资金实力。
  • 聚焦6月5日环境日!双碳、VOCs、细颗粒物、新污染物等环境热点全回顾
    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设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也是联合国鼓励全世界对环境问题加深认识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工具。近年来,世界环境日逐渐成为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的主要媒介之一。近年来,我国在环境领域大力推广各项政策,坚持走在世界前列。“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推行最严土壤环境保护”等口号层见叠出,令人振奋。值此特殊的日子,仪器信息网特来回顾近期热点新闻,一观环境领域前沿动态。一、双碳双碳目标是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重要承诺。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我国需要加强政策法规制定和实施力度,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我国于2020年底做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这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减排承诺之一。从价值理念看,协同推进“双碳”目标实现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全球气候危机下我国实现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创新路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存在科学与政策层面的耦合关系,二者的协同推进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观的应然结果,也是实现气候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现实需要(详情点击:协同推进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与“双碳”目标实现)。此外,有专家指出,在双碳这张“考卷”上,不仅要实现全行业减排,更要重视碳减排交易市场体系的建立,所谓双碳“双考”(详情点击:双碳“双考”,建立监测评价机制迫在眉睫)。评价离不开数据,在碳核算方面,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门类及技术产品开展碳核算如何算准数据?推动节能降碳与清洁能源利用,如何计算排放的碳有多少、减的碳有多少?国家标准委等11部门近日联合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进一步细化了标准体系,明确了标准化的工作重点(详情点击:加快“双碳”标准体系建设,国家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省份和城市也开始制定具体的双碳目标,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据悉。4月下旬,生态环境部对外公布,已于3月底召开了第一组国家低碳城市试点进展评估会。此次参与评估的试点城市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试点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及苏州市共计27个城市,占全部试点城市的三分之一(详情点击:国家低碳城市试点首次全面进展评估,“双碳”时代如何探索绿色转型?)。双碳领域,温室气体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重点监测方向。技术方面,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 2023)上,仪器信息网进行了有关温室气体监测仪器的独家盘点,“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似乎是各仪器企业不约而同关注到的商机。据了解,目前各大厂商推出的相关产品大体可分为高精度、中精度、低精度。其中,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主要是基于光腔衰荡光谱技术(CRDS)和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检测技术,尤其以前者为主(详情点击:环保展热门展品盘点——温室气体篇)。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VOCs)在VOCs的监测与治理方面,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相关政策。《“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中明确提出,聚焦机动车、挥发性有机物(VOCs)、扬尘等重点领域;并在O3超标和其他VOCs排放量较高城市开展VOCs组分、氮氧化物、紫外辐射强度等光化学监测。在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日前主办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有关负责人明确指出:“提升改造VOCs治理设施不能‘一刀切’要求所有企业建设RTO、RCO,应当以适宜为第一位,建设适宜高效的治污设施。”(详情点击:VOCs治理设施升级改造从何下手? 应以适宜为第一位,综合考虑选出最优治理方案)作为监测技术的发展,环保展上仪器信息网关注到,“走航监测”是环保展VOCs监测领域的热门方向之一。“走航监测”即在走航车上装载VOCs多组分走航监测仪等仪器,并在走航中摸清目标区域VOCs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其相应的臭氧生成潜势等情况(详情点击:环保展热门VOCs监测系统盘点——“走航、便携”是热点!)。三、颗粒物与臭氧协同监测“十二五”以来,我国现有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已从单纯的污染物浓度监测向化学成分监测、二次污染物监测和传输通道监测等方向过渡,做好PM2.5与O3协同控制十分关键。政策方面,2021年4月《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方案》印发,要求开展城市O3污染成因综合分析及O3主要前体物来源与管控对策研究;2021年5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方案》,要求“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加强PM2.5与O3协同控制监测能力建设。各地方政策上,大气细颗粒物组分网、非甲烷总烃和挥发性有机物组分监测网、交通污染专项监测网、工业园区污染专项监测网等建设同样在被各地方政府积极部署中。监测仪器方面,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技术正在被仪器企业所关注(详情点击:聚焦颗粒物来源解析,先河环保推出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2022年,国家再次修订了《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之后,环境空气颗粒物自动监测仪器的性能、质量被再次规范及提升,在线监测也是备受各个环境领域仪器企业关注的(详情点击:环保展热门展品盘点——细颗粒物监测篇,连续监测、溯源研究是热点)。四、新污染物2022年5月国务院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开始得到人们重视。该《行动方案》提出了明确的任务线:即2022年发布首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建立健全有关地方政策标准等;2023年年底前,完成首轮化学物质基本信息调查和首批环境风险优先评估化学物质详细信息调查;2025年年底前,初步建立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体系。各地方政策上,北京市日前印发《北京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建立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体系。落实国家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工作方案,研究制定本市调查监测工作方案(详情点击:《北京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印发);吉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吉林省新污染物治理实施方案》,要求“十四五”期间以“打基础、建体系”为重点,紧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素、抗生素、微塑料等开展环境风险筛查和评估,建立全省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详情点击:吉林出台《新污染物治理实施方案》);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区也于近日正式启动新污染物调查评估工作,重点调查高关注、高产(用)量、高环境检出率、分散式用途的化学物质,旨在进一步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保障公众身体健康(详情点击:宁夏启动新污染物调查评估)。监测方面,据了解,随着重点新污染物关注度不断提升,潜在的新污染物的监测也在被国家逐渐关注。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污染调查评估研究室主任杜兵表示:“现在的难点在于如何将高暴露、高风险的潜在新污染物对应的化学物质,从数以万计的化学品中识别、筛选出来。”(详情点击:重点新污染物管起来,潜在的新污染物怎么办?)结语对于环境生态的关注不应仅仅停留在世界环境日,更重要的,是借此机会提升全民环保意识,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相信在未来,我国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携手各国共同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 图文科普丨详解污染源颗粒物直读监测技术及解决方案
    1、为什么要做烟尘制度(1)相关环保标准和环保工作的需要更加严格的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排放标准限值:部分省市(包括山东省)燃煤机组颗粒物排放浓度限值降至 5mg/m3。2017 年实施HJ 836-2017,专门用于低浓度颗粒物( 50 mg/m3)的测定,但是在采样和分析过程非常繁琐,而且对现场要求较高,不可避免的引入了人为误差。检测要求更加严格,现有重量法数据的时效性较差,不利于应急预警监测和执法监测,降低了环境监管效能。因此,急需制定颗粒物现场监测分析方法,提高环境监管效能。(2)大气污染现场监管执法对快速检测技术的需求迫切“十三五”以来,监测任务越来越重,而且监测人员相对较少。在这种条件下,急需操作简便、仪器便携、测试快速的现场直读式方法来开展污染源颗粒物监测工作。新《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如下:在面对环境管理部门的执法检查时,涉嫌超标排放的企业往往会及时调整排放工况,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整到达标排放状态。因此,为解决现场执法取证难的突出问题,适用于现场执法的快速检测技术需求迫切。2、相关标准介绍2019年12月27日,山东省发布了《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β射线法》2019年12月23日,辽宁省发布了《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β射线法(征求意见稿)》作为环境监测仪器制造商的青岛众瑞也非常荣幸的参与了其中的多个省份的标准制定和验证工作中,与相关同行一起努力让我国的环境监测标准更加精准、正规。早在2016年众瑞就参与了“十三五国家大气专项”中关于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的直读监测技术研究工作,是参与“国家大气专项的唯一民营企业”,推出了ZR-7100和ZR-D09NT两种烟尘直读设备。3、监测方法解读常用方法分析《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对烟尘的测定也提及到几种不同的方法:光散射方法和β射线法;目前,仪器法测定废气颗粒物浓度原理方法有光散射原理、震荡天平原理和β射线吸收原理等,而且都有对应的仪器应用于CEMS 监测系统中。(1)光散射法 光散射法原理是激光在通过含有颗粒物的气体时产生光散射,而散射光的变化与颗粒物的浓度成一定关系,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并进行校准得到颗粒物的浓度。 激光散射法在烟气颗粒物CEMS 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水汽、颗粒物性质和形状、颜色等对数据影响较大;加热抽取式激光前散射测量方法用于超低排放颗粒物浓度监测,效果不错,但由于体积笨重不利携带,不太适合便携式移动测量。激光散射法工作原理(2)TEOM微量振荡天平法原理TEOM 微量振荡天平法原理是在质量传感器内使用一个振荡空心锥形管,在其振荡端安装可更换的滤膜,振荡频率取决于锥形管特征和其质量。当采样气流通过滤膜,其中的颗粒物沉积在滤膜上,滤膜的质量变化导致振荡频率的变化,通过振荡频率变化计算出沉积在滤膜上颗粒物的质量,再根据流量、温度和压力计算出该时段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震荡天平等效于重量法,从原理方面分析也可以用于烟尘直读,但是等速跟踪或者高湿工况的应用对于该方法的影响如何,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震荡天平(3)β射线吸收法-方法原理此方法在环境空气颗粒物直读方面应用有几十年,比较成熟;颗粒物性质和形状、颜色等对此原理几乎没有任何影响;β射线吸收法采用烟道外过滤的方式,将具有加热功能的颗粒物组合式采样管由采样孔插入烟道中,利用等速采样原理抽取一定量的含颗粒物的废气,颗粒物被截留在烟道外测量装置内的滤膜上。用β射线照射滤膜,根据采样前后单位面积的滤膜上β射线能量衰减量得出滤膜上捕集的颗粒物量,与同时抽取的废气量,计算出颗粒物的浓度。原理方法简图新技术对比为什么选用β射线法①β射线法可以克服光学法的对于颗粒物粒径、大小、颜色、分布等影响;②β射线吸收法测定颗粒物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空气中PM10、PM2.5的监测,且技术已较为成熟;③等速跟踪的原因:为了准确表征颗粒物的分布和排放,国家要求等速跟踪的采样方式,β射线原理实现相比较其他方法比较简单!(光学法理论上需要一个稳定的工作流量状态,光散射的校准就是在固定流速的状态下进行的)4、仪器介绍及质量控制ZR-7100型便携式烟尘直读测试仪一体式,可以选用47mm的滤膜,具有留样功能,可进行废气颗粒物的成分分析,用于源解析,同时还可以进行称重法校准;参与十三五国家大气专项固定污染源颗粒物部分的验证;采用β射线吸收与等速跟踪或恒流采样相结合的原理,与颗粒物的大小,化学成分,物理性质无关;采用φ47mm的滤膜进行颗粒物捕集;采样完毕后还具有留样功能,可进行废气颗粒物的成分分析,用于源解析,同时还可以进行称重法校准;主机检出限低,满足超低排放中颗粒物浓度低于0.5mg/m3的排放场所的现场直读的监测要求;内置锂电池,便于掉电状态下完成机械动作,方便取放滤膜;ZR-D09NT烟尘多参数直读采样管D09NT-使用滤纸带,连续采样,便携度更高,适用于第三方监测机构和监管部门的快速执法;同时3260B也可以单独使用作为烟尘现场采样!采用β射线+纸带方法,既可以实现现场浓度直读,也可以实现短期在线监测,适用于环保执法,快速检测,在线仪器比对等情况;双工位:采样工位,β照射工位;配合烟尘主机使用,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捕集检测模块和采样管做成便拆方式,方便组装;和滤膜法分工,滤膜法适合现场快速检测+溯源比对;纸带法适合快速检测+短期在线监测;一机多用!主机既可以完成烟尘直读功能,同时也可以作为烟尘采样器使用,满足客户不同的使用需求!采样连接示意图1.主机 2. D10AT采样管伴热电缆 3.Φ8*12硅胶管(连接主机烟尘采样出口)4.Φ10*16硅胶管(连接主机烟尘采样入口) 5. D10AT烟尘采样管 6. 采样管接地线 7.φ4×7硅橡胶管(红/蓝)8. 高效干燥分水器采样流程图解疑问解答①ZR7100直读烟尘采用标准47mm的滤膜安装在PTFE滤膜夹内;滤膜夹可现场安装或在实验室提前安装都可以;采样前直接把滤膜夹按照提示放入主机即可,整个采样过程自动完成,无须人工干预操作!②检测器与采样位置采用分离式,保证了检测精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检测器的使用寿命。参与国家大气重大专项验证青岛众瑞参与国家大气重大专项验证现场ZR-D09NT现场颗粒物监测2018年某电厂现场-烟尘直读-检验电除尘效率2018年参与环保部有色烟羽的快速排查项目2019年3月份参与验证地方标准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