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模拟转数字转换器

仪器信息网模拟转数字转换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模拟转数字转换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模拟转数字转换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模拟转数字转换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模拟转数字转换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模拟转数字转换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模拟转数字转换器相关的解决方案。

模拟转数字转换器相关的资讯

  • 扩展即时处理功能:安捷伦添加均衡器至PCIe数字转换器
    仪器信息网讯 安捷伦科技近日宣布,PCIe数字转换器家族的成员将会拥有一项新的均衡器即时处理功能。新的均衡信号减少了随机的噪声效应,提升了信噪比、分辨率与动态范围。仅需单一触发器的一次采集,快速采样率就能达到3.2GS/s,而整个过程无需使用等效时间采样技术。由于均衡器的一次记录均衡了多达520,000个触发器,而该功能的自我触发模式有效的最小化了应用的同步模式噪音,安捷伦PCIe数字转换器的通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均衡器功能与新近推出的峰值检测和数字转换器即时处理功能一道,为安捷伦的用户提供完整而又颇为灵活的工具组合,使得用户的应用需求尽可能达到最佳分析效果。随数字转换器附赠的软件驱动可以让应用在多种信号处理功能间轻松转换。8位U5309A和12位U5303A的PCIe高速数字转换器现已配备均衡器功能。   &ldquo 由于我们频繁发布附加的即时处理功能,用户可以从不断增长的测量吞吐量中获益,&rdquo 安捷伦高速数字转换器运营经理DidierLavanchy说。&ldquo 通过使用U5340A FPGA开发套件,用户可以快速处理他们的开发需求。&rdquo
  • 虹科车载以太网媒体转换器合集——带你走进物理层TX与T1的双向转换
    虹科车载以太网媒体转换器合集——带你走进物理层TX与T1的双向转换总述:Media Converter可在车载以太网连接 (100BASE-T1或1000BASE-T1或10GBASE-T1)和任何具有带RJ-45连接器的标准以太网网络接口卡 (NIC) 的设备之间建立物理层转换。在转换过程中,设备不存储或修改任何数据包,并具有高可靠性。 一个镀锌钢板的便携外壳,加上方便配置DIP开关,使用户可以毫不费力地与转换器交互。它的设计使它便于携带,易于安装在测试架上。金属外壳使其具有坚固的IP20保护性能。是理想的智能、易于管理的解决方案,协助高效处理车载以太网的工作。它使用车规级连接器,满足在下一代车辆系统中测试与验证最先进的通信技术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Media Converter产品亮点1. 100BASE-T1 &bull 全双工100BASE-T1 (1 x非屏蔽双绞线-UTP) 快速转换为100BASE-TX&bull 应用BCM 100BASE-T1 PHY&bull 2 x DIP开关,便于配置 (Master/Slave HalfOut/FullOut) &bull 2 x状态指示灯 (包括Linkup和Data数据指示灯)2. 1000BASE-T1 &bull 应用Marvell 88Q2112 A2 PHY, 兼容100BASE-T1&bull 1 x RJ-45端口,用于100BASE-TX/1000BASE-TX&bull 1 x 100/1000BASE-T1端口,不同接口:MATEnet、HMTD (若ECU端带有四孔HMTD接口或需要其他接口,可以修改线束来匹配)&bull 4 x DIP开关,便于配置 (Master/Slave 100/1000 Mbit/s 传统/IEEE模式 帧生成)&bull 状态指示灯&bull MQS连接器&bull 输入信号用于启用“强制Slave模式”和“强制链路断开”&bull 输出信号用于通知“链路连接状态”3. 2.5/5/10GBASE-T1&bull 允许通过2.5/5/10GBASE-T1多千兆的车载以太网端口轻松地连接到ECU&bull 兼容车载以太网的PHY 88Q4364 2.5G/5G/10GBASE-T1 IEEE 802.3ch&bull 1 x H-MTD端口,用于10GBASE-T1&bull 1 x 标准 SFP+模块 (10GBASE-T,光学,直接连接电缆)&bull 4 x 状态指示灯&bull 4 x DIP开关,便于配置 (Master/Slave 10GBASE-T1/other 2.5GBASE-T1/5GBASE-T1)&bull I/O信号,易于与自动化系统接口&bull 输入信号用于启用“强制Slave模式”和“强制链路断开”&bull 输出信号用于通知“链路连接状态”Media Converter应用领域1. 具体用途有:激光雷达、相机等传感器数据采集;自动化在环HiL测试;下线测试EOL;DV和PV试验等。2. 针对性案例:车载以太网接口的传感器,通过转换器与PC上位机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 德国研制出世界最小光电信号转换器
    光纤网络是现代信息传递的基础,光电信号转换器是其核心,德国卡尔斯鲁尔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世界最小的光电信号转换器。其内部结构为平行排列的两个微小黄金电极,长度约29微米,两电极之间的间隙约为0.1微米,整个结构直径不到人头发的1/3,两电极之间引入变化的电压信号,其频率与传输的数据信号相关,在电极中间充填有特殊的塑料材料,其对光线的折射率随所施加的电压发生改变。在两电极的间隙中导入连续光束后,会激发出表面电磁波(表面等离子体),这种表面电磁波受到施加与电极间隙中充填的塑料材料中的电压信号的调制,而经过调制的表面电磁波又可影响穿过间隙的光束的相位,实现信息通过施加于两电极的电压信号调制光束而转换成光信号在光介质中的传输。经过实验验证,这种光电转换器可实现的数据转换速率达到40G比特/秒,可工作在目前宽带光纤网常用的红外光波长范围内(波长1480-1600纳米),工作温度可达85摄氏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小型化的高速光电信号(相位)转换器,可用目前成熟的微电子技术手段进行规模化生产,并集成在微电子芯片中,可实现信息的高速率低能耗传输。
  • 输韩LED灯转换器检测标准落定
    韩国上月发布公告称,将修改电子产品安全标准及运用要领,其中列明LED照明器具要求。这一改动将使东莞、中山为主的中国LED企业出口受到影响。   日前,省内外10名专家和10家LED龙头企业有关负责人聚集市科技博物馆,参加了“G/TBT/N/KOR/234、235号通报评议会”。评议会由中国WTO/TBT国家通报资讯中心主办,省质监局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和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承办。   10月1日,韩国发出了关于电子安全标准的G/TBT/N/KOR/234、235号通报,这两项通报拟随着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照明电气电磁兼容性要求的改变而修订其国内相关标准,同时将LED照明器具单列出来,明确其具体要求。而据专家介绍,以往的相关标准并没有将LED等单独列出来做严格的规定。   广东省是我国LED产品的主要省份,其中东莞和中山等地均具有相当规模的LED产业集群。据不完全统计,东莞企业的年出口额达到10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20%。勤上光电、百分百科技等龙头LED企业,均相继在韩国设立销售处。   按照WTO框架下《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中透明度原则,各成员可通过通报咨询机构对拟议中的技术性措施提意见,时间限定为60天。   因此,专家和各企业代表通过评议会就韩国拟修改的技术标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不少成员认为,标准虽然对新增LED灯用转换器设置了技术要求,但是没有相应的检测方式,这可能是一大漏洞。主办方表示,将汇总这些意见后向韩国方面提交,以最大化方便LED出口企业。   韩国拟修改具体内容   1、k00015(照明器械类似器械的电磁干扰测试方法及测试限值)   2、K61547(普通照明器械——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事项)
  • 催化转换器的回收:用于铂族金属分析的4个快速手持式荧光光谱仪技巧
    催化转换器是一种有助于汽车产生更清洁排放物的装置。催化转换器通过使用催化剂(一种加速化学反应的基质)将排气系统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污染较少的气体。这种设备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 — 回收利用,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催化转换器的回收除了能减少废物外,在经济性上也有所帮助,因为催化转换器中含有稀有金属。催化转换器内的催化剂成分通常是铂(Pt)、钯(Pd)和铑(Rh)的组合,这些都是稀有且昂贵的铂族金属(PGM)。通过对催化转换器废料进行适当的分类和处理,可将这些金属回收并重新用于制造新的催化转换器或其他设备。使用手持式荧光光谱仪识别催化转换器废料中的铂族金属回收工厂需要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在回收过程的多个步骤中识别这些令人们趋之若鹜的金属。手持式荧光光谱仪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可以在现场对催化转换器废料进行元素分析,以进行快速分拣和定价。虽然像Vanta系列这样的手持式XRF光谱仪可以快速提供答案,但遵循最佳做法以确保分析仪充分发挥其固有性能也比较重要。在回收厂,一名技术人员正在使用手持式XRF分析仪检测催化转换器废料要优化您的Vanta手持式XRF光谱仪,以便在催化转换器回收的过程中更快地检测并测量铂、钯和铑等元素,请采用以下快速技巧:检查您的仪器窗口首先,检查您的手持式XRF光谱仪上是否安装了正确的窗口。例如,我们根据Vanta型号和X射线管类型提供了不同的仪器窗口。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窗口的状况。窗口是否完好无损? 您要检查窗口是否有任何刺破或撕裂的迹象。如果看到有孔洞,就该更换窗口了。要使分析仪正常工作,保持窗口清洁至关重要。在检测之前,请确保用酒精或湿巾清洁窗口。正确制备用于检测的样品为了使XRF分析获得具有代表性的准确结果,我们建议您通过研磨、筛滤、匀质处理方法,对催化剂废料进行适当的制备。将分析仪与便携式Vanta工作站结合在一起使用,在完全联锁的系统中测量铂族元素。按等级对废料进行分类在匀质处理催化剂废料之前,回收商应使用Vanta分析仪对废料进行分类和分离,将相同类型的材料放在一起。催化剂废料分为三个或四个等级,例如:氧传感器三路转换器双向转换器柴油微粒过滤器(DPF)核查检测时间在检测汽车催化转换器废料中的铂族元素时,确保使用正确的检测时间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使用的检测时间:快速扫查,以探测铂、钯、铑:光束1 — 最长15秒。这是进行基本分类和确定是否存在铂族元素及钽(Ta)和硒(Se)添加物的不错选择。标准检测,以探测铂、钯、铑:光束1 — 最长30秒,光束2 — 最长15秒。这种检测方式非常适合于完全制备送至精炼厂的样品。全面扫查,以探测到所有元素:光束1 — 最长45秒,光束2 — 最长15秒。可用于优化精炼厂内的回收过程。建议Vanta手持式XRF光谱仪在测量铂、钯和铑元素时使用的检测时间随着全球对铂族金属需求的快速增长(分析师预测全球铂族金属市场将以4.3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催化转换器回收商需要高效工作,才能满足这种需求。
  • 上海仪迈模拟旋光仪退市 数字旋光仪全线推出
    p   今年是上海仪迈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五周年,这五年来,上海仪迈取得了哪些业绩?又有哪些运营心得?日前,借第十六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15)召开之际,仪器信息网视频采访了上海仪迈市场总监郑炜以及产品经理(PM)王彤。 /p script type=" text/java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0EAD6B58BDF35CCF9C33DC5901307461& amp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mp autoStart=true& amp width=600& amp height=490& amp playerid=621F7722C6B7BD4E& amp playertype=1" /script p   郑炜介绍说,上海仪迈成立这五年来,始终专注于物理光学与电化学仪器的研发与推广,并采用了国产仪器企业少有的PM负责制进行产品管理,坚持打造本土精品仪器。 /p p   王彤则对上海仪迈PM负责制深有体会,对这种先进的产品管理模式表示十分认同。同时她表示,借助这种PM管理模式,上海仪迈先后推出了数字平台digi600、digi300系列以及120digi系列旋光仪,可以满足国内高中低端用户的全部应用需求,“就如同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转变一样,现在我们借本届BCEIA宣布,上海仪迈模拟平台旋光仪正式退市,接下来将是数字平台旋光仪的时代,上海仪迈现有产品已经可以替代市场中的所有产品。” /p
  • 国产示波器厂商面临芯片卡脖子,拟IPO融资2亿开展芯片研发
    近日,国产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厂商深圳市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IPO招股说明书,拟募资约3.4亿多元,其中2亿多元用于高端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 芯片及核心算法研发项目。针对高端电子测试测量设备可能发生的卡脖子问题,鼎阳科技本次募集用于高端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芯片及核心算法研发项目的资金投资情况如下,招股书显示,在高端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芯片及核心算法研发项目中,芯片研发主要集中于4GHz 数字示波器前端放大器芯片、高速ADC芯片、低相噪频率综合本振模块和40GHz宽带定向耦合器模块等部分的设计。这些芯片属于信息链芯片。据了解,信号链芯片主要包括放大器、数模转换类,其中转换器属于其中技术壁垒最高细分品类。转换器是由模拟电磁波转换成0101比特流最关键的环节,具体又可以分为ADC和DAC两类,ADC作用是对模拟信号进行高频采样,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DAC的作用是将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其中ADC在总需求中占比接近80%。ADC/DAC是整个模拟芯片皇冠上的明珠,核心难度有两点:抽样频率和采样精度难以兼得(高速高精度ADC壁垒最高)以及需要整个制造和研发环节的精密配合。ADC关键指标包括“转换速率”和“转换精度”,其中高速高精度ADC壁垒最高。数据转换器主要看两个基本指标,转换速率和转换精度。转换速率通常用单位sps(Samples per Second)即每秒采样次数来表示,比如1Msps、1Gsps对应的数据转换器每秒采样次数分别是100万次、10亿次;转换精度通常用分辨率(位)表示,分辨率越高表明转换出来的数字/模拟信号与原来的信号之间的差距越小。高性能数据转换器需具备高速率或高精度的数据转换能力。鼎阳科技是一家专注于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的开发和技术创新的企业,目前已研发出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数字示波器、波形与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等产品,具备国内先进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该公司依与示波器领域国际领导企业之一力科和全球电商平台亚马逊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其自主品牌“SIGLENT”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品牌,主要销售区域为北美、欧洲和亚洲电子相关产业 发达的地区。该公司先后承担国家部委、深圳市和宝安区研发及 产业化项目合计9项,现有专利167项(其中发明专利106项)和软件著作权30项,公司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深圳市宝安区创新百强企业,2020年被广东知识产权保护协会评为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单位。招股书显示,鼎阳科技向境外采购的重要原材料包括 ADC、DAC、FPGA、处理器及放大器等 IC 芯片,该等芯片的供应商均为美国厂商。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在产产品或在研产品所使用的芯片中,美国TI公司生产的四款 ADC 和一款 DAC 属于美国商业管制清单(CCL)中对中国进行出口管制的产品,需要取得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的出口许可。公司已经取得这五款芯片的许可,其中四款芯片的有效期到 2023 年,其余一款芯片的有效期到2025年。报告期内,这五款芯片中仅两款用于具体产品,且实现销售。美国近期将 I/O≥700 个或 SerDes≥500G 的FPGA从《出口管制条例》中移出许可例外,国内厂商若购买相关FPGA则需要取得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的出口许可。目前鼎阳科技研发、生产尚不需要该等 FPGA,但由于公司产品结构逐步向更高档次发展,对 ADC、DAC、FPGA、处理器及放大器等IC芯片的性能要求逐步提高,公司后续研发及生产所使用的IC芯片等原材料亦可能涉及美国商业管制清单中的产品。目前我国由于高端芯片,特别是模拟芯片等受制于人,使得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厂商在技术升级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高端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对模拟芯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产芯片无法满足需求。而ADC芯片的产业链和半导体产业的一样,其产业链庞大而复杂,可以分为:上游支撑产业链,包括半导体设备、材料、生产环境;中游核心产业链,包括 IC 设计、 IC 制造、 IC 封装测试;下游需求产业链,覆盖工业、通信、消费电子、航空、国防及医疗等。聚焦ADC领域,全球主要供应商仍是TI、ADI为首的几家国际大厂,而高性能ADC在军用领域、高端医疗器械以及精密测量等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ADC技术的国产替代对于我国各下游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 选购LED光源太阳光模拟器你应该知道的3件事!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正在蓬勃成长。为了测试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需要使用太阳光模拟器进行室内模拟。LED光源由于具备节能、寿命长等优点,已成为太阳光模拟器的主流灯源之一。但在应用时,LED灯源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限制。本文将讨论LED太阳光模拟器在测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时的优劣分析。什么是LED?LED (Light Emitting Diode) 是一种二极管照明装置,它能把电能转换成光能。是由一个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当电流流过时可发出光。所发之光的颜色可以是红、黄、绿、蓝或白色,是根据不同的半导体材料而定。优点包括高效率、长寿命、节能省电、可调光、快速发亮,绿色环保。因此,LED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照明、显示器和通信系统等领域。LED (Light Emitting Diode) 光源本身拥有许多优点,其中相当著名的特点如下:高效率:转换能效高,目前研发上可以转换85% 的电能为光能。寿命长:寿命非常长,在结温保持在25度的条件下,通常可以达到10,000 小时以上。节能省电:比传统灯具更省电,能减少80% 的能源消耗。可调光:LED 光源可以调节亮度,可以根据环境需求适当调整。快速发亮:点亮速度非常快,在开关时不需要等待时间。环保:LED 产品不含有毒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将LED作为太阳光模拟器灯源又有什么优点?根据LED灯源的特性,太阳光模拟器制造商通常会强调使用LED灯作为太阳光模拟器灯源有下列7点优势:色温可调: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调整色温,用以模拟不同的日照情况。可控性高:可以根据不同的模拟需求,进行亮度和色温的调整。省电:耗电比传统的灯具灯源更低。环保:LED灯源不含有毒物质,对环境无害。寿命较长:LED光源的宣称寿命非常长,可以标榜可达10,000 小时以上,但前提是结温(Junction Temperature)恒定在25°C的条件下应用广泛:可用于各种植物照明、人工智能研究、光学研究、生物研究、摄影棚照明等领域可以模拟多种天气状态,如晴天,阴天等。但LED灯真的这么好吗?长效寿命的定义与迷思LED寿命是指在特定温度条件与特定电流条件下,维持发光亮度至少70%时间的时间。其计算方式是以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衰减到剩原始亮度的70%,所需经历的时间为作为衡量标准,然而测试实验通常用多个灯泡为一组的实验中进行,当同组平均一半以上数量的LED灯光亮度衰减到70%的时候,其平均时间就是该LED灯泡群体的平均寿命,但寿命长度实验通常是在特定安排的理想使用环境条件下所量测评估的,例如必须控制温度、电流、环境等。常见的控制条件有在结温(Junction Temperature) 25°C下,2 mA特定电流条件下,进行发光强度与时间的寿命监控等等。换言之,一旦使用的环境条件不符该LED灯在实验室量测标准条件,将会大幅影响寿命。用LED作为光伏用太阳模拟器灯源不好吗?实际缺点与潜在问题理论上,更高的驱动电流会增加光输出。但伴随而来的是会增加耗损功率且在最终造成光输出和效率的损失。此外,较高的温度也会导致LED 的正向电压降低,从而使恒流源的耗损功率更高。因此同样地,LED 的主波长、光输出和正向电压相互影响,如下方所列。 (参考资料: NEWARK )光输出与电参数和热参数之间的关系电、热、光,三种要素均会影响LED 的输出特性。图2.解释了光输出与电参数和热参数之间的关联。容易热衰竭的LED灯--光输出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据文献指出,AlInGaP 四元LED 对热相当敏感,我们可以从实验中了解,白光 LED 的光通量要保持80%,其结温就必须保持在 100°C 以下。而在琥珀色的LED,输出光通量也明显随着结温的升高而急剧下降。上图为结温与光通量的关系。容易随着温度变脸的LED灯----主波长(颜色变化)随温度变化TJ 增加波长或颜色会偏移,LED的主波长取决于结温,我们可以在下列附表中看到依颜色划分的1瓦高亮度的典型值,表中可很明显发现,琥珀色是相当敏感的,因为它会移动 0.09nm/°C。所以我们假设室内照明的环境情境,室温范围为10 至 40 摄氏度,那么在 30 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琥珀色的主波长偏移为2.7 纳米 (40 - 10 * 0.09)。场面越热,LED越Down----正向电压随温度降低使用LED的研究人员不能不知道,当温度升高时,VF 降低 2mV/°C,虽然 LED 串联连接时,因为它驱动恒流,所以VF 变化应该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如果LED是并联,VF就会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导致电流增加。随着电流增加,TJ 就随之继续增加,导致 VF 更进一步下降,不断交互影响,直至达到平衡。反之,随着低温 VF 增加,就导致电流下降,这可能使得在恒压操作LED灯的环境下难以获得所需的固定光度。热到不想动的LED----寿命随温度降低LED 的可靠性是结温的直接函数,较高的结温往往会缩短LED 的使用寿命。而IES LM-80-08 是一项标准,规范了LED 制造商和照明制造商如何测试LED 组件,用以确定其随时间推移变化的发光性能。而LED 的 L70 寿命就是定义了LED 输出流明在25°C条件下,从100% 降低到70% 所经历的时间(如下图)。LM-80-08 报告用于预测各种温度和驱动电流操作环境下的LED 流明维持率。下图解释了L70寿命与结温之间的关系。据观察,LED 寿命随着结温的升高而降低,在85°C下,LED 寿命均小于1200小时。(参考资料: MDPI)The attained total radiant flux maintenance results of the mid-power blue LEDs, sorted by case temperature and forward current.LM-80-08 报告:中功率蓝色 LED在各外壳温度与正向电流下的LED 流明维持率。(参考资料: MDPI)
  • 普源精电:13GHz带宽数字示波器预计明年发布
    近日,普源精电在接受机构调研时称,公司13GHz带宽数字示波器相关自研芯片已经于去年成功流片,目前正处于示波器整机产品化研发进程中,符合项目进度预期,预计明年正式发布。普源精电补充道,13GHz带宽数字示波器将是一个全新的里程碑,公司技术储备可以直接覆盖,并能够向下兼容到8GHz带宽,且能够更好的覆盖高速接口测试应用,市场空间巨大。另外,关于“凤凰座”芯片应用情况,普源精电表示,目前公司“凤凰座”自研芯片组已经用于MSO8000/R、DS70000、MSO5000、DS7000等全部高端及部分中端数字示波器产品。其进一步表示,波形发生器旗舰产品DG70000系列是业内领先的具有最高12Gsa/s采样率、5GHz频率输出、16bit垂直分辨率、4Gpts波表长度的高性能任意波形发生器(简称:AWG),拥有-70dBc无杂散动态范围,为用户提供更清晰、更纯净的信号。此产品采用了公司自研芯片技术,具备一定的壁垒优势。关于“公司ASIC专用芯片组包含三颗芯片,是否可以用商用芯片进行替代”的问题,普源精电解释称,公司ASIC自研专用芯片组的三颗芯片,无法用商用芯片完全进行替代,具体如下表所示。普源精电解释称,目前看来,仅有示波器信号处理芯片有通过商用模数转换芯片替代的可行性。公司作为国内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在国内最早使用通用商业芯片设计数字示波器并最高实现1GHz、5GSa/s的技术指标,截止到目前尚无其他国内公司达到。公司充分了解国内外商用芯片供应商的产品情况并保持长期合作交流,比如公司与德州仪器(TI)在2021年上海进博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一般情况下,通用商业芯片公司不会为“多品种小批量”的仪器公司而专门定制某种类型的芯片。综合来看,目前来看行业内尚无通过使用商用芯片实现2GHz带宽和10GSa/s采样率高端数字示波器的成功案例。关于“公司披露了自建核心芯片封测线,请问为何要自建封测线而不选择外协封测”的问题,普源精电声称,公司高端仪器所使用的自研芯片采用自主封测,主要原因有三点:其一,公司高端仪器产品具备多品种小批量的特征。如选择头部封测供应商则由于芯片颗数较少,费用较高且拒单率较高;其二,行业内领导企业都会将核心芯片封测能力视为技术壁垒之一,因此提前掌握该能力也会为公司未来发展筑牢“城墙”;最后,拥有自建核心芯片封测线,还会为公司下一代芯片研发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比如研发人员可以随时调用该封测线并反复进行试验,而使用外协封测供应商,则往往需要较长的排期且灵活性较差,同时还会面临技术秘密外泄的风险。除高端仪器所使用自研芯片之外,常规芯片封测通过外协加工方式完成,苏州本地拥有非常好的供应链配套。关于“公司具备自研芯片能力,以后是否会考虑直接销售芯片”的问题,普源精电回应称,在自研示波器专用核心芯片组方面,公司已经积累了十多年的经验。由于是专用芯片组,设计出来的目的是和系统配合提升数字示波器整机性能。普源精电是仪器公司,会聚焦并坚持仪器这个主业。测试测量仪器公司和商业模拟芯片公司的模数转换器,尽管核心技术指标类似,但具体技术追求还是有差异的。仪器芯片追求极致的指标,不那么在乎功耗和体积。同时,由于公司的自研芯片是ASIC专用芯片,除了模数转换器功能外,还会对频响、温漂、校准等仪器系统需求进行匹配和应用。所以相对复杂度更高,客户必须具有较高的应用水平才能进行使用,因此我们更倾向于通过为客户提供芯片级和模块级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需求(公司芯片级解决方案实物如下图所示),而非直接销售芯片。当然,公司自研的10GSa/s模数转换专用芯片具备较高的商业应用价值。但以行业内国际巨头为例,通常都不会直接销售其自研芯片,这也是各个厂家核心技术壁垒和差异优势所在。此外,关于公司与安捷伦的合作,普源精电表示,公司与安捷伦的合作从2004年开始到2019年结束,合作形式为公司给安捷伦提供ODM(贴牌)服务。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相关数字示波器产品,并拥有其全部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双方初次接触肇始于2004年德国慕尼黑电子展,彼时普源精电已发布DS5000系列产品,不仅是全球首家使用商业芯片达到200MHz带宽、1GSa/s实时采样率的公司,同时也是中国大陆唯一的数字示波器厂家。作为业内全球领先企业,安捷伦对公司技术和产品实力给予充分的认可,曾有过收购普源精电的谈判,但公司坚持“将中国电子测量仪器的小红旗插遍全球”的梦想,因此并未接受,双方随后展开ODM合作,通过普源精电的产品补充其经济型示波器市场。到2019年,随着公司发布自研芯片组,且推出高端数字示波器后,是德科技(安捷伦)识别到普源精电已经掌握了高端数字示波器的核心技术,在主流示波器市场会产生显著双方品牌竞争,因此经过友好协商,结束相关ODM合作。关于芯片短缺的影响,普源精电表示,目前公司受缺芯影响的主要是老工艺芯片,这对公司经济型产品产生一定程度的交期延长。芯片短缺现象从疫情开始后就已经陆续出现,今年2-3月份该情况已经明显好转。公司在去年就已经完成了短缺物料的替换调整和工程变更,且通过现货采购满足客户交付承诺和战略储备,目前已经能够较为从容的应对芯片短缺问题。公司中高端数字示波器产品主要采用自研芯片,且晶圆储备充足,因此中高端示波器产品不受市场上芯片短缺情况的影响,且今年以来销售表现亮眼,有力拉动公司利润增长。普源精电指出,国产品牌要想真正进入广阔的蓝海市场,跳出经济性市场的红海竞争,就必须在关键技术点做出突破。微波射频产品目前重点突破超宽带毫米波放大器、高分辨率高动态范围模数/数模转换器、宽带开关、高频混频器、超宽带电桥等“卡脖子”关键射频模块或芯片,同时还需要建立包括薄/厚膜工艺、微/纳米级机械加工、微组装等制造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替代甚至超越国际主流厂商的技术指标。公司微波射频产品线短期目标是在44GHz和67GHz以上频段的毫米波产品建立芯片级壁垒优势,并进一步打开未来太赫兹产品市场。
  • 全国首个城市双碳模拟器在济南发布
    6月8日,第一届城市碳达峰碳中和高端战略研讨会暨济南双碳模拟器发布会召开,全国首个城市双碳模拟器——济南双碳模拟器正式发布。据介绍,济南双碳模拟器主要功能包括天空地碳监测多源数据的预处理、碳源汇动态模拟反演、减污降碳协同模拟等功能板块。模拟器的研发以济南市为应用目标,充分考虑了通用性和易移植性,可推广至各级行政区域、河流流域、不同规模的各种类型园区、不同行业或领域,服务各级政府、各行业部门等,使碳排放和碳汇监测、核算、预测预警、调度管理等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实现数字双碳动态管理。目前,济南双碳模拟器的大气二氧化碳模拟和同化反演子模块已经顺利移植到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服务器上并成功运行,开始为济南碳监测试点提供技术支持。城市双碳模拟器将对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数值模拟技术平台,能为政府碳排放动态调控和产业优化升级管理提供有力科学支撑,为我国众多城市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保驾护航。济南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西武介绍到,近年来,济南市紧紧围绕“双碳”工作目标,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成功申报国家碳监测评估试点城市,成为全国8个综合试点之一,率先开展了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评估工作,为城市碳监测评估体系建设贡献了“济南案例”。中科院大气所在济南成立齐鲁中科碳中和研究院,为济南市聚集和培养了一批技术创新团队,为济南市碳排放监测和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撑,特别是此次发布的济南双碳模拟器,必将推动相关绿色科技成果在济南落地转化,为济南市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 安捷伦科技推出可模拟沃特世 Alliance 液相色谱系统的新版智能系统模拟技术
    安捷伦科技推出可模拟沃特世 Alliance 液相色谱系统的新版智能系统模拟技术 2012 年 12 月 6 日,北京&mdash &mdash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宣布了推出最新版革命性的智能系统模拟技术。新版的 ISET 可以模拟沃特世 Alliance 液相色谱系统。 拥有 ISET,科学家们能够将沃特世 Alliance 液相色谱系统所使用的传统方法无缝转移至最新的 Agilent 1290 Infinity 液相色谱平台上。利用这种独一无二的性能,Alliance LC 的用户现在可以用 Agilent 1290 Infinity 液相色谱系统更换他们的旧仪器,并能继续使用他们的传统方法获得相同的色谱结果。 1290 Infinity 液相色谱与 ISET 的联合可使用户: 只需单击鼠标,即可模拟其他 (U)HPLC 仪器。 运行现有 (U)HPLC 方法,无需修改方法或系统。 与现有变通方法(例如,增加一个等度保持)相比,方法模拟更为出色,可得到相同的保留时间和峰分离度。 对于需要在使用不同液相色谱仪器的不同部门和地点之间进行液相色谱方法转移的实验室来说,仪器到仪器的方法转移就显得特别重要。在严格监管的环境中,例如制药行业的质量控制,液相色谱方法的转换可能是一个挑战,因为需要避免对原始方法作出任何修改。 &ldquo 我们已经售出了 1000 多份 ISET 许可证,目前正在处理我们客户工作流程中的主要差距,&rdquo 安捷伦 1290 Infinity 液相色谱产品经理 Christian Gotenfels 说道。&ldquo 我们将通过模拟其他供应商(例如岛津和戴安)的液相色谱仪器继续扩展 ISET 的性能。&rdquo 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 (NYSE:A)是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公司,同时也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诊断、电子和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拥有 20,500 名员工,遍及全球 100 多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在 2012 财年,安捷伦的净收入达到 69 亿美元。如欲了解关于安捷伦的详细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cn。
  • 安捷伦隆重发布智能化系统模拟技术ISET
    安捷伦隆重发布智能化系统模拟技术   创造市场上首个通用 LC/HPLC/UHPLC 系统   2011 年 3月 15 日,北京 —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今日宣布隆重推出革命性的智能化系统模拟技术(Intelligent System Emulation Technology-ISET)。ISET 借助 Agilent 1290 Infinity LC 较宽的工作范围以及一流的精度与性能来模拟其它系统,实现不同品牌的液相色谱之间方法的无缝转换。   这一先进功能使得 1290 Infinity LC 成为世界上首个真正通用的 液相色谱系统,它可以运行其它高效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能提供与原仪器或原方法完全相同的色谱结果。   1290 Infinity LC 与 ISET 完美结合,可使研究者实现以下操作:    只需单击鼠标,即可模拟其它UHPLC 和 HPLC 仪器。    运行现有 UHPLC 和 HPLC 方法时无需调整方法或系统。    方法转换结果更出色,可得到相同的保留时间和色谱峰分离度。   ISET 促进并方便了实验室间 LC 方法的转换。QA/QC 实验室如今可以为未来做一项安全的投资了:因为实验室在继续运行传统方法的同时还能够充分利用1290 Infinity LC 的UHPLC 速度、分离度与灵敏度。现在,实验室能够通过 UHPLC 性能加快方法开发速度,并通过模拟目标系统对新方法进行微调,使方法更可靠地按照预期来运行。   安捷伦 1290 Infinity LC 产品经理 Christian Gotenfels 表示:“仪器间的方法转换通常是有困难的,尤其是在严格受法规制约的行业,因为要避免对仪器和原方法进行任何修改。安捷伦是全球首家提供方法无缝转换的公司,可在 1100 系列、1200 系列和新的 1220/1260 Infinity LC 之间实现方法无缝转换。”   安捷伦液相分析事业部高级市场总监 Stefan Schuette 说道:“这宣告了一个新纪元的到来。开发实验室、QA/QC 部门以及合同研究和生产机构如今可以在一台仪器上自由地开发、验证并运行所有的方法。”   配备 ISET 的 1290 Infinity LC 将于 2011 年第三季度面世。现有的 1290 Infinity LC 系统完全兼容并可升级到 ISET。   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agilent.com/chem/1290:cn 。   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全球领先的测量公司,同时也是通信、电子、生命科学和化学分析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的 18500 名员工为 100 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在 2010 财政年度,安捷伦的业务净收入为 54 亿美元。要了解安捷伦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cn。
  • 新品上市|涂料管道模拟方案---剪切应力模拟器
    剪切应力模拟器polyshear----模拟液体涂料和油漆的剪切效应在涂装车间或喷涂线上,涂料需从不同口径、不同排布的管道、减压器和泵中输送。此过程中会产生剪切力,这些剪切力可能会导致涂料的降解,变质,粘度和色彩的改变。通过使用德国orontec公司生产的polyshear剪切应力模拟器,可以判断某种涂料原料是否会在输送管道和搅拌中产生问题,降低风险。德国orontec公司制造的polyshear剪切应力模拟器可模拟合理测试时间中的剪切应力。包括与工业环境相关联的涂料管道。剪切应力模拟器polyshear仅使用确定的剪切力元件,装置体积小巧且有优秀的重复性。剪切应力模拟器polyshear客户剪切应力模拟器polyshear广泛运用在涂料,汽车油漆,以及工业喷涂线等领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部分客户如下:polyshear剪切应力模拟器工作原理---泵跟剪切应力元件是剪切应力两个重要影响因素油漆在喷漆车间的管道中循环时,会在管道内的各种元件流动,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发生粘度和颜色改变,从而造成喷涂时的质量问题。使用剪切应力模拟器,可以重现这过程,为进料检验,产品优化提供快速有效的方法。☞ 泵以活塞泵为例,如下图所示,剪切应力总是发生在重要部位上(直径最小的位置),剪切率可以达到15000 1/s。以齿轮泵为例,如下图所示,剪切应力总是发生在重要部分上(齿轮口边缘),剪切率可以达到10000 1/s。☞ 剪切应力元件德国orontec的剪切应力模拟器中有个重要的剪切应力元件,可以模拟涂料在管道中受到的压力情况,如下图左所示,关闭剪切应力元件上的膜时引起的压力变化。压力的变化会改变流速,如下图右所示,剪切应力元件上膜关闭后,流速为0.12kg/s。剪切应力元件也可以很好的模拟涂料在管道中受到的剪切率,如下图所示,剪切应力元件可以达到大于10000 1/s的剪切率。涂料的颜色受到剪切应力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在泵的作用下,涂料颗粒大小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因此模拟涂料在管道中受到的剪切应力,可以帮助客户对进料进行检验。剪切应力模拟器polyshear的基础模块由一个小机动柜组成,只需一个6条的压力线即可运行。喷涂材料充满小罐(1l)后,在泵的作用下通过剪切应力元件流动。其循环流动次数与涂装输送管道有良好的相关性,且相关性已被研究证明。在测试过程中或在测试后,都可以检测样品的粘性和颜色(使用液体涂料色浆测色系统lcm),由此可得出剪切应力与材料降解的相关性。与此同时,在基础模块上可额外添加额外的配件,例如有自动停功能的循环次数计数器、温度传感器。此外,还有另一型号可测试5升样品,此型号可装在手推车上并可以移到如喷涂机器人等装置上。剪切应力模拟器polyshear特点✔专为实验室研制,机动性强且占用空间小。✔涂料测试量仅为1l✔高重复性与与重现性✔与工业喷涂线有优秀的关联性(例如automotive oem paint shops)✔较短的循环周期✔模块化安装,基础模块可以通过更高级的在线测量传感器扩展✔可实现与模拟软件相结合✔可与lcm液体测色系统实现无缝联接✔德国fraunhofer ifam, bremen开发并获得专利剪切应力模拟器polyshear基础型号内部结构说明剪切应力模拟器polyshear基础型号技术参数材质不锈钢外壳和连接器用于测试观察和控制的玻璃窗尺寸长: 400 mm,宽: 660 mm,高: 640 mm重量约56kg压力锅体积约1 l最大压力输入6 bar最大材料压力21 bar泵比约3.5:1翁开尔是德国ORONTEC中国总代理,欢迎咨询剪切应力模拟器更多产品信息和技术应用
  • 中国首发城市双碳模拟器,助力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记者8日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气所)获悉,由该所主办、济南市科学技术局协办的“城市碳达峰碳中和高端战略研讨会”当天下午在山东济南举行,中国首个城市双碳模拟器在会上发布,将对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数值模拟技术平台,为政府碳排放动态调控和产业优化升级管理提供有力科学支撑,为中国众多城市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做出贡献。中科院大气所主办“城市碳达峰碳中和高端战略研讨会”并发布首个城市双碳模拟器。 当天首发的城市双碳模拟器,是由齐鲁中科碳中和研究院研究团队,基于中科院大气所牵头建立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国家大科学装置——地球模拟器“寰”(EarthLab),以及配套的国际先进水平的地球模型系统研制而成,充分考虑到城市双碳功能定位和需求,对复杂系统进行顶层构建和精细化设计。“寰”是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它以地球系统各圈层数值模拟软件系统为核心,实现软、硬件最佳适配,具有建构数字“孪生”地球系统的能力,其综合技术水平位于世界前列。最新发布的城市双碳模拟器被称为1.0版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天空地碳监测多源数据的预处理、碳源汇动态模拟反演、减污降碳协同模拟、碳达峰碳中和预测和路径优化、城市风光资源评估与模拟预测、双碳与气候效应以及跨界碳输送模拟和预测等功能板块。该模拟器的研发以济南市为应用目标,充分考虑通用性和易移植性,可推广至各级行政区域、河流流域、不同规模的各种类型园区、不同行业或领域,通过提供碳达峰与碳中和进程、碳源汇时空变化、碳污动态协同演进、未来双碳情景预测、双碳全景可视化等,可服务各级政府、各个行业部门等,使碳排放和碳汇监测、核算、预测预警、调度管理等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实现数字双碳动态管理。据了解,目前,济南版城市双碳模拟器的大气二氧化碳模拟和同化反演子模块,已经顺利移植到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服务器上并成功运行,开始为济南碳监测试点提供技术支持。城市碳达峰碳中和高端战略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代表围绕城市尺度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工作进行深入研讨,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最新科技进展,包括碳源汇宏观管理、城市和区域温室气体监测、碳模拟和同化反演技术方法等议题,针对城市碳达峰碳中和实施工作中的难点与挑战建言献策。
  • 恭喜重庆地质仪器厂选用爱佩品牌模拟运输振动台
    恭喜重庆地质仪器厂选用爱佩品牌模拟运输振动台壹台,型号:AP-ZD-300,签定日期2015年12月03日,送货地址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先锋街2号。业务负责人:李冬梅;电话:86-0769-81015055 手机:13316686114;全国服务热线:400-6727-800。重庆地质仪器厂是1969年为响应党中央关于加强三线建设的号召,由北京地质仪器厂、上海地质仪器厂与原重庆地校留守处的部分职工内迁组成的一个企业,工厂原属地矿部(国土资源部)现属为国机集团下的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领导,生产地球物理勘探仪器的专业生产企业,性质为全民所有制。重庆地质仪器厂主要从事地质勘探仪器的生产、开发、经营,兼营数字仪表、环保仪器、汽车电器及电子仪器产品和社会有关机械电子一体化产品。面向全国找矿、工程勘探、环境监测,地震预报,寻找地下水源等方面的产品和服务,属于高科技产品生产企业。2001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10年7月获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重庆市沙坪坝区“企业研发中心认定。企业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先锋街2号,是重庆市园林式企业,工厂全厂占地面积18.3万平米,其中生产用地约4.5万平米。企业在2010年被评为重庆市精神文明单位。重庆地质仪器厂主要专业产品有六大系列:1、地震仪器系列产品:DZQ48/24/12等各种型号的地震仪器,高分辨率地震仪,数字深层地震仪等。主要用于:水、工、环的,地质基础调查及找矿。2、测井仪器系列主要产品有:综合数字测井系统、系统轻便工程测井,绞车控制器等各种测井产品、各种用途探管,测斜仪系列产品。主要用于:煤田数字测井,水文工程数字测井,固体金属矿测井,工程测井等。3、电法仪器系列:其中又分为直流电法和交流电法,二大系列产品。主要产品有DZD6—6A多功能直流电法仪,DUK-2A高密度电法测量系统,工程瞬变电磁测量系统等各种型号产品,用于寻找地下水及水、工、环地质勘察,矿产资源勘察等。4、放射性仪器系列有FD-803A,NP-4 γ射线能谱仪等多种系列产品,用于找矿及环境监测等。5、地震传感器系列主要产品有低频系列检波器,大振级检波器,井中三分量检波器和各种中高频检波器等。主要用于深部的地质勘探、人工地震监测、各种工程振动监测和道路、建筑等安评检测等。6、社会产品:汽车、摩托车电喇叭,以及承揽表面加工业务。爱佩品牌模拟运输振动台符合美国及欧洲运输标准及 EN、ANSI、UL、ASTM、ISTA国际运输标准。试品装夹采用导轨式,操作方便、安全、 数字仪表显示振动频率、 同步静噪皮带传动,噪声极低、机台底座采用重型槽钢配减振胶垫,安装方便,运行平稳,无需安装地脚螺丝。重庆地质仪器厂选用的模拟运输振动试验台更多优势特点参数价格请联系爱佩公司客服人员.
  • 高精度电子测量仪器研发商模拟感知获数千万元融资
    5月5日消息,以高精度电子测量为特色的西安模拟感知信息科技(模拟感知)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首轮融资,投资方为上海超越摩尔(超越摩尔)。模拟感知信息科技位于西安,公司核心团队利用在高精度仪器研发领域积攒的经验,“降维”研发了多种现场仪表电子测量模组。将低噪声模拟链路设计、温漂/零漂抑制和精度补偿等技术成功应用在工业现场领域。模拟感知团队表示我国在电子测量领域大幅落后于西方,目前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巨大的市场机遇。模拟感知基于技术相通性和产品归一化和积木化的原则,在仪表和仪器领域同时布局:• 在仪表领域,公司提供测量的核心模组(电路板卡),目标客户群体是我国广大的仪表厂商。公司在首系列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来自客户的热情与支持,产品在测试阶段就收到了数量可观的订单。在下游客户的鼎力支持下,目前公司超声波气体流量计核心模组已完成了市场的闭环验证,气超整表准确度达到了0.5%级。公司会持续在仪表核心测量领域投入,助力我国仪表厂商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 在测量仪器领域,公司将于近期陆续推出用于实验室研发、新能源汽车测试、电池测试、电源芯片测试和航空发动机发电系统测试的相关产品。超越摩尔表示现代测量的实质是电子测量,无论是流量、温度还是形变,都是将被测量作为电信号进行采集、抽象和处理。 在被测信号进入数字处理芯片之前的模拟电路部分是整个测量系统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同西方集团在通用电子测量领域差距最大的部分。模拟感知核心技术团队在相关领域耕耘多年,主导过多款超高精度仪器的研发和上市工作,在通用电子测量方向有非常明显的技术和经验优势,有实力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
  • 鼎阳科技成功A股上市,成为国内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第一股
    12月1日,深圳市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鼎阳科技 股票代码:688112)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为国内“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第一股“。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 124,266.82 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 115,071.72 万元。本次超募资金总额为 812,339,666.82 元,部分超募资金 243,000,000 元将用于永久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的比例为 29.91%。根据《深圳市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募集资金使用计划如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募集资金使用计划高端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芯片及核心算法研发项目为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一,本募投项目投资金额为 20,235.00 万元,其中研发场所建设投入 10,800.00 万元、软硬件设备投入1,635.00 万元、研发项目投入 7,800.00 万元。 实质研发内容为 4GHz 数字示波器前端放大器芯片和高速 ADC 芯片、低相噪频率综合本振模块和 40GHz 宽带定向耦合器模块、宽带矢量信号源和宽带接收机中幅度和相位的补偿算法、网络分析仪的校准算法和 5G NR 信号的解调分析算法等七项内容。据了解,鼎阳科技是一家专注于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的开发和技术创新的企业,目前已研发出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数字示波器、波形与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等产品,具备国内先进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该公司依与示波器领域国际领导企业之一力科和全球电商平台亚马逊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其自主品牌“SIGLENT”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品牌,主要销售区域为北美、欧洲和亚洲电子相关产业 发达的地区。但由于国内企业在通用电子测试测量领域起步较晚,技术积累时间较短,在产品布局及技术积累上与国外优势企业仍存在较大差距,鼎阳科技的产品主要集中于中低端,中高端产品市场主要被国外优势企业如是德科技、力科、泰克以及罗德与施瓦茨等占据。目前我国由于高端芯片,特别是模拟芯片等受制于人,使得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厂商在技术升级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高端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对模拟芯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产芯片无法满足需求。而ADC芯片的产业链和半导体产业的一样,其产业链庞大而复杂,可以分为:上游支撑产业链,包括半导体设备、材料、生产环境;中游核心产业链,包括 IC 设计、 IC 制造、 IC 封装测试;下游需求产业链,覆盖工业、通信、消费电子、航空、国防及医疗等。鼎阳科技称,公司致力于实现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高端产品核心技术和芯片的自主可控,同时也致力于成为全球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最具创新能力的领导者。鼎阳科技此次募资将开展相关高速ADC芯片研发。据了解,信号链芯片主要包括放大器、数模转换类,其中转换器属于其中技术壁垒最高细分品类。转换器是由模拟电磁波转换成0101比特流最关键的环节,具体又可以分为ADC和DAC两类,ADC作用是对模拟信号进行高频采样,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DAC的作用是将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其中ADC在总需求中占比接近80%。ADC/DAC是整个模拟芯片皇冠上的明珠,核心难度有两点:抽样频率和采样精度难以兼得(高速高精度ADC壁垒最高)以及需要整个制造和研发环节的精密配合。ADC关键指标包括“转换速率”和“转换精度”,其中高速高精度ADC壁垒最高。数据转换器主要看两个基本指标,转换速率和转换精度。转换速率通常用单位sps(Samples per Second)即每秒采样次数来表示,比如1Msps、1Gsps对应的数据转换器每秒采样次数分别是100万次、10亿次;转换精度通常用分辨率(位)表示,分辨率越高表明转换出来的数字/模拟信号与原来的信号之间的差距越小。高性能数据转换器需具备高速率或高精度的数据转换能力。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显示,鼎阳科技向境外采购的重要原材料包括 ADC、DAC、FPGA、处理器及放大器等 IC 芯片,该等芯片的供应商均为美国厂商。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在产产品或在研产品所使用的芯片中,美国TI公司生产的四款 ADC 和一款 DAC 属于美国商业管制清单(CCL)中对中国进行出口管制的产品,需要取得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的出口许可。公司已经取得这五款芯片的许可,其中四款芯片的有效期到 2023 年,其余一款芯片的有效期到2025年。报告期内,这五款芯片中仅两款用于具体产品,且实现销售。聚焦ADC领域,全球主要供应商仍是TI、ADI为首的几家国际大厂,而高性能ADC在军用领域、高端医疗器械以及精密测量等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ADC技术的国产替代对于我国各下游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 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地球模拟器正式投入使用
    p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7所获悉,首个国内自主研发的用于真空模拟系统中的多波段复合地球模拟器顺利完成交付验收试验,正式投入使用。 /p p   207所专家表示,该地球模拟器是国内首个用于真空系统中的多波段复合地球模拟器,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地球模拟器,其主要作用是为真空测试环境提供地球背景环境模拟,通过多波段复合方式实现地球辐射特性的模拟。 /p p   据介绍,该地球模拟器具有多波段模拟、快速升温、快速降温、精确控温、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可长时间持续工作等优势,各项技术指标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p p   后续,地球模拟器研制团队将在现有地球模拟器的技术基础上,继续攻关,争取形成地球模拟器系列化产品,使地球模拟技术取得更大的发展。 /p
  • 浅谈国际模拟环境试验设备发展趋势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环境试验设备经历了由单一环境因素模拟向多环境因素模拟,从静态模拟到动态模拟,由简单控制到微机全自动控制的发展过程。目前的发展方向是“更快、更好、更省”,并呈现以下特点: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1)试件尺寸:从小尺寸向大尺寸、全尺寸方向发展,试样从材料向构件、整机发展;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2)提高环境因素模拟精度:如目前模拟太阳辐射的光源主要是氙灯,尽管氙灯的光谱与太阳光谱接近,但光谱上某些点段相差较大。实践表明这些差别对有些材料样品的试验结果有影响,国外一些厂家在积极寻找新的光源。另外对氙灯光强的控制正在由点段控制向全光谱段控制方向发展。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3)自然环境试验从典型环境向严酷与极端环境发展,向自然环境加速试验发展,向实验室模拟自然环境加速试验发展,并开始应用计算机数字仿真技术。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4)采用新的控制技术:大量采用计算机领域内的新技术,如显示触摸屏技术、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 times=" " new=" " PLC /span 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等。试验过程的检监测技术已向现场连续观察与检测方向发展,并对观察与检测结果实现远程传输。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5)更接近于实际环境的综合箱:如振动试验箱已经发展成为三综合(温度、湿度、振动)、四综合(温度、湿度、低气压、振动)试验箱,并且出现了多维振动试验箱;腐蚀试验箱由单一腐蚀试验向循环腐蚀试验(腐蚀-湿热-干燥-腐蚀)箱方向发展。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6)大型综合专用设备:为适应各行各业的需要,研发制作大型综合专用的环境试验设施,如美国陆军阿伯丁靶场的兵器环境试验设备能让车辆在行驶道路条件下,模拟低温、高温、湿热、低气压等多参数组合环境。该设备有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1000m sup 3 /sup /span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145m sup 3 /sup /span 和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45m sup 3 /sup /span 三个环境试验室,采用一套空气制冷系统和各自独立的电加热设备。在大型环模设备中首次成功采用了空气制冷。该设备最大试验室空间尺寸为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16m× 8m× 8m /span (长× 宽× 高),温度范围为常温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50℃ /span ,相对湿度可到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85× (1± 0.05)%RH(≤40℃) /span ,模拟的最大太阳辐射强度为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1kW/m sup 2 /sup /span ,模拟的最大风速为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35m/s /span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7)重视各种试验数据的管理和应用:发达国家以数据库、数据手册、标准规范等集成性成果作为其共享与保护的手段,同时为研究、设计和技术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避免了设计的盲目性。美军在自然环境试验中,经过长期系统的环境试验数据积累,出版了腐蚀手册,开发了新的耐候材料和产品,并制定了大量的材料生产、产品设计、工程设计等一系列标准和规范。美国制定的各类环境试验方法标准,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其中不少已成为国际标准。如美国著名的《尤利格腐蚀手册》、《军工材料与构件环境适应性数据汇编》等集成性成果已在全世界推广应用,形成了一种独立的知识产权,实现了材料与产品环境试验数据面向全社会的共享与服务。日本也十分重视自然环境适应性数据共享与保护。他们大约有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40 /span 个大气环境试验站,并形成网络体系,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处理,建立共享服务数据库,面向社会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研究、材料生产与应用部门提供数据服务。英国共有各类大气暴露场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40 /span 个左右,仅钢铁研究协会就有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8 /span 个,其中最大的是卡林顿暴露场。对于各试验站产生的环境试验数据,他们通过环境数据采集自动化、测试数据数字化和数据汇交格式标准化,建立完善的国家试验站网计算机网络。以关键材料、通用零部件、核心元器件等基础产品为对象,系统积累它们在各类环境中的环境因素及环境适应性数据,研究其与这些环境相互作用、性能演变及失效机理。为环境严酷度评估、装备产品环境适应性评价、实验室加速试验方法研究、环境试验标准制定、数据共享等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如英国皇家化学会数据库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RCS) /span 等,都通过大型数据库实现数据资源的有偿使用,有力促进了数据资源的推广与应用。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80px height: 25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07635131-5027-48ed-a1c9-48fd8d31b2ed.jpg" title=" 试验箱.jpg" alt=" 试验箱.jpg" width=" 280" height=" 250" border=" 0" vspace="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环境试验设备发展趋势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1. 提高加速性和相关性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加速性和相关性本身是相互矛盾的,提高加速性一般会牺牲相关性。从试验技术的角度来看,提高加速性并不难,难就难在同时提高加速性和相关性。不管从客户要求或技术发展方面看,提高加速性和相关性是气候环境试验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 开发多因素综合试验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由于材料在自然环境中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因而要更真实地再现材料在自然环境中的腐蚀和老化,必须尽可能综合考虑多种自然环境因素。近几年,模拟海洋性气候环境的加速试验方法向多因素试验方向发展。多因素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分为多因素组合循环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和多因素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多因素模拟加速试验方法由于考虑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要环境因素的同时作用,能更真实地模拟多种环境因素的协同效应。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3. 开发环境适应性仿真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1992 /span 年 span style="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7 /span 月,美国国防部研究与工程署在《美国国防部核心技术计划》中,将“环境影响”列为112项核心技术之一, span style="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2005 /span 年的技术目标是对大气、海洋、地球和空间环境在自然和人工平台(如飞机、导弹、舰船等)两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建模和仿真。在建模和仿真的研究方面,美国陆军在阿伯丁试验场、红石试验中心、达格威试验场和尤马试验场,开展自然环境和诱发环境对装备及其材料性能影响的虚拟试验场研究。在环境适应性规律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方面,我国学者创造了灰色理论,并在环境影响规律方面得到成功的应用;神经网络仿真模型理论被成功地应用于环境行为规律的建模和仿真。在积累大量可靠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实现对装备环境适应性进行仿真是装备环境工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p p br/ /p
  • 英斯特朗全新TestProfiler模块,可真实模拟产品使用功能
    英斯特朗公司- 全球领先的力学性能测试设备的供应商,提供了一个全新创意设计的,基于BLUEHULL3软件平台的TestProfiler功能模块。新的 TestProfiler模块提供设置自动化产品的可靠性测试,真实模拟产品使用功能,软件使用方式前所未有的灵活性。随着BLUEHILL3软件广泛应用,您的产品设计和研发团队可以使用Instron电子万能测试设备和相关解决方案加速新产品检核和验证过程,从而缩短产品投放市场的周期。BLUEHILL3软件上仅需要简单的设置,就可以实现TestProfiler模块以下功能: 重复周期的构件检测,常用于客户测试泡沫和弹簧,或执行保载试验 按步骤加载模式用来模拟医疗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的一些使用功能 通过监测和响应内部和外部的传感器和数字状态而建立逻辑化测试流程 试验用Instron环境箱和高温炉对样品温度进行同步控制关于英斯特朗:英斯特朗(INSTRON )是全球领先的材料和构件物性测试试验机制造商,美国五百强公司ITW集团旗下品牌,从基本的软组织到先进的高强度合金材料,其产品被广泛运用于测试各种材料,组件和结构在不同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和特性。 自1946年英斯特朗成立并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闭环控制的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和第一个应变片式载荷传感器以来,英斯特朗以成为公认的力学性能测试设备世界领导者为使命,通过提供最高品质的产品,专业的技术支持和世界水平的服务,从而使用户获得拥有英斯特朗产品的最佳体验。 更多新闻垂询请联系: 英斯特朗市场部Kelly Jiang Tel: +86 21-62158568* 8301E-Mail: jiang_min-hua@instron.com 或者您可访问英斯特朗官方网站: www.instron.cn用手机扫一扫,关注英斯特朗微信账号,获取更多英斯特朗的产品信息和测试tips
  • 我国自主研发的质子位移损伤效应模拟试验装置建成出束
    8月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质子位移损伤效应模拟试验装置(PREF)——60MeV质子加速器建成出束,首次成功储存、加速、慢引出质子到实验终端。质子位移损伤效应模拟试验装置(PREF)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承担建设,可提供10-60MeV能量段连续精确可调、高流强、高占空比、大扫描面积的高品质质子束流,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位移损伤效应模拟试验专用装置。质子位移损伤效应模拟试验装置——60MeV质子加速器全景图。受访者供图基于几代离子加速器设计、建造的技术和经验积累,近代物理研究所加速器团队首次在超小型质子同步加速器中采用了钛合金瓷环内衬极高真空室及全储能非谐振大功率电源新技术,研发了快上升全波形动态磁场补偿和全系统同步性实时测量技术,实现了加速器全过程数字模拟和束流的精准操控。同时,团队还通过工程全系统BIM(建筑信息模型)建模,严控工艺规范和流程,实现了工程质量大幅提升,为装置的高效运行打下了良好基础。据了解,该装置基于重大基础前沿研究需求而研发,将填补我国空间辐射效应试验能力缺项,成为承载我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国产宇航元器件发展的重要试验平台。同时,该装置的建成出束也将为我国应用加速器的进一步推广打下坚实基础。PREF质子同步环束流强曲线。受访者供图
  • 第九届国际分子模拟与信息技术应用学术会召开
    蒋华良院士作报告大会会场 为期3天的第九届国际分子模拟与信息技术应用学术会议,5月17日在太原理工大学召开,400多位国内外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学术交流,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蒋华良院士作了题为《原创药物研发新策略与新技术》的首场学术报告。开幕式由太原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王宝俊教授主持。开幕式上,北京大学徐筱杰教授致开幕词,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吕永康教授代表太原理工大学校长黄庆学院士致欢迎词。 据悉,本次大会由太原理工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创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大会邀请了剑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法国达索公司、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中科院过程工程所、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等国内外5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作专题报告,探讨如何利用分子模拟技术、量子化学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推动化工、能源、材料、生命科学、生物制药等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 据北京创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凌霄介绍,这次会议的目标,一是推动分子模拟和量子化学计算技术从广度和深度上得到应用;二是通过云平台和云计算提升科学实验数字化采集的应用体验,帮助研究人员加速研发,得到更多一流研究成果。 太原理工大学拥有教育部和山西省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在量子化学计算与分子模拟技术应用于煤科学和煤化工研究方面,实力较强,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该校王宝俊教授告诉记者,这次会议也为省内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了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对山西相关研究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有建设性积极作用。 本届会议六个分会,涵盖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两大领域,大会特设了企业分会,为产学研提供对接平台,来自中国石化、比亚迪、中船重工和罗氏制药的企业代表参与了交流。为解决煤化工产业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大会还特设煤科学与技术专场分会,就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模拟在煤科学和煤化工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来源:科学网
  • Lumenera发布Lumenera Lt1245R 1200万像素CMOS相机新品
    Lt1245RPregius全局快门CMOS USB 3.1 Gen 1相机产品规格书 工业和科学相机宣传册Teledyne Lumenera Lt1245R采用索尼全局快门CMOS传感器中最大的SonyPregius® IMX253传感器。Lt1245R采用FPGA技术并集成帧缓冲和Teledyne Lumenera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可从小尺寸的相机中提供高分辨率图像。 这使得Lt1245R非常适合机器视觉,生命科学,无人机和ATI应用。Lt1245R相机产品亮点彩色或黑白SONY IMX253 CMOS 1200万像素全局电子快门传感器1.1“光学格式,可选择黑白或彩色高速USB 3.1 Gen 1接口,实现快速图像传输和简化连接P-Iris连接器,用于支持精确的镜头光圈控制紧凑,坚固的外形尺寸为44 x 44 x 61 mm带锁口的工业微型USB接口,和Hirose GPI/O连接器,用于供电和控制外围设备以及同步照明感兴趣区域(ROI)选项可提供更高的帧速率可选择8或12位像素数据支持多种数据速率,每种都针对最低噪声性能进行了优化关于PREGIUS® 全局快门CMOS技术SONY最新推出的Pregius全局快门CMOS传感器在像素设计方面综合了CCD与CMOS各自的优势,出色的性能令人赞叹不已。Pregius传感器采用了类似于CCD的模拟像素设计,但是其后端却与CMOS传感器十分相似。这种架构充分发挥了CCD传感器的优点(优秀的成像性能– 包括出色的色彩还原、低噪声以及高动态范围),同时又不失CMOS传感器的所有数字处理优点(内置模拟数字转换、图像校正、数字输出以及高速成像),从而提供了一种可替代传统CCD传感器的低功耗、低成本方案。传统的CMOS传感器逐列收集模拟信号,然后进行传输来实现模拟数字转换。Pregius CMOS传感器中采用的SONY Exmor技术为每列模拟信号配备独立的模拟数字转换器,从而实现了全局触发传感器。芯片会立刻执行转换,因此缩短了可增加噪声的合成处理时间。由此形成的图像噪声要远少于传统CMOS传感器。即插即用无需图像采集卡Lt1245R相机紧凑,坚固的设计,外形尺寸44 x 44 x 61毫米,允许轻松集成到狭小的空间和系统。带锁扣的USB 3.1 Gen 1布线接口确保数据和电源的传输以及简单的即插即用安装,相机和主机系统之间的距离可达100米。 不需要昂贵的图像采集卡。符合USB3 Vision标准。推荐的应用人脸识别Face Recognition生物识别Biometrics智能交通Intelligent Transpotation System摄影测量Photogrammetry测量学Surveying眼底成像/视网膜成像Fundus/Retinal Imaging医学显微成像Medical Microscopy Imaging生命科学显微成像Life Science Microscopy Imaging数字病理扫描Digital Pagholoty Scanning数字显微扫描Digital Microscopy Scanning活细胞成像Live Cell Imaging细胞计数Celling Counting荧光成像Fluorescence Imaging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DNA测序DNA Sequencing数字PCR Digital PCR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多光谱成像Multispectral Imaging近红外成像NIR Imaging工业和工厂自动化Industrial and Factory Automation机器视觉Machine Vision订购选项Lt1245RM 1200万像素黑白相机Lt1245RC 1200万像素彩色相机La2000PK- 电源适配器和GPIO连接器(仅电源)*La2000PIOK- 带GPIO电缆的电源适配器(IO引线和直流电源连接器)*LuSDK软件开发套件(网络下载)定制订购选项SCI – 科学等级WOCG – 相机传感器上没有任何保护玻璃WOIR – 镜头座内安装AR / AR玻璃技术规格图像传感器:SONY IMX253, 彩色, 黑白芯片尺寸:1.1″像素大小:3.45 x 3.45 μm分辨率:4112 x 3008 pixelsROI控制:Yes帧数:30 fps at 4112 x 3008位数:8 bit or 12 bit曝光时间:32μs to 71.6m (snapshot) 14μs to 15.5s (video)像素合并:YES增益:1 to 256x灵敏度:Mono: 5.0 DN/(nJ/cm2), Color: 4.5 DN/(nJ/cm2)(Global and channel gains at unity)动态范围:74 dB满阱容量:~10,500 e-相对响应率:61% @ 530 nm peak color, 68% @ 570nm peak mono读出噪声:~2.41e-暗电流噪声:1.2 e-/s (at 22 oC ambient, 35 oC internal camera)数据接口:USB 3.1, micro locking connector镜头接口:C-Mount尺寸质量:44 x 44 x 61 mm, 140 g创新点:Teledyne Lumenera的USB 3.1 Gen 1 Lt下x45R相机系列基于Sony的Pregius™ 全局快门CMOS技术,可通过CMOS传感器提供类似CCD的性能,并具有更高的帧速率和清晰无失真图像。 Teledyne Lumenera提供了几种基于SONY第二代IMX传感器的GS CMOS相机型号,分辨率从3MP到12MP。 产品亮点: 全局快门CMOS CMOS传感器具有类似CCD的性能,并提高了帧速率 P-Iris连接器,用于支持精确的光圈镜头控制 高灵敏度3.45 um像素(是现有的第一代传感器5.86 um的1.1倍) 高动态范围,高速,低读取噪声?2e- 无光晕清晰度:即使画面中存在强光源,也能提供无光晕的静止图像 容USB3 Vision兼 Windows和Linux SDK Lumenera Lt1245R 1200万像素CMOS相机
  • Lumenera发布Lumenera Lt945R 890万像素CMOS相机 新品
    Lt945RPregius全局快门CMOS USB 3.1 Gen 1相机Teledyne Lumenera Lt945R相机将先进的Teledyne Lumenera技术与SonyPregiusIMX255 CMOS全局快门传感器相结合。它的小尺寸和轻便设计意味着Lt945R非常适合机器视觉,生命科学和无人机的应用。 Lt945R采用FPGA技术并集成帧缓冲,提供快速,可靠的图像传输。Lt945R相机产品亮点彩色或黑白SONY IMX255 CMOS 890万像素全局电子快门传感器1“光学格式,可选择黑白或彩色高速USB 3.1 Gen 1接口,实现快速图像传输和简化连接P-Iris连接器,用于支持精确的镜头光圈控制紧凑,坚固的外形尺寸为44 x 44 x 61 mm带锁口的工业微型USB接口,和Hirose GPI/O连接器,用于供电和控制外围设备以及同步照明感兴趣区域(ROI)选项可提供更高的帧速率可选择8或12位像素数据支持多种数据速率,每种都针对最低噪声性能进行了优化关于PREGIUS全局快门CMOS技术SONY最新推出的Pregius全局快门CMOS传感器在像素设计方面综合了CCD与CMOS各自的优势,出色的性能令人赞叹不已。Pregius传感器采用了类似于CCD的模拟像素设计,但是其后端却与CMOS传感器十分相似。这种架构充分发挥了CCD传感器的优点(优秀的成像性能– 包括出色的色彩还原、低噪声以及高动态范围),同时又不失CMOS传感器的所有数字处理优点(内置模拟数字转换、图像校正、数字输出以及高速成像),从而提供了一种可替代传统CCD传感器的低功耗、低成本方案。传统的CMOS传感器逐列收集模拟信号,然后进行传输来实现模拟数字转换。Pregius CMOS传感器中采用的SONY Exmor技术为每列模拟信号配备独立的模拟数字转换器,从而实现了全局触发传感器。芯片会立刻执行转换,因此缩短了可增加噪声的合成处理时间。由此形成的图像噪声要远少于传统CMOS传感器。即插即用无需图像采集卡Lt945R相机紧凑,坚固的设计,外形尺寸44 x 44 x 61毫米,允许轻松集成到狭小的空间和系统。带锁扣的USB 3.1 Gen 1布线接口确保数据和电源的传输以及简单的即插即用安装,相机和主机系统之间的距离可达100米。 不需要昂贵的图像采集卡。符合USB3 Vision标准。推荐的应用人脸识别Face Recognition生物识别Biometrics智能交通Intelligent Transpotation System摄影测量Photogrammetry测量学Surveying眼底成像/视网膜成像Fundus/Retinal Imaging医学显微成像Medical Microscopy Imaging生命科学显微成像Life Science Microscopy Imaging数字病理扫描Digital Pagholoty Scanning数字显微扫描Digital Microscopy Scanning活细胞成像Live Cell Imaging细胞计数Celling Counting荧光成像Fluorescence Imaging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DNA测序DNA Sequencing数字PCR Digital PCR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多光谱成像Multispectral Imaging近红外成像NIR Imaging工业和工厂自动化Industrial and Factory Automation机器视觉Machine Vision订购选项Lt945RM 890万像素黑白相机Lt945RC 890万像素彩色相机La2000PK- 电源适配器和GPIO连接器(仅电源)*La2000PIOK- 带GPIO电缆的电源适配器(IO引线和直流电源连接器)*LuSDK软件开发套件(网络下载)定制订购选项SCI – 科学等级WOCG – 相机传感器上没有任何保护玻璃WOIR – 镜头座内安装AR / AR玻璃技术规格图像传感器:SONY IMX255, 彩色, 黑白芯片尺寸:1″像素大小:3.45 x 3.45 μm分辨率:4112 x 2176 pixelsROI控制:Yes帧数:42 fps at 4112 x 2176位数:8 bit or 12 bit曝光时间:32μs to 71.6m (snapshot) 15μs to 15.5s (video)像素合并:YES增益:1 to 256x灵敏度:Mono: 5.0 DN/(nJ/cm2), Color: 4.5 DN/(nJ/cm2)(Global and channel gains at unity)动态范围:72.7 dB满阱容量:~10,500 e-相对响应率:63% @ 530 nm peak color, 67% @ 560nm peak mono读出噪声:~2.41e-暗电流噪声:1.3 e-/s (at 22 oC ambient, 35 oC internal camera)数据接口:USB 3.1, micro locking connector镜头接口:C-Mount尺寸质量:44 x 44 x 61 mm, 140 g创新点:Teledyne Lumenera的USB 3.1 Gen 1 Lt下x45R相机系列基于Sony的Pregius™ 全局快门CMOS技术,可通过CMOS传感器提供类似CCD的性能,并具有更高的帧速率和清晰无失真图像。 Teledyne Lumenera提供了几种基于SONY第二代IMX传感器的GS CMOS相机型号,分辨率从3MP到12MP。产品亮点:全局快门CMOSCMOS传感器具有类似CCD的性能,并提高了帧速率P-Iris连接器,用于支持精确的光圈镜头控制高灵敏度3.45 um像素(是现有的第一代传感器5.86 um的1.1倍)高动态范围,高速,低读取噪声?2e-无光晕清晰度:即使画面中存在强光源,也能提供无光晕的静止图像容USB3 Vision兼Windows和Linux SDKLumenera Lt945R 890万像素CMOS相机
  • Lumenera发布Lumenera Lt545R 500万像素CMOS相机新品
    Lt545RPregius全局快门CMOS USB 3.1 Gen 1相机Teledyne Lumenera Lt545R相机采用SONY的高性能全局快门CMOS IMX250传感器,以最佳的图像质量和非常快的帧速率输出图像。Lt545R从SONY Pregius® 传感器提供最快的全分辨率图像,加上Teledyne Lumenera久经考验和可靠的USB 3.1 Gen1技术。可以使用硬件或软件触发来同步图像捕获。FPGA支持的性能,以及用于帧缓冲的板载存储器,即使在最苛刻的机器视觉系统中也能确保可靠的图像传输。Lt545R相机产品亮点彩色或黑白SONY IMX250 CMOS 500万像素全局电子快门传感器2/3“光学格式,可选择黑白或彩色高速USB 3.1 Gen 1接口,实现快速图像传输和简化连接P-Iris连接器,用于支持精确的镜头光圈控制紧凑,坚固的外形尺寸为44 x 44 x 61 mm带锁口的工业微型USB接口,和Hirose GPI/O连接器,用于供电和控制外围设备以及同步照明感兴趣区域(ROI)选项可提供更高的帧速率可选择8或12位像素数据支持多种数据速率,每种都针对最低噪声性能进行了优化关于PREGIUS® 全局快门CMOS技术SONY最新推出的Pregius全局快门CMOS传感器在像素设计方面综合了CCD与CMOS各自的优势,出色的性能令人赞叹不已。Pregius传感器采用了类似于CCD的模拟像素设计,但是其后端却与CMOS传感器十分相似。这种架构充分发挥了CCD传感器的优点(优秀的成像性能– 包括出色的色彩还原、低噪声以及高动态范围),同时又不失CMOS传感器的所有数字处理优点(内置模拟数字转换、图像校正、数字输出以及高速成像),从而提供了一种可替代传统CCD传感器的低功耗、低成本方案。传统的CMOS传感器逐列收集模拟信号,然后进行传输来实现模拟数字转换。Pregius CMOS传感器中采用的SONY Exmor技术为每列模拟信号配备独立的模拟数字转换器,从而实现了全局触发传感器。芯片会立刻执行转换,因此缩短了可增加噪声的合成处理时间。由此形成的图像噪声要远少于传统CMOS传感器。即插即用无需图像采集卡Lt545R相机紧凑,坚固的设计,外形尺寸44 x 44 x 61毫米,允许轻松集成到狭小的空间和系统。带锁扣的USB 3.1 Gen 1布线接口确保数据和电源的传输以及简单的即插即用安装,相机和主机系统之间的距离可达100米。 不需要昂贵的图像采集卡。符合USB3 Vision标准。推荐的应用运动捕捉Motion Capture人脸识别Face Recognition生物识别Biometrics智能交通Intelligent Transpotation System自动驾驶车辆Autonomous Self-driving Vehicles超快3D扫描Ultra-fast 3D Scanning眼底成像/视网膜成像Fundus/Retinal Imaging医学显微成像Medical Microscopy Imaging生命科学显微成像Life Science Microscopy Imaging数字病理扫描Digital Pagholoty Scanning数字显微扫描Digital Microscopy Scanning活细胞成像Live Cell Imaging细胞计数Celling Counting凝胶成像 (Gel Documentation)荧光成像 (Fluorescence Imaging)生物发光 (Bioluminescence)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多光谱成像Multispectral Imaging近红外成像NIR Imaging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ty Measurement工业和工厂自动化Industrial and Factory Automation机器视觉Machine Vision订购选项Lt545RM 500万像素黑白相机Lt545RC 500万像素彩色相机La2000PK- 电源适配器和GPIO连接器(仅电源)*La2000PIOK- 带GPIO电缆的电源适配器(IO引线和直流电源连接器)*LuSDK软件开发套件(网络下载)定制订购选项SCI – 科学等级WOCG – 相机传感器上没有任何保护玻璃WOIR – 镜头座内安装AR / AR玻璃技术规格图像传感器:SONY IMX250, 彩色,黑白芯片尺寸:2/3”像素大小:3.45 x 3.45 μm分辨率:2464 x 2056 pixelsROI控制:Yes帧数:75 fps at 2464 x 2056位数:8 bit or 12 bit曝光时间:25μs to 71.6m (snapshot) 14μs to 9.6s (video)像素合并:YES增益:1 to 256x灵敏度:Mono: 5.0 DN/(nJ/cm2), Color: 4.5 DN/(nJ/cm2)(Global and channel gains at unity)动态范围:73 dB满阱容量:~10,800 e-相对响应率:63%@ 530nm peak color, 69%@ 540nm peak mono读出噪声:~2.36e-暗电流噪声:1.5 e-/s (at 22 oC ambient, 35 oC internal camera)数据接口:USB 3.1, micro locking connector镜头接口:C-Mount尺寸质量:44 x 44 x 61 mm, 140 g创新点:Teledyne Lumenera的USB 3.1 Gen 1 Lt下x45R相机系列基于Sony的Pregius™ 全局快门CMOS技术,可通过CMOS传感器提供类似CCD的性能,并具有更高的帧速率和清晰无失真图像。 Teledyne Lumenera提供了几种基于SONY第二代IMX传感器的GS CMOS相机型号,分辨率从3MP到12MP。 产品亮点: 全局快门CMOS CMOS传感器具有类似CCD的性能,并提高了帧速率 P-Iris连接器,用于支持精确的光圈镜头控制 高灵敏度3.45 um像素(是现有的第一代传感器5.86 um的1.1倍) 高动态范围,高速,低读取噪声?2e- 无光晕清晰度:即使画面中存在强光源,也能提供无光晕的静止图像 容USB3 Vision兼 Windows和Linux SDK Lumenera Lt545R 500万像素CMOS相机
  • 如何使用3D模拟准确沟通外观标准及外观解决方案
    外观的复杂性不仅仅局限于颜色,它是材料独特属性的集合体,包括纹理、光泽、透明度和特殊效果等。这些属性与环境因素如光照、背景及观察角度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我们对物品外观的感知。在设计到生产的过程中,初期外观特性的准确传递常受阻,导致匹配错误、审批延迟和成本增加。解决这一挑战的方法在于采用可以精确测量、编辑和通用地沟通外观特性的虚拟环境,以确保设计意图的精准实现和流程的高效进行。一、涂料、涂层和汽车行业中的外观在涂料、涂层和汽车行业中,外观的理解远超过简单的颜色识别。对于下图中的车辆,尽管许多人可能会直接回答“蓝色”,这样的描述并没有全面捕捉到车辆外观的复杂性和细节。真实的外观特性或属性包括但不限于颜色的深浅、光泽度、金属质感或珠光效果、以及涂层的质感和透明度等。这些细节共同构成了我们对车辆外观的全面感知,而简单归纳为“蓝色”未能充分表达这种多维度的视觉体验。虽然用“蓝色”来描述车辆是一种便于理解和沟通的方式,比如帮助某人在停车场中找到这辆车,但这种描述并没有涵盖汽车外观的全部信息。例如,这辆车在直射光下会呈现出蓝绿色,而在阴影下则转变为接近黑色的深墨蓝。此外,其高光泽漆面能够产生镜面般的反射效果,而使用的特效颜料则赋予了车身独特的光泽度。这些复杂的变化和细节共同构成了车辆独特的视觉特性,超越了简单的颜色描述,反映了光线和观察角度对汽车外观感知的影响。二、时尚、家居与电子产品材料外观随着材料日益复杂,制造商和品牌越发认识到,描述外观不能仅限于颜色。为了吸引供应商同时加速产品上市,紧跟潮流和消费者偏好变化成为了他们的共同目标。然而,沟通外观的过程充满挑战。一方面,靠图像传达复杂的外观特性并非易事,因位置和光线的不同,外观会产生变化,如光泽、纹理等。即便使用数字图片,设备校准仍不能完全解决由外部环境引起的误差问题。另一方面,长久以来,依赖手工原型来沟通和审批外观虽然在颜色准确性上有优势,但其耗时且成本高昂,尤其在全球制造流程中,还会引入额外的运费和时间延误。因此,越来越多的品牌转向虚拟设计作为指定、设计和沟通外观的优选路径。这种方法不仅加快了决策过程,还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三、通过虚拟设计,时间从数月缩短至数分钟虚拟设计技术已将产品开发周期从数月缩短至数分钟,推动了生产效率和市场响应的加速。通过3D CAD和逼真渲染技术,企业能够节约成本并快速审批。然而,虚拟设计面临的一个关键挑战是如何精确模拟真实世界材料的外观,包括其物理和光学特性。尽管传统方法通过手动模拟这些特性,但这既耗时又难以达到完美精度,且难于在不同工具间共享。因此,行业正在探索更先进的解决方案,以更真实地反映材料的特性,提升虚拟设计的效果和实用性。在2016年,X-Rite推出了一种创新的供应商中立文件格式—Appearance Exchange Format (AxF),性地提供了一种存储和共享颜色及外观数据的精确方法。AxF使品牌所有者、设计师和制造商得以在整个设计到生产流程中,以数字形式准确共享和展现颜色与外观信息,从而保证数字原型、展示、电子商务和销售环境中的视觉一致性。AxF的应用范围远不止颜色,它允许创建包含特效涂层、皮革、塑料、织物、木材和拉丝金属等复杂材料的全面数字模型,真实反映材料的视觉效果。这一格式大幅简化了设计和审批流程,缩短了产品上市的时间,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AxF的另一突出优势在于其能够跨不同应用程序共享虚拟文件,实现了将庞大数据量的信息从千兆字节压缩到仅仅几兆字节。这种压缩技术产生的3D文件不仅可以轻松集成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中,还适用于最先进的美术渲染应用程序。AxF的这一能力极大地促进了工作流程的高效性,确保了从设计到渲染的过程中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加速了产品从概念到市场的整个过程。四、外观解决方案作为X-Rite Total Appearance Capture (TAC&trade ) 生态系统的核心部分,AxF获得了广泛赞誉。TAC技术使得准确材料外观的整合成为可能,为真实感的数字材料捕捉和3D设计带来了提升。一个具体例子就是下方展示的,这不是一张照片,而是利用TAC生态系统生成的一双鞋的真实外观渲染图。之前提及的皮革、织物和纯色表面样本同样通过TAC技术的外观数据实现了精准渲染。AxF技术已在众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X-Rite正在与各大硬件和软件供应商以及研究机构合作,探索新的整合可能和功能增强。在涉及品牌所有者、设计师、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复杂供应链中,沟通外观的复杂性远超颜色。在全球分布的制造过程中,确保颜色和尤其是材料的完整外观信息的准确传递,存在许多挑战。五、关于爱色丽“爱色丽彩通 ”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成立于1958年。作为全球知名的色彩趋势、科学和技术公司,爱色丽彩通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帮助品牌、制造商和供应商管理从设计到最终产品的色彩。如果您需要更多信息,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色丽彩通
  • 锂电池安全性多尺度研究策略:实验与模拟方法
    作者:甘露雨 1,2 陈汝颂 1,2潘弘毅 1,2吴思远 1,2禹习谦 1,2 李泓 1,2第一作者:甘露雨(1996—),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E-mail:ganluyu@qq.com;通讯作者:禹习谦,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比能锂电池关键材料、电池先进表征与失效分析,E-mail:xyu@iphy.ac.cn。单位: 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190;2.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北京 100049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2.0047摘 要 作为新一代电化学储能体系,锂离子电池在消费电子产品、交通动力系统、电网储能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在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中,安全性事故时有发生,影响了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应用。本文从电池安全性的三个研究尺度:材料、电芯、系统,综述了与之对应的重要研究方法,其中每个尺度均包括基于物理样品的实验方法和基于计算机数学模型的模拟方法。本文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这些方法在安全性研究中的适用场景和作用,并探讨了实验和模拟方法之间的联系,着重介绍了材料热分析、材料加热过程中结构分析、电芯加速度量热分析、电芯安全性数值模拟等方法。基于对多尺度研究策略的系统综述,认为安全性研究需要在各个尺度联合同步开展。最后,展望了下一代锂电池,如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等,可能面临的电池安全性问题。这些新体系的安全性研究仍处于早期,其材料和验证型电芯的安全性研究是当前阶段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实验方法;数值模拟;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始于1972年Armand等提出的摇椅式电池概念,商业化始于1991年SONY公司推出的钴酸锂电池,经历超过三十年的迭代升级,已经成熟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电动工具等小容量电池市场,并在电动汽车、储能、通信、国防、航空航天等需要大容量储能设备的领域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然而,自锂离子电池诞生开始,安全性便一直是限制其使用场景的重要问题。早在1987年,加拿大公司Moli Energy基于金属锂负极和MoS2正极推出了第一款商业化的金属锂电池,该款电池在1989年春末发生了多起爆炸事件,直接导致了公司破产,也促使行业转向发展更稳定地使用插层化合物作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如图1所示,锂离子电池进入消费电子领域后,多次出现了因电池火灾隐患而开展的大规模召回计划,2016年韩国三星公司的Note7手机在全球发生多起火灾和爆炸事故,除了引起全球性的召回计划外,“锂电池安全性”再次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话题。在电动交通领域,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事故伴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的提升逐渐增加,据统计,中国在2021年有报道的电动车火灾、燃烧事故超过200起,电动汽车安全性成为消费者和电动车企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储能领域,韩国在2017—2021年期间发生了超过30起储能电站事故,2021年4月16日北京大红门储能电站爆炸事故除导致整个电站烧毁外还造成2名消防员牺牲、1名员工失踪。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场景日益扩大,其安全性在工业界和学术界均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图1 锂离子电池近年引起的安全事故在锂电池发展的早期阶段,产业界和学术界更关注锂电池发生安全性事故的本质原因,基于长期的认识积累,锂电池发生安全事故的本质可以总结为:电池在过充、过热、撞击、短路等异常使用条件下温度异常升高,引发内部一系列化学反应,引起电池胀气、冒烟、安全阀打开,同时这些反应会大量释放热量使整个电池温度进一步升高,最终各个化学反应剧烈发生,电池温度不可控地迅速上升,引起燃烧或爆炸,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这一过程也被称为电池的“热失控”。电池从异常升温到热失控过程中存在多个重要的化学反应,它们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图2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诱发机制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关于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研究逐渐深入,从早期简单的描述现象和定性预测,发展为在多个尺度、采用多种手段研究安全性机理,基于精准测量和数值化模型准确预测电池安全性表现,最终提出应用化解决方案的综合性研究策略。如图3所示,目前对于电池安全性的研究一般从理解锂离子电池电芯的热行为出发,包括利用各类滥用条件测试确定电池的安全使用极限和失效表现,利用绝热量热等手段具体分析电池的热失控行为和特征温度,以及利用热失控数值模拟方法模拟电池的热失控表现;在认识电芯热行为的基础上,需要深入材料本质,利用热分析、物质结构和化学成分分析、理论计算等方法理解电芯发生热失控在材料层面的反应机制,从而为设计制造高安全性的电池提供基础理论的指导;此外,电芯作为电池系统的基础,其热失控行为的精准测量和准确模拟也为在系统层面设计更高安全性的电池系统和管理预警方案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从材料热稳定性、电芯热安全性和大型电池系统热安全性三个尺度介绍安全性研究策略,着重介绍几种实验和模拟方法。基于商用体系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策略和成果,进一步探讨了这些方法对于产学研各界研发下一代锂电池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图3 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研究策略1 材料热稳定性研究锂离子电池发生热失控的根本原因是电池中的材料在特定条件下不稳定,从而发生不可控的放热反应。目前商业化使用的电池材料中,与安全性关系最密切的主要是充电态(脱锂态)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充电态(嵌锂态)石墨负极、碳酸酯类电解液和隔膜,其中前三者在高温下均不稳定且会发生相互作用,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的热量,而现行常用的聚合物隔膜则会在140~150 ℃熔融皱缩,导致电池中的正负极直接接触,以内短路的形式快速放热。研究人员自20世纪末开始进行了大量材料热稳定性的研究工作,发展了以热分析认识材料热行为,结合形貌、结构、元素成分和价态表征综合研究内在机理的研究方法。近年来计算材料学的发展也为从原子尺度模拟预测材料的稳定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1.1 热分析方法热分析是最直接和直观认识材料热行为的方法,指在一定程序控温(和一定气氛)下,测量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与温度或时间关系的一类技术。对于电池材料来说,一般关注其质量、成分、吸放热行为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可通过热重分析获得,吸放热与温度的关系可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获得,TG和DSC可以设计在同一台仪器中同步测试,该种方法又被称为同步热分析。TG、DSC、STA等仪器通常采用线性升温程序,通过热天平、热流传感器等记录样品的质量、吸放热变化,由于发展时间较早,测试技术和设备工程化水平较为成熟,已成为认识材料稳定性最重要的测试手段之一。基于热分析结果可以确定材料发生相变、分解或化学反应的起始温度、反应量和放热量,但在锂离子电池中,往往更关心充电态材料在电解液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反应热。良好的热稳定性是电池材料进入应用的必要条件,而产热量和产热速度则影响电池热失控的剧烈程度。用于常规热分析样品的坩埚一般为敞口氧化铝材质或开孔的铝金属材质,为了研究材料在易挥发电解液中的热表现,需要使用自制或设备厂商专门提供的密封容器。Maleki等通过STA系统研究了钴酸锂/石墨圆柱电池中各种材料的热分解行为,由于电解液采用高沸点的EC溶剂,所以仅在敞口容器中便可以测试,研究发现全电池截止电压4.15 V时,脱锂态钴酸锂在178 ℃发生分解,产生的氧气和电解液反应释放大量热量,释放的能量达到407 J/g,嵌锂态负极的SEI会优先分解,温度在125 ℃之前,之后会出现持续的放热反应,释放能量为697 J/g,而当负极发生析锂后释放能量会上升到827 J/g,这一结论有力支持了近年来析锂电池安全性下降的报道。Yamada等利用DSC确认了充电态磷酸铁锂(LiFePO4)的稳定性很好,与电解液的反应温度大于250 ℃,放热量仅为147 J/g,显著低于层状氧化物材料。Noh等利用密封容器系统研究了不同Ni含量的三元正极材料Li(NixCoyMnz)O2,比较热分析结果发现脱锂态三元材料的热稳定性与Ni含量呈现负相关性,且在x0.6之后加速下降。材料经过改性后,其稳定性需要通过热分析进行确认,研究人员基于DSC发现核壳浓度、包覆等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正极材料的热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热分析的数据质量与实验条件、样品制备方法密切相关,目前并没有严格一致的测试规范,文献中不同单位之间的测试结果横向对比性很差,很多电池材料的热稳定性尚缺乏准确定量的结论。除了DSC、TG外,还有一类特殊的热分析方法是利用加速度量热仪研究反应的起始温度。与常规热分析采用线性升温不同,ARC使用的升温程序是加热-等待-检索模式,即步进式地在每个温度点保持恒温,如果检索程序发现样品的升温速率超过0.02 K/min,则通过同步样品的升温速率保持样品处于绝热状态,从而跟踪样品的自加热升温过程,否则开始加热至下一个温度点进行恒温、检索。不难发现,ARC获取的是样品近似热力学上的失稳温度,由于检测精度高,获得的失稳温度往往比DSC、TG等方法获得的低很多。Dahn课题组基于ARC测试了大量材料-电解液体系的反应起始温度,基本均低于DSC数据中的放热主峰。事实上,Wang等在低升温速率的DSC测试中也发现充电态材料与电解液的放热起始点远早于剧烈的放热峰。这些信息表明材料失稳到完全失控的过程并不是突变式的,整个体系动态演变的过程仍然缺乏深入的研究认识。图4 (a) DSC基本原理;(b) 脱锂态正极-电解液的DSC测试结果1.2 物相分析技术电池材料在升温过程中发生相变和化学反应,其形貌、结构、成分和元素价态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需要基于对应的方法进行表征分析,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热分解前后的形貌变化,利用X射线衍射和光谱学研究材料结构和元素价态演变。由于材料热分解和热反应存在显著的动力学效应,在加热过程中原位测试可以最大程度地还原物相变化的真实过程。目前较为成熟的原位表征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与热分析仪器串联使用的质谱、红外光谱等,可以实时监测物质分解产生的气体类型,判断材料加热过程中化学组成的变化;另一类是原位X射线衍射技术,通过特制的样品台,可以在升温过程中实时、原位测定材料的结构变化,目前全球多数同步辐射光源和一些实验室级的X射线衍射仪上都可以实现原位变温XRD测试。Nam等利用变温XRD发现脱锂态LiNi1/3Co1/3Mn1/3O2结构在350 ℃向尖晶石转变,而加入电解液后该转变温度会下降至304 ℃。Yoon等在LiNi0.8Co0.2O2中发现了类似的规律,并发现MgO包覆可以改善脱锂态正极在电解液中的相变。图5展示了变温XRD和MS的联用技术,系统研究了不同Ni含量的脱锂态NCM三元正极在升温过程中的结构和成分变化,研究发现三元正极失稳释放氧气的过程与结构在高温下转化为尖晶石相的行为直接对应,且这一过程的起始温度随镍含量的上升显著下降,NCM523的起始相变温度约为240 ℃,NCM811则小于150 ℃,从体相结构的本征变化解释了高镍正极在电池应用中热安全性差的原因。以上工作都是基于同步辐射光源实现的,由于同步辐射提供的光源质量高、扫谱速度快,更适用于研究与时间相关的动力学问题。除此之外,近年来基于X射线谱学以及拉曼光谱实现同步表征的方法均有所发展。结合通过热分析手段观察得到的材料热行为信息,并对升温过程中材料物相变化的研究,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材料演变以及电池体系热失稳的动力学过程,为材料的安全性改良提供理论指导。图5 基于原位XRD和质谱对镍钴锰酸锂结构稳定性的研究1.3 计算材料学基于材料原子结构计算预测材料的全部性质是计算材料学家的终极追求。材料的热力学稳定性可以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中判断材料稳定性的依据是反应前后的能量差ΔE是否小于0,如果ΔE小于0,反应能发生,则反应物不稳定,反之同理。Ceder等在1998年就计算了LiCoO2脱锂过程结构相变的过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然而目前大多数热力学计算不考虑温度效应,且热力学只能作为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无法预测反应速率等动力学问题,考虑温度和动力学计算则需要使用成本较高的分子动力学、蒙特卡洛或者过渡态搜索方法。相对于材料本身的稳定性,计算材料学对于计算预测两种材料间的界面稳定性存在一定优势。Ceder等计算了不同正极和固态电解质之间的稳定性,为选取界面包覆的材料提供理论指导。Cheng等利用AIMD模拟Li6PS5Cl|Li界面,发现界面副反应会持续发生,材料界面之间的副反应是自发发生的,与通常认为的界面钝化效应有所差异。此外,正极材料中的相变析氧、过渡金属迁移等问题的计算模拟也都处于初期开发阶段,仍需持续探索。总的来说,目前阶段材料层级的理论模拟技术与实验技术的差距仍然较远,需要研究人员的持续努力。2 电芯热安全性研究电芯指电池单体,是将化学能与电能进行相互转换的基本单元装置,通常包括电极、隔膜、电解质、外壳和端子。电芯的热安全性特征是电池工业界最关注的内容之一,它是电池材料热稳定性的集中表现,也是制定规模化电池系统安全预警和防护策略的基础。由于电芯内部具有一定的结构,其安全性会呈现一些在纯材料研究中不被讨论的特点,使得电芯安全性具有更广泛的外延和认识角度。工业上一般通过滥用实验来研究和验证电芯产品的安全性,近年来基于扩展体积加速度量热仪(又称EV-ARC)的安全性测试方法有较快发展,此外电芯安全性模拟方法也从早期的定性分析发展到可以准确仿真预测热失控进展的水平。2.1 滥用测试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险商实验室(UL)和日本蓄电池协会(JSBA)最初定义了消费电子产品电芯的滥用测试,模拟电芯工作可能遇到的极端条件,通常分为热滥用、电滥用和机械滥用。常见的热滥用为热箱实验,电滥用包括过充电和外部短路实验,机械滥用包括针刺、挤压、冲击和振动等。企业和行业标准一般将电池对滥用测试的响应描述为无变化、泄漏、燃烧、爆炸等,也可基于附加的传感器和检测系统记录温度、气体、电压对滥用的响应。电芯通过滥用测试的标准是不燃烧、不爆炸。锂电池应用早期研究人员大量研究了电池对各类滥用测试的响应与使用条件、材料体系、充电电量等的影响,提出了各类滥用机制引发电池热失控的机理。滥用测试中最难通过的项目是针刺测试,近年来关于针刺测试的存废引起了较大争议,但提高电芯的针刺通过率仍是锂电池安全性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滥用测试针对的是商用成品电芯和贴近真实的使用条件,目前更多作为电池行业的安全测试标准而非研究手段。2.2 EV-ARC测试早期的ARC只适用于研究少量材料样品的热失控行为,Feng等发展了利用EV-ARC研究大体积电芯绝热热失控行为的方法,研究的方法原理和结论如图6所示,由于EV-ARC的加热腔更大,所以需要更精准的控温技术和更严格的校准方案。基于EV-ARC测试可以定量标定出电芯热失控的特征温度T1、T2和T3,分别对应电芯自放热起始温度、电芯热失控起始温度和电芯最高温度,为评价电芯安全性提供了更精确定量的评价指标,标准化的测试条件可以帮助建立统一可靠的电芯热失控行为数据库,分析了不同体系电芯的热失控机理。Feng等利用EV-ARC首次提出正负极之间的化学串扰会引起电芯在不发生大规模内短路的情况下热失控,说明脱锂正极释氧是现阶段影响电芯安全性的关键因素。Li等研究快充后的电芯发现快充析锂导致T1大幅下降,说明析锂同样是电芯安全监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在常规的滥用测试中难以定量验证的。图6 基于EV-ARC对电芯热失控的研究相比于普通的加热滥用实验,EV-ARC实验环境的温度由程序精确控制,获得的测试结果重复性更好、数据可解读性更高,近年来已成为评价和研究电芯安全性的重要手段。然而EV-ARC模拟的绝热热失控环境与真实的电池滥用工况仍有所差异,评价电芯的实际安全性仍需大量模拟真实严苛工况的测试手段。2.3 高速成像技术为了更直观地理解热失控过程中电池内部物质、结构的演化,研究人员发展了结合红外测温以及原位针刺等辅助功能的透射X射线显微方法如图7(a)~(c)所示。由于热失控往往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剧烈的反应,同时伴随剧烈的物相、结构变化。这一特点给TXM表征方法提出了相当高的时间分辨率的要求。实验室X光源能够发射出的X射线光电子数量有限,采集一组TXM影像数据需要较长的时间。为了观察剧烈变化的热失控过程,Finegan等在欧洲同步辐射实验室(ESRF)使用同步辐射光源将TXM的曝光时间降低至44 μs,配合针内预埋的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实现了对针刺发生时电池内部形貌与刺入点温度的同步监控。该团队利用这种手段研究了刺针纵向与径向刺入18650商业圆柱电池时电池内部热失控行为的差异。Yokoshima等采用实验室光源进行连续实时的透射X射线照相技术,也得到了软包电池在针刺过程中结构随时间变化的一组透射投影图。该方法以4 ms的时间分辨率较为清晰地观察到了针刺入软包电池后电池内部每一层材料的形变过程,以及针刺深度与热失控程度的对应关系。图7 基于X射线成像技术对电芯热失控的研究由于透射投影图只能反映某一方向上二维的信息,如果要对真实三维空间中物质的分布做精确地定量,需要借助计算机成像技术。如图7(d)所示,Finegan等利用同步辐射光源X射线高亮度的特征,在欧洲同步辐射装置(ESRF)的线站上搭建了一套集合原位红外加热、红外测温与高速CT的装置。使用红外加热,实现在线的18650电池升温,同时进行连续的X射线CT成像。连续扫描的TXM投影图能够反映极高时间分辨率的热失控电池内部情形。基于每500张TXM重构得到1个X射线CT结果能够达到2.5帧每秒,实现了一定时间分辨率的电池内部空间分布成像。通过CT结果能够清晰地看到热失控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电池材料变化,如电极活性物质层破损、铜集流体融化再团聚等。结合TXM技术获得的投影图和高速X射线CT结果,可以清晰认识热失控过程中电池内部不同位置各个材料的反应、产气、结构破坏等失效行为。另一方面,配合诸如针刺、红外加热、挤压、拉伸等原位实验,可以帮助研究与理解电池的各类宏观失效行为。2.4 电芯热失控数值模拟电芯安全测试的维度广、涉及的测试项目多,通过实验评价电芯安全性需要大量样品和时间成本。同时,产品级电芯的研发周期长、成本高,安全性评估往往处于电芯研发周期的后端。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预测电芯安全性测试表现可以大幅度降低实验成本,且在产品研发的前期便对体系的安全性做出判断,大大提高研发效率。电芯热失控数值模型的核心是准确描述电芯热失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吸放热量,从而基于能量守恒模拟电池温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动态变化。化学反应的吸放热一般通过Arrhenius公式描述 (1)式中,图片指反应的产热量;图片为反应物的质量;图片为反应单位质量的吸放热;α为反应的归一化反应量;图片为机理函数;图片为反应的指前因子;图片为反应活化能。通过热分析实验可以测定求解以上参数,这也是热分析动力学的基本问题。电芯升温过程中内部会发生多个反应,它们对电芯升温的贡献可以看作线性叠加,通过准确描述所有反应即能较为精准地预测电芯在不同条件下的温度变化行为 (2)上述方程中,图片为电芯密度;图片为等压比热容;图片、图片、图片为电芯中沿各个方向的热导率;图片为对所有化学反应的产热速率求和;图片为电池与环境换热所引起的能量变化。预测温度变化需要求解二阶含时偏微分方程,如果认为电池中的反应和空间无关,电芯温度均匀上升且电芯体系与外界无热交换,也可简化为一阶微分方程 (3)基于该理论,Hatchard等将电池中主要的化学反应总结为SEI分解、负极-电解液反应、正极-电解液反应、电解液分解反应,计算了方形和圆柱电芯在热箱中的热行为。Spotnitz等总结了早期文献中的反应动力学参数,并基于均一电芯模型系统预测了不同材料体系的电芯在各类滥用测试中的表现。通过理论模拟,可以仅基于少量小规模实验数据对实际电芯的安全性表现进行系统预测。Feng等、Ren等基于热分析动力学和非线性优化算法重新标定了电池中关键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并进行了更准确的热失控模拟,他们的模型利用DSC测试获得的参数准确预测了电池在ARC中的热失控表现,可以进一步用于预测热箱、短路等条件下的安全性。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材料体系、配方和工艺的电芯中涉及的反应机制和动力学可能存在差异,如近年来电芯内短路、正极-电解液反应和正负极化学串扰三者是否均在热失控过程中主导发生的问题引起了广泛争论,安全性的数学模拟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具体实验和对电池内部化学反应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由于算力的限制,早期的安全性仿真工作大多不考虑温度空间分布或只计算一维分布,而空间分布在大容量电池和真实工况中是不可忽略的,Kim等、Guo等较早提出了描述热失控温度分布的三维电池模型。近年来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和商业计算软件的成熟大幅降低了安全性模拟仿真的难度,Feng等利用商业化的有限元计算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了大容量三元方形锂离子电芯的热失控仿真模型,可以模拟电芯在短路状态下热失控过程和温度的分布,与实测有较好地拟合结果。除了电芯的热行为,电滥用和力学失效对安全性也存在一定的影响,目前,通过构建电-热耦合模型研究电池非等温电化学性能和短路热失效表现的方法目前已较成熟[59-60],而力学失效如碰撞、针刺等引起热失控的数值模型仍需要持续地开发。3 系统热安全性研究电池系统的安全性是目前锂电池应用面临的最直接问题,其研究重点是系统中热失控的扩展规律与抑制、预警措施。目前商品化电芯的热失控无法完全避免,在系统层面防止热失控扩展是可能的安全性解决方案。在系统层级开展实验研究的成本较高,但难以避免,在模拟仿真的辅助下可以提前预测优化系统设计,降低实验成本。3.1 热失控扩展和火灾危险性测试电池系统热扩展的实验研究成本和危险性较高,主要方法是通过加热、过充、针刺等方式诱发电芯单体的热失控,并利用接触式热电耦、红外测温等手段研究温度在系统中的分布和变化,这种方式只能获得局部多点的热失控信息。Wang团队在国内首次开发了全尺寸锂离子电池火灾危险性测试平台,用来测量大尺寸动力电池及电池组的燃烧特性,除了可以获得电池温度变化外,还可以获得电池组失控过程中的质量变化、火焰温度等信息,同时基于锥形火焰量热等技术可以测定大型电池系统宏观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与电芯EV-ARC等方法获得的信息不同,在真实环
  • 鼎阳科技业绩快报:营业利润增幅46%,进口替代加速
    2月25日,深圳市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112)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初步测算,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0382.32万元,而去年同期实现22080.03万元,同比增长37.60%;实现营业利润 9025.93万元,而去年同期6174.55万元,同比增长46.18%;实现利润总额 9041.98万元,而去年同期6161.66万元,同比增长46.75%。鼎阳科技表示,尽管遭遇电子行业芯片荒和国内外疫情,但公司境内外各档次产品销售额均继续增长,全球市场渗透持续发力,特别是高端产品和境内市场保持了更高的增长势头,进口替代加速。此外,公司持续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投入,加强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产品认可度以及品牌形象持续提升。有关项目增减变动幅度达 30%以上的变动说明:1、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7.60%,营业利润同比增长46.1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6.7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0.9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1.04%,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 47.76%,主要受益于公司在研发、营销等方面加大了投入,产品持续高端化,品牌、渠道持续优化,国产品牌替代进口加速。2、总资产同比增长585.84%,主要系公司于2021年12月份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导致货币资金和所有者权益大幅增加。3、股本同比增长33%,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768.43%,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同比增长551.32%,主要系公司于2021年12月份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导致股本和所有者权益大幅增加。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31.76%:主要系公司于2021年12月份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募集资金暂未产生效益。作为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企业,这是鼎阳科技首次公开年度业绩。据了解,鼎阳科技是一家专注于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的开发和技术创新的企业,目前已研发出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数字示波器、波形与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等产品,具备国内先进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该公司依与示波器领域国际领导企业之一力科和全球电商平台亚马逊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其自主品牌“SIGLENT”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品牌,主要销售区域为北美、欧洲和亚洲电子相关产业发达的地区。但由于国内企业在通用电子测试测量领域起步较晚,技术积累时间较短,在产品布局及技术积累上与国外优势企业仍存在较大差距,鼎阳科技的产品主要集中于中低端,中高端产品市场主要被国外优势企业如是德科技、力科、泰克以及罗德与施瓦茨等占据。目前我国由于高端芯片,特别是模拟芯片等受制于人,使得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厂商在技术升级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高端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对模拟芯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产芯片无法满足需求。而ADC芯片的产业链和半导体产业的一样,其产业链庞大而复杂,可以分为:上游支撑产业链,包括半导体设备、材料、生产环境;中游核心产业链,包括 IC 设计、 IC 制造、 IC 封装测试;下游需求产业链,覆盖工业、通信、消费电子、航空、国防及医疗等。鼎阳科技称,公司致力于实现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高端产品核心技术和芯片的自主可控,同时也致力于成为全球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最具创新能力的领导者。鼎阳科技通过公开募资开展相关高速ADC芯片研发。据了解,信号链芯片主要包括放大器、数模转换类,其中转换器属于其中技术壁垒最高细分品类。转换器是由模拟电磁波转换成0101比特流最关键的环节,具体又可以分为ADC和DAC两类,ADC作用是对模拟信号进行高频采样,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DAC的作用是将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其中ADC在总需求中占比接近80%。DC/DAC是整个模拟芯片皇冠上的明珠,核心难度有两点:抽样频率和采样精度难以兼得(高速高精度ADC壁垒最高)以及需要整个制造和研发环节的精密配合。ADC关键指标包括“转换速率”和“转换精度”,其中高速高精度ADC壁垒最高。数据转换器主要看两个基本指标,转换速率和转换精度。转换速率通常用单位sps(Samples per Second)即每秒采样次数来表示,比如1Msps、1Gsps对应的数据转换器每秒采样次数分别是100万次、10亿次;转换精度通常用分辨率(位)表示,分辨率越高表明转换出来的数字/模拟信号与原来的信号之间的差距越小。高性能数据转换器需具备高速率或高精度的数据转换能力。招股书显示,鼎阳科技向境外采购的重要原材料包括 ADC、DAC、FPGA、处理器及放大器等 IC 芯片,该等芯片的供应商均为美国厂商。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在产产品或在研产品所使用的芯片中,美国TI公司生产的四款 ADC 和一款 DAC 属于美国商业管制清单(CCL)中对中国进行出口管制的产品,需要取得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的出口许可。公司已经取得这五款芯片的许可,其中四款芯片的有效期到2023年,其余一款芯片的有效期到2025年。聚焦ADC领域,全球主要供应商仍是TI、ADI为首的几家国际大厂,而高性能ADC在军用领域、高端医疗器械以及精密测量等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ADC技术的国产替代对于我国各下游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 生成式AI与模拟工具:正掀起科学仪器研发变革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仪器研发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研发过程耗费大量时间、人力和资源,而生成式AI和模拟工具的引入,正在改变这一局面。生成式AI通过学习大量设计数据,迅速生成多种创新设计选项,不仅节省设计时间,还能在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减少后期修改。无论是外观设计、功能布局还是材料选择,生成式AI都以超高速度和精度完成任务。确定设计方案后,模拟工具可以快速将其转化为可行产品。研发人员在虚拟环境中测试设计的可行性,从物理特性到操作性能,再到耐用性和安全性,模拟工具可以在制造前完成所有验证,降低研发成本,加快产品上市速度。当生成式AI与模拟工具结合,研发效率大幅提升。生成式AI提供多样设计选择,模拟工具帮助筛选最优方案。两者协同工作,使从创意到产品的全过程更加流畅,缩短研发周期,提升创新频率。生成式AI和模拟工具的结合,正改变仪器研发的规则,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竞争优势。未来,随着技术进步,仪器研发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推动行业迈向新高峰。  在创新型仪器的研发过程中,涉及多个关键阶段,如设计与优化、原型制造以及设计验证测试(DVT)。每个阶段都至关重要,帮助研发团队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开发流程得以实现。分析维度内容 设计思路 以用户需求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前沿技术,提出创新型设计理念。 概念设计 通过头脑风暴、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确定仪器的功能、外观、材料等初步设计方案。 详细设计 使用CAD软件(如SolidWorks、AutoCAD)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组件选型和系统布局。 性能优化 通过仿真与模拟(如热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分析)优化设计,提高仪器性能和可靠性。 可制造性优化 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制造成本、装配便捷性、可维护性,优化设计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在设计与优化阶段,研发人员基于用户需求和市场需求,结合前沿技术,提出了创新型设计理念。首先,研发团队通过头脑风暴、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确定仪器的功能、外观和材料的初步设计方案。接着,他们使用CAD软件(如SolidWorks和AutoCAD)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定义零部件的精确尺寸和位置,确保所有组件的装配和互操作性。通过有限元分析(FEA)进行结构强度与应力分析,确保设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此外,团队还使用仿真工具进行热管理与散热设计,模拟设备内部的热流和温度分布,优化散热结构,以确保设备在安全的温度范围内运行。分析维度内容 原型开发 基于详细设计图纸,制造功能样机,通常使用3D打印、CNC加工或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材料选择 选择适合的材料(如塑料、金属、复合材料)以平衡成本、重量、耐用性和功能需求。 部件制造与装配 制造和装配各个部件,构建完整的原型仪器,测试各个组件的互操作性。 功能测试 对原型进行初步的功能测试,确保仪器的基本功能符合设计预期,如电气测试、机械测试等。  原型制造阶段开始时,研发团队基于详细的设计图纸制造功能样机,这通常采用3D打印、CNC加工或其他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仔细选择适合的材料,以平衡成本、重量、耐用性和功能需求。随后,团队制造和装配各个部件,构建完整的原型仪器,并对其进行初步的功能测试,以确保仪器的基本功能符合设计预期,包括电气和机械测试。分析维度内容 测试规划 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的、测试标准、测试方法和测试工具的选择。 环境测试 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如温度、湿度、震动)测试仪器的稳定性和耐用性,验证其是否能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可靠运行。 性能测试测试仪器的关键性能指标(如精度、速度、灵敏度),确保其达到或超出设计要求。 安全测试 进行电气安全、机械安全、软件安全等方面的测试,确保仪器在操作中不会对用户和环境造成危害。 合规测试 确保仪器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法规(如ISO、CE、FDA等),获取必要的认证和许可。 测试结果分析 收集和分析测试数据,评估仪器的性能和质量,识别并解决设计中的潜在问题。 设计迭代与优化 根据DVT测试结果进行设计优化,修正问题,进行设计迭代,并在必要时制造新的原型进行重新测试。  设计验证测试(DVT)阶段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首先,团队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目的、标准、方法和工具选择。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如温度、湿度、震动),对仪器进行环境测试,以验证其稳定性和耐用性。此外,团队还会进行性能测试,确保仪器的关键性能指标(如精度、速度、灵敏度)达到或超出设计要求。为了保证安全,团队还进行电气、机械和软件安全测试,确保仪器在操作中不会对用户和环境造成危害。最后,合规测试确保仪器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法规,获取必要的认证和许可。测试结果分析后,团队会根据DVT测试结果进行设计优化,修正问题,并在必要时制造新的原型进行重新测试。分析维度内容 定型设计 经过多次迭代和优化,最终确定设计方案,为批量生产做准备。 生产工艺确定 确定量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流程,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 生产验证 通过试生产验证生产线的可靠性,确保产品质量满足量产要求。 市场反馈收集 初期产品投放市场后,收集用户反馈,进行必要的产品改进和升级。  在最终定型与量产准备阶段,经过多次迭代和优化后,研发团队最终确定设计方案,为批量生产做准备。这包括确定量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流程,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在试生产阶段,团队验证生产线的可靠性,以确保产品质量满足量产要求。最后,在产品投放市场后,团队还会收集用户反馈,进行必要的产品改进和升级。设计步骤关键任务详细内容1. 结构设计 概念建模 创建初步的3D模型 根据设计需求,建立设备的初步3D模型,定义整体外观和结构。 详细结构设计 完成详细的几何建模 设计内部结构,包含零部件的精确尺寸和位置,确保所有组件的装配和互操作性。 强度分析 结构强度与应力分析 通过有限元分析(FEA)评估结构的应力分布,确保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热管理设计 热管理与散热设计 模拟设备内部的热流和散热情况,优化散热孔布局和冷却系统。2. 组件选型 电子元件选型 电子元器件选择 选择符合设计需求的电源模块、处理器、传感器、连接器等电子元件,并在设计中标注其位置。 机械部件选型 标准机械件选型 选择标准机械部件,如螺钉、螺母、轴承、齿轮等,并集成到设计中。 材料选型 材料选择与应用 根据力学、热学及其他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铝合金、塑料、复合材料等)。 采购件选型 外购件选型 选择市场上可采购的标准件或外购件(如显示屏、接口模块等),并与制造商对接,确保供应链的可行性。3. 系统布局设计 内部布局设计 内部元件布局优化 根据功能需求和物理空间,优化内部元件的排列,确保结构紧凑、操作便捷及热管理合理。 电气系统布局 电路和布线设计 设计内部电路布局,包括信号线、供电线和地线的位置,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接口与连接设计 接口模块与外部连接设计 设计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布局,包括电源接口、数据接口、冷却系统接口等,并确保连接方便、牢固。 人机交互布局 控制面板与用户界面设计 设计用户界面布局,如控制按钮、显示屏的位置,确保用户操作的便捷性和界面的直观性。4. 装配与制造准备 装配设计 装配顺序与工艺流程设计 确定各组件的装配顺序,优化装配流程,减少制造时间和成本,确保装配的可靠性。 制造工艺设计 制造工艺与加工方案 制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制造工艺(如CNC加工、3D打印),并在设计中考虑制造公差和装配间隙。 设计验证 仿真验证与优化 通过仿真工具验证整个系统的设计,包括结构强度、热管理、振动和冲击测试等,确保设计满足所有技术要求。5. 技术文档与图纸输出 工程图纸生成 工程图纸与BOM表输出 输出详细的2D工程图纸,包括各零部件的尺寸标注、装配关系图、材料清单(BOM)等,供生产和采购使用。 技术文档编制 制造与装配说明文档 编制详细的制造与装配说明文档,包括每个工艺步骤的描述、注意事项、质量控制要求等。 版本管理与修订 设计版本管理与修订 通过PDM系统管理设计文件的版本,跟踪设计变更,确保所有团队成员使用最新的设计文件。  为了实现这些步骤,研发团队使用多种软件工具支持设计过程。首先,在结构设计中,SolidWorks和AutoCAD被用于初步的3D建模和详细的几何建模,确保设备的整体外观和内部结构合理。随后,通过SolidWorks Simulation进行结构强度与应力分析,确保设计的安全性。此外,团队使用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进行热管理设计,模拟热流和散热情况,以优化散热系统。接下来,组件选型阶段涉及选择电子元件、机械部件和材料,这些选择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制造成本。团队还会利用AutoCAD Electrical进行电气系统布局设计,确保信号线、供电线和地线的布线合理且高效。在系统布局设计阶段,研发人员优化内部元件的排列,设计设备的接口模块与外部连接,并确保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便捷直观。最后,装配与制造准备阶段中,团队通过SolidWorks进行装配设计,确定组件的装配顺序和工艺流程,并通过仿真工具验证整个系统的设计,确保结构强度、热管理、振动和冲击测试结果达到所有技术要求。在工程图纸生成和技术文档编制方面,研发团队使用SolidWorks和AutoCAD输出详细的工程图纸和材料清单(BOM),并编制制造与装配说明文档,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整个设计与研发过程不仅依赖于软件工具的支持,还通过多学科优化工具(如ModeFrontier)进行综合性能优化,结合热力学、流体力学和结构力学的仿真结果,确保每次设计迭代都能提升设备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通过这些详细的步骤和方法,创新型仪器的研发得以高效进行,并最终实现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转化。在这一复杂的研发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设计概念的初步构思到最终的产品定型和量产准备。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精细的操作和严密的协同,以确保研发过程的顺利推进。在设计与优化阶段,概念建模是研发工作的开端。使用SolidWorks等CAD软件,团队根据设计需求建立初步的3D模型。这一步骤的目标是定义设备的整体外观和结构,以便在后续阶段进行更详细的设计工作。接着,详细结构设计进一步精细化设备内部结构,确保所有零部件的尺寸和位置精确无误,并且组件之间能够顺利装配和互操作。这些工作需要SolidWorks和AutoCAD等软件的支持,以保证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在这个阶段,强度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有限元分析(FEA),研发团队能够评估设计中可能存在的应力分布问题,确保设备的结构在各种工作条件下都能保持安全和稳定。与此同时,热管理设计通过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进行,研发人员模拟设备内部的热流和温度分布,优化散热系统,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控制温度。组件选型是研发中的另一关键步骤。团队需要根据设计需求选择适当的电子元件和机械部件,如电源模块、传感器、螺钉、轴承等。这些部件不仅影响到设备的性能,还对生产成本和制造难度产生重要影响。在材料选型过程中,团队必须权衡力学、热学等多方面性能要求,选择最适合的材料,如铝合金、塑料或复合材料。这一过程还涉及外购件的选择,团队需要确保这些外购件与整体设计的兼容性,并与供应商对接,确保供应链的顺畅运作。系统布局设计阶段,研发团队进一步优化设备内部的元件布局,确保结构紧凑、操作便捷,尤其是在涉及热管理的情况下,布局优化显得尤为重要。电气系统布局设计需要特别考虑信号线、供电线和地线的布线位置,以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和高效运行。接口与连接设计则专注于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布局,确保连接方便、牢固,并满足使用环境的需求。人机交互布局设计通过控制面板和用户界面的合理安排,提升设备的操作便捷性和用户体验。在装配与制造准备阶段,研发团队必须制定装配顺序和工艺流程,确保每个组件能够顺利装配,减少制造时间和成本。通过仿真工具验证整个系统的设计,确保设计满足所有技术要求,如结构强度、热管理、振动和冲击测试等。工程图纸生成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团队需要输出详细的2D工程图纸,包括零部件的尺寸标注和装配关系图,这些图纸是生产和采购的基础。技术文档编制也是装配与制造准备阶段的核心工作之一。团队需要编制详细的制造与装配说明文档,描述每个工艺步骤的具体操作、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要求。通过版本管理与修订工具,如PDM系统(如SolidWorks PDM),团队可以管理设计文件的版本,跟踪设计变更,确保所有团队成员使用最新的设计文件。仿真与模拟类型关键任务详细内容热力学分析(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 ANSYS) 热源识别与建模 识别并建模关键热源 确定设备内部发热元件(如处理器、激光器)的热源位置,建立热源模型,分析热量产生与传递路径。 散热设计与优化 散热系统设计与仿真 设计散热方案,如散热片、风扇、液冷系统,模拟热流和温度分布,优化散热结构,确保设备运行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热管理策略优化 热管理系统优化 通过仿真分析设备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温度变化,优化热管理策略,如主动冷却、被动散热等,提升设备的可靠性。流体力学分析(ANSYS Fluent, 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 空气流动分析 内部空气流动模拟与优化 模拟设备内部空气流动情况,评估空气流动对散热效果的影响,优化风道设计,确保空气流动的均匀性和效率。 冷却液流动分析 液冷系统流动分析 模拟液冷系统中冷却液的流动情况,分析冷却液在热源处的流动速度和散热效率,优化管路布局和泵的选择。 密封与防护设计 防水防尘设计与验证 模拟设备在湿度、粉尘等恶劣环境下的密封性能,确保设备能够防水防尘,避免外界环境对内部元件的损害。结构力学分析(ANSYS Mechanical, SolidWorks Simulation) 应力应变分析 结构强度与应力分布分析 通过有限元分析(FEA),模拟设备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和应变分布,优化结构设计,避免应力集中和结构失效。 振动与冲击分析 振动与冲击响应分析 模拟设备在运输和操作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优化支撑结构和缓冲材料,确保设备的抗振性和抗冲击性。 疲劳分析与寿命预测 结构疲劳寿命预测 通过疲劳分析,预测设备在长期使用中的疲劳寿命,优化关键部件的设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综合优化与迭代(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Tools (MDO)) 多学科优化 综合性能优化 结合热力学、流体力学和结构力学分析结果,通过多学科优化工具(MDO)进行综合性能优化,提升设备整体性能。 设计迭代与验证 基于仿真结果的设计迭代 根据仿真结果进行设计修改和迭代,重新验证修改后的设计性能,确保每次迭代都能够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  在整个研发过程中,仿真与模拟技术为设计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持。例如,热力学分析通过识别和建模设备内部的关键热源,帮助团队优化散热设计。流体力学分析则用于模拟设备内部空气和冷却液的流动情况,确保散热系统的高效性和设备的密封性能。结构力学分析通过应力应变分析、振动与冲击分析、疲劳分析等手段,评估设备在不同条件下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帮助研发团队在设计过程中避免潜在的结构失效。通过多学科优化工具(如ModeFrontier),团队能够将热力学、流体力学和结构力学的仿真结果综合起来,进行全方位的性能优化。这样的多学科优化不仅提高了设备的整体性能,还减少了设计迭代的次数,加快了研发进程。设计迭代是研发过程中的常规步骤。基于仿真和测试结果,团队不断调整设计,修正问题,并通过制造新的原型进行重新测试。这一过程确保了最终产品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最终,在经过多轮设计迭代和验证后,团队最终确定产品设计,进入量产准备阶段。这包括确定生产工艺、设备和流程,以保证产品在批量生产中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在试生产阶段,团队会验证生产线的可靠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量产标准。产品投入市场后,团队还会持续收集用户反馈,并根据需要进行产品改进和升级。  通过这些系统的步骤,创新型仪器的研发得以高效、精准地进行,从而实现从概念到产品的顺利转化。这一过程不仅推动了技术的进步,还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竞争优势,帮助其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仪器研发将朝着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继续推动整个行业迈向新的高峰。  拓展阅读:  三代测序技术相关仪器工艺创新概述  2024站在巨人肩上的仪器研发(附资料)  2024年基于人工智能的仪器研发思路  2024年科学仪器供应链及核心零部件分析
  • MTS 发布新模拟器——地下设施和管道的守护者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全球知名高性能试验机和传感器供应商MTS系统公司于9月25日宣布,已开发出一种独特的土壤-结构相互作用模拟器,该模拟器可在地下基础设施的保护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这一全新的系统将首先亮相于于英国伯明翰大学的新国家地下基础设施(NBIF)中,用以研究土壤位移和地面移动对地下设施、管道以及地下结构的影响。沉降和变形常使土壤发生位移,形成地下空洞和不稳定断裂区域,由此而产生的压力对埋在地下的管道施加了巨大的作用力,造成地下管道失效、泄漏和破裂的潜在风险,如果破裂的管道是天然气管道或石油管道,那很有可能将对人类、野生动物和财产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运用MTS的这一新模拟系统,伯明翰大学大学将能够更好地研究复杂的土体变形过程及其对地下结构的影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这个巨大的模拟系统有一个5× 10米的可移动地板,可以埋在地下5米深的设计复杂的坑内。可移动地板的运动依靠50个MTS DuraGlide制动器提供动力,额外的地面制动器将可以控制土壤的运动,并在尺度模型和全尺度试验中模拟灰岩坑等地面位移。据悉,伯明翰大学计划在未来利用这一革命性的新系统来改进管道检测和评估的地球物理遥感技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MTS总裁兼CEO Jeffrey Graves博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基础设施老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用MTS这一新模拟系统来开发的土壤稳定解决方案将对保护看不见的地下基础设施大有裨益,让建筑物和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更加安全。”他告诉记者,这一模拟系统是MTS在众多应用领域成功经验的高度结晶。融合了汽车设计和构造、地震研究、航空航天多通道控制等各个维度的先进技术手段。伯明翰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 nbsp Nigel Cassidy教授补充说:“MTS在液压试验机等领域积累了大量专业知识和经验,我们很高兴能与他们合作,共建这一创新性的新设施。”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