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手提式棉花测试仪

仪器信息网手提式棉花测试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手提式棉花测试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手提式棉花测试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手提式棉花测试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手提式棉花测试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手提式棉花测试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手提式棉花测试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手提式棉花测试仪相关的资讯

  • 国产棉花测试仪批量装备各地实验室
    本报讯 5月23日,由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国产棉花综合性能测试仪批量装备仪式在陕西省宝鸡市举行。经历10年研制及验证的国产棉花测试仪将批量装备到全国棉花仪器化检验实验室。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出席仪式并讲话。   蒲长城指出,国产棉花测试仪的批量装备,是棉花检验体制改革的又一项重要成果,结束了我国棉花仪器化检验长期依赖进口设备的局面,为今后我国棉花仪器化检验工作长期有效运作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国产棉花测试仪的批量装备,也是科研面向产业发展,自主创新,产学研及政府职能部门相互协作的成果。国产棉花测试仪批量装备只是棉花检验仪器国产化的第一步,要努力创新,不断改进仪器性能,为全面提升棉花质量检验水平和实现棉花质量监督检验体制改革目标而努力。   据介绍,研制装备国产棉花测试仪是2003年国务院批复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棉花质检体制改革需要大量的棉花检测仪,而进口仪器设备价格高、零备件价格高、零备件供应周期长、本地维修质量不能保障、维修费用高。2003年10月,中国纤维检验局组织陕西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进行棉花综合性能测试仪研制。长岭公司借鉴国内棉花单项指标测试仪器的研制经验,有效解决了颜色测试模块、大面积硅光电池、取样梳夹、指标算法和修正模型建立等关键技术。   2008年初,首台国产棉花测试仪样机开始验证测试,又经应用改进,证明国产棉花测试仪达到同类进口设备水平。2010年,国产棉花测试仪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科研成果鉴定。截至2013年4月,各地配置的12台国产棉花测试仪已累计检验棉花10万吨。
  • 美发布手提式婴儿摇篮安全新规
    日前,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发布了一项安全规范,即ASTM F 2050-12《手提式婴儿摇篮的消费者安全规范》,旨在监督和解决有关手提式婴儿摇篮的安全问题。其中手提式的婴儿摇篮(Hand-Held Infant Carriers)定义为:可自由站立的,具有硬边的产品,供看护者通过手提或手柄携带婴儿,并可完全支撑该婴儿的身体。   在该标准的修订中,除其他项目外,还涉及到由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提出的有关手提式婴儿摇篮的安全问题,其中某些是根据已发生的伤害事件提出的。新修订标准中关键的新要求包括对“手提式摇篮”的新定义和两种测试方法的增加,一种为要求手提式婴儿摇篮的手柄必须可自动锁定或移动到制造商所指定的手提的位置,另一种为通过施加动态冲击力,评估手柄锁定机构的强度。   在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企业:一方面,密切关注各国关于儿童用品标准规范的制定及更新状况,加强对新标准的研究和理解,提高主动规避风险的能力 另一方面,评估新的ASTM F2050标准对企业手提式婴儿摇篮生产的影响,依据标准要求提升技术水平,使产品符合新标准的要求,加强与权威实验室的合作,做好产品出口前的抽样检测工作。
  • 手提式气体分析仪的使用需要注意什么?
    气体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分析气体成分的仪器。它可以用于检测各种气体,如空气中的污染物、工业废气、燃烧气体等。那么手提式气体分析仪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是逸云天小编的分享。  使用手提式气体分析仪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阅读说明书:在使用前,仔细阅读分析仪的使用手册,了解其功能、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校准和标定:按照厂家的建议,定期对分析仪进行校准和标定,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传感器选择:根据需要检测的气体种类,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确保分析仪能够准确测量目标气体。  4.检测环境:在使用分析仪时,注意检测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等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  5.操作方法: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仪器损坏或测量误差。  6.气体采样:确保气体采样的方法正确,避免采样过程中引入干扰物质或造成样品失真。  7.安全防护: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避免接触有毒、有害气体,必要时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8.数据解读:了解如何正确解读分析仪显示的测量数据,以及如何判断数据的可靠性。  9.维护保养:定期对分析仪进行清洁、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  10.储存和运输:在储存和运输分析仪时,要注意避免碰撞、振动和潮湿等不利条件。  遵循这些注意事项可以帮助你正确使用手提式气体分析仪,并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 863项目成果“高精度手提式X荧光仪”通过验收
    图一 高精度手提式X荧光仪图二 高精度伽玛能谱仪  2016年5月25日,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办公室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二五”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放射性矿产探测与开发技术”项目的技术验收会议。  “放射性矿产探测与开发技术”主题项目立足于解决隐伏砂岩铀矿勘查、采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升我国铀矿勘查技术与装备的研发水平,为保障我国中长期核能产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铀资源的需求提供技术支撑。项目针对隐伏砂岩铀矿勘查采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完成了隐伏放射性矿产识别技术、地浸采铀模拟与控制技术、脉冲中子测井与铀定量解释技术研究及高精度能谱探测仪器研发工作。通过项目攻关,研发了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砂体识别与定位技术、铀矿化信息探测技术及GIS综合预测评价系统 查明了砂岩铀矿多种矿物的溶蚀规律,创建了砂岩型铀矿酸法和中性浸出体系和络合物形成的理论模型 研制了高精度手提式X射线荧光仪、微束微区野外X荧光矿物探针、高精度伽马能谱仪、高灵敏度野外测氡仪、脉冲中子铀矿测井仪等设备样机,并开发了配套软件。项目取得的技术成果在我国新疆伊犁、内蒙古二连和鄂尔多斯等北方大型砂岩型盆地的铀矿勘查、地浸采铀生产中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会上,验收专家组听取了该项目首席专家关于项目执行情况的汇报,审阅了相关验收材料,并进行了质询。经讨论,验收专家组同意该项目通过技术验收。
  • 我国基本实现棉花质量仪器化检验
    棉花的仪器化检验是依据棉花标准,通过科学的仪器化检验方法,利用规范化的测试手段来鉴定棉花质量的过程。中国的棉花仪器化检验,在&ldquo 七五&rdquo 、&ldquo 八五&rdquo 期间,主要以常规仪器检验单项指标检验为主,这些检验方法检测速度慢,重复性差,效率低,而且测试指标单一,无法满足纺织大国对棉花检验的需求。1980年以来,我国逐渐引进大容量棉纤维快速测试仪(HVI),大大缩小了与国际间纤维品质检测技术的差距。2003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方案要求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我国的棉花仪器化检验标准和体系,并支持国产大容量棉花测试仪的研发,经过将近10年的时间,我国已基本实现棉花质量的仪器化检验,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棉纤维仪器化检验必须具备恒温恒湿环境条件,为了保证样品测试结果一致性和重复性,仪器要求样品的取样量约在8.5~50克之间。样品量越大,代表性越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越高。棉花试验送检棉样一般要求取样时随机取样、混合均匀,数量在20~50克之间。   与此同时,采用校准棉样,对仪器进行长度、长度均匀度、纤维细度和强度指标校验。采用颜色板来校验颜色。除了校验之外,每隔几个小时在每台仪器上还要测定一些已知值的样品。如果测试值与已知值的偏差超过一定的允许范围,则进行仪器校正。   农业部棉花品质检测中心上个世纪80年代引进HVI900A开展棉花的仪器化检测,对我国的棉花定期抽检,了解棉花品质。2005年又开始使用国产大容量棉花测试仪XJ120,由于测试抽检棉样取样量少,所以都是用半自动仪器,经过30年的抽检,对我国的棉花品质有了一定的了解。   根据中国主产棉花品种棉纤维的长短、粗细,棉纤维可划分为长绒棉、细绒棉和粗绒棉三大类别。长绒棉根据纤维长短和经济价值又可分为超长绒棉和中长绒棉;细绒棉根据棉纤维的颜色可分为白棉、黄棉和灰棉,而根据棉纤维加工方式又可分为皮辊棉和锯齿棉,皮辊棉和锯齿棉由于加工特性不同,纤维的外观形态、疵点种类、含杂量以及长度、衣分等都有很大差异。根据颜色可分为白棉和彩色棉。   陆地棉原产墨西哥,是世界上种植最多的品种,占99%以上,品质好,产量较高,纤维长度一般在26~32毫米,可纺80支以下纱线;海岛棉原产南美,纤维长度一般在34~50毫米,可纺80~200支高档纱,产量较低,需求量较少;亚洲棉又称中棉,从印度传入中国,纤维短粗,不适宜机器纺织,产量低,国内已无种植;草棉原产于非洲南部,纤维细短,不适宜机器纺织,产量低。细绒棉又称陆地棉,其正常成熟籽棉棉瓣肥大蓬松,纤维柔软有弹性,纤维细而长,目前我国细绒棉长度一般在25~33毫米,纤维比强度在18~37cN/tex(HVICC校准),马克隆值在2.0~6.5,可用于纯纺10~60英支的细纱。长绒棉是指海岛棉和海陆杂交棉,正常成熟籽棉棉瓣稍蓬松,纤维细长柔软,籽皮颜色稍暗,纤维细而长,一般在33毫米以上,强度很高,马克隆值偏细,可用于纯纺60~120英支的高档纱或特种纱。   &ldquo 棉花的质量应满足纱线、织物的质量要求和纺织加工的需要。&rdquo   纱线粗细不同,织成的织物厚薄不同,不同号数纱线纺纱工艺不同,对纤维性能要求也不同,纺织工业对棉花的质量要求也为棉花育种和棉花生产指明了方向。首先是对细度的要求,细纤维纺细纱,粗纤维纺粗纱,其次要求提高纱线的单纱断裂强力,必须提高棉纤维断裂比强度,保证棉纤维的长度和成熟度,减小短纤维含量,减少异性纤维和棉花含糖。   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经多年联合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生产领域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以中绒28.0~30.9毫米为主,占77.1%;比强度分布在中等档次26.0~28.9cN· tex-1,占44.5%;马克隆值多数分布在4.3~4.9,占49.34%;综合纤维品质有逐年提高趋势。   近些年来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提高了抗虫性能,保证了棉花产量,改善了纤维品质,纤维的长度和强度都有所提高,但马克隆值也相应有所改变,这种变化有待更深一步的研究。   &ldquo 棉花的仪器化检验,为了解我国棉花品质提供了仪器化保证。&rdquo   农业部棉花检测中心每年测试棉样将近10万份,集中在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没有大容量测试仪器要完成这些测试并及时了解当年的棉花品质几乎是不可能的。   目前,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国际依存度较高,而出于战略考虑,棉花原料供给应立足国产。当前,我国中档棉花竞争力较强,能够满足国内纺织工业生产需求,但高、低档棉花仍需进口,作为结构的补充和调剂。   我国逐步开展的大容量仪器化的逐包检验,为纺织企业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信息保证。尤其是陕西长岭纺织机电公司推出的新型国产大容量棉花综合性能测试仪器XJ128的逐步推广,对我国棉花产业和纺织工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可帮助棉花研究部门及时了解棉花品质,提高育种水平,帮助纺织企业合理利用棉花,提高制成品的质量,并有助于我国棉花检验水平的提高,制定适应仪器化检验的相关棉花标准,与国际市场接轨。
  • 国家一级棉花公证检验实验室落户藻溪
    近日,浙江省纤维检验局棉花公证检验实验室在位于藻溪镇的杭州临安银花贸易有限公司正式建成挂牌。   杭州临安银花贸易有限公司是我省唯一一家拥有棉花加工资格的企业,该公司与浙江省纤维检验局合作,自2008年3月开始筹建国家一级棉花公证实验室,项目总投资40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1000平方米,并引进了由美国乌斯特公司生产的目前世界最为先进的大容量快速纤维测试仪,年检测能力达20万吨以上。   据了解,目前,该实验室正在进行设备的调试,9月上旬将接受国家纤维检验局专家组的考核验收。该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实验室的建成将改变我省棉花加工企业自行检验、自行标注质量标志的做法,实行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由纤维检验机构在加工环节就依法免费提供逐包取样、每包必检的公证服务,从而与国际棉花质量评价方式和体系接轨。
  • 福建首个进出口棉花实验室建成
    2013年3月14日,记者从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福建省首个进出口棉花实验室于日前在国家纺织品检测重点实验室(石狮)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此实验室的投入运行,填补了福建进出口棉花无检测机构的空白。   据介绍,该实验室面积400多平方米,设有棉花分级室、恒温恒湿室和样品流转室,总投入300多万元,其中新安装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美国乌斯特HVI1000型大容量棉花纤维测试仪并通过到货验收,具有检测年进口5-10万吨棉花的能力。   从近年来全国各地进口棉花的检验检疫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品级、长度、马克隆值、强力等指标不符合合同要求的情况,而且混有杂质、有害生物等情况屡屡发生。福建省作为全国第六大纺织服装大省,年出口纺织服装达148亿美元,之前因无专门的进口棉花实验室,需送广东、浙江等地检验,造成企业通关时间拉长、成本增加等问题。该实验投入使用将有力地支持闽南进口棉花集散中心和晋江陆地港进出口棉花交易中心的建设,有效促进泉州市乃至福建省纺织产业的发展。
  • 国家棉花公证检验乌苏联合实验室投入使用
    10月4日,在中国纤维检验局的统一组织下,云南省纤维检验所与新疆塔城地区纤维检验所联合建立的国家棉花(14505,30.00,0.21%)公证检验乌苏联合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开始承担新疆棉花的公证检验工作。   为做好新疆联合实验室的筹建工作,今年以来,云南省纤维检验所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发扬“恪尽职守、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质监精神,多次奔赴新疆,与塔城地区纤维检验所共同筹划建设事宜、合力攻关技术难题,确保了联合实验室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加强检验力量,云南省纤维检验所还专门采购了两台先进的HVI大容量棉纤维测试仪,参加联合实验室的检验工作,有效提升了检验的技术水平。   为做好一年一度的新疆棉花公证检验工作,确保顺利完成任务,9月下旬,云南省纤维检验所抽调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4名技术骨干,组成第一批工作组奔赴新疆乌苏联合实验室,参加棉花的公证检验开检工作。赴疆工作组工程技术人员努力克服时差、生活习俗和人地生疏的影响,针对棉花收购加工期HVI测试仪需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特点,采取每天三班运转、每班8小时的工作方法,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任劳任怨、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认真做好每一道工序的质量评估工作,确保了检验数据的真实、公正和准确,使参检的新疆棉花加工企业在第一时间内就能取到棉花质量检验证书,保证了棉花交易的顺利进行。   据了解,截至目前,赴疆工作组带领当地招聘人员已累计完成2.3万吨的棉花公证检验量。
  • 新疆棉花“C”位出道,转基因技术助力我国棉花种植
    新疆棉花为什么好?新疆棉花一夜之间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据相关信息表明,作为世界最大棉花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中国2020/2021年度棉花产量约595万吨,总需求量约780万吨,年度缺口约185万吨。其中,新疆棉产量52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占国内消费比重约67%。新疆棉区有着很大的植棉气候优势。棉花是喜温、喜光和对水分敏感的作物,新疆地区热量资源充足、日照时数多、有效积温高,年日照时数为2500~3500小时,能够充分满足棉花生长所需要的热和光,这些条件也造就了新疆优质棉花的优势。其实,我国一直在进行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规模种植。我国开放转基因棉花的种植后不仅使得棉花产量增加,减少农药使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我国已成为转基因棉花研发强国转基因技术自诞生以来即遭受强大的舆论压力,但就技术成就来看,转基因技术是现代农业重要的生物育种技术工具,是农业育种即改良的有效方法。转基因作物品种的种植有助于提高单产、简化田间管理以及降低农药使用量。我国已经批准进行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有棉花和番木瓜,其中转基因品种应用最广泛的是棉花,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棉花研发强国。截至2019年底,转基因专项共育成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176个,累计推广4.7亿亩,减少农药使用70%以上,国产抗虫棉市场份额达到99%以上。以转基因抗虫玉米及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为重点,中央财政支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牵头,联合转基因研发、生物安全评价的科研单位,共同构建起上中下游一条龙实施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提高转基因专项重大产品的研发应用效率,有利于加快培育壮大生物育种龙头企业。目前,我国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有抗虫棉和抗病番木瓜。我国还批准了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等5种国外研发的转基因农产品作为加工原料进入国内市场。农业转基因技术利好政策2020年1月21日,农业部正式批准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当前两款玉米转基因产品已经获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分别是大北农的 DBN9936 和瑞丰种业(未上市)的双抗 12-5。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在打好种业翻身仗部分内容,文件提出要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特别强调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并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分子学仪器发展迎来机会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育种领域步入崭新阶段,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影响了农业育种的趋势,现代分子技术辅助大田育种,使农产品产量和性能都极大的提高。育种技术除了众所周知的杂交育种,还有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转基因育种等等。(全文点击查看:转基因技术利好,分子生物学仪器迎来巨大机会)转基因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是以重组DNA技术为核心,应用基因扩增仪(PCR),电泳仪,凝胶成像仪,基因测序仪等获取外源DNA,再利用基因导入仪(基因枪)等将外源DNA导入受体植物。研究过程中也将会应用分子杂交仪、电转仪、核酸提取仪等分子生物学仪器和基因芯片相关仪器。
  • 快速棉纤维性能测试仪通过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
    7月2日,陕西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XJ128快速棉纤维性能测试仪通过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并主持的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   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梅自强、姚穆为组长,中国棉花协会高级工程师杨照良、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朱北娜、农业部棉花品质检验局研究员唐淑容等11人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XJ128快速棉纤维性能测试仪是集光、机、电、气、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一体的高技术、多功能仪器。该仪器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好,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可替代进口,建议尽快推广使用。   XJ128快速棉纤维性能测试仪的研制成功,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棉纺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司司长武津生以及国家发改委经贸司有关领导应邀出席鉴定会。参加鉴定会的还有纺织界有关专家和领导及相关单位的专业人员。   据陕西长岭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宝会介绍,去年,在省市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长岭集团进行了重组整合,为长岭纺电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长岭纺电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由单纯的“电”向“机电”转移,不断拓宽产品线,以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   武津生在讲话中指出,国产快速棉纤维性能测试仪首次研制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并高度评价了长岭纺电多年来对我国纺织工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   徐文英在产品通过鉴定后表示,这一科技成果通过国家级鉴定,对我国纺织行业来讲是件好事。同时,他希望长岭纺电吸取专家建议,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尽快将该成果在全国推广并替代进口。   根据我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对公证检验仪器提出的新要求,长岭纺电应用现代电子技术、光电技术、气流控制技术成功研发出XJ128测试仪。XJ128测试仪的主要创新点是:强度测量时断裂纤维量与长度关联,保证了强度测试指标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气动控制棉样梳理装置,运动平稳,可靠性高 色泽测试的光电源恒流控制,保证了色泽测试指标的稳定性 可调节的负压系统,废棉随气流一起旋转,保证了测试时气流稳定。与会专家认为,该仪器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对促进我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提高棉检行业和纺织企业检测装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我国唯一棉花类国家级实验室在郑州建设
    国家棉花转基因工程“三步走” 郑州建设国家级实验室   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3.5亿元的棉花转基因国家实验室工程,日前在郑州开工建设。这是我国唯一的棉花类国家工程实验室,它代表了河南农业的最高科技水平。   棉花转基因国家实验室工程项目分三期进行:一期工程投资1.1亿元,实施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种子产业化和棉花转基因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 二期工程投资1.3亿元,建设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三期工程投资1.1亿元,建设中棉所高技术孵化中心。据了解,这座实验室建成后,主要研发转基因棉花材料、转基因棉花种子,还将研发一大批先进成熟的棉花新品种,其推广面积将占我国现有棉花种植面积的30%以上,每年可新增经济效益20多亿元。
  • 粤西首家棉花检验实验室在湛建成
    检验检疫技术人员在实验室进行棉花品质检测工作   4月26日,湛江检验检疫局正式建成粤西首家棉花检验实验室,并已正式开展棉花检验工作,结束了湛江口岸进口棉花送广州进行品质异地检验的历史,它将为粤西地区乃至广西、海南等地纺织业的发展给力。   检验检疫技术人员在实验室进行棉花品质检测工作。   湛江是广东最大的棉纺织生产加工基地。近年来,湛江棉纺织业发展迅猛,棉花进口量也保持逐年增长的势头,目前,湛江口岸年进口棉花约4万吨,占广东省进口棉花总量的1/3。   湛江检验检疫局召开进口棉花检测工作通报会向政府和企业通报情况   为了促进湛江纺织业和外贸的健康发展,湛江检验检疫局针对以往湛江口岸进口棉花需送广州进行品质检验造成的检验周期长、不合格棉花难实施检验后续监管、异地检验验余样品不能回收使用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等实际问题,该局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共投入315万元建成了面积达120平方米的棉花检验实验室,该实验室拥有一支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并配备了先进的HVI大容量棉纤维检测仪和整套模拟昼光分级设备,拥有现行有效的国际通用美棉实物标准,实验室已通过国家CNAS认可。今年3月底,该实验室还与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纺织实验室签订了《棉花检验业务技术支持协议》,双方就棉花品质检验业务在信息共享、科技支持、质量保证和沟通机制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全面提升湛江进口棉花的综合检测实力。   湛江检验检疫局棉花检验实验室的建成,有效保证了湛江口岸进口棉花能检得了、检得快、检得准。目前,湛江进口棉花企业从以往的2个多月缩短为现在的7天内就可拿到检验证书,棉花的口岸通关速度大幅提高,同时,每年还为企业回收使用约有7 吨的验余样品,企业可节省约20万元的成本开支,为粤西地区乃至广西、海南等地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 棉花转基因育种工程实验室获批复
    日前,山东省棉花转基因育种工程实验室获得省发改委批复立项,实验室将依托山东省农科院棉花研究中心进行建设。   据山东省农科院棉花中心主任王留明介绍,实验室将以棉花遗传转化和分子标记研究为切入点,建立棉花功能基因规模化高效转化、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棉花高效育种3大技术体系,搭建起生物技术与应用品种高效衔接的研发平台,充分利用上游单位的最新研究成果,大幅度提升山东省棉花转基因研究和育种水平,不断培育出具有突破性的转基因棉花新品种,以满足山东乃至黄淮流域棉区棉花生产的需求。   山东省农科院棉花中心是我国棉花骨干科研机构之一,近10年来在棉花转基因育种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选育出26个“鲁棉研”系列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形成常规抗虫棉、杂交抗虫棉和短季抗虫棉3大系列。目前,“鲁棉研”系列抗虫棉已占山东省棉花种植面积的80%以上,占黄河流域棉区的40%左右。
  • 我国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能力世界第一
    从1月19日结束的全国专业纤检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国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能力已达到世界第一。“十一五”期间公证检验的棉花已达2890万吨,比“十五”期间的1366万吨翻了一番多。   仪器化公证检验是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核心措施,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是继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后棉花产业发展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对控制棉花质量、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以质论价、维护公平交易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据介绍,我国棉花质量检验已由人工感官检验逐步转变为仪器化检验,由比例抽检发展为包包检验。经过“十一五”的大力建设,我国已基本建成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棉花质量仪器化检测体系。该体系的核心是配置了先进仪器设备的现代化实验室,已建成与国际接轨的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实验室88家,配备大容量棉花快速检测仪(HVI)384台,基本形成了覆盖产棉区的仪器化检测网络。   根据中纤局的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有望全面实现经营性棉花的仪器化公证检验,国储棉仪器化公证检验的效率将大大提高。中纤局还将总结HVI检验结果指导配棉工作的经验,引导纺织企业逐步接受并应用HVI数据,在纺织行业全面推行应用HVI指标自动配棉系统。
  • 国内首个棉花公证检验智能实验室在泰州建成
    近日,泰州市纤维检验院承担的两项科技项目“棉花公证检验智能化实验室开发研究”“棉花公证检验机器人与人工检验比对”通过省市场监管局验收。国内首个棉花公证检验智能实验室初步建成。据了解,“棉花公证检验智能化实验室开发研究”项目对现有的人工操作检验流程进行改造升级,开发了棉样自动传输、棉样智能检测、智能仓库等系统。该项目历时2年,经过上千次调试和试验,自动传输系统和智能仓库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无人化实验室搭建基本完成。作为配套项目,“棉花公证检验机器人与人工检验比对”项目历时1年,其间实验人员比对了926组机械臂与人工操作的检验数据,论证了棉花公证检验智能化实验室的可行性。现阶段,该实验室可初步实现24小时无人、无光源检验,并实时上传检验数据,提升了检验效率、减少了人员投入。棉花公证检验制度是棉花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保障棉花公平公正交易意义重大。项目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棉花公证检验智能化实验室的建成,将会缩短我国与相关国际前沿技术的差距,为实现我国棉花质量公证检验技术国产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市纤检院将在该领域持续发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并尝试制定智能化检验相关标准,争当行业领头人。
  • 被造谣的新疆棉花,检测所需核心仪器有哪些?
    2021年3月24日,知名品牌HM被爆出抵制新疆棉花的事件,很快引起了国人的群情激奋,随后不到12小时,又爆出多个品牌抵制新疆棉花事件,其中就包括耐克、阿迪、优衣库、zara、Fila、newbalance、GAP等众多品牌。同时遭受到多个国外品牌的同时抵制,新疆棉花是否是原罪呢?最开始看到这则报道的时候,我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最先想到的是新疆棉花出现什么问题了吗?仔细看了一圈,并没有新疆棉花质量问题。而是国外的品牌联合起来的无端抹黑中国人权问题。造谣新疆在强迫棉农劳动,在高度机械化的今天,收采棉花绝大部分的劳动能够用机械代替。中国人权问题,只有中国人才有发言权,对于国外层出不穷的抹黑行为,此次涉及到常用品牌事件,无疑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以及中国公民的强烈的抵制行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我国2020/2021年度棉花产量高达595万吨,新疆棉产量520万吨,占比87%。新疆长绒棉,更是世界顶级!什么是顶级棉花?高品质的棉花需要哪些标准?作为一个仪器行业的小编,对于这些问题是很敏感的,所以在网站中搜索了关于棉花检测的相关词条,很开心看到关于棉花检测标准、解决方案,仪器信息网都拥有全面的展示,针对于棉花检测的相关仪器,包括棉花内异质成分检测用到的高光谱成像仪、检测棉花纤维含量的扫描电镜,棉花含糖量检测所需液相色谱,转基因棉花检测所需微波消解仪等相关产品,在站内也有超多展示,快来仪器信息网查看更多棉花检测相关仪器吧!
  • 农业部检测中心:福建棉花滩水库鱼类质量安全
    农业部渔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厦门)从7月18日至23日对受福建紫金铜矿废水污染后福建省棉花滩水库鱼类质量安全进行检测,至23日上午检测工作结束,检测结果显示:福建棉花滩水库鱼类质量安全。   据检测报告了解,7月18日至19日,检测中心分别在棉花滩水库的石鼓库湾、横桥码头库湾、石圳库湾、楼下库湾、官田理库湾等几个主要库湾水域抽取淡水鱼样品8批次,样品品种为青鱼、草鱼、鳙鱼、罗非鱼、翘嘴鲌。考虑到紫金铜矿废水污染库区,检测中除了检测总汞、无机砷、铅以外,增加了铜的检测项目 考虑到水库的鱼类出现死亡后,养殖户是否使用药物进行消菌消毒,增加检测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并根据农业部农质安发[2007]6号文件《无公害农产品(渔业产品)检测项目确定原则》作结果判断。   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在农业部农质安发[2007]6号文件《无公害农产品(渔业产品)检测项目确定原则》的安全范围内。在8批次的鱼类样品中,均未检出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无机砷。总汞在草鱼样品中未检出,石鼓库湾青鱼最低为0.00316mg/kg,石圳库湾翘嘴鲌最高为0.0395mg/kg(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0.5mg/kg) 铜含量石圳库湾鳙鱼最低为0.212 mg/kg,横桥码头库湾草鱼最高0.409 mg/kg(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50mg/kg) 铅含量石鼓库湾青鱼最低为0.0502 mg/kg, 横桥码头库湾青鱼最高为0.129 mg/kg(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鱼类≤0.5mg/kg)。
  • 农科院棉花所采购一批仪器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2011年仪器设备招标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项目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2011年仪器设备招标采购项目   时 间:2011年6月2日   招标编号:0806-HNCS110601   1. 河南中旭国际招标有限公司受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委托,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2011年仪器设备招标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现欢迎有能力的供应商参加投标。   招标采购清单一览表 包号 品目号 设备名称 数量 一 1-1 离心机 1 1-2 台式离心机 1 1-3 小型台式高速离心机 1 1-4 台式高速离心机 1 二 2-1 PCR仪 3 三 3-1 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 1 3-2 凝胶成像系统 1 3-3 多功能电泳仪 1 四 4-1 二氧化碳培养箱 1 五 5-1 毛细管电泳系统 2 六 6-1 倒置荧光显微镜 1 七 7-1 纯水系统 1 7-2 超纯水系统 1 八 8-1 制冰机 2 8-2 大型灭菌锅 3 8-3 超低温冰箱 2 九 9-1 全制动菌落分析仪 1 9-2 光合测定仪 1 十 10-1 拖拉机 1 十一 11-1 棉花水分测定仪 3 11-2 智能培养箱 6 11-3 智能老化实验箱 2 11-4 电热干燥箱 1 11-5 种子烘干箱 4 11-6 封口机 2   2、投标人的资格要求:   A.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B. 投标人注册资金要求不低于100万元。   C. 投标人财务状况良好,资产负债率不得高于60%。   D. 投标人须有供应进口仪器设备的经验。   3、有兴趣的投标人可从2011年6月2日-2011年6月23日每天(节假日除外)10:00时至17:00时(北京时间)在河南中旭国际招标有限公司购买招标文件,每包招标文件售价为500元人民币,售后不退。若邮寄,需另加人民币100元(RMB100.00)。招标代理将不对邮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延误或丢失负责。   4、所有投标文件应于2011年6月24日9:00时(北京时间)之前递交到开标现场。   5、开标时间:2011年6月24日上午9:00时(北京时间)。   6.、开标地址:另行通知   7. 本公告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http://www.chinabidding.com.cn)、《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gov.cn)及《河南省政府采购网》(http://www.hngp.gov.cn)上同时发布。   招标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招标代理机构名称:河南中旭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经三路66号金成国际广场1号楼17层   邮 编:450008   联 系 人:耿雁来   邮 箱:gyl@centralsun.com.cn   电 话:0371- 65861861-805   传 真:0371- 65861987   招标机构开户银行:招商银行郑州黄河路支行   银 行 帐 户:75 2371 9020 7391 0303
  • 中国农科院成立棉花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1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在京宣布成立棉花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这是中国农科院首个由院内研究所共同组建的科技创新协作平台。   记者了解到,该中心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牵头组织,联合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田灌溉研究所、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相关研究所共同组建而成,共同解决棉花生产、加工、贸易及产业循环等各环节关键问题。   陈萌山指出,从实践经验来看,加强联合与协作是解决重大产业科技需求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科研发展的历史表明,依靠单兵作战的科研组织方式、单项技术的计划设置与管理机制等,已经无法适应农业产业飞速发展对技术支撑的实际需要。因此,围绕棉花产业集合各相关研究所率先推动建立起协同创新机制,有利于推动棉花领域重大科技成果产出,集中力量解决棉花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构建以棉花产业需求为导向,重大科研任务为引领,科技创新为原动力的棉花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意义十分重大。   该中心成立后,陈萌山要求,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棉花产业发展,顺应棉花产业布局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需要,在棉花育种、机械化植棉采棉、水肥资源利用、地膜污染控制、病虫害综合防治、棉花加工和棉杆循环利用等方面凝练重大科技任务,科学组织优势人才团队,深入开展联合攻关、集成示范、推广应用和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科学报》 (2015-02-04 第5版 农业周刊)
  • 国家棉花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疆)挂牌成立
    经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批准,国家棉花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疆)于11月25日在乌鲁木齐市挂牌成立。 这一中心设在自治区纤维检验局。据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苏力坦马木提说,成立这一检测机构的主要目的是监督棉花经营者严格执行国家棉花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对新疆棉花质量公证检验。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今后5年内,新疆将在棉花主产区建15个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室,配置100台从美国进口的棉花快速检测仪器。届时将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科学权威的棉花检验体制。
  • GB 1103 棉花 细绒棉国家标准起草会议在西安召开
    2012年3月28日,GB 1103 棉花 细绒棉标准起草小组第四次会议在西安召开。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晋利到会致辞。   标准起草小组在前三次会议形成的标准修订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农业、供销、纤检、纺织等行业提出修改意见,对GB 1103.1《棉花 细绒棉 锯齿加工》和GB 1103.2《棉花细绒棉皮辊加工》两个意见稿进行了完善,深入研究了棉花标准改革涉及的相关问题。会议认为,棉花品级指标改革是本次标准修订工作的核心内容,废止人工检验棉花品级指标,是实现由感官检验向全面仪器化检验推进的关键,更是深入推进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关键。2011年,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要加紧修订棉花质量标准,尽早实现仪器化检验取代感官检验”,这次棉花标准起草小组围绕改革品级指标的目标,针对旧标准在棉花质监体制改革中暴露的不足,将原来的标准根据锯齿加工和皮辊加工两种加工方式,分别起草制(修)订了《GB 1103.1棉花 细绒棉 锯齿加工》和《GB 1103.2 棉花 细绒棉皮辊加工》两项标准,此两项标准将对促进我国棉花检验的全面仪器化检验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会议还分别研讨了与此两项标准相关的《GB/T 6499 原棉含杂率实验方法》、《GB/T 6102 原棉回潮率实验方法》、《GB/T 6097 棉纤维试验取样方法》等标准,这些配套标准的修订将对促进《GB 1103 棉花 细绒棉》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会议还组织了专家组对陕西华斯特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为棉花实验室设计生产的XJ130K快速水分测定仪进行了专家审定,专家组认为仪器操作简便、快速,能够满足实验室对棉花检验的需要,通过了专家组的审定。
  • 我国将推行全新棉花颜色分级检验
    国家标准委日前发布的两项新的棉花国家标准,将于2013年9月1日起实施。新标准废止了传统的品级检验,推行全新的棉花颜色分级检验,在棉花行业内被称为“棉花标准改革”,将对我国棉花的生产、加工、检验、贸易、使用等多方面产生深刻影响。   这两项国家标准分别为:《棉花 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GB 1103.1-2012)和《棉花 第2部分:皮辊加工细绒棉》(GB 1103.2-2012),其中锯齿加工细绒棉采用颜色分级指标体系,皮辊加工细绒棉仍维持品级指标体系。这两项标准是对《棉花 细绒棉》的修订,该标准1972年首次发布,最近一次修订发布于2007年。   推行棉花颜色分级检验,主要针对锯齿加工细绒棉,锯齿加工是我国目前细绒棉的主要加工方式。标准的修订内容包括19个方面,涉及品级、长度、异性纤维含量、抽样规则、检验方法、检验顺序、组批规则、检验证书等,核心内容是对棉花品级指标进行改革。棉花品级由棉花的色泽特征、成熟程度和轧工质量进行综合判定,是当前棉花贸易结价的主要指标,至今已经实行了40年。本次标准改革品级指标的思路,是对品级指标进行分拆,代之以对棉花颜色进行HVI测试分级、马克隆值和轧工质量。根据棉花的明暗程度和黄色深度,将颜色级划分为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黄染棉四种类型共13个颜色级,白棉三级为标准级。轧工质量根据棉花外观形态粗糙程度和所含疵点程度分好、中、差三档。颜色级和轧工质量分别制作国家实物标准,以适应农商收购和现货贸易感官检验需要。   中国纤维检验局局长陆阳认为,这次棉花标准改革有利于涉棉行业提高效益,有利于棉花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新标准打破了传统的贸易规则,品级指标的取消,全新的颜色级指标和其它质量指标的的引入,传统结价指标的权重发生了变化,需要建立新的颜色级指标的差价率,轧工质量、长度、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指标升贴水等。同时,也对传统检验观念带来挑战,长期以来形成的棉花品级检验传统观念与检验技术,对推行棉花颜色分级体系有较大影响,观念的转变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推行棉花颜色分级体系的效果。   陆阳表示,下一步棉花标准改革方向要朝着有利于促进棉花品种改良与种植结构调整,有利于加强棉花质量监督与规范棉花市场秩序,有利于推进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与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棉花资源,有利于提高棉花质量及其制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推动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的方向进行修订和完善。要在新标准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我国棉花颜色分级体系,要积极研究并引入短纤维含量、棉结指标及快速准确的测试技术,深入研究标准含杂率的设限标准。为了维护纺织用棉企业的利益,有必要对短纤维含量、棉结指标的快速测试技术及标准含杂率的设限进行研究,力争在下一次国家棉花标准改革中进行明确。   据介绍,2003年,国务院批复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将棉花色特征分级研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有关部门对棉花颜色分级体系进行了大量验证试验,开展了封闭运行试点,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这次棉花标准修订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
    3月1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内彩旗飘舞,喜气洋洋。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此举行。   该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省棉花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河南省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基础上组建而成,主要开展棉花遗传多样性与新基因挖掘、棉花纤维品质性状形成机理、棉花高产分子机理与品种设计、棉花抗逆机理与环境调控等方面的研究。棉花所所长喻树迅院士任实验室主任。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他表示,中国农科院将对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给予全面支持,为实验室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他希望实验室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前沿探索,引导重大原始创新性工作,提升我国棉花生物学基础研究水平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获得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重大突破 大力推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家棉花生物学基础研究公共平台、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和优秀人才培养基地。   科技部、农业部、河南省科技厅、河南大学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揭牌仪式。
  • 罗氏454测序参与棉花基因组进化研究工作
    棉花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它的纤维,俗称皮棉,是纺织工业主要的天然原料。全世界棉花种植面积约5亿亩,我国常年种植面积近8千万亩。棉花不但是重要的纤维和油料植物,而且是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在食用油中,棉籽油的亚油酸含量最高,达到55.6%。除此以外,棉花种子中还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棉籽榨油后的棉籽粉蛋白质高达45%&mdash 50%,远胜过大米、小麦,甚至超过花生、大豆的蛋白质含量。然而,由于一般栽培棉品种的种子和植株具有色素腺体,而色素腺体中含有的棉酚及其衍生物对人和单胃动物有毒,棉酚是棉属植物特有的化合物,这直接制约了棉籽作为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近日,来自8个国家的70多名科学家共同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棉花基因组测序完成。该研究的学术文章《棉花基因组的多倍化及纤维的发育》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研究中,科学家们结合传统的Sanger测序与新一代454测序技术对雷蒙德氏棉基因组进行了组装工作,获得了其87.7%的全基因组序列,通过比较基因组以及进化分析发现,雷蒙德氏棉约在1300&mdash 2000万年前经历了一次全基因组复制事件。这次复制事件很可能不是雷蒙德氏棉的第一次基因复制,早在约1亿多年前,雷蒙德氏棉就可能经历了一次基因组复制事件。这些研究结果有利于人类认识古双子叶植物基因组的复制机制。经过雷蒙德氏棉基因组自身比对后,科研人员共鉴定出了2355个共性区域,并发现约有40%的旁系同源基因出现在不止一个共性区域,这表明了雷蒙德氏棉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可能经历过大量的染色体重排事件。 自2008年以来,棉花全基因组测序成为棉花基础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下一步要在该成果基础上开发出快捷分子育种工具,实现基因组水平上的棉花分子设计育种,培育出高产、高质、抗病抗旱的棉花优良新品种。分子辅助设计育种和常规育种相结合是未来作物育种研究的必然发展方向,建立在基因组学研究基础上的分子辅助设计育种,因分子标记数量巨大、且不受基因表达时间、显隐性关系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大大提高了育种选择的准确性,缩短了育种周期,提高了选择效率。 参考文献:Repeated polyploidization of Gossypium genomes and the evolution of spinnable cotton fibres. NatureVolume:492,Pages:423&ndash 427Date published:(20 December 2012)DOI:doi:10.1038/nature11798
  • 棉花农药残留检测实现新突破
    浙江检验检疫局攻坚完成的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ldquo 进口棉花中农残检测及国际贸易中预警体系研究&rdquo ,提高了棉花农药残留检出限量,扩大了可检测种类。该项目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应对棉花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验室人员做棉花农药残留检测   2012年度项目工作总结会    工作人员进行棉花检验监管   浙江检验检疫局攻坚完成的&ldquo 进口棉花中农残检测及国际贸易中预警体系研究&rdquo 日前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鉴定。该项目全面掌握了全球棉花纤维的分布情况和棉花农药残留总体情况,建立了棉花农药毒理基础数据库,建立了棉花农药残留&mdash &mdash 脱叶剂、催熟剂和除草剂等的检测新技术,为应对棉花国外技术性贸易性措施打下基础。   棉花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单纤维品种,总量达到世界纤维消耗的40%以上,在天然纤维中达四分之三,是纺织工业最重要的纤维产品。近年来,随着绿色环保和穿着天然化要求的提高,棉花制品在纺织制品尤其是占家纺纺织品中的比例又有所上升。我国作为一个纺织大国,是棉花纤维消耗和棉花制品生产的大国,同时也是棉花制品国际贸易的大国。但我国并不是棉花种植生产的大国,大量生产性的棉花需要通过进口。   棉花是农药消耗最大的农副产品,世界上大约60%的农业化学制剂被用于棉花。目前,棉花生产上使用的农药分别是脱叶剂、催熟剂和除草剂等。其中棉花使用的杀虫剂,占杀虫剂总消耗的16%,价值将近20亿美元(包括催熟剂和落叶剂),超过了任何一种农作物。   势在必行   由于进口国棉花种植的机械化程度高,几乎全部采用机器采摘,因而还使用了大量的脱叶剂和催熟剂。和棉花杀虫剂不同,脱叶剂和催熟剂由于都是在棉花采摘的后期喷洒,此时大部分棉铃都开始吐絮开裂,在棉花纤维中残留浓度较高,是对操作人员更具威胁的棉花农残制剂。因而对棉花纤维中脱叶剂和催熟剂的监测和控制是比棉花杀虫剂监控更为重要的内容。如何进行棉花产品的农药残留进行监控,是生态棉纺织品品质控制的关键之一。在国际生态纺织品研究和检验协会颁布的国际生态纺织标准Oeko-Tex Standard100中,规定禁用和限量的与棉花生产直接有关的农药就达54种,包含杀虫剂、除草剂和脱叶剂。   有统计报道,假如美国所有的棉花在种植中都禁用农药,将使美国的棉花产量下降73%,显然这是无法想象的。由于对棉花脱叶剂和催熟剂在棉花纤维上的残留特性及其衰减规律缺乏研究,也没有权威可信的资料数据可以借鉴,再加上对棉花脱叶剂和催熟剂的毒性缺乏足够的重视,我国还没有针对棉花脱叶剂和催熟剂检测的技术、防控体系,含高毒脱叶剂和催熟剂棉花的存在,不仅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危害大,对我国纺织品在国际上的声誉也具有潜在损害。建立棉花农残(包括杀虫剂、脱叶剂和催熟剂)检测体系势在必行。   攻坚克难   目前,进口棉花检测一般都是重量鉴定和极其普通的长度测试,如果能够使用HVI测试已经是很全面了。在国际上对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壁垒设置越来越苛刻的情况下,如何发挥我国检验检疫的技术优势,寻找进口产品的技术缺陷,设置我国贸易需要的技术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由浙江检验检疫局董锁拽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科研计划项目&ldquo 进口棉花中农残检测及国际贸易中预警体系研究&rdquo 的开展,将棉花脱叶剂和催熟剂残留作为重点进行棉花农残检测研究,建立防控体系,在国内尚属首次。研究对棉纺行业、有关国际贸易以及检验检疫技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项目在棉花这一大宗进口商品上寻找技术壁垒新的突破口,并研究新的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体系,进行新的进口棉花测试指标研究和建立新的快速检测系统,对我国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我国进出口贸易技术壁垒的设置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对我国技术检测的能力和形象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棉花农残防控体系的建立,事关国家公共安全,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mdash 2020年)》优先支持的主题。   课题组通过两年时间,缜密部署,厘清要素,逐步展开和推进研究计划。首先从全球棉花生长周期、棉花使用农药种类与时期、全球主要棉花产区分布、各产区的气候特点、各产区的棉花产量与数量、全球主要棉花进口国的分布、各进口国进口量等多个方面对全球棉花产业进行调研,为建立进出口棉花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奠定基础 其次,从农药自身毒性与衰减性、农药在棉花种植中衰减性、农药与棉花亲和性、棉花后续生产中的毒性衰减性等诸多方面对棉花用农药进行综合评价,建立棉花用农药毒理分析体系 第三,对棉花中有机磷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苯氧羧酸类农药、草甘膦及其代谢物的残留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建立了棉花农残检测方法。   前景宽广   浙江局取得的《进口棉花中农残检测及国际贸易中预警体系研究》研究成果,为我国进口棉花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我国技术壁垒的应对提供了科学依据。成果的实用价值高,应对性强,一是项目组通过对棉花中有机磷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苯氧羧酸类农药、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残留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建立了更为精确的棉花农残检测新技术,在此基础上研究制订3项行业标准,规范了相关行业的标准化工作 二是改变了棉花国际贸易中仅对物理指标进行检测的理念,目前进口棉花检测一般都是重量鉴定和极其普通的长度测试,通过本课题的深入研究,逐步将棉花检测转向化学领域,应对国外技术贸易措施更有效、依据更充分。三是引进国际生态防控体系和理念,建立与国际生态防控体系接轨棉花生态防控体系,建立棉花农残信息共享和预警系统,可运用于进口机摘棉花的管理、检测和生态品质控制,为我国政府进口棉花的宏观管理提供了依据。   &ldquo 进口棉花中农残检测及国际贸易中预警体系研究&rdquo ,对主要的进口国棉花进行农残检测,共涉及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坦桑尼亚、墨西哥7个国家,对中国和美国两国还按照产区进行农残检测,共进行了有机氯类、除虫菊酯及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烟碱类、苯氧羧酸类等几大类共91种农药的农残检测。建立了棉花农残情况的基础数据库,为建立进出口棉花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提供数据支持,并在此基础上制作了进出口棉花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及预警体系,为中国政府商务贸易提供技术支持。
  • 新棉花国家标准9月发布 将实行棉花颜色分级体系
    新修订的《棉花 细绒棉》棉花国家标准将于9月1日发布   我国将实行棉花颜色分级体系   7月22日,记者从河北省纤维检验局组织召开的棉花国家标准宣传贯彻会议上获悉,我国使用了40年的棉花品级检验方法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颜色级实物标准。   新修订的GB1103《棉花 细绒棉》国家标准今年9月1日发布,将于2013年9月1日实施。新标准的落实关系到棉花质量仪器化检验指标体系和检验方法能否与国际通行做法全面接轨,对于完善我国棉花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我国棉花和棉纺织品的竞争力,推动棉花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据河北省纤检局局长陈庆林介绍,棉花标准是具备技术和管理性质的强制性标准,在棉花生产、流通、贸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原标准相比,修订后的标准改动内容涉及21项之多,其中废除品级、推行颜色级是标准的核心内容,也是纤维检测体系与国际接轨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我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加入世贸后,纺织工业有了飞速发展,纺织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纺织品对外贸易日益扩大,纺织技术发展对棉花质量性能指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棉纺企业越来越重视采用仪器化质量检验指标实施配棉。棉花原料的质量是纺织产品质量的重要基础,以往按照感官检验的质量指标进行粗放配棉的做法,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影响了纺织产品质量的提高。   新修订的棉花国家标准推行棉花颜色分级体系后,将全面实现对大包型成包皮棉的仪器化逐包检验,从而全面实现对棉花内在质量的科学、客观评定,促进我国棉花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促进产业升级、技术进步,降低纺织成本,提高纺织品质量,推动棉纺织工业发展。   中国纤维检验局总工程师徐水波说,研究棉花颜色分级体系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将现行的棉花品级“三条件”,即成熟程度、色泽特征和轧工质量进行拆分,以满足对大包型棉花的各项质量指标全部实行仪器化检验的需要。能否尽快废除棉花品级检验,顺利推行棉花颜色分级体系,关系到棉花质量仪器化检验指标体系和检验方法能否与国际通行做法全面接轨。   河北作为我国大的产棉区之一,区域内的棉花全部是细绒棉。修订后《棉花 细绒棉》国标的实施,是推动该省棉花产业发展的有利契机。   据相关专家介绍,新标准对棉花产业发展的益处体现在3个方面: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满足棉花流通多方需要 推动棉纺织工业发展。当前,在棉花种植面积不可能增加较多的情况下,提高棉花单产和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新的棉花标准将棉花质量仪器化检验方法,以及对棉花内在质量的考核放在了更加突出位置。有利于引导农业部门培育优良品种,有利于引导棉农多种优质棉,引导棉花收购实行优质优价,从而达到促进棉花品种改良、品质提高、棉农增收的目的。   据悉,河北省纤维检验局在标准的修订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局从2005年开始参与国家棉花颜色分级检验研究工作,经过近8年努力取得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中纤局的充分肯定,2011年中纤局批准河北建立全国首家国家颜色级标准研制中心,承担我国棉花颜色级实物标准制作发行的具体工作。   据了解,由中国纤维检验局牵头、联合相关部门部署的全国GB1103棉花国家标准宣贯和检验技术培训工作,日前分别在河北、湖北、新疆3地展开。
  • 国家棉花调研组视察国家生态纺织品质检中心滨州实验室
    了解仪器设备情况      调研座谈   3月9日,中纤局总工程师徐水波、中棉协会副秘书长杨照良、中棉纺织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叶戬春、河北省纤维检验局副主任陆士栋一行在省纤检局局长张善军、滨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高月华、滨州质监局局长张毅的陪同下参观了国家生态纺织品质检中心滨州实验室。   徐水波总工程师一行详细了解了国家中心的硬件设备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情况,充分肯定了中心在基础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滨州既是产棉大市,又是用棉大市,棉花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国家中心要依托技术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 进口棉花农药残留检测不容忽视
    长期以来,我们对进口棉花品质、重量问题很重视,检验检疫部门投入了许多人力、物力及实验室建设,检验把关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2009年是“质量和安全年”,湖北检验检疫局认真总结了2007-2008年开展的进境棉花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分析了湖北省进口棉花农药残留的检出率及其农药种类,评估了国外主要产棉国农药残留的风险与危害,结合我国及湖北省棉花生产使用情况以及国外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的影响,提出了应对进境棉花农药残留的防控措施及建议。   一、对进口棉花农药残留检验结果的分析   湖北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人员采取随机取样,抽取了6个国家的棉花样品共21个,21个棉花样品经检测发现有农药残留的13个,占总样品数的61.9%。残留农药主要为对,对-滴滴依和马拉硫磷,其中含有对,对-滴滴依农药残留的样品12个,占样品数的57.1% 含马拉硫磷的样品3个,占样品数的14.3%。同一样品中,同时含有上述两种农药残留的有2个样品,占样品数的9.5%。   美国棉花10个样品经检测发现有7个样品有农药残留,占美国样品数的70%,占总样品数的33.3%。含农药残留对,对-滴滴依的样品有6个,占美国样品数的60%,占总样品数的28.6% 含农药残留马拉硫磷的样品有3个,占美国样品数的30%,占总样品数的14.3%。同一样品中同时含有2种农药残留的样品有2个,占美国样品数的20%。美国棉花样品中有2个样品农药残留超出我国国家标准《纺织纤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GB/T22282-2008)的限量规定。对印度棉花4个样品检测,发现3个样品有对,对-滴滴依残留,占印度样品数的75%,占样品总数的14.3%。埃及棉花2个样品检测发现有对,对-滴滴依残留,占埃及棉花样品数的100%,占样品总数的9.5%。乌兹别克棉花样品1个检测有农药残留对,对-滴滴依,占样品总数的4.8%。澳大利亚3个样品、巴西1个样品均未检出农药残留。   二、对进口棉花农药残留的检测评估   对6个国家21个棉花样品检测,发现4个国家的13个样品有农药残留,检出率为61.9%,这表明我国进口棉花到货中普遍存在农药残留问题,检出率较高。美国棉花10个样品中检测出7个有农药残留,检出率高达70%,其中3个样品检测出农药残留——马拉硫磷,检出量超过我国国家标准《纺织纤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GB/T22282-2008)规定的限量,在美国棉花2个样品中同时检出对,对-滴滴依和马拉硫磷两种杀虫剂,检出率为20%。这表明美国种植棉花普遍使用农药,对农药的依赖性很强,并有棉花样品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印度棉花农药残留检出率也很高,达75%,埃及棉花农药残留检出率高达100%。我国进口印度棉花呈逐年增长势头,进口经营和收用货企业对此应重点关注。澳大利亚和巴西棉花没有检出农药残留,其产地可供企业优先选择。   三、对策与建议   1.检验检疫部门应高度重视对进口棉花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质量把关,以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制定棉花农药残留的检验检疫工作规范,统计规定检验方法和使用标准,对棉花农药残留超标的货物提出处理方法并采取有效措施,以维护国家安全、人民健康和保护环境。   2.检验检疫部门应高度关注美国、南亚、中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入境棉花的质量安全,针对农药残留的种类以及对人体、环境污染危害进行风险分析,做出科学性的评估,并将入境棉花农药残留纳入强制性检验项目,实施棉花农药残留超标预警,加强对入境棉花到货质量安全的把关。   3.建议中国棉花协会将入境棉花农药残留项目检验增补到《中国棉协棉花购买条款》的质量条款中,增订索赔细则条款作为商务索赔依据,积极维护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利益。   4.建议我国进口和使用入境棉花生产企业高度重视棉花农药残留问题,在签订贸易合同时应将我国国家标准设定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订入合同中,以减少进口棉花农药残留对我国人民的侵害和环境的污染,降低其对出口纺织品和服装行业带来的风险。
  •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投资2000多万
    1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河南大学共同建设的&ldquo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rdquo 圆满完成建设期任务,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顺利验收,将进一步促进该重点实验室在棉花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据了解,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0月科技部正式批复成立,两年来,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累计投资2256.35万元。荣获国家级奖励1项,省级科技成果4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26篇。新增主持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75项,培育棉花新品种7个,获得棉花新品种保护权4个、国家发明专利24项。   目前,实验室已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规章制度健全,实验室运行良好。
  •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2014年1月7日,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河南大学共同建设的“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圆满完成建设期任务,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2011年10月科技部正式批复成立以来,在我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农科院的鼎力帮助下,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和河南大学紧密配合、协同共建,圆满完成建设期任务目标。两年来,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累计投资2256.35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6台(套),50~100万元设备9台(套),10~50万元仪器设备36台(套) 荣获国家级奖励1项,省级科技成果4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26篇,其中SCI收录46篇,IF≥3.0的25篇,IF≥5.0的7篇,在Nature Genetics(IF= 35.532)上发表论文1篇 新增主持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75项 培育棉花新品种7个,获得棉花新品种保护权4个、国家发明专利24项 实验室还培养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1人,长江学者1人,省部级专家4人(中原学者2人,省专家2人),培养博士研究生15人,硕士研究生77人,实验室常年流动人员达到54人。此外,实验室主办、承办全国会议2次,协办国际学术会议1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8人次,国际合作交流8人次 目前,实验室已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规章制度健全,实验室运行良好。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顺利验收,将进一步促进该重点实验室在棉花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文章转载自: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