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临界氧指数测试仪

仪器信息网临界氧指数测试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临界氧指数测试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临界氧指数测试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临界氧指数测试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临界氧指数测试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临界氧指数测试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临界氧指数测试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临界氧指数测试仪相关的论坛

  • 极限氧指数测试仪/极限氧指数仪

    极限氧指数测试仪/极限氧指数仪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700_667324_3037432_3.png 产品详细:  试样垂直固定在向上流动的氧、氮混合气体的透明燃烧筒里,点燃试样顶端,观察试样的燃烧特性,把试样连续燃烧时间或试样燃烧长度与给定的极限值相比较,极限氧指数测试仪通过在不同氧浓度下的一系列试验,测得维持燃烧时以氧气百分含量表示的最低氧深度值。  符合标准:  ISO 4589-2,ASTM D2863,GB/T 2406,GB/T 5454  技术参数:  1. 燃烧筒:由内径至少75mm和高度至少450mm的耐热玻璃管构成。筒底连接进气管,并用直径3-5mm的玻璃珠充填,高度为80-100mm,在玻璃珠的上方放置一金属网,以承受燃烧时可能滴落之物,维持筒底清洁;  2. 点火器:内径为2mm±1mm的管子通以丙烷或丁烷气体,在管子的端头点火,火焰高度可用气阀调节,能从燃烧筒上方伸入以点燃试样,火焰高度为15 - 20mm;  3. 利用最新的氧分析仪技术,提供了一个稳定的供气机构,氧气浓度数字读数的±0.1%;  4. 特殊耐热石英玻璃管,用耐热的高硼硅制的燃烧筒,提供两种型号的试样架:  a) 可用于无支撑的试样,如纺织品、塑料片和纸张等 ,试样大小:150×37.5 mm,厚度小与12mm;  b) 有支撑的棍形试样,如塑料和木材能,试样大小:150mm长,直径小于10 mm。  5. 仪器具有自动校准功能;  6. 数字化显示氧浓度,直接控制氧气浓度;  7. 自动控制氧气和氮气浓度达到预期浓度;  8. 数显显示器,可直观显示仪器状态,氧气浓度,气体流量,石英玻璃管温度,使用时间;  9. 配备气体截止阀、流量计,过滤器;  10. 配有燃烧器和技术手册;  11. 外形尺寸:460 mm(W)×410mm(L)×780mm (H);  12. 重量:45kg。

  • 【讨论】关于塑料氧指数测试

    [color=black][size=2][font=宋体]谁家参加了CNAS T0472[color=black][size=2][font=宋体]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氧指数法)的能力验证呢?讨论下。[/font][/size][/color][/font][/size][/color]

  • 智能氧指数测定仪选购过程中的疑惑解答

    [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氧指数是衡量非金属材料阻燃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所谓氧指数,就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试样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比的数值表示。铁道部有关文件当中规定:客车用地板革、玻璃钢的氧指数均应≥28。另按国家标准规定,试验用的氧气和氮气的纯度均为工业级。客户在选择购买智能氧指数测定仪时会有一些疑问,针对此问题,小编做了以下归纳总结,希望能帮到相关人士的技术疑惑。[/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1[/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设备是否可自动点火?[/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智能全自动氧指数测定仪[/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配有试样上端点火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试样上端点火自动控制,针对标准要求的点火时间,做到精准控制,避免人工点火造成的误差,配合上下运动装置和左右运动装置实现试样上边沿均匀点燃。在保证点火时间的同时,点火器部分能够实现旋转,以便测量火焰长度,点火上下运动过程平稳。[/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2[/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氧气、氮气浓度是否可精确调节?[/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智能全自动氧指数测定仪[/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采用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配合PLC 逻辑控制器,实现氧气流量、氮气流量的全自动控制,流量调整精度高、速度快、稳定性好。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集成了流量控制、执行和反馈单元,真正的模块化结构,组态灵活、功能强大、调节精度高、速度快。PLC 逻辑控制器具有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功能,通过对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模拟量信号的控制,具有较高的精度,工作稳定性也有很高的提升。质量流量控制器的调节电压为0V~ +5V ,对应量程0L/min ~ 12 /min ,PLC 控制器的模拟量输出-10 V ~ +10 V ,对应控制值-2000~+ 2000。根据GB/T5454-1997 中附录B 氧浓度与氧气、氮气流量的关系,查表可知氧浓度对应的氧气、氮气流量值,通过计算流量对应的电压值,电压值对应的控制值,即可实现对氧浓度的调节。例如:所需氧浓度为30.0% ,经查表对应氧气流量为3.42 L/min ,氮气流量为7.98 L/min ,操作软件利用通讯将氧气控制值285 和氮气控制值665 发送至PLC ,PLC 控制质量流量控制器实现对氧浓度的调节。调节换算机制:所需氧浓度为30.0% ,氧气调节流量3.42L/min,调节电压1.425 V ,控制值285 ;氮气调节流量7.98 L/min ,调节电压3.325 V ,控制值665 。[/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3[/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试验数据是否可保存利于后期查询[/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智能全自动氧指数测定仪采用使用WEINVIEW触摸屏PC 端操作软件,软件界面简洁明了,测试结束时,设备自动输出氧指数并生成测试报告且可自动编号、存储和打印(可选)。[/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4[/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设备是否带有通风橱?[/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全自动氧指数测定仪采用一体结构化的设计理念,[/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自带通风橱利于试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排除实验室,可为客户解决实验室没有通风橱的烦恼。[/color][/size][/font]

  • 氧指数测定仪留样再测

    氧指数测定仪检测聚氨酯泡沫塑料样品,实验室质量控制“留样再测”的标准控制限是多少?GB/T2406.2上没有说明啊,其他检定规程不太熟悉,望各位大虾们指点一二啊!不胜感激!

  • 求阻燃氧指数法的原始记录

    求纺织品阻燃氧指数法原始记录 和床上用品阻燃性能(GB/T 20390.1和.2)原始记录,我们新上的项目无从下手望大家都帮助帮助

  • 泡沫塑料氧指数样品制作

    泡沫塑料氧指数样品制作

    标准规定氧指数测试制作样品尺寸为(80~150)mm长(泡沫塑料品),实验室第三方仲裁试验时应取具体长度是多少?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1/201411171600_523386_2806843_3.jpg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20Data/Tencent/Users/224155688/QQ/WinTemp/RichOle/4)XE6(LDBC8%7DDJ_1%7BU%7B$U)V.jpg

  • 【原创大赛】PVC如何做防火测试?

    【原创大赛】PVC如何做防火测试?

    文/刘玉单、施初阳(建材与工程事业部)[b]前言[/b]PVC全称为Polyvinyl chloride,即聚氯乙烯,其结构为[sub]n[/sub],见图1。PVC材料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且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塑料产品之一,应用广泛,价格便宜。在建筑工程中,PVC材料由于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广泛用于制作墙壁[url=http://zx.meilele.com/][b][color=windowtext]装饰[/color][/b][/url]、[url=http://www.meilele.com/keywords/menchuang/][b][color=windowtext]门窗[/color][/b][/url]结构、防腐管道、管件、输油管等。本文通过对墙板、地板、套管、布料、垫片等五种PVC产品的防火测试举例,说明了不同用途的PVC产品具有不同的防火测试方法和不同的防火要求,介绍了单体燃烧测试、可燃性测试、临界热辐射通量测试、氧指数测试和烟密度测试等防火测试项目。[img=,689,274]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7/201707031630_01_3051334_3.jpg[/img][align=left]图1 聚氯乙烯结构[/align][b]1 墙板防火测试[/b]墙板属于平板状建筑材料,根据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其燃烧性能等级和分级依据见表1。平板材料的B1等级防火测试需要进行单体燃烧测试和可燃性测试,采用的测试标准分别是GB/T 20284-2006《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和GB/T 8626-2007《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align=left]表1 平板状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和分级判据(部分)[/align][table=570][tr][td=2,1] 燃烧性能等级[/td][td]试验方法[/td][td]分级判据[/td][/tr][tr][td=1,2] B1[/td][td=1,2] B[/td][td]GB/T 20284且[/td][td]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sub]0.2MJ[/sub]≤120W/s;火焰横向蔓延未到达试样长翼边缘;600s的总放热量THR600s≤7.5MJ[/td][/tr][tr][td]GB/T 8626点火时间30s[/td][td]60s内焰尖高度Fs≤150mm;60s内无燃烧滴落物引燃滤纸现象[/td][/tr][/table]GB/T 20284-2006,单体燃烧(Single Burning Item,SBI),测试是将样品搭建成一个房间角落,模拟实际火灾的试验,评估样品的火焰横向蔓延程度,热量释放的速率和总量,是评估绝大部分装修材料的关键测试方法,铺地材料不进行单体燃烧测试试验。测试前,样品搭建成一个房间角落,样品1.5m高,见图2;测试中,底部点火,模拟实际火灾的试验,见图3;测试后,样品横向保持完整,见图4。[img=,246,819]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7/201707031632_01_3051334_3.jpg[/img]GB/T 8626-2007,可燃性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材料能进行有焰燃烧的能力。可燃性测试的点火时间有30s/15s之分,点火方式有表面点火和边缘点火之分,如图5。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材料点火时间不同,不同的产品标准中对点火方式也有要求。[img=,620,336]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7/201707031632_02_3051334_3.jpg[/img][b]2 地板防火测试[/b]地板属于铺地材料,根据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其燃烧性能等级和分级依据见表2。铺地材料的B1等级防火测试需要进行临界热辐射通量测试和可燃性测试,其中临界热辐射通量测试采用的测试标准是GB/T 11785-2005《铺地材料的燃烧性能测定辐射热源法》。[align=left]表2 铺地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和分级判据(部分)[/align][table=567][tr][td=2,1] 燃烧性能等级[/td][td]试验方法[/td][td]分级判据[/td][/tr][tr][td=1,2] B1[/td][td=1,2] B[/td][td]GB/T 11785且[/td][td]临界热辐射通量CHF≥8.0kW/m[sup]2[/sup][/td][/tr][tr][td]GB/T 8626点火时间15s[/td][td]20s内焰尖高度Fs≤150mm[/td][/tr][/table]GB/T 11785-2005,用辐射热源法测试铺地材料的燃烧性能,用临界热辐射通量表示。临界热辐射通量是指试件表面火焰停止传播并熄灭的位置所对应的辐射通量(即单位面积的入射热)或试验30分钟时火焰传播到的最远位置处对应的辐射通量,两者中的最低值。临界热辐射通量越大,表示材料越不易燃烧,其试验过程见图6。[img=,608,159]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7/201707031633_01_3051334_3.jpg[/img][b]3 套管防火测试[/b]套管的防火测试根据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其燃烧性能等级和分级依据见表3。[align=left]表3 电线电缆套管的燃烧性能等级和分级判据[/align][table=569][tr][td]燃烧性能等级[/td][td]试验方法[/td][td]分级判据[/td][/tr][tr][td]B1[/td][td]GB/T 2406.2GB/T 2408GB/T 8627[/td][td]氧指数OI≥32.0%;垂直燃烧性能V-0级;烟密度等级SDR≤75[/td][/tr][tr][td]B2[/td][td]GB/T 2406.2GB/T 2408[/td][td]氧指数OI≥26.0%;垂直燃烧性能V-1级[/td][/tr][/table]套管产品标准为JG3050-1998《建筑用绝缘电工套管及配件》,套管要进行自熄性测试,要求点火后余焰在30秒内熄灭,见图7。[img=,369,347]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7/201707031634_01_3051334_3.jpg[/img][b]4 布料防火测试[/b]布料的防火测试,根据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其燃烧性能等级和分级依据见表4。其燃烧性能等级判定要进行氧指数测试和垂直方向燃烧性能测试,采用的测试标准分别是GB/T5454-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氧指数法》和GB/T 5455-2014《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损毁长度、阴燃和续燃时间的测定》。[align=left]表4.窗帘幕布、家具制品装饰用织物燃烧性能等级和分级判据 [/align][table][tr][td]燃烧性能等级[/td][td]试验方法[/td][td]分级判据[/td][/tr][tr][td]B1[/td][td]GB/T 5454GB/T 5455[/td][td]氧指数OI≥32.0%;损毁长度≤150mm,续燃时间≤5s,阴燃时间≤15s;燃烧滴落物未引起脱脂棉燃烧或阴燃[/td][/tr][tr][td]B2[/td][td]GB/T 5454GB/T 5455[/td][td]氧指数OI≥26.0%;损毁长度≤200mm,续燃时间≤15s,阴燃时间≤30s;燃烧滴落物未引起脱脂棉燃烧或阴燃[/td][/tr][/table]氧指数(Oxygen Index)是指在氧氮混合气流中刚好维持材料燃烧所需要的最小氧浓度,以体积分数表示。氧指数越高,表示材料的阻燃性越好。不同用途不同燃烧性能等级的材料对其氧指数有不同的要求。氧指数测试过程见图8。[img=,605,269]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7/201707031634_02_3051334_3.jpg[/img][b]5 垫片防火测试[/b]烟密度测试采用的测试标准为GB/T 8627-2007《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烟密度试验方法》。各行业一般要求烟密度=75%。烟密度测试是指用小火点燃样品,测试样品产生的烟雾浓度,用于评估火灾时烟雾对人员逃生速率的影响。烟密度测试包含两方面:主观上,观察烟雾是否挡住“EXIT”逃生标志,见图9;客观上,记录烟雾的光吸收率,即烟密度。[img=,203,312]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7/201707031634_03_3051334_3.jpg[/img]GB/T 8627-2007中规定,标准样品尺寸要求为(25.4±0.3)mmⅹ(25.4±0.3)mmⅹ(6.2±0.3)mm,也可以采用产品实际厚度。试验表明,同种样品的烟密度测试,样品厚度越大,其烟密度越高。[b] 6结语[/b]PVC产品种类繁多,产品类型、用途、安装方式等项目的不同,其防火测试方法也有所区别,且样品尺寸也会影响测试结果,如烟密度测试,同种样品厚度越大,其烟密度越高。因此,PVC产品防火测试前,加深对PVC产品的认识以及防火测试标准的理解,才能选择正确的防火测试方法,才能正确地评定PVC产品的防火性能。

  • 表观粘度,熔融指数,热变形等测试。

    主要测试设备有:熔融指数仪、毛细管流变仪、在线流变仪、连续熔体流变仪、流动表征流变仪、挤出流变仪、热变形/维卡试验机、氧指数分析仪、冲击实验仪、薄膜性能测试仪器、热封口仪、实验室混合挤出机、实验室卷绕机、实验室切粒机和实验室混合成型机等。 油位测试美国VIATRAN.请您浏览熔融指数http://www.dynisco.com/products.asp?FID=33&FNAME=Melt+Flow+Indexers&lang=流变仪 :http://www.dynisco.com/products.asp?FID=34&MID=48&FNAME=Capillary+Rheometers&MNAME=LCR7001&lang=王进TEL:0755-83745473FAX:0755-83745445MOB:13500059473

  • 【求助】请各位大大帮忙推荐下,那一款熔融指数测试仪比较好!

    各位论坛朋友:大家好!公司需要购买一台熔融指数测试仪,目前公司的采购同事有联系了两家一起供应商,提供的仪器分别是:1. XNR-400 AD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2. ZX-8970塑胶熔融指数测试仪由于之前没有使用这两种仪器,所以对这类设备不是很了解,不知论坛中是否有使用过这两种仪器,或者对这些设备比较了解的朋友?能否分享一下您们的宝贵经验?或者指导我选择一下,告诉我这两个设备哪种比较好用?如果您们现在使用的设备比以上两种更好用的话,也可以和我推荐哦!期待您的指导,请您多多指教,先谢谢您们啦!!万分感谢!!有参考了下述帖子的一些经验,但是没有针对我说的这两款设备的信息,呜呜……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090630/1979826/已经在采购交流区发帖求助了,但是没有网友回复,因此在物性测试仪器区再次发帖求助,期盼有使用过这两种设备的朋友能不吝赐教,谢谢了!

  • 【转帖】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

    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概述 二氧化碳是一种很常见的气体,但是过多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因此充分利用二氧化碳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主要是用于生产干冰(灭火用)或作为食品添加剂等。目前国内外正在致力于发展一种新型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CO2超临界萃取技术。运用该技术可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可提取过去用化学方法无法提取的物质,且廉价、无毒、安全、高效;适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工业。   二氧化碳在温度高于临界温度Tc=31.26℃、压力高于临界压力Pc=7.2MPa的状态下,性质会发生变化,其密度近于液体,粘度近于气体,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0倍,因而具有惊人的溶解能力。用它可溶解多种物质,然后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传统的提取物质中有效成份的方法,如水蒸汽蒸馏法、减压蒸馏法、溶剂萃取法等,其工艺复杂、产品纯度不高,而且易残留有害物质。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 它是利用流体在超临界状态时具有密度大、粘度小、扩散系数大等优良的传质特性而成功开发的。它具有提取率高、产品纯度好、流程简单、能耗低等优点。CO2- SFE技术由于温度低, 且系统密闭, 可大量保存对热不稳定及易氧化的挥发性成分, 为中药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提供了目前最先进的方法。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可以从许多种植物中提取其有效成分,而这些成分过去用化学方法是提取不出来的。这项技术除了用在化工、医药等行业外,还可用在烟草、香料、食品等方面。如食品中,可以用来去除咖啡、茶叶中的咖啡因,可提取大蒜素、胚芽油、沙棘油、植物油以及医药用的鸦片、阿托品、人参素及银杏叶、紫杉中的有价值成分。可见这项技术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 (一). 超临界流体定义  任何一种物质都存在三种相态-[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液相、固相。三相成平衡态共存的点叫三相点。液、气两相成平衡状态的点叫临界点。在临界点时的温度和压力称为临界压力。不同的物质其临界点所要求的压力和温度各不相同。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CF)技术中的SCF是指温度和压力均高于临界点的流体,如二氧化碳、氨、乙烯、丙烷、丙烯、水等。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而接近临界点的状态称为超临界状态。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气液两相性质非常相近,以至无法分别,所以称之为SCF。  目前研究较多的超临界流体是二氧化碳,因其具有无毒、不燃烧、对大部分物质不反应、价廉等优点,最为常用。在超临界状态下,CO2流体兼有气液两相的双重特点,既具有与气体相当的高扩散系数和低粘度,又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物质良好的溶解能力。其密度对温度和压力变化十分敏感,且与溶解能力在一定压力范围内成比例,所以可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改变物质的溶解度。(二).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过程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当气体处于超临界状态时, 成为性质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的单一相态, 具有和液体相近的密度, 粘度虽高于气体但明显低于液体, 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100倍 因此对物料有较好的渗透性和较强的溶解能力, 能够将物料中某些成分提取出来。  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依次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萃取出来。并且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和介电常数随着密闭体系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极性增大, 利用程序升压可将不同极性的成分进行分步提取。当然,对应各压力范围所得到的萃取物不可能是单一的,但可以通过控制条件得到最佳比例的混合成分,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自动完全或基本析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并将萃取分离两过程合为一体,这就是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超临界CO2的溶解能力  超临界状态下,CO2对不同溶质的溶解能力差别很大,这与溶质的极性、沸点和分子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由一下规律:1. 亲脂性、低沸点成分可在低压萃取(104Pa), 如挥发油、烃、酯等。2. 化合物的极性基团越多,就越难萃取。3. 化合物的分子量越高,越难萃取。 超临界CO2的特点  超临界CO2成为目前最常用的萃取剂,它具有以下特点:1.CO2临界温度为31.1℃,临界压力为7.2MPa,临界条件容易达到。 2.CO2化学性质不活波,无色无味无毒,安全性好。 3.价格便宜,纯度高,容易获得。   因此,CO2特别适合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 【转帖】超临界流体定义、特点

    超临界流体定义、特点㈠定义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简称SCF)可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形式来定义。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的点叫临界点。在临界点时的温度和压力称为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而接近临界点的状态称为超临界状态。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气、液两相性质非常接近。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又称为稠密气体(dense gas)或高压气体(high compressed gas),它不同于一般的气体,也有别于一般液体,兼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特性,密度接近于液体,粘度和扩散系数接近于气体,渗透性好,与液体溶剂萃取相比,可以更快地完成传导,达到平衡,促进高效分离过程的实现。㈡特点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取决于它的温度和压力,通常和流体的密度呈正相关,随流体的密度增加而增加。在临界点附近,压力、温度的微小变化会引起流体密度及其对物质溶解能力的较为显著的变化。被用作超临界流体的溶剂有乙烷、乙烯、丙烷、丙烯、甲醇、乙醇、水、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超临界二氧化碳是首选的萃取剂。这是因为二氧化碳的临界条件易达到(Tc=304.1 K,Pc=7.347 MPa),且无毒、无味、不燃、价廉、易精制,这些特性对热敏性和易氧化的产物更具有吸引力。超临界流体的特性① 无毒性、不燃性和无腐蚀性。超临界CO2流体无毒和不可燃,有利于安全生产,而且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有利于推广应用,降低成本。② 容易达到超临界条件。CO2临界温度为Tc=31.1℃ ,临界压力为Pc=7.3MPa,CO2的超临界条件与水相比(水的临界温度为374℃,临界压力为22MPa)更容易达到。

  • 超临界CO_2与有机溶剂混合萃取及改质煤的研究

    本文以煤的分级利用为背景,以超临界C02 (SCCO2)与挟带剂混合对煤进行萃取改质,研究了萃取过程中超临界CO2与有机溶剂的作用机理,考察了萃取物、萃余煤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萃余煤的气化性能;在半连续超临界萃取装置中使用超临界CO2与煤焦油-N-甲基吡咯烷酮(NMP)混合溶剂共改质褐煤,研究了温度、压力、溶剂配比、粒径等对[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color][/url]抽提物组成和改质煤理化特性的影响,对比了原煤和改质煤在元素组成、表面结构、气化活性等方面的差异;分别使用超临界CO2与N-甲基毗咯烷酮(NMP)混合溶剂和超临界CO2-酒精混合溶剂,对煤和石油焦进行改质,研究了温度、压力、溶剂等对改质煤理化特性的影响,考察了原煤和改质煤在元素组成、官能团结构、气化活性等方面的差异;构建了褐煤改质气化工艺系统,进行了工艺系统模拟。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超临界CO2与有机溶剂混合对煤进行萃取,研究了挟带剂和超临界CO2混合溶剂的作用机理,考察了煤种、温度、压力和溶剂配比对萃取率的影响,研究了SCCO2-NMP混合溶剂条件下萃取物和萃余煤的理化特性,对比了原煤和萃余煤气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混合溶剂的萃取率大于超临界CO2或NMP纯溶剂的萃取率,混合溶剂体积比达到1:1时,萃取率最大;萃取率随着压力升高而增加,但压力超过11MPa后,其影响逐渐减弱;萃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温度超过150℃后其影响也逐渐减弱;褐煤和烟煤在SCCO2-NMP混合溶剂中的萃取率随碳含量增加有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碳含量达到85.12%(无水无灰基)时萃取率达到最大;萃取物中富含羟基及脂、酚、酮类等含氧官能团,超临界CO2的加入增强了溶剂对富含羟基官能团的低分子化合物的萃取效果,减弱了对芳环结构和酚类、醚类等物质的萃取能力;萃取物蒸发后的固体中有类似于原煤的微晶结构,但几乎不含有矿物质,“石墨化”程度小于原煤;与原煤相比,萃余煤的表面会变得松散破碎,孔隙结构发生变化,比表面积减小,平均孔径增大,煤微晶结构堆垛高度减小;不同煤种在混合溶剂条件下得到的萃余煤气化活性都有不同程度改善,萃取率越大,萃余煤的气化活性越高。(2)采用超临界CO2与煤焦油-NMP混合溶剂对云南小龙潭褐煤进行改质,结果表明,改质后煤样的BET比表面积和BJH吸附孔容均增大约2倍,吸附平均孔径减小约20%;改质褐煤的成浆性提高,最大成浆浓度从46%提高到56%,流变指数从0.66变化到0.55附近,煤浆的假塑性流体趋势增强,触变环面积增加了4.5倍,改质后的褐煤水煤浆稳定性良好;改质后煤样的气化活性指数增加了1倍,温度和压力的提高,促使改质煤的活性指数增大,气化特性得以改善。(3)采用超临界CO2与NMP或酒精溶剂对煤和石油焦进行改质,结果表明,超临界C02单一溶剂或混合溶剂萃取有着脱灰脱硫的作用,灰分降低5-10%,硫含量降低0.2-0.4个百分点;改质后的煤和石油焦的气化活性得到了较好的改善,金陵石油焦气化活性的改善程度比印度石油焦高,且超临界CO2-NMP溶剂比超临界C02-乙醇溶剂改质效果好;相比于石油焦,混合溶剂改质对煤的气化活性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且超临界CO2-NMP溶剂比超临界C02-乙醇溶剂改质效果好。(4)构建了褐煤改质气化工艺系统,基于小龙潭褐煤改质结果,以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为基础,进行了工艺系统模拟,比较了原煤与改质煤气化结果的差异,考察了操作条件对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原煤相比,改质煤气化的比煤耗降低了26%,比氧耗降低了41%,随着改质煤成浆浓度的提高,比煤耗和比氧耗下降趋势趋于平缓;每千克煤的有效气(CO+H2)产量增加26%,合成气中CO的浓度从26.32%提升到34.38%,H2的浓度从33.68%提升到37.56%,CO2的浓度从38.44%降低到26.61%。

  • 【“仪”起享奥运】如何全面识别危险废物,准确核算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的Q值?

    问:如何全面识别危险废物,准确核算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的Q值?  答:1.全面识别危险物质:首先,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物质危险性识别范围包括主要原辅材料、燃料、中间产品、副产品、最终产品、污染物、火灾和爆炸伴生/次生物等,特别要注意原辅材料以外的物质不要遗漏识别,如燃料石油气、产品甲苯、含重金属或高浓度的有机废液等。其次,危险物质识别依据是(HJ 169-2018)中附录B 识别危险物质,其中表B.1 中给出了 385 项重点关注危险物质的名称、CAS 号以及临界量,通过对照物质名称和CAS 号识别危险物质即可,其中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危险物质,比如 CODCr 浓度大于等于10000mg/L 的有机废液、氨氮浓度大于等于 2000mg/L 的废液,浓度大于等于 20%的氨水等,应注意识别为危险物质;表 B.2 给出了三类需要分析计算的危险物质,包括健康危险急性毒性物质(类别 1)、健康危险急性毒性物质(类别 2,类别 3)、危害水环境物质(急性毒性类别 1),供应商提供的物料 MSDS 中已明确其健康危险急性毒性、危害水环境物质类别的,可直接用于进行危险物质的识别;MSDS 中未明确其健康危险急性毒性、危害水环境物质类别的,需根据GB 30000.18 进行健康危害急性毒性物质分类、根据 GB 30000.28 进行危害水环境物质分类,但通常较难找全判别分类的相关参数,可借助《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查询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借助合规化学网。  2.准确估算危险物质总数量:危险物质储存量统计应全面考虑物料(原辅材料、燃料、中间产品、副产品、最终产品等)的日常储存量、生产系统中的在线量、废物中的含量。  3.正确取值临界量:危险物质临界量取值依据是 HJ 169-2018 附录 B,其中表 B.1 中给出的临界量数据来源于《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中“附录 A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应留意确认标准数据的更新情况,选取使用有效版本的数据。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