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新宇宙氧气检测仪

仪器信息网新宇宙氧气检测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新宇宙氧气检测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新宇宙氧气检测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新宇宙氧气检测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新宇宙氧气检测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新宇宙氧气检测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新宇宙氧气检测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新宇宙氧气检测仪相关的资讯

  • 影响氧气检测仪的测量结果因素
    气体检测仪是一种气体泄露浓度检测的仪器仪表工具,主要是指便携式/手持式气体检测仪。主要利用气体传感器来检测环境中存在的气体种类,气体传感器是用来检测气体的成份和含量的传感器。一般认为,气体传感器的定义是以检测目标为分类基础的,也就是说,凡是用于检测气体成份和浓度的传感器都称作气体传感器,不管它是用物理方法,还是用化学方法。比如,检测气体流量的传感器不被看作气体传感器,但是热导式气体分析仪却属于重要的气体传感器,尽管它们有时使用大体的检测原理。 影响氧气检测仪测定的因素:1.氧气检测仪的污染。 在重新使用氧检测仪时,首先须留意在连接取样管路时是否漏进空气,并且必须认真将漏进的空气吹除干净,尽量不使大量氧气通过传感器以延长传感器寿命。2.氧气检测仪气路系统的简化及洁净。 微量分析要求必须有效排除气路上的各种管件,倒角机阀门,表头等中的死角对样气以致的污染。因此,手动弯管机应尽可能简化气路系统,选用死角小的连接件等。3.管道材质的选择。管道材质及表面粗糙度也将影响样气中氧含量的变化。一般不宜用塑料管,橡胶管等作为连接管路。通常选用铜管或不锈钢管。
  • 氧气检测仪:精准探测,守护每一次呼吸安全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空气是如此的重要,而其中氧气更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无论是在工业生产的复杂环境中,还是在医疗救治的关键场所,亦或是科研实验的精密空间,对氧气浓度的准确把握都至关重要。而氧气检测仪,就是那默默守护我们的忠诚卫士。  在工业领域,各种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气体泄漏或氧气浓度变化。例如在化工企业,一些化学反应会消耗或产生氧气,若氧气浓度超出安全范围,可能引发爆炸或火灾等严重事故。氧气检测仪在这里发挥着关键的监测作用,它以其高度的精准性,实时探测环境中的氧气含量。一旦发现氧气浓度异常,便会立即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危险的发生。它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守护者,时刻警惕着潜在的威胁,为工业生产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技术原理  氧气检测仪通常基于电化学传感器、顺磁式氧气传感器或光学传感器等原理进行工作。这些传感器能够敏感地捕捉到环境中氧气分子的变化,并将其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或光信号。通过内置的微处理器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将氧气浓度以数字或图形的形式显示在仪器屏幕上,供用户直观读取。  主要功能  1、精准探测:氧气检测仪具备高精度和稳定性,能够准确测量环境中的氧气浓度,误差范围小,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2、实时监测:设备能够持续不断地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反映氧气浓度的变化,帮助用户随时掌握环境状况。  3、报警功能:当氧气浓度超出预设的安全范围时,氧气检测仪会自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用户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4、数据存储与传输:部分高端氧气检测仪还具备数据存储功能,能够记录并保存历史数据,便于后续分析和查阅。同时,还支持数据无线传输功能,便于远程监控和管理。  应用领域  1、工业安全:在化工、冶金、矿山等行业中,氧气检测仪用于监测作业环境的氧气浓度,预防因缺氧或富氧导致的安全事故。  2、医疗领域:在手术室、ICU、高压氧舱等医疗场所,氧气检测仪用于确保患者吸入的氧气浓度符合治疗要求。  3、消防救援:消防员在灭火救援过程中佩戴氧气检测仪,以监测自身呼吸环境中的氧气浓度,保障生命安全。  4、潜水与航空航天:潜水员和航天员在特殊环境下工作时,氧气检测仪是不可或缺的装备之一,用于确保呼吸气体的安全。  氧气检测仪作为现代安全监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精准探测和实时监测的能力,为人们的呼吸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氧气检测仪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它的传感器越来越灵敏,检测精度越来越高,响应速度越来越快。同时,它的设计也更加人性化,操作更加简便,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和需求。
  • 负氧离子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与选择
    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是空气质量好坏的关键。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和湿地是产生空气负(氧)离子的重要场所。在空气净化、城市小气候等方面有调节作用,其浓度水平是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的指标之一。自然界中空气正、负离子是在紫外线宇宙射线、放射性物质、雷电、风暴、瀑布、海浪冲击下产生,既是不断产生,又不断消失,保持某一动态平衡状态。由于负离子的特性,空所中的负离子产生与消失会保持一个平衡,因此判断环境下负离子浓度需要借助专门的空气离子检测仪进行准确测量。负氧离子是带负电荷的单个气体分子和轻离子团的总称,简言之就是带负电荷的氧离子。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和湿地是产生空气负氧离子的重要场所。其浓度水平是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的指标之一,有着 “空气维生素”之称。工作原理:空气离子测量仪是测量大气中气体离子的专用仪器,它可以测量空气离子的浓度,分辨离子正负极性,并可依离子迁移率的不同来分辨被测离子的大小。一般采用电容式收集器收集空气离子所携带的电荷,并通过一个微电流计测量这些电荷所形成的电流。测量仪主要包括极化电源、离子收集器、微电流放大器和直流供电电源四部分。首要要了解自己选负离子检测用途,目前有进口的负离子检测仪,国产的负离子检测仪,仿冒的负离子检测仪等等。分为便携的负离子检测仪,在线的负离子检测仪,按原理分又分为平行电极负离子检测仪和圆通电容器负离子检测仪两种。空气负氧离子检测分为 “平极板法测空气负离子” 和”电容法测空气负离子“这两种原理,其中“平极板”原理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检测快速,经济实惠,用于个人、工厂、实验室等单位。电容法测空气负离子检测仪是一种高性能检测方法,具有防尘、防潮等特点,相对于平极板法测空气负离子更加,特别适合于森林、风景区的使用,是林业局,科研单位测量空气质量的常见仪器。按收集器的结构分,负离子检测仪可以划分为平行板式和Gerdien 冷凝器式/双重圆筒轴式两种类型。1.Ebert式/平行电板式离子检测仪平行电板式离子检测仪是目前低端空气离子检测仪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A跟B是一组平行的且相互绝缘的电极,B极顶端边着一个环形双极电极,空气通过右下角的风扇吸入,空气中的负离击打A/B电极放电,电荷传导到E环形电极形成自放电,放电信号被记录,从而可对空气中正、负离子数量及大小进行测量。这种检测仪技术上比较成熟,造价成本也比较低,但是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另外这种结构自身的弱点容易导致电解边缘效应,容易造成气流湍流,造成检测结果偏移较大。2.Gerdien冷凝器式/双重圆筒轴式双重圆筒轴式离子检测仪是目前中高端空气离子检测仪成熟的一种方法。整体结构由3个同心圆筒组成,外围筒身及内轴为电极,空气通过圆筒时,离子撞击筒身跟轴产生放电,放电信号被记录,从而可对空气中正、负离子数量及大小进行测量。这种检测仪技术上已非常成熟,但由于内部复杂的结构及控制,造价成本高昂,这种结构可以有效解决平行电板式结构固有的电解边缘效应,同时圆筒本身的结构及特殊的进气方式可以保持气流通过的平顺性,对离子数量及大小的检测精确性有极大提高。
  • 广西举行辐射监测机构2023年度仪器对宇宙射线响应测量及比对活动
    广西辐射站根据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统一部署,于7月4日在南宁组织开展了全区辐射监测机构2023年度仪器对宇宙射线响应测量及比对活动,活动以“党建引领强业务 技术交流促发展”为主题,旨在提升全区辐射环境监测队伍能力素质。开展仪器对宇宙射线响应测量及比对,能评估宇宙射线对环境辐射剂量率的影响和贡献,确保环境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广西辐射站专家就宇宙射线、环境伽马辐射剂量率仪相关知识进行了培训,随后开展了仪器对宇宙射线响应测量和仪器现场比对活动,专家详细介绍了仪器对宇宙射线响应测量的场地选址和基本要求,并就如何开展仪器比对、怎么判断仪器的稳定性等作了详细的解答,强调辐射环境监测应严格按照监测技术规范,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准、全。据悉,活动共邀请来自全区11家辐射监测机构的40余名技术人员参加,涵盖了生态环境、卫生、地矿、核电、社会机构等。通过本次活动,规范了全区辐射监测机构的监测技术标准,推动了全区辐射环境监测能力的整体提升。下一步,广西辐射站将充分发挥全区辐射环境监测领域的带头作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实举措,持续做好辐射环境监测技术帮扶,推动全区辐射环境监测队伍能力不断提升,共同筑牢广西核与辐射安全屏障,以实际行动落实好主题教育的总要求。
  • “全息干涉仪”让宇宙探测跨进量子级
    引力波模拟图   据近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线版文章称,德国引力波探测器GEO 600的一项奇怪发现,不但可能冲击现有宇宙理论,还引发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开始建造一个“全息干涉仪”,将探测深入到“普朗克长度”,以便更进一步观察宇宙的时空结构及这一结构中的波动――引力波。   引力波被称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最后一个尚未被证明是对的组成部分”,新探测仪器的出现有可能使人们直接观测到时间的不连续性,亦将带领人们发掘宇宙起源最深处的奥秘。   激光干涉追寻时空波纹   引力波其实是爱因斯坦对于万有引力本质的理解。他认为引力场有一种跟电磁波一样的波动,是为引力波。而引力波表现为时空曲率的扰动,以行进波的形式向外传递,其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按道理,引力波存在且无处不在,深空中的突变性事件,如超新星爆发、黑洞形成、大型天体相撞这些过程,都能辐射出较强引力波。但事实上,以往在地球上进行的引力波直接搜寻的所有努力都以失败告终。其原因在于,波动虽能造成地球上各处相对距离的变动,但当它们到达地球的时候已经变得非常弱了,对于地球上最先进的引力波探测器来说,其变动的数量级小于一颗质子直径的千分之一。因而尽管引力波毫不模糊且被公认,却一直只能是广义相对论的预言。   但科学家们可不满足于这一点。于是,基于激光干涉原理的引力波探测器被建造出来。这一类型的探测器通过测量两条激光束相遇时所形成的干涉图像的变化来探测引力波,干涉图像依赖于激光束的传播距离,当引力波穿过时激光束的传播距离会相应变化。   因为目标是非常微弱的信号,引力波探测器的敏感度需达到几乎难以想象的程度。以德国引力波探测器GEO 600来讲,其对距离上极微小的变化都非常敏锐,甚至可探测到日地距离所发生的原子半径级别的变化。不过,这种激光干涉计的探测器灵敏度要与激光传播的距离成比例的话,一般来讲其尺寸都非常可观。   “奇怪波动”挑战现有认知   德国的GEO 600并不是新产物了,其已默默工作有些时日。然而,在近期利用其搜寻引力波的过程中,物理学家偶然发现了令人迷惑的现象――这一高科技设备虽然还没有找到引力波存在的证据,但却发现了大量的噪音。   这就有必要简单描述一下这类探测器的工作过程。以GEO 600为例,其要实现功能,需要发射一束激光穿过600米的隧道,再将激光分裂成两束,经过反射的一束以及未经反射的一束均进入干涉仪。当引力波经过这部分空间的时候,两束激光之间的微小位移将会由干涉仪进行探测。即便这种距离的变化非常之微妙,但如果引力波探测器有结果,那就很可能是引力波通过时引起的。   而今GEO 600的“噪音”让研究人员无从解释,在剔除了所有人为因素的影响之后仍不得要领,他们于是向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克雷格・ 霍根寻求帮助,希望他利用量子力学上的专业知识帮助阐明这一不规则的噪音。   霍根反馈的意见让人震撼又迷惑。他说:“看上去GEO 600受到了时空微观量子级别的冲击。”换句话说,GEO 600探测到的并不是来自什么噪音源,而是时空本身发生的量子级别波动。   这一看法的深层意义在于:根据爱因斯坦对宇宙的认知,时空应该是连续平滑的,而照霍根的结论推测时空实际上是不连续的,是由一系列量子点组成。其直指爱因斯坦的理论需要修正。   全新探测器进入量子尺度   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意味着一些基本量度如长度和时间具有测不准性。而测不准的程度由普朗克常数确定,该常数可以定出最小长度量子――“普朗克长度”,比其更短的长度是没有意义的。   现在,要证明“奇怪波动”的来源,研究人员就需要深入到“普朗克长度”――10-35米进行探测,而GEO 600实验中探测到的噪音尺度不到10-15米。因此需要提升引力波探测仪的分辨率,这导致了“全息干涉仪”的产生。   “全息干涉仪”是利用全息照相的方法来进行干涉计量,其与一般光学干涉检测方法很相似,但获得相干光的方式不同。光学干涉检测方法获得相干光的方式如前所述,一般是将同一束光的振幅分为两个部分,但全息干涉计量术则是将同一束光在不同时间的波前来进行干涉,可以看作是一种波前的时间分割法。这就使相干光束由同一光学系统所产生,可以消除系统误差。   霍根认为,GEO 600在其尺度上发现的噪音是由于宇宙“视界”(天文学中黑洞的边界,在此边界以内的光无法逃离)的全息投射造成的。霍根比喻说,这就像一张图片越放大就会越模糊甚至像素化,宇宙“视界”投射其实发生在普朗克尺度中,所以在我们所身处的时空尺度上,这一投射发生了模糊。   而要验证霍根的结论,目前最值得依赖的就是这台“全息干涉仪”。其现正由费米实验室全力打造,它必将比GEO 600探测到更小的尺度,从而进入到量子尺度。如果霍根的看法是正确的,探测器将能探测到时空结构中的量子噪声,给我们现有对宇宙的认知带来巨大的冲击。
  • 更多宇宙的声音可以被新探测器听见
    欧洲爱因斯坦望远镜艺术图 图片来源:ET概念设计团队 5年前,当物理学家首次探测到引力波时,他们为宇宙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引力波是大质量黑洞或中子星碰撞时产生的涟漪。现在,研究人员已经在计划更大、更灵敏的探测器。而且,美欧之间的竞争已经初露端倪,美国科学家提出建造更大的探测器,而欧洲研究人员则在追求更激进的设计。  “目前,我们只捕捉到最罕见、最响亮的事件,但在宇宙中还有更多的声音。”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天体物理学家Jocelyn Read说。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David Reitze也表示,物理学家希望新的探测器能在21世纪30年代运行,这意味着他们必须现在就开始计划。“引力波的发现已经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所以现在是思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好时机。”  目前的探测器都是L形的仪器,叫做干涉仪。激光在悬挂在每条臂的两端的镜子之间反射,有些光线会漏出来,在L形臂的弯处会合。在那里,光的干涉方式取决于臂的相对长度。通过监测这种干扰,物理学家可以发现通过的引力波,这种引力波会使臂的相关数值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因此,为了探测空间的微小拉伸,干涉仪的臂必须很长。发现了第一个引力波的位于路易斯安那州和华盛顿州的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臂长达4公里。位于意大利的Virgo探测器有3公里长的臂。  现在,研究人员现在想要一种灵敏度比现有设备高10倍的探测器。它能发现可观测宇宙中所有的黑洞合并,甚至可以追溯到第一批恒星出现之前,从而寻找大爆炸中形成的原始黑洞。它还应该能发现数百个“千新星”,揭示中子星超密度物质的本质。  美国科学家对新探测器的愿景很简单。“我们只想把它做得非常非常大。”Read说。Read正在帮助设计“宇宙探索者”—— 一个臂长40公里的干涉仪,本质上是一个放大了10倍的LIGO。  指导了LIGO建设的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Barry Barish说,这种批量设计可能使美国能够负担得起多个分离的探测器,这将有助于新设备像现在的LIGO和Virgo一样精确定位天空中的事件源。  但安置这样巨大仪器可能很棘手。40公里的臂必须是直的,但地球是圆的。如果L形的弯道位于地面上,那么干涉仪的末端可能必须放在30米高的护堤上。因此,美国研究人员希望找到一个碗状区域,以便容纳这种结构。  相比之下,欧洲物理学家设想了一个地下引力波天文台,称为爱因斯坦望远镜(ET)。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物理学家、ET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Michele Punturo说:“我们想要实现一个能够在50年内承载(探测器)所有进化的基础设施。”  ET将由多个V形干涉仪组成,臂长10公里,排列在一个深埋地下的等边三角形中,以帮助屏蔽振动。借助指向三个方向的干涉仪,ET可以确定引力波的偏振度,帮助科学家在天空中定位引力波的来源,并探测引力波的基本性质。  Punturo表示,ET预计耗资17亿欧元,包括用于隧道和基础设施的9亿欧元。研究人员正在考虑两个地点,一个靠近比利时、德国和荷兰的交汇处,另一个在撒丁岛。相关计划正在等待审议。  美国的提议则不那么成熟。研究人员希望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6500万美元用于设计工作,这样就可以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对这台价值10亿美元的机器做出决定。但物理学家们都希望这两台新设备能在2030年代中期启动。
  • 仪器探测发现现代宇宙元素起源论证据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消息称,天文学家们首次发现了宇宙大爆炸之后仅仅几分钟内形成的原始气体云,其中气体成分结构符合先前理论预测,为现代宇宙论中关于宇宙元素起源的说法提供了直接证据。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佛蒙特州圣迈克尔学院的研究人员将相关论文提交美国《科学》杂志,于近日在线发表。   宇宙中元素起源的理论,是指将宇宙膨胀和元素起源联系起来,提出了元素的形成理论。现在认为,只有最轻的元素,通常是氢和氦,乃由宇宙大爆炸直接“创造”出来的。而后在大爆炸接下来的数百万年里,这些原始气体团压缩形成了第一代恒星,这才是稍重元素的诞生之地。   研究论文的合著者、加州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泽维尔查斯卡表示,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费尽心力在宇宙中找到那些所谓的“原始材料”,但均告失败。   而今,借助美国夏威夷州莫纳克亚山顶峰的凯克望远镜配备的高分辨率光谱仪,研究人员得以深入分析来自遥远类星体的光,一并发现了这两个原始气体云。而通过将一个类星体的明亮光线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研究人员可以看到是哪个波长被气体吸收,从而对应光谱的吸收线来测量出气体的构成。结果,在气体云的光谱中,研究人员只看到了氢气及氢的重同位素——氘。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分析仪器对碳、氧、硅有极好的灵敏度,但反而证实原始气体云中这些元素是完全不存在的 而此次的敏感度不针对氦,如果可能的话,应该也会看到氦元素的迹象。   在本结果问世之前,科学家得到的宇宙最低金属丰度测量值是太阳金属丰度的千分之一,这曾被认为是一个“落到底儿”的数值了,要知道星系金属是如此广泛地分散在宇宙中,应该没有什么比千分之一的太阳金属丰度更低的了,因而此次产生的结果可以说是挑战了天文学家们的传统思维。   而这亦是目前为止科学家们第一次观察到宇宙初期还未被重元素“污染”的原始气体,据研究人员称,该结果非常令人兴奋,因为它与宇宙大爆炸理论所预测的原始气体组成十分之匹配,可成为第一个直接证据。
  • “悟空”号发现宇宙线硼/碳比能谱新结构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国际合作组利用卫星前六年观测数据分析得到10GeV/n到5.6TeV/n能段宇宙线硼/碳比和硼/氧比的精确测量结果,并发现能谱新结构。相关研究成果于10月14日在线发表在《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宇宙线是来自外太空的高能粒子,包括各种原子核、电子、高能伽马射线和中微子等。自1912年赫斯发现宇宙线以来,人类对它的观测和理论研究已经长达一个世纪。但时至今日,关于宇宙线的起源、加速机制以及它们在星际空间和星系际空间中的传播及相互作用等基本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答。在宇宙线中,碳核、氧核等属于恒星核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原初粒子,而硼核则主要是碳核、氧核在传播过程中和星际物质发生碰撞后产生的次级粒子。因此,通过对宇宙线中硼/碳(B/C)和硼/氧(B/O)流量比的精确测量可以研究宇宙线在传播路径上的相互作用过程。上个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建立起来的经典宇宙线传播模型预测B/C和B/O随能量的变化服从单一幂律分布,且谱指数应为-1/3或-1/2。近些年的直接观测实验(如PAMELA、AMS-02)发现宇宙线B/C在百GeV/n以下能区确实符合单一幂律分布,其谱指数非常接近-1/3,被认为是建立于1941年Kolmogorov星际介质湍流理论的直接证据。但在更高能区,尤其是TeV/n以上,前述实验因测量精度的限制无法给出准确的探测结果,不能对现有的宇宙线传播模型给出有效检验。“悟空”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用于空间高能粒子观测的卫星,其核心科学目标除了通过对电子宇宙线和伽马射线的观测来间接探测暗物质粒子,还包括通过探测宇宙线核素粒子来研究宇宙线的加速和传播机制。和国际上其他类似探测设备相比,“悟空”号覆盖能段宽、能量测量准、粒子鉴别强,特别是具备优异的电荷分辨本领,可以对高能宇宙线核素粒子进行高精度鉴别(图1)。10月14日,基于其收集到的前六年观测数据,“悟空”号国际合作组获得了10 GeV/n到5.6 TeV/n能段的B/C和B/O的精确测量结果(图2)。这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对1 TeV/n以上B/C和B/O进行精确测量,能量上限比阿尔法磁谱仪(AMS-02)实验高出5倍。“悟空”号的探测结果表明,在宽能段范围内B/C和B/O明显偏离单一幂律分布的行为特征。“悟空”号首次以高置信度发现宇宙线B/C和B/O在相同能量(约100 GeV/n)处出现变硬的行为,意味着经典的宇宙线传播理论需要进行重要的修改。该结果对揭示宇宙线的传播机制以及星际介质的湍动属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意味着之前基于反物质宇宙线的暗物质间接探测的天体物理背景需要重新估计。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江苏省的多个项目的支持。图1 “悟空”号测量的电荷谱
  • 【莱恩德新品】食品双氧水检测仪智能开机自检亮点展示
    点击此处可了解更多产品详情:食品双氧水检测仪  食品双氧水检测仪是一种用于检测食品中双氧水含量的仪器。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双氧水作为一种化学物质,常被用于消毒和漂白食品,但也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对食品中双氧水含量的检测非常重要。    食品双氧水检测仪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双氧水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分解成水和氧气的性质,通过检测样品中释放出的氧气含量来推算该双仪氧器水采的用含光量度。计法或电化学法测定样品中氧气的含量,具有准确、快速、方便等优点。    在使用食品双氧水检测仪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样品的前处理:为了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例如,对于固态或半固态的食品,需要将其粉碎或研磨成均匀的样品;对于液体样品,需要摇匀后取样。    2. 试剂的配制:在使用食品双氧水检测仪时,需要使用一些化学试剂,如硫酸、双氧水等。因此,使用者需要了解基本的化学知识,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配制试剂。    3. 仪器的校准: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使用者需要定期对仪器进行通校常准。仪器附带校准溶液,用于校准仪器的零点数据    4. 量程解读:使用食品双氧水检测仪后,需要对数据进行解读。通常,仪器会自带报告生成软件,自动计算出样品的双氧水含量。如果发现样品中双氧水含量超标,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如更换供应商或进行深加工。    除了以上需要注意的几点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使用过程中要保证环境的干燥和清洁,避免仪器受到潮湿和污染的影响。    2. 在使用前需要对仪器进行充分的预热和调试,以保证其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3. 在测试过程中要避免干扰和影响,如远离电磁干扰和高温环境。    4. 对于不同的食品种类和检测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仪器型号,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食品双氧水检测仪是一种非常有用的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双氧水的含量。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样品的前处理、试剂的配制、仪器的校准以及数据的同解时读还等需方要面注的意问保题证。仪器的清洁和干燥、预热和调试以及避免干扰和影响等方面只的有问这题样。才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莱恩德新品】食品双氧水检测仪智能开机自检亮点展示
  • 第五届进博会岛津元宇宙直播全纪录:以科技创新,铸百年匠心
    2022年11月5日-1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在本次进博会上,岛津以ALL SHIMADZU FOR ONE SOCIETY的核心概念亮相。从1875年成立于日本京都之始,岛津始终秉承“以科学技术为社会做贡献”的公司宗旨,“实现‘为了人类和地球健康’的愿望”的经营理念而开展事业活动。在本次进博会上,岛津分别展示了分析测试仪器、医疗器械、环境监测仪器,产业机械的相关产品,希望可以为“人类健康”、“安心安全的社会”、“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助力。在进博会期间,岛津除了在现场展示在大健康、高端医疗、绿色低碳以及融合了AI、IoT、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之外,在11月7日、8日,岛津还联合仪器信息网一起聚焦4大主题,举办为期2天的大型直播活动,向线下、线上的观众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岛津风采,让大家感受百年岛津的匠心传承,也将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岛津始终立足科技前沿,不断创新发展的全新面貌。两天活动中,不仅有岛津的新产品、新技术亮相,更有元宇宙风的硬核黑科技现场演示,为大家带来一场沉浸式体验!扫码二维码 回看直播那么本次直播活动中,四大主题活动有哪些亮点,下面跟着仪器信息网一起回顾下吧!立足中国市场,感受科技巨变直播伊始,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丸山秀三先生做主题《以科技创新,铸百年匠心》开场致辞,深入介绍了岛津在科学仪器技术创新方面的重量级成果,及先进的仪器技术,以及岛津中国如何深入赋能“中国本土”科技创新,立足中国,服务中国,聚力推进产业升级。随后进行的云参观活动,在仪器信息网媒体中心张海蒙的引领下,线上线下观众一起突破科技次元壁,纵览岛津元宇宙。通过先进的XR技术,领略了岛津新科技的魅力。在云参观活动之后,通过岛津创业资料纪念馆短片及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人事总务部部长徐卫革题为《践行社会课题,感受岛津脉动》的主题报告,回顾了岛津百年发展之路,同时感受到了岛津在科技创新路上的勃勃生机。“元力”触达 新品盛启进博会历来都是众多全球新品的首发地、前沿技术的首选地、创新服务的首推地。在11月7日的直播中,岛津也为大家带来4场新品秀。分别是岛津Autonomous-Lab智能系统、智能眼镜、LCMS-2050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9050 QTOF。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 姜啸龙《自主实验,AI解码:岛津未来实验室AUTONOMOUS-LAB亮相》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中国研发中心 裘浩栋《超越视界,智现未来:AR交互开创实验室体验新纪元》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 邓力《小巧入微,精准革新:解析小型液质新品LCMS-2050应用新领域》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 王荣荣《性能卓越,迅捷非凡:LCMS-9050 QTOF 踏“云”而来》融合:以新为态,服务中国一直以来,岛津立足中国,深耕本土数十载,岛津既推动全球领先创新落地中国,也积极推动来自本土的创新突破。在11月8日上午,进行的主题为“融合:以新为态 服务中国”的直播活动中,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副事业部长李军波与仪器信息网编辑赵仪就岛津中国的DNA以及岛津创新合作等话题展开对话,分享了岛津依托本土创新、本土制造、与本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的故事。在对话环节之外的360度云参观活动,则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岛津进博会展台,让更多观众了解岛津的全貌,以及在分析仪器、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创新发展。聚势:以人为本,科技赋能本次直播的最后一个主题则聚焦行业,带来了岛津在双碳、医疗、制药、环境领域的最新解决方案。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环境事业部 贺文利《打造绿色地球驱动引擎——岛津温室气体在线监测方案》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医疗事业部 翟骏《疫情下的检测利器——移动DR现场介绍》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 吴国华《呵护人类健康——岛津医药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分析中心 樊洪玉《捍卫地球健康——岛津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案》
  • 嫦娥七号将搭载泰国科学仪器,研究空间天气和宇宙射线
    据《南华早报》10月14日报道,泰国国家天文台(NARIT)官员日前透露,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号任务将搭载泰国研发的科学仪器,用于研究月球空间天气和宇宙射线。该设备目前处于工程设计阶段,泰国专家正与中方伙伴合作调整技术细节。泰国国家天文台项目经理皮拉蓬托尔蒂卡(Peerapong Torteeka)介绍说,“中泰空间天气全球监测传感器”是嫦娥七号任务目前已选定的7个国际有效载荷之一,这个重达3千克的科学仪器将安装在嫦娥七号的轨道器上。皮拉蓬透露,该仪器包含一个指向月球的磁传感器,负责监测月球磁场和太阳风暴等空间天气事件。另一个探测器则指向太空,用于研究低能宇宙射线。“去年,中国为嫦娥七号搭载的国际有效载荷征求意见时,我们希望为轨道器配备一些科学仪器,因为我们缺乏月球表面探测任务的经验。”皮拉蓬说,当泰国团队得知方案获得中国国家航天局的青睐后,他们感到“非常兴奋,也有一点惊讶”。报道称,泰国国家天文台、清迈大学和玛希隆大学正与中方伙伴合作,对仪器的设计细节和关键技术进行微调。皮拉蓬表示,泰方计划在明年年底之前建造一个飞行模型,以便中方及时对设备进行组装测试。嫦娥七号计划在2026年发射,主要任务是在月球南极寻找月球存在水的证据。目前,嫦娥七号收到了来自11个国家的18个载荷合作意向。《南华早报》称,来自亚洲、欧洲和北美的7个方案已经通过初选,进入工程设计阶段。泰国正积极在航天领域与中方开展合作。据微信公众号“深空探测实验室”消息,9月25日,泰国国家天文台台长萨兰波夏钦达克和泰国驻华使馆科技参赞苏帕钦瓦拉索帕到访深空探测实验室,就国际月球科研站和嫦娥七号国际载荷搭载开展洽谈合作。9月25日,深空探测实验室与泰国国家天文台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图自微信公众号“深空探测实验室”会上,中泰双方代表正式签署了《深空探测(天都)实验室与泰国国家天文研究所关于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谅解备忘录》。泰国国家天文台在声明中称,合作将涵盖太空探索、空间天气、数据科学以及前沿技术和工程进步,“泰中两国在国际月球科研站等项目上的深空探测技术合作,将为泰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一个培养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绝佳机会。”
  • 应用案例I热带水产养殖中模拟和实测的水流与氧气
    在热带鱼养殖场中,尖吻鲈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该鱼类能够在温水环境和含氧量相对较低的环境中存活,但当氧含量降至约3毫克/升以下时,它们的生长速度会减缓,如果氧含量迅速下降,有可能会导致鱼类死亡。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对于养鱼场的日常操作和环境影响最重要的现场海洋条件。另一个方面是将来自预测模型的模拟水流与实测水流进行对比。围栏里面的氧气含量取决于水流循环和鱼类的本地氧气消耗,以及鱼类食物和排泄物(粪便颗粒)残留物对有机物质的降解。将两个安得拉海洋卫士II(Aanderaa SeaGuardII)多参数系统部署在围栏的外围和内部。在上游部署中,第一个系统放置在系泊中,向上并靠近底部。在下游的部署中,系统颠倒放置,靠近水面(图[1])。测量的参数是水柱中的水流(1米层)、波浪、氧气、盐度、温度和浊度。此外,在其中一个围栏内还安装了测量氧气、温度和盐度的链系统,测量深度分别为水面以下5米和9米。【1】在位置A、B和C安装和部署的安得拉海洋卫士II(Aanderaa SeaGuardII)DCP。A和B用于评估鱼笼对水流速度的影响。第二个系统放置在一个围栏里面, 位置C(红色),用于监测2个不同深度处的氧气盐度和温度。结果表明:在这一位置,水流由潮汐驱动以0至100cm/s的速度运动,在整个水柱的东南方向有一个相当均匀的主水体运移,在有鱼笼的情况下,围栏下游的位置B水流速度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减缓。【2】位置A和B中预测水流速度(红色)和实际现场测量的水流速度(蓝色)之间的对比。在此位置,渔场运营团队从模型公众号中接收整个水柱的平均水流速度信息。为便于比较,对所有在1m测量单元处测量的水流速度进行了平均,并与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图[2])。渔场上游的模拟和实测速度对比结果较好,但是当水流速度较大时,模型低估了水流的速度。因为没有考虑到渔场,因此,下游的模型完全高估了下游的水流速度。在此位置,整个水柱在一个主方向上运移,建模相对容易。如果某个位置的水流在不同的深度朝着不同的方向流动,那么此位置的建模将会变得比较困难。在两个不同深度处对溶解氧(DO)进行了测量。在两周的部署期间中,溶解氧主要随潮在60%至100%的空气饱和度之间变化。与9米的深度相比,5米深度处的溶解氧含量有较低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鱼类喜欢在较浅的深度处聚集。8月12日测得的氧气含量最低,在水深5米和水深9米深度处测得的浓度分别为3.88毫克/升和5.64毫克/升。在同一时期,温度读数和盐度读数没有出现任何的异常[图[3]),这意味着溶解氧水平的下降可能是由于鱼笼内外溶解氧交换不良所致。这种较大的差异表明了连续监测相对于点测量的重要性。在这种研究,溶解氧没有下降到临界水平以下,但监测时间较短。【3】安得拉(Aanderaa)链系统在水面下5米深度处和9米深度处监测到的氧气、温度和盐度
  • 暗能量光谱仪创建迄今最大宇宙3D地图
    DESI的宇宙3D“CT扫描”图。地球在左下角,每个彩色点代表一个星系,而星系又由1千亿到1万亿颗恒星组成。图片来源: D. Schlegel/伯克利实验室使用DESI的数据制作 美国暗能量光谱仪(DESI)项目打破了之前所有3D星系调查的纪录,在完成前7个月的调查后,创建了有史以来最大、最详细的宇宙地图。这张极其详细的3D地图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暗能量及宇宙的过去和未来。调查使用的技术和取得的成就也将帮助科学家们揭示宇宙中最强大光源的秘密。  美国伯克利实验室科学家朱利安盖伊说:“在3D地图的星系分布中,存在巨大的星团、细丝和空隙。它们是宇宙中最大的结构。但在其中,你会发现早期宇宙的印记,以及从那时起它的膨胀历史。”  完成调查任务需要收集覆盖整个天空三分之一以上的数百万个星系的详细色谱图像。通过将来自每个星系的光分解成它的光谱,DESI可确定光已经红移了多少,正是这些红移让DESI看到了天空的深度。  一般来说,一个星系的光谱红移越多,它就越远。借助3D宇宙地图,物理学家可绘制星系团和超星系团的图表。这些结构带有它们最初形成的回声,当时它们只是婴儿宇宙中的涟漪。通过梳理这些回声,物理学家可使用DESI的数据来确定宇宙的膨胀历史。膨胀历史与整个宇宙的命运息息相关。  与此同时,DESI已在推动人们对超过100亿年前的遥远过去的理解取得突破。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正在使用DESI数据了解小星系中中等质量黑洞的行为。在大型星系中,活动星系核是已知宇宙中最亮的天体之一。但在较小的星系中,活动星系核可能更微弱,更难与新生恒星区分开来。DESI拍摄的光谱可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它在天空中的广泛覆盖范围将产生比以往更多的关于小星系核心的信息。反过来,这些核心将为科学家们提供有关在早期宇宙中如何形成明亮活动星系核的线索。  英国杜伦大学则使用DESI数据了解类星体本身的演化。人们认为,类星体开始时被一层尘埃包围,这使得它们发出的光变红,就像太阳穿过阴霾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会驱散这些灰尘并变得更蓝。但由于缺乏关于红色类星体的数据,很难检验这一理论。DESI正在改变这一点,发现的类星体比以往任何一次调查都多,最终调查数据中预计有240万个类星体。  目前,DESI项目已对超过750万个星系进行了编目,并且还在以每月超过100万个的速度增加。仅在2021年11月,DESI就对来自250万个星系的红移进行了编目。到2026年运行结束时,DESI的目录中预计将拥有超过3500万个星系,从而能进行各种各样的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研究。
  • 爱拓发布ATAGO(爱拓)便携式过氧乙酸检测仪新品
    过氧乙酸消毒剂是一种强氧化剂,为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具有酸性腐蚀性,必须稀释后使用。过氧乙酸可分解为乙酸、氧气,与还原剂、有机物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临床医学上,过氧乙酸水溶液可用以对物块表层、皮肤、黏膜、餐具、蔬菜水果、新鲜水果、自然环境的消毒杀菌。依据临床医学认证说明,过氧乙酸水溶液的使用方法使用量是黏膜消毒杀菌用0.02%浓度值,皮肤和环境污染的物件表层、水果蔬菜等消毒杀菌用0.2%浓度值,1.5%水溶液可用以厨具、纺织物、电子温度计等的侵泡消毒杀菌。喷雾器或加温挥发蒸熏用以环境消毒,日用量1~3g/m3(按过氧乙酸计)。ATAGO(爱拓)全新推出“过氧乙酸检测仪 PAL-Peracetic Acid (COVID-19)”仅需少量样品,3秒就能快速检过氧乙酸浓度!钛电极,耐用性更好,抗腐蚀性更高!型号PAL-Peracetic Acid (COVID-19)货号1557测量范围10-1000ppm电源2 x AAA 碱性电池 国际防护等级IP 65尺寸和重量5.5 x 3.1 x10.9cm,100g创新点:临床医学上,过氧乙酸水溶液可用以对物块表层、皮肤、黏膜、餐具、蔬菜水果、新鲜水果、自然环境的消毒杀菌。依据临床医学认证说明,过氧乙酸水溶液的使用方法使用量是黏膜消毒杀菌用0.02%浓度值,皮肤和环境污染的物件表层、水果蔬菜等消毒杀菌用0.2%浓度值,1.5%水溶液可用以厨具、纺织物、电子温度计等的侵泡消毒杀菌。喷雾器或加温挥发蒸熏用以环境消毒,日用量1~3g/m3(按过氧乙酸计)。 ATAGO(爱拓)便携式过氧乙酸检测仪
  • 霍尔德新品|便携式常量氧气体分析仪的应用和特点
    【便携式常量氧气体分析仪←点击此处可直接转到产品界面,咨询更方便】氧气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它的检测仪,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小守护神,时时刻刻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工业生产中,燃烧过程及工艺反应过程中,氧含量的测定和控制,对产品质量、产量及消耗等指标都直接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氧含量的测定和控制成为了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随着生产的发展,对氧含量的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便携式常量氧气体分析仪应用领域:空分制氮、化工流程、电子行业保护性气体以及玻璃、槽车、充氮、气罐气瓶,建材行业及各种混合气体中氧气含量的便携快速检测分析。便携式常量氧气体分析仪仪器特点:1、仪器采用全中文菜单操作,通俗易懂、简单可靠,越限自身报警(蜂鸣器及屏幕显示),并可随意设置控制方式;2、选用进口传感器,具有寿命长、精度高、响应快等特点;3、无人职守时,定时自动存储功能,可随时查看存储数据;4、内置温度补偿,减小样气温度和环境的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5、采用新型的气路稳流系统;具有技术先进、精度高、响应快、性能稳定、功能齐全、操作方便、气体分析过程连续等优点;6、配有大功率电池,一次充电保证仪器连续工作25小时以上。
  • 上半年新成立基金4683只 主要投向元宇宙、碳中和、预制菜等新兴领域
    近日,投中数据公布今年上半年VC/PE报告,总体来看,募资机构活跃度降低早期投资数量占比超两成,较为突出的特征在于,新设基金规模再度走低,单笔募资规模在此状况下大幅下滑,为2019年以来新低。此外,VC投资市场占有率急剧增加,但也跟上半年多地区出行政策的限制有关,分析称,由于项目的接连亏损,使得中晚期项目募资尤为艰难,资本也开始愈发谨慎,更倾向于去发现及出手更早期的产品及项目。募资市场4、5月份活跃度骤降上半年,创投领域募资市场波澜起伏,仅从数据来看,不少指标已经超过往年极值,且成下滑趋势,这在新基金的募发上体现的较为突出。近日,投中数据公布上半年VC/PE市场募资行情,统计显示,2022上半年新成立基金4683只,同比2021年上半年增加33%,而募集规模仅为2282亿美元,同比小幅下降;而纵观2019年以来的数据,上半年单笔募资规模在此状况下大幅下滑,降至谷底。不过,募资不利与上半年的疫情有关,4~5月份的募资市场活跃度骤降,其中4月单月新成立基金数量1525只,认缴规模仅114亿美元,认缴规模下降幅度超过50%。相比于受疫情影响明显的区域,部分沿海城市的募资热情则更为高涨,投中数据统计显示,以工商注册地进行分类,上半年浙江、广东、江苏新成立基金位居全国前三位,新设基金数量分别为797只、519只、394只,新基金设立地区阶梯式差距角度更为陡峭。与此同时,在细分区域出现募资不畅的情况下,上游母基金则募资火爆,记者发现,2022上半年共有2045家机构参与基金新设,而其中有超七成机构选择设立1只基金,不到三成机构设立多只基金;据不完全统计,1-6月全国引导基金及母基金合计数量近百只。早期火热,元宇宙、碳中和持续吸金募资活跃度虽然不比历史同期,但就业界投资关注来看,热门赛道依然受宠,特别是“元宇宙”、“碳中和”等新兴领域持续火热,今年又增新成员“预制菜”,被很多新基金重点关注。广东在今年上半年发了一只“巨无霸”基金,即天河区元宇宙联合投资基金,基金规模超200亿元,主要投向元宇宙产业。据了解,硬件端向来是变现路径最顺畅的投资板块之一,元宇宙故事能否讲得圆满,首先取决于VR/AR设备能否完成拟真与沉浸的任务,进而作为现实与虚拟世界接口,成为元宇宙产业链的一环。头部机构在热门赛道中表现尤为活跃,2022上半年,在热门赛道细分投资方下, 共计1645家投资主体参与半导体芯片、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热门赛道融资,其中包含229家250强机构参与在内,14%的头部机构在热门领域中出手次数均在三成及以上。细分热门赛道中,芯片领域项目门槛较高,活跃机构多为相关领域或投资专注于芯片方向的机构。红杉中国、高瓴创投、深创投等更青睐于生物医药、高端制造及芯片领域相关项目。另据投中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创投市场再度出现早期热,2022上半年,PE、VC及更早期的天使投资的投资数量占比分别为16%、62%、22%,其中早期投资与前两年相比大幅提升。从投资规模来看,早期及VC投资规模比重显著增加,但交易均值持续走低。可见,通过整体走势不难发现,市场正逐渐被VC占领,机构资金愈发分散。不过,同整体的投资倾向度热衷元宇宙、碳中和等赛道不同,早期投资则更加关注生物医药、硬科技等方面,虽然也有交叉,但就风格来看,依然是追求小而美的早期投资策略。
  • 豪迈集团收购MAXTEC公司 扩大氧气分析及氧气输送产品业务能力
    致力于生命安全技术的全球性集团豪迈(Halma)近日收购位于美国犹他州的Maxtec LLC 公司。Maxtec提供在医疗和非医疗应用中的氧气分析和输送产品,是涵括产品设计、制造和分销领域。他们专注于呼吸道护理的创新产品,包括用于医院急诊病房的氧气传感器和分析仪。 Maxtec将作为豪迈医疗事业部的一部分,整合进入该事业部旗下另一家子公司博纯(Perma Pure)进行管理,博纯提供同样应用于急诊室的的医用除湿产品。 Maxtec领导团队的核心成员保持不变,公司业务也将继续在其现有工厂中运营。豪迈集团首席执行官安德鲁威廉姆斯(Andrew Williams)表示:“ Maxtec的业务非常契合我们的企业宗旨,并进一步扩大了我们在诊断产品和急性健康护理领域的地位。它带来的技术和市场地位,将加速博纯(Perma Pure)在医疗水分管理产品方面的增长。同时,它也为我们增加了一个在氧气分析和氧气传输产品上的新细分市场,而该市场受到人口老龄化以及心脏病和呼吸道疾病患病率上升的推动在持续增长。我很高兴地欢迎Maxtec加入豪迈集团,并期待支持其未来的发展。”Maxtec首席执行官Bruce Brierley补充到:“加入豪迈并在我们共有的坚实业务基础上继续发展让我们很兴奋。 Maxtec专注于气体传感、分析和传输领域,而豪迈则是帮助我们更快发展的理想家园。我们拥有人才、客户、分销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加入一个拥有和我们的使命和技术高度契合的企业目标并以此为发展驱动的集团公司,将确保我们公司在未来的发展。”
  • 滨松MPPC(硅光电倍增管)助力我国LHAASO宇宙线探测项目
    日前,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布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光敏探测器成像阵列-硅光电倍增管采购项目中标结果。滨松成功中标,确定将为我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项目供应上万片特殊定制的MPPC(硅光电倍增管)产品,用于宇宙线的探测。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 LHAASO三大系统之一——广角契伦科夫望远镜阵列(WFCTA)滨松MPPC产品将在该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持,为我国“十二五”期间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也是对宇宙线起源之谜发起的一次猛烈的冲击。它位于海拔4410m的四川稻城海子山,面积达1.36平方公里,总投资12亿人民币。其建成后将跻身世界四大宇宙线研究基地之一,并带来三个世界之最:最高的高能伽马射线探测灵敏度;最灵敏的甚高能伽马射线巡天探测;最宽广的宇宙线能量测量范围。 滨松中国十分荣幸能参与到LHAASO当中。通过淬炼新型光电器件MPPC技术,为我国又一伟大实验提供了可靠的光电技术支持。MPPC多被称为硅光电倍增管(Silicon Photomultiplier,SiPM/SSPM)是当下光探测器届的新晋明星,根据其工作原理,也被称为多像素光子计数器(Multi-Pixel Photon Counter),即MPPC。其由多个工作在盖革模式下的APD组成,虽然本质上是一个光半导体,但具有优良的光子计数能力,适用于监测在光子计数水平下极弱光的场合。滨松各MPPC阵列产品(非项目组用)
  • 德国研制可探测宇宙射线小型太赫兹激光仪
    新华社柏林电 德国两家科研机构2010年5月28日报告说,它们合作开发出一种可探测宇宙射线的小型太赫兹激光仪,由于重量轻,该设备可以在科研用飞机上使用,从而方便科学家研究宇宙奥秘。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与保罗・ 德鲁德固体电子研究所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科学家常常借助先进的波谱学方法研究宇宙中的各种微粒,由此探寻恒星和行星演变的来龙去脉。这些微粒发射出的射线常常在0.3到10太赫兹的频率范围内,介于微波和红外线之间。科学家尤其对包含众多信息的4.7太赫兹左右的射线感兴趣,但这些射线会被地球大气层吸收,因此在地面无法测量到,需要将有关设备运到高空进行探测。   德国新研制的这种太赫兹激光仪输入功率只有240瓦,总重量仅15千克,设备核心部件是一个只有几毫米大小的量子级联激光器。
  • 业界首发 – Hummingbird推出用于分析仪的 抗振性顺磁氧气传感器
    英国Crowborough,2015年10月26日 – Hummingbird Sensing Technology是医疗和工业市场中气体检测技术产品的领先制造商。近日,公司推出分析仪行业中首个Hummingbird Paracube Modus产品——全球首款具有高抗振性能的顺磁氧气传感器,专为集成到便携式分析仪中而设计。 Modus建立在Hummingbird成熟的Paracube平台基础上,将全球领先的磁动力顺磁氧气检测技术集成到了兼容RoHS标准的高度紧凑型传感器中,并且针对OEM集成进行了优化。该产品的面市具有标志性意义,率先为需要精确测量氧气的便携式分析应用开发出了可靠的非损耗性技术。 Hummingbird Sensing Technology公司市场部经理Martin Cox解释说:“我们的客户需要在运输过程或者频繁振动环境中仍能精确测量氧气的传感器。鉴于此,Hummingbird的工程师采用技术领先的创新性设计,并进行专项开发和整合以迎合具有挑战性的应用条件。大量测试结果显示,与标准顺磁测量池相比,Modus受振动影响可显著30倍。” Martin还补充道:“Hummingbird兼容RoHS标准的顺磁氧气传感器系列产品已广泛为世界一流的分析仪制造商所采用,Paracube Modus是对这一系列产品的进一步完善和扩展。” “Modus顺磁传感器性能优异且具备诸多特性,是用于替换作电化学传感器的新一代理想产品。老式的电化学传感器需要频繁进行更换,成本较高,而且不满足RoHS标准有关电子设备限制使用危险物质的要求。” “作为一种非损耗性替代产品,Hummingbird顺磁传感器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这样,用户就无需频繁更换测量池,也无需顾虑诸多因素而降低应用要求。这不仅保证了应用安全性,而且也大大降低了固定资产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总持有成本。”关于Hummingbird Sensing Technology Hummingbird Sensing Technology坚信理解客户需求是开发有效气体传感器技术的唯一途径,因此25年来持续与客户保持紧密协作。这是我们始终走在世界传感器技术前列的秘笈。 我们用心倾听和了解客户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检测技术,以一贯的卓越性能、极佳可靠性和最合理的持有成本满足医疗和工业制造商的需求。 长期以来,我们不断探索以追求研发方面的极致,持续优化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凭借创新理念为客户提供一系列具有最佳系统集成性、灵活性、兼容性和可靠性的OEM氧气传感器。 Hummingbird在英国的生产基地经过ISO 9001认证,所有传感器均按最高质量标准制造并满足RoHS标准等各项法规要求,争做环保先锋。更多信息,请登录www.hummingbirdsensing.com
  • 兰光发布高精度C230H氧气透过率测试仪新品
    C230H氧气透过率测试系统——本产品基于库仑氧气分析传感器和等压法测试原理,参照ASTM D3985标准设计制造,为高、中气体阻隔性材料提供高精度和高效率的氧气透过率检测试验。适用于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日用化学、光伏电子等领域的薄膜、片材、包装件及相关材料的氧气透过性能测试。产品优势:只为精准——先进流体力学和热力学设计的专利测试集成块;空间立体恒温技术;独立监测各腔测试情况的温湿度传感器;高效合规——同时测试3个相同试样,符合平行试验的标准要求;支持同一条件下3个不同试样测试;节省人力——自动温度、湿度控制;简便易用——搭载Windows10系统的12寸触控平板操作;快速自动测试;自动数据管理的DataShieldTM数据盾系统;产品特点:1、新一代先进测试集成块——先进热力学和流体力学分析设计的专利三腔一体测试集成块结构,大幅缩小三腔之间温度、湿度和流量差异。支持三个相同或不同试样的同步测试。2、自动温度、湿度控制——设备内部温度、湿度自动调节。测试腔各自安装温湿度传感器监测温湿度情况,控制测试过程更加精准。3、易用高效的系统功能——搭载高性能处理器和Windows10操作系统,通用各种软件和设备;自动测试模式,不需人工调整快速获得精确结果;专业测试模式,提供了灵活丰富的仪器控制功能,满足个性化科研需要;独有DataShieldTM数据盾系统,对接用户数据集中管理要求,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导出;采用可靠安全算法,防止数据泄露;支持通用有线和无线局域网,选配专用无线网,支持接4、入第三方软件。先进的用户服务意识——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Labthink造就了成熟的产品定制系统流程,可以提供灵活周到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测试原理:将预先处理好的试样夹紧于测试腔之间,氧气或空气在薄膜的一侧流动,高纯氮气在薄膜的另一侧流动,氧分子穿过薄膜扩散到另一侧中的高纯氮气中,被流动的氮气携带至传感器,通过对传感器测量到的氧气浓度进行分析,计算出氧气透过率等结果;对于包装件而言,高纯氮气则在包装件内流动,空气或氧气包围在包装件外侧。参照标准:ASTM D3985、ASTM F1307、ASTM F1927、GB/T 19789、GB/T 31354、DIN 53-3、JIS K7126-2-B、YBB 00082003-2015技术参数:测试范围:0.01~200cm3/(m2day) (标准);0.0007~12.9cc/(100in2day);0.00005~1cm3/(pkgday)(包)分辨率:0.001cm3/(m2day)重复性:0.01cm3/(m2day)或2%,取大者测试温度:10~55℃±0.2℃测试湿度:0%RH,5%RH~90%RH±1%RH,100%RH附加功能:包装件测试(最大3L):可选DataShieldTM数据盾:可选GMP计算机系统要求:可选CFR21 Part11:可选技术规格:测试腔:3样品尺寸:108mm×108mm样品厚度:≤3mm标准测试面积:50cm2载气规格:99.999%高纯氮气(气源用户自备)气源压力:≥0.28MPa/40.6psi接口尺寸:1/8 英寸金属管创新点:C230H氧气透过率测试系统基于库仑氧气分析传感器和等压法测试原理,参照ASTM D3985标准设计制造,为高、中气体阻隔性材料提供高精度和高效率的氧气透过率检测试验。 创新技术特点: (1)新一代先进测试集成块——先进热力学和流体力学分析设计的专利三腔一体测试集成块结构,大幅缩小三腔之间温度、湿度和流量差异。支持三个相同或不同试样的同步测试。 (2)搭载Windows10系统的12寸触控平板操作;快速自动测试;自动数据管理的DataShieldTM数据盾系统; 高精度C230H氧气透过率测试仪
  • 梅特勒托利多新推出在线原位氧气分析仪GPro500
    梅特勒-托利多推出了可调谐二极管激光(TDL)氧气测量系统Gpro™ 500。Gpro500提供优越的测量性能、简单的安装过程,并且只需很少的维护工作。TDL气体分析仪解决了取样式分析系统的各种弊端:首先,不再需要取样或预处理装置,不会受到背景气体干扰,适用于高水分和粉尘的环境中。其次,该系统测量漂移极低。 独一无二的探头式设计,单片法兰安装梅特勒-托利多融合了TDL技术与自身工业分析仪表设计的专业经验,创新的探头式设计不但提供了在线传感器的便捷性,同时具有顶级分析仪的优越性能。其他的TDL气体分析系统采用双侧安装式设计,意味着接收器必须安装在激光发射器的对面位置。这会导致安装困难,并且需要定期进行繁琐的对光工作。GPro 500 能把激光束反射至传感器头部的接收器中,因此不再需要对光工作。而且激光束在气流中通过两次,光程长度翻倍,更确保了氧气测量精确性。 智能诊断技术梅特勒托利多的智能传感器管理(ISM)技术实现GPro 500预诊断功能,能够连续评估光程质量,并在影响测量效果之前提示您何时需要清洗。除了每年的验证和偶尔清洗光学元件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维护工作。GPro 500 为您提供实时、连续、精确的氧气测量结果,为过程安全性保驾护航。咨询请致电: 4008-878-788 或浏览www.mt.com/o2-gas赶快登录www.mt.com/TDL-ipad告诉我们您在氧气测量上的困扰,同时您将有机会获得iPad或4G U盘。 关于梅特勒托利多过程分析梅特勒托利多过程分析提供广泛的pH,ORP,溶解氧,气相氧,二氧化碳,电导率,TOC和浊度传感器、变送器和清洗系统,为您的液体过程分析、纯水超纯水监测提供完整、精确、可靠的解决方案。梅特勒托利多也为客户提供全球范围的全方位服务管理,包括校准服务、性能测试、安装及运行认证、技术培训等。 梅特勒托利多过程分析网站:www.mt.com/pro
  • 盘点:果蔬采后贮藏保鲜常见设备和检测仪器
    作者:北京农学院 李相阳在当今社会,消费者日益关注健康饮食,而水果和蔬菜因其低脂、高纤维以及环保特性而备受推崇。然而,果蔬在采摘后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对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环境因素极为敏感,在贮藏过程中面临着微生物污染、酶促反应、氧化变质等多重挑战。因此,一系列先进的贮藏保鲜设备和检测仪器被研发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这些设备和仪器不仅提高了贮藏效率,延长了产品的货架期,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食品选择。有效的贮藏保鲜技术对于保持果蔬采后的新鲜度、营养价值以及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本文介绍果蔬采后贮藏保鲜的基本原理,常见仪器与设备。一、果蔬贮藏保鲜的基本原理果蔬贮藏保鲜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过程,其核心目标是延缓自然衰老和变质,保持其新鲜度和营养价值。以下是果蔬贮藏保鲜的几项基本原理:1.微生物控制。微生物是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贮藏保鲜过程中,通过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可以有效延长保质期。常用的微生物控制方法包括冷藏、加热处理、使用防腐剂等。2.酶活性抑制。果蔬中含有多种酶,这些酶在适宜的条件下会催化食品中的化学反应,导致其品质下降。通过控制贮藏条件,如降低温度、改变pH值或使用酶抑制剂,可以抑制酶的活性,减缓其生化变化。3.氧化还原反应控制。氧化反应是导致果蔬色泽、风味和营养成分变化的重要原因。通过控制氧气的接触,例如采用真空包装或充氮包装,可以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保持食品的原有品质。4.水分控制。水分是影响食品贮藏寿命的关键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水分活度都会加速果蔬的变质过程。通过控制包装环境的湿度或使用干燥剂,可以调节其水分活度,延长其保质期。5.气体成分调节。果蔬在贮藏过程中,气体成分的调节对于延缓食品衰老具有重要作用。例如,降低氧气浓度和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减缓呼吸作用,延长果蔬的保鲜期。6.温度控制。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酶活性的关键因素。通过冷藏或冷冻技术,可以显著降低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酶的活性,从而延长果蔬的保质期。7.光照控制。光照,尤其是紫外线,可以加速果蔬中某些化学反应,导致其品质下降。在贮藏过程中,避免直接光照或使用遮光材料,可以减少光照对果蔬品质的影响。二、果蔬采后贮藏保鲜常见的检测仪器在果蔬采后的贮藏保鲜过程中,检测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能够确保果蔬在贮藏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品质,还能为生产者提供实时反馈,以便及时调整贮藏条件。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检测设备及其在贮藏保鲜中的应用:1. 微生物检测仪器。微生物污染是导致果蔬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微生物检测仪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含量。这些仪器通常采用培养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PCR等技术,为果蔬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 pH计和电导率仪。pH和电导率对于了解果蔬的生理状态和贮藏品质有重要意义。pH是衡量果蔬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例如,梅特勒托利多公司提供的InLab Solids Pro-ISM电极,就是专为测量水果和蔬菜等固体样品的pH而设计的,它能够直接插入样品中而不会造成损坏 。电导率仪在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实验中有其特定的应用。例如,不良环境对植物细胞膜的伤害可以通过测量细胞外渗液的电导率来评估,从而了解果蔬的生理状态 。此外,在实验中测定果蔬汁液的冰点,也涉及到电导率的测量 。例如,在石榴采后贮藏的研究中,使用电导率仪测量果皮的相对电导率,可以评估低温贮藏对石榴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pH计和电导率仪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和生产者监测和评估果蔬的贮藏品质,从而优化贮藏条件,延长果蔬的货架期。 3. 色差仪。食品的色泽是消费者评价食品新鲜度和品质的重要视觉指标。色差仪通过测量食品表面的反射光,计算出色彩的三个基本参数:L(亮度)、a(红绿色度)、b(黄蓝色度)。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评估果蔬在贮藏过程中色泽的变化,指导生产者采取相应的保鲜措施。 4. 水分活度测定仪。水分活度(Aw)是衡量果蔬中可利用水分的指标,与果蔬的保质期和微生物生长密切相关。水分活度测定仪通过测量果蔬的蒸汽压或电导率,快速准确地测定水分活度。根据果蔬的类型和预期的保质期,确定理想的水分活度范围。一般来说,水分活度越低,微生物生长的可能性越小,果蔬的保质期越长。定期使用水分活度测定仪监测果蔬的水分活度,可以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如果水分活度发生变化,及时调整贮藏条件。5. 气体分析仪。在气调贮藏中,气体成分的精确控制对保鲜效果至关重要。气体分析仪器能够实时监测包装内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浓度,确保气体比例符合保鲜要求。这些仪器通常采用电化学传感器、红外光谱或质谱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 6. 质构分析仪。质构是评价果蔬口感和物理特性的重要指标。质构分析仪通过模拟人的咀嚼过程,测量果蔬的硬度、弹性、粘性和咀嚼性等参数。这些数据对于评估果蔬在贮藏过程中的质构变化,以及优化加工和贮藏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7. 近红外光谱仪。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分析果蔬中的水分含量和糖含量。近红外光谱仪通过分析食品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和反射,建立模型来预测果蔬的品质。便携式近红外仪可以检测水果内部的褐变,可以用于水果的糖度分级。在线式近红外仪可以用于果蔬分选。 8. 食品安全检测仪。食品安全检测仪用于检测果蔬中的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添加剂等。这些仪器通常采用色谱、质谱、光谱等技术,为确保食品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常见贮藏保鲜设备果蔬的贮藏保鲜依赖于多种设备,这些设备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保持其新鲜度。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贮藏保鲜设备:1. 冷藏设备。冷藏是最基本的保鲜方法之一,通过降低温度来减缓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活性。冷藏库就像果蔬的“卫士”,通过精确的温度控制,为果蔬提供了一个适宜的贮藏环境。冷藏设备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温度的均匀性、湿度的控制以及空气流通等因素,以确保果蔬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2. 真空包装机。真空包装通过抽取包装内的空气,减少氧气的含量,从而降低氧化反应和微生物生长的可能性。真空包装机能够自动完成抽真空、封口等过程,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包装。真空包装不仅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还能保持食品的色泽和风味。3. 气调保鲜设备。气调保鲜技术通过调节包装内气体的成分,如降低氧气浓度和提高二氧化碳或氮气的浓度,来抑制呼吸作用和微生物活动。气调保鲜设备可以是简单的充气包装机,也可以是集成了气体分析和控制的高级系统,以实现更精确的气体成分调节。4. 智能监控系统。现代贮藏保鲜技术中,智能监控系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贮藏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参数,并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调节,以确保食品始终处于最佳的贮藏条件。每种设备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势,选择合适的设备对于实现有效的贮藏保鲜至关重要。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结合多种设备和技术,以达到最佳的保鲜效果。果蔬采后的贮藏保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它不仅关系到果蔬安全和品质,也是果蔬行业创新和发展的关键。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贮藏保鲜技术将更加高效、安全和环保,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食品,同时也为食品和农业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作者介绍:李相阳,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北京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岗位专家,主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快速检测技术开发和示范应用推广。主持北京市科协金桥工程种子资金、北京市科委一般项目、北京市农业科技项目等课题 10 余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 Food Chemistry、Frontiers in Chemistry、Agriculture 等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
  • 美研发暗能量光谱仪器 把宇宙做成3D地图
    美国能源部批准了由密歇根大学牵头的构建3D宇宙地图的项目,而该项目将借助一个巨大的仪器——暗能量光谱仪,来进行3D地图的创建。该项目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已知的宇宙,而在暗能量光谱仪的帮助下,我们便能够更进一步地探索浩瀚而神秘的宇宙。  暗能量光谱仪将会捕捉3000万个星系和类星体的图像以创建一个3D地图,这幅地图能够帮助科学家探索远在100亿光年以外的星系。这个项目由密歇根大学牵头展开,而他们正试图了解暗能量这种在宇宙形成之初就存在的力量。“DESI(暗能量光谱仪)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宇宙的结构,”密歇根大学物理学教授Gregory Tarlé说道。暗能量光谱仪将测量数以百万计的星系和类星体的红移数据(红移的现象主要用于天体的移动及规律的预测上),以确定观测天体的年龄,一般来说,红移越大,观测天体的年龄就越长。  另外,暗能量光谱仪还负责测量天体的光谱信息,还测量天体的温度模式和变化,试图根据这些数据还原出更早的宇宙图像。暗能量光谱仪项目由200名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组成,而暗能量光谱仪将会在2019年启动并运行。如果对该项目有兴趣的话,可以点击这里浏览他们的官方网站。
  • 激光干涉测量:“聆听”宇宙的声音
    激光干涉测量助力空天探索 在空天探索领域,空间引力波探测是当前国际研究热点,作为人类观测宇宙的新窗口,引力波将为人类探索早期黑洞合并、超新星爆发等宇宙结构形成过程提供观测手段,对探索宇宙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探测中低频段的空间引力波,国内外研究人员计划在相距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千米的空间轨道上建立超高灵敏度星间激光干涉系统,该方法的本质是将现有的激光干涉超精密测量技术应用到外太空去,突破地面探测臂长的限制,摆脱地面各种干扰源对精密测量的影响。其关键技术是测量相距数百万公里的两个测试质量之间的间距变化,主要包括:测试质量与卫星平台之间的间距变化、两个卫星平台之间的间距变化,前者涉及到测试质量的多个自由度精密检测,探测灵敏度需要在1 mHz~1 Hz频段达到~1 pm/Hz1/2(平动)以及~1 nrad/Hz1/2(转动)水平。揭秘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原理 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需要实现对测试质量皮米量级的平动测量以及纳弧度量级的转动测量,关键技术单元包括:激光外差干涉、差分波前传感以及高精度相位测量三部分,如图1所示,通过测量两测试质量之间的平动转动,获得其间距变化信息,从而探测引力波信号。图1面向空间引力波探测的激光外差干涉多自由度超精密测量技术示意图激光外差干涉 激光外差干涉测量原理如图2所示,频率相近的两束激光(测量光频率f1,参考光频率f2)合束后,合成波(频率为f1+f2)会存在一个包络,其频率为|f1-f2|,这一包络频率也被称为外差频率。 当测试质量在沿测量光传播方向上运动状态改变、或者引力波来临时,干涉仪的测量臂光程发生变化,表现为外差干涉信号的相位波动,即图2中紫色虚线部分。以经典迈克尔逊干涉结构为例,外差干涉信号相位的一个周期变化对应位移变化半波长(光程变化一个波长),有 其中,λ为激光输出波长,L为测试质量的等效位移,φ为外差干涉信号的相位变化。图2 激光外差干涉原理示意图差分波前传感 差分波前传感是一种基于激光波前相位比较的高精度角度测量方法,测量原理如图3所示。测量光与参考光合束后入射至四象限探测器表面,两束光满足干涉条件产生外差干涉信号,照射在探测器四个象限后会分别产生四路干涉信号。当测量目标平动时,四路外差干涉信号相位发生相应波动,与采用普通光电探测器的原理相一致;当测量目标转动时,测量光的波前相对参考光发生偏离,由于四象限探测器具有一定的空间间距,导致四路外差干涉信号的相位波动并不相同,通过对比不同象限的干涉信号相位差异,可以反演得到测量目标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转动角度,有 其中,θh为水平转动角,θv为垂直转动角 ФA/B/C/D为不同象限的外差干涉信号相位变化 kh/v为比例系数,由光束参数以及四象限探测器的几何参数共同决定,实验中常用偏摆镜配合自准直仪进行标定。图3 差分波前传感和四通道拍频信号波形示意图高精度相位测量 高精度相位测量可以通过锁相放大器或者相位计来实现,其基本原理如图4所示,外差干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后与本地时钟(或外部参考)及其正交信号混频,低通滤波后分别得到Q信号(quadrature)和I信号(in-phase),计算I/Q反正切值并作相位解包裹运算得到相位差,Q信号作为相位误差信号反馈至本地可调时钟,更新本地时钟输出频率从而保持与输入外差干涉信号频率一致,形成锁相环路。图4 相位测量基本原理[1]国内外干涉仪研究进展LISA LISA (Laser Interferometer Space Antenna)是于1992年发起的一项探测1 mHz~1 Hz频段引力波信号的科学研究计划,这是最早开始、也是目前国际上发展最成熟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其中一项关键技术是实现测试质量的超高灵敏度多自由度测量。 2012年,德国汉诺威大学的Marina Dehne等人设计搭建了一套用于验证测试质量干涉仪噪声源及其消除技术的激光外差干涉测量系统,分析了多个噪声源(激光频率、激光强度、激光指向漂移、温度、偏振态、移频驱动边带、杂散光等)对相位读出的影响,并研究了多种噪声消减数据处理方法,在空间引力波探测目标频段成功实现了~1 pm/Hz1/2的超精密位移测量。图5给出了LISA激光干涉平动转动测量技术发展时间线,该计划从提出开始,经历地面模拟论证、噪声源探索、技术卫星验证、光路布局优化测试等,距今已经开展了三十余年,其中用于测试质量多自由度测量的激光外差干涉技术灵敏度已经突破1 pm/Hz1/2和1 nrad/Hz1/2。目前光学干涉平台布局处于优化设计阶段,激光外差干涉超精密测量技术是否能够实现百万公里距离的两测试质量之间的皮米级平动测量并成功探测到宇宙深处的引力波,这仍然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图5 激光干涉平动转动测量技术发展时间线(LISA)太极&天琴 2008年,我国科学家开始探讨中国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并于2012年正式成立了空间引力波探测工作组,2014年提出基于“日心”轨道和“地心”轨道两个独立的探测方案,即太极计划和天琴计划[2-3]。目前两者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星间激光干涉测量方案。 同LISA一样,太极和天琴于2019年分别发射了太极一号和天琴一号技术验证卫星,所搭载的光学干涉平台如图6所示,前者采用殷钢材料制作光学干涉平台基座、后者则采用光粘的方式来提高干涉装置的热稳定性,两者都包含有前端光程参考干涉仪和测试质量测量干涉仪。测试实验最新结果表明,空间激光干涉仪可以实现毫赫兹频段皮米量级的超精密位移测量,标志着我国在空间引力波探测中用于测试质量的激光外差干涉测量技术研究正逐渐走向国际前列。图6 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验证卫星激光干涉平台(a)太极一号[2](b)天琴一号[4] 其他 2021年,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提出了一种一体式外差干涉仪,将分光镜波片等关键镜组胶粘成一个整体,提升干涉仪稳定性,并通过抽真空、被动控温、噪声建模消减等措施最终实现了33 pm/Hz1/2@0.1 Hz的平动测量。 2022年,清华大学谈宜东团队提出了一种用于测试质量五自由度测量的偏振复用双光束干涉仪,光路设计如图7所示,包含参考干涉仪(RHI)、双光束干涉仪(DBHI)和偏振复用干涉仪(PMHI),初步实验在10 mHz~1 Hz频段实现了优于10 pm/Hz1/2 以及20 nrad/Hz1/2的平动转动灵敏度测量。图7 偏振复用双光束激光外差干涉五自由度测量系统星辰宇宙,未来可期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如果说引力波是携带着浩瀚宇宙信息的乐曲,那么激光干涉超精密测试技术就是用来“听曲”的最灵敏的传声筒。在空间引力波探测领域,我国的激光外差干涉多自由度超精密测量技术相比于欧美LISA团队仍处于跟跑阶段,但未来有希望实现并跑甚至领跑。而且,空间引力波探测中涉及的外差干涉技术,可以对长度量进行高精度、大量程的超精密测量,可扩展应用于下一代高速、超精密二维或三维运动台的精确定位与运动控制,进而支撑我国超精密加工制造、IC 装备及尖端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和工业建设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5]。全文下载:空间引力波探测中的激光干涉多自由度测量技术.pdf参考文献:[1]Schwarze T S.Phase extraction for laser interferometry in space: phase readout schemes and optical testing[D]. Hannover: Institutionelles Repositorium der Leibniz Universität Hannover, 2018.[2] Luo Z R, Wang Y, Wu Y L, et al. The Taiji program: A concise overview[J]. Progress of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Physics, 2021(5), 05A108.[3] Luo J, Chen L S, Duan H Z, et al. TianQin: a space-borne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or[J]. Classical & Quantum Gravity, 2015, 33(3): 035010.[4]Luo J, Bai Y Z, Cai L, et al. The first round result from the TianQin-1 satellite[J]. Classical and Quantum Gravity, 2020, 37(18): 185013.[5] 谈宜东, 徐欣, 张书练. 激光干涉精密测量与应用.中国激光,2021,48(15) : 1504001.作者简介 谈宜东,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光电产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机械量测试仪器分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激光技术和精密测量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装发和科工局测试仪器领域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军科委基础加强,重大科学仪器专项等项目40余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hotoniX, Optica, Bioelectronics and Biosensor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等期刊发表 SCI 论文 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6项,在国际会议Keynote/Plenary/Invited报告40余次。先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中国激光杂志社主编推荐奖,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二等奖多项。课题组介绍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激光技术与精密测量应用课题组,在激光器件及其物理效应、精密测量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构成了从基础器件的设计和发明,到物理现象和效应的发现,进而在发现基础上的仪器发明,直至仪器的推广和应用这一较为完整的体系。先后研制了双折射-塞曼双频激光器及其双频激光干涉仪,实现了成果转化,成规模应用于国家02专项以及中芯国际、吉顺芯等公司进口光刻机干涉仪的替换;基于激光回馈原理的无靶镜纳米测量干涉仪,用于国家多个重点型号工程,包括:高分四号、一号以及激光聚变点火等。课题组还开展了远距离激光侦听、激光回馈调频连续波绝对测距、生化检测、pm量级灵敏度的激光干涉超精密测量技术(引力波专项)等研究。
  •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多气体同步监测,安全尽在掌握
    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众多场景中,气体安全至关重要。无论是在充满复杂气体环境的工业车间,深邃的矿井巷道,还是可能存在燃气泄漏隐患的家庭厨房,都离不开一个可靠的守护者——四合一气体检测仪。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是一种高效、便捷的安全监测设备,能够同时检测并显示四种不同的有害气体浓度,通常包括可燃气体(如甲烷、丙烷等)、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氧气浓度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特定有毒气体(如二氧化氮、氯气等),具体检测气体种类会根据不同型号和应用场景有所差异。这种设备在化工、石油、天然气、冶金、消防、环保、地下管道维护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是保障人员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工具。  这款检测仪凭借其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精准的数据分析系统,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检测出常见的四种气体,包括可燃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氧气。对于可燃气体,它能在第一时间感知到浓度的细微变化,哪怕是极其微量的泄漏也逃不过它的“法眼”。当一氧化碳这种无色无味却极具危险性的气体出现时,四合一气体检测仪会立即发出警报,为人们争取到宝贵的应对时间。硫化氢作为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也能精确地进行监测和预警。而氧气浓度的监测更是关键,无论是在高海拔地区还是封闭空间内,氧气含量的变化都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四合一气体检测仪能够确保我们始终处于合适的氧气环境中。  在实际应用中,它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也令人称赞。其操作简单易懂,无论是专业的技术人员还是普通的工作人员都能轻松上手。它具有清晰直观的显示屏,能够实时显示各种气体的浓度数值,让使用者一目了然。同时,它还具备声光报警功能,一旦检测到气体浓度超出安全范围,就会立即发出强烈的声光信号,及时提醒周围的人员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在矿井作业中,四合一气体检测仪为矿工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矿井下的气体环境复杂多变,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有了它,矿工们可以随时了解周围气体环境的状况,安心工作。在工业生产线上,它能有效预防因气体泄漏导致的火灾、爆炸等事故,降低企业的安全风险和经济损失。  总体而言,四合一气体检测仪以其卓越的多气体同步监测功能,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可靠的安全保障。让我们在面对各种复杂的气体环境时,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安全尽在掌握,它无疑是我们在气体安全领域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增长,未来气体检测仪将更加智能化、网络化,为各行各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解决方案。
  • 这台发射宇宙射线的神秘设备,能给西安古城墙做“CT”
    ◎ 采写丨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颉满斌◎ 策划丨赵英淑 滕继濮 林莉君吴春至今记得第一次做CT的情景。被推进舱里的那一刻,她紧张、害怕,担心查出问题,也担心射线对身体造成影响。多年过去,她再次经历了这样的不安,只不过,这次做CT的是古城墙。吴春是陕西省西安城墙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在她的积极联系和鼎力支持下,兰州大学核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团队带着研发的国内首套塑闪宇宙射线缪子成像设备,给西安古城墙做了一次“CT”。“一定不要给城墙造成损伤,但也一定要知道‘五脏六腑’都有啥毛病。”吴春提出要求。这是她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守护者的底线。叫缪子的宇宙射线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西安古城墙,也像人体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健康”问题。北方夏季雨水较多,西安古城墙被雨水长时间浸泡后,部分墙面出现了快速裂缝和沉陷的现象。尽管城墙管委会一直都在高度关注城墙的各类安全问题,但有些损害在墙体内部,仅凭肉眼无法观测。如何检测古城墙内部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展开修复工程,成为摆在西安城墙管委会面前的重要难题。西安城墙正北门—安远门在现代医学技术的加持下,要想掌握人体的病灶情况,我们可以使用B超、CT、核磁共振等各种影像仪器。想知道一座几十米高的古城墙的健康状况,该怎么办?“以往,我们用得最多的是钻孔法,就是通过在墙体上打孔取材的方式,来判断其内部情况。但这种勘探方式会直接破坏墙体,后期还需要对损坏部分进行修复。”吴春说。另一种是雷达监测法。雷达的频率越小,穿透程度便会越深,但其精度会相应变差,成像可能出现偏差;而如果探测太浅,又不能够满足古建筑、山脉等大型物体的探测深度需要。“钻孔法对城墙有损,而使用雷达法,基本上70%的情况都探不出来。”吴春做梦都想找到能够无损探测的方法。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兰州大学核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团队。在给城墙南门的一面墙做三维激光扫描的过程中,吴春不由地感慨:“这激光扫描呀,如果能透视到里面就好了。省得我们苦苦找隐患点,又无计可施。”这时,操作扫描的老师说自己认识一位兰州大学教授,他能用一种宇宙射线对物体进行成像,或许可以帮到她。是物探,还是遥感?对方说好像都不是,是一种新方法,具体是什么,他也说不清。这下吴春来了兴致:“刚好58号马面(在城墙外侧依一定距离修建的凸出墩台,平面有长方形和半圆形,因外观狭长如马面,故名)出了一些问题,我联系试试!”他们说的宇宙射线,就是缪子。星际空间有很多高能粒子,其中最主要的是质子。高能的质子通过大气层时会发生核反应、电离等级联反应,从而一生二、二生四,从上往下越来越多,有点像烟花,也像射灯。到达海平面时,里面就富含各种组分,缪子只是其一,还有中子、β射线和γ射线等。它们都被称为“宇宙射线次级射线”。“根据估算,海平面上每平方米面积上每分钟会落下10000个缪子,也就是说,每秒钟就会有一个缪子穿过我们的手掌。”兰州大学核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团队相关负责人打比方道,“它们就像下雨一样浇着我们,淋着我们,时时刻刻穿透我们的身体。”作为宇宙中的基本粒子之一,缪子的带电量为一个负电荷,质量为电子的207倍,它与物体发生相互作用的方式与电子类似。相比于中子、X射线和γ射线等,宇宙射线缪子具有更强的穿透能力。很多人都好奇这种神奇的物质,究竟是如何为我所用的。原来,科研人员在被测物体周边放置缪子探测器,根据缪子射线在物体中不同方向的穿透情况,搜集肉眼看不见的缪子计数,进而在计算机上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计算实现被测物体的三维成像。工作人员正在组装探测器“对于城墙这样十几米甚至几十米厚的物体来说,如果里面有个一米大的空洞,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缪子成像技术检测到。”该团队成员刘军涛从团队2018年着手干这件事开始,他就跟着全程参与了缪子成像系统的研发。藏着秘密的“冰柜”2021年9月,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两位骨干教师,带着由两位工程师以及四五位学生组成的团队,向着古都西安出发。与他们同行的,是一个长1.6米形状酷似冰柜的仪器。“之所以看起来像一台冰柜,是因为我们给原来只能在实验室使用的探测仪器增设了金属外壳,使设备可以防潮、避光,方便移动。”刘军涛说。正在作业中的探测器刘军涛告诉吴春,仪器定型的时间不长,没有成熟商业产品那样漂亮的外观,但探测效果不受影响。吴春的话给他吃了很大一颗定心丸:“不管啥方法,只要是科学的,我们都欢迎!”这台貌不惊人的方疙瘩,隐藏着能给城墙看病的秘密。它包括多对探测器层和采集板,负责收集从宇宙中散落下来的缪子与信息转换;一个用于数据传输监测与存储的主机系统;一台移动电源,可确保仪器在野外运行时有稳定的供电;一个用于调控设备内温度和湿度的空调系统……缪子成像技术研究,目前国内也有少数同行团队在做。兰州大学核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团队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已经从实验室测试阶段走向了实际应用。2020年11月,该团队成功研发我国首套塑闪宇宙射线缪子成像系统,并顺利完成专家验收。“‘塑闪’是塑料闪烁体的简写。缪子通过塑料闪烁体后会产生光,有闪烁光就代表有缪子通过这个材料。我用光电转换的器件,可以把光信号转为电信号,看到脉冲后,表示已经捕捉到了缪子。”刘军涛说。采集缪子只是第一步。随后,他们不断完善软件模型,模拟成像场景,调整各类参数,最终将其带到西安古城墙下,开始“首秀”。缪子成像技术主要有两种成像原理,即角度散射成像和强度衰减成像。此次西安古城墙探测运用的便是强度衰减成像法。这一成像方法的原理是,缪子在物体内部穿行过程中会损失能量,而当其能量损失殆尽时便会被物体吸收,这将使探测到的缪子强度减小,所以宇宙射线缪子强度减小量取决于物体的厚度及材料密度。因此,在已知物体外部轮廓的情况下,通过探测缪子强度衰减,可以推导得到被探测物体的密度,从而对物体的内部结构与物质组成进行重构。“这就像人们利用X射线扫描身体,通过透视人体骨骼从而成像一样。”刘军涛介绍说,山体、建筑物、历史遗迹等大型物体的内部结构成像,用的也是这一原理。吴春给他们指定的测试段是城墙58号马面处。正如给人体做三维影像检查会采用放射源与探测器旋转多角度成像,想要给城墙做“CT”,也需要从不同角度采集多组数据。团队采取了环绕马面设置6个观测点的方案,放置探测器进行数据采集。正在作业中的探测器没想到,刚把机器安放好,又一波全国范围的新冠疫情席卷而来。那是2021年秋,实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因为防疫政策需要,探测器不能按照计划不停地变换位置。团队只能因陋就简,顺势而为,及时改变了测量计划。终于在2022年春节前夕,他们将仪器带回兰州。让吴春吃惊的是,这个团队成功测试出了城墙中的低密度区域——也就是一个配电室。在测试团队事先并不知道的情况下,他们通过宇宙缪子成像技术清晰地呈现出它的位置、形状、大小。“这一高精度成像再次验证了使用缪子成像技术能够完成被测物体三维成像的可行性。”刘军涛表示。他们和58号马面科研从来无坦途。兰州大学核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团队虽然首战告捷,但在实际探测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宇宙射线缪子成像技术利用的是不需要人工放射源产生的天然射线,具有无接触勘探、不受时空限制、不会对勘探物体造成任何伤害、绿色环保等特点,但它的使用受客观条件影响较大。“不像医院里使用人工射线源,环境比较单纯,我们的仪器往往放置在室外,得经历风吹日晒等自然环境的考验。”兰州大学2020级能源动力专业硕士研究生姚凯强说。在室外使用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电路短路,或者电压波动较大等,设备接收到的信号也会跳动不稳。整个墙体的勘探过程耗时将近4个月,为了应对各种环境的考验,团队对实验室内原来使用的平板探测器进行了升级与调整。姚凯强和另一名师兄专门留在了西安,隔两天就得去现场调整仪器。另外,后期也需要处理那些不稳定环境下接收到的杂乱数据。与数据收集相比,更大的挑战在于开发反演成像的算法平台。“我们在进行文物探测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测量到的数据比待解的未知量少很多。比如有两个变量一个方程的情况下,方程的解是无穷多的。”对2021级核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刘国睿来说,这就需要她和小伙伴在庞杂的结果中挑选出能够同时满足多个方程的模型,选择最合理的结果。来西安之前,刘国睿、姚凯强等人首先根据描述对城墙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几何模型比较简单,仅仅知道城墙的长宽高,里面可能有什么情况。在仿真中,他们需要先把城墙的模型大致建好,再进行正演计算,用正演的结果去反演成像。“相当于我们先算一个可能得到的测量结果,然后用这个测量结果做反演,看能不能给里面的防空洞成出一个三维图像来。”刘国睿说。确定做58号马面后,他们把模型更加细化了。初期建的模型特别简单,就是一个矩形的堆,后来又加上马面,对尺寸进行调整。激光测绘把整个城墙的轮廓描绘清楚之后,他们决定换模型,尽管那时6个探测点都已确定。最后一次模拟时,探测点位早已敲定,团队更新了非常细化的城墙轮廓,决定重新建模再做一次。根据优质成像的分辨率,他们在马面里假设了一个防空洞,看能不能成像。另一个难题是遇到密度异常部分时的演算。刘国睿念大三时就加入该课题组学习,后继续在此攻读研究生,在她看来,整体测算并不困难,但密度异常体与周边部分衔接地带,算起来有难度。“这些地方的密度解出来可能会带有系统偏差。”她说。最终的研究结果就是,这次试验精度可以对城墙内部一个长宽高均为1米的防空洞成像出来。“我们还测到马面北面比较空虚,当时比较质疑这个结果,为此做了好多验证。”刘国睿强调,他们必须排除是不是自己技术方面的原因,比如数据处理不当、测量问题之类。排除过后,得出结论——58号马面北墙附近的夯土密度确实较低。回想起这一幕,这个性格沉静的女孩,终于有了笑意。追寻“中国方案” 兰州大学师生付出的所有努力,吴春都看在眼里。实际上,58号马面的情况,她早有掌握。她就想看看这宇宙射线缪子成像技术,到底行不行。刘国睿在分析马面数据的过程中发现,砖和夯土之间好像有空腔,因为不确定,就反复向吴春求证。“小姑娘问,里面是不是有空腔?为什么会有?是真的有,还是我们收集的数据不够、计算方法不对而导致的偏差?我当时就欣慰地笑了。”但吴春并没有挑明,而是让她继续往下做。后来的成果报告会上,吴春正式向有关部门汇报称,兰州大学核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团队的缪子成像结果,跟西安城墙管委会掌握的情况基本吻合。从此,她对他们更加信任了。这份信任,源于科研人员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在所有人看来,大胆质疑、小心求证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品格之一,他们恪守这一理念,初心不改。“为什么是这个,而不是那个?哪一步出了错,都无法导出正确结果。”刘军涛深谙其研究之复杂,意义之深远。刘军涛给学生们讲解缪子探测系统如今,团队已经扩展至30余人,每个人分工明确。导师的悉心培养和团队的互帮互助,让青年科研人员受益匪浅。在读研二的刘国睿,已在物理学经典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内容便是针对宇宙射线缪子技术在实地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探索性的解决方案。每一位成员的心里,都有浩瀚宇宙。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在悠悠岁月中厚重沉淀。当前,随着科技已经成为考古发展新动力,他们在完成西安城墙成像工作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缪子成像技术未来在科技考古领域的广阔前景。“这项技术以后在大型遗迹考古中一定会发挥作用,我们也想在科技考古领域做成标杆性的亮点。”刘军涛告诉记者,今年,敦煌研究院也与团队接触并计划建立合作关系,他们将在深入探测石窟内部结构的工作中共同努力。与不断发展的成像技术相辅相成的,是持续更新的应用场景。一直以来,缪子成像技术应用的瓶颈主要在于探测系统现场应用场景的适应性、成本控制等。在团队不断优化完善下,这项技术也从考古探测发展到了地质勘查、矿产勘探、集装箱检测等更广阔的空间。前段时间,团队又有了新思路:是否可以使用缪子成像技术探测青藏高原的冰川厚度,明晰岩石边界?对他们来说,制作轻量化、耐低温的缪子成像仪器,正在成为新的探索方向。值得一提的是,从仪器组装所需要的材料等硬件到算法系统软件,兰州大学核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团队都致力于将其本土化。是啊,要想获得“中国方案”、作出“中国贡献”,必须实现技术国产化,这是每位科研人员肩负的重大使命。刘军涛欣喜地透露,现在团队这项技术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95%左右。今年,一直致力于文物保护高质量发展的吴春,又与兰州大学团队取得了联系,看实验能否深入开展。她寄希望于下一步的合作能够证实这种技术更安全、更准确,同时辅以地质勘查,为墙体的修缮工程提供可靠参考,使得预防性保护更具前瞻性。“经过这样完整的检验之后,我们希望这种技术能够得到广泛应用。可以相信,科技将助力中国考古迎来‘黄金时代’。”吴春说。考古科技化,技术国产化,归根到底都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是一条遥远而艰辛的路。每个人都渴望化身滴水,汇入时代的海河,信念灼灼。科技日报•深瞳工作室出品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微信编辑丨宋慈审核丨朱丽终审丨王郁
  • 广州健康院电镜平台:看清细胞里的“小宇宙”
    “作为一种高端科学仪器,电子显微镜在细胞学研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助力科学家们深入探索细胞这一‘小宇宙’的功能与奥秘。”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州健康院)分析测试中心电子显微成像技术平台(以下简称电镜平台)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李合英对《中国科学报》表示。针对广州健康院特色研究领域,电镜平台在动物组织、细胞、病毒和蛋白等大颗粒样品的处理上进行了上百次技术优化,重点支撑了细胞谱系及发育、感染与免疫、蛋白解析等方向的多项重大科研项目顺利开展。记者了解到,依托该平台开展生物样本超微结构分析,发表了国际知名刊物论文100余篇。助力细胞超微结构功能探索为了寻找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广州健康院研究员潘光锦团队通过研究脑缺血动物模型,确认研究药物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在此过程中,需要对神经元的亚细胞器以及神经突触等超微结构深入到纳米级进行观察。常规的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无法达到分辨突触前后膜的尺度,需要利用电镜技术进行确认。李合英十年如一日,系统地研究和掌握了各类生理病理性组织器官的电镜制备特点,练就了高超的电镜样品制备技术和高水平结构解析能力。她聚焦线粒体和自噬体超微结构,对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的发育情况进行观测,帮助研究团队揭开脑缺血谜题,并揭示了脑缺血神经元损伤修复的生理机制。为了追踪肠道炎症的发病机制,揭示磷酸肌醇-3-激酶3(pik3c3)突变对肠道发育的影响,李合英利用电镜超微结构成像技术,对野生型和突变品系肠道的不同发育阶段进行超微结构研究,确定了引起突变体肠道炎症表型的罪魁祸首,成功攻克了常规病理不能解决的难题。最终与研究团队一起建立了新的肠道炎症模型,为寻找临床新靶点奠定了理论基础。据了解,电镜平台自成立以来,在细胞谱系超微结构解析、病毒感染免疫机制探索、蛋白质结构解析、药物研发生物验证等研究方向开展项目研究和超微结构观察,先后揭示了神经细胞、心肌细胞、肝细胞、肾脏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的不同超微结构特征,为细胞超微结构的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为相关疾病机理的探索提供了重要支撑。广州健康院聚焦生物医学与生命健康领域,其研究对象包括细胞、类器官、小鼠、兔子以及大动物模型猪和猴子等。“研究这些模式动物时,对其生理或病理结构的直观呈现十分重要,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进行观测,来完成实验理论的验证,并最终指导医学应用。”李合英说。支撑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开展作为“十四五”期间广东获批建设的5个大科学设施之一——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有望成为探索人类生命的“导航员”。广州健康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孙飞表示,基于已取得的干细胞及相关细胞图谱研究成果,广州健康院积极推动建设了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他充分肯定电镜平台在设施预研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为多种谱系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形态功能鉴定提供了标准化工艺制备流程。在感染与免疫领域研究中,对病原体结构以及病原感染机制进行研究十分重要。由于病原体多为纳米级的病毒颗粒,无法在光镜下进行结构解析,必须借助电镜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类。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陈凌表示“电镜观察对于病原体的确认必不可少”。另外,病原体对细胞的感染机制研究也需要清楚整个感染过程和包装机制,只能借助超微切片来观察细胞内部病毒与亚细胞器的相互作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广州健康院联合广州海关、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等单位迅速组织开展攻关研究。通过透射电镜的观察和鉴定,首次从广州患者的粪便和尿液中鉴定出具有活性的新冠病毒,为新冠肺炎的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此同时,李合英帮助科研人员确定病毒形态类型和来源追溯,对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细胞外囊泡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临床液体活检工具。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徐涛团队对肿瘤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进行检测有望可以帮助诊断早期癌症,提高早期筛查的准确性。在细胞外囊泡的提取与表征研究中,李合英对样品进行制备和观察,最终确定了体外制备样品的纯度、粒径以及分散度,为临床活检应用提供了细胞外囊泡的全面评估基础。“近10年来,电镜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专项、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省市重点研发专项等各类项目超过100项。”李合英表示,电镜平台通过大量的技术条件优化,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生物样品透射电镜标准检测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特异性蛋白标记技术的探索,解决了生物样品纳米级超微结构检测和特异性蛋白标记的问题。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奥雷巴替尼片(耐立克)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打破了中国携T315I突变耐药患者的治疗瓶颈,解决无药可医的困境;抗结核新药TB47已经完成临床I期研究,与氯法齐明疗法结合形成“新药+老药”的组合,形成加速治愈耐药结核病的“中国疗法”,提升我国在国际结核病防控领域的影响力;自主设计研发的肿瘤相关抗原重定向开关型CAR-T细胞,为提高CAR-T的持续性以及新型CAR-T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对实体瘤的治疗有希望取得进展……“这些新药的自主研发过程中,从病原微生物鉴定到细胞培养,再到动物模型验证都离不开电子显微成像的技术支撑,获得了关键的纳米超微结构鉴定数据。”李合英表示,特别是药物的研发与筛选体系(类器官),脂质体疫苗递送系统鉴定,新型干细胞制剂制备,疫苗的生产等方面都离不开电镜超微结构的鉴定支撑。广州健康院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主任、分析测试中心主任陈朝明表示,电镜平台作为一个关键的技术支撑体系,是科学实验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是科研创新原始突破的重要验证,对科技协同创新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生物医药产业是广州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陈朝明表示,电镜平台以开放共享推动企业创新,赋能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累计为华南区域40余家企事业单位做出了高质量的技术支撑服务,覆盖生物体基本结构和功能解析、药物鉴定、病原体鉴定、药物研发等领域。记者了解到,该平台还支撑广州健康院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奖7项,为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整体效能作出了应有贡献。
  • 氮气检测仪:提升氮气安全防护的必备工具
    在众多工业和科研领域中,氮气的应用广泛而重要。然而,氮气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潜在的安全风险。这时,氮气检测仪就成为了保障氮气使用安全的关键设备,是提升氮气安全防护的必备工具。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正常的大气环境中约占 78%。但在特定的工作场所,如氮气储存罐区、氮气充装车间、使用氮气进行吹扫或加压的工艺流程等环境中,氮气的浓度可能会发生变化。当氮气浓度过高时,会排挤空气中的氧气,导致氧气含量降低,从而使人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以下是氮气检测仪如何增强氮气安全防护的几个方面:  1. 实时监测氮气浓度  氮气检测仪能够实时监测周围环境中氮气的浓度。由于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但可能导致窒息的气体,其浓度的变化往往难以被人体直接感知。因此,通过氮气检测仪进行连续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氮气泄漏或积聚,从而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  2. 预警与报警功能  当氮气浓度达到预设的安全阈值时,氮气检测仪会自动触发预警或报警机制。这种即时反馈机制能够迅速通知相关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撤离危险区域、启动通风系统或修复泄漏点,从而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3. 高精度测量  现代氮气检测仪通常具备高精度测量能力,能够准确反映环境中氮气的实际浓度。这种高精度不仅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还有助于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4. 便携式设计  许多氮气检测仪采用便携式设计,便于携带至各个工作场所进行检测。这种灵活性使得氮气安全防护不再局限于固定区域,而是可以覆盖到整个工作环境,包括难以接近或移动的角落和区域。  5. 数据记录与分析  一些高级氮气检测仪还具备数据记录与分析功能。它们能够自动记录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帮助用户了解氮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和规律。这种数据支持有助于用户制定更为有效的安全防护策略,并优化工作流程以减少氮气泄漏的风险。  6. 符合安全标准  氮气检测仪的设计和制造通常符合国际和地区的安全标准。这意味着它们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可靠地工作。这种合规性为用户提供了额外的安全保障,使他们能够更加自信地依赖氮气检测仪来维护工作环境的安全。  综上所述,氮气检测仪是提升氮气安全防护的必备工具。通过实时监测氮气浓度、提供预警与报警功能、实现高精度测量、便携式设计、数据记录与分析以及符合安全标准等特点,氮气检测仪为工业生产、实验室研究、医疗应用等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 气体检测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现状深度分析
    作为仪器仪表的一个重要分支,气体检测仪器仪表(也称“气体探测器”)应用领域广泛,覆盖了工业、农业、交通、科技、环保、国防、航天航空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通常,工业过程气体监控分析仪器划归分析仪器领域,常见的气体检测仪器仪表通常小型化、便携或固定式、独立工作或联成网络,广泛适用于石油、化工、冶金、采矿、制药、半导体加工、喷涂包装等工业现场和家庭、商场、液化气站、煤气站、加油站等民用/商用需防火防爆、预防中毒、空气污染的场所,以及农业温室气体检测、沼气分析和沼气安全监控和环保应急事故、恐怖袭击、危险品储运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仪器仪表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自2004年产销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行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2006年行业总产值突破两千亿元 2007年仪器仪表行业总产值达3078亿元,增长率高达28.5% 据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统计,08年上半年仪器仪表行业总产值实现 1755.9亿元,同比增长23.8%,其中分析仪器、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增长率高达32%。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气体检测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市场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相关法规法律的完善是气体检测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些推动使气体检测仪器仪表行业处于产业高速增长期。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根据使用传感器原理的不同,常见的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各自有适用气体及应用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正在成为未来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的主流。   未来一段时间,使用半导体和催化原理的气体检测仪器仪表依靠着价格优势仍会占据部分低端市场。电化学传感器及检测仪器,在精度要求高的低浓度毒性气体、有机蒸汽、酒精气体、氧气监测领域综合优势突出。红外气体传感器及仪器适用于监测各种易燃易爆、二氧化碳气体,具有精度高、选择性好、可靠性高、不中毒、不依赖于氧气、受环境干扰因素较小、寿命长等显著优点。这些优点将导致电化学、红外原理的气体检测仪器占领更广泛的行业高端市场,并在未来逐步成为市场主流。据不完全预测统计,未来几年国内每年各行业使用红外原理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的需求量将达到170万台(套),市场容量约为68亿元 使用电化学原理的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的需求量将达400万台(套),市场容量约为56亿元,前景广阔、增长迅速。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国家对安全及环保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和法规陆续出台,极大地刺激了气体仪器仪表行业市场容量的迅速扩大。   1)燃气行业   我国已建成了包括西气东输、陕京二线、忠武线、涩宁兰线以及冀宁联络线等在内的天然气输气干线。十一五期间,还要逐步完善全国油气管线网络,适时建设第二条西气东输管道及陆路进口油气管道。另外,中国还计划2010年使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组合中的比重提高一倍,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计划显示,2005年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为2.8%,2010年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应达到5.3%的目标水平。因此国家加大了对气田的开采和探寻力度,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内气田投入生产。根据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的《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2010年天然气产量的目标将达920亿立方米,较07年产量增加逾50%。大量的天然气田开发和管道建设必将大大增加对天然气气体检测设备的需求,高性能的红外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得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气体的开采、处理、输送、使用环节,可燃气体检测仪器的需求将达到数十万台。   2)石油石化   从我国产业发展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化工业将遵照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的方向,优化发展基础化工原料,积极发展精细化工,淘汰高污染化工企业。据了解国家将在资源丰富和市场需求旺盛的地区建设若干个千万吨级炼油企业和百万吨级乙烯的炼化一体化基地,形成环渤海湾、环杭州湾、珠江三角洲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炼化企业群。首批将建设四个国家级石油储备基地:宁波镇海、浙江舟山、山东青岛和辽宁大连 ,四个石油储备基地的总容量将达到1600万立方米。3年内,还将逐步形成20个左右的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   在2008中国将会先期开始建设三大炼油工程,即:中国石油广西大炼油,总投资超百亿元,年加工原油1000万吨 中国石化青岛大炼油,总投资约125亿元,年炼油能力1000万吨 中国海油惠州大炼油 基建投资约人民币193亿元,年加工能力为1200万吨。国家还将采取园区化模式发展乙烯工业。近期即将上马七大乙烯工程, 2010年乙烯产能预计达到583万吨。这些近期开建或者规划的大型石油石化项目会大量使用相关的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尤其是高性能的、更具优势的红外光学类气体检测仪器。   国内石油石化产品需求保持稳步增长的同时,对石油石化产品的质量、品种等也将提出更多和更高的要求。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并且含硫、 氧、氮的化合物对石油产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需尽量除去。这就使生产加工过程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毒性气体和苯、醛、酮等有机蒸气大量产生,对生产安全、环境保护造成威胁。目前普遍采用气体检测分析的方法予以控制,在石油生产中对可燃气体的泄漏检测、对氢、氧等环境气体的监控也需要使用气体检测仪表。据估计平均每万吨成品油生产去需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约 40台(套),其中可燃气体20台(套),以目前成品油2.2亿吨的年产量计算,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年需求量约在88万台(套)左右,其中可燃气体检测仪器约44万台(套)、毒性气体检测仪器约22万台(套)、其它有机蒸汽及气体分析设备等22万台(套)。而各类油气站,对可燃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毒性气体和苯、醛、酮等有机蒸气检测的气体检测器需求量也很大,主要用于安全防护,防止中毒与爆炸事故,平均每各油气站需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约 7.2台(套)。2007年国内加油站总数量已超过10万座,则此方面对可燃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年需求量约在72万台(套)左右。综合以上数据按每套气体检测仪器仪表按2500元计算分析目前在整个石油石化行业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的市场容量约为40亿左右。   3) 化工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张,煤化工作为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的重点,必将在今后的长期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我国规划投资逾1万亿元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计划在全国打造七大煤化工产业区,分别是黄河中下游、蒙东、黑东、苏鲁豫皖、中原、云贵和新疆。与此同时化工企业向煤化工转型已成趋势,相继有双环科技、泸天化、云天化、柳化股份、湖北宜化纷纷涉足煤炭企业,向煤化工转移做准备。   在工业路线中无论是炼焦工业、煤气化-合成氨、煤基甲醇、煤制合成油、煤化工联产都对气体报警产品有广泛的需求,尤其是对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气、氨气等气体传感器需求量非常大,初步计算,平均每万吨焦炭生产需用气体传感器约 22台(套),其中可燃气体10台(套)、毒性气体12台(套) 以目前焦炭2.6亿吨的年产量计算,需用可燃气体检测仪器26万台(套),毒性气体检测仪器超过31.2万台(套),合计年需求量约在57.2万台(套)左右,按每套气体检测仪器仪表2000元计算,目前在整个煤化工行业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的市场容量将达11.44亿元。   精细化工、生物化工、专用化工、农用化工等大型化学制造工业园区对气体检测器也有广泛需求。在最新颁布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明确规定须安装“压力、温度、液位、流量、组份等报警设施,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氧气等检测和报警设施。 ”目前我国已在建的化工园区达60多家。依托长江水系的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四川西部化工城、苏州工业园、上海化学工业区等化工园 依托珠江水系的珠江经济带和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茂名、惠州、珠海等化学工业园区。仅上述化学工业园区内,进驻的化工企业总计就超过7300家,生产领域覆盖了基础化学原料及合成材料、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农药、专用化学品和橡胶制品等门类,对气体检测产品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几乎涵盖了所有气体种类,其中以有机蒸汽、可燃其它、含硫含氮毒气检测产品最多。随着国家安检总局对化工、危化品加工安全要求的不断严格,化工、危化品加工领域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的用量也逐年增加,现在年市场容量约30万台(套),其中可燃气体约22.7万台(套),有机蒸汽和毒性气体约7.3万台(套)。按每套产品2000元计算将有6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   4)冶金行业   冶金行业对气体检测使用最多最广泛的主要集中在钢铁和铝生产方面。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钢铁生产国。2006-2010年期间,我国钢铁产能将增长2.4亿吨,基本与“十五”期间增长的 2.6亿吨产能相当,企业产能规模增长迅速。2007年国内百万吨级产能规模的企业122家,千万吨级的企业有十三家,分别是鞍本集团、宝钢、新唐钢、武钢、马钢、沙钢、首钢、济钢、莱钢、华菱集团、包钢、太钢、安阳钢铁,其中鞍本集团产能2800万吨,宝钢集团达到2750万吨(不包括八一500万吨),新唐钢2600万吨,武钢1800万吨(不包括柳钢600万吨)。   按目前国内企业在建项目和兼并重组趋势,到2010 年,2000万吨以上规模企业将达到6家,其中鞍本集团和宝钢集团产能都将超过4000万吨,新唐钢集团规模将超过3000万吨,而首钢集团、山东钢铁集团、武钢集团规模也将在2500万吨以上。同时,未来还将有新的千万吨级企业出现。总之,2010年前我国钢铁工业仍处在规模扩张时期,而到2010年以后,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方向将由数量级扩张向质量级提升方向发展。钢铁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扩张,特别是新建钢铁生产项目对气体检测产品存在巨大的需求。   除了钢铁以外,铝业行业的不断发展导致相关企业对气体传感器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山东淄博、河南郑州、山西河津、河南中州、贵州贵阳、广西平果六大氧化铝基地,最近又批准了广西华银和晋北两个氧化铝基地,加上拟批准的两个氧化铝项目,全国最终将形成十大氧化铝基地。   在钢铁、炼铝行业广泛应用的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氮氧化物等气体传感器,主要是监测燃料燃烧状况,提高燃料利用率,节能降耗 监测废气状况,降低污染 同时也检测工业场所气体泄漏,保障生产安全、预防职业病。百万吨级产能规模的企业,平均每年需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约1100台(套),千万吨级钢铁企业年需求量约为4000台。 若以百万吨规模钢铁企业116家,千万吨级企业10家计算,冶金行业中仅钢铁企业毒性气体检测仪器年需求量就在16万台(套)以上。加上铝冶炼等冶金行业,由此推之,冶金行业年需求量应在26万台(套)以上。   综合以上数据按每套气体检测仪器仪表按2000元计算分析目前在整个冶金行业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的市场容量约为5.2亿左右。   5)煤炭行业   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能源产业重点之一的煤炭产业,对各种瓦斯传感器装备数量更为庞大。我国是世界最大煤矿安全仪器装备国,也是重要的煤矿安全仪器生产国之一。目前我国重点煤矿各种瓦斯传感器装备数量以百万计,但是安全问题仍然严峻,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空前巨大。因此国家对煤矿安全要求也愈加重视。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年全国煤炭产量初步统计为23.25亿吨,其中国有重点煤矿11.25亿吨、地方国有煤矿 3.08亿吨、乡镇煤矿8.92亿吨。在煤矿行业中,年产百万吨的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最少需要安装瓦斯传感器20个,且每年有30%的更换率。由此计算每年气体传感器的总需求量为116万个,有18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其中30%可能需要使用红外测量原理的气体检测设备,这不仅提高了煤矿瓦斯检测水平,而且对气体检测行业的升级也是一个极大的拉动。   6)环保保护   随着国家环保控制力度的不断加大,环保领域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的用量也逐年增加,在锅炉烟气检测、大气质量检测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多,环保领域气体传感器的用量逐年增加。环保领域主要使用的是毒性气体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烟气、尾气、废气等环境污染气体。应用最多的是定电位电解式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对CO、H2S、 NH3、SO2、NOX、Cl2及其它化合物蒸气,如HCl、HCN等有毒气体的检测。其具体应用包括锅炉烟气检测、大气质量检测等方面应用,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其需求量将迅速增加。在锅炉烟气检测方面,我国运行中的锅炉约有15000台,每台锅炉至少有两个烟道,烟气分析传感器至少需配备两台,仅此一项需求就在3万台以上。环境气体监测涉及的方面更为广泛,从环境大气监测到工业气体排放检查,都要使用气体传感器与分析检测仪器仪表。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检测规范》的规定,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点的设置数量应按每25-30km2建成区面积设1个监测站,并且不少于8个点。由此计算环保检测领域每年的气体检测器需求大于10万台。年市场容量约10万台(套)。按每套产品5000元计算将有5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   7)航空航天、现代军事、防化反恐等需求量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迅猛,现代化强大海军的建设,潜艇与水面舰只,甚至航母都在发展计划之列 所有这些领域,都涉及串舱等密闭、半密闭空间毒性、爆炸性气体检测技术。国际局势的动荡,恐怖活动和生化战争时有可能发生,对于各种杀伤性毒气的监测在警用安全防护、防化反恐方面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这些高精尖技术领域的气体传检测方面应用需要大量的气体检测仪器仪表,估计每年总需求量超过3万台(套),主要为毒性气体检测需求,会形成3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   8)室内空气质量控制   随着安全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迫切地对地下商城、地下车库、商务大厦、轨道交通等空间内的空气质量或中央空调自动换气进行控制。该领域主要是对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由于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性质极为稳定,一般的化学检测方法无法对它进行测量,但红外气体传感器却能很方便的对二氧化碳进行检测。   在农业大棚或孵化室中,动植物生长过程与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密切相关。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该农产品的产值,并且不同植物、动物生长过程中对二氧化碳浓度需求各不同,所以在种植、养殖过程中对二氧化碳定期的检测是必要的。该领域二氧化碳气体的检测,红外方法是最好的选择。   来自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表明,我国设施园艺总面积已占世界的80%,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近3000万亩。大棚总数量近2000万个,其中我国大型连栋温室制造已形成产业,数量达150万个。大型连栋温室对气体检测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检测二氧化碳气体。   据测算,上述领域先进的红外气体检测器需求量将达到30万台。按每台2000元计算可形成6亿元的产业规模。   9)其它用户需求   在制药、食品、农村沼气测量、市政管网、污水处理、城市管网、通讯电力、半导体制造等领域,气体检测仪器也有广泛的市场空间。   制冷、食品行业需要检测氨气的浓度,市政方面用于自来水处理和下水道污水处理的氯气、硫化氢气体需要检测,医疗卫生需要检测氧气。相关传感器的总计需求量每年约在10万台(套)以上。加上其它行业特殊气体检测(如半导体、电力等),综合来看,该领域毒性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   地下城市管网是每个城市建设的重大项目之一,也是人们和谐生活的基础设施保障。在我国,地下管道、通讯电力管网常因沼气、燃气含量过高,引发爆炸事件,导致人员伤害、设施损毁。要实现安定和谐的城市生活,城市地下管网安全问题必须彻底解决。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城市由国外进口红外气体检测仪对城市地下管网进行检测。通常一个地级城市的市政管网(燃气、电信、电力)仅维护竖井会达到数百个,中心城市更是达到数千之多,均迫切需要成本适中、工作可靠的危险气体监测装置。可见地下水管道、市政管线维护领域是推广红外气体传感器的重要市场,前景广阔,可望达到数十万台套。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能源短缺,迫使我国不得不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上解决我国能源紧张的矛盾。2007年5月农业部颁布了《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了沼气、生物液体燃料、秸秆能源是“十一五”期间的生物质能的重点发展对象。计划到2015年,农村户用沼气总数达到6000万户左右,年生产沼气233亿立方米左右,并逐步推进沼气产业化发展。到2015年,建成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沼气工程8000处,年产沼气6.7亿立方米。” 而在《全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中明确要求各级政府重点支持配备各种服务设备,包括沼气检测设备(甲烷检测仪)。按照“以项目村为依托建立乡村沼气服务网点,每个网点具备为 300-500个沼气农户服务的能力”的要求计算,2015年,农村6000万沼气用户需建成服务网点12-20万个,配用沼气检测仪器数量也达12万台以上,主要以红外气体检测仪器为主。   10)国家“十一五” 规划中还明确提出要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大型石油化工、煤化工设备、百万吨级大型乙烯、大型PTA装置   大力发展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运输设备和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大型矿石和原油运输船、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船、高附加值船舶及配套设备。这些大型装备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大都需要对可能产生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监控检测。通常这些大型成套设备对红外气体检测仪器具有更迫切的需求,相关市场容量可达数万台套。   11)道路交通安全检测领域   来自公安部交管局的最新信息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6122万辆,且增速迅猛,给道路交通安全执法带来压力,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在所有导致死亡的交通事故原因中,酒后驾驶排在超速行驶,不按规定让行和违法占道行驶之后居第四位,占事故发生总量的10%~15%。酒后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平均每年以惊人的的速度上升。   判断一个人是否酒后驾驶,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现场检测驾驶人员的呼气中的酒精含量。该方法也是发达国家警察系统主要采用的检测方式。根据2008年12月20日,公安部发布了修订后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中明确提到,调整抽血检验程序,提高执法效率。规定对经呼吸测试达到或者超过醉酒临界值,当事人对测试结果有异议的才进行抽血检验,从而减少了执法环节,提高了执法效率,也为呼出气体酒精含量的检测有效性提供了法律依据。当前,采用电化学传感器的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器是能够满足法规要求而又经济的唯一解决方案。   目前,全国各交警队正在普及推广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器,使用量增长迅速。近5年来,机动车和驾驶员的数量每年分别以10%、15%以上的速度递增,交警的执法力度不断增加.2007年全国交警总人数在20万人以上,而相关报道表明,目前警用酒精检测仪装备配备率低于10%,国家计划在未来3年内在主要交警队普及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器配备,以配备率达到60%计算,未来3年电化学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器需求量也有 10万台以上。   12)民用燃气泄漏及一氧化碳检测   随着我国大气田的不断发现和西气东输工程的投入使用,燃气使用普及率大幅度提高。家庭燃气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燃气的安全使用却来越被重视,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已成为多个城市的强制性要求。全国约9000万天然气及液化石油气用户,如果十分之一使用可燃气体报警器,总量即达900万台,按每台100元计算,则有9亿元的市场容量。   家庭、商业场所使用非电能烹饪、取暖,均可能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觉察,极易产生危险。全球范围历年因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因此各国政府对民用一氧化碳检测极为重视。如:在2006年我国卫生部,中宣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建设部、信息产业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气象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联合制定了《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同年12月建设部联合十部委向各地下发了《关于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2007年教育部也根据自身教育系统内的特点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做好2007年秋冬季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预警通知》,要求有条件的学校要在学生宿舍安装一氧化碳报警装置。   另一个需要安装气体报警器的是使用燃气热水器特别是直排式燃气热水器的场所。由于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或质量缺陷导致发生不完全燃烧,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现象时有发生。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发布的《2006年消费品市场重点调查报告》显示,仅2006年我国共生产燃气热水器即达到836.96万台。截止2006年底,我国颁发燃气热水器生产许可证企业153家,燃气热水器社会拥有量已在3,000万台以上,其中 50%以上是直排式。为了安全,国家技术监督局已发布强制性标准(GB6932-94),要求燃气热水器必须有防止不安全燃烧的保护装置,要求上述热水器 5年内安装完一氧化碳报警(控制)器,仅此每年就需要600万台。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家庭或公共场合使用燃气能源烹饪、取暖、洗浴非常普及并快速发展,全国超过13亿人口,按3亿个家庭计算,如果有百分之一的家庭使用也有300万的市场容量,加上公共场合的使用每年也有不小于350万的市场容量。   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冬季取暖大量使用壁挂炉,各国对一氧化碳检测也都极为重视。目前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一些国家立法规定新建房屋和现有住宅必须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目前,国外一氧化碳报警器已进入超市大量销售,年用量超百万台。   综合以上市场信息,可以预见,各种气体检测仪表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迎来高速增长的时期。相对于近几年仪器仪表行业20%以上的市场增长速度。气体检测仪器仪表行业的速度更是达到惊人的30%。据测算,未来5年,上述领域对家庭商业应用的气体检测仪器需求量可达1000万台以上 工业可燃气体检测仪器的需求超过500万台,其中红外气体检测仪器的需求量将达到170万台(套)、市场容量约为68亿元 测量毒性气体的电化学仪器仪表需求量将达到 400万台(套)、市场容量约为56亿元,市场前景广阔,增长迅速。   广阔的市场需求极大的刺激了国内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生产企业的创新和成长。国内民用气体检测器总产量从2000年的190万台增加到2008年310万台,工业用气体检测器总产量从2000年的17 万台增长至 2008年的96万台。据统计目前国内气体检测仪器仪表企业已有三百余家,其中年营业额超过2000万的气体检测仪器仪表企业不足二十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