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柱

仪器信息网生物技术柱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生物技术柱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生物技术柱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生物技术柱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生物技术柱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生物技术柱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生物技术柱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生物技术柱相关的厂商

  • 山东麦芒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生物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推出的产品涵盖了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领域,主要经营进口血清产品、OXOID干粉培养基、科玛嘉显色培养基、ELISA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进口原装ELISA试剂盒、分子生物学检测试剂盒、免疫学分析试剂盒、ATCC及国产标准菌株、标准品、生化试剂、动物诊断试剂、检测设备等科研试剂产品
    留言咨询
  • 上海双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月,注册资金200万,致力于向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和生产客户提供高品质的试剂、消耗品和小型仪器。目前是加拿大STEMCELL品牌在江浙沪的一级代理商,拓展细胞分选及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业务,目前公司还拥有Agilent Technologies、GE、Immunoway、Genstar等多个国际知名品牌的经销授权。我们的宗旨,就是为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工程制造客户提供最优秀的产品和卓越的服务。
    留言咨询
  • 上海创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高科技企业,是国内代理销售生物试剂、仪器的知名公司之一。本着始终拥有的创业激情,每年销售保持高速增长,代理产品不断增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我们代理众多欧美著名生物技术公司产品,为用户提供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实验相关的试剂、消耗品及仪器,客户遍布大学、研究所、医院、卫生防疫、商品检验检疫、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和食品工业等单位。公司目标是打造一个专业、全方位的生物服务平台。
    留言咨询

生物技术柱相关的仪器

  • NanoWizard Sense+秉承了NanoWizard系列产品一直以来的杰出性能表现。架构升级与硬件优化带来了最高的力学稳定性、热学稳定性与杰出分辨率。即便在倒置光学显微镜平台上,NanoWizard Sense+也可以发挥其最高性能。基于NanoWizard系列产品雄厚的技术积累与长期的技术领先优势,这是一款真正的多用途高效纳米表征平台。无论是在气体环境还是液体环境中,NanoWizard Sense+均可以对包括生物软样品、高分子样品、纳米材料以及超硬样品在内的多种复杂样品进行高质量、多维度的表征。在获取高分辨形貌的同时,带来力学、电学与热学的多种物理化学信息,广泛的用于纳米技术、二维材料、高分子材料、能源、半导体、OLED、环境、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升级。独家的防水、防蒸汽与抗腐蚀专业设计,独特的探针扫描技术,结合模块的功能组件,带来了优异的拓展性与灵活性。借助NanoWizard Sense+,研究人员可以在多种复杂环境中开展科学实验与样品测试。源自JPK的NanoWizard系列产品一直是生物学领域应用的领导者。结合倒置光学显微镜与多种高级光学技术,NanoWizard Sense+可以从单个生物分子到活细胞甚至组织的尺度进行形貌表征与物理化学信息测试。
    留言咨询
  • 2023 BTE广州国际生物技术大会-专场会议2023年9月14-15日 广州嘉逸皇冠酒店 主办单位蛋白药研究会、广东省生物产业协会、广州医药行业协会、振威国际会展集团 支持单位广东省保健协会检验分会、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医药学院、深圳市生命科技产学研资联盟、广州国际生物岛有限公司、珠海市药学会、珠海市医药行业协会、珠海市食品安全协会、中山市药学会、中山市健康科技产业基地、深圳市生物医药促进会、广东医谷 组织机构广州振威国际展览有限公司www.bteexpo.com 随着生物科技的不断创新突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年提高以及国家鼓励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加上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药物产品市场需求迅速提升,病毒检测、疫苗与药物开发、防护设备与设施井喷式增长,使得我国生物药行业及市场迅速发展。为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总体要求,引导企业突破核心技术,大力发展免疫细胞、基因、IVD、创新药等产业领域,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2023 BTE广州国际生物技术大会{专场会议}将于9月14-15日在广州嘉逸皇冠酒店举办,大会将设展示区、多场细分论坛,紧密围绕新药研发、纳米抗体药物创制、核酸药物与新型疫苗、生物药工艺、靶向与细胞免疫治疗、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肿瘤标志物、合成生物学等相关话题,特邀来自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创新药企、生物技术和服务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业园区、投融资机构、行业协会及媒体等多位权威专家与产业先锋齐聚一堂,分享研讨技术成果,共同推动产业的迅速发展。预计参会人次达5000人。 活动议题【具体议程以现场大会公布为准】(一)精准医疗时代下的新药研发论坛① 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临床应用② 纳米磁微球偶联修饰技术与分子诊断产品开发③ 肿瘤细胞外囊泡检测新技术与应用④ 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前沿进展与挑战⑤ Challenges to overcome solid tumors战胜实体瘤的挑战⑥ 科研与专利申请推动分子诊断创新发展⑦ 新形势下伴随诊断创新技术发展⑧ 预防和治疗新冠感染中和抗体药物研究⑨ 抗肿瘤双特异性纳米抗体⑩ 生物制药细胞株朔源构建及稳定性⑪  抗体类产品生产工艺预防吐温降解的考量⑫  抗体药物国际商业化的要求与考量⑬  连续灌流工艺的优势与应用⑭  小核酸商业规模生产中应考虑的事项(二)靶向与细胞免疫治疗论坛① CAR-T细胞治疗概况及实施要点② 通用型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进展③ iPSC-CARNK路径的免疫细胞产品发展④ 免疫细胞治疗有效性的挑战与策略⑤ CGT药物快速无菌检测⑥ 恶性实体肿瘤特异性杀伤T细胞药物⑦ 无血清细胞培养技术应用⑧ 细胞治疗CGMP细胞生产
    留言咨询
  • 系统概述骇思HyperPureX ICM-P系列制药/生物技术纯化水系统以严谨的合规性指导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和验证的全过程,集成了预处理(包含: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水软化、超滤和紫外氧化)、一级RO1st或二级RO2nd、EDI、纯水储存分配(包含:紫外氧化、微滤)等模块,系统工艺规范符合中国药典、日本药典、欧洲药典或美国药典法规要求,可提供整套符合cGMP要求的验证文件系统。 水质标准CP、EP、USP、JP等国药典对纯化水的技术要求或GB/T 6682(1级水)、ASTM D1193(Ⅱ型试剂级水)、JIS K0557等规定的水质标准 工艺路径1. 预处理系统+一级反渗透RO1st系统+二级反渗透RO2nd系统+储存分配系统2. 预处理系统+一级反渗透RO1st系统+二级反渗透RO2nd系统+EDI系统+储存分配系统3. 消毒方式:根据用户需求(URS),可选活性炭巴氏消毒、CIP清洗系统、分配系统臭氧灭菌、分配系统巴氏消毒、分配系统纯蒸汽灭菌。 性能特点10“彩色触控屏及 PLC控制模块且具有物联网(IOT)和云平台功能的全自动控制系统;模块化设计理念,结构紧凑,便于操作及后期维护; 所有焊点可采用轨道自动氩弧焊,且符合3D标准;多通道阀门设计,满足工艺零死角要求; 每个单元都有取样点,便于检测;整套设备可以完全排空设计;可根据客户原水水质优化调整工艺路线; 系统内部部分浓水可回收,可提高系统回收率至80%以上;确保过程检验、质量监控、验证文件符合用户需求; 应用范围诊断试剂、生物技术产品、精药、药品原料、中间体、口服液、保健品、医疗器械等
    留言咨询

生物技术柱相关的资讯

  • 328亿元助生物技术等科技重大专项实施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将提速 11项目获重点支持   中新网5月13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中央财政预算今年将安排328亿元,2010年安排300亿元左右,主要推动大型飞机等11个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同时带动企业投资。   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快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工作,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会议指出,发挥科学技术在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惠民生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科技重大专项提前并加快实施的重点任务已经确定,对有较好基础、能够充分利用多年自主创新成果的项目 对有较好市场前景,两三年内能够实现产业化,对当前产业发展和扩大内需具有重要作用的项目 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集中安排资金。   会议指出,中央财政预算今年安排328亿元,2010年安排300亿元左右,同时带动企业投资,主要推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飞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等11个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同时,全面展开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服务企业的各项工作,启动实施一批自主创新产品规模化应用示范工程,加快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会议强调,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一要落实责任制,建立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监督评估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科学组织,集中力量,系统推进。二要加大改革力度,以企业为主体,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和科技资源整合、开放与共享,加强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会议认为,必须抓住世界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育能源、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生物产业。   会议认为,一要发展壮大生物企业。着力培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鼓励和促进中小生物企业发展,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二要大力促进自主创新。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强高校和公益类科研机构等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自主创新成果创造和产业化。   三要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优化人才结构,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   四要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建立财政性资金优先采购自主创新生物产品制度。   五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设立和发展生物技术创业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物产业。   六要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积极培育生物产品市场需求,完善生物产品市场准入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七要强化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生物安全监管。   会议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抓紧制定配套措施。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 南非将与国际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中心签署生物技术新协议
    南非内阁3月8日宣布,批准南非与国际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中心(ICGEB)签署新的操作性协议。协议的签署将有助于ICGEB开普敦分中心加大研发活动力度,提升南非国家生物技术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促进区域生物科学合作旗舰项目的实施。 国际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中心是联合国工发组织于1987年发起成立的,由联合国和相关的专业机构负责管理。该中心为国际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研发与培训的机构,对发展中国家的需求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上海和呈仪器制造有限公司Shanghai Hasuc Instrument Manufacture Co.,Ltd http://www.hasuc.cn http://www.hasuc.cc http://www.shlab17.com http://www.4008806667.com http://www.shhasuc.com http://www.dryexpo.com http://www.5911718.com http://www.dry17.com http://www.5921718.com 办公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翡翠国际广场1号楼1020 工厂地址:上海浦卫公路6955号 总机电话:021-51688813 直线电话:021-67186861/57188687 /60457408 /60457409 总机传真:021-51686613 直线传真:021-57188687-806 自动传真:021-51686613 人工传真:021-57188687-806 企业QQ:400-880-6667
  • 我国力争成为生物技术强国
    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27日发布的一项报告提出,力争经过15年努力,使中国生物技术与产业化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正在天津举行的2009国际生物经济大会上发布的这一报告提出,到2020年,中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生物技术的跨越发展,推进新的科技革命,使生物技术率先跃居世界先进水平,使中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生物新产业,使生物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使中国成为生物产业大国 大幅度加速经济发展,大幅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大幅度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物安全,大幅度增强国家安全保障能力。   为实现生物技术强国、生物产业大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将实施“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为技术积累阶段,力争2010年前完成,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整体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领先地位,论文数量达到世界前6位,专利数量进入世界前6位,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8000亿元左右,其中现代生物产业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   第二步为产业崛起阶段,力争2015年左右完成,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整体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论文和专利总数均达到世界前3至4位,农业生物产业进入世界前3至4位,医药生物产业进入世界前6至8位。生物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5万亿元左右,其中现代生物产业产值达到8000亿元。   第三步为持续发展阶段,从2020年开始进入持续发展阶段。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整体达到世界先进国家水平,成为世界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顶尖人才聚集中心和主要创新中心之一,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2.5万至3万亿元,占当时GDP的7%-8%,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2009国际生物经济大会由科学技术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国家有关部门、国际组织和欧盟委员会共同主办,大会主题为“发展生物经济,应对金融危机”。

生物技术柱相关的方案

生物技术柱相关的资料

生物技术柱相关的论坛

  • 工业生物技术:趋向过程集成优化

    和其他工业产品将来自工业生物技术。那颇具前景的工业生物技术发展方向和研发重点究竟何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谭天伟教授指出,过程强化和集成以及系统优化将是降低工业生物技术成本和减少排污的重要途径,基于多产物联产目标的全局调控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目标。  谭天伟介绍,我国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工业生物技术上游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小,但在工业生物技术的过程科学基础研究方面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过程放大原理和方法。  “工业生物过程强化和集成以及系统优化已经成为降低成本和减少排污的重要发展方向。”谭天伟说,工业生物技术的成本与分离过程有关。将传统化工分离技术与生物产品分离技术有机结合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新分离工艺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例如在氨基酸生产中,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方法取代传统的沉淀方法,可使产品收率由原来的不足70%提高到90%以上,而且产品质量也得到提高。  谭天伟认为,工业生物过程的结果不但取决于各个单元的效率,还取决于系统内各单元的相互作用,因此过程集成和优化是非常关键的技术。采用过程集成将多步过程集成在一步中进行可大大降低能耗,提高收率。如美国杰能科(Genencor)公司用玉米淀粉生产乙醇的工艺,将传统的两步法淀粉糖化工艺集成在一步中,能耗降低30%以上,大大提高了发酵效率。  谭天伟表示,相同的工业生物过程,操作条件不同,基本相同的投料量会得到完全不同的产量,有时会相差几十个百分点甚至数十倍,即工业生物过程存在系统优化问题。如美国ADM公司对玉米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系统优化,除生产玉米淀粉外,还生产玉米油、胚芽蛋白和饲料,基本做到了将原料吃干榨尽。又如,国际著名的生物化学品公司DSM对原料的生物转化和分离及废物排放进行了系统优化,发现采用清液发酵生产大宗化学品最为合适。由于清液原料糖转化率高,而且后处理工艺简单,能耗可降低30%以上,废物产生量降低50%以上。  另外,基于多产物联产目标的全局调控也是未来工业生物技术发展的一大方向。谭天伟认为,传统的工业生物过程一方面能耗和物耗较高,各单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利用往往不能高效匹配;另一方面,微生物细胞自身的代谢和生理需求又决定了生物转化体系副产物多、原料利用率低及环境污染相对严重。随着微生物基因组学、细胞生理学、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和过程工程科学的快速发展及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对整个工业生物过程进行全局设计与调控将成为可能。  因此,谭天伟认为,工业生物技术未来的研究重点之一将是对菌株的生产能力和环境耐受性进行调控,对高附加值的副产物进行多目标强化联产,实现生物炼制工艺,对各个反应/分离以及分离/分离单元进行单元内和单元间的设计、集成与全局优化,从细胞群、操作单元乃至生产过程上对工业生物技术进行全面突破与创新,最终实现工业生物过程的环境污染最小化、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生产效益最大化的总体目标。

  • 生物技术产业基本状况

    一、世界纵览眼中生物技术在制药、环保、食品、基因研究等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最主要的应用方向是生物制药产业。目前,人类60%以上的生物技术成果集中应用于医药工业,用以开发特色新药或对传统医药进行改良,由此引起了医药工业的重大变革,生物制药技术得以迅速发展。虽然第一个医药生物技术产品问世至今还不到20年,但全世界已有约2.7亿人从利用生物技术制造出的药物和疫苗中受益。迄今投放市场的生物技术药物和疫苗已接近100种,还有350多种生物技术药物处在最后的临床实验阶段。从1995年到1999年,仅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通过的新产品就有62种。1998年全球生物技术药品销售额达130亿美元,比1997年上升了20%;而1998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额为2400亿美元,仅比1997年增长10%。预计2006年生物技术药品销售额可达240亿美元。由于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大部分都是上市公司,因此我们把对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的分析放在第三部分“融资”中。1. 盈利状况尽管经过90年代初期的投资振荡,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同网络公司一样,绝大多数生物技术公司仍处于发展阶段,盈利很少甚至亏损。据美国《投资者商业日报》对194家生物技术公司跟踪调查,其中有28家公司在1999年盈利,比1995年增加了近一倍,但盈利公司也只占总数的14%。事实上,在欧美、日本等国200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中,除了Amgen,Genentech等少数技术创新能力较强、规模较大的公司能够享受到创收的喜悦外,95%以上的公司仍在亏损的经营状况中挣扎,靠风险投资和股票来支撑。2. 社会约束1998年美国种植了7000万亩的转基因玉米和大豆,而转基因食品在欧洲却受到冷遇和严格的政策限制。在美国为转基因产品大开绿灯、鼓励产业开发的时候,德国内阁则于2000年10月18日通过了关于生物技术专利的法律草案,对为生物技术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范围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允许为与特定功能相关的基因或基因片段的发现申请专利;禁止给人体、基因发现和基因序列的发明颁发专利;禁止克隆人和将人胚胎用于商业目的。德国著名生物学家冯阿肯2001年6月9日甚至发出警告说,生物和基因技术的高度发展隐藏着一定危险。有关方面应对生物技术的应用加以限制,尤其是必须严格禁止用于武器制造。可见,在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的观念和社会道德准则有着不同的约束。这种潜在的意识形态力量无疑将极大的影响各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前景。3. 开发模式生物技术的开发模式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今天的角度来看,最早的生物技术企业采用的是一种“三八大盖”式的开发模式,最早的几代从事生物技术开发的公司,无论其从事的是蛋白质、抗体还是小分子开发,都依赖于小规模、个人的实验,依靠的更多的是个人能力、经验和单打独斗。而今天,新一代生物技术公司使用大规模、集成化、程序化的流水线式研究发展模式,可以称作“霰弹枪”式了。1997年国际生物制药规模达到146亿美元,2000年则可能达到200亿美元。 以下是根据世界上1998年世界销售量排队的最畅销的十大生物技术药物(单位:百万美元)。二、欧洲发展迅猛在欧洲,新兴生物技术公司也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出现。1999年,新企业的创建节奏明显加快,比1998年提高15%。到2001年初,欧洲生物技术公司的数目已达到1351家,资产总值达178亿欧元,比1998年的107亿欧元增长66%。目前英国暂居于欧洲生物科技企业数量的榜首。德国则是生物科技企业增长最快的国度,近三年来企业数目增加了1.5倍,通过有效的鼓励政策,德国正在努力缩小与英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差距。居于英、德两国之后是法国、瑞典、瑞士、荷兰、芬兰,比利时。以欧洲生物技术的后起之秀德国为例。若以较严谨的基因工程为生物技术产业定义,德国的生物技术公司从1980年的只有50家,发展至1990年的100多家;到1995年,又增加到250家;截至2001年4月,已经达到接近500家。德国生物技术公司发展进度近期的欧洲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具有如下特点:1) 企业合并成风。去年,欧洲生物科技界发生了60起合并事件。经过合并,生物科技企业的实力得到壮大,Celltech和Shire两家生物科技公司因此而登上了英国的企业100强排行榜。很多迹象表明:未来将有为数众多的企业像剑桥抗体技术公司和牛津糖原料学公司那样成为资产上十亿欧元的巨型生物科技企业。当然,要达到这一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投资者对生物技术的信心和踊跃投资。2) 与传统企业联姻。在为生存和发展而奋斗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新兴生物科技企业与传统制药企业走向联合。在欧洲,1998年有146家、1999年有241家生物科技企业走上与传统企业合作的道路。这种类型的联姻有双重的好处,一方面解决了传统制药企业研发计划滞后、课题转向难的问题,一方面也为新兴企业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经费支持和成果转化余地。3) 增加科研投入。人类基因的破译为生物科技领域展现了诱人前景,成为生物科技界最尖端的攻关项目。目前,世界上的四座基因破解研究中心有三座设在美国,一座设在英国。今年3月14日,美英两国发表共享基因资讯的共同声明,更加强了英国在上述领域的优势地位。如今,欧洲是世界第二大生物技术研究基地,但与美国的水平仍有明显差距。三年来,欧洲生物科技类企业的收入增长了数倍,但企业的亏损额却未明显减少,原因是这些企业普遍加强了研发力度,将增加的收入投入到研发工作之中。根据调查,目前欧洲有五分之一的生物科技企业拥有流动资本不够维持企业一年的生存。4) 企业走向成熟。两年的衰退期过后,欧洲生物科技股在去年重获增长。不过,历经股市风雨而生存下来的欧洲生物科技企业似乎正在走向成熟,企业显现出更加稳健、更加贴近市场的发展趋势。与原来的单纯注重科研攻关与课题开发不同,如今,越来越多的欧洲生物科技企业将目标锁定在新药的开发上。

  • “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公布

    核心提示:  28日,科学技术部发布了《“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规划称,“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技术发展的目标是:生物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生物技术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产业快速崛起,生物产业整体布局基本形成,推动生物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使我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和生物产业大国。其中,发表SCI论文总数达到世界前  28日,科学技术部发布了《“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规划称,“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技术发展的目标是:生物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生物技术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产业快速崛起,生物产业整体布局基本形成,推动生物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使我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和生物产业大国。其中,发表SCI论文总数达到世界前3位;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数总数进入世界前3位;生物技术研发人员达到30万人以上,生物技术人力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一;生物产业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  重点任务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层面和环节。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科技计划进行落实。其中,对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中重大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主要由973计划来实施;生物技术和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主要由863计划重点支持;生物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开发示范主要由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对于生物技术发展中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和集成技术示范主要由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并通过市场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有关创新能力建设由科技部和发展改革委对应计划联合支持。  规划重点任务的实施,按年度、分步骤、有计划地在对应的国家各科技计划中组织实施,并按照各计划的组织实施管理模式执行,做好各科技计划间的衔接与配合。建立和健全涉及生物技术及生物产业发展相关部门的部际协调机制,定期召开部门协调会,协调统筹国家有关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集成国家各类科技计划的资金与力量,加强衔接与配合,科学、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全力促进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产业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等工作,形成强大合力,推进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快速发展。

生物技术柱相关的耗材

  • 生物技术级再生纤维素(RC)膜:透析膜管和试验包
    Spectra/Por 生物技术级透析膜: 纤维素酯(CE)& 再生纤维素(RC) 生物技术级透析膜适用于对截留分子量和膜纯度有严格要求的关键应用。由于此类合成膜采用无重金属和硫化物的工艺流程制成,因而具有超高纯度,使用前无需特殊预处理。只需用去离子水浸洗后,夹上通用膜夹并加载样品即可! Repligen提供2种生物技术级膜,以满足不同实验室透析应用需求:纤维素酯(CE)和再生纤维素(RC)。 超纯,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关键分离 孔径精确、均一 2种材质,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极宽截留分子量范围(0.1-1,000kD) 提供1m/卷试验包,附赠膜夹 生物技术级再生纤维素(RC)膜 生物技术级RC膜对膜进行了进一步的再生处理,提高了膜的物理抗性和化学相容性,具有与生物技术级CE膜相同的膜纯度和孔径精度。生物技术级RC膜可耐受高浓度的弱酸碱、低浓度的强酸碱、大多数醇及温和有机溶剂。强有机溶剂可能导致膜孔径变化。生物技术级RC膜耐受pH2-12,耐受温度4-60℃,包括5种不同截留分子量规格。
  • Spectra/Por 生物技术级再生纤维素(RC)膜套件
    Spectra/Por 生物技术级再生纤维素(RC)膜套件 Spectra/Por膜套件配有4种不同截留分子量规格的生物技术级再生纤维素(RC)透析膜管,以及进行完整透析所需的所有实验配件。有了这款膜套件,就不必再猜测截留分子量,它为存在多种溶质分子或溶质分子量未知的应用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 Spectra/Por膜套件包括: 1.5m 3种截留分子量规格的生物技术级RC膜管(扁平宽度16mm): 3.5-5 kD的生物技术级透析膜管,0.5m 8-10 kD的生物技术级透析膜管,0.5m 20 kD的生物技术级透析膜管,0.5m 7个Spectra/Por膜夹 3个标准膜夹 3个配重膜夹 1个磁性配重膜夹 1个带搅拌子的Spectra/Por透析容器(2400ml)
  • 生物技术级纤维素酯(CE)膜:透析膜管和透析试验包
    Spectra/Por 生物技术级透析膜: 纤维素酯(CE)& 再生纤维素(RC) 生物技术级透析膜适用于对截留分子量和膜纯度有严格要求的关键应用。由于此类合成膜采用无重金属和硫化物的工艺流程制成,因而具有超高纯度,使用前无需特殊预处理。只需用去离子水浸洗后,夹上通用膜夹并加载样品即可!Repligen提供2种生物技术级膜,以满足不同实验室透析应用需求:纤维素酯(CE)和再生纤维素(RC)。 超纯,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关键分离 孔径精确、均一 2种材质,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极宽截留分子量范围(0.1-1,000kD) 提供1m/卷试验包,附赠膜夹 生物技术级纤维素酯(CE)膜 Repligen提供孔径规格最广泛的高纯度生物技术级纤维素酯膜,用于离子分离和大分子纯化。CE膜对于严苛环境和溶剂条件较为敏感。一般情况下,CE膜可耐受弱酸碱和浓度较低的强酸碱及低浓度的醇溶液。强有机溶剂可能导致膜孔径变化。生物技术级CE膜耐受pH2-9,耐受温度4-37℃,包括9种不同截留分子量规格。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