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动态变形模量试验仪

仪器信息网动态变形模量试验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动态变形模量试验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动态变形模量试验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动态变形模量试验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动态变形模量试验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动态变形模量试验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动态变形模量试验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动态变形模量试验仪相关的论坛

  • 抗拉强度/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弯曲强度/弹性模量/抗拉强度计算公式

    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抗拉强度计算公式抗拉强度( бb )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拉力机,拉力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定义:试样拉断前承受的最大标称拉应力。抗拉强度是金属由均匀塑性变形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对于塑性材料,它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变形是均匀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即产生集中变形;对于没有(或很小)均匀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断裂抗力。符号为RM,单位为MPA。试样在拉伸过程中,材料经过屈服阶段后进入强化阶段后随着横向截面尺寸明显缩小在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Fb),除以试样原横截面积(So)所得的应力(σ),称为抗拉强度或者强度极限(σb),单位为N/mm2(MPa)。它表示金属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最大能力。计算公式为:σ=Fb/So式中:Fb--试样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N(牛顿); S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抗拉强度( Rm)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当钢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应力达最大值。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最薄弱处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此处试件截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至断裂破坏。钢材受拉断裂前的最大应力值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单位:N/mm2(单位面积承受的公斤力)抗拉强度=Eh,其中E为杨氏模量,h为材料厚度目前国内测量抗拉强度比较普遍的方法是采用上海发瑞仪器的拉力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来进行材料抗拉/压强度的测定! 当钢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应力达最大值。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最薄弱处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此处试件截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至断裂破坏。钢材受拉断裂前的最大应力值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单位:kn/mm2(单位面积承受的公斤力)抗拉强度:extensional rigidity.抗拉强度=Eh,其中E为杨氏模量,h为材料厚度目前国内测量抗拉强度比较普遍的方法是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来进行材料抗拉/压强度的测定!拉伸强度(1) 在拉伸试验中,试样直至断裂为止所受的最大拉伸应力即为拉伸强度,其结果以MPa表示。有些错误的称之为抗张强度、抗拉强度等。(2) 用仪器测试样拉伸强度时,可以一并获得拉伸断裂应力、拉伸屈服应力、断裂伸长率等数据。(3) 拉伸强度的计算:σt = p /( b×d)式中,σt为拉伸强度(MPa);p为最大负荷(N);b为试样宽度(mm);d为试样厚度(mm)。注意:计算时采用的面积是断裂处试样的原始截面积,而不是断裂后端口截面积。弯曲强度:材料在弯曲负荷作用下破裂或达到规定挠度时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用公斤/厘米2表示杆件在受弯时其断面的上部是受压区,而下面是受拉区.以矩形匀质断面为例,受压、受拉区的最外沿的强度就叫做弯曲强度。它与弯矩成正比与断面模数成反比。目前国内测量弯曲强度比较普遍的方法是采用上海发瑞仪器的拉力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来进行材料弯曲强度的测定!可由下公式表示:σ=KM/W 其中K为安全系数,M为弯矩,W就是断面模数,不同的断面就有不同的断面模数可在材料力学手册中查到。一般材料的抗弯强度,采用三点抗弯。R=(3F*L)/(2b*h*h)F—破坏载荷L—跨距b—宽度h—厚度屈服强度拉力机,拉力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材料拉伸的应力-应变曲线yield strength是材料屈服的临界应力值。(1)对于屈服现象明显的材料,屈服强度就是在屈服点在应力(屈服值);(2)对于屈服现象不明显的材料,与应力-应变的直线关系的极限偏差达到规定值(通常为0.2%的永久形变)时的应力。通常用作固体材料力学机械性能的评价指标,是材料的实际使用极限。因为材料屈服后产生颈缩,应变增大,使材料失去了原有功能。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曲线出现一个波动的小平台,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以它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σs或σ0.2)。有些钢材(如高碳钢)无明显的屈服现象,通常以发生微量的塑性变形(0.2%)时的应力作为该钢材的屈服强度,称为条件屈服强度(yield strength)。首先解释一下材料受力变形。材料的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外力撤销可以恢复原来形状)和塑性变形(外力撤销不能恢复原来形状,形状发生变化)目前国内测量屈服强度比较普遍的方法是采用上海发瑞仪器的拉力机,拉力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来进行材料屈服强度的测定!屈服强度的计算公式:σ=F/S,其中σ为屈服强度,单位为“帕”,对塑性材料来讲F为材料屈服时所受的最小的力,单位为“牛”,对脆性材料来讲F为材料发生塑性变形量为原长的0.2%时所受的力,单位还是:“牛”,S为受力材料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拼音:tanxingmoliang英文名称:Elastic Modulus,又称 Young 's Modulus(杨氏模量)定义: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单位:达因每平方厘米。意义: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弹性模量E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单位弹性变形所需要的应力。它是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指标,相当于普通弹簧中的刚度。说明:又称杨氏模量。弹性材料的一种最重要、最具特征的力学性质。是物体弹性t变形难易程度的表征。用E表示。定义为理想材料有小形变时应力与相应的应变之比。E以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力表示,单位为牛/米^2。模量的性质依赖于形变的性质。剪切形变时的模量称为剪切模量,用G表示;压缩形变时的模量称为压缩模量,用K表示。模量的倒数称为柔量,用J表示。拉伸试验中得到的屈服极限бb和强度极限бS ,反映了材料对力的作用的承受能力,而延伸率δ 或截面收缩率ψ,反映了材料缩性变形的能力,为了表示材料在弹性范围内抵抗变形的难易程度,在实际工程结构中,材料弹性模量E的意义通常是以零件的刚度体现出来的,这是因为一旦零件按应力设计定型,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的服役过程中,是以其所受负荷而产生的变形量来判断其刚度的。一般按引起单为应变的负荷为该零件的刚度,例如,在拉压构件中其刚度为:式中 A0为零件的横截面积。由上式可见,要想提高零件的刚度E A0,亦即要减少零件的弹性变形,可选用高弹性模量的材料和适当加大承载的横截面积,刚度的重要性在于它决定了零件服役时稳定性,对细长杆件和薄壁构件尤为重要。因此,构件的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来说,弹性模量E是经常要用到的一个重要力学性能指标。在弹性范围内大多数材料服从胡克定律,即变形与受力成正比。纵向应力与纵向应变的比例常数就是材料的弹性模量E,也叫杨氏模量。弹性模量 在比例极限内,材料所受应力如拉伸,压缩,弯曲,扭曲,剪切等)与材料产生的相应应变之比,用牛/米^2表示 。弹性模量:材料的抗弹性变形的一个量,材料刚度的一个指标。它只与材料的化学成分有关,与其组织变化无关,与热处理状态无关。各种钢的弹性模量差别很小,金属合金化对其弹性模量影响也很小。弹性模量计算公式E=(ΔF/S0)/(Δ1/Le1),简化就是E=(ΔF*Le1)/(S0*Δ1)其中,ΔF——应力(一般是0.5MPa到1/3轴向极限力的差值)Le1——测量标距(一般15cm)S0——混凝土试块承压面积(注意15*15cm和10*10cm是不一样的)Δ1——应变(一般是0.5MPa到1/3轴向极限力之间的变形)

  • 【求助】ARES-G2流变仪所能测的弹性模量下限?

    【求助】ARES-G2流变仪所能测的弹性模量下限?

    我用ARES-G2测低粘度低弹性体系粘度时,发现弹性模量低时,动态弹性模量不是随着频率降低而减小,而是上下波动着(如图所示),这是为什么啊?是不是ARES-G2传感器的灵敏度不够,不能测准这么小的模量啊?还是仪器出了问题啊?谁用过ARES-G2流变仪啊,请多多指教,谢谢!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1/201011292011_262758_1651339_3.jpg

  • 【求助】热钢的弹性模量

    大家好!向大家请教一个问题:我用拉伸法测量耐热钢的弹性模量,一共测了三个试样,结果出来之后,第一个试样的弹性模量值为216GPa,后两个试样的弹性模量为341GPa,一般钢的弹性模量为210GPa左右,后两个试样的偏差太大了(我分析了一下可能产生偏差的原因,从试样的热处理、机械加工机试验的操作过程,三个试验的这些操作都没有太大的差异,但不知道会产生这样的偏差结果),请问大家在做测量弹性模量的实验过程中有没有遇见过这种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后是怎样解决的??期待大家的回复,我急需要修正方法,不然实验就只能停在这里,不能再往下面进行了! 谢谢各位!

  • 如何用万能试验机比较精确的测出拉伸和弯曲弹性模量

    看看比较冷清啊,开个讨论帖,研究下如题的问题。最近做弹性模量,发现用万能试验机(5000N负荷传感器,精度0.1%FS)得出的结果千奇百怪。弯曲弹性模量还好,只是数值一般都比较偏低点,跟原材料的官方数据有些差距,这个暂且不提,关键是拉伸弹性模量,同样的材料(HDPE,中东进口)同一时间用同样的试验条件压的板,取样在试验环境下状态调节24h,然后做拉伸试验(之前的拉伸速度是50mm/min,现在为75mm/min),发现得出的弹性模量从700MPa-2000MPa不等(官方数据900MPa),尤为离谱的是几次做出来的数据居然是-2000MPa~-3000MPa,试验状态和图线都很正常,所以这个结果显得非常诡异。猜测1:因为国标规定的拉伸弹性模量的试验速度为接近每分钟1%标距(本试验标距50mm),速度应该接近0.5mm/min,这样的速度可以使HDPE取向结晶的过程尽可能的平稳,而且弹性模量要求取应变为0.05%和0.25%的应力值,速度过大导致这个范围一瞬而过,导致数据很不稳定。这个猜测看来是可能性最大的,但是目前没有时间去实践下,也不知道拉伸速度会不会有这么大影响会直接导致试验结果与实际值相差几倍。猜测2:负荷传感器漂移导致了在弹性模量的有效区间线性模拟的斜率为负值,这个主要考虑弹性模量出现负值的情况。猜测3:实验数据处理软件的线性模拟功能比较操蛋,哈哈,这个纯属恶意猜测了。欢迎大家踊跃发言讨论啊,看看还有什么没有考虑到的地方。

  • 如何测定弹性模量?

    本公司产品中有光缆增强用碳素钢丝,其中有关于钢丝弹性模量的测定?再次咨询各位,钢丝的弹性模量有无标准的试验规程?

  • 【讨论】关于不同的万能实验机弯曲模量

    不知各位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用不同的万能实验机做出来的弯曲模量结果有时是不一致的,越硬的材料结果相差越大,同一个厂家的机器,软件硬件设置完全一致,同一个人打样,同一个人测试,同样的测试条件.....都试了,还是未找到原因,(塑料性能测试),请高手给指点一下.

  • 弯曲模量偏高

    我们公司有两台试验拉力机,一台MTS的,一台Instron,弯曲强度数值差别不大,但是弯曲模量差别很多,20%左右而且也跟第三方做过对比,MTS的就是模量偏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 【求助】求解 弹性模量与损耗模量缘何出现负值

    [~74321~]大家好! 最近我作了一个DMTA实验,发现弹性模量与损耗模量出现了负值。 我所使用的设备为美国TA的DMTA IV(我随后对仪器作了校准,发现仪器工作正常),所测试的材料为硫化橡胶。所测试的条件有频率扫描(1~120HZ)与时间扫描(常温, (40 70 100)HZ, 应变0.09%),所得实验曲线见附件。[~74322~]

  • 【求助】请教弹性模量

    【求助】请教弹性模量

    [size=3]GB/T 17657—1999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中,弯曲试验中的[/size][size=3]弹性模量[/size][size=3]计算公式为[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6/201006141122_224471_1796045_3.jpg[/img]其中:Eb=弹性模量 L=长度 b=宽度 h=厚度[/size][size=5]L³ 跟4×b×h³ [/size][size=3]之比从何而来的或代表的意思?不理解。希望专家解答,谢谢![/size]

  • 【原创大赛】弯曲弹性模量计算探讨

    【原创大赛】弯曲弹性模量计算探讨

    一、背景因公司客户要求,需要对产品进行弯曲弹性模量这个指标进行测试,以此来评判材料的刚度。但是我们自己实验室测试结果整体偏小,且和第三方实验室测试结果差异较大。因此需寻找有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二、弹性模量弹性模量的一般定义是:应力除以应变。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技符合胡克定律。包括杨氏模量、剪切模量、体积模量等。弹性模量的意义:是工程材料的重要的性能参数。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三、测试标准GB 1449-2005《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弹性模量计算公式:1、采用分级加载时,弯曲弹性模量计算公式: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5072217024069_01_2552812_3.png式中: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231107_556816_2552812_3.jpg: 弯曲弹性模量,单位为兆帕(MPa);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231103_556812_2552812_3.jpg:载荷-挠度曲线上初始直线段的载荷增量,单位为牛顿(N);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231105_556813_2552812_3.jpg :与载荷增量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231103_556812_2552812_3.jpg对应的跨距中点处的挠度增量,单位为毫米(mm); b:样品宽度,mm; h:样品厚度,mm。1、采用自动记录装置时,对于给定的应变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231106_556814_2552812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231106_556815_2552812_3.jpg,弯曲弹性模量计算公式: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221727_556734_2552812_3.png 式中: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231107_556816_2552812_3.jpg:弯曲弹性模量,单位为兆帕(MPa);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231107_556817_2552812_3.jpg:应变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231106_556814_2552812_3.jpg时测得的弯曲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231108_556818_2552812_3.jpg:应变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231106_556815_2552812_3.jpg时测得的弯曲应力,单位为兆帕(MPa)。(如材料说明或技术说明中另有规定,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231110_556819_2552812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231112_556821_2552812_3.jpg可取其他值。)四、初始测量图谱及测试值1、测试原始结果及谱图样品编号序号弹性模量(MPa)平均值(MPa) 1#-横向12054 29692332033533 1#-纵向13898 38172354534008 2#-横向14587 37182289033678 2#-纵向14782 3855237653301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231117_556824_2552812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231118_556825_2552812_3.jpg因为我们有自动记录装置,软件中文件的模量计算方式用的是方法2的计算方法。我们自己测试的结果模量在3000-4000MPa之间,第三方测试结果在6000MPa左右,客户要求弹性模量在5000以上。也就是按照第三方测试结果

  • 【求助】关于杨氏模量iso527

    iso527中提到“弹性模量测量应选择标距每分钟尽可能产生 1% 应变的速度”,应变strain和振幅设置线性相关的,是否是调整振幅直至strain为1%?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定呢?(1%)以前试验中改变振幅对模量绝对值并没有影响的 百度百科中杨氏模量,提到它是沿纵向的弹性模量,但是后面又称“测量杨氏模量的方法一般有拉伸法、梁弯曲法、振动法、内耗法等”,此处是否和弹性模量的概念混淆了? iso527第8页,10.3节,公式8提到了杨氏模量的计算,这个公式是否可应用于各种测量方法呢?

  • 【原创大赛】仪器化压入法VS传统硬度计测量材料硬度及模量

    【原创大赛】仪器化压入法VS传统硬度计测量材料硬度及模量

    仪器化压入法VS传统硬度计测量材料 硬度及模量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311612_343229_2224533_3.jpg 先举个例子,看仪器化压入法师如何测量材料硬度的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311613_343230_2224533_3.jpg这是一个非晶带的加载卸载曲线咱们看看它的压痕如何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311613_343231_2224533_3.jpg测量参数为:§ 仪器可根据加载卸载曲线直接算出其材料的显微硬度、弹性模量等§ 模量EIT=121.86GPa§ 显微硬度HIT=6.7352GPa§ HV=623.76§ Fmax=20.1mN§ Hmax=401.12nm§ S=0.2417mN/nm§ Hc=340.07nm§ Hp=245.85nm下面看看传统硬度计--- 传统硬度测试方法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311615_343232_2224533_3.jpg1. 高载荷静载力通过已知几何形状的压头加载2. 残留压痕面积 通过金相显微镜测量与计算局限性Ø 金相观测: 如果载荷过低,压痕将难以在金相显微镜下观测Ø 测试结果:只能获得材料硬度,无法测量材料弹性模量Ø 应用:仅限于大体积块状材料,或厚薄膜材料--- 仪器化压入测试什么是仪器化压入测试?§ 压入测试过程中压入深度h与载荷F可以实时测量§ 可同时获取材料的硬度与弹性模量信息 ---仪器化压入原理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311616_343233_2224533_3.jpg---载荷-位移曲线§ 载荷与位移在加载-卸载过程中实时动态测量§ 硬度与弹性模量可以直接从载荷-位移曲线自动计算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311618_343235_2224533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311618_343237_2224533_3.jpg---测量压入硬度Hit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311637_343246_2224533_3.jpg§ 最大载荷Fm可由曲线最高点纵坐标直接测量§ 压痕投影面积Ap 可由压入深度计算---弹性模量测量• 弹性模量 EIT 由接触刚度S计算 (卸载曲线顶端的斜率)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311638_343247_2224533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311640_343248_2224533_3.jpg如何计算Ap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311621_343239_2224533_3.jpg--- Ap 与压头针尖校准§ 理想的金字塔形或圆锥形压头: (C0 为常数,维氏压头为[/font

  • 【转贴】试验机与变形测量

    对于静态试验机,从其产生到今天始终在解决两个问题:试验力的准确测量;试样变形的准确测量。相对于金属试验,试验力的测量现在基本解决。然而变形的测量仍然受制于很多环节。国内早期的度盘式试验机(无论是机械式还是液压式)对试验力的测量虽然存在着分辩力差、精度不高、量程窄,但是基本上还是满足部分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的测量。但是机械传动绘制曲线的方式对于金属材料弹性段的记录是不可能准确的,所以对于杨氏模量、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最大力伸长率、残余延伸率、屈服点延伸率等系列的值求取是不准确或不可能的。那么,变形的准确测量究竟有何重要意义?影响变形的测量有哪些主要因素呢?检验、试验的工作是为生产需要服务的,当我们在了解实际生产需要后,就会对GB/T 228-2002中定义的一些参数有着深刻的理解,而恰恰这些参数基本上都对试样变形的测量有着明确的要求。汽车车身的成型需要多次的冲压,那么如何确定汽车薄钢板经过多次冲压后仍能具备相应的强度?如何确定冲压过程中平面和弧面部位不开裂、而且强度符合要求呢?标准中规定的n值、r值试验方法明确地给予了回答。而n、r值的准确求取依赖于试样的轴向变形和径向变形的准确测量。在工程上诸如钢结构桥梁、高层建筑对安全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因此涉及到钢材、岩石地基材料等对承载下的材料和结构变形有着明确的规定。具体到万能试验机试验领域,对钢材强度、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规定总延伸强度;对岩石的抗压强度、抗压弹性模量都是必须定量测试的参数,而这些参数的求取对试样变形的测量都有着特定的要求。 思考上述应用的实例我们可以分析到:对于很多领域使用的金属、非金属材料,由于安全使用或运行的需求,考察这些材料性能主要集中在微变形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弹性阶段内的一系列参数求取。而这些材料的考察变形通常都在0.01mm以内,甚至更小。于是就回到我们说的第二个问题:影响变形测量有那些因素?或者说如何能保证微变形测量的可*和准确呢?毫无疑问:试验机移动横梁的结构间隙、试样的夹持受力变形相对需要测量的变形值而言简直百倍千倍的会系统误差,电子引伸计、应变片的使用排除试验机结构间隙和夹持变形的干扰,直接测试试样的局部变形,极大提高了测量的真实有效性。但是相应的测量控制技术同样很大程度影响变形的测量。负荷加载的均匀性、加载的时间控制、测控系统的分辩力水平、采样频率的高低都与变形的准确材料密不可分。这里始终要注意的是:材料这段性能的分析需要试验力加载控制、变形测量(或控制)所一一对应的相关数据,并不是有非常合适的变形测量装置或仪器就会测得精准的结果。变形测量的准确性还与相关环境互为制约。比如:测量碳纤维变形、测量玻纤丝的变形等因试样的特点不得不选用高分辨率的非接触式引伸计;高温试样环境下的拉伸、压缩变形测量需要专门的装置。实际应用中涉及变形测量的环节很多,有很多微观的,也有部分宏观大变形的。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地发表一点自己的体会,希望能引来大家对材料变形测试的共同探讨。

  • 请问用WDW电子万能试验机如何测弹性模量?

    用WDW电子万能试验机测板材弯曲弹性模量,结果如以下图,不知道图中曲线的P1和P2分别是什么,有时重合,有时不重合,有时位置略有不同。P1和P2与斜率有关系吗?另外,不知道有没有用过这台试验机测过弹性模量的朋友,知不知道它是如何计算斜率的,取的是哪一段值呢?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2/201512120903_577628_1799312_3.gif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2/201512120901_577627_1799312_3.gif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5121285740933_01_1799312_3.gif

  • 请问用WDW电子万能试验机如何测弹性模量?

    用WDW电子万能试验机测板材弯曲弹性模量,结果如以下图,不知道图中曲线的P1和P2分别是什么,有时重合,有时不重合,有时位置略有不同。P1和P2与斜率有关系吗?另外,不知道有没有用过这台试验机测过弹性模量的朋友,知不知道它是如何计算斜率的,取的是哪一段值呢?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2/201512120903_577628_1799312_3.gif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2/201512120901_577627_1799312_3.gif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2/201512120857_577626_1799312_3.gif

  • 如何测量粉末压块的模量?

    我的样品是粉末压块,是成品,所以需要测量粉末压块的模量,以确保在实际应用时保证一定的强度,请问各位高手有没有测过粉末压块的模量?有用TMA或DMA测试的吗?谢谢!

  • 如何测量粉末压块的模量?

    我的样品是粉末压块,是成品,所以需要测量粉末压块的模量,以确保在实际应用时保证一定的强度,请问各位高手有没有测过粉末压块的模量?有用TMA或DMA测试的吗?谢谢!

  • 【求助】为什么我的万能试验机弹性模量测不准

    我用的试验机为50KN,使用YYU5050引伸计(标距50mm,量程25mm)测SPCC板的弹性模量时,应力应变曲线的直线段不直,有时应力达到几十MPa时应变还没有显示。力传感器和引伸计没有损坏。以前没有使用过试验机,不知道问题出在哪。是不是样品夹持的问题啊?因为有时调整试样夹持后能基本测出直线段,但得到的弹性模量与准确值差几十MPa,而有时候应力达到数十MPa才测到应变的变化。 不知道原因和怎么处理,请经验丰富的大侠出来指点。还有老板不让叫供应商提供支持,不愿花钱。

  • 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同时增加

    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同时增加

    DMA测试有可能出现随着温度上升,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同时增加的情况吗?今天做了个压缩模式,频率1Hz,振幅5μm,23℃~120℃设备是TA Q800[img=,690,45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6/202306291148568309_5581_4081331_3.png!w690x454.jpg[/img]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