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纳米压印机

仪器信息网纳米压印机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纳米压印机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纳米压印机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纳米压印机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纳米压印机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纳米压印机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纳米压印机相关的解决方案。

纳米压印机相关的资讯

  • 打破传统工艺,“卷对板”桌面滚筒式纳米压印机上新!
    台式R2P纳米压印机Desktop R2P Nanolmprinter我们的台式R2P纳米压印机是原型制作、实验和产品开发的理想工具。台式R2P纳米压印机适用于小规模的纳米压印光刻工作。该设备是快速制作原型、测试和表征结构特性的理想工具,包括光固化树脂和压印材料。典型应用包括压印、芯片实验室、衍射光学元件和其他纳米压印结构。01.纳米压印光刻技术的更好解决方案与目前仍主导行业的传统纳米压印机相比,这款台式R2P纳米压印机是一款小型,性价比高,且具有竞争力的“卷对板”压印机。这种智能技术是同类技术中的首创:同时采用了辊印工艺和光固化方法,获得专利的光学引擎光固化光源位于纳米压印滚筒内。我们的R2P纳米压印机使用专利的压印工艺和可调压印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的收缩,同时减少气泡问题。这种压印工艺降低了对基底材料一致性的要求,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设计工程师设计了这台R2P纳米压印机,目的是节约成本,同时打造一台高质量输出的机器;每小时可进行多达60个板/晶片且不会影响质量。加快流程周期02.桌面R2P纳米压印机通过快速测试新设计,加速迭dai 开发周期,因此,它是制作原型的完美设备。这款设备使用户能够试验和测试许多压印技术、光固化树脂和加工参数,如压力、速度和光强度。在大规模生产之前,这些测试是必要的,还可节省时间和资源。台式R2P纳米压印机可以轻松地用我们的耗材制造压印模板(模具)。设备参数桌面R2P纳米压印机技术参数 ▶ 压印尺寸:高达105 x 188毫米(宽x长); ▶ 基板厚度:高达11毫米; ▶ 压印速度:每小时60次手动复制(速度可达5米/分钟); ▶ 速度范围:0,1至5米/分钟; ▶ 光学固化引擎:LED 寿命长 395nm; ▶ 最大功率:在5米/分钟时可达120mJ/cm2; ▶ 设备尺寸和重量:670x380x320毫米(长x宽x高),26Kg;如您对 滚筒式纳米压印机 感兴趣,可通过 仪器信息网400-860-5168转3827 和我们取得联系!
  • 发布R2P紫外固化纳米压印机新品
    HoloPrinter UNI A6 DT是一款易于使用的桌面设备,适用于实验室的NIL工作。典型应用包括:压印功能结构,如芯片实验室,衍射光学元件和其他类型的纳米压印结构。. HoloPrinter还允许用户对光固化树脂和压印材料进行测试和表征。它配备了光学固化模块和简易安装的压印模板。您可使用热压印聚合物,PDMS,HPDMS制作模板,或从我司的易用消耗品和树脂库中进行选择材料。 产品规格:支持压印尺寸: 105 x 148 mm(宽x长),基材厚度可达8mm典型复制速度: 每小时60次重复,包括手动模式(平板移动速度可达8米/分钟)两个 输出: Roll to Plate(R2P)和 Roll to Foil(R2F)树脂耗材/材料: 工业上认可的Workhorse 3D压印树脂“X29”适用于A6型号光固化发动机: 耐用 395nm LED(被动冷却),速度高达200mJ / cm2,速度为6m / min电 源 : 220V / 110V尺寸 和 重量: 670 x 380 x 320 mm(长x宽x高),26千克/ 57磅创新点:实验室级别纳米压印机,采用R2P工艺,降低结构缺陷。 R2P紫外固化纳米压印机
  • 华为哈勃再出手!投资纳米压印光刻领头羊天仁微纳
    近日,华为旗下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新增一家对外投资企业青岛天仁微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仁微纳”),持股比例约为5%。天仁微纳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纳米加工领域,尤其是纳米压印技术。其官方显示,公司是世界领先的微纳加工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竞争力是为客户提供纳米压印整体解决方案。产品与服务涵盖纳米压印相关的设备、模具、材料、工艺以及生产咨询服务。公司致力于拓展纳米压印技术在创新产品领域的应用,例如发光二极管、微纳机电系统、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光波导、3D传感、生物芯片、显示以及太阳能等。公开资料显示,天仁微纳创始人冀然博士,从事纳米压印技术研发与推广20年。冀然博士2000年赴德留学,师从欧洲纳米压印之父Kurz教授研究纳米压印设备与材料,先后获得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硕士学位与马普所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加入德国半导体设备上市公司负责纳米压印设备开发与市场推广。2015年,看到纳米压印在微纳光学晶圆级加工领域的市场前景,冀然博士辞去德国上市公司纳米压印首席科学家职位归国创业,成立天仁微纳,专注于纳米压印设备与全套解决方案的研发与产业化。
  • 纳米压印设备商光舵微纳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据致道资本官微消息,近日,致道资本已投项目——苏州光舵微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光舵微纳)完成由国投创合投资的近亿元B+轮股权融资。 作为国内领先的纳米压印技术完整方案提供商,光舵微纳经过多年的研发及市场应用推广,制造出了多款研发型纳米压印设备及全自动量产型纳米压印设备,实现了设备、耗材及工艺的全方位突破。纳米压印技术是微纳加工领域的一项关键底层技术,在国际半导体蓝图(ITRS)中,该技术被列为下一代半导体加工技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光舵微纳在LED图形化衬底产业(LED-PSS)处于绝对的技术及市场领先地位,纳米压印设备及耗材已在客户端实现超过4000万片LED-PSS的大规模稳定量产,在此应用场景上实现了对尼康光刻机的产业化替代,并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同时,积极拓展纳米压印技术在高端半导体、AR衍射光波导、生物检测器件、消费电子等诸多重大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并取得了重要进展。此次融资完成后,光舵微纳将继续提升其核心研发团队的技术实力,积极研发应用于多个重要场景的高端纳米压印设备并进行广泛的市场开拓,进行产线扩充,推进纳米压印技术在更多应用领域的导入,打造从产品、系统到整体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助力我国半导体制造产业的高速发展。
  • 纳米压印光刻领头羊天仁微纳获数千万元战略投资,加速布局微纳光学市场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日,青岛天仁微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仁微纳“)宣布完成由中芯聚源独家战略投资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快公司用于微纳光学等领域纳米压印设备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布局,完善售后服务,进一步扩大市场领先优势。从2015年成立至今,天仁微纳已经成为国际领先的纳米压印设备与解决方案供应商,应用包括3D传感(DOE、Diffuser等)、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AR/VR)、生物芯片、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太阳能电池、LED等领域。依靠着全球领先的创新技术和设备性能,完善的售后服务,快速的产品迭代,凭借2018年以来微纳光学晶圆级加工生产的市场契机,天仁微纳厚积薄发,打败诸多国际竞争对手,迅速占领了国内超过90%的市场份额,成为该领域市场的领头羊。晶圆级光学加工(WLO)2017年苹果公司发布的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第一次将微纳光学元器件引入了消费类电子领域,晶圆级光学器件加工的概念也逐渐映入人们的眼帘。随着纳米压印光刻技术被应用在结构光人脸识别的DOE元件生产,业界逐渐认识到,与传统光学透镜加工不同的是,基于纳米压印光刻技术的晶圆级光学加工(WLO工艺)更加适合移动端消费电子设备。特别是在3D视觉发射端结构复杂的情况下,光学器件采用WLO工艺,可以有效缩减体积空间,同时器件的一致性好,光束质量高,采用半导体工艺在大规模量产之后具有成本优势。2019年高端智能手机3D传感iToF(间接飞行时间)模组中的匀光片(diffuser)再次引入了纳米压印作为量产手段,2020年AR衍射光波导光栅加工将纳米压印技术的应用推向面积更大的12英寸,纳米压印终于完成了从科研到大规模量产的华丽转身。纳米压印结果厚积薄发,从跟随到超越晶圆级光学加工量产对纳米压印设备精度、稳定性与一致性要求极高,过去一直被德国、奥地利两家光刻设备公司的进口设备所垄断。天仁微纳创始人冀然博士,从事纳米压印技术研发与推广20年。冀然博士2000年赴德留学,师从欧洲纳米压印之父Kurz教授研究纳米压印设备与材料,先后获得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硕士学位与马普所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加入德国半导体设备上市公司负责纳米压印设备开发与市场推广。2015年,看到纳米压印在微纳光学晶圆级加工领域的市场前景,冀然博士辞去德国上市公司纳米压印首席科学家职位归国创业,成立天仁微纳,专注于纳米压印设备与全套解决方案的研发与产业化。纳米压印应用领域经过几年的研发与积累,实现了面向微纳光学晶圆级加工的完整设备与工艺材料的解决方案。2019年,在中国高科技企业受到国外技术封锁与制裁的背景下,国产高端智能手机着眼于使用国产设备加工3D传感所需的衍射光学器件。作为国内该领域唯一一家能与欧洲设备公司"掰手腕"的天仁微纳,凭借领先的技术、完善的售后服务和快速的市场应对能力抓住了这个机会,设备打入衍射光学器件量产生产线,经过不断的打磨与迭代,占领了大部分市场份额,打败国际竞争对手,实现了国产替代。2020年初,AR衍射光栅波导市场迅速展开,天仁微纳凭借多年研发,积累了完整的AR衍射光波导生产解决方案,包括步进式压印制造12英寸大面积衍射光栅模具、高精度工作模具复制与大面积高保型性光栅压印的全套设备与工艺解决方案,通过给客户提供AR衍射光栅波导生产“设备+工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模式,一举垄断了国内市场,从技术到市场全面超越进口设备。不改初心,剑指纳米压印全球第一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冀然博士充满信心:“无论从技术领先性,还是产业化市场份额,我们在国内微纳光学市场已经具有绝对领先优势,对比国际竞争对手,我们有两大竞争优势:一是贴近市场,二是响应速度快。市场需求是驱动技术创新和发展的源头,而未来纳米压印生产最大的市场一定在中国。我们立足于中国市场,贴近客户需求,以最低的沟通成本得到市场反馈。纳米压印是一个不断发展中的、动态变换的技术和市场,基于对市场需求的理解,我们要发挥我们的快速技术迭代能力,不断推出适应客户需求的设备和工艺,来推动市场的发展。这些优势都是国外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我们要将这些优势发挥到极致,转换为胜势,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发挥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相信我们一定能在纳米压印这个细分领域做到全球第一!“天仁微纳将继续致力于纳米压印光刻在晶圆级光学加工领域的拓展,加快设备与工艺的研发迭代,扩大领先优势,同时还将拓展纳米压印在半导体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生物芯片等其它领域的产业化应用,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完善的研发和生产解决方案。中芯聚源创始合伙人暨总裁孙玉望表示:“纳米压印是微纳光学器件量产的理想方式,随着3D传感、AR等应用的持续发展,纳米压印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中芯聚源看好天仁微纳团队在纳米压印行业的多年积累,天仁微纳已推出多款适用于不同场景的纳米压印设备,形成纳米压印设备和材料的一体化平台,将助力国产纳米压印设备打破进口垄断。”冀然博士表示:”深耕纳米压印这个技术20年了,无论市场对这个技术是冷是热,一直坚持下来,就是因为坚信这个技术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守住这份初心,不贪大而全,先做好小而美,做隐形行业冠军,认真打磨产品,真诚服务每一个客户,在一个技术领域深挖到极致,为中国的微纳加工设备产业发展踏踏实实地做出我们的贡献,未来天仁微纳才能成长为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关于天仁微纳青岛天仁微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世界领先的纳米压印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与服务涵盖纳米压印相关的设备、模具、材料、工艺以及生产咨询服务。天仁微纳致力于拓展纳米压印技术在创新产品领域的应用,例如3D传感(DOE、Diffuser等)、AR/VR、生物芯片、集成电路、显示、太阳能电池、LED等。天仁微纳的使命是成为世界领先的创新公司,并利用卓越的创新力为客户解决高附加值生产难题,帮助客户实现创新技术到产品的转化。
  • 全球纳米压印光刻技术尚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访青岛天仁微纳董秘刘兵
    仪器信息网讯 8月29日,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微光刻分技术委员会第四届微光刻分委会年会暨第十三届微光刻技术交流会在青岛成功召开。会议期间,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青岛天仁微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刘兵。据介绍,天仁微纳主要提供纳米压印光刻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产品主要应用于显示光学、生物芯片等领域。纳米压印光刻产业化应用时间不长,目前还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刘兵认为,纳米压印光刻技术或设备将来应用范围会非常广泛。以下为现场采访视频:
  • 日媒:日本佳能公司宣布推出FPA-1200NZ2C纳米压印半导体制造设备
    在10月19日和20日举行的Canon EXPO 2023活动 上,佳能将10月13日刚刚宣布商业化的纳米压印半导体制造设备 FPA-1200NZ2C 放置在展厅入口附近。佳能FPA-1200NZ2C的1/1比例模型,FPA-1200NZ2C是一种纳米压印半导体制造系统,可用于先进工艺, 吸引了现场许多人的目光从宣布的那一刻起,该公司的纳米压印设备就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那些半导体从业者。 据悉,该设备最初由美国Molecular Imprints开发,2014年被佳能收购,并持续开发,旨在将其应用于半导体制造。此次商业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该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兼首席执行官Fujio Mitarai也透露,自宣布以来,他收到了许多咨询,获得了高度关注。实现纳米压印的尖端工艺制造的环境控制技术FPA-1200NZ2C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是一种已经商业化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与5nm工艺相当的最小线宽(布线半间距)为14nm的图案生成,并且产量很高(还有望通过提高掩模精度和对准来实现相当于2nm工艺的工艺)。到目前为止,纳米压印在分辨率、对准精度、吞吐量和缺陷方面一直被认为不适合半导体制造。 其中,细微颗粒污染和对准精度尤其成问题。 特别是,在半导体洁净室中,颗粒对清洁度影响最强,但ISO标准是基于每立方米空气中存在多少 0.1 μm 或更多的颗粒。如果不注意小于标准的细颗粒的存在,就会出现缺陷,产量不会提高。2017年,佳能开始向东芝存储器(现铠侠)的四日市工厂供应这些产品,并开始验证其实际使用。在此过程中,他们发现了防止颗粒物进入实际将掩模(模板)压在晶圆上形成图案的工作站的问题并改进了环境控制技术,例如采用高精度过滤器和气幕作为减少颗粒的技术来减少缺陷。因此,似乎已经可以形成与5nm工艺相当的低缺陷图案,并且已经决定可以将其商业化。此外,通过采用对每次镜头进行对齐的逐个芯片方法(一般光刻设备是全局对准方法),以及利用通过改变激光束的热分布产生的晶圆热膨胀来高精度补偿底层电路图案的失真,通过混合和匹配,对准精度为4nm。但是,除了逐个模具的方法外,还需要以皮升顺序涂上喷墨头喷出的固化树脂(光刻胶),将掩模压在其上(控制皮升量级不会导致光刻胶突出),并用紫外线固化。假设吞吐量为一小时(最多可配置4个工作站,在这种情况下每小时80张)。ASML目前型号NXE:3600D的EUV光刻系统的吞吐量约为160张/小时,被认为是3nm工艺中的主要机器“NXE:3800E”的吞吐量约为220张/小时,虽然相差较大,功耗约为1/10,价格未公开,但EUV光刻设备的价格据说平均约为400亿日元。 由于纳米压印设备据说没有那么昂贵,因此在查看小批量、高混合需求的 TCO(总拥有成本)时,可能不会有太大差异。在 3D 封装中水平部署曝光技术除了FPA-1200NZ2C外,展厅还展出了FPA-5520iV LF2选件i射线光刻系统的模型。FPA-5520iV的目标是2.5D/3D封装的制造工艺。 前端工艺的光刻系统侧重于形成具有一定线宽的图案,而该系统则侧重于形成深孔图案的方向,因此线和空间(L/S)较粗,但焦深较深,其特点是能够挖掘3D IC所需的高纵横比沟槽。此外,通过将上一道工序中光刻设备中使用的非球面透镜应用于投影光学系统,畸变已减少到上一代的1/4以下,从而可以将更平滑的镜头拼接在一起。 此外,通过改进均匀照明光的均质器来提高照明光学系统的照度均匀性,该公司× 52 mm 和 68 mm 实现了 0.8 μm 的分辨率,并且通过将镜头以 2×2 的比例拼接在一起,即使在超过 100 mm × 100 mm 的曝光下也能提供 0.8 μm 的分辨率。使用FPA-5520iV LF2选项形成的300mm晶片。曝光尺寸为前工序标准视角的26mm×33mm和4次连续曝光的100mm×100mm此外,虽然没有实物,但FPA-5520iV的说明面板的一部分还描绘了“FPA-8000iW”,它可以处理515mm×510mm的大型方形基板(玻璃),同时是相同的i-line光刻设备。 它是以3D封装技术为中心的半导体器件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技术。
  • NanoFrazor——纳米加工最新技术攻略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功能结构的微纳米化不仅可以带来能源与原材料的节省,同时可以实现多功能的高度集成和生产成本的大大降低。微纳米加工技术主要分为直接加工技术和图形转移技术。直接加工技术有激光加工,聚焦离子束(FIB)刻蚀,Local Anodic Oxidation局部阳氧化(基于AFM),Dip Pen NanoLithography浸蘸笔纳米加工刻蚀等; 图形转移技术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薄膜沉积,图形成像(必不可少),图形转移。作为微纳加工工艺的核心,图形生成工艺可分为三种类型:(1) 平面图形化工艺,探针图形化工艺,模型图形化工艺。平面图形化工艺的核心是平行成像特性,主要包括光刻技术(掩模,直写),电子束曝光(EBL);(2) 探针图形化工艺是利用高精度探针对样品或涂层进行逐点扫描成像技术,具有精度高,部分实现直写,3D加工等,代表技术有:热式扫描探针技术(NanoFrazor);(3) 模型图形化工艺是利用微纳米尺寸的模具复制出相应的微纳米结构,典型工艺是纳米压印技术(NIL),还包括模压和模铸技术。 虽然目前微纳加工技术众多,但能够实现纳米(100nm以下)分辨率的结构加工仅有: 聚焦离子束刻蚀(FIB),纳米压印技术(NIL) 和 电子束曝光(EBL)。聚焦离子束刻蚀(FIB) 采用聚焦后的离子束撞击材料表面并实现去除基体材料的目的,可实现3D纳米结构直写,适用材料广泛,但加工精度不高;纳米压印NIL采用具有纳米微结构的模板将其上的图形转移到其他材质上,效率高,但模板本身需要其他工艺制备,一般采用EBL,模板价格昂贵,无法修改图形,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电子束曝光利用聚焦电子束将胶体改性,经过显影高可实现10 nm精度的加工,是传统高精度加工的典范,但其价格昂贵,操作繁杂,临近效应使得两个结构无法贴近。 瑞士Swisslitho公司的 3D纳米结构高速直写机NanoFrazor采用IBM苏黎世研究中心研发多年的热探针扫描刻写技术及新型的直写胶技术,创新地将基于热探针的纳米结构刻 写和基于冷探针形貌读取相结合,实现高精度3D 纳米结构的直写和实时的形貌探测功能。该技术创新获得R&D杂志2015年R&D top 100大奖。NanoFrazor凭借其10 nm的加工精度和0.1 nm精度的形貌探测能力,成为纳米加工领域的新技术。NanoFrazor技术特点:背热式扫描探针: Swisslitho采用特殊工艺,以Si材料制备背热式直写探针,其探针针直径小于5nm(图1)。通过改变针背部区域的掺杂量,实现电压控制下的局域加热,而探针其他位置不受影响。加热区温度高达1000℃,针温度可300-600℃。探针侧臂设计有热传感器用于形貌探测,形貌探测精度高达0.1 nm。性能的直写胶PPA: IBM苏黎世实验室开发的用于纳米加工的PPA直写胶(resist), 其特点在于当温度高于150℃,PPA会受热瞬间分解为有机分子单体,随着保护气排出。当加热的探针靠近PPA到一定范围,针附近的PPA会瞬间分解成气体分子,留下针形状的孔洞,而孔洞周围部分由于PPA热导率低而不受影响。有效避免了普通高分子材料的熔融堆积效应影响分辨率和针寿命。 多个探针的孔洞组合,形成高精度图形,通过控制下针的深度,可以实现3D纳米结构的加工。NanoFrazor书写的纳米结构欣赏:3D高速直写的结构和吉尼斯纪录制备在PPA胶和Si基底上的周期性结构 NanoFrazor无临近效应,非常容易制备临近的纳米结构,如蝴蝶结天线和周期性结构NanoFrazor能够实现纳米线,二维材料涂胶后无标记物的定位和形貌观察,并实施特定方向的形状,器件,电等设计 实现功能结构微纳米化的基础是先进的微纳米加工技术,微纳米加工中的更多技术细节的改善和优化是科研领域及仪器设备厂商不断追求的技术方向,NanoFrazor也在不断尝试更、更便捷,成为性价比更高的、更具实力的3D直写设备。相关产品:3D纳米结构高速直写机
  • 澳大利亚研制纳米电子束曝光系统
    本报讯 据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网站报道,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正在研制世界最强大的纳米设备之一——电子束曝光系统(EBL)。该系统可标记纳米级的物体,还可在比人发直径小1万倍的粒子上进行书写或者蚀刻。   电子束曝光技术可直接刻画精细的图案,是实验室制作微小纳米电子元件的最佳选择。这款耗资数百万美元的曝光系统将在澳大利亚亮相,并有能力以很高的速度和定位精度制出超高分辨率的纳米图形。该系统将被放置在即将完工的墨尔本纳米制造中心(MCN)内,并将于明年3月正式揭幕。   MCN的临时负责人阿彼得凯恩博士表示,该设备将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发展下一代微技术,在面积小于10纳米的物体表面上实现文字和符号的书写和蚀刻。此外,这种强大的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钞票诈骗防伪、微流体设备制造和X射线光学元件的研制中,还可以支持澳大利亚同步加速器的工作。   凯恩说:“这对澳大利亚科学家研制最新的纳米仪器十分重要,其具有无限的潜力,目前已被用于油漆、汽车和门窗的净化处理,甚至对泳衣也能进行改进。而MCN与澳大利亚同步加速器相邻,也能吸引更多的国际研究团队的目光。”   MCN的目标是成为澳大利亚开放的、多范围的、多学科的微纳米制造中心。该中心将支持环境传感器、医疗诊断设备、微型纳米制动器的研制,以及新型能源和生物等领域的研究和模型绘制。除电子束曝光系统外,MCN中还包含了高分辨率双束型聚焦离子束显微镜、光学和纳米压印光刻仪、深反应离子蚀刻仪和共聚焦显微镜等众多设备。   凯恩认为:能够介入这种技术使我们的科学家十分兴奋,它可以确保我们在未来十年内在工程技术前沿领域的众多方面保持领先地位,也将成为科学家在纳米范围内取得更大成就的重要基点。(张巍巍)
  • CHInano 2022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
    CHInano 2022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一、大会名称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纳博会® )The 13th CHInano Conference & Expo----CHInano 2022二、展会时间展商报到:2022年10月24日-25日(周一-周二)参会报到:2022年10月25日(周二)展览时间:2022年10月26日-28日(周三-周五)会议时间:2022年10月26日-28日(周三-周五)三、展会地点苏州国际博览中心A1&B1&C1馆A1馆为主体论坛会议场地;B1和C1展厅为产业会议及展览场地,面积为23000㎡。展厅内设置产业会议区域、展览区、路演区以及餐饮区。四、组织架构指导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科学院主办单位: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协办单位: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MEMS分会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功率器件分会承办单位: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创新中心合作伙伴: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苏州中科院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 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五、纳博会简介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自2010年举办首届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12届,共累积邀请113名国内外院士(其中诺奖3人)、98043位参展参会嘉宾、5200家参展企业,论坛报告达2153场,现场促成企业融资27.65亿元。纳博会已成为中国最具权威、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国际性大会,得到了世界纳米强国的积极参与和广泛认可。同时也是企业展示、产品推广、资本合作、技术对接与交流的绝佳舞台。(www.chinanosz.com)2021年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于2021年10月27-29日圆满举办,期间共组织了1场大会主报告,10场主题分会,2场大赛,307个行业报告。邀请诺奖1名,国内外院士11人。展区面积20000平米,展位总数560余个,现场展出2000多件纳米技术创新产品,吸引2200多家纳米技术相关企业参展、参会。大会期间嘉宾总人数达20796人,现场达成意向投资近3.4亿元,现场达成意向合作百余项。今年,CHInano 2022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将于10月26-28日隆重举办,期间将邀请20+国内外院士出席并作报告,同期召开10+前沿会议,先进电子材料、MEMS两场创新创业大赛,展览面积增扩至23000㎡,预计现场参会参展观众22000余人。六、大会主题微纳制造(MEMS)、第三代半导体、纳米新材料、柔性印刷电子、纳米压印、喷墨打印、纳米光电子、纳米大健康、分析检测、纳米生物与医药、纳米清洁环保。七、开幕式及大会主报告本届纳博会主报告将聚焦新材料与微纳制造、第三代半导体主题,邀请能源材料、第三代半导体、微纳制造领域的国际知名科学家、企业家介绍当代纳米技术引领的新型产业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大会主报告是历届纳博会的重中之重,大会主报告嘉宾的报告对全国纳米产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八、分论坛&大赛重点聚焦功能性纳米材料、微纳制造和第三代半导体、纳米健康产业领域,同期举办多场专业分论坛和专业大赛。序号会议名称主报告China MEMS 2022 中国MEMS制造大会FLEX China 2022全国柔性印刷电子研讨会第三代半导体金鸡湖高峰论坛(暂定名)第三届纳米大健康-活体测量与精准医学论坛NTAC 全球纳米压印技术与应用大会第十届半导体器件与加工工艺论坛第七届喷墨数码制造与3D打印国际会议第五届纳博会分析测试应用论坛第三届新型纤维材料与应用前沿论坛 2022纳博会知识产权论坛中国MEMS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先进电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会议详情请见官网:www.chinanosz.com)九、纳博会展览区展区共23000㎡,共分1个主展区+3大主题展+6个特色展团,共计650个展位。主要集中展示方向如下。纳米技术主展区:纳米新材料、纳米微球,纳米涂层,纳米复合材料、生产设备、分散技术、分析检测仪器、新型能源技术、PM2.5预防设备和耗材等。中国国际微纳制造与传感器展:MEMS加工装备、纳米压印技术、微制程技术、分析检测、MEMS器件、MEMS器件及应用,MEMS融合接合技术,下一代光刻技术。全国柔性印刷电子展:电子墨水合成、制备、表征,晶体管、薄膜太阳能电池、印刷显示(OLED、量子点、电子纸),印刷传感器,纺织电子,印刷柔性、可拉伸、可穿戴电子技术、纳米材料印刷技术等。纳米大健康展主题展:纳米抗菌消毒、空气净化与水处理、医疗产品、保健用品、生物传感器,纳米生物材料,靶向药物释放、纳米诊断试剂、纳米诊断设备、纳米探针、人工心脏等。科技部“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展团:新型纳米制备与加工技术、纳米表征与标准、纳米生物医药、纳米信息材料与器件、能源纳米材料与技术、环境纳米材料与技术、纳米科学重大项目。PEIPC柔性电子创新应用展团:人工智能、材料科学、泛物联网、空间科学、健康科学等领域柔性电子应用。第三代半导体及应用展团:氮化镓衬底,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电力电子器件等设计&制造、应用。先进材料企业家俱乐部展团:光电、精密设备、高分子材料、医疗器械、光刻胶、微球材料、纳米微粒混合物等。MEMS创业大赛入选企业展团:MEMS创业大赛初审入围企业,包括MEMS设计、制造、器件、下游应用企业。先进电子材料大赛入选企业展团:先进电子材料大赛初审入围企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中先进电子材料的研发、制备、量产、应用等产业链环节的企业。十、费用收取展览收费标准(提前预定展位享受会员价格):展位类型规格国内区国际区外资企业标准展位3m*3m=9㎡¥9800¥12800$4000.00光地展位36㎡起租¥980 /㎡¥1280 /㎡$400/㎡展位说明:(一)标准展位:展位三面展板、一张咨询桌、两把折椅、两支射灯、中英文楣板、一个220V电源、地毯。(二)光地:参展商自己负责展位的设计、搭建、用电设备等及由此产生的费用。(三)各论坛价格见官网:www.chinanosz.com。十一、联系人参会联系:蒋女士电话18866025960 邮箱 jiangxf@nanopolis.cn参展联系:陆先生电话15050142680 邮箱luw@nanopolis.cn
  • 最新通知 | 关于CHInano 2023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
    一、大会名称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纳博会® )The 13th CHInano Conference & Expo----CHInano 2023二、展会时间展商报到:2023年2月27日-28日(周一-周二)参会报到:2023年2月28日(周二)展览时间:2023年3月1日-3日(周三-周五)会议时间:2023年3月1日-3日(周三-周五)三、展会地点苏州国际博览中心A1&B1&C1馆A1馆为主体论坛会议场地;B1和C1展厅为产业会议及展览场地,面积为23000㎡。展厅内设置产业会议区域、展览区、路演区以及餐饮区。四、组织架构指导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主办单位: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承办单位: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创新中心协办单位: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MEMS分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功率器件分会合作伙伴: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苏州中科院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五、纳博会简介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自2010年举办首届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12届,累计邀请113名国内外院士(其中诺奖3人)、98043位参展参会嘉宾、5200家参展企业,论坛报告达2153场,现场促成企业融资27.65亿元。纳博会已成为中国最具权威、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国际性大会,得到了世界纳米强国的积极参与和广泛认可。同时也是企业展示、产品推广、资本合作、技术对接与交流的绝佳舞台。(www.chinanosz.com)2021年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于2021年10月27-29日圆满举办,期间共组织了1场大会主报告,10场主题分会,2场大赛,307个行业报告。邀请诺奖1名,国内外院士11人。展区面积20000平米,展位总数560余个,现场展出2000多件纳米技术创新产品,吸引2200多家纳米技术相关企业参展、参会。大会期间嘉宾总人数达20796人,现场达成意向投资近3.4亿元,现场达成意向合作百余项。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将于2023年3月1日-3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期间将邀请10+国内外院士出席并作报告,同期召开10+前沿会议,先进电子材料、MEMS两场创新创业大赛,展览面积20000㎡,预计现场参会参展观众22000余人。六、大会主题微纳制造(MEMS)、第三代半导体、纳米新材料、柔性印刷电子、纳米压印、喷墨打印、纳米光电子、纳米大健康、分析检测、纳米生物与医药、纳米清洁环保。七、开幕式及大会主报告本届纳博会主报告将聚焦新材料与微纳制造、第三代半导体主题,邀请能源材料、第三代半导体、微纳制造领域的国际知名科学家、企业家介绍当代纳米技术引领的新型产业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大会主报告是历届纳博会的重中之重,大会主报告嘉宾的报告对全国纳米产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八、分论坛&大赛重点聚焦微纳制造、第三代半导体、纳米健康等产业领域,同期举办多场专业分论坛和专业大赛。1.主报告2.第四届中国MEMS制造大会3.第十三届全国柔性与印刷电子研讨会4.第三届纳米大健康-活体测量与精准医学论坛5.金鸡湖高峰论坛6.NTAC 全球纳米压印技术与应用大会7.第十届半导体器件与加工工艺论坛——化合物半导体器件、光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论坛8.第五届纳博会分析测试应用论坛9.第五届低维材料应用与标准研讨会10.第三届新型纤维材料与应用前沿论坛11.第二届先进凝胶材料及产业应用论坛12.第二届纳米磁珠学术论坛13.纳博会知识产权论坛14.中国MEMS创新创业大赛15.中国先进电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会议详情请见官网:www.chinanosz.com)九、纳博会展览区展区共20000㎡,共分1个主展区+3大主题展+5个特色展团,共计560个展位。主要集中展示方向如下。纳米技术主展区:纳米新材料、纳米微球,纳米涂层,纳米复合材料、生产设备、分散技术、分析检测仪器、新型能源技术、PM2.5预防设备和耗材等。中国国际微纳制造与传感器展:MEMS加工装备、纳米压印技术、微制程技术、分析检测、MEMS器件、MEMS器件及应用,MEMS融合接合技术,下一代光刻技术。全国柔性印刷电子展:电子墨水合成、制备、表征,晶体管、薄膜太阳能电池、印刷显示(OLED、量子点、电子纸),印刷传感器,纺织电子,印刷柔性、可拉伸、可穿戴电子技术、纳米材料印刷技术等。第三代半导体及应用展:氮化镓(GaN)和碳化硅(SiC)、氧化锌(ZnO)、金刚石等第三代半导体衬底、外延材料,光刻胶、光掩膜版、CMP抛光材料、光阻材料、湿电子化学品等半导体材料,半导体生产、封装以及其他电子专用设备,化合物半导体射频器件、功率器件、LED照明显示等上下游产业链及创新应用。科技部“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展团:新型纳米制备与加工技术、纳米表征与标准、纳米生物医药、纳米信息材料与器件、能源纳米材料与技术、环境纳米材料与技术、纳米科学重大项目。PEIPC柔性电子创新应用展团:人工智能、材料科学、泛物联网、空间科学、健康科学等领域柔性电子应用。纳米大健康及应用展团:纳米抗菌消毒、空气净化与水处理、医疗产品、保健用品、生物传感器,纳米生物材料,靶向药物释放、纳米诊断试剂、纳米诊断设备、纳米探针、人工心脏等。MEMS创业大赛入选企业展团:MEMS创业大赛初审入围企业,包括MEMS设计、制造、器件、下游应用企业。先进电子材料大赛入选企业展团:先进电子材料大赛初审入围企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中先进电子材料的研发、制备、量产、应用等产业链环节的企业。十、费用收取展览收费标准(提前预定展位享受会员价格):展位类型规格国内区国际区外资企业标准展位3m*3m=9㎡¥9800¥12800$4000.00光地展位36㎡起租¥980 /㎡¥1280 /㎡$400/㎡展位说明:(一)标准展位:展位三面展板、一张咨询桌、两把折椅、两支射灯、中英文楣板、一个220V电源、地毯。(二)光地:参展商自己负责展位的设计、搭建、用电设备等及由此产生的费用。(三)各论坛价格见官网:www.chinanosz.com。十一、联系人参会联系:蒋女士电话18866025960邮箱 jiangxf@nanopolis.cn参展联系:陆先生电话15050142680邮箱luw@nanopolis.cn媒体联系:蒋女士电话15250038690邮箱jiangxm@nanopolis.cn
  • 日立高新超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SU9000银铜纳米颗粒的观察实例
    日立2011年推出了SU9000超高分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是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扫描电镜,二次电子分辨率0.4nm和STEM分辨率0.34nm。 日立SU9000采用了全新设计的真空系统和电子光学系统,不仅分辨率明显提升,而且作为一款冷场发射扫描电镜甚至不需要传统意义上的Flashing操作,可以高效的获取样品的超高分辨扫描电镜照片。 对于金属纳米颗粒来说,随着比表面积的大小和量子尺寸效果的不同,它们会带有不同的物理属性。以此为研究点,金属纳米颗粒在催化剂、发光材料或纳米压印等多种领域的应用被广泛期待。 其中相对便宜的银铜纳米颗粒更能够降低成本。现在,我们可以使用TEM/STEM法来观察或控制粒径。 样品提供者:东京工业大学 望月 大( 様)  上图即为银铜纳米颗粒的BFSTEM画像和DFSTEM图像。 从BFSTEM画像可看出颗粒大小约为10 nm,高对比度观察下可确认颗粒的分布形式,即2个颗粒相邻或核-壳型分布。此外,从DFSTEM画像的Z对比度可看出银和铜是可以分离存在的。 图(a)是纳米颗粒的DFSTEM图像,图(b)是图(a)视野下的EDX mapping结果。从mapping图像可看出,DFSTEM图像不仅能确认颗粒的位置,还能区分出银和铜。DFSTEM图像中亮度高地颗粒是银,亮度低的颗粒是铜。 样品提供者:东京工业大学 望月 大( 様) 依据以上结果,可判断出DFSTEM图像的Z对比度和EDX mapping图像是相关的。EDX分析条件: 加速电压30 kV、观察倍数x1200 k、分析时间30分 更多信息请关注: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36896.htm 关于日立高新技术公司:  日立高新技术公司是一家全球雇员超过10,000人,有百余处经营网点的跨国公司。企业发展目标是“成为独步全球的高新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即兼有掌握最先进技术水准的开发、设计、制造能力和满足企业不同需求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身份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公司。日立高新技术公司的生命科学系统本部,通过提供高端的科学仪器,提高了分析技术和工作效率,有力推进了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开发。我们衷心地希望通过所有的努力,为实现人类光明的未来贡献力量。  更多信息请关注日立高新技术公司网站:http://www.hitachi-hitec.cn/
  • 我国碳纳米X射线成像技术获进展
    成像装置图   日前,由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于碳纳米X射线发射源的CT系统研发”课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碳纳米管薄膜,成功地获取首张X射线二维成像图。专家组认为这是我国在碳纳米管X射线源成像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和成果。   据介绍,碳纳米管X射线源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被认为是具有革命性的新型X射线源。碳纳米管X射线源创新性地用碳纳米管场发射阴极取代热阴极,从而使该X射线源具有可控发射、高时间分辨、低功耗且易于集成等诸多优势。这些优势将给X射线CT带来结构上的突破。其中,最具潜力的方向之一即基于碳纳米管X射线源阵列的静态扫描CT。该CT以电子式的扫描取代传统的机械转动来获取不同角度的图像,可消除机械转动带来的成像伪影,缩短扫描时间,从而减少病人的辐射剂量,提高CT扫描的图像精度。   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攻关,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医工所劳特伯医学成像中心研究团队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碳纳米管薄膜并研制了基于新光源的X射线成像系统。自主研发的碳纳米管薄膜发射电流密度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的X射线源成像系统获得了首张X射线二维成像图。团队目前正在进一步提高阴极稳定性、优化射线源结构,以期开展CT的三维成像。
  • 复旦纳米固流法: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提升至45纳米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武利民课题组研究设计开发了一种新的纳米粒子组装方法——纳米固流体法,首次实现了将高折射率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组装成能工作于可见光波段的超材料光学器件。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科学进展》。  目前,绝大多数超材料采用金属材料来制备,这些金属超材料可较好地工作于微波和太赫兹波段。但在更高频率的近红外,特别是可见光波段,金属会吸收过多的光线并造成显著的能量损耗,从而限制了金属超材料在近红外和可见光波段的应用。因此,低损耗的非金属超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是国际超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据悉,武利民课题组通过将15纳米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组装成半球形和超半球形固体浸没超透镜,在常规的光学显微镜下实现了45纳米的超分辨率显微成像,大大突破了光学显微镜的极限分辨率200纳米,并揭示了二氧化钛纳米粒子间的近场耦合效应在该可见光超材料中的重要作用。  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在纳米尺度操纵可见光的途径,未来将该组装方法与纳米印迹、微纳流体等技术结合,有望制备出紧凑、低成本的超材料光学器件,应用于隐身、光子计算机、近场光学检测及太阳能利用等领域。
  • 苏州纳米所等在基于纳米Nafion阵列的低Pt、高性能燃料电池研究方面获进展
    有序Nafion阵列因其在降低催化剂载量、提高燃料电池性能方面的巨大潜力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有序Nafion阵列的尺寸已经从最初的微米级减小到现在的亚微米级,纳米尺寸的有序Nafion阵列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有序Nafion阵列尺寸的减小能够带来三个方面的提升:高的阵列密度提供更多的质子传递通道,高的比表面积提高催化剂的利用率,催化层与扩散层更多的接触位点减小界面传递阻力。但是,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较低的机械强度给其制备以及应用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图1)。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周小春、崔义,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宋玉江等在ACS Nano上发表了高比表面积、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提高燃料电池性能、降低Pt催化剂载量的研究。相较于已经报道的制备方法,该工作创新地通过Nafion乳液溶剂、Nafion阵列热退火温度,以及Nafion阵列剥离方式三个方面的研究实现了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的制备(图2)。研究人员使用DMSO作为Nafion乳液溶剂,并在140℃下进行热退火处理,显著提高了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的机械强度,其机械强度高达17.5 MPa,并高于商业Nafion 212的11.9 MPa。进一步,边缘刻蚀的方式避免了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剥离过程中大量氢气的产生与聚集,以及较高氢气压力对于Nafion阵列的破坏和Nafion膜的穿孔。该研究成功制备了高机械强度、形貌完好的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图3)。成功制备的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的直径仅为40 nm(D40),密度高达2.7×1010柱/cm2,远高于文献中已经报道的Nafion阵列的密度。高密度的Nafion阵列提供了丰富的质子传递通道,有利于催化层内质子传递阻力的降低。其次,比表面积高达51.5 cm2/cm2,为催化剂的负载提供了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催化剂利用率的提高(图4)。此外,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的尺寸优势在燃料电池上得到了很好的证明。有序Nafion阵列作为阳极一侧时,相较于尺寸更大的D400(400 nm)、D100(100nm),D40峰值功率密度最高,高达1.47 W/cm2(图5),与此同时,催化剂载量仅为17.6 μgPt/cm2。此外,D40用于阴极一侧,在61.0 μgPt /cm2的载量下,峰值功率密度可以达到1.29 W/cm2。与已经报道的文献相比,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无论应用于阳极一侧还是阴极一侧,均能够在较低的催化剂载量下获得较高的峰值功率密度。此外,该工作还为电解水和电合成催化层的合理设计提供指导。相关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博士后基金、苏州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重点专项等项目资助。图1 有序Nafion阵列尺寸的发展趋势、尺寸优势以及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的制备挑战图2 该研究中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的制备流程与已报道的制备流程的对比图3 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制备流程的影响图4 有序Nafion阵列尺寸与Nafion阵列密度、比表面积的关系图5 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 重大成果!电子束曝光(EBL)技术首次应用于蝉翅结构纳米柱的仿生制造!
    生物体从宏观到微观,再到纳米尺度的多级复合结构,使其具有诸多独特的优异性能。人们很早就开始模仿生物的特殊功能,来发明和应用新技术。例如人们根据苍蝇特殊的“复眼”结构,仿照制成了“蝇眼透镜”,用它作镜头可以制成“蝇眼照相机”,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张相同的相片;还有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人们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研制成功了一种电子蛙眼,能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图:苍蝇特殊的“复眼”结构(图片来源于网络)这就是早期的仿生学应用,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将仿生学应用到纳米尺度,研究者通过模仿生物的纳米结构仿生制造出类似的超微结构,以此来探究和获取生物的特殊功能。在纳米微结构加工领域,常用的微纳光刻技术有纳米压印、紫外光刻、X射线曝光等技术。而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将电子束曝光(EBL)技术应用于生物纳米结构的仿生制造,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目前,该项研究论文已被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IF=4.776)录用,论文题目为Multi-bio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three species of cicada wings and biomimetic fabrication ofnanopatterned titanium pillars。研究中涉及的大量仿生制备工作由TESCAN 的EBL完成,并使用了TESCAN MIRA3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细胞间相互作用。图:研究论文已被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IF=4.776)录用由于蝉翼具有多功能生物特性,如超疏水性,自清洁和杀菌作用等,人们对其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产生了浓厚兴趣。昆士兰科技大学Prasad KDV Yarlagadda及其研究团队对蝉翼的杀菌和细胞相容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首次使用电子束曝光技术(EBL)进行蝉翼结构的仿生制造,加工出类似的纳米锥阵列结构,经研究发现,其同样具有杀菌和生物相容性。首先,研究人员使用了SEM,AFM,TEM等多种微观分析技术对三种不同种类的澳大利亚蝉翅膀表面的纳米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人员观察到,三种蝉翼表面均具有独特的形貌结构,虽然凸起的高度、直径、间距和密度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呈现出锥状的纳米柱阵列。图:不同物种的蝉翅具有不同高度、间距、直径和密度的纳米柱结构研究人员分别采用了在蝉翼上附着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和人成骨细胞的方法来探究昆虫翅膀的杀菌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实验证明,三种蝉翼均具有很好的杀菌活性,且附着人成骨细胞的蝉翅细胞形态在24小时后仍然保持完整,表明它们仍然具有生物相容性。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尝试进行蝉翼结构的仿生制造。由于是纳米尺度的阵列结构,一般的刻蚀、沉积方法均无法实现。而常规的电子束曝光(EBL)技术也无法实现如此规模的锥体制造。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巧妙地利用电子束在光刻胶中的散射,通过控制电子束能量,制作出椎体的“模子”,然后利用沉积生长出需要的椎体,最后腐蚀掉所有光刻胶,得到了完美的纳米锥阵列。图:仿生纳米锥阵列的制作过程示意图最终制备的仿生Ti纳米锥的高度为116 ~282nm,锥形柱的顶端直径最小达13.3nm,底部直径93.6nm左右。并且,进一步实验发现,其同样具有杀菌性和生物相容性。昆士兰科技大学的这项研究成果对于纳米仿生学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图:通过EBL技术制备的仿蝉翼结构的Ti纳米锥陈列图:(E)在制备出的仿生Ti纳米锥阵列上附着铜绿假单胞菌细胞;(F)对照Ti柱和仿生纳米Ti柱上附着的人成骨细胞的活性;(G)在仿生Ti纳米锥阵列上附着扩散良好的成骨细胞;电子束曝光(EBL)技术是一种电子束直写技术,是利用电子束在涂有对电子敏感的高分子聚合物(光刻胶)的基底上直接描画出图形,通过刻蚀实现微小结构的加工。电子束曝光(EBL)技术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对模板加工和使用的复杂过程,其高分辨、高度灵活性、高灵敏度的特点也受到研究人员关注,且EBL制备方法更加简单,更容易制备出小尺寸的各种花样的周期性结构。在上述工作中,昆士兰科技大学研究团队使用了TESCAN MIRA3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搭配TESCAN自主研发的电子束曝光(EBL)技术出色完成了相关工作。不久前,昆士兰科技大学新采购了一台TESCAN最新的S8000X Xe Plasma FIB-SEM,这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氙等离子源FIB,配置了TESCAN最新一代的多项专利技术,期待昆士兰科技大学未来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图:昆士兰科技大学最新采购的TESCAN S8000X Xe等离子源FIB-SEM 注释:该项研究由昆士兰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完成,相关论文目前已通过了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评审,论文稿件已被录用,将于不久后在网上公开发布。
  • 国内自主研发“纳米纸”亮相10月纳博会
    碳纳米纸是以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和石墨烯等)为主制成的纸状材料。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Richard Smalley首次合成了碳纳米纸——buckypaper(巴基纸)。此后,比表面积远大于碳纤维纸,有着良好的导电导热性、透气透液性和化学稳定性的碳纳米纸,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据报道,2008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看上去像复写纸的碳纳米纸,比重仅为钢的1/10,但强度达到了钢的250倍。这种碳纳米纸用碳纳米管制成, 即buckypaper。因为质量轻强度高,以及其他优良特性,成形的碳纳米纸一问世,美国等发达国家就将其应用于军事、航天等领域,而它在国外的商业化发展也已经初具规模。  “碳纳米纸在航天科技、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吸波材料、导热材料、力学增强材料、阻燃材料、过滤材料、生物材料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碳纳米纸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在国内相关领域仍是空白。”昆明纳太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铸曾表示,其创业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国制造碳纳米纸的量产,打破国外在高新战略材料上的垄断。  为此,纳太科技自主研发出一套连续生产碳纳米纸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成为目前中国唯一一家具备低成本连续生产碳纳米纸的企业,主营碳纳米纸及碳纳米复合材料,并进行碳纳米纸市场终端产品应用方案的设计。所开发的包括碳纳米纸在内的各类产品,用途颇广,在新能源、流体净化、高导热应用、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等领域均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图为国内自主研发的纯碳纳米纸  据了解,纳太科技利用碳纳米材料的抗菌、微细、导电等特性,结合其他人工纤维复合成型,开发出应用于净化领域的碳纳米纸产品,可进行高效空气净化和水净化。其新一代碳纳米高效抗菌空气滤膜经过国家空调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0.3微米颗粒过滤效率达到99.9997%,阻力212.2Pa 经过广东微生物研究所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达99.9%,抗霉菌等级为最高的0级,极具市场竞争力。而其开发的应用于新能源领域的碳纳米纸产品,不同的型号可分别用在锂离子电池阴极、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和金属空气电池气体扩散层等。空滤纸  纳太纳米纸究竟有哪些神奇之处?在不同的行业可以应用到何种程度?这些疑问都可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上得到解答。  据悉,由江苏省纳米技术产业创新中心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简称纳博会)将于2016年10月26日-28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这是中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纳米技术应用产业交流大会,也是纳米企业形象展示、产品推介、技术交流、市场拓展的最佳舞台。本届大会期间,包括昆明纳太、厦门纳诺泰克、天津中正华美、台湾奈星、合肥开尔等在内的众多国内外纳米材料企业将齐聚苏州,展现纳米新新材料的神奇世界。更多详情可登陆纳博会网址:www.chinanosz.com
  • 收缩水凝胶扩展纳米制造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和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能利用各种材料创建超高分辨率、复杂3D纳米结构的策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研究团队此次开发的新技术,为微加工领域的长期挑战找到新的解决方案:一种将可印刷纳米设备的尺寸减小到几十纳米长、几个原子厚的方法。他们的方案与传统的被称为膨胀显微镜的方式相反,他们在水凝胶中创建材料的3D图案,并将其缩小以获得纳米级分辨率。一般3D纳米级打印机聚焦激光点以连续处理材料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设计,而研究人员开发的飞秒投影双光子光刻技术,能改变激光脉冲的宽度以形成图案化的光片,从而使包含数十万个像素的整个图像在不影响轴向分辨率的情况下立即打印。该方法比以前的纳米打印技术快1000倍,并可能导致具有成本效益的大规模纳米打印用于生物技术、光子学或纳米设备。研究人员引导飞秒双光子激光修改水凝胶的网络结构和孔径,为水分散性材料创建边界,然后将水凝胶浸入含有金属、合金、金刚石、分子晶体、聚合物或钢笔墨水等纳米颗粒的水中。纳米材料被自动吸引到水凝胶中的印刷图案上并完美组装。随着凝胶收缩和脱水,材料变得更加密集并相互连接。如果将打印的水凝胶放入银纳米颗粒溶液中,银纳米颗粒会沿着激光打印的图案自组装到凝胶中。随着凝胶变干,它可收缩到原来大小的1/13,使银密度足以形成纳米银线并导电。
  • Nanoscribe 微纳米3D打印全面进入中国市场
    世界领先的纳米制造和精密制造用高精度3D打印机制造商——Nanoscribe GmbH目前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分公司,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随着分公司的诞生,德国高科技公司试图加强在中国的销售活动,巩固现有业务关系,并在整个亚太地区进一步扩大客户服务范围。图1: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于蔡司公司大厦(图片来源:Carl ZEISS AG)首席执行官Martin Hermatschweiler很高兴公司能够找到一个最先进的地方,有充分空间适应在蔡司公司大厦的发展,该公司持有纳糯三维科技公司40%股份。“我们认为从学术和产业角度来看,中国纳米制造和精密制造行业都有着巨大潜力。凭借中国分公司总经理崔万银先生的技术能力、出色的网络和跨文化背景以及崭新的面貌,我们希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扩大我们的业务。此外,我们将由经验丰富的服务经理Johannes Konrad带领一个团队,强化这一地区的客户服务。” Hermatschweiler强调说。总经理崔万银博士(左),首席执行官Martin Hermatschweiler(右)崔先生于2011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并直接进入纳糯三维科技公司。他在美国市场业务开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客户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或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等全球知名大学。在上海,他将与一个由两位维修人员和一位助理组成的小团队开始工作。总经理崔万银博士,首席执行官Martin Hermatschweiler,Johannes Konrad 和朱玉芳(服务工程师)- 依次从左至右在蔡司公司大厦,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还可以使用实验室,在实验室会现场演示基于双光子聚合技术Photonic Professional GT 3D打印机。这些3D打印机适用于多个领域,从近表面纳米结构到高精度3D打印尺寸仅为几毫米的物体。“我们现在可以证明我们的3D打印机性能出色,任何其他技术都无法匹及。”崔先生解释说。荣获多个奖项的高科技公司纳糯三维科技公司开发并销售的3D打印机是高度专业化的综合解决方案,在科学和工业领域,有1,000多位用户正在使用这种空前的全新应用。这包括为微创手术打印显微针、附加生产微镜头阵列、以及生产芯片上微光学元件。每周都有新的科学文献强调应用该器械的多种方式,并称之为“创新引擎”。上千万的收益和60多位员工使纳糯三维科技公司成为了近几年德国成立的最成功的高科技公司之一。
  • Science纳米孔测序助力端粒长度检测
    近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Carol W. Greider团队在Science发表了题为“Human telomere length is chromosome end–specific and conserved across individuals”的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纳米孔测序技术的端粒分析方法——Telomere Profiling,可以单核苷酸分辨率测量细胞中每个端粒的长度。Carol W. Greider曾与Elizabeth Blackburn、Jack Szostak以”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研究成果,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团队利用这一新方法对 147 个个体的染色体端粒长度进行分析,发现端粒中位长度为 4.7kb,但不同染色体端粒长度差异极大,平均值相差超6kb。特别地,这种染色体末端特异性端粒长度差异具有个体保守性,在出生时就已确定,随年龄增长也得以保持。这一发现对于理解端粒生物学、衰老过程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综上,Telomere Profiling方法易于实施、结果精确并且成本较低,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将使探索端粒生物学的全新领域成为可能。文章发表在Science主要研究内容:1.纳米孔端粒分析准确且可重复报告端粒长度为确定人类端粒是否在所有染色体上保持共同的长度分布,或者特定的染色体末端是否保持自己独特的长度分布,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富集、分析端粒的方法Telomere Profiling:首先使用生物素化的寡核苷酸(TeloTag)标记端粒末端;随后用链霉亲和素分离标记的端粒,并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将其释放;最后通过牛津纳米孔技术(ONT)长读长测序方法对端粒进行测序。据悉,使用该方法检测每个样本的成本约为75美元。此外,研究团队还开发了新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来确定染色体末端特异性端粒长度。接下来,研究团队通过对0岁至90岁人群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进行了端粒分析,并将其与Southern印迹法、FlowFISH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经不同方法所检测的端粒长度高度一致,表明Telomere Profiling方法具有高度准确性及优异可重复性。此外,研究团队还通过检测7个样本的端粒长度来检测实验室间的差异性,确认了该方法的广泛适用性和可靠性。图1. 纳米孔技术进行端粒分析是准确和精确的2.端粒长度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已知端粒长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短,但先前方法无法在核苷酸分辨率上测量端粒长度。为检测端粒长度动态范围,研究团队使用Telomere Profiling对11个个体(0-84岁)的DNA样本进行分析,并根据端粒长度进行排序;通过Southern印迹法对相同的DNA进行测量,并将其作为验证。结果显示,Telomere Profiling预测了端粒长度的等级顺序,捕获了Southern印迹的动态范围,并测量端粒随年龄增长而缩短的情况,这对于理解衰老过程中的生物学变化至关重要。此外,Telomere Profiling还确定了端粒长度的第1、第10和第50百分位数。研究团队还将该方法与FlowFISH进行了比较,使用先前诊断为短端粒综合征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5μg存档DNA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IPF样本的整体端粒长度与FlowFISH测量结果相似,表明Telomere Profiling能够检测出患病个体,有望助力临床诊断和治疗。图2. 纳米孔端粒分析检测端粒长度随年龄的动态变化3.人类端粒具有染色体末端特异性长度和单倍型特异性长度差异为确定人类是否具有染色体末端特异性端粒长度,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二倍体HG002细胞系的端粒,从HG002细胞系中分离DNA,并对端粒进行测序,将平均总长度为16.4 kb的reads映射到HG002参考基因组中,共有77个染色体末端通过质量筛选。结果显示,每条染色体的末端表现出不同的端粒长度分布;端粒中位长度为 4.7kb,有66个端粒的长度分布与均值有显著差异,平均长度差异超过6kb。除染色体末端特异性长度外,一些端粒在母系和父系单倍型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人类端粒具有染色体末端特异性长度分布。图3. 染色体末端特异性端粒长度4.染色体特异性端粒长度在个体间是保守的研究团队将150个个体的端粒序列与最近发布的泛基因组中的亚端粒序列进行了比对,将300个单倍体基因组的全基因组序列与3个高质量单倍体参考T2T基因组CHM13、HG002母基因组和HG002父基因组的序列进行比对,以确定每个参考基因组中相同亚端粒的可重复性。在所有reads中,87%在泛基因组和CHM13中定位到相同的染色体末端,90%在泛基因组和HG002母系中定位到相同的染色体末端,88%在泛基因组和HG002父系中定位到相同的染色体末端。这些数据表明,经Telomere Profiling检测的reads均可映射到一个特定的泛基因组染色体图谱,具有很高的可信度。研究团队建立了相对平均端粒长度,分析了147个个体PBMC样本每个染色体末端端粒长度,并根据端粒的相对长度对染色体末端进行排序。结果显示,17p、20q和12p往往是群体中最短的端粒,而4q、12q和3p往往是最长的端粒。因此,虽然在单个个体中可以看到端粒长度的单倍型特异性差异,但在整个群体中,某些染色体末端更有可能比总体平均值短,而其他染色体末端更有可能比总体平均值长。研究团队还分析了不同年龄段的样本,在婴儿脐带血样本发现了同样的端粒长度差异,说明随着年龄增长,端粒长度普遍缩短,但长度差异保持不变。这些结果表明,个体端粒长度的差异是在出生时就已存在,且在不同个体间是保守的。图4. 染色体特异性端粒长度在人群中是保守的综上所述,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简单通用的端粒富集分析方法Telomere Profiling,并跨越了广泛的年龄范围,基于该方法发现了染色体特异性和单倍型特异性的端粒长度分布,其中一些端粒长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拓展了端粒长度的临床意义。综上,Telomere Profiling将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端粒生物学,并有望推动相关领域发展,从而有望找到治疗疾病的新方法。研究团队指出:“Telomere Profiling可使精确的端粒长度研究广泛应用于实验室、临床和药物发现工作中。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加强不同人群的检测,以证实某些染色体末端是否始终是最短的还是最长的。”原文链接:K. Karimian et al., Human telomere length is chromosome end–specific and conserved across individuals. Science (2024).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o0431
  • 自支撑纳米级碳膜的制备研究
    成果名称 自支撑纳米级碳膜的制备研究 单位名称 北京大学 联系人 马靖 联系邮箱 mj@labpku.com 成果成熟度 □研发阶段 &radic 原理样机 □通过小试 □通过中试 □可以量产 成果简介: 在低能核物理、激光核物理、原子核化学试验等科研工作中,都需要用到自支撑薄膜作为靶膜、剥离膜或X 射线过滤器,这些膜的厚度范围覆盖几十纳米到几十微米。因此自支撑薄膜的制备成为这些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之一,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核科学技术、材料科学与物理学的研究热点。此外,随着近年来激光驱动离子加速的兴起,人们发现激光轰击固体靶可以有效地加速质子到很高的能量(例如100MeV质子),从而可以提供一种台面大小的装置,用于取代体积庞大的常规离子加速器。这不仅对高能物理加速器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显著降低癌症治疗等应用型加速器的体积和造价,而纳米级薄膜正是激光驱动粒子加速的关键元件。 2011年,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颜学庆教授申请的&ldquo 自支撑纳米级碳膜的制备研究&rdquo 项目获得第三期&ldquo 仪器创制与关键技术研发&rdquo 基金的支持。课题组利用阴极弧沉积方法在平面硅、玻璃和载波片上成功制备了厚度可以精确控制的纳米级碳膜,精确度达到(± 1nm)。该碳膜能够与基底分离,并被放到带孔的金属模板上。此外,课题组还为其将要开展的激光离子加速实验和串列加速器研究提供了厚度小于10nm的固体靶材。目前相关工作已经顺利结束,此项工作的成果已经申请了专利并有相关论文发表,课题组研制的自支撑薄膜将在低能核物理、激光核物理、原子核化学试验和激光驱动离子加速等科学研究中进行推广。2012年,该项目获得了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支持。 应用前景: 不仅对高能物理加速器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显著降低癌症治疗等应用型加速器的体积和造价,而纳米级薄膜正是激光驱动粒子加速的关键元件。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已申请专利。
  • 纳米材料,激发你的好奇心
    激发好奇心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近几十年来最伟大的技术成就所用的基石。它们为医药、可再生能源、化妆品、建筑材料、电子设备等领域的突破性改进奠定了基础。纳米材料具有形成新材料的潜力,因此其性质和相互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安东帕是全球研究人员的可靠合作伙伴: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中有96所,每天至少使用我们的一种仪器。安东帕独特而灵活的纳米材料研究仪器组合为客户实验室提供了前瞻性的解决方案,今天购买的仪器,也为未来提供了无数的可能性。纳米颗粒01纳米颗粒是一种用于许多不同领域的超细单元,从生物医学、制药到储能技术。由于它们的尺寸,很难进行跟踪和测量,但了解它们的特性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就可以设计它们来实现它们的目的。不同的测量技术可用于制备和表征纳米粒子,如微波合成、原子力显微镜、动态光散射、SAXS、激光衍射等。左右滑动查看更多022D材质单层材料是非常广泛应用的研究重点,包括纳米尺寸的应变计,用于人体植入的纳米晶TiO2涂层,以及原子台阶对生长现象的影响,或例如,研究阳极或阴极组件的2D材料结晶度,以便在电池中更快更有效地进行能量转移。安东帕公司的各种测量解决方案和不同技术在二维材料的表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可进行温度控制的掠入射小角X射线散射(GISAXS)、原子力显微镜(AFM)、表面zeta电位或真密度仪。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复合材料03复合材料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的不同特性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材料,其特性与单个部件不同。复合材料与固溶体和混合物的区别在于,它们各自的组分保持分离和区别。因此,研究和了解复合材料的性能对其应用至关重要。涉及到流变学研究或孔径表征金属有机框架(MOF)气体吸附分析仪。左右滑动查看更多04半导体在信息处理、全彩显示和新型传感器技术等领域,对纳米结构的理解和表征在前所未有的技术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安东帕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我们时代的技术进步。它们包括颗粒尺寸的表征和表面zeta电位的研究,以改进化学机械抛光工艺,以及用掠入射小角X射线散射(GISAXS)分析纳米图形表面。
  •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一行调研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2021年6月7日,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企业科技工作委员会一行赴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纳米中心”)调研交流,参加调研的人员有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会长陶元兴、企工委秘书长刘哲鸣、仪器信息网董事长唐海霞等。到访人员在纳米中心副主任唐智勇、科技发展与促进处副处长窦凯飞的带领下参观了纳米先导展厅,双方就纳米中心整体情况、科技成果产业化、合作交流模式等话题展开交流。参观纳米先导展厅为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方针,中科院组织26个研究纳米科技相关的重要研究力量,针对新能源汽车、绿色印刷、能源工业、医药健康等国家重大需求,力求解决行业关键瓶颈问题,实现纳米材料的规模化制造、产业应用和标准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发展。2013年7月,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变革性纳米产业制造技术聚焦”( 简称纳米先导专项)正式立项。纳米先导专项充分发挥集群优势,与国内70多家相关领域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促进了纳米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格局,推动我国纳米产业制造技术进入了世界前列。参观介绍后,窦凯飞详细介绍了纳米中心的基本情况。纳米中心组建于2002年,以中科院为依托,由中科院纳米科技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共建,定位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基础研究的先锋、成果转化的基地、人才培养的摇篮;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纳米技术、纳米生物医药、纳米多级次制造、纳米标准、标准物质等。纳米中心人才济济,科研工作硕果累累,中心特出台多项激励政策,鼓励科研人员成果转化“名利双收”,现为中科院4家、全国40家“赋权试点”单位之一,“分田而不是分粮”,进一步调到科研人员积极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目前,纳米中心研发的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纳米)胶束已获批进入临床阶段;提出的肿瘤捕手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获得多个奖项;成功开发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并建立中试线。然而,可穿戴设备柔性电池、多次可洗室内空气净化器过滤网、全生物降解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基薄膜、基于冷阴极X光源的微焦点高速无损检测系统这几项成熟技术亟待产业化,欢迎感兴趣的企业垂询、合作。最后,双方围绕纳米中心合作需求、科技成果产业化痛点难点等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 雷尼绍Raman-SEM联用系统带你探测纳米世界
    众所周知,纳米/亚微米量级的样品在显微镜下很难观察到,这给拉曼光谱的测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雷尼绍化学与结构分析仪(SCA)将扫描电镜与拉曼光谱仪两大分析系统连接在一起,无需移动样品,就能原位获得样品相同测试点的电子图像(SEM)、元素组成(EDS)、化学结构(Raman)、电子结构(CL和PL)等多种信息。同时, SEM和inVia都可以作为独立系统运行,并保持各自的性能。 跟随法国地质学家使用雷尼绍的Raman-SEM联用系统来探测纳米世界。BRGM(奥尔良的法国地质勘探局,法国)是一个公共机构,为政府部门、法国及全球的工业和学术研究提供和传播地质信息。BRGM的研究人员主要研究矿物的物理、化学和结构性质。 BRGM配备有SEM-Raman联用仪器,通过雷尼绍的结构和化学分析仪(SCA)接口将雷尼绍inVia共聚焦拉曼光谱仪与TESCAN Mira3扫描电子显微镜耦合在一起。Guillaume Wille博士在矿物理化学和纹理表征部门工作。 Wille博士说:很多情况下,使用经典的光学耦合模式,光学对比度和分辨率是不够的。借助这种创新的设备,我们根据SEM很多模式的成像,结合拉曼光谱仪获得了纳米/微米尺度的样品结构。换句话说,拉曼光谱法利用SEM的纳米分辨率,在表征纳米结构材料中具有强大的优势。Guillaume Wille博士正在使用雷尼绍Raman-SEM联用系统进行样品分析 Wille博士还提道:“使用联用系统的工作主要包括:探测亚微米相(固体包裹体)和基体内的颗粒;对只能通过SEM的对比度或成像模式区分的复杂颗粒进行拉曼分析;空气中的颗粒鉴别(SE、BSE、CL);粉末表征,SCA接口可以原位分析微米尺寸的颗粒。” BRGM开展的工作涵盖了广泛的应用,最近的案例包括环境石棉检测(天然纳米纤维)、土壤污染物和气溶胶颗粒的识别、以及通过拉曼光谱和阴极射线发光研究锡石(氧化锡)。抛光的锡矿薄片上的锡石颗粒 Wille博士及其同事的有关这方面的论文已报道出版。文章“Coupled SEM-microRaman system: A powerfultool to characterize a micrometric aluminum-phosphate-sulfate”阐述了如何使用SEM-SCA分析复杂地质系统(例如,火星样本)中的微尺度磷酸铝-硫酸盐(APS)。采用SEM(BSE成像)、EDS和Raman-in-SEM光谱同时分析具有复杂组成的微晶粒。 “Raman-in-SEM, a multimodal and multiscaleanalytical tool:Performance for materials and expertise”详细介绍了在拉曼光谱使用中计量学方面的研究以及多模分析的使用,耦合成像, EDS、EBSD以及拉曼的微量分析。感兴趣的朋友,想了解更多信息的话,可搜索下以上两篇文章。
  • 摩方microArch™ S240高精密3D打印机将于9月23日正式发布
    为了更好满足客户在精密结构件加工尺寸、加工效率及加工材料等方面的需求,经过摩方技术团队不断创新和技术攻关,深圳摩方即将在9月23日2020 IAME中国(西安)国际3D打印博览会上,正式推出第二代基于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技术(PμSL)的高精密微尺度3D打印系统——microArch™ S240。作为摩方公司今年重磅发布的高精密微尺度3D打印机,microArch™ S240 3D打印机都有哪些亮点呢? 亮点一 打印精度10μm; 亮点二 成型体积增加3.4倍; 亮点三打印速度提升最高达10倍; 亮点四 在打印材料方面,不仅可以支持低粘度(≤200cps)高精度光敏树脂,还能支持高粘度(≤20000cps)工程光敏树脂和纳米颗粒复合树脂,比如陶瓷材料、磁性材料等。如果您想了解microArch™ S240 3D打印机的详细参数与具体细节,请关注我们9月23日下午1:30的microArch™ S240 3D打印机新品发布会,敬请期待!时间:2020年9月23日下午1:30地点: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二楼D30以下为microArch™ S240 3D打印机的部分展示样品:样件一:精密接插件,内部阵列孔道直径350μm,间距50μm样件二:微流道,表面凸起流道高60μm,宽200μm深圳摩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BMF Material Technology Inc.)专注于高精密微尺度3D打印领域,是全球微尺度3D打印技术及精密加工能力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摩方拥有全球领先的超高打印精度(2μm/10μm/25μm),高精密的加工公差控制能力(±10μm/ ±25μm/±50μm),配置韧性树脂、硬性树脂、耐高温树脂、生物树脂等打印材料,使得摩方3D打印系统可直接成型精密塑料结构件和功能器件,无需再经过抛光、打磨、喷涂等后处理工艺。同时,摩方3D打印系统可以为客户提供免模具的超高精度快速打样验证,小批量的精密塑料零件加工。中国(西安)国际3D打印博览会暨高峰论坛(IAME)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卢秉恒院士倡导,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发起,邀请院士专家、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参与大会,已成功举办三届。2020 IAME将与中国工程院主办的“面向增材制造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端装备工程管理国际论坛”同期举办,阵容空前强大,将汇聚全球高端装备工程科技界与产业界杰出学者,共同研讨增材制造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 苏州纳米所在燃料电池的可回收性和可持续性方面获进展
    燃料电池是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环境污染小、发电效率高等优势。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无碳排放,对从源头上控碳、减碳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燃料电池的产业化进程飞速发展。然而,关于废弃燃料电池回收的研究处于较为匮乏的阶段。为完全回收燃料电池中的贵金属催化剂和离聚物,膜电极需要经过破碎并使用溶液将相应的材料分离。在该过程中,气体扩散层参与膜电极的回收,使得在电池中老化速度慢的气体扩散层不能重复使用,并会在回收贵金属和离聚物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各类消耗如溶剂等。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周小春团队制备了由碳纳米管互穿网络构成的独立式微孔层。与传统的微孔层相比,这种独立式微孔层直接成型而不需要涂敷在气体扩散层的大孔基底(一般为碳纸)上。互穿网络结构为这种独立式微孔层提供了高强度、高透气性、高导电性和高平整度等优异的物理性质,因此该独立式微孔层表现出优异的电池性能(峰值功率达1.35 W cm-2)并能大幅促进燃料电池的可持续性。该微孔层适用于碳纸基底,并可适用于各种碳基和金属基的多孔材料(峰值功率基本高于1 W cm-2),为高可回收型基底层提供了可靠的微孔层制备方案。该微孔层降低了催化层和气体扩散层以及微孔层和基底层的结合,使得燃料电池的气体扩散层能够在膜电极寿命到期后重复利用,将气体扩散层的寿命延长至138倍(峰值功率衰减8.2%)。使用该独立式微孔层组装的膜电极在回收过程中,气体扩散层(除阴极微孔层)不需要参与贵金属催化剂和离聚物的回收,因而回收中的各种消耗减少(大于90%)。   相关研究成果以A Recyclable Standalone Microporous Layer with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for Sustainable Fuel Cells为题,发表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与苏州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重点专项等的支持。图1.废弃膜电极的回收过程图2.互穿网络的形成和独立式微孔层的高强度、高透气性图3.独立式微孔层的燃料电池性能图4.气体扩散层的重复利用
  • 青岛能源所利用质谱技术研究铜纳米团簇配体效应获得进展
    金属纳米团簇是一类由几个到数百个金属原子组成,尺寸一般小于2 nm的新型无机材料。纳米团簇确定的组成和结构、高的比表面以及不饱和配位点,使其成为一种在原子/分子水平研究催化反应构效关系的理想模型。铜团簇(Cu NCs)由于较低的成本和丰富的自然储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Cu NCs生长机制的不确定性和结晶过程的复杂性阻碍了对其特性的深入理解和开发。特别是,配体效应对Cu NCs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其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的调控机制仍然不清楚。   前期孙晓岩研究员带领的团簇化学与能源催化研究组利用基于质谱技术的离子-分子反应方法,探究了高价态铁氧物种活化甲烷的本证活性并揭示了其生成甲二醇的微观机理(J. Phys. Chem. Lett. 2023, 14, 1633-1640)。受气相反应的启发,并结合质谱技术的优势,该团队将质谱应用于凝聚相团簇中,来探究配体效应对Cu NCs生长、结构、性质以及反应活性的调控规律。   研究人员通过化学还原法成功合成了三种不同配体(2-巯基苯并咪唑、2-巯基苯并噻唑和2-巯基苯并恶唑)保护的相同核数的Cu6 NCs(Cu6-1,Cu6-2和Cu6-3),这三种仅有微小差异的配体结构为精准对比配体效应提供了良好的模型(图1)。团队首先利用实时监测质谱技术探究了配体对Cu6 NCs合成过程的影响,发现团簇的生长过程经历“尺寸聚焦-热力学平衡-氧化刻蚀”三个阶段,由于配体的作用,使得这三个过程在时间维度上出现了显著差异,因此,通过质谱对团簇尺寸聚焦过程的准确监测能够为实现多种Cu NCs的精准合成提供重要思路。针对Cu团簇难以获得晶体结构的问题,团队利用碰撞诱导解离(CID)质谱技术进一步解析和对比了三种配体对团簇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图2)。基于碎片离子与O2的反应,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推导出Cu团簇催化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ORR)的活性位点,并筛选出Cu6-3可能具有较高的ORR活性。这项工作不仅为质谱技术研究团簇的配体效应提供了基本的见解,也为凝聚相中精准设计高活性的Cu基纳米催化剂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图1. 三种不同配体Cu6团簇的合成与表征 图2. 三种不同配体Cu6团簇结构和多级质谱分析   相关工作近日发表在Small上。青岛能源所博士生张丽丽为论文第一作者,孙晓岩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山东能源研究院科研创新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 美国PSS发布PSS Nicomp 380 N3000 Plus 顶配纳米粒度仪新品
    Nicomp 380 系列纳米激光粒度仪 专为复杂体系提供高精度粒度解析方案基本信息仪器型号:N3000 Plus工作原理: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DLS)检测范围: 0.3nm-10.0μm Nicomp 380 N3000系列纳米激光粒度仪是在原有的经典型号380DLS基础上升级配套而来,采用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DLS)原理检测分析颗粒的粒度分布,粒径检测范围 0.3nm – 10μm。其配套粒度分析软件复合采用了高斯( Gaussian)单峰算法和拥有专利技术的 Nicomp 多峰算法,对于多组分、粒径分布不均匀分散体系的分析具有独特优势。技术优势1、APD(LDC)超高灵敏度检测器;2、多角度检测(multi angle)模块;3、可搭配不同功率光源;4、精确度高,最接近样品真实值;5、快速检测,可以追溯历史数据;6、结果数据以多种形式和格式呈现;7、符合USP,CP等个多药典要求;8、无需校准;9、复合型算法:(1)高斯(Gaussion)单峰算法与专利的Nicomp多峰算法自由切换10、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和升级;(1)可自动稀释模块专利;(2)搭配多角度检测器;(3)自动进样系统(选配);Nicomp多峰分布概念 基线调整自动补偿功能和高分辨率多峰算法是Nicomp 380系列仪器所独有的两个主要特点,Nicomp创始人Dave Nicole很早就认识到传统的动态光散射理论仅给出高斯模式的粒度分布,这和实践生产生活中不相符,因为现实中很多样本是多分散体系,非单分散体系,而且高斯分布灵敏性不足,分辨率不高,这些特点都制约了纳米粒度仪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使用。其开创性的开创了Nicomp多峰分布理论,大大提高了动态光散射理论的分辨率和灵敏性。图一:Nicomp多分分布数据呈现 如图一:此数据为Nicomp创始人Dave Nicole亲测其血液所得的真实案例。其检测项目为: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超低密度脂蛋白,由图中可以看出,其血液中三个组分的平均粒径分别显示在7.0nm;29.3nm和217.5nm。由此可见,Nicomp分布模式可以有效反应多组分体系的粒径分布。Nicomp多峰分布优势 Nicomp系列仪器均可以自由在Gaussian分布模式和Nicomp多峰分布模式中切换。其不仅可以给出传统的DLS系统的结果,更可以通过Nicomp多峰分布模式体现样品的真实情况。依托于Nicomp系列仪器一系列优异的算法和高灵敏性的硬件设计,Nicomp纳米激光粒度仪可以有效区分1:2的多分散体系。图二:高斯分布及Nicomp多峰分布对比图 如图二:此数据为检测93nm和150nm的标粒按照1:2的比例混合后所测得的数据。左边为高斯分布(Gaussian)结果,右图为Nicomp多峰分布算法结果,两者都为光强径数据。从高斯分布可以得到此混合标粒的平均粒径为110nm-120nm之间,却无法得到实际的多组分体系结构。从右侧的Nicomp多峰分布可以得到结果为双峰,即如数据呈现,体系中的粒子主要分布于98.2nm以及190nm附近,这和实际情况相符。 为满足不同客户的实际检测需求,我司的Nicomp 380 N3000会配备相应的配置,旨在为客户们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得到需求的解决方案,达到收益最大化。产品优势模块化设计 Nicomp 380纳米激光粒度仪是全球率先在应用动态光散射技术上的基础上加入多模块方法的先进粒度仪。随着模块的升级和增加,Nicomp 380的功能体系越来越强大,可以用于各种复杂体系的检测分析。自动稀释模块 带有专利的自动稀释模块消除了人工稀释高浓度样品带来的误差,且不需要人工不断试错来获得合适的测试浓度,这大大缩短了测试者宝贵时间,且无需培训,测试结果重现性好,误差率<1%。380/HPLD大功率激光器 美国PSS粒度仪公司在开发仪器的过程中,考虑到在各种极端实验测试条件中不同的需求,对不同使用条件和环境配置了不同功率的激光发生器。大功率的激光器可以对极小的粒子也能搜集到足够的散射信号,使得仪器能够得到极小粒子的粒径分布。同样,大功率激光器在测试大粒子的时候同样也很有帮助,比如在检测右旋糖酐大分子时,折射率的特性会引起光散射强度不足。 因为大功率激光器的特性,会弥补散射光强的不足和衰减,测试极其微小的微乳、表面活性剂胶束、蛋白质以及其他大分子不再是一个苛刻的难题。即使没有色谱分离,Nicomp 380纳米粒径分析仪甚至也可以轻易估算出生物高分子的聚集程度。雪崩二极管 (APD-LDC)超高灵敏度检测器 Nicomp 380纳米粒径分析仪可以装配各种大功率的激光发生器和军品级别的雪崩二极管检测器(相比较传统的光电倍增管有7-10倍放大增益效果)。 APD通常被用于散射发生不明显的体系里来增加信噪比和敏感度,如蛋白质、不溶性胶束、浓度极低的体系以及大分子基团,他们的颗粒的一般浓度为1mg/mL甚至更低,这些颗粒是由对光的散射不敏感的原子组成。APD外置了一个大功率激光发生器模块,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能检测分析纳米级颗粒的分布情况。380/MA多角度检测器 粒径大于100 nm的颗粒在激光的照射下不会朝着各个方向散射。多角度检测角器通过调节检测角度来增加粒子对光的敏感性来测试某些特殊级别粒子。Nicomp 380可以配备范围在10°-175,步长0.7°的多角度测角器,从而使得单一90°检测角测试不了的样品,通过调节角度进行检测,改善对大粒子多分散系粒径分析的精确度。工作原理目录结构: 1.前言 2.动态光散射原理 3.动态光散射理论:光的干涉 小知识:光电倍增管(PMT) 小知识:光电二极管(APD) 5.粒子的扩散效应 6.Stoke-Einstein方程式 7.自相关函数原理 前言 近十几年来,动态光散射技术(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DLS),也被称为准弹性光散射(quasi-elastic light scattering, QELS)或光子相关光谱法(photon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PCS),已经被证明是表征液体中分散体系的粒径分布(PSD)的极有用的分析工具。DLS技术的有效检测粒径范围——从5am(0.005微米)到10几个微米。DLS技术的优势相当明显,尤其是当检测到300nm以下亚微米的粒径范围时,在此区间,其他的技术手段大部分都已经失效或者无法得到准确的结果。因此,基于DLS理论的设备仪器被广泛采用用以表征特定体系的粒度分布,包括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如乳胶,PVCs等),水包油和油包水的乳剂,囊泡,胶团,微粒,生物大分子,颜料,燃料,硅土,金属晶体,陶瓷和其他的胶体类混悬剂和分散体系。动态光散射原理 下图所示为DLS系统的简单的示意图。激光照射到盛有稀释的颗粒混悬液的玻璃试管中。此玻璃试管温度恒定,每一个粒子被入射光击发后向各个方向散射。散射光的光强值和粒径的分子量或体积(在特定浓度下)成比例关系,再带入其他影响参数比如折射率,这就是经典光散射(Classic light scattering)的理论基础。 图1:DLS系统示意图最新的动态光散射方法(DLS)从传统的光散射理论中分离,不再关注于光散射的光强值,而关注于光强随着时间的波动行为。简单来说,我们在一定角度(一般使用90°角)检测分散溶剂中的混悬颗粒的总体散射光信息。由于粒度的扩散,光强值不断波动,理论上存在有非常理想化的波动时间周期,此波动时间和粒子的扩散速度呈反比例关系。我们通过光强值的波动自相关函数的计算来获得随时间变化的衰减指数曲线。从衰减时间常量τ,我们可以获得粒子的扩散速度D。使用Stokes-Einstein 方程式,我们最终可以计算得出颗粒的半径(假定其是一个圆球形状)。动态光散射理论:光的干涉 为了容易理解什么叫做强度随时间波动,我们必须先理解相干叠加(coherent addition)或线性叠加(superposition)的概念,进一步要知道检测区域内的不同的粒子产生了很多独立散射光,这些独立的散射光相干叠加或互相叠加的最终结果就是光强。这种物理现场被称为“干涉”。下图是光干涉图样。 每一束独立的散射光波到达检测器和入射激光波长有相位关系,这主要取决于悬浮液中颗粒的精确定位。所有的光波在PMT检测器的表面的狭缝中混合在一起,或者叫干涉在一起,最终在特定的角度可以检测得到“净”散射光强值,在DLS系统中,绝大部分都使用90度角。 小知识——光电倍增管(PMT) 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简称PMT),是一种对紫外光、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极其敏感的特殊真空管。它能使进入的微弱光信号增强至原本的108倍,使光信号能被测量。光电倍增管示意图小知识——光电二极管(APD) 光电倍增管是由玻璃封装的真空装置,其内包含光电阴极 (photocathode),几个二次发射极 (dynode)和一个阳极。入射光子撞击光电阴极,产生光电效应,产生的光电子被聚焦到二次发射极。其后的工作原理如同电子倍增管,电子被加速到二次发射极产生多个二次电子,通常每个二次发射极的电位差在 100 到 200 伏特。二次电子流像瀑布一般,经过一连串的二次发射极使得电子倍增,最后到达阳极。一般光电倍增管的二次发射极是分离式的,而电子倍增管的二次发射极是连续式的。 应用 光电倍增管集高增益,低干扰,对高频信号有高灵敏度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能物理、天文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与及流体流速计算、医学影像和连续镜头的剪辑。雪崩光电二极管(Avalanche photodiodes,简称APDs)为光电倍增管的替代品。然而,后者仍在大部份的应用情况下被采用。 动态光散射理论: 粒子的扩散效应 悬浮的粒子并不是静止不动的,相反,他们以布朗运动(Brownian motion)的方式无规则的运动,布朗运动主要是由于临近的溶剂分子冲撞而引起的。因此,到达PMT检测区的每一束散射光随时间也呈无规则波动,这是由于产生散射光的粒子的位置不同而导致的无规则波动。因为这些光互相干涉在一起,在检测器中检测到的光强值就会随时间而不断波动。粒子很小的位移需要在相位上产生很大的变化,进而产生有实际意义的波动,最终这些波动在净光强值上反应出来。 DLS测量粒径技术的关键物理概念是基于粒子的波动时间周期是随着粒子的粒径大小而变化的。为了简化这个概念,我们现在假定粒子是均一大小的,具有相同的扩散系数(diffusion coefficient)。分散体系中的小粒子运动的快,将会导致光强波动信号变化很快;而相反地,大粒子扩散地毕竟慢,导致了光强值的变化比较慢。 图示4使用相同的时间周期来观测不同大小(小,中,大)的粒子产生的散射光强变化,请注意,横坐标是时间t。 我们需要再次强调,光强的波动并不是因为检测区域内粒子的增减引起的 而是大量的粒子的位置变动(位移)而引起的。 Stokes Einstein Equation DLS技术的目标是从原始数据(raw data)中确定粒子的扩散系数“D”。原始数据主要是指光强信号的波动,比如上述图4中所示。通过扩散系数D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计算出粒子的半径,这时候就是广为人知的Stokes-Einstein方程式:D=kT/6πηR (2)这里k 指的是玻尔兹曼常数1.38 x 10-16 erg K-1;T是绝对温度;η是分散溶剂的额剪切粘度,比如20℃的水的η=1.002×10-2 泊; 从上述公式2中我们可以看到,通常情况下,粒子的扩散系数D会随着温度T的上升而增加。温度进而也会影响溶剂粘度η。例如,纯水的粘度在25℃下会落到0.890×10-2泊,和20℃下相比会有10%的改变。毫无疑问,溶剂的粘度越小,粒子的无规则扩散速度会越大,从而导致光强的波动也越快。因此,温度T的变化和粒径的变化是完全分不开的,因为他们都影响到了扩散系数D。正因为这个原因,样本的温度必须保持恒定,而且必须非常精确,这样才能获得有实际意义的扩散系数D。 从图4的“噪声”信号中无法直接提取出扩散系数。但是可以清楚地看到,信号b比信号c波动地快,但是比信号a波动地慢,因为,信号b地粒径一定在a和c之间,这只是很直观地得到一个结论而已。然而,量化此种散射信号是一个很专业地课题。幸而,我们有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自相关函数(auto-correlation)。自相关函数原理 现在让我们设定散射光强的自相关函数为IS(t),在上述图4中可以看到其随时间而波动。我们用C(t’)来标识自相关函数。C(t’)可以通过如下方程式3来表达:C(t’)= (3)括号表示有很多个t和对应的Is值。也就是说,一次计算就是运行很多Is(t)*Is(t-t’) 的加和,所有都具有相同的间隔时间段t’。 图5是典型的Is(t)的波形图,通过这张图,我们可以认为C(t’)和Is(t)之间有简单的比例关系,这张图的意义在于通过C(t’)函数可以通过散射光强Is(t)的波动变化“萃取”出非常有用的信息。 自相关函数C(t’)其实是表征的不同大小的粒子随时间而衰变的规律。 点击下载工作原理仪器参数粒径检测范围0.3 nm - 10 μm分析方法动态光散射,Gaussian单峰算法和 Nicomp多峰算法pH值范围1-14温度范围0℃-90 ℃(±0.1℃控温精度,无冷凝)浓度40%w/v激光光源至少35mW激光光源检测角度多角度(10°- 175°,包含90°,步进0.7°)检测器APD-LDC(雪崩二极光电倍增管,可7-10倍增益放大)可用溶剂水相,绝大多数有机相样品池标准4 mL样品池(1cm×4cm,高透光,石英玻璃或塑料)1mL样品池(玻璃,高透光率微量样品池,微量进样10μL)分析软件必配科研级软件符合 21 CFR Part 11 规范分析软件(可选)验证文件有电压220 – 240 VAC,50Hz 或100 – 120 VAC,60Hz计算机配置要求Windows 7及以上版本windows操作系统,40Gb硬盘,1G内存,光驱,USB接口,串口(COM口)外形尺寸56 cm * 41 cm * 24cm辅助增益模块自动稀释模块自动进样器(选配)重量约26kg(与配置有关)配件大功率激光光源PSS使用一系列大功率激光二极管来满足更多更苛刻的要求。使用大功率激光照射,以便从小粒子出货的足够的入射光。15mW, 35mW, 50mW, 100mW — 波长为635nm 的红色二极管。20 mW 50 mW 和 100 mW 波长为 514.4nm的绿色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检测器(APD Detector)提供比普通光电倍增管(PMT)高7-10倍的灵敏度。自动稀释系统模块将初始浓度较高的样本自动稀释至可检测的的浓度,可稀释初始固含量为50%的原始样品,本模块收专利保护,其可免除人工稀释样品带来的外界环境的干扰和数据上的误差,此技术被用于批量进样和在线检测的过程中。多角度检测系统模块提供多角度的检测能力。使用高精度的步进电机和针孔光纤技术可对散射光的接收角度进行调整,可为微粒粒径分布提供可高分辨率的多角度检测。对高浓度样品(≤40%)以及大粒子多分散系的粒径提供了提供15至175度之间不同角度上散射光的采集和检测自动滴定模块(选配)样品的浓度及PH值是Zeta电位的重要参数,搭配瑞士万通的滴定仪进行检测,真正实现了自动滴定,自动调节PH值,自动检测Zeta电位值。免除外界的干扰和数据上的误差,精确分析出样品Zeta电位的趋势。样品池标准4 mL样品池(1cm×4cm,高透光,石英玻璃或塑料);1mL样品池(玻璃,高透光率微量样品池,最小进样量10μL)。自动进样器(选配)批量自动进样器能实现60个连续样本的分析而无需操作人员的干预。因此它是一个非常好的质量控制工具,能增大样品的处理量。大大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应用领域 纳米载药纳米药物研究近些年主要着重在药物的传递方向并发展迅猛,纳米粒的大小可以有效减少毒性和副作用。所以,控制这些纳米粒的粒径大小是非常必要的。 磨料磨料既有天然的也有合成的,用于研磨、切削、钻孔、成形以及抛光。磨料是在力的作用下实现对硬度较低材料的磨削。磨料的质量取决于磨料的粗糙度和颗粒的均匀性。化学机械抛光液(CMP SLURRY)化学机械抛光是半导体制造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化学机械抛光液是由腐蚀性的化学组分和磨料(通常是氧化铝、二氧化硅或氧化铈)两部分组成。抛光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晶片表面构型。晶片的加工误差通常以埃计,对晶片质量至关重要。抛光液粒度越均匀、不聚集成胶则越有利于化学机械抛光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陶瓷陶瓷在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从砖瓦到生物医用材料及半导体领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监测陶瓷颗粒的粒度及其粒度分布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粘土粘土是一种含水细小颗粒矿物质天然材料。粉砂与粘土类似,但粉沙的颗粒比粘土大。粘土中易于混杂粉砂从而降低粘土的等级和使用性能。ISO14688定义粘土的颗粒小于63μm。 涂料涂料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涂料的颗粒大小及粒度分布直接影响涂料的质量和性能。污染物监测粒度检测分析在产品的污染监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产品的污染对产品的质量影响巨大。绝大多数行业都有相应的标准、规程或规范,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以保证产品满足质量要求。化妆品无论是普通化妆品还是保湿剂、止汗剂,它们的性能都直接与粒度的大小和分布有关。化妆品的颗粒大小会影响其在皮肤表面的涂抹性能、分布均匀性能以及反光性能。保湿乳液(一种乳剂)的粒度小于200纳米时才能被皮肤良好吸收,而止汗剂的粒度只有足够大时才能阻塞毛孔起到止汗的作用。 乳剂乳剂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经乳化制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通常是水和油的混合物。乳剂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水分散在油中,另一种是油分散在水中。常见的乳剂制品有牛奶(水包油型)和黄油(油包水型),加工过程中它们均需均质化处理到所需的粒径大小以期延长保质期。 乳剂乳剂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经乳化制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通常是水和油的混合物。乳剂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水分散在油中,另一种是油分散在水中。常见的乳剂制品有牛奶(水包油型)和黄油(油包水型),加工过程中它们均需均质化处理到所需的粒径大小以期延长保质期。 食品食品的原料(粉末及液体)通常来源于不同的加工厂,不同来源的原料必须满足某些特定的标准以使制品的质量均一稳定。原料性质的任何波动都会对食品的口味和口感产生影响。用原料的粒度分布作为食品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的一个指标可确保生产出质量均以稳定的食品制品。液体工作介质/油液体工作介质(如:油)越来越昂贵,延长液体介质的寿命是目前普遍关心的问题。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会产生金属屑或颗粒落入工作介质中(如:油浴润滑介质或液力传递介质),因此需要一种方法来确定介质(油)的更换周期。通过监测工作介质(油)中颗粒的分布和变化可以确定更换工作介质的周期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墨水随着打印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打印机用的墨水变得越来越重要。喷墨打印机墨水的粒度应当控制在一定的尺度以下,且分布均匀,大的颗粒易于堵塞打印头并影响打印质量。墨水是通过研磨方法制得的,可用粒度检测分析仪器设备监测其研磨加工过程,以保证墨水的颗粒粒度分布均匀,避免产生聚集的大颗粒。
  •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钱波团队《AMT》:一种3D打印层状石墨烯气凝胶的新策略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钱波团队的郭浩等人提出一种3D打印层状石墨烯气凝胶的新策略。应用3D打印定制的针对不同氧化石墨烯墨水的狭缝挤出头,并在墨水中加入叔丁醇,抑制冰晶生长,最后应用定制挤出头3D打印制备得到层状石墨烯气凝胶,实现相比同类材料更高的电导率和电磁屏蔽性能,以及高灵敏压阻传感性能。图1 3D打印层状石墨烯气凝胶及其电磁屏蔽和压力传感特性 二维材料气凝胶因其在电磁屏蔽、传感器、柔性器件、超级电容器及油污吸附等方面的应用吸引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由于二维材料本身的各向异性特性,相比各向同性结构,层状二维材料气凝胶在特定方向展示出优异的机械、电子、热性能。然而,目前制备层状结构二维材料气凝胶的方法较少,比较常用的是定向冷冻方法,但该制备方法在尺寸和形状上尚缺乏自由度,在性能上也仍有提升的空间。同时由于,二维材料分散液具有剪切变稀的特性,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可以实现液晶形态的取向分布,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一特性,将有望通过挤出装置实现取向结构二维材料气凝胶的制备,从而提升样品制备的自由度,并进一步提升材料性能。中科院苏州纳米所钱波团队的郭浩等人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3D打印层状石墨烯气凝胶的新策略。为充分利用氧化石墨烯墨水的剪切变稀特性,研究团队根据不用配方墨水的剪切变稀特性定制设计并应用摩方精密nanoArch S140高精度光固化3D打印机制备了可使对应氧化石墨烯墨水实现长程有序液晶形态的狭缝挤出头,狭缝尺寸50 μm,应用该挤出头在冷冻衬底上逐层3D打印相对应墨水。由于氧化石墨烯水基墨水中的水在冷冻衬底上结晶生成大尺寸冰晶,这将破坏狭缝挤出氧化石墨烯的液晶形态,为解决这一问题,团队通过调节叔丁醇在墨水中的含量,减小了冷冻衬底上冰晶生长的尺寸,从而降低了冷冻过程对于取向结构的破坏,最终通过冷冻干燥和化学还原实现了层状结构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图2 根据墨水的流变性能设计并打印挤出头 研究显示,通过3D打印新策略制备的石墨烯气凝胶的层状结构清晰。得益于该层状结构,本研究3D打印的石墨烯气凝胶展示出比同类石墨烯气凝胶更高的电导率(705.6 S m−1)、更高的电磁屏蔽性能(3 mm样品在X波段可实现最高电磁屏蔽能效68.75 dB),并可实现高灵敏的压阻传感性能(清晰的语音和脉搏信号传感分辨能力)。图3 通过墨水配方调控获得良好层状结构的石墨烯气凝胶图4 3D打印层状石墨烯气凝胶的电导率和电磁屏蔽性能图5 3D打印层状石墨烯气凝胶的力学和传感性能研究者相信,此项研究将为具有剪切变稀性能的材料制备层状取向结构材料提供一条新的路径,为纳米材料通过3D打印有序可控组装并实现更高的性能提供一个新的思路。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上。苏州纳米所郭浩为本文第一作者,钱波为本文通讯作者,苏州大学石学军为本文的软件模拟提供了支持。论文信息:A New Strategy of 3D Printing Lightweight Lamellar Graphene Aerogels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and Piezoresistive Sensor ApplicationsHao Guo, Tianxiang Hua, Jing Qin, Qixin Wu, Rui Wang, Bo Qian, Lingying Li, Xuejun Shi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DOI: 10.1002/admt.202101699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t.202101699官网:https://www.bmftec.cn/links/7
  • 推进纳米技术进步 FEI中国纳米港开幕
    推进纳米技术进步 FEI中国纳米港开幕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border=0 FEI高层及政府代表为中国纳米港剪彩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border=0 FEI全球销售与服务执行副总裁与北大教授彭练矛共同为纳米港揭幕 中国上海 / 2008年1月18日--FEI公司(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代码:FEIC)中国纳米港于今天正式开幕并投入使用,成为FEI公司继北美、荷兰、日本后全球第四家纳米港。纳米港具备的功能,超越了纯展示中心的理念,它所提供的先进技术与应用软硬件令 FEI的专家们可以和客户与伙伴们一起,共同致力于研发拓展创新理念与解决方案,以推进纳米世界的技术进步。 FEI 的4家纳米港均坐落于全球各地技术进步的核心区域,在这些地方聚集了众多客户和合作伙伴,不懈推动着纳米世界的技术发展。上海充满生机,是中国的技术发展高地,其地位举世公认,因此,FEI的第四家纳米港选址于此。考虑到中国一直是纳米技术投入与开发的领航者,FEI纳米港将为中国科学技术突破提供有效的当地支持。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border=0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border=0 中国首个纳米港拥有先进的设备 此次纳米港的开幕典礼吸引了包括FEI中国地区客户、知名学者以及记者等在内的众多宾客参加。FEI公司全球销售与服务执行副总裁盧钰霖在致辞时表示:"在全球为纳米技术开发所做的努力中,中国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纳米新技术的问世与应用,将有可能间接帮助人类解决清洁可再生能源、疾病、食品供应、恐怖主义、犯罪等诸多领域内的重大课题。在中国,我们的客户正在电子、生命科学等众多不同领域进行各种学术和商用研发工作,依托中国纳米港,我们得以更好地与他们开展合作,帮助他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支持中国科技研发持续进步。"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border=0 FEI的科研人员演示其先进的纳米显微镜产品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border=0 嘉宾们感受纳米世界的独特魅力 FEI产品应用专家们深厚的专业知识,再加上FEI纳米港所提供的先进设备,为FEI纳米港和众多领先的政府与学术机构在微观世界的合作研发,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例如:FEI与美国能源部基础能源科学办公室在TEAM项目上的合作,其解析度达0.5埃。最近,FEI公司又与荷兰物质基础研究基金会(FOM)联合宣布将共同展开纳米研究项目。研究目标为开发高性能电子显微镜及聚焦离子束系统,进而获得单原子图像对材料结构进行改性。 中国纳米港将引进FEI公司的纳米显微镜,为纳米三维材料结构表征与性能分析提供超高分辨率显微技术与设备。其位于中国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碧波路690号8号楼。联系电话为+ 86 (0)21-50278805转5606。 关于FEI FEI公司是一个全球性的团体,拥有最先进的工业技术,为客户提供三维表征,分析和材料结构加工的精确信息,直至亚埃级水平。FEI久负盛名的全球用户网络向诸多先进研究与制造领域内的客户开放,加速其纳米研究进程,同时致力于新产品的商业化。FEI公司在全球有四个纳米港(NanoPort),分别位于美国,荷兰,日本和中国上海,它们共同为众多世界级知名客户与专家提供核心技术,致力于纳米新观念和新方案的研究与开发。FEI在全球 50 多个国家建立了销售及支持部门。详情请见www.fei.com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