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曦

仪器信息网李晓曦专题为您整合李晓曦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李晓曦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李晓曦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李晓曦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李晓曦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李晓曦相关的资讯

  • 李晓鸥:东西分析-食品安全文集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6月5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农业仪器应用技术分会主办,北京雄鹰国际展览公司承办的2012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国际论坛暨展览会(CFAS 2012)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届论坛特别邀请到了多位食品、农产品监管部门的领导和食品质检领域的著名学者做主题报告。   如下是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鸥先生报告的精彩内容: 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鸥先生 报告题目:东西分析-食品安全文集   李晓鸥先生首先介绍到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为食品安全整理的食品安全文集包括50多篇报告,内容主要涉及食品安全方面的热点话题,并介绍说:“东西分析将食品安全作为产品研发的重点目标,并以此作为判断仪器质量好坏的标准”。   接着,李晓鸥先生又介绍说:“文集的前20多篇报告主要应用在水、饮料,食品添加剂等领域,采用的仪器是东西分析仪器公司生产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3100,在做测试报告的过程中,东西分析为了可以胜任测试工作,在仪器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进;文集中剩下的一些报告很多来源于实际应用,例如采用东西分析生产的气相、液相色谱仪测定奶粉中的营养成分;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食品中的铅和铬;采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奶粉中的汞、砷和硒等”。   最后,李晓鸥先生详细介绍了东西分析仪器公司推出的两款新产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3100和快速光谱分析仪FSA-6110。
  • 李晓鸥:国产仪器事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访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鸥先生
    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西分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8年,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东西分析历经两代人的努力,创造了多项“行业领先”、“国内第一”,如极具竞争力的煤炭安全专用仪器,国内首台商品化质谱,以及日前首次进入X射线领域(XRF/WDXRF)等。公司在色谱、光谱、质谱、水质分析方面都有涉足,现已成为业内知名企业。作为国内较早成立的致力于高科技产业的民营企业,东西分析可谓是国产仪器厂商发展的一个“缩影”,其历史也记录了国产科学仪器市场的变革与发展。   近期,仪器信息网编辑(以下简称:Instrument)采访了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鸥先生,以期与大家分享东西分析所演绎的国产科学仪器发展之路。 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鸥先生 东西分析发展概况   Instrument:东西分析,作为国内较早成立的致力于高科技产业的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成长,现今已是业内知名企业。首先请您介绍一下东西分析“里程碑”式的发展历程?近年来公司总体发展概况如何?   李晓鸥先生:东西分析的历史要追溯到1988年,当时产品只有一个,就是GC的中文工作站,也是国内的首个中文工作站产品。   我记得,在八十年代,国外的一些仪器厂商都是做“proprietary”的数据处理工作站,而不是利用PC这个平台,甚至连打印机都是仪器厂商的“proprietary”的打印机。应该说,东西分析的工作站在当时还是比较超前的;   上世纪90年代初,公司战略发生转移,开始生产气相色谱,随后逐步形成了一个色谱产品系列,包括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便携式气相色谱仪等;   90年代中后期,公司涉足光谱仪器,开始生产原子吸收等。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光谱产品系列;   2000年,在国内较早推出液相色谱仪;   2006年,开始产品出口;   2007年,宣布推出气质联用仪 GCMS3100;   2009年,推出离子色谱仪 IC-2800;   2010年,正式推出X荧光能谱仪 XD-8000;   2011年,正式推出X荧光波谱仪 XF-8100;   至今,东西分析已逐步形成了色谱、光谱、质谱、在线快速检测仪器4个基本产品系列。   这些年公司各方面都在稳步发展,国内外销售额都有增长,公司总体发展良好。 关于公司的整体布局和发展思路   Instrument: 作为东西分析的负责人,李总您理想中的“东西分析的未来发展高度与境界”是怎样的?为此,都将进行哪些方面战略规划与部署?另外,东西分析的产品线很宽,那么如何保证这些多元化的产品都得到了“精心打造”?   李晓鸥先生:简单的说,我们公司老一辈创业者有一个基本思路,其核心可以用三个字概括:“打基础”。他们为这三个字倾注了20多年的心血,这是第一步。   当初,老一辈希望公司产品线尽可能的宽,我理解,就是希望公司今后不要成为一个“one trick company”。后来我们的历史经历也证明,单一产品的发展空间将受局限;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做单一产品或者领域做得非常成功的。   我认为,一个好的产品可以作为一个公司的“支撑点”,一个产品系列就可以构成一条“线”,比如我们的光谱系列包括AAS、AFS、ED-XRF、WD-XRF以及即将要推出的ICP等。 而多个产品系列就构成了一个“面”,比如我们的色谱、光谱、质谱等多条产品线就构成了一个“面”。在这个“面”上,多个领域、多个应用就形成了一个“三维”立体的公司产品架构。   东西分析今后的发展思路也非常清晰,在目前的产品系列基础上,延长每个维度,特别是在产品的应用高度上,进行持续不断的提升。希望最终形成一个有广度、有高度的分析仪器企业实体,为国家和社会留下一个有价值的产业,从而实现老一辈分析仪器人的梦想。   今后的重点是,以分析应用和细分市场为导向的产品技术升级。目标瞄准国际上最先进的产品,进行周而复始、持续不断的产品升级,也就是你说的“精心打造”。目前,这个进程已经全面展开了,这是第二步。   以往的辉煌已经过去,今后还会有更多激动人心的应用和产品出现。   顺便说一下,东西分析还有个行业领先或者第一,就是在行业内民营企业中完成了新老交接。这是一道非常考验公司能力和智慧的关口,一个企业顺利渡过这一关,才算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   Instrument: 当前,各大厂商对整体解决方案或者行业专用解决方案的推广力度都有加强趋势,请谈谈东西分析在这方面是如何看待与准备的?另外,东西分析最近发布了《东西分析食品安全文集》,是否会将“食品安全”作为东西分析一个新增长点的“突破口”?   李晓鸥先生:目前,食品安全是国家非常重视的一个领域,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工作都是近期陆陆续续做的。之后,我们感到可以把相关的报告汇集起来,看看我们到底能做点什么,我们的仪器是否能够胜任食品安全的需要。   结果,我们从上百个应用分析报告中精选了50个分析报告,汇集成册。基本涵盖了食品安全的相关领域,包括饮料、水、粮食、蔬菜、酒、食品添加剂、农残等,所使用的仪器包括东西分析的色谱、光谱和质谱系列产品。需要指出的是,由于GCMS-3100加入我们的产品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套解决方案的必要工具。如果没有GCMS,许多应用是不能按照国家标准做出来的,比如瘦肉精、塑化剂等的检测。   这个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做下去,我们要认真学习国外仪器厂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充分利用公司产品的协同优势,为用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同时,应用文集的工作,会从食品安全延伸到其他的应用领域。 关于公司的人才管理   Instrument: “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借此机会,也请谈谈东西分析在人才引进、培养及使用等方面的相关情况?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东西分析都有哪些应对举措?   李晓鸥先生:分析仪器行业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一定程度上,也不是像房地产那样的资金密集型产业,但绝对是一个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是企业的核心,因此,人才管理,绝对是“一把手工程”。   人才的管理主要包括录用、培养、使用、观察、调整和制度建立等环节。这个工作不是人事部经理能够替代的,也不是单纯的制度能保证的,必须要公司的主要领导人亲自做,并且需要花费许多的精力去做。比如,录用这个环节,我们有自己的录用标准,我们的标准和许多外企不同,应聘的人员也许没有过人的学历和学识,但很可能会被我们看好。   我们希望来公司就业的人,能够热爱分析仪器,或者对自己相关的业务领域有激情。也就是说,本人要有“两把刷子”或者有这方面的潜质。一般求职的人,若只想来求一个稳定的职位,或者混饭吃,我们一般建议他们考虑别的可能。这不是说,我们提供的工作岗位不稳定,而相反,东西分析的老员工很多,许多人都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   我们对各类人才开放,公司要设计相关的激励机制,并且在股权结构上采取开放的态度,与公司的业务骨干、管理层和老员工共同分享企业的价值增长。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人才,我认为,在国产厂商的上升空间要大得多,也会更受到重视。一般在外企,客观上或多或少存在有“Glass Ceiling”。若年轻人认为自己是个人才,希望经受多方面的综合历练,愿意经受成功与失败交替的激情人生,来国产仪器厂商工作是个很好的选择。   总之,我们希望每一个加入东西分析的年轻人都能够成为可用之才。录用一个年轻人,看到他(她)成长起来,被使用得当,能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并做出成绩,这是我感到最有成就感的时刻。而反之,自己会感到挺失败的。 关于国产仪器的发展   Instrument: 您如何评价当前国产仪器的现状?   李晓鸥先生:国产仪器近年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首先,一些大的国产企业在研发资金方面都比较舍得投入;   其次,现在的加工制造水平也不一样了,由10年前的普通车床,到后来的数控车床,再到现在规模化加工中心的使用,现在加工出来的机械部件和前几年的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第三,在解决用户的实际应用方面与国外的差距也明显减小了。目前,国产仪器解决大量实际应用问题是绰绰有余的,比如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   其中,在产品方面进步比较显著,比如光谱,国内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做的很不错;原子吸收方面,东西分析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做的也还不错。这些产品已经批量进入国际市场,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的自信是有坚实基础的。   但国产仪器也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这方面的问题,我仅仅想说说我们自己的情况。   东西分析现在有一定批量的产品出口了。产品出口之后,通过用户的反馈,很快发现一些不足:仪器的某一个部件需要可拆卸,有些部位需要便于维护等。另外,在仪器的安全性方面,国外很重视,比如原子吸收的“水封”,按道理是需要保持有水的状态,否则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我们过去的仪器没有对是否有水进行判断,现在经过改进后,我们增加了这方面的功能,改进后,若水封没有水就点不着火或自动熄火。总之,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仪器的性能显著提高了。   另外,在工匠细节方面,国产仪器与先进发达国家的仪器也有差距。比如,我们一个仪器中某个光学器件的内部是否打磨,过去没有过多的关注,但国外同类仪器在这个部件上,就打磨的比较漂亮,这就体现了人家高水准的“craftsmanship”。我们在这些方面要补上,要在craftsmanship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Instrument: 作为民营科学仪器企业的代表之一,请谈谈国产科学仪器的发展之路?您是如何看待当前国产科学仪器所处的“困境”与面临的机遇?   李晓鸥先生:八十年代,我刚去美国时,给一个当地的华侨一盘磁带,里面有首歌“我的祖国”,她听了后激动的流泪,说只听懂了其中的一句:“这是我生长的地方”。   我们是生长在这个地方的企业。对中国这个市场,除了感到幸运就是感激。东西分析是这个市场抚育成长起来的企业,这一点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   在民营企业中,东西分析的历史相对比较长,经历的起伏也相对比较多,从当初民营企业艰难的出生,到品牌的创建,以及随后的产品品种和质量;从前几年遭遇的价格竞争到进口产品的大举推进。我们认为,这些都是成长中的“烦恼”,只要我们自己有一个长远的战略思路,坚持不断进步,困难都是暂时的,都会过去的。   不可否认,近年来,进口仪器对国产仪器的压力确实挺大,许多比较富裕的地区,尤其是一些政府机构,偏重于购买进口仪器。这后一点,特别具有讽刺意义。某种程度上,这也和我们民营企业有关。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营企业得到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国家税收增加后,政府采购的资金也增多了,结果反倒是作为纳税人的民营企业被挤出市场。   不过,从长远来说,这只是漫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波浪”。毕竟,中国市场有其自己的特点。随着国产仪器的不断升级换代,质量的不断提升,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市场的心态也一定会改变。到那时,使用国产仪器做出像样的应用分析才体现真本领,使用国产仪器才是“酷”,才是时尚!相信市场最终会回归到价值取向上来。   “东西分析”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但和国外厂商的历史比起来,还是太年轻。比如,日本岛津创办在中国的清朝时代,美国安捷伦的历史要追溯到惠普,赛默飞的部分历史要追溯到菲尼根或更远,这些公司有50-100年以上的积累和沉淀。从销售业绩看,目前行业内全球最大仪器公司的销售额是年度百亿美元的规模,而国内厂商基本都在年度几千万到一亿美元左右的阶段。因此,我认为真正的竞争才刚刚拉开序幕。   最后我想说,从事国产分析仪器事业,是在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尽管还会有许多困难,路还很漫长,但它是一个值得为其付出一生的事业。今后的岁月还会有跌荡起伏,有欢乐和悲伤,但绝对不会枯燥和平庸。为这个伟大的事业,曾经燃烧了老一辈分析仪器人的一生激情,也还会继续燃烧我们这一代人的激情和生命。 采访现场   后记   采访过程中,李晓鸥先生特别强调要用“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观点来看待国产仪器的发展。李晓鸥先生说,国产仪器的发展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业,不是一代人能够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就像“愚公移山”那样。一个公司需要有远大的理想和长远布局,才能把眼前的困难看得开,才能坚持下去。这其中,一步步的细小进步,都是在这个核心理念下进行的。同样,国产仪器也需要将它的发展放在一个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跨度内去思索,不然只能是急功近利,追求短期轰动效果,这对国产仪器的发展是有害的。   采访结束之后,我们参观了东西分析的生产车间。偌大的生产车间,为数不多的工人有条不紊的工作着,这足以说明,现在的科学仪器产业已经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这里生产流程的高效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新工厂 生产车间   采访编辑:叶 建   附:李晓鸥先生个人简介   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9年毕业于美国University of Memphis, 获计算机方向硕士学位;   之后,一直在美国华盛顿地区从事IT系统的咨询和IT项目工程承接;   2004年,回国加入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李晓鸥:换种思路 探索新的发展之路——访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鸥
    2013年8月,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东西分析)对外宣布收购澳大利亚通用分析仪器制造商GBC,成为首家海外收购通用分析仪器制造商的国内公司。消息一出便引起了业内极大关注。东西分析何以获得GBC的认可? 收购GBC又将给东西分析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时隔半年,仪器信息网(以下简称为:Instrument)特采访了东西分析总经理李晓鸥,他为我们详细讲述了收购背后的故事,以及东西分析的发展愿景。 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鸥   Instrument:请介绍一下东西分析收购GBC的背景? 以及过程?   李晓鸥:国产仪器这些年取得了长足发展,这是值得肯定的。国产仪器厂商都非常努力,踏踏实实的干,表现了一种国人特有的顽强精神,但大家都不同程度地遇到发展瓶颈。我认为目前,国内仪器公司的发展趋于&ldquo 同质化&rdquo ,大家都以类似的思维和模式做企业。表现在企业总体思路上,重视规模,轻视实力。规模和实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单纯追求某一个方面都会造成思维上的僵硬和枯竭。表现在市场营销上,拼价格,手段单一。表现在产品质量上,停留在理念上,扎扎实实的一线规范比较缺乏。其他&ldquo 同质化&rdquo 的思维包括急于上市和依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过去了,虽然国家没少花钱支持国产仪器公司,但能在国际仪器领域有知名度的国内仪器公司却鲜见,其根源可能是&ldquo 同质化&rdquo 的思维。大家太相同,你能干的事情别人也能干,你干不了的事情,别人也不去思考,留下了许多发展思路上的空白路径。   这种情况下,东西分析一直在思考能否换个思路,跳出固有的框框,尝试着为中国仪器公司探索一条新的发展之路&mdash &mdash 国际化、多元化。我所说的多元化除了产品的多元化外,更注重的是企业内部&ldquo 人&rdquo 的多元化,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发挥各自的长处,产生文化交汇的创意和想法。我认为,这个理念有比较深刻的内涵有待挖掘。   收购国外公司,并且是收购通用分析仪器领域知名品牌,这是东西分析探索新路的方式。但挑战也很明显,国际上通用分析仪器知名品牌十分有限,机会难得。就像仪器信息网报道GBC所言&mdash &mdash &ldquo GBC是科学仪器行业的最后一颗珍珠&rdquo 。   具体收购过程则很简单,也很顺利。双方从2012年8月开始接触,我们多次参观拜访GBC在墨尔本的总部,以及其位于马来西亚的工厂,给对方准备了非常详尽和充分的收购议案书,最终拍板只用了1小时。   国内仪器公司走出海外实施并购,东西分析不是第一家,有些企业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走在了我们的前面。我们只是在通用实验室仪器方面有点特色。今后,我们要向国内这些优秀企业学习。   Instrument:收购完成已半年时间了,请问整合工作进行得如何?   李晓鸥:收购仅是开始,整合,特别是深入整合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将GBC的价值完全发挥,并将GBC积累几十年的经验为我所用,真正吸收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东西分析要做的事情。   目前,市场、销售、研发、生产及渠道等各方面的整合都在进行中。比如市场和销售:在中国,东西分析已全面接手GBC在中国市场推广和销售的工作。原GBC的中国独家代理商吉必希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的独家代理权到2013年年底已经结束,现在吉必希仍然为东西分析的合作伙伴。在国外,利用GBC在国际上知名品牌效应,东西分析达标产品将全面进入GBC的全球销售网络,扩张GBC在有机领域的开拓,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在应用方面,东西分析在北京设立GBC应用实验室,基本配备了GBC的全线产品,可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好的应用服务。GBC帮助东西分析建立一整套规范的实验室操作流程,过去东西分析对此不太重视。建成后的中国GBC应用实验室将成为一个支点,培训各国的工程师和提供国际方面的应用支持。   在研发和生产方面,GBC的人员频繁地与东西分析的研发和生产人员沟通与交流,针对东西分析的产品,GBC作为我们的&ldquo 教练&rdquo ,对产品提出具体的改进清单,&ldquo 手把手&rdquo 地帮助我们提升品质。此外,东西分析拟按照GBC的生产及控制流程引进生产线,通过流程和监测仪器来控制产品的质量,而不是单纯依靠人的手艺。研发方面,双方之间已经就一些新产品项目展开了联合研发。   总之,这样做企业,保持流动和活跃的思维,感觉非常有意思。   Instrument:收购GBC给东西分析带来了哪些改变?   李晓鸥:从2011年正式接手东西分析,我就在寻求企业发展的变革,收购GBC只是一个变革&ldquo 亮相&rdquo 的契机。这两年来,我最着力的工作是对东西分析原有产品的更新换代,提升品质。现在新一代的仪器在陆续推出,包括东西分析的气相、液相、离子色谱、原子荧光光谱、X荧光和气质联用仪。   收购GBC之后,东西分析的实验室产品线已经比较齐全了,接下来就是要借助GBC的技术经验和实力提升东西分析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努力接近世界水平。我的想法是,东西分析所有的产品线都要经过GBC把关,只要通过了GBC的评价标准,就利用GBC的全球渠道进行推广。目前已经有几个仪器在这个评价过程中了。如果通不过GBC的评价标准怎么办?老老实实的改进,直到能够达到国际标准。   希望通过这个过程,国内市场上也能看到东西分析产品的提升,让大家感受到在国际化标准下生产的国产仪器的崭新面貌,提高国内用户对国产仪器的美誉度。   另一个重要变革是2013年东西分析请了一家欧洲的品牌设计公司,进行了一次完整的品牌重建,包括推出了全新LOGO&ldquo EWAI&rdquo ,并确定了新标语&ldquo 完美分析,辉映东西&rdquo ,确定了公司长期愿景(晋身国际,成为世界知名品牌之一)和短期愿景(优化企业体制,提升整体竞争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树立中国一流品牌)。从今年开始,东西分析公司内外,公司上下全盘按照新的品牌要求进行工作,品牌重建包括公司的企业文化,各种文宣资料,各种电子媒体,全部仪器的外观、包装、用户手册、软件界面等均统一在新的品牌理念下执行。   东西分析要走向国际必须从优雅的形象做起。公司内部必须设定国际化的品味定位,培养与之相适宜的企业气质。中国制造的分析仪器绝对不是&ldquo 土&rdquo 和廉价的形象代言人。   此外,收购GBC后,与国外多层次交流及学习,外语不可缺少。去年开始,在公司员工自发要求下,东西分析公司内部发起&ldquo 全员学英语&rdquo 的活动,举办了多个学习班,英文好的员工主动担任老师。黎歌和我被学习班&ldquo 领导&rdquo 指派去我们机加工车间,进行英文培训。机加车间现在的一些图纸也是英文的,员工们需要学习英文,具备一些基本的英文能力。工作在一个喜欢学习的集体内,我感觉非常让人愉快。   Instrument:最后,请您介绍一下东西分析未来的发展计划?   李晓鸥:今年东西分析推出了一系列升级新品,包括气相、气质、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这些新品较原产品在很多细节方面有很大的改进,相信会给用户带来新的价值。这是今年东西分析推广的重点。同时,更新一代的产品又进入研发周期。   另一方面则是在中国市场大力推广GBC的产品,加大GBC产品的应用宣传。以GBC的ICP-TOF-MS为例,目前全球仅有GBC一家供应商。这个仪器具有高通量,高内涵的能力,可以应用于大气监控,PM2.5成分分析,水质重金属分析,毒品来源分析,文物鉴定、食品包装材料鉴定等。近日,GBC的应用研究发现,ICP-TOF-MS与激光烧蚀技术联用在固态样品表面分析方面很有优势。诸如这些,东西分析今年会投入更多进行宣传和推广。   总之,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经过几年,东西分析能够获得脱胎换骨的变革,打造一个新型的,具有国际化气质的中国分析仪器厂商,为中国分析仪器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此,感谢仪器信息网对我们的关注和支持。 采访合影   采访编辑:杨娟

李晓曦相关的方案

李晓曦相关的论坛

  • 【转帖】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的纠正和预防

    在质量体系认证或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工作中,对发现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要求供方采取一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这项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大家普遍感到有一定的难度,也是目前计量工作的难点。现提出一些方法,与大家商讨。  1.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的发现  检测设备出现偏离校准状态,一是在检测设备使用过程中,另一种是在检测设备的周期校准过程中。  第一种情况有:使用者在使用检测设备检测产品及其零件过程中,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未到重新校准时间)发现检测设备性能(示值)发生变化,怀疑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如原先检测结果与现在检测结果不一致,或者使用者在使用两台检测设备检测产品及其零件,发现检测结果不一致,怀疑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  当怀疑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使用者应通知计量人员或将其送到校准室,由计量人员对其重新校准,确定是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还是其他原因。  第二种情况有:检测设备经过规定的确认间隔,重新进行校准时,计量人员在校准过程中发现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如示值误差超出规定的允许范围。

李晓曦相关的资料

李晓曦相关的仪器

  • 测量原理:NT3全新系列在线分析仪沿用高精确紫外光吸收法,在Nitratax sc基础上检测精度全面提升,简化维护流程,增加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双参数功能;选配不同光程传感器可满足不同工况的应用。应用行业:NT3系列硝氮、亚硝氮 在线分析仪可连续监测溶解在水里的硝酸盐、亚硝酸盐浓度值,适用于饮用水、地表水、工业生产过程用水、污水处理等领域硝态氮测定,尤其适用于监测污水曝气池,控制反硝化过程。仪器特点:1. 准确的紫外线吸收技术2. 灵活的光程选择(1mm, 2mm, 5mm)3. 双参数测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一起测量4. 更好的准确度和更低的检出限:提高准确度和0.02 mg/L*的检测下限。*基于NT3100sc 5mm型号5. 减少维护量:我们的增强技术可以延长传感器核心部件的使用寿命,通过无需工具更换的挂刷减少维护。6. 预诊断技术: 配备更多的内部传感器,先进的预诊断技术将提供预防性维护(如:温度、湿度、电机传感器等)技术指标
    留言咨询
  • 典型应用硝氮(NISE)分析仪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的硝化和反硝化工艺工业废水排放量不能超过30%特性和优点● 新一代传感器和膜头性能更稳定● 可自动补偿干扰离子的影响● 内置矩阵校准● 样品无需预处理,适用于全天候不间断在线监测● 全新的保护涂层确保膜头使用寿命更长● 可与数字SC控制器平台连接● 可选配清洗装置,降低维护量测量方法硝氮(NISE)分析仪采用离子选择电极。 NISE sc传感器由氯离子选择电极,pH电极(参比电极)和温度电极共同组成一个一体式电极。一体式电极即传感器柱体(CARTRICAL技术)内的几个参数可以互相修正减少干扰。分析仪可以进行灵活的在线校正,进一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留言咨询
  • 梅特勒托利多服务部门凭借多年的行业和设备经验,为您提供专业培训及业务咨询服务,从而高效地运行和维护设备。■ 本期课程:料罐称重的标定与校准方法对比分析几十年来,各行各业的企业为料罐秤或称重模块系统尝试过多种耗时、繁琐或成本高昂的校准方法。对于多数企业,往往会由于开展料罐校准非常艰难,而只对自己的客户或第三方审核所急迫要求的料罐进行某种形式的”校准“,其目的可能仅仅是获得一份数据难保可靠的证书或报告。还有一些企业,谈及料罐校准,只能望罐兴叹,束手无策。所有这些困境和现状,都为料罐秤或称重模块系统的最终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计量管理风险。那么,目前料罐校准的现状如何?这些传统校准方法有何特点?作为料罐秤的最终用户,我们是否有可能为料罐进行更高效率、更好精度、具有追溯性且易于操作的校准呢?梅特勒托利多资深服务专家李小兔通过系列在线课程,为我们系统的介绍了料罐称重系统的标定&校准方法对比分析。■ ■ 课程介绍01 | 罐体称重概况介绍02 | 传统标定和校准方法03 | Rapidcal料罐快速校准■ ■ 课程通道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浏览器输入:kl9373.umu.cn 直达课程,为您解锁居家学习新思路。您还可以搜索关注“梅特勒托利多服务在线”公众号,或拨打免费服务咨询热线 ,时刻获取前沿资讯和精选培训课程。
    留言咨询

李晓曦相关的耗材

  • 小 RNA 分析试剂盒,275 个样品
    小 RNA 试剂盒专用于 microRNA 和小 RNA 的质量控制。小 RNA 的分析对小 RNA NGS 文库等下游应用必不可少。小 RNA 分子量标准品包含 15 到 200 nt 的 6 个片段,可实现小 RNA 和 microRNA 准确精密的定量分析和分子量测定。专注 200 nt 的小范围可以使 microRNA(10 到 40 nt)和小 RNA(40 到 200 nt)的各个区域放大,从而实现高分离分辨率和每个区域的详细分析。 较宽的浓度范围 — 小 RNA 试剂盒的浓度范围为 25 至 2500 pg/µL分析时间短 — 分析时间仅需 22 分钟可靠的分子量测定 — 分子量范围从 15 到 200 nt,确保小 RNA 样品准确精密的分子量测定低样品量 — 仅需 2 µL 样品,可最大程度减少 QC 步骤的样品损失特异性 RNA 分析模式 — ProSize 数据分析软件利用特定的小 RNA 分析区域功能自动计算 microRNA 百分比,并对 microRNA 和小 RNA 进行定量分析毛细管阵列 — 针对 12 毛细管阵列进行优化
  • 采样箱(装大、小泡式吸收管)
    Ⅲ型采样箱(装大、小泡式吸收管及其它用品) 规格尺寸:31cm× 21cm× 31cm每箱可放20个吸收管!欢迎新老客户来样来尺寸定做各种规格的采样箱。
  • 全效型多酶清洗剂
    1.产品名称:全效型多酶清洗剂Reppeann full effect more enzyme cleaner2.产品主要用途:医疗器械酶洗3.产品规格:500ml//4L/5L4.使用方法:4.1机洗比例:1:300~500(1000m水中加入2m[~3.3ml本产品),手洗比例:1:100~200(1000m水中加入5m[~10ml本产品),可根 据实际情况调整,重度污染可适当提高使用浓度及延长浸泡及清洗时间。 4.2.水的温度:20℃0-50℃,此范围内温度越高越好 4.3.操作建议:将器械拆卸至单位最小化。需要清洗外部,然后以注射方式清洗管道内部,再以纯化水冲洗。所有内镜附件、各类 按钮阀门、各类医疗器械等需放入稀释后的酶洗液中至少浸泡2分钟。(详细操作方式请参考《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 范》要求)。5.使用范围:适用于手术器械相关附件及其他医疗器械的手、机清洗。6.等级:合格品7.生产日期、生产批号/限期使用日期:见瓶体8.有效期:24个月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