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科学家

仪器信息网核科学家专题为您整合核科学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核科学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核科学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核科学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核科学家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核科学家相关的资讯

  • 著名核科学家陈达院士逝世 享年80岁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的国防科技工作者、著名核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7月22日8时09分在南京逝世,享年80岁。  陈达院士1937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57年至1963年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198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受聘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达院士是中共十七大代表,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 曾任中国科学院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委、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在苏院士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医学物理专业委员会顾问委员,江苏省医学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达院士长期从事核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在核诊断学领域中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研究了在特定条件下各种核素的分凝规律及其关联关系,创造性地解决了裂变燃耗的测试技术难题。研究某些核材料在深度燃耗后随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快速放化分离技术的基础上,创建了“增长法”诊断技术方法。创建了极端条件下诊断中子剂量的放化法。解决了在本底干扰严重、反应体系复杂情况下的放射化学诊断学的取样系数技术难题。领导并完成铀氢锆脉冲反应堆工程建设工作。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6项,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1 项。199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1年3月,陈达院士受聘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他将核科学与材料学、医学等其它学科的交叉领域研究作为发展方向,创建了“核科学与技术”新学科。经过不断拓展,由陈达院士作为学科带头人的南航核科学与工程系逐步发展壮大,建成了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十几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本科、硕士和博士专业人才。2013年9月,由陈达院士领衔申报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工业物料成分实时在线检测仪器的开发和应用”顺利获批,该项目的立项对南航的核科学与技术学科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带动作用。  陈达院士对我国国防科技和教育事业无比热爱并倾注了毕生心血,他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奋斗拼搏的一生。他公道正派、求真务实,光明磊落、襟怀坦荡 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潜心育人、百世之师 他淡泊名利、乐观豁达,品德高尚、意志坚强 他团结同志、平易近人,生活俭朴、率先垂范。他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和崇高境界。  陈达院士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感情,对国防科技和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的挚诚态度,对苦难和病魔勇于抗争的坚毅品格,以及他的科学精神和学者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景仰。  陈达院士永垂不朽!
  • 科学家新发现超重元素的六种同位素
    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10月26日宣布,该实验室的科研小组发现了部分超重元素的6种同位素。据悉,科学家此次在获得了还未命名的第114号元素的新同位素后,通过观察阿尔法粒子连续性辐射,又发现了第112号元素(copernicium)、第110号元素(darmstadtium)、第108号元素(hassium)、第106号元素(seaborgium)和第104号元素(rutherfordium)的5种同位素。此项研究成果将发表在10月29日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从新的同位素中获取的信息将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认识原子核壳体结构理论,该理论是“稳定岛理论”预测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理论物理学家预言,位于质子数为114和中子数为184的双“幻数”球形核附近,存在一个“超重稳定岛”,岛内的元素具有超常寿命。   发现超重元素同位素科研小组的负责人为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核科学部重元素原子核与辐射化学组组长海诺尼奇,他同时还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教授。研究文章第一作者为伯克利分校化学系研究生保罗埃里森,他负责对具体实验提出建议并进行管理。尼奇表示,借助实验室的88英寸(约2.2米)回旋加速器,他们对钙48进行加速并撞击充气分离器中的钚242,从而获得了新的超重元素的同位素。这与他们去年证实第114号元素存在时的实验布置类同。   科研小组共有20名成员,他们来自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俄勒冈州立大学、德国GSI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以及挪威能源技术研究所。他们中的许多人曾参与了2009年9月第114号元素的确认研究。第114号元素于10年前由俄罗斯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科学家分离出来,但直到去年才被确认。   《科技日报》总编辑圈点   看中一件商品后,无论你与卖家如何讨价还价,最终都会在一个相对确定的区间成交,通常不会过于离谱(买房子是例外)。稳定岛理论在生活中的普适性毋庸质疑,但却困扰了核物理领域近半个世纪,至今不得证实。科学家们之所以不离不弃,是因为合成和鉴别双幻核并研究其衰变性质,对于检验超重元素的核结构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新近发现这六种同位素让人们再次听到了遥远而真切的呼唤,但愿那依稀可辨的“岛子”不是海市蜃楼。
  • 科学家到底有多忙?谁动了科学家的时间?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2017713211431405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noimg/8678124c-25b8-473c-bc30-4f66383b3abb.jpg" / /p p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很多人的生活都被工作占去了大量的时间,科学家当然也不例外。 /p p   一些科学家希望改变这种现状。今年5月31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探讨科学家工作时间的文章《科学家职场习惯:全职已经足够了》。文章列举了几位青年女科学家对职场工作时间的看法,她们主张合理用时,认为“工作到晚上六点都没必要”。 /p p   但实际上,在许多领域,漫长的工作时间仍然是科学研究人员的常态。2016年《自然》杂志曾进行过一项关于全球青年科研人员的民意调查,结果有38%的人反馈他们一周工作的时间超过60小时,其中9%的人称每周工作超过80小时。同时也有研究表明,科学家的工作时间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p p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时间?他们的工作时间是否确实存在差异?如果存在,那么产生差异的原因又可能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在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工作的几位科学家。 /p p strong   忙碌的状态:讨厌还是享受? /strong /p p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生态学家梅根· 达菲有一件事要坦白:一般下午5点一到,她就已经准备好下班回家了。晚上,她更希望陪着丈夫和三个孩子,而不是与显微镜和水样待在一起。”《科学家职场习惯:全职已经足够了》一文中写道。 /p p   文中介绍,早在2014年,达菲就发表过一篇博文《在学术界取得成功并不需要每周工作80个小时》,坦白自己每周一般工作40~50小时,“只是个全职科学家”。 /p p   这篇博文在相关领域的科学家群体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一位女科学家告诉达菲,这篇博文改变了她的生活。“之前,她一直有负罪感。一个人应该长时间工作的想法十分普遍。如果每周工作时间不到60~80小时,你做的就是不够的。这让人们感到焦虑。”达菲说。 /p p   今年早些时候,达菲获得了美国湖沼和海洋学会的Yentsch Schindler青年科学家奖。“这些科学家会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消耗。通过平衡优先事项、坚持自我,他们获得了更多实验室外的生活时间。”文章说。 /p p   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全职科学家”都并非科研人员的常态。《自然》杂志曾在2016年做过一项全球青年科学家调查,结果显示有38%的受访者报告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其中9%的人表示工作时间超过80小时。2013年一项针对欧洲研究者学术工作习惯的调查显示,德国资深学术工作者报告的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52小时,高于所有其他被调查的国家。2014年一项针对英国大学和学院工会(UCU)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显示,41%的全职大学教师表示自己的每周工作时间在50小时以上。 /p p   “我现在每周工作差不多60个小时。”美国纽约大学的脑神经科学家温蒂· 铃木告诉记者,这已经比几年前自己的工作时间少多了。此前,温蒂· 铃木信奉“只有投入100%的时间来做科研,工作才能做得优秀”的观点,直到她发现自己得到的除了亮眼的工作成绩外,还有10公斤的赘肉和贫乏的社交生活。 /p p   此后,温蒂· 铃木对工作时间做出了调整。“我为自己在闲暇时间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包括不同形式的运动。我还重新安排了我的工作生活,丢掉了一些杂事,花费更多时间来探索我喜欢的科学问题,所以它现在似乎也不太像是‘工作’了。”温蒂· 铃木说。 /p p   也有科学家享受这种忙碌的工作状态。悉尼科技大学教授金大勇管理着一个拥有几十人的实验室。“我的工资单上写着每周按照35个小时来付我薪酬。但实际上,在现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果我真的每天早九晚五做科研,绝对是无法生存的。”金大勇说,“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仅仅把科研当作一份‘工作’,是无法作出真正优秀的成果的。做科研需要兴趣和激情,更何况现在是纳税人在资助你完成自己感兴趣的科学探索,从这个角度看,就更无所谓工作时长多少了。” /p p strong   科学家能打卡工作吗? /strong /p p   事实上,讨论科研人员的每周工作时间可能是个伪命题,因为他们的工作时间常常无法准确计算。 /p p   “科学这种创造性的工作,是无法打卡计时的。”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对记者说,“很多卓越的科学家,比如法国科学家庞加莱,他们的大脑一直在不断创造着科学成果。庞加莱说,随时能睡着的人才是天才,强调挤时间来工作。对于这样的科学家来说,一周多少工作时间都不够。” /p p   当然,较之过去,如今整个科学研究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专业细分程度逐渐增强,科研从小科学走向了大科学,向着组织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 /p p   “在这些庞大的科研综合体里,可能有些科研人员承担的不是创造性的工作。但对于那些有创造性的科学家来说,他的工作不可能限定在工作时间里。他虽然下班了,但头脑仍在工作。对于那些天才更是如此,因为他们工作的每一刻都是有成效、有产出的。科学工作的特殊性就在于动脑。” /p p   对此,金大勇也有同感。“科研是一种特殊的工作,是不能用时间来计量的。”金大勇说,自己有时早上5点多就会起床,处理邮件,虽然坐在家里,但这时已经开始工作了。到了学校跟学生聊天询问进展、跟团队成员一起吃早饭时讨论科研话题,还有出差、写申请、参与会议等等,其实都是在工作。甚至在假期,脑子里仍想着科研问题。 /p p   调查数据印证了科研工作的这种灵活性。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生态学家理查德· 普里马克曾对生物学家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完成了多少工作进行过实证研究。在2013年发表于《生物保护》期刊的一项研究中,普里马克与合作者分析了2004年~2012年期间该期刊收到投稿的时间。结果显示,超过1/4的论文投稿时间都是周末,或者工作日的晚7点~早7点之间 周末投稿率每年增长5%~6%。 /p p   “很显然,对于科研工作来说,只花费常规的工作时间是无法脱颖而出的。但我同时也觉得,拼命工作、完全没有业余时间,也不一定就能成为非常有创造力、多产的成功科学家。”温蒂· 铃木说,“我们知道,真正的创造力需要思考的空间。如果你每天只是忙于申请基金、编辑论文、管理学生等工作,何来这种创造性的空间呢?相反,你需要空间,甚至假期,去思考你的学术领域、产生创新性思维。对我自己而言,相比于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现在更有创造力,也更大胆,原因之一就是我给自己留出了思考的时间,创造了能涌现新想法的环境。” /p p strong   来自地域的差异 /strong /p p   理查德· 普里马克对科学家投稿时间的研究同样发现了明显的地域差异。相较于比利时和挪威的研究者,中国和印度研究者在周末投稿的可能性要高出5倍。在日本,30%的论文原稿都是在工作日的下班时间后投出的。北美科学家在下班时间提交论文的比例处于平均水平。 /p p   “地域差别确实存在,比如在澳大利亚做科研相对更悠闲一点,因为人少,竞争也相对小一些。另外,由于澳大利亚对科研工作的考核机制不是很量化,当然申请升职时也要写材料,你的工作会被评估,但不是计算发多少论文、加多少分这么绝对。所以整体来说,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工作状态相对更从容一些,探索性更强一些。”金大勇说,“但有一点,我所看到的优秀科学家,无一例外全都是很享受科研工作的,他们对科研有激情,他们的头脑在一刻不停地思考,这一点是没有国界的。” /p p   曹则贤曾在德国学习和工作多年。他的德国导师带着41个博士生,但并未看到他异常紧张地工作。“当你不从容的时候,一定是因为你不会。”曹则贤说,“科学研究从来不是通过赶工、勉强得来的。” /p p   在曹则贤看来,科学家工作状态的不同缘于各国科学文化背景的差异。“我国科学研究受美国、日本影响较深,更为功利化,而以法、德、英为代表的欧洲科学研究更注重思想创造的过程。”曹则贤分析说,对于欧洲国家来说,科学是在本土一点一滴产生的,他们知道科学的重要性,也知道科学创造要经历怎样的过程。所以,一旦对科学家的身份进行了确认,对其工作就不会再多加干涉。 /p p   “而我们是把西方成熟的科学成果直接拿来,对于如何创造、如何试错、如何建立价值观判断对错等,则知之甚少,所以我们创造性不强,又太过于强调数量上的产出。”曹则贤说道,“科学创造,就像画画一样,你看到一幅成功的画,可没看到的是那些之前不成功的。那些不成功的,恰恰才是创造的过程,才是最有价值的。科学研究就像淘金一样,是从一筐一筐的沙子里面找金子。如果把科学研究都当作工程来做,要求目标清楚、细节详细、结果能预知,那还是科学吗?” /p p strong   谁动了科学家的时间? /strong /p p   对于科学家来说,时间是珍贵的,时间利用更需要高效。 /p p   两个多月前,金大勇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在与物理学家朱棣文的交谈中,对方的一段话让他印象深刻。“他说如果他的学生今天做完实验没有及时整理,他就觉得这不是一种好的工作状态,因为这表明他对实验结果没有渴求。” /p p   在金大勇的实验室中,有些新来的学生在等实验结果时,会玩手机或上网。“我觉得这是极大地浪费时间。你的脑子要跟着实验走,思考实验不成功怎么办、可能会有哪些原因导致实验不成功、实验结果会有几种可能、下一步要采取什么方法等等。你要一直在动脑,要用巧力。”金大勇说。 /p p   对于金大勇来说,管理整个实验室的经费、人员等各个方面,事情多而杂。如何提高效率,他的方法就是“专注”。“我会想我这周、这个月、这一年需要什么,然后砍掉其他不必要的事情,只专注于做这些最重要的事。” /p p   温蒂· 铃木在提到时间管理的方法时也说,首先要明确哪些事情是需要优先去做的,然后给这些事情分配足够的时间。“这听起来简单,但如果你的优先事项与部门的优先事项相冲突,那执行起来就会很难。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要学会对有些事情说不。” /p p   对于国内的科学家来说,对有些事情说不貌似更难。 /p p   “我们对教授、研究员的评审是宽进严出的,因此我们设计了很多制度来对科研人员进行考核,而这大大增加了科学家的时间成本。有些科学家就像热锅里的炒豆一样,一刻不得消停。所以,我们的科学家每天非常忙,但有很多时间其实是无效的。”曹则贤无奈地说,“比如种种考核,比如财务报账工作。在西方,大学、研究所是没有财务部门的,由第三方机构来管理,你要是敢贪污,警察直接来找你。” /p p   曹则贤办公室的书架上贴着一张A4纸,上面打印着四个大字“大块时间”。“科学本就是思想性的工作,需要大块的时间静下心来思考。有些杂事仅占用一个小时,但却打乱了你整个工作的节奏。”曹则贤说,“我们需要对科学精神、科学研究的工作方式、科学回馈社会的时间和方式等问题有清楚认识,从而在科学家的遴选、资助方式等方面,建立更加成熟和高效的制度。” /p

核科学家相关的方案

核科学家相关的论坛

  • 水平很高的科学家和另一个水平很高的科学家间的较量

    地沟油净化为食用油一定是一个水平很高的科学家,据说他能将地沟油中色素、臭味、酸价、过氧化值都降到和正常食用油没有区别。他也可以将多环芳烃、胆固醇、重金属降低到你没有办法判断为止,据说-----,他简直就是个魔术师,你说他达不到他就有这个水平,且成本很低。另外一个科学家在琢磨着如何破解上一个科学家,一场猫和老鼠的游戏越来越精彩。卫生部组织科技部、----专家开展地沟油检测技术攻关。另外一组科学家组织技术人员正在对卫生部的技术进行反攻关,哈哈!

  • 【转帖】科学家解开“水之谜”

    科学家解开“水之谜”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学术界对地球生命起源的讨论又热闹起来。众所周知,最时髦的一种理论认为,是来自太空的携带有水和其它有机分子的彗星和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才使地球产生了生命。最近,科学家们第一次发现了可证明这一理论的依据:一颗被称为利内亚尔的冰块彗星。 据科学家们推测,这颗彗星含水33亿公斤,如果浇洒在地球上,可形成一个大湖泊。但十分令人遗憾的是,利内亚尔彗星在炽烈的阳光下蒸发成了蒸气。全世界的天文学家们都观察到了这一过程。那么,这颗彗星携带的水与地球上的水相似吗?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答案是肯定的。 实验证明,数十亿年前在离木星不远处形成的彗星含有的水和地球上海洋里的水是一样的。而利内亚尔彗星正是在离木星轨道不远的地方诞生的。天文学家们认为,在太阳系刚形成时可能有不少类似于利内亚尔的彗星从“木星区域”落到地球上。美国航空航天局专家约翰玛玛说:“它们落到地球上时像是雪球,而不是像小行星撞击地球。因此,这种撞击是软撞击,受到破坏的只是大气层的上层,而且撞击时释放出来的有机分子没有受到损害。” (人民网)

  • 科学家带盐,怎么看?

    应该也就是今年吧。我看涌现出了一批知名科学家带盐厂商的产品,或发表跟厂商相关的文章。举例:[img=,690,179]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7/201707211108_01_2850333_3.jpg[/img]知名科学家带盐了,是不是产品就会好呢?或者说,他们让厂商改善了设计,更加符合我们的实验的使用和要求?请说出你的观点

核科学家相关的资料

核科学家相关的仪器

  • 色谱、质谱、数据管理和实验室工作流程的一体化平台沃特世UNIFI科学信息系统平台突破性地将LC与高性能MS数据(四极杆和飞行时间质谱)融合入一套解决方案中,数据采集、处理、浏览、报告生成和可配置的法规依从性工具完美整合在一个网络化的实验室工作组内。 简省培训并增强合作UNIFI科学信息系统专为满足分析研究人员、QC分析人员、QA/QC评审员和IT部门的共同需求而设计。平台创建自一个可扩展的软件架构,能够满足未来内部和外包功能的需求,同时可应对多种需求:采集、处理、报告、存储以及对UPLC/MS和UPLC/MS/MS系统生成的复杂科学信息的权限限定访问。 充分满足您的发展需求UNIFI软件可部署在工作站式系统解决方案中,它将与您的实验室同步发展,可支持多用户、基于服务器的工作组完成LC、LC/MS和LC/MS/MS数据的采集、存储和管理。UNIFI可进行数据的挖掘和共享,能够大大提高您的协作效率。此外,其开放式结构可实现与沃特世仪器和软件系统的完美衔接,UNIFI的打印和文件捕获功能则可以将不同的科学信息进行兼并整合。 最大限度提高系统使用效率鉴定复杂样品的关键在于通过正交检测方法、使用正确的分析方法分析样品。流程中的多个分析方法需要一个集成的工作流程,使分析人员能够通过这个流程采用常规方法可靠地采集全面的分子鉴定信息。UNIFI解决方案的创新功能可应对日常实验室中动态和复杂的环境。值得一提的是软件管理分析方法和分析工作时,即使在用户退出登录的情况下也可在活动工作区中保留正在进行的工作。 定制化工作区“我的工作”是一个用户保护型活动工作区,可以临时保存正在进行的工作,与自动备份相似。临时的信息独立地保存在科学信息系统中,直到用户执行一个数据点或操作。通过该工作区可对日常任务、最近查看的项目、仪器系统和工作流程通知进行快速访问。 分析方法UNIFI保存了采集、处理和报告数据所用方法的全部参数。此功能解决了其他软件中存在的方法管理问题:使用其他软件时,用户必须分开记录使用的色谱、质谱、处理方法和报告方法。 完整分析UNIFI将分析任务视为一个完整分析,或一个自定义的独立集合,它包含全部结果、分析方法和所有审计追踪,可在分析中进行数据和结果的浏览,并可进行数据的再分析。用户可方便地进行数据共享、查看或生成报告。同时,系统会自动记录用户登陆的时间,地点及浏览或生成的分析的内容,满足实验室管理、故障排除或法规要求。 数据可追溯性适用于研究和GXP实验室UNIFI使用嵌入式关联数据库架构对所有的系统数据进行安全管理,实现数据追溯功能。所有的原始数据、结果、报告和方法都存储在数据库中,只有通过登陆用户帐户才能进行访问,有效阻止其他用户通过操作系统进行访问,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UNIFI软件可根据GLP、GMP、法规或要遵循的其他质量标准进行配置。UNIFI软件的“验证中心”,可帮助科学家们确定仪器、计算机和软件是否满足厂商的指标,同时可对仪器及电脑的维护进行记录,并且可显示仪器验证状态。这些GxP管理工具有助于实验室对法规性问题做出快速反应,并使对数据和记录的安全性充满信心。
    留言咨询
  • ReactRaman是一个基于探头的拉曼光谱分析仪,可监测结晶过程,揭示单相或多相系统中的反应机制和动力学特征。此款分析仪外形紧凑,融合了高性能的光谱仪和采样技术以及下一代iC Raman&trade 8.0软件。通过这种功能强大的组合,可获得准确的结果并快速转换为科学家们在做出明智决策时所需的依据。设计紧凑且性能高ReactRaman融合了出色的性能和灵活便携的设计。该光谱仪小巧、轻便且热稳定,可在需要的任何位置提供出色的结果,如实验台、通风柜,可轻松转移至隔壁的实验室。快速准确的结果ReactRaman针对原位监控进行了优化,提供精确灵敏的光谱,可通过One Click Analytics&trade 轻松转换为结果。使用集成的关联表,用户可准确分析反应,将它们与化学反应直接关联,获得所需的反应知识。集成的平台ReactRaman是集成的产品系列的组成部分,该系列中包括ReactIR&trade 和Easy Max。这些工具专为化学和工艺研发而设计,可以跨功能强大的iC软件平台进行组合使用,提供无与伦比的工艺理解。共享专业知识带有iC Raman 8.0的ReactRaman由光谱学专家设计,科学家们可以借助它轻松获取高品质的数据和有意义的结果。我们的全球服务和支持团队致力于确保科学家们使用这一可靠且高性能的仪器解决难处理的化学问题。共享专业知识带有iC Raman 7的ReactRaman由光谱学专家设计,科学家们可以借助它轻松获取高品质的数据和有意义的结果。我们的全球服务和支持团队致力于确保科学家们使用这一可靠且高性能的仪器解决难处理的化学问题。
    留言咨询
  • ReactIR 702L是一项全自动的实验室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对于化学反应中的关键组分进行实时跟踪。现有的光纤探头技术无需任何光路调整以及仪器吹扫,对于化学工作者更为简单易用。ReactIR 702L在线反应分析系统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和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等特点,适用于多种反应体系的在线监测。ReactIR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化学反应随时间的连续变化,提供反应起点、终点、转变、动力学、机理和反应途径等明确的反应信息。通过实时的原位中红外监测系统,ReactIR能够在反应过程中跟踪监测关键反应组分的浓度变化,从而帮助科学家深入理解反应过程,便于对化合物、合成路线和化学工艺的开发研究。无需加入液氮ReactIR 702L采用固态冷却技术,无需液氮即可拥有出色的性能。由于消除了危险设置且不需重复灌装杜瓦瓶,科学家们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轻松监测化学反应。小巧、便携、灵活小型可堆叠装置可节省通风橱中的宝贵空间,可灵活地在整个实验室的不同位置部署ReactIR。“永远开启”的检测器可缩短设置时间,使科学家能够立即开始收集数据。一键分析功能经过特殊设计的反应分析软件iC IR集成了智能函数峰值提取算法,大幅降低了数据分析时间。结合他们的化学知识,用户可以在自动化数据分析工作流的帮助下对每一个实验做出正确解释。通过自动化反应曲线和趋势分析功能快速获取反应动力学和机理信息。先进直观的软件可识别和跟踪关键反应物,包括瞬时中间体。研究所有反应基于探头和流体的取样技术使得科学家能够间歇或连续的研究液相和气相的化学反应。优良的材质使得取样模块即使是在广泛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酸性和腐蚀性环境中也能够直接收集实验数据。
    留言咨询

核科学家相关的耗材

  • Munsell比色卡全光泽版
    用途:Munsell比色卡全光泽版包含了1600多个门赛尔高光泽的颜色,每个颜色都按照40个固定的色相排列,并且可以自由抽取,同时还新增了37个门赛尔的灰系列。被广泛的应用到鉴定土壤,岩石,含氢的土壤,考古学的标本以及自然界生物的颜色。农艺学家,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地质学家,动物学家以及其他科学家利用此比色卡来评定标本的颜色。这套色卡包含了颜色名字的图表,土壤结构的图表以及面罩孔,方便对色。产地:美国
  • Munsell植物组织比色卡
    Munsell植物组织比色卡名称:植物组织比色卡 型号:Munsell 产地:美国用途:Munsell植物组织比色卡是一套植物学家的色彩指南。共分为十七个活页的色彩图表,通常被用来测定和记录植物组织的颜色。这个信息对科学家在工作中掌握植物的成长速度,营养的缺乏,植物的疾病以及其他植物的成长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地:美国
  • Oasis固相萃取柱
    Oasis固相萃取(SPE)产品沃特世于1996年推出OasisHLB,有效地改变了科学家使用固相萃取(SPE)的方式。可耐受pH0-14的Oasis HLB由水浸润性的共聚物组成,开启了全新的固相萃取方法开发可能性。它是SPE的新标杆,备受世界各地科学家的信赖。Oasis SPE系列吸附剂Oasis系列产品采用独特的水可浸润性聚合物吸附剂,省去了其它品牌聚合物吸附剂和硅胶基质吸附剂所必需的活化和平衡步骤,直接使用即可。过去,这两个步骤是反相SPE有效保留分析物的必需步骤。得益于Oasis吸附剂独具的水可浸润性,水性样品可直接上样而不损失回收率。您也可以访问一站式科研用品采购平台:慧淘科仪商城(www.smartlabhub.com.cn)进行快速订购。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