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方案

仪器信息网改革方案专题为您整合改革方案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改革方案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改革方案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改革方案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改革方案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改革方案相关的资讯

  • 国企改革方案或本周公布
    中国计划本月公布国有企业改革框架方案,最早或于本周公布。国资委将成为纯粹的监管者,实现与出资者职能的分离。此次国企改革计划将国有企业按照功能划分,实行国有企业分类监管在国家资本监管机构与经营性国有企业之间,系统性地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国有资产管理架构将由目前的两级变为国资监管机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经营性国企三级,国资委将成为纯粹监管者,实现与出资者职能的分离。经营性国有企业将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员工持股改革等改革。另外各相关部委将在框架方案公布后,公布改革具体实施细节的配套方案,地方国有企业的改革方案将参照中央企业、由各地相应公布配套改革方案。
  • 政策解读: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的精神,科技部、财政部在充分征求各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联合制定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已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   1.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背景   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是政府在科技创新领域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的重要载体,对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具有风向标的作用 同时,对于体现国家在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上的政策取向、战略布局、发展重点以及科技创新规律特点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实施成效,直接关系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否真正落实好,推进好。新中国成立后,&ldquo 六五&rdquo 时期我国就设立了第一个国家科技计划&mdash &mdash &ldquo 六五&rdquo 科技攻关计划。改革开放以来,相继设立了星火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火炬计划、973计划、行业科研专项等,这些计划的设立和实施凝聚了几代领导人的远见卓识以及各个时期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事实证明,这些科技计划不负使命,取得了一大批举世瞩目的重大科研成果,培养和凝聚了一大批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团队,解决了一大批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全面提升了我国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强有力地支撑了我国改革与发展的进程。   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在不同时期分别设立,且越设越多,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考虑,其产出与国家发展的要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很多重要领域都亟需真正具有标志性、带动性,能够解决制约发展&ldquo 卡脖子&rdquo 问题的重大科学技术突破。产生这种差距的根源之一是管理体制,现行的科技计划体系庞杂、相互交叉、不断扩张,管理部门众多,各管一块,各管一段,项目安排追求&ldquo 大而全&rdquo 、&ldquo 小而全&rdquo ,造成科技资源配置分散、计划目标发散、创新链条脱节,概括起来就是科技计划碎片化,科研项目取向聚焦不够。解决这些问题对当前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好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引领作用十分重要。   因此,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是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今年初,科技部、财政部报请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提出对中央各部门管理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进行优化整合。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为落实国发11号文,科技部、财政部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密切配合,全面梳理分析当前我国科技计划布局和管理现状,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面临的问题,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有关调整科技创新战略和加强科研资源集成的政策,研究提出了改革思路和举措。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两部门组织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并书面征求了50个部门(单位)的意见,经反复协商,各有关部门对改革方向、目标任务、实施路径和具体措施达成共识。《改革方案》起草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刘延东副总理多次召集科技部、财政部专题研究,进行工作部署。张高丽副总理专门听取科技部、财政部汇报并提出要求。《改革方案》经过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意见,不断修改完善,形成最终的《改革方案》。   2.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强化顶层设计,打破条块分割,加强部门功能性分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目标明确和绩效导向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体制,更加聚焦国家目标,更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更加高效配置科技资源,更加强化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最大限度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   基本原则包括:一是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政府各部门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建立统一的宏观管理和监督评估机制,破除条块分割,解决科技资源配置&ldquo 碎片化&rdquo 问题。二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优化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布局,确定主攻方向,解决目标分散问题。三是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使科技创新更加主动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四是明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重点支持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公共科技活动,并以普惠性政策和引导性为主的方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和成果转化。五是坚持公开透明和社会监督。加强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全过程的信息公开和痕迹管理,接受社会监督。   3.《改革方案》中提出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的具体内容   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是本次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亮点。各政府部门通过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构建决策、咨询、执行、评价、监管等各环节职责清晰、协调衔接的新管理体系。具体内容包括:联席会议制度(一个决策平台),专业机构、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统一的评估和监管机制(三大运行支柱),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一套管理系统)。   联席会议制度由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牵头,财政、发展改革等相关部门参加,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形成统筹协调与决策机制。联席会议是实现对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统一管理的关键。其主要作用体现在:首先是形成相关各方的合力,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加强沟通协调,围绕国家科技发展重大战略任务、行业和区域发展需要,研究凝练形成科研任务需求,经联席会议充分讨论后按程序确定,相关各方在科研任务组织实施过程中及时跟进,产生的科技成果在行业和区域内应用示范。其次是建立共同参与、共同决策的议事机制,联席会议由各相关部门共同组成,共同审议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布局与设置、重点任务和指南、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专业机构的遴选择优等事项。第三是形成统一的决策程序,一般事项经联席会议议定后即可实施 重大事项需经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审议,按程序报国务院,特别重大事项报党中央,确保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实施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政府职能转变,从项目的日常管理和资金的具体分配中解放出来后,将依托专业机构具体管理项目。对专业机构的遴选:主要是对现有具备条件的科研管理类事业单位进行改造,形成若干符合要求的规范化的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并鼓励具备条件的社会化科技服务机构参与竞争,推进专业机构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专业机构的任务是:通过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受理各方面提出的项目申请,组织项目评审、立项、过程管理和结题验收等,对实现任务目标负责。   《改革方案》首次提出在国家层面设立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充分体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原则。委员会的组成具有代表性,不仅有科技界的专家,也有产业界和经济界的专家,反映各方面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委员会要有战略高度,跟踪国际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趋势,对科技发展战略、规划、重大任务和重大科技创新方向的选择等方面提出咨询意见,为联席会议提供决策参考。另外,委员会对制定统一的项目评审规则、建设国家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库、规范专业机构的项目评审等工作也要提出意见和建议,还可以接受联席会议委托,对特别重大的科技项目组织开展评审。   政府部门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对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实施绩效等组织评估评价和监督检查。具体举措包括: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实施绩效、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和专业机构的履职尽责情况等统一组织评估评价和监督检查,并根据结果提出动态调整意见,经联席会议审议后按程序报批 完善科研信用体系建设和&ldquo 黑名单&rdquo 制度,建立对主管部门和专业机构工作人员的责任倒查机制,开展&ldquo 一案双查&rdquo ,即在查处追究有关承担单位和个人责任的同时,倒查主管部门和专业机构是否存在管理漏洞,是否有工作人员在项目管理中存在渎职或以权谋私等行为 各有关主管部门要负起责任,对所属单位承担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任务的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加强日常监管 加强对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的审计监督,对发现的违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向社会公开。   《改革方案》明确要求,要通过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对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需求征集、指南发布、项目申报、立项和预算安排、监督检查、结题验收等全过程进行信息管理,并按相关规定主动向社会公开信息,接受公众监督,让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分散在各相关部门、尚未纳入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信息要尽快纳入,已结题的项目要及时纳入统一的国家科技报告系统。不纳入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和国家科技报告系统并向社会公开的,中央财政将不予以资助。   4.要依托专业机构具体管理项目,也要规范专业机构的行为   专业机构管理项目体现了政府简政放权的要求,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各主要国家对专业机构的设置有多种模式,有的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有的隶属于政府部门,还有的委托社会化的非营利机构管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选择专业机构要兼顾现实可操作和未来长远发展。因此《改革方案》中,一是明确了专业机构的确定程序,联席会议根据重点任务的需要统一确定专业机构,专业机构对联席会议负责,由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与专业机构签订委托合同,专业机构根据委托开展工作。二是对专业机构的资质作出了规定,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等应当制定统一的专业机构管理制度和标准,经联席会议同意后实施。专业机构应当具备相关科技领域的项目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设立理事会、监事会,制定章程等。三是对规范专业机构的运行提出了要求。专业机构应按照统一的规范组织项目评审、立项、过程管理和结题验收等,对实现任务目标负责 专业机构的项目评审专家应当从国家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库中选取。   5.新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体系   在对我国现有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实施和管理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新科技革命发展趋势、国家战略需求、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和科技创新规律,《改革方案》提出优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布局,整合形成五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   一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支持人才和团队建设,增强源头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管理,加大资助力度,向国家重点研究领域输送创新知识和人才团队 加强基金与其他类科技计划的有效对接。   二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产品和产业化目标,解决&ldquo 卡脖子&rdquo 问题。进一步改革创新组织推进机制和管理模式,突出重大战略产品和产业化目标,控制专项数量,与其他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加强分工与衔接,避免重复投入。   三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突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技术瓶颈。将科技部管理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发改委、工信部共同管理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农业部、卫计委等13个部门管理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形成一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当前,从&ldquo 科学&rdquo 到&ldquo 技术&rdquo 到&ldquo 市场&rdquo 演进周期大为缩短、各研发阶段边界模糊,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为适应这一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特征,新设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着力改变现有科技计划按不同研发阶段设置和部署的做法,按照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该计划下,将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科技发展优先领域,凝练设立一批重点专项,瞄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主要领域的重大、核心、关键科技问题,组织产学研优势力量协同攻关,提出整体解决方案。   四是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按照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同阶段的需求,对发改委、财政部管理的新兴产业创投基金,科技部管理的政策引导类计划、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财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委共同管理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支持科技创新的部分,以及其他引导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专项资金(基金)进行分类整合。   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依然薄弱,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技术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采用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风险补偿、后补助等引导性支持方式,激励企业加大自身科技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五是基地和人才专项。对科技部管理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发改委管理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合理归并,进一步优化布局,按功能定位分类整合。加强相关人才计划的顶层设计和相互衔接。在此基础上调整相关财政专项资金。基地和人才是科研活动的重要保障,相关专项要支持科研基地建设和创新人才、优秀团队的科研活动,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整合形成的新五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既有各自的支持重点和各具特色的管理方式 又彼此互为补充,通过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立跨计划协调机制和评估监管机制,确保五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形成整体,既聚焦重点,又避免交叉重复。   将按照上述五类新科技计划体系对所有实行公开竞争方式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进行优化整合,不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对中央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实行稳定支持的专项。   6.优化整合工作的具体实施进度   本次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优化整合工作将按照整体设计、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开展,具体进度安排为:   2014年,启动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设,对部分具备条件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进行优化整合 启动重点专项试点,按照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选择5-10个重点专项进行试点,并在2015年财政预算中体现 同时,开展有关制度建设和基础性工作,着手组建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开展科研信用体系建设和评审专家库建设,初步建成中央财政科研项目数据库和科技报告系统。   2015-2016年,基本建成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基本完成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优化整合,实现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安排和预算配置的统筹协调。初步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下设重点专项的布局,并据此编制发布2016年项目指南,按新机制组织2016年新立项目实施 同时,为确保管理改革与现有工作的有序衔接,在研项目(课题)可继续按照现有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经费渠道和管理方式组织实施。初步完成相关制度建设和基础性工作,发布联席会议议事规则、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工作规则、专业机构遴选办法、专业机构资质能力评价标准、科技计划评估和监管机制工作方案、科技计划重点专项设立规则和动态调整工作规则、有关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办法等,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数据库和科技报告系统。   2017年,经过三年的改革过渡期,全面按照优化整合后的五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运行,现有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经费渠道将不再保留。同时,进一步完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设,完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和资金管理制度等各项科技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 认监委召开认证机构审批和监管改革方案征求意见会
    2月28日,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国家认监委在京召开了认证机构审批和监管改革方案征求意见会。国家认监委总工程师许增德出席座谈会,17家认证机构的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参加座谈会,与会代表针对机构审批和监管改革方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CNAS负责人作秘书处2013年工作报告暨国际认可最新进展情况报告。各专业委员会、国家认监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及CNAS处级以上干部列席会议。   会上,许增德指出,CNAS围绕&ldquo 公正认可、赢得认可&rdquo 总要求,付出了努力,取得了实效,实现了创新意识的提升和服务意识的提升。他要求,在改革的形势下,CNAS一要适应改革,大胆改革 二要勇于创新,发展制度 三要巩固机制,发挥优势。与会委员和代表专题审议了本委员会2013年工作报告、相关技术文件及委员会换届改选要求,审议通过了各专门委员会和秘书处2014年工作重点。

改革方案相关的方案

改革方案相关的论坛

  • 国标委:《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你怎么看?

    国标委:《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你怎么看?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3/201503241745_539448_1610895_3.jpg2015年3月20日,国家标准委副主任于欣丽参加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就《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有关情况作了介绍,并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于欣丽表示,2月11日,国务院第82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即将正式印发。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国际接轨、统筹推进的原则,起草了《改革方案》,并得到了各部门、各地方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改革方案》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具体包括6方面改革措施:一是建立高效权威的标准化统筹协调机制。设立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统筹标准化改革。二是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逐步将现行强制性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整合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严格制定范围。三是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逐步缩减现有推荐性标准数量和规模,突出公益属性。四是培育发展团体标准。鼓励具备能力的社会组织和产业联盟制定团体标准,增加标准供给。五是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取消政府对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六是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广中国标准,使中国标准在国际上立得住、有权威、有信誉。《改革方案》还同时提出了三个阶段的实施步骤,明确了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吹风会上,于欣丽就中外媒体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回答实录附后)回答实录:中新社记者:我看国家标准委给的背景材料里面说,现在的国家标准管理上存在标准管理“软”、标准体系“乱”和标准水平“低”的情况,想问于主任,本次改革破解了这方面的哪些难题,并为中国制造走出去提供“通行证”?于欣丽:本次改革主要发挥市场在标准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李克强总理提出要用“放、管、治”的思路来解决当前标准化存在的一些问题。《改革方案》首先提出大胆“放”,我们可以看到,在现行标准体系中,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大概近10万项,这些标准中70%左右的都是一般性的产品和服务标准,这些标准应逐步放给市场,更加突出政府标准向公益范畴转变,不该政府管的要放开。《改革方案》提出设立团体标准,把不该由政府管的放开放到位,放给具有相应能力的社会组织和一些产业联盟来制定,依据市场和创新的需要来制定团体标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标准100多万项,原来是政府采用备案甚至是审查性备案的方式进行管理,《改革方案》提出逐步取消企业标准备案管理,用企业产品服务标准的自我声明公开制度来代替。企业不用去备案了,自我声明公开所使用的标准,这样的话给企业松绑了。这是“放”的两个方面。其次是精准“管”。我们目前有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准和强制性地方标准三级,方案提出将三级标准整合为一级,就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可以有效解决体系乱的问题,确保“一个市场、一个底线、一个标准”。因为强制性标准涉及人身健康、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精准管还有一层意思,目前推荐性国家标准、推荐性行业标准和推荐性地方标准中,有70%左右不应该由政府管,属于一般性产品和服务标准,要放给社会。放了以后政府把有限资源和力量、精力放到该管的那一部分上面,比如国家标准,制定一些基础通用和与强制性标准相配套的标准,推荐性行业标准主要制定行业领域重大产品、重大技术、重大服务、工程类标准。还有就是地方标准主要制定满足地方自然条件的、地方民俗民风、以及地方特殊地理环境所需的标准。通过管少、管好、管到位来解决这些问题。第三是治,我们采取的是共治方式。我刚才提到了改革措施里第一条,在国务院层面设立标准化统筹协调推进机制,各相关部门都来参加,这体现了政府层面的共治。在市场层面,把一些不该由政府制定的标准交由市场,发挥市场主体活力,设立团体标准,由他们来制定,形成市场的一种共治。关于企业标准,是政府搭台子,明确企业对企业标准的主体责任,企业对其产品服务标准进行自我声明、公开,社会层面包括媒体、广大消费者都可以进行监督。这样,从政府层面、市场层面、社会层面形成了一个标准化共同治理的新格局。日本共同社记者:请问中国标准的“走出去”的问题,中国要推动什么样标准的“走出去”?重点领域是哪些领域?请介绍一下具体的例子。于欣丽:中国经济这些年确实发展很快,需要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作出中国人的贡献。中国标准“走出去”有两个含义:一是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我们认为,主要是在中国优势特色的一些领域,还有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需要我们作出贡献的一些领域。实际上,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我们是广泛参与。ISO有162个成员国,是一个最具广泛性、综合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90%的技术组织,中国都是积极成员,我们都在积极为国际标准化发展作贡献。比如中医药,我国现在承担着国际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制定中医药标准我们最具发言权,在这些方面我们要作为重点。中国标准“走出去”还有一层含义,跟一些国家签署标准互认协议,这也是一种“走出去”。标准互认协议,可能是我们的一些标准被其他国家采用,也可能他们的一些先进标准我们来采用,或者在标准技术指标上,我们达成一致,你的标准和我的标准是相同的。比如刚刚和英国签署了标准互认协议,已经有近100项标准达到一致。现在消费品方面的标准,我国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已经达到80%。中国标准“走出去”,一个是制定国际标准,还有一个是服务贸易往来,标准是为贸易服务的,一些大宗商品进出口首先需要标准一致,主要根据与这些国家的贸易情况来选择确定。中国日报记者:请问国标委的于主任,我们知道,现行标准体系中存在着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还有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交叉矛盾的情况,本次改革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于欣丽:当前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中确实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复矛盾的情况和问题,这次改革也是以问题为导向,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革措施。比如强制性标准,因为强制执行,相当于技术法规,不能有不一致的地方。所以在这次改革方案中提出了整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一级的措施。在推荐性标准方面,我们采取的办法和措施,就是把该由政府管的管住管好,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交到市场,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由学会、协会和商会以及产业联盟,协调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再一个就是政府管的这些标准里面,一定厘清、界定好范围,国家标准到底要制定哪些,行业标准制定哪些、地方标准制定哪些,以有效避免交叉重复矛盾现象。来源: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2013年国务院大部制机构改革方案——

    2013年国务院大部制机构改革方案——体制改革的方案已经出台并开始征求各方面意见。此方案对中国现有的27个国务院组成部门要进行大幅合并成大部。而大部制的改革同时要配合事业单位的改革一并进行,事业单位根据其职能,一部分转变为企业或民间团体,一部分则转变为行政机关,同时并入政府组成部门。其方案主要调整内容有:一、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调整1、国家发改委进一步收权,转变发改委职责。彻底取消发改委对微观管理实务和具体审批事项的职权,逐步将其主要职能转变为宏观规划的制定和研究。将发改委全称改为国家发展与改革规划委员会。2、撤销科技部。将科技部的科研规划和管理方面的职能并与教育部,将教育部改为教育科学部。3、把科技部经济领域的科技管理职能并入工信部。将工业和信息化部改成工业与信息技术部。4、撤销国土资源部。将国土资源部的资源管理职能并入环保部,组建环境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的土地规划与管理职能划入住建部。5、撤销铁道部。将铁道部并入交通运输部,在交通部下组建铁路运输管理局,负责铁路建设规划、铁路运输的统一调配和管理。将地方铁路局改制为铁路运营企业集团,实现铁路运输市场化。6、撤销水利部。将水利部与农业部合并,组建大农业部。7、撤销计划生育委员会。将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卫生部合并,组建人口与卫生部。8、将审计署与监察部合并。重新定名为监察审计部。9、将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和民政部合并。重新定名为社会工作部。负责就业、社保、社会救助、社团注册方面的事务,将原民政部的行政区划调整审批的职能划入发改委。10、基本保持外交部、国防部、商务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和人民银行。11、为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属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而是独立的国家机构,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平级。  12、国家安全部降格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改名为国家安全总局。13、将国家民族委员会、国家宗教事务局与国务院侨办、港澳办、台办合并。重新组建并定名为国家和平统一委员会。二、国务院直属机构的调整1、撤销国家税务总局。将原国家税务总局职能并入财政部。在地方则取消地方税务局。2、撤销国家工商总局、质监总局、安监总局和药监局。将原国家工商总局、质监总局、安监总局与卫生部下属的药监局合并,重新组建并定名为国家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总局。3、撤销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体育总局。将原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体育总局并入文化部。4、撤销国家统计局。原国家统计局并入发改委。5、撤销国家林业局。原国家林业局并入农业部。6、撤销国家知识产权局。原知识产权局并入教育科学部。7、撤销国家旅游局、文物管理局。原国家旅游局和文物管理局并入文化部。8、撤销国家宗教事务局。原国家宗教事务局与国家民委合并;国务院侨办、港澳办、台办并入,重新组建并定名为港澳台侨和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9、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国家防腐局并入监察部,成为监察部下属的国家局。三、国务院办事机构调整(拟取消的国务院办事机构)   1、国务院侨办、港澳办、台办一同并入港澳台侨和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2、国务院法制办并入司法部。3、国务院研究室的规划职能并入发改委,文件起草职能并入国务院办公厅。4、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档案局并入国务院办公厅。  四、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并入国家发改委。2、新华社实行企业制度改革。  3、合并地震局和气象局。组建地震与气象研究中心,定义为官办科研机构。4、中科院、工程院和社科院不再作为事业机构,转制为官办科研机构。5、合并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组建国家金融业监督管理总局,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之一。6、撤销电监会,成立新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能源监督管理总局。7、将社保基金会和自然基金会进行企业化转制。  五、国务院管理的国家局调整  1、将国家**局划归司法部管理。2、将国家粮食局划归农业部管理。3、撤销国家能源局。将能源开发规划职能划入环境资源部,将能源价格监管职能划入新成立的能源监督管理总局。4、中国民用航空局改为国家民用航空局。5、国家食品**监督管理局划入新设立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市场监督管理局。6、将煤监局并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如此,国务院机构将发生巨大变化,新形成的国务院组成部门有原来的27个减少为18个,分别为:  1、外交部2、国防部3、国家发展与改革规划委员会  4、国家民族与宗教事务委员会  5、社会工作部  6、教育科学部  7、工业和信息技术部  8、公安部  9、监察和审计部  10、司法部  11、财政部  12、环境资源部  13、国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14、交通运输部  15、农业部  16、商务部  17、文化部  18、人口和卫生部  国务院直属机构仅有6个,分别为:   1、国家海关总署  2、国家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总局  3、国家金融业监督管理总局  4、国务院参事室  5、国家安全总局  6、国资委(国务院特设直属机构)

  • 机构改革主要时间节点

    中央机构改革主要时间节点:6月20日前,各部门“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的三定规定将报批印发;9月30日前落实“三定”规定;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在今年年底前落实到位。地方机构改革主要时间节点:省级党政机构改革方案要在2018年9月底前报党中央审批,2018年底前机构调整基本到位;省以下党政机构改革由省级党委统一领导,在2018年底前报党中央备案。地方党政机构改革全部任务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改革方案相关的资料

改革方案相关的仪器

  • 安捷伦阀自动化解决方案帮您节省资源基于独立驱动和阀头设计的安捷伦“快速更换”阀系列产品可以带来最广泛的灵活性和兼容性,搭配其他 Agilent InfinityLab 系列液相色谱产品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从而极大的节省时间、人力和仪器投资成本。选择 Agilent InfinityLab 内置或外置阀门驱动系统以获得更好的兼容性/灵活性。安捷伦“快速更换”阀功能选择向导安捷伦“快速更换”阀分为二位阀和选择阀两大类、搭配相应的液相色谱系统可以实现不同功能。每种阀均适用于不同耐压、流路条件系统的配置和选择。二位阀系列,适用于任何需要两个流路位置间切换的应用: 安装简便快捷 操作使用容易 兼容性良好 可扩展性强选择阀系列,适用于多种不同流动相及色谱柱之间切换: 安装简便快速 操作使用容易 兼容性良好 易于升级
    留言咨询
  • 对于出售前需要预先包装的产品,产品的装填量不能少于相关法规的规定,同时也不希望由于过量装填而增加成本。所以,装填的均匀性是控制的关键!SQC-XP就是一种可以为您提供优化支持以满足法规要求和GMP规范的工具。仪器特点/功能:ž 1. 降低装填成本 (轻松实现 ROI)ž 2. 符合规范一致性ž 3. 无差错结果记录 (自动数据获取)ž 4. XP天平配备彩色触摸屏实现便捷的操作(SQC-XP)ž 5. 最小可读性1mg到最大称量值64kg的全面解决方案6. 低廉的培训成本 (熟悉一台,熟悉所有)ž 技术参数:ž 单机(紧凑)系统,软件选件;ž 适用于所有型号的XP天平:可读性最小 1µ g称量范围最大可达 64kgž 管理多达100个样品ž 多种公差系统EU欧盟标准 (e.g. 食品行业, 化妆品行业)欧洲药典 (制药行业)3 个自由公差系统ž 可直接通过XP天平彩色触摸屏进行各项参数设置ž 第二公差系统产品符合2个国家的不同法规多种功能支持+/- 称量单个皮重平均皮重违规检查提醒及警告信息应用领域:梅特勒托利多统计质量控制(SQC)解决方案在制药行业压片片重控制、食品行业灌装净重控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型号:超越系列XP天平,配合SQC-XP软件。查看更多信息咨询电话:4008 878 788
    留言咨询
  • 安全监测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详情点击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解决方案
    留言咨询

改革方案相关的耗材

  • 盖革-米勒计数管
    盖革等比计数计数管美国LND Inc设计制造充气核辐射探测器(气体电离探测器)盖革-米勒计数管能量补偿盖革-穆勒管端窗和侧窗X射线比例计数器位置敏感探测器BF3和3HE中子比例探测器电离腔裂变计数器中子束监测器流量计数器聚合物窗口比例计数器盖革等比计数计数管美国LNDINC公司主要生产盖革-米勒计数管、能量补偿盖革 - 穆勒管、电离室、中子束监测器等核辐射探测器,广泛应用于环境和空气质量监测、高能物理研究、国土安全和太空探索等领域。应用范围有害辐射防护学、分析仪器、环境和空气质量监测、人员监测、发电厂应用、工业计量、医疗仪器、高能物理研究、x射线光谱、无损检测、国土安全以及空间探测主要探测器类型伽马射线探测器能源补偿通用探测器遣散限定通用探测器 薄窗口 α-β-γ 探测器煎饼风格云母窗口管结束窗口管 电离室中子灵敏的电离室X 射线正比计数器正比计数器圆柱的侧窗正比计数器四边形的侧窗正比计数器大面积 β-γ 正比计数器盖革等比计数计数管正比计数器流量正比计数器位置灵敏正比计数器 中子探测器 BF3 探测器中子束监视器圆柱形 BF3 中子探测器四边形 BF3 中子探测器球形 BF3 中子探测器He3 探测器圆柱 He3 中子探测器四边形 He3 中子探测器球形 He3 中子探测器位置敏感 He3 中子探测器裂变室圆柱子计数器中子束监视器硼内衬的探测器 B10 内衬中子电离室B10 内衬中子正比计数器 B10 内衬的伽玛补偿中子电离室质子反冲计数器圆柱质子反冲探测器球形质子反冲探测器特殊产品气体采样计数器反符合探测器 盖革-米勒计数管应用领域有害辐射防护学、分析仪器、环境和空气质量监测、人员监测、发电厂应用、工业计量、医疗仪器、高能物理研究、x射线光谱、无损检测、国土安全以及空间探 盖革-米勒计数管型号Thin Wall Beta-Gamma Gamma Detectors Energy Compensated GM Detectors QPL Qualified GM Detectors Cross Reference Chart to Other Mfg. Products Tube Types by Increasing Gamma Sensitivity Thin Window Alpha-Beta-Gamma Detectors Pancake Style Mica Window Tubes End Window Tubes 盖革-米勒计数管盖革-米勒计数管盖革-米勒计数管盖革-米勒计数管盖革-米勒计数管
  • 盖革米勒计数器
    盖革等比计数计数管美国LND Inc设计制造充气核辐射探测器(气体电离探测器)盖革-米勒计数管能量补偿盖革-穆勒管端窗和侧窗X射线比例计数器位置敏感探测器BF3和3HE中子比例探测器电离腔裂变计数器中子束监测器流量计数器聚合物窗口比例计数器盖革等比计数计数管美国LNDINC公司主要生产盖革-米勒计数管、能量补偿盖革 - 穆勒管、电离室、中子束监测器等核辐射探测器,广泛应用于环境和空气质量监测、高能物理研究、国土安全和太空探索等领域。应用范围有害辐射防护学、分析仪器、环境和空气质量监测、人员监测、发电厂应用、工业计量、医疗仪器、高能物理研究、x射线光谱、无损检测、国土安全以及空间探测主要探测器类型伽马射线探测器能源补偿通用探测器遣散限定通用探测器 薄窗口 α-β-γ 探测器煎饼风格云母窗口管结束窗口管 电离室中子灵敏的电离室X 射线正比计数器正比计数器圆柱的侧窗正比计数器四边形的侧窗正比计数器大面积 β-γ 正比计数器盖革等比计数计数管正比计数器流量正比计数器位置灵敏正比计数器 中子探测器 BF3 探测器中子束监视器圆柱形 BF3 中子探测器四边形 BF3 中子探测器球形 BF3 中子探测器He3 探测器圆柱 He3 中子探测器四边形 He3 中子探测器球形 He3 中子探测器位置敏感 He3 中子探测器裂变室圆柱子计数器中子束监视器硼内衬的探测器 B10 内衬中子电离室B10 内衬中子正比计数器 B10 内衬的伽玛补偿中子电离室质子反冲计数器圆柱质子反冲探测器球形质子反冲探测器特殊产品气体采样计数器反符合探测器 盖革-米勒计数管应用领域有害辐射防护学、分析仪器、环境和空气质量监测、人员监测、发电厂应用、工业计量、医疗仪器、高能物理研究、x射线光谱、无损检测、国土安全以及空间探 盖革-米勒计数管型号Thin Wall Beta-Gamma Gamma Detectors Energy Compensated GM Detectors QPL Qualified GM Detectors Cross Reference Chart to Other Mfg. Products Tube Types by Increasing Gamma Sensitivity Thin Window Alpha-Beta-Gamma Detectors Pancake Style Mica Window Tubes End Window Tubes
  • 五星级酒店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方案
    中央空调时间型计费系统中央空调分户计费系统中央空调计费系统厂家多联机空调计费节能管理系统中央空调集中管理系统分体式空调集中管理系统多联机空调集中管理系统分体式空调集中管理系统中央空调机房群控系统T8000中央空调计费系统T8000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中央空调计费系统 T8000中央空调计费系统 空调节能集中控制系统T8000中央空调综合节能智能控制系统中央空调计费系统中央空调计费系统 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中央空调计费系统 空调节能集中控制系统中央空调综合节能智能控制系统对中央空调进行分户计费 摒弃按面积分摊的方式基于电力载波的中央空调节能改造方案基于电力载波技术的多联机空调节能改造方案 无线布线 节省施工时间中央空调计费管理系统-空调节能集中控制系统中央空调计费系统-计量-控制-功能 欠费关断功能中央空调计费系统,中央空调分户计费系统中央空调计费管理系统-空调节能集中控制系统中央空调云计费系统-性价比高 Lora空调计费系统VRV多联机空调分户计费与集中控制系统VRV多联机集控计费系统改造方案 电力载波技术 无需布线 省时省力VRV多联机控制系统-专业厂家 终身维护VRV多联机电控与分户计费系统机房群控系统 中央空调计费管理系统 强弱电一体化方案柜式空调节能改造方案 电力载波技术 施工短 无需线材 分体式空调节能计费系统方案 中央空调分户计费节能系统 中央空调智能集成解决方案酒店中央空调节能改造 电力载波技术 无需布线 办公楼空调节能改造方案 电力载波器 不需穿墙凿洞另布专线中央空调节能改造-中央空调维保/中央空调节能改造酒店中央空调节能改造 电力载波技术 无需布线 中央空调分户计费节能系统 中央空调智能集成解决方案酒店中央空调节能改造 电力载波免布线 办公楼空调节能改造方案 电力载波器 不需穿墙凿洞另布专线基于电力载波的照明节能改造方案智慧微断节能改造方案 无需布线、造价低隧道照明集中改造方案隧道照明无线远程监控系统智慧路灯集中管理系统户外路灯集中管理系统户外路灯无线远程监控系统景区路灯集中管理系统酒店中央空调系统改造方案-节能-机组-变频五星级酒店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方案宾馆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改造-空调改造节能一站式服务公司空调能耗系统-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宾馆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改造-空调改造节能上海酒店集中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天津连锁酒店中央空调节能改造江门酒店集中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广东酒店集中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办公楼中央空调云计费系统-性价比高 Lora空调计费系统公寓空调刷卡计费系统 教室扫码用电计时收费公寓中央空调计费系统 每个房间计费 应用方便商务写字楼中央空调计费系统中央空调分户计费原理及解决办法写字楼的空调冷量计量及冷量计费方法广场中央空调节能改造 电力载波技术 无需布线广场中央空调计费管理系统-空调节能集中控制系统办公楼中央空调计费系统,中央空调分户计费系统一、中央空调计费节能管理系统的好处1、对中央空调进行分户计费,摒弃按面积分摊的方式,具有巨大的意义: 1.1节能能源,降低费用,符合国家节能政策; 1.2减少物业管理矛盾,提供物业服务水平; 1.3减少空调主机的维护量,保证主机的运行寿命; 1.4成为楼盘出售、出租的卖点; 1.5辅助建筑申报绿色建筑、LEED认证等;2、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 据调查统计,集中供冷、供热能耗占到建筑总能耗的50%左右 ,建立一套合理的监控与计量系统,实现按需求合理使用、按分户计量收费,促成用户节能意识,也是节能降耗的现实需求。经过专业测算,建筑工程使用监控与计费系统后,空调能耗均可降低15%~25%,减少用户支出,提高经济效益。3、物业管理的需要3.1空调计费系统本着多用多出、少用少出的原则,为物业管理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解决了物业的大矛盾。3.2按面积分摊——用多用少一个样,用户浪费,物业成本上升,分摊单价再上升,用户拒绝交费;3.3按计量收费——多用多出、少用少出,收费有据可依,并有历史数据查询,真实、可靠。4、减少机组的维护量,保证机组使用寿命4.1按面积分摊——用户浪费,使用冷量/热量超过设计,机组超负荷工作时间长,有变频系统却没效果,维护次数多,费用高,机组寿命缩短;4.2按计量收费——用户合理使用空调,机组在合理的负荷下工作,变频系统效果明显,按周期维护,保证机组的寿命。5、方便与高效工作自动化抄表,分时段计费、集中式控制,配合定时控制功能,物业管理人员可在监控与计费系统管理中心直接查看设备运行状态,方便物业管理需要。6、智能化楼宇应用的体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信息化要求的提高,智能住宅将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智能化居住区的主要功能应当体现在快捷、高效、安全和方便上。7、为楼盘出售、出租增加亮点、卖点集中供冷/供热的公共建筑,分户计量收费方式的与按面积分摊的收费方式在业主挑选时占很大的决定因素。按计量收费公平合理,对业主吸引力大。二、水、电、热、空调能耗计费系统架构建筑能耗管理系统:集成多种计量仪表,对用户使用的各种能耗进行计量,采用远程传输实时采集能耗数据,实现建筑能耗的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 现主要集成:能量表、水表、电表、燃气表、流量计及风机盘管温控器等产品; 建筑能耗管理系统,利用各种智能仪表自动采集建筑楼宇所消耗的电、冷(暖)、水等能耗形态的实时数据,为用户计量、监视、分析以及控制能耗使用提供解决方案,从而降低能耗的整体使用成本。能耗管理系统是一套基于B/S架构的全中文管理软件,可以方便物业管理人员监控、管理、收费和维护等工作。三、软件主要功能特点1、集中抄表2、计费功能3、价格核算4、数据安全设计5、分时段计费6、故障警示7、日志功能 8、数据查询9、灵活的分户计费方式 亚川优势选择亚川 您可靠的合作伙伴企业历经十余载,工程项目运行上10000个,遍及28个省市企业拥有3项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获高新技术企业和双软企业认证高品质的原材料与16道质量管理,连续10年无客户质量投诉厂家直销,超长18月质保360度服务体系,让您的项目无后顾之忧您身边的工程项目见证着我们的品质与服务部分典型业绩陕西省电子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咸阳西城国际城东客运站成都雄飞中心河北省农科院研发中心 西安亚川,为您服务;如需了解详细产品、价格、技术参数;请咨询负责人:联系人:汤经理 手机15009289675(同微信号) qq 1720188565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