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中心

仪器信息网测试中心专题为您整合测试中心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测试中心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测试中心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测试中心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测试中心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测试中心相关的资讯

  • 高校测试中心主任共探中心发展模式
    ——“教育部高校第二十一届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年会”在大连理工大学成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7月16-20日,由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分析测试中心及大连理工大学振动与强度测试中心承办的“教育部高校第二十一届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年会”在大连理工大学隆重举行。   教育部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年会为全国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一项传统会议,本次参会的高校达60余所,厂商代表11家,共吸引了130多位代表参会。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现场   开幕式伊始,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曲景平教授致开幕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曾艳处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王顺昌副理事长、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理事长冯建跃教授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大连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张华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曲景平教授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曾艳副处长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王顺昌副理事长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理事长冯建跃教授(浙江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张华教授   专题发言: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路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到了五位教授就“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路”做专题发言。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李崧教授主持专题发言。 武汉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胡继明教授 报告题目:中国高等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观察和思考——高校分析测试中心调研报告 中国科技大学理化科学实验中心主任鲁非教授 报告题目:论十大关系——兼谈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发展与定位 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梁齐教授 报告题目:大型仪器技术队伍的分类管理、考核与评价 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主任董林教授 报告题目: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离不开实体化校级分析测试平台的支撑 东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查刘生教授 报告题目:分析测试中心应为学校人才培养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崧教授主持专题发言   各位主任在报告中分析了目前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就未来的发展模式给出了自己的规划和建议。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运行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充分发挥高等院校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的作用,并提高使用效率,许多高校将其购置的大型和通用性较强的仪器设备集中起来建立了分析测试中心,实现了大型仪器设备集中管理、开放共用的共享服务模式,我们称之为“公交车模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分散管理的仪器的使用范围仅限于课题组和个人的“小轿车模式”,对仪器组而言使用更方便,但带来的问题是绝大多数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低,维护、维修费用不能保证,使用寿命短。保障前者的畅通,促进后者的提升,是高校长期面临的重要问题。   应该认识到大型仪器的“专管共享”仍然是我国目前科技条件发展的主要形式,因此需借助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对学校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进行整合,这样不仅使分析测试中心的仪器设备获得了更新和改善,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运行体制改革也因之得到深化。   如何使广大师生能方便快捷的搭乘“公交车”? 如何能让师生通过上机培训取得能力证书进而采用大型仪器设备“自驾游”?高校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 缺乏对大型仪器设备可操作的行政监管措施 (2)缺乏可调动和训练有素的人员队伍 (3)缺乏可以独立支配的资金等。在目前的形式下,各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已成为促进以上问题得到解决的核心力量。   总体来说,当前国内分析测试中心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各分析测试中心应以分析方法和仪器能力扩展研究带动中心能力发展,以实验室资质认定等外部评审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加强对学校教学及交叉学科平台建设的支撑,争取加入各级各类国家科技计划,另外还要处理好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与学校、重点实验室等的关系,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从学校的高度全面构建研究测试硬件支撑能力,统一谋划布局,使资源合理配置,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购置和浪费,并将较成熟的校级平台管理模式向院系级平台推广延伸,规范其管理和运作,使仪器开放变得更加透明、有序、高效。未来,各中心应该更多地“走出去”、 “请进来”,加强各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之间的深入沟通和交流,创造更多获得资源的渠道,同时促进中心人员的引进水平,提高现有人员能力并努力打通现有人员职称晋升通道。努力做到与学院的科研、学科建设、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的培养和谐发展、相互依存,成为学校教学科研支撑和学科发展的核心力量。   交流讨论:新形势下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运行新模式与中心建设发展的新思路 研讨会现场   当今各测试中心的发展现状如何?目前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有哪些?什么样的模式才能保证分析测试中心的良性发展并不断发展壮大?分析测试中心的明天会是什么样子的?年会上各测试中心主任各抒己见,分享经验与成果,共探出路。   第1排:厦门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张勇教授、中山大学测试中心主任栾天罡教授、中南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主任王平安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蓝闽波教授   第2排: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谢景林高工、海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常务副主任冯玉红教授、云南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林军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业务办主任杨红云高工   各位主任热情发言,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讨论中主任们认为:发达地区高校的分析测试中心资金相对充足,仪器设备比较先进,对外拓展能力较强,中心发展和队伍建设也相对稳定。但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分析测试中心的仪器设备相对陈旧,有的分析测试中心已经很多年没有添置过新的仪器设备,有些80年代的仪器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各高校的状况不同,其分析测试中心的定位也不尽相同。   总体来说,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是提供科研测试服务的公共科技条件大平台,虽然有对外服务的职能,但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分析测试中心的首要任务还是为学院和学科建设服务,如浙江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校内服务占其工作量的90%。此外,很多主任还特别提到了分析测试中心应该重视与学校科研主战场挂钩,通过技术拉动学校科研能力,如华南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在全校征集测试难题,和课题组共同开发新的测试方法。一些中心主任强调除科研服务之外,分析测试中心还应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发挥作用,逐步的介入本科生教育。其中东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的发展规划就是“十二五”期间,学校分析测试中心要建设成为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教学基地,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以及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实验基地。中山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还设立了工程硕士培养名额,定向输出分析测试专业人员。此外,分析测试中心还应该是交叉学科的研究平台,分析测试方法的研究平台以及大型仪器培训中心(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基地)。在提供优质科研服务的前提下,分析中心还应成为学校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窗口,如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勇于承接社会敏感样品,发挥高校能力,解决分析测试问题中的“疑难杂症”。   在谋求发展的同时,大部分分析测试中心的主任还是表示要善于抓住机会,一方面争取国家和学校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要争取一些外部资源,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建立联合实验室来解决部分资金问题等。   人才也是每一个分析测试中心非常关注的问题,专业的测试人员才能提供优质的测试服务,同时也可以通过过硬的技术来拉动科研。其中天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就借力“千人计划”抢抓中心发展的机遇。   第1排:天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姚琲教授、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侯贤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测试中心主任谢峻林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测试中心主任杨中民教授   第2排:山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陈志伟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宋武林教授、东北大学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李春雷副院长、清华大学分析中心朱永法教授   目前,“985”,“211”和其它专项经费基本投入到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各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而且与具体的指标挂钩,分析测试中心比较难获得新的投入,进入了新的发展瓶颈期。因此,分析测试中心也在逐步的由关注提高利用率向关注提高应用水平转变,由被动开放服务向关注重点问题转变,由粗放型管理向规范化、重视质量转变。为此,各个高校的分析测试中心都在不断更新自己的管理方法,模式趋于“多样化”。   职称和薪资问题关系每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各分析测试中心也根据自身的情况科学合理的考核工作量,基本探索出了一套技术水准考评方法。如上海交通大学制定了分析测试中心岗位分类及考核办法,将分析测试中心岗位分为研究型分析测试岗、测试技术岗及管理支撑岗等。山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在考虑到校内外收费不一致的问题后,将测试工作量按照不同的权重进行还原等做法引发了很多高校的共鸣。   建立大型仪器网络管理系统是日常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以上海交大分析测试中心为代表的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已经开发使用网上预约系统,提高了效率和服务口碑。除此之外,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是分析测试中心服务社会的“驾驶执照”,所以如何实施实验室计量认证以及怎样看待计量认证也是高水平实验室比较关心的话题。对此,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曾艳副处长对高校实验室资质认定现状与发展给大家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就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的规范和经验等问题与各位主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次年会还完成了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理事会的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了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梁齐教授当选为新一届理事长。   另外,FEI、岛津、赛默飞世尔科技、布鲁克、安捷伦、PerkinElmer、徕卡、HORIBA、创新科技(中国)、基理科技、大连中谱科技等公司赞助了本次活动。会议同期还举行了小型的仪器展和产品推介等活动。   会后,参会代表参观了大连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实地考察并交流实验室建设的经验。 参观大连理工分析测试中心 参会代表合影   附:教育部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成员名单   理事长:梁齐(上海交通大学)   副理事长:李崧(北京师范大学),董林(南京大学),朱永法(清华大学)    侯贤灯(四川大学),张勇(厦门大学)   秘书长:杨中民(华南理工大学)   副秘书长:冯玉红(海南大学)   理事:    冯建跃(浙江大学),鲁非(中国科技大学),梅建平(东南大学)    谢景林(北京大学),王京宇(北京大学医学部),栾天罡(中山大学)    蓝闽波(华东理工大学),宋武林(华中科技大学),姚琲(天津大学)    莫卫民(浙江工业大学),胡耀铭(复旦大学),童华(武汉大学)    张杰(哈尔滨工业大学),张兰(福州大学)
  • 高校测试中心如何再铸辉煌?——第二十届教育部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年会在扬州大学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4月16日,由高校分析测试研究会主办、扬州大学承办的第二十届教育部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年会在扬州大学虹桥专家楼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会议现场 扬州大学胡效亚副校长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处长曾艳女士、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王顺昌先生、教育部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理事长冯建跃教授、教育部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前理事长郁鉴源教授发表了重要讲话。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测试中心的主任、仪器厂商代表共计约100人参加了此次年会。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参加了此次会议。 扬州大学胡效亚副校长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曾艳副处长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王顺昌副理事长 教育部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理事长冯建跃教授 教育部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前理事长郁鉴源教授     会议主要围绕“新时期高校分析测试中心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展开讨论。  报告人: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主任董林教授 报告题目:从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的发展历程看高校分析测试中心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报告人:华中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宋武林教授 报告题目:成长中的华中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高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筹建了一批分析测试中心。在最初的十年中,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曾经辉煌一时,对各学校科研成果的取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高校分析测试中心遭遇发展危机,危机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1)近年来,随着国家“211”、“985”工程的实施,院系内纷纷成立重点实验室,其仪器设备的数量和性能都大大提高,测试中心的地位和作用逐渐散失,资金和人员投入也日见不足;对此,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主任董林教授笑称为“三催(摧)现象”,即“211”、“985”工程“催生”了一批高校测试中心,同时也“摧残”、“摧毁”了一批老牌高校测试中心。   (2)国内民营及外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的兴起,使得高校测试中心对外服务也面临挑战。   如何应对危机,重铸高校测试中心曾经的辉煌?年会上各测试中心主任各抒己见,分享经验与成果,共探出路。   各位主任的发言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明确测试中心的定位 实施不同的运营模式   高校测试中心由于各校情况不同,定位也不尽相同。   对于大部分的高校测试中心而言,测试中心是科研测试服务的公共大平台,也是大型仪器的培训教学中心。在当前的形式下,测试中心的功能不能仅限于测试服务,而是应该融入到各学科的科研中,更大地发挥仪器设备的“价值”,如清华大学测试中心、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等综合性高校测试中心在学校中就扮演这样的角色。   对于某些测试中心,地处经济发达地区,校外检测需求较多,测试中心特成立公司负责此项业务,利用学校的研究实力为第三方检测服务,如大连理工大学测试中心、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就采用此种模式。   此外,高校测试中心也在力图寻求政、产、学、研的合作,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中心的发展,如华中科技大学测试中心就与武汉消防局成立“火灾鉴定实验室”、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与南京高淳县技术监督局合作建立“科技检测平台”等。 (2)改革测试中心的管理 作好服务工作   高校测试中心管理首要就是人员的管理,对此各测试中心都尝试了多种不同的管理及激励制度,例如,竟聘上岗、岗位流动、调整考核办法等,调动测试中心人员的积极性欲责任感。   此外,质量管理也很重要,高校测试中心虽然有着强大的科研实力,但是与其他的国家质检机构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相比,质量管理还有差距。近年来,各高校测试中心也纷纷参加资质认证工作、参加比对活动等,从而加强测试中心的质量管理。   服务是测试中心的根本,如何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各种需求是各测试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首先,针对高校特点,测试中心实验室不能重复简单的低水平的测试服务,而应在方法、技术储备、标准研究等方面下功夫,提升服务水平;其次,高校教师的科研工作常常占用休息及节假日时间,测试中心要与之配合,采取相关的措施,例如,测试中心实施仪器24小时开放、测试管理人员轮流值班等。   近期,国家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高度重视,并且“211”、“985”三期也实施在即,这些都给测试中心“再铸辉煌”带来的机会,希望各测试中心能够在抓住机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在研讨会上,针对不少主任提到的所拥有的仪器设备多为进口仪器,其配件和服务贵、运营成本高的情况,仪器信息网负责人唐海霞女士向大家发出倡议:高校测试中心应更多地关注国产仪器设备和厂商。国产仪器设备近几年发展很快, 不少国产仪器完全能满足高校测试中心教学和一般的分析测试需求,并具有运营成本低,服务及时的优势。 研讨现场   此外,各位测试中心主任还就仪器维修、耗材试剂购买、危化品及废旧试剂处理等进行了讨论。会议同时增选清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林金明教授、北京大学医药卫生分析中心主任王京宇教授、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主任董林教授为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理事会成员。   年会上,岛津公司、FEI、布鲁克等厂商代表介绍了各自公司的仪器产品;同期还举行了小型的仪器展。   会后,参会代表参观了扬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实地考察并交流经验。(对于扬州大学测试中心,本网“100家实验室专题”曾有报道。链接:“100家实验室”专题:访扬州大学测试中心) 参观扬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机遇与发展——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第二十三届年会
    仪器信息网讯 2016年10月17日,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畔迎来了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第二十三届年会。本次会议由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主办,南昌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承办,共有来自全国79所高校及相关厂商的172位代表出席。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媒体参会报道。  会议开始首先由南昌大学副校长江风益教授致辞。他代表南昌大学对各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大家在会议过程中充分交流,把握好机遇,让各中心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曾艳副处长,研究会理事长李崧教授也分别致辞。  大会主题报告环节报告人: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李崧  研究会理事长李崧教授代表第四届理事会向代表们作了工作报告,在报告中指出从2006到2016的10年间,各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仪器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增长,对内业务增长6.2倍,对外业务增长2.6倍。在人员方面,获得博士学位人员占比由原来的17%增长至43%。2016年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重要任务是协助学校落实国务院2014年颁布的70号文件,在推广分析测试中心的共享模式的同时,将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做大、做强,做好高校科技资源共享的标杆和示范。报告人: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曾艳  曾艳副处长介绍了2016年高校实验室资质认定及管理工作的概况,截至2016年8月,高校评审组管理的获证实验室共68家,其中38家是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曾艳处长介绍了当前的行业发展情况和相关政策,包括政府支持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而政府改为购买服务的趋势。报告中也对近期在研究会协助下开展的实验室间比对活动和标准编写活动进行了总结。报告人:清华大学分析中心 朱永法  朱永法教授的报告从科研实验室的安全、仪器设备、标准物质、样品管理、人员培训、实验方法、操作规范、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和论文展示等方面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剖析,对科研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给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报告人:南昌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万益群  万益群教授向代表们详细介绍了南昌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分享了中心运行管理模式及中心建设的心得体会,对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报告人:浙江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冯建跃  浙江大学冯建跃教授介绍了他和同事们历时5年时间研究,目前已被教育部采纳的《实验室安全检查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涉及组织体系、实验室环境与管理、水电安全、个人防护、生化安全等11大类、40小类,共计235条款,为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供了运行和评估的有效工具。报告人:武汉理工大学 谢峻林  分析测试中心管理与考核中的公平问题一直是困扰各分析测试中心的难题。谢峻林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武汉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如何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综合改革,在人员岗位安排、服务机时等方面如何促进公平公正透明的量化制度,提升仪器使用效率、减低耗材损耗等理念和措施,为各分析测试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报告人: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张勇  张勇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申报2016年度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深紫外多维激光共聚焦显微荧光光谱系统研制的背景和申报过程,激励和加强了参会代表参与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仪器研发和设备国产化的决心。  会议第二天,全体与会代表就高校分析测试中心被广泛关注的问题以及在新的形式下如何发挥分析测试中心的作用等议题展开了讨论,很多中心介绍了本单位的先进经验,会场气氛热烈。本次会议同期还进行了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换届选举工作。交流研讨会会场全体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测试中心相关的方案

测试中心相关的论坛

  • 分析测试中心求助

    本人小白,对前处理设备不懂,我们正在建设分析测试中心,现在已经有了液质、气质、等离子质谱、元素分析仪、分子蒸馏器、液相、气相,这次想买一些前处理设备,请问大家都需要采购哪些前处理设备?

  • 【分享】 测试中心实验室仪器介绍

    测试中心始建于 1983 年,面积约 6800 平方米 , 是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中首批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 建成的测试中心之一。 是武汉大学进行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1993 年 4 月通过国家计量认证。 1998 年 4 月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复查换证, 2004 年 11 月再次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复查换证。我有幸在测试中心学习了段时间,把他们实验室的仪器发上来跟大家共享!

测试中心相关的资料

测试中心相关的仪器

  • 仪器描述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被称为自二十世纪以来激动人心的分析技术,具有检出限低、动态线性范围宽、干扰少、分析精度高、分析速度快、可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等分析性能,已成为痕量和超痕量分析为有效的分析手段之一。 钢研纳克针对 冶金、环保、地质、矿产、食品等领域对痕量分析技术的需求,以满足行业应用需求为目标,攻克了ICP射频电源、离子传输、四极质量分析器等关键技术,成功地研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PlasmaMS 300。 基于PlasmaMS 300,钢研纳克与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钢铁研究总院、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等权威测试机构合作,开发了适合各行业的分析测试方法,解决了环境介质中痕量重金属元素检测,地质矿产中稀土、稀有、稀散元素分析,二次资源中有价有害元素的分析,金属材料中的痕量化学成分及其分布分析,食品中有毒、有害元素不同形态、价态分析等技术难题。功能特点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 坚固耐用的射频电源,集成了紧急保护措施的真空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智能一键操作即可完成的仪器和分析流程设置,大程度的消除了人为干扰,保证了仪器工作的连贯性和重复性。 高超的分析功能 匹配功能卓越的固态光源,有效的限制了离子化过程中离子的扩散,保证了离子的聚焦性和极高的通过率。带偏转的离子光学系统保证了离子聚焦效果,有效的降低了背景噪声,提高了信噪比。 强大的联用技术 可便捷地与激光烧蚀进样系统(LA)及液相色谱(LC)联用。结合LA的功能,可实现了PlasmaMS 300固体直接进样,避免了复杂的样本制备过 程,提高了进样及测试效率,扩展了PlasmaMS 300的检测能力,可同时测定样品气溶胶中主、次、痕量元素的含量。与LC联用,可进行有机物中元素 的形态分析,进一步扩展了PlasmaMS 300的检测能力和效率,提供了更全面的应用解决方案。 人性化的操作流程 全中文的软件界面,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一键式”参数设置直观快捷,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能够根据客户要求自定义报告格式,同时提供了QC功能及LIMS的接口。 便捷的维护 易于拆装清洗的锥口系统、带偏转的离子透镜系统,减少了离子沉积,延长了仪器的维护周期。耐用的固态光源确保了仪器的长时间无故障使用。依托纳克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实现了仪器完善的售后服务。 应用领域 环境分析测试领域 PlasmaMS 300针对地表水、废水、土壤、沉积物、大气(废气)中颗粒物、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样品中重金属元素分析测试及检测的需求,建立了整体应用方案与分析方法。 地矿样品测试 PlasmaMS 300灵敏度高、精度好、抗干扰能力强,是地质样品多元素分析强有力的技术。满足了矿物三稀元素的多元素快速、准确分析的需求,为“三稀”矿物资源调查和有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食品安全问题 PlasmaMS 300不仅能够有效的检测食品和接触性包装材料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含量,与LC联用,还可以有效的分离某些特定元素存在的不同价态和形态,完全可以满足食品质量安全领域中的重金属残留分析,重金属形态分析,以及营养元素分析。 金属材料研究 PlasmaMS 300与自主研制的激光烧蚀进样系统(LA 300)联用,能够实现小规格异形非平面材料中痕量元素的成分分布和复杂材料体系的痕量元素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
    留言咨询
  • 日立发布的200kV球差校正透射电镜HF5000,具有高稳定冷场发射电子枪,自动球差校正器,可一键操作实现自动球差校正,HAADF-STEM分辨率可以达到0.78埃;可配置EDS双探头,固体角最大可达2.0sr;具备TEM、STEM,SEM和电子衍射等多种图像观测模式;镜筒和样品台经过了重新设计,显著提升了仪器的性能和稳定性......HF5000将是材料学、生命科学、半导体制造、石油煤炭等研究领域的可靠助手。特点:  1、高度自动化球差校正,尽量减少人员介入,适用于繁忙的分析测试中心或设备平台   2、三位一体呈现(TEM、STEM、SEM),内部结构成像和表面结构成像可同时进行同时获取   3、EDS超大球面角,无窗口探头。可实现快速,高灵敏度化学成分分析   4、前瞻性平台总体设计,为性能扩增预留选项,例如可扩增为气体环境电镜。参数配置:
    留言咨询
  • 技术背景岩石中的有机碳含量是油气地质调查与勘探中最重要的地球化学参数之一,岩石中有机碳含量测定也是油气地球化学实验测试中工作量最大的测试项目之一。按照现行标准方法《沉积岩中总有机碳的测定》(GB/T 19145-2003),决定岩石中有机碳含量测试结果质量的关键环节是碳硫仪测定前的样品前处理过程。BTOC-80总有机碳样品前处理仪采用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和北京宝德仪器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专利技术,由北京宝德仪器有限公司设计生产的一款新款全自动化的岩石中总有机碳测试前处理工作站。采用整体结构的设计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包括溶液自动添加、酸处理反应、清洗,自动升温,抽真空自动排废以及反应终点判识等功能。应用于各种岩石中总有机碳测试时所需样品全自动前处理。主要技术指标◆ 全自动化设计,能够自动完成试剂添加、样品反应,样品清洗、终点判断和样品烘干,节省了实验人员工作时间,降低了样品污染率和人工操作出错率◆ 精准快速的多联泵试剂添加系统设计,提高了试剂添加的效率、稳定性和一致性◆ 独特的抽真空设计,提高了清洗液的渗出效率,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前处理效率◆ 人性化的上位机软件,客户根据需要设置所需参数,或调入已有前处理程序,省时方便快捷◆ 整机小型化设计,可置于通风橱工作,提供安全洁净的实验室环境仪器参数◆ 批量处理样品个数:80个◆ 平均单个样品处理时间:3min
    留言咨询

测试中心相关的耗材

  • 国家电子分析测试中心有色院标准溶液10000PPM规格齐全 性价比高
    重要提示:本产品网页标价为随机发布参数,产品具体准确价格请联系客服混合元素标准溶液 点击查看 100ppm标准溶液 点击查看 1000ppm标准溶液 点击查看
  • PP塑料容量瓶1000ml
    塑料容量瓶 特点: 1.塑料容量瓶均采用的PP材料,一次性注塑而成,壁厚、均匀、硬度高且不易变形(质量差的容量瓶瓶壁软,挤压就凹进去); 2.透明,无毛边,刻度清晰; 3.它具有标准玻璃容量瓶的精度和塑料的抗破裂性,印字持久,清晰,不磨损。 4.符合ISO387标准及ASTME288精度要求。其规格有: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 5.耐高温,可以在135度下高温灭菌; 6.良好的化学耐受,常见的酸、碱有机溶剂对它几乎不起作用; 7.相对于玻璃容量瓶来说,塑料容量瓶可长期使用,不易碎,更经济实惠,是玻璃制品替代品; 8.塑料容量瓶产品均经过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检测校准,计量合格,满足实验中高精度分析的需要; 9.读数无明显切面,使读数更容易,更准确,装入溶液后呈半透明,厚壁使之不易变形,耐热,耐化学腐蚀,含塞子。 10.目前产品优惠促销,欢迎前来购买使用。 规格: 25ml塑料容量瓶 50ml塑料容量瓶 100ml塑料容量瓶 250ml塑料容量瓶 500ml塑料容量瓶 1000ml塑料容量瓶
  • PP塑料容量瓶50ml
    塑料容量瓶 特点: 1.塑料容量瓶均采用的PP材料,一次性注塑而成,壁厚、均匀、硬度高且不易变形(质量差的容量瓶瓶壁软,挤压就凹进去); 2.透明,无毛边,刻度清晰; 3.它具有标准玻璃容量瓶的精度和塑料的抗破裂性,印字持久,清晰,不磨损。 4.符合ISO387标准及ASTME288精度要求。其规格有: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 5.耐高温,可以在135度下高温灭菌; 6.良好的化学耐受,常见的酸、碱有机溶剂对它几乎不起作用; 7.相对于玻璃容量瓶来说,塑料容量瓶可长期使用,不易碎,更经济实惠,是玻璃制品替代品; 8.塑料容量瓶产品均经过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检测校准,计量合格,满足实验中高精度分析的需要; 9.读数无明显切面,使读数更容易,更准确,装入溶液后呈半透明,厚壁使之不易变形,耐热,耐化学腐蚀,含塞子。 10.目前产品优惠促销,欢迎前来购买使用。 规格: 25ml塑料容量瓶 50ml塑料容量瓶 100ml塑料容量瓶 250ml塑料容量瓶 500ml塑料容量瓶 1000ml塑料容量瓶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