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高温载物台

仪器信息网高温载物台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高温载物台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高温载物台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高温载物台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高温载物台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高温载物台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高温载物台相关的解决方案。

高温载物台相关的资讯

  • 三思泰捷为灾后重建项目提供的20台高温持久蠕变试验机顺利验收
    日前,三思泰捷为攀长特钢灾后重建项目提供的20台高温蠕变持久试验机完成现场验收,即将顺利发货。   攀长特钢灾后重建项目拟投资66.8亿元,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装备,重点新建或重建特殊钢炼钢连铸、高合金钢锻造、特殊钢初轧、电渣钢、钛材、核电管、高合金钢挤压管等生产线,主体工程预计2011年6月底前竣工。全部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钢70万吨,钢材79万吨,钛材1万吨,销售收入134亿元,利润总额16亿元”的经营规模,工业总产值将增长3倍以上,劳动生产率将提高6倍以上,对提升我国国防军工实力,加快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完善特钢产品深加工产业群,增强攀钢集团综合竞争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客户正在现场了解高温持久试验机产品情况   据悉,三思泰捷此前已与攀钢集团有过合作,为其提供过电子万能试验机多台,以及高温持久试验机等设备。本次合作三思泰捷又在招标中胜出,一次性为其生产12台高温持久试验机及8台高温蠕变试验机。这些设备的技术要求较高,代表了国内同类型试验机最新的发展水平。 客户亲手操作试用高温蠕变试验机   另据攀长特钢相关人士透露,该公司此前还曾向其他试验机厂商采购过多台该型设备,但使用状况却始终不能令人满意。所以,在本次招标采购中,他们非常慎重,在反复选择后,才与三思泰捷签订合作协议。这一方面是基于双方以往一直保持的良好合作,同时也是出于对三思泰捷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的认可。日前,经过现场仔细验收,该公司人员对已全部生产完毕的20台设备非常满意,认为设备功能先进。外形美观,综合表现良好,确实代表了行业较高的水准。   作为备受瞩目的灾后重建项目,三思泰捷与攀钢集团的此次合作将为重振四川钢铁工业增添一份力量。   关于三思泰捷:   三思泰捷(www.sstjtest.com),是国内拉力试验机领先厂商,前身可追溯自天水三思,是国内第一台电子万能试验机的研制单位,国内最早的民营试验机企业。三思泰捷的产品被应用于不同环境条件下各种材料及构件的力学性能测试。公司成立于2004年,并与2010年实施了重组。三思泰捷目前主要生产拉力机、高温持久蠕变试验机等试验机产品。产品应用于国防军工、航天航空、车辆制造、核能、质量检测、商品检验、科研院校及钢铁、塑料、橡胶、家电、建筑建材、包装、纸张、医疗等制造业领域。
  • 国际首台材料超高温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在中国问世
    &ldquo 把脉&rdquo 极端环境下的材料性能 &mdash &mdash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首席科学家包亦望教授专访   2000℃的环境下,铁已熔成液体,有人想到变通办法,在铁表面镀一层&ldquo 膜&rdquo &mdash &mdash 可以胜任高达2000℃以上超高温氧化环境的陶瓷材料。但问题接踵而至,现有试验机的夹具和压头材料本身难以承受1500℃以上的超高温氧化极端环境,如何评价材料的可靠性?这个问题曾经难倒了我国科研人员,也包括国际同行。   如今,问号已经拉直。   1月9日,在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博导、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CTC)首席科学家包亦望教授和他的团队凭借&ldquo 结构陶瓷典型应用条件下力学性能测试与评价关键技术及应用&rdquo 捧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包亦望在操作超高温极端环境力学测试系统   缺失的极端环境下材料评价方法   2003年,包亦望还在中科院金属所做&ldquo 百人计划&rdquo 研究,所里一位研究人员找到他,寻问有没有陶瓷复合构件界面强度的评价方法。这个问题来源于工程实践。   之所以找到包亦望,不仅因为他是有名的&ldquo 点子王&rdquo ,更重要的是,解决这个世界性难题已经越来越迫切。   结构陶瓷具有高强耐磨、抗腐蚀、耐高温等许多优异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石油化工和建筑等高技术领域。   但陶瓷本身是脆性的,具有&ldquo 宁碎不屈&rdquo 的特点,服役中的陶瓷及构件容易发生突发性灾难事故,故又成为最不安全的材料。   时隔近30年,1986年的&ldquo 挑战者&rdquo 号航天飞机灾难仍被多次提及,刚起飞73秒,航天飞机发生解体,机上7名机组人员丧命。这次灾难性事故导致美国航天飞机飞行计划被冻结了长达32个月之久。最终调查发现,原因之一是陶瓷隔热瓦与母体界面脱粘后失去隔热能力,导致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被炸成碎片。   如果能对结构陶瓷力学性能做出准确评价,不仅可以保证构件安全可靠,还能对其失效时间做出预测。   但由于涂层与基体间难以剥离作为单质材料进行测试,如何评价材料的可靠性是一项国际难题。   包亦望告诉记者,具体来说,难题体现在四个方面:界面问题:陶瓷复合构件界面强度和不同环境下的服役安全评价;异型件:管状或环形陶瓷构件的力学性能无法参照现有标准和检测技术;陶瓷涂层:热障涂层、耐磨涂层的模量或强度无法直接测试 极端环境:超高温氧化环境下陶瓷性能评价无技术,无标准,无测试设备 构件性能预测:通过表面痕迹和接触响应非破坏性的监测和预测构件可靠性。   &ldquo 因为评价标准缺失,目前大多采用&lsquo 牺牲层&rsquo 的办法。&rdquo CTC研究中心副主任万德田解释,所谓&ldquo 牺牲层&rdquo ,是指本来只要10毫米的涂层,被加厚到了15&mdash 20毫米,这样虽然安全系数提高了,代价是飞行器重量也提高了,成本随之增加。   随着航天、航空、航海、化工、冶金等工业的快速发展,准确评价涂层材料力学性能显得越来越紧迫和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曾经说过,超高温试验是一个很复杂的技术问题,每一系统的建立难度都很大,但我国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需要建立超高温测试技术。   &ldquo 雕虫小技&rdquo 解决大难题  &ldquo 方法非常简单,在外行看来可能就是雕虫小技。&rdquo 但包亦望说,这其中最难的是首先要想到捅破那一层窗户纸的方法,而这得建立在大量分析计算基础上。   随手翻开一本笔记本,除了看似简单的图示,就是密密麻麻的计算式。   &ldquo 有时候为了一个小公式,花几个月推导都是正常的。&rdquo 经过长达十多年的研究,包亦望和团队不断试验,反复采集整理数据,发明了一系列评价新技术。   陶瓷材料难以直接进行拉伸载荷试验,如何测得界面拉伸强度和界面剪切强度?传统的测试方法将试验样品叠加或者拼接,然后在叠加处或拼接处施力,但都无法获得界面拉伸强度。   &ldquo 十字交叉法&rdquo 提出,将两根矩形截面短棒以十字交叉方式粘接成测试样品,设计专用带槽夹具和圆弧形压头,分别测得界面拉伸强度和界面剪切强度。   这项技术适用任何固相材料之间的界面强度和疲劳性能评价,并可推广到各种高强粘接剂的强度和耐久性评价,此方法一经推广,受到国内外无机材料检测领域专家的赞赏。   但新课题又来了。   不是所有产品的样品都能加工成常规的矩形截面,而这类产品的应用范围又很广,如模拟核爆用石英玻璃管,光纤套管,火箭或导弹的尾喷管,石油化工用防腐内壁管等。   &ldquo 缺口环法&rdquo 能简单、方便、快捷的评价管状和环状脆性材料的基础力学性能。   &ldquo 无需特殊的夹具,节省了大量的试验经费和时间。&rdquo 包亦望说。   &ldquo 相对法&rdquo 则是通过已知或容易测量的材料参数去计算出无法直接测量的未知参数。   &ldquo 这就好比即使没有秤砣,只要知道一公斤白糖在杆秤的什么位置,就能称出同样质量的其他物质。&rdquo 包亦望说,这解决了陶瓷涂层的基础力学评价问题。此前涂层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基本上空白,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测试技术。   试验证明该方法简单、准确、可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决了热障涂层、防腐涂层和耐磨涂层等力学性能测试的空白。   &ldquo 局部受热同步加载法&rdquo 解决了超高温氧化环境下测试的国际难题。   &ldquo 痕迹法&rdquo 则有点类似于&ldquo 中医号脉&rdquo ,通过分析试验后样品残余压痕痕迹的形貌和尺寸,推测出几乎全部的材料力学性能。该方法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赞赏,国际评审专家认为&ldquo 这项工作确实是对纳米压痕技术的一个新贡献&rdquo ,并在国际综述文献里被称为&ldquo BWZ method&rdquo (其中B指包亦望)。   主导制定国际标准提高话语权   建立方法、发明技术,包亦望和团队不满足于此,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将技术转化为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ldquo 国际标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博弈过程,体现了技术、产业乃至国家的综合影响力和话语权,是市场的竞争源头,为此国际上对标准的竞争极为激烈。&rdquo 包亦望印象深刻的是将&ldquo 相对法&rdquo 形成国际标准中的波折。   2007年,包亦望将发明的&ldquo 相对法&rdquo 在国际刊物发表,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实验证明该方法简单、准确、可靠。此前虽然国内外有用纳米压痕技术来评价陶瓷涂层的弹性模量,但反映的仅仅是局部甚至某晶粒的性能,只对理想均匀致密材料有效,而且设备昂贵,尚不能测量涂层的强度。   2013年,ISO组织向全世界征求陶瓷涂层测试技术时, &ldquo 相对法&rdquo 评价技术与日本提出的类似国际标准草案形成竞争,最后交由ISO顾问Peter(皮特)先生仲裁,由于相对法具有原创性,适用范围更广泛,最后被成功立项。   利用自主知识产权转化成的国际、国内及行业标准,已被用于1000多家陶瓷企业和军工企业的相关产品各项力学性能检测与分析,经济效益数亿元。   包亦望认为,标准的社会效益意义更重大。大量性能检测方面的标准技术的制定,对于促进工程陶瓷和玻璃行业健康发展、无机非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学科发展、切实保障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包亦望向ISO组织提交的以&ldquo 十字交叉法&rdquo 技术为基础的国际标准获得一致通过,在此前的陈述环节中,他提出的创新性、实用性受到高度关注,与会的六七个国家代表找到包亦望,反映该标准简洁明了,并找他要PPT,提出在自己的国家先用。   不将技术装在口袋里   让科技成果落地开花,而不是将技术装在口袋里。   有别于大多数科研工作者,包亦望不仅建立了很多创新的理论,还能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法与技术,并通过仪器设备这种载体来实现,反过来,自主研发的科学仪器设备又成为产生新观点的重要工具。   在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的实验室里,庞大的超高温极端环境力学测试系统塞满了约40平米的屋子。   &ldquo 该系统是国际上唯一针对陶瓷、复合材料的超高温力学性能测试仪器,温度最高可达2200℃,已经为多家合作单位进行了材料的超高温测试试验,解决了材料的超高温力学性能评价技术难题。&rdquo 万德田言语间透出自豪,他告诉记者,以近地空间用超高声速飞行器为例,该系统可为飞行器所用特种材料的服役安全和结构设计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此外还有助于低成本选材。   超高温氧化耦合极端环境下,航天、航空飞行器的外围材料,如发动机和喷火管等处材料的安全性性能评价和设计至关重要。现有试验机的夹具和压头材料本身难以承受1500℃以上的超高温极端环境,这样使得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样品无法测试。该系统就是包亦望和团队运用&ldquo 局部受热同步加载法&rdquo 生产出来的。   包亦望教授率领他的团队不断攻克难题,从理论到技术、从实验到装置,发明了一套评价材料在极端超高温氧化环境下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与评价技术,开发了国际上首台&ldquo 材料超高温力学性能测试系统&rdquo ,并获得863计划和首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支持。   这些年,包亦望和团队将取得的理论成果和新方法、新技术转化为一系列有特色的仪器设备,包括常温和高温固体材料弹性模量测试仪、安全玻璃冲击失效检测仪、多功能零能耗钢化玻璃检测器、钢化玻璃表面平整度测试仪、钢化玻璃缺陷和自爆风险检测仪、硬脆材料性能检测仪、幕墙松动脱落风险测试仪等,这些仪器设备有的已经进入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实验室,成为科研工作者探索科学的有力工具。
  • 耐超高温隔热-承载一体化轻质碳基复合材料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热结构复合材料团队采用高压辅助固化-常压干燥技术,并通过基体微结构控制、纤维-基体协同收缩、原位界面反应制备出耐超高温隔热-承载一体化轻质碳基复合材料。近日,《ACS Nano》在线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 航天航空飞行器在发射和再入大气层时,因“热障”引起的极端气动加热,震动、冲击和热载荷引起的应力叠加,以及紧凑机身结构带来的空间限制,给机身热防护系统带来了异乎寻常的挑战,亟需发展耐超高温并兼具良好机械强度的新型隔热材料。碳气凝胶(CAs)因其优异的热稳定性和热绝缘性,有望成为新一代先进超高温轻质热防护系统设计的突破性解决方案。然而,CAs高孔隙以及珠链状颗粒搭接的三维网络结构致使其强度低、脆性大、大尺寸块体制备难,大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国内外普遍采用碳纤维或陶瓷纤维作为增强体,以期提升CAs的强韧性及大尺寸成型能力。然而,由于碳纤维或陶瓷纤维与有机前驱体气凝胶炭化收缩严重不匹配,导致复合材料出现开裂甚至分层等问题,反而使材料的力学和隔热性能显著下降。目前,发展兼具耐超高温、高效隔热、高强韧的碳气凝胶材料及其大尺寸可控制备技术仍面临巨大挑战。 超临界干燥是碳气凝胶的主流制备技术,其工艺复杂、成本高、危险系数大。近年来,热结构复合材料团队相继发展了溶胶凝胶-水相常压干燥(小分子单体为反应原料)、高压辅助固化-常压干燥(线性高分子树脂为反应原料)2项碳气凝胶制备新技术。为了实现前驱体有机气凝胶和增强体的协同收缩,本团队设计了一种超低密度碳-有机混杂纤维增强体,其碳纤维盘旋扭曲呈“螺旋状”,有机纤维具有空心结构,单丝相互交叉呈“三维网状”,赋予其优异的超弹性。该超弹增强体的引入可大幅降低前驱体有机气凝胶干燥和炭化过程的残余应力,进而可获得低密度、无裂纹、大尺寸轻质碳基复合材料。该材料在已知文献报道的采用常压干燥法制备CAs材料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可实现大尺寸样件(300mm以上量级)的高效、低成本制备,并具有低密度(0.16g cm-3)、低热导率(0.03W m-1 K-1)和高压缩强度 (0.93MPa)等性能。相关工作在Carbon 2021,183上发表。 在此基础上,本团队以工业酚醛树脂为前驱体,采用高沸点醇类为造孔剂并辅以高压固化,促使有机网络的均匀生长及大接触颈、层次孔的生成,实现了骨架本征强度的提升,同时采用与前驱体有机气凝胶匹配性好的酚醛纤维作为增强体,通过纤维/基体界面原位反应,实现了炭化过程中基体和纤维的协同收缩及纤维/基体界面强的化学结合,最终获得了大尺寸、无裂纹的碳纤维增强类碳气凝胶复合材料。该材料密度为0.6g cm-3时,其压缩强度及面内剪切强度分别可达80MPa和20MPa、而热导率仅为0.32W m-1 K-1,其比压缩强度(133MPa g-1 cm3)远远高于已知文献报道的气凝胶材料和碳泡沫。材料厚度为7.5–12.0mm时,正面经1800°C、900s氧乙炔火焰加热考核,背面温度仅为778–685°C,且热考核后线收缩率小于0.3%,并具有更高的力学强度,表现出优异的耐超高温、隔热和承载性能。相关工作在ACS Nano 2022,16上发表。 此外,上述隔热-承载一体化轻质碳基复合材料还首次作为刚性隔热材料在多个先进发动机上装机使用,为型号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联合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科学中心以及中科院青促会会员等项目的支持。 图1. 轻质碳基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承载能力、抗剪切能力以及大尺寸成型能力图2. 高压辅助固化-常压干燥可实现较大密度范围轻质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其压缩强度显著高于文献报道的气凝胶和碳泡沫
  • 中科院力学所在航空发动机用钛合金高温疲劳研究中取得进展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其在服役寿命内承受高温高周甚至超高周次(107)循环载荷作用。同时,实际零部件在材料的制备、加工以及使用过程中通常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类型缺陷。因此,揭示钛合金高温高周和超高周疲劳特性以及其缺陷敏感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结构计算力学课题组,研究揭示航空发动机叶片用TC17钛合金高温(200℃和400℃)高周疲劳裂纹起源于试样表面或内部(图1),表面裂纹萌生是由于富氧层开裂或氧化物脱落导致的(图1a-1g),内部裂纹萌生是位错相互作用导致晶粒细化进而诱导的(图2)。在实验结果基础上,提出400℃时TC17钛合金表面裂纹萌生和内部裂纹萌生竞争模型(图3)。进一步研究表明,含表面缺陷TC17钛合金应力-寿命数据在高周和超高周(107)阶段具有平台区特征。表面缺陷显著降低TC17钛合金室温和高温疲劳强度,但高温并未降低含缺陷试样的疲劳强度(图4a),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温下形成较硬的氧化层抑制了表面裂纹萌生,提升了疲劳性能。研究还发现,高温和缺陷对TC17钛合金高周和超高周疲劳强度的影响可以近似表示成(图4b):其中σfs疲劳强度(单位:MPa),t是温度(单位:℃),是缺陷垂直于主应力轴的投影面积(单位:μm),。研究成果对于理解钛合金高温高周和超高周疲劳失效机制以及含缺陷钛合金的疲劳强度预测具有重要价值。图1光滑试样疲劳断口SEM图像。a-c:氧化物入侵诱导的表面裂纹萌生(200℃,σa=650 MPa,R=-1,Nf=2.7×104 cyc),b和c分别是a中上面和右侧裂纹萌生区域的放大图。d-g:氧化物脱落诱导的表面裂纹萌生(400℃,σa=520 MPa,R=-1,Nf=7.6×105 cyc),e是d中裂纹萌生区域的放大图,f和g分别是e中相应区域的放大图。h-j:内部裂纹萌生(400℃,σa=520 MPa,R=-1,Nf=1.0×106 cyc),i和j分别是h和i中裂纹萌生区域的放大图。图2 400℃光滑试样(σa=520 MPa,R=-1,Nf=1.0×106)疲劳断口粗糙区域微结构观测结果。a:SEM图像,短线为提取位置。b:a中位置b沿主应力方向剖面SEM观测结果。c-e:a中位置c沿主应力方向剖面的反极图、相图和TEM图片。f和g:分别为e中区域1的暗场像和区域2的放大图。图3 400℃时TC17钛合金表面裂纹萌生和内部裂纹萌生竞争模型。a和b:富氧部位脆性断裂引发表面裂纹萌生的横截面图和侧面图。c和d:氧化物脱落引发表面裂纹萌生的横截面图和侧面图。e和f:内部裂纹萌生的横截面图和侧面图。图4 a: 光滑试样和缺陷试样疲劳强度(2×107 cyc)与温度之间关系. b: 高温和缺陷对TC17钛合金超高周(2×107 cyc)疲劳强度的影响模型与实验数据比较,空心符号表示光滑试样的疲劳强度. 这里应力均为名义应力, 计算截面为试样最小截面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 Mater Sci Technol 2022, 122: 128–140. 力学所特别研究助理李根为论文第一作者,孙成奇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研究得到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航空发动机高温材料/先进制造及故障诊断科学基础”培育项目(91860112)支持。
  • 铁基高温超导研究成果再夺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4年1月10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科学家颁奖。   以赵忠贤、陈仙辉、王楠林、闻海虎、方忠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国家实验室(筹)(以下简称&ldquo 物理所&rdquo )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ldquo 中国科大&rdquo )研究团队因为在&ldquo 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rdquo 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之前,这一奖项已经连续3年空缺。   这也是继物理所在1989年&ldquo 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及研究&rdquo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以来,又一项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的国际一流成果。   物理学中的璀璨明珠,未来应用的希望之星   超导,全称超导电性,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指的是某些材料在温度降低到某一临界温度,或超导转变温度以下时,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具备这种特性的材料称为超导体。   在超导研究的历史上,已经有10人获得了5次诺贝尔奖,其科学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超导的机理以及全新超导体的探索是物理学界最重要的前沿问题之一。它仿佛是镶嵌在山巅的一颗璀璨明珠,吸引着全世界无数的物理学家甘愿为之攀登终生。同时,超导在科学研究、信息通讯、工业加工、能源存储、交通运输、生物医学乃至航空航天等领域均有重大的应用前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也许大多数人还没有察觉到,其实超导已经或多或少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近年来,国内外相继研制成功了多种超导材料和超导应用器件,超导正在为人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着便利。如高温超导滤波器已被应用于手机和卫星通讯,明显改善了通信信号和能量损耗 世界上各医院使用的磁共振成像仪器(MRI)中的磁体基本上都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使用的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QUID)装备在医疗设备上使用,大大加强了对人体心脑探测检查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世界上首个示范性超导变电站也已在我国投入电网使用,它具备体积小、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是未来变电站发展的趋势。   这些超导应用,在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Onnes发现超导的时候,人类绝对没有预测到它今天的应用。超导在未来可能给人类生活带来多大的变化,也将大大超乎我们今天的预期。若能发现室温超导体,人类生存所面临的能源、环境、交通等问题将迎刃而解。   中国成果震动学术界   物理学家麦克米兰根据传统理论计算断定,超导体的转变温度一般不能超过40K(约零下233摄氏度),这个温度也被称为麦克米兰极限温度。   是否人类对超导的应用确实只能被限制在40K以下,还是麦克米兰使用的传统理论本身存在缺陷?40K麦克米兰极限温度是否可能被突破?为了探索这个问题,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做了无数次尝试。1986年,两名欧洲科学家发现以铜为关键超导元素的铜氧化物超导体,转变温度高于40K,因而被称作为高温超导体。2007年10月以来,王楠林、陈根富研究组就尝试生长LaOFeP和LaOFeAs单晶样品,并计划开展其他稀土替代物CeOFeAs等材料的合成。2008年2月下旬,日本化学家细野(Hosono)报道在四方层状的铁砷化合物:掺F的LaOFeAs中存在转变温度为26K的超导电性。之后,中国的铁基超导研究工作像井喷一样。中国科学家首先发现了转变温度40K以上的铁基超导体,接着又发现了系列的50K以上的铁基超导体。与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不同,初步的研究表明,铁基超导体在工业上更加容易制造,同时还能够承受更大的电流,这为应用奠定了基础。但与此同时,铁基超导体性质极为复杂,对科研人员的理论功底和实验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彻底揭开高温超导的原理,探索和寻找到临界温度更高、更能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惠及千家万户的超导体,物理所和中科大的科学家们在铁基高温超导研究中引领了国际研究的热潮。国际知名科学刊物Science刊发了&ldquo 新超导体将中国物理学家推到最前沿&rdquo 的专题评述,其中这样评价道:&ldquo 中国如洪流般涌现的研究结果标志着,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强国&rdquo 。同时铁基超导体工作研究被评为美国Science杂志&ldquo 2008年度十大科学突破&rdquo 、美国物理学会&ldquo 2008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rdquo 及欧洲物理学会 &ldquo 2008年度最佳&rdquo 。   2013年2月,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统计显示,世界范围内铁基超导研究领域被引用数排名前20的论文中,9篇来自中国,其中7篇来自该研究团队。这一切都表明,该团队在铁基超导方面的研究,毫无疑问已经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高温超导的研究基地   物理所对高温超导的探索和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1986年,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被发现。1987年物理所研究组独立地发现了起始转变温度在100K以上的Y-Ba-Cu-O新型超导体。在此之前,世界上一切超导研究都必须采用昂贵并难以使用的液氦来使超导体达到转变温度,这对超导研究形成了巨大的障碍。物理所的这项成果把使用便宜而好用的液氮来达到超导转变温度变为现实,为超导研究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大大方便和加速了全世界的高温超导研究,并荣获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同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物理所成立了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 以&ldquo 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及研究&rdquo 为代表,物理所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高温超导研究基地,在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研究中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为人类理解和应用超导体做出了中国人应有的贡献。   中科大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也一直在高温铜氧化合物超导研究领域从事着重要的工作,并于1992年成立了中科大超导研究所,为我国在高温超导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经过中科大几代人的努力坚持,为我国培养并储备了一批从事高温超导研究的专业人才。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在人类超导研究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属于陶瓷性材料,复杂的制作工艺使其大规模应用难以实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国际物理学界倾向认为铜氧化物超导体能给出的信息基本上被挖掘殆尽,通过铜氧化物超导体探索高温超导机理的研究遇到了瓶颈。   机遇和有准备的头脑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研究进入瓶颈期以后,国际上的相关研究进入低谷,在各种学术期刊,特别是那些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发表高温超导的论文变得愈发困难。国内的高温超导研究因此遭受了打击,相关研究人员纷纷转到其他领域。   物理所很早认识到评价科学研究的关键是工作本身的科学意义,而非论文数量或影响因子。高温超导具有极高的科学重要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探索新型高温超导材料,开辟更多的高温超导研究蹊径,才是应对瓶颈期的正确态度。在这样的评价机制下,物理所顶着&ldquo 没有好文章&rdquo 的压力坚持高温超导研究,为将来的科学突破做好了准备。与此同时,以陈仙辉为代表的中科大超导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一直坚持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默默耕耘,并保持着对高温超导二十年如一日的研究热情,并与物理所的同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研究,为后来的铁基超导研究奠定了合作基础。   基于长期的超导研究,物理所赵忠贤院士等从事超导研究的科研人员认为在某些具有特殊磁或电荷性质的层状结构体系中可能存在高温超导体,并一直不懈探索。2008年2月下旬,日本化学家细野(Hosono)报道在四方层状的铁砷化合物:掺F的LaOFeAs中存在转变温度为26K的超导电性。虽然这个转变温度仍然低于40K,但它立刻引起了物理所人的注意。由于铁的3d轨道电子通常倾向形成磁性,在该种结构体系中出现26K超导则非同寻常,有可能具有非常规超导电性。以赵忠贤院士为首,大家一致认为:LaOFeAs不是孤立的,26K的转变温度也大有提升空间,类似结构的铁砷化合物中很可能存在系列高温超导体。必须抓住机遇,全力以赴!   突破极限,勇攀新高   由于最早发现的铁基超导样品转变温度只有26K,低于麦克米兰极限,当时的国际物理学界对铁基超导体是不是高温超导体举棋不定。中科大陈仙辉研究组和物理所王楠林研究组同时独立在掺F的SmOFeAs和CeOFeAs中观测到了43K和41K的超导转变温度,突破了麦克米兰极限,从而证明了铁基超导体是高温超导体。这一发现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标志着经过20多年的不懈探索,人类发现了新一类的高温超导体。   为了进行更加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必须合成一系列的铁基超导材料才能提供全面、细致的信息。物理所的赵忠贤组利用高压合成技术高效地制备了一大批不同元素构成的铁基超导材料,转变温度很多都是50K以上的,创造了55K的铁基超导体转变温度纪录并制作了相图,被国际物理学界公认为铁基高温超导家族基本确立的标志。   中科大陈仙辉组在突破麦克米兰极限后,又对电子相图和同位素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在相图区间存在超导与磁性共存和超导电性具有大的铁同位素效应,这些现象后来都被证明是大多数铁基超导体的普适行为,对理解铁基超导体的超导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实验线索。另外,陈仙辉组发展了自助溶剂方法,生长出高质量的单晶,为后续的物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物理所王楠林组从实验数据出发,猜测LaOFeAs在低温时有自旋密度波或电荷密度波的不稳定性,超导与其竞争。闻海虎小组合成了首个空穴型为主的铁基超导体。方忠与实验工作者深入合作,进一步加强了有关物性研究。方忠及其合作者计算了LaOFeAs的磁性,并且得到了和猜测一致的不稳定性,做出了&ldquo 条纹反铁磁序自旋密度波不稳定性与超导竞争&rdquo 的判断。这一预言随后被国外同行的中子散射实验证实。在当前的铁基超导机理研究中,自旋密度波不稳定性同超导的关系已经成为最主流的方向。   截至2013年1月4日,铁基超导体的8篇代表性论文SCI共他引3801次, 20篇主要论文共SCI他引5145次。相关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Science、 Nature、 Physics Today、Physics World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专门评述或作为亮点跟踪报道。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美国佛罗里达大学Peter Hirschfeld教授说:&ldquo 一个或许本不该让我惊讶的事实就是,居然有如此多的高质量文章来自北京,他们确确实实已进入了这个(凝聚态物理强国)行列&rdquo 美国斯坦福大学Steven Kivelson教授说:&ldquo 让人震惊的不仅是这些成果出自中国,重要的是它们并非出自美国。&rdquo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在五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科学家背后,有着一支庞大的研究团队。他们虽然默默无闻,但所做的杰出贡献都在铁基超导体的研究中熠熠闪光。   当已经发现的铁基超导体系不断产出优秀论文的时候,物理所的靳常青&ldquo 要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要做出自己的新体系&rdquo 。他通过不懈地尝试和探索,在铁基超导体1111体系和122体系之外,找到了第三种全新的以LiFeAs为代表的111体系超导体,引起了强烈的国际反响。LiFeAs的自旋密度波性质和其他体系有着明显的不同,这对进一步探索高温超导的内在物理机制和提高超导转变温度都有重要的意义。   丁洪是国家第一批&ldquo 千人计划&rdquo 入选者。他放弃了美国波士顿学院的终身教授职位毅然回国后的第二天就投入到了铁基超导的研究当中。当时,丁洪在国内的实验室还没有建成,他拿着样品跑到日本完成了测量,首次在实验上提出了铁基超导体的能隙对称性,解决了这个曾在铜氧化物超导体中被长时间争论的问题。   任治安当时是赵忠贤组的主要成员之一,之前也是赵忠贤的博士生,直接与其他80后一起合成了一系列转变温度在50K以上的铁基超导体。   王楠林研究组当时有一员干将名叫陈根富,2007年10月回国加入该组后,即着手开展了LaFeAsO等铁砷超导材料的探索合成工作。他不但率先发现了41K的CeFeAs(O,F)新超导体,还首次生长出了一批高品质的超导单晶样品,推动了相关铁基超导机理的研究。   就是这样一群值得世人崇敬的科学家,积极进取,努力拼搏,淡泊名利,勇攀高峰,让世界对中国竖起了大拇指。而在我们满怀着景仰之情采访他们的时候,他们却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就像赵忠贤院士说的那样,&ldquo 荣誉归于国家,成绩属于集体,个人只是其中的一分子&rdquo 是每一个物理所人心中的信条。他们还反复强调说,自己只是中国科研人员中一个最最普通的集体。我们相信,和他们一样优秀和勤奋,乐于奉献,有志报国的科学家在中国的各个地方、各个领域还有很多,都在等待着厚积薄发,破茧而出的那一刻。   民生超导,强国超导   百余年长盛不衰的超导研究历史,表明新超导体探索存在广阔的空间,特别是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也为潜在的重大应用提供了全新的材料体系。无论是比高铁快近一倍的超导磁悬浮列车,比现有计算机快数十倍的超导计算机,还是基于超导技术的导弹防御和潜艇探测系统,都将在不远的未来走进我们的生活、生产和国防。超导,这项二十世纪初的伟大科学发现,必将在二十一世纪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科院时,提出了&ldquo 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rdquo 的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为中科院引领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取得科技跨越发展,建设一流科研机构指明了方向。世界科技的竞争已经演化为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物理研究所放眼前沿,勇争一流,铁基高温超导只是他们科技强国梦里的一个片段。许许多多这样的片段连接起来,就可以被谱写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感人篇章。
  • 40台高温持久蠕变试验机顺利发货
    9月11日,三思纵横40台高温持久蠕变试验机顺利发货。 9月8月,公司下达发货指令,9月11日下午6时,40台高温持久蠕变试验机完成全部装车,启程发往北京,完成发货命令,我们只用了3天时间。 9月9日,高温持久蠕变事业部的人员完成了项目的结尾工作,当晚,钱正国总工程师带领高温持久蠕变事业部的全体人员以及部分828项目的参与人员举行项目厂内结尾庆祝宴会。 9月10日(周六),一天的时间,完成了40台产品的打包工作,黄志方董事长和钱正国总工程师为第40台设备举行了包装结束仪式,三思纵横再现惊人的效率,原来预计需要2天的工作结果只用了1天就完成了。 9月11日(周日),公司的很多人员都来加班,雒智强副总经理坐镇现场,指挥吊运和装卸工作。人事行政部做好了一切后勤准备工作;电拉事业部的许多人员都来帮忙;市场部的人员忙前忙后地拍摄和拍照;仓库人员忙着办理入库出库手续,事业部的助理小高忙着编号、记录和拍照工作;董舫、郭剑波带领销售部的人员协助包装工作。 整个发货的场面蔚为壮观,很多员工来到现场,亲眼看着一台又一台的超大型箱体被吊下三楼装入货车。 9月11日下午5点30分,发货工作顺利结束。 图1:工作人员对产品做最后检查 图2:产品包装现场核查 图3:黄志方董事长(左)与钱正国总工程师(右)亲自包装最后一台产品 图4:产品吊装现场(一) 图5:产品吊装现场(二) 图6:装车完毕,等待出发。
  • 10台高温持久蠕变产品在西飞公司顺利通过验收
    近日,三思纵横发往西飞公司的10台高温持久蠕变试验机顺利通过客户验收,并获得用户的认可。   高温持久蠕变试验机是三思纵横全部重新研发并在今年推向市场的新一代高温持久蠕变设备。新一代的高温持久蠕变试验机与传统的设备相比,具有许多的改进和优点:产品造型新颖美观,占地面积较小,可选配对开式和圆筒式高温炉,高温炉可以选配电动升降系统,不用人工干接触高温炉,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下拉杆行程变长,更加方便进行多种试验组合。   2011年,三思纵横的高温持久蠕变产品已经销往国内十多个知名企业和军工单位,销售额逾千万元。     技术人员对产品做出厂前的检测 产品整齐的排列在生产线上,整装待发
  • 世界首台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装置!!!
    由我国研制的世界首台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装置,日前在黑龙江正式投用。该装置可以利用加热新技术,对大尺寸金属工件快速高效加热,节能减排,带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这台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装置正在处理一块重达500多公斤的铝锭。过去,温度从20℃加热到403℃,至少需要9个小时。现在,通过应用这个装置,只需十分钟就可以完成。据了解,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装置是利用了超导体在低温下可实现稳定的零电阻超导态的特性,不仅可以用于铝、铜等非铁磁性有色金属型材挤压、锻压,还能用于熔炼、高端合金热处理等。与原来普遍采用的电阻炉相比,这套装置能将传统工频感应炉的能效转化率提升一倍,节能50%,碳排放减少一半以上。
  • 中国首台高温接触疲劳试验机落户钢研
    滨州创元设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1月4日收到竞标胜出通知书,由本公司全权代理的日本东京试验机公司生产的高温接触疲劳试验机在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招标项目中中标。据称,该装置是中国首台高温接触疲劳试验机。该装置的引进将对中国轴承材料研发等领域做出有益的贡献。
  • 国内首台油井光纤高温高压传感器研制成功
    日前,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在国内首次自主研发的固定式高精度光纤压力传感器获得成功。这台光纤高温高压传感器可在油井下温度220℃和压力100MPa下长期作业,解决了常规电子传感器和光纤压力传感器受油井下高温高压干扰而无法正常工作的难题。光纤高温高压传感器的研发成功,不仅打破了国外对此技术的长期垄断,更将对我国油气井的科学开采发挥出重要作用。   据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副所长王昌博士介绍,这台光纤高温高压传感器通过对油井状态在线实时监测,可以及时探测到井内诸如漏水等状态变化的详细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对油井采油工艺进行优化和调整,可提高油气采收率5%—10%。   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从2005年开始从事光纤油气井温度压力在线监测的研究。2006年,该所研究的《光纤高温高压井筒测试技术》被列为国家863项目和山东省技术攻关项目。通过对胜利油田、中海油、辽河油田的示范应用表明,光纤高温高压传感器不仅探测准确,其敏感元件的耐高温高压和耐腐蚀的保护技术等均优于国外技术,价格仅是国外进口设备的1/3。油田专家认为,这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为我国油井实现智能化监控打下良好基础。   王昌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生产油井约15万口,按照每口井提高采油率5%,推广普及1%计算,年可提高油气产量超过9万吨。这项先进技术除高温高压油井监测应用外,在电力、化工、矿山等许多领域都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中环电炉发布1750℃炉温SX-G03173M台式高温箱式电阻炉新品
    产品特点一、结构实用性;先进的空气隔热技术,结合热感应技术,当炉体表面温升到达50℃时,排温风扇将自动启动,使炉体表面快速降温。二、使用安全性;1、炉门开启自动断电功能;使炉门打开后自动断电。2、超温保护功能;当温度超过允许设定值后,自动断电及报警。3、漏电保护功能;当炉体漏电时自动断电。以上功能确保了使用的安全性。三、控制智能化;1、电炉温度控制系统采用人工智能调节技术,具有PID调节、模糊控制、自整定功能,并可编制各种升降温程序。2、国产智能控温系统可定值升温(不可编程),国产程序控温系统可编辑30段程序控温,进口程序控温系统可编辑40段程序控温。3、电炉内配置有485转换接口,可实现与计算机相互连接,通过专用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来完成与单台或多达200台电炉的远程控制、实时追踪、历史记录、输出报表等功能。四、设计独立性;该设备为专利产品,具有多项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专利,外观美观、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彩色触摸屏显示画面有仪表屏、光柱图、实时曲线、历史曲线、数据报表、报警报表等、全中文触摸式操作,功能全面并且使用方便。 电炉特殊保护功能电流限幅功能此功能延长了硅钼棒加热元件使用寿命对用户供电设备免受大电流冲击提供安全保护,保护用户在误操作时电炉使用安全。 电流缓启动功能对用户供电设备免受大电流冲击提供安全保护,即使中途取放物料,也可使测温系统随时响应温度变化。 炉膛材料采用专利新型陶瓷耐火材料炉温可达1750℃1、使用温度高达1750℃;可长时间使用在1700℃;2、无纤维-无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危害的危险 高纯度,不吸波;3、洁净度高。材料都经过高温烧结,不含有机粘接剂和有机挥发物;4、强度高,不易掉渣。耐磨,抗冲刷;5、适用于还原气氛和碱性气氛;创新点:1750℃炉温SX-G03173M台式高温箱式电阻炉 1750℃炉温SX-G03173M台式高温箱式电阻炉
  • 国内第一台扫描电镜高温力学原位研究系统新品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pic/4479fa41-fec1-4836-90f5-abdeb6ad0d71.jpg!w400x400.jpg" alt=" 扫描电镜高温力学原位研究系统" /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font-size: 16px " 扫描电镜高温力学原位硏究系统(In-situ mechanical testing system at High temperature in SEM)是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专项的成果转化产品,其特征是将宏观材料力学实验置于具有与纳米分辨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內,实现了宏观力学性能与纳米层次结构分析的一体化。主要功能为在纳米分辨的二次电子成像和背散射成像(EBSD)的观察条件下,实现室温至1200° C高温的拉伸、压缩、三点弯曲等原位力学实验。主要用于硏究各类材料在力、热以及耦合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测试与微观组织结构演变机制硏究。该仪器也可以兼容匹配各类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材料微观分析仪器。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size:12px font-family:& #39 Calibri& #39 ,& #39 sans-serif& #39 " br clear=" all" style=" page-break-before:always" / /span /p p 创新点: br/ /p p 国内第一台可以在SEM扫描电镜下使用的高温拉伸力学研究系统。最高温度可达1200℃。 /p
  • 和呈发布高温试验箱新品
    各系统配置及技术说明: 箱体结构: 1) 本设备由室体、加热系统、电气控制系统、送风系统、保护系统等组成。 2) 箱体采用设备制作、业内工艺制造流程、线条流畅,美观大方。 3) 工作室材质为耐高温不锈钢SUS304材质,外箱材质为冷轧钢板,产品外壳采用环保金属漆喷制,整体设计美观大方,适合高端实验室的颜色搭配。 4) 工作室内搁架可随用户的要求任意调节高度以及搁架的数量。 5) 工作室与外箱之间的保温材料为硅铝酸高温棉,保温层厚度:>100mm, 隔温效果好,绝缘结构。从里到外有内腔、内壳、超细玻璃纤维、铝制反射铝箔片、空气夹层,内胆热量损失少。内胆外箱及门胆结构独特,极大减少了内腔热量的外传。 6) 门与门框之间采用密封材料及独特的橡胶密封结构,密封、耐高温性、抗老化性。 7) 箱内风道采用双循环系统,不锈钢多翼式离心风轮及循环风道组成,置于箱体背部的电加热器热量通过侧面风道向前排出,经过干燥物后再被背部的离心风轮吸入,形成合理的风道,能使热空气充分对流,使箱内温度均匀。提高了空气流量加热的能力,改善了高温箱的温度均匀性。 8) 加热器用不锈钢电加热管,升温快,寿命长。 温度测控系统: 采用韩国原装进口“HM”温度控制器,产品采用新PID模糊逻辑处理控制器,快速达到设定值且运行更加精确稳定。双屏高亮度宽视窗数字显示,示值清晰、直观。超温报警并自动切断加热电源。可以简化复杂的试验过程,真正实现自动控制和运行。 电器控制系统: 1) 电气控制元器件均采用原装进口品牌“欧姆龙” 2) 电气线路设计新颖,合理布线,安全可靠 3) 箱体顶部为电气控制柜,方便于集中检查维修 安全保护系统: 1) 超温报警 2) 过电流保护3) 快速熔断器4) 接地保护选配件(需另外收费,订购时请注意): 1) 可编程控制器,可实现升温速率可调和保温时间可调,多18段可编程。 2) 独立限温控制器,可实现在主控制器失灵后设备升温过高的情况下立即切断加热。 3) 无纸记录仪,通过USB接口将其记录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分析,打印等,是有纸记录仪的换代产品,八通道温度记录。 4) 配RS-485接口,可连接计算机和记录仪,实现实时监控工作状态。 5) 温度测试孔,可实现不同测试线或仪器插入设备工作室内进行各种试验,测试孔孔径有¢25、¢50、¢80可选。 6) 载物托架,烘箱标准配置是2个载物托架,客户可以根据具体要求增配托架数量。 创新点:BPG-9000BH升级型系列500度高温试验箱是由我公司技术小组经过多年研究和大量市场反馈信息稳定下来的产品,是国内温度均匀性和稳定性的高温箱。本设备适用于各种产品或材料及电气、仪器、仪表、元器件、电子、电工及汽车、航空、通讯、塑胶、机械、化工、食品、五金工具在恒温环境条件下作干燥和各种恒温适应性试验。 高温试验箱
  • 中国首台全内置式高温三检测器GPC顺利安装
    中国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高温全内置三检测器(示差折光指数检测器RI/毛细管粘度检测器DV/光散射检测器LS)联用凝胶渗透色谱仪PL-GPC220在中国顺利完成安装验收工作,该用户为著名石化企业中石油的合资石化公司,仪器的温度稳定性、流速精度及进样进度均完全满足多检测器联用的要求;对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的样品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完全优于美国国家标准ASTM6474的要求,有极好的数据重现性;同时对低密度聚乙烯的长链支化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结果。这标志着Polymer laboratories公司的三检测器高温凝胶渗透色谱仪开始逐步进入中国市场,相信会为中国的石化企业在生产质控及研发上提供丰富可靠的数据。
  • 中环电炉发布1700℃炉温SX-G系列台式高温箱式电阻炉新品
    炉膛材料采用优质的新型特种耐火纤维制品制成,节能40%以上,升温速度快,温场均匀;加热元件采用表面温度1800℃的优质硅钼棒。一、结构实用性;先进的空气隔热技术,结合热感应技术,当炉体表面温升到达50℃时,排温风扇将自动启动,使炉体表面快速降温。二、使用安全性;1、炉门开启自动断电功能;使炉门打开后自动断电。2、超温保护功能;当温度超过允许设定值后,自动断电及报警。3、漏电保护功能;当炉体漏电时自动断电。以上功能确保了使用的安全性。三、控制智能化;1、电炉温度控制系统采用人工智能调节技术,具有PID调节、模糊控制、自整定功能,并可编制各种升降温程序。2、国产智能控温系统可定值升温(不可编程),国产程序控温系统可编辑30段程序控温,进口程序控温系统可编辑40段程序控温。3、电炉内配置有485转换接口,可实现与计算机相互连接,通过专用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来完成与单台或多达200台电炉的远程控制、实时追踪、历史记录、输出报表等功能。四、设计独立性;该设备为专利产品,具有多项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专利,外观美观、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五、彩色触摸屏显示画面有仪表屏、光柱图、实时曲线、历史曲线、数据报表、报警报表等、全中文触摸式操作,功能全面并且使用方便。 电炉特殊保护功能电流限幅功能此功能延长了硅钼棒加热元件使用寿命对用户供电设备免受大电流冲击提供安全保护,保护用户在误操作时电炉使用安全。 电流缓启动功能对用户供电设备免受大电流冲击提供安全保护,即使中途取放物料,也可使测温系统随时响应温度变化。创新点:1700℃炉温SX-G系列台式高温箱式电阻炉 1700℃炉温SX-G系列台式高温箱式电阻炉
  • 时隔六年 再磨一剑|德图仪器testo370高温红外烟气分析仪全新上市
    德图 testo 370 高温红外烟气分析仪 全新上市自2011年德图 testo350 烟气分析仪上市,已过去整整六年。现在,德图再推一款重磅型烟气分析仪 testo 370。testo 370 高温红外烟气分析仪,拥有更长的光程!更高的精度!可用于能耗企业的排放监测、源烟气、过程监测的众多场合,并可为高校院所及科研机构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便携式双机箱设计,体积小(不带冷凝器)10m 测量光程,测量更精准 多达11 个气体组分的连续型、抽取式测量无需仪表气超长运行时间、高可靠性独立操作软件,高度人性化界面拨打 400 882 7833 获取更多信息点击查看 testo 370 的产品详情
  • 案例分享 | 工厂对高温回收冷凝水进行有机物监测,保护生产设备
    项目总结用户Mars动物饲料加工厂有限公司加工厂地点德国弗登市(Verden)应用领域高温回收冷凝水监测设备Sievers® M9总有机碳TOC分析仪技术选择的考虑因素对于高温回收冷凝水的监测,pH值、电导率、紫外传感器均无法有效检测出循环蒸汽中的脂肪、油、颗粒物等污染。而Sievers M9 TOC分析仪能准确检测出含量极低的有机污染物,即使对于碱性样品也不在话下。当分析仪与功能强劲的样品预处理过滤器一起使用时,能够有效监测含有颗粒物的高温冷凝水,提供实时监测数据。使用此技术配置的结果●将锅炉给水中的有机污染风险降至最低。●符合统一的循环蒸汽运行指南,加强了生产设备的保护。●长达12个月的校准稳定期,提供高准确度和精确度的测量值,维护要求低。●快速测量响应,及时报告污染事件。●样品过滤器有自清洁功能。背景位于德国弗登市的Mars动物饲料加工厂按照当地认证机构颁布的标准和欧洲统一标准DIN EN 12952和12953运行其锅炉房。这也符合以前应用的“技术蒸汽指导标准(TRD,Technical Steam Directives)”。加工厂根据相关要求[1-5],制定了72小时无人监督锅炉房运行的特别措施。如果回收冷凝水中发生脂肪、油和油脂(FOG - Fats,Oil and Grease)污染,就需要可靠的系统来防止该污染进入蒸汽发生器。通过在线监测,该系统的实际功能得到增强,可以发出自动排放被污染冷凝水的指令。锅炉制造商发布的产品规格规定,锅炉给水和返回的冷凝水中不可含有机污染物。虽然锅炉给水中的补给水来自受控工艺,但返回的冷凝水在热交换过程中可能受到污染,因此必须对其严密监测。以往用紫外传感器的方案来检测冷凝水中的有机物污染,但由于紫外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不准确且维护要求过高,这种方法已被淘汰。如果冷凝水中的颗粒物含量过高,不但会干扰光学测量,还会堆积在光学窗口上,需要每天多次清洁光学窗口。此外,紫外传感器不够灵敏,无法检测到冷凝水中的低浓度有机物。挑战在饲料加工车间,蒸汽可用于多种工艺,如加热、消毒和清洁、直接蒸汽处理产品。Mars公司加工厂的蒸汽应用还包括通过热交换器来液化板油,因此有机物可能会以油脂的形式进入循环蒸汽。pH或电导率探头等普通传感器难以检测到油脂。油脂不溶于水,对pH值和电导率基本无影响,因此很难用pH或电导率来检测有机污染。周末无人值守锅炉房。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锅炉运营指南规定:“如果存在油脂污染的风险,则必须安装双循环系统,除非使用有效设备来确保油脂不会进入蒸汽发生器(例如使用带冷凝水自动排放功能的可靠的监测设备)”[3]。Mars公司加工厂遇到的另一大难题是冷凝水的基质。加工厂用非挥发性胺来养护锅炉,以维持锅炉水的碱性pH值,防止锅炉腐蚀。非挥发性胺不蒸发,不污染锅炉蒸汽,能使锅炉蒸汽保持[7-8]的相对较低pH值,因此锅炉蒸汽可以直接接触产品。但较低的pH值会增加锅炉腐蚀,损坏冷凝管,从而产生大量颗粒物。在监测冷凝水的分析仪中,颗粒物会干扰分析并造成分析仪管道堵塞。解决方案传统的传感器无法有效检测有机物污染,而总有机碳TOC分析仪能够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有机物监测解决方案。TOC分析仪不但能检测出任何种类的有机物,还能整合到生产系统之中以便进行快速在线分析。同时,自动监测系统成功与否,能否将停产时间降到最短,样品制备也起关键作用。冷凝水的温度升高,常被管道腐蚀所产生的颗粒物污染(见图1),还可能含有养护锅炉用的化学物质。冷凝水的pH值在中性至碱性范围内。Mars公司加工厂发现冷凝水中有大量的貌似铁锈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虽然不是有机污染物,但会在分析仪中沉积和堵塞管路,从而影响分析。因此,对于本文中的应用来说,样品制备至关重要,旨在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健性。加工厂决定试用已被证明在冷凝水监测领域卓有成效的Sievers® M9在线型TOC分析仪,并按照本应用的特定要求来制备样品。快速回路过滤之前快速回路过滤之后图 1:预处理前后的冷凝水对比试用Sievers M9 TOC分析仪的目的是测试Sievers分析仪与一家工程公司联合建立的样品制备过滤工艺。过滤工艺具有以下特点:★耐高温达150°C
  • GES四电弧高温单晶生长炉落户中科院物理所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怀柔科学城)
    四电弧高温单晶生长炉是一种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高温材料合成设备,非常适合生长化学性质活泼但熔点高(一般在3000℃左右)的金属间化合物,包括含有稀土元素(或金属铀)的二元及四元金属间化合物,例如UGe2、UPt3、V3Si、URu2Si2、RE2Co17、CePd2Al3、REFe10Ti2 、Nd2Fe14B、URhAl、UNiAl和RENi5等合金单晶。四电弧高温单晶系统在晶体生长中的过程如下:先将原料放在旋转的铜坩埚中,之后四个电同时放电形成高温熔化原料,在精密的提拉系统控制下使用Czochralski方法将熔化的原料拉成单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怀柔科学城)致力于建设成为我国、规模大、手段齐全的先进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以提升我国在新材料研发与制造领域的研究水平,同时支撑我国物质科学领域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综合实力的跨越式发展。我们Quantum Design 中国子公司非常荣幸将日本GES公司设计和制造的四电弧高温单晶生长炉系统于近日安装于该平台,该系统将为用户单位在非常规超导电性、非费米液体行为及非常规量子临界行为等诸领域的科研工作提供相关单晶样品制备支持!四电弧高温单晶生长炉外观图:四电弧高温单晶生长炉原理示意图:四电弧高温单晶生长炉晶体生长过程实物图:
  • 恒泰尚合高温高压等温吸附仪顺利交付使用
    日前,由恒泰尚合能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代理的GAI-100型进口高温高压等温吸附仪顺利交付甲方使用。甲方研究院院长、实验室主任等领导高度重视,亲临安装培训现场,并与公司技术人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经过4天安装与培训,甲方对该设备的宽测试范围、高采集精度、高稳定温控、人性化操作与方便快捷的数据处理、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认可。 (现场安装与培训) GAI-100型进口高温高压等温吸附仪技术参数:1)材料: 316 不锈钢;2)工作压力:达 10,000 psi,精度0.01%;3)工作温度:达 350°F (177°C),精度0.01%;4)电源: 110 VAC 60 Hz 单相或 220/240 VAC 50 Hz 单相;5)尺寸: 36” x 36” x 72”(宽 x 深 x 高);6)供应要求: 最低 80 psig、最高 120 psig 的气体,每次一种;7)测试气体最低为 125 psig;8)用于油槽的油; 标准配置:1)油槽;2)3 个测试室;3)气体升压泵;4)地面安装的仪器架,带历新 (Lexan) 防溅保护装置;5)工具包;6)笔记本电脑
  • 特种工程塑料高温性能分析:超高温热变形维卡温度的测定(MAX.500℃)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工程塑料?Whats”工程塑料,是指一类具有良好物理性质、机械性能、耐磨性、耐腐蚀性、绝缘性、耐热性、耐寒性、耐老化性等特点的高性能塑料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承受较高的温度和压力,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用性,相对于传统的通用塑料具有更高的综合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相对于金属材料更轻、更薄、更能耐受高温,因此在工业和科技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并逐步成为发展趋势。例如常见的用于制造发动机内罩、轴承的聚醚酮(PEEK)、用于制造耐高温的薄膜、涂料,防火织物的聚酰亚胺(PI)、用于制造餐具、耐酸碱的管道阀门的聚苯硫醚(PPS)等。在工程和科研领域中,材料高温下性能的精确测定对材料研究和产品设计至关重要。如果工程塑料材料在实际使用中耐热性不好,就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Question”1)部件变形或软化:在高温环境下,超级工程塑料可能会失去其结构稳定性,导致部件变形或软化,影响其性能和寿命。2)减弱耐久性:高温环境可能会导致超级工程塑料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3)失去机械强度:高温环境可能会导致超级工程塑料的机械强度减弱,从而影响其承载能力和抗冲击性能。4)失效:如果超级工程塑料的耐热性能不好,那么在高温环境下,部件可能会失效,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影响整个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寿命。此外,还可能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安全隐患,例如部件失效引发事故、释放有害气体等。因而在使用工程塑料时,必须考虑其耐热性能,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适合的材料。表征高分子复合材料耐温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热变形温度。但随着高性能聚酰亚胺塑料和各种纤维增强材料的研制和发展,由于其材料本身性能优越,通用仪器很难满足其测试要求。目前国内测定材料热变形的设备大多采用油介质加热,最高测定温度不超过300℃。同时由于加热时介质油的挥发和分解,产生大量的油烟,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中毒。通用热变形测试仪由金属材料加工制造,高温时,金属自身变形量增大,会对测试材料变形量产生影响,得到的材料热变形数据并不能反应材料的真实性能。而安田精机的高温热变形温度测定仪在测试材料的高温性能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出色的高温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安田精机的高温热变形测试设备采用石英材质制作支架、测试台和压头等部位,该材质能够在高达500℃的极端温度下保持卓越的性能,设备最高测试温度可以达到500℃,同时可选择更换维卡测试头,支持维卡测试。【已知石英材质的热膨胀系数是5.6x10-7/℃,而SUS304不锈钢材质是17.3x10-6/℃,这意味着在同样高的温度下石英材质更不容易变形】精密的温度控制和实时监测加热方式放弃使用介质油加热,而选用更加环保安全、便捷经济的空气加热,为了保证温度分布均匀,各测试台的空气隔室是独立的,各自具备温控功能,能够均衡升温;防样条碳化功能为保护试样在高温下不发生碳化,测试过程中可以注入氮气保护,氮气可以将氧气排出,由于其自身具有惰性,可以降低塑料的氧化速度;安田精机的高温热变形温度测定仪可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和能源等领域。其卓越性能、高温范围、精密温度控制和广泛的应用领域为特种工程塑料高温性能分析提供了解决方案。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我们了解!更多精密物性设备,尽在仕家万联!
  • 高温下的默默坚守
    2017年的夏天,杭州又是一个烤炉一般的夏天,扑面而来的热浪让人窒息,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避暑,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主题。就在大家享受着空调、抱怨天气炎热的时候,却有这样一群人,与骄阳同行,与高温为伴,默默坚守,挥洒汗水,成为这座城市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幕后功臣。辛勤作业的背后,是蓝天白云与夕阳“白+黑”、“5+2”的工作模式已成了大部分环保人的家常便饭  从8月11日中央督查组入驻杭城之后,聚光人的生活与工作密不可分。几十名外场采样人员全部连夜外派驻扎信访企业现场,随时听候环保局的任务指派。  90后的采样人员说,连日来的高温让大家备受考验,没想到还遇上了中央督查组,工作量急剧增加,但为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为了蓝天白云的美景,咬咬牙坚持一下,再苦再累也值得。  此次督查组行动将持续一个月,在各个环保部门的委托下下,聚光科技下属子公司浙江聚光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聚光检测”)全力配合开展信访工作。所有浙江聚光检测工作人员实行“白+黑”、“5+2”的工作模式,“四班倒”,每天早8:30开工,晚21:30下班,每天22:30开工,早上8:30下班。加班加点协助环保部门的相关检查工作。 脚下是被太阳炙烤的铁板,身旁是高温热壁脚踏实地把监测工作做细做实  每天早上最热闹的是七点半之前,浙江聚光检测的外场工作人员要陆续出发了,搬仪器,推设备,扛烟枪……到了企业是正常上班的八点半,又一次搬仪器,装设备,测试现场,准备开工,几个步骤一气呵成。几十米高的平台上站上40分钟,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不断往下滴,蓝色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不得已只剩下一件薄衣。  “最近天气热,所以安排他们早些出门,最热的时候正好也是外场采样最忙的季节”,浙江聚光检测采样部经理金阳阳说道,“正常情况下,三四人一组每天跑一家企业测三四个烟囱,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要到晚上21点以后才能下班。采完样回来,还要与实验室交接样品,整理表单。”  每年6—9月是采样检测旺季,整个实验室都进入高负荷状态,“最热的时候,烟枪在太阳下放两分钟,就烫得不能拿了,天热、任务多,我们的身体也常常吃不消。”采样员说道,很多采样员因为太热而放弃这份工作,但为了完成环保人的工作使命,依然有这么多的环保人冒着酷暑坚持工作。 采样员的日常  抬头就能见到蔚蓝的天空、出门就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当我们关心头顶的蓝天是否常在,身旁的河流是否清澈,空气质量的优良天数是否在一天天增加时,又有多少人会关注这些默默付出的环保人。  当阳光洒满了大地,此刻,你或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踏青赏花;或许在一片广袤的草地上,释放连日的疲惫;或许在享受一个慵懒的午后时光,在家中陪伴家人。而捍卫环保的环保人他们在哪里呢?他们正在为蓝天白云辛勤劳动,为清新空气挥洒汗水。所以,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在环保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 240万!清华大学氦气氛高温蠕变-疲劳试验系统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清设招第20230019号(TC231901N)项目名称:清华大学氦气氛高温蠕变-疲劳试验系统采购项目预算金额:24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1)本次招标共1包:包号招标内容数量1氦气氛高温蠕变-疲劳试验系统1套本次招标、投标、评标均以包为单位,投标人须以包为单位进行投标,如有多包,可投一包或多包,但不得将一包中的内容拆分投标,不完整的投标将被拒绝。(2)本项目不接受进口产品投标。(3)本项目为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项目。(4)用途:用于高温气冷堆镍基合金材料在不同环境温度和不同介质中的高温蠕变-疲劳试验,可实现真空条件下的高温蠕变-疲劳试验、高纯氦气氛及含特定杂质组分条件下的高温蠕变-疲劳试验。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365日内完成交货、安装调试。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3年03月14日 至 2023年03月21日,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2:00至16: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http://www.365trade.com.cn方式:本项目标书发售期内,请供应商通过汇款方式购买标书。凡有意参与本项的潜在投标人请前往“中招联合招标采购平台”进行投标人注册(网址:http://www.365trade.com.cn)下载电子版招标文件(详见六、其他补充事宜(二)特别告知)。招标文件售后不退。售价:¥5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清华大学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联系方式:鲍老师,010-62784824 转2111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中招国际招标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62号中关村资本大厦联系方式:张涵睿、蒋雪娜、邓嘉莹、陈思佳,010-61954122、61954121、61954120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张涵睿、蒋雪娜、邓嘉莹、陈思佳电话:010-61954122、61954121、61954120
  • 国产|祺跃科技发布原位高温扫描电镜新品
    仪器信息网讯 2021年10月14日晚,“2021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在广东省东莞市会展国际大酒店召开前夕,祺跃科技原位高温扫描电镜新品发布会在酒店四楼举办,并正式发布祺跃科技自主研制的原位高温扫描电镜。基于新的发展思路、新的设计理念,突破成像温度,引领原位表征技术,实现原位扫描电镜整机国产化。新品发布会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张泽致辞 张泽院士在致辞中表示,从科研平台发展成为一个商业化产品会面临很大挑战,需要把我们擅长的科学技术转变为大家都可以方便使用的产品,不仅需要各类跨学科人才,还要经历市场考验。而当前时代下,从经济实力、到学术积累,再到国家支持等,让迎接以上挑战具备了条件。此时,若有勇气去做,便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当前,电子显微镜的空间分辨率、能量分辨率、成分分辨率等已经不断推向极致,团队早期牵头完成的国家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专项便希望从材料真正使用环境出发,在苛刻使役环境条件的原位电镜技术发展方面寻求突破。但已有商品化电镜在设计开发时大部分考虑的还是室温成像能力和分辨能力,均不能满足兼顾超高温加热拉伸和实时原位微观表征的能力。扫描电镜可以配置原位拉伸台、热台、以及拉伸加热台等附件,但受限于现有的SEM样品腔室结构和真空系统设计,也无法满足更高温、高应力等苛刻环境的需求,研究面临“蜗居”受限境况。本次原位电镜新品便解决了这些问题,这款电镜大概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扫描电镜腔室,长度已经超过半米,如此大的空间,可以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努力方向。将已有扫描电镜分辨率的极致性能与这样的环境条件相结合,可以做许多事情,比如原位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而这只是基于材料研究的一类模式,无限可能下,更多挑战将待大家探索。浙江祺跃科技公司总经理 浙江大学教授张跃飞介绍新品张跃飞教授表示,祺跃科技成立于2019年3月,主要致力于研发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的原位分析装置,涉及的领域包括原位力学、高低温环境控制、力热耦合、电化学测试等多个方向。祺跃科技在原位分析测试领域快速发展的研发基础,主要来自于浙江大学张泽院士牵头的国家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专项的成果转化。祺跃科技原位高温扫描电镜新品当前,扫描电镜在空间分辨、成分分析、晶体取向等方面已经取得很高水平,扫描电镜在“显微”方面已经做的足够好,祺跃科技未来扫描电镜需要进一步开拓扫描电镜的“威”力——在于材料分析的应用场景和过程分析之中,将材料应用场景与扫描电镜显微分析能力结合起来,具体如快速、多场、原位、动态、实时、在线等。新开发的扫描电镜设计理念包括样品室空间从紧凑到合理,样品台承载能力较大、成像探测器承温能力提升、保证高真空足够的抽气能力等,达到追求时序信息的目标。新品视频介绍:本次新品实现整机国产化的核心部件包括高温二次电子探测器、三维移动平台与大载荷拉伸平台、1400度原位加热器、超大结构样品腔室和超高真空系统等。保障电镜极端环境长时间稳定运行的相关模块包括冷阱、等离子清洗、极靴屏蔽、红外测温等。同时兼容EDX和EBSD等,还预留设置了多种通讯接口,为今后拓展更多原位技术留有余地。 最后,张跃飞教授表示,扫描电子显微的发展还有更多的可能性,而祺跃科技从事扫描电镜开发刚刚上路,愿意与国内外电镜厂商共同开拓扫描电镜更多的应用可能,也愿意与更多专家学者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中国电子显微仪器事业的发展。由于电镜腔室的移动、减震等问题比较困难,所以此次新产品发布会没有把电镜带到发布会现场。但祺跃科技的工作人员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采用东莞与桐庐两地现场直播的方式,在线介绍了实体电镜的各项功能与研发思路等。 浙江大学副研究员王晋协助新品远程演示
  • 822.5万!中机试验中标中国特检院60套高温蠕变持久试验机采购项目
    2024年3月11日,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高温蠕变持久试验机及其配套设备采购项目中标结果公布。该项目预算827万元,采购60套高温持久试验机(要求每套不超过13万)、1套试验机配套控制系统(要求不超过10万)、1套持久试验机报警系统(要求不超过10万)、2套UPS不间断电源(要求每套不超过13.5万),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822.5万元中标。一、项目编号:24CNIC01-2002(招标文件编号:24CNIC01-2002)二、项目名称:高温蠕变持久试验机及其配套设备采购三、中标(成交)信息供应商名称: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供应商地址:长春市高新区越达路1118号中标(成交)金额:822.5000000(万元)四、主要标的信息序号供应商名称货物名称货物品牌 货物型号货物数量货物单价(元) 1 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高温持久试验机中机试验 RDJ-30等 60套RMB129,500.00 试验机配套控制系统 1套RMB100,000.00持久试验机报警系统1套RMB100,000.00UPS不间断电源2套RMB127,500.00 五、高温持久试验机技术指标(部分)1 最大试验加载力:30kN;2 实验力测量误差:最大误差为实验力示值的 0.5%;3 最小加载量:1N;4 实验力范围:0.3kN~最大实验加载力;5 杠杆偏移量:±0.1mm;6 同轴度:国标≤8%或美标≤10%;7 下拉杆行程:≥250mm;8 杠杆级数:1 级;9 高温炉:对开门式,不锈钢外壳;10 真空(充气)保护炉:真空度需≤500Pa;可通惰性气体防止试样高温氧化。六、关于中国特检院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简称:中国特检院;英文缩写:CSEI),于197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隶属于原国家劳动总局,1998年划转至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划转至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现隶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三方面职责:一是组织科研攻关,承担基础科学研究、重大仪器设备研发,解决行业共性关键和重大疑难技术问题,承担法律法规、政策理论、发展规划等研究工作;二是支撑安全监察,承担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关标准研制工作,为行政许可、监督检查、事故调查、风险监测等工作提供支撑保障;三是提供公益服务,开展监督检验、定期检验、风险评估、安全评价等,参与重大活动、重大工程安全保障工作,为欠发达地区提供援助性检验。基础设施方面:和平里院区办公用房1.9万平方米;顺义院区国家试验基地占地108亩,一期5.6万平方米已投用,规划建设16个研究中心、68个实验室,其中已正式建成投用50个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7489台(套),总价值5.31亿元。七、关于中机试验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机试验;股票代码:872726)始建于1959年(原名:机械工业部长春试验机研究所,曾用名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旗下子公司,是国家试验机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和国家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支撑单位,是国家试验机行业学会、协会秘书处挂靠单位。中机试验是以“试验装备”研发制造为主业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型企业,2021年入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22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名单;2023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截至目前,制修订试验机国家和行业标准近160项;拥有专利181项,其中发明专利41项,软件著作权79项,实用新型61项。拥有试验装备行业多项国际前沿核心技术,解决了多项国家“卡脖子”技术难题,其中静压支撑技术、测量传感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作为中国工程试验设备和材料试验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机试验已经形成一个中心,二个基地的产业布局,在北京设有研发中心,在长春、无锡设有制造基地。
  • 三思纵横擎起全国高温材料会议自主创新大旗
    2018年5月16日至20日,由中国机械学会材料分会高温材料及强度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高温材料及强度学术会议在成都新华宾馆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在于围绕高温材料的力学行为、损伤与失效机理、断裂机制、结构完整性评定等课题探讨近年来的力学发展应用成果。近日,美国商务部先是对“中国制造业2025”计划指手画脚,后又祭出打压中国高科技产业的组合拳——对中国知名通信企业中兴执行为期7年的出口禁令。美国一系列举动给予中国制造业以强烈的反思:中国制造业是否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关键时期,扛起中国制造业创新大旗的航空航天、高铁及能源等国家重大领域的企业再次被推到国民关注前线。而与之密切相关的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也相应被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已经连续成功举办12次的全国高温材料及强度学术会议在这种关键时期将会承担比往届更为艰巨的任务。在第十三届全国高温材料及强度学术会议上,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的教授专家们就高温结构设计、力学失效机制与材料变形等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各种物性变化行为进行深入讨论。此次来自各地的专家教授发表的报告内容主题不尽相同,但是此次会议中金属材料以及非金属材料的高温蠕变相关报告得到广大与会专家与参会代表的重视。大多数高温环境承载构件的失效是由高温、高压作用引起的高温蠕变所致。不同金属材料的组织、化学成分和热物理性能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其蠕变性能的高低也不尽相同。目前在航空航天、能源利用、钢铁冶金、石油化工等中国制造行业中,高温及腐烛性较强的产品非常普遍,由此对承载构件的安全可靠性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承载构件的意外破坏将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和重大的经济损失。会议将高温蠕变列入重点讨论专题之一目的在于为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作出一份贡献。而作为此次会议的邀请代表,中国试验机龙头企业三思纵横希冀会议成果能够助力国家实现实现制造业升级换代,保持国际竞争力。为此三思纵横与会代表就近年来三思纵横在高温蠕变研发项目上的实践心得与现场专家们、代表们进行频繁互动。三思纵横自成立以来一直将高温蠕变作为重点研发课题。三思纵横明星产品的CTM系列高温持久蠕变试验机则不负众望成为业内最高水平的高温持久蠕变试验机。该设备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是部位是高温真空系统,国内蠕变试验机生产厂家为试验机配备的高温炉工作温度一般不超过1200℃,但是三思纵横高温炉工作温度可达1500℃。而且该试验机经过长期运转中不会因为工作时间长而影响测试数据的精准性。经过用户多次使用验证:三思纵横CTM系列高温持久蠕变试验机可以连续加载1500小时,为试样在高温、真空环镜下做持久蠕变试验并得出精确的试验结果。在真空抽气系统上,三思纵横也满足了满足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技术研发中心等单位各类材料的高真空高温持久蠕变试验需求,为易受气氛污染影响的样品实验提供更为精细的气氛控控制。据试验检测,静态时极限真空度为1×10-4(空炉、冷态、干燥除气后),工作真空度为1×10-2。本次会议针对近年来国内高温材料试验的最新成果展开深入的讨论,为未来高温材料及强度的在相关领域的成功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与参会嘉宾的技术交流讨论,大大促进了三思纵横与各大院校、军工单位和知名企业之间的联系,有助于三思纵横与航空航天、能源利用、钢铁冶金等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就高温材料试验展开更广泛的合作。三思纵横将以《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为重要的工作指导,争取未来以始终与国际接轨的一流试验机技术助力国家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助力国家早日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 中国铁基高温超导研究团队:比拿奖更重要的是贡献
    &ldquo 拿奖既是荣誉,也是负担。拿了奖很不好意思,那么多人做了贡献,我只是替大家拿奖杯&rdquo ,73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说着,看了看围坐在身边的同伴。   以赵忠贤、陈仙辉、王楠林、闻海虎、方忠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ldquo 物理所&rdquo )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ldquo 中科大&rdquo )研究团队,因在&ldquo 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rdquo 方面有突出贡献,10日在北京获得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此之前,该奖已连续空缺3年。   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了解到,超导是21世纪能源领域战略性的技术储备之一。物理所和中科大研究团队经过长期积累与合作,首次突破麦克米兰极限温度(40K),确定铁基超导体为新一类高温超导体,为促进凝聚态物理学科发展和超导应用的实现做出了先驱性和开创性的贡献。   然而在受访时提起学科贡献,研究团队便有挥之不去的遗憾。他们说,日本化学家细野秀雄在2008年2月报道临界温度26K的LaFeAsO1-xFx超导体,从时间节点来看确实比中国先行一步。   &ldquo 当时我们也在进行制备工作,由于种种限制,没能冲上去&rdquo ,贡献代表之一、常年从事相关工作的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SC10研究组组长陈根富懊恼地说,他曾在2007年尝试制备高品质的超导单晶样品。   赵忠贤亦透露,团队早于1994年就开始着手研究类似于铁基超导体的结构,但因未能大胆尝试铁金属而错失良机。&ldquo 所以当日本学者有所发现时,我们不会再丢失机会,就毫不犹豫地继续做&rdquo ,他说。   受此精神鼓舞,同时基于20多年的积累,中国铁基超导研究成果逐渐形成&ldquo 井喷&rdquo ,其中包括此次得奖的中科大陈仙辉研究组和物理所王楠林研究组&mdash &mdash 他们同时独立观测到43K和41K的超导转变温度,证明铁基超导体是高温超导体。国际刊物《Science》(科学)撰文称&ldquo 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中国已成为一个强国&rdquo 。   &ldquo 现在但凡有关铁基超导体的国际会议必有我们团队的人参与,我们每隔几天就会有崭新的成果呈现给学术界&rdquo ,赵忠贤自豪地说,他们也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国外机构开展合作。   此外,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本已应用于科学研究、信息通讯、工业加工、能源存储、交通运输、生物医学及航空航天等领域,但它们是陶瓷性材料,复杂的制作工艺使其大规模应用受到限制。赵忠贤表示,在工业上更易于制造的铁基超导体势必在上述领域发挥功效,比如改善通话质量、制造计算机芯片、改进磁悬浮列车等。   值得一提的是,物理所早在1989年就曾以&ldquo 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及研究&rdquo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赵忠贤也是其中一员。回忆往昔,他感慨因该学科一度遇到瓶颈,致使一批优秀人才无奈离开,&ldquo 真想让每一位曾从事超导研究的贡献者都得到一枚勋章&rdquo 。   &ldquo 如今超导研究重掀热潮,又有一批优秀的年轻人加入科研队伍&rdquo ,赵忠贤寄语他们能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ldquo 安得下心、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rdquo ,让超导研究牢牢扎根中国。   追溯超导研究历史,已有10人获得了5次诺贝尔奖,中新社记者顺势将&ldquo 诺贝尔奖情结&rdquo 的话题抛给研究团队。   &ldquo 我不愿谈这件事&rdquo ,赵忠贤低声说,他不想基于诺贝尔奖评判工作,&ldquo 能否拿诺贝尔奖,应该是水到渠成、水涨船高&rdquo ,更重要的是不断拿出原创高质量工作,不再出现遗憾。   坐在他旁边的获奖者代表之一、物理所研究员方忠也补充道,&ldquo 科学研究有时跳跃,有时曲折,很难想象一步到位&rdquo 。他说,团队基于兴趣,为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埋头科研,&ldquo 拿奖是后期的认可,有了积累自然会得到国际认可&rdquo 。
  • 德国耐驰公司最新推出高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404F1
    2008年 4月德国耐驰仪器公司重磅推出新一代高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404 F1 Pegasus® 。它是 NETZSCH F1系列产品的新成员之一,作为一台性能优异、配置灵活多样的高温DSC,广泛应用于高性能陶瓷、金属等材料在高温下的热动力学特性测定,特别适用于在高温下精确测定比热。 DSC 404 F1 Pegasus® 拥有高度的灵活性,优异的质量与最佳化的性能。仪器可配备多种不同类型的 DSC 与 DTA 传感器,其高性能的热流 DSC 传感器能够适应极高精度的量热需求,DTA 传感器则可用于常规定性检测。404 F1 的全新结构设计允许配置多至五种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炉体类型,覆盖 -150 ... 2000℃ 的宽广温度范围,可以很容易地由用户自由更换。仪器提供到红外与质谱的高性能连接方案。此外,仪器还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坩埚类型,以及大量的硬件与软件可选附件,如可同时加载多至 20 个样品与参比坩埚的自动进样器(ASC),用于优化基线的 BeFlat® ,温度调制 DSC(TM-DSC)等,这使得 DSC 404 F1 Pegasus ® 成为了市场上最为灵活的 DSC 系统,是进行研究开发,质量控制,失效分析与过程优化的理想工具。 详情请登录:http://www.ngb-netzsch.com.cn/products/dsc/dsc404f1.html
  • 安东帕推出新型高温纳米压痕测试仪
    p   安东帕近日宣布推出新型高温纳米压痕测试仪UNHT³ HTV。作为测量低载荷下纳米尺度机械性能的测试系统,UNHT³ HTV可用于测量温度在 800 ° C 以下的薄膜和涂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其专利 UNHT 技术与独特的加热功能结合,可提供在任何温度下的高稳定性测量解决方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2/insimg/71016a8c-f6a0-4c09-81ab-e26ce87e40b8.jpg" title=" UNHT3_HTV_w.jpg" / /p p   UNHT3 HTV的核心是基于非常成功和专利的超纳米压痕试验机(UNHT)。 /p p   测量头已针对高温操作进行了优化,并结合了正在申请专利的样品台,可以在工作范围内的任何温度下进行测量,并具有最高的热稳定性。这样的测量特性引发了研究人员的兴趣: /p p   环境条件下最低热漂移 (& lt 0.5 nm/min) 和整个温度范围内最低热漂移 (& lt 3 nm/min)。 /p p   最高载荷框架刚度 (& gt & gt 106 N/m) 和最低框架柔度 (& lt & lt 0.1 nm/mN):两套独立的位移和载荷传感器与高精度电容传感器结合,可选择“实际深度”和“载荷控制”模式。 /p p   高真空系统具有 5 轴磁悬浮涡轮泵和缓冲系统,允许在测量期间关闭初级泵,使泵振动降至最低。 /p p   独特的加热控制系统(3 项专利待批),采用3 个红外 (IR) 加热器分别用于给压头、参比 压头和样品加热,以及 4 个热电偶用于将样品表面温度控制到 变化在0.1° C 内。 /p p   符合 ISO 14577 和 ASTM E2546 国际标准 /p p br/ /p
  • 大连化物所实现高温稳定的铜基催化剂的研制
    近日,大连化物所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创新特区研究组(DNL19T3)孙剑研究员、俞佳枫副研究员团队,与日本富山大学Noritatsu Tsubaki教授、我所电镜技术研究组(DNL2002)刘岳峰副研究员等人合作,成功构建了800℃高温稳定的铜基多相催化剂。合作团队结合磁控溅射(Sputtering,SP)和火焰喷射(Flame spray pyrolysis,FSP)两种负载型催化剂制备新技术,分别对金属铜的电子结构和TiO2载体的可还原性进行重构,首次在较低温条件下构建了非贵金属铜基催化剂上经典的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Strong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SMSI),进而实现了耐水耐高温铜催化剂的可控制备。  长期以来,铜基催化剂因其廉价和高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工业催化反应中。但受限于较低的塔曼温度,铜纳米颗粒极易在300℃以上烧结聚集而导致失活,严重限制了其高温应用。因此,构建可稳定铜颗粒的保护层,从根本上限制其聚集长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金属铜的功函数较低,且对氢气活化能力较弱,很难诱导载体物种向其表面迁移形成包裹,无法像传统贵金属一样在温和条件下形成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  本工作中,合作团队通过利用自主开发的SP技术,改变了Cu的外围电子环境,同时采用FSP技术,增加了氧化物中晶格氧无序度,分别促进电子转移和载体还原,实现了在300℃较温和条件下即可形成SMSI。研究发现,在高温(550-800℃)CO2加氢(逆水气变换)反应条件下,该铜基多相催化剂可连续稳定运行700小时,且未见颗粒长大。本工作实现了铜催化剂上SMSI的构筑和调控,阐明了催化剂表界面上的反应过程和催化机理,为提高铜基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提供了全新策略,有望进一步拓宽铜基催化剂的高温应用领域。  近年来,孙剑团队在CO2加氢和先进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和新应用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采用SP技术(Sci. Adv.,2018;ACS Catal.,2014)和FSP技术(ACS Catal.,2020;Chem. Sci.,2018;Chem. Comm.,2021;Appl. Catal. B: Environ. ,2016)先后开发了一系列与传统催化剂不同性质的催化材料,并成功应用于加氢、氧化、重整等多种催化反应中。  相关成果以“Ultra-high Thermal Stability of Sputtering Reconstructed Cu-based Catalysts”为题,于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该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大连化物所DNL19T3俞佳枫。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大连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计划、大连化物所创新基金等项目的支持。(文/图 俞佳枫、孙剑)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7557-1
  • 北斗仪器最新款CA600型超高温真空接触角测量仪
    超高温接触角测量仪原理介绍:接触角(Contact angle)是指在气、液、固三相交点处的气-液界面的切线,此切线在液体一方的与固-液交界线之间的夹角θ,是润湿程度的量度,是现今表面性能检测的主要方法。由主体支架、专用光源、远焦镜头、工业成像CCD、高温高真空炉体、水循环冷却系统、真空泵、专用分析软件等组成。超高温接触角测量仪的应用: 在高温真空条件下,通过视频光学原理,测试各种材料的润湿铺展性能;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陶瓷材料研究、金属材料研究、钎焊研究、航空航天材料研究、钢铁冶炼研究、复合材料研究等众多高校院所及企业。研究材料在高温状态下熔体与其相应的基底材料间的接触角变化规律。对于高熔点材料能实现高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气氛下的表界面性能测试,而对于低熔点材料能现实升降温过程中的收缩、变形、融化、润湿、铺展及凝固行为进行图像化、定量化表征。设备性价比高、加热稳定、真空度高、功能全面、可满足各种金属材料科研的需要。1、测量液态金属在高温真空状态下对基材的润湿性能,评估不同材质在高温真空状态下润湿过程及附着性能 2、研究金属与陶瓷复合材料间的润湿性能,测量金属材料在高温真空状态下熔融时,在陶瓷材料上的接触角 3、研究钎焊过程,钎料在基材上的润湿铺展过程,动态分析钎料在高温下的接触角、润湿过程 4、测量金属在不同的高温状态下,以及不同的气体保护环境下,对于不同基材的接触角变化及区别:5、分析涂层与基材的接触角,分析涂层与基材的润湿过程及铺展机理,并研究不同温度及不同气氛下,润湿性能的区别:6、研究液体与固体间的接触角,评估液体与固体的附着粘附性能,分析固体的表面自由能 7、分析焊料与焊接体的接触角值,从而有效地提升焊接强度 8、基于分析接触角及表面张力的基础,控制合理润湿范围,查找有效的去除冶炼过程中炉垢的办法。应用案例超高温接触角测量仪核心参数:型号CA600 腔内环境大气环境/真空/惰性/有氧气氛高温系统温度范围室温~1200℃/室温~1700℃长期使用温度室温~1100℃/室温~1600℃真空下温度1000/1500测温电偶1200°:N型电偶 1700°:B型国际铂铑热电偶测温精度±1℃温度控制30段程序温度设定实现复杂热处理工艺的分析升温速率常温-1000℃≤10℃/min1000℃-1600℃≤5℃/min加热体1200°HRE合金电阻丝/1700度U型硅钼棒恒温区尺寸长200mm加热管尺寸内直径50mm*长度700mm测温系统温度监控,测温材质美国钨铼合金,测量精度±0.1℃,可实时测量加热管内温度。进样方式具有快速样品制备专用工具,以及样品装载专用工具,确保样品快速定位视窗法兰专用同轴双视窗法兰,备双通道惰性保护装置,可同时或单独使用某种工艺气体对内部金属进行保护,带真空系统及保护气体管路、双水冷装置。采用进口石英材质并可快拆更换。炉膛材质1200°C内采用石英,1700°C以上采用高纯刚玉保温材料湿法真空抽滤成型制备的多晶无极氧化铝陶瓷纤维材料样品尺寸5*5*5mm真空系统真空度范围1*10-1Pa采用机械真空泵+数字流量计+真空法兰1*10-3Pa采用分子泵+复合全量程高精度真空计+真空法兰材质两级组合,在高温下达到高真空要求;泵体采用高纯度不锈钢;配置复合真空计;真空系统也可以通保护气体水冷系统温控范围温度范围:5-35℃外形尺寸约460mm(长)*380mm(宽)*590mm(高)水泵流量15L/min冷却系统容量≥11L实测制冷量1520W成像系统镜头Subpixel0.7-4.5倍超高温高清远焦距工业级连续变倍式显微镜、工作距离500mm相机日本SONY原装进口高速工业级芯片(Onsemi行曝光)传感器类型1/2.9 英寸逐行扫描CMOS分辨率1280× 1024镜头控制仰视角度:±10度,精度:1度,前后180mm(微调50mm)*左右200mm(微调50mm)帧率全局曝光高速400帧/s(最快2.5ms采集/次)视频录像功能可录制整个高温润湿过程连续测量测量间隔时间可调、实时记录、连续测量光源系统组合方式采用石英扩散膜与均光板使得亮度更均匀,液滴轮廓更清晰光源进口CCS工业级冷光源(有效避免因光源散发热量蒸发液滴),寿命可达5万小时 亮度调节PWM数字调节功率10W测量软件CA V2.0静/动态接触角测量软件+表面能测量软件操作系统要求windows 10(64位)测量方式自动与手动计算方法自动拟合法(ms级别一键全自动拟合,不存在人工误差)、三点拟合、五点拟合、自动测量(包括圆拟合法/斜圆拟合法(Circle method/ Oblique Circle)、椭圆拟合法/斜椭圆拟合法(Ellipse method /Oblique Ellipse))、凹凸面测量等基线拟合自动与手动角度范围0°<θ<180°精度0.1°分辨率0.001°分析自动计算多组数据中接触角的最大接触角、最小接触角、平均接触角,左右接触角分别计算与比较功能表面能测量方法Fowks法,OWRK法,Zisman法,EOS法,Acid-Base Theory法,Wu harmonic mean法,Extended Fowkes法,得到固体表面能。表面能单位mN/m输入电源220V 50-60Hz仪器尺寸约1500mm(长)*405mm(宽)* 725mm(高)润湿性分析粘附功一键自动分析铺展系数一键自动分析粘附张力一键自动分析精度0.001 mN/m单位mN/m选配件1.机械真空泵,真空度:1*10-1Pa 2. FJ-110分子泵组一套,最大抽气速率110L/s (对空气),真空度:1*10-3Pa 3.惰性气体气氛保护(Ar,N2,He或混合气体)4.冷浴装置:5℃-35°超高温接触角测量仪测试方法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