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电镜用试剂

仪器信息网电镜用试剂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电镜用试剂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电镜用试剂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电镜用试剂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电镜用试剂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电镜用试剂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电镜用试剂相关的解决方案。

电镜用试剂相关的资讯

  • 杨勇骥:守望生物电镜三十年——访第二军医大学杨勇骥教授
    杨勇骥教授,198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现任第二军医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暨电镜中心主任,生物物理学博士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杨勇骥教授  见证我国生物电镜30年的发展历程   1982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杨勇骥从事了3年的导弹研究工作。直到1985年,总后勤部第二军医大学装备了两台电镜,需要合适的操作和维护人员,组织上便安排他来做这项工作。在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电镜是科学研究领域最高端的仪器之一,所以能有机会从事这项工作,杨勇骥觉得非常的高兴和自豪。   他接受了这项工作,并深深地喜欢上了生物电镜技术,然后一做就是30年。在这三十年里,杨勇骥见证了生物电镜技术发展的繁荣、没落、复苏,以及新生。   &ldquo 从1985年到90年代初期,生命科学领域形态学研究的最高技术水平就是电镜,当时电镜的地位非常高,发文章只要配一张电镜的照片,基本上没有退稿的。那个时候,国内开电镜学术会议和现在的情形恰恰相反,当时是生物电镜唱主角。&rdquo 杨勇骥回忆道。   然而随着蛋白质研究的兴起,电镜技术便失去了优势,因为当时电镜的分辨率、自动化程度等都无法满足蛋白质研究的需要。所以从九十年代初中期到2005年前后,国内外生物电镜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几近消亡。许多做生物电镜的研究人员,都转行去做分子生物学研究;很多电镜实验室都被撤掉、有的电镜甚至被当作废铁卖掉。   &ldquo 事实上,当时我也有机会转行去做分子生物学研究,但我太喜欢电镜了,所以就一直坚持了下来,目前国内一些优秀的生物电镜工作者的情况可能也与我一样。&rdquo 杨勇骥说道。   其实,到2000年之后,随着纳米材料研究的兴起,电镜在生物领域的应用开始慢慢有了复苏的迹象,因为人们需要知道纳米材料的应用对于生物体、对于环境有没有影响,而只有电镜才能观察到纳米材料并进行相关的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研究。   但是最大的推动力还是来自于2008年左右,电镜硬件技术的巨大进步,相较于之前最热门的蛋白质结构研究技术&mdash X射线晶体学技术有了很大的优势。目前的电镜技术,使得人们无需得到蛋白质的晶体,就能进行蛋白质结构的研究,并且可以达到近原子分辨率水平,这使得研究人员重新开始关注电镜这一技术。当前,电镜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国家在生物电镜研究领域的投资也很大,可以说生物电镜发展的第二个春天来了。  忧虑国内生物电镜人才培养   但是由于生物电镜发展经历了近十年的空白期,人才出现了断层,青黄不接。传统的电镜制样技术无法得到传承,特殊的样品制样技术近乎后继无人。这已经成为当前制约生物电镜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生物电镜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因为电镜是非常复杂的仪器设备,它的应用不像光谱、色谱那样普遍,人才比较难培养。对此,杨勇骥也十分忧虑,多次提到要加快生物电镜人才的培养。   一名优秀的生物电镜工作者是怎样炼成的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电镜工作者呢?杨勇骥这样说道:&ldquo 首先你得喜欢这项工作。只有喜欢,你才会心甘情愿的投入时间和精力;才会去仔细琢磨,追求精益求精。&rdquo   &ldquo 另外,一名优秀的电镜工作者还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舍得付出。因为电镜仪器价格昂贵,技术难度高,很多单位只有电镜室才有,所以绝大多数时间,我们都是为别人服务的。&rdquo   &ldquo 最后还要耐得住性子,因为生物电镜制样技术精细、枯燥、繁复、寂寞、失败率高,是最能体现出细节决定成败的技术之一。&rdquo   在杨勇骥的办公室里,你会发现他将自己拍的比较好的电镜照片作为装饰画。因为喜欢电镜,杨勇骥总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份工作当中,在电镜室里,一呆就是大半天,常常因为看电镜而把吃饭时间错过,一看就看到深夜。有时有些实验步骤恰好赶在了夜里需要完成,他就直接睡在办公室,定好闹钟,半夜起来接着做实验。   在他从事电镜工作的前十五年时间里,杨勇骥甚至基本没有休过周末,没有休过寒暑假,每年大年初三准时上班。因为平时都要帮别人做实验,只有在假日里,他才有时间做自己的研究工作。   &ldquo 现在的大环境,很不利于生物电镜工作者的成长&rdquo   对于目前生物电镜人才的成长环境,杨勇骥有着自己的担忧。他表示:&ldquo 现在的大环境急功近利,很不利于生物电镜工作者的成长。有些技术很快就可以上手,有的技术就是不行,尤其是电镜,没有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积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电镜工作者几乎是不可能的。&rdquo   &ldquo 但是现在,电镜工作者不仅要帮助别人做实验,还要自己做研究、申请科研项目、发文章,否则考评过不了就面临下岗的窘境。目前国内年轻且优秀的生物电镜工作者几乎没有,但是上个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却有很多,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各种考评的压力,我们可以仔细的去琢磨、去研究,最细致的问题都能想到。&rdquo   杨勇骥介绍说:&ldquo 从1985年初开始从事电镜工作,一直到1991年,在这六七年的时间里,我没有发表过一篇文章,但是我做了很多的技术研究工作,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到1992年我一年就发了10篇文章(也是为了提高级职称的缘故)。而且这几年时间里我所琢磨积累的经验,对我日后的电镜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rdquo   &ldquo 但是现在,怎么可能六年不发文章,就是一年不发文章也不行。而生物电镜又是一个不出活的技术,因此现在的生物电镜工作者可以说蛮累的,累的原因就在于和大环境不相容,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rdquo 杨勇骥说道。   &ldquo 在生物电镜领域,没有教授和技术员之分&rdquo   此外,大家对于生物电镜认识的误区,也影响着国内生物电镜人才的培养。杨勇骥谈道:&ldquo 目前,很多人都觉得样品制备工作应该是技术员做的事情。事实上,在生物电镜领域,没有教授和技术员之分,教授应该做的比技术员还好才对。国外生物电镜制样的大家,许多都是很有名的教授。&rdquo   &ldquo 看看目前国内生物电镜发展的比较好的几个单位,你会发现其实都是教授一直在致力于技术的研究,如浙江大学的洪健教授,他是1982年开始从事电镜工作,一直在制样技术的岗位上,还有北京大学的丁明孝教授、同济大学的祝建教授等。正是由于他们掌握了过硬的电镜制样技术,才能获得多项相关科研项目,并将所在的电镜室发展成为国内生命科学领域顶尖的电镜室。&rdquo   &ldquo 但是国内目前也有很多教授是不愿意做技术的,他们觉得只要申请到课题,技术工作由技术员来做就行了。而生物电镜技术十分繁复,需要一定的科学素养和科研精神才能有所收获,光靠技术人员很难有大的突破与进步,这也是国内很多单位生物电镜技术发展不起来的原因之一。&rdquo 杨勇骥说道。  30年,对生物电镜的喜爱有增无减   虽然从事生物电镜工作已经30年了,在这30年里,由于生物电镜技术的复杂性,杨勇骥投入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遇到了不知道多少次挫折,经常辛辛苦苦做了半天,最后仍然以失败告终,然后接着重头再来。尽管如此,他对于这份工作的喜爱依旧有增无减,甚至专门挑最难做的工作来做。   从2009年开始,杨勇骥就开始了利用冷冻技术及电镜技术进行原位蛋白的三维重构研究工作,虽然目前做原位蛋白的三维重构研究还有很多技术难点,如蛋白质的识别、结构和定位,另外还需要成熟的计算机技术。而且由于目前原位蛋白三维重构的分辨率比较低,制样技术繁复,国内外同类型的研究工作很少,在投稿时总是被拒。但是杨勇骥认为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与细胞膜、细胞器是密不可分的,因而蛋白质结构研究的最终方向还是细胞内的蛋白质原位研究,因而就一直坚持了下来。   &ldquo 路虽然难走,但我还是喜欢这项工作。&rdquo 杨勇骥这样说道。   采访编辑:秦丽娟   附录:杨勇骥教授个人简历   杨勇骥教授,男,198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工学士学位。现任第二军医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暨电镜中心主任。生物物理学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显微学学会理事长;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纳米技术专门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一审专家;上海市科学技术评审专家;总后科学技术评审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科研概况:擅长电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膜片钳技术、超低温快速冷冻技术。率先开展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冷冻置换、EDX能谱分析、膜片钳与共聚焦显微镜实时同步等研究,是国内知名的生物电子显微镜专家。近年来以第一申请人获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重大纳米专项及军队科研项目等各类科学基金课题13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3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1项;常熟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主编专著2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130篇;制定国家级标准4项。
  • 日本电子推出透射电镜用制样设备
    日本电子推出透射电镜用最简单的制样设备 透射电镜的样品制备非常关键,但却非常麻烦,且需要很好的经验,对于一些例如含有软硬兼有成分的样品,几乎无法制备。针对这种情况,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开发出了一步到位式离子制样仪EM-09010IS,它使用氩离子切割样品,实际上就是一台超小型的FIB。EM-09010IS的出现对于透射电镜的样品制备可以说是革命性的进步。从制备步骤来讲,只需将样品简单切薄,就可立即装入;从操作性上来讲,没有透射电镜样品制备经验的人也可以得到完美的薄区,从使用上来讲,对于软硬混合的样品,得心应手,还不会给脆性样品带来应力破坏;另外,由于切割角度可以随意调整,还可以为EBSD和AEM提供完美的样品制备;从运行成本来讲,EM-09010IS用的氩源比FIB用的镓源便宜的多。北京工业大学张泽院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已经安装了一台该设备。目前EM-09010IS只提供给日本电子株式会社透射电镜的用户,详情请咨询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各地办事处。
  • 规划300kV冷冻电镜20台!水木未来全球冷冻电镜与AI药物创新中心投用
    7月4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青山湖平台挂牌暨2022年暑期学校启动及水木未来冷冻电镜项目投用仪式在青山湖科技城举行。清华大学校长助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主任王宏伟,西湖大学校长助理王廷亮,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高宁,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欧光朔,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施黄凯,临安区领导杨泽伟、陈立群、蔡萌、裘凯,以及临安区有关部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师生参加活动。活动现场青山湖科技城是浙江建设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的重大工程,也是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重要一极。自成立之初起,青山湖科技城就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集聚了36家科研院所,拥有众多共享仪器设备和研发平台;近年来,更是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未来微电子、新材料等领域,打造成为城西科创大走廊“硬科技”创新策源地。水木未来冷冻电镜项目投用仪式在杭州市临安区政府推动下,水木未来“全球冷冻电镜与人工智能药物创新中心”设立于青山湖科技城,旨在建立全球最大的冷冻电镜平台和生物大分子高精度结构数据库,面向全球科研机构和创新药企提供服务和创新疗法共同开发;与清华大学和国内外顶级科研机构合作,提升基础科研水平,整合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打造全球化结构与AI药物创新发现基地。水木未来源自清华,是一家基于冷冻电镜和AI的精准创新药和疗法研发企业,拥有亚太区第一个商业化冷冻电镜服务平台,在小分子、抗体药、RNA药物、蛋白降解、基因治疗等领域,助力全球创新药企药物研发。经过一年的紧张筹备,水木未来“全球冷冻电镜与人工智能药物创新中心”在青山湖科技城投用。参观水木未来冷冻电镜实验室目前,6台300kV高配电镜已就位,结合自主研发的AI驱动的新一代电镜结构解析和建模软件平台、GraFuture™ 石墨烯载网冷冻制样技术,水木未来青山湖基地在推动冷冻电镜效率、分辨率和产业化方面,又向前迈出一大步。据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的投用,将有力提升科技城乃至临安、城西科创大走廊的生物医药创新研发水平,并加快生物医疗领域产业集聚,助力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策源地,以“结构+计算”助力加速全球创新药物发现。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水木未来冷冻电镜项目实验室、青山湖科技城规划展览馆,并举行了政校深化合作座谈。笔者注:据了解,此次在青山湖科技城投用的水木未来冷冻电镜研发平台,规划了20台高规格300KV冷冻电镜,不久的未来还将引入用于原位高分辨解析的新型高端电镜。水木未来“全球冷冻电镜与人工智能药物创新中心”一期正在装机6台300KV新型高端冷冻电镜、2台200KV冷冻电镜,旨在建立全球最大的冷冻电镜平台和生物大分子高精度结构数据库,推动新一代AI精准化药物和疗法的源头创新。据悉,电镜平台综合实验室由上海音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施工一体化建设。有关负责人透露,全球已有多家顶尖实验室表达合作意愿。
  • “政、产、学、研、用”,纳克微束助力国产电镜产业化发展
    5月17-19日,第十六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3)于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本届年会以“创新发展 产业互联”为主题,吸引科学仪器行业相关政府领导、院士专家等千余人参会,为仪器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纳克微束受邀出席本次论坛,分享了纳克微束扫描电镜最新研发成果及国产电镜产业化发展的展望。去年11月,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作为国家“十三五”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于怀柔正式竣工,纳克微束作为高通量电子显微断层成像系统项目UT3D的唯一提供商,在项目设施建设中坚锲求索,为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提供技术能力和解决方案。时隔半年,纳克微束再赴怀柔,助力北京怀柔打造科学仪器技术创新策源地。会议围绕科学仪器产业发展政策、市场机会解读、仪器前沿技术展望,聚焦质谱、电镜、光谱、生命科学仪器等主流仪器产业发展,以“促进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宗旨,搭建科学仪器行业“政、产、学、研、用、资、媒”等各方有效交流平台,推动相关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将有力促进北京市“两区”建设,服务首都科技创新,助力北京怀柔打造科学仪器技术创新策源地。作为国内电镜行业新锐力量,纳克微束现场展示了国产电镜智能化、高端化的科研实力和技术创新成就,吸引了不少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我国科学仪器行业整体起步晚,基础薄,虽然近年来已经获得长足发展,在高端仪器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大型科研仪器国产化率较低。仪器研发难度大、周期长,从基础理论到制造工艺再到上下游产业链,我们都有要补的短板。要让高端国产科学仪器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仍有一条长路要走。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式,国产仪器厂商更应该同心协力,研发与创新并举,助力国产电镜产业化发展。纳克微束将积极承担产业责任,聚焦全球顶尖的电子显微类相关产品研发与制造,解决“卡脖子”难题,行而不辍,守正创新,持续为国内电镜行业研究提供新技术、新手段、新工具。在本次会议中,钢研纳克获得“2022年度科学仪器行业数字营销奖”及“TIC优秀第三方检测机构奖”,钢研纳克作为国产科学仪器研发制造单位,70年来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打破高端科学仪器的技术壁垒,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为国家的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仪器装备领域的多项空白。作为钢研纳克子公司,纳克微束传承了“聚合科技动能”精神,主攻显微成像,为材料、半导体、生物医疗等研究和应用科学等领域提供综合显微成像解决方案,纳克微束将持续跟紧行业发展需求,提供有力的科学研究保障和成像装备支持,秉承钢研纳克的技术创新基因,坚持“助力我国科学与硬实力提升”为历史使命,勇扛国产电镜仪器发展的大旗,聚焦全球顶尖的电子显微类相关产品研发与制造,为国产高端电镜行业发展开拓广阔的未来!
  • ​我国电镜产业人才需求下 电子光学学科亟待发展——访西安交通大学康永锋教授
    电子光学即带电粒子光学,该学科主要研究电子、离子的产生,电子、离子束的形成,对它们运动的控制,以及研究它们传输的光学特性等。在此学科基础上,电子束、离子束等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显微镜、质谱、能谱等高端科学仪器,同时,在半导体加工/检测等工业生产领域中也有重要应用。“我国电子光学学科发展较早,但整个行业来讲,如电子显微镜的应用研究更多,而针对电镜设备本身的研究开展较少,此趋势下,我国电子光学学科逐渐萎缩。当下,发展电子光学学科已成为一项急迫的工作”。国产电镜产业化呈现复苏背景下,由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和仪器信息网共同发起并主办的“首届中国电镜产业化发展论坛”在第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1)同期召开。论坛上,我国电镜产业化发展对电子光学技术人才的广泛需求问题,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会后仪器信息网视频采访了电子光学学科专家——西安交通大学康永锋教授,围绕我国电子光学学科发展现状、电镜标准化情况、电镜人才培养等话题请其分享了观点。视频采访实录如下:以下为视频采访部分摘要电子光学学科的重要意义“除了刚谈到的电子显微镜外,在工业生产中,比如集成电路芯片加工检测,电子书光刻、芯片的缺陷检测、特征尺度量测、离子束蚀刻沉积以及注入掺杂等,电子光学学科可以应用到半导体芯片加工的几乎所有的工艺环节。除了在微纳加工领域的应用,带电粒子光学还是真空电子器件基础。在机械加工中,利用电子束可以进行切削、打孔、焊接等宏观的机械加工。此外,近年来在电子束焊接的基础上,发展起了电子束增材制造。以上各领域的应用影响到我们整个的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带电粒子光学已发展成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学科发展较早,当前出现萎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很多高校,除了西安交通大学以外,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云南大学等这些高校都有开设电子光学学科,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电子光学领域的发展。但整个行业来讲,如电子显微镜的应用研究更多,而针对电镜设备本身的研究开展较少,此趋势下,我国电子光学学科逐渐萎缩。当下,发展电子光学学科已成为一项急迫的工作。”关于我国电镜基础学科建设“目前,电子光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行业和企业的需求。从国家层面讲,希望在这一方面持续有较大投入,如建立一个电子光学方面,面向电子显微镜以及半导体加工检测等领域仪器装置的人才培养基地。理论支持方面,如加大对电子光学学科的国家基金支持力度,有一定的倾斜,促进学科的发展等。”多方合作,共促中国电镜产业化发展“在电子光学理论和计算方法方面,我国在国际舞台位于前列,且国内呈现了大量需求市场,近几年,国内涌现了诸多电镜、半导体加工检测相关企业,并陆续实现成长。除了刚才讲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若能将国家、市场、高校、企业等多方面的力量整合,相信我们国家在电镜、半导体加工检测仪器装置等方面一定能走向国际前列。”受访人简介康永锋,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全国电子束离子束专委会委员、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IEC/TC27/M26专家组召集人。先后在日本大阪大学超高压电镜中心担任特任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教授。长期从事电子光学理论、数值计算以及高分辨电子光学系统研制工作。在电子光学领域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5项,相关研究成果在《Ultramicroscopy》、《Nuclear Inst. Methods A》、和《Optik》等电子光学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件, 修订2项电子枪国际标准。
  • 飞纳台式扫描电镜亮相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
    第八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于 2016 年 5 月 17 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序幕,飞纳台式扫描电镜邀在国际馆展位号 A-2 展示最新产品与技术 Phenom GSR. Phenom GSR 飞纳台式自动枪击残留物分析扫描电镜是世界上唯一的台式 GSR 自动分析扫描电镜。Phenom GSR 飞纳台式自动枪击残留物分析扫描电镜在枪支犯罪事件中,枪击残留物(GSR)的分析将发挥重要的作用。GSR 分析技术首先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背散射成像,用来扫描样品和发现可疑的颗粒,使用能谱(EDS)识别在该粒子中的元素。最常见的搜索元素为 Pb,Sb,和 Ba。无铅底火的检测,例如 Ti 和 Zn 也可作为搜索条件进行搜索。射击Phenom GSR 用户界面Phenom GSR 软件集成于飞纳台式扫描电镜大样品室卓越版 PhenomXL 中,拥有 100 毫米 × 100 毫米的扫描区域。Phenom GSR 使用 SEM 的内部扫描控制,与马达台结合,可以实现更精确的电子束定位,以获得更好的结果。一个标准的 GSR 样品杯,形状类似一个可移动的托盘,可容纳 36 个标准样品台。此样品杯具有马达控制高度调节功能,能让 Phenom GSR 软件控制电镜保持最佳的分析工作距离。不锈钢纳米颗粒标准样品杯可容纳 36 个直径为 12mm 的样品台Phenom GSR 配备 CeB6 灯丝,使其稳定运行,一般工作寿命时间大于 1500 小时,从可用性、适用性和运行时间的角度来看都非常理想。小于 1 分钟的加载时间,使 Phenom GSR 成为高度自动化的应用的理想工具。 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警博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办的国际性警用装备展,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警博会的成功举办对推动我国警用装备事业的发展和提高警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内外警用装备行业的交流提供了窗口和平台。已经成为亚太地区公共安全领域知名度和国际参与度最高、影响和规模最大的警用装备展会。 欢迎大家前来第八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参观,交流,学习,了解 Phenom GSR。
  • 第三方检测|震惊!用扫描电镜竟可以做这种事儿̷̷
    通用级聚苯乙烯(general-purpose polystyrene,GPPS)是无色透明的热塑性塑料,由于其质硬而脆、机械强度不高、耐热性较差且易燃,严重影响了它的使用,为了改善它的缺点,一般会将聚苯乙烯单体与其他单体通过聚合进行改性[1]。例如,Amos等开发出一种新的生产韧性聚苯乙烯的工艺,原理是在聚合过程中通过搅拌使橡胶粒子成为分散相而不是连续相,这种韧性聚苯乙烯称为高抗冲聚苯乙烯(high-impact polystyrene,HIPS)[2]。HIPS除了具有GPPS的刚性、加工性能等优点,橡胶粒子的加入使其冲击强度大幅度上升,因此具有广泛的用途。橡胶粒子的粒径及添加量直接影响着HIPS的性能,那如何才能直观获得橡胶粒子的在聚苯乙烯中的分散结果呢?本文使用冷冻超薄切片机,把HIPS在-120℃下切成80-100nm薄片直接转移至铜网上,经过四氧化锇染色,并利用蔡司Sigma 500场发射电子显微镜中扫描透射模式(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STEM)实现橡胶粒子在聚苯乙烯中分散结果的观察。图1 蔡司Sigma 500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扫透成像原理是在扫描电镜中,当电子束与薄样品相互作用时,会有一部分电子透过样品,这一部分透射电子也可用来成像,其形成的像就是扫描透射像(STEM像)。扫描电镜的STEM图像与透射电镜类似,也分为明场像(bright field,BF)和暗场像(dark field,DF)。应用扫透模式可得到物质的内部结构信息,使其既有扫描电镜的功能,又具备透射电镜的功能。同时,与透射电镜相比,由于其加速电压低,可显著减少电子束对样品的损伤,而且可大大提高图像的衬度,特别适合于有机高分子等软材料样品的透射分析。透射电镜的加速电压较高(一般为120-200kV),对于有机高分子等软材料样品的穿透能力强,形成的透射像衬度低,而扫描电镜的加速电压较低(一般用10-30kV),因此应用其STEM模式成透射像,可大大提高像的衬度。在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分相结构时,由于两部分衬度都低,几乎无法区分,而应用扫描电镜的STEM模式观察时,可清楚地观察到两相的结构。 图2 STEM图片:(a)明场20k;(b)暗场20k;(c)明场40k;(d)暗场40k;本文实验结果如2所示,在观察橡胶粒子在聚苯乙烯中的分散时,能够很清楚观察到橡胶相和聚苯乙烯相的结构。总之,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对于物质结构分析的要求越来越高,扫描电镜STEM模式由于其衬度高、损伤小等特点,非常适合于有机高分子等软材料的结构分析,将在此类材料的分析表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高文彬,高抗冲聚苯乙烯改性的发展趋势,辽宁化工,2004(12),33[2]Riew, C.K. Morphology of Rubber-Toughened Polycarbonate. Rubber-Toughened Plastics ACS,1989,225-241欧波同材料分析研究中心欧波同材料分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隶属于欧波同(中国)有限公司,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是欧波同顺应市场需求重金打造的高端测试分析技术服务品牌。旗下的核心团队由一大批“千人计划”、杰出青年和海归博士组成,可为广大客户提供系统性的检测解决方案。研究中心以客户需求为主导,致力于高端显微分析表征技术在国内各行业的推广,旨在通过高质量、高效率的测试分析服务帮助客户解决在理论研究、新产品开发、工艺(条件)优化、失效分析、质量管控等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材料显微表征和分析的问题。
  • 国仪量子看-今天带你用扫描电镜看人类超重要能量来源
    疫情三年多,你屯的大米吃完了吗?相比于新米的清香扑鼻,陈米淡而无味,这实质上是陈米内部的微观形貌结构发生了变化。今天,研究人员利用钨灯丝扫描电子显微镜SEM3100对新米与陈米进行了研究分析,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在微观世界中的区别吧!国仪量子钨灯丝扫描电子显微镜SEM3100图1 新米与陈米横截面断口形貌图首先,利用SEM3100扫描电镜观察大米胚乳显微结构。由图1可以看出,新米胚乳细胞为长多边形棱状细胞,淀粉粒包裹其中,胚乳细胞以胚乳中心为同心圆呈放射状扇形排列,中心位置胚乳细胞相对外层细胞较小。新米相比于陈米,其放射状扇形排列的胚乳结构比陈米更明显。图2 新米与陈米中心胚乳显微结构形态对大米中心胚乳组织进一步放大观察,发现陈米中心部位胚乳细胞破损程度加剧,淀粉颗粒裸露程度增加,使得胚乳细胞放射状排列形态变模糊。图3 新米与陈米表面蛋白质膜显微结构形态利用SEM3100扫描电镜高分辨成像的优点,对胚乳细胞表面蛋白质膜进行高放大倍数观察。由图3可以看出,新米表面可清晰观察到一层蛋白质膜,而陈米表面的蛋白质膜破碎且有不同程度的翘起,由于表面蛋白质膜厚度的降低,导致内部淀粉颗粒形状暴露相对清晰。图4 新米胚乳淀粉颗粒显微结构大米胚乳细胞含有单粒淀粉体和复粒淀粉体。单粒淀粉体为晶状多面体形,常以单颗粒形式存在,棱角较钝,与周围淀粉体有明显间隙,主要含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形成的结晶区和无定形区[1,2];复粒淀粉体外形棱角清晰,排列致密,与周围淀粉体紧密结合,研究表明优质大米的淀粉粒主要以复粒方式存在[3]。通过对新米胚乳细胞观察,如图4,其淀粉粒多以复粒的方式存在,复合淀粉粒外形棱角清晰,与周围淀粉粒紧密结合,表现出优质大米的胚乳结构。大米在储藏过程中品质易发生变化,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米饭的硬度增加,黏性、弹性降低,口感变差,这些品质的变化与胚乳细胞的形状及排列方式等形态结构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4]。图片来源:Pexels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决定了其各项性能,也正是这些显微组织上的差异使我们日常食用的稻米表现出了不同的食味值。扫描电镜作为一种显微分析工具,不仅可以对食品材料进行多种形式的观察,还可以为食品研究提供可靠性依据,在食品安全检测、品质改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Mohapatra D,Bal S.Cooking quality and instrumental textural attributes of cooked rice for different milling fractions[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6, 73(3):253-259.[2]周显青, 张玉荣, 李里特. 不同模拟储藏条件下粳米胚乳显微结构变化[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5):6.[3]符文英, 向远鸿. 食用优质稻米胚乳显微结构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23(5):8.[4]徐民, 程旺大, 蔡新华,等. 储藏对稻米淀粉结构及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6):113-113.
  • 用透射电镜解读生命学难题——访宫崎大学医学部泽口朗教授
    p   《SI NEWS》第58-1刊中,刊载了泽口朗教授撰写的“操作简单、高清晰成像!取得巨大进步的新一代生物医学透射电镜分析”,为读者介绍了透射电子显微镜在细胞内部微细结构观察上的优异性能和 分析方法。 /p p   泽口教授负责iPS细胞前沿研究的部分项目,为了解他私下真实的一面,我特地前往位于宫崎大学清武校内的实验室。 /p p arial=" " white-space:=" " text-align:=" " style=" margin-top: 15px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 透射电镜带您解读生命学难题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arial=" " white-space:=" " text-align:="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63, 63, 63)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8px " ——弘扬One for All精神,推动基础研究,促进临床应用 /span /strong /span /p hr arial=" " white-space:=" " height:=" " border-right:=" " border-bottom:=" " border-left:=" " border-image:=" " border-top-style:=" " border-top-color:=" "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 p arial=" " white-space:=" " style=" 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span microsoft=" " color:=" "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 /span /p p arial=" " white-space:=" " margin-top:=" " margin-bottom:=" " line-height:=" " style=" 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4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0, 176, 240)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 原文标题 /strong : /span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12, 12, 12) font-family: sans-serif " 命と向き合う透過電顕解析への挑戦——One for All の精神で、基礎研究と臨床応用の最先端をつなぐ~ /span /p p arial=" " white-space:=" " margin-top:=" " margin-bottom:=" " line-height:=" " style=" 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0, 176, 240) " /span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 采访 /strong : /span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12, 12, 12) " 石桥今日美 /span /p p arial=" " white-space:=" " margin-top:=" " margin-bottom:=" " line-height:=" " style=" 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 中文编译: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38, 38, 38) " 蒋雪& nbsp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127, 127, 127) " (仪器信息网授权发布) /span /span /span /p hr arial=" " white-space:=" " height:=" " border-right:=" " border-bottom:=" " border-left:=" " border-image:=" " border-top-style:=" " border-top-color:=" "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 p arial=" " white-space:=" " style=" 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 /strong /p p arial=" " white-space:=" " text-align:=" " style=" 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sans-serif color: rgb(0, 176, 24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1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daa3e17c-eb33-4a9a-b51b-38806fe07a70.jpg" title=" index_01.jpg" alt=" index_01.jpg" width=" 450" height=" 31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宫崎大学医学部 解剖学讲座 超微形态科学领域 教授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宫崎大学前沿科学实验综合中心 生物成像实验室 主任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泽口 朗(医学博士)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font-size: 20px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background-color: rgb(216, 216, 216) " & nbsp & nbsp 放弃“怪医黑杰克”的手术刀,专注于电镜分析& nbsp & nbsp /span /strong /span /p p   泽口朗教授从小就对人体结构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总有问不完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烧?”“为什么会咳嗽?”& #8230 & #8230 母亲当过护士,但他对母亲的回答并不满意。所以他经常自己去查百科全书,而且他不看“昆虫”“交通工具”之类的,总是翻看“医学”卷。小学1年级的时候,他最爱看手冢治虫的“怪医黑杰克”,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外科医生。高中时期他迷上了橄榄球。1990年毕业于宫崎医科大学(2003年与宫崎大学合并为宫崎大学医学部)。泽口教授沉浸在“可以真正学习人体学”的喜悦中。但随后,他便深刻体会到“用科研成果回馈社会”的个人理想,与临床现实之间的差距。 /p p   泽口教授的办公桌上一直放着一封信。那是他从医学系毕业后,在顺天堂大学实习时,一位男癌症患者写给他的。这也是他没有从事临床医学,选择科研的重要原因之一。经过一系列检查,等待着诊断结果的那个男人,在被告知为肝癌时,原本宛如布匹店老板的凛然姿态一下子退却了,扶着输液架的手也开始颤抖起来。 /p p    strong “当被告知‘只剩下半年的生命’时,从他的眼里,我似乎看到‘医生,刚刚我被告知只能活半年,那您能帮我延长一点儿吗?1个月、2个月也行。’”但是我却什么都做不了。甚至我觉得我没有权利宣布别人的生命期限,一个25,6岁的黄毛小子有什么权利对56岁的长者说这些话呢?因此,我下定决心做科研。” /strong /p p   现实中有很多尚未确定治疗方法的疾病,医生有权利忽视这些,直接宣布患者生命的剩余时间吗?专科医生能研究出新的治疗方法吗?带着这些尖锐的问题,泽口教授在顺天堂大学实习了1年,还到解剖学第二讲座登门求教,讲座是他大学好友,宫崎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的菅沼龙夫(现宫崎大学学长)主办的。医学的基础是主宰生命功能的形态学和洞悉结构的解剖学,一切研究都应不违背初心。 /p p   泽口教授如是说道, strong “于是我选择用电镜直接观察病灶,这比起只看数据更加直观,更有说服力”。因此他放弃了手术刀, /strong 专注于电镜分析,以推动“超微形态科学”的研究,使胃粘膜的微细结构一览无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2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d5b4c959-4748-407c-b06d-1b13d134ea58.jpg" title=" index_02.jpg" alt=" index_02.jpg" width=" 450" height=" 228"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font-size: 20px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16, 216, 216) color: rgb(0, 0, 0) " & nbsp & nbsp 鲜活的细胞形态,魅力四射& nbsp & nbsp /span /strong /span /p p   泽口教授在研究生时期,初次接触“高压冷冻方法”。这是一种样品制备的新方法,主要用于形态观察和组织化学分析。观察此方法制备的样品时,他被所看到的图像深深吸引。 /p p    strong “高压冷冻完全不同于以前的制样方法。第一次用这种方式观察样品时,我就觉得太漂亮了。以前的化学固定法是利用化学固定剂固定与蛋白质有关的物质,生物样品(线粒体)容易出现样品扭曲、收缩,但是采用高压冷冻方法处理的细胞样品十分饱满,‘完全呈现出鲜活的细胞形态’。但凡你用这种方法观察一次线粒体,就不会想用化学固定法了。所以,我想做这个课题研究。全力以赴,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这也是我来这里的原因。”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2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0b9bcd20-7a3b-424c-9765-a1caa8008329.jpg" title=" index_03.jpg" alt=" index_03.jpg" width=" 450" height=" 32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利用高压冷冻方法获得的观察图像:初代培养兔子胃底腺壁细胞中的线粒体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左:化学固定;右:高压冷冻技术) /span /p p   在标准大气压下,快速冷冻生物样品会产生冰晶,细胞内结构呈零碎状态。依据物理原理,样品会在2,100 bar高压下瞬间冷冻,由此可抑制冰晶的形成,而且不会损伤细胞的原有形态,使我们观察到美丽的样品形貌。瑞士的实验室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二台高压冷冻装置BALTECHPM010,并投放市场销售。1994年生物成像实验室采购了这台仪器,但是高投入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果。菅沼校长建议道:“泽口,反正有新仪器,你能用它研究出点什么吗?”当听到液氮瓶发出的危险噪音时,几个带着安全帽的同事纷纷向后退,而他却丝毫未受影响,果敢的继续实验。泽口教授通过反复实验和不断创新,将直径3mm,厚度300μm的样品台重新设计,使它可以放置小老鼠胃粘膜,这对于高压冷冻方法的成功又迈了一大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font-size: 20px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16, 216, 216) color: rgb(0, 0, 0) " & nbsp & nbsp 遇见“向生命学挑战”的科研学者& nbsp & nbsp /span /strong /span /p p   泽口教授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为“高压冷冻方法—完好保持微观形态和生物体物质的新冷冻方法—的组织化学研究方向的应用”,在他临近毕业前,读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校区(UC伯克利)分子细胞生物学部的John G Forte教授(已故)的论文,其中详细阐述了John G Forte教授如何利用高压冷冻方法发现了胃酸分泌机制。“ strong 我是一名使用高压冷冻法做胃粘膜研究的学者,请允许我到您那儿学习。 /strong ”Forte教授收到这封邮件后,立刻回道“ strong 随时欢迎您的到来” /strong 。泽口教授在延期半年后,取得了博士学位,于2001年9月11日经过海关的严密检查,来到了美国。 /p p   在泽口教授看来,Forte教授是胃酸分泌研究的第一人,与临床专科医生的职责不同,他的作为才真正彰显了人类对于“生命学的挑战”。 strong “他虽然不是医生,却发现了质子泵(胃酸分泌蛋白),并成功研制出质子泵抑制剂。使胃溃疡无需手术,通过药物治疗即可治愈。这里有医学研究的根基。不是医生的他,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strong ” /p p   当时,Forte教授实验室的电镜还不能观察到培养细胞分泌胃酸的状态。泽口教授勇于尝试高压冷冻方法,在铝制样品容器上培养细胞,这一实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每个样品容器进行高压冷冻、冷冻置换、树脂包埋处理,细胞切片制备完成后,通过电镜可成功捕捉到胃酸分泌的瞬间,图像十分清晰。这种可观察到培养细胞鲜活状态的创新方法,被很多论文争相引用。虽说UC伯克利校区有不少学者得过诺贝尔奖,但没有人做电镜分析,因此宫崎大学陆续接到了UC伯克利校区的电镜分析“订单”。泽口教授强烈地意识到高压冷冻方法的进步,所以决定回国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9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219c95aa-bedd-401e-9aa1-7c98b7b67205.jpg" title=" index_04.jpg" alt=" index_04.jpg" width=" 450" height=" 29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胃酸刺激引起的细胞形态变化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font-size: 20px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16, 216, 216) color: rgb(0, 0, 0) " & nbsp & nbsp 一张电镜图直接影响iPS细胞的研究成果& nbsp & nbsp /span /strong /span /p p   电镜专家,求贤若渴。泽口教授认识到这也是国内正在面临的“严峻课题”。即使研究所有几十亿、几百亿的预算,没有客户,也是纸上谈兵。泽口教授采用引领世界的高压冷冻方法,运用日立透射电子显微镜HT7700,观察到高清晰的图像。随后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和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也委托他进行样品观察和分析。 /p p   2014年,iPS细胞研究所成功开发出用iPS细胞大量且稳定形成血小板的方法,该研究论文曾发表于Top journal,血小板产出的决定性证据正是泽口教授用电镜记录下来的。 /p p    strong “为弘扬橄榄球运动员的One for All精神,我认为我们不但要认真搞科研,还要为社会贡献力量。iPS细胞属于国家级项目,比起自己做的研究,iPS细胞研究更为重要。” /strong /p p   如果可以用iPS细胞大规模安全生产血小板,它将成为血小板制剂的稳定供给源。长期以来,献血量一直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血液制剂的应用将为血小板减少症等特殊疑难杂症患者带去希望。“ strong 一名14岁的少女在微博上这样写道:‘我不能谈恋爱,也生不了宝宝。但是现在iPS细胞好像可以制造血小板。简直太棒了!’我忍不住要哭了。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用了! /strong ” /p p   为了加速iPS细胞研究的进程,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仪器的性能指标,更要注重样品制备法的改良和相关技术的提高。日立高新协助宫崎大学共同完成了“实时电镜图像通讯系统”的开发,进一步推动了由iPS细胞制造血小板的临床应用,预计此项研究将于两年后得到实际应用。通过联用视频会议系统,网格状界面可将电镜图像准确无误地实时共享给合作方,还可以互相讨论,据说这是看了日本象棋的电视转播,受到象棋盘网格的启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27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1b99a7de-7fd3-4702-93fc-630463747574.jpg" title=" index_05.jpg" alt=" index_05.jpg" width=" 600" height=" 27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由人类iPS细胞诱导分化而成的巨核细胞中的血小板游离图像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font-size: 20px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16, 216, 216) color: rgb(0, 0, 0) " & nbsp & nbsp 以“富士山脚下”为目标& nbsp & nbsp /span /strong /span /p p   据泽口教授所言,近两年以来,Top journal上以“自然”题材为主的论文中,电镜图像的刊载量呈上升趋势。科研前沿对于电镜分析的需求日益高涨,而电镜专家却在减少。比起当一个孤芳自赏的领跑者,泽口教授更愿意和其他学者一起并肩作战,而且他十分注重人才培养,不断拓展电镜的用户群。另外,“电镜研究支持系统EM-PAS”也是其中尤为关键的一环,这样就能放心的将需要一定经验才能完成的样品制备工作,交给宫崎大学前沿科学实验综合中心生物成像实验室。 /p p   “ strong 论精湛技术的重要性,我经常拿F1赛车和卡罗拉作比喻。F1赛车固然很关键,但是没有选手哪里有赛事!电子显微镜亦是如此,虽说分辨率和高电压很重要,但是只要能实现这些性能就可以了吗?当然不是,除了这些还要有能做简单电镜分析的用户,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F1赛车的技术水平。然后再将这些技术应用到普通汽车上。我觉得必须要有这样一个过程。有很多学者力求上进,不断突破自己,最后成就了自我,但是这不并代表你能够写出有影响力的文章。富士山拔地参天,景色宜人,源于其山脚下广阔的原野。我就想做那山脚下的原野。 /strong ” /p p   据悉,泽口教授在选择电镜解剖学研究时,分子生物学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行业前辈们也多次劝诫他不要鲁莽,但他还是因为热爱选择了这条路。泽口教授十分热爱电镜行业,他怀揣着这份热爱,倾心投入到新治疗法等的基础研究中,作为教育者点亮了下一代人的梦想。他心中暗下决心:“ strong 我还能再突破” /stro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1f8ac971-d9ec-416e-a129-b93820a1711d.jpg" title=" index_06.jpg" alt=" index_06.jpg" / /p table border=" 0" cellspacing=" 0" cellpadding=" 0" width=" 586" style=" border: none " align=" center"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td width=" 586" colspan=" 2" valign=" top" style=" background: gray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 color:white" 宫崎大学医学部解剖学讲座(超微形态科学领域) /span /strong /p /td /tr tr style=" height:67px" td width=" 147" rowspan=" 3" valign=" top" style=" background: rgb(217, 217, 217)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 67"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39 Arial& #39 ,& #39 sans-serif& #39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64672a58-8e89-4e1b-9ebb-a4b818cc11a2.jpg" title=" 0.jpg" alt=" 0.jpg" / /span /p /td td width=" 439" valign=" top" style=" background: rgb(217, 217, 217)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 37" p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 泽口教授讲座详细介绍电镜分析的魅力、样品制备的实验报告、观察实例 /span /p /td /tr tr td width=" 439" valign=" top" style=" background: rgb(217, 217, 217)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p a href=" http://www.med.miyazaki-u.ac.jp/2anat/cn9/cn12/pg155.html" target=" _blank"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color: rgb(0, 176, 240) " 【介绍链接】 /span /a /p /td /tr tr td width=" 439" valign=" top" style=" background: rgb(217, 217, 217)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 具体请参照链接中“医学生物学领域的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法”“透射电镜观察和拍摄法”“透射电镜的高分辨展示出各种脏器细胞和组织内部结构的图像集锦”。 /span /p /td /tr /tbody /table p    strong 编者按 /strong /p p   样品制备是通过光学显微镜对准含iPS细胞的切片,再根据不同实验目的利用透射电镜捕捉样品的形貌。《SI NEWS》第58-1期刊中介绍了泽口教授课题组研发成功的关键因素-“树脂包埋辅助工具”,它其实就是百元商店里偶然发现的鸡眼贴。采访当天泽口教授也拿了很多鸡眼贴,说道:“ strong 我并不是什么怪癖之人,但是我喜欢做别人没做过的事 /strong ”。如他所说,他以独特的视角和研究方向,为电镜研究开拓了更多的可能性。永葆初心,大力弘扬One for All精神。“ strong 如果我的举手投足会影响将来的医学科研学者,那我会更加严于律己 /strong ”。在采访休息间隙,泽口教授和同学们有说有笑,谈吐间我能感受到他身上散发的正能量,以及勇于挑战的拼搏精神。 /p
  • JEOL正式发布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用软X射线分析谱仪
    日本电子株式会社(JEOL)近期发布了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用软X射线分析谱仪(SXES :Soft X-Ray Emission Spectrometer),将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对材料分析水平、能力和精度大大扩宽。 电子光学仪器上发射的电子束与样品发生复杂的交互作用,产生各种信号,收集不同信号进行分析,可以获得样品的各种不同信息。软X射线分析谱仪就是通过采集样品上被激发出来的软X信号进行分析的仪器。它的能量分辨率为0.3eV,远高于能谱仪(EDS)和波谱仪(WDS)的分辨率;对轻元素的定量分析非常准确,比如B元素的检出极限可达20ppm;还可以进行元素价态分析。将扫描电镜从以侧重图像为主的仪器变身为图像、成分、价态均可清晰表达的超级分析仪器。也将电子探针的分析能力大幅度提升。 详情请咨询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捷欧路(北京)科贸有限公司及其各分支机构。上图:EDS-WDS-SXES谱峰分辨率比较上图:各种氮化物的谱图检测分析上图:各种碳化物的谱图分析上图:锂电池充电过程观察
  • 国产科研用试剂协同创新推进会在京举行
    &ldquo 国产科研用试剂协同创新推进会&rdquo 日前在京召开。来自中科院、科技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中科院院士张学敏等专家学者以及科研用试剂创新产业联盟的40多家成员单位代表参会。   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副司长吴学梯介绍说,2013年11月,科技部批准科研用试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之一,希望联盟企业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科研用试剂依赖进口、品种少、质量不稳定、市场认可度低等突出问题。   联盟成员单位表示,将在国家持续的支持与引导下,尊重科研用试剂发展的自身规律,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发展原则 充分利用联盟,促进我国科研用试剂持续发展,加快科研成果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以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抓手,创新研发机制,提高服务意识,开展品牌建设工作,使联盟试剂成为公认的高品质试剂代表,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支撑。
  • 同行五载,赓续“镜”彩!日立电镜上海应用中心五年记!
    2018-2023日立电镜上海应用中心砥砺五载 筑梦前行以专业的分析检测服务推动中国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在中国,为中国五年来,日立电镜上海应用中心不断升级软硬件设备锤炼检验检测技术以更好地服务国内千行百业 除日立电镜上海应用中心外日立还在北京和广州设立了专业的实验室各地客户都可就近检测让频繁出国送检成为历史以专业检测技术助力中国产业提质增效真正做到在中国、为中国 以实力,立标杆从单一的SEM到汇集FIB TEM、Nanoprober等全球领先设备从最初的小型团队到成长为一支多达十余人的检测雄师日立电镜上海应用中心用五年的时间完成了跨越式成长 迄今为止日立电镜上海应用中心已完成了多达900+家客户服务、4000+样品检测在这个过程中实验室也制定了一套严谨的服务流程从测试申请、测试过程到后期服务都有专人跟进打造超一流的用户服务体验为国内检验检测行业树立标杆与行业,共成长2018年至今日立电镜上海应用中心的服务领域涵盖了数十余行业半导体、新能源、电力、汽车、光电、医疗...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背后都有上海实验室五年如一日的耕耘 在如今的双碳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下日立电镜上海应用中心也将进一步赋能各行各业助力客户企业的各项技术革新携手创造新的价值有温度,有关怀日立电镜上海应用中心诞生五载恰逢三年疫情在守护员工与客户健康的基础上提供高效精准的服务灵活使用送样测试、线上DEMO等方式客户可通过工作站旁的摄像头与TEAMS远程同步查看操作现场与仪器操作界面确保精准检测,实现沟通无间同时,在五年成长历程中日立电镜上海应用中心也衍生出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实验室定期举办家庭日活动邀请员工子女到访参观 近距离接触并亲自操作台式电镜等简单设备带领孩子走进微观世界也在互动中拉近了员工之间的距离打造有温度、有关怀的团队氛围 ——五载筑梦,创检新篇携手同心,赓续“镜”彩日立电镜上海应用中心真诚邀请您共同见证下一个五年的精彩公司介绍: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日立集团旗下日立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本公司秉承日立集团的使命、价值观和愿景,始终追寻“简化客户的高科技工艺”的企业理念,通过与客户的协同创新,积极为教育、科研、工业等领域的客户需求提供专业和优质的解决方案。 我们的主要产品包括:各类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表面科学仪器和前处理设备,以及各类色谱、光谱、电化学等分析仪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广大的日立客户,公司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武汉、沈阳等十几个主要城市设立有分公司、办事处或联络处等分支机构,直接为客户提供快速便捷的、专业优质的各类相关技术咨询、应用支持和售后技术服务,从而协助我们的客户实现其目标,共创美好未来。
  • 二期4台冷冻电镜进驻 商业冷冻电镜服务商佰翱得坐拥8台
    日前,4台高端冷冻电镜顺利进驻无锡佰翱得生物科学有限公司。至此,江阴企业佰翱得坐拥8台冷冻电镜,其中包括3台国际最先进的第四代冷冻电镜Titan Krios,一举成为全球最大商业冷冻电镜服务供应商。图自佰翱得冷冻电镜国际创新中心(笔者注:佰翱得早在2012年,就拥有当时最完善的室内晶体衍射平台。为适应全球结构解析需求,2018年,采购了一台200kv的TF20冷冻电镜,大大提高了样品优化的效率。 在2020年,为进一步整合上下游能力加速研发,采购了最新一代的300kv的冷冻电子显微镜,此时,平台的冷冻电镜数量为4台。日前,二期佰翱得冷冻电镜平台的4台冷冻电镜(2台Krios G4、1台Glacios、1台120Kv冷冻透射电镜)顺利入驻,平台冷冻电镜数量达到8台)冷冻电镜技术于2017年摘得诺贝尔化学奖,是指不需要晶体就能在原子分辨率水平上解析药靶结构的新崛起技术。经过4年沉淀,佰翱得成功把冷冻电镜SPA和MicroED两大技术应用到新药研发过程中,可为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提供药靶蛋白制备、生物分析与化合物筛选、复合物晶体结构与冷冻电镜结构解析,以及结构模拟、三维结构计算、化合物虚拟筛选等计算结构生物学技术服务,大幅加速“源头创新”新药研发进程。据了解,由于拥有国际领先的蛋白制备平台,佰翱得冷冻电镜技术具备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促使该企业实现了多项行业领先:2017年在国内率先筹建商业化冷冻电镜平台;2018年引进国际顶尖的冷冻电镜专家,打造国际领先科学团队;2019年装备了中国生物医药工业界第一台冷冻电镜设备,成为全球首家推出从基因到冷冻电镜结构一体化服务的标杆企业。无锡佰翱得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由双良集团与多名拥有国际药企工作经历的海归科学家联合创立,截至目前已为近200家国内外客户的超过3000个新药研发项目提供服务。
  • 布鲁克推出电镜用WDS及微焦斑X射线源新品
    2013年8月6日,在2013年显微镜&显微分析会议上,布鲁克宣布推出两款电镜附件:新型XSense&trade 平行光束波长色散X射线光谱仪(WDS),XTrace&trade 微焦斑X射线源。 XSense&trade WDS   XSense&trade WDS可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元素分析。XSense&trade WDS专为介于100和3600 eV的低能量分析而设计,其能量分辨率可低至4eV,可分辨紧邻的X射线,以及微量元素检测。 XTrace&trade 微焦斑X射线源   XTrace&trade 微焦斑X射线源可用于扫描电镜系统,并结合布鲁克的能谱检测器,实现微束X射线荧光分析。同电子束激发X射线光谱法进行元素分析相比,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检测下限要低20-50倍,尤其是对于中高能量范围的光谱分析,增加了样品中痕量元素分析的能力。   XSense WDS以及Xtrace微焦斑X射线源均可通过ESPRIT 2.0软件进行操作。该软件在同一个用户操作界面集合了EDS, WDS, EBSD和微束XRF分析。ESPRIT2.0不仅能够直观的引导四个操作方法,而且还提供了四种分析数据间结合分析的可能性,以获得更高的定量分析精度。   布鲁克纳米分析部门总裁Thomas Schü lein表示:&ldquo 随着两样新产品的问世,我们现在可以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选择,大大提高他们的扫描电镜的分析能力。作为我们用于微米级及纳米级分析的QUANTAX系统的组成部分,这两个新产品通过全光谱能量范围的分析,用来提升扫描电镜的分析特性和灵敏度度。 XSense WDS适用于低能量区,及轻元素的光谱分析,Xtrace特别适合用于中高能量区域的分析。我们非常自豪布鲁克现在是唯一可以同时提供EDS, WDS, EBSD, Micro-XRF and Micro-CT等5种技术的生产商。由于这些附件全部整合在我们的新型ESPRIT 2.0软件集,研究人员现在可以通过软件对这些方法的分析数据进行整合。现在我们的QUANTAX 系统已成为利用电镜进行综合材料表征的多功能分析工具包。&rdquo (编译:秦丽娟)
  • 飞纳电镜邀您参加药用辅料药包材标准检验检测培训会议
    2018 年 6 月 28 日至 29 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将在北京前门建国饭店举办 “药用辅料药包材标准检验检测以及与制剂共同审评的政策法规解读培训” 活动。会议内容主要围绕制剂与药包材的洁净度要求,药包材标准解读及检验方法解析,药用辅料检验用标准及检验技术关键点,药包材与药物相容性实验方法指南和药包材对照品研制及使用要求等药用辅料药包材标准检验检测审评的政策法规解读。时间:2018 年 6 月 28 - 29 日地点:北京前门建国饭店 紫薇厅扫描电子显微镜作为一门现代分析技术,在药用辅料药包材检验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景深大、分辨率高,形貌观察的同时还可以对组成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为正确区分鉴定药用辅料药物包材提供依据。飞纳台式扫描电镜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维护简单,抽真空仅需15 秒,无需频繁更换灯丝,结合高分辨能力及优异的元素分析性能使其非常适合进行药用辅料药包材检验检测。目前飞纳台式扫描电镜在药品行业的应用主要有:药品检测(包括药用辅料);药包材检测;药品一致性检测;药品包装材料与药品相容性检测;其中涉及到的药品包装材料类别包括:1)玻璃类(安瓿瓶、西林瓶)2)橡胶弹性体类(胶塞、胶管)3)塑料类(各种塑料瓶、袋)4)药品包装中用到的其他组件飞纳电镜在药品包装材料中的部分应用案例1)药品包装材料的检测(创可贴)创可贴光学图像创可贴外皮创可贴 (药及内敷布)2)药品包装材料的检测(安瓿瓶,西林瓶) 3)药品和包装材料相容性(可用扫描电镜测定迁移试验中药包材是否被侵蚀) 腐蚀 1h 腐蚀 8h飞纳电镜在制药领域中的部分用户
  • 48小时!国产电镜技术进入“小时级开发”时代,开启中国速度
    8小时拆立交桥,10天建医院,这是“基建狂魔”让外国惊呼的中国速度。如今,这样的中国速度也在科研领域上演。日前,国产电镜厂商纳克微束,仅用时48小时,即完成了从能谱仪(EDS)到货到自主研发产品上的软硬件集成开发调试全过程!往往这样的研发任务,欧美厂商需要3-4个月才能完成所有集成调试工作。纳克微束的工程师们经过前期充分准备和周密部署,对自己开发的产品充满信心。在没有太多多余操作情况下:“小时级”发现问题——“小时级”解决方案——“小时级”验证解决,用干净利落的行动证明,我国科学仪器技术领域正在飞速的进步,率先进入“小时级开发”新时代。(能谱仪面扫成像图)分析型扫描电镜作为大型综合分析表征技术平台,其中最常用的分析附件便是能谱仪(EDS)。它是在真空室下通过电子束轰击样品表面,激发物质发射出特征x射线,根据特征x射线的波长,定性与半定量分析元素周期表中B-U的元素,进而完成样品表面微区定性或半定量分析。能谱仪被广泛应用于表面化学分析、分子结构、新材料、催化剂等科研领域。通常,从欧美厂商进口的能谱仪在国外电镜厂商原厂的集成开发环节至少耗时3~4个月,而对于国内电镜生产企业,进口电镜附件安装适配的研发周期就更加漫长。作为国产扫描电镜技术引领的企业,纳克微束日前将集成国外某厂商的新型能谱仪的设计调试时间率先缩短至以小时计算,应用技术开发能力远超国内外同行业水平。(48小时内完成能谱仪集成设计开发,能量分辨率达124eV) 长期以来,国产科学仪器的研发、生产、制造依赖国外先进经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纳克微束专注于以(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为代表产品的综合性显微成像解决方案的技术开发与探索,打造可以对标主流进口厂商的全品类电镜制造商。作为上市央企钢研纳克(股票代码300797)的控股子公司,也是钢研纳克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的重点布局企业,实现了从分析仪器到科学仪器的板块跨越,使其成为国内仪器公司中技术领域覆盖最为全面的原创型高精尖技术企业。同时,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电子显微镜产品的上市公司,钢研纳克携手纳克微束正努力打破高端科学仪器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的现状,利用上市公司平台优势和央企技术策源地的原创能力,以技术路径与创新路径双轮驱动,助力我国科学与技术硬实力提升,打赢关键技术“卡脖子”攻坚战。该团队研发人员占比超过60%,通过十余年成熟的技术积淀及团队创新能力,在设计理念、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等方面超前布局,着力将国产电镜从传统、低端成像工具,发展为世界级综合显微分析“大平台”,实现国产替代乃至国产超越。今年11月1日,纳克微束发布了国内首款可搭载聚焦离子束(FIB)模块的大型场发射电镜平台——FE-1050系列国产扫描电镜“新旗舰”机型,实现了高端国产仪器生产、制造的突围。如今,纳克微束实现能谱仪集成设计“小时级开发”,代表了中国高端仪器厂商的创新实力和科研速度。相信经过国内厂商的不懈努力,终将推动中国高端仪器行业实现从“跟随”到“领跑”的跨越。
  • 缅怀电镜前辈 继承科学事业
    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郭可信教育基金会主办,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材料结构与缺陷研究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大湾区显微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承办的“第14届郭可信电子显微学与晶体学暑期学习班暨纪念郭可信先生诞辰100 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7月10-12日在沈阳举行。第14届郭可信电子显微学与晶体学暑期学习班暨纪念郭可信先生诞辰100 周年学术研讨会郭可信先生作为我国电子显微学和晶体学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其研究成果在纳米材料、生物医学、能源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卓越的科研能力,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科研人才,为我国电子显微学和晶体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两学科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成果和影响力不仅在国内广泛认可,也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赞誉。 马秀良研究员主持会议会议由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大湾区显微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马秀良研究员主持。该研讨会和培训班作为学术界的重要盛会,国内知名学者叶恒强院士、朱静院士、李依依院士、张泽院士、卢柯院士、王中林院士到会;Prof. Dan Shechtman(以色列理工学院)、Prof. Knut Urban(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Prof. Yuichi Ikuhara(日本东京大学)等国外专家通过视频先后在会上发表致辞。叶恒强院士在致辞中缅怀了郭可信先生的生平事迹,肯定了郭可信先生为中国材料科学、晶体学、电子显微学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强调了电子显微学与晶体学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重要性,并鼓励与会者特别是年轻学者积极交流、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与经验。各位院士们的精彩致辞和报告均谈及他们与郭可信先生生前交往并缅怀郭可信先生,为本次会议增添了更多精彩亮点和学科影响力。叶恒强院士朱静院士李依依院士 张泽院士卢柯院士王中林院士作为郭可信先生的女儿,郭桦也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致辞,为本次会议增添了亲情和温情。她回顾了父亲生前一直把科学研究视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致力于推动电子显微学与晶体学的进步。同时,郭桦也感谢与会者们对父亲的纪念和缅怀,希望以父亲为榜样,继续努力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和创新。郭可信先生的女儿郭桦女士培训班还特邀了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邹晓冬院士,作了《电子晶体学技术的进展及其在材料结构分析表征中的应用》专题讲座;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李兴中博士,作了《电子衍射模拟和分析的实用软件包——蓝带(Landyne)》专题讲座。培训班还增设了实验室参观、技术展示与互动交流等活动,为学员们提供了更多实践与学习的机会。使学员们能够亲身体验最先进的电子显微学与晶体学仪器设备,并与相关的科研团队深入交流。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邹晓冬院士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李兴中博士中镜科仪董事长郭新勇受邀参加本次会议,并作了题为《办好电镜教育,传承电镜文化》的大会报告。他首先回忆了郭可信等多位电镜前辈对自己电镜事业的影响,并回顾了过去10多年来与河南化院共建电镜专业和创建电镜博物馆的合作历程,通过举办展览、培训、大赛、技术研讨会等活动,推动电镜文化的普及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电镜的重要性和价值。分享了“培养电镜人才,创新职业教育”的经验,提出了“为科学家服务,育科学家助手”的从商育人理念。他的独到观点和实践经验为电镜教育和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视角。中镜科仪董事长郭新勇培训班吸引了行业近30家厂商到会祝贺,厂商们展示了包括高分辨电子显微镜、晶体生长设备、晶体结构分析仪器等,与会者们对这些展示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并与厂商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咨询,促进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深度合作。郭可信电子显微学与晶体学暑期培训班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本期培训班吸引了来自海内外近300名知名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积极参与,70多位学者作了学术报告,并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经验。通过探讨电子显微学、晶体学理论与方法、新材料与器件、能源等多个研究领域的交叉与融合,不仅有机会使与会者深入了解最新的前沿研究与发展趋势,也为学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与合作搭建了桥梁。相信通过本次培训班的交流与合作,将会为电子显微学与晶体学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惊叹!地震竟已可精确预测,用的竟是扫描电镜?
    地幔岩石中的晶体缺陷对地震活动至关重要,电子背散射衍射图可提供了下一次地震何时何地发生的线索。英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已经表明,来自地球表面深处的岩石晶体中的微观缺陷在大地震后地面如何缓慢移动和重置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来自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 Ricardo Lebensohn 及其同事使用电子背散射衍射 (EBSD) 绘制了受到极端类似地幔的压力和温度的岩石晶体中的缺陷和周围应力的图谱。结果表明,地球表面在地震后沉降以及在重复事件之前储存应力的方式最终可以追溯到这些晶体缺陷。“晶体缺陷和应力非常小,我们只能用最新的显微镜技术观察它们,”Lebensohn 的同事,来自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的 David Wallis 博士说。“但很明显,它们可以显著影响岩石移动的深度,甚至决定下一次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通过了解这些晶体缺陷如何影响地球上地幔中的岩石,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解释地震后地面运动的测量结果,这些测量结果提供了压力在哪里积聚的信息,以及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位置。 缺陷和地震为了研究岩石晶体应力,Lebensohn 及其同事将橄榄石晶体(上地幔最常见的成分)置于一系列压力和温度下,以复制地球表面以下100公里的条件。研究人员使用配备牛津仪器 AZtec 采集软件和 NordlysNano 探测器的两台场发射扫描电镜对岩石晶体进行了研究,并使用高角分辨率 ESD 绘制了位错缺陷和晶内应力图。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这些结果揭示了上地幔中的热岩石如何神秘地从地震后几乎像糖浆一样流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又厚又迟钝。粘度的这种变化将应力传递回上方地壳中寒冷而脆性的岩石——这种应力会累积到下一次地震。几何必要位错的密度和应力异质性 a 根据 HR-EBSD 测量的晶格旋转估计的几何必要位错密度b 通过减去每个晶粒内的平均值而归一化的 σ12 样品 MN1 和 San382t 是单晶,而所有其他样品都是聚集体“我们早就知道微尺度过程是控制地震的关键因素,但很难足够详细地观察这些微小的特征,”沃利斯说。 “多亏了最先进的显微镜,我们已经能够观察到炽热深岩的晶体框架,并追踪这些微小缺陷的真正重要性。”结果还表明,位错会产生应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应力会在位错中累积,导致岩石变得更加粘稠。直到现在,人们一直认为这种粘度的增加是由于晶体相互竞争的推拉,而不是由晶体内的微观缺陷和相关的应力场引起的。研究人员希望将他们的工作应用于改进地震危险地图,这些地图通常用于南加州等构造活跃地区,以估计下一次地震发生的地点。目前的模型只考虑了断层带上更直接的变化,没有考虑在地球深处流动的岩石中的逐渐应力变化。Wallis 还计划与乌得勒支大学的同事合作,将他们新的实验室限制应用于 2004 年印度尼西亚发生危险地震和 2011 年日本地震后的地面运动模型。每一次都引发了海啸并导致数万人丧生。“如果你能了解这些深层岩石的流动速度有多快,以及在断层带不同区域之间传递应力需要多长时间,那么我们可能能够更好地预测下一次地震将在何时何地发生,”沃利斯说。文章源自 Nature Communications.(编译:符斌 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中心研究员)
  • 【电镜视频大赛】扫描电镜、Micro CT在锂电、半导体等热点行业应用视频合辑——TESCAN中国系列投稿
    电镜被誉为“人类的第三只眼睛”,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成为物质微观结构分析的重要手段。为帮助更多用户了解电镜这一技术,以及电镜的应用场景、电镜厂商及品牌等,仪器信息网特发起此次【电镜视频征集】有奖征集活动,广大电镜用户及厂商均可免费参与。点击查看活动详情及更多投稿作品↑↑↑ 下面是来自TESCAN中国的系列视频投稿,分别描述了TESCAN扫描电镜及Micro CT技术在锂电池、半导体等热点领域的应用,follow me,一起来看一下吧~~~ 视频1描述了TESCAN UniTOM XL Micro CT显微镜用于锂电池高通量、多尺度无损检测,可以实现对感兴趣位置(VOI)自动对中定位,批量运行扫描多个VOI感兴趣区域。视频1. 锂电池如何做动态检测↓↓↓视频地址: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8055357 视频2描述了X射线显微CT产品UniTOM HR Micro CT显微镜可以无损、快速的获得球栅阵列封装BGA的三维分析,并清晰的得到里面的焊球和内部孔隙分布、统计信息,为下一步高分辨的FIB分析提供更有效的指导。视频2. 半导体应用∣球栅阵列封装BGA的三维分析↓↓↓视频地址: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8055371 视频3描述了Micro CT显微镜通过连续的数据采集,实现不间断的原位压缩测试,形成动态4D成像,获得金属独有的内部完整数据,从而了解该材料在实际力学条件下如何变形。视频3. 动态4D成像 | 泡沫铝金属压缩↓↓↓视频地址: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8055365 视频4描述了TESCAN RISE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一体化系统用于表征二维材料,如石墨烯层数及质量鉴定、MoS2结构表征、碳纳米管CNT与二维材料结构分析等。视频4. 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一体化系统 TESCAN RISE在二维材料的应用↓↓↓视频地址: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8055341 视频5从Micro CT技术的诞生、发展史、结构及原理,讲述了动态原位成像的应用等。视频5. 黑科技!Micro CT 四维动态成像技术↓↓↓视频地址: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8055357点击视频链接,为TA打call吧,点赞/留言/收藏,助TA赢取活动大奖~ 公司简介: TESCAN是一家专注于微观形貌、结构和成分分析的科学仪器的跨国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电子显微仪器制造商,总部位于全球最大的电镜制造基地-捷克布尔诺,且已建立起全球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在捷克、法国和美国拥有4家研发中心、2个生产基地以及6家海外子公司,已有超过60年的电子显微镜研发和制造历史。其产品主要有电子显微镜、聚焦离子束系统、多通道全息显微镜及相关分析附件和软件,正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生化、农业、材料科学、冶金、化学、石油、制药、半导体和电子器件等领域中。 TESCAN于2009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成立了TESCAN CHINA中国分公司,总部设在上海,且在北京、上海两地建立了DEMO实验室,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南京、武汉、西安、无锡、苏州等城市设立9个维修站。TESCAN中国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售前应用和售后服务的技术团队,在上海的应用中心有包含钨灯丝电镜、场发射电镜、FIB以及电制冷能谱仪、电镜制样设备等全系列产品的演示培训平台,为国内用户提供参观、交流和学习的平台。═══════════════════════════════▼▼▼═══════════════════════════════电镜视频征集活动“火热”进行中参赛方式:1、点击链接https://bbs.instrument.com.cn/forum_89.htm ,进入发帖页面,在该版面发布新帖 ,如下图所示。2、按照下图中格式填写,并上传视频,发布。待后台审核通过(约2-3h)后,即可在电镜版面展示,并同步更新至专题作品展示模块。奖项设置:本次活动面向广大用户及厂商均可免费参与,更有多重好礼(环球影城门票、百元京东卡)及热门广告位等你来拿!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活动详情↓↓↓
  • 田永君院士:2600万球差电镜背后——有了设备和平台 科研就能如虎添翼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98px " title=" " alt=" " src=" http://news.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18/1/20181169232446.jpg" height=" 298"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center p   田永君,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洪堡学者、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从进入超硬材料研究领域的那一刻起,田永君就从来没有停下过钻研的脚步。经过十几年的专注研究,田永君及其团队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他们建立了共价材料硬度的系统理论,提出了理想单晶和多晶共价材料硬度的理论模型,解决了硬度定量预测这一难题 在设计出系列新型超硬材料的同时,实现了高性能超硬材料制备技术上的突破,合成出性能优异的纳米孪晶结构超硬材料,其硬度超过了天然金刚石,轰动了整个材料学界。 /p p   不仅在超硬材料研究上有建树,在担任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的17年里,他带领全院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攻坚战,把材料学院建设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五星级”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研人才。 /p p    strong 18年圆一个梦 /strong /p p   从1999年担任材料学院院长之日起,田永君就有了一个梦想,那就是要建设一个“五星级”学院。这之后的18年里,他始终以此为努力目标,从未懈怠。 2017年11月,田永君正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誉,更标志着他的“五星级”学院梦最终变成了现实。 /p p   1999年11月,刚回国一年的田永君当选为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当时的材料学院只有三十多名教师、学生也基本都是调剂来的。田永君上任之后就对国内高校的材料学院进行了广泛调研。经过深思熟虑,他在2002年提出了建设“五星级”材料学院的战略设想和目标。 /p p   “五星级”是指要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中科院或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这五个目标,对材料学院来说无异于脱胎换骨。这个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在学院内部掀起轩然大波。很多人对他的想法不屑一顾,认为田永君这牛吹大了。有的老先生直言不讳地说,咱们能不能把目标定得实际一点,不要这样好高骛远。但田永君的脾气是,想好了、决定了的事,就会坚持做下去。 /p p   为了实现“五星级”学院的目标,田永君首先要变革的就是学院的管理制度。他率先在材料学院实行了学术委员会制度。学术委员会由全体教授和各系的负责人组成,学院里的大事都要经过学术委员会充分讨论后投票决定,即使是院长的提议,如果不能说服学术委员会大多数成员,也不能形成决策 同时,凡是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的决策和制度,学院领导和全院教职工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毫无例外。学术委员会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学院管理制度的科学、公开和民主。 /p p   如今的材料学院共有专任教师七十余名,其中二十多人是学术委员会成员。教职工参与决策,使得他们更有归属感和责任意识,学院的发展更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学院的事不再是“公家的事”,在老师们的心里,学院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p p   当年建设材料学院的三栋楼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学院的王明智老师经常盯在工地上,一边监督施工,一边提些意见,搞得施工队常常返工。后来,施工方领导和工人远远看见他骑摩托的身影就赶快躲起来。王明智老师用给自己家建房的责任心来监督学院的楼宇施工,所以材料学院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在的三栋楼是公认的高质量建筑。 /p p   有了学术委员会,材料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越来越完善,大家在制度内各司其职,老师专心带学生、做科研,行政职员做好服务,各级领导则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帮老师解决问题。对于方向性、战略性问题,田永君能够坚持原则、敢作敢当,但对于其他领导权责范围内的工作,他选择“坚决放权”。遇到其他院领导来请示意见,田永君常说:“这是你该负责的事情,你没分给我你的工资,我不替你做决定。”慢慢的大家就不找他了,因为只要按规矩办事就没错。 /p p   有了学术委员会作为制度保障,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学院内营造崇尚科研的风气,激发大家的科研热情。为了提高全院教师的科研素养和学术水平,2003年田永君提出了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每年必须发表2篇SCI论文的要求,并且计划从2006年开始执行。尽管老师们对这一提议反响激烈,但在他的耐心解释和说明之下,学术委员会仍然全票通过了这项决议。但到了2006年,一些教师甚至包括学院领导层开始反对落实这项决议,急脾气的田永君忍不住发火了:“决议是学术委员会集体决定的,作为院长,我无权更改,必须执行!”在田永君的坚持下,大家逐渐认识到了学术委员会决议的权威性,这项决议既是约束,也是激励,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学院的发展,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最终,这一决议顺利实施,并且一直被坚持了10年。 /p p   有了压力和目标,老师们争相搞起了科研,材料学院几乎每天晚上都是灯火通明,科研风气逐渐形成,学院面貌日新月异。为了实现从教学型学院向研究型学院的转变,学院压缩了本科生招生数量,本科生和研究生比例达到了1:1,老师们获得了更多时间来做科研,课题组也逐步形成并变得更有战斗力。 /p p   与此同时,在建设“五星级”学院目标的指引下,学院的学科建设开始大踏步前进,几年一个台阶,稳步向着五星级目标迈进。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被批准设立 2003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成功 2006年建成了河北省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7年材料学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p p   凭借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突破,材料学院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材料学科以强劲的势头迅速成长为燕大的优势学科。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功申报,更是打破了地方实验室无法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的先例,实现了河北省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成为了燕山大学乃至河北省的骄傲。短短8年时间,五星级学院的建设目标已实现了4个。 /p p   由于种种原因,材料学院在突破院士这个目标上走的路比田永君预计的要长了许多年。2017年,田永君终于成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不仅是对他科研实力的肯定,也是对他学术水平和人格魅力的最高褒奖。自此,他在15年前许下的宏愿终于变成了现实。如今,全院上下勠力同心,努力奋斗,名副其实的五星级材料学院像一列加速前进的列车,正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挺近。 /p p    strong 挑战不可能 /strong /p p   田永君身上最明显的特质就是喜欢挑战不可能。建设“五星级”材料学院、成为河北省第一位“长江学者”、指导出河北省首篇“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建成河北省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些在别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在田永君这里都一一变成了现实。奇迹的背后,是打破常规的勇气和魄力,是开创新局面的胆略和眼光,更是常人无法做到的坚持和付出。 /p p   时间回溯到1998年9月,在德国耶拿大学工作了2年的田永君回到了燕山大学,当即开始着手筹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建设伊始,科研力量比较薄弱,仪器设备也较陈旧和落后,只有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膨胀仪这三大件。2002年,田永君争取到了河北省一次性960万元设备费的支持,为实验室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看着一件件期盼已久的先进仪器被搬进自己的实验室,教师们无不欢欣鼓舞。随着科研条件的不断改善,实验室的成果也出现了井喷式增长。此时,作为院长的他敏锐地意识到,要想加速发展,必须有人才作保障。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田永君先后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青年学者,逐渐形成了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洪堡学者”为学术带头人的研究群体。这个群体活跃在亚稳材料研究领域,逐步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实验室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省重点实验室运行的5年间,实验室成员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高发明的博士论文《复杂晶体化学键介电理论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获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实现了河北省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上零的突破。这些成绩的取得,让田永君更加坚定了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信心。 /p p   国家重点实验室代表着中国基础研究的最高水平,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中心。此前还没有地方院校的实验室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的先例。然而,田永君和他的团队对自己的实验室充满了信心,也下定决心要打破常规,做成这件事。 /p p   要打破常规必然要做出不寻常的努力。为了让名不见经传的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省级重点实验室进入科技部主管部门的视野,田永君与他的同伴刘日平教授,一趟一趟奔赴北京,向科技部的主管部门进行汇报。科技部相关负责人惊诧地发现,一个地方院校实验室的建设水平竟如此之高,当即决定对实验室进行全面考察。考察结果让他们非常惊讶,这个实验室已经达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水平!为此,2003年科技部专门给了省重点实验室一次机会,与当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一起全程参加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和复评。2005年,实验室又PK掉了5所“985”和“211”工程的著名大学,成功取得了材料制备与服役方向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格。2006年,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我国少数几个以地方政府名义申报成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p p   仅用8年时间就建成了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田永君和他的团队就是有这样的神奇力量,再一次让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p p    strong 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 /strong /p p   多位熟悉田永君的同事和领导都曾这样评价他:“他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他在确定科研方向、科研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进上的眼光都非常具有前瞻性,而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共进共赢的关系。 /p p   在田永君他们合成出纳米孪晶结构立方氮化硼材料之前,天然金刚石一直被认为是自然界最硬的材料。在实验中,需要用天然金刚石压头来测试样品的硬度,因为天然金刚石的造价很高,一个进口的维氏硬度计压头就要3000多元。在一次样品测试中,一个学生一个上午就用坏了两个压头,六千多块钱瞬间打了水漂,这让学生感到忐忑不安,于是去找田永君请教。田永君敏锐地意识到,是样品表面抛光不够平整造成了单晶金刚石压头的损坏,但这个直径仅2毫米的圆柱形样品的硬度也一定很高。他马上召集课题组成员讨论后续实验方案,最终在用透射电镜观察时发现样品中全是纳米孪晶结构。找到了这一关键的突破点之后,田永君团队与中外科学家开始合作,采用高温高压技术成功地合成出了硬度超过人造金刚石单晶的纳米孪晶结构立方氮化硼材料,这一原创性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并且入选了 201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p p   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对于很多材料学领域的高端人才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75人,其中有留学归国人员40人,分别来自牛津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德国马普所、德国宇航院等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能够吸引高水平的科学家来到燕山大学工作,离不开田永君在科研平台建设上的精准眼光和大量投入。 /p p    strong 2014年,田永君决定用河北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相继资助的2600余万元购进了一台全球顶尖的球差校正环境电镜。好钢用在刀刃上,电镜刚一买来,立刻就派上了大用场。美国圣地亚国家实验室纳米科学与能源材料方面的著名学者黄建宇教授到燕大考察,第一时间就冲进实验室来看这台电镜,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做了决定:来燕山大学!田永君深知,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时间就是科研生命,有了设备和平台,科研就能如虎添翼。正如柳忠元教授所说:“能够沉下心做事情才是最重要的,设备和平台建设不到位,好几年就耽误过去了。” 而对于学院和实验室建设来说,有了黄建宇教授这样的一批高端人才,才能形成科研高地,占领科学前沿,带动整个科研团队和材料学院的快速发展。 /strong /p p   strong  凝聚团队的力量 /strong /p p   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一直是田永君最上心的两件事。 /p p   柳忠元教授是2005年加入田永君课题组的,此前他一直在美国做博士后,对燕山大学没有任何了解。回忆当初之所以选择来燕大,完全是因为田永君。因为在打给田永君的越洋电话中,柳忠元感受到他是一个有想法且想干事的人。田永君对他也十分重视,他回国当天田永君亲自驱车赴北京接机,让他深受感动。当时燕山大学能给他的待遇十分有限,仅仅5万元的安家费和一台电脑,这对于在美国年收入30多万的他而言“实在是太差了”,但是柳忠元觉得“人才是最重要的,跟这样一个团队在一起,很多事情做起来就容易多了”。第二年,他把在美国的同学徐波也介绍到了田永君的课题组。 /p p   徐波刚到组里时入职手续还没有办完,有将近半年时间没有拿到工资,这期间田永君给予了徐波很多帮助,让他毫无顾虑地尽快投入到研究中去。转眼10多年过去了 ,柳忠元和徐波都在材料学领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柳忠元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徐波也成长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p p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田永君的科研团队也在不断壮大,成为一个思想活跃、技术过硬、战斗力强的9人课题组。虽然只有9人,但却集结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名,9人当中有7人是教授、博导。这样的阵容实在强大得耀眼,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毛河光先生曾经感叹田永君的科研团队是“国内少见的教授之间长期合作的团队”。 /p p   尽管团队里的任何一个人都有独立组建自己科研团队的能力,但这个团队却历经30年始终保持着稳定。组里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专长,有的擅长理论模拟,有的擅长实验,课题组成员常常聚在一起讨论问题,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也常常在讨论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课题组里的学生也是不分彼此,每个人都能得到组里所有老师的指导,以至于根本说不清自己的导师是谁。一个学生十分生动地总结了几位老师的作用:田永君老师是课题组的大脑,指引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决定课题组研究的深度 柳忠元老师和徐波老师则是心肺,他们都有国外研究背景,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对于研究项目的解读都有独特的眼光,能够把田永君老师的思想进一步细化并加以实现 于栋利老师、何巨龙老师及其他几位年轻老师则是课题组的躯干,他们用他们丰富的经验指导学生的实践,长期与学生一起工作在实验室,为学生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提供各种技术支持。 /p p   在资源分配上,组内成员的科研成果全部共享,科研经费统一管理,按照“集体讨论,按需供给”的模式使用。组内成员的收入除了工资以外都是平均分配的,用组内老师的话说“我们吃大锅饭”。 /p p   这种大锅饭模式自团队创始人李东春先生开始沿用至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校教师整体收入水平都不高,何巨龙教授1991年毕留校工作时工资只有100 多元,大家差别还不是很大。但今非昔比,如今团队的各种科研经费和科研奖励已经非常可观,田永君的奖金占了非常大的比例,如果还是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则来分给大家,田永君就会“吃亏”,每年会少几十万的收入。大家多次提议田永君多拿一些,都被拒绝了。田永君常说的一句话是:“当学术带头人首先要学会吃亏。” 他跟组里的年轻人说:“今天你花我的,十年后我花你的。”在田永君看来,谁都不可能一直保持着巅峰状态,几年以后这些年轻人就是团队的中坚力量。 /p p   对于年轻人,田永君总是不遗余力地扶持和帮助。不论是自己课题组的还是别人课题组的年轻人,只要在科研上有想法,他都会尽力给他们提供经费资助。年轻人找他聊学术问题,他从不拒绝,总是十分兴奋地与他们讨论研究方向,寻找突破口,有时候还会连续熬几个大夜,亲自帮助他们修改申请书。不光是田永君,组里的其他教授也是一样。 /p p   年轻人没有了后顾之忧,就可以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有了充裕的经费支持和老教授们的悉心指导,课题组里的年轻人和学生成长迅速。到目前为止,课题组相继培养出了3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和2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p p   以田永君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在2008年成功申报了国家自然基金委的创新研究群体,当年全国仅有19个团队入选。这对于田永君和他的科研团队来说不仅仅是荣誉,更意味着能够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在此之后,田永君科研团队又先后两次入选,截至目前,该团队共得到国家自然基金委的连续三期资助,共1700 万的科研资金支持,这在创新研究群体中并不多见。 /p p   在田永君的带领下,整个团队就像上满了发条的时钟,在密切配合之中有条不紊地向前发展。在外人看来,田永君课题组这些年发展太快了,出成果的速度超乎想象。但对于他们来说,快只是相对的,快,完全是因为时间投入多。用何巨龙老师的话说,每天工作14个小时,一天就顶别人两天用,这样坚持一年呢,五年呢,十年呢? /p p   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在拼尽全力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每天工作到深夜是他们生活的常态。没有周末和节假日,甚至大年初一课题组的成员都会一个不少地出现在实验室。胡文涛老师记得,有一次一个困扰多时的问题终于被攻破,大家特别兴奋,就想庆祝一下,可是夜已深了,外面的餐厅全都关了,只有一家粥店开着门,大家就每人喝了一碗凉粥,算是庆祝了。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智力、更考验体力,因为每天都要连续工作14个小时以上,时间长了身体会吃不消。田永君和团队成员常年保持着周三、周六打羽毛球的习惯,但忙的时候连锻炼身体的时间都挤不出来,只好挤占睡眠时间。拿胡文涛老师来说,为了挤出时间锻炼,他每天4点50就起床跑步,然后去实验室一直干到夜里11点才回家。 /p p   兴趣能激发人的灵感和穷追不舍的动力。在田永君和他的同事们眼里,科学研究看似辛苦,但其乐无穷,他们愿意为此付出,甚至投入毕生的心血。燕山大学副校长赵永生是田永君的同学,他感叹:“永君这些年就是在玩命干。”有了这样日复一日的付出,成功到来的时候才会觉得淡然,即使当选了院士,在田永君看来,也只是科研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并不是终结。超硬材料领域的研究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他和他的团队还有更多更重要的科学之谜要去破解。 /p p    strong 学生的人生规划师 /strong /p p   今年33岁的赵智胜是田永君课题组里最年轻的教授、博导。他本科毕业后来到田永君组里读研、读博。博士毕业后,赵智胜想直接留在团队里工作。但是田永君认为,年轻人应该走出去,到国外的环境里继续深造和锻炼,这对青年人的成长和独立工作能力的提高很重要。田永君建议他不要急着留校,先出国工作3-5年后再回国,这样不仅英文水平和科研能力会得到提升,未来发展也会更加顺畅。 /p p   田永君把赵智胜推荐到美国卡内基研究院地球物理实验室做博士后。在这样世界级的高压实验室里工作,对于赵智胜的启发和提高是不言而喻的,也为他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田永君就是这样,他会帮学生规划眼前利益之外的更长远的人生,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p p   已经在上海高压科学中心工作的黄权,曾经是田永君组里的博士生。跟着田永君做科研,黄权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做事态度。记得有一次黄权和组里其他同学一起测试一种人工合成样品的硬度和韧性。按照常理,材料硬度提高会同时伴随着韧性的下降,这是材料的一个基本规律。然而这次的实验数据却显示样品硬度和韧性都提高了,这让团队成员们像中了大奖一样集体兴奋起来。但是田永君却很冷静,给大家泼冷水,他认为仅一次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问题,只有经过多次反复验证的数据才是可靠、真实的。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大家明白,做研究是为了解决科学难题,不是为了发论文、出成果,只有获得真正经得起检验的数据才可以发表。 /p p   现在刚去美国卡内基研究院地球物理实验室做博士后不久的舒予,曾经在田永君课题组深造了8年。这8年中,舒予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用严谨、不浮躁的心态去做科学研究。在一次试验中,舒予有了一个偶然的发现,当时指导他实验的老师觉得这个发现非常有价值,这让他产生了骄躁情绪,总觉得这一发现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科研成果。然而,当他把实验结果报给田永君时,田永君很认真地提了两个问题:“你这现象能重复吗?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你弄明白了吗?做学问,不能只求结果,还要对自己的结果负责任,不但要知之,更要求甚解。” /p p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田永君和课题组帮助舒予联系了国内外很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并派他多次到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进行深入研究。这项研究一做就是6年。到博士毕业时,舒予终于给出了一个满意的答案。舒予说:“虽然晚了两年毕业,但是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我才学会了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科研。就像田老师坚持超硬材料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一样,功夫不负有心人,只有认真对待,刻苦钻研才会取得相应的成果。” /p p   在学生眼里,田永君是一位严肃又不失亲和的老师,组里上上下下都知道,田永君最喜欢学生和他讨论问题、交流想法,要是有人很久不跟田永君汇报自己的进展,就会被追着问。黄权说:“每次想偷懒的时候,田老师就会推我一把。”田永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抓住要点,点石成金。舒予说:“田老师往往能够从我们想不到的视角给我们新的启发,从而使得很多问题迎刃而解。”田永君教学生,从来不用灌输的方法,而是用启发式的教导方式,经常是用问题来回答问题,让学生从他的提问中不断地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p p   此外,田永君也积极帮助学生规划未来。随着国内科研的逐步发展,对具有海外研究背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学生未来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研究生从一入学就经常有机会跟着老师们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开拓视野。田永君还经常联系国外的合作者,主动推荐优秀的弟子到世界著名的科研机构进行交流和学习。在田永君的关怀和帮助下,课题组里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迈出了国门,走上了更加宽广的科研之路。 /p p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田永君课题组里走出去的很多学生都仍然活跃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在国内外不同的大学、学术机构和企业不断取得着优异的工作业绩。 /p p   《论语》中有一句话,叫“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田永君和他的团队勇于做世界高压研究领域的领跑者,不仅有追求卓越的精神,还肩负着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田永君常说,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应该多想想为国家和社会做点事情。现在,田永君又有了一个为之努力奋斗的梦想——在燕山大学建一个高压科学研究中心,在超硬材料的应用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为国家装备制造业、开采业、国防工业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生逢最好的时代,追梦路上,田永君和他的团队已经踏上了新征程。 /p
  • TESCAN电镜在生物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2017全国农林医电镜学术交流会
    TESCAN的全系列电镜产品,不是一个单一应用的微观分析工具,而是一个性能强大的综合性微观分析平台,拥有“All In One”的强大拓展分析功能,可以提供给用户一个全面的综合解决方案。TESCAN冷冻传输系统Cryo-SEM除了常规应用之外,结合能谱分析技术、FIB技术以及TESCAN独家Raman、TOF-SEM集成一体化技术,将相关应用拓展到了更全面、更深入、更严谨的综合研究上。为了促进生物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交流生物样品制备和电镜在生物、医学、农林应用方面的技术经验,2017年11月23-27日,第十二届“全国农林电镜学术交流会”暨第六届“生物医学电镜学术交流会”在云南省昆明市世博花园酒店举行。会议由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农林电镜专业委员会和医学电镜专业委员会主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承办,吸引了相关领域专家教授和电镜学者共200余人参会。2017全国农林医电镜学术交流会现场会议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所张仲凯研究员主持,中国电镜学会副理事长林金星教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汪占毅教授分别致辞。特邀北京大学医学部尹长城教授、福建农林大学魏太云教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何万中教授、清华大学俞立教授等多位知名专家分别带来《冷冻电镜的过去、今天和未来》、《电镜视野下水稻病毒侵染媒介昆虫的过程》、《可克隆电镜标记技术开发与细胞原位单分子水平功能定位实现》、《利用电镜发现新的细胞结构》等的精彩报告。中国电镜学会副理事长林金星教授为会议致辞TESCAN应用专家张芳女士也带来了《TESCAN电镜在生物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精彩报告,向与会专家介绍了TESCAN最新技术创新和在生物领域应用方面做的相关研究。扫描电镜作为一种分析手段用于生物领域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了,但是由于传统样品制备的缺陷以及扫描电镜薄弱的分析性能,现在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传统的样品制备方法由于用到许多化学试剂,使样品存在表面皱缩(特别是脆嫩组织如瘀伤组织),以及感兴趣离子丢失的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TESCAN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张芳女士介绍到,TESCAN在电镜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原位扩展能力上做出了很多创新,并专门推出了适用于生物领域应用的冷冻传输系统Cryo-SEM。Cryo-SEM是在扫描电镜的基础上加载了冷冻传输系统,生物样品从固定到处理到观察都是在-140度~-180度的冷冻条件下进行,从制样到扫描电镜观察仅仅需要5分钟,并且不使用化学试剂。这样的设计使得Cryo-SEM具备独特的应用优势,比如样品的快速制备,并能够保持样品的原始状态,保留样品中的一些细微结构、离子等而不受化学试剂的影响。Cryo-SEM可以在高真空下观察样品,从而大大提高分辨率;它特别适用于液体、半液体状态的样品观察,如果与FIB联用还可以实现定点观察样品截面以及3D重构等特殊功能。TESCAN应用专家张芳女士带来精彩报告应用案例(Cryo-SEM—金线莲)客户想观察叶片的气孔状态及表面吸附的粒子的组成,所以不能用化学试剂处理,左图是客户用自己的方法处理后的结果,表面皱缩现象很严重,右图是Cryo-SEM冷冻传输系统的做样结果,叶片表面组织非常饱满,也保留了客户想要分析的颗粒,而且整个制样过程只需要5分钟。应用案例(Cryo-SEM—黑曲霉菌)落在菌丝上的孢子及长在头部的孢子,可以看到分生孢子与次生小梗相连的情况。应用案例(Cryo-SEM—冰淇淋)Cryo-SEM冷冻传输系统还特别适合于做一些只能在低温下才能稳定的样品,如冰淇淋,冻土等样品,下图是冰淇淋的断面图像,低倍下可以看到一些气孔,研究冰激凌的专业人员可以根据气孔的大小以及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冰激凌的口感。放大后可以观察到一些添加剂在其中的分布。应用案例(Xe iFIB-SEM—大麦根三维重构)随着研究的深入,二维图像的观察并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很多客户希望从三维上去观察样品。而生物样品比较特殊,客户感兴趣的区域通常都比较大,需要大体积的三维重构,怎么办呢?TESCAN的Xe等离子双束电镜可以解决生物样品大体积三维重构的难题,Xe等离子双束电镜相对于Ga离子双束电镜,其最大束流可高达2uA,是Ga离子(100nA)的200倍,Xe等离子的切割速度更快,是Ga离子的50倍以上,最重要的是它对样品的损伤更小。下图是用Xe等离子体对视野大于240um*240um的大麦根样品的3D重构的结果。【视频:大麦根三维重构】请关注“TESCAN公司”微信公众号获取应用案例(+ TOF-SIMS—硅藻样品)TESCAN独有的TOF-SIMS特别适用于生物样品中轻元素及微量元素的分析,并可以将取得的TOF数据进行三维重构,观察感兴趣的元素在样品中空间上的分布。【视频:硅藻样品三维元素分析】请关注“TESCAN公司”微信公众号获取应用案例(+ Raman—药物研究,观察不同物质在其中的分布情况)RISE拉曼一体化电镜是TESCAN首次在全球推出的产品,它可以探测物质的分子结构信息,如下图是用RISE研究药物中不同物质的分布情况。TESCAN的全系列电镜产品,不是一个单一应用的微观分析工具,而是一个性能强大的综合性微观分析平台,拥有“All In One”的强大拓展分析功能,可以提供给用户一个全面的综合解决方案。TESCAN冷冻传输系统Cryo-SEM除了常规应用之外,结合能谱分析技术、FIB技术以及TESCAN独家Raman、TOF-SEM集成一体化技术,将相关应用拓展到了更全面、更深入、更严谨的综合研究上。关于TESCANTESCAN发源于全球最大的电镜制造基地-捷克Brno,是电子显微镜及聚焦离子束系统领域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有超过60年的电子显微镜研发和制造历史,是扫描电子显微镜与拉曼光谱仪联用技术、聚焦离子束与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以及氙等离子聚焦离子束技术的开拓者,也是行业领域的技术领导者。
  • 中美学者用冷冻电镜解析大脑神经突触“黑匣子”
    p   2月12日电突触是大脑行为、意识、学习与记忆等功能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元,也是多种脑疾病发生的起源。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毕国强、刘北明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周正洪组成课题组,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对完整突触进行了系统性定量分析。美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刊《神经科学》日前以封面形式对此进行了报道。 /p p   精确解析突触的分子架构及活动过程,被认为是解密大脑奥妙的最有效方式。早期的研究者发现了突触中的分子和细胞器组份,揭示了突触的各种功能特性和规则。但由于手段局限,对其机理还远没有充分观察和解析。 /p p   近期,课题组利用冷冻电镜技术,结合自主研发的冷冻光电关联显微成像技术,实现了对中枢神经系统中两类最主要突触——兴奋、抑制性突触的精确区分,以及结构特征的定量化分析。他们将大鼠的海马神经元培养在冷冻电镜的特型载网上,快速冷冻并直接成像,获得了一系列完整突触在近生理状态下的三维结构。结合定量分析手段,了解了抑制性突触的均匀薄片状突触后致密区结构,获得了突触在分子水平的精细组织架构,实现了在突触原位直接观察单个神经递质受体蛋白复合物及其与支架蛋白的相互作用。 /p p   据介绍,这是当前国际上首次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对完整突触进行系统性定量分析,推动了对突触超微结构与功能这一“黑匣子”的解密。另一方面,为突破冷冻电镜技术在复杂细胞体系中原位解析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组织结构这一技术难题,奠定了基础。 /p
  • 张承青电镜实验室环境约稿[5]:几种改善电磁环境方法比较
    为促进电子显微学研究、电镜应用技术交流,打破时空壁垒,仪器信息网邀请电子显微学领域研究、技术、应用专家,以约稿分享形式,与大家共享电子显微学相关研究、技术、应用进展及经验等。同时,每期约稿将在仪器信息网社区电子显微镜版块发布对应互动贴,便于约稿专家、网友线上沟通互动。专家约稿招募:若您有电子显微学相关研究、技术、应用、经验等愿意以约稿形式共享,欢迎邮件投稿或沟通(邮箱:yanglz@instrument.com.cn)。本期将分享张承青老师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电镜实验室环境对电镜的影响的系列约稿经验分享,以下为系列之五,以飨读者。(本文经授权发布,分享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系列之五 几种改善电磁环境方法比较被动式低频电磁屏蔽根据屏蔽材料不同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高导磁材料(如钢、硅钢、玻莫合金等),另一种是使用高导电材料(如铜、铝等材料),虽然两种方法的工作机理截然不同,但是均可达到较好的减弱环境磁场干扰效果。A.使用高导磁材料(以下简称磁路分流法)的理论依据是:使用高导磁材料将一个有限空间A全维度包裹起来,在环境磁场强度为Ho时,由于高导磁材料的磁阻远远小于空气(普通Q195钢板磁导为4000,硅钢为8000~12000,玻莫合金为24000,空气为近似1),借用欧姆定律可以知道,当Rs远小于Ro时,Hi将远小于Ho。磁力线被低磁阻材料分流,有限空间A内的磁场强度下降到Hi,达到消磁效果(参见图一和图二。其中Ri为A空间的空气磁阻,Rs为屏蔽体的磁阻)。屏材内部的磁畴在磁场作用下产生振动,将部分磁能以热量的形式耗散。由于硅钢和玻莫合金都存在导磁率各向异性、施工时不能敲击和折弯及焊接等特点(虽然说起来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善,但实际上面对这样大型的固定式产品,实际上无法操作,办不到啊),所以它们实际效能要大大打一个折扣!不过在某些特殊部位,不需要敲击折弯和焊接的情况下,做补充或加强还是可以的。),且价格昂贵,所以在电镜磁屏蔽中一般不会用于屏蔽体大量应用,仅少量用于特殊部位(如门缝、波导口等)补充加强。磁路分流法的屏效与屏材厚度大致成线性相关,理论上可以做到无限小。B.使用高导电材料(以下简称感生磁场法)的理论依据是:使用高导电材料将一个有限空间全维度包裹起来,环境磁场以其电场分量作用于屏蔽体,产生感生电动势,进而产生感生电流以及感生磁场。从电磁学基本原理可知,这个感生磁场与原有磁场大小相同(由于存在电阻,所以会略小一点)、方向相反(由于存在相位差,所以相位略有滞后),这样有限空间内的磁场被抵消,强度下降,达到消磁效果。感生磁场法的屏效与屏材厚度在一定范围区间内无关。C.两种方法的共同之处:拼接焊缝需要全满焊、焊缝高度不得低于屏蔽体母材厚度;必须注意各种尺度的开口及波导口设计。设计/制作是否成功,将严重影响屏效(适用木桶短板理论)。另外还需注意,屏蔽室內电镜位置的震动不得大于周边环境(曾经多次检测到磁场合格了,震动却反而比原来更大造成超标)。从它们的基本工作原理可以看出(磁畴在DC磁场下不会振动以产生热能的形式消耗磁场能量;DC磁场也不能产生感生反向电动势),磁路分流法和感生磁场法对DC完全无效。对near DC也基本无效(必要时还是要配备一套主动式消磁器改善near DC电磁干扰)。D.简单列个表格比较一下吧(相同部分就不说了):优 点缺 点磁路分流法成本低,屏效可调(理论上无限)重量较大施工制作方便施工制作难度略大感生磁场法重量较轻(铝)使用有色金属材料基本机理决定屏效有限总体来说,还是磁路分流法略微占优。据本人非准确统计,国内现有磁屏蔽约400~600个,其中大多数是磁路分流法,感生磁场法估计约十分之一二。主动式低频消磁器在本系列之四《主动式低频消磁系统》中介绍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直接比较一下吧。与制作重量大、工期长、额外占用空间和成本高的低频电磁屏蔽相比。主动式低频消磁器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对环境无影响、可以后期购买安装等优点是很突出的。不过还有一点必须说一下:磁屏蔽往往是个“交钥匙”项目,就是说做磁屏蔽时往往连带把电、水、空调、照明、网络还有监控什么的统统包括进去了,如果反正要装修改造的话,性价比倒也挺高的呢。总体说来,被动式磁屏蔽的效果优于主动式消磁器,但是由于前述原因,某些环境下也只能选配消磁器。扫描电镜一般几种方法都区别不大,透射电镜建议还是尽量选用磁屏蔽(差点忘了说,场发射透射电镜对磁场要求一般比扫描电镜要高一大截呢,呵呵)。2020.10张承青作者简介作者张承青,退休前在某电镜公司工作多年,曾经做过约两千个(次)电镜环境调查、测试,参与多个电镜实验室设计及改造设计规划,在低频电磁环境改善和低频振动改善等方面有些体会,迄今仍在这些方面继续探索。附1:张承青系列约稿互动贴链接(点击留言,与张老师留言互动): 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7655934_1附2:张承青系列约稿发布回顾拟定主题发布时间文章链接序言 电镜实验室环境对电镜的影响2020年10月13日链接系列之一 电子显微镜实验室环境调查的必要性2020年10月15日链接系列之二 电镜实验室的电磁环境改善2020年10月20日链接系列之三 低 频 电 磁 屏 蔽 实 践2020年10月22日链接系列之四 主动式低频消磁系统2020年10月27日链接系列之五 几种改善电磁环境方法比较2020年10月29日链接系列之六 低频振动环境改善2020年11月3日链接系列之七 谈谈电子显微镜的接地2020年11月5日链接系列之八 温度湿度和风速噪声2020年11月11日链接… … … … … … 附3:相关专家系列约稿安徽大学林中清扫描电镜系列约稿
  • 飞纳电镜在催化剂观察中的应用
    飞纳电镜近期通过福州大学的验收。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清洁燃料生产催化剂和工艺研究、多级孔道催化材料的制备以及负载型催化剂纳微结构调变方法和应用。为了保护环境,人们对车用燃料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燃料中芳烃含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其燃烧性能,而且对大气质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利用性能优良的催化剂改善燃料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主要研究催化剂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其中催化剂表面形貌、表面微区成分及分散状态会对催化剂性能及活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配备有能谱的扫描电镜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分析手段,能够观察催化剂表面形貌和检测催化剂表面微区成分,对催化剂的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飞纳台式扫描电镜能谱一体机 ProX 既能观察样品表面形貌,还可以利用能谱对催化剂表面成分和元素分布进行分析。 从催化剂的微观观点上看,催化剂表面形貌和组成对催化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飞纳电镜配置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探头,能够充分发掘样品表面信息。催化剂中活性成分的分散状态与催化剂活性及使用寿命有着密切的关系,采用能谱分析可以对催化剂表面进行元素分析,从而判断活性成分的分布。同时,利用飞纳台式电镜也可以用于分析催化剂活性下降或失活的原因。 扫描电镜下的催化剂晶体颗粒扫描电镜下的球形催化剂颗粒 用户认真学习电镜操作利用飞纳电镜的形貌和成分分析,可以直观地获得催化剂的形态和活性成分分布信息,再结合宏观分析结果,可以大致预测催化剂的活性及性能,筛选掉性能较差的样品,大大节约研究和后期测试时间。
  • 抱朴守真,科研创新在路上——记湖南大学电镜专家陈江华及团队
    p   北京4月27日电 教育部首批认定200所高校的201个团队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湖南大学陈江华教授带领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成功入选。面对这项荣誉,陈江华教授平静地说:“把手头的科研做好,把学生带好,多出好成果,这是我作为‘师者’的理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91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3219b7ab-3792-41c4-91f7-1cf7c8cbce7e.jpg" title=" 1.png" height=" 391"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rong 不忘初心 回国从教 /strong /p p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位亚洲学者成为世界上第一台球差矫正高分辨电镜的试用研究员,用这种电镜技术解决了汽车用铝合金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科学难题,为当今球差矫正电镜技术的蓬勃兴起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现任湖南大学教授的著名电镜研究专家陈江华。 /p p   2006年,在海外生活工作了12年的陈江华回到祖国,受聘为湖南大学首席科学家、教授、博导,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海外求学工作十余年,他始终心系祖国,渴望施展抱负。回国十余年来,他始终坚守教学科研一线,在湖南大学建成国际先进、有特色的原子成像技术平台,在普通场发射透射电镜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波函数重构(EWR)原子成像技术和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HAADF-STEM)原子成像技术,成为世界上能够真正掌握软件校正物镜像差的原子成像技术的三个实验室之一,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高水平团队,做出了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 /p p   目前,陈江华教授带领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团队已发展到48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千人计划兼长江学者1人、青年千人2人、教授6人、副教授2人、高工2人。团队成员结构合理、勇于创新,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方面成绩显著。团队10余名教师和博士后都获得了一个以上国家自科基金课题 陈江华教授在 Science,Nature materials,Acta Materialia,Ultramicroscopy等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过SCI收录论文100余篇,SCI引用35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14项 团队为高校和企业培养高水平人才60余人 先后承担科技部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防基础研究课题、高铁材料重大横向课题等 4000余万元的科研项目。 /p p   strong  抱朴守真 创新育人 /strong /p p   “一流大学的教师一定要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及时融入到教育教学中,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还能推动学生加入到一流科研中,成就一流人才。科学研究是培养创新性人才最重要的途径,尤其在研究生阶段,科研育人应该成为主导。写好科技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把实验数据与结果上升到创新性工作成果,本身就是创造的过程。导师要花大力气在这个环节才能使研究生能力有本质的提高。”多年来,陈江华教授始终坚持抱朴守真、创新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高分辨电镜技术和铝合金材料领域的高素质人才。 /p p   在学生们的眼中,陈教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不管治学方面对学生们要求有多严,但他从来不严厉批评学生。他经常在食堂和同学们一起吃饭,边吃边聊边讨论问题。或者在晚饭后与学生一起长距离散步,在融洽放松的气氛中,为他们答疑解惑,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 /p p   每年陈江华教授会带研究生去世界各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将学生带到科研创新思潮汇聚的前沿,与国际知名学者面对面交流。具备优良科研潜力的学生,经陈教授推荐介绍,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高分辨电镜中心、浙江大学电镜中心等国内外知名研究团队留学及培养,从事更前沿的科研训练。 /p p   在陈江华教授的精心培养与带动下,团队先后培养博士后4名、博士生14名、硕士生近50名,指导本科生100余名。博士生毕业后多数在知名高校从事球差矫正电镜等大型精密仪器的技术负责及轻合金材料研究工作,例如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硕士毕业生中涌现了以中兴通讯公司海外技术经理陈敬、上汽大众公司技术主管刘路等为代表的技术骨干。部分硕士生继续在牛津大学、布鲁内尔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悉尼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留学。 /p p    strong 科研创新在路上 /strong /p p   “我一直以为,研究新材料不能靠‘撞运气’。单纯依靠研究大量原材料,在偶然间发现了某一种材料的优异性能,然后总结科研成果、完成课题‘交差’,这是不行的。我们也不能靠单纯模仿国外的材料产品和材料工艺,只知道材料及相关工艺的终态,而不知如何达到细致工程。这样研究出的成果,是无法批量化应用,是经不起时间检验的。我们的新材料产业要突破瓶颈、更上台阶,就必须真正摸透材料的本质和规律,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就像医生看病一样,病人感冒了,就要诊断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性感冒,找到病灶对症下药。” /p p   因为这段媒体采访,陈江华教授得到一个“材料医生”的雅号。作为在欧洲参与早期阶段现代电镜技术发展的华人科学家,他为推动世界第一台球差矫正电镜的成功作出了实质贡献,并因此荣获2006年度美国加州郭可信教育基金会授予的“郭可信杰出科学家”奖。回国后,他带领材料科学与工程团队,以湖南大学高分辨电镜中心平台为依托,继续探索创新,发展了独特的软件矫正电镜技术和相关配套的定量电子显微技术,丰富了现代电子显微学的理论及方法。 /p p    strong 社会服务见实效 /strong /p p   “电镜只是一种手段,实际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大飞机、高铁、地铁、汽车上用的铝合金材料。”陈江华教授利用先进的高分辨电镜技术,第一个在国际上揭示出轿车车身用铝合金板材强度变化的微观规律,并在国内推动全铝汽车生产。“全铝汽车的优点是,车身实现轻量化后,在不影响安全性的前提下,耗油量最高可降低30%以上,这让汽车更节能更环保。”他研究的6000系列铝合金,目前已在奥迪、奔驰等高档轿车的车身、车门广泛应用,同时还能应用于大飞机制造等航空工业以及高铁、地铁等轨道交通上。 /p p   江水泱泱,日夜流华。心系祖国、万里归来的陈江华教授,已深深扎根在岳麓山下、湘江之滨。多年来春风化雨、教书育人,潜心研究、奉献社会,已成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任教的优秀榜样。愿他带领的“黄大年式”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能为湖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硕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p
  • 岛津积极参与2018华北五省电镜会
    2018年“第十次华北五省市电子显微学研讨会及2018年全国实验室协作服务交流会” 日前在烟台举办。本次会议由华北五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电子显微镜学会主办,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协办。此次会议旨在推动华北五省市显微分析技术的发展,促进显微分析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加强实验室资源共享与协作,提高实验室管理和应用水平。共有150余人出席本次会议。大会现场 山西电镜学会的梁伟介绍了利用电镜对镁合金的研究,内蒙电镜学会的白朴存介绍了对稀土镁合金金相结构的观察。中科院物理所李建奇和浙江大学洪建重点介绍了冷冻电镜的4D超高分辨率以及今后的发展规划。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的张经华以食品安全检测为例分享了事业单位实验室的科学管理经验。河北电镜学会的马洪骏重点关注了利用显微镜对周围神经疾病的病理研究。天津电镜学会陶金介绍了扫描电镜及EBL技术在二维材料研究中的应用。本次会议同时吸引了诸多厂商的赞助参与。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的陈强先生在会议上介绍了独特的调频模式原子力显微镜对分辨率的提高。岛津公司陈强先生在会议上介绍独特的调频模式原子力显微镜 本次会议既让与会者深入了解了各学术领域的热点研究,也让与会者了解到各种先进技术和应用特点,并加深了与会者间的沟通联系。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DENS CEO Dr. Hugo Pérez-Garza 与复纳科技团队拜访浙江大学电镜中心王勇教
    DENS CEO Dr.Hugo 与复纳科技团队拜访浙江大学电镜中心王勇教授团队 DENSsolutions(以下简称 DENS)作为领先的原位技术供应商,一直以来都与全球的科研机构和用户保持着紧密的联系。2023 年 11 月 14 日,DENS CEO Dr. Hugo 再次率领复纳科技团队,拜访了浙江大学电镜中心王勇教授团队。王勇老师不仅是 DENS 的老用户,也是一位在原位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深厚经验的学者。DENS 和复纳科技团队期待着通过与王勇老师的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产品的改进方向和原位技术的创新应用。 拜访交流内容 01 产品改进建议收集Dr. Hugo 和复纳科技团队拜访王勇教授的重点之一是收集产品改进建议。他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询问王勇教授团队在使用 DENS 系列产品时的体验,以及对产品功能、性能和操作体验方面的建议。这些讨论不仅聚焦于当前产品的优点和遇到的局限性,还围绕着未来产品的创新方向展开。王勇教授分享了他的研究需求,对于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功能性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为 DENS 未来的产品开发和改进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02 Stream 原位液相杆交流在讨论 DENS Stream 原位液相加热/加方案的应用场景时,Dr. Hugo 详细介绍了这一产品的技术特点和优势。他分享了 Stream 样品杆在原位实验中的创新功能,强调其在控制实验条件、控制液层厚度、流速、样品稳定性和观察样品动态变化方面的重要优势。双方围绕着样品杆的设计、操作和性能展开了深入的技术交流,共同探讨了如何最大化这一创新产品的潜力。 03 浙江大学电镜中心参观 随后,在王勇教授的带领下, Dr. Hugo 及复纳科技公司随行人员参观了浙江大学电镜中心。这次参观为双方团队提供了更直观的了解,并且促进了彼此间的信任与理解,为未来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大学电镜中心介绍:浙江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于 2010 年 2 月开始筹建,2012 年 5 月 15 日正式成立,同时挂牌为浙江省电子显微镜中心(以下简称电镜中心)。电镜中心主要以微观结构研究为主,建立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联,探索提高材料性能的新途径。目前聚焦于国家重大需求的新材料研究和开发,在国内外具有了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和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浙江大学电镜中心主要研究方向:1. 合金结构与性能:利用先进的球差电镜技术,在亚埃尺度下研究合金的结构,揭示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关规律。2. 二维纳米材料:原位电子显微学在二维纳米材料中的应用,开发和利用新型原位电镜表征技术在原子尺度上揭示二维纳米材料的生长机制、实现结构-性能一体化表征;3. 原位外场下纳米材料的结构演变与性能的关联:通过特殊的样品杆技术耦合热、气、电等外场,在原子尺度下实时观测纳米材料的结构演变,揭示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联;4. 原子尺度纳米力学: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原子尺度上原位实时地观测纳米单体材料结构演变,揭示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规律;5. 先进电子显微学方法的发展,如涡旋电子束及 STEM-EELS。 未来展望本次拜访是 DENS 与我们老用户的友好交流,也是希望能够为双方未来的合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Dr.Hugo 表示:“与浙江大学电镜中心的交流是我们未来合作的新起点。我们将继续与浙江大学以及其他中国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原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以解决科学领域的挑战。”DENS 和复纳科技团队非常感谢王勇教授的支持和建议。我们会将收集到的改进建议纳入产品改进的计划中,并期待在未来与王勇教授和浙江大学电镜中心展开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探索原位技术在更多研究领域的应用可能性。随着新产品 Arctic 原位冷冻热电样品杆的引入,DENSsolutions 对于为更多用户提供更广阔的研究空间充满期待。DENS 也将继续努力研发和推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产品,以助力科学家们更深入地探索微观世界,解决更多复杂问题。期待这些产品能够为中国科研领域带来新的活力和创新力,为原位技术的发展贡献更多可能性。复纳科技也将继续与 DENS 紧密合作,努力将最先进的技术带给中国的科研领域,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最后,DENS 和复纳科技团队期待着王勇老师未来在原位研究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的成果! 王勇教授简介王勇教授,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电镜中心主任。 王勇老师主要从事实际环境中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的研究(包括纳米相变、氧化/还原、催化/中毒)。利用先进的环境电镜技术在原子尺度下原位研究实际环境下材料的表界面结构与性能,理清气氛/温度等环境因素对材料的影响规律,建立实际环境中材料的构效关系,探索和研发低成本高质量的先进材料(如环境催化材料)。 研究方向 1:催化反应中活性位点的精准确认代表性工作之一:水分子“显形”记 Visualizing H2O molecules reacting at TiO2 active sites with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Science 367 (2020) 428 全文链接: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7/6476/428.full 研究方向 2 :催化反应中活性位点的外场调控代表性工作之一:催化剂界面的“惊鸿一瞥”:金颗粒的旋转In situ manipulation of the active Au-TiO2 interface with atomic precision during CO oxidationScience 371 (2021) 517原文链接: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1/6528/517 研究方向 3 :催化反应中活性位点的失活防治代表性工作之一:准工业级的突破:不会“中毒”的催化剂Oxide Catalysts with Ultrastrong Resistance to SO2 Deactivation for Removing Nitric Oxide at Low TemperatureAdv. Mater. 31 (2019) 1903719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ma.201903719 注:文中部分内容源自浙江大学电镜中心
  • 堪比光刻机的冷冻电镜,采购量年年提升,何时才能国产化?
    冷冻电镜+清华大学=CNS?在网络上时常能看见“冷冻电镜+清华大学=CNS”(Cell+Nature+Science,三大顶刊)的公式。这是在暗讽施一公从国外买回冷冻电镜后,接连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这种说法更多是出于嫉妒,设备与人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就像我们承认高科技跑鞋对运动员的帮助,但我们依然会把赞颂送给博尔特这样的运动员而非跑鞋。不只是施一公,作为我国冷冻电镜的先行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隋森芳参与建设的清华大学冷冻电镜平台已成为世界上水平最高的冷冻电镜平台之一。隋森芳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即便年过七旬,依然奋战在科研前线。2017年,为表彰其在中国冷冻电镜领域的贡献,隋森芳被授予中国冷冻电镜终身成就奖。由此可以看出冷冻电镜这个仪器本身的重要性。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赛默飞、日电和日立能生产,国内仿造都仿不出来,就连低端的扫描电镜,国产份额也不足10%。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一旦该设备被国外卡脖子,那么国内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都要停摆。冷冻电镜改变了什么学术差距会因为科学仪器而拉开吗?答案是肯定的,截至2017年的诺贝尔奖自然科学获奖项目中,因发明科学仪器而获奖的占11%。其中72%的物理学奖、81%的化学奖和95%的生理学或医学奖都是借助尖端科学仪器来完成的。回到冷冻电镜本身,它是近年来生物学里比较热门的技术之一,是电子显微镜的一种。简单来说,就是能把样品速冻后进行观察,这样干扰更小精度更高。它是研究蛋白质结构的重要工具,一经问世就成了科研人员的最佳拍档。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本质上都是蛋白质功能的体现,为了了解蛋白质的功能,从而解开生命的奥秘,就必须先了解蛋白质的结构,然而这并不容易。蛋白质这种大分子直径长不过100nm并且相邻原子间距不超过1nm,而可见光的最短波长也有380nm,也就是说,无论是人眼还是一般的光学显微镜都无法看清蛋白质的结构。在冷冻电镜之前,科研人员采用X射线射击分子样品,得到衍射照片,通过照片来分析大分子的微观结构。这种方式有个前提条件是需要样品分子能够结晶,形成稳定的有序晶体。而蛋白质大分子由于分子链太长,非常容易扭曲缠结,因而难以结晶。因此,不需要结晶就能拍照的电镜应运而生。可是大分子又因为布朗运动难以固定,所以有科学家想到了用低温冷冻的方式固定大分子,进行拍照。拍到的照片经过电脑处理,得出大分子的3D模型。从冷冻电镜诞生至今,使用此技术解析出的蛋白质结构已经超过一万种,这些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进步,同时也为很多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帮助。例如近几年投入使用的多款新冠疫苗,之所以能够如此快速地研发,离不开科研人员利用冷冻电镜解析出新冠S蛋白结构,从而提升了疫苗开发的针对性。冷冻电镜的价值还未完全展现随着冷冻电镜技术的持续进化,在药物发现和研发方面的应用将进一步打开。冷冻电镜技术对于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有着重要的帮助。对于药物研发人员来说,了解靶点的3D结构信息,可以快速建立化合物的构效关系。靶点的选取和结构解析直接决定了药物开发的成败。以经典的GPCR蛋白家族为例,GPCR即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大类膜蛋白受体的统称。广泛分布在人体内,功能复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进展过程都有所关联。目前FDA批准的药物中有超过30%是以GPCR蛋白为靶向。传统的X射线衍射方式解析GPCR蛋白的结构非常困难,在结晶过程中GPCR蛋白容易发生突变。而冷冻电镜可以直接用来解析经过处理后在生化上性质稳定的膜蛋白,并获得处于或者接近生理状态的蛋白结构。冷冻电镜在解析庞杂的膜蛋白结构的能力更加突出,并且已有大量的高分辨率结构被成功解析。冷冻电镜正在为越来越多的难结晶、甚至不可结晶的靶点进行解析,如分子量更大、更动态的蛋白质和蛋白质复合物。此外,冷冻电镜技术在开发抗体疗法、小分子药物和诊断方面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多。不仅仅是生物学,冷冻电镜的广泛应用才刚开始。冷冻电镜作为结构生物学的科研工具,终极目标是了解生命的本质以及药物的发展,但在生物学之外,冷冻电镜未来还将在材料科学等诸多领域展示自身价值。目前,国内外高校的冷冻电镜在满足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其在其他学科的发展应用。早在2017年,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就利用冷冻电镜对电池材料进行观察,掀起了冷冻电镜应用在材料学研究中的浪潮。锂枝晶是锂电池中最大的安全隐患,但锂元素非常活泼、对环境敏感的特质使得从原子层面解析锂枝晶的生长机理成为一个极具挑战的课题。受到冷冻电镜观察敏感生物材料的启发,研究团队使用冷冻电镜技术首次获得了锂枝晶原子分辨率级别的结构图像,还原了锂金属在温和环境下的结构,证明了冷冻电镜技术可以有效地对脆弱、不稳定的电池材料进行高分辨率表征,并且保持它们在真实电池中的原始状态。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总结了近年来冷冻电镜技术在材料和纳米科学中的应用进展,发现随着冷冻电镜技术的日臻进步,在电池、聚合物、金属有机骨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催化剂、量子材料等多个领域中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都能通过冷冻电镜技术来解答。作为一种低信号源激发测试技术,冷冻电镜技术在一些对电子束、热敏感材料,如钙钛矿材料、高分子材料、量子点等精细结构的物理表征与机理研究中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随着硬件设备与算法的改进,这项引领结构生物化学研究迈入新纪元的技术,未来必定拥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甚至成为材料和纳米科学研究中的基础工具。市场需求旺盛虽然有卡脖子风险,但市场需求逐年递增。据发改委统计的2016年~2019年国内200万元以上科学仪器的采购数据,在光学显微镜领域,国产化率为0%;在电子显微镜领域,国产化率仅为4.42%。其他科学仪器如X射线类仪器(1.49%)、质谱类仪器(1.19%)、光谱-色谱(0.24%)。这些数据说明了一个现实,多种高端科学仪器基本被国外品牌所垄断,有着极高的“卡脖子”风险。2016年~2019年国内200万元以上科学仪器的采购统计,数据源于发改委然而,需求是实打实存在的。随着全球对生命科学、材料研究的探索和研究持续深入,国内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半导体工业领域对于冷冻电镜的需求日益增长。从中国政府采购网搜索近几年冷冻电镜的中标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赛默飞的中标率极高,产品主要为200kV和300kV冷冻电镜。从中标数量来看,300kV产品的需求更加旺盛,因为300kV机型是进行结构分析的核心机型,而200kV产品通常用于样品中等分辨率解析和冷冻样品筛选,与300kV产品配套使用。从采购单位来看,包括复旦大学、河南大学、北大医学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疾控中心、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是采购的主力。赛默飞的300kV Krios G4、200kV Glacios是中标最多的产品。不仅是冷冻电镜本身,它还带动了周边产品和服务市场。比如实验室改造,像复旦大学冷冻电镜平台建设工程、四川大学冷冻电镜平台项目中标金额都超过千万元。由于冷冻电镜会产生海量数据,因此还需配套建设数据处理系统,复旦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的相关项目中标金额都超过2000万元。仅看2022年的数据,国内中标17套冷冻电镜,赛默飞再次包揽,总中标金额超7亿元。除了广州实验室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分别采购了3套和2套300kV产品外,其他采购单位皆为200kV和300kV配套采购。此外,还有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冷冻电镜平台这样的打包采购方案,总金额近1.3亿元。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商业部国家标准局发表过一份报告:仪器仪表工业总产值只占工业总产值的4%,但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达到66%。仪器行业,体量虽然不大,却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工具,也是科技成果创新的重要形式,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这样重要的领域,需要国货尽快突围。国产替代尚需时日如此重要的一个科学仪器,国产品牌的话语权约等于零。以冷冻电镜为代表的科学仪器,被称为科学家的“眼睛”,是高端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然而这个市场却被海外品牌所垄断。据科技日报报道,近乎99%的科学仪器类电子显微镜市场份额被全球五家公司所占据。2020年,这类产品的全球市场销售规模约为35亿美金左右,其中国内市场约为60亿元人民币,可即使是最头部的国内公司,也只能从这块蛋糕中分走1%~2%的份额。这种规模的营收甚至还不足以覆盖研发上的投入。科学仪器的研发是场马拉松,跨国公司已经起跑了很久,国内企业尚在热身阶段,追赶难度巨大。冷冻电镜技术从上世纪80年代出现到如今已走过40余年的发展路程。而我国从2009年清华大学开始发展冷冻电镜的应用研究,购入亚洲首台冷冻电镜,到2018年南方科技大学总投资3.93亿元成立冷冻电镜中心,再到2021年国内采购冷冻电镜10套,2022年采购17套。国内众多高校与科研机构引进高端冷冻电镜用于科研不过10余年,相关人才稀缺,更谈不上国产化了。目前,冷冻电镜的核心零部件、设备整机、配套设备,分析软件和电镜数据库,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相关从业人员都是在进口设备搭建的“空中楼阁”上做研究,一旦被卡脖子,相关工作就不得不停滞。从技术发展而言,300kV和200kV产品技术门槛较高,而100kV或120kV产品打破了对于高电压的需求,电镜整体价格得以控制在300kV产品的十分之一,尽管产品性能稍逊,但亦可满足大部分的应用需求,六七百万的价格也比动辄六七千万的高端产品更容易普及。目前,国内已有团队针对此类产品进行研发。从市场角度而言,商业化的冷冻电镜服务平台或将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如同20年前,人类第一组全基因组测序花费了30亿美元,而20年后的今天只需花费500美元。电镜的发展也将经历类似的效率革命。虽然包括冷冻电镜在内的电子显微镜有95%的产品都是进口,但已有企业着手研究其中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如大束科技近年来自主研发了一系列电镜核心零部件,尤其针对部分消耗型部件做到了国产化,例如液态镓离子源、电子枪离子枪配件、光阑等。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即使在国内已经安装的进口电镜原厂家不再提供配件,相关产品也能保障这些进口电镜正常运行。在整机层面,也有聚束科技这样世界上少数几家能够独立设计和生产高端场发射电子显微镜整套系统的公司,但整体营收规模尚显弱小。如何破局?不仅仅是电子显微镜,在整个科学仪器层面,我国都处于落后局面。在全球Top20的仪器厂家中,8家来自美国,5家来自日本,德国和瑞士各有3家,还有1家英国企业,没有一家中国企业入选。仪器是认识世界的工具,是科学家洞察世界奥秘的一大助力,也是研发人员开发新产品的重要武器。从科研人员的角度,只要资金允许,用同行都认可的进口品牌仪器和设备更加省心,留给国产仪器的空间自然不大,不用就没有反馈、没有反馈就无法迭代,不能迭代产品力自然下降,产品力下降后用的人就更少,恶性循环就此产生。以科学仪器中的重要分支实验室分析仪器为例,全球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大约有700亿美金的规模,而中国市场总量仅占全球的7%,约为400亿人民币的规模。这个市场又被近20种不同类别的仪器所占据,其中体量较大的质谱仪也不过100亿规模。国产产品还需要与赛默飞、丹纳赫、岛津等品牌竞争,如果企业只做其中一种产品,可能很难发展壮大。数量多、规模小、基础薄是国内仪器企业的普遍生态,但最近10余年,行业也在变化,民营企业增多,海归人才创业增多,也有一批企业跑出来。如总部位于合肥的国仪量子,做的是量子精密测量仪器,发布了中国首台商用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仪,且具有自主研发实力和专业的服务支持体系。清华大学某实验室使用的进口波谱仪出现故障。若返回原厂维修,耗时长,花费大,于是实验室尝试联系国仪量子,仅用4个工作日,就解决了故障,比返回原厂维修,节约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国内企业的发展要找到自己的优势,搞清楚市场需要什么,自己能做到什么,用产品品质和专业服务同国外品牌竞争。回到冷冻电镜,它和光刻机一样,国外的产品经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才发展至此,如果急于在高端电镜领域竞争,以国内现有的技术积累,条件并不成熟。冷冻电镜设备或技术的研发涉及材料、光学、生物、计算科学、半导体、系统集成和先进制造等多个技术领域,加之冷冻电镜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个相对小众的领域,我国缺乏对相关领域的重视和投入,自然缺少相关人才,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此背景下,从某些具体核心技术上发力或许是国内相关领域摆脱依赖、实现突围的战术选择。当下可以集中力量在图像采集技术、图像处理和结构解析,以及冷冻系统的样品制备技术等方面逐个突围。先在这些具体技术上发展,等掌握这些核心技术的发展之后,就有了一定的积累,再做冷冻电镜整机更能事半功倍。过去的历史证明了谁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仪器,谁就能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科学仪器是一个研发周期极长、技术壁垒极高的行业。为了将来,突围已是势在必行。
  • 台式扫描电镜势头勇猛,飞纳电镜 7-8 月销量突破 30 台
    2017 年 7-8 月,飞纳电镜共计销售出 31 台台式扫描电镜,新增企业用户单位 6 家,高校用户 17 家,研究型单位 4 家,分别是山东省石墨烯工程技术研究院,衡山科学城工程技术中心,钢铁研究总院,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此外还有武汉市公安局,天津市津实司法鉴定中心,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湛江特检 4 家司法检验相关的用户。 7 月,华南理工大学采购的飞纳台式扫描电镜,已是本校的第 6 台飞纳电镜,深圳大学通过招标,确定引进该校第 4 台飞纳台式电镜,南京大学于同一天采购两台飞纳电镜。8 月,中南大学也确定迎来该校第 4 台飞纳台式电镜。此外,7-8 月新增的高校用户单位还有:武汉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等。最终使用者在调研扫描电镜的过程中,满足成像要求,操作简单,易于维护,服务和口碑逐渐成为重点考察因素,飞纳台式扫描电镜卓越的性能和易用性使其在包括:材料科学,工业制造,电子,地球科学,生命科学,教育等在内等应用中逐渐将传统落地式电镜取代。 13 年之前,飞纳电镜由飞利浦的发源地,荷兰埃因霍温(eindhoven)fei 公司的电镜专家们所设计,其初衷是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 “使用方便(ease of use),成像快速(fast time to image),售后无忧(warranty free),无环境要求(vibration free)”。飞纳世界的销售总监 richard 说:“复杂的仪器设计制造交给飞纳世界,简单愉悦的使用感受留给用户,让他们 free to achieve!”基于该理念的产品的不断提升,使飞纳电镜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选择。它可靠,振动免疫,可轻松观察各类样品,30 秒快速成像。采用 1500 小时寿命的高亮度 ceb6 灯丝,低真空环境下不导电样品的图像质量亦出色;此外,用户使用飞纳电镜开放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随心优化自己工作流中的成像和图像处理。值得一提的是,用户使用完全集成 x 射线能谱仪(eds)检测器的飞纳电镜能谱一体机 phenom prox,可在微观尺度上分析元素组成和分布。 “经过 10 年的产品创新和不断完善,飞纳台式扫描电镜(desktop sem)已成长为成熟的主流扫描电镜,为用户提供有价值、可靠的结果。” 飞纳世界(phenom-world)的首席执行官 emile asselbergs 解释说:“随着飞纳台式电镜分辨率的逐渐提高,功能的不断完善,近几年安装的飞纳台式扫描电镜在很多应用领域已经取代了传统落地式扫描电镜的工作,而最新发布的第 5 代飞纳电镜,利用其卓越的性能(放大倍数 15 万倍,分辨率优于 8nm),将会进一步加速这一趋势。 phenom-world ceo asselbergs 强调:“新一代飞纳台式电镜清楚的表明了我们对创新的承诺,使我们的客户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从而更快地实现了他们的目标,同时也展示了桌面 sem 的日益增长的能力,这使得它们成为许多高端应用”。
  • 国产科研用试剂:未来的路怎么走
    “十三五”期间,科研用试剂领域哪些工作需要重点跟踪?哪些方面需要站在国家的高度进行布局?又有哪些技术应该放手交给企业去做?是以高端引领研发为主还是与牵制、替代工程齐头并进?   9月7日,在北京举办的科研用试剂领域“十三五”国家科技计划专家研讨会上,来自科技部、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企业等的70余名专家,就“十三五”期间我国科研用试剂的发展规划展开了热烈讨论。  国产试剂难占高端领域“一席之地”  近年来,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之一,带来了一个巨大的科研用试剂市场:试剂及相关产品的需求年增长率达到了10%—15%,成为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  然而,高端科研用试剂领域却难觅国产试剂踪影,成为制约国产试剂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  解放军总医院检验中心主任颜光涛透露,其所在医院临床所用的科研用试剂几乎被罗氏等四大国际巨头公司所垄断。以其所在的检验中心为例,每年都会花费近3亿元人民币向这四大国际巨头订购试剂。除了该中心,医院里还有其他五六个科室也需要订购这些试剂。  由此看来,试剂市场的需求不容小觑。但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内企业为何难占一席之地?颜光涛认为,这与国内试剂质量不够稳定、缺乏相应的检测标准导致市场认可度较低有关,尤其是高端科研用试剂领域的研发,国内企业几乎鲜有涉足,因而依赖进口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观。  对此,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研究员汪泱告诉记者,她们在科研中用到的干细胞培养试剂几乎都需要依赖进口。然而随着干细胞应用的逐步广泛推进,越来越多培养试剂的问题制约着干细胞的发展。汪泱认为,国产培养试剂只有实现标准化、体系化,建立起一套统一的培养体系和鉴定标准,才能推动这个领域的国产化发展。  但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主任张庆合研究员看来,有很多试剂并不是国内做的不好,而是缺乏一套令人信服的检测技术和标准体系。对此,北京医院老年病研究所副所长郭建也有着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在目前经常用到的几千种检测试剂中,很难找到国内标准品的踪迹,需要在研发的同时建立一套包括原材料的标准体系,才能在试剂市场中具备一定竞争力,取得一席之地。  整体提升国产试剂质量势在必行  “科研用试剂具有品种多、批量小、高附加值的特点,对质量要求很高。”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卢凡处长透露,为了更好聚集资源,促进我国科研用试剂的产业化发展,从“八五”开始,科技部就积极探索支持国产科研用试剂的研发。尤其是“十一五”以来,科技部通过科技支撑计划等渠道,启动支持科研用试剂的研发与市场化工作,希望通过国家的持续支持与引导,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科研用试剂依赖进口、品种少、质量不稳定、市场认可度低的突出问题。  卢凡客观分析了我国科研用试剂领域的发展现状:一方面,一些国产科研用试剂缺乏完备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导致科研结果的可靠性常常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因而缺乏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高端试剂依然被外国公司所垄断。  进口试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科研用试剂的迫切需求,节省了时间和人力资源,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医疗卫生、检验检测等领域较快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卢凡认为,随着我国科研投入的加大,以及人们对食品、健康、环境等民生问题的重视,对试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如果继续依赖进口,相关领域的科研和生产活动必然受到制约。  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在卢凡看来,今后,加快国产科研用试剂的发展,整体提升国产科研用试剂的质量势在必行。  卢凡介绍说,为了推动国产科研用试剂的产业化发展,2005年,科技部组织相关专家开始了科研用试剂的调研工作,2006年开始正式推动该工作 2011年10月,成立科研用试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13年11月,批准该联盟成为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之一。  数据显示,从2006年国家推进国产科研用试剂研发工作9年来,国产科研用试剂的品种和数量都有了很大提高。以化学试剂为例,国产试剂数量已从2006年仅有的3000种左右跃升至目前的3万多种,而国产原创试剂领域经过多年的研发,已能生产出3000种左右。  “现在,我们已经对科研用试剂产业的前中后端发展有了一些思考,对于这个领域‘十三五’的发展重点也有了一定思路,但我们还需要搞清楚哪些工作需要重点跟踪,哪些领域需要国家战略布局,切实做好政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卢凡说。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