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无菌培养容器

仪器信息网无菌培养容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无菌培养容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无菌培养容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无菌培养容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无菌培养容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无菌培养容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无菌培养容器相关的解决方案。

无菌培养容器相关的论坛

  • 微生物和细胞培养中的无菌操作基本技术

    无菌操作技术不仅在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许多生物技术中也被广泛应用,例如转基因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等。 无菌室,微生物实验室内专辟的一个小房间,室外设一个缓冲间,缓冲间的门和无菌室的门不要朝向同一方向,以免气流带进杂菌。无菌室和缓冲间都必须密闭,无菌室内的地面、墙壁必须平整,不易藏污纳垢、便于清洗,室内装备的换气设备必须有空气过滤装置。工作台的台面应该处于水平状态,无菌室和缓冲间都装有紫外线灯(距离工作台面1米),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应穿戴灭过菌的服装、帽子。 超净台,主要功能是利用空气层流装置排除工作台面上部包括微生物在内的各种微小尘埃,通过电动装置使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具后进入工作台面,使台面始终保持在流动无菌空气控制之下。在条件较困难的地方,也可以用木制无菌箱代替超净台(正面开有两个洞,不操作时用推拉式小门挡住,操作时可以将双臂伸进去;正面上部装有玻璃,便于在内部操作,箱内部装有紫外线灯,从侧面小门可以放进去器具和菌种、细胞株等)。 微生物的培养 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要保持培养物纯净性;培养微生物的要领,是为所需要的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阻止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一)培养基1.认识培养基的基本组成成分,从生物体构成的基本元素这一角度理解培养基中为什么都需要具备这些基本成分。2.培养基的用途和种类:液体和固体两大类。3.不同的微生物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尽管培养基的配方各不相同,但是其基本成分都包括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4.培养基是否合格(无菌试验):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2d后无菌落生长(液体不变浑浊),说明培养基的制备是成功的,否则需要重新制备。 (二)无菌技术 1. 无菌技术的概念无菌操作泛指在培养微生物的操作中,所有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日常的生活环境中,每时每刻每处都存在着微生物,任何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将某种微生物引入到培养物中。在具备无菌环境和获得无菌材料后,还要始终保持无菌状态,才能对某种特定的已知微生物进行研究或利用它们的功能,否则外界的各种微生物很容易混入。外界不相干的微生物混入的现象,在微生物学叫做污染杂菌。防止污染是微生物学工作中十分关键的技术:彻底灭菌和防止污染是无菌技术的两个方面。此外,要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还要防止所研究的微生物,特别是致病微生物或经过基因工程改造了的本来自然界不存在的微生物从我们的实验容器中逃逸到外界环境中去(生物安全)。无菌操作非常重要,无论是倒平板、平板划线操作,还是平板稀释涂布法,其操作中的每一步都需要做到“无菌”,只有熟练、规范地进行无菌操作,才可能成功地培养微生物。 2. 消毒与灭菌的概念(1)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需要灭菌)(2)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需要灭菌)(3)实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消毒)(4)接种环、针、涂布棒:灼烧灭菌(外焰)。 3.倒平板(1)灭菌后,培养基冷却到55 [font='宋

  • 【资料】微生物检测实验室无菌室可以放培养箱培养细菌及镜检吗

    我们是引用水分析实验室,在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图上,看到在微生物区域的无菌操作室,也就是放超净工作台的房间,设置了镜检及细菌,大肠菌的培养箱。第一次看到感觉很吃惊,一般说来,培养箱都是放在外面的,我个人认为既然是无菌室,还在里边培养细菌,进行镜检,那还能是无菌室吗?简单的紫外照射可以去除空气中因培养镜检所带入的污染源吗?不知道这种安排出于什么理论,请大家赐教。

  • 【原创】无菌检验培养基与大家共享

    发酵无菌检验培养基与大家共享,该培养基以酚红为指示剂,在有杂菌污染时会变色,对及时发现染菌有极大好处。[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63333]发酵检验培养基与大家共享[/url]

  • 【分享】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菌种保藏

    在自然条件下,微生物常常在各种生态系统中群居杂聚。为了研究某种微生物的特性,或者大量培养和利用某一种微生物,必须事先从有关的生态环境中分离出所需的菌株,获得纯培养。获得纯培养的方法,称为微生物的纯种分离法,这一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欲从含有多种微生物的样品中直接辨认出,并且取得某种所需微生物的个体,进行纯培养,那是困难的。由于微生物可以形成菌落,而每个单一菌落常常很可能是由一种个体繁殖而成。不同微生物的菌落是可以识别和加以鉴定的。因些将样品中不同微生物个体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培养出不同的单一菌落,再从选定的某一所需菌落中取样,移植到新的培养基中去,就可以达到分离纯种的目的。这也就是常用纯种分离法的原理。在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过程中,必须使用无菌操作技术。所谓无菌操作,就是在分离、接种、移植等各个操作环节中,必须保证在操作过程中杜绝外界环境中的杂菌进入培养的容器或系统内,从而污染培养物。具体操作方法见本实验有关部分和教师作示范。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的常用方法有稀释平板分离法和平板划线分离法等。有条件的单位也可用显微操纵器单细胞分离法。针对不同的分离材料和条件,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一、目的要求1. 初步掌握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2. 练习微生物接种、移植和培养的基本技术,掌握无菌操作技术。二、实验材料样品:新鲜土壤。培养基:灭菌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淀粉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10mL装)。无菌水:带有玻璃珠装有45mL无菌水三角瓶、装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其它:无菌培养皿、无菌吸管、无菌三角玻棒、台天平、记号笔、接种环、酒精灯、火柴、标签纸、胶水、水泡锅。试剂:5000U/mL链霉素液0.5%重铅酸钾液。

  • 【讨论】水质与食品检验中当细菌培养在平板无菌落生长时,为什么菌落总数报告方式不同?

    [size=4][font=黑体]我们都知道:菌落总数是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重量(g)、容积(m1)或表面积(clni)内,所含能于某种固体培养基上,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生成的细菌集落的总数。但在水质与食品检验中当细菌培养在平板无菌落生长时,为什么菌落总数报告方式不同?水质: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上均无菌落生长,则以(未检出)报告之。食品:若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l(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l×10或lO)报告之。请各位朋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见解![/font][/size]

  • 培养室的灭菌、消毒

    1、同无菌室的灭菌、消毒措施。2、小规模的培养可不启用恒温培养室,而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

  • 用固体培养基对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培养

    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称为菌落(colony)。当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菌落连成一片时,便成为菌苔(lawn)。不同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菌落或菌苔一般都具有稳定的特征,可以成为对该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大多数细菌、酵母菌、以及许多真菌和单细胞藻类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孤立的菌落,采用适宜的平板分离法很容易得到纯培养。所谓平板,即培养平板(culture plate)的简称,它是指固体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冷却凝固后,盛固体培养基的平皿。这方法包括将单个微生物分离和固定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或里面。固体培养基用琼脂或其它凝胶物质固化的培养基,每个孤立的活微生物体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形成的菌落便于移植。最常用的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平板。这种由Kock建立的采用平板分离微生物纯培养的技术简便易行,100多年来一直是各种菌种分离的最常用手段。   1. 稀释倒平板法(pour plate method)  先将待分离的材料用无菌水作一系列的稀释(如1:10、1:100、1:1,000、1:10,000......),然后分别取不同稀释液少许,与已熔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琼脂培养基混合,摇匀后,倾入灭过菌的培养皿中,待琼脂凝固后,制成可能含菌的琼脂平板,保温培养一定时间即可出现菌落。如果稀释得当,在平板表面或琼脂培养基中就可出现分散的单个菌落,这个菌落可能就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繁殖形成的。随后挑取该单个菌落,或重复以上操作数次,便可得到纯培养。   2. 涂布平板法(spread plate method)  由于将含菌材料先加到还较烫的培养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热敏感菌的死亡,而且采用稀释倒平板法也会使一些严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琼脂中间缺乏氧气而影响其生长,因此在微生物学研究中更常用的纯种分离方法是涂布平板法。其做法是先将已熔化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制成无菌平板,冷却凝固后,将一定量的某一稀释度的样品悬液滴加在平板表面,再用无菌玻璃涂棒将菌液均匀分散至整个平板表面,经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  3. 平板划线法(streak plate method)  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沾取少许待分离的材料,在无菌平板表面进行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的连续划线,微生物细胞数量将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散开来,如果划线适宜的话,微生物能一一分散,经培养后,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单菌落。   4. 稀释摇管法(dilution shake culture method)  用固体培养基分离严格厌氧菌有它特殊的地方。如果该微生物暴露于空气中不立即死亡,可以采用通常的方法制备平板,然后置放在封闭的容器中培养,容器中的氧气可采用化学、物理或生物的方法清除。对于那些对氧气更为敏感的厌氧性微生物,纯培养的分离则可采用稀释摇管培养法进行,它是稀释倒平板法的一种变通形式* 。先将一系列盛无菌琼脂培养基的试管加热使琼脂熔化后冷却并保持在50℃左右,将待分离的材料用这些试管进行梯度稀释,试管迅速摇动均匀,冷凝后,在琼脂柱表面倾倒一层灭菌液体石蜡和固体石蜡的混合物,将培养基和空气隔开。培养后,菌落形成在琼脂柱的中间。进行单菌落的挑取和移植,需先用一只灭菌针将液体石蜡--石蜡盖取出,再用一只毛细管插入琼脂和管壁之间,吹入无菌无氧气体,将琼脂柱吸出,置放在培养皿中,用无菌刀将琼脂柱切成薄片进行观察和菌落的移植。

  • 什么是无菌技术?

    简介 细胞培养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护细胞免受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污染。非无菌物品、培养基和试剂、带有微生物的空气颗粒、不干净的培养箱和污染的工作台面均是导致微生物污染的来源。 无菌技术的作用是在环境微生物与无菌的细胞培养物之间形成一道屏障,它通过一套操作流程来降低培养物被上述污染源污染的可能。无菌技术的组成要素包括:无菌工作区域、良好的个人卫生、无菌试剂和培养基以及无菌操作。 无菌工作区域 最为简单、经济的减少空气颗粒和气体挥发(例如:灰尘、芽孢、皮屑、喷嚏) 污染的方法就是采用细胞培养通风橱。 细胞培养通风橱应正确设置,放置于专门用于细胞培养的区域,同时要避免来自门、窗及其他设备的气流,不能有直接的来往通道。 工作台面应保持整洁,只放置特定实验所需的物品 不能用作储存区域。 使用前后均应彻底消毒工作台面,周围区域和设备应定期清洁。 常规清洁时,工作前和工作过程中,特别是发生泼溅后,应使用70%乙醇擦拭工作台面。 使用完毕后,可用紫外灯对细胞培养通风橱内空气和暴露在外的工作台面进行消毒。 在细胞培养通风橱内不需要也不建议使用煤气灯火焰。 细胞培养通风橱应始终保持运转,长时间不使用时方可关闭。 良好的个人卫生 操作细胞培养物前后应洗手。穿戴个人防护设备不仅可保护您免受危险品污染,还可降低皮屑以及衣服上污物和灰尘污染培养物的可能。 无菌试剂和培养基 商品化试剂和培养基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其无菌性,但是在操作过程中这些产品可能被污染。应遵循以下无菌操作原则以免污染。必须采用适当的灭菌方法(例如:高压蒸汽、无菌过滤)对实验室中配制的所有试剂、培养基和溶液进行灭菌。 无菌操作 必须用 70% 乙醇擦拭双手和工作区域。 在将容器、培养瓶、培养板和培养皿放入细胞培养通风橱之前,必须用 70% 乙醇擦拭其外部。 不要从试剂瓶或培养瓶中直接倾倒培养基和试剂。 使用无菌玻璃吸管或一次性塑料吸管和移液器操作液体 每支吸管只能使用一次,以免交叉污染。使用时方可打开无菌吸管的包装。吸管应始终位于工作区域内。 试剂瓶和培养瓶用后必须盖上,用胶带将多孔板密封起来或者将其放入重复密封袋中,以免微生物和空气污染物进入,污染培养物。 无菌培养瓶、试剂瓶、培养皿等物品使用时方可揭开盖子,不得将其开放暴露于环境中。操作完成后尽快盖上盖子。 取下盖子时应将盖子开口朝下放在工作台面上。 必须使用无菌玻璃器皿和其他设备。 进行无菌操作时不要说话、唱歌或者吹口哨。 尽快完成实验,以尽量避免污染。 无菌技术核对内容 工作区域 细胞培养通风橱设置是否正确? 细胞培养通风橱所在区域有无气流和直接出入通道? 工作台面是否整洁?是否仅仅放置了实验所需的物品? 开始工作前用 70%乙醇擦拭工作台面了吗? 是否定期对培养箱、冰箱、冰柜及其他实验室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个人卫生 您洗手了吗? 您穿戴个人防护设备了吗? 如果您留了长发,您把头发扎在后面了吗? 您是用移液器操作液体吗? 试剂和培养基 您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实验室中配制的所有试剂、培养基和溶液进行灭菌了吗? 在将容器、培养瓶、培养板和培养皿放入工作台面之前,您用 70%乙醇擦拭其外部了吗? 试剂瓶、培养瓶及其他容器不使用时盖紧了吗? 是否已将所有培养板均放入无菌重复密封袋中? 是否有试剂外观浑浊?是否被污染了?试剂中有漂浮颗粒吗?有难闻气味吗?有颜色异常吗?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是否已对其进行去污并丢弃? 操作 您操作时是否缓慢、谨慎、注意无菌技术了? 在将移液器、试剂瓶和培养瓶放入细胞培养通风橱之前,用 70% 乙醇擦拭其表面了吗? 是否将盖子口朝下放置在工作区域? 您是使用无菌玻璃吸管或者一次性无菌塑料吸管操作液体吗? 无菌吸管是否仅仅使用一次以免交叉污染? 您是否注意到避免使吸管尖端触碰到任何非灭菌物品包括瓶口螺纹的外缘? 发生液体泼溅时是否立即吸干并用 70% 乙醇擦拭该区域?

  • 【金秋计划】干粉培养基煮沸灭菌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灭菌方法简介 培养基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灭菌处理,将其所含活菌全部杀死或全部除去。常用的灭菌方法有过滤除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及辐照灭菌等。其中,湿热灭菌法又包括四种方式:煮沸法、流动蒸汽灭菌法、间歇灭菌法和压力蒸汽灭菌法。通常来说,使用比较多的是压力蒸汽灭菌法。 但是对于有些培养基来说,高压条件会损坏培养基中的某些成分,不利于培养基的使用,所以只能采用煮沸灭菌的处理方法。本文主要就煮沸灭菌方法进行讨论。 煮沸灭菌的常见表述 有关煮沸灭菌的描述,通常有如下几种方式: a、称取本品41. 5g,加热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煮沸不要超过2分钟。无需高压灭菌。临用时制备,不得超过3小时。 b、称取本品50. 3g,加入1000mL蒸馏水中,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冷至45-50℃, 摇匀,倾入无菌平皿备用。无需高压灭菌。 c、称取本品89g,煮沸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冷至45-50℃时,倾入无菌平皿,备用。注:无需高压灭菌。 d、称取本品57g,加热搅拌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不要过分加热,冷至50-55℃时,倾入无菌平皿,部分开盖干燥2h,然后盖上,备用。无需高压灭菌。在24小时内使用。 这些方法描述中,都特别强调“无需高压灭菌”、“不要过分热”、“煮沸充分溶解”,那么究竟该怎样操作,才能达到既灭菌完全又尽量降低对培养基的破坏呢? 煮沸灭菌的实际操作 1、关于煮沸方式,有人提出可以隔水煮沸,但经过反复试验,发现这种煮沸方式存在两大弊端:①温度不够,达不到灭菌效果 ②经隔水煮沸的含琼脂培养基,在水浴的过程中易出现分层现象。 2、为了对培养基进行有效煮沸灭菌,根据我们实践摸索,建议如下操作: ①准备好电磁炉和搪瓷缸(不要用铁质容器) ②将培养基按比例加水,称量至搪瓷缸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无明显团状物或颗粒 ③将搪瓷缸置于电磁炉上,大火烧开,期间持续搅拌,避免糊底 当液面完全沸腾后,立即将搪瓷缸从电磁炉上拿开,算是一次煮沸操作 液面回落后,立即放回电磁炉,重复上面的步骤 总共煮沸3次即可。 ④将煮好的培养基冷却至需要的温度,进行倾注平皿等操作。 注意事项 1、补水 加热煮沸的过程,培养基中的部分水分会蒸发掉,造成水分偏少,影响培养基的质量(如平板强度等),导致菌落形态等结果的偏差,因此为了尽量减少误差,需要在煮沸之前,向搪瓷缸中补加适量培养基配制用水,经验估计,通常每煮一缸培养基需补加15- 20mL水,实际操作中,需根据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容器大小及装量)进行摸索。 2、溶解 所有的培养基,在煮之前必须搅拌至完全溶解,不允许将尚有成团培养基的状态下,直接进行加热煮沸,那样很容易出现灭菌不彻底的现象,尤其是有些含琼脂的培养基,甚至会有部分琼脂不能彻底溶解,导致倒出的平皿上有明显的麸皮状琼脂小颗粒,或者有些含有染料的培养基也可能出现染料颗粒,都会影响培养基的使用。 3、搅拌 煮沸全程必须持续不断搅拌,以免糊底。 4、防烫 液面沸腾后,要及时将搪瓷缸从电磁炉上取下,以免液体沸出,造成培养基沾染或烫伤操作人员。

  • 培养基的灭菌方法

    灭菌是指杀死或消灭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灭菌的方法分物理和化学灭菌法两大类。本实验主要介绍物理方法的一种,即加热灭菌。 加热灭菌包括湿热和干热灭菌两种。通过加热使菌体内 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达到杀菌目的。蛋白质的凝固变性与其自身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高,其凝固所需要的温度越低。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力比干热大,因为在湿热情况下,菌体吸收水分,使蛋白质易于凝固;同时湿热的穿透力强,可增加灭菌效力。 2.1 湿热灭菌 煮沸消毒法 :注射器和解剖器械等均可采用此法。先将注射器等用纱布包好,然后放进煮沸消毒器内加水煮沸。对于细菌的营养体煮沸约15~30min,对于芽孢则需煮沸约1~2h。 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用途广,效率高,是微生物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灭菌方法。这种灭菌方法是基于水的沸点随着蒸汽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的原理设计的。当蒸汽压力达到1.05kg/cm2时,水蒸气的温度升高到121℃,经15~30min,可全部杀死锅内物品上的各种微生物和它们的孢子或芽孢。一般培养基、玻璃器皿以及传染性标本和工作服等都可应用此法灭菌。 2.2 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加水:打开灭菌锅盖,向锅内加水到水位线。立式消毒锅最好用已煮开过的水,以便减少水垢在锅内的积存。注意水要加够,防止灭菌过程中干锅。 装料、加盖:灭菌材料放好后,关闭灭菌器盖,采用对角式均匀拧紧锅盖上的螺旋,使蒸汽锅密闭,勿使漏气。 排气:打开排气口(也叫放气阀)。用电炉加热,待水煮沸后,水蒸气和空气一起从排气孔排出,当有大量蒸汽排出时,维持5min,使锅内冷空气完全排净。 升压、保压和降压:当锅内冷空气排净时,即可关闭排气阀,压力开始上升。当压力上升至所需压力时,控制电压以维持恒温,并开始计算灭菌时间,待时间达到要求(一般培养基和器皿灭菌控制在121℃,20min)后,停止加热,待压力降至接近“0”时,打开放气阀。注意不能过早过急地排气,否则会由于瓶内压力下降的速度比锅内慢而造成瓶内液体冲出容器之外。 灭菌后的培养基空白培养:灭菌后的培养基放于37℃培养箱中培养,经24h培养无菌生长,可保存备用;斜面培养基取出后,立即摆成斜面后空白培养;半固体的培养基垂直放置凝成半固体深层琼脂后,空白培养。 2.2 干热灭菌法 通过使用干热空气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叫干热灭菌。一般是把待灭菌的物品包装就绪后,放入电烘箱中烘烤,即加热至160~170℃维持1~2h。 干热灭菌法常用于空玻璃器皿、金属器具的灭菌。凡带有胶皮的物品,液体及固体培养基等都不能用此法灭菌。 2.2.1 灭菌前的准备 玻璃器皿等在灭菌前必须经正确包裹和加塞,以保证玻璃器皿于灭菌后不被外界杂菌所污染。常用玻璃器皿的包扎和加塞方法如下:平皿用纸包扎或装在金属平皿筒内;三角瓶在棉塞与瓶口外再包以厚纸,用棉绳以活结扎紧,以防灭菌后瓶口被外部杂菌所污染;吸管以拉直的曲别针一端放在棉花的中心,轻轻捅入管口,松紧必须适中,管口外露的棉花纤维统一通过火焰烧去,灭菌时将吸管装入金属管筒内进行灭菌,也可用纸条斜着从吸管尖端包起,逐步向上卷,头端的纸卷捏扁并拧几下,再将包好的吸管集中灭菌。 2.2.2 干燥箱灭菌 将包扎好的物品放入干燥烘箱内,注意不要摆放太密,以免妨碍空气流通;不得使器皿与烘箱的内层底板直接接触。将烘箱的温度升至160~170℃并恒温1~2h,注意勿使温度过高,超过170℃,器皿外包裹的纸张、棉花会被烤焦燃烧。如果是为了烤干玻璃器皿,温度为120℃持续30分钟即可。温度降至60~70℃时方可打开箱门,取出物品,否则玻璃器皿会因骤冷而爆裂。 用此法灭菌时,绝不能用油、蜡纸包扎物品。 2.2.3 火焰灭菌 直接用火焰灼烧灭菌,迅速彻底。对于接种环,接种针或其它金属用具,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烧至红热进行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或三角瓶口,也采用通过火焰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 无菌操作基本技术 等等

    无菌操作基本技术 1. 实验进行前,无菌室及无菌操作台(laminar flow) 以紫外灯照射30-60 分钟灭菌,以70 %ethanol 擦拭无菌操作台面,并开启无菌操作台风扇运转10分钟后,才开始实验操作。每次操作只处理一株细胞株,且即使培养基相同亦不共享培养基,以避免失误混淆或细胞间污染。实验完毕后,将实验物品带出工作台,以70 % ethanol 擦拭无菌操作抬面。操作间隔应让无菌操作台运转10分钟以上后,再进行下一个细胞株之操作。 2. 无菌操作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及宽敞,必要物品,例如试管架、吸管吸取器或吸管盒等可以暂时放置,其它实验用品用完即应移出,以利于气流之流通。实验用品以70 % ethanol 擦拭后才带入无菌操作台内。实验操作应在台面之中央无菌区域,勿在边缘之非无菌区域操作。 3. 小心取用无菌之实验物品,避免造成污染。勿碰触吸管尖头部或是容器瓶口,亦不要在打开之容器正上方操作实验。容器打开后,以手夹住瓶盖并握住瓶身,倾斜约45° 角取用, 尽量勿将瓶盖盖口朝上放置桌面。4. 工作人员应注意自身之安全,须穿戴实验衣及手套后才进行实验。对于来自人类或是病毒感染之细胞株应特别小心操作,并选择适当等级之无菌操作台(至少Class II)。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引起aerosol之产生,小心毒性药品,例如DMSO及TPA等,并避免尖锐针头之伤害等。 5. 定期检测下列项目: 5.1. CO2 钢瓶之CO2 压力 5.2. CO2 培养箱之CO2 浓度、温度、及水盘是否有污染(水盘的水用无菌水,每周更换)。5.3. 无菌操作台内之airflow 压力,定期更换紫外线灯管及HEPA 过滤膜,预滤网(300小时/预滤网,3000小时/HEPA)。6. 水槽可添加消毒剂(Zephrin 1:750),定期更换水槽的水。 实验用品 1. 种类︰ 1.1. 细胞培养实验用品均为无菌,除了玻璃容器与pasteur pipet 外,其它均为塑料无菌制品。 1.2. TC级培养盘表面均有coating高分子物质以让细胞吸附,培养容器种类有flask, plates, dishes, roller bottle 等,依实验需要使用。 1.3. plastic sterile pipet: 1 ml, 2 ml,5 ml, 10 ml, 25 ml 1.4. 塑料离心管: 15 ml, 50 ml,均有2 种不同材质,其中polypropylene (PP) 为不透明材质,polystyrene (PS) 为透明材质,可依实验需要而选择适合材质之离心管。[si

  • KF链球菌琼脂培养基的灭菌

    KF链球菌琼脂培养基[img]http://img.foodmate.net/bbs/static/image/smiley/default/cry.gif[/img] 称取本品71.5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L,搅拌加热煮沸溶解,勿高压灭菌,冷至50度左右,倾注无菌培养皿.那么请教各位大侠那这个培养基如何灭菌,是否可以直接将过滤好的滤膜放入培养基中培养.

  • 培养基的储存

    一般来说,未开封的脱水培养基应避光储存于25℃下阴凉干燥处,开过封的脱水培养基应盖紧瓶盖注意密封储存。已配制好的培养基、缓冲液一般可储存于2—25℃阴凉干燥处,有条件置冰箱冷藏储存更好,否则必须在2d内使用完毕。USP中有明确规定:置2—25℃阴凉干燥处如果培养基分装并储存于非密闭性容器内(如试管、三角烧瓶),则其使用期限为1个月,但该培养基 的灵敏度试验和其他 的相关质量检查务必在距使用时的前2周内完成;如果培养基储存于密闭性容器(如螺旋盖瓶)内,则其使用期限为1年,但该培养基的灵敏度试验和其他的相关质量检查须在距使用前3个月内完成:如果实验室购买的成品型培养基储存于密闭容器内,实验室可抽取部分代表性样品进行无菌检查试验和灵敏度试验。并根据自己的储存条件来制定合理的培养基储存期,对培养基的存储环境条件进行监控和记录,并且要对相应的储存期和储存条件进行确认。 灭菌后的培养基等物品应置适当条件下保存至规定的有效期,并对保存条件进行确证。

  • 【原创】无菌操作基本技术

    无菌操作基本技术 1. 实验进行前,无菌室及无菌操作台(laminar flow) 以紫外灯照射30-60 分钟灭菌,以70 %ethanol 擦拭无菌操作台面,并开启无菌操作台风扇运转10分钟后,才开始实验操作。每次操作只处理一株细胞株,且即使培养基相同亦不共享培养基,以避免失误混淆或细胞间污染。实验完毕后,将实验物品带出工作台,以70 % ethanol 擦拭无菌操作抬面。操作间隔应让无菌操作台运转10分钟以上后,再进行下一个细胞株之操作。 2. 无菌操作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及宽敞,必要物品,例如试管架、吸管吸取器或吸管盒等可以暂时放置,其它实验用品用完即应移出,以利于气流之流通。实验用品以70 % ethanol 擦拭后才带入无菌操作台内。实验操作应在台面之中央无菌区域,勿在边缘之非无菌区域操作。 3. 小心取用无菌之实验物品,避免造成污染。勿碰触吸管尖头部或是容器瓶口,亦不要在打开之容器正上方操作实验。容器打开后,以手夹住瓶盖并握住瓶身,倾斜约45° 角取用, 尽量勿将瓶盖盖口朝上放置桌面。4. 工作人员应注意自身之安全,须穿戴实验衣及手套后才进行实验。对于来自人类或是病毒感染之细胞株应特别小心操作,并选择适当等级之无菌操作台(至少Class II)。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引起aerosol之产生,小心毒性药品,例如DMSO及TPA等,并避免尖锐针头之伤害等。

  • 【分享】无菌检查验证方法

    4.1培养基的准备选用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200g注射用水6600ml加注射用水搅拌混合均匀并慢慢加热溶解,然后煮沸1分钟,在121℃高压灭菌30分钟。4.2试验条件 4.2.1在进行培养基无菌灌装试验前,应对车间无菌作业的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包括空气悬浮粒子监测、表面微生物监测、空气浮游菌监测、层流罩下的沉降菌监测,以及人员的个人卫生(如工作服、手的微生物污染状况)监测。只有各项监测结果达标时,方可进行培养基灌封。4.2.2严格按照生产厂商的配制要求,在配料间用注射用水配制培养基。除菌过滤前,用一无菌瓶取50ml培养基溶液,用作除菌过滤前培养基溶液的微生物污染水平检测,除菌过滤作业完全模拟实际生产。4.2.3由受过培训的无菌生产操作人员模拟实际的灌装作业进行培养基灌封,其灌装容器及胶塞与产品生产时完全一致,每批灌装数量3300瓶以上,每瓶灌装量与实际产品相同。4.2.4西林瓶、胶塞、安瓿瓶和灌装用管道用具等按生产工艺要求进行灭菌。4.2.5人员按工艺要求穿灭菌的洁净工作服操作。

  • 细菌柠檬酸利用试验用的培养基

    枸橼酸盐培养基( 1 )成分 氯化钠 5g 枸橼酸钠(无水) 2g 硫酸镁 0.2g 1.0 %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 10ml 磷酸氢二钾 1g 琼脂 14g 磷酸二氢铵 1g 水 l000ml ( 2 )制法 除指示液和琼脂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使溶解,调pH 值使灭菌后为6.9 士0.1 ,加入琼脂,加热溶胀,然后加入指示液,混匀,分装于小试管中,121 ℃ 灭菌15 分钟,制成斜面.(3 )用途 用于鉴别细菌能否利用枸橼酸盐作为碳源和氮源而生长繁殖。 方法和结果观察:取可疑菌落或斜面培养物,接种于枸橼酸盐培养基的斜面上,一般培养48 ~ 72 小时,凡能在培养基斜面生长出菌落,培养基即由绿色变成蓝色者为阳性反应;无菌落生长,培养基仍绿色者为阴性反应,阴性反应者应继续培养观察至7 天。

  • 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以下为常规方法,如配方中有特殊规定或要求,以配方为第一依据。1.根据配方,计算各种营养成分用量。一般药品可用普通药物天平称量,用量少的药品,可按比例配成高浓度溶液,再按所需量用移液管吸取。称好的药品放入玻璃烧杯或搪瓷杯中。2.在另一容器中将所需量的水(一般可用自来水,有特殊要求时需用蒸馏水)加热,取全量的1/3左右倒入放药品的容器中,用玻璃棒搅拌,待药品全溶后,再将其余热水全部倒入。3.若配制固体培养基,则称取1.5~2%的琼脂放入已溶化的营养液中,继续加热至琼脂全部溶解。加热中随时搅拌,防止溢出或糊底。烧糊的培养基营养物质破坏,并产生有毒物质,不宜再用。4.待溶化的培养基稍冷却后,按配方要求调整pH值。先取10毫升培养基装入试管中,用pH试纸测其自然pH,再用1%NaOH(或1%HCl)调至所需pH,根据用量计算,换用10%NaOH(或10%HCl)调整所配全量培养基的pH。加碱(或酸)溶液时,应边滴加边搅拌,至应加量将近用完时,再次测试,最后调至要求的pH值。5.配好的培养基,根据需要趁热分装至试管或锥形瓶中。分装需用漏斗,以免琼脂粘在管口或瓶口上。装瓶量一般为瓶容量的1/3~1/2;装试管一般为试管高度的1/5~1/4,以免灭菌时培养基上溢,粘湿棉塞。6.用预先制好的棉塞塞住管口或瓶口。棉塞既有利于通气,又有滤菌作用,故松紧、大小应适当,以免使用时影响操作(如图)。最后用牛皮纸或报纸包住棉塞,扎紧在瓶颈或试管上方,以免灭菌时水蒸汽沾湿棉塞或脱落。7.灭菌后取出的固体培养基,根据需要可将试管立即斜放,冷凝后即成斜面培养基,用于菌种扩大培养及保藏;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冷凝后即制成平板培养基,可用于菌种的分离、鉴定等。液体培养基冷却后可直接根据需要接入菌种

  • 蜡样芽孢杆菌显色培养基

    蜡样芽孢杆菌显色培养基

    蜡样芽孢杆菌显色培养基Bacillus cereus Chromogenic Medium用途:用于蜡样芽孢杆菌的显色培养,蜡样芽孢杆菌显蓝绿色蜡样芽孢杆菌显色培养基是青岛海博生物公司改良的培养基,用于食品、水、乳制品和肉制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快速检测。蜡样芽孢杆菌显蓝绿色且菌落比较大,苏云金芽孢杆菌显蓝绿色,李斯特氏菌显深蓝色,菌落比较小,其它菌显黄色或无色,革兰氏阴性菌被抑制。 成份 (g/L) 特殊营养物质41.9 显色剂 0.5 抑菌成份 0.6琼脂 15.0 pH 7.0 ± 0.2 25 ℃ 此配方可以进行改良或增加营养成份以获得最佳的结果。 注意 此培养基仅供实验室使用。 用法 称取本品 11.6g 加入200ml蒸馏水,加热溶解并不停搅拌,煮沸不要超过1分钟。冷却至45-50℃时,倾入无菌平皿,备用。 贮存 制备好的平板可保存 2-5 天,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干燥培养基应放置于阴暗干燥处, 保存温度 2-8 ℃,注意避光保存。 失效 干燥培养基超过保质期、结块和颜色变化都不能使用。 操作步骤 1、按国家标准、SN标准、FDA标准或其它方法制备样品液; 2、样品液在30±1℃增菌培养18-24小时; 3、取增菌液划线接种于蜡样芽孢杆菌显色培养基平板上,30±1℃培养18~24h。蜡样芽孢杆菌典型菌落为蓝绿色且菌落比较大。若24小时没有出现典型菌落,可延长培养至48小时。 4、对可疑蜡样芽孢杆菌可划线接种到营养琼脂平板上,30±1℃培养18-24小时,挑取单菌落做蜡样芽孢杆菌全套生化试验(本公司有生化鉴定管套装SHBG09 7种x2套/盒*5盒)

  • 【金秋计划】微生物菌落计数的计数和培养步骤

    [b]菌落计数的计数和培养步骤[/b] [align=center] [/align][b][font=宋体][size=16px][color=#535053]样品的稀释[/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color=#535053][/color][/size][/font] [font=宋体][size=16px][color=#535053]固体和半固体样品[/color][/size][/font][/b] [font=宋体][size=16px]称取25 g置盛有225 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均质1min~2 min,或放入盛有225 mL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color=var(--weui-LINK)]拍击式均质器[i][/i][/color]拍打1min~2 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size][/font] [align=center][b][font=宋体][size=16px][color=#535053]液体样品[/color][/size][/font][/b][/align] [font=宋体][size=16px]以[/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无菌吸管[i][/i][/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吸取25mL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size][/font] [img=图片]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KutukicS8AY5sOWJb7yIaHibr1icWrdc7T0zUghd7XcjY8WtDUAqo0jItIA55dbqMiccNRa9L1ibwcMiaFnO3AIr57g/640?wx_fmt=other&wxfrom=5&wx_lazy=1&wx_co=1&tp=wxpic[/img] [font=宋体][size=16px]上步完成后,用1mL无菌吸管或微量[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器[/color][/url]吸取1:10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mL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size][/font] [font=宋体][size=16px]移液过程使用的器具,都应避免微生物污染。使用耐高压[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枪[/color][/url],核查洗耳球无菌程度,避免[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枪[/color][/url]触及[color=var(--weui-LINK)]均质袋[i][/i][/color]或试管内壁……[/size][/font] [font=宋体][size=16px]样品匀液完成后,可按相同操作,制备10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次1mL无菌吸管或吸头。[/size][/font] [font=宋体][size=16px]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时,吸取1 mL样品匀液于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同时,分别吸取1 mL空白稀释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size][/font] [font=宋体][size=16px]之后,及时将15 mL~20 mL冷却至46℃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可放置于46 ℃±1 ℃恒温水浴箱中保温)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size][/font] [b][font=宋体][size=16px]培养和计数[/size][/font][/b] [font=宋体][size=16px]样品稀释完成后,就要进行培养和菌落计数了[/size][/font] [font=宋体][size=16px]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1℃培养48h±2h。水产品30℃±1℃培养72h±3h。[/size][/font] [font=宋体][size=16px]如果样品中可能含有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弥漫生长的菌落时,可在凝固后的琼脂表面覆盖一薄层琼脂培养[/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基 (约4mL),凝固后翻转平板,按相同条件进行培养。[/size][/font] [font=宋体][size=16px]培养完成后,就要进行菌落计数了,计数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记录[color=var(--weui-LINK)]稀释倍数[i][/i][/color]和相应的菌落数量。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 CFU)表示。[/size][/font] [font=宋体][size=16px][back=url(&]选取菌落数在30 CFU~300 CFU之间、无蔓延菌落生长的平板计数菌落总数。低于30 CFU的平板记录具体菌落数,大于300 CFU的可记录为多不可计。每个稀释度的菌落数应采用两个平板的平均数。[/back][/size][/font] [font=宋体][size=16px]大片菌落[/size][/font] [font=宋体][size=16px]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以2,代表一个平板菌落数。[/size][/font] [font=宋体][size=16px]链状生长[/size][/font] [font=宋体][size=16px]当平板上出现菌落间无明显界线的链状生长时,则将每条单链作为一个菌落计数。 [/size][/font] [align=center][b][font=宋体][size=16px]结果与报告[/size][/font][/b][/align] [font=宋体][size=16px]为了生成结果和报告,需要根据计数结果和公式计算出菌落总数。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菌落数量不同的培养皿,[color=var(--weui-LINK)]计数原则[i][/i][/color]有所不同。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6px][back=url(&]若所有平板上为蔓延菌落而无法计数,则报告菌落蔓延。若空白对照上有菌落生长,则此次检测结果无效。[/back][/size][/font]

  • 干粉培养基

    如何有效管理微生物实验室干粉培养基在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关乎微生物的检验结果。加强对培养基的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需要注重培养基的质量管理工作。?本文从培养基的采购验收、质量控制、培养基制备后的质量控制以及培养基的灭菌和储存等环节简要分析了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工作。1、培养基供应商选择培养基应当从可靠的供应商处采购,必要时应当对供应商进行评估。评估应确定其生产工艺,运输条件是否符合规定,资质是否齐全,质量保证能力和生产能力是否符合需求。如果新增培养基供应商,应对该厂家所生产的不同批次的培养基理化及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审计评估,评估合格后才可以将该品牌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录。2、培养基初步验收在培养基到达实验室后,应安排专业的人员对培养基进行验收,首先查看培养基的名称是否正确、配方是否符合药典或国标等相应的法规文件的要求、是否临近有效期、生产批号是否清晰、能否提供商品质检报告、检查包装是否完整,规格、数量是否与采购申请一致。在接收完毕后安排管理人员进行入库保存,并尽快安排对培养基进行入厂检测。3、培养基理化及微生物检测培养基的理化指标主要包括pH值、澄明度以及凝胶强度(琼脂类),培养基的微生物指标一般包括:灵敏度、促生长能力、抑制能力以及指示特性,即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这些指标供应商在培养基出厂前就已经进行了检测,合格后放行。使用单位验收时仍需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并与厂家提供的质检报告进行对比,看与报告内容是否一致。使用单位也可采用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报告。4、干粉培养基储存对入库保存的培养基应张贴标签,以区分验收与未验收的培养基,避免混淆与差错。在此为大家提供一个简单的标签,仅供参考:?点击重新加载使用单位存储培养基时标签也可以做编号处理,例如购进100瓶TSB,产品号为11104,其编号为11104-100-1、11104-100-2、...、11104-100-100按照流水号领用培养基,可减少对培养基的盘点,方便管理。培养基的储存条件一般为常温、干燥、密闭,当然不同供应商的存储条件稍有差别,按照标识执行即可。称量后应及时旋紧瓶盖,避免后期存储因空气湿度较大受潮或结块,如出现结块现象,该瓶培养基不可继续使用。培养基开瓶后在称量和存储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水分含量的增加,培养基的微生物负载可能亦随之增大,进而影响到干粉培养基的质量。所以干粉培养基在开瓶后,应定期进行复检,并对复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开瓶有效期。如果实验室所在地区湿度较大(相对湿度高于75%),开瓶后的培养基应采取适宜的保护措施,如果数量较少,可放置于干燥器内,如果数量较多,可使用封口膜瓶口位置缠绕数匝。5、培养基配制--称量培养基的制备环节,应当严格按照培养基配方制备,在培养基的称量过程中,建议在干爽、无风的区域或者通风柜中进行,这样能够避免培养基吸潮使称量结果不准。应当选择灵敏度较高的称重天平,这样能够保证称量的准确性,同时称量过程中要选择专用的称量匙,避免其他杂质混入培养基中。操作人员应当对称量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记录中应该体现培养基名称、批号、称量数量、具体配制方法、制备人姓名日期、复核人姓名日期等信息,方便后期的溯源调查。6、培养基配制--容器和水配制培养基所用的容器不得影响培养基质量,一般为玻璃容器,培养基配制所用的容器和配套器具应洁净,可用纯化水冲洗玻璃器皿以消除清洁剂和外来物质残留。在大体积配制培养基时,企业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采用不锈钢容器,建议专锅专用,且容器应洁净。不建议使用陶瓷或搪瓷容器。培养基用水是培养基制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物质。不可以使用自来水,自来水中的杂质可能会对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许多法规在培养基配方中采用蒸馏水作为配制用水,实际上纯化水的洁净程度不差于蒸馏水,甚至更优,所以不必单独制备蒸馏水,直接使用纯化水即可,配制用纯化水应按药典的要求定期进行检测。在制备过程中,可先加入培养基,再将纯化水倒入容器内,同时需要将器具内壁上的培养基粉末一同带到容器中,然后根据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涉及到大体积配制后要分装的培养基(例如TSA、TSB、FTM等),分装前一定要将培养基加热至完全溶解,避免后续可能会出现的瓶间差异。7、培养基的灭菌培养基的灭菌过程是影响培养基质量的关键环节。大部分培养基需要高温高压湿热灭菌,但部分选择性培养基由于一些组分不可高温高压灭菌,所以会采用煮沸灭菌,因此灭菌前应阅读培养基使用说明。?点击重新加载培养基灭菌应采用验证过的灭菌程序,灭菌参数应通过无菌性试验和促生长试验的验证。此外,对高温高压灭菌器的蒸汽循环系统也要加以验证,以保证其在一定装载方式下的正常热分布。温度缓慢上升的高压灭菌器可能导致培养基过度加热,过度灭菌会影响绝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培养基的促生长质量。灭菌器中培养基的容积和装载方式也会影响加热的速度。因此应根据灭菌培养基的特性,进行全面的灭菌程序验证。煮沸灭菌的培养基建议现配现用,高温高压湿热灭菌的培养基可以大量配制,在适宜的条件下储存,固体培养基灭菌后只允许一次再融化。灭菌后培养基的储存效期应进行验证。制备好的培养基,使用前需进行pH的监测。对于固体培养基pH监测,可使用平头电极或固液两用电极。

  • 一次塑料培养皿可以重复使用吗?

    培养皿是实验室微生物检测和培养重要的实验工具,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目前常用的培养皿的主要有3.3高硼硅玻璃材质的玻璃培养皿和聚苯乙烯材质的一次性塑料培养皿。   90mm可反复使用塑料培养皿,微生物检验用塑料培养皿,沉降菌检测用,符合GMP要求。摔不烂,多次使用。可耐高温灭菌重复使用 耐高温,培养皿(90mm/60mm)90mm培养皿,微生物检验用培养皿,沉降菌检测用培养皿,符合GMP要求。摔不烂,多次使用。 1. 一次性塑料培养皿的选择 1.1 培养皿材质的选择 1.1.1 玻璃培养皿:   优点:可重复使用,产品购买成本较低,废弃物较少。   缺点:需要洗刷、晾干、灭菌、搬运等工序,容易破损,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和能耗较高,隐性使用成本较高。 1.1.2一次性塑料培养皿:   优点:一次性塑料培养皿属于无菌产品,可降低实验人员劳动强度,减少企业人工成本,提高检验准确度。   缺点:产品显性成本较高,废弃物较多。 1.2 一次性培养皿规格的选择 1.2.1 目前常用的培养皿的规格主要有55cm(接触皿)、6cm、9cm等规格。 1.2.2 由于微生物的繁殖、发育生长是与所供给的培养基(营养)有直接关系,尤其是作定量检验分析,对提供营养物的多少,有决定意义,所以从营养物的提供、菌落可计数面积、操作便利、使用成本等综合考量,目前9cm的培养皿应用的最为广泛。 1.3 一次性培养皿质量的选择 1.3.1 感官指标:上下皿表面应平整,无目视可见的污渍、凹坑、气泡、麻点、擦痕等缺陷 无色透明,其透明度应能保证清晰的观察到容器内物质。 1.3.2 微生物指标:通过环氧乙烷灭菌或辐照灭菌后,按GB/T 14233.2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2部分:生物试验方法 进行检验应无菌。采用环氧乙烷灭菌的应无环氧乙烷残留。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