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爆炸探测系统

仪器信息网爆炸探测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爆炸探测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爆炸探测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爆炸探测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爆炸探测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爆炸探测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爆炸探测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爆炸探测系统相关的论坛

  • 特种气体探测系统

    特种气体探测系统

    [b]特种气体探测系统[/b]储存、输送、使用特种气体的区域应设置特种气体探测装置。自燃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气体的使用场所、技术夹层等可能发生气体泄露处,气体设备间、气瓶柜和阀门箱的排风管口处,生产工艺设备的可燃性、自燃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气体接入阀门箱及排风管内。生产工艺设备的特种气体的废气处理设备排风口处、惰性气瓶间等,均需要设置探测装置。[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9/201909190943102333_5444_3989203_3.jpg!w690x690.jpg[/img][b]特气泄露报警装置设定:[/b]1. 可燃、自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装置应设置一级报警或二级报警,其中常规的检测报警仅需一级报警,当需要联动控制时,检测装置应具有一级报警和二级报警。在二级报警的同时,输出接点信号至一级报警联动控制系统。2. 自燃、可燃性、毒性气体的一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25%可燃性气体爆炸浓度下限值,二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50%可燃性气体爆炸浓度下限值。毒性气体的一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50%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值,二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100%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值。3. 自燃性、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响应时间应符合:扩散式应小于20s,吸入式应小于15s。毒性气体检测报警:扩散式应小于40s,吸入式应小于20s。4. 配有 PLC 的气瓶柜、气瓶架、阀门箱、阀门盘宜通过通讯接口与气体管理控制系统通信。5. 特种气体相对密度小于或等于0.75时,特种气体探测器应同时设置在释放源上方和厂房最高点易积气处。特种气体相对密度大于0.75时,特种气体探测器应设置在释放源下方离地面0.5m处。

  • 【分享】美开发超灵敏探测器 能探知18米外爆炸物

    【分享】美开发超灵敏探测器 能探知18米外爆炸物

    [size=5][b]美开发超灵敏探测器 能探知18米外爆炸物[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6/201006152304_224813_1638489_3.jpg[/img][/b]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报道,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能量部的研究人员利用激光和装备将反射光变成声音,使超灵敏探测器能探知18米之外爆炸物。  此方法是一种光声光谱学变种办法,可以克服此技术的许多问题。亚历山大格雷汉姆贝尔19世纪末最初证实了此技术。最特别的是,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能探测和识别户外的材料,而不是引入加压箱。而加压箱只会导致光声光谱学在安全和军事应用上一无用处。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发表在《应用物理学快报92》杂志上的这一技术就是利用肉眼安全的脉冲光源来照亮目标物,让石英晶体音叉来探测其散射光。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生物科学部的查尔斯范纳斯特说:“我们将此机器照明光的脉冲频率和石英晶体音叉的共鸣频率匹配好,在此音叉的空气表面界面上产生声波。由此产生的压力会导致此音叉产生共鸣。”  之后,科学家按比例放大这种振动,以识别照射到此音叉上的散射光强度。这是因为自然界的石英晶体能产生压电电压。范纳斯特同事表示,石英晶体音叉共鸣的其它好处还包括体积小、成本低、商业可行性强且能在野外环境下工作的特点。  对于他们的实验,研究人员利用磷酸三丁酯和3种爆炸物进行了验证,这3种爆炸物为cyclotrimethylenetrinitromine、三硝基甲苯(TNT)和四硝基季戊醇。结果表明他们能用比同类技术小100倍的激光功率来探测爆炸物残留线索。  此外,研究人员也能利用较大的收集镜和更加强大的照明光源探测20米处的爆炸物,他们认为他们甚至能探测到近100米处的爆炸物。[/size]

  • 焦平面探测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及其在激光测粒技术中的应用

    焦平面探测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及其在激光测粒技术中的应用

    焦平面探测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及其在激光测粒技术中的应用任中京山东建材学院, 济南250022提要:分析了两种焦平面探测系统信息处理能力,给出了所设计的新型激光粒度仪的光路实例,结果表明球面波照明的焦平面探测系统具有更大的综合优势。关键词焦平面探测系统信息能力激光粒度仪空间带宽积The Study of Information Capacity for Focal Plane Arrays Detectesystems and itsApplication in laser Part Icle Sizer DesignRen Zhongjing(Shandong Institute of Building Materials ,Jinan,250022)Abstract :the information capacity for 2 kinds of focal plane systems had been discueeed.there are different distinguishing feature and caculating methords between plane wave and spherical wave focal plane systems.A sample of application shows tha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esign the information capacity in laser particle sizer.Key word :information capacity ,spatial-bandwidth,laser particle sizer,focal plane array焦平面探测系统,实质是一种光学信息处理系统,它通过设置在焦平面上的阵列探测器检测物体或图像的散射谱,据此进行特征识别、图像处理等操作。激光粒度分析技术是此类系统最典型的应用之一。它通过检测颗粒群的散射谱反演颗粒粒度分布。作为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能力是它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用空间带宽积表示, N=2Lρm式中,L:物平面输入尺寸,ρm:系统传递的最高空间频率。如用h 表示焦平面探测器的半高度,λ为激光波长,F为付立叶变换透镜的焦距(或者等效焦距)。则最高空间频率ρm可表为ρm=h/λF显然,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与输入尺寸L ,系统输出的最高空间频率ρm成正比,ρm表征了该系统对图像精细结构的分辨能力, 对激光测粒技术而言就是对小颗粒的分辨能力。要提高测粒水平, 必须探索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有效途径。理论分析不同的光学系统、空间带宽积的表达式不同。通常的焦平面探测系统采用平面波照明, 如图1 所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5/201305281102_441918_388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5/201305281102_441919_388_3.jpg

  • 美国科学家们首次直接探测到宇宙大爆炸第一波震荡

    法国费加罗报网站消息:据透露,美国科学家17日首次直接探测到宇宙大爆炸第一波震荡,即原始引力波。这是物理学的一个重大突破。有评论认为,此发现有望摘取下一个诺贝尔奖。 负责这项研究的是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项目负责人、哈佛大学天文学和物理学教授约翰?科瓦奇表示:“这是当今宇宙学研究的最重要目标之一,是许多研究人员共同努力进行了大量工作的结果。”参与研究的明尼苏达大学物理学家克莱姆形象地说:“这就像是在大海捞针!而我们找到了撬杠。” 引力波的发现可以让科学家第一次“看到”宇宙是怎样形成的,从而揭开宇宙诞生之谜。正如哈佛大学理论物理学家阿维勒布所评价的,这一重大发现“揭示了一些最根本的问题,即我们为什么存在,宇宙是如何开始的”。(记者王芳)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作者:王 芳 2014年03月18日

  • 【讨论】南京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

    [*]时间:2010年7月28日上午 [*]地点:南京栖霞区南京塑料四厂 [*]情况:发生爆炸全城有震感 [*]伤亡:300多人受伤已发现3人遇难 中国江苏网消息:7月28日上午9时56分,南京栖霞区万寿村15号,途经南京塑料四厂拆迁工地丙烯管道被施工人员挖断,泄漏后发生爆炸。南京市消防支队接警后立即调集迈皋桥、特二、新港、特一4个中队、15辆消防车、85名官兵赶赴现场。同时调集金陵石化消防支队2个中队消防员前往处置。10时06分,迈皋桥中队首先到达现场,迅速沿管道向两端寻找阀门进行关阀断料处置。10时10分,现场发生猛烈爆炸,周边多处建筑倒塌,并有人员被埋压。支队又第一时间调集夫子庙、方家营、石门坎3个中队、11辆消防车、61名官兵携带8条搜救犬和10台生命探测仪前往增援。消防官兵到场后,在现场指挥部的指挥下迅速对周边被引燃的车辆和建筑残火进行扑救,并用喷雾水枪控制泄漏点火势,形成稳定燃烧。同时,支队组织官兵分成12个小组使用搜救犬和生命探测。目前,已经关阀断气,大火正在熄灭。消防队员正在继续搜救埋压人员。

  • 天文学家找到宇宙大爆炸决定性证据

    天文学家找到宇宙大爆炸决定性证据

    天文学家找到宇宙大爆炸决定性证据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3/201403181550_493578_1611037_3.jpg这是利用美国宇航局威尔金森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长达9年时间内积累的数据构建的详尽的宇宙初期全天地图。这张图像中可以看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空间上分布的微小不均一性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18日凌晨消息,据英国路透社报道,天文学家们在北京时间0点左右刚刚宣布他们发现了他们专业领域的“圣杯”——这是时空的涟漪,宇宙大爆炸的回声。  引力波是在100年前由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现将最终补上这项人类最伟大智慧成就之一的最后一片缺失的拼图。它将帮助天文学家们理解宇宙如何诞生并演化出星系,恒星,星云以及构成我们已知宇宙的几乎空无一物的广袤空间。  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台的物理学家,这项研究工作的第一作者约翰·科瓦克(John Kovac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探测到这一信号是当今宇宙学领域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引力波是在宇宙中蔓延的微小的原始波动。天文学家们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对这一现象的搜寻,因为这一现象构成了两大重要理论缺失的关键环节。其中一项理论开创了当代科学对于宇宙起源与演化的探究,即爱因斯坦在1916年提出的广义相对论,而另外一项则构成宇宙诞生与演化理论最后环节之一,它就是在上世纪19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暴涨理论。138亿年前,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的一瞬间,时空的暴涨造就了宇宙的开端——在不到10^-34秒的时间里,宇宙迅速膨胀。  科学家们利用一架设在南极,名为“BICEP”的望远镜探测到了引力波现象。BICEP即“宇宙泛星系偏震背景成像”的英文缩写。这台设备在南极对天空进行扫描,对一种名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现象进行探测,这是一种弥漫整个宇宙的极微弱的辐射信号。它最早是在1964年由位于新泽西州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发现的。迄今为止,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一直被认为是证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事件的最好证据。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宇宙大爆炸之后38万年便出现了,到今天,其温度仅高出绝对零度3度。从其诞生之初的等离子体极高温状态,到现在已经冷却到几乎快探测不到的程度。  但这种背景辐射并非完全均匀分布。和光线一样,这种宇宙大爆炸残余的辐射也由于与空间中的电子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二存在偏振现象。  计算机模型此前已经预测了这种背景辐射应当具备的特殊偏振模式,从而使其能够与宇宙大爆炸之后的暴涨理论相吻合。  而此次研究组不仅找到了这种偏振模式,还发现它的强度要比原先预计的更强。  研究组成员,明尼苏达大学的克莱姆·派克(Clem Pryke)在声明中表示:“这就像是我们打算在稻草堆里找一根绣花针,但结果却发现了一根撬棍。”

  • 那些擅自进入爆炸区的朋友要注意了

    天津爆炸现场测出神经性毒气 可致心脏骤停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已经发生5天了,救援救治、善后处置工作仍在紧张推进。人们关心的问题许多,仍待进一步解答。大家在关心伤员的救治和遇难者的善后处置,也在关心危险品的查找、处理。专业防化人员在现场都看到了什么?他们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北京消防总队的生化侦检队伍,配备了先进的检测设备,负责探测爆炸区域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北京公安消防总队参谋吕峥介绍:“这个是我们北京总队核生化侦检车,这个车功能就是能进入现场边缘地带,能测定有毒有害的范围。”那它都能检测到什么物质呢?吕峥说:“检测到化学有害物或者生物的一些比如说病毒、病菌这些都可以。”  爆炸发生后,事故区域的空气就处于严密的监测中,每天都会有多支小分队对空气进行监测。而8月16日上午,这些侦检队员们的任务是对爆炸核心区域的空气进行采样。为了保证安全,进入核心区域前,所有队员、包括记者在内都必须穿着防护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由于空气呼吸器的供氧时间只有半个小时,侦检队员们必须迅速完成计划区域的检测工作。  做好防护工作后,记者跟随侦检队员,来到了距离爆炸核心区500米的集结地。由于前方已经没有道路,所有人员必须在这里下车。而就在此时,车载监测系统和手持监测仪同时发出了警报声,提示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已经超过了仪器能够测量的最高值。  侦检队伍继续徒步向爆炸核心区方向前进。沿途记者看到,在爆炸核心区的外围,为了防止降雨后污水外溢,已经垒起了一道一米多高的防护堤。前进过程中,侦检队员手持的报警器依然在提示有害气体爆表。  北京公安消防总队副参谋长李兴华介绍:“今天上午这趟去采集的结果,侦测的结果跟昨天几乎一样,还是氰化钠和神经性毒气这两种有毒的气体。这两项指标都达到最高值。”  此前已经确定事故现场存放了大量氰化钠,而这次空气检测中也检测出了这种物质,那么氰化钠的毒性到底有多大?接触人体后,会有怎样的危害?记者来到了北京化工大学国家新危险化学品评估及事故鉴定实验室。  北京化工大学国家新危险化学品评估及事故鉴定实验室博士门宝说:“氰化钠固体毒性非常大,只要碰到皮肤破伤处或者吸入或者误食大概有几十毫克可以致死。”  门博士介绍,氰化钠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剧毒物质。由于毒性很大,不方便用来试验,但可以用化学性质与之相似的无毒物质碳酸氢钠来演示它的一些特性。门博士将碳酸氢钠放入蒸馏水中,可以看到它能够很快溶解,并且没有气体产生,而与酸性液体接触后则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门博士告诉记者,氰化钠遇到酸性物质会产生大量剧毒的氢氰酸,但在碱性环境下比较稳定。现场如果有散落的量比较大的氰化钠应进行清理或者掩埋,对于空气中漂浮的和地面散落的氰化钠颗粒,可以通过喷洒低浓度的碱性双氧水来消除毒性。目前,事故现场已经开始了这项工作。如果处理及时,即便降雨,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在对爆炸核心区的空气进行监测时,除了氰化钠,还发现了一种物质就是神经性毒气,门博士介绍,爆炸区域的多种危化品都可能产生这类物质。他说:“这些物质遇水或者遇碱能产生气体然后产生神经性毒气,比如氰化钠还有一些硫化碱,另外一些物质在高温爆炸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性气体,比如二甲基二硫。神经性毒气一旦人吸入,可以与神经细胞作用,使酶失活,另外可以导致呼吸系统心脏等骤停进而导致人死亡。”  门博士建议,如果神经性毒气密度较高,应尽快撤离,如果超标不严重,也应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与人体接触。事实上,本次爆炸现场的危险远不止这些。现场危化品的种类和数量,超乎想象。  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牛跃光表示:“40多种危化品,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有硝铵、硝酸钾这些硝类的应该是炸药类的,这个量是非常大的,像硝酸铵目前我们了解到可能在800吨左右,还有硝酸钾500吨,加上氰化钠这类物品,要超过2000吨。”  牛跃光告诉记者,由于瑞海公司办公楼已经被毁,货物记录不清,所以爆炸现场具体的危化品数量有待最终确认,但现在能够确认的危化品数量在3000吨左右。  瑞海公司仓库示意图显示,凡是能够堆放物品的地方,全部放满了危化品。牛跃光说:“我干消防40多年了,像此类的危险品仓库,这还是历经最复杂的一次灾害事故。”  由于情况复杂,危化品的生产厂家,氰化钠所属的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人员也赶到现场,参与处置。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智群申介绍,现场核实有700来吨氰化钠:“当地按照应急指挥中心,他们在当地有运输车辆,帮助我们把东西运回去。”  核心区包装完好的氰化钠将运回企业,而爆炸发生时,还有氰化钠颗粒散落到外围。在今天上午的发布会中,天津市副市长何树山介绍说,对外围氰化钠的清理搜寻分成了三个区域,分别为离核心爆炸点一公里半径范围、两公里半径范围、三公里半径范围:“我们从13号开始这几天已经把一公里半径搜寻完了,两公里半径搜寻完了,今天傍晚可以把三公里半径搜集完。”  除了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中产生的污水也牵动着很多人的心。根据指挥部命令,北京卫戍区某防化团派出专业人员第一次进入到这次爆炸的爆点,采集核心爆点的水样、土样。  为了取得水样,取样员只能趴在地上进行工作。2名取样员分别在不同地点采集水和土的样品各3份,整个作业时间持续了大概半个小时。在核心爆点,记者看到,不明成分的白色泡沫状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周边土壤已经发黑。取样后,相关部门将进行检测。爆炸点样品的检测结果还需要等待,而事实上,此前,爆炸区域下水管道的水体已被检出COD(化学需氧量)、氰化物超标,那么这些污水会如何处理呢?记者来到负责收集、处理爆炸事故区域。  目前,污水处理厂的工人们正在检修设备,并且要把爆炸发生前存储的污水排空,以腾出空间容纳事故产生的污水。事实上,由于氰化物和COD超标,事故区污水在进入污水厂前,还要经过两道预处理。  据环保专家介绍,事故中的污水,首先经过破氰的预处理,进入污水处理临时泵站,然后到一级物化预处理系统降低COD含量,然后才能进入污水厂,在污水厂内还要通过原生化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由活性炭进行过滤,最后再进行消毒,最终检测达标后才能排放。  深入搜救、全力救援、悉心救治、积极安置。目前,考验还没有结束、战斗还在进行,前方救援队伍仍在全力以赴、坚持奋战,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没事别擅自进入爆炸区了,现在已经确认有神经毒气的存在了,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擅自进入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了

  • 美国物理学家制成宇宙大爆炸声音新版本

    2013年04月04日 来源: 新浪科技 作者: 孝文http://www.stdaily.com/stdaily/pic/attachement/jpg/site2/20130404/00234edd254e12c722fc33.jpg这张图片显示的是宇宙大爆炸产生的“余晖”,现在一位教授已经制成了宇宙大爆炸的新声音版本http://www.stdaily.com/stdaily/pic/attachement/jpg/site2/20130404/00234edd254e12c722fc34.jpg这位教授称,普朗克数据比威尔金森宇宙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的分析结果得出的频率更高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的荣誉教授约翰-克拉默10年前利用美国宇航局的威尔金森宇宙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收集的数据,首次制成宇宙大爆炸的音频版本。现在他把这个版本与欧洲航天局耗资5.15亿英镑(7.77亿美元)的普朗克太空望远镜传回的数据相结合,制成有关130多亿年前宇宙形成之初发出的声音的最新“高精度”版本。  现在克拉默利用质量更高的普朗克读数,制成这个新版本。他在自己的网站上解释说:“新频谱比威尔金森宇宙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的分析结果得出的频率更高,因此它提供了有关宇宙大爆炸的声音的一个更好的‘高保真’版本。”这位物理学家借助了普朗克任务对宇宙微波背景(宇宙开始形成后大约40万年发出的辐射,它把宇宙微波背景的温度变化转变成角频率分量,或称多极)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  克拉默指出,事实上宇宙大爆炸的频率太低,人耳根本接听不到,因此他在模拟过程中对它们进行了放大,这次模拟象征着宇宙的最初76万年。上个月欧洲航天局公布了根据普朗克太空望远镜在最初的15个半月收集的数据制成的婴儿期宇宙的画面。这些数据还为现在的宇宙膨胀速率设定了新数值,这预示着宇宙的年龄是138.2亿岁,比以前认为的年长8000万岁。(孝文)

  • 【转帖】科学家称宇宙在大爆炸前就已存在(图)

    【转帖】科学家称宇宙在大爆炸前就已存在(图)

    据英国媒体报道,近日科学家宣称他们已经发现在大爆炸之前宇宙就已存在的证据。绝大科学家相信宇宙是在大爆炸后产生的,但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中发现的同心圆这一大爆炸的后遗症,为宇宙在大爆炸发生前就已存在的理论提供事件证据。最具争议的是宇宙并非如众人所认为的那样开始于137亿年前大爆炸产生的,而是处在从一个永世进入另一个永世的周期。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2_629328_2193245_3.jpg宇宙背景辐射(CMB)的地图,圆环的存在可能暗示着大爆炸前有事件发生。牛津大学的科学家罗杰彭罗斯教授和亚美尼亚埃里温州立大学的教授古尔扎江将这个发现发布到arXiv.org网站上。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是在137亿年前大爆炸时产生的,在之后的3亿年陆续形成了恒星和星系。太阳大约是在50亿年前形成的,大约37亿年前地球上才逐渐有生命迹象的产生。CMB追溯到大爆炸后的30万年后,现在已经温度已经逐渐降到-270摄氏度。不过彭罗斯和古尔扎江则称美国宇航局威尔金森微波Anisotophy探头在CMB下探测的证据显示这些辐射印记实际上比大爆炸年代还要久远。他们一经发现了12个这样的同心圆,有些有五环,也就是说同一物体在历史上有五次重大事件发生。这些位于星系团附近的环在辐射背景下的变动显得格外的小。这项研究发现抛开了广泛认为的关于宇宙起源的“膨胀”理论,称宇宙首先起始于大爆炸,然后不断膨胀直到未来某一点停止。他们认为这些环是极端强烈的引力辐射微波的印记,它是由在最后一次大爆炸之前的那个永世周期里的超大质量黑洞碰撞产生的。这意味着宇宙是通过由大爆炸和超大质量黑洞碰撞决定的永世周期不断循环。彭罗斯教授认为这个新的'形循环宇宙论'意味着黑洞最终将吞噬宇宙里所有的物质。据他所言,一切结束后整个宇宙剩下的就只有能量,而这会引发下一个大爆炸—产生新的永世。“永世周期这个术语描述的是从我们的大爆炸到遥远的未来这段时间,某种意义上来说,上一个永世的遥远的未来就形成我们的永世里的大爆炸”。

  • 磁共振成像(MRI)行李扫描仪--磁在防爆中的应用

    这种设备也是采用医用上的磁共振人体扫描技术发展的。这种新型扫描仪采用一种称为“四磁极共振分析”的变型MRI,从被检物品的分子结构来识别各种材料。首先用一台发射机向行李上发射低频无线电波,瞬间扰乱物品内部的核子排列。当核子自身重新排列时,它们发射信号,这些信号即刻由系统的计算机进行分析。由于每种类型的材料发射一种独特的信号,没有两种化合物的信号是相同的。因此,使之易于查出爆炸物或违禁毒品。它还可以检测液体炸弹、神经毒气及其他化学武器。这种磁共振炸药探测系统QScan-1000和Line231X 射线安全检查系统结合可以获得最佳探测效果。目前在洛杉矶国际机场和英国的多个国际机场已有使用。

  • 一氧化碳爆炸极限

    一氧化碳爆炸极限的浓度是多少mg/m3?在烟道里的一氧化碳浓度多高是爆炸极限?1%=mg/m3

  • 高灵敏设备模拟犬类嗅觉检测爆炸物

    中国科技网 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20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研究人员研制的一种便携、准确、高灵敏设备,可嗅探出从炸药和其他物质发出的蒸汽。 研究人员使用微流体纳米技术设计的该探测器,能模拟隐藏在犬类嗅觉受体后的生物机制。该设备既对追踪特定蒸汽分子高度灵敏,又能明确将某一特定物质与相似分子区别开来。 研究人员表示,狗仍然是利用气味检测爆炸物的黄金标准。但就像人一样,狗也有状况好或坏的一天,也有疲累或烦躁的时候。新研制的设备有着与狗鼻相同或更高的灵敏度,反馈回计算机的数据可显示其检测到了何种类型的分子。 此项技术的关键在于融合了机械工程学和化学的原理。发表在本月《分析化学》上的该研究成果表明,该设备可检测一种化学名为2,4-二硝基甲苯的空气分子,这是TNT炸药散发出蒸汽的主要成分。人鼻无法探测到微量的这种物质,一直以来主要依靠嗅探犬跟踪此类分子。该技术的灵感就来自于生物学设计乃至犬类嗅觉黏液层的微尺度。 该设备能实时检测和识别浓度在1ppb(十亿分之一)或以下的某类分子,其特异性和灵敏度是无与伦比的。包装在一个指纹大小硅微芯片中的该设备,其底层技术结合了自由表面微流体学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学,用以增强捕获和识别分子的能力。 一个微尺度流体通道最多能吸收和汇聚6个数量级的分子。蒸汽分子一旦被吸收进微通道,在激光激励下就与能放大其光谱特征的纳米粒子相互作用,装有光谱特征数据库的计算机就能识别捕获到的分子类型。研究人员表示,该项技术也能扩展到某些疾病的诊断或毒品检测等。(冯卫东) 《科技日报》二版(2012-11-22)

  • 天津爆炸事件后,某公司出的爆炸物相关检测标样汇总

    8-12天津港爆炸事件后,大家应该对此事非常关心本人也想酝酿写一点东西,因为这个事情,可能会对试剂生产/销售领域有不可预知的影响昨天收到某公司邮件,把他们可以提供的跟爆炸物检测相关的标样做了一个汇总,不错不错,反应很快,赞一个上传上来,供大家参考

  • 啤酒瓶爆炸

    天气转热,啤酒消费进入旺季,啤酒瓶爆炸伤人事件也随之增多。探究爆炸原理 谨防酒瓶爆炸伤人.

  • 【资料】爆炸危险场所划分\爆炸性物质分类\爆炸性气体温度组别划分

    爆炸危险场所划分\爆炸性物质分类\爆炸性气体温度组别划分 1.各国爆炸危险场所划分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的通用要求的标准是: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60079-0/1998和欧洲电工标准化组 EN50014-1992,我国相应的通用要求标准是GB 3836.1-83。 中国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4,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将爆炸性气体环境分为0区、1区和2区(与IEC60079-10/1998标准等效) 爆炸性物质 区 域 定 义 中国标准 北美标准(NEC) 气体(CLASS Ⅰ)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0区 Class1,Div.1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1区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可能出现,仅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或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2区 Class1,Div.2粉尘或纤维(CLASS Ⅱ/Ⅲ)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0区 Div.1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仅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或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11区 Div.2IEC 爆炸危险场所划分方法(IEC60079-10/1998)与中国相同。 NEC(美国电气规程NEC550-4)爆炸危险场所划分方法: 1级1区(Class 1, Division 1):相当于IEC规范的0区和1区 1级2区(Class 1, Division 2) 2级1区(Class Ⅱ, Division 1):存在可燃性粉尘的场合 2级2区(Class Ⅱ, Division 2) 3级1区(Class Ⅲ, Division 1):存在可燃性纤维的场合 3级2区(Class Ⅲ, Division 2) 2.中国关于爆炸性物质分类 根据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我国和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爆炸性气体分为四个危险等级(Ⅰ、ⅡA、ⅡB、ⅡC), 爆炸性粉尘、纤维类分为两级(III A 、III B),如下表:气体分类 代表性气体 最小引爆火花能量 Ⅰ 甲烷(矿井下) 0.280mJ ⅡA 乙烷、丙烷、对二甲苯、醋酸甲酯、 醋酸、醋酸(异)丁酯、CO、CH3OH 0.180mJ ⅡB 乙烯、煤气 0.060mJ ⅡC 氢气、乙炔 0.019mJ 粉尘分类 T270 270T200 200T140 III A (非导电非爆炸性粉尘) 木棉纤维、PTA粉末 亚麻、玉米粉等 木质纤维 III B (导电和爆炸性粉尘) 炭黑 煤粉、TNT 硝化棉 3.爆炸性气体温度组别划分(GB3836.1-83,IEC60079-8,NEC500-2)  温度组别 安全的物体表面温度 常见爆炸性气体 T1 ≤450℃ 氢气、丙烯腈等46种 T2 ≤300℃ 乙炔、乙烯等47种 T3 ≤200℃ 汽油、丁烯醛等36种 T4 ≤135℃ 乙醛、四氟乙烯等6种 T5 ≤100℃ 二硫化碳 T6 ≤85℃ 硝酸乙酯和亚硝酸乙酯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73056]爆炸危险场所划分爆炸性物质分类爆炸性气体温度组别划分.doc[/url]

  • 可燃气体爆炸极限?

    1、问下,现在买的便携式仪器,大多都是可燃气体检测器(催化燃烧器),可能测出一个值为4%lel,但可以推断这个是甲烷4%lel嘛?应该是所有可燃性气体的含量是4%lel吧?2、甲烷的爆炸极限是5.0%~15%意味着甲烷在空气中体积浓度在5.0%~15%之间时,遇火源会爆炸,否则就不会爆炸。哪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是多少呢?

  • 【原创】预防化学爆炸的基本理论

    一、爆炸及其种类 爆炸是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 爆炸发生时压力猛烈增高并产生巨大声响。 爆炸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两类。 A 、物理性爆炸是由温度、体积和压力等因素引起,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变。 B 、化学性爆炸是物质在短时间内完成化学变化,形成其他物质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化学反应的高速度、大量气体和大量热量是这类爆炸的三个基本要素。 二、化学性爆炸物质 1 、简单分解的爆炸物 这类物质在爆炸是分解为元素,并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热量。 Ag 2C 2=2Ag+ 2C +Q (热量) 2 、复杂分解爆炸物,如含氮炸药。 3 、可燃性混合物 由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组成的爆炸物质。 实际上是火源作用下的一种瞬间燃烧反应。 三、爆炸极限 1 、概念 可燃气体、可燃蒸汽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构成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混合比例之下都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而是必须在一定的浓度比例范围内混合才能发生燃爆。混合的比例不同,其爆炸的危险亦不同。 混合物中可燃气体浓度减小到最小(或增加到最大),恰好不能发生爆炸时的可燃气体体积浓度分别叫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统称为爆炸极限。 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之间的可燃气体浓度范围叫爆炸范围。 如天然气爆炸极限在常压下为 5 % ~ 15 % 。 在 1 MPa 时爆炸极限为 5.7 % ~ 17 % ; 5 MPa 时爆炸极限为 5. 7 % ~ 29. 5 % 。 极限氧浓度 当氧浓度降低到低于某一个值时,无论可燃气体的浓度为多大,混合气体也不会发生爆炸,这一浓度称为极限氧浓度。 极限氧浓度可以通过可燃气体的爆炸上限计算。如甲烷在 1 个大气压下的爆炸上限为 15% ,当甲烷含量达到 15% ,空气的含量占 85 % ,这时氧的含量为 17. 85% ,即甲烷与空气混合,当氧的含量低于 17. 85 % 时,便不会形成达到爆炸极限的混合气。 在实际应用中,对极限氧浓度取安全系数,得到最大允许氧含量。天然气的最大允许氧含量可取 2% 。 2 、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 ( 1 )温度 混合物的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下限降低,上限增高,爆炸极限范围扩大。 ( 2 )氧含量 混合物中含氧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尤其爆炸上限提高得更多。 ( 3 )惰性介质 在爆炸混合物中掺入不燃烧得惰性气体,随着比例 增大,爆炸极限范围缩小,惰性气体的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可使混合物变成不能爆炸。 ( 4 )压力 原始压力增大,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尤其是上限显著提高。 原始压力减小,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在密闭的设备内进行减压操作,可以免除爆炸的危险。 ( 5 )容器 容器直径越小,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小。 3 、爆炸极限的应用 ( 1 )划分可燃物质的爆炸危险度 爆炸上限-爆炸下限 爆炸下限 ( 2 )评定和划分可燃物质标准 ( 3 )根据爆炸极限选择防爆电器 ( 4 )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 ( 5 )确定防爆措施和操作规程 四、防爆技术基本理论 1 、爆炸反应的历程 热反应的爆炸和支链反应爆炸历程有分别。 热反应的爆炸:当燃烧在某一空间内进行时,如果散热不良会使反应温度不断提高,温度的提高又促使反应速度加快,如此循环进展而导致发生爆炸。 支链反应爆炸:爆炸性混合物与火源接触,就会有活性分子生成,构成连锁反应的活性中心,当链增长速度大于链销毁速度时,游离基的数目就会增加,反应速度也随之加快,如此循环发展,使反应速度加快到爆炸的等级。 爆炸是以一层层同心圆球面的形式向各方面蔓延的。 2 、可燃物质化学性爆炸的条件 ( 1 )存在着可燃物质,包括可燃性气体、蒸汽或粉尘。 ( 2 )可燃物质与空气混合并且达到爆炸极限,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3 )爆炸性混合物在点火能作用下。 3 、燃烧和化学性爆炸的关系 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可燃物质的氧化反应。 区别在于氧化反应速度不同。 火灾和爆炸发展过程有显著的不同。二者可随条件而转化。 火灾有初期阶段、发展阶段和衰弱阶段。 扩散燃烧和动力燃烧 ① 扩散燃烧 如果可燃气体和空气没有混合并点燃,燃烧在可燃气体和空气的界面(反应区),并形成稳定的火焰,称为扩散燃烧。 ② 动力燃烧 如果可燃气体和空气充分混合并点燃,氧分子和可燃气体分子不需扩散就可以迅速结合,这种燃烧称为动力燃烧。由于化学反应速度非常快,反应区火焰会迅 速从引燃位置向周围传播,发生爆炸。 化学性爆炸过程瞬间完成。 4 、防爆技术的基本理论 防止产生化学性爆炸的三个基本条件的同时存在,是预防可燃物质化学性爆炸的基本理论。 5 、防爆技术措施 可燃混合物的爆炸虽然发生于顷刻之间,但它还是有个发展过程。 首先是可燃物与氧化剂的相互扩散,均匀混合而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且由于混合物遇着火源,使爆炸开始; 其次是由于连锁反应过程的发展,爆炸范围的扩大和爆炸威力的升级; 最后是完成化学反应,爆炸力造成灾害性破坏。 防爆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对爆炸过程特点的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阻止第一过程的出现,限制第二过程的发展,防护第三过程的危害。 其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 1 )防止爆炸混合物的形成; ( 2 ) 严格控制着火源; ( 3 ) 爆炸开始就及时泄出压力; ( 4 ) 切断爆炸传播途径; ( 5 )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的损坏; ( 6 )检测报警。 油气田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地震勘探、钻井、试油、采油(气)、井下作业、油气集输与初步加工处理、储运和工程建设等环节组成。每一生产环节,因其使用物品、所采取工艺条件和所生产产品的不同,其火灾爆炸危险性亦有所区别。

  • 流星“吻月”引发大爆炸

    流星“吻月”引发大爆炸

    流星“吻月”引发大爆炸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5/201305221753_441102_1611037_3.jpg流星撞击月球图解,撞击产生的爆炸在地球上都能看到。  据美国媒体5月19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宣布,今年3月17日,一颗流星撞击了月球,引发肉眼可见的爆炸。如果你恰在那时抬头望月,也许你曾目睹这一奇观。  NASA流星环境研究室称,过去八年,他们共记录月球撞击事件大约300次,但3月17日的撞击比过去任何一次都亮。虽然这次爆炸只持续了大约一秒钟,但其明亮程度仅凭肉眼就能观测到。  NASA月球撞击监测计划经理罗伯特·萨格斯表示:“我们见过的几次撞击也足以让人惊叹,但都没有这次明亮。”  NASA监测项目的一个望远镜清晰地捕捉到了月球上的爆炸画面。经过分析,研究者估计撞击月球的物体可能重40公斤,宽约0.4米,以每小时9万公里的速度撞击月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5吨TNT炸药。  萨格斯还说,他们希望通过NASA绕月航天器拍摄此次近撞击地点,并希望在那里发现陨石坑,“这对以后的研究具有非常意义”。  在撞击发生的当晚,两个流星监测网各自捕捉到非同寻常的大量明亮流星划过地球上空。NASA科学家们在努力证实一个假设,即地月体系目前正在穿越一片充满流星的宇宙区域,为此地球和月球将经常受到流星撞击。不过萨格斯认为,这次大的撞击“看来不像与大型流星雨有关”。

  • 【资料】基础定义-爆炸

    爆炸的定义   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称为爆炸。爆炸时由于压力急剧上升而对周围物体产生破坏作用,爆炸的特点是具有破坏力、产生爆炸声和冲击波。   爆炸的分类   常见的爆炸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两类,见如下所示。[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8/200908261040_167673_1604460_3.gif[/img]

  • 化学药品的安全使用——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爆炸品包括:黑色火药、无烟火药、推进火药(以高氯酸盐及氧化铅等为主要药剂)。雷汞、叠氮化铅、硝铵炸药、氯酸钾炸药、高氯酸铵炸药、硝化甘油、乙二醇二硝酸酯、黄色炸药、液态氧炸药、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类炸药。雷管、实弹、空弹、信管、引爆线、导火线、信号管、焰火。其它爆炸性化学药品,如氢、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氨气 、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等。 这类物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会进行猛烈的化学反应,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化学反应速度极快。一般以万分之一的时间完成化学反应,因为爆炸能量在极短时间放出,因此具有巨大的破坏力。 ·爆炸时产生大量的热。这是爆炸品的主要来源。 ·产生大量气体,造成高压。形成的冲击波对周围建筑物有很大的破坏性。 对撞击、摩擦、温度等非常敏感 任何一种爆炸品的爆炸都需要外界供给它一定的能量--起爆能。某一爆炸品所需的最小起爆能,即为该爆炸品的敏感度。敏感度是确定爆炸品爆炸危险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敏感度越高,则爆炸危险性越大。有的爆炸品如梯恩梯、消化甘油、雷汞等都具有一定的毒性。 有些爆炸品与某些化学品如酸、碱、盐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生成物是更容易爆炸的化学品。如:苦味酸遇某些碳酸盐能反应生成更易爆炸的苦味酸盐;苦味酸受铜、铁等金属撞击,立即发生爆炸。

  • 【讨论】真的爆炸了!!!

    真的爆炸了!!!春节第一天去上班,就遇到爆炸了!!年初七,我们去上班,跟往常一样我在做实验,九点左右只听见“蹦”的一声巨响,有装置爆炸了。幸好师傅们都取样回来,我的同事们也都安全。不一会消防车就赶来好几辆,救护车也很快就拉人出去了,听说是现场还有工人……我没有到现场看,但那一声真是对人的震撼太大了,我们几百米外的窗户都震坏了。这次事故我得出的最大结论是:还是做化验分析好,安全!大家可都要小心啊,生命诚可贵。

  • 【转帖】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发生爆炸

    中新网大连6月9日电 (赵媛 张彦琴 谭硕)9日13时40分左右,位于大连星海广场附近的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发生连环爆炸事件。据知情的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工作人员说,爆炸地点为该所第七研究室,爆炸化学物品为双氧水。

  • 【关注安全关注生命】高校实验室:爆炸为何频发?

    10月23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学5号教学楼901微生物实验室,两名学生正在跟两名调试工程师学习刚买回来不久的实验仪器——厌氧培养箱的操作技巧,另外一名老师也在做自己的实验。突然,一声巨响,厌氧培养箱在调试过程中发生气体爆炸,约40平方米的实验室内,几乎所有的玻璃器皿均被震碎,西侧的玻璃门窗也被震坏,满地玻璃碎片。实验室内5人均被飞溅的玻璃碎片划伤,鲜血直流。万幸的是,5人均无生命危险。  此前的9月27日下午,清华大学焊接馆刚刚发生了另外一起爆炸事故。当天下午,三名博士生在实验室利用高温熔炼炉进行实验时,炉子发生爆炸,实验室的门窗被炸飞,在气浪冲击下,震飞的木门和窗户还砸中门口一辆黑色宝来轿车的右侧玻璃。由于三名博士躲避及时,才避免了这场飞来横祸。  与前两起事故的当事人相比,发生在云南大学的一起实验室爆炸事故中的受害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2008年7月11日上午,该校一名临近毕业的博士生在北院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5楼510实验室做实验,不料发生化学爆炸,该名博士生被严重炸伤,面部最大的伤口达到4cm×3cm,而且深到面部骨头,左手手掌出现损伤,只留下拇指,右手手指末节也已损伤,只有拇指和食指健全。另外,伤者的颈部、胸部还有多处伤口。  “实验室发生爆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管理出了问题。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苑会林在接受《北京科技报》采访时说,目前在国内,绝大部分实验室的管理都比较严格,很多实验都有比较严格的操作程序,并有一定的预防措施。由于科学研究、做实验本身就很有风险,所以,实验室出现事故往往具有不可预知性,就算管理得再完善,有时依然还会发生爆炸。“这主要是由实验室的性质决定的。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很多事情都是首次。首次进行实验就必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一不小心就会出事故。这样的事情在国外的实验室中也多有发生。事实上,现在很多科学发明和发现,都是在经历一次次的失败和事故之后才能得以成功的,这也许就是科学研究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苑会林说。  苑会林认为,发生爆炸和火灾等实验事故,化学类实验室的风险最高。为了管理好化学试剂,减少化学类实验室的意外事故,目前我们国家对实验室用化学品的管理都有相关规定。以北京市为例,如果供应商没有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就不能经营相关实验室用品。另外,我们在购买这些化学品时,一般都要其出具供应商资质证明,不然单位就很难予以报销。  “现在,很多实验室都需要用一些易燃气体,比如说氢气进行实验,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这些气体都没有存放在实验室和实验室所在的楼房中,而是放在专门的储存库中。在进行实验时,只能根据临时的需要去领取。”苑会林对记者透露,前些年,他们实验用的一个可燃气体钢瓶也曾经发生过爆炸,正是他们把钢瓶提前放置到安全的储存库,才避免了一次严重的爆炸伤人事故。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郑明辉对《北京科技报》表示,“因为实验室发生的爆炸具有不确定性,我们现在实验室的管理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个千万别出事 另一个就是一旦出了事故,也要保证不能让其危害扩张。”郑明辉说,现在,对实验室爆炸威胁最大的主要是有机化学溶剂和装有易燃气体的钢瓶,这两类东西一定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有一些化学试剂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和易燃性,有的甚至还会引起爆炸。如果大量存放在实验室,就比较危险。”郑明辉说,现在国内一些实验室在做实验时出现意外并导致整个实验室或者整个楼层发生爆炸,一般都与没有科学存放化学试剂等实验用品有关。  为了避免易燃气体钢瓶对实验室和实验人员的威胁,郑明辉建议,实验室使用易燃气体时完全可以用现场分解的办法取得,比如现在很多实验中都会用到氢气,就可以在实验中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氢气。它们燃烧后,又变成了水,不会留下任何隐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避免把氢气钢瓶放入实验室,从而大幅降低了实验室出现爆炸事故的风险。有时就是出了事故,危害程度也不会二次扩大。  郑明辉对记者表示,国内的一些实验室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也与实验楼的建筑结构有关。目前在国内,很多实验室并不是专门筹建的实验室,而是将原来的一些老房子改成了实验室,但是这些房子在很多方面并不符合实验室的安全要求,在防火防爆方面欠考虑。  “就拿防火隔离来说,很多的实验楼整整一层才安装了一个隔离门,有的甚至连隔离门都没有。”郑明辉说,在西方很多发达国家,他们实验室的建筑及安装设计就比较严谨,一般都设置有完善的防火防爆隔离系统,这样一个实验室就是出了问题,也不会波及其他地方。此外,很多实验室还安装有比较完善的监控及警报系统,实验室一旦出现安全问题,相关管理人员就可以迅速作出反应。  郑明辉表示,近些年来,在国内新建的一批实验室,由于需要经过消防安全等多方面严格的评价,情况就要好得多。但是与国外相比,其安全防范意识还是赶不上他们。“他们的一些实验室,在进行最初的建筑设计时,和国内相比往往就要更为科学和严谨一些。这值得国内一些实验室在筹建时好好学习和借鉴。”郑明辉说。[I]将楼主的内容更新了下——疯子哥[/I]

  • 【转帖】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发生爆炸

    中新网大连6月9日电 (赵媛 张彦琴 谭硕)9日13时40分左右,位于大连星海广场附近的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发生连环爆炸事件。据知情的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工作人员说,爆炸地点为该所第七研究室,爆炸化学物品为双氧水。我们应该进行实验室安全大检查了。

  • 【分享】铝粉遇火受潮容易燃烧爆炸

    铝粉又叫银粉,别名铝银粉,是一种银白色粉末,质地轻,浮力大,遮盖力强,稳定性高,反射光和传热性能好。它能溶于酸、碱,同时置换出氢气,不溶于水,遇少量水或受潮会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氢气和热量,如果积热不散,容易引起燃烧和爆炸。   铝粉的火灾危险性在于,其粉尘飞扬与空气混合,若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和燃烧。铝粉的最小着火能量是50毫焦耳,最低爆炸极限浓度是25克/立方米,与其他氧化剂混合也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若与酸、碱接触会产生氢气,而氢气在空气中也容易燃烧和爆炸。   由于铝粉容易燃烧和爆炸,因此应将其储存于干燥通风的仓库内,远离火种及热源。同时应与酸、碱和氧化剂隔离存放,切忌混储混运。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在使用、生产、储存及保管运输等过程中要极为小心。   雨天不宜运输铝粉。一旦发现铝粉起火燃烧爆炸,应迅速用干石灰粉扑灭,切忌用水及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也不能用有压力的干粉灭火器灭火。因为水与高温铝粉接触会置换出氢气,有喷射压力的干粉会把铝粉扬起来与空气混合,从而加剧燃烧。

  • 【分享】严峻的气瓶事故现状及预防对策.(有实验室气瓶爆炸的案例)

    严峻的气瓶事故现状及预防对策庄胜强(上海梅山公司生活区317幢101室,南京中华门外新建略 210039)摘要 以24个气瓶爆炸实例展示了气瓶的现状,列述了7个存在的问题,提出了8条对策。关键词:气瓶;事故;实例;现状;存在问题;预防对策1 现状近年来,气瓶、特别是永久气体气瓶事故不断。事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设备、建筑破坏,有的一次爆炸事故损失三四百万,有的一次爆炸造成5人死亡和2人重伤,后果特别严重。现将自1993年以来经笔者鉴定的和所了解的部分气瓶爆炸事故列举如下,以便能看到气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严峻的气瓶事故现状。(1)1993年2月1日,扬州市制药厂一只在生产线上使用的氢气瓶发生了粉碎性爆炸,从半径130米范围内拣回气瓶碎片60余块,碎片总量比气瓶原始重量仍少8.5公斤,爆炸导致现场的操作者死亡。爆炸气瓶碎片击坏了4只气瓶,其中1只氮气瓶下部被击穿,排出的高速气流,使该气瓶飞离现场20余米后落在约5米高的房顶上,……,直接经济损失达200多万元。经鉴定,该次爆炸系气瓶充装时,将充装了氧气的氢气瓶去充装氢气,造成氢氧混合,形成爆鸣性气体(氢中含氧达17.1%左右)而发生化学性爆炸。(2)1993年2月21日,山东省沂南县大庄镇氧气经营部4只氧气瓶同时发生爆炸,当场炸死2人,重伤1人。分析为氢气瓶充氧气,造成氢、氧混合,形成爆鸣性气体,开瓶阀时,提供了点燃能量,导致气瓶爆炸。(3)1993年6月8日,浙江省苍南县制氧厂氧气瓶发生爆炸,死亡1人,毁坏厂房7间。后来查明,爆炸系由于氢、氧混合,形成爆鸣性气性所致。(4)1993年11月26日,扬州市卫生防疫站检验科科苌为了做试验,在开氢气瓶瓶阀时,氢气瓶发生了爆炸,操作者当场被炸死。经查,该爆炸气瓴与2月1日扬州制药厂爆炸气瓶为同日充装的气瓴。原因仍为装了氧气的氢气瓶去充装氢气,造成氢氧混合,形成爆鸣性气体而发生化学性爆炸。(5)1995年初,我国台湾省三福一氧气充装站,将1只充有氢气的氧气瓶送到充装站充氧气,充氧前又未作检测,充装中发生爆炸,整个充装站被摧毁,2名操作工当场被炸死。(6)1995年8月28日,江阴商检局三楼金属实验室中,中美双方人员正在对从美国LECO仪器公司引进的CS—444.型碳硫测定仪进行测试前准备工作,打开“高纯”氧气瓶瓶阀后,继而开CS—444,型碳硫测定仪上的电磁阀,3~4秒钟后氧气瓶发生了爆炸,三间lOOm2的实验室墙体严重破坏,大部分进口仪器被炸坏,直接经济损失300余万元,2人重伤,1人轻伤。经鉴定,爆炸是由于所谓的高纯氧气瓶内含有大量氢气,形成爆鸣性气体,在打开CS—444型碳硫测定仪电磁阀后,进入温度为600℃的氧气净化器时点燃了爆鸣性气体而发生爆炸。(7)1995年11月18日,山东省高密县咸家镇镀锌厂,氧气瓶发生爆炸,死亡1人,轻伤1人。原因为氧气瓶内混入可燃气体。(8)1995年11月7日.宁波鄞县华邦气体公司在充装氧气的过程中,两只氧气瓶同时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经分析,该次爆炸系由于一只装有氢气的气瓶充氧,形成爆鸣性气体而发生化学性爆炸。

  • 首次探测到黑洞形成时喷射的引力波

    科技日报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18日报道,由西澳大利亚州16位物理学家组成的团队宣布,在测量科学中一项突破性的新技术打破了量子测量屏障,探测到黑洞形成时喷射的引力波。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光子学》上。 引力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因此它们可使科学家直接观测到超新星爆炸、伽马射线暴和其他大量隐藏宇宙秘密的信息。由于引力波是黑洞并合时爆发喷射的唯一放射线,故研究人员将可首次直接观测到黑洞。该团队带头人大卫·布莱尔教授说:“引力波天文学将成为新的可能真的彻底改变我们对于宇宙认识的天文学,而探测引力波将打开调查宇宙的新途径。这将使我们能够‘听’到大爆炸,以及‘看’到整个宇宙中黑洞的形成。” 根据相对论可知,高速运动的物体和宇宙中大质量的天体碰撞都会产生极强的引力波,当这些引力波传到地球上时会变得微乎其微,因此科学家采用灵敏度极高的激光干涉仪测量空间和时间引力的涟漪。该检测器有一对长4公里的臂,这两条臂封闭在直径1.2米的真空管中,互相垂直呈L形,其上挂有两面高反射率的镜子。 当激光打入到仪器长臂后,激光束在镜子之间来回反射,并被一个振动隔离系统隔绝掉不相干的振动。科学家对此进行由于光程差引起的微小变化的检测,其微小变化仅仅有质子直径大小。该引力波探测器的另一新技术称为“量子挤压”,允许研究人员消除很多由于量子波动所造成的“噪音”。 研究人员说,这证明了物理学家认为会限制灵敏度的量子屏障是可以克服的。这种新的设备允许打破量子测量屏障,这一重大突破使他们更加有信心在短短几年内开始直接测量时空涟漪。而这些仪器代表了新技术的巅峰之作。 研究人员说,他们已经创建了有史以来最完美的反射镜;得到了曾经使用过的任何测量系统中最强大的激光;得到了一个真空管。通过这些新的技术,他们可以测量到历来被测量的最小数量的能量。(华凌) 《科技日报》(2013-08-21 二版)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