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质谱病毒检测

仪器信息网质谱病毒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质谱病毒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质谱病毒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质谱病毒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质谱病毒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质谱病毒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质谱病毒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质谱病毒检测相关的论坛

  • 质谱可以检测病毒吗?

    提到现在主流的病毒检测手段,首推本次疫情期间大放异彩的荧光定量[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为主,具备快速、灵敏的特点;传统细胞培养分离法,虽然操作繁琐,但仍旧是病毒分离鉴定金标准,如本次新型冠状病毒, 在初期是通过将呼吸道分泌物置于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培养传代,通过透射电镜和培养上清液的全基因组测序得到最终确认;而基于抗原和抗体反应的血清学检测,操作简单、结果快速,但易产生交叉反应,可以与核酸检测配合使用进行诊断确认,或用于大规模人员排查。这些方法各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操作复杂、检测周期长或特异性低等的特点。  自上世纪MALDI-TOF MS开始作为微生物检测工具开始,其高通量、成本低、简易操作的特点,一直吸引着科学家们在病毒检测领域进行探索,虽不及细菌学、真菌学诊断领域应用成熟而广泛,但迄今为止,MALDI-TOF MS已经成功应用于各类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肝炎病毒、人乳头瘤病毒(HPV)、人肠病毒以及某些动物病毒等的检测,覆盖病毒鉴定、突变分析、分型、和抗病毒药物耐药性分析等各个应用方向。  这些病毒检测功能,主要依赖于MALDI-TOF MS能够准确检测多肽、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分子质量和纯度,围绕不同检测目标,开发多种针对性检测方案:[b][color=#0070c0]01 基于细胞培养呼吸道病毒质谱鉴定[/color][/b][align=center][url=https://www.antpedia.com/batch.download.php?aid=267262][img]https://i2.antpedia.com/attachments/2020/02/189382_202002211740491.jpg[/img][/url][/align][b][color=#0070c0]02 基于MALDI-TOF MS的冠状病毒筛查[/color][/b][align=center][url=https://www.antpedia.com/batch.download.php?aid=267263][img]https://i2.antpedia.com/attachments/2020/02/189382_202002211740521.jpg[/img][/url][/align][b][color=#0070c0]03 抗体-磁性纳米粒子法对流感病毒分型[/color][color=#0070c0][url=https://www.antpedia.com/batch.download.php?aid=267264][img]https://i2.antpedia.com/attachments/2020/02/189382_202002211740551.jpg[/img][/url][/color][color=#0070c0]04 质谱检测乙肝病毒YMDD耐药突变[/color][/b][align=center][url=https://www.antpedia.com/batch.download.php?aid=267265][img]https://i2.antpedia.com/attachments/2020/02/189382_202002211740581.jpg[/img][/url][/align]  众多研究已经表明,基于不同方向MALDI-TOF MS 可以鉴定不同种类、来源的病毒,结果可媲美现有各类分子检测方法,且具有通量高、速度快,人工、试剂成本低、结果判读简单的优势,基于质谱核酸检测,可用于直接样本检测的同时,高通量的特点支持多位点多靶向检测,而其基于蛋白的检测则有助于早期监测确认、疫苗开发等。同时基于MALDI-TOF MS 系统的多种现有解决方案,支持同时鉴定和诊断多种类型的病原体感染,在不增加实验室成本的情况下,减少多重感染样本的误诊和治疗延误。  但质谱对病毒的检测,同时也受到了一些制约,如实例1中基于蛋白分析的病毒检测方法,前期需依赖于细胞培养,病毒的培养富集对实验室安全级别要求较高(BSL-3级以上),限制了该方法在常规实验室开展。而基于核酸的病毒检测方法如实例2,虽然前期依靠[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扩增可以进行样本的直接检测,但却受制于缺乏广泛的参考数据库或差异性遗传标志序列,同时受到质谱核酸检测的灵敏度和稳定性限制,此外该方法还有对专业要求相对较高,标准化方案少,自动化方案成本较高等的缺陷。[b][color=#0070c0]总结[/color][/b]  MALDI-TOF MS 在临床病毒学检测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一定的发展成果,但若要成为常规应用工具,还需依赖对流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数据库的更新,以形成更多完整成熟的解决方案。但相信随着各领域科学技术的不断升级更新,必然会推动MALDI-TOF MS在病毒检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成为病毒检测领域的主力军

  • 新人求助 高分子修饰病毒的检测方法

    目前正在做一个高分子化合物与一个蛋白质链接,再将这个聚合物修饰到病毒上,请问生物质谱能检测他们之间是否连接上么。大家有没有什么好一点的方法可以推荐蛋白质电泳试过不行,因为蛋白质与病毒的大小相差太大,跑出的条带差不多。

  • 毒品检测的双翼:质谱色谱联用技术

    2018年9月9日,深圳警方通报破获一起跨境运输毒品案。在这次案件中,警方共刑事拘留3名相关人员,缴获毒品K粉9.4余公斤。随着各类吸毒、贩毒案件的频频爆发,毒品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在加强毒品打击力度的同时,毒品犯罪的手段也在不断加强。为了更好的打击毒品走私和开展禁毒工作,针对各种毒品检验方法的灵敏度及现代化程度同样需要不断提高。目前已经出现一些运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color][/url]([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联用[/color][/url])、[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color][/url]([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液质联用[/color][/url])、斑点酶标等方法同时对多种毒品进行检测的运用报道。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由于具有灵敏度高、范围广的特点,已经成为现如今较为成熟且被广泛运用的一种现代化毒品分析技术。色谱分析法是根据物质吸附能力、溶解度、亲和力、阻滞作用等理化性质的不同,对混合物中的两组分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色谱分析一般有两相:流动相和固定相。其中,流动相是指色谱分析过程中带组分向前移的物质,固定相是指色谱分析过程中不移的、具有吸附活性的固体涂液在载体表面的液体。流动相中的样品混合物在经过固定相时,就会与固定相发生作用。由于各组分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作用力的类型和强弱也有差异,在同一推动力的作用下,不同组分在固定相滞留的时间存在差异。最后,不同组分按照先后次序从固定相流出,实现混合物的分离。质谱技术的发展历经了半个多世纪,也已经相对成熟。1886年E.Goldstein发明的阳极射线管成为早期质谱仪的离子源;1918年A.S.DEMPSTRV发明方向聚焦质谱仪,首次实现同位素丰度的测定;1991年F.w.Aston发明了速度聚焦质谱仪,实现了原子量的测定;1934年双聚焦质谱仪诞生;1940年扇形式单聚焦质谱仪诞生……质谱技术与色谱技术有明显的区别。质谱分析要求被分析的样品首先要离子化,接着利用离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性质,把离子按质荷比分开,记录并分析离子按质荷比大小排列得到的谱,通过对样品离子的质谱和强度的测定,进行成分和结构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在将这两种技术进行对比时发现,色谱仪更适用于对有机物的定量分析,而对有机物的定性分析比较困难。质谱仪作为一种鉴定分子的分析[url=http://instrument.ofweek.com/]仪器[/url],更适用于定性分析,而对于复杂的有机物的分离则有心无力。因此,将这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就能发挥各自所长,弥补不足。在毒品泛滥成灾的今天,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已经成为打击毒品犯罪的一把利器。上世纪90年代在欧美和我国大肆蔓延的“摇头丸”,以片剂形式在舞厅、迪厅等场所滥用,受众主要是青少年群体,危害极大。以往对“摇头丸”的检测主要是采用尿检的方式,但这种方法往往会受到一些药物的干扰。而利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只需要通过简单的前处理就能一次性地从吸食“摇头丸”人员的尿检中检验出病毒、MDA、MDMA以及氯胺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成分。此外,还有针对海洛因的检测。海洛因在进入吸毒者体内后会迅速代谢成为单乙酰吗啡,单乙酰吗啡又逐渐转化成吗啡。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样品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color][/url]保留时间、SIM各检测离子间丰度比和标准品基本一致,峰形好,无杂质感染且灵敏度高。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够对大麻、杜冷丁等多种毒品及其吸食者进行检测。在滥用毒品的筛查工作中发挥了巨大效用。毒品是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毒瘤,而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就是割除这个毒瘤的利刃。在禁毒、打击毒品犯罪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科学仪器的优势,从技术层面切断毒品的蔓延之路

  • 病毒细菌检测仪如何评估检测数据

    [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color=#05073b][size=16px]  病毒细菌检测仪如何评估检测数据,病毒细菌检测仪评估检测数据的方法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数据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以及与标准方法的对比等。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详细分析:  一、数据的准确性  与传统方法的对比:病毒细菌检测仪的检测结果应当与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或其他准确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具有一致性。这是评估数据准确性的重要标准。通过对比两种方法的结果,可以判断检测仪的准确度。  标准物质检测: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如特定种类的病毒或细菌)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标准物质的浓度进行对比,以评估检测仪的准确性。  二、灵敏度与特异性  灵敏度:病毒细菌检测仪应能够在低微生物含量下进行可靠的检测。这要求检测仪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检测到微量的微生物。  特异性:检测仪的检测结果应主要受到目标微生物的影响,而不受其他物质的干扰。特异性是评估检测仪在复杂环境中准确识别目标微生物的能力。  三、重复性  多次检测: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样本进行多次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如果多次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检测仪的重复性良好。  变异系数:计算多次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以量化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变异系数越小,说明检测仪的重复性越好。  四、检测标准与范围  检测标准:参考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GB/T 4789.2-2022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等,评估检测仪的检测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检测范围:了解检测仪的检测范围,确保其在预定范围内进行检测。超出检测范围的结果可能不准确或无法解释。  五、数据分析与解读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置信区间等,以量化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  结果解读: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和检测仪的说明书或操作手册,对检测结果进行解读。注意区分合格、警告和不合格等不同的结果等级。  六、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样品前处理:确保样品在检测前经过适当的前处理,如稀释、培养等,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操作规范:遵循检测仪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维护保养:定期对检测仪进行维护保养,如清洁、校准等,以保证其性能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评估病毒细菌检测仪的检测数据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和标准。[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7/202407171141238127_4767_6098850_3.jpg!w690x690.jpg[/img][/size][/color][/font]

  • 谱尼医学开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

    国家卫健委5月29日通报,全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超过6亿剂次。自3月27日超过1亿剂次以来,每亿剂次所需时间为25天、16天、9天、7天、5天,间隔不断缩短,这就是疫苗接种的中国速度。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理论上体内会产生IgM、IgG及中和抗体,这些抗体与新冠病毒结合后将使病毒失去感染性。因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检测IgM、IgG及中和抗体水平,对于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至关重要,同时为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护政策调整提供基础性的数据参考。

  • 有做鲤春病毒病检测的吗?

    最近想要做鲤春病毒病的检测。买了试剂盒,说明书都弄的不详细,电泳缓冲液都没有配制方法!想咨询一下大家有没用鲤春病毒病试剂盒的,那家试剂盒比较好呢?在检测过程中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 “百家检坛”之食品及水样中诺如病毒的检测

    “百家检坛”之食品及水样中诺如病毒的检测

    引言:欢迎广大第三方实验室参与到热门事件的交流与讨论中来,感谢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对于本次活动的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单位: 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http://www.woyaoce.cn/member/T100072/ 实验室零距离:访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http://www.woyaoce.cn/news/newsdetails.aspx?id=80792************************************************************************************************************************** 诺如病毒(Norovirus)是一组杯状病毒属病毒,其原型株诺瓦克病毒(Norwalk-like viruses)于1968年在美国诺瓦克市被分离发现。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世界上很多地区都有暴发的案例,例如2010年广州从化因为水污染引起的诺如病毒感染事件,共有429人发病;2012年9月底,德国首都柏林以及东部三个地区1万多名小学生和托儿所的幼儿发生疑以诺如病毒食物中毒;尤其以2012年12月,日本各地接连发生一系列因诺如病毒而引起的集体食品中毒事件最此人关注,从爱知县名古屋市一直到广岛县广岛市总的中毒人数1809人。诺如病毒是全球流行性与散发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受污染的食品、水源是诺如病毒传播的重要污染源,例如贝类、水果、蔬菜、饮用水、水源水等。目前,我国在食品与水样中诺如病毒检测方面还没建立有相关的国家标准。根据文献报道,诺如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电镜法、免疫法及分子扩增法(主要为PCR方法),其中分子扩增方法被认为是食品中检测诺如病毒的唯一方法(其他两种方法灵敏度差),而PCR则为“金标准”而被广泛作地采用。因此,完整的食品与水样中诺如病毒检测的主要流程共包括病毒的提取、核酸的纯化以及病毒的分子检测。食品及水样中诺如病毒的检测方法(protease K digestion &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CR)一、实验原理挑取被检样本或者被检样本中病毒易富集部位(例如贝类的消化腺组织),通过蛋白酶K消化的方法解离病毒,然后通过异硫氰酸胍等试剂纯化病毒RNA,接下来继续将病毒RNA进行反转录,最后将产物cDNA进行PCR检测。二、仪器和试剂荧光定量PCR仪、振荡培养箱、涡旋振荡器、离心机,TRIzol试剂、MMLV反转录试剂盒、Taqman realtime-PCR试剂盒超均为商品化试剂,其他试剂为国产分析纯,实验用水为不含核酸酶的超纯水。三、实验方法1.食品前处理选取被检适当量样本(不同种类食品样本量不同)。以贝类样本为例,一般取5~10个左右,用无菌水冲洗干净贝壳表面后撬开贝壳,

  • 新加坡研发出病毒检测芯片

    新华社新加坡4月13日电(记者陈济朋)据新加坡媒体日前报道,新加坡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病毒检测芯片,可一次性快速检验上万种病原体。 据介绍,这种病毒检测芯片由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研制,通过快速分析病患DNA样本,可在24小时内详细检测出患者感染何种病毒或细菌。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检测芯片可以一次性检测高达7万种病毒和细菌等病原体,其中包括最新出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 相比之下,传统的病毒或细菌测试方法,一般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进行测试,难以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 研究人员说,这种新的检测手段可以尽快明确病因,减少确诊时间,并且成本也不高。目前这种病毒检测芯片还只用于实验用途,研究人员希望该芯片通过相关部门批准后尽快投入市场。

  • 光谱远程监测烟草植物病毒感染情况

    植物中传播的病毒致使叶片产生斑点,萎黄,甚至坏死,通常在这些病症对植物造成可视损伤时再作治疗,为时已晚。更有效的方式是通过远程监测,对植物叶片的变化作出及时监控及准确评估,以减少损失。通常远程监测基于以下推断,即环境有害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或物理形态的影响会导致植物反射光谱和叶绿素荧光光谱发生改变。因此监测主要通过反射及荧光光谱的摄取及分析实现。

  • 【讨论】快速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新方法

    新华网东京12月14日电 日本鹿儿岛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人体的机制为切入点,开发出一种能快速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的新方法。 该研究小组日前发布的公报说,甲型H1N1流感病毒会与人体细胞表面的糖链结合,进而感染细胞。鹿儿岛大学教授隅田泰生等人以此为突破口进行研究,人工合成了人体细胞表面的这种糖链,使其附着在极微小的金粒表面。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含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患者唾液与上述金微粒混合后放入离心装置。被病毒附着的金微粒由于质量较大,能被分离出来,而且得到的病毒浓度较高。 目前判断某人是否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先要用简易检查工具对其进行检测,尔后再让病毒的基因增殖,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但由于在感染初期,甲型流感病毒在感染者体内还未增殖到足够数量,因此现行简易检查的结果可能呈阴性。而新方法由于分离出的病毒浓度较高,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误。 报告说,新方法只需30分钟左右就能判断被检测者是否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而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在内的现行检测法用时更长。此外,与从被检测者鼻腔深处采集样本相比,新方法采用唾液,被检测者没有不适感。 目前,该研究小组正与兵库县的一家企业合作开发采用这种新方法的检测仪器。又要有新仪器问世啦!

  • 医疗废水的肠道病毒的检测方法

    医疗废水的肠道病毒的检测方法

    GB 18466-2005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要求肠道病毒不得检出,但是又没写肠道病毒如何检测,网上各处查了也没有相关的问题,只查到貌似肠道病毒是好多种病毒的总称,那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企业要求执行这个标准,但是肠道病毒怎么检测呢?是肠道病毒,不是肠道致病菌。[img=,617,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11/202011241542373363_6425_2017395_3.jpg!w617x690.jpg[/img]

  • 什么是中和抗体?如何检测假病毒中和抗体?

    [font='calibri'][size=13px]什么是中和抗体?如何检测[/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假病毒[/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中和抗体?[/size][/font]什么是中和抗体?中和抗体是一类与病毒结合并使病毒失去传染性的抗体。当病毒侵入人体时,浆细胞会产生病毒特异性抗体,但只有少数是中和抗体。中和机制如下:(1)改变病毒表面的构象;(2)与吸附相关的病毒表位结合,阻断其与宿主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3)与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易于被巨噬细胞清除;(4)当病毒表面抗原与中和抗体结合时会激活补体,从而导致病毒裂解。S蛋白(spike protein)是SARS-CoV-2病毒的主要包膜蛋白,由S1和S2亚基组成的三聚体跨膜糖蛋白,负责识别宿主细胞受体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并介导膜融合。S1亚基上的受体结合域(RBD)直接参与宿主受体识别并介导病毒入侵。S蛋白上的受体结合结构域(RBD),被认为是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关键位点和大多数中和抗体的靶标。中和抗体可阻止S1或RBD与ACE2结合,从而防止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并最终阻止病毒感染(图1)。因此,S1或RBD的突变可能会导致SARS-CoV-2有较强的传染性。如何检测假病毒中和抗体?中和抗体检测试验包括病毒中和试验、假病毒中和试验和替代病毒中和试验。病毒中和试验中和抗体检测的金标准是病毒中和试验,主要包括空斑减少中和试验和微量中和试验。两种方法都使用定量的活病毒与不同稀释度的等量血清混合,并接种预先准备好的单层细胞。最后,根据空斑形成单位或细胞病变效应来评估中和抗体的效价。由于涉及到活病毒的操作,这些检测只能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进行,极大地限制了空斑减少中和试验和微量中和试验的使用。假病毒中和试验目前,越来越多的实验室使用假病毒中和试验进行中和抗体检测。SARS-CoV-2假病毒以非致病性病毒(如复制缺陷型HIV-1)为载体,将载体病毒的包膜蛋白替换为SARS-CoV-2的S蛋白,并引入检测信号分子,例如GFP和荧光素酶。假病毒利用S蛋白的RBD结构域与ACE2结合,模拟病毒入侵的过程。中和抗体可有效抑制SARS-CoV-2假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图2),并通过信号检测评估中和抗体效价。由于假病毒为一次性感染病毒,不具备自我复制能力,无生物安全危险,所以这种方法可以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进行。替代病毒中和试验替代病毒中和试验是基于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原理,利用重组RBD蛋白与重组ACE2蛋白的结合作用来模拟病毒-细胞相互作用。样品中的中和抗体可有效阻断RBD蛋白与ACE2蛋白的结合。与病毒和假病毒中和试验相比,替代病毒中和试验更安全、更容易执行且耗时更少。中和检测服务信息由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ino Biological Inc.)为您提供,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SARS-CoV-2 (2019-nCoV) Spike假病毒中和检测服务报价、型号、参数等信息,欢迎来电或留言咨询。具体详情可点击:https://cn.sinobiological.com/services/pseudovirus-neutralization-assay-service

  • 假病毒中和检测:精确释义与详尽方法指南

    [font=宋体]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假病毒中和检测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研究病毒感染、免疫应答以及药物筛选等多个方面。本文将详细介绍假病毒中和检测的定义、方法及实际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的内涵与价值。[/font][b][font=宋体]什么是中和抗体?[/font][/b][font=宋体]中和抗体是一类与病毒结合并使病毒失去传染性的抗体。当病毒侵入人体时,浆细胞会产生病毒特异性抗体,但只有少数是中和抗体。[/font][font=宋体]中和机制如下:[/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改变病毒表面的构象;[/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2)[/font][font=宋体]与吸附相关的病毒表位结合,阻断其与宿主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3)[/font][font=宋体]与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易于被巨噬细胞清除;[/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4)[/font][font=宋体]当病毒表面抗原与中和抗体结合时会激活补体,从而导致病毒裂解。[/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S[/font][font=宋体]蛋白([/font][font=Calibri]spike protein[/font][font=宋体])是[/font][font=Calibri]SARS-CoV-2[/font][font=宋体]病毒的主要包膜蛋白,由[/font][font=Calibri]S1[/font][font=宋体]和[/font][font=Calibri]S2[/font][font=宋体]亚基组成的三聚体跨膜糖蛋白,负责识别宿主细胞受体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font][font=Calibri]2(ACE2)[/font][font=宋体]并介导膜融合。[/font][font=Calibri]S1[/font][font=宋体]亚基上的受体结合域[/font][font=Calibri](RBD)[/font][font=宋体]直接参与宿主受体识别并介导病毒入侵。[/font][font=Calibri]S[/font][font=宋体]蛋白上的受体结合结构域[/font][font=Calibri](RBD)[/font][font=宋体],被认为是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关键位点和大多数中和抗体的靶标。中和抗体可阻止[/font][font=Calibri]S1[/font][font=宋体]或[/font][font=Calibri]RBD[/font][font=宋体]与[/font][font=Calibri]ACE2[/font][font=宋体]结合,从而防止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并最终阻止病毒感染[/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图[/font][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因此,[/font][font=Calibri]S1[/font][font=宋体]或[/font][font=Calibri]RBD[/font][font=宋体]的突变可能会导致[/font][font=Calibri]SARS-CoV-2[/font][font=宋体]有较强的传染性。[/font][/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我们为什么要检测中和抗体?[/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中和抗体的检测是疫苗开发和临床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好的疫苗应该能够产生高效的中和抗体。中和抗体水平随时间推移而降低,通过持续监测中和抗体水平可以判断疫苗保护效力持续多久。此外,针对[/font][font=Calibri]SARS-CoV-2[/font][font=宋体]变异株,疫苗能否产生有效的中和抗体是值得怀疑的。因此,[/font][font=Calibri]SARS-CoV-2[/font][font=宋体]中和抗体检测对于评估群体免疫和监测疫苗保护效力是至关重要的。[/font][/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如何检测中和抗体?中和抗体检测方法:[/font][/b][font=宋体]中和抗体检测试验包括病毒中和试验、假病毒中和试验和替代病毒中和试验。[/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①病毒中和试验[/font][font=宋体]中和抗体检测的金标准是病毒中和试验,主要包括空斑减少中和试验和微量中和试验。两种方法都使用定量的活病毒与不同稀释度的等量血清混合,并接种预先准备好的单层细胞。最后,根据空斑形成单位或细胞病变效应来评估中和抗体的效价。由于涉及到活病毒的操作,这些检测只能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进行,极大地限制了空斑减少中和试验和微量中和试验的使用。[/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②假病毒中和试验[/font][font=宋体][font=宋体]目前,越来越多的实验室使用假病毒中和试验进行中和抗体检测。[/font][font=Calibri]SARS-CoV-2[/font][font=宋体]假病毒以非致病性病毒[/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如复制缺陷型[/font][font=Calibri]HIV-1)[/font][font=宋体]为载体,将载体病毒的包膜蛋白替换为[/font][font=Calibri]SARS-CoV-2[/font][font=宋体]的[/font][font=Calibri]S[/font][font=宋体]蛋白,并引入检测信号分子,例如[/font][font=Calibri]GFP[/font][font=宋体]和荧光素酶。假病毒利用[/font][font=Calibri]S[/font][font=宋体]蛋白的[/font][font=Calibri]RBD[/font][font=宋体]结构域与[/font][font=Calibri]ACE2[/font][font=宋体]结合,模拟病毒入侵的过程。中和抗体可有效抑制[/font][font=Calibri]SARS-CoV-2[/font][font=宋体]假病毒感染宿主细胞[/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图[/font][font=Calibri]2)[/font][font=宋体],并通过信号检测评估中和抗体效价。由于假病毒为一次性感染病毒,不具备自我复制能力,无生物安全危险,所以这种方法可以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进行。[/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③替代病毒中和试验[/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替代病毒中和试验是基于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ont][font=Calibri](ELISA)[/font][font=宋体]的原理,利用重组[/font][font=Calibri]RBD[/font][font=宋体]蛋白与重组[/font][font=Calibri]ACE2[/font][font=宋体]蛋白的结合作用来模拟病毒[/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细胞相互作用。样品中的中和抗体可有效阻断[/font][font=Calibri]RBD[/font][font=宋体]蛋白与[/font][font=Calibri]ACE2[/font][font=宋体]蛋白的结合。与病毒和假病毒中和试验相比,替代病毒中和试验更安全、更容易执行且耗时更少。[/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义翘神州新开发了一系列优质[/font][font=Calibri]RBD[/font][font=宋体]蛋白,涵盖野生型[/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货号[/font][font=Calibri]: 40592-V08B)[/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Alpha[/font][font=宋体]变异株[/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货号[/font][font=Calibri]: 40592-V08H82[/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Beta[/font][font=宋体]变异株[/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货号[/font][font=Calibri]: 40592-V08H85)[/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Gamma[/font][font=宋体]变异株[/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货号[/font][font=Calibri]: 40592-V08H86)[/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Delta[/font][font=宋体]变异株[/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货号:[/font][font=Calibri]40592-V08H90)[/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Omicron[/font][font=宋体]变异株[/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货号:[/font][font=Calibri]40592-V08H121)[/font][font=宋体]。在替代病毒中和试验中,这些[/font][font=Calibri]RBD[/font][font=宋体]蛋白可用于检测不同中和抗体对不同变异株的中和活性[/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表 [/font][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结果表明,义翘神州开发的这些抗体具有不同的中和活性。[/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同时义翘神州提供[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services/pseudovirus-neutralization-assay-service][b]假病毒中和检测服务[/b][/url],详情可以关注:[/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services/pseudovirus-neutralization-assay-service[/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原文出自[/font][font=Calibri][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news/reagents-for-sars-cov-2-neutralizing-antibody-detection][b]SARS-CoV-2[/b][/url][/font][font=宋体][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news/reagents-for-sars-cov-2-neutralizing-antibody-detection][b]中和抗体检测的工具试剂[/b][/url]:[/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news/reagents-for-sars-cov-2-neutralizing-antibody-detection[/font][/font]

  •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你了解吗?

    今天中午,在虹口区北外滩街道,居委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通过楼宇对讲机通知居民分批下楼,领取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在居民领取同时,志愿者提醒该试剂采用鼻拭子采样,并提醒今天下午4点返回试剂。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你了解吗?

  • 猴B病毒检测遇到的问题

    今年以来开展了几次猴B病毒的检测,采用的是ELISA试剂盒方法。所得结果中都会出现几个可疑的样品,但重做以后又是阴性,采用的试剂盒也是业内推荐的比较稳定的试剂盒,但是为什么还会这样?如果是操作中出现问题,那么操作时应该着重注意哪些方面?请有经验的人士赐教。

  • 医学开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

    国家卫健委5月29日通报,全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超过6亿剂次。自3月27日超过1亿剂次以来,每亿剂次所需时间为25天、16天、9天、7天、5天,间隔不断缩短,这就是疫苗接种的中国速度。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理论上体内会产生IgM、IgG及中和抗体,这些抗体与新冠病毒结合后将使病毒失去感染性。因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检测IgM、IgG及中和抗体水平,对于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至关重要,同时为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护政策调整提供基础性的数据参考。

  • 【网络会议】:2015年08月18日 14:00 病毒检测方法在病毒灭活和去除验证中的应用和比较

    【网络会议】:2015年08月18日 14:00 病毒检测方法在病毒灭活和去除验证中的应用和比较

    【网络会议】:病毒检测方法在病毒灭活和去除验证中的应用和比较——默克密理博生物制药工艺基础课堂十三【讲座时间】:2015年08月18日 14:00【主讲人】:谭宁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硕士,拥有9年生物技术行业从业经历,现担任默克密理博华东区生物工艺开发主管,负责华东区域单抗,重组蛋白和疫苗客户的工艺开发工作,对下游澄清,过滤,超滤,层析,除病毒工艺有着丰富的经验,熟悉生物工艺的放大和故障排除。【会议介绍】 近年来,随着单抗市场在国内的兴起,对病毒清除技术(灭活和去除)的验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最初的低pH孵育到最近几年除病毒膜过滤技术在病毒清除方面的成熟的应用,包括层析技术也逐渐被大家重视,从而进一步提高下游工艺对于病毒的总的对数清除率。在验证实验中,不管是哪种病毒清除技术,都是通过人为挑战病毒,然后采用感染力或者其他适合的分析方法来估测样品中的病毒滴度,然后测量出该步骤的病毒对数清除率,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病毒检测分析方法对于病毒对数清除率的计算非常重要。在病毒清除验证中,病毒的检测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根据病毒的感染性来定量病毒的滴度,有两种方法,第一种称为病毒空斑形成实验,。第二种方法称作TCID50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量实验,这种检测方法是以细胞培养物中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为基础的检测手段。第二种情况是定量PCR的方法,尽管空斑形成和TCID50这两种以细胞为基础的感染性分析被视为病毒清除研究中的估测病毒滴度的金标准,qPCR方法已经被迅速接受为病毒清除研究中估测病毒粒子的替代和补充方法。第三种情况是直接用电子显微镜来计数病毒数目,但是由于该方法不能区分感染性病毒颗粒与非感染性病毒颗粒,因此无法判断病毒的感染力,主要用于细胞发酵液的病毒初始量的计算中,因此着重介绍空斑形成实验,TCID50实验和qPCR三种检测方法。本次讲座将主要介绍在生物下游病毒清除技术中应用的病毒检测方法,以及不同病毒检测方法的区别以及适用范围。 -------------------------------------------------------------------------------1、报名条件:只要您是仪器网注册用户均可报名,通过审核后即可参会。2、报名并参会用户有机会获得100元手机充值卡一张哦~3、报名截止时间:2015年08月18日 13:304、报名参会: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5905、报名及参会咨询:QQ群—37919673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5042911235201_01_2507958_3.jpg

  • MALDI-TOF核酸研究领域的下一站:病原体检测

    由于传播途径多样、影响范围广泛,症状发展迅速,传染病仍然是世界范围内引起人类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21世纪以来多次严重疫情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一是2003年的“非典”(SARS),二是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猪流感),再有就是现在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因此,传染病的防控一直是医学科学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其中,对病原体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是传染病精准防控的基础。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彭俊平研员自2000年起即深耕于病原体检测技术方法及基因组学、耐药机制相关的研究工作。近日,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彭俊平研究员,与他就核酸质谱技术在病原体检测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了深入交谈。[align=center][img=彭俊平个人.JPG,600,337]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204/uepic/3407a132-360a-4424-b8f8-73b9d8028642.jpg[/img][/align][align=center]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彭俊平研究员[/align][color=#ff0000]“国内最早开展核酸质谱病原体检测研究的团队之一”[/color]随着各项科学技术的进步,病原体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由病原分离、电镜观察、免疫学检测等传统生物学方法发展到[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技术、芯片技术、测序技术、质谱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因为引起疾病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单一的平台技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利用各种平台技术对病原体进行筛查。”彭俊平介绍到,“多年来我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搭建一个病原体组合筛查技术体系,这也是我国在传染病防控领域的一个重要工作。另外,我们利用多重[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反应结合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以下简称:核酸质谱)在病原体检测领域开展了10多年的工作,这也是我们多年来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核酸质谱是什么?彭俊平为笔者解答到,核酸质谱其实是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在核酸水平的应用,是一种将多重[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反应与质谱结合的复合技术。此前,MALDI-TOF主要应用于蛋白质水平的微生物鉴定研究,应用发展不过30多年,而MALDI-TOF在核酸水平的相关应用则是近些年提出的概念,应用发展时间就更短。最初,MALDI-TOF在核酸研究领域开展的应用是SNP基因分型,其首先通过[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扩增含有SNP的基因组片段,再通过检测核酸分子在真空管中的飞行时间而获得样品分析物的精确分子量,从而检测出SNP位点信息。因为MALDI-TOF本身的高灵敏度和高通量等特点,使其非常适合应用于SNP多位点的筛查。而MALDI-TOF在病原体检测领域的研究则鲜少有报道。彭俊平课题组是国内最早开展核酸质谱病原体检测研究的团队之一。“我们是在2009年引进的这个技术平台,正好是H1N1全球大流行的时候,当时核酸质谱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帮助我们开展相关工作,因此我们就开始自己开发方法。”核酸质谱病原体检测的原理是利用MALDI-TOF检测多重[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反应的产物,即单碱基延伸的产物质量大小,来判定检测靶基因的有无,从而进一步判定样本中目标病原体的有无。与传统的病原体检测技术相比,核酸质谱在灵敏度、检测通量以及操作简便性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此外,核酸质谱检测的核酸序列均来源于公共数据库,不需要依赖其他的数据库。[color=#ff0000] “开发了7种人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成功申请专利”[/color]经过多年的技术摸索,彭俊平团队利用核酸质谱在病原体检测领域做出了很多成果。最近其团队开发了7种人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并申请了发明专利。目前,已知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其中包括2003年的“非典”SARS冠状病毒、2012年在中东地区出现的MERS冠状病毒以及2019年12月爆发的严重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2。彭俊平介绍到,课题组是从2012年开始开展人冠状病毒的检测技术研究,其中一部分工作内容就是利用核酸质谱进行检测应用。该部分成果是与岛津公司合作开发的,利用一步法多重反应[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与MALDI-TOF质谱联用鉴定7种人冠状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的重要突变位点。“本次合作中我们将多重[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反应从两步法改进为一步法,既缩短了实验时间,又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工作。而且我们改进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RNA病毒,可以说是摸索出了一种通用的解决方案。”彭俊平介绍到,“和岛津合作成果的应用价值很明确,我非常期待未来该方法的推广。接下来我们也将继续和岛津合作在MALDI-TOF平台上开发出更多病原体检测解决方案,并合力推动核酸质谱在临床领域的应用。”笔者追问到目前国际上核酸质谱在病原体检测领域的应用现状如何?彭俊平坦言道,国际上相关的成果并不多,而团队于2009年就开展了相关研究,可以说是走在了国际前列。不过,目前核酸质谱病原体检测的应用还以科研阶段为主,临床应用正处于拓展阶段。此外,彭俊平也谈到他认为核酸质谱走向临床所面临的瓶颈,一是MALDI-TOF本身的硬件设备比较贵;其次,基于MALDI-TOF平台提供给临床应用的成熟方法不多。因此,核酸质谱这样的技术平台想要真正推广到临床,首先需要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这样应用场景就会被打开。不过,彭俊平也观察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越来越多的团队和厂商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相信核酸质谱的临床应用情况将在短短几年之内得到很大的改变。最后彭俊平表示,未来核酸质谱病原体检测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有呼吸道感染疾病、腹泻性疾病和性传播疾病等,其涉及的病原体种类繁多,是核酸质谱可以“大展身手”的方向。后记:采访中彭俊平反复提到“病原体的组合筛查技术体系”,他也为笔者解释到,为了获取更全面的生物信息,往往需要多种技术平台共同解决问题,而不是希望用一个技术平台去解决所有的问题。回到MALDI-TOF这一技术来说,总有人拿质谱与NGS测序相比较,其实它们的应用场景和目标都不一样,发展核酸质谱也并不是为了替代测序技术。事实上,核酸质谱只需要在中高通量的检测中建立并巩固其“王者地位”,在此基础上能够再提升灵敏度和分辨率等性能,就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 【原创大赛】2011~2014年本市流感病毒检测分析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传播速度快,曾四次引起世界大流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根据核蛋白(NP)和基质蛋白(MP)的抗原性不同,流感病毒被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性的不同,又分为若干亚型。本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气候为中温带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6℃-9℃,每年冬季发生由甲3型(A3)和乙型(B)流感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对社会公共卫生造成了一定威胁。为此,我们队2011年1月—2013年12月甘肃省本地区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初步了解了近年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在此地区的流行规律。

  • 15分钟检测冠状病毒 !

    15分钟检测冠状病毒 !

    [font=arial][color=#cc0000][size=16px][b]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快速检测试纸条,通过肉眼观察试纸颜色即可快速读出检测结果。[/b][/size][/color][/font][font=arial][color=#cc0000][size=16px][b]“只需一滴血,10—15分钟就能让病毒无处遁形。”首先对患者的手指进行消毒,用配套的采血针扎一下,挤出绿豆大小的一滴血液,然后用配套的滴管把血液吸出来,滴加到试剂卡的样品孔里面,再滴加配套的样本稀释液,等待样本完成层析过程,10到15分钟便能肉眼看到结果。[/b][/size][/color][/font][size=16px][font=arial][color=#cc0000][b]试剂卡上标有三个标识:C、IgG、IgM。“C线叫做质控线。层析过程后,C处出现一道紫红色线则表示试纸条有效,反之无效。如果IgG和IgM处没出现红线说明样本的检测结果是阴性。如果在IgG或者IgM处出现一道紫红色的线,或者出现两条线,则代表这个患者感染了新冠肺炎。”[/b][/color][/font][/size][font=arial][size=16px][color=#333333][img=,600,45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3/202003121832307064_1386_1841897_3.jpg!w600x450.jpg[/img][/color][/size][/font]

  • 快速检测新冠病毒的试剂盒 !

    快速检测新冠病毒的试剂盒 !

    [b][color=#cc0000]快速检测新冠病毒的试剂盒 ,最快15分钟出结果,厉害了我的国![/color][/b][img=,600,45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3/202003181445276272_3777_1841897_3.jpg!w600x450.jpg[/img]

  • 质谱技术在临床生化检测中的应用

    早在1886年, Goldstein发明了早期质谱仪常用的离子源。1906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英国著名物理学家Thomson发明了世界上第1台质谱仪。1942年第1台单聚焦质谱仪的商业化推广代表着质谱技术终于突破了理论发展的瓶颈阶段。迄今为止, 质谱技术已经为化合物结构研究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 被广泛应用于地质、环境化学、有机化学、制药、生命科学等领域[1]。  质谱技术是测量分子质荷比(m/z)的分析方法。它通过将分子电离后形成带电离子, 并按照离子m/z的大小顺序排列形成谱图数据。质谱仪是一类可以将样品分子转化成带电离子, 并利用适当的电场、磁场实现离子m/z分离, 进而检测每种离子的峰强度进行物质分析的仪器。质谱仪主要由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5个部分组成, 其中核心部件为离子源与质量分析器。离子源分为硬电离和软电离。硬电离如电子轰击电离可以给予样品分子较大的能量, 导致样品产生的离子碎片很小; 软电离则较为温和, 可以产生较大的离子碎片, 如电喷雾电离、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和大气压化学电离等。随着软电离技术的发展与不断成熟, 实现了高分辨率与高质量检测范围的结合, 使得生物大分子质谱分析成为可能, 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 生物质谱, 并在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飞速发展。质量分析器的作用是根据m/z将电离产生的带电离子分离, 主要有时间飞行、四级杆、离子阱、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量分析器等多种类型。目前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质谱仪多由几种质量分析器串联而成, 在空间或时间上实现了母离子选择、母离子碎裂、子离子检测功能并提供了离子碎裂的特征峰。这些特征峰是分子定性的依据, 使得质谱检测结果具有极高的特异性[1, 2, 3]。  一、质谱在临床生化检测中的应用  由于生物质谱技术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选择性广、检测速度快等特点, 所以近年来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国际上已经被广泛应用的质谱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包括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维生素D检测、激素检测、血药浓度监测、微量元素检测等。  1.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对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进行群体筛查, 并进行早期治疗, 从而避免或减轻疾病的影响。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起源于1961年对苯丙酮尿症的筛查。此后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遗传代谢病被引入其中。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展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主要包括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以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 每种筛查需要单独进行。目前国际上美、欧、日等国家都已经使用串联质谱技术对多个代谢产物进行联合检测, 同时筛查超过30种疾病, 除以上提到的几项外, 还包括囊胞性纤维症、半乳糖血症、氧化脂肪酸缺陷症、有机酸尿症和尿素循环缺陷症等[4, 5]。在我国, 顾学范教授等多个研究团队已经利用该技术进行了大量临床检测与研究, 取得了良好效果[6]。同时多家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和妇幼保健机构也可以提供项目服务。因此, 对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质量控制与室间质评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2. 维生素D检测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 化学本质为固醇类衍生物, 目前也被认为是一种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存在于部分天然食物中, 人体皮下储存有由胆固醇衍生出的7-脱氢胆固醇, 受紫外线照射后即可转变为维生素D3。近年来发现维生素D缺乏不仅可以造成骨质疏松症, 还与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相关。体内保持足够的维生素D对糖尿病等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目前维生素缺乏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对体内维生素D含量的检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5-羟基维生素D是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代谢形式, 包括25-羟基维生素D2和25-羟基维生素D3两种形式, 其含量可以代表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目前国内外对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放射免疫、竞争蛋白结合法以及新兴的串联质谱法。与传统方法相比, 串联质谱法定量测定25-羟基维生素D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和更强的抗干扰性, 并能实现25-羟基维生素D2和25-羟基维生素D3的同时测定[7]。郭守东等[8]利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color][/url]串联质谱法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 发现糖尿病患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周宁等[9]利用串联质谱法对过敏性鼻炎儿童血清中的维生素D进行了检测, 发现患儿维生素D水平低于正常儿童, 且维生素D3尤为显著。由此可见, 当需要区分维生素D的不同代谢产物种类时, 串联质谱法比传统免疫法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3. 激素检测 对类固醇激素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是生物质谱技术在临床生化检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通过质谱定量检测, 可以判断相应的类固醇激素与疾病的相关性[10, 11]。目前利用质谱技术可以对睾酮、脱氢睾酮、雄酮、雌酮、雌二醇和雌三醇等多种激素进行定量检测, 进而对相关疾病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 如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家族性高醛甾酮过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1]。丁一峰等[12]利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color][/url]-质谱联用法分析尿液中的类固醇, 实现多种激素同时检测, 且不同激素之间没有交叉反应, 准确性和灵敏度较好, 并证明类固醇激素水平与肾上腺和性腺等类固醇激素代谢异常疾病有关。黄河花等[13]建立了一种基于电喷雾电离质谱同时检测脱氢表雄酮、睾酮和雄酮的定量方法, 检测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  4. 血药浓度监测 在临床疾病治疗中, 很多药物的浓度需要严格限定在某一合适范围, 过少达不到治疗效果, 过多则可能引起毒性或成瘾反应, 造成不良后果, 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对这些药物浓度的检测目前我国主要应用免疫化学方法。这种方法虽简单易行, 但只能检测少数几种药物, 无法满足临床检测的要求。而且一般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都很低, 要求检测方法具有高灵敏度。近年来, 质谱技术逐渐成为药物浓度检测的重要手段。多种药物均可以利用质谱技术进行准确检测, 而且可以实现多药物同时检测, 提高了临床检测工作的效率。目前国际上已经在临床开展的药物浓度监测项目包括器官移植患者使用的免疫抑制剂、疼痛治疗药物、抗精神病药物、麻醉药、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等。同时随着质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其有望成为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检测的“ 金标准” [14]。曲素欣等[15]建立了基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color][/url]-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卡马西平浓度的方法, 并研究了该药物与癫痫疗效的关系。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操作方便, 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且重现性良好。崔刚等[16]建立了超高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color][/url]-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肾移植患者体内霉酚酸浓度的方法。该方法快速、准确, 可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患者血药浓度的临床监测中。  5. 痕、微量元素检测 人体元素含量可以作为很多疾病的标志物, 检测人体痕、微量元素可以辅助诊断某些临床疾病和职业病。元素检测中常用的方法为发射光谱法和质谱法。质谱法可以实现多元素同时检测, 且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动态范围宽, 可以直接对血液样品进行检测。目前质谱技术已成为无机元素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 已建立了几十种痕、微量元素的检测方法, 广泛应用于全血、血清、尿液和头发中砷、铅等有害重金属以及铁、锌、硒等人体微量元素的检测[17]。张文洁等[18]利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olor][/url]法对慢性肾炎患者血清中的微量元素做了检测, 发现慢性肾炎患者血清中钠、钾等元素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而铝、铁、锌等明显低于正常人。该方法可以对患者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变化做实时监测, 为慢性肾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欧阳珮珮等[19]建立了基于质谱法的分析方法并对全血中5种微量元素同时做了检测, 此方法检出限低、灵敏度高、准确性好, 元素之间干扰较小, 符合复杂生物样品多元素同时检测的要求。  6. 其他项目 除以上项目外, 质谱技术的临床研究也已全面开展。叶军等[20]利用质谱技术对临床诊断不明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皮肤损害患儿做了检测, 诊断患儿为多种羧化酶缺乏症, 并对生物素治疗过程做了监测, 发现疗效显著。  二、总结与展望  质谱技术自诞生以来发展十分迅速,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成为临床检验中的重要新型工具。质谱技术较其他方法具有更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度、精确度, 且检出限低, 不受抗体或特殊生化反应的限制, 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好的前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等多个项目已经在临床检验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比较而言, 我国临床生化检验中质谱技术的应用还非常有限, 与国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很多相关部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例如:质谱检测数据的判断标准、技术方法的掌握与人员培训、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收费渠道与收费标准的确定等等。目前我国串联质谱技术进行临床生化检测的项目单一, 主要集中于少量第三方检测机构与妇幼保健单位, 独立于大型综合医疗机构之外, 不利于临床质谱技术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因此, 从临床需求出发,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 完善技术与管理方案, 力求形成临床、科研、政府管理部门密切沟通合作的工作模式是发展质谱等新型检测技术的有效途径。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