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色谱专家系统

仪器信息网色谱专家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色谱专家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色谱专家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色谱专家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色谱专家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色谱专家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色谱专家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色谱专家系统相关的资讯

  • 全球首个“藻类分类图谱专家系统”发布
    (2010年8月9日,杭州)--中国领先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和设备供应商-杭州迅数科技有限公司-今天宣布&ldquo Algacount藻类分类图谱专家系统&rdquo 正式发布,这是中国科学家领导国际合作建立的全球首个藻类分类图谱专家系统,将极大的满足在我国大范围开展藻类监测工作在&ldquo 系统性专业藻类分类图谱&rdquo 和&ldquo 鉴定分析技术人员培训&rdquo 方面的迫切需要。 &ldquo 显微镜检观察技术&rdquo 是目前有害藻华(Harmful Algal Blooms,HABs)(包括海洋赤潮和淡水水华)生物定性及定量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显微观察技术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对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要求非常高。然而,由于近10几年来对藻类监测工作的不够重视,目前中国藻类学基础科研与检测人才培养现状不容乐观:虽然经国家水利部水文局在全国举办过几次培训班,现有的藻类鉴定分析技术人员和技术手段仍然无法满足我国大范围开展藻类监测工作的迫切需求! &ldquo 显微镜检观察技术&rdquo 主要是对有害藻华生物的形态学特征或显微结构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与专业图谱的比较来进行有害藻华生物的种类判别和统计。为保证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展开工作,我国的藻类监测人员急需能够满足系统性藻类研究需要的藻类分类图谱和专业研究设备! 杭州迅数科技有限公司响应国家需要,中国研发基地利用其全球研发网络,与已经开展国家藻华监测研究计划的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浮游植物专业研究机构展开合作,历时2年获取了近4000幅华美的专业藻类图片的使用版权,研发出全球首个&ldquo Algacount 藻类分类图谱专家系统&rdquo ,并将其整合于受到广泛好评的&ldquo Algacount 藻类辅助鉴定计数仪&rdquo 。迅数科技建立了涵盖中国常见藻类的11个门、672属、3350种藻类形态数据库,分别涉及: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裸藻门、黄藻门、褐藻门、甲藻门、隐藻门、金藻门、红藻门、轮藻门。每种藻以中文,拉丁文双命名,辅以真实的显微照片、手绘结构图和详尽的形态文字描述。用户可以用中文名或拉丁文名搜索某个具体的藻类,或按门、属、种的分类学次序进行搜索。用户还可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选择某个门,该门下所有属的典型种合成图以队列形式出现,与实际拍摄的未知藻类进行特征对比,即实现快速鉴别藻的种类。尤其适合水生生物鉴定分析技术人员的有效和快速培训。 据迅数科技的科学家介绍:&ldquo Algacount 藻类分类图谱专家系统&rdquo 除了&ldquo 专家辅助鉴定&rdquo 功能外的最大特色是根据当前中国&ldquo 水环境监测规范&rdquo 和&ldquo 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规范&rdquo 的规定所建立的 Algacount专业藻类图库。 Algacount专业藻类图库包含了中国几乎所有常见的淡水藻类和海洋藻类;而且其分类标准和规范符合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淡水藻志》、《中国淡水藻类》和《中国近海赤潮生物图谱》等权威藻类分类工具书的分类标准和规范。 Algacount专业藻类图库中的淡水藻类图库基本覆盖了中国七大水系、28个重点湖库的常见种属,尤其是富营养化较严重的湖泊,如太湖、滇池、巢湖等。建立了全国各地常见水华的藻种图库,如隠藻水华、微囊藻水华、鱼腥藻水华、硅藻水华、金藻水华、角藻水华等等。Algacount专业藻类图库中的海洋藻类图库以中国东海、渤海、黄海、南海常见浮游藻类为主,同时专门建立了中国近海常见赤潮微藻图库。 据悉:Algacount 藻类辅助鉴定计数仪作为首台可以精确到属和种的藻类分类计数仪,继在2009年中国藻类学会30周年庆典大会上获得肯定后,又于2010年5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环境科学年会获邀发表专题技术报告-&ldquo Algacount 藻类辅助鉴定计数仪技术及其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rdquo 并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利部太湖水环境监测中心,苏伊士环境-中法水务,法国威立雅水务等大型研究与检测机构已成为首批应用Algacount 藻类辅助鉴定计数仪的荣誉客户。 又讯:2010年6月25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生化工程重点实验室刘春朝课题组在国际权威刊物《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 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采用迅数Algacount藻类分析技术进行藻类定量实验的研究成果(《Development of an efficient electrofloccul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with dispersed-air flotation for harvesting microalgae》)。这是迅数科技多年来与国内外重要科研机构积极开展合作取得的又一成就。
  • 普析“水质有机污染物GC/MS分析专家系统-VOC版”通过鉴定
    2013年12月29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受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组织专家召开了&ldquo 水质有机污染物GC/MS分析专家系统-VOC版&rdquo 成果的技术鉴定会(注:GC/MS为色谱-质谱联用仪)。技术鉴定专家组由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主任江桂斌院士担任组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方向研究员作为技术鉴定专家出席了会议。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张渝英秘书长主持会议。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张渝英秘书长主持会议 鉴定会现场   专家组按照技术鉴定程序和条件要求严格审查,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ldquo 水质有机污染物GC/MS分析专家系统-VOC版&rdquo ,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技术鉴定。   江桂斌院士听取报告并审核 专家组现场考察   普析公司自2004年以来一直参与国家&ldquo 十五&rdquo 计划《质谱联用仪器的研制与开发》课题项目,并进行了大量、深入的专业技术研究。2006年成功的将质谱仪相关部件产品工艺化,并对质谱仪整机产业化进行了工程化的研究、开发、试验,建立了产业链。2009年-2013年间,该公司陆续推出了质量可靠的M6 、M7质谱仪联用仪产品,现已拥有了170多个用户。   &ldquo 水质有机污染物GC/MS分析专家系统-VOC版&rdquo 是在稳定可靠的质谱硬件平台上,针对水质VOC分析的市场需求,基于大量用户反馈的建议,开发出的有特色的质谱专用软件系统。该系统具有操作简便、检测高效、结果准确、针对性强等特点,不仅适合入门级的分析人员,专业分析人员也会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ldquo 水质有机污染物GC/MS分析专家系统-VOC版&rdquo 专用软件系统首次实现了水质VOC的GC/MS分析、定性、定量一体化解决方案,成为国内分析仪器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2013年12月29日
  • 普析“水质有机污染物GC/MS分析专家系统-VOC版”通过技术鉴定
    发布日期:2013-12-292013年12月29日,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的组织下,经众多分析测试领域的专家们的严苛审查,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水质有机污染物GC/MS分析专家系统-VOC版”,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技术鉴定,并得到了与会专家和行业协会的专业认可。鉴定专家组由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主任江桂斌院士和来自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国家标准委以及行业的共9位专家组成。江桂斌院士担任本次鉴定专家组组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张渝英秘书长主持鉴定会。会上鉴定专家组分别听取了关于该系统的研制报告、测试报告、用户报告、查新报告,并及时进行现场参观和质询,经过专家组严谨的审核,最终出具了鉴定结论。普析公司自2004年以来一直参与国家“十五”计划《质谱联用仪器的研制与开发》课题项目,并进行了大量、专业的技术研究;2006年成功的将质谱仪相关部件产品工艺化,并对质谱仪整机产业化进行了专业的研究 ;2009年-2013年间,该公司陆续推出了 M6 、M7 质谱仪。“水质有机污染物GC/MS分析专家系统-VOC版”是在稳定可靠的质谱硬件平台上,针对水质VOC分析的细分市场,发挥国产质谱仪器针对国内市场和应用深入了解的优势,开发出的有特色的质谱专用软件系统。该系统具有操作简便、检测高效、结果准确、针对性强等特点,可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对分析人员的要求,不仅适合入门级的分析人员,专业分析也会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首次实现了水质VOC的GC/MS分析、定性、定量一体化解决方案,成为国内分析仪器发展的重要方向。普析公司也将会以此在软件领域大步拓展,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更完善的人性化、简洁化、快速化的科技产品。鉴定会现场江桂斌院士听取报告并审核张渝英秘书长主持鉴定会专家组现场参观
  • 著名分析化学与色谱专家邹汉法辞世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我国著名分析化学与色谱专家邹汉法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4月25日辞世,年仅55岁。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4/insimg/b5c949bf-379c-4d5f-9ec4-b58301679f6b.jpg" title=" dsjj.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邹汉法,男,1961年出生,浙江宁波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担任中科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色谱研究分析中心主任、中科院研究生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位分委员会副主席、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1982年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工业分析专业,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导师卢佩章、张玉奎院士,之后留所工作,曾于1990-1991和1994-1995分别在美国国家环保局和东北大学从事合作研究,并于1993年晋升为研究员。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邹汉法研究员自1983年开展色谱专家系统基础理论和离子对色谱保留机理的研究,几十年来一直从事色谱基础理论和生物分离分析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工作。根据分离分析化学的特点和国际前沿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家重大需求,以色谱分离分析研究为立足点,开展了复杂生物样品高效分离与表征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其带领的研究团队发展了超长反相色谱毛细管硅胶整体柱、杂化整体柱和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制备新技术,实现了小分子化合物、生物大分子及手性化合物的高效、高选择性分离分析 利用溶胶凝胶法研制成功60厘米长反相色谱毛细管硅胶整体柱,一次梯度洗脱可分离鉴定到酵母蛋白质酶解液中的5501个多肽,对应于1323个蛋白质,该结果被国际同行认为是“国际上硅胶整体柱所达到的最好分离效果” 发展了“一锅法”杂化整体柱制备技术,基于多种色谱分离机理实现了小分子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的高效分离分析,相关成果在Anal. Chem.上连续发表论文5篇,被认为是制备杂化整体柱“极其省时、高效的方法” 发展了有机聚合物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制备方法,实现了手性化合物和生物碱内消旋体的快速高效分离分析,整体柱高效分离分析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了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邹汉法研究员已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基金”和仪器专项基金,科技部863,973课题和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在Nat. Methods、Nat. Commun.、Nat. Protoc.、Angew. Chem. Int. Edit.等刊物发表SCI论文417篇,SCI他引8032次,H-index 50。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3件,授权发明专利42件,实施发明专利12件。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2项排名第一)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排名第二)。先后担任J. Chromatogr. A、Anal. Chem., J. Proteome Res.等20余种国内外学术刊物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等职务。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此外, 邹汉法研究员还十分注重年轻人材的培养, 已培养51名博士和11名硕士,所培养的研究生共69人次获得了各种奖励,其中包括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2人和优秀奖9人 早期培养的研究生已经有多人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等各种人才项目,并获得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邹汉法研究员曾于2013年和2015年入选全球百名最具影响力的分析科学家,其研究成果“复杂生物样品的高效分离与表征”研究成果曾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相关新闻: /p p & nbsp & nbsp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31126/117866.shtml" target=" _self" title=" " 江桂斌、邹汉法等6位中国学者入选2013“百名最具影响力分析科学家” /a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51026/175648.shtml" target=" _self" title=" " 张玉奎、许国旺、邹汉法获选2015年全球最有影响的分析科学家 /a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30121/090383.shtml" target=" _self" title=" " “复杂生物样品的高效分离与表征”研究成果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a /p p br/ /p
  • 访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卢佩章
    将一生心血献科学 记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卢佩章 记者采访他的那天,2009年9月18日,恰是他在大连工作生活整整60年的纪念日。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分析化学与色谱专家――卢佩章先生将他的科学人生向记者细细道来,令人十分感奋。卢院士是开创中国色谱科学从无到有、从平常到辉煌的领军人物,他将60载的宝贵光阴奉献给了色谱研究,为中国色谱学及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乃至走向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现今已85岁高龄的卢院士依然精神矍铄,眼中时刻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雄心多磨难   卢佩章祖籍福建永定,1925年10月7日出生于浙江杭州。那是一个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年幼的卢佩章饱经忧患。1938年杭州沦陷,卢佩章小学未毕业就随家人踏上了流浪之路,最后在重庆落脚。日本轰炸重庆造成大批伤亡,卢佩章作为一名童子军,目睹了尸首不断从面前抬过的一幕幕惨景。少年卢佩章眼见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肆虐家乡,无比愤恨。   其父卢公恒早年留学日本,一生厌恶官、商。受父亲影响,卢佩章立志长大献身科学,走科技报国之路。在重庆读中学时,他接受了进步思想,因此被学校开除。他找到了一个小学教师的临时工作,一边教学一边自学,同年考入同济大学化学系,成为优才生。1948年,卢佩章留校任助教,同时他积极参加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并作为上海市学联代表到南京参加“五二○游行”,后被捕入狱。   194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卢佩章怀着发展祖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勃勃雄心,奔赴百废待兴的东北,走进了当时新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前身――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   初创色谱学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气相色谱研究还是个空白。卢佩章和他的研究小组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探索,于1953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设计出我国第一台体积色谱仪,使分析石油样品的速度由原来的30多个小时缩短到不到1小时,而且所用样品量仅是原来的千分之一。这一开创中国色谱学先河的研究成果迅速在全国石油化工企业普及应用,促进了石油工业的发展。抗美援朝期间,卢佩章接受国防科研分析任务,协助鞍钢焦化厂制取甲苯,为生产前线急需的TNT炸药并提高其产量作出了重大贡献。   20世纪50年代初期,卢佩章先后开展了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理论、新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成立大会上,30多岁的卢佩章作了我国第一篇气相色谱研究的学术报告。   卢佩章开创了中国色谱科学,色谱技术其后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研、医学、生物制药、环境保护等方面广为应用。几十年来,卢佩章执著于以色谱为主的分析化学研究,这位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色谱之父”。   国防贡献多   卢佩章的色谱研究,作为中国科技界的崭新学科,和我国国防工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0世纪60年代是中国核工业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在前苏联专家撤走、我国自己制造原子弹最困难之时,卢佩章和他的研究小组承担了测定金属铀235和铀238同位素中气体杂质的科研课题。在卢佩章的领导下,研究小组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原子能工业应用的气相色谱研究,创建了固体中痕量气体的色谱分析,准确地测定出金属铀235和铀238这两种同位素气体杂质的含量,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尽了分析化学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色谱在核潜艇上也发挥了很大作用。核潜艇可以在水下连续航行数月以至一年以上,艇上空气如何净化、再生及解决含氧量是制约各国核潜艇技术发展的一大要素。卢佩章接受了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密封舱气体分析的紧急任务,随后他带领科研小组研制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用色谱仪。   拥有先进可靠的运载火箭武器系统是当今世界强国的重要标志。卢佩章和他的团队在长达20年的科学探索中,成功研制出当时国际上仅少数国家才能生产的新型吸附剂――分子筛,并敏锐地察觉到这种吸附剂用做催化剂将有特殊性能,使我国先于国际上其他国家首先研制成功脱氧分子筛105催化剂,解决了液氢生产制备的关键技术环节。为液氢用于火箭燃料,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是一个兵   在“文化大革命”中,卢佩章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关进“牛棚”,一度被迫中断研究。“文革”结束后,他立即重新投入色谱科学的探索中,不久率领团队研制成功了细管径的高效液相色谱柱。当时,这项技术曾独步世界,西方国家直到两年后才研制成功。卢佩章还领导了色谱专家系统工作,通过软件,普通操作者也可以完成以往科学家才能做到的复杂的色谱分离技术,这无疑是色谱研究中的一场革命。   卢佩章和所有致力于色谱研究的专家们同心联手,为中国的色谱研究赢得了荣誉,也赢得了时间。1980年,卢佩章以他30年间在新中国分析化学方面、尤其是在开创色谱学科领域、并把这种先进的色谱分析分离技术运用到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在国内外色谱研究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大连化物所色谱中心,在卢佩章的设计下,开始了色谱专家系统的研究。经过3年的努力,这套系统得以实现,成为色谱研究中一项里程碑式的工程。   中国的色谱事业从无到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跻身国际一流。作为先驱者,卢佩章院士满怀欣慰,回首往昔,他无限感慨:“我只是集体中的一个兵,一个小兵,成绩都是集体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结果,我不过是尽到了一个分析工作者的责任而已。”淡泊名利,专心科研,专心培养下一代科学家,几十年来,卢佩章就是这样默默地为祖国的科学发展贡献着自己。   甘于做人梯   卢佩章研究色谱分析半个多世纪,300余篇论文以及大量专著,凝结着他数十年科学探索中的丰硕成果和心血。   上世纪90年代初,卢佩章提出不再担任研究领导和学会的领导工作,而是将重点转向培养年轻一代上,使年轻人能挑起更重要的担子。   卢佩章院士的弟子中有8名已是博士生导师。22岁即到所和他共同工作、后又协助其带研究生的张玉奎也于200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提起他的弟子们,卢佩章由衷地说:“看到他们干出成绩,比我自己成功还高兴。”“卢院士弟子并不是特别多,但挑大梁成为国际色普界著名专家的多。”人们这样评价。   卢佩章把培养年轻一代作为己任,不仅注重培养年轻人严谨的学术思想和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年轻一代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卢佩章告诉过许多人:“中国的科学家应该有一颗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心。我不相信一个只追求个人名利的人,能在科学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卢院士严谨的科学作风,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十分值得晚辈们学习。已经85岁高龄的卢院士,如今仍然十分关心年轻人的成长,并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为他们提供最新的科研方向。   卢院士将一生的心血全部倾注于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为“科教兴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插图 阎峰樵)
  • 年终盘点:2016年色谱行业大事记
    仪器信息网讯 回顾已经过去的2016年,色谱行业无论是新产品,还是企业动态,亦或是业界专家,都有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过去的一年里,色谱行业失去了一位知名专家邹汉法老师,迎来了资本巨头丹纳赫,实现国产分析色谱上市企业零突破。本文就让小编带您回顾下2016年的色谱行业发生的那些大事儿。  布局生命科学业务,资本巨头入住色谱行业  2016年10月12日,丹纳赫宣布收购分离科学耗材制造商Phenomenex公司。这起收购并不是2016年科学仪器行业最大的收购案件,但却对色谱行业尤其是中国的色谱行业乃至整个科学仪器行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单说丹纳赫是资本巨鳄毫不为过,瞄准某个行业投资绝不手软。为保持并扩张集团生命科学业务,在拥有SCIEX、贝克曼库尔特、Pall、Leica和 美谷分子仪器等公司后,2016年1月17日宣布收购中国本土企业博纳艾杰尔科技,以博纳艾杰尔的样品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柱、快速柱色谱产品组合与SCIEX 的液质联用系统技术相结合,加强 SCIEX 向客户交付完整解决方案的能力,完成对中国生命科学市场的布局。而2016年末,丹纳赫对Phenomenex公司的收购更进一步印证了丹纳赫在质谱分析整体解决方案开发等方面的生命科学业务拓展的决心和毅力。  纵观丹纳赫的两起收购事件,无疑都围绕SCIEX 的液质联用产品开展,弥补质谱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受色谱耗材制约的短板。Phenomenex可提供液相色谱柱、固相萃取柱、气相色谱柱、色谱填料、制备色谱柱、核苷酸和氨基酸分析柱子等多类别的产品和服务,几乎覆盖所有与色谱相关的行业。据悉,Phenomenex公司的业务与色谱行业其他提供色谱主流产品的企业有不同程度的合作,此次收购,亦代表资本巨额进驻色谱行业,而其为扩张其生命科学业务,是否继续收购色谱产品企业的步伐以及未来色谱行业的发展是否会受此影响,我们将拭目以待。  零突破 国产色谱厂商上市  2016年10月17日,浙江福立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挂牌,这是首家国产分析色谱厂商成功上市新三板。资料显示,福立仪器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1-2月营业收入分别为6889.00万元、8273.34万元、1030.61万元。  福立仪器的主要产品按类别分为色谱仪和光谱仪,其中,气相色谱仪的产品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曾承担“十五”、“十一五”色谱仪器技术攻关项目。目前,在售产品包括色谱、光谱等四大类八个型号的产品,在研产品包括气相、液相、气质等三款产品,并且即将上市液相、原子荧光两款产品。  在分析仪器尤其是色谱领域,相比于国际一流的分析仪器企业,在技术积累、市场运作等方面,国产色谱仪器厂商有一定的差距。福立仪器本次成功上市实现了色谱行业企业上市的零突破,彰显了国产色谱厂商奋力发展的实力,代表国产色谱仪器厂商将眼光放置全球及寻求更好发展的决心。期待未来有更多的色谱企业出现在上市企业名单中。  英才早逝 行业之星陨落  2016年4月25日,我国著名分析化学与色谱专家邹汉法研究员辞世,年仅55岁。邹汉法曾担任中科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色谱研究分析中心主任,自1983年开展色谱专家系统基础理论和离子对色谱保留机理的研究,几十年来一直从事色谱基础理论和生物分离分析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工作。邹汉法研究员  邹汉法研究员一生的工作以色谱分离分析研究为立足点,取得多项色谱研究成果,发展了超长反相色谱毛细管硅胶整体柱、杂化整体柱和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制备新技术,发展了“一锅法”杂化整体柱制备技术等。  邹汉法研究员曾获得多个高级别科研任务,并取得多项成果。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基金”和仪器专项基金,科技部863,973课题和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等多个项目。并且,在2013年和2015年两次入选全球百名最具影响力的分析科学家。他的去世是中国色谱行业一颗行业之星陨落,也是国际分析化学研究行业的一大损失。撰稿人:杨改霞
  • 记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卢佩章院士
    p    img width=" 600" height=" 724" title=" 20120819131658-lpz.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724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noimg/431fc4c5-eca7-4eb7-94a3-8e0bcde87bf2.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记者采访他的那天, 2009年9月18日,恰是他在大连工作生活整整60年的纪念日。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分析化学与色谱专家,卢佩章先生将他的科学人生向记者细细道来,令人十分感奋。卢先生是开创中国色谱科学从无到有、从平常到辉煌的领军人物,他将60载的宝贵光阴奉献给了色谱研究,为中国色谱学及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乃至走向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现今虽已85岁高龄,但他依然精神矍铄,眼中时刻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p p strong   雄心多磨难 /strong /p p   卢佩章祖籍福建永定,1925年10月7日出生于浙江杭州。那是一个战争频繁的时代,年幼的卢佩章饱经忧患。1938年杭州沦陷,卢佩章小学未毕业就随家人踏上了流浪之路,最后落脚在四川重庆。日本轰炸重庆造成大批伤亡,卢佩章作为一名童子军,目睹了尸首不断从面前抬过的一幕幕惨景。少年卢佩章眼见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家乡,无比愤恨。 /p p   其父卢公恒早年留学日本,一生厌恶官商。受父亲影响,卢佩章立志长大献身科学,走科技报国之路。在重庆读中学时,他接受了进步思想,因此被学校开除。他找到了一个小学教师的临时工作,一边教学一边自学,同年考入同济大学化学系,成为优才生。1948年,卢佩章留校任助教,同时他积极参加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并作为上海市学联代表到南京,参加“五二○游行”,后被捕入狱。 /p p   194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卢佩章怀着发展祖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勃勃雄心,奔赴百废待兴的东北,走进了当时新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前身——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 /p p strong   初创色谱学 /strong /p p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气相色谱研究还是个空白。卢佩章和他的研究小组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探索,于1953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设计出我国第一台体积色谱仪,使分析石油样品的速度由原来的30多个小时缩短到不到1小时,而且所用样品量仅是原来的千分之一。这一开创中国色谱学先河的研究成果迅速在全国石油化工企业普及应用,促进了石油工业的发展。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卢佩章接受国防科研分析任务,协助鞍钢焦化厂制取甲苯,为生产前线急需的TNT炸药并提高产量作出重大贡献。 /p p   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卢佩章先后开展了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理论、新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刚刚30岁的卢佩章做了我国第一篇气相色谱研究的学术报告。 /p p   卢佩章开创了中国色谱科学,色谱技术其后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研、医学、生物制药、环境保护等方面广为应用。几十年来,卢佩章执着于以色谱为主的分析化学研究,这位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色谱之父”。 /p p strong   国防贡献多 /strong /p p   卢佩章的色谱研究,作为中国科技界的崭新学科,和我国国防工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p p   20世纪60年代是中国核工业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在苏联专家撤走、我国自己制造原子弹最困难之时,卢佩章和他的研究小组承担了测定金属铀235和铀238同位素中气体杂质的科研课题。在卢佩章的领导下,研究小组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原子能工业应用的气相色谱研究,创建了固体中痕量气体的色谱分析,准确地测定出金属铀235和铀238这两种同位素气体杂质的含量,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尽了分析化学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p p   色谱在核潜艇上也发挥了很大作用。核潜艇可以在水下连续航行数月以至一年以上,艇上空气如何净化、再生及解决含氧量是制约各国核潜艇技术发展的一大要素。卢佩章接受了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密封舱气体分析的紧急任务,随后他带领科研小组研制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用色谱仪。 /p p   拥有先进可靠的运载火箭武器系统是当今世界强国的重要标志。卢佩章和他的团队在长达20年的科学探索中,成功研制出当时国际上仅少数国家才能生产的新型吸附剂——分子筛,并敏锐地察觉到这种吸附剂用做催化剂将有特殊性能,使我国先于国际上其他国家研制成功脱氧分子筛105催化剂,解决了液氢生产制备的关键技术环节。为液氢用于火箭燃料,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p p strong   我是一个兵 /strong /p p   在“文化大革命”中,卢佩章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关进“牛棚”,一度被迫中断研究。“文革”结束后,他立即重投色谱科学的探索中,不久率领团队研制成功了细管径的高效液相色谱柱。当时,这项技术曾独步世界,西方国家直到两年后才研制成功。卢佩章还领导了色谱专家系统工作,通过软件,普通操作者也可以完成以往科学家才能做到的复杂的色谱分离技术,这无疑是色谱研究中的一场革命。 /p p   卢佩章和所有致力于色谱研究的专家们同心联手,为中国的色谱研究赢得了荣誉,也赢得了时间。1980年,卢佩章以他30年间在新中国分析化学方面、尤其是在开创色谱学科领域、并把这种先进的色谱分析分离技术运用到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在国内外色谱研究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大连化物所色谱中心,在卢佩章的设计下,开始了色谱专家系统的研究。经过3年的努力,这套系统得以实现,成为色谱研究中一项里程碑式的工程。 /p p   中国的色谱事业从无到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跻身国际一流。作为先驱者,卢佩章院士满怀欣慰,回首往昔,他无限感慨:“我只是集体中的一个兵,一个小兵,成绩都是集体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结果,我不过是尽到了一个分析工作者的责任而已。”淡泊名利,专心科研,专心培养下一代科学家,几十年来,卢佩章就是这样默默地为祖国的科学发展贡献着自己。 /p p strong   甘愿做人梯 /strong /p p   卢佩章研究色谱分析半个多世纪,300余篇论文以及大量专著,凝结着他数十年科学探索中的丰硕成果和心血。 /p p   上世纪90年代初,卢佩章提出不再担任研究领导和学会的领导工作,而是将重点转向培养年青一代,使年轻人能挑起更重要的担子。 /p p   卢佩章院士的弟子中有8名已是博士生导师。22岁即到所和他共同工作,后又协助其带研究生的张玉奎也于200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提起他的弟子们,卢佩章由衷地说:“看到他们干出成绩,比我自己成功还高兴。”“卢院士弟子并不是特别多,但挑大梁成为国际色谱界著名专家的多。”人们这样评价。 /p p   卢佩章把培养年青一代作为历史的责任,不仅注重培养年轻人严谨的学术思想和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年青一代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卢佩章告诉过许多人:“中国的科学家应该有一颗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心。我不相信一个只追求个人名利的人,能在科学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p p   已经85岁高龄的卢院士,仍然十分关心年轻人的成长,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为他们提供最新的科研方向。尤其是卢院士严谨的科学作风,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十分值得晚辈们学习。卢院士将一生的心血全部倾注于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为“科教兴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p
  • 上海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薄层色谱扫描仪研制”顺利验收
    2006年11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物工程中心,上海市科委组织专家组,对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上海市科委&ldquo 十五&rdquo 科技攻关项目&ldquo 薄层色谱扫描仪研制&rdquo 进行最终验收。 验收专家组在听取上海科哲总工程师张建明研制总结报告后,在确认测试报告、查新报告、用户使用报告、专家测评报告的基础上,再次对仪器进行了现场测试并进行了详细质询,经过周密讨论后一致认为: 该项目研制的KH-3000型薄层色谱扫描仪采用全中文界面的薄层色谱中药指纹图谱专家系统工作站,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该工作站不仅可以控制薄层色谱扫描仪,还可以控制薄层色谱成像、自动点样、自动展开等设备。分析药物时,可以定性定量,还可以预存溶剂系统、检测条件、对照谱库,进行相似性判定,支持GMP/GLP文本方式。查新显示,&ldquo KH-3000型全波长薄层色谱扫描仪是国际上唯一的带中药指纹图谱与USB传输的薄层色谱扫描仪&rdquo 。 该仪器与同类产品比较,具有光谱范围宽、波长准确度高、检测灵敏度高、测量重复性好、功能齐全、数据传输速度快、可控性好等特点。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高档产品的先进水平,全部完成或超过了项目合同要求技术指标;该仪器具有新颖性与创新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薄层色谱扫描仪领域填补了国产仪器空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潜力,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对于我国中药现代化的质量控制将有着积极的作用。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并希望尽快产业化并投放市场,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与会的上海科委领导、上海分析测试学会领导高度评价了上海科哲公司的科研实力,并鼓励科哲公司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由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物工程中心、上海药检所、大连化物所、联合利华研究中心、国家计量测试上海中心、上海计算所的专家对于仪器性能给予极高的评价与诸多宝贵的建议。 本项目的顺利完成是上海科委的远见与上海科哲的努力与上海科研的实力共同打造的,是我国薄层色谱仪器研发的里程碑,不仅产品品种齐全,而且自动化程度、易用性很高,性能等于或超过进口产品,在我国仪器研发史上是不多见的,使我国一跃成为了薄层色谱仪器强国,上海科哲的全自动薄层色谱仪器与上海科委支持的上海精科的全自动气相色谱、上海伍丰的自动化高效液相色谱、上海天美的离子色谱一起已经构成了门类齐全、技术水平领先的色谱仪器工业体系,使上海成为我国主要的色谱仪器工业高地,为&ldquo 上海制造&rdquo 谱写了新的篇章。 为了满足科技产品要尽快产业化的要求,上海科哲生化科技公司计划2007年1月1日正式推出基于科技攻关项目的新产品系列,包括:KH-3000型全波长薄层色谱扫描仪、KH-2100型专用型光栅薄层色谱扫描仪GoodLook-1000型全自动薄层色谱成像系统、GoodSee-20E型经济型薄层成像系统、SP-20E自动化薄层点样器、TK-20E自动薄层展开仪、TS-20E自动定量喷雾器;建立了与进口产品一一对应的关系,我国薄层色谱工作者增加了更实惠的选择。
  • 我国色谱界泰斗卢佩章院士逝世
    p 仪器信息网讯: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卢佩章院士今日于大连家中无疾仙逝,享年92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eaca61c0-2b79-4f22-bf03-1ed678ceadfa.jpg" title=" W020090907558330424483_副本.jpg" / /p p strong 卢佩章院士简介 /strong /p p   分析化学家,福建省永定县人,1925年10月生于杭州。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br/ /p p   中国色谱学会名誉理事长。194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同年在同济大学化学系任教,1949年9月调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1958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大煜等导师指导下获得副博士学位。1959-1986年任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1978-1983年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曾任中国色谱学会理事长。担任第五届北京国际分析测试报告会及展览会学术委员会主席,曾任《色谱》杂志主编,《高效色谱(HRC& amp CC)》等杂志编委。 /p p   主要从事以色谱为主的分析化学研究,是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建国初期,完成了“熔铁催化剂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及化工产品”项目。为开创中国色谱学科,开展了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理论、新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1956年“液态燃料的费一托合成研究(气相色谱应用于产品的分析)”获第一届中国自然科学三等奖,为四个获奖者之一。六十年代,发展了腐蚀性气体色谱等一系列国防分析技术和仪器,填补了国内空白。七十年代,开展了高效液相色谱的研究,研究成功K-1型细内径高效液相色谱柱,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荣获辽宁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八十年代以来,他领导开展了具有国际水平的色谱专家系统理论、技术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p p   1959年曾在莫斯科在Rogingskii通讯院士A.A.Zhukhovitskii教授领导下工作半年,后以客座教授身份在国外许多大学,如德国Tuebingen大学、意大利Urbino大学、荷兰Eindhoven大学讲学及在许多国际学术会议作特邀学术报告。1992年在美国匹兹堡会上作为中国人第一次作了特邀报告。 /p p   至今荣获各种奖励20余项。获中国科学院荣誉奖(1989)和前苏联色谱学会的Zwett奖(1990)、美国传记研究所的“世界终身成就奖”(World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编写出版《色谱理论基础》等7部专著,并出版了《卢佩章选集》,先后培养研究生30余名。 /p
  • 月旭科技-专家讲座系列之制备色谱的特征
    月旭科技的专家系列讲座已经连续开展三期了,因为其突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关注和喜爱。我们第四期的专家讲座,再次邀请到了大家呼声很高的张维冰教授。4月7日(下周四),张维冰教授将与大家分享主题为《制备色谱的特征》的相关内容。本次专家讲座共分为三个环节:1. 《制备色谱的特征》主题讲座;2. 线上征集内容解答;3. 在线提问互动答疑环节。为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提高大家的参与度,本次讲座还开启了答疑问题内容征集。在文末,通过留言的形式,将您有关制备或制备实验中的相关问题,写下来。对于大家普遍关注或具有典型性的问题,张维冰教授将会在第四期的专家讲座中,为大家详细解答。01主讲人简介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南昌大学、齐齐哈尔大学讲座教授。月旭科技分离纯化技术中心总工。主要从事包括色谱、毛细管电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张维冰教授师承张玉奎院士,于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并在台湾中兴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后赴德国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Dynamics of Complex Technical Systems作访问学者。已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著作七部,申请及授权专利百余项。负责或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973”、“863”及国家“攻关”、“支撑计划”等项目多项。02讲座主题《制备色谱的特征》内容摘要1.制备色谱的简介;2.制备LC与分析LC比较;3.制备色谱分类;4.制备LC的上样。03讲座时间2022年4月7日(下周四)14:00
  • 第三届环渤海色谱质谱学术会议暨天津市色谱质谱学术交流会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由天津市色谱研究会、天津市分析测试协会主办的&ldquo 第三届环渤海色谱质谱学术会议暨天津市色谱质谱学术交流会&rdquo 于2014年8月29日至31日在天津市召开。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北京色谱学会、山东省分析测试协会、山东省化学化工学会、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河北省分析测试协会、河北省色谱学会是本次大会的协办单位。来自京、津、冀、鲁、辽等多地色谱、质谱界约超过3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大会现场 环渤海色谱质谱学术交流会每两年举办一次,组织各个领域色谱、质谱界同行进行学术讨论,促进环渤海地区色谱质谱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本次会议的主题是&ldquo 前沿色谱、质谱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rdquo 。本次会议除了安排了大会报告之外,还组织了食品、环境、医药和仪器四个分论坛。 本次学术报告会由天津大学范国樑教授、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高级工程师许泓共同主持;出席此次大会的有天津市科协副主席白景美、天津市北辰区科委主任刘成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刘志强、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张经华、天津医科大学张锴、天津医科大学刘照胜、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赵汝松等。在大会开始,天津市色谱研究会秘书长吕宪禹介绍了第三届环渤海色谱质谱学术会议总体情况。 部分报告内容概要介绍如下。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志强 刘志强主要介绍了现在质谱技术与传统中药研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现代质谱技术与传统中药研究:质谱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研究中的应用、质谱技术在中药活性筛选研究中的应用以及质谱技术在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在中药化学成分研究中,介绍中药复杂体系中皂苷类化合物的质谱分析、寡糖类化合物的质谱分析、代谢产物的质谱分析等;另外,DART-MS技术用于中药质谱指纹谱的构建,在制川乌DART-MS指纹谱中,谱图重现性好。在中药活性筛选研究中,主要介绍了直接亲和质谱法利用中药活性成分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对中药中的抗肿瘤成分进行了筛选和活性评价研究。在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中,在乌头属有毒中药炮制机理的研究中,发现了乌头属有毒中药在不同炮制加工过程中双酯型生物碱成分C-8位基团发生的不同化学反应;建立了乌头属有毒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研究的质谱分析方法。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张经华 张经华介绍了我国天然产物标准样品的回顾与展望。全国标样委隶属于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下设多个分专业委员会和工作组。天然产物标准样品专业工作组是其中的分专业工作组之一。到目前为,能够检索到的国内已研制的天然产物提取物纯品有1000余种,申报189项,立项124项,通过国家审批的标准样品81项,参与天然产物标准样品申报的单位43家。另外张经华还对国家标准样品项目管理程序、上报文本、定值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 天津医科大学教授 张锴 张锴介绍了组蛋白赖氨酸修饰的鉴定和定量研究。组蛋白修饰系统分析面临的挑战有组蛋白修饰种类复杂繁多、组蛋白修饰的动态变化、组蛋白修饰的含量差异较大、组蛋白富含赖氨酸和精氨酸。张锴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组蛋白修饰的界定和定量研究:基于适配体识别富集组蛋白的研究、组蛋白修饰的系统鉴定和新修饰发现、基于二甲基化标记定量分析组蛋白修饰、基于SILAC定量分析组食管癌组蛋白修饰。 天津医科大学教授 刘照胜 刘照胜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在电色谱中的应用。分子印迹技术用于色谱固定相可进行手性分离,具有预定性及量身订作的特点,但是HPLC-MIP的柱效太低,峰展宽和拖尾现象较严重,定性和定量分析困难。主要面临的挑战有:如何增加柱效并获得高对称峰型、如何改进MIP印迹位点的不均匀性、如何降低交联度以增加柱效等,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刘照胜指出,合适的实验设计已能解决由传质决定的MIP薄层及颗粒的峰拖尾问题,MIP薄层及MIP颗粒的CEC技术的位点不均匀引起的峰拖尾问题还有待解决,整体柱即使通过接枝聚合引入MIP薄层也不能解决拖尾的问题,拟采用与传统相分离机制不同的聚合方法如粘弹性相分离来解决MIP颗粒堆积结构的问题,亟待开发峰型对称、高效、低成本的新型MIP整体柱。 河北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 艾连峰 艾连峰介绍了整体柱在线净化系统在食品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新型甲基丙烯酸酯类在线固相萃取整体柱的制备及其应用以及阳离子交换在线固相萃取整体柱的制备及其应用。据艾连峰介绍,沃特世公司的SPE柱具有与分析柱相似,粒径大,可重复使用的特点,多用于在水样分析,Spark公司的SPE柱与普通SPE柱的填料相似,多为一次性,在食品、生物、环境等样品都可应用;赛默飞公司的SPE柱是特有大孔填料的Turbotlow SPE柱,兼有体积排阻和分子间作用力,食品、生物、环境等样品都可应用。 艾连峰还介绍了聚甲基丙烯酸酯在线固相萃取整体柱与液质联用测定辣椒粉中4种苏丹染料的含量、食品中5种阿维菌素类药物的残留、动物源食品中多种兽药残留等。 另外,安捷伦、珀金埃尔默、岛津、沃特世、布鲁克、赛默飞、北京东西分析、北京普析通用、天津博纳艾杰尔、北京绿绵科技、日立高新技术公司都派资深技术专家介绍了最新技术进展。   报告题目:GCQQQ与GCQTOF技术相结合用于食品样品中未知农残的大规模筛查   报告人: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曹喆   报告题目:PerkinElmer色谱质谱进展  报告人:珀金埃尔默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韩志强   报告题目:岛津质谱技术新进展   报告人: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靳松   报告题目:布鲁克最新高分辨率质谱性能特点及其应用   报告人: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潘晨松   报告题目:沃特世最新质谱技术进展   报告人: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王静   报告题目:赛默飞色谱新技术与食品安全   报告人: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催晓亮   报告题目:Optimass9500 ICP-TOP-MS的应用   报告人: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李小熊   报告题目:M7质谱新技术与分析专家系统的应用   报告人: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 郭春涛   报告题目:固相萃取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报告人: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 苏璇   报告题目:全柱成像cIEF技术在蛋白检测中的应用   报告人:北京绿绵科技有限公司 欧阳伟民   报告题目:日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仪Chromaster Ultra Rs在制药领域的分析应用   报告人:日立高新技术公司 牟晓丽 参展厂商
  • 2014第三届环渤海色谱质谱学术报告会会议通知(日程安排)
    2014第三届环渤海色谱质谱学术会议暨天津市色谱质谱学术交流会,定于2014年8月29日至31日在天津市万源龙顺庄园农业博览馆(北辰区双街镇京津公路龙顺道西口)召开,特此真诚的邀请您参加!   本届会议由天津市色谱研究会、天津市分析测试协会主办,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北京色谱学会、山东省分析测试协会、山东省化学化工学会、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河北省分析测试协会、河北省色谱学会协办。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京、津、冀、鲁、辽等多地的色谱、质谱界同行。会议以&ldquo 前沿色谱、质谱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rdquo 为主题,组织不同领域色谱、质谱界同行进行学术讨论。搭建交流平台,充分交流色谱质谱及其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应用经验,促进环渤海地区色谱质谱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参会人员注意事项:   (1)报到时间及地点:2014年8月29日上午 天津市北辰区双街镇龙顺度假庄园。销售部电话:15822518816 郑珊。前台咨询电话:022-26981918   (2)会务费:400元/人,报到时交纳   (3)食宿费用自理,需携带个人身份证办理   (注:双人标间:164/人,单人标间:328/人)   (4)有论文的参会代表每人需准备10分钟的PPT,否则不参与优秀论文的评选。   (5)有晕车的请提前自己备好晕车药 在会议期间务必重视个人人身安全问题。   2014第三届环渤海色谱质谱学术报告会议筹备委员会 天津市色谱研究会   2014年8月29日    会 议 日 程 日期 时间 内容 地点 29日 8:00 乘车到万源龙顺庄园 南开大学崇明桥 9:00~12:00 会议注册、登记住宿 万源龙顺庄园接待中心 11:30~13:00 自助午餐 御水龙宫酒店 13:30~14:30 领导讲话、合影 农业博览馆四层国际报告厅3 14:30~16:10 大会报告 农业博览馆四层国际报告厅3 16:10~16:40 参观仪器展览 农业博览馆四层国际报告厅3 16:40~18:00 大会报告 农业博览馆四层国际报告厅3 18:00~19:30 晚餐 御水龙宫酒店 30日 7:00~8:00 早餐 御水龙宫酒店 8:30~9:50报告会 农业博览馆四层国际报告厅3 9:50~10:30 参观仪器展览 农业博览馆四层国际报告厅3 10:30~11:40 报告会 农业博览馆四层国际报告厅3 11:40~12:30 自助午餐 御水龙宫酒店 13:30~15:30 分会报告 农业博览馆3楼会议室 15:30~16:00 参观仪器展览 农业博览馆3楼会议室 16:00~18:00 分会报告 农业博览馆3楼会议室 18:00~19:30 晚餐、大会闭幕及颁奖仪式 御水龙宫酒店 31日 7:00~8:00 早餐 御水龙宫酒店 8:00 乘车返回南开大学 万源龙顺庄园接待中心前   大 会 报 告   29号大会报告主持人:范国樑 许 泓   29号大会晚餐负责人:班 睿 夏茂盛   13:30~14:30 领导讲话、合影 农业博览馆四层国际报告厅3   大会报告题目:   [1] 14:30 现代质谱技术与传统中药研究 刘志强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 14:50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张锴 天津医科大学   [3] 15:10 分子印迹聚合物在电色谱中的应用 刘照胜 天津医科大学   [4] 15:30 基于若干新材料的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 赵汝松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5] 15:50 我国天然产物标准样品的回顾与展望 张经华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16:10~16:40 参观仪器展览   [6] 16:40 沃特世最新质谱技术进展 王静 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7] 17:00 PerkinElmer色谱质谱进展 韩志强 珀金埃尔默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8] 17:20 Bruker最新高分辨质谱性能特点及其应用 潘晨松 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9] 17:40 岛津质谱技术新进展 劲松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30号报告会主持人:范国樑 许 泓   30号大会颁奖负责人:陈小刚 刘 祥   30号大会晚餐负责人:班 睿 夏茂盛   报告会题目:   [1] 8:30 GCQQQ与GCQTOF技术相结合用于食品样品中未知农残的大规模筛查   曹喆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2] 8:50 赛默飞色谱新技术与食品安全 崔晓亮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3] 9:10 Optimass 9500 ICP-TOF-MS的应用 李小熊 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4] 9:30 固相萃取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苏璇 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   9:50~10:30 参观仪器展览   [5] 10:30 M7质谱新技术与分析专家系统应用 郭春涛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6] 10:50 全柱成像cIEF技术在蛋白检测中的应用 于世建 北京绿绵科技有限公司   [7] 11:20 日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仪Chromaster UltraRs在制药领域的分析应用 牟晓丽  日立高新技术公司   11:40~12:30 自助午餐食品分会报告主持人:杨志岩 邓启良   13:30~15:30 分会报告环境分会报告主持人:任大林 刘照胜   15:30~16:00 参观仪器展览医药分会报告主持人:王炳强 张明月   16:00~18:00 分会报告仪器分会报告主持人:陈小刚 张 锴   万源龙顺庄园周边交通路线图   A.   B.   展台布局示意图
  • 忆国产离子色谱筑梦之路——访第一台国产离子色谱仪研制专家
    1983年6月,我国第一台国产离子色谱仪诞生,创造了我国国产商品化离子色谱从无到有的里程碑。30年来一批致力于离子色谱研究的专家们为了心中的梦想倾注了毕生心血,即使已经退休多年,还始终心系国产离子色谱的发展。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中国离子色谱30年来的发展历史以及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经历,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于中国离子色谱30周年之际采访了三位国产离子色谱领域的开拓者:核工业部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开禄、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蒋仁依、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赵云麒。 核工业部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开禄(左)、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蒋仁依(中)、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赵云麒(右)   梦起1981,那一句刺痛人心的话   1975年H.Small等人创立了离子色谱法,同年第一台商品化离子色谱仪问世。70年代末一些科研单位就将该类仪器引进了中国的实验室。那时,我国虽然也有人做了一些研究工作,但没有成型的仪器,这让一些专家萌生了&ldquo 自己动手&rdquo 的想法。   谈起开始做离子色谱仪的缘由,国产离子色谱的开拓者之一刘开禄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他说,&ldquo 1981年秋天,我在天津举办的多国仪器展览会中第一次见到了Dionex公司的Dionex14型离子色谱仪,该仪器可以很好地解决当时我国急需解决的微量多组分阴离子分析问题,引起了我和众多参观者的极大兴趣。但是,该公司一位美籍华人经理傲慢的一句话刺痛了我的心,他说,&lsquo 这是DOW化学公司科学家的最新成就,你们几十年内不会搞出来的。&rsquo &rdquo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刘开禄的心,回来之后他就埋头查阅文献,仔细分析,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一个中国离子色谱的研制计划在他脑中形成了。   对蒋仁依来说,他的梦要更早一些,据其介绍,1980年他就一直寻找地质样品矿物气液包裹体液相成分中F-、Cl-、SO42-以及K+、Na+、Ca2+、Mg2+的测定方法,而且在一个朋友的实验室中利用DINEX&mdash 5型离子色谱仪很好的解决了问题,但苦于没有外汇,所以一直盼望能有自己的离子色谱仪。&ldquo 终于在1982年10月,在无锡召开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分析监测第二次学术报告会上听到刘开禄老师的《简易离子色谱的研制与应用报告》&rdquo 。蒋仁依说,&ldquo 当天晚上我就去找了刘老师,也就是那个时候我们约好回北京之后我去刘老师所在的北京五所有机室做实验。&rdquo   赵云麒,1972年调到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工作,和刘开禄在一个实验室。赵云麒介绍到,&ldquo 虽然我学的是化学,但由于我的兴趣比较广泛,而且有大连化物所仪器室的工作背景,对电路比较熟悉,主要负责电路设计方面的工作。&rdquo   此外,据以上三位介绍高级工程师苏程远、刘开禄的夫人袁斯鸣等也相继加入离子色谱仪的研发团队。至此,中国离子色谱的筑梦团队就自发组合了!赵云麒说,&ldquo 我们这个组合可谓&lsquo 全能&rsquo ,一方面有分别做填料、应用以及电路设计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每个人对专业外的相关问题也很熟悉,也正是我们这种综合的组合团队为最后的成果奠定了基础。&rdquo   筑梦之路几多辛苦不言弃  离子色谱的研制承载了许多人的梦想,也花费了研发者的很多心血。那个年代,无论物资条件还是技术水平比现在都差很多,在这种环境下,国产离子色谱的筑梦之路经历了很多辛苦,但是他们从未放弃过。   &ldquo 资金匮乏是当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每一笔钱都要算计着花&rdquo ,刘开禄说,&ldquo 那时所有配件都要求国产化,为了一个阀门我都要找好久,可以说把当时全国所有能找到的国产技术都用上了。虽然有单位给的2万块钱的经费,但泵花了4000块,阀门又是1000多块,钱很快就用没了。不过,尽管很困难,最终还是克服了。&rdquo   除了资金匮乏的问题,有时候技术方面的难题更考验人的心智和耐力。赵云麒说他印象最深的是环境温度的控制,&ldquo 电导对环境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刚开始做的时候基线漂移非常厉害,我们为此也纠结了很久,想了很多办法,尝试了各种温度控制装置,最后直接将柱子放在水箱里,虽然不好看,但是实验数据好多了。之后在此基础上,又改成了密闭恒温环境。&rdquo   采访过程中我们还得知,蒋仁依为了国产离子色谱的研制工作放弃了去德国留学的机会,其工作的痴迷程度让我们为之感慨。蒋仁依介绍说,当时单位有很多样品分析任务,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去做实验,但是为了自己的梦他宁可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大年初二就赶到青岛做实验。即使患病期间还不忘工作。不仅如此,由于是他南方人,吃不惯北方的馒头,在青岛做实验的时候,就拿张烈生高工提供的大米,用实验室的电炉煮稀饭。平常工作的时候,中午基本不休息,即使是吃饭的时候也是趁着进样品以后的间隙去食堂打饭。连春节茶话会时他心里还惦记着实验,每隔一会就去进一个样品。   研发过程几多艰辛,但是他们从未言退。就像赵云麒告诉我们的,&ldquo 那段时间确实很辛苦,我们经常加班加点地干活到深夜,但是心里没有一点怨言,当时只有一个念头:不管怎样,都要将第一台仪器做好!为此,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rdquo   终于梦圆了!但他们的追梦之旅还在继续   1983年,第一台国产离子色谱样机研制成功,但是他们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在之后的时间中,他们继续进行了一系列创造性的研究工作&hellip &hellip   终于,在多方面努力下,第一台国产离子色谱样机于1983年研制成功,并由青岛崂山电子实验仪器成功进行产业化生产。仪器研制成功了,但是他们的工作并没有停止。1983年6月28日-30日,ZIC--1型中国离子色谱仪在北京五所举行技术鉴定会,蒋仁依在会上做了ZIC--1型离子色谱仪性能测试和在无机阴离子微量分析中的应用报告。之后又与刘开禄、单嫣娜等多次往返青岛召开离子色谱培训班等。特别是1983年10月14日&mdash 17日,在承德召开的《全国阴离子与易挥发元素分析》学术会议,蒋仁依与会议主办、承办及青岛厂家多方电报联系,将第一台国产离子色谱仪商品样机从青岛崂山运到承德,并在会议现场进行应用展示,得到会议代表的重视与肯定,使得ZIC--1型离子色谱仪很快在我国地质、矿产、科研系统中推广与应用。 ZIC--1型离子色谱仪   按照蒋仁依的话说,自1983年初开始,他在完成自己单位的本职工作之外,做足了离子色谱仪性能和应用开发的实验研究。同时,他也解决了很多重要的问题,如地质样品中矿物包裹体液相成分分析,解决了F-、Cl-、 SO42-、NO3- 及 K+、Na+、Ca2+、Mg2+的检测,1983年10月以后,在地矿科研系统全面推广。1986年的包裹体液相成分分析研讨会上一致认为:国内首创,与国际同步。   据刘开禄介绍,&ldquo 1984年初仪器交货量就达到30台,在之后的五年中,用国产离子色谱仪发表的论文就超过了100篇,创造了&lsquo 空前&rsquo 的效果,而且当时国家环保部公开发文认定本仪器为酸雨检测仪器,配到县一级城市。&rdquo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还意外得知,当时由刘开禄提供技术支持的ZIC-2 型国产离子色谱仪的核心技术已经用在了我们国家的核潜艇上。   除了应用推广之外,他们又继续研究了ZIC-2型的仪器。此外,为了跟上世界离子色谱的步伐,他们又开展了一系列创造性的研究工作。1986年,刘开禄对国际上已有的抑制型离子色谱仪和单柱子离子色谱仪的原理进行理论研究,推导出统一两种模式的检测下限公式 1987年,刘开禄的夫人袁斯鸣研制成高效阳离子分离柱实现了国产仪器的阳离子分析,赵云麒和苏程远研制成功五电极式电导检测器,在此基础上刘开禄、赵云麒、苏程远联合研制了ZIC-2和ZIC-2A型双模式离子色谱仪 此外,刘开禄又研制成功连续自再生式高效离子交换装置,并获中国专利(专利号:ZL 00 2 01227.8)。对此,刘开禄说,&ldquo 这是我们中国人创造的一项离子色谱技术,而且事实证明此项技术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中国的离子色谱在21世纪得到快速发展。&rdquo   即使退休之后,他们的工作仍未停止。特别是刘开禄,退休之后进行了高分子色谱填料和工业色谱的开拓性研究工作,并获得了十二项专利。   寄语:希望国产离子色谱可以做的更好!   30年前,他们凭借一个向往和一份坚持实现了心中的梦想。30年后,两鬓花白的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感慨?   从全球来看,当前离子色谱仪的技术发展达到了一个平台期。但就我国的现状分析,虽然国产离子色谱在柱子、材料、工艺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刘开禄、蒋仁依、赵云麒都认为,国产离子色谱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国产离子色谱的路该怎么走?对此,刘开禄说,&ldquo 我认为要想把我国的离子色谱做好,就不能一味地模仿国外的技术和产品,不能人云亦云。如果只是模仿,我们就永远被落在后面,同时也耽误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我们必须从科学原理的角度进行自主创新,走自己的路。&rdquo   &ldquo 另外,我国离子色谱的发展还要和国家的需求结合起来。仪器研发要以使用为主,解决国家现有问题,比如环境监测和超纯水的检测等问题。当然,在研发过程中也要有一定的远见性,如食品工业方面的需求等。此外,我们还要把仪器的可靠性做得更好一些。&rdquo   蒋仁依将对国产离子色谱也寄语了厚望,他将这么多年所保留下来的有关离子色谱的所有材料都奉献给了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蒋仁依说也许这些对他已经没有多少作用了,但是对于离子色谱行业发展来说还是很有记忆性保存和参考的价值。同时,他还感慨到,&ldquo 我们当时是凭一个&lsquo 向往&rsquo ,三个单位的技术人员自愿地结合在一起的,各自都有自己单位的任务与工作。如果我国能打破体制的束缚将各方面够硬的技术汇集起来,离子色谱的发展速度会比以前更快。&rdquo   值中国离子色谱30周年之际,赵云麒也表达了自己的期望,他说,&ldquo 现在研究单位的资金比较充裕,国家也很支持,希望国产离子色谱可以做的更好,走向国际!&rdquo 聚会在中国离子色谱30周年活动现场 (从左至右依次为:刘开禄、赵云麒、袁斯鸣、蒋仁依、苏程远)   编辑手记:梦想对于一个人来说具有神圣的力量,三位专家为了追逐心中的梦想自发组合,一路走来经历了资金短缺、同事误解、自身疾病等多方面的困扰。但是那个时代的人都有一颗无私的心,就像他们说的,那个时候只想把事情做好,一心为国家做贡献,没有考虑个人的利益。   采访中,仪器信息网编辑还有幸见到了见证三位老专家一路走来的离子色谱仪老照片和获奖证书及奖章等。更多详情请见专题:中国离子色谱30周年专家系列采访栏目。   采访编辑:叶建
  • 中仪标化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应用及维护保养培训班8月18日于兰州举办
    中仪标化(北京)技术咨询中心,是专业从事光谱、色谱、质谱等仪器分析培训、实验室培训、高级化学检验员培训的专业培训机构。 是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团体会员单位,国家质检总局质量技术监督行业国家资格取证委托培训单位。中仪标化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成功举办100多期相关培训班,每年培训来自全国各地仪器分析测试人员及实验室管理人员近千名。   中仪标化将于2014年8月18日兰州再次举办&ldquo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应用及维护保养&rdquo 培训班,邀请高介平研究员、郑国经研究员两位专家系统地讲授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应用及维护保养。   【培训详情】   培训时间:2014年8月18日-8月23日   培训地点:兰州   培训对象:各企事业单位原子吸收的管理、操作、使用、维护人员   授课专家: 高介平   研究员,国家矿冶研究院。从事原子光谱分析测试及应用研究工作50余年,国内外多家AAS知名企业担任过顾问,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理事、北京光谱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光谱仪器评议专家组成员。全国分析测试人员能力培训教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编写专家。   郑国经   研究员,首钢科学研究院。从事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测试及应用研究工作50余年,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光谱学会理事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光谱仪器评议专家组组长。全国分析测试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秘书处技术专家。   培训内容:详见培训通知   【报名详情】 报名官网:http://www.fxyqpx.org/Spetrain/19_1104.html 本网报名:http://www.instrument.com.cn/training/training_info.asp?TRI_No=101125 咨询电话:010-52573244 手机:15718847789   报名传真:010-61772365   报名邮件:fxyq06@126.com
  • 中仪标化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及应用培训班7月21日将于青岛举办
    中仪标化(北京)技术咨询中心,是专业从事光谱、色谱、质谱等仪器分析培训、实验室培训、高级化学检验员培训的专业培训机构。 是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团体会员单位,国家质检总局质量技术监督行业国家资格取证委托培训单位。中仪标化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成功举办100多期相关培训班,每年培训来自全国各地仪器分析测试人员及实验室管理人员近千名。   中仪标化将于2014年7月21日青岛再次举办&ldquo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及应用&rdquo 培训班,邀请张锦茂教授、梁敬硕士两位专家系统地讲授原子荧光光谱技术及应用.   【培训详情】   培训时间:2014年7月21日-7月26日   培训地点:青岛  培训对象:从事原子荧光分析化验工作人员、科研院所相关人员。   授课专家: 张锦茂 教授级高工 北京端利分析仪器公司&ldquo 原子荧光研究室&rdquo 技术负责、顾问;国土资源部物化探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教授)。中国第一台双道原子荧光光谱仪创始人之一(1981年与郭小伟教授合作),长期从事原子荧光光谱仪的研制及分析方法的研究;主持起草和制定了《原子荧光光谱仪》国家标准(GB/T 21191-2007)。曾先后负责研制了多种型号的原子荧光光谱仪;拥有八项技术专利;多次荣获BCEIA金奖及各种级别奖项。 梁 敬 硕士,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原子吸收事业部副部长,原子荧光研究室主任。2001年至今一直从事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技术的研发,先后担任&ldquo 十一五&rdquo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K03A14的子课题2&ldquo 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rdquo 项目负责人及&ldquo 十一五&rdquo 食品安全重大专项2006BAK02A10中,&ldquo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技术研究&rdquo 子课题项目负责人。拥有两项国家专利。   培训内容:详见培训通知   【报名详情】 报名官网:http://www.fxyqpx.org/Spetrain/19_1102.html 本网报名:http://www.instrument.com.cn/training/training_info.asp?TRI_No=101110   咨询电话:010-52573244 手机:15718847789   报名传真:010-61772365   报名邮件:fxyq06@126.com
  • 中仪标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技术及应用培训班6月23日将于长沙举办
    中仪标化(北京)技术咨询中心,是专业从事光谱、色谱、质谱等仪器分析培训、实验室培训、高级化学检验员培训的专业培训机构。 是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团体会员单位,国家质检总局质量技术监督行业国家资格取证委托培训单位。中仪标化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成功举办100多期相关培训班,每年培训来自全国各地仪器分析测试人员及实验室管理人员近千名。   中仪标化将于2014年6月23日长沙再次举办&ldquo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及应用&rdquo 高级培训班,邀请李冰研究员、刘丽萍研究员两位专家系统地讲授ICP质谱技术及在各领域的应用。   【培训详情】   培训时间:2014年6月23日-6月28日   培训地点:长沙    培训对象:各企事业单位负责化学分析及ICP质谱仪器的负责人及工程技术人员   授课专家: 李 冰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国家地质实验中心。从事原子光谱和等离子质谱分析测试及应用研究工作 30余年,主持多个国家项目。著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原理及应用》等专著。 刘丽萍 研究员 北京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主任   培训内容:详见培训通知   【报名详情】   报名官网:http://www.fxyqpx.org/MStrain/125_1100.html   本网报名:http://www.instrument.com.cn/training/training_info.asp?TRI_No=101102   咨询电话:010-52573244 手机:15718847789   报名传真:010-61772365   报名邮件:fxyq06@126.com
  • 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与您相约上海慕尼黑展
    2016年10月10-12日,第八届中国国际分析、生化技术、诊断和实验室技术展览会暨analytica China国际研讨会即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本届展会云集26个国家和地区800多家参展企业,展会面积达35000平方米,预计超过20000名专业观众来到现场感受中国乃至世界最为先进的分析及实验室技术,诊断和生化技术。 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号:N1.1172) 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最专业的薄层色谱仪器生产商,是中国薄层色谱仪器的领导者。是集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公司。很好的满足了高分辨率、高重现性、高度自动化的用户要求。自主开发的蒸发光散射检测仪、GPC凝胶净化系统、快速制备液相色谱,离心薄层色谱,薄层摄影专家系统及薄层色谱点样器及相关薄层色谱系列产品,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深爱广大用户的欢迎。届时本公司将携带新产品亮相展会,欢迎您的到来。 KH-3000型全能型薄层色谱扫描仪是上海科委十五攻关项目,是中国薄层色谱仪器的巅峰之作。因历史原因,我国药品检验所、检验检疫局等仲裁机构采购了大量的进口仪器,消耗了大量国家资金。为了满足仲裁机构等产品质量分析的苛刻要求,上海科哲公司推出了KH-3000薄层色谱扫描仪的最新升级版,KH-3000Plus型全能型薄层色谱扫描仪,集成了全自动薄层色谱扫描仪、自动条带点样仪、薄层图像分析系统,并极大提升了工作站的控制功能,可控制全自动展开仪、全自动定量喷雾系统、薄层浸入衍生化器等薄层色谱周边仪器,可完成全自动化的薄层色谱分析过程。硬件已经优于进口产品,可以满足与国外机构的数据交换需要,是仲裁机构的首选。 凝胶色谱(GPC)可以将分子体积大小不同的化合物分离,是最为方便的样品净化技术。对食品、动物组织、土壤、中药的小分子有机物进行分析时,一般样品的萃取物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质,如脂肪、色素等,会极大干扰检测结果。采用GPC净化样品,可除去脂肪、蛋白、色素等大分子干扰物质,保证分析结果的稳定性。为了满足我国食品安全高通量样品前处理的需求,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GelMaster-3000型(原KS-GPC3000型)全自动GPC凝胶净化系统,主要用于解决我国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的样品前处理问题。 上海科哲生化科技公司是国内知名的色谱仪器生产商,专注于复杂成分的分离纯化。为了满足农药残留、药物代谢、有害物质分析的客户需求,以国家重大仪器专项成果为基础,推出了GOODSPE-5000型模块化全自动固相萃取仪。产品高度自动化、皮实耐用、性价比高,是食品、药监、环境系统小批量、多品种样品前处理的理想选择。 GoodLook-1000 全自动薄层色谱成像系统整合了薄层图像处理系统与中药指纹图谱专家系统、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在软硬件、应用性、稳定性等方面全面超越进口产品,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完全符合GLP/GMP规范要求。是中药指纹图谱分析的最优选择。 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最专业的薄层色谱仪器生产商,为了满足薄层色谱实验室自动化要求,节约人力成本,隆重推出了SP-30E型全自动薄层色谱点样仪,具有独步全球的高性能。是国内第一台带有自动进样器的全盘自动化的薄层色谱点样仪。主要用于大量薄层色谱复杂样品点样,是薄层色谱扫描仪的理想伙伴,极大提高薄层色谱分析实验室的效率。更多高性能、高性价比、高质量的仪器将亮相展会,上海科哲携全体员工期待您的光临!展会名称: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展会时间:2016年10月10日-12日展会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展台号:N3馆1172号v
  • 中仪标化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应用培训班7月21日将于青岛举办
    中仪标化(北京)技术咨询中心,是专业从事光谱、色谱、质谱等仪器分析培训、实验室培训、高级化学检验员培训的专业培训机构。 是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团体会员单位,国家质检总局质量技术监督行业国家资格取证委托培训单位。中仪标化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成功举办100多期相关培训班,每年培训来自全国各地仪器分析测试人员及实验室管理人员近千名。   中仪标化将于2014年7月21日青岛再次举办&ldquo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应用&rdquo 培训班,邀请孙素琴教授、周群博士两位专家系统地讲授红外光谱相关知识与相关应用。   【培训详情】   培训时间:2014年7月 21日-7月26日   培训地点:青岛   培训对象:各企事业单位负责化学分析及ICP质谱仪器的负责人及工程技术人员   授课专家: 孙素琴 教授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红外光谱法在复杂混合物体系中的应用,建立了&ldquo 多级红外光谱宏观指纹分析法&rdquo 等用于混合物体系分析的理论。兼任北京市理化测试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和光谱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委员,《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和《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务编委,《光散射学报》和《现代仪器》编委。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发明专利3项,出版专著三部。 周 群 博士 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分子光谱。多年来一直从事红外、拉曼光谱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重点为中药材的快速无损分析和中药材稳定性的研究,以及采用分子光谱法结合二维相关技术对中药和食品进行宏观质量控制的研究。兼任《计算机与应用化学》常务编委、《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编委等。   培训内容:详见培训通知   【报名详情】   报名官网:http://www.fxyqpx.org/Spetrain/19_1101.html   本网报名:http://www.instrument.com.cn/training/training_info.asp?TRI_No=101109   咨询电话:010-52573244 手机:15718847789   报名传真:010-61772365 报名QQ:1518048166   报名邮件:fxyq06@126.com
  • 专家云集论剑“数字农业” 博采众长共话“科技创新”
    5月28日下午,由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森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举办的2022森特能力共享平台发布会暨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浙江省农科院副院长杨华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浙江大学数字农业农村研究中心主任何勇,浙江农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冯海林会上作主旨汇报。来自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各地农业农村局,新华网、浙江电视台、杭州日报等媒体部门出席本次会议。2022森特能力共享平台发布会暨生态合作伙伴大会现场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发表致辞王小兵:充分认识浙江数字乡村建设的市场主体和动力机制新格局 浙江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始终走在前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农业农村信息化摆到突出重要的位置,紧扣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创建,加大改革投入力度,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大规模、全链条、全要素推进农业大数据建设,为全国智慧农业建设和数字乡村发展打造了浙江样板。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监测,2020年浙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达到66.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8.8个百分点,连续第三年稳居全国首位。 无论在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智慧农业建设,还是在利用数字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乡村社会数字化治理,浙江都坚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与政府作用,从曾经农民信箱的创建、信息经济国家示范区的建设、“最z多跑一次”的改革到去年数字化改革的重大部署,浙江省始终秉持勇立潮头、敢为人先、走在前列的改革思路和创新举措值得学习和借鉴。此次大会提出的乡村产业大脑+未来农场的推进思路,建设浙江乡村大脑,构建数字乡村生态合作体系,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互联网精神,准确把握了数字乡村发展的方向和未来。 浙江省农科院副院长杨华发表致辞杨华:加深协作与信息交流,促进整个产学研生态系统的进化与升级 当前,以技术和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正在成为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最z为重要的推力。数字农业也将为各产业在农业领域的高度协作并催生出更多的新兴战略产业发挥重要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乡村振兴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全新的数字农业产学研生态结构建设。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主体加深相互间的协作与信息交流将大大促进整个产学研生态系统的进化与升级,完善的数字农业产业生态结构也必将促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省农科院将发挥全省最z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优势,落实双方战略合作协议内容,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和乡村服务等方面精诚合作,共同推动双方事业的全面进步。 浙江大学数字农业农村研究中心主任何勇作主旨汇报何勇——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建设 发达国家正在实施空天地一体化信息格局,人机环境协同的机群作业、基于作物生长需求的肥水药精j准管理。世界农业发展步入4.0时代,农业正在经历从机械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的发展过程,所谓4.0时代,就是以生物种业、生物质能源、生物制品、智能农机、农业物联网、基因组编辑、聚合育种等为支撑的系列农业。比如,通过组织、器官、植株和群体的不同尺度来感知植物的生长和养分情况,实现作物生命信息的多尺度获取;通过干旱、低温、盐、热、除草剂的胁迫作物来实现表型信息的快速获取与传感仪器开发;通过模块化设计、防水防尘抗震、多功能平台、全地形作业、自动驾驶、多机协同作业打造农用多功能无人车平台;农业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 新一代技术革命带来的不仅仅是黑科技,更是管理模式与商业模式的变革。当数字经济遇上乡村振兴,聚焦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发展;探索数字化背景下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模式;研究数字化模式下的乡村规划、建设、治理、运营;研究三农发展的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树立可推广的实践案例。综合打造数字乡村新基建,深度应用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生活、数字化人才、数字化生态,让中国的数字乡村走向世界。浙江农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冯海林会上作主旨汇报冯海林——人工智能助力农业高效发展 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专家系统技术开始应用于现代农业领域。直到2017年,我国才正式提出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中国正在进入智能农业时代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 云平台等数字化手段,解决农业低、小、散等问题。人工智能能够从选种、耕种到作物监测、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等全方位覆盖。尽管如此,人工智能在农业细分领域的应用发展阶段也存在明显差异,比如,以北斗导航、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车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进入农田、参与农事活动;各种智能APP辅助日常农事操作,进行耕地、播种、租赁农机、监测作物长势或动物异常行为、病虫害识别和诊断、产量预测等行为。 农业大数据的主要特征是多源异构、实时变化。运用农业机械装备、可控环境农业和农业金融版块是目前AI+农业落地程度最z高的三个版块。CV、农业病虫害标注数据库、无人机飞行系统+农林业、知识图谱+农业、人工智能算法与模型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智能灌溉、智能种植、数字新场所等智能场景的应用,让未来农业从有限连接到泛在连接,从功能化到智能化、从封闭到开发、从一次性服务到持续性服务。
  • 国产液相色谱仪器如何突围——华谱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利春
    近两年贸易摩擦日益加重,由此引发的中美科技之争给世界分工带来了巨大冲击。宏观来看,“十四五”规划文件牵引、地方政策支持、国产采购倾斜,支持国产仪器发展似乎已经成为政府、市场以及公众的共识。巨浪之下,国产仪器企业的春天是否已经到来?  基于此,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国产仪器发展正当时”活动,邀请华谱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这家液相色谱“新秀”的掌门人王利春谈谈他的看法。华谱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利春  仪器信息网:在贵公司所涉及的产品品类中,您认为目前国内被“卡脖子”的产品、关键核心部件、关键技术有哪些?  王利春:在液相色谱领域,国内产品“卡脖子”现象尤其严重,从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信息管理系统再到色谱柱,目前几乎均处于被进口产品垄断的局面,尤其是符合法规、功能齐全,并且能网络化部署的色谱软件,国内基本为空白,与色谱柱相关的柱管和筛板,特别是适合小粒径装填的大多也都是进口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作为一种高精密仪器,其各模块涉及的多项关键技术国内虽已有所突破,但所使用的部分核心部件仍需从国外进口,如高压泵单元中的高压密封圈、高精度和高稳定性压力传感器、高精度滚珠丝杠 自动进样器单元中的超高压六通阀、采样针、超细毛细管 检测器单元中的平面场光栅、二极管阵列光电传感器、光纤流通池等,这些核心部件的技术是国内企业仍需努力攻克的难关。  仪器信息网:除了产品和技术之外,您认为国产仪器发展还面临哪些“卡脖子”的问题?  王利春:由于国外厂商多年的品牌口碑积淀,客户对于进口液相色谱产品已经形成了产品依赖,不愿改变现有的使用习惯,加之过去国产液相普遍性能不稳定且服务体验不佳,客户渐渐对国产产品失去了信任。因此,国产液相色谱仪器要获得良好发展,除了需要攻克产品和技术方面的难关,还需要改变用户使用习惯、消除用户对国产仪器的不信任感,这是国产企业在产品推广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此外,行业标准和方法上的“卡脖子”问题也不可忽略。国外企业由于用户覆盖广泛,技术实力雄厚,已经在已有的基础上积累了充足的经验,因此能够更早的介入国标方法的制订以及行业共性问题的研究,比起国内厂商忽视这一方面的投入,国外厂商在解决问题这一方面就具有了先天更大的优势。  仪器信息网:您认为该如何解决这些“卡脖子”问题?  王利春:想要有效解决这些“卡脖子”问题,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撑、企业自身的努力和国内用户的支持这三个层面。  国家政策层面,首先要推进采购政策支持,继续鼓励政府、高校、示范型企业等支持并优先选用国产品牌仪器。其次要重视并投入关键部件的研发支持,需要国家集中优质资源联合国内企业重点推进。再者要增加研发资金的投入,针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通过设立重点专项,给予国内企业一定的资金支持。最后制订国家标准和方法,鼓励多采用国产仪器进行验评。  企业自身层面,以向市场提供稳定优质产品为前提,围绕客户需求,持续进行自主研发投入。另外,由于色谱具有专业性强、应用复杂、对使用者知识背景要求高等特点,其服务质量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产品性能,这就要求国内企业重视技术服务体系搭建,同时在体系搭建完成后配套增加色谱方法研究,改善客户使用体验,增强客户对国内品牌的认可感。  国内用户层面,希望用户可以兼具包容性,多给国产仪器使用机会,任何一款好的仪器和软件,都是在客户的使用要求中迭代升级发展而来的,没有使用场景,就没有持续不断的更新,国产仪器就无法找到发展的“突破口”。  值得一提的是,解决国产仪器“卡脖子”问题的主体不仅仅局限在国家政策、企业、用户层面,资本的进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鼓励资本进入科学仪器行业支持国产仪器发展,从资金上消减国内厂商的顾虑和困难,同时,引导产业资本进入国产科学仪器行业支持国产仪器发展,使国产仪器能够引入一流的人才,保证持续的研发投入,尽早具备和国际一流公司竞争的能力。  仪器信息网:在贵公司所涉及的产品品类中,有哪些产品、技术或应用很好地打破了垄断、解决了“卡脖子”问题?它们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方法或经验?其中,贵公司的产品、技术或应用是否有相关案例可以分享?  王利春:华谱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谱科仪)自2015年创立至今,立足自身技术优势,深耕液相色谱领域,采取“市场先行,服务引领,技术驱动”的发展思路,在深刻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利用“产品+技术服务”特色商业模式,通过技术服务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并改善用户体验,在获得客户认可的基础上持续收集客户需求反馈,进行自主产品迭代创新,最终实现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华谱科仪品牌的建立。公司在一些产品中已打破了技术壁垒,在此分享两个案例:  第一是公司自主开发的色谱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功能齐全,符合法规要求,完全对标国际主流厂商色谱软件,同时采用先进的技术架构(双数据库结构)以及最新的编程语言技术(CS/BS结合),不仅能实现网络化的部署,同时还可以满足未来万物互联的发展趋势,轻松实现云端部署。另外软件还融入特色知识库、方法库以及智能诊断、智能专家系统的设计,不仅满足用户对知识的累积复用,还具备了大量智能化功能,大大提升用户体验。附图1:Chromloong色谱软件  华谱科仪软件研发部早在2016年已开始对国外主流软件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客户实际需求,对软件业务需求、算法解析、架构设计等基础功能进行研究。经过多轮专家论证,于2018年底完成第一版的业务流程需求、功能设计以及交互使用设计。自2019年开始,由公司软件研发部,协同应用部、售后部等多名骨干人员组成项目管理团队,对软件代码进行集成开发、测试等。最终于2021年9月第一版Chromloong软件正式上市,并取得软件著作权、双软认证等相关资质。历经5年的时间,基于双数据库架构、可网络化部署国产液相色谱软件Chromloong的推出,标志着华谱科仪已初步打破液相色谱软件的“卡脖子”现状。  第二是华谱科仪应用研发中心始终坚持在解决用户应用痛点和难点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公司特色,提升客户满意度。目前公司兼具标准SOP方案开发和定制化技术服务能力,既能提供行业热点解决方案和应用谱图集,又能提供公司特色的定制化方法开发服务、驻场支持服务,如“在线二维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乳品中的维生素 A、维生素D 和四种维生素E”整体解决方案的推出。在维生素 A、D、E 的现行标准 GB 5009.82-2016中,维生素D采用液质联用或半制备正相净化的方式对其进行检测,但液质联用维护成本较高,半制备正相处理过程繁琐,大大影响了样品分离效率,而多维色谱分离模式,可以扩大分离空间,增强分离效率。应用研发中心利用技术能力优势,开发的二维分离方案一次进样即可实现维生素 A、D、四种 E的分析测定,且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该方案获得了众多客户的高度认可与肯定。附图2:应用研发中心附图3:中心切割法分析过程  仪器信息网:最近几年,科学仪器已成为科技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国产科学仪器发展也受到了广泛重视。您认为当下以及未来对于国产仪器发展有哪些“利好”政策与机遇?还需要得到哪些支持?  王利春:在2021年5月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倡议科研工作者全力攻坚科学仪器、化学试剂等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使国内企业备受鼓舞。各地政府出台的采购政策特别要求国产仪器配比,为国产仪器推进到政府单位打开了“突破口”。国家立项“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从科研经费上支持科学仪器及关键核心部件的国产化。  以上已有的优惠政策给国产仪器企业带来了新的展望,同时我们还有以下几点期许:第一,希望相关政策能够尽快落地执行,鼓励政府支持国产品牌仪器采购,对优先使用国产品牌的企业用户实施奖励措施,或在财税方面给予优惠补偿,让企业用户有足够的动力和保障,购买和使用国产仪器。第二,在标准制订层面给予便利条件,鼓励标准制订单位优先采用国产品牌仪器进行方法开发和验评,从而引导用户选择国产仪器。  仪器信息网:在当今的大环境下,贵公司未来产品技术发展规划是怎样的?您认为国产仪器企业应该采取怎样的发展路径?  王利春:未来华谱科仪将继续围绕液相色谱仪及其相关产品进行深入研发,不仅要做到在关键技术上的突破,还要实现各单元技术的集成。仪器硬件上持续投入关键部件研发、关键技术整合 软件上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开展特色功能更新 消耗品上进一步丰富材料产品线,为用户提供更多性能稳定优异的产品。另外,公司仍将继续加大对客户服务的投入,如推进应用实验室、客户体验中心的建设,不断提升客户体验,提高国产品牌产品满意度。  我司认为国产仪器企业需首先重视专业人才的自主培养,人才队伍的搭建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 其次要立足于自身优势,专注品质产品研发,为市场增添优质产品 再要摈弃价格战,走过去“低质低价老路”是行不远的,避免不良竞争 还要重视软实力作用的发挥,从客户体验角度出发进行技术创新、服务创新。
  • 中华家系1号基因组和转录组标准物质发布!基因测序可靠性有了计量支撑
    基因测序有多准确,现在有了计量标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和复旦大学历时六年半,成功研制中华家系1号(同卵双胞胎家庭)人源B淋巴细胞系全基因组DNA序列和全转录组RNA标准物质,在日前召开的基因组测序质量及计量标准交流会上正式发布。该系列标准物质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将为基因测序的可靠性提供保障。标准物质是指具有足够均匀性和稳定特性的物质,可作为生物计量的“尺子”。中国计量院和复旦大学组成的项目组,突破传统的定量标准物质研制模式,在生命科学领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定量组学标准物质研制模式,研制完成上述中华家系1号系列标准物质。这是中华基因组精标准计划首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该计划由中国计量院启动,旨在研制中国人自己的基因组标准物质,建立国家基因科学基准、基因组研究的权威标准等。“中华家系1号系列标准物质将为基因组测序数据质量的可靠性和测序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计量支撑。”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维才在上述会议上指出。中国计量院院长方向认为,中华家系1号系列标准物质对未来满足生命科学领域的测量一致性、测量标准、生物计量体系建设等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是生物计量和标准物质研究领域一个开创性的工作,而且是标准物质评审领域的一个突破。目前,中华家系1号系列标准物质已被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用于开展全国临床和科研实验室外显子测序室间的质量评价。专家认为,随着该系列标准物质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势必在提升基因测序质量、保障基因测序数据可靠、提高基因诊断准确率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 智慧种业正当时丨托普云农助力辛集种业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
    智慧种业正当时丨托普云农助力辛集种业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业是现代农业的“芯片”,制种基地建设是保障农业供种数量、质量的重要基础,已成为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种源供给的主要来源,对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有重要意义。辛集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水资源匮乏地区,又是农业大县,常年播种面积在70万亩左右。近年来,辛集市大力推进育种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实现优质麦的农业产业化、科研与企业的高度结合及协同创新,开展了以节水小麦为核心的农作物种子选育和配套技术研究,建立产学研、育繁推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集成技术孵化中心,节水小麦品种和技术走在全国最前沿。高标准建设,提升现代种业数字化管理水平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种业管理效率、产业链运营效率并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真正实现藏粮于技,正是种业朝着数字化发展的重要目标。由辛集市联合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托普云农”)建设的种业数字化管理平台旨在实现对制种生产过程监管与服务、种子检测数据监管、种子追溯监管、制种数据统计分析等,进一步规范制种行业,建设科学、规范的信息化监管平台,利用互联网能力提升种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一批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业新模式,促进种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该平台采用“1+5+N”的建设模式,即一个辛集市马兰农场数字化管理系统,五大功能模块(基地公共管理系统、信息化育种、视频图像采集、专家系统服务库、种子质量追溯系统),N个应用(种子质量监测、制种文化展示、品牌应用与标签管控、基地文化、育种app、种子交易与供求、智能考种分析系统、种质资源管理系统等)。辛集市种业数字化管理平台全方位推进,擦亮节水小麦种业“金名片”数据赋能育种。对园区的节水小麦育种开展大数据分析,搭建信息化育种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进行科研数据采集、汇总、分析,提高育种工作效率,实现节水小麦育种规模化、精确化、标准化。建成数字化制种基地,实现种子生产过程的全流程追溯。覆盖从播种、生产、采收、加工、储运等环节,以及制种生产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基地公共管理系统、信息化育种、视频图像采集、专家系统服务库、种子质量追溯系统,最终实现对种子生产及销售的智能化管理、专业化服务、质量安全监控。辛集市节水小麦种业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建设解决了种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关键共性问题和行业痛点,真正实现了节水小麦种子从产到销的全程过程可追溯,有利于支持种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种业基地建设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提升现代种业建设,数字能力加持,促进区域产业升级,逐步辐射影响周边农业种植者,形成一股带动作用,为本地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奠定基础。科技助力种业发展,创造推动行业前行。未来已至,托普云农将继续用数字技术赋能现代种业,支持种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种业基地建设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为全面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推进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 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参加2016上海慕尼黑生化分析展
    2016年10月10-12日,为期三天的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2016)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中国薄层色谱仪器的领导者,亮相于NI展馆1172展位。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科委科技攻关项目"薄层色谱扫描仪研制"任务的主持者;是国内唯一的薄层扫描仪生产商.主要用于高级薄层实验室、专业中药新品开发试验室、大型药检所中药室与中药指纹图谱实验室。本次现场展示的产品有KH-3000Plus型全能型薄层色谱扫描仪,GOODSPE-5000型模块化全自动固相萃取仪,GelMaster-3000型经济型GPC凝胶净化系统和SP-30E型全自动点样仪以及GooDLooK-1000型薄层色谱成像系统亮相上海慕尼黑分析生化展。此次展出的GooDLooK-1000型薄层色谱成像系统,产品整合了薄层图像处理系统与中药指纹图谱专家系统、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在软硬件、应用性、稳定性等方面全面超越进口产品,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完全符合GLP/GMP规范要求,是中药指纹图谱分析的理想选择。 展会现场来我司展台咨询的专业观众
  • 重大仪器专项波谱-能谱复合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研制获批
    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牵头,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共同申报的2012年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波谱-能谱复合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研发与产业化”已获科技部批准,项目实施周期为五年。   X射线荧光光谱仪已成为国内、外各实验室必备的测试仪器,大功率(3KW)波长色散XRF分析仪的制造技术多年来被5家外国公司所垄断,国内年销量达200多台套。测试中心邓赛文研究员及其团队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根据波长色散(WD)和能量色散(ED)的技术特点,提出将两种技术有机结合,自主研发高性能大功率(4KW)波谱/能谱一体化的(WED-XRF)分析仪器,并建立与之配套、实用的定性、定量以及元素分布分析专家系统和应用方法体系,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对促进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的发展,打破国际制约,提高我国分析仪器技术装备制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这13类仪器进口PK国产 对性能指标专家如是说
    p   9月28日,四川政府采购网发布内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进口产品专家组论证意见公示,5位政府采购进口产品论证专家对13类仪器设备进行了论证,并从产品的准确度、精度、灵敏度、稳定性、检出限、重现性等多个方面给出了国产与进口产品的对比情况。 /p p   专家论证意见如下: /p p strong   1.高效液相色谱仪 /strong /p p   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用于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安赛目前国产高效液相色谱仪在流速准确度、最高操作压力等性能上有一定不足,导致其设备精度和稳定性达不到采购人的工作需求,比如:1. 国产高效液相色谱仪流速准确度一般为3.0%~5.0%,进口高效液相色谱仪可达± 1% 2.国产高效液相色谱仪流量精度一般为0.1% RSD ,进口高效液相色谱仪能够≤0.07% 3. 国产高效液相色谱仪最高操作压力一般为40MPa左右,60MPa的产品还不够成熟,进口高效液相色谱仪能够≥60Mpa。因国产高效液相色谱仪目前尚不能完全满足采购技术要求,进口高效液相色谱仪符合内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的实际工作需要,故采购进口高效液相色谱仪是合理的。 /p p strong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strong /p p   进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整体非涂层惰性EI离子源,离子化能量在5-240 eV任意可调,质量分析器为整体成形共轭双曲面四极杆,可独立加热最高至180℃以上,消除温度梯度,免清洗维护,质量轴稳定性优于0.10amu/48hr 灵敏度满足EI SIM IDL:≤24 fg OFN,EI SCAN S/N:1pg OFN ≥500:1 保留时间重现性& lt 0.008% 或& lt 0.0008 min,峰面积重现性& lt 1%RSD 压力精度0.001 psi 分流比不低于7000:1,具备空气冷却的高真空大抽速分子涡轮泵,质量范围大于 1000amu ,配备自动进样器,支持顶空和吹扫捕集。 span style=" COLOR: #e36c09" (以上内容引自《内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进口产品专家组论证意见公示》原文) /span /p p   目前国内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厂较少,技术上不够成熟,稳定性、可靠性较国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差,为保证测量精确,运行可靠稳定,故建议内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购买进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p p strong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strong /p p   紫外分光光度计国家检测标准要求设备的基线稳定性:& lt ± 0.0002Abs/hour(在340nm处),噪声水平:± 0.00005(RMS),目前国产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线稳定性:& lt ± 0.0004Abs/hour(在340nm处),噪声水平:± 0.0001(RMS)。进口紫外分光光度计更稳定,因此,专家组一致认为内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提出购买进口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申请合理,技术参数能满足目前工作需要,目前国产紫外分光光度计无法达到这些功能要求,故建议内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购买进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p p strong   4.气相色谱仪 /strong /p p   进口气相色谱仪主要技术指标:检出限达到1.4 ppb,采样频率达到500HZ,重复性RSD达到0.05%,同时检测线性范围达0.4ppb到20%。国产气相色谱仪主要技术指标:检出限只能达到10ppm,同时采样频率为100HZ,线性范围为10ppm到2%,不满足低含量的要求。 /p p   进口气相色谱仪各项指标均优于国产气相色谱仪,测量精准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因国产气相色谱仪目前尚不能完全满足采购技术要求,进口气相色谱仪符合内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的实际工作需要,故采购进口气相色谱仪是合理的。 /p p strong   5.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strong /p p   进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整体非涂层惰性EI离子源,离子化能量在5-240 eV任意可调,质量分析器为整体成形共轭双曲面四极杆,可独立加热最高至180℃以上,消除温度梯度,免清洗维护,质量轴稳定性优于0.10amu/48hr 灵敏度满足EI SIM IDL:≤24 fg OFN,EI SCAN S/N:1pg OFN ≥500:1 保留时间重现性& lt 0.008% 或& lt 0.0008 min,峰面积重现性& lt 1%RSD 压力精度0.001 psi 分流比不低于7000:1,具备空气冷却的高真空大抽速分子涡轮泵,质量范围大于 1000amu ,配备自动进样器,支持顶空和吹扫捕集。 /p p   目前国内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厂较少,技术上不够成熟,稳定性、可靠性较国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差。为保证测量精确,运行可靠稳定,故建议内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购买进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p p strong   6.微生物自动鉴定仪 /strong /p p   进口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检测菌种覆盖范围广,可进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酵母样真菌、苛养菌、厌氧菌、嗜血杆菌及棒状杆菌等的鉴定,且平均鉴定时间小于6小时,并通过FDA认证、符合中国国家标准GB4789要求。进口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采用多动态比色法、比浊法。自动接种、密封、扫描条码、密封卡片、上载试卡等。可同时检测多个卡片。有自动报告结果功能,操作简便。进口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同时具有动态学方法,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加样、自动处理测试卡,可控制菌液浓度,鉴定细菌范围广,检测速度快,工作容量大,数据容量大、具有定时自动检测功能和高级专家系统,使用成本低等特点。故建议内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购买进口微生物自动鉴定仪。 /p p   strong  7.全自动凝胶净化系统 /strong /p p   目前国内没有生产能满足此类功能要求的全自动凝胶净化系统。而进口全自动凝胶净化系统,能满足各种条件下稳定长时间运行,满足大多数国际国内标准方法,使用成本低,有效保护实验室人员安全,满足日益复杂的样品分析要求并确保获取准确可靠的分析数据,确保贯彻食药监系统准确高效的方针政策。国产全自动凝胶净化系统价格比进口低,但是技术有限,使用成本高,有有机溶剂挥发,严重危害实验室人员健康,无法准确分析越来越复杂的样品,无法高效应对日趋膨胀的样品量。进口全自动凝胶净化系统在国内的售后服务网点齐全,能保证仪器的售后服务,故建议内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购买进口全自动凝胶净化系统。 /p p strong   8.微波消解仪 /strong /p p   目前国内微波消解仪技术尚不成熟,故障率较高,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后期使用维护成本高,处理效率低。 /p p   1,温度控制:进口微波消解仪采用无线测温技术温度控制精度可达± 0.1℃,压力精度± 0.01bar 国内微波消解仪:温度控制精度± 1℃,压力精度± 0.1bar。进口微波消解仪在批处理量≥40位样品时可检测每个样品罐内样品的实际温度并显示每个罐子内样品的温度,以增强使用时安全性,国内微波消解仪还达不到。 /p p   2,元素回收率:对于挥发性元素(如汞,砷等)和含量较少的微量成分的分析,国产微波消解萃取仪的元素回收率一般只有80%左右,进口微波消解仪的回收率可以做到90%左右。 /p p   3,使用寿命和故障率:国产微波消解仪的故障率高于进口微波消解仪,售后服务也不如进口微波消解仪及时,而微波消解仪故障和售后服务会严重影响到科研工作的开展 国产微波消解仪的使用寿命短,进口微波消解仪使用寿命更长,使用寿命短直接导致实验室运营成本增加。 /p p   4,安全性:进口微波消解仪保护外套可承压10000psi,耐温600℃,以及防磁杜绝泄露技术,保证零负载情况下泄露量比普通手机还低,国内微波消解仪无相关说明。 /p p   目前国内微波消解仪消解性能,设备安全性以及稳定性都和进口微波消解仪存在较大差距,而内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承担的检测任务重,要求检测结果准确,专家一致认为购置一套安全性能高,消解性能强,维护方便,使用成本低的进口微波消解仪能极大的提升检测的样品前处理能力,缩短样品分析时间,在安全工作的条件下,提高检测工作效率,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故建议内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购买进口微波消解仪。 /p p strong   9.高速冷冻离心机 /strong /p p   高速冷冻离心机主要用于样品在控制温度的情况下,进行前处理,以便对样品进一步的分析。 /p p   进口高速冷冻离心温度控制范围宽,制冷效果好,且能确保在最高转速时能够确保转子内样品温度低于4度,有效的保护生物样品。国产高速冷冻离心制冷效果相对较差。 /p p   进口高速冷冻离心能提供更有效率的操作,如可以预先进行离心腔冷却,能够快速开盖,锁定盖子等操作。大部分国产高速冷冻离心无此功能 /p p   进口高速冷冻离心能够在所设定转速达到后才进行计时,有效的提供更多样的实验参数,得到准确结果,有利于提高实验的重现性。大部分国产高速冷冻离心无此功能 /p p   进口高速冷冻离心所提供的所有转子均可以进行高温高压灭菌,有效的避免了交叉污染。 /p p   故建议内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购买进口高速冷冻离心机。 /p p strong   10.高速分散均质机 /strong /p p   目前国内高速分散均质机生产技术还不够成熟,所得到前处理结果不是很理想,绝大多数行业出具比较有影响力的数据仲裁作用的分析结果,都是用着进口高速分散均质机,目前国产高速分散均质机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刀头易坏,规格较少 (2)噪音较大,影响实验室整体环境 (3)安全性较差,马达容易烧坏,造成安全事故 (4)重复性较差,由于样品的粘度变化,造成转速变化,无法进行重复实验。 /p p   进口高速分散均质机真正实现均匀分散的作用,具体存在以下优点:(1)多种分散刀具可选,分别针对不同样品应用、最终粒径要求,以及实验压力条件,可选一次性塑料分散刀具,有效避免样品间的交叉污染,而且方便在样品量大时提高工作效率。(2)与其它同类产品对比噪音明显较小,有效地保护实验室的环境安全。(3)过载马达保护,避免样品量过多或处理时间过长时导致马达过热而损坏,通过UL、CE认证,行业内标准最高。(4)最大工作粘度: 5000mPas,即使粘度改变时也能保证转速恒定,有效保证操作的可重复性。 /p p   进口高速分散均质机能满足各种条件下稳定长时间运行,满足大多数国际国内标准方法,使用成本低,有效保护实验室人员安全,满足日益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要求,确保贯彻食药监系统准确高效的方针政策。国产高速分散均质机价格比进口高速分散均质机低,但是技术有限,配件较少,使用成本高,安全性较差,有噪音污染,严重危害实验室人员健康,无法准确处理越来越复杂的样品,无法高效应对日趋膨胀的样品种类。 /p p   故建议内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购买进口高速分散均质机。 /p p strong   11.罗维朋比色仪 /strong /p p   罗维朋比色仪用于分析各种样品的色度分析,经比较,国产色度仪在仪器精确度、色度标准、比色效果及使用寿命等方面与进口产品相比都有明显的不足。 /p p   (1)仪器精确度:由于目视比色计采用的是样品颜色跟标准滤光片的对比来得到色度值的,国产仪器标准滤光片控制精度低于进口设备,Model-F的精度可以做到0.1lovibond单位,国产仪器是1lovibond单位。 /p p   (2)色度标准:Model-F是Lovibond公司最经典的一款色度仪,其领先的现代工艺技术改善了传统的目视比色法。而且Lovibond色度标准是历经了数百年的实践,也是被国际权威认证的目视比色的标准方法。这些是国产设备所不具备的。 /p p   (3)比色效果:Model-F使用范围非常广,可以广泛使用于透明产品,包括:油品,液体化学试剂以及糖浆,同时也可用于不透明样品测量,如:脂肪和絮状物,而且观测视场可以全方位调整。 /p p   (4)国产比色仪的使用寿命短,进口比色仪使用寿命更长,使用寿命短直接导致实验室运营成本增加。 /p p   进口品牌罗维朋比色仪,在仪器精确度、色度标准、比色效果等方面都能满足科研工作需要,能满足各种条件下稳定长时间运行,满足大多数国际国内标准方法,使用成本低,有效保护实验室人员安全,满足日益复杂的样品分析要求并确保获取准确可靠的分析数据,确保贯彻食药监系统准确高效的方针政策。国产目视比色仪价格比进口低,但是技术有限,使用成本高,无法准确分析越来越复杂的样品,无法高效应对日趋膨胀的样品量。故建议内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购买进口罗维朋比色仪。 /p p strong   12.超净工作台 /strong /p p   超净工作台仪器设备购置目的明确、前期调研充分、主要设备技术参数明确、内容详实。基建和配套设施健全、组织管理制度、运行管理措施合理可行 所购进的仪器设备对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能力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p p   故建议内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购买进口超净工作台。 /p p strong   13.生物显微镜 /strong /p p   内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因开展科室微生物检测及观察工作,需要使用普通显微镜,该设备主要用于动植物、微生物检测和判断,因此重要技术参数指标需要达到显微镜光学系统通光率需达到99%,视场数需达到20,调焦精度达到2um,高倍物镜数值孔径能达到1.25才能确保图像清晰,视野宽阔,检出率高,避免误判。目前国内生物显微镜其最大通光率≤96%,视野光线不均匀、亮度不充足、易导致误诊 视场数≤18,视野狭窄,不便于对视野边缘图像的观察,容易误判 调焦精度≥2.5um,高倍物镜数值孔径在1.2左右。目前进口生物生物显微镜的光学系统通光率≥99.9%,视场数≥20,调焦精度=2um,高倍物镜数值孔径能达到1.25,能够满足内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工作需要,故建议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购买进口生物显微镜。 /p p   以上申请的设备不属于《中国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和《限制进口机电产品目录》,综上,建议内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购买进口高效液相色谱仪、进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口气相色谱仪、进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口微生物自动鉴定仪、全自动凝胶净化系统、进口微波消解仪、进口高速冷冻离心机、进口高速分散均质机、进口罗维朋比色仪、进口超净工作台、进口生物显微镜。 /p p /p
  • 供应链自主可控,仅个别零部件需要进口——海关系统一行走进瀚辰光翼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3月30日,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海科中心”)联合各海关系统专家一同走进位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以下简称“生物城”)的成都瀚辰光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瀚辰光翼”),对企业研发实力、产品技术和国产化替代情况等内容进行调研。瀚辰光翼工作人员介绍公司情况瀚辰光翼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集设备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公司,产品包括生命科学上游设备、科研试剂、耗材以及生命科学领域智慧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据介绍,仪器产品中,基因分析系统是全球唯二的高通量低消耗的基因分析系统,该产品未来有出海计划。目前该企业也在承担科技部、人社部等国家级科技项目,同时也受到生物医药领域复星集团、君联资本、创新工场等顶级投资机构的关注和投资。瀚辰光翼十分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其仪器设备坚持全部自研,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此外在供应链方面做到自主可控,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很高,仅个别零部件需要进口。此外,除了申请国内专利,瀚辰光翼还获得了国际注册的PCR仪器技术专利。瀚辰光翼称,不同于其他传统企业的地方,公司注重底层技术的研发,多数产品都基于自研的模块,这也支撑他们快速扩张产品线。瀚辰光翼专利展示专家参观仪器展厅参观生产车间随后双方进行了座谈交流。瀚辰光翼代表向来访专家系统地介绍了公司发展、技术、产品、用户等相关情况,海科中心副主任常亮介绍了此行的目的,技术装备研究所副所长刘鑫详细介绍了海科中心国产仪器验证与综合评价的相关工作。常亮 海科中心副主任刘鑫 海科中心技术装备研究所副所长双方座谈交流瀚辰光翼所在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聚焦现代生物技术药、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五大领域,总体目标是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建成世界一流生物产业园区。海关系统此行也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解了生物城的相关情况,并就相关合作达成初步意向。海科中心和专家参观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海科中心与生物城就合作意向进行座谈
  • 张玉奎:前沿弄潮科研人
    战火中出生,新中国成长,从事科研近60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张玉奎为推动我国分析科学领域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以及仪器产业化等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色谱领域的先驱者之一。  “学海无涯,不学则罔 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张玉奎说。  长期以来,他时刻关注新知识、新技术、新学科的发展,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不断更新理念,培育人才,满足国家和时代的需求。让“色谱”跳出中国韵律  1965年,刚走出南开大学校门的张玉奎,来到大连化物所,跟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卢佩章进行色谱基础理论研究。  在卢佩章的指引下,张玉奎将研究重心锁定在液相色谱研究领域。当时,液相色谱研究颇为前沿,它是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利用不同物质流经色谱柱的运动速度不同,由此在屏幕上产生起起伏伏的波浪线,来判断样品组分,生物、化学等诸多领域都离不开它。  科研离不开文献,阅读文献是科研的一项基本功。这也让从小到大学习俄语、从未接触过英语的张玉奎犯了难,捧着一本本英文文献像看“天书”一般。  并未有丝毫退却之意,“越难越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张玉奎在心中暗暗发誓。于是,他买来英汉词典,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查,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背单词,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补习班,加之在德国短期的学术交流,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掌握了这门语言。等到站在国际会议流利主持会议,与各国友人对答如流时,国外科研人员非常惊讶,追问学习英语的奥秘。张玉奎自豪地说,“在中国学的”。  在语言的加持下,张玉奎的科研工作如鱼得水,他也将大量时间倾注于此。长期的实验和分析,他发现色谱过程中影响分离行为的分子结构因素,建立了系统的色谱热力学研究方法,此外,还阐明了影响色谱峰展宽和峰形对称性的动力学因素,证实高效液相色谱中保留时间与半峰宽之间存在定量关系,丰富了色谱过程的理论基础。这个初出茅庐不怕虎的小伙子也引起国外学者的广泛重视。  张玉奎深知,“理论研究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上世纪90年代末,张玉奎开始负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研制与开发。  当团队开发出P200-II型等高效液相色谱仪时,张玉奎看到国产色谱仪跳出起起伏伏的韵律,他欣喜不已。该色谱仪也于2000年通过ISO9001认证,当年销售百余台,进一步提高了国产仪器的市场占有率。迈向“智能”色谱时代  上世纪7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初兴,张玉奎隐约意识到这个“新家伙”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在卢佩章的鼓励下,他开始学习编程。“计算机的存储技术能够将一个个色谱‘波浪’存储起来,节省物理空间,同时方便检索、查阅。”张玉奎说,“我研究的重点就是,将色谱仪的‘波浪线’转化成计算机语言,用计算机表达出来。”  但当时的内存条存储空间很小,且价格昂贵。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存储更多的数据,张玉奎下决心突破原有桎梏,研究新方法。于是,他根据拖尾指数修正的高斯函数,利用当时研究室仅有的Z80计算机,开始了色谱溜出曲线计算机摸拟的艰难探索为色谱编写程序,不仅需要谙熟分析化学,还要了解计算数学。当时对解析误差函数一窍不通的他,从公式学起,不断请教领域内的专家,发现潜在解决方案便没日没夜“赶工”,查看效果。  “只要碰上同事们集中用电,计算机就极其容易死机,之前编写的程序就得重新来过,所以我就写一点赶紧保存一下。”张玉奎回忆。  后来,为了提高效率,张玉奎学会了“错峰”工作,抓住同事们上班前和下班后的空当编写程序,白天进行常规的液相色谱研究。同事不时调侃,如果在实验室看不到张玉奎,那就去“机窝”找他,他肯定在。  上下求索,不负众望,张玉奎编写出色谱流出曲线拟合软件,实现对色谱峰型变化规律进行定量描述,为色谱数据处理和存储提供了全新的方法。  与此同时,他发现,对于不同物质鉴定应该选择哪种色谱柱,液相色谱专家系统总体布局中,许多国家都只是凭经验,效率较低且缺乏科学依据。为此,他与卢佩章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想法,即知识库必须基于色谱理论和经验。  此后,张玉奎将串联优化指标与智能搜索优化方法结合用于复杂样品的分离条件优化,以大量的事实验证了知识库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开发出液相色谱专家系统,为样品分析提供指导意见,推荐出适合的色谱柱。  英国曼切斯特理工学院教授Bryant评价该专家系统,“提供了液相色谱对复杂样品分离分析的系统策略”。  如今,全世界的色谱仪无不与计算技术紧密相依,计算机这个“新家伙”早已变成色谱人的“老朋友”。  与计算科学的深情拥抱,也让张玉奎深深意识到学科交叉、学术交流的重要性。  “科学研究要知道别人在做什么,也要让别人知道你在做什么。”张玉奎一直认为,学科要发展,一定要加强与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进行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的实质性合作研究,才能使学科发展达到世界一流。  上世纪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中外合作交流较少。张玉奎开始试水国外短期学术交流,伴随着这些交流,中国的色谱学科开始走向世界。面对这样一个有思想、懂技术又懂理论的小伙子,数家知名大学和跨国公司盛情邀请张玉奎留下来,但他都拒绝了。  每每有新想法、新经验,张玉奎都会及时跟组内成员分享,但他并不满足。为了在更大范围内促进领域交流,1984年,在他和卢佩章等人的倡议下,《色谱》杂志创刊,为中国色谱人搭建交流平台。多年的苦心孤诣,《色谱》不仅获得“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荣誉称号,还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引证指标排名中名列前茅。心系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  投身色谱领域的同时,时任大连化物所副所长的张玉奎十分注重学科规划和人才培养工作。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蛋白质还是研究疾病机理和预防诊治药物等的直接靶点。上世纪末,一场生命科学领域的“淘金热潮”——蛋白质组学兴起。  新学科往往会带动新工具的发展,此项研究也不例外。面对日益攀升的鉴定、识别、分析需求,急需高效、高通量、高精准的蛋白质组分析方法。  敏锐地捕捉到蛋白质研究的重要作用,1995年,张玉奎建议一门心思搞化学的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张丽华多学习生物化学知识。当时,大连化物所专门从事生物化学的科研人员寥寥,为了提升张丽华的专业技能,张玉奎果断决定让处于博士阶段学习的张丽华去国外“取经”。  三年在德国、日本顶尖科研机构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张丽华的专业水平。  1998年,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张玉奎重回实验室,再次创业,组建研究组,瞄准国际前沿的蛋白质组领域开始全新的探索。创业弥艰,张玉奎发出“回来吧”的邀约。面对可敬可爱的导师的邀约,张丽华毅然决然拒绝了国外高薪,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团队。  “回国后,听到张老师以轻描淡写的语气说,组里学生不知道生物样品不能长时间在室温放置,因而导致蛋白质分离时峰越来越多时,我心里十分难过。”张丽华回忆说。  此后,张丽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科研中,成长为课题组组长,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等荣誉。  “我的成长离不开张老师的教导与支持,张老师的敬业精神时刻鞭策着我们不断前行。”张丽华说。  除了培养内部人才,张玉奎还利用国外短期学术交流的机会,为中国留学生回国从事科研、报效祖国铺路架桥。蛋白质领域的二次攀登  事实证明了张玉奎选择的正确性、前瞻性。如今,蛋白质已成为21世纪最大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国际生物科技的战略制高点和竞争焦点。  但当时,面对蛋白质组学这一全新领域,张玉奎两眼一抹黑,从教材学起,甚至向自己的学生请教。“科学要创新才能发展,不要怕困难,不要怕失败。”张玉奎说。  膜蛋白质是一类重要蛋白,参与并调节着细胞内外和细胞器内外的物质运输、能量传递、信号传导和代谢调控等生物过程,维持着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膜蛋白质还是重要的药物靶点,约有70%的药物靶点为膜蛋白质。  然而,膜蛋白质溶解度低,难以提取,团队誓要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大量实验研究离子液体与膜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理,最终将离子液体用于膜蛋白质提取,显著提高了蛋白质组分析覆盖度。  “张老师十分重视实验数据和文献阅读,他认为很多科研难题的答案就藏在这些一闪而过的数据和阶段性的研究结果中,因此经常询问和检查实验记录和文献阅读情况。”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梁振说。  此后,团队又突破了高效二维生物色谱系统、在线蛋白质预处理系统、超高压微纳液相色谱系统等一系列难题。一个个研究成果的取得,坚定了张玉奎深耕分析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领域,提高蛋白质组分析覆盖度的决心。  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严重损伤了张玉奎的身体,但他却依然事事以工作为重。2004年,完成心脏支架手术后的第二天,他便不顾医生和亲友的反对,乘上了赴京参加学术交流的飞机。  随着研究的深入,张玉奎认为,要理解生命活动过程,不仅需要明确哪些蛋白参与这些过程,而且需要明确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情况。  这一前沿课题能不能做,张玉奎花费近两年时间,组织专家论证,把握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最终指出国内必须要发展高精准的蛋白质组学定量分析方法。  人体每个细胞上的蛋白质不计其数,要计算其中每一类蛋白质的数量犹如海底“数”针。当时,传统方法计数存在共洗脱组份的干扰,误差率较高。为了排除干扰,攻关团队引入质量亏损理念,利用高分辨质谱提取存在质量差异的碎片离子从而实现定量分析,大大提高了蛋白质组定量精准度和覆盖度。  计数只是蛋白质定量分析的入门级挑战,不同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等进阶问题不断出现在大连化物所的科研任务书中。难度升级,也练就了团队三头六臂的本领,“将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用‘锁链’绑在起来,再提取分析捆绑蛋白质的特征”等超前想法不断涌出并实现。  从色谱理论到色谱仪,从手动色谱到智能色谱,从蛋白质定性定量到结构和相互作用分析,团队完成了从追随研究到学科探索的转变。“科研旨在解决国家需求,我和团队的初心从未改变。”张玉奎说。  年至期颐,张玉奎依然很忙碌,从早到晚参加团队组会,关心研究组的科研进展,也像家长一样关心爱护着每一位成员。学生的家长不在大连,他会以家长的身份关心他们的生活 组员的科研遇到阻碍,满心抱怨找到他,他总会抽出时间,耐心开导,让组员带着轻松的心情离开… …   “只要你们有发展,发展得好,我就高兴!”这是张玉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 三峡库区生态中心引进Algacount藻类鉴定计数仪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技术中心引进Algacount藻类鉴定计数仪   继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苏伊士环境-中法水务水质中心,太湖流域和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等国内权威藻类研究监测机构引进迅数Algacount藻类鉴定计数仪之后,近期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杭州迅数科技有限公司签约,购买了迅数S300 型Algacount藻类智能鉴定计数仪和Algacount藻类分类图谱专家系统,使该院的三峡库区水污染控制与水华藻类监测研究得到了“唯一可鉴定到藻种水平”的藻类鉴定计数仪器的装备保障, 并使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藻类分类图谱”专家系统达到了中国顶级水平。极大的满足了三峡库区大范围开展藻类监测工作在“系统性专业藻类分类图谱”和“藻类鉴定技术人员培训”两方面的迫切需要。     正在使用中的“迅数Algacount藻类专家智能鉴定系统”,得到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高度评价:借助迅数公司的“Algacount藻类专家智能鉴定系统”,鉴定人员可以轻松实现含藻水样的优势藻种判断和藻类鉴定。 该中心主要围绕三峡库区水污染控制与水华应急技术、三峡库区库岸防护与生态恢复、三峡库区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等研究方向,以自主开发与引进相结合,完成技术系统集成和工程示范,研发解决库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熟工程化技术,并实现技术转化,使中心成为技术研发转化与推广应用中心及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迅数Algacount藻类专家智能鉴定技术,是基于Algacount大型藻类图谱、专家知识系统、以及机器搜索的完美结合。该系统包含了分类学搜索、基于专家系统的搜索、关键词搜索和常见藻搜索等四项创新技术。其中,“藻类多级分类”是藻类专家系统智能鉴定的核心,符合当前国际藻类分类鉴定规范。“多层次搜索定位目标范围”的技术路线,则是在分类规范建立的基础上,利用机器搜索技术帮助实验人员基于显微成像获得的未知藻类图像,通过多层次智能搜索,迅速地在藻类分类图谱中缩小比对范围并进行特征对比,从而判断出目标藻类可能归属的种属。   迅数科技,致力于先进的微生物分析测试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在推出“Algacount藻类专家智能鉴定系统”的基础上,将继续积极开展与国内外藻类学界的广泛合作,为提高我国藻类鉴定技术和大范围开展藻类监测的需要作出贡献。(2010.12.8)   关于迅数科技:   迅数科技(SHINESO)公司是一家领先的研发制造现代微生物检测技术与装备的科技型创新企业。总部位于中国杭州,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区设有代理服务机构。 迅数科技为各地食品质量检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监测中心和大学研究所等上千家机构的微生物实验室提供了技术领先的《迅数_全自动菌落分析仪》和《迅数_自动菌落计数仪》及《迅数_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迅数_藻类计数分析系统》、《迅数_自动抑菌圈测量与分析系统》等微生物定量和分析检测仪器。迅数,以提高中国的微生物分析测试技术水平为己任,愿继续不断的研究开发适合各行各业的微生物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装备,为您的微生物分析测试工作提供最新、最快、最经济、最安全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更多信息参考:http://www.shineso.com
  • 国检集团获7家机构调研:2023年土壤三普业务实现合同额约1.5亿
    国检集团(603060)11月29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3年11月27日接受7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 问:公司土壤三普工作进展如何?答:2022年以来,国检集团共有14家实验室入选国务院土壤三普检测实验室,公司积极发挥央企责任担当,协调优化内外部资源配置,加强技术培训和业务交流,持续提升技术服务能力。截止目前粗略估计,2023年公司土壤三普业务已实现合同金额约1.5亿元,超过年初预计,后续公司仍将重点推进该项工作。问:请问公司的双碳业务中是否包含碳检测设备的销售?答:公司双碳业务主要集中在碳核查、咨询、认证、数据采集等方面的服务,也是国内碳技术服务主流服务内容。目前,出于科研及自身碳排放数据监测等目的,部分企业或研究单位使用碳监测设备。 在检验设备销售方面,公司充分利用在标准制定和检测方法方面的研发能力以及所拥有的国家级、行业级检测中心的技术优势,凭借对检验检测方法的深入理解,研究开发检测专用仪器设备,主要集中在水泥检测及玻璃检测业务领域,此外还包括智能实验室的设备研发和应用。问:美诺福公司的生产线改造,其产生利润的逻辑是什么?答:在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及高端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基于流程工业转型升级和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上海美诺福为流程工业提供生产质量控制专家系统,通过质量控制水平的稳步提升,以及原料、能源、人力等要素的有效节约,实现为客户提升效益的目的。上海美诺福对于流程工业实验室智能化改造业务,既是数字化工厂的分支,又是智能制造的关键要素,我们将大力推动钢铁、水泥、有色工业智能化发展,也将采取措施加大玻璃纤维等其他流程工业、智慧矿山项目等开拓力度。问:未来公司双碳业务的发展机会是怎样的?答:自2009年开始,国检集团就开始布局碳领域的相关业务,公司作为碳领域的专业技术核查机构,在低碳发展咨询审核服务领域为政府、企业客户持续服务十余年,碳领域拥有国内领先全面资质,可提供碳排放权交易第三方核查、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规划研究、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能力建设、能源审计、节能量审核、能效检测、能耗核查、清洁生产审核等业务,公司在技术研发、标准的制定和研究、前沿课题的参与、人员储备、客户群体等方面具备了丰富的积累和储备,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和良好的市场基础,成为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专业第三方认证审核机构。公司不断加大对双碳业务的资源投入和布局,近三年来公司在碳领域的投入均接近亿元,公司承担的工信部“重点原材料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已经启动验收,伴随着双碳相关工作政策的落地,在当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公司将努力把握机会,力争双碳业务取得持续突破。问:公司在实现做优做大做强方面,有哪些举措,是否会促进利润上升?答:近年来,公司采取一系列组织架构改革、管理提升措施,公司预期利润有一定上升空间,一是推动降本增效,加大“三精管理”力度,提升企业效益效率;二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升市场份额;三是推动业务转型升级,提高高附加值业务占比。问:请问公司外延并购的战略是否有所调整?答:受近年外部形势波动较大影响,标的企业的预期和估值与之前发生了较大变化,增加沟通成本和难度,拉长了合作周期,导致并购节奏放缓。公司仍将坚持“跨地域、跨领域”发展,持续优化内部管理和流程,继续推动外延并购战略落地。问:公司碳管家业务进展如何?答:公司针对重点碳排放领域企业的碳管理数字化平台系统正在推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为行业提供碳排放数据采集、管理、核算、分析,为碳排放管理及后续交易提供安全可信的基础数据,为企业提供相应的咨询和人员培训服务。随着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公司将加大力度拓展生产企业碳数字化服务业务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参与单位名称参与单位类别参与人员姓名易方达基金基金公司--东吴证券证券公司--华泰证券证券公司--国盛证券证券公司--天风证券证券公司--瑞银证券证券公司--普信集团其他--
  • 蓝天 碧水 净土 三大保卫战——石化环境污染物分析及溯源技术进展
    石化产业是能源及化工原料的提供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因其高耗能、高污染的特点,相关污染防治工作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炼油化工生产过程,部分物料具有易燃易爆和毒害性质,不可避免地就会产生污染,其中就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将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自2014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新《环境保护法》、“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及石油炼制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排放新标准等法律法规,环保政策导向由污染物总量控制转为环境质量改善,对炼化企业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不上天、油不落地、水不乱排、废不乱放、声不扰民”,“清洁、低碳”既是对石化产品的要求,也是对生产过程所提出的要求。炼化企业环境监测对时空性和准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验室检测、在线监测及现场快速监测技术都在各石化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有条件的石化、化工类工业园区已开展走航监测、网格化监测以及溯源分析等工作。石化行业的相关排放标准有GB 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6600-2018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4330-2017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5085.7-2019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 ,以及更加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如DB 31/387-2018《上海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废气污染物监测技术及进展炼化企业废气污染物包括SOx、NOx、粉尘、烃类气体、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简称VOCs)、恶臭气体等有毒有害气体。目前,SOx、NOx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和在线监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包括滴定法、电化学方法及分光光度法等,而VOCs和恶臭气体的检测以气相色谱法(简称GC)、气相色谱质谱法(简称GC-MS)和高相液相色谱法为主,分析技术比较成熟,相关标准比较齐全。气相色谱法是应用最早、最普遍的技术,最初的分析模式为大体积采样和填充柱分析,在后续解决了采样预浓缩(低温)及热解析等预处理技术后,结合不同极性毛细管色谱柱组合的强大分离技术,形成了吸附管采样-热解析-毛细柱分离-GC/MS监测和苏玛罐采样-低温预浓缩-热解析-毛细管分离-GC/MS监测两种分析模式,实现了117种VOCs的准确测定。但该技术具有采样复杂、分析周期长、数据滞后的缺点,较难反映统一监测点位的浓度变化趋势。为了解决目前VOCs传统监测方法获取数据时空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在线监测、便携式监测技术已经成为石化行业VOCs现场监测的发展趋势。目前,可用于气体在线监测的分析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光谱技术、色谱技术和质谱技术等多种类型,具体的应用模式包括分析小屋和走航监测等。便携式分析仪主要用于应急检测、污染源追踪监测、环保部门执法抽查检测、泄露和敞开面VOCs检测等方面。目前,国内许多检测部门、企业已经逐步配备便携式VOCs分析仪。VOCs的异常排放及精准溯源更是目前炼厂VOCs排放的研究热点之一。水质分析及循环水漏油溯源技术进展石化行业的水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重量法、容量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离子色谱、电化学法、气相色谱法、高校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比色法、生物监测法等。其中钙硬度、碱度、氯化物、硫酸盐和电导率等可以反映水质的腐蚀性和结垢性,铁离子、铜离子可以反映阻垢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浊度和游离氯可以反映循环水系统的物料泄露情况和微生物控制情况等。目前,炼厂水质的常规监测及在线监测技术均比较成熟。那么,当监测指标发生异常时,对异常点位的及时准确溯源就成为了炼厂最为关心的问题。事实上,循环水系统的油料泄漏问题在国内石化行业非常普遍,有泄漏现象的装置达到85%以上。一旦发生油料泄露,会在设备表面形成油膜,不仅大大增加了装置的能耗,也会给炼油装置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如果能及时找到漏油的源头,即精准溯源,将会极大的节约成本。现有的溯源方法并不完善,如下图所示: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基于烃指纹技术开发了智慧循环水溯源专家系统,通过将自行开发的水中油高效样品预处理方法以及烃指纹分析技术(基于气相色谱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相结合,利用智慧循环水溯源软件,可以对循环水中的泄漏物料与炼厂的典型油品烃组成数据库进行匹配,并根据智能算法等技术,自动完成循环水泄露的智能监测和溯源,减少人为主观判断,提高循环水物料泄露源查找方法的自动化水平。该溯源方法具有高灵敏、高智能化的特点,在循环水系统发生泄露早期,即可快速给出泄露位置,避免造成更大的污染和浪费。石化企业循环水油料泄露溯源专家系统固废危废分析技术及进展在目前固体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的国家大政策下,部分城市和炼厂已率先提出固体废物零排放的年度计划,这就要求对现有企业的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属性、环境属性的全面表征,并对固废进行炼厂正常工况条件的协同处置时,有可能产生的腐蚀和安全风险开发快速的过程控制分析技术。石科院目前已经开发了对含油污泥、石油焦等固体废物的资源属性及部分环境属性的表征技术,如油泥适度预处理耦合造气技术,可实现油泥梯级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置,油泥梯级资源化利用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油泥梯级资源化利用技术路线附: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分析平台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具有的CNAS/CMA认证资质:标准号标准名称 CNAS/CMA认证1HJ639-2012水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2HJ605-2011 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3HJ741-2015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4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5HJ 803-2016 土壤和沉积物 1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王水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6HJ 832-2017土壤和沉积物 金属元素总量的消解 微波消解法√7HJ 501-2009水质 总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 … √40GB/T 14424-2008 工业循环水中余氯的测定√作者: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钱钦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