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管谱检测方法

仪器信息网管谱检测方法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管谱检测方法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管谱检测方法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管谱检测方法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管谱检测方法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管谱检测方法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管谱检测方法相关的解决方案。

管谱检测方法相关的资讯

  • 东西分析构建新冠病毒质谱检测方法 对症下药抗击疫情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近日,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简称:东西分析)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利用公司自主研发的Ebio Reader 3700飞行时间质谱系统与独特的蛋白指纹图谱技术,在MaldiTOF的技术平台上初步构建了创新的新冠病毒肺炎质谱蛋白检测方法,助力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有助于多环节多手段堵住检测漏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4de1de79-43cb-4c16-ae57-0fb5c799afed.jpg" title=" a54c7097-2053-4741-894a-d5235155dc82_副本.jpg" alt=" a54c7097-2053-4741-894a-d5235155dc82_副本.jpg" / /p p    strong 据介绍,此方法的创新性有: /strong /p p   1) 利用疾病蛋白表达的特点,新冠肺炎患者在感染最早期就能发现。 /p p   2)使用血清样本进行检测,采样方式安全 速度快,前处理后只需要几十秒钟便能产生结果。 /p p   3)处理方法简单、无需复杂的核酸提取和PCR等步骤 /p p   4)纯化后的样本特异性较高,显著提高测试结果的灵敏度 /p p   5)平台检测通量高,结果精准 /p p   6)计算机神经网络聚合分类软件,避免人为因素干扰。 /p p   迄今为止,东西分析科研团队已构建了健康人群血清样本的初步蛋白指纹图谱;初步构建新冠肺炎阳性(经核酸法确认)血清样本的蛋白指纹图谱;测试了多例新冠肺炎阴性血清样本(包括正常人群和其他病原体样本),结果显示与新冠肺炎阳性样本的生物蛋白峰有明显差异。 /p p   东西分析的科研人员目前正在加班加点,加大实验的数量和各种疾病种类,不断优化诊断的算法。后期的工作目前还在持续进行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2124a161-9889-440b-a365-b5dc28301078.jpg" title=" 9233f9d8-2303-4939-ae9e-41a60bf7221f.jpg" alt=" 9233f9d8-2303-4939-ae9e-41a60bf7221f.jpg" / /p p   此前,东西分析自主研发的Ebio ReaderTM3700 全自动飞行时间质谱系统 (MALDI-TOF)入选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急需医学装备清单。 /p p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东西分析及全体员工已组织两次定向捐款,分别向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捐款共20万元,用于支持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危难时刻,彰显了东西分析全体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 /p
  • 质谱技术助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呼气检测方法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为有效预防疾病、控制疫情蔓延,需要开发检测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好、灵敏度高、适合人群密集场所的快速筛查新方法。 strong 东华理工大学质谱科学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动请缨,依托两家单位在质谱精准医疗、高通量快速筛查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方面的优势和经验 /strong ,联合进行科研攻关,开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呼气检测方法与装备的研发与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e8c93ad4-6c64-4d71-9035-1d6a8f65f6dc.jpg" title=" 9a8512f795a0fa39.png.cthumb.jpg" alt=" 9a8512f795a0fa39.png.cthumb.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该项目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是江西省科技厅于2月4日下达的第二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由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陈焕文负责,并协同了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西省精密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恒烑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科研攻关。截止6日凌晨6点,项目团队已按照P3实验室技术规范,自行设计完成了移动式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平台的安装,并利用平台完成了首批次少量样品的直接质谱分析,筛选了具有显著区分效果的代谢产物100多个,全天候工作的移动实验室已现雏形。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该项目有望研制出适合在医院、车船码头、机场等不同场景人口密集场所、全天候、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系统装备,可对新型冠状病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毒在人体呼吸道产生的代谢产物进行质谱快速筛查和精准定性分析,解决现有筛查技术耗时过长的问题。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仪器信息网作为科学仪器行业的专业门户网站,在第一时间组织广大仪器试剂厂商、检测机构、专家等在网上联合推出“抗击新冠疫情,仪器人在行动”专题,将最新可投入使用的检测仪器、试剂盒和检测解决方案等展示给广大用户单位,全力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相关新闻可点击了解更多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xxgzbd" target=" _blank"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抗击新冠疫情,仪器人在行动”专题 /strong /span /a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p br/ /p
  • Analytical Chemistry封面成果:基于MALDI-TOF血清多肽指纹图谱的新冠肺炎快速检测方法
    仪器信息网讯 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2)引起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继续,严重威胁着全球公众健康。截至2021年4月,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已超过1.282亿例。故迅速检测该疾病、及时隔离受感染个体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广泛使用的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免疫分析的检测方法存在假阴性和诊断延迟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高准确度、快速高通量的新冠肺炎检测方法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重庆市人民医院、复旦大学和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等单位的研究团队合作发展了一种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的血清多肽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以高效检测新冠肺炎。该方法准确、成本低、通量高、样品消耗少(一次检测仅需5 μL血清),不需要苛刻、洁净的检测环境,且操作简便,对于非专业人员非常友好。此外,血清样本的采集很大程度降低了采样人员的暴露风险。因此,该方法在大规模人群筛查、常规检测和诊断应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有望在疫情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近期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 Analytical Chemistry 期刊上。点击图片阅读论文  研究团队首先采用MALDI-TOF MS分析了146例新冠肺炎患者和152例对照病例(包括73例临床症状相似的非新冠肺炎患者、33例结核病患者和46例健康人)的血清样本。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交叉验证递归特征消除(REFCV)共3种机器学习方法对测试集(198个样本)中的血清多肽谱图进行特征峰筛选,筛选出25个峰作为新冠肺炎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特征峰。  图1. 基于血清多肽指纹图谱的新冠肺炎快速筛查诊断模型的建立流程  随后,利用逻辑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朴素贝叶斯(NB)、梯度增强决策树(GBDT)、K-最近邻(KNN)、决策树(DT)和自适应增强(Adaboost)共8种机器学习方法,以这25个特征峰构建用于新冠肺炎筛查诊断的分类模型。并绘制了已构建的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的接收器工作特性(ROC)曲线,使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分类器的性能。由结果可知,所有模型的AUC均高于0.99。其中,LR、SVM、RF、GBDT、DT和Adaboost模型的AUC为1。  图2. 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的新冠患者血清多肽指纹图谱差异特征峰筛选  紧接着,在独立于特征峰筛选和模型生成的测试集(100个样本)中测试了25个特征峰的分类效果,获得了最佳的分类模型—LR模型,该模型在识别新冠肺炎患者方面显示出98%的敏感度、100%的特异度和99%的准确率。  图3. 在100例测试集中使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模型鉴定新冠肺炎患者  研究团队进一步通过血清样本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对25个特征峰进行注释,25个特征峰中有15个被鉴定为完整蛋白质或蛋白质片段。经分析,这15个蛋白涉及淀粉样纤维形成、中性粒细胞脱颗粒、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体液免疫反应、受体介导的内吞、急性炎性反应和MAP激酶活性调节等过程。其中,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及急性炎性反应相关蛋白的富集变化已在其它新冠肺炎的组学研究中被报道。  在这项研究中,新冠肺炎患者血清的取样时间从症状出现起3至28天不等,涵盖了相对较长的疾病进展期。所研究的对照组由近一半具有相似临床症状的非新冠肺炎患者(共73例)、33例结核病患者和46例健康人组成。从非新冠肺炎个体中,尤其是具有相似症状的非新冠肺炎患者中筛查新冠肺炎患者一直以来都是新冠诊断的难题,意义重大。本项研究中样本的长期疾病进程覆盖、对照组样本组成的多样化均显示本方法在新冠肺炎患者快速筛查中有巨大应用前景。  论文并列第一作者为颜令硕士、易佳博士、黄长武主任技师和张剑博士,乔亮研究员、孙薇副研究员及廖璞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和北京市科委(Beijing Municip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mmission)的支持。
  • 罐车运输食用油乱象|哪些方法将纳入检测标准?
    近期,“罐车混用”事件再次将食用油安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油罐车在未经彻底清洗的情况下,从运输煤制油等化工类液体转而装运食用油,导致食用油可能遭受化工残留物的污染。有专家表示,长期摄入含有这些化工残留的食用油,可能导致人体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但消费者很难分辨出来。早在2017年,就有公开报道指出,在对国内市场上包括海天、老干妈等在内的10多款畅销油辣椒产品进行测评时,均发现了不同程度的成分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矿物油超标、含有谷氨酸钠、多环芳烃化合物、增塑剂以及增味剂等。其中,食品用油中检测出矿物油超标成分的情况尤为引人关注,甚至有人质疑这是否意味着食用油曾与燃油发生过接触。矿物油污染物主要分为矿物油饱和烃(MOSH)和矿物油芳香烃(MOAH)两种。它们的来源多种多样,一方面可能来自食品加工过程中辅助剂、添加剂的使用,以及机器油和润滑油的污染;另一方面,也可能源自用于储存和运输食品的黄麻袋、回收纸板以及印刷油墨产品。而本次事件的问题,就在于运输过程中发生了污染。众所周知,在食品安全领域,“标准先行”是至关重要的原则。此次安全事件的爆发,再次将食用油的安全检测标准推向了风口浪尖。小编也将正在实施的食用油产品国家标准进行整理,发现在产品标准中检测指标包含感官指标、理化指标、 污染物指标、营养成分指标、其他指标等。其中,污染物指标中并未对矿物油成分进行规定。标准主要检测项目GB 1535-2003《大豆油》感官指标:色泽、透明度、气味等理化指标:酸价、过氧化值、碘值、皂化值、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等污染物指标:重金属、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塑化剂、多环芳烃、反式脂肪酸、溶剂残留等营养成分指标:脂肪酸、维生素E、多酚类物质等其他指标:转基因成分、风味物质等。GB 1534-2003《花生油》GB 1536-2004《菜籽油》GB 1537-2003《棉籽油》GB 10464-2003《葵花籽油》GB 11765-2003《油茶籽油》GB 19111-2003《玉米油》GB 19112-2003《米糠油》GB/T 8235-2008《亚麻籽油》GB/T 8233-2008《芝麻油》GB/T 1537-2019《棉籽油》GB/T 18009-1999《棕榈仁油》GB/T 15680-2009《棕榈油》GB/T 22327-2019《核桃油》在现行的食用油检测标准中,GB 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也只对:重金属、黄曲霉毒素、苯并芘进行规定,未提及矿物油成分检测。GB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中明确提出: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在与食品接触时,迁移到食品中的物质水平不应危害人体健康。GB/T37514-2019《动植物油脂 矿物油的检测》,GB/T 37514-2019中对矿物油的检测方法采用的是皂化法和氧化铝薄层色谱法,两种方法检出限在0.3-0.5%左右,不能检测出食用油中微量矿物油的残留。SN/T 4895-2017《食品接触材料纸和纸板食品模拟物中矿物油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采用的是气相色谱法,水基模拟物检出限为0.08mg/L,能够检测出接触材料迁移到食品中的衡量矿物油,但不适用于食用油检测。那么如何检测出食用油中的矿物油残留?那些方法有可能会被纳入标准呢?小编也将常用的食品中矿物油检测方法进行整理:(一)皂化法:利用矿物油不能皂化而食用油可皂化的特性,将样品与碱液共热,经过一系列处理后,观察是否有不皂化物存在。(二) 气相色谱(GC):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提取其中的烃类物质,然后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利用不同物质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和分离效果的差异进行检测。应用较多的是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FID是唯一可以做到对所有矿物油组分响应几乎完全一致的检测器,且重复性好,定量准确。(三) 高效液相色谱(HPLC):样品处理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检测,根据化合物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分离和检测。(四)红外光谱:制备样品的红外光谱,对照标准图谱,判断是否存在矿物油的特征吸收峰,矿物油和食用油在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峰存在差异。(五)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HPLC-GC-FID):简化了前处理步骤,降低了样品被污染的风险,提高了检测效率,因此该方法是目前公认的检测食品中矿物油较为理想的方法。(六)二维气相色谱:相较于气相色谱法,全二维气相色谱法前处理更简单,检出限更低。(七)质谱:质谱分析能够识别和定量分析矿物油样品中的化合物组分,通过电离和分离来获得样品中各组分的质量信息。其中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联用法,在婴幼儿产品、食品接触材料中的方法探究较为完善。(八)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法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可以用于分析矿物油在食品中的含量。该方法利用核磁共振仪器对样品进行扫描,并通过分析峰的积分面积或峰高来确定矿物油的含量。NMR方法非常准确且快速,无需样品前处理,适用于大规模食品样品的快速分析。针对油罐车混用事件,为了切实保障食用油的质量安全,矿物油作为食用油中可能存在的化工残留物,其检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针对食用油中矿物油污染物的定量测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尚不完善,相关部门已经着手加快制定更为具体的定量测定标准,上述提到的多种检测方法极有可能成新国标中的新方法!关于本次事件涉及的食用油标准方法,仪器信息网还将持续跟踪报道,敬请关注!————————————————————————————————点击图片 免费报名近期,“罐车混用”事件再次将食品安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油罐车在未经彻底清洗的情况下,从运输煤制油等化工类液体转而装运食用油,导致食用油可能遭受化工残留物的污染。本次粮油会议特别设立了“粮油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专题,其中对食用油中矿物油的检测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届时,我们将特别邀请行业专家及相关厂商技术人员参与本次网络研讨会,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检测技术呈现给大家。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一项食品补充检测方法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9年6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按照《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相关要求,发布了《食品中匹可硫酸钠的测定》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的公告。公告中明确规定了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检测果冻、蜜饯、糖果、饮料等食品(含与上述基质相同的保健食品及片剂、硬胶囊剂保健食品)中匹可硫酸钠的方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具体通知如下: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 a style=" 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6/attachment/ca51c324-1d69-4ec3-b682-0f8a43fcd4e2.doc" title=" 食品中匹可硫酸钠的测定.doc" 食品中匹可硫酸钠的测定.doc /a /p p br/ /p
  • 质谱和光谱是解决新精神活性物质现场微痕量检测的有效方法
    5月25日,普拉瑞思在北京参加并学习了毒pin毒物、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现场查缉及实验室快速分析研讨会,这次活动展现了质谱现场检测的前瞻实力,清谱科技作为业内领xian的现场质谱解决方案提供商,为缉毒等工作带来了“检测利器”,我们也看到了业内zui顶jian团队的研发实力。与此同时,光谱方法也是质谱之外另一种现场检测的有效技术,普拉瑞思公司专注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开发了多种增强基底及配套前处理方案,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公共安全、药品安全等多个领域。我司的增强拉曼方法为新精神活性物质含量检测提供了上百种的解决方案和数据库,为目前国内领xian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拥有完善的研发团队和技术积累,已获得国jia级、省级多份检测、检验报告,覆盖硬件、软件、检测能力、试剂等多个方面。1. 检测能力介绍1.1 普通拉曼数据库接近8000种:现有毒pin、精神药品、麻醉品的常量数据库约360种,检测项目齐全,涵盖如芬太尼类、卡西酮类、大麻类、阿片类、苯丙胺类等;另外有易制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品、危险化学品、一般化学品、毒气及毒剂、珠宝矿物、聚合物、食品包材及添加剂等不同种类约近8000种常量数据库。1.2 增强拉曼数据库约300种:食品类增强数据库约200种,包括非食用化学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兽药残留、农药残留、保健品非法添加、化妆品非法添加、环境污染物、植物激素、抗生素类药物残留等多个类别,配合公司自主研发的增强试剂和前处理方法,最di检出限可达ppt级别。 表1食品类增强拉曼数据库类别统计表毒pin类增强数据库约100种,包括传统毒pin类、新精神药品类、麻醉品类等,例如芬太尼类、卡西酮类、苯丙胺类、吗啡类、大麻素类、哌嗪类等。适用于常见的生物样品检材比如毛发、唾液、尿液等,环境样品如污水、废水等,食品检材如饮料、糖果、咖啡、面粉、调味料等样品中均可实现快速、灵敏检测,配合公司自主研发的增强试剂和前处理方法,最di检出限可达ppt级别。预计未来6个月内,微痕量毒pin数据库将在现有基础上新增检测项目100项以上,其中新增芬太尼结构类似物20种以上、卡西酮结构类似物15种以上、苯胺类结构类似物10种以上、合成大麻素等50种以上。表2 毒pin类增强拉曼数据库明细表2. 检测案例介绍案例1:食品检材、污水及生物检材中芬太尼的测定-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污水、饮料等液体类样本:向10毫升离心管中加入1毫升样品,按照芬太尼类物质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前处理,清液待测;向检测瓶中依次加入增强试剂和待测液,混匀置于检测池中,开始检测。毛发,体毛等:按照芬太尼类物质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前处理,清液待测;向检测瓶中依次加入增强试剂和待测液,混匀置于检测池中,开始检测。面粉、奶粉、咖啡粉等固体类:向10毫升离心管中加入1克样品,按照芬太尼类物质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前处理,清液待测;按照芬太尼类物质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前处理,清液待测;向检测瓶中加入4增强试剂A,待测液,增强试剂B2,混匀,置于检测池中,开始检测。上述解决方案的标准品检出限为0.001ppm,实际样品中的最di检出限可达0.01ppm。 图1 样品中芬太尼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图 图2 样品中不同种类芬太尼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图 3. 总结普拉瑞思科学仪器(苏州)有限公司拥有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在拉曼光谱仪快速检测行业领域具备完善、齐全的检测方案,在食品安全、公共安全、药品安全等领域均有深厚技术积累和对应的产品方案,不仅具有多种类别的常量拉曼数据库,另外还配备目前国内最全面的毒pin类增强拉曼数据库,对芬太尼类等新精神活性物质有齐全的检测和解决方案,可为各级食药、公安、海关、口岸等部门提供强大技术保障。
  • 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及产品开发进展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罗昭锋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罗昭锋,中科大生命科学实验中心高级实验师,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的高级顾问。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研究方向: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与中心仪器相关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如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等温滴定微量热(ITC)和毛细管电泳(CE)等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与学院发展方向相关的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如适配体筛选平台建设。 /span /p p    strong 【摘要】 /strong :新冠状病毒(2019-nCoV)检测目前只有荧光定量PCR方法和测序方法两种被认可的方法。测序不具备快速筛查潜力,这里不做讨论。目前国家药监局审批通过的都是荧光定量PCR的试剂盒。等温扩增的检测试剂盒,至少已有两个单位开发成功,有望近几天上市。等温扩增的试剂盒上市后,检测速度会大幅提升,检测过程只需要15分钟左右。基本可以满足当下疫情控制要求。 /p p    strong 【说明】 /strong :鉴于当前技术进步非常快速,这里的信息随时可能会发生变化,请谨慎参考。 /p p   对抗当前的疫情,快速检测方法的可以快速确诊病人,快速隔离,快速采取措施。因此,各家科研机构以及相关的企业,特别是体外诊断企业、测序公司、大学、研究所以及疾控系统等,在这次新冠状病毒的检测产品开发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里简要介绍一下新冠状病毒的检测技术以及检测产品的开发情况。最后,也会给出个人的一点建议,希望对产品开发,以及基金申请选题有所帮助。 /p p    strong 一、新冠状病毒相关检测技术 /strong /p p   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推荐的检测方法是检测病毒的基因,通过荧光定量RT-qPCR的方法或者是基因测序的方法(1)。其它的方法很难达到实际检测所要求的灵敏度,这里基本不予考虑。测序方法由于比较慢,价格也比较昂贵,适合从事研究但不适合作为筛查手段。检测核酸的方法中,由于这次的新冠状病毒是RNA病毒,所以需要加入一步反转录的过程,再进行PCR扩增。目前的检测方法有荧光定量PCR方法和等温扩增的方法,还有数字PCR技术以及基于试纸检测的方法。还有一些研究的目标是加快样品前处理,提升检测通量,提升检测自动化水平,以及降低对设备的要求,对检测人员的要求和降低成本。目前试剂盒检测的标本主要是咽拭子、痰液、肺泡灌洗液、血清及血浆等。 /p p    strong 1、 常规荧光定量PCR方法。 /strong 目前上市的试剂盒都是基于核酸检测的。最早上市的华大基因的方法,采用单基因检测,前后大约需要3小时。后来,有些公司的产品有了一些改进,如多基因检测,或者使用适合快速扩增的酶,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检测速度。2020年1月28日,第二批获得药监局批准的试剂盒中,圣湘生物采用了独创的RNA一步法技术,灵敏度为200copies/mL,样本处理与扩增检测在一个PCR反应管中即可完成,最大程度减少生物安全风险和交叉污染,可以在30分钟给出结果,这应该是这种方法的极限。而且应该没计算样品处理的时间(2)。 /p p    strong 2、 等温扩增法: /strong 从原理上讲,等温扩增是较快且灵敏的方法。该方法也是检测病毒的核酸,只是信号放大的策略不同,只需要一个温度就可以了,不需要像常规PCR那样,需要在2~3个不同的温度之间进行循环。等温扩增减少了升降温,反应时间要比常规的PCR快很多,只需要十几分钟。但是,基于这种技术的试剂盒开发要比常规Q-PCR试剂盒复杂一些,涉及多对引物,所以截至今天还没有正式上市的产品。但至少有两个团队已经完成产品开发。 /p p    strong 3、 试纸条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strong 该方法快速方便,优点适合快速筛选,便宜,不依赖仪器。在病毒浓度低的时候,会导致漏检,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可能性较小。 /p p    strong 4、 样品前处理及检测自动化: /strong 除了在检测环节提升检测效率之外,缩短样品前处理时间,提升检测通量,提升检测自动化也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p p    strong 5、 辅助技术开发: /strong 如开发能降低检测对环境要求的仪器或试剂。这次所有的检测都必须在P2(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这是一大限制因素,这种实验室建设周期长,审批慢。不可能短时间建成,只能利用现有资源。这也是湖北省每天检测能力受限的重要原因。因此,开发不依赖于P2实验室的检测试剂和方法,也是当前的一个重要方向。 /p p    strong 二、相关产品介绍 /strong /p p    strong 1、 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 /strong ,目前共有6家公司的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审批通过。 /p p   从1月10日公布新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到今天为止恰好经历了三周。这三周也是疫情快速发展变化的三周,也是各相关科研人员与时间赛跑的三周。已经有6家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批准上市。 /p p   1月26日,国家药监局仅用4天时间应急审批通过上海之江生物、上海捷诺生物、华大基因、华大智造4家企业的4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创造了中国审评审批速度1月28日,批准获批的2个企业分别是达安基因和圣湘生物。至此,已有6家企业的产品正式获批。还有多家企业等待审批,如辉睿生物、伯杰医疗等近20家企业。有些企业直接选择在省内审批,在省内使用的方法。后面详细附上相关公司及产品介绍。 /p p   strong  2、 等温扩增检测试剂盒 尚未获批 /strong /p p   1月27日,徐涛院士团队告诉记者,他们开发的等温扩增试剂盒可以在30min内给出结果。目前未见进一步报告(3)。 /p p   1月29日,中国疾病预防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联合奇天基因成功研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等温扩增快速检测试剂盒,可在8-15分钟内出结果(4)。 /p p    strong 3、 试纸条法: /strong /p p   1月29日, SBC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旗下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已成功研制出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加样后15分钟内就可以观察结果。该技术产品将可方便快速地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院的早筛早诊,不但增加检测和诊疗的时效性,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广大群众在大型医院密集检查而导致的交叉感染(5)。 /p p   同一天,绍兴同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宣布研制出可以快速筛查冠状病毒的筛查检测试纸(胶体金法),该试纸可十分钟出结果(6)。 /p p   热景生物也在不久前推出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具有敏感性高、诊断时间早等优点(26)。 /p p    strong 4、 数字PCR法 /strong :绍兴同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与李兰娟院士的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开发出三款产品,其中之一就是基于数字PCR方法(7)。依据个人对数字PCR技术的了解,该技术对于临床检测的意义不大。通量低,价格高,速度慢,仪器少。 /p p   永诺医疗研发团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开发了数字PCR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采用创新的一步法逆转录数字PCR技术,将 2019-nCoV的RNA逆转录及数字PCR扩增整合到一个反应体系,单管双检同时测定2019-nCoV两个独立基因,消除由于病毒变异带来的漏检风险(21)。 /p p   锐讯推出的病毒检测试剂盒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兼容数字PCR仪和荧光PCR仪的试剂盒,大大降低了用户应用门槛。同时从技术原理上来说,数字PCR的检测灵敏度较荧光定量PCR高1-2个数量级,更适合检测微量痕量病毒,此次冠状病毒感染也出现了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是核酸检测呈阳性的的“潜在感染者”和“隐藏患者”(22)。 /p p   1月28日的报道,新羿生物在国家CDC的指导下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等单位协力合作,正在开发数字PCR法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23)。 /p p   strong  三、其它尚未批准的产品 /strong /p p   1、 绍兴同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与李兰娟院士的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迅速成功研制了三类冠状病毒检测系列产品,分别为: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免提取,45分钟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低拷贝检测试剂盒(数字PCR法,2小时常规检测)、 用于初期筛查的检测试纸(胶体金法,10分钟快速检测)(8)。 /p p   2、 山东艾克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试剂盒:1月26日下午,山东省药监局接到山东艾克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省器械检验中心立即组织检验,并于27日上午9点完成所有项目检验,产品符合技术要求,成为山东省法定检验机构检定合格的首个新型k状病毒检测产品(9)。 /p p   3、 中拓生物有限公司开发的系列产品 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多重荧光PCR法)、2019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2019新型冠状病毒(ORF1ab基因)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三种试剂盒均已成功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济南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监督检验中心的注册检验,产品将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鉴别诊断,为疾病防控贡献力量(10)。 /p p   4、 江苏硕世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试剂盒。1月10日新型冠状病毒正式公布后,江苏硕世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仅耗时3天,就完成了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开发与生产,并快速向全国各省市提供诊断试剂与服务(11)。 /p p   5、 广州多家机构开发出了诊断试剂盒产品。包括达安基因、万孚倍特、华银医药、和信健康、微远基因等企业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后,广纳信捷医疗(以下简称“广纳信捷”)与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联合攻关的新型冠状病毒等温快速检测试剂盒研发接近完成,各项指标均满足临床应用要求,最快可实现30分钟出检测结果(12)。 /p p   6、 苏州海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超敏2019-nCov检测试剂盒于1月25日下线,该试剂盒可以快速检测人传人的二代、三代、四代新型冠状病毒。它的成功研发,可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确诊起到重要作(13)。 /p p   7、 世和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于1月27日推出,并正在申请进入国家药监局为此次疫情开辟的应急审批通道(14)。 /p p   8、 厦门大学专家团队与致善公司联合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现场检测一体机已完成内部测试,即将开展临床评估。该型仪器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现场检测,无需严格实验室条件,无需专门培训,仅需一步加样,仪器便可自动完成检测并出具报告(15)。 /p p   9、 奥然生物全自动qPCR一体机,助力新型冠状病毒的精准快速检测(16)。 /p p   10、 成都高新区企业迈克生物与1月29日成功研发出西南首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将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有效筛查和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提供有力保障(17)。 /p p   11、 陕西佰美医学检验实验室开发的检测试剂盒,已于1月27日,向西安市临检中心报备,服务社会(18)。 /p p   12、 广东凯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月29日完成两款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产品研制工作(19)。 /p p   13、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自主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并与泰普生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合作,迅速实现产学研转化(20)。 /p p   14、据体外诊断网报道,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可先用后申报,1月28日,已有81家企业已可提供(21)。 /p p   15.迅敏康1月21日迅敏康就已完成了“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及配套IngeniFast& reg ?迅敏全自动PCR前处理系统的研发,并于(1月26日)正式推出(25)。 /p p   strong  三、小结 /strong /p p   1月30日晚,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湖北省共有28家医院能够做样本检测,单日的样本检测能力已提高到约4000份。可见,检测试剂和检测能力短缺的情况有所缓解。 /p p   如果现在才开始开发RT-qPCR检测试剂盒,需要仔细权衡一下。因为现在太多家企业在做相关产品,乐观估计,等几天之后开发完成,再等获得认证通过,估计疫情差不多结束了。早期大量企业一起研究,一起竞争,提升效率,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但在今天,近二十家产品已经上市的情况下,潜在产能也许远远超出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再投入精力,研发重复性的检测试剂盒,未免有些浪费。 /p p   但是,如果检测方法有革命性的改进,依然值得探索。譬如能做到“省时、省钱、爽”,在检测时间上能够大大缩短,在检测步骤上更为简单,对环境对仪器对人员的要求更低 检测成本更低 更加方便,更加安全,更加准确等到你。这样的话还是值得继续去探索的。 /p p   我觉得当前的研究方向,可以转向治疗,以及更基础的研究方向。比如防控,治疗,以及致病机理研究等方面。 /p
  • 实验“皮革老酸奶”不如攻关检测方法
    扬州大学几个有心的大学生近日在实验室用旧皮革提炼出的工业明胶成功自制老酸奶,专家称原理对了,但工业明胶放太多了,配比不够完美。(5月11日扬子晚报)   扬州大学的大学生用自己掌握的化工知识成功自制出来“皮革老酸奶”,或可以看做是对“皮革老酸奶”确实可以通过化学工艺制作的一种肯定性回应。当然,这一“实验”还有一个对公众的提醒之意,提醒公众对食品安全更多一份审慎心态,也提醒一些无良商家别以为可以“为所欲为”。   然而,学习和实验自制皮革“老酸奶”,意义终究有限。在我看来这些喜欢钻研的学生,倒不如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和解决对“皮革老酸奶”的检验检测方法上。当前,祸害公众的有毒有害食品数量众多,打击不力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检测无门”,甚至“无法检测”。掺加了工业明胶之后的“老酸奶”,就面临一个无法监管、无法检测的难题。江苏省动物营养学科带头人、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动物营养学教授孙镇平坦言,“目前存在这样一种令人头疼的问题,有些黑心作坊主按一定比例将工业明胶与食用明胶掺和加入,依据重金属指标可能无法检测出食品有问题,这种‘潜伏’的伤害往往更可怕。”   近几年沉渣泛起的“地沟油”也是如此,卫生部从去年就开始征集有效检测方法,迄今已经收集了约350多种检测方法,却没有一种能够定性 “地沟油”,监督部门为此一筹莫展,也造成监管和查处有毒有害食品的最大障碍。当前公众最关注的焦点,并不是旧皮革能不能制造工业明胶和老酸奶,最关心的是,究竟以什么方法来检测。   “攻关”皮革老酸奶或工业明胶进入食品中的检测方式,难度不会小,不过高校本身具有较强的学术和技术攻关能力,大学生们也有相对的资源优势。将主要精力转移到“攻关检测方法”上,体现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也是一件有益食品安全的好事。
  • 生活饮用水新国标解读:大幅增加质谱相关检测方法
    6月28日,由仪器信息网和e路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八届水质分析技术”网络研讨会与线上盛大开幕。本次大会围绕给水和排水两大主题,聚焦饮用水质量检测(解读5750新国标)、地表水水源地监测、智慧供水与排水、污水检测与处理技术等。多位专家大咖齐聚线上,深度交流行业热点,共话未来水环境高质量发展之道。本次大会报名火爆,吸引到众多来自水务、环保、疾控、科研、政府等不同领域的听众参会。据了解,《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23》已于2023年3月17日发布,并将于10月1日实施。此前在2022年,《GB 5749-202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也早已正式实施,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要求、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等。关乎民生的水质新标准中涉及到哪些新增检测方法?聚焦于此,本次大会特别开设了 “饮用水新国标技术解读”专场。其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主任/研究员张岚分享了《新国标要求下供水水质检测方法发展新趋势》。报告指出,本次的新标准进一步强化了质量控制的要求、进一步丰富了样品前处理方法、进一步扩充了质谱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强调了绿色发展的理念、进一步融入了自动化检测方法、并强调配套性的同时体现了前瞻性。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2023版新标准增加的水质检测方法中,以质谱技术相关的方法居多,涉及质谱技术的检测方法由2006版旧标准的3个增加至本次的28个。其中气相色谱质谱法由原有的2个增至14个,新增1个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1个液相色谱质谱法,同时增加了11个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张岚表示,这些新增的检测方法不仅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将检测工作向高通量方向进一步推动,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未来,高通量检测、自动化检测等方法预计还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教授陈白杨报告题为《饮用水中卤乙酸检测新国标方法技术对比及未来趋势》。报告提到,GC法样品前处理的过程中包括液液萃取、衍生化、中和样品等步骤。报告指出,在一氯乙酸。一溴乙酸等卤乙酸的检测过程中,由于其浓度较低,尚存在诸多难题,如检测易受常见阴离子干扰(如Cl-,SO42-,NO3-)、方法检出限较高(在ug/L级别)。目前常用高级IC法检测HAAs,如离子色谱联用电喷雾串联质谱、二维离子色谱、单泵柱切换离子色谱等。下午的“地表水及水源地监测”专场,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昆明市生态环境监测站正高级工程师刘丽萍进行了报告《云南省十四五环境监测探讨》,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关玉春对《水质 丙烯酸的测定 离子色谱HJ 1288—2023》进行了技术解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助理研究员程澄进行了报告《水质荧光指纹污染溯源技术在跨界断面污染监管中的应用》。6月29日,大会还将继续。报名速戳》》》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wateranalysis2023.html06月29日上午 污水检测与处理技术专场09:30--10:00在线水质监测技术研究进展赵友全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教授10:00--10:30TOC分析仪在水环境有机物检测中的应用高婷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 化学应用工程师10:30--11:00污水处理厂仪表、控制与自动化的发展与应用翟家骥原北京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水质检测中心 技术主任/高级工程师6月29日下午 智慧水务专场主持人 周珉 (上海化学工业区中法水务发展有限公司 水研究中心主任)14:00--14:30水务数据治理与应用的思考白瑶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自然资源行业-水务架构师14:30--15:00市政污水的工艺过程监测及RTC方案介绍晏章华哈希水质分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高级应用工程师15:00--15:30常熟污水管网的智慧化养护管理王福忠江苏中法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分公司 管网技术总监/高工15:30--16:00以水平衡为核心的智慧水厂探索-上海南市水厂智慧化项目陈会娟上海西派埃智能化系统有限公司 创新研发部经理/高级工程师16:00--16:30浅谈水务行业的数字化使命和方向索学越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智慧规划经理报名速戳》》》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wateranalysis2023.html
  • 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集2023年第二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食品快速检测方法
    为打击食品非法添加、掺杂掺假等行为,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现公开征集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食品快速检测方法。此次公开征集的有关事项和要求如下:一、征集内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主要包括食品掺假掺杂、非法添加物质检验方法;食品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中应用广泛的农兽药残留等物质检测方法。二、报送要求请分别填写《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立项申请书》《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立项申请书》(见附件1、2)。市场监管总局食品抽检司将组织专家评审,按照轻重缓急、科学可行的原则,确定立项方法和起草单位。具体要求如下:(一)报送的立项申请应有科学数据和工作基础。具体包括:主要技术指标已开展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情况,行业和企业调查情况,相关毒理学资料、膳食暴露等数据信息;具备起草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或食品快速检测方法所需的研究基础和单位基本情况等。(二)报送单位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三)项目负责人具有承担食品补充检验方法、食品快速检测方法或食品安全标准相关工作经历。(四)同一申报单位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申报数量各不得超过三项。(五)食品中添加剂使用、农兽药残留等食品安全标准检验方法不在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申报范畴。(六)已发布或已立项的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食品快检方法不再重复申报。三、报送方式(一)申报单位按要求填写立项申请书,报送电子版(含word版、盖章版扫描件)和加盖单位公章的纸质版(1份),以盖章纸质版为准。邮寄时请注明“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或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立项申报材料”字样;电子版以邮件形式发送到指定邮箱,邮件名称和附件名称均以“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或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申报+方法名称+申报单位”命名。(二)申报单位需填写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汇总表或食品快速检测方法汇总表(见附件3、4),随电子版材料发送到指定邮箱。(三)请在征集截止日期2023年9月1日前,将电子版材料发送至电子邮箱food@caiq.org.cn;纸质版材料邮寄至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荣华南路11号,100176),牛一如收;联系电话:010-53898037。附件:1.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立项申请书2.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立项申请书3.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汇总表4.食品快速检测方法汇总表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7月10日
  • 多个化妆品相关检测方法公布 涉光谱、色谱、质谱等仪器
    近日,CFDA发布化妆品中巯基乙酸、二噁烷、利多卡因、汞、地氯雷他定等多中禁用物质的检测方法,涉及离子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汞分析仪法、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法、ICP-MS检测方法等。本次公布的检测方法共9项,方法中检测物质、检测方法、检测仪器等信息统计如下:附表1:附表2:附表3:  原通知如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化妆品中巯基乙酸等禁限用物质检测方法的通告(2015年第69号)  为规范化妆品中禁限用物质检测技术要求,提高化妆品质量安全,化妆品中巯基乙酸的检测方法(离子色谱法)等9种化妆品相关检测方法(见附件1—9)已由化妆品标准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现予发布。  特此通告。  附件:  1.化妆品中巯基乙酸的检测方法(离子色谱法).doc  2.化妆品中二噁烷的检测方法.doc  3.化妆品中利多卡因等7种物质的检测方法.doc  4.化妆品中汞的检测方法(汞分析仪法).doc  5.化妆品中甲醇的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doc  6.化妆品中地氯雷他定等15种物质的检测方法.docx  7.化妆品中挥发性有机溶剂通用检测方法.doc  8.化妆品中铅的检测方法(原子吸收法).doc  9.化妆品中多元素ICP-MS检测方法.doc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2015年9月28日
  • 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集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食品快速检测方法
    具体内容如下: 为打击食品非法添加、掺杂使假行为,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现公开征集一些重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食品快速检测方法。此次公开征集的有关事项和要求如下:一、征集内容 (一)食品补充检验方法主要征集项目  1.食品中食源性兴奋剂检验方法  2.食品中新型毒品检验方法  3.食品及接触材料中消毒剂检验方法  4.食品中其他掺假掺杂物质检验方法 (二)食品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征集项目  1.蔬菜水果中倍硫磷快速检测方法  2.蔬菜水果中吡唑醚菌酯快速检测方法  3.蔬菜水果中百菌清快速检测方法  4.芝麻油中香兰素快速检测方法  5.食品中其他农兽药残留等物质快速检测方法 二、报送要求   请分别填写《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立项申请书》《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立项申请书》(见附件1、2)。市场监管总局食品抽检司将组织专家评审,按照轻重缓急、科学可行的原则,确定立项方法和起草单位。具体要求如下。 (一)报送的立项申请应有科学数据和工作基础,具体包括:主要技术指标已开展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情况,行业和企业调查情况,相关毒理学资料、膳食暴露等数据信息;具备起草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或食品快速检测方法所需的研究基础和单位基本情况。 (二)报送单位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三)项目负责人具有承担食品补充检验方法、食品快速检测方法或食品安全标准相关工作经历。 三、报送方式 (一)各申报单位按要求填写立项申请书,报送电子版(含word版、盖章版扫描件)和加盖单位公章的纸质版(1份)。邮寄时请注明“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或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立项申报材料”字样;电子版以邮件形式发送到指定邮箱,邮件名称和附件名称均以“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或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申报+方法名称+申报单位”命名。 (二)各申报单位需填写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汇总表或食品快速检测方法汇总表(见附件3、4),随电子版材料发送到指定邮箱。 (三)请在征集截止日期2021年11月19日前,将电子版材料发送至电子邮箱food@caiq.org.cn;纸质版材料邮寄至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荣华南路11号,100176),牛一如收;联系电话:010-53898037。
  • 网售地沟油检测试剂不靠谱 未有统一有效检测方法
    近日,一款名为&ldquo 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试剂盒&rdquo 的产品在百度知道等网站引起网友围观,有网友专门发帖,询问该产品是否可以为家庭所用。商家宣传的&ldquo 该产品不是奢侈品而是生活必需品&rdquo 更是夺人眼球,记者查询到该产品的生产商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并登录由其主办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网。该网站宣称&ldquo 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试剂盒&rdquo 通过检测四个指标是否异常,综合分析判定是否为地沟油。而且&ldquo 本方法使用的设备简单,操作过程简单快捷,对检测人员技术要求低,检测费用低。本方法适合于监督管理部门、餐厅和个人对各种地沟油的快速筛查&rdquo 。   由于地沟油来源多样,含有物质复杂,针对地沟油检测手段,卫生部去年向全国发起征集活动,截至去年年底共征集到762份关于地沟油检验方法或检验指标的建议,初步确定了4个仪器法和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检测法,但这些方法仍然在验证和完善阶段。昨日,记者就这一问题问询了市疾控中心卫生科。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卫生部并未在全国统一推广相关检测方法或手段。   对于各类食品的检测,无论设备还是检测方法,其专业性一般较强。濮阳市卫生监督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的检测方法较为烦琐,所用时间较长,检测仪器的价位也不适合普通家庭。针对家庭和个人的地沟油检测设备在网上售卖,市民也发表了不同看法。市民扈先生认为,花钱买仪器还不如直接买压榨花生油,省事又放心。而有的市民则认为,如果有方便快捷、价格合理的家庭版本的检测设备,不仅普通老百姓受益,还能帮助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各个监管机关,共同促进整个社会的食品安全。
  • 色谱检测方法新标准来啦(十一)——GB/T 40845-2021 化妆品中壬二酸的检测 气相色谱法
    近年来,消费者对功效化妆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庞大的需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布局相关领域。但是,随之而来的夸大功效等乱象,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为规范和指导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工作,2021年4月9日国家药监局网站发布了《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中国化妆品行业正式迈入功效评价时代。按照要求:2021年5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注册备案的化妆品,应当于2022年5月1日前按照《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要求,上传产品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 同时,《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也将正式施行,对标签的要求做了更进一步的释义和规范。按照要求,自2022年5月1日起,申请注册备案的化妆品,必须符合《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此前申请注册备案的化妆品,未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标签标识的,应在2023年5月1日前完成产品标签的更新。中国化妆品标签监管也将迈入新台阶。 壬二酸结构 壬二酸(Azelaic acid,CAS 123-99-9),又名杜鹃花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直链饱和二羧酸,分子式为C9H16O4。壬二酸在医学临床上常用来治疗玫瑰痤疮及寻常型痤疮,同时可以用于美白类和祛痘类化妆品,能有效抑制皮肤上的痤疮杆菌和租房阻断脂肪酸的生成,防止黑色素的形成,可预防斑点形成,减少黑色素沉着。近年来由于其疗效显著以及相对安全性,壬二酸在皮肤保护和皮肤病治疗类化妆品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科学的检测方法对于目前市场上化妆品标签准确标注壬二酸成分的含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了《GB/T 40845-2021 化妆品中壬二酸的检测 气相色谱法》。 检测方法 方法原理试样在浓硫酸和乙醇条件下衍生,用正己烷萃取,浓缩后经气相色谱分离检测,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气相色谱法仪器配置:GC主机+SPL+FID,可选配液体自动进样器色 谱 柱:SH-5 Cap. Column 30m x 0.25mm x 0.25um 方法参数初始温度60℃(保持2min),以10℃/min升到150℃(保持1min),以5℃/min升温至165℃(保持2min),以25℃/min升温至250℃;SPL进样口温度:260℃;FID检测器温度:280℃;分流比:5:1;进样量:1微升;标准曲线浓度:10mg/L,20mg/L,50mg/L,100mg/L,200mg/L,500mg/L,1000mg/L 壬二酸衍生物气相色谱图(壬二酸二乙酯) 灵敏度要求:本方法检出限15mg/KG,定量限50mg/kg。 岛津推荐仪器 气相色谱仪: GC-2010 Pro / AOC-20系列 GC-2010 Pro继承了高性能毛细柱气相色谱仪GC-2010Plus的基本性能。其良好的重现性确保其具备高可靠性。配备了高性能检测器使高灵敏度分析得以实现。同时,高速柱温箱冷却技术可大幅缩短分析时间,是一款高性价比气相色谱仪产品。扫码了解更多信息 气相色谱仪: Nexis GC-2030 / AOC-30系列Nexis GC-2030加强版气相色谱仪配备了全新智能交互界面,仅需触屏即可完成仪器操作并可以实时了解仪器运行状态。创新ClickTek技术全面提升用户分析体验,使色谱柱的安装和仪器维护进入徒手时代。通过不断强化Analytical Intelligence功能,优化人机交互体验,为实验室赋能。预老化功能、基线检查和系统适应性测试、远程控制和监视以及LabSolutions平台可形成从仪器启动到完成分析的全自动化工作流程。 扫码了解更多信息参考资料:1、GB/T 40845-2021 化妆品中壬二酸的检测 气相色谱法2、https://pubchem.ncbi.nlm.nih.gov/compound/Azelaic-acid3、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的公告(2021年 第50号)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走航监测好帮手,双通道质谱仪法列入环境应急监测方法名录
    ■ 近期,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印发了十七项环境应急监测方法(总站应急字[2021]230号),其中第四项《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车载式双通道质谱仪法》可应用于走航监测,这对于走航监测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双通道走航质谱监测仪谱育科技从成立至今,在环境监测领域,一直专注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监测管控相关技术及设备的研发,通过对VOCs监测技术的研究及思考,将直接进样质谱技术与快速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于2017年提出双通道质谱走航监测方案,自主研发出高性能双通道走航质谱分析仪,旨在为客户提供专业、优质的VOCs监测及管控解决方案,解决客户在走航监测及VOCs管控过程中缺少好帮手、好工具的难题。目前应用于VOCs现场监测技术主要为直接进样分析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单独采用一种工作模式无法满足VOCs走航监测“快速”和“准确”同时达标的要求。直接进样分析直接进样分析技术为样品不经过任何前处理及色谱分离而直接进入检测器进行分析的技术,因其具有快速,实时,连续的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于VOCs的直接进样分析,目前应用较多的分析技术为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光离子化检测技术(PI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技术(FID)以及质谱检测技术(MS)等,采用电化学传感器、PID、FID等非质谱类检测器的设备能够通过检测器对VOCs的响应计算污染总量,反映污染物的实时变化趋势,但其不具备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组分定性的能力,无法获知更多的污染信息,因此目前走航监测技术中应用较多的均为质谱类设备。市面常见的直接质谱设备采用的离子化技术主要有电子轰击电离(EI),化学电离(CI),单光子电离(SPI),质子转移反应电离(PTR)等,但以上常见电离源均存在一定限制,如SPI只能对电子电离能在10.6eV以下的物质有较好的电离效果,PTR电离源只能电离满足其待测物质质子亲和势大于水691 kJ/mol的物质等。同时,直接质谱分析仅依靠VOCs的分子离子峰或特征碎片离子峰的质荷比及其丰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因此在进行现场未知物鉴定时容易受到相同质荷比物质或同系物的干扰,从而可能造成结果的错误判别。气质联用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由于其优异的灵敏度及可靠的定性能力目前已成为国内外VOCs检测金标准。实验室分析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① 没办法保证时效性,不能够快速反应现场的污染情况,大气有机污染物不断“变化”,若不能及时分析,可能会漏掉重要污染信息。② 另外即使将实验室设备搭载于检测车上进行分析,因其抗震性能,分析周期,稳定时间等限制,也无法实现对现场污染物快速快速筛查以及异常污染源头的快速定位,导致现场工作效率低下。走航监测在实际应用中要求既能够快速污染筛查,又要求现场准确定性定量,但直接进样质谱由于干扰因素较大,无法达到准确定性定量的要求,而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准确度较高,但没办法实现快速的污染筛查。因此,直接进样质谱和快速气相色谱质谱结合,可同时实现污染物的快筛与确证。利用直接质谱分析秒级响应的同时,结合气质联用这一VOCs检测标准方法于现场对未知污染物进行准确判别,这样的双通道工作模式对于走航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双通道走航监测系统 [ 谱育科技-双通道走航监测系统 ]① 集直接质谱分析与气质联用分析于一身② 具有直接质谱分析方法秒级连续响应的优势③ 利用快速气质联用分析方法进行现场污染组分分析,弥补直接进样质谱分析在定性准确度方面的劣势④ 双通道互补实现现场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走航监测■ 谱育科技提出的“双通道质谱”这一技术路线列入标准。■ 谱育科技自主研发的集直接质谱分析和气质联用(GC-MS)分析于一体的高性能双通道走航质谱分析仪(EXPEC 3500)被列为国内首台(套)产品。■ 同时,长三角走航监测技术规范中也要求走航监测需要“快速”与“准确”,“快筛”与“复测”相结合实现现场污染物的快速分析。以上均表明双通道质谱技术是应用于走航监测的必然趋势。一直以来,谱育科技秉承“以客户为中心”、“深度定制”的理念,持续在创新领域保持高比例的投入。展望未来,在环境监测领域,谱育科技会继续精研“双通道质谱”等技术要领,持续推出第三代走航监测系统等高新技术产品,满足客户需求,为“十四五”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供助力。
  •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马英新团队开发新冠S蛋白检测的比率荧光免疫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马英新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上发表了题为:Construction of ratiometric Si-Mn:ZnSe nanoparticles for the immunoassay of SARS-CoV-2 spike protein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比率型荧光探针(Si-Mn:ZnSe NPs),通过结合酶联免疫反应(ELISA)模型,建立了一种新冠病毒(SARS-CoV-2)刺突蛋白(S蛋白)的免疫荧光检测方法。 以SARS-CoV-2假病毒和VSV-G假病毒作为实际样本考察该方法的传感性能,结果显示该方法对SARS-CoV-2假病毒响应特异性良好,具有与商品化试剂盒相当的检测灵敏度,为诊断SARS-CoV-2感染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潜在思路。 S蛋白是新冠病毒侵染过程中的关键成分,具有识别目标细胞和促进膜融合的作用。因此,快速检测S蛋白对新冠疫情的防控至关重要。 目前,新冠感染早期诊断的主流方法有三种,包括分子检测(检测病毒RNA)、抗体检测(检测IgG和IgM抗体)和抗原检测(检测病毒蛋白)。相比其他两种方法,抗原检测特异性好且反应时间短,在大批量SARS-CoV-2阳性筛查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当下市场上的抗原自测试剂盒多数依托胶体金免疫测流层析技术,灵敏度低限制了其应用场景。 量子点(QDs)具有吸收光谱宽、斯托克斯位移大、荧光强度高和生物毒性低的优势,是一类理想的荧光探针,在生化分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据研究,荧光法的灵敏度是比色法的10~100倍,荧光免疫分析有望提升病毒抗原检测的灵敏度。本研究构建的比率荧光法采用Si-Mn:ZnSe NPs双发射探针,相当于在检测系统中添加了一项内标校准,解决了单发射探针强度受环境变化、探针浓度变化和仪器波动的影响较大的局限性,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图2:(A)Si-Mn:ZnSe NPs探针构建;(B)比率荧光ELISA法检测SARS-CoV-2 S蛋白原理。通过形成固定化CAT的免疫复合物,可将检测S蛋白含量转化为检测体系内H2O2含量。 根据上述原理图,该团队通过Si dots和Mn:ZnSe QDs的自组装作用制备了Si-Mn:ZnSe NPs探针。首先考察了Si-Mn:ZnSe NPs的荧光强度对H2O2浓度的响应。随着H2O2浓度从0μmol/L增加到50μmol/L, Si-Mn:ZnSe NPs在610nm处的荧光被明显猝灭,而440nm处的荧光没有明显变化。这证明通过比率荧光的方法检测体系中的H2O2浓度是可行的(图3)。过氧化氢酶(CAT)可以催化H2O2分解,因此,CAT介导的ELISA可以用于S蛋白的免疫分析。图3:Si-Mn:ZnSe NPs对H2O2响应的荧光光谱 在最优反应条件下,S蛋白浓度与Si-Mn:ZnSe NPs的荧光强度比呈线性关系。如图4A和4B所示,随着S蛋白浓度从0.05ng/mL增加到300ng/mL, Si-Mn:ZnSe NPs在610nm处的荧光发射强度逐渐增强。如图4C所示,lg(S)与荧光信号比(F610/F440)在0.05~10n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y = 0.2318x + 0.3378, R2 = 0.9904)。图4D显示,S蛋白浓度与荧光信号比(F610/F440)在5~50n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y = 0.0116x + 0.4479, R2 = 0.9987)。本方法对S蛋白检出限为0.032ng/mL。图4:不同浓度SARS-CoV-2 S蛋白存在下Si-Mn:ZnSe NPs的荧光光谱(A)与信号比(B);SARS-CoV-2 S蛋白浓度与荧光信号比的线性拟合(C-D) 前期工作中,该团队将SARS-CoV-2 S蛋白整合到HIV假病毒合成系统中,构建SARS-CoV-2 S蛋白假病毒(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1, 13, 21, 24477-24486.)。 本研究以上述SARS-CoV-2 S蛋白假病毒作为实际样本模型考察了本方法的准确性与重现性,并与商品化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图5)。结果显示,所建比率荧光ELISA法测定的S蛋白浓度与商品化试剂盒相似,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准确性。构建VSV-G假病毒作为阴性对照,采用比率荧光ELISA法检测SARS-CoV-2假病毒和VSV-G假病毒中的S蛋白,结果如图6所示,10组SARS-CoV-2假病毒均有检出,而10组VSV-G假病毒均无检出,表明该方法对SARS-CoV-2 S蛋白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图5:商品化试剂盒和本方法测定SARS-CoV-2假病毒S蛋白的结果。n.s.表示不显著,*表示p<0.05。图6:比率荧光ELISA法检测SARS-CoV-2假病毒和VSV-G假病毒S蛋白的结果 本研究以水热法制备了Si dots,水浴法制备了Mn:ZnSe QDs,通过二者静电相互作用自组装合成具有良好pH稳定性和光稳定性的Si-Mn:ZnSe NPs。H2O2可以特异性猝灭探针位于610nm处的荧光而对440 nm处的荧光无影响。在ELISA体系中,通过固定化CAT免疫复合物巧妙地将检测S蛋白浓度转化为检测体系内H2O2浓度。结果显示,在0.05~10ng/mL和5~50ng/mL浓度范围内,S蛋白浓度与荧光信号比(F610/F440)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32ng/mL。构建SARS-CoV-2假病毒作为实际样本模型,所构建方法的检测结果与商品化试剂盒相当。综上,所构建的比率荧光ELISA方法对SARS-CoV-2 S蛋白具有较高准确性和特异性,可作为一种新型诊断方法协助病毒感染筛查。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动物源性食品中瓜尔胶的测定》等10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动物源性食品中甲氧苄啶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9项食品快速检测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动物源性食品中瓜尔胶的测定》等10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动物源性食品中甲氧苄啶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9项食品快速检测方法。名称和编号如下:动物源性食品中瓜尔胶的测定(BJS 202301)冰乙酸假冒食醋的鉴别方法 气相色谱-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法(BJS 202302)食品中淫羊藿苷、金丝桃苷和补骨脂素的测定(BJS 202303)果汁中植物源性成分的测定(BJS 202304)麦卢卡蜂蜜中2-甲氧基苯甲酸、2'-甲氧基苯乙酮、4-羟基苯基乳酸和3-苯基乳酸的测定(BJS 202305)粮食加工品中噻二唑、苯并噻二唑、噻菌灵及福美双的测定(BJS 202306)蜂蜜中二羟基丙酮、甘露糖和蜜二糖的测定(BJS 202307)食品中溴酸盐的测定(BJS 202308)鸭血中鸭鸡鹅源性成分的测定(BJS 202309)豆芽、豆制品、火锅及麻辣烫底料中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四环素类化合物的测定(BJS 202310)动物源性食品中甲氧苄啶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 202301)动物肌肉组织中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 202302)动物源性食品中四环素类药物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 202303)动物源性食品中红霉素、螺旋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 202304)豆芽中喹诺酮类药物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 202305)生鲜乳和畜肉中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 202306)蔬菜水果中丙环唑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 202307)乳及乳制品中玉米赤霉醇类物质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 202308)蔬菜水果中甲基异柳磷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 202309)以上方法文本可在市场监管总局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数据库(https://www.samr.gov.cn/spcjs/bcjyff/)和食品快速检测方法数据库(http://www.samr.gov.cn/spcjs/ksjcff/)中查询和下载。特此公告。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6月13日
  • 重磅 | 刚刚,中国学者首次详细发表冠状病毒等的检测方法,核酸检测成为新突破口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strong 介绍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急性呼吸道疾病(ARD)在全世界所有急性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占很大比例,其中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是主要原因(约80%)。主要病毒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疾病合胞病毒(RSV),冠状病毒,腺病毒和鼻病毒。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仅流感和RSV的全球总死亡率每年就达到300,000例死亡。其他呼吸道病毒(如腺病毒和鼻病毒)的死亡率较低,但发病率很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可能引起流行病或大流行的高致病性新兴和复发性冠状病毒,例如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已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了巨大威胁。最近,一种新颖的冠状病毒2019-nCoV(https://www.who.int)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该冠状病毒的完整基因组序列已于2020年1月10日发布,与SARS-CoV和蝙蝠型SARS冠状病毒(SL-CoV)超过82%序列相似性。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对致病性病毒病原进行准确,快速的诊断对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挽救人们的生命,制止流行病并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非常重要。上述所有病毒均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以及重叠的临床表现,如果没有扎实的实验室分析,医生很难区分病原体。常规的诊断方法,例如病毒培养和直接/间接免疫荧光测定(IFA),既费时又费力,而且灵敏度有限。快速,准确地诊断呼吸道病毒可以帮助进行流行病学监测,以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实施适当的抗病毒治疗。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从常规方法到快速抗原检测,病毒诊断测试一直在发展。最近,已经开发出高灵敏度的核酸扩增试验(NAAT)和即时检验(POCT)。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在这篇综述中,研究人员描述了目前可用于诊断人类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各种方法。 预计这些数据将有助于临床实验室快速准确地诊断呼吸道病毒,从而为医生提供及时和适当治疗患者的基本信息。该综述总结了常用的流感病毒,RSV,冠状病毒,腺病毒和鼻病毒的诊断方法,并在下面的评论中进行了详细描述。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strong   流感病毒及其诊断方法 /strong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 该家族由五个属(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丙型流感病毒,Thogotovirus和Isavirus)组成,它们根据内部核蛋白(NP)和基质(M)蛋白进行分类。 在这些属中,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临床疾病。 乙型流感病毒感染通常引起局部性暴发,而甲型流感病毒是人类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因此是大流行性流感的主要原因。基于糖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 甲型流感病毒位于病毒表面,分为多种亚型。 到目前为止,已鉴定出18种HA(H1-H18)和11种NA(N1-N11)亚型。已使用许多诊断方法,包括病毒分离以及一些新兴的基于分子的方法来检测发生流感的病毒种类。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strong 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其诊断方法 /strong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人RSV是副粘病毒科的无节段,负义和单链RNA病毒。RSV的基因组包括十个编码11种蛋白质的基因。根据基因组序列和单克隆抗体(mAb)对表面糖蛋白(G)和融合蛋白(F)的反应性,RSV可以分为A和B组。RSV是导致严重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例如婴儿和老年人群,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早期和准确的RSV诊断对于适当的治疗至关重要。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strong 冠状病毒及其诊断方法 /strong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蝙蝠已被公认是各种冠状病毒的天然宿主和载体,并且该病毒已经越过物种壁垒感染人类和许多其他种类的动物,包括鸟类,啮齿动物等。冠状病毒可能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到目前为止,已鉴定出六种人类冠状病毒(HCoV),包括HCoV-229E,HCoV-HKU1,HCoV-OC43,HCoV-NL63,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 MERS-CoV)【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没有统计在内】。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MERS-CoV是一种人类冠状病毒,于2012年6月首次报道,可引起人类呼吸系统疾病,它被归类为Cβ-冠状病毒谱系,其结构包含约30 kb的正向链,人类MERS-CoV与MERS-CoV来源于骆驼具有超过99.5%的核苷酸同一性,这表明人和骆驼分离物属于同一冠状病毒物种。截至2019年9月30日,实验室确认的2468例MERS-CoV感染病例,包括851例死亡。由于目前尚无用于MERS的商业疫苗或治疗方法,因此快速准确地诊断MERS-CoV对于预防其传播和暴发非常重要。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当前对冠状病毒的诊断测试包括RT-PCR,实时逆转录PCR(rRT-PCR),逆转录环介导的等温扩增(RT-LAMP)以及实时RT-LAMP。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基于靶向SARS-CoV和MERS-CoV保守的S2基因的引物和探针,开发了一种RT-PCR方法。通过使用pUC57SARS-pS2作为SARS-CoV的模板和pGEM-MERSS2作为MERS-CoV的模板,可以实现50-100拷贝/ mL的足够检出限。设计了单重RT-iiPCR检测MERS-CoV包膜基因(upE)和开放阅读框1a(ORF1a)基因分开。与参考单重RT-qPCR检测相比,单重MERS-CoV ORF1a和upE RT-iiPCR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99.03%和100%。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有六种基于rRT-PCR的市售MERS-CoV RNA检测试剂盒,包括AccuPower(韩国Bioneer),Anyplex(韩国Seegene),DiaPlexQ(韩国Solgenent),LightMix(瑞士罗氏分子诊断公司),UltraFast试剂盒(韩国Nanobiosys)和PowerChek(韩国Kogene Biotech)。 因此,上述六种rRT-PCR试剂盒的整体灵敏度和特异性足以诊断MERS-CoV感染。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在RT-LAMP分析中,构建了两套引物,其中一套针对N基因,一套针对ORF1a基因。两组都显示了高效扩增来自不同MERS-CoV株的靶序列的效果,并且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没有交叉反应。Huang的研究小组已经建立了一种将RT-LAMP技术和垂直流相结合的核酸可视化技术。可视化条(RT-LAMP-VF)检测MERS-CoV的N基因。RT-LAMP-VF检测方法与多个SARS相关CoV(包括HKU1,HKU4,OC43和229E)无交叉反应的RNA,因此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上面提到的RT-LAMP和RT-LAMP-VF是用于快速准确检测MERS-CoV感染的检测方法。 Bonhan Kooa的团队设计了一种拱形多目标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够通过在临床样品中直接扩增来快速鉴定病原体。该方法能够以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包括MERS-CoV在内的多种病毒,并且能够在20分钟内将临床样品中的MERS-CoV与HCoV区分出来。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strong 人腺病毒及其诊断方法 /strong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腺病毒(AdV)感染现在被视为人类或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来源。人腺病毒(hAdV)感染很容易传播,可感染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尤其是婴儿和老年人,以及具有免疫缺陷和器官移植的人群。HAdV具有直径70至100nm的无包膜球形结构。外壳由252个帽壳组成,包括240个六邻体和12个Penton,由二十面体病毒衣壳组成。帽体排列在20个三角形表面上,使壳形成30个边和12个顶点。hAdV的基因组以线性双链DNA的形式存在于衣壳中,大小从34到37 kb以上不等。HAdV属于腺病毒科,已经被分类。根据六邻体和纤维蛋白特性,相对核酸同源性,免疫化学反应,生物学特性和系统发育关系分为7种(A至G),具有50种以上血清型。该细分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主要是因为不同的hAdV在组织方向和疾病类型上有所不同。HAdV可引起多种疾病,例如呼吸系统疾病(hAdV-B,-C和-E),肠胃炎(hAdV-F和-G),角膜结膜炎(hAdV-B和-D)和脑膜脑炎(hAdV-A, -B和-D)。因此,在hAdV进展之前对其进行有效,快速的诊断将提供对hAdV感染的有效监测,并确保及时有效地治疗与hAdV相关的疾病。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strong 鼻病毒及其诊断方法 /strong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鼻病毒(RVs)是属于Picornaviridae肠病毒科的RNA病毒,已被分类为3种(A至C),具有超过160种血清型。RVs是具有二十面体对称的小型单链RNA病毒。RVs是儿童和成人中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原因。RV-A和RV-C是常见的RV种类,可引起下呼吸道疾病,喘息和急性哮喘,与儿童相比,它们可能导致比RV-B更严重的症状。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病毒的培养分离和酸稳定试验相结合是RV诊断的经典方法。但是,该测定费时且费力,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可以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人RV抗体。但是,由于缺乏合适的交叉反应抗原来覆盖大量RV血清型,这些方法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相比之下,一步式实时PCR分析通过使用序列检测RV。该测定法改善了工作流程,减少了准备时间,并消除了从逆转录反应步骤中cDNA可能引入的交叉污染。半嵌套式RT-PCR测定法基于一种极其灵敏的PCR方法,可检测空气传播的RVs的检出限(LOD)约为0.8。随着全基因组测序(WGS)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可能在临床上对人RV分离株进行WGS 。随着hRV-C的发现,全基因组hRV测序的数据量已大大增加和改善。这将有助于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了解RV的进化和重组,可以改善诊断。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strong 多重呼吸道病毒检测 /strong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尽管可以在有症状的患者中检测到单个呼吸道病毒,但其他呼吸道病毒也可能同时存在。儿童,尤其是五岁以下的儿童,发生共感染的频率更高。在单个试管中包含多个病毒基因靶标的多重测定法具有快速检测几种潜在病毒病原体的优势。同时。多重实时PCR已允许在短时间内同时检测多种呼吸道病毒。与单重方法相比,多重诊断方法具有更高的样品通量(每次运行96个样品),更短的周转时间(5h)和更少的样品需求量。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strong 结论 /strong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在全世界所有年龄组中,呼吸道病毒都是症状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对这些病毒的及时,准确的诊断可以对感染进行适当的治疗。总结了几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如流感病毒,人RSV,冠状病毒,hAdV和鼻病毒)的传统和现代分子诊断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点,缺点和原理。但是,这些呼吸道病毒容易因病毒基因中的点突变而引起抗原漂移,基因重排可能导致具有大流行潜力的新菌株。所有这些继续对快速准确地检测人类呼吸道病毒感染提出了新的挑战。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因此,鉴定病毒基因组内的突变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为查明人类呼吸道病毒的基因突变所做的努力依赖于使用Sanger测序对单个基因或基因家族进行高通量测序。尽管这种方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Sanger测序的成本和通量通常禁止构成外显子组的?22,000个基因的系统测序。 NGS技术的最新发展通过提供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快速测序外显子组,转录组和基因组的能力,改变了这种范例。 NGS在呼吸道病原体的诊断和鉴定中的应用,特别是对于重症肺炎或不明原因感染的患者,越来越受欢迎。与传统方法相比,NGS具有检测重症肺炎患者中合并感染的能力,并且在诊断重症肺炎中表现良好。作为一种不经常循环的基因型,病毒株整个基因组的表征将促进对其流行病学和致病性的进一步研究,并有助于诊断新出现的呼吸道病毒。 WGS可以更好地识别传播事件和爆发,这在亚基因组序列中并不总是可能的。 /p
  • 血清有机磷快速液-质谱检测方法被验证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死亡率很高,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诊断不及时。日本学者Inoue等人研究验证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新方法——液相色谱法-大气压电离子化-质谱测定法(LC-APCI-MS法),结果证实此方法可以有效测定进入人体血清中的10种有机磷酸盐浓度(J Phar Biomedl Anal 2007, 44: 258)。   “液液提取”或“固体萃取”方法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有机磷酸盐提取方法,但是对某些特殊成分的化合物如乙酰甲胺磷则无效。   Inoue等人采用即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法(LC-MS)研究出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用来测定急性中毒患者血清中的10种有机磷农药浓度[乙酰甲胺磷、杀扑磷、敌敌畏、倍硫磷、苯硫磷、敌匹硫磷、甲基乙酯磷(稻丰散)、马拉硫磷、杀螟硫磷、杀螟腈]。这10种有机磷农药在日本使用广泛。   具体操作程序如下:使用乙腈脱蛋白后,将每种需检测的生物标本注入一个XTerra MS C18不锈钢试剂盒中,采用10 mmol/L的甲酸铵-甲醇组成的溶剂进行梯度洗脱。   结果显示,回收提取率令人满意,绝对回收率为血清标本的82.2%~107.2%,相对回收率为60.0%~108.1%。血清的测定范围(LODs)为0.125~1.000 μg/ml,检测上限为0.25~1.25 μg/ml。从这种检测上限浓度逐渐增加到8 μg/ml时,可以观察到很好的直线相关性。在所有实验标本中,均值在期望浓度的20%范围内,而且相关系数(r2)0.9838。   大部分有机磷农药的分析结果显示样本内部和批间分析的精确度、准确度都是令人满意的。从对温度的稳定性角度,对所有有机磷酸盐分析可以发现,敌敌畏和马拉硫磷在室温下就可以最快溶解。杀扑磷和敌匹硫磷在整个为期4周的测定期内对所有温度都相对稳定。   该研究证实,将沉淀蛋白法作为样本的提纯程序,这种LC-MS方法快速可行,可以测定人体血清中的有机磷农药,并且在测定血清标本中有机磷农药时具备较高的选择性、敏感性、精确度、准确度、直线性、回归性和稳定性。因此这种简单准确的检测方法,可以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事件中。    用于血清有机磷检测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设备
  • 新品上市 | 固态发酵食醋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色谱检测预处理方法包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作为食品防腐剂被广泛应用在各类食品中,其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P)、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P)和对羟基苯甲酸丁酯(BP)一直是国家食品安全检测抽查的重点项目,并且MP和EP在酱油和醋中的zui大添加限量(以对羟基苯甲酸计)均为250mg/kg。国标中预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测定》(GB 5009.31-2016)中,针对气相色谱法检测的样品预处理技术主要是多次液液萃取+液液洗涤的技术,该方法操作繁琐、检测耗时长、有机溶剂消耗量大(其中包括消耗大量的易制毒化学试剂),且回收率较低、稳定性差,另外净化效果也不佳,往往存在着干扰检测的杂质成分。月旭科技针对固态发酵食醋这种复杂基质食品,开发出了固态发酵食醋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色谱检测预处理专用方法包,这个方法包所采用的双柱SPE法可实现高效、稳定可靠地从各种复杂基质的固态发酵食醋中提取、分离和净化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乙酯、丙酯和丁酯),大幅度减少对色谱柱及色谱管路污染、甚至堵塞情况,可以很好地保护色谱系统。提取液:从食醋样品中提取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提取吸附剂:吸附食醋样品中的大颗粒杂质;萃取液:使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提取液中的杂质沉淀分离;萃取管:管中的吸附剂可吸附萃取时沉淀的杂质;净化专用SPE柱(双柱):吸附食醋中不同种类的色素;SPE淋洗液:将被SPE柱吸附的杂质淋洗出来;SPE洗脱液:将被SPE柱吸附的目标物洗脱下来。主要操作流程1)食醋样品称量:准确称取5g食醋样品;2)分离提取:使用“提取液”和“提取吸附剂”,振荡分离提取;3)萃取:取试样提取上清液进行萃取,使用“萃取管”和“萃取液”,类似于QuEChERS的操作;4)净化:使用双柱串联的“净化专用SPE柱”,上样用“SPE淋洗液”和“SPE洗脱液”进行SPE操作,洗脱液收集后旋蒸蒸干;5)残留样品用溶剂复溶,过滤后上色谱检测。1) 气相色谱柱分析柱:WM-5色谱柱,柱长30m,内径0.32mm,膜厚0.25μm,月旭科技(货号:03902-32001);2)进样口:温度260℃,分流比1:10,进样量1μL;3)升温程序:4)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温度:280 ℃;5)载气:氮气,纯度≥99.999 %,流速2.0mL/min;6)检测色谱图:1) 液相色谱柱分析柱: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月旭科技(货号:00201-31043);保护柱:Ultimate® XB-C18,4.6mm×10mm,5μm,月旭科技(货号:00808-04001)(配不锈钢保护柱柱套,月旭科技,货号:00808-01101);2)流动相:A相:含1%乙酸的40%乙腈水溶液;B相:含1%乙酸的乙腈;3)梯度洗脱程序:4) 流速:1.0mL/min;5) 检测波长:260nm;6) 柱温:35℃;7) 进样体积:1~20μL(视目标物浓度而定)。8) 检测色谱图:
  • 网络课堂|多功能临床质谱检测方法
    近几年,国产MALDI-TOF MS的研发与生产快速起步,新产品接连井喷式发布。MALDI-TOF MS将很有可能成为中国企业掌握最领先的核心技术并引领技术发展的质谱仪器类。 2021年11月11日下午14:00,东西分析项目经理高利艳博士将在第十二届质谱网络会议(iCMS 2021)上为大家带来一场《多功能临床质谱检测方法》的报告,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报名参加。 扫描左侧二维码报名报告内容Ebio Reader 3700是一款多功能的IVD检测平台,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微生物鉴定、工业微生物鉴定、医学生物标志物鉴定、蛋白和核酸鉴定、医学SNP检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东西分析利用该平台开发了多种应用。01Ebio Reader 3700拥有强大的微生物数据库,通过与其配套的数据分析软件,对所得的蛋白指纹图谱与数据库种的指纹图谱进行比对检索,从而实现对微生物的鉴定;02利用质谱法体外定量测定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vWF-cp)的活性,实现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早期筛查;03配套相应蛋白芯片,借助独特的蛋白指纹图谱技术,构建病毒类疾病的蛋白指纹图谱,进行检测;04通过检测核酸的单点突变,在基因水平上进行疾病检测,可以同时完成30-40重PCR反应,实现对多种病原体的同时检测。除此之外,我们还在进行利用蛋白指纹图谱的方法对老年痴呆、帕金森等疾病的筛查检测的研究。讲师简介高利艳,博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专业。曾赴默多克大学(Murdoch University)进行学术深造。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曾获得“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获得“重要科研进展奖“,“优秀青年奖”。 现担任东西分析MALDI-TOF质谱项目负责人。相关仪器Ebio Reader 3700飞行时间质谱系统
  • 新品上市 | 液态发酵食醋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色谱检测预处理方法包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作为食品防腐剂被广泛应用在各类食品中,其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P)、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P)和对羟基苯甲酸丁酯(BP)一直是国家食品安全检测抽查的重点项目,并且MP和EP在酱油和醋中的zui大添加限量(以对羟基苯甲酸计)均为250mg/kg。月旭科技之前已推出了酿造酱油和固态发酵食醋中对羟基苯甲酸酯色谱检测预处理方法包,此次针对液态发酵食醋,新研发推出了液态发酵食醋(如白醋、米醋等液态发酵工艺的食醋)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色谱检测样品预处理方法包,其操作步骤相较前两种食品的方法包更为简单,但净化效果依旧很好,可实现从食醋样品中同时提取、分离、净化这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以用于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技术对这些防腐剂的检测。样品稀释液:将食醋样品溶解稀释以备上样;净化专用SPE柱:吸附食醋中的杂质;SPE淋洗液:将被SPE柱吸附的杂质淋洗出来;SPE洗脱液:将被SPE柱吸附的目标物洗脱下来;洗脱净化管:进一步吸附残留杂质并除水;萃取液:将洗脱收集液中的目标物萃取出来。1)食醋样品称量:准确称取5g食醋样品;2)稀释溶解:使用“样品稀释液”,稀释溶解食醋样品;3)净化:使用“净化专用SPE柱”,用“SPE淋洗液”和“SPE洗脱液”进行SPE操作,洗脱液收集在“洗脱净化管”内,然后氮吹浓缩;4)萃取:使用“萃取液”,类似于QuEChERS的操作,上清液收集后旋蒸蒸干;5)残留样品用溶剂复溶,过滤后上色谱检测。1) 气相色谱柱分析柱:WM-5色谱柱,柱长30m,内径0.32mm,膜厚0.25μm,月旭科技(货号:03902-32001);2)进样口:温度260℃,分流比1:10,进样量1μL;3)升温程序:4)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温度:280℃;5)载气:氮气,纯度≥99.999%,流速2.0mL/min;6)检测色谱图:1) 液相色谱柱分析柱: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月旭科技(货号:00201-31043);保护柱:Ultimate® XB-C18,4.6mm×10mm,5μm,月旭科技(货号:00808-04001)(配不锈钢保护柱柱套,月旭科技,货号:00808-01101);2)流动相:A相:含1%乙酸的40%乙腈水溶液;B相:含1%乙酸的乙腈;3)梯度洗脱程序:4) 流速:1.0mL/min;5) 检测波长:260nm;6) 柱温:35℃;7) 进样体积:1~20μL(视目标物浓度而定)。8) 检测色谱图:
  • 乐枫科普:浅谈超纯水TOC检测方法(一)
    TOC(Total Organic Carbon)又称总有机碳,大家都知道,有机物是水中污染物的重要组份,总有机碳是指水中溶解性和悬浮性各种有机污染物含碳的总量,它是快速衡量纯水水质的一个关键指标。 TOC的检测方法很多,在不同的应用领域,由于被测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差别,会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主要常见的有: 1. 湿法氧化(过硫酸盐)- 非色散红外探测(NDIR) 该方法是在氧化之前经磷酸处理待测样品,去除无机碳,而后测量TOC浓度。现代的TOC连续分析仪中,绝大部分都是湿法氧化。此法通常用于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碳的测定,对于复杂水样氧化不充分,所以不适用TOC含量高的水样品,但对于常规水样如地表水是可以的。这种方法操作复杂,需样品前处理;而且会造成挥发性有机碳的损失;运行成本较高。 2. 高温催化燃烧氧化-非色散红外探测(NDIR)就是样品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高温燃烧,产生CO2。适用于污染较重的江河,海水以及工业废水等水体。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氧化温度难以控制;氧化不完全;由于加热炉污染物堆积以及红外试验台污染,需要每隔 2-3 天进行一次校正。 3. 紫外氧化 - 非色散红外探测(NDIR)采用紫外光(185nm)进行照射的原理,在样品进入紫外反应器之前去除无机碳,得到精确结果。该法对于颗粒度有机物,蛋白质等高TOC含量是不适用的。 4. 紫外(UV)-湿法(过硫酸盐)氧化 - 非色散红外探测(NDIR) 是紫外氧化与湿法氧化两者协同作用的一种方法,氧化降解效果优于其中任何一种方法,可测量污染较重的水样。适用性广,可测范围广泛,普及度高,技术成熟。 5. 电阻法近年来开始应用。其原理是在温度补偿前提下,测量样品在紫外线氧化前后电阻率的差值来实现的。该方法对水样的来源要求比较严格,只能用于相对洁净度高的工业用水和纯水,应用方向单一。 6. 紫外吸收光谱法该方法最早的使用可追溯到1972年,其原理主要是依靠254nm处紫外吸光度值(A)与水中TOC之间的线性关系。具有快速,不接触测量,重复性好,维护量少等优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应用得到飞速发展。 7. 电导法该方法涉及的主要器件是电导池,由参比电极,测量电极,气液分离器,离子交换树脂,反应盘管,NaOH电导液等组成。优点:价格低,易普及,缺点是稳定性差。 8. 臭氧氧化法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采用臭氧氧化作为TOC的检测技术,反应速度快,无二次污染。此方法应用前景可观。 9. 超声空化声致发光法 这一的方法具有无二次污染,无需添加试剂,设备简单等优点。 以上方法的基本原理都是:先把水中不同形式的有机碳通过氧化转化为易定量测定的二氧化碳,消除干扰因素后由二氧化碳检测器测定,利用CO2与TOC之间碳含量的对应关系,再由数据处理把二氧化碳含量转换成水中有机物的浓度。经过不断的研究实验,TOC检测方法从传统的复杂技术渐渐变成便捷准确。 以上对水中TOC的检测做了简单介绍,后续我们会着重介绍实验室纯水、超纯水行业最常见的TOC检测方法,敬请期待!关于上海乐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乐枫专业从事高端水纯化和实验室分离纯化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制造,致力于,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提供精锐品质、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乐枫产品线包括实验室纯水系统、密理博纯水兼容耗材和实验室分离纯化产品。成立十年,乐枫创立出了自己的品牌RephiLe(瑞枫),拥有30多项专利和多个软件著作权。产品销往全球近90个国家和地区。
  • 呼口气可检测食管癌!实时在线检测呼气质谱仪研制成功
    呼一口气就可检测患者是否患上了食管癌,只需用时7秒钟。记者12月9日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获悉,该院医学物理中心研究部光谱质谱研究室与临床部和中科院合肥肿瘤医院合作,利用自主研制的实时在线检测呼气质谱仪,开展食管癌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呼气检测比较研究,用于甄别是否患食管癌的真阳性率和真阴性率分别达到86.2%和89.5%。  呼气检测因为安全无创、简单便捷、接受度高等特点,一直是疾病诊断领域研究的热点,但多数研究沿用采样袋呼气取样与色谱质谱离线分析方法,其潜在问题是:采样袋易引起呼气成分污染、甚至丢失,色谱质谱分析需要约2个小时,耗时较长。因为质控困难、过程繁琐以及分析速度慢,上述方法难以满足筛查对快速检测的要求。  光谱质谱研究室研制的实时在线检测呼气质谱仪,只需7秒钟就能完成对一名受试人员呼气的直接测量,不需要采样袋取样以及浓缩等前处理过程,且仪器连续运行1个月离子信号强度波动仅为1.1%。通过对中科院合肥肿瘤医院29名食管癌患者和57名健康人员的呼气质谱检测,研究人员统计发现了区分食管癌的7种呼气质谱特征离子,甄别准确率接近90%。该研究有望为食管癌筛查与辅助诊断提供一种高通量无创检测技术方法。 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年发病人数预计47万、死亡人数约37万。目前食管癌临床检查主要依靠X射线钡餐、CT扫描、内窥镜/活检、细胞学检查等方法,这些常规检查需要射线/器械侵入或者有创,不适合体检或高危人群筛查。为了食管癌能早发现早治疗,发展筛查新技术方法十分必要。
  • 媒体报道| 人民日报:我国研发的核酸联检新方法 可联合检测7种冠状病毒
    文章转载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动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相关领域专家利用融智生物科技(青岛)有限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核酸质谱系统,联合开发的可联合检测7种人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发表于2022年1月的《 COVID》上。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将多重PCR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相结合的方法时检测和区分7种人类冠状病毒。HCoV-MS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限为1-5拷贝/反应。该研究对163份临床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与实时PCR结果一致,结果表明HCoV-MS和实时PCR的检测灵敏度相当;HCoV-MS法是一种灵敏的分析方法,只需1μL样品;HCoV-MS是一种高通量方法,可以在30分钟内快速处理384个样。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推进,开发一种快速、准确、经济并且适用于多位点检测的技术,用于应对当前大样本量及新冠变异株的分型检测是有必要的。文章称,这些新的检测方法充分利用了核酸质谱技术的多位点检测优势,为新冠病毒提供了一种快速、髙通量、髙准确度的新型检测方法,在大规模人群筛査、常规检测和诊断应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 河北石家庄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方式方法助推检验检测机构做优做强
    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扶持和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做优做强,连续出台深化检验检测监管改革措施,营造推动检验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506家,覆盖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建工建材、机械电子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日前,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公布了全省检验检测行业重点培树典型标杆名单,13家入选机构中就有8家石家庄的机构。创新方法手段,提高监管效果。石家庄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综合运用各种监管方式,着力提升监管效能。该局建立健全检验检测机构数据库和执法监管人员、技术专家名录库,制定检查作业指导书,实现监管标准化;建立全链条监管体系,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通报、约谈、对标、质量提升全链条监管模式,通过分行业分领域召开质量提升推进会、树立典型标杆、开展对标活动、组织专业培训考核等方式,强化检查实效,达到规范提升的目的;建立纵向联动机制,理顺市、县两级监管事权,明晰属地监管责任,构建起事权明确、责任清晰、上下联动、监管高效的监管体系。同时,积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诚信经营倡议活动,400余家机构签订从业承诺。打造协同机制,深化综合治理。检验检测机构监管涉及多个部门,石家庄市市场监管局突出结果导向,立足自身职责,积极做好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形成了多部门联合监管、多种手段相互融合、各种机制方法不断创新的系统监管和协同监管新格局。在监管实践中,该局加强与生态环境、住建等行业主管部门联系,建立情况通报制度,相互间及时通报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等情况,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如在机动车检验机构监管方面,石家庄建立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公安交管定期联合检查机制,3部门从不同角度、不同专业实施协同监管,提升了监管的威慑力和影响力以及综合治理水平。强化能力建设,规范技术管理。该局以考促训、以训促管,提高检验检测机构的法律意识和技术能力;开展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结果满意率达92.6%;鼓励各检验检测机构参加国内、国际高水平能力验证,对标国际、国内高水平实验室,全方位检验自身分析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该局组织河北冠卓检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智德检验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参加由英国弗帕斯检测技术研究所、比利时国家公共卫生研究所等能力验证提供商组织的能力验证和盲样考核,河北中旭检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多次参加意大利(InterCinD)组织的二噁英国际间实验室比对,结果均为满意。树立新服务理念,实现融合发展。对于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石家庄市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技术优势,石家庄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检验检测机构面向产业发展前沿,实现与石家庄市“五大产业”的同频共振、协同发展。该局给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国家通信导航与北斗卫星应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200万元创新发展奖励,支持其拓展检测能力,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专业技术保障;为冠卓检测、中旭检测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帮扶,助力其扩大检测项目,增加非标方法资质认定范围,使检验能力与国际对接。冠卓检测为君乐宝乳业集团新品悦鲜活牛奶研发和上市过程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使得君乐宝悦鲜活牛奶上市仅两年时间,便获得全国便利渠道瓶鲜第一的好成绩,为企业创造产值上亿元。该局支持机构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积极协调生态环境、工信、发展改革、科技等部门,帮助中旭检测建成河北省首家二噁英检测实验室,助力生活垃圾焚烧行业绿色发展,服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大局。为体现新科技元素,激发创新活力,该局不断完善检验检测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检验检测机构融入科技发展平台,为其在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认定、上市融资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与帮助。目前该市已有52家检验检测机构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家本土机构谋划上市。同时,推动检验检测与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技术融合发展。中宏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率先开发运用机器人检测,研发并投产混凝土检测机器人,实现了混凝土试验的智能化与自动化。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参与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试剂耗材、标准物质的设计研发,加强对检测方法、技术规范、仪器设备等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河北华清环境公司成立专门的科研团队,先后取得7项发明专利和5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冠卓检测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已取得国家专利授权3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河北道桥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完成科研课题20余项,发明专利10余项,自主研发管理软件1套,编制多项地方标准。
  • 水质中5种生物胺检测(液相色谱法)方法国家标准实施
    水质中5种生物胺检测方法国家标准实施  为灾区水质的检测、监控提供检测方法和技术手段   记者从6月17日科技部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针对5.12汶川大地震可能造成灾区水质变化而制定的检测水质中5种生物胺的国家标准已于6月1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布并于当日起实施。这项标准从提出到完成,仅用了13天。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国家标准委主任刘平均出席会议并讲话。   刘燕华指出,科技和标准的结合将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科技部针对地震灾区水质可能发生变化的情况,组织科技专家联合攻关,着手制定检测水质中5种生物胺方法的国家标准。目前,灾区对检测方法的需求十分迫切,5月23日,科技部接到来自灾区的生物胺快速检测的请求并组织专家到前线,这项国家标准是在深入了解灾区需求的情况下制定的,将对保证灾区人民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发挥重要的作用。   刘平均指出,检测水质中5种生物胺的国家标准是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的范例。这项标准中的方法是对相关方法进行认真筛选后确定的精确度高、检测结果稳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法,已经过了10个权威实验室的验证试验。科技部提出制定这项标准的建议后,国家标准委迅速启动了应急标准制定程序,本着科学、严谨、快速的原则,在程序不减、质量要求不降低的前提下,标准的立项、审查和报批同时进行,从标准提出到完成,仅用了13天。这项标准的发布实施,为灾区水质的检测和监控,为灾区人民饮水安全及环境保护提供了权威的检测方法和有力的技术手段。   据悉,《水质 组胺等五种生物胺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21970-2008)规定了测定水中腐胺、尸胺、亚精胺、精胺及组胺含量的测定方法。生物胺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化合物,常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及食品中。微量生物胺是生物体内的正常活性成分,但当人体摄入过量的生物胺时,会引起头痛、恶心、心悸、血压变化、呼吸紊乱等不良反应。 附件:水质中5种生物胺检测:液相色谱法生物胺.pdf
  • 手机辐射检测新方法靠谱吗?
    法国卫生部上周发表公报,要求销售电子产品的商家从明年4月起在所有销售点公布所售手机的辐射水平。公报中说,商家必须在销售点公布手机辐射的比吸收率。另外,法国卫生部还要求所有的手机广告必须标明产品的辐射水平。除手机之外,其他无线电电子产品在出售时也要遵守这一规定。   一时间,手机辐射又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对于手机辐射是否影响人体健康这一问题,科学界始终存在争议,但法国政府在此方面一直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法国卫生部曾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科学依据证明手机辐射的危害,但这种可能性并不能被“完全排除”,负责生态环境事务的国务秘书尚塔尔茹阿诺甚至提议禁止儿童使用手机。   ——市场现状——   标准相对宽松 正规手机都能达到   手机是通过发射无线电波,通过地面基站的接收中转,从而实现语音和数据通信。这种被称作射频能量的电磁波在传输中,或多或少被人体吸收,从而对器官组织造成伤害。   国际科学界用“SAR”值即比吸收率来对手机辐射进行量化和测量,鉴定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否符合标准。这一数值规定了手机对人体每单位公斤允许吸收的辐射量的最高值。世界两大手机辐射标准制定者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和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也对辐射标准进行了统一。手机在出厂前辐射SAR值的美国标准为1.6瓦特/千克、欧洲标准为2.0瓦特/千克。2008年8月1日,我国发布了“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暴露限值”国家标准,规定了靠近人体头部使用,能发射电磁波的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公众头部暴露限值。标准规定SAR值不能超过2.0瓦特/千克,与欧洲标准相同。此外,标准还规定在移动电话产品说明书中应标识其电磁辐射值。   据该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生物、能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滕俊恒介绍,2.0W/kg的要求其实是比较宽松的,国内正规企业生产的手机都能达到。但手机厂商们却对明示SA值显得极为敏感。在标准的讨论中,他们极力反对要求在产品外包装上标明SAR值。   此外,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也规定了电磁辐射对于人体的热效应危害值:头部不能超过38℃,躯干不能超过39℃,四肢不能超过40℃。但这些都是就相对单一的辐射激发源而言。   ——最新进展——   测试新方法OTA 能够更直接反映手机整机辐射性能   工信部电信管理局消息,近日,我国开始对TD移动终端进网检测实行新的OTA测试,其被正式纳为终端进网检验判定依据。这一新的测试方式侧重从手机整机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方面考察手机的辐射性能,更能直接地反映手机整机的辐射性能。   在目前的市场上,只有通过FTA(Full Type Approval)认证测试的手机型号才能上市销售。该测试并没有明确规定手机整机的辐射发射和接收性能,OTA测试主要是通过空中接口方式对终端辐射性能进行测试,正好弥补FTA测试在这方面测试的不足。目前,行业对手机辐射性能的考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天线的辐射性能进行判定,是目前较为传统的天线测试方法,称为无源测试 另一种则是在特定微波暗室内,测试手机的辐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称为有源测试。OTA就属于后者。   进行OTA测试的最直接好处是可以提高用户在网使用体验,但同时也对射频发射机/接收机厂商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在手机通话时,由于人脑靠近手机天线,将降低手机的发射和接收性能,手机整机辐射的发射和接收性能都会降低。在手机研发过程中,如果能够定量测量人脑对手机的发射和接收性能的影响,从而进行优化设计,使发射和接收性能降低不能太大,即减少人体和天线的电磁耦合效应。通过对手机辐射性能的了解,生产厂商也能够更好地解决语音通话质量差、信号不好、容易掉线等多方面问题。   由于在当前的手机射频性能测试中,整机辐射反映了手机的最终发射和接收性能,OTA也因此成为手机厂商重视和认可的测试项目。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OTA测量方法由于其测量结果的直观性和准确性,受到越来越多运营商及机构的青睐,纷纷将该测试上升到强制性级别。   ——未来趋势——  检测软件使自测成为可能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将手机拿到检测站去检测显然不太现实。由此,目前网络上流行的测试手机辐射的图片成了部分网友检测的辅助手段。这个图片是一个小人,下载到手机上后开始测试,跑步速度越快表明辐射越大。其实,这张图片和手机辐射没有关系。它实际上和手机屏幕的分辨率有关,分辨率越高,小人跑得越快,这和GIF格式图片的特性有关。   目前,已有一些公司着手研制防辐射耳机、防辐射自测软件,使得用户自测手机辐射值成为可能。据路透以色列消息,以色列初创公司Tawkon开发了第一个可以下载到手机上的、用来测量手机辐射的软件,旨在帮助用户在不用放弃手机的前提下减少所受到的辐射。目前,所有的检测手段还都是基于手机外部的测试。Tawkon的应用程序已可以应用于RIM公司的黑莓手机,今年晚些时候将可以提供给使用谷歌Android系统手机和诺基亚Symbian系统手机的用户。   该应用程序会监测手机用户,如果辐射水平达到“红色警戒区”的临界值,就会发出警报,同时会给出一些减少辐射的建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你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例如将手机的位置从水平变为垂直。”   许多手机的天线在底部,往往被用户的手所覆盖,导致手机释放出更多辐射。插上耳机或打开扬声器会减少辐射。此外,Tawkon还链接到全球定位系统GPS,该软件会告诉用户向哪里移动会到达一个“绿色区”,藉此降低受到的辐射。   ——专家建议——   不必过分担心辐射伤害   目前,学术界对手机电磁生物效应的某些机理尚有争议,部分科学家表示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打手机会对人体有危害。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此前宣布,一项历时10年、旨在查明使用手机是否会加大脑瘤患病率的研究,因结果矛盾而宣告失败,原因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存在偏差。科学家给出的结论是,我们既不敢说手机与脑瘤之间没有关系,也无法确认那种可能存在的正比关系。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诸如手机干扰固定电话、干扰电脑屏幕、手机装饰物闪烁等现象,就以为手机的辐射很强,其实,这只是一种电子干扰现象。GSM手机发射的是脉冲信号,脉冲信号容易干扰电子线路,电子线路受到干扰后,就会发出噪音,并不是由于辐射功率大引起的。   但是仍有很多专家认为,手机要实现通讯功能就必须接收和发送强力的无线电波,在使用手机过程中,信号最强的天线部恰恰离大脑最近,所以一定会对人脑有负面影响。2009年瑞典及多个欧洲国家的研究发现,使用手机10年以上,可能会增加患脑癌和口腔癌的危险。荷兰最新研究也显示,手机辐射还与失眠、老年痴呆症、儿童行为问题、男性不育等有密切关系。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安民介绍,手机对人体有危害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也不应过分担心。人体存在着活跃的免疫系统,担负着免疫调节、免疫监控、免疫杀伤和免疫修复等功能。无论是电离辐射还是非电离辐射造成的细胞分子水平结构的损害,都会通过健全的免疫系统进行准确的识别和精确修复,保持人体细胞和脏器功能的完整。但由于免疫系统的衰退、一次超大剂量的电离辐射或长期的低剂量辐射,这些均超过了人体免疫系统的监控、修复能力,人体细胞终于发生了不可逆的畸变,畸变的细胞无序增殖,恶性肿瘤就可能生成。   距离放射源越近电磁辐射越大,接受辐射越长危害越大。因此常跟人体“零距离”接触的手机危害最大。他建议,在使用手机时,最好使用耳机,且将手机距离头部30厘米以上,以减少电磁辐射对大脑的伤害。手机电池电量较弱、信号较弱及刚接通的一刹那,产生的辐射稍高。这些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打手机,或者避免将手机靠近身体。平时,最好将手机放在包内或距离人体一米以外的地方。将手机挂在胸前、放在上衣口袋或裤兜的习惯最好赶紧改掉。   ■ 国外经验   各国纷纷研制防范措施   目前,日本、以色列等国的科研机构都在积极探索降低手机辐射的新举措,以色列的科技人员前不久研制出了能够在一些重要公共场所禁止使用手机的新装置,以避免在医院、飞机等场所,由于手机的使用而造成公共危害。   日本科学家也利用海洋中贝类的壳体经过加工,研制出了能够涂抹在手机外罩上的涂层,以减少或降低手机的电磁辐射。一些国家的管理部门还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手机对人类健康影响程度,以便采取相应措施。相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一定会找到既安全又方便的降低手机电磁辐射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从而使手机能够更好地为现代人类的生活和通讯服务。
  • 快速检测和评价冠状病毒药物的方法实例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当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出现,使全中国乃至全球的公共卫生面临了严峻的挑战。尽快开发针对2019-nCoV的药物和疫苗是科学家们的当务之急。根据以往的经验,具有病毒中和能力的单克隆抗体在这两方面应用都具有很好的潜力。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 MedImmune 等权威机构及制药公司开发及推荐的快速筛选病毒中和抗体的新方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病毒中和抗体的功能研究主要涉及两方面:病毒结合和中和能力。抗体结合能力通常采用ELISA、生物膜干涉技术 (Biolayer Interferometry, BLI)、流式细胞术(FACS)等方法研究。抗体中和能力通常通过假病毒报告基因或病毒蚀斑减少中和实验(PRNT)来评估。但以上几种方法均存在各自的弊端与局限性(见下表),难以满足严峻疫情下快速高通量筛选的迫切要求。因此,开发快速有效地检测抗体结合和功能的方法,将有助于评估和筛选靶向病毒(如2019-nCoV)的抗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24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e5ca324c-29d4-4bdb-84d3-853bac3d751d.jpg" title=" da0.png" alt=" da0.png" width=" 550" height=" 24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发出了一种称为“HINT” (High Content Imaging-Based Neutralization Test)的方法,通过高内涵成像设备对微孔板中的荧光标记样本进行高速成像和分析,快速得出反映抗体结合与中和能力的实验数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2019-nCoV 于2020年1月12日被WHO正式命名。它也是继SARS-CoV(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和ME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之后人类历史上第三种可引发致命疾病的冠状病毒。这里我们就以NIH在201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为例,给大家详细介绍研究者们如何用Celigo全视野细胞扫描分析仪开展HINT实验来检测和评估MERS-CoV中和抗体的功能的(点击文末“阅读全文”下载文献)& nbsp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MERS-CoV与2019-nCoV的病毒结构类似,在病毒颗粒表面均具有突刺(S)蛋白。S蛋白的原聚体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头部区域(S1),有助于病毒的附着;另一个是茎区(S2),包括融合复合物。MERS-CoV S1进一步分为与宿主细胞受体二肽基肽酶-4(DPP4)结合的受体结合域(RBD)与N-末端结构域(NTD)[1,2]。由于RBD涉及到受体结合,所以目前很多抗体开发都集中于MERS-CoV的RBD [3,4,5]。随着对全长MERS-CoV S蛋白三聚体的结构解析 [6,7],其他区域也成为了潜在的抗体靶点。许多开发出的单克隆抗体在动物模型中已经显示出治疗潜力 [3,4,5,8],而且多克隆抗体也在I期临床中被证明具有安全性 [9],但是尚无MERS-CoV特异性抗体被批准在人体使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研究者们利用Celigo全视野细胞扫描分析仪开发了一种高通量蛋白结合抑制检测方法,能直接通过图像和分析判断蛋白或抗体与靶细胞的结合能力。Celigo可以在明场和荧光通道中直接捕获和分析微孔板中用荧光抗体标记的细胞图像,避免了细胞裂解或胰酶消化等过程对细胞自然状态的干扰。Celigo的操作流程十分简单,不需要特殊的材料或耗时的维护。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56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294d667a-6a1b-4795-a8ba-158398f03656.jpg" title=" da1.png" alt=" da1.png" width=" 550" height=" 562"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研究设计思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选择DPP4高表达细胞类型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用于抗体结合和抑制分析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二肽基肽酶-4 (DPP4)是MERS-CoV进入宿主细胞的受体。为了更好地在细胞水平研究MERS-CoV,研究者们需先建立DPP4高表达株。A549, BHK21和VeroE6细胞被转染了不同浓度的DPP4 质粒。两天后,细胞被固定和染色。Celigo对所有样本进行全孔成像并识别单个细胞的荧光强度。数据以FCS文件导出至FlowJo 10软件进行转染效率分析。BHK-21在0.1 µ g质粒浓度显示出了最高表达,因而被选择用于后续分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43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2ded9bb1-8ca7-48cb-8ae4-ad6dc1922b43.jpg" title=" 达2.png" alt=" 达2.png" width=" 550" height=" 43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优化用于抗体结合和抑制检测的细胞数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优化细胞接种密度对于基于荧光的细胞分析至关重要。细胞数太少会降低数据的可重复性,细胞数太高可能会造成细胞堆叠,影响分析。研究者们将不同密度的BHK-21细胞接种过夜并转染DPP4, 通过Celigo的明场通道查看和分析细胞形态和融合率,最终选择5× 10^3个细胞/孔作为最佳接种密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24f24c6f-abd0-4be2-850d-03db03ae92f3.jpg" title=" da3.png" alt=" da3.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开发基于图像分析的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病毒蛋白结合检测方法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为了确定病毒蛋白与DPP4高表达BHK-21细胞结合的适合条件,研究者们对多个参数进行了优化:蛋白构建体(MERS-CoV S三聚体或S1单体),蛋白量(0.1–10 µ g)和染色方案(AL488抗His-Tag 抗体、不同的MERS-CoV单克隆抗体和AF488抗MERS-CoV S蛋白抗体 )。在蛋白构建体方面,Celigo的荧光细胞图片显示MERS-CoV S三聚体和S1单体都能有效地结合到细胞上。然而荧光强度分析说明,与S1单体相比,MERS-CoV S三聚体显示出比对照组更大的峰移。此外,利用全长MERS-CoV S三聚体可以评估抗体与整个S蛋白的相互作用。因此,MERS-CoV S三聚体被用于后续的实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6b4a8962-d379-489e-8cd7-e2c3e7783884.jpg" title=" da4.png" alt=" da4.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开发基于图像分析的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病毒蛋白结合抑制检测方法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RBD特异性抗体通过阻断S蛋白和DPP4的结合,从而主导了MERS-CoV的宿主免疫原性反应。抗体也可以作用于其他表位,包括NTD和S2区域。研究者们测定了结合MERS-CoV S不同区域的单克隆抗体抑制MERS-CoV S与DPP4表达细胞的结合能力。以下的流程图为该方法的实验步骤。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60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d561d13b-635a-47b6-94f7-a34e5388ac4e.jpg" title=" da5.png" alt=" da5.png" width=" 550" height=" 60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Celigo通过绿色(AL488)、红色(PE)和蓝色(DAPI)荧光通道对样本进行了全孔成像和分析荧光细胞图片显示D12抗体(RBD特异性)(图4A,B)和G2抗体(NTD特异性,数据未显示)均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MERS-CoV S蛋白结合,病毒S蛋白的荧光强度(绿色荧光)随着抗体浓度的升高而减弱。FlowJo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抗体具有相似的IC50值(~7.5 nM),和它们已知的与MERS-CoV S的结合常数具有可比性 [5]。此结果与先前证明这些单克隆抗体与MERS-CoV S1结合的BLI实验结果一致。作为阴性对照,G4抗体的结合区域为S2,在空间上与RBD-DPP4的相互作用较远,因此没有显示出任何抑制作用,如图4E所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65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e57d80af-a4c5-4865-a1fb-338848d0db1b.jpg" title=" da6.png" alt=" da6.png" width=" 550" height=" 658"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用假病毒中和实验验证结合抑制结果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以往的研究显示,测试的三种单克隆抗体(G2,D12和G4)都可有效中和MERS-CoV假病毒感染天然表达DPP4的Huh 7.5细胞 [5]。为了验证抑制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者们进行了MERS-CoV England 1假病毒中和实验,以确定抗体对表达DPP4的BHK21细胞的中和模式与结合抑制方式是否相似。正如所预期的,G2和D12具有相似的中和曲线(图5),IC50值在0.5–0.8 nM范围内。而G4的IC50(图5)比D12和G2高一个数量级,与结合抑制结果一致。以往的研究也在Huh 7.5细胞中显示出D12 / G2和G4之间存在相同数量级的差异 [5]。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30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453c0259-177c-4ac6-b8a9-c4b817728a49.jpg" title=" da7.png" alt=" da7.png" width=" 550" height=" 30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结语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近年来,HINT已被多家机构和制药公司用于病毒的抗体中和能力检测,例如被美国CDC用于H3N2型甲流病毒 [10], MedImmune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 [11],中国食药监局用于H7N9型禽流感病毒等 [12]。HINT中的”Neutralization”(中和)不仅指抗体的中和作用,也可以广义地理解为非抗体类病毒药物/疫苗抑制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因此在mRNA、DNA疫苗,佐剂,化学合成药物等的评估中也有很好的应用潜力。Celigo全视野细胞扫描分析仪具有分析整孔细胞的能力,在96孔板中扫描所有样品仅需10-15分钟,并且可以得到细胞数,细胞形态和荧光表达(包括未转染的细胞,细胞面积,平均荧光强度和总荧光强度)等结果。该方法可以快速地优化试验参数,例如细胞接种密度、细胞类型、蛋白选择和染色方法。另外,一块微孔板上可设置多个复孔和比较各种条件组合,能大大降低实验成本。Celigo高通量、高速度的特点以及强大的软件分析能力结合HINT技术可加速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开发,成为研究传染病的一种有价值的工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Nexcelom Bioscience对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工作者致以最高崇高的敬意!同时为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将对所有研究新冠病毒的单位和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无偿服务与帮助。如有任何需要,请欢迎致电021-5886 0038。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愿我们能赢得这场与病毒的较量,挽救和保护更多的生命!Better tool for better biology for better life! /p
  • “微管纸喷雾+小型质谱”——轻松实现芬太尼的现场快速检测
    2020年4月,清华大学欧阳证教授团队与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清谱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TALANTA》上发表了名为“Rapid and on-site detection of multiple fentanyl compounds by dual-ion trap miniature mass spectrometry system”的科研文章,对芬太尼及其衍生物的快速现场检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为芬太尼样品现场确证及例行安全检查提供了可行解决方案。该文中开发了一种基于双线性离子阱小型质谱仪的方法,结合高效原位采样方法可快速分析多种复杂基质中的芬太尼化合物(如物体表面、生物样本及饮料中)。此外,该团队还开发了一种前体离子扫描方法,可快速、有效地发现和鉴定非目标芬太尼类未知物。背景: 2019年,芬太尼被社会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个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毒品效力极强,美国在2017年因滥用芬太尼类物质死亡2.9万人,同比增长45%。白宫官方网站首页上,“阿片类药物危机”与经济、国家安全、预算和移民并列在首行最显眼处。而芬太尼原料出口问题也曾使中美关系受到一定影响,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共同抵制芬太尼及其衍生物的扩散。目前中国已列管25种芬太尼及2种前体,并于2019年5月1日起,执行芬太尼类物质整类管控。 作为快速发展的“新生代毒品”,芬太尼管制方法正面临着巨大挑战,而快速检测手段(尤其是现场检测)也变得尤为重要,从药物滥用分析管控的角度看,这更像是一场有机化学家与分析化学家的对决。“微管纸喷雾+小型质谱”的现场快速检测解决方案可有效的助力监管部门对可疑芬太尼化合物进行快速甄别。应用研究1:藏身于饮料或粉末中的芬太尼无处遁形 在此项研究中,作者使用微管纸喷雾试剂盒(PCS Cartridge),开发了适用于现场的便捷采样流程,它可直接对复杂基质中的芬太尼化合物进行采样,无需前处理直接进行质谱检测(如下图)。双线性离子阱小型质谱仪可通过高效串联质谱(MS/MS)扫描和碰撞诱导解离(beam-type CID)功能,将分析物和内标离子捕获在第一个线性离子阱(LIT)中,然后将其质量选择性转移到第二个阱中进行分析,这种扫描模式可用于复杂样品中芬太尼化合物的直接定量分析。文中以伪装形态的样品为例,利用该系统快速准确地分析了可乐、啤酒、牛奶、粉末等样品中的芬太尼类物质。应用研究2:法医鉴定生物检材中的芬太尼 尿液中的芬太尼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常被用于测试药物滥用或法医鉴定。针对生物检材,“微管纸喷雾+小型质谱”也展现了它便捷的检测流程及过硬的检测能力。该流程只需将尿液滴于试剂盒中,快速烘干后可直接进行质谱系统测试,获得的检出限低至10 ng/mL。应用研究3:擦拭采样检测物体表面痕量芬太尼 在调查取证中,对物体表面可能沾染的痕量物证进行快速提取及现场检测,可以极大的提高勘查能力。本文中,作者开发了一种痕量擦拭的取样方式,能够检测到残留于塑料袋表面的1ng芬太尼类物质。该方式还适用于邮件、行李、货物等的日常安全查验。应用研究4:前体离子扫描模式快速分析鉴定非目标芬太尼类未知物 当前检测手段仅适用于目标物定向检测,但芬太尼类物质不断被新合成,根据结构推算,芬太尼类物质可能存在2000余种变体。作者基于双线性离子阱小型质谱仪开发了一种前体离子扫描监测方法,可快速、有效地发现和鉴定非目标芬太尼类未知物。本文使用的双线性离子阱小型质谱技术,于2019年荣登Analytical Chemistry封面。更多: 欧阳证教授团队的技术已经在清谱科技实现产业化,Miniβ小型质谱分析系统配置芬太尼类物质及前体物质二级质谱谱库28种,能够为芬太尼监管检测提供高效的现场解决方案。同时支持谱库的远程扩充及非目标芬太尼类未知物鉴定的功能扩展升级。[参考资料]1) J. Fan, P. Lian, M. Li, X. Liu, X. Zhou and Z. Ouyang "Ion Mobility Separation Using a Dual-LIT Miniature Mass Spectrometer",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0, 92, 2573-2579, DOI: 10.1021/acs.analchem.9b0427.2) Xinwei Liu, Xiao Wang, Jiexun Bu, Xiaoyu Zhou , and Zheng Ouyang. "Tandem Analysis by a Dual-Trap Miniature Mass Spectrometer",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9, 91(2): 1391-1398.3) M. Kang, W. Zhang, L. Dong, X. Ren, Y. Zhu, Z. Wang, L. Liang, J. Xue, Y. Zhang, W. Zhang and Z. Ouyang "On-site testing of multiple drugs of abuse in urine by a miniature dual-LIT mass spectrometer",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20, 1101, 74-80, DOI: 10.1016/j.aca.2019.12.028.4) Linfan Li, Tsung-Chi Chen, Yue Ren, Paul I. Hendricks, R. Graham Cooks and Zheng Ouyang. "Mini 12, Miniature Mass Spectrometer for Clinical and Other Applications-Introd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4, 86(6): 2909–2916.5) Yue. Ren, Spencer. Chiang , Wenpeng. Zhang , Xiao. Wang , Ziqing. Lin , Zheng. Ouyang, "Paper-Capillary Spray for Direct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of Biofluid Samples", 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2016.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