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红外解析方法

仪器信息网红外解析方法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红外解析方法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红外解析方法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红外解析方法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红外解析方法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红外解析方法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红外解析方法相关的解决方案。

红外解析方法相关的资讯

  • 岛津红外谱图解析高级培训班成功举办
    随着红外光谱仪器的智能化、综合化程度也不断提高,急需提升分析技术人员的仪器操作水平和谱图解析能力,以充分开发红外光谱仪器功能,使红外光谱仪在各行业的应用和研究中发挥更大的效益。应广大红外用户的要求,岛津公司上海分析中心于2012年12月18~21日举办了第13期红外谱图解析高级培训班。 本次高级应用培训特聘特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红外专家吴教授授课。吴教授从事红外光谱研究40余年,现为上海红外光谱应用技术协会理事会核心组组长,在红外光谱分析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吴教授授课注重理论、应用和实验的结合,前期的红外高级应用培训为培训学员的专业素质和分析水平带来了真正提高。吴教授为用户讲解了红外制样技术技巧、红外光谱谱图解析(谱峰规律和基团频率),傅里叶变换红外的原理和方法、导数光谱原理与应用、分峰技术及应用等内容,期间为用户列举了很多贴近生活实际样品的分析案例。 吴教授在授课中 岛津公司应用技术专家王娟娟为用户详细介绍了岛津IRSolution软件谱库建立和搜索等相关高级功能,并针对用户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客户在分析检测中的出现的不确定问题作了深入探讨。为客户讲解了各种附件的使用特点和注意事项。 学员与专家互动讨论 岛津工程师演示讲解红外附件 为期4天的高级应用培训安排紧凑合理,讲解的内容丰富详实。用户的学习热情很高,互动活跃,许多用户针对实际应用问题与吴教授展开讨论,从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用户对本次高级应用培训采取专家和岛津应用技术专家相结合授课的方式和讲解内容及实验设计表示满意,纷纷反应收获颇多。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为扩大中国事业的规模,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 目前,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60多个技术服务站,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 岛津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已构筑起了不仅面向中国客户,同时也面向全世界的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并力图构建起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生产体制。 以&ldquo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rdquo 为目标,岛津人将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an/ 。
  • 诚邀参加第13期岛津红外谱图解析高级应用课程
    自2006年12月,岛津上海分析中心成功举办第一期红外谱图解析高级课程起,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2期,该课程已经成为岛津分析中心的一门特色课程。本课程旨在帮助岛津各行业的红外用户提高分析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特别是谱图解析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发挥红外分析方法的重要作用。第13期红外高级课程将于2012年12月18日~21日在岛津上海分析中心举办。本课程特邀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著名红外光谱专家吴天明教授讲授《红外光谱谱峰规律和特征基团频率》,内容包括红外制样技术、红外光谱解析与应用实例、导数光谱应用等;岛津公司应用工程师讲授IRsolution软件的高级应用和红外附件使用技巧等。培训地点: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上海分析中心上海市淮海西路570号红坊E楼授课专家:吴天明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上海红外光谱应用技术协会 理事长课程安排:2012年12月18日~21日,共四天:12月18日08:40-09:00 报到,领取培训资料09:00-10:00 红外光谱仪附件介绍与应用实例(岛津应用工程师)10:00-11:30 如何得到良好的红外光谱图--制样技术(中科院红外光谱专家)11:30-13:00 午餐及休息13:30-16:30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谱峰规律(一),应用实例 (中科院红外光谱专家)12月19日09:00-11:30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谱峰规律(二),应用实例 (中科院红外光谱专家)11:30-13:00 午餐及休息13:30-16:30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谱峰规律(三) ,应用实例(中科院红外光谱专家)12月20日09:00-11:30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特征基团频率(一) ,应用实例(中科院红外光谱专家)11:30-13:00 午餐及休息13:30-16:30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特征基团频率(二),应用实例 (中科院红外光谱专家)12月21日09:00-11:30 IRsolution软件谱库建立、搜索和附件实践(岛津应用工程师)11:30-13:00 午餐及休息13:30-14:15 红外谱库专家系统KnowITAll讲座(岛津应用工程师)14:30-16:30 导数光谱应用,Q&A,与红外专家面对面交流 (中科院红外光谱专家) 该课程为高级课程,因此参加人员应具有一定工作经验、能够掌握仪器原理、基本操作熟练。为突出学习效果,使各位学员皆能有时间与授课老师进行交流、形成互动、有所收获,本次课程将严格控制学员数量,以报名顺序为准,截至16名为止,还请理解与谅解为盼! 报名咨询:联 系 人: 姜晓蕾联系电话:021-22013641传 真:021-22013643岛津热忱邀请您参加此次高级培训班并恭候您的光临。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为扩大中国事业的规模,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 目前,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及成都5个分析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60多个技术服务站,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 岛津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已构筑起了不仅面向中国客户,同时也面向全世界的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并力图构建起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生产体制。 以&ldquo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rdquo 为目标,岛津人将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
  • 岛津第11期红外谱图解析高级培训班成功举办
    随着红外光谱仪器购置数量逐年增加,仪器的智能化、综合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为充分开发红外光谱仪器功能,提升分析技术人员的仪器操作水平和谱图解析能力,使红外光谱仪在各行业的应用和研究中发挥更大的效益,岛津公司上海分析中心于近期成功举办了第11期红外谱图解析高级培训班。 本次高级应用培训特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红外专家吴天明教授授课。吴教授担任上海红外光谱应用技术协会理事会核心组组长,从事红外光谱研究40余年,在红外光谱分析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吴教授授课注重理论、应用和实验的结合,前期的红外高级应用培训为培训学员的专业素质和分析水平带来了真正提高。 专家授课现场 为期4天的高级应用培训安排紧凑合理,讲解的内容丰富详实。吴教授为用户介绍了近年来岛津公司红外光谱仪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刑侦检测、材料分析等方面的应用,讲解了红外制样技术技巧、红外光谱谱图解析(谱峰规律和基团频率),傅里叶变换红外的原理和方法、导数光谱原理与应用,期间为用户列举了很多贴近生活实际样品的分析案例。用户的学习热情很高,互动活跃,许多用户针对实际应用问题与吴教授展开讨论,从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岛津公司应用技术专家王娟娟为用户详细介绍了岛津IRSolution软件谱库建立和搜索等相关高级功能,并针对用户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客户在分析检测中出现的不确定问题作了深入探讨。通过对不同类型样品和附件的演示,为客户讲解了各种附件的使用特点和注意事项。用户对本次高级应用培训采取专家和岛津应用技术专家相结合授课的方式和讲解内容及实验设计表示满意,纷纷反应收获颇多。专家答疑 随着岛津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用户基础培训和高级应用培训、应用方案的提供与问题的解决、售后服务的响应等服务体系方面将更加注重&ldquo 客户的满意,我们的目标&rdquo 的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为扩大中国事业的规模,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 目前,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2个分公司,事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分析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60多个技术服务站,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 岛津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已构筑起了不仅面向中国客户,同时也面向全世界的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并力图构建起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生产体制。 以&ldquo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rdquo 为目标,岛津人将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
  • 岛津第12期红外谱图解析高级培训班成功举办
    2012年6月12日,岛津公司上海分析中心,为期4天的第12期红外谱图解析高级培训班正式开讲。本次高级应用培训特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红外专家吴天明教授授课。吴教授担任上海红外光谱应用技术协会理事会核心组组长,从事红外光谱研究40余年,在红外光谱分析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授课现场 为期4天的高级应用培训安排紧凑合理,吴教授讲解的内容丰富详实。吴教授授课注重理论、应用和实验的结合,前期的红外高级应用培训为培训学员的专业素质和分析水平带来了真正提高。吴教授为用户讲解了红外制样技术技巧、红外光谱谱图解析(谱峰规律和基团频率),傅里叶变换红外的原理和方法、导数光谱原理与应用,期间为用户列举了很多贴近生活实际样品的分析案例。用户的学习热情很高,互动活跃,许多用户针对实际应用问题与吴教授展开讨论,从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岛津公司分子光谱应用技术专家王娟娟老师为用户详细介绍了岛津IRSolution软件谱库建立和搜索等相关高级功能,并针对用户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各种附件的使用特点和注意事项,及日常分析检测中的出现的不确定问题作了深入探讨。用户对本次高级应用培训采取专家和岛津应用技术专家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和使用详实的课程内容及实验设计表示满意,纷纷反应收获颇多。 随着红外光谱仪器购置数量逐年增加,仪器的智能化、综合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用户基础培训和高级应用培训、应用方案的提供与热点问题的解决、售后服务的响应等服务体系方面所提供的服务,有力促进了红外光谱仪器功能的充分开发,分析技术人员的仪器操作水平和谱图解析能力的快速提升,使红外光谱仪在各行业的应用和研究中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培训班师生合影留念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为扩大中国事业的规模,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 目前,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分析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60多个技术服务站,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 岛津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已构筑起了不仅面向中国客户,同时也面向全世界的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并力图构建起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生产体制。 以&ldquo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rdquo 为目标,岛津人将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
  • 诚邀参加岛津红外谱图解析高级应用培训班
    一直努力为科学工作者提供更加完善的分析仪器和高效迅捷的分析方法的世界知名分析仪器供应商岛津公司,为了帮助岛津各行业的红外用户提高仪器使用效率,充分发挥仪器和软件的作用,提高分析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将从2012年6月12日开始,特别举办为期4天的红外光谱高级应用培训班。 培训班特邀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著名红外光谱专家吴天明教授讲授《红外光谱谱峰规律和特征基团频率》,内容包括红外制样技术、红外光谱解析与应用实例、导数光谱应用;岛津公司应用工程师讲授IR-Solution软件的应用和红外附件使用技巧等。 培训地点: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岛津全球应用技术开发支持中心上海市淮海西路570号红坊E楼 讲师:吴天明 教授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上海红外光谱应用技术协会 理事长 课程安排:高级培训班日程(2012年6月12日~15日,共四天): 6月12日 08:40-09:00 报到,领取培训资料09:00-10:00 红外光谱仪附件介绍与应用实例(岛津应用工程师) 10:00-11:30 如何得到良好的红外光谱图--制样技术(中科院红外光谱专家)11:30-13:00 午餐及休息13:30-16:30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谱峰规律(一),应用实例 (中科院红外光谱专家) 6月13日09:00-11:30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谱峰规律(二),应用实例 (中科院红外光谱专家)11:30-13:00 午餐及休息13:30-16:30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谱峰规律(三) ,应用实例(中科院红外光谱专家) 6月14日09:00-11:30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特征基团频率(一) ,应用实例(中科院红外光谱专家)11:30-13:00 午餐及休息13:30-16:30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特征基团频率(二),应用实例 (中科院红外光谱专家) 6月15日09:00-11:30 IRSolution软件谱库建立、搜索和附件实践(岛津应用工程师)11:30-13:00 午餐及休息13:30-14:15 红外谱库专家系统KnowITAll讲座(岛津应用工程师)14:30-16:30 导数光谱应用,Q&A,与红外专家面对面交流 (中科院红外光谱专家) 此次学习班为高级培训班,因此,参加人员应具有一定工作经验、能够掌握仪器、基本操作熟练。为突出培训效果,使各位学员皆能有时间与授课老师进行交流、形成互动、有所收获,本次学习班将严格控制学员数量,以报名顺序为准,截至16名为止,还请理解与谅解为盼!报名联系方式如下: 联 系 人: 姜晓蕾 邮 编: 200052联系电话:021-22013641 传 真:021-22013643 岛津热忱邀请您参加此次高级培训班并恭候您的光临。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为扩大中国事业的规模,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 目前,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2个分公司,事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分析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60多个技术服务站,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 岛津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已构筑起了不仅面向中国客户,同时也面向全世界的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并力图构建起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生产体制。 以&ldquo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rdquo 为目标,岛津人将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
  • 红外谱图解析经验分享
    首先应该对各官能团的特征吸收熟记于心,因为官能团特征吸收是解析谱图的基础。  对一张已经拿到手的红外谱图:  (1)首先依据谱图推出化合物碳架类型  根据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公式:  不饱和度=F+1+(T-O)/2 其中:  F:化合价为4价的原子个数(主要是C原子),  T:化合价为3价的原子个数(主要是N原子),  O:化合价为1价的原子个数(主要是H原子),  我以前本科上谱学导论时老师给过公式,但字母都被我改了:F、T、O分别是英文4,3,1的首字母,这样我记起来就不会忘了 :)。  举个例子:比如苯:C6H6,不饱和度=6+1+(0-6)/2=4,3个双键加一个环,正好为4个不饱和度   (2)分析3300~2800cm^-1区域C-H伸缩振动吸收  以3000 cm^-1为界:高于3000cm^-1为不饱和碳C-H伸缩振动吸收,有可能为烯, 炔, 芳香化合物,而低于3000cm^-1一般为饱和C-H伸缩振动吸收   (3)若在稍高于3000cm^-1有吸收,则应在 2250~1450cm^-1频区,分析不饱和碳碳键的伸缩振动吸收特征峰  其中:  炔 2200~2100 cm^-1  烯 1680~1640 cm^-1  芳环 1600,1580,1500,1450 cm^-1  若已确定为烯或芳香化合物,则应进一步解析指纹区,即1000~650cm^-1的频区 ,以确定取代基个数和位置(顺反,邻、间、对)   (4)碳骨架类型确定后,再依据其他官能团  如 C=O, O-H, C-N 等特征吸收来判定化合物的官能团   (5)解析时应注意把描述各官能团的相关峰联系起来,以准确判定官能团的存在  如2820,2720和1750~1700cm^-1的三个峰,说明醛基的存在。  解析的过程基本就是这样吧,至于制样以及红外谱图软件的使用,一般的有机实验书上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的,这里就不唠叨了。  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有事没事就记一两个吧:  1、烷烃:  C-H伸缩振动(3000-2850cm^-1)  C-H弯曲振动(1465-1340cm^-1)  一般饱和烃C-H伸缩均在3000cm^-1以下,接近3000cm^-1的频率吸收。  2、烯烃:  烯烃C-H伸缩(3100~3010cm^-1)  C=C伸缩(1675~1640 cm^-1)  烯烃C-H面外弯曲振动(1000~675cm^1)。  3、炔烃:  伸缩振动(2250~2100cm^-1)  炔烃C-H伸缩振动(3300cm^-1附近)。  4、芳烃:  3100~3000cm^-1 芳环上C-H伸缩振动  1600~1450cm^-1 C=C 骨架振动  880~680cm^-1 C-H面外弯曲振动  芳香化合物重要特征:一般在1600,1580,1500和1450cm^-1可能出现强度不等的4个峰。  880~680cm^-1,C-H面外弯曲振动吸收,依苯环上取代基个数和位置不同而发生变化 ,在  芳香化合物红外谱图分析中,常常用此频区的吸收判别异构体。  5、醇和酚:  主要特征吸收是O-H和C-O的伸缩振动吸收,  O-H 自由羟基O-H的伸缩振动:3650~3600cm^-1,为尖锐的吸收峰,  分子间氢键O-H伸缩振动:3500~3200cm^-1,为宽的吸收峰   C-O 伸缩振动: 1300~1000cm^-1  O-H 面外弯曲: 769-659cm^-1  6、醚:  特征吸收: 1300~1000cm^-1 的伸缩振动,  脂肪醚: 1150~1060cm^-1 一个强的吸收峰  芳香醚:两个C-O伸缩振动吸收: 1270~1230cm^-1(为Ar-O伸缩)  1050~1000cm^-1(为R-O伸缩)  7、醛和酮:  醛的主要特征吸收: 1750~1700cm^-1(C=O伸缩)  2820,2720cm^-1(醛基C-H伸缩)  脂肪酮: 1715cm^-1,强的C=O伸缩振动吸收,如果羰基与烯键或芳环共轭会使吸收频率降低  8、羧酸:  羧酸二聚体: 3300~2500cm^-1 宽,强的O-H伸缩吸收  1720~1706cm^-1 C=O 吸收  1320~1210cm^-1 C-O伸缩  920cm^-1 成键的O-H键的面外弯曲振动  9、酯:  饱和脂肪族酯(除甲酸酯外)的C=O吸收谱带: 1750~1735cm^-1区域  饱和酯C-C(=O)-O谱带:1210~1163cm^-1 区域 ,为强吸收  10、胺:  3500~3100 cm^-1, N-H 伸缩振动吸收  1350~1000 cm^-1, C-N 伸缩振动吸收  N-H变形振动相当于CH2的剪式振动方式, 其吸收带在:  1640~1560cm^-1, 面外弯曲振动在900~650cm^-1.  11、腈:  腈类的光谱特征:三键伸缩振动区域,有弱到中等的吸收  脂肪族腈 2260-2240cm^-1  芳香族腈 2240-2222cm^-1  12、酰胺:  3500-3100cm^-1 N-H伸缩振动  1680-1630cm^-1 C=O 伸缩振动  1655-1590cm^-1 N-H弯曲振动  1420-1400cm^-1 C-N伸缩  13、有机卤化物:  C-X 伸缩 脂肪族 C-F 1400-730 cm^-1  C-Cl 850-550 cm^-1  C-Br 690-515 cm^-1  C-I 600-500 cm^-1
  • 《中国药典》之光谱分析方法深度解析
    p  国家药品标准是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对药品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作出的强制性规定,是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和监管所必须遵循的法定技术要求。2020年4月9日,第十一届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了国家药典委员会关于2020年版《中国药典》编制工作情况报告,审议并通过了2020年版《中国药典》草案。2020年4月17日, 国家药典委员会正式发文《中国药典》,2020年版编制工作已完成,并开始征订。/pp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焦红介绍,新修订《药品管理法》进一步强化了国家药品标准的法定性作用,要不断巩固药典的法律地位,加强药品标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家药品标准整体水平,扎实做好新版药典颁布实施和贯彻执行,确保新版药典理解到位、执行到位、监督到位。/pp  红外、近红外、拉曼等光谱分析方法在科研及各项检测、质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光谱分析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中,一系列新的光谱技术也在不断呈现。/pp  那么,光谱分析方法在《中国药典》中的地位如何呢?由仪器信息网主办、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协办的第九届光谱网络会议(简称iCS2020)就药典及光谱分析方法,特别开设光谱在制药领域的应用(5月29日)专场,将邀请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原副所长、国家药典委员会理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王玉等多位知名专家进行深度解析。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2020/"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点击立即报名》》》/strong/span/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24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04e2013f-acda-45a2-a521-ec08417a56eb.jpg" title="王玉.jpg" alt="王玉.jpg" width="200" height="24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原副所长、国家药典委员会理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王玉/strong/pp  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原副所长、国家药典委员会理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王玉是多家药学杂志的编委,已在国内外相关杂志发表论文160余篇,主编出版《药品检验》等专著多部,参与《中国药品检验操作规程》等和多部专著的编写,是《中国药典分析检测技术指南》副主编,还参与中国药典二部部分品种和四部的部分通则的英文版编审工作。/pp  在iCS2020中,王玉将分享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ews/expert?id=6777" target="_blank"strong《药典中的光谱法及其应用》/strong/a,报告内容涉及药典中收载的光谱法特点,光谱分析方法在药典中的定位以及在药品质量研究、质量控制中的适用性。此外,王玉还将介绍药典中可望进一步增订的光谱法及可能的应用。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2020/" target="_blank"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27, 108, 9) "(报名参会)/span/strong/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30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c7003d04-126f-4c71-8ada-a691bccd2700.jpg" title="周群.jpg" alt="周群.jpg" width="200" height="303"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清华大学副教授 周群/strong/pp  清华大学周群副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的研究工作,其主要研究领域为振动光谱成像、二维相关光谱法等分子光谱法与文物鉴定以及中药和食品的宏观质量控制。现任《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杂志常务编委,《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杂志编委,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光谱分会理事。/pp  在iCS2020中,周群将做题为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ews/expert?id=6466" target="_blank"strong《基于振动光谱成像的复杂混合物化学成分信息提取与表征》/strong/a的报告。振动光谱成像是振动光谱法与显微技术的完美组合,该方法无需对样本进行复杂的前处理,是无需标记的直接分析技术。中药等天然复杂混合物具有化学成分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特点,振动光谱成像与各种“非靶向”与“靶向”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相结合,有望深度挖掘、提取及表征混合物中的化学成分,并获取相应的空间分布信息。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2020/"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227, 108, 9) "strong(报名参会)/strong/span/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262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37974e44-de95-416c-bfef-e3f238830e3a.jpg" title="微信图片_20200521114839.png" alt="微信图片_20200521114839.png" width="200" height="262"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山东大学药学院副教授 聂磊/strong/pp  聂磊副教授现任山东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研究所秘书、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仪器仪表协会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理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理事。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子课题及省部级课题,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等。/pp  在iCS2020中,聂磊将分享题为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ews/expert?id=6453" target="_blank"strong《红外及近红外光谱法在中药质量分析及评价中的应用》/strong/a的报告,主要介绍红外及近红外光谱法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包括中药鉴别(产地鉴别、真伪鉴别等);中药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中药抗氧化活性的建模研究;校正集及验证集划分方法、模型转移(传递)方法等。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2020/"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227, 108, 9) "strong(报名参会)/strong/span/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24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3c7936c7-7836-4a13-a284-5be2288488ae.jpg" title="李页瑞.jpg" alt="李页瑞.jpg" width="200" height="24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博士后 李页瑞/strong/pp  作为浙江大学药物分析学博士、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博士后、苏州高新区创新领军人才、苏州高新区高层次人才,李页瑞主要从事中药制药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推广工作,涉及中药新型装备与工艺、中药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中药生产信息化管控、制药数据挖掘与知识服务等方向。/pp  iCS2020中,李页瑞的报告题目为: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ews/expert?id=6557" target="_blank"strong《过程分析技术与中药智能制造实践探索》/strong/a。本报告将从行业背景、技术原理、应用案例和发展趋势等几个方向,讲述过程分析技术与中药智能制造实践历程,分享实践过程取得的成效,总结实践过程遇到的问题。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2020/" target="_blank"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27, 108, 9) "(报名参会)/span/strong/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286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1023d6b1-3125-4c07-8bd2-057974ff578c.jpg" title="史芸 如海光电.jpg" alt="史芸 如海光电.jpg" width="200" height="286"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上海如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理化实验室主管 史芸/strong/pp  上海如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理化实验室主管史芸(材料工程硕士),多年一直从事拉曼光谱仪器的应用研究、技术支持等相关工作。自入职如海光电后,主要负责小型化拉曼光谱仪器在制药领域的应用与方法开发。本次报告题目为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ews/expert?id=6829" target="_blank"strong《小型拉曼光谱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和关键技术开发》/strong/a。/pp  拉曼光谱技术由于指纹光谱的特性,可以对不同物质进行识别与区分。如海光电利用自身在小型化拉曼光谱仪器研发技术上的优势,开发了针对药物原辅料的快检技术方案,并且在药物晶型鉴别应用上也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结合优化的高稳定性激光器与微型光谱仪技术,能够利用小型化拉曼光谱仪对药物晶型进行快速鉴别。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2020/" target="_blank"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27, 108, 9) "(报名参会)/span/strong/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efb5ef89-8de9-4fe8-86a6-c13501206aa2.jpg" title="刘鸿飞.jpg" alt="刘鸿飞.jpg" width="200" height="20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奥谱天成(厦门)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鸿飞/strong/pp  奥谱天成(厦门)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鸿飞长期从事小型拉曼光谱仪的研制与应用工作,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级重大项目的的研制工作,深度参与中国国家标准《拉曼光谱仪》、中国国家标准《基于拉曼光谱的危化品检测仪》、福建省地方标准《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等标准的制定工作。本次他将介绍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ews/expert?id=6842" target="_blank"strong《拉曼光谱在制药领域的应用》/strong/astrong/strong。/pp  拉曼光谱方法在美国、欧盟、日本的制药厂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2020版《中国药典》的地位也空前提高。拉曼光谱是物质的“指纹谱”,具有准确、快速、无损、非接触等特点,能够在短短的数秒内,快速鉴别出原辅料的成分,且兼具无需样品前处理、简单易用、功耗低、体积轻便、便于携带和现场使用等特点。刘鸿飞的报告将主要介绍拉曼光谱仪在制药(尤其是化学制药)领域中进行快检和质量控制的最新应用进展。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27, 108, 9)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2020/" target="_blank"(报名参会)/a/span/strong/ppstrong  更多会议详情请点击:/strong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2020/" _src="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2020/"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2020//a /ppstrong/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2020/" target="_blank"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131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52bc1209-b0f9-46fe-9dfd-5e21221f68b8.jpg" title="53d87772-9fc3-4350-927d-3056df183037.jpg!w1920x420.jpg" alt="53d87772-9fc3-4350-927d-3056df183037.jpg!w1920x420.jpg" width="600" height="131" border="0" vspace="0"//a/ppstrong/strong/p
  • Bio-Rad信息部2014年11月红外拉曼光谱解析讲座
    尊敬的老师,  欢迎您参加今秋Bio-Rad信息部在北京举办的讲座。  简介: 随着红外光谱在分析检测中受到大家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用户认识到谱图解析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来自美国的Michelle D' Souza博士将来到伯乐公司的北京办公室,为大家讲解用Sadtler(萨特勒)谱库及KnowItAll软件解决光谱分析中物质解析的实际问题。她希望通过此行与中国从事这项工作的同事们交流经验。这次讲座将使用大家提供的光谱来演示解析,希望您能提前提供一两个您有疑问的光谱。请把这些光谱发到袁有荣经理处。  时间:2014.11.25上午9点  地点:伯乐生命医学产品(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孔子会议室(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5号A栋凤凰置地广场22层)。 课程  内容安排:  9:00 - 10:15 光谱数据智能解析 - Michelle D' Souza  10:30 - 11:15 红外光谱仪及显微镜的最新进展及应用 &ndash 王伟(布鲁克)  11:15 -12:00 移动红外的应用新进展 &ndash 宋建华(安捷伦)  12:00 午餐时间  13:00 -13:45 让红外光谱如虎添翼之应用篇 &ndash 郑伟(岛津)  13:45 -14:30 红外分析的新进展:不怕潮的红外及快速筛选的红外 &ndash 陈辰(珀金埃尔默)  14:30 -15:30 用户数据现场探讨分析- Michelle D' Souza  主讲人:Michelle D' Souza博士出生于北京。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她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后,在主要医药公司(Abbott Laboratories, DuPont及BMS)从事信息软件的创作。Michelle D' Souza博士于十年前加入Bio-Rad Laboratories。作为我们的产品经理,她在实践中获取了丰富的光谱解析的经验。Michelle D' Souza博士觉得工作最令人欣慰的回报是为客户解决问题。她希望为中国客户提供同样的帮助。  报名: 请于2014年11月14日前发送至 informatics.china@bio-rad.com,您的单位,地址,姓名,电话,电子邮箱。如有其他问题可以打电话给销售经理袁有荣先生,13911279130。由于需要准备会议资料等,请需要参加人员务必回复。
  • 2013年北京光谱年会及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红外光谱整体解析法培训班征稿通知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光谱分会定于2014年1月7日在天文馆举办&ldquo 2013年北京光谱年会&rdquo 。拟就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分析技术动态、光谱分析仪器方面的新进展,以及光谱学与化学计量学等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并邀请光谱仪器新进展、光谱成像技术研究、光谱整体解析法与化学计量学的专家作专题报告。并于第二天2014年1月8日在北科大厦,以&ldquo 食品、保健品和药品(化学药和中药)红外光谱整体解析法培训班&rdquo 形式,以大量的实例介绍红外光谱整体解析的基本原理、方法手段和核心技术,进行交流研讨。  为了更好总结光谱新技术,欢迎光谱分析技术人员踊跃投稿。  一、征稿要求:  凡末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和末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过的,关于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分析技术动态、光谱分析仪器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文章,均可向本会投稿。会议征文请在2013年12月10日前,将论文的摘要用电子邮件发送到会议学术组(三日内收到学术组的回复邮件方为发送成功),并请注明联系人、详细通信地址、联系电话、手机及E-mail地址。经会议学术委员会审查录用的会议征文,将收录到大会论文集中。部分稿件将推荐到核心期刊《分析仪器》发表。  论文格式:A4纸,版心15× 23 cm , 题目3号黑体 作者、单位、地址以及摘要内容5号宋体 图标、表格及参考文献用6号宋体。了解详情可登陆学会网站:www.lab.org.cn。  二、年会地点:北京天文馆(动物园斜对面)  三、时 间:2014年1月7日-8日  四、日程安排  1月7日08:30-16:30   报告会 天文馆 4D剧场  1月8日09:00-16:00   培训班 北科大厦  五、大会报告:见下一轮通知  注:大会的全部费用由光谱分会承担,因报告厅座位有限,请参会代表务必于2013年12月10日前回执确认。未经确认,会议不能保证您的入场,请谅解!  会 务 组: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  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 北科大厦 (100089)  电 话:010-68722460 传 真:010-68471169  联 系 人:王 晨 电子信箱:lhxh88@sina.com  咨询电话:章 燕:010-68454626 桂 三 刚:010-88417672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北京光谱学会  2013年10月28日  2013年北京光谱年会  电 话:010-68722460 68436472-821 电子信箱:lhxh88@sina.com 单位名称 E-mail:详细地址 邮 编 姓 名性别职 务部门名称电 话手 机 参加报告会 参加培训班 备 注1、有 无 论文: □有论文 □无论文2、论文上期刊: □上期刊 □不上期刊  注:请参会人员与2013年12月10日前,将参会回执反馈到会议秘书处,本表复印有效。参加报告会或参加培训班,请在表中划&ldquo &radic &rdquo 选择,可多选。
  • 有机结构解析难?RISE显微镜给你新方法
    《RISE大招》有机材料分析篇来了!上期小编带大家了解了TESCAN RISE拉曼-电镜一体化系统在碳材料中的新应用,收获了很多老师们的关注。今天,继续带大家走进RISE有机材料分析,阅读完记得右上角点击分享喔?在扫描电镜分析中,有机物的分析一直是一个难题。现在随着电镜低电压的能力越来越强,已经能解决有机物的荷电以及电子束辐照损伤问题,对形貌的表征不再是难事。但是对有机物除形貌之外的分析依然是个难题,因为能谱的元素分析功能对有机物的表征起不了太大作用。而拉曼光谱是除了红外光谱以外,另一个可以很好地进行有机结构解析的表征手段。因此RISE拉曼-电镜一体化系统相比一般的SEM系统,对有机物的分析能力就有了极大的拓展。有机物的结构分析主要是碳骨架结构和特殊官能团的解析。碳结构的表征在上期已经详述,是拉曼最为优势的领域之一;而特殊官能团也可通过其对应的拉曼指纹峰来进行指示。不同特殊官能团对应不同拉曼指纹峰有机材料的分析如下图,试样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苯乙烯(PS)的共混膜。如果是用传统电镜观察,可以凭借经验,根据形貌来大致区分两者,但是这仅仅是依靠经验判断,并无有效的证据。除此之外,EDS等附件并不能确切的给出区分两相的有力数据。而用RISE分析却有了明显的进步,在观察到的区域可以进行拉曼光谱面扫描。PMMA和PS虽然都是有机材料,不过碳骨架结构和部分官能团的结构却有着较大的差异。PMMA化学式是-[CH2C(CH3)(COOCH3)]n-,PS为(C8H8) 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苯乙烯(PS)的化学结构式PMMA有特征的C=O结构、CH3伸缩振动,而PS有特征的苯环的环呼吸振动、苯环内碳原子的非对称振动、苯环C-H的伸缩振动。这些振动对应的拉曼峰分别位于1727cm-1、2951cm-1、1000cm-1、1600cm-1、3052cm-1,这些峰即可作为两项的特征峰轻易的将两项进行区分。通过拉曼特征峰轻易区分PMMA和PS此外,很多有机物都有特征性的骨架结构和官能团,这些均可作为拉曼光谱的特征峰用RISE进行分析。有机物中特征骨架结构和官能团对应特征拉曼峰再比如,RISE也可轻易区分下图有机物中的聚羟基丁酸酯(红色)和聚乳酸(蓝色)。通过拉曼特征峰区分聚羟基丁酸酯(红色)和聚乳酸(蓝色)生命科学的分析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也经常需要用到扫描电镜,尤其是染色的细胞切片组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可以通过形貌衬度判断细胞内部结构。然而除了形貌照片之外,没有更多的分析数据也困扰着这一类方向的研究。然而RISE技术仍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很多生命试样的特征结构也都有特征的物质组成,比如特征的蛋白、脂类等等,还是可以由特征的有机物及其对应的特征拉曼光谱作为指纹标记。如下图,可以将细胞切片组织在形貌的基础上进行RISE表征,进一步区分出细胞核、细胞间隙和高浓度磷脂。通过RISE技术表征细胞切片组织中不同物质再比如下图,试样为眼虫细胞。在获得SEM图像之后再通过拉曼光谱获得RISE图像,可以进一步分析出其中的叶绿体、蛋白质、细胞核、副淀粉等物质。眼虫细胞中不同物质的RISE表征分析医工交叉目前学科交叉是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其中医工交叉也是备受关注的方向。医工交叉的科学研究中有大量的新材料和仿生材料,这也是仅靠传统SEM系统无法完全表征清楚的。而RISE系统在这方面就大有了用武之地。如下图,某仿生材料,用户除了关心其形貌特征外,也关心其中的胶原和矿化胶原的分布。其特征峰主要在627cm-1、1601cm-1,其特征峰强度分布如图,除此之外还有420-460cm-1、2938-2941cm-1等其他特征峰,可以进行更加细微结构的判断。最终得到了胶原和矿化胶原,以及细微结构不同的(矿化)胶原的分布图和电镜形貌混合的RISE图像。仿生材料中胶原及不同细微结构的矿化胶原分布分析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及其相关领域已经成为大众非常关心的问题以及检测领域遇到的新问题,比如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等问题。然后可惜的是在食品安全及相关领域,用户更关系的是化学结构分析而非形貌和元素成分,因此扫描电镜很难在此领域的检测上发挥作用。如下图,某品牌婴儿奶粉,对其中部分区域进行RISE成像,发现其中的空气液泡、脂类、磷酸、胡萝卜素、蛋白质、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物质的分别。婴儿奶粉中不同物质的RISE表征分析RISE拉曼-电镜一体化系统相比一般的扫描电镜系统,对有机物的分析能力有了极大的拓展,通过有机物的碳骨架结构和特殊官能团对应的拉曼指纹峰来进行指示,结合形貌表征,从而实现对于有机材料的结构解析。更多应用案例,请继续关注我们的专题分享。《RISE大招》系列下期将带大家开启RISE二维材料分析 关于TESCANTESCAN发源于全球最大的电镜制造基地-捷克Brno,是电子显微镜及聚焦离子束系统领域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有超过60年的电子显微镜研发和制造历史,是扫描电子显微镜与拉曼光谱仪联用技术、聚焦离子束与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以及氙等离子聚焦离子束技术的开拓者,也是行业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关注TESCAN新微信“TESCAN公司”,更多精彩资讯↓ 观看RISE分析全系列,请戳:“拉曼-电镜-能谱 +”,SEM Plus带你玩转无机材料分析“高碳材料带来低碳生活,TESCAN带你了解 “神器”的神奇
  • 颗粒物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试行)公布
    环境监测总站于1月27日公布了《环境空气颗粒物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指南(试行)》,这一方法或将成为各地开展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的重要参考。方法中,对环境空气、无组织排放和污染源废气颗粒物中的锑(Sb),铝(Al),砷(As),钡(Ba),铍(Be),镉(Cd),铬(Cr),钴(Co),铜(Cu),铅(Pb),锰(Mn),钼(Mo),镍(Ni),硒(Se),银(Ag),铊(Tl),钍(Th),铀(U),钒(V),锌(Zn),铋(Bi),锶(Sr),锡(Sn),锂(Li)等24种元素的测定,采用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三种方法,对大气颗粒物中汞、砷、硒、铋、锑等5种元素的测定采用了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对NO3-等4种阴离子和Na+等5种阳离子的测定采用了离子色谱法,对Na+等4种阳离子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颗粒物中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的测定采用了热-光透射法,对环境空气、固定源排气和无组织排放空气颗粒物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采用了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大气颗粒物中正构烷烃的测定采用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法,对颗粒物中水溶性有机碳的测定采用了超声提取-总有机碳分析仪法。  附件:《环境空气颗粒物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指南(试行)》
  • 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方法指南(试行)公布
    3月11日,环境监测总站发布了《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方法指南(试行)》第二版。指南第二版根据专家的论证意见以及各地试行指南后的反馈意见进行了修改。  指南第二版中的主要方法技术如下:  详情见附件。  附件:《环境空气颗粒物源解析监测方法指南(试行)》(第二版)
  • 6项白酒智能酿造工厂团标立项 涉及红外/近红外分析方法
    为了推动白酒企业智能化建设,促进白酒行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投配料、量质摘酒、分级入库过程的精细化、数字化,减少人为误差,确保酒的品质,提升优质酒的产率,提高白酒生产质量管控水平,为白酒行业智能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日前,中国酒业协会团体标准审查委员会发布关于批准白酒智能酿造工厂系列6项团体标准立项的函。相关内容显示,原申请8项目精简合并为6项。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2019修订版)》的规定,经中国酒业协会研究决定,批准中国酒业协会白酒技术创新战略发展委员会作为该标准的牵头单位,组建起草工作组,拟定详细的工作进度和时间表,开展标准的起草和制订等工作。各文件名称及相应的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如下:白酒智能酿造工厂系列团体标准情况序号标准名称适用范围技术内容1白酒智能酿造工厂 过程质量监控白酒智能工厂各生产过程的操作白酒智能工厂:过程质量监控的操作规程及相关术语2工业互联网 标识解析 白酒酿造 标识编码规范白酒生产车间和采购各相关工艺流程的操作白酒酿造标识编码规范的操作规程及相关术语3白酒工业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价实施指南对白酒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的评估白酒工业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价的操作规程及相关术语4白酒智能酿造投配料 近红外光谱法应用指南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于白酒摊凉加曲、投配料工段的操作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于白酒摊凉加曲、投配料过程的通用操作规程及相关术语5白酒智能酿造 量质摘酒 红外光谱法应用指南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于白酒摘酒工段的操作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于白酒摘酒工段的通用操作规程及相关术语6白酒智能酿造 基酒分级入库 红外光谱法应用指南白酒基酒入库分级等需要快速评估白酒品质的工段应用中红外光谱法于白酒分级基酒入库工段的通用操作规程及相关术语基于此,中国酒业协会白酒技术创新战略发展委员会同时也发布了关于征集白酒智能酿造工厂系列6项团体标准起草单位的通知。通知中明确了起草单位、起草人资格条件: (1)从事白酒相关的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原辅料供应、检验检测以及科研教学或从事设备研发、信息化技术等相关领域;(2)申请人拥有白酒智能化生产技术或研究经验;(3)申请人所在单位具有一定的制造或科研水平,重视标准化工作;(4)愿意承担开展标准化工作所需的资金、技术和人力支持。
  • 中瑞祥科技解析:水质自动采样器使用方法
    中瑞祥科技解析:水质自动采样器使用方法 概述  在环境污染的监测和水体污染的调查作中,要真实地反映水质污染状况。须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特别是当前用立法和经济手段搞好环境管理的情况下,在水资源保护作中,如何采集具有代表性水样的方法及其正确性,就是得更为重要。  可是,厂排放的污水的水质、水量往往在短时间内有很大变化,生活污水也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季节变化而改变,所以总的水体和河流的污染情况是很复杂。而我们以往的取样具,直是落后的手操作。作量大、准确性差。。  水质自动采样器是专为排水程中常用的四种量水堰配备的流量函数容器和电子仪器,达到采集有代表性的水样。  本仪器可供厂废水排放口,河流固定水质监测点等处水质采样使用,是种的取样具和计量具。  二:仪器结构  水质自动采样器、主要有以下组成:  (1) 采样控制器:装于室内,主要是设置采样时间和采样作。  (2) 采样电机:装于室外水池  三:使用方法  (1) 将采样电机的电源,插入到控制器后(注意:采样电机不可以浸入水中),将配套的采样管和采样电机的出水口接好.  (2) 将采样水管从采样出水口接好、另段接入实验室的取水瓶中。  (3) 将采样电机的电源线和室内的采样器主机连好。  (4) 接上主机的电源,设定好采样时间、就可作。  (5) 采样时间的设定步骤见下。  四.主要术标:  1、电源电压:(交直流两用型)交流220V,直流12V  2、频率:50HZ  3、每天采样次数:20次  4、交流负载率:阻性1000W  5、编程间隔:1分钟  6、采样时间长短:0—99秒
  • 纽迈分析即将亮相第十二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
    " _ue_custom_node_="true"纽迈分析即将亮相第十二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 第十二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 讲座时间:2016年8月12日-18日讲座地点:甘肃省兰州市宁卧庄宾馆 会议预告:“第十二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将于8月12日-18日在美丽的金城兰州举行,届时纽迈分析将亮相本次大会,并在第三分会场做题目为“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岩土领域的新应用的技术报告”,期待您莅临纽迈展位,获取更多低场磁共振新应用技术和解决方案! 推荐仪器:MesoMR23-060V-I 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 应用方向: 1、土体不同相态水含量测试分析2、冻土未冻水含量、水分状态及迁移情况研究3、土壤/岩石空隙结构(孔隙度、孔径分布)测试4、岩石、水泥等分层含水率动态分析(固化、渗流) 案例一 土壤冻融过程各相态水分定量分析 土壤冻结过程中T2弛豫图谱 试验温度范围内,毛细水较吸附水先结冰,毛细水含量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案例二 冻土未冻水含量研究 温度降低,水逐渐结成冰,冰的信号在核磁中不显示,根据NMR信号强度的减小换算未冻水含量。 附大牛报告安排8月14日上午主会场邀请报告报告地点:宁卧庄宾馆2号楼多功能厅
  • 臧恒昌解析近红外光谱应用的制约因素
    p  2007年5月的一天,山东大学臧恒昌教授偶遇了近红外光谱,之后的十多年间,他在近红外光谱领域做了很多工作,对近红外光谱的理解也在逐渐深入。/pp  与很多人的观点不同,臧恒昌对目前近红外光谱的应用态势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很多报道称近红外光谱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或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我了解的情况是近红外光谱的普及程度还很低,仅仅是有些企业采用了或者试用了。可以说,近红外光谱仪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pp  在采访中,臧恒昌对目前制约近红外光谱应用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首先,人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现在从事近红外光谱研究的人员还不是很多,许多单位想用近红外光谱仪,但是苦于没有或者缺少这样的人才;其次,与一般通用分析方法不同,近红外光谱是一种个性化的分析方法,不同样品、不同应用场景对其模型的建立都有不同的要求,这种个性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近红外光谱仪的应用难度;再者,相对来说,近红外光谱仪的价格还比较高,尽管需要近红外解决的问题非常多,需求也非常旺盛,可是由于成本的问题很难普及使用。/pp  此外,在采访中,臧恒昌还介绍了近红外光谱仪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价值及前景。详细内容请查看如下视频:/pscript src="https://p.bokecc.com/player?vid=A45092B25808EACE9C33DC5901307461&siteid=D9180EE599D5BD46&autoStart=false&width=600&height=490&playerid=5B1BAFA93D12E3DE&playertype=2"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pbr//ppbr//p
  • 《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指南》最新修订稿印发
    p  为规范全国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工作,2014 年,原环境保护部印发了《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指南(试行)》(环办函〔2014〕1132 号)。/pp  为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进一步提高颗粒物源解析结果的可靠性、可比性,2017年以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对《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指南(试行)》进行了修订。/pp  修订后的《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指南》,规定了环境空气颗粒物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主要包括污染源样品采集、环境受体样品采集、样品管理、颗粒物监测项目选择与分析方法,以及颗粒物样品采集、保存、制备和分析等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等,适用于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相关的监测工作。/pp  详情如下:/pp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949960.shtml" target="_self"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指南》/span/strong/a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32, 96) "/span/strong/span/p
  • 我国近红外光谱发展态势深度解析——访北京化工大学袁洪福教授
    p  从1993年开始,袁洪福教授就进入了近红外光谱的研究领域,这20多年来一直在做这一件事情,而且是全身心投入其中。他对近红外光谱有很深的感情,为之付出了很多心血,当然也有着很高的期待。日前,在接受仪器信息网采访时,袁洪福教授详细解析了我国近红外光谱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的建议。/pp  “一个学科发展趋势通常呈S型,我个人认为中国近红外学科的发展处在急剧上升的阶段。” 袁洪福介绍说,中国的近红外走过了一个从了解、质疑,到认可的过程,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不断磨合,现在近红外光谱技术已经逐渐被各领域用户接受、认可,并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为用户创造了客观的经济价值。据介绍,我国目前大型饲料企业购置近红外光谱仪100台以上的有2家,购置5-10台的有50多家。/pp  从仪器技术发展的角度,我国近红外光谱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比如,鉴于企业的需求,北京化工大学与西派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并为企业量身定制了蚕蛹雌雄高速鉴别与分选设备,1秒钟可以分选10个蚕蛹,1套设备一天可以分选1.2吨,正确率在98%以上,为企业节省用工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效率。袁洪福说,“虽然蚕蛹分选领域非常小,但是我们掌握了这项高难度的技术,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这表明我们国家近红外光谱技术并不落后。”/pp  当然,袁洪福也提到,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在硬件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数据库的建设、模型的建立和维护等方面需要一定的突破;应用拓展和标准建设也亟待加强....../pp  详细内容请查看如下视频:/pscript src="https://p.bokecc.com/player?vid=0F63A6AEB4D34C9C9C33DC5901307461&siteid=D9180EE599D5BD46&autoStart=false&width=600&height=490&playerid=5B1BAFA93D12E3DE&playertype=2"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pbr//p
  • 珀金埃尔默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全解析
    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了多方位展现我国在近红外光谱领域的最新成果,仪器信息网和近红外光谱分会合作制作《近红外光谱新技术/应用进展》网络专题,同时也以此献礼近红外分会成立10周年,并寄语2021年国际近红外大会。/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我们特别邀请了珀金埃尔默公司中国区材料表征产品线经理华瑞给大家分享他对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及其应用发展的理解。/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db6c9823-c209-48f7-8149-dca068b5c181.jpg" title="华瑞.jpg" alt="华瑞.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珀金埃尔默公司中国区材料表征产品线经理 华瑞博士/strong/pp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华瑞,分析化学博士,进入分析仪器行业10年,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应用经验,主要从事材料表征产品的应用、开发和推广。/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PerkinElmer近红外产品与技术详解/strong/span/pp  strong仪器信息网:请介绍一下贵单位近红外产品的定位及发展历史?在产品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独具优势的技术?/strong/ppstrong  华瑞:/strongPerkinElmer公司在光学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近红外光谱仪和图像仪的研发中,也一直体现了业界的最高性能标准。无论是光谱仪还是图像仪,指标和性能都是业界领先的,因此受到科研领域专家学者的青睐。/pp  1993年,PerkinElmer推出世界第一台傅立叶变换型的近红外光谱仪,大大提升了近红外仪器的精度、准确度和灵敏度,是一次技术飞跃;2001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套傅立叶变换阵列检测器近红外显微图像系统,可以快速分析样品中微米级别的成分分布信息,大大扩展了近红外技术的应用领域。/pp  PerkinElmer近红外的迈克尔逊干涉仪,采用DynaScan专利技术,将所有的光学器件固定在光谱平台上,光谱采集过程中没有动镜的水平移动,而是光学平台的转动。这种设计克服了可能出现的切变和倾斜造成的光谱偏差,使仪器的长期稳定性和抗振动性能都大大提升。仪器内部配有多种标准物质,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进行仪器横纵坐标准确性和噪音的性能确认,保证仪器正常工作状态。特别是可溯源的甲烷气体,可对每张光谱自动进行AVI(Absolute Virtual Instrument)校正,除了保证横坐标的更好准确度,还对整体的光谱峰型进行校准,使不同仪器、不同机型的数据都是一致的,大大提升了模型的通用性。/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24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d9fa4169-f82b-4fd1-8c58-a5f9c93c30f3.jpg" title="01.png" alt="01.png" width="500" height="24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图1.PerkinElmer专利的干涉仪设计;/strong/ppstrong/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21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10bd663c-57b5-40c3-8040-e53cf113b14a.jpg" title="02.png" alt="02.png" width="500" height="213"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图2.仪器内置标准物质,软件自动调用进行性能认证/strong/pp  PerkinElmer近红外光谱仪可单独使用,也可升级成近红外图像仪,获取样品的微观分布信息。近红外图像仪包括近红外光谱仪和图像系统,可自动扫描样品区域,获得不同空间分辨率的近红外特征信息。所有的操作都是自动化,包括聚焦、可见光照明、切换扫描模式、切换空间分辨率、数据主成分分析等。还可升级成中近红外光谱仪和图像仪,成为多功能的样品分析系统。/pp  2014年底,PerkinElmer公司收购了瑞典波通公司,又大大丰富了近红外产品线。波通近红外采用最新一代固定光栅二极管阵列分光技术,可应用于实验室或生产车间的旁线,或在线近红外作为过程分析的一部分。波通在15年前就开始使用在线近红外检测黄油奶酪产品,积累了大量经验,是业界在线近红外的首选方案提供商。/pp  strong仪器信息网:目前贵单位主推的产品?/strong/ppstrong  华瑞:/strong目前PerkinElmer近红外光谱仪有傅立叶变换型的Frontier和Spectrum Two N,光栅型的DA7250,DA7440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204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905074cc-bf76-4413-bc28-2ea9bee33ebc.jpg" title="03.jpg" alt="03.jpg" width="300" height="204" border="0" vspace="0"/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93d71913-4e5c-4244-a4b7-ba432c882be9.jpg" title="04.jpg" alt="04.jpg" width="300" height="211" border="0" vspace="0"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211px "/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图3. Frontier近红外光谱仪;图4.Spectrum Two N近红外光谱仪/strong/pp  Frontier近红外于2011年推出,光谱范围、信噪比、分辨率、精度等主要指标都是业界领先水平,还可以拓展为中/近红外光谱仪和图像仪,适合于样品种类多、研究水平高的高校等科研单位。/pp  Spectrum Two N为2018年推出的最新产品,是单独的近红外光谱仪,其性能指标同Frontier一样,都是业界最好水平,并得益于其结构紧凑、功能专一的特点,特别适合企业用户。/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174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5fc4644e-946b-4ca2-9fda-5cdc3326584c.jpg" title="05.jpg" alt="05.jpg" width="300" height="174" border="0" vspace="0"/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78fdbdfd-9dfd-40c0-87a1-2b22b9da16e6.jpg" title="06.jpg" alt="06.jpg" width="220" height="279" border="0" vspace="0"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20px height: 279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图5. Spotlight近红外图像仪;图6. DA7250近红外光谱仪/strong/pp  近红外图像仪型号为Spotlight 400,主要面向客户为高校等科研单位,其强大的功能和卓越的性能使其一直是微观近红外分析的首选设备。它由Frontier扩展而成,兼具常规样品和微观样品的分析能力。其空间分辨率最高可达6.25µ m,可进行透射和反射模式测试,具有自动切换测试模式、自动聚焦、自动照明、自动切换空间分辨率、自动进行主成分分析数据等先进功能。整套仪器无透镜,采用全反射光学元件,是真正的高端近红外仪器。/pp  DA7250是采用最新一代固定光栅二极管阵列分光技术的光谱仪,采用电致冷铟镓砷检测器和灵敏度最高的J22材料,检测精度高,内置氙灯作为波长基准,内置参考板作为能量基准,可以保证仪器长期使用的稳定性。DA7250检测样品时无需通过石英介质,样品间无需清理也不会产生交叉污染,对于粘稠,高油等难清理样品无需清理,使用简便。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257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b91bbd0e-4cee-4617-af47-21e29c2b5751.jpg" title="07.png" alt="07.png" width="500" height="257"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图7. DA7440在线近红外光谱仪/strong/pp  在线近红外光谱仪DA7440,采用全防护等级设计( SD ),满足IP 67 & 69k标准,使用特氟龙涂层铝部件,蓝宝石检测窗口,清理容易。内置不锈钢空气过滤器和空气泵。在线显示屏为12英寸触摸屏,IP 65防护等级,嵌入式网络浏览器,网线或者无线网连接网络,软件内置取样按钮。/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  食用油和医药领域的应用是目前主要开发方向/strong/span/ppstrong  仪器信息网:贵公司近红外光谱仪应用最具优势的领域?/strong/ppstrong  华瑞:/strong得益于优异的性能和强大的扩展性,PerkinElmer公司近红外产品在科研领域的优势巨大,可以提供一系列的解决方案:/pp  在饲料领域,比如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比利时Wallon 农业研究中心(CRA-W),意大利Ispra 的健康和消费者保护研究所(IHCP)以及比利时Geel 的标准物质与测量研究所(IRMM)等三家欧盟实验室,使用PerkinElmer Spotlight近红外图像系统对动物饲料样品沉淀物中围巾肉骨粉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了盲样测试。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杨增玲教授课题组,也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和PerkinElmer公司合作,开发了不同载体预混合饲料中维生素E 近红外光谱模型,为近红外分析方法在预混合饲料维生素检测方面的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pp  在天然产物领域,清华大学孙素琴教授课题组使用Frontier近红外光谱仪,对多种药材(如牛膝、丹参、白芷)进行了产地和品种鉴别,对药材中有效成分(如牛膝中蜕皮甾酮、杜仲中松脂醇和二葡萄糖苷等)进行定量研究,均获得了良好效果。孙教授课题组还使用Spotlight红外图像系统,对银杏叶和茯苓等药材进行了微观分析,获得不同成分的分布状态。国际竹藤中心、中国林业科学院等单位,也使用Spotlight进行天然产物的微观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吴志生教授,使用Spotlight对中成药成分的微观分布也做了大量研究。/pp  在食用油领域,PerkinElmer公司和国内著名的企业合作,在Spectrum Two N上开发建立了一系列的指标模型,除了最终产品的QAQC,还对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指标进行了快速分析,如毛油的酸价、水分和含磷量,这些指标用于判断大豆原油的酸败程度,并为后边碱炼工序提供添加物料用量的依据。油脂的含磷量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会影响油脂的色泽和透明度,国标方法(GB5009.87—2016钼蓝比色法)需要7~8个小时才能测试一个数据,对生产过程失去了监控作用。目前开发的含磷量模型,其偏差已经小于15ppm,满足了企业的实际需求。/pp  strong仪器信息网:目前贵公司计划或者正在重点拓展的新领域有哪些?为什么看好该领域?有哪些新的解决方案?/strong/ppstrong  华瑞:/strong在近红外领域,PerkinElmer公司目前的主要开发方向是食用油和医药。食用植物油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既是人体的重要能源和营养源, 也是食品生产加工中的重要原料,因此食用油的质量控制格外重要。国家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用于控制和测定食用油的各项指标,如酸价、含水量、含磷量等。但这些实验,都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使用多种化学试剂,操作时间较长,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不能快速得到实验结果指导生产。不少食用油加工企业已经在使用近红外快速检测原料的品质,有一定的近红外基础,对油脂近红外设备有强烈的兴趣。目前市场上有一些近红外油脂分析设备,但实际使用效果一般,基本只能对碘值进行预测,对食用油生产企业意义不大。PerkinElmer Spectrum Two N近红外光谱仪凭借良好的性能,已经和一些著名的油脂企业合作,开发了大豆油不同生产阶段的酸价、含水量、含磷量等,并得到了企业的认可。我们正在加紧和更多的企业合作,进一步优化现有模型,并开发更多对企业有真正帮助作用的模型方法。/pp  医药领域中,国家新近推行的带量采购政策,要求中标品种需要采用近红外光谱建模跟踪检测方式对每批次进行监测,这对近红外光谱仪的销售是一个利好。PerkinElmer公司在制药行业有很好的客户基础,加上近红外光谱仪光学性能好,附件种类多的特点,我们已经和一些药企进行了合作测试和方法开发,重复性和准确性非常高。我们推荐主机+漫反射NIRA附件的配置。NIRA采用了小角度镜面反射收集机制,由于平面反射镜的加工精度大大高于球体内部镀膜,可以制成非常均匀的一致性非常高的反射镜片,避免了传统积分球镀层均匀性和一致性差造成的光谱偏差,这保证了数据测试可以在不同的NIRA的传递,在一台机器上的数据和模型可以应用到其它仪器。小角度测量,还克服了样品高度和位置对谱图的影响,并减少了杂散光进入检测器,提高了测试的重复性和精密度。/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  近红外行业看点:小型化、专业化、在线化、网络化… … /strong/span/pp  strong仪器信息网:从仪器发展及应用的角度分析,您认为目前近红外光谱仪走到了哪一个阶段?有哪些先进的技术值得大家关注?又有哪些制约因素?/strong/ppstrong  华瑞:/strong经过近些年仪器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近红外光谱仪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小型化、专业化、在线化、网络化是未来近红外光谱仪应用的发展方向。不过,如何提高近红外光谱仪的准确度、精度、对不规则样品和低含量指标的分析能力,仍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挑战。此外,自动优化、自动建模等基于大数据的软件,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pp  strong仪器信息网:请分析目前全球及中国近红外光谱市场的发展态势有何不同?/strong/ppstrong  华瑞:/strong国外近红外仪器的研发比中国早,水平也相对较高。在小型近红外光谱仪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相对来说,我国近红外光谱仪研制时间较短,而且基本上是光栅型仪器,精度和灵敏度均受限。当前,我国科研型的近红外仪器基本都是进口的,而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中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是国产仪器的主要市场。/pp  strong仪器信息网:您如何评价我国近红外光谱的市场需求情况及发展潜力?未来几年,近红外光谱的热点市场需求有哪些?/strong/ppstrong  华瑞:/strong目前近红外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石油及石油化工、基本有机化工、精细化工、冶金、生命科学、制药、医学临床、农业、食品、饮料、烟草、纺织、造纸、化妆品、质量监督、环境保护、高校及科研院所等。/pp  随着各个行业自动化需求的提高,工艺和成本的控制更加严格,在食品、化工等行业会有持续的购买需求。国家医药带量采购的政策,也会促使更多的药企购买近红外光谱仪。比如,在石化领域可测定油品的辛烷值、族组成、十六烷值、闪点、冰点、凝固点、馏程、MTBE含量等 在农业领域可以测定谷物的蛋白质、糖、脂肪、纤维、水分含量等 在医药领域可以测定药品中有效成分,组成和含量 亦可进行样品的种类鉴别,如酒类和香水的真假辨别,环保废弃物的分检等。/p
  • 食品加工分析中的近红外方法
    这种方法允许同时对多个参数进行快速无损地分析近红外分析是基于样品中分子对近红外辐射(800 nm-2500 nm)的响应。当近红外光照射到样品上,要么被样品吸收,要么就发生散射,从而产生了能够反映样品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的光谱。近红外是一种间接的测量方式,必须借助于传统的标准化学分析方法的结果建立标定模型。采用化学计量学建立的模型可以用来分析混合物或者天然产物中物质的含量,如谷物和肉类。同时标定自身的数据丰富广泛,在日常检测时非常快速高效。优化近红外分析的小技巧1保持样品的一致性分析的样品应和标定在建模时使用的样品有相同的特性。例如,建模时使用小麦中蛋白质数据所建立的标定就不适用于其它谷物中蛋白质的分析。由于水分和样品颗粒大小也会影响近红外光谱,所以也要保证样品采用相同的处理方式。2校正样品均匀覆盖全部范围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建模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并使得参考值均匀地分布在日常检测所期望的范围内。例如,少量且数值相近的样品建立的模型就无法对一个变化较大的属性给出准确的预测结果。主成分分析(PCA)是一个有效的对比样品差异性的统计工具。3关注参考值可靠的近红外标定依赖参考值。如凯氏定氮测蛋白、索氏提取测脂肪这些参考方法有助于近红外分析得到准确的结果。这些参考方法在整个近红外方法建立过程中都应保持不变,因为不同的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的都有所区别。考虑这些方法的标准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应为每项属性保留一份当前参考方法的记录。4使用近红外以辅助参考方法使用近红外方法,您能从批量化的检测中获益。专为离线和旁线设计的近红外分析仪器可以分别安装在实验室或生产部门,作为像凯氏定氮仪、脂肪提取器、色谱系统和滴定等传统分析仪器的补充。下述的例子就展示了使用近红外对节省分析支出的贡献:回报实例每天 10 个实验室样品可以节约花费月 15 欧元,一年以 200 天计算共节省 30000 欧元。假如一台近红外光谱仪的售价在 40000 欧元,只需1年就投资就能收获回报。获得额外的收益。试剂溶液以及其它相关实验耗材的使用量都显著地减少,近红外分析在极大地节约成本的同时还保证了安全性。此外,由于近红外分析速度的优势还能提升实验室的效率。步琦解决方案ProxiMate™ 是一台适合放置在产线旁的设备,它拥有 IP69 认证且支持触控,即使戴着手套也不会影响操作,具有强大且稳定的性能。不仅能够使用仪器提供的校准模型,而且也可使用整合在仪器中的自动校准 AutoCal 功能,轻松建立您的专属模型。步琦解决方案的更多信息:https://www.buchi.com/zh/products/instruments/proximate寻找更多有关我们近红外产品的信息:https://www.buchi.com/zh/knowledge/applications
  • 上海药物所发展出时空可分辨全局性解析蛋白质-DNA相互作用新方法
    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在生物学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精确解析蛋白质-DNA相互作用能够揭示二者相互识别机制和动态变化,对于剖析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基因的调控机制至关重要。虽然已有的研究方法在表征高亲和力的DNA-蛋白质(尤其是转录因子)的识别和作用机制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对于生物体系中低丰度的蛋白质以及动态、微弱的蛋白质-DNA复合物的分析仍颇具挑战性。  为了实现时空动态的蛋白质-DNA相互作用全景解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陈小华课题组和谭敏佳课题组合作,在前期开发的光诱导PANAC光点击化学的基础上,发展了具有赖氨酸选择性的蛋白质-DNA交联方法【Light-Induced Lysine (K) Enabled Crosslinking,简称LIKE-XL】,并结合该团队在深度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技术优势,实现了对蛋白质-DNA动态互作包括弱相互作用的转录因子-DNA的时空动态性深度解析(如图)。4月27日,相关研究成果以Spatiotemporal and global profiling of DNA–protein interactions enables discovery of low-affinity transcription factors为题,发表在《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上。  科研人员设计合成了含光交联基团的DNA探针。该探针能够在低浓度(微摩尔浓度)、短时间(5-10分钟)高效交联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结合基于质谱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LIKE-XL全局性解析方法在鉴定相互作用蛋白质数目上远超基于非共价作用的技术;比非特异性的交联方法显示更优的效率和更高的灵敏度。LIKE-XL策略鉴定到预期低亲和力的转录因子-DNA相互作用,并发现目标DNA序列上新型转录因子及结合位点。进一步,通过整合交联位点、结构生物学信息和分子对接,研究发现了弱结合能力的转录因子与DNA结合的新作用模式。借助LIKE-XL技术,合作团队全局性揭示了表观遗传药物(如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时间分辨的下游转录因子互作网络动态全景。  该研究为全局性深度解析蛋白质-DNA的时空动态互作提供了新方法。以目标DNA序列为探针的互作蛋白质结合活性分析策略,有望用于解析目标DNA序列中不同的碱基修饰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为DNA及表观遗传相关研究提供化学生物学新工具。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与化学干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抗肿瘤新药敏感群体和耐药机制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优秀学术/科技带头人计划项目等的资助,并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等的科研人员的帮助。  论文链接LIKE-XL方法全局性解析蛋白质-DNA时空动态相互作用示意图
  • 小菲课堂 | 详细解析长波红外SLS热像仪的显著优势!
    近年来,我们见证了读取技术和高级热像仪电子元器件的重大进展——推动热像仪的分辨率、速度和灵敏度显著提升。这使得我们能够解决棘手的热测试难题,如对安全气囊进行高速热测量,对微型电子元件进行故障分析,以及对看得见的半透明气体进行光学气体成像等。然而,直到引进II型应变层超晶格(SLS),我们才得以见证热成像技术的显著进步。这种探测器材料使热像仪有了与读出集成电路(ROIC)和热像仪电子器件相一致的性能提升。将SLS集成到商用红外热像仪中,提供了一种新的长波红外解决方案,实现速度、温度量程、均匀性和稳定性的明显提升,与此同时价格低于模拟探测器材料。速度提升长波红外SLS热像仪充气气囊停止运动的热图像SLS在长波红外波段和中波红外波段都能运行,但当过滤成长波红外波段时,其性能优势显而易见。事实上,与其它红外热像仪材料相比,SLS的主要优势是积分时间短或快照速度快。表1和表2展示长波红外SLS与中波红外锑化铟(InSb)性能指标之间的差异。只看首行的温度量程,我们发现SLS的快照速度比处于同一量程的中波红外InSb探测器快12.6倍。表1长波红外SLS表2 中波红外锑化铟(InSb)更快的快照速度使用户能够对高速目标进行定格摄影,以便获得精确的温度测量值。如果积分时间过慢,模糊不清的结果成像会影响温度读数。同样,更快的快照速度意味着更快的帧频。很多时候,InSb和其它探测器材料的较长积分时间需求导致热像仪以慢于探测器max值的帧频运行。例如,如果您拥有一台热像仪能够以1000帧/秒帧频生成640×512像素的图像,但是它在要求1.2 ms积分时间的带通下运行。由于积分时间限制较长,热像仪将无法达到Max帧频潜力,如果成像目标快速升温,这会引起问题。较慢的采样可能会导致用户无法精确描述部件的热稳态特性,可能会错过电路板启动或重启的关键温度尖峰。较宽的温度范围长波红外SLS热像仪长波红外SLS热像仪的另一项优势是有较宽的温度范围。在表1中,我们看到长波红外SLS热像仪的启动温度量程为-20°C至150°C,需要1次积分时间。为获得同样的温度范围,中波红外InSb探测器需要循环(超帧)3次积分时间,每个积分时间代表不同的温度量程。为了超帧获得完整的-20℃至150℃温度范围需要循环通过3个温度范围,这导致热像仪每捕获3帧仅获得一张超帧图像。这意味着校准热像仪时须付出3倍工作量并且总帧频减少1/3。再看表1和表2,我们发现有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点:长波红外SLS热像仪未安装减光镜之前能测量更高的温度范围。受评SLS热像仪在安装减光镜之前Max高测量650℃,而中波红外InSb热像仪在安装减光镜之前仅能测量highest350℃。这仅是在长波红外波段运行的SLS与在中波红外波段运行的InSb的部分功能。图1:30°C理想黑体的光谱发射功率为说明这一点,让我们看图1,此图显示的是一个30℃理想黑体的光谱发射功率。曲线下的面积表示那一波段内的功率,长波红外波段的功率比中波红外波段的功率大得多。看图2,我们发现当物体升温时,代表性光谱发射强度曲线的波峰向左侧移动并向右逐渐下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长波红外波段中的功率的变化,不如中波红外波段中的功率的变化显著。正因为如此,与中波红外InSb探测器相比,长波红外SLS探测器能够避免给定积分时间内的过度曝光或曝光不足问题。注意,中波红外波段中的功率变化是很大的;因此,随着物体升温,红外热像仪会在单次积分时间内快速饱和。图2:不同温度下黑体的光谱辐射发射率总之,SLS使您能够处理目标在较宽温度范围内快速升温的富有挑战性的应用,如燃烧研究应用。然而,在长波红外波段运行不是仅有的因素。如果研究长波红外碲镉汞(MCT)探测器,我们会发现它们的温度范围也有限,类似于中波红外InSb探测器。你会注意到,长波红外MCT热像仪每次积分时间具有较短的单个温度范围,以及在安装减光镜削减信号之前能够测量的温度限制(见表3)。表3 长波红外碲镉汞(MCT)探测器仪性能指标低成本,高性能长波红外SLS热像仪与其它长波红外制冷型热像仪相比,长波红外SLS热像仪一项最出色的特性是能通过冷却显著提升均匀性和稳定性,尤其是与长波红外MCT热像仪相比。长波红外MCT探测器通常具有较差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因此,每当用户打开长波红外MCT热像仪,上一次执行的均匀性校正都需要更新(见图3)。图3:启动时的MCT热图像这为基于现场的应用带来一些问题,由于环境状况,这不利于需要更新增益、补偿错误像素映射设备。这些应用可能包括当热像仪位于试验室中对其进行远程控制,或在政府试验场爆破区之外对其进行控制。相比之下,长波红外SLS能像中波红外InSb那样运行,因为用户只需打开热像仪就可以开始测试(见图4)。在实验室中完成的均匀性校正,除了可能利用热像仪内的内部NUC标记进行一点式补偿更新外,无需额外图像均匀性更新,便可在现场良好运行。NUC在长期多次冷却后仍保持正常。本文测试的热像仪自一年多前首次现场使用以来无需新的NUC。图4:启动时的SLS热图像虽然SLS热像仪的价格高于中波红外InSb热像仪,但它们比性能相当的长波红外MCT热像仪便宜40%。因此,如果您的应用需要更短的积分时间,更宽的温度范围或只有制冷型长波红外探测器才能提供的光谱灵敏度,SLS探测器比现行的制冷型长波红外MCT探测器具有明显的成本和均匀性优势。综上所述,SLS长波红外探测器材料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高性价比材料,与中波红外InSb和长波红外MCT材料相比具有更短的积分时间和更宽的温度量程;长波红外SLS热像仪拥有比现行长波红外MCT热像仪更优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以及更实惠的价格。如果应用对性价比有特定要求时,长波红外SLS热像仪将是您工具箱的理想之选。
  • 全球近红外市场复合年增长率超9% 三大市场驱动因素全解析
    p  日前,Technavio发布最新的调研报告,全球近红外光谱(NIRS)市场在预测期间(2017年-2019年)将以超过9%的复合年增长率的速度增长。/pp  该市场研究包括了便携和台式两类产品,其中2016年,台式产品占比超过57%。/pp  根据Technavio负责实验室设备研究的首席分析师Krishna Venkataramani的说法,“NIRS技术在食品和饮料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多,NIRS分析需要很少或不需要样品制备,并可以实现样品的快速分析,这对质量评估至关重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400" height="310" title="Near_Infrared_Spectroscopy_Market.jpg" style="width: 400px height: 310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f949c2c0-69fd-467b-ae17-49dcbcb76766.jpg" border="0" vspace="0" hspace="0"//pp  Technavio分析人士还给出了三大市场驱动因素,这些因素将为全球NIRS市场的增长做出贡献:/pp strong NIRS在过程监控中的使用越来越多/strong/pp  过程监控包括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每一步进行评估,例如,在化学和制药行业,对生产过程的良好了解可以保证安全,提供更好的产量,减少损耗的产生。过程监控控制着不同过程阶段,从而提高了药物生产的质量,减少了不合格批次的数量和进入市场所需的时间。因此,对于过程的一致性和重现性,过程监控是一个重要的工具。/pp  NIRS可以对进程进行实时监控。例如,通过收集完整药片的NIR反射光谱,可以用来确定用于药片的聚合物包衣的数量,这是一个包衣过程监控的简单方法。/ppstrong  食品营养评价的需求在增加/strong/pp  对动物和人类食物评估的准确性非常重要,生产羊毛、肉、牛奶和鸡蛋的动物需要足够的营养以保证健康。在人体内,营养可以确保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因此,食品的质量在消费前必须进行检验。非破坏性的NIRS可以精确测量和检验食物的质量。/pp  NIRS装置通常用于分析动物和人类食用的食物的质量,准确的检测是由负责食品质量的国家和国际机构强制执行的。NIRS通常用于衡量食品和饮料的营养价值。例如,NIRS被用来分析水、蛋白质、油、纤维、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成分,它也被用于质量分析。/ppstrong  无创诊断技术的兴起/strong/pp  近年来,NIRS通常被用于疾病诊断和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分析。由于是无创的技术,NIRS提供了关于静脉血的重要信息,这对心脏外科和神经外科非常重要。“人体的无创检测,对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并发症起着重要的作用,无创血糖检测就是其中一种方法。” Krishna说。/pp  NIRS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分析工具,它可以在不造成疼痛的情况下提供结果。它的临床应用包括对胎儿新生儿大脑,以及成人肌肉的监测。最近,它已经被用于对成人和儿童的神经系统的评估。/p
  •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高级培训班
    布鲁克推荐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 预祝培训课程圆满成功,红外光谱学得以更广泛有效的应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高级培训班通知(第二期) 红外光谱作为经典、传统的分子结构分析手段之一,已历经百多年的发展。该方法至今仍然在官能团结构解析、未知物结构鉴定中占有独特且无法取代的地位。甚至在复杂混合物体系的分析中红外光谱法也独具导向作用,展示出无与伦比的活力。尤其是从90年代后期以来,红外光谱测量信号的数字化和分析过程的绿色化使该技术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随着仪器制造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统计学和化学计量学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红外光谱的数据分析,使红外光谱技术已经和正在逐步地被用于现场应急分析和在线过程分析。为提高红外光谱分析与应用技术水平,系统了解国内外红外光谱的检测标准,缩短国内外在该技术上的掌握和应用上的距离,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北京光谱学会于2013年05月26日-31日在北京共同举办红外光谱分析与应用技术培训班,由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承办,特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授课。培训将执行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NTC)发布的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考核大纲(ATC009/A:2011-1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考核与培训大纲)内容要求,授课方式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实际操作为主,加强学员的动手能力,达到熟练掌握标准实验方法的目标。培训结束可参加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NTC)组织的技术能力考核,考核通过者,将获得由NTC发放的《分析检测人员技术能力证书》,此证书可作为实验室认证认可及增项的资质证明。 一、培训时间:2013年05月26日-31日(26日全天签到)二、培训地点: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北科大厦一层,北京科技条件市场培训中心三、培训日程:见附表四、注册方式:①培训费共计2800元(含教材费、午餐费、实验耗材费)。住宿费用自理,附近汉庭等快捷酒店,学员如有需要可自行选择。交费时间2013年5月4日前交费2013年5月5日后交费培训费2500元2800元 ②考核费:500元(含NTC理论考试、实操考核,NTC证书等费用),有相关工作经历人员可参加NTC考核。 ③缴费方式(汇款)账户名称: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账户号:4043200001801900001154开户行:华夏银行北京紫竹桥支行汇款用途处表明:红外光谱培训五、联系方式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于靖琦 010-68731259;13521470325E-mail:gpnh88@126.com报名者请填写以下回执,并于2013年5月4日前 E-mail至联系人邮箱。如有其它需要,请在备注中说明。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2013年3月27日 《红外光谱分析与应用技术培训班》回执(复印有效)工作单位 职务 单位地址 邮编 姓 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固定电话 手机 E-mail 住 宿是□;否□发票抬头 备 注参加NTC考核:是□;否□ 培训日程 第一天基础理论知识 (1)基础知识分子光谱概述;红外光谱发展史;分子光谱振动理论;基本术语。(2)红外光谱解析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红外光谱解析三要素;常见化合物的红外光谱解析、混合物红外谱图的解析方法、近红外光谱解析(3)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基础包括郎伯-比尔定律和峰高度和峰面积的计算等。(4)红外光谱分析的特点(5)红外光谱分析的新进展第二天红外光谱仪器设备与操作 (1)红外光谱仪器的基础知识仪器的发展;仪器的主要部件(光源、分光系统和检测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红外光谱的主要干扰及其消除(2)红外光谱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分辨率、信噪比、稳定性波数和光度重复性、波数和光度准确度、背景能量分布和谱图的质量评价等(3)红外光谱制样技术常规制样技术、采样技术、联用技术和低温红外光谱技术等(4)红外光谱仪的使用日常分析操作和仪器使用要求及注意事项。(5)红外光谱仪的维护日常维护、分束器、检测器、光源的维护,常见故障与排除,紧急情况的处理原则等(6)红外光谱仪的仪器校准和期间核查仪器校准和期间核查第三天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1)红外光谱数据分析的特点(2)常规数据处理技术坐标转换、基线校正、光谱平滑、光谱归一化、光谱求导、光谱差减、光谱去卷积等其他数据处理方法。(3)多元数据处理技术光谱比对、光谱检索、模式识别、定量分析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 第四天红外光谱分析标准与应用(1)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常见通用技术规范一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检定规程、色散型红外光谱仪性能规范、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方法通用技术规范、法庭涂料的检定和比较指南。(2)红外光谱法在燃油、润滑油分析中的应用应用示例:测量脂肪酸甲酯的含量。(3)红外光谱法在半导体产品分析中的应用应用示例:测量硅单晶中III、V族杂质的含量。(4)红外光谱法在刑侦技术领域的应用应用示例: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5)红外光谱法在高分子材料分析中的应用应用示例:橡胶分析。(6)红外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应用示例:化学药、化学原料药等的红外光谱分析;中药红外光谱分析通用方法;中药无机成分的鉴别;中药活性成分的鉴别。(7)红外光谱法在食品、保健品分析中的应用应用示例:食品及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检测;奶粉主要营养成分的整体分析(8)红外光谱法在生物医学分析中的应用应用示例: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快速筛选。(9)红外光谱法在宝石鉴定中的应用应用示例:翡翠鉴定。(10)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标准与应用实例标准示例:近红外分析定标模型验证和网络管理与维护通用规则;应用示例:测定稻谷中蛋白质的含量。第五天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常见通用技术规范二 (1)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检定规程(3)色散型红外光谱仪性能规范(4)内反射光谱法规范(5)红外显微分析方法通用规范(6)GC/IR通用技术规范(7)TGA/IR通用技术规范(8)LC/IR通用技术规范(9)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方法通用技术规范(10)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方法通用技术规范(11)红外光谱多元定量分析规范(12)多元校正方法验证的规范(13)开放光路FTIR测量气体和水蒸汽的技术规范(14) 法庭涂料的检定和比较指南。
  • “生态”解析 我国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渐入佳境”
    p  作为一类备受关注的分子光谱仪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专用型、在线式… … 各种新技术及仪器层出不穷 同时相关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拓展,覆盖了烟草、粮食、饲料、乳制品、食品科学、制药、石油化工等各行各业;此外,其应用场地也已经从实验室走到了现场。/pp  我国从80年代开始进行近红外光谱的研究和应用,90年代后期以产业链的方式逐渐应用于多个领域。虽然相较于全球而言,我国近红外光谱的研究与应用起步稍晚,但是随着仪器、软件和应用技术的高度发展,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在工农业生产和科研中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现状如何?/span/strong/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其应用情况怎样?有哪些亮点?/span/strong/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未来将如何发展?/span/strong/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span/strong/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 … /span/strong/span/pp  针对这些问题,仪器信息网和近红外光谱分会合作制作了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NIR2019"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近红外光谱新技术/应用进展》/strong/span/a专题,期间采访了多位行业专家,并以约稿的方式邀请了各细分领域的专家进行技术和应用的综述,仅以此献礼近红外分会成立10周年,并寄语2021年国际近红外大会。/pp  详细内容请点击专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NIR2019" target="_blank"img title="微信图片_20190912152846.png" style="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微信图片_20190912152846.pn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6a1dd736-ce35-4501-9751-9d7bfaae181d.jpg"//a  填调研问卷,赢话费礼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mhvtajakfgn3848u.mikecrm.com/NwykUSY" target="_blank"img title="b196fbfe-121f-456b-863d-da60530b63ef.jpg" style="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b196fbfe-121f-456b-863d-da60530b63ef.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6afc32de-1c4f-4f03-8b48-c28e8349dca9.jpg"//a/ppbr//p
  • 双特异性抗体解析新方法:离子迁移质谱结合碰撞诱导去折叠
    大家好,本周为大家分享一篇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的文章,Ion Mobility-Mass Spectrometry and Collision-Induced Unfolding of Designed Bispecific Antibody Therapeutics1,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密歇根大学的Brandon副教授。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ies, bsAbs)是一类重要的新兴疗法,能够同时靶向两种不同的抗原,已被开发作为对某些单克隆抗体疗效有限疾病的治疗手段。尽管bsAbs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它的结构较为复杂,需要特殊的制备工艺,“knobs-into-holes”(KiH)是其中一种可以用于制备bsAbs的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将knob链CH3结构域表面的特定氨基酸突变为较大氨基酸,将hole链上的突变为较小氨基酸,从而实现“knobs-into-holes”的配对形式,提高不同轻重链在配对时的正确配对率,产生正确的bsAbs。然而,由于抗体治疗药物分子量较大,通常比传统的小分子药物表现出更大的结构复杂性和异质性,对KiH bsAb 高级结构的完整表征对定义bsAb的结构功能关系,以及确保最终治疗的稳定性、有效性和安全性都至关重要。目前已开发的分析方法有很多,但是普遍存在样品消耗量大、数据采集和解析时间较长等缺点。近年来,非变性离子迁移质谱(ion mobility-mass spectrometry, IM-MS)和碰撞诱导去折叠(collision-induced unfolding,CIU)逐渐被证实是用于分析单克隆抗体高级结构的有效方法,能够从存在结构异质性和杂质的几微克样品中表征单抗治疗药物的高级结构。IM可以根据气相蛋白离子的电荷和旋转平均碰撞截面(collision cross sections,CCSs)在毫秒时间尺度上对蛋白进行分离。当与质谱耦合时,可以很容易地将质荷比相同但CCS不同的离子区分开来,而CIU可以使IM-MS同步提供蛋白质结构和构象稳定性信息。CIU根据二硫键、糖基化水平、结构域交换特性等信息来区分差异。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定量CIU在bsAbs中的首次应用,扩展了非变性IM-MS和CIU的能力,用于稳定表征KiH bsAb及其亲本knob和hole同型二聚体单抗的高级结构。  图1 Native、未修饰的knob(蓝色)和hole(橙色)同型二聚体,以及KiH bsAb异型二聚体(绿色)的CIU实验。(A)24+电荷态(左)及其相应重复RMSD基线(右)的平均CIU指纹图谱(n=3)。所有的指纹图谱都显示了白色虚线框所示的三个主要特征。在(B) 5 V、(C) 65 V、(D) 110 V时的标准化TWCCSN2分布。在较低的激活电位下,所有抗体均具有相似的CCS,在较高的加速电位下则存在显著差异。(E)两两的RMSD分析显示,与重复的RMSD基线(虚线)相比,抗体之间的整体高级结构差异。(F)CIU50分析说明了KiH bsAb模型的稳定性如何保持在knob和hole的同型二聚体之间。  如图1所示,bsAb的稳定性似乎与本文研究的KiH模型的两个亲本同型二聚体单克隆抗体相关。在电压为65V时,KiH bsAb的TWCCSN2分布与亲本knob同型二聚体单抗的分布相似 而在110V时,则与亲本hole同型二聚体单抗的分布相似。并且KiH bsAb的稳定性介于两种亲本同型二聚体单抗的稳定性之间。与指纹图谱中记录的第一次CIU转换相对应的是CIU50-1值,第二次的则是CIU50-2值,从3组样本的数据分析推测,CIU50-1和CIU50-2很可能代表了KiH bsAb和mAb结构中不同结构域的局部稳定性。  图2 knob和hole的半体CIU数据。(A)16+电荷态的平均CIU指纹图谱(n=3).(B)两两RMSD分析显示,半体之间的高级结构存在显著差异。(C)CIU50分析显示,蛋白质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  为了更好地展示KiH bsAb不同结构域的CIU特征,作者记录了同型二聚体单抗IM-MS光谱中16+电荷态的knob和hole半体的CIU数据。从图2A的指纹图谱可以看出,每种结构都包含4种主要的CIU特征,但是图2B的RMSD分析显示两种半体的高级结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CIU50分析进一步表明,在观察到的两次展开过渡中,knob半体明显比hole半体更稳定。作者推测造成这种CIU主要差距的原因可能是Fab结构域的差异。  图3 Fab和Fc片段的CIU数据。(A)13+电荷态的平均CIU指纹图谱(n=3).(B)两两RMSD分析显示,knob和hole的Fab片段之间存在显著差异。(C)CIU50分析显示,不同片段之间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  为了进一步将CIU特征联系到KiH bsAb的结构域当中,作者对木瓜蛋白酶消化后产生的Fab和Fc片段进行了CIU分析。从图3A可以看出,knob和hole的Fab片段都具有3种CIU特征,但是嵌合的Fc片段则具有4种CIU特征。尽管knob和hole的Fab片段具有相似的CIU指纹图谱,但是RMSD分析显示它们之间的高级结构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并且knob的Fab片段稳定性明显高于hole的。至于Fc片段的稳定性则远高于两种Fab片段,可能的原因是重链CH3结构域的强非共价作用以及knobs-into-holes配对的影响。  图4 去糖基化后的knob、hole同型二聚体和KiH bsAb异型二聚体24+离子(n=3)。(A)比较对照组和去糖基化抗体的RMSD分析显示,高级结构有显著差异。CIU50-1(B)和CIU50-2(C)分析显示抗体去糖基化后表现出显著的不稳定性。(D)对照组和去糖基化抗体之间的CIU50值差异图。  先前的研究已经证明,CIU对不同水平的单抗糖基化很敏感,其中去糖基化会导致单抗高级结构的不稳定。作者利用高分辨率非变性轨道阱质谱分辨添加PNGaseF前后同型二聚体mAb和KiH bsAb糖型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KiH bsAb表现出高度糖异质性,包含至少12种不同的糖型。这很可能归因于组装的KiH bsAb中每个独立的knob和hole重链上存在独特的糖基化,进一步增加了其复杂性。  总而言之,这篇文章展示了IM-MS结合CIU用于建立KiH bsAb及其亲本同型二聚体之间高级结构联系的能力。单独的CCS不足以解决此研究中抗体之间细微的高级结构差异。相比之下,CIU指纹图谱则可以分辨和区分每一个等截面的抗体。这一解释bsAb CIU细节的能力,加上对KiH bsAb稳定性的更深入理解,有可能提供支持KiH bsAb发现和发展的关键信息。  撰稿:梁梓欣  编辑:李惠琳  文章引用:Ion Mobility-Mass Spectrometry and Collision-Induced Unfolding of Designed Bispecific Antibody Therapeutics  李惠琳课题组网址www.x-mol.com/groups/li_huilin  参考文献  Villafuerte-Vega, R. C., Li, H. W., Slaney, T. R., Chennamsetty, N., Chen, G., Tao, L., & Ruotolo, B. T. (2023). Ion Mobility-Mass Spectrometry and Collision-Induced Unfolding of Designed Bispecific Antibody Therapeutics. Analytical Chemistry.
  • 专业检测,“乳”此简单 | 解析乳制品中脂肪酸的组成
    乳脂肪是高质量的脂肪,主要成分是多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乳制品中的脂肪酸是膳食的主要组成部分, 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和生物学效应。其中亚油酸、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人体不能自行合成 而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而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则与人体免疫、衰老发生、胎儿发育和基因调控等过程密切相关。有些人会担心乳制品中的反式脂肪酸问题,因为大量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而牛奶中天然存在反式脂肪酸,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也发现了存在反式脂肪酸,因此国家在乳制品标准中对反式脂肪酸制定了限量标准。乳制品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不仅和乳制品的营养、口感密切相关,也直接关系到乳制品的安全。随着我国消费者对乳与乳制品的需求量逐年增长,乳制品中脂肪酸的组成作为评价乳与乳制品的重要指标之一。脂肪酸的检测的分析方法文献报道的很多,如光谱法、色谱法、电泳分析法等,其中红外光谱法和色谱法比较常用。目前乳制品中脂肪酸检测标准主要包括 GB 5009.16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和SN/T 2326-2009 食品及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检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采用的仪器是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原奶脂肪酸检测消费者期望了解牛奶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对于原奶而言,奶牛的饲料,基因遗传,体脂肪情况都会影响牛奶脂肪酸的组成,采用LactoScope™ FT-A 多功能乳品成份分析仪,不需要对牛奶进行衍生化处理,直接来检测原奶中的脂肪酸组成,可以进行牛奶指纹的建立,奶牛疾病筛查以及饲料的监控。LactoScope™ FT-A 多功能乳品成份分析仪,专为高性能和多功能仪器的大型工厂和实验室而设计,通过将革新的FTIR 光谱仪,均质单元,泵单元及加热系统整合,最快测量时间为每个样品30 秒,典型精度小于1% CV。满足AOAC 标准检测方法和ICAR 认证。脂肪酸组成分析乳制品相关产品尤其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乳粉等产品对于脂肪酸亚油酸,α亚麻酸以及两者的比值有严格的规定,采用的方法是气相色谱法。CLARUS气相色谱拥有升、降温速率快的柱温箱,2 分钟内柱温箱从450℃降到50℃, 改进的毛细管柱进样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样品分解,减少残留,提高线性。可以一次进样分析37种脂肪酸。37种脂肪酸色谱图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是所有含有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其双键上两个碳原子结合的两个氢原子分别在碳链的两侧。反式脂肪酸有天然存在和人工制造两种情况。人乳和牛乳中都天然存在反式脂肪酸,牛奶中反式脂肪酸约占脂肪酸总量的4—9%。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各国主管部门对反式脂肪酸的规定是基于它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而制定的。2010年我国颁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4.3.3条款规定,“反式脂肪酸最高含量<总脂肪酸的3%”。采用的方法也是气相色谱法。反式脂肪酸气相色谱图:了解更多应用资料和产品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珀金埃尔默解析乳制品中脂肪酸的组成相关资料。
  • 新标准图文解析-增材制造金属粉末性能表征方法
    本文由马尔文帕纳科应用专家张瑞玲女士供稿 自2021年6月1号起,GB/T 39251-2020《增材制造 金属粉末性能表征方法》等14项推荐国家标准开始实施!该标准主要规范了金属粉末性能的表征方法,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粒度及粒度分布、颗粒粒形、流动性、密度、夹杂物及空心粉。 马尔文帕纳科作为材料表征领域的专家,其先进的分析检测技术为增材制造行业提供粒度、粒度分布、颗粒形貌等贯标解决方案。涉及技术及仪器包含:ü 激光衍射法:Mastersizer3000超高速智能激光粒度仪ü 动态图像法:Hydro Insight 智能颗粒图像分析仪ü 静态图像法(显微镜法):Morphologi-4 全自动粒度粒形分析仪 一、粒度及粒度分布检测的必要性 为什么增材材料要对粒度及粒形分布进行检测呢?这是因为其工艺性质决定的。增材制造是在金属粉末层熔融过程中,先使金属粉末层分布于制造平台上,然后使用激光或电子束选择性地熔化或熔融粉末。熔化后,平台将被降低,并且过程将持续重复,直到制造过程完成。未熔融粉末将被去除,并根据其状态重复使用或回收。 粉末层增材制造工艺的效率和成品组件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粉末的流动性和堆积密度。粒度会直接影响这些特性,是该工艺的关键技术指标,例如,对于选择性激光熔融工艺(SLM),最佳粉末粒度在 15-45 μm;而对于电子束熔融工艺(EBM),最佳粉末颗粒则应在 45-106 μm(对于 EBM)范围内。图1 层叠增材制造工艺的粉末床工艺图图1展示了SLM工艺中金属粉末床如何形成和扫描激光金属形成2D形貌。持续不断的新的粉末床为最终的3D金属部件提供原材料。金属部件的结构一致性和完成件的表面平整度与粉末的化学特性和堆积密度息息相关。 粉末的堆积密度是由颗粒大小和形状控制的。如图2,粉末中大颗粒过多降低填料的密度,而小颗粒过多则降低填料的流动性。只有当大颗粒和小颗粒比例最优时,填充密度最大,大颗粒中的小空隙被小颗粒填满,流动性和堆积密度达到最佳值。 图2 堆积密度和颗粒大小的关系 为了保证厚度的均一,通常会选择较窄的粒径分布。颗粒的填充和流通性对于金属粉末3D打印技术非常重要,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优化粒度及其分布,以实现所需的大颗粒和小颗粒的比例,这点非常重要。 堆积密度会影响熔融池的连续性,较低的堆积密度会导致熔融不连续,完成件表面粗糙,导致结果的一致性降低。图3 堆积密度影响的熔融池分析 如图3所示,粉末床在于激光接触时的熔融池模拟图像,熔融池的温度与粉末的组分和由堆积密度控制的熔融池的连续性直接相关,如果堆积密度高,就会形成一个连续的熔融池,生产出表面光滑、结构稳定的完成件。 二、新国标中的粒度及粒度分布的相关指标 2021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系列标准中对于各种金属粉末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做了具体的推荐要求,涉及金属粉末粒度分析的标准如下所示:ü GB/T 38970-2020《增材制造用钼及钼合金》ü GB/T 38971-2020《增材制造用球形钴铬合金粉》ü GB/T 38972-2020《增材制造用硼化钛颗粒增强铝合金粉》ü GB/T 38974-2020《增材制造用铌及铌合金粉》ü GB/T 38975-2020《增材制造用钽及钽合金粉》 三、金属粉末粒度分布测试技术:激光衍射法 关于粒度及粒度分布,在6月1日施行的GB/T39251-2020 等6项国家标准中,推荐是使用激光衍射法,具体标准参考 GB/T 19077。这是因为激光衍射法且具备样品用量少、制备简单、测量速度快、重现性好等优点,除此之外,激光衍射发广泛适用于所有增材制造用金属粉末的粒度分布检测,该技术测试覆盖范围宽(马尔文帕纳科激光粒度仪测量范围达到0.01 μm ~3500 μm,完全覆盖增材制造行业金属粉末的粒径范围)。图4 激光衍射测量原理图 激光衍射测量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测试粒径大小及分布的方法----特别是面对较小的粒度范围时。 在激光衍射测量中,激光束穿过分散的颗粒样品,测试散射光强度的角度变化。因为较大的颗粒有较小的角度和较大的散射光强,而较小的颗粒则有较大的角度和较小的散射光强。激光衍射分析仪运用米氏理论,根据所测量的散射光的角度依赖性来计算样品颗粒的粒度分布。 马尔文帕纳科粒度及粒度分布解决方案马尔文帕纳科 Mastersizer 3000 超高速智能激光粒度仪高度自动化,可实现按钮操作,并且只需很少的手动输入即可提供高产量分析,并且有非常广泛的动态范围0.01 至~3500 µm ,可以精确测量金属粉末的粒径分布。并且还可以很容易的在干法和湿法之间切换,测试金属粉末湿分散和干分散的粒径大小。图5 Mastersizer 3000 超高速智能激光粒度仪图6 钛合金粉末湿法和干法测量叠加图 图 6显示了在 Mastersizer 3000 上使用湿法和干法分散制备的金属粉末的测量结果,可以看到湿法和干法结果一致。其实,如果优化了分散程序且采样具有可比性,干湿法应具有等效结果。从趋势表也可以看出,干法和湿法结果一致性非常好。从GB/T 39251-2020 《增材制造 金属粉末性能表征方法》中,关于金属粉末粒度要求来看,这应该属于I 类金属粉末材料,适用于粉末床熔融(选区激光熔融)增材制造 。四、金属粉末颗粒形貌测试技术:动态图像法/ 静态图像法 目前测试颗粒大小和形貌的技术主要有三种:ü SEM技术:分辨率高,但统计颗粒数目不多,可作为定性技术;ü 动态图像技术:可以提供很多的颗粒数量,但图像质量较差,对于小颗粒的形貌还有区分颗粒的表面结构,较为困难;ü 静态图像技术:可以兼顾分辨率和颗粒数量,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 国标中对于各种金属粉末的颗粒形状,也就是粉末的微观形貌、球形度的表征方法推荐使用动态颗粒图像分析法和显微镜法(静态图像法)。粉末球形度以一定数量粉末颗粒投影界面的圆形度检测值的平均值进行近似表征。 马尔文帕纳科动态颗粒图像分析解决方案最新推出的 Hydro Insight 动态颗粒图像分析仪采用高速高分辨率摄像机实时采集动态颗粒图像,搭配 Mastersizer 3000 超高速智能激光粒度仪可以提供颗粒的分散和单个颗粒实时的图像,并且可以定量测试样品的分布数据,还有32个尺寸和形状的相关指标,如圆度、椭圆图、不透明度、平均直径、长宽比,可以帮助了解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是如何影响了材料的性能。方便您更好地了解您的材料,简化故障排除,并助力快速开发新方法。图7 Hydro Insight 动态图像分析仪(左)金属粉末样品中少量的大颗粒或者小颗粒用激光衍射的方法很难捕捉到信号,Hydro Insight 动态颗粒形貌分析仪可以对单个颗粒进行成像,并提供数量分布,并且可以看到颗粒的形貌。帮助我们看到这些大颗粒是否真实存在,以及它的外观,是高度球形的颗粒,卫星颗粒还是高度不规则的颗粒。图8 Hydro Insight 呈现的大颗粒形貌图9 动态图像法颗粒分布累积曲线马尔文帕纳科静态图像分析解决方案马尔文帕纳科还提供静态图像法高效颗粒形貌测量工具——Morphologi 4 全自动粒度粒形分析仪,用于测量从0.5 微米到数毫米的颗粒粒度和形状。使用伸长率、圆度、凸度等参数报告形状信息,以量化颗粒不规则性和表面粗糙度。与手动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相比,自动成像更高效,可提供数万颗粒的统计数据。图10 Morphologi 4-ID 全自动粒度粒形分析仪 Morphologi 4 全自动粒度粒形分析仪粒度测量范围从0.5μm到1300μm,采用整体式干粉分散装置,优化的显微镜光学器件和高信噪比CMOS相机,从样品分散到结果分析,均实现自动化SOP控制。图11 钛合金粉末球形度分析示意图 由于80-95%的金属粉末在增材制造的整个周期中都没有使用,昂贵的金属粉末回收利用也是增材制造行业中的关注重点。 为减少制造过程中降解的粉末导致零件质量的下降,避免导致灾难性的零件故障,关注原始材料和回收材料形貌的微妙偏差就显得尤为重要。 Morphologi 4 粒度粒形分析仪对原始粉末和使用多次后的粉末进行检测,为您揭示回收粉末材料与原始粉末的细微差异,进一步解析造成粉体流动性和堆积密度不同的原因。图12 钛合金球形度分析统计结果,红色为原始粉末,绿色为使用8次的粉末,蓝色为使用16次的粉末图13 样品的圆当量粒度分布图,红色是原始粉末,蓝色为使用8次的粉末,黑色为16次的粉末关于马尔文帕纳科马尔文帕纳科的使命是通过对材料进行化学、物性和结构分析,打造出更胜一筹的客户导向型创新解决方案和服务,从而提高效率和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通过利用包括人工智能和预测分析在内的最近技术发展,我们能够逐步实现这一目标。 这将让各个行业和组织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可解决一系列难题,如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率、开发更高质量的产品,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联系我们:马尔文帕纳科销售热线: +86 400 630 6902售后热线: +86 400 820 6902联系邮箱:info@malvern.com.cn官方网址:www.malvernpanalytical.com.cn
  • 合肥研究院全面解析环境监测领域中光谱学的技术进展
    p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刘文清团队在《光学学报》上发表创刊四十周年特邀综述,全面解析环境监测领域中光谱学的技术进展。/pp  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于光本质认识的提髙和深化,光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特别是激光器的发明和激光技术的应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提髙和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提升,开始采用现代的技术手段特别是光学技术研究一些环境物理化学现象和过程,逐渐发展了现代的环境光谱学。/pp  环境光谱学不仅是经典光学的创新发展,也是环境科学的新发展。环境光谱学监测是环境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光学中的吸收、发射、散射以及大气辐射传输等方法,通过建立特征因子指纹光谱数据库和定量解析算法,获取痕量气体的特性,可用于空气质量、固定和流动污染源自动监测,具有实时、动态、快速、非接触遥测、遥测、监测范围广、成本低等优势,是当今国际环境监测的发展方向和主导技术。/pp  利用光学中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光的散射以及大气辐射传输等方法,刘文清团队提出开展光学与环境交叉科学的创新研究,目前已形成了以差分光学吸收光谱(DOAS)技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非分光红外(NDIR)技术、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激光雷达(LIDAR)技术、荧光光谱技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光腔衰荡光谱技术(Cavity Ring-Down Spectroscopy,CRDS)、光散射测量技术、光声光谱技术等为主体的环境光学监测技术体系,实现了对环境痕量成分/多要素的现场快速探测与多维度多平台监测,已成功应用于大气、水源及土壤等的监测。/pp  在常规气体监测方面,主要利用各种光学技术路线:如针对SOsub2/sub、NOsub2/sub、Osub3/sub及THC、CHsub4/sub、NMHC、BTX等污染物,DOAS技术利用气体分子的吸收特性来鉴别成分,并根据窄带吸收强度反演出微量气体的浓度 针对温室气体COsub2/sub,CRDS利用相对较窄的吸收窗口,避免其他组分干扰,实现较高精度检测 针对CO,利用TDLAS的波长调谐特性,用单一窄带的激光频率扫描气体分子的一条或者几条气体特征吸收线,实现CO的定性或定量分析 在大气氧化性监测方面,可利用气体扩张激光诱导荧光技术获取大气中最重要的氧化剂——HOsubx/sub(OH、HOsub2/sub)自由基,308纳米激光将OH自由基激发至电子激发态,探测激发态OH自由基发出的荧光来确定大气中OH自由基的浓度 如要测量HOsub2/sub自由基,则需向转换装置中通入一定浓度的NO将HOsub2/sub自由基转化为OH自由基,再测OH自由基 在颗粒物监测方面,颗粒物在大气中的垂直分布不均,且高空的垂直迁移会影响近地面的污染浓度。激光雷达系统利用气溶胶的后向米散射回波信号来探测气溶胶光学特性如后向散射系数/消光系数的时空分布,可实现对颗粒物的垂直分布探测 在地表水质监测方面,利用水体中多数有机污染物属于含荧光团的大分子有机物,在适当波长的激发光作用下发射特征荧光光谱的原理,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实现对大面积水域的有机物污染状况的遥测 在土壤重金属监测方面,可以利用LIBS技术,分析土壤样品的表面等离子体辐射谱线,实现土壤有机污染物的现场快速监测。/pp  在实际运用中,通常将环境光谱和遥感技术结合应用,通过对系统性、区域性和复合性污染研究和多元信息融合,可以实现在线监测环境复合污染物、三维立体和流动在线监测,为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环境复合污染物观测、研究、示范平台奠定技术基础。/pp  随着光学、电子、信息、生物等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环境光谱技术正向高精度高灵敏、多组分多平台、智能化网络化的趋势发展。/pp  在大气复合污染形成过程监测中的大气氧化性现场监测、纳米级颗粒物在线测量、超低排放污染源监测,以及水土重金属在线检测等方面还存在检测限低、时间分辨率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和灵敏度,使光学监测技术应用于光化学反应机理研究、工业过程控制、生产安全监控 工业迅速发展使得监测的污染物种类快速增加、组分更加复杂,亟需发展大气自由基、全组分有机物、重金属、生物气溶胶、二次有机气溶胶示踪物,水体细菌、浮游植物以及土壤中残留农药和其它有机污染物的检测等 发展多平台、智能化、网络化,且具有特异选择性的环境监测仪器,实时获取环境多要素监测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模型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区域、流域污染源与环境质量的相应关系,构建智能管理决策平台,使环境管理向精细化、精准化转变,实现主动预见、大数据科学决策成为发展的新趋势。/p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汤洁:​温室气体监测关键问题解析
    减污降碳一直是我国的重点工作。习近平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等。最近印发的《深化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中提到,我国2022年基本完成试点工作,到2025年基本建成碳监测评估体系。随着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的实施,温室气体的准确监测与评估将成为降碳目标的根本前提。随着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以及温室气体监测试点城市项目的开展,温室气体监测市场逐渐增大,国产仪器研发力度也不断加大。为了了解当前温室气体监测技术、市场现状,以及相关监测设备的研发进展等,仪器信息网围绕“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与市场”主题开展约稿活动。本次我们邀请到来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汤洁研究员,请他介绍温室气体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内容如下:温室气体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中国气象局 汤洁近十年余来,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温室气体监测迫切需求促进下,随着高分辨率光谱探测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温室气体测量技术和设备,呈现迅速取代非色散红外法、色谱法等原有主流测量技术地位的趋势,其中最多见的测量仪器有:CRDS(光腔衰荡光谱法)、OA-ICOS(离轴积分增强输出光谱法)、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等。这三种技术均基于近/中红外的高分辨率吸收光谱的测量原理,具有精度高、时间分辨率高、响应快速稳定、使用便捷等优势特点,前两种技术的特点为近或中红外激光光源的单吸收峰窄带光谱测量,后一种则为宽带多吸收峰中红外光谱测量,两者各自在光源强度和光谱稳定性上具有相对优势。国外已推出的商用仪器总体测量性能均能满足世界气象组织(WMO)和欧洲综合碳观测系统(ICOS)的技术要求,因而在国内的许多科研业务单位已获得采购应用。但是,这些新仪器设备因其工作原理特点,在使用上需要特别注意以下2个问题,才能真正发挥这些仪器的优势特点,获得精准的测量数据。首先是水汽干扰的问题。一般认为,高分辨率光谱测量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区分不同物种的指纹光谱吸收,因而可以完全排除水汽等非目标物种的吸收峰干扰,但是实则并不尽然。根据文献报道,水汽(在近/中红外区吸收最强)对温室气体高分辨率光谱测量的干扰影响包括以下四种方式:1)稀释效应(即在计算温室气体物种的干空气混合比时,必须扣除水汽含量);2)水汽吸收峰的干扰;3)吸收峰展宽的影响;4)临近吸收峰展宽后的干扰。前两种干扰和影响的物理因素较为简单,而后两种干扰源自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光谱解析计算的影响较为复杂,尤其是对单吸收窄带光谱测量的技术而言,影响更为显著一些。这些干扰因素对于高精度温室气体测量来说是不可忽视的,目前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在进气系统中加入除水器件,将环境空气的露点温度降低到一个可接受的范围,WMO在2015年曾建议将进气露点温度控制在-30℃以下(即水汽含量低于500ppm)。除水的方法有冷阱除水、溶蚀管除水、化学除水,三种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第二个需要注意的是同位素体“盲视”(或“歧视”)问题。如,二氧化碳存在16O12C16O、16O13C16O、17O12C16O、18O12C16O等多种稳定同位素体,还包括14C等非稳定同位素体。不同同位素体的分子吸收光谱是不一样的,因此高分辨率光谱测量将不同种的同位素体作为不同的“物种”来测量,对二氧化碳而言一般是只测量16O12C16O,而对其它同位素体是完全“盲视”的。相对而言,传统的非色散红外法、色谱法技术不存在同位素体“盲视”(或“歧视”)效应,或者可忽略。由于大气二氧化碳中的碳-13同位素丰度受化石燃料排放等影响而存在季节变化和长期趋势,同位素体“盲视”效应的存在可能影响高精度温室气体测量结果,在温室气体标准制备、量值传递过程中,也需要格外重视同位素体“盲视”效应可能带来的系统性干扰和影响。除本文提及的三种高分辨率光谱温室气体测量技术外,国外还不断有新技术研发的报道,国内一些科研单位和企业也在密切跟踪国际最新技术的进展,自主研发国产测量仪器。作者衷心期待更加先进、可靠、自主创新的国产技术装备出现,为构建我国技术自主的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做出贡献,提供关键的基础数据支撑,为我国“双碳”战略保驾护航。作者简介:汤洁 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大气化学观测研究,2018年退休。曾作为归国留学生代表获江泽民主席接见,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第二层次人才,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奖励,在全球大气化学计划、全国环境学会、气象学会中担任学术任职,任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监测计划(WMO-GAW)运行专家组(OG)成员和中方国家联络人,负责瓦里关本底台的国际援助项目和业务建设,先后4次赴南、北极科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译著一篇,编写国家标准2份及气象行业标准多份。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