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红外差异分析

仪器信息网红外差异分析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红外差异分析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红外差异分析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红外差异分析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红外差异分析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红外差异分析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红外差异分析相关的解决方案。

红外差异分析相关的资讯

  • 石墨烯太赫兹外差混频探测器研究获重大进展
    p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专用集成电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纳米器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再次合作,在高灵敏度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FET)太赫兹自混频(Homodyne mixing)探测器的基础上,实现了外差混频(Heterodyne mixing)和分谐波混频(Sub-harmonic mixing)探测,最高探测频率达到650 GHz,利用自混频探测的响应度对外差混频和分谐波混频的效率进行了校准,该结果近期发表在碳材料杂志Carbon上(Carbon 121, 235-241 (2017))。 /p p   频率介于红外和毫米波之间的太赫兹波(Terahertz wave)在成像、雷达和通信等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太赫兹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高灵敏度太赫兹波探测器是发展太赫兹应用技术的核心器件,是开展太赫兹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与主要内容之一。太赫兹波探测可分为直接探测和外差探测两种方式:直接探测仅获得太赫兹波的强度或功率信息 而外差探测可同时获得太赫兹波的幅度、相位和频率信息,是太赫兹雷达、通信和波谱成像应用必需的核心器件。外差探测器通过被测太赫兹信号与低噪声本地相干太赫兹信号的混频,将被测信号下转换为微波射频波段的中频信号后进行检测。与直接探测相比,外差探测通常具备更高的响应速度和灵敏度,但是探测器结构与电路更加复杂,对混频的机制、效率和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p p   天线耦合的场效应晶体管支持在频率远高于其截止频率的太赫兹波段进行自混频探测和外差混频探测。前者是直接探测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形成规模化的阵列探测器,也是实现基于场效应晶体管的外差混频探测的基础。目前,国际上基于CMOS晶体管实现了本振频率为213 GHz的2次(426 GHz)和3次(639 GHz)分谐波混频探测,但其高阻特性限制了工作频率和中频带宽的提升。 /p p   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因其高电子迁移率、高可调谐的费米能、双极型载流子及其非线性输运等特性为实现高灵敏度的太赫兹波自混频和外差混频探测提供了新途径。前期,双方重点实验室秦华团队和冯志红团队合作成功获得了室温工作的低阻抗高灵敏度石墨烯太赫兹探测器,其工作频率(340 GHz)和灵敏度(~50 pW/Hz1/2)达到了同类探测器中的最高水平(Carbon 116, 760-765 (2017))。此次合作进一步使工作频率提高至650 GHz,并实现了外差混频探测。 /p p   如图1所示,工作在650 GHz的G-FET太赫兹探测器通过集成超半球硅透镜,首先通过216、432和650 GHz的自混频探测,验证了探测器响应特性与设计预期一致,并对自混频探测的响应度和太赫兹波功率进行了测试定标。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本振为216 GHz和648 GHz的外差混频探测,实现了本振为216 GHz的2次分谐波(432 GHz)和3次分谐波(648 GHz)混频探测。混频损耗分别在38.4 dB和57.9 dB,对应的噪声等效功率分别为13 fW/Hz和2 pW/Hz。2次分谐波混频损耗比216 GHz外差混频损耗高约8 dB。 /p p   此次获得混频频率已远高于国际上已报道的石墨烯外差探测的最高工作频率(~200 GHz),但中频信号带宽小于2 GHz,低于国际上报道最高中频带宽(15 GHz)。总体上,目前G-FET外差混频探测器性能尚不及肖特基二极管混频器。但是,无论在材料质量还是在器件设计与工艺技术上,都有很大的优化提升空间。根据Andersson等人预测,G-FET的混频转换效率可降低至23.5 dB,如何达到并超越肖特基二极管混频探测器的性能指标是未来需要重点攻关的关键问题。 /p p   图3所示为基于432 GHz的直接探测以及二次谐波探测的透射成像图对比,分谐波探测时的透射成像显现出比直接探测更高的动态范围,可达40 dB。 /p p   该研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61271157, 61401456, 61401297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F0100501, 2014CB339800)、中科院青促会(2017372)、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纳米加工平台、测试分析平台和南京大学超导电子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c73fe96e-7527-4de4-8f95-ff4e6c2935aa.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650 GHz天线耦合的G-FET太赫兹外差混频探测器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70869861-507f-4a27-91dc-64a7cf6c6185.jpg"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2:(a)准光耦合的外差混频探测系统示意图 (b)216 GHz外差混频探测的中频频谱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15463ac0-04f0-4c63-9091-fee1013ca466.jpg"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3:(a)分别采用432 GHz直接探测和本振为216 GHz的2次分谐波探测对树叶进行的透射成像效果对比 (b)采用本振为216 GHz的2次分谐波探测对柠檬片的透视成像。 /p
  • 崂应3023Y紫外差分烟气分析仪 入选2022年度第一批青岛市创新产品
    近日,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示了2022年度第一批青岛市创新产品,崂应自主研发生产的崂应3023Y紫外差分烟气分析仪荣膺其中。崂应3023Y型 紫外差分烟气分析仪青岛市创新产品 青岛市创新产品是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为鼓励支持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加大企业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促进创新产品市场化和产业化,按照《青岛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编制工作指南(试行)》(青工信规〔2021〕1号)和《关于组织编制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组织企业进行申报并经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等环节评选而出。 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该奖项是对我司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的肯定,也将继续推动我司不断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
  • 安光所在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光谱应用于风场探测方面获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机所高晓明研究员团队在激光外差光谱应用于风场探测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氧气矫正的高分辨率激光外差辐射计(LHR)用于平流层和对流层风场探测的研究》为题发表于美国光学学会(OSA)学术期刊Optics Express。激光外差辐射计(LHR)具有高光谱分辨率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探测到由风场引起的微小多普勒频移,频移结合大气透过率谱,通过光谱反演得到沿视线方向水平风的垂直廓线和大气柱浓度等信息。团队谈图副研究员和李竣博士生设计了基于氧气矫正的近红外激光外差光谱仪,同时测量大气O2和CO2透过率谱,基于受约束的内尔德-米德(Nelder-Mead’s)单纯形法,利用大气O2透过谱来校正大气温度和压力分布,并结合最优估算法反演得到了精度为∼±2.5 m/s的大气风场垂直剖面,研究结果表明,氧气校正激光外差辐射计作为便携式和小型化测量仪器在风场探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本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所长特别预研基金等项目的资助。双通道近红外激光外差辐射计示意图图(a)为测量的大气透射光谱;图(b)为先验风廓线(蓝色曲线)和反演的风廓线(红色虚线)
  • 激光外差干涉技术在光刻机中的应用
    激光外差干涉技术在光刻机中的应用 张志平*,杨晓峰 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上海市超精密运动控制与检测工程研究中心,上海 201203摘要 超精密位移测量系统是光刻机不可或缺的关键分系统之一,而基于激光外差干涉技术的超精密位移测量系统同时具备亚纳米级分辨率、纳米级精度、米级量程和数米每秒的测量速度等优点,是目前唯一能满足光刻机要求的位移测量系统。目前应用于光刻机的超精密位移测量系统主要有双频激光干涉仪和平面光栅测量系统两种,二者均以激光外差干涉技术为基础。本文将分别对这两种测量系统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在光刻机中的典型应用进行阐述。关键词 光刻机;外差干涉;双频激光干涉仪;平面光栅1 引言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之一,而光刻机则被誉为集成电路产业皇冠上的明珠[1]。作为光刻机三大指标之一的套刻精度,是指芯片当中上下相邻两层电路图形的位置偏差。套刻精度必须小于特征图形的1/3,比如14 nm节点光刻机的套刻精度要求小于5.7 nm。影响套刻精度的重要因素是工件台的定位精度,而工件台定位精度确定的前提则是超精密位移测量反馈,因此超精密位移测量系统是光刻机不可或缺的关键分系统之一[2-4]。随着集成电路特征尺寸的不断减小,对位置测量精度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同时,为了满足光刻机产率不断提升的需要,掩模台扫描速度也在不断提高,甚至达到 3 m/s 以上;此外,为了满足大尺寸平板显示领域的需求,光刻机工件台的尺寸和行程越 来越大,最大已达到 1. 8 m×1. 5 m;最后,为了获得工件台和掩模台良好的同步性能,光刻机还要求位置测量系统具备多轴同步测量的功能,采样同步不确定性优于纳秒级别[5-8]。 综上,光刻机要求位置测量系统同时具备亚纳米级分辨率、纳米级精度、米级量程、数米每秒测量速度、闭环反馈以及多轴同步等特性。目前,在精密测量领域能同时满足上述测量要求的,只有外差干涉测量技术。 本文分别介绍外差干涉测量技术原理及其两 种具体结构——双频激光干涉仪和平面光栅测量系统,以及外差干涉技术在光刻机中的典型应用。 2 外差干涉原理 2. 1 拍频现象 外差干涉又称为双频干涉或者交流干涉,是利用“拍频”现象,在单频干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 种干涉测量技术。 假设两列波的方程为 x1 = A cos ω1 t , (1) x2 = A cos ω2 t 。 (2) 叠加后可表示为(3)拍频定义为单位时间内合振动振幅强弱变化 的次数,即 v =| (ω2 - ω1)/2π |=| v 2 - v 1 | 。 (4) 波 x1、x2 以及合成后的波 x 如图 1 所示,其中包 络线的频率即为拍频,也称为外差频率。如果其中一个正弦波的相位发生变化,拍频信号的相位会发生完全相同的变化,即外差拍频信号将完整保留原始信号的相位信息。 图 1. 拍频示意图Fig. 1. Beat frequency diagram对于激光而言,因为频率很高(通常为 1014 Hz 量级),目前的光电探测器无法响应,但可以探测到两束频率相近的激光产生的拍频(几兆到几十兆赫兹)。因此拍频被应用到激光领域,发展成激光外差干涉技术。2. 2 外差干涉技术 由拍频原理可知 ,所谓外差就是将要接收的信号调制在一个已知频率信号上,在接收端再将该调制信号进行解调。由于高频率的激光信号相位变化难以精确测量,但利用外差干涉技术可以用低频拍频信号把高频信号的 相位变化解调出来,将大大降低后续精确鉴相的难度。因此,外差技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信号以交流的方式进行传输和处理。 与单频干涉技术相比,外差干涉技术的突出优点是:1)由于被测对象的相位信息是加载在稳定的差频(通常几兆到几十兆赫兹)上,因此光电探测时避过了低频噪声区,提高了光电信号的信噪比。例如在外界干扰下,测量光束光强衰减 50% 时,单频干涉仪很难正常工作,而外差干涉仪在光强衰减 90% 时仍能正常工作 ,因此更适用于工业现场 。 2)外差干涉可以根据差频信号的增减直接判别运动方向,而单频干涉技术则需要复杂的鉴相系统来 判别运动方向。单频干涉技术与外差干涉技术对比如表 1 所示。表 1. 单频干涉技术与外差干涉技术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between homodyne interferometry and heterodyne interferometry3双频激光干涉仪 3. 1 双频激光干涉仪原理 双频激光干涉仪是在单频激光干涉仪的基础上结合外差干涉技术发展起来的,其原理如图 2 所 示。双频激光器发出两列偏振态正交的具有不同频率的线偏振光,经过偏振分光器后光束被分离。 图 2. 双频激光干涉仪原理图Fig. 2. Schematic diagram of dual frequency laserinterferometer设两束激光的波动方程为 E1 = E R1 cos ( 2πf1 t ) E2 = E R2 cos ( 2πf2 t ) , (5) 式中:ER1和 ER2为振幅;f1和 f2为频率。 偏振态平行于纸面的频率为 f1 的光束透过干涉仪后,被目标镜反射回干涉仪。当被测目标镜移动时,产生多普勒效应,返回光束的频率变为 f1 ± Δf, Δf 为多普勒偏移量,它包含被测目标镜的位移信息。经过干涉镜后,与频率为 f2 的参考光束会合,会合后光束发生拍频,其光强 IM函数为 (6) 式(6)包含一个直流量和一个交流量,经光电探测器转换为电信号,再进行放大整形后,去除直流量,将交 流量转换为一组频率为 f1 ± Δf- f2的脉冲信号。从双频激光器中输出频率为 f1 - f2 的脉冲信 号,作为后续电路处理的基准信号。测试板卡采用减法器通过对两列信号的相减,得到由于被测目标 镜的位移引起的多普勒频移 Δf。被测目标镜的位移 L 与 Δf的关系可表示为 (7) 式中:λ 为激光的波长;N 为干涉的条纹数。因此, 只要测得条纹数,就可以计算出被测物体的位移。 3. 2 系统误差分析 双频激光干涉仪的系统误差大致由三部分组成:仪器误差、几何误差以及环境误差,如表 2 所示。 三种误差中,仪器误差可控制在 2 nm 以内;几何误 差可以通过测校进行动态补偿,残差可控制在几纳米以内;环境误差的影响最大,通常可达几十纳米到几微米量级,与测量区域的环境参数(温度、压 力、湿度等)有关,与量程几乎成正比,因此大量程测量时,需要对环境参数进行控制。 表 2. 双频激光干涉仪系统误差分解Table 2. System error of dual frequency laser interferometer4 平面光栅测量系统 双频激光干涉仪在大量程测量时,精度容易受 温度、压力、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研究者们同样基于外差干涉原理研发了平面光栅测量系统,可克服双频激光干涉仪的这一缺点。 4. 1 基于外差干涉的光栅测量原理 众所周知 ,常规的光栅测量是基于叠栅条纹的,具有信号对比度差、精度不高的缺点。基于外差干涉的光栅测量原理如图 3 所示,双频激光器发出频率 f1 和 f2 的线偏振光,垂直入射到被测光栅表面,分别进行+1 级和−1 级衍射,衍射光经过角锥反射镜后再次入射至被测光栅表面进行二次衍射, 然后会合并沿垂直于光栅表面的方向返回。由于被测光栅与光栅干涉仪发生了相对运动,因此,返回的激光频率变成了 f1 ± Δf和 f2 ∓ Δf,其中 Δf为多 普勒频移量,它包含被测目标镜的位移信息。 图 3. 基于外差干涉的光栅测量原理Fig. 3. Principle of grating measurement based on heterodyne interference会合后的光束 f1 ± Δf 和 f2 ∓ Δf 发生拍频,其频率为 ( f1 ± Δf ) - ( f2 ∓ Δf ) = ( f1 - f2 ) ± 2Δf。(8) 式(8)的信号与双频激光器中输出频率为 f1 - f2 的 参考信号相减,得到多普勒频移 Δf。被测目标镜的位移 L 与 Δf的关系可表示为(9) 式中 :p 为光栅的栅距 ;N 为干涉的条纹数 。 因此,只要测得条纹数 ,就可以计算出被测物体的位移。 上述原理推导是基于一维光栅刻线的,只能测量一维运动。为了获得二维测量,只需将光栅的刻线由一维变成二维(即平面)即可。 4. 2 两种测量系统优缺点对比 由此可知,基于外差干涉的光栅测量原理与双频激光干涉仪几乎完全相同,主要的差别是被测对象由反射镜换成了衍射光栅。两种测量系统的优缺点如表 3 所示。表 3. 双频激光干涉仪与光栅测量系统对比Table 3. Dual frequency laser interferometer versus gratingmeasurement system5外差干涉测量在光刻机中的应用 发展至今,面向 28 nm 及以下技术节点的步进扫描投影式光刻机已成为集成电路制造的主流光刻机。作为光刻机的核心子系统之一的超精密工件台和掩模台,直接影响着光刻机的关键尺寸、套刻精度、产率等指标。而工件台和掩模台要求具有高速、高加速度、大行程、超精密、六自由度(x、y 大 行程平动,z 微小平动,θx、θy、θz微小转动)等运动特点,而实现这些运动特点的前提是超精密位移测量反馈。因此,基于外差干涉技术的超精密位移测量子系统已经成为光刻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4. 光刻机中的多轴双频激光干涉仪[10]Fig. 4. Multi-axis dual frequency laser interferometer in lithography machine[10]图 4 为典型的基于多轴双频激光干涉仪的光刻机工件台系统测量方案[10],在掩模台和硅片台的侧面布置多个多轴激光干涉仪,对应地在掩模台和硅 片台上安装长反射镜;通过多个激光干涉仪的读数解算出掩模台和硅片台的六自由度位移。 然而,随着测量精度、测量行程、测量速度等运动指标的不断提高,双频激光干涉仪由于测量精度易受环境影响、长反射镜增加运动台质量致使动态性能差等问题难以满足日益提升的测量需求。因 此,同样基于外差干涉技术的平面光栅测量系统成为了另一种选择[8]。 光刻机工件台平面光栅测量技术首先由世界光刻机制造巨头 ASML 公司取得突破。该公司于 2008 年 推 出 的 Twinscan NXT:1950i 浸 没 式 光 刻机,采用了平面光栅测量技术对 2 个工件台的六自 由度位置进行精密测量。如图 5 所示,该方案在主基板的下方布置 8 块大面积高精度平面光 栅(约 400 mm×400 mm),在两个工件台上分别布置 4 个 平面光栅读数头(光栅干涉仪),当工件台相对于平 面光栅运动时,平面光栅读数头即可测出工件台的 运动位移[2,5,9]。图 5. ASML 光刻机的平面光栅测量方案[2,5,9]Fig. 5. Plane grating measurement scheme of ASML lithography machine[2,5,9]相比多轴双频激光干涉仪测量方案,平面光栅测量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测量光路短(通常小于 20 mm),因此测量重复精度和稳定性对环境变化不 敏感;2)工件台上无需长反射镜,因此质量更轻、动态性能更好。 然而,平面光栅测量方案也有其缺点:1)大面积高精度光栅制造难度太大;2)由式(9)可知,位移 测量结果以栅距 p 为基准,然而受栅距均匀性限制, 测量绝对精度不高。为了获得较好的精度和线性度,往往需要利用双频激光干涉仪进行标定。 面临极端测量需求的挑战 ,Nikon 公 司 在 NSR620D 光刻机中采用了平面光栅和双频激光干涉仪混合测量的技术方案[9],如图 6 所示。该方案 将平面光栅安装在工件台上表面,而将光栅读数头安装在主基板下表面,同时增加了双频激光干涉仪,结合了平面光栅测量系统和双频激光干涉仪的 优点。在读头与读头切换时采用双频激光干涉仪进行在线校准。 图 6. Nikon光刻机混合测量方案[9]Fig. 6. Hybrid measurement scheme of Nikon lithography machine [9]6激光外差干涉系统的发展趋势 无论是双频激光干涉仪还是平面光栅测量系统,要想获得纳米级测量精度,既需要提高测量系统本身的精度,更需要从使用的角度努力,即“三分 靠做,七分靠用”。 就激光外差干涉测量系统本身而言,误差源主要来自于光学非线性误差。在外差干涉测量系统 中,由于光源及光路传输过程各光学器件性能不理想或装调有偏差,会带来两个频率的光混叠现象, 即原本作为测量信号频率 f1(或 f2)的光中混杂了频 率 f2(或 f1)的光,或原本作为参考信号频率 f2(或 f1) 的光中混杂了频率 f1(或 f2)的光。在信号处理中该混叠的频率信号会产生周期性的光学非线性误差。尽管目前主流的双频激光干涉仪厂家已经将非线性误差控制在 2 nm 以内[10- 12],但应用于 28 nm 以下光刻机时仍然需要进一步控制该误差。国内外众多学者从非线性误差来源、检测和补偿等角度出发,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13- 17]。这些成果有望对非线性误差的动态补偿提供理论支持。 从应用角度,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应用拓展、 安装误差及其测校算法、环境参数控制及其补偿方法研究等方面。在应用拓展方面,激光外差干涉技术除了应用于测长之外,还在小角度测量、直线度、平面度、反馈测量等方面取得了应用[18- 20]。在安装误差和环境误差补偿算法方面,主要聚焦于多自由度解耦算法、大气扰动补偿等研究方向[4,21- 27]。 7 总结 阐述了光刻机对位移测量系统大量程、亚纳米 分辨率、纳米精度、高测速及多轴同步的苛刻要求。 概述了激光外差干涉技术原理,指出目前为止,激光外差干涉技术是唯一能满足光刻机上述要求的超精密位移测量技术。并综述了两种基于激光外差干涉技术的测量系统:双频激光干涉仪和平面光栅测量系统。总结了这两种位移测量系统在光刻机中的典型应用,以及激光外差干涉技术的当前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全文详见:激光外差干涉技术在光刻机中的应用.pdf
  • 湖北锐意推出碳通量气体检测、发动机排放检测及燃气热值分析等高端气体分析仪器
    9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的决策部署,设立了2000亿元以上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政策面向教育、实训基地、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新型基础设施等十大领域。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688665.SH)旗下全资子公司湖北锐意自控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锐意”)是一家专业提供气体成分及流量测量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基于四方光电核心气体传感技术平台的优势,开发了系列非分光红外(NDIR)、非分光紫外(NDUV)、紫外差分吸收光谱(UV-DOAS)、激光拉曼(LRD)、超声波(Ultrasonic)、热导(TCD)、光散射探测(LSD)等技术原理的气体成分流量仪器仪表,产品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冶金、煤化工、生物质能源等各个行业。湖北锐意针对国家政策以及当前研究热点问题,选择碳通量气体检测、发动机排放检测及燃气热值分析三个重点方向,推荐以下行业解决方案。一、碳通量气体检测解决方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监测数据可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和评价生态系统碳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特征,为“双碳”目标的达成提供参考数据,为现代地球系统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提供研究依据。碳通量在线监测网络主要包含土壤温室气体通量测量和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两种方法。湖北锐意依托气体分析传感器平台优势,分别开发了土壤碳通量分析仪与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一)土壤碳通量分析仪土壤生态系统中的碳元素主要是通过土壤呼吸来实现碳循环,对土壤呼吸过程中CO2释放量的准确监测是评价生态系统中碳汇过程的关键。通量测定法是最为常用的测定方法,即直接测定土壤和大气间的CO2交换量,也是评价土壤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关键。国家正在积极推动“双碳”政策,碳监测为碳计量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和煤矿等区域的无组织碳排放是碳监测的难点之一。土壤碳通量分析仪利用非分光红外气体分析技术(NDIR)测量CO2浓度、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测量CH4、N2O浓度。仪器外形小巧便携,方便获取多个不同点位的数据,完成不同空间与高度限值的测量要求,支持长期、连续、准确的测量。主要应用于土壤碳通量监测、森林碳通量监测、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城市污染气体排放监测、固定污染源排放监测;高校关于环境科学、农业学与林业学相关研究等。(据测量场景不同可选配多款型号气体测量室)土壤碳通量分析仪技术参数(二)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涡度协方差(又称涡动相关法)技术是测量和计算大气边界层内垂直湍流通量的重要大气测量技术。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结合多款气体分析仪与超声风速仪,模块化设计,外形小巧,安装灵活。相互无干扰,专为高空监测而设计。通过对微气象中的三维风速与气体浓度进行精确测量,完成对生态系统与大气之前湍流交换的监测,即时收集流动畸变数据。适用于边界层气象研究、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含量监测、野外大气监测、碳水循环研究、空气通量研究、遥感数据验证等。图左:开路式(CO2/H2O)气体分析仪图中:开路式(CH4)气体分析仪图右:三维超声风速仪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技术参数二、发动机排放检测解决方案内燃机工业是我国重要基础产业,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我国已经颁布和实施了GB 18352.6-2016(轻型车国六)、GB 17691-2018(重型车国六)和GB 20891-2014的2020年修改单(非道路移动机械国四)等移动源新生产车排放法规以及GB 18285-2018(汽油车)、GB 3847-2018(柴油车)和GB 36886-2018(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在用车排放法规。其中引领内燃机行业技术发展的是新生产车排放法规,该法规体系中要求的高精度发动机排放检测设备,主要包括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和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目前都是主要依赖国外进口产品。由于设备构成十分复杂且涉及多项高精度测量技术,进口设备往往十分昂贵,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单套价格通常会达到数百万元甚至是千万元以上,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单套价格也通常会达到百万元以上。进口设备不仅价格贵,还存在供货周期长、使用成本高等问题,显然不能完全满足我国作为内燃机产销第一大国的实际需求。湖北锐意依托气体成分流量仪器仪表研发平台基础优势,结合近20年发动机排放分析仪研发经验,吸收国际先进应用经验,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突破,战略性加大投入,成功研发了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以及非常规气体分析仪等全系列产品,具有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测量准确、性能稳定、兼容性强和高效服务等特点,可满足科研机构、制造企业和检测机构等国内外用户的各种应用需求。(一)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基于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的实验室标准工况排放测试是我国移动源排放法规体系中被广泛采用的标准方法,湖北锐意针对性开发了Gasboard-9802发动机排放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CVS)及其配套的Gasboard-9801发动机排放测试系统。Gasboard-9801发动机排放测试系统结合高精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技术(HFID)、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技术(UV-DOAS)、非分光红外技术(NDIR)、长寿命电化学传感器技术(ECD)与凝结核粒子计数技术(CPC),同时测量发动机排气中THC、NOx、CO、CO2、O2等气体体积浓度及颗粒物数量浓度,其超低量程同时具备准确性高和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完全满足排放法规技术要求以及实际应用需求。Gasboard-9802发动机排放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CVS)具有功能齐全、准确性高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适用于轻型车、重型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各种移动源国家排放法规,可满足各种工况下不同排量和不同燃料类型内燃机的法规排放测试试验需求。目前,湖北锐意的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设备已经逐步成功应用于科研机构、发动机制造企业、轻型汽车制造企业、摩托车制造企业及相关检测机构等。Gasboard-9801发动机排放测试系统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 武汉某知名高校醇氢发动机排放测试研究项目2、 常州某大型发动机制造企业实验室排放气体检测项目(二)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基于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的实际工况车载排放测试是一种更能反映移动源真实排放水平的排放测试方法,已经被我国轻型车、重型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法规引入作为标准方法的重要补充,正在法规检测和市场监督抽查等应用场景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湖北锐意针对性开发了符合法规要求的Gasboard-9805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该系统采用全自主的核心传感器分析技术,可实现排放物CO、CO2、NO、NO2、THC和PN浓度测量,以及排气流量、GPS数据、环境温湿度、大气压力的测量,并具备测试过程引导、自动计算排放总量、导出测试报告等功能。依托自主搭建的排气质量流量标定系统和颗粒物PN分析仪标定系统等关键标定平台,为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的溯源标定和质量检验提供了保障。目前,湖北锐意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科研机构、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制造企业及相关检测机构等。Gasboard-9805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浙江某大型农用机械制造企业车载排放测试项目(三)非常规气体分析仪发动机尾气中NH3和N2O等非常规气体污染物排放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热点和排放法规检测项目。湖北锐意分别采用高温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技术(UV-DOAS)和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成功开发了发动机原排直采NH3分析仪和N2O分析仪,已应用于新能源发动机研发工作。NH3和N2O分析仪技术参数(四)在用车排放检测系统湖北锐意基于双光束红外(NDIR)、微流红外(NDIR)、非分光紫外(UV-DOAS)等核心气体传感技术,自主研发了包括气体传感器平台、尾气分析仪、透射式烟度计、振动式发动机转速表的在用车排放检测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具有高精度、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满足: GB 18285-2018,GB 3847-2018,GB 7258-2017,GB 7258-2017,GB 20891-2014等国标以及JJF 1375,JJG 688-2017,HJ 1014-2020等技术要求。产品广泛应用于机动车检测机构、汽车制造厂、汽车修理厂、科研机构、环保执法部门等。三、燃气热值分析解决方案天然气、沼气以及工业生产中可燃气体的高效利用对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准确测量可燃气体成分及热值并自动优化控制燃烧过程是提高燃烧效率和控制排放污染的重要途经。天然气等碳氢燃料的气体成分分析主要依赖气相色谱法,但该方法的响应时间达90s以上,往往不能满足大多数场合的实时控制应用需求。湖北锐意在气体分析传感器平台优势基础上吸收国际先进的产品设计理念和应用经验,并结合国内应用需求,自主研发了以光谱吸收技术原理为主的一系列气体成分及热值在线测量设备,具有精度高、响应快、功能齐全等特点,可满足石油天然气、沼气、污水气体系统、垃圾填埋、玻璃陶瓷、化工、电厂和内燃机等领域应用。(一)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激光拉曼光谱法可以使用一个激光光源同时探测除惰性气体之外的所有气体分子,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过程气体成分在线监测技术。但激光拉曼光谱法的特征信号较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在气体检测领域的广泛应用。2012年四方光电牵头承担 “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的研发与应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解决了检测信号弱等诸多难题,成功开发了LRGA-6000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设备融合10项授权发明专利,通过对仪器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探测装置等核心硬件进行激光功率增加、气体压力提高、作用光程增长、散射光大范围收集等技术创新,以及采用基于Ar基底自动扣除、基于标定气体干扰自动修正等激光拉曼特有的软件算法,消除环境温度、压力、干扰气体等对被测气体的影响,实现了对低密度过程气体的高精度监测,已广泛应用于天然气、乙烯裂解气、生物质燃气、变压器油溶解气、煤化工等各大领域。在热值监测领域,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具有突出优势。以往旧式热值仪往往只能监测总碳氢化合物的热值总量且易受水分影响,而湖北锐意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可以分别监测显示各组分热值,采用的特征指纹谱技术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在气体监测领域可取代气相色谱(GC)与质谱(MS):LRGA-6000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技术参数LRGA-3100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武汉某大型轧钢厂加热炉热值监测项目2、 非洲某大型天然气开采监测项目(二)煤气分析仪(便携型)湖北锐意煤气分析仪可同时监测8种气体浓度并自动计算显示煤气/天然气热值,且多组分同时测量无交叉干扰。据以往用户使用案例的监测结果统计来看,湖北锐意煤气分析仪在热值监测方面平均为用户节省约10%的燃烧热能,此数据反应到庞大的工业产量基数上,为用户企业节省了十分可观的燃料成本。湖北锐意红外气体分析技术包含公司授权专利12项。其中消除交叉气体干扰技术集成非分光红外气体传感器(针对CO、CO2、CH4和CnHm检测)、热导H2传感器以及电化学O2传感器,并通过软件进行修正得到准确的八组分浓度数据并计算热值。基于该技术开发的煤气分析仪能够与昂贵的在线气相色谱仪作用相当,省却了载气等长期耗材,并具备热值分析功能。主要应用于煤化工、钢铁冶金等领域的煤气成分及热值测量、高校科研院所的气体取样分析以及新能源行业的气体成分测量等。Gasboard-3100P煤气分析仪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抚顺某石油化工研究院生物质原料热解实验室检测项目(三)便携红外天然气热值分析仪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也是一种混合气体,不同气源生产的天然气组分会有所不同,在天然气用作燃料时,因组分不同导致其热值出现差异。目前无论是工业还是民用,都对天然气具有依赖性。对燃烧过程中气体浓度及热值的连续监测,可精确了解天然气的燃烧效率,对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改善大气环境、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等具有积极作用。湖北锐意便携式红外天然气热值分析仪可同时测量多种气体浓度,并自动计算天然气热值,可取代燃烧法热值仪。相较于适用于高校与职业院校教学科研/实验实训、燃气具生产企业、燃气计量检测部门、节能监测部门、环保和配气等行业、天然气公司、液化气厂、液化气站等。Gasboard-3110P便携式红外天然气热值分析仪技术参数
  • 湖北锐意推出碳通量气体检测、发动机排放检测及燃气热值分析等高端气体分析仪器
    9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的决策部署,设立了2000亿元以上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政策面向教育、实训基地、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新型基础设施等十大领域。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688665.SH)旗下全资子公司湖北锐意自控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锐意”)是一家专业提供气体成分及流量测量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基于四方光电核心气体传感技术平台的优势,开发了系列非分光红外(NDIR)、非分光紫外(NDUV)、紫外差分吸收光谱(UV-DOAS)、激光拉曼(LRD)、超声波(Ultrasonic)、热导(TCD)、光散射探测(LSD)等技术原理的气体成分流量仪器仪表,产品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冶金、煤化工、生物质能源等各个行业。湖北锐意针对国家政策以及当前研究热点问题,选择碳通量气体检测、发动机排放检测及燃气热值分析三个重点方向,推荐以下行业解决方案。一、碳通量气体检测解决方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监测数据可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和评价生态系统碳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特征,为“双碳”目标的达成提供参考数据,为现代地球系统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提供研究依据。碳通量在线监测网络主要包含土壤温室气体通量测量和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两种方法。湖北锐意依托气体分析传感器平台优势,分别开发了土壤碳通量分析仪与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一)土壤碳通量分析仪土壤生态系统中的碳元素主要是通过土壤呼吸来实现碳循环,对土壤呼吸过程中CO2释放量的准确监测是评价生态系统中碳汇过程的关键。通量测定法是最为常用的测定方法,即直接测定土壤和大气间的CO2交换量,也是评价土壤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关键。国家正在积极推动“双碳”政策,碳监测为碳计量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和煤矿等区域的无组织碳排放是碳监测的难点之一。土壤碳通量分析仪利用非分光红外气体分析技术(NDIR)测量CO2浓度、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测量CH4、N2O浓度。仪器外形小巧便携,方便获取多个不同点位的数据,完成不同空间与高度限值的测量要求,支持长期、连续、准确的测量。主要应用于土壤碳通量监测、森林碳通量监测、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城市污染气体排放监测、固定污染源排放监测;高校关于环境科学、农业学与林业学相关研究等。(据测量场景不同可选配多款型号气体测量室)土壤碳通量分析仪技术参数(二)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涡度协方差(又称涡动相关法)技术是测量和计算大气边界层内垂直湍流通量的重要大气测量技术。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结合多款气体分析仪与超声风速仪,模块化设计,外形小巧,安装灵活。相互无干扰,专为高空监测而设计。通过对微气象中的三维风速与气体浓度进行精确测量,完成对生态系统与大气之前湍流交换的监测,即时收集流动畸变数据。适用于边界层气象研究、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含量监测、野外大气监测、碳水循环研究、空气通量研究、遥感数据验证等。图左:开路式(CO2/H2O)气体分析仪图中:开路式(CH4)气体分析仪图右:三维超声风速仪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技术参数二、发动机排放检测解决方案内燃机工业是我国重要基础产业,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我国已经颁布和实施了GB 18352.6-2016(轻型车国六)、GB 17691-2018(重型车国六)和GB 20891-2014的2020年修改单(非道路移动机械国四)等移动源新生产车排放法规以及GB 18285-2018(汽油车)、GB 3847-2018(柴油车)和GB 36886-2018(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在用车排放法规。其中引领内燃机行业技术发展的是新生产车排放法规,该法规体系中要求的高精度发动机排放检测设备,主要包括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和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目前都是主要依赖国外进口产品。由于设备构成十分复杂且涉及多项高精度测量技术,进口设备往往十分昂贵,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单套价格通常会达到数百万元甚至是千万元以上,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单套价格也通常会达到百万元以上。进口设备不仅价格贵,还存在供货周期长、使用成本高等问题,显然不能完全满足我国作为内燃机产销第一大国的实际需求。湖北锐意依托气体成分流量仪器仪表研发平台基础优势,结合近20年发动机排放分析仪研发经验,吸收国际先进应用经验,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突破,战略性加大投入,成功研发了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以及非常规气体分析仪等全系列产品,具有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测量准确、性能稳定、兼容性强和高效服务等特点,可满足科研机构、制造企业和检测机构等国内外用户的各种应用需求。(一)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基于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的实验室标准工况排放测试是我国移动源排放法规体系中被广泛采用的标准方法,湖北锐意针对性开发了Gasboard-9802发动机排放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CVS)及其配套的Gasboard-9801发动机排放测试系统。Gasboard-9801发动机排放测试系统结合高精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技术(HFID)、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技术(UV-DOAS)、非分光红外技术(NDIR)、长寿命电化学传感器技术(ECD)与凝结核粒子计数技术(CPC),同时测量发动机排气中THC、NOx、CO、CO2、O2等气体体积浓度及颗粒物数量浓度,其超低量程同时具备准确性高和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完全满足排放法规技术要求以及实际应用需求。Gasboard-9802发动机排放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CVS)具有功能齐全、准确性高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适用于轻型车、重型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各种移动源国家排放法规,可满足各种工况下不同排量和不同燃料类型内燃机的法规排放测试试验需求。目前,湖北锐意的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设备已经逐步成功应用于科研机构、发动机制造企业、轻型汽车制造企业、摩托车制造企业及相关检测机构等。Gasboard-9801发动机排放测试系统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 武汉某知名高校醇氢发动机排放测试研究项目2、 常州某大型发动机制造企业实验室排放气体检测项目(二)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基于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的实际工况车载排放测试是一种更能反映移动源真实排放水平的排放测试方法,已经被我国轻型车、重型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法规引入作为标准方法的重要补充,正在法规检测和市场监督抽查等应用场景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湖北锐意针对性开发了符合法规要求的Gasboard-9805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该系统采用全自主的核心传感器分析技术,可实现排放物CO、CO2、NO、NO2、THC和PN浓度测量,以及排气流量、GPS数据、环境温湿度、大气压力的测量,并具备测试过程引导、自动计算排放总量、导出测试报告等功能。依托自主搭建的排气质量流量标定系统和颗粒物PN分析仪标定系统等关键标定平台,为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的溯源标定和质量检验提供了保障。目前,湖北锐意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科研机构、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制造企业及相关检测机构等。Gasboard-9805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浙江某大型农用机械制造企业车载排放测试项目(三)非常规气体分析仪发动机尾气中NH3和N2O等非常规气体污染物排放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热点和排放法规检测项目。湖北锐意分别采用高温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技术(UV-DOAS)和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成功开发了发动机原排直采NH3分析仪和N2O分析仪,已应用于新能源发动机研发工作。NH3和N2O分析仪技术参数(四)在用车排放检测系统湖北锐意基于双光束红外(NDIR)、微流红外(NDIR)、非分光紫外(UV-DOAS)等核心气体传感技术,自主研发了包括气体传感器平台、尾气分析仪、透射式烟度计、振动式发动机转速表的在用车排放检测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具有高精度、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满足: GB 18285-2018,GB 3847-2018,GB 7258-2017,GB 7258-2017,GB 20891-2014等国标以及JJF 1375,JJG 688-2017,HJ 1014-2020等技术要求。产品广泛应用于机动车检测机构、汽车制造厂、汽车修理厂、科研机构、环保执法部门等。三、燃气热值分析解决方案天然气、沼气以及工业生产中可燃气体的高效利用对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准确测量可燃气体成分及热值并自动优化控制燃烧过程是提高燃烧效率和控制排放污染的重要途经。天然气等碳氢燃料的气体成分分析主要依赖气相色谱法,但该方法的响应时间达90s以上,往往不能满足大多数场合的实时控制应用需求。湖北锐意在气体分析传感器平台优势基础上吸收国际先进的产品设计理念和应用经验,并结合国内应用需求,自主研发了以光谱吸收技术原理为主的一系列气体成分及热值在线测量设备,具有精度高、响应快、功能齐全等特点,可满足石油天然气、沼气、污水气体系统、垃圾填埋、玻璃陶瓷、化工、电厂和内燃机等领域应用。(一)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激光拉曼光谱法可以使用一个激光光源同时探测除惰性气体之外的所有气体分子,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过程气体成分在线监测技术。但激光拉曼光谱法的特征信号较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在气体检测领域的广泛应用。2012年四方光电牵头承担 “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的研发与应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解决了检测信号弱等诸多难题,成功开发了LRGA-6000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设备融合10项授权发明专利,通过对仪器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探测装置等核心硬件进行激光功率增加、气体压力提高、作用光程增长、散射光大范围收集等技术创新,以及采用基于Ar基底自动扣除、基于标定气体干扰自动修正等激光拉曼特有的软件算法,消除环境温度、压力、干扰气体等对被测气体的影响,实现了对低密度过程气体的高精度监测,已广泛应用于天然气、乙烯裂解气、生物质燃气、变压器油溶解气、煤化工等各大领域。在热值监测领域,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具有突出优势。以往旧式热值仪往往只能监测总碳氢化合物的热值总量且易受水分影响,而湖北锐意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可以分别监测显示各组分热值,采用的特征指纹谱技术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在气体监测领域可取代气相色谱(GC)与质谱(MS):LRGA-6000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技术参数LRGA-3100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武汉某大型轧钢厂加热炉热值监测项目2、 非洲某大型天然气开采监测项目(二)煤气分析仪(便携型)湖北锐意煤气分析仪可同时监测8种气体浓度并自动计算显示煤气/天然气热值,且多组分同时测量无交叉干扰。据以往用户使用案例的监测结果统计来看,湖北锐意煤气分析仪在热值监测方面平均为用户节省约10%的燃烧热能,此数据反应到庞大的工业产量基数上,为用户企业节省了十分可观的燃料成本。湖北锐意红外气体分析技术包含公司授权专利12项。其中消除交叉气体干扰技术集成非分光红外气体传感器(针对CO、CO2、CH4和CnHm检测)、热导H2传感器以及电化学O2传感器,并通过软件进行修正得到准确的八组分浓度数据并计算热值。基于该技术开发的煤气分析仪能够与昂贵的在线气相色谱仪作用相当,省却了载气等长期耗材,并具备热值分析功能。主要应用于煤化工、钢铁冶金等领域的煤气成分及热值测量、高校科研院所的气体取样分析以及新能源行业的气体成分测量等。Gasboard-3100P煤气分析仪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抚顺某石油化工研究院生物质原料热解实验室检测项目(三)便携红外天然气热值分析仪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也是一种混合气体,不同气源生产的天然气组分会有所不同,在天然气用作燃料时,因组分不同导致其热值出现差异。目前无论是工业还是民用,都对天然气具有依赖性。对燃烧过程中气体浓度及热值的连续监测,可精确了解天然气的燃烧效率,对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改善大气环境、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等具有积极作用。湖北锐意便携式红外天然气热值分析仪可同时测量多种气体浓度,并自动计算天然气热值,可取代燃烧法热值仪。相较于适用于高校与职业院校教学科研/实验实训、燃气具生产企业、燃气计量检测部门、节能监测部门、环保和配气等行业、天然气公司、液化气厂、液化气站等。Gasboard-3110P便携式红外天然气热值分析仪技术参数
  • 岛津气味分析系统丨助力填补余甘子品质差异研究空白
    导读余甘子是东南亚常见的热带水果,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印度、越南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有着数千年的食用历史。其最吸引人的风味特征是回味甘甜,刺激唾液分泌,在短暂的酸涩后,能给口腔带来持久的舒适感。与其他柑橘类水果相比,余甘子富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抗疲劳、抗氧化、抗肿瘤、心脏保护和抗糖尿病能力。在我国,余甘子是西南地区特色中药资源及药食同源品种,在中药、民族药行业应用广泛。(余甘子图片,由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提供)随着野生资源的逐渐萎缩,栽培余甘子有逐渐取代野生资源的趋势。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栽培与野生余甘子之间综合品质差异及其背后的化学成分差异的报道,它们品质差异的形成机制也尚不清楚。为了填补这项研究空白,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韩丽教授团队系统研究了野生和栽培余甘子风味化合物差异,研究成果已发表在《Arabian Journal of Chemistry》期刊(IF = 6.212,2022年)。该文系统调查了野生和栽培余甘子质量差异,揭示了这种差异的化学本质和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为今后人工引导栽培、资源分级和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文章首页截图及摘要译文分析利器岛津气味分析系统是以GCMS为基础,结合气味数据库(Smart Aroma Database)的全自动分析系统。&bull 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GCMS-TQ8050 NX + AOC-6000自动进样器&bull 气味数据库&bull 气味数据库中包含超过500种重要气味化合物,无需目标物标准品,即可创建超过500种气味化合物的泛靶向筛查方法;&bull 与传统的质谱图相似度检索定性相比较,Smart Aroma Database利用保留时间、质量色谱图、质谱图3种信息更准确、更高效地检测气味化合物;&bull 数据库中内置标准曲线,泛靶向分析获得气味化合物半定量结果,有利于对数据进一步的统计学分析,判断关键化合物;&bull 数据库中包含有3种不同极性、不同规格色谱柱信息,灵活应对不同应用需求。研究成果展示我国西南地区有大量野生型余甘子,是传统药用的主要来源,但因风味原因难以开发;而新型栽培型余甘子虽口感较好,但药用品质不明。两类余甘子应用混乱,可能影响临床疗效。随着野生资源的萎缩和栽培余甘子的涌现,余甘子的整体质量逐渐发生改变,这可能会对其相关产业造成深远影响。然而,目前没有关于其品质差异的相关研究,缺乏相关评价手段,难以提供更有效的证据和信息。为了填补上述研究空白,研究团队基于岛津Smart Aroma Database结合GCMS-TQ8050 NX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呈香化合物提取方法,并采用了三重四极杆气质(HS-SPME/GC-QQQ-MS/MS)技术泛靶向筛查余甘子中498种呈香化合物,并用上述方法分别研究了野生和栽培余甘子中特殊风味物质的差异。野生与栽培余甘子研究示例该项研究采用HS-SPME Arrow进样方式,筛选出影响风味和口感的可能关键化合物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IBMP),为今后人工引导栽培、资源分级和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专家心声论文第一作者黄浩洲博士后研究团队核心成员张定堃副教授表示:中药品质评价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分析仪器是后续研究工作的基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本研究实验中分析了包括野生和栽培余甘子约几十批次样品,通过采集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到GCMS-TQ8050 NX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同时仪器的稳定性也保持在高水平,能够很好地为气味分析实验服务;另外岛津气味数据库为中药气味分析提供了非常好的泛靶向分析方法,大大节省了学生在GCMS方法创建及优化中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将更多地精力投入到后续的统计学分析中,岛津GCMS-TQ8050 NX与Smart Aroma Database能够很好的满足我们的分析要求。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安光所二氧化碳空间外差光谱仪校飞成功
    大气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和海温升高、大范围雪和冰融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等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地球大气环境问题。实现对全球大气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的高精度探测,对我国制定相关气候应对措施具有深远影响,将为我国的环境外交政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基于目前科学技术水平,准确把握二氧化碳的全球变化,是目前空间遥感探测的热点和难点,需要充分依靠高灵敏度和高光谱分辨率的遥感探测技术。   由我所承担的院空间科技创新基地重要方向项目“超光谱环境遥感监测关键技术研究”经过近2年攻关,研制成功基于空间外差光谱技术(SHS — Spatial Heterodyne Spectroscopy)的大气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航空遥感探测试验样机。该技术目前已被列入高光谱观测卫星与环境减灾小卫星的温室气体探测计划。   日前,在山东日照进行的机载试验受到中国海监北海支队的大力支持,机载试验样机装载于中国海监Y-12飞机,实现一次装机,一次校飞获取信息。试验共飞行两架次,约9个半小时,两个飞行高度(500m、1000m),飞行区域为山东日照市区及附近郊区,选择了农田、工业区、海岸滩涂等典型地表区域,获取了大量数据。预处理结果表明了试验样机完全到达了设计指标,即在大气二氧化碳最主要的吸收波段1575nm范围中,得到光谱分辨率为0.1nm的实际大气二氧化碳吸收光谱,与理论计算对比一致。这些遥感数据将成为反演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碳柱浓度不可替代的和最直接的依据。下图为二氧化碳机载试验样机、机载试验状况及大气二氧化碳超光谱曲线。   空间外差光谱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超光谱遥感探测技术,与传统的傅立叶干涉系统(如日本的GOSAT)和衍射光栅系统(如欧洲的ENVISAT、美国的OCO)高分辨光谱遥感技术相比,空间外差光谱技术更具有针对性,该技术综合了衍射及空间调制干涉技术于一体,在限定的光谱范围内可达到很高的光谱分辨率和信噪比,且具有结构紧凑、无运动部件等特点,因而成为高精度大气成分遥感探测的优选技术之一。   安徽光机所是国内最早开展空间外差光谱技术实验研究的单位之一,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863项目、院创新基金的支持。2008年在院重要方向项目支持下,集中攻克了空间外差一体化干涉仪核心技术,解决了大气温室气体空间外差光谱遥感系统设计及定标(辐射、光谱以及吸收池)等关键技术,针对二氧化碳、甲烷以及一氧化碳等大气温室气体的探测研制了机载遥感试验样机和干涉仪组件。   本次校飞试验结果表明,历时两年自主研发的二氧化碳空间外差光谱仪系统指标先进、性能稳定。本次校飞试验,不仅在国内首次获得了高分辨率大气二氧化碳飞行数据,同时验证了该系统在移动平台下获取高质量大气二氧化碳超分辨光谱的能力,为发展包括大气温室气体、气溶胶、污染气体等国家机载大气环境遥感监测系统,以及发展我国大气温室气体星载遥感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 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光谱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许振宇团队在激光外差光谱技术研究中获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光学通信》(Optics Letters)上。激光外差光谱仪因具有高光谱分辨率、体积小、易集成等优点,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与地基傅里叶变换光谱仪互补的温室气体柱浓度与廓线测量工具。激光外差光谱技术因受限于光学天线理论,无法通过增加光学接收口径的方法提高外差信号信噪比,这导致高分辨率激光外差探测中气体廓线测量精度受限。对此,研究人员提出基于半导体光放大技术的微弱太阳光放大方法,解决了高分辨率激光外差探测中光学天线理论限制的外差信号信噪比提高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光谱仪,所研发的基于半导体光放大的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光谱仪的弱光信号探测和气体浓度测量精度得到大幅提升。该研究有助于提高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光谱仪的性能,在大气温室气体传感等方面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相关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基于半导体光放大技术的激光外差光谱仪实验装置示意图信号对比测量结果
  • 陈皮药材如何用近红外快速鉴别分析
    陈皮药材如何用近红外快速鉴别分析陈皮作为传统中药,其药用历史悠久。以陈皮为主药的二陈汤、苏子降气汤、六君子汤、平胃散等经典名方在历代本草中都有记述。而如今药典中记载的陈皮主要来源于部分芸香科植物的干燥成熟果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根据品种与产地来划分,目前市售陈皮主要分为广陈皮、陈皮与杂陈皮三类,广陈皮主要来源于茶枝柑,陈皮则是来源于大红袍、福橘及温州蜜柑的栽培变种,而来自杂柑类、宽皮橘类、橙柚及柠檬等果皮混杂陈皮入药的情况,市场称之为杂陈皮。杂陈皮与陈皮药材价格差异也十分悬殊,因此市场也出现相应商品混杂入药的现象,导致陈皮药材基源复杂,药材品质难以保证。成都中医药大学刘友平课题组创新性地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陈皮药材的品种识别和黄酮类成分的检测展开研究。1品种识别选取广陈皮 17 批,川陈皮 8 批,在 60 ℃ 烘箱中干燥后粉碎,过 80 目筛,取 8g 样品粉末放置样品杯中扫描近红外光谱,扫描范围 10000cm-1 – 4000cm-1,分辨率 8cm-1,扫描次数 64 次,每个样品重复装样后扫描 3 次。▲ 陈皮药材近红外光谱图采用聚类分析的算法对不同预处理方法、建模波段和潜变量进行考察,根据综合评价指标 Q 值的大小选出最优结果,前 3 个最好模型参数如下表所示。序号预处理方法建模波段潜变量数Q1SNV, db110000-7800, 6600-5400, 4800-440060.90692db1, ncl10000-7404,7144-500030.88743mf10000-400070.8836采用最佳参数建立的模型,从潜变量的立体得分图可以清楚看出两类陈皮药材在空间上相互独立,并用 12 批未参与建模的陈皮药材进行外部验证,仅有 1 批样品被误判,说明模型可以准确地识别广陈皮和川陈皮。▲ 陈皮药材前三潜变量得分空间分布图2含量分析目前针对陈皮药材中化学成分主要集中在挥发油、黄酮类和生物碱成分,而黄酮类又是一类比较重要的有效化学成分,具体还可细分为芸香柚皮苷、橙皮苷、川陈皮素和橘皮素。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栽培品种陈皮药材种所含的 4 种黄酮类成分可以发现除芸香柚皮苷外,其余 3 种黄酮类成分在不同品种的药材种含量差异明显,且仅有川陈皮、广陈皮以及杂陈皮中的椪柑符合药典对陈皮药材的含量标准。因此仅对三种含量有明显差异的黄酮类成分进行近红外光谱分析,取 69 批不同来源的陈皮样品采集近红外光谱,参数设置与品种鉴别时类似,取样减少至 5g,仪器扫描次数改为 32 次,其余参数保持不变。▲ 陈皮药材近红外光谱图分别考察了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式、建模波段以及潜变量对三种的影响,此外还剔除了对建模影响较大的样品,最终选取的的模型效果如下。▲ 橙皮苷模型预测散点图▲ 川陈皮素模型预测散点图▲ 橘皮素模型预测散点图最终三种黄酮成分模型对独立验证集样品预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 0.284,0.054 和 0.014。与传统分析方法 HPLC 相比,近红外分析操作简便,快速无损,结果准确,且能够多组分同时测量,这对陈皮药材的质量控制及在线监测等方面,都有极高的应用价值。3相关仪器▲ NIRFlex N-500研究中所采用的近红外光谱仪就是来自步琦的 NIRFlex N-500,针对医药研发、生产质控等不同环节都能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1偏振干涉仪NIRFlex N-500 独特的偏振干涉仪设计,相比经典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在简化光路空间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设备的抗震能力,更能通过实验室、生产车间、仓库等多种复杂测量环境的考验。 2模块化NIRFlex N-500 模块化的设计,4 种测量池以及多达近 20 种的测量附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的测量场景。更换快捷方便,一台机器就能完成多样品形态的测量分析工作。 3双灯源NIRFlex N-500 贴心的双灯源设计,一旦主灯能量降低到阈值之下,就自动切换至副灯,不会造成分析间断而影响生产效率。 4校准标准物NIRFlex N-500 内置校准标准物,搭配功能全面且强大的软件套件,保证数据安全,满足 GMP 及 21 CFR Part 11 的要求,为制药行业提供安全稳定的分析手段。有关更多详细信息,请与我们联系。4参考文献闫珂巍,.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定性鉴别广陈皮模型的建立[J]. 中草药, 2015, 46(20): 3096-3099.李旻. 不同栽培品质陈皮药材品质等同性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
  • 关于近红外光谱分析网络化应用研究的思考
    近几年以来,在国内烟草行业,随着烟草企业的联合重组与整合,对烟叶原料品类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统筹优化与合理应用原料提供技术支持,以Web Service架构的“互联网+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基本模式,于2015年,云南中烟构建的以原料研究为导向的烟叶原料近红外分析网络系统上线使用,通过六年多来的运行,实现了原料近红外分析检测数据的交换和共享,对评估烤烟收购质量,合理组配复烤模块单元,提供了即时的数据支持;在产品开发和产品维护方面,针对性使用烟叶原料,研发新产品配方、优化配伍和维护产品质量稳定,发挥了积极的辅助作用,特别是从“人、机、料、环、法”等方面,依据相应的技术标准(包含近红外校正模型建立、验证、应用和维护等),规范了网点的近红外光谱实验室,多年来,积累了初烤烤烟、复烤片烟和库存片烟等烟叶原料近红外分析检测大量的数据资产。系统功能基本达到了设计预期。然而,为了进一步探索分析烟叶原料品质类别、配方模块(单元)相似性、质量变化趋势和规律,在综合利用近红外光谱数据、理化性质数据和一些与质量相关的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时,由于集成的常规性质数据有限,满足不了质量表征的需求,加之,在网络平台上面对大量的数据处理分析,传统的化学计量学定性定量建模计算模式难于适应,制约了多变量数据(如光谱)的深入挖掘和数据挖掘的效率。为了推进近红外光谱分析网络化应用,本文基于烟草近红外光谱网络化应用的实践经验,抛砖引玉,与大家探讨近红外光谱分析网络化应用研究的一些思路。1、近红外光谱标准化烟草可视为一种多成分复杂化学体系的天然作物,迄今为止,从烟草中鉴定出来的化学成分达5500多种,烟草质量与这些化学成分的相关性至今尚未全部研究清楚,通常采用为数有限的常规化学成分指标(如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蛋白质、钾、氯和灰分等),评估烟草整体质量特征时仍存在不足,普遍认为,烟草在燃吸时的整体质量特征是烟草中这些复杂成分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在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中,烟草近红外光谱包含大量潜在的物质组成信息尚未充分利用,不同质量特征的烟草具有自身的特征近红外光谱,应用适当的化学计量学模式识别方法,如PLS-DA、SIMCA和SVM,结合近红外光谱挖掘烟草的整体质量特征归属,对寻求质量特征相似或相近的替代原料,保障规模化产品制造稳定的原料供给有着重要的意义。每一个网点的近红外光谱实验室是数据“发源地”,数据质量决定了将来数据的应用价值。实验室除了从“人、机、料、环、法”等方面,依据相应的规范(包含近红外光谱测量、校正模型建立、验证、应用和维护的技术标准等)要求运行之外,显然,在网络环境里光谱数据采集的“标准化”就特别重要。这就要求入网的近红外光谱仪必须具有优良的光学特性,仪器之间的差异最小,保证对不同产区网点的近红外光谱仪测量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时,仪器的背景差异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但事实上,同一厂家同一型号同一个批次生产的光谱仪都很难做到这一点,可以说,近红外光谱仪之间的差异是进行网络数据共享,挖掘光谱数据信息存在的问题之一。一是借鉴模型转移的化学计量学方法,根据仪器之间的光谱差异,建立一个光谱的数学关系,然后依据这个数学关系,“软拷贝”实现光谱数据采集的标准化;二是仪器厂商提升仪器的制造水平,降低仪器之间的差异,特别是不同批次生产的仪器之间的差异,才能使其测量的光谱差异最小,不会对后续的光谱分析造成明显的影响,也就是说用一台仪器采集的光谱建立的模型预测同一组样品在本台仪器上测量的光谱,与使用本台仪器的模型预测另一台仪器测量同是一组样品的光谱所得到的结果无明显的差异,在这两台仪器之间就无需建立光谱的数学关系,即简单的“硬拷贝”就可实现网络平台光谱数据采 集的标准化,要义见图1示意。在网络环境中的光谱仪可视为一个“网络传感器”,对传感器的技术要求在朝着高质量、高精度、小型化、低功耗和智能化等方向演进,对网络用户来说,期待仪器制造商生产性能一致性优良的光谱仪,乃是尤为理想的解决方案。图1 不同的光谱仪采集同一组样品,可得到基本相同的光谱,即“一个世界,一个标准”2、云化近红外光谱分析网络平台云计算服务是一种集中式服务,所有数据都通过网络传输到云计算中心进行处理。资源的高度集中与整合使得云计算具有很高的通用性,然而,面对网络设备和数据的爆发式增长,边缘计算相比于云计算模型,能够更加迅速、可靠和节能地响应用户需求,数据在本地处理也可以提升用户隐私保护程度。另外,边缘计算也减小了对网络的依赖,在离线状态下也能够提供基础业务服务。通过云化近红外光谱分析网络平台,集成不同的烟草产地生态环境、等级、品种以及相应的近红外光谱、理化性质(包含烟叶的形态形状图像,化学成分指标等)数据是其任务之一,便于分析挖掘与感官质量相关的特征信息,服务于烟叶原料的精细化种植及科学合理应用,在近红外光谱定性、定量建模或后续的各种数据挖掘实际应用中,是基于“中心云”或“边缘云”的数据资源进行的。有时会用到中心云的数据资源,如对各大产区烟草质量进行整体性比照分析,探索各大烟区烟草质量特征,支持原料生产基地系统规划;有时会用到边缘云的数据资源,如对某个产区烟草历时性数据作趋势分析,探索烟草质量的稳定性与变化趋向,辅助基层植烟区改进或调整生产措施。所以,面向服务对象的规模、复杂程度合理部署、云化近红外光谱分析网络平台就尤为重要,有利于集约化网络资源,提升数据的分析处理以及数据挖掘的效率,见图2示意。图2. 近红外光谱分析平台云化示意图3、构建云计算自动化(智能)建模服务系统通常,在建立样本数量大于3000个以上的近红外校正模型时,样本量越大,运算速度越慢,对计算机性能的要求越就越高,且在建模过程中,如组织训练集或校正样本集、清洗异常样本、筛选适宜的建模数据等等,基本是基于“文件夹”来操作完成的,对网络环境中的大体量的数据资源,因缺乏探索性数据分析的网络计算手段而难于被充分利用,传统的建模方式和流程效率低、适应性差。基于网络资源进行化学计量学网络计算,现代云计算技术为化学计量学计算研究搭建了高灵活性平台。如何选择诸如Hadoop、Spark等生态圈技术,通过分布式计算提升定性、定量建模效率,并结合长期积累的建模经验、领域知识(包含相关的波长或波段选择、光谱预处理方法及其经验参数设置、模型误差水平控制等),实现自动化建模,这是我们要联合网络计算专家实现近红外光谱分析网络化云计算所要解决的问题。显然,把传统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定性分析涉及的训练集样本或校正集样本的筛选、光谱的预处理、建模等化学计量学方法(算法)网络化,开发分布式计算的化学计量学软件系统(当然,这也是数据挖掘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享应用网络软、硬件资源优势,平衡计算负载,实现近红外光谱分析云计算,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思路,这无论是对近红外光谱定性定量分析的普通用户,还是对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的高级用户,都具有较好的便利性和实用性。4、研发基于特征模型的网络搜索引擎基于多维质量特征数据(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诸如烟草产地生态、等级、品种、理化性质指标、近红外光谱、形态形状图像等,选取不同的特征,通过模式识别技术建立用户预期的质量特征类模型,然后应用“基于特征模型的网络搜索引擎+类模型”搜索网络共享资源(中心云或边缘云)中具有相近或相似质量特征的样本,也就是在网络共享资源中“淘宝”,寻求在产品制造中烟叶原料的替代应用,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搜索引擎形式类似“百度”或“Google”。这里以烟草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应用举例说明,我们需要什么样功能的“搜索引擎”,近红外光谱包含丰富的化学物质结构信息,且近红外光谱与物质组成及含量相关,不同属性、特征的烟草样品具有相应的特征近红外光谱,通过结合烟草领域知识,采用适宜的化学计量学模式识别方法(如基于PCA的各种分类算法、ANN或SVM等)来提取烟草样品近红外光谱特征信息,训练能表征质量特征的近红外光谱类模型,应用验证通过的类模型和待测烟草样品近红外光谱便可预测待测样品的归属类别或特征。常规近红外光谱定性预测分析是基于“文件夹+类模型”进行操作的,而在网络环境中,近红外光谱定性预测分析必须网络化,预测是在云化的近红外光谱分析网络平台上,应用“基于特征模型的网络搜索引擎+类模型”寻找“隐藏”在“中心云”或“边缘云”中的数据资源(见图3示意),它承担着大体量的网络计算。基于特征模型的网络搜索引擎是“云计算自动化(智能)建模服务系统”预测分析网络化的延展,可简单视为是一个“网络预测器”,当然,这个“网络预测器”需要网络计算专家和近红外光谱化学计量学算法专家联手研发。图3. 近红外光谱分析网络化应用示意图5、其它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或职能部门,利用中心云数据或边缘云数据进行一些简单的在线统计分析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如原料生产部门可快速实现对烟叶质量指标的比较,分析烟叶质量的稳定性、质量变化走势等。开发一些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APP、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等(见图3示意),也是一项值得开展的工作。(作者:王家俊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魔力-近红外数据智慧分析处理软件系统发布新版本
    2016年9月26日,由大连达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独立开发,在近红外数据分析处理方面具有巨大优势的魔力软件系统,发布新版本(v2.0)。在原有v1.0版本的基础上,系统新增模型传递的功能,解决仪器标准化问题,并极大地提升系统的模型分析效率,改善用户体验。魔力软件v2.0版新增的模型传递功能,提供多个方法,有效校正不同仪器间的近红外数据变化与差异,达到仪器数据的标准化,从而提升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的可比性与可用性;同时新版本在大数据量的文件载入、工程文件的保存与打开、内存的高效利用,以及用户体验等诸多方面做足文章,力争把该产品打造成近红外数据智慧分析处理的完整解决方案,在数据分析的智慧化,分析方法的全面性,以及用户使用的便捷性等各个方面,极大超越现有的软件系统,完美解决广大科研工作者与应用工程师在近红外分析中遇到的数据处理难题。 魔力软件系统在近红外数据分析处理中的显著优势,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批量载入某一文件夹下多种类、复杂格式的数据多变量数据分析前,通常需将待分析的数据整合成数据矩阵形式。然而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分析工作者较难实现这个过程,比如不同样本产生的多个数据、样本分析条件差异导致的数据长度差异、数据类型的变化,以及数据中同时含有数字和字符等等。怎么办?魔力软件可快速解决!文件行,文件夹也可以! 一键构建算法流,快速、智能完成数据建模复杂多变量数据分析的流程长、方法多,传统逐步分析的策略费时、费力。魔力软件创新实现基于算法流的数据分析,即用户可任意构建包含多个数据分析方法的方法组合,进而达到建模中的一键处理、多模型处理、方法参数修改后的快速建模与快速重建模,是智慧型数据分析的创新发展。 数据分析过程中,任一阶段随时随地的数据建模数据分析的本质是“让数据开口说话”,告诉你数据背后的隐含内容。优异的数据分析流程应在数据分析的任意阶段,依据用户需求随心所欲地产生新数据、分析新数据、建立数据分析闭环。魔力软件就是这么做的:建立数据、图表、模型、结果间的任意流动,使得数据分析更加得心应手! 全面的数据预处理、变量选择、分类与回归建模方法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有不同的适应性,得到满意的数据分析模型或结果,可能需要对系列方法进行优化选择。魔力软件包括16大类、31小类的数据预处理方法,以提高数据质量;15大类、36小类的特征选择方法,优选变量;15个数据建模方法,用于探索性分析、分类与回归分析。有如此多方法的支持,不再为发文章而发愁,魔力软件:发文章的利器一枚! 优异的用户体验:数据库管理、工程式文件、使用向导、完美报表等魔力软件独创一键式的数据处理流程,同时模型训练、验证与预测,便捷的导航栏与工程式的文件管理,强大的数据操作与可视化功能,加上丰富的算法与智慧化的分析过程,带给您不一样的用户体验。一个字:爽!(魔力软件功能菜单)目前魔力软件系统的新版本已经全面开放试用,欢迎联系公司获取试用版。与此同时,公司推出促销大惊喜。凡是在2016年12月30号之前购买产品的企业单位,或者高校、科研院所,均可获得惊喜促销价。欢迎垂询。 已经购买魔力软件的用户,可获得免费升级服务;已经试用过魔力软件v1.0版本的用户,亦可重新申请试用v2.0新版本。 大连达硕信息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化学与生物行业数据的整合分析与深度挖掘,辅助决策支持。公司全方位提供数据分析服务、数据处理产品,以及数据应用整体解决方案,是我国化学与生物数据应用领域的领头羊。公司技术力量非常雄厚,在化学与生物数据分析领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深受客户好评
  • 食品加工分析中的近红外方法
    这种方法允许同时对多个参数进行快速无损地分析近红外分析是基于样品中分子对近红外辐射(800 nm-2500 nm)的响应。当近红外光照射到样品上,要么被样品吸收,要么就发生散射,从而产生了能够反映样品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的光谱。近红外是一种间接的测量方式,必须借助于传统的标准化学分析方法的结果建立标定模型。采用化学计量学建立的模型可以用来分析混合物或者天然产物中物质的含量,如谷物和肉类。同时标定自身的数据丰富广泛,在日常检测时非常快速高效。优化近红外分析的小技巧1保持样品的一致性分析的样品应和标定在建模时使用的样品有相同的特性。例如,建模时使用小麦中蛋白质数据所建立的标定就不适用于其它谷物中蛋白质的分析。由于水分和样品颗粒大小也会影响近红外光谱,所以也要保证样品采用相同的处理方式。2校正样品均匀覆盖全部范围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建模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并使得参考值均匀地分布在日常检测所期望的范围内。例如,少量且数值相近的样品建立的模型就无法对一个变化较大的属性给出准确的预测结果。主成分分析(PCA)是一个有效的对比样品差异性的统计工具。3关注参考值可靠的近红外标定依赖参考值。如凯氏定氮测蛋白、索氏提取测脂肪这些参考方法有助于近红外分析得到准确的结果。这些参考方法在整个近红外方法建立过程中都应保持不变,因为不同的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的都有所区别。考虑这些方法的标准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应为每项属性保留一份当前参考方法的记录。4使用近红外以辅助参考方法使用近红外方法,您能从批量化的检测中获益。专为离线和旁线设计的近红外分析仪器可以分别安装在实验室或生产部门,作为像凯氏定氮仪、脂肪提取器、色谱系统和滴定等传统分析仪器的补充。下述的例子就展示了使用近红外对节省分析支出的贡献:回报实例每天 10 个实验室样品可以节约花费月 15 欧元,一年以 200 天计算共节省 30000 欧元。假如一台近红外光谱仪的售价在 40000 欧元,只需1年就投资就能收获回报。获得额外的收益。试剂溶液以及其它相关实验耗材的使用量都显著地减少,近红外分析在极大地节约成本的同时还保证了安全性。此外,由于近红外分析速度的优势还能提升实验室的效率。步琦解决方案ProxiMate™ 是一台适合放置在产线旁的设备,它拥有 IP69 认证且支持触控,即使戴着手套也不会影响操作,具有强大且稳定的性能。不仅能够使用仪器提供的校准模型,而且也可使用整合在仪器中的自动校准 AutoCal 功能,轻松建立您的专属模型。步琦解决方案的更多信息:https://www.buchi.com/zh/products/instruments/proximate寻找更多有关我们近红外产品的信息:https://www.buchi.com/zh/knowledge/applications
  • [安捷伦] 电子烟参照卷烟监管!风味物质差异分析怎么做
    国务院 11 月 26 日发布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条例明确,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12 月 2 日,国家烟草专卖局举行政策吹风会,进一步明确了电子烟的法律属性、监管主体、监管范围等。电子烟可谓是迎来了新一波的“强监管”。对于电子烟的消费者而言,不同电子烟之间或者和传统卷烟的差别最主要来自于烟油的口味。生产企业为了研发、调配出受欢迎的电子烟口味,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种类的精油、溶剂,植物萃取成分等等来营造更加丰富多样的香味和口感。从理化分析的角度来说,是不同风味物质的组合缔造了不同口味的电子烟,而香气馥郁的电子烟,往往意味着其成分中具有更多及更高的化合物组成含量。这次专题我们来看看借助安捷伦 GC/MS 如何来区分不同电子烟中风味物质数量的“多少”,以及如何明确不同样品之间的关键差异。不同数据间的简单比较通过对电子烟烟油中各类可挥发的风味物质进行比较,可以更好地认识不同类型电子烟的差异性,有效地对关键性差异化合物进行确认,是明确不同口味、不同香型电子烟组分特征的基础。我们先来看看几种相对简单的数据比较方式。当需要将多个样品进行比较时,小伙伴们最常用及最直接的办法,是使用定性软件将色谱图进行分列或叠加。但这样的方式并不适用于样品数量较大或者化合物数目较多的情形。使用安捷伦 MassHunter 定量分析软件的目标物解卷积功能(Target Deconvolution)可以进行多个样品间的比较。图 1 在一个用户界面内直观显示了目标物尼古丁在不同样品中的响应、浓度和谱库匹配分数等信息,还可以将目标峰再次谱库检索以查找其它可能的匹配结果。也可以对不同样品的色谱图进行比较,也能够方便地对目标化合物的定量、定性离子(或离子对)和线性结果进行检查和确认。图 1. 使用 MassHunter 定量软件对多个样品间的目标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结果的比较当需要更清楚地掌握不同样品之间的整体差异情况时,还可以使用上一篇电子烟系列推文中提到过的未知物分析(Unknown Analysis)软件导入定量结果,软件的目标物匹配和空白扣除功能,将自动显示出不同样品中出现的目标物数目以及空白扣除的化合物数目。这个工作流程,能轻松地对所有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还能够比较不同样品之间出现目标(已知)化合物的数量差异。图 2. 使用未知物分析软件对多个样品间的目标和未知化合物进行比较当研究几类不同的样品组时,我们更需要搞清楚不同组别的差异以及组内的变化,这就到了安捷伦 MassHunter Profinder 软件上场发挥的时候啦。如图 3 中的示例,MassHunter Profinder 软件可以对重复的数据文件进行分组,软件自动对分子特征提取到的化合物进行归类和对齐、显示出叠加的色谱图、组内的峰面积变化等等。三组样品中出现的化合物总数、化合物出现的频次、化合物含量的高低就这样清楚直观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了,是不是很轻松呢?图 3. 使用 MassHunter Profinder 软件进行样品组之间的比较统计学差异分析电子烟烟油风味物质的分析除了进行数据的简单比较,还需要用到一些在差异分析中的“高端操作”。Agilent Mass Profiler Professional (MPP) 软件是一个化学计量学平台,专门用于发掘质谱数据的复杂信息内容,可以用在任何基于质谱的差异分析中,以确定两个或更多个样品组和变量之间的关系。来源于 GC/MS、LCMS 或 ICPMS 的质谱数据(四极杆或高分辨质谱)经过未知物分析软件或者 Profinder 软件处理后可以发掘出成百上千个化合物组分,MPP 将这些组分信息导入之后就可以对这些数目庞大的信息进行对齐(Alignment)、筛选(Filtering),以及统计学计算并提供可视化工具来确定样品组和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下是两组不同口味电子烟油样品(以 S01 和 S06 表示)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的工作流程实例。在 MPP 软件中使用热图(heat map)对对齐后的组分进行差异性可视化显示(见图 4)。热图显示出两组烟油样品的差异性还不是特别明显,这是因为经过未知物分析挖掘出的组分数量庞大,也包含了一些所有样品中都含有的溶剂、背景等组分,这些组分还没有经过统计筛选。图 4. 两组电子烟油样品 S01 和 S06 中组分的热图使用火山图功能挑选出表达水平差异程度(Fold Change)2,以及统计学显著性(p value)图 6. 两组电子烟油样品基于样品的层次聚类分析可以运用 PLS-DA(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模型找出这些组分中 VIP值(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1 的重要化合物,并且用建立好的模型对未来未知的样品进行归类预测(图 7)。图 7. 两组电子烟油样品中组分的 VIP 值以及建模后对未知样品进行预测总结本次专题介绍了安捷伦 GC/MS 数据比较的多种方式,我们除了可以直接用“定性软件叠图”的方式进行比较以外,还可以通过“定量软件目标物解卷积”、“ 未知物分析软件目标匹配”、“ Profinder 软件分组比较”等多种方式。其中,定量软件在注重目标物含量变化的同时包括了谱库检索的定性功能、未知物分析软件在注重谱图定性的同时包括了对目标物的整体比较、Profinder 软件则更强调组内变化以及组间差异。在更高端的应用中,我们还可以借助 MPP 软件对大批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将差异用各种工具直观地可视化呈现,并最终达到确认关键性差异物质的目的。这些方式和工具在区分电子烟口味之间的差异,抑或是在区分和传统卷烟风味物质的差异时,都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差异分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推荐阅读: 安捷伦气质联用系统 (GC/MS)https://www.agilent.com.cn/zh-cn/product/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gc-ms关注安捷伦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市场资讯
  • 合肥研究院在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光谱技术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许振宇团队在激光外差光谱技术研究中获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光学通信》(Optics Letters)上。  激光外差光谱仪因具有高光谱分辨率、体积小、易集成等优点,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与地基傅里叶变换光谱仪互补的温室气体柱浓度与廓线测量工具。激光外差光谱技术因受限于光学天线理论,无法通过增加光学接收口径的方法提高外差信号信噪比,这导致高分辨率激光外差探测中气体廓线测量精度受限。对此,研究人员提出基于半导体光放大技术的微弱太阳光放大方法,解决了高分辨率激光外差探测中光学天线理论限制的外差信号信噪比提高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光谱仪,所研发的基于半导体光放大的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光谱仪的弱光信号探测和气体浓度测量精度得到大幅提升。  该研究有助于提高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光谱仪的性能,在大气温室气体传感等方面具有巨大应用潜力。  相关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基于半导体光放大技术的激光外差光谱仪实验装置示意图信号对比测量结果
  • 科学岛团队在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光谱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光所许振宇副研究员课题组科研人员在激光外差光谱技术研究中取得新的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光学通信》(Optics Letters)上,且该论文被编入编辑精选(Editor’s Pick)。   激光外差光谱仪因具有高光谱分辨率、体积小、易集成等优点,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与地基傅里叶变换光谱仪互补的温室气体柱浓度与廓线测量工具。激光外差光谱技术因受限于光学天线理论,无法通过增加光学接收口径的方法提高外差信号信噪比,这导致高分辨率激光外差探测中气体廓线测量精度受限。对此,安光所科研团队邓昊博士后首次提出基于半导体光放大技术微弱太阳光放大方法,解决了高分辨率激光外差探测中光学天线理论限制的外差信号信噪比提高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发的基于半导体光放大的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光谱仪相比于传统的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光谱仪在弱光信号探测以及气体浓度测量精度方面得到大幅提升。   该研究提高了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光谱仪的性能,在大气温室气体传感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邓昊博士后是论文第一作者,许振宇副研究员与阚瑞峰研究员是论文通信作者。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基于半导体光放大技术的激光外差光谱仪实验装置示意图信号对比测量结果
  • 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光谱技术新突破!信号探测和测量精度双双大幅提升
    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光所许振宇副研究员课题组科研人员在激光外差光谱技术研究中取得新的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光学通信》(Optics Letters)上,且该论文被编入编辑精选(Editor’s Pick)。激光外差光谱仪因具有高光谱分辨率、体积小、易集成等优点,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与地基傅里叶变换光谱仪互补的温室气体柱浓度与廓线测量工具。激光外差光谱技术因受限于光学天线理论,无法通过增加光学接收口径的方法提高外差信号信噪比,这导致高分辨率激光外差探测中气体廓线测量精度受限。对此,安光所科研团队邓昊博士后首次提出基于半导体光放大技术的微弱太阳光放大方法,解决了高分辨率激光外差探测中光学天线理论限制的外差信号信噪比提高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发的基于半导体光放大的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光谱仪相比于传统的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光谱仪在弱光信号探测以及气体浓度测量精度方面得到大幅提升。该研究提高了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光谱仪的性能,在大气温室气体传感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基于半导体光放大技术的激光外差光谱仪实验装置示意图信号对比测量结果文章链接:https://opg.optica.org/ol/fulltext.cfm?uri=ol-47-17-4335&id=493999
  • CIS标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术语》拟立项
    2023年9月18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拟立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术语)CIS标准的公示通告,拟制定标准是天津大学申报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术语》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快速、原位、非破坏性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分析、在线质量检测,可实现多组分多通道同时测定各类样品的成分及含量,包括气体、液体、固态、粘稠体、涂层、粉末等。各种基于新原理、新器件的近红外光谱仪器层出不穷,在农牧、食品、化工、制药、烟草等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市场规模及应用需求强势增长的势头之下,我国近红外光谱技术及仪器产业化与推广应用还面临不少问题:近红外分析仪器种类众多,并且基于不同分光及检测原理,相关技术与仪器及应用标准欠缺,典型行业/领域的应用示范不充分,甚至同一技术与仪器的术语及其定义都不同,造成了仪器参数虚标及与应用效果不符等问题;此外,应用客户在仪器选择方面面临标准不统一,验证成本高等问题,不同仪器分析结果差异较大,这些问题都在影响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而制约我国国产近红外仪器产业的发展。2013发布实施的GB/T 13966-2013《分析仪器术语》规定了分析仪器常用的基本术语、各类分析仪器有关方法、原理、仪器名称、零部件名称及性能特性量方面的术语和定义。但是,缺少与近红外光谱相关的术语及定义规范,无法涵盖各种新型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领域。2022年发布实施的T/CIS 17006-2022《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技术通则》规定了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正常工作条件、功能、技术指标、安全等的要求和试验方法,但是无法覆盖不同原理近红外光谱仪器,术语定义不够全面。为了规范近红外光谱仪器生产及应用,为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需要制定统一的术语定义标准。附件(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术语)CIS标准公示表.docx
  • 【我与近红外的故事】曾仲大:近红外数据分析之路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strong 随感: /strong “我与近红外的故事”征文近一年了,看过许多老师情真意切的表达,真是把乐趣融入到了近红外的研究与应用之中,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同行们对国内近红外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自己与近红外的故事,几次动笔却都没能写下几个字。时间肯定不是借口,惰性真是害人啊。好在拖到春节,总算能静下心来了。就像与近红外的相遇相知,既是机缘巧合,更是某种必然吧。 /span /p p   初识近红外,都是博士毕业一年以后的事了。那时已经在香港理工大学周福添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一年多了,主要方向还是老本行-化学计量学基础算法研究,解决中药和代谢组学等复杂体系分析中的数据处理问题,从GC-MS,LC-MS到中药指纹与药物活性关系。一次Daniel MOK博士找到我,询问是否有意愿到陈新滋院士课题组从事中药质量分析与鉴别方面的工作,陈院士那时是理大副校长(后任香港浸会大学校长,现受聘中山大学教授、学委会主任),研究组的条件与学术水准自不必说,就这样幸运地开始了近二年的近红外数据分析之旅。 /p p   对香港熟悉的朋友一定对其大街小巷的名贵中药材印象深刻,尤其是弥墩道,应该是内地赴港旅游人士的必经之地吧,一是去旺角购买电子产品的旅游大巴必定经过这里,另一方面则是这条大道两旁大大小小的中药材店。记得第一次见到时,很是疑惑哪来的那么多冬虫夏草、燕窝和野生人参?说回到陈院士负责的这个研究课题,由香港赛马会中药研究院提供500万研究经费,对包括上述中药,以及石斛、灵芝、阿胶等在内的30味名贵中药材进行质量鉴别分析和研究,目的是帮助那些大街小巷的药材经销店铺,中间批发商,甚至普通消费者,以快速、经济、简便的方法识别药材真假,甚至质量等级。这些药材大多价格不菲,若能够有效识别真假,其商用价值可想而知!顺便一提,香港赛马会中药研究院很多年前已经解散,个中原因无法深究,但在目前国家大力践行中医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今天,这也算是一件憾事吧,包括设想中的香港国际中医药中心。 /p p   说到这里,近红外分析可以派上用场了!无论是十年前,还是十年后的今天,应没有什么分析技术比近红外更适合完成这项使命,综合考虑时间效率、分析成本,亦或是平衡多重因素影响下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记得当时我们使用的是FOSS公司的XDS快速含量分析仪(Type XM 1100 Series),以及Polychromix手持式近红外分析仪(Model: 1600-2400)。由于项目定位于实际应用,需要适应不同场合下的快速分析,对数据分析本身的要求同样也是比较高的,比如涉及模型传递,尽可能简化数据分析的过程及对使用者的要求,亦确保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基于此编写了功能完备的近红外数据分析软件系统,一站式地完成近红外数据分析的完整流程,从各种各样的预处理方法到特征选择,再到定性定量模型的构建、评价与验证预测,以及模型传递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137c0a6d-7548-46ef-beea-f984cce33ba7.jpg" title=" 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药质量分析与鉴别项目中用到的近红外分析仪 (图1和图2)。 /p p   说实在的,那时对化学计量学的多元校正方法并不是特别熟悉,我的整个硕士和博士研究,都是多元分辨方向,也就是如何从中药和烟草等复杂体系分析的联用仪器数据中,发展“数学分离”的方法,获取化学纯组分的定性定量信息,即纯组分的光谱和色谱信息。幸运的是,得益于在梁逸曾教授研究组六年时间里耳濡目染的学习,比如许青松教授对统计分析的讲解,杜一平教授的QSAR研究等等,使得我无论对复杂数据的理解,还是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应用与发展,都有足够基础支持我去解决近红外数据分析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香港的几年时间里,梁教授每年也都会利用假期去香港一段时间,与香港同行合作交流化学计量学及其应用方面的成果,更是继续指导我解决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难题。每每想到这些,总会浮现与恩师相处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至于上面提到的中药质量分析研究项目,我们对包括阿胶、珍珠、川贝母、藏红花、黄连在内的多味中药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获得了非常不错的结果,陈院士对此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很清楚地记得因此第一次上了电视新闻,是香港亚洲卫视针对我们使用近红外分析技术,如何快速识别真假中药,及其质量等级的采访报道。当然,这些研究很多也是和理工大学的同事,以及杨大坚教授(现任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院长)、董玮玮博士等一起完成的,我主要负责数据分析,以及数据软件产品开发与实现方面的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ac0a45a1-23c7-43bf-8467-f0cb1a6ccb8d.jpg" title=" 3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药质量分析与鉴别项目交流会 (图3),及与日本Yukihiro Ozaki教授交流(图4)。 /p p   离开香港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与近红外分析有直接的关联。先是在Philip Marriott 教授课题组做research fellow,从事全二维色谱数据分析方面的工作,主要方向是全二维分离的模拟、预测,以及化学计量学新方法的发展。2012年回国后则作为引进人才,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许国旺教授研究组,从事代谢组学数据分析与高分辨LC-MSn数据处理新算法的研究等。看似这些工作与近红外分析不怎么挨着边,但老实说,同其他研究一样,数据分析也是一通百通的事!数据来源与数据结构可能不一样,数据背景与数据分析结果,以及数据处理方法亦可能存在差别,但数据分析的本质却是高度一致的,无论是色谱分离的模拟,亦或是代谢小分子标志物的发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算是一直在这个圈子吧。 /p p   近红外技术的发展,面临非常多的机会,无论从国内快检还是工业智能化的需要来看,还是从国外近红外发展的轨迹来看。然而近红外分析更广阔的应用,仍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难题,这其中当然包括仪器硬件的小型化、便携式,以及智能化与场景化。但从数据及数据分析的角度来说,快速、准确的模型构建,模型的通用性、更新及转换等仍是需要加以研究的内容。基于此,离开化物所后创办的大连达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第一个数据产品“魔力”,便专注近红外数据的分析,这也算是真正走在了近红外技术与数据分析的商业应用之路上。希望能够以智慧化、便捷化的方式,分析挖掘科学研究与工业应用中的海量数据。无论对于近红外分析的初入者,还是有了相当经验的人员,一旦采集到数据,便能快速得到好用的模型及结果,这也是目前非常欠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近红外数据分析的过程长,可变因素多,涉及的算法也很多,传统上要快速得到一个好用的模型并不容易。尽管大多数研究者并没有把数据分析提升到特别核心的位置,但其价值显而易见,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与硬件本身相得益彰,弥补硬件的物理劣势! /p p   另一方面,近红外分析以其简单方便的前处理,加上非常快速的数据采集方式,使得数据的获取,甚至大数据的积累顺理成章。然而即使对同一组数据,不同的研究者亦极有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分析结果或结论,即使在固定分析方法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问题,否则不管如何将近红外分析的硬件评价,以及实验测试全过程标准化,也无法得到可相互比较的结果。数据“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魅力,不应是由于数据分析方法或人员的不同导致,而是数据背景的属性差异或者数据分析目的的不同产生。基于此,我们也正采用近红外数据分析的通用准则,使用粒子群等最优化的方法,开发全新的近红外数据分析软件产品,自动优选数据分析算法,以及方法的使用顺序,并全局优化方法的参数。这样我们获得数据后,只需按照标准化的流程一步一步走,便可获得最优的数据分析模型与模型结果。从而使得近红外数据的分析,如同实验分析一样,结果的重现性与可比性也就不再是个问题。避免像现在这样,往往是漫无目的的数据探索,耗费漫长时间也不一定能得到合适好用的模型!这无论在研究中,还是在工业生产中,都是需要花大力气迎接的挑战。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袁洪福教授、吴海龙教授、邵学广教授、杜一平教授、褚小立教授、闵顺耕教授等诸多老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从老师们关切的眼神中,能读懂那份殷殷之情,也唯有努力做点事情,为国内近红外的发展做些有益的工作,方不负此情。 /p p   近红外分析能做的事情很多,近红外数据分析如是,尤其站在移动互联时代,站在大数据分析挖掘的视角与高度。近红外有其自身特有的巨大优势-本身就是物联网中的一个绝佳传感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近红外分析代表着某种未来,只是通往未来的路上,还需要我辈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不断付出智慧和汗水。 /p p   “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数据分析之路上,深深地烙上了梁逸曾教授的影响。亦师亦友者,感恩、深切缅怀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2017年1月30日于浙江西湖 /span /p p    strong 个人简介 /strong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e1424397-960a-4e21-a206-9245429e6328.jpg" title=" 1_副本.jpg" / /p p   曾仲大,男,博士,现任大连达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p p   曾博士师承梁逸曾教授,2006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化学计量学基础算法研究,以及色、质、光谱等分析技术在制药、烟草和代谢组学等复杂体系分析中的应用及其数据分析挖掘等。近年来在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方面亦有涉猎。 /p p   曾博士先后工作于香港理工大学、澳洲RMIT大学、Monash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迄今已发表SCI论文40余篇,在2013-2016近三年时间里,以第一作者或合作者在美国分析化学杂志发表7篇研究论文,同时获邀为TrAC等权威期刊撰写化学计量学及化学数据分析处理方面的综述。 /p p   曾博士曾获得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百人”引进人才计划,大连“海创工程”计划、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支持计划、新兴技术创新成长计划,以及国家人社部高层次海归人才创业计划的支持。公司主要提供复杂化学与生物数据分析服务,数据挖掘软件产品开发,以及个性化数据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 /p p    strong 人生格言: /strong 有志者,事竟成。 /p
  • 助力刑侦能力考核,且看岛津红外油漆样品分析方案
    油漆是刑侦案件当中的常用物证,现场遗留漆片,涉案物品上油漆类附着物的检验,能够为案件侦破提供方向和思路。近期公安系统刑侦考核,漆片类分析吸引众多关注。岛津红外系列产品,轻松应对油漆物证鉴定需求。一 典型应用红外显微光谱法分析车辆碰撞现场微量油漆物证汽车车身油漆由底漆层、中涂层、面漆层、清漆层等组成,不同厂家和车型对应不同的车身油漆。所以汽车油漆隐含着汽车车型的重要信息,利用红外显微光谱法对车辆碰撞现场采集的微量油漆碎片与肇事嫌疑车辆油漆样本进行红外光谱比对分析,为交通肇事事故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依据。样品处理:使用挥发性溶剂对采集到的样本表面进行除杂处理(灰尘、污染物),挥干后对样本进行切片取样,最后使用金刚石池透射法分析。车辆取样样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嫌疑车辆取样样本与事故现场发现油漆碎片在1300 cm-1~1600 cm-1 区间差异性比较明显;而2#嫌疑车辆取样样本与事故现场发现油漆碎片结果一致,所以其作为肇事车辆可能性更大。对2#嫌疑车辆样本光谱图进行检索,得到其成分结果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IO_PHTA)。二 其他典型应用速览油漆碎片的测试(显微金刚石池)图7:木材上的油漆碎片,用金刚石压平,尺寸:约 70x30μm图8:不同位置的油漆差谱图9:对差谱进行光谱检索,结果为甲苯胺红L三 关联仪器AIRsight 红外拉曼显微镜◆ 同一个显微镜,同一个软件,实现红外和拉曼两种光谱技术从样品观察、定位标记、多模式测定到数据分析的全工作流。◆ 能够在不移动样品的情况下,对同一样品的微小区域分别获得互补的红外和拉曼光谱信息,以实现多光谱维度的表征。IRXross通用型红外光谱仪◆ 适用多种应用的高性能◆ 内置新一代分析智能◆ 完全符合日益严格的法规要求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切合社会需求 提供差异化服务――访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陈江韩主任
    采访前言:日前,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与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合作开发的WFX-810塞曼原子吸收光谱仪,作为国内原子吸收光谱高端新产品已经频繁亮相于国内各大仪器展会。而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在激烈的检验业市场竞争中,加强市场需求研究,尝试根据服务对象建立行业实验室提供特色服务,减少了同质竞争,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效益。仪器新品的技术优势和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的特色发展都引起了我们的强烈好奇。日前,在中国(广州)国际分析测试/科教仪器/生物技术展览会会展期间,本网编辑荣幸的采访了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所长陈江韩先生。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陈江韩主任 Instrument: 请介绍您在光谱等仪器领域,已经成功投入市场和正处于实验室研发等阶段的成果? 陈主任:这些成绩是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仪器研发团队多年奋斗的结晶,饱含了几代专家的心血。我们与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合作开发的WFX-810塞曼原子吸收光谱仪就是团队多年努力的成果,早在10几年前,我中心就和北京瑞利分析公司合作研发出WFX-100系列原子吸收光谱仪,以后又衍生出200、300系列等等。 目前,样品前处理技术已经越来越受重视,普遍来说,样品前处理的时间已经占据样品分析全过程的一半。我们与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北京优联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承担的“十五”攻关项目“快速溶剂萃取仪”已经在北京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目前已经处于试产阶段。旨在缩短分析工作者花费在前处理上的时间,提高分析精度,并且可以大大降低萃取溶剂的用量,这在倡导节约和环保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而我们中心开发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网络直连式农药残留速测仪NC-800系列等,根据国家标准方法专门设计,广泛应用于蔬菜、水果、粮食、茶叶、粮食、水及土壤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在广州的许多超市和菜市场,可见到我们的仪器在工作。 Instrument: 请问您和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合作研发的WFX-810弥补了哪些国内同类产品的技术空白?有哪些相对国内外同类产品来说独有的优势? 陈主任:当前,客户迫切需要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较高、性价比高的国产高端原子吸收仪器。WFX-810应运而生,充分切合了客户的相关需求,填补了这一块的市场空白。 WFX-810独创的双灯双原子化器并联光路,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确保光程最短、光学元件最少、光能量损失最小,测试数据非常理想,我个人认为仪器稳定性及可靠性要优于传统单灯双原子化器一体化仪器。火焰法与石墨炉采用恒磁场横向塞曼背景校正装置,具有很强的双原子化器全波段高背景吸收校正能力。高升温速率的石墨炉电源与主机一体化设计,塞曼法的准双光束特性实时扣除基线漂移,提高了分析精度。 Instrument: 原子吸收光度计国内外品牌林立,请介绍WFX-810的市场定位-包括市场定价,目标客户群体及市场运作方面的考虑? 陈主任:WFX-810定位于国内高端市场,给打算购买国外产品的用户多提供一个选择。目前市场售价大概在三十多万人民币。WFX-810的石墨炉原子化器的性能优良,与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不相上下。火焰法与石墨炉采用恒磁场横向塞曼背景校正,对高污染状态下的监测有独特的优越性,在食品、环保领域等相关应用方面很有竞争力。 Instrument: 为什么选择与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合作开发,您认为,国产原子吸收光谱乃至国产仪器应当如何应对国际同类品牌的强势竞争,尤其是在国产仪器价格相对低廉,利润微薄,而国内很多用户迷信洋品牌的情况下? 陈主任:我们测试中心和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有多年的合作历史。双方本着互相谅解、互相促进的原则,在仪器开发领域携手并进。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章诒学先生、宋友才先生等深受同行敬重的仪器设计专家和具备丰富仪器工艺和研发管理经验的原子吸收部门领导酆秀岩先生等各位同仁,在仪器开发的过程中,提供了很多极为宝贵的建议,双方思维火花的碰撞促进了WFX-810的研制成功。在此,还要感谢国家地质测试中心杨啸涛研究员、我中心何华焜研究员等多位专家提供的重要支持。 首先,还是得承认国内品牌仪器与国外先进的品牌仪器有些技术上的差异, 只有认识到问题才有可能去想办法解决。作为仪器研发人员,我们有义务去承担这个社会责任,研发出缩小差距甚至领先于国外同行的产品。当前,国内仪器厂家与国际仪器厂家在硬件软件方面普遍都存在很多差距。国内仪器厂家很少听说有制定技术路线图,产品发展思路连贯性不足,也不利于经验的积累和传承;同样的仪器,国际厂商可能投入几千万,而国内厂家可能才能投入几百万,囊中羞涩导致了研发视野的缺陷,设计不够细腻,很多该做的工作可能就没有做或者简化了。而资金的缺乏也导致了企业只有在产品卖到钱后,才能投入研发,如此恶性循环,必然进一步削弱技术竞争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些国产优秀产品的实际性能也不赖,而且售价只有国际先进品牌同类仪器的一半,价格上的优势也应当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国产仪器,而不是盲目追求进口产品。 Instrument: 对于目前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科研界与产业界脱节的现象,你从自身经验出发,有哪些好的建议? 陈主任:当前,很多科研工作在立项时可能就与产业化的联系不是很密切。而验收过程中,科研成果的评价考核指标与产业化也存在脱节,有点类似传统教育中的高考指挥棒。科研的直接目标是为了出文章、评教授,弱化了产业化方面的追求。许多仪器科研项目停留在探索性研究的阶段,停留在实验装置的阶段,不少人就以为可以卖钱了,而产业化是要精密计算的:工艺如何,可靠性如何,卖给谁,市场调查的情况如何,售后服务的情况估计如何,产品估计可以红多久,估计赚多少钱等,这要多方面的人力财力加入进来做的。打个比方,科研人员是主角,还得有导演、舞台灯光、美术,还得有跑龙套的,大家还得互相支持,互相尊重,相互配合,是个精细的系统。如果是个草台班子,期望请个名角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看是不行的。 建议我们的科研同行在工作中,多深入调研,在社会需求中找题目;产业界和科研界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劣势,精诚合作,才能去研发一些切合市场需求、受用户欢迎的产品。 Instrument: 您所在的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作为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积极应对市场竞争,根据服务对象建立行业实验室,请问现在目前提供哪些特色服务,改革的初衷、历程以及收获的成效? 陈主任:任何单位只有明确了自身的定位,明确单位的使命是要解决社会的哪些问题,才能在社会上存活和发展。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我们中心始终不渝的宗旨和安身立命的根本。按技术来进行分工和运作的专业实验室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对分析检测服务的需求。从本质上说,按技术专业进行分工和运作,是以我为中心的一种机制,而按服务行业进行分工和运作,则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一种机制。因此,当我中心的设备、技术队伍和业务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要抓住机会,逐步发展一批为特定行业领域提供分析检测服务的特色行业实验室,作为现有专业实验室的有益补充。 目前我中心提供未知物剖析、工业诊断分析已经形成较强的优势,对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相关行业的产品质量提升、先进技术消化吸收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根据物流业特别是航空业货物运输的安全需求,高起点构建了符合国际航联(IATA)规范的货物运输安全条件鉴定。针对我国的司法制度改革伴随着的第三方司法鉴定需求,我们高起点构建了微量证物分析和司法毒物分析并已经获得政府的许可。通过调研,发现发达国家普遍使用油液诊断技术给机械设备“体检”和“看病”,这有点类似人抽血化验诊断身体疾病,通过对设备润滑油的分析来预知设备是否潜在故障。美国有二三百家这种专业实验室,我国正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个需求是巨大的,对降低污染物排放、节能和设备人员安全有重要意义,我们建立了油品实验室。不是有人说我们某些传统工业“傻大黑粗跑冒漏”吗?我们分析工作者在这方面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此外我们还有数千项普通的分析测试项目,构成了我们的服务优势。 我国目前有众多的分析检验实验室,国外检测巨头也纷纷进入中国,竞争不可避免,有些人觉得很悲观。但分析检验是个大的概念,只要分析清楚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通过差异化的服务,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某些国外巨头自比分析领域的肯德基和麦当劳,但是大家的口味不可能都吃肯德基和麦当劳啊,附近人群构成、消费能力如何?开成川菜、粤菜馆是否也有生意?如果你觉得本钱小,门面小,做点豆浆油条果子煎饼或许日子也挺滋润。我认为,只要认真下真功夫研究好社会需求,没有活不好的道理。 另一方面,我呼吁政府消除行业保护,采购公共技术服务,降低社会运行成本,附带通过这样的竞争来提升本土分析业的生存能力。想想程控交换机领域,如果当年行业“保护保护”,把华为中兴的苗子给灭了,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样子。 Instrument: 请问目前,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承担了哪些国家大型研究、监测或验证项目? 陈主任:目前,我们测试中心与加拿大检测机构合作承担了国际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研究项目。“十五”科技支撑条件平台项目“快速溶剂萃取装置”刚刚通过验收,正在全力推进产业化。不久前,我们申请的“十一五”科技条件建设项目“光谱仪器光源”项目获得立项。我们还承担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粤港合作重大科研项目。此外还有多项广东省的重点科研项目。 Instrument: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众多分析测试中心逐步由公益性研究机构形象成功的切换成兼顾商业化意识的企业形象,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无疑是成功的典范,请介绍如何兼顾公正和效益两方面呢? 陈主任:应该说,我们分析测试中心并没有完全商业化,也不是以盈利为最大目标。大宗普通检验我们做,特殊技术要求的分析,如上面我提到的未知物剖析,精兵精将投入,经济上并不特别划的来的,我们也做。这与国内外的一些检测技术公司是有所不同的。当年建立这些分析测试中心是为了解决国家和区域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遇到的分析测试方面的共用技术问题。我们将自己定位为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和客户需求的事业单位,想方设法的多提供一些切合实际需求的差异化服务。在创造服务利润的同时,我们也谨记自身作为测试机构的社会责任,要在本领域尽自己的本事排忧解难。日前,我们与中山大学签了协议,在我中心建立公益性的博士后科研基地,我们转移了部分分析的效益来支撑基地的运行,是“赔本生意”。但从我们中心的定位来说,这是一项重要的事情,关系到学科发展和中心的长期技术优势,关系到未来的服务社会的能力。 采访后记: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积极务实地关注和切合社会需求,创建有特色的分析服务模式,在分析测试机构众多、竞争激烈的局面下,打开了一片“蓝海”。这种提供差异化服务的思维模式,值得众多测试机构和仪器厂商的借鉴。分析测试中心作为本网的最大用户群体之一,在本网人物专访对象所属单位中还是被遗忘的角落。以后,我们将在人物专访、业界新闻等重要栏目中,多展现国内众多分析测试机构的风采。 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网址:http://www.fenxi.com.cn 采访编辑:廖庆铃
  • 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HAMAMATSU(滨松) PHOTONICS近红外光谱在食品分析中的作用近红外光谱(NIR)是指在750至2500 nm的电磁光谱近红外区域内研究物质和光之间的相互作用[1]。当红外光与样品分子相互作用时,每个波长反射、透射和吸收的电磁能的量取决于样品中存在的键类型[1]。C-H、N-H和OH振动键在近红外区域最普遍,决定了给定物质的光谱形状。近红外光谱通常用于测量和量化样品的近似成分,如蛋白质、水分、干物质、脂肪和淀粉。此外,近红外光谱反映了其物理性质或特性[1]。因此,当应用于食品时,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不仅可以提供有关食品化学成分的信息,还可以通过不需要使用试剂的无损、快速和清洁的方法提供有关其功能的信息[2]。便携式仪器的影响直到最近,近红外技术才向小型化设备发展,使近红外分析从实验室进入现场成为可能。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是监测作物质量、确定最佳种植条件和收获时间的绝佳工具。鉴于食品易受含量变化的影响,需要保持新鲜以防止质量损失,以及非法掺假的可能性,控制食品质量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此外,食品生产、配送链的复杂性以及将分析时间降至最低的需要,使便携式光谱仪在该领域向前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5][6]。用于食品分析的近红外光谱示例Parastar等人将计算技术应用于近红外分析仪获得的吸收光谱,能够准确区分新鲜肉和解冻肉,并根据鸡的生长条件对鸡柳进行正确分类[3]。使用类似的工具,Kucha和Ngadi能够评估猪肉末的新鲜度[4]。这些计算方法,通常被称为“化学计量学”,使用多种算法和统计技术,如多元线性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和主成分分析来分析来自光谱仪的数据。这些方法将光谱信息转化为与样品相关的化学和功能特性[2]。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改善奶牛健康,优化灌溉和收割时间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已被用于饲料和牧草的农场监测,以评估其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将饲料样本放在扫描仪前进行分析,并将结果提供给农民或营养学家。这使他们能够及时做出有关提要的管理决策,将获得结果所需的时间从几天缩短到几秒钟。例如,牛饲料中玉米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每天变化很大,在六个月内高达41%。通过现场调整,奶牛可以获得更一致的口粮,从而改善牛群的总体健康状况。这是通过血液参数的变化和乳腺炎的减少来观察的,从而增加了产奶量。此外,这项技术可以潜在地减少饲料浪费,从而降低成本并增加收入[7]。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法的另一个有价值的应用领域是对作物生长各个阶段的实地评估。Tardaguila等人研究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的八个不同品种的160片葡萄叶片的吸收波长。他们专门针对含水量评估来确定葡萄酒行业灌溉的优化策略[8]。在收获季节,近红外光谱已被用于评估橄榄果实[9]、葡萄[10]和番茄[11]在树上的成熟度,从而优化收获时间,甚至使用农业机器人实现自动化水果采摘。收获后,近红外光谱技术有助于农民、消费者和质量控制官员对产品质量进行快速无损检测。这项技术还允许检测由于将传统生产的水果错误标记为有机水果而导致的菠萝欺诈[12]。FTIR光谱提供更高的通量和更好的灵敏度在近红外光谱中,分析有机材料的吸收光谱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基于二极管阵列的光谱学。该技术使用色散光栅将从样品反射或透射的光分离为其波长分量。然后将每个分量聚焦在线性检测器阵列的不同像素上。这种方法速度相当快,可以用于实时测量。然而,二极管阵列光谱仪的光通量与其光谱分辨率成反比,这限制了其有效性。此外,在近红外区域敏感的线性阵列的高成本可能会限制其在某些应用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农业和食品中。获得吸收光谱的第二种方法是傅立叶变换干涉测量法。在这种方法中,入射光被分成两条路径,一条指向固定反射镜,另一条指向可移动反射镜。当这些路径被重新组合时,就会得到干涉图。通过对该干涉图进行傅立叶变换,可以获得入射光的光谱,并且通过适当的校准,可以确定样品的吸收光谱。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同时测量所有波长,在不影响光谱分辨率的情况下提供更好的吞吐量和更高的灵敏度(通常被称为“Fellgett的优势”)。在该技术中,仅使用单个NIR光电探测器而不是阵列,从而保持低成本。滨松光子的FTIR引擎为食品行业带来了新的曙光滨松的FTIR引擎C15511-01是一个紧凑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模块,对1.1µm至2.5µm范围内的近红外光具有灵敏度,并具有USB连接。该设备的特点是在手掌大小的外壳中有一个迈克尔逊光学干涉仪和控制电路。为了补偿元件小型化造成的光损失,滨松光子公司的工程师为FTIR引擎配备了一个大型可移动MEMS反射镜和一个高灵敏度InGaAs PIN光电二极管。这种MEMS元件的特殊设计抵消了外部振动和器件内部杂散光反射的影响。可移动MEMS反射镜的位置使用专用激光系统进行连续和精确的监测,以确保最高的波长再现性。一般来说,滨松的FTIR引擎可以提供与更大、更昂贵的台式设备相当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速测量。使用FTIR引擎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有两种测量方法:“反射测量”和“透射测量”。使用这些方法,我们测量了坚果(杏仁、腰果、核桃)和酒精饮料(啤酒、清酒和白兰地)的光谱。透射测量:酒精饮料吸收光谱的比较及其酒精浓度的估计FTIR引擎C15511-01用于观察几种酒精饮料产生的吸收光谱的差异。将液体放入对近红外透明的石英池中,提供1mm的光路长度。使用卤素灯作为本实验的光源。来自灯的宽带光部分被液体吸收,并通过光纤部分传输到FTIR引擎。图中所示的吸收光谱是在室温下获得的,平均128次扫描,并减去参考测量值。这些光谱的形状主要受水中的OH基团(吸收波长:1450 nm和1900 nm)和醇中的CH基团(吸收光谱波长在2100 nm和2500 nm之间)的影响。还测量了纯水和乙醇的光谱,并将其添加到图中进行比较。此外,使用2300nm处的吸收峰来估计每种饮料中的酒精浓度。该测量显示的值与液体中酒精的实际存在一致,证实了使用这种紧凑的设备和方法进行精确估计的可能性。漫反射测量:使用近红外光谱对坚果进行分类当照射到样品上的光的一部分被其表面颗粒有规律地反射时,其余的则穿透样品。在这里,光通过折射透射、光散射和表面反射反复散射,直到它离开待测量的样品。通过该测量获得的漫反射光谱与样品的吸收光谱相似。漫反射信号通常比通过透射获得的信号弱。因此,使用这种方法的主要挑战之一是提高照明效率。在传统配置中,使用光纤将来自单个卤素灯的宽带光引导到样品。滨松光子最近设计了L16462-01,这是一种针对漫反射测量进行优化的创新光源。该装置配备了多个灯,以特定角度靠近样品。通过光纤收集从样品散射的光,并将其引导至NIR光谱仪。这种配置可测量信噪比,最大限度地减少杂散光的影响。e照射到样品上的部分光被其表面颗粒规则反射,其余部分穿透样品。在这里,光通过折射透射、光散射和表面反射反复散射,直到它离开待测量的样品。通过该测量获得的漫反射光谱与样品的吸收光谱相似。食物过敏是一种遗传易感个体在食用某些食物成分后出现不利免疫反应的情况。这种反应可能导致立即或延迟的症状,可能是严重或致命的[13]。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种免疫紊乱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西方国家,至少有8%的儿童和5%的成年人受到影响。它给医疗系统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并可能严重限制日常甜梅干动[14]。许多种类的坚果,包括核桃(胡桃)、腰果(西方腰果)和杏仁(甜梅干),都被欧洲法规1168/2011列为过敏原,只要存在于食品中,就需要添加到成分表中[15]。出于这些原因,坚果的检测和分类对于食品工业来说是必要的。滨松利用近红外光谱对杏仁、腰果和核桃的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和分类。使用FTIR引擎C15511-01和新的灯L16462-01获得测量结果。将坚果放置在光源上,无需任何预先准备,平均进行128次扫描以获得每个样品的吸收光谱。所获得的光谱的特征在于1600-1800nm处的峰,这是由从脂质和蛋白质拉伸的CH的第一泛音引起的。当观察光谱的二阶导数时,各种光谱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对不同种类的坚果进行分类。结论近红外光谱在食品工业中的潜在应用已经被许多科学出版物广泛记录了几年。便携式仪器的出现正在将分析从实验室转移到现场,将结果的时间从几天大幅缩短到几秒钟。最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由滨松MEMS技术驱动的硬件小型化在不影响灵敏度或分辨率的情况下实现。新的计算技术正在不断发展,以分析和比较吸收光谱,并估计食品中特定化合物的含量。这些方法使整个行业的非技术用户越来越容易访问该技术。便携式FTIR分析仪是解决食品行业许多重大挑战的宝贵工具。例如,它们可以帮助提高作物产量,从而在面临粮食需求增加时提供一种替代毁林的方法。将这些技术融入农业可以在优化灌溉和限制整个供应链的食物浪费时限制水浪费。最后,FTIR分析仪可以帮助改善我们的食物质量,使其对我们和所有依赖我们的动物更安全、更健康。参考文献[1] K. B. Beć, J. Grabska, and C. W. Huck,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in Bio-Applications”, Molecules, vol. 25, no. 12, p. 2948, Jun. 2020, doi: 10.3390/molecules25122948.[2] D. Cozzolino, “The Ability of Near Infrared (NIR) Spectroscopy to Predict Functional Properties in Food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Molecules, vol. 26, no. 22, p. 6981, Nov. 2021, doi: 10.3390/molecules26226981.[3] H. Parastar, G. van Kollenburg, Y. Weesepoel, A. van den Doel, L. Buydens, and J. Jansen, "Integration of handheld NIR and machine learning to 'Measure & Monitor' chicken meat authenticity" in Food Control, vol. 112, pp. 107149, 2020. doi: 10.1016/j. foodcont.2020.107149. [4] Kucha, C.T., Ngadi, M.O. “Rapid assessment of pork freshness using miniaturized NIR spectroscopy”. Food Measure 14, 1105–1115 (2020). https://doi.org/10.1007/s11694-019-00360-9 [5] J.-H. Qu, D. Liu, J.-H. Cheng, D.-W. Sun, J. Ma, H. Pu, and X.-A. Zeng, "Applications of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in Food Safety Evaluation and Control: 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Advances"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vol. 55, no. 13, pp. 1939-1954, 2015. doi: 10.1080/10408398.2013.871693.[6] K. B. Beć, J. Grabska, and C. W. Huck, “Miniaturized NIR Spectroscopy in Food Analysis and Quality Control: Promises,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Foods, vol. 11, no. 10, p. 1465, May 2022, doi: 10.3390/foods11101465.[7] "Can On-Farm NIR Analysis Improve Feed Management?", Penn State Extension. [Online]. Available: https://extension.psu. edu/can-on-farm-nir-analysis-improve-feed-management.[8] J. Tardaguila, J. Fernández-Novales, S. Gutiérrez, and M.P. Diago, "Non-destructive assessment of grapevine water status in the field using a portable NIR spectrophotometer", J. Sci. Food Agric., vol. 97, pp. 3772-3780, 2017. doi: 10.1002/jsfa.8241.[9] A. J. Fernández-Espinosa, "Combining PLS regression with portable NIR spectroscopy to on-line monitor quality parameters in intact olives for determining optimal harvesting time", Talanta, vol. 148, pp. 216-228, 2016. doi: 10.1016/j.talanta.2015.10.084.[10] G. Ferrara, V. Marcotuli, A. Didonna, A. M. Stellacci, M. Palasciano, and A. Mazzeo, “Ripeness Prediction in Table Grape Cultivars by Using a Portable NIR Device”, Horticulturae, vol. 8, no. 7, p. 613, Jul. 2022, doi: 10.3390/horticulturae8070613.[11] H. Yang, B. Kuang, and A.M. Mouazen, "In situ Determination of Growing Stagesand Harvest Time of Tomato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Fruits Using Fiber-Optic Visible—Near-Infrared (Vis-NIR) Spectroscopy", Applied Spectroscopy, vol. 65, no. 8, pp. 931-938, 2011. doi: 10.1366/11-06270.[12] C. L. Y. Amuah, E. Teye, F. P. Lamptey, K. Nyandey, J. Opoku-Ansah, and P. O. Adueming,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Use of Handheld NIR Spectrometer for Simultaneous Authent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Quality Parameters in Intact Pineapple Fruits",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vol. 2019, Article ID 5975461, 9 pages, 2019. doi: 10.1155/2019/5975461.[13] Z. Husain and R.A. Schwartz, "Food allergy update: more than a peanut of a probl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vol. 52, pp. 286-294, 2013. doi: 10.1111/j.1365-4632.2012.05603.x.[14] S. H. Sicherer and H. A. Sampson, "Food allergy: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vol. 133, no. 2, pp. 291-307.E5, Feb. 2014. doi: https://doi.org/10.1016/j.jaci.2013.11.020 [15] A. Luparelli, I. Losito, E. De Angelis, R. Pilolli, F. Lambertini, and L. Monaci, “Tree Nuts and Peanuts as a Source of Beneficial Compounds and a Threat for Allergic Consumers: Overview on Methods for Their Detection in Complex Food Products”, Foods, vol. 11, no. 5, p. 728, Mar. 2022, doi: 10.3390/foods11050728.本文来源:HAMAMATSU PHOTONICS(滨松电子),Applications for portable NIR spectroscopy in food analysis,www.hamamatsu.com供稿:符 斌,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有限公司
  • 作为生产过程的“眼睛”,近红外过程分析技术前景可期——ACCSI2023近红外光谱过程分析技术产业化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5月17-19日,第十六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3)在北京怀柔召开。会议期间(5月19日上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和仪器信息网联合举办近红外光谱过程分析技术产业化发展论坛,100余位从事近红外光谱仪器,特别是在线技术开发和应用的专家、厂商技术人员,以及近红外光谱仪器的用户等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现场中国农业大学闵顺耕教授主持会议作为一类优异的在线分析设备,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测量快速,而且能提供丰富的分子信息,是非常理想的在线监测技术。不少业内人士纷纷预测,未来在线近红外仪器发展潜力甚至比实验室近红外仪器更加广阔。为了进一步推进在线近红外技术的应用及产业化发展,本次近红外光谱过程分析技术产业化发展论坛特别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典型应用单位代表和厂商技术人员做主题演讲。北京化工大学 袁洪福教授《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发展国产近红外仪器产业》上世纪90年代初,石油炼制工业技术发展需求启动了国产近红外分析仪器产业。随后,一系列国产近红外仪器公司在相关产品方面不断发力。报告过程中,袁洪福教授介绍了国产近红外仪器产业以及国产近红外仪器创业概况。其特别指出,与其他仪器产品相比,近红外仪器面临测不准、定标、数据共享、认可、核心部件及竞争等多方面的挑战。在驱动创新、跨越发展的大环境下,国产近红外仪器产业如何解决痛点?袁洪福教授指出,数字化转型是国产近红外产业的发展机遇。其介绍说,近红外光谱可从分子水平反应物质组成与结构信息,而物质近红外光谱与其物性存在着定性、定量关系,可快速、无损、同时检测多种性质。可以说,近红外是最具有潜力的物料属性数字化技术。山东大学 臧恒昌教授《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流化床中的应用研究》我国制药企业多以原料药、低端制剂为主,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在生产过程中面临质量不稳定、产品批次差异、检验周期长、工艺控制滞后,成为制药行业无法忍受之痛,亟待一种在线分析与智能控制技术,引发制药行业大变革。比如,流化床作为集混合、制粒、干燥于一体的连续化制药装备,以其高效、快速的特点受到制药行业的青睐。其CQAs的测定多采用离线分析方法,无法即时的反映流化床中物料的真实状态和理化性质,而采用过程分析技术进行在线监控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作为目前发展迅速、应用前景广阔的一种快速、无损的PAT技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能够用于原辅料水分粒径等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在线监测。在报告中,臧恒昌教授将近红外光谱比作一双看穿制药过程的眼睛,因为其以近红外光谱为工具,让制药过程中物料行为显性化,从而实现对制药过程的理解和精准控制,让药物更有效。臧恒昌教授特别指出,智能制造与连续性生产是未来药厂发展的趋势,而基于PAT的实时放行技术将成为未来的放行标准。苏州泽达兴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总监 王钧《近红外光谱在中药连续化生产的应用研究》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国防科技工业火炸药一级计量站 张皋总工/研究员《近红外技术在危险化学品中的应用研究》随着日益重视的质量源于设计(QbD)和制造工艺效率,过程分析技术逐渐深入生产过程中。在本次论坛中,山东大学臧恒昌教授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流化床中的应用研究;苏州泽达兴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王钧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在中药连续化生产的应用研究;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国防科技工业火炸药一级计量站张皋总工/研究员介绍了近红外技术在危险化学品中的应用研究。多领域的应用凸显了近红外过程分析技术的优势。其中,张皋研究员特别指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火炸药检测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火炸药组分大多都含有C-H、N-H、O-H键,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火炸药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近红外光谱技术安全性好,可靠性高且环境适用性强,特别适合火炸药现场检测和在线分析;不仅如此,相对于其它过程分析技术,近红外光谱分析无需预处理,可实现非接触式远程检测。荧飒光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近红外产品经理 张德军《浅谈在线近红外项目特点及实施管理中的建议》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 唐果《近红外在线检测与数字孪生控制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在线近红外销售经理 赖衍清《非接触式在线近红外应用介绍》ABB(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销售支持经理 曾贤臣《ABB FT-NIR光谱技术在线应用和OEM-KIT介绍》在线过程分析仪器是PAT技术的关键!在需求的刺激下,各大厂商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在线近红外仪器,典型应用单位也呈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线近红外仪器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新的增长点。本次论坛中,荧飒光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近红外产品经理张德军、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唐果、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在线近红外销售经理赖衍清、ABB(中国)有限公司技术销售支持经理曾贤臣分别介绍了在线近红外技术的进展及多场景的在线应用案例。会议合影
  • 显微红外光谱仪半导体行业表面异物分析——之主料篇
    显微红外光谱仪半导体行业表面异物分析——之主料篇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204/news_633372.htm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了如何用布鲁克Lumos II显微红外对晶圆包装盒的异物进行分析和鉴定,本次我们再结合类似的应用案例来介绍如何通过显微红外对晶圆表面的异物进行鉴定,具体如下:某半导体晶圆厂商在产品过程质检时发现晶圆背面有异物,异物分布位置不固定、无明显规律性,内部排查怀疑和几个工序相关。各对应工序负责人均认为非本工序产生,异物产生原因调查陷入僵局。如果需要进一步判定原因,则需要了解晶圆背面的异物是什么?我们采用布鲁克Lumos II 显微红外光谱仪对该晶圆背面异物进行测试和分析。Lumos II测试条件 分辨率:4cm-1 扫描次数:32次 波数范围:4000-650cm-1 测试方法:Ge晶体ATR 检测器:液氮制冷MCT检测器 6” 晶圆不破坏直接测试 ATR自动压力调整,保证晶圆的完整性从可见光照片上可以看到异物是呈薄膜状附着在晶圆背面表面,大小和形状不一,基本尺寸约100um。利用Lumos II 同轴光路高精度ATR分别对异物点进行测量,对应红外谱图见图1。其中蓝色和红色均是异物点谱图,谱图一致。图1 晶圆背面边缘易物点对怀疑异物源(UV膜)取样在相同测试条件下用Lumos II测试,测试结果参见图2。图2 高度怀疑异物源样品红外谱图利用OPUS软件将异物点和怀疑样品谱图堆叠在一起做比较,对部分特征峰标注峰位,匹配度较高,详见图3。对于差异部分则是由于UV膜在贴于晶圆背面之后需要进行一系列工序处理,这些工序的处理会引起UV膜表面胶体的变性,这种变化引起部分特征峰的变化。在随后的模拟实验中这部分推断得到验证,该部分内容由于涉及到厂家工艺信息我们在此就不在详细介绍。图3 异物点与污染源谱图比较北京实验室有Lumos II样机,欢迎感兴趣的客户提供样品亲自上机操作体验联系方式:刘经理,13581697130.
  • 拉伸试验 GB/T 228.1 新旧标准差异分析
    拉伸试验是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中最基本、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试验之一。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的新版国家标准GB/T 228.1-2021于2022年7月1日正式实施,已使用十余年的原版本GB/T 228.1-2010即作废。8月16日,上海材料研究所检测中心力学室技术主管、高级工程师黄旭东将于第二届试验机与试验技术网络研讨会期间分享报告,通过对拉伸试验新版国家标准进行技术性解读,对比新旧标准差异,让与会人员能更好地了解和适应新标准带来的变化。关于第二届试验机与试验技术网络研讨会为帮助业内人士了解试验技术发展现状、掌握前沿动态、学习相关应用知识,仪器信息网携手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试验仪器分会于2023年8月16日组织召开第二届“试验机与试验技术”网络研讨会,搭建产、学、研、用沟通平台,邀请领域内科研与应用专家围绕试验机行业发展、试验技术研究、试验技术应用等分享报告,欢迎大家参会交流。会议详情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testingmachine2023
  • 岛津应用:红外显微光谱法分析车辆碰撞现场微量油漆物证
    汽车油漆是道路交通事故逃逸案中重要的物证信息之一,现场采集油漆样本的光谱特征对于缩小嫌疑车辆范围,同一性认定并确定逃逸车辆有重要意义。 汽车车身油漆由底漆层、中涂层、面漆层、清漆层等组成,不同厂家和车型对应不同的车身油漆。所以汽车油漆隐含着汽车车型的重要信息,是道路交通事故逃逸案中重要的物证信息之一。了解汽车油漆的光谱特征,对于进行同一性认定,缩小嫌疑车辆范围,查找逃逸车辆有重要意义。汽车油漆信息的检测主要由傅立叶红外显微光谱法、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法、质谱法、裂解气相色谱法及各种检测方法的联用等。其中红外显微光谱法具有快速、无损、量少、可视化等优点,能够精确测量和分析油漆的成分信息,是目前汽车油漆物证检测中最常用的方法。本文利用红外显微光谱法对车辆碰撞现场采集的微量油漆碎片与肇事嫌疑车辆油漆样本进行红外光谱比对分析,为交通肇事事故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依据。 本文利用岛津 IRTracer-100 和 AIM-9000 红外显微镜分析某肇事故现场碎片与两辆嫌疑车取样样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嫌疑车 1#取样样本与事故现场发现油漆碎片在 1300 cm-1~1600 cm-1 区间差异性比较明显;而嫌疑车 2#取样样本与事故现场发现油漆碎片结果一致,所以其作为肇事车辆可能性更大。红外显微光谱法具有快速、无损、量少、可视化等优点,能够精确测量和分析油漆的成分信息,为交管部门快速、准确判断肇事事故案件提供了技术依据。 岛津 IRTracer-100 和 AIM-9000 红外显微镜 了解详情,敬请《红外显微光谱法分析车辆碰撞现场微量油漆物证》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an/。 岛津官方微博地址http://weibo.com/chinashimadzu。 岛津微信平台
  • 【瑞士步琦】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玉米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玉米品质检测中的应用近红外应用”1介绍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 2021 年玉米播种面 4332 万 hm2,玉米产量达 2.7 亿 t。玉米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会直接影响到玉米的经济效益。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已成为原料品质评价中的重要环节。玉米种子作为生产中最基本的资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及品质。玉米品质指标(水分、蛋白质、淀粉等)的检测常用理化方法,安全指标(毒素等)的检测使用液相等物理或化学方法,可用冷浸法等对种质品质进行分析,但这些方法均会对样本本身造成破坏,存在处理时间较长以及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仪器成本高等缺点。因此,探究一种可以对玉米进行无损、快速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样品不需复杂耗时的前处理、无损耗、多成分同时分析、无污染的检测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反射与透射等特性对待测物进行分析的检测技术,通过样品的吸收光谱及理化分析结果可对样品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检测步骤为使用化学计量法对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及建立模型,将样本的预测集通过模型进行检测,验证模型是否精准,并对模型进行评价及优化。近红外光谱技术常用处理方法,由于近红外光谱中强大的背景信息造成的噪声干扰和存在冗余变量,导致从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中提取与检测目标相关的信息较困难,因此,需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常用的光谱预处理方法有去噪自编码器(DAE)、正交信号校正法(OSC)、标准正态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等。2近红外光谱技术模型评价指标定量模型评价指标 评价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预测准确性的实质是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样品结果的接近程度,评价预测模型一般采用校正决定系数(R2c)、验证决定系数(R2v)、校正相关系数(Rc)、验证相关系数(Rv)、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验证均方 根 误 差(RMSEV) 和 相 对 分 析 误 差(RPD)等参数,决定系数与相关系数是预测值与使用化学方法检测出的真值样本集相关性的标准,通常 R2c、R2v、Rc、Rv 越大时,认为所建模型效果越好;RMSEC 和 RMSEV 是校正集与验证集的预测值和使用化学方法检测出的真值之间差异大小的量度,RMSEC 和 RMSEV 越小,认为所建模型性能越优;RPD 是衡量模型可靠性的指标,当 RPD3,认为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可靠性较高,3RPD2.5,认为模型可用于分析;RPD定性模型评价指标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定性分析中多用于样品分类,常用判定指标有正确率、敏感性、特异性等。相关检测设备从采样现场到实验室快速无损检测样品的指标,主要包括水分、脂肪、蛋白、灰分等。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生产过程,控制最终产品质量,提高利润。近红外光谱仪检测过程无需化学试剂,可大大降低实验室湿化学成本。检测快速,可大大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力,降低使用门槛,节约管理费用。▲ 步琦近红外光谱仪 ProxiMate防水型不锈钢外壳,入口防护等级为 IP69,可进行高压管冲洗,即使是最苛刻的工作环境也能满足多种即时可用的预校准,适用性广泛直观的现触摸屏界面,简单、明了样品使用磁耦合驱动装置旋转器,分析完成后该装置可拆除,轻松清洁允许用户利用近红外光,可见光或将两种信号结合来提高测量性能和全面评估样品,从而使其测量性能达到最大化3相关模型参数ProductParameterRangeSpectraSEPMaizeStarch16-76%6553.5MaizeFat3.14 -5.352980.2MaizeProtein6-21%6821.3MaizeMoisture7-13%6820.5MaizeAsh1-8%3070.04步琦公司为您提供完整的玉米检测解决方案,同时提供定制化服务和使用,欢迎用户前往我司实地参观考察。
  • 辽宁丹东分析仪器产业寻求差异化突破
    辽宁省丹东市是我国射线类仪器、无损检测仪器、粒度分析仪等技术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科学仪器企业的聚集地。在此基础上,2009年,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其目标之一是将其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前沿水平、每年产值达到千亿元以上生产规模的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区。   自&ldquo 十二五&rdquo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设立以来,丹东市已成功申请到5个专项,涉及当地的8家企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丹东市科学仪器产业的基础与科技实力,并且具有活跃积极的发展态势。   为深入了解丹东市科学仪器企业的发展现状、瓶颈及需求,在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协助之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以下简称分会)一行前往丹东,相继调研了进驻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并承担了重大专项的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丹东市无损检测设备有限公司、丹东通达科技有限公司及丹东浩元仪器有限公司。   根据调研,部分丹东市仪器企业在历经白热化同质竞争之苦以后,已逐渐走上了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并因此尝到了甜头,企业间也悄然形成了默契。   昔日的竞争对手,如今已变成战略合作伙伴。本次所走访的企业整体呈现出踏实、诚恳、有理想的精神面貌,继承了历史功底,并寻求将传统技术发扬光大。   对于小企业而言,资金和技术是最大的瓶颈,企业发展再大一些,人才缺乏的问题就会显现出来。当然,地理位置稍偏一点,会带来高级人才难觅的问题,为市场推广工作也增添了难度。丹东市某企业为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开展了不少尝试,通过在一线城市投资等举措,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问题。   丹东企业一己之力有限,希望通过一些专业平台帮助其解决在研发、生产等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或是很好地满足相关需求,这些问题包括可靠性、精密加工、技术开发、工业设计等方面的共性或个性问题。但企业目前感觉相关专业平台的存在感很弱。   在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瓶颈之后,分会针对市场推广、可靠性、电子电路设计、研发方向的选择、产品设计等方面的问题或困惑提出了解决办法,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目前,分会正在实实在在地协助企业解决部分问题。
  • CIS团体标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术语》标准研讨会在津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4年9月21日,CIS团体标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术语》标准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此次会议为天津同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并作为全国第十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的分会场活动,出席会议的共有近30位来自工作组的各单位代表。会议现场自CIS团体标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术语》立项以来,各项工作始终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本次讨论会的召开,无疑是对这一标准制定进程中的一次重要集结。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李晨曦研究员作为会议召集人主持整场会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郭晓维秘书长提出期望,通过会议、活动等桥梁,将近红外光谱标准、成果、技术等推向国际市场。在江苏大学陈斌教授的带领下,对标准前期工作的进展情况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褚小立教授也在会议中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术语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想法,希望对参会专家标准制定有所启发。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李晨曦研究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郭晓维秘书长江苏大学 陈斌教授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褚小立教授为了确保标准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专家们充分考虑了标准的普适性。因此,在术语的概念内容上,专家们进行了多方探讨和深入交流,力求使每一个术语都能得到最广泛的共识和认同。此外,各位专家还对术语的排序、框架和范围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实际需求。同时,专家们还关注到了术语的应用场景问题。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对同一术语有不同的理解和需求,因此在制定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异,确保术语能够在各种应用场景下都能得到准确、一致的解释和应用。专家们还对相关材料的引用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制定标准时应当充分借鉴和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标准。通过这些深入而细致的讨论和交流,专家们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术语》团体标准的成功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家合影留念为保证标准制定后续工作的有序进行,标准初稿讨论之后,术语标准工作组分为近红外光谱原理术语编制小组、近红外仪器术语编制小组和近红外分析方法术语编制小组3个小组,以小组形式对各部分进行深入的探讨,也将定期开展小组讨论会议,力保标准制定工作可以高效执行。标准工作组参会人员名单序号工作单位参会人员1天津大学李晨曦2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褚小立3温州大学陈孝敬4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田燕龙5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张皋6南开大学徐晓轩7中国农业大学黄越8山东大学李连9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熊智新10常州工学院陈鑫郁11云南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王家俊12北京工商大学杨一13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蔡贵民14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张力15江苏国钥云技术有限公司王钧15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闫晓剑16江苏大学陈斌17天津海胜能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汤海涛18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江苏19云南同创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邱昌桂20青岛上药科技有限公司李亮21中国计量院李轲22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夏维高23天津海胜能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吕江川24江苏大学陆道礼25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赵嘉静26常州工学院李延27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包郁明
  • 聚光科技投资建议:分析仪器龙头 逢低积极关注
    近期上证指数围绕3200点轴心,上下往复震荡。从上市公司盈利以及流动性宽松预期的情况看,市场已很难有较大空间的下行。但疫情的不断影响,也使得资金做多的动力不足,低位的筹码换手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在这样的市况下,一是可以布局低估值、高股息品种,着眼于安全边际;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关注市场弱势而出现错杀的高成长性个股。聚光科技(300203)自2021年三季度开始出现巨幅上行,至2021年末上行结束。从2022年以来,该股调整幅度亦不小,但结合其广阔的市场空间、难以被替代的核心技术,后期仍将表现出较好的成长性,可积极逢低关注。市场空间极大聚光科技是我国高端科学仪器龙头企业。2006年公司实验室研发团队组建,开始布局质谱、色谱、光谱等核心分析技术平台研发;2011年开始承接系列化国家任务,布局重大科学仪器研发;2015年成立谱育科技,加速重大科学仪器研发和产业化创新应用。截至2020年,经过多年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的持续研发投入,聚光科技已积累了70余项技术平台。另外,它的三重四级杆、流式细胞仪等多个领域陆续填补了国内空白。作为国产科学仪器龙头,我们在投资聚光科技时可以重点把握长期增长的市场空间。首先,高端科学仪器市场空间大,国产化率低,国产替代空间大——2020年我国质谱仪、色谱仪、光谱仪市场规模约142、107、67亿元。2016-2019年发改委200万元以上科学仪器采购数据统计中,质谱类国产设备占比仅为1.19%、光谱-色谱占比仅为0.24%。国内亟待优秀的科学仪器企业崛起!科学仪器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基础科学创新的基础,在制药与生物医学、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半导体、石油化工等领域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仪器仪表工业总产值只占工业总产值的4%,但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达到66%。根据SDI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分析仪器市场规模已经达513.67亿美元,中国占比10%,同期中国GDP全球占比15.4%。随着中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科学仪器需求还将稳步提升。平台型科学仪器公司作为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理解聚光科技的业务构成?我们可以重点把握它作为“平台型科学仪器公司”这样一个特征,聚光科技目前产品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应急安全、食品药品、疾控卫生、先进工业、临床诊断和生命科学等领域。聚光持股75%子公司谱育科技已掌握了较完整的质谱、色谱、光谱、理化等分析检测技术及气体、液体、固体等进样前处理技术,研制了实验室分析、现场化分析(便携、在线、移动)、自动化分析等一系列技术领先的产品组合,三重四级杆等多项技术陆续填补国内空白。对于高端科学仪器领域而言,稳定性是客户的核心需求之一,是生产企业技术能力的重要表征,也是相应产品产业化和销售放量的必要条件。从这一点来看,2021年谱育科技实现销售合同13.4亿元,高端科学仪器产品快速放量,产品稳定性获得市场认可,已经成为最具产业化能力的质谱研发平台。高端领域具备核心优势未来的发展上,投资者应该重点关注公司核心产品应用领域不断向高端延伸。从发展历程来看,聚光科技从工业检测起家,在环境监测领域获得了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公司产品矩阵的丰富和性能的提升,业务逐渐向医疗诊断、半导体、生命科学等高端领域拓展。近期,公司LCMS/MS获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打破了国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厂商在该领域对国内医疗行业的长期垄断。具体来看:公司2020年布局生命科学领域,成立杭州谱聚医疗、杭州谱康医学;2021年成立杭州聚拓生物、杭州聚致生物,全面拓展生命科学与诊断新赛道。近期,公司微量元素分析仪PreMed7000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PreMed5200陆续取得浙江省药监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其中,液质获批打破国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厂商对国内医疗行业的垄断。特别需要重视的是,聚光科技在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方面解决了核心科技问题——公司在晶圆杂质检测、湿电子化学品监测、洁净空间AMC微污染、便携/在线泄漏报警等领域进行了从核心仪器到专用系统的全面创新,2020年推出了国产首台EXPEC7350三重四极杆ICP-MS/MS,在线湿电子化学品监测与工厂自动化系统、洁净间在线阴阳离子/VOCs监测系统等产品,解决了半导体高纯分析检测领域核心仪器被国外企业独家垄断、卡脖子的问题!看好整体解决方案从下游需求的角度来看,聚光科技的市场竞争力体现在整体解决方案上,整体解决方案可以与标准产品实现差异化竞争。具体可以看其子公司的业务模式:东深电子:一站式水利水务平台服务供应商。东深电子是水行业智能化检测、自动化控制、信息化应用全套解决方案提供商与产品供应商。企业主营业务包括智慧环境检测与治理,智慧工业过程分析与运维,智慧安全监测,智慧水利水务,智慧实验室仪器、耗材供应及服务,水生态综合治理,土壤修复,固废危废处理等。上海安谱:实验室消耗品一站式服务平台。上海安谱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处于中国实验室消耗品行业的前列,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实验室用品提供商之一。公司深耕制药、食品、环境、化工等行业,为政府、第三方检测、高校科研、各大生产企业等实验室,提供耗材产品等实验室耗材一站式服务。无锡中科光电:主要从事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与集成应用,为环保、气象和科学研究部门提供相关资讯、产品和技术服务。比如大气污染监测服务,公司将物联网技术与立体监测技术结合,构建了基于激光雷达、傅立叶红外光谱、紫外差分光谱为核心的多种技术平台,研发了大气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并提供大气复合污染监测等多种解决方案。另外,聚光科技目前推出“全自动实验室4.0”,实现从制样、分样、称重、前处理、自动进样、分析、报表的全流程无人值守的自动化分析。预计,“全自动实验室4.0”将在解决临床质谱易用性和减少半导体检测污染源上发挥重要作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