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水下成像系统

仪器信息网水下成像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水下成像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水下成像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水下成像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水下成像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水下成像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水下成像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水下成像系统相关的资讯

  • 量子激光雷达水下获取3D图像
    英国科学家首次展示了一种新型激光雷达系统,其使用量子探测技术在水下获取3D图像。该系统拥有极高的灵敏度,即便在水下极低的光线条件下也能捕获详细信息,可用于检查水下风电场电缆和涡轮机等设备的水下结构,也可用于监测或勘测水下考古遗址,以及用于安全和防御等领域。相关研究论文刊发于4日出版的《光学快报》杂志。  在水下实时获取物体的3D图像极具挑战性,因为水中的任何粒子都会散射光并使图像失真。基于量子的单光子探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穿透力,即使在弱光条件下也能工作。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激光雷达系统,该系统使用绿色脉冲激光源来照亮目标场景。反射的脉冲照明由单光子探测器阵列检测,这一方法使超快的低光检测成为可能,并在光子匮乏的环境(如高度衰减的水)中大幅减少测量时间。  激光雷达系统通过测量飞行时间(激光从目标物体反射并返回系统接收器所需的时间)来创建图像。通过皮秒计时分辨率测量飞行时间,研究人员可以解析目标的毫米细节。最新方法还能区分目标反射的光子和水中颗粒反射的光子,使其特别适合在高度浑浊的水中进行3D成像。他们还开发了专门用于在高散射条件下成像的算法,并将其与图形处理单元硬件结合使用。在3种不同浊度水平下的实验表明,在3米距离的受控高散射场景中,3D成像取得了成功。
  • 惊现水下智能监测之“魔鬼鱼”
    近期,上海海洋大学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一款软体仿生鱼,模仿蝠鲼(俗称“魔鬼鱼”)的体态,翼展1米,取名“文鳐”。虽然在空气中的“体重”达到35斤,但在水里游动却是灵活无比,令人真假难辨。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文鳐”的核心器部件已全部国产化,其效率高、能耗低、功能多,同时具备共融性、超仿生、隐身性三大优势,满足长续航、高机动、大负载、大范围作业需求。仿生鱼产品内部具备超大有效载荷空间,基于多传感器协同的智能监测技术,通过搭载多款高精度传感器,给仿生蝠鲼装上“眼睛”和“耳朵”,可胜任对300米以内水深的水下监测等工作。在仿生蝠鲼身上搭载成像声呐测扫设备,以更灵活、成本更低的方式描绘海洋的地形地貌、鱼群情况。搭载水下成像系统的蝠鲼,基于人工智能的水下目标识别技术,通过对目标检测和图像分割进行监测实现分类识别,准确率高达90%。“文鳐”不仅外形仿生,且功能强大,仅3节微小电池便可在水里续航3个小时以上,无论是转弯、360度翻滚还是回旋,都可以畅游自如。“文鳐”可以搭载多款高精度传感器,满足对鱼群的实时状态监测,实现全空间内水下鱼群智能识别与互动。它也可以作为观赏鱼,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未来新一代“文鳐”将搭载华为芯片,实现“智慧鱼脑”。
  • 半导体所完成水下高分辨率光学成像海试
    近期,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发的“水睛”水下高分辨率环视摄像机完成了针对水下礁盘的摸底海试工作。海洋观测是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的关键技术,受到全球的关注,但是目前海洋生物群落及环境变化监测技术仍无法满足海洋大时空数据获取的需求,特别是深海。光学成像技术可提供高分辨率、符合人眼视觉特征的图像,但是在保障高分辨率的前提下存在视场小的问题,难以实现大范围的海底详查的需求。针对此种情况,半导体所周燕、王新伟及其科研团队研制了水下高分辨率环视摄像机“水睛”,可实现水下高分辨率大视角的光学成像,具备180°下视走航观测和360°原位环视观测两种模式(图1)。本次海试中,“水睛”搭载半导体所海面移动光学试验平台“冲浪者”号(图2),在约1000平方米海域进行了水下高分辨观测,完成了海上走航式观测、定点原位观测等摸底性观测试验,验证了设备具备5900万像素下良好的实时彩色成像功能。图1 水下环视摄像机的下视及环视工作模式(上图下视模式,下图环视模式)图2 搭载冲浪者号走航式观测过程中的“水睛”摄像机此次海试,研究人员利用水下摄像机多次完成了礁盘生态系统的观测,拍摄了大量的珊瑚、海星、贝类、鱼类等,形成了水下光学彩色图像库(图3),可用于海洋光学图像处理、目标识别等算法研究。图3海域美丽的珊瑚、鱼类、海星、砗磲等除珊瑚及鱼类等生物要素外,本次海试中,在海底还发现了生物附着的碗和盘子各一只(图4)。图4 生物附着的盘子和碗此次海试由半导体所和南开大学共同组织完成,除“水睛”摄像机外,还利用多参量海洋水体测量系统完成了海洋温盐深、核素、水体光学衰减系数等海洋水体多物理化学参量采集。相关工作得到了南方海洋实验室、中科院青促会项目的经费支持。 图5 项目团队及设备在海试现场
  • 英国新型激光雷达系统,使超快的低光检测成为可能
    近日,英国科学家首次展示了一种新型激光雷达系统,其使用量子探测技术在水下获取3D图像。该系统拥有极高的灵敏度,即便在水下极低的光线条件下也能捕获详细信息,可用于检查水下风电场电缆和涡轮机等设备的水下结构,也可用于监测或勘测水下考古遗址,以及用于安全和防御等领域。 在水下实时获取物体的3D图像极具挑战性,因为水中的任何粒子都会散射光并使图像失真。基于量子的单光子探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穿透力,即使在弱光条件下也能工作。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激光雷达系统,该系统使用绿色脉冲激光源来照亮目标场景。反射的脉冲照明由单光子探测器阵列检测,这一方法使超快的低光检测成为可能,并在光子匮乏的环境(如高度衰减的水)中大幅减少测量时间。激光雷达系统通过测量飞行时间(激光从目标物体反射并返回系统接收器所需的时间)来创建图像。通过皮秒计时分辨率测量飞行时间,研究人员可以解析目标的毫米细节。最新方法还能区分目标反射的光子和水中颗粒反射的光子,使其特别适合在高度浑浊的水中进行3D成像。他们还开发了专门用于在高散射条件下成像的算法,并将其与图形处理单元硬件结合使用。在3种不同浊度水平下的实验表明,在3 m距离的受控高散射场景中,3D成像取得了成功。量子检测技术在陆地上的应用,较多见诸报道。其实这种技术在水下的应用,同样空间广阔。例如,利用它进行海底地形勘测、水下考古、海底设备检测等等。不过,将这种技术应用于水下,绝对不意味着将其直接“照搬”。以在海洋中的应用为例,需要考虑海水的腐蚀性、洋流的运动、海底光照条件等多种特殊因素。因此需要使用特殊的耐腐蚀材料,进行特殊的设计,以更加适应水下环境的应用。
  • 我国首个水下观测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问世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此时此刻某个水源的水质情况如何?可以不需要原来的取样、化验、分析滞后的书面报告了,有关部门和关注水质情况的人们只要登录电脑,或打开手机APP就能实时得到有效数据。4月16日,国内第一个水下观测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通过鉴定。据悉,这项新技术打破了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据介绍,提供这项高新技术的是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四名博士组成的专家团队,他们联合浙江大学的专家教授经过较长时间的攻关,终于成功地应用于长江流域的水下观测水质在线监测。据郭朝阳博士介绍,这项系统技术应用起来十分方便,提供的监测数据具有实时、稳定、连续、可靠的优越。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由于世界性水危机,地表水和地下水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日益恶化,于是人们对水质监测的神经特别敏感。一项水质报告显示,中国29个重点城市中,只有15个城市中的20项饮用水指标全部合格,约占抽检城市的52% 而14个城市存在一项或多项指标不合格。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据了解,长期以来,我国对水质监测方式停留在传统取样和浮标监测,实时性和可靠性低,而且不能够真正达到原位监测的目的,较为先进的监测系统基本都依赖进口。而中天科技海缆研发的水下观测网集成多种声学、图像、物理、化学、生物等传感观测设备,布设在重要水源底部,进行长期连续、实时、原位观测,并能将原始数据和解算后的参数信息发送至各种信息终端,对饮用水安全和水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民生价值。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中天科技海缆总经理薛建凌表示,开发具有民生和经济价值的水下观测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对饮用水安全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和预警,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也为公司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并能够带动海光缆,海工器件等配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该项目组织者杨华勇博士表示,这一系统的研制成功,有效提高监测参数的原位性、实时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为其它应用场合,包括海洋观测、水质水文研究等提供了基础研制条件,将为我国饮用水源监测在内的环保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p p br/ /p
  • 我国专家成功研发出核级水下高分辨率耐辐射摄像系统
    p   独有辐射屏蔽技术,可在水平方向360度旋转无盲区,即便在水下100米工作也依然稳定可靠……这套由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发的核级水下高分辨率耐辐射摄像系统,近期成功应用于国内各大核电基地。这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打破国外垄断,真正实现“中国造”。 /p p   此前,国内核电基地水下监测设备均采购国外产品。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微电子装备总体研究室副主任冯常介绍说,这套系统由该所研究人员花费两年时间自主研发而成,专门在核环境下应用,从2015年起,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核电基地。 /p p   记者了解到,这套高分辨率耐辐射摄像系统IOE-CPR-M独有辐射屏蔽技术,可在5000Gy/h的剂量率条件下稳定工作100小时。同时,因采用高性能图像传感器,分辨率达200万像素,可输出1080P高清视频,在精密电机驱动下,任何速度下都能捕捉到无抖动的画面图像。 /p p   “该系统能够提高核燃料操作的安全性,确保燃料组件入堆后能长期安全运行。”冯常举例说,像在核电站大修堆芯换料过程中,可全方位监控水下燃料组件操作,以确保燃料正确就位 并对核燃料组件进行专项水下高清外观检查和测量,了解燃料组件的运行状况。此外,还可对核电站乏燃料水池及堆芯燃料组件进行最终安全检查,以确保燃料组件正确装载。 /p p   据了解,国内核电专家对此套系统在我国各核电基地大修过程中发挥的高性能、高可靠、高稳定的表现,提出一致肯定。 /p p br/ /p
  • Sievers分析仪现已成为威立雅旗下成员
    Sievers分析仪现已成为威立雅旗下成员苏伊士水务技术与方案现已成为威立雅旗下公司——威立雅水务技术与方案。Sievers分析仪作为苏伊士水务技术与方案的一部分,也一同变更为威立雅旗下成员。接下来,我们将陆续变更品牌和法律实体以反映这一变化,并一如既往地为您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从GE(通用电气)⇒SUEZ(苏伊士)⇒Veolia(威立雅),Sievers分析仪始终如一,与您常伴。关于Sievers分析仪Sievers分析仪(原GE分析仪器)是全球领先的总有机碳TOC分析仪生产商,我们的设计和制造旨在帮助用户更简单、更快速和更精确地进行分析测量和控制。Sievers解决方案包括TOC分析仪和传感器、标准品(获得ISO 17034和ISO/IEC 17025认证),以及定制化的支持服务,可快速实施、降低成本、提高用户应对挑战的能力,并帮助持续维持您的系统性能。Sievers总有机碳TOC分析仪采用专利的膜电导检测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准确性,我们的仪器包括实验室、在线、便携等不同类型。除总有机碳TOC分析仪外,我们也提供超纯水硼分析仪和细菌内毒素检测仪。Sievers分析仪的历史◆ ◆ ◆联系我们,了解更多
  • 110万!中科院南洋研究所计划采购水下水面光谱测量系统
    项目详细信息如下:一、项目编号:OITC-G220DY0101二、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水下水面光谱测量系统采购项目三、预算金额:107.0000000 万元(人民币)四、采购需求:包号货物名称数量简要技术规格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采购预算(人民币)1水下水面光谱测量系统1套详见技术部分是107万元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的4个月内交货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时间:2022年10月24日 至 2022年10月31日,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4: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http://www.oitccas.com方式:登录东方招标http://www.oitccas.com/注册并购买。售价:¥6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五、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2年11月15日 14点30分(北京时间)开标时间:2022年11月15日 14点30分(北京时间)地点: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4号实验楼西500会议室六、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4号        联系方式:020-89020869                2.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林杨婷、叶明电 话:  020-87001523
  • 瑞士万通旗下成立过程分析新品牌
    日前,瑞士万通旗下成立过程分析新品牌,该品牌包括著名Applikon湿化学过程分析仪以及NIRSystems过程分析仪器。在该品牌下,瑞士万通提供滴定分析系统、光谱、电化学、光度测量、TOC、以及离子选择性测量。   以瑞士万通的专业和经验,给最终用户提供的不仅是过程分析仪器,而是整体集成解决方案。这有助于优化客户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实时分析作为过程控制和自动化的一个集成部分,将帮助客户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
  • 基因检测产品如何在新法规下成功步入产业化
    在现代生活中,医疗产品为保障人类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一过程中,医疗产品本身的&ldquo 健康&rdquo 显得尤为重要。医疗产品健康是所有医疗产品成功步入产业化的法宝,是仪器、试剂等所有医疗产品开发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是医疗产品健康发展的前提,是医疗法规的基本要求。那么,如何监管产品&ldquo 健康&rdquo ?谁来为公众的医疗产品&ldquo 健康&rdquo 保驾护航?目前我国最受关注的医疗产品&mdash &mdash 基因检测产品如何保证健康,在新法规下成功步入产业化?   2015年5月23日,由中国遗传学会生物产业促进委员会主办、泰州市中国医药城协办的&ldquo 2015基因检测与健康产业论坛&rdquo 上,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医疗器械鉴定所所长、全国外科植入物和矫形器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工程医疗器械产品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昭鹏做了《基因检测如何在新法规下成功步入产业化》的演讲,从总体上诠释了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现行的监管体系与监管模式,对比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新旧版变化,最后从注册、审评、市场等多个方面入手,详细讲述了在新法规下,如何让基因检测产品成功步入产业化,为国内同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引。      现行的监管体系与监管模式   现行的监管体系与监管模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法规体系,一类是政府管理体系。   基本法规体系包括上市前的管理和上市后的管理与控制。上市前的管理主要是实施强制许可制度,即&ldquo 产品注册要求&rdquo 和&ldquo 经营管理要求&rdquo 。上市后的管理与控制主要包括质量监督抽查、许可检查、日常监督和飞行检查等。   政府管理体系由国家及省级器械注册审评部门、各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疗器械标准管理部门、国家及省级器械检验检测部门、国家及省级器械体系认证部门、国家及省级器械不良反应监测部门几部分组成,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国家及省级器械检验检测部门是国家药监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2000年国家发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旧版),到2007年《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发布,再到2014年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及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5部规章发布,我国的监管模式一直处于探索、发展中。迄今为止,现行的监管模式主要采用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模式,对低风险产品采用分权模式管理,对高风险产品实行集权模式管理。例如,对高风险产品三类医疗器械的注册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二类及一类产品则委托省市局办理。   与旧版对比,解读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旧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时,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不到5000家,年产值约300亿元 而到2013年,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已达15900家,年产值已经超过3000亿元,进出口总额已达343.10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193.35亿元。在这14年间,尽管旧版条例在规范和促进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有效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在许多方面已难以适应新情况、新变化,因此,2014年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发布。   一、旧版《条例》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旧版《条例》存在的问题如下:   1、分类管理不完善:有些措施没有体现分类的差异,对高风险产品监管不够,对一些低风险产品监管该放开的没有放开,企业负担较重   2、责任主体不清: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的要求过于原则,责任不够具体,企业作为第一负责人的责任需要进一步明确   3、过程监管不够:存在重产品审批、轻过程监管等问题,需要从制度上加大过程监管力度   4、部门重复监管:如旧版条例要求对部分医疗器械实行强制性安全认证(3C认证),造成重复监管   5、在用器械监管不明: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不够明确具体,进行监督管理缺乏具体法律依据和可操作性   6、法律责任过于笼统:对近年出现的一些新的违法行为缺乏打击查处依据。如违法处罚条款少,处罚力度太小,不足以震慑犯罪等。   二、新版《条例》五大特点   新版《条例》有效改善了上述问题,主要具有以下五大特点:   1、以分类管理为基础:确定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各环节的具体制度,突出了监督管理的科学性   2、以风险高低为依据:在保证产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给高风险生产经营企业&ldquo 加压&rdquo ,给低风险产品生产经营企业&ldquo 松绑&rdquo   3、强化了过程监管:减少事前许可,重点强化了过程监管和日常监管,以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4、强化了在用器械监管:明确了食药监部门对在用器械质量管理的责任   5、具体法律责任:增加了新规定,使原有的一些规定更加具体,如增加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处理与医疗器械召回的规定。   三、5部规章带来的变化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5部规章的发布,也在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生产经营、监督管理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变化,其值得注意的要点如下:   增加了创新产品的特殊审批程序(第九条) 增加了可免临床的产品条件(产品目录总局会制定、调整公布) 调整了临床备案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在审批阶段(基因检测产品(第三类),由总局技术审评结构组织或参与) 临床试验样品是注册检验合格的产品(原来为自行检测合格样品) 注册检验样品要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可不必先建生产场地) 技术要求取代注册产品标准:属性、法律地位、主管部门改变 增加了&ldquo 飞行检查&rdquo 和&ldquo 责任约谈&rdquo 等监督方式 注册顺序进行了调整 实施先注册后许可制度。   从这些规章上来看,新法规实际上是对基因检测类医疗产品进行&ldquo 加压&rdquo ,但其宗旨仍是在鼓励科研创新,助推产业化发展。   四、新版《条例》实施将产生的影响   相比于旧版《条例》,新版《条例》更能适应医疗器械不断增加的新品种,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性。例如,新版《条例》第64条规定:&ldquo 提供虚假资料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广告批准文件等许可证件的,由原发证部门撤销已经取得的许可证件,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5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及企业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相关医疗器械许可证件的,由原发证部门予以收缴或者吊销,没收违法所得 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rdquo 这一规定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有效保障了安全性。   总体来说,新版《条例》的实施将会在5个方面产生影响:将更好地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有效 将更好地规范和推动产业发展,加速行业科技进步 将更多的支持与鼓励创新医疗器械产品 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将提高在用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水平。   新法规下,基因检测产品如何成功步入产业化?   决定一个基因检测产品能否成功步入产业化,有3个重要阶段需要重视:   一是研发阶段。研发决定了注册及市场推广是否顺利。如果一个产品在立项、研发阶段不能充分考虑安全、有效,就会无法顺利通过注册,即使勉强通过,也将在销售过程中遭受种种阻碍。   二是注册阶段。注册决定了产品能否上市。这时候需要准备材料,接受监管部门审评。审评就是说服被说服的过程,关键是拿什么去说服。此时可考虑3个问题:怎么做?该做的是否做了?做了是否已做到位?   三是市场阶段。市场是产品产业化的最后一步,这时候需要对市场需求有良好的把控能力。   具体来说,对于基因检测产品成功步入产业化,有以下六点实质性建议:明确风险分类 分清科研与研发 吃透相关法规(技术、行政)、标准、技术要求、指导原则 了解程序,加强沟通 加强体系建设 认真准备材料。在整个过程中,杨昭鹏所长提醒,切记要踏踏实实做好产品,勿急功近利。   建议1:明确基因检测产品的分类界定   2014年1月1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基因分析仪等3个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其中提到基因检测试剂(非通用)、基因分析仪为Ⅲ类医疗器械,相关软件(企业特有)、仪器为Ⅱ类医疗器械,其他根据分类界定。具体如下:   基因分析仪:由移液模块、成像检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及显示控制部分组成,通过对样本中DNA或RNA分析,检测人基因数量和序列的变化。本产品不用于全基因组测序。分类编码6840,作为Ⅲ类医疗器械管理的产品。   测序反应通用试剂盒(测序法):由制备DNA纳米球试剂和联合探针锚定连接(cPAL)测序通用试剂组成,是检测人类基因组DNA文库的一组常用试剂和耗材,基于联合探针锚定连接技术的测序原理,与BGISEQ基因分析仪配合使用,完成高通量测序过程并获取样本序列信息,是该测序反应系统的通用试剂。本产品不用于全基因组测序。分类编码:6840,作为Ⅰ类医疗器械管理的产品。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基因检测(测序法)Z值计算软件:由表1、表2两部分组成,导入并计算由BGISEQ基因分析仪输出的特定(21、18和13号)染色体上的有效DNA序列数据,获得对应染色体唯一比对比率(UR%),与正常样本比较获得Z值,用于产前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和T13)基因检测数据计算。如果软件仅使用通用函数计算,不按照医疗器械管理 如果使用企业特有算法,则作为Ⅱ类医疗器械管理。分类编码6870。   建议2:区别创新研发与科研创新   创新研发的特点是基于明确或成熟的指标或技术原理,具有明确的临床意义、稳定的原料来源、形成稳定的工艺,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即使是新的疾病标志物,新的检测技术也要有确凿的依据。   科研创新是在立项、论证、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数据处理、现象分析、设备组合、项目理解及抽象等一系列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与前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科研创新与检验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而创新研发虽然是来源于科研成果转化,但不再是讲故事。创新研发可以高大上,但&ldquo 精密、准确、稳定、可控&rdquo 永远是王道。   建议3:吃透相关法规、标准、指导原则   与基因测序产品相关的法规、标准、指导原则,都尽量吃透,特别注意以下方面:理解五部规章 知道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最低标准)的适用范围,性能要求 明确标准物质,是仪器用还是试剂用?(如测序仪) 明确各相关指导原则(以总局颁布的为主,可参考CLSL-EP文件(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Evaluation Procedure)(美国&ldquo 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组织&rdquo ) 明确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标准 明确国家/行业标准(纸质标准) 明确标准物质(实物标准),例如测序仪:GB 4793.1-2007、YY 0648-2008 明确测序仪性能评价用脱氧核糖核酸国家参考品 明确IVD标准物质,新注册办法第二十五条对IVD标准物的研制单位及使用给予了明确规定 明确分子诊断用标物,受定量方法的限制,分子诊断用标物严重缺乏,国际标物仅有二十几种,国家标准物质严重缺乏,这需要有实力的机构积极合作,共同开发。   对这些相关标准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力求符合标准的意图和内涵,注意标准的&ldquo 适用范围&rdquo ,注意强制性国标、行标引用的完整性、已引用标准的适宜性、标准中条款的适用性 现行推荐性国标、行标引用的完整性、已引用标准的适宜性、标准中条款的适用性 如涉及引种中国药典的相关内容,其引用的完整性、适宜性和适用性。   建议4:了解程序,加强沟通   需要了解的程序如下:注册程序(总)、注册检验程序、临床试验程序、技术审评程序、生产许可审批程序等。以下以注册检验程序和技术要求预评价为例,简述了解过程:   注册检验程序   准备注册检验程序时,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如何选择检验机构?检验机构资质怎样?承检范围有哪些?尚未列入医疗器械检验机构承检范围的怎么办?(答案是谁审批谁指定)   技术要求预评价   技术要求预评价的主要内容如下:      技术要求预评价工作要点:检测机构应当对注册产品技术要求存在的问题及其他相关问题开展预评价工作 检测机构应当先将评价意见向企业反馈,并将企业确认评价意见进行记录 预评价意见和经过预评价的标准应当加盖与检测报告相同的印章和骑缝章,随检测报告一同印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此都引发了专门的文件,可上药监局网站查找。   建议5: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要想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体系建设从研发抓起:顺序调整,但同时规定注册检用样品及临床试验样品均来自质量管理体系生产   正确理解体系的精髓:体系是IVD企业的基础,没有或做不好会影响产业化的进程。正确理解体系的精髓,防止流于形式   熟悉体系审核的要素:包括研发产品的立项依据、风险评估与分析、技术要求的确定、参考值、工艺参数确立的可靠性、设计控制程序以及产品研制的真实性等均要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   建议6:认真准备材料   对基因检测产品来说,准备材料最主要是用来证明其&ldquo 安全性+有效性&rdquo 。因此,可按基本要求清单准备材料:基本要求、证明符合基本要求采用的方法、证明符合基本要求提供的证据等。清单中的有几个需要重点关注:   综述:包括原理、作用,如何产生,标准依据,质量控制,同类比较,适用效果(往往会夸大适用范围与功效)等,这是产品整个研发过程的总结,让审核员了解你的产品是什么样的、干什么用、原理是什么、依据什么标准、怎么做出来的、如何控制质量、使用效果如何、有没有同类的东西,与同类产品相比,你的产品有什么特点?以及你所说的这些,谁能证明。(作为审核人员,如果不知道这些,就无从审起)   研究资料:实现产品预期治疗、诊断、预防等目的的产品特性、功能和安全性指标的制定,以及这些指标确定的依据和相关材料、工艺、包装的安全、有效的研究。(通过研究资料,向审核员证明产品安全、有效性的研究过程是科学的、合理的、充分的、有效的)   技术要求:有无经权威的检测机构评价过?(经常有技术要求不合格,而补充检验的情况)   产品检验报告:权威的第三方   说明书:6号令(国内的说明书太节俭,说不明白)   临床资料:临床方案、统计方法是否合理?是否更改软件?软件是否报批?   在注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障碍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沟通问题:新产品、新技术有一个接受、消化吸收的过程(技术评审、检测人员)   态度问题:知道该怎么做,但急功近利,能省则省,不能省也省   水平问题:没想到,或想到了,但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到位   能力问题:对技术难度预测不够,对资金投入评估不足。   这些都需要注意避免。   总结:我国基因检测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前景一片光明   基因检测属于体外诊断(IVD)领域。目前,许多国际知名生物技术企业已将业务发展重心转移到分子诊断方向,相继成立了独立的分子诊断业务部门,并积极寻找适合合作的中国公司,以抢占中国市场,而中国公司也渴望在跨国公司的帮助下打入国际市场,这为双方的IVD产业生产商都提供了许多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IVD市场   在此情况下,我国的基因检测产业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市场份额占比小,但增速大(30%) 优势突出,发展势头良好,潜力大 发展前景光明,是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及增长动力。忧的是国内企业数量多、规模小 产业化相对滞后,创新少 仪器研发多为进口,成为行业发展短板。   那么如何突出重围,破茧成蝶呢?有三个重要战略值得参考:一是采用自主科技创新战略,这是发展的核心、硬道理 二是实行产品多元化和试剂仪器集成化发展策略,这是产业发展的趋势 三是实施行业并购整合策略,以增强竞争优势,提高行业进入壁垒。   未来5年,政策扶持不遗余力,基因检测与健康产业将沐浴春风,加快转型,成长空间巨大,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 挑战自旋成像系统“无人区"——记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电子自旋和自旋极化电流时空演化成像系统”
    “就像船在大海中遇到10米巨浪,但舱内桌子上水杯中的水却稳到没有一丝肉眼可见的细纹。”谈到团队研制的电子自旋和自旋极化电流时空演化成像系统的稳定性,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沈健这样类比。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支持下,沈健团队挺进科研仪器研制“无人区”,将飞秒超快自旋显微技术、音叉式自旋结构显微技术、自旋极化电流显微技术相结合,研制出技术指标明显领先国际同类商用仪器的成像系统。目前,该项目已获国内、国际专利授权9项,在《科学》《自然》等期刊发表论文8篇,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项目组科研人员与第三方技术验收专家交流合影科学界的共同难题电子自旋是凝聚态和材料物理学中许多奇妙现象的根源。从凝聚态物理角度来说,几乎所有的重大现象,比如高温超导、庞磁阻、多铁效应、量子霍尔效应等都和电子自旋有关。“要理解这些重大现象,必须表征电子自旋结构和自旋动力学。”沈健对《中国科学报》说,“通俗点讲,就是要看清电子自旋如何在空间排列,并弄清其运动轨迹、运动状态,才能真正理解这些现象的本质。”理解电子自旋与量子材料物性的关联,并在自旋器件中做到高效自旋输运,是目前自旋相关研究的关键。而解决这个关键科学问题的最大技术瓶颈就是如何表征电子自旋及其动力学过程。沈健解释说,由于电子自旋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空间上具有多尺度特征,在时间上具有超快响应频率,其本身又有静态(自旋结构)和动态(自旋动力学)的区别,尤其是在自旋器件中,自旋随电荷处于流动状态。“人们‘看清’电子自旋的难度,就像在太空中观察地球时,能够清楚地看见上面的一个足球。”沈健补充说,“而且,我们不仅要看见这个足球,还要弄清它在比赛中是怎么被传递的,甚至还要以十万亿分之一秒的时间精度,看清它的运动轨迹。因此,同时在单原子的空间尺度和飞秒的时间尺度看清电子自旋是目前国际科学界面临的重大挑战。”“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要么只能在单原子尺度看见静态的电子自旋,要么只能牺牲空间分辨率,在百纳米尺度研究电子自旋的超快动力学过程。”该团队成员之一、复旦大学教授吴施伟说,“我们就是要做一个显微镜或成像系统,它既能看见单独的电子自旋,又能在飞秒尺度上看清电子的自旋轨迹。”五级减震挑战2015年,该团队承担的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执行初期,一条来自上海市政方面的“大消息”让项目组忧心忡忡:上海市规划的地铁10号线延长线紧邻学校。地铁最近的地方,离该团队的地下实验室不足百米。此前,国内高校就曾传出学校附近的地铁震动影响科学实验的消息。而在原子尺度上看电子自旋,对背景噪声水平要求极高,任何外界极细微的扰动,都会影响该系统的成像效果。当时,能不能在这里建实验室、采取什么样的避震措施成为项目组讨论的焦点。经过多轮研讨,该团队制定出一套减震方案,虽然理论推算上能自洽,但实际上是否可行,大家意见并不一致。“上海处在一个冲积平原上,土质很软。”该团队成员之一、复旦大学教授殷立峰说,“地铁经过时的震动,对仪器影响会非常大。”最后,该团队和上海市政方面协调,找来几辆满载的重型土方车,沿着地铁线路行驶,尽可能模拟地铁运行所造成的恶劣环境,从而获得震动的一手数据。“当百米开外的满载土方车开过时,我们在实验室中测到了强烈的2.5赫兹震动,震动强度比平常高了一个数量级,所以地铁的影响非常明显,大概与我们无液氦制冷机所产生的震动相当。”吴施伟说。经过多次努力和尝试,该团队制定了一套特殊的“五级减震”方案。按照该方案,他们将仪器安放在实验室墙角一个特定位置,然后安装上能探测震动大小,并据此主动调节气压的“气浮”平台,再给扫描隧道显微镜镜头安装两级波纹管隔离制冷震动,最后通过扫描头的弹簧和探针不同的频率特性,阻断剩余的高、低频两种震动。经多轮评估,专家组认为这种“五级减震”方案在理论上可行,有机会使震动减少7个数量级,即达到“船在惊涛骇浪里剧烈颠簸,杯中水面纹丝不动”的效果。2021年6月,该项目进行正式验收时,上海的地铁10号线延长线已经投入运营半年多了。在这样的测试环境下,该系统测试的所有16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项目计划。“现在我们的减震效果完全达到最好的液氦制冷商业仪器的同一水准。”吴施伟补充说,“地铁经过或开关制冷压缩机完全看不出任何差别。”蹚出两条路“这套系统有两大亮点:一是减震系统;二是在减震条件下的无液氦制冷技术。”沈健介绍说,“除对稳定性要求极高外,该系统对温度条件要求也十分苛刻。”极低温制冷技术通常有两种:一是利用压缩机制冷;二是使用液氦制冷。国际上多采用液氦来制造极低温条件,但我国是贫氦国家,液氦供应受制于人。“液氦特别昂贵,大量使用液氦来做实验,成本也几乎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沈健说,“所以,无液氦制冷就成为一个新的技术发展方向。”但制冷压缩机本身就是巨大的震动源,用在对震动极其敏感的仪器上,影响自不必言。项目进行中,该团队再次陷入技术路线的巨大争议。经过反复的讨论与争论后,该团队决定采用两条技术路线,即尝试大幅减震条件下的无液氦制冷技术。“我们团队有个特点,每两周有全组(包括学生)的大讨论,讨论技术路线、审视各种方案。”该团队成员之一、复旦大学教授高春雷说,“之所以采取两条路线,实际上是因为当时谁也说服不了谁,干脆各选一条路向一起汇合。”该团队成员之一、博士后孙泽元说:“我们团队配备有数名设计、加工、焊接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所以一些新的想法很快就能进行测试,这大大加快了研发进度。”就这样,该团队首次实现了2K(K氏温度)低温无液氦制冷,同时在低噪环境下成像的重大突破(最低1.2 K,远低于国际上无液氦制冷同类商业仪器9 K的技术指标)。目前,该系统在精度、时间分辨率和低温条件等方面均领先国际水平。“和液氦技术相比,我们这个系统的优势之一是可以长时间运行(液氦技术需要定期停机补充液氦)。”殷立峰说,“另一个优势是可以在1.2K到300K之间任意改变温度(液氦制冷仪器一般只能实现某几个固定温度)。”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类似指标的成像系统,这让沈健等人“有点踏入无人区的感觉”。同时,他们又非常幸运,该团队两条技术路线最后都“走通了”,这也为今后无液氦低噪制冷技术提供了更多选择。“说心里话,我们非常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非常大的支持力度,所以我们能做一些真正开创性的仪器研发,走进‘无人区’,挑战一些难度更大的事情。”沈健说,“对我们来说,它真正帮助我们在仪器研制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一批年轻科研人员也在这个项目中成长了起来。”《中国科学报》:您认为科研仪器在科研中起着怎样的作用?沈健: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现代物理研究几乎离不开科研仪器。成像系统就像人的眼睛,在对物性的研究中,只有看得更清、研究得更细,对其中的物理才能理解得更加深刻,才能发现一些新现象。本项目在自主研发中产生的一些新范式,也会带来基础研究的突破。基于研发过程中产生的无液氦低温隔振平台和原位自旋极化扫描隧道显微技术,我们厘清了二维磁性材料中层间堆叠结构和磁性耦合的关系,为二维磁体在非线性光学器件、自旋电子学器件上的应用打开了新维度,为面向实际科学问题和科学应用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中国科学报》:当前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仪器研制处于怎样的国际地位,面临怎样的挑战?沈健:单从技术指标上看,目前我们的仪器明显领先于国际上同类商用仪器,但并未真正商业化,还处于实验阶段。我们自己用起来得心应手的仪器,别人用其做同样的实验可能就不行,因为这里面有太多的细节,所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国科学报》:下一步团队有哪些研究重点?沈健:下一步,我们将推进该成像系统商业化进程,把它做成别人拿来就很容易使用的仪器。但这样一个尖端仪器,不是简单靠某几个人或哪个团队就能实现商业化的,会面临很大挑战。但是,国家花了很多钱,我们不能满足于研制一个只是自己课题组能用的仪器。一方面,我们要让仪器更加成熟、稳定,能让同行拿来真正解决一些重大科学问题;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有很多科学问题,需要借助尖端仪器来解决,这也是我们团队的努力方向之一。
  • 中国海洋大学郭金家团队:基于显微拉曼光谱的水下原位微塑料测量技术研究
    水下原位微塑料检测系统的研发对于评估海洋微塑料污染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在水下环境中难以实现连续、原位的微塑料采样富集和鉴定分析,微塑料的水下原位检测仍然是一项技术挑战。近期,中国海洋大学郭金家教授团队对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研究基于显微拉曼光谱技术首次研制了一种新型水下原位微塑料检测系统,并通过海上实验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海试过程中,系统成功获取到了不同悬浮物的显微图像和拉曼光谱,实现了海水中微藻、PP微塑料颗粒、有机物、沙粒等不同种类悬浮物的准确识别。相关成果以“A new underwater in-situ microplastics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micro-Raman spectroscopy: development and sea trials”为题发表在Measurement期刊。本研究得到了崂山实验室(LSKJ2022035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2803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205170和42206194)的资助。近年来,海洋环境中微塑料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水生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深入调查和全面评估海洋微塑料污染状况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当前,海洋微塑料的分析通常需要通过拖网、泵抽等方法进行样品采集,然后将样品转移至船上或实验室后进行鉴定,这一分析流程复杂且耗时。与其他鉴定方法(如目视分析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联用法、质谱法等)相比,拉曼光谱因其受水分干扰较小的特点在检测水中微塑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然而,商业化的拉曼光谱仪对检测环境的稳定性要求极高且价格昂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现场和原位检测水中微塑料的应用。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适用于海洋微塑料研究的水下原位检测系统,以应对海洋环境微塑料污染的挑战。综上所述,水下原位微塑料检测系统具有为海洋微塑料污染调查研究提供新型有力工具的潜力,为海洋微塑料污染监测提供技术支持。然而,目前尚未有关于此类传感器的报道。针对水下原位显微拉曼微塑料检测系统的研发需求,团队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滤网翻转的巧妙设计,克服了水下环境中微塑料连续采样富集和滤网清洁的技术难点,提高了系统的长时间水下工作能力。另外,显微成像和拉曼光谱的结合可以同时表征微塑料颗粒的形貌信息和组分信息。这是水下原位微塑料检测的首次尝试。综上所述,所报道技术可为该领域传感器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为海洋微塑料污染调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 深圳先进院李剑平团队在海洋原位观测仪器技术上取得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光电工程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李剑平团队在海洋原位观测仪器技术上取得突破。团队研制了一种用于海洋浮游生物原位监测的新型水下成像仪系统,并在大亚湾海域的系泊水面浮标上进行了长期海试。相关研究成果以Development of a Buoy-Borne Underwater Imaging System for In situ Mesoplankton Monitoring of Coastal Waters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Oceanic Engineering上。浮游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碳循环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同时也是海洋渔业和水产养殖生产的重要基础。开发监测浮游生物种群动态变化的方法、工具和流程,不仅对海洋生态科学研究意义重大,对现代业务化海洋管理也极为重要。然而,浮游生物监测一直依赖人工网采和光学显微镜检分析,不能满足准确、及时、连续和可持续地浮游生物监测需求。该团队利用浮标平台成本低、可长时间部署、可无线组网等优势,研发了一种水下暗场彩色成像系统,提升了对海洋浮游生物长期、连续、高频、原位监测的能力,弥补了现有观测技术的不足。该成像系统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正交层状闪光无影照明设计,不仅可对海洋浮游生物个体实现高质量的水下真彩色摄影,还减少了照明光向水下局部环境的泄漏,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浮游动物因趋光性产生聚集而导致的观测偏差。此外,成像仪还支持不同的放大倍率,覆盖了200μm-20mm不同大小的浮游生物体长范围。为了减少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压力,成像仪配备的嵌入式计算单元可在图像采集后实时进行目标检测预处理,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感兴趣的目标图像即时传输到云端服务器,通过在云端计算的深度学习算法进一步识别和量化,以获取监测信息,供最终用户远程检索。针对水下微小目标原位图像的特点,团队研发了一种基于主动学习的图像标注和分类算法训练策略,充分利用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协同实现图像标注、分类器训练和分类结果校正等目的。在此基础上团队提出了双卷积神经网络级联算法,不仅高效地构建了包含90类图像的大规模图像数据集,还有效地消除了近岸水体中颗粒物对浮游生物识别的干扰,最终实现了浮游生物图像的高准确度精细分类识别。在四年时间里,该团队历经四期累计15天以上的近岸海试后,于2020年6月22日将成像仪系统集成至水面浮标,并部署于深圳大亚湾海域。通过采取多项防生物附着措施,于2021年2月25日成功回收。在此次长达8个月的连续海试中,仪器成功获取了该海域浮游生物丰度变化的时间序列数据,观测到了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迁徙现象、优势种的动态变化,并监测到了大亚湾海域首次记录的尖笔帽螺暴发。团队研发的海洋浮游生物观测系统能够提供全面及时的浮游生物监测信息,有望成为海洋浮标观测平台的一种新工具。论文链接 图1 近海锚系浮标基水下浮游生物原位成像仪图2 浮标海试获取的典型浮游生物图像选集
  • 跟踪污染、监测气变 声波驱动的无线水下摄像机面世
    科学家估计,超过95%的地球海洋从未被观测到过,而为水下摄像机长时间供电成本太高,阻碍了对海底的广泛探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声波驱动的无电池无线水下相机,为解决这一问题迈出了重要一步。该相机的能效比其他海底相机高出约10万倍,即使在黑暗的水下环境中,也能拍摄彩色照片,并通过水无线传输图像数据。研究论文发表在最近的《自然通讯》上。  该相机的自主摄像头由声波驱动。它能将穿过水的声波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其成像和通信设备提供动力。在捕获和编码图像数据后,相机还使用声波将数据传输到重建图像的接收器。因为它不需要电源,所以相机可在探索海洋之前连续运行数周,使科学家能够在海洋的偏远地区寻找新物种。它还可通过拍摄监测海洋污染情况或水产养殖场鱼类的健康和生长。  团队成员称,这款相机最令人兴奋的应用之一是气候监测。科学家正在建立气候模型,但缺少来自95%以上海洋的数据。这项技术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更准确的气候模型,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海底世界。  为制造可长时间自主运行的相机,研究人员需要一种可在水下单独收集能量而自身功耗很少的设备。相机使用由压电材料制成的传感器获取能量以及超低功耗成像传感器,即使图像看起来黑白相间,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光也会反射在每张照片的白色部分。图像数据在后处理中合并时,就可重建彩色图像。  研究人员在几种水下环境中测试了相机。在其中一次,他们捕捉了漂浮在新罕布什尔州池塘中的塑料瓶的彩色图像。他们还能拍摄出高质量的非洲海星照片,照片中甚至连沿着海星手臂的微小结节清晰可见。该设备还有效地在一周的黑暗环境中反复对水下植物进行成像,以监测其生长情况。
  • 鑫图sCMOS相机丨高混浊水中光信标跟踪及其在水下船坞中的应用
    了解海洋环境对各种水下任务至关重要,如资源的探测和水下结构的检查,没有自主水下航行器(AUVs)的介入,这些任务就无法进行。由于机载电池和数据存储容量不足, AUVs在执行水下探索任务也会受到限制。水下对接站的出现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它能够为水下机器人提供水下充电和数据传输。然而在动态海洋环境中,浑浊和低光条件是阻碍成功对接的关键挑战。在本文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的引导方法,使用锁定检测以减轻浊度的影响,同时屏蔽杂光和噪声。锁定检测方法锁定位于对接站灯标的闪烁频率,并消除其他频率无用光的影响。该方法使用两个固定频率发光的信标,安装在模拟对接站和一个sCMOS相机(鑫图Dhyana 400BSI)上。概念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识别不同浊度下的信标,并能有效地剔除不需要的杂散光,而且不需要对基于视觉的引导算法做单独的图像处理。图1 锁定检测原理图 (a) 在清澈的水中拍摄的带有有源光信标的原始图像,调制频率为63 Hz,安装在中间的模拟停靠站上,两个背景光源发射频率为55 Hz和0 Hz。图 (b) 将锁相检测后的二值化结果应用于63hz。图 (c) 将锁定检测后的二值化结果应用于55hz。鑫图相机推荐Dhyana 400BSI V3视觉导航技术配合计算机视觉算法能够在定位精度高、不易被外部探测、可执行多任务等方面优于其他导航技术,但在水下环境中会受到光线的衰减和散射。此外,水下机器人在深海中吹起的泥浆会造成浑浊,这使得基于视觉方法的适用性更具挑战性。Dhyana 400BSI相机供了实验所需的灵活性,具有高速和高信噪比,能够在噪声中提取微弱的信号,配合软件获取图像的拍摄时间序列以实现lock-in time检测。参考文献Amjad R T, Mane M, Amjad A A, et al. Tracking of light beacons in highly turbid water and application to underwater docking[C]//Ocean Sensing and Monitoring XIV. SPIE, 2022, 12118: 90-97.该文章旨在为大家提供先进成像技术相关应用参考,部分内容摘抄于相关论文研究成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引用请标注出处。
  • 自主水下航行器i3XO EcoMapper AUV
    近年来,湖泊等水生态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存在数量锐减、水域急剧萎缩、水系统衰退、水污染问题突出、功能退化等问题,借助AUV可实现对湖泊等生态环境的系统监测及分析研究。全自动水下自主航行器i3XO EcoMapper AUV,具有实时、效率高、工作强度低、定位准确的优点,能够快速形成层析影像图,提供监测水体水质的空间上分布数据成果,极大地提高了湖泊水生态系统监测评价的机动性和工作效率,极大弥补湖泊水生态系统监测手段的不足,提高湖泊水生态监测自动化水平,为湖泊水生态水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价、湖泊生态水系规划设计与建设提供重要依据与技术支撑。主要特点性能及应用AUV作为科研工具AUV上还有YSI EXO1多参数探头,配备的传感器可测量电导率/温度、pH值、光学溶解氧、浊度和总藻类。比如智利(以及全球各地)的铁矿场使用AUV监测冷却池的污染情况和浊度,以确保符合当地法令;在湖泊或河道疏浚前,承包商就水深、障碍物和工作范围等细节提供准确的底层测绘;用于研究生教育和水质分析、底层勘测和沿海水道、河口、湖泊和河流现场样本监测的专家研究,以获得基线和持续的环境数据;大学将其用作一种海洋学、环境和相关领域的教学工具;政府机构利用其对水体进行测绘和调查。 尖端技术集成至AUV典型AUV实现侧扫声纳成像和测深测量 - 可为研究人员和科学家提供底部测绘的详细图像。AUV现配备探头,可提供高分辨率的水质数据,一次可测量多达八种不同的水质参数。从溶解氧或pH到浊度和电导率/温度(CT),可在水平和垂直平面提供数据,以更准确地表示实时细微差别。同时AUV可帮助监测潮汐活动、天气模式以及水体的总体健康状况。智能和直观YSI(a xylem brand) 采用先进平台,通过侧扫声纳、多普勒流速仪及YSI水质探头等为用户提供便携式监测工具定制。除了这些先进的功能,AUV还用作一个强大的自主平台,配备任务规划软件,可以通过用户友好性界面和逐步流程轻松编程,安排任何定制化任务。使用GPS坐标和标准来回“割草机”模式,AUV可覆盖并获得必要数据所需的尽可能多的细节。
  • 中海达实现高端水下测量国产化
    2014年,江苏中海达(300177)海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选址落户在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北斗大厦,开始在导航定位技术、水下声呐技术、无人平台技术等相关领域发力突破。而在当时,水下测量领域几乎被海外产品垄断,海外产品市场占有率达95%以上,并且价格昂贵。中海达的目标就是“实现高端水下测量国产化”。  水下放大镜——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中海达海洋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正朝在谈及公司主营业务时说道。既然踏上征途,那么一定要有“硬核科技”加持,才能让星辰大海的奥秘熠熠生辉,而这一切的基础便是声呐技术。  “利用声波在水下的传播特性,通过电声转换和信息处理,完成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声呐。”周正朝介绍,这款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通过换能器向水中发射超声波脉冲,并接受水体反射信号,获取水中颗粒物的运动轨迹和水体分层流速信息,从而测量出水流的速度。  据了解,这款ADCP由中海达海洋公司自主设计、研发和生产,是国内首个量产化的产品。其作为水文行业流速、流量测验的利器,目前广泛运用在河流、航道流量测验及海上流场水文调查等领域。  “安全、可靠、便捷、精确,是我们研发产品的核心追求。我们相关产品的综合性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周正朝表示,企业以ADCP为主力,配合中海达的其它产品,无论是面对高泥沙还是大流量,都能应对自如。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泺口镇黄河大堤南岸的泺口水文站,常年为国家防总和黄河防总测报水情,由于汛期来临,受黄河上游调水调沙及冲刷的影响,黄河山东段的河水含沙量大,流速和流量增加,使得泺口水文站一直面临在较大含沙量环境下测流的难题。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除了配备专业的ADCP,还派出了我们研发的最新测深仪和定位定向仪。中海达海洋公司推出“全明星”(改单引号)阵容,最终克服大含沙量的恶劣条件影响,完成了测量作业任务。”周正朝自豪地说。  乘风破浪向前去——  iBoat智能无人测量船  “要ADCP发挥出功效,所用载体平台非常重要。”周正朝说,这就要瞧瞧我们的iBoat智能无人测量船了。  中海达iBoat系列智能无人测量船,配备中海达测深仪,及HiMAX控制测量集成软件。船体采用载重型三体船设计,拥有阻力小、载重大、航行平稳、小巧轻便、可单人作业、运输方便等特点。“如果是使用传统航标船测量的话,体积大、油耗高自不用说,而且需要配足人手,无法进行单人操作。现在有了无人测量船,一个人就能搞定。开车的话,直接把船放在后备厢就行,简单便携。”  至于动力,中海达iBoat系列智能无人测量船标配智能化电池,高度集成,超大容量,而且外置可拆卸,更换电池只需三分钟。“所有测量结果都可以一体化导出,效率大大提升。”透过周正朝手持的控制台,所有信息在显示器上一目了然。  这款酷炫的无人测量船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内陆水域的河道断面测量、水库库容测量、淤积土方测量、港口施工测量、航道水深测量等专业领域。  在安徽省怀远县境内的淮河河道,中海达iBoat系列智能无人测量船承担着水下地形测量的重任。在作业过程中,iBoat BSA智能无人测量船既可以自动生成航迹线,又可以现场手动布线。所谓手自一体,也在无人测量船上实现。当经过复杂水域环境时,iBoat BSA智能无人测量船能轻松穿越水上树林,获取水深数据。  通过作业,iBoat BSA智能无人测量船获取了高精度的水下地形测量成果,为淮河流域的河道管理、非法采砂治理等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  侧扫声呐上阵——  水下无秘密  除了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和无人测量船,中海达海洋公司还自主研发了单波束测深仪、双变频测深仪、浅水多波束测深仪、惯性导航系统、侧扫声呐等专业设备。  近期,在东海某海域海上风电装机的升压站周边基础地形和海底电缆路由监测任务中,中海达海洋公司投入多台设备进行协同作业,对浅埋海底电缆进行搜寻、探测,并评估其冲刷状况,从而获取更加详实、精确的水深地形数据及水下结构图像。  “iSide 5000多波束侧扫声呐兼具低速和高速两种模式。低速模式为单波束双频侧扫,高速模式为高频多波束侧扫。一般的产品会随着量程的增加导致分辨率下降,但这款产品就能做到高速高分辨力全覆盖侧扫。简单来说,就是出来的图像更清晰,工作覆盖的监测范围更大、更精确。两种模式的搭配使用好比汽车的闭缸技术,既能做到高品质,又兼顾经济实用。”周正朝介绍。  随着产品技术和质量的不断提升,作为国产高端水下探测装备的中坚力量,中海达海洋公司的许多产品也已走出国门,远销海外。“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国家在海洋探测和水文水利领域提供先进的科技支持和保障,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在我们产品的助力下,去深入了解大川大河,浩瀚碧海。”周正朝说。  江河湖海,孕育生命万物,塑造人类文明。作为这颗蔚蓝星球上普遍又神秘的存在,其最深处的景色无时无刻不在召唤着我们。一切正如凡尔纳所言:“这是一种超自然而又神奇的生命载体,它是运动,是爱,像一位诗人所说的,是无垠的生命。”  中海达海洋公司所研制的海洋探测和水文水利产品,如同一艘艘承载梦想和使命的鹦鹉螺号潜艇,有了它,我们能更加轻松、便捷、从容地化身为阿龙纳斯教授和尼摩船长,潜入那令人心驰神往的水波,漫游在海底两万里。
  • 全国首艘“无人智能巡逻艇”天鹅湖上岗 可水下探测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3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dbec24e0-8adf-464e-9b88-61b3a1a3c19a.jpg" / /p p   7月3日下午,合肥市公安局巢湖水上分局在天鹅湖举行“无人智能巡逻艇”首巡仪式。 /p p    strong 水面安全巡逻的现状和需求 /strong /p p   目前港口、码头、景观湖、水库、旅游景点、养殖业等水域的巡逻和安全防控基本上都是人工完成,存在工作量大、探测手段有限、安全救援迟缓等问题。相对于无人机、无人船等技术,无人水上艇技术发展相对较晚,目前无人水上巡逻艇主要由美国、以色列等少数发达国家生产,主要用于军事用途。国内无人艇技术相对落后,多数是尺寸较小、功能简单、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低的单一功能产品,近80%的无人水上艇应用都集中在观测与信息收集、物理环境测量等。 /p p   天鹅湖在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境内,地处合肥政务文化新区核心,是一个人工景湖。始建于2003年,水深3.5米,有各种雕塑、园林树木、人工沙滩、喷泉,湖中有两座小岛等景观占总占地面积136公顷,湖面面积70公顷,平均水深3.5米。南北最大跨度0.7公里,东西最大跨度1.5公里,周长3.5公里。天鹅湖不但环境优美,旁边还新建了体育场,大剧院,市政办公中心等地标建筑,是合肥的政治文化休闲中心地,天鹅湖目前是合肥市内最大的开放式公园之一。近年来,天鹅湖溺亡事件频频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天鹅湖自2004年蓄水开始,迄今为止至少溺亡了64人。因此,通过技术手段为天鹅湖安全监控和应急救援提供支持是非常有必要的,无人智能巡逻艇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技术,有望为天鹅湖安全防控提供最佳技术支持。 /p p    strong 无人智能巡逻艇的研制过程 /strong /p p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973”首席科学家刘锦淮团队的余道洋博士主持的水面机器人系列研究成果于2015年11月份发布,经专家鉴定多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该成果发布后引起了国内行业专家、企业和媒体的重视。安徽中科华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水面机器人等研究成果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成立的院属企业,公司的核心产品之一是智能安防水面机器人,主要用于类似于天鹅湖等水域的综合安全预警与防控,特别是溺水监控与救援。智能安防水面机器人于2016年9月份在天鹅湖进行了演示和测试,得到了合肥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王旭局长的认可,双方通过沟通一致同意共同研制无人智能巡逻艇,不仅仅用于天鹅湖,进一步扩展可以用于巢湖等大江大河的无人智能化监控和应急救援。今天的仪式也是共同研制产品的正式列装,是产品走出去的良好开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1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d2261487-1ab5-498d-95ed-39b26f2baf73.jpg" / /p p    strong 无人智能巡逻艇及天鹅湖综合安全防控系统简介 /strong /p p   天鹅湖综合安全防控系统由无人智能巡逻艇、岸基红外和光学视频监控系统、无人机、高速救援艇、蛙人应急分队、城管巡防员、手持式通讯终端、水下探测以及综合安全监控平台等组成。该系统的核心是无人智能巡逻艇,本项目研制的无人智能巡逻艇核心技术和功能包括:自主巡航、自动避障、目标自动识别、早期预警、空地水系统联动、语音驱离、声光报警、强光指引、实时视频传输、多模式远程操控、风险评价、通讯链路、自主返港、水下探测、网格化精准定位等功能。 /p p   无人智能巡逻艇的核心技术是“智能”,融合了常规机器人的智能感知、智能决策和控制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主巡航和主动避障功能由卫星导航、电子罗盘、海事雷达、超声雷达、激光雷达、声呐等信息感知模块组成,通过形态学膨胀腐蚀原理的二值图处理和动态目标A*算法等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水面机器人在复杂水域的全局路径优化和局部障碍规避 无人智能巡逻艇上分别搭载了光学摄像和热红外摄像头,开发了基于动态目标多特征差异检测原理的光学和热红外图像细胞神经网络识别算法,实现无人艇动态巡航条件下动态目标的捕捉与准确识别 无人智能巡逻艇的自动识别技术解决了天鹅湖危险水域人员的动态和快速识别,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早期预警系统,对试图进入危险水域的人员提前进行警告和监控,为有效管控溺亡事故的应急处理提供了技术保障 天鹅湖岛上架设了20多台光学摄像和热红外摄像头,实现了天鹅湖全天候、无死角的实时监控、和目标自动识别,一旦出现人员越过警戒线和危险水域,将自动计算危险区域人员的精确位置坐标,自动判断风险等级,并自动向系统平台发送指令,系统平台再向无人智能巡逻艇、安防人员和管理人员发送信息,以最快的速度采取应急措施,真正实现天鹅湖的空地水立体化、全天候和无死角安排防控。天鹅湖综合安全防控系统可以与其他安全管理和应急系统联网,实现多网络平台的联动。 /p p   智能安防水面机器人是携带红外热成像仪和可见光摄像机等安防监控装置,在工作区域水面进行安防巡视监控并将画面和数据传输至远端监控系统,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的智能机器人。该产品2016年7月荣获合肥市首创产品认证 同年11月通过安徽省新产品鉴定,经评审专家组一致鉴定,该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338" title=" 04.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1fca29c6-3cee-4851-8632-07b83228e368.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智能安防水面机器人在天鹅湖巡逻 /p p   strong  应用拓展 /strong /p p   无人智能巡逻艇在天鹅湖的成功应用得到了合肥市多个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推荐,2017年7月3日的列装和天鹅湖首巡将会是该产品推广应用的良好开端,该产品将进一步应用到巢湖、河道湖泊、水库、江河湖海、水上航道、景区水域等区域的安全防范与巡逻。 /p
  • 先睹为快!国产厂商首发新品:太赫兹三维层析成像系统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20年5月29日上午九点,青源峰达将在抖音平台发布新产品QT-TO1000太赫兹三维层析成像系统。 /p p   青岛青源峰达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及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公司,致力于太赫兹基础技术、系统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研发设计,重点领域为医学及工业检测领域。公司成立以来,已发布了QT-TS1000高精度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和QT-TS2000快速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两款新产品。 /p p   5月29日,青源峰达将再次网上发布新产品QT-TO1000太赫兹三维层析成像系统。届时,此产品的研发负责人、技术大咖们将从幕后走向台前,通过现场和线上的不同形式与用户实现面对面交流,从不同维度全面阐述产品的核心亮点,与应用客户和技术爱好者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4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c20c958e-7f58-4b8e-b469-28334f8c6085.jpg" title=" 太赫兹.jpg" alt=" 太赫兹.jpg" width=" 450" height=" 342"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新品外观先睹为快 /strong /p p   三维层析成像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光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以嵌入到了现代工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个流程 它是获取物体表面形态特征的重要手段,也是真实物体三维数字化的基础。太赫兹三维层析成像技术是较为成熟的三维物体表面成像与测量技术,是一种太赫兹波谱方式的宽场成像技术 经过特定算法的解算和重构可以实现三维光切片成像,并且能够精确解析样品表面的复杂结构。 /p p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要从事国家战略高新技术装备和战略科技领域的研究,主要学科方法包括微波毫米波电路及系统研究,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太赫兹电路及系统研究 /span ,电真空电子电路及系统研究,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超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研究等。 /p p   除了新品面世,发布会当天,青源峰达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与青岛大学将围绕太赫兹技术应用、海洋观测等领域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依托物理科学学院学科平台以及山东省海洋观测与宽带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结合青岛青源峰达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在太赫兹与水下观测方面的技术基础和生产研发平台,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促进发展的原则,在专业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并签署协议,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共赢”,推动学科服务社会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届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山东科技大学等院校专家领导将共同见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a164fb1b-6874-4a8a-a102-a9b145b66ccd.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528175821.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52817582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欢迎参会! /strong /p p br/ /p
  • 我国自主水下机器人首次完成北极海底科学考察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获悉,由该所主持研制的“探索4500”自主水下机器人(以下简称“探索4500”)在我国第12次北极科考中,成功完成北极高纬度海冰覆盖区科学考察任务。日前,该所4名科考人员已随“雪龙2”号科考船返回。 这是我国首次利用自主水下机器人在北极高纬度地区开展近海底科考应用,其成功下潜为我国不断深化对北极洋中脊多圈层物质能量交换及地质过程的探索和认知提供了重要数据资料,将为我国深度参与北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 针对此次北极科考工作区高密集度海冰覆盖的特点,科研团队创新性地研发了声学遥控和自动导引相融合的冰下回收技术,克服了海冰快速移动和回收海域面积狭小给水下机器人回收带来的挑战,确保水下机器人在密集海冰覆盖区的北极高纬度海域连续下潜成功,并全部安全回收。 在科考应用中,“探索4500”成功获取了近底高分辨多波束、水文及磁力数据,为超慢速扩张的加克洋中脊地形地貌、岩浆与热液活动等北极深海前沿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最为先进的探测技术手段。 “探索4500”是中科院“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支持研发的深海装备。为了参加此次北极科考,科研团队对“探索4500”进行了环境适应性、高纬度导航、海底探测、故障应急处理等技术升级与改造,并开展了湖海验证工作,全面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探索4500”在科考中的成功应用,充分验证了其在北极冰区良好的低温环境适应能力、高纬度高精度导航性能、密集冰区故障应急处理能力和洋中脊近海底精细探测能力,开创了我国自主水下机器人在北极科考应用的先例。 极地科考一直是水下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致力于推动水下机器人的谱系化发展,先后有4种类型6台套水下机器人参加了8次极地科考,为我国水下机器人在极地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 国内首台水下工程多功能检测移动平台通过验收
    据安徽省交通运输厅1月8日消息,日前,由省港航集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重大技术装备——“水下工程多功能检测移动平台”顺利通过验收,该装备是省港航集团承担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省级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尖30”攻关项目以及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任务的重大科创成果。该平台通过多维度(水下的水下机器人平台、水面的无人船平台、水上的无人机平台)检测系统集成控制及智能算法等技术多源融合,实现专项检测、环境监测、现场指挥、应急救援四大功能,具备快速化反应、智能化检测、自动化预警、集成化处置等特性。该装备可广泛应用于水运水利等水下工程检测、水下地形地貌扫测、水上应急搜救等领域,大幅提升水下工程综合检测效率、能力和水上应急救助等能力,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已在15座船闸、43个港口码头、500余公里高等级航道和7座桥梁等水下建筑健康诊治中实现应用。
  • 宁波材料所研发的水下矢量推进器成功完成深海4500米级海试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主持的中科院A类先导项专项研发的深海底多功能移动作业系统在我国南海进行了海上试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精密驱动与智能机器人团队参与了该项目,并提供了2套水下矢量推进器,实现了深海底爬行式多功能移动作业平台的入水出水定向、海水中调姿和海底爬行辅助推进等多项功能,顺利完成预定的各项任务和考核指标。   深海底爬行式多功能移动作业系统设计最大工作水深4500米,可在深海底实现爬行作业,属于有缆深海作业装置。该装置由光电缆提供电源动力和长距离通信,然而在作业装置的下放和回收过程中易由于海流和浪涌影响而产生不可控的旋转,不仅有损坏光电缆的风险,而且可能导致作业装置无法回收等严重问题。因此需要调姿系统时刻保持作业装置的准确航向,避免其翻转、倾覆。   为保证深海底多功能作业系统在布放与回收时的姿态控制,宁波材料所精密驱动与智能机器人团队将推进和姿态调整功能集成到一个系统,研制了基于对转双转子电机的水下矢量推进器。该推进器使用永磁同步双转子电机直接驱动对转螺旋桨,可解决传统推进装置重量大、效率低、噪声大、易侧翻或侧滚等问题,提高了水下作业装置的平稳性;矢量调姿系统采用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和直线驱动系统改变推进方向,可显著增强水下作业装置的调姿灵活性和机动性。   该团队成功研发了深海电动推杆、新型矢量调节机构、对转双转子直驱电机及基于碳化硅的高效率电机控制器等功能部件,攻克了深海环境下并联机构及推进器的耐压、防腐、密封等技术难题,完全实现了推进器的国产化。研制的矢量推进器额定功率3kW,额定输出推力800N,电机效率达到82%以上;推进器的矢量姿态调节角度最大达到±30°,通过调节左右2套推进器的推力,可实现水下作业装置的定向精度优于0.1°。与传统的单桨推进器相比,该矢量推进器具有效率高、推力大、可调姿、噪音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水下潜航器、作业装置等的推进和调姿。   此次海试由探索二号试验船担任母船,宁波材料所精密驱动与智能机器人团队2名科研人员参航。水下矢量推进器搭载于深海底爬行式多功能作业系统,完成了一系列功能与性能验证测试,达到了4500米级深海装备标准,通过了现场海试专家组的考核,圆满完成了试验任务。
  • 宁波材料所:面向水下可穿戴传感的耐水导电凝胶
    可穿戴传感器可以通过非侵入的方式捕捉人体的各种信号并转化为可识别的电信号,从而达到实时监测的目的,在健康管理等领域展现出了重要价值。相比于传统的刚性可穿戴传感器,由导电凝胶等软材料构建的皮肤式可穿戴传感器能与动态皮肤形成紧密的共型结构,提高传感器的传感准确性和稳定性,甚至实现对人体运动状态的实时感知。   尽管基于导电凝胶的可穿戴传感器研究已经取得巨大进展,并广泛应用于动作监测、健康管理、表情和声音识别、人机交互等诸多领域,但由于导电凝胶在水环境中存在吸水溶胀、导电组分流失、粘附性能衰退等问题,限制了其在水下探索等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近年来,通过对导电凝胶进行耐水性能的设计,研究人员实现了导电凝胶基可穿戴传感器的水下传感领域的应用,促进了该领域的研究快速发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智能高分子材料团队陈涛研究员、肖鹏副研究员和魏俊杰博士基于在耐水导电高分子凝胶的构筑及其水下传感方面的研究基础,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Water-Resistant Conductive Gels Toward Underwater Wearable Sensing”的综述文章(Adv. Mater. 2023, DOI: 10.1002/adma.202211758)。   在该综述中,作者首先对提高导电凝胶耐水性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出了封装设计、疏水网络结构和多重交联作用这三种耐水设计策略,并详细讨论了各种策略的耐水原理、具体设计方法以及存在的优缺点,从而为未来的耐水导电凝胶设计提供指导。随后对用于水下传感领域的耐水导电凝胶的多功能性质进行了介绍。除了水下稳定性之外,探讨了耐水导电凝胶的拉伸性质、水下粘附性质、水下自修复性质、可回收性质和3D打印性等性质对导电凝胶基水下可穿戴传感器的传感性能和制造加工工艺的影响,并重点讨论了这些性质的优化改善方法。此外,对现有耐水导电凝胶在水下传感领域的具体应用方向进行了汇总,着重总结了耐水导电凝胶在水下运动感知、水下健康监测、水下通讯、水环境分析几个方向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耐水导电凝胶在这些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为未来的水下传感研究指明了方向。   尽管导电凝胶的耐水设计和传下传感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该领域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亟需解决。导电凝胶在水环境中的传感性能与陆上性能有着明显差异,相关的水下传感机制和传感模型有待进一步阐明;耐水导电凝胶的水下稳定性和水下传感性能测试还没有标准的方法,亟需建立统一的检测方法进行有效对比和评估;在耐水导电凝胶和水下可穿戴传感器的多功能设计上需要进一步努力,例如实现基于变色功能的可视化感知、基于自清洁功能的抗污能力和基于生物可降解的环境友好等。   为了满足耐水导电凝胶基水下可穿戴传感器的实际应用需求,需要进一步发展与水下可穿戴传感器匹配的无线传输技术和自供能技术;如何实现多感知功能和多技术模块在水下凝胶传感系统中的一体化集成,尤其是如何实现“软”凝胶材料与“硬”电子元件的稳定界面结合依然是该领域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该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321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1M690157、2022T150668)、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121J2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2805204、2022YFC2805202)等项目的支持。耐水导电凝胶的设计策略与水下传感应用   (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魏俊杰)
  • PlantScreen植物表型成像分析技术全球快讯
    北京易科泰代理的PlantScreen植物表型分析平台在荷兰植物生态表型中心(NPEC)安装运行,这是该中心成立后安装运行的首套植物表型分析系统,整套系统由光适应室、叶绿素荧光成像单元、RGB 3D成像单元、3D激光扫描成像单元等组成,有轮子可以方便移动,被称为“可移动的高通量表型成像分析平台”。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生物能源创新中心设计安装大型PlantScreen植物表型分析平台,包括如下成像分析功能模块:1)RGB 3D成像分析单元,用于植物三维形态结构分析和颜色分析2)3D激光扫描成像分析单元,用于植物三维形体结构测量和3D建模3)脉冲调制(PAM)叶绿素荧光成像分析单元,用于植物生理性状及胁迫等成像分析4)高光谱成像分析单元,用于植物生化结构组成及代谢组学研究分析5)NIR近红外成像分析单元,用于植物水分分布成像分析6)高分辨率红外热成像分析单元,用于气孔导度动态分析该大型平台计划于2019年6月安装完毕并运行。 另一大型PlantScreen植物表型平台将于2019年上半年在匈牙利科学院生物科学研究中心(BRC)安装运行,该平台建设包括大型FytoScope植物生长室、紧凑型PlantScreen植物表型成像分析系统(安装在FytoScope内)、PlantScreen高通量根系表型成像分析系统(安装于FytoScope内)、大型模块式PlantScreen植物表型成像分析平台(安装在温室内)。该平台包括如下成像分析功能单元:1)根系与地上茎叶(root and shoot)表型分析单元,包括RGB 3D成像技术和3D激光扫描技术,对植物及其根系形态结构性状和生物量等进行高通量分析测量2)光合作用、胁迫耐受性、生理状态成像分析及GFP/YFP成像分析,采样脉冲调制(PAM)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3)生化组成及代谢成像测量,采用VNIR高光谱成像分析技术4)气孔导度动态测量分析,采用高分辨率红外热成像技术 易科泰生态技术公司为您提供植物表型分析全面解决方案:?手持式或便携式叶绿素荧光测量与成像技术?手持式或便携式植物光谱与高光谱成像测量技术?手持式或便携式红外热成像技术 ?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全面解决方案?FluorCam多光谱荧光成像技术全面解决方案?FKM多光谱荧光动态显微成像技术方案——细胞亚细胞水平分析植物性状?Specim高光谱成像技术全面解决方案?PlantScreen高通量植物表型成像分析技术?叶绿素荧光成像、高光谱成像、红外热成像、多光谱成像、RGB成像综合集成技术方案
  • 国内首台多功能水下检查机器人问世
    日前,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光电所”)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多功能水下智能检查机器人。该机器人是在中科院“西部之光”资金及相关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由光电所科研团队历时两年完成。   与其他水下智能机器人不同的是,此智能检查机器人可以在水下高辐射环境中,从事核电水下探测、堤坝检查、管道检测、异物水下打捞等工作。验收组专家一致评价,该机器人在水下动密封技术、水下姿态检测、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图像识别、水下测量等关键技术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据了解,该智能机器人与光电所先期研发的反应堆压力容器螺栓孔自动检查机器人、CRDM钩爪检查机器人、水下异物打捞机器人、排爆机器人等特种机器人形成的系列产品被核电用户评为首选产品。
  • 美国海军实验室测试激光水下声源技术
    据中船综研院2011年1月24日综合报道,美国海军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团队最近对一种水下声源激光技术进行了能力测试,这项技术或将可以使飞行器在不拖曳水下设备的情况下,与潜艇进行声音或数据通信 为潜艇或水下机器人提供导航数据 在浅水域定位水雷或其它水下物体。   进入21世纪,与潜入水下的潜艇进行通信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现实中为了实现通信经常要求潜艇浮出水面从而使艇组人员暴露在潜在风险之下。使用拖曳天线或浮标进行通信也会降低潜艇的机动性和匿踪能力。水下无人设备目前也还依赖于容易出错的惯性导航技术。此外,搜索水雷在任何任何情况下都仍是困难、危险和费时巨大的任务。海军实验室等离子物理组负责领导水下激光声源技术团队的特德?琼斯解释称,激光水下声源技术具备在这些领域提供帮助的潜力。   琼斯表示,目前水下发源首先需要有一个声源,这样就要求装备必须处于指定位置并且有可能受到威胁。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激光声学源,从而无须在水下放置任何物体。之前也有研究人员曾使用激光在水下产生声音,但该研究团队进行了大量创新性的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激光声源技术,使其在海军和其它商用领域的实用性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这些创新性的工作包括使用窄脉冲高强度激光使水电离,通过小体积过度加热产生微小往复运动,从而产生强烈的声学脉冲。研究团队使用水下传播性能最好的波长,从而使其能够控制往复运动的形态和声学脉冲的强度。此外,他们还使用非线性光学聚焦技术,以提高激光源可以距离水面的高度 使用被称为群速度色散的技术来精确地控制声学脉冲。群速度色散技术利用不同颜色激光不同的传播速度,让速度低的激光作用在脉冲的开始,速度高的激光作用在结尾,以此拉伸脉冲,并精确控制纵向压缩的量。   该实验在印第安纳州克兰市格兰度拉湖水声实验场进行,标志着该技术第一次走出实验室。封装在漂浮装置内的毫微米波长激光制造了水下声学脉冲,并被远处一艘装备了水听器的船只捕捉到。转向镜引导激光通过聚焦镜片射入水面。每个激光脉冲产生一个大约190分贝声压级的声学脉冲,传播了190米,而之前实验室测试只传播了3米。   研究团队计划在春夏进行更多致力于提高水下传输距离的测试。初步实验的成果表明,有可能使用不超过1焦耳能量的激光脉冲脉冲产生230分贝的声压。   美国国内其它的研究人员在此领域的研究集中在通信和信号处理技术,海军实验室所做的研究工作将在这些领域也提供参考。琼斯表示,海军实验室希望能利用最紧凑的激光发生器产生尽可能强的声源。
  • 发布S-ROV水下机器人新品
    S-ROV水下机器人观测平台是法国TMI-Orion公司研发的一款智能型水下机器人平台,标配4个垂直推进器和4个水平推进器,在水下可实现精确的3D移动控制。S-ROV具有超强的搭载能力,可同时搭载7个附加功能模块,适用几乎所有类型的传感器。传感器接口为即插即用模式,可快速连接。S-ROV有效负荷3.5kg,最大工作深度305米,可应用于水下作业、视频观测、水质监测等领域。l S-ROV可以对珊瑚礁、人工礁石、礁石、海底等水下物体进行视频观测,为海洋生态环境评估提供视频影像资料l 水产养殖监控,可对各种网箱养殖进行视频监控,观察生物体的生长、进食、饵料剩余等情况l 水质监测,目标海域水环境剖面监测l 河流湖泊水底地质状况影像观测及水质监测l 沉船打捞搜救,水上安防抢险,飞机火箭等残骸的水下搜索打捞l 大坝、水库闸门以及水电站冷凝池、涵洞等重点水下建筑部位的安全巡查l 海底管线铺设、海底输油管道检查、海上风电业务、海上钻油平台等海底工程验收创新点:S-ROV是一款小型高精度水下机器人,其最大的创新是配有8个推进器,可以实现前后、上下、左右等多个方向的行进。 S-ROV水下机器人
  • Turner Designs 推出新型水下荧光仪
    色氨酸是一种能溶解在水中的氨基酸盐,具有特定的激发波和发射波长。属有机物质。存在于高生物活性的水系统或工业废水中。因此色氨酸还可作为追踪废水源头的重要参数。 市场上已有的能够测量色氨酸的仪器都很笨重、复杂、昂贵并且需要专业的的人员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操作。这些仪器往往提供大量的数据信息,而最终用户只是需要得到一个简单的色氨酸的相对荧光相应值。 相比之下,Turner Designs的色氨酸监测仪是一种简单、低成本、可以提供0至5V模拟信号输出的水下荧光仪。该仪器体积小巧、轻便,可以和市场上绝大多数接收器或平台集成。同样也可与其他手持多参数仪平台集成。例如,与Turner Designs的C3三光学荧光仪集成时,色氨酸监测仪可以探测低至3ppb的浓度。下图展示了探头输出信号随水中色氨酸浓度的变化曲线:
  • 5G时代又一成果:“水下医生”无人船实现水质监测新方法
    近年来,随着水生态环境工作要求及“全面推行河长制”等政策落实,对水环境监测的需求越来越大,加强水环境的管理建设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越发重要。  传统的水环境监测,主要靠工作人员现场采水样,带回实验室检测分析。工作量大,周期长,效率较低,且无法连续实时覆盖水体。  如今,这些难题被无人船一一破解,堪称“水下医生”的它开启了水环境监测新征程,以其智能走航、环境感知、移动物联等科技手段,实现了时空高覆盖,为水环境精准化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水污染防治及水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人船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可用于水质全自动在线监测、水质自动采样、水下环境探测、航道走航等多个领域。  2021年11月29日,山东青岛市水质采样环境应急监测无人船投入使用,设备可完成远程操控、自动采样、自动返航、自动监测、无线实时展现数据等功能。与传统人工监测相比,此款无人船3分钟不到就能完成一个断面的走航监测,工作效率提高。这也标志着无人船在水质环境监测能力再上新台阶。  11月18日,浙江舟山市搭载“水环境巡航监测系统”的“无人船”完成试航,主要用于河道水质摸排、入河排污口排查、水质日常监测、应急监测等,对水中的pH值、溶解氧、氨氮、总磷、高锰酸盐等指数可同时监测。  9月6日,浙江宁波市在溪下水库投入使用5G无人船,通过5G技术实现自动走航,船上搭载着水质监测传感器、专业声呐、高清摄像头、警示灯、高音喇叭等智能设备,可实现自动巡航、水质信息采集与监测等功能。5G无人船的使用也推进了宁波“智慧溪下水库”建设工作,进一步实现水质监测智治。 8月中旬,海洋牧场养殖观测无人船在山东威海市德明海洋牧场交付使用,也推动了当地智慧海洋牧场和透明海洋的发展。该无人船可自主规划路线,自主航行,搭载水下机器人,实现水下画面实时传输,轻松观看海洋生物水下情况。  3月初,为进一步摸清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浙江杭州市富春江渔山断面开展无人船走航监测。使用无人船搭载水质五参数及流动注射分析仪,开展全水域走航监测,助力富春江水质“体检”智慧化、精准化。  1月26日,江苏扬州市采用新一代无人监测船对瘦西湖周边支流水质状况进行高密度监测,改变了过去依靠“人工采样-实验室分析”和岸边自动站点的传统监测模式。水体无人监测船的正式投入运行,将为扬州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提升发挥积极支撑作用,并为全国的水环境治理贡献“扬州样本”和“江苏方案”。  不论是无人监测船还是5G无人船,水质环境监测设备的创新之路已经打开。在全面打赢碧水保卫战的治理道路上,无人船装备一直提供着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在环保、海洋等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近底长续航,光学精细测量 “洞察”号自主水下机器人完成海试
    根据来自中国大洋第75航次消息,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北京先驱高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研制的矿址近底自主光学精细调查测量系统“洞察”号自主水下机器人,近日在西太平洋先驱多金属结核矿区完成了海试。   “洞察”号自主水下机器人作为大洋深海资源光学调查专用的高技术无人化装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续航力强等特点。科研团队采用复合材料与高强度钛合金融合的一体化轻质耐压结构设计技术,实现了长续航、轻量化设计目标;采用深海自适应浮力均衡技术,实现了不同工作深度高效航行与近底稳定运动能力。“洞察”号最大工作深度为6000米,空气中重量约600公斤,主要搭载深海照相机等,可长距离执行矿址近底光学精细调查测量任务。   本次海试,“洞察”号开展了8天共6个潜次的试验任务,先后完成了3000米、5000米潜深测试和近海底矿床光学调查作业试验。试验中,“洞察”号最大工作水深超过5100米,获得了多金属结核矿区近底高清照片,验证了“洞察”号系统功能。   “洞察”号有望大幅度提高深海资源评估调查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科研团队将在本次海试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升级,尽快开展矿区实际调查应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