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生物相容金属

仪器信息网生物相容金属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生物相容金属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生物相容金属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生物相容金属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生物相容金属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生物相容金属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生物相容金属相关的解决方案。

生物相容金属相关的资讯

  • 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新人工神经细胞
    科技日报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刘霞)英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制造出了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人工神经细胞,这项创新有朝一日可能会被用于合成组织,以修复心脏或眼睛等器官。相关研究发表于近日出版的《自然化学》杂志。神经元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基本功能是通过接受、整合、传导和输出信息实现信息交换。在最新研究中,牛津大学哈根贝利团队设计出了一种合成材料,其作用方式与人类的神经细胞类似。这种人工神经细胞由水凝胶制成,直径约为0.7毫米,比人类神经细胞宽约700倍,但与鱿鱼体内的巨大轴突相当。它们的长度也可以达到25毫米,与从眼睛到大脑的人类视神经的长度相似。研究人员称,当光照在这种合成神经细胞上时,会激活蛋白质,将氢离子泵入细胞。这些带正电荷的氢离子随后通过神经细胞,携带电信号。当正电荷到达神经细胞顶端时,它会使神经递质化学物质三磷酸腺苷(ATP)从一个水滴移动到另一个水滴。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希望能让合成神经细胞通过ATP信号与另一个神经细胞相互作用,就像神经细胞在突触上相互连接一样。随后,该团队将7个神经细胞捆绑在一起,作为一个合成神经并行工作。贝利说:“这使我们能够同时发送多个信号,它们的频率各不相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同一途径发送不同的信息。”巴斯大学的阿兰诺加雷特表示,这项创新将在本世纪末改善人工视网膜等神经植入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软材料中模拟神经活动是朝着开发出无创脑机接口和解决神经退行性疾病新疗法迈出的重要一步”。贝利希望最终能利用这些合成神经细胞同时输送不同类型的药物,以更快、更精确地治疗伤口,“利用光,我们可能会以一种特定模式释放药物分子”。不过,贝利团队也指出,与真正的神经细胞不同,新合成系统中没有循环和创造新神经递质的机制,因此这个神经细胞只能工作几个小时,人工神经细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总编辑圈点神经元细胞损伤后,不可再生,虽然可以修复,但难度也不低,且需要时间。这次,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制造出了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人工神经细胞,它能部分发挥真正神经细胞的作用,能传递信息,但只能工作几个小时。需要注意的是,研究人员自己也给出了一个时间表,他们说,这项创新或将在本世纪末在改善人工视网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世纪末!看来,要从实验室成果变成真正能用于临床的医疗手段,还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
  • 岛津推出《药包材相容性检测应用文集》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 268" height=" 370" title=" 123.png" style=" width: 268px height: 37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uepic/c8510158-8c1d-435d-81f9-2a18df23e99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8px"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近年来发生的药害事件中,药包材和辅料因素占比较高,药品包装材料、容器组成配方、所选择的原辅料及生产工艺不同,有的组分可能被接触的药品溶出、或与药品互相迁移、或被药品长期浸泡、腐蚀脱落,直接影响药品质量或用药剂量。药包材与药物相容性试验目的是通过相容性试验证实药品在整个使用有效期内,所选包装容器中的药品质量稳定、可控,能够保持其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随着我国药包材、药用辅料关联审评审批制度的实施,当前,药包材相容性研究备受关注,对药包材质自身质量评价和对制剂影响至关重要。201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药包材通用要求指导原则》和《药用玻璃材料和容器指导原则》首次列入《中国药典》,为药包材相关研究提出了明确的指导原则与质量标准。同时,《国家药包材标准》也经国家药典委员会审定,并于2015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8px"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药包材与药物的相容性研究是选择药包材的基础,药物制剂在选择药包材时必须进行药包材与药物的相容性研究。药包材与药物的相容性试验应考虑剂型的风险水平和药物与药包材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药包材对药物质量影响的研究,包括药包材(如印刷物、黏合物、添加剂、残留单体、小分子化合物以及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分解物等)的提取、迁移研究及提取、迁移研究结果的毒理学评估,药物与药包材之间发生反应的可能性,药物活性成分或功能性辅料被药包材吸附或吸收的情况和内容物的逸出以及外来物的渗透等;2)药物对药包材影响的研究,考察经包装药物后药包材完整性、功能性及质量的变化情况,如玻璃容器的脱片、胶塞变形等;3)包装制剂后药物的质量变化(药物稳定性),包括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药品质量的变化情况。常用药包材有塑料、橡胶、玻璃及金属。由于药包材的种类、组成不同,其在包装药物后对各类药物的影响均不相同,因此,在进行药物相容性试验时分析的对象也不尽相同,对仪器平台及分析方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8px"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岛津公司在色谱、质谱、光谱等领域都有其完整、优质的产品线,为药包材的分析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针对药包材中可提取物和可浸出物的性质,常用的分析手段可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br/ 1. 非挥发性残留物检测:LC、LCMS、LC-MS/MS、LCMS-IT-TOF、LC-QTOF和MALDI-TOF-MS等。 br/ 2. 挥发性或半挥发性残留物检测:GC、GCMS、GC-MS/MS及顶空 br/ 3. 重金属残留检测:AAS、ICP-AES和ICP-MS br/ br/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8px"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此次推出的《药包材相容性检测应用文集》包括:非挥发性残留物检测7篇,挥发性或半挥发性残留物检测4篇,重金属残留检测5篇,其它2篇,主要内容包括: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第一章 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残留物分析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口服液体药用PET瓶中乙醛残留量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固体药品泡罩包装中的氯乙烯单体残留量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药用复合膜中挥发性有机物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GC Smart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结合HS-10法测定医用纱布中环氧乙烷残留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第二章 非挥发性残留物分析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LC-15C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测定食品接触材料食品模拟物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使用Prominence-i GPC系统测定疏水性聚合物中的添加剂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测定聚丙烯包装注射液中4种抗氧剂迁移量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LCMS-IT-TOF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分析异丙托溴铵喷雾剂中含有的包装材料成分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分析检测塑料制品中四种有害物质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丙烯酸乙酯聚合物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聚四氢呋喃的分子量及分布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第三章 元素分析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ICP-AES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法测定氯化钠注射液包材浸出液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ICP-AES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法测定灭菌水药包材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ICP-AES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测定生理盐水注射液包材浸出液中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ICPMS-2030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测定玻璃药包材中浸出金属元素含量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ICPMS-2030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快速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包材浸出液中多元素的含量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第四章 其它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定性分析医药包材中的多层膜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根据美国药典USP通则661.2对塑料包装系统和结构材料进行TOC测量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br/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span /p p strong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ed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 关于岛津 /span /span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 span style=" color: rgb(13, 13, 13) " & nbsp & nbsp & nbsp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13, 13, 13) "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51, 51, 51) " 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span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3px" /span br/ /p p br/ /p
  • “药包材相容性相关检测技术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p   为进一步加强国内外药品质量控制技术交流,扩展国际视野,分享先进经验,提升生产企业质量研究的能力,国家药典委员会于2017年4月26日在北京举办以“药包材相容性相关检测技术”为主题的开放日活动。会议邀请了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技术专家,围绕药包材相容性研究的技术法规、研究策略、检测技术应用、安全性评价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本次开放日活动由国家药典委员会主办,中国药典|沃特世联合开放实验室(“金典珐玛”联合开放实验室)、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园承办,中国医药包装协会、中关村现代医药生产力促进中心协办。来自国内外药品研发、生产以及检验单位的30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主题开放日活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98c42fdd-dc25-421c-8bd8-9875895177c6.jpg" style=" " title=" 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会议现场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e4e9d754-c4d2-490a-a7bf-3dad2a1262be.jpg" style=" " title=" 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国家药典委员会张伟秘书长致辞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51e9b969-5a39-403d-8465-998fe0e21802.jpg" style=" " title=" 3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绳立成副主任致辞 /span /strong /p p   国家药典委员会张伟秘书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绳立成副主任出席研讨会并分别致辞。张秘书长强调:药品包装材料的质量优劣事关药品质量,药品质量控制不能只着眼于终产品,更要注重整个生产过程控制以及药物制剂中各关键要素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可能对药品质量的影响。随着我国药包材、药用辅料关联审评审批制度的实施,当前,药包材相容性研究备受关注,对药包材质自身质量评价和对制剂影响至关重要,是技术上的重点和难点。此次会议,通过广泛技术交流、以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启发、相互提高的目的。国家药典委员会目前在组织开展药包材相容性技术要求的制定,以便更好地指导企业开展相关研究工作,进一步保障产品的质量。绳立成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将充分发挥园区内医药产业优势、人才优势和设施优势,助力国家药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为医药企业提供更多服务。 /p p   来自史密斯瑞华测试公司Paul Cummings博士,苏州百特医疗用品公司研发部经理刘娟华女士、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的Cristina Nerin教授、沃特世公司Baiba Cabovska博士及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孙怡总监分别就药包材可提取物和浸出物研究的国际法规、研究设计思路和策略、药包材可提取物研究及检测技术应用、药包材可提取物检测出的已知和未知物质的分析等方面经验和案列分析 并就参会代表的提问进行了深入解答。 /p p   本次专题研讨会是“金典珐玛”联合开放实验室今年主要承办的第一期开放日活动。实验室成立以来,本着公益、开放、创新、互利的理念,针对当前药品行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先后举办了多场主题开放日活动,内容涉及QbD、分析方法验证、滴眼液抑菌剂安全性等问题,旨在指导药品研发和生产企业正确理解药典、执行药典,并关注药典标准制修订的发展趋势,受到业界的广泛好评,取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p p   国家药典委员会张伟秘书长介绍说,联合开放实验室继2015年成立以来,开展的工作密切联系药品标准工作实际、定位越来越准确,对社会服务的功能性越来越强,社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实验室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开放日活动,搭建起一个国内外药品质量控制技术交流的平台。张秘书长表示,今年实验室还将借新一届国家药典委员会组建之机,继续开展一系列的主题公益活动,包括设立院士& amp 专家大讲堂等,为业界提供更多更好的药品分析技术发展的新信息和新知识。同时,希望社会各界特别是负有保障药品质量主体责任的药品生产企业能够更加关注药品标准工作,更多地参与药典标准的制修订。 /p p br/ /p
  • 高风险类药品与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
    p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是药品的一部分,它伴随药品生产、流通及使用的全过程。药包材的配方、组成,所选择的原、辅料及生产工艺的不同,都会对药品质量产生影响。不恰当的包装材料会引发药物活性成分的迁移、吸附甚至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药物失效,有的还会使药物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p p   近年来发生的药害事件中,药包材和辅料因素占比较高,药包材与药品的相容性成为安全隐患的焦点。2015版中国药典《药包材通用要求指导原则》中明确规定:药包材与药物的相容性研究是选择药包材的基础,药物制剂在选择药包材时必须进行药包材与药物的相容性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75" title=" 960_120.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75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38f32b8b-1e5e-4fad-91a3-056185b51036.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2017年9月8日,仪器信息网计划组织《药包材与药物相容性研究》网络主题研讨会,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天津市药品检验研究院药包材检测中心主任刘言带来关于《高风险类药品与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的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200" height=" 267" title=" 刘言-天津市药品检验研究院.jpg" style=" width: 200px height: 267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e7ce9084-5388-43c7-8acb-d85cb81190e4.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天津市药品检验研究院药包材检测中心 刘言 /strong /p p strong   报告人简介: /strong /p p   刘言,男,药物分析硕士,副主任药师,现任天津市药品检验研究院药包材检测中心主任,国家药包材审评专家库成员,国家GMP检查员。曾任天津市医药包装协会秘书长,现为协会技术顾问。从事药品和包装材料质量控制和研发二十余年,多次承担药物稳定性、质量标准起草以及相容性课题的研究,涉及原辅料、制剂与塑料、玻璃、弹性体等多种包装形式的质量研究。 /p p   strong  本次会议的详细日程请见: /strong /p p   09:00-09:50高风险类药品与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刘言(天津市药品检验所) /p p   09:50-10:30从生产到检测—赛默飞药包材分析完整解决方案周哲(赛默飞) /p p   10:30-11:10安捷伦LC-MS在药包材可提取物和浸出物(E & amp L)研究中的解决方案刘国强(安捷伦) /p p   11:10-12:00药品包装系统的化学安全性评估杨炜春(百特Baxter中国研发中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马上报名.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3cc30fa6-edd3-4f9f-b8f5-e0e837fa4fa9.jpg" / /p
  • 速报名!8位专家详解各类药包材相容性研究技术(含案例)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自从2015版《中国药典》正式收录以来,药包材的质量与相应的检验规范和仪器都受到了关注。药包材为直接与药品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包括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药品和医疗机构配置的院内制剂使用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其自身的质量、安全性以及药包材与药物之间的相容性对药品的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药包材可以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或由其他包装组合而成,在药品的包装、贮藏、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起到保护药品的作用。确保药物安全、有效、稳定、方便使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2016年8月,国家药监部门发布《关于药包材药用辅料与药品关联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取消对药用辅料和药包材核发批准文号,在制剂注册申报时对其质量和适用性一并进行评估。 /p p 2015版《中国药典》首次收载《药用包装容器通则》和《药用玻璃材料和容器指导原则》,形成了涵盖原料药及其制剂、药用辅料、标准物质、药包材的药品标准体系,为实现全面的药品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在2015版的基础上,2020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中又增加了“4000 药包材检测方法”系列共16个方法,进一步规范了药包材的各种技术指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药品和包材之间的相容性研究,目的是确保药品装在包装材料后不会发生迁移、渗透、腐蚀等情况,以保证药品有效性和稳定性,从而保障国民用药安全。随着我国药包材关联审评审批制度的实施,当前,药包材相容性研究备受关注,对药包材质自身质量评价和对制剂影响至关重要,是技术上的重点和难点。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为帮助制药行业的用户学习药品与药包材相容性分析检测方法,仪器信息网将于 strong 2020年8月31日 /strong 举办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packagingmaterials/"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药品与药包材相容性研究” /strong /span /a 主题网络研讨会,会议将邀请多位业内专家做精彩报告,为广大用户搭建一个即时、高效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white-space: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点击下图报名参会 /strong /span /p p style=" white-space: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packagingmaterials/" target=" _blank"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2abf706f-52bb-4fa7-b57c-f65aeb5aaaf1.jpg" title=" 69035020200727.jpg" alt=" 69035020200727.jpg" width=" 550" height=" 279"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279px " / /a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会议日程 /strong /span /p table border=" 0" cellpadding=" 0" cellspacing=" 0" height=" 309" style="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 align=" center" colgroup col width=" 110" style=" width:82.50pt " / col width=" 517" style=" width:387.75pt " / col width=" 72" style=" width:54.00pt " / col width=" 187" style=" width:140.25pt " / col width=" 270" style=" width:202.50pt " / /colgroup tbody tr height=" 42" style=" height:32.00pt " class=" firstRow" td class=" et2" height=" 32" width=" 49"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background-color: rgb(170, 170, 170) "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strong 时间 /strong /td td class=" et2" width=" 239"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background-color: rgb(170, 170, 170) "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strong 报告主题 /strong /td td class=" et2" width=" 86"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word-break: break-all background-color: rgb(170, 170, 170) "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strong 嘉宾 /strong /td td class=" et2" width=" 68"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background-color: rgb(170, 170, 170) "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strong 职位 /strong /td td class=" et2" width=" 202"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background-color: rgb(170, 170, 170) "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strong 单位 /strong /td /tr tr height=" 33" style=" height:25.00pt " td class=" et3" height=" 25"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49"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13:30--14:00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239"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药品与玻璃包装相容性研究技术要求和案例分析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32"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王丹丹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68"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副主任药师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药包材所 /td /tr tr height=" 33" style=" height:25.00pt " td class=" et3" height=" 25"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49"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14:00--14:30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239"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岛津液质高分辨质谱LCMS-9030在药物和药包材杂质鉴定的应用和特点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32"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潘晨松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68"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产品经理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td /tr tr height=" 33" style=" height:25.00pt " td class=" et3" height=" 25"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49"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14:30--15:00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239"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生物药上市申报的包材相容性研究介绍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61"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张磊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68"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分析总监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上海复宏汉霖 /td /tr tr height=" 33" style=" height:25.00pt " td class=" et3" height=" 25"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49"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15:00--15:30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239"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安捷伦药品包才的解决方案-如何评价包装材料的提取物和浸出物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32"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詹舜安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68"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大中华资深液质应用专家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安捷伦科技(中国) /td /tr tr height=" 33" style=" height:25.00pt " td class=" et3" height=" 25"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49"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15:30--16:00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239"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包材和组件相容性研究中的毒理学评估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32"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郝鹏超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68"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技术总监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安莱博医药(苏州)有限公司 /td /tr tr height=" 33" style=" height:25.00pt " td class=" et3" height=" 25"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49"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16:00--16:30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239"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气质联用技术在药包材研究中的应用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32"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王仁萍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68"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应用工程师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赛默飞世尔科技 /td /tr tr height=" 33" style=" height:25.00pt " td class=" et3" height=" 25"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49"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16:30--17:00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239"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药用橡胶密封件研究要求及实践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32"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徐俊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68"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主任/高级工程师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td /tr tr height=" 33" style=" height:25.00pt " td class=" et3" height=" 25"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49"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17:00--17:30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239"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注射剂包材相容性关键属性与实例分析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32"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石峰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width=" 68"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科室主任 /td td class=" et3" x:str=" "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山东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td /tr /tbody /table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strong 专家介绍 br/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13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83691ed8-e939-4c96-bed6-de2d2c4bdfec.jpg" title=" 2.png" alt=" 2.png" width=" 550" height=" 133"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徐俊,高级工程师,就职于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目前主要从事药品包装及材料的安全评价,具有较丰富的药包材测试和研究经验。历年来曾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参与或负责多项省部级和国家级研究课题,包括国家科技“十一五”课题子课题、国家局课题-丁基胶塞与头孢类抗生素相容性研究、上海市科委重大课题子课题-射频标签对药物的影响研究、上海市局课题-药用胶塞影响头孢类抗生素澄清度的成因分析和评估和上海地区药品生产企业使用胶塞质量稳定性的调研及评估等。曾负责多项药包材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和国家药典委员会的药包材标准提高项目课题任务,如包装材料不溶性微粒测定法、低密度聚乙烯输液瓶、注射用冷冻干燥用溴化丁基橡胶塞、药用橡胶塞通则、药包材标准体系体例规范等。曾在专业期刊发表科技论文多篇,如《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改性聚丙烯材料中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含量》、《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定药用胶塞胶种》、《胶塞可挥发性物质的迁移及其对头孢曲松钠的可能影响》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13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5359aac7-786c-4622-aba6-a9cd5265b056.jpg" title=" 1.png" alt=" 1.png" width=" 550" height=" 132"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博士,副主任药师。2007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同年进入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药包材所工作至今,主要从事药包材检验与研究工作,并多次参与药包材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13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82695332-c6b4-491b-bbfa-52186fdab19a.jpg" title=" 3.png" alt=" 3.png" width=" 550" height=" 133"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石峰,男,200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同年至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工作。现任省食药院生检室主任。2012年赴美国药典委员会访问学者进修,2013年在中国食品还药品检验研究院挂职生物制品检定所所长助理。长期从事食品药品检验工作,具有良好的食品药品检验基础与丰富的检验经验,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2017年获得中国药学会药学发展奖青年学者奖;在国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13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96c3d1c4-0d97-4306-bd5a-d6773ac56e06.jpg" title=" 5.png" alt=" 5.png" width=" 550" height=" 135"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郝鹏超,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有机化学和环境毒理学双博士学位。曾任SGS生命科技部可提取物与浸出物项目组主管,在职期间管理包材相容性项目92余种近300个项目。现任本项目总负责人,自主开发了可提取物与浸出物毒理数据库“eL-PRADa”,囊括界内最新药包材相容性和基因毒化合物的毒理信息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10余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e5a3805e-d78a-4c78-8161-b0ada4a2521e.jpg" title=" 4.png" alt=" 4.png" width=" 550" height=" 134"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text-align: center white-space: normal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134px "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张磊,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14年的分析和生物药质量研究经验,先后就职于上海有机所质谱中心,Agilent(GC/LC-FTMS部门),GE (上海研发中心,AIMS部门)和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任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分析总监。 专注于色谱、质谱和电泳类分析,以及生物药研发和生产不同阶段的质量研究和申报支持,特别是E& amp L、单抗药物的结构、纯度和杂质研究,和相应的标准制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584d3960-46d0-42e5-8dec-143951da9f59.jpg" title=" 6.png" alt=" 6.png" width=" 550" height=" 133"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text-align: center white-space: normal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133px "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潘晨松博士,2008年毕业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一直从事高分辨液质技术在食品安全、环境等领域的方法开发和技术支持,现任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QTOF产品经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13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f5cc38d1-fbd7-4e32-b9d0-395611b0bb30.jpg" title=" 7.png" alt=" 7.png" width=" 550" height=" 134"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安捷伦大中华区资深液质应用专家,任职于安捷伦科技15年,目前聚焦于各行业领域应用解决方案设计、开发与客户合作的工作,涉及行业包含食品、环境、法医、药物研究、组学方案... 等。SCI国际相关文章与客户合作发表十数篇、参与相关的国内外大型行业会议和各种讲座。 近年来,由于药品使用安全的重视,更延伸至包装材料的解析,同时对相关的应用方案进行研究与开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b55f9db4-1134-462e-a275-1a4647d61c71.jpg" title=" 8.png" alt=" 8.pn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white-space: normal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134px " width=" 550" height=" 134"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王仁萍,GCMS应用工程师,2019年加入赛默飞世尔科技,主要支持GC-MS平台应用方法开发。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 quot Microsoft YaHei& quot , 微软雅黑 white-space: normal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点击链接进入报名页面: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 quot Microsoft YaHei& quot , 微软雅黑 white-space: normal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packagingmaterials/ /strong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 quot Microsoft YaHei& quot , 微软雅黑 white-space: normal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加入“药包材相容性研究技术交流群”随时关注会议动向及生物药研发及质量控制相关内容交流!&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59px height: 33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d4896c6b-e313-4044-a7e7-335da7344f30.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827155703.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827155703.jpg" width=" 259" height=" 33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br/ /p
  • 赛默飞:药包材相容性分析于药品质量举足轻重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药品包装材料与药物相容性是指药品包装材料与药物之间发生迁移或吸附等现象,相容性是药品包装必须具备的特性之一,药品包装材料的质量优劣事关药品质量,因此,制药企业和药包材生产企业必须考察药品和包材之间的相容性,确保药品装在包装材料后不会发生迁移、渗透、腐蚀等情况,以保证药品有效性和稳定性,从而保障国民用药安全。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当前,药包材相容性研究备受关注,为帮助制药行业的用户梳理药品与药包材相容性分析检测方法,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了 a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ybcxrx"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药品包装材料相容性检测技术及分析方法” /span /strong /span /a 专题,并邀请赛默飞公司市场经理刘康就药包材相容性相关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1、请谈一下,药品包装材料相容性检测行业的现状如何?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strong 刘康: /strong /span 自古以来,茶饮文化便在中国盛行,如今更是成为人们日常消费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最新研究表明,茶包泡出的茶竟有多达上百亿的微塑料颗粒,不禁让人想起2011年著名的塑化剂事件。类似的,近年来的药害事件中,许多就是由于包装材料或者制剂辅料控制不力所致。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药品的包材及容器,在封闭、生产、输送和包装过程中,有的组分可能在相对剧烈的温度和时间环境下从容器材料迁移到溶剂中;或是在正常储存或使用条件下迁移到产品中,称为可提取和可浸出的化合物 (E& amp L)。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2015年,《药包材通用要求指导原则》和《药用玻璃材料和容器指导原则》首次列入《中国药典》;同年底,《国家药包材标准》正式实施,是药包材生产、使用、监管、评价等各类检验检测的法定依据。 strong 国内制药企业对包材相容性越来越重视,同时包材相容性实验也是开展上市注射剂再评价需要关注的重点方向,制剂立卷审查标准中明确将“未提供包材相容性研究资料”列入重大缺陷项。 /strong 目前制药企业对药包材相容性研究主要从提取实验、相互作用研究和安全性研究三个方面开展;也有相应的委外研究及服务企业在运行。目前重点关注相互作用,检测标准主要依从EP,USP及《中国药典》;安全性研究依从NMPA、FDA、ICH等标准,对可提取物、可浸出物进行安全性评估。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2、请谈一下药品包装材料与药物相容性分析检测的特点和难点是什么?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strong 刘康: /strong /span strong 药包材相容性研究的首要特点是来源广泛及不确定性。 /strong 不同的包装组件材料引入不同污染物,其种类繁多,性质不同,浓度各异,且存在降解产物,例如下表所述。 /p table width=" 416" style=" border: currentColor border-image: none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 border=" 0" cellspacing=" 0"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style=" height: 14px " td width=" 106" valign=" top" style=" background: rgb(0, 133, 213)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border-image: none "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包装组件 /p /td td width=" 310" valign=" top" style=" background: rgb(0, 133, 213)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border-image: none "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可能的污染物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14px " td width=" 106" valign=" top" style=" background: rgb(203, 217, 239)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border-image: none "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塑料 /p /td td width=" 310" valign=" top" style=" background: rgb(203, 217, 239)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border-image: none "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聚合物添加剂、邻苯二甲酸酯类、润滑剂、脂肪酸、亚硝胺& #8230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14px " td width=" 106" valign=" top" style=" background: rgb(231, 237, 247)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border-image: none "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弹性体/橡胶 /p /td td width=" 310" valign=" top" style=" background: rgb(231, 237, 247)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border-image: none "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硫化剂、多环芳烃(PAHs)、促进剂、抗氧化剂、炭黑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14px " td width=" 106" valign=" top" style=" background: rgb(203, 217, 239)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border-image: none "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油墨/标签 /p /td td width=" 310" valign=" top" style=" background: rgb(203, 217, 239)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border-image: none "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偶氮染料、芳香胺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14px " td width=" 106" valign=" top" style=" background: rgb(231, 237, 247)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border-image: none "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黏合剂 /p /td td width=" 310" valign=" top" style=" background: rgb(231, 237, 247)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border-image: none "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抗氧化剂(AO)、催化剂残留、重金属、硅酮、表面活性剂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14px " td width=" 106" valign=" top" style=" background: rgb(203, 217, 239)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border-image: none "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颜料 /p /td td width=" 310" valign=" top" style=" background: rgb(203, 217, 239)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border-image: none "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无机颜料(TiO2, FeO等)、有机颜料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14px " td width=" 106" valign=" top" style=" background: rgb(231, 237, 247)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border-image: none "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装运和物流过程 /p /td td width=" 310" valign=" top" style=" background: rgb(231, 237, 247)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border-image: none "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碳酸酯、有机硅环状低聚物、有机锡& #8230 /p /td /tr /tbody /table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而对于分析检测方法,又变成了“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尤其当供应商未能提供容器配方的情况下,对检测分析方法及平台的选择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分析检测的流程上难点可以分列为: /p ol class=" list-paddingleft-2" style=" list-style-type: decimal " ol class=" list-paddingleft-2" style=" list-style-type: lower-alpha " li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分离:种类繁多,极性范围宽,化学性质多样(含有机,无机) /strong /p /li li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检测:离子化问题,灵敏度要求(ppb甚至更低),本底干扰 /strong /p /li li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定性:完全未知,异构体多,降解产物,反应物,干扰物 /strong /p /li li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定量:对照品,定量的准确性,安全风险级别,相容性结论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3、贵公司可以提供哪些药品包装材料相容性解决方案? /strong /span /p /li /ol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strong 刘康: /strong /span 赛默飞色谱与质谱事业部,针对药包材可提取物和可浸出物来源种类广泛及不确定的特点提供了全方位全流程的分析检测解决方案。 /p /ol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img width=" 550" height=" 281" title=" 图片1.png" style=" width: 550px height: 281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图片1.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e26f59cf-9c9a-48ea-bd01-888f33269502.jpg"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依据分析的流程与样品的不同性质,可以细分为: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1.样品前处理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赛默飞ASE 350 系统提供的加速溶剂萃取是一种自动化方法,具有多种优点,包括高效萃取、缩短萃取时间(& lt 0.5 h / 样品)和减少溶剂使用(& lt 30 mL/ 样品)。可以仔细控制条件以确保在提取过程中材料不会变形或损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img title=" 图片2.png" style="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图片2.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b30d857d-6620-4d2d-946d-61becc9de5a0.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2.挥发性化合物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低分子量,非极性有机化合物通常是挥发性的,并且具有从聚合物接触闭合系统迁移或经过聚合物接触闭合系统的最高可能性。通常采用顶空取样,然后通过气相色谱和质谱进行接触闭合材料的测试。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实现挥发性未知化合物鉴定在许多检测可提取物和可浸出物的实验室,样品制备时间通常超过色谱实际分析时间的两倍。改进的样品处理可以缩短周转时间,并显著降低每次分析的成本。通过强大的Thermo ScientificTM TriplusTM 500 顶空自动进样器,自动化和加速有机挥发物测定,增加样品周转次数并降低每次分析成本。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img title=" 图片3.png" style="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图片3.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0214d35f-171f-4ad3-a8d6-247468948b07.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3.半挥发性化合物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半挥发性化合物是最常检测到的迁移杂质之一。通过采用材料或产品提取物进行液体进样测试。通常提取物要经过衍生化以增加分析物的挥发性。测试要求对未知物的识别和量化有绝对的可靠性。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需要Orbitrap 高分辨率、准确质量(HRAM)质谱的“定量”功能。解析最干净质谱的干扰物;实现非凡的质量准确性,用于可靠识别未知物;在最低水平下提供准确的定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img title=" 图片4.png" style="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图片4.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d43f14dd-2a5f-44d6-b11c-d3b54c0f3779.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4.非挥发性化合物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非挥发性杂质是最难识别的。不断变化的聚合物添加剂和单体对分析造成了持续的挑战。使用一系列目标库或先进的高分辨率精确质量(HRAM)基于云技术的质谱库,进行可靠识别并简化工作流程。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使用Thermo ScientificTM Q ExactiveTM 组合型四极杆-Orbitrap 质谱仪和Thermo ScientificTM VanquishTM UHPLC 快速可靠地识别和确认更多化合物。本台式LC-MS/MS 系统结合业界领的色谱技术和四极杆母离子选择以及高分辨率、准确质量(HRAM)Orbitrap 检测技术,可实现卓越的性能和多功能性。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img title=" 图片5.png" style="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图片5.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c65908ba-f08f-43fe-8ae3-54d7bc671532.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5.元素杂质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元素杂质在印刷材料、颜料、箔基包装和输送系统中很常见。国家药包材标准里采用ICP 测定药用容器(陶瓷、玻璃)浸出液中的Pb、As、Sb、Cd ;ICPMS 可进行如 Ba、Cu、Pb 、Cr、 Cd、Se、Al 等元素ppb 甚至 ppt 级的含量测定。赛默飞ICP-MS 或ICP-OES 提供最低水平下的耐用性和合规性分析。我们的智能工程设计实现最少维护需求,赛默飞ICAP RQ ICP-MS 能够满足最为严格的药物法规对元素杂质的要求,其中包括ICH 指南Q3D 和美国药典USP 第232 、233 和2232 章。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img title=" 图片6.png" style="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图片6.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7791a797-21c3-4937-924e-08feae0338d5.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请介绍贵公司在药品包装材料相容性检测方面仪器产品或产品组合?相比于同类产品,在技术上有哪些优势?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strong 刘康: /strong /span 赛默飞色谱、质谱与痕量元素分析产品,通过分析平台与多样化的样品前处理的优化组合全面覆盖了对应多样复杂的药包材的分析检测方法,综合起来可以归结为 strong “高效”、“可靠”、“易用”。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img width=" 550" height=" 375" title=" 图片7.png" style=" width: 461px height: 336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图片7.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0f5c43df-b678-472d-9c76-c718dcbd9769.jpg"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从分析检测流程的开端,赛默飞ASE 350系统提供了自动化的加速溶剂萃取方法,大幅缩短萃取时间并节约溶剂使用。针对挥发性化合物的气相色谱四级杆质谱平台,配合强大的Triplus 500顶空自动进样,自动化和加速有机挥发物测定,增加样品周转次数并降低单次分析成本。气相色谱+QE Orbitrap高分辨平台,则对半挥发性化合物提供未知物识别,实现非凡的质量准确性& lt 1ppm,并可以在最低水平下提供准确的定量。Vanquish uHPLC+ QE Orbitrap液质平台,其高分辨质谱分析技术配合多种离子源,使用基于云技术的直普库,简化流程并为最困难的非挥发性杂质提供可靠识别方案。赛默飞ICAP RQ及ICP-MS针对元素杂质,在满足研发药物法规包含ICH指南Q3D和美国药典USP第232、233、2232章的同时,可以提供高效耐用的表现,合规环境下实现7*24全天候运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img width=" 550" height=" 487" title=" 图片8.png" style=" width: 460px height: 454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图片8.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0b65f9fb-e348-41b3-bffb-90e563b13053.jpg"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赛默飞药包材相容性分析相关产品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药品质量控制不能只着眼于终产品,更要注重整个生产过程控制以及药物制剂中各关键要素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可能对药品质量的影响。由于包装材料与药品直接接触,使用不当极易造成药害事件,因此,通过高效、可靠的分析手段对药包材与药品相容性的分析研究对于药品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p
  • Webinar | 表面zeta电位能告诉我们医疗器械的血液相容性
    医用器材表面性质的控制对于病人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例如、对于医用管材以及预充式注射器来说,抗体会显著受到蛋白吸附的影响。使用医用导管时,在硅胶表面施加防粘涂层,避免感染。对透析膜来说,为了保证血液相容性,表面不能有副作用。 尽管已经开发了不同的方法来保证医用器材的使用安全性,通过在薄膜涂层的方式来进行表面改性是最常用的方法。表面敏感的测量方法频繁应用于这类涂层的表征。在这些技术里面,流动电位法已经被证明是最有力的手段之一。该方法对于固体材料的外表面敏感,可以探测固液界面电荷层的形成,而且适用于复杂的几何形状,如高分子管、中空纤维膜或注射器筒。流动电位法所测量的表面Zeta电位,不仅可以表征固-液界面的电荷情况,还可以提供材料表面与水溶液溶质的静电相互作用信息.本次讲座,我们重点关注医用器材的精选案列,并且提供相关材料表面对血液相容性有影响的Zeta电位测试结果。主题表面zeta电位能告诉我们医疗器械的血液相容性日期2021-02-16, 16:00 - 16:30主讲人Dr. Thomas Luxbacher安东帕中国总部销售热线:+86 4008202259售后热线:+86 4008203230官网:www.anton-paar.cn在线商城:shop.anton-paar.cn
  • 液态金属还原氧化石墨烯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
    Exploring Interfacial Graphene Oxide Reduction by Liquid Metals: Application in Selective Biosensing布鲁克纳米表面仪器部 李勇君 博士自室温和近室温液态金属(LMs)出现以来,此类材料因其软流体性质、高电子和热导率特性而受到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镓及其共晶合金因其低毒性和低蒸汽压等特性成为了LMs家族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可用于驱动表面化学反应,设计纳米结构等应用。到目前为止,众多研究者已经在 LMs 表面探索了多种反应,以生成基于层状材料和纳米粒子等不同涂层,但其表面在暴露于氧的情况下易形成天然氧化层而快速钝化,形成损害LMs导电性的绝缘表面,从而限制了在电化学和电子系统中的应用。因此,在LMs表面建立导电层,以实现高导电界面是对于需要电子、电荷转移这类应用的一种有前景和十分重要的策略。2021年11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中国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共晶镓(Ga)-铟(In)液态金属(EGaIn)与氧化石墨烯(GO)的界面相互作用成功实现了衬底上、单独GO的还原(rGO),合成了基于rGO与LM的核-壳复合材料(LM-rGO)。进一步,研究者通过布鲁克公司的原子力显微镜(AFM)、 峰值力扫描电化学显微镜(PF-SECM)、纳米红外光谱(nanoIR)、X射线能谱(EDS)等技术系统、详细地表征和讨论了LM对GO的还原能力,LM-rGO界面的相互作用,LM的界面传递,以及LM-rGO的电化学性能等,证实了LM−rGO是一种有效的功能材料和电极改性剂。最后,研究者基于LM-rGO开发出来的纸基电极实现了抗生物干扰的多巴胺选择性传感,展示了该低成本技术的商业应用前景。该项研究工作最终以“Exploring Interfacial Graphene Oxide Reduction by Liquid Metals: Application in Selective Biosensing”为题发表在2021年11月的《ACS NANO》杂志上。原文导读:研究背景:在过去十年中,自室温和近室温液态金属(LMs)出现以来,其在治疗学、微流体学、材料合成和催化等多个研究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LM家族的代表,镓及其共晶合金因其低毒性和低蒸汽压而倍受关注。具体而言,Ga基LMs的可调表面特性以及柔软、动态的界面使其成为合成多种材料的理想反应介质。基于Ga的LMs的另一个独特特性与Ga的不同氧化状态有关,这使得能够在电解或电流调节中调整氧化还原介导的合成路线。在界面上,LMs通常用于两种设想的合成路线:①作为柔软的超光滑模板,然后从表面剥离目标材料,②作为反应点和稳定载体,用于生成颗粒。将所有这些优点结合在一起,基于Ga的LMs可被视为有效的功能载体,为功能化合物的保留和生成提供了多功能界面。还原氧化石墨烯 (rGO) 是常用、流行的平面材料之一,其具有高导电性和跨平面的机械强度等特点。尽管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许多用于rGO 生产的方法,但开发一种高度可控的在室温下可行,并且对试剂的需求最少的还原方法仍然具有很大的前景。凭借其超反应性界面,可提供两种自由电子和离子,LMs 可能可以提供这样的反应介质,使 GO 薄膜和各种厚度的GO膜能够在室温下实现还原。一方面,LMs的动态可再生界面可用作重复使用的还原GO试剂,从而在无需任何外部输入(特别是施加电压)的情况下将成本和废物产生降至最低。 另一方面,LMs 的非极化表面可以轻松地从其表面捕获产生的 rGO,无需额外的化学步骤及可形成LM-rGO核-壳复合结构。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探索了共晶镓-铟 (EGaIn)和 GO 薄片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考虑了不同的方法:包括利用 LMs 块体作为反应模板来还原GO 和利用LMs微颗粒作为的小型反应位点来合成复合材料。对于这两种情况,研究者都对 LMs表面的 rGO 进行了广泛的表征,以全面了解还原 rGO的特征和组成。 最后,研究者将合成的LM-rGO 微颗粒复合物用于标准电化学电池和电化学纸基分析装置 (ePAD) 中的传导表面改性修饰剂,用于在存在其他生物干扰的情况下对多巴胺 (DA) 进行选择性生物传感和检测。结果及讨论:为了研究LM对GO的界面影响,研究者考虑了不同的实验条件,包括使用LM块体作为软介质来还原不同厚度的GO膜、单独的膜,以及利用LM微液滴作为还原剂核心来生成LM-rGO核−壳复合结构。1. 衬底上GO膜的LM还原研究图1 a, 显示了衬底(Si/SiO2)上GO放入LM中还原的方法。通AFM表征还原前后的GO单层膜发现:LM处理后,单层膜膜厚从1.2 nm减小到了0.6 nm,膜厚的减小可归因于GO还原后变形的sp3碳结构和各种含氧官能团的去除。另外,通过对另外两个GO和rGO样品的AFM图像进行厚度统计分析,研究者进一步证实了暴露于LM后GO单层的厚度减少(图2,原文补充信息Figure S2)。在石墨结构的拉曼光谱中,D带(ID)和G带(IG)的强度之比被认为是石墨烯层内缺陷的指标,拉曼光谱显示LM还原前后的ID/IG从0.89变化到1.2,同时结合ID/IG拉曼成像(图1. d、e)可以进一步确认LM相对均匀地还原了GO单层。在这种方法中,LM大部分在设计的原电池中既是导体又是电解液。换句话说,导体本身可以提供一个充满离子和反应性金属位置的环境,而不是使用外部介质来移动负责电偶反应的电荷载体。LMs的柔软性还提供了液体块体和目标基板之间的有效界面接触,使所需的金属物种易于在表面上接触。图1. (a)基于衬底的GO的LM还原方法示意图 AFM图像:(b)暴露于LM前的GO样品和(c)LM反应后获得的rGO样品 (d)衬底上的GO和(e)浸入LM后获得rGO的拉曼光谱测量,D带和G带的表面拉曼成像及相应的ID/IG成像。图2. Si/SiO2衬底上不同样品的AFM成像和厚度分析:(a-b)LM还原前的GO样品和(c-d)LM还原后的rGO样品。2. 单独GO膜的LM还原研究为了进一步探索开发的基于LM的工艺能力,研究者探索了其独立薄膜GO的LM还原潜力。图3 a,显示了制备独立GO膜的LM还原方法。拉曼光谱证实了还原的有效性(图3c)。为了研究暴露于EGaIn前后表面官能团的分布,转移的厚rGO样品(~1.6 μm, 原文Figure S3-nanoIR表征的测量膜厚度)被进一步通过纳米红外光谱(nanoIR)进行了表征。如图3d所示,纳米红外成像是一种基于AFM的高空间分辨率化学成像和光谱研究技术,其中脉冲红外激光用于产生光热诱导共振和热膨胀。光吸收引起的膨胀激发了AFM悬臂梁的共振振荡,悬臂振荡的振幅正比于相应波长的红外光谱吸收。该技术被用于在高空间分辨率下评估GO和rGO样品中表面官能团的分布。从GO的纳米红外光谱(图3f)中可以看出,羰基峰1730 cm−1(C=O)具有很高的纳米红外振幅, 纳米红外成像也显示了GO表面上相对均匀的羰基分布。另外,GO样品的纳米红外光谱在1615 cm−1处也显示出明显的峰值,对应于GO中的C=C。同样,纳米红外光谱成像也显示了C=C分布的均匀性。GO和rGO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rGO样品纳米红外光谱中羰基峰的消失(图3e),证实了厚GO样品的成功还原。纳米红外光谱中剩余的C=C振动(1593 cm−1),源自石墨烯环,在rGO纳米红外成像中也显示出高振幅和适当的分布(图2e)。最后,表征研究结果证实基于LM还原工艺也可以用于生成独立的rGO膜。图3.(a)单独GO的LM还原方法示意图 (b)单独GO膜的照片;(c)在暴露于LM之前和之后的GO薄膜拉曼光谱 (d)纳米红外光谱原理示意图 (e)浸入LM后获得rGO的纳米红外光谱、AFM表面形貌、偏转信号和C=C分布纳米红外成像 (f)浸入LM前GO的纳米红外光谱、AFM表面形貌、偏转信号和C=O、C=C分布纳米红外成像。3. LM-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为了探究GO还原过程的适用性,并在实际功能应用中了解LM微颗粒的还原能力,研究者进一步研究了在酸性GO悬浮液中通过超声波处理制备的LM-rGO复合材料。其合成过程的示意图如图4a所示。研究者通过透射电镜(TEM)证实并研究了LM-rGO核-壳结构,如图4b所示,球形LM颗粒被稳定的石墨片壳包裹,这表明粒子和LM颗粒表面的有效相互作用。另外,研究者也通过X射线能谱(EDS)完成了Ga, In,C,O元素的分析,EDS结果进一步证实了LM颗粒表面存在碳层和rGO片层的全覆盖。图4. (a) LM-rGO复合材料合成过程示意图 (b)LM-rGO核−壳结构的TEM图像 (c) SAED分析和HR-TEM图像 (d) LM-rGO不同放大倍数和角度下的SEM图 (e) LM-rGO表面的镓、铟、碳和氧元素的EDS成像。另外,为了收集更多关于合成复合材料元素组成的信息,研究者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也对GO和LM-rGO复合材料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者也通过传统宏观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LM-rGO表面官能团进行了研究,表明GO含氧官能团被广泛去除。4. LM-rGO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行为由于LM-rGO复合材料具有高表面积、高活性界面和导电性等特点,可将合成的材料作为电活性改性修饰剂。因此,研究者在玻璃碳电极(GCE)和丝网印刷纸电极(PEs)上进行了大量的电化学性能评价,以探索LM基改性剂与纸张技术的相容性,以及开发低成本生物传感器的可能性。在这两种情况下,研究者采用电化学行为已知的亚铁氰化钾作氧化还原探针,并从电化学阻抗谱(EIS)响应、电活性表面积的变化等方面评估了改性剂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方波伏安法等多种电化学技术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LM-rGO改性修饰后的电极优于GCE和PE裸电极,证实了改性剂LM-rGO的优良电化学特性。另一方面,研究者也通过峰值力扫描电化学显微镜(PF-SECM)在纳米尺度对LM- rGO复合材料与电解溶液的界面电导率进行了评估,并研究了其表面的局部电化学活性。在PF-SECM方法中,利用AFM探针的纳米尖端和利用样品表面与针尖之间发生的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研究电荷转移的动力学。AFM探针纳米尖端可以实现表面高空间分辨率的电化学成像。PF-SECM操作示意图如图5a (原文Figure S9),PF-SECM工作在布鲁克专利的峰值力轻敲(PFT)模式下,该模式下纳米探针在一定振幅和频率下振荡,以收集样品的形貌和导电性等信息。PF-SECM模式使用“interleave mode”,在每个振荡实例中,探针被提升到样品上方250 nm的距离。当探针从样品表面提升时记录探针尖端电流,而该探针在样品表面一定距离的电流,可用来表征样品表面电化学活性。本研究中,六胺钌氧化还原反应被用于PF-SECM成像。图5b显示了LM-rGO复合材料的形貌。图5c显示了与样品表面接触时的针尖电流,该电流既反映了样品在电解溶液中的界面局部电导率,又反映了样品表面的电化学活性。纯电化学活性数据(图5d)为AFM探针从样品表面250 nm提升高度处的探针测量电流,这证实了电荷转移可能发生在整个表面。LM-rGO微颗粒边界具有较大电化学活性,并与附近颗粒的壳相互连接。边界处电流的轻微增加是由于这些边界代表样品中的低洼区域(如山谷形状),具有高有效表面积,可再生还原剂六胺钌。PF-SECM测量结果显示LM-rGO在纳米尺度具有良好的整体电化学活性,电流可达1.7 nA。图5. PF-SECM原理和LM-rGO粒子PF-SECM分析结果:(a)PF-SECM工作原理示意图(RE、CE和WE分别对应于参比电极、对电极和工作电极);(b) LM-rGO微粒的AFM图像;当针尖位于样品表面(c)(此处的电流代表界面电导率和电化学活性)和距离样品表面250 nm高度(d)(代表样品和电解质之间界面的电化学活性)时,针尖电流成像。5. 多巴胺的选择性传感在完成了前述的详细研究后,在抗坏血酸(AA)和尿酸(UA)存在的情况下,研究者采用了多巴胺(DA,重要的神经调节剂之一)进行了LM-rGO修饰电极用于DA检测的适用性和选择性评估。LM-rGO修饰,rGO修饰 (ErGO)和裸GCE电极的电化学EIS光谱被用来显示LM- rGO复合物中每个组件的作用。如图6a所示,ErGO显示表面DA反应的Rct值仍然较高(50.7Ω)。然而,在LM-rGO中, Rct值为20.3 Ω。这一观察结果证实了LM在系统电化学性能中的作用,与ErGO相比,LM产生的混合物对电荷转移的阻力更小。为了探索LM-rGO的作用,研究者将修饰剂、裸电极和修饰电极暴露于含有DA、AA和UA混合物的溶液中,然后记录了电化学信号(DPV和CV)。图6b、c、h显示了从裸电极, LM-rGO 修饰GCE和 PE的信号。结果可以看出:对于裸电极,DA、AA和UA的氧化还原峰显示出重叠和接近。然而,在修饰后,在不同的电位窗口中可观察到每种化合物相应的分离峰,因而证实在存在其他干扰化合物的情况下,直接测定DA成为可能。另外研究者也通过FT-IR测量了DA、AA和UA与LM-rGO的特定相互作用(图5f)。LM-rGO的FT-IR光谱显示,LM-rGO在低波数区(低于900 cm-1)尤其是在667 cm-1(代表Ga−OH基团) 表现出剧烈变化。LM-rGO表面的Ga−OH还原仅在存在AA中观察到,这为选择性峰移机制提供了证据。UA向高电位的选择性转移来源于LM-rGO表面剩余负电荷基团和带负电荷的UA分子之间的电荷排斥作用。因此,这种表面相互作用因为AA和UA的峰移,从而增强了DA的选择性。为了获得最大的传感响应,研究者对修饰材料的用量进行了优化。在最佳修饰膜厚度下,研究者获取了LM-rGO修饰GCE和PE的DA定量测定校准曲线。根据图6d,i中提供的结果,该传感器可定量测量100 nM至1500μM(GCE)和400 nM至750μM(PE)范围内的DA浓度水平,GCE和PE的灵敏度分别为30和100 nM。与GCE相比,尽管PE具有更高的电活性表面积,但观察到的动态范围更窄,灵敏度更低,这是由于PEs中已知的耗尽效应和有限的扩散。在不同浓度水平的DA和其他干扰化合物(包括AA、UA和葡萄糖(GLU),高浓度1.0 mM)共存的情况下,研究者也对界面选择性也进行了评估。图6e结果显示,DA的原始信号不会受到其他干扰物的影响,目标分析物DA的测量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最后,研究者在人血清样本中进一步研究了该传感器用于DA生物传感的适用性和选择性,结果证明:研究者设计的传感器在如此复杂的生物基质中的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图6.(a)裸GCE(i),LM-rGO修饰的GCE(ii)和ErGO修饰GCE(iii)的EIS光谱(DA用作电化学探针);LM-rGO对GCE表面进行修饰前后,含有AA、DA和UA的混合物的CV(b)和DPV(c)信号;(d) LM-rGO修饰GCE的校准曲线,DA浓度从0到1500μM不等;(e)LM-rGO修饰GCE上进行的DA选择性试验,AA和UA浓度为1 mM;(f)LM-rGO,LM-rGO暴露于AA、UA和DA的FT-IR光谱;(g)ePAD的结构图像和 LM-rGO修饰前后PE表面的显微图像;(h)LM−rGO进行表面修饰前后,含有DA、UA和AA混合物的DPV测量信号;(i)LM-rGO修饰PE的校准曲线,DA浓度从0到750μM不等;分别使用Ag/AgCl和碳准参比电极测量从GCE和PE获得的电化学信号。 研究结论: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探索了室温LMs和GO薄片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证明了LM和GO之间存在很强的电偶相互作用,这可以用于生成rGO单层膜和rGO厚膜。研究者对所制备的rGO样品进行了AFM,nanoIR, EDS和PF-SECM等详细表征,实验结果确认通过LM能均匀有效地还原GO薄片。研究者所提出的基于LM的rGO生产方法,有望实现rGO独立膜和衬底支撑单层膜的简易合成。此外,这种界面作用也被用于合成LM-rGO核−壳复合结构。研究者对LM-rGO修饰电极进行的电化学表征显示在AA和UA存在下LM-rGO修饰电极对DA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用于生物传感。总之,本研究显示了LMs对GO薄片室温的还原能力,以及展示了构建功能性应用的可能性。类似利用LMs的界面特性的工艺,可以在未来的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具有大量潜在应用前景。Bruker公司的AFM,nanoIR,PF-SECM,EDS等纳米技术手段因其高空间分辨率的形貌,纳米光谱和化学成像,纳米电化学,纳米元素分析的能力,将为各类复合材料纳米结构的界面研究提供新的多样化表征手段和研究方法。原文链接:Mahroo Baharfar, Mohannad Mayyas, Mohammad Rahbar, Francois-Marie Allioux, Jianbo Tang, Yifang Wang, Zhenbang Cao, Franco Centurion, Rouhollah Jalili, Guozhen Liu, and Kourosh Kalantar-Zadeh,Exploring Interfacial Graphene Oxide Reduction by Liquid Metals: Application in Selective Biosensing,ACS Nano,(2021)15 (12), 19661-19671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1c06973?ref=PDF
  • 《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印发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 国食药监注[2012]26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科学规范和指导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工作,保证研究质量,确保药品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现予印发,请参照执行。   附件:国食药监注[2012]267号 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doc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2年9月7日
  • 3D打印无金属柔性胶状电极问世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不含金属的果冻状材料,它像生物组织一样柔软而坚韧,同时可以像传统金属一样导电。图片来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据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国际团队开发出一种不含金属的、类似果冻的材料,它像生物组织一样柔软和坚韧,同时可像传统金属一样导电。这种材料可制成打印墨水,有朝一日或成为功能性凝胶基电极,且具有生物组织的外观和手感。研究人员表示,胶状电极有可能取代金属来刺激神经,并与心脏、大脑和身体其他器官连接。研究人员希望导电聚合物和水凝胶的结合将产生一种灵活的、生物相容的和导电的凝胶。但到目前为止制造的材料要么太脆弱,要么电气性能很差。为了分别保持导电聚合物和水凝胶的电气和机械强度,这两种成分应该以一种略有排斥的方式混合,这种状态被称为相分离。在这种略微分离的状态下,每种成分都可将各自的聚合物连接起来,形成细长的微观链,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混合。研究人员将其称为具有电气和机械性能的“意大利面”。其中“电气意大利面”是一种导电聚合物,可通过材料传递电流;而“机械意大利面”就是水凝胶,可传递机械力,而且由于它也是连续的,所以很坚韧有弹性。研究人员调整了配方,将“意大利面”煮成墨水,通过3D打印机输入,并打印到纯水凝胶薄膜上,图案类似于传统的金属电极。研究人员将打印的果冻状电极植入大鼠的心脏、坐骨神经和脊髓。在动物身上测试了长达两个月后这些设备始终保持稳定,几乎没有导致周围组织产生炎症或疤痕。电极还能够将来自心脏的电脉冲传递给外部监测器,并将微小脉冲传递到坐骨神经和脊髓,进而刺激相关肌肉和四肢的运动。研究人员设想,未来这种新材料能应用于心脏手术患者的恢复,可用作器官和长期植入物(包括起搏器和深部脑刺激器)之间的软电子接口。
  • 北科院分析测试所先进材料及原位表征实验室在石墨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以及气相原位电镜领域取得新进展
    图1 石墨炔载体上从金属单原子到双原子理性设计工作流程图石墨炔作为新一代的碳材料,由于其表面具有丰富的缺陷位点,具有天然的稳定催化中心的优势,结合当前催化领域中单原子催化的研究热点,刘向文博士及其合作者们通过理论计算模拟,对比了不同金属种类的单原子在石墨炔载体上的催化活性,进一步发掘出双原子金属位点的催化特性,这一研究发现为将来石墨炔在催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依据。图2 UiO-66-NH2光响应探针生物分子传感体系结合分析测试研究所在分析检测领域的科研优势,刘向文团队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的化学可调谐性,在其表面进行修饰,制备出UiO-66-NH2光响应探针,并利用Au纳米颗粒与Mxenes组成的基底复合材料,成功构建生物分子传感体系并实现了对肿瘤细胞中蛋白激酶的高灵敏度的特异性识别。该方法具备MXenne的还原性以及金纳米颗粒的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等多功能的特点,不仅为高效、简捷的检测蛋白激酶活性提供了可行的光电检测策略,为更广泛的生物活体原位电化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图3 原位电镜观察Ni-Rh纳米颗粒在CO催化氧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理解催化剂材料在催化反应过程中的构效关系对于设计和开发高效的新型催化剂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刘向文博士与其合作者利用双金属Ni-Rh异质纳米颗粒进行CO催化氧化实验,并通过气相原位电镜实时观测双金属Ni-Rh异质结构在CO催化氧化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并对应实时的催化性能,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对催化剂在实际催化反应过程中的构效关系的理解。这一研究结果揭开了长久以来困扰科研工作者催化过程中“黑匣子”问题,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以及可借鉴的技术。刘向文团队的科研工作得到了北科院以及分析测试研究所的大力支持,相关研究的财政资金支持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科青年学者、改革与发展专项、北科萌芽计划。
  • 金属材料、涂层的快速分析利器——手持式XRF分析仪
    为了更好地帮助仪器用户通过此次财政贴息贷款选购适合的仪器设备,仪器信息网联合多家优质仪器厂商上线了专门的仪器展示专题,提升用户选购仪器的效率;同时面向广大仪器厂商发起征稿活动,仪器厂商可围绕“2000亿贴息贷款政策下,如何助力快速选型采购”这一主题进行原创稿件创作(字数1000字左右),稿件一经采用将发布在仪器信息网上并收录到相关专题中。专题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topic/txdk2022.html近期,2000亿贴息贷款政策正进行的如火如荼,高校和相关企业都在加紧申报购买需要的仪器设备。金属材料,作为目前工业中使用量最大的材料种类,一直就是科研攻关的热点领域,同时,相关企业生产也离不开金属材料的检测分析。为了帮助高校和相关企业更好更快的选择心仪的仪器设备,朗铎科技特别推出了此文章,希望对金属材料及涂层相关的高校和生产企业提供一定的帮助。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为保障产品的可靠性和生产过程中的和安全性,用于制造质量保证和控制的金属合金验证十分重要。从金属生产到服务中心和分销商,从组件制造到最终产品组装——材料混淆的可能性非常大,可追溯性的需求现在是重中之重。对于生产企业金属材料检测可以采用的检测方式有很多,如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滴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等,但这些方法都无法做到无损检测,而且检测周期长,无法对来料进行全部检测,这时候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就可以大展拳脚!XRF的优势在于无损、快速、准确,可以对所有来料进行快速筛查,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行实时监控,是相关金属企业的必备工具,其中手持式XRF使用最为广泛,它方便携带,且可以检测成品及一些不好触及的位置,已经成为一些企业的必备仪器。手持式XRF分析仪可在多个领域进行材料检查:1. 过程物料识别——管道系统和其他工艺组件的例行检查,以确保加工流中不存在不相容合金(Retro PMI)2.维护和制造相关的材料标识——确保在施工和维护程序(新管道、阀门等)期间不会将不相容的合金插入工艺流中。3. 来料 QA/QC——确保您收到的材料与订单相符4. 出货 QA/QC——对客户进行最终检验和认证装运5.库存管理与恢复——确保材料的隔离受到控制,也可协助回收“丢失”的材料以正确地重新放入供应链除上述合金材料外,金属涂层工艺在金属制造中也非常普遍,其工艺可用于装饰目的或增强金属制品表面的物理或化学性能。金属镀层可用于增强金属的耐蚀性、耐磨性、耐热性、导电性、附着力、可焊性和润滑性。涂层过厚会显着增加制造成本,而涂层过薄会导致产品失效。为了避免这些可能,控制涂层重量或涂层厚度在金属表面处理、制造、汽车和航空航天工业中至关重要,以确保组件具有正确的特性并同时优化生产成本。过去,XRF分析技术一直用于固定式或台式仪器测量涂层厚度。但是,必须将样品放入分析仪样品仓内或靠近分析仪样品仓以便使用固定式 XRF 方法进行分析,这使得在不切割样品的情况下测量大型和重型零件上的涂层厚度变得不切实际。现在,使用手持式 XRF 分析仪可以克服这一限制,手持式XRF涂层测厚分析技术俨然成为一种成熟的金属和合金鉴定技术。朗铎科技 Niton XL2、XL3 和 XL5 系列由朗铎科技代理的赛默飞世尔 Niton XRF 分析仪(全国总代理)可在几秒钟内提供合金等级鉴定和化学分析。它们被用于制造车间、铸造厂、服务中心和石化精炼厂,以验证来料合金、恢复丢失的材料可追溯性并确认成品——所有这些都是无损完成的。朗铎科技的客户已经确定他们不能再依赖工厂测试报告 (MTR),而是亲自动手来确认材料成分的全检。 从低合金钢到不锈钢再到超级合金,从钛合金到稀有元素——Niton 合金分析仪为您提供无法从一张纸上获得的材料可靠性信心。从最简单的到最复杂的涂层样品,Niton 手持式XRF分析仪涂层模式均可满足分析要求,并提供准确的结果。用 Niton 手持式XRF分析仪进行涂层分析的操作界面简单直观,用户可根据 AISI/ASTM、DIN 或 GB 标准选择涂层类型,并使用元素列表或可用合金库输入涂层和基材的组成即可使用,近乎“开箱即用”无过多调整及设置。为确保满足客户的涂层规格,需要在生产前、在线或最终产品 检验期间进行质量控制。Niton XRF 分析仪帮助操作员: • 通过测量金属等级和成分,确保收到的货物与采购订单相符 • 通过最小化生产错误降低生产成本- 涂层太薄Niton XRF 分析仪可能导致耐腐蚀性差、保修成本高和 / 或产品故障 - 涂层太厚会增加生产成本- 无损分析意味着不需要切割或损坏高价值产品 • 通过多次测量和自动平均,确保整个产品的涂层一致,从而提高质量 • 提供更快的运行速度,立即产生结果,无需样品制备(与统计取样和实验室分析相比,后者耗时) • 通过简单的报表生成工具生成质量报告和证书 • 创建从进货检验到产品出厂的产品审计跟踪 • 遵守国际方法 ISO 3497 和 ASTM B568,实现安全生产 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在车间,Niton XRF 分析仪都能使您随时应对最具挑战的工业环境,操作人员可检测各种材料,满足不同分析需求。识别纯金属和合金,检测杂质元素或获取涂镀层数据,真正实现多应用合一—— Niton XRF分析仪随时应对各种分析挑战。 除了金属材料检测和涂层快速无损检测外,朗铎科技 Niton XRF 分析仪还可以应用于石油化工、能源电力、汽车制造、地质地矿、文博考古等领域。感兴趣的老师欢迎联系朗铎科技,点击进入朗铎科技展位(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3331/),了解更多信息。
  • 曾令文:核酸生物传感器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仪器信息网讯 2015年6月17日,&ldquo 第四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国际论坛暨展览会&rdquo 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此次会议特别设置了&ldquo 食品与农产品中重金属元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检测&rdquo 、&ldquo 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微生物检测&rdquo 、&ldquo 饮用水安全检测&rdquo 等九个专题。大会第二天,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曾令文研究员在&ldquo 食品与农产品中重金属元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检测&rdquo 专题中做了题为&ldquo 核酸生物传感器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rdquo 的报告。 专题现场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曾令文研究员   在报告中,曾令文首先介绍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污染源和污染特点。他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食品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重金属是最主要的污染物质之一,会通过食物链的富集最终残留在人体内,对人体的组织器官构成了严重威胁。重金属污染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和环境事故污染等。具有不可逆转性、生物积累性、难以降解、生物催化以后毒性会转变等特点。   同时曾令文提到,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重金属污染相对比较严重。大气、土壤、水体都存在重金属污染的现象,污染一旦产生,面积会不断扩大。   其次,曾令文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目前重金属的检测方法。据他介绍,传统重金属检测方法主要有光谱法、电化学法和基于显色螯合剂的方法等。光谱法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光谱法和电化学法需要借助相关的仪器进行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点。但是样品处理繁琐、检测成本和技术要求较高,不利于基层单位使用。而基于显色螯合剂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成本低等优点,但是灵敏度不足、其他离子会干扰检测的特异性。   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在检测重金属污染中面临的问题,在曾令文的带领下,课题组研制了两种新型生物传感器,基于核酸酶(DNAzyme)的传感器和基于荧光铜纳米颗粒的荧光传感器,并进行了大量实验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灵敏度。据他介绍,两种方法具有以下优点:简单、快速、检测成本较低 降低对仪器的依赖,肉眼即可观察结果 适合在基层实验室或野外使用等。   在介绍基于核酸酶(DNAzyme)的传感器在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时,曾令文说,该方法在检测重金属离子时主要有两种方法,试纸条法和荧光法。   试纸条法中主要制备了Pb2+和Cu2+特异性的DNAzyme检测试纸条,并进行相关实验进行检验。对于Pb2+来说,该方法检测限可以达到10pM,线性范围为10pM-100nM,特异性非常好,不受其他离子干扰,用湖水做回收率分析实验,结果可达88%-106%。对于Cu2+来说,该方法检测限可以达到10nM,特异性分析实验中,铜离子为0.3&mu M,其他离子为3&mu M。   荧光法中,主要制备了铜离子检测的荧光传感器和基于比色法检测铜离子的传感器,铜离子检测的荧光传感器的灵敏度可达12.8pM,线性范围是20pM-1&mu M,特异性分析实验中,铜离子为1&mu M,其他离子为10&mu M。基于比色法检测铜离子的传感器,灵敏度可达240nM,线性范围是0.4&mu M-100&mu M,特异性分析实验中,铜离子为10&mu M,其他离子为100&mu M。   在介绍基于荧光铜纳米颗粒的荧光传感器在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时,曾令文谈道,用该方法检测铅离子,灵敏度为5nM,线性范围为5-100nM,选择性分析实验中,铅离子为0.3&mu M,其他各离子为3&mu M。   最后,曾令文总结了基于核酸酶(DNAzyme)的传感器和基于荧光铜纳米颗粒的荧光传感器在进行重金属检测中的优点,并展望了两种方法在未来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编辑:张葳
  • 科学岛团队在多功能液态金属水凝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高分子与复合材料研究部田兴友和张献研究员团队联合郑州大学杨艳宇副教授等,利用镓铟合金( EGaIn)引发聚合,并作为柔性填料,构建了一种可用于人机交互和红外伪装的超拉伸、自愈合的 LM/PVA/P(AAm-co-SMA)双网络水凝胶。相关结果发表在 Materials Horizons 上。   水凝胶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软材料,通过引入离子、导电聚合物和导电填料,可获得导电水凝胶。但是,由于导电聚合物共轭结构的固有刚性、导电填料与水凝胶基体的不相容性,以及盐析效应,目前大多数导电水凝胶的机械性能较差,如韧性低、抗拉强度低、自恢复和自愈合性能不理想,大大限制了水凝胶的应用领域。   镓铟合金(EGaIn)作为一种熔点接近或低于室温的液态金属(LM),可以通过超声波分散制备成EGaIn微球,用作纳米填料。与其他刚性纳米填料不同,它们可以适应聚合物基体的变形,从而有效地增韧聚合物。此外,EGaIn中的镓(Ga)可以引发乙烯基单体发生自由基聚合。Ga3+能够与羧基、羟基进行配位,形成动态牺牲键,用于耗散能量。因此,镓基液态金属具有改善聚合物基体机械性能的潜力。   鉴于此,研究人员利用镓铟合金( EGaIn)引发聚合,同时作为柔性填料,构建了一种超拉伸和自愈合的 LM/PVA/P(AAm-co-SMA)双网络水凝胶。刚性的 PVA微晶网络和韧性的 P(AAm-co-SMA)疏水网络的协同作用,以及聚合物网络之间的离子配位和氢键(多重物理交联),赋予了 LM水凝胶优异的超拉伸性( 2000%)、韧性( 3.00 MJ/ m3)、抗缺口性和自愈性(室温 24 h愈合效率大于 99%)。 LM水凝胶表现出敏感的应变感应行为,可用于人机互动以实现运动识别和健康监测。另外由于 EGaIn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和低红外发射率, LM水凝胶在红外伪装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合肥物质院张献研究员和郑州大学杨艳宇副教授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硕士生李宵飞为论文第一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肥物质院院长基金的支持。图 1. 液态金属水凝胶的机械性能表征。图 2. (a) 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 (b, c) 在压力传感器上写 "CAS " 和 "USTC " 时的电阻变化; (d) 人机交互系统的示意图; (e) 戴着人机交互手套的志愿者打开他的手指, LED 屏幕显示数字 "5" ; (f) LM 水凝胶制备的人机交互手套根据志愿者手指的弯曲情况显示数字。
  • 非变性质谱代谢组学鉴定金属结合化合物
    大家好,本周为大家介绍的是一篇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上的文章Native mass spectrometry-based metabolomics identifies metal-binding compounds1,文章通讯作者是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斯卡格斯药学和药物科学学院的Pieter C. Dorrestein教授。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离不开金属的帮助,微生物获取金属的一种常见策略是通过生产小分子电离团来结合金属并形成非共价复合物。尽管结合金属的小分子具有各种生理功能和潜在的药学应用,在复杂生物成分(如微生物培养提取物)中找到金属结合化合物仍具有挑战。由于小分子-金属结合位点是多样的,金属结合情况必须通过实验来确定,常用的实验方法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原子吸收光谱(AAS)、X射线荧光光谱(XRF)、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NMR)等方法,这些方法通常通量较低,且在小分子成分不确定和金属种类复杂的情况下无法判断小分子-金属结合情况。为了发现新的小分子-金属复合物,本文开发了一种非靶向LC-MS/MS方法,结合非变性质谱(native MS)和一种新的计算工具离子识别分子网络,通过相关性分析、用户定义的质量差异和MS/MS相似性匹配相关化合物。该方法能够在复杂的生物样品中筛选金属结合化合物,作者把这个方法称为非变性质谱代谢组学。一、非变性代谢组学概念小分子非靶向分析采用的萃取、样品制备和LC-MS/MS方法通常在低pH值、高比例有机相和低金属浓度的条件下,这些条件不利于金属络合。因此作者采用了非变性质谱的实验思路,考察了在较高的pH值下,小分子与金属的结合比例较高,并开发了一个两步非变性ESI-LC-MS/MS工作流程,该流程具备在线柱后pH调节和金属引入的能力(图1),在金属引入后有足够的时间形成小分子-金属复合物。使用MZmine和GNPS中的计算离子身份分子网络(IIMN)来分析数据。该实验流程是作者开发的第二代方法,此前的第一代方法使用的是双管注射泵(double-barrel syringe pump)注射氢氧化铵溶液,随后注射一种或多种金属盐。二代方法与一代的区别在于使用了HPLC二元泵进行乙酸铵溶液的补液过程,使溶剂组成和梯度更稳定。图1. 基于非变性质谱的代谢组学实验流程。二、方法考察作者首先制备了市售的铁载体标准混合物,即耶尔森菌杆菌素(1)、弧菌杆菌素(2)、肠杆菌素(3)、高铁环六肽(7)和红酵母酸(6),编号与图2相对应。标准品通过HPLC分离,然后通过第一代装置进行液相色谱后pH调节和过量(毫摩尔)氯化铁注入,仅在铁注入后观察到每种铁载体的三价铁加合物(图2a)。随后,作者进行了以下的考察:①考察了加和物峰面积呈现铁的浓度依赖性,但不完全与铁载体本身对铁的亲和力相对应,这可能由于每种载体的电喷雾效率不同以及流动相溶液组成的变化,因此作者开发了带有补流泵的第二代装置,可减少由梯度导致的溶剂组成的变化,并将有机溶剂浓度降低约50%。②考察了铁载体与铁的加和是否是非特异性加和,将能与铁结合的高铁色素分子与一系列不能结合铁的其他分子混合,同样实验流程下发现只有高铁色素结合了铁,证明加和物的形成是特异性结合(图2b)。③考察了载体的金属选择性,向载体加入生理水平(微摩尔)的金属混合物,包括铁、铜、钴、镍、锌和锰盐,发现载体对金属的选择性与文献报道一致,例如两种铁载体对铁的选择性都高于其他金属;两个相似的物质的区分,去铁胺B(DFB)可与铜结合,而去铁胺E(DFE)不能。图2. 液相后注入金属法在标准铁载体样品中的测试。接着,作者将此方法应用于谷氨酰杆菌JB182的培养提取物。该微生物是从液体奶酪培养基中分离出来的,而奶酪是一个缺铁的环境。作者利用非变性代谢组学工作流程,从培养提取物中观察到未结合铁的去铁胺E和结合了三价铁的铁胺E。去铁胺E是使用IIMN观察到的唯一结合铁的分子(图3),检测到的其他分子都不是铁结合的。图3. 谷氨酰杆菌JB182培养提取物的非变性代谢组学测试。a. 去铁胺E是使用IIMN观察到的唯一结合铁的分子;b. 标准液相方法鉴定到的去铁胺E大多没有结合金属,其3.03分钟处的MS1为图d;c. 液相后注入铁鉴定到的去铁胺E结合了金属,其3.05分钟处的MS1为图e。作者用同样的方法测试了大肠杆菌Nissle 1917提取物,并在液相后将pH调整为7(模仿大肠杆菌胞质pH),发现了一些结合铁的载体分子(图4a)及其相应的铁复合物(图4b-d),除图4标注的三种,还存在一些yersiniabactin和aerobactin的衍生物也能结合铁,共发现了至少15种额外的铁载体。衍生物的发现也说明了IIMN识别结构相似性的能力,且修饰也通常与生物合成或代谢有关。除了研究生理条件下的铁结合外,作者也尝试鉴定了锌结合分子,因为大肠杆菌Nissle的锌获取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使用本文的方法,作者发现了yersiniabactin及其许多衍生物也与锌结合,包括HPTzTn-COOH,这种结合也通过NMR进行了辅助验证。由此可推断yersiniabactin通过获取锌来逃避抗菌蛋白对锌的螯合,增强大肠杆菌Nissle在发炎的肠道中繁殖的能力。此外,作者还测试了比大肠杆菌Nissle基因组大十倍的酒用真菌Eutypa lata,也发现了结合铁的分子衍生物(图4e-f)图4. 非变性代谢组学方法用于鉴定细菌和真菌培养提取物。最后,作者将本方法应用到环境样品中,测试该方法是否可以在超复杂样品中识别金属结合化合物。作者分析了2017年6月浮游植物爆发期间在加州海流生态系统中收集的固相萃取的表层海洋样本。表层海水中的溶解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十分复杂的样本,在液相后调节pH至8后,鉴定到了软骨藻酸为铜结合分子,与文献报道的一致。IIMN还分析到软骨藻酸以二聚体的形式与铜离子结合(图5),可能以类似于EDTA的构型与铜配位。图5. 非变性代谢组学方法用于鉴定表层海水中的溶解有机质。总结:本文开发的非变性代谢组学方法通过液相后补充金属或调节pH,可以从复杂的样本中识别已知的和新的金属离子载体。1. Aron, A. T. Petras, D. Schmid, R. Gauglitz, J. M. Büttel, I. Antelo, L. Zhi, H. Nuccio, S.-P. Saak, C. C. Malarney, K. P. Thines, E. Dutton, R. J. Aluwihare, L. I. Raffatellu, M. Dorrestein, P. C., Native mass spectrometry-based metabolomics identifies metal-binding compounds. Nature Chemistry 2022, 14 (1), 100-109.
  • 岛津应用:ICPMS测定玻璃药包材中浸出金属元素含量
    玻璃药包材化学稳定性高,耐药物腐蚀性,与药物相容性好。同时卫生安全,无毒无异味,吸收小,可回收利用成本低。YBB00172005-2015 《药用玻璃砷、锑、铅、镉浸出量限度》中明确规定了元素测定金属元素的限度及相应的前处理方法,根据YBB00372004-2015 《砷、锑、铅、镉浸出量测定法》测试浸出元素,其中砷、锑采用紫外法,铅、镉采用原子吸收法。ICPMS测定快速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备受测试者的亲睐。本文采用岛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2030,建立了玻璃药包材中溶出的砷、钡、镉、铜、铅、锑和硒的ICP-MS 测定方法,该方法具有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基体效应小、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简便快捷、可同时多元素分析等优点。岛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2030 了解详情,敬请点击《ICPMS-2030 测定玻璃药包材中浸出金属元素含量》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生物柴油国标修订版 一价金属检测调整
    近日,记者从2012年全国生物柴油行业协作组年会获悉,备受业界关注的《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BD100)国家标准》修订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该标准已通过第一届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产品组)第十三次会议审查,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发布。   据了解,与2007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BD100)国家标准》相比,修订后的新标准增加了醇含量、酯含量、一价金属含量、残碳的控制要求,并对闪点、酸值等指标作了相应的修改。在新标准中,闪点(闭口)由原来的不低于130℃修改为不低于101℃,酸值由原来的不大于 0.8mgKOH/g修改为不大于0.5mgKOH/g,一价金属含量(Na+K)不大于5微克每升,酯含量不小于96.5%。   中石化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蔺建民告诉记者,一般生物柴油酸值是石油柴油的10余倍,酸值大的燃料易造成腐蚀;而残留金属可导致发动机沉积和磨损,并造成泵和注射器实效,使柴油车排烟增大,启动困难,还会引起柴油机尾气后处理装置中催化剂中毒。因此酸值、金属含量等指标的高低都是下游企业所关注和担心的,也是产品接受度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对这些指标做修订。   蔺建民还表示,此次新标准的修订对业界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新标准对闪点要求降低,对90%回收温度、残炭指标的要求也有放松,这对于生物柴油企业来说,原料的选择性增加,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对原料紧缺的状况会有一定的缓解。   但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也有不利的因素。一是酸值降低到0.5mgKOH/g,这就要求企业要增加降酸值工艺,不仅增加了成本,还有可能导致其他合格指标出现反弹风险,对普遍采用酸碱催化的中小企业有很大的风险;二是酯含量要求不低于96.5%,这对原料皂化值低的产品有一定难度,将使得企业提高精馏成本;三是一价金属含量不超过5ppm,企业为此要增加分析检测费用和脱碱性催化剂工艺的设计成本等。
  • 看散射型近场纳米红外光谱与成像系统如何助力胶原纤维、生物催化、活体细胞等生物领域研究
    一、胶原纤维研究 胶原纤维是人体各种器官(如骨、肌肉)中关键的组成成分之一。胶原纤维拥有复杂的微纳生物结构,这种结构的有序排列使胶原纤维能够表现出优异的生理性能,同时,这种结构的改变会导致其生理特征的急剧变化。劳损、骨折等常见疾病的发病机理就与胶原微纳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如何观测并理解胶原纤维微纳尺度的结构变化是治疗相关胶原类疾病的关键所在。 近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佳宁课题组利用散射式近场扫描显微镜(IR-neaSCOPE)对胶原纤维进行纳米分辨率红外扫描成像。该研究通过在组织切片表面近场测量紧凑排布的胶原纤维簇,对胶原纤维的纳米周期性横纹结构进行量化分析,并观察到胶原纤维发生的横纹倾斜现象。该研究借助胶原晶格模型解释其现象的产生机理,揭示了胶原纤维内部分子间可能存在的滑移位错形变。 该结果有助于人们理解胶原结构失序时胶原纤维可能发生的纳米结构变化,为解读胶原类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新思路。同时,该工作展示了s-SNOM在生命科学中对于生物微纳尺度结构研究的广阔应用前景。相关结果发表在近期的《Nano Research》上。该工作得到了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重点研究计划的资助。 二、生物催化(MOF体系)研究 生物催化转化在生物体中,如多酶催化联,在不同的细胞膜区隔的细胞器中高效率地进行。然而,在自然系统中模拟生物催化联过程仍然具有挑战性。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李丽老师课题组报道了多壳金属有机骨架(MOF)可以作为一种层次化的支架,在纳米尺度上对酶进行空间组织,以提高联催化效率。 研究人员通过外延逐壳过生长的方法将多壳MOF包裹在多酶上,其催化效率是溶液中游离酶的5.8~13.5倍。重要的是,多壳MOF可以作为一个多空间隔室的纳米反应器,允许在一个MOF纳米颗粒中物理分隔多个酶,以便在一个锅中进行不相容的串联生物催化反应。研究人员使用纳米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Nano-FTIR)来解决与多壳MOF中的酶相关的纳米振动活性的不均一性。多壳MOF能够根据特定的串联反应路线方便地控制多酶的位置,其中载酶1和载酶2的壳沿内到外壳的紧密定位可以有效地促进质量传递,从而促进高效的串联生物催化反应。 这项工作有望为设计高效的多酶催化联反应提供新的思路,以鼓励其在许多化工和制药工业过程中的应用。 三、原位液相活体细胞研究 近日,德国attocube systems AG的工程师Korbinian联合德国慕尼黑大学Fritz Keilmann课题组报道了基于散射型纳米红外成像与光谱技术在液相环境关于纳米颗粒和活体细胞的定量研究。纳米红外光谱与成像的液相探测基于一个由10 nm厚度的SiN薄膜和金属液相池组成,通过扫描探针在针形成有效的红外探测近场对吸附(浸润)在SiN另一侧的纳米颗粒或活体细胞进行原位液相扫描。 液相原位纳米红外成像与光谱下的A 549癌细胞 这项工作是基于反射式光路的散射型扫描近场显微镜(s-SNOM)和nano-FTIR建立的原位液相样品池,通过搭配波长可调谐的红外激光器,有希望拓展从近红外(特别是近红外II区)到中红外(全指纹区覆盖)乃至远红外的全红外波段的液相环境下材料和细胞的纳米尺度探测。
  • 汛期水质安全 | 生物毒性及重金属现场快速分析解决方案
    汛期饮用水水质安全监测环境应急污染事件PART01生态环境部下发汛期饮用水水源环境监管工作通知近期,国内多地降雨量远超往年,连续的暴雨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城市内涝,尤其在低洼社区、下凹式立交桥、地下交通设施等都会聚集大量的雨水,并形成严重的城市内地表径流,严重的将导致洪涝和地质灾害。此外,灾害过后将不可避免的导致一系列的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部就此类问题于2023年8月11日紧急发布《关于加强汛期饮用水水源环境监管工作的通知》,旨在加强对饮用水水质的监测和安全预警,尤其是重点排污企业,避免洪涝次生灾害的产生。PART02潜在危害 洪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其中,洪水后的饮水安全问题尤为突出。洪水期间,水源易受到污染,水质恶化,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洪水会导致水源地取水口受损、自来水厂和水井被淹、供水设施及输配水系统破坏,地表或河床底部泥沙、腐殖质会被冲入水中,造成水质浑浊度增加,影响饮用体验感和后期消毒效果;洪水还会将大量人畜粪便、垃圾、污水、动物尸体冲入水中,造成致病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出现肠道疾病和其他传染病;如果受灾地区有储存有毒有害化学品的工厂、仓库,或者有农田,会造成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农药的污染,可导致急性、慢性化学性中毒。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洪水后的饮水安全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一些研究结果显示,洪水过后,城市内的地表径流不仅会对城市排水系统造成巨大的负担,而且大量未经处理的雨水在地表流动的时候,会混入大量地表沉积物,包括固态废弃物碎屑 (城市垃圾、动物粪便、城市建筑施工场地堆积物) 、化学药品 (草坪施用的化肥农药)、车辆排放物等,其中含有较高浓度且成分复杂的细菌、重金属等污染物,而水体中较高含量的微生物和有害物质,如细菌、病毒、寄生虫、重金属等,会通过水体扩散,引发各种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基于此,在应急污染事件发生时,需要对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规模,以及生态的破坏程度、规模等进行监测,旨在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掌握污染的规模和程度,这对应急污染事件的后续处理至关重要。PART03环境应急监测 常规水质参数,如溶氧、浊度、pH、氮、磷、COD等对水质安全的检测程度有限,无法给出一个生物性的综合指标,而且应急污染事件中常规参数变化通常不显著,通常无法构成实施水质预警、应急措施的证据基础;而实验室检测的常规方法,虽然可对规定项目进行精确监测,但是可能遗漏许多非常规毒性物质,无法确定对人体的毒性和综合效应;对于生物毒性检测技术,是通过生物传感器监测受试水生生物的生物学指标变化,检测范围广,对大多数有机/无机有毒物质敏感,可反映水体的综合毒性变化,适合用于有毒物质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和预警。 对于应急污染事件,主要可对常见的重金属元素铜、镉、铅、锌、砷、汞进行现场应急检测,以确定主要有害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传统的重金属检测方法是原子光谱法,其准确度、精密度好,但是成本高,分析时间长,操作人员要求高,只能在实验室内进行分析;分子光谱法可进行现场分析,但是其灵敏度低,实际检出限通常高于0.05mg/L,无法满足I类测定要求,且方法抗干扰能力弱,样品色度浊度对结果干扰大;而阳极溶出法安法对重金属的检测,其灵敏度、准确度与原子光谱法接近,数据相关性极高,且方法抗干扰能力强,对样品色度、浊度无要求。便携式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 Microtox FX Microtox FX 是一款操作简便且灵敏度极高的便携式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采用生物发光检测技术,并使用先进的光电倍增管(PMT),可检测到发光细菌在分析过程中的发光量变化,可对事故或人为的饮用水及废水污染紧急事件进行快速毒性检测。,时长02:01快速检测 - 样品准备后5分钟可得到结果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及新污染物检测轻量便携 - 适用于现场和应急场合通过ISO 13485 质量体系认证便携式重金属分析仪 MicrotraceTM PDV MicrotraceTM PDV 是一款适用于应急场合和现场测试的便携式分析仪,重金属检测是日常理化分析的基础,而基于阳极溶出伏安法的便携式重金属检测仪,由于其灵敏度高、检测限较低、检测快速、所需样本量少等特点,可成为目前实验室进行重金属检测和开展和重金属检测相关科研工作的良好补充。,时长00:55支持检测最多24 种重金属元素与比色法相比,精确度和灵敏度更高,干扰更少用于现场或实验室检测时,检出限低至 0.5μg/L与实验室分析方法(AAS, ICP-MS)有极强相关性,且分析成本更低可搭配 Android 平板 App 使用,可极大提升仪器易用性和便携性
  • 用户成果赏析 | 深圳清华TOF-SIMS应用于锂金属电池
    锂离子电池(LIBs)在历经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后,其能量密度已接近理论极限(300 Wh kg-1),这促使了锂(Li)金属化学的复兴。实际上,由于锂金属电池(LMBs)存在脆弱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和脱溶时效等因素,导致枝晶生长和与集流体分离的非活性Li(也称为“死锂”)的形成,使LMB的实际应用一直停滞不前。电解质直接影响界面处锂离子(Li+)的SEI化学和脱溶动力学。通常,会通过增加盐/配位溶剂的比例,即高浓度电解质(HCE)和局部高浓度电解质的策略来生成富含无机物的SEI以用于快速稳定的Li+传输,从而改善LMBs的电化学性能。然而,高成本和复杂的制备工艺使这一方案仍处于起步阶段。最近,弱溶剂化电解质(WSE)被认为是调节溶剂化鞘层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溶剂分子与Li+离子的配位模式可能对Li+离子在溶剂中的配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受到关注很少。近日,清华大学李宝华教授联合昆明理工大学王贤树特聘教授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Li+和溶剂的双/三齿螯合来调节溶剂化结构的电解质设计策略,并结合DFT计算、FTIR、LSV、SEM、TEM、X-ray CT、TOF-SIMS(PHI Nano TOF II)、XPS(PHI VersaProbe 4)等技术验证了这一新策略的有效性。即新开发的双(2-甲氧基乙氧基)甲烷溶剂具有多个氧配体位点,可以使更多的阴离子进入Li+溶剂化鞘层,从而提高界面的化学稳定和促进快速脱溶。此外,该电解质与高负载正极和锂金属负极还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以及较宽的温度适应性。这种对电解质工程的全新见解为实用的高性能锂金属电池提供了指导。该项研究以题为“Unique Tridentate Coordination Tailored Solvation Sheath Towards Highly Stabl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图1. 锂金属负极的界面化学。(a-d)C2H-和LiF2-的TOF-SIMS 3D重建图,展示了分别从具有(a,c)LiFSI-DME和(b,d)LiFSI-BME电解质的循环Li|| Li电池中回收的Li负极的SEI结构和化学性质。(e,f)通过TOF-SIMS测量的C2H-和LiF2-相应的深度曲线。在(g,i)LiFSI-DME和(h,j)LiFSI-BME电解质中在Li金属负极上形成的SEI层的(g,h)C1s和(i,j)F1s XPS深剖结果。(k,i)在(k)LiFSI-DME和(i)LiFSI-BME电解质中的Li沉积行为和SEI形成的示意图。 为了分析与不同Li+溶剂化鞘相关的SEI层的化学成分分布和微观结构,对循环50次后从Li||Li电池上拆下的Li箔进行了TOF-SIMS表征(见图1a~f)。结果表明SEI主要由碳酸盐分解产生的有机物组成,此外,大量的LiFSI参与了负极|电解质界面的形成。为进一步验证这一推断,该项工作中还做了详尽的XPS分析(见图1g~j)。在LiFSI-DME电解质中,形成的SEI主要由有机物种和少量无机物种组成。而在LiFSI-BME电解质中形成的SEI中检测到更多的无机成分(LiF和Li2CO3),以及更薄的有机外层。通过TOF-SIM结合XPS,成功构建了在LiFSI-DME(见图1k)和(LiFSI-BME(见图1i)电解质中的Li沉积行为和SEI形成的示意图,有助于解析锂负极界面的形成过程。 ULVAC-PHI作为全球技术领先的表面分析仪器厂商,一直致力于开发和制造XPS、AES、TOF-SIMS、D-SIMS以及多种功能配件,旨在提供最先进的技术和最优质的服务,并期盼与我们的用户共同推动表面分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以及提升大型科学仪器的“创新服务产出”水平。 参考文献[1] Wu, J., Gao, Z., Tian, Y., Zhao, Y., Lin, Y., Wang, K., Guo, H., Pan, Y., Wang, X., Kang, F., Tavajohi, N., Fan, X. and Li, B. (2023), Unique Tridentate Coordination Tailored Solvation Sheath Towards Highly Stable Lithium MetalBatteries. Adv. Mater.. Accepted Author Manuscript 2303347. DOI: 10.1002/adma.202303347.
  • 浅谈限塑令下的生物降解标准和仪器设备
    一、政策背景2020年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正式公布,塑料是重要的基础材料,在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应用广泛。不规范生产、使用、处置塑料会造成资源能源浪费,带来生态环境污染,甚至会影响群众健康安全。中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塑料污染问题,将塑料污染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加以推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将制定“白色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列为重点改革任务。随后,北京、上海、浙江、海南、广东、山东等各省市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二、塑料降解的标准:塑料的降解,一般从4个方面进行评估:(1)分解能力:最终的碎片化堆肥-这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的试验堆肥测试(EN 14045标准):测试材料的标本与生物废物堆肥了3个月。 在这段时间之后,测试材料残留物的质量必须小于原始质量的10%。(2)生物降解性:即可堆肥材料的能力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转化为二氧化碳。该标准包含必须在不到6个月时间内达到至少90%的生物降解的强制性阈值(实验室测试方法EN14046)。(3)生物相容性:堆肥残留物不能对生物成长过程造成负面影响。(4)重金属含量:在规定范围内,且不得对生物产生毒理作用。 三、生物降解性标准:围绕塑料降解的第2个要点,也就是生物降解性,目前常用于塑料生物降解的相关标准有:(1) GB/T 19277.1-2011(等同ISO 14855-1:2005)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第1部分 通用方法(2) GB/T 19277.2-2013(等同ISO 14855-2:2007)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第2部分:用重量分析法测定实验室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通用方法(3) ASTM D 5338 堆肥条件下塑料材料的好氧性生物降解试验方法(4) EN 13432 包装.通过合成及生物降解评定包装可回收性的要求 四、RTK-PBD塑料生物降解仪RTK公司推出满足GB/T 19277.1-2011和GB/T 19277.2-2013标准的塑料生物降解仪,二者区别如下:标准GB/T 19277.1(2011)GB/T 19277.2(2013)反应器数目每组3个每组2个反应器容积至少2 L,建议3 L500 mLCO2测量原理气相色谱或气体分析仪连续测量;碱液吸收固定后,手动滴定或者TOC测定天平称重 RTK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RTK公司自主研发生产RTK-PBD塑料生物降解仪可用于塑料的生物降解性评估,另提供各类实验室生物发酵反应器(如CSTR反应器、UASB反应器、IC反应器、干法车库式反应器等)及其它定制服务。欢迎大家垂询!
  • 石墨烯生物传感器:中国SCI发文量全球第一
    石墨烯,是当前世界上最薄、最轻、最硬、导电性最好而且拥有强大灵活性的纳米材料。它的强大能力常常令人咋舌。一块1厘米厚的石墨烯板,能够让一头5吨重的成年大象稳稳站在上面 用石墨烯做的手机电池,一秒内就能把电充满 以石墨烯为材料的平板电脑,可以随意折叠成手机大小放在口袋里。在电子、航天军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  11月25日,在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产业情报研究中心主办的第20期《产业技术情报》发布会上,研究人员详细梳理了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和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情况,首次将两个发布主题聚焦于同一领域,并基于权威数据库分析,对两者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研判。  石墨烯超级电容器技术:中国处于快速增长期  当今能源及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以新能源电动汽车为代表的绿色交通工具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大。而解决其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问题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因此产业对兼顾高能量密度与高功率密度的电化学储能器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超级电容器因具备使用寿命长、充电时间短等优点,被赋予较大期待。石墨烯超级电容器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用于电极材料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活化煤以及氮掺杂石墨烯、集电器表面等方面,涉及技术包括氧化石墨烯单体、过度金属氧化物、氮掺杂、煤活化等。  随着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发现石墨烯的分离制备方法,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也逐渐开始迅速发展,专利年发表数量快速增长,于 2012年达到峰值每年280项。目前相关技术专利平均在每年250项左右。中国的石墨烯超级电容器领域技术的发展2009年起迅猛增长,年申请量迅速超过每年100项,于2012年达到峰值,此后基本保持在每年120项以上,处于快速增长期。  记者发现,在石墨烯超级电容器技术专利权人排名中,前25名专利权人中数量最多的是来自中国的机构(17家)。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韩国三星公司、美国Nanotek仪器公司和浙江大学。  “从产业技术情报发布的内容来看,我们国家在石墨烯领域的论文和专利的数量还是比较可观的,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我们国家的科技活力。”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骞伟中说。  他介绍,目前石墨烯的主要制造市场和应用市场均在中国,国内的众多机构在该领域进行了专利布局。北京和江苏已分别成为国家石墨烯发展和研发较为集中的地区,未来5年到10年这些地区还将在石墨烯领域进行大力布局。  “从产业化角度来看,目前石墨烯电容器领域技术更多地集中在高校实验室,离产业化还有一段路要走。我们国家应推动高校和企业的衔接,大力推动石墨烯电容器的产业化发展。”骞伟中建议。  石墨烯生物传感器:中国SCI发文量位列第一  石墨烯因其特殊的纳米结构,优良的光学、电学等特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迅速成为生物传感器研究中的热点材料,并成功检测多种生物小分子、DNA、酶、蛋白质以及细胞等。  “生物传感器是生命分析化学及生物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研究。但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目前处于实验室阶段,还未实现产业化。”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博士研究生史济东说。  据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人员介绍,石墨烯用于生物传感器领域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石墨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包括安倍型传感器、电化学发光型和场效应晶体管型等,涉及酶传感器(用于检测过氧化氢、葡萄糖、抗坏血酸、多巴胺、尿酸等)、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病毒、细菌、癌症标志物等)、DNA传感器、蛋白质传感器等 二是石墨烯光学生物传感器,包括荧光传感器和基于共振能量转移传感器。  石墨烯用于生物传感器领域的SCI论文发文年代分布呈现出如下特征:2005 年至2009年发文量相对较少,年发文量不超过100篇,主要来自美国和中国,研究进展相对缓慢,处于技术孕育期 随着201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全球石墨烯用于生物传感器领域的SCI发文量增长趋势逐渐明显,其中 2015 年SCI发文量突破了2300篇,相关技术进入快速成长阶段。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共有8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石墨烯用于生物传感器的相关研究,其中中国、美国、印度等10个国家和地区在石墨烯用于生物传感器领域的SCI发文量占总量的81.61%。其中中国在该研究中占有明显优势,发文量占全部论文的47.76% 位居第2位的是美国,发文量占全部论文的 9.39%。  在高被引论文方面,石墨烯用于生物传感器领域的SCI论文属于ESI高被引论文有345篇,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ESI高被引论文主要来自中国(176篇)、美国(86篇)、新加坡(39篇)、韩国(23篇)和印度(15篇)。  值得一提的是,前10位ESI高被引SCI论文中,有6篇发文来自中国福州大学、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和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4家机构,可以看出中国在该技术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 中科院地化所建立基于生物传感器的土壤重金属检测系列新方法
    传统重金属检测方法依赖大型仪器,需要复杂繁琐的前处理过程、高昂的检测成本和较长的检测周期。同时,传统检测方法面临着灵敏度不高和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因此,亟需建立高灵敏度及智能化重金属检测方法,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生物传感器是快速检测方法,具有响应迅速、成本低、灵敏度高及便于携带等优点,可以较好地克服传统检测方法的局限,在重金属简单、快速、高灵敏检测方面颇具应用前景。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承帅团队与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陈俊华等,建立了以功能核酸为分子识别元件的重金属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重金属的超灵敏、智能化快速检测,并构建了土壤有效态重金属检测新方法。 该团队建立了DNA网状纳米结构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土壤重金属的超灵敏检测。科研人员创新性地以双茎环DNA探针为自组装元件。当反应体系存在待检重金属(以铀离子为例),释放的核酸片段可激活DNA组装,经过多重循环的核酸杂交及链置换反应,形成DNA网状纳米结构的荧光生物传感器。该荧光生物传感器对铀离子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 pM到1 mM,检测限为2 pM,可实现对土壤样品中痕量铀污染的超灵敏检测。该荧光生物传感器操作简单、响应迅速、信号扩增效率高效,为土壤重金属的超灵敏检测提供了新方法。该研究建立了分子逻辑门生物传感器,在分子水平上实现了重金属的智能化检测。研究以有效态铅和有效态镉两种重金属为目标物,基于二进制原理,以0和1对重金属进行编码,以功能核酸为重金属分子识别元件,通过核酸并行运算和杂交反应,构建了多种分子逻辑门生物传感器,包括OR、AND、XOR、INHIBIT、半加器、半减器等。在生物传感逻辑运算中,0表示检测体系中不存在有效态铅或镉;1表示检测体系中存在有效态铅或镉。以FAM和Cy5进行双通道荧光标记,根据真值表排布,不同的重金属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荧光输出信号,从而在分子水平上为重金属的智能化检测提供了一套新的传感体系。该工作建立了DNA荧光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土壤有效态重金属的免萃取、简单、快速检测。目前,土壤有效态重金属检测方法较多,如BCR法、Maiz三步连续提取方法、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DTPA-CaCl2法等,但适用条件等存在争议。例如,强酸强碱等化学试剂介导的重金属萃取难以反映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的真实含量。同时,这些方法需要连续多步的萃取分离过程,步骤繁琐且耗时较长。因此,探索构建无需消解萃取且可真实反应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该团队以生命体基元DNA为有效态重金属识别探针,通过DNA识别、切割以及信号转换,构建了DNA荧光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土壤有效态重金属(铅、镉、铜等)的快速检测。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复杂的连续萃取过程,同时,DNA探针混合即可检测,响应迅速,方便现场快速分析。该荧光生物传感器对有效态铅的检测灵敏度可达0.2 pM,用于土壤样品有效态重金属检测时,与传统DTPA-CaCl2法相比,误差小于10%,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可满足复杂样品中有效态重金属检测需求。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Talanta和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相关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贵州省高水平人才项目等的支持。 (A)DNA网状纳米结构生物传感器检测重金属原理;(B)原子力显微镜表征组装的DNA纳米结构;(C)检测限和检测灵敏度分析(A)分子逻辑门生物传感器用于有效态重金属的智能化检测;(B)半加器分子逻辑门生物传感器结果;(C)半减器分子逻辑门生物传感器结果;(D)半加器分子逻辑运算真值表;(E)半减器分子逻辑运算真值表(A)DNA荧光生物传感器用于有效态重金属检测原理;(B)有效态重金属检测灵敏度分析结果
  • 我国研发成功新型电化学发光纳米生物传感器
    随着科技的进步,传感器和光学元件都将趋于小型化和集成化。有机低维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新颖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生物传感、纳米光子学领域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近日,据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报道,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利用高比表面积的一维纳米材料,制备出一种更加灵敏的电化学发光纳米生物传感器。该项研究也为低维纳米材料制备生物传感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从细菌到人,所有生物都在使用&ldquo 生物分子开关&rdquo 来监测环境。此类&ldquo 开关&rdquo ,即由RNA或蛋白制成、可改变形状的分子。这些&ldquo 分子开关&rdquo 的诱人之处在于:它们很小,足以在细胞内&ldquo 办公&rdquo ,而且非常有针对性,足以应付非常复杂的环境。受到这些天然&ldquo 开关&rdquo 的启发,纳米生物传感器应运而生。   据中科院相关人员介绍,生物传感器是用固定化的生物体成分,如酶、抗原、抗体、激素等,或者是生物体本身的细胞、细胞器、组织等作为传感元件制成的传感器。按所用分子识别元件的不同,生物传感器可分为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组织传感器、细胞器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等 按信号转换元件的不同可分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半导体生物传感器、测热型生物传感器、测光型生物传感器、测声型生物传感器等。其中,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由于具有体积小、分辨率高、响应时间短、所需样品少、对活细胞损伤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食品检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如今,纳米技术的介入更是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纳米材料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使得其表现出奇异的化学、物理性质。例如常见的碳纳米材料,特别是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就表现出优良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表面性能及独特的电化学性质。此前,研究人员就曾用琼脂糖将葡萄糖氧化酶和连接了二茂铁的单壁碳纳米管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实现了对葡萄糖的快速灵敏检测。碳纳米管的引入还能够显著提高电化学敏感膜中电活性物质的氧化还原可逆性,同时消除了溶解氧对测定的干扰。纳米材料应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后,不仅提高了传感器的检测性能,而且提升了传感器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它对生物分子或细胞的检测灵敏度,检测时间也得以缩短,与此同时还实现了高通量的实时分析检测。   随着纳米技术和生物传感器交叉融合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纳米生物传感器涌现出来,如量子点、DNA、寡核苷配体等纳米生物传感器。未来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集成多功能、便携式、一次性的快速检测分析机器,它可以广泛用于食品、环境、战场、人体疾病等领域的快速检测。例如,食品和饮料中病原体或者农药残留成分的快速灵敏检测 环境中污染气体或者污染金属离子等远程检测和控制 人体血液成分和病原体的快速实时检测,以及战场生化武器和爆炸物的快速检测。   但是与此同时,新一代纳米生物传感器同样面临诸多挑战,如更高灵敏度、特异性、生物相容性、集成多种技术、检测方法简化、制备工艺、批量化生产、成本效益等。对此,这一生物传感器的研发课题组专家表示,分子自组装加工工艺简单可控,可以实现快速复制,而且成本较低,对生物传感器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高灵敏度、低成本、一次性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而生物分子自组装技术更值得关注,它具有天然的生物兼容性、优异的结合性能,或将成为生物传感器发展的另一个全新领域。
  • 液态金属靶光源—安东帕SAXSpoint进入欧洲生物医学技术中心
    这期谈到生物医学,利用安东帕小角X射线散射仪(SAXS)或原子力显微镜 (AFM) 可获得复合结构表征,也可用于药物释放控制体系的聚合物薄膜结构和形貌特性等。近期,捷克查尔斯大学生物科学与生物医学科学中心近期购买了一台安东帕的SAXSpoint 2.0小角/广角X射线散射仪,配备液态金属靶,Eiger 1M探测器及自动进样器;同时,安东帕根据BIOCEV需求研发原位SAXS-UV/VIS测试模块,可实现原位测试小角和紫外/可见光光谱,仪器已安装并通过验收。BIOCEV是捷克六所科研院所的联合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欧洲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卓越中心,SAXSpoint 2.0将在核心的项目上使用。From Website:http://www.biocev.eu液态金属靶光源具有独有的液态金属射流,以镓合金的液态束为阳极材料产生高亮度光束,具有高稳定性,是目前通量最高的实验室光源。此外,针对生物医学领域安东帕研发的自动进样器可实现192位样品自动测试,该自动进样器可实现4°C控温,可用于测试生物大分子等液体样品。在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中,精密度和可追溯性最为重要。安东帕高端分析设备可用来进行材料特性分析、样品制备、合成等应用。
  • 上海甄准生物进口品牌贵金属催化剂现货促销了!
    上海甄准生物进口品牌贵金属催化剂现货促销了! 上海甄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经营标准物质、标准品、化学试剂及相关技术服务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坐落于人才荟萃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以"客户满意"为公司核心价值观,产品主要应用于制药、生物、食品、环境、材料和农业等领域。凭借世界一流的产品和服务,甄准生物与广大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被众多企业和科研机构认定为&ldquo 指定供应商&rdquo ,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关怀和有力支持。本着始终拥有的创业激情和服务热忱,甄准生物已成长为我国重要的标准物质和标准品领域集成服务的领导者、中国最大的标准物质/标准品供应商之一。 甄准生物集后发优势与众多国际一流品牌合作,并陆续成为他们在中国区的总代理或者一级代理,现合作的优质供应商有:美国AccuStandard、APSC、MPBio、Sigma-Aldrich、NIST,爱尔兰Reagecon、Megazyme,英国LGC、Ultra,Iduron、日本和光(WAKO)、Shodex,德国Dr.E、PSS 等。同时,还提供美国USP标准物质、欧洲药典标准物质EDQM、加拿大TRC标准物质等。 现货产品: 品名 Item CAS # Purity 规格 产地 (1,5-环辛二烯)氯铑(I)二聚体 Chloro(1,5-cyclooctadiene)rhodium(I), dimer 12092-47-6 98% 500mg USA氯化铑(III) 水合物 Rhodium(III) chloride hydrate 20765-98-4 38% Rh 1g GB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三氯化钌 水合物 Ruthenium(III) chloride hydrate 14898-67-0 Reagent Plus 5g USA 1,3,5-三氮杂-7-磷杂金刚烷 1,3,5-Triaza-7-phosphaadamantane 53597-69-6 97% 2g USA 三苯基膦氯化铑 Wilkinson' s catalyst14694-95-2 Metal Content 11.10% 5g Germany 更多产品,更多优惠!请联系我们! 上海甄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免费热线:400-002-3832
  • 突破电池性能瓶颈,科学家研发500 Wh/kg高性能锂金属电池!
    【科学背景】随着锂金属电池(LMBs)技术的发展,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LMBs因其有望实现超过500 Wh kg&minus 1的能量密度而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其中,电极/电解质界面在二次电池中的质量传输和能量转换效率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锂金属负极(LMA)相关的挑战,如锂枝晶的形成和低库仑效率(CE),这一领域的研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特别是在界面处的锂离子(Li+)溶剂化结构与电场的相互作用研究方面,仍然存在诸多未解之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纷纷启动了战略研发计划,以推动LMBs的商业化应用。例如,美国的Battery500联盟和中国的五年计划等。然而,尽管已有许多研究通过调节Li+溶剂化结构来试图优化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的形成,如通过溶剂-盐电解质、弱溶剂化电解质和高熵电解质等手段增加接触离子对(CIPs)和聚集体(AGGs)的比例,这些努力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电解质设计的目标是稳定电极/电解质界面,从而提高锂镀层/剥离的库仑效率,但在实际应用中,相似的溶剂化化学在不同条件下仍然会表现出不同的电化学性能。鉴于此,浙江大学范修林团队提出了一种介电策略,旨在通过调控界面电场下的Li+溶剂化物行为,解决LMA相关问题。具体而言,这一策略通过优化介电环境,保持阳离子-阴离子对在界面处的高振荡幅度,从而促进阴离子衍生的SEI形成,并减少电解质在电极/电解质界面的持续消耗。最终,这一研究成功地在工业锂金属软包电池中实现了PFB电解质的应用,并且实现了500 Wh kg&minus 1以上能量密度的电池设计,展示了介电调控策略在高能量LMBs中的巨大潜力。【科学亮点】1. 实验首次在锂金属电池中研究了阳离子溶剂化在电极-电解质界面的行为,揭示了外部和分子内电场对锂金属阳极适应Li+溶剂化物的协同效应。通过对带电界面上的阳离子-阴离子对的周期性振荡分布进行观察,发现低振荡幅度会加剧电解质的分解并增加表面阻抗。2. 实验通过提出一种新的介电策略,有效保持了界面上的阳离子-阴离子配位的高振荡幅度。这一策略通过调节界面电场,防止电解质过度分解,并促进形成稳定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库仑效率和能量密度。3. 实验成功在安时(Ah)级别上实现了一种能量密度为500&thinsp Wh&thinsp kg&minus 1的锂金属软包电池,验证了该介电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此研究为锂金属电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科学图文】图1:界面电场随介质环境的演变。图2:分析CE对Li+电解液的依赖性。图3:Li+溶剂化物的界面动态。图 4: 实时Li+溶剂化与界面化学之间的相关性。图 5: 揭示微结构尺寸上的Li沉积。图 6: Li金属软包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科学结论】本文的研究揭示了阳离子溶剂化在电极-电解质界面上的复杂行为及其对电池性能的关键影响。作者发现,虽然阳离子溶剂化在体相溶液中已被广泛研究,但在电极-电解质界面上的机制仍不完全明确。研究表明,界面处的阳离子-阴离子对呈周期性振荡分布,且低振荡幅度会加剧电解质分解并增加表面阻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一种介电策略,通过在界面上保持高振荡幅度来稳定阳离子-阴离子配位,从而有效减少电解质消耗,提升电池性能。通过应用这一策略,作者成功实现了使用超低量电解质的锂金属软包电池,能量密度达到500&thinsp Wh&thinsp kg&minus 1。这一发现不仅优化了电池界面的电化学性能,也为电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的研究为如何调控固/液界面的电化学行为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对未来高能量密度电池的设计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参考文献:Zhang, S., Li, R., Deng, T. et al. Oscillatory solvation chemistry for a 500 Wh kg&minus 1 Li-metal pouch cell. Nat Energy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60-024-01621-8
  • 【专刊论文推荐】上海交通大学吕海涛研究员:基于靶向代谢组学方法表征金属离子锰调控生物膜特征代谢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本期推荐的是发表在《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2020年第3期的 strong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吕海涛研究员课题组 /strong 原创论文 strong “基于靶向代谢组学方法表征金属离子锰调控生物膜特征代谢” /stro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6a08beaa-f9b4-45f6-9d6c-a71acc5cbd57.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基于靶向代谢组学方法表征金属离子锰调控生物膜特征代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郭睿,吕海涛*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近日,国内第一本国际性的英文分析化学期刊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 (JOAT) 特邀请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国旺研究员作为客座编辑,主持“Metabolomics: state of art in method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专题。上海交大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吕海涛课题组受邀发表基于靶向代谢组学方法表征金属离子锰调控生物膜特征代谢的最新研究成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80edb75a-ab8d-4946-845d-843615694741.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生物膜是由多种微生物在外界压力环境下产生,表面被胞外聚合物(EPS)包裹的微生物群落,EPS的存在使细胞对杀虫剂,抗生素以及其他入侵力的抵抗力都明显高于其悬浮细胞。生物膜的形成对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影响,包括临床感染,环境污染,农业生产,食品工程和工业污染等。然而,生物膜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并且目前我们还缺乏解决这些问题以及破坏生物膜形成的有效手段。在本研究中,我们试图探寻金属锰离子通过调节生物膜形成过程的关键功能代谢产物进而认知其调控生物形成的代谢模式与特征表型,以为后续生物膜形成机制研究奠定靶向调控物质基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388cbcf4-2dfb-43a5-9b92-a42f7ac258e2.jpg" title=" 3.jpg" alt="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本研究初步发现,金属锰离子能够调控大肠杆菌生物模的形成,与作用剂量具有一定的依存关系,且对其微观内质结构具有明显的修饰作用,进而影响稳态生物膜的形成与解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d74c56a0-1141-4ad9-9e1d-dbbc853c3ce4.jpg"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43fa82ea-6ee5-4c86-8297-1e88465fb16b.jpg" title=" 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进一步,经过精准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我们初步确证锰离子具有调控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特征分子代谢的潜力,而这些代谢直接关联生物膜的形成。由此,我们认为,锰离子或许能够成为抑制和调控生物膜形成的一种生物基质选择,而其靶向调控的功能代谢物,也具备调控生物膜形成的分子特征。未来可考虑从锰离子靶向调控功能代谢物角度,设计全新策略,清除生物膜的形成,彻底解决上述不同生命科学领域与生物膜相关的有害挑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f1b30c68-5ce7-44a0-9bf3-b24f437699f4.jpg" title=" 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89426807-d3b6-47a6-988c-5dd2a5467724.jpg" title=" 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课题组正在基于上述代谢表型结果,聚焦具体有价值功能代谢物,结合生物合成调控修饰策略,开展相关机理研究,核心目标是从金属调控代谢维度阐明生物膜形成与解离的分子机理,为生物膜相关挑战性科学与转化应用问题的解决提供共性策略和方法参考。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课题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交通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基金等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line-height: 1.75em "   (感谢吕海涛研究员团队提供论文主要内容翻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下载本文: Guo, R., Lu, H. Targeted Metabolomics Revealed the Regulatory Role of Manganese on Small-Molecule Metabolism of Biofilm Formation in Escherichia coli. J. Anal. Test. (2020). a href=" https://doi.org/10.1007/s41664-020-00139-8" _src=" https://doi.org/10.1007/s41664-020-00139-8" https://doi.org/10.1007/s41664-020-00139-8 /a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a style=" 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07/attachment/73e7f637-5326-4057-aefe-d245e15b3247.pdf" title=" 10.1007@s41664-020-00139-8.pdf" 10.1007@s41664-020-00139-8.pdf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上海交通大学吕海涛研究员简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ac915f0a-4375-4c52-9eaa-b84c216234d0.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727115812.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72711581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吕海涛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教授)/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究发计划课题负责人,权威的QUT Vice Chancellor’ s Research Fellowship校长特聘教授席国际人才基金获得者,交通大学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功能代谢组学科学实验室主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2009年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获得生药学博士学位,师从王喜军教授。2009-2013年先后在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训练,研究方向为代谢组学、化学生物学和RNA Modifications, 合作导师为Irwin J. Kurland 教授, Jeffrey P. Henderson 教授和Peter C. Dedon 教授。2012年9月-2015年12月,任重庆大学创新药物研究中心(药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任(院长)助理,功能组学与创新中药研究实验室负责人。2015年12月,加盟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任课题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领衔功能代谢组科学实验室建设与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先后在Mass SpectrometryReviews,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Molecular Cellar Proteomics,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和Liver International 等权威杂志发表SCI检索论文46篇,被Nature Chemical Biology, Chemical Reviews和Mass Spectrometry Reviews 等著名杂志引用1000余次,并发表会议论文30余篇,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科研机构特邀学术报告40余次,担任分会主席主持会议5次。目前担任自2013年7月起,兼任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校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代谢组学分会副秘书长,世中联网络药理学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药理学会网络药理学专委会理事,中国药理学学会分析药理学专委会创会理事,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荣誉会员和国际代谢组学学会会员。同时担任著名SCI检索杂志Phytomedicine (JCR 1区,IF 4.2)副主编,Frontiers inMicrobiology(IF 4.1)副主编,以及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IF 5.57)顾问主编,Scientific Reports (IF 4.1)和Proteomics-Clinical Applications (IF 3.5)编委,以及SCI检索杂志Acta PharmaceuticaSinica B (IF 5.7)和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IF 1.9)青年编委。并受邀为Mass SpectrometryReviews, NPJ Systems Biology and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Biomacromolecules 等20余本SCI检索杂志审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澳大利亚NHMRC基金评审专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近五年,吕海涛博士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2项,重庆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QUT Vice Chancellor’s Research Fellowships 1项(校长特聘教授席国际人才基金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特别研究员计划项目1项(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重庆大学百人计划项目1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获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获批合作发明专利1项。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联系 Email: haitao.lu@sjtu.edu.cn /p p br/ /p
  • 单细胞质谱流式技术解析生物材料体内免疫应答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前言:质谱流式细胞仪(CyTOF)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质谱流式细胞技术的核心融合了流式细胞技术与质谱技术。目前质谱流式细胞技术采用的仪器是CyTOF(Cytometry by & nbsp Time-Of-Flight),其原理简单来说是利用质谱原理对单细胞进行多参数检测的流式技术,既继承了传统流式细胞仪的高速分析的特点,又具有质谱检测的高分辨能力。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传统流式细胞技术和质谱流式细胞技术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1.标签系统的不同,前者主要使用各种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荧光基团作为抗体的标签 /strong /span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后者则使用各种金属元素作为标签 /strong /span ;2.检测系统的不同,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12, 192) " 前者使用激光器和光电倍增管作为检测手段 /span /strong ,而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后者使用ICP质谱技术 /strong /span 作为检测手段。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欧阳宏伟教授课题组在 strong 《Applied Materials Today》在线发表最新论文“Single-cell mass cytometry reveals in vivo immunological response to surgical biomaterials” /strong 。该研究运用 strong 单细胞质谱流式技术 /strong 分析了两种生物材料(聚丙烯补片和丝素补片)在软组织修复过程中的系统性免疫反应特征,比较了两组外周血免疫细胞的比例以及与免疫细胞中激活、迁移相关的功能标志物表达情况,显示丝素补片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生物材料已经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如腹部疝修复使用的补片,软骨修复中使用的支架,肌腱重建中使用的人工韧带等等。然而, strong 生物材料植入体内后会引起体内的免疫应答,严重的免疫反应(异物反应)会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疼痛、感染、组织粘连等,使得治疗失败甚至需要二次手术。 /strong 2016年,业界某巨头公司大量疝修复补片产品因考虑到复发率或再次手术率高等因素被其安全团队召回1。因此, strong 生物材料的临床前安全评估和临床监测非常重要 /strong 。但是,目前检测生物材料的检测方法大多是体外实验不能精准模拟体内复杂的环境 或是聚焦于局部免疫反应而缺乏对全身系统性免疫的评估,因此未能准确评估生物材料的安全性,不能有效预测和规避不良后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单细胞质谱流式是一项通过使用金属标记抗体,质谱检测信号的新型流式技术,近年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分化、肿瘤检测、药物筛选等多个研究领域。 /strong 它具有高通量、高分辨率的特点:在单细胞水平上可同时分析超过40种细胞标志物,可同时检测上百个通道,可用来分析评估复杂细胞系统中细胞亚群和功能标志物表达情况。因此,单细胞质谱流式技术可以作为深度解析生物材料体内免疫应答的“利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该研究以外科常见疝修复手术应用的聚丙烯补片和丝素补片为例,首次利用单细胞质谱流式技术评估了这两种生物材料在小鼠腹部缺损模型中引起的系统免疫反应(图1)。结果显示:与聚丙烯补片相比,丝素补片组的外周血中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CD4+ T 细胞,以及CD8+ T 细胞比例更低,免疫细胞比例更接近于对照组 并且免疫细胞激活、迁移相关的功能性标志物 (CD115, CD27, and CD62L)也相对低表达。同时,丝素补片组材料植入处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要显著性低于聚丙烯补片组。此外,作者还发现丝素补片组具有较轻的组织粘连和更好的组织修复效果(图2)。这表明系统性免疫应答特征(免疫细胞比例和功能标志物表达情况)可以体现生物材料在体内异物反应的程度,或可作为预测并发症发生和组织修复情况的依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4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8feb1c54-1ba4-4f70-8807-a919671ac9d8.jpg" title=" 1.jpg" alt=" 1.jpg" width=" 600" height=" 34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运用单细胞质谱流式技术解析材料植入体内后的系统性免疫反应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0a7c1d2f-8d2f-4680-8a85-2d2d5bacfee4.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2:两种生物材料植入后的组织粘连和组织修复情况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该研究提出了基于单细胞质谱流式的一种高通量高分辨率的生物材料体内系统性免疫应答评估策略,这可为生物材料的临床前安全评估和临床应用监测提供有效手段,为进一步筛选和开发免疫调控性生物材料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植入性医疗器械的快速发展促进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生物材料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生物材料的成分、磨损、代谢、降解产物等带来的风险可以通过不断发展的新型高通量检测技术进行评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欧阳宏伟教授实验室基于单细胞质谱流式技术,结合HLLA-seq及生物材料-基因作用图谱策略(NGA),将从单细胞水平、整个机体水平建立起一套完善、系统的评价系统,为生物材料的临床使用保驾护航。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56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c95b96ea-40c8-4450-a6cf-4bffc9db1862.jpg" title=" 3.jpg" alt=" 3.jpg" width=" 600" height=" 567"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p p style=" font-size: inherit font-weight: normal padding: 0px margin: 0px font-family: & #39 Microsoft YaHei& #39 line-height: 40px white-space: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4342/C325581.htm" target=" _blank"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Helios& reg 质谱流式细胞仪系统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Helios& #8482 质谱流式系统具有高效简洁的工作流程以及广泛的适用性,通过独创的金属标签抗体技术,标记细胞表面及胞内蛋白,实现单细胞的多参数检测,可以对单细胞进行全面的表型、信号通路及功能研究。 /p p br/ /p
  • 为癌症研究助力: 3D生物打印机实现了什么?
    背景介绍尽管在过去十年中,世界各地的癌症死亡率显著下降,但癌症仍然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到2020年约有1000万人死于癌症。这一发人深思的统计数据使寻找更有效的癌症解决方案成为全世界研究人员的一个重要优先事项。虽然动物模型提高了我们对癌症及其进展相关分子机制的理解,但使用这些物种间模型开发的治疗方法经常在临床试验中失败,因为其疗效结果无法转化为人类使用。人体细胞治疗的体外测试(in vitro)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该方式可以加速发现问题,并避免晚期临床失败的高昂代价。但是,这种人类细胞的临床测试必须在3D而不是2D中进行,因为细胞在3D中会根据来自周围细胞和环境的外部信号进行自我组装。过去的研究表明,3D细胞培养支持更多相关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并在细胞增殖、形态、氧化、药物和营养摄取、排泄和连接蛋白等方面表现出差异,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多与生理学相关的模型,以研究疾病的进展或筛选药物化合物。 基于挤压的生物打印组织工程项目中的复合材料和多细胞的灵活性CELLINK屡获殊荣的基于挤压技术的生物打印机 BIO X™ 和 BIO X6™ 允许进行多达6个打印头的3D生物打印,在小型或大型组织工程项目中实现复合材料和多细胞的打印。 基于光的生物打印直接在组织模型内通过血管网络进行生物打印CELLINK还提供基于光的生物打印机,例如由Volumetric支持的LUMEN X™ ,它可以用作独立的组织制造系统,也可以与基于挤压的生物打印机结合使用。基于光的生物打印机的优势是高分辨率的图案以及直接在组织模型内通过血管网络进行生物打印的能力。 生物墨水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细胞活力和可打印性此外,CELLINK还提供最多种类的高质量生物墨水,以及针对特定细胞类型配制的组织特异性的预包装试剂盒。每个套件均包含组织特异性细胞,优质培养基和定制的油墨混合物,以实现低批次间差异性,出色的生物相容性,细胞活力和可印刷性。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