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页岩颗粒渗透仪

仪器信息网页岩颗粒渗透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页岩颗粒渗透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页岩颗粒渗透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页岩颗粒渗透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页岩颗粒渗透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页岩颗粒渗透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页岩颗粒渗透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页岩颗粒渗透仪相关的论坛

  • 【求助】球粒陨石、北美页岩、上地壳标准化曲线

    最近开始看关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方面的文献,有些问题不是很了解,想请大家帮帮忙。文献中有好多关于:球粒陨石、北美页岩、上地壳标准化曲线。 想请问这三种曲线到底是怎么由测得的数据画出来的? 谢谢了~~~

  • 石油百科——页岩油

    页岩油是指以页岩为主的页岩层系中所含的石油资源。其中包括泥页岩孔隙和裂缝中的石油,也包括泥页岩层系中的致密碳酸岩或碎屑岩邻层和夹层中的石油资源。通常有效的开发方式为水平井和分段压裂技术。在固体矿产领域页岩油是一种人造石油,是由页岩干馏时有机质受热分解生成的一种褐色、有特殊刺激气味的粘稠状液体产物。

  • 机会:建议物性仪器企业关注页岩气产业

    仪器信息网讯 页岩气正在成为能源领域的新热点。国家能源局于近日正式发布《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国内页岩气产量将达65亿立方米,而2020年则力争实现600~1000亿立方米。  3月18日,“2013国际页岩气技术交流会”透露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投入70多亿元人民币,施工钻井80余口,并在四川、重庆等地获得了高产水平井。根据规划,中石油将在2015年完成页岩气商品气产量15亿立方米、日产气量538万立方米,中石化则拟到2015年实现页岩气年产量1.3亿立方米、利用量1.0亿立方米。  仪器信息网分析认为,页岩气的开发,意味着相应的配套仪器,如全自动X衍射仪、扫描探针显微镜、比表面分析仪等物性分析仪器的市场需求产生新的机会。更多内容在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30321/094516.shtml

  • “美”油页岩中油的测定方法简介

    油页岩-亦称为固体石油,据资料介绍,我国储量很大,其中吉林省占全国总量50%以上,据媒体报道,荷兰壳牌公司与九月初与我国正式签订联合开发吉林省油页岩合同。在联合开发过程中,油页岩中油的测定要采用美测试材料学会Dxxxx标准即所谓Fischer法,该标准与我国标准方法SH/T0508-92不同,其1是加热温度500摄氏度比我国低20度,其2是提出了一条升温曲线,是本标准的核心,而我国未对其加热过程提出任何要求。其3是升温时间和保温时间亦有不同,还有油水分离方法、称样量以及冷却方法均有不同,总之最后得到的含有油肯定要有差别,因为干酪根的分解与温度及升温速率密切相关,因此把油页岩中油的测定方法称为过程测量应该不为过分。除此挥发损失的气体及含水率也是测油过程中要测量的重要内容。

  • 沉降光透法测量颗粒粒径

    请问,用沉降光透法测试粉体粒度分布时,仪器是怎么计算粉体粒度呢?疑问是,这里可以有两种方法计算粒径。一是测量光强度变化的时间,然后采用斯托克斯定律来计算出颗粒直径。 二是采用兰伯特比尔定律根据光强度变化来计算出颗粒的粒径。如果是用后者,那么怎么确定光行程、颗粒浓度、吸光系数和颗粒形状系数等一系列参数呢?

  • 摩尔渗透压及渗透压仪

    一、渗透压摩尔浓度人体的细胞膜或毛细血管壁等生物膜,均具有半透膜的性质。溶剂通过半透膜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现象称为渗透,阻止渗透所需施加的压力,即为渗透压。在涉及溶质的扩散或通过生物膜的液体转运各种生物过程中,渗透压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制备注射剂、液体型眼用制剂等药物制剂时,必须关注其渗透压。凡处方中添加了渗透压调节剂的制剂,均应控制其渗透压摩尔浓度。静脉输液、营养液、电解质或渗透利尿药(如甘露醇注射液)等制剂,应在药品说明书上标明其渗透压摩尔浓度,以便临床医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所用制剂进行适当的处置(如稀释)。正常人体血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范围为285~310mOsmol/kg,0.9%氯化钠溶液或5%葡糖糖溶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与人体血液相当。溶液的渗透压,依赖于溶液中粒子的数量,是溶液的依数性之一,通常以渗透压摩尔浓度(Osmolality)来表示,它反映的是溶液中各种溶质对溶液渗透压贡献的总和。渗透压摩尔浓度的单位,通常以每千克溶剂中溶质的毫渗透压摩尔来表示,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毫渗透压摩尔浓度(mOsmol/kg):毫渗透压摩尔浓度(mOsmol/kg)=〔每千克溶剂中溶解溶质的克数/分子量〕×n×1000式中,n 为一个溶质分子溶解或解离时形成的粒子数。在理想溶液中,例如葡萄糖n=1,氯化钠或硫酸镁n=2,氯化钙n=3,枸橼酸钠n=4。在生理范围及稀溶液中,其渗透压摩尔浓度与理想状态下的计算值偏差较小;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与计算值比较,实际渗透压摩尔浓度下降。例如0.9%氯化钠注射液, 按上式计算, 毫渗透压摩尔浓度是2 × 1000 ×9/58.4=308mOsmol/kg,而实际上在此浓度时氯化钠溶液的n 稍小于2,其实际测得值是286mOsmol/kg;复杂混合物,如水解蛋白注射液的理论渗透压摩尔浓度不容易计算,因此通常采用实际测定值表示。二、渗透压摩尔浓度的测定【1】原理通常采用测量溶液的冰点下降来间接测定其渗透压摩尔浓度。在理想的稀溶液中,冰点下降符合ΔTf=Kf·m 的关系,式中,ΔTf 为冰点下降值,Kf 为冰点下降常数(当水为溶剂时为1.86),m 为重量摩尔浓度。而渗透压符合Po=Ko·m 的关系,式中,Po 为渗透压,Ko 为渗透压常数,m 为溶液的重量摩尔浓度。由于两式中的浓度等同,故可以用冰点下降法测定溶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2】仪器采用冰点下降的原理设计的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仪通常由制冷系统、用来测定电流或电位差的热敏探头和振荡器(或金属探针)组成。测定时将测定探头浸入供试溶液的中心,并降至仪器的冷却槽中。启动制冷系统,当供试溶液的温度降至凝固点以下时,仪器采用振荡器(或金属探针)诱导溶液结冰,自动记录冰点下降的温度。仪器显示的测定值可以是冰点下降的温度,也可以是渗透压摩尔浓度。以上资料节选自《中国药典》2010 年版附录大输液检测要求部分。三、冰点渗透压与露点渗透压【1】——Gonotec冰点渗透压仪采用冰点低压原理进行测量,测试结果精确,重复性好,线性好。冰点低压技术是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实验室公认的Gonotec渗透压仪制作标准。——露点渗透压仪应用沸点升高原理,水蒸气压技术,将溶液加热使之蒸发,来测量样品渗透压,与Gonotec冰点渗透压仪相比,测试结果不如冰点准确,重复性也较差。【2】——Gonotec冰点渗透压仪样品测试探针擦拭清洁简单方便,极少需要维护,使用寿命长。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最长可用十年或更长。——露点渗透压仪是利用热电偶凝结溶液样品被蒸发而产生的蒸气感应测量,每测试100 个样品后需要清洗热电偶。仪器的维护工作量大,维护成本高。因热电偶在仪器内部,清洗时需要拆开仪器,而且热电偶很容易破碎,需要经常更换。【3】——Gonotec冰点渗透压仪采用半导体制冷,利用半导体本身的物理性质不需要日常维护,而且寿命长。——露点渗透压仪用电热丝加热,使用寿命与精度低于Gonotec冰点渗透压仪。【4】——Gonotec冰点渗透压仪设计主要应用于临床研究和检测哺乳动物的体液、血液、尿液等与生命相关的液体,目前已被广大临床研究人员和药物研究人员所公认。露点渗透压仪主要用于生态学方面的研究,适用于植物,无脊椎动物。——露点渗透压仪不能用来检测乙醇,乙醚等挥发性溶液的样品,尤其是受热易分解的样品,而Gonotec冰点渗透压仪也可以。【5】——Gonotec冰点渗透压仪操作简单,不需日常维护,校准周期长。——露点渗透压仪需经常校准。

  • 页岩气是什么,和天然气有什么区别

    页岩气是最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清洁能源,也是属于天然气的一种,只是开采相对于天然气更加麻烦。1、页岩气和天然气的介质不同,并且页岩气开采比天然气更加麻烦。页岩气开采相对于天然气来说要更加麻烦,因为页岩气主要是在岩层中,而天然气并不是这样,所以相对来说天然气的开采要比页岩气更加的简单,现在我们可以见到很多地方大规模开采天然气,但是基本没什么地方能过大规模的去开采页岩气。2、页岩气开采要求技术比天然气要高。页岩气的开采技术要求是很高的,上面我们说了,目前在我们国家可以见到很多开采天然气的,但是基本见不到开采页岩气的,目前开采页岩气技术最成熟的国家是美国,其他国家的页岩气开采技术都还不够完善,主要原因就是开采页岩气的时候,要用到很多技术,这些技术目前是被美国垄断的,而天然气的开采已经这么久了,开采技术已经不是什么大秘密了。3、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页岩气将会替代天然气的位置。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开采页岩气的技术也会越来越成熟,在技术成熟以后,页岩气将会慢慢取代天然气的位置,因为页岩[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color][/url]对于天然气来说利用效率更高,而且还更加清洁,我们国家在新疆有特别多的页岩气产量,相信以后新疆将会成为我们国家的资源大省,并且页岩气的开采也会给新疆带来更多的经济发展,一举两得。综上,页岩气是天然气的一种,两者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最主要的差别就是页岩气和天然气存在的介质不同,而且页岩气的开采更加困难,但是在未来页岩气是可以代替天然气的存在。

  • [讨论]分析透射照片能解释出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性能差异的原因吗?

    根据TEM观察的经验,虽然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弹性模量)有较大的差异,但是从各种试样的TEM照片(主要观察复合材料颗粒/基体的界面)来看,界面组织并没有多大不同。说明:复合材料成分相同,采用同一制备工艺/热处理工艺,但性能存在差别。我们想分析性能差别的原因。透射电镜分析看不出组织有多大差异。由于我们的复合材料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界面比较干净、平直。我们认为界面结合状况是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最关键因素。大家说说,对于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到底怎样进行TEM观察?

  • 透光率脉动检测仪PDA在水中颗粒计数中的应用

    【作者】:谢敏 刘小波【题名】:透光率脉动检测仪PDA在水中颗粒计数中的应用【期刊】: 净水技术 2009年04期【年、卷、期、起止页码】:【全文链接】: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SJS200904021.htm

  • 求助: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透射电镜观察制样

    材料为SiC颗粒与6066铝粉混合经粉末冶金工艺(冷等静压、包套抽真空、热挤压、热处理等工序)制成。 透射电镜观察的样品处理:从样品中采取线切割得到0.5mm左右的薄片,在砂纸上手工磨到0.2mm,然后用磨凹仪继续减薄,最后到离子薄化仪上减薄穿孔。 存在的问题:透射电镜下观察,部分SiC颗粒周围存在孔隙。这种孔隙可能有两种来源:一是材料制备时本身存在的孔隙;一是离子薄化可能造成的。现难以区分造成孔隙的原因,这对判断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情况不利。 问题:对于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除了采取离子薄化这种方法之外,有无其他方法制备? 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帮忙给与解答。非常感谢!欢迎大家在此讨论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金相试样、透射试样制备的讨论。

  • 水溶性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水溶性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一、水溶性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提取方法因中药含有效成分的不同及对颗粒剂溶解性的要求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溶剂和方法进行提取。多数药物用煎煮法提取,也有用渗漉法、浸渍法及回流法提取。含挥发油的药材还可用“双提法”。1.煎煮法系将药材加水煎煮取汁的方法。一般操作过程如下:取药材,适当地切碎或粉碎,置适宜煎煮容器中,加适量水使浸没药材,浸泡适宜时间后,加热至沸,浸出一定时间,分离煎出液,药渣依法煎出2-3次,收集各煎出液,离心分离或沉降滤过后,低温浓缩至规定浓度.稠膏的比重一般热测(80-90℃)为1.30-1.35。为了减少颗粒剂的服用量和引湿性.常采用水煮醇沉淀法,即将水煎煮液蒸发至一定浓度(一般比重为1:1左右),冷后加入1-2倍置的乙醇,充分混匀.放置过夜,使其沉淀,次日取其上清液(必要时滤过),沉淀物用少量50%-60%乙醇洗净,洗液与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后,待浓缩至一定浓度时移置放冷处(或加一定量水.混匀)静置一定时间,使沉淀完全,率过,滤液低温蒸发至稠膏状。煎煮法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均较稳定的药材。煎煮法为目前颗粒剂生产中最常用方法,除醇溶性药物外,所有颗粒剂药物的提取和制稠膏均用此法。2.浸渍法系将药材用适当的溶剂在常温或温热条件下浸泡,使有效成分浸出的一种方法。其操作方法如下:将药材粉碎成粗末或切成饮片,置于有盖容器中,加入规定量的溶剂后密封,搅拌或振荡,浸渍3-5天或规定时间,使有效成分充分浸出,倾取上清液,滤过,压榨残液渲,合并滤液和压榨液,静止24小时,滤过即得。浸渍法适宜于带粘性、无组织结构、新鲜及易于膨胀的药材的浸取,尤其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易挥发或易破坏的药材。但是具有操作用期长,浸出溶剂用量较大,且往往浸出效率差,不易完全程出等缺点。3.渗漉法系将经过适宜加工后的药材粉末装于渗漉器内,浸出溶剂从渗漉器上部添加,溶剂渗过药材层往下流动过程中浸出的方法。其一般操作方法如下:进行渗漉前,先将药材粉末放在有盖容器内,再加入药材量60%-70%的浸出溶剂均匀润湿后,密闭,放置15分钟至数小时,使药材充分膨胀以免在渗漉筒内膨胀。取适量脱脂棉,用浸出液湿润后,轻轻垫铺在渗漉筒的底部,然后将已润湿膨胀的药粉分次装人渗漉筒中,每次投入后均匀压平。松紧程度根据药材及浸出溶剂而定。装完后.用滤纸或纱布将上面覆盖,并加一些玻璃珠或石块之类的重物,以防加溶剂时药粉浮起;操作时.先打开渗漉筒浸出液出口之活塞,从上部缓缓加入溶剂至高出药粉数厘米,加盖放置浸渍24-48小时,使溶剂充分渗透扩散。渗漉时,溶剂渗入药材的细胞中溶解大量的可溶性物质之后,浓度增高,比重增大而向下移动,上层的浸出溶剂或较稀浸出溶煤置换其位置,造成良好的细胞壁内外浓度差。渗漉法浸出效果及提取程度均优于浸渍法。渗漉法对药材粒度及工艺条件的要求较高,一般渗漉液流出速度以1kg药材计算,慢速浸出以1—3ml/min为宜;快速浸出以3—5ml/min为宜。渗漉过程中,随时补充溶剂,使药材中有效成分充分浸出。浸出溶剂的用量一般为1:4—8(药材粉末:浸出溶剂)。4.其它(1)动态温浸工艺:将原药材破碎到规定粒度.使药材与溶媒有效接触面积扩大.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保持恒温;用机械搅拌促进流动,实现药材界面内外浓度差,有利于有效成分快速浸提,而低温温浸,药液不沸腾,避免了淀粉的过分裂解糊化.既方便了固液分离和离心除杂,又避免了水蒸气共沸蒸馏成分的损失。因此,动态温浸工艺与传统的静态沸腾提取工艺相比,具有提取效率高,保存有效成分多,缩短工时,降低耗能等优点。(2)超速离心除杂与超滤除杂技术:与传统的醇醉沉除杂工艺相比,超速离心与超滤(采用微孔滤膜,经加压滤过)除杂技术,避免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多糖和肽类成分的损失,天然成分保留较完全,既使中药汤剂的特色得到发挥,同时又缩小了剂量,制得的颗粒质量高.稳定性好”。(二)浓缩、干燥技术药材中指标成分提提取后,制成原颗粒之前应得到流动性粉末为宜,因此提取液必须浓缩与干燥,需要一定温度除去水,伴随有效成分的损失与破坏。如长瓣金莲花的水煎液常压浓缩1小时、16小时及26小时,总黄酮含量分别降低6.25%、20%及39%,时间越长有效成分破坏越多。又如采用常压浓缩或减压浓缩制备三黄泻心汤干浸膏,结果成品中番泻苷、黄芩苷的含量降低了23%-94%,改用逆渗透液缩和喷雾干燥技术,含量仍降低1%—6%,当归芍药汤的汤液作成软膏后.其仓术醇和β-桉醇含量分别只有原药材的0.04%和0.14%。通常浓缩最简易是采用真空度1.33kPa(即10mmHg),温度约40℃即可,若采用薄膜浓缩、离心薄膜浓缩则效率可提高,且可降低对有效成分的影响。浓缩液一般浓缩到20%—50%,进行干燥,喷雾干燥操作简便、速度快,产品细度均匀,干燥过程液滴干燥的实际温度仅35-50℃,在几秒或十几秒钟完成,被干燥物料不致发生过热现象,不耐热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不致破坏,如大黄浓缩液以进风温度20℃、出风温度105℃进行干燥,其番泻苷A几乎不分解,但高于上述温度会分解。大多数中药成分浓缩液的进风温度在110-130℃,出风温度65-80℃,都能喷出流动性好的粉末。近年来,有人认为最佳干燥条件应从控制液温和浸膏粒度大小着手。液滴大小可用激光测定,其原理是激光的折射角能定量地随粒度大小而变化.该平均粒径随着雾化器转速的增加而减小,干浸膏粉末的粒度大小由光学显微镜或库氏测定仪改为精确度高的激光测定,干浸膏粉末粒度和汤液雾滴大小是相互关联的,如庶黄附子细辛汤的干浸膏粉末的粒度比其雾滴直径要小得多。浸膏剂的浓缩与干燥方法很多,最近常用于中药浸膏的浓缩或干燥的新技术有:薄膜浓缩、反渗透法和喷雾干燥、离心喷雾干燥、微波干燥及远红外干燥技术等。现举例说明喷雾干燥与冷冻干燥技术的在中药颗粒剂制备中的应用。1.喷雾干燥与干法制粒工艺该法是将药材浸出液经喷雾干燥制成于浸膏粉,加入辅料.先预压成粗片,然后粉碎成颗粒的一种新工艺。它实现了瞬间干燥,防止了有效成分损失,同时保证了颗粒和性状的均一性,使颗粒具有较稳定的崩解性和溶散性,从而克服了湿法造粒工艺的溶媒残留、变色、储存不稳定等缺点。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利用动态水提取和干法制粒工艺,成功地研制出粒度集中、不易粘连的六昧地黄丸(颗粒型)冲剂。2.冷冻浓缩与冷冻干燥技术冷冻浓缩技术是使药液于—5~—20℃低温冷冻,通过不断搅拌使结出冰块成为微粒,然后以离心机除去冰屑而得到浓缩的浸膏。此种超低温浓缩可达到有效成分的高保留率。如桂枝芍药汤中的有效成分桂皮醛,采用冷冻浓缩法可保留该成分为一般真空加热浓缩法的50倍之多。但反潮性强,成本高,未能用于大量生产。小太郎株式会社为了保证成品质量,在生药煎液高真空浓缩后采用冷冻干燥,先降温至—50℃.在高真空下干燥。冷冻浓缩和冷冻干燥技术,可以保证中药挥发性有效成分在生产中不被破坏或损失。

  • 【求助】贵金属纳米颗粒透射电镜

    大家好,我是做的贵金属纳米颗粒直径大概在5纳米左右,我们学校的透射电镜下能观察的到,但老板让去做高分辨的时候,同一个样却怎么都看不到先前在学校看见的东西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见这样的问题?非常急,希望大家能给予帮助~

  • 颗粒物采样头称量问题

    颗粒物采样头采样后带回实验室分析,烘烤、平衡、称重的操作过程中 采样头上的胶皮嘴套是摘掉还是套着?

  • 【仪器心得】冰点渗透压仪和露点渗透压仪用哪个

    【仪器心得】冰点渗透压仪和露点渗透压仪用哪个

    产品渗透压与人体生理健康密切相关,溶液的渗透压,依赖于溶液中溶质粒子的数量,高渗透压内让细胞造成萎缩,低渗透压则会使细胞胀破, 所以等渗透压产品才能让细胞维持正常,然后被吸收利用。正常人体血浆的渗透压摩尔浓度范围为(300±20) mOsm/kg。渗透压的测定分为冰点法和露点法。 冰点渗透压仪根据拉乌尔冰点原理,以溶液冰点下降值与其摩尔浓度成比例关系为基础,采用高灵敏的感温元件—热敏电阻测量不同溶液的结冰点。冰点渗透压仪由于测试结果精确、重复性好、线性好等优点应用最广泛。下图为德国罗泽公司的CM815冰点渗透压仪。[img=,690,90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3/202203181412348095_7590_4079281_3.png!w690x902.jpg[/img]露点是固定气压下,空气中所含的气态水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液态水所需要降至的温度。此时凝结的水漂浮在空中成为雾,沾在固体表面上时成为露。露点渗透压仪应用沸点升高原理,将溶液加热使之蒸发,密封样品腔内的热电偶通过佩尔蒂尔效应冷却到露点以下,使样品中的水蒸气在其上凝结,利用热电偶凝结样品溶液蒸气感应测量。下图为美国Wescor5520露点渗透压仪。[img=,508,67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3/202203181413129263_9518_4079281_3.jpg!w508x676.jpg[/img] 工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的样品和浓度,冰点渗透压仪测定值为2500mOsm/kg(不合格),露点渗透压仪测定值为1760mmoL/kg(合格),直接让我们在各个环节产生了怀疑。 通过与厂家技术人员,校准液供应技术人员沟通,几经周转,总结出来一个经验供相关检测人员参考:冰点渗透压仪采用半导体制冷测试,可检测挥发性的样品,尤其是受热易分解的样品,但只适用于分析稀溶液,线性范围较窄,因为浓溶液在测量过程中温度下降可能析出溶质。露点渗透压仪用电热丝加热,理论上适用于整个浓度范围,但溶液浓度过高也会导致相对湿度较低,在冷却过程中,热电偶上凝结的水不足,影响检测准确性,但测量范围较冰点渗透压仪宽。因此较大的渗透压值建议使用露点渗透仪检测。

  • 【讨论】光阻法颗粒测试与激光法颗粒测试的比较

    各位前辈,晚生最近查阅关于颗粒计数测试的一些资料,发现在光学方面主要有:光阻法、激光法。理论上讲光阻法测量下限不如激光法,不过光阻法也有不少仪器。那么光阻法优势在哪里和激光法测微粒有什么区别,两者在价位上是否有很大差异?另外光阻法原理测量时根据遮光区大小来测量粒径的,那么对于不同透明度的待测液体怎么处理?比如测水和油的颗粒数,透明度不同,即使颗粒相同,测量结果也会不同吧。 本人新手,希望各位大侠不吝赐教,欢迎各位讨论。

  • 金刚石颗粒在两种扫描电镜下看到的颜色为什么不一样

    镶在锡盘上的金刚石颗粒在JEOL6335上是发亮的颗粒,但在日立S4800下却是黑色的颗粒,都是二次电子信号,为什么颜色不一样。按我的分析,锡是导电的,而金刚石是不导电的容易聚集电荷,并且金刚石是镶在锡盘上的,比较尖锐突出,产生的二次电子应该多,所以拍SEI模式时它应该是亮的。但为什么在S4800上确实黑色的透明的颗粒,看上去好像是一个个凹陷的小坑一样。求解。。。。。

  • 【原创】什么是反渗透膜技术?

    反渗透膜技术膜分离技术作为新型、高效、节能的分离技术在水及其他液体分离域逐步占有重要的位置。1953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Reid等人首次提出用反渗透技术淡化海水的构想,196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Loeb和Sourirajan研制出第一张可实用的反渗透膜,标志着现代膜科学技术的诞生。从此以后,反渗透膜开发有了重大突破,膜材料从初期单一的醋酸纤维素非对称膜发展到表面聚合技术制成的交联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等新型材料与高效膜。 操作压力也扩展到高压(海水淡化)膜,中压(醋酸纤维素)膜,低压(复合)膜和超低压(复合)膜。80年代以来,又开发出多种材质的纳 滤膜。膜组件的形式近年来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中空纤 维式、卷式、管式及板框以外,又开发出回转平膜、浸渍平式膜等。在工业上应用最多的是卷式膜,它占据了绝大多数陆地水脱盐和越来越多的海水淡化市场。中空纤维膜在海水淡化应用中仍占有一定的份额。   今天世界上反渗透、纳滤膜水处理装置的能力已达到每天数百万吨。目前世界最大的反渗透苦咸水淡化装置在美国日产水量为28万吨的运河水处理厂;最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是位于沙特阿拉伯的日产水量为12.8万吨的淡化厂;最大的纳滤脱盐软化装置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日产水量3.8万吨。中国台湾除半导体、电子工业外,小型饮用水需求量也很大。美国除大量使用中、小型及家用反渗透系统外,还建有许多大型公共供水系统。1996年美国国立研究所发表了美国21个州以饮用水为目的的179家脱盐水厂 的调查数据。结果表明这些装置的总产水量为140万吨/日,各种脱盐方法在总装置产水能力中所占比重分别为:陆地水(苦咸水)反渗透47%,纳滤膜软化31%,海水淡化8%。值得注意的是,纳滤膜软化装置的增长速度最快,大大高于其他方法。这是因为纳滤膜不仅可在低压下水源软化和适度脱盐,而且可脱除三卤甲烷生成能(THMFP)、色度、细菌、病毒和溶解性有机物,因而日益受到青睐。目前国外反渗透膜的主要生产厂商均为美国和日本公司,其中美国杜邦公司和日本东洋纺公司垄断了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的世界市场。卷式反渗透膜的主要生产厂商为七家,他们是:Filmtec公司、美国Hydranautics公司、日本日东电工(NittoDenko)公司、美国Fluidsystem公司、日本东丽(Toray)公司、美国Desel公司、美国Trisep公司。  美国、欧洲反渗透装置主要用于各种工业用水及饮饮用水,中东、西班牙 的海水淡化应用较多,日本则主要用于半导体、电子工业,韩国、中国台湾除半导体、电子工业外,小型饮用水需求量也很大。美国除大量使用中、小型及家用反渗透系统外,还建有许多大型公共供水系统。1996年美国国立研究所发表了美国21个州以饮用水为目的的179家脱盐水厂的调查数据。结果表明这些装置的总产水量为140万吨/日,各种脱盐方法在总装置产水能力中所占比重分别为:陆地水(苦咸水)反渗透47%,纳滤膜软化31%,海水淡化8%。值得注意的是,纳滤膜软化装置的增长速度最快,大大高于其他方法。这是因为纳滤膜不仅可在低压下水源软化和适度脱盐,而且可脱除三卤甲烷生成能(THMFP)、色度、细菌、病毒和溶解性有机物,因而日益受到青睐。

  • 【原创】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的一种大气颗粒物

    【原创】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的一种大气颗粒物

    本人近来用透射电镜研究城市大气颗粒物的形态与组分,发现一种比较奇怪的颗粒物,数量很多,粒径大约0.25微米至1微米。根据能谱数据显示:大约是C:46%,N:40%,O:13%,S:1%,推测可能是有机物与硫酸铵的混合体,或者就是硫酸铵,但由于没有其它测量手段做佐证,不好忘下结论,现将它贴出,以供大家参考。或有高人能帮忙解释一下最好,大家在实验中遇到过类似的颗粒物吗?[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12/200812020030_121560_1610593_3.jpg[/img][em0815]

  • 当代激光颗粒分析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当代激光颗粒分析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当代激光颗粒分析技术的进展与应用任 中 京( 济南微纳颗粒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济南 250022)摘 要:简要介绍了当代激光颗粒分析技术的最新主要的进展。内容涉及测试原理的发展、仪器结构的改进、数据处理技术的突破、多次散射的处理、样品分散系统的多样化、颗粒形状对测试的影响、颗粒散射模型、工业在线应用等一系列理论和应用问题。关键词:激光,粉体,颗粒,散射,测试1 前言著名物理学家费曼曾说: 假如由于某种大灾难,所有的科学知识都丢失了,只有一句话传给下一代,那么怎样才能用最少的词汇来表达最多的信息呢? 我相信这句话是原子的假设,所有的物体都是用原子构成的 。”可见物质组成在人类文明中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20 世纪,人们对于宏观与微观的物理世界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微观粒子到宏观物体之间的大量物理现象却知之甚少。颗粒正是二者之间的中介物。如大颗粒主要表现为固体特性。随着颗粒变小,流动性明显增强,很像液体;颗粒进一步变小,它将像气体一样到处飞扬了;颗粒尺度再小,它的表面积则迅速增大,表面的分子所处状态与大颗粒完全不同,颗粒的性质将发生突变,显示出某些令人震惊的量子特性! 现在, 世界上许多优秀的科学家正在这个介观领域辛勤耕耘,大量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将在这一领域诞生。导致颗粒性质发生如此变化的第一特征是它的大小。颗粒大小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也非常重要。如水泥颗粒磨细些,水泥早期强度将明显提高;药品粒度越细,人体对它的吸收越好;磁性记录材料越细,存储密度越高。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颗粒超细化已经成为提高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颗粒大小测定受到人们重视也就不足为奇了。人们为了测定颗粒大小,几乎采用了可以想到的一切办法。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介绍激光颗粒分析技术的概况。2 激光怎样测量颗粒大小激光测量颗粒大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光散射、光衍射、多普勒效应、光子相关谱、光透法、消光法、光计数器、全息照相等,本文所说的激光颗粒分析专指通过检测颗粒群的散射谱分布,分析其大小及分布的激光散射( 衍射) 颗粒分析技术。众所周知,一束平行激光照射在颗粒上,将发生著名的夫琅禾费衍射,使用傅里叶变换透镜汇集衍射光,在透镜后焦面可得到此颗粒的衍射谱。如果颗粒是球体,则衍射谱是著名的Airy 图形,中心的Airy 斑直径与颗粒直径成反比。若将一同心环阵光电探测器置于后焦面用于衍射谱的检测,再配以信号处理系统, 即构成基本的激光衍射颗粒分析系统 (见图1)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2/201512221524_579009_3049057_3.jpg当光束中无颗粒存在时,光会聚在探测器中心; 当小颗粒进入光束时, 探测器的光强分布较宽;当大颗粒进入光束时,探测器光强分布较窄。如果进入光束检测区的是具有一定粒度分布的颗粒群, 则探测器的输出为全部颗粒衍射谱的线性叠加,使用反演技术可根据衍射谱反求被测颗粒群的粒度分布 。激光衍射颗粒分析系统适用于粒度大于激光波长很多的颗粒,测量范围大约在6Lm 以上,测量上限决定于透镜焦距,已知最大可测到2000Lm.激光颗粒分析系统的优点是非常突出的,其中包括(1) 测量速度快,其他方法无法比拟;(2)测量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不受人为因素干扰,准确可靠;(3)衍射谱仅与颗粒大小有关,与颗粒的物理化学性质无关,因此适用面极广。3 从衍射到散射使用衍射原理的激光颗粒分析系统的主要缺点是在小颗粒范围测量误差很大,特别是无法测量亚微米颗粒的大小。随着颗粒技术的进步,颗粒粒度迅速向超细发展,夫琅禾费衍射已不能满足测试要求,必需采用更精确的Mie 理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2/201512221525_579010_3049057_3.jpgMie 散射理论是球形颗粒对单色光的散射场分布的严格解析解。夫琅禾费衍射是Mie 散射理论在特定条件下的近似。Mie 散射理论指出,当颗粒直径比入射光波长小得多时,颗粒的前向散射与后向散射场分布对称;当颗粒直径与入射光波长近似时,前向散射比后向散射强,且散射场关于入射光轴呈周期分布;当颗粒直径比入射光波长大得多时,颗粒将只有前向散射场,这正与夫琅禾费衍射理论一致(见图2) 。由此可见,Mie 散射理论比夫琅禾费衍射理论适用范围更广,更精确。为了适应小颗粒散射谱的测量,光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原平行光路由会聚光路取代。颗粒样品由置于透镜前改为透镜之后,可接收的散射角达到70b。经改进的颗粒分析新光路测量范围从0.1um 至数百um,只要改变样品位置即可方便地调节测量范围,不必更换透镜 。至此,Mie 散射理论正式担当了颗粒分析的主角。4 多重散射激光散射颗粒分析在原理上要求被测颗粒无重叠随机分散在与光路垂直的同一平面内。但是这一要求在实际上很难做到,例如干粉从喷嘴喷出往往呈三维分布,前面的颗粒使平行激光发生散射,散射光遇到后面的颗粒再次散射,此过程经历多次,散射谱分布大大展宽,这种现象称为多重散射。可以证明,N 次散射光场的复振幅是单次散射光场的复振幅的N重卷积。颗粒分布得越厚,散射谱展宽越严重,颗粒分析结果将严重地向小颗粒偏移。为了抑制多重散射,人们曾采用了多种办法。我国学者分析了多重散射与颗粒浓度的关系,发现颗粒三维分布时仍存在最佳衍射浓度,在此浓度下,多重散射可以得到有效抑制。颗粒分布越厚,最佳衍射浓度则越小。在此理论指导下,我国研制的干粉激光颗粒分析仪,其测量结果可以同湿法激光颗粒分析仪相比。5 反演——追求真实的努力我们的测量对象很少有单一粒径的颗粒集合,往往是有一定粒度分布的颗粒群。我们所测得的谱分布是由颗粒分布函数为权重的颗粒散射谱分布对所有粒径的积分。在颗粒分析中的反演运算即通过所测谱分布反求粒度分布(颗粒的散射谱分布作为理论已知)。反演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此技术的成败。本文不想全面论述反演技术,只简要介绍两种反演思路。流行的一种方法是先假定被测颗粒粒度服从某种分布函数( 如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R - R 分布等,然后叠代求取分布参数。如果预先的假定是错的,那么反演结果必错。怎样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结果呢? 我国研究人员发展了一种无约束自由拟合反演技术,即对粒度分布函数不作任何约束,令每一权重因子独立地逼近最佳值。此技术已在仪器上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颗粒大小分辨率,保证了反演结果的真实可靠性。此技术在其他场合也有应用价值。6 大小与形状有关吗?通常认为物体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是互不相关的两个概念。近期关于颗粒学的研究表明,颗粒大小的表征不仅与颗粒形状有关,而且与颗粒测试的方法有关,这恐怕是人们预料不到的。以沉降法为例来说明。在重力场中,某非球形颗粒A 的最终沉降速度与另一同质球体B的最终沉降速度相同,则定义颗粒A 的粒径即为颗粒B 的球体直径,称为沉降粒径。二者实际体积并不相同。与此相反,体积相同的两颗粒,若形状不同,一为球体另一为非球体,则其沉降粒径也不同。由此看来颗粒大小与形状有关。与沉降法类似,激光散射法所测粒径也与形状有关。截面积相同的两颗粒,非球体的衍射谱比球体的谱宽。若用球体衍射谱度量非球体,则测试结果偏小。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我国学者引入椭圆颗粒衍射模型,即取非球体颗粒的最小外圆直径为长轴,取其最大内圆直径为短轴,所作椭圆即为该颗粒的椭圆模型。颗粒的球体模型发展到椭圆模型是颗粒学的一个进步,椭圆模型引入的实质就是承认颗粒大小与颗粒形状有关,并把形状因素引入大小度量的范畴。椭圆模型的引入,为激光颗粒分析用于非球形颗粒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有效地提高了测量精度。7 从实验室到工业生产第一线事实上颗粒测试生产线早已需要一种颗粒在线检测设备。例如粉磨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原料磨细,因此颗粒大小就成为粉磨工艺的首要检测指标,但是无论是沉降法还是库尔特法,无论是图像法还是超声波法,均难担此重任。目前人们只能靠检测磨机负荷与监听磨机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它的工作状态,至于产品粒度则需数小时一次间隔取样,到试验室分析,再返回现场调整磨机,由于检测不及时,导致产品过粗或过粉磨现象司空见惯,造成的浪费无法计算。现在,激光颗粒分析技术的出现与成熟,为颗粒在线测试提供了可能。激光颗粒分析技术除前面谈到的许多优点外,还有一些优点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它可用于运动颗粒群的实时颗粒分析;(2)它不但适用于液体中的颗粒,也适用于气体中的颗粒。所有这些优点都注定了这种测试方法必定要在现代化的颗粒生产线担任在线粒度测试的主角。此技术在粉磨系统的应用必将改变磨机的控制模式,磨机将发挥出更大的潜力,能耗也将得到最大限度的节约。我国在气流粉碎机方面的粒度在线测控研究工作业已取得可喜的成果。预计不久,选粉、造粒、喷雾、干燥、结晶等许多工艺过程都将由激光颗粒分析仪担当在线分析的重任。到那时,此种技术的潜力才可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8 结束语激光颗粒分析技术的研究从70 年代起步,到今天才不过20 年的时间,它已经在测量精度、测量速度、分辨能力、动态检测能力等方面远远超过传统分析方法,在世界许多实验室与生产企业应用表现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越来越多的产品正在选择激光颗粒分析技术作为产品检验标准。此种

  • 颗粒测试技术的进展与展望

    颗粒测试技术的进展与展望摘 要:本文简述了当今颗粒测试技术六个方面的进展,对颗粒测试技术的近期发展趋势作了简短的展望,提出了七个颗粒测试领域需要统一认识的基本问题,对促进颗粒测试技术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颗粒测试;技术进展;发展趋势;基本问题;知识产权1 前 言随着颗粒技术的发展,颗粒测试技术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 本文就目前颗粒测试领域的新进展,谈一点个人的浅见,请各位指教. 本文谈及的问题有:颗粒测试技术进展、颗粒测试技术展望、颗粒测试的基本问题和促进颗粒测试技术发展的几点建议.2 颗粒测试技术进展近年来颗粒测试技术进展很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激光粒度测试技术更加成熟,激光衍射/散射技术,现在已经成为颗粒测试的主流. 其主要特点:测试速度快,重复性好,分辨率高,测试范围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激光粒度分析技术最近几年的主要进展在于提高分辨率和扩大测量范围. 探测器尺寸增加,附加探头的使用扩大了测量范围;多种激光光源的使用、多镜头、会聚光路、多量程、可移动样品窗的使用提高了分辨率,采样速度的提高则进一步改善了仪器的重复性. 英国马尔文公司GM2000系列激光粒度仪采用高能量蓝光辅助光源和汇聚光学系统,测量范围达到0.02?2000微米,不需更换透镜. 贝克曼库尔特公司采用多波长偏振光双镜头技术将测量范围扩展到0.04?2000微米.代表了当前的先进水平. 国产的激光粒度仪在制作工艺和自动化程度上尚有欠缺,但大多数在重复性准确度方面也达到了13320国际标准的要求. 目前激光粒度分析仪在技术上,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米氏理论模型可以提高仪器的分辨率,但是需要事先了解被测样品的折射率和吸收系数,才可能获得正确的结果.测试结果的优劣不仅取决于测试系统和计算模型,更加取决于样品的分散状态.激光粒度仪对样品的分散要求是,分散而不分离. 仪器厂家应更加注意样品分散系统设计. 尽量避免小颗粒团聚,大颗粒沉降,大小颗粒离析,样品输运过程的损耗,外界杂质的侵入. 对于不同样品选用不同的分散剂和不同的分散操作应该引起测试者的注意.任何原理的仪器测试范围都不是可以无限扩展的. 静态光散射原理的激光粒度分析向纳米颗粒的扩展和向毫米方向的扩展极限值得探讨. 毫米级的颗粒只需光学成像技术就可以轻易解决的测量问题采用激光散射原理则并不是优势所在.2) 图像颗粒分析技术东山再起图像颗粒分析技术是一种传统的颗粒测试技术,由于样品制备操作较繁琐、代表性差、曾经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存在,他的直观的特点没有发挥出来.为了解决采样代表性问题,有人使用图像拼接技术或者多幅图像数据累加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分析粒子数量,采用标准分析处理模式的图像仪则可以将操作误差减小,这些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最近几年动态图像处理技术的出现使传统度颗粒图像分析仪备受关注,大有东山再起之势. 动态图像处理的核心是采用颗粒同步频闪捕捉技术,拍摄运动颗粒图像,因此减少了载玻片上样品制备的繁琐操作,提高了采样的代表性,而且可用于运动颗粒在线测量. 这就大大扩展了图像分析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可操作性. 荷兰安米德公司的粒度粒形分析仪是有代表性的产品。它采用CCD+频闪技术测颗粒形状、采用光束扫描技术测颗粒大小。可测最大粒径为6毫米。如果颗粒在光学采样过程不发生离析现象,此种仪器在微米与毫米级颗粒测量中可能会得到广泛的应用.颗粒图像分析技术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三维测量. 动态颗粒图像采集由于颗粒采集的各向同性因此可以解决在载波片上颗粒方位的偏析问题,但是仍然无法解决如片状颗粒厚度问题. 厚度测量对于金属颜料,云母、特种石墨都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3) 颗粒计数器不可替代颗粒本身是离散的个体,因此对颗粒分级计数是一种最好的测量方法. 库尔特电阻法在生物等领域得到广范应用已经成为磨料和某些行业的测试标准. 但是他受到导电介质的限制和小孔的约束,在某些行业推广受到阻力.最近光学计数器在市场上异军突起,他将在高精度和极低浓度颗粒测量场合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国Haic Royco 公司颗粒计数器/尘埃粒子计数器是才进中国不久的老产品;美国PSS(Particle Sizing Systems)公司采用单粒子光学传感(SPOS)技术生产的系列仪器可用于湿法、干法、油品等各种场合的颗粒计数。国内颗粒计数器的研究工作起步并不晚,但是除了欧美克的电阻法计数器外,尚未见光学计数器商业化的产品。4) 纳米颗粒测试技术有待突破纳米颗粒测试越来越受到重视.电镜是一种测试纳米颗粒粒度与形态最常用的方法.电镜样品制备对于测试结果有重要影响,北京科技大学在拍摄高质量电镜照片方面作了出色的工作. 由于电镜昂贵的价格和严格的使用条件,以及取样代表性问题,电镜在企业推广不是最佳选择.根据动态光散射原理设计的纳米级颗粒测试技术是一种新技术,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马尔文,布鲁克海文、贝克曼库尔特等公司提供了优秀的商品,马尔文公司已将动态光散射的测量范围扩展到亚纳米范围,HPPS高性能高浓度纳米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测试范围0.6-6000纳米,可以测量大分子真溶液粒径。国内开展此项技术研究的单位日益增多,上海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济南大学等许多高校都有学者和研究生在做工作. 数字相关器仍然是制约国产动态光散射仪器的瓶颈技术,如果数字相关器问题得到解决,中国自己的动态光散射纳米粒度仪出现在市场上将不会太远.X射线的波长比纳米还要短,因此X射线小角散射是一种测量纳米颗粒的理想方法,(类似于激光衍射原理)国外有商品仪器. 国内,此方法已经列入国家开发计划,国家钢铁研究总院对此方法研究已经作了大量工作,但是尚未见商品问世.5) 光子相关技术独树一帜动态光散射原理纳米颗粒测试采用的技术主要是光子相关谱,光子相关技术是一种70年代兴起的超灵敏探测技术,他根据光子信号的时间序列的相关性检测被测信号的多普勒频移或时间周期性,比通常的光谱仪分辨率高一个数量级,因此此技术也被用于颗粒运动速度的测定和其他场合. 上海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利用此原理已经研制成功在线用的颗粒粒度与颗粒流速的探针. 它可用于物料管道内部检测物料的平均大小和物料的流速. 对于在线控制具有指导意义。有报道称使用光子探测技术可以对高压空气喷嘴中的颗粒计数,说明颗粒测试正在向更加精密更加灵敏的方向发展.6) 颗粒在线测试技术正在兴起

  • 【资料】反渗透技术问与答

    1.膜元件的标准测试回收率、实际回收率与系统回收率 膜元件标准回收率为膜元件生产厂家在标准测试条件所采用的回收率。海德能公司苦咸水膜元件的标准回收率15%,海水膜元件10%。 膜元件实际回收率是膜元件实际使用时的回收率。为了降低膜元件的污染速度、保证膜元件的使用寿命,膜元件生产厂家对单支膜元件的实际回收率作了明确规定,要求每支l米长的膜元件实际回收率不要超过18%,但当膜元件用于第二级反渗透系统水处理时,则实际回收率不受此限制,允许超过18%。 系统回收率是指反渗透装置在实际使用时总的回收率。系统回收率受给水水质、膜元件的数量及排列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型反渗透装置由于膜元件的数量少、给水流程短,因而系统回收率普遍偏低,而工业用大型反渗透装置由于膜元件的数量多、给水流程长,所以实际系统回收率一般均在75%以上,有时甚至可以达到90%。 在某些情况下,对于小型反渗透装置也要求较高的系统回收率,以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此时在设计反渗透装置时就需要采取一些不同的对策,最常见的方法是采用浓水部分循环,即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只排放一部分,其余部分循环进入给水泵入口,此时既可保证膜元件表面维持一定的横向流速,又可以达到用户所需要的系统回收率,但切不可通过直接调整给水/浓水进出口阀门来提高系统回收率,如果这样操作,就会造成膜元件的污染速度加快,导致严重后果。 系统回收率越高则消耗的水量越少,但回收率过高会发生以下问题。 ①产品水的脱盐率下降。 ②可能发生微溶盐的沉淀。 ③浓水的渗透压过高,元件的产水量降低。 一般苦咸水脱盐系统回收率多控制在75%,即浓水浓缩了4倍,当原水含盐量较低时,有时也可采用80%,如原水中某种微溶盐含量高,有时也采用较低的系统回收率以防止结垢。

  • 【原创】油颗粒度仪专用取样瓶

    【原创】油颗粒度仪专用取样瓶

    热烈祝贺普洛帝全球分析仪器事业部推出第七代炫彩双激光窄光颗粒计数器的同时,升级配套专用的清洁瓶,清洁等级再上高度;高等级清洁度可达4um以上颗粒为0个!清洁度等级RCL不大于15个/100mL,技术超过同类企业。根据国际最新标准颗粒度专用取样瓶平均检出质量极限AOQL和清洁度等级RCL均达国际标准;可经过:ISO 3722、GB/T17484、NAS1638、ISO4406、SAE749D、ISO16232、GJB420A/B、GB/T14039、DL/T427和DL/T1096验证,完全符合ISO3722《液压传动·取样容器清洗方法的鉴定》清洗专用器具的标准要求。 耐高温高压,耐酸碱/有机试剂/浓硫酸+重铬酸钾配置的洗液浸泡,防漏外旋盖,瓶口O形防滴漏圈! 瓶盖颜色还有蓝色、橙黄、粉红可供选择! 优质材料,高硬度,高透明度!全自动设备生产,品质优良一致! 可替代进口产品! 颗粒度检测仪专用取样瓶适用于各种液体颗粒度测试的采样,又称清洁瓶、取样瓶、净化瓶、无菌瓶、洁净瓶、滤液瓶。颗粒计数器专用取样瓶是采用高精度超声波清洗机清洗、十万级洁净风风淋,烘干密封,紫外杀菌,清洁度验证等一整套工艺制作而成,取样瓶清洁度:NAS1638-00级,是颗粒计数器进行液体污染度测试的专用采样容器。 可广泛用于液压元器件、液压系统、液压站、油缸、齿轮箱、变速箱、变压器、汽轮机组、反应釜、马达、发动机、泵、阀、轮毂、能器、过滤器、冷却器、加热器、油管、管接头、油箱、压力计、流量计、密封装置等等的油样抽样及手动取样。技术阐述: 平均检出质量极限AOQL:0.5%清洁度等级RCL:15个/100mL验证标准:NAS1638或GJB380容积:220毫升、250毫升 产地:西安品牌:普勒/PUll 请认准普勒/PULL商标,以防假冒!材质:玻璃/高硅硼 耐温:150度 耐压:0.1mpa 洁净度:NAS 00~4级,可定制 供应:现货供应 最小起订量:12只检测方:普研检测 可替代:各类进口颗粒计数器要求用取样瓶配套性:可配套全球各类油液污染取样、颗粒检测取样、清洁度分析取样、油液监测取样、油液分析取样、常规取样。配套仪器:颗粒计数器 颗粒计数仪 颗粒计数系统 油液颗粒度分析仪具体详情请电询普洛帝中国服务中心! 本次活动解释权归普洛帝全球中国服务中心所有!普洛帝、Puluody、普勒、Pull、PLDMC为Puluody公司在中国大陆注册的商标!有关技术阐述、参数、服务为普洛帝测控独家拥有,普洛帝保留对经销商、用户的知情权!普洛帝为贵司提供:颗粒度取样瓶、颗粒计数器净化瓶、清洁无菌瓶、洁净瓶、颗粒滤液瓶、油液颗粒度检测仪、油液颗粒计数器、油液颗粒技术系统、油液粒子计数器、油液颗粒度分析仪,颗粒度检测仪、颗粒计数器、油液激光颗粒计数器、颗粒计数系统、自动颗粒计数器、激光油液颗粒计数系统、实验室激光油液颗粒计数系统、实验室颗粒计数器、实验室油液颗粒度分析仪、实验室油液颗粒计数器、实验室激光油液检测仪油污染度检测仪器/洁净度检测设备/油颗粒度仪专用取样瓶是符合NAS,ISO标准的专用取样瓶/净化瓶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5/201205301144_369260_1937_3.jpg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