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精密自动分液仪

仪器信息网精密自动分液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精密自动分液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精密自动分液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精密自动分液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精密自动分液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精密自动分液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精密自动分液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精密自动分液仪相关的资讯

  • 快速、批量、自动完成液体分装丨BP 100 自动快速分液仪新品上市
    BP 100 自动快速分液仪 快速、批量、自动完成液体分装在微生物检测中,各种缓冲液、无菌生理盐水、液体培养基等溶液的分装工作重复而且繁琐,占用了实验人员的大量时间。睿科BP 100自动快速分液仪,采用三轴机械臂配合高精度蠕动泵,能高效的完成以上各种溶液的分装工作,且适配试管、三角瓶、离心管等各种容器。解放微生物实验人员双手,减少重复繁琐工作。控制终端内置7寸彩色触摸屏,无需外接电脑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使用灵活度高分区管理,可放置不同规格容器、设置不同分液体积,灵活度高兼容容器可达到250mm可根据不同容器定制样品通量高18mm×180mm试管,可达320个易于清洁灭菌与液体接触部件均易于拆卸,可高温高压灭菌多种校准模式可选自动校准、手动校准、自定义校准三种模式可选,满足不同状态的校准需求,保证分液准确性应用标准举例GB 4789.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 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T 5750.12-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 GB/T 7918.2-1987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 细菌总数测定 GB/T 7918.3-1987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 粪大肠菌群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 通则1105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 通则1106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 GB/T 13091-2018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测定… …
  • 高效微量分液利器——865型微量连续分液器
    在液体操作中,大于1000uL的称为大量液体操作,10uL-1000uL 称为微量液体操作,小于10uL的称为超微量液体操作。微量液体操作是最为常用的液体操作范围。 使用普通的移液器做一次液体操作,要经过连接吸头——按压活塞排气——将吸头插入液面下约2mm左右——吸入液体——转移到目的容器——打出液体——推掉吸头。一般熟练程度操作人员,完成整个过程用时约为10秒左右。 需要将同一种液体加入到多个样品管或容器中时,普通单道移液器只能单个孔加液。使用八道或十二道移液器,多道移液器受到孔间距的限制,只能用于SBS标准板。对于高通量操作,使用普通移液器的操作时间相对较长。常规单道移液器加液 微量连续分液器,采用自动进样,将整个液体操作过程缩短到一步,每次只需要按下推杆,液体就会打出设定体积,活塞自动弹起复位时,液体通过单向阀自动进入储液腔中,按压推杆液体打出,如此往复循环。液体是通过直接挤压的方式进行进液和分液,操作效率要明显优于带有空气垫普通移液器。达到了准确性和高效率的完美结合。经过试验,使用865连续微量分液器的效率是普通移液器8-10倍。865微量连续分液器和供液配件 微量连续分液器的供液源,可以采用软管连接试剂瓶/储液瓶/注射管等。对于微升级分液来说,试剂瓶或者储液瓶等供液源可以提供长时间的持续操作。四通道,八通道分液头 多通道分液配件,为4通道和8通道分液,增加了更多应用便利性。 瑞士SOCOREX865系列微量连续分液器,适用于同一种液体做微量连续加样。该型分液器与普通移液器相比,分液速度快,效率高,准确度好。因为采用液体直接挤压的分配方式,相比较普通空气垫分液器可以分配的液体类型更广,尤其对有一定粘度液体,分配效果更好。 865系列微量连续分液器,使用不锈钢分液头。特殊的分液孔径设计,完美的平衡了虹吸和滴液问题。同时也减少了大量塑料吸头耗材的消耗,倡导绿色环境,绿色工作。
  • 高效微量分液利器——865型微量连续分液器
    在液体操作中,大于1000uL的称为大量液体操作,10uL-1000uL 称为微量液体操作,小于10uL的称为超微量液体操作。微量液体操作是最为常用的液体操作范围。 使用普通的移液器做一次液体操作,要经过连接吸头——按压活塞排气——将吸头插入液面下约2mm左右——吸入液体——转移到目的容器——打出液体——推掉吸头。一般熟练程度操作人员,完成整个过程用时约为10秒左右。 需要将同一种液体加入到多个样品管或容器中时,普通单道移液器只能单个孔加液。使用八道或十二道移液器,多道移液器受到孔间距的限制,只能用于SBS标准板。对于高通量操作,使用普通移液器的操作时间相对较长。常规单道移液器加液 微量连续分液器,采用自动进样,将整个液体操作过程缩短到一步,每次只需要按下推杆,液体就会打出设定体积,活塞自动弹起复位时,液体通过单向阀自动进入储液腔中,按压推杆液体打出,如此往复循环。液体是通过直接挤压的方式进行进液和分液,操作效率要明显优于带有空气垫普通移液器。达到了准确性和高效率的完美结合。经过试验,使用865连续微量分液器的效率是普通移液器8-10倍。865微量连续分液器和供液配件 微量连续分液器的供液源,可以采用软管连接试剂瓶/储液瓶/注射管等。对于微升级分液来说,试剂瓶或者储液瓶等供液源可以提供长时间的持续操作。四通道,八通道分液头 多通道分液配件,为4通道和8通道分液,增加了更多应用便利性。 瑞士SOCOREX865系列微量连续分液器,适用于同一种液体做微量连续加样。该型分液器与普通移液器相比,分液速度快,效率高,准确度好。因为采用液体直接挤压的分配方式,相比较普通空气垫分液器可以分配的液体类型更广,尤其对有一定粘度液体,分配效果更好。 865系列微量连续分液器,使用不锈钢分液头。特殊的分液孔径设计,完美的平衡了虹吸和滴液问题。同时也减少了大量塑料吸头耗材的消耗,倡导绿色环境,绿色工作。
  • TEMPEST 纳升级高通量分液工作站 —— 通过连续流功能节省分液工作时间
    TEMPEST是—台拥有 96 个独立控制喷嘴的高通量、非接触式自动分液设备,最多可将 12 种试剂任意体积分配到 任意孔中。 TEMPEST 系统的小体积分液非常精确,可靠性值得信赖,而连续流 (CF) 芯片在此基础上为 TEMPEST 系统增添了极快的微孔板填液速度。 CF 芯片使用加压储液器从所有八个喷嘴位置分配恒定的液体流,并且可以与标准隔膜芯片一起安装,为用户的微孔板填液需求提供完整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 填充 96 孔板时,所有八个喷嘴的 CV 值小于 3%➡ ️ 流速可调节,每秒分液体积大于 400 µ L➡ ️ 在 2 分钟内能够将 96 深孔板每孔填充 2 mL 溶液体积了解更多:https://hubs.ly/Q01_953x0
  • 移液分液有难事?来赫施曼找opus
    赫施曼opus电子瓶口分配器,用触摸屏进行设置、编程与操控,可解决实验室、生产线里绝大多数的分液、移液工作与难题,具有高标准、可连通,试剂广、能力强,好操作、可编程,强拓展、易维护等特点。一、高标准,可连通。赫施曼opus电子瓶口分配器,完全符合ISO、GLP、GMP、DIN等标准要求,适用于各种需要分液的实验室、生产线,且广泛应用在P2、P3高级实验室中。opus可以通过信号连线与电脑或自动生产线连接,方便用户自定义控制和数据记录。二、试剂广,能力强。opus可用试剂范围非常广,与液体接触部分为FEP、ECTFE、高硼硅酸盐玻璃等耐腐蚀材料,适合除氢氟酸以外各种试剂,甚至王水。opus的分液精度在0.6%以下,自动分液,自动校准;单次体积范围为0.01-500ml,时间间隔1-9999秒,重复分液次数为1-9999次,可胜任多体积、大批量、长间隔等难度较大的分液、移液工作。三、好操作,可编程。opus采用触摸屏显示和操作,图形化界面,简单易懂,培训成本低。排除了眼看凹液面、手调刻度标等可能产生人为误差的步骤,不易出错。opus除了可以编辑等体积多次数的分液程序之外,还可以在一个分液程序中设定多达10个独立的分液体积,按下分液键就可以进行一组分液,且分液程序还可保存和调用,适用于分光光度计、色谱和质谱等标准曲线的配制。四、强拓展,易维护。opus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换用不同的接管方式,进液管可延长伸入各类容器,排液管也有延长型可选,便于移动加液。另外还可外接鼠标或脚踏板,避免重复疲劳。可换用棕色视窗,便于分装光敏试剂。opus分液是靠电子马达,无需空压机,不用润滑,内嵌安全阀可隔断、保护主机,没有枪头等移液耗材。
  • Eppendorf电子版移液器和分液器质检证书开放下载
    您是否为了遗失移液器或分液器的原版质检证书而发愁?现在Eppendorf推出网上便捷服务,直接登陆Eppendorf官方网站下载相应的质检证书。只需以下步骤操作:输入移液器上的产品序列号,并进行产品的 网上注册 即可。直接点击以下网址:http://www.eppendorf.com/pipette-certificates,或者通过主页左侧&ldquo Support &epServices Certificates&rdquo 版块进入(如下图)。此外,您还可以通过登陆 http://www.eppendorf.com/certificates 查看公司所有产品的相关证书。官方微博:http://weibo.com/eppendorfchina中文官网:http://www.eppendorf.cn关于艾本德(Eppendorf)德国艾本德股份公司于1945年在德国汉堡成立,是一家领先的生命科学公司,专注于研发和销售实验室的液体处理、样品处理和细胞处理的仪器、耗材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移液器、自动分液系统、分液器、离心机、混匀器和光度计、DNA扩增仪,以及超低温冰箱、发酵罐、生物反应器、CO2 培养箱、生物摇床和细胞显微操作系统。相关耗材产品如移液吸头、离心管、微量反应板和一次性生物反应器,配合Eppendorf仪器的使用,确保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整体解决方案。关于艾本德中国(Eppendorf China Ltd.)2003年Eppendorf正式进入中国,分别在北京、广州设立分公司,启动直销的经营模式,为中国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技术售后服务。目前全国雇员数量近200名,产品销售覆盖各大中型城市,是Eppendorf全球发展最快的子公司。
  • 安捷伦发布BioTek 406 FX洗板分液系统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近日推出了Agilent BioTek 406 FX洗板分液系统。这是一款结合了多种试剂分液和洗板功能于一体的紧凑型多功能仪器。BioTek 406 FX提供可扩展的液体处理功能,可集成到自动化系统中使用或作为独立的台式仪器使用。新型BioTek 406 FX的主要特点在第一代EL406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包括:   1.增加第二蠕动泵和双注射泵。   2.全新触摸屏界面。   3.提高了自动化工作流程在广泛应用中的灵活性,例如基于细胞和基于磁珠的分析。   增加了蠕动泵和注射器泵之后,研究者可以在工作流程中按照每个步骤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泵进行液体分装,最多可实现六种试剂的独立分液。在一台仪器中整合多个分析工作流程步骤功能,特别适合面临空间和预算限制的实验室。406 FX载板架可从右侧或左侧进行操作,非常适合集成到自动化系统中。   安捷伦细胞分析事业部市场营销助理副总裁Caleb Foster讨论了新型BioTek 406 FX产品发布带来的影响。他表示:“406 FX的推出是Agilent BioTek液体处理产品线发展过程中激动人心的一步,该产品线融合了多年来收到的关于EL406的客户反馈。这一灵活的平台将多种仪器整合在一起,在多功能设备里具有市场领先的出众能力。”   Foster 补充道:“406 FX堪称一款真正的主力仪器,可用于基于细胞的分析、ELISA及许多其他基于微孔板的工作流程,它的灵活性和可靠性符合客户需求的预期。”   BioTek洗板分液系统广泛应用于整个生命科学领域,是更加自动友好的安捷伦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复杂的端到端细胞分析工作流程的通量和易用性。
  • 沈阳自动化所高精密测量技术取得新突破
    近期,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智能检测与装备研究室IDE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经过艰苦攻关,创新性提出了高负载大可变量程的大型圆柱度测量新方法,并依此方法研发了大型圆柱度测量仪。  圆柱度是精密回转类零件重要的精度指标之一。目前,圆柱度测量仪大多通过接触式传感器获取被测目标信息,采用精密转台回转的方式实现测量,如英国Talyrond公司研制的最大测量直径达1.6米的1600型圆柱度测量仪。接触式传感器的可形变量极小,在圆柱度测前定心调整过程中,大偏心距累积的运动定位误差极易超出传感器的极限行程而造成传感器损坏。受被测对象的尺寸、重量及高精密转台的制造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过大的载荷将严重影响精密轴系的回转精度,所产生的随机误差难以通过算法有效补偿,无法满足大型工件的高精度测量需求。对于直径超过2米的大型轴承套圈,由于零件尺寸巨大、圆柱度测量精度要求高以及测量环境的局限性,现有的接触式传感器与转台回转的测量方式难以满足其测量要求。因此,亟需研究针对大型回转类零件圆柱度的现场快速精密测量方法及相应的评定技术。  沈阳自动化所智能检测与装备研究室IDE团队提出的高负载大可变量程的大型圆柱度测量新方法采用具有精密、隔震等特性的气浮驱动技术,配合精密耦件,通过测前快速自适应偏置调整技术实现工件测前自动定心,采用精密测头回转的方式快速获取有效测量信息。在测量原理方面,提出了更完善的圆柱度测量模型及误差分离算法,测前定心与实际测量采用分立的运动控制系统,既解决了大型工件的载荷问题,又能够通过模型参数拟合的方式实现偏心、测量线偏置、被测圆柱轴倾斜等误差的精准分离;测量系统采用对称式双测头测量方案,综合了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安全、柔性的特点与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精密、可靠的特性。本方法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测量方法在大型圆柱度测量过程中的局限性,实现了大型回转类零件圆柱度测前自适应偏置调整和现场快速精密测量。大型零件圆柱度测量仪样机  目前,该研发团队已完成大型圆柱度测量仪原理样机的研发工作,并在《光学精密工程》《中国激光》等高质量期刊发表相关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经过国家权威计量专家及天津计量院的检定,大型圆柱度测量仪样机的回转精度为42.6nm,Z向导轨精度139nm/100mm,最大测量直径为2500mm,且其测量范围可根据使用需求进一步拓展。这意味着该原理样机的核心技术指标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夯实我国大型轴承及以大型轴承为核心基础部件的高端装备的制造技术基础,填补直径大于2米的大型轴承圆柱度测量仪的国内空白,掌握大型圆柱度测量仪的核心技术,提高轴承及相关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高铁、风电和高档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能力,对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 润度生物发布Stab H1微量分液移液工作站新品
    Stab H1微量分液工作站是专为大量分装微量液体的用户所设计的,本仪器由安卓系列微电脑控制,设置操作触屏操控,简单直观,界面友好,并可依据客户的特殊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外观设计简洁美观,体积小巧,占用桌面面积仅有20cm2左右,但功能强大,可自由设定加液体积,可触摸选孔加液,加液速度快,精度高,管路可自由拆卸更换进行灭菌,是分装各种试剂、培养基等液体的不二之选。产品优势:⊿ 加液速度快,仅需30S/96孔板⊿ 高精度加液,加液精度可控制在5%以内⊿ 最小加液量可达10μL,最大加液量无上限⊿ 体积小巧,外形尺寸250 x 240 x 270 mm,可放入超净工作台或自动化工作站⊿ 安卓系统触屏操作,操作简单,可触摸选定加液孔,可设定加液体积⊿ 加液管路更换方便,无需工具一分钟更换管路,管路可高温高压灭菌⊿ 支持管路填充,液体回流,余液回收等技术,最大限度减少试剂浪费⊿ 适配多种容器和管架,包括但不限于冻存管、旋盖管、离心管、深孔板、PCR板、细胞板、酶标板等⊿ 应用广泛,可以下液体进行加液或分装:PCR 试剂、ELISA试剂、核酸提取纯化试剂、细胞培养液以及各种缓冲液等技术参数:型号Stab H1控制界面4.3寸LED触摸屏控制系统安卓系统最小加液量10μL加液精确度 5%以内最高加液速度60ml/min(依据配置)匹配耗材各种常见管子和板材(可定制)外形尺寸(长 x 宽x 高)250 x 240 x 270 mm重量7.5kg功率100W电源AC 220V工作温度5 ~40℃工作湿度≤70%创新点:填补了微量液体分装市场空白,最小分装体积达10uL,精度高达5%以内,管路可拆卸可灭菌,非常适合各种试剂及培养基的分装。适合各种管子及板子。Stab H1微量分液移液工作站
  • 【新品发布】第二代洗板分液系统全新上市,以技术驱动建立高效工作流程
    2023年6月19日,北京——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近日推出了Agilent BioTek 406 FX 洗板分液系统。这是一款结合了多种试剂分液和洗板功能于一体的紧凑型多功能仪器。BioTek 406 FX 提供可扩展的液体处理功能,可集成到自动化系统中使用或作为独立的台式仪器使用。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大飞跃的今天,研究者的宝贵时间应该更多用在创新、创造,而不是花的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上,比如细胞铺板、换液、洗板这些任务,是时候换一种方式了!2008 年,安捷伦 BioTek 就非常有前瞻性的开发了 EL406 洗板分液系统,成功的将微孔板清洗和多通道分液整合于一体,使得免疫荧光标记过程可以自动化完成。十五年之后,继承了 EL406 所有优点并结合安捷伦 BioTek 先进液体处理技术的 406FX ,将以全新的形象和优异的性能服务更多的用户。406 FX 洗板分液系统新型 BioTek 406 FX 的主要特点在第一代EL406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增加第二蠕动泵和双注射器泵全新的触控屏界面提高了自动化工作流程在广泛应用中的灵活性,例如基于细胞和磁珠的分析安捷伦细胞分析事业部市场营销助理副总裁 Caleb Foster 讨论了产品发布带来的影响,他表示:“406 FX 的推出是Agilent BioTek 液体处理产品线发展过程中激动人心的一步,该产品线融合了多年来收到的关于EL406 的客户反馈,这一灵活的平台将多种仪器整合在一起,在多功能设备里具有市场领先的出众能力。”Foster还补充道:“406 FX 堪称一款真正的主力仪器,可用于基于细胞的分析、ELISA 和许多其他基于微孔板的工作流程,它的灵活性和可靠性符合客户需求的预期。”BioTek 洗板分液系统广泛应用于整个生命科学领域,是更加自动友好的安捷伦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复杂的端到端细胞分析工作流程的通量和易用性。不管是中小型实验室,还是工业化所需全流程自动化整合系统,安捷伦 BioTek 406 FX 洗板分液系统都能够满足研究者对液体处理标准化、自动化的需求。一系列新功能将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灵活性,使更复杂的微板液体处理工作流程自动化:1集成化设计,灵活地在一台仪器中进行非接触式分液以及各种微孔板(包括 1536 孔板)的全板清洗,可进行复杂的液体处理工作流程,例如从铺细胞开始的免疫荧光染色全流程。2集成触摸屏,实现简单编程。3多达 6 个独立的分液器管路,意味着在单个程序中可以加载多达 6 种不同的试剂并进行独立分液,无需联用多个分液器。4细胞友好型设计,成角度分液及专业的细胞清洗流速确保在分液和清洗过程中单层细胞的完整性。细胞清洗前细胞清洗三个循环之后5可与其他设备进行右侧或左侧集成,实现自动化的多功能性。6内置超声清洗的自主维护设计,无需拆卸洗头。7为各种应用建立标准化流程,提供可重复、更值得信赖试验结果。如果您对 406 FX 感兴趣,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更多支持!
  • 新品:普兰德发布全新一代触屏控制连续分液器
    p  德国普兰德(BRAND)日前发布全新一代连续分液器HandyStep® touch,是当前市场上首支触屏控制连续分液器。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pp  新品特点如下:/pp strong 1、 触摸式操作/strong/pp  使用彩色触摸显示屏,用户可以轻松地在各功能之间来回滑动切换,并且工作步骤相关的所有重要信息始终一览无余。即使戴着手套,操作也很轻松。/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0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f231e9a6-447a-4788-9b9e-6c42664b9305.jpg" title="640.jpg" alt="640.jpg" width="450" height="203" border="0" vspace="0"//pp  strong2、 自动弹出吸头/strong/pp  无需手动更换吸头在 HandyStep® touch 上,轻轻点击显示屏并短按 STEP 键吸头便可弹出,直接更换下一个吸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0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a9a75791-e5e4-4657-a761-e9bd87d72cb9.jpg" title="3.jpg" alt="3.jpg" width="450" height="203" border="0" vspace="0"/ /pp  strong3、 兼容其他制造商的吸头/strong/pp  连续分液器HandyStep® touch 可自动识别 BRAND PD-吸头 II 的体积。为了尽可能实现最大的灵活性,使用许多其他制造商的吸头也不存在任何障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0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aabac2a5-3358-4448-9001-d7f81403bcb3.jpg" title="4.jpg" alt="4.jpg" width="450" height="203" border="0" vspace="0"/ /pp  strong4、 感应充电/strong/pp  HandyStep® touch 的充电既简单又高效:只要将其置于充电座中,其电池就会进行感应式充电。/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0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96eab78b-ced4-4b5c-ba60-42f1c6b79ea7.jpg" title="5.jpg" alt="5.jpg" width="450" height="203"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301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65b24f28-4cfb-47b2-a039-e3c9c333d9d8.jpg" title="1.jpg" alt="1.jpg" width="200" height="301" border="0" vspace="0"//pp  小提示:/pp  PD吸头根据外置活塞原理工作,因此特别适用于高粘度、高蒸汽压力等液体的移取。/ppbr//p
  • 雷尼绍之拉曼光谱仪:精密测控助力仪器自动化
    这两年,拉曼光谱仪一直吸引着业内人士的眼球,各大仪器厂商不断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等方面推陈出新,精心布局,不仅如此,新迈入此领域的仪器厂商也层出不穷,可谓热闹非凡。  拉曼光谱如此的蓬勃发展给广大用户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空间,那么,当前有哪些主流企业/主流产品?有哪些最新的技术/应用?哪款仪器更适合用户自己的研究工作?  仪器信息网:贵公司拉曼光谱仪的定位?  雷尼绍:雷尼绍inVia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为性能优异的研究级显微拉曼光谱仪。其运用雷尼绍在精密机械制造和创新工程方面的丰富经验设计而成,经久耐用,可升级、重新配置或定制,是市场上最可信赖的拉曼仪器。  一般说来,衡量一台拉曼光谱仪的优异性能包括三大指标,高灵敏度、高重复性和高分辨率。inVia独特的分立光路、透镜设计、新型共焦系统结合超低噪音、超高灵敏度的CCD等使其成为同类产品中灵敏度最高的拉曼谱仪 独家采用光栅尺反馈控制技术(源于雷尼绍其他优质产线),并将此技术用于自动样品台及光栅转台的设计中,使得inVia定位和采谱具有非常高的准确率和重复性 光路中的扩束技术及共焦技术更是使得仪器具有高的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 雷尼绍在全球的精密测控领域具有非常高的地位,使得inVia具有极高的自动化程度,操作简单,性能稳定。  仪器信息网:请回顾贵公司拉曼光谱仪的研发及技术进展历史,贵公司在拉曼光谱仪器方面有哪些优势/专利技术?  雷尼绍:  雷尼绍拉曼光谱仪的研发及技术进展  1992年,全球首台新型拉曼光谱仪—RM系列   2008年,商业化Raman-AFM联用技术(TERS)   2009年,全球首台全自动拉曼光谱仪—inVia Reflex   2010年,商业化Raman-SEM联用技术—SCA   2015年,增添透射拉曼、光镊等技术   2016年,全新inVia Qontor显微拉曼光谱仪—增添LiveTrack实时聚焦技术   RA802 Pharmaceutical Analyser—药物专用分析仪器   雷尼绍扫描成像技术的发展  1994年:点扫描成像—最基本的成像技术;  2006年:快速线聚焦成像;   特点:扫描速度快  2008年:StreamLine快速大面积扫描成像(独有Slalom模式)—专利技术   特点:大面积、无接缝、无遗漏  2011年:StreamHR快速高分辨扫描成像   特点:高空间分辨率  2013年:1. 3D快速扫描成像    特点:真正的三维空间成像   2. Surface成像   特点:曲面、斜面表面成像—预定位  2014年:1. StreamHR Rapide快速大面积高分辨成像—英国女王奖   特点:大面积高清成像   2. TERS成像   特点:Raman-AFM联用仪器生成纳米量级拉曼成像  2015年:透射成像   特点:包括z轴综合信息的拉曼成像  2016年:LiveTrack实时聚焦成像   特点:表面凹凸不平、粗糙、弯曲及动态变化的样品自动聚焦成像  仪器信息网:贵公司当前拉曼光谱仪的主流产品和主流技术?贵公司有什么样的产品发展计划?  雷尼绍:  主流产品InVia Reflex显微拉曼光谱仪  主流技术及优势:  inVia系列显微拉曼光谱仪是雷尼绍分析仪器产线的主流产品。inVia独特的设计使其具有高灵敏度、高重复性、高分辨率等衡量一台拉曼光谱仪的几大指标。其操作简单,性能出众,结果可靠,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信赖。  inVia具有非常值得信赖的性能,从分析材料的微痕量到大量,高效的光学设计为您带来最佳的拉曼数据。应用这种能力,您除了可以采集单谱数据外,还可进行下列测试,如,时间序列、温度渐变、线扫描、面逐点扫描、立体扫描、透射逐点扫描、直接成像等。  inVia可以实现完全自动化。所有重要的移动组件均为马达驱动并配有位置和角度传感器,无需手动干预。可以实现操作简单化、实验排列、远程诊断和支持等等。  inVia还具有非常高的灵活性。您可以随时根据研究和实验需求,调整其配置。并且非常容易升级配备光路、包括各种激光器、光学组件和附件。  新产品inVia Qontor显微拉曼光谱仪  主流技术及优势:全新inVia Qontor是雷尼绍最先进的显微拉曼光谱仪。它以市场领先的inVia Reflex为基础,在inVia公认的性能和易用性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  inVia Qontor加入了雷尼绍的最新创新成果 — LiveTrack™ 实时聚焦追踪技术,使用户能够分析表面凸凹不平、弯曲、粗糙或动态变化的样品。在数据采集和白光视频观察过程中实时保持最佳聚焦,消除了耗时的手动聚焦、预扫描和样品制备过程。  RA802药物分析仪  RA802药物分析仪是雷尼绍最新推出的专用于药物领域的仪器。应用范围:  1. 制剂开发  2. 制剂稳定性测试  3. 制剂问题排除  4. 制剂的理解和对比测试——专利保护/诉讼和逆向工程  仪器信息网:目前贵公司拉曼光谱仪重点关注的应用领域有哪些?最看好哪个领域?主推的解决方案?  雷尼绍:目前雷尼绍重点关注生命科学领域和药物分析领域。  生命科学领域解决方案:  拉曼或将是未来生物医学的主要检测手段。拉曼在此领域中应用的一个优势是无标记检测,需要拉曼谱仪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还有非常快速准确的成像功能,雷尼绍inVia拉曼光谱仪拥有一套综合的扫描成像和整体成像技术,无论是成像面积还是成像速度均可根据实际样品进行选择。拉曼在此领域中应用的热点是SERS技术,然而SERS的发展还处于应用开发的阶段,各界的科学家将理论和实验结合起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在生命科学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雷尼绍拉曼光谱仪独特的设计,使其本身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非常适用于弱信号测量。生命科学领域里的样品均具有复杂的拉曼信号,信号的分析是一大问题,雷尼绍的WiRE软件将化学计量法轻松融入其中,对信号进行直接的分析 化学计量法是一门复杂的学科,牵涉到很多的计量方法,雷尼绍软件采集的光谱信息可以直接导入常用的计量法分析软件,直接进行分析。  例如,采用inVia检测细胞自噬过程的案例。细胞自吞噬对其维持自身的稳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拉曼光谱及成像得到的化学信息可见:  1. 采用StreamHR快速高分辨成像,扫描速度快速,细胞扫描过程中保持稳定 高分辨使得结果准确清晰。  2. 正常细胞结构非常清晰 对于发生自噬作用的细胞,结论如下:更多的囊泡存在于自噬细胞中,特别是在膜的区域(箭) 细胞C展现一个内包的核,而细胞D中DNA是分散的一个包含DNA的自噬体在细胞E中观察到(箭头) 其他推定的自噬体包含脂类和蛋白质。  3. 这里采用了PCA和K-均值聚类分析(KMC)两种方法,其中,PCA为WiRE软件自带,处理快速 雷尼绍inVia拉曼光谱仪采集数据的格式可以直接导入matlab等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方便各种方法的比较,使得结果更加准确。  药物分析领域解决方案:  国内药物分析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就是仿制药,而拉曼在仿制药研究中的作用除了鉴定、区分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利用成像技术对药品制剂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级的inVia系列的显微拉曼光谱仪拥有非常多的成像技术,可满足不同形貌、大小样品的成像 最新研究级inVia Qontor显微拉曼光谱仪加入雷尼绍最新创新成果LiveTrack实时聚焦追踪技术,使得各种表面形貌的样品均可直接测量 而RA802药物分析仪更是雷尼绍最新推出的专用于药物领域的成像仪器,从快速、准确成像角度专门用于解决制剂开发和分析的各种问题。  例如,采用inVia Qontor和RA802的LiveTrack功能,轻松得到药片表面及内部的组分分布及颗粒统计分析,使得仿制药的研发及比较更加简便。  药片本身包括扑热息痛、咖啡因(红色)和阿司匹林(绿色),采用LiveTrack直接得到弯曲的药片表面、切开的凹凸不平的中间面及掰开的截面中三种成分的分布及颗粒分析结果。  仪器信息网:从整个行业分析来看,目前拉曼光谱仪都有哪些先进的技术值得大家期待?同时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未来拉曼光谱仪的技术发展趋势?  雷尼绍:拉曼光谱仪技术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拉曼技术、联用技术和拉曼成像扫描技术。  拉曼技术的发展主要在于扩展性方面,现如今inVia除了反射式拉曼采集,还开发了透射拉曼、空间偏移拉曼、光镊和LiveTrack实时聚焦技术等功能。  拉曼成像技术的发展主要在于各种不同的扫描方法。实际测试过程中样品形貌各种各样,有的样品面积大,有的样品需要极高的空间分辨率,有的样品表面形貌各种各样,有的样品随着时间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发展不同的扫描方法。而雷尼绍多年来一直致力创新新技术,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扫描技术来完成各种样品的测试,如StreamLine大面积快速成像、StreamHR快速高分辨成像、StreamHR Rapide超快速成像。全新的Centrus探测器在暗噪音和采集时间方面做了极大的改进,大大提高了灵敏度,缩短了采集时间,也大大提高了扫描成像的水平。  每种分析手段均有其局限性,要全面分析不同种类样品的特征,联用技术仍然是拉曼光谱仪发展的一大方向。雷尼绍inVia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运用雷尼绍在精密机械制造和创新工程方面的丰富经验设计而成。inVia机器灵活、可升级、修改和定制,不影响性能。雷尼绍提供灵活普适的接口,与检测常用的AFM、SEM、CLSM等成功联用,并能够提供一些列其他分析仪器联用的方案。  仪器信息网:预测未来拉曼光谱仪的市场发展潜力(包括应用方向、方法标准、政策法规等)?  雷尼绍:多方信息显示,拉曼光谱已经成为分子光谱领域发展最快的一类仪器,BCC Research最新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拉曼光谱市场达11亿美元,预计2021年该市场将达到18亿美元,2016-2021年之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9%。拉曼的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摘自仪器信息网]  近三年来,有关拉曼校准规范、拉曼检测方法标准(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等的标准陆续在指定过程中,2015年的《中国药典》也将拉曼光谱法列入其中,可见拉曼光谱的蓬勃发展已然成为大家目光的焦点。  从SCI收录的文章来说,有关拉曼光谱表征的文章也是层出不穷,影响因子越来越高,说明拉曼光谱在科研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内容来源:雷尼绍)
  • BioFluidix发布生物芯片/微量/超微量非接触式分液工作站BioFluidix新品
    仪器描述BioSpot BT微量/超微量快速非接触式分液工作站配合专利的SiJet皮升分液模块、PipeJet纳升分液模块、Valve微升分液模块,基于压电式系统组件,能够进行多通道皮升到微升范围内的快速非接触式喷点分液,依据客户应用需求不同,可以将目标样本喷点到96-1536微孔板,片基、膜等上面。系统配备(1)SmartDrop模块,在分液前能够自动对液滴大小进行校准,并捕获图片自动保存,便于过程质控和后续数据追溯;(2)TopView Camera模块对分液位置进行精确校准,并对分液前及分液后拍照保存图片,便于质控和数据追溯;(3)Control ElectroniX 200多通道控制器能够对1-12个分液通道独立控制,每个通道的样品类型及分液体积可以独立设置。 SmartDrop质控模 TopView Camera模块仪器特点样品类型:药物、DNA溶液、蛋白溶液、生物试剂、有一定黏度的样品分液范围:皮升/纳升/微升分液通道:1-12过程质控:自动液滴校准/位置校准仪器尺寸:550*630*540(W*D*H) 应用领域:制药、基因组学、蛋白组学、诊断分液图片展示 液滴捕获与校准 液滴捕获与校准 单通道进样 梯度点样 多通道进样 多通道1536孔板快速点样更多详细信息请联系:环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友东路358号闵欣大厦1号楼212-213室电话:021-54583565网址:www.apgbio.com邮箱:sales@apgbio.com创新点:BioSpot BT微量/超微量快速非接触式分液工作站配合专利的SiJet皮升分液模块、PipeJet纳升分液模块、Valve微升分液模块,基于压电式系统组件,能够进行多通道皮升到微升范围内的快速非接触式喷点分液,依据客户应用需求不同,可以将目标样本喷点到96-1536微孔板,片基、膜等上面。系统配备(1)SmartDrop模块,在分液前能够自动对液滴大小进行校准,并捕获图片自动保存,便于过程质控和后续数据追溯;(2)TopView Camera模块对分液位置进行精确校准,并对分液前及分液后拍照保存图片,便于质控和数据追溯;(3)Control ElectroniX 200多通道控制器能够对1-12个分液通道独立控制,每个通道的样品类型及分液体积可以独立设置。生物芯片/微量/超微量非接触式分液工作站BioFluidix
  • FlexDrop™ iQ™ 非接触式分液器——助力您的药物研发、基因组学研究
    输自动化液体处理系统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高质量的数据,可以极大限度地提高应用基因组学、药物研发等工作流程的效率和可再现性。研究人员需具备自动化专业知识,才能正确地使用并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珀金埃尔默一直致力于提供降低自动化门槛的产品,将微升液体转移这一技术优势应用于即插即用的设备当中,通过简单的触摸屏即可进行操控。最新推出的FlexDrop™ iQ™ 非接触式分液器可从多达96个源位置向96、384或1536孔板快速、精确、灵活地分液,死体积小于1μL。该平台重新定义了自动化的用户体验,任何实验室技术人员只需按下一个按钮,即可实现精确至8nL的分液。快速、精确、灵活分液FlexDrop™ iQ™ 非接触式分液器在正压下产生8纳升(nL)到100微升的液滴,利用96个源孔和8个独立控制通道,每秒分配多达100个液滴。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死体积小于1μL,可在NGS或qPCR等昂贵实验中节省宝贵的试剂内置液滴验证,可保证实验的可再现性能够将任何体积的样品从任何源孔转移到任何目的孔,以便在检测开发、优化和高通量筛选等实验中进行无缝梯度液体分配与SiLA兼容,可与自动化机器人系统整合孔板分配1 μL的时间(秒)9610384201536180采用微量分配技术,赋能高通量基因组学FlexDrop™ iQ™ 非接触式分液器可为NGS文库构建精确提供少量试剂,不再浪费试剂和促进反应小型化,大幅降低成本。该仪器非常适用于:在高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中分配母液、探针和引物在中等至高通量NGS(如NEXTFLEX NGS试剂盒)中分配磁珠、缓冲液和酶提升您的药物研发过程FlexDrop™ iQ™ 非接触式分液器将大大减少与药物研发过程相关的成本和时间。该系统不仅能与HTRF和 ALPHALISA试剂盒配合使用,还能用于许多重要的任务,例如:用于检测开发中实验设计(DOE)工作流程中的梯度分配为高通量筛选的荧光和基于细胞的检测添加试剂将化合物分配到检测板中将用于高通量筛选的RNA干扰文库转移到检测或文库板中直观、优化的软件FlexDrop™ iQ™ 非接触式分液器采用了直观、优化的软件。该软件允许为复杂的方案导入自定义CSV文件,对初学者十分友好,无需编程知识或经验。对于更简单的方案,只需列出试剂,将转移量分配到目的板的孔中,然后点击“运行”即可。FlexDrop™ iQ™ 非接触式分液器通过亚微升移液实现了反应小型化。这项技术将大大减少药物发现和NGS文库工作流程等许多应用中所需要的试剂总量,并将试剂浪费降至最低,从而降低成本。因此,无论自动化经验如何,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使用该纳升级移液设备。
  • 汗诺分液漏斗振荡器新款上市
    汗诺分液漏斗振荡器新款上市 欢迎致电咨询 薄工:18621653239 产品说明:HN-LZ6型分液漏斗振荡器(垂直振荡器),可适合多种规格的分液漏斗,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强度。产品使用灵活,操作方便,满足多种场合的应用。用途:1、 环境分析前处理的提取操作2、 食品、油脂天然物的提取3、 农药残留提取4、 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提取5、 水质污染检测的提取主要特点:【1】可选择倾斜振荡和垂直振荡两种振荡方式,可以得到更大的混合力。【2】振荡频率数字显示,开机后可显示上次关机前的振荡次数。可以切换定时振荡和连续振荡。【3】振荡频率为无级变速,倾斜时振荡频率可达20~250次/min,垂直时振荡频率可达20~300次/min。【4】启动缓冲和停机缓冲技能,启动及停止缓慢进行,减少对分液漏斗的冲击。【5】振荡时,运行声音在55分贝以下,无噪音,非常安静。【6】使用直流马达,可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振荡频率。【7】分液漏斗夹具使用方便,安装或取下分液漏斗十分方便。技术参数:◆振荡方式:垂直或倾斜振荡◆倾斜角度:0~22º 可调◆振荡速度:10~300次/分钟◆振荡幅度:45mm◆最大负荷:约7Kg× 2(含夹具)◆分液漏斗夹具适用范围:(1)标准型夹具:50~1000mL(2)大型夹具:50~3000mL标准配置:振荡器主机:1台,标准夹具:6个价格:29800元
  • 赛多利斯(Sartorius)高端瓶口分液器和数字滴定仪全新上市
    作为国际领先的实验室产品与服务的供应商,赛多利斯(Sartorius)隆重推出全新的高端瓶口分液器Prospenser和Prospenser Plus,以及数字滴定仪Biotrate。其精心设计让日常分液和滴定变得更加便捷。 瓶口分液和滴定是日常理化分析、有机溶剂移取的理想工具。全新产品的独特设计更具安全性、便捷性,并且可定制,充分满足各种分液的需求。同时,还能够帮助细胞培养和生物实验进行更加高效、快捷、安全和经济的培养基分装。Prospenser和Prospenser Plus是高品质的瓶口分液器,具有出色的耐化学性。Prospenser和Prospenser Plus可连接Minisart 针头滤器直接进行除菌过滤;后部配有通用接口可用于干燥管或滤器的连接;Prospenser Plus还配有介质再循环系统,极大地避免浪费。Biotrate是一种功能先进的优质数字滴定仪,具有高耐化学性,为精确、安全地滴定各种液体提供了智能解决方案。得益于其大而清晰的电子显示屏、平滑的操作轮以及360°旋转分液头,Biotrate使用起来十分地轻松便捷。 现在关注“赛多利斯实验室”官方微信,获取更多活动内容和技术干货!
  • Socorex瓶口分液器---用于美沙酮的准确分配
    盐酸美沙酮(简称美沙酮)为μ阿片受体激动剂,药效与吗啡类似,具有镇痛作用,并可产生呼吸抑制、缩瞳、镇静等作用。具有作用时间较长、不易产生耐受性、药物依赖性低的特点,是二战期间德国合成的替代吗啡的麻醉性镇痛药。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现此药具有治疗海洛因依赖脱毒和替代维持治疗的药效作用。2000年8月17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根据《戒毒药品管理办法》的规定,下达了戒毒用美沙酮口服液的追加计划。美沙酮口服吸收良好,服药后30分钟起效,4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作用持续时间24~36小时。主要用于创伤、术后、癌症引起的重度疼痛的镇痛治疗、阿片类依赖的脱毒治疗和阿片类依赖的替代维持治疗。阿片类药物通常包括阿片、吗啡、罂粟碱等,主要对镇痛、止咳、止泻、麻醉、解痉等有效。美沙酮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方法,例如可卡因。它先在美国进行测试和使用,现在广泛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了符合每个患者的成瘾水平,液体疗法准确的剂量是非常重要的。在试验期内,美沙酮以每日剂量(通常在 20-50 mg之间)分发给患者,直至分发给足够的个体剂量。此后,患者可以通过服用液体或凝胶胶囊中的药物替代品来继续治疗。为了平衡其强烈的苦味,纯美沙酮通常与葡萄糖或糖浆混合,提高了患者的接受度并易于分发。在整个分发过程中,避免以任何方式错误稀释或错误剂量等错误的发生。此外,出于法律方面的考虑(该产品仍为管制药物),必须对医疗中心使用的美沙酮的确切用量进行准确监控和登记,以避免被盗或可能被非法使用。Socorex Calibrex™ 530瓶口分液器,特别适用于此类精细液体的分发,其具有广泛的体积范围(0.1-100 mL)。Socorex Calibrex™ 瓶口分液器可通过滑动光标轻松调节体积,刻度上的体积读数清晰,避免设置错误。提供变口适配器,因此,Calibrex™ 瓶口分液器可以安装在任一装有美沙酮溶液的瓶子上。流量控制阀也提供了巨大的优势,回流功能可以在分装过程中直接在瓶子中回收液体,避免代价高昂的损失。流量控制阀Socorex Calibrex™ 瓶口分液器具有独特的 PFA 涂层活塞,可避免由于试剂瓶中中可能出现糖浆结晶而造成的堵塞,从而实现长期无故障的操作。正确的维护对于设备运行至关重要,如果不定期清洁仪器也可能会造成阻塞。Socorex 建议遵循操作说明中所述的关键维护步骤,例如分装、拆卸、清洁和校准,为Calibrex™ 瓶口分液器提供较长的使用寿命。此外,瓶口分液器模块化设计,拆卸组装方便,便于清洁维护,可121℃ 高压蒸汽灭菌,避免了交叉污染。
  • Dispensette系列瓶口分液器——实验室安全移液好帮手”系列促销活动
    五洲东方”马上有优惠“——“Dispensette系列瓶口分液器——实验室安全移液好帮手”系列促销活动春季来袭,各位实验室达人们别错过省钱的好时机哦!“以旧换新”,“买八赠二”,“买五赠三”层出不穷!选择一款最适合你的优惠活动吧!
  • 科众精密-全自动晶圆接触角测量仪,测量等离子处理镀膜后的接触角
    半导体晶圆表面的接触角测试是半导体制造中常见的一项表面质量评估方法,其重要性在以下几个方面:1、粗糙度评估:半导体晶圆表面的粗糙度会对接触角产生影响,接触角测试可以用来评估晶圆表面的粗糙度,从而评估其表面质量。表面清洁评估:半导体晶圆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会影响接触角的测量结果,接触角测试可以用来评估晶圆表面的清洁程度。2、表面处理评估:半导体晶圆表面的各种表面处理,如刻蚀、沉积、退火等会影响接触角的测量结果,接触角测试可以用来评估这些表面处理对晶圆表面性质的影响。3、界面张力评估:在半导体制造中,各种材料的粘附和分离过程都涉及到界面张力的变化,接触角测试可以用来评估晶圆表面和各种材料之间的界面张力。综上所述,半导体晶圆表面的接触角测试可以用来评估晶圆表面的粗糙度、清洁程度、表面处理效果和界面张力等方面的性质,对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表面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晶圆全自动接触角测量仪详细参数:技术参数KZS-50图片硬件外观接触角平台长12寸圆平台(6寸、8寸、12寸(通用)扩展升级整体扩展升级接触角设备尺寸670x690x730mm(长*宽*高)重量35KG样品台样品平台放置方式水平放置 样品平台工作方式三维移动样品平台样品承重0.1-10公斤仪器平台扩展可添加手动,自动倾斜平台,全自动旋转平台,温控平台,旋转平台,真空吸附平台调节范围Y轴手动行程400mm,精度0.1mmX轴手动,360°自动旋转,精度0.1mm测试范围0-180°测量精度高达0.01°测量面水平放置样品平台旋转全自动旋转平台仪器水平控制角位台可调,镜头可调,样品平台可调滴液滴液系统软件控制自动滴液,精度0.1微升,自动接液测试注射器高精密石英注射器,容量500ul针头直径0.51mm,1.6mm表面张力测试滴液移动范围X轴手动调节80mm,精度0.01mmZ轴自动调节100mm,精度0.01mm滴液系统软件控制自动滴液泵滴液模组金属丝杆滑台模组镜头/光源光源系统单波冷光源带聚光环保护罩,寿命60000小时以上光源调节软硬共控镜头可移动范围滑台可调100mm镜头远心变倍变焦定制镜头镜头倾斜度±10°,精度0.5°相机帧率/像素300fps(可选配更高帧率)/300万像索电源电源电压220V,功率60W,频率60HZ漏电装置带漏电装置保护软件部分软件算法分辨率拟合法、弧面法、θ/2、切线法、量角法、宽高法、L-Y法、圆法、椭圆法、斜椭圆法测量方式全自动、半自动、手动拟合方式 分辨率点位拟合,根据实际成像像素点完全贴合图像拍摄支持多种拍摄方式,可单张、可连续拍摄,支持视频拍摄,并一键测量。左右接触角区分支持分析方法座滴法、纤维法、动态润湿法、悬滴法、倒置悬滴法、附着滴法、插针法、3D形貌法、气泡捕获法分析方式 润湿性分析、静态分析、实时动态分析、拍照分析、视频分析、前进后退角分析保存模式Word、EXCEL、谱图、照片、视频总结1、晶圆接触角测量可以订制,适用于各种半导体制造中常用的6英寸、8英寸、12英寸等尺寸的晶圆。2、高精度测量:可以在非常小的范围内准确测量晶圆表面的接触角,具有高度的重复性和准确性。3、多功能性:晶圆接触角测量仪通常具有多种测试模式,可以测量不同类型的表面处理,如刻蚀、沉积、清洗等过程对接触角的影响,可以提供全面的表面质量评估。4、高效性:晶圆接触角测量仪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多个晶圆的测量,提高了实验的效率。5、自动化程度高:晶圆接触角测量仪通常具有自动化控制和数据处理系统,可以自动完成晶圆的定位、测量和数据处理,减少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量和误差。晶圆接触角测量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半导体晶圆表面接触角的仪器。相比传统的接触角测量仪,它具有以下优势:1、适用于大尺寸晶圆:晶圆接触角测量仪通常具有较大的测试平台,能够容纳大尺寸的晶圆,适用于半导体制造中常用的6英寸、8英寸、12英寸等尺寸的晶圆。2、高精度测量:晶圆接触角测量仪使用高精度的光学传感器和计算算法,可以在非常小的范围内准确测量晶圆表面的接触角,具有高度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多功能性:晶圆接触角测量仪通常具有多种测试模式,可以测量不同类型的表面处理,如刻蚀、沉积、清洗等过程对接触角的影响,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表面质量评估。3、高效性:晶圆接触角测量仪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多个晶圆的测量,提高了实验的效率。4、自动化程度高:晶圆接触角测量仪通常具有自动化控制和数据处理系统,可以自动完成晶圆的定位、测量和数据处理,减少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量和误差。综上所述,晶圆接触角测量仪具有高效、高精度、多功能等优点,在半导体晶圆表面处理和质量控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Eppendorf推出限量版Multipette分液器
    为了纪念 Multipette分液器30周年庆,Eppendorf 公司特向客户推出Kary Mullis 签名的限量版电动分液器 Xstream。  该款分液器具有炫酷黑色外壳,并附有诺贝尔奖获得者 Kary B. Mullis 博士(1993 年因发明PCR而获得诺贝尔奖)的银质签名 附送的 Multipette 支座也具有 Mullis 博士的签名,因而该款分液器非常适合收藏。Mullis 博士关于 Multipette Xstream 的个人声明以及限量版包装,使该款产品臻于完美。  Multipette Xstream 是 Eppendorf 电动手动分液器的高端应用产品。它结合简单操作与多功能性于一体。Multipette Xstream 除了具有分液、移液等普通液体操作功能外,还提供滴定、吸液上清液和连续分液的操作。与 Combitip plus 分液管配合使用,是实验室的重要工具。9 款不同体积的 Combitip plus 分液管可以进行 2,500 次以上的不同体积分液。独特的蓝光显示屏也能帮助您远距离观看数据,进行安全精准的操作。
  • 封测设备企业世禹精密完成数亿元战略股权融资
    近日,世禹精密宣布完成数亿元战略股权融资,由IDG资本领投,水木梧桐、东证资本、高信资本、复容投资等机构联合参与投资。世禹精密本轮所筹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扩充产品研发、扩建生产基地与自动化产线、加强国际市场和国内销售开拓与布局等。世禹精密是一家半导体封测设备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植球机、植柱机、检查修补一体机、超薄存储芯片堆叠装片机、高精度高速FC倒装焊贴片机、多功能高精度贴装一体机、高精度热压倒装贴片机、Fanout/EMIB高精度晶圆级芯片贴装机、2D/3D光学AOI检测量测系统等。据水木梧桐创投消息,世禹精密擅长高精度、多种工艺结合、多轴运动控制,在诸如微球植球技术、微球补球技术、植微pin技术、pin整平技术、芯片表面缺陷检查技术、超低荷重搭载技术、超高精度搭载技术、镜头双视野对位技术、热膨胀控制技术、超薄芯片提取技术、残缺晶圆定位吸取技术、SECS/GEM通信系统、高级语言一体化控制系统等,开发的多种设备机型达到业界先进水平。
  • 打造实验室自动化关键拼图 镁伽发布Auflo液体处理工作站系列产品
    2022年12月29日,生命科学智能自动化创新者镁伽科技正式发布Auflo液体处理工作站系列产品,这意味着镁伽补上了实验室自动化领域的关键拼图,持续帮助科研人员有效重构实验流程,革新成本与效率。未来,镁伽将持续拓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业务和产品布局,以更创新的中国智造,助力实现生命科学全流程质效升级,加速推动国内生物制药、生命科学和临床诊断等行业的智能自动化变革潮流。 以产品矩阵“组合拳”全场景覆盖实验室多元化需求 随着生物制药、分子诊断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各大医学和检验检测实验中心对效率的要求迅速提高,生命科学领域对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日益迫切。尤其当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时,超高的检验通量使得传统人工操作耗时、易出错以及交叉感染的风险等缺点更加突出。液体处理是生命科学实验场景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之一,也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操作过程。面对复杂度和通量指数级增长的移液、分液需求,自动化液体处理工作站具有精准高效和超高通量等手工操作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帮助实验人员解放劳动力,同时有效减少人为误差,提高实验的精度和可重复性,并对过程进行控制和追溯,满足多元化的实验操作需求。 自成立以来,镁伽以实验室自动化为切入点,直击生命科学领域效率提升等痛点,持续开发稳定高效、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此次针对实验室液体处理这一细分场景的自动化需求,镁伽一次性发布了Auflo P/M/T/S/D等五个系列的液体工作站产品,涵盖从移液到分液,从紧凑精巧的基础版到高通量高兼容性的专业版,再到支持柔性定制的特别版,全方位满足实验室液体处理对不同通量、不同自动化程度的需求,可应用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细胞生物学、药物研发、合成生物学、生物样本库、分析化学等领域,并可赋能给法医、农检、食品检测等多种检验检测在内的各种精密液体定量处理场景。 (Auflo液体处理工作站系列产品) Auflo-P系列专业级液体工作站:搭载4或8个独立的1000μL移液通道,移液间距、移液体积均独立可控。能够兼容各类样本、试剂耗材和功能模块,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整机自由配置、按需整合,拥有独特且强大的机械臂扩展能力,支持抓板、抓管、移液并行处理,同时可链接整合多种设备,确保满足各种复杂的实验室自动化场景需求。(左:Auflo-P1200专业级液体工作站;右:Auflo-P1600专业级液体工作站) Auflo-M系列开放型液体工作站:配备1或8通道移液核心及抓手,可根据需求选配1、8、1+1、1+8四种核心组合模式。工作站通过自动化方式完成1000μL以内的精准移液,能够兼容各类样本、试剂耗材和功能模块,轻松完成储液槽、离心管、96或384孔板之间的移液、分液等操作。同样支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整机自由配置,按需整合。(Auflo-M700开放型液体工作站) Auflo-T系列基础版液体工作站:搭载96通道全自动移液系统,具有移液、分液、混合等6种液体处理模式。一吸一喷和一吸多喷等模式可轻松实现板与板之间的高效精准复制,帮助简化微量应用工作流程。(Auflo-T9600基础版液体工作站) Auflo-S系列专用型样品前处理系统:主要应用于移液工作中样品分杯和PCR体系构建过程,整合添加了条码扫码、样品振荡混匀、开关盖、样品转移等多种功能,还可支持添加蛋白酶K、内参、阴阳性质控样品等。可高效完成样本模板添加和PCR mix添加,取出深孔板即可进入下一环节。同时支持混料上样,仅需四分钟即可完成一个96孔板的PCR反应体系配置工作。(Auflo-S1200专用型样品前处理系统) Auflo-D系列多通道分液仪:多功能的高速试剂分装系统,可对各类型试剂进行超高通量自动化分装。该系列配置高速蠕动泵,每通道可实现不同试剂的精确分液,助力实现复杂分析和诊断实验的全程自动化。可用于细胞、培养基、各类IVD试剂的⾼ 精度分装、核酸提取试剂预装板制备、质控液分装以及保存液分装。以硬件+软件+计算一体化打通实验室智能协同生态 在解决局部实验流程自动化的基础上,Auflo系列液体工作站还可支持自动化整合,能够无缝接入镁伽自主研发的实验室自动化软件系统MegaFluent️ ,实现强大的功能跃升及友好的用户体验。MegaFluent️ 不仅可以打通多达上百种的第三方仪器设备,并且可以针对客户个性化的应用需求,开发并整合定制化的设备模块。通过硬件+软件+计算的一体化协同,MegaFluent️ 生态将极大加速生命科学实验室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进程。 Auflo系列液体工作站采用了与MegaFluent️ 统一的扁平化用户交互界面风格,使用操作简单便捷,最大程度的简化实验人员培训和使用流程,极大提高操作效率。借助MegaFluent️ ,Auflo系列液体工作站不仅可以实现极端复杂的液体处理全工作流程智能化调度,完成与众多其他品牌仪器设备的无缝整合连接,而且通过强大的实验室信息化功能,确保实验结果与实验过程全部数据的全程可追溯,实现实验室的远程数字化管理。 镁伽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瑜清先生表示:“液体工作站是实验室自动化的核心设备,此次Auflo系列产品的发布,让镁伽在实验室自动化领域的产品布局进一步升级和完善,是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也为镁伽下一阶段的跨越式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展望未来,生命科学将加速进入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时代,镁伽将围绕生命科学自动化这一时代命题,持续拓宽过程自动化、检测与量测、计算与分析的强大产品矩阵,通过不断研发先进的科学生产力工具和创新产品,以最新的科技助力科学家释放更多潜能,共同建设更绿色、更健康、更美好的世界。”
  • WITEG分液漏斗促销
    货 号: SGCR-2-674-250 中文名称: 250ml带刻度分液漏斗、PTFE活栓、PE顶塞、ST29/32 英文名称: SEPARATORY FUNNEL, 250 ML,CONICAL GRADUATED BOROS. ST-PTFE-STOPCOCK PLUG, BORE4 MM, ST-PE STOP. ST 2 型 号: 250ml 品 牌: witeg 产品类别: 实验室耗材 价 格: 635.00 促销价: 508.00促销时间: 2011年7月18日-2011年12月31日优点:1.材质:采用一级水解玻璃(硼硅酸盐玻璃,线形膨胀系数3.3),对酸性和中性溶液具有良好的化学耐受性2.制作工艺:采用全球最好的机吹工艺,瓶身的均匀度比国产的手工工艺更佳。3.顶塞:采用机磨方式,顶塞通配性好;而国产的磨口采用对磨工艺,只顶塞必须一一对应。上海安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斜土路2897弄50号海文商务楼5层 [200030]电话:86-21-54890099传真:86-21-54248311网址:www.anpel.com.cn联系方式:shanpel@anpel.com.cn 技术支持:techservice@anpel.com.cn
  • 高精密3D打印助推精密零部件低成本快速交付
    导语: 制造业是国家生命的命脉,精密制造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一种趋势。2018年,全球精密机加工市场规模达到2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9%。精密制造业覆盖航空、医疗、汽车、消费电子、通信等各个领域。现阶段,中国精密制造业总体呈现区域发展不均衡、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产值增长较快等特点,且难以协调厂商需求的批量生产、成本可控与客户需求的产品质量稳定性、一致性之间的矛盾。高精密3D打印作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传统加工工艺过程复杂、成本高、难度大的痛点,成为现代精密制造业不可缺少的“产业新力量”精密制造业现状:需求大,难度高,投入大 精密制造业主要包括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制造自动化两大领域,前者追求加工上的精度和表面质量极限,后者包括了产品设计、制造和管理的自动化,两者是密切合作、相辅相成的关系,皆具有全局的、决定性的作用,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支柱。精密和超精密机加工行业一直是劳动密集、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门槛较高,企业需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利润。自动化精密模具包括结构工艺复杂的成型模具和高精度成型模具。结构工艺复杂的模具是在较小的模具体积上需要做出很多功能的实现;高精度模具主要是指成型的产品尺寸变化微小,一致性非常高,模具往往体积不大,但造价高昂。 根据罗兰贝格数据统计,2011-2018年,全球精密机加工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0.2%;到2018年,全球精密机加工市场规模达到2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全球精密机加工外包市场规模达1480亿美元,占全球总规模的69%。资料来源:罗兰贝格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精密制造业提供的是制造业的关键零部件,是制造业的最顶端,利润最丰厚的核心部分。从规模上来看,精密制造业可以覆盖整个制造业的大约三分之一。精密制造主要用于生产复杂的零件及制成品的完整组建,具体领域包括航空、医疗、汽车、消费电子、通信等等。得益于这些下游领域的需求支撑,全球精密制造业市场保持稳定。 精密制造业技术永恒的主题就是高效率与高精度。目前,中国的制造业与世界制造业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是精密零部件的加工能力滞后,主要因其在质量、一致性、耐用性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虽然中国精密零部件加工厂商数量众多,但技术水平和加工能力参差不齐。即使部分的国内配套加工厂商通过购进先进的生产设备等方式可以达到精密零部件的加工质量要求,但却常常难以在批量生产、成本可控的条件下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摩方批量打印齿轮 一般来说,高质量精密零部件加工制造不仅需要先进的生产设备等硬件配备,更需要根据部件的产品特点和客户需求,设计和实施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平衡加工质量、产品交期和成本控制等多个相互影响的制约因素,同时,还要实现设备、工具和人员等生产资源的优化组合。总体而言,这是一个需要多项投入、多方考量、环环把控的行业。 那么,面对精密制造业市场的巨大刚性需求,以及国家振兴精密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否可以实现既满足较高的精密产品质量与技术需求、又能实现可控的时间和成本投入?高精密3D打印——现代精密制造的“产业新力量” 在传统加工工艺无法满足高质量精密零部件快速交付需求的现状下,市场需求将目光逐步引导至近些年高速发展的增材制造工艺。增材制造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蓬勃兴起,世界各国纷纷将其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中国《“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等均把增材制造列入重点领域。 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技术,它完全解决了传统加工工艺过程复杂、成本高、难度大等痛点,能够准确、快速、灵活设计各种复杂结构。而高精密3D打印更是成为现代精密制造业不可缺少的“产业新力量”,虽目前仍处于发展早期,但其突破复杂三维微纳结构器件的精密快速成型与直接生产制造,在微小精密部件的开发与小批量阶段,以“成型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的突出优势受到高质量精密零部件加工市场的倍加青睐,而这种高效率的“时间差”带来的收益已经成为一些公司的利润来源。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PμSL面投影立体光刻技术(Projection Micro Stereolithography) 是已经成熟商业化的能够实现高精密 3D 打印的的微纳光固化3D打印技术之一。PμSL在实验室阶段可实现几百纳米精度,已经商业化的产品可达几微米的打印精度,多见于深圳摩方科技的nanoArch系列微纳3D打印设备——全球首款商业化的 PμSL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技术微尺度3D打印设备产品,涵盖多款型号机型,可以提供2μm超高精度3D打印系统。PμSL 加工速度快、打印幅面大、加工成本低以及宽松的环境要求等特点,使其在工业应用领域已实现了内窥镜、导流钉、连接器、封装测试材料等部件的批量加工和应用,为国内外多个大型公司提供高精密加工方案。 在此列举2个高精密3D打印应用较为广泛的案例:连接器与内窥镜。连接器尺寸5.65mm*2mm*2.8mm,最小pin间距0.14mm,最小壁厚0.1mm;内窥镜端部座中的圆管壁厚为70μm,管径1mm,高度4mm。精度要求皆为±10-25μm。CNC和开模注塑很难加工这种逼近极限的结构,深圳摩方公司可以在约1-2小时内就加工出来,最快一天内交付。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制造成本。深圳摩方——助力振兴中国精密制造业 振兴精密制造业是中国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一环。着眼未来,借助高精密3D打印设备和技术来提升零部件制造的精度,将成为精密零部件制造的一大趋势。 从工业市场出发,效率和成本是决定盈利与否的关键因素。深圳摩方的高精密3D打印设备与技术,在缩短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提升产品性能等方面,很好的契合了精密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技术精度需求与市场盈利需求。中国精密制造实现振兴将如虎添翼,未来可期。
  • 高精密3D打印助推精密零部件低成本快速交付
    导语: 制造业是国家生命的命脉,精密制造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一种趋势。2018年,全球精密机加工市场规模达到2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9%。精密制造业覆盖航空、医疗、汽车、消费电子、通信等各个领域。现阶段,中国精密制造业总体呈现区域发展不均衡、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产值增长较快等特点,且难以协调厂商需求的批量生产、成本可控与客户需求的产品质量稳定性、一致性之间的矛盾。高精密3D打印作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传统加工工艺过程复杂、成本高、难度大的痛点,成为现代精密制造业不可缺少的“产业新力量”精密制造业现状:需求大,难度高,投入大 精密制造业主要包括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制造自动化两大领域,前者追求加工上的精度和表面质量极限,后者包括了产品设计、制造和管理的自动化,两者是密切合作、相辅相成的关系,皆具有全局的、决定性的作用,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支柱。精密和超精密机加工行业一直是劳动密集、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门槛较高,企业需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利润。自动化精密模具包括结构工艺复杂的成型模具和高精度成型模具。结构工艺复杂的模具是在较小的模具体积上需要做出很多功能的实现;高精度模具主要是指成型的产品尺寸变化微小,一致性非常高,模具往往体积不大,但造价高昂。 根据罗兰贝格数据统计,2011-2018年,全球精密机加工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0.2%;到2018年,全球精密机加工市场规模达到2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全球精密机加工外包市场规模达1480亿美元,占全球总规模的69%。资料来源:罗兰贝格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精密制造业提供的是制造业的关键零部件,是制造业的最顶端,利润最丰厚的核心部分。从规模上来看,精密制造业可以覆盖整个制造业的大约三分之一。精密制造主要用于生产复杂的零件及制成品的完整组建,具体领域包括航空、医疗、汽车、消费电子、通信等等。得益于这些下游领域的需求支撑,全球精密制造业市场保持稳定。 精密制造业技术永恒的主题就是高效率与高精度。目前,中国的制造业与世界制造业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是精密零部件的加工能力滞后,主要因其在质量、一致性、耐用性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虽然中国精密零部件加工厂商数量众多,但技术水平和加工能力参差不齐。即使部分的国内配套加工厂商通过购进先进的生产设备等方式可以达到精密零部件的加工质量要求,但却常常难以在批量生产、成本可控的条件下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摩方批量打印齿轮 一般来说,高质量精密零部件加工制造不仅需要先进的生产设备等硬件配备,更需要根据部件的产品特点和客户需求,设计和实施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平衡加工质量、产品交期和成本控制等多个相互影响的制约因素,同时,还要实现设备、工具和人员等生产资源的优化组合。总体而言,这是一个需要多项投入、多方考量、环环把控的行业。 那么,面对精密制造业市场的巨大刚性需求,以及国家振兴精密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否可以实现既满足较高的精密产品质量与技术需求、又能实现可控的时间和成本投入?高精密3D打印——现代精密制造的“产业新力量” 在传统加工工艺无法满足高质量精密零部件快速交付需求的现状下,市场需求将目光逐步引导至近些年高速发展的增材制造工艺。增材制造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蓬勃兴起,世界各国纷纷将其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中国《“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等均把增材制造列入重点领域。 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技术,它完全解决了传统加工工艺过程复杂、成本高、难度大等痛点,能够准确、快速、灵活设计各种复杂结构。而高精密3D打印更是成为现代精密制造业不可缺少的“产业新力量”,虽目前仍处于发展早期,但其突破复杂三维微纳结构器件的精密快速成型与直接生产制造,在微小精密部件的开发与小批量阶段,以“成型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的突出优势受到高质量精密零部件加工市场的倍加青睐,而这种高效率的“时间差”带来的收益已经成为一些公司的利润来源。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PμSL面投影立体光刻技术(Projection Micro Stereolithography) 是已经成熟商业化的能够实现高精密 3D 打印的的微纳光固化3D打印技术之一。PμSL在实验室阶段可实现几百纳米精度,已经商业化的产品可达几微米的打印精度,多见于深圳摩方科技的nanoArch系列微纳3D打印设备——全球首款商业化的 PμSL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技术微尺度3D打印设备产品,涵盖多款型号机型,可以提供2μm超高精度3D打印系统。PμSL 加工速度快、打印幅面大、加工成本低以及宽松的环境要求等特点,使其在工业应用领域已实现了内窥镜、导流钉、连接器、封装测试材料等部件的批量加工和应用,为国内外多个大型公司提供高精密加工方案。 在此列举2个高精密3D打印应用较为广泛的案例:连接器与内窥镜。连接器尺寸5.65mm*2mm*2.8mm,最小pin间距0.14mm,最小壁厚0.1mm;内窥镜端部座中的圆管壁厚为70μm,管径1mm,高度4mm。精度要求皆为±10-25μm。CNC和开模注塑很难加工这种逼近极限的结构,深圳摩方公司可以在约1-2小时内就加工出来,最快一天内交付。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制造成本。深圳摩方——助力振兴中国精密制造业 振兴精密制造业是中国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一环。着眼未来,借助高精密3D打印设备和技术来提升零部件制造的精度,将成为精密零部件制造的一大趋势。 从工业市场出发,效率和成本是决定盈利与否的关键因素。深圳摩方的高精密3D打印设备与技术,在缩短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提升产品性能等方面,很好的契合了精密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技术精度需求与市场盈利需求。中国精密制造实现振兴将如虎添翼,未来可期。
  • 市场需求大 我国高端精密仪器还需加大投入
    我国精密仪器市场需求大  精密检测仪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很多人对此并不甚了解。精密检测仪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开始在国内被广泛使用,成为检测工业产品必备的设备。在经历了简单的投影仪、二次元影像测量仪、高端三坐标测量机这三个发展阶段之后,目前的精密检测仪器更加趋向于智能化、自动化和集成化,解决了人工肉眼和卡尺卡规检测的局限性。  精密检测仪器被广泛应用在工业产品的检测上,随着国内工业的发展,精密检测仪器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精密检测仪器目前已成为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产业,是新兴产业中高速发展的一个行业。  新时代,更多的产品需要提供三维检测,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所以国内的精密检测企业就在二次元影像仪的基础上研发生产了三坐标测量机,从而实现更高端的产品的三维检测任务。  当然,对于精密检测仪器这个国内新兴的行业来说,也会有高潮和低谷的存在,因此,企业需要有一个发展的规划,这样才能带领行业不断的超越和发展,最终成为世界领域里的领头羊。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精密检测技术和仪器的现状仍然不甚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此类研发企业在国内是稀缺资源。随着中国工业自动化和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定向研发的精密检测仪器在工业检测领域将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中国要成为工业强国,也必须重视研发与创新。  专家称,精密检测仪器本身是整个行业的粮草,而软件则又是仪器的核心。所以我们要想让整个的精密检测仪器行业的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那么我们就要保证精密测量软件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为仪器的检测提供技术的支持。  未来发展需加大技术投入  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试验机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由于技术及创新等方面的原因,国内试验机行业与国外仍有巨大的差距,关键核心技术匮乏,低水平重复,产品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在高端精密仪器上仍严重依赖进口,大量进口对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第一,高端通用试验仪器设备。将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一批我国需求量大、严重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的试验仪器设备,攻克若干试验仪器设备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带动重要领域试验仪器设备整体水平提升,打破国外垄断。  第二,前沿重大试验仪器设备。将依据我国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战略部署,研发若干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试验仪器设备,有效支撑我国开展世界一流科学研究、有特色科学研究,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第三,常规通用试验仪器设备。将强化科技部门统筹作用,从现有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或自由资金开发的试验仪器设备中择优,采取应用示范、实施后补助等方式,以使国产优质试验仪器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壮大我国试验仪器设备产业。  加强研究和创造  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我国的发展一直都在遵守的科学道理,在科学技术的领域,国家需要的精密的仪器越来越多,所以对于精密仪器的研究一直都是我国相关科技开发人员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在不断的努力中前进,争取赶超世界的先进水平,成为发展的主题。  在科学技术中,学到的知识非常的多,尤其是在精密仪器的开发和制造中,一定会遵循更多的实践经验来进行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创造。这对于我国的电气行业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从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精密仪器是我国使用的重要的仪器,一定要具备先进水平的精准,这样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我国在精密仪器的发展上面正在不断的进步,并且在十几年来的时间里已经发展了很多的科学水平,但是仍然赶超不了国际水平,但是只要是我们的努力发展和科学的不断的研究和创造,赶超先进水平的时期指日可待,在不断的发展中探索出来的成果才更加的稳固。  所以精密仪器的使用和发明,对于我国的电气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从根本上促进了社会的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主要是科学技术的不断的进步,这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精密仪器的制造国家,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也在朝着这个目标不断的努力奋斗。
  • 4小时→4分钟,AutoScan Inspec推进精密叶轮三维检测效率大步提升!
    AutoScan Inspec全自动桌面三维检测系统自上市以来,专注于小尺寸精密工件的三维扫描仪应用,在塑料零部件、叶轮叶片、小尺寸铸件等的批量化三维检测、逆向设计等应用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期,小编采访了一位AutoScan Inspec用户,了解其实际应用过程及使用体验。 Q 您和AutoScan Inspec是怎么结缘的? 答 这个说来也非常巧,我看到我的同行在用这个设备,看到其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就也赶紧买了一台。 Q 请您谈一谈引入AutoScan Inspec 后,您的工作流程带来了什么变化? 答 总体来说,效率大幅提升。这款设备精度高,效率高,我们的叶轮检测从4-5小时缩短至4分钟。 我们是做叶轮的CNC加工的,加工之后,我们要进行检测,特别是叶型和同心圆,看看产品是否合格,要是不合格要进行CNC加工的调整。 我们之前是用三坐标来检测,三坐标检测结果是很可靠,但是就是在检测这种异形曲面的时候,很慢。我们检测一个直径10公分的叶轮,大概要4-5个小时,这个等待的时间有点长。 现在用三维扫描的话,首先,精度满足要求,另外,效率真的很快,扫描检测的话,动作快一点,几分钟就好了。那对我们来说,这个检测的等待时间缩短了,肯定是一个很大的好处。 -叶轮三维数据图- -叶轮三维检测截图- 客户的满意,是对于AutoScan Inspec的最好的评价,在检测精密叶轮这种小型精密零件的过程中,AutoScan Inspec具有独特的优势——效率极高。 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揭秘下,AutoScan Inspec如何做到如此高效? 首先,让我们通过视频来了解下AutoScan Inspec检测叶轮的完整流程。 - AutoScan Inspec高效秘诀 - 1 三维扫描快、准、全,非接触测量,完美获取叶轮的完整三维数据。 解 析 快:一体式机身搭载三轴设计,可实现全自动扫描,扫描快速。 准:AutoScan Inspec采用高性能硬件搭配强劲的3D视觉算法,最高精度≤10μm,且重复精度稳定,保证数据质量,避免返工。 全:自动化扫描配合AI智能补扫算法,智能规划补扫路径,确保扫描数据的完整,为接下来的尺寸检测、CNC加工路径的优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 五金件扫描示例 -2 数据处理人性化,提升数据处理的时间。 解 析 AutoScan Inspec的软件不断更新升级,使得数据处理越来越便捷、高效,从而提升整体的三维检测效率。 3 检测软件无缝对接 解 析 AutoScan Inspec扫描完成后,扫描软件与Geomagic Control X、Geomagic Design X 等检测和逆向软件无缝对接,无需软件之间的切换,提升整体效率。 ❖ 从“三维扫描-扫描数据处理-检测软件对接”,每一个环节,AutoScan Inspec的设计都围绕“高效”而展开,使得AutoScan Inspec能够高效完成批量化的精密零件检测任务,是精密零件加工企业的尺寸检测重要助手。
  • 激光精密测量技术及其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
    “中国制造 2025”发展战略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超精密测量对提升高端装备制造质量具有基础支撑作用,并在制造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发挥决定性作用;只有解决整体测量能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端装备制造质量问题。激光因其高方向性、高单色性、高相干性等特点,具有高准确度、非接触、稳定性好等独特优点,在超精密加工和测量领域应用广泛。目前,越来越多的激光精密测量系统已作为产品检测的重要环节融入高端装备制造生产线,并已成为大型装备制造业中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包括激光干涉仪、激光跟踪仪等。激光干涉仪以光波为载体,利用激光作为长度基准,是迄今公认的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材料几何特性表征、精密传感器标定、精密运动测试与高端装备集成等场合;特别是基于激光外差干涉技术的超精密位移测量系统同时具备亚纳米级分辨率、纳米级精度、米级量程和数米每秒的测量速度等优点,是目前唯一能满足光刻机要求的位移测量系统。激光跟踪仪是一种大尺寸空间几何量精密测量仪器,具有测量功能多(三维坐标、尺寸、形状、位置、姿态、动态运动参数等)、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量程大、可现场测量等特点,是大型高端装备制造的核心检测仪器。激光跟踪仪基于球坐标测量系进行测量,主要用于大尺寸坐标测量以及大型构件尺寸及形位误差测量,亦可对运动部件进行动态跟踪测量。为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激光精密测量技术及其在高端制造中的应用,仪器信息网将于2022年10月20-21日举办首届“精密测量与先进制造”主题网络研讨会,特邀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主任周维虎、清华大学教授张书练、哈尔滨工业大学长聘教授胡鹏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崔建军分享主题报告。 点击图片直达报名页面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周维虎《激光跟踪仪精密测量技术与应用》(点击报名)周维虎研究员长期从事精密光电测量技术与仪器研究,主持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基金重大仪器专项、国防科工局重点预研、装备发展部军用测试仪器、中科院仪器装备项目等50余项精密测量与仪器类课题,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发明特等奖、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等7项省部级奖励,发表论文近200篇,申请专利近50项,编写教材1部,起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和规范4部,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江苏省双创领军人才、青岛市创新领军人才等称号。成功研发国际上首台飞秒激光跟踪仪、国内首台三自由度激光跟踪仪和六自由度激光跟踪仪,打破了国外在激光跟踪测量领域的技术垄断。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聘教授,湖北工业大学楚天学者教授。担任《计测技术》、《测控技术》、《中国测试》和《光电子》期刊编委,《Optical Engineering》、《中国航空学报(中、英文)》等十余份国内外期刊审稿人。报告摘要:激光跟踪仪用于超大尺寸空间几何量测量,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范围大,可现场测量等特点。在航空航天、船舶、雷达、高铁、能源设备、汽车、大科学装置等大型装备制造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本报告重点介绍激光跟踪仪研发技术及相关领域中应用。清华大学教授 张书练《激光回馈精密测量技术新进展》(点击报名)张书练,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激光和精密测量专家,偏振正交激光器纳米测量技术的国内创建人和国际主要创建人。曾任清华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广东省计量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两项,电子学会发明一等奖一项等十余次奖项。在ISMTII-2017国际学术会议上被授终身贡献奖。出版专著:唯一作者3部,第一作者1部,主编国际会议专题文集2部,计测技术“教授论精密测量”一期,发表论文360余篇,发明专利权80余项。发明的双折射-双频激光器及干涉仪等纳米测量仪器已经批产。哈尔滨工业大学长聘教授 胡鹏程《超精密激光干涉位移测量技术进展与挑战》(点击报名)胡鹏程,哈工大长聘教授、博导,精密仪器工程研究院副院长,2019年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校内兼职:第二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超精密仪器技术及智能化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校外兼职: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第八届计量仪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IEEE Senior Member;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理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评审专家;《光学精密工程》编委,《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青年编委,《红外与激光工程》青年编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引力波探测重点项目,咨询专家组,成员;ISPEMI 2018, Secretary General;IFMI&ISPEMI 2020,Cochair of organizing committee,IFMI&ISPEMI 2022,Cochair of organizing committee 学术研究:围绕超精密激光测量与光电仪器方向,从事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和仪器研制测试。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技术基础项目、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项目经费1.2亿余元;发表SCI检索论文60篇,出版编著1部,申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52项。 科研成果奖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1完成人,基础类,2021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5完成人,2013年)等。报告摘要:甚多轴高速超精密激光干涉测量技术与仪器是高端装备发展与前沿研究的重大核心基础技术,作为光刻机等高端装备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单元,其直接决定了装备所能达到的极限运动精度与整体性能;作为溯源精度最高的长度计量测试仪器,其准确统一全国相关量值,支撑国际单位制量子化变革等前沿研究。随着高端装备发展与前沿研究的迅猛发展,其甚多轴、高速、超精密测量需求越加显著,使激光干涉测量技术发展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开展了甚多轴高速超精密激光干涉测量技术研究,突破了激光稳频、多轴干涉镜组、干涉信号处理等多项关键技术,研制成功系列超精密激光干涉测量仪器,测量速度优于5m/s,动态测量分辨力0.077nm,光学非线性误差优于0.02nm,并在微电子光刻机、国家基准装置、德国PTB超测量装备等成功应用,为我国高端装备发展与前沿研究奠定重大共性技术基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课题组长/副研究员 崔建军《差分珐珀激光干涉微位移计量及应用研究》(点击报名)崔建军副研究员长期从事精密几何量测量技术及计量标准研究,主持和参加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项目等30余项精密测量与几何量计量研究项目,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二等奖、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发表论文近40余篇,申请专利近30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正在负责及参加起草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规范10余项。主持建立新一代双频激光干涉仪计量标准装置、激光测微仪、光栅式测微仪校准装置、纳米薄膜厚度计量标准装置等多项国家量值最高的计量标准装置。提出了双频差分法布里珀罗激光干涉技术原理,研制了准确度达到数十皮米的微位移及干涉仪非线性计量装置。担任担任全国半导体器件、全国光学和光子学光纤传感、全国试验机等3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国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技术委员会分工作专家组专家,国家计量标准的一级考评员和一级注册计量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导师,南方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研究生导师,担任《计量学报》、《计量科学与技术》、《中国计量》、《中国激光》,《光学学报》、《sensor review》《measurement》、等十余份国内外期刊审稿人。报告摘要:微位移测量是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设计和先进制造急需的应用基础技术,也是几何量计量、微纳制造和光刻技术等发展所急需的关键技术。报告针对当前急需的纳米及亚纳米精度的激光干涉仪、亚纳米电容测微仪和纳米位移传感器等难以计量的现状,创造性提出采用固定频差双频激光建立差分珐珀干涉系统的光学理论,并研究基于该理论构建精度达到数十皮米甚至更高量级的位移测量技术实现方法,研制实现皮米级分辨力的高精度位移测量装置,推动国家精密测量、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也为建立皮米级国家最高微位移计量标准装置提供技术方法。扫码报名抢位指导单位: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协办单位:上海大学会议日程报告时间报告主题报告人单位职务10月20日上午09:30-10:00工业视觉技术进展及装备应用邾继贵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及光电子工程学院院长10:00-10:30激光跟踪仪精密测量技术与应用周维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主任/研究员10:30-11:00激光回馈精密测量技术新进展张书练清华大学教授11:00-11:30待定胡鹏程哈尔滨工业大学长聘教授10月20日下午14:00-14:3020年来齿轮测量技术的发展石照耀北京工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4:30-15:00基于波长移相技术的光学平行平板轮廓和厚度信息测量技术于瀛洁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15:00-15:30视觉在线测量与检测技术卢荣胜合肥工业大学教授15:30-16:00面向智能制造的全过程、全样本、全场景测量李明上海大学教授10月21日上午09:00-09:30工业摄影测量技术研究及应用郑顺义武汉大学教授09:30-10:00装备空间运动误差被动跟踪测量方法与仪器娄志峰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10:00-10:30差分珐珀激光干涉微位移计量及应用研究崔建军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课题组长/副研究员10:30-11:00面向先进制造过程的在线计量技术研究赵子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 费业泰:用“微米”丈量人生的密度 留下精密仪器领域“费家军”
    2007年,费业泰被授予国际测量与仪器委员会“终身贡献奖” 神舟浴火腾飞升空,蛟龙耐寒深潜入海,高度精密的仪器在热胀冷缩时会产生什么变化?如何才能保证它们正常运转?我国高新技术领域的每一项重大突破,都离不开精密仪器学科的支撑。  在我国精密仪器领域,很多知名专家自称“费家军”,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导师——我国现代精度理论及工程应用的奠基人、合肥工业大学教授费业泰。在把60年人生奉献给精密仪器事业后,今年2月26日,费业泰教授在合肥逝世,享年82岁。  60年努力,奠基我国现代精度理论及工程应用  “精度”与“误差”这对反义词,是人类科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而费业泰一辈子的工作,正是不断消除误差,追求越来越高的精度。  1955年,费业泰在合肥工业大学留校任教,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来到新开办的精密仪器专业。那时,新中国工业建设刚刚起步,我国对精度与误差的研究几近空白,机械工业总是难逃噪音大、震动大、能耗大的“傻大粗”模式。  现在精度测量以微米为标准,而当时的标准是毫米甚至厘米,相差千倍、万倍,为了改变这一切,费业泰养成了没日没夜工作的习惯。由于精密仪器特别敏感,为了确保实验质量,多年来,费业泰在忙碌一天后,晚上仍会趁夜深人静继续待在实验室。  经过长期的研究,费业泰提出了精度误差理论,半个多世纪来,这一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我国精度评定的基本方法以及精密仪器学科的理论基础。  航天器在太空中飞行,向阳与背阳的两面温度相差数百摄氏度,由于膨胀系数标准有误,用什么材料才能确保卫星正常使用,一直长期困扰我国航空业的发展。九十年代末,时任我国某型卫星研制部门负责同志找到了费业泰。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费业泰发现原有的检测方法和计算标准存在较大误区,于是创新膨胀系数的检测和制定方法,不仅成功解决了精密仪器的稳定问题,还依此提出了全新的热误差理论体系。  在我国精密机械领域,曾一度陷入加工设备每个部件都要高精度的误区。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成本,而效果也并不稳定。针对这一情况,费业泰在我国率先提出“最好的部件在一起不一定能有最好的性能”这一理念,找到了误差传递的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提出了新的方法,不再要求每个部件均为高精度,而是通过不同部件之间的最优组合,保证机械设备的高精度。这一方法成为我国最新精度理论的重要内容。  60年来,费业泰承担并完成了40余项高水平科研项目,发表过320余篇论文,获得9项省部级奖励,是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为我国重点科研项目解决了大量实践难题,被称为我国精度理论的开拓者。2007年,费业泰被国际测量与仪器委员会(ICMI)授予终身贡献奖。  2010年,费业泰入选“感动工大十大人物”  潜心钻研,淡泊名利拒绝美国抛出的“橄榄枝”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是费业泰的9本专著之一,他的学生、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于连栋教授介绍,该书198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教材,成为我国精密仪器学科理论的开拓之作。30多年来,该书再版7次,被全国200余所高校采用,很多年轻一代的杰出青年、长江学者,都是读着它迈进了精密仪器科学的殿堂。  “做科研不能带有一点功利心。”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苗恩铭教授至今牢记着费业泰的教导。  其实热误差理论,费业泰早在1980年代就已经发现并进行总结,但很长一段时间内,热误差的研究一直是领域内的“冷门”,甚至其理论的科学性也受到质疑。  如今苗恩铭率领的热误差研究团队,在全国已处于领头羊的位置,但最初这个研究之“冷”,曾让他想到放弃。  “科研不能追名逐利,什么方向热门做什么,你在科学的路上走不远。”费业泰的一再告诫,让苗恩铭坚持了下来。如今,热误差理论,已经成为精密仪器学科典型的三个学科方向之一。而热误差理论研究团队,也不断在我国重大项目中建功立业。  费业泰的老伴郭子顺还记得,1989年费业泰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做客座教授时,他所负责的波音公司一项科研项目原计划要做9个月,但在他的努力下仅用时6个月。费业泰的出色表现引起了美国方面的兴趣,向他抛出橄榄枝,表示如果他愿意留下,就可以拿到绿卡。但费业泰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甚至放弃了应得的3个月优厚报酬,毅然提前回国。  虽然淡薄名利,但费业泰对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一直十分关注。  “中国数控机床的落后,让老先生一直耿耿于怀。”苗恩铭说,费业泰在1980年代发现热误差后,研究了国际上近30年来数控机床精度的发展,预测未来机床如果要提高精度,必须利用其材料结构的热特性来设计。  当时费业泰找了很多国内大型企业,建议企业进行相关研发提高产品精度,但当时普通数控机床很好卖,他的建议被一一拒绝。1990年代中期,费业泰受邀到日本作学术报告,他的理论引起现场日本、德国专家的注意,并特意向他请教。2005年,日本企业生产了第一台热亲和数控机床,现在这种机床已经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数控机床之一。  “现在很多国内企业产品卖不出去,又去模仿,但只能模仿个外形,其实它的核心思想是我们这边出来的,但是当年国内却没有人相信。”苗恩铭说。  2013年,80岁的费业泰仍坚持工作  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关注每个学生前行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费业泰不但对学生因材施教,还始终坚持在科研一线,用自己的言行给学生们做好榜样。  “费老师知道每个学生的特点,哪怕我们毕业了,他还会一直关注着。” 于连栋说,费老师去世后,有同学在微信群里晒出老师以前寄来的信,老人家对这位学生从专业方向到人生道路,都给出了言辞真切的建议,让人十分感动。  费业泰一生严谨,今年48岁、早已是博士生导师的胡鹏浩教授回忆起恩师的严谨时说:“怕挨训、被训怕了,但总是被训得心服口服。”  2003年的暑假期间,时任学院副院长的胡鹏浩去找费业泰汇报工作,因穿着随意让老师很不高兴。  最初胡鹏浩不以为然,他觉得不是工作日,也不在正式场合,穿着随便一些无所谓,但老师的反问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老师说,如果现在学院有急事,需要你立即送一份材料到教育主管部门,你觉得你现在的穿着合适吗?这就是费老师的做事风格。”  “我参加工作后,学校安排我授课,但费老师坚持让我再等一年,用一年的时间备课。” 费业泰的学生、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夏豪杰副教授说,费老师认为“照本宣科是没有质量的授课”,只有精心准备,才能真正传授给学生知识。  除了专业知识和严谨的科研态度,费业泰带给学生的,还有做人的道理。  2004年,胡鹏浩评上了教授,但费业泰却说其实不希望他这么早获评,随后老先生的一席话让胡鹏浩非常感动。  “他说虽然我评上教授,但知识的宽度和广度沉淀不够,可能会碍于面子,到哪都端着架子,不懂的也不好意思问,时间一长,就会越来越空。”胡鹏浩说,从那时起,他不管到哪,遇到不懂的就会直接问,  2011年夏天,77岁高龄的费业泰在北京进行完一项国家专项答辩后,急着赶回合肥,由于北京暴雨,等到23点仍然不能起飞,临时也买不到火车票。  “下着大雨,他跑到火车站,没有票又回到机场,这么大年纪,我看着很心疼,就劝他住一晚明天再走,他却坚持要当天回去。”当时随行的夏豪杰说,当天老人家等到凌晨4点,才得到登机的通知。  早上7点,费业泰带着一身疲惫抵达合肥,随后立即赶到办公室时,这时夏豪杰才发现,费业泰坚持赶回来的原因,只是答应给一位研究生修改论文。  “费教授辛勤工作60年,精于专业,一心教书育人,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一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周军说。  2013年,80岁的费业泰仍坚持工作  2013年,费业泰与学生们在桃李园合影
  • 安捷伦科技推出的全新自动化蛋白样品前处理解决方案可提高复杂工作流程的精密度和通量
    安捷伦科技推出的全新自动化蛋白样品前处理解决方案可提高复杂工作流程的精密度和通量 2014 年 6 月 17 日,北京 —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 今日宣布推出两种自动化蛋白样品前处理解决方案:AssayMAP 磷酸化肽富集解决方案和 Affinity 纯化工作流程解决方案。它们是安捷伦整套产品系列的一部分,可帮助客户优化最具挑战性的蛋白样品前处理工作流程。 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在手动操作时间和重现性方面往往表现出难以维持和不稳定等不足。相反,AssayMAP 磷酸化肽富集解决方案为质谱分析提供高重现性且自动化的磷酸化肽富集。利用 Affinity 纯化工作流程可直接纯化目标抗体或通过固定化抗体进行纯化,以捕获其抗原。 安捷伦生命科学解决方案分部的副总裁兼总经理 Yvonne Linney 说道:“安捷伦正在全面改善基于液质联用系统的蛋白质分析,包括样品前处理、分离和分析型质谱。我们将仪器研发工作与 AssayMAP 样品前处理解决方案相结合,提供从样品到分析的更完善的端到端工作流程解决方案。AssayMAP 是一种平台技术,能够帮助分析科学家最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以此取得更大的成功。” AssayMAP 平台采用当代先进的方法来克服样品前处理所面临的挑战。此款简便易用的解决方案包含由软件进行直观操作的经过验证的自动化方案(AssayMAP Bravo 液体处理仪器),以及一套经优化适用于蛋白分析工作流程的 AssayMAP 小柱。可结合各项应用执行功能强大的一体化工作流程。AssayMAP 帮助客户充分利用这种分析方法的优势对多肽进行可靠的鉴定,从而使完成大型质谱分析项目成为可能。 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Agilent AssayMAP 多肽样品前处理网站。 关于安捷伦科技公司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 是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公司,同时也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诊断、电子和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拥有 20600 名员工,遍及全球 100 多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在 2013 财年,安捷伦的净收入达到 68 亿美元。要了解安捷伦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cn。 2013 年 9 月 19 日,安捷伦宣布将通过对旗下电子测量公司进行免税剥离,分拆为两家上市公司的计划。分拆后的电子测量公司命名为是德科技 (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此次分拆预计将于 2014 年 11 月初完成。 编者注:更多有关安捷伦科技公司的技术、企业社会责任和行政新闻,请访问安捷伦新闻网站:www.agilent.com.cn/go/news。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