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分辨层析

仪器信息网时间分辨层析专题为您整合时间分辨层析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时间分辨层析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时间分辨层析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时间分辨层析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时间分辨层析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时间分辨层析相关的耗材

  • Nano高分辨率低反压层析介质
    高分辨率精细纯化首选Nano系列层析介质以高交联的多孔PS/DVB微球为基质,提供Nano系列离子交换、疏水层析和ProteinA亲和介质,该基质表面键合了化学稳定性极高的亲水层,消除了基质对生物分子的非特异性吸附,保证了其良好的分离效率和生物样品回收率,并且具有远大于其他基质类型层析介质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Nano层析介质的优势极高的分辨率和高流速下的低反压极高的化学物理稳定性,使用寿命更长提供粒径30μm、15μm和10μm,高分辨率可用于中度纯化到超精细纯化低非特异性吸附,高回收率,良好的重复性
  • NanoHR高分辨疏水层析介质
    脂族和芳香族配体单抗及生物分子纯化的理想选择 NanoHR全新一代的疏水层析介质突破性地采用单分散PS/DVB多孔微球作为基质,借助领先的疏水键合工 艺,具有较传统的疏水层析介质,在结合载量和高分辨率上具有更卓越的性能。NanoHR疏水层析的优势超高动态结合载量,高达30mg溶菌酶/mlGel 单分散微球粒径小至15μm,分辨率较常规产品提升高达40%以上 设计更灵活:高强基质带来更高流速和床高度,易于优化放大 更卓越的耐碱性,更多次再生与更长寿命 高生产率,帮助制药企业收获高成本效益更高的动态结合载量,更卓越的耐碱性
  • UniCore超高分辨率分析专用层析介质
    UniCore系列离子交换介质采用单分散类核壳型结构基质,专门为生物样品的超高分辨率检测而优化,其表面键合化学稳定性极高的亲水层,最大程度地降低非特异性吸附,确保样品的分离度和回收率,无孔结构保证传质速度快,柱效高,耐压好,因此是蛋白分析检测的理想层析介质。UniCore层析介质的优势化学耐受性(pH1-14)和耐压性(15MPa)传质速度快,柱效高,确保快速高效分离低非特异性吸附,减少背景干扰高柱效、低反压,超高分辨率提供粒径10μm、5μm和3μm,以满足不同分辨率和压力的要求

时间分辨层析相关的仪器

  • Quikscale 生物层析柱生物制药企业在提高工艺工程收率,增加产量,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几方面不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而诞生的Quikscale系列层析柱,在与现有制药工业使用的层析柱相比时能够在更快的线速度下提供更高的产品纯度。作为Millipore完整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这些具有崭新特点的层析柱能够方便与现有生物层析系统相连接,比如Millipore的K-Prime系统,它的使用范围可以从小试,中试直至大规模生产。在使用各种介质情况下能提供超高的通量坚固的Quikscale层析柱完全针对高通量设计,它可以承受更高的压力,并且使装添介质变的更为容易、更均匀,从而在各种不同的应用当中都能获得更佳的分离率。Quikscale层析柱能够装填各种介质并能保证充分的分离效果和快速的通量。当使用高流速介质时最大可以达到1000cm/hr的流速。创新设计的流体分配板能够保证在层析柱中的介质都能被充分利用。Quikscale层析柱独有的结构设计保证了分离的重复性和可靠性,适合在所有的层析过程中使用。该层析柱可以承受最大至7bar的操作压力,这一点对一些小粒径,高分辨率的介质是必需的,比如Millipore Prosep 介质。当使用高流速,高反压介质时Quikscale层析柱在选择更高的柱床高度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产品特点:高线性速度带来最大的生产率简单快速的装柱和卸柱提供从70mm到630mm可快速线性放大的全线产品多种柱体材质满足各种应用可以非常当便地更换柱体材质和高度 了解更多:
    留言咨询
  • Eshmuno®采用聚乙烯醚基架,刚性强,‍亲水性好‍,平均粒径为85 µm或50 µm,高流速下背压更低。另,Eshmuno®在触手结构与配基密度上做了相应的优化,使得Eshmuno®系列填料在与目标蛋白的结合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克服空间位阻,达到更快速的传质,从而加速生物药剂的制备过程。优点:- 下游加工的生产能力优越- 更高的选择性和HCP去除- 活性触手吸附- 稳健、安全的装柱程序- 切实地节约成本和时间分类:- Eshmuno® A层析填料Eshmuno® A填料含有一种默克专有的配基,源自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的C域,为五聚体形式。在大肠杆菌中,该配基被重组表达。生产过程中,未使用动物源性产品。将该配基固定在Eshmuno®介质(基于聚乙烯醚的硬质、亲水聚合物)上即合成Eshmuno® A蛋白A亲和层析填料。 Eshmuno® A为刚性、高载量、耐酸碱的层析填料,用于含Fc的蛋白质的纯化。与竞品相比,它的优势在于耐酸、耐碱和去除聚集体,有效地去除聚体可以减少含Fc蛋白质纯化工艺中层析之后步骤的负担。- Eshmuno® CMX层析填料Eshmuno® CMX是一种基于Eshmuno®树脂技术的混合模式层析填料,它创新地将弱阳离子交换性能与疏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为单克隆抗体,融合蛋白和ADC药物的纯化以及低分子量杂质和HCP的分离提供了高选择性。 Eshmuno® CMX填料的优势在于:工艺整合降低成本(通过减少层析步骤和降低缓冲液消耗);提升纯化性能(更高的回收率,高选择性和出色的载量);提升用户体验(更宽的操作空间,简化工艺开发过程,基于硬质基架更容易装柱)。- Eshmuno® P层析填料Eshmuno® P填料选用了高度稳定的Eshmuno®基质与特异性的配基相结合的可靠技术,将多糖抗原(A & B)固定到亲水性聚乙烯醚的Eshmuno®基质上。Eshmuno® P anti-A, Eshmuno® P anti-B是两种不同的亲和层析填料,分别用于有效去除anti-A和anti-B凝集素。 Eshmuno® P的优势在于:降低患者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品质量,操作灵活。- Eshmuno® CPX层析填料Eshmuno® CPX填料是强阳离子交换层析填料,采用了可靠的Eshmuno®填料技术。Eshmuno® CPX填料为50 µm粒径圆球基质,配套默克专有的触手技术,下游纯化工艺中在聚集体去除方面表现出色,同时动态载量依旧表现卓越。 Eshmuno® CPX填料的优势在于:优异的抗体单体/聚体分离效率;中间纯化工艺的高分辨率;优异的动态载量表现;满足高通量纯化需求;硬性基质,易于装填;卓越的低反压,高流速特性。- Eshmuno® CP-FT层析填料Eshmuno® CP-FT阳离子交换(CEX)填料是为在流穿前沿层析操作模式下有效去除mAb聚集体而特别设计的,与传统的结合/洗脱CEX层析相比,载量提高了10倍。Eshmuno® CP-FT填料有助于提高生产灵活性并简化工艺,从而降低了mAb下游纯化的总成本。 Eshmuno® CP-FT的优势在于:提高性能(流穿模式去除mAb聚集体,效果优越;载量及产品回收率高);降低成本(填料和缓冲液体积显著减少;层析柱、缓冲罐等更小因而生产占地面积更小);简化工艺(低盐工艺条件,其后的离子交换步骤之前无需稀释;处理体积显著减少,改善了病毒过滤和超滤处理的经济效益);提高易用性(硬质基架,高流速,更易装填)- Eshmuno® S层析填料Eshmuno® S填料是Eshmuno®系列离子交换填料的第一个成员。它是强阳离子交换剂,在直接捕获与蛋白A之后步骤中具有高生产能力。与其他阳离子交换剂相比,它显示了优越抗体结合力。而且,Eshmuno® S填料能够采用高得多的流率,而生物分子仍与触手强力结合。 Eshmuno® S的优势在于其对所感兴趣的生物分子的高选择性。Eshmuno® S填料有效地去除HCP,因而选择性比传统层析填料更高。由于Eshmuno® S填料具有优良的压力流动特性,您的下游加工可获得杰出的生产能力(超过40 mg/mLh),为mAb的生产节约客观的制造成本。- Eshmuno® CPS层析填料Eshmuno® CPS阳离子交换填料在高盐条件下,在重组蛋白纯化工艺中具有高动态载量和高分离效率的优点。Eshmuno® CPS填料的耐盐性已被证明可支持直接上样高电导率样品,降低对稀释的需求。直接节约了缓冲液和时间,减少生产所需占地空间,简化生产步骤结合高效纯化,从而可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Eshmuno® CPS的优势在于:在高电导率水平下具有优异的结合载量;强阳离子交换剂,无疏水集团,便于工艺开发;刚性基质颗粒,支持更高的流速,易于装柱;节约成本和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Eshmuno® HCX层析填料作为最新的创新性Eshmuno®填料系列产品之一,Eshmuno® HCX填料是一款智能型混合模式填料,结合了默克著名的触手(tentacle)结构和全新的亲水聚乙烯醚基质。因此即使在盐浓度高的传统阴阳离子交换,或是流穿模式的应用,Eshmuno® HCX填料都有出色的表现。 Eshmuno® HCX的优势在于:在高盐浓度下更高的载量;产量优越的生产效率;出色的选择性;刚性基质,易于装柱;优异的压力流速性能。- Eshmuno® Q层析填料Eshmuno® Q阴离子交换填料兼具Eshmuno®填料的触手结构与新型亲水聚乙烯醚基质。Eshmuno® Q填料在典型的阴离子交换应用(例如以流穿模式去除杂质,或在血液制品加工时分离血液因子)中,效果杰出。 Eshmuno® Q的优势在于:卓越的生物分子下游工艺产率;高流速,低背压;优异的杂质去除;稳健安全的装柱流程;优秀的化学稳定性 更多信息,e.g., 填料性能,详细参数列表等,可参见本页面核心参数 – 样本下载中的资料手册。
    留言咨询
  • 仪器简介:■ 红外吸收光谱测量范围:2-10µ m(MCT)/1-5.5µ m(InSb)■ 时间分辨率:50ns(MCT)/25ns(InSb)■ 碳化硅红外辐射源,波长范围1-16µ m■ 镀金反射镜,增加红外光收集效率■ 红外辐射源既可做为加热源,又可做为光谱透射测量的辐射源■ 既可测量通过样品的连续光谱透射(吸收),也可测量时间分辨红外光谱技术参数:■ 红外吸收光谱测量范围:2-10µ m(MCT)/1-5.5µ m(InSb)■ 时间分辨率:50ns(MCT)/25ns(InSb)■ 碳化硅红外辐射源,波长范围1-16µ m■ 镀金反射镜,增加红外光收集效率■ 红外辐射源既可做为加热源,又可做为光谱透射测量的辐射源■ 既可测量通过样品的连续光谱透射(吸收),也可测量时间分辨红外光谱主要特点:■ 红外吸收光谱测量范围:2-10µ m(MCT)/1-5.5µ m(InSb)■ 时间分辨率:50ns(MCT)/25ns(InSb)■ 碳化硅红外辐射源,波长范围1-16µ m■ 镀金反射镜,增加红外光收集效率■ 红外辐射源既可做为加热源,又可做为光谱透射测量的辐射源■ 既可测量通过样品的连续光谱透射(吸收),也可测量时间分辨红外光谱
    留言咨询

时间分辨层析相关的试剂

时间分辨层析相关的方案

时间分辨层析相关的论坛

  • 【转帖】层析技术概述

    层析法又称色层分析法或色谱法(Chromatography),它是在1903-1906年由俄国植物学家M. Tswett首先系统提出来的。他将叶绿素的石油醚溶液通过CaCO3管柱,并继续以石油醚淋洗,由于CaCO3对叶绿素中各种色素的吸附能力不同,色素被逐渐分离,在管柱中出现了不同颜色的谱带或称色谱图(Chromatogram)。如图3-1 所示: 当时这种方法并没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直到1931年将该方法应用到分离复杂的有机混合物,人们才发现了它的广泛用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生产实践的需要,层析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此作出重要贡献的当推英国生物学家Martin和Synge。他们首先提出了色谱塔板理论。这是在色谱柱操作参数基础上模拟蒸馏理论,以理论塔板来表示分离效率,定量的描述、评价层析分离过程。其次,他们根据液-液逆流萃取的原理,发明了液-液分配色谱。特别是他们提出了远见卓识的预言:一、流动相可用气体代替液体,与液体相比,物质间的作用力减小了,这对分离更有好处;二、使用非常细的颗粒填料并在柱两端施加较大的压差,应能得到最小的理论塔板高(即增加了理论塔板数),这将会大大提高分离效率。前者预见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的产生,并在1952年诞生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它给挥发性的化合物的分离测定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后者预见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产生,在60年代末也为人们所实现,现在HPLC已成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化学等领域不可缺少的分析分离工具之一。因此, Martin和Synge于1952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如今的色层分析法经常用于分离无色的物质,已没有颜色这个特殊的含义。但色谱法或色层分析法这个名字仍保留下来沿用。现在我们简称为层析法或层析技术。 层析法的最大特点是分离效率高,它能分离各种性质极相类似的物质。而且它既可以用于少量物质的分析鉴定,又可用于大量物质的分离纯化制备。因此,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分离手段与方法,它广泛地应用于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上。现在,它在石油、化工、医药卫生、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农业科学等领域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层析的基本理论 层析法是一种基于被分离物质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不同,使它们在某种基质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例如:我们利用物质在溶解度、吸附能力、立体化学特性及分子的大小、带电情况及离子交换、亲和力的大小及特异的生物学反应等方面的差异,使其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或称分配常数)不同,达到彼此分离的目的。 对于一个层析柱来说,可作如下基本假设: 1. 层析柱的内径和柱内的填料是均匀的,而且层析柱由若干层组成。每层高度为H,称为一个理论塔板。塔板一部分为固定相占据,一部分为流动相占据,且各塔板的流动相体积相等,称为板体积,以Vm表示。 2. 每个塔板内溶质分子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瞬间达到平衡,且忽略分子纵向扩散。 3. 溶质在各塔板上的分配系数是一常数,与溶质在塔板的量无关。 4. 流动相通过层析柱可以看成是脉冲式的间歇过程(即不连续过程)。从一个塔板到另一个塔板流动相体积为Vm。当流过层析柱的流动相的体积为V时,则流动相在每个塔板上跳越的次数为n:n = 5. 溶质开始加在层析柱的第零塔板上。根据以上假定,将连续的层析过程分解成了间歇的动作,这与多次萃取过程相似,一个理论塔板相当于一个两相平衡的小单元。层析的基本概念1. 固定相: 固定相是层析的一个基质。它可以是固体物质(如吸附剂,凝胶,离子交换剂等),也可以是液体物质(如固定在硅胶或纤维素上的溶液),这些基质能与待分离的化合物进行可逆的吸附,溶解,交换等作用。它对层析的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 2. 流动相: 在层析过程中,推动固定相上待分离的物质朝着一个方向移动的液体、气体或超临界体等,都称为流动相。柱层析中一般称为洗脱剂,薄层层析时称为展层剂。它也是层析分离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3. 分配系数及迁移率(或比移值): 分配系数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含量(浓度)的比值,常用K来表示。分配系数是层析中分离纯化物质的主要依据。 K=Cs/Cm 其中Cs: 固定相中的浓度,Cm: 流动相中的浓度。 迁移率(或比移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相同的时间内某一组分在固定相移动的距离与流动相本身移动的距离之比值。常用Rf来表示。(Rf大于或等于1)可以看出:K增加,Rf减少;反之,会减少,Rf增加。 实验中我们还常用相对迁移率的概念。相对迁移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相同时间内,某一组分在固定相中移动的距离与某一标准物质在固定相中移动的距离之比值。它可以小于等于1,也可以大于1。用Rx来表示。不同物质的分配系数或迁移率是不同的。分配系数或迁移率的差异程度是决定几种物质采用层析方法能否分离的先决条件。很显然,差异越大,分离效果越理想。 分配系数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被分离物质本身的性质;②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性质;③层析柱的温度。对于温度的影响有下列关系式: lnK = -(DG0/RT) 式中: K为分配系数(或平衡常数) DG0为标准自由能变化 R为气体常数 T为绝对温度 这是层析分离的热力学基础。一般情况下,层析时组分的DG0为负值,则温度与分配系数成反比关系。通常温度上升20°C, K值下降一半,它将导致组分移动速率增加。这也是为什么在层析时最好采用恒温柱的原因。有时对于K值相近的不同物质,可通过改变温度的方法,增大K值之间的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 4. 分辨率(或分离度) 分辨率一般定义为:相邻两个峰的分开程度。用Rs来表示。图3-2 是计算分辨率的示意图。 分辨率: 由上式可见,Rs值越大,两种组分分离的越好。当Rs = 1时,两组分具有教好的分离,互相沾染约2%,即每种组分的纯度约为98%。当Rs=1.5时,两组分基本完全分开,每种组分的纯度可达到99.8%。如果两种组分的浓度相差较大时,尤其要求较高的分辨率。 为了提高分辨率Rs 的值,可采用以下方法: ⑴ 使理论塔板数N增大,则Rs上升。 ① 增加柱长,N可增大,可提高分离度,但它造成分离的时间加长,洗脱液体积增大,并使洗脱峰加宽,因此不是一种特别好的办法。 ② 减小理论塔板的高度。如减小固定相颗粒的尺寸,并加大流动相的压力。高效液相色谱(HPLC)就是这一理论的实际应用。一般液相层析的固定相颗粒为100mm;而HPLC柱子的固定相颗粒为10mm以下,且压力可达150kg/cm。它使Rs大大提高,也使分离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③ 采用适当的流速,也可使理论塔板的高度降低,增大理论塔板数。太高或太低的流速都是不可取的。对于一个层析柱,它有一个最佳的流速。特别是对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流速影响相当大。 ⑵ 改变容量因子D(固定相与流动相中溶质量的分布比)。一般是加大D,但D的数值通常不超过10,再大对提高Rs不明显,反而使洗脱的时间延长,谱带加宽。一般D限制在1 £ D £ 10,最佳范围在1.5-5之间。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柱温(一般降低温度),改变流动相的性质及组成(如改变pH值,离子强度,盐浓度,有机溶剂比例等),或改变固定相体积与流动相体积之比(如用细颗粒固定相,填充的紧密与均匀些),提高D值,使分离度增大。 ⑶ 增大a(分离因子,也称选择性因子,是两组分容量因子D之比),使Rs变大。实际上,使 a 增大,就是使两种组分的分配系数差值增大。同样,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固定相的性质、组成,改变流动相的性质、组成,或者改变层析的温度,使 a 发生改变。应当指出的是,温度对分辨率的影响,是对分离因子与理论塔板高度的综合效应。因为温度升高,理论塔板高度有时会降低,有时会升高,这要根据实际情况去选择。通常,a 的变化对Rs影响最明显。 总之,影响分离度或者说分离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特别是对于生物大分子,我们还必须考虑它的稳定性,活性等问题。如pH值、温度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是生化分离绝不能忽视的。否则,我们将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5. 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 正相色谱是指固定相的极性高于流动相的极性,因此,在这种层析过程中非极性分子或极性小的分子比极性大的分子移动的速度快,先从柱中流出来。 反相色谱是指固定相的极性低于流动相的极性,在这种层析过程中,极性大的分子比极性小的分子移动的速度快而先从柱中流出。 一般来说,分离纯化极性大的分子(带电离子等)采用正相色谱(或正相柱),而分离纯化极性小的有机分子(有机酸、醇、酚等)多采用反相色谱(或反相柱)。

  • 8月21日网络会议: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6_647384_2507958_3.gif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主讲人:吴云涛 默克密理博公司 工程师 活动时间:2013年8月21日 下午 14:30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6_647384_2507958_3.gif【简介】 层析(chromatography)技术在制药领域中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分离纯化手段,其他分离技术相比,层析技术提供了较高的分辨率和选择性,可以把一些非常接近的杂质分离开来,从而获得高纯度的制剂。尤其是在生物制药领域,如单抗、重组蛋白、疫苗和血液制品等,其纯化工艺更是和层析技术息息相关。本次讲座主要讲述了层析技术的分类和基本原理,层析的基本参数及优化,以及层析技术在单抗中的应用,用以帮助大家了解层析技术的基础及其应用。-------------------------------------------------------------------------------1、报名条件:只要您是仪器网注册用户均可报名参加。2、参加及审核人数限制:限制报名人数为120人,审核人数100人。3、报名截止时间:2013年8月21日4、报名参会:http://simg.instrument.com.cn/meeting/images/20100414/baoming.jpg5、参与互动: *参会期间您还可以将有疑问的数据通过上传的形式给老师予以展示,并寻求解答*6、环境配置:只要您有电脑、外加一个耳麦就能参加。建议使用IE浏览器进入会场。7、提问时间:现在就可以在此帖提问啦,截至2013年8月20日8、会议进入:2013年8月21日14:00点就可以进入会议室9、特别说明:报名并通过审核将会收到1 封电子邮件通知函(您已注册培训课程),请注意查收,并按提示进入会议室!为了使您的报名申请顺利通过,请填写完整而正确的信息哦~http://simg.instrument.com.cn/webinar/20110223/images/zb_11.gif注意:由于参会名额有限,如您通过审核,请您珍惜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按时参加会议。如您临时有事无法参会,请您进入报名页面请假。无故不参会将会影响您下一次的参会报名。快来参加吧:我要报名》》》

时间分辨层析相关的资料

时间分辨层析相关的资讯

  • 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立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测定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等4项团体标准
    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加快构建国家新型标准体系,积极有效地推进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团体标准管理规定》《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 (2022年修订版)》相关要求,经我会研讨、审查、组织专家评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现就《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测定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挂面和方便面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快速测定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快速测定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植物油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快速测定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等4项团体标准进行立项公示,我会将牵头开展此团体标准的制订工作,特此公告。如有单位或个人存在异议,请在公告之日起7日内将意见反馈至我会秘书处。 联系人:周 明;13770810997;jsfxcsxh@163.com附件:1.《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测定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团体标准申请表2.《挂面和方便面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快速测定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团体标准申请表3.《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快速测定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团体标准申请表 4.《物油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快速测定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团体标准申请表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2024年1月17日1.《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测定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团体标准申请表.doc2.《挂面和方便面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快速测定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团体标准申请表.doc3.《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快速测定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团体标准申请表.doc4.《植物油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快速测定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团体标准申请表.doc关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测定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等4项团体标准的立项公告.pdf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粮油检测 谷物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快速定量法》等7项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
    各有关单位:我们组织起草的《全谷物与全谷物食品通则》等7项行业标准已形成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3年10月3日。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全国粮标委原粮及制品分技术委员会(TC270/SC1)秘书处。联系人:陈园 010-58523656电子邮箱:tc270sc1@ags.ac.cn附件:1.全谷物与全谷物食品通则2.糙米米粉、线(干)3.全麦挂面4.易煮全谷物米5.粮油检验 小麦粉曲奇加工品质试验6.粮油检测 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快速定量法7.粮油检测 谷物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快速定量法8.意见反馈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2023年8月2日(此件公开发布)
  • 重大突破 | 国防科技大学实现反射层析激光雷达三维超分辨成像
    面对远距离小目标,常规探测手段往往只能对其定位,看到的目标只是一个点。而有些特殊需求下,需要掌握其面特征甚至体特征,实现运动目标认知,此时迫切需要发展超分辨成像手段。国防科技大学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胡以华教授团队,继2022年实现10千米距离上优于2厘米分辨率的国内外报道最高水平的反射层析激光雷达超分辨二维成像的基础上,近期实现了三维超分辨成像的重大突破。实现10千米距离2.0×2.0×3.5厘米分辨率的三维超分辨成像反射层析激光雷达实现二维成像的原理日趋成熟,国内外也开展了相关的实验研究,但是实现三维成像的原理和方法在国内外未见报道。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反射层析激光雷达三维成像技术架构,建立了激光探测的多角度多视场交叠取样、窄脉冲激光回波的高速高保真采集及图像重构融合处理方法,研制出反射层析激光雷达三维成像实验系统,在合肥紫蓬山地区开展了距离为10.38 km的外场实验,实现目标图像的三维超分辨重构。实验中,在山上(31°43′28″N, 116°59′55″E)的百米高实验塔上分别设置两类目标:1)高度75 cm、宽度30 cm的立体组合件,如图1 (a)所示;2)多块厚度1.7 cm、断面面积不同的块状体构成的从下到上间距9 cm到2 cm递减、面积渐小的60°倾斜角梯形立体分辨率测试靶,如图1 (b)所示。成像实验系统布置在该市华南城(31°46′20″N, 117°5′35″E)楼上,如图1 (c)所示。在多种实验环境和实验参数设置下,成功获得了如图2 (b)、图2 (d)所示的立体目标三维超分辨成像结果。图1 反射层析激光雷达三维成像实验实施图(a) 立体组合件;(b) 立体分辨率测试靶;(c) 反射层析激光雷达三维成像实验系统经第三方专家现场实测,在10.38 km距离上,环绕平面成像分辨率优于2 cm,环绕轴向分辨率优于3.5 cm。根据反射层析激光雷达成像的原理,只要激光脉冲回波信噪比足够,其三维成像分辨率与光学孔径、作用距离、激光发散角相对无关,因此,本实验为实现千千米超远距离微小目标的三维成像奠定了基础。该实验系统光学孔径为260 mm,相同孔径的光学成像系统衍射极限角约为5 μrad,对应10 km处常规光学成像的极限分辨率约为5 cm。本成果取得了超过同口径光学成像衍射极限的远距离小目标超分辨成像能力,其成像分辨率居激光成像领域国内外最优水平,特别是通过独创的技术手段和处理算法首次得到立体目标结构的十千米距离厘米级超分辨三维成像结果。图2 目标实物与成像结果(a) 立体组合件;(b) 立体组合件重构图像;(c) 立体分辨率测试靶;(d) 立体分辨率测试靶重构图像科研团队简介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胡以华教授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运动目标精确激光探测和光电对抗等领域方向理论与应用研究,围绕目标的激光三维成像、反射层析激光雷达成像、大气扰动激光探测、相干探测、光子探测以及量子纠缠探测方法,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空天弱暗目标远距离探测、高精度定位和多维信息获取提供新型技术手段。团队先后出版专著《激光成像目标侦察》、《目标衍生属性光电侦察技术》、《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Laser Imaging Based Target Detection》和《激光相干探测应用理论方法》,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省部级科技一等奖8项。团队带头人,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胡以华教授,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光学工程学科首席专家,中国光学学会会士,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兼职副主席。长期从事光电探测与对抗领域研究,取得多项系统性创新成果。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