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流式原理

仪器信息网流式原理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流式原理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流式原理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流式原理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流式原理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流式原理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流式原理相关的解决方案。

流式原理相关的资讯

  • 【德泉资讯】流式原理及科研领域应用技术交流会在林大成功举办
    10月15日,我公司在东北林业大学举办了流式原理及科研领域应用的技术交流会。会议特别邀请了Beckman高级应用专家于兰以及流式细胞仪东北区域销售经理陈清彬,为大家讲解了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及应用,并介绍了Beckman流式细胞仪系列产品。同时,也走进实验室为大家演示仪器的操作,老师对产品的检测结果十分满意。1于兰讲解流式原理及应用 讲解的主要内容包括流式细胞术的基本原理,流式细胞仪的基本构造,解释了在使用流式细胞仪时涉及的基本概念,以及流式细胞仪在科研领域的应用。会后于兰对于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解决了大家在实验研究中的很多困惑。2陈清彬介绍Beckman流式细胞仪系列产品 向大家介绍了Beckman流式细胞仪系列产品,重点介绍了CytoFLEX性能强大,简单易用,配置灵活等优势,并说明了这些优势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对用户以后的实验提供了很大的助推作用。3仪器的操作演示 首先向大家介绍流式细胞仪CytoFLEX的各部分组成和软件中各个图标按钮的作用,然后通过人血细胞的三色实验对具体的操作步骤进行演示,包括如何建立补偿库,如何调补偿等都做了详细讲解。对于做出的实验结果老师也十分满意。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让用户对流式的原理及科研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Beckman的CytoFLEX产品也有了新的认识。通过操作演示,用户切身的感受到了CytoFLEX产品的优势以及功能的强大。我公司今后会将更专业的技术和可靠的产品带给用户,为科研事业助力。 哈尔滨德泉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品质的技术与服务,打造全面实验室解决方案,至臻技术,无忧服务,只为让您无忧、无虑。
  • 流式大咖说|流式分选样本制备——中科院苏州纳米所高级工程师原丽华博士
    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话题:#3i流式大咖说# (点击查看),邀请高校、科研院所、临床、生物技术企业等流式技术研发、应用专家分享技术心得和经验,方便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人员了解相关技术应用进展、学习仪器使用方法。本期,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纳米生化平台高级工程师原丽华博士为流式人3iFlower分享流式分选样本制备经验之谈。 流式分选样本制备作者:原丽华 博士单位: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纳米生化平台纳米生化平台目前有光学配置不同的两台BD FACS AriaII流式分选设备,都配置了单细胞分选装置。可以将任意数量的细胞分选到6、24、48、96、384孔板的每个孔中;或者1.5 mL、15 mL离心管、12 × 75 mm流式管。不同的是,当把细胞分选到6、24、48、96或384孔板时,只能进行单群体分选;而分到1.5 mL离心管,12 × 75 mm流式管,或15 mL离心管则可以同时进行4路分选,就是同时把4个细胞亚群收集到不同的试管中。完成流式分选,首先需要制备合格,可以用于分选的样本。 ——1—— 细胞密度 下表是根据细胞类型和喷嘴大小整理出的细胞重悬密度。实际分选过程中细胞密度常规控制在1-20×106/mL之间;单细胞分选的细胞密度一般在1-3×106/mL;这样可以兼顾细胞分选得率和细胞分选效率。上样重悬体积不要小于100μL。如果细胞样本个数不超过10000个,也可以进行分选,但上样体积控制在100μL。 ——2—— 单细胞悬液 样本推荐使用1×PBS w/ 0.1% BSA or 0.5% FCS进行重悬后上机;分选前细胞样本一定要经过45μm或者70μm滤网过滤,滤网孔径要小于喷嘴的大小,确保细胞是单细胞状态。对于容易结团的细胞样本,推荐以下样本缓冲液使用:— 用不含钙和镁的PBS;— 加入EDTA (2-5mM);— 如果细胞活性不佳,加25μg/ml DNAse I+5mM MgCL2 (no EDTA)用于消化死亡细胞释放的DNA;— 加1% Accutase 在上样缓冲液中;不要使用含血清的细胞培养基当作上样缓冲液。 ——3—— 细胞收集容器 FACS Aria II可以将细胞分选到1ml/1.5ml/12×75mm/15ml锥形离心管;或者6/24/48/96/384孔板中。— 分选超过10%的细胞群体到样本管中,建议使用15ml离心管进行收集,离心管中提前加入5ml的分选缓冲液;— 分选的细胞群小于原样本群体的10%,那么15ml的收集管加入10ml的分选缓冲液或采用12×75mm的流式管,装有1-2ml的缓冲液。— 分选到96孔细胞培养板,分选前应在每个孔中放置100-200μl(建议200 μl)的缓冲液。— 如果分选到96孔尖底的PCR管中,那需要提前加入4.5μL专门的裂解液样本收集管排布:— 1.5 ml 离心管 (两路或四路分选) ;— 12×75mm流式管(两路或四路分选或3支12×75mm流式管加1支15ml离心管) ;— 15ml离心管(两路分选或3个12×75mm加1个15ml离心管); ——4—— 细胞染色 分选样本的染色方法和流式分析样本基本一致,都建议加入死活染料对细胞活力进行鉴别,这在分选样本制备上尤其要求如此。 ——5—— 对照设置 阴性对照;阳性对照;Mock转染对照;处理对照;未处理对照;如果是多色样本,那么还需要FMO对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文献】1、Sample Preparation Guidelines for Cell Sorting. UWCCC Flow Cytometry Laboratory https://cancer.wisc.edu/research/resources/flow/ 2、Staining for sorting. https://medicine.yale.edu/immuno/flowcore/protocols/sorting/ 3、Sample Preparation for cell sorting. https://medicine.uiowa.edu/flowcytometry/protocolssample-prep/sample-preparation-sorting———————————————【作者简介】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纳米生化平台高级工程师 原丽华 博士2010年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1年在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进入纳米生化平台,负责搭建流式平台服务体系,代领团队完成细胞流式对外服务工作,建立了标准化流式服务体系,可以提供从药物研发和细胞治疗质量控制中流式的整体解决方案。(本文编辑:刘立东KOL)相关推荐:流式大咖说|流式分选应用中喷嘴的选择——上海科技大学高级工程师任晓越流式大咖说|全光谱流式十问十答——中科蓝华生物医药谢简明、亢中奎流式大咖说|量化成像分析流式在水生生物研究中应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汪艳流式大咖说|FSC与SSC在流式细胞术中的应用——西南医院马清华副研究员流式大咖说|流式检测中最易忽视的时间参数——首都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副主任技师 徐晓雪 流式大咖说|技术干货|如何去黏连?流式新手绕不开的数据处理难题 流式大咖说|流式细胞技术平台发展与使用心得分享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 俞珺璟博士流式大咖说|流式、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的抗体区别流式大咖说|流式荧光技术检测与化学发光技术检测那些事儿【行业首发征稿】若您有生命科学、医药、临床等行业相关研究、技术、应用、管理经验等愿意以约稿形式共享,欢迎自荐或引荐投稿联系人:刘编辑word图文投稿邮箱:liuld @instrument.com.cn微信:JaysonXY(备注来意:投稿)即日本网特别开设专栏【流式极客谈】,面向国内外各流式细胞仪厂商技术、研发、市场等资深专家入驻投稿,将为投稿者个人或单位成立KOL主页。欢迎踊跃投稿,分享流式细胞仪技术干货文章!
  •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流式平台主管高级工程师原丽华:努力,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身影也许柔弱,但是她们刚柔并济 挑战也许更多,但是她们执著坚守 既是“排头兵”又是“后勤兵”,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她们有泪更有笑。仪器信息网将目光聚焦在这样的一个群体,听听她们的心声。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流式平台主管/高级工程师原丽华分享她的故事。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流式平台主管/高级工程师原丽华仪器信息网:您当初确定科研方向的契机和原因是什么?原丽华:上中学的时候我觉得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上了大学,我觉得只有考上博士,才能成为顶尖的人才;毕业了,想选择一个能有应用前景的工作,不一定真的能治病救人,但接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是在这种信念的推动下,一步步走到现在。我硕士期间并没有受到科研的训练,直到考进上海交通大学,遇到博士导师——北京遗传所朱立煌研究员,在他的鼓励和指导下才开始学习怎么做科研。有一段时间面对各种压力,真的很想放弃,觉得自己不是做科研的“料”。他在发邮件鼓励我的同时对师兄说:“小原是一个想认真做事情的人,你多帮助帮助她”。他每个月也定期从北京来到上海指导我们的工作。后来我没有辜负他的希望,虽然花了5年的时间才毕业,但是我觉得自己的确得到了博士应该有的锻炼,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2011年我进入中科院做博士后工作,从植物领域跨越到了医学领域,开始做和基础医学相关的研究工作,第一次接触到分选流式。在两年的博士后工作中大部分时间都和流式在一起,也是从头学起,虽然经历波折也最终出站。2013年纳米生化平台成立,我作为流式设备基础管理人员进入纳米所生化平台,负责流式平台和细胞方向的支撑工作。再后来,流式服务越做越好,业务越来越多,也慢慢有了团队,作为细胞流式子平台负责人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仪器信息网:请分享一下您的成功经验? 原丽华:我应该算是给科学家服务的“边缘女科学家”,通过打造一个高效、稳定、专业的平台成就更多有此需求的科学家。他们的军功章里有我们的汗水。我的职场经验就是:努力和踏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剩下的交给时间,相信时间一定会给你答案。“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仪器信息网:您想给女性后辈们提什么建议?原丽华:希望每个人都热爱自己所学,所从事的工作,从中发现美好,成就自己!
  • 原理创新!这款“神器”让功能单细胞“无所遁形”
    每当我们仰望浩瀚无垠的夜空,目光总会被闪闪的星辰所吸引。星光和眼睛帮助我们精确捕捉夜空中最亮的星,那面对瀚如星海的细胞世界,我们如何快速发现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呢?12月30日,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全球首台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选仪FlowRACS® ,为执着于寻找细胞世界中最亮“星”的科研人员带来了发现“星”,并拿到“星”的创新型解决方案。发布会回看》》》始于拉曼,微流控让诺贝尔奖技术焕发新魅力拉曼光谱是一种散射光谱,是化合物中分子键被激发到虚能态却尚未恢复到原始态所引起的、入射光被散射后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该技术获得了1930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单个细胞的拉曼光谱可反映细胞内化学物质的成分及含量等丰富信息,在微流控技术的加持下,细胞群体单细胞拉曼光谱的获取以及下游单细胞分选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我们提出了拉曼组这一创新概念,即特定时空状态下一个细胞群体的单细胞拉曼光谱的集合。拉曼组能够在单细胞精度,定量检测细胞代谢各种底物的速率、各种拉曼敏感产物之多样性及其含量、细胞的环境应激性、细胞之间的代谢互作、细胞内代谢物相互转化网络等广阔的细胞代谢表型,还可区分不同的物种。”星赛生物联合创始人,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能源研究院)单细胞中心主任徐健博士说。 拉曼组的定义与内涵鉴于“拉曼组”是一种直接刻画“代谢功能”的单细胞表型组,且“拉曼组”手段具有广谱适用、活体、无损、非标记、全景式表型、可分辨复杂功能、快速、高通量、低成本、能耦合下游测序、质谱或培养等重要优势,拉曼组可与现有的单细胞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和代谢物组等手段互补,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单细胞多组学方法学体系。拉曼组是单细胞多组学的拓展和延伸攻坚克难,拉曼流式让万物皆可分成为可能虽然拉曼组在细胞功能识别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但是目前市面上并没有成熟的以拉曼光谱作为细胞功能分析与分选的仪器。少数取得突破的原理样机中,普遍存在通量低,测量与分选过程对细胞损伤较大,以及拉曼图谱采集质量差等问题。FlowRACS® 通过引入pDEP-RACS技术,将高速流动的单细胞精确捕获在拉曼激光位点,在保证细胞活性的前提下,采集并在线分析单细胞拉曼信号,获得细胞最真实的原位状态。同时,FlowRACS® 借助介电确定性侧向位移(pDEP-DLD)技术,保证目标细胞的精准、高通量、自动化分选,分选通量大于300细胞/分钟,真正实现了基于高质量拉曼光谱的高通量流式分选,让微观世界的细胞分析进入万物皆可分、万物皆可选、万物皆可测时代。析选同步,双模运行满足更多实验需求FlowRACS® 具备两种运行模式:(1)“流式拉曼分析”(Raman Flow Cytometry;RFC),主要支撑拉曼组、元拉曼组等单细胞代谢表型组数据的高通量采集和分析;(2)“流式拉曼分选”(Raman Flow Sorting;RFS),主要服务目标代谢功能细胞的高通量分选。“仅仅检测细胞的代谢功能与特性,并不能满足科研人员对于细胞改造与作用机理研究的需求,我们借助微流控技术与人工智能,让具备特定拉曼信号的细胞在完成光谱检测的同时,一站式完成在线AI光谱分析及特征峰比对,并激发细胞分选控制模块,将目标细胞与非目标细胞分离。”星赛生物联合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能源研究院)单细胞中心副主任马波博士表示。同时,FlowRACS® 可适配多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流控芯片耗材,满足液滴类目标单细胞导出、液流式目标细胞群导出等多样化实验需求。作为业界首台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选仪产品,FlowRACS® 下游可直接开展单细胞培养、单细胞测序等实验,为单细胞多组学研究,及其在精准医学、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全新的仪器解决方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检验医学部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周宏伟教授表示,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在基础医学和临床检验等领域均具广泛应用,现在星赛生物在原有的“荧光流式”和“质谱流式”两条赛道以外,开辟了“拉曼流式”这第三条赛道,作为该赛道的首个仪器产品,FlowRACS® 的推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临床价值。“针对单细胞多组学这一新兴领域研发的FlowRACS® ,不仅可以对细菌和肿瘤等单细胞、微塑料等微纳米颗粒实现高通量的表征和分选,也将在其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潜力无穷。”厦门大学教授、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任斌,对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选仪FlowRACS® 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寄予了厚望。应用前景中国智造,原理创新实现从0到1的突破流式细胞技术因其检测灵敏、结果准确、价格低廉、耗时短、自动化水平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学术研究、临床疾病诊断等领域。随着仪器技术的不断创新,流式细胞术在细胞治疗、海洋生物、植物、微生物等领域的需求日益增多。受限于荧光流式细胞仪的底层数据原理,现有流式细胞技术在未知细胞探索、微生物生命暗物质解析、荧光难跟踪的细胞功能检测及目标细胞分选等方向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星赛生物瞄准非标记式流式细胞市场,借助原创性“拉曼组”数据集及微流控技术,成功开发全球首台广谱适用、微生物可分、高通量自动化的FlowRACS,实现了拉曼高通量分选由0到1的突破。“自2013年起,我们申请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并顺利获得授权。可以说,FlowRACS是实实在在的中国“心”原创仪器”,马波博士表示,“虽然FlowRACS是完全的国产化,但其在拉曼活性高通量分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合成生物学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刘陈立研究员指出,当前,细胞功能测试是合成生物学研究的一大瓶颈,急需高通量自动化的手段、技术和设备。我们国家的高端仪器设备大量、长期地依赖进口,这也对国产化自研生物设备提出了紧迫需求。星赛生物此次发布的FlowRACS很好的回应了上述两大需求。单细胞领域,国产原创正当时2020年全球单细胞分析市场规模估计为26.8亿美元,预计在2019至2026年以16.9%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国内市场规模预计35亿人民币。强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市场占有率狭小的局面,对国产单细胞分析仪器的研制和产业化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基于拉曼组、拉曼组内关联分析等概念和RAGE、pDEP-RACS等一系列核心器件,星赛生物推出了一系列原创的单细胞分析仪器产品:(1)CAST-R™ (临床单细胞拉曼药敏快检仪),(2)FlowRACS® (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选仪),(3)RACS-Seq® (单细胞拉曼分选-测序耦合系统),(4)EasySort® (单细胞微液滴分选系统)等。同时,星赛生物推出了支撑细菌、古菌、真菌、微藻、植物、动物、人体等单细胞分析的试剂盒与耗材,覆盖了包括单细胞分析样品采集、样品预处理、拉曼成像、拉曼分选、单细胞测序文库、单细胞培养等环节的完整实验与数据分析流程。微流控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林炳承研究员表示,“星赛生物创新性地将微流控技术应用于单细胞拉曼分析和分选领域,推出了FlowRACS® 这一原创性的仪器产品,这一进展对于高通量细胞分析仪器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非常值得肯定与祝贺。微流控芯片作为一种颠覆性生物技术和当前分析科学的重要发展前沿,最近几年来得到飞速发展。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微流控芯片市场,因此用中国的仪器产品开发与服务这一市场是这一代年轻科学家责无旁贷的使命。”人类对生命的探索已经逐步从宏观走向微观,单细胞层面的研究成为全球科研人员趋之若鹜的热门话题。面对瀚如星海的细胞世界,自动化高通量的单细胞分析仪器是链接人与细胞的重要桥梁。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国产科学仪器目前还处在孕育阶段,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倾斜、国人技术攻关的持续发力,相信国产科学仪器也一定能够凭借实力在国际市场赢得自己的话语权。(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阻抗流式、在体流式了解一下|iCFCM2023之流式新技术新产品专场
    流式细胞仪器技术的发展日益更新,而在近几年,阻抗流式和在体流式引起了大家兴趣和研究。阻抗流式因其具有对生物细胞进行无标记表征的潜力,而且其芯片制造过程简单,可以探测细胞结构的不同部分备受关注。在体流式,因其可实现免抽血、实时、动态、连续、无创、定量检测/监测人体或动物循环系统中的细胞、分子、纳米颗粒等目标物质,获取多维度的科研或临床数据,直接反映人或实验动物体内环境真实的分子、生理、代谢、药物等方面的参数和状态,区别于传统离体检测方式。此外,还有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流式分选,以及质谱流式、组织成像质谱流式等技术也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不断迭代创新的流式细胞技术能解决哪些关键问题?又有哪些创新的研究进展?仪器信息网第五届流式细胞网络会议(iConference on Flow Cytometry,iCFCM 2023)特设【流式新技术新产品】专场。该专场由北京大学魏勋斌教授、清华大学王文会教授、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王策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赵阳研究员等4位专家学者在线分享流式研发及应用进展。不仅如此,贝克曼库尔特、美天旎生物、Standard BioTools也将在本会场分享流式细胞仪技术与应用解决方案。 部分精彩报告预览 报告题目:可无创免抽血动态监测循环(肿瘤)细胞的光学活体流式细胞仪报告人:魏勋斌 北京大学医学技术研究院 副院长/教授【摘要】 活体流式细胞仪结合实时高速荧光影像方法和体外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实现了活体、实时、无损、定量检测循环系统内细胞群体。由于避免了抽血,该光学技术可长时间、连续地对同一活体的循环系统内细胞进行动态监测。这项技术可用于循环肿瘤细胞的监测,适用于肿瘤研究和血液细胞的免疫分析研究等报告题目:阻抗流式单细胞表征新方法报告人:王文会 清华大学 副教授【摘要】 单细胞的生物物理特性可揭示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生理状态,对疾病诊断意义重大。针对单细胞本征特性表征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高效、实时在线、防堵塞、多模态和准确的阻抗流式术表征新方法,丰富了阻抗流式细胞术的技术体系。报告题目:从技术参数角度看流式细胞仪发展趋势报告人:王策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摘要】 流式细胞仪器技术是一种多学科交叉技术。自上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得以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十年随着半导体技术、生物技术的进步呈现加速的趋势。临床与科研需求的推动也促进了流式细胞仪器在多参数、高灵敏、高通量、智能化等方面的发展以及流式光谱、成像等新功能形态的出现。报告题目:细胞电学流式分析方法与仪器报告人:赵阳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副研究员【摘要】面对单细胞固有电学特性测不快、传感原理不明等难题,我们提出一种基于交叉压缩通道的检测方法,将检测通量提升了1万倍。并设计了一种基于物理模型快速求解器的实时阻抗流式细胞分析仪(piRT-IFC),实现了“细胞进,结果实时出”的全流程自动化处理能力,并验证其在未知细胞样本上具有相较神经网络加速方法更好的泛化能力。以上仅为部分报告嘉宾预告,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会议页面: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fcm2023/ iCCA 2023 交流群 温馨提示:1) 报名后,直播前助教会统一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发送参会链接给报名手机号。填写不完整或填写内容敷衍将不予审核。2) 通过审核后,会议当天您将收到短信提醒。点击短信链接,输入报名手机号,即可参会。
  • 3i流式动态|科来思全自动流式点阵仪获批上市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科来思全自动流式点阵仪成功取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注册证编号:渝械注准20242220247)。Mars 120 全自动流式荧光电点阵仪适用范围/预期用途:该产品采用流式荧光原理,与配套的检测试剂共同使用,在临床上对来自人体样本中的被分析物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科来思全自动流式荧光点阵仪有机整合了荧光编码微球、流式原理的流路与光路系统及高速数据处理等最新科技,在临床诊断及生命科学领域广泛应用。样本容器、耗材与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通用 超智慧、更赋能、精准卓越:CV≤3%,携带污染率≤10-6关于科来思科来思及其子公司一直专注于体外诊断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领先的医疗仪器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科技园创业投资大厦,下设科来思(深圳)和科来思(重庆)两个研发中心,专注于化学发光、免疫荧光、流式荧光诊断仪器的研发,控股子公司重庆科斯迈专注于化学发光仪器和免疫荧光仪器的研发和制造。公司已成为中国多家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国际医疗机构和诊断公司的核心合作伙伴,其产品已覆盖800家知名三甲医院与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并成功在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装机使用,逐步成长为一家体外诊断仪器自主品牌和CDMO全球供应商。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开放式化学发光分析仪器平台,基于自动化控制技术平台的优势,公司竭诚为诊断试剂厂家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化学发光仪器的定制开发,提供其他分析仪器如流式荧光、免疫荧光等的委托研发。
  • 流式研发快讯|实时阻抗流式细胞分析仪研究取得进展
    实时阻抗流式细胞分析仪(piRT-IFC)研发进展单细胞电学特性生物传感与分析技术为单细胞生物物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维度。该技术已被证明在全血分析、肿瘤细胞分型和免疫细胞状态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然而,现有的电学检测方法难以实现高通量实时性分析,限制了需要大量系统实验的单细胞电学特性研究的开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健康电子中心研究员黄成军、副研究员赵阳团队,在单细胞电学特性流式分析方法及高通量实时分析仪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提出了快速并行物理拟合求解器,仅需0.62 毫秒即可在线求解出单个细胞膜比电容和细胞质电导率。与传统求解器相比,在不损失准确度的前提下,速度提升了27000倍,且不需要任何数据预采集和预训练过程,进一步实现了基于物理模型信息的实时阻抗流式细胞分析仪(piRT-IFC)(图1)。该技术可在50分钟内实时表征高达100902个单细胞,具有高稳定性、高通量、实时化和全流程自动化等特点。作为示范应用,该团队对药物处理后HL-60中性粒细胞脱粒现象这一典型的快速变化的生物过程进行实时表征分析。与普遍采用的神经网络辅助加速方法对比研究表明,piRT-IFC具有速度快、准确度高和泛化能力强的优势,具备广泛的应用潜力。 相关研究成果以piRT-IFC: Physics-informed real-time impedance flow cytometry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ellular intrinsic electrical properties为题,发表在《微系统与纳米工程》(Microsystem and Nanoengineering)上。该研究由微电子所和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完成。研究工作得到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市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近年来,该课题组面对单细胞物理特性检测存在敏感机理不明和技术实现困难等关键技术瓶颈,开创性提出了基于微流控技术的“交叉压缩通道”敏感新原理和单细胞电学模型,建立了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单细胞电学特性高通量定量检测方法,检测参数包括细胞膜比电容和胞浆电导率,通量比膜片钳等常规方法高10000倍,并进一步研发出实时高通量单细胞电学特性流式分析仪(图2)。仪器入选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名录,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计算所等单位合作,成功用于脑卒中动物模型、癌症病人样本、药物模型等领域的多种细胞的分析,为肿瘤/脑卒中等精准诊断、药物筛选等提供了有力工具,并发现了新型标志物,验证了相关药物候选分子的作用、获得授权专利。论文链接 图1. 实时阻抗流式细胞分析仪(piRT-IFC)原理样机、核心微流控芯片、设备交互界面、典型结果和自动化实时数据处理流程 图2. 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单细胞电学特性活体单细胞分析仪(左)及核心微流控芯片(右)
  • 流式细胞仪的那些事儿
    流式细胞仪在生命科学领域尤其医学中应用非常广泛,是一种能够对细胞进行相关处理的仪器,并且能够对细胞进行必要的分析。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流式细胞仪的概念、发展历史、特点、分类、基本原理以及应用。  流式细胞术与流式细胞仪的概念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 FCM):是一种定量分析技术,是指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特异性标记荧光信号而测定细胞的多种生物物理性质的方法,同时也是一项可以把具有某相同荧光信号特性的某些细胞亚群从多细胞群体中分离和富集出来的细胞分析技术。点击查看更多细胞流式仪  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是一种集激光技术、电子物理技术、光电测量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细胞荧光化学技术和抗原抗体检测技术为一体的新型高科技仪器 是以激光为光源、检测生物学颗粒理化性质的仪器。  流式细胞仪的发展历史  1、1934年,Moldavan使悬浮的红细胞从一个毛细玻璃管中流过,每个通过的细胞可被一个光电装置记录下来。这就是流式细胞仪的雏形。  2、1965年,Kamentsky用紫外吸收和可见光散射两个参数同时测量未染色细胞,给出细胞中核酸的含量和细胞大小。奠定了多参数流式细胞测量的基础。  3、1967年,Van Dilla和Los Alamos采用了层流流动室和氩激光器,开发出了液流束、照明光轴、检测系统三者相互垂直的流式细胞仪。这成为目前各种流式细胞仪的基础。  4、1969年,Fulwyler利用静电墨水喷射液滴偏转技术,建立了流式细胞分选术。Ehrlich和Wheeless利用飞点扫描技术和缝扫描技术使零分辨率的流式细胞仪变成了低分辨率的流式细胞仪。  5、20世纪70年代,随着Kohler和Milstein成功提出了单克隆抗体技术和荧光标记技术,为特异研究和分析细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1973年,美国BD公司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研制开发并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流式细胞仪FACS I。  7、20世纪80年代,流式细胞仪的数据采集、存储、显示、分析日趋完善,随着样品制备方法的增加,新的荧光染料和细胞标记物的出现,使流式细胞仪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8、20世纪90年代,与之配套的标本制备仪和自动进样器的问世,以及适合临床应用的单克隆抗体的增加,使流式细胞仪逐渐从科研单位进入医院的中心实验室和检验科,成为现代化的临床检验仪器的一部分。  流式细胞仪的特点  1、高速度:每秒可检测1 000-5 000个细胞。  2、高灵敏度:每个细胞只要带有1 000-3 000个荧光分子就能检出,两个细胞之间有5%的差别就可区分出来,光散射的灵敏度为0.3um。  3、高精度:在细胞悬液中测量细胞,比其他分析技术的变异系数更小,分辨率高。  4、高纯度:分选细胞的纯度可大于99%以上。  5、多参数:可同时定量检测单个细胞的DNA等多个参数。  流式细胞仪的分类  1、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临床型和综合型(科研型)。  2、根据有无细胞分选功能,可分为流式细胞分析分选仪和流式细胞分析仪。  3、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一般流式细胞仪(零分辨率流式细胞仪)和狭缝扫描流式细胞仪(高分辨率流式细胞仪)。前者的激光光斑为椭圆形,光斑直径大于被检细胞体积。后者激光光束为一条线状扁平光斑,直径在3-5um。  流式细胞仪的基本原理  1、将悬浮分散的单细胞悬液,经特异性荧光染料染色后,放入样品管。  2、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悬浮在样品管中的单细胞悬液形成样品流垂直进入流式细胞仪的流动室,流动室充满鞘液,在鞘液的约束下,细胞排列成单列由流动室的喷嘴喷出,成为细胞液柱。  3、液柱与水平方向的入射激光束垂直相交,相交点称为测量区。通过测量区的细胞受激光照射后发出荧光,同时产生光散射。这些信号分别被成90℃角方向放置的光电倍增荧光检测器和前向角放置的光电二极管检测器接收,经过转换器转换为电子信号。  4、电子信号经模/数转换输入计算机。计算机通过相应的软件储存、计算、分析,就可以得到细胞的大小和活性、核酸含量等理化指标。  流式细胞仪的应用  1、DNA倍体分析  DNA分析是流式细胞仪最初且是现在应用最广检测项目。由于恶性细胞DNA含量通常与正常细胞不同,存在异倍体细胞,所以现有很研究评价异倍体细胞与肿瘤恶性度及其预后的关系。DNA含量检测还可提供细胞周期方面的信息,这在细胞生物学中运用很广泛。特别地,它可表示出细胞毒性药物对细胞作用过程。这些DNA检测还可与细胞表面标志物标记同时进行,这样在细胞混合培养中,可通常追踪表达特异标志物的细胞显示其生长周期情况。所有方法都是基于染料能与核酸起特异的化学反应并发射出荧光,常用的染料为PI,DAPI。  在该领域Partec公司的 CyFlow PA是一枝独秀。  2、细胞生存能力实验  使用Heochest 33342染料与DNA特异性结合,后因细胞活力不同染料的结合程度也各异,故可评估细胞的活性度。  3、计数外周血中检测网织红细胞  使用TO染料能够特异性地与RNA结合,结合系数高达3000,故具有很好的性价比。  4、外周血、骨髓采集物中CD34阳性干细胞计数,临床上用于骨髓移植前干细胞数理的测定。使用标准ISHAG方案,需要DNA或其他核染料占用FITC通道,PE标记CD34抗体,PE-CY5标记CD45抗体。  5、交叉淋巴细胞、粒细胞毒实验  检测识别供体血清中免疫球蛋白与受体粒细胞之间是否存在反应有着重要临床意义,因为这种反应会导致移植后发热、移植后肺损伤及免疫性粒细胞缺乏症。流式细胞仪可检测全血样本与血清孵育后粒细胞上结合的人免疫球蛋白。FITC标记人免疫球蛋白抗体、PE标记粒细胞表面标志物、PE-CY5标记HLA抗体。  6、血小板自身抗体检测  血小板自身抗体识别人血小板抗原,会引起各种临床相关症状,如新生儿自免性血小板减少症、输血后紫癜、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流式细胞可快速准确地检测血小板自身抗体。FITC标记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PE标记识别血小板抗体。  7、移植交叉配型  原细胞毒实验,主要用于避免移植物超急性排拆反应。流式细胞仪用于监测T或B细胞是否受到受体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攻击,作为HLA配型前的预实验。流式细胞仪因其高精确性已成为该领域内的金标准。FITC标记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PE标记识别T细胞CD3或B细胞CD29抗体。  8、检测细胞经抗原或细胞有丝分裂刺激后活化效应淋巴细胞早期活化指标CD69可用来检测免疫治疗效果。流式细胞使用三色分析可监测淋巴细胞各亚群活化情况:FITC标记的CD3抗体、PE标记的CD8抗体、PE-CY5标记的CD69抗体。  9、细胞增殖状态检测  核增殖抗PCNA、Ki67、BrdUrd用于衡量细胞增殖分裂状况,在评估肿瘤预后有重要意义。为些标志物的检测一般同细胞表面标志物同时检测。FITC标记PCNA或Ki67或BrdUrd,PE或(并)PE-CY5标记细胞表面标志物。  10、染色体分析  流式细胞仪染色分析运用两种特异性染料:Hoechest33258与核苷酸AT结合 Chromomycin A3与GC相结合。从而在双参数坐标上根据染色体ATCG含量的不同识别各种染色体。平时进行的染色体分析耗时且需要操作者极具经验,而用流式细胞仪时可快速地识别出异常染色体,如加配分选系统可将这些异常染色体分选出来作进一步分析。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流式细胞仪的概念、发展历史、特点、分类、基本原理以及应用。如今医疗的进步离不开医疗设备的发展与进步,流式细胞仪就是集中于测量发育异常的细胞遗传物质的数量变化,该设备的鉴定对种质资源、物种进化、物种分类、生态学研究、倍体育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3i流式快讯|国产光谱流式获证
    杭州谱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SFLO CL系列临床全光谱流式细胞仪正式获批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浙械注准20232222037),获准上市。包括产品型号有:SFLO CL-1、SFLO CL-2、SFLO CL-3。文件中标注的适用范围:产品基于流式细胞原理,与配套的检测试剂共同使用,在临床上用于对来源于人体的细胞或其他生物微粒逐个进行多参数的快速定量分析。自主技术创新 助力临床诊断谱康医学SFLO CL系列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临床用户量身定制的临床全光谱流式细胞仪。基于全光谱技术,突破传统滤光片的限制,实现在同样的激光器配置下,检测更多标志物。全光谱采集系统配合流式分析工作站,辅以高效的软件算法,减少荧光光谱重叠所导致的补偿问题,合并高精度注射泵进样和无脉动鞘流系统设计带来的高稳定样品聚焦能力,保证了临床使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SFLO CL系列临床全光谱流式仪包含SFLO CL-1、SFLO CL-2、SFLO CL-3共三个型号,支持最高3激光39荧光通道,实现分管检测向一管检测转化,提高临床检测标准化,更好地为临床服务。丰富的临床应用SFLO CL系列临床全光谱流式细胞仪广泛应用于免疫学、癌症诊断和治疗、微生物学、血液学及遗传学等领域,覆盖临床常规开展的淋巴细胞亚群分析(TBNK及TBNK plus)及CD4细胞绝对计数、细胞因子检测、HLA-B27检测、白血病/淋巴瘤免疫分型、造血干细胞计数、精子检测和DNA倍体分析等检测项目,为临床检测提供更多选择。全中文操作软件SFLO CL系列临床全光谱流式细胞仪采用Windows系统的全中文全光谱采集分析软件,界面设置简洁,操作简单方便,更符合中国临床医师日常操作习惯。操作软件具备高度智能化,可实现数据自动化分析,校准和参数调节简单方便,灵活性强,实验模板功能实现一键开始新一轮检测,使临床应用更加简便快捷、游刃有余,显著提升检测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依托此次SFLO CL系列临床全光谱流式细胞仪获批上市,谱康医学将为临床检测打造更加完善的标准化检测方案,助力临床检测实现更简便的操作、更高效的分析、更可靠的结果,为国人精准诊断提供坚实依据。自主技术创新 助力临床诊断谱康医学SFLO CL系列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临床用户量身定制的临床全光谱流式细胞仪。基于全光谱技术,突破传统滤光片的限制,实现在同样的激光器配置下,检测更多标志物。全光谱采集系统配合流式分析工作站,辅以高效的软件算法,减少荧光光谱重叠所导致的补偿问题,合并高精度注射泵进样和无脉动鞘流系统设计带来的高稳定样品聚焦能力,保证了临床使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SFLO CL系列临床全光谱流式仪包含SFLO CL-1、SFLO CL-2、SFLO CL-3共三个型号,支持最高3激光39荧光通道,实现分管检测向一管检测转化,提高临床检测标准化,更好地为临床服务。丰富的临床应用SFLO CL系列临床全光谱流式细胞仪广泛应用于免疫学、癌症诊断和治疗、微生物学、血液学及遗传学等领域,覆盖临床常规开展的淋巴细胞亚群分析(TBNK及TBNK plus)及CD4细胞绝对计数、细胞因子检测、HLA-B27检测、白血病/淋巴瘤免疫分型、造血干细胞计数、精子检测和DNA倍体分析等检测项目,为临床检测提供更多选择。全中文操作软件SFLO CL系列临床全光谱流式细胞仪采用Windows系统的全中文全光谱采集分析软件,界面设置简洁,操作简单方便,更符合中国临床医师日常操作习惯。操作软件具备高度智能化,可实现数据自动化分析,校准和参数调节简单方便,灵活性强,实验模板功能实现一键开始新一轮检测,使临床应用更加简便快捷、游刃有余,显著提升检测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依托此次SFLO CL系列临床全光谱流式细胞仪获批上市,谱康医学将为临床检测打造更加完善的标准化检测方案,助力临床检测实现更简便的操作、更高效的分析、更可靠的结果,为国人精准诊断提供坚实依据。
  • 3i流式KOL|清华大学王文会教授团队在阻抗流式细胞术上取得系列进展
    本文作者:王文会 清华大学精仪系 长聘副教授王文会,清华大学精仪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主要从事微操作器件和系统、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及其在生命科学仪器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项目来源包括国家重点专项、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项目、面上项目等;在Small,Lab Chip,Small Methods,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Analytical Chemistry,IEEE Trans等期刊上发表50多篇SCI论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项(包括2项美国专利)。近年的研究兴趣在于单细胞操控和理化特性表征技术、系统及应用。清华大学王文会教授团队在阻抗流式细胞术上取得系列进展对单细胞生物特性的表征有助于揭示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信息及其病理状态,基于单细胞的研究可以更深层次揭示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对生命科学研究、疾病诊断和个性化医学意义重大。细胞内的生理变化常伴随着化学和物理修饰重组,可以通过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的方法对单细胞进行表征。生物化学方法通常利用生化标记识别细胞及其状态,特异性高,但是需要先验知识且检测成本高。而生物物理方法利用细胞的机械、电学等固有表型特征,能够实现对单细胞的快速无创无标记表征,方便对细胞进行后续操作如分选、培养和组学分析等。目前,单细胞生物物理特性表征已有不少经典方法,如原子力显微镜、光镊和膜片钳等,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但是这些技术检测流程繁琐、系统复杂且通量低。而作为一种能够精确操控微尺度流体的新兴手段,微流控技术所需样本体积小、生物相容性高且响应速度快,使得其成为当前单细胞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微流控技术不断地应用于单细胞生物物理表征。在电学特性方面,研究者已成功利用电旋转、电阻抗谱和阻抗流式技术测量细胞膜电容等电学参数;在机械特性方面,研究者基于诱导变形原理,成功利用光、机、电、声等物理场实现对细胞杨氏模量等机械参数的测量。从Coulter计数器发展而来的阻抗流式细胞术IFC具有通量大的优势,在技术和应用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提取单细胞的本征参数方面还存在低效、解算慢、模态单一、准确性未知、易堵塞等问题。基于常用的电阻抗流式器件结构和测量架构(图1),清华大学王文会教授团队近年在解决以上这几个问题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图1. 阻抗流式细胞术基本架构针对单细胞本征特性是否可用阻抗流式表征的问题,利用最小流阻流体捕获原理(Lab on a Chip, Outside Front Cover, 2021, 2486-2494 Lab on a Chip, Outside Back Cover, 2016, 4507-4511),设计U型微流道结构(图2),可以使同一个细胞以流式流经一组IFC电极后,到达设有另一组EIS电极的捕获点位。在两组电极处分别进行阻抗流式测量和阻抗谱测量,结果发现离散的阻抗流式数据点与阻抗谱数据吻合度极高,在三个量级的流速(10-1000 nL/min)下,其相对偏差5%,证明了阻抗流式术可以替代阻抗谱实现对单细胞阻抗本征参数的提取,同时该结构也允许流式和阻抗谱测量同时进行,实现在通量和准确性上的相互补充(Analytical Chemistry, 2019, 91(23): 15204)。图2. 阻抗流式细胞术与阻抗谱互补针对电学本征参数的计算往往通过复杂的生物物理模型离线拟合,耗时较长,难以满足下游操控分析环节的实时在线需求的问题,提出了神经网络赋能的实时在线电学本征参数提取技术,基于神经网络实现对单细胞电学本征参数的加速求解(图3)。相比传统的梯度拟合计算方法,单细胞事件的推理时间约为0.3 ms,速度提升了10000倍,在实验部署中,电学本征参数测量通量接近100/秒。获得的本征参数用于细胞分类,可将准确率从不到80%提升到93%。通过让同一批细胞来回往复测量区进行十次电学测量,本征参数的变化4%;对细胞的染色与培养表明,细胞仍保持活性且增殖率和控制组的细胞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别,证明电学表征不会显著影响细胞活力(Lab on a Chip, Outside Back Cover & 2021 Hot Articles, 2022, 240-249)。图3. 神经网络加速求解细胞电学本征参数针对阻抗流式通常只求解电学特性参数的局限,提出基于阻抗数据的电学-机械双模态本征参数提取技术(图4)。利用流道结构和电极的空间耦合以及阻抗测量的高时空分辨率特性,使阻抗信号同时包含细胞电学特性及通过收缩通道过程中挤压的动态形变信息。通过构建电阻抗-细胞形变映射模型,发现测量电阻与细胞伸长量成正比,从而能够将测得的阻抗信号定量映射到细胞机械形变。同时采用分时复用传感策略,利用差分传感信号将电脉冲和幂律时变阻抗信号以分时复用的方式集成,从而实现单细胞电学-机械双模态本征特性表征。在不需要使用相机的情况下,仅使用阻抗数据后,测量的通量大幅提高。通过获得的数据,首次发现1 μM级浓度的细胞松弛素可能是诱导处理细胞骨架发生显著变化的阈值。针对常用的细胞分类任务,基于神经网络利用电学-机械双模态本征参数实现了明显高于基于单一电学特性和机械特性的93.4%高分类准确率,相比电学和机械特性分类准确率的绝对值分别提高了12.3%和5.1%,说明单细胞生物物理特性的多模态测量能够更特异地对细胞进行表型分析(Small Methods, Back Cover, 2022, 6(7), 2200325 Small, Frontispiece, 2023, DOI: 10.1002/smll.202303416)。图4. 使用电阻抗同时求解电学-机械学本征特性参数针对单细胞电学表征准确性未知的不足,利用辛醇辅助脂质体组装方法合成了类细胞大小的脂质体,以脂质体作为单壳模型粒子,结合阻抗测量芯片与测量系统构建了测量平台,提出了单细胞电学模型测量准确性评估和相应的补偿技术(图5)。研究发现,当传感区尺寸接近被测粒子时,通过模型拟合得到的电学本征参数与真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0%,此时电极间距与流道宽度主要通过影响测量体积分数而对测量准确性产生影响,从而基本验证了单细胞电学测量模型的准确性。但是由于电学测量模型通过对流道中间高度电场强度进行建模计算,共面电极产生的电场在流道高度方向的不均匀衰减将导致流道高度对电学模型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最大,测量相对误差高达30%(ACS Sensors, 2023, 8(7), 2681–2690)。而这种误差,可以通过在流道中设计合适的电极,将粒子的空间位置与电极上的响应信号对应起来(Analytical Chemistry, Supplementary Cover, 2023, 95(15), 6374-6382)。这样,通过响应信号,推导出粒子的瞬间空间位置,代入对应的电学模型中,即可实现更为准确的单细胞电学特性测量。图5. 合成类细胞脂质体评估电阻抗测量的准确性及位置误差估计针对窄流道电阻抗易堵塞的问题,提出了在阻抗流式术中使用非导电粘性鞘液的方法(图6)。此前的研究还没有搞清使用流道和鞘液在阻抗测量方面的准确性是否有变化,以及使用什么样的鞘液性能更好。因此,首先在流道MC和鞘液SC上下游两处布置了电极测量阻抗,发现文献中报道过的辛醇和去离子水表现不一样,其中去离子水作鞘液时,阻抗准确性降低显著,而辛醇则变化不大。由此推断鞘液-主流道溶液界面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通过使用具有不同粘性的PEG溶液作为鞘液,实验证明粘性越高,鞘液-主流道溶液界面的稳定性越高,准确性越高。此外,PEG溶液还能让阻抗测量的信噪比(1.42x)、灵敏度(7.92x)都有所提升,在半小时的实验中没有观察到堵塞或堵塞的迹象。从获得的电阻抗信号中解算出细胞电学参数,并用于典型的细胞分类应用,其准确度可达93%,与不使用鞘液的阻抗流式取得的最好表现相当(Lab on a Chip, Inside Back Cover, 2023, 23, 2531-2539)。图6. 使用非导电粘附鞘液提升电阻抗测量性能以上这些进展,丰富了阻抗流式细胞术的技术体系,提出的技术和方法对平台的架构关系并不是紧密耦合,其适用性较为宽广,可在阻抗流式细胞术的不同平台实现中灵活选用。致谢: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NSFC (no. 62174096, 52105572)。
  • 3i流式新品|棱镜泰克CytoFLUX三激光流式细胞仪
    新品快讯!CytoFLUX三激光流式细胞仪棱镜泰克的CytoFLUX流式细胞仪结合了高精度的细胞分析能力与卓越的用户体验,具有稳定、可靠、易用、灵活、高分辨率等特点,能够满足现代科研与临床实验的严苛要求。此前在2023年11月份,棱镜泰克Sperm-Cyto流式精子分析仪作为全国首台套,获得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册证编号:川械注准20232220389)成为全国第一台以流式细胞术为原理专用于“男科”实验室精子检测仪器。(点击查看)日常新品申报入口 ↓↓↓https://www.instrument.com.cn/Members/NewProduct/NewProduct关于棱镜泰克成都棱镜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棱镜泰克”),是一家专注于体外诊断技术研发和临床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坐落于成都经开孵化园拥有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技术平台。由多名行业专家和中科院博士团队领衔,是一支集高端精密仪器及诊断试剂的多元化研发团队。将打造流式细胞平台上游核心原料、流式细胞仪、配套自动化处理及分析设备的完整产业链条。目前,棱镜泰克已成功转化一系列临床检测产品,涵盖了血液检测、生殖检测、药物筛选等多个专业领域。同时,公司锐意创新,砥砺前行,承接多项国家级重大设备专项科研项目,致力于开发生命科学、精准医疗领域的创新型诊断技术,构建全新细胞分析诊断新生态,成为国内领先的体外诊断产品提供商。
  • 微流控流式库尔特细胞计数仪新品发布 福利大放送!
    p   2017年3月18日,江苏卓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融合微流控流式技术和库尔特检测原理的新型细胞计数系列产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8b34950a-0132-4cfd-9c67-dc7edc187c04.jpg" title=" 11_副本.jpg" / /p p   本次新品发布会共推出了两款计数仪,分别是流式库尔特计数仪Ⅱ(JIMBIO CL)和流式图像计数仪(JIMBIO FIL),两款仪器均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流式原理,集成了无芯片耗材,自动清洗及一步加样等优点,被业界广泛关注。 /p p   流式库尔特计数仪Ⅱ(JIMBIO CL)的计数原理是流式库尔特原理,对样本通过鞘液进行聚焦,然后快速流过检测区域,针对样本所包括的所有颗粒物进行检测,检测时间为30秒。而流式图像计数仪(JIMBIO FIL)的计数原理是结合了流式库尔特原理和图像法,在实现同样的流式库尔特计数同时,提供了图像检测功能,对基于台盼蓝染色的细胞进行死活判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f144871b-7457-4111-abb1-6996671c561d.jpg" title=" 22_副本.jpg" / /p p   这两款产品均采用了微流控技术,近几年兴起的微流控技术大量应用于生物及化学检测应用,为生命科学,医学,药物开发等应用领域提供了高集成度、自动化低成本的技术平台,卓微生物在微流控技术应用于细胞及其他生物颗粒物检测方面提供了JimBio CC,Jimbio CL,Jimbio Fil等系列产品。其中,JIMBIO CC计数芯片是国内目前唯一实现了微流控芯片大规模生产的库尔特原理检测芯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3b934d47-244e-4478-80d4-585f360fc02c.jpg" title=" 33_副本.jpg" / /p p    strong 活动详情: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b32e6f80-fb1e-4cbd-a488-33a5fdb4f274.jpg" title=" 44_副本.jpg" / /p p    strong 产品特色: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工作原理: /span CL采用流式库尔特原理,库尔特粒径分辨率0.5μm,阻抗技术更精确 FIL结合了流式库尔特原理和图像法,库尔特0.5μm高粒径分辨率结合图像染色法,实现精准计数与活率判断。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低成本: /span 免除任何一次性芯片耗材,极大降低使用成本。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易操作: /span 用户无需稀释,仅需一步加样,系统快速出检测结果并完成自动清洗。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多功能: /span 内置粒径选区、细胞图片浏览、算法稀释,检测数据可由usb接口导出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芯片软件可定制: /span 针对不同检测需求,灵活配置不同规格芯片及相关分析软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最终解释权归江苏卓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p p br/ /p
  • 3i流式重磅|清华尤政院士/斯坦福赵精晶博士等提出基于点阵光斑激发的高通量流式成像技术
    近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尤政教授团队提出了基于点阵激光激发方法的高通量流式成像方法。该方法可实现低成本、高可扩展性的成像流式细胞仪,而且首次验证了全光谱成像流式技术。相关成果以“Imaging flow cytometry using linear array spot excitation”为题在期刊《Device》上发表,并被选为当期封面文章。研究背景与成果流式和显微镜是细胞检测的两个基本工具。流式技术具有高通量和丰富的分子检测信息,但缺乏细胞形态信息;相反,荧光显微镜可以提供细胞影像信息,但检测通量低,难以获取足够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自流式细胞仪问世以来,其发展趋势一直在于保持高检测通量的同时增加更多信息维度,例如空间形态信息或光谱信息,以实现更准确的细胞分析或分选。成像流式技术是一种整合了流式细胞仪高检测通量和荧光显微镜空间分辨能力的仪器。然而,由于成像通量、分辨率和检测灵敏度之间的基本矛盾,现有的成像流式技术通常采用复杂的光路系统、复杂的图像重构算法,同时成像可扩展性也很有限。这使得成像流式细胞仪难以达到像传统流式细胞仪那样的高检测通道数,并且其高昂的技术成本限制了应用范围。为解决这些问题,清华大学精仪系尤政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点阵激光激发的成像方法,即Linear spot array excitation(LASE)。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使用点阵结构光斑替代传统流式细胞仪中的椭圆或条状光斑,从而赋予流式细胞仪成像能力。图1:点阵激光激发成像原理示意图图1展示了该成像方法的工作原理。在检测区域中,激发光斑呈一串等间隔的点阵光斑,由衍射光学器件生成,光斑间隔大于细胞大小,并且其排列直线与细胞运动直线呈一定的小角度。当细胞依次通过照明光斑时,将产生一串荧光和散射光信号。在图像重构阶段,只需通过信号的分割和重组即可重建细胞图像。该方法具有实现简单、实时重建的优势,并且与现有流式细胞仪光路结构兼容,因此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在高检测通量的基础上,同时实现多激光、多荧光通道以及无标记成像。技术成果展示图2. 双激光五通道成像流式系统图3.细胞器进行成像与细胞周期研究本研究利用基于LASE成像方法构建了一个成像系统,具备2色激光(488nm/638nm)和5个成像通道(明场、FITC、PE、PI、APC),如图2A所示。该系统经验证在30×30μm的成像视场下,具有1.3μm的空间分辨率。当细胞样本以5m/s的流速经过探测区域后,系统能够进行无标记的明场成像和荧光成像,且不会出现运动模糊,成像通量最高可达每秒5000个细胞每秒。该系统不仅能够对细胞中的细胞器结构进行成像(见图3A),而且可以在多个荧光波段下,实现对不同细胞结构的同时成像(见图3B)。在生物学应用中,图像被广泛视为金标准,因为它能够为细胞分析提供更为丰富和准确的信息,从而更细致准确地进行细胞分型。举例来说,通过图像,可以在传统流式基础上更进一步区分细胞周期M期的细胞核形态,如图3C所示。图4. 32通道全光谱成像流式验证得益于LASE成像方法的高度可扩展性,本论文将成像荧光信号引入一个基于棱镜色散的32通道光谱仪中,初步验证了全光谱成像流式细胞仪的可行性。该系统在保持每秒5000个细胞的检测速度通量的同时,能够同时在32个光谱通道上对细胞进行成像。借助光谱分解算法,可以有效解决多染料检测实验中染料光谱混叠效应的问题,将成像流式细胞仪的理论可检测染料数扩展至30以上的量级。这将大大提高成像流式细胞仪给单细胞分析带来的信息量。成果优势该研究提出的点阵激光激发的成像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系统简单:采用衍射器件在传统流式细胞仪基础上进行光斑整形,即可实现高通量成像功能,相较于已有成像流式技术,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2、图像重建复杂度低:可实现实时重建,进一步可用于基于图像的实时细胞分选。3、可扩展性强:该技术可搭配多个激光和更多的检测通道,也可结合光谱检测实现全光谱成像,使成像流式细胞仪达到与传统流式细胞仪和光谱流式细胞仪相当的可检测标记数量。该技术提供的高通量和信息量将有效为细胞病理学、多组学、药物筛选、液体活检、单细胞测序等研究领域提供高质量的数据。该研究的第一完成单位为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教授尤政,斯坦福大学研究科学家赵精晶(原精仪系博士生)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精仪系博士毕业生韩勇、赵精晶为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精仪系博士毕业生晁子翕、焦泽衡,精仪系博士生张驰、姜凌奇等为该论文共同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物医学检测技术及仪器北京实验室的资助。论文链接:https://www.cell.com/device/fulltext/S2666-9986(23)00183-7#secsectitle0070 (文: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
  • 3i流式推荐|新疆流式细胞术与免疫功能监控临床应用学习班二轮通知
    为推动流式细胞术的广泛应用,提高流式细胞技术的检测水平,由北京医学检验 学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检验中心联合举办的“流式细胞术与免疫功能 监控临床应用学习班”【2024-11-01-426(国)】于2024年6月21日至6月23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流式细胞术在临床诊断、治疗评估、免疫监控 及科研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会议主题涵盖了流式细胞术的基本原理、质量 控制、免疫功能评估的临床应用案例、最新技术进展以及流式科研应用等多个方面。同 时,会议还将安排丰富的交流互动环节,让参会者有机会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分享经验,共同进步。完整会议通知如下:通知附件:2024.6.21-23 新疆流式会议第二轮通知.pdf
  • 一文知晓|流式、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的抗体区别
    大家好,我是流式荧光崔工,一个旨在链接与流式荧光相关的朋友,一起赚钱、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一起生活的靓仔。——流式荧光崔工上期回顾:《流式荧光技术检测与化学发光技术检测那些事儿》— 1 —前两天有位老师问崔工,流式抗体与免疫组化抗体有什么区别?崔工收集了网络上的一些回答,供参考:崔工收集了网络上的一些回答,供参考:回答1:两种抗体不一定通用,流式是用直接标记还是间接标记?如果是直接标记的话,那这个抗体一般不是FITC标记或者就是TRITC,PE之类的。如果恰好你的免疫组化,也是想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体来直接标记,那就可以通用。如果你的免疫组化要用其它的标记的话,或者是间接标记的话,就有麻烦,因为荧光素的标记很可能会影响二抗和一抗的结合。回答2:流式抗体是用于流式细胞仪检测的抗体,与之相对应的有免疫组化抗体,免疫荧光抗体等等。回答3:免疫组化时抗体识别的是未经变性处理的抗原决定簇(又称表位),有些表位是线性的,而有的属于构象型;线性表位不受蛋白变性的影响,天然蛋白和煮后的蛋白都含有;构象型表位由于受蛋白空间结构限制,煮后变性会消失。如果所用的抗体识别的是蛋白上连续的几个氨基酸,也就是线性表位,那么这种抗体可同时用于免疫组化和WB,而如果抗体识别构象形表位,则只能用于免疫组化。崔工还请教了一位做抗体的朋友,他的回答是这样的:表位抗原有差异,免疫组化抗体要实现不同组织的定位,半定量特异性检测,流式是定量表达。— 2 —不同的实验对抗体有不同的要求崔工觉得首先可以从抗体的应用原理及特点从侧面来了解会更加清楚。抗体的应用一般来说除了做流式和免疫组化外,还可以做免疫荧光等其他实验。免疫组化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原理和特殊的标记技术,通过化学的方法使标记抗体显色,对组织胞内的特异性抗原进行定位、定性、定量检测。免疫荧光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原理和特殊的荧光标记技术,通过激光激发使荧光素发出荧光。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的变化从而对细胞内的抗原进行分析的技术。流式荧光一样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原理和特殊的荧光标记技术,过激光激发使荧光素发出荧光。不过检测是通过流式细胞仪来检测的。— 3 —再从WB,IP,IHC,IF,ChIP,FC对抗体需求有什么区别来看WB的蛋白经过加热变性之后都变成线性的结构。因此最好的抗体是采用非常特异序列的人工合成多肽的方法来做实验,结果也非常特异。IP/CHIP. 我们用抗体去结合生理状态下的蛋白质,因此IP的抗体最好使用纯化的天然蛋白制作的抗体来做,也可以用纯化的重组蛋白的抗体。最好不要用人工合成多肽制作的抗体,因为这种抗体识别的位点可能被深深地藏在了蛋白的内心深处。CHIP和IP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的问题在于,如果抗体识别的表位和该蛋白质与DNA结合的部位一致,则会导致CHIP实验的失败。 IF/IHC. 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中需要进行固定一步,固定是为了尽量让细胞的形态结构维持和原有的一致。这种化学物质的固定使蛋白质变性凝固,与天然状态下的蛋白质有了一定的区别,但是又不同WB中加热变性变成了线性的结构。因此在做IF/IHC实验中,最合适的抗体可以是纯化的重组蛋白得到的抗体,也可以是人工合成多肽得到的抗体(多肽是在蛋白质的表面)。FC. 流式细胞中分为两种,一种是活细胞的流式,这种流式最好采用是天然蛋白或者重组蛋白的抗体来做,另外一种是经过固定之后的流式,和IF/IHC 所用抗体一致。在做流式细胞中,我们有直接标记和间接标记,间接标记不如直接标记真实准确。因此我们选择流式抗体要采用带有荧光标记的抗体;如果研究的蛋白没有直接标记的抗体,那么就采用间接标记抗体,需要添加荧光二抗。—————————————————————【行业征稿】若您有生命科学、医药、临床等行业相关研究、技术、应用、管理经验等愿意以约稿形式共享,欢迎自荐或引荐投稿联系人:刘编辑(点击查看KOL主页)word图文投稿邮箱:liuld @instrument.com.cn微信:JaysonXY(备注来意:投稿)
  • 技术干货|如何去黏连?流式新手绕不开的数据处理难题
    本文特邀作者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单细胞分析技术,常用来分析血液细胞、培养细胞等复杂细胞群体中多种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差异,可以帮助医学工作者了解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功能状态。流式新手绕不开的粘连体在流式检测中,我们需要进行单细胞分析,有时样品中会混有两个或多个细胞的聚集体,如图所示,我们称为粘连体,是流式检测中一类普遍存在的干扰信号。对于流式新手而言,粘连体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流式中的粘连体。先来看一个典型的案例,流式最古老的应用之一就是用来分析细胞中DNA含量的变化,称为细胞周期分析,当我们使用荧光染料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染色细胞内的DNA(RNA经RAN酶处理去除),细胞核可以被488nm的激光激发,发出橙红色的荧光,碘化丙啶是一种可以嵌合到双链DNA和RNA的碱基对中并与之结合的荧光染料,与双链DNA结合后可以产生荧光,并且荧光强度和双链DNA的含量成正比。可以用流式细胞仪的荧光定量功能对细胞进行DNA含量测定,由于细胞的DNA含量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呈现周期性的加倍再恢复的变化,根据细胞群体中DNA含量的分布情况,就可以分析出G0/G1期、S期和G2/M期细胞的比例,从而了解细胞的增殖情况。假设G0/G1期细胞的荧光强度为1,那么含有加倍的DNA的G2/M期细胞的荧光强度的理论值为2,正在进行DNA复制的S期细胞的荧光强度为1~2之间。如图: 流式检测的原理告诉我们,流式细胞仪在检测中利用流体聚焦,使样品细胞流聚焦于鞘液流中心,细胞在压力作用下排列一线,逐一通过激光检测点,与DNA含量对应的定量荧光信号被记录,生成细胞周期直方图,横坐标为荧光强度,纵坐标为颗粒数(细胞s数),正常分裂生长的细胞系会形成典型的双峰图,软件可以分析得到G0/G1峰的比例,G2/M峰的比例和两峰间S期细胞的比例,就得到了周期分析的结果。但是当流式前辈们进行这一实验时发现,细胞周期检测的G2/M期比例经常会高于实际值,这会使得对细胞增殖状态判断错误,原来有一部分粘连体信号被当作了单细胞信号计入了细胞周期分析,当两个细胞粘在一起被检测,得到的信号就是两个细胞核的荧光强度,由于通常细胞样品中G0/G1期细胞占多数,因此常见G0/G1期粘连,刚好产生双倍的DNA信号,分析时与G2/M期重合,单从荧光强度横坐标中无法分辨真正的G2/M期与粘连体。但是当两个相同的G0/G1期细胞粘在一起他们的荧光密度不会变化,也即荧光峰值不变,但是荧光总量,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荧光检测强度会加倍,刚好位于G2/M期的荧光强度峰中,同样的道理,荧光强度不等的细胞粘连或者更多个细胞粘连就会形成荧光强度更大的细胞团,会比较明显的影响G2/M期细胞比例的分析,通常会造成G2/M期检测比例偏高,对于存在异倍体的肿瘤细胞系检测影响更为复杂,甚至可能造成异倍体的误判,因此去除粘连体是单细胞分析的关键一步。流式分析中的必经步骤——去粘连为了周期分析的精确,前辈们研究了各种识别和去除粘连信号混杂的办法,就是我们今天流式分析中的必经步骤——去粘连,最常用的就是利用粘连体荧光信号总量大但信号峰值相对低的特征识别,只选取斜率一致排列的信号,严格去除峰值不足的颗粒,这样做就是为了保证检测信号全部是单细胞信号,这也是流式单细胞分析的基础条件。流式细胞周期分析实验是经典的流式荧光定量分析实验,通过它可以容易了解流式单细胞荧光定量的检测原理。由于使用了DNA均匀着色的荧光染料,通常直接识别灵敏的PI荧光检测信号中的低峰值信号,也可以通过细胞的散射光信号峰值差异识别粘连。也有的品牌仪器具有信号宽度参数,也可以利用信号宽度识别粘连细胞。但是并非所有流式检测都染色DNA,通常荧光抗体标记也无法进行准确定量,当细胞中带有多种不同荧光要如何去除粘连体呢? 在多数流式检测中前向散射光信号强度与峰值的斜率截取单细胞群体是可以通用的去粘连方法,如图,主要是因为这两个信号在各类检测和各品牌仪器中都适用,因此可以作为通用的去除粘连的方法。除了两个或多个细胞粘连在一起的情况还有什么情况会造成粘连体信号吗?当然有。千万不要以为上机样品中都是单个细胞,分析时就不会有粘连体,另一种情况也很常见。要理解第二种情况还是要回到流式检测的流体聚焦原理,我们知道样品细胞悬液被鞘液包裹流过液流室,这个过程鞘液压力是固定的,样品细胞悬液压力可以调节,通常分为低中高三档,当低速上样,通常样品细胞可以较好的排列成单细胞队列逐个经过检测点,这时只要细胞没有互相粘附通常都是单细胞检测,但当上样压力增高样品流压力增大,流速加快,其中的细胞拥挤通过检测点,就可能出现两个或者多个细胞同时通过检测点的情况,如图,同样的道理,如果样品细胞悬液的浓度过高即使在低速上样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细胞的拥挤,这种细胞拥挤通过检测点的情况也会造成粘连体信号干扰。与之前PI单色荧光定量不同,常用流式双色、三色和多色实验中粘连体信号不止表现为测量荧光强度的增强,例如一个阴性细胞和一个阳性细胞粘连,会检测到一个阳性颗粒,通常会造成阳性群体比例增加,在有些检测中可能因为粘连信号造成假的双阳性群体出现,由于检测的随机性,往往无法准确预见粘连体的影响,因此我们分析各种流式样品都应当要认真去除粘连体,尽可能保证分析单个细胞的信号。同时为了保证流式检测的精确度,在提高样品单细胞质量的基础上,细胞检测速度,上样细胞浓度都需要和检测条件匹配。流式细胞术具有高速、定量、单细胞多参数的特点,只有保证分析的是真正的单细胞信号才能得得到可靠的分析结果。也许一些新手在检测中不注意区分粘连体,忘记了采集高度或宽度信号,但是当投稿给正规期刊,我们一定会被询问数据是否去除了粘连,没有经过去粘连分析的数据准确度下降,可以说去粘连是流式分析的基础课也是必修课。作者简介徐晓雪 首都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 副主任技师(KOL主页)徐晓雪,首都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流式平台负责人,副主任技师,2006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生理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加入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实验与测试中心工作,同年在北京大学医药卫生分析中心学习流式技术,一直从事流式技术服务工作至今,熟悉多种型号高级流式仪器的性能与操作,参与服务多项首都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始终致力于流式新技术的引进、应用与推广。本文编辑:刘立东 【行业征稿】若您有生命科学、医药、临床等行业相关研究、技术、应用、管理经验等愿意以约稿形式共享,欢迎自荐或引荐投稿联系人:刘编辑word图文投稿邮箱:liuld @instrument.com.cn 微信/电话:13683372576
  • 青岛能源所单细胞拉曼流式分选技术研究获进展
    日前,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研究中心在基于微流控的单细胞拉曼流式分选技术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于2月5日在线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 (Zhang PR, et al, Anal Chem, 2015)。   单细胞拉曼分选(RACS)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活体细胞功能分选技术。与目前通用的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ACS)相比,RACS具有直接基于细胞功能分选、无需标记、不需预知生物标识物的关键优势,因此在海洋资源挖掘、生物能源种质筛选、肿瘤监测与分选、环境微生物监控、农业生态研究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由于细胞固有拉曼信号弱所导致的细胞分选通量低这一问题限制了其应用与推广。开发高速流动细胞拉曼信号的快速采集和识别已经成为发展高通量拉曼流式细胞分选的关键技术挑战之一。   由研究员徐健和马波领导的研究团队针对上述瓶颈开发了一种基于阵列介电单细胞捕获/释放的快速拉曼识别技术。通过对高速流动单细胞的介电操控,实现了单细胞流在电极上的捕获/释放,并在细胞捕获期间(毫秒-秒)完成拉曼信号的采集识别(下图A)。通过耦合该团队同期建立的基于电磁阀吸吮的微流控细胞分离技术(Zhang Q, et al., Lab on a Chip 2014, Cover page, 2014 HOT Articles 下图B),实现了产色素工程酵母和普通酵母细胞的拉曼流式分选。前述工作首次建立起基于介电单细胞捕获/释放的单细胞拉曼流式分选原理和装置,为下一步发展高通量拉曼流式细胞分选仪器奠定了原理和关键技术基础。   单细胞中心前期建立的单细胞弹射分选方法(Wang Y, et al, Anal Chem, 2013)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微生物生物膜等固相细胞的分选。而该研究开发的单细胞流式分选方法针对于流动相细胞的分选。这两种方法学的建立和相互结合,为研制广谱性适用于自然界各种细胞存在状态的单细胞拉曼分选装备提供了可行性。   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创新方法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进化重大研究计划及中科院重点部署方向项目等的支持。   原文链接:   1. Raman-activated Cell Sorting based on dielectrophoretic single-cell trap and release, Anal. Chem., 2015, doi: 10.1021/ac503974e.   2. On-demand control of microfluidic flow via capillary-tuned solenoid microvalve suction. Lab Chip, 2014 Dec 21 14(24):4599-603. doi: 10.1039/c4lc00833.   3. Raman activated cell ejection for isolation of single cells, Anal. Chem., 2013. doi: 10.1021/ac403107p.      (A)基于阵列介电单细胞捕获/释放单细胞拉曼分选示意图 (B)基于电磁阀吸吮的微流控细胞分离技术(Cover Article)。
  • 流式大咖说|FSC与SSC在流式细胞术中的应用——西南医院马清华副研究员
    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话题:#3i流式大咖说#(点击查看),邀请高校、科研院所、临床、生物技术企业等流式技术研发、应用专家分享技术心得和经验,方便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人员了解相关技术应用进展、学习仪器使用方法。本期,西南医院西南癌症中心流式平台负责人马清华副研究员带我们了解FSC与SSC在流式细胞术中的应用。FSC与SSC在流式细胞术中的应用作者:西南医院 马清华 副研究员流式细胞术利用细胞大小和粒度定义细胞群特征。细胞大小用前向散射光FSC(Forward Scatter)测量,细胞的粒度用侧向散射光SSC(Side Scatter)测量。FSC收集细胞折射后向前散射的光,所以FSC除了测量细胞大小,还与核质比、膜形貌和其他细胞特征相关;SSC收集垂直于激光束的散射光以及细胞内部颗粒的散射光,所以SSC可以反映细胞复杂性和粒度,如下图。1.细胞亚群的分类 FSC和SSC一般以线性模式运行,范围从0到250000。大细胞具有较高的FSC和SSC值,位于FSC/SSC图的右上部分(如粒细胞)。红细胞等小细胞具有较低的FSC值,由于实验中红细胞已被溶解,其碎片出现在散点图左下角;淋巴细胞是小细胞,颗粒不大,因此FSC和SSC值较低。单核细胞更大,颗粒更大,细胞群在FSC轴上进一步向右移动,在SSC轴上向上移动一点,因此它们的FSC和SSC值更高。顾名思义,粒细胞是颗粒状的,也很大,所以它们有很高的FSC和SSC值。2.判定细胞活性状态 FSC/SSC不仅可以对细胞群进行分类,而且有助于排除细胞碎片和死细胞, 用于细胞活性状态的判定。通常死细胞与细胞碎片的FSC和SSC较低,而凋亡细胞的FSC会变小SSC变大。如下图,通过FSC与SSC判断,A图细胞活性差,基本是死亡细胞与凋亡细胞(P1门内为89.6%);B图中细胞群分为两群,P1门中的细胞群为凋亡及死亡细胞(27%),P2门中的细胞活性状态好。FSC/SSC常被应用于判定分选前及检测时的细胞活性状态、分选后细胞的活性状态以及原代细胞提取的活性状态。FSC/SSC是否能够真实的反应细胞死活状态呢,我们用7AAD对B图的细胞进行分析,从下图可以看出P门中有95.2%的7AAD-细胞,而P1门中有52.5%的7AAD-细胞。虽然P1门中有52.5%的7AAD-细胞,但是从图中可以发现其细胞大部分集中于左下角。这与7AAD的染色原理有很大的关系。7AAD 是经典的核酸染料,判断细胞的活性通常依赖于其插入DNA。7AAD不能穿透完整的细胞膜,但可以通过细胞凋亡过程中形成的膜裂口和孔隙。7AAD可以使任何缺乏完整膜的细胞都能被核染色。但是,在严重受损的细胞后期如细胞凋亡的晚期,只有含有核酸的凋亡小体才能够被7AAD染成阳性,其余的细胞碎片没有或含有低的DNA含量,这部分群体将会成为7AAD-群体事件。所以FSC/SSC可以用于判定活死细胞。3.排除细胞双链体FSC与SSC信号脉冲由信号处理器把脉冲信号高度(Height)、面积(Area)和宽度(Width)定量为一定的数值。这些数据有流式细胞仪的配置计算机工作站进一步分析处理。因此,可以通过面积信号、宽度信号、高度信号对双链体的细胞进行处理。一般用FSC-H/FSC-A、FSC-H/FSC-W以及SSC-H/SSC-W处理双链体细胞。 小结 FSC与SSC是流式细胞术的基本术语。科研工作者充分利用好FSC/SSC,能够轻松的判断分选及检测前细胞活性状态、细胞分选后细胞活性状态、免疫细胞分群等,同时还可以利用FSC/SSC去除细胞中的黏连体细胞。【个人简介】西南医院西南癌症中心流式平台负责人 马清华 副研究员现任西南医院西南癌症中心流式平台负责人,主要从事流式细胞平台的运行管理、用户培训以及流式细胞分选及分析工作。目前,承担省部级课题一项,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流式细胞术相关SCI论著2篇,参与多篇高分SCI论著的发表,并参编专著 1 部。(本文编辑:刘立东KOL) 相关推荐:流式大咖说|量化成像分析流式在水生生物研究中应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汪艳流式大咖说|流式检测中最易忽视的时间参数——首都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副主任技师 徐晓雪 流式大咖说|技术干货|如何去黏连?流式新手绕不开的数据处理难题 流式大咖说|流式细胞技术平台发展与使用心得分享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 俞珺璟博士【行业征稿】若您有生命科学、医药、临床等行业相关研究、技术、应用、管理经验等愿意以约稿形式共享,欢迎自荐或引荐投稿联系人:刘编辑word图文投稿邮箱:liuld @instrument.com.cn微信:JaysonXY(备注来意:投稿)
  • 3i流式动态|全国首台流式精子分析仪棱镜生物Sperm-Cyto上市
    棱镜泰克生物Sperm-Cyto流式精子分析仪作为全国首台套,2023年11月获得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册证编号:川械注准20232220389),并成为全国第一台以流式细胞术为原理专用于“男科”实验室精子检测仪器,实现对精子功能的全面检测,弥补传统精液常规无法检测的男性不育指标,解决传统精液检测方法偏形态、无法评估精子功能的痛点。更多的精子检测产品即将同步上市,让我们的目标客户有更多期待。流式精子分析仪区别于传统检验科流式平台:1.使用独有的CLS液流控制技术,有效避免了精子样本液流堵管以及检测试剂染料残留的传统流式检测顽疾; 2. 全面支持精子功能检测,提供满足临床及科研对于精子DNA完整性、诱发顶体反应、顶体完整性、精子活性氧、精子线粒体、精子凋亡等的各项功能的检测,不断提升对精子评价的广度和深度;3. 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软件整合了精子DNA完整性、诱发顶体反应、顶体完整性、精子活性氧等自动分析功能,实时计算检测结果并且显示,实时预览报告,支持一键式分析、审核及报告打印或LIS系统双向通讯。流式精子分析仪检测方法学优势流式精子分析仪(SCSA法)检测快速,检测速度每分钟高达50000个精子以上,更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软件自动分析,结果无主观偏倚,可重复性强;显微镜(SCD法)人工镜检计数,每次检测200个精子,检测人员工作量大,且存在主观偏倚、重复性差;流式精子功能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 流式荧光技术检测与化学发光技术检测那些事儿
    大家好,我是流式荧光崔工,一个旨在链接与流式荧光相关的朋友,一起赚钱、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一起生活的靓仔。——流式荧光崔工前段时间,有很多新关注崔工公众号的朋友问崔工一个问题,什么是流式荧光检测技术?它的原理是什么?传统的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又有什么?问崔工这个问题的朋友应该是刚进入到这个行业,还不是很了解这个行业。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供大家参考。— 1 —什么是流式荧光检测技术?从百度百科了解到,流式荧光,又称悬浮阵列、液相芯片等,是近20多年逐渐发展起来的多指标联合诊断技术。该技术以荧光编码微球为核心,集流式原理、激光分析、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多指标并行分析,最多可一管同时准确定量检测2-500种不同的生物分子。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并行检测等特点。可用于免疫分析、核酸研究、酶学分析、受体、配体识别分析等多方面、多领域的研究。流式荧光检测技术的原理是什么?将荧光标记后的单细胞(或颗粒)悬液进入吸样管,进而随鞘液进入流动室。进入流动室之前的管道变细,迫使鞘液从四周、样本在中心进入流动室,在外加压力的作用下由下向上(或由上向下)直线流动。鞘液充满流动室将样品裹挟,当二者通过流动室喷嘴流出时,压力迫使鞘液包裹的液滴包含单一细胞或颗粒垂直通过检测区。在检测区与液滴垂直的位置设置激光,在与激光垂直的位置设置探测器(透镜等),液流、激光、探测器互相垂直并聚焦于一点实现流体动力聚焦。荧光标记的细胞或颗粒在激光激发下发出散射光和荧光的发射波,散射光和发射光被检测器获取,再经一系列滤光片、光栅处理去除干扰并将光信号经光电转换和放大后输入计算机,并由软件分析处理。而细胞分选则是对荧光标记的目的分子分别加载正或负电荷,当其在随液滴滴落的过程中受到外加高压电场的作用发生偏转而落入接收容器,从而获得目的细胞群。流式荧光检测技术有什么技术特点?1、高通量:将许多种不同荧光编码的微球放在同一反应体系内,一次可同时检测2-500种生理病理指标,这与传统方法的逐个检测相比是质的飞跃。2、高敏感性:流式荧光技术最高的检测下限可达0.01 pg/ml,常规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仅为μg级,比后者检测的灵敏度提高10—100倍。3、线性范围宽:检测的线性范围比常规的ELISA方法高10倍以上,可达3-5个数量级。检测浓度范围为pg-μg级。4、反应快速:因流式荧光技术的杂交或免疫反应在悬浮的液相中进行,反应所需的时间短(从2 h缩短到20—40 min),杂交后常不用清洗,即可直接读数,所以检测效率高于固相杂交。5、重复性好:杂交发生在准均相液体环境中,其结果稳定,重复性非常好。检测时,抽取其中的100颗微球读数,最终的数据取其均值或中位值,这样可将误差减到最小。6、利于探针和被检测物的充分反应:由于液相环境更有利于保持蛋白质的天然构象,所以也更有利于探针和被检测物的反应。7、操作简便:流式荧光技术平台的整个反应过程只涉及加样和孵育,最后上机读数,操作步骤少,简单易用。— 2 —什么是化学发光检测技术?这里既然是跟流式荧光检测相比较的,那这里的化学发光检测技术指的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将发光分析和免疫反应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检测微量抗原或抗体的新型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类型及原理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类型分为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用吖啶酯直接标记抗体(抗原),与待测标本中相应的抗 原(抗体)发生免疫反应后,形成固相包被抗体-待测抗原吖啶酯标记抗体复合物,这时只需加入氧化剂(H2O2)和 NaOH使成碱性环境,吖啶酯在不需要催化剂的情况下分解、 发光 。由集光器和光电倍增管接收、记录单位时间内所产生 的光子能,这部分光的积分与待测抗原的量成正比,可从标准曲线上计算出待测抗原的含量。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enzyme immunoassay,CLEIA)是用参与催化某一化学发光反应的酶 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LP)来标记抗原或抗体,在与待测标本中相应的抗原(抗体)发生免疫反应后,形成 固相包被抗体-待测抗原-酶标记抗体复合物;经洗涤后,加入底物(发光剂),酶催化和分解底物发光,由光量子阅读系统接收,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加以放大,再把它们传送至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计算出测定物的浓度。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ECLIA)是以电化学发光剂三联吡啶钌标记抗体(抗原),以三丙胺(TPA)为电子供体,在电场中因电子转移而发生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它包括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优势是什么?1、灵敏度高:灵敏度高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关键的优越性。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能够检出放射性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分析等方法无法检出的物质,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宽的线性动力学范围:发光强度在4-6个量级之间,与测定物质浓度间呈线性关系。这与显色酶联免疫分析吸光度(OD 值)2.0 的范围相比,优势明显。虽然同位素放射免疫也有较宽的线性动力学范围,但是放射性限制其应用。3、光信号持续时间长: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光信号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甚至一天,简化了实验操作及测量。4、分析方法简便快速:绝大多数分析测定仅需加入一种试剂(或符合制剂)的一步模式。5、结果稳定、误差小:样本本身发光,不需要额外光源,避免了外来因素的干扰(光源稳定性、光散射、光波选择器),分析结果稳定可靠。6、安全性好及使用期长: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的危害性;另外这些试剂稳定,保存期可达一年之久。以上是对什么是流式荧光技术检测与化学发光技术检测基本原理做了一个说明,供大家参考。【行业征稿】若您有生命科学、医药、临床等行业相关研究、技术、应用、管理经验等愿意以约稿形式共享,欢迎自荐或引荐投稿联系人:刘编辑word图文投稿邮箱:liuld @instrument.com.cn微信:JaysonXY(备注来意:投稿)(本文编辑:刘立东 点击查看KOL主页)
  • 流式人必看!ACCSI2024流式细胞内容提前知晓!
    2023年全球流式细胞仪市场规模为47.5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69.6亿美元。由于流式细胞仪在临床中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预计该市场仍将提供高增长机会。有利的商业环境、政府通过基金和拨款提供的支持不断增加、艾滋病和癌症的高发病率、对目标疾病(如癌症和免疫性疾病)治疗方案开发的日益关注以及主要企业的强大实力等因素都在推动该地区市场的增长。全球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越来越重视开发和商业化技术先进的流式细胞仪产品,这些产品可提供简化的工作流程、易操作性和更短的周转时间。预计在预测期内,此类创新产品的需求将出现大幅增长,尤其是在技术先进的产品采用率较高的成熟市场。在第十七届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24)即将于4.17-19日在苏州开幕,今年特别增加流式细胞技术成果报告内容,提前知晓。流式细胞技术成果模块,邀请来自高校以及企业具有代表性的流式细胞技术成果及技术进展报告分别为:北京大学医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魏勋斌 教授、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王文会教授 以及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生物科学大中华区科研市场及销售总经理赵雨晋女士。报告内容精彩预览:4.19日 9:00-17:00 “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点击查看全日程) 共话流式细胞新技术新成果新应用 《可无创免抽血动态监测循环(肿瘤)细胞的光学活体流式细胞仪》北京大学 医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魏勋斌教授魏勋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系长聘正教授(博雅教授),北京大学医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双聘教授,SPI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Fellow(会士)。共发表NATURE、PNAS等SCI论文90余篇,他引4000余次。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一项, 国内外专利二十余项。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副理事长。报告摘要:活体流式细胞仪结合实时高速荧光影像方法和体外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实现了活体、实时、无损、定量检测循环系统内细胞群体。由于避免了抽血,该光学技术可长时间、连续地对同一活体的循环系统内细胞进行动态监测。这项技术可用于循环肿瘤细胞的监测,适用于肿瘤研究和血液细胞的免疫分析研究等。《阻抗流式技术:单细胞表征新方法》清华大学 精密仪器系 王文会教授王文会,清华大学精仪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主要从事微操作器件和系统、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及其在生命科学仪器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项目来源包括国家重点专项、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项目、面上项目等;在Advanced Materials,Small,Lab Chip,Small Methods,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Analytical Chemistry,IEEE Trans等期刊上发表50多篇SCI论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项(包括2项美国专利)。近年的研究兴趣在于单细胞操控和理化特性表征技术、系统及应用。报告摘要:单细胞的生物物理特性可揭示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生理状态,对疾病诊断意义重大。针对单细胞本征特性表征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高效、实时在线、防堵塞、多模态和准确的阻抗流式术表征新方法,丰富了阻抗流式细胞术的技术体系。《从50年商业化应用,展望流式细胞技术在转化医学中的发展》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生物科学大中华区科研市场及销售总经理 赵雨晋女士赵雨晋女士,碧迪医疗(BD)生物科学大中华区科研市场及销售总经理。赵雨晋女士在生命科学及医疗健康领域拥有多年跨职能高级管理经验,有丰富的市场洞悉及战略敏感度,策划执行多项深受好评的“In China for Global”创新项目,搭建“产学研医”生态圈,助力产业链上下游实现从科学研究、转化科学到临床监测与诊断的整体方案。赵雨晋女士于2021年加入BD,先后担任战略与商务拓展工作,及科研业务市场及销售管理。曾任职强生医疗科技、德勤(摩立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从事销售、市场营销、战略及管理咨询,项目管理等工作。赵雨晋女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并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罗斯商学院MBA硕士学位。报告摘要:生命科学发展与临床应用的实现密不可分。BD 生物科学致力于在细胞分析领域从探索发现、转化科学到临床诊断与监测为科研及临床工作者提供从设备到试剂及软件生信,从流式到单细胞,从产品到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一方面,BD医疗以自身超50年的全球先进流式研发积累,不断推陈出新,引领流式技术发展以助力科学研究的无限可能,另一方面,成熟的商业化体系及创新思维促使BD开拓新局的战略举措,探索创新模式及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临床应用的产生,反观医疗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也为科技发展提供方向。本次分享主要探讨医疗行业的发展方向及对流式技术及转化应用的借鉴。关于ACCSI2024:为促进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搭建科学仪器行业“政、产、学、研、用、资、媒”等各方有效交流平台,“第十七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4)”将于2024年4月17-19日在苏州狮山国际会议中心召开。ACCSI2024以“融合创新,质领未来”为主题,力争对往年中国科学仪器产业最新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新的产业发展政策、最前沿的行业市场信息、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最新的科学仪器研发成果等,以多种形式呈现给各位参会代表。官网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accsi/2024/联系方式:参加展团或参会报名:17600646530 黄女士赞助及媒体合作:13552834693 魏先生微信添加accsi2006或发邮件至accsi@instrument.com.cn (注明单位、姓名、手机)咨询报名。
  • 中国学者权威期刊发表流式细胞新技术
    流式细胞技术与相关的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对生物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它们还是存在一些局限性,近年来,科学家们研发出了一些新的策略,但他们并没有修改传统的流式细胞仪,而是在新型微流控装置上进行精简。这些微型芯片实验室能帮助研究人员在更为多样的物理和分子特征基础上进行筛选和分型,而且也不需要抗体。以下是几位学者提出的新型流失细胞技术与研究策略。   研究人员: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研究中心主任徐健研究员   当前项目: 微生物生物燃料发展   存在问题: 生物燃料研发需要标识出那些能进行特殊碳化学反应的细胞,但是这些细胞无法正常培养和研究,因此研究人员也不清楚是否有一些能识别和分拣细胞的分子标记。   解决方案:   徐健研究组以单细胞拉曼分选(RACS)为基础,研发出了一种基于阵列介电单细胞捕获/释放的快速拉曼识别技术。   单细胞拉曼分选(RACS)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活体细胞功能分选技术。与目前通用的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ACS)相比,RACS具有直接基于细胞功能分选、无需标记、不需预知生物标识物的关键优势,因此在海洋资源挖掘、生物能源种质筛选、肿瘤监测与分选、环境微生物监控、农业生态研究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由于细胞固有拉曼信号弱所导致的细胞分选通量低这一问题限制了其应用与推广。开发高速流动细胞拉曼信号的快速采集和识别已经成为发展高通量拉曼流式细胞分选的关键技术挑战之一。   为此,这一研究组开发了一种基于阵列介电单细胞捕获/释放的快速拉曼识别技术。通过对高速流动单细胞的介电操控,实现了单细胞流在电极上的捕获/释放,并在细胞捕获期间(毫秒-秒)完成拉曼信号的采集识别。   通过耦合该团队同期建立的基于电磁阀吸吮的微流控细胞分离技术(Zhang Q, et al., Lab on a Chip 2014, Cover page, 2014 HOT Articles),实现了产色素工程酵母和普通酵母细胞的拉曼流式分选。前述工作首次建立起基于介电单细胞捕获/释放的单细胞拉曼流式分选原理和装置,为下一步发展高通量拉曼流式细胞分选仪器奠定了原理和关键技术基础。   单细胞中心前期建立的单细胞弹射分选方法(Wang Y, et al, Anal Chem, 2013)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微生物生物膜等固相细胞的分选。而该研究开发的单细胞流式分选方法针对于流动相细胞的分选。这两种方法学的建立和相互结合,为研制广谱性适用于自然界各种细胞存在状态的单细胞拉曼分选装备提供了可行性。   如何入手:   徐健研究员表示,在国内已经配置了两台微流控RAC系统,同时还有另外两台正在组装中。第三台RAC系统在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可以申请使用这些仪器,他表示,&ldquo 欢迎提出任何问题,我们的一些资助资金也鼓励项目合作。&rdquo
  • 为期4天流式盛宴!近50位大咖云聚第四届流式细胞大会iCFCM2022
    【点击报名参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于荧光的流式细胞技术到现在已经发展了50多年,是非常成熟的细胞检测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的各个研究领域,是各大三甲医院里进行单细胞检测的金标准,尤其是白血病的检测。随着流式细胞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目前,流式细胞分析已普遍应用于免疫学、血液学、肿瘤学、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生物化学等临床医学和基础研究领域,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药物开发、临床检测和环境监测中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近两年,随着流式细胞测定法相关国家标准的正式实施、《流式细胞术在CAR-T细胞免疫治疗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专家共识》等流式应用相关共识的相继发布,更加突出了流式细胞术的重要地位。而研究人员对于造血发生、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癌细胞转化、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等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传统流式技术在部分科研领域中并不能完全胜任,迫切需要更高效、易用、更多参数同时检测的流式细胞技术,因此质谱流式技术、全光谱流式技术、影像流式技术等前沿技术以及各大流式企业新品技术层出叠现,为科学家的前沿探索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流式技术高速发展、细胞分析技术与分子技术高度融合的今天,如何让这项复杂的技术变得简单易用、形成标准化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如何充分利用当今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能力,软硬件统合起来,让用户变得容易上手且广泛应用也是我们行业亟需共同努力的方向。全新升级|近50位圈内专家齐聚流式网络年度盛典追踪行业热点,紧贴市场前沿!为促进广大流式细胞仪用户间的学术与技术交流,仪器信息网3i讲堂将于2022年10月18日-21日举办第四届流式细胞仪网络会议(iCFCM2022)。特别开设【生命科学研究基础】、【临床应用】、【质谱流式技术及应用】、【光谱流式技术及应用】、【影像流式技术及应用】、【流式分选技术及应用】、【流式细胞相关标准解读】、【流式细胞相关标准解读】等八大主题会场,内容覆盖影像流式、光谱流式、质谱流式等国际前沿热门技术,紧跟行业热点,全新设置流式细胞术标准解读、样本制备、数据分析、维护经验相关主题,全面覆盖FCM在临床、生命科学研究、生物医药研究等多行业的应用进展,各领域内杰出科学家、仪器应用专家、检验医学专家、临床医生等40余位报告嘉宾将为流式圈带来一场饕餮盛宴!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技术指导单位:上海科技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报告嘉宾】(按报告时间排序)会议全日程(参会关键词速览)【关键词】肿瘤微环境;颗粒佐剂;多组学;流式配色技巧会场一: 生命科学基础研究(DAY1 10月18日 上午)09:30-10:00流式细胞术标准化在肿瘤微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和案例分享原丽华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流式平台主管/高级工程师10:00-10:30流式细胞术在多组学研究中的应用梁曙炎 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 高级工程师10:30-11:00Meet the exosome, the rising star 张胤晟 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 产品经理11:00-11:30流式在颗粒佐剂和抗肿瘤制剂开发中的应用岳华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青年研究员11:30-12:00多参数流式原理、配色技巧及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徐晓雪 首都医科大学 副主任技师12:00-13:30午间休息【关键词】CART;细胞治疗;血液病;免疫分型;特殊标本;脑卒中会场二: 临床应用(DAY1 10月18日 下午)13:30-14:00流式细胞术在CART研发与治疗中的应用专家共识解读王卉 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 检验科副主任(副院长级)14:00-14:30多色流式细胞术免疫精细分型在血液病中的应用石静 安捷伦生物(杭州)有限公司 临床应用专员14:30-15:00流式细胞分析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屈晨雪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主任医师15:00-15:30旷博生物炎症6因子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岳保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教授15:30-16:00流式细胞术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免疫状态的评估与治疗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李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副教授16:00-16:30流式细胞术在特殊标本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毛霞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教授【关键词】COVID-19;CyTOF;IMC;转化医学;单细胞蛋白检测;AML会场三: 质谱流式技术及应用(DAY2 10月19日 上午)09:00-09:30质谱流式(CyTOF)和质谱影像技术(IMC)的应用和进展付国 厦门大学医学院 教授09:30-10:00质谱流式技术助力血液系统疾病转化医学研究毛霞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助理研究员10:00-10:30单细胞质谱蛋白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丁显廷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10:30-11:00下一代质谱流式系统前沿进展与应用张娜 Standard BioTools 中国 质谱流式资深应用专家11:00-11:30单细胞质谱分析白玉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教授11:30-12:00单核细胞在AML和COVID-19中的免疫调节功能余山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副研究员12:00-13:30午间休息【关键词】28c AML MRD;高维流式;全光谱;Bigfoot会场四: 光谱流式技术及应用(DAY2 10月19日 下午)13:30-14:0028c AML MRD 方案建立陈曼 陆道培医疗集团 流式实验室主管/副主任技师14:00-14:30解锁多色奥秘—高维流式方案设计技巧与实用工具赵洋 Cytek Biosciences 技术主管14:30-15:00光谱流式的临床应用及精准MRD检测朱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助理研究员15:00-15:30走进多彩流式世界——光谱流式细胞术简介及多色应用杨永兰 赛默飞世尔科技 技术应用科学家15:30-16:00含异质性自发荧光的20色全光谱流式案例分析—方法学谢简明 中科蓝华(广州)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流式专员【关键词】成像流式;MEMS;DNA纳米技术会场五: 影像流式技术及应用(DAY3 10月20日 上午)09:30-10:00成像流式技术进展和应用张丽双 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药物发现平台 工程师10:00-10:30MEMS技术与成像流式细胞仪赵精晶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 博士后10:30-11:00看得见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汪艳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11:00-11:30依托成像流式的DNA纳米技术细胞学应用研究郭琳洁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11:30-11:50助力流式细胞分析——仪器选型如何实现降本增效?王利影 仪器信息网导购平台 运营经理11:50-13:30午间休息【关键词】生物医药;分选技术;孔板分选;单细胞测序;单细胞多组学会场六: 流式分选技术及应用(DAY3 10月20日 下午)支持单位:上海科技大学13:30-14:00流式分选应用中喷嘴的选择及案例分享任晓越 上海科技大学 高级工程师14:00-14:30流式分选技术在生物医药研发中的应用张一凡 碧迪医疗生物科学 产品专家14:30-15:00流式分选应用浅析刘春春 清华大学 高级工程师15:00-15:30MACSQuant® Tyto®,满足从科研到临床应用需求的细胞分选仪金成俊 美天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15:30-16:00流式分选在孔板分选中的应用与实验优化丁宇波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16:00-16:30流式细胞分析和分选技术在精母细胞X-Y染色体配对过程存在严重缺陷研究中的应用何淑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流式技术主管/工程师16:30-17:00流式细胞分选与单细胞测序缪祥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17:00-17:30优化稀有细胞分选策略,助力单细胞多组学研究孙大千 美国纽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干细胞流式平台 技术总监【关键词】细胞测量标准;校准技术;细胞工程产业会场七: 流式细胞相关标准解读 (DAY4 10月21日 上午)支持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09:30-10:00细胞工程产业相关细胞测量标准的发展和展望刘瑛颖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10:00-10:30流式细胞仪校准技术与国际计量组织流式细胞术测量准确性、可比性研究现状张玲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10:30-11:00MKS SOLUTIONS FOR FLOW CYTOMETRY焦鹏 理波光电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高级销售经理11:00-11:30微生物细胞流式测量标准与研究现状隋志伟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副主任11:00-13:30午休【关键词】多参数流式;日常维护;高维流式;细胞样本处理会场八:样本制备/数据分析/维护经验(DAY4 10月21日 下午)支持单位: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13:30-14:00小鼠肠道固有层免疫细胞样品制备及多参数流式检测方案俞珺璟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细胞分析技术平台副主任/高级工程师14:00-14:30多参数降维算法助力高维流式数据可视化分析吴永强 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 高级技术支持14:30-15:00流式细胞仪的日常维护丁熙来 西湖大学 流式平台主管15:00-15:30高维流式在感染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张超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副研究员15:30-16:00单细胞技术揭示涡虫再生的细胞来源 Single Cell Technology applied to planarian regeneration李戈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16:00-16:30流式技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杜雪相 山东大学 教授、博导16:30-17:00流式细胞分选仪器的日常开机与维护马清华 西南医院 副研究员17:00-17:30浅谈流式细胞样本处理王阳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技师长/副主任技师【流式企业云集】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或者阅读原文即可免费报名参会(将通过短信通知审核情况)———————————iCFCM2022 技术交流群 (如满员请锁定会议直播间在线进群)▌联系我们【参会咨询/合作】刘老师 +86 13683372576邮箱: liuld@instrument.com.cn
  • 会议通知|细胞生物学前沿技术交流会(流式细胞分析分选技术专场)
    细胞生物学前沿技术交流会(流式细胞分析分选技术专场)通 知近年来,生命科学前沿深入研究和公共健康领域应用的迫切需求都对相关仪器技术、实验方法的迭代更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交叉学科不断融合,促进了包括流式细胞分析分选技术在内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手段的快速发展,全光谱流式、质谱流式、成像流式、纳米流式、拉曼流式等创新技术层出不穷,流式细胞技术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医学临床诊断等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运用方案越来越深入。兹定于2023年4月13-14日在上海召开“细胞生物学前沿技术交流会(流式细胞分析分选技术专场)”。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公共技术中心承办,旨在邀请流式前沿领域的技术专家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各类技术的原理、技术特点及应用场景,拓展科研人员在技术方向上的认知,促进这些前沿技术为更多从事科研、研发及检测人员所灵活、高效、高质运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时间与地点会议时间:2023年4月13-14日会议地点: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320号新生化大楼312报告厅二、会议内容会议将围绕多种类型、不同技术路线的分选技术(成像型光谱流式细胞分选、空气激发型光谱流式细胞分选、拉曼细胞分选)和分析技术(质谱流式细胞分析、在体流式细胞分析、成像型流式细胞分析、微流控单细胞分析、纳米流式分析)等前沿流式相关技术的技术特点及运用场景展开介绍与讨论交流。为支持国产仪器自主创新,会议还将优先推介国产流式细胞分析分选设备。三、会议日程2023年4月13日时 间内 容报告人主持人09:00-09:05区域中心领导致欢迎辞09:05-09:20相关主管部门领导致辞09:20-09:50高通量流式拉曼细胞分选仪及应用马 波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研究员张文娟09:50-10:20拉曼分选技术前沿——细胞表型探索新工具李 备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究员10:20-10:35茶歇10:35-11:05循环细胞的活体无创光学动态监测魏勋斌北京大学教授张文娟11:05-11:35“图鉴不同,像由心选”BD高速图像光谱流式分选技术钱 璟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高级产品应用经理11:35-13:30午餐,自由讨论与交流13:30-14:00全光谱流式原理与分选技术的应用冯定龙Cytek华东区高级技术经理边 玮14:00-15:30谱康光谱流式细胞仪技术及应用杨 凡谱康医学应用技术支持15:30-15:45茶歇15:45-16:15空气激发型光谱分选技术用于高活性细胞分选及单细胞分选应用李 凌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高级技术应用经理边 玮16:15-16:45全光谱流式前沿技术和应用曾令武索尼生命科学高级市场经理16:45-18:00自由讨论与交流2023年4月14日时 间内 容报告人主持人09:30-10:00纳米尺度生物颗粒的精准表征利器 — 纳米流式检测技术颜晓梅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边 玮10:00-10:30新一代单细胞靶向蛋白质组学平台——Starion星瀚流式质谱系统刘浥坤上海宸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应用科学家 10:30-10:45茶歇10:45-11:15基于流式光片的斑马鱼高通量三维成像技术研究李 辉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研究员边 玮11:15-11:45“功能为王”-单细胞功能高通量深度表征平台开启单细胞多组学研究新篇章朱 凯PhenomeX资深应用科学家 11:45-13:30午餐,自由讨论与交流13:30-14:00新概念柔性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及其应用张 萍德国美天旎全国科研应用经理俞珺璟14:00-14:30Namocell 微流控单细胞分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陈科立Namocell经理14:30-15:00成像增强型流式细胞分析结合AI图像技术用于细胞表型和形态研究应用李 凌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高级技术应用经理15:00-17:00自由讨论与交流四、报名方式本次会议免注册费用。请参会人员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会议回执,并于2023年4月11日中午12点前提交反馈,以便会务组安排相关事宜。五、会议联系方式姜颖文:15721565165,jiangyingwen@sibcb.ac.cn何 钧:13611699686,jun.he@sibcb.ac.cn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公共技术中心2023年4月6日
  • 无机碳去除器(ICR)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建议
    分析仪在测量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时,都必须处理无机碳(Inorganic Carbon,IC)。IC是指CO2、HCO3-、CO32-里的碳。IC的来源包括溶解的石灰石和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几乎所有的样品水中都含有有机碳和无机碳,它们统称为总碳(Total Carbon,TC)。总碳(TC)=有机碳(TOC)+ 无机碳(IC)当样品中也含有无机碳时,分析仪就无法单独测量有机碳,因此大多数TOC分析仪就测量样品中的TC和IC,然后相减,差值即为TOC。总碳(TC)- 无机碳(IC)实测值 实测值= 有机碳(TOC)计算值TOC分析仪也可以先吹除无机碳,然后再测量碳含量,测量结果不含无机碳。此时测得的总碳即为样品的TOC。该 测 量 值 也 称 为 “ 不 可 吹 除 有 机 碳(Non-Purgeable Organic Carbon,NPOC)”。TC = TOC = NPOC有些TOC分析仪既可以测量IC,又可以去除IC,从而给操作员很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样品中的IC含量来选择操作方法。当样品中的IC小于TOC时,分析仪无需去除IC即可测得准确结果。分析仪可以直接测量IC,然后用TC减去IC,即得到TOC。但当IC较高且TOC较低时(例如,IC=10倍TOC),如果不去除或降低IC,则TOC测量结果就会变得不稳定。在下面的示例中,仪器测量TC和IC以计算TOC,TC和IC都很高(IC是TC的组成部分),测量TC和IC的仪器误差在最终TOC计算值中占有很大比例。如果在进行分析前,先去除或降低IC,就能提高仪器的分析性能。例如,样品中含100 ppb TOC和1900 ppb IC。我们假设仪器测量TC和IC的准确度为2%。一种情况是不去除IC,另一种情况是将IC降到100 ppb(见表1)。在IC较高、TOC较低的情况下,去除或降低IC能够提高仪器的分析性能。一般来说,在使用Sievers® TOC分析仪时,如果IC高出TOC预期值的10倍以上,我们建议降低或去除IC。去除和降低IC的方法有些TOC分析仪用气体来吹扫样品,以去除IC,而剩下的碳就是需要测量的有机碳。吹扫样品是去除IC的有效方法,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❶ 吹扫气体的纯度(以免气体中的有机物污染样品)。❷ 挥发性有机物的流失。❸ 如果不能100%去除IC,则留下的IC可能被报告为TOC,从而给分析系统带来误差。❹ 吹扫气体会增加成本、提高维护要求、延长样品制备和分析时间。❺ 在EPA TOC方法415.3(“确定水源和饮用水的总有机碳含量和254 nm的特定紫外吸光度”)中,USEPA规定20分钟的吹扫时间,气体流量为100-200毫升/分钟,确保将IC含量降到最低,以测量TOC。在实践中,吹扫时间通常为3-10分钟,具体时间可以根据仪器生产厂的建议和样品的特性而定。表1. 去除和未去除IC的示例计算显示了对TOC结果的影响_未去除IC去除 IC实际TC2000 ppb200 ppb测得TC(有2%误差)1960-2040 ppb196-204 ppb实际IC1900 ppb100 ppb测得IC(有2%误差)1862-1938 ppb98-102 ppb可能的算得TOC22-178 ppb94-106 ppbSievers技术采用无需气体的ICR(无机碳去除器)来降低IC含量。该方法已获得专利,并获USEPA批准用于合规监测。ICR的工作原理在去除IC时,ICR首先酸化样品,以将IC全都变成CO2的形式。酸化之前,IC以离子形式和非离子形式存在。离子形式包括碳酸盐和碳酸氢盐,非离子形式为CO2。离子形式和非离子形式的含量比例取决于pH值。酸化样品可以将IC全都转化为CO2,以方便将其吹除。CO2 → HCO3- → CO32-低 ← pH 值 ← 高当分析仪探测到连接无机碳去除器(ICR)时,会自动进行样品酸化,所使用的酸剂同正常TOC分析时使用的酸剂相同,因而无需添加其他试剂。样品酸化之后,会流过ICR中能渗透CO2的脱气模块。ICR还配有真空泵,用于将脱气模块外部抽成真空,以去除样品中的无机碳(CO2)。内置的化学捕集器先“净化”通过脱气模块的空气,去除空气中的全部有机物,以免污染样品。IC的去除率可达95-99%。无需百分之百去除IC,因为Sievers TOC分析仪会测量剩余的IC,然后用TC减去IC得到TOC。IC含量被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仪器的分析性能。这种降低或去除IC的方法有以下优点。❶ 无需吹扫气体,因而成本较低,去除IC的过程更简单。❷ 样品脱气同样品分析直接连在一起,因而无需花额外时间来降低或去除IC。❸ 此 过 程 使 挥 发 性 有 机 碳(VOC , VolatileOrganic Carbon)的流失降低到最少。进水中流失的VOC会降低进水和出水之间的TOC去除率的计算值。❹ 此过程由分析仪自动完成,无需人员手动操作。如果无需去除IC,操作员可以用ICR的开启和关闭设置来绕过ICR,方便地转换到正常监测模式。应用建议当IC含量超过TOC的10倍时,应考虑使用ICR。常见的应用包括监测原始地表水和地下水。有时,降低或去除IC也有利于监测成品饮用水。对于在线连续监测的应用,应对所有样品启用ICR,并保持ICR的运行。ICR安装在Sievers M系列实验室型、便携式、在线型TOC分析仪的机箱内部,环保效果最佳,使用方便,占据空间小。◆ ◆ ◆联系我们,了解更多!
  • 百人集聚共话流式前沿技术与应用|细胞生物学前沿技术交流会(流式细胞分析分选技术专场)在上海顺利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报道编辑:刘立东)2023年4月13-14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公共技术中心承办的“细胞生物学前沿技术交流会(流式细胞分析分选技术专场)”在上海顺利召开。会议通知发出后,得到了领域内众多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和热情支持,来自全国各科研院所、高校、政府实验室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研究人员﹑企业CEO、产品经理、博士后以及在读研究生等百余人相聚上海。仪器信息网受邀参加本次会议,并进行相应报道。会议为期两天,交流形式包括主旨报告与讨论交流,邀请了流式前沿领域的技术专家分享共计15个报告,旨在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各类技术的原理、技术特点及应用场景,拓展科研人员在技术方向上的认知,促进前沿技术为更多从事科研、研发及检测人员所灵活、高效、高质运用。会议现场 致辞环节 会议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管委会副主任/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公共技术中心主任赵允研究员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研发基地建设与管理处副处长张露璐开场致辞,会议由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科技条件处处长/中科院上海生命区域中心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公共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文娟主持。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管委会副主任/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公共技术中心主任赵允研究员致辞会议伊始,赵允首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和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研究与公共卫生健康领域应用的的不断发展,都对科学仪器创新技术的发展应用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交叉学科不断融合,促进了包括流式细胞分析分选技术在内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手段的快速发展。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没有新技术的普及、新技术的进步和相关新技术的深入研究,科研也无法推进。本次会议有幸邀请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相聚上海进行现场交流,希望借助本次细胞生物学前沿技术交流会,聚焦于流式细胞分析技术领域,使参会人员进一步了解该项技术的前沿动态与最新进展。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研发基地建设与管理处副处长张露璐致辞近几年,上海持续进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其中科学仪器技术创新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于上海而言至关重要,对于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而言都能起到很好的辐射支撑效应。张露璐对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在大型仪器共享以及国产仪器研发方面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中心不仅在上海甚至在全国范围也处于领先地位。一方面,上海市科委近几年对于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的建设发展,包括生化细胞领域的进展工作非常重视。流式细胞分析仪器技术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希望通过在本次大会,国内外流式仪器厂商与技术专家皆从各自的角度对流式细胞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另一方面,基于国家大力推进发展基础研究战略政策,以及国产仪器技术与进口技术仍存在一定差距,希望国产仪器厂商能够在各个方面迅速提高自身能力,加强上海相关的国产仪器替代工作。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科技条件处处长/中科院上海生命区域中心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公共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文娟主持致辞环节 报告环节 报告分两日进行,报告嘉宾们就拉曼流式、全光谱流式、质谱流式、成像流式、纳米流式、无创在体流式等创新技术分别阐述介绍,并围绕流式细胞技术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医学临床诊断等领域广泛的应用场景展开精彩分享。报告环节分别由张文娟、细胞分析技术平台主任边玮、副主任俞珺璟担任主持嘉宾。细胞分析技术平台主任边玮、细胞分析技术平台副主任俞珺璟报告嘉宾:马波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研究员报告题目:《高通量流式拉曼细胞分选仪及应用》报告嘉宾:李备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报告题目:《拉曼分选技术前沿——细胞表型探索新工具》报告嘉宾:魏勋斌 北京大学 教授报告题目:《循环细胞的活体无创光学动态监测》报告嘉宾:钱璟 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高级产品应用经理报告题目:《“图鉴不同,像由心选” BD高速图像光谱流式分选技术》报告嘉宾:冯定龙 Cytek 华东区高级技术经理报告题目:《全光谱流式原理与分选技术的应用》报告嘉宾:杨凡 谱康医学 应用技术支持报告题目:《谱康光谱流式细胞仪技术及应用》报告嘉宾:李凌 赛默飞世尔科技 (中国) 有限公司 高级技术应用经理报告题目:《空气激发型光谱分选技术用于高活性细胞分选及单细胞分选应用》报告嘉宾:曾令武 索尼生命科学 高级市场经理报告题目:《全光谱流式前沿技术和应用》报告嘉宾:颜晓梅 厦门大学 特聘教授报告题目:《纳米尺度生物颗粒的精准表征利器—纳米流式检测技术》报告嘉宾:刘浥坤 上海宸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高级应用科学家报告题目:《新一代单细胞靶向蛋白质组学平台——Starion 星瀚流式质谱系统》报告嘉宾:李辉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 研究员报告题目:《基于流式光片的斑马鱼高通量三维成像技术研究》报告嘉宾:朱凯 PhenomeX 资深应用科学家报告题目:《“功能为王”-单细胞功能高通量深度表征平台开启单细胞多组学研究新篇章》报告嘉宾:张萍 德国美天旎 全国科研应用经理报告题目:《新概念柔性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及其应用》报告嘉宾:陈科立 Namocell 经理报告题目:《Namocell 微流控单细胞分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报告嘉宾:李凌 赛默飞世尔科技 (中国) 有限公司 高级技术应用经理报告题目:《成像增强型流式细胞分析结合AI图像技术用于细胞表型和形态研究应用》 自由讨论环节 会议期间,各位报告嘉宾与参会人员在现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与技术人员就仪器需求、应用解决方案等内容进行了沟通交流。现场交流参会嘉宾合影会议现场,国产流式仪器厂商星赛生物、长光辰英、谱康医学、上海宸安生物以及进口厂商碧迪医疗器械 (上海)、Cytek、赛默飞世尔科技 (中国)、PhenomeX、德国美天旎、索尼生命科学、Namocell等进行了展示宣传。本次大会加强了流式业内的深入交流,也为流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推进作用。(报道编辑:刘立东 KOL主页)现场仪器厂商掠影
  • 单细胞电学特性流式分析方法及分析仪器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健康电子中心研究员黄成军、副研究员赵阳团队,在单细胞电学特性流式分析方法及高通量实时分析仪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单细胞电学特性生物传感与分析技术为单细胞生物物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维度。该技术已被证明在全血分析、肿瘤细胞分型和免疫细胞状态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然而,现有的电学检测方法难以实现高通量实时性分析,限制了需要大量系统实验的单细胞电学特性研究的开展。 面该团队提出了快速并行物理拟合求解器,仅需0.62 毫秒即可在线求解出单个细胞膜比电容和细胞质电导率。与传统求解器相比,在不损失准确度的前提下,速度提升了27000倍,且不需要任何数据预采集和预训练过程,进一步实现了基于物理模型信息的实时阻抗流式细胞分析仪(piRT-IFC)(图1)。该技术可在50分钟内实时表征高达100902个单细胞,具有高稳定性、高通量、实时化和全流程自动化等特点。作为示范应用,该团队对药物处理后HL-60中性粒细胞脱粒现象这一典型的快速变化的生物过程进行实时表征分析。与普遍采用的神经网络辅助加速方法对比研究表明,piRT-IFC具有速度快、准确度高和泛化能力强的优势,具备广泛的应用潜力。 相关研究成果以piRT-IFC: Physics-informed real-time impedance flow cytometry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ellular intrinsic electrical properties为题,发表在《微系统与纳米工程》(Microsystem and Nanoengineering)上。该研究由微电子所和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完成。近年来,该课题组面对单细胞物理特性检测存在敏感机理不明和技术实现困难等关键技术瓶颈,开创性提出了基于微流控技术的“交叉压缩通道”敏感新原理和单细胞电学模型,建立了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单细胞电学特性高通量定量检测方法,检测参数包括细胞膜比电容和胞浆电导率,通量比膜片钳等常规方法高10000倍,并进一步研发出实时高通量单细胞电学特性流式分析仪(图2)。仪器入选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名录,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计算所等单位合作,成功用于脑卒中动物模型、癌症病人样本、药物模型等领域的多种细胞的分析,为肿瘤/脑卒中等精准诊断、药物筛选等提供了有力工具,并发现了新型标志物,验证了相关药物候选分子的作用、获得授权专利。研究工作得到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市、中国科学院的支持。阻抗流式细胞分析仪(piRT-IFC)原理样机、核心微流控芯片、设备交互界面、典型结果和自动化实时数据处理流程 图2. 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单细胞电学特性活体单细胞分析仪(左)及核心微流控芯片(右)
  • 干货分享 | 热分析原理及介绍(DTA,DSC,TGA,TMA,DMA)
    药物冻干,电池爆炸;耐低温橡胶是如何在高寒环境下使用,哪种巧克力甜甜味美还不会在夏天熔化?纵观我们身边的任何物质都会经历温度变化的过程,材料随着温度变化其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影响制备工艺和使用性能,生产生活中无时无刻不都在上演着材料的“冰与火之歌”。为了对材料进行表征分析,热分析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强有力不可或缺的分析手段。梅特勒托利多作为主要的热分析仪器制造商之一,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热分析技术及其应用。1 热分析技术概述物质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一些物理变化(如玻璃化转变、固相转变)和化学变化(如熔融、分解、氧化、还原、交联、脱水等反应),这些物质结构方面的变化必定导致其物理性质相应的变化。因此,通过测定这些物理性质及其与温度的关系,就有可能对物质结构方面的变化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还可以被用来确定物质的组分及种类,测定比热容、热膨胀系数等热物性参数。图1-1 材料随温度变化发生的反应国际热分析和量热协会(ICTAC, 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for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于2004年对热分析提出新的定义:热分析是研究样品性质与温度间关系的一类技术。我国于2008年实施的国家标准《热分析术语》(GB/T6425-2008)中对热分析技术定义为: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和一定气氛中),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或时间关系的一类技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热分析技术凭借其快速、高效、低成本的优异特点,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已逐渐成为新材料研究、产品设计和质量控制的必备的常规分析测试手段。根据测定的物理性质不同,国际热分析与量热协会ICTAC将热分析技术分为9类17种,如表1所示:表1-1 热分析技术分类在实际应用中,热分析技术还和其他分析仪器进行联用,例如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气相色谱、质谱等分析方法,通过多种方式对物质在一定温度或时间变化过程内对材料进行结构和成分进行分析判断。2 重点热分析技术介绍2.1 差热分析(DTA,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差热分析(DTA)是一种利用试样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差与温度或时间的关系来评价试样的热效应。DTA曲线的纵坐标为试样和参比样的温度差(∆T),理论上单位应该为℃或者K。但因为记录的测量值通常为输出的电势差E,根据温度差与E的关系(公式(1)),转换因子b不是常数,而是温度T的函数,且其他传感器系统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公式(1)中,测量的温度差与热电偶输出的电势差E成正比,一些分析软件中DTA采集的信号经常为电势差的单位(μV)表示。现在DTA主要用于热重分析仪(TGA)等的同步测量,市场上已经难觅单独的DTA仪器。2.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2.2.1 DSC原理及规定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和一定气氛中,测量输送给试样和参比物的热流速率或加热功率(差)与温度或时间关系的一类热分析技术。测量信号是被样品吸收或者放出的热流量,单位为毫瓦(mW),热流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传递的热量,也就是热量交换的速率,热流越大热量交换的越快,热流越小热量交换的越慢,热流可由式(2)得到公式(2)中,∆T为试样与参比物的温度差,R_th为系统热阻,系统的热阻对于特定的坩埚、方法等是确定的。通过该公式就可以测得热流曲线,也就是DSC曲线。对DSC曲线上的峰进行积分就能够得到某个转变过程中样品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DSC信号的方向根据ICTA规则(∆T=Ts-Tr),规定为吸热朝下放热朝上,一般图片上标有^exo。反-ICTA(∆T=Tr-Ts)规则为吸热朝上,放热朝下,一般图片上标有^endo,不同规则的DSC曲线如图2-1所示。当样品吸收能量,这个过程被称作是吸热的,例如熔融和挥发过程。当样品放出能量,这个过程被称作是放热的,例如结晶和氧化分解过程。图2-1 DSC曲线:(a) ICTA规则,吸热向下; (b) 反-ICTA规则,吸热向上相比之下,DTA仅可以测试相变温度等温度特征点,DSC不仅可以测相变温度点,而且可以测得热量变化。DTA曲线上的放热峰和吸热峰无确定物理含义,而DSC曲线上的放热峰和吸热峰分别代表放出热量和吸收热量。通过DSC可以检测吸热或放热效应、测得峰面积(转变或反应焓值∆H)、确认所表征的峰或其他热效应所对应的温度(如玻璃化温度Tg、结晶点Tc、熔点Tm)以及测试比热容Cp,也可利用调制DSC测得潜热、显热以及可逆热流和不可逆热流,通过动力学可以计算得到活化能Ea。公式(3)中,DSC测得的总热流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由于温度升高引起的显热流,样品没有发生结构的变化;热流的第二部分是由于样品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潜热流,ΔHp表示这个反应完全发生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其中,C_p为样品的比热容,β为升温速率,ΔH_p为反应过程的焓变, dα/dt表示这个反应进行的程度。通常我们把没有发生反应时的热流曲线叫做DSC的基线,其实就是显热流曲线。由于物质的比热容都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随着温度的升高DSC曲线应该向吸热方向倾斜,这个斜率就取决于样品的比热容随温度的变化率。图2-2 DSC热流曲线示意图2.2.2 DSC分类DSC分为热流式和功率补偿式,当前热流式DSC较为普遍,梅特勒托利多DSC均为热流式。热流式差示扫描量热法(Heat-flux type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简称热流式DSC),又称为热通量式DSC,是在按程序控制温度和一定气氛下,给样品和参比品输送相同的功率,测定样品和参比品两端的温差∆T,然后根据热流方程,将温差换算成热流差作为信号进行输出。功率补偿式DSC是在程序控温和一定气氛下,使样品与参比物的温差不变,测量输给样品和参比物功率(热流)与温度或时间的关系。热流式DSC采用单炉体,而功率补偿式DSC采用两个独立的炉体,分别对试样和参比物进行加热,并有独立的传感装置。图2-3 (a)热流式DSC和(b)功率补偿式DSC测量单元示意图2.2.3 DSC典型曲线图2-4为典型的DSC测试曲线示意图。在测试开始曲线出现了“1 启动偏移”。在该区域温度状态发生瞬时改变,有恒温变为升温,启动偏移的大小与样品热容及升温速率有关。在“3 玻璃化转变”区,试样热容增大,出现了吸热台阶。“4 冷结晶”区产生放热峰,“5 熔融”产生吸热峰,通过对峰面积的积分可以得到结晶焓和熔融焓。随着温度升高后为“6 分解”。图2-4 典型的DSC测试曲线示意图:1 初始基线漂移与样品热容成正比;2 无热效应时的DSC曲线(基线);3 无定形部分的玻璃化转变; 4 冷结晶; 5 结晶部分的熔融; 6 在空气气氛中氧化降解了解更多,请点击链接差示扫描量热仪(DSC)www.mt.com/cn/zh/home/products/Laboratory_Analytics_Browse/TA_Family_Browse/DSC.html2.3 热重分析(TGA,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热重分析(TGA)是在一定控温程序和气氛下,测量试样质量与温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获得样品质量随温度的函数。在此之前,人们使用TG作为这项技术的缩写。通过TGA可以检测样品质量的变化(增重或失重),分析质量变化台阶,以及在失重或增重曲线中确认某一台阶所对应的温度。TGA信号对温度和时间的一阶微变,表示为质量变化的速率为DTG曲线,是对热重信号的重要补充,当DTG曲线峰向上时试样质量增加,曲线峰向下试样质量会减小。热天平是热重分析仪中的重要部件,热天平具有三种不同的设计:上置式设计:天平位于炉体下方,试样支架垂直托起试样坩埚;悬挂式设计:天平位于测试炉体上方,测试坩埚放在下垂的支架上;水平式设计:天平与炉体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坩埚支架水平插入炉体。根据天平可达到的分辨率,可将天平分为半微量天平(10 μg)、微量天平(1 μg)、超微量天平(0.1 μg)。当样品以不同方式失去物质或与环境气氛发生反应时,质量发生变化,在TGA曲线上产生台阶或在DTG曲线上产生峰。典型的热重曲线如图2-5所示。在“1 挥发”区可为部分组分(水、溶剂、单体)的挥发;“2 分解”具有明显的失重台阶为聚合物的分解;“3 切换气氛”后,在“4 炭燃烧”表现为炭黑或碳纤维的燃烧台阶;“5 残留物”区质量变化微弱,主要为灰分、填料、玻璃纤维等残留。图2-5 典型的TGA测试曲线示意图:1 挥发;2 聚合物分解;3 气氛切换; 4 炭燃烧台阶; 5 残留物了解详情,请点击链接热重分析仪(TGA)www.mt.com/cn/zh/home/products/Laboratory_Analytics_Browse/TA_Family_Browse/TGA.html2.4 热机械分析(TMA, Thermomechanical Analysis)热机械分析TMA测量样品在设定应力/负载条件,样品尺寸变化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在TMA测试中,样品受恒定的力、增加的力或调制的力;而膨胀法测量尺寸变化则是使用能实现的小载荷来测量的。TMA具有不同的形变模式如图2-6所示,依据试样尺寸和特性进行选择:膨胀模式(A):是TMA常用的测量模式。测试基于温度的膨胀系数。通常测试时探头施加一个非常小的力于样品上。压缩模式(A):这种模式下,样品受力更大。穿透模式(B):其目的在于测试样品的软化点。拉伸模式(C):薄膜和纤维套件用于进行拉伸模式测试。可以测试由于收缩或者膨胀产生的较长形变。三点弯曲模式(D):用来研究刚性样品弹性行为的理想模式溶胀模式(E):许多样品在接触液体时会产生溶胀。通过溶胀套件可以测定样品在溶胀时发生的体积或长度变化。体积膨胀(F):液体同固体一样也会发生膨胀。图2-6 TMA不同形变模式根据不同的测试模式,我们可以使用TMA检测热效应(溶胀、收缩、软化、膨胀系数的变化),确定某表征的热效应的温度、测量形变台阶高度以及测定膨胀系数。TMA的典型测试曲线示意图如图2-7所示。图2-7 典型的TGA测试曲线示意图:1 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的热膨胀;2 玻璃化转变温度(斜率改变);3 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的热膨胀;4 塑性变形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链接热机械分析仪(TMA)www.mt.com/cn/zh/home/products/Laboratory_Analytics_Browse/TA_Family_Browse/TMA_SDTA_1.html2.5 动态机械分析(DMA, 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是一种测试材料机械性能和粘弹性能的重要技术,可用于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弹性体、陶瓷和金属等材料的研究。DMA测试在程序控温和周期性变化的应力下,测试动态模量和力学损耗与时间温度的关系。在DMA测试中,试样受到周期变化的振动应力,随之发生相应的振动相变。除了完全弹性的试样外,测得的应变都表现为滞后与施加应力的变化。这种滞后成为相位差即相角δ差。DMA仪器测量试样应力的振幅、应变的振幅以及相位差这三个物理量。图2-8 周期性的力作用下应力与应变的关系应力与应变之比称为模量,DMA分析得到的结果为复合模量M^*,复合模量由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组成:储能模量(M^' ):试样弹性特性的反应,是试样能否完全恢复形变的尺度损耗模量(M^”):试样粘性特性的反应,是试样在形变过程中热量的消耗(损失);损耗模量大表明粘性大,阻尼强。损耗因子(tanδ):损耗模量和储能模量之比,反映的是振动吸收性,也称振动吸收因数。梅特勒托利多的DMA 1提供了六种不同的形变模式。对于特定的应用,适合的模式取决于测试需求、样品的性质和几何因子。包括以下六种测试模式:3-点弯曲模式(A):这种模式用于准确测试非常刚硬的样品,例如复合材料或热固性树脂,尤其适合于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的测试。单悬臂(B):这种模式非常适合于条形高刚度材料(金属或聚合物)。单悬臂模式是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的理想测试方法,而且是测试粉末材料损耗因子的推荐模式。双悬臂模式(C):这种模式适合于低刚度的软材料,特别是比较薄的样品,例如膜材料。拉伸(D):它是薄膜或纤维的常规形变模式。压缩(E):压缩模式用于测试泡沫、凝胶、食品以及静态(TMA)测试。剪切(F):剪切模式适合于测试软样品,例如弹性体,压敏胶,以及研究固化反应。2.6 热分析技术应用总结针对不同的材料以及想要测试的属性或热效应,所采用的热分析方法也存在差异,未得到理想的结果需要根据实际样品情况和测试需求来选择不同的热分析方法。表2-1合适的热分析技术选择作者:热分析技术应用顾问 邵艳茹参考文献J.O. Hill. For Better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 III [M]. ICTA, 1991.热分析术语[S]. GB/T 6425-2008.陆立明. 热分析应用基础[M]. 东华大学版社.E. Ezm, M.B. Zakaria. State of the art and definitions of various thermal analysis techniques. [in] Thermal Analysis, 2021, 1-39.刘振海, 陆立明, 唐远旺. 热分析简明教程[M]. 科学出版社.UserCom, Mettler Toledo International Inc.
  • 青岛能源所等发明基于拉曼组原理的益生菌单细胞质检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大量的益生菌品牌和产品,但质量参差不齐,给消费者带来极大困扰,也阻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此问题的根源在于目前业界缺乏快速、准确、全面、低成本的益生菌产品质检手段。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联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青岛东海药业和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开发了基于拉曼组原理的益生菌单细胞质检技术SCIVVS,为突破这一紧迫的技术瓶颈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该工作近日发表于iMeta杂志。 基于拉曼组原理发明益生菌单细胞质检技术SCIVVS   益生菌产品的市场规模已近千亿,但是存在大量的“鱼目混珠”现象。其重要原因是益生菌质检的方法学局限性。由于这些方法大多依赖于分离培养或元基因组测序,因此存在耗时长、成本高、难以快速测定细胞活性和代谢活力及其细胞间异质性、复合益生菌产品深度质检困难、流程繁琐、难以自动化等瓶颈性问题。这些局限性导致益生菌产品难以快速、低成本、全面、深度地进行质检,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益生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针对这一产业瓶颈,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张佳副研究员、任立辉高级工程师、张磊博士、公衍海助理研究员等带领的研究小组,联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青岛东海药业和青岛星赛生物等团队,基于拉曼组原理,开发了一种名为SCIVVS(Single-Cell Identification, Viability and Vitality tests and Source-tracking)的单细胞精度益生菌质检技术体系。针对益生菌产品,SCIVVS首先不是提取总核酸或者进行平板培养,而是提取所有的细胞进行重水饲喂和单细胞拉曼光谱的高通量采集。在每一张拉曼光谱上,利用其指纹区,基于与益生菌单细胞拉曼光谱参照数据库的比对,快速完成每个细胞的种类鉴定环节。通过构建21种法定可食用益生菌的标准菌株拉曼光谱数据库,SCIVVS可实现平均高达93%的分辨准确度。同时,利用其重水利用峰(C-D峰),则可针对每个物种,量化每个细胞的活性、代谢活力等。进而可通过拉曼激活单细胞分选技术,快速获得目标种类或目标代谢活力的单细胞,从而对接下游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或培养。   为了支撑SCIVVS,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青岛能源所和青岛星赛生物合作研制成功了单细胞拉曼光镊分选仪(RACS-Seq)、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选仪(FlowRACS)等原创仪器产品。运用RACS-Seq,研究人员直接从纯种或复合益生菌产品出发,在5个小时之内,完成了精确到每个物种的活细胞计数、活力定量和活力异质性测量。同时,针对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或链球菌等各种益生菌,均能产出高质量的单细胞基因组(覆盖度可高达99.4%),从而完成精准溯源。   对比目前的益生菌产品质检方法,SCIVVS具有快速、准确、全面、低成本、易于自动化等优势,较传统方法快20倍以上,而成本仅为传统方法的1/10,且能免培养、高精度、自动化、一站式地完成产品中每个物种的活细胞计数、活力定量、活力异质性测量和溯源,有望形成新的技术标准。在此基础上,该合作团队将基于“益生菌单细胞技术联盟(A-STEP)”,联合益生菌产业领军企业,建立一个“标准化”、“一站式”、“公益性”的技术服务体系,为实现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益生菌产品质量规范化,提供一个原创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该工作由单细胞中心徐健、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姚粟、青岛东海药业崔云龙等主持完成,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等项目的支持。
  • 团队介绍 | 王策研究员团队:致力于流式事业
    团队简介王策课题组长期从事流式细胞分析/分选、流式成像、流式光谱分析、流式微流控、智能算法等技术研究,并开展相关医疗与科研装备的研制。早期研究成果单激光四色流式细胞仪通过医疗器械电磁兼容、电气安全、运输试验等项目的检测,满足仪器行业标准性能要求。已由依托企业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1项,成果转化1500万元。三激光十色流式细胞仪已完成原理样机研制,技术参数与目前医院保有量最大的流式细胞仪性能相当。研发完成的痕量细胞流式微流控分选仪,可开展百万分之一的目标细胞的高通量分选,俘获率大于80%。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5项。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殖专项课题、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十余项。团队负责人王策,研究员,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中科院生物医学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基于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开展单细胞及其组群的物理、生化性质测试分析方法研究工作。当前研究重点为流式细胞仪、流式微流控、流式光谱与流式成像等工作。详情见所网站链接: http://www.sibet.cas.cn/sourcedb_sibet_cas/zw/yjdw/yjy/201403/t20140311_4049142.html团队其他成员马玉婷,博士,研究员,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主要从事压电驱动器、换能器及生物颗粒操控的研究。详情见所网站链接:http://www.sibet.cas.cn/sourcedb_sibet_cas/zw/yjdw/yjy/201403/t20140311_4049144.html 裴智果,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流式细胞仪的控制系统嵌入式软件开发、信号采集硬件电路开发。详情见所网站链接:http://www.sibet.cas.cn/sourcedb_sibet_cas/zw/yjdw/fyjy00/201805/t20180509_5008943.html陈忠祥,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体外诊断仪器开发,负责光电检测,光学系统设计等相关工作。详情见所网站链接:http://www.sibet.cas.cn/sourcedb_sibet_cas/zw/yjdw/fyjy00/201804/t20180420_4999684.html严心涛,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流式细胞术、生物医学测量方法及组织或类器官三维重建关键核心部件开发等工作。详情见所网站链接:http://www.sibet.cas.cn/sourcedb_sibet_cas/zw/yjdw/fyjy00/202203/t20220314_6390102.html钟金凤,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流式细胞术相关仪器的软件开发与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流式数据处理等研究工作。宋飞飞,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微流控流体系统搭建,液路仿真等工作。王耀,硕士,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医疗仪器开发及机械设计研发工作。何帅,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流式系统嵌入式软硬件相关设计工作。陈梦丽,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流式细胞实验方法开发和实验方案优化工作。团队合影主要研究方向及代表性成果介绍代表性成果一:单激光四色流式细胞仪依托国家863计划项目“医用新型流式细胞仪研制”,研究成果单激光四色流式细胞仪通过医疗器械电磁兼容、电气安全、运输试验等项目的检测,满足仪器行业标准《YY/T 0588 流式细胞仪》性能要求。已由依托企业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1项(苏械20182400723),申请专利20多项,授权发明专利10多项,成果转化1500万元。代表性成果二:三激光十色流式细胞仪中端分析型产品,性能指标与目前医院保有量最大的国外商业流式细胞仪性能相当。12参数,荧光灵敏度FICT≤80 MESF,PE≤50 MESF;荧光线性度≥0.99;前侧向散射分辨率0.5 µm,分析速度30000细胞/秒。代表性成果三:流式微流控分选仪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殖专项“常见单基因病及基因组病无创产前筛查及诊断技术平台研发及规范化应用体系建立”资助进行孕妇外周血中的痕量胎儿细胞分选。已研发完成痕量细胞流式微流控分选仪样机,可开展百万分之一的目标细胞的高通量分选,俘获率大于80%,细胞活性高于98.7%。该技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为突破现有基于NGS的无创产前诊断的局限提供了新途径。团队所获奖励[1] 2019年,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 2017年,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3] 2017年,苏州市“青年创新工作室”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