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高周波原理

仪器信息网高周波原理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高周波原理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高周波原理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高周波原理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高周波原理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高周波原理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高周波原理相关的解决方案。

高周波原理相关的资讯

  • SIPPE 2012第七届上海国际石油石化天然气技术装备展览会圆满落幕
    SIPPE第七届上海国际石油石化天然气技术装备展览会于2012年9月26-28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   本届展会吸引了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青海油田、宏华集团、上海振华重工、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上海高桥捷派克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山东科瑞石油装备有限公司、赢创德固赛特种化学(上海)有限公司、博耕管道支架(靖江)有限公司、第一高周波工业管件(南通)有限公司、希恩流体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天津祥嘉流体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湖北中油科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都一通密封有限公司、方正阀门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金通灵流体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encate、Intra Corporation、SANGBONG Corporation Intra Corporation、 SANGBONG Corporation Galperti、 Armacel、 Raymonds、 Oxford、 Crest、 Gates、Jotun、Tyco、 ACM、 BIGI GREGOU、Fanavaran等知名企业展示其先进技术及产品。参展企业来自俄罗斯、美国、意大利、荷兰、芬兰、新加坡、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内外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800多家展商,40000平方米展出面积,500家VIP采购商,25000名专业观众参与。   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石协,青海油田相关领导,俄罗斯驻沪总领事,厄瓜多尔驻沪总领事,以及加拿大,墨西哥商务处等20位嘉宾参加开幕式,并有10多个国外采购团到会采购。   SIPPE上海国际石油展是上海市政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重点支持的展会,由中国石油学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浦东分会、上海艾能展览有限公司组织实施,经过7年的精心培育,在国内外行业组织及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展会规模逐年增长,已有全球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参展,共吸引4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0万多名观众参与,展会累计成交25亿美元。SIPPE上海国际石油展已经成为亚洲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石油展。   中央电视台4套9月28日下午14:00《中国新闻》对展会进行报道。   http://news.cntv.cn/program/C21248/20120928/104856.shtml
  • 岛津技术亮相先进高强钢暨热冲压成形国际学术会议
    日前,由伦敦帝国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汽车NVH及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企业协办“2018(第四届)先进高强钢暨热冲压成形国际学术会议”在合肥丰大国际酒店举行。会议主席林建国、马鸣图;会议副主席毛新平、董瀚、张宜生等出席了本届会议。随着中国热成形技术的普及与提高、产品应用的快速增长,会议影响力及参与度较历届都有了全面提升,会议实际到场人数500余人,90篇论文收录到本次会议的论文集。论文内容涉及了高强钢、高强铝合金材料研发,热冲压工艺,热成形零件的应用,热成形零件的测试,热冲压模具及模具材料,摩擦、涂层及润滑,以及热成形装备等。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AichelinHolding GmbH、GHI Smart Furnaces、华工法利莱切焊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业纳(上海)精密仪器设备有限公司、Kind & Co凯德特钢、日本高周波钢业、奎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舒勒(中国)锻压技术有限公司等近30家企业就各自在材料、成形设备等研发生产环节的最新成果进行展示并在会上作了专题演讲。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主会场内部设置了展台进行了相关产品的展示宣传工作。岛津以挑战、创新、引领为本次大会的宣传口号,充分体现了岛津试验机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在本次先进高强钢暨热冲压成形国际学术会议上,岛津试验机除了向客户介绍了金属测试中普遍使用的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硬度计、各型号疲劳试验机等,还像客户展示了岛津试验机针对不同客户特制的配套夹具和工装等。比如针对ISO规格标准设计的双轴拉伸系统,可利用材料试验机的压缩力,合理的进行双轴测试,试验片的装卸也非常简单便捷,这些行业内领先的解决方案引起了很多高校老师和钢铁企业用户的广泛关注。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探索细胞代谢:西南医科大学江涌团队周牮博士的5年创新研究历程
    这是一档关注“生命科学行业变化”的专题栏目。我们将从合作伙伴入手,每一期研究和解读一家科研机构或科研课题组、实验室的背后故事、相关方法论、使用的工具等等,帮助科研从业者获得启发和思考。不久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涌教授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涛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曹洋教授在“内分泌学与代谢”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上发表了题为“Astrocytic LRP1 enables mitochondria transfer to neurons and mitigates brain ischemic stroke by suppressing ARF1 lactylation ”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揭示了LRP1通过调节细胞代谢影响ARF1乳酸化修饰,进而调控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细胞间线粒体转移的作用机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过程可以拮抗脑缺血后神经损伤。▲ 文章在Cell Metabolism页面 本期【沃的研究所】,我们将对话文章的第一作者周牮博士,一起了解低密度脂蛋白相关受体蛋白1(LRP1)对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转运的重要调控作用。▲ 周牮博士 深究LRP1调控机制先进设备为脑血管研究助力随着国家老龄化的加剧及疾病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多人处于脑血管疾病的威胁中,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周牮博士主要专注于脑血管疾病相关的研究领域,旨在通过对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探索,为后续开发新的治疗靶点提供指导,以提升脑血管病人的存活率、改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2016年,《Nature》报道了星形胶质细胞通过调控CD38环化酶活性将线粒体转移到神经元中并可改善脑缺血后的神经元损伤。因此,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细胞间的线粒体传递对于维持神经元细胞的有氧呼吸和能量供给具有重要的意义,靶向线粒体转移的干预手段应用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也展现出了较好的应用潜力。然而,关于星形胶质细胞如何通过调节线粒体转移来减轻脑缺血性中风的机制亟待深入地挖掘和探索。基于此,团队结合既往关于LRP1参与神经系统的调控的相关报道,确立了LRP1对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转运的调控作用的研究课题。团队先是证实了LRP1调控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外排的过程可能存在新的机制,进一步探究LRP1对星形胶质细胞代谢的影响,通过细胞模型探究出ARF1 K73的乳酸化修饰参与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外排调控的机制。接着通过动物模型靶向星形胶质细胞干预LRP1的表达并过表达ARF1乳酸化修饰突变体,发现敲减LRP1或促进ARF1乳酸化修饰可引起脑脊液中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线粒体数量下降,进一步验证该调控机制。随后,团队通过建立脑缺血动物模型,借助7.0T 磁共振、行为学评估和共聚焦显微镜证实了LRP1-ARF1 Kla(73)轴在调控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转运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团队通过脑卒中患者临床样本进一步验证了其研究发现。▲ LRP1对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转运的调控作用 团队在利用细胞模型进行机制探究时,不仅使用了细胞系模型,还同步采用原代细胞模型进行双重验证。在从动物样本中获取原代细胞时,瑞沃德单细胞悬液制备仪发挥了重要作用。周博表示:“之前我们手动用玻璃匀浆做出来的活率只有70%-80%,改用单悬之后活率都在90%左右,最高的一次有97%,当时还做了荧光染色,配合细胞计数仪的荧光评估,效果非常好。所以如今我们进行神经元细胞分选时,坚定地选择使用单细胞悬液制备仪。毕竟神经元细胞相较于胶质细胞更为脆弱,而该仪器的效果让我们非常满意。”在动物实验方面,周博所在的团队和瑞沃德的渊源颇深,可追溯到2018年。周博说:“当时我们做动物实验一般用腹腔麻醉,后面因为一些动物伦理的原因,开始接触吸入麻醉,就买了瑞沃德的机器。慢慢接触多了,觉得仪器还挺好用的,就越买越多了,确实为实验提供了不少便利。”由于团队成员几乎均为神经外科医师,他们擅长精细的显微操作,因此在实验方法的选择上,即便过程繁琐,也会尽量选取能够满足研究需求的造模、检测与给药方法。MCAO造模以线栓法的方式来进行,评估MCAO模型脑缺血程度采用了专业的设备。周博说,“当时在美国学习的庞金伟和彭建华师兄推荐了瑞沃德的激光散斑设备,说对脑血管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实际使用之后发现这个机器对脑缺血的研究和评价非常有用。”在进行给药实验时,周博又补充,“需要7天持续性对小鼠进行侧脑室给药,对比了一下,瑞沃德的缓释泵最具有性价比。”▲ 西南医科大学实验室瑞沃德散斑 跳出舒适圈探索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在周博整个项目历程中,“新”是关键所在 ,这个字,在周博的访谈中出现了很多次。对于周博来说,如果跟着师兄在基础研究的模块继续做下去,也能做出一些成果,安安稳稳地毕业。但周博选择了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在导师的大力支持下走出泸州的平台,和华西医院李涛教授团队合作,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但新也意味着不可把握与艰辛。这项研究从立项到成果发表,前前后后经历了大概 5 年。周博作为第一作者,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周博坦言一路上最大的困难,是自己的不自信和畏难情绪。不过,科研虽难,却也是他心之所向。并且有家人的支持、导师的鼓励以及团队的相互配合,让他有动力和信心坚持下去。周博的内心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成长,抗住压力,一路走到了现在。他感慨道:“实验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实验结果也并没有像自己预期的那么好,只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拓宽思路,才能够寻得最终的真谛吧。”柳暗花明又一村,硕果累累的项目的开启,源自那辆载满失意与伤心的大巴车。“说起来不怕您笑话,这个立项是在大巴车上完成的。”周博笑着说,“当时我在李涛教授那学习了几个月没什么满意的成果,灰溜溜地准备回泸州了。我清晰记得,12 月 19 日那一天,从成都回泸州的大巴上,我坐在最后一排靠窗边,特别伤感。突然李涛教授给我打电话做了沟通,我当即就在车上一边查文献一边汇报,就这样拟定了研究的方向。”顿了一下,周博说:“现在想起来还蛮有意思的,就像是你在井底,突然有人扔下来一根绳子,我看到了希望,抓住了,又正好把我提上来了。”确立研究方向后,又有“新”的挑战。“我们的实验中要求对脑血管情况进行评价,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新的东西,经过研究和反复试验,选择了激光散斑来做实验比较。”“审稿人也要求我们需要提供一些更为直接的方法来评价,比如双光子或者血管超声,这些都是以前我们课题组没有接触过的新实验,所以虽然方向上我们定好了,但在具体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都在不断地探索新的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去创新、去突破。”▲ 周牮博士所在的团队 然而研究工作繁重复杂,平衡临床与科研又成为了摆在面前的难题。一台神经外科的手术平均时间往往会超过 4 个小时,平时还需要兼顾本科学生的临床见习带教,而科研工作复杂度非常高,很难用临床的空闲时间去处理。同时,这个项目和华西医院联合合作,周博需要经常前往重庆和成都做实验。他坦言,很难做到临床和科研兼顾。那实验怎么进行呢?“临床的时候就 90%以上的心思在临床,期间一些简单的科研工作交给课题组的其他成员完成。涉及到新的实验,需要重点突破的时候,基本上就完全脱离临床工作,全身心投入做科研,很难做到鱼和熊掌兼得,有舍才能有得。”周博回答道。未来,周博又将迈向何方呢?他表示之后的研究方向还是更倾向于基础和临床的结合。“基于临床的数据挖掘新的靶点,通过基础实验进行验证,最终再回到临床上,应用于疾病治疗中。” 生活中可以做i人科研上要当e人近年来,社交媒体上有个很火的MBTI性格测试。采访之前跟周博沟通,他自称I人。但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一直在不断尝试新的东西,向外探索,突破原有的圈子,于是打趣说:“您其实是个e人吧”。“平时我是比较少社交的,不太喜欢参加各种聚会,以前喜欢钓鱼,现在没时间了只能在B站上看别人钓鱼。少社交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心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静下心来做科研,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但是呢,”周博话锋一转,“江涌老师也经常教导我们,说做人可以收敛一点,但做事情一定要大胆。什么意思呢?就是搞科研一定要敢于外拓,多思考、多探索,不能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毕竟现在流行多学科融合。所以我应该算是生活中的i人,科研上的e人吧。”至于说学医这个事,可能是爷爷胃癌离世的影响,“成为医生”的念头就在周博的心灵上埋下了很深的种子。那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他坚定地选择了医学专业。“那您会对高考生提出学医的建议吗?”我开始好奇。“俗话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周博大笑,“以前我觉得医生就是万能的,直到自己当了医生,看着病人和家属痛苦的时候,才知道医生很多时候也无能为力。”在周博看来,医学专业比普通专业的学生培养的时间要更长,学习强度也更大。周博分享了他的经历:“读书的时候我们都开玩笑说,现在才是真正的三年模拟五年高考,经常都是通宵达旦地在复习准备考试。毕业之后想当临床医生,还要经历三年的规范化培训,规培之后还有两到三年的专科医师培训,非常难。”“虽然难,但看得出你很喜欢这个职业。”我说。周博笑笑:“当你真正体验到把病人医治好,或者从垂死的边缘抢救回来,看着他高高兴兴地出院,真的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直到现在,也经常有以前的病人会跟周博联系,家有喜事的时候也会邀请他参加,分享彼此的喜悦。对于周博来说,这种成就感是超越金钱和名气的。“如果真要建议的话,我会建议没有毅力和信念不坚定的人不要轻易选择医学专业,学医的过程真的很辛苦,医生也没有想象中的光鲜亮丽。但如果你选择学医,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救死扶伤带来的成就感也是无可比拟的。”至于未来,周博还是希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成为一名造福一方的临床大夫。“当然了,我也希望在自己有限的精力里,在科研上做出更多的突破,更好地服务临床。”在探索医学的征途上,每一个脚步都铺满荆棘,唯有持之以恒,方可达至彼岸。我们也祝福周博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中继续发光发热,为医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果您想了解试用周牮博士实验室同款设备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我们将会有专业人员与您联系
  • 超声波破碎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超声波破碎仪的基本工作原理超声波破碎仪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振动产生的高频机械波动力,对样品进行破碎、分散、乳化等处理的实验仪器。其基本工作原理涉及超声波的产生和传播,以及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的声波效应。以下是超声波破碎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超声波的产生: 超声波破碎仪内部通常包含一个压电陶瓷晶体,该晶体可以通过电压的作用发生振动。当施加高频电压时,压电晶体会迅速振动,产生高频的超声波。超声波的传播: 通过振动的压电晶体,超声波会传播到连接样品的处理装置(通常是破碎杵、破碎管或破碎尖等)。这个处理装置的设计可以将超声波传递到液体中的样品。声波效应: 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高强度的声波效应,形成破碎区域。当超声波传播到液体中,它会产生交替的高压和低压区域,形成声波节点和反节点。在高压区域,液体分子受到挤压,形成微小的气泡;在低压区域,气泡迅速坍塌,产生局部高温和高压。这种声波效应称为“空化”效应。空化效应的作用: 空化效应导致液体中的气泡在瞬间形成和坍塌,产生局部高温和高压。这些瞬时的高能量作用于样品中的细胞、分子或颗粒,导致物质的破碎、分散或乳化。作用于样品: 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和声波效应作用于样品,可以打破细胞膜、细胞壁或分散颗粒,使样品更均匀地分散在液体中。总体而言,超声波破碎仪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波效应,通过声波在液体中产生的高压和低压区域的交替作用,实现对样品的破碎、分散和乳化等处理。这种方法在生物、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 超声波细胞破碎机的工作原理【莱恩德新品】
    超声波细胞破碎机,也称为超声细胞破碎仪,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效应。以下是其工作原理的详细解释:    1.电能转换:首先,超声波细胞破碎机将电能通过换能器转换为声能。换能器作为核心部件,能够将电能高效地转换为超声波能量。    2.空化效应:当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它会在液体中产生空化作用。这种空化作用表现为液体中的微小气泡迅速形成并随后炸裂。这些炸裂的气泡会产生类似小炸弹的能量,形成高强度的剪切力和高频交变水压。    3.细胞破碎:这些高强度的剪切力和高频交变水压作用于细胞壁,使细胞壁受到压力变化而破碎。同时,由于超声波在液体中的剧烈扰动,粒子会产生大的加速度,使它们相互碰撞或与装置壁碰撞而破碎。    4.主要应用:超声波细胞破碎机广泛应用于中药提取、细胞、细菌、病毒组织的破碎等领域。其高效的破碎能力使得这些生物样本的处理更加快速和有效。    此外,超声波细胞破碎仪还有一些其他的特性和功能,例如:   结构特点:超声探头通常采用进口钛合金材质,具有高能效换能器和振幅自动调节功能。这些特性保证了设备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技术参数:工作频率范围通常为20~25KHz,具有频率自动跟踪功能。设备可储存多套常规程序数据和一套组合程序,工作方式有定时和计数两种。这些参数和功能使得设备更加灵活和易用。    综上所述,超声波细胞破碎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效应,通过电能转换、空化效应和细胞破碎等步骤实现对生物样本的高效处理。点击此处可了解更多产品详情:超声波细胞破碎机
  • 超声波明渠流量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超声波明渠流量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可知:明渠内的流量越大,液位越高;流量越小,液位越低。另外,一般明渠内水流量大小还与渠道的横截面积、坡度、粗糙度有关。如果在渠道内安装几何尺寸和堰板材料固定的量水堰槽后,流量与液位就建立了确定的对应关系。这样量水堰槽就把流量测量转成了易于实现的水位测量。常用的量水堰槽种类有三角堰、矩形堰和巴歇尔堰槽三种(见图 1)。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可知:明渠内的流量越大,液位越高;流量越小,液位越低。另外,一般明渠内水流量大小还与渠道的横截面积、坡度、粗糙度有关。如果在渠道内安装几何尺寸和堰板材料固定的量水堰槽后,流量与液位就建立了确定的对应关系。这样量水堰槽就把流量测量转成了易于实现的水位测量。常用的量水堰槽种类有三角堰、矩形堰和巴歇尔堰槽三种(见图 1)。简言之,水力学法测量流量的原理为:首先测量出量水堰槽内水流的液位,再根据“水位-流量”的水力学关系公式,求出流量。
  • 扬大学生在实验室制成“皮革老酸奶”(图)
    [制作流程] ①纯牛奶加入烧杯,准备加热。   ②纯牛奶加入水浴加热器加热。   ③酸牛奶加入烧杯,因为有6%到10%的比例,酸牛奶不是直接加到纯牛奶中,而是先加入到烧杯中,再加入到纯牛奶中。   ④两个分别加入酸牛奶、纯牛奶的锥瓶。   ⑤分别加入微量皮革液(淡黄色)和微量乙基麦芽酚。   ⑥用保鲜膜封住两锥瓶的口,放入培养箱发酵。   ⑦8小时后,老酸奶发酵成功。左边是皮革液老酸奶,右边是正常添加剂老酸奶,中间的是超市买来的品牌老酸奶。比较下来,皮革液老酸奶的透明度不如另两个高,且能看到杂质。而另两种老酸奶肉眼看不见杂质。   央视知名主持人赵普的一段有关老酸奶和果冻“内幕很可怕,不细说”的微博,把老酸奶、果冻一度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工业明胶、“皮革老酸奶”、“皮鞋很忙”等新闻热词似乎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但这并不妨碍扬州大学几个有心的大学生对“皮革老酸奶”的兴趣。近日这几个大学生在实验室自制“皮革老酸奶”,试图通过实验来重现问题老酸奶的制作过程,并通过与正常老酸奶的对比,找到两者的区别。有关专家和质监人士对此表示赞赏,并就此作了点评。   成功做出“皮鞋牌老酸奶”   破皮鞋提炼出的工业明胶真的能加入酸奶,做出“皮革老酸奶”吗?网传或许不假,但眼见更能说明问题。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学生文永清等人对“皮革老酸奶”产生了兴趣,他们在实验室自己动手,尝试老酸奶的制作。   为了便于比较,文永清等人制作了两种老酸奶,一种加入了皮革液,制成“皮革老酸奶”,另一种是用乙基麦芽酚替代食用明胶做正常老酸奶。皮革液是用来制作工业明胶的,价格很低 乙基麦芽酚是一种具有凝结性的食品添加物质,可以食用。   “其实老酸奶的制作很简单,只需事先准备好纯牛奶、原味酸奶、皮革液、乙基麦芽酚等原料,以及装酸奶的瓷罐、筷子、保鲜膜等工具,除了皮革液和乙基麦芽酚,其它的东西在一般超市都可以买到。”文永清边做边介绍。  制作开始。首先,将纯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加热到60到70℃ 然后,将加热好的牛奶、备用酸奶、少许皮革液倒入已消毒的瓷罐中,酸奶占比6%到10%,用搅拌器拌匀,在罐口覆盖上保鲜膜,保证密封。之后,在大约60℃的环境下,将热水添加到带盖的桶里,放入瓷罐,桶周围包上棉被、衣物等保温。制作程序已经完成大半。   放置6到8小时后,从保温桶里拿出瓷罐,酸奶已经凝固,发酵成功。瓷罐被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重新包裹保鲜膜,放入冰箱储藏。   对比结果   皮革老酸奶发现杂质且易碎   将两份自制的老酸奶与第三份市售的品牌老酸奶放在一起,文永清他们发现,加了少许皮革液的老酸奶杂质相对较多,黏度和韧性比较小,用力摇便会出现斑驳痕迹 而另两份则无肉眼可见的杂质,置于容器中摇晃不易破碎。   “表面的现象是我们肉眼可见的,而要弄清楚它们的本质区别,我们还可以进行物质微量测定。通过加热、加重铬酸钾试液与稀盐酸的混合液,看是否生成枯黄色絮状沉淀物,再对沉淀物进行测定等方法,就可以确定老酸奶中是否存在工业明胶。”文永清等同学边做边给大家细细讲解。   为了进一步探明皮革液的成分,学生们进行了物质微量测定,取皮革液1毫升,加水20毫升,加热混合,加重铬酸钾试液4份与稀盐酸1份的混合液,会生成枯黄色的絮状沉淀。进行沉淀试验并测定为阳性,说明皮革制液中存在工业明胶。而皮革液可以作为原料加入老酸奶中,也说明工业明胶完全可以被用到老酸奶制作中。   专家点评   原理对了,但配比不是这样的   这个实验是否科学?文永清等同学请教了江苏省动物营养学科带头人、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动物营养学教授孙镇平。孙教授表示,学生们的制作方法原理是对的,但实际生产中,不法生产商不会完全使用工业明胶,他们将价格低廉的工业明胶与食用明胶掺和在一起,添加比例不会如试验的这么大,但市民若长期食用,积聚起来的影响是很惊人的。   孙教授解释说,食用明胶和工业明胶的很多性质是相同的,它们均为蛋白质,在加工特性、盐析、起泡性、凝胶性方面具有相似性质,因此食品加工过程中选用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一般人很难区别。   江苏省质检院食品检测中心主任徐春祥昨天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如果别有用心的厂商在食品中添加工业明胶,那么他们一定掌握了严格的配比,这也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活”。简单说来,学生自制“皮鞋老酸奶”时,一定添加了过量的工业明胶,而不法厂商添加的量肯定达不到这么多。因此,不法厂商生产的问题老酸奶不可能像大学生自制出的“皮鞋老酸奶”那样一眼就能看出杂质。   ■新闻延伸   食用明胶工业明胶 混在一起难以检出   “工业明胶与食用明胶在来源、执行标准、生产规范和卫生规范等方面具有不同规定。目前食用明胶原材料大多为健康动物的皮以及一些植物胶原蛋白,植物类胶原蛋白多是从藻类提取的,而工业明胶的原材料则是食用明胶的下脚料或制革工业的副产物,两者价格悬殊。在执行标准方面,食用明胶与工业明胶有着严格的区别,如重金属残留,工业明胶是远远超标的。”江苏省动物营养学科带头人、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动物营养学教授孙镇平说,在重金属残留方面,食用明胶的重金属残留量必须小于或等于百万分之五十,而工业明胶重金属含量远超这一指标,重金属检测是目前我国常用的测量食品中是否含有工业明胶的主要方法,“但是目前存在这样一种令人头疼的问题,有些黑心作坊主按一定比例将工业明胶与食用明胶掺和加入,依据重金属指标可能无法检测出食品有问题,但仍然属于非法添加的违法行为,这种‘潜伏’的伤害往往更可怕,这需要我们执法人员从源头抓起,不能单纯依靠成品抽样检查中几个指标的测定。”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出,食品添加剂更是常被提及,不少消费者可能会认为食品添加剂是“罪魁祸首”,其实食品添加剂是为不法厂商背了“黑锅”,因为只要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影响食用者的健康,很多食品安全事件,添加的并不是食品添加剂,比如说三聚氰胺,它并不属于食品添加剂,完全是一种化工原料 再如工业明胶,它同样不应出现在食品中。   ■消费建议   买老酸奶要“辨色” 冷藏的果冻不要买   扬大兽医学院学生们的实验基本还原了“皮革老酸奶”的做法,扬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安全协调处周波处长对此表示赞许。他指出,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现在最关乎民生的问题,从毒奶粉、假鸡蛋、瘦肉精到最近的“皮鞋很忙”,越来越多的食品被曝出具有重大的食品安全隐患甚至致病的危险。   周波建议市民在购买老酸奶时,要学会辨成色。通常来讲,含工业明胶的老酸奶一般质量比较差,杂质较多,黏度和韧性较小,易碎。而食用明胶是透明的、白色的,很干净。此外,工业明胶做的东西,为了缩减成本,在材料、工艺等环节上很马虎,所以做成的产品也不精致。   至于果冻,周波建议,不要买冷藏的,因为被冷藏出售的果冻很可能是添加了工业明胶的。由于工业明胶做成的果冻融点低,制备和贮存都需要低温冷藏,才不容易“露馅”。而超市里卖的封装型果冻,基本是用其他食用胶——卡拉胶或魔芋粉制成的。卡拉胶是从藻类海草中提炼出来的糖类胶,用卡拉胶制成的果冻富有弹性且没有离水性,可放心食用。
  • 碳纳米管技术首次检测出太赫兹光子
    光有X光、红外线、紫外线等很多种类,其中最受科学家关注的是“太赫兹光”。太赫兹光不仅能够观察无法看见的分子的运动,还可以用于癌症检查等,用途十分广泛。但迄今为止,人类对太赫兹光的检测以及产生这种光源都非常困难,属于未知领域。   光具有波和粒子两重特性。2006年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石桥研究小组利用“碳纳米管”的微小结构在世界上首次检测出太赫兹光子。   在天然原子中,围绕原子核的电子具有分散的能量。把电子封闭在直径数纳米的碳纳米管内,电子就会像在天然原子中一样具有能量,与所藏身的碳纳米管一起形成“人工原子”。改变纳米管的长度,电子能量的间隔会随之发生自由变化。   研究小组向“碳纳米管人工原子”照射太赫兹光,在液态氦温度环境下检测出了人工原子内的电子吸收太赫兹光等现象。这与爱因斯坦的“光电效果”是同一原理。   太赫兹波介于电磁波粒子特性极强的光和强电波之间的周波带,有利于生物体检测和环境诊断。目前对太赫兹波的光源和检测器的开发仍处于落后状态,这一研究成果对利用太赫兹波开发高敏感度检测仪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碳纳米管新功能量子纳米级设备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手段。
  • 简述超声波风速风向传感器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风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因此风的预报包括风速和风向两项。风速,是指空气相对于地球某一固定地点的运动速率,常用单位是m/s。风速是没有等级的,风力才有等级,风速是风力等级划分的依据。一般来讲,风速越大,风力等级越高,风的破坏性越大。在气象上,一般将风力大小划分为十七个等级。 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风来自北方叫作北风,风来自南方叫作南风。当风向在某个方位摇摆不能肯定方位时,气象台站预报就会加以“偏”字,比如偏南风。利用风向可以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建厂、农业、交通、军事等各种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测量风速时可以使用测风器,风压板扬起所过长短齿的数目,表示风力大小。测量风向时可以使用风向标,风向标对的风向箭头指在哪个方向即表示当时刮什么方向的风。 同时测量风速和风向可以使用超声波风速风向传感器。超声波风速风向传感器是一款基于超声波原理研发的风速风向测量仪器,利用超声波时差法来实现风速风向的测量。由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会和风向上的气流速度叠加,如果超声波的传播方式和风向相同,那么它的速度会加快;反之则会变慢。所以在固定的检测条件下,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可以和风速函数对应,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精确的风速和风向。超声波风速风向传感器与传统的风速风向传感器相比,它不需要维护和现场校准, 360°全方位无角度限制,没有启动风速的限制,可以同时获得风速、风向的数据;无移动部件,磨损小,使用寿命长;采用随机误差识别技术,大风下也可以保证测量的低离散误差,使输出更平稳。 超声波风速风向传感器安装也比较简单方便。那超声波风速风向传感器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呢? 超声波风速风向传感器可以应用在新型能源开发领域,一些重要的设备十分容易受到风速变化的影响;可以应用在工矿领域,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相关部门也推出了针对矿井环境必须使用风速传感器这类设备的规定;可以应用在塔式起重机,当大风影响起重机工作时,它会发出报警;也可以应用于气象领域和煤矿等。
  • “做中国最好的科研级酶标仪,为中国的生物医药行业服务” ---专访上海闪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周慧斌博士
    2019年3月2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批准,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2019)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为专业观众提供了一场科学仪器成果交流与展示的饕餮盛宴。借此盛会,仪器信息网专访了上海闪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周慧斌博士,请他为我们解读闪谱本次展会带来的创新产品。 以卓越洞察行业用户趋势,以实力壮大科研人员队伍 问:周博士您好,众所周知,上海闪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级酶标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基本产品线与进口产品同样丰富,我想问闪谱生物为何选择这个领域,又为什么能获得如此之多的成果? 答:谢谢您和用户对我们的认可,我个人认为上海闪谱生物科技公司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与我司填补国内空白的雄心是分不开的,本系列产品开发是以上海交通大学相关团队为依托,结合中科院上海分院的力量,研究人员基本为985毕业,具有强大的实现能力,同时获得知名仪器企业的投资与基础条件支持,所以才能在较短时间推出了如此之多的具有极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我作为其中一员,是非常具有成就感的。 以科研级解决方案助力用户成功,提供生物医药行业先进服务 周慧斌博士表示:“做中国最好的科研级酶标仪,为中国的生物医药行业服务”。通过周博士介绍闪谱不同型号酶标仪产品,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酶标仪器的不同特点。详细内容如下: 问:上海闪谱生物科技公司的化学发光酶标仪产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上海闪谱生物科技公司具有国内最全的的科研级化学发光酶标仪产品线,闪谱生物公司的产品采用单光子计数器,可选发光试剂加入计量泵,可适应闪光与辉光多种场景,具有极低的检测限,经过与进口产品同台比较,可100%取代进口同类产品,现在已经拥具上海交通大学、长海医院、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等顶级用户,是探针研究、试剂盒开发的必备产品。主要的型号有LumiStation 1800,欢迎大家选用。 问:上海闪谱生物公司的多功能酶标仪有哪些类型、具有什么样的特色? 答:上海闪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的多功能酶标仪生产厂商。科研级酶标仪主要的功能是荧光、光吸收、化学发光测试,我们的旗舰产品是SuPerMax 3100型多功能光栅酶标仪,具有全部的三种功能,具有四单色器分光、单光子计数、高能量闪烁氙灯光源等顶级技术,具有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分析等强大功能,是国内唯一实用化的多功能酶标仪,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使用需求,具有极高的性价比;我们还具有多款双功能酶标仪,如具有荧光-光吸收功能的SuPerMax 3000FA型酶标仪、荧光-化学发光功能的SuPerMax 3000FL型酶标仪、光吸收-化学发光功能的SuPerMax 3000AL型酶标仪,主要用于试剂盒的开发与分析,是生命科学公司的有力工具,具有非常高的实际价值; 问:上海闪谱生物科技公司的光吸收酶标仪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上海闪谱生物科技公司是国内第一个开发全波长光吸收酶标仪的厂家,目前在国内仍处于领先地位。以ReadMax 1900型光吸收酶标为例,是国内唯一使用闪烁氙灯并线性范围达0~4 OD值的产品,具有极低的检测限,并带有校正比色池机构,产品完全可取代进口产品,欢迎广大用户与进口产品同台比较。本型号还有针对生物制药行业的专业版本,带有审计追踪、电子签名、药典分析方法库等功能,提供3Q认证,完全符合生化制药行业需求,希望制药行业用户踊跃采用,我们对自己产品十分有信心。 以产品创新解决用户痛点,与进口产品并驾齐驱 问:周博士,我也为上海闪谱生物科技公司的成就感到自豪,怎样才能让用户也感觉到您对贵公司产品的自信呢? 答:首先我们非常期待与进口产品进行同台比较,我觉得这样最能说明问题,我们多个用户,就是通过同台使用获得的,如果相同条件我们获得与进口机器相同或更好的结果,希望在这个前提前支持下国产仪器。如果您没有进口仪器,我司备有多款进口仪器,欢迎上门做样比较,满意了再买不迟。 编者按:上海闪谱生物科技公司是国内极具特点的技术型公司,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开创了国内光栅型酶标仪器领域,我们希望上海闪谱越来越强,大展宏图。
  • 【好书推荐】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FT LCD)技术原理与应用
    内容简介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产业在中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每年吸引着大量的人才进入该产业。本书基于作者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领域的开发实践与理解,并结合液晶显示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首先介绍了光的偏振性及液晶基本特点,然后依次介绍了主流的广视角液晶显示技术的光学特点与补偿技术、薄膜晶体管器件的SPICE模型、液晶取向技术、液晶面板与电路驱动的常见不良与解析,最后介绍了新兴的低蓝光显示技术、电竞显示技术、量子点显示技术、Mini LED和Micro LED技术及触控技术的原理与应用。作者简介  邵喜斌博士从20世纪90年代初即从事液晶显示技术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研究领域涉及液晶显示技术、a-Si 及p-Si TFT技术、OLED技术和电子纸显示技术,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获得专利授权150余项,其中海外专利40余项。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录封面版权信息内容简介序前言第1章 偏振光学基础与应用1.1 光的偏振性1.1.1 自然光与部分偏振光1.1.2 偏振光1.2 光偏振态的表示方法1.2.1 三角函数表示法1.2.2 庞加莱球图示法1.3 各向异性介质中光传播的偏振性1.3.1 反射光与折射光的偏振性1.3.2 晶体的双折射1.3.3 单轴晶体中的折射率1.4 相位片1.4.1 相位片的定义1.4.2 相位片在偏光片系统中1.4.3 相位片的特点1.4.4 相位片的分类1.4.5 相位片的制备与应用1.5 波片1.5.1 快轴与慢轴1.5.2 λ/4波片1.5.3 λ/2波片1.5.4 λ波片1.5.5 光波在金属表面的反射1.5.6 波片的应用参考文献第2章 液晶基本特点与应用2.1 液晶发展简史2.1.1 液晶的发现2.1.2 理论研究2.1.3 应用研究2.2 液晶分类2.2.1 热致液晶2.2.2 溶致液晶2.3 液晶特性2.3.1 光学各向异性2.3.2 电学各向异性2.3.3 力学特性2.3.4 黏度2.3.5 电阻率2.4 液晶分子合成与性能2.4.1 单体的合成2.4.2 混合液晶2.4.3 单体液晶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2.5 混合液晶材料参数及对显示性能的影响2.5.1 工作温度范围的影响2.5.2 黏度的影响2.5.3 折射率各向异性的影响2.5.4 介电各向异性的影响2.5.5 弹性常数的影响2.5.6 电阻率的影响2.6 液晶的应用2.6.1 显示领域应用2.6.2 非显示领域应用参考文献第3章 广视角液晶显示技术3.1 显示模式概述3.2 TN模式3.2.1 显示原理3.2.2 视角特性3.2.3 视角改善3.2.4 响应时间影响因素与改善3.3 VA模式3.3.1 显示原理3.3.2 视角特性3.3.3 视角改善3.4 IPS与FFS模式3.4.1 显示原理3.4.2 视角特性3.5 偏光片视角补偿技术3.5.1 偏振矢量的庞加莱球表示方法3.5.2 VA模式的漏光补偿方法3.5.3 IPS模式的漏光补偿方法3.6 响应时间3.6.1 开态与关态响应时间特性3.6.2 灰阶之间的响应时间特性3.7 对比度参考文献第4章 薄膜晶体管器件SPICE模型4.1 MOSFET器件模型4.1.1 器件结构4.1.2 MOSFET器件电流特性4.1.3 MOSFET器件SPICE模型4.2 氢化非晶硅薄膜晶体管器件模型4.2.1 a-Si:H理论基础4.2.2 a-Si:H TFT器件电流特性4.2.3 a-Si:H TFT器件SPICE模型4.3 LTPS TFT器件模型4.3.1 LTPS理论基础4.3.2 LTPS TFT器件电流特性4.3.3 LTPS TFT器件SPICE模型4.4 IGZO TFT器件模型4.4.1 IGZO理论基础4.4.2 IGZO TFT器件电流特性4.4.3 IGZO TFT器件SPICE模型4.5 薄膜晶体管的应力老化效应参考文献第5章 液晶取向技术原理与应用5.1 聚酰亚胺5.1.1 分子特点5.1.2 聚酰亚胺的性能5.1.3 聚酰亚胺的合成5.1.4 聚酰亚胺的分类5.1.5 取向剂的特点5.2 取向层制作工艺5.2.1 涂布工艺5.2.2 热固化5.3 摩擦取向5.3.1 工艺特点5.3.2 摩擦强度定义5.3.3 摩擦取向机理5.3.4 预倾角机理5.3.5 PI结构对VHR和预倾角的影响5.3.6 摩擦取向的常见不良5.4 光控取向5.4.1 取向原理5.4.2 光控取向的光源特点与影响参考文献第6章 面板驱动原理与常见不良解析6.1 液晶面板驱动概述6.1.1 像素结构与等效电容6.1.2 像素阵列的电路驱动结构6.1.3极性反转驱动方式6.1.4 电容耦合效应6.1.5 驱动电压的均方根6.2 串扰6.2.1 定义与测试方法6.2.2 垂直串扰6.2.3 水平串扰6.3 闪烁6.3.1 定义与测试方法6.3.2 引起闪烁的因素6.4 残像6.4.1 定义与测试方法6.4.2 引起残像的因素参考文献第7章 电路驱动原理与常见不良解析7.1 液晶模组驱动电路概述7.1.1 行扫描驱动电路7.1.2 列扫描驱动电路7.1.3 电源管理电路7.2 眼图7.2.1 差分信号7.2.2 如何认识眼图7.2.3 眼图质量改善7.3 电磁兼容性7.3.1 EMI简介7.3.2 EMI测试7.3.3 模组中的EMI及改善措施7.4 ESD与EOS防护7.4.1 ESD与EOS产生机理7.4.2 防护措施7.4.3 ESD防护性能测试7.4.4 EOS防护性能测试7.5 开关机时序7.5.1 驱动模块的电源连接方式7.5.2 电路模块的时序7.5.3 电源开关机时序7.5.4 时序不匹配的显示不良举例7.6 驱动补偿技术7.6.1 过驱动技术7.6.2 行过驱动技术参考文献第8章 低蓝光显示技术8.1 视觉的生理基础8.1.1 人眼的生理结构8.1.2 感光原理说明8.1.3 光谱介绍8.2 蓝光对健康的影响8.2.1 光谱各波段光作用人眼部位8.2.2 蓝光对人体的影响8.3 LCD产品如何防护蓝光伤害8.3.1 LCD基本显示原理8.3.2 低蓝光方案介绍8.3.3 低蓝光显示器产品参考文献第9章 电竞显示技术9.1 电竞游戏应用瓶颈9.1.1 画面拖影9.1.2 画面卡顿和撕裂9.2 电竞显示器的性能优势9.2.1 高刷新率9.2.2 快速响应时间9.3 画面撕裂与卡顿的解决方案9.4 电竞显示器认证标准9.4.1 AMD Free-Sync标准9.4.2 NVIDA G-Sync标准参考文献第10章 量子点材料特点与显示应用10.1 引言10.2 量子点材料基本特点10.2.1 量子点材料独特效应10.2.2 量子点材料发光特性10.3 量子点材料分类与合成10.3.1 Ⅱ-Ⅵ族量子点材料10.3.2 Ⅲ-Ⅴ族量子点材料10.3.3 钙钛矿量子点材料10.3.4 其他量子点材料10.4 量子点显示技术10.4.1 光致发光量子点显示技术10.4.2 电致发光量子点显示技术参考文献第11章 Mini LED和Micro LED原理与显示应用11.1 概述11.2 LED发光原理11.2.1 器件特点11.2.2 器件电极的接触方式11.2.3 器件光谱特点11.3 LED直显应用特点11.3.1 尺寸效应11.3.2 外量子效应11.3.3 温度效应11.4 巨量转移技术11.4.1 PDMS弹性印章转移技术11.4.2 静电吸附转移技术参考文献第12章 触控技术原理与应用12.1 触控技术分类12.1.1 从技术原理上分类12.1.2 从显示集成方式上分类12.1.3 从电极材料上分类12.2 触控技术原理介绍12.2.1 电阻触控技术12.2.2光学触控技术12.2.3 表面声波触控技术12.2.4 电磁共振触控技术12.2.5 电容触控技术12.3 投射电容触控技术12.3.1 互容触控技术12.3.2 自容触控技术12.3.3 FIC触控技术12.4 FIC触控的驱动原理12.4.1 电路驱动系统架构12.4.2 FIC触控屏的两种驱动方式12.4.3 触控通信协议12.4.4 触控性能指标参考文献附录A MOSFET的Level 1模型参数附录B a-Si:H TFT的Level 35模型参数附录C LTPS TFT的Level 36模型参数附录D IGZO TFT的Level 301模型参数(完善中)反侵权盗版声明封底
  • 直播预告 | #小碳微课堂# 纯水/超纯水总有机碳TOC的检测原理
    大家好,我是小碳,这次小碳给大家带来的福利是我们新开设的小碳微课堂——TOC分析仪系列课程,内含TOC的检测原理、行业应用、仪器使用相关知识等等,都将陆续火热上线!#小碳微课堂#第一期将于4月24日开课快来报名吧!纯水/超纯水总有机碳TOC的检测原理时间2020年4月24日周五14:00-14:40费用免费总有机碳TOC(Total Organic Carbon)是水质检测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中有机碳物质的总量,TOC值越高,表明水受到的有机物污染越多。纯水/超纯水中的TOC含量,对制药、半导体等行业的生产非常重要,那么,- 如何测定水中的TOC呢?- 纯水/超纯水的TOC测定有哪些方法?- 这些方法有何不同?- 每种方法是否有特定的适用场景?- Sievers® 专利的膜电导检测技术有哪些优点?此次直播课程中,我们将向您介绍TOC检测的基本原理以及纯水/超纯水TOC检测的不同方法和应用,并针对以上问题作出解答。作为TOC分析仪系列课程的基础,了解TOC的检测原理有助于为您的应用选择合适的分析仪器,并在未来的仪器使用过程中,帮助您对TOC检测结果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欢迎收看! 报名方式- 扫下列二维码,进行会议注册,注册成功后,我们将于直播前给您发送邮件提醒及课程直播链接,直播时登录直播链接,验证注册时的手机号,即可收看课程。- 若您未收到邮件,直播时可通过苏伊士Sievers分析仪的微信公众号菜单:最新资讯-小碳微课堂进入课程直播。- 如当天无法收看直播,您可以于课程结束的第二天后登录直播链接,验证注册时的手机号,收看课程回放。
  • 直播预告|扫描电镜的原理及参数选择
    直播预告|扫描电镜的原理及参数选择【8月13日下午14:00直播】“扫描电镜的技术及原理”网络研讨会莱雷科技与善时仪器联合举办【会议分享内容】主要围绕“扫描电镜的技术和原理”,结合实际案例跟大家分享扫描电镜的原理,参数选择,制样方法等内容。导师:曾凌飞—善时仪器市场部总监【1】扫描电镜技术的发展历程【2】扫描电镜的特点、工作原理及优势【3】扫描电镜的参数选择、制样方法和主要应用方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8月13日下午14点线上与您不见不散!
  • ​直播预告|扫描电镜的原理及制样方法
    直播预告|扫描电镜的原理及制样方法【8月13日下午14:00直播】“扫描电镜的原理及制样方法”网络研讨会莱雷科技与善时仪器联合举办导师:曾凌飞—善时仪器市场部总监【技术背景介绍】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英文全称为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扫描电镜或者SEM,是一种用于放大并观察物体表面结构的电子光学仪器。扫描电镜由镜筒、电子信号的收集和处理系统、电子信号的显示和记录系统、真空系统和电源系统等组成,具有放大倍数可调范围宽、图像分辨率高和景深大等特点。该产品结构设计简洁,高低压真空设计,可调试电压,为不同样品提供更合适的检测环境。 由于扫描电镜具有观察纳米材料、材料端口分析、直接观察原始表面等特点和功能,所以越来越多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用途日益广泛。现已被广泛用于材料科学、冶金、生物学、医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地质勘探、病虫害的防治、灾害鉴定、宝石鉴定、工业生产中的产品质量鉴定及生产工艺控制等。 莱雷科技与善时仪器联合举办的“扫描电镜的技术及原理”网络研讨会将于8月13日下午14:00点开播。届时莱雷科技将邀请善时仪器技术中心总监在线与您分享扫描电镜的参数选择及制样方法等内容。此次网络会议为参会者提供一个突破时间地域限制的免费学习、交流平台,让大家足不出户便能聆听到精彩报告。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加入观看!
  • 系统科学是科学仪器创新发展的基石——访浙江福立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财和技术总监周小靖博士
    p   色谱作为一种分析技术与方法,自第一篇论文发布,至今已有百年历史。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自40年代以后,色谱发展的势头越来越猛,无论是理论、技术、分离模式以及在各个学科的应用,已然成为分析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色谱仪器作为分析、检测的重要工具,在食品、环境制药、生命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br/ /p p   2016年9月,浙江福立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立仪器)登陆新三板,这是首家走上资本道路的国产色谱仪器厂商。据悉,福立仪器董事长黄立财“三顾茅庐”从日本请回色谱系统专家周小靖博士,以期重新打造福立仪器科学仪器研发、制造体系。据了解, 周小靖早年执教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后就读于日本著名国立大学,并获博士学位。如今已近三年,仪器信息网编辑带着对福立仪器新的研发和制造体系以及色谱系统专家如何将色谱与系统结合、福立仪器未来的发展规划等问题采访了福立仪器董事长黄立财、产研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周小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ca11cbb3-498f-4d66-b49e-f430ebfdb4be.jpg" title=" 周博士黄总.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左:浙江福立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产研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周小靖 右:浙江福立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财)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突破:融合由上而下的系统科学 /strong /span /p p   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演化和调控规律的科学,以不同领域的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探讨复杂系统的性质和演化规律。在周小靖的眼里,系统科学结合经营管理学等学科就是一门哲学,具有高度提炼和归纳性,从系统角度研究不同类型的系统以及系统不同层次的共同规律,分析仪器研发、制造的方方面面都能渉及到。“我们做色谱仪器研发制造,首先要从分离、分析层面出发,综合机械、材料、电子控制、信息情报学、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领域的新技术,提炼应用领域如食品、制药、生命科学、环境等行业需求(特别是潜在的新需求),讲创新、求发展。这一过程也可能是从宏观到微观的演绎,交织成一个综合、动态发展的大系统。”周小靖讲到。 /p p   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过程中,若不注重全局和系统,往往容易钻牛角尖,走入误区,且不易转变思路、也不易能动地采用新的手段和方法。周小靖认为系统科学恰恰能帮助改善这种局面。系统科学方法可有效地运用于分析仪器系统的研发和创新,通过系统结构的调整、多维相关要素的协调和系统的最佳化,不断创新、升级。对此,黄立财表示认同:“系统对科学仪器非常重要。离开系统科学,很难把分析仪器做成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产业。” /p p   新学科的发展往往需要分析仪器去支撑。一门新兴学科出现的同时已经对新的分析方法提出了要求,而正是这种“要求”为分析仪器树立了一个挑战目标。迎接挑战,迎合学科发展的新需求,开发新分析方法,在实践中建立一种模式并证实其正确性是科学仪器行业寻求发展的道路之一。“新兴学科发展与新分析仪器方法的开发是相辅相成的,是一种闭合环。分析仪器的发展带动新兴学科、产业的发展,反之又带动分析仪器、方法的发现和开发。”周小靖如是说。 /p p   谈及色谱技术的发展,周小靖表示,气相色谱技术逐渐趋于成熟,液相色谱技术随着新兴学科如生命科学、生物制药、精准医疗的发展还在继续大步发展。对于未来色谱技术走向,周小靖用“简便、快速、高效”来形容,即简便、快速和高效地实现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不断提高分离分析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是色谱领域的永恒课题,简便、快速、高效的意义还包含了快速和准确应对,比如应对涉及民生安全的突发事件。“面对突发事件,高效、实时、动态得到所有未知事物的信息,实时、全方位地解释发生的现象,给科学的制定综合应对方案提供根据。 /p p   在两位受访人看来,液相色谱未来市场巨大。他们认为,当前,全球范围内对生命科学、临床诊断以及生物制药的研究热情继续高涨,而中国在经济稳健发展的基础上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民生问题,再加上第三方检测机构发展日新月异,未来色谱市场可以预见。 /p p   中国科学仪器发展起步晚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相较于进口仪器,色谱仪这类高精尖仪器技术差距要更大。“国产色谱发展有几个技术瓶颈,最大的瓶颈就是整体和系统,其他诸如材料、集成、外观设计等瓶颈或不足均分散在系统中。”周小靖讲述了对国产色谱仪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其看来,系统是否做的好直接影响仪器的研发和生产,而系统是否做的好的关键在于人。一个完整的系统必然涉及化学、物理、软件技术、机械制造、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知识,而这些需要不同的人才对号入座,整体互动,不断产生创新的增益效应。周小靖认为,国产色谱仪器要想获得大的突破发展,必须注重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基于系统科学方法的运行,一些重要或关键的环节才能系统地进入研发视野,高端分析仪器的系统创新很重要。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转型:开发“多层次、多维的and、and、and”模式研发新体系 /strong /span /p p   作为国产气相色谱仪领头企业,在被进口品牌占据大部分份额的中国市场,每走一步都是举步维艰。在周博士的影响下,黄立财决心静下心,从基础的系统科学学起,逐步把色谱仪器做好。周小靖非常认同福立仪器的经营方针:以色谱为中心,下分分离和分析两个关键词,围绕这两个关键词开展色谱仪器、色谱柱填料、色谱应用方法、服务等方面的整体解决方案。正是这一共识将二人的距离拉近,最终走上了一条道路。 /p p   对于周小靖加入福立,在黄立财看来,这项举措是福立仪器转型的标志性动作之一。自进入公司,周小靖就致力于建立更具有现代化的研发管理体系,培养有丰富经验的研发人员,促进技术人员水平的提高和研发系统以及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p p   周小靖将仪器视为一个大系统,并且系统技术包含多维、多层次的相关要素。他认为,当前,许多国内外的科学仪器产品只抓住了其中的一个要素,技术以A or B or C的形式呈现。而福立仪器要开展的研发是将多个要素融合在仪器上,融汇能源化工、环境、食品安全、生命科学等不同领域的差别性需求,最终以多层次A and B and C的形式呈现。 /p p   在黄立财的眼中,周小靖擅长运用数学模式和统计学。仪器的研发、制造、市场开拓等相关数据都是其建立新研发体系的基础。“多参数、多模式的数据支撑着科学仪器的发展。比如色谱仪器分离效果的好与坏是建立在分离材料上,仪器控制的稳定性与软件是否匹配极度相关。科研本就是一门精细化的工作,环环相扣,只有将所有来自调查、观察、实验、论证的数据加以统计,进而实践,才能最终完成一个体系创新目标。”周小靖表示。 /p p   以系统科学为思想基础,结合福立仪器的发展现状,周小靖开发出一套完整研发管理体系。基于这个体系,福立仪器制定了产品研发战略和切实可行的短期、中长期研发计划。 /p p   周小靖的研发管理体系将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视作一个闭合环。产品研发的起点是市场需求。因此,从信息收集、信息提取到评估产品研发的可行性与投资风险等均要求非常到位,在体系上也要高效率地按部就班的逐个执行。方案的制定,实施,参与研发、制造、营销的人是密切相关的。“这套科学管理体系,从研发、市场投入到市场运作,再由新的市场需求形成一个新课题,重新回到研发。这是一个闭合循环。”周小靖讲到。 /p p   有了新的研发管理体系,小型技术研讨会、方案讨论会在福立仪器的实验室每天上演。“这套体系非常严谨,要求对课题反复讨论,并且每次一讨论都要有实质性结论作为统计学意义上的基础数据。在这些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探讨和实施,高效率地有序推进项目。”周小靖对该系统解释到。在这种机制下,福立仪器的研发人员整体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创新思维空前活跃。仅2015年和2016年度,体现新产品核心创新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就形成20多项。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定位:避免直面竞争 /strong /span /p p   如今,福立仪器的研发人员已有40人之多,年投入研发费用接近千万,在研产品涉及新型气相色谱、新型高效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凝胶制备色谱等仪器以及相关前处理系统和应用方法。而对于产品的定位,黄立财表示,目前福立仪器主打气相色谱仪升级产品,并且计划在2017年推出参与中高端市场的新产品。面对色谱仪器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如何去分得一杯羹,黄立财与周小靖的理念相同,即尽量避开与国外企业血拼的场面,找缝隙、找定位、找差异化,开拓属于自己的市场。 /p p   谈到企业核心竞争力,黄立财认为,仪器关键性能的稳定性、良好的售前售后服务是福立仪器立足市场的核心优势。在福立仪器的色谱产品的销售业绩中,有超过50%的营业额来自低端产品。福立仪器非常重视低端用户的需求。“我们先做好低端市场,逐步开发高端产品,从仪器技术上与进口产品接近,在不具备竞争实力的情况下,避免直面竞争,脚踏实地寻求发展。这是福立仪器的定位。”黄立财告诉采访人员。 /p p   在黄立财的概念里,福立仪器需要不断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我们不能取缔或与人家竞争,实际上我们是在分人家的蛋糕。向他们学习,提升自己。先把自己的事情做起来,自然地进入市场,给客户多一个选择。”黄立财如是说。 /p p   对于未来企业发展的规划,黄立财讲到,随着食品、制药、环境、生命科学领域对色谱技术需求量的增加,福立仪器将继续以色谱分离分析为基础,专注仪器技术与行业应用方案的开发,广纳横向和纵向人才,从制造业入手,争取与行业的领袖专家、单位开展合作,逐步开发更大的仪器市场。“我们的高端就是要脚踏实地。”黄立财用这句话总结了福立仪器发展之路。 /p p    strong 采访后记: /strong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隶书, SimLi " 采访中,周小靖博士和黄立财董事长谈了二人是如何结缘的。2003年,黄总通过一篇论文认识到周博士的系统科学概念,但未曾放在心上。直至2009年,两人才有面识,而此时,正是福立仪器发展的瓶颈期。周博士告诉黄总,要突破这个瓶颈首先需要解决思想问题,必须静下心。即使在此时,黄总也未曾想到挖掘人才这条路。直到若干年前,二人在仪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形成了许多共识,黄总才开始力邀周博士加入福立仪器。黄总曾在2年多时间内多次拜访周博士,终于如愿请到色谱专家周博士。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隶书, SimLi "   在加入福立仪器之前,周博士一直在日本从事仪器研发和管理工作。当周博士说到如何与福立仪器结缘的时候,他说仪器信息网这个平台为其搭了桥。2013年,福立仪器的气相色谱产品在由仪器信息网主办的第一届国产好仪器评选活动中荣获“国产好仪器”称号。这引起了周博士对福立仪器的关注。之后,周博士与黄总的多次交流,加深了他对福立仪器聚焦技术的了解。再加上其为浙江人,当黄总再三发出邀请时,周博士选择回国加入福立仪器。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隶书, SimLi "   采访过程中,让采访编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周博士就像一个知识的源泉,对仪器研发制造有着系统而完整的思想和无尽的激情。我们也期待,未来,在黄总和周博士的带领下,福立仪器能够脚踏实地,开创属于他的一片天地。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隶书, SimLi " br/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隶书, SimLi " 采访编辑:杨改霞 /span /p p br/ /p
  • 富士电波SPS-630Lx再次在太原理工大学中标
    富士电波SPS-630Lx再次在太原理工大学中标 太原理工大学继年初决定导入日本富士电波等离子放电烧结炉SPS-331Lx以来近期第2次选中该公司新产品SPS-630Lx.该设备体积小吨位/电流大。一经推出备受世界各国青睐。该校再次导入富士电波公司烧结炉再一次充分说明了日本富士电波的烧结设备深受国内材料研究者的认可。富士电波公司SPS烧结炉除了在国际上起步最早之外,另外一个特点是用户已经遍布全世界,在世界上拥有350多家用户。在中国也已经拥有30多家用户。远远多于竞争对手。该公司不仅生产实验室专用的小型设备如,SPS-211Lx,331Lx,630Lx等,还生产SPS-925这样兼顾实验和生产的中型设备以及大型批量生产型SPS30300T等烧结设备。在日本已经有10余家公司使用该公司设备生产各种过去难以制造的产品,这表明该公司在SPS烧结技术方面日趋成熟已为工业界所接受,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希望国内广大用户根据自己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SPS装置,期待您的咨询与联系!注:该公司主要SPS产品如下,供您参考: 1.SPS-211Lx,20KN,1000A 研究型2.SPS-331Lx,30KN,3000A 研究型3.SPS-630Kx,60KN,3000A 研究型4.SPS-515s,50KN,1000-1500A研究型5.SPS-615,100KN,3000A 研究型6. SPS-625,100KN,5000A 研究型7.SPS-725,250KN,5000A 研究型8.SPS-825,250KN,8000A 研究型9.SPS-925,250KN,1000A半研究半生产型 10.SPS-3.20MK-Ⅳ,200KN,8000A半研究半生产型11.SPS-5.40MK-Ⅳ,500KN,8000A半研究半生产型12.SPS-5.40MK-VI,500KN,15000A半研究半生产型13.SPS-7.40MK-V,1MN,10000A半研究半生产型14.SPS-8.40MK-VII,1.5MN,20000A半研究半生产型15.SPS-9.40MK-VII,3MN,20000A半研究半生产型16.SPS-9.40MK-VIII,3MN,30000A 半研究半生产型17.SPS-10.40MK-VIII,5MN,30000A 半研究半生产型 18.Sinter Expert SPS 30300T 批量生产型 3MN,30000A,可烧结出高质量φ300xH250mm产品
  • 薄膜摩擦系数仪新标准与旧标准在测试原理上的改进与新增测试方法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薄膜摩擦系数仪作为评估薄膜材料表面摩擦性能的关键设备,其测试标准的更新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工艺流程以及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测试需求的多样化,薄膜摩擦系数仪的测试标准也经历了从旧到新的演变。本文将从测试原理的角度,详细探讨新标准相比旧标准在测试原理上的改进及新增的测试方法。一、测试原理的基础变革1.1 传统测试原理的局限性旧标准下的薄膜摩擦系数仪主要基于库仑摩擦定律,即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与接触面积无关。这种传统的测试方法通过测量试样在摩擦过程中的摩擦力与正压力之比来计算摩擦系数,方法简单直接,但存在诸多局限性。例如,它难以全面反映薄膜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行为,特别是动态和复杂工况下的性能表现。1.2 新标准引入的先进测试原理新标准则引入了更为先进的测试原理,如动态摩擦测试、静态摩擦测试、滑动摩擦测试以及旋转摩擦测试等。这些新方法不仅丰富了测试手段,还提高了测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动态摩擦测试能够模拟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动态摩擦行为,静态摩擦测试则关注材料在静止状态下的摩擦特性,而滑动摩擦测试和旋转摩擦测试则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摩擦场景,为薄膜材料的摩擦性能评估提供了更多维度的数据支持。二、新增测试方法的详细解析2.1 动态摩擦测试动态摩擦测试是新标准中新增的重要测试方法之一。它通过模拟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的动态摩擦过程,如包装膜在包装机械中的运动状态,来评估材料的动态摩擦性能。这种方法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材料在实际工况下的摩擦行为,为产品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2.2 静态摩擦测试静态摩擦测试则关注材料在静止状态下的摩擦特性。它通过在试样与对磨副之间施加一定的正压力并保持相对静止,然后逐渐增加水平力直至试样开始滑动,来测量静态摩擦系数。这种方法对于评估材料的启动阻力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需要精确控制摩擦力的场合,如精密机械和电子设备中。2.3 滑动摩擦测试与旋转摩擦测试滑动摩擦测试和旋转摩擦测试是两种常见的摩擦测试方法,它们在旧标准中已有应用,但在新标准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滑动摩擦测试通过使试样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来测量滑动摩擦系数,适用于评估材料的滑动性能和耐磨性。而旋转摩擦测试则通过使试样与旋转的摩擦轮接触并相对运动来测量旋转摩擦系数,这种方法更适用于评估材料在旋转部件中的摩擦性能。三、测试原理改进带来的优势3.1 提高测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新标准引入的先进测试原理和新增的测试方法使得薄膜摩擦系数仪的测试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它不仅能够更全面地评估材料的摩擦性能,还能够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测试数据。这对于材料科学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3.2 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随着测试原理的改进和测试方法的丰富,薄膜摩擦系数仪在材料研发、产品设计、工艺优化等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更为精准的测试数据支持,还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相关行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3.3 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通过采用新标准进行测试,企业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其产品的摩擦性能,从而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升产品质量。高质量的产品不仅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还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结论与展望综上所述,薄膜摩擦系数仪新标准相比旧标准在测试原理上进行了显著的改进和新增了多种测试方法。这些改进不仅提高了测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还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测试需求的不断变化,薄膜摩擦系数仪的测试标准还将继续发展和完善。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更多先进的测试原理和方法被引入到这一领域中来,为材料科学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更加全面、准确和高效的测试支持。
  • 【有奖直播课】无机碳如何影响有机碳检测?Sievers ICR(无机碳去除器)的原理、结构及维护
    小碳小碳又和大家见面啦!我们的#小碳微课堂#第六期将于9月25日开课。本期直播课,我们还将从报名观众中随机抽取10名幸运儿,送出一份小礼品,快来报名吧!(报名时,请准确填写您的邮寄地址。获奖名单将于10月初在微信公众号中公布,敬请留意。)Sievers® ICR(无机碳去除器)的原理、结构及维护时间:2020年9月25日周五,14:00形式:网络直播课,注册报名后可随时回看费用:免费分析仪在测量总有机碳 (Total Organic Carbon,TOC)时,都必须处理无机碳(Inorganic Carbon,IC)。IC是指CO2、HCO3-、CO32-里的碳。IC的来源包括溶解的石灰石和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几乎所有样品水中都含有有机碳和无机碳,它们统称为总碳(Total Carbon,TC)。有机碳 (TOC) = 总碳 (TC) - 无机碳 (IC)当水样中的IC小于TOC时,分析仪可以直接测量IC,然后用TC减去IC,即得到TOC。但当IC较高且TOC较低时(例如,IC=10倍的TOC),如果不去除或降低IC,TOC的测量结果就会变得不稳定。此时就需要去除或降低IC以提高仪器的分析性能。Sievers分析仪采用无需气体的ICR(无机碳去除器)来降低IC含量。该方法已获得专利,并获USEPA批准用于合规监测。常见应用包括监测原始地表水和地下水。有时,降低或去除IC也有利于监测成品饮用水。对于在线连续监测的应用,应对所有样品启用ICR,并保持ICR的运行。ICR安装在Sievers M系列实验室、便携式、在线型TOC分析仪的机箱内部,环保效果最佳,使用方便,占据空间小。此次直播课程中,我们将与您分享ICR相关的以下议题,欢迎收看:- 为何要使用ICR?- Sievers® ICR的工作原理- Sievers® ICR的使用方法- Sievers® ICR的维护与验证- Sievers® ICR的常见报警与处理讲师介绍娄海彦售后服务经理Sievers分析仪娄海彦经理是苏伊士水务技术与方案-Sievers分析仪的售后服务经理。具有多年仪器行业从业经历,熟悉TOC分析仪的软硬件、日常操作、维护及故障排除。报名方式扫下列二维码,进行会议注册,注册成功后,我们将于直播当天通过微信公众号给您发送课程直播提醒,直播时登录直播链接,验证注册时的手机号,即可收看课程。若您未收到微信提醒,直播时可通过苏伊士Sievers分析仪的微信公众号菜单:最新资讯-小碳微课堂进入课程直播。如您当天无法收看直播,课程结束后您也可以登录直播链接,验证注册时的手机号,收看课程回放。
  • 深蓝云直播课 | 数字PCR:核酸绝对定量技术原理及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数字PCR技术具备不依赖于标准品、灵敏度高、抑制剂耐受力高以及可区分微小差异等技术特性,是能够直接对目标核酸进行绝对定量的有力检测工具。数字PCR技术在液态活检、产前诊断、病原体筛查、转基因动植物、遗传育种、环境监测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此外,在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等先进治疗领域还能够实现对核酸标准品及质控品定值、病毒基因组(如rAAV VG)滴度测定、GOI拷贝数检测、残留检测以及外源污染物等的检测。新一代微滴芯片数字PCR技术,集微滴式和芯片式数字PCR优势于一体,能够实现自动微滴体积质控和智能可视化数据分析,一步操作,双倍效能,为核酸绝对定量提供可靠的检测工具。本期我们邀请法国Stilla数字PCR系统应用专家王琳琳老师,为大家介绍数字PCR的技术原理、技术优势以及前沿应用。直播时间:2022年5月26日下午3:00主要内容:1、数字PCR如何实现核酸绝对定量2、数字PCR的技术特点和应用优势3、数字PCR在工业CGT等领域的应用进展主讲人:王琳琳,法国Stilla naica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应用专家。毕业于四川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从事数字PCR技术数年,在数字PCR技术原理、应用以及方法学验证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扫描下方海报内二维码报名
  • 广州大学王家海团队联合香港科技大学邵敏华团队在二维硫化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中取得进展
    研究背景金属相硫化钼(1TMoS2)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中最有前途的阳极材料之一。然而,苛刻的合成条件和低1T相纯度阻碍了1T MoS2的发展。图一 . 高效合成的金属Mg-MoS2 具备优越的电化学性能.为解决这些问题,王家海教授团队联合香港科技大学邵敏华教授合作,在此,设计了一种新的策略来构建通过镁插层实现的高1T相纯MoS2,Mg作为电子供体嵌入MoS2层中与S原子形成八面体配位,并确保高1T相纯度。镁的嵌入有助于锂的储存动力学。通过提高锂离子迁移和导电性,Mg插层MoS2作为阳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储锂性能。XRD、XPS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证明了插层Mg与MoS2层中相邻的硫原子形成八面体配位。Mg作为电子供体,确保了高1T相纯度,从而提高了MoS2阳极材料的电子传导率和结构稳定性。结果,Mg插层MoS2在3000次循环后在20A g-1下提供415.7mAh g-1的优异储锂容量和循环性能。原位XRD和XPS表明,Mg插层的1T MoS2在第一次循环后转移到非晶纳米颗粒,这有利于优异的锂储存稳定性。这种用于构建高相纯度1T MoS2的新颖而简单的策略解锁了1T MoS2中强大的锂存储能力,并启发了其在各种应用中的进一步应用。王家海教授和邵敏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Nano Energy上发表题为“Unlocking Robust Lithium Storage Performance in High 1T-phase Purity MoS2 constructed by Mg Intercalation”的研究工作,陈辅周博士后第一作者,广州大学第一单位。工作亮点寻找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对开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至关重要。金属相二硫化钼(1T MoS2)具有优异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最有前途的电极材料之一。然而,苛刻的合成条件和较低的1T相纯度阻碍了1T MoS2的发展。因此,开发一种安全高效1T MoS2的合成方法成为研究重点。通过诱发相变可以增强MoS2的电化学性能,提高MoS2的电导率。然而,1T相的亚稳性质使其难以制备,因此寻找新的合成方法已成为开发1T MoS2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实验证明使用碱金属和过渡金属插层进入MoS2层间可以引发1T相相变。插层原子作为电子供体稳定1T相并增大MoS2的层间距,有利于锂离子在MoS2层间快速传输。然而传统的合成插层1T相MoS2方法,如熔融碱金属插层和剥离法,需要在苛刻的反应条件下进行。这些实验条件使得合成过程十分危险,不利于1T MoS2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工作利用镁钼多氧酸盐作为前驱体,通过一步水热反应制备出镁插层1T相MoS2材料。利用镁钼多氧酸盐本身固有的结构,使得镁原子均匀插层进入MoS2材料层间。镁原子作为电子供体增强了1T MoS2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1T相在整体MoS2中的比例,增强了MoS2的电学性能和储锂性能。结合材料结构表征和第一性原理计算进一步表明,在MoS2层间的镁原子同周围的硫原子形成八面体配位结构,镁原子作为电子供体保证了1T相MoS2的稳定,同时降低了材料整体的离子迁移势垒,加快材料表面的储锂动力学过程。 图二(左),结构表征Mg-MoS2-3. (a) 扫描电镜图 (b) 透射电镜图 (c,d) 高分辨透射电镜图 (e) 元素分布图 (f) XRD图谱 (g) 拉曼光谱 (h) 镁1s XPS 图谱 (i) 镁2p XPS 图谱图二(右),理论计算和模拟结构 (a) 2H MoS2 结构模拟. (b) Mg插层MoS2八面体配位结构 (c) Mg插层MoS2三棱柱配位结构 (d) 2H MoS2 与 (e) Mg插层MoS2 DOS 图谱 (f) 锂离子扩散势垒 (g,h) Mg 插层MoS2差分电荷密度图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285522009715?dgcid=coauthor
  • 感恩节直播有礼!光电材料器件研究与表征技术主题网络会议倒计时!
    11月24日上午,在2022年感恩节之际,仪器信息网将携手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特别举办“追光逐电 与日俱新”光电行业主题网络会议。此次会议将聚焦光电材料器件研究进展与相关表征技术,同时,作为感恩节直播活动,直播间将设置多轮千元红包雨、精美礼品抽奖回馈参与直播的广大用户。【直播免费报名倒计时,赶快点击报名】一、活动背景光电产业是将光子学、电子学、信息学技术相融合的高新技术产业,是围绕光信号产生、传输、处理和接收等环节,开展各类零件、组件、设备制造及应用市场商业行为活动的总和。光电行业虽是一个新兴产业,但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产值指标一路扶摇直上。据数据,2019年光电行业总体规模已超过1.5万亿元,预计全球光电市场仍会持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正是这种快速增长的产业发展速度,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带动了世界各国光电相关产业的发展。光电子材料、器件是光电子技术的关键和核心部件,是现代光电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前沿研究领域,对应材料、器件的表征测试技术对于光电技术发展至关重要。为推动光电表征测试技术及光电产业的发展,仪器信息网携手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11月24日特别举办“追光逐电 与日俱新”光电行业主题网络会议,邀请光电材料、器件研究专家及检测技术专家,以线上报告分享形式,共同探讨光电产业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二、活动时间11月24日 09:30 –12:00三、活动报名点击会议官网报名,或扫码以下二维码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hitachi2022/ 四、活动日程时间 报告题目演讲嘉宾09:30会议开场及红包雨主持人09:32薄膜光电器件中的界面能带结构陈琪(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研究员)10:00日立电镜在光电行业的应用(三维形貌观察和失效分析)周海鑫 (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电镜市场部 副部长)10:28抽奖及红包雨:小米充电宝主持人10:30面向未来显示的量子点发光材料与器件宋继中(郑州大学 教授)11:00日立光谱在光电材料研发测试中的应用王锡树(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光谱应用工程师)11:28抽奖及红包雨:新秀丽双肩包主持人五、活动福利直播间千元惊喜红包雨(需要在微信内进入直播);优质问答奖,日立甄选高定礼盒;二等奖,新秀丽双肩包;三等奖,小米充电宝六、活动嘉宾宋继中 郑州大学 教授【嘉宾简介】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曾在显示面板公司-友达光电从事OLED研发,目前为郑州大学教授。近年来一直从事发光显示材料及器件教学及科学研究。在发光显示领域,首次实现了铯铅卤量子点的电致发光,被Science、Nature Nanotechnology等评价为“首次(first)发展”、“发起了(initiated)”、“开启了(opened)”该LED体系。研究成果在Nature Photonics、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上共发表SCI论文80余篇,被SCI他引1200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项。支持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2015、2017年连续指导第十四届(一等奖)、第十五届(特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分享题目】面向未来显示的量子点发光材料与器件【分享摘要】全无机铯铅卤(CsPbX3)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s)具有窄而可调谐的发射光谱,显示出高纯度和真实的色彩,被认为是未来柔性和高清显示有力的候选者。报告的内容包括: 1. 率先构筑了该体系量子点发光器件,被评论为“发展(developed)”、“发起(initiated)”了该方向; 2. 针对应用化受限于电-光转换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该体系量子点表面态及缺陷态的调控思路,发展了“混合溶剂纯化”、“杂化钝化”、“界面钝化”、“异质相”等策略,与国际同行交替刷新了器件的最高效率; 3. 针对应用化受限于难以规模化生产的问题,发展了“三配体协同”的方法,实现了高效量子点的规模化合成。陈琪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研究员【嘉宾简介】陈琪,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创新实验室副主任,获评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科技创新U35攀峰提名奖,苏州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编委,TCL集团技术顾问等。2014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2014-2017年在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和美国华盛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2020年任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副研究员,2021年晋升为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新能源、新型显示器件中的材料与界面。迄今在Nature Commun.,J. Am. Chem. Soc.,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Nano Lett.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龙头企业合作项目等十余项。【分享题目】薄膜光电器件中的界面能带结构【分享摘要】薄膜光电器件,包括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发光二极管和激光器等,是由电极层,界面层和活性层等多层薄膜堆叠组成的光-电或者电-光转换器件,包含丰富的层间甚至层内异质结,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是界面能带结构与器件性能的构效关系。薄膜光电器件的界面能带结构非常复杂,不仅随空间位置改变,而且在工况下动态演变,难以根据界面材料组成由理论模型准确推测。 本人致力于发展横截面扫描探针显微术,突破薄膜光电器件垂直封闭结构的限制,解决包埋界面能带结构的工况表征难题。通过界面能带结构与器件性能之间构效关系的准确理解,解析薄膜光电器件未知工作机理,从而为界面设计提供判据,突破器件性能瓶颈。周海鑫 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电镜市场部副部长【嘉宾简介】周海鑫博士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主修高分子材料和化学专业,曾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高分子研究所电镜中心工作,主要负责电镜的测试和相关研究工作,对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原理、操作及应用非常熟悉。周博士目前主要负责日立表面科学相关产品的技术支持、应用开发和产品推广,具有将近10年的电镜相关领域工作经验。【分享题目】日立电镜在光电行业的应用(三维形貌观察和失效分析)【分享摘要】电子显微镜作为重要的微观表征设备,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光电行业。本报告将重点介绍日立各类电镜及其相关产品的特点以及其在光电相关行业的应用案例,包括各类光电材料的形貌观察和成分分析,光电器件的三维形貌观察和失效分析,光电薄膜的粗糙度测量及界面分析等。王锡树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光谱应用工程师【嘉宾简介】王锡树,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分析应用部 光谱产品工程师,硕士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目前主要负责日立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光谱产品的应用工作,拥有多年光谱分析测试技术和应用解决方案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分享题目】日立光谱在光电材料研发测试中的应用【分享摘要】介绍日立荧光光度计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光电材料的表征
  • 1.7亿元先进设备到货!汕头市这些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可共享,下月开始网上预约
    目前,投资了1.7亿元的先进设备分两批陆续送到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以下简称汕头实验室)。汕头市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管理平台预约系统将于5月份上线,届时企业可以在网上进行预约,在汕头本地进行产品测试或者研发,大大降低成本。三家单位共建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共享,是提高区域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区域创新中心的有效举措。在市委市政府的引导下,在大型科研仪器方面,汕头实验室将与汕大、广以的创新资源连成一片、合成一体,实现共享,为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成果落地汕头、服务区域打通渠道。构建汕头市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管理平台的目标是打造集科学研究、标准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分析检测机构,成为国内有卓越影响力的测试服务平台。分析测试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命脉,而高昂的专业仪器设备购置费用和专业的分析测试人员往往让企业望而却步,无力承担。“我们这个平台正是以企业问题为导向,聚焦产业发展,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已经服务20余家汕头市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超过5000小时的测试服务。”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新化工”综合研究平台授权负责人周博告诉记者,“随着一批大型科学仪器的安装测试,平台的服务也在进一步完善,预计在5月份启动网上预约系统,服务粤东地区乃至全国的企业。”设备达到亚洲领先级别在汕头实验室,记者看到,一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正由科研人员进行逐一安装、调试。这些先进设备可大有来头,一台价值三千多万元的双球差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它的配置是亚洲最高领先级别,拥有原子尺度的分辨率,是助力研究化学化工领域科学问题的重要设备。△科研人员在安装调试新设备“目前投资了1.7亿元的先进设备分两批陆续到货,其中第一批大型仪器设备价值50万元以上的就有24台套,近期我们正在加大安装调试的力度,接下来还将加大采购力度。”周博说道。12日下午,为了提高科研人员对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水平,汕头实验室举行一场大型仪器设备培训会,并带领科研人员实地参观。“这台600M液体核磁共振波谱仪是粤东地区唯一的一台,一次性可以做24个样品的快速检测,五分钟内就可以出结果,精准度更高、更高效,应用于大健康、新材料等领域。”周博一边向记者展示,一边说道。只见装有液体的小瓶子被仪器送去核磁共振舱,几分钟后就分析测试完毕,十分快速。△科研人员在学习新设备的操作方法企业的研发、生产归根到底都离不开设备,此次汕头实验室引进的先进设备以服务产业创新发展为导向,满足地方企业科研需求,面向全社会高效运行。记者了解到,以前,汕头本地的企业要把样品寄到上海、珠三角甚至国外去测试,既费时间又耗成本。由于路途遥远,甚至出现测试样品寄过去后已经变质坏掉了。“例如这台600M液体核磁共振波谱仪在共享平台提供服务时,在本地就能解决企业在研发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测试环节,大大提高效率,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周博表示,接下来,该共享平台将在化学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环境等领域,实现设备共享服务专业分析检测、技术创新支持、资质认定服务、企业联合创新、技术培训交流等功能,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汕头实验室也会组织更多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专场活动,让更多本地企业能享受到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服务,提高仪器设备资源利用率。△周博向记者介绍600M液体核磁共振波谱仪汕头市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管理平台为企业提供科学实验和分析测试服务,而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化学化工类的核心实验室,汕头实验室除了提供专业的大型仪器设备之外,还配备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周博表示,“目前,我们的‘新化工’综合研究平台有四位博士和六位硕士,希望未来可以扩展到30人,更好地为汕头的‘三新两特一大’重点产业发展提供服务。”
  • 全日程公布!第十届电子显微学网络会议下周二开播
    2024年6月25-28日,仪器信息网(www.instrument.com.cn) 与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对外)(www.china-em.cn)将联合主办“第十届电子显微学网络会议(iCEM 2024)”。会议结合目前电子显微学主要仪器技术及应用热点,邀请业界知名电子显微学专家、电子显微学仪器技术专家、电子显微学应用专家等,重点邀请近来有重要工作成果进展的优秀青年学者代表线上分享精彩报告。iCEM 2024恰逢电子显微学网络会议创立十周年,会议专场将增设“十周年”主题内容,围绕过去十年我国电子显微学重要进展、未来展望等进行分享。第十届电子显微学网络会议(iCEM 2024)将设置八个分会场:1) 原位/环境电子显微学与应用;2)先进电子显微学与应用;3)扫描电镜/聚焦离子束显微镜技术与应用;4)电子能量损失谱/电镜光谱分析技术;5)低温电子显微学与应用;6)生物医学电镜技术与应用;7)电镜实验操作技术及经验分享;8)电镜开放共享平台及自主保障体系建设。诚邀业界人士线上报名参会。一、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对外)二、参会方式:1.本次会议免费参会,参会报名请点击会议官网: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EM2024/或扫描二维码报名2. 温馨提示1) 报名后,直播前一天助教会统一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发送参会链接给报名手机号。填写不完整或填写内容敷衍将不予审核。2) 通过审核后,会议当天您将收到短信提醒。点击短信链接,输入报名手机号,即可参会。3.抽奖赠书将会议链接转发至朋友圈邀请好友参会,集赞30个即可获得《场发射扫描电镜的理论与实践》一本,可添加助教微信(微信号:13260057238)领取!三、 会议形式仪器信息网3i讲堂直播平台四、会议日程:专场一:原位/环境电子显微学与应用(6月25日上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尹奎波 东南大学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副教授 报告题目演讲嘉宾【十周年主题报告】:小尺寸金属Ag变形机制的原位原子尺度研究王立华(北京工业大学 教授)Protochips基于机器学习全流程原位解决方案赵颉(上海微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技术(STEM)在低维量子材料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林君浩(南方科技大学 教授)日立聚光镜球差电镜HF5000的原位功能介绍郭晓杰(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电镜应用工程师)原位观测表面-亚表面动态耦合孙宪虎(中国科学院大学 副教授)液相环境金属纳米晶体结构演变机制研究王文(郑州大学 副教授)专场二:先进电子显微学与应用(6月25日下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郑赫 武汉大学电镜中心副主任/教授报告题目演讲嘉宾【十周年主题报告】:低剂量电子显微成像:技术方法探索与材料科学应用朱艺涵(浙江工业大学 教授)JEM-ARM200F的性能特点及透射电镜原位观察陈桐民(捷欧路(北京)科贸有限公司 市场部产品经理)辐照敏感电池材料与界面结构解析王雪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特聘研究员)欧波同智能化显微分析解决方案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苏瑞雪(北京欧波同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发展(BD)工程师)Al-Cu合金中位错环取向偏转行为的三维晶体学研究冯宗强(重庆大学 教授)磁性二维材料的制备和磁结构的洛伦兹电镜原位研究张军伟(兰州大学 副教授)专场三:扫描电镜/聚焦离子束显微镜技术与应用(6月26日上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王晋 浙江大学材料学院高温合金研究所 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演讲嘉宾【十周年主题报告】:纳米分辨可视化方法在变形高温合金热制造中的应用研究王晋(浙江大学材料学院高温合金研究所 副研究员)赛默飞双束电镜在生命科学研究的应用介绍及选型推荐程路(赛默飞世尔科技 电镜业务拓展经理)钛合金双相组织变形机制的原位SEM/EBSD研究王柯(重庆大学 教授)TESCAN 电镜在材料领域的最新应用李景(泰思肯(中国)有限公司 应用专家)新品发布:飞纳台式扫描电镜的技术突破及全新智能型离子研磨制样平台介绍张传杰(复纳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产品、应用专家)ECCI结合HR-EBSD研究增材制造金属结构材料变形机理及稳定性研究安大勇(上海交通大学 助理教授)锂电池材料表界面改性与工况条件下失效机制的原位扫描电镜研究程晓鹏(北京工业大学 助理研究员)专场四:电子能量损失谱/电镜光谱分析技术(6月26下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周博 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 平台主任/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演讲嘉宾界面声子的原子尺度测量高鹏(北京大学 教授)极性功能微结构中的电磁特性研究张溢(中山大学物理学院 副教授)使役环境下钙钛矿光伏器件失稳机理研究卢岳(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员)【十周年主题报告】: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的进展及其在应对挑战性样品时的表现张兵(燕山大学 高级实验师)专场五:低温电子显微学与应用(6月27日上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雷东升 兰州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演讲嘉宾【十周年主题报告】: Euler angle-assigned reconstruction: the strategy to resolve ESCRT-III flat spirals on the membrane沈庆涛(南方科技大学 教授)免疫球蛋白IgM与 IgA的分子机制肖俊宇(北京大学 教授)细胞结构生物学与生物大分子原位可视化朱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与亚病毒颗粒的结构研究王权(上海科技大学 研究员)专场六:生物医学电镜技术与应用(6月27日下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李英 清华大学蛋白质研究技术中心 工程师报告题目演讲嘉宾【十周年主题报告】: 微观脑联接图谱绘制技术陈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研究员)徕卡在SEM/FIB SEM的制样方案介绍包沈源(徕卡显微系统(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中国区应用主管)特殊亚结构形成性肾小球病的电镜诊断任雅丽(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植物多模态跨尺度技术及其应用张曦(北京林业大学 讲师)光电关联及冷冻电子断层成像对沙门氏菌引发的宿主异源自噬的原位结构研究李美静(深圳医学科学院 特聘研究员)专场七:电镜实验操作技术及经验分享(6月28日上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张斌 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副研究员报告题目演讲嘉宾【十周年主题报告】:透射电镜在纳米材料表面研究和设计中的应用袁文涛(浙江大学电镜中心 研究员)固态电池缺陷结构与特性的原位TEM研究邵瑞文(北京理工大学 副教授)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及应用杜进隆(北京大学电子显微镜实验室 高级工程师)透射电镜样品制备的质量分析与评定马晓丽(上海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级实验师)专场八:电镜开放共享平台及自主保障体系建设(6月28日下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郭振玺 北京大学冷冻电镜平台 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报告题目演讲嘉宾【十周年主题报告】: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十年回顾刘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员)北京大学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实践---以电子显微镜建设布局60年为例钟灿涛(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 副部长/副研究员)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的建设、运行及共享管理的特色模式和新举措王建波(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镜中心、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 教授)综合型电镜平台的技术体系构建之路何琳(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副主任/副研究员)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文物科技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关明(故宫博物院 文物保护标准化研究所检测技术组副组长/副研究馆员)五、会议联系1. 会议内容仪器信息网杨编辑:15311451191,yanglz@instrument.com.cn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对外)汪老师:13637966635,cems_djw @163.com2. 会议赞助刘经理,15718850776,liuyw@instrument.com.cn
  • 各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谱图表示方法
    紫外吸收光谱UV   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子中电子能级的跃迁   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吸收光能量随吸收光波长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   荧光光谱法FS   分析原理:被电磁辐射激发后,从最低单线激发态回到单线基态,发射荧光   谱图的表示方法:发射的荧光能量随光波长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荧光效率和寿命,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   红外吸收光谱法IR   分析原理:吸收红外光能量,引起具有偶极矩变化的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   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透射光能量随透射光频率变化   提供的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   拉曼光谱法Ram   分析原理:吸收光能后,引起具有极化率变化的分子振动,产生拉曼散射   谱图的表示方法:散射光能量随拉曼位移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   分析原理:在外磁场中,具有核磁矩的原子核,吸收射频能量,产生核自旋能级的跃迁   谱图的表示方法:吸收光能量随化学位移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峰的化学位移、强度、裂分数和偶合常数,提供核的数目、所处化学环境和几何构型的信息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SR   分析原理:在外磁场中,分子中未成对电子吸收射频能量,产生电子自旋能级跃迁   谱图的表示方法:吸收光能量或微分能量随磁场强度变化   提供的信息:谱线位置、强度、裂分数目和超精细分裂常数,提供未成对电子密度、分子键特性及几何构型信息   质谱分析法MS   分析原理:分子在真空中被电子轰击,形成离子,通过电磁场按不同m/e分离   谱图的表示方法:以棒图形式表示离子的相对峰度随m/e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分子离子及碎片离子的质量数及其相对峰度,提供分子量,元素组成及结构的信息   气相色谱法GC   分析原理:样品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由于分配系数不同而分离   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峰的保留值与组分热力学参数有关,是定性依据 峰面积与组分含量有关   反气相色谱法IGC   分析原理:探针分子保留值的变化取决于它和作为固定相的聚合物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谱图的表示方法:探针分子比保留体积的对数值随柱温倒数的变化曲线   提供的信息:探针分子保留值与温度的关系提供聚合物的热力学参数   裂解气相色谱法PGC   分析原理:高分子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瞬间裂解,可获得具有一定特征的碎片   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谱图的指纹性或特征碎片峰,表征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几何构型   凝胶色谱法GPC   分析原理:样品通过凝胶柱时,按分子的流体力学体积不同进行分离,大分子先流出   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高聚物的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   热重法TG   分析原理:在控温环境中,样品重量随温度或时间变化   谱图的表示方法:样品的重量分数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   提供的信息:曲线陡降处为样品失重区,平台区为样品的热稳定区   热差分析DTA   分析原理:样品与参比物处于同一控温环境中,由于二者导热系数不同产生温差,记录温度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   谱图的表示方法:温差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   提供的信息:提供聚合物热转变温度及各种热效应的信息   TG-DTA图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   分析原理:样品与参比物处于同一控温环境中,记录维持温差为零时,所需能量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   谱图的表示方法:热量或其变化率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   提供的信息:提供聚合物热转变温度及各种热效应的信息   静态热―力分析TMA   分析原理:样品在恒力作用下产生的形变随温度或时间变化   谱图的表示方法:样品形变值随温度或时间变化曲线   提供的信息:热转变温度和力学状态   动态热―力分析DMA   分析原理:样品在周期性变化的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形变随温度的变化   谱图的表示方法:模量或tg&delta 随温度变化曲线   提供的信息:热转变温度模量和tg&delta   透射电子显微术TEM   分析原理:高能电子束穿透试样时发生散射、吸收、干涉和衍射,使得在相平面形成衬度,显示出图象   谱图的表示方法:质厚衬度象、明场衍衬象、暗场衍衬象、晶格条纹象、和分子象   提供的信息:晶体形貌、分子量分布、微孔尺寸分布、多相结构和晶格与缺陷等   扫描电子显微术SEM   分析原理:用电子技术检测高能电子束与样品作用时产生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X射线等并放大成象   谱图的表示方法:背散射象、二次电子象、吸收电流象、元素的线分布和面分布等   提供的信息:断口形貌、表面显微结构、薄膜内部的显微结构、微区元素分析与定量元素分析等   原子吸收AAS   原理:通过原子化器将待测试样原子化,待测原子吸收待测元素空心阴极灯的光,从而使用检测器检测到的能量变低,从而得到吸光度。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   (Inductivecouplinghighfrequencyplasma)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ICP   原理:利用氩等离子体产生的高温使用试样完全分解形成激发态的原子和离子,由于激发态的原子和离子不稳定,外层电子会从激发态向低的能级跃迁,因此发射出特征的谱线。通过光栅等分光后,利用检测器检测特定波长的强度,光的强度与待测元素浓度成正比。   X-raydiffraction,x射线衍射即XRD   X射线是原子内层电子在高速运动电子的轰击下跃迁而产生的光辐射,主要有连续X射线和特征X射线两种。晶体可被用作X光的光栅,这些很大数目的原子或离子/分子所产生的相干散射将会发生光的干涉作用,从而影响散射的X射线的强度增强或减弱。由于大量原子散射波的叠加,互相干涉而产生最大强度的光束称为X射线的衍射线。   满足衍射条件,可应用布拉格公式:2dsin&theta =&lambda   应用已知波长的X射线来测量&theta 角,从而计算出晶面间距d,这是用于X射线结构分析 另一个是应用已知d的晶体来测量&theta 角,从而计算出特征X射线的波长,进而可在已有资料查出试样中所含的元素。   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performancecapillaryelectrophoresis,HPCE)   CZE的基本原理   HPLC选用的毛细管一般内径约为50&mu m(20~200&mu m),外径为375&mu m,有效长度为50cm(7~100cm)。毛细管两端分别浸入两分开的缓冲液中,同时两缓冲液中分别插入连有高压电源的电极,该电压使得分析样品沿毛细管迁移,当分离样品通过检测器时,可对样品进行分析处理。HPLC进样一般采用电动力学进样(低电压)或流体力学进样(压力或抽吸)两种方式。在毛细管电泳系统中,带电溶质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迁移,其表观迁移速度是溶质迁移速度与溶液电渗流速度的矢量和。所谓电渗是指在高电压作用下,双电层中的水合阴离子引起流体整体地朝负极方向移动的现象 电泳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以不同的速度向其所带电荷相反方向迁移的现象。溶质的迁移速度由其所带电荷数和分子量大小决定,另外还受缓冲液的组成、性质、pH值等多种因素影响。带正电荷的组份沿毛细管壁形成有机双层向负极移动,带负电荷的组分被分配至毛细管近中区域,在电场作用下向正极移动。与此同时,缓冲液的电渗流向负极移动,其作用超过电泳,最终导致带正电荷、中性电荷、负电荷的组份依次通过检测器。   MECC的基本原理   MECC是在CZE基础上使用表面活性剂来充当胶束相,以胶束增溶作为分配原理,溶质在水相、胶束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在电场作用下,毛细管中溶液的电渗流和胶束的电泳,使胶束和水相有不同的迁移速度,同时待分离物质在水相和胶束相中被多次分配,在电渗流和这种分配过程的双重作用下得以分离。MECC是电泳技术与色谱法的结合,适合同时分离分析中性和带电的样品分子。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量子理论中的隧道效应。将原子线度的极细探针和被研究物质的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当样品与针尖的距离非常接近时(通常小于1nm),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会穿过两个电极之间的势垒流向另一电极。这种现象即是隧道效应。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ForceMicroscopy,简称AFM)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就是将探针装在一弹性微悬臂的一端,微悬臂的另一端固定,当探针在样品表面扫描时,探针与样品表面原子间的排斥力会使得微悬臂轻微变形,这样,微悬臂的轻微变形就可以作为探针和样品间排斥力的直接量度。一束激光经微悬臂的背面反射到光电检测器,可以精确测量微悬臂的微小变形,这样就实现了通过检测样品与探针之间的原子排斥力来反映样品表面形貌和其他表面结构。   俄歇电子能谱学(Augerelectronspectroscopy),简称AES   俄歇电子能谱基本原理:入射电子束和物质作用,可以激发出原子的内层电子。外层电子向内层跃迁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可能以X光的形式放出,即产生特征X射线,也可能又使核外另一电子激发成为自由电子,这种自由电子就是俄歇电子。对于一个原子来说,激发态原子在释放能量时只能进行一种发射:特征X射线或俄歇电子。原子序数大的元素,特征X射线的发射几率较大,原子序数小的元素,俄歇电子发射几率较大,当原子序数为33时,两种发射几率大致相等。因此,俄歇电子能谱适用于轻元素的分析。
  • 周振博士应邀参加ACCSI 2011之产业化论坛
    --------------------------------------------------------------------------- 2011年4月26日,2011年科学仪器发展年会在北京召开,广州禾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周振博士应邀参会,并作为“产业化论坛”特邀嘉宾参与讨论 论坛主题为“科学仪器产业化“路”在何方?”,与会专家就“目前产业化的困境与主要问题,产业化成功经验与模式”的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周振博士指出:目前科学仪器产业化困境主要表现在:技术成熟度不够高,面对这样的情况,就要求待产业化的成果要有一定的成熟度,要求将光学、机械电子、零配件等每个环节都研究透,不透彻的技术产业化是很难的。结合禾信多年来经验周博士指出:产业化成功的经验有三个方面。第一,合作开发,在整个质谱仪器中所需的技术我们可以自己开发,但我们的技术肯定是不全面的,要做成真正能用的质谱产品需要和其他单位合作共同开发。第二,只做一件事,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做飞行时间质谱,我们要将飞行时间质谱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做熟做透。到现在为止我们经历了十年的研究、五年的二次开发、三年的产业化,目前我们的产品中除了真空泵需要国外进口,其他所有的零配件都实现了国产化。第三,就是差异化,对于大家都在做的东西,我们尽量不去做,质谱市场还是很大,我们主要针对行业专用的应用于环境监测的质谱仪器,这样可以避免市场竞争压力。只有有市场的产品产业化成功的几率才会更大。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10429/060897.shtml(仪器信息网摘录)
  • 温室气体监测必看!几类关键原理方法及技术要求!
    众所周知,温室气体监测技术方法主要包括非色散红外法、气相色谱法、光腔衰荡光谱法、离轴腔积分系统法等。自《“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发布以来,各地有关单位纷纷响应,在补齐碳监测技术短板方面重点发力。尤其2022年9-11月,与温室气体监测相关的文件,频频出台,不断加强在温室气体及其同位素监测分析技术、排放源和环境空气温室气体自动监测设备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温室气体监测质量控制和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等方面的投入。与此同时,与温室气体监测相关的技术、标准等方面的问题也应运而生。温室气体监测方面的技术要求,官方有哪些发布、尚待发布?工业企业、实验室、监测部门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如何选择适合的温室气体监测手段?不同监测手段的原理差异性如何?如何攻关新技术研究的核心难点?碳同位素监测如何持续助力精准溯源?碳监测量值溯源体系是否建立?……2022年3月17日,仪器信息网3i讲堂独家策划“第一届碳排放检测与监测”会议圆满结束,反响热烈,年初的直播间,我们共同约定在2022年末,将再次为大家呈现关于“温室气体监测”的最新技术成果和进展。带着这份承诺,3i讲堂将于11月30日举办“第一届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大会,与8位重量嘉宾,在直播间共同寻找答案:(福利:点击此处,快速免费报名,优先审核)嘉宾一:杨勇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高级工程师报告:环境空气高精度二氧化碳、甲烷连续自动监测技术及应用作为《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环办监测函〔2021〕435号)入选试点城市,上海环境监测中心在温室气体在线监测方面的进展和经验有哪些?且听杨老师婉婉道来。嘉宾二:余贺 德国元素 产品专家报告:温室气体的同位素分析传统的浓度变化监测仅能够反映气体累积的整体过程,无法确定变化的原因,温室气体的同位素分析有助于研究这些气体的源和汇,帮助我们理解温室气体的来源和释放规律。嘉宾三:卢波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报告:温室气体气相色谱快速分析主要介绍实验室离线分析温室气体所用到的仪器设备以及岛津的应用解决方案。一次进样4分钟内完成温室气体CO2,N2O,CH4的分析,且重复性优于0.3%,灵敏度达ppb级;可根据需要扩展分析SF6,C2H6,C2H4,C2H2等。嘉宾四:张迪生 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 副主任/研究员报告:固定污染源cems现场检查要点及案例分析产生温室气体的因素复杂多样,且排放主体难以确定。与过去更注重末端降碳减排相比,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功课前移,对温室气体的“精准溯源”成为治理的第一步,实现精细化排查。嘉宾五:徐驰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工程师报告:环境空气二氧化碳、甲烷高精度监测量值溯源技术要求三项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权威解读!嘉宾六:张智杰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报告:基于稀释法的排放源CO2监测系统主要 介绍赛默飞基于稀释抽取法排放源CO2方案组成结构及系统特点。嘉宾七:李熠豪 上海北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报告:高精度红外激光技术在大气温室气体的应用嘉宾八:朱卫东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在线分析仪器专家组委员 教授级高工报告:腔衰荡吸收光谱与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检测技术及其在温室气体监测的应用简要介绍温室气体监测的主要应用领域及腔衰荡吸收光谱(CRDS)与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OA-ICOS)的技术进展及其应用;重点介绍了CRDS及OA-ICOS的检测技术、原理结构、系统装置。及国内外产品的CRDS及ICOS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并介绍了在城市温室气体监测站及研究院所的应用。(点击图片,免费报名,优先审核)
  • 新型可穿戴设备 利用电化学原理发电
    据PCWorld网站报道,目前可穿戴设备通常用于追踪锻炼和健身活动,但是,可穿戴设备可以用于为其他可穿戴设备提供电能吗?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新研究将很快使这成为可能。  一直以来,电能都是制约可穿戴设备和其他移动设备发展的一个因素。但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本周宣布,他们已经发现了利用幅度很小的弯曲运动发电的方法。  PCWorld表示,他们的系统利用两层很薄的锂合金片作为电极,然后在两个电极之间夹一层浸泡有液态电解质的多孔聚合物。即使轻微的弯曲,也会在连接在两个电极间的外部电路中产生电压和电流,从而为其他设备供电。只需在一端施加很小的力,就能引起锂合金金属片弯曲,例如,把装置固定在手臂或腿上。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指出,利用轻微运动发电还有其他方法,但它们利用不同原理。大多数方法利用了摩擦起电效应——例如把羊毛和气球相互摩擦,或压电效应。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和工程教授李举(Ju Li,音译)表示,这些传统方法存在“电阻大、弯曲刚度大、成本高”的缺陷。  麻省理工学院称,通过利用电化学原理,新技术能利用大量自然运动和活动生成电能,其中包括典型的人类活动,例如走路或锻炼。  这类设备不仅仅能低成本地批量生产,而且天生很柔韧,这使得它们与可穿戴设备更搭,在外力作用下不容易受损。  李举表示,测试设备已经证明这一系统非常稳定,在使用1500个周期后仍然能保持其性能。  PCWorld称,这一技术的其他潜在用途包括生物医学设备,或者应用在道路、桥梁、甚至是键盘中的嵌入式压力传感器。  麻省理工学院的这一成果当地时间周三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 “玩转”微通道技术!专家最新CDMO制药应用经验分享
    背景连续技术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目前新药开发和快速生产并交付产品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化放大过程中,针对工艺不同阶段的目标和难点,结合自身设备情况,选择不同的反应设备进行混搭,往往可以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在上周结束的2022制药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直播中,来自广东莱佛士制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周章涛博士在他的“药物连续流开发和产业化实战”报告中,为大家分享了他们在百公斤级连续流生产中,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和玻璃夹套釜进行混搭,获得很好的结果。本文,小编将为大家简单介绍,如果您想要了解更详细内容,欢迎您关注“康宁反应器技术”公众号点击阅读原文,或者直接在文末留言联系小编,观看直播回放。【编者语】康宁反应器模块化的设计、灵活的组装方式以及开放的接口,保证其可与多种反应、萃取、分离、在线分析等设备联用。一.“短、平、快”的微通道反应器+釜式反应器的混搭—硝化反应案例利用康宁G1反应器高效传质和传热的特点解决该硝化反应过程的高温、安全和反应效率问题,反应后期阶段则选用夹套反应釜来进行。 该混合工艺“短、平、快”地达到了小规模生产的目的。使用连续流技术,硝酸和硫酸用量均降低约30%左右,反应时间从6h缩短到1min,且产品纯度从97-98%提到到了99%,实现了数百公斤的产品的生产和交付。二.简单低成本的微通道反应器+自制光源混搭—光催化反应案例该反应是一个光催化的E/Z构型翻转反应。由于康宁G1玻璃反应模块是由具有超强稳定性和光学特性的康宁玻璃制成,可以灵活搭配各种光源,周博士团队将自购Led灯带缠绕在康宁G1玻璃反应器上提高了反应效率(间歇釜:6h v.s. 连续流:10min)和反应收率(提高10%)。【编者语】使用康宁反应器和其他设备进行联用,是快速解决实验或生产问题十分有效的办法,充分地说明了康宁反应器的普适性。但如果需要放大到更大规模、实现更长时间的连续稳定运行,或者让系统适用更多类型的光催化反应,我们建议配置标准的康宁光源系统。三.微通道或固定床,实现连续催化加氢项目的工艺探索另外周博士还分享了微通道或固定床,实现连续催化加氢项目的工艺探索结果。实例:VL12项目Pd/C催化氢化微通道内还原硝基周博士也提到了固定床反应器需要特别关注催化剂的效率问题,实际操作中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小于理论值。微通道反应器与其它设备联用,结合不同设备的优势,解决进料、反应或后处理中的实际问题是连续流工艺开发的主要思路之一。想要和周博士一样成功实现连续流工艺开发,我们建议您:首先,对反应有深入的认识,一定是建立在对反应机理(如反应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进行尝试。加强对反应机理的认识可以在自身经验积累和文献学习的基础上配合相关的先进技术工具(如量热仪、质谱、核磁等);充分了解不同类型、不同品牌反应设备的优势和特点,用系统化的思维通盘考量,选择最佳的设备配置方案;多交流,除了吸收科研机构及同行研究者的经验外,与具有丰富工艺开发和工业化实施经验的设备或服务供应商进行充分的技术交流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康宁反应器技术具有20年的国际化微通道技术应用发展的经验,可以把和欧美各大公司合作的理念传输给中国的客户。不仅具有质量可靠,性能优异的端到端的连续流系统设备。还拥有一批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连续流合成工艺开发专家,帮助数百家客户实现了无放大效应的工业化稳定安全生产。欢迎您关注“康宁反应器技术”公众号,我们将竭尽所能给予您支持与帮助!
  • 一文了解原子层沉积(ALD)技术的原理与特点
    什么是原子层沉积技术原子层沉积技术(ALD)是一种一层一层原子级生长的薄膜制备技术。理想的 ALD 生长过程,通过选择性交替,把不同的前驱体暴露于基片的表面,在表面化学吸附并反应形成沉积薄膜。 20 世纪 60 年代,前苏联的科学家对多层 ALD 涂层工艺之前的技术(与单原子层或双原子层的气相生长和分析相关)进行了研究。后来,芬兰科学家独立开发出一种多循环涂层技术(1974年,由 Tuomo Suntola 教授申请专利)。在俄罗斯,它过去和现在都被称为分子层沉积,而在芬兰,它被称为原子层外延。后来更名为更通用的术语“原子层沉积”,而术语“原子层外延”现在保留用于(高温)外延 ALD。 Part 01.原子层沉积技术基本原理 一个完整的 ALD 生长循环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脉冲第一种前驱体暴露于基片表面,同时在基片表面对第一种前驱体进行化学吸附2.惰性载气吹走剩余的没有反应的前驱体3.脉冲第二种前驱体在表面进行化学反应,得到需要的薄膜材料4.惰性载气吹走剩余的前驱体与反应副产物 原子层沉积( ALD )原理图示 涂层的层数(厚度)可以简单地通过设置连续脉冲的数量来确定。蒸气不会在表面上凝结,因为多余的蒸气在前驱体脉冲之间使用氮气吹扫被排出。这意味着每次脉冲后的涂层会自我限制为一个单层,并且允许其以原子精度涂覆复杂的形状。如果是多孔材料,内部的涂层厚度将与其表面相同!因此,ALD 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Part 02. 原子层沉积技术案例展示 原子层沉积通常涉及 4 个步骤的循环,根据需要重复多次以达到所需的涂层厚度。在生长过程中,表面交替暴露于两种互补的化学前驱体。在这种情况下,将每种前驱体单独送入反应器中。 下文以包覆 Al2O3 为例,使用第一前驱体 Al(CH3)3(三甲基铝,TMA)和第二前驱体 H2O 或氧等离子体进行原子层沉积,详细过程如下:反应过程图示 在每个周期中,执行以下步骤: 01 第一前驱体 TMA 的流动,其吸附在表面上的 OH 基团上并与其反应。通过正确选择前驱体和参数,该反应是自限性的。 Al(CH3)3 + OH = O-Al-(CH3)2 + CH4 02使用 N2 吹扫去除剩余的 Al(CH3)3 和 CH4 03第二前驱体(水或氧气)的流动。H2O(热 ALD)或氧等离子体自由基(等离子体 ALD)的反应会氧化表面并去除表面配体。这种反应也是自限性的。 O-Al-(CH3)2 + H2O = O-Al-OH(2) + (O)2-Al-CH3 + CH4 04使用 N2 吹扫去除剩余的 H2O 和 CH4,继续步骤 1。 由于每个曝光步骤,表面位点饱和为一个单层。一旦表面饱和,由于前驱体化学和工艺条件,就不会发生进一步的反应。 为了防止前驱体在表面以外的任何地方发生反应,从而导致化学气相沉积(CVD),必须通过氮气吹扫将各个步骤分开。 Part 03. 原子层沉积技术的优点 由于原子层沉积技术,与表面形成共价键,有时甚至渗透(聚合物),因此具有出色的附着力,具有低缺陷密度,增强了安全性,易于操作且可扩展,无需超高真空等特点,具有以下优点: 厚度可控且均匀通过控制沉积循环次数,可以实现亚纳米级精度的薄膜厚度控制,具有优异的重复性。大面积厚度均匀,甚至超过米尺寸。 涂层表面光滑完美的 3D共形性和 100% 阶梯覆盖:在平坦、内部多孔和颗粒周围样品上形成均匀光滑的涂层,涂层的粗糙度非常低,并且完全遵循基材的曲率。该涂层甚至可以生长在基材上的灰尘颗粒下方,从而防止出现针孔。 ALD 涂层的完美台阶覆盖性 适用多类型材料所有类型的物体都可以进行涂层:晶圆、3D 零件、薄膜卷、多孔材料,甚至是从纳米到米尺寸的粉末。且适用于敏感基材的温和沉积工艺,通常不需要等离子体。 可定制材料特性适用于氧化物、氮化物、金属、半导体等的标准且易于复制的配方,可以通过三明治、异质结构、纳米层压材料、混合氧化物、梯度层和掺杂的数字控制来定制材料特性。 宽工艺窗口,且可批量生产对温度或前驱体剂量变化不敏感,易于批量扩展,可以一次性堆叠和涂覆许多基材,并具有完美的涂层厚度均匀性。
  • BLT小课堂|细菌发光原理及其在动物活体成像中的应用
    夏季的夜晚,走到山间草丛,可以看到一种昆虫提着一盏灯在飞行,这就是萤火虫在发光。萤火虫体内的荧光素酶催化底物荧光素,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光子。这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在动物活体生物发光成像当中运用到的反应原理。通过利用该原理,配合上转基因技术及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我们可以非侵入性和纵向研究小动物的基因表达、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肿瘤学机制和抗肿瘤药物药效及动力学和疾病机制等;相比于传统研究手段,这种方法通过在动物整体水平上进行研究,能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同时大幅减少实验研究所需的动物数量和降低个体间的差异。萤火虫荧光素酶反应的示意图(a)、荧光素酶以报告基因的形式进入细胞核,并翻译成功能性酶。该酶将底物荧光素、氧(O2)和三磷酸腺苷(ATP)转化为氧荧光素、二氧化碳(CO2)和二磷酸腺苷(ADP),同时发光。(b)、萤火虫底物D-荧光素及其产物氧合荧光素的化学结构。 那么问题来了,自然界会发光的生物除了有萤火虫,还有鱼类、藻类、植物和细菌等,这些生物的发光原理是否也和萤火虫一样呢?这些发光原理能否运用到动物活体成像研究中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另外一种生物发光原理—细菌发光及其在动物活体成像中的应用。细菌荧光素酶对于细菌的生物发光现象,早在1875年就被发现了,研究人员Boyle首先揭示了细菌发光对氧气的依赖。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细菌发光涉及到的酶有荧光素酶、脂肪酸还原酶和黄素还原酶,以及底物还原性黄素单核苷酸和长链脂肪醛。在发光细菌中发现的一种操纵子,基因顺序为luxCDABEG,其中luxA和luxB基因分别编码细菌荧光素酶α和β亚基,luxC、luxD和luxE基因分别编码合成和回收荧光素酶醛底物的脂肪酸还原酶复合物的r、s和t多肽,luxG编码黄素还原酶。到目前为止所知的所有发光细菌,都是基于细菌荧光素酶介导的酶反应来产生光。这是一种大约80kDa的异二聚体蛋白,与长链烷烃单加氧酶具有同源性。该酶通过以下反应介导O2氧化还原的黄素单核苷酸(FMNH2)和长链脂肪族(脂肪)醛(RCHO),以产生蓝绿光。细菌荧光素酶介导的酶反应1细菌发光明场图2细菌发光发光图细菌发光反应过程在发光反应中,FMNH2与酶结合,然后与O2相互作用,形成黄素-4A-过氧化氢。这种复合物与醛结合形成一种高度稳定的中间体,其缓慢的衰变导致FMNH2和醛底物的氧化和发光,反应的量子产率估计为0.1-0.2个光子。该反应对FMNH2具有高度特异性,体内的醛底物可能是十四醛。FMNH2是由NADH:FMN氧化还原酶(黄素还原酶)提供,该酶从细胞代谢(如糖酵解和柠檬酸循环)中产生的NADH中提取还原剂,还原剂通过自由扩散从FMNH2向荧光素酶的转移。长链醛的合成是由脂肪酸还原酶复合物催化。与细菌荧光素酶一样,底物FMNH2和长链脂肪醛也是细菌发光反应的特异性底物;真核生物生物发光使用不同的化学物质和荧光素酶,它们在蛋白质或基因序列水平上与细菌荧光素酶不同。细菌中的荧光素酶反应过程细菌发光原理在动物活体成像中的应用目前,细菌发光原理在动物活体成像研究中的应用有:传染病研究、菌种抗药性测试及细菌介导的肿瘤治疗等。通过将luxCDABE操纵子稳定地整合到不同的细菌基因结构中,不需要任何其他外源底物(除了氧)来产生生物发光,再通过一套超灵敏的动物活体成像系统(AniView 100),为监测细菌物种感染负担、致病机理研究和肿瘤药物靶向治疗等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的研究检测方法。AniView 100检测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体内靶向性肿瘤情况(箭头指向为肿瘤)应用说明如以细菌介导的肿瘤治疗为例,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治疗转移性癌症还需要与其他疗法(如放疗或化疗)相结合。这些疗法存在局限性,如放疗的疗效主要取决于组织氧水平,肿瘤内坏死区和缺氧区低氧浓度是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而化疗的疗效主要取决于药物的分布,肿瘤内坏死区和缺氧区的血管不规则会影响药物的输送,限制药物的疗效。与传统方法相比,使用细菌进行癌症治疗有以下优势:首先,细菌会在肿瘤中选择性积累,肿瘤中的细菌聚集量大约是正常器官的1000倍,肿瘤特有的坏死区和缺氧区一般不会在大多数器官中形成。其次,细菌的增殖能力使得它们可以进行持续治疗;最后,许多细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能够通过基因组操作提高它们在人类使用中的安全性,并增强其杀瘤效果。目前,细菌介导的肿瘤治疗广泛应用于DNA或siRNA的传递、运送经工程改造的毒素或前药物和触发机体免疫反应,进而达到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起到抗击肿瘤的作用。应用案例 静脉注射3天后,表达lux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在各种肿瘤中积聚。CT26:小鼠结肠癌,4T1:小鼠乳腺癌,MC38:小鼠结直肠腺癌,TC-1:小鼠肺癌,Hep3B:人肝细胞癌,ARO:人甲状腺癌,ASPC1:人胰腺癌应用案例 携带受L-阿拉伯糖诱导启动子pBAD表达系统控制的细胞毒蛋白(溶细胞素A)、表达lux报告基因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用于肿瘤治疗。总结利用生物发光原理进行动物活体成像,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萤火虫荧光素酶,最适合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另外一种是细菌荧光素酶,广泛应用于原核生物。细菌Lux操纵子由于编码生物发光所需的所有蛋白质,包括荧光素酶、底物和底物生成酶,不需要外源底物,成像更加的方便,不需要像萤火虫荧光素酶一样,考虑ATP的可用性、底物分子的渗透、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分布等对成像的影响。但是,细菌荧光素酶的发射波长较短(490nm),组织吸收较大,这会影响成像数据的量化;而且,对于某些真核微生物(包括真菌和寄生虫)和真核细胞,仍然需要使用萤火虫荧光素酶标记,原因在于lux报告基因没有得到足够的优化,还不能在真核细胞中稳定表达。不过由于细菌荧光素酶和萤火虫荧光素酶的发射波长不同,从而可以进行多光谱成像,用于同时定量评估小动物的不同生物过程,进一步扩展生物发光原理在动物活体成像中的应用。TipsAniView 100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 AniView 100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作为广州博鹭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高灵敏度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其采用全密闭抗干扰暗箱,避免外界光源及宇宙射线对拍照影响的同时,配合零缺陷、科研级高灵敏背部薄化、背部感应型冷CCD相机,极大地提高成像的灵敏度。AniView 100可以检测到100个luciferase标记细胞,对于动物活体细菌荧光素酶的生物发光信号,无论是在皮下或器官,均可以轻易检测到。快来关注我们,申请免费试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