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测绘仪原理

仪器信息网测绘仪原理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测绘仪原理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测绘仪原理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测绘仪原理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测绘仪原理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测绘仪原理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测绘仪原理相关的解决方案。

测绘仪原理相关的资讯

  • 刘先林:让先进测绘仪器国产化
    1962年,刘先林从武汉测绘学院毕业。46年来,他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执著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改变了我国先进测绘仪器依赖进口的历史,为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自从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以来,刘先林一直不习惯“刘院士”这个称呼。别人一叫刘院士,他就连忙摆手:“叫我老刘好了。”有人比喻说,如果说袁隆平是院士中的农民,老刘就是院士中的工人。   国外产品其实没什么了不起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测绘事业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一方面,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对测绘工作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同时,测绘仪器装备落后,精密航测仪器完全依赖进口,国外产品占据了90%的国内市场。由于国内研制不出这种仪器,外商漫天要价,一台测绘仪器要价几百万元人民币,甚至把一些零部件拼凑在一起高价出售。更重要的是,真正的尖端技术是不可能买来的。测绘技术和装备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们曾经进口一批记录仪,每台6万美元,实际上是快要淘汰的产品,有的不能用、有的经常坏,维修一次又要上万美元。过去外汇稀缺,国家还要花那么多钱去购买这些所谓的高技术产品。”老刘说。   有一次在德国,一位外国专家演示他设计的示波器,打出复杂的波形给老刘看,不屑一顾地说:“这种复杂的光机电综合仪器你们搞不了,还是研制单纯光机型吧。”老刘当即把他要演示的下一幕提前道出来,刚才还自我感觉良好的外国专家只好尴尬地收起了仪器。   “对进口仪器的高度依赖、外国人的轻视与傲慢,一次次震撼着我的灵魂,我痛心、惋惜、窝火!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为什么就不能研制出自己的精密仪器?研制中国人自己的测绘仪器,把国外产品挤出去,是我们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成为老刘重要的人生信念。   “我仔细研究国外的产品,其实没什么了不起,我们完全做得了。有一次,国家组团出国考察谈判,准备引进5台解析测图仪。团长问:‘什么是最需要引进的关键技术?’我说:‘除了油漆,我们都搞得了!’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一定要有勇气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国货已经覆盖国内市场90%以上,并成功走向国际市场。”老刘说。   老刘凭着超强的自主创新意识,每隔几年就拿出一项能够解决测绘生产瓶颈问题的成果——第一个发明了写入我国航测规范的作业方法,第一次将计算机技术引入航测生产领域,第一次成功研制正射投影仪、数控测图仪、解析测图仪、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数字航摄仪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测绘仪器的更新换代非常快。解析测图仪是老刘1988年的科研成果,后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当时,所有人都为之雀跃:它结束了国外精密测绘仪器长期一统中国市场的局面。到1998年,这类解析测图仪几乎同时进了博物馆。“我们必须不停地推出新产品,才能在世界上站稳脚跟。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我国航测技术每10年一次的飞跃,基本上都采用了自主创新的产品。”   出国只有一种理由   上世纪80年代曾涌动出国潮。“我在美国、日本、德国的老同学、老朋友多次邀请我去国外,我都谢绝了。有人说,你这样的人在国外,成为千万富翁不是难事。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千万富翁,我不能为了个人待遇去为洋人打工。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人争气。我不但要证明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而且要证明中国人在国内干一样能够成功!有一次随团访欧,我在给哥哥的信中自豪地说,我只出一种国:讲学、培训外国人、推销我的成果。我后来赴美国、加拿大是宣传介绍我们的设备,赴日本是安装设备、培训日方人员,赴俄国是转让技术,赴芬兰是去培训,赴巴基斯坦、澳大利亚是装设备。”老刘说。   老刘的成果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测绘工作的落后面貌,极大地提高了测绘生产力水平。过去,测绘地图需要做大量的野外工作,测绘工作者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非常艰苦,有时甚至要冒生命危险。现在,利用他主持研制的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航空照片、卫星照片上普普通通的高山、河流、房屋,由平面变得立体了。以前大量艰辛的野外测绘工作,现在坐在电脑前就能完成了。过去测绘一幅1∶1万比例尺地形图需要一年多时间,现在不到一个月就可以完成,地图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仅此一项,就为国家节约资金约2亿元。   老刘的成果彻底打破了国外产品在中国测绘市场上的垄断。仅以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为例,价格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1/10,不仅占领了60%的国内市场,而且批量出口到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科研就像在地狱里爬行   “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科学研究所(现在的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老所长语重心长地说:‘祖国需要什么,一线需要什么,我们就要研究什么。要到生产第一线去,解决生产一线的问题,这是研究所的责任,也是研究人员的责任。祖国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武装测绘生产、提高生产力,是我一直坚持的人生追求。”   回忆当年,老刘说自己研制航测仪器,一无现成图纸,二无参考资料,三无资金支持。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1985年,根据航空测量仪器的发展趋势,我们结合实际提出了研制解析测图仪的总体方案与设计思路。这个课题不仅难度大,包括了光、机、电、航测、电脑技术在内的多种学科,而且时间紧,要在两年四个月内完成总体设计和光、机、电部件加工以及上百个程序的编制、总体调试等工作。课题组每位同志都以忘我的热切情怀,夜以继日地工作。研制过程中,我们采取结合生产分阶段研制的办法,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鏖战,1987年成功研制出JX-3解析测图仪,并很快在国内得到大规模应用,一举夺回解析测图仪国内市场。德国一家公司的香港销售公司一再降价仍难挽回市场,只得关张大吉。”老刘说。   “JX-3解析测图仪开始用的计算机是单板机,没有操作系统。为了能够推广应用,必须及时把单板机提升到系统机上面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那段时间我带着笔记本电脑,把原来单板机上面的驱动软件,一个个移植到系统机里面去。春节期间,助手们回家探亲,就剩下我,时间不等人,工作不能停!我拉着10岁的儿子帮忙,爷儿俩整个春节期间在实验室连续苦干,一共焊接了几百个焊点,累得几乎直不起腰来。就在这一年,JX-3解析测图仪实现了批量生产,并出口国际市场。”   除了条件简陋之外,从事测绘研究还面临许多挑战。老刘说:“科研工作就像在地狱里爬行,而且背上还压着一口锅,一不小心很可能会被扣在地狱里。谁最能吃苦,谁最能坚持,谁就能最后爬出去!否则,没有顽强拼搏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就会前功尽弃、一事无成!”他牵头搞的几个重大项目,从开始到成功每次都历时10年左右,经过上百次的失败、无数次的起起落落。但他从不气馁,从未放弃。   老刘说:“早在1968年,我们在四川编制空中三角测量程序,为了解决一个难点问题,我三天三夜在机房度过,连续上机时间最长的一次达8个小时。1980年国庆节,为了调试等高线拟合程序,3天假期我从始至终待在计算机房,每天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   产业化最成功的科学家之一   如果说矢志报国是老刘科研的动力,那么结合生产搞科研就是他的准则。他不赞成从纸面到纸面的科研工作,也不单纯追求填补空白。“搞科研要向两种人学习,在创新方面要向作曲家学习,永远拿出新东西 在产业化方面要向厨师学习,你做的每顿饭都能被吃掉。科研成果如果缺少创新的成分,没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就不会有人应用,怎么谈得上产业化?创新从何而来?只能是生产实际。”   “刚参加工作时,国家测绘局从经济建设需要出发,从1∶5万比例尺地形测图转向1∶1万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原来的那种方法精度比较低,不能用于1∶1万比例尺测图。我深入生产单位与作业员一起作业,对测绘生产有了充分的了解。通过潜心研究,不到一年时间就发明了坐标法解析辐射三角测量,解决了精度低的问题,为航空测量内业平面加密开创了新途径。用这种方法,精度提高了一倍以上,而且省去了大量野外作业,满足了测制1∶1万比例尺地形图的需要。”老刘说。   JX-3解析测图仪的实用性来源于实践。老刘在研制仪器时,特意邀请生产单位的作业员来参与,生产作业需要什么功能,就在仪器上设置什么功能,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用户感慨说:“这仪器太好用了,真不知道刘先生是怎么知道测图中那么多细微环节的!”   长期以来,许多用户对国产设备信心不足,甚至认为基本不能用,于是老刘把大量精力用在搞好产品服务上——经常带领课题组同事走进测绘仪器工厂,深入用户单位,上门服务,传送经验,免费解决各种问题。不仅完善了产品,而且感动了用户。JX-4销售至今,每年都销售150套左右,覆盖了整个国内市场。三四年前就有人预测市场已经饱和了,但JX-4的销售势头一直旺盛不衰。   老刘最近研制成功的数字航空摄影相机,从设计研制、生产到试验,始终以用户需求为第一目标,并针对进口产品的不足加以改进。因此,这一仪器在多个方面性能超过国外同类产品,引起瑞士、美国、日本、巴基斯坦等国技术同行的高度关注。  从事科研工作40多年来,老刘发表的论文加起来不超过20篇,而他所有的科研成果没有一个变成保险柜中的常驻图纸,也没有变成无人问津的“铁疙瘩”,每个项目都在实际中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一位负责同志曾说:“刘院士的成果,做出一个应用一个,他是产业化最成功的科学家之一。”   老刘的成果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研制的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已在测绘、水电、铁道、地质、冶金、煤炭、农林、城建、环保等行业大面积推广应用。第三代解析测图仪刚刚研制出来时,四川测绘局买了3台,用这些仪器3个月就完成了宝成铁路复线测图任务,比采用传统方法提高工效5倍,创造产值上百万元。   秘诀是锲而不舍地学习   谈到自主创新的秘诀,他说就是锲而不舍地学习。“自主创新本身就是各种知识、各种技术综合集成的结果,要求我们必须瞄准科技前沿。每一次研制新的测绘仪器,都需要大量的光、机、电、航测、电脑、外语在内的多种学科。我不是搞计算机出身,通过学习,也照样能掌握软硬件 下干校前从未搞过仪器,几年后通过钻研,也成了光机电方面的行家。”老刘说。   1980年,我国测绘界参加一次国际会议,老刘的论文被选中大会发言,因为他学的是俄语,不懂英文,只好请人代为宣读。随后,测绘局派他到外语学院脱产学习英语一年。“我很不自信,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一次,老师让我念26个字母,我竟然念不全,引得同学发笑。于是,我主动要求调到第一排,发奋用功,学习结束时成绩是全班第二。”   2003年,老刘牵头研制“SWDC数字航空摄影仪”,很多人认为他肯定搞不成。“我就是不服输!我挤出尽可能多的时间学习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前沿,心中有了底之后,便开始深入调研,到处请教。在四川,一个老航飞员介绍,现在航摄仪最常用的焦距150毫米偏长,88毫米偏短,120毫米最好。我牢记在心,现在SWDC-4的焦距就是等效于120毫米。在总参测绘局,一位同志介绍,要取得理想的测图效果,数字航测仪的旁向视角必须达到90度以上,而进口产品的旁向视场角不到70度。据此,SWDC-4数字航测仪的旁向视场角超过了90度。经过深入研究,我们的这一成果不仅成功出炉,而且高程精度要比国外产品高好几倍,由于精度的突破,摄影测量的应用领域大大拓宽,过去不能做的现在也变成可能。”老刘说。   科研工作者不能昧着良心说话   老刘当了院士以后,请他出席的会议多如牛毛。他就一个原则:与测绘有关的去,与测绘无关又不得不去的,去了也只讲测绘。有个上市公司是老刘公司的客户,请了几位院士去开会,宣传他们的新概念,希望院士们认可他们的发展规划。老刘一听,所谓的新概念都是虚的。其他院士都签了字,一向秉承“客户至上”的老刘就是不签这个字。尽管得罪了客户,老刘说科研工作者不能昧着良心说话。   老刘为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从不躺在功劳簿上居功自傲,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从没有要求组织给他解决过个人的问题。他爱人身体不好,两个儿子都已成家,家里成了“空巢家庭”。为了不让夫人感到孤独,他有时出差也带着夫人,但他公私分得很清楚,夫人的路费一定要自己出。刘先林家离单位远,照顾爱人很不方便,院里想在单位大院里给他补一套单元房,他坚决不同意,说院里房子本来就紧张,不能再要了。前几年,为了刘先林工作方便,院里专门给了他一套里外间的办公室,可他把里间让给同事搞研究、做实验,自己办公的地方挤了又挤。院里还提出为他配备汽车和司机,也被他一一谢绝。   老刘的椅子也很有意思,还是1973年国家测绘局恢复后的胶合板凳,没有扶手,上面的油漆早已脱落了。有人张罗给他换个舒服的椅子,他振振有词:换了那种摇椅似的椅子固然很舒服,可是人坐在上面摇啊摇,容易睡着了。所以不能太舒服,太舒服就不能出科研成果。他还劝下面的年轻人,你们也都坐木椅子吧。
  • 南方测绘建世界最大测绘仪器生产基地
    导读:近日,南方测绘北京工厂新生产基地生产主楼顺利完成封顶,当日举行了封顶仪式。新生产基地建筑面积超过四万平方米,预计将于2013年5月竣工,同年10月投入使用,届时将成为南方测绘的主力工厂,同时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测绘仪器生产基地。   近日,南方测绘北京工厂新生产基地生产主楼顺利完成封顶,当日举行了封顶仪式。厂长朱景平、副厂长赵保卫、副厂长马跃等出席仪式。   为完善产品线,提升产品生产工艺,并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规模,南方测绘于2011年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建设北京新生产基地。2012年9月20日,生产主楼顺利完成封顶,并举行封顶仪式。新生产基地建筑面积超过四万平方米,预计将于2013年5月竣工,同年10月投入使用,届时将成为南方测绘的主力工厂,同时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测绘仪器生产基地。该生产基地的建成标志着南方测绘的测绘仪器研发和制造将上新的台阶。   南方测绘1989年成立于广州,历经发展,已成为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测绘仪器、地理信息软件产业集团,稳居中国测绘仪器及软件行业第一位。产品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跻身世界行业4强。   集团现拥有遍布全国的30家省级分公司、130家地市级分公司、3家海外分公司、1家卫星导航公司、1家数码公司和1家高速铁路技术公司,并建成北京、武汉、常州和广州的5家现代化厂房,成为全球最大的测绘仪器制造基地之一。   长期以来,南方测绘专注测绘,以振兴民族测绘产业为己任,陆续实现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GPS、网络CORS等系列测绘仪器的国产化,取得了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成为中国测绘仪器行业的领航者。2004年,南方测绘仪器、软件、GPS综合技术通过国家测绘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认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国产测绘仪器正向国际市场迈进
    在中国测绘仪器发展史上,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从来没有闭门造车。一位测绘界老专家曾这样说。中国测绘行业在改革开放中走出国门,国产测绘仪器厂商在面对陌生的海外市场时,怎样实现突围? 两系闯世界 光学仪器率先走出国门,为中国测绘仪器出口立下了汗马功劳。 首先建立功勋的是天津系,以赛特和欧波为代表的企业出口光学水准仪;另一只劲旅是江浙系,以苏一光为代表的企业,出口附件和棱镜为主。两系都有着悠久的产业基础,足迹遍及全世界。据知情人透露,当时仅水准仪的年出口量就达好几万台。优质的性能和良好的性价比,让外国人眼前一亮,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光学测绘仪器的品质。上世纪90年代初,天津系和江浙系相继打破零星出口的局面,成为走向世界规模化出口的先锋。 十年淘金 南方测绘前身是做外贸起家的。凭借外贸积累起的第一桶金,公司开始研发出口国产测绘仪器,从水准仪到全站仪、RTK出口,南方测绘追求国际化梦想的步履千回百转、历尽挫折。 2003年9月,总经理马超带着3台全站仪、1台经纬仪、2台水准仪赴德参展,这是南方测绘第一次参加世界性展会,也是中国测绘仪器厂商第一次在世界舞台露面。第一次参展很折腾,摸不着门道,租了一个标准展位,马超带头发彩页。 第二年春天,马超又带队参加了在美国和日本举办的专业展会,在《GIM》和《POB》两大专业杂志上发布广告。就在这年,南方测绘率先推出的中文内存全站仪在日本参展引起了轰动。 凭借三场展会和两本杂志,南方测绘联系了100多个经销商。当时,很少中国人和中国企业参展。11年后,马超回忆:这批经销商奠定了南方测绘开拓海外市场的基础,直到现在他们仍然是我们最坚定的合作伙伴。 要开拓海外市场,须建立稳固的根据地,马超决定在测绘仪器最发达的法兰克福、纽约等地设立办事处。但是,在同德美日三国经销商接触之后发现,收效甚微。要在完全陌生的国外市场上淘金,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谋略。在经历了短暂的失利之后,马超迅速调整方向,将主要目标放在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在越南、印度设立多家分公司,市场开拓向深度挖掘,销售量迅速提升。 万变不离其宗 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国产测绘仪器整体品质得到了很大提升。这种提升,从根本上推动了国产测绘仪器出口的大规模增长。特别在2010年之后,以全站仪为例,我国出口的全站仪有十几种语言,出口结构从棱镜附件到全站仪、再到GNSS,外贸出口呈现出逐步、均衡发展的态势。 2008年是一个转折,国产全站仪取得了跨越性发展。南方测绘率先将测距部分从原来的三块板集成为一块板,从红外转为激光测距,光栅升级成了绝对编码。升级后的全站仪成熟度高,为出口提供了精良武器,加之高性价比,国产全站仪成为中低端测绘仪器出口的主力。 经过3年攻关,南方测绘突破国外测绘仪器厂商的技术壁垒。2009年以后,RTK性能逐渐稳定,定位精度突破厘米级。2010年,南方测绘仪器出口突破亿元大关,成功实现了技术和产品重心的转移。一个全方位、全区域,多品牌、多层次的国产测绘仪器走出去的格局形成。 在下西洋的征途上,马超总结:出口需要一步步积累,是一件急不得的事。如果我们当初在策略上没有一步一步地走稳,舍不得投入、不下决心壮大规模,就走不到今天。南方测绘在出口之路上展现出来的开放、自信、包容性和应变力,是国产测绘仪器出口先行者、探索者的缩影。 今天,以南方测绘、华测为代表的诸多中国测绘仪器厂商正积极响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号召,抓住机遇,以自主创新、自强不息的姿态走出去,迎接全球一体化的挑战。
  • 国外垄断局面被打破 我国测绘仪器业迈步高端
    日前举办的第7届测绘仪器设备展览会上有许多新奇的“玩意儿”,国内外厂家“同台竞技”,各家都拿出自己的顶尖产品来展示。大到GPS测量车,小到配套产品乃至校正水准用的小气泡,产业链上的产品可谓应有尽有,且附件类产品都是由我国产品占主导。   自主创新 丰富品种   在光电测量仪器蓬勃发展的今天,除了种类繁多的传统光学仪器和迅猛发展的电子仪器外,还包括激光经纬仪、激光水准仪、激光全站仪等光电测量仪器。   测绘仪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高铁轨道测量为例,高速铁路对轨道平顺度要求非常高,对钢轨之间的缝隙、轨道铺设的水平度等都有着严格的标定。因此,在高速铁轨铺设完后,就要用高速轨道测量仪来检验和把关。随着我国高铁建设进程的加快,高铁轨道测量仪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展会上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测绘仪器产业成熟度越来越高,逐渐打破了测绘仪器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   据专家介绍,以前,我国的测量仪器设备都是以进口为主。1995年,以南方测绘为代表的自主品牌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台电子全站仪,由此打开了国产测量仪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序幕。10多年来,国产自主品牌依托价格优势、灵活的市场营销手段及本土优势,逐渐从低端电子测绘产品向中端市场渗透。南方全站仪产量从2003年的3000台增长到目前的10万台,一举成为世界产量最大。起步较晚的苏一光全站仪,也从1000台发展到年产销量达6000台以上。   从传统光学到电子再到激光,我国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绘仪器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测绘仪器的生产基地,测绘仪器实现了国产化。据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测绘仪器分会秘书长梁卫鸣介绍,我国生产的中低端测绘仪器在国际上占有90%的市场份额,每年出口量达50万台。从红外到激光,已经实现了全系列产品的生产。   服务为先 做大做强   随着测绘仪器市场的不断扩大,自主品牌之间、自主品牌与进口品牌之间的竞争加剧,也使产品价格有了大幅下降。   竞争在所难免,如何赢得更大的市场?“国内自主品牌的同一水平产品,其性能相差不多,因此,要赢得市场青睐,除增强产品自身品质外,还要靠服务和产品细节优势占领市场。”中海达和华测公司的技术人员都这样对记者表示。   梁卫鸣则认为,“要做强,就要创新,实现从低端向高端迈进。而且,我国的测绘行业要做强的话,不是一家两家就可以完成的,必须多家一起上,共同发展,才能使整个产业都强大起来。”   如今,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测绘发展的新思路,我国测绘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重大挑战。梁卫呜介绍说,目前,以高技术为特征的现代化测绘技术装备正在逐步取代传统测绘仪器,成为测绘仪器发展的主流。因此,测绘仪器国产自主品牌要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就要谋求产品的技术创新,走差异化之路。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最终实现测绘仪器由大国到强国的跨越。   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测绘仪器企业已经不可避免地加入到国际竞争的行列。激烈的国际竞争,在给我国民族工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我们看到,世界著名测绘仪器制造厂商已把我国作为一个重要市场,纷纷来设厂。他们利用低廉的制造成本,以技术优势抢占市场。   在二十世纪,我国的测量仪器设备是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特别是在电子技术和电脑芯片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出以电子全站仪为代表的新型测量仪器。而我国在最初的15年,由于电子技术和芯片技术的发展滞后,只能以进口方式得到最新的测量技术。   我们也应看到,国际测绘技术从传统技术向信息化技术转变的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精度越来越高的激光雷达、三维扫描、多功能测量系统、航摄小飞机,以及功能越来越强、实用性越来越好的后处理软件开发和应用。这些先进测绘技术正在加速取代传统的测量方式,给依靠生产和销售传统测量仪器为主的企业带来危机感。   挑战面前有机遇。正当国外测绘仪器大行其道之时,国内自主品牌可以借势发力,在家门口近距离地接触、吸收和运用国际资本、先进技能等,使我国测绘仪器从研制到生产,从销售到服务都得到了成长壮大。事实也证明,我国自主开发的测绘仪器已打破了进口测绘仪器独占市场的局面,实现了中低端测绘仪器国产化。   国内测绘仪器市场已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因此说,竞争可以推动产业发展,推动测绘仪器的进步,抓住机遇,夯实功夫,积极作为,就能实现跨越。
  • 高铁二等座最高贵的乘客 倡导测绘仪器国产化
    p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6月13日消息,6月12日,回北京的高铁二等座上,为了做好一场报告,78岁高龄的刘先林院士仍然笔耕不辍。刘先林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毕生致力于测绘仪器国产化,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曾用很少的科研经费,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国家节省资金2亿多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5f793323-335b-4f6d-8cfc-382fe679756e.jpg" title=" 611_副本.jpg" / /p p   资料显示,刘先林,1939年4月出身于桂林,是中国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也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一次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刘先林说,测绘工作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大家手机里使用的地图,而他的工作就是把地球搬回家。 /p p   上世纪60年代,国家急需1:10000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刘先林主动请缨,短短一年便研究出了“坐标法解析辐射三角测量”,解决了原来图解式平面加密方法精度低的难题。之后的几十年,刘先林用很少的经费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并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 /p p   刘先林笑称自己是被“保送”的院士,因为他几乎不写论文,也不太注重申专利。他说,需要是发明之母,我搞的研究都是从国家需要出发,从测绘生产的需要出发。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继贤也这样形容他:“每当国内的测绘业发展到瓶颈阶段,老刘就会跳出来解决这个问题”。 /p p   几十年来,刘先林致力于摄影测量和航测仪器的研究,用很少的经费,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为国家节省资金近2亿元,创汇1000多万元 他通过仪器研制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中国测绘从传统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变。 /p p   刘先林始终不渝的自主创新实践,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和勇气,打破了中国数字航空测量仪器领域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改写了中国航空摄影测量采用胶片的历史,推动中国测绘从传统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跨越式发展。将中国测绘仪器研制水平推进到世界先进水平。 /p p   刘先林从事测绘行业50余年,致力于高端测绘设备的自主研发,近年来总是遇到令人费解的事:国内一些高端测绘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不比国外大品牌差,价格只卖国外十分之一,可恰恰因为价低卖不动,只能走国际市场。 /p p   “长此以往,浪费国家大量的资金,打击我国科研人员研发高科技设备的积极性,对国家的自主创新很不利。”刘先林曾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表示。 /p p   1962年从武汉测绘学院(现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毕业后,刘先林一直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工作,亲历了中国测绘设备的更新换代。他介绍,“现在全国测绘单位每年通过政府采购的国外高端设备金额至少10亿元,移动测量车、航空数码相机、高端GPS接收机等设备动辄上千万元一台”。 strong 刘先林说,中国已经掌握了世界上先进的测绘仪器生产技术,国产设备价格比国外便宜得多,性能也不差,“但一些单位采购时还是大手大脚,只买贵的、国外的”。 /strong /p p   “这些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技术发展也是一日千里,以武汉大学为例,测绘学科被业界称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strong 相关采购单位,要破除对国外高端设备的迷信。对于高端设备国产化,政府应该出台一些政策,多扶一扶。 /strong ”在2014年的一次采访中,刘先林说。 strong 他表示,只要国产设备能够替代国外设备,采购和使用国产设备节约宝贵资金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并不违反国际贸易规则,政府招标要优先采购国货,特别是技术含量高、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设备,“还需要制度设计,堵住‘回扣’等灰色利益”。 /strong /p
  • 2020珠峰高程测量启动,国产测绘仪器担主角
    p   5月初,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正式启动。测量登山队由国测一大队和中国登山队组成。高程测量即海拔测量。今年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开展此次珠峰高程测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自然资源部组织了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及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单位编制珠峰高程测量技术设计书和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本次测量将综合运用GNSS卫星测量、精密水准测量、光电测距、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天文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绘技术,精确测定珠峰高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cfa49acc-84f4-4ef8-abfc-58a378b57f74.jpg" title=" 0506news pic2.jpg" alt=" 0506news pic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珠穆朗玛峰 /strong /p p   据了解,本次珠峰高程测量工作将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一是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测量工作 strong 二是国产测绘仪器装备全面担纲本次测量任务 /strong 三是应用航空重力技术,提升测量精度 四是利用实景三维技术,直观展示珠峰自然资源状况 五是测绘队员登顶观测,获取可靠测量数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d225e173-285e-45dd-93d2-05c0dcccfde7.jpg" title=" news0506.jpg" alt=" news050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珠峰高程测量队员扛着仪器前往测量点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strong (图片来源:新华社) /strong /span /p p   测绘仪器,简单讲就是为测绘作业设计制造的数据采集、处理、输出等仪器和装置。一般包括各种定向、测距、测角、测高、测图以及摄影测量等方面的仪器。常见的测绘仪器有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的经纬仪;测量两点间高差的水准仪;地面人工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平板仪;用电磁波运载测距信号测量两点间距离的电磁波测距仪;快速进行测距、测角、计算、记录等多功能的全站仪;将陀螺仪和经纬仪组合在一起,用以测定真方位角的仪器陀螺经纬仪;装有激光发射器的各种激光测量仪器;利用连通管测定两点间微小高差的液体静力水准;由摄影机和经纬仪组装而成的供地面摄影测量野外作业用的摄影经纬仪;用于测定立体像对上同名点的像片平面直角坐标和坐标差(视差)的仪器立体坐标量测仪;用于地籍测量和空中三角测量,可获取数字地面模型、断面图、进行地面摄影测量以及修测更新地图立体测图仪和将具有倾斜和地面起伏的中心投影相片变换成正射影像图的正射投影仪等。 /p p   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的成果可用于地球动力学板块运动等领域研究。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和风速等数据,将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GNSS测量、水准测量、重力测量的成果结合以前相关资料,不仅可以准确地分析目前地壳运动变化影响情况,同时也可为后续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建立提供准确的重力异常数据。重力测量成果可用于珠峰地区区域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建立和冰川变化、地震、地壳运动等问题的研究。 /p
  • 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成立
    9月25日,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在国家测绘局挂牌成立,该中心将按照国家测绘局下达的全国测绘与地理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查计划,承担全国范围内的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对国家重大测绘项目成果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并对测绘与地理信息成果质量争议进行仲裁检验等。   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测绘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测绘产品质量作为测绘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生命,不仅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并对国家主权、安全和民族尊严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00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要加强测绘质量统一监督管理,健全测绘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测绘质量监理制度,加强对房产测绘和导航电子地图、重大建设项目等的测绘质量监督。   徐德明强调,中心既是一支测绘产品的质检队伍,更是一支保障测绘产品质量安全的队伍。不仅要严格把住测绘产品的质量关,更要切实维护测绘产品使用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好测绘行业的良好形象。中心要牢固树立质量至上、服务至上、效率至上的理念,积极主动地做好质检、仲裁和咨询服务等工作,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测绘产品质量保障。   据悉,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成立后,将加快完善内设机构和规章制度,规范办事流程,理顺内外关系,保证中心规范、有序、高效运转,严格把住测绘产品的质量关,切实维护测绘产品使用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做好质检、仲裁和咨询服务等工作,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测绘产品质量保障。
  • 我国首个民用海洋测绘应用研究中心成立
    1月9日,我国首个民用海洋测绘应用研究中心在上海海洋大学成立。   中心将以动态海洋监测为目标,以海洋测绘与海洋资源调查、开发与管理,海洋生态系统等多学科交叉应用为特色,以陆海统一高精度测绘基准、海岛礁精确测绘、海底地形地貌测绘、海洋地理信息服务、海岸带测绘应用等方向作为主要研究领域,以深远海测绘技术研究为特色,建立我国高精度动态海洋监测技术体系。
  • 山东乐陵开展测量仪器检定工作 保障测绘单位检定工作
    11月14日,为保证测绘产品质量,提高测绘服务效率。近日,乐陵市国土资源局积极组织市内测绘资质持证单位开展2016年度测绘仪器检定工作,确保测绘业务高效顺利开展。  本次仪器检定的范围是市区内所有测绘资质持证单位使用的测绘仪器,包括各种品牌的全站仪、GPS、RTK、水准仪等。乐陵市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测绘仪器检定工作,积极组织,加强测绘仪器检定的监督和管理,要求各测绘单位要增强测绘仪器检定的自觉性,依法进行测绘仪器检定,杜绝使用未经检定或已超检定周期的仪器。  在此次仪器检定工作,乐陵辖区内测绘单位仪器全部符合检定标准,将会更好地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准确、可靠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
  • 陕西测绘业快速发展,大力支援新疆西藏
    目前,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业正处于高速发展中,已有测绘资质单位有近400家,其中甲级测绘资质单位数量居全国前列,省内地理信息企业在无人机制造、地理信息软件研发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产业产值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2012年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产值将超过40亿元,预计五年后,全省地理信息产值将达到200亿元左右。初步建成的“数字陕西”地理空间框架和雄厚的装备、生产、人才和技术研发实力为陕西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陕西省将继续切实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工作部署,按照“便民为基、服务为本,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原则,利用人才、技术、数据储备和装备实力等优势,从推进“数字陕西”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发展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服务、加快地理信息产业园建设等方面,多措并举,加快发展陕西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业。   在推进“数字陕西”建设方面,将于今年全面启动秦岭地区1:1万地形图空白区测图专项工程,三年内将实现全省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全覆盖,为陕西循环经济产业核心聚集区建设以及引汉济渭工程、西成高铁建设、陕南移民搬迁等上百个“十二五”重点建设工程提供先行的测绘保障。同时,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全省11个设区市(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完善省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形成省市互联互通的地理信息网络化服务体系,为各级政府规划决策和各地经济建设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在发展卫星导航服务方面,将建设完成8个GNSS(全球导航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十二五”期间将建设62个卫星导航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建立覆盖全省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网、控制系统、数据处理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用户应用系统,构成陕西卫星导航应用综合服务平台。同时,组织研究开发以北斗系统为主体的多种卫星导航综合应用系统,为政府决策、应急保障、减灾防灾、资源开发、社会管理等提供持续、高精度的导航与位置信息服务。   在发展卫星遥感服务方面,将主导建立陕西卫星遥感应用服务中心,制定全省卫星遥感资源管理办法,实现统一规划、统一采购、统一服务,促进全省卫星遥感信息资源共享和综合利用。建立全省卫星遥感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为用户提供查询、数据交换、分发等服务,提高遥感数据使用率,避免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构建以卫星遥感图像获取、接受、处理和应用为核心的各类遥感产品生产和服务产业集群,不断拓宽卫星遥感数据应用领域。   在地理信息产业园建设方面,将充分发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的区位优势,加快中国原点地理信息产业园建设,力争3到5年内,集聚一批地理信息高科技企业,使园区产值达到百亿元,将中国原点地理信息产业园建设成带动西北、辐射全国的国家级地理信息产业基地。同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等高技术服务业,形成企业集聚效应,提升产业规模效益。   同时,陕西测绘、国土资源部门也利用技术及优势大力支援其他地区,陕西国土资源厅计划与河北国土资源厅共同支援西藏阿里地区,“十二五”期间分别投入340万元和1405万元,为阿里地区七县国土资源局解决办公用房,逐步改善当地办公条件。目前,河北、陕西两省国土资源厅援助资金已到位1290万元,修建的噶尔、普兰两县国土资源局办公楼已于2011年10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今年援建的日土、措勤、改则三县国土资源局办公楼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计划10月20日竣工。   近日,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也向新疆喀什地区国土资源和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捐赠共计140万元的测绘仪器设备,包括12套动态GPS(1+2RTK)、12台全站仪、24套苍穹GPS手持采集器和24台电子安平水准仪等测绘生产用外业测量设备。
  • 测绘遥感技术全方位服务奥运会 为奥运建设节省16亿元
    行驶在北京街头的移动测量汽车每天都在获取道路两旁的立体图像,制作成的影像式电子地图可以给人们提供最佳出行线路;如果有人在被征用建设奥运场馆的土地上违章盖房索要补偿,卫星照片将会说“不”;专门为北京奥运会装上的“天眼”——交通遥感电子地图,每天都在监控着北京地面上的一切。 由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带领的专家团队,利用该校研发的世界先进的测绘遥感技术,从北京奥运会申办、场馆建设到奥运会举办,全方位提供“贴身服务”。 据李德仁介绍,为了改善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北京市政府提出,要在北京五环和六环之间建一个绿化隔离带,以有效净化北京的空气,这个绿化隔离带的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是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专家专程到北京来做的。 为防止奥运会申办成功后,有人在已圈定的奥运用地上违法“种房”索要拆迁补偿,武汉大学和部队的测绘遥感专家一起建立了北京市违章建筑卫星监控系统。以申奥成功之前我国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为基准,每1~3个月获取一次北京现势卫星图像,用武大研制的软件自动查找违章建筑。据测算,这一成果给奥运建设至少节省了16亿元人民币。 武汉大学的移动测量汽车在奥运场馆建设方面起到了“监理”作用。移动测量汽车装有10个高清数码摄像头、罗盘及GPS全球定位系统,可对房屋、街道等进行随时拍摄,细小到3厘米的东西都能在数码照片上反映得清清楚楚,监测车每天工作12个小时左右,但拍摄的所有照片只用两小时就能全部量测完毕。该监测车每天把拍摄的数据提供给奥运指挥中心。这些数据可以清楚地显示每个场馆的建设进度、是否达到规定指标等,即“奥运场所进度监控”。 奥运会期间,市民和观众可以充分享受到测绘遥感技术提供的便利。目前,武汉大学的测绘遥感专家们把奥运会场馆所有的交通、遥感电子地图都已做好,这些电子地图可以帮助观众顺利找到运动场、体育馆甚至找到应从哪个门进去。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专家研制了大量高科技成果应用于北京奥运会,大部分成果都是免费的。李德仁说:“把武汉大学掌握的测绘遥感高科技运用到奥运会,保证其便捷与安全是科学家的责任和义务。”
  • 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20年产生12项大奖
    作为主持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在12月30日召开的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该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宣布,实验室20年产生国家大奖12项。   设在武汉大学的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1989年获批建立以来,作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国家队,形成了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产业化较完整的创新体系,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以及大众化服务等领域做出了很大贡献。   两院院士、实验室前任主任李德仁教授介绍说,20年来,实验室一直站在学术前沿,引领测绘遥感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最近几年,实验室每年主持和承担研究项目约200项。2005年来,承担973项目6项、863项目4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项等,发表论文1294篇,其中,SCI论文121 篇,EI论文683篇,ISTP论文210篇。以实验室为核心的研究集体,先后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称号。   实验室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上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2002年,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原主席、东京大学教授村井俊治评价说:“最先商品化的软件是该室开发的利用数字影像匹配进行数字摄影测量的软件,”“这个软件就是一个数字摄影测量的‘优秀产品’,”“我想我们已经到了该向中国学习的时候了。”2008年11月,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在授予李德仁院士名誉博士仪式上表示,“武汉大学是今天世界上地球空间信息领域最著名的研究机构。”   据了解,20年来,该实验室英才辈出,5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在全国独占鳌头,其中李德仁院士指导的博士论文4次入选,成为全国获指导教师奖次数最多的博导。
  • 测绘地理标准化十三五发布:将制修60项国标、80项行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局所属各单位,各有关单位:  根据《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十三五”规划》和《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结合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实际,我局编制了《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十三五”规划》,已经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6年11月25日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开创发展新格局的关键五年。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是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测绘地理信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服务和产业化服务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的批复》(国函〔2015〕92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的精神,依据《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十三五”规划》(发改地区〔2016〕1907号)和《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办发〔2015〕89号),制定本规划。  一、工作回顾  (一)“十二五”期间工作进展  标准制修订工作卓有成效。围绕技术进步、需求变化以及事业快速发展需要,制修订并发布了27项国家标准、60项行业标准、6项计量检定规程、 30余项地方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地图产品等数据资源类标准不断丰富,三维地图模型、地下空间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与接口等新技术应用类标准相继涌现,测绘地理信息质量检验、仪器检定类标准更加完善,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等一批新领域新技术标准完成立项。初步形成了由114项国家标准、140项行业标准、6项计量检定规程、50余项地方标准等组成的较为完善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  保障支撑作用显著提升。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规范、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基本规定、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和地理国情监测内容框架等多个工程建设亟需标准相继制定,为各类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标准化支撑,确保了测绘地理信息重大工程的顺利开展。数字表面模型、公开地图产品、导航与位置服务、地下空间测绘、卫星测绘等一批实用型标准成功研制,大幅推动了地理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利用,有力促进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国际化取得实质性突破。我国主导编制的首个地理信息国际标准《地理信息 影像与格网数据的内容模型及编码规则》(编号:ISO 19163)正式发布,开创了我国参与地理信息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国际标准项目提案ISO 19159-3的立项工作也由我国主导完成。我国承办地理信息国际标准化活动日益频繁,中国测绘地理信息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逐步增多,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 211)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标准化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开放型标准制修订机制逐渐形成,企业参与标准化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标准化工作更加公开透明。标准化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不断扩大委员覆盖范围,部分省(区、市)建立了地方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形成良性互动,公益性科研专项中专门设置标准研究课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规范的比例明显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快速适应技术和市场需求的标准不全,基础通用、支撑管理和促进跨界融合等方面标准仍然欠缺。标准研制周期相对过长,少数标准之间存在不协调等问题。标准化研究、投入和实施评价机制尚需健全,基层企事业单位主动参与程度不高,部分标准使用者对标准的理解与掌握不够。标准化工作力量长期以来相对薄弱的问题未得到根本改变。  二、发展趋势与需求分析  (一)发展趋势  国际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正在向强化基础、重在实现、促进融合、满足需求等方面推进。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传统、基础、共性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逐年减少。新立项国际标准更加关注从概念模型到计算机网络互操作的实现,信息技术跨界融合应用国际标准日益得到强化。国际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模式从原有专业团队研究向广泛参与、强化实施转变。主要发达国家及相关团体更加注重引导使用者参与标准化活动,并采取标准认证等方式强化标准实施,逐步建立与地理信息标准化相依存的法律法规环境。  根据国家标准化改革的具体要求,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标准化工作将呈现以下趋势:标准化将更注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在精简整合,其统一性、权威性将得到强化,形成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推荐性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体系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合理界定各级推荐性标准的制定范围,突出其公益属性,逐步缩减数量和规模。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基础上,鼓励地方、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等根据各方面尤其是市场需求制定要求更高的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或团体标准等。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建立适应新技术发展要求,满足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发展需要的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已成为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需求分析  1.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发展要求  为全面支撑测绘基准现代化、数据获取实时化、数据处理自动化、数据资源管理智能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信息应用社会化、测绘业务管理信息化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构建新型公益性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体系,保障重大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实施,促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和技术方法快速更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形成地理信息产业规模化效益,需要持续推进标准社会化应用和新技术领域测绘地理信息标准的研制、完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服务、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水平。  2.全面深化标准化改革要求  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改革方案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深化改革部署,急需加快推进现行测绘地理信息标准清理和整合,构建符合全面深化改革要求、适应当前市场和技术发展需要的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 不断完善标准形成机制,理顺标准化工作中政府与市场各自定位和相互衔接关系,提升标准的质量和权威性 加强标准的信息化服务,强化标准的贯彻实施。  3.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要求  支撑我国测绘地理信息“走出去”发展战略,应对全球化和信息化纵深发展带来的国际化挑战,需要强化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基础,加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建设步伐,推进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和转化,增强国际标准化的参与程度和影响力。应对互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生产模式和服务方式变革,以及新型仪器装备及技术的日益广泛应用,需要及时研制新技术标准,加快技术创新成果向标准成果转化,促进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准确把握“加强基础测绘、监测地理国情、强化公共服务、壮大地信产业、维护国家安全、建设测绘强国”的事业发展战略,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服务为根本,深化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改革,推进标准化工作由政府单一供给为主向政府主导标准和市场驱动标准平衡发展转变、由以标准制修订为主的工作模式向包括标准制修订、宣贯培训、应用服务、实施评价、标准体系动态更新的全过程工作模式转变,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创新引领  坚持把创新引领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推进标准制修订、宣贯培训、实施评价、标准体系更新等方面创新,加强标准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协调创新,实现标准化工作机制创新、管理创新、领域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2.协调统一  贯彻全面深化标准化改革要求,统筹推进跨部门、跨领域标准合作,加强军民测绘地理信息标准衔接,推进军民标准通用化,促进测绘地理信息各级各类标准的统一和协调,显著提升标准的技术支撑、保障服务能力,提高标准化效益。  3.开放包容  围绕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扩大标准化工作的参与主体范围,使标准化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增强标准化公信力。推动中国地理信息标准“走出去”,加强在测绘地理信息国际标准制定中的参与力度和主导地位,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国际化水平。  4.跨界共享  坚持面向生产、保障服务、引领技术,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兼容性,实现应用服务领域共享的突破,使标准化成为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跨部门、跨领域共享的桥梁和纽带。创新标准宣贯方式,扩大标准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体系更加完善,适应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的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基本建立,标准的权威性、科学性和适用性显著增强,标准化服务更加高效,标准对事业发展支撑能力显著提升,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标准“走出去” 取得持续性突破,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开创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新格局。  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开放统一、协调有序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局面初步形成,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各级标准协调配套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标准使用评价和贯彻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体系基本建立。  标准体系更加完善。科学适用、结构合理、重点突出、与时俱进的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基本建立。标准化与科技创新、重大工程、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和相互转化显著增强,制修订完成60项左右国家标准、80项左右行业标准。强化对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制修订的指导,探索培育团体标准。  标准服务更加完备。营造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懂标准、用标准的良好标准化氛围,加大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宣传贯彻与培训力度,形成上下联动、以上带下的标准宣贯新局面,实现国家级标准宣传贯彻与培训5000人次以上,带动地方培训80000人次以上。开展一批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综合试点。完善多媒体网络化测绘地理信息标准服务体系。  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力争主导编制4项以上测绘地理信息国际标准,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 211)30%以上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加大国际标准跟踪、评估和转化力度,推动与主要合作国之间的标准互认,促进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四、重点任务  (一)建立完善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  以国家深化标准化改革方案为指导,以科学适用、层次清晰、结构合理、与时俱进为工作目标,建立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全面梳理各级测绘地理信息标准的技术内容和层次关系,建立适应信息化测绘体系和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航空航天遥感测绘、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五大公益业务体系构建要求的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开展现行测绘地理信息国家和行业标准的集中复审清理和整合修订,整合确立若干必要、基础、权威的测绘地理信息强制性国家标准,优化现有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的标准构成。以强化基础通用、支撑公益服务重点工程和引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重要急需标准研制为重点,加大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成果、技术、服务、新型测绘装备质量评价和管理标准供给,建立和完善配套的具体实施标准,丰富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内涵。  (二)统筹推进重要急需标准制修订  按照基础通用标准政府主导、重点工程标准以点带面、技术创新标准引领产业、管理标准保驾护航的标准研制策略,对重要标准的制修订加强统筹、协调推进。优先支持以下重要急需领域测绘地理信息标准的制修订:  1.基础通用领域  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指南,包括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制修订程序、编写规则等标准的制定。  术语定义,包括地理国情监测、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地下空间测绘、多规合一、不动产测绘、海洋测绘、时空政务地理信息等术语标准的制定,以及测绘基本术语、地理信息术语等基础术语定义的修订。  时空基准,包括国家地球参考框架等标准的制定,以及基础时空基准标准的修订。  图示符号,包括系列地理信息产品和成果的图示符号的制修订。  地理实体编码与要素分类代码,包括地理实体、地名地址及其编码标准的制定和地理国情要素、空间规划地理要素(多规合一)、不动产地理要素、地下空间信息要素等分类代码标准的制定,以及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标准的修订。  采标及其转化应用,包括地理信息参考模型、本体及语义、地理信息本体、地理信息语义等ISO/TC 211地理信息国际标准的采标及其配套应用标准的制定,以及相关采标标准的修订。  2.重点工程领域  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包括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运维、管理、服务及应用以及航空重力测量等方面标准的制修订。  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包括海岛(礁)测绘、内陆水下地形测绘、海洋测绘(水深测量、岸线测量、海底地形测量等)、极地测绘、地下空间测绘等方面的标准。  新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体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集成应用与联动更新、地理实体数据及数据库建设等标准的制定。  地理国情监测,包括地理国情监测内容、成果、应用服务及技术方法等标准的制定。  应急测绘,包括应急测绘基础底图、应急地理信息专题数据、应急地图分层与标记、应急平台与服务等标准的制定。  航空航天遥感测绘,包括低空(无人机)遥感测绘、倾斜摄影测量、卫星立体测绘、航空航天遥感测绘等标准的制修订。  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包括全球地理信息数据资源采集、处理、数据库成果与应用、地表覆盖数据产品与信息服务等标准的制定。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共享与服务、时空信息数据及数据库建设等标准的制定。  不动产测绘,包括不动产测绘基本技术、地理底图编绘、数据整合等标准的制定。  3.产业发展领域  移动测量,包括车载移动测量、船载移动测量、室内移动测量等相关标准的制定。  导航与位置服务,包括室内外无缝导航、室内外多模式协同定位、室内多维位置信息、位置智能感知、无人驾驶地图服务等标准的制定。  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与利用,包括地理信息元数据、数据格式与接口协议等标准的制定。  公开地图数据产品与服务,包括公共服务电子地图数据、公开版地图地名表示、公开版地图产品及质量评定等标准的制修订。  信息融合应用,包括大数据挖掘、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测绘地理信息融合应用标准的制定。  4.管理类标准  安全管理,包括测绘设备安全、从业单位及人员安全、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安全以及各类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与服务安全等标准的制定。  质量管理,包括测绘地理信息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测绘地理信息软件、数据成果(产品)的质量要求与评价、仪器装备校准及检定以及测绘地理信息计量标准的制定。  项目管理,包括测绘工程监理技术、测绘项目文档编制等标准的制定。  成果管理,包括测绘成果编目与标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备份、测绘成果汇交等标准的制定。  归档管理,包括测绘资料文档归档、测绘数据成果归档等标准的制定。  (三)加大标准宣传贯彻和监督实施力度  加大标准宣传贯彻和培训力度,带动相关人员全面参与,推进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基础理论与体系研究著作以及科学普及测绘地理信息标准相关知识图书的出版工作,开展将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纳入高校测绘地理信息专业教育课程等试点。加强标准实施的配套软硬件工具研发和测试环境建设。强化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监督,强化强制性标准对成果质量和信息安全的“硬约束”地位。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落实企业标准化主体责任,对企业公开的标准开展比对和评价,强化社会监督。建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应用实施评价机制,组织地方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及有关社会团体、科研机构、质检机构、企业共同参与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标准制修订立项的重要依据。  (四)完善标准化管理和服务体系  整合现有国内外标准化资源,建立统一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网络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框架内容以及各级标准相关信息的一站式查询获取和在线管理,提升标准网络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提案申报、意见建议征询反馈等机制,提升标准制修订质量,缩短标准研制和出版周期,提高标准化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开展测绘地理信息及相关行业、领域标准一致性、协调性等的测试和比对研究,提高标准适用性。  (五)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国际化水平  深度发掘国内优势技术和特色产品,将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以标准化手段推向国际舞台,在中国主导编制的国际标准的数量和质量上取得更大突破,使之成为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同ISO、IHO、IEEE、IEC、OGC等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拓宽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国际化合作新领域。加大国际标准翻译跟踪、研究评估和转化力度,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开展全球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对比研究,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及其他主要合作国之间的标准化互利合作,推进标准互认。加快形成推动我国地理信息标准 “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带动我国优势地理信息产品、技术、装备、服务“走出去”,积极主动融入全球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格局,为实现测绘强国战略奠定标准化基础。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体制机制  按照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研究出台深化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改革实施方案,修订整合《测绘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和《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提高企业在标准研究、制定、应用等全过程的参与度,推进标准的全面应用。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健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的信息通报和技术协调机制。探索建立军民标准通用化的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地方标准化机构建设,力争新组建5-8个省级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深入挖掘社团、联盟及企业团体需求,研究团体标准制修订程序及配套管理办法。引导开展一批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综合试点,通过标准体系建立、标准实施、信息服务、品牌创建等标准化实践,建立具有优势技术和特色产品的标准化示范基地。  (二)加强统筹协调  加强与国土、建设、水利、交通、农业、统计、环保、海洋、林业、质检等部门及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互动协调,推动重点领域跨行业标准制修订与实施。加强与计算机信息系统、通信网络及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的沟通协调,促进测绘地理信息跨行业、跨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共享合作。加强与军队有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协调开展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军民标准通用化相关研究,推动卫星导航定位、时空基准等重点领域的军民通用标准制定。促进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与科技创新、重大工程、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将标准测试、配套软硬件研发等标准化科研内容纳入科技创新支持范围,将标准化成果作为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考核的重要技术指标,促进生产、科研产出的共性技术成果加速向标准转化,使标准化成为科技创新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的桥梁和纽带。  (三)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中央财政对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投入,开设面向地方、社团、企业的标准化奖励性补贴投入渠道,形成稳定增长机制。探索建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企业自筹经费开展标准研制,引导地方政府增加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投入。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行业普遍适用性的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及企业标准逐步上升为行业、国家标准,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加强对工程项目、科技项目设计阶段的标准预研设计,以及标准前期研究和试验验证的经费保障。  (四)强化人才培养  加大标准化人才教育和培训力度,支持更多高校、科研机构开设测绘地理信息方面的标准化课程,逐步建立以实地培训和网络培训互补的覆盖全行业所有测绘资质单位的标准化培训机制。强化对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分类培养,逐步形成标委会委员、标准化科研机构人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员、生产服务单位技术骨干 “四位一体”的技术支撑队伍格局。研究建立标准化人才培养激励机制,重点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标准化人才,将技术人员参与标准化及取得成就等情况作为测绘地理信息高层次技术人才评选、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重要依据。推动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人才在国际标准化重要组织和机构中任职,逐步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相对稳定的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
  • 191.5万 上海技物所中标上海测绘院高光谱数据采集项目
    上海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长三角示范区“智慧大脑”已列入上海新基建示范工程方案,以数字化转型进一步赋能城市治理与区域发展。蓝绿空间,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底色,通过数据能对生态空间进行更深尺度的监测。上海市测绘院地理信息管理与应用处处长毛炜青举例,运用波段多、范围广、分辨率高的高光谱影像数据,聚焦水、林、土、气、农等生态要素管理,能清晰了解森林覆盖率、河湖水面率等“大指标”,还能实现“精细化”,划分地物类别、监测水质水色、识别树种分类、分析农作物长势。“示范区的绿色生态,我们用数据一起守护。”今年3月上海市测绘院发起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高光谱数据采集项目招标,预算总计195万元。6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标该项目,成交金额为191.5万元。以下为项目详细信息:项目编号:JY-Z220087(招标文件编号:JY-Z220087)项目名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高光谱数据采集项目供应商名称: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标(成交)金额:191.5000000(万元)服务范围: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面积约1000km2)进行机载高光谱数据采集,同步/准同步在地面采集控制点数据、典型地物光谱数据、大气参数数据和水质数据。结合获取到的机载高光谱数据及地面采集数据,对高光谱数据进行处理,生成0-5级的数据产品、专题应用产品图件等成果。服务要求:在整个作业过程中,实行 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 。由作业员首先进行自查自校,再由作业组进行检查,之后提交质检部门检查。然后编写技术总结和检查报告。投标人委托有测绘产品质量检验资质的第三方按标准要求对提交的成果成图资料进行质量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最后按要求将所有成果资料提交招标人。获得所有成果资料后,招标人组织专家召开项目验收会,完成最终验收。仪器信息网将于2022年7月19-22日举办“第十一届光谱网络会议(简称iCS2022)”,该会议邀请了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院士讲解题为“高光谱技术发展与空间应用展望”,请大家持续关注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
  • 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评估暨实验室主任会议在北京召开
    4月6日至7日,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评估暨实验室主任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测绘局李维森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维森指出,“十一五”以来,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形势良好,由“十五”末期的八个,发展到现在的十二个。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在这个时候开展重点实验室评估非常重要,希望各个实验室以此次评估为契机,找准定位,发现问题,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大对外开放和交流的力度,真正做到以评促建,切实发挥好实验室引领创新、培养人才、开放交流、辐射地方的作用,为测绘科技“十二五”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本次评估主要针对建成时间达到两年以上的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进行,对实验室的建设管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开放交流、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通过评估,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发展势头良好,实验室建设取得了突出性的成绩。根据评估报告显示,2007年以来,八个参评实验室共发表SCI/EI检索论文50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共1300余名,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30余项,获经费资助共1.6亿元,并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2项,软件专利著作权47项 转化科技成果47项,其中多项由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在西部测图、927测绘工程等国家级重大测绘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真正体现了测绘科技的保障服务作用。   国家测绘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和各重点实验室及依托单位的有关领导与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还就目前实验室管理、评估办法及测绘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座谈讨论。
  •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基于形态与组学空间信息的细胞分型全脑测绘系统”现场考察会议在武汉召开
    p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a7b03cd8-f103-448e-ade8-892ac4ae02e3.jpg" title=" tpxw2018-09-20-04.jpg" alt=" tpxw2018-09-20-04.jpg" / /p p   2018年8月31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基于形态与组学空间信息的细胞分型全脑测绘系统”现场考察会议在武汉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高福出席会议并讲话。根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相关管理办法要求,本次现场考察专家组由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及同行技术专家等共11位专家组成。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叶朝辉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顾瑛院士两位专家组组长主持。 br/ /p p   高福副主任在讲话中阐述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强调坚持“鼓励探索,突出原创,独辟蹊径,聚焦前沿,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要求聚焦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 /p p   专家组分别听取项目负责人骆清铭教授及子课题负责人的报告,并进行现场考察。专家组考察后对该项目进行认真讨论,并形成考察报告。 /p p   基金委计划局及医学科学部有关人员参加此次考察会议。 /p
  • 衍射门控超高速测绘相机面世,成本降低九成
    研究人员开发的DRUM相机能以每秒480万帧的速度在单次曝光中捕捉动态事件。图片来源:加拿大国家科学研究所要捕捉快速运动的清晰图像,比如落下的水滴或分子相互作用,需每秒可采集数百万张图像的超快相机,这种相机非常昂贵。在最新发表于《光学》杂志的一篇论文中,加拿大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相机,能以更便宜的方式来实现超快成像,适用于实时监测药物输送、自动驾驶的高速激光雷达系统等多种应用。加拿大国家科学研究所、康科迪亚大学和元宇宙平台公司联合研制的这种新型衍射门控实时超高速测绘(DRUM)相机,可捕获每秒480万帧的单次曝光动态事件。他们通过对飞秒激光脉冲与生物样品中的液体相互作用以及激光烧蚀的快速动态进行成像,展示了这种能力。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时间选通方法,称为时变光学衍射。相机使用门来控制光线何时照射到传感器。在时间选通中,传感器读出图像之前,门会快速连续打开和关闭一定次数。这会捕捉一个场景的高速短片。考虑到光的时空二象性,研究人员想出了如何利用光衍射来完成时间选通。快速改变衍射光栅上周期性面的倾斜角度,可生成沿不同方向传播的入射光的多个副本,提供一种扫描不同空间位置以在不同时间点排除帧的方法。然后可将这些帧组合在一起形成一部超快的电影。研究人员使用数字微镜器件以非常规方式完成了这种类型的扫描衍射门。他们创建了一个序列深度为7帧的DRUM摄像机,并用它记录了激光与蒸馏水的相互作用。新相机的成像速度和空间分辨率与商用高速相机相似,但它使用了现成的组件,成本不到当今超快相机的1/10,而超快相机的起价接近10万美元。
  • 使用无人机高光谱图像和小型校准数据集对田间土壤有机质进行高分辨率测绘
    中国农业发生于新石器时代。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但数千年来一直以种植业为主。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是宝贵的农业资源。黑土地的土壤富含有机质,深黑色的沃土,沉甸甸的感觉让人感受到这片土地的肥沃。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科技的应用在这片沃土上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研团队利用机载高光谱对黑土地的土壤有机质做了相关研究。使用无人机高光谱图像和小型校准数据集对田间土壤有机质进行高分辨率测绘快速获取田间尺度土壤有机质(SOM)的高分辨率空间分布对于精准农业至关重要。无人机成像高光谱技术以其高空间分辨率和时效性,可以填补地面监测和遥感的研究空白。本研究旨在测试在中国东北典型低地势黑土地区使用无人机高光谱数据(400–1000 nm)和小型校准样本集进行1 m分辨率SOM绘图的可行性。该实验在大约20公顷的土地上进行。为了进行校准,使用 100 × 100 m 网格采样策略收集了 20 个样品,同时随机收集了 20 个样品进行独立验证。无人机捕获空间分辨率为0.05×0.05 m的高光谱图像。然后对每 1 × 1 m 内提取的光谱进行平均以代表该网格的光谱。在应用各种光谱预处理(包括吸光度转换、多重散射校正、Savitzky-Golay 平滑滤波和一阶微分)后,SOM 光谱相关系数的绝对最大值从 0.41 增加到 0.58。最佳随机森林(RF)模型的重要性分析表明,SOM 的特征波段位于 450-600 和 750-900 nm 区域。当使用RF模型时,无人机高光谱数据(UAV-RF)能够成功预测SOM,R 为0.53,RMSE为1.48 g kg&minus 1。然后将预测精度与使用相同数量校准样本的普通克里金法(OK)和基于近端传感的射频模型(PS-RF)获得的预测精度进行比较。然而,由于采样密度较低,OK 方法无法预测 SOM 精度(RMSE = 2.17 g kg&minus 1;R2 = 0.02)。半协方差函数无法有效描述SOM的空间变异性。当采样密度增加到50×50 m时,OK成功预测了SOM,RMSE = 1.37 g kg&minus 1,R2 = 0.59,其结果与UAV-RF的结果相当。PS-RF的预测精度与UAV-RF基本一致,RMSE值分别为1.41 g kg&minus 1和1.48 g kg&minus 1,R2值分别为0.57和0.53,表明基于UAV的SOM预测是可行的。此外,与PS平台相比,无人机高光谱技术可以同时提供数十甚至数百个连续波段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无人机高光谱技术进行少量样本精细尺度SOM测绘提供了参考。研究区土壤样本分布研究区域位于中国吉林省梨树县,面积20公顷。该地区属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553.5毫米,平均气温6.5℃。此外,它的特点是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60 m。由于这些特征,该地区成为北半球三大富含有机质的黑土地之一,主要农作物是大豆。Resonon-Pika-L 机载高光谱成像仪本研究采用Resonon公司的Resonon-Pika-L高光谱成像仪由高光谱成像光谱仪、六旋翼无人机、GPS和计算机组成。于2020年6月15日获取了覆盖整个研究区、像素大小为0.05×0.05 m的高光谱图像。高光谱图像提取的光谱范围为400~1000 nm,光谱分辨率为2.1 nm。经过 (a) 吸光度转换、(b) 乘性散射校正、(c) Savitzky–Golay 后土壤有机质 (SOM) 与土壤光谱特征的相关系数(窗口大小为 5,拟合次数为 2) )和(d)一阶导数方法。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评价预处理方法的性能,以选择最佳的预处理方法组合。如所示,基于吸光度转换的MSC后,最小相关系数值发生变化(450-500 nm处为-0.4-0.6),总体相关系数在600-700 nm处增加,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 在 700–800 nm 处增加,相关系数发生变化(800–900 nm 处为 -0.35–0.3 至 -0.5–0.3)。使用无人机高光谱 (UAV-RF) 预测土壤有机质 (SOM) 的 RF 模型的重要性分析 (a) 和图 (b)本研究比较了使用无人机高光谱数据、观测到的土壤数据和 RF 模型进行田间尺度 SOM 预测的 OK 技术。研究结果如下01 吸光度转换、MSC、SG 和 FD 技术对SOM的预测效果良好。经过这些预处理后,光谱和 SOM 之间的绝对最大相关系数从 0.41 增加到 0.58。02 SOM的特征波段位于450-600 nm和750-900 nm,这可能是由于O-H、C-H和N-H特征官能团的振动频率造成的。03 采用100 m × 100m网格采样设计,UAV-RF模型预测SOM的R2为0.53,RMSE为1.48 g kg&minus 1,而采用相同采样策略的OK方法未能预测SOM(RMSE = 2.17g kg&minus 1;R2 = 0.02)。预测精度较差是因为样本密度低从而削弱了半协方差函数描述SOM空间变异性的能力。只有当采样密度增加时,才能使用 OK 成功预测 SOM,其结果与UAV-RF相当。04 基于PS-RF的SOM预测结果与基于UAV-RF的预测结果基本一致,RMSE值为1.41 g kg&minus 1和1.48 g kg&minus 1,R2值为0.57和0.53。这些研究结果为未来研究和发展无人机高光谱技术在减少样本量的情况下进行SOM预测提供了参考。
  • Millipore超滤原理、操作及工艺优化交流讨论会
    北京昊诺斯-鼎昊源&ldquo 真心英雄&rdquo 第二季系列活动之东北行 &mdash &mdash Millipore超滤原理、操作及工艺优化交流讨论会 2011年11月17、18日,北京昊诺斯科技有限公司及同一集团下负责仪器生产的北京鼎昊源科技有限公司,携手Merk-Millipore,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和东北农业大学举办了两场&ldquo Millipore超滤原理、操作及工艺优化交流讨论会&rdquo ,这是继去年昊诺斯-鼎昊源&ldquo 真心英雄&rdquo 第一季东北行活动在吉林长春举办后,又一次走进了东北,选择了北国冰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本次活动邀请了Merk-Millipore生物制药工艺部行业市场主管陈建锋及其台湾同事郑慧中、销售主管林红波,从超滤的原理、膜的特性及选择、超滤操作、工艺优化、除菌及除病毒过滤、搅拌技术、一次性产品等方面做了介绍。Merk-Millipore生物制药工艺部的销售经理戴欣和黑龙江地区的销售李鹏也受邀出席了本次讨论会。在讨论会进行过程中,前来参加的老师、学生及企业工作人员和Merk-Millipore的专家们进行了友好的互动,就工艺优化、除菌过滤、与传统超滤技术的对比等方面展开了讨论,与会人员表示收获颇多。 中国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讨论会现场 东北农业大学讨论会现场
  • 邹伯奇:荟萃中西之学的科学先驱
    邹伯奇,字特夫,号一鹗,是生活在清代末年的科学家。他既对中国传统的诗书礼乐之学有深厚的积累,也对西方数学、物理和仪器制造等科学技术有独到的造诣。《南海县志》称他“能萃中西之说而贯通之”,堪称我国近代科学先驱。 邹伯奇生活的时代,正是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在列强“船坚炮利”的威胁下,中国人被迫认识到,西方的科学技术并非“奇技淫巧”,而是关系到民族存亡的大事。在这种形势下,大批年轻人出国留学,期望求得富国强兵之道。 邹伯奇走的却是另一条路。他一生未曾踏出岭南一步,然而他对当时所能接触到的西方科学知识,几乎一样都没有放过。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涉猎了数学、光学、天文学、力学、声学、测绘学、机械制造等学科,均有所成就。 多方涉猎 邹伯奇的父亲是当地的私塾老师。邹伯奇自幼聪明过人,且十分勤奋,爱好钻研书本学问,尤其对科学技术感兴趣。11岁时,他师从进士梁序镛,开始阅读数学书籍,包括《三统术》、《弧角设如》、《弧三角举如》等。经过4年的学习,在算学、测绘等方面颇有心得。1839年,邹伯奇研制出“比例规”和“度算版”,1840年又制造了“指南尺”。 邹伯奇的数学成就还体现在他一系列的著述中,为当时中国数学界填补了不少空白。1844年他撰写了《学计一得》、《磬求重心术》、《度算版释例》等书。《学计一得》以数学知识解释儒家经籍;《乘方捷法》对二项式的n次根和对数的幂级数展开式进行深入探讨,扩大了它们的应用;又撰《对数尺记》一卷,阐述计算尺的构造和它在数字计算中所起的作用。他在书中阐述的并不限于“因循中国古代数学的模式”,不少内容与今天高等数学中的内容一致,例如对数函数的幂级数展开,曲线积分,正、余弦定理等。按照邹伯奇手稿中的众多算例,可以编制出现代计算机程序,其计算结果与邹伯奇当年的结果相当吻合。其计算结果不少算至小数点后16位,这在160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除数学外,邹伯奇还擅长绘制地图。他绘制的《舆地全图》一册,是清代有名的地图,另外他还曾绘制出《皇舆全图》(全国各省图)、《广东省地图》、《南海县地图》等,都是以实际测量的数据按比例绘制而成。他著述的《测量备要》四卷,详细地介绍了绘制地图的方法。邹伯奇对于测绘情有独钟,他曾说:“绘地难于算天,天文可坐而推,地理必须亲历。近人不知古法,故疏舛失实。因考求地理沿革,为历代地图,以补史书地志之缺。” 此外,他运用当时先进的钟表机械,设计和制造了不少天文仪器,如浑天仪、七政仪等。 发明相机 邹伯奇一生最突出的成就是发明照相机。这归因于他在光学方面的深厚造诣。 1835年,17岁的邹伯奇开始研究光学。他从墨子的《墨经》、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寻找资料,理解吸收他们的光学理论,发现了摄影原理,26岁时撰写成《格术补》一书。书中用数学的方法叙述了平面镜、透镜、透镜组等成像的规律;对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解释,透彻分析“小孔成像”的光学原理。《格术补》是邹伯奇在物理方面的代表作,是一部光学巨著,收录在《邹征君遗书》里,于1874年刊行。 在此基础之上,他对摄影(当时称为照像术)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亲手制作了摄影机,写成《摄影之器记》。书中详细记载了他制作摄影器的经历:“变而更之以木为箱,中张白纸或白色玻璃,前面开孔安简,简口安镜而退进之,后面开窥孔,随意转移而观之,名曰摄影之器。”邹伯奇还在摄影器上安装“收光”(即光圈)与“弹簧活动”(即快门)以及自制感光的玻璃底片,使之更加完善。邹伯奇摄影器已具备了照相机的构造和摄影功能,是一台简易的照相机。 邹伯奇撰写的《摄影之器记》成为世界最早的摄影文献之一。在邹伯奇的另外一些手稿中,还有详细的关于摄影机的制作及拍照成像的论述,以及制作玻璃底片的说明和冲洗照片的药物配方。 邹伯奇最大胆的猜想是关于眼睛成像的原理。邹伯奇曾说“目睛如凸镜,物光直射至睛面,折照而聚光点于睛底,合成物倒影,仍能见之”。今天我们知道,瞳孔相当于透镜,光线通过瞳孔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像,经大脑处理后成为正像。但在邹伯奇的年代,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奇谈怪论”,邹伯奇是如何形成这一正确认识的,至今无人知晓。 民间学者 邹伯奇曾经用自己发明的照相机拍过几张自拍照,这些照片今天还保存在广州博物馆。照片上的邹伯奇,戴着瓜皮帽,穿着对襟长衫,还戴着一副眼镜。在自拍照上,有邹伯奇题写的一首诗《自照遗真》,诗曰:“平常容貌古,通套布衣新。自照原无意,呼之有如神。均瞻留地步,觉处悟天真。樵占鳌峰侧,渔居泌水滨。行年将五十,乐道识纤尘。”从这首诗可以看出邹伯奇性格中的耿直与幽默诙谐的一面,以及他安贫乐道的人生志趣。 邹伯奇一生不赴科举,不求仕进,以秀才身份为满足。1864年,朝廷大员郭嵩焘巡抚广东,考察邹伯奇的为人“足以矜式浮靡”且“专精数学”,特意向朝廷上书,“请置之同文馆”,清廷命地方官咨送邹伯奇到北京任职,邹伯奇却称病辞谢了。不久,曾国藩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内设学堂,“请伯奇以数学授生徒”,邹伯奇还是没有接受,理由是须“家居养母”。唯一一次与官方的接触,是1864年受聘主持广东的地图绘制工作。 终其一生,邹伯奇始终是一位姿态鲜明的“民间学者”,坚持过着清贫却怡然自乐的生活。 邹伯奇常常利用自己掌握的天文学知识帮助老百姓破除迷信。当时民间传说道光十九年焚烧鸦片的那天,正是太白星经天,有干戈兵乱之兆。邹伯奇在南海学宫讲学时,就特意通过绘图的方法向学生说明,星变与灾祥并无直接联系,并预言第二年太白星还将出现。后来事实证明果然如此。 由于邹伯奇在学术上的造诣和在地方上的声望,1857年,40岁时他被推举为当时广东著名的学府广东学海堂的学长。到学海堂后,邹伯奇不仅致力于授课、培养人才,还热衷于学术交流。他虽不善交际,但却尽量结交全国各地的学者,在自己周围,形成一个松散的学术团体,在当地营造出良好的学术研究的氛围。 邹伯奇曾经去拜访当时的岭南大儒朱次琦。传说邹伯奇一身粗布衣裳,手持一根长杆烟管,步行50里路到达九江。当时朱次琦正给学生讲课,学生们看见一个衣着寒酸的老头站在门口,禁不住哄堂大笑。朱次琦却恭敬地将邹伯奇迎进屋,当上宾款待。学生深感奇怪,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待邹伯奇落座之后,朱次琦才向学生们宣布,这就是有名的学者邹伯奇,听到这个名字,学生立刻肃然起敬。 1869年5月,邹伯奇去世,终年五十岁。邹伯奇逝世后,他的儿子把他的生平著述辑为《邹征君遗书》四卷。 《清史列传邹伯奇传》这样评价邹伯奇:“聪敏绝世,覃思声音文字度数之源。尤精天文历算,能荟萃中、西之说而贯通之,静极生明,多具神解。”可以说是对邹伯奇这位奇才的精当评价。 当代研究科学史的专家均认为邹伯奇在中国科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戴念祖指出,在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能够像邹伯奇那样作出居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是难能可贵的。戴念祖认为,邹伯奇有两项成就最令人称道:一是于1844年最先发明以摄影术测绘地图的方法,与欧洲人以摄影法作实地测绘几乎同时出现;二是以玻板摄影术最早成功地拍摄人物肖像。 综观邹伯奇的一生,虽擅长西学,却不迷信洋人。他认为西方的力学、光学、化学等技术,我国古代早有发明,甚至认为《墨子》一书可视为西学的源头;虽熟悉古文献,却不拘泥。他不参加科举,显示了他不愿为八股而读书的决心,以及吸纳西方科技的眼光与识见。他对知识和学问保持着实用主义的观念,并用一生的科学实践体现出极强的实干精神与操作能力。 如果说读书与著书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常态,那么对“器”和“图”的重视,以及极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则显示了邹伯奇有别于中国传统读书人的一面,体现了他身上的科学精神。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文中说:“特夫(邹伯奇的号)自制摄影器,观其图说,以较近代日出口精之新器,诚朴可笑。然五十年前,无所承而独创,又岂可不谓豪杰之士耶?”这位“豪杰之士”做过的科学实验数不胜数。他不像徐光启,从意大利人利玛窦那里获得灵感,而是独立创造,从古人的片言只字中一边演绎一边实验,开了实验科学之先河。中国近代科学,因为有邹伯奇而不再显得那么贫乏。 邹伯奇去世时给本乡子弟留下了一副楹联,其中有“创业本维艰”一语,希望后人要不畏艰险,勇于开拓。这似乎概括了这位在国学与西学中游刃有余的近代科学先驱一生所奉行的理念。 (作者系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数学与科学教育系博士) 学术名片: 邹伯奇(1819~1869),广东南海人,清代物理学家,对天文学、数学、光学、地理学等都很有研究。他自己动手制作照相机并拍摄照片,并著有《摄影之器记》和《格术补》,专门探讨摄影技艺及理论问题。他曾独立制造了中国第一台照相机,比西方仅仅晚了4年;还曾参与测绘画出中国第一张有经纬线的中国地图,另外还测绘了广东地图、南海县地图、广州城地图、南海各司(相当于镇)地图甚至他所在的浔峰洲(金沙洲所在江岛)地图。
  • “旋转流变仪--原理,应用和新进展”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尊敬的客户: 想巩固流变学的知识? 实验中遇到了问题? 实验数据如何处理? 流变测量学有何新技术和新进展?...针对快速发展的流变测量技术, 全球领先的旋转流变仪供应商 - 安东帕公司(Anton Paar GmbH)邀请您参加我们的学术研讨会! 主要内容包括: 1.旋转流变仪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2.流变测量技术在涂料/油墨, 食品和药品, 聚合物溶液和熔体,油品等领域的应用 3.旋转流变仪的新进展: 流变光学, 界面流变学, 磁流变, 拉伸流变, 摩擦学等 主讲: Mr. Klaus Wollny (安东帕德国), 陈飞跃 先生(安东帕中国) 时间: 2007年5月18日 上午9:30到下午16:30 地点: 好望角大饭店(上海市肇嘉浜路500号5楼鸣龙厅); 若您对该学术交流会感兴趣, 请填写以下回执, 传真或Email给徐甲菲小姐(传真: 021-6288 6810 Email: selina.xu@anton-paar.com,电话:021-6288 7878) 谢谢! 奥地利安东帕(中国)有限公司 回执 我参加” 旋转流变仪--原理,应用和新进展” 的学术报告,请预留位置: 姓名: 单位名称和邮编: 电话: 传真: EMAIL:
  • HORIBA讲座回放视频|光栅光谱仪原理简介
    课程内容 光谱测量系统组成 光栅技术 光栅光谱仪原理 小结讲师介绍熊洪武,HORIBA 应用技术主管,负责光学光谱仪的应用支持,光学背景深厚,有着丰富的光学系统搭建经验。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性能优异,功能独特的的光谱测试方案,如光致发光、拉曼、荧光、透射/反射/吸收等。课程链接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观看我们录制好的讲解视频了,您准备好了吗? HORIBA Optical SchoolHORIBA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普及光谱基础知识,其旗下的Jobin Yvon有着近200年的光学、光谱经验,我们非常乐意与大家分享这些经验,为此特创立 Optical School(光谱学院)。无论是刚接触光谱的学生,还是希望有所建树的研究者,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的资料及课程。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分享方式,使您对光学及光谱技术有更系统、全面的了解,不断提高仪器使用水平,解决应用中的问题,进而提升科研水平,更好地探索未知世界。
  • 电位滴定仪的原理
    电位滴定仪(Potentiometric Titrator)是一种常用的滴定仪器,其原理基于电位测量的方法。它通过测量反应溶液中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过程中滴定剂的添加量,从而确定待测溶液中所含物质的浓度。以下是电位滴定仪的原理:1.电位测量: 电位滴定仪通过电极对反应溶液的电位进行测量。通常使用的电极包括指示电极(如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如银/银氯化钾电极)。指示电极感应到溶液中所含物质的变化,而参比电极提供一个稳定的参考电位。2.滴定过程: 在滴定过程中,待测溶液(被滴定物)与滴定剂(滴定液)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溶液中所含物质浓度的变化。滴定过程中滴定剂逐渐添加到待测溶液中,直至达到滴定终点。3.终点检测: 滴定终点通常是指滴定反应完全完成时的状态。在电位滴定中,终点的检测基于电位的变化。在滴定过程中,当滴定剂与待测溶液中的物质完全反应时,反应溶液的电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个变化被用来指示滴定终点。4.记录数据: 电位滴定仪会记录滴定过程中电位的变化,并将数据转换为体积-电位曲线或体积-导电度曲线。通过分析曲线,可以确定滴定终点的位置,从而计算出被滴定物的浓度。5.自动化控制: 现代电位滴定仪通常配备了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控制滴定剂的添加速率,并在检测到电位变化时停止滴定,从而提高滴定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综上所述,电位滴定仪利用电位测量的原理来确定滴定过程中滴定剂的添加量,并通过分析电位的变化来检测滴定终点,从而实现对待测溶液中所含物质浓度的测量。
  • 超声波破碎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超声波破碎仪的基本工作原理超声波破碎仪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振动产生的高频机械波动力,对样品进行破碎、分散、乳化等处理的实验仪器。其基本工作原理涉及超声波的产生和传播,以及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的声波效应。以下是超声波破碎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超声波的产生: 超声波破碎仪内部通常包含一个压电陶瓷晶体,该晶体可以通过电压的作用发生振动。当施加高频电压时,压电晶体会迅速振动,产生高频的超声波。超声波的传播: 通过振动的压电晶体,超声波会传播到连接样品的处理装置(通常是破碎杵、破碎管或破碎尖等)。这个处理装置的设计可以将超声波传递到液体中的样品。声波效应: 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高强度的声波效应,形成破碎区域。当超声波传播到液体中,它会产生交替的高压和低压区域,形成声波节点和反节点。在高压区域,液体分子受到挤压,形成微小的气泡;在低压区域,气泡迅速坍塌,产生局部高温和高压。这种声波效应称为“空化”效应。空化效应的作用: 空化效应导致液体中的气泡在瞬间形成和坍塌,产生局部高温和高压。这些瞬时的高能量作用于样品中的细胞、分子或颗粒,导致物质的破碎、分散或乳化。作用于样品: 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和声波效应作用于样品,可以打破细胞膜、细胞壁或分散颗粒,使样品更均匀地分散在液体中。总体而言,超声波破碎仪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波效应,通过声波在液体中产生的高压和低压区域的交替作用,实现对样品的破碎、分散和乳化等处理。这种方法在生物、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 方阻测量仪R50 | 续写KLA产品创新的光辉历史
    薄膜方块电阻和厚度测量 —KLA45年电阻测量技术创新的桌面型解决方案 在半导体芯片等器件工艺中,后道制程中的金属连接是经过金属薄膜沉积,图形化和蚀刻工艺,最后在器件元件之间得到导电连接。对于半导体、PCB、平板显示器、太阳能应用和研发等不同行业,对各种金属层(包括导电薄膜、粘附层和其他导电层)都有各种各样的电阻和厚度的量测需求,KLA Instruments&trade Filmetrics® 事业部能够提供先进的薄膜电阻测量解决方案。金属薄膜的电阻测量主要包括两种技术:四探针法和涡流法。两种测量技术各有其优势,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种技术的测量原理。问什么是四探针测量技术? 四探针测量技术已经存在了 100 多年,由于其操作简单以及固有的准确性,一直备受青睐。如下图所示,四探针与导电表面接触,电流在两个引脚之间流过,同时测量另外两个引脚之间的电压。标准的(左)和备用的(右)四探针测量原理图。R50具有双配置测量方法,通常用于薄膜边缘出现电流集聚或引脚间距变化需要校正的情况。引脚的排列方式通常是线性排列或方形排列,此处主要讨论 R50 探针使用的线性排列。对于大多数应用而言,使用的是标准测量配置 (上图左)。而备用测量配置(上图右)可作为 R50 双配置测量方法的一部分,用于薄膜边缘电流集聚或需要校正引脚间距变化的情况。此处展示的测量结果仅使用了标准测量配置。问什么是涡流测量技术? 涡流 (EC) 技术是指线圈中的交变电流会在导电层中产生交变涡流。这些交变涡流反过来会产生一个磁场,从而改变驱动线圈的阻抗,这与该层的方块电阻成正比。涡流技术通过施加交变磁场,测量导电层中感应的涡流。线圈中的交变驱动电流会在线圈周围产生交变初级磁场。当探测线圈接近导电表面时,导电材料中会感应出交变电流 (涡流)。这些涡流会产生自己的交变次级磁场并和线圈耦合, 从而产生与样品的方块电阻成正比的信号变化。导电层越导电,涡流的感应越强,驱动线圈的阻抗变化就越大。 自1975年KLA的第一台电阻测试仪问世以来,我们的电阻测试产品已经革 命性地改变了导电薄膜电阻和厚度的测量方式。而R50方块电阻测试仪则是KLA超过45年电阻测量技术发展的创新之作。R50提供了10个数量级电阻跨度范围使用的4PP四探针测试技术,以及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EC涡流技术,续写了KLA在产品创新能力和行业先锋地位的历史。 R50 方块电阻测量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无论是四探针法还是涡流法,方块电阻 (Rs) 测量完成后, 用户根据自己需求,可以直接导出方块电阻值,也可以使用 RsMapper 软件中的转换功能,将数据直接转换为薄膜厚度:Rs = ρ/t其中 ρ 是电阻率,t 是薄膜厚度。上图显示了 2μm 标准厚度铝膜的方块电阻分布图和薄膜厚度分布图。根据方块电阻数据(左),利用标准电阻率(中),将数据转换为薄膜厚度分布图(右)。在某些应用中,将数据显示为薄膜厚度分布图可能更有助于观测样品的均匀性。RsMapper 软件还提供差异分布图,即利用两个特定晶圆的测绘数据绘制成单张分布图来显示两者之间的差异。此功能可以用来评估蚀刻或抛光工艺前后的方块电阻变化。问如何选择适当的测量技术?R50 分成2个型号:R50-4PP 是接触式四探针测量系统 ;R50-EC是非接触式涡流测量系统。R50-4PP能测量的最大方块电阻为 200MΩ/sq.,因而非常适合比较薄的金属薄膜。对于非常厚的金属薄膜,电压差值变得非常小,这会限制四探针技术的测量。它只能测量厚度小于几个微米的金属膜,具体还要取决于金属的电阻率。由于非常薄的金属薄膜产生的涡流很小,加上R50-EC 的探头尺寸非常小,所以使用涡流方法测量方块电阻时,金属厚度最薄的极限大约在 100 nm (或约10 Ω/sq.,与金属材料性质有关)。对于非常厚的金属薄膜,涡流信号会增加,因此对可测量的金属薄膜的最大厚度实际上没有限制。在四探针和涡流技术都可使用的情况下,一个决定因素就是避免因引脚接触样品而造成损伤或污染。对于这类样品,建议使用涡流技术。对于可能会产生额外涡流信号的衬底样品,并且在底部有绝缘层的情况下,则建议使用四探针技术。简而言之,Filmetrics R50 系列可以测量大量金属层。对于较薄的薄膜,它们的电阻较大而四探针的测量范围较大,因而推荐使用 R50-4PP(四探针)。对于非常厚的薄膜,或者需要非接触式测量的柔软或易损伤薄膜,推荐使用 R50-EC(涡流技术)。
  • 【邀请函】锁相放大器工作原理及应用和Moku产品介绍网络研讨会
    【邀请函】锁相放大器工作原理及应用和Moku产品介绍网络研讨会昊量光电邀您参加2022年01月19日锁相放大器工作原理及应用和Moku产品介绍网络研讨会。由Liquid Instruments研发的Moku系列多功能综合测量仪器在量子光学、超快光学、冷原子、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他的锁相放大器、PID控制器和相位表、激光器稳频功能,单一设备满足实验室多种测量、控制应用需求。在本次网络研讨会中,您将了解到锁相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并提供对应的信号的检测方案介绍。主办方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Liquid Instruments会议主题锁相放大器工作原理及应用和Moku产品介绍会议内容1. 锁相放大器的基本原理2. 锁相放大器在光学领域的重要应用方向-测量信号振幅(强度)以及相位3. 如何设置锁相放大器的调制频率和时间常数4. 应用介绍:超快光谱和锁相环/差频激光锁频5. 如何通过锁相环来解决锁相放大器测相位时的局限性6. 问题环节主讲嘉宾应用工程师:Fengyuan (Max) Deng, Ph.D.简介:普渡大学化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方向。应用工程师:Nandi Wuu, Ph.D.简介:澳洲国立大学工程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直播活动1.研讨会当天登记采购意向并在2022年第一季度内采购的客户,可获赠Moku:Go一台!其中采购Pro还可加赠云编译使用权限一年。 2.联系昊量光电并转发微信文章即可获得礼品一份。直播时间:2022年01月19日报名方式:欢迎致电昊量光电报名成功!开播前一周您将收到一封确认电子邮件,会详细告知如何参加线上研讨会。期待您的参与,研讨会见!
  • 阿蛋学仪器 | 色谱分离的原理 So Easy !
    广州绿百草推出全新连载短篇小说【阿蛋学仪器】, 不定期的跟大家讲述关于学渣阿蛋在工作后不得不学习仪器知识的苦逼经历。夸张的剧情下都是以现实为原型,记得准时关注哦!夏天的风正暖暖吹过,穿过头发穿过耳朵.........话说在那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的某个周末,正在抠着大脚丫吃着冰西瓜思考人生意义的胖##突然接到领导的一个任务。“喂。小胖呀~ 上头下了个任务,要拍一个化学知识视频,我看你一向最受学生欢迎,就随便摆弄一下吧。课题已经帮你选好了,色谱分析原理。”“额,不不不,虽然为了科学教育的发展我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辞,但是......”“别啰嗦,就这么定了。告诉你啊,给我做的好好的,不然你今年的考评....88”嘟嘟嘟。。。胖##现在已经无法继续好好玩耍了,学生喜欢他都是因为他风流一趟玉树临风知识渊博心地善良从不让人挂科呀~真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呀~内心再抗拒,生活还是要继续的。胖##叫来了以前跟他一起打LOL的阿蛋,浑浑噩噩迷迷糊糊想了三天三夜的剧本,终于开拍了。( 导演和其它演员的召唤,这里就不详细说啦哈! )导演:色谱分析原理So Easy 剧组 Action!!!场景预设 ——色谱柱:为一间双门房子,一门可进,一门可出。分析的样品:胖##,高大威猛略胖。阿蛋,形象气质佳小明星(剧情需求,大家多多包涵,少吐些。)Part 1 —— 反相柱分析原理屋子里有一大群美女,胖##和阿蛋从一个门进入,穿过屋子,从另一个门出来。结果:众美女都喜欢帅哥,不断有人拉阿蛋的手并要求合影签名。胖##由于高大威猛,也有部分小萝莉喜欢,但是还是比阿蛋少,走的自然比阿蛋快。结果胖##和阿蛋的距离越来越远,出门的时候,已经分离的很好了。分离度3.0,柱效15万/m。反相柱分离注意事项:1)不可用于分离帅得离谱的人(非极性太强的物质),会造成美女互相踩伤践踏拥挤的现象,造成柱堵塞,柱压升高;心脏不好的美女会由于过于激动而休克,甚至兴奋而死,造成柱子过早老化,降低柱效。另外,还会造成吸附现象,出峰时间太久甚至不出峰。2)不可用于分离过于猥琐丑陋可怕的人(极性太强的物质),会导致美女流失,造成柱效下降,出峰时间太快,影响分离效果。不过这时有个色谱柱再生方法可以回复柱效,就说“牛掰了”的鞋正挥泪大甩卖,美女将迅速赶回,恢复柱效!Part 2 —— 正相柱分析原理屋子里有一大群男子,胖##和阿蛋从一个门进入,穿过屋子,从另一个门出来。结果:阿蛋由于太帅招人嫉妒率先被赶出来。胖##被同胞惺惺相惜,留下来吃饭唱K看电影,最后才依依不舍的含泪送别。分离度2.8,柱效13万/m。正相柱分离注意事项:并不适用于分离Gay男(无保留物质)。Part 3 —— 体积排阻色谱柱分析原理屋子里面变成了溶洞效果,溶洞里的洞有大有小,非常好玩。胖##和阿蛋从一个门进入,穿过溶洞,从另一个门出来。结果:本以为阿蛋个头小灵活,会早点爬出来,谁知是体积庞大的胖##先出来啦。因为两人一钻溶洞,便仿佛回到了童年,逮着洞就想钻。阿蛋个子小,钻来钻去玩得不亦乐乎。而胖##在意思到自己已非3岁的小胖胖后,害怕被小洞卡住而崴了,只好作罢,沿大路走了出来,扼腕叹息“时光蹉跎,青春少年已不复!”Part 4 —— 离子对色谱柱分析原理屋子里有一大群美女,胖##和阿蛋从一个门进入,穿过屋子,从另一个门出来。胖##痛苦回忆:美女都喜欢帅哥,不断有人拉住阿蛋吟诗作对自拍萌萌哒,拉胖##的仅有几个发育不全的小萝莉。结果胖##和阿蛋渐行渐远。。。胖##对策:往事不堪回首,所以第二天再过这间屋子的时候,带上了他的必杀技——萌萌哒小鲜肉胖小子。结果:胖##抱着胖小子和阿蛋一起穿过屋子,美女们发现居然还有个小鲜肉,纷纷过来捏捏小脸蛋。“美女,敢吃青椒吗?” 胖小子搭配美女的功夫一点也不含糊呢。胖##色眯眯的看着围着的众美女,美其名曰为胖小子报仇,把美女的脸蛋一一捏了个编。直到胖小子微怒言 “爸比,我饿了!” ,才恋恋不舍的抱起小胖,发话 “最后再捏一遍!......” 阿蛋在门口,秒倒!Part 4 拍摄花絮 ——1)观众问:美女为什么喜欢小鲜肉抛弃阿蛋呢? 回复:现在流行小鲜肉。另外,女人总是有母爱的,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此处美女年龄要大些。呵呵。2)拍完这段以后,导演“卡”了N次。因为胖小子被捏后没有表现出天真烂漫可爱的样子,反而哭了N次,最终拍得胖小子又累又饿又痛才终被导演放行。3)Case结束时,镜头正面是胖##得意而归的表情,远端发现众美女一脸哀怨的正在揉脸,忿忿曰“死胖子,手够狠啊!̷�!”By the way, 这次拍摄的视频非常受欢迎,胖##终于又能在领导的眼皮底下好好思考人生了!想知道阿蛋后续又有怎样的遭遇?记得持续关注广州绿百草微信公众号~我们会不定期推出续集哦~关注广州绿百草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 各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谱图表示方法
    紫外吸收光谱UV   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子中电子能级的跃迁   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吸收光能量随吸收光波长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   荧光光谱法FS   分析原理:被电磁辐射激发后,从最低单线激发态回到单线基态,发射荧光   谱图的表示方法:发射的荧光能量随光波长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荧光效率和寿命,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   红外吸收光谱法IR   分析原理:吸收红外光能量,引起具有偶极矩变化的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   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透射光能量随透射光频率变化   提供的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   拉曼光谱法Ram   分析原理:吸收光能后,引起具有极化率变化的分子振动,产生拉曼散射   谱图的表示方法:散射光能量随拉曼位移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   分析原理:在外磁场中,具有核磁矩的原子核,吸收射频能量,产生核自旋能级的跃迁   谱图的表示方法:吸收光能量随化学位移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峰的化学位移、强度、裂分数和偶合常数,提供核的数目、所处化学环境和几何构型的信息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SR   分析原理:在外磁场中,分子中未成对电子吸收射频能量,产生电子自旋能级跃迁   谱图的表示方法:吸收光能量或微分能量随磁场强度变化   提供的信息:谱线位置、强度、裂分数目和超精细分裂常数,提供未成对电子密度、分子键特性及几何构型信息   质谱分析法MS   分析原理:分子在真空中被电子轰击,形成离子,通过电磁场按不同m/e分离   谱图的表示方法:以棒图形式表示离子的相对峰度随m/e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分子离子及碎片离子的质量数及其相对峰度,提供分子量,元素组成及结构的信息   气相色谱法GC   分析原理:样品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由于分配系数不同而分离   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峰的保留值与组分热力学参数有关,是定性依据 峰面积与组分含量有关   反气相色谱法IGC   分析原理:探针分子保留值的变化取决于它和作为固定相的聚合物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谱图的表示方法:探针分子比保留体积的对数值随柱温倒数的变化曲线   提供的信息:探针分子保留值与温度的关系提供聚合物的热力学参数   裂解气相色谱法PGC   分析原理:高分子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瞬间裂解,可获得具有一定特征的碎片   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谱图的指纹性或特征碎片峰,表征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几何构型   凝胶色谱法GPC   分析原理:样品通过凝胶柱时,按分子的流体力学体积不同进行分离,大分子先流出   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高聚物的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   热重法TG   分析原理:在控温环境中,样品重量随温度或时间变化   谱图的表示方法:样品的重量分数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   提供的信息:曲线陡降处为样品失重区,平台区为样品的热稳定区   热差分析DTA   分析原理:样品与参比物处于同一控温环境中,由于二者导热系数不同产生温差,记录温度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   谱图的表示方法:温差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   提供的信息:提供聚合物热转变温度及各种热效应的信息   TG-DTA图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   分析原理:样品与参比物处于同一控温环境中,记录维持温差为零时,所需能量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   谱图的表示方法:热量或其变化率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   提供的信息:提供聚合物热转变温度及各种热效应的信息   静态热―力分析TMA   分析原理:样品在恒力作用下产生的形变随温度或时间变化   谱图的表示方法:样品形变值随温度或时间变化曲线   提供的信息:热转变温度和力学状态   动态热―力分析DMA   分析原理:样品在周期性变化的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形变随温度的变化   谱图的表示方法:模量或tg&delta 随温度变化曲线   提供的信息:热转变温度模量和tg&delta   透射电子显微术TEM   分析原理:高能电子束穿透试样时发生散射、吸收、干涉和衍射,使得在相平面形成衬度,显示出图象   谱图的表示方法:质厚衬度象、明场衍衬象、暗场衍衬象、晶格条纹象、和分子象   提供的信息:晶体形貌、分子量分布、微孔尺寸分布、多相结构和晶格与缺陷等   扫描电子显微术SEM   分析原理:用电子技术检测高能电子束与样品作用时产生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X射线等并放大成象   谱图的表示方法:背散射象、二次电子象、吸收电流象、元素的线分布和面分布等   提供的信息:断口形貌、表面显微结构、薄膜内部的显微结构、微区元素分析与定量元素分析等   原子吸收AAS   原理:通过原子化器将待测试样原子化,待测原子吸收待测元素空心阴极灯的光,从而使用检测器检测到的能量变低,从而得到吸光度。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   (Inductivecouplinghighfrequencyplasma)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ICP   原理:利用氩等离子体产生的高温使用试样完全分解形成激发态的原子和离子,由于激发态的原子和离子不稳定,外层电子会从激发态向低的能级跃迁,因此发射出特征的谱线。通过光栅等分光后,利用检测器检测特定波长的强度,光的强度与待测元素浓度成正比。   X-raydiffraction,x射线衍射即XRD   X射线是原子内层电子在高速运动电子的轰击下跃迁而产生的光辐射,主要有连续X射线和特征X射线两种。晶体可被用作X光的光栅,这些很大数目的原子或离子/分子所产生的相干散射将会发生光的干涉作用,从而影响散射的X射线的强度增强或减弱。由于大量原子散射波的叠加,互相干涉而产生最大强度的光束称为X射线的衍射线。   满足衍射条件,可应用布拉格公式:2dsin&theta =&lambda   应用已知波长的X射线来测量&theta 角,从而计算出晶面间距d,这是用于X射线结构分析 另一个是应用已知d的晶体来测量&theta 角,从而计算出特征X射线的波长,进而可在已有资料查出试样中所含的元素。   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performancecapillaryelectrophoresis,HPCE)   CZE的基本原理   HPLC选用的毛细管一般内径约为50&mu m(20~200&mu m),外径为375&mu m,有效长度为50cm(7~100cm)。毛细管两端分别浸入两分开的缓冲液中,同时两缓冲液中分别插入连有高压电源的电极,该电压使得分析样品沿毛细管迁移,当分离样品通过检测器时,可对样品进行分析处理。HPLC进样一般采用电动力学进样(低电压)或流体力学进样(压力或抽吸)两种方式。在毛细管电泳系统中,带电溶质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迁移,其表观迁移速度是溶质迁移速度与溶液电渗流速度的矢量和。所谓电渗是指在高电压作用下,双电层中的水合阴离子引起流体整体地朝负极方向移动的现象 电泳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以不同的速度向其所带电荷相反方向迁移的现象。溶质的迁移速度由其所带电荷数和分子量大小决定,另外还受缓冲液的组成、性质、pH值等多种因素影响。带正电荷的组份沿毛细管壁形成有机双层向负极移动,带负电荷的组分被分配至毛细管近中区域,在电场作用下向正极移动。与此同时,缓冲液的电渗流向负极移动,其作用超过电泳,最终导致带正电荷、中性电荷、负电荷的组份依次通过检测器。   MECC的基本原理   MECC是在CZE基础上使用表面活性剂来充当胶束相,以胶束增溶作为分配原理,溶质在水相、胶束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在电场作用下,毛细管中溶液的电渗流和胶束的电泳,使胶束和水相有不同的迁移速度,同时待分离物质在水相和胶束相中被多次分配,在电渗流和这种分配过程的双重作用下得以分离。MECC是电泳技术与色谱法的结合,适合同时分离分析中性和带电的样品分子。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量子理论中的隧道效应。将原子线度的极细探针和被研究物质的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当样品与针尖的距离非常接近时(通常小于1nm),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会穿过两个电极之间的势垒流向另一电极。这种现象即是隧道效应。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ForceMicroscopy,简称AFM)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就是将探针装在一弹性微悬臂的一端,微悬臂的另一端固定,当探针在样品表面扫描时,探针与样品表面原子间的排斥力会使得微悬臂轻微变形,这样,微悬臂的轻微变形就可以作为探针和样品间排斥力的直接量度。一束激光经微悬臂的背面反射到光电检测器,可以精确测量微悬臂的微小变形,这样就实现了通过检测样品与探针之间的原子排斥力来反映样品表面形貌和其他表面结构。   俄歇电子能谱学(Augerelectronspectroscopy),简称AES   俄歇电子能谱基本原理:入射电子束和物质作用,可以激发出原子的内层电子。外层电子向内层跃迁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可能以X光的形式放出,即产生特征X射线,也可能又使核外另一电子激发成为自由电子,这种自由电子就是俄歇电子。对于一个原子来说,激发态原子在释放能量时只能进行一种发射:特征X射线或俄歇电子。原子序数大的元素,特征X射线的发射几率较大,原子序数小的元素,俄歇电子发射几率较大,当原子序数为33时,两种发射几率大致相等。因此,俄歇电子能谱适用于轻元素的分析。
  • 技术原理:浊度仪测浊度采用的原理
    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水中含有泥土、粉尘、微细有机物、浮游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等悬浮物和胶体物都可使水中呈现浊度。浊度仪采用90°散射光原理。由光源发出的平行光束通过溶液时,一部分被吸收和散射,另一部分透过溶液。与入射光成90°方向的散射光强度复合雷莱公式:IS = ×I0其中:I0---------------入射光强度;IS----------散射光强度;N-------单位溶液微粒数;V-----------微粒体积;-------入射光波长 ;K-----------系数;在入射光很定条件下,在一定浊度范围内,散射光强度与溶液的浑浊度成正比。上式可 表示为 =K’N (K’为常数) 根据这一公式,可以通过测量水样中微粒的散射光强度来测量水样的浊度。浊度仪分为便携式,台式和在线浊度仪。台式一般用于实验室检测浊度;便携式和在线浊度仪一般用于现场检测。便携式用于不连续的检测,在线浊度仪用于连续,现场浊度监测。它可以实时,连续监测浊度,一般用于自来水厂,污水厂,渠道,水利设施,防洪监测,水池等处。
  • 负氧离子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与选择
    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是空气质量好坏的关键。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和湿地是产生空气负(氧)离子的重要场所。在空气净化、城市小气候等方面有调节作用,其浓度水平是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的指标之一。自然界中空气正、负离子是在紫外线宇宙射线、放射性物质、雷电、风暴、瀑布、海浪冲击下产生,既是不断产生,又不断消失,保持某一动态平衡状态。由于负离子的特性,空所中的负离子产生与消失会保持一个平衡,因此判断环境下负离子浓度需要借助专门的空气离子检测仪进行准确测量。负氧离子是带负电荷的单个气体分子和轻离子团的总称,简言之就是带负电荷的氧离子。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和湿地是产生空气负氧离子的重要场所。其浓度水平是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的指标之一,有着 “空气维生素”之称。工作原理:空气离子测量仪是测量大气中气体离子的专用仪器,它可以测量空气离子的浓度,分辨离子正负极性,并可依离子迁移率的不同来分辨被测离子的大小。一般采用电容式收集器收集空气离子所携带的电荷,并通过一个微电流计测量这些电荷所形成的电流。测量仪主要包括极化电源、离子收集器、微电流放大器和直流供电电源四部分。首要要了解自己选负离子检测用途,目前有进口的负离子检测仪,国产的负离子检测仪,仿冒的负离子检测仪等等。分为便携的负离子检测仪,在线的负离子检测仪,按原理分又分为平行电极负离子检测仪和圆通电容器负离子检测仪两种。空气负氧离子检测分为 “平极板法测空气负离子” 和”电容法测空气负离子“这两种原理,其中“平极板”原理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检测快速,经济实惠,用于个人、工厂、实验室等单位。电容法测空气负离子检测仪是一种高性能检测方法,具有防尘、防潮等特点,相对于平极板法测空气负离子更加,特别适合于森林、风景区的使用,是林业局,科研单位测量空气质量的常见仪器。按收集器的结构分,负离子检测仪可以划分为平行板式和Gerdien 冷凝器式/双重圆筒轴式两种类型。1.Ebert式/平行电板式离子检测仪平行电板式离子检测仪是目前低端空气离子检测仪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A跟B是一组平行的且相互绝缘的电极,B极顶端边着一个环形双极电极,空气通过右下角的风扇吸入,空气中的负离击打A/B电极放电,电荷传导到E环形电极形成自放电,放电信号被记录,从而可对空气中正、负离子数量及大小进行测量。这种检测仪技术上比较成熟,造价成本也比较低,但是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另外这种结构自身的弱点容易导致电解边缘效应,容易造成气流湍流,造成检测结果偏移较大。2.Gerdien冷凝器式/双重圆筒轴式双重圆筒轴式离子检测仪是目前中高端空气离子检测仪成熟的一种方法。整体结构由3个同心圆筒组成,外围筒身及内轴为电极,空气通过圆筒时,离子撞击筒身跟轴产生放电,放电信号被记录,从而可对空气中正、负离子数量及大小进行测量。这种检测仪技术上已非常成熟,但由于内部复杂的结构及控制,造价成本高昂,这种结构可以有效解决平行电板式结构固有的电解边缘效应,同时圆筒本身的结构及特殊的进气方式可以保持气流通过的平顺性,对离子数量及大小的检测精确性有极大提高。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