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科技布标准

仪器信息网科技布标准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科技布标准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科技布标准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科技布标准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科技布标准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科技布标准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科技布标准相关的解决方案。

科技布标准相关的资讯

  • 《科技计划研制技术标准工作手册》发布
    为方便科技工作者更好承担或参与技术标准研制工作,提供技术标准基础知识、方法和工具服务,国家标准委会同科技部、质检总局组织编制了《科技计划研制技术标准工作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日前已正式发布,这也是落实《&ldquo 十二五&rdquo 技术标准科技发展专项规划》,深化标准化与科技互动支撑的一项重要举措。   自&ldquo 十五&rdquo 时期国家提出并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以来,研制技术标准逐渐成为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目标任务,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承担或参与技术标准研制工作。为满足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需求,国家标准委会同科技部、质检总局组织编写了《手册》。《手册》分为基础篇、管理篇、程序篇和方法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比较系统的回答了科研人员在研制技术标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涉及到标准的内涵、标准化的作用、技术标准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我国标准化管理体制、科技计划研制技术标准的工作程序等内容。《手册》还列出了与研制技术标准相关的延伸阅读材料,以及标准化相关组织机构联系方式等标准化工作常用信息。广大科技工作者及社会各界均可从科技部、国家标准委官方网站和国家科技计划申报中心网站免费阅读并下载该《手册》。   下一步,国家标准委将与科技部联合开展技术标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科技工作者标准化意识和水平,提升科技计划研制技术标准工作的有效性。   附件:《科技计划研制技术标准工作手册》.pdf
  • “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发布 强调支持团体标准
    p   日前,科技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印发《“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规划》中谈到,虽然“十二五”期间,在政策的引导和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取得显著成效,标准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但是,面对新形势与新需求,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重点领域标准供给能力有待提高,技术标准与科技、产业结合不够紧密,市场主体开展技术标准研制的动力不足、能力不强,标准化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发展政策环境需要优化 技术标准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以及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没有充分显现,技术标准的质量效益亟待提升。 /p p   “十三五”期间,将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政策制度优化完善为动力,激发技术标准创新活力,着力构建新型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发挥技术标准在淘汰落后产能、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技术标准研制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支撑能力,助推加速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 着力健全技术标准创新服务体系,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p p   具体来说,有如下目标: /p p   研制技术标准成为科技计划的重要任务,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研制基础通用与公益、产业共性技术国家标准1000项以上,一些新兴和交叉领域标准水平领跑国际 研制国际标准200项以上,推动1000项以上中国标准被国外标准引用、转化,或被境外工程建设和产品采用,技术标准在国际贸易、多双边合作,以及推动中国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重点领域和区域建设50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有效支撑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工作,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建设50个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为标准技术方法和关键指标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 培育形成一批重要的团体标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载体更加丰富、渠道更加通畅 培育一批以标准引领发展的创新型、先导型企业,企业技术标准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科技人员参与技术标准工作越来越普遍,企业技术标准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跨界、复合型和具有国际视野的标准化人才不断涌现。 /p p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中多次强调团体标准的重要地位: /p p   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依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建立和完善利益共建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机制措施,及时将创新技术和产品制定为联盟标准或团体标准,加快市场化推广。 /p p   支持有条件的社会团体积极承担创新性、引领性及交叉融合技术领域的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推荐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研制工作。积极推动团体标准纳入科技成果统计,将团体标准纳入科技和标准化奖励范畴。鼓励各地方、各部门在产业政策制定、政府采购、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引用具有自主创新技术和竞争优势的团体标准。建立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政府主导制定标准的机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产业发展需求,鼓励联盟、社会团体等与标准化专业机构加强合作,将实施效果良好的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推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 /p p   鼓励社会团体建立健全团体标准中专利处置、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措施,推动社会团体成员自有和共有专利融入团体标准,提升协作创新、全产业链创新效益和效率。 /p p   简化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制定程序,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快速承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需求。 /p p   详细内容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 /strong /p p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战略部署和政策规划,全面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健全科技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引导科技、产业等各类资源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健全新型技术标准体系,促进发展动力转换,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制定本规划。 /p p   一、形势与需求 /p p   “十二五”期间,在政策的引导和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取得显著成效,标准化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技术标准总体水平明显提升,对制定国际标准的贡献显著增加,科技和标准化互动支撑能力明显增强,技术标准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抓手。 /p p   进入“十三五”,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愈发明显,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产品更新步伐加快,技术创新和标准研制日益融合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利用技术、标准、专利等资源禀赋优势,加快创新布局,争夺标准制定主导权,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确立竞争新优势。 /p p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与经济的联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这些都对增强技术标准创新能力、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提升技术标准创新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实施标准战略,明确了技术标准创新发展的重点,要求进一步健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及时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 /p p   面对新形势与新需求,重点领域标准供给能力有待提高,技术标准与科技、产业结合不够紧密,市场主体开展技术标准研制的动力不足、能力不强,标准化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发展政策环境需要优化 技术标准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以及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没有充分显现,技术标准的质量效益亟待提升。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技术标准创新提出的需求,解决技术标准研制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技术标准战略实施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创新工作机制和模式,增强技术标准有效供给。 /p p   二、总体要求 /p p   (一)指导思想 /p p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政策制度优化完善为动力,激发技术标准创新活力,着力构建新型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发挥技术标准在淘汰落后产能、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技术标准研制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支撑能力,助推加速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 着力健全技术标准创新服务体系,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p p   (二)基本原则 /p p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全面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与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破除科技创新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障碍,为技术标准创新发展提供动力 将创新置于技术标准发展的核心位置,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以制度和模式创新为突破,发挥科技创新在技术标准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技术标准水平。 /p p   政府引导,协同推进。发挥政府在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中的引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完善政策环境,持续加强对基础通用与公益、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研制的支持力度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地方的积极性,引导产学研用等各方面加大投入,推进创新性、引领性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 /p p   立足国情,面向国际。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对技术标准工作提出的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着力补齐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短板,加速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统筹技术标准“引进来”与“走出去”,加大优势特色领域国际标准研制力度,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及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提高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 /p p   (三)发展目标 /p p   到2020年,技术标准创新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技术标准研制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政府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科技创新与标准化协同推进、融合发展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技术标准战略实施更加深入人心,为促进科技与经济更加紧密结合、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p p   ——研制技术标准成为科技计划的重要任务,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研制基础通用与公益、产业共性技术国家标准1000项以上,一些新兴和交叉领域标准水平领跑国际 /p p   ——研制国际标准200项以上,推动1000项以上中国标准被国外标准引用、转化,或被境外工程建设和产品采用,技术标准在国际贸易、多双边合作,以及推动中国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p p   ——在重点领域和区域建设50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有效支撑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工作,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p p   ——建设50个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为标准技术方法和关键指标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 /p p   ——培育形成一批重要的团体标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载体更加丰富、渠道更加通畅 /p p   ——培育一批以标准引领发展的创新型、先导型企业,企业技术标准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p p   ——科技人员参与技术标准工作越来越普遍,企业技术标准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跨界、复合型和具有国际视野的标准化人才不断涌现。 /p p   三、以科技引领技术标准水平提升 /p p   (一)加强新兴和交叉领域技术标准研制 /p p   在现代农业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绿色服务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清洁高效能源技术、现代交通技术与装备、高效生物技术、现代食品制造技术、现代服务技术等创新活跃、技术融合度较高的领域,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同步部署产品和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化推广,通过技术标准加速创新技术和产品市场化进程、缩短产业化周期。 /p p   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依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建立和完善利益共建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机制措施,及时将创新技术和产品制定为联盟标准或团体标准,加快市场化推广。鼓励标准化技术组织和国内技术对口单位,在重要战略领域积极组织相关技术研发机构,主导提出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研制工作,通过标准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p p   (二)推动基础通用与公益和产业共性技术标准优化升级 /p p   将研制形成技术标准作为具有市场应用前景、产业目标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的研究目标内容,加大科技计划对重要基础通用与公益和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研制的支持力度,将先进适用科技创新成果融入技术标准,更新标准核心技术和关键指标,持续提升标准技术水平。围绕国家基础保障和治理能力提升对技术标准的需求,开展能源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卫生健康、重要领域安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技术标准研制工作,加快健全基础通用与公益技术标准体系,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落实国家重大产业政策规划,加强农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共性技术标准研制,开展重要产业领域综合标准化研究,以标准水平提升引领和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p p   专栏1 基础通用与公益和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研制 /p p   1. 基础通用与公益标准 /p p   研究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资源循环利用及能源与环境管理、环保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等标准 人类工效、图形符号、术语、元数据、标准数据、标准样品、统计方法等技术标准 消费品、特种设备、信息、交通、消防、海洋、危险化学品等领域通用标准 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信用、社会责任、品牌培育、质量追溯、防灾减灾等社会公益标准。 /p p   2. 产业共性技术标准 /p p   研究基础数据共享和交换、数字化协同、系统集成、过程控制、自动识别以及制造服务等智能制造标准 生态设计和评价、工艺及供应链等绿色制造标准 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等制造业共性标准 结构性材料、功能性材料等新材料标准 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等新能源标准 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新型显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科技服务、标准服务等服务业共性标准。 /p p   (三)加强技术标准研制过程中的科技支撑 /p p   强化科技资源对重要标准研制的技术支持。在基础通用与公益、产业共性技术标准和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以及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研制和实施过程中,开展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建设,对标准的重要技术内容、指标、参数等进行试验验证和符合性测试,逐步建立完善重要技术标准的试验验证和符合性测试机制,增强技术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p p   四、以技术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p p   (一)加强对科技计划中研制技术标准的服务 /p p   鼓励和支持标准化技术组织(机构)积极参与科技计划中技术标准研制需求必要性、可行性的论证,结合标准体系、国内外现状等,为研制技术标准类型、性质、适用范围、主要内容等的确定提供咨询意见。标准研制任务确立后,标准化技术组织(机构)应积极配合科技计划研制技术标准任务的实施,组织开展标准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报批等工作。 /p p   标准化主管部门建立健全科技计划研制技术标准的快速立项程序,对前期已经充分论证并纳入科技计划研究任务的技术标准,简化立项程序、缩短立项周期。根据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丰富技术标准形式,拓宽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和推广应用的渠道。依托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为有标准研制任务的科技计划承担单位提供国内外标准题录检索、强制性国家标准全文免费阅读、经授权的标准文本在线阅读等服务。 /p p   (二)推动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p p   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方法研究,研制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指南,为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标准提供技术支撑。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试点,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效果的评估评价机制,健全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长效机制,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p p   (三)创新技术标准服务模式 /p p   加快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鼓励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培育发展第三方标准化服务,通过市场化运作,孵化出嵌入企业核心业务的技术标准战略咨询、标准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等专业化服务业态和模式,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技术标准的需求。 /p p   围绕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规划,加快建设区域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聚焦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对技术标准的需求,集聚标准化、科技创新及产业资源,打造涵盖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全过程、为广大企业特别是采用“四众”模式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标准创新服务的平台。 /p p   在国家重要政策规划提出的重点产业和优先发展领域,建设一批领域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着眼于新兴和交叉融合领域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对技术标准的需求,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整合标准化资源,打造创新技术和产品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孵化器,及时制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技术标准。 /p p   五、培育中国标准国际竞争新优势 /p p   (一)提高我国对国际标准的技术贡献 /p p   加大科技计划对国际标准研制的支持力度,加强我国优势特色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国际标准研制的前瞻布局,持续开展国际国外技术标准、技术法规跟踪及其与我国技术标准的比对研究,及时将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和标准研制为国际标准。将国际标准化纳入国际科技合作重要内容,联合相关国家共同推动国际标准研制。 /p p   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学会)等积极与国际、国外相关组织进行对接,组织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泛参与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研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科研院所牵头建设以国际标准化工作为主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通过市场化协作机制,构建产学研用共同参与的国际标准创新服务平台。鼓励企业结合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联合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和标准化专业机构等,将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以及企业标准研制为国际标准,提升中国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比重。 /p p   专栏2 重要领域国际标准研制 /p p   主导或参与信息通信与网络、深海、极地、空天等新领域国际标准研制,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技术、航空航天、高端制造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冶金、机械、电工、船舶等技术基础好的传统产业,以及农林、轻纺、有色金属、家电、中医药、食品及稀土、煤炭、工程建筑等我国优势特色领域,研制一批包含我国自主创新技术的国际标准。 /p p   (二)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p p   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需求,依托国家科技计划实施和境外工程建设,开展我国优势技术标准在境外的适用性技术研究,以及我国标准与目标国家标准的互认支撑技术研究,促进中国标准被国外标准引用和转化,或被境外工程建设和产品采用,助推我国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学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等牵头组织,围绕重要贸易国家、区域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需求,开展基于我国创新技术的标准研制与应用合作,推动我国自主创新技术和标准的海外实际应用。 /p p   专栏3 中国标准“走出去”适用性技术研究 /p p   在钢铁、有色、铁路、公路、水运工程、石油天然气、民用核能、特色农产品等领域,配合我国海外工程服务开展中国标准境外适用性研究 在电力、汽车、航空航天、中医药、海洋工程等领域,推进实施综合标准化,提高全产业链标准水平,促进与国际标准整体接轨。 /p p   六、激发市场主体技术标准创新活力 /p p   (一)提升企业的技术标准创制能力 /p p   加强对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标准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鼓励企业将技术标准工作纳入企业核心战略,围绕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推广,加强技术标准创制,厚植企业竞争优势。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标准化专业机构共同承担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研制任务。全面取消企业技术标准备案,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技术标准创新松绑。鼓励企业将自主研发的技术标准进行自我声明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基于第三方的企业技术标准水平、标准创新型企业评估评价机制和技术标准领跑者制度,逐步形成第三方机构实施、社会监督、市场选择和政府采信的技术创新、标准研制、产业升级协同发展的正循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提升,培育企业创新发展新动能。 /p p   (二)增强社会团体的技术标准创新活力 /p p   支持有条件的社会团体积极承担创新性、引领性及交叉融合技术领域的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推荐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研制工作。积极推动团体标准纳入科技成果统计,将团体标准纳入科技和标准化奖励范畴。鼓励各地方、各部门在产业政策制定、政府采购、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引用具有自主创新技术和竞争优势的团体标准。建立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政府主导制定标准的机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产业发展需求,鼓励联盟、社会团体等与标准化专业机构加强合作,将实施效果良好的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推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 /p p   七、健全技术标准创新协同推进机制 /p p   (一)健全技术创新、专利保护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 /p p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标准化主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在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等工作中的协作,对于产业化目标明确的科技计划、以技术为引领的产业和工程项目,同步部署技术标准研制工作。在科技计划、产业和工程项目实施中,强化项目承担单位与标准化技术组织(机构)的协作,推动科技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展。将标准化专家纳入科技专家库和行业专家库,推动标准化专家库与科技专家库、行业专家库共建共享。探索建立科技信息资源与标准化信息资源对接和交汇机制,推进科技与标准化资源共建共享。 /p p   鼓励企业基于创新技术、专利,制定优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培育市场竞争优势。鼓励社会团体建立健全团体标准中专利处置、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措施,推动社会团体成员自有和共有专利融入团体标准,提升协作创新、全产业链创新效益和效率。健全技术标准中涉及专利的管理措施,统筹协调好专利保护和技术标准研制工作。 /p p   (二)健全军民标准融合发展机制 /p p   建立健全军民标准通用化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军民标准规划、计划的协调对接。健全军民标准化技术组织融合发展机制,加强军民标准化技术组织合作与人员交流,推动军民融合重点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共建共管。完善军民标准双向转化和军民通用标准制修订制度措施,推动军方采用民用标准和军用标准转化为民用标准,加强军民通用标准制定和整合。建立完善军民标准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军民标准数字化和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p p   八、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p p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p p   充分发挥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加强科技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与标准化主管部门的协调与沟通,研究本规划实施涉及的重大政策,对跨部门跨领域、存在重大争议技术标准的研制与实施进行协调。加强本规划与科技创新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实施的衔接,鼓励各行业制定实施支持技术标准创新的政策措施。 /p p   充分发挥各地方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作用,推动将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纳入地方政府重要工作内容,制定实施鼓励和支持技术标准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强地方科技管理部门、标准化管理部门与行业管理部门在技术标准创新方面的互动支持,对能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技术标准研制项目,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给予优先支持 对有技术标准需求的地方科技项目、产业项目和工程项目,地方标准化管理部门主动协调服务,推动相关标准立项与实施。 /p p   (二)加强新模式、新业态下技术标准发展路径研究 /p p   开展“互联网+”标准化研究,推动技术标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加快构建适应互联网、物联网等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体系架构 开展“标准化+”研究,优化完善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生态文明、消费升级和公共服务等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更好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 开展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技术标准创制模式研究,使技术标准研制、应用更好适应产品生产与服务个性化、定制化的发展趋势。 /p p   (三)健全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机制措施 /p p   推进实施《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实施中加强技术标准研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科技计划研制的技术标准快速立项通道。加快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建立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技术标准机制。简化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制定程序,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快速承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需求。 /p p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p p   在科技计划实施中,为科研人员提供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鼓励一线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研制活动,提升科研人员技术标准创新意识和能力。面向企业广泛开展技术标准知识宣传普及活动,鼓励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参与技术标准创新,鼓励企业专家牵头承担重要技术标准研制项目。依托科技计划和标准研制项目,支持科研人员广泛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活动,支持科研人员主动提出并主持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 /p p   (五)完善技术标准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 /p p   科技计划专项经费主要支持具有战略意义、技术含量较高的基础通用与公益标准、产业共性技术标准、强制性标准、国际标准的研究,以及中国标准“走出去”适用性技术研究。对于实施效果好、技术引领和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的技术标准,以风险补偿、财政后补助和政府采购等方式予以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探索建立以研制技术标准作为无形资产进行融资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科研机构等社会各方面共同投入技术标准研制。 /p
  • 全国首个科技服务业团体标准颁布
    如何判断一项科技成果到了最佳的产业化时机?日前,由首都科技服务业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组织,北京市科协、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制定的我国首个科技服务业团体标准——《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评价规范》发布,科技成果“成熟度”首次有了标准。  建立专业化服务体系  通常情况下,一项科技成果往往要经历技术萌芽、新兴成长、快速成长和主流市场4个阶段。而目前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中有相当部分是处于技术萌芽期的“青苹果”,想要成功产业化,尚需等待它由“青”变“红”,瓜熟蒂落。寻找合适的切入时机,精准把握“苹果”的成熟度成了关键。  有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已达5700万人,研发人员的总数已经达到354万人,每年取得的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在3万件以上。而在3万余项国家级科技成果中,只有约20%左右的成果转化并批量生产,其中能形成产业规模的大约只有5%。“不是所有科技成果都具备成熟转化的条件。有的成果已经走到市场边缘,只是缺少资金和资源的整合 而有的成果可能还只是处于实验室阶段,离中试还有一段距离。”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成果部部长刘芳认为,这需要有专门的成果转化服务机构把筛选出的“红苹果”进行转化。  北京科技人才多、科技力量雄厚,科技企业数量、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全国第一,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总数连续4年超三成,科技成果多、贡献大。《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评价规范》的发布,为北京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  首都科技服务业协会理事长刘东威表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需要专业的评价工具、专业的人才团队和专业的服务体系,从而对科技成果和市场需求进行挖掘评测、方案策划、资源整合和促进服务。但之前并没有相应的标准体系,因此,建立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北京市科协还将与首都科技服务业协会等单位共同开展知识产权、技术秘密、科技企业股权估值等无形资产的系列标准及科教融合标准的制定,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有形和无形的相关问题,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评价项目覆盖多领域  为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自2014年成立之初就开始试水制定全国首个“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指标。  据了解,日前颁布的《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评价规范》规定了科技成果市场转化成熟度的术语与定义、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流程和评价报告等内容,适用于项目成果拥有方、需求方、金融机构、第三方评价机构及政府管理部门等对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的评价。  《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评价规范》采用包括评价模型和评价权重确定的评价方法,以“技术先进性、外部支撑性和市场转化性”三个维度,在技术研发、技术人才、市场要素、资源要素、产品化要素、生产化要素及商业化要素7个方面设定24个具体评价指标。  一般而言,评价科技成果市场转化成熟度时,主要从技术创新基因、转化支撑要素和职业专家意见等3个方面进行。而企业在寻求成熟的科技成果时,则大致要经过登记需求、系统调研和评价报告等3个步骤。企业进行需求申请、登记、入库后,由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进行调研模板培训、组织调研团队和实施相应的调研计划,最终编制评价报告、由天合专家进行确认以及后续方案的研讨。  目前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成熟度评价师库已分别从科技社团、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各大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等不同渠道集聚评价师共计300人。所评价的项目已经覆盖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技术等多个领域。【原标题:北京发布首个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评价规范】
  • 三德科技参与起草的两项国家标准正式公布
    近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公布了一批国家标准,三德科技参与起草的《GB/T 32707-2016 实验室仪器及设备安全规范 氧弹式热量计》、《GB/T 32709-2016实验室仪器及设备安全规范 煤炭工业分析仪》等两项标准名列其中。实验室仪器及设备主要是指用以检出、测量、观察、计算各物理量、物质成分、物性参数等的器具或设备,仪器精密程度的提高、操作手法的规范是建立现代化实验室,提升教学、科研、生产水平的重要基础。随着实验室仪器及设备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日益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和重视。煤质检测仪器设备是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组成部分,作为国内领先的煤质检测仪器研制机构和供应商,三德科技在煤的热值分析、工业分析领域及相应仪器设备的研制、应用方面有着专业的技术储备、丰富的经验和认知。上述两项国家标准正是基于使用者安全角度出发,分别对氧弹式热量计及煤炭工业分析仪等产品设计做出规范性要求,从而更好的保障使用者健康和安全。 据悉,上述两项国家标准均为我国首次制定,将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至此,三德科技参与起草的国家/行业标准已达8项。
  • 科技部征集2012年度科技计划技术标准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部署和要求,落实《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科技部公开征集2012年度国家科技计划技术标准、认证认可领域备选项目。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   备选项目征集主要围绕技术标准、认证认可领域的共性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和集成应用示范。   二、备选项目推荐单位及要求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主管部门为备选项目推荐单位。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推荐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5项   2、国务院其他各有关部门、各地方推荐数量原则上不超过2项。具体要求详见项目征集指南(附件一)。   3、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依托其所在法人单位申报,原则上不超过1项。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各地方审核推荐,不受推荐限额限制。请在推荐函中注明。   各推荐单位对所推荐项目推荐书的质量严格把关,并对其真实性等负责。   三、备选项目申报单位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一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各备选项目申报单位同一项目只能通过一个推荐单位申报一次。每位项目技术负责人限申报一项备选项目。   四、具体申报要求   申报单位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http://program.most.gov.cn/)进行注册备案后登陆申报系统,根据指南要求和申报内容,按格式填写推荐书。网上申报成功后,将网上生成的推荐书(电子版)打印3份(用A4纸,均为正本),加盖公章,装订成册。   涉密项目不得上网申报,须根据项目推荐书格式离线填写,打印装订3份。项目推荐书格式见附件二。   项目推荐书由推荐单位正式来函统一报送,不受理各申报单位的直接报送。项目推荐书纸质材料受理截止日期(材料到达时间):2011年7月25日下午16:00时。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上申报技术咨询   电话:010-88659000(中继线)   邮箱:program@most.cn   项目推荐书纸质材料送达地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5号(邮政编码:100862)   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   联系人:万廷彬 赵静   电话:010-58881668   附件: 1、2012年度国家科技计划技术标准、认证认可备选项目征集指南 2、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推荐书 原文请见:关于征集2012年度国家科技计划技术标准、认证认可备选项目的通知
  • 阿尔塔科技与凯莱谱宣布达成临床检测标准物质战略合作
    近日,阿尔塔科技与凯莱谱精准医疗宣布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临床诊断、多组学研究、生物标志物发现和转化等多个领域就精准定值标准物质的研发和生产开展全面合作,共同助力精准医疗创新研究。本次合作,阿尔塔科技将利用其领先的稳定同位素标准物质研发平台和标准物质质控体系,结合凯莱谱卓越的创新标志物检测技术研发与转化能力,以及与广大医疗机构与产业伙伴的广泛合作,实现为广大临床实验室提供全方位的精准医疗解决方案,这些将共同为生物药物研制市场、临床诊断测试市场提供专业的产品和技术支持,使全球更多患者受益于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精准医疗检测服务。凯莱谱创始人兼董事长刘华芬表示:“阿尔塔是中国领先的标准物质解决方案提供者,具有标准物质自主原创研发能力。我们非常高兴能与阿尔塔达成战略合作,这将有助于我们结合临床需求,为用户开发更多的创新诊断产品。我们将更加坚定凯莱谱以创新质谱应用为核心,致力于多组学驱动诊断产品转化的企业发展战略,让精准医疗的创新研究真正造福百姓”。阿尔塔科技董事长张磊博士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够助力全球临床检测和精准医疗方面的创新研究,希望通过此次合作,与凯莱谱携手为全球客户带来更快速、更准确、更可靠的临床检测标准物质解决方案。双方通过此次纵深合作能够在临床检测和精准医疗领域取得长足发展。”关于杭州凯莱谱杭州凯莱谱精准医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是一家以创新质谱应用为核心技术,致力于多组学数据驱动产品创新战略的生物技术公司。公司秉承“用创新诊断成就健康生活”的使命,业务重点围绕临床诊断、多组学研究、生物标志物发现和转化三大应用方向,将多组学数据研发转化、临床质谱试剂与仪器自主研发生产及中心实验室服务等多种业务模式融合创新,推动多组学技术在中国临床精准诊疗领域的应用。关于阿尔塔科技天津阿尔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由具有多年经验的海归专家团队创办的具有标准物质研制能力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CNAS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认可实验室(注册号:CNASRM0032),并通过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天津市“专精特新”&“瞪羚”企业,2021年获批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并成立院士创新中心。阿尔塔科技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及发表专著1部,主持完成天津市重大科技支撑项目1项,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项。阿尔塔科技拥有First Standard® 自主品牌,产品涵盖食品成分和添加剂、农残、兽残、挥发性与半挥发性有机物、持久性污染物、医药、天然产物等有机标准品和稳定同位素标记试剂逾万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环境安全监测、生命科学研究、药品开发和疾病诊断等重点领域。
  • 工信部科技司发布行业标准复审结论的公告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行业标准复审计划,现已完成了工业行业标准的复审工作,《计算机过程控制软件开发规程》等4241 项标准继续有效,《半导体光敏管测试方法总则》等6982项标准将予以修订,《低压电器电量控制器》等2922 项标准自公告之日起废止。 特此公告。 附件 1.工程建设领域行业标准复审结论表 2.安全生产领域行业标准复审结论表 3.原材料工业(化工、石化、有色、黑色冶金、建材、稀土)行业标准复审结论表 4.装备工业(机械、汽车、船舶)行业标准复审结论表 5.消费品工业(轻工、食品、纺织、包装)行业标准复审结论表 6.电子信息行业标准复审结论表 7.软件服务业行业标准复审结论表 附件下载
  • 工信部科技司拟废止8项轻工行业标准
    p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发布公示,拟废止《食品添加剂 果胶》等8项轻工行业标准。 /p p   公示内容显示,按照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和推荐性标准集中复审的工作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相关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对《食品添加剂 果胶》(QB 2484-2000)1项强制性行业标准和《食品工业用助滤剂 硅藻土》(QB/T 2088-1995)等7项推荐性行业标准进行了审查和评估,拟予以废止,公示日期截止到9月30日。 /p table width=" 600" align=" center" border=" 1" cellspacing=" 0" cellpadding=" 0"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td width=" 7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序号 /strong /p /td td width=" 18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标准号 /strong /p /td td width=" 27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标准名称 /strong /p /td td width=" 14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标准性质 /strong /p /td td width=" 27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技术归口单位 /strong /p /td td width=" 45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废止理由 /strong /p /td /tr tr td width=" 7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1 /p /td td width=" 18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QB & nbsp & nbsp 2484-2000 /p /td td width=" 27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食品添加剂 果胶 /p /td td width=" 14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强制 /p /td td width=" 27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 /p /td td width=" 45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果胶》(GB 25533-2010)已涵盖该行业标准内容 /p /td /tr tr td width=" 7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 /p /td td width=" 18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QB/T & nbsp & nbsp 2088-1995 /p /td td width=" 27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食品工业用助滤剂 硅藻土 /p /td td width=" 14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推荐 /p /td td width=" 27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 /p /td td width=" 45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硅藻土》(GB 14936-2012)已涵盖该行业标准内容 /p /td /tr tr td width=" 7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3 /p /td td width=" 18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QB/T & nbsp & nbsp 3784-1999 /p /td td width=" 27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食品添加剂 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 /p /td td width=" 14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推荐 /p /td td width=" 27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 /p /td td width=" 45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GB 1886.116-2015)已涵盖该行业标准内容 /p /td /tr tr td width=" 7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4 /p /td td width=" 18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QB/T & nbsp & nbsp 3790-1999 /p /td td width=" 27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食品添加剂 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 /p /td td width=" 14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推荐 /p /td td width=" 27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 /p /td td width=" 45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GB 1886.112-2015)已涵盖该行业标准内容 /p /td /tr tr td width=" 7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5 /p /td td width=" 18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QB/T & nbsp & nbsp 3791-1999 /p /td td width=" 27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食品添加剂 甜菜红 /p /td td width=" 14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推荐 /p /td td width=" 27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 /p /td td width=" 45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甜菜红》(GB 1886.111-2015)已涵盖该行业标准内容 /p /td /tr tr td width=" 7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6 /p /td td width=" 18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QB/T & nbsp & nbsp 3792-1999 /p /td td width=" 27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食品添加剂 菊花黄 /p /td td width=" 14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推荐 /p /td td width=" 27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 /p /td td width=" 45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菊花黄浸膏》(GB 1886.113-2015)已涵盖该行业标准内容 /p /td /tr tr td width=" 7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7 /p /td td width=" 18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QB/T & nbsp & nbsp 3793-1999 /p /td td width=" 27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食品添加剂 黑豆红 /p /td td width=" 14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推荐 /p /td td width=" 27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 /p /td td width=" 45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黑豆红》(GB 1886.115-2015)已涵盖该行业标准内容 /p /td /tr tr td width=" 7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8 /p /td td width=" 18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QB/T & nbsp & nbsp 4261-2011 /p /td td width=" 27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食品添加剂 5& #39 -肌苷酸二钠 /p /td td width=" 14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推荐 /p /td td width=" 27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 /p /td td width=" 45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5& #39 -肌苷酸二钠》(GB 1886.97-2015)已涵盖该行业标准内容 /p /td /tr /tbody /table p & nbsp /p
  • 《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水平评价规范》和《科研机构评估指南》两项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由科技部提出,全国科技评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0)归口的《科研机构评估指南》(GB/T 43803—2024)和《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水平评价规范》(GB/T 43836—2024)两项国家标准经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于2024年3月15日正式发布实施,两项标准研制得到了科技部监督司和基础司的大力支持。《科研机构评估指南》国家标准明确了科研机构评估的基本原则、评估类型、评估依据与基准、评估程序与方法和评估结果应用,提出了科研机构组建期立项评估、验收评估和运行期状态评估、绩效评估的评价内容与重点。该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指导和规范我国科研机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科技“三评”改革落实,优化科研机构管理和资源配置,提高科研机构创新绩效,支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促进我国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水平评价规范》国家标准明确了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的评价原则与框架、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流程、评价报告、评价结果应用,提出了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目标市场竞争、经营体系支撑、数字化提升、外部资源整合等六个能力评价维度。该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有助于规范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活动,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强创新要素整合、系统推进科技创新,对于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发布《无源码的白盒化测试标准》和《红花籽油亚油酸含量检测与评级》两项团体标准
    根据《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无源码的白盒化测试标准》和《红花籽油亚油酸含量检测与评级》两项团体标准已经完成立项、编制起草、征求意见、评审、修改、审查、批准及备案等标准制定流程。经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审批通过,正式发布。具体标准名称、标准号、起草单位见正式文件。现予以公告,即日起实施。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2023年6月26日附件下载关于《无源码的白盒化测试标准》团体标准发布的公告.pdf关于《红花籽油亚油酸含量检测与评级》团体标准发布的公告.pdf
  • 推动无损检测行业创新、安全发展,正业科技参与制定的4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245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2项国家标准修改单,其中,正业科技参与编制的4项标准位列其中,并将于今年下半年10月、11月开始实施。正业科技参与编制的4项国家标准为:《无损检测仪器 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 第1部分:通用安全技术要求》、《无损检测仪器 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 第2部分:防护技术要求》、《无损检测仪器 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 第3部分:450k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的计算公式和图表》、《无损检测仪器 密封放射性源技术应用射线防护规则 第3部分:γ射线机在操作和运输过程中的射线防护措施》。据悉,本系列标准为安全标准,通过对有效射线、散射辐射及泄漏辐射防护区域范围的计算,来达到保护操作人员及居民群众人身健康和人民财产安全,并提供防护所需防护措施的目的。某种程度而言,标准已成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打破壁垒、共同提升,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作为工业无损检测供应商,正业科技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建设。截止目前,公司共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4项,行业/地方标准6项。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催生新作为。未来,正业科技将继续完善企业标准化体系,积极参与开展国家标准化活动,并认真参与国家级标准制修订工作,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同时,为无损检测行业提供更安全可靠的设备,为行业发展助力赋能!
  • 天津市奶业科技创新协会发布《奶真实性鉴定 实时荧光 PCR 法》等4项团体标准
    各有关单位:根据《天津市奶业科技创新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文件,批准发布T/TDSTIA 034-2023《骆驼生乳》、T/TDSTIA 035-2023《奶真实性鉴定 实时荧光PCR法》、T/TDSTIA 036-2023《100%骆驼生乳加工制品生产、加工与标识要求》、T/TDSTIA 037-2023《巴氏杀菌牛乳质量分级》等4项团体标准,实施日期为2023年8月12日。现予公布。 发文-007-天津市奶业科技创新协会关于《《奶真实性鉴定 实时荧光 PCR 法》等4项团体标准发布的公告.pdf天津市奶业科技创新协会 2023年8月10日
  • 食安科技参与起草的国家标准《干式化学分析仪性能评价通则》获批发布
    广东达元绿洲食品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起草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干式化学分析仪性能评价通则》(标准号:GB/T 42754-2023),已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关于批准发布等535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2项国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2023年第2号)中予以批准发布,将于2023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国家标准适用于食品检测干式化学分析仪的性能评价,其中包括胶体金免疫层析干式化学分析仪、显色法干式化学分析仪两大类,解决了国内食品检测干式化学分析仪的评价没有国家标准的痛点,对于规范业内干式化学分析仪产品及评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 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纪正昆刘燕华出席并讲话   科技部召开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国家标准委主任纪正昆、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纪正昆强调,新时期国家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方针,即解放思想,牢固树立服务、科学、法制观念 改革创新,在完善结构、提高质量、提升速度、增强效益、强化管理5个方面狠下工夫 科学发展,重点抓好修订《标准化法》、制定《国家标准化战略纲要》、实施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推进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建设4件大事。按照这一方针的要求,平台建设要本着解放思想、立足平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合理地推进平台标准化工作 要以创新能力为主线,加强平台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 要做好平台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加强标准实施的调查研究 要以技术委员会的成立为契机,培养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   刘燕华指出,标准化作为科技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基础保障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对国家科技创新和参与国际科技竞争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国内经验表明,70%~80%的科技成果不能取得实效,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标准化的支撑。没有标准化的管理和整合,科技成果将是一盘散沙,增加的科技投入也是无效投入。   据介绍,2002年以来,国家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已初步形成了科技资源整合共享的网络体系,盘活了近百亿元科技存量资源,改变了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的局面,提高了科技投入效率,并初步建成了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和人才队伍三大保障体系,在支撑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技术标准在平台建设与运行中,为限制重复建设、盘活存量资源、考核运行服务、保护知识产权,以及各领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悉,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第一届委员会由45名委员组成,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任主任委员。
  • 科技部下属单位征集国家标准修订计划 包括科技项目、科技成果评估
    p   5月25日,科技部下属单位全国科技评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 lt 2020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 gt 的通知》(国标委发〔2020〕9号),征集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申报项目应属于科技评估领域,包括科技政策评估、科技计划评估、 strong 科技项目评估、科技成果评估 /strong strong 、 /strong 区域科技创新评估、科技机构与基地评估、科技人才评估、科技经费评估、科技绩效与影响评估等。 strong 本年度重点是科技评估领域基础、通用类标准和当前热点急需的应用类标准。 /strong !--2020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 !--2020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 !--2020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 /p p strong br/ /strong /p p   附通知全文: /p p   各有关单位: /p p   为推动科技评估标准化建设,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 lt 2020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 gt 的通知》(国标委发〔2020〕9号)和全国科技评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计划,科技评估标委会即日起征集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20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 !--2020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 !--2020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 /p p   一、征集原则和重点 /p p   申报项目应围绕科技评估领域标准化发展需求,促进科技评估高质量发展,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控制数量、确保质量,满足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协调性等要求。申报项目应属于科技评估领域,包括科技政策评估、科技计划评估、科技项目评估、科技成果评估、区域科技创新评估、科技机构与基地评估、科技人才评估、科技经费评估、科技绩效与影响评估等,参见科技评估国家标准体系(见附件1)。本年度重点是科技评估领域基础、通用类标准和当前热点急需的应用类标准。 /p p   二、申报材料 /p p   项目应提供国家标准草案、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国家标准项目申报说明,强制性国家标准和重大推荐性国家标准还应提供预研材料。申报材料应完备、规范、准确,申报单位应对申报材料负责,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 /p p   1.标准草案。应明确提出主要章节及各章节所规定的技术内容,内容完整。标准结构和格式应符合《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GB/T 1.1-2020)的规定和要求。 /p p   2.项目建议书(格式见附件2、3、4)。应加盖项目牵头单位公章。 /p p   3.项目申报说明(格式见附件5)。应加盖项目牵头单位公章,并明确标准与科技评估国家标准体系的对应关系 标准与国内外已发布和在研相关标准的关系,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相关工作基础 对标准实施的有关考虑 标准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p p   4.预研材料。应明确项目涉及的标准化对象行业发展情况,标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协调性,国内外标准情况等。 /p p   三、申报要求 /p p   1.标准制定项目完成周期(从下达计划到完成报批)不超过24个月,修订项目和采用国际标准项目完成周期不超过18个月。 /p p   2.申报项目应明确项目牵头单位和项目负责人。项目牵头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应具备与标准研制所需的能力与条件。项目应具备较好的基础,能够在相应时限内完成。 /p p   四、申报方式 /p p   本通知全年有效。申报单位需将申报材料纸质版(一式三份)及电子版报送至全国科技评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为便于管理,统一邮件标题为:“标准项目名称-立项申报”,申报材料所含文件标题为:“标准项目名称-草案/建议书/申报说明/预研材料”。 /p p   全国科技评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联系方式: /p p   联系人:昝婷婷010-62169563,闫万体010-62169609 /p p   E-mail:TC580@ncste.org /p p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院76号信箱 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 /p p   邮 编:100081 /p p    /p p 附件: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a style=" 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05/attachment/3032cd99-b80d-4fa3-8174-b0bd2ec3d7e9.pdf" title=" 关于征集2020年度科技评估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pdf" 关于征集2020年度科技评估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pdf /a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 a style=" 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05/attachment/7545da49-6548-4f29-b0ef-6785255fdd48.docx" title=" 通知附件.docx" 通知附件.docx /a /p p br/ /p
  • 首届认证认可科技标准日活动在京举办
    首届认证认可科技标准日活动在京举办   推动认证认可科技与标准化工作再创佳绩   孙大伟白春礼出席   12月21日,首届认证认可科技标准日活动在北京举办。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作主题报告。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白春礼作主题演讲。   孙大伟说,认证认可科技标准化工作得到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取得了丰硕成果,认证认可科技工作进入国家科技主战场,有力地支撑和引领了认证认可事业发展 认证认可标准化工作完成国际标准转化率100%目标,实现了由转化国际标准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检验检疫标准化工作突出应用导向,满足了维护国门安全的需要。他指出,通过10年来的实践,我国认证认可科技标准工作已经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一是坚持高起点、高定位,服务国家战略。“中国认证认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就定位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集聚国内外权威专家参与研究,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担纲,聘请了17位院士把关。二是注重应用,解决急需,突出实际效果。各项课题的研究成果都落实到认证认可工作的实际需求中,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应。三是集聚力量,形成合力,发挥大兵团作战优势。   孙大伟要求,要充分发挥科技工作的引领作用,继续深入落实“科技兴检”战略,弘扬勇于创新、甘于奉献、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广大科技与标准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认证认可科技与标准化工作再创佳绩。   此次会议全面总结和展示了认证认可行业的科技与标准化工作成果,分析了认证认可科技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表彰了认证认可科技与标准化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来自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以及受表彰集体代表和个人、国家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参与单位、部分地方质检部门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 领先科技 全面提高HPLC标准
    领先科技 全面提高HPLC标准 2010年安捷伦科技系列新产品发布暨技术讲座 2010 年7月6日,上海——安捷伦科技公司(NYSE:A)今日在上海锦江饭店小礼堂隆重举办2010年安捷伦科技系列新产品发布暨技术讲座。这是安捷伦继6月18日全球发布全新一代1200 Infinity系列液相色谱系统后,首次向中国用户全面展示该系列液相色谱系统及其全套解决方案。至此,全国巡回讲座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发布会上,安捷伦科技全球副总裁牟一萍女士向与会来宾介绍了安捷伦科技公司于2010年5月14日成功完成对瓦里安公司的收购。作为安捷伦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一起收购,此次两家硅谷开拓先锋的“双剑合璧”,标志安捷伦成为化学分析和生命科学领域首屈一指的分析仪器供应商。 安捷伦科技副总裁牟一萍女士致辞 之后,牟一萍女士介绍1200Infinity 系列液相色谱系统的全新理念,为分析型HPLC 和UHPLC 的性能建立了新标准。“安捷伦科技的持续创新,源于我们一直关注科学家和分析化学工作者的愿望。此番我们通过全面提高HPLC的标准,为分析工作者提供可以满足任何应用和预算的,独特的,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使UHPLC可以进入每一个实验室,让用户可以轻松享受到UHPLC的优异性能。” 现场播放的1200Infinity 系列液相色谱介绍短片形象展示了Agilent 1220 Infinity LC 的无限超值,Agilent 1260 Infinity LC的无限信心,增强型 Agilent 1290 Infinity LC的无限强大。随后,牟一萍女士与中国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共同启动全新一代1200 Infinity系列液相色谱系统的揭幕按钮,这是安捷伦科技1200 Infinity 系列LC在中国的首次亮相。 全新一代1200 Infinity系列液相色谱系统发布仪式 陈洪渊院士在致辞时表示,“安捷伦科技多年来致力于科技创新,其新产品研发和设计理念,非常关注分析化学家的 3S+2A愿望(3S:Sensitivity,Selectivity,Speediness,2A:Accuracy,Automation)全新的1200Infinity 系列液相色谱系统正是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准确度、快速分析、高智能分析仪器的完美体现”, 陈院士同时对牟一萍领导的安捷伦中国团队给与高度赞赏,“安捷伦中国团队不断将业界领先的新产品在第一时间引入中国,为国内生命科学和化学分析工作者提供强有力的工具,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分析需求,为中国的化学分析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陈洪渊院士致辞 发布仪式后,来自安捷伦液相产品线德国总部的亚太区业务发展经理林达音博士和安捷伦公司中国应用支持部孙锦兰女士分别作了“安捷伦新一代1200 Infinity series平台将全面提升HPLC的业界标准”和“安捷伦快速高效UHPLC/HPLC色谱柱分析解决方案”的报告,从技术和应用层面详细介绍了1200 Infinity系列液相色谱系统的无限卓越性能和全套解决方案。 本次新品发布会和技术讲座吸引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广大的色谱、质谱爱好者,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分析测试协会和色谱、质谱学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悉数到席祝贺。 林达音博士介绍新产品发布会现场与会专家与安捷伦团队合影 Agilent 1220 Infinity LC — 无限超值 1220 Infinity LC 是用于常规 HPLC 和先进的 RRLC 分析的一体化系统,使用方便,投资回报率极高。1220 Infinity LC 具有600 bar的耐压能力,检测器数据采集速率为 80 Hz,并且与 1200 Infinity 系列内的所有其他检测器,以及Agilent 6100 系列单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完全兼容。1220 Infinity 不仅能够运行RRLC方法,还能运行现有的常规 HPLC 方法。1220 Infinity LC 展现了卓越的安捷伦品质,并可使用 1260 甚至 1290 Infinity LC 的技术和部件。 1220 Infinity LC 将为不同领域液相色谱用户提供最物超所值的UHPLC。 Agilent 1260 Infinity LC -- 无限信心 1 260 Infinity LC 提供更好的快速高分离度的分离能力,将 RRLC 的性能推向新的水平。1260 Infinity 单元泵和四元泵系统最高耐压 600 bar,可轻松使用亚二微米填料或表面多孔层填料(新型 Poroshell 色谱柱填料)的 3.0 和 4.6 mm 内径色谱柱。1260 Infinity 二元液相色谱采用高压溶剂混合,在600 bar的压力和最高 5 mL/min 的流速下仍可具有卓越的梯度精度,由于系统延迟体积更低,因此非常适合使用窄径柱。 全新1260 Infinity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灵敏度提升了10倍,可更准确地对组分峰检测和积分。1260 Infinity LC可使 HPLC 和 RRLC 方法完全兼容,既可运行现有方法,同时系统随时又可以在需要时换用现代色谱柱技术。1260 Infinity 四元液相色谱还包括一款具有100%生物惰性的液相色谱系统,可在pH 1-14的最宽pH范围内使用。 1260 Infinity LC将让常规液相色谱的用户充分感受UHPLC技术的高性能。 Agilent 1290 Infinity LC -- 无限强大 1290 Infinity LC 提供业界最好的性能—最快的分析速度、最高的分离度、最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使该系统具有强大的分析能力:系统耐压高达 1200 bar 、流速高达 5 mL/min 、检测器160 Hz 的数据采集速率、UV灵敏度提高10 倍、使用最新推出的 1290 Infinity Flexible Cube 通常可将交叉污染降至10 ppm以下。1290 Infinity LC可使用任何类型的填料、任何规格的色谱柱以及任何流动相和固定相。此外,它是唯一以 HPLC 的售后服务成本提供最高的 UHPLC 效率的液相色谱系统,也是第一个能够在所有供应商的 UHPLC 和 HPLC 系统之间实现方法转换的平台。 1290 Infinity LC 将为UHPLC用户提供最杰出的性能, 最高的灵活性和最经济的维护成本 新品发布会上,安捷伦还对其2010年最新推出的6490型三重串联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车载式GC/MSD及最新GC/MS/MS应用解决方案作了介绍,并在下午举办了生命科学应用的专场讲座,内容涵盖了目前生命科学领域最热门的话题:安捷伦公司在2010版中国药典方法,高分辨质谱在中药中违禁添加化学药的应用进展;安捷伦在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及确证领域的最新解决方案;安捷伦在代谢组学领域的最新解决方案;以及安捷伦自动化解决方案如何加速您的发现过程。 此系列讲座还将于近日内在北京、广州等城市举办,让更多用户体验到安捷伦科技领先的技术、全面提高的液相色谱标准以及众多领域的全套解决方案。 关于安捷伦科技公司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全球领先的测量公司,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电子和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的 19,000 名员工在 110 多个国家为客户服务。在 2009 财政年度,安捷伦的业务净收入为 45 亿美元。要了解安捷伦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 。
  • 标准 | ISO发布多项国际标准
    ISO发布关于更好的商务旅行管理风险最新国际标准与所有旅行一样,工作相关的旅行在COVID-19疫情席卷世界、各地交通陷入停顿之际急剧减少。但是现在,随着人们重新开始出行,去年发生的戏剧性事件凸显了为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准备的重要性。ISO刚刚发布的一项新标准为各类组织提供了如何管理旅行风险的指南,包括在发生事故时可采取的措施。ISO 31030《旅行风险管理——组织指南》提供了评估与旅行相关的风险因素指南,以及如何制定解决和沟通这些风险因素的计划。该项标准涵盖目的地和旅行安排的预先规划和风险评估、安全和信息安全预防措施、旅行物流面临的挑战、应急响应等。制定该项标准的专家组召集人凯文迈尔斯(Kevin Myers)表示:“ISO 31030不仅使组织能够以全面的方式保护其员工在旅行时的安全,而且还表明这些与风险相关的决策有可靠的信息依据。旅行风险因目的地、政治或健康状况等因素而有很大差异,而且目前没有一套规则适用于每个目的地或每个旅行者。ISO 31030是一个关键工具,可帮助任何类型的组织制定可行而全面的计划,以涵盖所有目的地并确保员工在出行时的安全。”ISO 31030是由 ISO/TC 262“风险管理”技术委员会制定,其秘书处是由ISO的英国成员BSI承担。ISO发布关于动态标志的最新国际标准在高速公路和公共建筑等多样且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使用动态标志对于即时提供最新的相关信息非常重要。因此,为了保证有效,动态标志需要高度可见、安全且可供所有人使用,为此,ISO刚刚发布了一项关于动态标志的标准。ISO 23456-1《物理环境中的动态标志-第1部分:一般要求》为确保此类标志的人体工学正确性提供了国际认可的规范,包括可见性、视觉图像安全性和可访问性。该标准考虑了标志随环境变化的性质,例如光照度和人员密度。该指南对设备制造商和内容创建者都非常有用,它提供了一个发展技术的平台。 ISO 23456-1 是由ISO/TC 159“人体工效学”技术委员会的分委员会—SC 5“物理环境人类工效学”分技术委员会制定的。ISO/TC 159/SC 5的秘书处是由 ISO的英国成员BSI承担。ISO发布数字货币新标准随着比特币等去中心化加密货币的普及,越来越需要一种通用语言来促进其安全使用。刚刚发布的新国际标准ISO 24165则能确保数字代币标识符(Digital token identifiers,DTIs)发挥这一作用。ISO 24165-1:2021《数字代币标识符(DTI) 注册、分配和结构? 第1部分:注册和分配方法》(Digital token identifier (DTI) – Registration, assignment and structure?– Part 1: Method for registration and assignment),规定了数字代币的随机、唯一及长度固定的标识符的分配和生成方法,以响应符合特定应用指南的注册请求。作为ISO 24165-1:2021的补充,ISO 24165-2:2021《数字代币标识符(DTI) 注册、分配和结构 第2部分:注册数据元素》(Digital token identifier (DTI) – Registration, assignment and structure – Part 2: Data elements for registration),规定了注册记录中数据元素,并用于建立根据ISO 24165-1方法分配的数字代币和标识符之间的1:1关系。编制ISO 24165的专家组主席多米尼克坦纳(Dominique Tanner)表示,由于没有唯一识别代币的标准,也没有管理机构,该行业最终出现了许多重复的代币。“例如,比特币传统上被认定为BTC,但XBT也开始被使用”。“用户需要一个随机的、唯一的、明确的、公开可用的且长度固定的数字代币标识符。ISO 24165正好能满足这一需求。”该标准将由其注册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电子交易软件公司(Etrading Software)负责在其网站上发布和维护数字代码标识符。ISO 24165的第1部分和第2部分由ISO/TC 68金融服务标委会的SC 8金融服务参考数据分标委会制定。ISO/TC 68/SC 8的秘书处由ISO的瑞士成员—瑞士标准协会(SNV)承担。
  • 安捷伦科技公司引领常规元素分析的新标准
    安捷伦科技公司引领常规元素分析的新标准新的 ICP-MS 系统能快速投入使用,轻松设置方法 2015 年 6 月 2 日,北京—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今日在本年度的 ASMS 会议(美国质谱协会)上发布了 Agilent 7800 ICP-MS 系统,该款级仪器设立了常规元素分析的新标准。 作为安捷伦业界领先的 ICP-MS 产品系列的最新成员,7800 提供了较宽的动态范围、出色的基质耐受性和一流的干扰去除能力。 安捷伦光谱产品副总裁Philip Binns表示:“新的 7800 ICP-MS 解决方案可即刻运行。对于许多常见的样品类型和应用,它能够快速投入使用、轻松设置方法,常规操作也非常简单。” 新功能和自动化工具使用户能轻松设置并操作 7800,安捷伦还提供了针对具体行业的应用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快速进行常规分析。 目前上市的解决方案涵盖常见的制药和环境应用。用于食品检测、消费品和其它的应用解决方案也将很快面市。这些解决方案包括了标准操作程序、特定方法批次模板和预定义的报告格式。 Agilent 7800 ICP-MS 系统设计用于满足行业需求以及想要提高分析效率并降低分析成本的商业实验室的需求。 新版本的 Agilent MassHunter 软件包括用于许多常见应用的预置方法和方法向导,该方法向导能根据用户输入的应用和样品类型信息建立完全匹配的方法。 安捷伦同时发布了新的四支架自动进样器,帮助实验室最大限度地提高分析效率。此款 SPS 4 自动进样器与安捷伦公司全线光谱产品兼容,包括 Flame AA、MP-AES、ICP-OES 和 ICP-MS。 关于安捷伦科技公司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化学市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是致力打造美好世界的顶级实验室合作伙伴。安捷伦与全球 100 多个国家的客户进行合作,提供仪器、软件、服务和消耗品,产品可覆盖到整个实验室工作流程。在 2014 财年,安捷伦的净收入为 40 亿美元。全球员工数约为 12000 人。如需了解安捷伦科技公司的详细信息,请访问 www.agilent.com。
  • 中医药团体标准“组团”发布 共计109项标准
    p   11月26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中国中药协会、中国针灸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和中国药膳研究会在京发布了109项中医药团体标准,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中医神志病诊疗指南》《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zc/31.html" target=" _self" 红外 /a 热成像技术规范》等32项标准 中国中药协会发布的《中药学基本术语》、《道地药材标准通则》、《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技术规范》、《中药机器煎药规范》等37项标准 中国针灸学会发布的《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神经根型颈椎病》等9项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发布的第一批14项维吾尔医临床技术标准《白病(白癜风)维吾尔医诊疗指南》 中国药膳研究会本次发布的17个常用特色药膳品种的技术指南等。109项中医药团体标准的发布,对于规范中医药临床诊疗、基本术语及评价方法等意义重大。 /p p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副司长桑滨生表示,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随着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全面推进和不断发展,中医药标准化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凸显,成为推动继承创新、促进学术进步的有效途径,成为保持和发扬特色优势的重要载体,成为规范行业管理、加强政府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成为提高服务质量安全水平的基本依据,成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成为中医药成果推广与传播的重要形式,成为增强综合竞争力、促进中医药国际传播与发展的战略举措。 /p p   国家标准委服务业标准部主任杨泽世表示:今年3月11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中首次提出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在标准制定主体上,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供市场自愿选用,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这次发布的109项中医药团体标准,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贯彻落实国务院改革方案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各学会、协会承接政府职能的一种重要体现,对于完善中医药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鼓励中医药技术创新,解决中医药标准缺失问题,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推动中医药传承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药团体标准化是加强中医学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认为只有用标准化、规范化的形式再现中医理论和医疗技术,中医学才能更广泛的与现代科学相融合,也才能更快的实现现代化,也才能真正的走向世界。” /p p   “针灸和中医一样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将前人的经验智慧以标准形式固化出来,显示出来,这是一项历史使命,也是我们当今针灸人应该很好去完成的一项重任。尤其在当前针灸在医学目的的调整、医学模式的变革以及医疗改革的深入开展大的形势下,针灸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支持,如何通过标准来规范我们的行为,来保障临床的质量,减少临床的一些不良反应,是我们制定这个标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说。 /p p   目前,针灸已经不仅是中国的,而是堂堂正正地走向了世界。据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所做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180多个国家在使用针灸。在美国,西医1500多个指南当中,已经有30多个指南把针灸纳入其中。“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作为针灸的发源地,中国自己的指南和标准规范的制定,确实已经很有紧迫性,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的针灸规则不能让别人主导去制定。”刘保延说。 /p p   标准化是一个有效的手段,能够对中医中药与现代科学相融合,真正走向世界,并传承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培育和发展中医药团体标准方面,我们鼓励制定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也更加鼓励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团体标准更应及时的吸纳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成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中医药产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也鼓励中医药行业管理部门探索在行政管理、产业政策、政府采购、合格评定、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中引用团体标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用团体标准,如果这个团体标准好,我们也在研究一种机制,看如何让它上升成国家标准。”杨泽世说。 /p p   国家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姜黎滨认为,在标准化的战略上,中国的企业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未来在国际贸易上才有话语权。多年来从事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姜黎滨有一个很深的感触,“美国政府的标准制定原则是先抢占国际标准,然后把国际标准变成国家标准和国内其他标准,而其他国家,包括我们国家,以前是先做产品,再做企业标准,大家做来做去,实际上我们和别人的竞争差距是越来越大了。” /p p   11月6日,国际标准组织(ISO)中央秘书处通知,《中药煎药机》国际标准(ISO 18665:2015)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中医诊疗设备领域的第二个国际标准,也是中医药领域发布的第四个国际标准。姜黎滨是该标准的项目负责人,他告诉中国青年报· 中青在线记者,从2009年向ISO提交《中药煎药机》国际标准草案至标准出版发行,经过了6年的时间。“我国的煎药机销售量在世界上占到50%,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拿到了煎药机国际标准主导权,这个标准的颁布实施,让中国的煎药机可以免费打上ISO标识,其他国家同类产品要经过ISO的审批。这就是标准真正的意义。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我们不要仅仅局限于团体标准的制定,满足于团体标准,也希望更多有识之士,把我们的团体标准变成国际标准,中国未来要走向世界,和发达国家竞争,实际上最后就落在国际标准的竞争上。”与此同时,姜黎滨团队又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第二个国际标准提案——《中药煎药机操作规范的国际标准》,该提案也已经列入到了2015年的ISO发展计划。 br/ /p
  • 安捷伦科技定义原子光谱技术前沿标准
    引领创新,谱写未来安捷伦科技定义原子光谱技术前沿标准 2014年2月25日,北京——今日,安捷伦科技(纽约证交所:A)在北京举办“2014光谱新技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来自安捷伦科技原子光谱领域的产品经理、资深技术专家分享了行业观点及安捷伦最新技术,客户、媒体及众多专业人士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参会。在现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安捷伦为2014年最新推出的两款原子光谱新品4200 MP-AES和7900 ICP-MS隆重揭幕,谱写原子光谱技术创新发展的未来篇章。 满足客户需求、应对行业挑战,一直以来是安捷伦科技创新的驱动力,也是安捷伦在原子光谱和元素检测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源动力。安捷伦科技光谱产品副总裁Philip Binns表示:“我们始终贯彻超越传统解决方案的理念,致力于推出创新的原子光谱平台技术,更好地满足客户对于多元素检测、更快速、高性能、低成本、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在无机元素分析领域,提供领先、高效且完整的原子光谱解决方案。” 当前,诸多行业领域对无机元素检测的需求呈现增长态势。样品分析量大、基质复杂,对多元素分析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元素的检出限要求也更为严格,上述趋势对无机元素检测技术领域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面对无机元素检测领域日趋复杂的发展趋势,安捷伦原子光谱仪器研发和创新亦主要集中于两大方向:针对常规检测,在提高仪器性能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为简便、实用、可靠且更低运行成本的专业技术;针对科研、行业的复杂难点分析,为用户打造全面、灵活和极致的解决方案。安捷伦完整的原子光谱解决方案成为行业用户常规分析和科研难题的得力助手。安捷伦引领光谱技术的革新,续写原子光谱创新之路的传奇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安捷伦即投身于原子光谱领域的创新研发。在超过半个世纪的创新历程中,无论从技术领先程度、应用解决方案,还是到市场占有比率,安捷伦科技已成为无机元素分析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与领导者。安捷伦始终坚持引领光谱技术的革新,持续投入光谱市场,致力于为原子光谱领域提供最先进的技术与应用,不仅在原子吸收光谱(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领域保持着不可撼动的领军地位,还推出了独有的创新产品,如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MP-AES)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CP-MS/MS),为用户提供完整、灵活的原子光谱解决方案,全面提升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在全球范围内,安捷伦原子光谱产品被广泛用于多个行业领域的研发,涵盖能源矿产与燃料、环境分析、食品安全、材料检测、生物制药、临床研究、生命科学等各领域。针对上述行业用户所面临的挑战,安捷伦为用户的不同应用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今日研讨会上揭幕的两款原子光谱产品,是安捷伦于2014年推出的新品,续写了安捷伦在原子光谱创新之路的传奇,并为安捷伦原子光谱未来发展做出铺垫。其中,4200 MP-AES是安捷伦第二代的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产品,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相比,它在安全性(由于无需使用可燃性气体和氧化性气体)、简便易用性、性价比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并且基质耐受性更佳;而7900 ICP-MS则拥有其它ICP-MS无可比拟的基体耐受性、更佳的痕量检出限以及更宽的动态范围,辅以功能更为强大、操作更简便的MassHunter软件,能够轻松应对从常规分析到复杂应用研究的各种工作,全面提升元素分析实验室的分析能力,为ICP-MS技术树立了集优异分析性能与简便易用于一身的新标准。安捷伦科技4200 MP-AES与7900 ICP-MS新产品揭幕仪式 依托于对原子光谱领域多年持续的投入,安捷伦始终保持着该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定义出最前沿的标准。在保障原子光谱产品可靠品质的基本前提下,安捷伦原子光谱技术实现了更高的灵敏度、更佳的抗干扰能力、更简便易用的特性、更快的检测速度以及绿色、节能低运行成本。此外,在智能的仪器控制及数据控制处理软件方面、以及联机技术软硬件的无缝连接方面,安捷伦也始终处于领先。 借助领先的技术平台,安捷伦正积极地与国内外标准制定机构及重点客户共同合作,为行业检测标准的制定与建立提供方法开发等全方位的支持,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简便易用、更低运行成本、环保绿色同时又具有卓越性能的原子光谱技术。7900 ICP-MS(左)和4200 MP-AES(右) 安捷伦科技副总裁、化学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丁再福博士(Dr. Teng Chai Hock)对原子光谱在国内的应用和对无机元素检测发展的推动作用表示乐观。他讲到:“中国是安捷伦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的无机元素检测也处于该领域内的前沿水平;而国内无机元素检测的需求日趋复杂,用户也相应地对原子光谱产品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将继续与国内用户紧密协作,通过聆听用户的建议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创新方向,并不断推出新品。我相信,安捷伦原子光谱能够为中国用户带来更多、更完美并更有针对性的无机元素检测解决方案,帮助中国用户更好地实现无机元素检测目标,提供前所未有的应用能力和研究机遇。”关于安捷伦原子光谱产品系列 作为全球领先的分析仪器供应商,安捷伦为您提供全方位、值得信赖的原子光谱家族仪器——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可覆盖用户绝大部分的应用需求;而安捷伦独有的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MP-A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仪(ICP-MS/MS)将为您的实验室带来无限可能。安捷伦近期推出的4200 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 (MP-AES)可提供更安全、更经济的元素分析手段,助您轻松应对广泛的样品类型和分析应用;790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是迄今为止最耐基质、最灵敏、最易于操作的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出色性能超乎想象。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公司,同时也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诊断、电子和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拥有 20,600 名员工,遍及全球 100 多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在 2013财年,安捷伦的净收入达到 68亿美元。了解关于安捷伦的详细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cn。 安捷伦于2013年9月19日正式宣布拆分为两家上市公司,并通过免税剥离方式拆分出电子测量公司。新的电子测量公司名称为Keysight Technologies(是德科技)。预计整个拆分将于2014年11月初完成。
  • 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实施中加强技术标准研制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实施中加强技术标准研制工作的指导意见科技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实施中加强技术标准研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科发资[2016]30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计划单列市科技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各直属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本《意见》所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以下简称“专项”)实施中进一步加强技术标准研制工作,强化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支撑,以科技创新提升技术标准水平,以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实施中加强技术标准研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技术标准(本《意见》中的技术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研制技术标准已成为科技研发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以来,通过政策引导和科技计划持续支持,我国技术标准研制和应用取得显著成效,技术标准总体水平明显提升,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新常态下,技术标准研制和科技创新同步趋势愈发明显,技术标准研制逐步嵌入到科技活动各个环节中,为科技成果快速进入市场、形成产业提供着重要支撑和保障。技术标准研制不仅关系科技计划实施成效,还关系科技创新效率。《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实施标准战略,要求健全技术创新、专利保护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有关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标准化工作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更加紧密结合,提高财政科研经费使用效益,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标准研制(包括技术标准制定和修订的研究,下同)工作,强化技术标准在科技创新中的导向和保障作用。  二、加强国家科技计划专项中研制技术标准的分类引导  专项项目(课题)中的标准研制任务应与标准化主管部门确定的标准体系(规划)相衔接协调。根据专项项目(课题)预期成果的应用范围和技术成熟度等特点,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可考虑研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对于预期成果可以形成具有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应用前景的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且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存在空白或其方案优于现有国际标准的项目(课题),宜将研制国际标准作为研究任务 预期成果为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的项目(课题),宜将研制国家标准作为研究任务 预期成果涉及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满足社会经济管理基本要求的项目(课题),宜将研制强制性国家标准作为研究任务 在创新活跃、发展变化速度较快技术(产业)领域,预期成果技术方案不十分稳定、市场前景不明朗的项目(课题),可将研制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作为研究任务 预期成果为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且相关领域没有国家标准的项目(课题),宜将研制行业标准作为研究内容 预期成果相关领域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某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满足地方自然条件、民族风俗习惯的特殊技术要求,可以将研制地方标准作为研究内容。  三、在专项设立阶段统筹协调把握技术标准研制需求  对于应用导向比较明确的专项,在设立过程中应考虑技术标准研制任务或内容。涉及标准研制任务的专项,科技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标准化主管部门共同组织开展专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共同推荐技术领域和标准化领域专家参与。  四、在专项项目(课题)立项阶段明确技术标准研制任务和要求  有技术标准研制需求的专项,应将技术标准研究相关内容纳入项目(课题)申报指南 申报单位在项目(课题)申报书中应提出技术标准研究的具体目标、内容和预期成果 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管理专业机构(以下简称专业机构)在项目(课题)立项评审过程中,应注重发挥相关领域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化研究机构及标准化专家作用,为项目(课题)中标准研制任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咨询论证服务 项目(课题)任务书中应明确研究技术标准的数量、名称、标准类型以及推进的目标进度。  五、在专项项目(课题)实施阶段强化技术标准研制的要求与服务  在技术标准研制任务实施中,专业机构及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充分发挥前期参与专项设计、实施方案编制和指南编写标准化专家的技术咨询与评议作用 在标准关键技术和指标的评估、验证及确定中,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充分发挥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作用 将修订标准作为研究任务的,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主动与原标准编制单位进行有效沟通 项目(课题)研究任务变更中涉及标准研制任务的,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提前就标准研制任务变更事项与相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做好协调沟通,由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变更后标准的性质、类型、名称、适用范围、主要内容等提供咨询意见建议 对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任务的变更,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征得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标准化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专项研制技术标准的快速立项程序,对前期已经充分论证并纳入专项研究任务的推荐性国家标准,争取将其立项周期压缩一半 对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可视其技术方案成熟度和市场应用前景,省略立项论证、公示等环节,予以优先和快速立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步伐 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为有标准研制任务的专项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开通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提供国内外标准题录检索、强制性国家标准全文免费阅读、经授权的标准文本在线阅读等服务 相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应为标准研制任务承担单位提供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方法的服务与指导。  六、在专项项目(课题)验收阶段把握技术标准研制任务完成情况  有技术标准研制任务的专项项目(课题),邀请相关领域标准化专家参加验收。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提供相关标准计划立项、征求意见、报批的文书,以及标准报批稿或标准文本等,作为标准研制任务验收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于标准中有首次应用的技术和指标,或技术指标与同层级现有标准规定不一致的,需附上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提供的标准中关键技术和指标的评估、验证报告。由于客观原因导致技术标准研制任务终止或延期的,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七、支持在研和已结题验收专项的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  科技主管部门和标准化主管部门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工作机制,选择部分重点领域开展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试点,支持在研或已结题验收的专项项目(课题)产出应用前景广、市场需求大的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应用进程。  八、加强专项中研制技术标准的统计与应用  将专项研制技术标准纳入科技成果统计和科技报告,强化统计信息的公开共享。将技术标准研制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后续承担技术标准研究和制修订工作的重要依据。  九、加强技术标准人才培养和专家队伍建设  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科技主管部门和相关专项专业机构,为承担技术标准研制任务的项目(课题)承担者提供技术标准知识、工具和方法培训。支持承担技术标准研制任务的专家参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在标准化试点示范、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表彰等工作中,优先支持技术标准研制任务完成出色的单位和团队。加强国家科技专家库和标准化专家库信息的交换共享。  十、鼓励地方制定配套政策措施  地方科技主管部门会同标准化及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制定地方科技计划专项研究技术标准的支持政策,对有助于促进地方优势产业培育、集聚和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技术标准研究项目(课题),在科技计划专项项目(课题)和产业项目安排上给予优先支持。对有标准研制任务的科技计划专项,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应积极配合,做好标准立项、实施、应用推广等工作。在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技术升级等工作中,充分发挥科技计划专项项目(课题)形成的强制性技术标准的作用。鼓励将科技计划专项项目(课题)形成的技术标准作为政府采购和公开招投标的依据。  附件:主要名词解释说明  科技部 国家质量监督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检验检疫总局  2016年9月20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主要名词解释说明  标准性质:按照《标准化法》规定,标准根据法律效率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依据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社会经济管理基本要求,需要统一技术、管理和服务要求,应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法律法规对标准制定另有规定的,按现行法律法规执行。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医药卫生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准和强制性地方标准,按现有模式管理。安全生产、公安、税务标准暂按现有模式管理。核、航天等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的军工领域行业标准,由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指为仍处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如变化较快的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管理等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的标准文件。  标准化主管部门:包括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行业标准化主管部门、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简称国家标准委),是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的主管机构。行业标准化主管部门指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标准化工作)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  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指由国家标准委、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准设立,在一定专业领域内,分别在全国、行业或地方范围内从事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  标准制定阶段:指依据标准制定程序,将标准制定过程划分形成的区间段落。以制定国家标准为例,根据《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及代码》规定,我国国家标准制定程序分为9个阶段,即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废止阶段。  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指由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牵头建设,涵盖国家标准化、国际标准化、WTO/TBT/SPS、标准文献及全文等资源,为用户提供包括标准化信息检索、在线阅读、信息咨询等国内外标准化信息专业服务的资源平台。  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管理专业机构:指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审议确定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主要从事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承担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管理工作的科技管理类事业单位或社会化科技服务机构。
  • 中国正式启动全国标准化科技协作平台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今天(10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我国正式启动全国标准化科技协作平台。   说起“世界标准”,很多人可能一头雾水,但“ISO”三个字母,可谓无人不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以及国际电信联盟ITU,共同组成世界上主要的三大标准化国际组织。由各国共同制定的国际标准,可用来检测、比对,以提高效率,减少损耗。从格式一致的各所大学毕业证书,到世界通用的电器规格、衣服鞋帽尺寸,“标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陈钢表示,每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不尽相同,但创新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在这一方面,我国已取得长足进步:   陈钢:(质检)总局、标准委与科技部正密切合作,在建立标准与科技互动机制和模式上已经达成共识,共同制定的十二五技术标准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不久也将发布实施。今天正式启动全国标准化科技协作平台,增强标准化科技工作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 安杰科技牵头起草的5项水利标准获准于9月1日正式实施
    据“中国水利学会标准发布公告 2017年第1号(总第1号):中国水利学会关于批准发布《气动盾型闸门系统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等6项团体标准的公告》”文件精神,安杰科技作为主要起草单位的《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等5项标准将于2017年9月1日起实施。  2016年中国水利学会组织标准化专家委员会相关专家对安杰科技申报的中国水利学会标准项目进行了立项论证。经论证,《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等5项标准同意立项。同年12月开始向社会征求对《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等5项标准的意见。  经过多轮专家意见反馈讨论和严格的标准审定流程,2017年6月29日,中国水利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理事长专题办公会,对《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等5项团体标准进行审议。经表决,一致同意5项团体标准发布,自2017年9月1日起实施。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具有抗干扰性强的特点,其将水中的待测物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气相进行检测,不受水样的颜色、沉淀、浑浊等影响。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使用图形化软件进行操作,其光源配置、试剂配制、反应控制、超标样品稀释等环节均实现了完全自动化,进一步降低了人工操作可能引入的误差。  上海安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和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的首创企业,公司生产的AJ系列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产品覆盖了从样品前处理到完全自动化检测的全部流程,可快速、高精度的检测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凯氏氮、总氮、硫化物等项目。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技术标准认证认可领域项目公示
    为深入落实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科技部去年启动了2012年度国家科技计划的申报立项工作。按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办法》(国科发计[2011]430号),在各有关单位组织推荐的基础上,经视频答辩、专家咨询、可行性论证、项目查重等程序,凝练形成了2012年度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备选项目。这批备选项目将根据国家科技计划预算落实情况安排立项。   按照“竞争、公开、择优、问责”的计划组织实施原则,为进一步增加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透明度,现将2012年度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技术标准、认证认可领域备选项目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2012年3月5日—3月9日。   联系人:赵静 010-58881677   电子邮件:zhaoj@most.cn   附件:2012年度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技术标准、认证认可领域备选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承担单位 主要推荐单位 申报编号 1 典型用能系统和环保设备及产品评价技术标准研究与应用示范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浙江大学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等 SQ2011JH19E00119SQ2011JH01E00056SQ2011JH02E00178SQ2011JH01E00177SQ2011JH14E00074SQ2011JH02E00016SQ2011JH19E00120SQ2011JH01E00231SQ2011JH19E00197SQ2011JH09E00095SQ2011JH19E00121SQ2011JH01E00156SQ2011JH09E00151SQ2011JH19E00122SQ2011JH04E00080SQ2011JH04E00188SQ2011JH08E00145SQ2011JH04E00045 2 生产性服务业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及应用示范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等 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安徽省科学技术厅、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深圳科学技术局、青岛市科学技术局等 SQ2011JH19E00123SQ2011JH07E00023SQ2011JH07E00154SQ2011JH19E00008SQ2011JH07E00104SQ2011JH07E00208SQ2011JH19E00125SQ2011JH02E00063SQ2011JH02E00229SQ2011JH11E00052SQ2011JH11E00094 3 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技术标准研究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等 教育部、民政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学院、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安徽省科学技术厅、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青岛市科学技术局等 SQ2011JH19E00126SQ2011JH13E00026SQ2011JH13E00259SQ2011JH12E00237SQ2011JH07E00114SQ2011JH07E00221SQ2011JH12E00164SQ2011JH19E00215SQ2011JH19E00128SQ2011JH13E00224SQ2011JH14E00050SQ2011JH05E00172SQ2011JH05E00102SQ2011JH19E00129SQ2011JH07E00068SQ2011JH11E00168 4 支撑认证认可的评价分析、检测验证和有效性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 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方圆标志认证集团产品认证有限公司、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等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宁波市科学技术局等 SQ2011JH02E00202SQ2011JH02E00043SQ2011JH07E00139SQ2011JH04E00021SQ2011JH04E00192SQ2011JH02E00044SQ2011JH13E00225SQ2011JH11E00194SQ2011JH07E00270SQ2011JH04E00209SQ2011JH04E00084SQ2011JH04E00166SQ2011JH04E00078SQ2011JH07E00173SQ2011JH13E00220
  • 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规划:技术与标准并行
    p   日前,科技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发布“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要建立更加协同、高效、开放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解决一批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突破一批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速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构建更加符合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特点的研究模式和技术体系,显著增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 /p p   规划中强调要提高中药资源保障水平和新药研发能力。攻克一批常用大宗中药材种植(养殖)、加工、质量控制的技术难题,培育一批中药材大品种,打造中药材大健康产业链 突破中药新药发现、制剂、安全性评价等瓶颈问题,研发一批创新中药 研发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制药装备,促进中药工业绿色智能升级。 /p p   在标准体系方面,规划中特别指出要建立健全中医药标准体系,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完善中医药国际标准,形成不少于50项药典标准和100项行业标准,完成5-10个中成药品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作为药品注册 建立一批中医药研究中心与联合实验室,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专栏& nbsp 中药标准化在行动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中药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strong 。加强中药质量标准的基础研究,突破中药药效指标成分确认、中药质量评价分析方法、中药毒性成分微量分析等关键技术,提高质量标准整体研究水平,开展100-150种常用中药材及饮片、100个大品种中成药的现代质量标准研究,健全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具有整体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现代中药质量标准方法学体系。 strong 力争50项示范性中药质量标准进入国家药典,100项成为行业标准。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中药质量标准国际化研究 /strong 。选择50种国际认可度高、出口份额大、拟开展国际注册的中成药产品原料药材,按照符合国际主流药典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美国药典》、《欧盟药典》、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的相关技术要求,制定质量标准专论,被《美国药典》、《欧盟药典》等国际主流药典和ISO收录。同时,选择20-30种拟开展欧盟传统药物注册的中成药产品原料药材,撰写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专论,通过欧盟药监局(EMA)专家委员会的评审,进入欧盟药监局草药专论目录。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专栏 strong 中医药“一带一路”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建立若干中医药、民族医药研究中心或联合实验室,开展联合产品研发、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跨境民族医药标准研究等国际科技合作 /strong 建立“一带一路”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平台、中试技术平台 推进相关民族医药古籍文献保护利用、理论研究以及医药产品和保健品研发等合作,培养中医药“走出去”专职科研团队,帮助技术力量薄弱的国家与地区培养中医药科技人才。 /span /p p    strong 发展前沿关键技术与创新方法 /strong 是十三五期间中医药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其中特别指出要发展中药智能制造技术和新型中医诊疗信息采集前沿技术。具体来说发展符合中药制造特点的信息物理系统、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基于模型技术、混合制造技术,加快智能装备、智能生产线、网络化分布生产设施研发,构建智能化生产系统、智能化工厂(或车间),推动我国中药制造技术迈向高端水平 运用信息理论与技术、类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等多学科方法,结合太赫兹波、电致人体发光、人体成像等现代技术,重点发展新型中医诊疗信息采集、识别、处理与分析的方法、技术和装备,构建现代化中医诊断系统和平台。 /p p   此外,在规划中还多次强调构建 strong 中医药创新网络与支撑体系 /strong ,具体来说要统筹加强和积极推进国家、部门和地方重点实验室、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技术创新中心、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等建设,推进科技资源和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建立适应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协作网络,打造一批中医药临床研究、产业转化的高地,以新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中医诊疗防治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中药产业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专栏 中医药创新网络与支撑体系 /sp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1.大力推进国家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面向我国疾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围绕重大疾病、优势病种、特色疗法等方向推进国家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协同创新网络建设,系统开展中医药临床研究、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打造高水平的中医药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2.统筹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建设。统筹加强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研究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完善名老中医传承、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及服务体系和中药种质资源库等服务平台,深化中医药防治慢病和传染病临床科研协作体系、中医药康复临床科研协作体系与中医药科研伦理平台体系建设。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3.促进中医药科技资源和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加强中医药古籍与现代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医药科研信息数据库和生物样本信息库建设。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和数据信息, strong 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中医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开放共享的运行服务管理模式和支持方式。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4.强化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与壮大科技中介服务主体,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探索符合中医药成果特点的融资模式,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5.促进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种植)基地发展。加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种植)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中药材种植服务、“互联网+”中药产业、中医药健康产品、中药产业园区集群等方面创新创业,大力发展中药大健康产业。 /span /p p   详细内容请查看附件: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6/ueattachment/e70f15a4-6e0a-43f3-afaa-e20600e00add.doc" 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doc /a /p
  • 2012国家科技计划技术标准、认证认可备选项目评审开始
    关于做好2012年度国家科技计划技术标准、认证认可备选项目评审工作的预通知 国科计便字[2011]103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   在各有关单位的支持与配合下,国家科技计划技术标准、认证认可领域备选项目征集工作已经结束并完成了形式审查。近期,将采取视频答辩的方式进行项目入库评审工作。为使评审工作顺利进行,请各有关项目推荐单位、申报单位和项目技术负责人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1. 评审工作拟于8月23日至25日进行。   2. 请各地方厅(委、局)按照《关于开展网络视频评审和答辩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国科计字〔2011〕6号)要求,做好视频评审会议室使用准备工作。   3.答辩采取属地化原则。答辩项目分别在项目的第一申报单位所在地的各地方厅(委、局)设置的视频评审答辩会议室参加视频答辩。   涉密项目不采取视频答辩方式评审。   4.每个项目视频评审时间为25分钟,项目申报单位介绍15分钟,专家质疑10分钟。请各项目推荐单位及时通知已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申报单位准备项目汇报演示稿(ppt格式)。   5.8月17日前,我们将把参加答辩项目的具体答辩时间和地点安排通知到项目推荐单位,并在科技部网站上发布(www.most.cn) 请各项目推荐单位及时通知项目申报单位及项目技术负责人,保证按要求及时参加答辩。   6.请各地方厅(委、局)指定相关评审工作人员和网络技术人员,做好答辩的安排协调和技术保障工作,并对国务院各部门推荐的项目答辩组织工作给予支持。   7.请各有关单位将联系人名单信息(见附件)于8月10日前以传真或邮件的方式反馈科技部发展计划司科技攻关处。   联系方式:万廷彬 010-58881668(兼传真)   刘 波 010-58881665   电子邮件:jhs_cgc@most.cn   附件:评审工作、网络技术人员联络方式及视频答辩地址信息表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   二○一一年八月八日
  • 首个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标准颁布 填补国际标准空白
    p   2018年3月30日,由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技)旗下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中广核达胜) 联合清华大学发起并主编的《电子束处理印染和造纸工业废水技术规范》(下称技术规范)正式颁布。据了解,该技术规范是全球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应用领域的首个技术标准,填补了国际标准空白。技术规范将于2018年5月30日起正式实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c3da589d-979b-44ff-af8a-ef7797091e8e.jpg" title=" a0IP-fyssmme6730460.jpg" / /p p   中广核技表示,技术规范正式颁布是继中广核达胜建成全球唯一在运示范工程、科技成果通过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鉴定、中国首个产业化项目落地浙江等三个重要节点之后,我国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再次取得的重大进展。技术规范为行业发展树立了一个标准,将有利于推动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在印染和造纸行业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p p   据环境统计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99.5亿吨,其中印染和造纸工业废水排放量占比约1/4。专家表示,印染和造纸工业废水总量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含有大量难以生物降解的有害物质,相比其他手段,利用电子束技术处理的废水净化程度更高,处理效果更好,还可实现废水高标准排放或中水回用。 /p p   公开资料显示,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除了可以深度处理印染和造纸工业废水,还可应用于化工、制药等行业废水处理,水质复杂的工业园区废水处理,以及特殊有害物质(如抗生素废水、菌渣)的无害化处理。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还可用于医疗废水废物处理、垃圾焚烧尾气二噁英处理等领域。 /p p   作为技术规范的发起和主编单位之一,中广核达胜承担了电子束处理废水的原理和方法、装置和流程、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核心内容的编制。目前已展开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的商业应用推广,正在为国内外数家大中型排污企业提供解决方案。 /p p   据悉,技术规范于2017年5月由中国核学会批准立项,2017年底完成编写工作,2018年3月获得批准和发布。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上海大学、苏州中核华东辐照有限公司、中国核学会以及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参编了技术规范。 /p
  • 关于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迪马科技 xStandard 标准品大汇总!
    xStandard® 标准品2022年3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代替GB 5749-2006版本。新标准于2023年4月1日正式实施。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生活饮用水,涉及到多项水质检测指标名称、限值与方法的更新,属于强制性标准。迪马科技针对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整理了对应的标准品,汇总如下。后续会持续整理和上新更多系列化学标准品,请大家持续关注。产品信息:
  • 【新标准】河北省质量检验协会发布2项团体标准
    各有关单位:河北省质量检验协会组织制定的团体标准《柴油车尾气处理液中尿素与缩二脲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T/ZLJYXH 3-2023),已由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销售分公司、河北德嵘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庚驰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河北品质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河北迪谱检测服务有限公司等六家起草单位共同完成,并于2023年10月20日通过了专家委员会的审定。河北省质量检验协会组织制定的团体标准《柴油车尾气处理液中8种无机阴离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T/ZLJYXH 4-2023),已由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河北庚驰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河北德嵘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销售分公司、河北品质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河北迪谱检测服务有限公司等六家起草单位共同完成,并于2023年10月20日通过了专家委员会的审定。经协会审查,现决定对上述两个标准予以批准并发布。河北省质量检验协会2023年11月2日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