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节能工程检测

仪器信息网节能工程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节能工程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节能工程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节能工程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节能工程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节能工程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节能工程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节能工程检测相关的资讯

  • 北京公布首批“第三方供热节能量检测机构名单”
    昨天,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和市财政局联合公布了首批“第三方供热节能量检测机构名单”,六家单位入选。它们将作为北京市指定的“居民室温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结果将最终认定居民室温是否达标。   按照今年新实施的“北京市供热采暖办法”,今年供暖季,居民如果认为家中温度不达标,可找第三方机构检测,但这个检测机构必须是市容委指定的单位。经指定的第三方机构检测后,一旦认定不达标,供热企业将按规定比例退还居民供暖费。   昨天,首批检测机构公布,6家单位分别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设部供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四检测所、北京市煤炭节约办公室节能监测站、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一检测所。据悉,6家单位将按不同区县来划分,北京市民可以对照居住地所在区县联系检测机构,检测费用将由居民自行承担。   为确保检测机构的公开和公平,此前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北京市财政局在具有国家计量认证资格机构中经过公开征集、机构自愿申请、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层层遴选出了第三方节能量检测机构,公布的六家单位将对检测结果负相应法律责任。
  • “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印发 监测仪器顺势可为
    近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明确“十三五”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全面部署全国节能减排工作。  《方案》指出到2020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5%,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001万吨、207万吨、1580万吨、1574万吨以内,比2015年分别下降10%、10%、15%和15%。全国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10%以上。  《方案》强化了对主要污染物减排举措,包括控制重点区域流域排放,推进工业污染物减排,促进移动源污染物减排,强化生活源污染综合整治,重视农业污染排放治理等。实施主要大气污染物、主要水污染物等重点减排工程,强化节能减排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高超超临界发电、低品位余热发电、小型燃气轮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细颗粒物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汽车尾气净化、原油和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垃圾渗滤液处理、多污染协同处理等新型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  同时,还将健全节能减排计量、统计、监测和预警体系。健全能源计量体系和消费统计指标体系,完善企业联网直报系统,加大统计数据审核与执法力度,强化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确保统计数据基本衔接。完善环境统计体系,补充调整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等重要污染源调查范围。建立健全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和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实现实时监测,强化企业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和环境信息公开,2020年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有效传输率、企业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保持在90%以上,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保持在95%以上。  健全节能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加快修订完善节能环保方面的法律制度,推动制修订环境保护税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能源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制修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境监测管理条例、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锅炉节能环保监督管理办法、节能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等。健全节能标准体系,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实现重点行业、设备节能标准全覆盖,继续实施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开展节能标准化和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制定完善环境保护综合名录。制修订环保产品、环保设施运行效果评估、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环境监测方法等相关标准。鼓励地方依法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环保标准,鼓励制定节能减排团体标准。  该项计划的完成,需要加强挥发性排放数据的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因地制宜,制定相应治理措施。这就需要监测仪器行业提高设备的精确度和灵敏度,以保障数据接收的准确性 提高仪表产品适应力和续航力,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工作情况。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以达到实时监测各项指标排放情况的目的,多措并举为我国实现节能减排打下良好的数据监测基础。  附件:“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docx“十三五”各地区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地  区“十三五”能耗强度降低目标(%)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十三五”能耗增量控制目标(万吨标准煤)北 京176853800天 津1782601040河 北17293953390山 西15193843010内蒙古14189273570辽 宁15216673550吉 林1581421360黑龙江15121261880上 海1711387970江 苏17302353480浙 江17196102380安 徽16123321870福 建16121802320江 西1684401510山 东17379454070河 南16231613540湖 北16164042500湖 南16154692380广 东17301453650广 西1497611840海 南101938660重 庆1689341660四 川16198883020贵 州1499481850云 南14103571940西 藏10——陕 西15117162170甘 肃1475231430青 海1041341120宁 夏1454051500新 疆10156513540  注:西藏自治区相关数据暂缺。“十三五”主要行业和部门节能指标指  标单 位2015年实际值2020年目标值变化幅度/变化率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能耗[-18%]火电供电煤耗克标准煤/千瓦时315306-9吨钢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572560-12水泥熟料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112105-7电解铝液交流电耗千瓦时/吨1335013200-150炼油综合能耗千克标准油/吨6563-2乙烯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816790-26合成氨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13311300-31纸及纸板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530480-50建筑:城镇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累计面积亿平方米12.517.5+5城镇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累计面积亿平方米12+1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率%2050+30交通运输:铁路单位运输工作量综合能耗吨标准煤/百万换算吨公里4.714.47[-5%]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率[-6.5%]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率[-6%]民航业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千克标准煤/吨公里0.433<0.415>[-4%]新生产乘用车平均油耗升/百公里6.95-1.9公共机构: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千克标准煤/平方米20.618.5[-10%]公共机构人均能耗千克标准煤/人370.7330.0[-11%]终端用能设备:燃煤工业锅炉(运行)效率%7075+5电动机系统效率%7075+5一级能效容积式空气压缩机市场占有率小于55kW%1530+1555kW至220kW%813+5大于220kW%58+3一级能效电力变压器市场占有率%0.110+9.9二级以上能效房间空调器市场占有率%22.650+27.4二级以上能效电冰箱市场占有率%98.399+0.7二级以上能效家用燃气热水器市场占有率%93.798+4.3  注:[ ]内为变化率。“十三五”各地区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地区2015年排放量(万吨)2020年减排比例(%)2020年重点工程减排量(万吨)北京16.214.42.33天津20.914.42.47河北120.819.016.14山西40.517.64.75内蒙古83.67.15.19辽宁116.713.48.41吉林72.44.82.32黑龙江139.36.07.33上海19.914.52.72江苏105.513.510.39浙江68.319.27.64安徽87.19.97.70福建60.94.12.14江西71.64.32.73山东175.811.713.30河南128.718.416.98湖北98.69.98.25湖南120.810.110.49广东160.710.411.06广西71.11.00.35海南18.81.20.16重庆38.07.42.36四川118.612.814.09贵州31.88.52.77云南51.014.15.85西藏2.9--陕西48.910.02.63甘肃36.68.22.40青海10.41.10.07宁夏21.11.20.10新疆56.01.60.7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01.60.04  注:2020年减排比例根据各地区地表水质量改善任务确定,重点工程减排量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相关规划提出的环境治理保护重点工程确定。“十三五”各地区氨氮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地 区2015年排放量(万吨)2020年减排比例(%)2020年重点工程减排量(万吨)北 京1.616.10.24天 津2.416.10.38河 北9.720.01.59山 西5.018.00.61内蒙古4.77.00.28辽 宁9.68.80.85吉 林5.16.40.20黑龙江8.17.00.48上 海4.313.40.53江 苏13.813.41.25浙 江9.817.60.85安 徽9.714.31.07福 建8.53.50.30江 西8.53.80.32山 东15.313.41.49河 南13.416.61.93湖 北11.410.21.02湖 南15.110.11.41广 东20.011.31.54广 西7.71.00.08海 南2.11.90.04重 庆5.06.30.32四 川13.113.91.74贵 州3.611.20.41云 南5.512.90.67西 藏0.3--陕 西5.610.00.38甘 肃3.78.00.28青 海1.01.40.01宁 夏1.60.70.01新 疆4.02.80.0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0.52.8-  注:2020年减排比例根据各地区地表水质量改善任务确定,重点工程减排量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相关规划提出的环境治理保护重点工程确定。“十三五”各地区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地 区2015年排放量(万吨)2020年减排比例(%)2020年重点工程减排量(万吨)北 京7.1351.8天 津18.6252.8河 北110.82818.4山 西112.12022.4内蒙古123.11113.5辽 宁96.92014.4吉 林36.3185.2黑龙江45.6114.3上 海17.1203.4江 苏83.52013.3浙 江53.8179.1安 徽48.0165.2福 建33.8—3.5江 西52.8126.3山 东152.62735.0河 南114.42820.5湖 北55.12010.9湖 南59.6218.5广 东67.832.0广 西42.1134.5海 南3.2—0.4重 庆49.6188.1四 川71.81611.2贵 州85.376.0云 南58.410.6西 藏0.5——陕 西73.51511.0甘 肃57.184.6青 海15.160.9宁 夏35.8124.3新 疆66.832.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1.0130.9  注:2020年减排比例根据各地区空气质量改善任务确定,重点工程减排量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相关规划提出的环境治理保护重点工程确定。“十三五”各地区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地 区2015年排放量(万吨)2020年减排比例(%)2020年重点工程减排量(万吨)北 京13.8250.7天 津24.7253.5河 北135.12819.9山 西93.12016.3内蒙古113.91112.5辽 宁82.82014.9吉 林50.2189.0黑龙江64.5117.1上 海30.1205.2江 苏106.82018.7浙 江60.71710.3安 徽72.1169.0福 建37.9—4.6江 西49.3125.9山 东142.42731.0河 南126.22815.8湖 北51.5205.9湖 南49.7156.3广 东99.733.0广 西37.3133.3海 南9.0—1.2重 庆32.1182.8四 川53.4163.7贵 州41.972.9云 南44.910.4西 藏5.3——陕 西62.7159.4甘 肃38.783.1青 海11.860.7宁 夏36.8124.4新 疆63.731.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9.9131.3  注:2020年减排比例根据各地区空气质量改善任务确定,重点工程减排量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相关规划提出的环境治理保护重点工程确定。“十三五”重点地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地区2015年排放量(万吨)2020年减排比例(%)2020年重点工程减排量(万吨)北 京23.4253.5天 津33.9204.6河 北154.62019.5辽 宁105.41010.5上 海42.1208.4江 苏187.02031.2浙 江139.22025.5安 徽95.9109.2山 东192.12038.4河 南167.51016.6湖 北98.7109.9湖 南98.3107.9广 东137.81820.7重 庆40.2104.0四 川111.355.6陕 西67.553.4  注:“十三五”期间主要推进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和工业涂装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减排,相关指标根据重点行业减排潜力、环境质量改善需求等因素分解落实到各有关省份。
  • 我国首个汽车节能环保国家工程实验室投入使用
    一辆轿车在该中心悬架运动学及柔顺性试验台上测试   我国第一个由企业创建的国家级汽车工程实验室———汽车节能环保国家工程实验室,7月3日在奇瑞公司挂牌。这标志着亚洲规模最大、实验设备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汽车技术试验中心之一的奇瑞汽车试验技术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该中心规划建设总投资15亿元,于2008年3月开工建设,已建成包括汽车零部件、整车节能环保、整车道路、动力总成、被动安全(碰撞)、材料、计量等七大试验室在内的汽车试验技术中心。   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奇瑞组建汽车节能环保国家工程实验室。自此,奇瑞公司以建设国家级汽车工程实验室为目标,规划建设占地30万平方米的试验技术中心,用于完成汽车23个专业模块的1800个项目的试验开发和验证。奇瑞试验技术中心包括汽车零部件、整车节能环保、动力总成、材料等七大实验室和一条试车跑道,拥有800余套国际领先的仪器设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获得国家专利的自制试验设备。目前,奇瑞试验技术中心能够满足每年开发30款全新车型和生产200万辆整车的试验验证需求,二期建设还将投资新建两个实验室。   奇瑞公司董事长尹同跃表示,奇瑞汽车试验技术中心是奇瑞研发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成标志着奇瑞公司的产品研发已实现从“逆向开发”到“正向开发”的完全转变。他打比方道:“‘逆向开发’就像应试教育,是车企根据国家对汽车安全指标的最低要求来生产汽车 ‘正向开发’就像能力教育,是车企从用户需求出发,自主开发生产产品,其性能明显高于国家相关标准。这个转变,意味着奇瑞自主研发体系更加完善,核心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据了解,作为国家级汽车工程实验室,奇瑞汽车试验技术中心不仅用于奇瑞自身产品开发与试验,还将服务于国内其他车企,集聚海内外一流的汽车专业人才,成为我国汽车关键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基地,对增强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
  • 京津冀首个交通节能减排实验室建成 监测交通环境污染
    p   随着城市化、机动化进程的加快,能源和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大气污染治理及节能减排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根据环保部门测算数据北京本地PM2.5污染中,机动车排放占比达31.1%,成为首要污染源。交通领域已成为三大重点能耗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领域之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46f15c1b-b891-4992-bcd0-7e445c4f684b.jpg" title=" 11.png" / /p p   如何构建绿色可持续的现代交通体系成为未来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那么,车流量与空气中PM2.5到底有什么关系?轨道周边噪声振动有多大?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染状况如何? 今天,由北京市交通行业节能减排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共同建设的:北京市交通节能减排实验室,在北京工业大学正式成立了。今后,这些交通与环境的关系,将拥有更多数据支撑,为北京构建绿色可持续现代交通体系奠定基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eeb1012f-add2-445b-8fce-8bdd159b8a2c.jpg" title=" 22.png" / /p p   实验室的工程师李晓祎介绍,实验室通过对交通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旨在建立“实测+模拟仿真+评价”的交通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北京交通节能减排实验室的建成,将大大提升北京交通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测水平,通过科学的量化手段获取准确的数据,反映交通行业污染的真实现状,支撑交通污染规律的研究及环保治理措施的制定,为京津冀区域层面的交通污染联防联控提供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d32a876e-db26-4cc1-a052-c14eaf0efe72.jpg" title=" 33.png" / /p p   同时李晓祎介绍,作为技术先进、覆盖全面的综合性实验平台,北京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实验室共有移动源排放检测室、生态环境检测室、噪声和振动检测室、交通水环境检测室、交通大气环境检测室、生态驾驶实验室、绿色道路材料实验室等七大实验室及一台移动环境监测车,拥有车载尾气检测设备、气象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模拟驾驶舱等实验设备近100套,可以全面实现对“人、车、路、环境”交通全要素的检测、评价、相关规律研究,以及污染防控措施研究等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fa565746-79aa-4ac3-8e45-fdff8534dd0f.jpg" title=" 44.png" / /p p   采访中,记者在生态驾驶实验室发现,一个模拟真实场景的驾驶舱里,驾驶员刹车、油门、方向盘转角等高精度、多维度的驾驶行为数据,通过传感器传输都会被显示在评价展示系统上。通过驾驶模拟舱系统,可以提取出车辆动力、行驶轨迹、驾驶员操作行为等参数,生态驾驶实验室形成了集“监测-诊断-矫正-评估”为一体的生态驾驶行为关键技术。通过测试,驾驶员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自己平时驾驶行为,从而对不良的驾驶习惯进行纠正、改进。比如在这里,你不但可以知道自己平时的油耗是多少,更能分析出,为什么自己的油耗是这样的一种水平,从而进行改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3ee93bb3-a6be-488b-9809-4cfe13cb25f5.jpg" title=" 55.png" / /p p   现场,记者还看到了印有“交通环境监测车”字样的“移动综合实验室”。车内配大气测定仪、噪声测定仪等监测设备,可以监测一定环境条件下尾气、烟尘烟气、水中油质、微生物监测、施工振动、噪音等30个指标数据。对于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污染物,交通环境监测车6秒就可得出数据,而 PM2.5、PM10浓度含量也可在1个小时内得到结果。已开展的监测结果显示,货运场站内部污染物浓度超过周边环境监测点高达3-19倍。主要货运通道 PM2.5浓度高于周边环境1.33倍,且污染物浓度与断面车流量直接相关。未来,通过对货运场站及通道的环境监测,将为货运行业污染治理措施研究制定提供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a38c7e65-9bf3-4920-9626-8de3f0422022.jpg" title=" 66.png" / /p p   实验室的设置和分工是十分专业而且全面的,实验室通过未来的工作,能够为交通领域污染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让我们的环境更加清洁美好。 /p p   附:生态驾驶技巧 /p p   1.轻点油门平缓起步,将最初5秒的时速保持在20公里/小时左右 /p p   2.尽量减少加速和制动的次数,保持充分的车间距离 /p p   3.停止不必要的空转,倡导“停车熄火” /p p   4.提前松开油门,利用发动机制动器减速 /p p   5.尽量少用空调 /p p   6.恰当暖机,避免不必要的预热 /p p   7.充分利用道路交通信息,预知交通状况 /p p   8.及时检查胎压 /p p   9.尽量减轻车载 /p p   10.注意停车场所,避免引起交通拥堵 /p
  • 雪迪龙2023上半年营收6.37亿元 工业过程分析系统/节能环保工程增长明显
    8月19日,雪迪龙发布2023 年半年度报告。内容显示,2023 年上半年,雪迪龙实现营业收入 6.37 亿元,较上年同期 6.74 亿元下降 5.42%;期末总资产为 32.53 亿元,较上年末34.57 亿元下降 5.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 24.96 亿元,较上年末 26.57 亿元下降 6.07%。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00万元,较上年同期 1.58 亿元下降 48.05%。报告分析主要原因是国内外环境仍然复杂,短期内国内市场需求偏弱且竞争加剧,另外收入结构的变化对利润也造成一定影响。2023 年上半年,公司环境监测系统实现销售收入 3.49 亿元,较上年同期 3.93 亿元下降 11.16%;工业过程分析系统实现销售收入 5,486 万元,较上年同期 2,593 万元增长 111.52%,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工业过程分析在石化化工等行业的项目收入较多;气体分析仪及备件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0.83 亿元,较上年同期 1.02 亿元下降 18.05%;系统改造及运维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1.29 亿元,较上年同期 1.45 亿元下降 11.33%;节能环保工程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2,144 万元,较上年同期 826 万元增长 159.46%,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公司执行的节能环保工程项目较少。
  • 河南省建设教育协会发布《建设工程道路工程检测人员职业标准》等九项标准
    由河南省豫建建筑工程技术服务中心、河南省建设教育协会主编,有关企业和院校参编的《建设工程道路工程检测人员职业标准》《建设工程地基基础检测人员职业标准》《建设工程钢结构检测人员职业标准》《建设工程建筑材料及构配件检测人员职业标准》《建设工程建筑节能检测人员职业标准》《建设工程建筑幕墙检测人员职业标准》《建设工程桥梁及地下工程检测人员职业标准》《建设工程市政工程材料检测人员职业标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及装饰装修检测人员职业标准》已通过评审,批准为河南省建设教育协会团体标准,编号依次为T/HACE 016-2023、T/HACE 017-2023、T/HACE 018-2023、T/HACE 019-2023、T/HACE 020-2023、T/HACE 021-2023、T/HACE 022-2023、T/HACE 023-2023、T/HACE 024-2023。现予以发布,自2023年8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河南省建设教育协会负责管理,由河南省豫建建筑工程技术服务中心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 附件:1、建设工程道路工程检测人员职业标准2、建设工程地基基础检测人员职业标准3、建设工程钢结构检测人员职业标准4、建设工程建筑材料及构配件检测人员职业标准5、建设工程建筑节能检测人员职业标准6、建设工程建筑幕墙检测人员职业标准7、建设工程桥梁及地下工程检测人员职业标准8、建设工程市政工程材料检测人员职业标准9、建设工程主体结构及装饰装修检测人员职业标准 2023年7月11日关于发布《建设工程道路工程检测人员职业标准》等九项标准的通知.pdf
  • 走访中国节能马驹桥再生水厂 探访检测现状
    p   为落实“水十条”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北京市于2016年发布了《北京市进一步加快推进污水治理和再生水利用工作三年行动方案》,方案中要求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 /p p   据了解,中节能水务发展有限公司以及大运河(北京)水务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中节能运龙(北京)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此公司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了13座通州区乡镇再生水厂。其中马驹桥再生水厂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座水厂。近日,仪器信息网走访了马驹桥再生水厂,了解再生水厂的运行以及仪器设备使用情况。 /p p   马驹桥再生水厂位于京沪高速西侧,凤港减河以北,目前一期已经建设完成,占地面积2.87公顷,建设规模2万吨/天,处理工艺采用A2/O+混凝沉淀+滤池+消毒处理,服务范围包括整个马驹桥中心区及中关村科技园区金桥科技产业基地,出水主要用作景观用水,给凤港减河补充环境用水。马驹桥再生水厂目前已运行7个月左右。 /p p   马驹桥再生水厂共设有检测实验室、进水在线监测站房、出水在线监测站房三个检测设施。 /p p   出水在线监测站房监测再生水厂出水COD、氨氮、总磷、总氮、pH和流量六个指标,由第三方公司负责运维,并已环保联网。进水在线监测站房监测进水COD和氨氮两个指标,后期还可能增加总氮、总磷指标,作为再生水厂运行的重要参考。 /p p   检测实验室主要负责手工检测再生水厂进出水水质和工艺运行情况相关指标。对于进出水,检测指标主要有COD、氨氮、总磷、总氮和pH,每天检测,检测点位包括厂外集水井进水、粗格栅进水、生物池进水、二沉池出水和厂区出水,对于检测点位一般是随机抽检。对于工艺运行情况检测,检测指标主要有污泥浓度、微生物镜检、硝酸盐氮、氯离子、总铁等,检测频次一般为一星期一到两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11b66b63-7b81-4015-998a-7082dc118a84.jpg" title=" 童慧女士_副本.jpg" alt=" 童慧女士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马驹桥再生水厂化验员童慧女士 /strong /p p   大部分指标,马驹桥再生水厂都选用了国标方法,而COD这个指标选择了环境行业标准——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对于选择快速法测定COD,马驹桥再生水厂化验员童慧女士解释说:“国标法测定COD需要大量危险化学品,国家对于采购、储存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对于我们这种一般规模的水厂来说,试剂的获取并不容易。而快速法测定COD的测定速度快,数据完全可以作为自己水厂监测、总公司检查、环保/水务部门核查等场合参考,如果需要出具正式报告,我们可以委托具有CMA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9148b1ac-8cc7-4e75-98f1-dc959e5b4fe3.jpg" title=" IMG_1124_副本.jpg" alt=" IMG_1124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实验员正在做实验 /strong /p p   马驹桥再生水厂购买了连华科技的5B-3C(V8)COD?氨氮双参数快速测定仪和5B-1(V8)16孔多参数消解仪,用来测定COD。“检测速度快,固体药剂直接溶解配置容易,仪器操作简单易懂。”这是童慧女士对连华科技仪器的评价。 /p p   提到建议,童慧女士表示:“我们水厂进水COD在300-700mg/L,出水COD在30mg/L以下,平时检测范围比较宽,使用仪器内置的标准曲线,进水检测数值较好,出水检测数值误差较大,如果一条曲线能将进出水均检测准确就好了。” /p p   “连华科技的服务也很到位。上次因药剂存放和操作导致测量出现问题,我上午给连华科技打电话,下午就有技术人员过来给我们培训了,而且讲解的非常详细。”童慧女士对连华科技的服务如此评价。 /p p   再生水厂已成为我国打赢碧水保卫战的重要一环,而水质检测是再生水厂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我国再生水厂多建设在比较偏远的地区,人员配备力量有限,所以简单、快速的检测设备是非常受再生水厂检测人员欢迎的。 /p
  • 政府投资工程质量将有专门检测机构
    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昨日挂牌成立,该中心承担政府投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为政府开展建设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持,配合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开展建设工程监督抽检工作。   去年,经过多方面努力,市编办在《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的批复》正式明确设立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直属于市建委。为了市检测中心能够尽快地开展工作,市建委去年11月12日正式成立了市检测中心筹建工作组负责筹备工作。   根据职能和工作需要,中心内设综合部、技术管理部、材料检测部、结构检测部、地基检测部、建筑设备和起重机械检测部、建筑节能和环境检测部七个部门。   市建委主任侯永铨、副主任莫仕容为中心揭牌。侯永铨还在会上表示,市检测中心的成立,有利于规范广州市建筑工程检测市场,提高广州市建筑工程检测行业的整体水平,也有利于提升广州市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为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 强化检测资质管理 提升检测技术能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标准》解读
    为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管理,提升检测技术能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标准》(以下简称《资质标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相关负责人对《资质标准》进行了解读。《资质标准》修订背景是什么?2022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管理办法》,强化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为,维护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秩序,促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健康发展。同时,规定检测机构资质标准和业务范围由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资质标准》是《管理办法》的配套文件。原资质标准于2005年颁布,设定的检测资质为地基基础工程检测、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建筑幕墙工程检测、钢结构工程检测4项专项检测和见证取样检测资质,在规范工程质量检测市场准入、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的逐步完备,人民群众对建筑品质要求的逐步提升,工程建设中涉及结构安全、使用性能、新型材料等内容的强制检测项目日益丰富。同时,检测行业低价恶性竞争、检测机构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和数字化应用水平低等问题日渐凸显,原资质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行业发展需要,亟须修订完善。新修订出台的《资质标准》,从调整检测资质分类、强化检测参数评审、提高技术人员要求、加强设备场所考核、提高检测数字化应用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强化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管理,提高检测机构专业技术能力,促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健康发展,保障建设工程质量。《资质标准》主要修订了哪些内容?第一,调整检测资质分类,强化检测参数考核。一是将检测资质分为综合资质和专项资质,其中专项资质分为建筑材料及构配件、主体结构及装饰装修、钢结构、地基基础、建筑节能、建筑幕墙、市政工程材料、道路工程、桥梁及地下工程9个专项资质,更好地满足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实际需要。二是将专项资质检测内容细化至检测参数,规定申请专项资质的单位要取得所申请专项资质的全部必备检测参数,申请综合资质的单位要取得9个专项资质全部必备检测参数,强调取得相应资质的企业必须具备相应资质所涉及检测项目的基本检测技术能力,强化检测技术能力考核,避免检测机构因检测技术能力不足出具虚假检测数据或检测报告。第二,突出信誉资历考评,提高主要人员要求。一是明确申请综合资质的单位应具有15年以上质量检测经历,申请主体结构及装饰装修、钢结构、地基基础、建筑幕墙、道路工程、桥梁及地下工程6项专项资质的单位应当具有3年以上质量检测经历,保证检测机构具备基本从业经验。二是要求申请资质的单位社会信誉良好,近3年未发生过一般及以上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事故,严控信誉不佳或屡出问题的劣质单位进入工程质量检测市场。三是提高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注册人员、技术人员的工作经历、人员数量、技术职称、注册证书、年龄等相关要求,进一步保障检测机构人员技术能力,提高工程质量检测水平。第三,强调信息化管理要求,保障检测真实有效。一是规定申请综合资质的单位应具有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检测业务受理、检测数据采集、检测信息上传、检测报告出具、检测档案管理等质量检测活动全过程可追溯,确保工程质量检测真实有效。二是规定申请专项资质的单位应具有信息化管理系统,质量检测活动全过程可追溯,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应用水平,推动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转型升级。新旧资质标准过渡有何要求?一是自新标准发布之日起,申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的单位应按照新标准提出申请。对于新标准发布之日前已经受理尚未作出许可决定的资质申请事项,申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的单位可以按照原标准要求继续申请,或者按照新标准重新提出申请。按照原标准要求进行办理的,颁发资质证书有效期至2024年7月31日;按照新标准要求进行办理的,资质证书有效期5年。二是自新标准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7月31日为过渡期。过渡期内,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到期的,资质证书统一延期至2024年7月31日。三是按照原标准取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的检测机构应在2024年7月31日前按新标准申请重新核定。逾期未办理重新核定的检测机构,原资质证书作废。如何做好《资质标准》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设质量强国,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倪虹部长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健全工程质量保障体系,推进工程质量检测数字化监管。强化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是健全工程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建筑工程品质、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各地要高度重视,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建设质量强国决策部署上来,当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深刻认识《资质标准》的出台对健全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各项工作贯彻好、落实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各地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做好资质衔接过渡,确保检测市场平稳有序。二是抓好贯彻落实。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资质就位具体实施措施,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强化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资质管理,加强检测机构监督检查,保证《资质标准》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三是做好宣贯引导。各地要认真做好《资质标准》解读,加强宣贯培训,认真学习《资质标准》精神,强化社会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2016华中科仪展将聚焦“建设工程检测仪器”
    p   2016第8届华中武汉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暨无损检测展,将于11月10-12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汉阳)举办。目前,组委会客服推广部正在进行深入邀约专业观众参观工作。参观预登记如火如荼。 /p p   目前,有关建设工程检测的需求突出,更有几家湖北XX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对购买“建筑工程检测仪器设备”求贤如渴,列出产品清单: /p p   1、建筑主体结构现场检测设备:回弹仪、超声波测试仪、钻芯机、原位压力机、钢筋保护层测定仪等 2、钢结构工程检测设备:超声波探伤仪、覆层测厚仪、WE-1000型万能试验机、轴力测试仪、扭矩测试仪等 3、建筑节能检测设备:智能门窗物理性能检测仪、耐侯性试验设备、智能门窗物理性能检测仪、重物荷载、抗拔仪、建筑门窗墙体传热系数检测设备、导热系数测定仪等 4、室内环境检测设备:测氡仪、甲醛测定仪、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低成本多道Ã 能谱仪、环境仓、分光光度计、干燥箱等 5、设备安装工程检测:水压试压泵、绝缘电阻测试仪、接地电阻测试仪、微压计、风速仪、流量计、声强计、试压泵等 6、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负压筛、天平、养护箱、抗折仪、恒速压力机、标准养护室(箱) 7、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试配试验:搅拌机、维勃稠度仪、贯入阻力仪、压力泌水仪、振实台、标准养护室(自动温湿度控制)、砂浆搅拌机、分层度测定仪 8、沥青、沥青混合料试验:针入度仪、延度仪软化点测定仪、压力机、马歇尔稳定度仪、沥青混合搅拌机 9、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拉力机、柔度弯曲器、不透水仪 10、路面弯沉试验:弯沉仪 11、测绘勘探仪器 12、材料力学性能试验设备、无损检测仪器。 /p p   据悉,湖北省建筑产业总值迈入万亿行列,排在全国第三位。随之相应的建筑建材检测行业也飞速发展,相关建筑建材行业的检测仪器出现巨大需求,这将成为本届展览会的热点之一。(热线电话:张凯 13971153732 QQ:272265529) /p p br/ /p
  • 全国质检系统节能减排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6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召开全国质检系统节能减排工作视频会议。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在讲话中要求,质检系统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为完成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质检总局副局长支树平、魏传忠、刘平均,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张纲、总检验师项玉章出席。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主持。   王勇指出,质检系统承担着节能减排的重要职责,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引领着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发展 强化认证认可工作,促进了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创新能源计量措施,为节能减排提供了强有力的计量测试基础 加大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力度,促进了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节能降耗 严格行政许可把关,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加强节能执法检查,规范了节能产品市场秩序 严格口岸检验把关,严格查处了高耗能设备和产品进出口。   王勇强调,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决战之年,质检系统要深刻认识节能减排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把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到中央的战略决策上来,切实增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充分发挥技术、标准、信息等优势,积极履行职能,全面完成党中央交给我们的任务。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在节能减排工作上还有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如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基础性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工作的有效性还需进一步提升,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王勇要求,各级质检部门要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的各项措施,促进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完成。要完善节能减排标准和认证体系,加快与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有关的标准制定、修订速度,进一步拓展节能减排认证领域,扩大节能产品认证范围。要夯实能源计量及节能检测技术基础,从配备、记录、分析、使用4个环节入手,增强计量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有效性,积极开展能效达标活动,加强节能检测能力建设。要加强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在全国继续推进“四个一”节能工程,加快建立完善高耗能特种设备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要强化节能产品监管工作,强化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生产许可管理,加大对节能产品的国家监督抽查力度,加大对不合格企业的处理力度,加大对淘汰落后产品生产企业的查处力度,坚决打击生产“地条钢”等高耗能产品违法行为,打击“土锅炉”等非法制造和使用高耗能设备的行为 组织开展能效标识产品、节能建材产品、家电下乡产品、过度包装商品等专项执法检查,有效打击违反《节约能源法》的行为。要加强口岸检验把关,检验检疫部门要加强对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产品出口的检验把关,严格查验进口产品的能效标识,加强对进口旧机电等产品的节能评估。质检系统要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明确分工,严格督察,并结合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协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同时要加强质检系统内部日常生活、办公的节能减排。   总局有关部门、国家标准委、国家认监委及总局直属机构代表在北京主会场参会。地方质监局、直属检验检疫局代表在各地方分会场参会。
  • 节能减排 质检在行动
    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共授权和批准筹建与节能减排相关的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3家,涵盖太阳能光伏产品、建筑节能太阳能热水器等领域。治理过度包装也是国家质检总局在民生领域开展的重点节能减排工作。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将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充分履行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职责,全力推进节能减排。   “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中国向世界做出的节能减排承诺,充分体现了一个大国对这一世界性问题的负责任态度。   一直以来,中国就将节能减排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战略,各有关部门都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国家质检总局作为《节约能源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涉及的重要部门,在国家节能减排战略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全国各级质检系统结合节能减排各项要求,充分发挥标准、计量、认证、监督、执法、进出口把关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为全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夯实节能减排计量基础   国家质检总局在重点耗能企业开展了“签订共同推进节能降耗增效工作责任书”活动,并联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组织开展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各地计量技术机构积极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深入企业帮助查找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节能减排方案,落实节能减排措施。   福建等7省市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的建设加强了对能源计量数据的监督管理,有力促进了企业能源计量数据的管理,提高了企业能源计量水平,同时也为当地政府掌握用能单位能耗情况提供了强有力的计量技术支撑。   让标准引领节能减排   标准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起着引领规范的重要作用。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等部门在用能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制定方面,批准发布了容积式空气压缩机、通风机和工业锅炉等3项用能产品强制性国家能效标准 尿素、电炉钢、氧化铝等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和高效清洁发电设备等新领域的相关国家标准正在编制之中。   在高压交直流输电领域,《±800kV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用干式平波电抗器技术规范》等30余项国家标准已经制定完成,批准发布了《1000kV交流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等15项国家标准。   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领域方面,发布了《压水堆核电厂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开展了《中大功率瓦斯发电机组》和《中大功率沼气发电机组》的标准制定工作,组织修订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在保护环境方面,发布了《用能产品环境意识设计导则》等6项电工电子产品领域的国家标准。   节能认证推动节能减排   大力发展新能源也是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家质检总局重点加强了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相关的认证认可工作。   建立了风电领域认证制度。目前,通过认证的风电认证产品已占国内产量的65%以上。经对已开展认证的产品进行测算,相关资源节能认证获证产品2008年已达到的节能量为817亿千瓦时(折合2907万吨标准煤)、节水量为94.6亿吨、替代能源量57亿千瓦时(折合204万吨标准煤)。   完善了相关检验检测体系。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共授权和批准筹建与节能减排相关的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3家,涵盖太阳能光伏产品、建筑节能太阳能热水器等领域。   在重点领域推广节能技术   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开展了“4个5”节能工程,在全国组织开展了以5万个锅炉房节能管理达标活动、50%以上工业锅炉(4吨以上)水处理达标、5000名节能监管与能效测试人员节能知识培训和5项以上节能新技术推广应用。截至2009年11月底,全国共有66590个锅炉房参加了节能管理达标活动,推广节能技术181项,实现节约标准煤1271万吨,少排放约300亿千克二氧化碳。   同时,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认监委等部门扩大了强制性能效标识实施范围,制定发布了电饭锅等4种能效标识实施规则,修订并发布了家用电冰箱能效标识实施规则。自2005年实施能效标识以来,共节电900多亿千瓦时,折合节约3000多万吨标准煤,少排放约900亿千克二氧化碳。   治理过度包装也是国家质检总局在民生领域开展的重点节能减排工作。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和《月饼销售包装计量检验规则(试行)》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组织修订了《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2009年中秋节前,组织部署了全国月饼包装计量监督检查,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行政执法强化节能监管   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加强了对节能节水产品的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房间空调器等“家电下乡”中标企业生产的中标产品,以及双端荧光灯、三相异步电动机等共8类321家企业的405种产品。同时,还组织开展了空调器能效标识专项执法检查,严格了特种设备市场准入和退出,加强了对特种设备的使用监管。   严格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扩张。   严格节能减排相关产品的进出口检验。加强进口用能产品的能效项目检验 严格对旧成套设备进口的备案和检验,严格限制用于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机电设备进口。   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将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充分履行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职责,全力推进节能减排。
  • 提质增效,节能降本:百特在线颗粒级配智能监测系统
    日前,原材料工业司会同科技司、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及审查专家组就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工作召开标准技术审查会,经讨论审议,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标准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以及相关政策要求,建议修改完善后,尽快提请发布。有相关行业专家对水泥人网表示:预计《通用硅酸盐水泥》新标准实施后,我国水泥质量控制的水平会迎来新一轮的提高,其中,水泥粒度分布(颗粒级配)作为决定水泥性能的关键因素,其检测工作将会越来越严格。然而,当前仍有很多水泥厂采用人工取样与实验室检测的方法进行水泥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频繁的取样不仅耗费了化验员大量的工作时间,还因实验室化验结果的滞后性导致不合格水泥产出。为克服人工取样实验室检测的弊端,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丹东百特”)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多年来不断加大科研投入,研制成功了BT-Online1在线激光粒度监测系统,为实时智能监测水泥颗粒级配提供了一个完美解决方案。据丹东百特相关技术人员介绍,BT-Online1在线激光粒度监测系统是一种应用于包括水泥等工业粉体生产线上的实时智能颗粒级配监测与控制系统。它采用激光散射技术测量粒度,通过自动取样技术实现智能测量、回收和数据处理,并向控制中心实时传输颗粒级配数据,并可通过DCS等系统控制生产设备,从而为水泥生产线提供 24 小时颗粒级配监测与控制。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检测,具有以下优越性能:自动取样与自动测试。BT-Online1在线激光粒度监测系统的取样器可直接插到水泥斜槽里或磨机出料口等处,通过负压直接将样品抽取到激光粒度仪进行测量,测量后的样品还能直接送回,从而实现自动、实时和零排放测试。实时控制功能。本系统除进行监测粒度外还具有控制功能。控制的方式是根据监测的颗粒级配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通过DCS、OPC或4-20mA信号等方式,控制磨机、分级机参数,实现对设备闭环控制,从而达到了提质增效、节能降耗的目的。自动运行,无人值守。百特BT-Online1在线激光粒度监测系统直接安装到生产设备旁边,通过双气幕防镜头污染系统、抗干扰系统、不间断供电系统等,实现了长期、连续的粒度监测与控制,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免维护连续运行时间长达180天。可靠的采样系统。BT-Online1的采样系统采用了文丘里结构,通过多点取样以及防堵(反吹)设计,保证了测试的实时性、准确性和连续性。系统的综合性能。具有断电保护和气压异常保护功能,使系统在异常情况下能有序自动停止运行;电路和机械系统设有抗干扰功能,适应生产现场复杂的电磁环境;具有自动对中功能,保证测量系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此外,值得一提的是,BT-Online1在线激光粒度监测系统具有高度的重复性和准确性。长时间连续运行的同时,自动对中系统使仪器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保证采样速度达3500次/秒,有效减少少数异常数据;68个探测器,使得无论样品是单峰、双峰还是多峰都能准确自动测试。同一样品不同时间段测试结果长时间运行的重复性系统的准确性优异的准确性、重复性和长期稳定性,使得BT-Online1在线激光粒度监测系统一经推出,便迅速得到了水泥等行业的瞩目和好评。目前BT-Online1在中建材、南方、海螺、金隅冀东、华润、华新、红狮、三峡、鲁中等多家水泥集团获得成功使用。并出口到德国、韩国、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如今,在国内水泥产能明显过剩的大背景下,降低水泥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是决定企业生存的两大秘籍。BT-Online1在线激光粒度监测系统是水泥企业提质增效的利器,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玉林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三思纵横联合力学试验室正式揭牌成立
    2013年6月8日,由玉林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和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联合力学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 玉林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是玉林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下属的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对建筑(包括市政道路)材料,建筑结构及节能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的机构,在广西省建工质检行业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广西省建筑材料、节能材料等进行检测的首选单位。 2013年,三思纵横开始与玉林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展开合作,拉开了双方接触合作的序幕。三思纵横所提供的多台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在经过近半年的使用后,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双方在相关领域进行了大量的交流活动,最终推动了玉林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三思纵横联合力学实验室的成立。 联合力学实验室将充分利用三思纵横的前沿技术理念和科研成果,以及玉林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的丰富试验经验、试验条件及市场平台等优势,共同构建科技创新体系,致力于将先进科研成果尽快适应建设质量检测的需求,推进试验机行业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此举是三思纵横与建工质检行业相互携手、共同促进试验机行业发展的一次成功合作,将推动三思纵横在建工质检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水平的提高。
  • 投资近亿元 国家级节能建材检测中心落户湖北
    日前,记者从湖北省质检院获悉,作为省直重点项目的国家节能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将于明年建成投入使用。   据悉,国家节能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依托湖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建设。项目位于湖北省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用地5347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779平方米。该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为9483.99万元(不包含仪器设备投资),于去年6月28日奠基动工,建设周期为24个月。中心建成后,不仅将进一步完善太阳能集成技术、整体工艺及关联技术,推进太阳能通用化的发展 也有利于整合科技资源,不断提高太阳能系统集成的技术水准,大力推动太阳能相关产业的发展方向。
  •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印发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2〕4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2年8月6日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一五”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时期,国家把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一五”期间,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1.04下降到0.59,节约能源6.3亿吨标准煤。   ——扭转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上升的趋势。“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十五”后三年上升9.8%转为下降19.1% 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由“十五”后三年上升32.3%、3.5%转为下降14.29%、12.45%。   ——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0年与2005年相比,电力行业300兆瓦以上火电机组占火电装机容量比重由50%上升到73%,钢铁行业1000立方米以上大型高炉产能比重由48%上升到61%,建材行业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比重由39%上升到81%。   ——推动了技术进步。2010年与2005年相比,钢铁行业干熄焦技术普及率由不足30%提高到80%以上,水泥行业低温余热回收发电技术普及率由开始起步提高到55%,烧碱行业离子膜法烧碱技术普及率由29%提高到84%。   ——节能减排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时期,通过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形成节能能力3.4亿吨标准煤 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6500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7% 燃煤电厂投产运行脱硫机组容量达5.78亿千瓦,占全部火电机组容量的82.6%。   ——能效水平大幅度提高。2010年与2005年相比,火电供电煤耗由370克标准煤/千瓦时降到333克标准煤/千瓦时,下降10.0% 吨钢综合能耗由688千克标准煤降到605千克标准煤,下降12.1% 水泥综合能耗下降28.6% 乙烯综合能耗下降11.3% 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14.3%。   ——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10年与2005年相比,环保重点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下降26.3%,地表水国控断面劣五类水质比例由27.4%下降到20.8%,七大水系国控断面好于三类水质比例由41%上升到59.9%。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一五”期间,我国通过节能降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展示了我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十一五”时期,我国节能法规标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形成,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与环保执法监察相结合的减排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一些地方对节能减排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对调结构、转方式重视不够,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节能减排工作还存在思想认识不深入、政策措施不落实、监督检查不力、激励约束不强等问题。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预期目标,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68.1%上升到70.9%,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增长过快,结构节能目标没有实现。   三是能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8.6%,但能源消耗占世界的19.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2010年全国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10%-20%。   四是政策机制不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还不完善,基于市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创新驱动不足,企业缺乏节能减排内生动力。   五是基础工作薄弱。节能减排标准不完善,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计量、统计体系建设滞后,监测、监察能力亟待加强,节能减排管理能力还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三)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如未能采取更加有效的应对措施,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将日益强化。从国内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受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更加突出,节能减排工作难度不断加大。从国际看,围绕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博弈更加激烈。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部分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开征碳税并计划实施碳关税,绿色贸易壁垒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正在兴起,不少发达国家大幅增加投入,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和低碳技术等领域创新发展,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   虽然我国节能减排面临巨大挑战,但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全民节能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各方面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完善,这些都为“十二五”推进节能减排创造了有利条件。要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显著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 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 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基本原则。   强化约束,推动转型。通过逐级分解目标任务,加强评价考核,强化节能减排目标的约束性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控制增量,优化存量。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产业政策,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严格能评、环评审查,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污染物排放增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完善机制,创新驱动。健全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用能、排污单位和公民自觉节能减排的内生动力。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长效机制,实现节能减排效益最大化。   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根据各地区、各有关行业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重点行业、重点流域、农业源和机动车污染防治,有效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   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吨、2086.4万吨,比2010年的2551.7万吨、2267.8万吨各减少8%,分别新增削减能力601万吨、654万吨 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万吨、2046.2万吨,比2010年的264.4万吨、2273.6万吨各减少10%,分别新增削减能力69万吨、794万吨。   (四)具体目标。   到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能耗增幅得到有效控制,主要产品(工作量)单位能耗指标达到先进节能标准的比例大幅提高,部分行业和大中型企业节能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见表1)。风机、水泵、空压机、变压器等新增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国产家用电器和一些类型的电动机能效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工业重点行业、农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降低(见表2)。 表1 “十二五”时期主要节能指标 指标 单位 2010年 2015年 变化幅度/变化率 工业 单位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能耗 %  [-21%左右] 火电供电煤耗 克标准煤/千瓦时 333 325 -8 火电厂厂用电率 % 6.33 6.2 -0.13 电网综合线损率 % 6.53 6.3 -0.23 吨钢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 605 580 -25 铝锭综合交流电耗 千瓦时/吨14013 13300 -713 铜冶炼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350 300 -50 原油加工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99 86 -13 乙烯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886 857 -29 合成氨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1402 1350 -52 烧碱(离子膜)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351 330 -21 水泥熟料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115 112 -3 平板玻璃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重量箱 17 15 -2 纸及纸板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680 530 -150 纸浆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450 370 -80 日用陶瓷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1190 1110 -80 建筑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改造面积 亿平方米 1.8 5.8 4 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率 % 1 15 14 交通运输 铁路单位运输工作量综合能耗 吨标准煤/百万换算吨公里 5.01 4.76 [-5%] 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 千克标准煤/百吨公里 7.9 7.5 [-5%] 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 千克标准煤/千吨公里 6.99 6.29 [-10%] 民航业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公里 0.45 0.428 [-5%] 公共机构 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千克标准煤/平方米 23.9 21 [-12%] 公共机构人均能耗 千克标准煤/人 447.4 380 [15%] 终端用能设备能效 燃煤工业锅炉(运行) % 65 70~75 5~10 三相异步电动机(设计) % 90 92~94 2~4 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输入比功率 千瓦/(立方米分-1) 10.7 8.5~9.3 -1.4~-2.2 电力变压器损耗 千瓦 空载:43 空载:30~33 -10~-13 负载:170 负载:151~153 -17~-19 汽车(乘用车)平均油耗 升/百公里 8 6.9 -1.1 房间空调器(能效比) - 3.3 3.5~4.5 0.2~1.2  电冰箱(能效指数) % 49 40~46 -3~-9 家用燃气热水器(热效率) % 87~90 93~97 3~10   注:[ ]内为变化率。 表2 “十二五”时期主要减排指标 指 标 单 位 2010年 2015年 变化幅度/变化率 工业 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万吨 355 319 [-10%]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万吨 2073 1866 [-10%] 工业氨氮排放量 万吨28.5 24.2 [-15%] 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 万吨 1637 1391 [-15%] 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万吨 956 800 [-16%] 火电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 万吨 1055 750 [-29%] 钢铁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万吨 248 180 [-27%] 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 万吨 170 150 [-12%] 造纸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万吨 72 64.8 [-10%] 造纸行业氨氮排放量 万吨 2.14 1.93 [-10%] 纺织印染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万吨 29.9 26.9 [-10%] 纺织印染行业氨氮排放量 万吨 1.99 1.75 [-12%] 农业 农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万吨 1204 1108 [-8%] 农业氨氮排放量 万吨 82.9 74.6 [-10%] 城市 城市污水处理率 % 77 85 8   注:[ ]内为变化率。   三、主要任务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合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火电、钢铁、水泥、造纸、印染等重点行业发展规模,提高新建项目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准入门槛,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完善新开工项目管理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对违规在建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有关部门要责令停止建设,金融机构一律不得发放贷款。对违规建成的项目,要责令停止生产,金融机构一律不得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有关部门要停止供电供水。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出口。把能源消费总量、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能评和环评审批的重要依据,对电力、钢铁、造纸、印染行业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对新建、扩建项目实施排污量等量或减量置换。优化电力、钢铁、水泥、玻璃、陶瓷、造纸等重点行业区域空间布局。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坚持高标准,严禁高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   ——淘汰落后产能。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重点淘汰小火电2000万千瓦、炼铁产能4800万吨、炼钢产能4800万吨、水泥产能3.7亿吨、焦炭产能4200万吨、造纸产能1500万吨等(见表3)。制定年度淘汰计划,并逐级分解落实。对稀土行业实施更严格的节能环保准入标准,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生产线,推进形成合理开发、有序生产、高效利用、技术先进、集约发展的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格局。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对未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和企业,依法落实惩罚措施。鼓励各地区制定更严格的能耗和排放标准,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表3 “十二五”时期淘汰落后产能一览表 行 业 主要内容 单位 产能 电力 大电网覆盖范围内,单机容量在10万千瓦及以下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单机容量在5万千瓦及以下的常规小火电机组,以发电为主的燃油锅炉及发电机组(5万千瓦及以下);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设计寿命期满的单机容量在20万千瓦及以下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 万千瓦 2000 炼铁 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等 万吨 4800 炼钢 3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等 万吨 4800 铁合金 6300千伏安以下铁合金矿热电炉,3000千伏安以下铁合金半封闭直流电炉、铁合金精炼电炉等 万吨 740 电石 单台炉容量小于12500千伏安电石炉及开放式电石炉 万吨 380 铜(含再生铜)冶炼 鼓风炉、电炉、反射炉炼铜工艺及设备等 万吨 80 电解铝 100千安及以下预焙槽等 万吨 90 铅(含再生铅)冶炼 采用烧结锅、烧结盘、简易高炉等落后方式炼铅工艺及设备,未配套建设制酸及尾气吸收系统的烧结机炼铅工艺等 万吨 130 锌(含再生锌)冶炼 采用马弗炉、马槽炉、横罐、小竖罐等进行焙烧、简易冷凝设施进行收尘等落后方式炼锌或生产氧化锌工艺装备等 万吨 65 焦炭 土法炼焦(含改良焦炉),单炉产能7.5万吨/年以下的半焦(兰炭)生产装置,炭化室高度小于4.3米焦炉(3.8米及以上捣固焦炉除外) 万吨 4200 水泥(含熟料及磨机) 立窑,干法中空窑,直径3米以下水泥粉磨设备等 万吨 37000 平板玻璃 平拉工艺平板玻璃生产线(含格法) 万重量箱 9000 造纸 无碱回收的碱法(硫酸盐法)制浆生产线,单条产能小于3.4万吨的非木浆生产线,单条产能小于1万吨的废纸浆生产线,年生产能力5.1万吨以下的化学木浆生产线等 万吨 1500 化纤 2万吨/年及以下粘胶常规短纤维生产线,湿法氨纶工艺生产线,二甲基酰胺溶剂法氨纶及腈纶工艺生产线,硝酸法腈纶常规纤维生产线等 万吨 59 印染 未经改造的74型染整生产线,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国产和使用年限超过20年的进口前处理设备、拉幅和定形设备、圆网和平网印花机、连续染色机,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浴比大于1∶10的棉及化纤间歇式染色设备等 亿米 55.8 制革 年加工生皮能力5万标张牛皮、年加工蓝湿皮能力3万标张牛皮以下的制革生产线 万标张 1100 酒精 3万吨/年以下酒精生产线(废糖蜜制酒精除外) 万吨 100 味精 3万吨/年以下味精生产线 万吨 18.2 柠檬酸 2万吨/年及以下柠檬酸生产线 万吨 4.75 铅蓄电池(含极板及组装) 开口式普通铅蓄电池生产线,含镉高于0.002%的铅蓄电池生产线,20万千伏安时/年规模以下的铅蓄电池生产线 万千伏安时 746 白炽灯 60瓦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炽灯 亿只 6   ——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重点支持对产业升级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和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提高加工贸易准入门槛。提升产品节能环保性能,打造绿色低碳品牌。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加强油气战略进口通道、国内主干管网、城市配网和储备库建设。结合产业布局调整,有序引导高耗能企业向能源产地适度集中,减少长距离输煤输电。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核电。加快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煤层气等清洁能源商业化利用,加快分布式能源发展,提高电网对非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的接纳能力。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   ——推动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比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推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   (二)推动能效水平提高。   ——加强工业节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明确目标任务、加强行业指导、推动技术进步、强化监督管理,推进工业重点行业节能。   电力。鼓励建设高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加强示范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IGCC)和以煤气化为龙头的多联产技术。发展热电联产,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加快现役机组和电网技术改造,降低厂用电率和输配电线损。   煤炭。推广年产400万吨选煤系统成套技术与装备,到2015年原煤入洗率达到60%以上,鼓励高硫、高灰动力煤入洗,灰分大于25%的商品煤就近销售。积极发展动力配煤,合理选择具有区位和市场优势的矿区、港口等煤炭集散地建设煤炭储配基地。发展煤炭地下气化、脱硫、水煤浆、型煤等洁净煤技术。实施煤矿节能技术改造。加强煤矸石综合利用。   钢铁。优化高炉炼铁炉料结构,降低铁钢比。推广连铸坯热送热装和直接轧制技术。推动干熄焦、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焦炉煤气等二次能源高效回收利用,鼓励烧结机余热发电,到2015年重点大中型企业余热余压利用率达到50%以上。支持大中型钢铁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   有色金属。重点推广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槽、低温高效铝电解等先进节能生产工艺技术。推进氧气底吹熔炼技术、闪速技术等广泛应用。加快短流程连续炼铅冶金技术、连续铸轧短流程有色金属深加工工艺、液态铅渣直接还原炼铅工艺与装备产业化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强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   石油石化。原油开采行业要全面实施抽油机驱动电机节能改造,推广不加热集油技术和油田采出水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提高油田伴生气回收水平。鼓励符合条件的新建炼油项目发展炼化一体化。原油加工行业重点推广高效换热器并优化换热流程、优化中段回流取热比例、降低汽化率、塔顶循环回流换热等节能技术。   化工。合成氨行业重点推广先进煤气化技术、节能高效脱硫脱碳、低位能余热吸收制冷等技术铁烧结机、有色金属窑炉、建材新型干法水泥窑、石化催化裂化装置、焦化炼焦炉配套实施低氮燃烧改造或安装脱硫脱硝设施,高速公路沿线逐步建设柴油车脱硝尿素加注站。“十二五”时期新增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削减能力277万吨、358万吨。   (八)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   以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重点,鼓励废弃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建设雨污分离污水收集系统和厌氧发酵处理设施,配套建设分布式粪污贮存及处理设施。加强规模化养殖场沼气预处理设施、发酵装置、沼气和沼肥利用设施建设,实现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到2015年,5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分别新增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削减能力140万吨、10万吨。   (九)循环经济示范推广工程。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示范、“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再制造产业化、餐厨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等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建设,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在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重点领域,以及重点行业、重点流域、中西部产业承接园区实施清洁生产示范工程,加大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实施力度。加快共性、关键清洁生产技术示范和推广,培育一批清洁生产企业和工业园区。   (十)节能减排能力建设工程。   推进节能监测平台建设,建立能源消耗数据库和数据交换系统,强化数据收集、数据分类汇总、预测预警和信息交流能力。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在线监测体系建设试点和城市能源计量示范建设。建设县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完善区域污染源在线监控网络,建立减排监测数据库并实现数据共享。加强氨氮、氮氧化物统计监测,提高农业源污染监测和机动车污染监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监管机构标准化和执法能力建设,加强省、市、县节能减排监测取证设备、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测试分析仪器配备。   初步测算,“十二五”时期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需投资约23660亿元,可形成节能能力3亿吨标准煤,新增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削减能力分别为420万吨、277万吨、40万吨、358万吨(见表4)。 表4 “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投资需求 工程名称 投资需求(亿元) 节能减排能力(万吨) 节能重点工程 9820 30000(标准煤) 减排重点工程 8160 420(化学需氧量)、277(二氧化硫)、40(氨氮)、358(氮氧化物) 循环经济重点工程 5680 支撑实现上述节能减排能力 总计 23660
  • 德图荣获“节能推荐技术(产品)”荣誉称号
    1月20日,由上海节能信息网等单位承办的“2010上海节能产业发展交流峰会暨节能增效直通车启动仪式”成功举办。来自政府机关、行业专家、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技术及服务企业等节能产业各方的300余名行业精英代表欢聚一堂,在新年伊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值此盛会,德图的节能检测仪器获得2010年度节能增效推荐技术(产品)称号,该奖项由上海节能减排技术转移服务中心、上海节能技术及产品研发推荐联盟、上海节能信息网联合颁布。   峰会上,众行业精英总结分享近年来高科技节能技术及产品的推广应用,优秀节能项目改造、能源管理、节能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务实经验,展望2010年节能减排工作,讨论低碳革命下节能产业迎来的新的发展契机。作为全球最大的便携式测量仪器专业制造商,“德国德图集团公司(Testo AG)”始创于1957年,位于德国兰斯克市(Lenzkirch)。德图仪器一直致力于节能和环保领域的仪器开发,它已经积累了五十年的发展历史,拥有并控制了大量的专利技术。很多人对测量仪器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测量”上,但其实,节能减排始于测量,终于测量。此次峰会,德图仪器的全国销售经理周强先生向与会重点用能单位展示了德图仪器节能减排的最新技术成果,以及在工业领域节能增效的典型案例,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节能增效是实现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2010年节能产业必将在这场低碳革命中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此次峰会,德图现场展出烟气分析仪testo 350及新一代红外热像仪两大拳头产品。德图研发的testo 350烟气分析仪系列已获得中国环境保护产品(CCEP)的权威认证,可通过测量排放烟气中的各气体含量检测燃烧过程,提高燃烧效率,实现节能降耗,同时检测废气排放,推进绿色环保。德图推出的新一代红外热像仪系列产品秉承德国制造的品质,经济的价格可满足工业应用的需求,专门应用于日常电气原件安装故障与维护、机械装备、HVAC/R等行业检测,适用于科研,高校,电力等行业检测。众多与会代表纷纷驻足,亲自试用、操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如今,德图的烟气分析仪已成为国内外锅炉工厂、水泥工程、电厂、大型污染企业以及节能环保检测部门等必不可少的测量工具。在中国,一半以上的环保检测部门也选择了德图的烟气产品,用于检测和控制企业的气体排放情况。而去年推出的新一代红外热像仪也已收到积极的市场反馈,广泛应用于各大行业。”德图周经理非常骄傲的表示。展望2010,德图将一如既往致力于节能减排事业,推广应用德图的节能减排方案,登上“节能增效直通车”,驶向绿色的未来。
  • 国务院发布《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2009〕4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二○○九年七月十九日   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   “十一五”前三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内容,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全国单位GDP能耗逐年逐季降低,2006年下降1.79%,2007年下降4.04%,2008年下降4.59%,三年累计下降10.1%,节能约2.9亿吨标准煤。全国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不断降低,2007年分别下降4.66%和3.14%,2008年分别下降5.95%和4.42%,“十一五”前三年累计分别下降8.95%和6.61%。   虽然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是今年以来产业结构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突出,第三产业比重偏低,高耗能工业增速较快。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加剧,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有的地方出现盲目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苗头,有的地方擅自出台高耗能行业电价优惠政策 一些企业效益回落,影响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实施。工作层面也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激励政策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从目前进展情况看,“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进度仍落后于时间进度,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2009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坚持节能减排不动摇,继续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内容,作为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全面落实各项节能减排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务求取得更大成效,确保节能减排目标完成进度与“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度同步。   一、加强目标责任考核。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省级政府2008年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现场评价考核,评价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落实奖惩措施,实行严格的问责制。组织各地节能主管部门开展千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审核汇总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并做好考核结果的运用。发布2008年全国和各地区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及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公报,以及2009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公报。抓好军队资源节约统计与考评工作。   二、推动重点工程实施。继续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新增中央投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国外优惠贷款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循环经济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以及节能环保能力建设。2009年,通过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形成75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对能效等级1级或2级以上高效节能空调、冰箱等10大类产品,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加大推广力度 推广节能灯1.2亿只 支持在北京、上海、重庆等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试点。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000万立方米,全国36个大城市基本实现污水全部收集处理 新增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设施5000万千瓦以上,新增钢铁企业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20台(套)。   三、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盲目扩张。组织修订《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在抓紧组织实施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等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审核管理规定,强化用地审查、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从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盲目扩张。继续推动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力度,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进行改造和提升。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2009年“上大压小”关停小火电机组1500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000万吨、炼钢600万吨、水泥5000万吨、造纸50万吨、铁合金70万吨、焦炭600万吨。完善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公告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推广大型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等有效做法,落实好差别电价政策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职工安置政策措施。发布节能设备指导目录、落后高耗能设备淘汰目录等,推动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落实节能发电调度办法,抓紧出台配套政策。大力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四、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围绕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建设和完善若干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高效发电、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建筑节能等方面组织科研攻关,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编制工业、通信业清洁生产技术指南和重点节能技术推广专项规划。支持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科技专项。加大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的实施力度,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做好“金太阳”太阳能发电、大型超超临界发电、有机废水循环利用等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应用。制定半导体照明(LED)产业发展意见。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加快风能资源的评估与开发。发布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技术。出台关于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快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鼓励专业节能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为中小企业、公共机构实施节能改造。启动污泥处理处置示范工作。积极推进环保产业发展,继续开展烟气脱硫特许经营试点,规范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特许经营,鼓励排污单位委托专业化公司承担污染治理或设施运营。发布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设备(产品)目录,编制环保装备示范工程规划。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国际合作,切实加强双边、区域和多边在节能、新能源和低碳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交流,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五、着力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继续大力推进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发布能源利用状况公告,开展节能管理师试点,形成2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制定发布钢铁、建材、电子信息、军工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深入开展重点耗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扩大强制性能效标识实施范围,制定发布电风扇、微波炉、通风机、工业锅炉等6种产品能效标识实施规则。组织开展5万个锅炉房节能管理达标活动。2009年底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比例提高到90%以上 全面开展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2009年改造6000万平方米 继续推进供热按用热量计量收费 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规模,出台推动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的实施意见,实施好新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新农村农房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项目。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道路运输组织管理 严格执行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实施落后车辆淘汰制度,完善报废汽车回收机制 加快发展水路运输,推进船型标准化 加快电气化铁路建设 优化航线航路,启动机场节电工程,研究建立民航业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体系。安排财政资金70亿元,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推进节约型机关、学校、科技场馆、文化场馆、医院、体育场馆等“六个100示范工程”建设,研究建立公共机构节能考核制度。开展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审计和公示工作。继续安排中央投资支持农村沼气建设 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大“以奖促治”工作力度,解决一批村镇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推进零售业节能降耗。   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做好循环经济促进法贯彻实施工作。组织编制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印发省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能力建设等。深化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开展“循环经济专家行”活动。加快实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出台促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意见,建立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标识制度。组织编制实施再生金属利用规划、重大机电装备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国家生态示范工业园区建设。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发展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加快脱硫石膏、磷石膏、农作物秸秆等资源化重点工程建设。启动第三批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和第三批“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制定重点电子信息产品污染物管理目录,推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加快第二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支持建设一批统一规范的社区回收站点、专业化分拣中心和区域集散市场。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启动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试点。促进灾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一步加大“限塑”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力度。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治理商品过度包装的有关文件精神,抓紧制定治理商品过度包装的相关标准和政策。推动机电产品包装节材代木。推进循环农业促进行动,重点抓好10个循环农业地市建设,以及农垦制糖业、天然橡胶业的循环产业建设。   七、完善相关经济政策。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落实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实行鼓励余热余压发电的上网和价格政策。继续推进电价改革,完善需求侧电价管理制度。继续实行促进节约用水的水价制度,鼓励使用再生水。完善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偿制度。出台农村老旧渡船拆解改造补偿制度。研究调整车辆购置税政策。推进环保收费改革,提高收缴率。研究建立污染物减排激励机制。修订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继续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继续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政府采购政策,完善清单动态管理制度、公示制度和执行政策的奖惩制度。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进一步扩大用于节能减排的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研究开展污水处理项目收益债券试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节能减排重大项目的信贷支持。推进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   八、加快法规和标准建设。完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加快节约能源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配套法规建设。落实好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研究起草排污许可证条例。尽快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城镇排水和污水处理条例。修订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能效标识管理办法、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组织制订、修订电炉钢冶炼和氧化铝、尿素等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以及水源热泵机组、小功率电机、容积式空气压缩机、通风机、工业锅炉等用能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电石、热轧带肋钢筋等高耗能和易造成环境污染产品的市场准入条件。制订电力企业节能降耗主要指标监管评价标准。   九、强化节能减排监管。加强对各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各项节能减排优惠政策的落实,坚决制止和纠正擅自出台对高耗能行业实行优惠电价、违规乱上高耗能和高排放项目等行为。加强节能减排执法检查,严肃查处严重浪费能源资源、严重破坏环境、违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私自排污等问题。开展能效标识、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能源计量数据及使用、高耗能特种设备等专项检查。深入开展环保执法专项行动,重点做好电力、钢铁、建材、造纸等12个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强化对义务监督员的培训。发布电力企业节能减排情况通报。   十、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加快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建设。加强资源环境、循环经济基础研究,建立体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中国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抓紧组建国家节能中心,健全省级节能监察机构和节能技术服务中心。结合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组织实施第二、三产业用能单位能耗调查和主要耗能行业重点耗能设备普查。继续推进污染源普查工作,加强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与统计等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启动建设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监管信息平台。   十一、开展规划编制等重大问题研究。编制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展“十二五”节能专项规划前期研究,研究节能重大问题,重点做好节能目标预测。对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开展“十二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前期研究,重点对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物及排放指标等开展专题研究。做好“十二五”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前期研究,重点是目标、技术路线、政策机制等,特别是对垃圾处理技术路线、污泥无害化处理做专题研究,为制订“十二五”规划纲要做好前期准备。   十二、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继续广泛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以节油节电和全民节能为重点,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普及节能环保知识,积极倡导节约型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做好2009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中国城市无车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六五”环境日的宣传活动。各地区要对节能减排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在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开展“汽车节能环保驾驶”活动,大力宣传节能环保驾驶理念。新闻媒体要加大节能减排报道力度,宣传先进经验,曝光反面典型,发挥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   发展改革委要加强节能减排综合协调,环境保护部要做好减排协调工作,指导、督促、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本工作安排的各项工作,及时向国务院报告节能减排进展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 中国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联盟启动
    1月18日,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节能中心、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中国节能协会等十一家机构联合发起的中国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联盟正式启动,该联盟旨在打造“领先性联盟标准”,构建适应市场、技术领先、需求导向、优势显著的“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我国节能减排标准的有效性和国际影响,打破发达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新的绿色技术贸易壁垒。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张纲、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孙波、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节能中心等部门相关领导出席仪式并讲话。   发达国家拟确立的“碳关税”制度要求发展中国家采取与之相同的排放标准进行温室气体绝对减排,这对我国节能减排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完成“十一五”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目标,当前国内部分省市采取拉闸限电和关停能耗企业等行政措施,这种措施治标不治本,没有根本解决降低能源消耗的问题,反映出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工作措施尚不完善,缺乏长效机制 此外还存在着领先性节能减排标准和节能减排量评估标准缺失、标准推广应用滞后等现象。成立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联盟,协调并调动各联盟成员单位的优势科技资源,加强各成员单位间的分工协作,共同致力于解决节能减排标准化工作所面临的重大共性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加速相关标准化的转化,将扎实、有效地促进我国节能减排标准化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增强我国低碳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强化我国在国际节能减排标准化领域的地位和优势。   当前,发达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已开始在我国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和标准,并初具市场规模。而我国的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工作相对分散,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间相互不统一,有关节能减排的检测评价方法不统一,认证有效性亟待提高,部分标准与当前节能减排工作不协调,亟需大力推进 同时社会尚缺乏统一有效的合作参与机制与服务体系。以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联盟为载体,加强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协会、非政府组织和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将促进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各相关方紧密协作,形成技术与标准化的合力。   联盟十一个发起单位包括: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节能中心、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中国节能协会、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设备监理协会、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联盟将自身定位为“致力于推进中国节能减排标准化工作,集公益性、服务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非盈利性技术组织”,近期联盟主要在节能减排标准化研究、技术服务、打造交流平台、组织公益活动、建设宣传渠道等方面开展工作,目前已经有多家高校、企业申请加入。   在联盟启动仪式上,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质量管理分院揭牌仪式同时举行。   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在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下,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研究工作,在业务上接受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的指导。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质量管理分院承担资源与环境、工业品质量安全领域标准化研究及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承担相关领域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 承担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分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及国内技术对口工作 承担相关标准科学实验、测试等研发及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工作 承担总局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组织开展能效标识、顾客满意度测评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张纲在讲话中指出:“新成立的机构要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要求和总局工作部署,使标准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提高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以对质检科技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刻苦钻研,埋头苦干,以科研支撑职能,以创新引领发展。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王忠敏院长表示,这4个机构的成立,将进一步充分利用我院现有的专家集群优势和技术集群优势,增强突破创新能力,为总局建立以预防为主的风险管理工作机制提供全面、有效的技术支撑 将进一步确立我院在节能减排标准化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推动节能减排标准化工作全面深入发展 将进一步提高提高我院科学研究、行政支撑与市场服务等综合能力,提供有竞争力的质量管理研究及其标准化解决方案和服务,打造服务品牌 将进一步凝聚研究机构、企业、协会、非政府组织的优势资源,共同致力于解决节能减排标准化工作所面临的重大共性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湖南拟建“工程机械检测重点实验室”应对技术壁垒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国外技术壁垒,湖南检验检疫部门拟依托自身科技优势,与长沙经开区企业筹备共建“国家级工程机械检测重点实验室”,抢占技术制高点。在29日启动的湖南省“质量提升服务进万企”活动上,湖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透露了这一信息。   据介绍,此次“质量提升”活动旨在推动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题责任,促进出口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持续至今年底的活动期间,湖南检验检疫局将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产品,为该省进出口企业开展服务,组织全系统专家解读进出口产品质量知识,指导出口企业加大优惠原产地政策的运用,   “后金融危机时代技术性贸易壁垒呈多发趋势。目前,国外的技术法规层出不穷,给我国出口产品带来很大压力。”湖南检验检疫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应对这一趋势,中国企业应未雨绸缪,主动研究并应对国外技术法规,要针对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焦点问题加大研发力度。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湖南出口来势良好,湖南检验检疫局共完成出入境货检9.7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3%。尤其是得益于今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推动,湖南检验检疫局今年前三月共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5300余份,签证金额3.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19.2%和48.5%。其中区域优惠原产地证书为出口产品减免目标国关税885万美元。   根据现已达成的有关自由贸易协定,出口企业凭借区域优惠原产地证书,可使自己的客户在进口时享受进口国关税减让的优惠。湖南检验检疫局有关专家表示,虽然成绩喜人,但湖南出口企业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优惠政策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全省还有大量出口东盟的产品因为没有申领优惠原产地证书而未能享受到目标国零关税的待遇。“今后中国将参与更多的自由贸易区建设,涉及的关税优惠政策将越来越多。”这位专家称,如何充分利用好自贸区的优惠政策,是湖南出口企业亟需补上的一课。
  • 英国:从环境监测到家居节能 让节能环保也智慧化
    互联网的发展,为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带来了许多新手段。在英国就能发现多个这样的“互联网+”场景:当互联网与各种现有技术相结合,从环境监测到家居节能,都变得更智慧、更精准。  伯明翰大学主导了一个名为HiTemp的环境项目,在伯明翰城区内部署了250个环境温度感测装置以及30个自动气象站。它们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接入互联网,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研究人员说,这是全球最密集的环境监测网络,用于研究城市热岛效应。  这个项目的研究人员埃利奥特沃伦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通过无线和有线网络,这些设备收集的数据能够实时传回大学的服务器进行分析,并与有关部门实时共享。  他说,这个项目使用了最近发展起来的物联网技术(也就是以互联网连通的各种物件),可通过众多分散的、构造简单但互联的传感器收集数据,从而实现低成本部署,这样“不但大大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还有效降低了整个项目实施的成本”。   沃伦认为,未来能将这些技术运用到更广泛的环境监测项目上,包括监测空气污染、二氧化碳排放等,为绿色城市规划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参考数据。  不仅是科研,普通人的生活也能受益,如英国赫特福德郡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整合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方案。  据该校研究人员约翰锡奥介绍,这一方案主要通过在家中布设多个具备无线网络连接的传感器来实现,空调、冰箱等电器都可以连接到云端服务器上,用户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可以随时监测和控制,对家居状况一目了然,避免安全隐患和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这种智能家居的另一个环保之处在于,空调等耗能设备会逐步学习用户的日常使用习惯,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更加节省能源。此外,由于家中设备都实现联网,其维护状态也能在用户授权情况下及时传送给厂商,提醒他们及时维护而无需用户操心。  英国政府还在大力推广一个耗资超过100亿英镑的智能仪表项目,这也是英国政府至今在物联网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该项目计划到2020年让英国每一个家庭都用上能接入互联网的智能仪表,可实时监测每户家庭的能源使用情况。至今已安装了160万个智能仪表,最终可能要安装2600万个。  这种智能仪表直接与电力和燃气公司的服务器连接,将可以把价格等信息直接推送到用户的智能手机上,提醒他们什么时候电价要上涨或降低,让用户更有选择性地用电,避开用电高峰。  在供应端,智能仪表则可以帮助能源供应商优化能源配置。比如用电,使用传统仪表时,由于无法实时准确测算每户的用电量,供电公司只能按照估算为每户分配额外的电力以确保他们获得稳定供电,这会造成浪费。使用智能仪表后,每一户的用电信息都会实时联网传送到供电公司进行分析,电脑系统能更准确按需分配电力给每一户,避免浪费能源。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去年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提到,物联网能够帮助减少能耗和让家居生活更便捷,这种技术“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重大改变”。为了进一步普及相关技术,英国政府正计划建立更多的网络基础设施,包括开放更多无线频谱等。
  • 《韶关市“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印发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韶关市“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直向市发展和改革局、生态环境局反映。韶关市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2月9日韶关市“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33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22〕68号)等文件精神,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节能减排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和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简称能耗双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进一步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推动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确保完成省下达我市的“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5.5%(激励目标下降16%),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完成省下达任务。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有力,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三、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一)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以火电、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造纸、纺织印染等行业为重点,深入开展节能减排诊断,建立能效、污染物排放先进和落后清单,全面推进节能改造升级和污染物深度治理,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推广高效精馏系统、高温高压干熄焦、富氧强化熔炼等节能技术。加快推进钢铁、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2023年底前,中南股份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5年底前,全市钢铁企业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推进行业工艺革新,实施涂装类、化工类等产业集群分类治理,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改造,在火电、钢铁、纺织、造纸、化工、食品和发酵等高耗水行业开展节水建设。推进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提升,抢抓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落户韶关的机遇,加快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建设,统筹考虑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工程,多举措降低能源消耗,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支持绿色技术、绿色产品、清洁能源的应用,全面提高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着力将韶关打造成为全国绿色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十四五”时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5.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0%。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钢铁、水泥、陶瓷等重点行业产能和数据中心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市工信局、市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县级人民政府落实,不再一一列出〕(二)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以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以下简称“两高”项目)集聚度高的工业园区为重点,推动能源系统整体优化和能源梯级利用,开展污染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工业园区的应用。以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进供热、供电、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集中贮存和处置,推进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推动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等“绿岛”项目建设。到2025年,建成一批节能环保示范园区,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市发改局、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城镇节能降碳示范工程。全面推进城镇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绿色运行管理,推动低碳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无废城市”建设。全面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发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全面推进新建民用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国有资金参与投资建设的其他公共建筑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绿色社区创建等工作,推动既有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推动太阳能光热系统在中低层住宅、酒店、宿舍、公寓建筑中应用。完善公共供水管网设施,提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水平。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其中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面积占当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的比例超过30%,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装机容量5兆瓦。(市住建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推动交通运输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养护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转型,建设一批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完善充换电、加注(气)、加氢、港口机场岸电等布局及服务设施,降低清洁能源用能成本。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城市新增、更新的公交车全部使用电动汽车或氢燃料电池车,提高城市物流配送、提高城市物流配送、轻型邮政快递、轻型环卫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比例达到80%以上,支持使用符合标准的邮政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发挥铁路、水运的运输优势,推动大宗货物和长途货物运输“公转水”“公转铁”及“水水中转”,建设完善集疏港铁路专用线,大力发展铁水、公铁、公水等多式联运。全面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和燃气汽车。深入实施清洁柴油机行动,推动重型柴油货车更新替代。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加强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加强船舶清洁能源动力推广应用,2025年底前推广建成一批LNG动力船舶。推动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改造,本地注册船舶受电装置做到“应改尽改”。提升铁路电气化水平,燃油铁路机车加快改造升级为电力机车,未完成改造的机车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国Ⅵ车用柴油(含硫量不高于10ppm),推广低能耗运输装备,推动实施铁路内燃机车国一排放标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加快客货运输组织模式创新和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推进绿色仓储和绿色物流园区建设,推广标准化物流周转箱。强化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加快推进同城快递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全面应用。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铁路、水路大宗货物运输量较2020年大幅增长。(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局牵头,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管理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改进农业农村用能方式,完善农村电网建设,推进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规模化利用和生物质能清洁利用。推进老旧农机报废,加快农用电动车辆、节能环保农机装备、节油渔船的推广应用。发展节能农业大棚,探索推进功能现代、结构安全、成本经济、绿色环保的现代新型农房建设,加大存量农房节能改造指导力度。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优先控制重点湖库及饮用水水源地等敏感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加强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利用和规模畜禽养殖户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建设粪肥还田利用示范基地,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强化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监管,定期对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开展监测。到2025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率达到97%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0%,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及统防统治覆盖率分别达到55%和45%。(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局牵头,市工信局、市住建管理局、市水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六)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维护结构、制冷、照明、电梯等综合型用能系统和设施设备节能改造,增强示范带动作用。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机制,鼓励采用能源费用托管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推动公共机构带头率先淘汰老旧车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每年新增及更新的公务用车中新能源汽车和节能车比例不低于60%,其中,新能源汽车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大力推进新建和既有停车场的汽车充(换)电设施设备建设,鼓励内部充(换)电设施设备向社会公众开放。推行能耗定额管理,强化我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限额标准应用。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以典型示范带动公共机构不断提升能效水平。到2025年,全市力争80%以上的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完成省下达我市的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遴选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任务。(市发改局、市接待办、市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七)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加大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力度。以臭氧污染防治为核心,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完善“市—县”二级预警对应机制。巩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强化监测预警和针对性整治,确保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强化重点流域干支流、上下游协同治理,深入推进工业、城镇、农业农村、港口船舶“四源共治”,巩固我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到2025年,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清除。(市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水务局牵头,市住建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坚持先立后破,在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前提下,稳妥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和转型升级,形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格局。推进存量煤电机组节煤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持续推动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推进服役期满及老旧落后燃煤火电机组有序退出。北部生态发展区Ⅲ类禁燃区扩大到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推进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供热半径15公里范围内的燃煤锅炉、生物质锅炉(含气化炉)和燃煤小热电机组(含自备电厂)关停整合。鼓励现有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工业炉窑改用工业余热、电能、天然气等;全市玻璃、铝压延、钢压延行业基本完成清洁能源替代。燃料类煤气发生炉采用清洁能源替代,或因地制宜采取园区(集群)集中供气、分散使用的方式;逐步淘汰固定床间歇式煤气发生炉。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2%左右。(市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九)绿色高效制冷工程。推进制冷产品企业生产更加高效的制冷产品,大幅提高变频、温(湿)度精准控制等绿色高端产品供给比例。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制冷剂泄漏和排放,积极推动制冷剂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促进绿色高效制冷消费,加大绿色高效制冷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施“节能补贴”“以旧换新”等措施,采用补贴、奖励等方式,支持居民购买能效标识2级以上的空调、冰箱等高能效制冷家电、更新更换老旧低效制冷家电产品。推进中央空调、数据中心、商务产业园、冷链物流等重点领域节能改造,强制淘汰低效制冷产品,提升能效和绿色化水平。到2025年,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市发改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推进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工程,实施全过程污染物治理。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深化化工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重点排查整治储罐、装卸、敞开液面、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废气收集、废气旁路、治理设施、加油站、非正常工况、产品VOCs质量等涉VOCs关键环节。组织排查光催化、光氧化、水喷淋、低温等离子及上述组合技术的低效VOCs治理设施,对不能达到治理要求的实施更换或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场排放的高浓度废气实施单独收集处理,采用燃烧等高效治理技术,含VOCs有机废水储罐、装置区集水井(池)排放的有机废气实施密闭收集处理。加强油船油气回收治理,运输汽油、航空煤油、石脑油和苯、甲苯、二甲苯等车辆按标准采用适宜装载方式,推广采用密封式快速接头,铁路罐车推广使用锁紧式接头。到2025年,溶剂型工业涂料、油墨使用量下降比例达到国家要求;基本完成低效VOCs治理设施改造升级;年销售汽油量大于2000吨的加油站全部安装油气回收自动监控设施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一)环境基础设施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加快补齐城镇生活污水管网缺口,推动支次管网建设。大力推进管网修复和改造,实施混错接管网改造、老旧破损管网更新修复,推行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和污泥无害化处置。建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到2025年,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或比2020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市辖三区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5%,7个县城达到80%以上。(市发改局、市住建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二)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推广工程。发挥大型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承担国家和省的重大节能减排科技项目。采用“揭榜挂帅”方式解决节能减排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难题,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面源污染防治等一系列专项攻坚。加强政策支持和示范引领,通过科技创新支持可持续发展,鼓励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和资源循环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开展风电、光伏发电、氢能等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及成果运用,全面推动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并实施一批节能减排技术示范项目。(市科技局牵头,市发改局、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一)优化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坚持节约优先、效率优先,严格能耗强度控制,增加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以能源产出率为重要依据,合理确定各县(市、区)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并对各县(市、区)“十四五”能耗强度降低实行基本目标和激励目标双目标管理。完善能源消费总量指标确定方式,各县(市、区)根据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目标和能耗强度降低基本目标确定年度能源消费总量目标,经济增速超过预期目标的县(市、区)可相应调整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对能耗强度降低达到市下达的激励目标的县(市、区),其能源消费总量在当期能耗双控考核中免予考核。各县(市、区)“十四五”时期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考核。原料用能不纳入全市及各县(市、区)能耗双控考核。有序实施国家和省重大项目能耗单列,支持国家和省重大项目建设。加强节能形势分析预警,对高预警等级县(市、区)加强工作指导。(市发改局牵头,市统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作为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结构优化调整、提升环境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推进重点减排工程建设和运行,形成有效减排能力。优化总量减排指标分解方式,按照可监测、可核查、可考核的原则,将省下达的重点工程减排量分解到各县(市、区),污染治理任务较重和减排潜力较大的县(市、区)承担相对较多的减排任务。加强与排污许可、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制度衔接,严格落实重点行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区域削减要求。完善总量减排考核体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总量减排核查核算和台账管理,重点核查重复计算、弄虚作假特别是不如实填报削减量和削减来源等问题。(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三)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建立在建、拟建、存量“两高”项目清单,对照国家产业规划、产业政策、节能审查、环评审批等政策规定开展评估检查,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坚决拿下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钢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等项目原则上实行省内产能置换。新建、改扩建炼油、乙烯和对二甲苯项目等项目,须纳入国家有关石化产业规划。全面排查在建“两高”项目能效水平,对标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推动在建项目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对能效水平低于本行业能耗限额准入值的,按有关规定停工整改。深入挖掘存量“两高”项目节能减排潜力,推进节能减排改造升级,加快淘汰“两高”项目落后产能。严肃财经纪律,指导金融机构完善“两高”项目融资政策。(市发改局、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市场监管局、人民银行韶关市中心支行、韶关银保监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强化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源头把关。严格项目节能审查和环评准入,做好节能审查、环评审批与能耗双控、碳排放控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产业高质量发展等的衔接。新上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产品物耗、能耗、水耗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符合节约能源、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从严查处未按规定办理节能审查、环评审批等未批先建项目,依法依规责令项目停止建设或生产运营,严格要求限期整改;无法整改的,依法依规予以关闭。加强对“两高”项目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和执行结果的监督与评估,对审批能力不适应的依法依规调整。(市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健全法规标准。积极参与广东省节能条例、移动源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的修订,推动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积极参与餐饮业和汽车维修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修订,推动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或规范进一步完善。深入开展能效、水效、污染物排放“领跑者”引领行动。(市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六)完善经济政策。市县两级财政加大节能减排相关专项资金的统筹,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费用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制度,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覆盖范围。加大绿色金融创新,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市场化手段推进绿色基金,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扩大在重金属、危险化学品、危险废弃物处置等环境高风险领域探索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完善污染防治正向激励政策。全面实施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发挥环境保护综合名录的引导作用。强化电价、水价政策与节能减排政策协同,持续完善重点行业阶梯电价机制,落实高耗能企业的电价上浮政策。全面推行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建立健全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实施受益农户污水处理付费制度。(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局、市生态环境局、税务局、人民银行韶关市中心支行、韶关银保监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七)完善市场化机制。积极推进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加强用能权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统筹衔接,建立用能权与用能预算联动机制,推动能源要素向单位能耗产出效益高的产业、项目和能源利用效率较高、发展较快的地区倾斜。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引领全社会提升绿色电力消费。全面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综合试点经验。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鼓励节能服务机构整合上下游资源,为用户提供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规范开放环境治理市场,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鼓励企业为流域、城镇、园区、大型企业等提供定制化的综合性整体解决方案,推广“环保管家”“环境医院”等综合服务模式。强化能效标识管理制度,扩大实施范围。(市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八)加强统计监测能力建设。完善能源计量体系,重点用能单位严格执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按要求配备、使用能源计量器具。推动全市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纳入省能耗在线监测平台,推进数据整合和分析应用。完善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城市基础设施能源消费统计制度。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体系,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强化排污许可证监管执法和企业自行监测监管,加强工业园区污染源监测,推动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重点排污单位安装在线监控监测设施。加强统计基层队伍建设,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强化统计数据审核,防范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市统计局、市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住建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九)壮大节能减排人才队伍。完善市、县两级节能监察体系,强化监察执法人员力量保障。严格落实重点用能单位设置能源管理岗位和负责人制度。加强县级及乡镇基层生态环境监管队伍建设,重点排污单位设置专职环保人员。加大政府有关部门、监察执法机构、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等节能减排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多层次、跨学科的
  • 考试重点:国家工程实验室(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如何做金属材料检测?
    内燃机是机械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细分领域,其已经成为汽车、农业机械、工程机械、船舶、内燃机车、地质和石油钻机、军用、通用设备、移动和备用电站等装备的主要配套动力,对我国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国防建设以及人民生活都有十分重大的影响。21世纪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时代,也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各国工业也都面临着全球环境污染和石油资源匮乏等问题。这对内燃机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控制废气排放和噪声污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材料是内燃机设计、品质、质量及竞争力的基础,内燃机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发展。内燃机发展趋势为:高效、节能、环保,这就要求内燃机生产企业对其零部件材料进行更为严格的把控,这不仅体现在检测手段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同时材料发展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也让检测手段必须具备高效性和全面性的特点。  全球最大的独立柴油发动机生产基地以及中国产品型号最齐全的内燃机制造基地——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1年,是中国柴油发动机行业名副其实的龙头企业,玉柴以“绿色发展、和谐共赢”为经营思想,通过不断的自主研发和创新,不断缔造着柴油发动机行业神话,同时也一次次打破欧美在柴油发动机核心领域长期垄断的地位。  卓越的产品来自于不断的自主研发创新,同时也来自于对产品每个细节的严格把控,2011年11月,代表我国内燃机行业最高水平的高效节能环保内燃机国家工程实验室(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正式落户玉柴集团,在其内燃机技术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长期以来,实验室致力于成为国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的研发机构,集中解决行业在节能减排、降噪、轻量化、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共性关键技术,引领全行业的技术进步,提升中国内燃机整体技术水平。一直以来,实验室通过层层筛选严格把控,选购世界一流的试验及检测设备,使其具备先进智能的全面测试手段,满足我国国内目前各种发动机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流程试验要求,已经达到国际级研发中心的标准。  2019年,全球首创CMOS全谱直读光谱仪—英国阿朗科技公司 (ARUN™ )ARTUS 10经过层层测试选拔,入驻玉柴内燃机国家工程实验室。汽缸体、活塞及活塞环、曲轴和连杆等关键部位的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着内燃机性能,实验室对这些部位的材料质量控制十分重视, ARTUS 10 采用CMOS作为检测器,突破了传统CCD检测器的局限性,检测下限可达1PPM,在这种高端精密的金属材料检测需求上具有显著优势。1、气缸体  气缸体作为柴油机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即良好的强韧性、导热性、耐磨性、耐蚀性、加工工艺性能和经济性。灰铸铁和球墨铸铁由于具有良好的铸造工艺性能和机械性能,优越的耐磨性、减振性和导热性被广泛应用于柴油机气缸体中。ARTUS 10通过先进的脉冲合成光源和高能预燃技术,让光谱仪对于铸铁材料中C元素检测具有极高的精准度(检出限接近1ppm)和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2、活塞及活塞环  活塞及活塞环位于发动机的心脏,其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现代柴油机的活塞多采用铝合金材料,其主要优点是质量轻、导热性能好。在铝合金检测中不仅仅需要关注合金元素Mg,Cu、Si的常规测量,同时也对一些添加元素如Be、B及稀土元素提出了更高的检测需求。ARTUS 10通过大焦距双光室结构设计和高刻线光栅极好地实现了铝合金非金属(近紫外波段)元素的稳定测量,让测试结果更为可靠。3、曲轴和连杆  曲轴和连杆是柴油机的脊梁,其各个组成部件材料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从低碳合金钢、碳钢到铜合金、镍合金,这就要求光谱仪能够同时满足不同基体材料的测量,ARTUS 10采用全新多块高分辨率CMOS作为检测器和独创的智能分析软件,能实现Fe、Al、Cu、Mg、Zn、Ni等十余种基体的快速测量。ARTUS 10 –卓越的检测性能源自1. 精准稳定的测试结果数字脉冲合成光源、光室恒温系统设计以及采用先进CMOS检测器让ARTUS 10在合金元素分析、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控制方面具有极佳的分辨率和稳定性。完美的光学设计带来了卓越的紫外波段元素分析性能,ARTUS 10能显著提高C、N、P、S测试结果的可靠性。2. 高效全谱测量动态CMOS检测器的创新使用让ARTUS 10实现130nm至870nm的波长范围内全元素精准分析。在元素选择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扩展灵活方便,能使操作适合未来需要。3.人性化设计理念一键激发按钮让激发快速准确;独特氩气流气路设计使得氩气快速填充的同时让氩气消耗降至最低;实时监测模块设计让操作者准确方便地监测仪器各个模块的运行状态;丰富异形夹具设计满足线材、棒材、薄膜及各类不规则样品的高效测量;智能分析软件和可视化界面让分析结果快速精确的同时更方便使用者的操作。  除了ARTUS 10 在测试中的优异表现之外,英国阿朗科技公司的技术背景也是玉柴内燃机国家工程实验室做出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阿朗科技公司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之初即研发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台基于CCD技术的直读光谱仪,开拓了直读光谱仪全谱化、小型化、易用化的先驱。阿朗公司至今已服务于金属元素成分分析行业近40年。40年间ARUN™ 公司共推出10多款产品,覆盖现场及实验室金属材料的检测领域,全球用户总数量近20000家 。2018年10月,英国ARUN™ 全新CMOS 检测器的ARTUS 10 直读光谱仪重磅上市,创造性地采用CMOS作为检测器,检测下限可达1 ppm,突破了传统CCD检测器的局限性,实现科研级直读光谱仪的小型化,智能化,是直读光谱仪行业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ARUN 产品简史1989年发布全球第一台全谱CCD直读光谱仪(ARUN Analoy1401),推出当年便在全世界热销上千台;1992年发布全球第一台便携式CCD直读光谱仪(ARUN M1650);1995年阿朗品牌进入中国;1999年发布里程碑式全谱CCD直读光谱仪(ARUN M2500);2002年发布全球第一台4光室 CCD 全谱直读光谱仪(ARUN POLY S);2015年发布最新一代高性能双光室CCD全谱直读光谱仪(ARTUS 8);2016年中国最大上市分析仪器企业聚光科技与老牌光谱仪公司英国阿朗强强联合,聚光科技入股英国阿朗科技公司;2018年经过38个月的研发测试,发布全球第一台采用CMOS技术的直读光谱仪(ARTUS 10);
  • 中央3380多亿元支撑节能减排 引社会万亿投入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近年来,全国财政经建系统紧紧围绕“夯实基础、明确责任、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创造环境”的节能减排工作思路,把节能减排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陆续出台30多项财税制度和办法,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中央财政累计安排3380多亿元资金,加上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共同带动社会投入上万亿元,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我国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倍至6倍,重点产品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普遍高20%—40%,建筑能耗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水平。针对这种状况,财政、发展改革、工信等部门通过建立“以奖代补”机制,充分调动地方和企业积极性,一手抓先进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一手抓高耗能企业和设备淘汰,迅速扭转了“十五”后期我国能耗水平不断上升的趋势。   节能技术改造全面展开。出台财政奖励、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政策措施,大力支持节能服务公司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进行节能改造,截至目前已有3900多家节能服务公司登记注册,年产值近1300亿元。积极支持实施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改造工程,按照第三方机构审核确定的节能量给予奖励。2007-2011年累计安排208亿元,支持了近4000多个项目,累计实现节能量近1亿多吨标准煤。积极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机融合,累计安排13亿元支持179个大型高载能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实现年节能546万吨标准煤。   建筑节能扎实推进。积极支持北方既有居住建筑进行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170亿元,地方财政、企业等社会主体投入近600亿元,完成北方采暖区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在建1亿平方米,取得了节能环保、改善民生等多重政策效应,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节能暖房”工程。积极支持建立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体系,启动节能改造城市试点工作。积极创新政策,从项目示范到城市示范,再到全面推广,累计安排140亿元,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应用示范,带动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50亿平方米,浅层地能应用5亿平方米,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呈现规模化、高水平发展的良好态势。   淘汰落后产能效果显著。针对关停小火电、小冶炼、小水泥等落后产能涉及的职工安置、债务处理、企业转产等难题,近几年中央财政安排了320亿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地方财政安排了100多亿元资金,共支持淘汰小火电8814万千瓦、小水泥5.6亿吨、小炼铁1.5亿吨、小造纸1500万吨等落后产能。同时,大量落后产能的退出使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产业竞争能力大幅增强。如电力行业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的比例由47%提高到71%,火电供电标准煤耗下降到330克/千瓦时,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在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有的地方甚至冲在工作的第一线,科学研究工作方案,仔细测算分配资金,认真做好职工安置,耐心化解各种矛盾,在如此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情况下较好地保持了社会稳定。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公共财政支持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级财政、发展改革、环保、建设等部门大力支持环境监测、评价、统计等基础工作,加强环境监督力量建设,创新机制,采取“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等方式集中成片推进各项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了公共财政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保障作用,基本遏制和减缓了生态环境状况不断恶化的趋势。   环境监测体系基本建立。近几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20.5亿元,在全国支持建设了350个国家、省级、地市级污染源监控中心,配置环境监测、统计设备18万多台(套),对1.5万多家企业实施了污染源自动监控,实现对水、大气环境以及企业排污口等全方位、多层次监控,促进解决了长期以来环境保护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的难题。   水污染治理成效明显。2007年-2011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714亿元,在“三河三湖”、松花江、南水北调沿线等重点流域和重要水源地支持建设了污水管网11万公里 在“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重点湖泊地区支持建设了3200多个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使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由原来的52%提高到77%,7大水系好于3类水质的比例提高幅度超过14个百分点。同时,财政部、环保部在2011年正式启动了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安排专项资金9亿元,支持8个湖泊110多个生态环境治理项目。   农村环保取得新突破。近两年,财政部和环保部先后与江苏、辽宁、四川、河南等省份签署责任书,采取“以奖促治”方式支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截至2011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了80亿元,地方财政和社会投入约120亿元,在全国支持了1.66万多个村镇开展环境综合治理,直接受益人口达到4000多万。   重金属污染防治加快推进。支持了河南、湖北、湖南等26个省份开展铅、汞、铬、镉、砷等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集中解决了一批危害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等比较突出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 《上海市2024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印发
    上海市2024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本市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结合本市实际,现将2024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如下:一、有效衔接“十四五”规划目标加强绿证与能耗双控政策衔接,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全市考核口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各区、各行业、各重点区域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按照确保完成后两年平均“十四五”剩余目标、力争完成“十四五”规划进度目标。重点用能单位严格实施能耗总量控制。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工程减排量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煤炭消费总量持续控制。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综合管理推进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数智平台功能全面上线。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碳排放双控目标考核制度。制订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办法。推进各区全面完成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完善产品碳足迹相关制度,推进低碳供应链建设。三、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动蒙电入沪前期工作,加快引入市外绿电资源,年内新购市外非化石能源电力40亿千瓦时。推进市内新能源建设,力争新增光伏装机60万千瓦以上,组织开展新一轮海上风电竞争配置,加快金山一期等近海风电建设。加快建立促进绿电生产消费的市场体系和长效机制。四、持续推动节能降碳增效开展年度区级政府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目标责任评价、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目标责任考核、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核查。组织各领域、各区抓紧下达重点用能单位年度节能降碳目标,“百”“千”家工业重点用能单位年度能耗总量原则上削减1%以上,“百”“千”家交通重点用能单位年度能耗强度原则上削减1%以上。五、深入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加快吴泾等重点区域整体转型,推动漕泾综合能源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化工产业向杭州湾地区集聚。加强落后产能调整力度,实施调整项目450项。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氢能、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数字赋能,推进年综合能耗2000吨标准煤以上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落实“百一”行动计划,推进100家重点用能单位完成能源审计。六、推进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推进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落实超低能耗建筑不少于200万平方米。强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落实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5%以上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不少于100万平方米。持续推进全市绿色社区、节约型机关、绿色商场、生态文明示范校、“无废细胞”等示范创建,推进酒店资源循环利用。七、推动交通领域绿色低碳完善低碳综合运输结构,推进铁路、航道建设整治工程。构建低碳城市交通体系,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公交线路优化、慢行网络建设。推进交通装备低碳升级,加速推进城市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推进绿色智慧航运中心建设。推动可持续燃料在航空、船舶领域使用。推进低碳设施体系建设,深度挖掘交通领域光伏应用潜力,加快船舶岸电和充电桩建设。八、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持续完善垃圾源头分类长效机制,推进投放点改造提升行动。推进建筑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积极拓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建材产品应用场景。推动有关区(管委会)落实资源循环利用行业用地规划布局。组织申报并发布一批本市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发展名单。九、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开展低碳前沿颠覆性技术探索,加快技术攻关。培育一批节能低碳和新能源研究机构,推进重组建设、优化完善碳中和相关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十、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实施环城生态公园带及“千座公园”建设工程,新增各类公园120座,新建绿地1000公顷。巩固提升森林碳汇能力,新增森林面积3.1万亩,完成公益林抚育面积3万亩。十一、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全民参与组织好全国生态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深入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等工作。继续举办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和成果博览会。十二、推进绿色低碳区域行动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培育碳中和产业发展动能、开展生态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及碳排放精细化管理相关研究及平台建设。支持宝山区打造以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为主的绿色低碳供应链核心功能区。启动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项目创建。十三、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继续实施“批项目、核总量”制度,实行建设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替代,试点开展市重大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查评估工作。加快构建本市排污权市场化交易机制,协同推进长三角跨区域排污权交易。持续开展燃煤发电机组环保排序。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推动粪污处理设施升级,推动秸秆资源科学规范利用。推行分级分类监管,强化环境监管、监测与执法联动。十四、实施污染减排重点工程在石化行业重点企业开展无/低泄漏设备组件应用试点、VOCs泄露智能化在线监测试点。持续推进国三柴油车淘汰。推动锅炉和炉窑稳定排放达标。推进包装印刷行业VOCs治理。推动一批污水、污泥、生活垃圾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不断提升环境基础设施能力和水平。十五、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开展《上海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通则》等法规、标准修订,启动一批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领域地方标准新制订项目。修订秸秆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分类、建筑节能支持政策,研究制订碳达峰碳中和、污水主管修复和改造、节水减排、燃煤电厂升级改造等支持政策。修订完善差别电价机制,探索将办公建筑纳入执行和范围。十六、强化责任落实和监督执法建立完善月度调度、季度预警、年度考核的监测预警机制。做好“十四五”重点工程减排量指标分解。制定发布上海市“两高”项目管理目录,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完善能源和碳排放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优化污染源统计调查范围,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 南京节能环保产业协会立项《社会化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规范》等三项团体标准
    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和《南京节能环保产业协会标准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我会标准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社会化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规范》、《社会化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电子原始记录通用要求》、《社会化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数据交换规范》团体标准进行了立项评估。经审查,该项团体标准符合立项条件,现批准立项。并将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网站(http://www. ttbz.org.cn)予以公示,公示期为7天(2月4 日-2月10日)。公示期间如有任何建议和要求,请与协会联系。同时欢迎与该项标准有关的高校、科研机构、相关企业、使用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或个人加入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联系人:程炎娟 15051865168 邮箱:njsjnhbcyxh@163.com南京节能环保产业协会2024年2月4日关于《社会化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规范》等三个团体标准立项的公告.pdf
  • 中国节能智慧环境项目助力地方政府生态环境监管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近期举办的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上,中节能天融科技有限公司在“生态保护监管与综合评估”论坛展示了其“空天地”一体化,覆盖山水林田湖草的智慧环境解决方案及案例,充分体现了中节能天融科技在环境监管领域的多年技术和经验积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9f669f01-1ee8-41c0-a242-e070a4b85aff.jpg" title=" 11_副本.jpg" alt=" 1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论坛现场 /strong /p p   此论坛由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牵头,北京师范大学、中节能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办。 /p p   报告中,有多位专家介绍了卫星遥感在我国生态保护中的新技术、应用现状以及取得的成果。 /p p    strong 卫星遥感数据处理。 /strong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蒋卫国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水文遥感大数据挖掘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用实例与常规遥感数据处理案例进行了对比。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王永财初级工程师介绍了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评估生态质量的新模型。 /p p    strong 卫星遥感用于自然保护区监管。 /strong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刘晓曼研究员介绍了我国目前最新的自然保护区划分方式及现状,并列举了通过卫星遥感监测来进行保护区的监管,如水域大小变化、违规建设等。山西省环境科学科学研究院马晓勇高级工程师介绍了山西的自然环境状态以及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对人类活动进行观察的情况。重庆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中心张艳军正高级工程师介绍了重庆市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建设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马琪讲师介绍了卫星遥感数据在秦岭北麓生态功能空间辨识和保护中的应用。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祝汉收初级工程师以沈阳为案例介绍了卫星遥感监测在生态监测与监督执法中的应用。 /p p    strong 卫星遥感用于重点水体保护。 /strong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翟俊高级工程师介绍了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潘阳湖水面的变化并分析了与水质变化的关系。北京生态修复学会秘书长于立安秘书长介绍了其会员单位利用卫星遥感识别黑臭水体,并介绍了在北京实施的卫星遥感与常规水质监测相结合的业务化黑臭水体监管体系。 /p p    strong 卫星遥感用于地质灾害监测。 /strong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杨渺研究员介绍了卫星遥感技术在汶川地震后生态系统恢复监测评估中的应用。 /p p   可以看出,无论是我们常规的环境保护还是生态保护,卫星遥感监测数据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生态保护也与当地常规环境污染息息相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9636c4db-fd74-40e9-9bd9-5e1768587fb9.jpg" title=" 22_副本.jpg" alt=" 2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节能天融科技有限公司大数据应用中心主任刘旭 /strong /p p   中节能天融科技有限公司大数据应用中心主任刘旭以西安项目为例介绍了天融科技的智慧环境监管体系。目前,西安的智慧环境系统实现全市226个街办、乡镇、开发区园的空气质量监控全覆盖 主要的8条河流和2个湖泊的水质实时监测,实现从水源地到城乡水体的水资源全流域监控 安装在3家试点企业的VOCs在线监测系统,有效监督排污企业履行环保义务 激光雷达走航车系统,作为新型移动监测手段快速灵活地缩小污染源范围 200多辆出租车安装了空气质量监测监控系统,进行实时走航污染定位。由1200余名网格员组成的网格员队伍,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每日在各自管辖范围内进行巡查,动态管理污染源数量及其污染防治措施。同时,结合气象、住建、工信以及国家监测站、省级监测站等横向、纵向多个部门数据信息,共同构筑起“空天地一体化”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环境感知物联网”,实时掌握环境大数据,精准追溯污染来源,实现环境保护动态监管,及时执法。除西安之外,天融科技还在北京延庆、山西汾阳、唐山古冶、天津武清建设了复杂程度不同的智慧环保系统。 /p p   最后,刘主任对智慧环境项目的前景和发展方向做了展望,他指出 strong 智慧环境项目今后会重点关注总量减排和企业画像、多源融合大数据分析、绿色金融和环境数字化等领域 /strong ,继续引领生态环境管控的体系建设,实现环境精细化监测,精准治理,推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d8f75428-2f59-4df7-83e0-b3356e4dd9c7.jpg" title=" 33_副本.jpg" alt=" 33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会后合影 /strong /p
  • 节能减排规划投资超两万亿 先河环保雪迪龙将受益
    相关新闻:《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印发   国务院日前全文印发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领域十大重点工程:节能改造、节能产品惠民、合同能源管理推广、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脱硫脱硝、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循环经济示范推广、节能减排能力建设。根据规划,将有2.366万亿投资投向上述领域。   《规划》提出,要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实行问责制 加大中央和地方投入,鼓励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改,改革资源税。通过多方面措施保障节能减排目标实现。   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下半年节能减排的压力依然较大,在今年不会推出大规模产业刺激政策情况下,节能减排领域将是下半年政府稳增长投资的重点领域。   券商报告指出,节能减排是贯穿整个“十二五”期间的热点,节能减排目标完成和政策频繁出台都将持续刺激热点发酵。以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为重点的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将获得资金重点支持。相关环境监测仪器公司先河环保、雪迪龙、聚光科技等,有望受益。   减排完成情况不容乐观   《规划》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 与此同时,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吨、2086.4万吨,比2010年的2551.7万吨、2267.8万吨各减少8%。   实现上述目标并非易事。2011年,我国的节能减排的指标一半未完成。今年上半年的减排完成情况依然不乐观。   环保部人士透露,上半年,一些地方主观上对减排要求有所放松,污染反弹、放松监管等现象开始抬头。此外,已建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带来的新增量偏大,新增减排措施规模明显不足等问题,令上半年减排完成情况不容乐观。   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提出了有压有保的四项任务,重点在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积极推动提高能效。   超2万亿投向十大重点工程   《规划》特别明确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的十项重点工程,包括节能改造、节能产品惠民、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十个方面。   节能改造工程包括锅炉(窑炉)改造和热电联产、节约和替代石油、建筑节能等领域,目标要在“十二五”时期,分别形成7500万吨、1120万吨、6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则侧重加大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力度。其中,民用领域重点推广高效照明产品、节能家用电器等,工业领域重点推广高效电动机等,产品能效水平提高10%以上,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目标是“十二五”时期形成1000亿千瓦时的节电能力。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也是重点任务之一。根据《规划》,“十二五”时期要新建配套管网16万公里,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200万吨,升级改造污水日处理能力2600万吨,新增再生水利用能力2700万吨/日。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强化垃圾渗滤液处置。“十二五”时期分别新增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削减能力280万吨、30万吨。   根据计划,“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投资需求2.366万亿。其中,节能重点工程、减排重点工程和循环经济重点工程投资分别为9820亿、8160亿和5680亿。   “一揽子”保障措施明确   在保障措施方面,《规划》提到,要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各地区要将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下一级政府、有关部门和重点单位。国务院每年组织开展省级人民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实行问责制。   同时,要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继续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支持企业实施节能减排项目。完善“以奖代补”、“以奖促治”以及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和合同能源管理等支持机制,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创新投入机制,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多渠道引导企业、社会资金积极投入节能减排。   一系列促进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也将有相应调整。《规划》明确,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理顺煤、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建立充分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差别电价、峰谷电价、惩罚性电价,尽快出台鼓励余热余压发电和煤层气发电的上网政策,全面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
  • 上海元恒工程师傅几步教会您,冷却循环水机系统控制与节能方法
    冷却循环水机由换热设备、冷却设备、水泵等相关设备组成,采取循环用水运作模式。在水不断回收再利用的过程中,换热设备的水温、水压与水位数值如果调控不佳,容易产生结垢。水垢附着在换热设备表面会降低热交换率,影响效率、浪费电力,严重时设备可能会跳机导致设备停止运转。   冷却循环水机的结构组成:  支架和塔体:外部支撑;   填料:为水和空气提供尽可能大的换热面积;   冷却水槽:位于冷却塔底部,接收冷却水;   收水器:回收空气流带走的水滴;   进风口:冷却塔空气入口;   百叶窗:平均进气气流,保留塔内水分。   冷却循环水机的系统控制与节能:  系统中冷却塔、冷冻主机、冷却泵及冷冻泵应是一一对应开启的,应采用电动阀控制水流,不得让水流经过已停机部分的管道,而影响处理效率。   开机的顺序是:冷却水泵、电动阀、冷却塔、冷冻主机,停机的顺序则相反,且冷冻机停机要提前半小时。30kW以上冷却水泵应采用软启动,多台并联,用变频控制,根据外界环境气候设定调节水泵功率,节能效果更好。冷却塔风机采用双速电机以及酌情适当调整风机叶片角度对于节能降噪有明显效果。   根据是否设置水池设置位置,产生了循环水冷却系统的不同形式。循环水泵扬程的计算很主要,只需考虑沿程阻力、流出水头及冷却塔进出水位差即可,一般取25m左右,而与冷却塔位置的高度关系不大。
  • 《四川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印发!
    为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四川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主要目标:“十四五”时期,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完成14.92万吨、0.79万吨、5.95万吨、2.53万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方案》提出,将实施十大重点工程:一是实施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为重点,推进节能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引导企业实施原料、燃料清洁替代,提高可再生能源资源应用比例。“十四五”时期,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6%。二是实施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到2025年,具备改造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建成一批节能环保示范园区。三是实施城镇绿色节能提升工程。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城镇清洁取暖比例和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四是实施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推动绿色铁路、绿色公路、绿色港口、绿色航道、绿色机场建设,有序推进充换电、加注(气)、加氢、港口机场岸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物流、环卫清扫、重点港区、重点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五是实施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到2025年,全省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比例达到75%,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3%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分别达到55%、50%。六是实施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到2025年,全省80%的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开展绿色低碳示范,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节水型单位,遴选一批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开展资源回收利用,遴选一批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十四五”时期,全省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4%、人均综合能耗下降5%、人均用水量下降7%、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下降7%。七是实施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以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地区为重点区域,实施一批达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巩固提升项目、2023年空气质量达标冲刺项目、2025年空气质量达标攻坚项目。以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河湖水域生态修复、湿地工程、入河排污口整治、流域环境风险及应急管控等为重点,实施沱江、岷江等流域水质巩固提升项目、川渝跨界河流水污染综合防治项目。八是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存量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持续推动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41.5%左右。九是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推进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工程,实施全过程污染物治理。推动涉挥发性有机物行业落后产能淘汰、产业集群整合升级,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家具制造、汽修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使用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十是实施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工程。到2025年,全省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1.3万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00万立方米/日,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方案》在政策方面还作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加大节能减排财政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