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浅谈检验检测

仪器信息网浅谈检验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浅谈检验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浅谈检验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浅谈检验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浅谈检验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浅谈检验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浅谈检验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浅谈检验检测相关的论坛

  • 浅谈检验检测机构标准方法的验证

    [align=center][b]浅谈检验检测机构标准方法的验证[/b][/align][size=12px][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color=rgba(0, 0, 0, 0.3)]原创[/color][/font][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color=#333333] [/color][/font][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color=rgba(0, 0, 0, 0.3)]张勇 王燕[/color][/font][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color=#333333] [/color][/font][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color=#333333]计量资讯速递[/color][/font][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color=#333333] [/color][/font][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color=rgba(0, 0, 0, 0.3)]前天[/color][/font][/size][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2px] 检验检测方法是检验检测机构开展检验检测工作的依据,也是检验检测机构配置人员、设备、环境条件、耗材的依据,是确保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准确、可靠的基础保障。RB/T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之4.5.14条中规定“检验检测方法包括标准方法和非标准方法(含自制方法)。应优先使用标准方法,并确保使用标准的有效版本。在使用标准方法前,应进行验证。在使用非标准方法(含自制方法)前,应进行确认。检验检测机构应跟踪方法的变化,并重新进行验证或确认。”在日常检验检测工作中,使用的大多数是标准方法,因此标准方法的验证是检验检测机构日常性的一项重要工作。 [/size][/font][b][size=12px]一、开展标准方法验证的时间[/size][/b][size=12px] 根据RB/T214-2017中的4.5.14条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开展标准方法验证的时间一般包括:(1)在使用标准方法前进行验证;(2)标准方法发生变更后重新进行验证。第一次是在使用标准方法前进行验证,这是检验检测机构在准备申请资质时所开展的一项工作,这次验证的标准方法最多、最全,涵盖了所申请的全部标准方法。第二次是在已获得资质的标准方法发生变更时进行的验证,这次验证的前提是检验检测机构已获得的资质包含的标准方法发生变更,无论是检测能力实质性变化还是仅年号、编号发生变化均需进行验证。与第一次标准方法验证相比,这次验证是个别的几个标准方法的验证。[/size][b][size=12px]二、标准方法验证的实施[/size][/b][size=12px] 开展标准方法验证,一般从人员、仪器设备、环境条件、检验检测耗材、样品的抽取储存与接收[/size][size=12px]、记录表格、结果验证等方面进行验证。[/size][b][size=12px]1.人员[/size][/b][size=12px] 人员方面应从人员培训质量、人员数量、人员资质等方面进行验证。[/size][size=12px] (1)培训质量方面。在开展新的检验检测项目时,检验检测机构会对人员进行内部或外部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培训质量进行考核。检验检测机构考核时应对人员掌握标准的程度;所用仪器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期间核查是否掌握;记录表格设计是否符合要求等方面进行考核,必要时可进行盲样考核或机构内部人员比对等方式对培训质量进行考核。[/size][size=12px] (2)人员数量方面。同一个检验检测项目,一般至少确定两名检验检测人员,以确保检验检测工作不因人员短缺而不能按时完成。[/size][size=12px] (3)人员资质方面。RB/T214-2017之4.2.5条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抽样、操作设备、检验检测、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以及提出意见和解释的人员,依据相应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进行能力确认。”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人员的培训情况、掌握标准和仪器设备的熟练程度以及技能等方面进行能力确认。人员能力确认包括检验检测能力的确认和操作仪器设备能力的确认,并形成书面文件。对一些特殊的检验检测项目,如酒类感官检验需取得品酒师资格的,在人员资格确定时一定要确认人员是否取得国家规定的相应资格。[/size][b][size=12px]2.仪器设备[/size][/b][size=12px] 检验检测机构应按标准方法中对仪器设备的要求,核查所配置的仪器设备计量特性(如测量范围、偏移、分辨率、漂移等)是否满足标准方法中的要求。其次,在确定满足标准方法的要求后,再核查所用的仪器设备是否制定了检定、校准或核查计划,维护保养计划,期间核查计划等计划,并按计划实施。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或核查后,应对检定、校准或核查后的结果进行计量确认,以确保仪器设备满足标准方法的要求。[/size][b][size=12px]3.环境条件[/size][/b][size=12px] 标准方法中如对检验检测环境、样品储存等环境条件有要求时,检验检测机构应核查开展检验检测地点环境条件、样品储存的环境条件是否满足要求。另外,如果环境条件对检验检测结果有影响的,检验检测机构应配置相应的监控设备对环境条件进行监控并做好监控记录。这些监控设备也应编制检定、校准或核查计划,并对检定、校准或核查后的结果进行计量确认,以确保监控设备满足标准方法的要求。[/size][b][size=12px]4.检验检测耗材[/size][/b][size=12px] 检验检测耗材是开展检验检测活动必不可少的。每一个标准方法中都会给出所需的耗材包括哪些,检验检测机构需对照标准方法核查所配备的耗材是否满足要求,并对这些耗材进行验收。另外,如标准方法中给出了耗材有标准物质或参考标准时,检验检测机构应优先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或参考标准。[/size][b][size=12px]5.样品的抽取、储存与接收[/size][/b][size=12px] 抽取样品是检验检测工作的第一步,样品抽取的是否有代表性以及储存接收过程是否满足标准方法的规定,直接影响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因此检验检测机构应严格对照标准方法中对样品的抽取、储存和接收的要求核查机构是否能满足要求。如GB/T5750.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对生活饮用水的采集与保存从采样容器的选择、采样容器的洗涤、水样采集、采样体积以及不同检验项目采样所用的容器材质和保存方法、水样的过滤和离心分离、不同检验项目水样的保存条件、水样的运输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就需根据所开展的检验项目和GB/T5750.2-2006对照,核查机构能否满足GB/T5750.2-2006中的各项规定。[/size][b][size=12px]6.记录表格[/size][/b][size=12px] 记录是证明检验检测过程是否有效的证据。检验检测机构应核查记录表格记录的信息是否充分;记录表格记录的内容是否完整,具有可溯源性;记录表格是否规范并符合机构对记录的要求。核查出具的典型报告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机构对检验报告的要求,如标准中对不确定度有要求时,还应核查不确定度报告是否合理,不确定度来源分析是否全面。[/size][b][size=12px]7.结果验证[/size][/b][size=12px] 对标准方法从人员、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等方面进行验证后,检验检测机构接下来应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验证可同人员培训考核中的盲样考核或机构内部人员比对等同时进行。有些标准对结果的质量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应按标准中的规定开展结果验证。如GB/T5750.2-2006对生活饮用水的质量控制提出了现场空白、运输空白、现场平行样、现场加标样或质控样等多种质量控制手段,检验检测机构应按GB/T5750.2-2006中的规定开展质控工作并进行结果验证。[/size][size=12px] 检验检测机构做好标准方法的验证工作,为确保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准确、可靠提供了保障。[/size]

  • 浅谈检验检测机构如何做好能力验证

    [align=center][b][size=16px]浅谈检验检测机构如何做好能力验证[/size][/b][/align][align=center][/align][size=16px][/size][size=14px] 能力验证既是评价检测机构的重要技术方法之一,又是判断和监控检测机构能力的有效手段。作为新入市的检测机构,对如何做好能力验证比较迷茫。笔者结合多年来能力验证的经历,结合检测机构的特点,运用控制论的理念,谈谈检测机构如何进行质量控制,确保能力验证结果满意。[/size][b]一、思想重视,认识到位[/b][size=14px] 参加能力验证的机构,不管领导层还是一般员工在思想上都要正确认识能力验证活动,认识到位,高度重视。领导层行动上要齐聚全机构的优势资源和力量,协助解决能力验证活动开展中出现的问题,员工应积极主动参与。[/size][size=14px] 一是能力验证是检测机构进行相关领域检测能力水平的客观反映。通过能力验证不仅可以证明自己的实力,而且有利于提高检测机构在社会上的声誉与地位。[/size][size=14px] 二是通过能力验证的机构在接受资质认定评审时,相关项目可免于现场考核。相反如果没有通过,则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责令检测机构进行全面整改,从而耽误自己正常业务的开展运行。[/size][size=14px] 三是作为检测机构,承担着国家、省市各级的抽查任务和客户的委托抽检等,能否及时准确出具结果,直接影响国家对质量的监控效果,影响企业对产品的控制,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程度。[/size][size=14px][b]二、做好前期准备工作[/b][/size][size=14px] 能力验证一般在正式开始前一个月要通知参加机构进行报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虽然能力验证是针对个别检测项目的考核,但所有的检验检测活动都是围绕质量体系运行进行的,故在报名后一个月内要对其中涉及的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进行确认,做到心中有数。[/size][size=14px] 一是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对仪器设备依据标准或作业指导书进行调试、检查,对检定证书进行确认,确保仪器处于最佳状态,最好能做几次与能力验证相近似产品的试验。[/size][size=14px] 二是对人员进行挑选和安排。要选择具有相应专业教育培训经历和资质,对该能力验证产品熟悉并经常进行试验的人员参加。[/size][size=14px] 三是要依据标准的要求对试验所需的环境进行控制,确认检验环境不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如果满足不了,要及时改造,以免影响结果。[/size][size=14px] 四是对于能力验证使用的方法,首先要选择指定的方法或者组织方提供的作业指导书。如果有多种方法,可以考虑不同方法对结果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佳的方法。[/size][size=14px] 五是能力验证活动中所使用的试剂和标准物质应保证合格,并依据验收标准对其质量进行评价。[/size][size=14px] 六是其他能力验证相关事项的安排。一般是安排样品领取的人员、车辆,需要带去的资料及证明等与能力验证相关的事项,尽量做到细致入微。 [/size][size=14px][b]三、能力验证过程的控制[/b][/size][size=14px] 能力验证活动正式开始后,首先要对样品情况进行再次确认,包括接收的外包装及其包装上的样品信息,如性状、数量、编号、注意事项等,如果有异常情况,及时联系组织方。其次编制试验计划。根据前期确认的情况,制定计划,包括人员、试剂、设备、方法、比对方式、结果判定等。试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试验计划、试验程序、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合理进行时间分配,规范操作,绝对不能在其中“偷奸耍滑”,要一丝不苟,慎之又慎。在试验结束后,试验后的样品不能随便丢弃,要认真检查样品的破坏情况,有时组织方还需要提供试验后的样品。最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剔除相关误差,然后进行数据处理,按要求报出结果。 [/size][size=14px][b]四、报告的编制、发放和邮寄[/b][/size][size=14px] 这是整个试验的最后一关,也是比较关键的一关。在结果确定以后,要编制报告。注意报告要按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要求的格式进行报送,禁止凭空臆造。要认真核对数据的正误,注意不同参数结果的相关性和不确定度,签字要齐全,盖章要规范,资料要完整。根据作业指导书要求,不论需要现场报送的或需要邮寄的,都要注意报送时间。邮寄一般以邮戳为准,切不可超出时间,否则再准确的结果也毫无意义。[/size][size=14px]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控制,笔者认为基本上可以做到无所遗漏了。一次能力验证可以全面监控检测机构的整体运行状态,通过识别管理体系存在的不符合,不断地纠正偏差,促进检测机构能力的提高。[/size]

  • 【原创大赛】浅谈检验检测机构食品样品管理

    [align=center][size=32px]浅谈检验检测机构食品样品管理[/size][/align][color=black]参加工作30年来,一直从事食品检测检验工作。1994年所在实验室首次通过计量认证,并先后五次通过资质认定复评审,对食品样品的管理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现简单归纳整理了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机构)食品样品管理的[/color]通用要求[color=black]以及样品接收、样品传递、样品储存、样品制备、样品处置[/color]等要求,供大家参考。一、通用要求1、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样品管理程序,以[color=black]保护样品的完整性并为客户保密。[/color]2、机构应有样品标识系统,并在检验检测整个期间保留该标识。二、样品接收[color=black]1、机构应设置相对独立的样品接收区域,并配备样品称量、暂存设备,宜设置样品消毒隔离区域,并配备消毒、防护用品。[/color][color=black]2、接收样品时,应对其适用性进行检查,记录异常情况或偏离。当对样品是否适合于检验检测存有疑问,或当样品与[/color]所提供的说明不相符时,[color=black]或者对所要求的检验检测规定不够详尽时,[/color]机构应在开始工作之前询问客户,予以明确,并记录讨论的内容。3、 接收委托送检样品时应填好合同(委托书),确认以下信息(如适用):(1)样品名称、数量、规格型号、等级、加工工艺、性状、商标、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2)检测项目、检测依据、检测方法、检测性质等;(3)送样日期、约定完成日期、送检单位、送检人、联系方式等;(4)判定规则、测量不确定度、[color=black]报告传送方式、检后样品处置[/color]等问题。4、接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简称抽检监测)的样品时,应查验、记录样品外观、状态、封条有无破损以及其他可能对检验结论产生影响的情况,并核对样品与抽样文书信息的符合性。对抽样不规范的样品,机构应当拒绝收样,并书面告知原因。5、样品接收后,应在样品登记表、计算机系统或其他类似的系统中登记样品信息,并给出样品标识。对于抽检监测的样品,应在“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内登记,检验样品和复检备份样品分别加贴相应标识。6、样品标识除唯一性标识(样品编号)和检验检测过程的状态标识(待检、在检、检毕、留样)外,如果合适,还可包括样品存放区域的空间标识、样品群组的细分和样品在机构内、外部的传递信息。标识系统应确保样品在实物上、记录或文件中不被混淆。7、样品完成接收后,接收人员应及时与实验室及样品管理人员沟通,完成样品交接传递。三、样品传递1、当样品需要在机构内、外进行传递时,应确认样品包装、封条的完整性,核对样品信息、检查样品数量、状态标识等情况,并做好记录。2、样品传递时,传递条件应[color=black]符合要[/color]求,以确保样品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四、样品储存1、设备设施与环境(1)机构应[color=black]分别设置独立的储存场所以[/color]储存检验样品和复检备份样品,并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以满足样品储存的要求。(2)[color=black]储存场所[/color]应配备相应的样品架(柜)、冰箱、冰柜或冷库、空调、除湿机和温湿度监控设备及灭火器等消防设备。(3)[color=black]储存场所[/color]应整洁、干燥、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晒,有防虫、防鼠、防潮措施。2、储存要求(1)[color=black]检验样品应按待检、在检、检毕等检验状态分区存放,并标识;[/color]区域内样品宜按样品类别、检验类别或检验项目等分类存放。(2)样品应由两人(及以上)负责保管,避免被随意调换、拆封。对于复检备份样品的调取或使用,应按相关程序并经相关负责人签字批准后方可进行。实验室内部复验使用的样品,只能用检验样品,不能用复检备份样品。(3)预包装食品按照标签标识要求储存样品,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等其他食品按相应标准及技术规范要求储存样品。(4)样品储存期间应定期检查,并保持、监控、记录环境条件。五、样品制备1、设备设施与环境(1) 制样场所应洁净卫生,与制备要求相适应,对可能[color=black]存在[/color]相互影响的区域,应有效隔离。(2)应对制样场所的环境条件进行有效控制。制样过程中产生粉尘的制样区域,应配通风设施;制样场[color=black]所有温、湿度要求的,[/color]应配备空调、除湿机等温、湿度控制设备。(3)制样设备与器具应适用、清洁、容易清洗,不应对样品造成污染。金属等元素检测样品制备时宜采用陶瓷、玛瑙等非金属材质的制样设备;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检测样品制备时,应使用非塑料材质的器具。(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制样设备设施与环境有特殊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2、 制备要求(1)机构接收到性状易变的样品如食用农产品、自制餐饮食品或待测组分不稳定的样品,应尽快实施制备[color=black]、检验[/color]。制备过程应充分考虑样品的均匀性及代表性。(2)农药残留项目检测,制样取样部位按GB 2763的规定,具体制备方法按项目检测方法;微生物项目检测,样品制备按GB 4789.1、GB/T 27405及项目检测方法;其他项目检测,样品制备按相应的标准和/或检测方法。(3)制备过程不应对样品产生污染,每处理完一个样品,应对制样设备进行清洁。制备好的样品应尽快进行检验,不能及时检验的按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储存。六、样品处置1、对超过储存期的样品,应按程序进行处置,并保留相关的审批、处置记录及影像资料。2、[color=black]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样品(复检备份样品),检验结论合格的,应自检验结论作出之日起储存三个月;保质期不足三个月的,储存至保质期结束。检验结论不合格的,应自检验结论作出之日起储存六个月;保质期不足六个月的,储存至保质期结束。委托送检的样品储存期限按合同(委托书)约定(如适用)。[/color]3、样品应分类处置,处置应遵循防止浪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可采用销毁、捐赠、合规留用等方式处置样品。采用销毁方式处置样品,应是无害化处理方式,应确保处置过程、处置结果安全。4、当样品具有危害性且机构无法自行完成处置时,应交由专业机构处置,并保留处置记录。总之,食品样品管理是食品检测检验机构质量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样品得到良好的管理和控制,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希望我们都能遵循国家在样品管理方面的规定、规范,不断提升检验工作质量,为社会为客户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 【原创大赛】浅谈西北检验检疫实验室建设

    浅谈西北检验检疫实验室建设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导致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极不平衡,本文深刻探讨了我国西北地区检验检疫实验室面临的发展困境及解决思路。近年来我国经济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事实,我国幅员辽阔,而西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相对落后,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也比较落后,质检总局在西北地区所设检验检疫分支局也相对较少,检验检疫实验室的建设面临有着其自身特点。实验室检测是检验检疫最关键的一道,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检验检疫执法的有效性,其责任重于泰山。1、积极引进人才检验检疫检测队伍的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检测队伍,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近年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欧盟和日本等国家通过技术壁垒对我们的经济限制越来越多,新形势下的新要求,要求我们必须有一支有创新性和创造力的检测团队,不断学习新东西,接收新鲜事物,与世界科技的发展同步。但是,一方面西北地区实验室业务量相对较少,自然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加入。另一方面,现在高校就业形势严峻,好多硕士、博士找不到工作。检验检验局作为中央直属行政单位,有自身优势,可以通过公务员招录的形势招收一些专业的技术人才,公务员的铁饭碗和稳定性有利于实验室检测队伍的建设。2、加强检检协作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协作才能够共赢。纵使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我国的疾控、药监、质检、环保等实验室也有布局,大质检文化在技术领域不仅仅局限于质检两局的合作,更多的是体现的检测机构的合作。西部实验室整体水平偏低属于不争的事实。每一家检测实验室往往又有自身的特点,同行之间可以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实现水平的共同提升。作为官方机构,要敢于放下身段,向企业学习,企业属于生产的第一线,某些企业产品检验的技术和水平在某一具体领域要高于检测机构,开展检企合作更能够提升水平。3、积极参加比对试验目前在CNAS的支持下,我国已经建成了完善的实验室认证认可体系,能力验证和测量审核能够有效的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保证检测结果是受控而不离群的。对于自身实力较弱的实验室可以参加测量审核,当技术成熟以后,参加认监委组织的能力验证。通过盲样测试,可以直观的检验自身水平。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能力验证只能体现某一实验室的最高水平,并不能够体现一个实验室的日常水平。4、加强自身培训检验检疫实验室由于布点较少,能够集中经费购买好仪器,好仪器结果稳定,但是操作相对复杂,许多仪器甚至是全英文界面,这就要求操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保持学习。以甘肃酒泉为例,它距离省会兰州有750公里,工程师来回一趟的维护成本非常高,这就要求操作人员有排除一般故障的能力,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实验室人员也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远程桌面等新技术与工程师进行沟通。

  • 浅谈山西地标:DB14/T2498-2022《检验检测机构人员技术档案管理指南》

    [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b][b][font=宋体][font=宋体]浅谈山西地标:[/font]DB14/T2498-2022[/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检验检测机构人员技术档案管理指南》([/font]2022.08.09发布;2022.11.8实施)[/font][/b][/b][font=宋体]规范性引用文件:[/font][font=宋体]GB/T18894[/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font=宋体]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font=宋体]》[/font][/color][/font][font=宋体]RB/T214-2017[/font][font=宋体]《[/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 [/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font=宋体]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font]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font=宋体]》[/font][/color][/font][b][font=宋体]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2019-2-20第一次修订)[/font][/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完标准后,小谈一下本人对人员档案管理的2点浅见:[font=宋体][font=宋体]在建立、检查或评审人员管理这一内容时,可以参考以下[/font][font=Calibri]3[/font][font=宋体]点思路来进行:[/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内容是否齐全?[/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2[/font][font=宋体]资料是否归档?[/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3[/font][font=宋体]人员资格是否符合?[/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在人员管理梳理材料的时候,可以参考以下[/font][font=Calibri]5[/font][font=宋体]点:[/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人员的培训:有无人员培训程序,有无培训目标(尤其出现认定[/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评审前后需要的岗位培训证明),有无培训计划,有无培训考核记录证明[/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证书。[/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2[/font][font=宋体]人员的考核:岗前培训(法规、安全及关键岗位)要求[/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资格[/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3[/font][font=宋体]人员的授权: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特定项目操作人员的授权[/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4[/font][font=宋体]人员的监督:上岗证明、资质确认资料、人员资格及数量是否按岗位职责配备、在职人员的监督记录[/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5[/font][font=宋体]人员的能力监控:监控计划和记录(盲样、内部质控结果、外部比对[/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能力验证等质控结果等)在实验室档案管理这块,还是建议必须的齐全、需要的保留。这些可以作为人事或者行政的补充,但不建议完全替代的人事资料,总结三个字:专、齐、简。[/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

  • 【原创大赛】浅谈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方向

    [align=center][b]浅谈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方向[/b][/align][align=center][b]何洪宁[/b][/align][align=center][b](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江苏南京,210019)[/b][/align][b]【摘要】:[/b]许多检验检测机构的实验室管理系统,目前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节奏,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缺乏统一的信息系统规划和设计、信息孤岛的问题突出和信息化建设不成体系、缺乏顶层设计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整体规划,建设符合实验室管理的一整套信息化系统,系统建设将会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对检验检测机构起到一个质变的变革。[b]【关键词】:[/b]实验室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整体规划[b]1、 [b]存在的问题[/b][/b]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开,近期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迅速十分迅速。中小型的检验检测机构的成立,呈现井喷状态。在机构发展的同时,很多机构信息化建设的脚步没有同步跟上。目前,许多检验检测机构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其信息化建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缺乏统一的信息系统规划和设计;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化系统,可以让检验检测机构各部门使用同一套信息数据,各部门根据各自的权限对同一套信息数据进行更新维护,这样便可以通过共享数据信息,减少许多无谓的重复工作,这样既提高了计算机软、硬件的使用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统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提高管理质量。目前,很多检验检测机构的实验室管理系统缺乏一个全局的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下。而且有效的数据不能共享。(2) 信息孤岛的问题突出;从总体情况来看,各信息系统独立建设,由于建设架构和设计的差异,客观上造成了信息孤岛,没有实现一体化的检验检测管理,部分数据需要多次录入,难于进行信息集成和信息共享。随着检验检测机构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检验检测机构的信息化发展也呈现一定的阶段性,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再到高级阶段,人们从最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报表打印,发展到后来需要围绕企业的一项项业务工作,开发或引进一个个应用系统。另外一方面,很多检验检测机构在上线信息化管理系统时,大都没有系统地对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进行全面的规划,只是狭隘地根据当时单位的信息化管理需求部署系统。然而,检验检测机构的信息化管理需求却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机构只能分散地开发或引进一个个应用系统。这些分散的业务系统可能来自不同厂商、大多都有各自的数据库,彼此之间“各自为政”,业务信息不能共享,互相孤立,形成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信息孤岛。(3) 信息化建设不成体系,缺乏顶层设计;“信息化顶层设计”源于自然科学或大型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设计理念。它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设计对象,运用系统论的方式,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和战略设计,注重规划设计与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强调设计对象定位上的准确,结构上的优化,功能上的协调,资源上的整合,是一种将复杂对象简单化、具体化、程式化的设计方法。它不仅需要从系统和全局的高度,对设计对象的结构、功能、层次、标准进行统筹考虑和明确界定,而且十分强调从理想到现实的技术化、精确化建构,是铺展在意图与实践之间的“蓝图”。“顶层设计”理念提出后,其应用范围很快超出了工程设计领域,并在西方国家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科学、军事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成为在众多领域制定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从其理论内涵的特点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整体主义战略:在根据任务需求确定核心或终极目标后,“顶层设计”考虑一整套完整地解决各层次问题,调动各层次资源的方法,围绕全局目标,有序地、渐进地落实和推进,最终产生顶层设计所预期的整体效应。  二是缜密的理性思维:“顶层设计”是自高端开始的“自上而下”的设计,但这种“上”并不是凭空建构,而是源于并高于实践,是对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的理性提升。它能够成功的关键就在于通过缜密的理性主义思维,在理想与实现、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绘制了一张精确的、可控的“蓝图”,并通过实践使之得到完美的实现。  三是强调执行力:“顶层设计”的整体主义战略确定以及“蓝图”绘就以后,如果没有准确到位的执行,必然只是海市蜃楼。因此,“顶层设计”的执行过程中,实际上体现了精细化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战略,强调执行,注重细节,注重各环节之间的互动与衔接。[b]2、 [b]解决思路[/b][/b]因此,有必要综合利用条码技术、信息化方式以及大数据平台等手段,建立一套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平台。通过实现检验检测业务一体化管理,构建数据集成应 用平台,实现数据的综合统计和分析。检测业务数据涵盖了从客户检测业务网上预约、业务受理、合同评审、验收样品、样品管理、检验分析、仪器数据采集、编制报告、审核报告、批准报告、客户反馈等全业务过程的动态管理。检测数据的综合统计能够为地铁施工单位的内部质量管控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还可通过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系统实现标准建设、高级统计、结果综合分析、检验项目分析、平台使用情况、质控趋势分析等业务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align=center][b]【参考文献】[/b][/align] 李俊.[ur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NZS201706067.htm]基于虚拟化下的实验室设计与建设[/url]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06期. 张逸林.内部控制效果、企业信息化与企业价值 财会通讯,2017,06:51-55. [url=http://www.mat-test.com/Abstract.htm?aid=OJ1602270000612x5A8D]樊志罡,黄永忠,马通达,沈磊,贾秋志. "理化检测实验室如何有效建立LIMS系统",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52, 204-207(2016)[/url]. 丁玉红.[url=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22-1012298558.htm]质检中心信息化管理的设计与实施[/url] 山东大学 2011年. 徐乐,张元才.[ur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JQB200831106.htm]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现状综述[/url]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年31期. 张勇,沈广鸿,杨红英.[ur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AHDJ200801022.htm]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设计[/url]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01期.[align=center][b]【作者简介】[/b][/align]1、何洪宁(1986-),男,汉族,江苏连云港人,201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中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及信息化系统方面的工作。E-mail:787853145@qq.com。

  • 浅谈试验检测分包

    [align=center][b]浅谈试验检测分包[/b][/align] 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各试验室的各种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发挥各试验室的优势,形成了试验检测的分包。在我国试验检测中存在大量的分包,但很多试验室谈到分包就含糊其词或有意回避,试验检测中涉及分包也怪象不穷,如代签代替分包,以合作名义代替分包,以假劳动合同、假社保注册在发包方试验室开展工作等。如何规范试验检测分包,从分包的范围和法规层次加以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就试验检测分包的实质、试验检测分包的范围、各方的责任、如何控制分包方进行探讨。[b]一、试验检测分包的实质[/b][size=14px][b] [/b]试验检测是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开展的一种活动,交付的是检验检测报告,可见试验检测是以完成试验检测工作内容并交付试验检验报告为标的,试验室须以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动完成所委托的工作,试验室的工作具有独立性。《合同法》第251条第1款规定:“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委托合同类似代理,是受托方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代理的一种行为。可见试验检测是委托合同形式掩盖下的承揽合同。[/size][size=14px] RB/T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要求具体分包的检验检测项目和承揽分包项目的检验检测机构,应事先取得委托人的同意,这一特点其实质是转委托,说明试验检测分包的实质应该是转委托,是委托合同掩盖下承揽合同的转委托。所谓转委托是受托人把本应由自己亲自处理的委托事务交给他人处理的行为。根据《合同法》第400条的规定,受托人应当亲自处理委托事务,经委托人同意,受托人可以转委托。[/size][b][size=14px] [/size]二、各方在分包中的责任[/b][size=14px][b] [/b]《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中标人应当就分包项目向招标人负责,接受分包的人就分包项目承担连带责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分包单位应当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其分包工程的质量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承担连带责任。这条对试验检测项目的分包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size][size=14px] 因为试验检测分包是承揽合同的一种转委托,在承揽合同中,未经定作人的同意,承揽人将承揽的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的,定作人可以解除合同;《合同法》第254条规定,承揽人可以将其承揽的辅助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承揽人将其承揽的辅助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的,应当就该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定作人负责。可见试验检测主要的工作必须由受托试验室完成,因为委托方是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如未经同意的转分包,委托方可以取消委托。一般情况下,分包试验室是发包试验室考察选择和建议的,委托方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选择分包方试验室,所以就算委托方同意了,发包试验室也需要对分包方完成的情况向委托方负责。如果分包方是委托方指定,因为分包方的数据很有可能对受托方的试验检测结果有影响,所以委托方指定的分包方应得到受托方的认可,因分包方已经得到受托方认可同时委托方受到专业知识等的限制,发包试验室也需要对分包方完成的情况向委托方负责。[/size][size=14px] 结合以上说明,笔者认为发包方试验室和分包方试验室应就试验检测分包项目负连带责任,但因为试验检测是一种委托关系,所以第一责任人是受托方试验室,受托方试验室应对自己受到的损失向分包方试验室提出索赔。[/size](未完待续)

  • 【原创大赛】浅谈如何提高检验检测人员的薪资待遇

    【原创大赛】浅谈如何提高检验检测人员的薪资待遇

    [align=center][b]浅谈如何提高检验检测人员的薪资待遇[/b][/align]作者:检测老菜鸟  摘要:根据仪器信息网仪器直聘栏目的《2018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职场大普查》显示,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中有58.41%的从业者对薪资水平不满意及很不满意,有超过30%的检测分析类的从业者月薪水平低于5000元,超过75%的检测分析类的从业者月薪水平低于8000元。检验检测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而作为检验检测的人员拿着低于平均水平的工资,却又干着又苦又累又危险的工作,在这种状态下如何能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事实证明只靠人员素质是没办法解决的,所以提高检验检测人员的薪资待遇势在必行,本文就对如何提高检验检测人员的薪资待遇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检验检测 薪资待遇检验检测人员的工作是负责检测样品质量合格与否,房屋是否能够正常居住,蔬菜水果是否能够食用,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是否达标,他们出具的检测报告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在现代社会的中国,产品质量水平仍然达不到重视的程度,这对检验检测人员的需求大大降低,检验检测人员的作用锐减。如何提高检验检测人员的薪资待遇呢?一, 增强社会监管,重视产品质量在国内很多公司,尤其是企业内部实验室,领导要求检测员更改检测数据甚至更改检测的标准等行为比比皆是,数据改动和造假等现象更是普遍存在。如果社会对产品质量更加重视,对产品的质量的监管更加到位,对检测报告的要求更加严格,对企业老板,公司老总定期进行质量、法律法规有关的宣贯和培训。那么实验室领导敢于顶风作案的几率就会降低,对于虚假数据,虚假报告的出现几率就会下降,对于检验检测人员的要求就会变高,民营和外资企业的检验检测人员的入门资格将会提高,相应待遇也会有所上升,事业单位和国企中能力低下的检验检测人员将会被淘汰掉,而有能力的检验检测人员能够获得一份好的薪水,而不仅仅是平均分配。我们作为检验检测人员要呼吁大众对于产品质量的重视,对安全,健康等因素的重视。二,质量检测机构要有一定的研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我们对包括环保、安全等重要的产品质量都保持着关注,社会也逐渐将绿色、天然等健康的题材引进质量领域。我们作为检验检测机构,为什么只能做检测,当然如果我们第三方检测机构做其他有关销售、治理等方面的业务可能会影响检测报告的公正性,但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与提高检测数据和检验报告的公信力,与提高我们自身的检测能力,个人认为是没有直接关系,后期还是可以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业务涵盖进去.作为企业内部质量检测人员,不仅要会检测,发现质量问题,还要学会通过研发小试等提出解决方案去解决问题,检测只是提出问题,最主要的还是要有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不缺提出问题的人,缺的是解决问题的人,这在检测行业也是适用的。三,检验检测机构要重视人员素质 在当前社会,检验检测机构应该努力提升员工基本和专业素质,同时还应该配套建立员工素质提升的激励机制,反过来,通过激励机制可以加强技术队伍的建设,夯实基础,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机构综合实力,提高工作质量。  四,检验检测人员要学会提高自身素质检验检测人员自身要学习更多的关于本专业领域的知识,了解最新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提高自身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公司进行业务拓展的期间,要针对新项目和新方法、新仪器,要加大学习和适应的能力,尽可能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方法,最准确的数据通过新项目的验收。另外,检验检测人员不仅自身要学习各种检验检测以及实验室管理的知识,而且要学会培训新员工,提高培训和管理新员工的能力,让其在最快的速度熟练掌握各种知识,并能够承担起工作任务。在使用仪器的时候,要学会维护和维修仪器,更能在检验检测过程中及时发现异常。其次,检验检测人员要学会通过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检验自己和他人的检验检测能力,只有通过质量控制手段才能使检验检测人员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的纠正和改进。最后,检验检测人员在薪资达不到预期的时候,可以考虑多方向发展,比如《2018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职场大普查》中提到科学仪器和检测领域,各职位双满意(薪资满意-工作满意)排名前三的职位分别为采购类、高级管理类、销售类,这些都是在检验检测过程中有可能接触并涉及到的。具体方法如下:1, 首先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性格内向,喜欢研究可以选择研发类方向,如果自身属于外内向双重,理解和沟通能力强,会管理,可以选择管理类方向,如果专业知识牢固,懂得如何进行询价比对,有一些采购经验的可以选择采购类方向,如果自身属于外向,且沟通能力良好,学习能力强,懂社交礼仪,喜欢挑战自己,可以选择销售类方向。2, 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之后很简单,多找几个招聘网站,把后几个售价较高的“条件”点上,搜索职位需求就可以了。售价高的职位要求,你满足不了的,就是你要努力的。举例说明一下。拿检测公司的技术负责人作为发展方向,我们首先在“前”和“智”上找的几份有关于广州第三方技术负责人的职位需求。售价1.5-3万一月的offer,基本上算是广州检测行业的比较高的薪资了,这里有岗位职责,要求。(详见表1,表2。)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条件来选择自己需要增长的技能,从而成为能够胜任这一职位的人。[align=center]表1 岗位职责[/align][table][tr][td]序号[/td][td][align=center]岗位职责[/align][/td][td][align=center]点评[/align][/td][/tr][tr][td]1[/td][td]全面负责技术运作和确保运作质量所需资源[/td][td]要会一些采购,实验室建设的知识[/td][/tr][tr][td]2[/td][td]组织技术类文件的编写和宣贯,并确保其有效性,负责批准检测方法的选择和确认及作业指导书、试验方案等技术文件批准抽样计划及方案[color=#ff0000]组织编制实验室的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不断优化管理制度[/color][color=#0070c0] [/color][/td][td]SOP类文件的编写,要学会编制,要学会培训人编制。[/td][/tr][tr][td]3[/td][td][color=#ff0000]负责实验室质量目标的管理,审核实验室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并监督质量目标改进工作的落实情况[/color][color=#0070c0] [/color][/td][td]完成质量目标[/td][/tr][tr][td]4[/td][td]跟踪检测标准更新动态,确保其现行有效[/td][td]标准查新,掌握如何进行标准查新[/td][/tr][tr][td]5[/td][td]参与重大合同的评审和管理分包工作[color=#00b050]负责客户投诉、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color][/td][td]需要掌握合同评审,分包,投诉,质量事故调查的相关知识[/td][/tr][tr][td]6[/td][td]负责检测部技术能力的确认和开展新项目的审核和应用,[color=#00b050]统筹实验室CMA计量认证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换证工作[/color][color=#ff0000]负责实验室CMA资质申请的策划、组织实施工作[/color][color=#ff0000],[/color][color=#0070c0]负责实验室基本系统内的CMA、CNAS相关的维护工作等,建立并维护实验室技术文件体系,并开拓新的测试方法[/color][color=#0070c0]确保实验室通过各种审核;管理标准操作文件并保证其每年被重新评审一次[/color][/td][td]资质申请和新项目的开发,需要对项目,仪器熟练[/td][/tr][tr][td]7[/td][td]负责批准检测人员的资格确认及技术培训计划,负责检测部内部人员的全面管理,如培训、考核、监督等工作[color=#00b050]定期对下属员工进行培训负责组织实验室技术人员上岗证、特殊资格证的办理[/color][color=#7030a0]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并考核上岗,对老员工进行技能再提升培训,做好人才阶梯队伍的建设[/color][/td][td]人员培训,考核和授权[/td][/tr][tr][td]8[/td][td][color=#00b050]对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审核及负责[/color][color=#7030a0]负责管理环境检测组团队,确保采样、分析和报告各个环节的准确性及工作效率,审核并签署测试报告[/color][/td][td]审核报告,要知道审核报告的要点[/td][/tr][tr][td]9[/td][td]公司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color=#7030a0]协助处理客户的各项咨询,必要时,随同业务出差。[/color][color=#0070c0]负责处理客户咨询及异议,提供技术支持[/color][/td][td]客户咨询与技术支持,学会如何和客户沟通[/td][/tr][tr][td]10[/td][td]组织技术性不符合工作的处理并实施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td][td]不符合工作的处理,要有风险意识。[/td][/tr][tr][td]11[/td][td]负责组织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实施能力验证和比对活动[color=#00b050]组织实验室开展能力验证、测量审核、实验室间比对外部质量控制[/color][/td][td]外部质量控制,掌握如何准确的通过外部比对[/td][/tr][tr][td]12[/td][td]协助质量负责人建立、保持及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参与管理评审,并提出合理性改进建议[color=#00b050]负责实验室质量改进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color][/td][td]管理评审,改进管理体系,要对实验室以后的方向有自己的理解,缺少的仪器设备耗材要心里有底。[/td][/tr][tr][td]13[/td][td]负责检测部设施和环境条件的管理工作协助公司总经理及其代理人贯彻执行有关制度及公司的工作计划[color=#00b050]负责实验室质量考核、质量监督及其他质量活动计划的实施全面管理公司实验室、检测中心[/color][color=#0070c0]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环境保护,体系认证以及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color][color=#7030a0]维持安全有效的工作环境和内务管理[/color];[color=#0070c0]负责技术部门的管理工作[/color][/td][td]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室管理,重点是管理人。[/td][/tr][/table][align=center]表2 任职要求[/align][table][tr][td]序号[/td][td][align=center]任职要求[/align][/td][td][align=center]点评[/align][/td][/tr][tr][td]1[/td][td]环境化学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color=#ff0000]专科以上学历,环境检测、环境工程、分析化学类相关专业[/color][color=#00b050]本科学历,分析化学、检测、环境类专业[/color][color=#7030a0]环境工程、环境监测/分析、化学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color][color=#0070c0]本科以上学历,环境或化学类专业,[/color][color=#0070c0] [/color][/td][td]学历还是比较重要的,至少本科以上。[/td][/tr][tr][td]2[/td][td]10年环境检测领域工作经验[color=#ff0000]5年以上工作经验,至少3年以上检测质量管理工作经验,有水、气、声环境监测工作经验者;[/color][color=#00b050]五年以上实验室负责人经历,熟悉相关环境、食品、职业卫生等行业标准及检测方法,能独立进行分析测试[/color][color=#0070c0]熟悉实验室相关操作规程和日常管理,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2年以上团队管理经验[/color][/td][td]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符合技术负责人的同等能力的标准。最低标准。[/td][/tr][tr][td]3[/td][td]中级以上职称;[color=#ff0000]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color][color=#00b050]化工类或卫生类高级工程师职称[/color][color=#0070c0]有中级职称者优先[/color][color=#7030a0]有化学实验室建设经验或中级工程师职称[/color][/td][td]中级以上职称[/td][/tr][tr][td]4[/td][td]熟练掌握环境检测基本方法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熟悉并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检测、检验的法令、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color=#ff0000]熟悉环境检测相关的标准及方法,熟悉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知识,能独立地开展实验室质量体系工作[/color][color=#7030a0]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如ISO17025;熟悉有关资质申请审核流程[/color][color=#7030a0]熟悉ROHS,REACH,TOY,Textile等的欧美,中国法规[/color][color=#7030a0]精通土壤从采样到前处理再到分析数据及报告审核全流程的优先考虑[/color][color=#0070c0]熟练掌握大气、水质、土壤、噪声等采样和分析知识,熟练操作采样和分析仪器[/color][color=#0070c0]熟悉CMA和CNAS体系的运行[/color][/td][td]熟练的专业知识,熟悉法律法规和质量体系。[/td][/tr][tr][td]5[/td][td]掌握1-2种大型检测仪器[color=#00b050]精通[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gc[/url]、[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gc[/url]-MASS、AAS、IC、UV、HPLC[/color][color=#00b050] [/color][color=#00b050]等化学分析仪器[/color][color=#7030a0]熟悉化学分析仪器,如:ICP/MS,HPLC, LC/MC and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gc[/url]/MS[/color][/td][td]掌握的仪器大多数是色谱,光谱,质谱[/td][/tr][tr][td]6[/td][td]为人正直、严谨、端正,工作态度积极向上[color=#ff0000]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为人正直、严谨、端正,工作态度积极向上[/color][color=#0070c0]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服务导向意识[/color][color=#ff0000]有较强的组织、沟通与协调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监督过程中遇到的异常情况及客户提出的疑义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color][color=#7030a0]有管理整个团队的经验[/color][color=#0070c0] [/color][/td][td]正直,严谨,端正,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管理经验[/td][/tr][/table][img=,640,38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7/201907011730133744_6865_3295053_3.png!w640x383.jpg[/img][img=,640,479]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7/201907011730142755_79_3295053_3.png!w640x479.jpg[/img][img=,533,48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7/201907011730138584_2251_3295053_3.png!w533x480.jpg[/img]注:数据引自仪器信息网仪器直聘栏目的《2018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职场大普查》。

  • 【原创大赛】浅谈药品检验和食品检验用滴定液的区别

    【原创大赛】浅谈药品检验和食品检验用滴定液的区别

    浅谈药品检验和食品检验用滴定液的区别Differences of Standard Solution between Drug Analysis and Food Analysis 随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行政监管范围的不断扩大,由其设置的药品检验机构所承担的检验对象也由原来单纯的药品扩大到现在的药品、食品、化妆品等。对于药品检验机构来说,要做好食品的检验工作,必须转变原有药品检验的业务管理模式,以适应食品、药品检验的不同需求。而对于容量分析中用到的滴定液,药品检验用和食品检验用,有着不同的要求,而滴定液是容量分析的基础,它的准确直接关系到容量分析结果的精确性。本文对药品、食品检验用的滴定液(标准滴定溶液)之间的区别做一比较和阐述。1依据文件 药品检验中用到的滴定液是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V F【1】(以下简称药典)、《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2】(以下简称规范)来配制标定。 食品检验中用到的滴定液均按照GB/T 601 2002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3】(以下简称国标)来配制标定。 药典主要登载滴定液的配制标定,规范主要登载滴定液的计算、注意事项等。 国标涵盖了滴定液配制标定的一般要求和具体要求,并包含了附录A 不同温度下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补正值、附录B 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不确定度的计算。 除个别品种外,两者之间的区别见表1。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8/201108312130_313397_1645752_3.jpg2品种数量及用语 药典载有32类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其中四苯硼钠、甲醇制氢氧化钾、甲醇钠、甲醇锂、氢氧化四丁基铵、氢氧化四甲基铵、烃胺盐、高氯酸钡、硝酸汞、硝酸铋、氯化钡、锌滴定液、醋酸钠滴定液13类滴定液是国标未有的。国标载有24类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其中碳酸钠、氯化锌、氯化镁、硝酸铅、氯化钠滴定液5类滴定液是药典未有的。药典和国标均载有的滴定液有19种,但具体的配制和标定均有差别。 一些用语的差异,如药典用ml,国标用mL;药典叫滤过,国标叫过滤;药典叫乙醇制氢氧化钾滴定液,国标叫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

  • 【原创大赛】浅谈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

    【原创大赛】浅谈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

    浅谈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czcdczg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是政府和老百姓最为关心的头等大事,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和挑战。2009年,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从法律的高度进一步规范了食品生产、流通等各领域的的行为。《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七条明确规定,食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食品检验活动。一、曾经的食品检验机构 可以说,市场上专业从事食品检验的机构并不多,多数具备食品检验能力的实验室是作为综合实验室的一部分存在的,普遍没有独立的食品检验场所和仪器设备,食品检验与其它领域的检验混淆在一起,也没有防止交叉污染的程序规定,食品检验的独立性和准确性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近年来,由于场所的限制和检验机构的认识不足,屡屡出现食品检验结论的乌龙现象。如某山泉水的“砒霜门”事件;某方便面的“酸价超标”风波;洋奶粉的“香兰素”超标等事件,都是因为监管部门或检验机构出具检验报告的不严谨造成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相关企业的声誉和经济损失,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必要的恐慌。因此,进一步规范食品检测领域的行为刻不容缓。二、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一)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法律依据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022222_516838_1687963_3.jpg(二)卫生行政部门和资质认定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文件通知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022224_516839_1687963_3.jpg(三)2009~2010年,卫生部牵头联合质监、药监、商务、农业等部门,制定了《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于2010年4月正式发布实施。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全面启动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质监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规,将《食品检验机构认定条件》转化为《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并执行。国家认监委又于2010年11月23日印发了《关于实施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通知》,对实施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作出了全面部署。(四)《关于实施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通知》要点1.《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的法律依据、工作机制、实施对象、实施程序、监管要求和法律责任。《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食品检验工作规范》、《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和《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技术规范是开展资质认定必须遵循的准则。2. 从事食品检验的机构(实验室),应当是依法设立(注册)或相对独立,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检验机构,均应取得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食品生产企业内部的实验室和以食品生产企业为主出资设立的实验室不属于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对象。《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报告》中的评审表格是在《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表》的基础上,增加《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3. 2011年5月1日后,食品检验机构的申请和评审必须按照《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进行,取得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后方可从事食品检验工作。2011年5月1日前已取得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的食品检验机构,可继续开展食品检验活动。但该类食品检验机构应按新的要求进行运作。在2012年11月1日前,必须按照《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通过监督或者复查评审,换发新的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五)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特殊要求”的主要条款1.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使用正式聘用的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只能在一个食品检验机构中执业(4.1.3)。明确了食品检验机构不得聘用不能从事食品检验的人员、不得聘用兼职人员和退休返聘的检验人员。2.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依据《食品安全法》,针对所开展的检验活动,制定相应的检验责任追究制度、检验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验预案等(4.4)。强调了食品检验机构应该制定检验责任追究制度、检验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验预案。3. 承担政府委托监督抽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等任务的食品检验机构还应当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4.5)。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七十四条规定,承当政府委托监督抽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食物中毒事件处理等任务的机构应当建立和实施相应的行为管理程序和食品安全工作制度。4. 检验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应当接受《食品安全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质量管理和有关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并持有培训考核合格证明([

  • 浅谈检测检测机构质量体系的建立

    [align=center][b]浅谈检测检测机构质量体系的建立[/b][/align][b] 一、建立质量体系的依据[b] [/b]质量体系建立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b] [/b](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b]第三十五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符合条件的检测机构。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机构,必须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并依法经计量认证合格。[b][b] [/b](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2003年8月20日国务院令第390号;2016年2月6日国务院令第666号修订) [/b]第十六条 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检查机构、实验室,应当具备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基本条件和能力,并依法经认定后,方可从事相应活动,认定结果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公布。[b][b] [/b](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2015年4月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163号) [/b]1、检验检测机构概念: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检验检测机构,是指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利用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对产品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检验检测的专业技术组织。[b] [/b]2、对检验检测机构的要求: [b] [/b]第九条 申请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五)具有并有效运行保证其检验检测活动独立、公正、科学、诚信的管理体系;[b][b] [/b](四)《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2017年10月16日国家认监委发布,RB/T 214-2017,2019年1月1日全面实施,代替《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4[/b].5 管理体系[b] [/b]4.5.1 总则[b] [/b]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与其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应将其政策、制度、计划、程序和指导书制订成文件,管理体系文件应传达至有关人员,并被其获取、理解、执行。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至少应包括:管理体系文件、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记录的控制、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改进、纠正措施、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b][b] [/b](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2007年12月12日农业部令第7号,2017年11月30号农业部令第8号修订) [/b]第三条[b] [/b]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经考核和计量认证合格后,方可对外从事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产地环境检测工作。[b] [/b]第十一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b][b] [/b](六)《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评审细则》([url=http://law.foodmate.net/rule/pub-2009-07-21.html]2009-07-21[/url]农业部公告第1239号) [/b]21. 建立与检验工作相适应的质量体系,并形成质量体系文件。[b] [/b]23. 质量手册编写规范,覆盖质量体系的全部要素,其内容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要求。质量手册由主任批准发布。[b] [/b]24. 程序文件能满足机构质量管理需要,其内容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要求。[b][b] [/b]二、建立质量体系的目的 [/b]为使检验检测工作有效运行,检验检测机构必须系统地识别和管理许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称为“过程方法”。该方法使检验检测机构能够对体系中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有助于提高其效率。过程方法包括按照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方针和政策,对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系统地进行规定和管理,从而实现预期结果。[b] [/b]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状况,适应自身检验检测活动并保证其独立、公正、科学、诚信的管理体系。[b][b] [/b]三、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 [/b]检验检测机构应将其管理体系、组织结构、程序、过程、资源等过程要素文件化。[b] [/b]质量体系文件可分为四个层次: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和技术记录表格。[b] [/b]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后,应当以适当的方式传达有关人员,使其能够“获取、理解、执行”管理体系。[b] [/b]《质量手册》:规定质量体系的纲领性文件。《程序文件》:描述实施质量体系要素所涉及的质量活动为什么做(目的),做什么,由谁来做,何时做,如何做,何地做等。《作业指导书》:有关任务如何实施和记录的详细描述。具体为可操作性文件。如仪器操作规程、检测方法细则、样品制备方法等。《记录表格》:包括质量记录或技术记录的格式[b] [/b]注意事项:检测活动的程序既可质量手册中描述,也可在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中描述,而非只指程序文件,有时一个活动需要多个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完成。

  • 【原创大赛】浅谈如何做好石油化工原料的质量检验工作-宁波分析测试团队

    [b] 浅谈如何做好石油化工原料的质量检验工作[/b][align=center]李佳丽[/align][align=center] (宁波海越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800)[/align][b]摘要:[/b]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石油化工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而控制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是从源头即石油化工原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本文结合我国化工原料质量检验的实际现状,相应的提出加强对石油化工原料质量检验的一系列控制措施,供大家参考。[b]关键词:[/b]石油化工;原材料;质量检验目前我国石油化工产品种类繁多、工程复杂,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其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石油化工原料的质量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企业要想提高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就必须对源头即石油化工原料进行控制。只有对石油化工原料的质量检验检测进行严格把关,才能从源头上提高石油化工产品质量。[b]1、影响石油化工原料质量检验检测的因素[/b]目前在对石油化工原料质量的实际检验检测过程中,存在非人为和人为两大影响因素。非人为因素包括检测仪器、检测方法标准以及检测环境等。分析检测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检测方法标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实验环境是否符合标准要求都会对石油化工原料质量的检测数据造成一定的影响。人为因素包括检验人员的分析检测水平以及相关检验管理人员的监督力度。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不足,操作不够规范,数据分析不够严谨以及相关检验管理人员在检验检测过程中监督力度不够等都可能会造成分析数据的偏差,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质量问题和纠纷。[b]2、提升石油化工原料质量检验检测水平的相应措施2.1源头采购的控制[/b]石油化工企业要提升原料的质量检验检测水平首先需要控制原料的采购源头,这就需要企业建立相应的原材料采购管理程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原料源头的采购进行控制。在进行原料采购时,企业除了要确保供应方原料经过了质量认证外,还要对其进行抽样检查,对不合格的原料要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所采购的原料符合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的需要。[b]2.2确保实验室环境条件符合标准要求[/b]石油化工原料的检测过程对环境的要求较高,标准的环境条件包括了温湿度、电磁干扰以及空气中尘埃的含量。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检测环境进行规范管理,严格按照要求设置温湿度等条件,确保室内电磁干扰和空气中尘埃含量达标,以确保实验环境处于标准的环境条件下。在检验检测工作开始前,要对检测环境各项指标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有偏离标准条件的情况,应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修正,确保分析检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b]2.3检验仪器设备的配置和维护[/b]化工原料的检验检测过程涉及到检验的环境、方法标准以及检测设备。其中,检验仪器设备的质量保证为分析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了依据。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实验室需要配备所需的所有检验仪器,这些仪器应在投入使用前进行检定,使其符合国家计量标准。除了要加强日常的保养和维护外,还需定期对仪器进行检定和维护,并严格落实,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b]2.4提升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b]在进行石油化工原材料的检验检测过程中,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分析技能对原料分析数据的精准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企业应当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严格要求检验人员按操作流程进行分析检验,并建立相应的管理考核制度,保证工作流程得以严格落实。分析检验人员正式上岗前必须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和考核,验收合格后方可按要求持证上岗。定期组织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开展技能比赛,以提升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检验人员还应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在处理原料的检验数据时具备相应的判断力,以保证原料质量检验数据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可以加强对检验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这不仅能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还能增强其责任心,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恪守职业操守,从而确保化工原料分析检验结果的准确性。[b]2.5保证检验过程的可靠性并进行验证[/b]化工原料的分析检验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取样工作。取样不当,就很难保证接下来的分析检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样时应根据化工原料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操作,选择相应的仪器设备。取样一定要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尽量遵循随机性原则,以保证取样的科学性。在取样处理过程中要尽量保持样品的原始特性。样品检测完成后,应详细记录和存储检验数据,并对样品进行封存保管。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对检验结果进行验证,以保证分析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加强对检验过程的监督与监控,避免检验检测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等问题,影响化工原料质量的检验结果。[b]3结束语[/b]综上所述,为了提高石油化工原料质量检验检测水平,提高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化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原料检验检测规章和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与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化工原料质量检验检测的实效,提升企业产品质量与效益,推动企业实现健康、良性的发展。[b]参考文献:[/b]朱典成.化工原料质量检验检测问题研究.化工管理,2018 (04):98.王庆红.石油化工原料质量检验检测方面问题的分析.化工管理,2015 (11):106.张瑜.石油化工原料质量检验检测方面问题与建议.中国化工贸易,2017 (07):232.

  • 【分享】浅谈检验仪器设备的管理

    [center]浅谈检验仪器设备的管理 [/center][摘 要] 就固定资产的归类而言,检验科的仪器设备属于医院固有资产。检验科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自身价值的保值和增值等情况,对其进行必要的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确保其使用期间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等,实现其节约、保值和增值等使用目标,是新时期检验科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检验;仪器设备;管理  本文从“清算管理、专职管理、制度管理、产权管理和理论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就固定资产的归类而言,检验科的仪器设备属于医院固有资产,与医院的性质相同。检验科不是纯福利单位,尤其是军队综合性医院检验科,其肩负着为兵服务和为民服务的双重职责,是一个相对独立、具有经济性质、生产特殊产品的医疗经济单位。其提供的医疗服务,不仅得到国家、社会的补偿,也得益于经济活动的补偿[1]。因此,检验科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自身价值的保值和增值等情况,对其进行必要的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确保其使用期间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等,实现其节约、保值和增值等使用目标,是新时期检验科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关系到军队综合性医院检验科突出三个效益的重要环节。检验科仪器设备由于其资产属性、运作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管理方式的特殊性。本文对其基本管理方式进行了一些探索性分析,与同行探讨。  1 清算管理资产  清算是检验科仪器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建立新型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必要步骤。应对科室现有的仪器设备进行全面清查,对检验科拥有或占用的各类仪器设备进行核实、登记、立档,保证一些归属医院和检验科的仪器设备纳入统一管理的范畴。  2 专职管理  目前,全国和全军大型综合性医院检验科的整体管理工作基本上属于医院院长领导下的科室主任负责制,而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将越来越趋向于细致和分散。为防止由于医院不同职能科室分口管理而出现的仪器设备“计划环节、采购环节、运输环节和库存环节等造成重复”而出现的管理漏洞,检验科负责人须在医院统一配置、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在科室内部设立以主任负责制为前提的“仪器设备管理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对科室内部的所有仪器设备进行专人负责、统一管理[2]。  3 制度管理  检验科内部应设立专职或兼职办公技师作为仪器设备的管理人员(设管人员),在检验科主任的管理下,负责各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计划、采购、保管、核算、回收等工作。各实验室等仪器设备的具体使用部门需要添置仪器设备和损耗物资时,由各实验室组长提出申请计划,经设管人员汇同相关信息,提供并向检验科主任汇报。各实验室等检验仪器设备的具体使用单位,也应指定管理责任人,对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盘存、清查等环节进行制度管理(含财产管理核算制度),定期向实验室组长和检验科负责人报告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和变动情况。由科室设管人员根据具体制度和规定,及时办理登统计和报废手续。同时,对于检验仪器设备的领发、报废、报损、赔偿和闲置等管理工作,须依据不同情况,通过相关部门鉴定和批准后(特别是大型检验仪器设备的报废和报损须经医院主管领导批准)方可执行。  4 产权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卫生事业的改革,相当一部分医院检验科存在将非经营性仪器设备(含免费赠送的检验仪器设备)用于经营性经济活动的情况。由于管理制度混乱,所有权、经营权、产权和责任不明,使仪器设备等国有资产存在流失现象。为保证医院和检验科仪器设备等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害,医院和检验科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应认真调研,切实掌握此类仪器设备的使用规模和方式,严格审查制度,加强审批程序,建立代管制度,明确产权关系。同时,还应建立资产收益等监督管理制度。具体原则包括: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实施产权委托代理管理制度、建立产权委托代理协议制度等。  5 理论管理  新时期,检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繁重、难度较大的工作。检验科仪器设备管理的相关人员应围绕科室实际,结合属性和运用方式等特点,积极探索检验仪器设备的管理理论,及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培训新一代设管人员,使其在掌握检验仪器设备基本特征、使用方法等的基础上,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章程等,推进检验仪器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杜乐勋.医院性质与医院经营模式[J].中国医院院长,2005,2(1):6163.  [2] 韩松,朱世和.军队医院合同制医务人员任期考评的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1):5556.  (昆明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32)

  • 【转帖】浅谈环境监测和药品检验的异同

    环境监测和药品检验是实验室分析检测在两个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事件和药害事件的频频发生成为各国政府和每个公民重视的两件大事,环境监测和药品检验成为维系健康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手段。本文以环境监测中的有机污染物监测,药品检验中的化学药品检验为例,从实验室检测分析的角度对两种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报告等作一对比,借以达到交叉学科相互借鉴的目的,为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b]  一、分析目的[/b]  从大方向说,环境监测和药品检验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以人为本,保护人类健康。具体来说,环境监测是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绿色清洁,药品检验是为了保护病人的用药安全有效。[b]  二、分析方法[/b]  都采用物理分析(如电导率仪,密度计,旋光仪,折光仪,噪声仪),化学分析(如滴定,显色反应,沉淀反应,pH)和仪器分析(如光谱仪,色谱仪,色质联用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突出定性定量优点的仪器分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b]  三、分析对象[/b]  环境监测的分析对象主要是水、气、土壤、固废中的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的比例?来源:三废  药品检验的分析对象是药品,95%以上的药品为有机化合物。[b]  四、分析仪器[/b]  目前,色谱仪成为两种行业的主打仪器。区别在于,环境监测行业90%的有机污染物色谱分析用的是[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联用仪[/color][/url]),药品检验行业刚好相反,90%以上的化学药品色谱分析用的是液相色谱仪。究其原因,在环境监测行业,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测定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简便快速有效,而在药品检验行业,化学药品多为不挥发性的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用液相色谱分析更加方便有效。在环境中也存在一些不挥发性的高沸点有机污染物,如酞酸酯类,多环芳烃类,微囊藻毒素类,氨基甲酸酯类等等,它们的检测需要用液相或[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液质[/color][/url]的方法。这是两个行业、两门学科的交叉之所在,也是环境监测未来十年的研究热点。[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是液相色谱的一个分支,在环境监测行业中主要用于分析降水和饮用水中的阴离子。在药品检验行业,[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主要用来测原料药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液质联用仪[/color][/url]用于打假时的定性,[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联用[/color][/url]主要用于中药的杂质分析。[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首次出现在2010版药典附录中,是药品检验中的新武器。  光谱仪在两个行业中的应用仅次于色谱仪。在环境监测中,紫外光谱用于某些化合物的定性定量,红外光谱用于测油,测气,最常用的是[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光谱仪[/color][/url],用于测定各种金属的含量,元素分析。[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color][/url]以其灵敏度高,一次性分析多个元素的突出优点得到拓展性应用。在化学药品检验中,最常用的是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前者用于简单成分的定性定量,后者用于原料药的真伪鉴别,[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光谱[/color][/url]应用较少,仅用于水中镉、一次性注射器中镉的分析比对,维生素C原料药的铜,铁检查,葡萄糖酸钙片的溶出度测定。2010版药典中增添了不少中药品种需要做具体的重金属杂质检查项目,原先是用目视比色法做一个重金属总量的判别。可以预见,[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光谱仪[/color][/url]和[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color][/url]将成为药检行业的新宠。[b]  五、分析标准[/b]  我国的环境监测行业开展较晚,我国70年代成立环境保护局,2008年成立环保部,政府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目前用的标准是国家环保总局编写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和《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不定期出版,间隔8到15年不等。各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单行本,美国EPA标准也是我们工作中参照的标准。在标准的编排上,题目的格式举例:“水质无机阴离子的测定[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法”,目次包括前言、范围、定义、方法原理、试剂、仪器与设备、样品的采集与保存、分析步骤、结果表示、精密度和准确度、说明、附录等,写得比较详细。  我国的药品检验行业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共出版了9个版本,分别是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年版,2010版。自1985年后每隔5年出一版,期间颁布增订本。药典原分两部,一部为中药,二部为化学药,自2005年版起新增了第三部:生物药。在2010版药典中,电导率、[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等方法首次写进药典附录。美国药典一年一版,英国药典两年一版。在标准的编排上,主要分凡例、个论和附录。前面是凡例,把一些通用的注意事项、概念解释清楚,比如恒重,比如热水指多少度的水,后面是附录,把制剂通则和分析方法作一概括性的介绍。中间的内容为个论,按药名的笔划来排序,先原料药后制剂。题目格式举例:“阿司匹林”。具体内容为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假如是片剂或胶囊剂,增加崩解时限/溶出度的检查和重量差异/含量均匀度检查。注射剂增加不溶性微粒,可见异物,pH,无菌和热原/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每个项目的具体操作写得比较笼统。  两种标准都遭到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挑战,就是说,计划跟不上变化,标准跟不上新仪器新技术。还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经济能力。如何制订标准,即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行之有效,又能兼顾各地区不均衡的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b] [/b]

  • 【我们不一YOUNG】浅谈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

    [font=&][color=#666666]食品检验检测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通过对食品的感官指标、营养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污染物、食品添加剂等的分析与检测,以评估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一系列科学技术手段。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是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用来衡量食品卫生质量以及是否可被食用的重要判定依据之一。研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从检验检测人员、设备仪器、样品采集和处理、检验检测方法标准、环境设施、试剂耗材、标准菌株等方面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进行简要论述。[/color][/font]

  • 【原创大赛】浅谈检验检测机构中管理部门与专业部门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定位

    [align=center][b]浅谈检验检测机构中管理部门与专业部门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定位[/b][/align][align=center]南京市质检院(顾建华)[/align][align=left][b] 内容提要[/b]: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八个高技术服务业之一。随着各类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特别是下设多个专业检测领域或多个实验基地综合型机构的快速发展,对机构中管理部门与专业部门职责定位的要求越来越精细。质量管理工作是机构的生命线,管理部门与专业部门在其中的职责定位准确,将极大的激发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促进机构保持长久的活力,可持续发展。[/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b] 关键词[/b]: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工作 管理部门 专业部门[/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 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机构)成立之初,专业部门基本上只从事检验检测抽样工作,管理部门基本上从事行政管理和辅助保障工作,在这样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下,快速推进了机构的发展。但随着机构的发展,特别是下设多个专业检测领域或拥有多个实验基地综合型机构的快速发展,这一体制的弊端逐渐显现,各类类似请示汇报、流程审批制度等导致办事效率急剧下降。机构在发展改革创新的特定氛围下,需自觉反思这一体制的弊端,并就如何合理配置管理部门和专业部门的“权力”结构,作出广泛而深入的探索,才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保持长久发展的活力,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质量管理工作方面入手,对管理部门和专业部门的职责定位开展探讨。[/align][align=left] 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具体包括人员、设施装备、检测抽样、内部质控、报告证书等要素,本文重点围绕这些要素对管理部门和专业部门的职责定位开展探讨。[/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b]一、人员方面[/b][/align][align=left](一)专业部门[/align][align=left]1、按照事业发展的要求,对从事专业检测、行政管理、辅助保障工作的人员提出需求,具体包括学历层次、拟从事岗位、人员数量等。[/align][align=left]2、拟定在岗人员的年度培训计划,组织对相关人员实施工作质量监控、岗位培训和绩效考核。协助管理部门开展新员工招聘工作,安排经验丰富的员工对新员工进行培训监督。[/align][align=left]3、对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岗位人员,比如专业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由资质认定部门考核)、质量总监督员、质量监督员、报告审核人、设备管理员、资料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向机构管理层作出推荐。关键岗位的设置要考虑一部门多专业、一部门多项目部组、一部门多个地点的运营现状,确保全面覆盖所属部门的全部专业门类和多个地点。上述人员工作的开展完全由专业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定,相关工作见证材料由专业部门安排保管。[/align][align=left](二)管理部门[/align][align=left]1、组织评估专业部门的人员需求,开展新员工招聘。[/align][align=left]2、制定机构的年度培训计划,搜集各类培训资源供专业部门选择。组织从业法律法规、质量工作管理公共基础知识的培训。[/align][align=left]3、对专业部门推荐的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岗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评估其设置是否完备,报管理层决策任命。对相关人员是否履职到位进行督查。[/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b]二、设施装备方面[/b][/align][align=left](一)专业部门[/align][align=left]1、按照日常工作开展的要求,提出相关装备的年度计量、期间核查工作、定期维护计划方案。[/align][align=left]2、按照事业发展的要求,提出拟购检测用和科研用设备计划。对实验室和办公场所的布局改造提出需求,配合管理部门开展施工验收。[/align][align=left](二)管理部门[/align][align=left]1、汇总专业部门的设备计量、期间核查、设备维护工作方案,形成机构总方案,联系外部组织协助专业部门按期实施。对相关工作是否实施进行督查。[/align][align=left]2、汇总专业部门拟购设备需求,结合年度资金预算,组织召开论证会议,组织各类项目的招投标活动、设备验收和使用效能评估。[/align][align=left]3、对专业部门容易忽视的基础保障性用房,比如危化品仓库、档案资料库等,要予以提示并安排规划。组织对相关场所进行施工验收。[/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b]三、检测抽样方面[/b][/align][align=left](一)专业部门[/align][align=left]1、协调部门内资源,对日常检测工作进行一般性部署,对政府指令性任务进行专项部署。[/align][align=left]2、自行开展对各类报告、原始记录、抽样单的抽查工作,列入员工的绩效考核目标。[/align][align=left](二)管理部门[/align][align=left]1、对政府指令性任务进行专项布置,组织专业部门接受任务下达机关的各类监督检查。及时进行通报被检查出的问题,评估问题严重程度,责成专业部门进行纠正并评估措施效果。[/align][align=left]2、以不合格报告为重点,组织对各类检测抽样工作质量进行抽查,统计缺陷数量,纳入机构对专业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目标。[/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b]四、内部质控方面[/b][/align][align=left](一)专业部门[/align][align=left]1、拟定年度质控计划方案,具体包括不确定度评估、人员比对、设备比对、留样再测等,组织实施。[/align][align=left]2、主动关注国家认监委、CNAS、省市局等资质认定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各类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资源信息,拟定年度工作计划方案,确保拟开展的项目达到各方规定,组织实施。[/align][align=left](二)管理部门[/align][align=left]1、汇总专业部门的质控计划方案,对是否覆盖关键项目、重要参数进行评估,监督各类计划是否按期完成。[/align][align=left]2、常态化关注收集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活动信息,对专业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方案是否满足频次规定进行评估。代表机构报名参加组织方的活动,及时通知专业部门实施,跟踪实施过程并督促按期完成,上报结果(对可疑或不满意结果实施纠正措施,对满意结果报管理层进行嘉奖),归档各类活动材料。[/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b]五、报告证书方面[/b][/align][align=left](一)专业部门[/align][align=left]1、安排专兼职人员对报告证书实施就地归档,将归档目录报管理部门备案。[/align][align=left]2、安排专职人员独立实施一般性报告的返工更改。[/align][align=left](二)管理部门[/align][align=left]1、指导专业部门开展报告证书的归档工作,组织对相关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协助专业部门满足开展工作的要求,比如档案资料库的配备。[/align][align=left]2、对政府指令性任务、异议复检任务报告的返工更改进行审核,报管理层批准后方可实施。[/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 综上,管理部门在质量管理工作中重点围绕组织、督查、绩效考评等要素开展工作,可适当“务虚”,谨防“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的工作方式,多多采取与专业部门商量的工作方式,全面放“权”。专业部门在质量管理工作中要全面务实,全面发展,适当的扩“权”可提升独立性和办理更多事情的能力。机构要经常思考如何调动管理部门和专业部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使机构保持长久的活力,可持续发展。以上是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align]

  • 浅谈食品感官检验技术

    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形形色色的食品,那么,怎样通过感官鉴别食品质量的好坏呢?食品感官检测的定义 食品感官检验,就是通过看、嗅、尝、摸、听等不同感官体验对食品质量初步作出是否可供人类食用以及是否具备食用价值的评价方法。它不仅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还是食品工业检测中最基本的一项重要检测。在食品的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中,一般都把感官指标放在检测项目的首位,通过该指标不仅能够直接对食品的感官性状做出判断,还能据此提出必要的理化和微生物检验项目以便进一步证实感观鉴别的判断。食品感官检测技术的分类(1)视觉检验技术   视觉检验技术就是用眼睛检验食品质量。检验应在白昼的散射光线下进行,以免灯光阴暗发生错觉。检验时应注意整体外观、大小、形态、块形的完整程度、清洁程度、表面有无光泽、颜色的深浅色调等。在检验液态食品时,要将它注入无色的玻璃器皿中,透过光线来观察;也可将瓶子颠倒过来,观察其中有无夹杂物下沉或絮状物悬浮。  (2)嗅觉检验技术   食品的气味是由一些具有挥发性的物质形成的。在进行嗅觉检验时常常需要稍稍加热食品。在检验液态食品时,可滴在清洁的手掌上摩擦,以增加气味的挥发。识别畜肉等大块食品时,可将一把干净的尖刀稍微加热刺入深部,拔出后立即嗅闻气味。  (3)味觉检验技术   感官检验中的味觉对于辨别食品品质的优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人体的味觉器官不但能品尝出食品的滋味如何,对于食品中极轻微的变化也能敏感地察觉。味觉器官的敏感性与食品的温度有关,在进行食品的滋味检验时,最好使食品处于20-45℃,以免温度的变化增强或减低对味觉器官的刺激。在对几种不同味道的食品进行感官评价时,应按照刺激性由弱到强的顺序进行,最后检验味道强烈的食品。在进行大量样品检验时,中间必须休息,每检验1种食品之后应用温水漱口。  (4)触觉检验技术   凭借触觉来鉴别食品的膨、松、软、硬、弹性(稠度),以评价食品品质的优劣,也是常用的感官检验方法之一。例如,根据鱼体肌肉的硬度和弹性常常可以判断鱼是否新鲜或腐败;评价动物油脂的品质时常须检验其稠度等。  (5)听觉检验技术   听觉检验技术指的就是用人的耳朵判断食品发出的声音,进而对食品质量予以评估。一些食品能够通过分辨咀嚼声音判断食品质感,如爆玉米花、膨化食品等,在咀嚼中经常发出清脆的音调;如果发出疲软的声音,也就表明食品可能受潮变质。人们在购买西瓜时常用手掌轻拍西瓜表面,通过声音对西瓜成熟度予以判断,这也是听觉检验技术的应用。食品感官检测的优点(1)通过对食品感官性状的综合性检查,可以及时、准确地初步判断食品质量有无异常,便于早期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2)方法直观、手段简便,不需要借助任何仪器设备和专用、固定的检验场所以及专业人员。  (3)感官鉴别方法常能够察觉其他检验方法所无法鉴别的食品质量特殊性污染的微量变化。对食品进行感官检测时的要求(1)检验人员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精神素质,无不良嗜好、偏食和过敏反应,具有一定的感官检验经验。  (2)检验人员自身的感觉器官机能良好,对色、香、味的变化有较强的分辨力和较高的灵敏度。  (3)检验人员应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形成对食品正常的色、香、味、形的习惯性经验。食品感官技术的新发展-电子鼻在食品感官检测中的应用 电子鼻又称气味扫描仪,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用来对食品中的复杂嗅味和很多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识别和检测的仪器,由传感器系统和自动化模式识别系统(包括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所组成,国外对其的研发较为活跃。   电子鼻与化学分析仪器(如:色谱仪、光谱仪等)不同,它给出的不是被测样品中某种或某几种成分的定性和定量结果,而是样品中挥发成分的整体信息,又称“指纹”数据。它通过模拟人的嗅觉,以与人和动物的鼻子一样的原理“闻到”的是目标物的总体气息。它不仅可以检测到各种不同的气味的不同信号,而且可以对这些信号与经过“学习”和“训练”后建立的数据库中的信号进行比较、识别和判断。因而可用于鉴别食品的真伪,产地及食品是否新鲜,还可用于控制从原料到产品整个生产过程的工艺,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 【第三届原创大赛】浅谈怎样实施检验样品的采集与管理

    【第三届原创大赛】浅谈怎样实施检验样品的采集与管理

    浅谈怎样实施检验样品的采集与管理 维权声明:本文为gpwrx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的,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谢谢合作!前言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质量,特别是食品的产品质量,食品产品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厂家的生死存亡。然而,迄今为止,判定某种产品的质量主要是通过检验该产品的样品实现的,如果样品检验合格就推断所检批次的产品合格,反之就不合格。样品在这个推理链中起着纽带的作用,应确保其可信度或可靠度。样品从采集到检验以及最后的处置,经历了多个环节,如果对其失控,随时都能改变其可信度或可靠度。因此,必须对样品进行规范、科学和严格的管理。 一、样品管理程序 规范的样品管理程序一般包括采样管理、运送过程管理,输入管理(接收、标识、贮存)输出管理(确认、准备、流转)等环节。根据ISO/IEC-17025实验室国家认可对样品管理的要求,实验室(特别是第三方实验室)在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应根据上述环节建立如下的样品管理程序:委托书→任务单→采样→标识→运送→接收→唯一性标识→贮存、准备、确认→流转→处置。 二、样品管理程序化 实验室必须确保样品管理程序,在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对样品管理程序要持续有效和严格执行;另外,要认真把握管理程序中每一个环节的关键点。 1.委托书 样品检验委托书是实验室进行样品管理的依据,委托书一般都包含样品名称、数量、批号、规格、性状、检验目的、检测项目、送样人和要求等信息。 2.任务单 实验室应根据委托书向专职采样人员或者有关负责人下达采样或检测任务单。任务单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特别要写明依据委托书规定的采样方案、检验方法、评价标准。 任务单应包含有以下的相关内容和信息: a.本单位所使用的任务单样板: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9/201009191751_245472_1611037_3.jpgb.本单位所使用的样品检验申请单样板: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9/201009191753_245474_1611037_3.jpg3.样品采集和标识 样品采集是样品管理的重要环节,由于采集的检验样品数量较大,而且目前的检验检测方法大多数具有破坏作用,故不能对全部食品进行检验,必须从整批食品中采取一定比例的样品进行检验。“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化验样品,这项工作即称为样品的采集或采样。”检验样品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如同一种类的食品,其成分及其含量也会因品种、产地、成熟期、加工或保藏条件不同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同一分析对象的不同部位,其成分和含量也可能有较大差异。从大量的、组成成分不均匀的被检物质中采集能代表全部被检物质的分析样品(平均样品),必须采用正确的采样方法。如果采取的样品不足以代表全部物料的组成成分,即使以后的样品处理、检测等一系列环节非常精密、准确,其检验检测的结果亦毫无价值,甚至导出错误的结论。可见,采样是检测分析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为了确保采样的科学公正,必须按照任务单明确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第一,采集的样品要均匀一致、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被分析食品的整体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第二,在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质。 遵从随机抽样的原则,使样品具有真实代表性。常用的采样方法有: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阶段随机抽样。 a.简单随机抽样例:从N=1000的产品中用简单随机抽取一个n=8的样本。解:(1). 把产品编号为从1~1000 。 (2). 最简单的方法采用抽签,即用纸卡写出1~1000 号码。并摇均匀后任抽8 个签。 (3). 按8 个签对应号码去抽样,即所求样本,也可以用随机数表抽样。b.系统随机抽样例:有一批产品N=200,可排成一线,试用系统随机抽样法抽取一个n=10的样本。解:给1到N的产品编号,抽样间隔为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9/201009192220_245506_1611037_3.jpg ,在1~20间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一数,假定先13,则第一个样品为排在13号的产品,接着应抽取第33号、第53号,一直到193号,即得到一个n=10的样本。c.分层随机抽样按产品的某些特征把整批划分成若干小批,这些小批称为层例.批量N=1600的产品,是由A、B、C三条生产线生产的,其中A生产线生产的产品为800,B生产线生产的产品为640,C生产线生产的产品为160,试用分层按比例抽样法抽取一个n=150的样本。解: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9/201009191755_245475_1611037_3.jpg (2)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别在各层中抽取单位产品,并组成n=75+60+15=150的样本。d.阶段随机抽样例.有一批8000个产品分装在100个箱子内,每箱80个,现抽取n=80的样本。解(1).从100箱中随机抽取1箱,并把其中的80个产品作为样本,即为整群抽样。(2).从100箱中随机抽取2箱,再从每箱中任抽40个产品。即为两阶段抽样。(3).从100箱中随机抽取2箱,如每箱又分装在10个盒内,这时可从每盒中任抽4个产品或从10盒中任取5盒并组成n=80,即为3段抽样。抽样检验标准概况定义:抽样检验是从一批交验的产品(总体)中,随机抽取适量的样本进行检验,然后把检验结果与判定标准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该产品是否合格的一种质检方法。概况:①过去一般采用百分比抽样检验方法。该法存在着大批严、小批宽的不合理性,已被逐步淘汰。②1949年,道奇和罗米格首先发表《一次抽样与二次次抽样检查表》。③1950年,美国制定MIL-STD-105D军用标准。④ISO和IEC随后也分别制定了抽样检验方法国际标准如ISO2859。IEC410等。⑤我国现有抽样方法标准共23个。产品质量监督抽检① 目的 国家相关部门对市场销售的或企业生产的已入库的或正在市场销售的产品中抽取样品,按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则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制的强制措施,责成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抽检也是判定企业产生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及经销者是否销售伪劣商品,以防止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受损。② 监督抽样的特点 监督抽检是由第三方独立进行的检验,是在验收合格基础上进行的复检。监督抽检的目的是发现不合格的产品总体,而不是对抽检的产品总体的质量进行判定。即使抽检的产品检验“合格”,只能说明还没有发现重大质量问题,并不等于说没有质量问题,即并不负责“确认”其产品总体是合格的。③监督抽检的原测a.样品量选取不宜过大;监督抽检与验收抽检的目的和作用都不相同,在样品量的选取上两者也具有不同的特点,一般监督抽检的样品量少于验收抽检样品量。b.尽量降低错判概率 经过监督抽检的产品总体一旦被

  • 【原创大赛】浅谈影响肥料中总氮含量检测结果的因素

    [align=center]浅谈影响肥料中总氮含量检测结果的因素[/align][align=center]西安国联质量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align][align=center]化工室 宋小莉[/align] 最近,全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肥料的总氮含量检测方面,接触到广泛的肥料,按所含的营养元素成分分类,主要有氮肥、磷肥、钾肥、镁肥和硼肥等,按其营养成分种类的多少分单质肥料、复合肥料和复混肥料等。对于不同种类的肥料,检测其总氮含量的方法也是不同的,不同检测方法集中体现出的对检测结果值的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一、样品的消解一般而言,市面销售的肥料包装上没有详细的样品成分组成信息,当此类样品需要检测总氮含量时,一般是按照未知样进行消解处理的,如GB/T 8572,有详细的消解步骤。首先,在消解过程中是否采取“还原”这一步骤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如果未知组分中含有硝态氮时,未进行“还原”这一步骤而直接“消化”,则实验结果一定偏低。如果不含硝态氮,采取了“还原”处理,就意味着耗材耗时,纯属浪费。其次,消解的温度和时间的正确选择也是影响消解是否充分的重要因素,温度过高、时间过久均会造成样品总氮含量检测值偏低,温度过低、时间短则消解不完全,也会使检测结果偏低。 二、样品的蒸馏滴定完成样品的消解后,通过蒸馏滴定就可以检测出总氮含量。在蒸馏过程中,首先,氢氧化钠的使用量对蒸馏影响很大,检测标准均要求“碱过量”,即:必须保证氢氧化钠过量才能使消化后的铵态氮全部转化成氨气进入吸收瓶中。滴定过程中发现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溶液体积和空白试验时一样多,有可能是样品氮含量为零,也可能是氢氧化钠加入量不足引起的。这时可以用pH广泛试纸检验一下蒸馏瓶或消化管中的溶液,若试纸显红色,则溶液呈酸性,说明蒸馏时浓氢氧化钠(400g/L)溶液加入量不够,应重新称样检验,增加浓氢氧化钠溶液(400g/L)的量,以保证蒸馏时蒸馏瓶或消化管里溶液呈碱性;若试纸呈深蓝色,则溶液呈碱性,说明浓氢氧化钠((400g/L)溶液已足量加入,这时也有两种可能,一是样品含氮量为零,一是蒸馏过程严重漏气,若是后者,必须重新试验。其次,消化后未完全冷却就开始蒸馏会影响检验结果。消化结束后如果没有等消化管完全冷却下来就开始蒸馏会导致结果偏低2.0%左右。这是因为将消化管装上蒸馏装置后,加碱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将消化管内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带入吸收瓶中,造成吸收瓶内硫酸比空白的多,使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用量增加,导致结果偏小。针对这种状况,可在消化管冷却至100℃以下后,用少量水冲洗管壁硫酸吸水后产生的热量可以使酸性逸出,再进行蒸馏。这样可以减少操作引起的误差。

  • 【原创大赛】浅谈蔬菜水果基地的农产品检验室存在的问题

    【原创大赛】浅谈蔬菜水果基地的农产品检验室存在的问题

    [align=center][size=18px]浅谈蔬菜水果基地的农产品检验室存在的问题[/size][/align][size=18px] 随着农产品安全的意识日益加强,政府部门也加大了对蔬菜水果基地的投资,每个上规模的基地都配备了农产品检测室,以农产品快速检测为主,要求基地进行自检。农残速测仪的数据直接上传农产品追溯平台,在农业农村局的终端可以显示出来,随时进行检测数据的保存与监控,对出现问题的蔬菜水果,农产品检测中心立即派人进行实地取样,进行两次检测,并对样品进行封存,防止流入市场,从源头扼制不合格农产品注入市场。[/size][size=18px]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基地的检测人员都要到农产品检测中心里进行集体培训,并进行考核,合格后才发上岗证。农检中心的人每月都派人到基地进行巡检,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在巡检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有待于改进。[/size][size=18px] 一、人员流动性大[/size][size=18px] 有些基地是家族企业,人员稳定,检测人员多是自己家里的人,流动性不强,培训过后能一直从事检测工作,这样检测工作会很顺利。有些基地是招人来做检测,干几个月就不干了,巡检时常发现检测人员换人了,还需要从头进行培训。培训过后没多长时间又换人,又需要培训,很费时间与精力。[/size][size=18px] 二、农残速测仪出现问题,不会解决。[/size][size=18px] 检测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大多不是从事检测专业的,教会使用后,不会解决出现的问题,例如空白对照值不合格,或样品检测全部成阴性,仪器不出画面等等问题,都要打电话让农产品检测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出马,去解决问题。[/size][align=center][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281334359408_7035_1645480_3.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1:农检中心调试仪器,查找问题[/align][align=left][size=18px] 三、试剂有效问题[/size][/align][align=left][size=18px] 有些基地的试剂一买买几盒,但检测不是每天都检测,只有蔬菜水果成熟时,准备上市才检测,但试剂已经快过期了,所以会出现检测时空白对照的吸光度值不合格,还有一种情况试剂放冰箱里,停电了,没有及时拿出试剂,等发现试剂也不能用了。建议按照需要购买试剂,只要够用就行,不能多买。[/size][/align][align=left][size=18px] 四、应对办法[/size][/align][size=18px] 1.招聘人才[/size][size=18px] 企业要想发展,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保证产品质量是重中之重,而检测人员也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要招聘有专业技术的检测人员,这样才能保证走上市场的产品质量有保证,才能让基地产品不仅热销本地,也能走进大城市。[/size][size=18px] 2.加强培训[/size][size=18px] 农业部门对基地检测人员进行培训,不仅培训如何检测如何使用速测仪,还要针对检测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何解决进行培训,最好写成文字版的教材,一条条故障列出,并列出解决办法,便于检测人员处理故障,减少农业部门人员的来回奔波。[/size][size=18px] 3.加强巡检[/size][size=18px] 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基地进行巡检,不仅是检测农产品检测室,还可以对基地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更好服务于基地,服务于三农,让我们的农业蒸蒸日上,让我们的农产品越来越安全。[/size]

  • 浅谈检验检测机构不实报告的成因分析与预防措施(质检机构如何提高质检报告的质量)

    [font=黑体][color=black]摘要[/color][/font][align=left][font=楷体][color=black]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在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部分领域或机构的不实检验检测行为,严重损害了市场竞争秩序和行业公信力。本文通过分析不实报告可能潜在的隐患问题,介绍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人员管理、设施环境、样品、仪器设备、检测方法和检测报告的质量控制七个方面的预防措施,希望可以为检验检测机构提高报告质量,更好地向社会和政府部门出具真实的检验检测数据和结论提供有力的帮助。[/color][/font][/align][font=黑体][color=black]关键词[/color][/font][font=楷体][color=black]检验检测机构;不实报告;质量控制;预防措施[/color][/font][color=black]中图分类号:X830[b][font=宋体][color=black]1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引言[/color][/font][/b][color=#333333][back=white]舆情反映部分网络交易平台存在买卖假冒检验检测报告等违法行为,严重扰乱检验检测市场秩序。[/back][/color]2021年7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印发市监检测发〔2021〕54号文,即《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打击网售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color=#333333][back=white]为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打击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back][/color]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color=#333333][back=white]决定自7月中旬到9月中旬开展打击网售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对出具虚假或者不实检验检测报告的相关检验检测机构,加大处罚力度,依法吊销其检验检测资质。[/back][/color]检验检测报告是检验工作的最终产物,是对产品质量进行评定、执法、裁决、处理质量纠纷的依据之一,也是监督稽查实施处罚的主要依据,直接关系到受检方的合法权益。本文将从不实报告四种情形逐一进行成因分析,并从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人员管理、设施环境、样品、仪器设备检测方法和检测报告的质量控制七个方面讲述如何预防不实报告的发生。[b][color=black]2 [/color][color=black]检验检测机构出具不实检验检测报告情形的界定[/color][/b]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存在《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并且数据、结果存在错误或者无法复核的,属于不实检验检测报告。由此见可,对不实检验检测报告的判定须满足过程和结果两方面要素:一是检验检测过程不符合标准或相关强制性规定,二是检验检测数据、结果错误或无法复核。[b][color=black]3 [/color][color=black]不实检验检测报告成因分析[/color][/b]从不实检验检测报告如何界定的内容可以看出,检测过程和报告结果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直接导致报告出现不实的发生。下表是针对判定不实报告的四种过程要素和一种结果要素产生的原因分析。[/color][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black]表1 不实报告成因分析[sup]【1】[/sup][/color][/font][/align][table=574][tr][td]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black]序号[/color][/font][/align] [/td][td]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black]不实报告情形[/color][/font][/align]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black] [/color][/font][/align] [/td][td]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black]主要原因[/color][/font][/align] [/td][td]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black]原因分析举例[/color][/font][/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font=宋体]1[/font][/align] [/td][td] [align=left][font=宋体]样品的采集、标识、分发、流转、制备、保存、处置不符合标准等规定,存在样品污染、混淆、损毁、性状异常改变等情形的[/font][/align] [/td][td]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black]样品[/color][/font][/align]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black]管理问题[/color][/font][/align] [/td][td]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1[/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样品管理程序、相关管理作业指导书未制定或制定未实施或制定实施未到达效果[/color][/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人员在样品操作环节出现问题[/color][/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3[/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环境设施条件失控[/color][/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4[/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涉及监控样品的仪器设备失准[/color][/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color][/font][/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black]2[/color][/font][/align] [/td][td] [align=left][font=宋体]使用未经检定或者校准的仪器、设备、设施的[/font][/align] [/td][td]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black]仪器设备(包含标准物质、参考标准等)溯源问题;[/color][/font][/align]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black]设施环境管理问题[/color][/font][/align] [/td][td]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1[/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仪器设备和设施溯源管理程序、检定校准计划和方案未制定或制定未实施或制定实施未到达效果[/color][/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关键或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仪器、设备未计量或计量确认和验证疏漏不到位[/color][/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3[/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关键或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设施未评审验证符合使用要求(如避雷装置、接地装置或屏蔽装置等)[/color][/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4[/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使用未在本机构实验室管控范围内的[/color][/font][font=宋体]仪器、设备、设施[/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color][/font][/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black]3[/color][/font][/align] [/td][td] [align=left][font=宋体]违反国家有关强制性规定的检验检测规程或者方法的[/font][/align] [/td][td]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black]检测方法使用问题[/color][/font][/align] [/td][td]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1[/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color][/font][font=宋体]检验检测规程或者方法[/font][font=宋体][color=black]管理程序未制定或制定未实施或制定实施未到达效果[/color][/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本机构实验室人员未经过该项检测方法的培训,未获得培训后有效性评价[/color][/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3[/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人员未按照[/color][/font][font=宋体]国家有关强制性规定的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方法(或制定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验证通过的检验检测规程或者方法在使用时未能达到实际的方法要求(可能在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出现方法偏离)[/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color][/font][/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font=宋体]4[/font][/align] [/td][td] [align=left][font=宋体]未按照标准等规定传输、保存原始数据和报告的[/font][/align] [/td][td]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black]记录和报告[/color][/font][/align]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black]管理问题[/color][/font][/align] [/td][td]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1[/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原始记录和报告管理程序未制定或制定未实施或制定实施未到达效果[/color][/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原始记录和报告未有效受控和管理[/color][/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3[/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本机构实验室记录和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疏漏和问题[/color][/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4[/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记录和报告管理人员操作不当[/color][/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color][/font][/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font=宋体]5[/font][/align] [/td][td] [align=left][font=宋体]检验检测数据、结果错误或无法复核[/font][/align] [/td][td]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black]人员[/color][/font][/align]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black]执行管理体系文件问题[/color][/font][/align] [/td][td]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1[/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报告结果的质量控制程序未制定或制定未实施或制定实施未到达效果[/color][/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报告编制人或/和检测员诚信问题或马虎大意[/color][/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3[/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监督员的监督和监控不到位[/color][/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4[/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技术负责人对报告的质量监控不到位[/color][/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5[/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报告的审核员、批准人(或授权签字人)审核不严格[/color][/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color][/font][/align] [/td][/tr][/table][b][color=black]4 [/color][color=black]预防措施的实施[/color][/b]4.1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从上述不实检验检测报告成因分析表根本原因一列可以看出,预防不实报告的发生,首要措施就是自查实验室是否将最新法律法规规定等文件、人员管理、设施环境管理、样品管理、仪器设备、检测方法和检测报告的质量控制要求落实到管理体系文件中,是否有效实施或者是否实施后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若是在编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相关文件记录上存在疏漏,应该注意程序制修订上明确做什么,什么时候做,什么地方做,什么人做,为什么做,怎么做,达到什么效果(即5W2H原则),可操作性必须灵活。同时,应将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标准或相关强制性规定等要求及时落实到管理体系文件中,动态制修订实验室的管理体系要求,提高与实际实验室活动的一致性,确保管理体系文件的充分性。管理体系文件的制修订完成后,一定要及时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宣贯学习,确保执行现行有效的文件和记录。若是有了程序要求但是未执行或执行效果不佳,首先,应该考虑文件和记录制定的可操作性,每个程序的制定都会有对应的流程表单或记录,其中是否可追溯、是否有跟踪确认、是否有负责人审核或批准、是否有归档或者闭环控制等。其次,实验室关键岗位应该履行各自职责,比如监督员是否按照监督监控计划执行,授权签字人对报告的批准发布是否审核确认了报告出具前的各个环节是否符合要求等。最后,实验室内部组织的小到仪器设备的验收评审、合同评审以及环境设施评审等,大到实验室组织的文件评审、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应该全面的进行审核并整改关闭不符合问题,达到评审预期目标。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控制,可以确保实验室各项手册、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等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动态的制修订管理体系文件,可以有效保证体系适用性、完整性和现行有效性。4.2人员的管理首先,实验室人员基础和专业技术知识不扎实,对规程方法或仪器设备认识理解不透彻,实际动手能力不足,对检测结果的分析能力欠缺都会导致产生不实报告的风险。其次,个别实验室人员法规意识、风险和责任意识不强,急功近利,片面追求业务量或绩效奖金,忽视了检测工作的质量也会引发不实报告的出现。最后,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定期地监督和监控,有一套严格的人员培养方案和考核评价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人员的管理可以从人员的培养方案和人员的监督监控两个方面做好预防措施。[sup]【2】[/sup]实验室人员首先需要基本掌握《计量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认证认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条例和指导性文件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等,其次是掌握实验室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以及各类作业指导书、记录表单。实验室人员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还需要掌握本岗位的基本技能和履行职责要求。除此之外,实验室还会有一些专项培训,比如方法应用能力培训、设备操作培训、安全防护培训、标准规范培训以及各个协会学会机构组织的专项培训。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内部组织的培训还是外部参加的培训,应该针对该实验室人员进行合理的培养规划,包括检验检测基础知识、专业项目技术知识以及实际试验操作技能的培训等。培训是手段,目的是实验室人员可以正确的操作试验,记录数据,编制报告。故培训后,对人员培训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更为重要。通过口头问答、闭卷考试、试验操作考核以及人员比对等方式验证人员培训的效果,从而监督该人员的初始能力是否满足要求,达到岗位培训的目的,实现人员的合理的培养规划。4.3设施环境的质量控制实验室的设施主要有场地、室内布置、能源、照明、采暖、通风等;实验室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干扰、冲击振动等;外部环境条件主要是周围环境因素,包括微生物菌种、灰尘、电源电压、谐波分量、温度、湿度、噪声、振动、海拔、大气压强、雷电、有害气体等。[sup]【3】[/sup]首先,实验室应做好设施环境的评审。新购设备装置前,实验室应提早考虑设施环境的布局和合理性。比如水、电、气等基建基本要求是否有余量;是否考虑了防震、恒温恒湿、防静电等特殊基建要求,配备了防火门以及灭火装置,必要的化学防护设施,配置电气安全绝缘垫和绝缘手套,做好实验室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等。结合仪器设备做好环境设施的内务评审,由于实验室每年可能都有设备变化或者标准更新,定期和不定期的内务环境设施评审是必要的。其次,实验室应做好设施环境的监控。设施和环境条件应该与实验室所进行的工作类型相适应,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说,环境条件应能满足五方面的要求:法律法规和安全要求,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的要求,特殊或精密仪器设备的要求,样品的要求以及操作人员本身的要求。实验室在固定设施以外的场所进行的抽样和检测活动,因为离开固定设施的场所,或在临时或移动的设施中进行的检测活动,环境条件和影响因素可能与在固定场所中的检测不尽相同,应格外加以监控。4.4样品的质量控制样品管理存在诸多风险,主要表现为有样品管理有欠缺,抽样工作不规范,样品确认不符合要求,制样环节不规范,样品处理不妥当等。样品的质量控制,应从采集、标识、分发、流转、制备、保存、处置等环节加以要求和监控。样品的采集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第一具有代表性,采样时应特别注意克服和消除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样品最大限度地接近总体情况,保证样品对总体有充分的代表性。第二具有可获性,某些情况下,样品可能不具备代表性,而是由其可获性所决定。第三具有公证性,采样必须保证公正,由具备资格的专业人员进行。第四具有稳定性和均匀性,样品质量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会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在兼顾上述原则下,周全考虑样品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也至关重要。样品的标识应考虑样品编号唯一性,样品的识别应按照实验室要求做不同状态的标识。样品受理后,实验室应按照《委托书》和《样品交接单》中的流程和要求执行。样品的制备应避免与外界环境设施产生不利因素的干扰。防止因操作失误,导致样品挥发、污染等因素改变样品所代表的原始特性。样品的保存应设有专门的样品存放室并配备合适的环境设施。样品贮存环境设施应安全,无腐蚀,清洁干燥且通风良好,有温湿度监控。样品的处置主要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客户要求领回的样品,在留样期满后,客户可领回。二是对留样期已过的客户委托处理样品,应按客户填写的要求处理。[sup]【4】[/sup]实验室样品质量控制应充分考虑到国家、行业等标准以及检测方法对实验室样品的技术要求。必要时,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对样品的数量、重量、形态以及检测方法对样品的适用性、局限性做出相应的规定,并做好与样品相关的人员的培训和监控工作。4.5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为避免使用未经检定或者校准的仪器、设备、设施而导致的实验室出现不实报告的隐患,应该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即制定周密的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方案。方案主要包括计划编制、溯源机构的选择、证书报告结果的确认三个方面。检定和校准计划的编制。实验室编制检定和校准方案,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唯一性编号、出厂编号、准确度/测量不确定度/最大允许误差、检定和校准有效期、检定和校准机构、存放地点等。其中,实验室应对检定和校准计划定期进行动态复核和必要的调整,以满足设备计量溯源的需求,保持设备状态的可信度。检定和校准机构的选择。实验室应动态评价检定和校准机构的授权范围可否满足检定或校准方案要求,即做好设备检定和校准服务方评价记录,在符合要求的服务方名录中选择检定和校准机构。因为,有些检定和校准机构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自身授权能力项目会被上级检查机构暂停或缩小能力范围。必要地动态跟踪和评价检定和校准机构的授权范围,可以为检验检测机构争取更多的宝贵时间,确保设备的时效性。检定和校准证书报告结果的确认。针对检定证书,检定结论合格时,实验室应对设备的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等计量特性是否满足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进行确认和验证。检定结论不合格时,实验室应对该设备停止使用、维修并再检定或作报废处置。针对校准报告的确认与验证,首先是报告的完整性,实验室有相应项目的授权能力和标识,被校准设备信息正确性,具有量值溯源的信息且完整可追溯,有溯源的技术依据或方法,提供了具体溯源参量数据或图表,提供了测量不确定度信息或修正值等;其次是测量范围的确认,设备使用的功能以及对应的测量范围应与实际校准证书出具的参量、测量范围保持一致。最后是对设备的校准结果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进行比较,确定设备是否合格。[sup]【5】[/sup]4.6检测方法的质量控制检测方法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核查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对标准方法验证的实施落实是否到位。标准方法验证的实施确认主要包括以下七点:4.6.1人员能力的确认实验室应合理策划人员培训方案、人员监督方案。根据需要通过内部外部组织基础知识培训、专业技术能力培训以及实际操作培训,并确保培训讲师具备该项资历。培训结束后应及时对被培训人进行考核,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实验室监督人员应定期对培训后实验室人员进行实验室活动的监控工作,确保人员能力符合岗位和实际工作的需求。4.6.2设备配置的确认实验室应根据采用的标准方法的具体要求配置设备,设备购置后应经过验收和计量溯源,确保设备符合实际采购的需求。4.6.3方法的确认实验室应识别标准方法是否现行有效。实验室可以结合自身实验室需求对标准方法进行细化描述或补充,编制实验室操作作业指导书,以确保检验检测人员正确的运行标准方法进行测量。4.6.4设施环境的确认实验室应识别拟开展的标准方法对设施环境条件的具体要求,并验证实验室配置的设施环境条件是否满足要求,并保留评审验证记录。实验室应定期做好设施环境内务检查和评审,确保满足实验要求。同时,涉及到安全的避雷接地装置以及对环境温湿度有明确要求的设施环境,实验室应做好安全核查和监控记录,确保可追溯性。4.6.5样品的确认实验室根据方法的适用范围,确认实际检验检测样品的范围和属性。同时,对样品在保存、运输等受环境因素干扰情况做出说明,确保样品检验检测出具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4.6.6记录与报告的确认实验室应根据上述五项内容的确认,设计原始记录表格、报告模板以及相关流程表单等。记录表格的内容应完整且复现检验检测的全过程,根据记录的内容对检验检测过程可追溯。结果报告的内容应准确、清晰、明确、客观,符合检验检测方法的规定。4.6.7检测结果的验证实验室根据以上要求,通过使用标准物质、经过检定或校准的具有溯源性的替代设备、重复检测、参加能力验证或实验室之间比对、实验室内部比对等方式,对人员、设备、方法、设施环境、样品、记录和报告进行验证,评价验证过程获取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sup]【6】[/sup]4.7报告的质量控制在管理体系文件得到有效运行、人员管理、设施环境、样品、仪器设备、检测方法得到满足的条件下,严格地按照检验检测方法、标准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规范地记录原始数据,录入报告信息和数据,完成各个环节的审核和批准,才能得到准确的检验检测数据,从而保证报告的正确性和真实性。[sup]【1】[/sup]通常情况下,报告审核流程一般分为一级主检,二级审核,三级批准。一级主检主要是确保检测数据由原始记录经过数据处理和排版编制到检测报告中,保证测量数据和计量单位的正确性,描述与表示从原始记录中提取,报告格式符合实验室统一的要求。二级审核主要负责对报告的可靠性进行第二次验证,核对报告和原始记录的一致性,确认原始记录的数据转换到报告中做出描述、表示和判断的准确性,对报告的合理性、完整性和规范性作进一步的核查。三级审核即授权签字人批准,主要负责确定报告的合法性,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认证认可的要求,在能力范围内出具的报告,且不存在虚假和不实报告的隐患。[sup]【7】[/sup]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报告的加密和真伪技术日趋成熟,为保证实验室报告不被篡改和冒用,实验室可以增加报告防伪标识或二维码真伪辨别技术,确保出具的报告得到内外部的质量控制。[b][color=black]5[/color][color=black]结束语[/color][/b]检验检测报告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工作,检验检测机构应高度重视报告的质量,加强人(人员)、机(仪器设备)、料(被检产品或样品)、法(标准和方法)、环(环境和设施)、测(检验检测过程)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和实验室管理水平,不断加强完善机构质量保证体系,更好地向社会和政府部门出具真实准确的检验检测数据和结论,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质量保证。[b][font=黑体]参考文献[/font][/b][1] [url=https://xueshu.baidu.com/s?wd=authoruri%3A%28465e768a7411a271%29%20author%3A%28%E7%8E%8B%E6%98%8E%E5%BC%BA%E3%80%81%E8%8A%AE%E6%99%93%E5%BA%86%E3%80%81%E9%99%88%E9%A1%BA%E6%B5%A9%E3%80%81%E9%83%AD%E5%9C%A8%E4%BA%91%29%20%E4%BA%91%E5%8D%97%E7%9C%81%E6%9B%B2%E9%9D%96%E5%B8%82%E8%B4%A8%E9%87%8F%E6%8A%80%E6%9C%AF%E7%9B%91%E7%9D%A3%E7%BB%BC%E5%90%88%E6%A3%80%E6%B5%8B%E4%B8%AD%E5%BF%83%E3%80%81%E4%BA%91%E5%8D%97%E8%83%BD%E6%BA%90%E8%81%8C%E4%B8%9A%E6%8A%80%E6%9C%AF%E5%AD%A6%E9%99%A2&tn=SE_baiduxueshu_c1gjeupa&ie=utf-8&sc_f_para=sc_hilight%3Dperson&sort=sc_cited][font=宋体][color=windowtext]王明强[/color][/font][font=宋体][color=windowtex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windowtext]芮晓庆[/color][/font][font=宋体][color=windowtex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windowtext]陈顺浩[/color][/font][font=宋体][color=windowtex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windowtext]郭在云[/color][/font][/url].[url=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137b0vx01q630tf05r1h06801b191456&site=xueshu_se][font=宋体][color=windowtext]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的风险管理[/color][/font][/url][J].[font=宋体]化学分析计量[/font].2020.29[font=宋体]([/font]4[font=宋体])[/font]:114-119.[2] [font=宋体]季红,邹洁,潘虹,祁小冬[/font].[font=宋体]检验检测机构检验质量风险分析与应对[/font][J].[font=宋体]西部论丛[/font].2017[font=宋体]([/font]06[font=宋体])[/font]:67-68.[3][url=https://doc.paperpass.com/search?keywordType=7&keyword=%E8%94%A1%E6%97%AD%E5%B9%B3][font=宋体][color=windowtext]蔡旭平[/color][/font][/url].[font=宋体]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条件[/font][J].[url=https://doc.paperpass.com/journal/zgjl/][font=宋体][color=windowtext]中国计量[/color][/font][/url].2017.[font=宋体]([/font]3[font=宋体])[/font]:51-53.[4][url=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data/author?cmd=authoruri&wd=authoruri%3A%2824e027c913730b05%29%20author%3A%28%E9%83%AD%E7%A7%80%E7%8E%89%29%20][font=宋体][color=windowtext]郭秀玉[/color][/font][/url].[url=http://qikan.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71396951][font=宋体][color=windowtext]管理农残检测样品需八做到[/color][/font][/url][J].[url=https://doc.paperpass.com/journal/zgjl/][font=宋体][color=windowtext]现代农业[/color][/font][/url].2017.[font=宋体]([/font]2[font=宋体])[/font]:43-44.[5]DB 14/T1980-2020[font=宋体],检测设备计量溯源管理规范[/font][s].[/s][6]T/HNCAA027-2021[font=宋体],检验检测标准方法验证[/font].[7][font=宋体]何帆,李泉洲[/font].[font=宋体]质检机构检验报告质量考评体系的探索[/font][J].[font=宋体]甘肃科技,[/font]2017(07)[font=宋体]:[/font]54-55.

  • 【第三届原创参赛】浅谈环境监测和药品检验的异同(修改版)

    [size=4][color=#000000][color=#dc143c] [/color][color=#d40a00]维权声明:本文为mhq111111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的,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color][/color]按:以下文字是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所写,许多地方还不成熟。写在这里的目的是为了能给更多从事相关行业的人一点启发,为国家的标准修制订工作提供一点思路。也欢迎大家拍砖。(转自本人2010年5月12日博文)[/size][size=4]环境监测和药品检验是实验室分析检测在两个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事件和药害事件的频频发生成为各国政府和每个公民重视的两件大事,环境监测和药品检验成为维系健康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手段。本文以环境监测中的有机污染物监测,药品检验中的化学药品检验为例,从实验室检测分析的角度对两种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报告等作一对比,借以达到交叉学科相互借鉴的目的,为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一、分析目的 从大方向说,环境监测和药品检验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以人为本,保护人类健康。具体来说,[/size][size=4][back=#6eb5ff]环境监测是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绿色清洁,药品检验是为了保护病人的用药安全有效。[/back][back=#ffffff][/back]二、分析方法 都采用物理分析(如电导率仪,密度计,旋光仪,折光仪,噪声仪),化学分析(如滴定,显色反应,沉淀反应,pH)和仪器分析(如光谱仪,色谱仪,色质联用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突出定性定量优点的仪器分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三、分析对象 环境监测的分析对象主要是水、气、土壤、固废中的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的比例?来源:三废 药品检验的分析对象是药品,95%以上的药品为有机化合物。 四、分析仪器 目前,色谱仪成为两种行业的主打仪器[/back][back=#ffffff]。[/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size][size=4]区别在于,[/back][/size][/back][size=4][back=#add5fe]环境监测行业90%的有机污染物色谱分析用的是[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联用仪[/color][/url]),药品检验行业刚好相反,90%以上的化学药品色谱分析用的是液相色谱仪[/back]。[/back]究其原因,在环境监测行业,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测定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简便快速有效,而在药品检验行业,化学药品多为不挥发性的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用液相色谱分析更加方便有效。在环境中也存在一些不挥发性的高沸点有机污染物,如酞酸酯类,多环芳烃类,微囊藻毒素类,氨基甲酸酯类等等,它们的检测需要用液相或[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液质[/color][/url]的方法。这是两个行业、两门学科的交叉之所在,也是环境监测未来十年的研究热点。[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是液相色谱的一个分支,在环境监测行业中主要用于分析降水和饮用水中的阴离子。在药品检验行业,[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主要用来测原料药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液质联用仪[/color][/url]用于打假时的定性,[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联用[/color][/url]主要用于中药的杂质分析。[/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size][/back][size=4][back=#add5fe][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首次出现在2010版药典附录中,是药品检验中的新武器。[/back] [/back][/back]光谱仪在两个行业中的应用仅次于色谱仪。在环境监测中,紫外光谱用于某些化合物的定性定量,红外光谱用于测油,测气,最常用的是[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光谱仪[/color][/url],用于测定各种金属的含量,元素分析。[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color][/url]以其灵敏度高,一次性分析多个元素的突出优点得到拓展性应用。在化学药品检验中,最常用的是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前者用于简单成分的定性定量,后者用于原料药的真伪鉴别,[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光谱[/color][/url]应用较少,仅用于水中镉、一次性注射器中镉的分析比对,维生素C原料药的铜,铁检查,葡萄糖酸钙片的溶出度测定[/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size][/back][size=4]。[/back][/size][/back][size=4]2010版药典中增添了不少中药品种需要做具体的重金属杂质检查项目,原先是用目视比色法做一个重金属总量的判别。可以预见,[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光谱仪[/color][/url]和[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color][/url]将成为药检行业的新宠。[/back]五、分析标准 我国的环境监测行业开展较晚,我国70年代成立环境保护局,2008年成立环保部,政府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目前用的标准是国家环保总局编写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和《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不定期出版,间隔8到15年不等。各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单行本,美国EPA标准也是我们工作中参照的标准。在标准的编排上,题目的格式举例:“水质无机阴离子的测定[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法”,目次包括前言、范围、定义、方法原理、试剂、仪器与设备、样品的采集与保存、分析步骤、结果表示、精密度和准确度、说明、附录等,写得比较详细。 [/back][/size][/back][back=#ffffff][size=4]我国的药品检验行业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共出版了9个版本,分别是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年版,2010版。自1985年后每隔5年出一版,期间颁布增订本。药典原分两部,一部为中药,二部为化学药,自2005年版起新增了第三部:生物药。在2010版药典中,电导率、[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等方法首次写进药典附录。美国药典一年一版,英国药典两年一版。在标准的编排上,主要分凡例、个论和附录。前面是凡例,把一些通用的注意事项、概念解释清楚,比如恒重,比如热水指多少度的水,后面是附录,把制剂通则和分析方法作一概括性的介绍。中间的内容为个论,按药名的笔划来排序,先原料药后制剂。题目格式举例:“阿司匹林”。具体内容为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假如是片剂或胶囊剂,增加崩解时限/溶出度的检查和重量差异/含量均匀度检查。注射剂增加不溶性微粒,可见异物,pH,无菌和热原/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每个项目的具体操作写得比较笼统。 [/back][/back][/size][back=#ffffff][back=#ffffff]两种标准都遭到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挑战,就是说,计划跟不上变化,标准跟不上新仪器新技术。还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经济能力。如何制订标准,即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行之有效,又能兼顾各地区不均衡的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back][/back]另有一个问题是按标准做出来是合格的,实际上仍有可能是污染严重或是劣药。为什么?监测指标或检验项目没有跟上——打个比方说,犯罪者作案手段高明了,可是我们的侦破武器还没有更新。 [/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

  • 【原创大赛】浅谈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药品管理

    [align=center]浅谈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药品管理 [/align][align=left] 当前形势下,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已经成为一支新生力量,针对环境检测机构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本文从药品管理的角度为切入点,浅谈药品的规范化管理。[/align][align=left]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机构有哪些药品,如何分类呢?从药品的管理性质分类:可分为常规试剂或药品、易制毒药品和剧毒药品;从药品的性状分类,可分为固体药品、液体药品;还可以分为还原性、氧化性、有机(挥发)、无机、强酸、强碱等类型。[/align][align=left] 1.1 易制毒药品和剧毒药品的管理[/align][align=left] 1.1.1 双人双锁制度[/align][align=left] 对于易制毒药品主要包括硫酸、盐酸、高锰酸钾、三氯甲烷等,剧毒药品主要有砷、汞等,应建立双人双锁制度,两把钥匙由不同的技术人员管理,进入药品库要进行登记。[/align][align=left] 1.1.2 药品领用登记制度[/align][align=left] 主要包括药品名称、领用时间、领用人、批准人、使用目的等类型进行登记,使用后及时归还,确保药品的安全。[/align][align=left] 1.1.3 定期巡检制度[/align][align=left] 管理员定期检测药品的数量、保存条件、有效期、领用记录等规范性,及时发现问题,控制风险。[/align][align=left] 1.1.4 安全管理[/align][align=left] 易制毒和剧毒药品库应按照通风设备、摄像头和防爆灯等,库外配备灭火器和安全出口指示牌,对工作人员定期培训。[/align][align=left] 1.2 常规试剂药品管理[/align][align=left] 1.2.1 分类储存[/align][align=left] 药品应按照固体和液体分开,氧化和还原药品分开,有机和无机分开,酸和碱药品分开的原则,对药品进行分类储存。挥发性药品存储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地方,需要避光和防止振荡的药品应避光保存,并做好安全措施。[/align][align=left] 1.2.2 药品的编码[/align][align=left] 由于药品有很多名称的相似性,可以将药品进行编码,例如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很容易混淆,我们可以采取xx-xxx-xx的编码原则,xx-代表药品的性质 xxx-存储药品柜的编号 xx代表药品的数量。这样可以有效的区分药品,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align][align=left] 1.3 关键试剂或药品的验收[/align][align=left] 根据检测方法的要求,对一些关键试剂需要在使用前进行验收,例如做总磷时的过硫酸钾,需要对其空白进行检测,满足方法标准要求,不满足要求的关键试剂或药品需要进行降级使用。[/align][align=left] 总之,药品的管理很繁琐,掌握好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为检测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align]

  • 【原创】浅谈环境监测实验室新方法

    摘要:环境监测实验中,由于样品中的待测成份含量不稳定,使待测成份含量超出校准曲线的检测上限,测定很难进行,采用减少取样量和稀释倍数的方法测定,不仅时间长,且难以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img]http://bbs.instrument.com.cn/images/affix.gif[/img][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download.asp?ID=199204]浅谈环境监测实验室新方法.rar[/url]

  • 【原创大赛】浅谈环境检测机构报告审核

    [align=center][b][font=宋体]浅谈环[/font][font=宋体]境检测机构报告审核[/font][/b][/align][font=宋体]检测报告是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的最终产品,是检验检测机构技术能力、质量管理和行政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检测报告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影响检测报告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员技术能力、仪器校准、物料采购、方法选择、环境控制和报告审核等都会对检测报告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检测报告的审核作为检验检测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不仅仅是对报告本身进行核查,也是对检验检测各个环节的全面核查。那么如何对检测报告的行审核呢?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font][b][font='Times New Roman','serif']1[/font][font=宋体]报告合法性的审核[/font][/b][font=宋体]检测报告是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具有法律证明作用的文件,因此其合法性必须得以保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163[/font][font=宋体]号令)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从事检验检测活动,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在资质认定证书规定的检验检测能力范围内,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出具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检验检测机构出具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时,应当注明检验检测依据,并使用符合资质认定基本规范、评审准则规定的用语进行表述。检验检测机构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font][sup][font='Times New Roman','serif'][1][/font][/sup][font=宋体]。[/font][font=宋体]笔者认为,检测报告合法性的审核需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1[/font][font=宋体])报告中所检测样品的类别、检测项目以及所采样的检测方法是否在已经批准的能力清单范围内。[/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2[/font][font=宋体])报告中所涉及到的检测标准和评价标准是否现行有效并正确使用。例如,某第三方检测机构[/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2017[/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5[/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1[/font][font=宋体]日使用[/font][font=宋体]《水质[/font][font=宋体]化学需氧量的测定[/font][font=宋体]重铬酸盐法》([/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GB/T 11914-1989[/font][font=宋体])分析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并出具检测报告,那么这份报告就不具有合法性,因为该报告中采用的分析方法在[/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2017[/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5[/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1[/font][font=宋体]日已经被新的标准《水质[/font][font=宋体]化学需氧量的测定[/font][font=宋体]重铬酸盐法》([/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HJ 828-2017[/font][font=宋体])替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检测机构质量部门需要持续关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方法标准的出台,并及时做好方法更新的备案以及新方法的培训工作。[/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3[/font][font=宋体])审核参与检测的人员能力是否经过确认并持证上岗。比如某检测机构新进一名实习生,在一名有经验的检测人员指导下练习并在检测原始记录上签字,这种情况下出具的检测报告也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4[/font][font=宋体])审核检测所使用主要设备(对检测结果有显著影响的设备)是否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期内,检定校准点是否满足检测要求。[/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5[/font][font=宋体])其他需要审核的要素。例如,环境条件是否满足检测要求,标准物质是否经过确认等等。[/font][b][font='Times New Roman','serif']2[/font][font=宋体]报告完整性的审核[/font][/b][font=宋体]《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font][font=宋体]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GB/T 214-2017[/font][font=宋体])对检测报告的内容又明确的规定,[/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4.5.20 [/font][font=宋体]结果报告中规定:[/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font][font=宋体]检验检测报告或者应至少包括下列信息:[/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 a[/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标题;[/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b[/font][font=宋体])标注资质认定标志,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适用时);[/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font][font=宋体])检验检测机构的名称和地址,检验检测的地点(如果与检验检测机构的地址不同);[/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d[/font][font=宋体])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系列号)和每一页上的标识,以确保能够识别该页是属于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一部分,以及表明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结束的清晰标识;[/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e[/font][font=宋体])客户的名称和联系信息;[/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f[/font][font=宋体])所用检验检测方法的识别;[/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g[/font][font=宋体])检验检测样品的描述、状态和标识;[/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h[/font][font=宋体])检验检测的日期。对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重大影响时,注明样品的接收日期或抽样日期;[/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i[/font][font=宋体])对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影响时,提供检验检测机构或其他机构所用的抽样计划和程序的说明;[/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j[/font][font=宋体])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签发人的姓名、签字或等效的标识和签发日期;[/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k[/font][font=宋体])检验检测结果的测量单位(适用时);[/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l[/font][font=宋体])检验检测机构不负责抽样(如样品由客户提供)时,应在报告或证书中声明结果仅适用于客户提供的样品;[/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m[/font][font=宋体])检验检测结果来自于外部提供者时的清晰标注;[/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n[/font][font=宋体])检验检测机构应做出未经本机构批准,不得复制(全文复制除外)报告或证书的声明[/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sup][2][/sup][/font][font=宋体]。因此,在报告审核环节,报告审核人员需要仔细核对以上要素是否完整和准确。[/font][b][font='Times New Roman','serif']3[/font][font=宋体]检测结果的审核[/font][/b][font=宋体]检测结果是检测报告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部分,检测结果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检测报告能否客观反映检测对象污染状况。我们知道环境检测数据通常具备五性,分别是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font][sup][font='Times New Roman','serif'][3][/font][/sup][font=宋体]。笔者从报告审核的实际工作经验出发,认为做好检测报告的数据审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1[/font][font=宋体])重视原始记录的审核。检测原始记录是形成检测报告的基本素材,检测原始记录规范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检测报告的质量。原始记录通常由检测人员填写,但由于检测人员能力素质参差不齐,技术水平有所差异,原始记录填写中出现各种错误在所难免。因此需要有熟悉检测方法且负责任的人员对原始记录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核样品基本信息是否正确,标准方法使用正确与否,结果计算是否正确,质控措施是否充分有效,保留小数位数和有效数字位数是否符合要求等;必要时还需对检测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比如检测地表水中[/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D[sub]Cr[/sub][/font][font=宋体]结果为[/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248mg/L[/font][font=宋体],那么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检测过程进行检查,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无误。不少第三方检测机构不重视甚至忽略数据审核的环节,原始记录的审核仅流于形式,为检测报告质量埋下了隐患。[/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2[/font][font=宋体])检测结果合理性以及异常数据的审核。任何检测对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污染状况通常与气象因素、地质环境、历史条件、生产工艺、甚至特定的污染事故都息息相关。例如某些地区冬天雾霾较严重,监测当天属于黄色预警天气,但是同一天检测到该地区[/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PM[sub]2.5[/sub][/font][font=宋体]日均值小于[/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30μg/m[sup]3[/sup][/font][font=宋体],那么这属于异常结果,需要对检测过程各个环节进行调查,必要时重新采样分析。同一检测对象多个检测参数间往往有一定的相关性,比如同一水样中通常[/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D[sub]Cr[/sub]BOD[sub]5[/sub][/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D[sub]Cr[/sub]COD[sub]Mn[/sub][/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TNNH[sub]3[/sub]-N[/font][font=宋体],如果实际检测结果不符合这个规律,需要对检测过程进行调查,分析可能出现异常的原因,必要时进行复检。对于检测报告中出现的异常数据,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调查采样过程工况是否正常,有无特定污染事故发生;样品检测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如果经核实检测过程无误,不能随意将异常数据剔除,需要实事求是报告检测结果。[/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3[/font][font=宋体])检测结果的审核有时需要借助于历史检测数据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例如,对某一湖泊长期监测的结果显示总氮为[/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1.0~1.5mg/L[/font][font=宋体],为[/font][font=宋体]Ⅵ[/font][font=宋体]类水质;某检测公司对该湖泊同一点位进行监测显示总氮的结果为[/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0.2~0.5 mg/L[/font][font=宋体],为[/font][font=宋体]Ⅱ[/font][font=宋体]类水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对采样和检测全过程进行调查了解;如果确认检测过程无误,则需要分析了解引起水质突变的客观原因,甚至需要重新采样进行复查。再比如根据我国土壤酸碱性分布[/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南酸北碱”[/font][font=宋体]的特点,我国北方某地土壤长期检测[/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pH[/font][font=宋体]值为[/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8.5[/font][font=宋体]左右,如果某次对该地区土壤[/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pH[/font][font=宋体]值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为酸性,则需要检查采样和检测各个环节,甚至重新采样检测。[/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4[/font][font=宋体])利用化学平衡理论对检测数据进行核查。例如对水质样品分析数据进行审核时,可以根据水质样品(饮用水、地下水和地表水等)中各种离子的相互关系对分析结果进行判断[/font][sup][font='Times New Roman','serif'][5][/font][/sup][font=宋体]。例如,饮用水中阴离子主要以[/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l[sup]-[/sup][/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SO[sub]4[/sub][sup]2-[/sup][/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NO[sub]3[/sub][sup]-[/sup][/font][font=宋体]和[/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HCO[sub]3[/sub][sup]-[/sup][/font][font=宋体]等形式存在,阳离子主要有[/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Na[sup]+[/sup][/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K[sup]+[/sup][/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a[sup]2+[/sup][/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Mg[sup]2+[/sup][/font][font=宋体]等,根据阴阳离子电荷平衡理论,存在[/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M[/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l[sup]-[/sup][/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2M[/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SO[sub]4[/sub][sup]2-[/sup][/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M[/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NO[sub]3[/sub][sup]-[/sup][/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M[/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HCO[sub]3[/sub][sup]-[/sup][/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M[/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Na[sup]+[/sup][/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M[/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K[sup]+[/sup][/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2M[/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a[sup]2+[/sup][/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2M[/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Mg[sup]2+[/sup][/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M[/font][font=宋体]为摩尔浓度)的关系,如果阴离子电荷总量(毫摩尔数)与阳离子电荷总量差距较大,则需要对检测过程进行核查,必要时对留样进行复测;再比如根据沉淀溶解平衡[/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a[sup]2+[/sup]+SO[sub]4[/sub][sup]2-[/sup]↔ CaSO[sub]4[/sub][/font][font=宋体],溶液中[/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α[/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a[sup]2+[/sup][/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α[/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SO[sub]4[/sub][sup]2-[/sup][/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9.1×10[sup]-6[/sup][/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25[/font][font=宋体]℃,活度积);再比如根据溶液中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NH[sub]4[/sub][sup]+[/sup]↔ NH[sub]3[/sub]+H[sup]+[/sup][/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NH[sub]3[/sub][/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H[sup]+[/sup][/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NH[sub]4[/sub][sup]+[/sup][/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5.6×10[sup]-8[/sup][/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25[/font][font=宋体]℃),可以对溶液中铵根离子、游离氨和[/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pH[/font][font=宋体]相互关系进行基本判断。[/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5[/font][font=宋体])借助卫星地图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核。检测对象污染特点往往跟周围环境紧密相关联,因此在对检测结果的审核中,明确受检对象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环境,往往对数据的审核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测定某工厂厂界噪声,结果显示其东面厂界噪声为[/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57.3dB[/font][font=宋体],而其南面厂界噪声检测结果为[/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68.8dB[/font][font=宋体],通过查询卫星地图显示该厂南面邻高速公路,检测时段为高峰时段,这样就能解释该厂南面噪声结果为何偏高。再比如,某公司委托一检测机构检测其公司附近环境空气中氨,检测结果显示环境空气中氨浓度范围在[/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0.20~1.00mg/m[sup]3[/sup][/font][font=宋体],采样人员反映采样过程中能闻到轻微异味,通过卫星地图了解到该公司附近有生产碳酸氢铵的化肥厂,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氨的检测结果偏高。[/font][b][font='Times New Roman','serif']4[/font][font=宋体]结束语[/font][/b][font='Times New Roman','serif'] [/font][font=宋体]检测报告的审核是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检测报告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把关作用。因此要求报告审核人员具备丰富的检验检测相关经验,同时具有细心、敏锐和责任心强等特点。在报告审核中,应从检测报告的合法性和完整性等方面进行审查,重点关注检测结果的客观公正性;从检测结果的合理性、检测项目间的关联性以及利用历史数据、化学平衡原理和卫星地图等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核,从而最大限度保证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和合法性。[/font]

  • 【资料】—文献《浅谈农药残留监测的途径》

    以下资料对做农残检测的可能会有很多帮助[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83237]农残检测的途径[/url][color=#DC143C][B]注:[/B]附件中的资料是“浅谈农药残留监测的途径”[/color]

  • 【原创大赛】浅谈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原创大赛】浅谈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浅谈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原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食品安全法》将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实行分段管理,这与目前实行的由食药监部门全程监管的模式又有所不同了,据悉《食品安全法》正在修订之中。《食品安全法》实施之后,卫生行政部门的食品卫生监督职能也因此划转出去了,但仍然承担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工作。实际上,其它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也在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本文主要针对笔者所在省份卫生行政部门承担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一些做法进行介绍,这部分的工作一直是CDC在做,由省级CDC组织全省地级以上市的CDC参与监测工作。笔者所供职的单位属于地级市CDC,也是本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中的一员。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概念: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及时通报的活动。由此可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是《食品安全法》确立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目的:一是通过风险监测,了解我国食品安全整体状况,科学评价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对健康带来的危害及其造成的经济负担,为有效制定食品安全管理政策提供技术依据;二是通过风险监测,了解掌握国家或地区特定食品及特定污染物的水平,掌握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开展风险评估并适时制定和修订食品安全标准,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做好食品安全管理;三是通过风险监测,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水平,指导确定监督抽检重点领域,评价干预措施效果,为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信息;四是通过风险监测,指导科学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客观评价并发布食品安全情况,科学宣传食品安全知识,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增强国内消费者信心,促进国际食品贸易发展。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内容:主要是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和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的监测,省级CDC每年都会根据国家食品安全评估中心的部署,制订《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建立覆盖各市(地)、县级并逐步延伸到农村地区的监测网络体系,同时明确监测的食品类别、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监测方法和任务分配等。通过综合考虑现有监测技术机构的条件、能力和经费,在监测对象的选择上,食品品种一般优先选择以下类型:(一)选择健康危害较大、风险程度较高以及污染水平呈上升趋势的食品;(二)易于对如婴幼儿等特殊人群造成健康影响的食品;(三)流通范围广、消费量大的食品;(四)以往在国内导致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受到消费者关注的食品;(五)已在国外导致健康危害,并有证据表明可能在国内存在的食品。 今年本省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和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的食品品种归纳起来有以下内容: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1/201411032139_521661_1687963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1/201411011121_521276_1687963_3.jpg四、在所有参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技术机构中,还必须优先考虑以下因素:(一)获得食品检验机构或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二)配备与监测任务相适应的人员、设备、标准物质、关键试剂等条件,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三)具有与监测任务相适应的技术能力。检验方法应当在《食品检验机构或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能力附表范围内,否则应当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或其它质控措施对使用的方法进行确认;(四)按照监测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开展监测工作,将监测工作的质量控制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五)按照要求,提供相关定量检验方法(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五、制订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实施:本单位接到任务之后,相关科室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以及本单位所承担的监测任务,分别制订《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计划》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质控方案》,严格按照省CDC的统一安排和本单位制订的计划组织实施。六、加强培训,提升资质和能力:本单位为计量认证、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和国家实验室认可获证实验室,具备较为全面的检验资质和技术能力,根据体系文件的规定,除定期开展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之外,每年均参加相关项目的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和质控考核;从事食品采抽样、检验和质量控制的技术人员均参加省CDC主办的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每年均派员参加省CDC举办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会议”;相关监测人员参加了省CDC举办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验方法研讨班”、“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术骨干培训项目公共课程”等培训;各科室根据各自的职责,也分别组织了针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内部培训。七、现场采样:负责样品采集的科室,在每个监测点按规范安排2名以上采样人员,现场认真填写采样记录表、样品标识并签名确认,记录的信息齐全。同时做好采样环节的质量控制,需冷藏或冷冻的样品用冷藏箱储存后短时间内送检和留样,样品储存室配备专用的冷藏、冷冻冰箱,严格按照质量管理

  • 【原创】浅谈农产品中重金属检测技术及发展

    [size=4][color=#00FFFF][size=4]通常认可的重金属分析方法有:紫外可分光光度法(UV)、[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color][/url]法(AAS)、原子荧光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CP)、X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日本和欧盟国家有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分析,但对国内用户而言,仪器成本高。也有的采用X荧光光谱(XRF)分析,优点是无损检测,可直接分析成品,但检测精度和重复性不如光谱法。原子荧光法(AFS)仪器成本低,但方法不被国际标准认可。现在国内比较多的仍采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color][/url]法(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CP)。[/size][/color][color=#DC143C]经过和各位朋友不短的一段时间讨论,我就重金属检测技术总结一下我的理解.望各位朋友批评指正.[/color]首页无法显视,请大家到后面看.浅谈农产品中重金属检测技术及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人们往往注重监督检测而忽视预防评估,注重农药残留等急性危害而忽视重金属残留等亚急性长期性危害。《食品安全法》明确提出了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监测制度,提出“注重预防,源头抓起”,重金属因其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属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严格限制指标。农产品中重金属是引发人体重金属含量蓄积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准确快速测定农产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对于防治与诊断人体代谢疾病以及环境污染监测与防治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重金属危害特性,重金属定量检测技术,重金属快速检测技术,重金属检测技术发展方向等方面稍作论述,以便农业工作者对农产品中重金属检测和安全评估技术有所了解。一、重金属的危害特性  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砷等金属或类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铜、锌、镍、钴、锡等。我们从自然性、毒性、活性和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累积性,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等几个方面对重金属的危害稍作论述。(一)自然性: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人类,对于自然物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人分析了人体中60多种常见元素的分布规律,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元素在人体血液中的百分含量与它们在地壳中的百分含量极为相似。但是,人类对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其耐受力则要小得多。所以区别污染物的自然或人工属性,有助于估计它们对人类的危害程度。铅、镉、汞、砷等重金属,是由于工业活动的发展,引起在人类周围环境中的富集,通过大气、水、食品等进入人体,在人体某些器官内积累,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体健康。(二)毒性:[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47794]浅谈农产品中重金属检测技术及发展[/url][/size]

  • 【原创】浅谈无线电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及监测数据

    摘 要:随着无线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无线电业务层出不穷,台站数量急剧增加,无线电频谱资源日趋紧张,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研究和评价电磁环境的变化趋势也日益重要。本文对无线电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及监测数据分析进行了研究。关键词: 无线电 电磁环境监测 监测系统[img]http://bbs.instrument.com.cn/images/affix.gif[/img][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download.asp?ID=199205]浅谈无线电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及监测数据.rar[/url]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