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扩大检验检测

仪器信息网扩大检验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扩大检验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扩大检验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扩大检验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扩大检验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扩大检验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扩大检验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扩大检验检测相关的论坛

  • 【转帖】质检总局:扩大禁止从日进口食品农产品品种和产地范围

    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扩大禁止从日本进口食品农产品的品种和产地范围,进一步加强检验检疫监管。 鉴于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影响程度不断加重,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也在不断加强防范措施,为确保日本输华食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质检总局四月八日再次发布公告,扩大禁止从日本进口食品农产品的品种和产地范围,进一步加强检验检疫监管。公告内容如下: 一、自即日起,禁止从日本福岛县、群马县、栃木县、茨城县、宫城县、山形县、新泻县、长野县、山梨县、琦玉县、东京都、千叶县等12个都县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 二、进口日本其他地区生产的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报检时应提供日本政府出具的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的证明、原产地证明。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要对进口的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进行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口;不合格的,要按规定予以公布。 三、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要按规定对所有日本输华食品的境外出口商或代理商实施备案管理。 四、日本食品的进口商应按照要求建立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日本输华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或者进口批号、保质期、出口商或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交货日期等内容。 五、从日本进口水产品(HS编码:0302110000-0307999090,1212201010-1212209090,1603000090-1605909090)应事先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在《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申请表》中注明如下信息:在"产地"栏中注明水产品原料养殖地区所在县名称或捕捞区域及其联合国粮农组织渔区编号。在"运输路线"栏中注明加工厂地址及产品运输路线,日本境内运输的,须注明途经县名;经海运的,须注明启运港口。

  • 你是否支持成立食品检验与检测中心?

    在这次全国两会期间,张自立委员建议,创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将分散于全国各地各部门的技术支撑力量都集中在一起,成立食品检验与检测中心,对监督检验网点进行统一布局,尽快扩大检测覆盖面,提高检测水平。对张自立委员的建议,你是否支持成立食品检验与检测中心?另外张自立委员认为,全国目前从事食品安全监管的人员有100万之多,但检验检测机构条块分割。一方面科研经费明显不足,检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管理资源重复建设,未能有效整合。“分散的检测体系之间,标准不同,运用手段和仪器不同,造成监测结果不同,使检测的严肃性、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这不仅让企业无所适从,也动摇了消费者的信心。”

  • 我国检验检测行业营收超2800亿 增幅达18.21%

    从8月1日上午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可持续发展实验室高峰论坛暨国际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协会亚洲峰会”(以下简称论坛)上获悉,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改革成效显著,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检验检测市场改革持续推进并初见成效。据统计,从2018年度检验检测服务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39472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1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66%和18.21%。[align=center][img=,500,330]http://www.zhaojiliang.cn/data/uploads/bdattachment/image/20190806/1565060968905216.jpg[/img][/align] 另据透露,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全年共计发放各类检验检测报告4.28亿份,平均每天向社会出具各类报告117.26万份;该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占机构总量的比重首次下降到30%以下,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占比达到48.72%,外资机构数量比2017年增长11.63%。该负责人还透露,未来,我国检验检测行业仍将加大改革力度。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获悉,随着我国认可与检验检测行业“放管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我国检验检测市场发展势头良好,是全球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检验检测市场。当前,我国检验检测行业集约化发展势头显著,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仅占全行业的12.8%,但营业收入占比达到76.5%,一大批规模大、水平高、能力强的中国检验检测品牌正在快速形成;产业活力充分显现,电子电器等新兴领域业务同比增长20.45%,发展速度比传统领域更快;市场委托检测成为主流。  另据介绍,2018年检验检测机构接受社会委托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76亿份,同比增长24.81%,占比87.7%;行业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同时2018年中国的科研投入达到了19657亿元,科研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了2.2%左右,稳居世界第二,截止2018年底,我国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501个,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17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480家。[align=center][img=,500,265]http://www.zhaojiliang.cn/data/uploads/bdattachment/image/20190806/1565060994190888.jpg[/img][/align] 了解获悉,论坛围绕实验室的规划设计,实验室及科研建筑可持续发展,高校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医疗实验室、Car-T免疫细胞技术、动物实验室的设计与建设,实验室新技术应用、管理以及科技与金融等方面,重点交流了实验室行业的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技术,并就社会热点关注的实验室安全问题进行详细讨论。  来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美国国际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协会以及国内外实验室设计、建设单位及用户代表共800余人参加相关活动。论坛由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主办,国际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分会承办。  据悉,为期两天的论坛旨在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响应打造国家实验室“升级版”的号召,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论坛聚焦于全球实验室行业的前沿科技和思想,展开各种活动。具体包括:微纳实验室、CAR-T实验室这类新兴实验室技术与应用,以及荣获全球首个白宫节能奖实验室和亚洲首个全球卓越奖实验室的经典案例分析等。  论坛邀请了包括加州大学、耶鲁大学、埃默里大学、Siemens、Perkins and Will、Jacobs等单位的18位国际知名专家,以及国家实验室主管部门、设计单位、实验室用户、金融投资等方面领导和专家。  国际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协会成员、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希望能够通过论坛的持续举办,推动国际实验室先进设计、建设经验的共享,逐步提高中国的实验室建设质量和建设水平,为科研人员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据介绍,实验室是国家组织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具备先进科研装备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

  • 食品检测仪器内需扩大 国产品牌出路何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王静教授撰写《民生安全之重 中国科学检测何以承受》一文,详细剖析了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并对该行业的健康发展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科学检测仪器是科学发展的基础,食品安全检测设备更是和民生息息相关。在大规模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当下,食品安全检测仪器的重要性愈发明显。三、四年前,中国科学检测仪器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幼稚阶段”。而今,随着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内需的不断扩大,这一产业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  壮大我国检测仪器产业  我国科学检测仪器产业起步晚,但发展较快、可借鉴的空间大,近年来已经逐步建立并完善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原理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研究和应用示范的完整链条,尤其是因食品安全检测仪器的内需旺盛,极大地促进了科学仪器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2010年,我国科学测试仪器行业工业总产值1899亿元,同比增幅27.3%,其中实验分析仪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315家,工业总产值165.07亿元,同比增幅34.24%。目前我国已攻克深紫外光源技术、新型光纤传感技术、光栅刻划和制造技术、四级杆技术、色谱分离技术等近百项核心技术,形成色谱、光谱、质谱、电化学、生命科学、电子光学等科学仪器设备(装置)及其配套产品共近300种,国产检测仪器市场占有率逐年攀升,但总体上进口检测仪器基本垄断“高端”市场,并逐步向“中低端”扩张,世界几大著名科学仪器公司一直都在争夺中国市场,策略、战略不断变化。2010年,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进口贸易额31.88亿美元,仅液相色谱就进口7458台,各类质谱仪进口4022台,而出口贸易额7.09亿美元,进出口逆差较大。  目前,我国正努力促进科学检测仪器设备向自主创新方向发展,逐步摆脱依赖进口、跟踪模仿的不利局面,鼓励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促进产品结构由中低端向高中端转变,企业由“小而弱”向“大而强”转变。围绕保障食品安全需求,大力推进检测设备专用化、小型化和便携化研发,提高国产仪器市场占有率,壮大我国检测仪器产业。

  • 网点扩大与油墨粘度

    油墨中的许多因素诸如颜料、粘性、粘度和树脂等与网点扩大都有关系。油墨的强度、着色力在网点增大上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其中油墨的粘性越高,网点增大就越小。但如果油墨粘性过高,其程度超过纸张强度时,就会发生纸张起毛现象。此外油墨粘度高,网点增大程度低;油墨粘度低,而网点增大程度就高,既然如此,就必需通过[url=http://www.xrite.cn/][color=#000000]色差仪[/color][/url]去实时监测印品的网点扩大现象,以便追溯其根源进行问题解决。

  • 【转帖】欧盟EUP指令范围扩大

    日前欧委会提出一项草案,计划扩大EuP指令生态化设计要求的管制范围,将非能源消耗产品纳入其中,而不仅仅局限于用能产品,这道绿色关卡将波及我国的机电出口产品。  根据计划要求,EuP指令框架应修订为:所有会造成重大环境冲击的产品,皆需进行生态化设计。虽然这项扩大管制范围的草案未明确哪些产品将受影响,但计划中列举的产品涉及了窗户、浴缸、淋浴器和水龙头等一系列日常非能源消耗产品。欧盟宣布该计划是其后续将推出一系列绿色措施的重要警报信号,修改后的生态标准框架将更加全面、具体,预计将对大量产品造成冲击,为避免出口受困,国内相关企业须高度警惕。  面对欧盟不断推出的“绿色壁垒”,检验检疫部门建议,企业一方面要认清形势,狠练破壁内功,将其视为双刃剑,借机提高产品生产标准,加快结构调整,真正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应及时掌握信息,对相关动向保持高度敏感,一旦EuP有新的进展,便应加强研究,以最快速度寻找应对之策。

  • 【讨论】问题小龙虾提醒扩大食品检测范围

    提要食品安全引发的事故日益提醒我们的监管部门,随着农产品和食品的种类日益增加,对其的检测也得与时俱进,对于无良商家,更应采取严厉的法律制裁。 从今年7月份开始,南京鼓楼医院急诊科陆续收治了因食用小龙虾而入院的病人。与普通龙虾带来的食物中毒不同的是,这些患者并没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而均表现为[color=#0021b0]肌肉酸痛难忍[/color],医生诊断为[color=#0021b0]横纹肌溶解症[/color]。情况严重的还因肾功能受损,出现了"[color=#0000ff]酱油[/color][color=#0021b0]尿[/color]"。有人疑因食小龙虾时摄入洗虾粉。此事引起全国关注。 小龙虾味道鲜美且价钱不贵,故近年来深受食客欢迎,江浙沪一带尤其风行。所以一般有小龙虾供应的餐店每天供应量是很多的。小龙虾肉少壳多,外壳凹凸不平,洗起来比较麻烦。量多价贱意味着利润薄,餐店就不愿意多花人工刷洗小龙虾。最简单的是用高压水冲洗,而[color=#0021b0]不良商人就使用"洗虾粉"。[/color]而且,用过"洗虾粉"洗过的小龙虾会比较鲜亮。 "洗虾粉"其实是[color=#0021b0]工业[/color]领域普遍使用的一种除锈剂--[color=#0021b0]草酸[/color],其酸性为[color=#0000ff]醋[/color]酸的10000倍,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会使人体内的酸碱度失去平衡。儿童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钙和锌,如果体内缺乏钙和锌,不仅可导致骨骼、牙齿发育不良,而且还会影响智力发育。此外,过量摄入草酸还会造成结石。 当前南京出现的横纹肌溶解症究竟起因是什么,还得等专家们及专业机构的化验、检测、观察、研究,一时恐怕还难以得出正确结论。但是南京疾控中心负责人在媒体曝光当天就说,不可能是"洗虾粉"惹的祸;现有的检测项目都是没有问题的。这些话好像说得有点太绝对了,其中是否含有推脱当地责任的味道呢? "洗虾粉"有毒有害,专业部门应该是清楚的。贪图方便、一味追求利润的无良店、摊会使用"洗虾粉",负责任的工商监管部门应该也是知道的。可只有上海食药监局去年5月发出紧急通知,指出这些"洗虾粉"外[color=#0000ff]包装[/color]上没有标明品名、厂名、主要成分、使用方法等标识,违反国家有关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上海当时就禁止使用所谓"洗虾粉",而南京则没有。 现在因为食品安全引发的事故、疾病、健康伤害的事件颇多。有人指责那些无良商贩太没良心,缺乏社会道德底线。而有更多的人感叹现在的食品不安全,不像过去没有化肥、没有食品添加剂的年代那样,吃什么东西都让人放心。 我们当然要坚持社会道德教育,发扬社会正气。可是把食品安全完全寄托在道德教育上,那是不可靠的,起码是不能令人放心的。然而退回到过去,同样是不可取的。 曾经我们大力提倡只相信有机肥不相信化肥的"八字宪法",却始终不能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化肥和食品添加剂增加了我们的农业产量,使我们的食品更加丰富、可口(当然解决中国吃饭问题最重要的因素是改变了体制)。 化肥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虽然促进了中国农产品和食品的大发展,但也使传统的农产品和食品产生了新的安全问题,这就需要对一切食品进行监管和检测。而这一方面的工作,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包括世界上食品卫生检验最严格的美国,都不能说已经做得很好。因为[color=#0000ff]食品业[/color]在继续发展,而新的问题也可能继续产生。对中国来说,食品监管和检测还是一项全新的事业,还须我们大力推进,现在谈什么"现有的检测项目都是没有问题的"实在有些可笑。因为我们的食品监管和检测的种类和项目需要不断地增加和扩大。 事实上,像草酸这类人工化学制剂,其所含化学成分或者干脆是有毒的,或者会对人的身体造成明显损害,即便没有过明确的规定,也应当不能添加于食品中,当然属于法律可以制裁的范围之内。[i][color=#0021b0][size=4]2楼:南京疾控称洗虾粉不是元凶5楼:小龙虾之都水、食、运均无致毒原因10楼:小龙虾清洗前、浸泡中、清洗后的照片对比11楼:记者大调查12楼:教授教你认识小龙虾13楼:小龙虾未知毒素五大特征14楼:卫生部专家结束南京首次调查小龙虾样本已送检[/size][/color][/i]

  • 【分享】中国扩大禁止日本食物农产品进口

    在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阴影的笼罩下,中国决定扩大禁止从日本进口食品、农产品的品种和产地范围,同时进一步加强检验检疫监管。   官方媒体新华社昨天引述国家质检总局8日晚间发布的公告,宣布自即日起,禁止从日本福岛县、群马县、栃木县、茨城县、宫城县、山形县、新潟县、长野县、山梨县、琦玉县、东京都、千叶县12个都县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  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调查,目前至少已有25个国家和地区对进口日本农产品和加工食品采取了限制。  日本政府对此要求这些国家和地区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禁止在无科学依据的情况下限制进口,但以欧美和亚洲国家为主的限制措施已扩展到中东和南美。  中国的最新举措反映它加入国际行列,在国内民众对于日本进口食品安全担忧程度升级的压力下,增强有关防范措施。  上个月24日,质检总局已发布公告,禁止部分日本食品农产品进口,包括福岛县、枥木县、群马县、茨城县及千叶县共五个县的乳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水生动物及水产品,并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日本这些县生产的其他输华食品农产品中放射性物质浓度的检测,防止受放射性污染食品农产品进口。  质检总局最新的指示要求,进口日本其他地区生产的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在报检时需提供日本政府出具的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的证明、原产地证明。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要对进口的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进行放射性物质检测,不合格的必须按规定予以公布。  此外,质检总局也表示,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要按规定,对所有日本输华食品的境外出口商或代理商实施备案管理。  日本食品的进口商应按照要求建立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而日本进口水产品应事先办理检疫审批手续。  另外,在两天前中国官方首次对日本向海中排放核废液公开表示担忧之际,中国更多地区被检测出极微量的放射性物质。  根据中国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前天发布的消息,除云南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地区均检出从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  其中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西、 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海南、四川、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空气中,同时还监测到更加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铯—137和铯—134。  但委员会强调,从北京的菠菜、莴笋叶,浙江的芥菜,山东和湖南的菠菜,广东的油麦菜和生菜,海南的小白菜抽检中发现的极微量放射性碘—131不会危害公众健康。饮用水抽检监测无异常。各地环境辐射水平较前也没有明显变化。  它综合各项分析维持原有的判断: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不会对中国环境及境内公众健康造成危害,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 2023年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这么干

    [size=15px] 1月18日,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总结回顾2022年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出席会议并讲话。[/size][size=15px]   田世宏充分肯定了2022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成绩,强调要准确把握新时代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职责使命,准确把握市场监管事业发展要求,准确把握行业自身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作用,加快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高质量发展,以新气象、新作为开启新征程、新局面。 [/size][size=15px]   田世宏要求,2023年,要全力以赴开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新局面。政治建设要再上新台阶,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持续推进政治机关建设,突出抓好行风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要迈出新步伐,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着力优化政务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监管体系建设;行业监管整治要取得新进展,聚焦监管主责主业和百姓关心关切的突出问题、领域,系统推进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服务发展要彰显新成效,围绕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深入开展重点产业质量认证提升、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检验检测认证促进重点产业优化升级等行动,助推高质量发展;能力建设要达到新水平,强化政策引领、制度保障,夯实技术标准体系,深化国际合作交流,提升监管队伍和人才队伍能力素质。 [/size][size=15px]  会上,总局有关司局负责同志作工作报告,山西、上海、江苏、湖北、广东、四川省(市)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总局相关司局、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同志及有关处室人员在分会场参加会议。来源自:实验室质量管理微信平台[/size]

  • 【转帖】今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确定 包括扩大监测范围、加大重金属监测力度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各项考核工作任务繁重,需要大量的环境监测数据作为依据,同时又要为“十二五”规划做谋划。因此,做好2010年的环境监测工作,意义重大。环境保护部在新年开局就以环办2010年1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2010年环境监测工作要点》,充分表明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2010年环境监测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对2010年环境监测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作为承上启下之年,2010年的监测工作与往年比起来更系统、更全面,也更规范。除了继续推进常规工作之外,一些重点工作也得到了更加重视。  首先,强化了政府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责任。在《要点》开头就明确指出,组织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重要方面,是履行环境监督职责的重要手段,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  其次,强调要加大环境监测工作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力度。在2010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环境监测立法、政策、制度、规划和能力建设工作的力度,出台《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的配套政策、完善环境监测制度、加快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研究和编制、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建立统一的环境监测信息发布机制,以及定期公布重点流域和环保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状况,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将使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  第三,突出了2010年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年,是“十二五”环境监测工作的谋划年,这一年的环境监测工作也因此有了“承上启下”的特点。重点如下:  ——一是环境监测范围的扩大。《要点》里指出,“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开展CO2等温室气体的监测工作。同时要加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地表水中的高锰酸盐指数的监测,根据其浓度变化验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成效”;  ——二是着重强调了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要点》强调要“实时发布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数据”,以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  ——三是强调了要加大重金属监测工作的力度。《要点》明确强调,要“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61号)和《2010年国控企业重点污染源名单》对重金属污染源及其周围环境敏感区域环境质量开展监测工作。”切实把重金属污染防治摆在了更加紧迫、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四是强调要加强国控企业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要点》明确指出,“各级环保部门要认真开展国控企业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按照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办法》组织实施,履行对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的监督职责”;  ——五是突出了要开展总量减排监测体系考核工作。  第四,与以往相比,2010年环境监测工作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为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活动和进一步发挥环境卫星在监测工作中的作用。  在2010年,环境保护部将联合有关部门开展第一届全国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活动。《要点》提出,“各省环保部门要及早组织环境监测参赛队伍,强化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以此激发全国广大环境监测人员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的热情。”  《要点》提出,“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要及时无偿给省级环保部门提供环境卫星的遥感数据,加强对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应用的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在‘三湖一库’和重点水体开展水华监测,在重点农区开展秸秆焚烧监测。举办培训班,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随着环境卫星的上天,环境监测得到了技术上更强大的支持,怎么使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内发挥更大的作用,是2010年环境监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领域。  第五,2010年是“十二五”的谋划之年。因此在2010年的环境监测工作中,编制“十二五”环境监测规划、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也就成为重中之重。在《要点》第七部分“着手编制‘十二五’环境监测规划”中专门提出,各级环保部门要把编制“十二五”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同级环境保护规划当中,确保环境监测工作得以较快发展。另外,还专门提出要加大监测能力建设,各级部门要积极利用中央环保资金,确保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能有坚实的基础。  《2010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从多方面对2010年环境监测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既有对常规性工作的深化,又有对重点工作的突出,还有对“十二五”监测工作的谋划,为确保2010年环境监测工作的全面完成奠定了基础。

  • 检验检测行业洗牌的四大特征

    1、存量的竞争(所谓的内卷),新增长点基本很难看到。2、出现更多行业或细分领域的领头羊,使原有一席之地的中小检测机构受到影响甚至退出市场的一种经济现象。比如说中小检测机构普遍利润极低,而又没有特色的业务板块,增长极其困难,其企业价值(估值)则普遍处于较低水平,基本不能受到资本的青睐,最终只能选择退出市场。3、新旧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新进入者由于求生存,往往只能采用低价去竞争市场,而已创业多年的企业,由于仍然期望可以快速增长,往往也会采用较低的价格去扩大市场占有率,因此,服务价格愈加低下,导致市场极其混乱。4、更倾向于品牌集中化和规模效应,随着更多大型检测集团(上市公司、抱团发展的检测集团)出现与崛起,他们对品牌的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有品牌影响力和规模效应的大型企业将会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 【变化对比】2023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变化对比】2023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img=,690,56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6/202306051016197179_2175_1954597_3.png!w690x561.jpg[/img][img=,522,12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6/202306051016270438_5484_1954597_3.png!w522x127.jpg[/img][font=宋体, SimSun] 随着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第21号公告的发布,2023正式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内容公诸于世,且将于2023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font][font=宋体, SimSun]同2016版准则相比,新版细则框架和内容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font][font=宋体, SimSun]新准则[b][color=#065e95]删除[/color][/b]了大量细节化的说明,主要在于原则性的引导,且规定内容涉及了适用范围、检验检测机构主体地位等要素、申报评价方式、评级机构和评审人员的责任。其在大原则上完全符合《检测检测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员管理办法(试行)》及《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font][font=宋体, SimSun]实际在运用的过程中,就目前标准体系而言,还是要结合认监委采用的RB/T 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标准及特殊行业补充要求去细化体系内容。[/font][font=宋体, SimSun][b]本文对新旧版本准则进行初步比对,特需注意的内容用黑体字标识。[/b][/font][font=宋体, SimSun]“一鲸落,万物生”,各位都需要动起来了。检验检测机构尽量能在本年12月1日之前完成体系改版,[b]将新准则融入到体系文件的依据中去。大框架是不用变化的。[/b][/font][align=left][font=宋体, SimSun][b]1. 框架结构对比[img=,690,67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6/202306051017086740_8727_1954597_3.png!w690x670.jpg[/img][font=宋体, SimSun][b]2. 内容对比[/b][/font][font=宋体, SimSun]涉及可以比对变化的仅有总则部分和评审内容与要求部分内容,其他为新增内容,需针对性学习。[/font][/b][/font][/align][font=宋体, SimSun][b]2.1 总则部分对比[/b][/font][font=宋体, SimSun](1)明确了计量法和认证认可条例的依据内容;[/font][font=宋体, SimSun](2)重新定义了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技术评审(含告知承诺核查)工作,应当遵守本准则”。原细则要求“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应遵守本准则”。定义范围看起来有些扩大,意思是指只要开展资质认定评审的都应遵守此准则,不限于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这种行为。但在第三条中对资质认定又做了限定,需要结合去理解。[/font][font=宋体, SimSun](3)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定义没有变化。[/font][font=宋体, SimSun](4)对“资质认定”概念重新进行了定义:本准则所称资质认定,是指依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对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实施的评价许可。[/font][font=宋体, SimSun](5)对“资质认定评审技术”重新进行了定义:本准则所称资质认定技术评审,是指依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由市场监管总局或者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统称资质认定部门)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技术评价机构组织相关专业评审人员,对检验检测机构申请的资质认定事项是否符合资质认定条 件以及相关要求所进行的技术性审查。“资质认定事项”扩宽了“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的范围。[/font][font=宋体, SimSun](6)第四条是对特殊行业补充要求的地位说明:评审补充要求与本准则一并作为技术评审依据。[/font][font=宋体, SimSun](7)第五条对告知承诺的地位说明:对于采用告知承诺程序实施资质认定的,对检验检测机构承诺内容是否属实进行现场核查的内容与程序,应当符合本准则的相关规定。[/font][font=宋体, SimSun](8)第六条对评审工作原则的说明:统一规范、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公平公开、便利高效。[/font][font=宋体, SimSun][b]2.2 评审内容与要求的对比[/b][/font][font=宋体, SimSun][/font][font=宋体, SimSun]这部分是各机构关注的重点,它是制定机构管理体系的依据内容,影响到后续体系变更工作的内容会在此处出现。[/font][font=宋体, SimSun](1)第七条 对资质认定技术评审内容做规定:对检验检测机构主体、人员、场所环境、设备设施和管理体系等方面是否符合资质认定要求的审查。同样是包括主体法律地位、人、机、料、法、环、测、体系等方面的要求。[/font][font=宋体, SimSun](2)第八条 对法律主体要求。(一)法律主体性质要求无变化;(二)明确了对遵守法定要求、独立公正从业、履行社会责任、严守诚实信用等情况进行自我承诺。(三)保持要求检验检测机构的独立公正性。(四)持续保持对检测机构和人员的保密要求。以上内容没有细化,仅有概括式的要求。[/font][font=宋体, SimSun](3)第九条 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要求。(一)概括且明确的阐述了机构应与其人员建立有法律依据的劳动关系,有特殊要求的依其规定。(二)概括性要求机构人员的教育程度、专业背景、工作经历、资质资格和技术能力应符合工作需要。(三)对授权签字人具备中级职称或同等能力的要求不变。[/font][font=宋体, SimSun](4)第十条 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一)概括且明确规定应具备符合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的检验检测场所。(二)概括性要求检验检测工作环境及安全条件符合检验检测活动要求。[/font][font=宋体, SimSun](5)第十一条 对设备设施的要求。(一)首先概括性说明应配备具有独立支配使用权、性能符合工作要求的设备和设施。这里提到了“独立支配使用权”的概念,意思是此设备和设施在一定时间内仅能自行使用,不得共用。(二)概括性要求应对检验检测数据、结果准确性或有效性有影响的设备实施检定、校准或核查来保证数据、结果满足计量溯源。删除了“显著影响”这种难以量化的说话,对结果有影响的设备都应纳入溯源范畴。(三)明确对使用的标准物质应该满足计量要求。删除了“可能时,标准物质应溯源到SI单位或有证标准物质”此种难易把控的说法。[/font][font=宋体, SimSun](6)第十二条 对管理体系的要求。(一)增加依据法律法规、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的规定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二)保持对合同审查的要求不变。(三)对选择和购买服务、供应品应符合工作需求的要求不变。(四)明确对使用有效方法开展检验检测活动的要求不变。优先使用标准方法,使用前验证;使用非标方法前,应进行确认,再验证。(五)明确当检验检测标准、技术规范或者声明与规定要求的符合性有测量不确定度要求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报告测量不确定度。(六)概括性阐述对检验检测报告的要求:应当客观真实、方法有效、数据完整、信息齐全、结论明确、表述清晰并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七)明确对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的管理应作出规定,包括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归档留存和处置等内容。记录信息应当充分、清晰、完整。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保存期限不少于6年。(八)对计算机系统保存和管理数据的要求。应该具保障安全性、完整性、正确性措施。(九)对保证数据、结果质量控制活动的规定。明确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的说明。内部质量控制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人员比对、设备比对、留样再测、盲样考核等。外部质量控制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等。[/font][font=宋体, SimSun]管理系统部分的要求多为概括性的引领式条款,规定了大的方向。[/font][font=宋体, SimSun](7)第十三条:对检验检测机构的主体、人员、场所环境、设备设施和管理体系等条件有特殊规定的,还应符合相关特殊要求。[/font][b]2.3 评审方式程序([color=#da0505]新增内容[/color])[/b][font=宋体, SimSun][font=宋体, SimSun](1)第十四条 对一般程序的技术评审方式进行了规定:现场评审、书面审查和远程评审。同时提到了一般程序审查的告知承诺核查。详细的要求和程序参照附件内容进行。[/font][font=宋体, SimSun](2)第十五条 现场评审适用于首次评审、扩项评审、复查换证(有实际能力变化时)评审、发生变更事项影响其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的变更评审。评审覆盖申请范围的全部因素。现场评审结论分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情形。[/font][font=宋体, SimSun](3)第十六条 书面审查方式适用于已获资质认定技术能力内的少量参数扩项或变更(不影响其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和上一许可周期内无违法违规行为、未列入失信名单且申请事项无实质性变化的检验检测机构的复查换证评审。书面审查结论分为“符合”“不符合”两种情形。[/font][font=宋体, SimSun](4)第十七条 远程评审是指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对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技术评审。规定了四种情形可以采用该形式评审:由于不可抗力(疫情、安全、旅途限制等)无法前往现场评审;检验检测机构从事完全相同的检测活动有多个地点,各地点均运行相同的管理体系,且可以在任何一个地点查阅所有其他地点的电子记录及数据的;已获资质认定技术能力内的少量参数变更及扩项;现场评审后仍需要进行复核,但复核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远程评审结论分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情形。[/font][font=宋体, SimSun]向上滑动阅览[/font][font=宋体, SimSun](1)第十四条 对一般程序的技术评审方式进行了规定:[b]现场评审、书面审查和远程评审[/b]。同时提到了一般程序审查的[b]告知承诺核查[/b]。详细的要求和程序参照附件内容进行。[/font][font=宋体, SimSun](2)第十五条 现场评审适用于[b]首次评审、扩项评审、复查换证(有实际能力变化时)评审、发生变更事项影响其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的变更评审[/b]。评审覆盖申请范围的全部因素。现场评审结论分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情形。[/font][font=宋体, SimSun](3)第十六条 书面审查方式适用于[b]已获资质认定技术能力内的少量参数扩项或变更(不影响其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和上一许可周期内无违法违规行为、未列入失信名单且申请事项无实质性变化的检验检测机构的复查换证评审[/b]。书面审查结论分为“符合”“不符合”两种情形。[/font][font=宋体, SimSun](4)第十七条 远程评审是指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对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技术评审。规定了四种情形可以采用该形式评审:[b]由于不可抗力(疫情、安全、旅途限制等)无法前往现场评审;检验检测机构从事完全相同的检测活动有多个地点,各地点均运行相同的管理体系,且可以在任何一个地点查阅所有其他地点的电子记录及数据的;已获资质认定技术能力内的少量参数变更及扩项;现场评审后仍需要进行复核,但复核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b]远程评审结论分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情形。[/font][font=宋体, SimSun](5)第十八条 规定对采用告知承诺的机构,应对承诺的真实性采用一般程序现场评审的方式进行此现场核查。[/font][font=宋体, SimSun](6)第十九条 告知承诺现场核查应当由资质认定部门组织实施,现场核查人员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核查并出具现场核查结论。核查结论分为:“承诺属实”“承诺基本属实”“承诺严重不实/虚假承诺”三种情形。[/font][font=宋体, SimSun][b]2.4 附则[/b][/font][/font][font=宋体, SimSun][font=宋体, SimSun]明确对评价机构和评审人员在技术活动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依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员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理。[/font][/font][font=宋体, SimSun][font=宋体, SimSun][b]2.5 附件[/b][/font][/font][font=宋体, SimSun][font=宋体, SimSun]1.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工作程序[/font][font=宋体, SimSun]2.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书面审查工作程序[/font][/font][font=宋体, SimSun][font=宋体, SimSun]3.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远程评审工作程序[/font][/font][font=宋体, SimSun][font=宋体, SimSun]4.《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一般程序审查(告知承诺核查)表[/font][/font][font=宋体, SimSun]来源自:实验室质量管理微信平台[/font]

  • 关于检验检测机构分包的问题

    求助各位大侠: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4.4.2检验检测机构应配备检验检测(包括抽样、物品制备、数据处理与分析)要求的所有抽样、测量、检验、检测的设备。对检验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仪器的关键量或值,应制定校准计划。设备(包括用于抽样的设备)在投入服务前应进行校准或核查,以证实其能够满足检验检测的规范要求和相应标准的要求。4.5.6检验检测机构因工作量大,以及关键人员、设备设施、技术能力等原因,需分包检验检测项目时,应分包给依法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并有能力完成分包项目的检验检测机构,并在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中标注分包情况,具体分包的检验检测项目应当事先取得委托人书面同意。我理解为分包必须是机构有能力检测的项目,因为4.4.2条规定必须要求有所有仪器设备。所以分包的前提是机构有能力检验该项目,只是因为工作量大,或者人员有意外(生病、不在),或者仪器设备故障、损坏、未检定等)情况下进行分包。但还有人理解是没能力才分包,我觉得不符合准则要求。求大侠们指点!!!

  • CMA检验检测能力范围因检测对象不在营业执照范围,被驳回,是否是填写问题造成的,怎么办!

    公司是一家以环境可靠性试验为主的第三方检测公司,营业执照范围包含:环境检测;新材料开发及测试;机电设备的检测服务;工业产品的测试服务等。申请检验检测能力时直接采用了已通过的CNAS认可能力范围,但CNAS中检测对象有一类是轨道交通产品,CMA以营业执照不包含轨道交通产品测试而砍掉了其相关的检测标准。 是填写的失误造成的吗?能在不扩大营业范围的前提,申请这些被砍掉的标准么? 关于轨道交通产品,公司主要做的是一些高低温,振动冲击等试验。求各位大神解惑,谢谢大家!!!

  • 【原创大赛】检验检测行业人才培养模式

    [align=center]检验检测行业人才培养模式[/align][color=#333333]检测行业是社会发展催生的新兴服务业。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基于全社会对使用产品的质量、对生活健康水平、对生产生活的安全性、对社会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检验检测行业随着兴起,并呈现巨大商机。[/color][color=#333333][/color][color=#333333] [/color][color=#333333]目前我国的检验检测行业[/color][color=#333333]体量增长迅速、近5年,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数、营业收入、就业人口、出具报告、仪器设备、实验室面积等综合指标持续提升,年均增幅近10%。但是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小、散、弱”的基本面貌没有改变,96.1%的机构为小微机构,年均营业收入中位值仅137万元,人均年产值仅21万元。而作为我们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在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所占比重已不足31%,民营检验检测机构比例增加到46%。结构较10年前发生根本性变化。[/color][color=#333333]所以在当年大环境下,企业对于检验检测人才呈现出几大趋势:[/color][color=#333333]1、[/color][color=#333333]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度和迫切度整体上升;[/color][color=#333333]2、[/color][color=#333333]企业更加重视核心专业人才;[/color][color=#333333]这就需要我们居安思危,通过健全薪酬激励体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建立人才培训体系等方面培养加强自我内功修炼,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队伍建设体系。[/color][color=#333333]首先,在培训方面不遗余力,从员工入职培训开始搭建完整的培训体系。除了对不同岗位基层的员工进行专业技能与通用技能培训外,针对新毕业员工了解单位及所在岗位、管理培训,针对初级管理、中层管理人员等,努力为不同特点员工的发展打造量身定制的培训项目。[/color][color=#333333]其次,“双通道”的管理模式和人才选拔、培养体系。通过建设管理、技术双通道的人才选拔、培养体系,打造“专业人才发展通道”和“复合型管理人才发展通道”前者为在专业技能能力水平、知识层级较高、业务能力较强、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等层面有突出贡献的人设置的发展通道,后者为那些在管理岗位上思想素质水平较高、管理能力较强、沟通协作与团队精神较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设置的职业通道。[/color][color=#333333]再次,人员轮岗。人员轮岗制度能够有效开发员工潜能,扩大员工知识领域,拓展职业生涯空间,进行全面锻炼提升并做好公司人才培养、储备拟提拔对象。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color][color=#333333]最后,人才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检验检测认证行业是服务性行业,需要具备新型专业背景的人才去提升服务技能,最终带动整个行业服务质量增长。二是对于企业自身来讲,有了高级的专业人员,才可能涉猎到更多的新兴领域并进行拓展,新兴领域将是行业未来抢占的重点,谁能拥有专业人才,谁将能获得占领市场的先机,获得参与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快速发展的机会。[/color][color=#333333]可以预见,未来第三方检测检测认证行业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为此,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要做好充足的人才储备。一个合格的检测管理人才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培养,检验检测机构应该在现金流比较充沛的时候未雨绸缪、储备人才,应该从粗放型的管理转入精细化的管理。在消费品检测领域向制造业学习,推进工厂化管理模式,提倡“管理出利润”;在工业品检测领域中加强垂直的技术贯穿能力,倡导一站式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应对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竞争以及人才竞争,最终赢得市场。[/color][color=#333333] [/color]

  • 实验室场地扩大

    大家好,我们是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之前办公室和实验室在四楼里面,现业务增加,准备将办公室全部搬到五楼,四楼全部变成实验室,会新增一些设备,再调整下原有的布局,使整个实验室布局更加合理,增加检验检测效率。但整个实验室的地址没有发生变化。营业执照地址为:中山路180号部分四楼,但CMA和CNAS证书上地址为:中山路180号。当然我们会更新营业执照上的地址,将5楼包括进去。请问,这种情况需要向CMA和CNAS报备什么吗?有经验的朋友请分享下呢,谢谢。

  • 讨论个很白的问题----授权范围是属于扩大呢还是维持呢?

    有两位授权签字人小A,小B小A的授权范围是:塑料物理性能检测的项目小A的授权范围是:塑料物理性能检测、电子电器产品及原材料的化学性能检测项目现在扩项了,塑料物理性能的检测项目变多了,以前物理检测是5个项目,现在新增了3个;这时候,小A,小B的授权范围是写维持呢还是写扩大呢?

  • 【讨论】乳制品含三聚氰胺事件升级,检测应向更广的范围扩大吗?!!

    [size=4][font=黑体]截至10月22日,被海外食品检测机构查出的污染食品种类已达十几种,除乳粉和液体乳以外,还包括糖果、饼干、巧克力、蛋糕、奶茶饮料、豆浆、蛋粉、工业用奶精等含奶和含蛋白质产品,涉及品牌达25个,其中包括大白兔奶糖、吉百利朱古力产品、立顿三合一奶茶、麒麟午后红茶、乐天饼干、士力架花生夹心巧克力、M&M's牛奶巧克力、雀巢KITKAT巧克力等知名品牌。   9月25日,欧盟决定延续此前一直执行的禁止从中国进口牛奶和奶制品的规定,并要求对所有奶粉含量超过15%的中国入境食品进行严密检查。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法国、伊朗等国也分别表示,全面禁止从中国进口以牛奶为原料的食品和饮品。我们食品行业能渡过这一浩劫吗?[/font][/size]

  • 聚焦十大产业链,上海启动实施检验检测赋能产业升级行动

    为发挥检验检测对产业升级的赋能作用,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信息化委联合印发《检验检测赋能产业升级行动方案》,聚焦十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出十项具体行动举措,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畅通高效,实现强链稳链补链延链。  建立供需两张清单,打通检企合作"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上海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领跑全国,规模以上企业467家,户均产值7484.8万元,并在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领域涌现出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检验检测机构。但市市场监管局在调研中发现,检验检测机构与相关制造型企业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错配现象,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环节或多或少还面临“检不了、检不全、检不准”等瓶颈问题。  为此,本次《方案》提出,聚焦汽车芯片、创新生物制品、生成式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等十大重点产业链,对检验检测需求和能力供给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梳理需求清单、能力清单,绘制检验检测能力全景图。完善检企供需对接合作机制,加强头部检验检测机构与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对接协作,形成一批检企对接标志性合作项目,建立业务互联、资源互享、质量互促协作机制。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水平迭代发展,汽车芯片已经成为支撑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和保障汽车产业供应链安全的核心问题。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提升国产芯片装车化应用为目标,加快建设汽车芯片全项检测体系,着重打造板级、系统级和整车级检测能力,在汽车芯片复杂装车应用环境在环测试、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测试验证等方面填补国内空白,解决检测方法不适配、检测能力不齐全、失效分析和质量鉴定能力不足的问题。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解决产业链供应链的断点、堵点问题  伴随着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尤其是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引领的技术迭代,向检验检测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仅靠传统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单打独斗,难以在关键核心检测技术上实现突破,迫切需要整合高校科研实验室、企业内部实验室及产业链上下游等各方资源,构建覆盖全链条、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检验检测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方案》提出,瞄准产业链供应链的断点、堵点问题,鼓励产业链上下游组建若干检验检测创新联合体,开展检验检测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拓展国产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验证评价和示范应用场景,加快智能检测装备发展应用。面向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信、新型储能、航空装备、先进材料等先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建设国家级质检中心和上海市质检中心,形成高端检验检测服务集群。支持检验检测机构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提供覆盖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使用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可靠性整体解决方案。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中积极发挥质量保障作用,加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一致性管控。  当前,从手术、康复到辅助及医疗服务,四大类医疗机器人正以其独特的优势,精准高效地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不断改变着医疗行业的格局。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率先制定首个针对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的性能检测标准,开发出了具有高精度、自动化、通用性强等特点的测试系统,并深入研究手术机器人的力传感反馈功能和进给力评价装置,给手术机器人装上了一双“智慧的眼睛”,能够实时监测手术过程中的力度变化,为手术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支持,为医疗机器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提升检验检测服务能级,形成上下游同步共振的“链式反应”  目前,检验检测行业数字化转型大都局限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层面 在绿色低碳检验检测技术储备和业务体系方面拓展不足 真正走出国门、设立海外分支的还不多,国际化能力亟待提升等。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包括检验检测在内的产业生态,创新服务模式,夯实技术底座和发展基础。  针对这些问题,《方案》提出了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在提升智能化水平方面,加强检验检测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和产业互联网建设,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交易全流程线上化 加快生成式人工智能质检中心建设,拓展大语言模型全栈式工具箱。推进绿色化转型方面,完善绿色低碳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加强新型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全产业链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创新融合化模式方面,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与检验检测服务业耦合共生,根据重点产业布局,创建检验检测为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和检验检测产业集聚区。增强国际化能力方面,推动实施一次检测、多国认可的“一测多证”试点工作 支持本土企业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提升大宗商品、航运、汽车等检验检测专业服务国际化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日益广泛,AI系统也出现了很多安全、质量等方面的新风险、新挑战,例如个人隐私泄露、生成虚假信息、AI模型攻击等,对检验检测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此,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市人工智能质检中心将重点研究各领域“人工智能+”的质量评价和治理技术,通过可量化的评估工具、核心指标,发现应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为人工智能技术漏洞、攻击提供安全防范手段。  “要将检验检测赋能产业升级行动作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认可检测处处长陈雷表示,“我们将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着力发挥检验检测在推动产业协同、促进技术进步、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经营成本等方面作用,以检验检测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牵引产业整体向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迈进。”[align=center]  (2024年度)[/align][align=center]检验检测赋能产业升级行动市级重点调研产业链名单[/align][align=center][img=检验检测赋能产业升级行动市级重点调研产业链名单.pn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f4b8829f-9e99-494f-bc90-4e8c7d09d0ea.jpg[/img][/align][size=14px][color=#707d8a][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color][/size][size=14px][color=#707d8a][i]编辑:张圣斌[/i][/color][/size]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你想知道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要点都在这里!

    [align=center][font=黑体][size=24px]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你想知道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要点都在这里![/size][/font][/align][font=宋体][/font][align=center][size=16px]信息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2-04-12[/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6px][/size][/align][font=宋体][font=宋体]  [/font]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从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六个方面明确重点任务。  其中涉及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建立健全全国性技术交易市场,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与交易机制,推动各地技术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体系,鼓励不同区域之间科技信息交流互动,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加大科技领域国际合作力度。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权利保护、跨境传输管理、交易流通、开放共享、安全认证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深入开展数据资源调查,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市场,实行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交易监管机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市场化交易,探索建立初始分配、有偿使用、市场交易、纠纷解决、配套服务等制度。[color=#ff0000][b]推动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b][/color]  健全商品质量体系。建立健全质量分级制度,广泛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升级行动,加强全供应链、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b][color=#ff0000]深化质量认证制度改革,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检验检测业务,探索推进计量区域中心、国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推动认证结果跨行业跨区域互通互认。推动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深化质量认证国际合作互认,实施产品伤害监测和预防干预,完善质量统计监测体系。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进一步巩固拓展中国品牌日活动等品牌发展交流平台,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color][/b]  清理废除妨碍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的规定做法。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不得要求企业必须在某地登记注册,不得为企业跨区域经营或迁移设置障碍。不得设置不合理和歧视性的准入、退出条件以限制商品服务、要素资源自由流动。[b][color=#ff0000]不得以备案、注册、年检、认定、认证、指定、要求设立分公司等形式设定或者变相设定准入障碍。不得在资质认定、业务许可等方面,对外地企业设定明显高于本地经营者的资质要求、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评审标准。清理规范行政审批、许可、备案等政务服务事项的前置条件和审批标准,不得将政务服务事项转为中介服务事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在政务服务前要求企业自行检测、检验、认证、鉴定、公证以及提供证明等,不得搞变相审批、有偿服务。未经公平竞争不得授予经营者特许经营权,不得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color][/b][/font]

  • 2023年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这么干

    [b][size=16px]2023年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这么干[/size][/b][size=15px]计量资讯速递[/size] [size=15px][color=var(--weui-FG-2)]2023-01-28 15:22[/color][/size] [size=15px][color=rgba(0, 0, 0, 0)]发表于北京[/color][size=15px] 1月18日,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总结回顾2022年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出席会议并讲话。[/size][size=15px]   田世宏充分肯定了2022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成绩,强调要准确把握新时代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职责使命,准确把握市场监管事业发展要求,准确把握行业自身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作用,加快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高质量发展,以新气象、新作为开启新征程、新局面。 [/size][size=15px]   田世宏要求,2023年,要全力以赴开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新局面。政治建设要再上新台阶,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持续推进政治机关建设,突出抓好行风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要迈出新步伐,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着力优化政务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监管体系建设;行业监管整治要取得新进展,聚焦监管主责主业和百姓关心关切的突出问题、领域,系统推进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服务发展要彰显新成效,围绕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深入开展重点产业质量认证提升、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检验检测认证促进重点产业优化升级等行动,助推高质量发展;能力建设要达到新水平,强化政策引领、制度保障,夯实技术标准体系,深化国际合作交流,提升监管队伍和人才队伍能力素质。 [/size][/size][size=15px]  会上,总局有关司局负责同志作工作报告,山西、上海、江苏、湖北、广东、四川省(市)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总局相关司局、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同志及有关处室人员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size][align=center][size=14px]END[/size][size=14px]来源:市场监管总局网站[/size][/align]

  • 谱标科技代表参加“大湾区检验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align=center] 2019年12月3日,谱标科技销售代表参加了在深圳大湾区举行“大湾区检验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峰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检测司副司长乔东在峰会上围绕主题“检测、创新、合作、发展”发表了讲话。[/align] [img]http://www.spcctech.com/FileUpLoad/jsFile/637110523193090487_1.jpg[/img]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中的生产企业,力求在转型升级中通过新一轮行业洗牌,形成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态势。因此,需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企业管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img]http://www.spcctech.com/FileUpLoad/jsFile/637110532439737760_1.jpg[/img]会中,颁发了深圳市质量检验功勋奖、深圳市优秀质量检验机构奖、深圳市检验检测优秀管理奖、深圳市检验工匠及年度最具发展潜力检验机构奖等等系列奖项,以此鼓励! [img]http://www.spcctech.com/FileUpLoad/jsFile/637110535540881639_1.jpg[/img]最后,参会的领导们和检验检测行业代表留影合照。 [img]http://www.spcctech.com/FileUpLoad/jsFile/637110545628686304_1.jpg[/img][font=&]近5年,检验检测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机构数量从2014年的674家增长至2018年的1861家,增幅达到1.7倍以上。[/font][font=&]跟随[/font] 检验检测领域的创新发展,[b]谱标科技[/b][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是实验室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商,拥有自主品牌及多项专利技术。致力为[/font] 检验检测行业 [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提供全面的优质服务。[/font]

  • 乔东解读: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新变化

    8月2日,国家认监委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主任乔东,在“检验检测机构行业行政许可制度解读”网络主题研讨会上,详解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并对促进形成统一资质认定工作的新格局进行了报告。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不等于评审 今年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提出了实施统一的资质认定管理、简化规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程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要求,指明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改革发展的新方向。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是一套行政许可制度,这套制度需要机构满足行政许可的相关要求,同时也要求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机构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为这套制度具有法律法规依据,它主要依据《计量法》《认证认可条例》《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等。 事实上,很多人都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和评审弄混了,认为它是通过申请专家评审后颁发的证书获得的许可。其实,它是检验检测依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行政许可职责,才能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证书,同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也是实施这套制度最主要的目的。 依据“统一管理,共同实施”的原则,“这次国务院各机构改革中,我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还是管理部门的变化。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将要发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三定方案,发布后便能明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管理,具体归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哪个部门。”乔东在谈到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时表示。对检验检测机构管理的新要求历来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许可制度的改革与发展,都是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行政许可制度的要求来进行,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的改革,也是检验检测行业相关从业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乔东透露,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的发展方向是实行统一性、开放性、便利性。但实施的具体要求,会回归到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制度本身。特别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成立后,对行政许可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核心还是“放管服”,放就是简政放权,管是放管结合,服是优化服务。所以下一步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的核心就是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今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3号),对我国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工作,提出了总体发展的改革意见。意见明确提出:清理涉及认证、检验检测行政许可和行业评价制度。清理涉及检验检测能力的行政许可事项, 避免重复评审,实施统一资质认定管理。 这些年,我们一直倡导要减少对检验检测行业的许可事项,减少重复评审,但调查分析得出的结果是:对检验检测机构准入的行政许可事项中,很多许可事项都有重复,且很多是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基础上,又重复管理、重复评价。因此,要清理许可制度,避免重复,最终要统一到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上来。这也是我国对检验检测行业管理的趋势,需要政府部门和检验检测行业共同努力,争取实现国家对检验检测机构行业准入,采用一套制度,由一个部门管理,用“共同实施”的方式来实现。同时,这也是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未来要承担的历史重任。 严格从业机构资质认定标准,建立行政许可和技术评价相结合的资质管理制度,确保从业主体具备相应资质能力。实际上,这部分内容是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的改革方向具体要求的落实,也是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实施统一性、开放性、便利性,提出了要求。 如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也是本次国务院对所有行政许可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改革的核心内容。过去,我们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事前监管,在检验检测机构进入行业时,设置了很多门槛。而现在则要“放开”,在事前放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具体有4项措施: 一是联合部门重点监管。比如近三年来,认监委联合公安部、生态环保部、交通部等部门,重点对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了监管,今后范围还要扩大。因为和国务院相关部门以及相关行业的联合监管,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二是互联网+监督管理。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包括通过现场监督APP传送相关数据,实时监控评审的监督行为。 三是创新监管模式,多种手段并行,提升监管效果。在创新监管模式上,重点实施分类监管。因为目前全国 36000多家机构,其性质不同、规模不同、人员组成不同,需要对每家机构进行科学分析、管理及分类,根据不同风险程度分类管理。 四是对事中事后监管的补充。重点监管安全生产、公安、司法、住建、环保、食品、铁道、机械汽车、国防、交通、信息产业、水利、农业、卫生、烟草、供排水水质等领域,作为今后重点服务对象。 检测人关心的问题解答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是否已经过期。 乔东表示,认监委今年发布了国认实〔2018〕28 号《国家认监委关于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采用相关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的通知》。其中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用了新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来代替,并规定于2018年6月1日起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和管理中开始试行,2019年1月1日全面实施。所以,在2019年1月1日之前,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还是有效的,在此期间,既可以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也可以用RB/T 214-2017标准。 RB/T 214-2017标准其实是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补充要求的行业标准。主要是2017年11月ISO/IEC 17025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后,对旧版ISO/IEC 17025标准进行了整体结构调整,对检验检测机构的要求也更科学了。特别是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要求与国际准则相一致。在新版ISO/IEC 17025《检测和校准的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标准发布以后,按照新版要求,对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进行了修订。 此外,2017 年 11 月 4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七十八号主席令,予以公布,修订后的《标准化法》自 2018年1月1日起实施。 CAL取消后,国家中心将何去何从? 已经实施了近30年的审查认可CAL制度将在2018年面临全面取消。而该制度的取消将意味着1000 余家国家质检中心和省级质检中心的CAL“光环”不再。乔东表示,近年来,在国务院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推动下,原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向国务院提出取消“审查认可CAL”行政许可,国家中心的CAL 证书也将取消。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国务院对取消 CAL行政许可的正式批准。但有些地方按照改革精神的要求,已暂停了对CAL的许可。 而关于国家中心未来的发展,也是国家认监委目前正在考虑的重要问题。事实上,对国家中心的许可,主要颁发两个证书,一是审查认可证书CAL,二是资质认定证书CMA。这就会涉及到今后国家中心在许可中,对两个证书的协调。但从长远看,国家中心的发展,还要等新成立的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职能部门,在落实国家行政许可制度改革相关要求时,再进一步提出改革措施和意见。 是否每个行业都会出台行业内部的特殊要求? 乔东称,今年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许可制度,会按照基本要求加特殊要求施行。也希望每个行业都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施行过程中,我们能感觉到有些部门是交叉的,因此要与相关部门共同协商,争取合成一个要求。 比如对机动车的检测要求。机动车检测有安检机构、有机动车综合性能检验机构(简称综检站)属交通运输部门主管。另外,机动车检验机构还分为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简称安检站)属公安部门主管、排放污染物检测机构(简称环检站)属生态环保部门主管,已经有三个部门,因此最后出台了总的机动车特殊要求。(本文摘编自《中国纤检》2018年9期)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