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化学检测标准

仪器信息网化学检测标准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化学检测标准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化学检测标准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化学检测标准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化学检测标准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化学检测标准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化学检测标准相关的解决方案。

化学检测标准相关的资讯

  • 首批皮革化学品检测方法团体标准发布
    记者日前从中国皮革协会获悉,经过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征求行业意见以及多次专家研讨审定,标准内容不断完善。8月2日,中国皮革协会正式批准发布《制革用聚(甲基)丙烯酸树脂复鞣剂测试方法》(T/CLIAS008-2023)、《制革用氨基树脂复鞣剂测试方法》(T/CLIAS009-2023)、《制革用中和剂测试方法》(T/CLIAS010-2023)、《制革用脱灰剂测试方法》(T/CLIAS011-2023)等4项团体标准,并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中国皮革协会表示,上述四项皮革化学品检测方法团体标准有效填补了国内外标准空白,为皮革化工生产企业和制革企业的生产管理、质量检验、推进制革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对规范皮革化学品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皮革化学品是决定皮革质量与风格的核心要素之一,与皮革机械一起被形容为制革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双翼”。然而,市场上皮革化学品质量参差不齐、缺少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近年来,兴业皮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制革企业反映,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皮革化学品消耗量明显超过工艺需求的情况,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制革企业的正常生产,另一方面还加大了环境治理的难度,并且在供需双方遇到皮革化学品质量纠纷时无标可依,企业合法利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为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兴业皮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开始重点研究皮革化学品品质管控标准的制定。中国皮革协会对此高度重视,并委托兴业皮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邀请皮革行业部分皮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制革企业,共同参与制定皮革化学品的产品质量标准。重点针对出现问题较多、用量较大、对皮革质量影响较突出的聚(甲基)丙烯酸树脂复鞣剂、氨基树脂复鞣剂、中和剂、脱灰剂等四类化学品检测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制定首批皮革化学品检测方法团体标准。
  • 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批准发布 《绿色检测实验室评价 化学检测实验室》等3项团体标准
    各有关单位: 根据《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 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批准发布《绿色检测实验室评价 化学 检测实验室》(T/LAIA 0001-2024)、《蛹虫草中麦角甾醇 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T/LAIA 0002-2024)、《土壤阳离 子交换量的测定(EDTA-乙酸铵交换-凯氏定氮法)》(T/LAIA 0003-2024)等 3 项团体标准,上述标准自 2024 年 3 月 12 日起正式实施。 特此公告。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关于发布《绿色检测实验室评价 化学检测实验室》等3项团体标准的公告.pdf
  • 两项天然气检测国家标准发布,涉及光学法、电化学法
    1月12日,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获悉,西南油气田公司牵头起草的四项天然气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其中两项标准涉及微痕量物质检测。GB/T 43502.1-2023《天然气 颗粒物的测定 第1部分:用光学法测定粒径分布》提出了采用光学法测定颗粒物粒径的取样流程、仪器操作参数设置、数据重复性和复现性处理等规范性方法,适用于天然气长输管道中颗粒物样品的提取、制样和粒径的测定。促进GB/T 37124-2018《进入天然气长输管道的气体质量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为天然气气质监控和管道流动保障工作提供有力支撑。GB/T 43503-2023《天然气 氧气含量的测定 电化学法》描述了采用电化学法测定天然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试剂与材料、仪器、取样、测定步骤、数据处理、精密度及测定报告,适用于天然气中氧气含量的在线和离线测定,将为天然气产品质量的控制、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下一步,西南油气田公司将继续践行集团公司标准化战略,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标准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提升标准化质量和水平、优化完善天然气技术标准体系,加快推动天然气标准国际化进程,为集团公司建设基业长青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和高质量天然气工业体系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对《支原体中西药MIC检测标准操作规程》等3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
    各相关单位:按照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工作程序,标准起草组已完成《支原体中西药MIC检测标准操作规程》、《肉牛发情及冷配技术规程》和《肉牛繁殖障碍的判定和防治技术规范》3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现按照我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程序》要求,公开征求意见。请有关单位及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并将征求意见表(附件)于2024年9月30日前反馈给秘书处。联系人:张小飞 电 话:13995098931邮箱:1904691657@qq.com 关于团标征求意见函 -9.1.pdf团标表格7-专家意见表.doc支原体中西药MIC检测标准操作规程.pdf肉牛繁殖障碍的判定和防治.pdf肉牛发情及冷配技术规程.pdf
  • 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关于征集《绿色检测实验室评价 化学检测实验室》等团体标准参编单位的通知
    各会员及有关单位: 根据辽测协发〔2023〕2 号文件,《绿色检测实验室评 价 化学检测实验室》等 4 项团体标准项目已获辽宁省分析 测试协会批准立项,为使标准更具广泛性、代表性,协会现 征集上述标准的参编单位,申报事项如下: 一、参编单位要求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标准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能选 派专家根据要求参与标准编制工作;选派专家应熟悉相关工 作,并能积极参与标准编制的各项工作,确保标准的适用性、 有效性和先进性。 二、责任与义务 参与标准编制的单位应能积极承担、合作完成标准编写 小组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并缴纳一定费用,用于标准立项、 技术审查、批准发布、标准管理等工作。三、申报要求及审核 意向参与标准编制的单位,请填写《参与编制 T/LAIA 标准项目申请表》(见附件),并将申请表盖章扫描后的电子 版发送至协会秘书处邮箱 Laia2003@126.com。经审核符合 要求的单位,由秘书处通知参与标准编制的相关事宜。 四、联系方式 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秘书处 联系人: 张平 024-24821648/13842038976(微信同号) 何宇 13238820692(微信同号) 附件:参与编制 T/LAIA 标准项目申请表
  • 《鞋类化学试验方法富马酸二甲酯检测方法》等标准通过审定
    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届三次会议日前在福建省龙岩市召开。会上对四项标准进行了审查,分别为国家强制性标准《鞋类钢勾心》、国家标准《鞋类化学试验方法富马酸二甲酯检测方法》、行业标准《鞋类帮面试验方法抗张强度和伸长率》和《鞋类、包装、运输和贮存》。与会委员完善了该四项标准的内容,一致同意秘书处将该标准整理形成报批稿上报。该四项国家、行业标准审查单独形成审查会议纪要。会上,中国皮革协会制鞋办公室主任卫亚非还对制鞋业要密切关注的几个问题和未来中国鞋业市场的预测做了分析。卫亚非从用工环境、内销市场、产业集群、进出口情况、资本运行情况诠释了2009年行业运行情况和特点。她认为,影响鞋业发展的因素已由原来关注的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等传统因素方面转向更为关注石油价格、人民币汇率、人口因素、环境保护等。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大环境下,未来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卫亚非指出,制鞋业要密切关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资源短缺、城市化建设、石油价格、外资零售业的进入、物流业的建设等问题。
  •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关于《谷物籽粒霉菌毒素检测技术规程》等4项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
    各会员及相关单位: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对团体标准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后,经研究决定,对《谷物籽粒霉菌毒素检测技术规程》等4项团体标准批准立项(附件1),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2023年3月27日至31日。欢迎与该团体标准有关的科研、生产单位加入该标准的编制工作,有意者请与协会秘书处联系。联系人:张小飞电话: 13995098931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新田商务中心413室邮箱:1904691657@qq.com序号拟立项团标名称1谷物籽粒霉菌毒素检测技术规程2谷物籽粒重金属检测技术规程 3青贮玉米品质检测技术规程 4鲜食玉米品质检测技术规程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2023年3月27日附件:2023团标立项公示3.27.pdf
  •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关于《谷物籽粒霉菌毒素检测技术规程》等4项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
    各会员及相关单位: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对团体标准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后,经研究决定,对《谷物籽粒霉菌毒素检测技术规程》等4项团体标准批准立项(附件1),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2023年3月27日至31日。欢迎与该团体标准有关的科研、生产单位加入该标准的编制工作,有意者请与协会秘书处联系。联系人:张小飞电话: 13995098931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新田商务中心413室邮箱:1904691657@qq.com序号拟立项团标名称1谷物籽粒霉菌毒素检测技术规程2谷物籽粒重金属检测技术规程3青贮玉米品质检测技术规程4鲜食玉米品质检测技术规程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2023年3月27日2023团标立项公示3.27.pdf
  •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立项《植物源性食品中番茄源性成分的检测 实时荧光PCR法》团体标准
    各相关单位:根据《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制定程序》的有关规定,由宁夏回族自治区食品检测研究院申请的《植物源性食品中番茄源性成分的检测 实时荧光PCR法》团体标准,经我会评审符合立项条件,现批准立项。请起草单位按照要求,严格把控标准质量关,切实提高标准制定的质量和水平,增加标准的适用性和实效性,按期完成标准编制的相关工作。联系人:张小飞电话: 13995098931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新田商务中心413室邮箱:1904691657@qq.com 2024团标立项公示9.5.pdf
  •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2项团体标准发布为葡萄酒质量安全提供检测依据
    近日,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组织专家审查并通过了由宁夏食品检测研究院主持制定的《葡萄酒中原花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和《葡萄酒中多种非食用着色剂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项团体标准,将于2022年3月31日起正式实施。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自治区市场监管厅依托宁夏食品检测研究院筹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枸杞及葡萄酒质量安全)”和“国家葡萄酒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宁夏),宁夏食品检测研究院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检验检测与科研创新能力,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攻关验证国际国内有关葡萄酒的各类检测方法,并联合相关单位开展团体标准的研制与确证工作。这两项团体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葡萄酒质量安全提供检测依据,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核心竞争力,为推动葡萄酒质量安全领域的技术创新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宁夏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宁夏贺兰山东麓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酿造出享誉国内外的优质葡萄酒。葡萄酒中含有多酚、白藜芦醇、原花色素等多种有效成分,而原花青素属于原花色素类化合物,由不同的儿茶素等结合而成,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它在人体内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且还具有保护血管、抗肿瘤及美容的作用。检测葡萄酒中原花青素的含量及多种非食用着色剂对保障葡萄酒质量安全有重要意义。
  • 各国食品包装材料化学迁移量检测标准及注意事项
    p   食品包装材料指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涂料。由于食品包装材料直接与食品接触,《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七)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饮具和容器。”因此,必须保证包装材料自身的安全无毒和无挥发性物质产生,同时,在包装工艺的实施过程中,也不会产生与食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和化学成分。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一、食品包装材料的风险 /strong /span /p p   由于包装材料组成的复杂性, 食品包装材料中的物质析出,出现于食品中, 可能是由于这些物质向食品的迁移, 或由于意外萃取而出现于食品中。这样造成食品包装的化学迁移也给食品带来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p p   一方面合成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迁移到食品中导致对人身健康造成损害, /p p   另一方面迁移物质可能造成食品感官状态的劣变, 如产生异味、色变和有污点出现等。 /p p   现代食品包装采用大量的化学合成物质,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两大类: 即已知成分和未知成分。这些物质主要包括: /p p   合成材料的单体和其他合成材料物质、催化剂、溶剂和悬浮介质、包装材料添加剂(包括抗氧化剂、抗静电剂、抗雾剂、增塑剂、热稳定剂、成核剂以及染料和色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食品中主要包装材料及其存在的风险 /strong /span /p table width=" 599" tbody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class=" firstRow"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材料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潜在风险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塑料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ul style=" margin: 26px 0px 0px 3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class=" list-paddingleft-2" li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0px 8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树脂本身有毒 /span /p /li li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0px 8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树脂中残留的有毒单体、裂解物及老化产生的有毒物质 /span /p /li li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0px 8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制品在制造过程中添加的稳定剂、增塑剂、着色剂等 /span /p /li li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0px 8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包装容器表面的微生物及微尘杂质污染 /span /p /li li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塑料回收料再利用时附着的一些污染物和添加的色素 /span /p /li /ul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橡胶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ul style=" margin: 26px 0px 0px 3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class=" list-paddingleft-2" li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天然橡胶中助剂如: 促进剂、防老剂、填充剂等合成橡胶中的单体及助剂 /span /p /li /ul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纸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ul style=" margin: 26px 0px 0px 3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class=" list-paddingleft-2" li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0px 8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造纸原料中的污染物 /span /p /li li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0px 8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造纸过程中添加的助剂残留 /span /p /li li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0px 8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包装纸在涂腊、荧光增白处理过程中的化学污染 /span /p /li li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0px 8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彩色颜料污染 /span /p /li li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成品纸表面的微生物及微尘污染 /span /p /li /ul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无机包装材料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ul style=" margin: 26px 0px 0px 3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class=" list-paddingleft-2" li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0px 8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金属包装材料中重金属的污染, 特别是铅 /span /p /li li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0px 8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回收铝制品中锌、砷、镉等金属的溶出 /span /p /li li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0px 8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玻璃制品中可溶出金属 /span /p /li li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0px 8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高档玻璃器皿中添加物 /span /p /li li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搪瓷、陶瓷制作过程中的瓷釉、陶釉和彩釉中的金属氧化物 /span /p /li /ul /td /tr /tbody /table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二、各国食品包装材料有害物质的标准要求 /strong /span /p p   为了有效控制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许多国家制定了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限制标准。 /p p   欧盟食品接触材料法规包括框架法规、专项指令和单独指令3个层次。其中,框架法规规定了对食品接触材料管理的一般原则,专项指令规定了框架法规中列举的每一类材料的系列要求,单独指令是针对单独的某一具体有害物质所做的特殊规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e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noimg/153f7f73-c625-461c-a6fa-e9ec8cba8ff5.jpg" / /p p   美国对食品包装材料的管理主要通过联邦法规CFR来进行规范。美国联邦法规CFR第21部分主要规范食品和药品的管理,其中第170-186节规范了食品包装材料的管理要求。21 CFR 174(间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总论)规定了食品包装材料的通用要求和用于与食品接触的物质的法定限量。其中对与食品接触材料的通用要求为:材料需要按照GMP要求生产 材料需要使用符合21 CFR 170-189法规中批准的物质 新材料必须经过FDA审核和认可才可进入市场。 /p p   21 CFR 170-189对于食品接触材料有非常详尽的管控要求。除通用要求之外,针对纸张、木材、塑料、涂层、橡胶、胶黏剂等均有相应规定,如图2所示。在不同材料的相应要求章节,既包含该材料生产所允许使用的单体、添加剂、助剂,同时涵盖其纯度、用量等要求,也有对成品的溶出物、特定物质的溶出等测试要求,某些塑料材料还有物理性能(如密度、熔点、分子量、溶解度等)的要求。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e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noimg/6541e286-af8b-48e4-b777-f89e5d60dcb5.jpg" /    /p p   《食品安全法》实施后,我国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标准体系正在逐步构建和完善中。 /p p   GB 31603.1-2015《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规定了食品模拟物、特殊迁移及总迁移测试条件的选择。食品接触材料添加剂标准(GB 9685-XXXX)与GB 9685-2008相比更为合理,主要变化是调整了附录化学物质清单的结构(对塑料、涂料涂层、橡胶、油墨、粘合剂、纸、硅橡胶中的添加剂分别说明),将添加剂名单及其使用要求按照使用范围进行分类,同时添加剂品种由959种扩充到1297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3.jpe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noimg/85e93181-0482-40dd-bc77-b31f438339db.jpg" /   /p p   (2)有关迁移物测试的国家标准(GB) /p p & nbsp /p table width=" 599" tbody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class=" firstRow"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5009.156-2016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预处理方法通则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T 23296.1-2009 span class=" Apple-converted-space" & nbsp /span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接触材料 塑料中受限物质 塑料中物质向食品及食品模拟物特定迁移试验和含量测定方法以及食品模拟物暴露条件选择的指南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T 20499-2006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膜中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1-2015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8-2016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总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10-2016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2,2-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11-2016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1,3-苯二甲胺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12-2016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1,3-丁二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13-2016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11-氨基十一酸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14-2016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1-辛烯和四氢呋喃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15-2016 span class=" Apple-converted-space" & nbsp /span /span /strong /span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2,4,6-三氨基-1,3,5-三嗪(三聚氰胺)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17-2016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丙烯腈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18-2016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丙烯酰胺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19-2016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己内酰胺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20-2016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醋酸乙烯酯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21-2016 span class=" Apple-converted-space" & nbsp /span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对苯二甲酸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24-2016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镉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25-2016 span class=" Apple-converted-space" & nbsp /span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铬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26-2016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环氧氯丙烷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28-2016 span class=" Apple-converted-space" & nbsp /span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29-2016 span class=" Apple-converted-space" & nbsp /span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甲基丙烯酸甲酯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30-2016 span class=" Apple-converted-space" & nbsp /span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31-2016 span class=" Apple-converted-space" & nbsp /span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氯乙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33-2016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镍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34-2016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38-2016 span class=" Apple-converted-space" & nbsp /span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砷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40-2016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顺丁烯二酸及其酸酐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41-2016 span class=" Apple-converted-space" & nbsp /span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锑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42-2016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锌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43-2016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乙二胺和己二胺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44-2016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乙二醇和二甘醇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46-2016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游离酚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48-2016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甲醛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GB 31604.49-2016 /span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砷、镉、铬、铅的测定和砷、镉、铬、镍、铅、锑、锌迁移量的测定 /span /p /td /tr /tbody /table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三、食品包装材料中化学迁移物质一般检测方法 /span /strong /p p   无论是那种包装材料一旦应用食品包装都需要进行卫生检测,检测的的方式一般采用食品模型的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步: /p p   (1)选取典型样品 /p p   (2)选择适当的食品模型 /p p   (3)选择合适的条件, 主要是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接触时间 /p p   (4)选择合适的暴露 /p p   (5)监测暴露量 /p p   (6)分析包装的安全性。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四、食品包装材料中化学迁移物质检测的注意事项 /span /strong /p p   (1)样品的确定及其食品模型的选择 /p p   直接在食品中对迁移物进行检测分析。虽然直观,但成本昂贵, 且灵敏度比较低。一般采用食品模型进行实验,即为了解决迁移物难于从食品分离而采用特殊的溶剂作为食品模拟剂来替代食品进行分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常见食品模型(源于82/572/EEC) /strong /span /p table width=" 599" tbody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class=" firstRow"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食品模型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适用范围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蒸馏水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中性离子型食品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3%醋酸水溶液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酸性食品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10%或15%的乙醇水溶液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含有醇类的食品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橄榄油(如果由于测定技术上无法利用橄榄作为食品模拟剂可以采用异辛烷、95%乙醇代替)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脂肪类食品 /span /p /td /tr /tbody /table p   (2)监测条件的确定 /p p   在确定了合适的食品模拟剂, 为了保证真实的反应包装材料的安全性, 一般采用在迁移物最大迁移极限条件进行, 温度和时间的选择入表3所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迁移物测定的时间选择 (源于82/711/ECC) /strong /span /p table width=" 599" tbody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class=" firstRow"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实际接触条件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br/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0.5 h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0.5 h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0.5 h& lt t≤1 h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1h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1 h& lt t≤2 h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2h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2 h& lt t≤24 h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24h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 gt 24h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10d /span /p /td /tr /tbody /table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迁移物测定的温度选择 (源于82/711/ECC) /strong /span /p table width=" 599" tbody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class=" firstRow"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实际接触条件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测定条件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5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5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5& lt T≤20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20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20& lt T≤40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40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40& lt T≤70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70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70& lt T≤100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100 或者回流温度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100& lt T≤121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121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121& lt T≤130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130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130& lt T≤150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150 /span /p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150& lt T≤175 /span /p /td t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 p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0px 0px 2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urrentColor font-size: 14px " 175 /span /p /td /tr /tbody /table p & nbsp /p
  • 杭州市标准化学会公开征集《危险废物采样检测贮存及信息入库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
    各有关单位及专家:根据《杭州市标准化学会关于《幸福超市运营规范》等2项团体标准立项通知(杭标学〔2024〕18号)》文件要求,浙江省环保集团生态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研究起草了《危险废物采样检测贮存及信息入库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杭州市标准化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各有关单位、专家给予大力支持,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于2024年09月22日前将意见以电子邮件等形式反馈至学会秘书处。感谢您对学会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人:周佳电话:0571-85175781邮箱地址:hzsbzhxh@163.com联系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石祥路688号706室 附件1:《危险废物采样检测贮存及信息入库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附件2:《危险废物采样检测贮存及信息入库技术规范》(编制说明)附件3:《危险废物采样检测贮存及信息入库技术规范》(征求意见表)杭州市标准化学会2024年08月22日杭州市标准化学会关于公开征集《危险废物采样检测贮存及信息入库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的通知.pdf附件1:危险废物采样检测贮存及信息入库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pdf附件2:危险废物采样检测贮存及信息入库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附件3:危险废物采样检测贮存及信息入库技术规范(征求意见表).pdf
  • 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发布《绿色 检测实验室评价 化学检测实验室(征求意见稿)》等4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各有关单位、相关专家:由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发起起草的《绿色检测实验室 评价 化学检测实验室》等 4 项团体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 的编制,现公开征求意见。 请各有关单位和专家认真阅读标准文本,按照团体标 准《征求意见反馈表》的要求反馈意见,并于 2023 年 12 月 22 日前以邮件的形式反馈至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 如对上述标准指标有修改或完善的意见和建议,请书 面说明或提出技术论证;如认为标准涉及专利,在提交反 馈意见时,请将您知悉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 上;逾期未反馈意见视为无意见。联 系 人:何宇 联系方式:024-24821648 / laia2003@126.com地 址:沈阳市沈河区万柳塘路 103 号 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附件: 绿色检测实验室评价指南+化学检测实验室征求意见稿.docx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EDTA-乙酸铵交换-凯氏定氮仪法征求意见稿.docx蛹虫草及其相关产品中麦角甾醇的测定高效液相法征求意见稿.doc土壤+铵态氮、亚硝态氮、硝态氮的测定+氯化钾溶液提取-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法征求意见稿.docx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反.docx
  • 以“标准化+”推动食品及包装材料检测技术创新--2018年食品及包装材料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 nbsp 2018年10月17日,2018年食品及包装材料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学术研讨会在南京曙光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150多位来自全国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相关领域政府监管部门、检测机构和生产企业的代表参会。会议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主办,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中食药监管信息网协办,仪器信息网作为本次会议的支持媒体对会议进行相关报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f4347da0-419f-4592-a6d4-6ca118479ce2.jpg" title=" 会议现场.jpg" alt=" 会议现场.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会议现场 /p p   大会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刘文主持并致欢迎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136db9d7-292f-4ebb-8b23-8b798678eb07.jpg" title=" 刘文1.JPG" alt=" 刘文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标准化研究所所长 刘文 /p p   刘文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旨在促进技术创新驱动,提升食品及食品包装全产业链发展水平,搭建食品及食品包装领域产学研结合的技术交流平台,发挥“标准化+”提升带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作用。2018年10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张茅局长在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上指出,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扎实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正是践行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落实总局领导指示精神,提高食品和食品包装领域标准化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活动。 /p p   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院长周骏贵也为本次大会致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d606f6b7-d1f7-4d6e-bf3d-ce071d8cef02.jpg" title=" 周骏贵.JPG" alt=" 周骏贵.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院长 周骏贵 /p p   周骏贵在致辞中说到,本次会议汇聚了全国众多的行业精英和专家学者,会议内容极为丰富,涵盖食品生产消费链条各个环节,涉及标准、检测、追溯、大数据等行业关注的热点,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作为东道主,他首先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们表示热烈的欢迎,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莅临南京质检院交流指导。同时,他代表南京质检院表态,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强化对接交流,发挥各自竞争优势,共同构筑食品和食品包装材料整体的发展优势。 /p p   致辞过后,会议进入大会报告环节。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87807f63-f526-438d-aa1b-7540975b4e31.jpg" title=" 崔伟.JPG" alt=" 崔伟.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动物源性食品监管一处副处长 崔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现状 /strong /p p   崔伟的报告结合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近两年来的工作情况对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现状进行了汇报。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近年来一直坚持标准监制、产管并重的原则,不断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模式,着力构建一个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从坚持依法治理、坚持从严监管、坚持风险管理、坚持全程监管、坚持服务发展、坚持社会公示等方面来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2017年以来每年对不少于一百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飞行检查,即企业在生产经营当中发现了问题,针对问题对企业进行深入检查,这种检查基本上由总局或省局直接组织,对产业整体能力素质的提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截至今年5月底,一共完成了食品监督抽检9.6万批次,不合格率仅为2.85%,查处各类案件2.6万件,涉及金额14.9亿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81bd3746-6f5b-486f-9e0a-90e596e861d5.jpg" title=" 杨晓明.JPG" alt=" 杨晓明.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4)秘书长 杨晓明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食品标准现状与发展趋势 /strong /p p   2018年上半年食品工业运行平稳,规模以上食品工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2882.7亿元,同比增长6.4%。据不完全统计,食品工业已制定完成的国家强制标准1157项,推荐标准865项,行业标准项数由于商业行业标准(SB)清理调整中无法统计。根据《食品行业“十三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食品领域拟在十三五期间制修订标准380项,其中国家标准90项,行业标准290项。标准的重点制定方向包括打造中国绿色食品工业制造体系、标准体系;开展传统地方特色食品、方便食品标准的制定;开展营养食品标准的制定以及大力开展团体标准的制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58667b5b-c9c2-4c8b-a275-c202fc1a4327.jpg" title=" 张铎.JPG" alt=" 张铎.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流标准化研究所所长 张铎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食品追溯关键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strong /p p   报告中从追溯编码标识技术、追溯数据链技术、追溯平台技术、食品追溯质量安全技术、食品追溯物联网技术等方面对食品追溯关键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遵循GS1全球统一商品编码标准体系,统一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应用过程中的产品代码,有效规范食品的数字化表示,为有效快速整合线上/线下、相关领域信息资源奠定了基础。解决了产品代码不唯一,导致食品安全追溯系统难以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管理的难点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07d9c908-494b-41d9-ab49-a215250dde43.jpg" title=" 马强.JPG" alt=" 马强.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工业与消费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长 马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 /strong /p p   食品接触材料门类复杂、品种繁多、功能各异、材质多样,除了自身材质的安全性应该受到高度关注以外,其安全性也随着与食品的接触程度不同、接触周期长短、周边环境差异等外在因素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风险特征,因此属于一个非常复杂而系统的监管领域,也是长期以来备受世界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关注的重要领域。报告中主要采用超分子溶剂液液分散微萃取方法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进行前处理,采用原位电离小型便携式质谱和高分辨质谱技术分别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进行快速检测和高通量筛查,操作简便、绿色环保、且数据可回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b0a11278-7415-4b2a-819c-7d10a9554cf2.jpg" title=" 刘文2.JPG" alt=" 刘文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全国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3)秘书长 刘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 /strong strong 告题目: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与标准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strong /p p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技术主要涵盖养殖、食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餐饮等环节,主要包括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四种技术手段。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技术在进行有害物质消减控制的同时更加注重减少食品品质的影响,其研究更着力于控制效率的提升,力求实现在线快速控制。新形势对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标准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诸如多目标物的食品加工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与包容性强的食品质量安全综合控制的标准、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智能化控制装备技术与适应食品质量安全智能化控制的标准、食品质量安全在线控制技术与针对在线控制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标准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fb0ec0c3-740c-48eb-a1ae-d339ce858a41.jpg" title=" 大会合影.JPG" alt=" 大会合影.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大会合影 /p p   下午的报告环节为专题报告,分为 strong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检测” /strong 和 strong “食品包装材料质量安全控制与检测” /strong 两大专题。 /p p   其中, strong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检测” /strong 专题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标准化研究所食品与生物室主任李强主持,报告专家有: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长佟颖、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食协法规委员会副主席王昉、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科室主任尹华涛、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副所长胡文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033a553a-1bcf-4e00-9bbd-dbe50af19868.jpg" title=" 报告专家1.jpg" alt=" 报告专家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专家: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长佟颖(左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食协法规委员会副主席王昉(右上)、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科室主任尹华涛(左下)、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副所长胡文彦(右下) /p p    strong “食品包装材料质量安全控制与检测” /strong 专题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标准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段敏主持,报告专家有: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食品相关产品检测室主任刘峻、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副院长张驰、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综合部副部长王蕾、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分析实验中心副主任王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56fccbdf-00c3-432b-8678-da3cd18869eb.jpg" title=" 未命名_meitu_1.jpg" alt=" 未命名_meitu_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专家: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食品相关产品检测室主任刘峻(左上)、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副院长张驰(右上)、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综合部副部长王蕾(左下)、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分析实验中心副主任王军(右下) /p p   欲了解更多会议详情,敬请关注仪器信息网后续报道。 /p p   相关新闻: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81021/473421.shtml" target=" _blank" “食品包装材料质量安全控制与检测”全方位解读——2018年食品及包装材料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学术研讨会分会场 /a /p p br/ /p
  • 环境监测的常规水质检测方法与标准物质应用
    环境监测的常规水质检测方法与标准物质应用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保护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水作为重要资源,污染问题逐渐严重,常规水质检测方法逐渐兴起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规水质检测一般是使用在现场水质检测设备,并对检测设备要求检测数据现场以及反映速度,使用简单、方便携带等。目前,水质检测是水资源保护以及污染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水质检测多用于工业用水、水处理以及饮用水等方面的检测。常规水质检测不仅为我们提供用水安全,还为环境保护、生产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常规水质检测方法如下所示:1、颜色与透明度水体根据污染物成分不同显示出各种颜色。常规水质检测主要根据水质颜色来推测出水中杂质的种类与数量。比如硫化氢氧化析出的硫可以使水呈蓝色,各种水藻分别呈现出黄绿色以及褐色等。而水质的透明度表明水中杂质对透明光线的阻碍程度。如果透过水层腐蚀一方面白色或者黑色相间的圆盘,并调节圆盘深度直到能看到为止,这个时候圆盘所在的深度与位置标明其透明度。因此,可以通过标明的透明度来判断水质的状况。2、微量成分水质的微量成分主要以水质检测仪器来分析。其中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气、液相色普法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系统了解各种水质指标的含义具有非常关键性意义。对于任何水生生态系统环境都是通过严格选择的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的。总之,水质的微量成分必须通过这些仪器进行检测。3、氧化还原与电化学法常规水质检测方法中最典型的就是氧化还原与电化学方法。有水的电导率,氧化与还原电位以及包括PH在内的离子选择电极的各种指标,比如许多金属离子等。多为溶解量以及氯离子含量为指标。4、加热与氧化剂分解方法该方法主要将含有生物体在内的有机化合物以及分解时候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或者分解时候消耗氧气的含量等作为水质检测的指标。5、温度与中和方法其中温度是最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之一。因为水的许多物理特征以及水中进行的化学过程中与温度都息息相关。水源不同,其温度也不同,但是地表的温度与当地气候条件有关,其变化范围在1—30℃,而海水的温度变化范围在2—30℃;中和方法主要包括水体的酸度或者碱度进行水质检测。6、固体含量天然水中所含物质大部分属于固体物质,经常有必要测定器含量作为直接的水质检测标准,各种固体含量标准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悬浮性固体。将水样过滤之后残留物烘干之后残存的固体物质量,也就是悬浮物质的含量。其二,总固体。水样在一定温度下可以蒸发干燥残存的固体物质总量,这可以作为常规水质检测标准之一。其三,统计性固体。溶解性固体主要包括荣誉水的有机物质以及无机盐,总固体含量是悬浮固体与溶解性固体之和。另外,各种固体含量的测定都是以重量进行的,测定的之后蒸干温度对结果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得到满意水质检测结果,该水质检测方法的结果不够精确。常规水质检测方法有可靠的理论依据,但是还不够精确,如果想得到准确的数据还需要取样进行实验室的化验与分析。现代水质检测仪器以传统检测方法为基础,融合多种检测手段不断技术革新,设计操作更简单、结果更精确的水质检测仪器,对环境监测和水处理提供强有力保证。为了保证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就必须对仪器设备进行精确检定,这个时候就离不开标准物质产品的应用,标准物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接触到空气、水、土壤、粮食、食品、服装、燃料等物质,它们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水平,所以要对这些物质进行质量检验检测与评价。因具有均匀性、稳定性和准确性,标准物质在检验检测与评价的复杂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在选择相关产品的时候,要选择有保障的产品,鸿蒙拥有八百余种国家标准物质,可以提供丰富的产品进行相关使用。鸿蒙标准物质对于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度、提升测量仪器精准度、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使用标准物质前,应认真阅读标准物质证书,确保标准物质的保存、使用和处理符合证书规定的条件和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必须认识到标准物质合理、有效应用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对标准物质的检验与保管工作,从而充分发挥标准物质在检验检测中应有的功效。
  • 征求意见中:《海洋检验检测标准体系》涵盖227项关键标准
    依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自然资源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支撑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的通知》等文件,以海洋检验检测工作方针和规划为指导,以国家标准《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为技术导则,按照“自然资源标准体系-海洋标准”结构框架的建设布局,建立海洋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和体系表,将充分发挥标准体系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海洋检验检测标准的科学性、协调性和适用性,促进海洋检验检测行业服务质量提升,推动海洋检验检测行业科技创新。海洋检验检测标准体系是其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的统一体。纵向结构代表标准体系的层次,横向结构代表标准体系的标准化对象领域。不同层次的标准互相制约、互相补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按照GB/T 13016的规定,结合海洋检验检测工作的特点,海洋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包括海洋检验检测基础通用、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生态、海洋地质、海洋测绘、海洋物理8个门类,共计标准227项。详细标准项目如下:《海洋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发布实施,对于指导和促进海洋检验检测机构面 向自然资源工作重大需求和“两统一”职责履行,积极主动开展海洋检验检测新 技术、新方法研究和新仪器、新设备研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海洋领域 整体科技创新水平,推动海洋检验检测行业提质增效。
  • 如何管理检验检测行业的“量具”----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可以说是检验检测行业的“量具”,主要用于确定样品的特性值、方法验证、期间核查、质量控制以及人员技能考核等用途。标准物质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仪器设备管理相比又有其特殊性,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1)标准物质采购。实验室使用的标准物质种类繁多,选择标准物质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a)优先选用质量管理体系完备的标准物质生产者提供的标准物质;b)优先选用有证标准物质,主要有国家计量管理部门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物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批准发布的标准样品;c)当无法选择到相同基体标准物质时,可选用与分析样品相近的标准物质,只有使用与被测基体相同或相近的标准物质,才能尽可能保证定量不受基体影响。(2)标准物质验收。购买回来的标准物质,实验室应进行验收,验收通常包括:数量和品种是否一致;包装是否完好;标识是否清晰、完整;有无证书;定值日期和有效期;从外观判断,溶液是否有沉淀、变色、分层现象;以及不确定度是否符合要求等。条件允许时,可采用测量等手段进行验收。(3)标准物质入库。购买标准物质后,应交由标准物质管理员进行入库登记,应记录入库单号、批号、数量、入库时间、存放位置、品名及标准值等信息,并建立标准物质管理台账,以便于查询和使用。(4)标准物质储存。存储环境应严格依照标准物质证书要求,应存放于干燥、阴凉、通风、干净的环境中。一些需要放置在阴凉处的标准物质,应避免将其放在阳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对于需要冷藏保存的,应满足存储温度的要求;存放区应有明显的标识,应有防污染的措施。对于量值极易发生变化的标准物质,一般在打开包装后应按照要求尽快使用,不能留存反复使用。对于可多次使用的标准物质,应保证开封后得到恰当的保存。对一些含有极强毒性化学品的标准物质,应按剧毒化学品的管理规定进行管理。(5)标准物质使用。标准物质特性值只有严格按照证书的程序和条件操作才有效,如规定了配制方法,应严格执行。如果证书中规定了取样前必要的均匀化措施,如混匀等,应严格执行。如果证书中规定了最小取样量,那么使用时的实际取样量不低于最小取样量。大多数购买的标准溶液为储备液,浓度均比较高,需要通过多次稀释获得需要浓度的使用液,为保持检测结果的可溯源性,需要保存整个配制过程的记录,填写标准溶液配制记录表。(6)标准物质核查。标准物质核查是对标准物质的特性值、保存条件、外观形状进行检查验证,以确保标准物质的特性值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标准物质核查应制定核查计划、核查方法、进行结果评价以及保存其详细记录等,以保证其溯源性。对于未开封的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主要包括:是否在有效期内;存储环境条件是否满足要求;标准物质包装、标签、证书是否完整;其外观(颜色、形状)是否发生变化等。对于已开封的,期间核查除了检查有效期、存储环境、包装、外观外,还应对其特性值进行核查。对其特性值进行核查并不是对标准物质进行定值,而是核查标准物质的值是否稳定,是否发生了变化,实验室是具备对特性值验证的能力的。
  • 别说没标准 空气净化产品检测细则解读
    近年来由于城市环境空气PM2.5污染的严重加剧,人们开始真正意识到良好空气品质的重要。空气净化器作为一种专业改善和解决室内空气污染的家用电器,备受消费者的关注,市场上的所有主流产品几乎脱销,与之相伴的是空气净化行业中出现了严重的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的无序竞争现象,直接导致消费者无法科学合理选择空气净化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空气净化器产品检测评价方法不统一,因此,选择合适的检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广州工业微生物检测中心致力于空气净化产品检测方法、标准的研究多年,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最权威的空气净化产品性能评价机构之一,是参与国标&ldquo GB/T 18801空气净化器&rdquo 修订的核心机构之一,开展了大量的数据摸索试验,为新国标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本中心杨冠东主任就空气净化产品的检测标准及检测指标作出解读,为空气净化产品行业的相关人员在检测标准方面给出专业的意见与建议,促进空气净化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空气净化产品主要分为三大块(对应的检测标准见表1):1.家用空气净化器产品 2.空气过滤器产品 3.被动式净化材料。由于市场以空气净化器产品为主导产品,且产品的品质参差不齐,下面主要解读空气净化器产品的检测标准及应用范围。     面对市场乱象 空气净化器更多的是缺乏监管而不是标准   目前国内空气净化器检测标准主要有六个,包括了三大类检测指标:功能性指标(洁净空气量CADR、累积净化量CCM)、安全性指标(电气安全、有害物质释放量)及其它(噪音、功率等)。GB 4706.45为空气净化器电气安全检测标准,而GB/T 18801和GB 21551.3为家用空气净化器性能检测的核心标准,其中GB/T 18801目前正在修订中,新版本计划于2015年颁布,修改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在08版的气态污染物CADR、固态污染物CADR、净化寿命、净化效能、噪音、功率等指标的基础上,新增了适用面积以及风道式空气净化器净化性能等指标。适用面积的提出,主要是考虑到消费者对CADR的概念不了解,通过一定的计算公式转换成适用面积,消费者综合适用面积和净化房间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净化器。另外,随着新风系统进入家用领域,新风机的发展也越来越快,但目前尚无此类产品的检测标准依据,GB/T 18801新增此指标,将弥补目前国内此类产品在检测标准上的空白,促进新风机市场的良好有序发展。   2)对净化寿命及气态污染物CADR测定方法做了大幅度修改,明确了洁净空气量(CADR)和累积净化量(CCM)为评价净化器净化性能(固态、气态)的核心指标,然而气态污染物CADR和CCM的测试仍存在较大争议,包括以下几点:a)在线监测仪器与化学法测试结果差异。新国标中气态CADR测试拟将在线监测仪器测试法列入标准中,但由于在线监测仪器本身的质量参差不齐,且需定期校准,各检测机构的校准周期不一,但目前尚无统一的仪器校准标准依据,因此质量很难把控。化学法测试为推荐测试方法,但化学法亦存在采样时间点误差、采样量误差及其它操作误差等问题,因而对检测人员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广州工业微生物检测中心实验中严格按标准把控质量,在气态CADR测试中,同时采用化学法和在线监测仪器测试,确保试验的准确性。b)气态CADR测试重复性问题。为进一步规范空气净化器市场,打击虚假夸大效果的净化器产品,标准提出了气态CADR重复性测试的问题,气态CADR测试由原来的一次试验改为两次试验(两次试验之间,样机至少静置24h),取第二次的CADR测试结果作为特定气态污染物洁净空气量的最终评价结果。此检测方案一方面能促进国内空气净化产品的质量提升,但同时测试的时长及工作量会大大增加,因此相应会增加企业的检测费用。   GB 21551.3主要包括微生物及有害物质释放两大类指标。其中有害物质释放包括臭氧、紫外线泄露强度、TVOC、PM10四个指标,但此标准在有害物质释放量检测方面存在以下不足:1. GB 21551.3为强制性国标,必须全指标测试,但有电离装置及安装了紫外灯的机器才会产生臭氧,安装了紫外灯或类似装置的机器才会产生紫外线泄露,仅采用HEPA和活性炭原理的净化器,一般不会有臭氧释放和紫外线泄露的问题。2. 在空气净化器有害物质释放检测方法方面,目前GB 21551.3中仅对检测距离、指标控制浓度以及计算方法做出了规定,并且对检测的实验条件(如实验舱、温湿度等)、检测步骤、机器运转状况等作出详细说明,这样会导致不同检测机构间的测试结果存在较大误差。3. GB 21551.3和GB 4706.45均为强制性标准,GB 4706.45第32章、GB 21551.3中第4章均包含臭氧释放量的检测,但两个标准中的检测方法却不一致,检测中,可能会出现同一台机器臭氧释放量仅符合某一个标准的情况。因此,广州工业微生物检测中心建议GB 21551.3在下一版的修订中考虑以上因素以实现标准的统一性。
  • 在线监测 标准先行——记CIOAE 2016“在线监测与分析标准规范”专题报告
    p   仪器信息网讯 2016年11月22,CIOAE 2016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会议为期两天,主办方为与会者呈现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及“石油化工在线分析”、“在线烟气分析”、“在线水质分析”、“VOCs排放监测技术与连续监测方法探讨”、“在线监测与分析标准规范”、“综合类”六个专题报告。 br/ /p p   技术当道,标准先行。在仪器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用于分析监测的仪器设备品种繁多,而使用操作不尽相同。标准化工作亟待开展。CIOAE 2016“在线监测与分析标准规范”主题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重庆科技大学等多位专家就在线分析仪系统设计、标准体系、通用规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3c3ecaf6-9246-425b-9451-16d7ad267d51.jpg" title=" 标准现场.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会议现场 /p p   精彩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3a5934df-8add-4b4f-9498-0ac2e04614c6.jpg" title=" 孙磊.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人: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孙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石油化工在线分析仪系统设计规范 /p p   石油化工在线分析仪系统设计规范的编制原则包括建立系统设计的理念、在线分析仪选型、采样系统设计、环境保护、熟悉工艺、选择适当的防护形式六大方面。《规范》共涵盖八个章节: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采用系统、常用在线分析仪、分析小屋、在线分析仪管理系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1527f139-31ef-4201-a4bc-6f6fde8d7041.jpg" title=" 左航.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左航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水污染源在线监测标准体系 /p p   报告从水污染源在线监测发展、标准体系、设备标准、系统标准四个方面开展。 /p p   国际上在线监测发展较早,已开发出水、气等多项在线监测系统。我国环境在线监控网的构建始于2004年。截至2015年,全国已实施自动监控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9040个,其中已实施自动监控的废水排放口6602个,废气排放口7435个。 /p p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标准体系涉及8项仪器技术要求和4项安装等技术规范。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标准共19个,主要的考核指标包括漂移、准确度、精密度、长期稳定性和环境适用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12373b24-b02d-4bbb-99d0-3e1c40396c62.jpg" title=" 张国宁.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人: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 张国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我国VOCs排放标准管控方式与监测需求 /p p   VOCs排放标准管控的物质包括两大类:需要单独管控的物质和综合项目。需要单独管控的物质包括三类:第一,光化学反应活性强的物质,如三甲苯、二甲苯、醛类等;第二,健康毒性大的物质,如苯、甲醛、环氧乙烷等;第三,恶臭物质,如丙烯酸酯、硫醇等。综合项目可采用归总控制,提高效率,分析方法包括物质加和法和综合响应法。报告对两种方法的原理、典型方法、适用性以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p p   此外报告还从现行VOCs排放标准,VOCs控制指标体系,达标评定的要求,VOCs含量检测,检查工艺设计、设备、运行操作要求,有组织排放监测(排气筒),无组织排放监测,核算方法,监测体制等方面分析了如可进行VOCs管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9a00efc1-ac23-4869-9abb-7f412f5a474a.jpg" title=" 李作进.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人:重庆科技学院 李作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编写国家标准《在线分析仪器系统通用规范》的几点体会 /p p   报告详述了《在线分析仪器系统通用规范》任务来源、编制经过、编写原则、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规范》中在线分析仪器系统包括样品前处理系统、在线分析仪器、数据管理系统以及辅助设施四大部分,样品前处理系统又包括样品提取、样品传输、样品处理、废流处置四个方面,辅助设备包括环境防护设施和公用工程设施两方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513f4a1a-a678-456b-b745-f914f325a3ba.jpg" title=" 周鑫.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人: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所 周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精密分析在气体标准物质研制中的作用 /p p   报告中介绍了气体标准物质与精密分析包括在线仪器及离线仪器的作用和关系。指出,与传统的分析仪器相比,在线分析仪器具有分析效率高、重现性好、应用广泛的特点,配合在线漂移补偿的方法使用在线仪器进行分析同样能够达到精密分析的要求。 /p p br/ /p
  • 8项有色金属行业国家检测标准发布
    2024年3月1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13项有色金属行业国家标准,其中8项涉及分析检测(如下表)。这些标准均由TC243(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243SC5(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贵金属分会)或TC243SC1(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轻金属分会)执行 ,主管部门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序号标准号标准中文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GB/T 43753.4-2024贵金属合金电镀废水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氯化银浊度法2024-03-152024-10-012GB/T 43753.3-2024贵金属合金电镀废水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硫酸钡重量法2024-03-152024-10-013GB/T 43603.2-2024镍铂靶材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镁、铝、钛、钒、铬、锰、铁、钴、铜、锌、锆、银、钯、锡、钐、铅、硅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2024-03-152024-10-014GB/T 43753.2-2024贵金属合金电镀废水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锌、锰、铬、镉、铅、铁、铝、镍、铜、铍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2024-03-152024-10-015GB/T 43753.1-2024贵金属合金电镀废水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金、银、铂、钯、铱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2024-03-152024-10-016GB/T 6519-2024变形铝、镁合金产品超声波检验方法2024-03-152024-10-017GB/T 43603.3-2024镍铂靶材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高频红外检测法2024-03-152024-10-018GB/T 3246.1-2024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 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2024-03-152024-10-01
  • 标准引领市场:四方光电参编《便携式甲醛检测仪》团体标准
    为规范行业发展,确保消费者利益,由中国空气净化行业联盟发起、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批准的《便携式甲醛检测仪》(T/CAQI 140—2020)团体标准于2021年2月6日实施。基于多年电化学甲醛气体传感技术的研发及较早产业化的客户端配套经验,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受邀参与了此次《便携式甲醛检测仪》标准的编制。标准适用于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用便携式甲醛检测仪,不适用于在腐蚀性和爆炸性气体特殊环境场所。其中,针对消费者比较关注的便携式甲醛检测仪的检测性能按检测精度进行了A\B\C三个等级的划分。 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在甲醛浓度不高于0.3 mg/m³时,在同一浓度下重复测6次。示值重复性误差采用相对标准偏差表示,不应超过±10%。 此项标准除了规定便携式甲醛检测仪的检测误差和测量精度外,还对等级判定标准、重复性及漂移等性能指标做了明确要求。新标准将引导便携式甲醛检测仪行业的技术革新,给消费者更多更好的选择。甲醛气体传感器技术 作为检测仪的核心部件,传感器的性能及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检测结果的精度与准确性。 四方光电是一家专业从事气体传感器、气体分析仪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已于2021年2月9日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665)。公司在电化学甲醛检测领域坚持技术创新,通过高灵敏度的甲醛传感器膜片与MEMS 的VOC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的集成, 以及专门的甲醛气体分解膜技术,通过双传感器差分法,排除了醇类对电化学甲醛气体传感器浓度测量的干扰,以及消除温湿度对测量数据准确性的影响。同时,根据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的运行状态数据,结合需要考虑的运行场景进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以输出准确的甲醛浓度数值。经过不断的产品升级,四方光电推出第四代抗干扰电化学甲醛传感器CB-HCHO-V4,目前已批量上市。产品特点1、创造性的使用双甲醛传感器膜的检测技术,抗酒精等交叉气体干扰,酒精干扰<1%,可同时输出HCHO,TVOC,VOC,温度,湿度参数。2、测量准确,精度高。四方光电电化学甲醛传感器采用芬兰昂贵的激光光声光谱甲醛分析仪作为标准仪器,实现了0.1PPb的分辨率。3、高稳定性,甲醛传感器在连续长时间工作过程中,数据稳定。4、全量程温湿度修正,不受温湿度影响。采用独立的温湿度传感器芯片,实时进行温湿度补偿,消除温湿度变化对测量值的影响。5、使用寿命可达6年。采用多孔陶瓷反应腔,配合独特的电解质缓慢释放结构,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四方光电甲醛气体检测仪Mini FM01 四方光电mini甲醛检测仪FM01是一款USB插拔式的空气品质检测仪,内置高精度双甲醛传感器,采用纳米甲醛分解材料膜片,自动多点标定,温度补偿算法,可实时准确的测量空气中的甲醛浓度,免受VOC等交叉气体的干扰。检测仪可实时显示甲醛浓度及等级,高浓度环境下蜂鸣声提醒。1、四方光电mini甲醛检测仪FM01尺寸小巧,是消费者口袋里的甲醛侦查先锋。2、USB接口设计,即插即用;甲醛超标,会有声音提醒,灵活方便。3、核心甲醛传感器自主研发,每个传感器唯一SN码可溯源,抗酒精干扰,灵敏度高达0.001㎎/m³。4、适用于办公室环境检测、新房甲醛检测、车内环境检测,更适合于差旅途中,随时随地对环境甲醛浓度随心掌握。关于四方光电 四方光电是一家专业从事气体传感器、气体分析仪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建设有湖北省气体分析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工信部物联网发展专项等国家科技开发项目,截止2020年11月底,公司及子公司拥有105项境内外注册专利(其中国内103项、国外2项),发明专利共有34项(境内32项、境外2项)。公司及子公司四方仪器双双入选工信部2019年工业强基传感器“一条龙”应用计划示范企业。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国际知名半导体行业研究机构Yole Déopvelpement等列为中国气体传感器主要厂商和代表性企业,并荣获中国物联网产业联盟“最具影响力物联网传感企业奖”。
  • 轻金属行业3项光谱法检测国家标准被批准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08第9号(总第122号)公告,批准郑州研究院负责起草的3项国家标准,从2008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 这3项标准分别是:GB/T 14849.4-2008《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元素含量》、GB/T 20975.25-2008《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5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GB/T 21994.5-2008《氟化镁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钙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据了解,此3项标准均属首次起草,是完全基于郑州研究院的检测技术起草的。 这些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利于提高我国轻金属行业的分析检测技术水平。
  • 浅谈现有锂离子电池检测标准
    p   由于安全问题而发生锂离子电池产品召回的案例日益增多。Li+的活性和高能量密度的特性,会给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带来较大的问题。目前,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尤其是一些潜在的微小结构缺陷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的筛查,检验方法和标准落后于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尚未适应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评估的要求。有鉴于此,本文作者对国内外现有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标准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以期为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p p    strong 1 电池安全性能检测标准简介 /strong /p p   目前,应用得较为广泛的国际标准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锂离子电池标准。根据各自的需求,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及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等机构,也制定了相关的锂离子电池运输安全标准,并得到广泛应用。此外,一些国家及组织,如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和日本国家标准局(JIS)制定的关于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标准,也有广泛的影响。这些标准的检测项目相似,但是测试的条件有所不同。 /p p   应用较多、影响范围较广泛的国际标准有4个。联合国《联合国危险物品运输试验和标准手册》(UN38.3) /p p   和IEC62281:2012《运输中锂原电池和电池组及锂蓄电池和电池组的安全》均侧重于锂离子电池在运输中的安全测试和安全要求,主要针对锂离子电池在运输过程中的外部环境及机械振动进行模拟,试验项目包括高度模拟、温度试验、振动、冲击、外短路、撞击、过度充电和强制放电等8项,要求电池在测试过程中,应保证包装不脱落、不变形、无质量损失、不漏液、不泄放、不短路、不破裂、不爆炸且不着火。UL1642:2009《锂电池》适用于在产品中作电源用的一次(非充电的)和二次(可充电的)锂电池,标准的目的是减少锂电池在产品使用时着火或爆炸的危险。标准中关于电池的电性能测试,包括短路试验、不正常充电试验和强制放电试验 机械试验包括挤压试验、撞击试验、冲击试验和振动试验 环境试验包括热滥用、温度循环试验、高空模拟试验和抛射体试验等。试验要求,被测电池在试验过程中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不排气、不燃烧,且包装不破裂。IEEE1625:2008《笔记本电脑用可充电电池标准》和IEEE1725:2006《移动电话用可充电电池标准》主要是对便携式计算机和蜂窝电话用蓄电池的设计、生产和开发建立统一的准则,主要涉及电池和电池组有关的电子、物理结构、化学成分、加工流程、质量控制及包装技术等领域。相对于其他电池标准普遍重视电池或电池组的情况,上述标准分别对电芯、电池、主机节点、电源附件、消费者和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性考虑。这两项标准均侧重于设计和制造过程,针对电池后期的使用问题,尤其是安全性问题涉及不多。 /p p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锂离子电池标准列表归纳于表1。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34f9e075-349d-4134-93b8-3c9ec7601566.jpg" title=" 003.jpg.png" alt=" 003.jpg.png" / /p p    strong 2 现有标准的侧重点分析 /strong /p p   现行的主要标准可概括为以下几类: /p p    strong 2.1 主要针对运输过程中的外部环境和机械振动 /strong /p p   如UN38.3、IEC62281:2012等,通过高度模拟、温度试验、振动、冲击、外短路和撞击等测试项目,模拟锂离子电池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对于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涉及较少。 /p p    strong 2.2 主要针对设计和制造过程 /strong /p p   如IEEE1625、IEEE1725等。以IEEE1725为例,标准将手机锂离子电池系统分为4个板块,即电芯、电池组、主机及电池充电器部分,全面明确地对电芯的设计、原材料、制造工艺和成品测试评估等进行了要求,为电芯乃至手机等通信产品的安全性提供可靠评估保障。上述标准主要针对电池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对于锂离子电池后期使用中的安全问题涉及不多。且诸如此类的IEEE锂离子电池标准,由于对象为不同设备中的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和制造,针对性较强,适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p p    strong 2.3 主要针对锂离子电池电性能和安全性 /strong /p p   如UL1642、GB8897.4等,通过短路、不正常充电、强制放电试验挤压、撞击、冲击、振动、热滥用、温度循环、高空模拟试验及抛射体等测试项目,要求被测锂离子电池在试验过程中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不排气、不燃烧且包装不破裂。比较上述两类标准,此类标准的核心是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更注意温度导致的电池安全风险,但判定依据难以量化,只能用被测电池的爆炸、起火、冒烟、泄漏、破裂和变形等来区分,不利于检出可能存在潜在危险的电池。 /p p    strong 3 现有标准的不足 /strong /p p   过充过程成为了导致锂离子电池发生不安全行为的危险因素:当发生过充时,由于发生了不可逆的化学反应,电能转变成热能,导致电池温度迅速升高,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尤其是当散热性较差时,往往导致比单纯的热冲击更严重的问题,可能发生电池起火,甚至爆炸。 /p p   根据对现有主要标准的分析不难发现,现有的标准对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检测方法和评判依据还显得不足。这些标准中,有部分是针对锂离子电池的外部环境和设计制造过程的标准 即便是针对安全性能的标准,也缺少明确的可量化衡量的检测方法和评判体系,尤其是爆炸、起火、冒烟、泄漏、破裂和变形等判断依据,过于宽泛。 /p p   迫切需要一种针对锂离子电池热效应及电池温度变化,可定量分析并判定安全风险的检测方法。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者在不断研究更科学、高效的检测方法和手段,其中通过对于热效应及电池温度方面的研究,取得不少进展。通过检测电池的表面温度,结合电化学模型,利用量热法计算得到电池充电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和热传导系数,之后建立热效应理论模型,可模拟计算电池内部的温度,进而来描述电池的热行为。人们已经建立了多种类型的热效应模型,但采取的测温手段主要是传统的热电偶测温法。热电偶操作比较复杂,且只能有限布点,不能全面地掌握样品温度分布 同时,热电偶还带有延时性,不能及时反映锂离子电池的温度变化情况,不利于建立实时温度变化曲线。 /p p   在理论研究方面,目前,人们倾向于利用理论模拟的方法体现锂离子电池的热安全性能,并设计了很多模型,通过分析热性能来计算,得到锂离子电池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温度曲线。这些理论模型的原理是通过测量锂离子电池的表面温度来评价内部温度,再与利用热电偶等方式测出的温度进行比对,一方面说明理论模型的预判性和正确性 另一方面对安全性进行评价。理论模型的建立可以使学者对于锂离子电池的热效应有较全面的认识,但对于安全性能的检测和评价却不直观。 /p p    strong 4 结束语 /strong br/ /p p   安全性能已经成为锂离子电池的一个重要指标,成为除成本因素外另一个制约锂离子电池应用的关键指标。由于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在最初的使用阶段并不会显示出电化学行为的异常。这些潜在的缺陷给判断锂离子电池是否合格带来困难。本文作者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常用的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检测标准,通过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外对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潜在风险缺乏检测方法和评判依据,未形成快速、有效的锂离子电池安全性检测方法或筛选方法。 /p p   随着消费者对锂离子电池电性能及安全性要求的日益提升,各电池制造商以及各国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有必要对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检测手段进行研究,建立一套直观、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在现有标准体系的范围内,提高要求,进一步细化标准,明确判定依据,弥补现有锂离子电池检测标准和体系的不足,提高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检测水平,保证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消费者在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i 文章摘自Battery Bimonthly(电池),2015,45(3),(蔡春皓,段冀渊,寿晓立,杨荣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i /span /p
  • BCEIA2023化学计量与标准物质分会精彩预告:精准改变世界,计量增进互信
    第二十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3) 将于2023年9月6-8日在北京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召开。作为中国分析与生化技术交流与展示的“峰会”,BCEIA2023将营造浓郁的学术会展氛围,同期举办大会报告、分会报告、高峰论坛、同期会议、墙报展等精彩学术活动,面向世界科技最前沿,邀请国内外顶尖学者分享最具前瞻性的研究进展。2023年9月7-8日,BCEIA2023学术报告会——化学计量与标准物质分会将在学术会议区E203举行,该论坛聚焦“精准改变世界,计量增进互信”主题,围绕标准物质新技术、绿色制造、营养与健康等方向,邀请到24位国内化学计量与标准物质领域资深科学家及青年才俊带来精彩报告。召集人简介李红梅,化学计量与标准物质领域专家,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参与制定《面向2035国家创新平台布局及条件建设战略规划》,是“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的指南专家之一。长期从事高纯有机物与复杂基质中痕量组分的分离与检测等技术创新研究,持续推动有机物纯化分离与微、痕量杂质去除技术发展及检测技术标准的国际互认;聚焦食品安全、临床与药物等国家重点领域需求,建立量值溯源源头高纯物质基准技术和国家化学计量溯源体系,支撑了高纯有机物测量技术标准和标准物质国际互认数量在国际同行中排名第一。以第一和第二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14项,行业协会奖16项;获授权专利20件;获批国家标准物质/标准/技术规范30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100余篇,论/译著3部。现任国际计量技术联合会(IMEKO)TC24副主席、亚太区域计量组织(APMP)食品安全焦点工作组主席、IUPAC分析化学部助理委员、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物质委员会(ISO TC344)委员、SCI期刊《Accredit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主编等;现任全国仪器分析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全国标准物质计量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临床医学检验计量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特邀报告人专家简介李红梅,中国计量科学硏究院首席硏究员,国家市场监管营养与健康化学计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我国化学计量和标准物质领域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高纯有机物与复杂基质中痕量组分的分离与检测等技术创新研究聚焦食品安全、 临床与药物等国家重点领域需求,建立量值溯源源头高纯物质基准技术和国家化学计量溯源体系。现任国际计量技术联合会(IMEKO)TC24副主席、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分析化学部助理委员、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物质委员会(ISO TC344)委员、亚太区域计量组织(APMP)食品安全焦点工作组主席、SCI期刊《Accredit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主编等。以第一和第二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14项,行业协会奖13项;获授权专利15件, 软件著作权3件;获批国家标准物质/标准/技术规范16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100余篇,论/译著3部。专家简介Robert Wielgosz博士是位于法国的国际计量局(BIPM)化学部的主任,其气体计量实验室负责组织空气质量和温室气体标准国际比对。这些比对为由国家计量院(NMIs)和指定机构(DIs)组成的世全球大气监测网络提供标准支撑。他是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气候变化和环境领域任务组成员,也是国际计量局-世界气象组织(WMO)“气候行动中的计量”研讨会指导委员会主席。他发表测量科学相关文章60余篇,包括世界气象组织大气气体成分测量指南。他拥有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英国)的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巴斯大学(英国)的博士学位,并在乌尔姆大学(德国)完成了皇家学会欧洲交流研究。专家简介杜昱光,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科学院过程所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常务副主任。现兼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糖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014年获山东泰山学者蓝色产业领军人才。2021年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已主持及参加的国家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四十余项科研项目。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05篇。申请发明专利授权30项,学术专著4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二等奖共10项。主要研究方向:以营养糖生物学及糖工程研究为基础,揭示寡糖信号在体内的传递过程;研究发展寡糖工程新技术,研发天然寡糖药物、保健品、生物农药、饲料添加剂等系列产品。专家简介王松雪 博士/研究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总经济师,历任粮油质量安全研究所所长,国家粮食局粮油质量检验测试中心主任等;全国标准物质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和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粮油优秀科技工作者,长期从事粮油质量安全保障技术研究,曾获得省部级奖项一等奖及以上4项,二等奖3项。专家简介陈宝荣,女,主任检验师。北京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总监。主要从事临床生物化学研究和医学实验室管理工作。研究方向:①临床化学准确测量技术研究;②特色医学实验室的管理;③检验医学标准化。曾主持和参与IFCC国际多中心参考区间研究等项目25项。建成中国第一个通过ISO17025和ISO15195认可并进入JCTLM列表的医学参考实验室。2018年做为核心组成员组建北京金域医学实验室,是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第一批授权的检验医学进修与培训基地。目前任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检验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临床化学学组组长等社会兼职。专家简介冯流星,博士,研究员,2006年起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工作至今,无机化学计量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无机质谱高准确度测量方法、标准物质和国际比对研究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年,2015年)、国家质检总局公益专项(2013年)等科研项目。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中国计量测试协会科技进步奖、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目前已在TrAC., Anal Chem., Anal Chim Acta., Anal bioanal Chem., J Anal. At. Spectrom.,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国际学术会议口头报告2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制定国家标准1项,研制国家标准物质40余种。现任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金属组学平台副理事长,国际计量委员会CCQM无机工作组代表,中日韩标准物质联合研发组织环境及绿色制造工作组(WG3)召集人,《环境卫生学杂志》特邀编委。全国标准物质委员会审评专家组成员,市场监管总局标准物质技术评审专家库专家。专家简介马 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2021 年 在 美 国 宾 夕 法 尼 亚 大 学 医 学 院 Abramson 癌症中心完成博士后研究并任副研究员。2021年底入职哈尔滨医科大学,任免疫学教研室主任,省重点学科-医学免疫学学科带头人。开展的科研工作主要包括肿瘤免疫、炎症免疫和抗体生物学等。肿瘤免疫方面,重点揭示免疫检查点药物不应答和不耐受患者的免疫特征及研发靶向调节药物。炎症免疫方面,重点关注炎症性肠病、动脉粥样硬化、自免病和胰岛素抵抗等疾病的免疫机理与调控策略。抗体生物学方面,重点研发基于纳米抗体的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新方法,用于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等重大疾病的体内、外诊断和肿瘤、炎症性疾病等的免疫治疗。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等。主持完成2项国自然和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参与完成 NIH R01项目和Sanofi US创新科学奖项目(IAWARD)各1项。荣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项,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创新奖1项。在EMBO Molecular Medicine、Seminars in Cancer Biology、Journal of Cell Biology、Blood、Nature Cancer、Gut、Journal of Endocrinology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主编和参编(译)著作9部。专家简介吴增楠,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后、助理研究员。2021年6月博士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2021年7月-至今为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后,导师林金明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微/纳流控的新方法、设计基于微尺度水凝胶材料的分析工具、快速超灵敏的质谱分析。近5年来发表SCI论文2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Angew. Chem.,Anal. Chem. 等期刊发表论文7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与1部著作撰写。专家简介从1999年起,她致力于上海市1000多家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包括能力验证、正确度验证、现场督察、飞行检查、人员培训、IVD评估、标准化和一致化等,是中心ISO17043、ISO17025和ISO15195三大质量管理体系技术负责人。参考体系:从2004年起,她负责组建SCCL的参考测量平台。2011年11月,建成IFCC HbA1c Network第一家发展中国家参考实验室。2016年SCCL进入JCTLM参考测量服务列表,2017年成为JCTLM利益相关方成员。目前,她带领团队采用分光光度法、LC-MS, GC-MS和ICP-MS等技术运行参考方法30项,其中16项进入JCTLM数据库。承担和参与各类课题15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社会兼职:全国临床医学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CNAS评审员,《检验医学》常务编委。专家简介周洲,美国贝勒医学院心血管科学博士,国家高层次人才入选者。现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实验诊断中心主任,“心血管疾病分子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学术任职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现场快速检测(POCT)装备技术分会副会长,北京精准医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常委。周洲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及基因诊断方法开发。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权威期刊Circulation、Circulation Research等发表论文60余篇,在美国血液学年会等国际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10余次,获得第23届国际血栓与止血会议青年科学家主席奖。主持并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10余个基金项目。专家简介李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毕业于吉林大学,2002年获化学专业学士学位,2007年获测量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以博士后身份前往美国犹他大学加入Peter B. Armentrout教授课题组从事金属团簇离子的热力学研究。2009年至今,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工作。2013-2018年期间,三次前往国际计量局(BIPM)从事多肽计量的合作研究,共3年3个月。在BIPM,他同Ralf Josephs博士一起开展了C肽和缩宫素中相关结构杂质研究;并作为中方技术负责人,与BIPM联合主导了两项多肽计量的国际比对,即CCQM-K115/P55.2和 CCQM-K115.b/P55.2.b。主要研究方向是多肽纯度测量、基体中多肽/蛋白质测量等,已发表论文近50篇。专家简介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北京市百名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负责人,“111”引智基地负责人。澳大利亚Ballarat大学兼职教授。1992年在清华大学获学士学位,1997年在天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1999年在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9-2000年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做访问学者,2001年至2003年赴香港理工大学从事中药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承担了科技部重点研发任务、“863”重大、重点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9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香港创新工业署项目5项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北京市科委及企业合作项目6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先后发表SCI论文240余篇(他引16000余次,H因子-64),授权PCT、中国发明专利60项。有多项成果实现工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以第一贡献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研究领域:1. 高纯天然产物高效规模制备及活性研究:不稳定天然产物高效制备、活性研究及应用;高纯天然产物的规模绿色制备及活性研究。2. 合成生物学及代谢工程: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天然产物及化学品。专家简介庄英萍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主任。长期从事生物过程优化与放大研究,围绕工业生物过程,团队形成了多尺度发酵过程参数相关分析、基于细胞生理和反应器流场特性相结合的工业生物过程优化与放大理论、方法、装备,并在红霉素等数十个品种工业生物制造中成功应用;近年又开展了生物过程智能制造的研究与实践。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近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作为通讯作者在Trends in Biotechnology等SCI杂志发表30余篇文章,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目前承担“绿色生物制造”重点研究计划项目一项。专家简介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有关生物多糖的研究30余年,包括肝素、硫酸乙酰肝素的生物合成、结构分析以及生物功能研究,在国际上是本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共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综述30余篇,包括Nat Commun、Nat Chem Biol、PNAS、Carbohydr Polymer, J Biol Chem等领域内高水平期刊。目前主持项目包括瑞典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和抗病毒新药研究专项、瑞典癌基金会项目,和瑞典高教委与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近几年来,和国内高校和研究单位建立的密切的合作,参加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绿色生物制造”重点专项的课题。目前主要的研究工作聚焦于肝素和硫酸肝素在疾病中的作用,包括肿瘤发生和转移、老年痴呆和炎症等,旨在寻找基于干扰硫酸肝素-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类肝素药物。同时,和计量院合作,正在建立一套分析糖胺多糖分子结构的高分辨方法。专家简介于慧敏 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化工系生物化工研究所副所长;工业生物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副主任;北京衍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从事先进生物制造、合成生物学及纳米生物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微生物全细胞催化及高性能细胞工厂的科学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实践,致力于发展非模式红球菌等几种高性能工业微生物底盘细胞的基因组编辑方法;解析微生物细胞高产、高抗逆机制并赋能,创制高活性、高稳定性工业酶与细胞工厂;开发基于生物模板的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实现手性医药中间体、酰胺类分子、新型环肽、透明质酸等高端化学品的先进生物制造。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973等课题50余项,在Biotechnology Advances,ACS Catalysis, Metabolic Engineering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编写中英文专著章节5部,申请/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产业化成果已创利税10亿多元。曾获教育部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等奖励;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等称号。专家简介白仲虎博士,现任江南大学国家发酵工程中心的教授,早年在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英国Strathclyde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在英国牛津大学和帝国理工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后在英国强生公司(J&J)和英国葛兰素史克(GSK)公司新药研究中心从事生物过程工程研发,任职高级研究员和主任研究员,2011年曾获得GSK杰出研究奖和项目贡献奖。入选第三批中组部“XX计划”技术创新专家、江苏省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和江苏省双创个人、山东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项目。白博士回国后围绕治疗性抗体、生物反应器、谷氨酸棒杆菌表达系统等方向,获得过863和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与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人工合成疫苗、江苏省产学研、江苏省重点研发等项目的资助。近五年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其开发的原创性谷氨酸棒杆菌外源蛋白表达体系已在国内两家上市公司得到应用。主持研发的新型高通量细胞筛选系统、平行培养微型生物反应器已经在新华医疗集团实现定型量化生产。白仲虎教授目前担任新华医疗生命科学首席科学顾问、厦门万泰疫苗过程工程科学顾问。专家简介薛亚平,博士,浙江工业大学健行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手性生物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入选了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是杭州市钱江特聘专家,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长期从事生物制药、生物催化与转化、酶工程、合成生物学、绿色生物制造等方面研究,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余项。开发成功了多个医药及中间体、农药及中间体、营养添加剂等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化技术,建成了多条工业化生产线,每年产生经济效益数十亿元。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ACS Catalysis等著名刊物发表SCI论文100多篇,授权中国、美国等发明专利100多件;已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等。专家简介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标准物质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全国标准物质委员会审评专家组成员,市场监管总局标准物质技术评审专家库专家,全国生物计量技术委员会(MTC20)委员,国测量不确定度计量技术委员会(MTC39)委员及全国生化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TC387)委员。主要从事生物与化学计量与标准物质研究,建立了蛋白、核酸等生物成分计量共性技术平台,开发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物质研制关键技术;研究领域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医疗诊断、法庭科学、转基因产品、动植物疫病等。近年来主持生物育种专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等课题多项;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题为《核酸与蛋白质生物计量关键技术及基标准体系创建和应用》,省部级奖励2项;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Analytical Chemistry等国际知名分析方法期刊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30余篇;获批标准物质30余项;制修订国家技术标准15项。专家简介刘刚,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教授级高工,研究方向生物标准物质、生物传感测量。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生物分析计量溯源)副主任,中国遗传学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生化检测标委会委员,全国生物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NIST访问学者。获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发国家有证标准物质30余项,其中一级标准物质5项,主导编制国家标3项、国家计量校准规范3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包含ACS App. Mater. Inter., Biosens. Boelectron,Anal. Chem.等,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曾主持科技部行业公益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重大专项子课题等。专家简介黄挺博士是中国计量研究科学院化学所有机室的研究员。他于2006年获得北京大学分析化学博士学位。然后,他在中国计量院工作。其中2015年,他作为qNMR研究的访问科学家在国际计量局(BIPM)工作。他专注于qNMR(定量核磁共振)、LC(液相色谱)和MS(质谱)在有机化学分析和标准物质(CRMs)的应用,例如维生素(烟酰胺、烟酸、叶酸等)、溶剂(甲醇、乙腈、乙醇等)、农药(阿维菌素等)、qNMR内标物(二甲基砜等)、生物标记物(人C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等。他通过建立新方法,如氢氘交换法、双信号抑制HPLC qNMR法、ISRC(内标回收校正)-HPLC-qNMR法、ISC(内标校正)-HPLC-qNMR法,将qNMR的范围从有机小分子扩展到肽和蛋白质。他制定了4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如“JJF1855-2020纯度标准物质定值计量技术规范-有机物纯度标准物质”,发表论文74篇,其中SCI论文31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部级奖2项。专家简介潘素素,硕士,工程师。2018年进入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与能源资源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气体标准物质研制、分析技术开发及气体分析仪器性能评价。获批挥发性有机物气体国家标准物质3项,六氟化硫气体国家标准物质1项。参与NQI重点专项、北京市科委项目、承担院自主科研项目等共6项,负责国家级计量比对1项,能力验证8项,参与制修订计量技术规范4项,参与申报国家专利3项,发表SCI论文5篇,其他论文10余篇。专家简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钱江学者,天津大学化学工艺博士,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博士后,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标准物质研究及其应用,曾任国际计量局有机工作组中国联络人、有机纯物质学科带头人,现任标准物质研究与管理中心市场推广室主任。以上报告内容由BCEIA2023组委会提供欢迎扫码报名参加BCEIA2023
  • 添加剂检测标准缺失 洋快餐钻"中国标准"空子
    添加剂检测标准缺失 洋快餐钻"中国标准"空子      口号为“我就喜欢”的麦当劳最近有点让人喜欢不起来了。从最近的“橡胶”麦乐鸡,联想到此前的苏丹红、滤油粉,到含镉玻璃杯,洋快餐的安全着实让人担忧。   7月16日晚,国家药监局通报针对麦乐鸡的检测结果,“特丁基对苯二酚”的含量未超国标,而“聚二甲基硅氧烷”则因无相关标准暂无法检测。由于国内现行食品安全检测环节还存在不少漏洞,“橡胶”麦乐鸡之争,洋快餐再次以“符合中国现行标准”完胜。   添加剂检测标准缺失   虽然一种添加剂未超标,但另一种的检测标准缺失,凸显出快餐食品的部分添加剂目前还处在监管盲区。   根据国家规定,特丁基对苯二酚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肉制品、油及油炸食品等。而通报称,通过对4省份22家麦当劳餐厅抽取的35份样品检测,未发现麦乐鸡及其煎炸用油中“特丁基对苯二酚”的含量超过国家最大允许使用量200mg/kg。而另一种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国家法定检测方法标准尚未颁布,有关部门正研究建立相关检测方法。   此前,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郭子侠也曾表示,根据《食品安全法》要求和北京食品安全的部署,麦当劳属于餐厅,其内现场制售的一切食品包括麦乐鸡都属于卫生监督部门的日常监管范围。目前对麦乐鸡等油炸快餐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方式,主要是对半成品、食用油和成品的抽检,包括检查油的卫生状况、制作过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否安全、超量,从目前了解的有限信息看,一些橡胶类化学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日常检测项目。   不标添加剂践踏知情权   不仅是部分添加剂检测标准的缺失,快餐中的食品添加剂甚至都不在外包装上标明,消费者可谓吃得“不明不白”。   今年6月初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正式实施,要求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并在标签上标明“食品添加剂”字样,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要保障使用者知情权,要求成分全标注。但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快餐食品包装上未标注食品添加剂。   7月16日,记者通过麦乐送订购了麦当劳的麦辣鸡腿堡、麦香鸡、双层板烧鸡腿堡、麦辣鸡翅、麦乐鸡、薯条、可乐等食物。在记者拿到的食物包装上,并未看到任何食品成分或添加剂成分的标注,甚至没有食品成分组成的标示,只是在一些汉堡和薯条的外包装上出现了营养成分表。在肯德基的汉堡、薯条、鸡翅和必胜客的比萨、鸡翅等洋快餐食品包装上,记者同样也没有找到食品添加剂或食品成分的标注。   对此,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表示,目前《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主要针对的是工厂生产的食品,由于有标签法的约束,其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剂,必须一一标明,监督机构通过标注名目对产品添加剂情况进行检查。但是快餐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添加剂使用,目前还没有完善的强制性标注规定,目前国家只是建议和鼓励快餐食品加工企业在食品包装上标注成分与添加剂的使用,但是由于实施存在难度,很多快餐企业并没有在产品包装上标注添加剂及成分的使用。   洋快餐仍是“三高”重灾区   频发安全事件的洋快餐,“不健康”一直是其饱受诟病的致命缺陷。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很多洋快餐企业也在努力改进食物品种及搭配,但是洋快餐仍是“三高”(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食品的重灾区。   以麦当劳的食品为例,麦辣鸡腿堡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显示,一份麦辣鸡腿堡的能量是570卡路里,占一个成人每日摄入热量(2000卡)的29% 脂肪的含量为31g,占52%。一份中薯条的能量为330卡,占17% 脂肪为16g,占27%。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王玉梅指出,洋快餐的共同特点是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高。通常一个套餐最高占了全日需要热量的113%~212%,最低能占30%以上。   此外,洋快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含钠量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们每日钠的摄取量不超过2000mg。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份中薯条的含钠量为360mg,一份麦辣鸡腿堡的含钠量为990mg,如果一个人一日吃两个汉堡加一份中薯条,就可能会钠超标。此前因为含盐量超标的问题,麦当劳还上了英国《泰晤士报》的“黑名单”。   洋快餐安全事件主角大揭秘   丙毒(丙烯酰胺)   事件回放:2005年8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总检察长对麦当劳、肯德基、宝洁等9家著名连锁快餐店和食品制造商提起诉讼,要求法庭强制他们用警告性标签标明其炸薯条、薯片中致癌物丙烯酰胺的含量。WHO网站也发布简要报告警告某些食品中非故意性生成的丙烯酰胺污染物可能引起公共卫生隐患。肯德基和麦当劳首当其冲,因为它们的炸薯条等几种“当红”食品都被点名。   名词解释:丙烯酰胺(俗称“丙毒”)是一种透明、晶状的固体,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国际癌病研究会的资料显示,丙烯酰胺会导致基因突变,并曾在动物实验中证明,其会促进形成良性或恶性肿瘤,也会导致中枢和末梢神经系统受损。炸薯条、炸土豆片、某些种类早餐谷类(谷类食品)食物和黑麦面包干,以及在高温下煎炸烹烤的某些食品中,含有较高水平的丙烯酰胺。   苏丹红   事件回放:2005年,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中被发现含有“苏丹红(1号)”,此后国内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出售这两种产品。   名词解释:“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并非食品添加剂。它的化学成分中含有一种叫萘的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偶氮结构,这种化学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氢化脂肪(反式脂肪)   事件回放:2006年2月8日,麦当劳公开承认,每份麦当劳炸薯条中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反式脂肪的含量比以前增加了三分之一。2006年6月,美国“公共利益科学中心”起诉肯德基,称肯德基应当避免使用反式脂肪含量较高的烹饪油,或明确告知消费者产品中含有过量的反式脂肪。   名词解释:氢化植物油也叫反式脂肪,俗称奶精、乳马林或是人造奶油,是普通植物油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加氢催化的产物。它不但能延长保质期,还能让糕点更酥脆,因此广泛用于食品加工。氢化植物油比真正的奶油要毒上好几百倍,食用后会对肝脏产生伤害,进而破坏人体细胞膜,造成细胞的缺陷,影响细胞未来的复制与再生,长期大量使用,可以使人产生身体过早衰老的症状。   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和聚二甲基硅氧烷   事件回放:最近有调查发现,美国的麦乐鸡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美国麦当劳发言人称,在麦乐鸡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于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鸡块的食油起泡。   名词解释:聚二甲基硅氧烷又称二甲基硅油,被用于皮革柔软剂、染色工业消泡剂、橡胶或塑料制品脱模剂、化妆品添加剂、医药食品酿造发酵时的消泡剂和添加剂等。特丁基对苯二酚对大多数油脂有防腐作用。按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规定,特丁基对苯二酚可作为食用油脂、油炸食品、干鱼制品、饼干、方便面、速煮米、干果罐头、腌制肉等制品的添加剂。
  • 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婴儿配方奶粉检测最新标准
    p   在世界上监管和检测最为严格的食品中,婴儿配方奶粉和特殊医用配方奶粉都附有严格检查过的营养标签,以确保它们的质量。日前新的国际标准刚刚发布,以帮助制造商遵守。 /p p   对于那些易受伤害的消费者如婴儿来说,食品标签至关重要。因此,婴儿配方奶粉制造商需要全面遵守国家法规和国际标准,比如食品法典,以确保产品标明的营养成分准确无误。 /p p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是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建立的食品标准化组织,该组织制定协调一致的国际食品标准,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并促进食品公平贸易。 /p p   检测方法比比皆是,但到目前为止很少是国际统一并且基于食品法典标准的。最近发布的两项新国际标准,旨在验证这些产品是否符合营养物标签规定,这提供了一种新的实验室验证分析技术。 /p p   ISO 20635《婴儿配方和成人营养制剂——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维生素C》和ISO 20636《婴儿配方和成人营养制剂——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测定维生素D》,是支持婴儿配方和婴儿专用医用配方奶粉国际食品法典标准的测试方法国际标准。它们是在全球范围内达成一致的,可作为解决贸易争端的参考测试方法。 /p p   制定这些标准的工作组召集人埃里克· 柯宁表示,这些标准将会为监管机构、商业实验室以及婴儿配方奶粉和奶制品制造商所用。 /p p   他说:“这些标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证明其遵守了国家和国际的法规,因为它们代表了一种全球统一的测试方法,它们与该行业的其他标准制定组织如国际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和 国际乳业联合会 ( IDF )保持一致”。 /p p   “修订这些标准,是由于国际上没有完全统一的此类标准,以确保消费品的安全和质量,并促进它们在全球市场上的贸易。” /p p   ISO 20635和ISO 20636只是一系列ISO国际标准中的两个,这些标准是作为SPIFAN项目(婴儿配方奶粉和成人营养制剂利益相关者小组)的一部分制定的,该项目由国际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乳业联合会(IDF)合作管理,目的是制定产品性能要求的标准方法和婴儿配方奶粉和成人营养制剂中20种以上优先营养物的分析方法。 /p p   这些标准是由技术委员会ISO / TC34 (食品)的第14工作组(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和其他营养素)制定的,其秘书处由ISO成员法国标准化协会(AFNOR)和巴西技术标准协会(ABNT)承担。 /p p /p
  • 我国现行真菌毒素检测标准概述
    1 真菌毒素标准的发展  真菌毒素是产毒真菌在粮食(或果蔬)的种植、收获、运输、储存过程中侵染粮食(或果蔬),并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真菌毒素污染谷物、饲料、果蔬,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禽生产安全。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把真菌毒素列为食源性疾病的三大根源之首。我国是真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目前,人们发现的真菌毒素有400多种。我国重点关注黄曲霉毒素(主要是Aflatoxin B1,AFB1和Aflatoxin M1,AF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 A,OTA)、展青毒素(Patulin,Pat)、T-2毒素(T-2 toxin,T2)和伏马毒素(Fumonisins,FBs)等,这些毒素具有强毒性和高污染频率等特点,每种毒素的化学结构、生物毒性及适宜生长的基质不同;有些毒素会在饲用动物体内发生结构转化,以结构类似物存在动物源性食品中,危害人类健康。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这些限量标准是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黄曲霉毒素M1结构式从“十五”到“十二五”,国家重点关注农、兽药等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对真菌毒素的重视较晚,相关检测技术的研究起步也晚。国家标准委员会曾提出在标准制定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积极与国际接轨的要求,促使我国真菌毒素检测标准的制修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一些标准制定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检测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国有品牌树立了标杆和发展方向。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真菌毒素相关标准,但还需要在检测技术、作用毒理、公共危害等领域得到加强的基础上逐步改进和丰富。研究人员曾对我国真菌毒素的检测标准进行探讨,但那些被讨论过的标准很多已被废止,侧面反映了近些年来我国真菌毒素标准制定的活跃和国家的重视。  真菌毒素标准包括限量标准和检测标准。按照检测方法,可分为大型仪器方法和快速检测方法;按照适用范围,可分为食品类、原粮类和饲料类。本文对我国现行真菌毒素检测标准进行了梳理、阐述和分析,根据笔者对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的了解,对各类标准涉及的技术进行思考和探讨,并从应用和市场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能为我国真菌毒素标准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2 我国现行的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标准  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限量标准GB 2761-2017《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属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GB 2761包括限定的毒素种类、限量、食品类型及检验方法的标准。最早的GB 2761是1981年颁布实施的,先后经过四次修订。1981年版只规定了AFB1的限量和食品种类;2005年版增加了AFM1、DON、Pat;2011版又增加了OTA、ZEN。2017版没有增加毒素种类,但对食品类型的划分更加细致。该标准没有做出受饲料行业监管、污染原粮的FBs、T-2的限定。GB 2761的修订,反映了国家对食品真菌毒素污染的重视。下边将对每种真菌毒素的现行检测标准逐一阐述和分析:  2.1 黄曲霉毒素(AF)  AF是产毒真菌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毒性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质之一。目前分离鉴定出的AF包括AFB1、AFB2、AFG1、AFG2、AFM1和AFM2等18种。1993年国际癌症研究所将AF确定为一级人类致癌物。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农作物易遭受AF污染,居民肝癌发病率较高。  GB 276l-2017规定了食品中AFB1/M1的最大限量标准及其存在的食品类别: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籽类、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特殊膳食用食品等6大类18小类,限量范围为0.5~20 μg/kg,其中特殊膳食用食品的限量最低。AFM1限量的食品类别分为乳及乳制品、特殊膳食用食品等2大类8小类,统一限量0.5 μg/kg。GB 276l-2017的限量明显比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严格,但低于欧盟食品的限量要求。  AF的检测标准(见表1)包括国家标准(GB)、粮油行业标准(LS)、农业行业标准(NY)、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地方标准(DB)及食药局快检标准(KJ)等,涵盖了真菌毒素检测的所有方法。涉及的检测方法有柱后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位素内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等仪器分析方法和胶体金定量/定性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筛查法、时间分辩荧光定量检测技术、双流向酶联免疫法、薄层色谱法、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等快检方法。  一种作物可能被多种真菌毒素污染,因此对多种真菌毒素同时检测的技术很有实际应用价值。刚刚实施的LS/T 6133-2018《主要谷物中16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采用稳定同位素内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谷物中多种毒素同时检测,该技术除了检测我国日常监管的毒素外,还可以检测其衍生物或结构类似物。  快检方法不仅仅是对实验室方法的有益补充,根据2015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国家认可的快检方法可以作为执法依据。农业部、国家粮食局和国家食药总局先后颁布了8个免疫检测技术的标准。粮食行业标准率先将胶体金定量检测技术纳入标准中,之前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只是作为定性筛查的手段。2017年国家食药局颁布了三个真菌毒素快检标准,其中两个是AF的标准。这些都为免疫层析技术在农业、粮油、食药行业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标准支撑,同时也有效保障了这些领域AF的监管和检测。唯一写入GB或GB/T的免疫方法是市场应用剧减的酶联免疫,目前应用广泛的免疫层析技术只出现在行业标准中。  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订了食品和饲料中AF限量标准。我国对食品中AFB1和AFM1的最高允许量有严格规定,而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主要对AF总量(B1+B2+G1+G2)做出限定。为了满足进出口的需求,SN标准是针对黄曲霉毒素总量的检测。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标准覆盖了AF污染的大多数食品,2020年《中国药典》2351真菌毒素测定法,更是增加了药材、饮片及中药制剂中真菌毒素的检测。但是,一些过时检测技术的行业标准依然有效:如NY/T 1664-2008《牛乳中黄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 双流向酶联免疫法》,该技术操作繁琐,专业性要求高,且只能定性检测,市面上已很难买到相应的检测试剂。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前处理复杂、当前应用很少的检测技术,依然作为第五法写入GB 5009.22-2016中。编者建议废止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一些标准。表1 我国现行标准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标准号标准名称适用样本检测方法检出限/定量限(μg/kg)GB5009.2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 族的测定乳、乳制品和含乳特殊膳食用食品第一法: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第二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三法:酶联免疫吸附筛查法。第一法:液态乳、酸奶,取样4g。AFM1:0.005/0.015; AFM2:0.005/0.015。乳粉、特殊膳食用食品、奶油和奶酪,取样1g。AFM1:0.02/0.05 AFM2:0.02/0.05;第二法:液态乳、酸奶 4g,AFM1 :0.005/0.015;AFTM2 0.0025/0.0075。乳粉、特殊膳食用食品、奶油和奶酪 1g,AFM1:0.02/0.05;AFM2:0.01/0.025 GB 5009.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 族的测定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籽类、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第一法: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第二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第三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第四法:酶联免疫吸附筛查法;第五法:薄层色谱法第一法:B1:0.03/0.1;B2:0.03/0.1;G1:0.03/0.1;G2:0.03/0.1。第二法:B1:0.03/0.1;B2:0.03/0.1;G1:0.03/0.1;G2:0.03/0.1。第三法:B1:0.03/0.1;B2:0.01/0.03;G1:0.03/0.1;G2:0.01/0.03。第四法:B1(谷物、坚果、油脂、调味品样品): 1/3;B1(特殊膳食用食品):0.1/0.3第五法:B1:5 GB/T 30955-2014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饲料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B1:0.2/1.0;B2:0.2/1.0;G1:0.3/1.0;G2:0.3/1.0。GB/T 17480-2008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法饲料原料、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酶联免疫0.1LS/T 6111-2015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 胶体金快速定量法小麦、玉米、大米等胶体金定量检测2LS/T 6108-2014谷物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测定免疫层析法大米、糙米、玉米等胶体金免疫层析(定性)4~20LS/T 6122-2017粮油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测定 柱后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粮油及其制品柱后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B1: 0.5;B2: 0.25;G1: 1.0;G2: 0.5LS/T 6128-2017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粮食及其制品超高效液相色谱法B1: 0.2/0.4;B2: 0.1/0.3;G1:0.5/1.5;G2: 0.1/0.3LS/T 6133-2018主要谷物中16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小麦、玉米、稻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B1、B2、G1、G2:0.3/1.0NY/T 2547-2014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筛查技术规程生鲜乳时间分辩荧光免疫层析法0.45NY/T 2548-2014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时间分辩荧光免疫层析法饲料及饲料原料时间分辩荧光免疫层析法0.3NY/T 2071-2011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单一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1.0/2.0NY/T 2549-2014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免疫亲和荧光光度法饲料及饲料原料免疫亲和荧光光度法0.3NY/T 2550-2014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胶体金法饲料及饲料原料胶体金法1NY/T1664-2008牛乳中黄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 双流向酶联免疫法生牛乳、巴氏杀菌乳、UHT灭菌乳、乳粉双流向酶联免疫法0.5DB 34/T 813-2008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 配合、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B1+B2+G1+G2 总量:1 DB37/T 2617-2014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 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饲料高效液相色谱法5SN/T 3136-2012出口花生、谷类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毒素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HT-2毒素的测定花生、谷类及其制品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AFB1:0.5;AFB2、AFG1、AFG2:1SN/T 3263-2012出口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残留的测定玉米、茶叶、花生果、苦杏仁、花生米方法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二:荧光光度法方法一:B1、B2、G1、G2:0.5。方法二:黄曲霉毒素总量:1.0SN/T 3868-2014出口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检测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花生油、芝麻油、橄榄油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B1、B2、G1、G2:1.0KJ201708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及其他植物油脂等食用油胶体金免疫层析法B1 玉米油、花生油:20;其他植物油脂:10 KJ201709液体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生鲜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胶体金免疫层析法0.52.2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称为呕吐毒素,广泛存在玉米、小麦、大麦等谷物中,是污染食物的主要真菌毒素。DON破坏人和动物免疫系统,具有一定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性。世界各国都对食品中DON做出了限量要求。GB 276l-2017规定谷物及其制品中DON的限量是1000 μg/kg,与美国对小麦的限量标准一致。而欧盟标准规定的非常细致:未加工的硬质小麦、谷物和玉米中DON的限量为1750 μg/kg,未加工的谷物(除前述之外的谷物)的DON限量是1250 μg/kg,终端销售的谷物面粉、麸皮和胚芽的DON限量为750 μg/kg,谷物为原料的婴儿食品中DON限量不得超过200 μg/kg;日本规定小麦和小麦制品的DON限定量为1100 μg/kg。  DON的检测标准有9个(见表2),包括4个LS,1个KJ,3个GB和1个SN,其中GB 5009.111-2016《食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乙酰化衍生物的测定》是GB 2761-2017指定的检验方法,可以检测谷物及其制品、酒类、酱油、醋中的DON及其乙酰化衍生物。与AF相比,DON检测标准的数量和方法明显减少,但DON作为粮食行业重点关注的毒素,LS占比非常大。DON的结构类似物雪腐镰刀菌烯醇(NIV)对我国中东部作物的污染较常见,但目前只有DB32/T 3205-2017《饲料中雪腐镰刀菌烯醇(NIV)的测定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提出了它的检测方法。  表2 我国现行标准中呕吐毒素检测方法标准号标准名称适用样本检测方法检出限/定量限(μg/kg)GB5009.111-2016食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乙酰化衍生物的测定食品第一法: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第二法: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三法:薄层色谱测定法第一法:谷物及其制品、酒类、酱油、醋、酱及酱制品取样2g,DON、3-AC-DON、15-AC-DON: 10/20。酒类取样5g,DON、3-AC-DON、15-AC-DON 5/10 第二法:谷物及其制品、酱油、醋、酱及酱制品取样25g ,DON:100/200;酒类取样20g,DON:50/100 第三法:DON:300GB/T 8381.6-2005配合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薄层色谱法饲料薄层色谱法1000GB/T 30956-2014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饲料原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100LS/T 6110-2014谷物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测定胶体金快速测试卡法小麦、玉米等谷物胶体金快速测试卡法1000LS/T 6113-2015粮食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测定胶体金快速定量法小麦、玉米等及其粮食制品胶体金快速定量法120LS/T 6127-2017粮食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粮食及其制品超高效液相色谱法50/150LS/T 6133-2018主要谷物中16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小麦、玉米、稻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ON:45/150DON-3G:7.5/253-AcDON:12/4015-AcDON:6.0/20SN/T 3136-2012出口花生、谷类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毒素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HT-2毒素的测定花生、谷类及其制品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50KJ201702食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谷物加工品及谷物碾磨加工品胶体金免疫层析法10002.3 玉米赤霉烯酮(ZEN)  玉米赤霉烯酮主要污染玉米、小麦及其制品。动物食用被ZEN污染的饲料会引起中枢神经中毒,妊娠期的动物则可能流产、死胎、畸胎。GB 2761-2017规定小麦(粉)、玉米(粉)中ZEN的限量为60 μg/kg,未规定以小麦、玉米为原料的玉米油、调味品等的ZEN限量。ZEN现行的检测标准有8个(表3),包括4个LS,3个GB, 1个NY,基本覆盖了市场上ZEN的检测技术。GB 2761-2017指定的ZEN的检验方法GB 5009.209-2016《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中规定的方法,适用很多检测样本:粮食和粮食制品、酒类、酱油、醋、酱及酱制品、玉米油、大豆、牛肉、猪肉、牛肝、牛奶、鸡蛋。ZEN在动物源性食品中常以代谢物玉米赤霉烯醇的形式存在,玉米赤霉烯醇对动物具有类似ZEN生物效应,但目前关于玉米赤霉烯醇的检测标准非常不完善。LS/T 6112-2015的检出限是5 μg/kg,远小于GB 2761确定的限量值,应用上没太大实际意义,但对推动检测技术和国家限量标准的改进具有积极的作用,建议放宽此类标准的检出限,给国内产品更多的市场机会。  表3 我国现行标准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标准号标准名称适用样本检测方法检出限/定量限(μg/kg)GB/T 5009.209-2016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第一法:粮食和粮食制品、酒类、酱油、醋、酱及酱制品、大豆、油菜籽、食用植物油;第二法:大豆、油菜籽、食用植物油;第三法:牛肉、猪肉、牛肝、牛奶、鸡蛋 第一法 液相色谱法;第二法:荧光光度法;第三法:液相色谱-质谱法第一法:粮食和粮食制品:5/17;酒类:20/66;酱油、醋、酱及酱制品:50/165;大豆、油菜籽、食用植物油:10/33。第二法:10/33。第三法:1/4。GB/T 28716-2012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饲料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2/10GB/T 19540-2004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于配合饲料和饲用谷物原料第一法:薄层色谱法第二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第一法:500第二法:500LS/T 6112-2015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胶体金快速定量法小麦、玉米、大米胶体金快速定量法5LS/T 6109-2014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测定的胶体金快速测试卡法小麦、玉米胶体金快速测试卡法60LS/T 6129-2017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粮食及其制品超高效液相色谱5/10LS/T 6133-2018主要谷物中16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小麦、玉米、稻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ZEN:6/20NY/T 2071-2011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单一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5/10  2.4 伏马毒素(FB)  伏马毒素是串珠镰刀菌产生的毒素,包括FB1、FB2和FB3。我国主要检测FB1和FB2总量,但目前尚无食品中的FB限量标准。GB 13078-2017规定了不同饲料及原料中FB的限量,范围是5~60 mg/kg。随着检测技术的改进和国家对检测标准统一的要求,近年来FB标准废止力度较大。我国现行的伏马毒素的检测标准(表4)有6个,包括1个GB和5个行业标准,适用样本包括粮食及其制品、玉米及其制品、花生、谷物、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等。今年刚颁布实施的DB 36/T 1023-2018规定了饲料及其原料中FB的胶体金快速定量法,是FB唯一的现行有效的快检标准。GB(GB/T)或行标缺乏FB的快检方法,限制了FB快检技术及产品在相关行业领域的应用。  表4 我国现行标准中伏马毒素检测方法标准号标准名称适用样本检测方法检出限/定量限(μg/kg)
  • 我国现行真菌毒素检测标准概述
    1 真菌毒素标准的发展  真菌毒素是产毒真菌在粮食(或果蔬)的种植、收获、运输、储存过程中侵染粮食(或果蔬),并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真菌毒素污染谷物、饲料、果蔬,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禽生产安全。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把真菌毒素列为食源性疾病的三大根源之首。我国是真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目前,人们发现的真菌毒素有400多种。我国重点关注黄曲霉毒素(主要是Aflatoxin B1,AFB1和Aflatoxin M1,AF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 A,OTA)、展青毒素(Patulin,Pat)、T-2毒素(T-2 toxin,T2)和伏马毒素(Fumonisins,FBs)等,这些毒素具有强毒性和高污染频率等特点,每种毒素的化学结构、生物毒性及适宜生长的基质不同;有些毒素会在饲用动物体内发生结构转化,以结构类似物存在动物源性食品中,危害人类健康。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这些限量标准是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黄曲霉毒素M1结构式  从“十五”到“十二五”,国家重点关注农、兽药等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对真菌毒素的重视较晚,相关检测技术的研究起步也晚。国家标准委员会曾提出在标准制定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积极与国际接轨的要求,促使我国真菌毒素检测标准的制修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一些标准制定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检测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国有品牌树立了标杆和发展方向。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真菌毒素相关标准,但还需要在检测技术、作用毒理、公共危害等领域得到加强的基础上逐步改进和丰富。研究人员曾对我国真菌毒素的检测标准进行探讨,但那些被讨论过的标准很多已被废止,侧面反映了近些年来我国真菌毒素标准制定的活跃和国家的重视。  真菌毒素标准包括限量标准和检测标准。按照检测方法,可分为大型仪器方法和快速检测方法;按照适用范围,可分为食品类、原粮类和饲料类。本文对我国现行真菌毒素检测标准进行了梳理、阐述和分析,根据笔者对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的了解,对各类标准涉及的技术进行思考和探讨,并从应用和市场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能为我国真菌毒素标准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2 我国现行的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标准  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限量标准GB 2761-2017《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属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GB 2761包括限定的毒素种类、限量、食品类型及检验方法的标准。最早的GB 2761是1981年颁布实施的,先后经过四次修订。1981年版只规定了AFB1的限量和食品种类;2005年版增加了AFM1、DON、Pat;2011版又增加了OTA、ZEN。2017版没有增加毒素种类,但对食品类型的划分更加细致。该标准没有做出受饲料行业监管、污染原粮的FBs、T-2的限定。GB 2761的修订,反映了国家对食品真菌毒素污染的重视。下边将对每种真菌毒素的现行检测标准逐一阐述和分析:  2.1 黄曲霉毒素(AF)  AF是产毒真菌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毒性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质之一。目前分离鉴定出的AF包括AFB1、AFB2、AFG1、AFG2、AFM1和AFM2等18种。1993年国际癌症研究所将AF确定为一级人类致癌物。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农作物易遭受AF污染,居民肝癌发病率较高。  GB 276l-2017规定了食品中AFB1/M1的最大限量标准及其存在的食品类别: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籽类、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特殊膳食用食品等6大类18小类,限量范围为0.5~20 μg/kg,其中特殊膳食用食品的限量最低。AFM1限量的食品类别分为乳及乳制品、特殊膳食用食品等2大类8小类,统一限量0.5 μg/kg。GB 276l-2017的限量明显比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严格,但低于欧盟食品的限量要求。  AF的检测标准(见表1)包括国家标准(GB)、粮油行业标准(LS)、农业行业标准(NY)、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地方标准(DB)及食药局快检标准(KJ)等,涵盖了真菌毒素检测的所有方法。涉及的检测方法有柱后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位素内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等仪器分析方法和胶体金定量/定性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筛查法、时间分辩荧光定量检测技术、双流向酶联免疫法、薄层色谱法、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等快检方法。  一种作物可能被多种真菌毒素污染,因此对多种真菌毒素同时检测的技术很有实际应用价值。刚刚实施的LS/T 6133-2018《主要谷物中16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采用稳定同位素内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谷物中多种毒素同时检测,该技术除了检测我国日常监管的毒素外,还可以检测其衍生物或结构类似物。  快检方法不仅仅是对实验室方法的有益补充,根据2015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国家认可的快检方法可以作为执法依据。农业部、国家粮食局和国家食药总局先后颁布了8个免疫检测技术的标准。粮食行业标准率先将胶体金定量检测技术纳入标准中,之前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只是作为定性筛查的手段。2017年国家食药局颁布了三个真菌毒素快检标准,其中两个是AF的标准。这些都为免疫层析技术在农业、粮油、食药行业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标准支撑,同时也有效保障了这些领域AF的监管和检测。唯1写入GB或GB/T的免疫方法是市场应用剧减的酶联免疫,目前应用广泛的免疫层析技术只出现在行业标准中。  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订了食品和饲料中AF限量标准。我国对食品中AFB1和AFM1的最高允许量有严格规定,而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主要对AF总量(B1+B2+G1+G2)做出限定。为了满足进出口的需求,SN标准是针对黄曲霉毒素总量的检测。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标准覆盖了AF污染的大多数食品,2020年《中国药典》2351真菌毒素测定法,更是增加了药材、饮片及中药制剂中真菌毒素的检测。但是,一些过时检测技术的行业标准依然有效:如NY/T 1664-2008《牛乳中黄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 双流向酶联免疫法》,该技术操作繁琐,专业性要求高,且只能定性检测,市面上已很难买到相应的检测试剂。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前处理复杂、当前应用很少的检测技术,依然作为第五法写入GB 5009.22-2016中。编者建议废止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一些标准。  2.2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称为呕吐毒素,广泛存在玉米、小麦、大麦等谷物中,是污染食物的主要真菌毒素。DON破坏人和动物免疫系统,具有一定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性。世界各国都对食品中DON做出了限量要求。GB 276l-2017规定谷物及其制品中DON的限量是1000 μg/kg,与美国对小麦的限量标准一致。而欧盟标准规定的非常细致:未加工的硬质小麦、谷物和玉米中DON的限量为1750 μg/kg,未加工的谷物(除前述之外的谷物)的DON限量是1250 μg/kg,终端销售的谷物面粉、麸皮和胚芽的DON限量为750 μg/kg,谷物为原料的婴儿食品中DON限量不得超过200 μg/kg;日本规定小麦和小麦制品的DON限定量为1100 μg/kg。  DON的检测标准有9个(见表2),包括4个LS,1个KJ,3个GB和1个SN,其中GB 5009.111-2016《食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乙酰化衍生物的测定》是GB 2761-2017指定的检验方法,可以检测谷物及其制品、酒类、酱油、醋中的DON及其乙酰化衍生物。与AF相比,DON检测标准的数量和方法明显减少,但DON作为粮食行业重点关注的毒素,LS占比非常大。DON的结构类似物雪腐镰刀菌烯醇(NIV)对我国中东部作物的污染较常见,但目前只有DB32/T 3205-2017《饲料中雪腐镰刀菌烯醇(NIV)的测定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提出了它的检测方法。
  • 我国化妆品中荧光剂检测标准缺失
    手指部分为BB霜检测后显示出的&ldquo 荧光&rdquo   &ldquo 韩国制BB霜黑暗中发荧光,严重可致癌!&rdquo 近日一则吐槽BB霜荧光剂问题的网帖在微信朋友圈中疯传。南都记者带了5款样品到广州市药品检测所检验,有两款BB霜样品果然在荧光灯下发光。那么问题来了,散发荧光的BB霜一定含有荧光剂吗?   检测5款BB霜 两种发荧光   网帖中提到,一位女士脸上涂抹BB霜在夜视灯的照射下,仿若《阿凡达》中的&ldquo 纳美人&rdquo ,满脸蓝光,几乎可以直接参加万圣节派对了。网帖表示,造就如此立体面庞的BB霜,是因为里面有荧光剂,而且不仅BB霜,&ldquo CC&rdquo &ldquo EE&rdquo 霜都是如此。   BB霜是否真的含有荧光剂?记者来到广州市药品检测所,随机使用了5款BB霜进行测试。其中两款采购自韩国,一款原产地法国,还有两款为国产。   检测开始,工作人员将5款BB霜取适量样本放在黑色背景下(背景板已排除无荧光),分别在254nm (nm是纳米,长度单位)或366nm的波长环境下,使用紫外线荧光灯照射。1秒钟后,显示器抓取图片显示,一款韩国BB霜和一款国产BB霜显示有&ldquo 荧光&rdquo 。   问题:发出荧光的可能是防晒剂   &ldquo 别高兴太早!&rdquo 见记者面露喜色,专家反而眉头紧锁,&ldquo BB霜不像面膜,通常还兼顾有防晒功能。所以被紫外线吸收的不一定是荧光,也有可能是防晒剂&rdquo 。只见她拿起&ldquo 中招&rdquo 的两款样品,细细打量。这两款产品外包装上果然标示有&ldquo PA+&rdquo 的符号。而另外三款未发出荧光的产品,两款没有PA+符号,一款为物理防晒产品。   &ldquo 物理防晒与化学防晒产品不同的是,物理防晒剂像一面镜子,太阳照射了之后,它就会反射过去,反射和散射紫外线,从而避免紫外线直接接触皮肤。化学防晒剂则是靠吸收紫外线,使其转化为热量再释放出来,以达到防晒的功效。&rdquo   现状:化妆品荧光剂无检测标准   那么,如何才能确认这两款产品是否真的含有荧光剂呢?记者询问了多家化妆品检测机构,这些机构均表示,可以帮忙检测,但无法认定结果。这是为什么呢?   检测人员表示,检测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必须根据特定的规范。荧光剂虽然是化妆品中不得人为添加的物质,但翻开《化妆品检测国家标准》,却找不到关于荧光剂检测的任何标准。   &ldquo 一定要检测,也只能用目前已有的洗涤剂标准来进行检测。标准不同,检测结果肯定不严谨,也没有法律依据。&rdquo 药检所专家表示,就算能检出,也有可能是原料中本来就带入的,而非人为添加。   荧光剂接触过量或致癌   荧光剂为何物?按照百度百科,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顾名思义的效果是增白。广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中心专家王辉指出,荧光剂不容易被分解,人体内蓄积会产生许多有害作用,大大削弱人体的免疫力。当荧光剂与伤口外的蛋白质结合,会阻碍伤口的愈合 进入血液循环后,会破坏红细胞的细胞膜,引起溶血现象 荧光剂还能使人体细胞出现变异倾向,其毒性累积在肝脏或其它重要器官,如果对荧光剂接触过量,可能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
  • 盘点“新材料之王”石墨烯的检测方法及标准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二维材料,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却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热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新能源、大健康、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被称为“新材料之王”。2004年,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 海姆和康斯坦丁• 诺沃肖诺夫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引发学术界轰动,两人也因此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自此,全球掀起了持续至今的石墨烯研究热潮。作为新兴材料,石墨烯一直备受关注,但也屡屡成为被炒作的话题;各类石墨烯“黑科技”层出不穷,真假难辨。前段时间,某品牌电动汽车宣称其石墨烯基电池,充电8分钟,续航2000里。次日,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就在电动车论坛上公开表示:“如果有人告诉你,这车能跑1000公里,几分钟充满电,还安全,成本又低。以目前的技术来讲,他一定是骗子”。该品牌随即发表声明,声称充电快的是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长续航的是硅负极电池。除此之外,市面上还有石墨烯面膜、石墨烯袜子等日消品,可谓“万物皆可石墨烯”。而现实情况是,石墨烯低成本规模化制备技术存在技术瓶颈,其制备成本高,价格远超黄金。广告上石墨烯的噱头,更多只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猎奇心理,收割一波“智商税”。如何规范这一不良现象?业界普遍认为,石墨烯行业亟需统一的国家标准,通过检测认证正本清源。为促进石墨烯产业健康发展,本文特汇总石墨烯的常用检测方法与已发布的国家标准,供相关检测人员参考。石墨烯常用检测方法石墨烯的检测仪器主要分为图像类和图谱类,图像类以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为主,而图谱类则以拉曼光谱(Raman)、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光谱(UV)为代表。其中,光学显微镜、SEM、TEM、Raman、AFM 一般用来表征石墨烯的层数;SEM、TEM、AFM能够对石墨烯的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分析;而Raman、IR、XRD、XPS和UV则可对石墨烯的结构进行表征。此外,热重分析仪、激光导热仪、激光粒度仪、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等仪器也用来测试石墨烯的热稳定性、粒度、比表面积等物理性质。每种检测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在实际研究中,为提升检测精准度,几种表征手段往往联合使用,测试结果可互相对比、印证,进而为石墨烯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的保障。同时,随着石墨烯研究的不断推进,其检测方法将越来越丰富。已发布的石墨烯相关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GB/T 30544.13-2018纳米科技 术语 第13部分:石墨烯及相关二维材料2018-12-282019-11-012GB/Z 38062-2019纳米技术 石墨烯材料比表面积的测试 亚甲基蓝吸附法2019-10-182020-09-013GB/T 38114-2019纳米技术 石墨烯材料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定量分析 化学滴定法2019-10-182020-09-014GB/T 40071-2021纳米技术 石墨烯相关二维材料的层数测量 光学对比度法2021-05-212021-12-015GB/T 40069-2021纳米技术 石墨烯相关二维材料的层数测量 拉曼光谱法2021-05-212021-12-01GB/T 30544.13-2018是我国首个石墨烯国家标准,该标准界定了石墨烯及相关二维材料的术语和定义,包括制备方法、特性及其表征。此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产业界和学术界交流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语言,是开展石墨烯各种技术标准研究及制定工作的重要基础及前提。石墨烯材料比表面积大,拥有强大的吸附性能,在储能、催化、传感及水处理等能源、化工和环保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不同方法制备的石墨烯材料比表面积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准确测定石墨烯材料的比表面积对其应用至关重要。GB/Z 38062-2019规定了亚甲基蓝吸附法测定石墨烯材料比表面积,即利用石墨烯材料在液相中吸附亚甲基蓝,通过吸附前后亚甲基蓝溶液的吸光度变化来计算出石墨烯材料的比表面积。石墨烯粉体材料在制备或应用改性过程中,可能引入一些含氧官能团,如羧基、内脂基、酚羟基和羰基等。这些含氧官能团对石墨烯粉体材料的电子特性、润湿性、导电性、导热性及化学反应活性等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测量含氧官能团的种类和含量,对石墨烯粉体材料质量控制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GB/T 38114-2019规定了一种低成本、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的Boehm滴定法,Boehm滴定法根据碱性试剂的消耗量,可计算出石墨烯粉体材料表面的羧基、内酯基、酚羟基和羰基的含量。石墨烯的层数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参数,准确测量石墨烯的层数对于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意义重大。光学对比度法与拉曼光谱法因其快速、无损和高灵敏度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测量石墨烯的层数。GB/T 40071-2021规定了光学对比度法(包括反射光谱法和光学图片法)测量石墨烯相关二维材料的层数的步骤、仪器参数要求、数据分析、层数判定准则。GB/T 40069-2021规定了拉曼光谱法测量石墨烯相关二维材料层数时的样品制备、仪器参数要求、表征步骤、图谱分析及结果表示等内容,并列出基于本标准规定的方法测量某几个石墨烯薄片样品的实例。每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我国石墨烯产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节点,只有建立和遵循完善的标准化体系,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促进石墨烯产业安全、有序和健康地发展。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