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国特种检测

仪器信息网中国特种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中国特种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中国特种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中国特种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中国特种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中国特种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中国特种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中国特种检测相关的论坛

  •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23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

    [align=center][img=2023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fefe614a-984e-4faf-b968-b964e6a9f1cc.jpg[/img][/align][align=center]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23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align]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现将2023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通告如下。  一、特种设备基本情况  (一)特种设备登记数量情况。  截至2023年年底(下同),全国特种设备总量达2128.91万台。其中:锅炉31.96万台、压力容器533.92万台、电梯1062.98万台、起重机械292.17万台、客运索道1135条、大型游乐设施2.52万台(套)、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205.25万台。另有:气瓶2.88亿只、压力管道99.13万公里(在册)。(见图1)[align=center][img=图1 2023年特种设备数量分类比例图.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8d1586ba-49f9-4135-a0c9-3550cc6f557a.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1 2023年特种设备数量分类比例图[/align]  (二)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及作业人员情况。  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共有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和充装单位76366家,持有许可证77885张,其中:设计许可证2275张,制造许可证16375张,安装改造修理许可证32062张,移动式压力容器及气瓶充装许可证27173张。(见图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1360.09万张。[align=center][img=图1 2023年特种设备数量分类比例图.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8d969cc0-2ffd-4fd6-b8fc-6d76639fa6bc.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2 2023年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分类比例图[/align]  (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情况。  截至2023年年底,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共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3289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3个,市级477个,县级2689个,区县派出机构89个。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共计126994人。  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共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5255家,持证5438个。其中,特种设备综合性检验机构635个,型式试验机构46个,无损检测机构897个,气瓶检验机构2172个,安全阀校验机构1226个,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起重机械检验机构370个,电梯检测机构92个。特种设备综合性检验机构包括市场监管系统内检验机构248个,社会检验机构和企业自检机构385个,技术检查机构2个。  二、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一)事故总体情况。  2023年,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和相关事故71起,死亡69人,与2022年相比,事故数量减少37起、降幅34.26%,死亡人数减少32人、降幅31.68%。全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涉及特种设备的间接事故呈多发态势,2023年涉及特种设备的间接事故19起,死亡59人。  (二)事故特点。  按设备类别划分,锅炉事故3起,死亡6人 压力容器事故1起,死亡2人 气瓶事故2起,死亡1人 未发生压力管道事故 电梯事故14起,死亡13人 起重机械事故20起,死亡19人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29起,死亡28人 客运索道事故1起,大型游乐设施事故1起,均未造成人员死亡。(见图3、图4)其中,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起重机械和电梯事故占比较大,占事故总起数的88.73%、死亡总人数的86.96%。[align=center][img=图3 2023年特种设备事故起数及占比情况.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e1efaa98-81a0-440f-8b90-4b06cd235deb.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3 2023年特种设备事故起数及占比情况[/align][align=center][img=图4 2023年特种设备事故死亡人数及占比情况.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d19ce04f-8243-4bd0-a424-5e38516b4b99.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4 2023年特种设备事故死亡人数及占比情况[/align]  按发生环节划分,发生在使用环节60起,占84.51% 维修环节9起,占12.68% 安装调试环节1起,占1.41% 运输环节1起,占1.41%。(见图5)[align=center][img=图5 2023年特种设备事故环节分布占比情况.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a168482d-1a34-4a42-8711-23655db77c00.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5 2023年特种设备事故环节分布占比情况[/align]  按损坏形式划分,承压类设备(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事故的主要特征是爆炸、泄漏着火等 机电类设备(起重机械、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客运索道)事故的主要特征是坠落、碰撞、挤压、受困(滞留)等。  按发生时间进行划分,三季度特种设备事故数量最高,一季度特种设备事故数量最低。其主要原因是三季度处于暑期假期,人员安全意识懈怠,在线监测、隐患排查、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存在漏洞、盲区,造成发生事故的风险增大,事故相对多发 一季度特种设备事故数量最少,其主要原因是一季度春节休假期间,加之疫情防控影响,部分设备处于停用状态。(见图6)[align=center][img=图6 2023年1—12月特种设备事故起数分布图.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8ae6e98e-80c8-4693-a51e-b8b2c7177b58.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6 2023年1—12月特种设备事故起数分布图[/align]  (三)事故主要原因。  截至2023年年底,特种设备事故共结案45起,根据结案材料分析,事故原因主要分二类:一是因使用、管理不当发生事故,约占84.44%。违章作业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作业人员违章操作、操作不当甚至无证作业,维护缺失,管理不善等。二是因设备缺陷、维护保养不到位造成的安全部件失效及保护装置失灵的事故约占15.56%。(见图7)[align=center][img=图7 2023年特种设备已结案事故原因占比情况分布图.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d93e53b3-fab6-450c-91ae-1fabc49b5262.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7 2023年特种设备已结案事故原因占比情况分布图[/align]  三、2023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情况  2023年,全系统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总局党组工作要求,深刻把握“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工作总思路,全力守好特种设备安全底线,为高质量发展持续营造良好安全环境。  (一)守好“一条底线”,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一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按照国务院安委会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市场监管系统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小型锅炉、高压气瓶、压力管道、客运架空索道、化工产业转移相关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开展电梯安全筑底行动、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全系统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16.1万份,责令停产停业221家,查封、扣押设备2万余台(套),立案3万余件,总局约谈企业2家、发出建议函8份、提醒敦促函16份。二是完成重大活动特种设备服务保障。北京、上海、浙江、四川等地高标准完成全国两会、服贸会、进博会、亚运会、大运会等重大会议与活动特种设备服务保障任务。三是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参与宁夏银川“621”特别重大燃气爆炸事故调查工作,做好四川彭州“124”客运索道困人事故、云南弥勒“1018”电梯坠落事故、深圳欢乐谷“1027”过山车碰撞事故、新疆伊犁“1209”锅炉爆燃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事故调查工作。  (二)出台“两个规定”,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发布特种设备生产单位、使用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两个部门规章,部署开展“特种设备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年”活动,加强宣贯培训,制定安全总监、安全员培训教材及考核指南,完善“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相关配套文件,定期印发工作简报共37期,推动配备安全总监、安全员431.1万人。  (三)推进“三个监管”,提高特种设备监管效能。  一是推动法治监管。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完成《特种设备安全法》执法检查工作。推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修订,完成条例送审稿。出台《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电梯自行检测规则》《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技术规程》,制修订《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等多项安全技术规范。建立特种设备标准协调机制,开展特种设备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特种设备国家标准制修订。二是推进智慧监管。加快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全国46家液化石油气瓶制造单位已全部建成制造信息追溯平台。全国10982家液化石油气瓶充装单位建立充装信息平台,占比99.82%。建立全国压力管道检验信息管理系统,长输管道、燃气压力管道检验覆盖率分别提升至99.13、90.11%。三是加强信用监管。强化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信用监管,完成6.5万家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的信息标注工作,标注相关信用监管信息5.6万条。建立特种设备分类监管机制,按企业信用风险状况实施差异化监管和证后抽查,对信用记录良好企业实施自我声明承诺免评审换证。  (四)推动特种设备产业质量提升,加强特种设备领域文化建设。  一是推动锅炉绿色低碳发展。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联合发展改革委等5部委出台《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加快推动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实施,以人员培训和节能示范项目建设为重点,开展90余项锅炉、热交换器测试与评价活动,筛选出9项节能技术产品拟建立示范点,有效促进我国锅炉绿色低碳工作。二是推动质量提升。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指导河南长垣、山东羊流等起重机械产业集聚区持续开展质量提升活动。三是加强特种设备领域文化建设及岗位练兵。在2023年“安全生产月”期间,举行“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央视新闻联播进行专题报道 举办新时代中国特种设备发展艺术展,人民日报等10家中央媒体进行报道 与司法部共同举办“全国特种设备安全普法知识竞赛”活动 与全国人大财经委共同举办特种设备法律颁布十周年座谈会,取得良好社会反响。支持第三届“叉车安全日”暨叉车职业技能竞赛,有效推动提升叉车安全水平。  特此通告。[align=right]  市场监管总局[/align][align=right]  2024年3月23日[/align][size=14px][color=#707d8a][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 ][/color][/size][size=14px][color=#707d8a][i]编辑:张圣斌[/i][/color][/size][list][/list]

  •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23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

    [font=仿宋_GB23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现将[/font]2023[font=仿宋_GB2312]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通告如下。[/font][font=黑体]一、特种设备基本情况[/font][font=楷体_GB2312](一)特种设备登记数量情况。[/font][font=仿宋_GB2312]截至[/font]2023[font=仿宋_GB2312]年年底(下同),全国特种设备总量达[/font]2128.91[font=仿宋_GB2312]万台。其中:锅炉[/font]31.96[font=仿宋_GB2312]万台、压力容器[/font]533.92[font=仿宋_GB2312]万台、电梯[/font]1062.98[font=仿宋_GB2312]万台、起重机械[/font]292.17[font=仿宋_GB2312]万台、客运索道[/font]1135[font=仿宋_GB2312]条、大型游乐设施[/font]2.52[font=仿宋_GB2312]万台(套)、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font]205.25[font=仿宋_GB2312]万台。另有:气瓶[/font]2.88[font=仿宋_GB2312]亿只、压力管道[/font]99.13[font=仿宋_GB2312]万公里(在册)。(见图[/font]1[font=仿宋_GB2312])[/font][align=center][url=https://www.samr.gov.cn/cms_files/filemanager/1647978232/picture/20243/609da9cad7964dc686806393bcf3a7ee.jpeg][img]https://www.samr.gov.cn/cms_files/filemanager/1647978232/picture/20243/609da9cad7964dc686806393bcf3a7ee.jpeg[/img][/url][/align][align=center][font=仿宋_GB2312]图[/font]1[font=仿宋_GB2312] [/font]2023[font=仿宋_GB2312]年特种设备数[/font][font=仿宋_GB2312]量分类比例图[/font][/align][font=仿宋_GB2312][/font][font=楷体_GB2312](二)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及作业人员情况。[/font][font=仿宋_GB2312]截至[/font]2023[font=仿宋_GB2312]年年底,全国共有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和充装单位[/font]76366[font=仿宋_GB2312]家,持有许可证[/font]77885[font=仿宋_GB2312]张,其中:设计许可证[/font]2275[font=仿宋_GB2312]张,制造许可证[/font]16375[font=仿宋_GB2312]张,安装改造修理许可证[/font]32062[font=仿宋_GB2312]张,移动式压力容器及气瓶充装许可证[/font]27173[font=仿宋_GB2312]张。(见图[/font]2[font=仿宋_GB2312])[/font][font=仿宋_GB231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font]1360.09[font=仿宋_GB2312]万张。[/font][align=center][url=https://www.samr.gov.cn/cms_files/filemanager/1647978232/picture/20243/3e0a4bb7c5344fc88a3e49b1f386279a.jpeg][img]https://www.samr.gov.cn/cms_files/filemanager/1647978232/picture/20243/3e0a4bb7c5344fc88a3e49b1f386279a.jpeg[/img][/url][/align][align=center][font=仿宋_GB2312]图[/font]2[font=仿宋_GB2312] [/font]2023[font=仿宋_GB2312]年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分类比例图[/font][/align][font=仿宋_GB2312][/font][font=楷体_GB2312](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情况。[/font][font=仿宋_GB2312]截至[/font]2023[font=仿宋_GB2312]年年底,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共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font]3289[font=仿宋_GB2312]个,其中国家级[/font]1[font=仿宋_GB2312]个,省级[/font][font=&]33[/font][font=仿宋_GB2312]个,市级[/font][font=&]4[/font]77[font=仿宋_GB2312]个,县级[/font]2689[font=仿宋_GB2312]个[/font][font=仿宋_GB2312],区县派出机构[font=&]89[/font]个[/font][font=仿宋_GB2312]。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共计[/font]126994[font=仿宋_GB2312]人。[/font][font=仿宋_GB2312]截至[/font]2023[font=仿宋_GB2312]年年底,全国共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font]5255[font=仿宋_GB2312]家,持证[/font]5438[font=仿宋_GB2312]个。其中,特种设备综合性检验机构[/font]635[font=仿宋_GB2312]个,型式试验机构[/font]46[font=仿宋_GB2312]个,无损检测机构[/font]897[font=仿宋_GB2312]个,气瓶检验机构[/font]2172[font=仿宋_GB2312]个,安全阀校验机构[/font]1226[font=仿宋_GB2312]个,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起重机械检验机构[/font]370[font=仿宋_GB2312]个,电梯检测机构[/font]92[font=仿宋_GB2312]个。特种设备综合性检验机构包括市场监管系统内检验机构[/font]248[font=仿宋_GB2312]个,社会检验机构和企业自检机构[/font]385[font=仿宋_GB2312]个,技术检查机构[/font]2[font=仿宋_GB2312]个。[/font][font=黑体]二、特种设备安全状况[/font][font=楷体_GB2312](一)事故总体情况。[/font][font=仿宋_GB2312][font=&]2023[/font]年,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和相关事故[font=&]71[/font]起,死亡[font=&]69[/font]人,与[font=&]2022[/font]年相比,事故数量减少[font=&]37[/font]起、降幅[font=&]34.26%[/font],死亡人数减少[font=&]32[/font]人、降幅[font=&]31.68%[/font]。全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涉及特种设备的间接事故呈多发态势,[font=&]2023[/font]年涉及特种设备的间接事故[font=&]19[/font]起,死亡[font=&]59[/font]人。[/font][font=楷体_GB2312](二)事故特点。[/font][font=仿宋_GB2312]按设备类别划分,锅炉事故[font=&]3[/font]起,死亡[font=&]6[/font]人;压力容器事故[font=&]1[/font]起,死亡[font=&]2[/font]人;气瓶事故[font=&]2[/font]起,死亡[font=&]1[/font]人;未发生压力管道事故;电梯事故[font=&]14[/font]起,死亡[font=&]13[/font]人;起重机械事故[font=&]20[/font]起,死亡[font=&]19[/font]人;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font=&]29[/font]起,死亡[font=&]28[/font]人;客运索道事故[font=&]1[/font]起,大型游乐设施事故[font=&]1[/font]起,均未造成人员死亡。(见图[font=&]3[/font]、图[font=&]4[/font])其中,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起重机械和电梯事故占比较大,占事故总起数的[font=&]88.73%[/font]、死亡总人数的[font=&]86.96%[/font]。[/font][align=center][url=https://www.samr.gov.cn/cms_files/filemanager/1647978232/picture/20243/d7df6fbb3e224f5da15293dcc071f8fd.jpeg][img]https://www.samr.gov.cn/cms_files/filemanager/1647978232/picture/20243/d7df6fbb3e224f5da15293dcc071f8fd.jpeg[/img][/url][/align][align=center][font=仿宋_GB2312]图[/font]3[font=仿宋_GB2312] [/font]2023[font=仿宋_GB2312]年特种设[/font][font=仿宋_GB2312]备事故起数及占比情况[/font][/align][align=center][url=https://www.samr.gov.cn/cms_files/filemanager/1647978232/picture/20243/bae7f8784f1e4f3581e2c91666890c9a.jpeg][img]https://www.samr.gov.cn/cms_files/filemanager/1647978232/picture/20243/bae7f8784f1e4f3581e2c91666890c9a.jpeg[/img][/url][/align][align=center][font=仿宋_GB2312]图[/font]4 [font=仿宋_GB2312][font=&]2023[/font]年特种设备事故死亡人数及占比情况[/font][/align][font=仿宋_GB2312][/font][font=仿宋_GB2312]按发生环节划分,发生在使用环节[font=&]60[/font]起,占[font=&]84.51%[/font];维修环节[font=&]9[/font]起,占[font=&]12.68%[/font];安装调试环节[font=&]1[/font]起,占[font=&]1.41%[/font];运输环节[font=&]1[/font]起,占[font=&]1.41%[/font]。(见图[font=&]5[/font])[/font][align=center][url=https://www.samr.gov.cn/cms_files/filemanager/1647978232/picture/20243/291a50794fb44b3abfa4b4d8e35f6991.jpeg][img]https://www.samr.gov.cn/cms_files/filemanager/1647978232/picture/20243/291a50794fb44b3abfa4b4d8e35f6991.jpeg[/img][/url][/align][align=center][font=仿宋_GB2312]图[font=&]5 2023[/font]年特种设备事故环节分布占比情况[/font][/align][font=仿宋_GB2312][/font][font=仿宋_GB2312]按损坏形式划分,承压类设备(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事故的主要特征是爆炸、泄漏着火等;机电类设备(起重机械、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客运索道)事故的主要特征是坠落、碰撞、挤压、受困(滞留)等。[/font][font=仿宋_GB2312]按发生时间进行划分,三季度特种设备事故数量最高,一季度特种设备事故数量最低。其主要原因是三季度处于暑期假期,人员安全意识懈怠,在线监测、隐患排查、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存在漏洞、盲区,造成发生事故的风险增大,事故相对多发;一季度特种设备事故数量最少,其主要原因是一季度春节休假期间,加之疫情防控影响,部分设备处于停用状态。(见图[font=&]6[/font])[/font][align=center][url=https://www.samr.gov.cn/cms_files/filemanager/1647978232/picture/20243/4cbe69ba3ee64c309f2fb8bbdfdfcb46.jpeg][img]https://www.samr.gov.cn/cms_files/filemanager/1647978232/picture/20243/4cbe69ba3ee64c309f2fb8bbdfdfcb46.jpeg[/img][/url][/align][align=center][font=仿宋_GB2312]图[font=&]6 2023[/font]年[font=&]1[/font]—[font=&]12[/font]月特种设备事故起数分布图[/font][/align][font=仿宋_GB2312][/font][font=楷体_GB2312](三)事故主要原因。[/font][font=仿宋_GB2312]截至[font=&]2023[/font]年年底,特种设备事故共结案[font=&]45[/font]起,根据结案材料分析,事故原因主要分二类:一是因使用、管理不当发生事故,约占[font=&]84.44%[/font]。违章作业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作业人员违章操作、操作不当甚至无证作业,维护缺失,管理不善等。二是因设备缺陷、维护保养不到位造成的安全部件失效及保护装置失灵的事故约占[font=&]15.56%[/font]。(见图[font=&]7[/font])[/font][align=center][url=https://www.samr.gov.cn/cms_files/filemanager/1647978232/picture/20243/289275cd0ee04877b42912a2ca76e981.jpeg][img]https://www.samr.gov.cn/cms_files/filemanager/1647978232/picture/20243/289275cd0ee04877b42912a2ca76e981.jpeg[/img][/url][/align][align=center][font=仿宋_GB2312]图[font=&]7 2023[/font]年特种设备已结案事故原因占比情况分布图[/font][/align][font=仿宋_GB2312][/font][font=黑体]三、[/font]2023[font=黑体]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情况[/font][font=仿宋_GB2312][font=&]2023[/font]年,全系统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总局党组工作要求,深刻把握“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工作总思路,全力守好特种设备安全底线,为高质量发展持续营造良好安全环境。[/font][font=楷体_GB2312](一)守好“一条底线”,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font][font=仿宋_GB2312]一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按照国务院安委会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市场监管系统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font][font=仿宋_GB2312]开展小型锅炉、高压气瓶、压力管道、客运架空索道、化工产业转移相关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开展电梯安全筑底行动、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全系统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font=&]16.1[/font]万份,责令停产停业[font=&]221[/font]家,查封、扣押设备[font=&]2[/font]万余台(套),立案[font=&]3[/font]万余件,总局约谈企业[font=&]2[/font]家、发出建议函[font=&]8[/font]份、提醒敦促函[font=&]16[/font]份。[/font][font=仿宋_GB2312]二是完成重大活动特种设备服务保障。北京、上海、浙江、四川等地高标准完成全国两会、服贸会、进博会、亚运会、大运会等重大会议与活动特种设备服务保障任务。三是[/font][font=仿宋_GB2312]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参与宁夏银川“[font=&]6[/font][font=&]21[/font]”特别重大燃气爆炸事故调查工作,做好四川彭州“[font=&]1[/font][font=&]24[/font]”客运索道困人事故、云南弥勒“[font=&]10[/font][font=&]18[/font]”电梯坠落事故、深圳欢乐谷“[font=&]10[/font][font=&]27[/font]”过山车碰撞事故、新疆伊犁“[font=&]12[/font][font=&]09[/font]”锅炉爆燃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事故调查工作。[/font][font=楷体_GB2312](二)出台“两个规定”,压实企业主体责任。[/font][font=仿宋_GB2312]发布特种设备生产单位、使用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两个部门规章,部署开展[/font][font=&]“[/font][font=仿宋_GB2312]特种设备企业主体责任推进[/font][font=仿宋_GB2312]年[/font][font=&]”[/font][font=仿宋_GB2312]活动,加强宣贯培训,制定安全总监、安全员培训教材及考核指南,完善[/font][font=仿宋_GB2312]“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相关配套文件,[/font][font=仿宋_GB2312]定期印发工作简报共[font=&]37[/font]期,[/font][font=仿宋_GB2312]推动配备安全总监、安全员[/font]431.1[font=仿宋_GB2312]万人。[/font][font=楷体_GB2312](三)推进“三个监管”,提高特种设备监管效能。[/font][font=仿宋_GB2312]一是推动法治监管。[/font][font=仿宋_GB2312]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完成《特种设备安全法》执法检查工作。推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修订,完成条例送审稿。出台《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电梯自行检测规则》《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技术规程》,制修订《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等多项安全技术规范。建立特种设备标准协调机制,开展特种设备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特种设备国家标准制修订。二是[/font][font=仿宋_GB2312]推进智慧监管。加快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全国[font=&]46[/font]家液化石油气瓶制造单位已全部建成制造信息追溯平台。全国[font=&]10982[/font]家液化石油气瓶充装单位建立充装信息平台,占比[font=&]99.82%[/font]。建立全国压力管道检验信息管理系统,长输管道、燃气压力管道检验覆盖率分别提升至[font=&]99.13[/font]、[font=&]90.11%[/font]。[/font][font=仿宋_GB2312]三是[/font][font=仿宋_GB2312]加强信用监管。强化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信用监管,完成[font=&]6.5[/font]万家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的信息标注工作,标注相关信用监管信息[font=&]5.6[/font]万条。建立特种设备分类监管机制,按企业信用风险状况实施差异化监管和证后抽查,对信用记录良好企业实施自我声明承诺免评审换证。[/font][font=楷体_GB2312](四)推动特种设备产业质量提升,加强特种设备领域文化建设。[/font][font=仿宋_GB2312]一是[/font][font=仿宋_GB2312]推动锅炉绿色低碳发展。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联合发展改革委等[font=&]5[/font]部委出台《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加快推动全球环境基金([font=&]GEF[/font])项目实施,以人员培训和节能示范项目建设为重点,开展[font=&]90[/font]余项锅炉、热交换器测试与评价活动,筛选出[font=&]9[/font]项节能技术产品拟建立示范点,有效促进我国锅炉绿色低碳工作。[/font][font=仿宋_GB2312]二是推动质量提升。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指导河南长垣、山东羊流等起重机械产业集聚区持续开展质量提升活动。三是加强特种设备领域文化建设及岗位练兵。[/font][font=仿宋_GB2312]在[/font]2023[font=仿宋_GB2312]年[/font][font=&]“[/font][font=仿宋_GB2312]安全生产月[/font][font=&]”[/font][font=仿宋_GB2312]期间,举行[/font][font=&]“[/font][font=仿宋_GB2312]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周[/font][font=&]”[/font][font=仿宋_GB2312]启动仪式,央视新闻联播进行专题报道;举办新时代中国特种设备发展艺术展,人民日报等[/font][font=&]10[/font][font=仿宋_GB2312]家中央媒体进行报道;与司法部共同举办[/font][font=&]“[/font][font=仿宋_GB2312]全国特种设备安全普法知识竞赛[/font][font=&]”[/font][font=仿宋_GB2312]活动;与全国人大财经委共同举办特种设备法律颁布十周年座谈会[/font][font=仿宋_GB2312],取得良好社会反响。支持第三届“叉车安全日”暨叉车职业技能竞赛,有效推动提升叉车安全水平。[/font][font=仿宋_GB2312]特此通告。[/font][b][font=仿宋_GB2312] [/font][font=仿宋_GB2312] [/font][font=仿宋_GB2312] [/font][/b][align=right][font=仿宋_GB2312]市场监管总局[/font][/align][align=right]2024[font=仿宋_GB2312]年[/font]3[font=仿宋_GB2312]月[/font]23[font=仿宋_GB2312]日[/font][/align]

  •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有限公司正在寻找特种设备实验室主任职位,坐标,谈钱不伤感情!

    [b]职位名称:[/b]特种设备实验室主任[b]职位描述/要求:[/b]工作职责:1、负责特种行业领域设备的技术水平的提升;2、负责全国特种设备大客户技术支持工作;3、统筹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及技术质量管控;4、确保所负责特种行业领域实验室的年度任务指标的完成。 任职要求:1、行业内10年以上经验;2、精通特种行业设备(如锅炉、压力容器、安全阀、电梯、高空作业等)的检验技术。[b]公司介绍:[/b]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电计量)作为专业的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专业提供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与安全测试、环保检测、食品农产品检测、消费品检测、技术培训与咨询、产品认证及检测装备研发等一站式服务,在多个行业、领域技术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76577]查看全部[/url]

  • 食品安全问题,真的是“中国特色”?

    曾经有一个版友,提到现阶段中国食品行业层出不穷的安全问题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特色”!!!难道真的是中国特色吗?如果真的是的话,我就有一个疑问了:别的国家是怎样做到食品行业不出安全问题的呢?是政府监管部门措施得力,手段了得;还是国外都是好人,没有骗子,没有奸商呢??中国一直都有这样一句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又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样的话,估计对于国外的人来说,也该是适用的吧?是不是适用,现在也有例证的。欧洲愈燃愈烈的“马肉风波”就是信手可以掂来的实例,还有被“殃及池鱼”的“鱼肉风波”。还有因多次被检出我们禁用兽药莱克多巴胺残留,从而被国家质检总局警示通告,要求自2013年3月1号起必须提供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无莱克多巴胺残留检测报告的美国进口猪肉.................所以,我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每个国家、每个政府都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难题的。绝对不是“中国特色”,称之为是“全球特色”才更合适。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

  • 【转帖】关于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实验室与检查机构联合认可的通知

    关于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实验室与检查机构联合认可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型式试验机构除外,下同)的认可工作,提高认可服务水平,促进检验检测机构不断提高检查、检测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根据该领域检查机构和实验室认可的发展趋势,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检查机构技术委员会研究,决定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联合认可,具体要求如下:1、凡特种设备类检验检测机构在申请CNAS认可时,原则上应申请检查机构认可;具备检测能力的,可申请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联合认可,申请的程序和要求详见CNAS相关认可规范文件。2、已经单独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资格的特种设备类检验检测机构,应继续完善管理体系,规范检查和检测技术能力,并在后续监督或复评审时申请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联合评审。特此通知。联 系 人:刘丽东 牛兴荣联系电话:010-65994530,65994529联系部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检查机构处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甲10号邮政编码:100020附件:检查机构技术委员会关于“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实验室与检查机构联合认可”的决议 二OO八年三月十七日[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82205]关于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实验室与检查机构联合认可的通知[/url]

  • 特种设备使用方委托第三方(cma)检测机构进行特种设备检测资质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特种设备使用方委托第三方(cma)检测公司从事特种设备钢结构检测,检测项目包含无损检测项目等,检测公司持有cma计量认证,cnas认可证书,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机构证书,是否就可以从事检测活动了,还需要取得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核准证书吗?望回,谢谢![align=center][img]https://xgzlyhd.samr.gov.cn/gjjly/img/fd-a-avator.png[/img][/align][b]回复部门: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b][color=#999999][back=transparent]时间:2023-10-16[/back][/color]您好,从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应取得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核准证书。

  • 浅谈特种气体设备在气瓶间的布置

    [b]浅谈特种气体设备在气瓶间的布置[/b]随着半导体产业的蓬勃发展,特气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于IC芯片生产、镀层、实验室科研等项目中。很多用户在进行特气设备的规划时候,受限于气房空间、位置、需求等多方面要求而不能合理规划布局,遇到了很多问题,为日后的产品使用增加了风险和扩充难度。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5%B7%E9%87%8D%E6%9C%BA%E6%A2%B0/5608135]起重机械[/url]、客运索道、[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A7%E5%9E%8B%E6%B8%B8%E4%B9%90%E8%AE%BE%E6%96%BD/11016545]大型游乐设施[/url]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其中,特气设备不仅涉及生命安全,其对环境、运行稳定性等要求都非常高。本文就绝大多数用户遇到的难题,结合规范做以较为标准化的布置建议。特气设备: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0%94%E7%93%B6]气瓶[/url])、[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E%8B%E5%8A%9B%E7%AE%A1%E9%81%93]压力管道[/url]、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这八大类设备。为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国家对各类特种设备,从生产、使用、检验检测三个环节都有严格规定,实行的是全过程的监督。据《2013-2017年中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特种设备综合性检验机构已达到545家,包括质检部门所属检验机构、行业检验机构及企业自检机构,另外还有型式试验机构、无损检测机构、气瓶检验机构等。特气设备属于特种设备的一大类,根据用户的实际用气种类和需求可能包含有:[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gc[/url] 特气气瓶柜GR 大宗or普通气瓶架Local Scrubber 本地式废气处理柜(电加热+水洗复合型 可定制单功能)VMB、VMP等各类气体分配设备GP项目典型气瓶间特气系统,尤其是集中供气系统引入国内的时间并不长,相应的设备、施工方法、经验多是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延伸而来。我们可以参考美国ASTM给出的相应标准,目前国内标准也在逐步完善当中。随着半导体行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特气设备也引入我们自己的生产线中,在多设备引入时建议不相容GR应布置在不同房间里,当由于条件所限布置在同一房间时,GR之间的距离应大于6M。同时具有可燃性和毒性的气体设备应该放置在可燃性气体间。GR、[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gc[/url]、Scrubber等设备宜靠墙布置,具有相同性质的设备应该布置在一起。特种气体房间内的中间通道宽度不得小于2M。[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gc[/url]与墙体之间的距离宜大于0.1M,[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gc[/url]之间距离宜大于0.1M。各类设备布置应该预留维修和运转空间。长管拖车、ISO标准集装瓶组等大型设备宜放置在室外空旷平地。

  • 健全有中国特色的计量体系

    2013年全国质检系统计量工作会提出健全有中国特色的计量体系 从1月30日召开的全国质检系统计量工作视频会上获悉,2013年全国质检系统将积极探索,努力健全有中国特色的计量体系。 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负责人在报告中从工作理论、法律法规、行政监管、国家计量基标准和标准物质、量值传递溯源、产业计量、区域经济发展、技术保障8个方面对有中国特色的计量体系进行了阐释。 在计量工作理论体系方面,要加强有中国特色计量工作体制机制研究,积极开展中国计量发展历史研究、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对计量新需求研究、计量基标准覆盖率研究、计量风险预警和评估研究等,从理论基础和战略全局高度研究计量发展问题;在计量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要以修订《计量法》为核心,开展《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计量检定印、证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和规章的制修订工作及国家计量技术法规体系的建设工作;在健全计量行政监管体系方面,要以“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为目标,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计量工作的管理体制;在健全国家计量基标准和标准物质体系工作中,要继续加强新一代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量子计量基准研究,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需求,积极开展急需的国家计量基标准研究;在健全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方面,着重要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有重大影响的关键量和重点对象的量值传递体系的规划、研究与建设;在建立健全产业计量服务体系时,要在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其它经济社会重点领域,推动国家产业计量测试平台(中心)建设,研究具有产业特点的量值传递技术和产业关键领域关键参数的测量、测试技术。通过平台及时高效地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和技术保障;围绕健全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体系,研究如何根据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有效整合并科学利用区域内计量资源,从而更加高效地服务区域产业科学发展;关于健全计量技术保障体系,提出要组织制定加强市、县级计量技术机构建设发展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地(市)、县级计量技术机构能力提升。各地要建立和完善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强制检定需要的计量检定测试实验室,增强计量技术机构科技创新、量值传递及计量技术服务能力等。

  • 浙江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成功转型为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align=left][color=#000000] 根据浙编办函〔2019〕117号文件,7月9日,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更名为“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并增加了科学研究、公共服务、职业教育、安全风险评估、事故分析预警及鉴定等新职责。浙这一承前启后的转变,标志着该院自我转型的改革成果和履职模式得到了认可和固化。[/color]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党委委员马剑平,副巡视员朱飞共同为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省特科院)揭牌。省特科院全体班子成员及中层正职以上干部参加了揭牌仪式。 此次更名,是浙江省编办对省特科院五年来自我转型改革的充分肯定。为克服事业单位体制下特检机构普遍存在的功能弱化和人财不足的两难问题,2014年省特科院以原省质监局内部人事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通过大刀阔斧的内部机制和职能转型改革,探索了新形势下特检机构强化公益属性和促进自身发展相辅相成的实现路径,有效解决了“激励机制不活、发展动力不足、工作效率不高”的传统体制弊端,也有效规避了市场化改革“公益履职弱化、检验质量风险提升”的新矛盾,走出了一条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六位一体’系统保安全和服务产业发展的质量安全公共服务综合体”的改革创新之路,推动了机构发展壮大,全面提升了机构保障安全和服务社会的贡献率。 五年来,省特科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攻关的“四特”精神,推进院综合发展实力显著提升。硕士及高级职称以上高层次人员增加了67%,院净资产增加了135%,其中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原值增加了178%;公益履职能力明显增强,建成了全国一流的国家电梯质检中心、筹建定位高端产业发展的国家特种金属结构材料质检中心。建立了全国首家特种设备学院和首个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科普(普法)教育基地。获批工信部的国家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是目前全国同行中最早拥有“安全、节能、环保”三位一体检测能力的单位之一;品牌形象进一步树立,先后获得“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国质量之光卓越技术机构”、“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服务G20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青少年维权岗”、“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杭州市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多项工作分别获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领导的批示肯定。[color=#000000][/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  “从‘检验’到‘科学’,定位更科学,履职更全面,体现的是整体工作思路、发展理念的跨越。”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开展机构职能改革后,该院以法定检验为基础,建立了集保障安全、服务产业、节能环保、职业教育、普法科普、科学研究6个方面为一体的新模式,全过程、全方位履行公益职责,实现了检验、安全与环保节能联动保障。[/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  仅仅两字的转变来之不易。为达成这一转变,浙江省特科院已努力探索整整5年。此前,该院传统业务模式比较单一,主要通过检验尤其是法定检验来保障特种设备安全,为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提供技术支撑。而随着特种设备新技术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特种设备安全需求的不断提升,单一的检测检验已难以适应质量安全和产业发展新形势。大量与特种设备安全相关联的公益工作没有机构去做,系统保障安全的综合能力无法向更高的水平提升。[/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  面对职能滞后于需求的现实,浙江省特科院把目光投向问题源头,开始研究思考多层次系统性的解决方案。2014年,因时应势开始主动转型,确立了“六位一体”系统保安全的新理念,积极构建公共服务综合平台服务产业发展。[/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  “这之后,我们陆续建成了全国唯一的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科普教育基地(普法基地)、两大服务产业的国家质检中心、全国首家特种设备学院与国家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浙江省特科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完成检验机构法定公益职责的前提下,深挖技术装备和专业人才的潜能,构建以增值性公共服务营业收入反哺公益法检业务和事业发展的自我造血机制,突破了靠政策、靠跑量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瓶颈。[/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  在履职模式转变过程中,“特种设备安全顾问服务”成为具有代表性的一项业务内容。“在鱼山大桥建设工程27个月的工期中,30多台套关键设备未发生故障,确保了制梁、吊梁、架梁过程‘零延误’,为实现‘鱼山速度’提供了重要保障。”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5年来,已向投资概算合计1200多亿元的工程项目提供该项服务,检查及分析各类特种设备3600多台,排查出了一大批安全隐患,有力保障了重大项目的安全投产。[/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  思路的转变与革新,让浙江省特科院公益履职能力明显增强,服务产业能力走在了全国同行业前列。最近5年累计检验检测设备50余万台套,排除各类重大缺陷(隐患)3000余例,特种设备万台事故率和死亡率不到全国的1/4。国家电梯质检中心、国家特种金属结构材料质检中心为相关产业发展持续贡献特检力量,依托科普教育基地与专业学院,特种设备公众教育能力更是不断提升。[/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  “六位一体”工作模式让各个业务板块相互促进。检验需求和检验积累让科研更容易出成果,科研成果又让检验更有效率、更精准。职业教育让检验和科研更加了解行业需求,同时能将最新成果快速应用到行业之中。该院工作人员介绍:“仅以电梯为例,目前已实现19个品种电梯整机和20个品种电梯部件检测能力,形成针对高温、高压、深冷、临氢、核辐射等极端条件下使用的承压类特种设备材料,以及耐高温、耐低温、耐真空、抗加速的航天航空用轻质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的检测试验能力,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省特科院将以此次更名为契机,把初心和使命转化为思想、政治和行动自觉,继续巩固深化综合改革成效,进一步提高机构要素资源利用率、激发机构内部活力、增强机构公益履职能力,打造一个高水平的“六位一体综合服务体”,为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作出新贡献![/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img=,,400]http://www.zjtj.org/cms/fileUpload/images/201907091114484.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img=,,400]http://www.zjtj.org/cms/fileUpload/images/201907091115027.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img=,,400]http://www.zjtj.org/cms/fileUpload/images/201907091115173.jpg[/img][/color][/align]

  • 一图读懂|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23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

    [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e3b22529-ee55-436d-95d8-62de48d270b3.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d2e8f8ad-7f9d-4e61-bf9e-5633b53eec42.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202c47f3-bcbe-4c16-93c6-c91cc1bcb654.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8203e8f9-ac8d-4de1-9899-7346bb2f0adc.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8223caaf-75ce-4a2b-8b08-8f0ec226e094.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c6f942f1-64f4-4159-8306-4a59ef213031.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8a5d05bf-102b-4aa6-91c3-f6a55349c11f.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fa292ec8-23f0-43f5-bee5-81432aa0adba.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ee13d2bc-398b-4bb1-b867-e809f28d9110.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7c3f2336-b310-4d39-aa55-ad4cce6c7086.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23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11.pn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ac30fa25-97d2-457d-bc65-091ff86ea478.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1d56770c-c3c8-443c-9cd9-daa3f8d171bc.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95165520-779e-4baa-a4c0-f1b86e5da4ed.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395eeec8-d809-4442-9e1d-a491842f9df9.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e0b16520-0db2-43cd-98ea-5c0493eb794f.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18079046-ee71-4726-a098-74a196077263.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8f6692c4-7990-4506-a4e4-0db1a6dbdfa9.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9470f8d9-ef17-4643-8a5e-42bd8da7fce5.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35f108e6-9215-4fcf-a221-eab92a311862.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b2399f23-5d9b-4af3-8371-18647d757b1e.jpg[/img][/align][size=14px][color=#707d8a][ 来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种设备局官网 ][/color][/size]

  •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时间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总局领导好:根据《TSG 08—2017特种设备使用规则》3.1要求: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特种设备所在地的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申请办理使用登记。请问,投入使用后30日必须使用登记完成,并办理完使用证?还是30日内提交申请办理申请即可?[align=center][img]https://xgzlyhd.samr.gov.cn/gjjly/img/fd-a-avator.png[/img][/align][b]回复部门: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b][color=#999999][back=transparent]时间:2024-03-01[/back][/color]您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内,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因此,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后30日应当提交使用登记申请,并取得使用登记证书。

  • 【转帖】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特”在何处?

    “特”在基本国情  “特”在基本国情是指中国特定的地理生态环境条件、人口因素以及社会强烈的发展意识。  “特”在文化传统  “特”在与世界上其他文明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没有中断并一直渗透在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社会习俗中,影响至今。  “特”在所处历史方位  “特”在历史方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我们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二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历史方位。  “特”在国家性质  “特”在国家性质主要是就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制度来说。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解决环境问题的最大优势,中国的政治优势是可以把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办大事。  阅读提示  特定的基本国情是指中国特定的地理状况和生态资源条件、人口因素以及中华民族强烈的发展意识。  新时期实践科学发展观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需要我们认清中国特色究竟“特”在何处。在笔者看来,主要有“四特”:一是“特”在基本国情;二是“特”在文化传统;三是“特”在所处历史方位;四是“特”在国家性质。认清了这“四特”,我们对中国环境问题的特殊性才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对实际工作中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才能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得力。  特定的地理生态环境条件即中国特定的纬度、海岸线形状、国土面积、地貌特征、气候因素和生态状况等。中国的这个基本地理状况和生态资源条件对环境保护工作来说具有很大的制约性——适宜人居和发展的区域主要集中于我国中部及东部地区,气候存在着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因素,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海岸线较浅的大陆架显著影响污染物扩散能力等。  同时,人口因素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之一。庞大的人口基数及其总量的不断增长,给有限的资源和环境容量带来了持续的压力。据有关部门研究,我国总人口2010年、2020年将分别达13.6亿和14.5亿,2030年前后将达到峰值15亿人左右,那时人口因素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将处于最高峰。  还有,现阶段中华民族具有特别强烈的发展愿望也是基本国情。这是可以理解的。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和未来生存挑战都极大地强化着全社会的发展意识。尤其是国家经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已成全社会的共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成时代的主流意识。这就决定了中国环境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就是发展与代价问题,也是如何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及发展方式问题。在更宏观的意义上,这种发展愿望是对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强烈呼应。  阅读提示  特定的文化传统是指中国文化的传承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及其普世价值。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和独特文化的大国,而且这种文明和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传承性:包容性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兼容同化异质文化而又不被其他文化所同化的特性;传承性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与世界上其他文明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没有中断过甚至传至海外并一直渗透在中华民族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习俗、典籍、语言中,影响至今。这一点突出地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古代是农业文明下的社会。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中国人认同天人合一的理念,在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力求体现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思想。  尤其是,中国文化传统更延续了中国的生态智慧。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孔子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对水中的鱼、山中的鸟不能赶尽杀绝,表现了儒家对人与自然要保持生态平衡的思考和态度。所谓“网开三面”、“里革断罟”,“不取麋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就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善待自然万物的生态思想。  此外,中国宗教文化和少数民族习俗中也蕴藏着关照大自然的理念。中国传统佛教主张所谓“众生平等”就是其一。在藏族传统中对乱砍滥伐树木,尤其是砍伐寺院所在地附近的树木就有禁忌。“世上最纯洁的是水和母亲”这句藏民谚语更清楚地折射了藏族人民对自然的理解。在云南纳西族的习俗中,村民如果砍树,需要先向神请示,树可以砍但不能乱砍,须记着如何偿还。  在笔者看来,上述论及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但现在看来具有相当的普世价值。文化具有相对超越时空的属性,不能因为它产生的年代来否认其普世价值。新时期,我们必须吸纳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古今中外的人类一切文明智慧,从既继承又发展的态度出发,不断丰富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思想资源,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提示  特定历史方位是指中国处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的历史进程之中。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转变的新阶段。  所谓历史方位,就是指一种事物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处的方向和位置。也就是说,要用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不同的参考系来观照事物的客观情况。共时性是指事物当下的状况,历时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历史状况。历史方位具有变动性、规律性和客观性。我们只有准确地判定事物的历史方位,才能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乘势而上,有所作为。  “特”在历史方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我们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二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历史方位。我们要从国家发展的大局观照环境保护,从环境保护视角思考国家发展的大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一域”,力图在国家战略的层面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处。  就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看,建国已经将近60年,改革开放也走过了30个年头,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深。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分散在全球的孤立文明体系和民族国家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工业文明的潮流中。现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有效地排除世界的影响,自成体系地完成现代化的历史任务。20世纪以来,全球化把地球上任何地方和任何民族国家都纳入了全球网络系统中。中国是这个网络系统的节点之一。发自美国的金融危机,2008年形成了全球金融海啸,也影响了中国,但中国的外汇储备目前是全球第一,这就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所处位置和环境的写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约为18%增长到2006年的约44%。我国走过了一条赶超型的工业化道路,按照部署,我国在2020年要基本完成工业化过程,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目前国家整体上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污染物高度密集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环境问题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在宏观决策和整体规划中考虑环境与资源的因素不够,涉及国家整体的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平衡、产业规划不完善问题,由此带来了潜在而深远的环境影响。  就中国环境保护的历史方位看,上世纪80年代,国家就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地位,上世纪90年代,又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本世纪初期,鲜明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中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转变的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历史性转变、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已经成为我们的广泛共识。  概言之,我们必须在这种特定的国家历史方位和中国环境保护的历史方位下,从国家所处历史方位思考中国环境保护,从中国环境保护历史方位思考国家大局,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 【转帖】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环境应急管理体系

    全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暨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成立大会今日在京召开,分析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部署推进中国特色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各项重点工作,成立由26位专家组成的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讲话中强调,要切实把环境应急管理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防范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环境应急管理体系,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张力军说,当前,全国突发环境事件居高不下,环境应急管理面临严峻挑战。加强环境应急管理,积极防范环境风险,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已成为保障国家环境安全最紧迫、最直接、最现实的任务。各级环保部门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环境应急管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的职责所在,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维护国家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是忠实履行环保职能的直接体现。做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力军指出,目前我国环境应急管理法制不完善、体制不顺畅、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依然突出,应急预案不科学、保障措施不落实的情况相当普遍,应急管理工作基础薄弱,防范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欠缺,与加强环境管理的需要严重不适应,已经成为推进环保历史性转变的短板和瓶颈。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积极防范和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必须要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要以保障群众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目标,以"事前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事后管理"的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为主线,建立包括风险防控体系、应急预案体系、指挥协调体系、恢复评估体系在内的四大核心要素,以及政策法律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应急资源体系三大保障要素,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有机整体。在构建这一复杂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讲求方法,强化措施,争取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优先取得突破,带动体系全面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要转变思想观念,推动工作转型。要从事后处置为主向预防为主、预防与处置相结合的全过程管理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要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转变,建设完善"一案三制"(应急预案、法制、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应急管理的整体效能。二要加强规范管理,落实环保责任。要进一步界定各级环保部门事权,上下互动、形成合力 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事先准备不足、应对处置不力、造成严重影响的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和相关部门,以及违法排放污染物、造成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依法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三要抓住改革机遇,创新应急体制。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企事业单位落实、公众有序参与的环境应急管理体制 抓住地方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全面加强环境应急队伍和机构建设,逐步推进环境应急处置的专业化。四要推动部门协作,引领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预防和处置跨界突发水环境事件的长效机制,完善地区之间信息互通、监测预警、联合执法、协同应对等制度,建立稳定的沟通协调平台 积极开展部门合作,落实环保、安监部门应急联动机制,推动建立环保部门与综合性、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的长效联动机制 要抓紧研究制定《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规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五要实施"基础工程",提升应急能力。要以组建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为契机,大力建设面向全国、服务全国的专家库 要以提高保障工作实效为核心,利用国家、地方和大中型企业现有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环境应急物资库 要组织开展案例研究,全面深入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实战能力 要重点建好国家、省、市三级环境应急指挥平台,加快形成全国统一、高效的环境应急决策指挥网络。 张力军强调,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各地要全面贯彻落实《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围绕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积极推进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确保全国环境安全大局稳定。具体要抓好7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对涉及饮用水污染、重金属污染以及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要快速反应、科学处置,最大程度地减轻事件造成的危害。二是扎实做好环境风险防控工作。从明年开始,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开展环境风险源调查工作,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制度。三是采取综合措施防控重金属污染事件,毫不松懈地抓好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大气污染应急工作,确保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举办期间环境安全,继续深化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四是突出应急预案建设和管理。尽快发布实施《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订稿)》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加快建立应急预案动态管理制度。各地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实战能力。五是健全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机制。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时,要充分评估环境本底、区域容量、人体危害以及污染物富集等问题,对防范环境风险提出明确的要求。实施总量控制管理、排污许可证管理等都要体现应急管理的要求。日常监督要督促企业切实实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积极开展应急状态下环境标准、监测规范的研究。六是加强环境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环境保护部将抓紧制订《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从人、财、物等方面提出明确的应急能力建设量化指标,并建立与之对应的考评机制。各地在研究编制"十二五"规划时,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出发点,以基础、保障、人才建设作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的重点,全面落实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要求。七是打造"12369"知名环保品牌。要真正落实"有报必接、违法必查,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对查处不到位的要严格督办落实,使"12369"环保举报热线成为解决危害群众环境权益问题的绿色通道。 会上,来自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军队,以及各行业协会的26位专家组成的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正式成立。张力军对专家组寄予殷切期望。他说,实践证明,建立环境应急专家组是加强环境应急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科学应对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决策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专家组成立后,专家们将通过指导应急处置工作和参与环境应急日常业务咨询工作,为全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决策建议、专业咨询、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希望各位专家加强环境应急管理理论研究和基础工作研究,积极参与环境应急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努力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省级城市环境保护局负责人、环境应急机构主要负责人,机关各部门、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及所属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 特种作业人员证书全国通用吗?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领导,您好。想咨询一下:户口是山东省的,已在外省考取特种设备作业焊工证,在全国特种设备公示信息查询平台能查询到,并在有效期内,能在全国通用吗?现单位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安装许可证换证,按照TSG 07-2019要求,焊工与现单位有劳动合同、单位社保、工资等资料。但是某评审机构还要求提供当年去外省考取焊工证相关证明材料。我想咨询一下:人员考取了焊工证,在全国特种设备公示信息查询平台可查,并在有效期内。在现单位有社保、有劳动合同、有工资,是本单位员工,评审时不能算本单位焊工吗?评审时还要提供以前报名考试的材料吗?我公司认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证相关资料应由考试机构审核把关,而不是由评审机构前伸到考试机构应该做的工作。而且这个要求仅限于这一家评审机构,评审时才知道这个评审机构要求提供,其他评审机构没有这种要求。敬请回复为盼。[align=center][img]https://xgzlyhd.samr.gov.cn/gjjly/img/fd-a-avator.png[/img][/align][b]回复部门: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b][color=#999999][back=transparent]时间:2023-12-18[/back][/color]您好,感谢您的留言。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证》全国范围内有效。根据您的描述,该焊工已取得证书并在公示平台上能够查询相关信息,应当为正常有效的证书。评审机构在进行评审时,应当按照许可细则执行,不得自行增加或者减少相关要求,具体请咨询具体委托该评审机构的发证机关。

  • 特种设备执法如何使用法律条款?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特种设备执法时,下达监察指令或者查封特种设备时如何使用违法条款及根据条款?[align=center][img]https://xgzlyhd.samr.gov.cn/gjjly/img/fd-a-avator.png[/img][/align][b]回复部门: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b][color=#999999][back=transparent]时间:2024-03-01[/back][/color]您好,关于特种设备安全指令书使用法条问题,请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六十二条相关规定;关于特种设备查封使用法条问题,请参阅《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相关规定。

  • 担任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技术负责人需要满足什么要求,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你好,请问下担任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技术负责人需要满足什么要求,可否由单位非领导层普通员工担任[align=center][img]https://xgzlyhd.samr.gov.cn/gjjly/img/fd-a-avator.png[/img][/align][b]回复部门: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b][color=#999999][back=transparent]时间:2023-06-16[/back][/color]您好,关键岗位人员要求请查阅《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核准规则》和《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核准规则》

  • 2018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申报、配方设计及生产工艺、现场核查与质量检验交流会

    [b] 关于举办“2018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申报、配方设计及生产工艺、现场核查与质量检验交流会的通知各有关单位:[/b]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茅表示,力争12月31日前,实现1岁以下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产品类别全覆盖,这对推动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实施,为特医食品产业勾画了发展蓝图。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领域因为刚起步、潜力大,在我国被称为是黎明行业,也被看作大健康领域的一片新蓝海。制药企业凭借着临床有需求、自身有优势,纷纷摩拳擦掌,将其作为跨界转型的新战场。自2016年7月1日特医食品注册管理办法正式实施,配套的各项法规日益完善,但是因为特医在国内主要由外企主导,因此国内企业在此领域的经验相对匮乏,对生产企业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检验能力等方面均存在挑战,研发人员经验不足,对于配方的设计相对陌生,生产技术人员严重匮乏,导致生产线建设和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均存在风险,同时因为采用注册制,严控产品质量关产品注册,此后各种相关政策均为行业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避免恶性竞争导致行业不健康发展相关条件设置了较高的要求。特医食品在我国是一个朝阳产业,我国正在实施的医疗制度改革,对中国特医食品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利好因素。虽然我国特医食品产业发展滞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但是鉴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及其日益攀升的营养健康需求,特医食品在我国必然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新法规实施以来,截止目前只有16个产品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注册批准,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虽然目前国内的特医食品市场由几个国外背景的企业所占据,但随着2018年以来众多实力企业纷纷介入该领域,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及特医食品审批、注册的放开,国内企业会逐渐的加入到这个领域内,2018年将开启特医食品注册管理新行业新篇章。我中心作为窗口及纽带机构,先后在全国组织过多场特医食品高峰论坛,均得到了各有关单位及企业的强烈反响,一致认为在会议上学到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为帮助各有关单位特医食品注册、研发人员深入学习相关政策法规与规范要求,明确产品申报注册的操作要求,解决企业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核心问题,找准定位。本着不忘初心,惠利于企业研发及行业健康发展目的,我单位决定在广州举办“2018年11月09日-11日在广州市举办“[b]2018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申报、配方设计及生产工艺、现场核查与质量检验交流会[/b]”,本次会议邀请经验丰富的特医食品审评和研发专家主讲,国内外一些龙头企业在特医食品领域案例经验分享。并以现场问答讨论的形式深入探讨,为参会者提供最专业权威的指导,请各有关单位接到通知后积极组织人员参加。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国家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赞助单位:黑龙江劳力乳品机械有限公司、招募中、支持单位:广州纽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康睿达脂质有限公司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医药化工专业委员会、媒体支持:特医食品研发前沿动态、特医食品行业标准联盟、特医食品俱乐部《中外食品工业》杂志社、《中国食物与营养》杂志、中国食品网[b]二、时间地点:[/b]时间:2018年11月09日-11日(09日全天报到)地点:广州市 (报名后发放第二轮报到通知)[b]三、会议已经确定部分出席专家[/b]1、会议已经确定主讲嘉宾及部分议题(排名不分先后)[b]演讲嘉宾:[/b]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29922-2013标准项目负责人、国家营养食物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教授 [b]杨晓光演讲题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国家标准体制介绍》演讲嘉宾:[/b]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负责GB 29922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配套相关标准和老年食品标准工作、 [b]李湖中演讲题目:《特医食品法规标准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分析解读》演讲嘉宾:[/b]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加工食品质量检验中心(广东) 国家食品质量安全培训师和食品生产许可证高级审查员 [b]蔡玮红演讲题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生产企业现场核查》演讲嘉宾:[/b]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内科学系内分泌科博士后,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营养学部肥胖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b] 朱翠凤演讲题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管理模式和应用前景》演讲嘉宾:[/b]江苏省营养学会理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营养科主任、淮安市营养学会理事长、江苏省临床营养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医院协会临床营养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b]沈 旸演讲题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临床应用瓶颈及市场突破》演讲嘉宾:[/b]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主任、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SPEN)副秘书长、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特医食品专委会肿瘤营养学组组长、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营养学部副主任委员 [b] 丛明华演讲题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演讲嘉宾:[/b]黑龙江劳力乳品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b] 刘保军演讲题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工艺设备的设计与应用》演讲嘉宾:[/b]新加坡商艾益生私人有限公司营运副总,原费森尤斯卡比亚太区肾脏 市场经理,全球产品经理,雀巢婴幼儿营养品牌经理 [b] 王雅玲 演讲题目:《台湾特医食品配方设计规范与安全监控系统》演讲嘉宾:[/b]广州纽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恩特纽健特医食品研究所所长,广州精准健康管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营养学部委员 [b]李汉西演讲题目:《精准营养诊疗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演讲嘉宾:[/b]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广东省营养学会营养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科普讲师团专家组成员;中山大学毕业后医学教育临床营养学学科专家组组长 [b]陈超刚演讲题目:《待定》演讲嘉宾:[/b]台湾益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副总经理,台北医学院保健营养学系研究所、台湾国际生命科学会会员营养组法规召集人、食品药物管理署委托计划专家委员、台北市营养师公会理事 [b] 陈盈蓉 演讲题目:《台湾特医食品法规管理与临床试验状况与挑战》演讲嘉宾:[/b]广东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广东省营养学会学会理事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营养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 [b]马文君演讲题目:《待定》演讲嘉宾:[/b]甘肃省质量受权人协会会长、兰州大学MBA特聘教师、玛思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澳大利亚德洛兰乳业、澳大利亚爱微牛乳业中国首席科学家 [b]刘保惠演讲题目:《特医食品产品配方营养学研究及研发报告编写》备注:以上为部分已确定出席演讲嘉宾及课题,其他嘉宾及课题确定后再更新。2.面对面提问交流 专家对话沙龙[/b]针对特医食品注册申报流程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申报关键问题相关要求 、特医食品制备过程中的生产工艺及关键技术 、特医食品生产条件及审查要点、特医食品生产许可相关要求 、特医食品生产放大中技术难点,特医食品现场核查与技术评审、生产工艺审评及存在问题、特医食品受理要求与存在问题、特医食品注册申请条件及注册程序、特医食品包装形式及立项分析、特医食品原料特性与应用中注意事项、特医食品配方设计思路及原辅料的选择依据、特医食品的报要求及实例分析点评、特医食品企业开发现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名称规范原则、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高质量研发体系与项目管理、特医食品配方依据与技术要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研发与临床营养支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企业研发经验案例分享、特医食品配方设计思路等相关问题,安排时间让参会者与专家互动交流,探讨特医食品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b]四、参会对象:[/b]1、从事食品加工、营养、微生物、植物与医学等研究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相关专家学者、食品、卫生、质量监督管理、检测、进出口等机构;2、保健食品、特医食品企业总经理、研发、注册申报、市场、项目、质量管理等部门负责人。申报代理机构相关人员;其他有关人员等。3、特医食品相关原料供应商、上下游设备仪器生产商相关负责人等。4、本次会议茶歇时间将安排半小时参观展位及专家沟通交流。[b]五、会议费用:[/b]1、会务费:2200元/人,提前打款2000元/人。2、会务费含:场地、研讨、资料及论文集。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b]六、企业参与单项宣传:[/b]本次会议将为参会企业及科研机构设立赞助方案及多个产品展示区,具体的收费标准如下(以人民币结算):1、赞助单位(赞助金额:2万人民币);2、展位费:展位:5000元(2m*2m)含1个免费代表名额(展位共20个) ;3、会刊广告费:封底:3000元;封二/扉页:2000元;会议记录本赞助等。[b]七、会议组委会:[/b]1.为做好会务工作,请参加会议的人员填写《回执表》(见附件),并以电子邮件或传真方式反馈至组委会,或扫描二维码在线填写报名表。2.会议设立20个展览展示,详情请与组委会联系。3.本次会议赞助单位及协办单位正在招募中,协办与会议负责人沟通。联系人:马超电 话:010-88287870手 机:13240487419邮 箱:[email=1683101345@qq.com][color=#3a3a3a]1683101345@qq.[/color][color=#3a3a3a]com[/color][/email][b][color=#333333] [/color][color=#333333]国家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color][color=#333333]二零一[/color][color=#333333]八[/color][color=#333333]年[/color][color=#333333]九[/color][color=#333333]月[/color][color=#333333] [/color] [/b]

  •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特种设备 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年”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  为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贯彻落实《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市场监管总局令第73号)、《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市场监管总局令第74号)(以下称两个规定),推动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落细,总局决定开展“特种设备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年”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落实两个规定为抓手,以健全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安全责任体系为重点,抓住“关键少数”,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找得到人、查得清事、落得了责”,有效提升特种设备风险防控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较大和一般事故,推动特种设备安全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到2023年底,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全部建立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安全总监、安全员分级负责的责任体系,有效运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减少违法行为,减少风险隐患,不断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水平。  二、重点任务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特种设备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年”活动,与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组织部署,建立工作专班,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扎实开展“特种设备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年”活动,在特种设备领域营造“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推动两个规定落地见效。  (一)督促指导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健全责任体系。督促指导特种设备生产单位依法配备质量安全总监、质量安全员,建立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质量安全总监、质量安全员分级负责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保证特种设备生产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负责。督促指导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依法配备安全总监、安全员,建立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总监、安全员分级负责的安全责任 体系,落实使用安全责任制,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二)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督促指导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落实自查要求,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并按照要求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填写每日安全检查记录、每周安全排查整治报告、每月安全调度会议纪要等配套文件,客观、真实地记录和保存相关资料,确保责任落实有记录、可核实。  (三)加大监督检查和督促落实力度。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按要求配备安全总监、安全员,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对未达到规定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督促落实两个规定,总局将对两个规定落实情况开展调研指导,推动两个规定取得预期效果。对于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可参考总局对相关问题的说明细化落实(见附件)。  三、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3年5月)。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推进两个规定落实的工作方案,通过实地调研、现场座谈、集中培训、媒体传播等方式,广泛开展宣贯活动,督促指导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掌握规定要求。完善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配套文件参考模板,为两个规定顺利施行做好准备。  (二)督促落实阶段(2023年6月至7月)。 督促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在7月底前配齐安全总监和安全员,建立完善“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将管理责任细化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并按要求对安全总监和安全员组织开展相应培训。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监督检查、检验检测等,督促相关单位及时填报相关人员信息,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及时将已汇总的相关人员信息上报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平台”。   (三)调研指导阶段(2023年8月至10月)。 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未按规定配备安全总监、安全员的,以及未按规定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的,要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责令限期整改,对逾期未整改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督促落实两个规定要求,总局将对落实情况开展调研指导。  (四)总结提升阶段(2023年11月至12月)。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在推动规章落实的基础上,系统总结施行两个规定取得的成效。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相关人员信息填报,推进完善特种设备信息化建设,推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数字化、规范化。要进一步梳理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及时研究解决日常监管、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各地工作情况请于2023年12月底前报送总局特种设备局(报送方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作门户”—“公文交换系统” —“上报公文”—“主送”—“特种设备局”)。   附件:关于实施两个规定若干问题的说明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   2023年4月 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 【资料】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思想体系浅谈

    【论文摘要】30多年来,中国形成了以发展论、国策论、避免论、统筹论、全面参与论、生态文明论为主要标志的环境保护思想体系。“六论”以“发展论”为核心,以“国策论”为基础,以“生态文明论”为未来导向,形成了一个以这几个方面互为补充面向未来指导中国环境保护的思想体系框架。[img]http://bbs.instrument.com.cn/images/affix.gif[/img][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download.asp?ID=199945]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思想体系浅谈.rar[/url]

  • 就热贴:食品安全问题,真的是“中国特色”?谈谈自己对中国食品安全的看法

    坛友fengmo4668发了一个帖子食品安全问题,真的是“中国特色”?楼主在帖子里提到最近发生在欧洲的“马肉风波”以及美国猪肉中莱克多巴胺残留问题,用以证明国外的食品也不安全,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每个国家、每个政府都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难题的。绝对不是“中国特色”,称之为是“全球特色”才更合适。 食品安全的确是个世界性的问题,每个国家和政府都面临着的难题。但要说中国的食品安全和别的国家比起来,那绝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其严重性和其它国家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 食品从来就不存在绝对的安全,但在有效的监管体制下,则可以将风险减小到最低。我国的问题也就是出在一直没有有效的监管体系。问题发生了,也是能遮就遮,遮不住了,就弄几个替罪羊做做样子。连“三聚氰胺”这种导致上万婴儿健康受到损害,有的甚至致残致畸,到最后也没有一个官员被真正的处理。 楼主所举的三个例子,“马肉风波”和“鱼肉风波”这都仅仅只是以廉充贵,算不得安全事件。而关于莱克多巴胺这一问题,是很复杂的。其残留毒性远低于具有相同功能的其他瘦肉精添加物,在美国,莱克多巴胺是允许添加于动物饲料的,其用量受到严格监管。除美国外,全世界核准于牛只饲料中添加莱克多巴胺的国家,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印尼等三国。台湾于2012年也批准使用。用于猪只饲料添加的还有多于20个国家允许使用,包括澳洲、巴西、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泰国等地。 2012年7月5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因缺乏共识,美方提议表决,以69对67通过莱克多巴胺残留容许量标准,其中只包括牛与猪,但火鸡部份没有订立。欧盟和中国目前维持的是不得检出的标准。 在有效监管下,使用莱克多巴胺可以有效降低猪肉的脂肪含量,提高瘦肉率。 所以用这几个例子来证明中国和外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是一回事,那是大错特错。当然国外的食品安全事件也不是没有。仅仅是沙门氏菌污染导致腹泻和死亡的案例,美国每年都会通报若干起。而在中国还没有建立其相应的食源性微生物感染监控体系。 今年中央将除了农业部门以外,分散在多个部委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重组到一起,成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这和美国所采取的方法也基本一致。从媒体和微博的反应来看,大家对这一举措都表示赞同,也充满了期待。 但在现有法律体系和问责机制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食品安全违法事件的处理仍缺少足够的法律依据和管理权限;在缺乏真正的问责的情况下,难免和之前沦为一样,成了一个以准入、评估、评审为主业的图章部门,不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反倒限制了食品企业的发展,抬高了食品价格。

  • 特种气体探测系统

    特种气体探测系统

    [b]特种气体探测系统[/b]储存、输送、使用特种气体的区域应设置特种气体探测装置。自燃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气体的使用场所、技术夹层等可能发生气体泄露处,气体设备间、气瓶柜和阀门箱的排风管口处,生产工艺设备的可燃性、自燃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气体接入阀门箱及排风管内。生产工艺设备的特种气体的废气处理设备排风口处、惰性气瓶间等,均需要设置探测装置。[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9/201909190943102333_5444_3989203_3.jpg!w690x690.jpg[/img][b]特气泄露报警装置设定:[/b]1. 可燃、自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装置应设置一级报警或二级报警,其中常规的检测报警仅需一级报警,当需要联动控制时,检测装置应具有一级报警和二级报警。在二级报警的同时,输出接点信号至一级报警联动控制系统。2. 自燃、可燃性、毒性气体的一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25%可燃性气体爆炸浓度下限值,二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50%可燃性气体爆炸浓度下限值。毒性气体的一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50%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值,二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100%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值。3. 自燃性、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响应时间应符合:扩散式应小于20s,吸入式应小于15s。毒性气体检测报警:扩散式应小于40s,吸入式应小于20s。4. 配有 PLC 的气瓶柜、气瓶架、阀门箱、阀门盘宜通过通讯接口与气体管理控制系统通信。5. 特种气体相对密度小于或等于0.75时,特种气体探测器应同时设置在释放源上方和厂房最高点易积气处。特种气体相对密度大于0.75时,特种气体探测器应设置在释放源下方离地面0.5m处。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