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偏摆仪的原理

仪器信息网偏摆仪的原理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偏摆仪的原理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偏摆仪的原理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偏摆仪的原理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偏摆仪的原理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偏摆仪的原理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偏摆仪的原理相关的解决方案。

偏摆仪的原理相关的论坛

  • 核酸蛋白检测仪应用和原理

    核酸蛋白检测仪是层析分析的主要装置,核酸蛋白检测仪配上层析柱、恒流泵、部分收集器、层析谱分析系统(根据需要选配)和电脑打印设备即构成一套完整的核酸蛋白检测仪分离层析系统。它是当今从事生命科学研究、药物测定、化工、食品科学及医学研究等行业的现代分析实验仪器。核酸蛋白检测仪分析系统广泛用于工业、农业、科研和大专院校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其原理是根据物质(样品)对紫外光有明显吸收的特征,实现对样品成份含量比对分析,以便进行样品蛋白、核酸物质识别检测和含量测定。在生化分析、环保科学、食品研究、毒理研究、新药开发等领域中对核酸、蛋白检测、纯化和提取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分析手段。

  • 【原创】椭偏仪结构原理与发展

    椭偏仪结构原理与发展[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63165]椭偏仪结构原理与发展[/url]

  • 【原创】物理小趣:左摆----右摆现象:

    【原创】物理小趣:左摆----右摆现象: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6/201006250051_226904_1601036_3.jpg[/img]左摆----右摆现象:是根据介质的偏振方向用两种不同物质左右摆动这样会出现不同谱面,实验这样安排主要是让人们对介质的另一性质,色散出现原理更加了解.可见上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 浅谈锂电池极片水分仪的应用与原理

    浅谈锂电池极片水分仪的应用与原理

    在锂离子电池的制造过程中,有很多东西是必须严格控制的,一是粉尘,二是金属颗粒,三是水分。一、水分对锂离子电池影响巨大  如果水分过高,电解液和水分反应,生成微量有害气体,对注液房环境有不良影响;这也会影响电解液本身的质量,使得电池性能不良,还会使电池柳钉生锈。  水分和电解液中的一种成分反应,生成有害气体,当水分足够多时电池内部的压力就变大,从而引起电池受力变形。如果是手机电池,就表现为鼓壳;当内部压力在高的时候,电池就有危险了,爆裂使得电解液喷溅,电池碎片也很容易伤人。  电池内部水分过高;损耗了电解液的有效成分,也损耗了锂离子,使得锂离子在电池负极片发生不可逆转的化学反应。消耗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就减少了。  用26650电池给电钻供电,充满电后本来可以使用1小时,因为电池内部有水分,就只能使用50分钟了。  当电池内部的水分多的时候,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和水反应,其产物将是气体和氢氟酸(氢氟酸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酸,它可以使电池内部的金属零件腐蚀,进而使电池最终漏液。如果电池漏液,电池的性能将急速下降,而且电解液还会对使用者的机器进行腐蚀,终而引起更加危险的失效。二、电池中的水分来源哪里?  对于电池中的水分,它的来源就主要来之于材料,当然也涉及环境。  正极片:正极片如果使用的是纳米材料,这种纳米材料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很容易周围的空气中吸收水分。  负极片:负极片比正极片来说,吸水性相对低一点,当然,在没有控制湿度的环境下,其从环境空气中吸水数量也是相当乐观的。  隔膜纸:隔膜纸也是一种多孔性的塑料薄膜,其吸水性也是很大的。  电解液:电解液是一种非常怕水的物质,它也是非常容易吸水,他它会和水进行反应,直至所有的电解液物质反映完成,也就是说,它喝水的能力是永无止境,直到自己死掉。  其他金属零件:  虽然金属零件本身对水分的吸收有限,但是,金属零件对水分却很怕,因为水分的存在会使其生锈或者腐蚀。材料中的水分含量是电池中水分的主要来源,当然,环境湿度越大,电池材料越容易吸收水分。(来源:仪器信息网)三、如何检测电池材料中的含水率对于电池材料含水率的检测,行业内一般使用SFY系列快速水分检测仪来精确测定材料的水分含量。A、冠亚快速水分检测仪技术指标 1、称重范围:0-90g 可调试测试空间为3cm 2、水分测定范围:0.01-100% 3、样品质量:0.100-90g 4、加热温度范围:起始-205℃ 加热方式:可变混合式加热 微调自动补偿温度最高15℃ 5、水分含量可读性:0.01% 6、显示参数:7种    红色数码管独立显示模式 7、外型尺寸:380×205×325(mm) 8、电源:220V±10% 9、频率:50Hz±1Hz 10、净重:3.7K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2/201702130944_01_2233_3.jpgB、冠亚快速水分检测仪使用注意事项1.在测定水分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震动,加热筒下端缺口不能迎风摆放。2.测定样品在称量盘中堆积一定要平整,堆积面积尽量布满称盘底面,堆积厚度应尽量薄,利于水分完全蒸发。3.在测定水分过程中,不能用手去摸加热筒,严禁敲击或直接振动工作台面。4.由于该仪器称重系统为精密设备,尤其传力部分特别怕重压,冲击,因而在每次取,放称量盘时尽量用托架,若用手进行取,放称量盘应轻取,轻放。5.测定完成后,马上取下称量盘必须用托架,以免烫手.托架在放入仪器中不应碰到称重支架与称量盘。6.测定后须待称量盘完全冷却后,再放入下一个试样。C、冠亚快速水分检测仪工作原理 采用干燥失重法原理,通过加热系统快速加热样品,使样品的水分能够在最短时间之内完全蒸发,从而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检测出样品的含水率。检测一般样品通常只需3分钟左右。冠亚水分仪采用的原理与国家标准烘箱法相同,检测结果具有可替代性,仪器采用一键式操作,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也避免了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产生的误差。

  • 【分享】生物芯片原理

    生物芯片原理生物芯片技术是应人类基因组计划而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从1992年美国人Stephen Foder 研制出第一块基因芯片起,生物芯片技术飞速发展:从基因芯片到蛋白质芯片、组织芯片、细胞芯片、芯片实验室,从表达谱芯片到诊断芯片、药物筛选芯片、生物传感器,从寡核苷酸芯片到cDNA 芯片、基因组芯片,新兴的生物芯片技术层出不穷,生物芯片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生物芯片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 2003年人类与SARS病毒的决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家借助基因芯片技术迅速而及时地发现了病原体,并查明病原体的本质,为最终战胜SARS 奠定了基础。生物芯片技术的实质是进行生物信号的平行分析。它利用微点阵技术,将成千上万的生物组分(细胞、蛋白质和DNA等)集中到一小片固相基质上,从而使一些传统的生物学分析手段能够在尽量小的空间范围内,以尽量快的速度完成。与传统的仪器检测方法相比,生物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微型化、自动化和成本低等特点。生物芯片按照其上所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有无外加场力的干预,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大类。被动式芯片是指芯片上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在无外加场力的情况下,通过分子的扩散运动完成,如已在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微阵列芯片,包括DNA芯片,蛋白质芯片等。这也是目前最普遍的生物芯片,但这类芯片存在如下缺点:生产和检测过程人为干扰因素多、难以标准化,生化反应条件和过程不可控、反应效率较低,检测结果重复性较差等。主动式芯片是在芯片的构建和生化反应中直接引入外力或场的作用,它具有快速、高效、自动化和重复性好的特点,是构建芯片实验室、实现过程集成化的基本部件。主动式芯片技术已成为生物芯片技术研究的重点。随着新兴技术和新设计思想的不断产生,各种新型的主动式芯片必将陆续推出,他们的发展与完善将对生命科学与医学的研究与应用产生深远的影响。本项目旨在开发一种新型的主动式生物芯片(主动式蛋白芯片),减少蛋白芯片生产和检测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因素,标化芯片的生产和检测过程,并使芯片上的生化反应可控、高效、快速地进行,最终改善芯片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同时,这一技术也可应用于其他种类芯片(如基因芯片、组织芯片、细胞芯片)的升级换代。

  • IPTG 诱导蛋白表达的原理及实验步骤

    在原核蛋白表达体系中,如E.coli(大肠埃希菌)系统,外源基因通常需要诱导剂的诱导才能进行表达,本文详细讲述了常用诱导剂IPTG 对外源蛋白诱导表达的原理以及实验步骤。

  • 蛋白纯化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font=宋体]重组蛋白的表达(尤其是使用细菌载体和宿主)是一项成熟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将其以活化形式分离。[/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重组蛋白的纯化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技术。为了研究蛋白的特定功能和结构,研究人员必须将重组蛋白从生物体中分离并纯化。蛋白纯化方法主要利用不同重组蛋白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可以根据蛋白之间的相似性去除非蛋白物质,然后根据蛋白之间的差异分离纯化目标重组蛋白。[/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protein-tag][b]蛋白标签[/b][/url]是一种可以提高重组蛋白的溶解度、简化蛋白纯化的简单有效的工具,并通过简单的方法跟踪蛋白表达和纯化过程。此外,蛋白标签是追踪活细胞中蛋白和进程的一种有效工具,可以通过显微镜直接跟踪或者通过[/font][font=Calibri]Western blot[/font][font=宋体]、免疫沉淀或免疫染色间接进行跟踪。[/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b]蛋白纯化的原理:[/b][/font][font=宋体]不同的重组蛋白具有不同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导致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存在差异。我们也可以根据目标蛋白与其他蛋白和裂解液的性质差异设计合理的蛋白纯化方案。[/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大多数的纯化方案需要不止一步才能达到理想的纯度水平。该过程中的每一步都会造成一定的产品损失,假设每一步的获得率为[/font][font=Calibri]80%[/font][font=宋体]。因此,建议尽可能减少纯化步骤。起始原料的选择是纯化过程设计的关键。[/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在背景信息、检测方法和样品规格都已到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三阶段纯化策略。纯化分为捕获、中度纯化和精细纯化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目标。捕获阶段的目标是分离、浓缩和稳定目标产物。[/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b][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protein-purification]蛋白纯化[/url]操作步骤:[/b][/font][font=宋体]理想情况下,最终的纯化过程包括样品制备,其中包括在需要时进行萃取和澄清,然后进行上述捕获、中度纯化和精细纯化三个阶段的纯化。步骤的数量始终取决于所需的纯度和蛋白的预期用途。[/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义翘神州提供不同表达系统的蛋白纯化服务,有细菌系统蛋白纯化、哺乳动物瞬时系统蛋白纯化、杆状病毒系统蛋白纯化。详情可以参看:[/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protein-purification[/font][/font]

  • 【分享】电阻应变片的定义原理

    电阻应变测量原理,是以电阻应变片作为传感元件,将其牢固地粘贴在构件的测点上,构件受力后由于测点发生应变,应变片也随之变形而使应变片的电阻发生变化,再由专用仪器测得应变片的电阻变化大小,并转换为测点的应变值。  根据不同的用途,电阻应变片的阻值可以由设计者设计,但电微型压力传感器阻的取值范围应注意:阻值太小,所需的驱动电流太大,同时应变片的发热致使本身的温度过高,不同的环境中使用,使应变片的阻值变化太大,输出零点漂移明显,调零电路过于复杂。而电阻太大,阻抗太高,抗外界的电磁干扰能力较差。一般均为几十欧至几十千欧左右。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吸附在基体材料上应变电阻随机械形变而产生阻值变化的现象,俗称为电阻应变效应。

  • 蛋白纯化的目的、原理及蛋白纯化的4种方法详解

    [font=宋体]蛋白质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有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之一。生物体的生长、发育、遗传和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随着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基因组学等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意识到仅仅依靠基因组的序列分析来试图阐明生命活动的现象和本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对所有蛋白质的总和进行研究,才能更科学地掌握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更完善地揭示生命的本质。[/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由此许多学者将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焦点从基因转向蛋白质,使蛋白质成为揭示生命活动现象和分子生物学机理的重要研究对象。研究蛋白质首要的步骤是将目的蛋白从复杂的大分子混合物中分离纯化出来,得到高纯度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目的物。因此,高效的纯化技术和手段是蛋白质研究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之一。[/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蛋白纯化的目的[/font] [/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蛋白纯化的目的是将目标蛋白质从细胞裂解液的全部组分中分离出来,同时仍保留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及化学完整性。蛋白质的分离和提纯工作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需根据蛋白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来提高获得的蛋白制品的纯度。[/font] [/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蛋白纯化的原理[/font] [/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及空间结构不同,导致其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性质上存在差异,利用待分离蛋白质与其它蛋白质性质上的差异,即可以设计出一套合理的蛋白纯化方案。蛋白的纯化大致分为粗分离阶段和精细纯化阶段两个阶段。粗分离阶段主要将目的蛋白和其他细胞成分如[/font] [font=Calibri]RNA[/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DNA [/font][font=宋体]等分开,常用的方法为硫酸铵沉淀法。精细纯化阶段的目的是把目的蛋白与其他大小及理化性质接近的蛋白区分开来,[/font][/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常用的方法有: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疏水层析、亲和层析等。[/font] [/font][/b][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①[/font][font=宋体]凝胶过滤层析[/font][/b][font=宋体]凝胶过滤层析(又叫做分子筛)是根据样品的分子大小对样品进行分离的一种简单温和的层析技术。凝胶过滤层析也称分子筛层析、排阻层析,是利用具有网状结构的凝胶的分子筛作用,根据被分离物质的分子大小不同来进行分离。不同于离子交换层析和亲和层析,凝胶过滤的层析样品不与层析柱料结合,因此,缓冲液成分不直接影响分辨率。[/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原理:层析柱中的填料是球状颗粒的惰性的多孔网状结构的柱料,多是交联的聚糖[/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如葡聚糖或琼脂糖[/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类物质。在加入样品之后,样品中的小分子物质能进入球状填料内部,在柱子中停留时间较长;而大分子物质不能进入球状填料内部,停留时间较短。所以当样品经过凝胶过滤层析柱分离后,样品中的不同分子大小的物质就可以被分离开了。[/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特点:[/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根据分子大小和形状进行分离[/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是一种非吸附的分离方式[/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缓冲液成分不直接影响分辨率,只需要一种缓冲液[/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操作便捷[/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②[/font][font=宋体]离子交换层析[/font][/b][font=宋体]离子交换层析是目前蛋白质分离纯化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原理:不同蛋白等电点差异,分子大小差异,在同一个流动相中电荷密度分布不同,电荷量不等,与具有相反电荷的离子交换介质结合强度不同,在流动相洗脱时保留时间不同,从而得以分离。[/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特点:[/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根据分子大小和等电点差异进行分离[/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灵敏度高,重复性,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③[/font][font=宋体]疏水层析[/font][/b][font=宋体]原理:疏水层析是依据蛋白质疏水性差异分离的。即根据蛋白质和疏水介质表面的疏水基团的可逆相互作用进行分离。蛋白的疏水性在高离子强度下被增强,因此在高离子强度环境中结合,通常采用降低离子强度的方式进行洗脱。独特的吸附分离模式使得疏水层析成为硫酸铵盐析后或离子交换高盐洗脱后理想的纯化方式。[/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特点:[/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采用了盐的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色谱条件温和,生物大分子的活性回收率很高。[/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蛋白质在[/font][font=Calibri]HIC[/font][font=宋体]操作过程中是高盐上样,低盐洗脱(高盐浓度的样品不必作处理就可直接上样)。[/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在一次色谱中可同时实现出去盐酸胍、蛋白质复性和分离三个目的。[/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温度升高,蛋白质天然折叠伸展,暴露出更多内部疏水集团,使蛋白质的[/font][font=Calibri]HIC[/font][font=宋体]保留发生变化。[/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色谱填料稳定性好,盐水体系作流动相无环境污染。[/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④[/font][font=宋体]亲和层析[/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原理:[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protein-purification-by-ac][b]亲和层析[/b][/url]是应用生物高分子与配基可逆结合的原理,将配基通过共价键牢固结合于载体上而制得的层析系统。这种可逆结合的作用主要是靠生物高分子对它的配基的空间结构的识别。常用的生物亲和关系有酶[/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底物、底物类似物、抑制剂、激活剂、辅因子,抗体[/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抗原,激素[/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受体蛋白、载体蛋白,外源凝集素[/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多糖、糖蛋白、细胞表面受体,核酸[/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互补核苷酸序列、组蛋白、核酸结合蛋白等,具有高效、简单、快速的优点,是当前最为理想的分离纯化蛋白的方法。[/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更多详情可以参看蛋白纯化技术[/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方法:[/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protein-purification-techniques[/font][/font][font=Calibri] [/font]

  • 蛋白纯化:原理、步骤详解

    [font=宋体][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protein-purification-protocol][b]蛋白纯化[/b][/url]是生物实验室和制药工业中至关重要的技术。它涉及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目标蛋白质,同时保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蛋白纯化的原理和步骤不仅有助于提高实验效率,还可以降低实验失败的风险。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蛋白纯化的定义、原理和步骤。[/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b]蛋白纯化定义及原理[/b][/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蛋白纯化是生物研究常用的一种技术,是指从蛋白混合物中得到纯度较高的某种蛋白的过程。根据样本和杂质的特性选择适合的纯化方法,纯化技术的选择要简单化,并且要产生最佳的纯化效果。如果纯度的要求很高,再增加一个离子交换或疏水作用色谱的额外中间步骤。不过尽量尝试使用尽可能少的步骤,因为步骤增多会降低总蛋白产出量。亲和步骤常用重力柱,有时其他色谱步骤中会使用恒压泵,然而蛋白纯化系统将提供更多的控制,可获得更详细的目标蛋白和杂质信息,并为色谱柱提供更好的保护。[/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b]可溶性蛋白纯化的步骤[/b][/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用于分离可溶性重组或非重组蛋白的分离方法取决于蛋白的内在生理化学特性(被标记蛋白除外)。典型的纯化方案如下所示(使用离子交换色谱法)。[/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细胞裂解液[/font][/font][font=宋体]澄清裂解液[/font][font=宋体][font=宋体]离心([/font][font=Calibri]60000[/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g[/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90 [/font][font=宋体]分钟)过滤或脱盐和交换缓冲液[/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2[/font][font=宋体]、澄清裂解液[/font][/font][font=宋体]①用亲和法[/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进行[/font][font=Calibri]DEAE-Sepharose[/font][font=宋体]离子交换[/font][/font][font=宋体]交换缓冲液[/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2[/font][font=宋体])进行离子交换[/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 弱阳离子[/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羧甲基[/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 强阳离子[/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甲基磺酸盐[/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 强阴离子[/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季铵盐[/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 弱阴离子[/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二乙氨基乙基[/font][/font][font=宋体]? 磷酸纤维素[/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3[/font][font=宋体])用其他色谱方法[/font][/font][font=宋体]? 染料基质[/font][font=宋体]? 疏水[/font][font=宋体]? 羟磷灰石[/font][font=宋体]? 层析聚焦[/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②浓缩[/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③进行凝胶过滤[/font][font=宋体]④无菌过滤[/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3[/font][font=宋体]、经纯化的蛋白[/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b]包涵体蛋白的折叠与纯化[/b][/font][font=宋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蛋白位于细胞裂解后低速颗粒部分,它们高度聚集。包涵体通常来自于细胞质(或细胞周质,如使用了分泌载体)中的蛋白聚集。如前所述,由于与细菌核酸的相互作用,蛋白也可以位于低速或高速颗粒部分中。[/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采用蛋白变性剂提取蛋白,如盐酸胍[/font][font=Calibri](Gu[/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HCl)[/font][font=宋体]、尿素或有机酸。使用还原剂二硫苏糖醇[/font][font=Calibri](DTT)[/font][font=宋体]防止人工二硫键形成(尤其是分子间键)。变性后的蛋白可以通过各种方法纯化后再折叠,也可以直接折叠。通常建议在折叠前进行一些纯化(如[/font][font=Calibri]Gu[/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HCl[/font][font=宋体]中的凝胶过滤),因为这往往会带来更高的折叠产率。[/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原文转载:[/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protein-purification-protocol[/font][/font]

  • 【讨论】SEM-EDS检测结果中的元素百分比换算的基本原理

    SEM-EDS检测结果中的元素百分比换算的基本原理检测出的样品中的各种元素重量百分比为C 4.02O 29.26Al 10.09Ti 56.62我想要的只是 O Al Ti 三种就可以了,这时候能谱软件中怎样来重新计算三者的百分比?是把去除的C的含量垒加在其他三个中重新按比例计算吗?我自己按照这种方法算出的结果和能谱软件中去除碳外显示的结果不一样,它的元素百分比换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啊

  • 膜联蛋白(Annexin)是什么?膜联蛋白v染色原理及应用

    [font=宋体][font=宋体]膜联蛋白([/font][font=Calibri]Annexin[/font][font=宋体])是一类分布广泛的钙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与磷脂酰丝氨酸([/font][font=Calibri]PS[/font][font=宋体])能特异性结合,参与一系列[/font][font=Calibri]Ca2+[/font][font=宋体]依赖型的膜相关的过程,包括细胞的胞吐和内吞作用、囊泡运输、调节血液凝固以及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物学事件,在许多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或进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膜联蛋白[/font][font=Calibri]V[/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Annexin V[/font][font=宋体])染色是检测细胞凋亡的常用方法。[/font][/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膜联蛋白[/font][font=Calibri]V[/font][font=宋体]染色原理及应用[/font][/font][/b][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一、膜联蛋白[/font][font=Calibri]V[/font][font=宋体]染色原理[/font][/font][/b][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膜联蛋白[/font][font=Calibri]V[/font][font=宋体]染色,也称为[/font][font=Calibri]Annexin V[/font][font=宋体]染色,是一种用于检测细胞凋亡的方法。其核心原理基于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一种生物化学变化。在正常细胞中,磷脂酰丝氨酸([/font][font=Calibri]PS[/font][font=宋体])只分布在细胞膜脂质双层的内侧。然而,当细胞开始凋亡时,这一分布会发生改变,磷脂酰丝氨酸会从细胞膜内侧翻到外侧。膜联蛋白[/font][font=Calibri]V[/font][font=宋体]是一种能够与这种外翻的磷脂酰丝氨酸特异性结合的蛋白。通过结合荧光物质,这种结合可以被检测和观察,从而确定哪些细胞正在经历凋亡。[/font][/font][b][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二、膜联蛋白[/font][font=Calibri]V[/font][font=宋体]染色的应用[/font][/font][/b][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①流式细胞术:膜联蛋白[/font][font=Calibri]V[/font][font=宋体]染色常用于流式细胞术中,以检测和分类正常细胞和凋亡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可以快速分析大量细胞,并准确地识别出凋亡细胞。[/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②光学显微镜成像:膜联蛋白[/font][font=Calibri]V[/font][font=宋体]染色也可用于光学显微镜成像技术,这使得研究者能够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从而对凋亡过程有更深入的理解。[/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③与其他染色方法的结合:膜联蛋白[/font][font=Calibri]V[/font][font=宋体]染色可以与其他染色方法如碘化丙啶[/font][font=Calibri](PI)[/font][font=宋体]染色结合使用。[/font][font=Calibri]PI[/font][font=宋体]是一种能够进入凋亡晚期细胞核的染料,因此可以用于区分凋亡早期和晚期细胞。这种联合使用的方法能提供更全面的细胞凋亡信息。[/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④临床应用:膜联蛋白[/font][font=Calibri]V[/font][font=宋体]染色在许多临床领域中都有应用,例如肿瘤学、血液学和药理学等。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评估新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的效果。[/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总的来说,膜联蛋白[/font][font=Calibri]V[/font][font=宋体]染色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细胞凋亡的过程,从而为疾病的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有价值的信息。[/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更多关于膜联蛋白详情可以关注[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b]义翘神州[/b][/url]![/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义翘神州:蛋白与抗体的专业引领者,欢迎通过百度搜索[/font][font=宋体]“义翘神州”与我们取得联系。[/font][/font][/b]

  • 【原创】关于光电直读光谱的培训-原理及结构篇

    因为有版友建议本版举办一次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培训,包括结构、原理、操作、维护、维修等方面的内容。要是放到一块可能有点乱,现在分类,分别为 原理及结构篇、操作篇、维护、维修篇。请分别跟帖,大家好好交流。[color=#DC143C]大家把自己所用型号的光谱仪所学到的知识分别跟在原理及结构篇、操作篇、维护、维修篇,然后我们会分类整理,以方便大家学习。讲的好的有积分奖励。[/color]

  • 优利特URIT-12型便携式血红蛋白分析仪电路原理解析

    优利特URIT-12型便携式血红蛋白分析仪电路原理解析

    [font=宋体] 近年来,由于电子技术和电化学试纸技术的进步,国产POCT(Point of care test,即时检验,又称床边检验)仪器品种上市增多,血红蛋白浓度也可以方便地在家中用便携式仪器进行测量了,对于贫血病患者来说是一个福音。本文拆解优利特一款便携式血红蛋白分析仪,解析电路结构,为正确使用和维修提供帮助。[/font][font=宋体][b]一、仪器基本情况[/b] 广西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型号URIT-12。直接显示人体内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细胞压积,可快速完成检测。无需手动校正,不同批号试纸只需插入该试纸CODE卡,仪器自动更换代码。[/font][font=宋体]下图检测窗口的绿光,是内部520nm高亮LED发出的检测光:[/font][font=宋体][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906317330_1037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 [/font][font=宋体]检测时的照片:[/font][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907136257_5413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宋体]取出试纸片,背面的反应色块上是[/font][font=宋体][back=white]棕红色的反应物氰化高铁血红蛋白:[/back][/font][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907341079_4231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b]二、仪器测量原理[/b][align=left][font=宋体] 仪器与专用试纸条配套使用,通过测量试纸条反射光强度,定量检测血液中血红蛋白([/font]HGB[font=宋体])浓度。其原理是:一次性试纸条上的化学品涂层中含有溶胞剂及反应化学物质,当被测指尖血滴到试纸上,溶胞剂破解红细胞后,反应物质与其中的血红蛋白发生反应,试纸颜色发生变化。试纸颜色变化深浅与血红蛋白浓度相关,在波长[/font]520nm LED[font=宋体]照射下,用硅光电池测量试纸条反应终点的反光强度,经[/font]MCU[font=宋体]数据处理后,显示为血红蛋白浓度值。[/font][/align][font=宋体] 试纸条上[/font][font=宋体]反应色块的[/font][font=宋体]主要反应物质:高铁氰化钾,表面活性剂曲拉通。曲拉通起到[/font][font=宋体]溶胞剂作用,让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释放出来,与[/font][font=宋体]高铁氰化钾反应生成[/font][font=宋体][back=white]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棕红色),它是一种非常稳定的血红蛋白衍生物,血液中的各种血红蛋白成分均能被转化,其吸收峰为540nm左右。[/back][/font][font=宋体][b]三、拆机[/b][/font][font=宋体]取下仪器下面盖板,看见内部的“SET”键和PD(检测器):[/font][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912540877_8931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宋体]PD上面有一小块红外截止滤镜(泛红光),防红外干扰。旁边的小圆孔内是520nm高亮LED,工作时发出检测光:[/font][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913209777_4784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宋体]仪器背面,有工厂出厂商标:[/font][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915071431_3168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宋体]卸下电池盖,装有两枚日本原产maxell CR2032锂电池,电量高,比较耐用:[/font][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915308198_5689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宋体]拆开试纸代码卡,内部只有一枚芯片:[/font][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915529522_2600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宋体]芯片型号24C02,是I2C接口串行E2PROM存储芯片,内部写有试纸批号数据,供仪器自动校正使用:[/font][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916176537_8204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宋体]仪器是卡口结构,用小刀拨开,取出电路板:[/font][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916458952_4776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917212870_868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917475022_3461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宋体]电路板侧面的通讯孔、试纸代码插槽:[/font][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918147194_539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宋体]电路板上元件分布,由于采用了MCU,元件不多,比较简洁:[/font][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918440117_8499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宋体][b]四、主要电子元件及功能[/b][/font][font=宋体]下面电路板上,U1是TI(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2432C,E2PROM存储芯片,存储试纸数据或检测结果,供MCU分析计算用或查询以往检测结果。U4是[color=black][back=white]TI [/back][/color]公司[color=black][back=white]贴片模数转换芯片[/back][/color]D571[color=black][back=white],[/back][/color][color=black][back=white]封装SOT23-6,将光电池输出的模拟电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送入MCU[/back][/color]分析计算用。[/font][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919491011_8981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宋体]下面电路板上,U2是TI(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color=black][back=white]M430FE427[/back][/color][color=black][back=white]微控制芯片(MCU),封装[/back][/color][color=#333333][back=white]TQFP-64[/back][/color][color=#333333][back=white],是主控芯片,内置本机程序及液晶显示屏驱动。[/back][/color]U3-ADNN是电源管理芯片。CRYSTA EAMD是晶振,为MCU提供时钟基准。[/font][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920361712_1183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宋体]卸下电路板与液晶面板固定螺丝,将二者分离开:[/font][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921135797_2257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宋体]这一面没有元件,LCD与电路板用导电橡胶条连接:[/font][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922114891_9083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宋体]红外截止滤镜片嵌在塑料板上,旁边的小圆孔是LED导光孔:[/font][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923114231_1077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宋体]看见光源520nm高亮LED及PD(硅光电池检测器)的真面目:[/font][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923331469_1690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宋体]该机电路原理框图如下:[/font][img=,690,39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924008044_1154_1807987_3.png!w690x394.jpg[/img][font=宋体][b]仪器电路工作原理:[/b]开机前,插入试纸代码卡,按下开关键,仪器自动读取代码卡中的信息并向机器内部传输数据,屏幕显示代码值(应与试纸筒上的代码一致),然后自动关机,取下代码卡。再次按下开关键,根据屏幕提示,插入试纸片,仪器读取试纸片反应色块的白底后,判断为有效试纸,待屏幕出现滴血提示,取指尖血滴入试纸反应区,几秒钟后,待试纸反应区生成[/font][font=宋体][back=white]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棕红色),MCU发出读取检测头数据指令,520nm高亮LED对试纸反应色块发出闪烁光,试纸反应色块的反射光被PD(硅光电池检测器)接受,其电信号经模数转换后,送入MCU进行分析计算,结果由LCD液晶显示屏显示出来。其余按键用于查阅以前检测结果和进行时间、亮度等参数设置。[/back][/font][font=宋体][b]结束语:[/b]通过拆解,了解到[/font][font=宋体]该仪器属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检测器(PD)采用硅光电池,光源采用[/font]520nm [font=宋体]高亮[/font][font=宋体]LED[/font][font=宋体],为固定波长吸光度测量方式。如果采用最新的[/font][font=宋体]智能光敏传感器[/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信号调理、模数转换、跨导运放等电路,[/font][font=宋体]会进一步简化电路,[/font][font=宋体]使仪器精度及可靠性大大提高,缩小与进口仪器的差距,性价比会得到进一步提升。[/font][font=宋体]用过的试纸片不能乱丢,应妥善处置。避免老人、小孩接触玩耍受到污染。[/font][font=宋体](由于不是厂家设计人员,难免没有错误,欢迎指正。)[/font]

  • 生物分子类实验室常用实验技术原理汇总(图片为连接形式)

    生物分子类实验室常用实验技术原理汇总………………一、GST pull-down实验基本原理:将靶蛋白-GST融合蛋白亲和固化在谷胱甘肽亲和树脂上,作为与目的蛋白亲和的支撑物,充当一种“诱饵蛋白”,目的蛋白溶液过柱,可从中捕获与之相互作用的“捕获蛋白”(目的蛋白),洗脱结合物后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从而证实两种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或筛选相应的目的蛋白,“诱饵蛋白”和“捕获蛋白”均可通过细胞裂解物、纯化的蛋白、表达系统以及体外转录翻译系统等方法获得。此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注:GST即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二、足印法(Footprinting)足印法(Footprinting)是一种用来测定DNA-蛋白质专一性结合的方法,用于检测目的DNA序列与特定蛋白质的结合,也可展示蛋白质因子同特定DNA片段之间的结合。其原理为:DNA和蛋白质结合后,DNA与蛋白的结合区域不能被DNase(脱氧核糖核酸酶)分解,在对目的DNA序列进行检测时便出现了一段无DNA序列的空白区(即蛋白质结合区),从而了解与蛋白质结合部位的核苷酸数目及其核苷酸序列。三、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是研究体内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利用该技术不仅可以检测体内反式因子与DNA的动态作用,还可以用来研究组蛋白的各种共价修饰以及转录因子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的原理是:在生理状态下把细胞内的DNA与蛋白质交联在一起,通过超声或酶处理将染色质切为小片段后,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 反应,将与目的蛋白相结合的DNA片段沉淀下来。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一般包括细胞固定,染色质断裂,染色质免疫沉淀,交联反应的逆转,DNA的纯化及鉴定。四、基因芯片(又称 DNA 芯片、生物芯片)技术基因芯片指将大量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标记的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微加工技术 ,将数以万计、乃至百万计的特定序列的DNA片段(基因探针),有规律地排列固定于2cm2 的硅片、玻片等支持物上,构成的一个二维DNA探针阵列,被称为基因芯片。基因芯片主要用于基因检测工作 。基因芯片的测序原理是杂交测序方法,即通过与一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针杂交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的方法,在一块基片表面固定了序列已知的八核苷酸的探针。当溶液中带有荧光标记的核酸序列TATGCAATCTAG,与基因芯片上对应位置的核酸探针产生互补匹配时,通过确定荧光强度最强的探针位置,获得一组序列完全互补的探针序列。据此可重组出靶核酸的序列。http://b256.photo.store.qq.com/psb?/V12n90Yn3v8NVg/*Dm1JOasN5AI3pjP4aPUPzkpwqf0kWN18o12YYGvfTw!/b/dHUam5iTGwAA&bo=XAIQAgAAAAABAGs!&rf=2-9五、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

  • 深入了解重组蛋白疫苗:基础原理、优势与局限

    [b][font=宋体][font=宋体]什么是重组蛋白疫苗[/font][font=Calibri]? [/font][/font][/b][font=宋体]即将某种病毒的目的抗原基因构建在表达载体上,将已构建的表达蛋白载体转化到细菌、酵母或哺乳动物或昆虫细胞中,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表达出大量的抗原蛋白,通过纯化后制备的疫苗。[/font][font=宋体] [/font][b][/b][font=宋体][font=宋体][b]重组蛋白疫苗的基本原理[/b]是将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或受体结合区([/font][font=Calibri]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BD[/font][font=宋体])的一部分,与宿主细胞结合制成疫苗。通过结合重组蛋白和多种免疫素来增强免疫应答,促进抗体产生,从而诱导免疫系统产生高强度的识别位点,使人体具备更好的免疫抵抗力,并可迅速减轻症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传染病。[/font][/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重组蛋白疫苗优势:[/font][/b][font=宋体]①不养活病毒,无需担心病毒外泄,对生产车间的生物安全等级要求低;[/font][font=宋体][font=宋体]②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病毒[/font][font=Calibri]S[/font][font=宋体]蛋白上的[/font][font=Calibri]RBD[/font][font=宋体]蛋白,能实现高产量、高纯度、低成本;[/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③重组蛋白疫苗只含[/font][font=Calibri]RBD[/font][font=宋体]蛋白,纯度高,安全性更好。[/font][/font][b][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重组蛋白疫苗缺点:[/font][/b][font=宋体]①免疫原性较差:相比于一些其他类型的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的免疫原性可能较差。这意味着需要使用较高剂量的疫苗才能激发免疫反应,从而增加疫苗的成本和副作用的发生率。[/font][font=宋体]②需要辅助免疫刺激剂:重组蛋白疫苗通常需要添加辅助免疫刺激剂,如佐剂或载体,以增强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这些辅助免疫刺激剂可能会增加疫苗的副作用和成本,并且有时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font][font=宋体]③需要多次接种:相对于一些其他类型的疫苗,重组蛋白疫苗需要进行多次接种,以达到充分的免疫效果。这可能会增加接种的难度和成本,并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免疫保护。[/font][font=宋体]④局部和全身反应:虽然重组蛋白疫苗的安全性较高,但含有佐剂的疫苗可能引起更多局部反应,如注射部位发红、肿胀,以及更多全身反应,如发热、寒战和身体疼痛。[/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protein-production][b]重组蛋白生产[/b][/url]详情可参看:[/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protein-production[/font][/font][b][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义翘神州:蛋白与抗体的专业引领者,欢迎通过百度搜索[/font][font=宋体]“义翘神州”与我们取得联系。[/font][/font][/b][font=宋体] [/font]

  • 【求助】旋片泵的工作原理

    【求助】旋片泵的工作原理

    如图为旋片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旋片泵主要由定子、转子、旋片、定盖、弹簧等零件组成。其结构是利用偏心地装在定子腔内的转子(转子的外圆与定子的内表面相切两者之间的间隙非常小)和转子槽内滑动的借助弹簧张力和离心力紧贴在定子内壁的两块旋片,当转子旋转时,始终沿定子的内壁滑动。 两个旋片把转子、定子内腔和定盖所围成的月牙型空间分隔成A、B、C三个部分,当转子按图示方向旋转时,与吸气口相通的空间A的容积不断地增大,A空间的压强不断的降低,当A空间内的压强低于被抽容器内的压强,根据气体压强平衡的原理,被抽的气体不断地被抽进吸气腔A,此时正处于吸气过程。B腔的空间的容积正逐渐减小,压力不断地增大,此时正处于压缩过程。而与排气口相通的空间C的容积进一步地减小,C空间的压强进一步的升高,当气体的压强大于排气压强时,被压缩的气体推开排气阀,被抽的气体不断地穿过油箱内的油层而排至大气中,在泵的连续运转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吸气、压缩、排气过程,从而达到连续抽气的目的。1-泵体 2-旋片 3-转子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0843215836_01_1007630_3.jpg[/img]4-弹簧 5-排气阀 排气阀浸在油里以防止大气流入泵中,油通过泵体上的间隙、油孔及排气阀进入泵腔,使泵腔内所有运动的表面被油覆盖,形成了吸气腔与排气腔的密封,同时油还充满了一切有害空间,以消除它们对极限真空的影响。双级旋片式真空泵由两个工作室组成,两室前后串联,同向等速旋转,Ⅰ室是低真空级,Ⅱ室是高真空级,被抽气体由进气口进入Ⅱ室,当进入的气体压力较高时,气体经Ⅱ室压缩,压强急速增大,被压缩的气体不仅从高级排气阀排出,而且经过中壁通道,进入Ⅰ室,在Ⅰ室被压缩,从低级排气阀排出;当进入Ⅱ室的气体压力较低时,虽经Ⅱ室的压缩,也推不开高级排气阀排出,气体全部经中壁通道进入Ⅰ室,经Ⅰ室的继续压缩,由低级排气阀排出,因此双级旋片式真空泵比单级旋片式真空泵的极限真空高[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0843215851_01_1007630_3.jpg[/img]1-高级排气阀 2-通道 3-低级排气阀

  • 蛋白过镍柱纯化的科学原理及详细步骤

    [font=宋体][font=宋体]蛋白过镍柱纯化的原理是利用[/font][font=Calibri]Ni[/font][font=宋体]柱中的氯化镍与有[/font][font=Calibri]HIs[/font][font=宋体](组蛋白)标签的蛋白特异性结合的能力,同时也能与咪唑结合。具体步骤如下:[/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①[/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过柱子前可以选择[/font][font=Calibri]Ni[/font][font=宋体]柱重生,往柱子里倒氯化镍,一个柱长体积就行,然后平衡柱子,用你自己的[/font][font=Calibri]buffer[/font][font=宋体],给蛋白提供最适的环境。[/font][/font][font=宋体]②[/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平衡[/font][font=Calibri]4[/font][font=宋体]个柱长后,蛋白上样,可以让他自己挂,这样挂柱子的效果好一些。如果流速太慢,可以加个恒流泵,但是一定不能太快,太快挂柱效果差。也可以选择循环挂柱,就是恒流泵的一头接你装蛋白的烧杯,从柱子中留下来的液体还用同一个烧杯接回去。[/font][/font][font=宋体]③[/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挂完之后,按理想来讲,蛋白在[/font][font=Calibri]Ni[/font][font=宋体]柱中与[/font][font=Calibri]Ni[/font][font=宋体]就结合了,杂蛋白多数在烧杯里留下来了。肯定有少量杂蛋白也挂上了。这时候要梯度洗脱,拿咪唑和你的[/font][font=Calibri]buffer[/font][font=宋体]配,一般从[/font][font=Calibri]0[/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20mM[/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40mM......100mM[/font][font=宋体]这样洗脱。咪唑加入之后,会和蛋白争夺与[/font][font=Calibri]Ni[/font][font=宋体]的结合位点,杂蛋白、你的目的蛋白,会在不同的浓度被洗脱下来。[/font][/font][font=宋体]④[/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洗完之后,可以用[/font][font=Calibri]200mM[/font][font=宋体]咪唑洗柱子,清理一切蛋白,然后平衡几次。是否选择重生你自己定咯[/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然后放上[/font][font=Calibri]20%[/font][font=宋体]乙醇保存柱子就可以咯[/font][font=Calibri]~ [/font][font=宋体]过的蛋白用不同的管子收下,然后[/font][font=Calibri]SDS-page[/font][font=宋体]检测在哪个管子里。[/font][/font][font=宋体]以上步骤仅供参考,不同的实验条件可能方法会不同。具体可以查阅专业书籍或者咨询专业人士。[/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义翘神州提供不同表达系统的[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protein-purification][b]蛋白纯化服务[/b][/url],有细菌系统蛋白纯化、[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services/transient-protein-expression-service][b]哺乳动物瞬时系统蛋白纯化[/b][/url]、杆状病毒系统蛋白纯化等,具体重组蛋白纯化原理及操作步骤可以查看[/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protein-purification[/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杆状病毒[/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昆虫细胞蛋白表达服务:[/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services/baculovirus-insect-protein-expression-service[/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原核([/font][font=Calibri]E. coli[/font][font=宋体])蛋白表达服务:[/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services/e-coli-protein-expression-service[/font][/font]

  • 蛋白纯化的原理、操作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font=宋体][b]蛋白纯化的原理:[/b][/font][font=宋体]不同的重组蛋白具有不同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导致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存在差异。我们也可以根据目标蛋白与其他蛋白和裂解液的性质差异设计合理的蛋白纯化方案。[/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大多数的纯化方案需要不止一步才能达到理想的纯度水平。该过程中的每一步都会造成一定的产品损失,假设每一步的获得率为[/font][font=Calibri]80%[/font][font=宋体]。因此,建议尽可能减少纯化步骤。起始原料的选择是纯化过程设计的关键。[/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在背景信息、检测方法和样品规格都已到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三阶段纯化策略。纯化分为捕获、中度纯化和精细纯化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目标。捕获阶段的目标是分离、浓缩和稳定目标产物。[/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蛋白纯化实际操作:[/font][/b][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理想情况下,最终的纯化过程包括样品制备,其中包括在需要时进行萃取和澄清,然后进行上述三个阶段的纯化。步骤的数量始终取决于所需的纯度和蛋白的预期用途。[/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分析纯化通常利用三个特性来分离蛋白。首先,蛋白可以通过[/font][font=Calibri]pH[/font][font=宋体]梯度凝胶或离子交换柱,根据其等电点进行纯化。其次,根据蛋白大小或分子量,可以通过体积排除色谱法分离或通过[/font][font=Calibri]SDS-PAGE([/font][font=宋体]十二烷基硫酸钠[/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分析。通常采用[/font][font=Calibri]2D-PAGE[/font][font=宋体]对蛋白进行纯化,然后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以确定蛋白的特性。这对于实现科学目的非常有用,目前蛋白的检测限非常低,纳克级的蛋白足以用于分析。[/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b]如何应用纯化原则:[/b][/font][font=宋体]①纯化技术的选择和组合:[/font][font=宋体]这种组合的目的是发展出一条最快的方法来获得所需纯度的产品。对于任何色谱分离来说,不同的技术在回收率、分辨率、速度和容量方面的表现都各不相同。我们可以对一种技术进行优化,使其专注于其中一个参数;例如分辨率要在速度和容量两个参数之间达到最佳。[/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分辨率是通过技术的选择和色谱基质产生窄峰的效率来实现的。一般来说,此时目标蛋白和杂质具有非常相似的性质,分辨率是最难实现的。[/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②标签蛋白的纯化[/font][font=Calibri]:[/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在蛋白中添加标签可以使蛋白具有它本来不具有的结合亲和力。通常重组蛋白是混合物中唯一具有这种亲和力的蛋白,有助于蛋白分离。最常见的标签是对镍或钴离子有亲和力的组氨酸标签([/font][font=Calibri]His[/font][font=宋体]标签)。因此,我们通过将镍离子或钴离子固定在树脂上,可以创建与组氨酸标签蛋白特异性结合的亲和介质。[/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③评估纯化产量:[/font][font=宋体][font=宋体]通常使用[/font][font=Calibri]SDS PAGE[/font][font=宋体]监测纯化过程中的不同步骤。这一方法只能粗略地测量混合物中不同蛋白的量,并且无法区分具有相似分子量的蛋白。为了评估多步纯化的过程,必须将特定蛋白的量与总蛋白的量进行比较。[/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b]蛋白表达纯化实验中注意事项有哪些?[/b][/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1. [/font][font=宋体]选择表达载体时,要根据所表达蛋白的最终应用考虑。如为方便纯化,可选择融合表达;如为获得天然蛋白,可选择非融合表达。[/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2. [/font][font=宋体]融合表达时在选择外源[/font][font=Calibri]DNA[/font][font=宋体]同载体分子连接反应时,对转录和转译过程中密码结构的阅读不能发生干扰。[/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3. [/font][font=宋体]菌液[/font][font=Calibri]OD[/font][font=宋体]值要小于[/font][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否则细胞太浓太老,不易破碎,且质粒易丢失。[/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4. [/font][font=宋体]诱导时间最好做一个梯度,不同蛋白诱导时间需摸索。[/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5. [/font][font=宋体]诱导温度适当摸索。[/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6. IPTG[/font][font=宋体]浓度:一般在[/font][font=Calibri]1 mM [/font][font=宋体]以内,可适当摸索。[/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7. [/font][font=宋体]超声条件可视实际情况改变,只要使菌体裂解充分即可,即菌液清亮不粘稠。[/font][font=宋体][b]义翘神州提供[/b][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services/e-coli-protein-expression-service][b]原核蛋白纯化服务[/b][/url][b],服务内容包括:[/b][/font][font=宋体]①基因合成及密码子优化[/font][font=宋体]②载体构建[/font][font=宋体]③表达鉴定和可溶性分析[/font][font=宋体][font=宋体]④放大表达和[/font][font=Calibri]1-2[/font][font=宋体]步纯化[/font][/font][font=宋体]⑤大量表达及纯化[/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更多详情可以关注:[/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services/e-coli-protein-expression-service[/font][/font]

  • 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1、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力学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如电阻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及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等。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它具有极低的价格和较高的精度以及较好的线性特性。下面我们主要介绍这类传感器。  在了解压阻式力传感器时,我们首先认识一下电阻应变片这种元件。电阻应变片是一种将被测件上的应变变化转换成为一种电信号的敏感器件。它是压阻式应变传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电阻应变片应用最多的是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两种。金属电阻应变片又有丝状应变片和金属箔状应变片两种。通常是将应变片通过特殊的粘和剂紧密的粘合在产生力学应变基体上,当基体受力发生应力变化时,电阻应变片也一起产生形变,使应变片的阻值发生改变,从而使加在电阻上的电压发生变化。这种应变片在受力时产生的阻值变化通常较小,一般这种应变片都组成应变电桥,并通过后续的仪表放大器进行放大,再传输给处理电路(通常是A/D转换和CPU)显示或执行机构。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内部结构   如图1所示,是电阻应变片的结构示意图,它由基体材料、金属应变丝或应变箔、绝缘保护片和引出线等部分组成。根据不同的用途,电阻应变片的阻值可以由设计者设计,但电阻的取值范围应注意:阻值太小,所需的驱动电流太大,同时应变片的发热致使本身的温度过高,不同的环境中使用,使应变片的阻值变化太大,输出零点漂移明显,调零电路过于复杂。而电阻太大,阻抗太高,抗外界的电磁干扰能力较差。一般均为几十欧至几十千欧左右。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吸附在基体材料上应变电阻随机械形变而产生阻值变化的现象,俗称为电阻应变效应。金属导体的电阻值可用下式表示:式中:ρ——金属导体的电阻率(Ω·cm2/m) S——导体的截面积(cm2) L——导体的长度(m) 我们以金属丝应变电阻为例,当金属丝受外力作用时,其长度和截面积都会发生变化,从上式中可很容易看出,其电阻值即会发生改变,假如金属丝受外力作用而伸长时,其长度增加,而截面积减少,电阻值便会增大。当金属丝受外力作用而压缩时,长度减小而截面增加,电阻值则会减小。只要测出加在电阻的变化(通常是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即可获得应变金属丝的应变情

  • 红外光谱仪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一、红外光谱仪的种类  红外光谱仪的种类有:  ①棱镜和光栅光谱仪。属于色散型,它的单色器为棱镜或光栅,属单通道测量。  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它是非色散型的,其核心部分是一台双光束干涉仪。  当仪器中的动镜移动时,经过干涉仪的两束相干光间的光程差就改变,探测器所测得的光强也随之变化,从而得到干涉图。经过傅里叶变换的数学运算后,就可得到入射光的光谱。这种仪器的优点:  ①多通道测量,使信噪比提高。  ②光通量高,提高了仪器的灵敏度。  ③波数值的精确度可达0.01厘米-1。  ④增加动镜移动距离,可使分辨本领提高。  ⑤工作波段可从可见区延伸到毫米区,可以实现远红外光谱的测定。  近红外光谱仪种类繁多,根据不用的角度有多种分类方法。  从应用的角度分类,可以分为在线过程监测仪器、专用仪器和通用仪器。从仪器获得的光谱信息来看,有只测定几个波长的专用仪器,也有可以测定整个近红外谱区的研究型仪器;有的专用于测定短波段的近红外光谱,也有的适用于测定长波段的近红外光谱。较为常用的分类模式是依据仪器的分光形式进行的分类,可分为滤光片型、色散型(光栅、棱镜)、傅里叶变换型等类型。红外光谱仪的原理在下面分别加以叙述。  二、滤光片型近红外光谱仪器:  滤光片型近红外光谱仪器以滤光片作为分光系统,即采用滤光片作为单色光器件。滤光片型近红外光谱仪器可分为固定式滤光片和可调式滤光片两种形式,其中固定滤光片型的仪器时近红外光谱仪最早的设计形式。  仪器工作时,由光源发出的光通过滤光片后得到一宽带的单色光,与样品作用后到达检测器。  该类型仪器优点是:仪器的体积小,可以作为专用的便携仪器;制造成本低,适于大面积推广。  该类型仪器缺点是:单色光的谱带较宽,波长分辨率差;对温湿度较为敏感;得不到连续光谱;不能对谱图进行预处理,得到的信息量少。故只能作为较低档的专用仪器。  三、色散型近红外光谱仪器:  色散型近红外光谱仪器的分光元件可以是棱镜或光栅。为获得较高分辨率,现代色散型仪器中多采用全息光栅作为分光元件,扫描型仪器通过光栅的转动,使单色光按照波长的高低依次通过样品,进入检测器检测。根据样品的物态特性,可以选择不同的测样器件进行投射或反射分析。  该类型仪器的优点:是使用扫描型近红外光谱仪可对样品进行全谱扫描,扫描的重复性和分辨率叫滤光片型仪器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个别高端的色散型近红外光谱仪还可以作为研究级的仪器使用。化学计量学在近红外中的应用时现代近红外分析的特征之一。采用全谱分析,可以从近红外谱图中提取大量的有用信息;通过合理的计量学方法将光谱数据与训练集样品的性质(组成、特性数据)相关联可得到相应的校正模型;进而预测未知样品的性质。  该类型仪器的缺点:是光栅或反光镜的机械轴承长时间连续使用容易磨损,影响波长的精度和重现性;由于机械部件较多,仪器的抗震性能较差;图谱容易受到杂散光的干扰;扫描速度较慢,扩展性能差。由于使用外部标准样品校正仪器,其分辨率、信噪比等指标虽然比滤光片型仪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傅里叶型仪器相比仍有质的区别。  四、傅里叶变换型近红外光谱仪器: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简称为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它利用干涉图与光谱图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测量干涉图并对干涉图进行傅里叶积分变换的方法来测定和研究近红外光谱。其基本组成包括五部分:①分析光发生系统,由光源、分束器、样品等组成,用以产生负载了样品 信息的分析光;②以传统的麦克尔逊干涉仪为代表的干涉仪,以及以后的各类改进型干涉仪,其作用是使光源发出的光分为两束后,造成一定的光程差,用以产生空间(时间)域中表达的分析光,即干涉光;③检测器,用以检测干涉光;④采样系统,通过数模转换器把检测器检测到的干涉光数字化,并导入计算机系统;⑤计算机系统和显示器,将样品干涉光函数和光源干涉光函数分别经傅里叶变换为强度俺频率分布图,二者的比值即样品的近红外图谱,并在显示器中显示。  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中,干涉仪是仪器的心脏,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仪器的心梗,因此有必要了解传统的麦克尔逊干涉仪以及改进后的干涉仪的工作原理。  ⑴ 传统的麦克尔逊(Michelson)干涉仪:传统的麦克尔逊干涉仪系统包括两个互成90度角的平面镜、光学分束器、光源和检测器。平面镜中一个固定不动的为定镜,一个沿图示方向平行移动的为动镜。动镜在运动过程中应时刻与定镜保持90度角。为了减小摩擦,防止振动,通常把动镜固定在空气轴承上移动。光学分束器具有半透明性质,放于动镜和定镜之间并和它们成45度角,使入射的单色光50%透过,50%反射,使得从光源射出的一束光在分束器被分成两束:反射光A和透射光B。A光束垂直射到定镜上;在那儿被反射,沿原光路返回分束器;其中一半透过分束器射向检测器,而另一半则被反射回光源。B光束以相同的方式穿过分束器射到动镜上;在那儿同样被反射,沿原光路返回分束器;再被分束器反射,与A光束一样射向检测器,而以另一半则透过分束器返回原光路。A、B两束光在此会合,形成为具有干涉光特性的相干光;当动镜移动到不同位置时,即能得到不同光程差的干涉光强。  ⑵改进的干涉仪:干涉仪是傅里叶光谱仪最重要的部件,它的性能好坏决定了傅里叶光谱仪的质量,在经典的麦克尔逊干涉仪的基础上,近年来在提高光通量、增加稳定性和抗震性、简化仪器结构等方面有不少改进。  五、传统的麦克尔逊干涉仪工作过程中,当动镜移动时,难免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摆动,使得两个平面镜互不垂直,导致入射光不能直射入动镜或反射光线偏离原入射光的方向,从而得不到与入射光平行的反射光,影响干涉光的质量。外界的振动也会产生相同的影响。因此经典的干涉仪除需经十分精确的调整外,还要在使用过程中避免振动,以保持动镜精确的垂直定镜,获得良好的光谱图。为提高仪器的抗振能力,Bruker公司开发出三维立体平面角镜干涉仪,采用两个三维立体平面角镜作为动镜,通过安装在一个双摆动装置质量中心处的无摩擦轴承,将两个立体平面角镜连接。  三维立体平面角镜干涉仪的实质是用立体平面角镜代替了传统干涉仪两干臂上的平面反光镜。由立体角镜的光学原理可知,当其反射面之间有微小的垂直度误差及立体角镜沿轴方向发生较小的摆动时,反射光的方向不会发生改变,仍能够严格地按与入射光线平行的方向射出。由此可以看出,采用三维立体角镜后,可以有效地消除动镜在运动过程中因摆动、外部振动或倾斜等因素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从而提高了一起的抗振能力

  • 反光偏光显微镜的应用及原理

    反光偏光显微镜的应用及原理反光偏光显微镜也叫矿相显微镜。在一般大型显微镜光路中,只要加入两偏振片即可,即在入射光路中加入一个起偏振片,在观察镜中加入一个检偏振片,就可以实   现偏振光照明。除了起[url=http://www.gengxu.cn]偏振镜[/url]和检偏振镜外,有时还加入一个灵敏色片,用来检验椭圆偏振光,并获得色偏振 一、 起偏振镜位置的调整  起偏镜一般安装在可以转动的圆框内,借助手柄转动调节,调节的目的是为了使起偏振镜出来的偏振光动面水平,以保证垂直照明器平面玻璃反射进入物镜的偏振光强度最大,且仍为直线偏振光。  调整方法,是将经过抛光而未经腐蚀的不锈钢试样(光性均质体)放在载物台上,除去检偏振镜,只装起偏振镜,从目镜内观察聚焦后试样磨面上反射光的强度,转动起偏振镜,反射光强度发生明暗变化,当反射光最强时,就是起偏振镜振动轴的正确位置。  二、检偏振镜位置的调整  起偏振镜位置调整好后,装入检偏振镜,调节检偏振镜的位置,当在目镜中观察到最暗的消光现象时,就是检偏振镜与偏振镜正交的位置。在实际观察中,常将检偏振镜作一个小角度的偏转,以增加显微组织的衬度。其偏转的角度由刻度盘上的刻度指示出来。若将检偏振镜在正交位置转动90°,则两偏振镜振动轴平行,这时和一般光线下照明的效果相同。  许多金相显微镜在出厂时已经把起偏振镜或偏振镜的振动轴的方向固定好,只要调节另一个偏振镜的位置就可以了。  三、 物台中心位置的调整  利用偏振光鉴别物相时,经常需要将载物台作360°旋转,为使观察目标在载物台旋围时不离开视域,在使用前必须调节载物台的机械中心与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主轴重合。一般是通过载物台上的对中螺钉进行调整。  四、 偏振光照明下的色彩(色偏振)  以上都是讨论在单色偏振光照明下的情况,如果考虑到偏振光波长的影响,即用白色偏振光照明,会产生色彩。  在金相显微镜中进行正交偏振光的观察时,在光程中插入灵敏色片(目前多用λ=5760nm的全波片)后,各向异性的金属不同晶粒会出现不同的颜色。观察各向同性金属时,不加入灵敏色片,也会有不同颜色,但色彩不丰富。加入全波片后,色彩变得鲜艳。  转动载物台或灵敏色片,晶粒的颜色随之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偏振光干涉的结果。  偏光显微镜也和一般显微镜照明一样,分为明场照明和暗场照明两种照明方式。  4 应用举例  一、材料显微组织的显示  1.各向异性材料组织的显示  根据偏振光的反射原理,在各向异性的金属内部由于各晶粒的位向不同,干涉后的偏振光的振动方向的偏转角度不同,在正交的偏振光下则可以显示出不同的亮度。具有同样亮度的晶粒光轴一席话同接近,所以根据晶粒的明暗程度还可以判断晶粒的位向。对各向异性的金属磨面经抛光后不腐蚀就可以看到明暗不同的晶粒,这一点对难腐蚀出清晰组织的材料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分析途径。  例如,球墨铸铁的组织中的石墨属于六方点阵,是各向异性的物质,在同一石墨球中具有许多不同位向的石墨晶粒,这些石墨晶粒在偏振光下可显示不同的亮度,从而分辨出石墨晶粒的方位、球状和大小。如图7(a)所示。在一般光照射下只能看到黑暗的石墨球,不能分辨石墨的晶粒。

  • 膜蛋白提取原理及方法

    [font=宋体][font=宋体]在生物细胞的世界里,膜蛋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不仅参与细胞的识别、信号转导和物质运输等重要功能,还成为了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动物细胞的膜脂主要有[/font][font=Calibri]9[/font][font=宋体]种,而膜蛋白的种类繁多,虽然多数膜蛋白分子数量较少,但它们赋予了细胞膜至关重要的生物学功能。[/font][/font][font=宋体]根据与脂分子的结合方式和分离难易程度,膜蛋白主要分为外在膜蛋白和内在膜蛋白两大类。[/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外在膜蛋白为水溶性蛋白,通过离子键或其它较弱的键与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或脂分子结合。因此,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或提高温度,就可以轻松地从膜上分离出来,而不会破坏膜的结构。[/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2[/font][font=宋体])内在膜蛋白与膜结合非常紧密,一般只有用去垢剂[/font][font=Calibri](detergent)[/font][font=宋体]使其膜解后才可分离出来。[/font][/font][b][font=宋体]膜蛋白提取方法:[/font][/b][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膜蛋白色谱[/font][font=Calibri](Chromatography of Membrane Protein,CMP)[/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CMP[/font][font=宋体]分离强疏水性蛋白、多肽混合物的层析系统,一般有去垢剂(如[/font][font=Calibri]SDS[/font][font=宋体])溶解膜蛋白后形成[/font][font=Calibri]SDS-[/font][font=宋体]融膜蛋白,并由羟基磷灰石为固定相的柱子分离纯化。羟基磷灰石柱具有阴离子磷酸基团([/font][font=Calibri]P-[/font][font=宋体]端),又具有阳离子钙([/font][font=Calibri]C-[/font][font=宋体]端),与固定相结合主要决定于膜蛋白的大小、[/font][font=Calibri]SDS[/font][font=宋体]结合量。利用原子散射法研究[/font][font=Calibri]cAMP[/font][font=宋体]的分离机制发现,样品与[/font][font=Calibri]SDS[/font][font=宋体]结合后在离子交换柱上存在[/font][font=Calibri]SDS[/font][font=宋体]分子、带电荷氨基酸与固定相中带电离子间的交换,从而达到分级分离的目的。[/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2)[/font][font=宋体]顺序抽提法:根据细胞蛋白溶解性的差异,用具有不同溶解能力的蛋白溶解液进行抽提的方法。用[/font][font=Calibri]Tris[/font][font=宋体]碱溶液裂解细胞提取高溶解性蛋白;把未溶解的沉淀用标准液溶解提取高疏水性蛋白;最后用含复合表面活性剂的蛋白溶解液,可以再次抽提前两次抽提后不能溶解的膜蛋白。[/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3)[/font][font=宋体]离心蛋白提取法([/font][font=Calibri]centrifugal protein extraction[/font][font=宋体])[/font][/font][font=宋体]原理:高渗的蛋白裂解液让细胞溶胀破裂后,超高速离心[/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4)detergent-based[/font][font=宋体]:提取时先用裂解液裂解胞膜(选用不同的去污试剂是关键),梯度离心分离细胞器[/font][font=Calibri](ER)[/font][font=宋体],然后分级抽提方法。例如,去掉细胞器之后的[/font][font=Calibri]DEBRIS[/font][font=宋体]就是核膜,再裂解得到核膜蛋白。而膜蛋白是裂胞膜时不溶的部分。[/font][/font][font=宋体]总的感受:细胞的量要很充足。之后的定性鉴定常用的方法有双向免疫扩散、免疫电泳及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等。纯化蛋白质浓度的定量测定可用双缩脲法、酚试剂法或紫外光吸收法定量鉴定膜蛋白,方便迅速。[/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除了上述的提取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用于提取膜蛋白。例如,可以采用超声波破碎法或反复冻融法来破坏生物膜的结构,从而使膜蛋白释放出来。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分离技术,如超离心或凝胶电泳,来分离和纯化膜蛋白。[/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膜蛋白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稳定性,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在选择提取方法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目标膜蛋白的分子量、溶解度、稳定性以及生物膜的组成和性质等。[/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总之,提取和纯化膜蛋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通过对不同方法的了解和比较,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提取和纯化目标膜蛋白,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义翘神州提供[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services/platform/multi-pass-transmembrane-protein][b]多次跨膜蛋白开发技术平台[/b][/url],详情可以关注[/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services/platform/multi-pass-transmembrane-protein[/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义翘神州:蛋白与抗体的专业引领者,欢迎通过百度搜索[/font][font=宋体]“义翘神州”与我们取得联系。[/font][/font][/b]

  • 偏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偏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偏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一、单折射性与双折射性:光线通过某一物质时,如光的性质和进路不因照射方向而改变,这种物质在光学上就具有"各向同性",又称单折射体,如普通气体、液体以及非结晶性固体 若光线通过另一物质时,光的速度、折射率、吸收性和偏振、振幅等因照射方向而有不同,这种物质在光学上则具有"各向异性",又称双折射体,如晶体、纤维等。 二、光的偏振现象:光波根据振动的特点,可分为自然光与偏振光。自然光的振动特点是在垂直光波传导轴上具有许多振动面,各平面上振动的振幅分布相同 自然光经过反射、折射、双折射及吸收等作用,可得到只在一个方向上振动的光波,这种光波则称为"偏光"或"偏振光"。 三、偏光的产生及其作用:偏光显微镜最重要的部件是偏光装置----起偏器和检偏器。过去两者均为尼科尔(Nicola)棱镜组成,它是由天然的方解石制作而成,但由于受到晶体体积较大的限制,难以取得较大面积的偏振,近来偏光显微镜则采用人造偏振镜来代替尼科尔梭镜。 人造偏振镜是以硫酸喹啉又名Herapathite的晶体制作而成,呈绿橄榄色。当普通光通过它后,就能获得只在一直线上振动的直线偏振光。 偏光显微镜有两个偏振镜,一个装置在光源与被检物体之间的叫“起偏镜” 另一个装置在物镜与目镜之间的叫“检偏镜”,有手柄伸手镜筒或中间附件外方以便操作,其上有旋转角的刻度。 从光源射出的光线通过两个偏振镜时,如果起偏镜与检偏镜的振动方向互相平行,即处于“平行检偏立”的情况下,则视场最为明亮。反之,若两者互相垂直,即处于“正交校偏位”的情况下,则视场完全黑暗,如果两者倾斜,则视场表明出中等程度的亮度。由此可知,起偏镜所形成的直线偏振光,如其振动方向与检偏镜的振动方向平行,则能完全通过 如果偏斜,则只以通过一部分 如若垂直,则完全不能通过。因此,在采用偏光显微镜检时,原则上要使起偏镜与检偏镜处于正交检偏位的状态下进行。 四、正交检偏位下的双折射体:在正交的情况下,视场是黑暗的,如果被检物体在光学上表现为各向同性(单折射体),无论怎样旋转载物台,视场仍为黑暗,这是因为起偏镜所形成的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不发生变化,仍然与检偏镜的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缘故。若被检物体具有双折射特性或 含有具双折射特性的物质,则具双折射特性的地方视场变亮,这是因为从起偏镜射出的直线偏振光进入双折射体后,产生振动方向不同的两种直线偏振光,当这两种光通过检偏镜时,由于另一束光并不与检偏镜偏振方向正交,可透过检偏镜,就能使人眼看到明亮的象。光线通过双折射体时,所形成两种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依物体的种类而有不同。 双折射体在正交情况下,旋转载物台时,双折射体的象在360°的旋转中有四次明暗变化,每隔90°变暗一次。变暗的位置是双折射体的两个振动方向与两个偏振镜的振动方向相一致的位置,称为“消光位置”从消光位置旋转45°,被检物体变为最亮,这就是“对角位置”,这是因为偏离45°时,偏振光到达该物体时,分解出部分光线可以通过检偏镜,故而明亮。根据上述基本原理,利用偏光显微术就可能判断各向同性(单折射体)和各向异性(双折射体)物质。[img=,450,39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4/201804181030140697_8566_3391505_3.jpg!w450x391.jpg[/img] 五、干涉色:在正交检偏位情况下,用各种不同波长[url=http://www.gengxu.cn]滤光片[/url]的混合光线为光源观察双折射体,在旋转载物台时,视场中不仅出现最亮的对角位置,而且还会看到颜色。出现颜色的原因,主要是由干涉色而造成(当然也可能被检物体本身并非无色透明)。干涉色的分布特点决定于双折射体的种类和它的厚度,是由于相应推迟对不同颜色光的波长的依赖关系,如果被检物体的某个区域的推迟和另一区域的推迟不同,则透过检偏镜光的颜色也就不同。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