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热流量热仪标准

仪器信息网热流量热仪标准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热流量热仪标准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热流量热仪标准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热流量热仪标准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热流量热仪标准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热流量热仪标准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热流量热仪标准相关的解决方案。

热流量热仪标准相关的论坛

  • 热流传感器在评估建筑物墙体保温性能的检测应用

    热流传感器在评估建筑物墙体保温性能的检测应用

    随着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例不断增加,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显得越来越迫切。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承担着建筑节能很大的比例,是建筑节能的重点。传热系数是建筑围护结构的一个重要的热工参数,准确测量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既是准确分析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的前提,又是正确评价建筑节能效果和节能改造的基础。[img=,579,33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200951181804_1814_3332482_3.jpg!w579x334.jpg[/img]分析建筑传热的原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釆用热流计法现场检测一办公建筑外墙传热系数,将墙体的传热系数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使用算术平均法和动态分析法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两者的适用性:研究测点位置、测试温差对墙体传热系数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测点位置距热桥的距离为2个墙体壁厚吋,墙体的导热处于维稳态或准稳态传热状态(2)当墙体传热系数较大时,可以适当降低检测温差,其检测结果仍具有较好的吻合度。通过实测不同风速下的墙体热流密度、壁面温度及空气温度计算实测条件下墙体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有利于墙体传热系数的准确。目前墙体传热系数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热流计法、热箱法、和控温箱-热流计法,即,另外常功率平面热源法和红外热像仪法作为检测领域的先进手段也常用于建筑墙体传热系数的检测。这些检测方法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弊端。本文详细介绍其中的热流计法现场检测传热系数的常用方法。我国的现行检测标准《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132-209)推荐热流计法为现场检测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首选检测方法,经过国内外几十年的应用,热流计法已经被广泛接受。热流计法是利用墙体内外表面的温差与通过墙体的热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传热系数的测定,其基本的理论是建立在傅里叶定律的基础上,认为墙体是各向同性、连续的介质并处于一维稳态传热过程。测量通过被测墙体的电压E,同时测出墙体内壁面温度72及外壁面温度T,即可根据公式(2-1) (2-2)计算出被测墙体的导热热阻和传热系数。单面热流计法:单面热流计法即常规的热流计法,其具体操作方法为:在被测部位内壁表面布置热流传感器,在热流传感器周围布置温度传感器,在外壁表面对应的位置上布置温度传感器,将热流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同时连接到数据采集仪上进行数据采集,对数据处理即可得到所测位置的热阻值和传热系数。双面热流计法:双面热流计法是一种改进的热流计法,是由王珍吾等人提出的。一方面, 墙体实际的传热过程为非稳态传热,由于温度波的延迟效应,在同一时刻所测得的热流值和温度值在时间上是不吻合的,另一方面,由于墙体的蓄热作用,同一时刻由内表面进入墙体内部的热流值与墙体内部流出外表面的热流是不一致的。采用双面热流计法可以有效降低这两个因素对检测的影响1不同于单面热流计法仅在墙体内表面测量热流量,双面热流计法是在墙体内外表面相应的位置均布置热流传感器,同时测定墙体内外表面的热流,并用所测得的内外表面的热流的加权平均值作为通过墙体的热流值。[img=,394,38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200951331614_9206_3332482_3.jpg!w394x383.jpg[/img]最后就由工采网小编给大家介绍两款进口热流传感器,那就是从日本进口的热流传感器 - MF180和热流传感器 - MF180M这两款质量突出的热流传感器。这两款热流传感器适合材料内部的热流的直接测,也适合制冷剂的辐射流的测量 。测试原理 有三种热传导模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流。如果热流传感器安置在材料的表面,它将测试这三种模式热 的总和。如果传感器安置在材料的内部,它直接测试由热传导产生的热传输。用热电偶测试温度的不同,穿过的热流能被直接测。

  • 水流量平板法高温导热系数测定仪升级改造解决方案

    水流量平板法高温导热系数测定仪升级改造解决方案

    [img=水量热计法高温平板导热仪升级改造解决方案,690,44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0/202210021605330949_5078_3221506_3.png!w690x446.jpg[/img][color=#990000]摘要:水流量平板法是目前常用的耐火材料导热系数测试方法,相应的导热仪具有测试温度高、大温差测量、结构合理简单、造价便宜和操作方便等突出优点,国内外用户众多,但存在的致命问题是测量低导热系数的隔热材料时误差巨大。针对水流量平板法导热仪,本文提出了一种改造升级方案,即采用一种高精度量热计技术代替现有的水量热计,彻底解决测量误差大的难题,在保留原有水流量平板法导热仪众多优势的前提下,实现导热系数测量精度大幅提高和测试时间大幅缩短,以满足各种高温隔热材料的低导热系数快速准确测量需求。[/color][color=#990000][/color][b]一、问题的提出[/b]对于导热系数小于0.03W/mK的隔热材料,其高温范围(1000℃以上)的导热系数准确测量一致都是没有很好解决的技术难题。但为了获得隔热材料的高温导热系数,并且出于测试设备的经济性考虑,很多国内外机构都选择了商业化的水流量平板法导热仪进行测试。水流量平板法导热仪是一种依据标准测试方法的导热系数测试设备,相关标准如下:(1)美国ASTM C201“耐火材料导热性的标准测试方法”。(2)英国BS 1902-505“耐火材料导热系数标准测试方法(平板/水量热计法)”。(3)冶金行业标准YB/T 4130-2005“耐火材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水流量平板法)”。上述三个标准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完全一样,所采用的技术都是通过水量热计来测量流经样品厚度方向上的热流量。由于水量热计比较适用于较大的热流量测量,对于较小的热流量测量则存在巨大误差,因此这种测试方法比较适用于导热系数较高(大于0.1W/mK)的耐火材料。由于水流量平板法导热仪可以进行温度达1500℃以上的高温导热系数测试,因此很多客户采用这种导热仪进行高温隔热材料的测试评价,由于测量误差巨大使得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往往非常小,严重误导了材料的研发、生产和性能评价。目前国内主流的商品化水量热计法导热系数测定仪有如图1所示的几种规格,测试温度可以从1200℃到1600℃。[align=center][img=01.国内常见的水流量平板法高温导热仪,690,27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0/202210021606396191_613_3221506_3.png!w690x274.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1 国内常见的几种水流量平板法高温导热仪[/align]尽管水流量平板法在高温导热系数测试中存在巨大误差,但随着量热分析技术的进步,可以对水流量平板法进行升级改造,可以通过提高量热计测量精度实现高精度的高温导热系数测量。选择水流量平板法导热仪进行技术改造,主要是因为水流量平板法导热仪具有以下便利特征:(1)水流量平板法导热仪的整体测试结构非常合理,高温加热加载在样品的顶面,水量热计位于被测样品的底面,从而在样品厚度方向上形成大温差,这非常符合隔热材料的实际使用工况,可以获得被测样品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2)样品顶面加热装置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可通过改变发热体材料实现不同的加热温度,由此可实现从1000℃至1500℃,甚至最高可达2000℃以上的高温,非常便于隔热材料高温导热系数的测量。(3)被测样品的装卸非常方便,并且可对不同尺寸的样品导热系数进行测试。(4)最重要的是水量热计位于测量装置的底部,更换水量热计比较方便,可以很容易的更换高精度量热计而不影响测量装置的整体结构。(5)水流量平板法导热仪的价格普遍很低,且国内用户众多。基于上述特点,针对水流量平板法导热仪,本文将提出一种改造升级方案,即采用一种高精度量热计技术代替现有的水量热计,彻底解决测量误差大的难题,在保留原有水流量平板法导热仪众多优势的前提下,实现导热系数测量精度大幅提高和测试时间大幅缩短,以满足各种高温隔热材料的低导热系数快速准确测量需求。[b]二、现有量热计热流测试技术分析[/b]在稳态法导热系数测试方法中,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对流经样品的热流进行准确测量。热流测量的典型技术是量热计法,即基于量热计的比热容特性,通过测量量热计吸收或放出热量后的温度变化来确定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量热计在导热系数测试中有如下典型应用:(1)防护热板法:如图2(a)所示,防护热板法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绝热量热计法,热板作为样品热面温度的实施热源,其最终稳定温度就是完全吸收电加热功率后热板所升高的温度。因此,通过测量热板完全吸收的加热功率(即加载的电功率)就可以获得流经样品的热流。[align=center][img=02.量热计用于导热系数测试的两种测试方法示意图,690,24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0/202210021607339875_6761_3221506_3.png!w690x243.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2 量热计用于导热系数测试的两种测试方法示意图:(a)防护热板法;(b)水流量平板法[/align](2)水流量平板法:如图2(b)所示,与防护热板法类似,也用的是量热计法,只是量热计位于被测平板样品的冷面来测量流经样品的热流。量热介质则是流动的液体,通过测量量热介质的温升,可根据量热介质的比热容计算得到量热介质吸收的热量大小。从上述量热计在导热系数测量中的两个典型应用,可以做出以下分析:(1)防护热板法中采用的量热计技术,可以获得很高的导热系数测量精度。但由于需要使用护热技术使得量热计输出的热量只流经样品,即量热计周边处于一个高温动态等温绝热环境,而量热计自身还需处于高温状态,这使得量热计在高温下很难实现绝热防护和保证量热计尺寸的稳定性,因此防护热板法只能实现1000℃以下的导热系数准确测量。(2)水流量平板法是将量热计布置在被测样品的冷面,这样做的好处是样品冷面温度较低(特别是测试低导热系数隔热材料样品时),这样可以很容易实现较高样品热面温度。但带来的问题是如果样品冷面温度超过100℃,会使得水量热计中的流体产生沸腾蒸发而影响测量精度,如果通过增加水流速度避免流体沸腾蒸发,则会使得进出口之间的温差减小,也同样会带来另外的测量误差。同时水量热计四周较差的绝热防护措施而产生较大热损,会带来严重的测量误差。这些就是致使水流量平板法测量误差较大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在高导热系数测量时还不明显,但在测量低导热系数时,测量误差所占比重则会很大,导热系数测量结果会明显偏低,甚至会有数量级水平的误差。(3)从上述两种量热计在导热系数测试的典型应用可以看出,两种量热计法测试都是在稳态状态下进行,每次导热系数测试都需要在样品冷热面温度和热流达到稳定状态。特别是对于高温范围的隔热材料测试,需要漫长时间进行多个温度点下的测量才能获得一条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曲线。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水流量平板法存在测量误差巨大的严重缺陷,但在高温导热系数测量中则有巨大的潜力。只要克服水量热计存在的问题,就可解决低导热系数高温测量难题,因此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采用新型的量热计技术来代替目前的水量热计。[b][color=#990000]三、高精度金属块量热计解决方案[/color][/b]我们从最基本的物体吸收热量与温升的关系出发,即材料的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物体升高一度所吸收的热量,可以设计出以下导热系数动态测试方法:(1)如图3所示,将图2(b)所示的水流量平板法导热仪中的水流量计更换为一平板金属块作为量热计,量热计上方的其他结构保持不变。[align=center][img=03.金属块量热法高温导热系数动态测试设备结构示意图,500,31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0/202210021609596535_7755_3221506_3.png!w690x433.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3 金属块量热法高温导热仪结构示意图[/align](2)此金属块量热计采用高导热金属材料制成,用于吸收透过被测样品的热流量。采用高导热金属材料作为量热计是为了保证量热计温度能快速均匀,以满足测试模型中要求量热计始终处于等温的边界条件,同时具有耐高温能力,以能够进行高温下的导热系数测试。(3)由于金属块量热计的快速均温能力,那么通过量热计的温度变化就可以计算得到样品冷面的热流变化。(4)为了使金属块量热计所吸收的完全是透过被测样品的热量,最大限度减小量热计的热损失,借鉴了保护热板法的技术方案,即在金属块量热计四周增加了主动护热装置来实现绝热。(5)还继续采用原有水流量平板法导热仪的加热装置和温度测量装置,但加热装置的温度以线性方式进行变化,由此使得被测样品的冷热面以相同的升降温速率进行变化。通过上述测量得到的冷面热流变化,以及结合测量得到的冷热面温度和温度变化速率,可以得到整个温度变化过程中的导热系数变化曲线。综上所述,只需对水流量平板法导热仪中的水量热计进行更换,即可实现绝热材料高温导热系数的准确测量,同时采用了线性升温加热方式,大幅缩短了测试时间。[align=center]~~~~~~~~~~~~~~~~~~~~~~~~~~~~~~~~~~~~~~~~~~~~~~~~~~~~~~~~~~~~~~~~~~~~~~~[/align]

  • 采用Modelica语言建模模拟分析研究相变材料比热容动态热流计测试方法

    采用Modelica语言建模模拟分析研究相变材料比热容动态热流计测试方法

    [color=#990000]摘要:本文针对测试定形相变材料热性能的ASTM C1784动态热流计法(DHFM),采用基于Modelica语言的SimulationX软件,建立测试热焓和比热容的模拟仿真模型,对测试方法开展更深入的研究。通过对不锈钢和沙子样品材料的测试模拟仿真,优化了试验参数,使得动态热流计法更容易被理解、掌握和推广应用。[/color][color=#990000]关键词:定形相变材料 热性能 动态热流计法 热焓 比热容 导热系数[/color][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690,40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1/201901302108149726_8347_3384_3.png!w690x402.jpg[/img][/color][/align][color=#990000][/color][align=center]~~~~~~~~~~~~~~~~~~~~~~~~~~~~~~~~~~~~~~~~~~~~~~~~~~~~~~~~~~~~~~~~~~~~~~~[/align][color=#990000][b]1. 概述[/b][/color]  随着建筑节能以及能量存储的需要,相变材料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出现了各种新型的定形相变复合材料,而定形相变复合材料的热焓、比热和导热系数等是相变材料设计、研制和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物理性能参数。为了保证新型定形相变材料的热物理性能测试的准确性,ASTM 在2013年制定了一个新的测试标准:ASTM C1784-13“采用热流计装置测量相变材料及其产品储热特性的标准测试方法”,并在2014年颁布的修订版。  ASTM C1784方法是一种基于传统稳态热流计法隔热性能测试技术(HFM)的动态测试方法,称之为动态热流计法(DHFM),是为了解决板状大尺寸相变材料热性能测试的一种实验室级别测试方法,样品尺寸一般为边长100~300 mm之间的正方形板材,这种尺寸易于从定形相变复合材料实际板材中取样测试,与DSC测试中毫克量级样品形式相比更具有材料的代表性。  本文针对测试定形相变材料热性能的ASTM C1784动态热流计法(DHFM),采用基于Modelica语言的SimulationX软件,建立测试热焓和比热容的模拟仿真模型,对测试方法开展更深入的研究。通过对不锈钢和沙子样品材料的测试模拟仿真,优化了试验参数,使得动态热流计法更容易被理解、掌握和推广应用。  [b][color=#990000]2. 动态热流计法基本原理[/color][/b]  动态热流计法(DHFM)是基于传统稳态热流计法(HFM)测量仪器上的一种动态测试方法,在稳态时可测量样品的导热系数,在动态时可测量样品的热焓和比热容。如图2-1所示,动态热流计法测试仪器结构与稳态热流计法测试仪器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在样品的上下两面都安装有热流传感器,而且上下加热板的温度变化使用相同且同步。[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690,21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1/201901302111544136_4772_3384_3.png!w690x210.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2-1 动态热流计法测量原理[/color][/align]  按照ASTM C1784规定,两个热板为台阶式升降温方式,如图2-1所示,当样品和上下热板在初始温度T1时达到稳态,将上下两个热板台阶式升温到另一个温度T2并达到恒定。这个温度变化过程中的测量不再时稳态测量而是非稳态测量,但记录了样品两侧的温度和热流密度随时间的变化,经过一定时间后两个均热板再次冷却到初始温度T1,这是一个典型的台阶式升降温测试过程。在此温度变化ΔT范围内,样品吸收的总热焓Δh可以通过对热流密度进行时间积分计算得到,而热容Cp则等于Δh/ΔT。[b][color=#990000]3. 测试仿真模型和参数[/color][/b]  为了建立仿真模型进行瞬态分析计算,使用了SimulationX软件。SimulationX是基于Modelica语言模型的一维仿真软件之一,而Modelica是基于模型设计的基础设计研究的语言模型之一,采用模块式结构可以非常快速的设计仿真模型,仿真模型的物理意义直观和明确,能完美结合传统的热阻网络分析方法,非常适合瞬态传热的快速仿真计算,较传统的有限元瞬态分析方法的速度大为提高,可以在几秒内完成整个瞬态传热过程的模拟分析计算。  在采用SimulationX建模中,样品尺寸设置为300 mm×300 mm×20 mm,初始温度为20℃,对样品的两个表面按照相同的温度波形程序同时进行加热到30℃。  建模分析中采用了两种典型材料,其中不锈钢304的热物性参数分别是:导热系数为14.9 W/mK,比热容为0.477 J/gK,密度为7900 kg/m3。沙子的热物性参数分别是:导热系数为0.60 W/mK,比热容为0.80 J/gK,密度为1515 kg/m3。[b][color=#990000]4. 无热损情况下的模仿仿真[/color][/b]  首先在无热损的理想条件下对准稳态法进行仿真模拟。在无侧向热损条件下,分别有两个热流计检测进出样品的热流量大小,同时假设样品是中心截面对称,并不考虑样品侧面的边缘热损。由此采用SimulationX软件设计的仿真模型如图4-1所示,分别模拟仿真不锈钢和沙子两种典型不同导热系数材料的比热容动态热流计法测试过程,计算得到比热容结果。最终将模拟仿真计算结果与设定的参数值进行比较,由此考核动态热流计法在理想情况下的测量准确性和合理的试验方法。[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690,22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1/201901302112235746_5820_3384_3.png!w690x225.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4-1 使用SimulationX软件建立的无侧向热损仿真模型[/color][/align][color=#990000]4.1. 不锈钢比热容测量的模拟计算[/color]  首先对不锈钢304材料进行模拟仿真计算,按照ASTM标准方法规定,加热采用一个方波形式。在方波加热过程中,方波加热时温度变化,以及仿真模拟计算得到的不锈钢样品中心温度和进出样品的热流变化如图4-2所示。通过对上述热流随时间变化曲线按照时间进行积分,最终得到此波形加热过程中的单位质量不锈钢样品的热焓值变化曲线,如图4-3所示。[align=center][img=,690,39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1/201901302112410398_6514_3384_3.png!w690x395.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4-2 矩形加热波形时不锈钢样品温度和热流变化曲线[/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690,37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1/201901302112525839_1676_3384_3.png!w690x375.jpg[/img][/color][/align][color=#990000][/color][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4-3 矩形加热波形时单位质量不锈钢样品热焓值变化曲线[/color][/align]  根据图4-3所示的模仿仿真结果,可以计算出20~30℃温度范围内不锈钢平均比热容为0.450 J/gK,与设定值0.477 J/gK的相对误差为5.7%。  通过图4-2所示的热流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对热流量变化曲线进行积分相当于求此曲线相对于时间坐标轴所包含的面积,而对图4-2中如此突变的尖峰信号进行积分,由于时间间隔选取不可能无限小,这势必会带来积分误差,由此可见,对于方波加热形式,温度的突变是造成仿真计算误差的直接原因。在试验测试过程中,由于数据采集速度不可能很快,时间间隔也不可能非常小,这同样会带来相应测量误差。[color=#990000]4.2. 沙子比热容测量的模拟计算[/color]  同样,在方波加热过程中,计算得到的沙子样品中心温度和进出样品的热流变化如图4-4所示。通过对上述热流随时间变化曲线按时间进行积分,最终得到此波形加热过程中的单位质量沙子样品的热焓值变化曲线,如图4-5所示。[align=center][img=,690,39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1/201901302113091809_7935_3384_3.png!w690x393.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4-4 矩形加热波形时沙子样品温度和热流变化曲线[/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690,37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1/201901302113298077_3554_3384_3.png!w690x373.jpg[/img][/color][/align][color=#990000][/color][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4-5 矩形加热波形时单位质量沙子样品热焓值变化曲线[/color][/align]  根据图4-5所示的模仿仿真结果,可以计算出20~30℃温度范围内沙子平均比热容为0.750 J/gK,与设定值0.80 J/gK的相对误差为6.3%。[color=#990000]4.3. 改变加热波形的模拟计算结果[/color]  鉴于上述方波加热波形仿真计算结果有较大误差,对于304不锈钢材料样品,将加热波形调整为梯形,如图4-6中的红线所示,用时30分钟温度从20℃线性升温到30℃后恒温40分钟,然后按照相同的变温速率用时30分钟再降到20℃。[align=center][img=,690,39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1/201901302113448695_2143_3384_3.png!w690x392.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4-6 改变加热波形后的不锈钢样品温度和热流变化曲线[/color][/align]  在这种加热波形下,计算得到的样品中心温度和进出样品的热流变化如图4-6所示。通过对上述热流随时间变化曲线按照时间进行积分,最终得到此波形加热过程中的单位质量不锈钢样品的热焓值变化曲线,如图4-7所示。[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690,37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1/201901302113558613_3754_3384_3.png!w690x375.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4-7 梯形加热波形时单位质量不锈钢样品热焓值变化曲线[/color][/align]  根据图4-7所示的模仿仿真结果,可以计算出20~30℃温度范围内的304不锈钢平均比热容为0.473 J/gK,与设定值相比没有误差,这说明通过改变加热波形,降低加热温度突变速率,可显著提高积分计算精度,大幅度减少最终计算结果误差。  同样,对于沙子材料样品,将加热波形调整为梯形,如图4-8中的红线所示,用时30分钟温度从20℃线性升温到30℃后恒温40分钟,然后按照相同的变温速率用时30分钟再降到20℃。[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690,38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1/201901302114079115_6329_3384_3.png!w690x387.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4-8 改变加热波形后的沙子样品温度和热流变化曲线[/color][/align]  在这种加热波形下,计算得到的样品中心温度和进出样品的热流变化如图4-8所示。通过对上述热流随时间变化曲线按照时间进行积分,最终得到此波形加热过程中的单位质量样品的热焓值变化曲线,如图4-9所示。[align=center][img=,690,37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1/201901302114186965_4185_3384_3.png!w690x377.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4-9 梯形加热波形时单位质量沙子样品热焓值变化曲线[/color][/align]  根据图4-9所示的模仿仿真结果,可以计算出20~30℃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比热容为0.799 J/gK,与设定值相比没有误差,这说明通过改变加热波形,降低加热温度的突变速率,可显著提高积分计算精度,大幅度减少最终计算结果误差。[b][color=#990000]5. 有热损条件下的模仿仿真[/color][/b]  上述仿真模拟是假设样品侧向无热损,而在实际测试条件下,样品侧面尽管采用了低导热材料进行防护,但还是存在侧向热损。为此,针对热流计法导热仪结构建立带热损效应的仿真模型,如图5-1所示。[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690,16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1/201901302114302217_9430_3384_3.png!w690x163.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5-1 使用SimulationX软件建立的存在侧向热损仿真模型[/color][/align]  其中假设样品侧向热防护材料为软木,软木导热系数为0.048 W/mK,比热容为2.03 J/gK,密度为86 kg/m3,软木截面积为300 mm×20 mm,厚度为50 mm,软木的外侧温度始终保持为20℃。考虑到样品的四个侧面都有软木隔热材料,所以侧面仿真模型中的软木尺寸应为截面积为300 mm×80 mm,厚度为50 mm。  为了便于观察热损的影响,对沙子样品进行了有热损情况下的模拟仿真计算,结果如图5-2所示。从图5-2中可以看出,当有侧向热损存在时,样品达到热平衡后,焓值随时间的变化并未呈水平方向的曲线形式,而是向上倾斜,而且焓值要比无热损时要大(误差将近10%左右),这证明其中有一部热量被侧向热损带走,因此在实际测试中要对测试曲线进行侧向热损修正。[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690,36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1/201901302114412688_54_3384_3.png!w690x360.jpg[/img][/color][/align][color=#990000][/color][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5-2 沙子样品有热损、无热损和修正后的模拟仿真计算结果[/color][/align]  从图5-2中的修正后结果可以看出,修正后的结果与无热损计算结果完成重合,修正后的比热容为0.80 J/gK,与设定值0.8 J/gK的相对误差基本为零。  同样,对不锈钢样品进行有热损存在时的模拟仿真计算结果证明也存在相同规律,如图5-3所示,修正后的误差基本为零。[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690,38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1/201901302114517112_2150_3384_3.png!w690x382.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5-3 不锈钢样品有热损、无热损和修正后的模拟仿真计算结果[/color][/align][b][color=#990000]6. 结论[/color][/b]  综上所述,采用SimulationX软件的动态仿真模拟,计算了不锈钢和沙子材料的热焓和比热容动态热流法测量结果,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  (1)采用动态热流计法以及相应的修正手段,可以准确测量样品的热焓和热容随温度的变化,证明了ASTM C1784的有效性。  (2)在动态热流计法实际应用中,并不能完全采用ASTM C1784中规定的方波加热方式,因为这种突变型的变温方式会对测量数据处理带来较大误差,更准确的变温方式应为变化较缓慢的梯形的升降温方式。  (3)动态热流计法本质上还是属于一种稳态法,只是将大的温度区间分割为许多个小温度区间进行测试,按照ASTM中的规定,单个测试温度区间一般设定为1.5℃±0.5℃,由此来覆盖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变化范围,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测试时间十分漫长,通过上述仿真分析也得到了证明这个特点。[align=center]~~~~~~~~~~~~~~~~~~~~~~~~~~~~~~~~~~~~~~~~~~~~~~~~~~~~~~~~~~~~~~~~~~~~~~~[/align]

  • 低温绝热材料导热系数和热流密度测试方法介绍

    低温绝热材料导热系数和热流密度测试方法介绍

    [color=#990000]摘要:本文针对低温用绝热材料/系统的热性能测试,基于ASTM C1774标准指南,综合目前国际上基于低温稳态护热技术的文献报道和测试设备,介绍了各种低温绝热材料热性能的测试方法和相应测试设备,为今后国内相应低温绝热材料热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的建立和改进提供参考。[/color][align=center]~~~~~~~~~~~~~~~~~~~~~~~~~~~~~~~~~~~~~~~~~~~~~~~~~~~~~~~~~~~~~~~~~~~~~~~[/align][size=18px][color=#990000][/color][/size]一、概述 低温用绝热材料/系统的热性能测试,要比其他材料的热性能测试复杂的多,这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引起: (1)材料形式多样:低温用绝热材料/系统的一般形式为散装颗粒和粉末、毯子、分层、面板、以及多层复合系统。材料的例子包括泡沫(闭孔或开孔)、纤维绝热产品、气凝胶(毯子或散装或包装)、多层绝热系统、多孔玻璃泡沫复合板、聚合物复合材料或量散装料,如珍珠岩粉和玻璃泡。 (2)热导率变化范围大:低温用绝热材料/系统的使用环境通常是从真空到常压,在此真空压力范围内,低温绝热材料的热性能可以有四个数量级的变化,有效热导率范围为0.010mW/mK至100mW/mK。绝热材料和系统热性能的主要控制因素是使用和测试环境的真空压力,高真空的有效热导率通常在0.010mW/mK到2mW/mK范围内,非真空时通常在10mW/mK到30mW/mK范围内,软真空时通常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 (3)环境压力范围大:对于低温用绝热材料的真空压力范围,按照ASTM标准指南分为三个区间:高真空(HV,即小于1mTorr)、软真空(SV,即约100mTorr)和无真空(NV,即1个大气压或约760Torr)。 (4)大温差:低温绝热材料/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高水平的绝热性能并保持较大温差,如对于液氦、液氢和液氮制冷剂,低温绝热材料的冷面就会是4K、20K和77K,而热面则为293K的室温,由此形成200K以上的大温差。 综上所述,为了评价低温绝热材料/系统的热性能,关键是需要在有代表性和可重复的条件下进行测试,需模拟出材料实际组合和使用方式,在被测样品上建立大温差和特定残余气体的真空压力环境,并使用灵敏的技术手段检测出透过绝热材料的微小热流。除此之外,还需面对包括材料冷收缩后的厚度测量和表面接触热阻等因素的挑战。由于低温用绝热材料的热导率普遍较低,且在材料内存在巨大温差,目前的绝热材料低温热导率测试只能基于传统的稳态法。另外,由于在使用和测试过程中的穿过低温用绝热材料的热流密度极小,通常在1W/㎡以下,这已远超现有热流传感器的探测能力,因此传统的大温差稳态热流计法无法使用,绝热材料低温热导率测试方法完全基于稳态护热技术。 本文针对低温用绝热材料/系统的热性能测试,基于ASTM C1774标准指南,综合目前国际上基于稳态护热技术的文献报道和测试设备,介绍低温绝热材料热性能的测试方法,为今后国内相应低温绝热材料热性能测试设备的建立和改进提供参考。[size=18px][color=#990000][/color][/size]二、低温绝热材料热性能测试方法分类 低温绝热材料热性能测试的核心是要在大温差和特定真空压力环境下检测出流经被测样品厚度方向上一维热流。为了减少侧向热损,低温绝热材料热性能的各种测试方法基本都基于稳态护热技术,被测样品有圆筒状和平板状两种。对于圆筒状样品,测试方法借鉴了ASTM C335“管状绝热材料稳态传热性能测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对于平板状样品,借鉴了ASTM C177“采用防护热板装置进行稳态热流密度和传热性能测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为了实现被测样品冷热面的大温差,各种测试方法或采用低温制冷剂(典型有液氦、液氢和液氮),或采用低温冷却器,给样品冷面提供制冷。 一维热流测量有采用高灵敏的蒸发量热技术,也有采用传统稳态护热法中的电功率测量技术,蒸发量热技术可以检测的漏热热流密度为0.1~500W/㎡,电功率测量技术可以检测的漏热热流密度为1~1000W/㎡,蒸发量热技术对于微小热流具有更强大的检测能力。 按照ASTM C1774“低温绝热系统热性能测试的标准指南”的规定,上述两种测试技术都可以设计制造为绝对法装置和比较法装置两类,但按照传统的测试方法分类,这两类测试技术都属于绝对法。这里的绝对法是通过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的集成设计基本消除了寄生漏热,测试腔室的寄生漏热接近于零。这里的比较法,是通过简单的部分防护,寄生热泄漏降低到可接受水平,还存在一定漏热,但整个测量装置变得比绝对法装置简单,相对简化的比较法仪器可用于大量样品、相似样品、质量控制测试和比较测试。[size=18px][color=#990000][/color][/size]三、蒸发量热法 在蒸发量热法测试绝热材料热性能时,穿过被测样品的外界热量加热测试腔室内处于饱和状态下的低温液态制冷剂,测量制冷剂受热蒸发出的气体流量可以获得热泄露的热量,依此获得等效热导率和漏热热流密度。 (1)圆柱型蒸发量热计测量装置(绝对法) 典型的圆柱型蒸发量热计热性能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测量装置中装有低温制冷剂的测试腔桶典型尺寸是外径为167mm、长度为900mm,可为厚度50mm的样品进行测试。测试室由同样装有低温制冷剂的上室和下室进行主动热保护,使测试腔桶上下两个方向的热泄露最小。外侧的电加热器组件为样品的热面温度恒定进行控制。[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低温导热系数,690,31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1/202201200837122480_3409_3384_3.jpg!w690x310.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1 圆柱型蒸发量热计测量装置(绝对法):左图为总体结构示意图,右图为简化示意图[/color][/align] 被测试样一般为柔性材料,如毯式、散装式、多层绝热材料。对于散装材料可以用薄铝制的黑色圆柱型套筒允许测试散装材料。 (2)圆柱型蒸发量热计绝热材料热性能测量装置(比较法) 典型的圆柱型蒸发量热计热性能测量装置(比较法)如图2所示,用于测量绝热试样的比较热性能。装有低温介质的测量腔筒典型尺寸是132mm外径×500mm长,可测试厚度达50mm的试样。 与绝对法不同的是,为了简化测量装置,比较法中的测量腔桶上下两个方向采用的是被动防护方式并装配为一体式结构的测量组件,通过使用气凝胶材料和辐射屏组合件使得测量腔桶两个端部处的热泄露尽可能小,但护热效果显然不如绝对法中的主动护热。同样,外侧电加热器组件为样品的热面温度恒定进行控制。[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低温导热系数,588,799]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1/202201200837478651_2276_3384_3.jpg!w588x799.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2 圆柱型蒸发量热计测量装置(比较法)[/color][/align] 这种简化后的比较法测量装置,可以拆卸整体结构的测量组件来进行被测样品的安装和拆卸,非常便于各种被测材料的拆装。 (3)平板型蒸发量热计绝热材料热性能测量装置(绝对法) 平板型蒸发量热仪(绝对法)是一种用于测量绝热材料的绝对热性能的平底测试设备。典型结构如图3所示。允许接受直径200mm、厚达30mm的被测平板样品。除边界温度外,温度传感器位于设备侧面。装有制冷剂的测试腔室由同样装有制冷剂的护热腔室进行主动热防护,可将侧向热泄露降到最低。系统绝热材料为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测试提供了额外的热稳定性。被测样品可以为刚性或柔性,带或不带压缩载荷。[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低温导热系数,690,78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1/202201200838020464_1315_3384_3.jpg!w690x786.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3 平板型蒸发量热计测量装置(绝对法)[/color][/align] 实际上,这种平板型蒸发量热计热性能测试设备完全照搬了ASTM C177防护热板法的基本原理,只是采用了低温制冷剂的蒸发原理替换了电功率测量,也是最早用于低温绝热材料热性能测试的测试方法和设备。由于这种方法和设备的完备性,使此方法被ASTM定为标准试验方法,即ASTM C745“使用保护平板蒸发量热计测量穿过真空绝热材料热流量的标准测试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种方法和设备太过复杂,需要保障的边界条件太多,其复杂性和局限性削弱了其广泛使用,目前C745方法已经废除,替代标准是ASTM C1774,并极大扩展了测试中对不同几何形状、环境、材料和方法的适用性,但C1774还存在许多不可控因素,多年来迭代改进也不多,使得C1774一直未形成标准试验方法,而仅仅是标准指南。 (4)平板型蒸发量热计绝热材料热性能测量装置(比较法) 平板型蒸发量热计(比较法)是一种平板状样品测试设备,用于测量绝热材料的低温热性能,如图4所示。它可以接受直径200mm、厚达30mm的试样。测试中需要在设备上定位温度传感器,两组辐射屏蔽环与散装气凝胶一起为冷质测试腔体侧面和顶部提供被动热防护。该量热计可用于各种材料和测试条件,可对刚性和柔性材料进行测试,带或不带压缩载荷。[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低温导热系数,690,32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1/202201200838140994_170_3384_3.jpg!w690x325.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4 平板型蒸发量热计测量装置(比较法):左图为总体结构示意图,右图为简化示意图[/color][/align][size=18px][color=#990000][/color][/size]四、电功率测量法 采用电功率测量法的测试设备主要有以下两种。 (1)低温恒温器电功率测试设备(基于制冷剂) 基于低温制冷剂的低温恒温器电功率测试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一个由OFHC铜板(典型值为6mm厚)制成的等温样品盒。圆柱型外壳和底板全部用螺栓固定在一起,在样品周围形成一个等温箱。顶板放在样品顶部,柔性铜带将顶板连接到盒子以确保热平衡。热板通常配备两个温度传感器(例如电阻温度传感器和硅二极管)和一个电加热器。这三个部件都安装在一个小仪器盘内,该盘完全安装在热板内。样品盒配有硅胶二极管温度计(或其他合适的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器。热板加热器用于为热导率测量施加热量,样品箱加热器有助于提高整体温度。该盒子热连接到一个等温(OFHC铜)真空密闭室,它被悬挂在其中。该腔室进一步放置在真空罐内,并配备有加热器和合适的温度传感器。[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低温导热系数,690,38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1/202201200838262563_7022_3384_3.jpg!w690x380.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5 低温恒温器电功率测试设备[/color][/align] 如果需要,这种布置允许样品室及其内部温度变化远高于真空罐(液氮或液氦)周围的制冷剂的温度。已经建造了两个圆柱型盒子(通常直径为150和200mm)加上两个方形盒子,每个盒子都有一个相应的热板。为了将仪器从热板连接到外部端子,使用了四根铜线和十六根锰铜线。这些电线通常长0.8m,直径0.13mm,以螺旋状穿过样品,从加热板到达盒子外面的端子。 对每个样品一面的中心进行加工,为放置在两块样品之间的等温铜热板腾出空间,从而确保所有热量都通过样品,除了沿着加热线传导的热量泄露到制冷剂中。典型尺寸包括样品直径为152或203mm,高度为50mm,圆形热板的直径为140mm,厚度为9mm。圆形等温铜盒的内部接触样品夹层的外表面。 (2)电功率低温恒温器设备(基于低温制冷机) 基于低温制冷机的电功率恒温器测量法基本借鉴了经典防护热板法,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了被动护热方式,在被测样品厚度方向上形成大温差,并在低温和真空压力环境下进行测量。 测试设备包括一个与适当的低温制冷系统热连接的测试腔室。用于测试204mm直径圆盘型样品的这种系统的一个示例如图6所示。该设计采用将平板样品夹在一对电加热板之间,底部电加热板接受已知加热功率控制样品热面温度,顶部加热板控制样品冷面温度,顶部加热板与制冷机连接。[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低温导热系数,690,30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1/202201200838382717_1558_3384_3.jpg!w690x302.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6 电功率低温恒温器测试设备(基于低温制冷机):左图为总体结构示意图,右图为测试腔室示意图[/color][/align][size=18px][color=#990000][/color][/size]五、总结 综上所述,上述测试方法基本覆盖了低温用各种绝热材料热性能测试要求,对各种材料的几何形状、测试环境和材料类型等方面都有很好的适用性。美国NASA多年来已经采用蒸发量热计测试设备(包括绝对法和比较法)对各种柔性和刚性低温绝热材料进行了大范围的测试,并得到了大量材料的低温热性能测试结果。 从目前在用的低温绝热材料热性能测试标准ASTM C1774可以看出,此标准还处于标准指南阶段,说明上述测试方法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主动护热温度的精确控制、样品冷收缩后的厚度变化在线测量和修正,以及接触热阻和加载压力的影响等,这些都是今后工作需要面临的严峻挑战。[align=center]~~~~~~~~~~~~~~~~~~~~~~~~~~~~~~~~~~~~~~~~~~~~~~~~~~~~~~~~~~~~~~~~~~~~~~~[/align]

  • 对热流传感器精度有影响的三大方面

    对热流传感器精度有影响的三大方面

    热流传感器是测量热传递(热流密度或热通量)的基本工具,是构成热流计的最关键器件。热流传感器的性能和用途决定了热流计的性能和用途。热流计是指测定热流的仪表。热流是在单位时间内流经单位面积的热量,也可把热流理解为热能通过单位面积的速率。热流单位是W/m2。为测量某一局部的热辐射强度、热对流强度、热传导强度或总的传热速率,常采用热流计。[img=,690,389]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2/201812100945267163_8586_3332482_3.jpg!w690x389.jpg[/img]热阻式(热电堆式热流传感器或称温度梯度型热流传感器)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类热流传感器。这类传感器的原理是:当有热流通过热流传感器时,在传感器的热阻层上产生了温度梯度,根据付立叶定律就可以得到通过传感器的热流密度,设热流矢量方向是与等温面垂直。为了提高热流传感器的灵敏度,需要加大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因此就需要将众多的热电偶串联起来形成热电堆,这样测量的热阻层两边的温度信号是串连的所有热电偶信号的逐个叠加,信号大能反映多个信号的平均特性。热电堆是热阻式热流传感器的核心元件,也是其他辐射式热流传感器的核心元件。[img=,394,38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2/201812100945512861_3850_3332482_3.jpg!w394x383.jpg[/img]热流传感器计作为热流计的关键性一次敏感元件,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是热流计可否信赖的关键。因此热流传感器在出厂前或使用一段时间后都要进行标定。另外,热流传感器在使用时,常常是粘贴在被测物体和表面或者埋没在被测物体的内部,这都会影响被测物体原有的传热状况,为了对这个影响有一个准确的估计,就必须知道热流传感器自身的热阻等性能,这也要在标定过程中加以确定。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由工采网从国外进口的热流传感器 - MF180和热流传感器 - MF180M,这两款质量突出的热流传感器。这两款热流传感器适合材料内部的热流的直接测,也适合制冷剂的辐射流的测量 。测试原理 有三种热传导模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流。如果热流传感器安置在材料的表面,它将测试这三种模式热 的总和。如果传感器安置在材料的内部,它直接测试由热传导产生的热传输。用热电偶测试温度的不同,穿过的热流能被直接测。[b]热流传感器与被测物粘贴紧密程度对热流测量精度的影响[/b]: 热流传感器与被测物粘贴的紧密程度,对热流的稳定时间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粘贴越紧密,稳定越快,测量偏差越小;反之,测量偏差越大。因此,在瞬态热流传感器的使用过程中,要尽量保证热流热流传感器能够紧密地粘贴被测物体,这样才能减少测量时间,提高测量精度。导热胶(导热硅脂)的应用,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b]热流传感器厚度对热流测量精度的影响[/b]:当热流传感器厚度为0.1mm时,被测物表面热流稳定非常快,从开始到稳定只用了约0.5s的时间,通过热流传感器的热流值与实际值相差2.92%。当热流传感器厚度增加到1mm时,稳定时间达到了8s,为原来的16倍,热流值的偏差达到了6.26%。这主要是由于热流传感器厚度的增加,加大了热流传感器引入的热阻,使通过热流传感器的热流值产生了较大偏移。[b]热流传感器边长对热流测量精度的影响[/b]:热流传感器边长的改变并没有给热流的稳定时间造成太大影响,却给稳定值带来较大的偏差。边长从5mm变成10mm时,稳定热流值减小了8.4%,与实际值相差6.51%;边长从10mm变为20mm时,热流减小了4.3%,与实际值相差1.94%;边长从20mm变为30mm时,热流仅仅减小了0.4%,已经和真实值基本重合。这说明,热流传感器边长越长,稳定值越准确,且边长一定存在着一个最优值。这个最优值既能保证热流传感器尽可能小,又能保证所测热流的准确性。从本文的计算来看,这个最优值约为20mm。当被测物表面近似认为半无限大时,20mm可能是测量精度和热流传感器尺寸的最佳结合点。

  • 热流,热导,热扩散系数间的关系?

    对导热系数与热扩散系数比较了解,一个是表征物质的导热性能的指标,一个是表征材料传播温度变化能力大小的指标。也有公式可以在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之间转换。但是热流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弄不大清楚,如导热系数的定义为:热流密度与温度梯度之比。即在单位温度梯度作用下物体内所产生的热流密度,单位为W/(m (℃)。那是不是说我如果有热流计,怎样才能通过测定热流进而计算出材料的热扩散系数或者导热系数呢?请教各位了!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2.gif

  • 热流值吸热峰面积怎么算

    热流值吸热峰面积怎么算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6/201506241614_551358_2899898_3.png问下这个的热流值峰面积是不是就是128.9*m(去样量) 感觉校准系数4.781%有点大

  • 热流计法测试低密度刚性隔热瓦高温有效导热系数

    热流计法测试低密度刚性隔热瓦高温有效导热系数

    摘要:为了准确测试低密度刚性隔热瓦的高温导热系数,首先采用瞬态平面热源法进行了常温常压下的导热系数测量,同时瞬态平面热源法也采用美国NIST标准参考试样SRM 1453进行了测量准确性的考核和验证。然后采用高温热流计法导热系数测试系统对低密度刚性隔热瓦进行了试样热面温度200℃1000℃的导热系数测量,得到了一条完整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结果曲线。 1. 低密度刚性隔热瓦试样送样单位送来的低密度刚性隔热瓦试样拆封前后图片如图1-1和图1-2所示。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700_667351_3384_3.jpg图1-1 包装试样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6022200232139_01_3384_3.jpg图1-2 拆封试样分别对两块试样进行编号和尺寸及密度测量。图1-3所示为1号试样,长宽厚分别为300×300×19.71mm,重量435g,密度0.25g/cm^3。图1-4所示为2号试样,长宽厚分别为300×300×16.82mm,重量445g,密度0.25g/cm^3。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6022200240265_01_3384_3.jpg图1-3 低密度刚性隔热瓦1号试样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6022200242200_01_3384_3.jpg图1-4 低密度刚性隔热瓦2号试样其中1号试样是经过热面1000℃高温试验后的尺寸和密度测量数据,与2号未经高温试验的密度相比,高温试验前后的密度基本未发生改变。 2. 瞬态平面热源法测试 为了验证和考核低密度刚性隔热瓦导热系数测试的准确性,首先在常温常压下采用ISO 22007-2-2008 塑料-热传导率和热扩散率的测定.第2部分瞬时平面热源法,对导热系数与低密度刚性隔热瓦相同量级的美国NIST标准参考材料SRM 1453(发泡聚苯乙烯板)进行测试,以期实现以下目的:(1)评测和验证瞬态平面热源法导热系数测试系统的测量准确性,重点验证低导热材料(导热系数0.03W/mK左右)测量的准确性,以保证低密度刚性隔热瓦常温常压下导热系数测量的准确性。(2)NIST标准参考材料SRM 1453是一种典型的泡沫聚苯乙烯板,由于低密度和具有一定气孔率,所以这种材料的导热系数会随真空度增高而减小。因此希望通过在不同真空度下测试SRM 1453的导热系数,评估瞬态平面热源法导热系数测试系统测量极低导热系数(小于0.03W/mK)的能力。(3)通过真空控制和真空腔提供变真空测试环境,在1E-04~1E+03Torr覆盖七个数量级的真空度变化范围内,测试NIST标准参考材料SRM 1453在不同真空度下的导热系数,得到一条导热系数随真空度变化的完整曲线,以期获得导热系数随真空度变化的规律。 2.1. 测试美国NIST标准参考材料SRM 14532.1.1. 美国NIST标准参考材料SRM 1453将购置的NIST标准材料材料SRM 1453切割成100mm见方的正方形,如图2-1所示。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6022200250876_01_3384_3.jpg图2-1 NIST标准材料材料SRM 14532.1.2. 美国NIST标准参考材料SRM 1453导热系数标准数据美国NIST标准参考材料SRM 1453(发泡聚苯乙烯板)导热系数数据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会随材料的密度发生变化,这里仅给出导热系数与温度和密度的关系式: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6022200254217_01_3384_3.png式中: ρ 表示体积密度,单位kg/m^3;Tm 表示整个体积密度和温度范围内的测试平均温度,密度范围为37~46kg/m^3 ,温度范围为281~313K 。2.1.3. 瞬态平面热源法测试SRM 1453导热系数测试试样和测试卡具整体放置在如图2-2所示的真空腔内,如图2-3所示将被测的NIST标准材料材料SRM 1453放入测试卡具内,如图2-4所示试样和探测器压紧后关闭真空腔,然后进行真空度控制和导热系数测试。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6022200305978_01_3384_3.jpg图2-2 高真空试验腔体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6022200312723_01_3384_3.jpg图2-3 测试试样和测试卡具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6022200312844_01_3384_3.jpg图2-4 试样安装完毕后的待测状态在NIST标准参考材料SRM 1453不同真空度下导热系数测试过程中,首先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测试,然后再逐渐提高真空度并进行真空度控制,真空度控制精度达到5‰,稳定性优于1%。每个真空度至少恒定半小时后再开始导热系数测量,每个真空度下进行2次重复性测量,任何2次测量间隔至少30分钟以上。由于NIST标准参考材料SRM 1453比较薄,厚度为14mm,由此在测试中采用了小尺寸的探头,编号C5501。整个测试过程中,试样温度保持在室温范围内,温度范围为22℃23℃。为了便于测量控制及描述,真空度单位采用Torr,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的试验参数表示测试过程中的探头加热功率(豪瓦)和测试时间(秒)。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6022200331630_01_3384_3.png将以上测试结果绘制成横坐标为真空度、纵坐标为导热系数的对数坐标曲线,如图2-5所示。[ali

  • 《锥形量热仪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稿发布

    [color=#444444] 为提高国家计量技术法规的规范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10月25日,全国新材料与纳米计量技术委员会发布了《锥形量热仪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稿,并面向全国有关单位征求意见。[/color][color=#444444][/color][align=left] 锥形量热仪是研究材料燃烧性能最重要的实验仪器之一,可以测得均一材料或复合材料在不同热辐射强度下的热释放速率。通过锥形加热器模拟火灾中不同强度的热辐射,使材料在准火灾条件下燃烧,在试验过程中测量燃烧产物气流的流量和燃烧产物中氧气的浓度计算出氧消耗量,根据耗氧原理确定材料的热释放速率。热释放速率可以作为评价材料燃烧危险性大小的等级参数。[/align][align=left] 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锥形量热仪已经成为研究火灾和评定材料燃烧性能的理想试验仪器。相应地,国际标准组织(ISO)、美国材料测试学会(ASTM)、中国标准化组织(GB)、英国标准学会等国家和组织推出多项标准方法,用于规范行业检测实验室的测量方法,实现实验室测量结果的等效一致。[/align][align=left] 锥形量热仪的校准对于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十分重要。锥形量热仪测量热释放速率需要多个参数计算得到,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较多,因此不同实验室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较差。目前国内外没有制定关于锥形量热仪的校准规范,只有在锥形量热仪的操作说明及测试标准ISO 5660-1等中规定了锥形量热仪的标定方法,包括预标定、工作标定以及非经常性标定,用于生产厂商和用户的自我校准。[/align][align=left] 但是这些标定结果没有溯源性,且缺乏整机校准,造成热释放速率的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影响了我国阻燃材料、建筑材料、轨道车辆用材料等的研发和阻燃评价,并对一些产品的出口造成了影响。为了保证锥形量热仪测量结果的准确,就必须对仪器进行科学地校准,需要建立计量校准规范,科学合理地对仪器进行校准。[/align][align=left] 因此,国防科技工业应用化学一级计量站和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起草制定了《锥形量热仪校准规范》。本规范的制定主要参考《GB/T 16172-2007建筑材料热释放速率试验方法》以及《ISO 5660-1-2015 燃烧反应试验. 热量释放, 产生烟雾以及质量损失率. 第1部分: 热释放率 (锥形量热计法) 和烟雾产生率 (动态测量)、JJG 662-2005《顺磁式氧气分析仪》、JJG 1132-2017《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JJF(军工)39-2014《(5~400)W/cm2 辐射热流传感器校准规范》进行编写,[url=http://www.jlck.net/forum-279-1.html]不确定度[/url]评定的主要技术依据为《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编写格式主要参考了《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align][align=left] 本规范起草小组根据上述参考文献、相关标准,以及起草单位的实验结果和理论研究起草了规范草稿,主要包括引言、范围、引用文献、术语、概述、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结果及复校时间间隔10个部分。(更多详情请见附件)。[/align][align=left]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本规范适用对象是锥形量热仪,即使用锥形加热器提供所需热辐射,根据耗氧原理测量样品热释放速率的仪器。针对影响测量热释放速率最大的氧气浓度、质量、甲烷流量、辐射照度以及热释放速率整机性能进行校准。[/align][align=left]附件:[u][url=http://www.zhaojiliang.cn/data/uploads/bdattachment/file/20181026/1540524862559886.docx]锥形量热仪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url][/u][/align]

  • 【分享】ISO14024家电产品认证标准介绍

    [size=4][B]ISO14024家电产品认证标准介绍[/B][/size]ISO14024环境标志国际标准已经纳入了国家技术标准体系,首批推荐116个配套技术标准涉及了多项家用电器产品,主要产品标准要求简介如下:   1. 洗衣机环境标志技术标准(CEL-14024-010)简介:   适用范围:适用于额定洗涤容量在8kg及8kg以下的洗衣机,包括脱水机。   主要指标:   a. 产品工作状态(洗涤、脱水)时的声功率级噪声标准不应超过限值,指标限值详见《洗衣机配套技术标准》。   b. 耗水量:洗衣机的容量为7kg或更少时,其耗水量为28L/kg或更少,洗衣机容量为7kg到10kg时,其耗水量为25 L/kg或更少。   c. 产品使用的塑料外包装须为可降解塑料包装制品。   环境影响: 通过认证的产品与同类产品比较具有节水、低噪、使用环保包装材料的特点,更能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要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节能、低噪音房间空气调节器 环境标志技术标准( CEL-14024-011)简介:   适用范围: 适用于采用空气冷却冷凝器、全封闭型电动机-压缩机、制冷量在1.4kW以下、以创造室内舒适环境为目的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的房间空气调节器。   主要指标:   a. 节能指标: 各种型号定频空调器产品能效比、性能系数应符合限值要求,指标限值详见《节能、低噪声房间空气调节器配套技术标准》;   b. 各种型号变频空调能效比、性能系数符合限值要求,指标限值详见《节能、低噪声房间空气调节器配套技术标准》;   c. 噪声指标控制:指标限值详见《节能、低噪声房间空气调节器配套技术标准》。   环境影响:取得认证的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较具有明显的节能低噪特点,性能优越,且使用更方便可靠,更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日常生活需要。   3.节能、低排放燃气灶具环境标志技术标准(CEL-14024-012)简介:   适用范围:   (1)适用于使用城市燃气的灶具,包括:   a. 单个燃烧器标准额定热流量小于5.23 kW(4500kal/h)的灶;   b. 标准额定热流量小于5.82kW(500kal/h)的烤箱和烘烤器;   c. 标准额定热流量符合a.b.规定的烤箱灶;   d. 每次焖饭的最大稻米量在4L以下,标准额定热流量小于4.19kW(3600kal/h)的燃气饭锅。   (2)使用非城市燃气的灶具参照执行。   主要指标:  (1)产品性能符合GB 16410-1996的要求。  (2)对于节能、低排放燃气灶具排放指标要求如下:   a.在额定热负荷条件下,产品使用时干烟气中NOX浓度(a=1):人工煤气、天然气灶 ≤60ppm;液化石油气灶 ≤100ppm。   b.在额定热负荷条件下,产品使用时,干烟气中CO2浓度(a=1)≤300ppm。  (3)产品的热效率 ≥60%。   环境影响:通过认证的产品与同类产品比较具有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的特点,保护人体健康,保护环境。   4.家用微波炉环境标志技术标准 (CEL-14024-014)简介:   适用范围: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250 V的家用微波炉。   主要指标:   器具的设计和制造应使其在正常使用中能安全运行,在距离微波炉外表面5cm和5cm以外的任何点微波功率密度不得超过10W/m2。   环境影响:通过认证的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较微波辐射较低,减少了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危害。   5.彩色电视机 环境标志技术标准(CEL-14024-019)简介:   适用范围:适用于内部接收一般无线电的电视。   主要指标:   a.最小音量下的声级应为38dB(A)或更低。   b.备用状态下的电流消耗应为2W或更低,电视机的电源应能完全断电。当无线电信号被堵塞时,电视能在20min内自动转入备用状态。   c. 产品里用以保存资料的电池,可以使用可再充电的蓄电池,但不能使用镍镉合金电池和汞电池。   d. 在产品的塑料部分(100g更重)标上材料分类符号,以便进行有效的分类和回收。   e. 可用泵模之类的回收材料作为包装用减震材料,用ODP值为零的发泡剂加工成的泡沫聚苯乙烯也具有相同效果。   f. 申请人应提供相应的收集和回收系统。   环境影响:省电、减少噪声、减少固体废弃物。   6.电磁炉环境标志技术标准(CEL-14024-068)简介:   适用范围:适用于符合标准的电磁炉。   主要指标:   a.产品必须符合国家、行业、企业相关质量标准。   b.产品所使用的涂料不得含有汞、汞化物或混有含铅、镉、铬(+6)以及上述三种重金属氧化物的颜料,且产品不得含有有机溶剂残留物。   c.产品及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蒙特利尔议定书所禁用的物质。   d.产品所使用的材料中不得使用含氯塑料,重达100g(含)以上或面积达100cm2含以上的塑料组件应标示可标识标记。   e.产品能源效率应达80%(含)以下。   环境影响:通过认证的产品与同类产品比较具有低污染、节能、保护臭氧层的特点,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要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求助】请问热流型DSC与补偿型DSC各自的优缺点?

    小弟刚开始学习DSC,知道DSC从仪器原理上分为两大类:热流型DSC和补偿型DSC。热流型DSC原理与DTA比较相似:是样品和参比都在一个加热板上,一起被加热。但是通过控制样品和参比的相同温度来测量热流差值,可以说是DTA的定量测量版吧。补偿型DSC在高分子物理的教材上讲DSC原理时候就是介绍的这种,样品和参比分别至于两个仓内,有分别的加热电路和传感电路,亦是保持样品与参比同温,并及时补偿两者的热量差。从谱图上来看,热流型DSC的吸热峰向下,放热峰向上;而补偿型DSC则正好相反。我们公司用的METTLER 822e 应该是热流型DSC。从原理上看,似乎补偿型DSC独立的加热和传感电路似乎测量精度更高些,但不知为何很多厂家仍主打热流型DSC。这两种原理的DSC究竟各有什么优缺点呢?我们在测试使用中对这两种DSC的数据是否需要特别的注意和处理呢?希望有高手帮忙解答~小弟感激不尽~

  • 稳态法热导仪超低导热系数测试下限的评估方法和试验验证

    稳态法热导仪超低导热系数测试下限的评估方法和试验验证

    [size=14px][color=#ff0000]摘要:针对气凝胶和超级绝热材料(VIP)等超低导热系数材料的测试,常用的稳态法热导仪往往会在测量精度和灵敏度方面表现出不足。为考核稳态法导热仪的超低导热系数测试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可行的考核方法,通过对一系列不同厚度的样品进行导热系数测试,最终根据导热系数随厚度的变化来判断和考核稳态法热导仪的导热系数测试下限,以准确掌握稳态法导热仪的测试能力,为正确使用和改进导热仪提供参考和指导。[/color][/size][size=14px][/size][align=center]~~~~~~~~~~~~~~~~~~~~~~~~~~~~~~~~~~~~~~~~~~~~~~~~~~~~~~~~~~~~~~~~~~~~~~~[/align][size=18px][color=#ff0000]一、问题的提出[/color][/size][size=16px]在隔热材料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测试结果经常会受到质疑,特别是隔热材料导热系数小于空气(0.026W/mK)的气凝胶和超级绝热材料(VIP),这些超低导热系数的测试结果往往存在较大误差。隔热材料低导热系数的测试普遍采用稳态法(防护热板法和热流计法),对应于低导热系数测试不准确现象,相应的稳态法导热仪往往会存在以下问题:(1)稳态法导热仪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不够,无法准确测量低导热和超低导热系数,无法准确测量超低导热系数以及导热系数的微小变化,无法满足材料研发和生产中工艺和配方调整和评价需要。(2)由于缺乏导热系数在0.02W/mK左右(或更低)的标准参考材料,对于已有的稳态法导热仪,如何判断仪器的低导热系数测试能力,由此来大致判断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提出一种简便可行的考核方法,通过对一系列不同厚度的隔热材料样品进行导热系数测试,根据导热系数随厚度的变化情况来判断和考核稳态法热导仪的导热系数测试下限,以准确掌握稳态法导热仪的测试能力,为正确使用和改进导热仪提供参考和指导。[/size][size=18px][color=#ff0000]二、评估方法和考核试验[/color][/size][size=16px]考核试验的依据是稳态法的导热系数测试结果不应随样品的厚度发生而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说明导热系数测试产生误差。由此可用来判断导热仪的误差范围和测试极限。气凝胶软毡考作为考核试验样品,单层软毡厚度略大于10mm,通过多层叠加来实现不同厚度。测试采用了热流计法导热仪,样品为300mm边长的正方形,样品厚度分别为10、20、30、40和50mm,样品的平均温度为30℃,冷热面温差为20℃,结果如图1所示。[/size][align=center][size=14px][img=气凝胶超低热导率测试,600,38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5/202205251654466502_5355_3384_3.png!w690x437.jpg[/img][/size][/align][size=14px][/size][align=center]图1 不同厚度气凝胶软毡导热系数测试结果[/align][size=16px]从图1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在厚度20~40mm范围内,测试结果不会随厚度变化而改变,导热系数平均值为0.02045W/mK。随着厚度降低到10mm,导热系数测试结果有变小的趋势,此时说明样品太薄使得厚度测量和厚度均匀性给样品内部热流场均匀性所带来的误差影响变大。从图1测试结果还可以看出,当厚度增大到50mm时,导热系数测试结果有变大的趋势,这种现象说明随着样品厚度的增大,样品热阻也随之增大,稳态时流经样品厚度方向上的热流量变小,热流传感器对小热流的测量出现误差变大的现象。同时样品厚度增大使得样品内部热流场均匀性所带来的误差影响变大。在图1所示的测试结果中,尽管对薄样品和厚样品的测试结果偏离了平均值,但偏差还是没有超出导热仪的±5%的误差范围,这证明了此热流计法导热仪完全具备准确测试0.02W/mK导热系数的能力。[/size][size=18px][color=#ff0000]三、导热系数测试下限分析[/color][/size][size=16px]根据上述考核试验测试得到相同材料不同厚度下的导热系数,可以依据傅里叶稳态传热定律推算出流经样品的热流密度,如表1所示。如果假设热流计法导热仪中热流计的灵敏度为10uV/(W/m2),那么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热流计电压输出值。这里选择10uV/(W/m2)作为热流计的灵敏度,是因为目前普遍的热流计灵敏度都在这个数值以下。另外,选择此灵敏度主要仅是为了更方便的描述如何进行导热系数测试下限判定,其他灵敏度也能说明问题。[/size][align=center]表1 根据不同厚度样品的热导率测试结果推算出的热流密度和热流计电压输出值[/align][align=center][size=14px][img=气凝胶超低热导率测试,690,20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5/202205251655508891_6096_3384_3.png!w690x202.jpg[/img][/size][/align][size=16px]按照傅里叶传热定律,如果假设样品的导热系数保持不变并与样品厚度无关,那么随着样品厚度增加,样品热阻会线性增大,流经样品的热流密度会线性减小,对应的热流计输出信号(电压值)也会线性减小。从表1的推算结果也显示了这种变化过程,但不同的是由于热流计电压输出测试仪表的测量精度有限,在大厚度、高热组和小热流密度时,电压信号测量会带有明显误差。由此可见,在低导热系数测试中,主要测量误差来源是热流计的灵敏度。根据表1,如果假设103uV是电压测量仪表的准确测量下限,对应10uV/(W/m2)灵敏度的热流计,热流计准确测量热流密度的下限为10W/m2,可准确测量的最大热阻为1.95m2K/W。由此,可以根据这个可测热阻值1.95m2K/W,推算出20mm最佳厚度样品的可准确测量的最低导热系数为0.02/1.95=0.0102W/mK。如果设定可接受的误差范围为±5%,那么10uV/(W/m2)灵敏度的热流计法导热仪,其测试下限为0.0102×0.95=0.0097W/mK,约为。由此可见,上述的热流计法导热仪的导热系数测试下限基本为0.01W/mK,且误差在5%的误差范围内。那么对于真空绝热材料(VIP),这类材料的导热系数一般在3~8W/mK之间,那么用此灵敏度的导热仪测试将会带来巨大误差。由此可见,为了保证测量超低导热系数的绝热材料,必须进一步提高热流计的灵敏度。由此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采用稳态保护热板法导热仪测量超低导热系数,关键之一是必须进一步降低护热板的漏热。[/size][size=18px][color=#ff0000]四、总结[/color][/size][size=16px]对于稳态法热导率测试,通过对一些列不同厚度但材质相同的样品进行测试,可以大致判断出稳态法热导率测试仪器的测试能力,特别是判断导热仪是否具备超低导热系数测试的能力,并用此方法对稳态法导热仪进行考核。[/size][size=14px][/size][align=center]~~~~~~~~~~~~~~~~~~~~~~~~~~~~~~~~~~~~~~~~~~~~~~~~~~~~~~~~~~~~~~~~~~~~~~~[/align][size=14px][/size][size=14px][/size][size=14px][/size][size=14px][/size][size=14px][/size][size=14px][/size]

  • DSC热流计算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8/201108121705_310047_2274149_3.gif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8/201108121705_310048_2274149_3.gif各位老师,请教下:dsc的热流计算中的热阻R、热容C是怎样确定的?是计算出来的吗?还是测量出来的?还是通过蓝宝石测试比较算出来的?由于在写论文,对热流计算不了解,怕乱写被批。只参考了实验室的TA的Q20计算公式。请老师们指教,如能详细些,非常感谢!!!!!!

  • 标准孔板流量计计量天然气流量方法集锦

    1天然气流量计量方法    我国天然气计量通常以体积表示,法定单位是立方米。我国规定天然气流量测量的标准状态是:绝对压力为0.101325MPa,温度为23.15℃。天然气流量计量方法很多,可用的流量仪表也很多,按工作原理大致分为:差压式流量计、容积式流量计、速度式流量计3种类型。在计量标准方面,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计量标准逐步向IS05167《用孔板测量充满圆管的流体的流量》靠拢,我国天然气计量标准也修订为SY/T6143-1996《天然气流量的标准孔板计量方法》。    2孔板流量计自动计量概况    所谓自动计量,就是利用变送器实时检测天然气流量计量中所涉及到的温度、压力、压差等参数,通过计算机中的流量计算软件,实现整个流量测量环节中无人工参与的天然气流量测量。随着计量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运用的普及。实现孔板流量计自动化计量的方案较多,目前主要有以下4种模式。    2.1单变量变送器+流量计算机(或工控机)    利用单变量模拟变送器分别检测温度、压力、差压,并将检测到的电信号转换成标准的4-20MA模拟信号送人流量计算机(或工控机)的数据采集卡,通过A/D转换成数字量,在流量计算机(或工控机)上通过流量计算软件计算出天然气瞬时流量、累积流量以及实现其他辅助功能。此方式属传统自动计量模式,缺点为采集、传输为模拟信号,抗干扰能力较差,由于信号转换等问题计量精度难以提高,而且硬件较复杂、中间环节较多、可靠性较差。可扩展为:单变量变送器+流量计算机+工控机,从而实现流量计算与显示分开,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视性。    2.2多变量变送器+流量计算机(或工控机)    利用1台多变量智能变递器同时检测温度、压力、差压等,采用现场总线制,通过数字信号传输,送入流量计算机(或工控机)数据采集卡后上通过流量计算软件计算出天然气瞬时流量、累积流量及实现其他功能。此方式硬件连接简化了许多,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测量精度。但由于变送器仅检测测量信号不进行数据处理,因此在校准时必须和流量计算机一起实行联校。采用流量计算机或工控机主要区别在于流量计算部分。流量计算机是专用的固化软件实现计算和数据存储,比较稳定可靠,可信任度较高;工控机上软件计算一般自主开发,便于软件升级和系统维护,由于计算量大,特别是多路计量时,可靠性稍微差些。为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和操作界面直观化,这种方式也可扩展为:多变量变送器+流量计算机+工控机,即流量计算机中实现流量计算,工控机上实现显示。    2.3多变量智能变送器+工控机    此方式与模式2比较,主要区别是变送器内固化了流量处理软件,使得变送器可以就地显示瞬时测量参数和计算瞬时流量,并通过数字信号传输,送入工控机显示和实现其他输助功能。所测量的流量值必须在工控机上进行二次处理,以实现数据的累积和存储功能。采用这种方式,系统结构进一步简化,变送器可单校也可联校,易于维护。但由于在工控机内实现流量的累积和存储,可靠性较差,易造成数据丢失。    2.4一体化智能仪表+工控机    主要利用一体化智能仪表实现了变送器与流量计算机的一体化。不仅自带数据库可实现瞬时参数及流量的显示,以及累积流量和历史数据的再现;而且在仪表的运行方面,采取了多种电源保障方式:内电池组、太阳能和外接电源等,实现了在无电力供应情况下,可以独立自成计量系统,就地显示天然气瞬时流量、累积流量和数据的存储、再现等;正常情况下可通过现场总线和上位机连接,实行数字信号传输上传显示,也可以在工控机上实行二次数据处理,组成的计量系统更加灵活、可靠。采用这种方式,实现了计量数据的无忧化,使得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更简单、更可靠、更易维护;不仅可以单校也可以联校。采用独立的计量回路,减少了数据传输过程的干扰,提高了计量的精度。    3自动计量方案选择的原则    由于天然气流量计量是一种间接的、多参数的、动态的、不可再现的测量,天然气的流量计量是流量测量中的难点之一。因此,在选择具体方案时,应着重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先进性。一般主要遵从以下原则    3.1计量回路的独立性原则    主要是为了保证在计量系统出现问题时,尽量减少故障的影响面,降低故障的影响程度,从而维护企业的安全平稳运行和经济效益。    3.2数据的安全性原则    指在非仪表故障的情况下,计量系统能够提供准确的计量数据,以实现对天然气管网的有效监控,并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为企业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管理、经营、指挥、协调提供重要依据。计量是信息系统重要的数据源,一旦出现问题,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数据源要求准确、齐全、完整、可靠。为此在选择方案时,首要问题就是考虑计量数据的安全性。由于针对天然气集输企业分散、环境因素恶劣,要充分考虑计算机故障、电力供应等实际情况,做好预案,避免由此而引起的数据丢失。    3.3兼顾发展的原则    伴随天然气贸易的发展对天然气计量的精度和计量方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选择时要考虑天然气计量交接方式的可能改变和实时计量补偿的可能,如在线色谱分析、实时补偿、能量计量等。如果要在企业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以企业信息网络为纽带的站控系统,则应考虑实现计量系统数据的远程组态。    3.4使用操作的简单、可靠原则    由于天然气集输企业的站、场一般都比较分散,专业人员相对较少。因此,在选择、设计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操作、维护的简要性,做到简单易用、高可靠、低维护,从而确保计量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3.5技术先进、成熟的原则    现代计量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专业技术,它是集成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结晶。由于各仪表厂家技术水平的不平衡,在选择方案时一定要有预见性。    3.6计算方法和计算软件的合法性原则    在天然气贸易计量中要充分考虑到计算方法和计算软件的合法性问题,避免由此而引起不必要的计量纠纷。由于天然气计量方法的多样性,应考虑计算软件的独立化,这样才便于流量计算软件的升级。在具体的计量系统中应采用用户认可的特定计算方法或是以合同、协议的方式规定计算方法。    4存在的问题    尽管孔板流量计自动计量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完善,但由于设备、测量仪表本身的原因和自动计量技术上的局限性,在提高计量的准确性和数据处理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4.1异常数据的处理问题    任何系统都有可能出现故障,可能出现一些异常的无理数据。因此为了维护贸易双方的利益,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数据问题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审慎可修改性,从而避免异常数据一旦出现并参与累积计算,造成计量数据的混乱。    4.2节流装置带来的误差    首先,孔板流量计在流体较为干净、流经节流装置前直管段比较理想(远大于10倍圆管直径)、流体处于紊流状态(雷诺数大于4000)时,其准确度可达0.75级。但由于气质、计量直管段没有达到要求,孔板产生误差的因素有:孔板人口锐角损伤;液体及固体污物堆积在孔板表面,使孔板表面粗糙度改变,大大增加测量误差。根据对现场使用过的孔板所作测量统计,孔板在刚开始投用时,准确度可达1%,连续运行3月后,其测量准确度仅达到3%甚至更低。其次,量程比的问题。量程比(3:1)是孔板流量计最大的缺憾。尽管现在已有宽量程比的变送器,但在对于瞬间流量变化范围很大,流量低于最大流量的30%时,由于节流式测量方法原因,计量的精度将大幅度降低。因此,为了提高量程比,可以考虑利用变送器宽量程的特点,运用软件的方式实现量程的自动调整(软维护),从而扩大量程比,提高测量的有效范围,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4.3操作界面和过程数据的利用问题    由于天然气输送的连续性、动态性、瞬间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可再现等特点,实时地进行数据分析,对数据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保存,有利于数据异常的分析和控制,是数据管理中重要的一环。目前的自动计量系统在此方面有所考虑,但过程数据的应用、分析、界面功能尚不完全,还有待于完善。    4.4现场变送器的误差    现场压力、并压变送器本身能达到的准确度是实现整个计量系统准确度的基础。因此,要保证差压变送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本身准确度为A级,即时进行检定,保证其准确度。    5结论    在采用孔板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时,如对孔板流量计的一次装置(孔板节流装置)和二次仪表(差压、静压、温度、天然气物性参数计量器具等)配套仪表的选择、设计、安装、使用都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进行,并在受控状态下使用时,其流量测量准确度是可以控制在±1%~±1.5%范围内的。    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就提高计量准确度提出以下控制方法及建议。    5.1气流中存在脉动流的改善措施    在天然气计量中由于各种原因使天然气脉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小脉动流的影响。    (1)在满足计量能力的条件下,应选择内径较小的测量管,使Δp、β在比较高的雷诺数下运行。    (2)采用短引压管线,尽量减少引压管线系统中的阻力件,并使上下游管段相等,以减少系统中产生谐振和压力脉动振幅的增加。    (3)采用自动清管

  • 标准孔板流量计在安装时对管道的要求解析

    标准孔板流量计采用先进的微机技术与微功耗新技术,功能强,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是集流量、温度、压力检测功能于一体,并能进行温度、压力自动补偿的新一代流量计。  标准孔板流量计的安装对管道的要求:  1.在标准孔板流量计前后若需安装阀门,最好选闸阀且在运行中全开;调节阀则应在下游5DN之后的管路中。  2.标准孔板流量计安装时应配有一段测量管,至少保持前10DN、后5DN的等径直管段,以提高测量精度。  3.标准孔板流量计测量液体流量时引压管水平段应在同一水平面内。若是在垂直管道上安装节流件,引压短管之间相距一定的距离(垂线方向),这对差压变送器的零点有影响,应通过“零点迁移”来校正。  4.标准孔板流量计的引压管路应有牢固的支架托承,两根取压管路应尽可能互相近并远离热源或震动源,测量水蒸汽流量时,应用保温材料一同包扎,必须时(如气温0℃以下)加伴热管防止结冰。在测量脏污流量时,应附设隔离器或沉降器。  5.引压管路的内径与管路长度和介质脏污程度有关,通常在45米以内用内径为8-12mm的管子。  6.引压管路内必须始终保持单相流体状态。被测流体是气体时,引压管路(包括差压计的压力腔)内全部是气相;被测流体是液体时,引压管路内全部是液相,绝对不能有气泡。为此应在引压管路的最低点装排水阀或在最高点装排气阀,在新装或检修差压变送器时时应特别注意。

  • 【原创】DSC给出量是哪个的热流?

    由于时间紧张,没做空白基线,请问做实验出来的DSC应该是哪个的热流差?是样品的吗?参比盘内没放参比物,做实验时把样品盘和参比盘的质量都输入了系统,两个有一定的差值。给出的DSC曲线的单位为mw/mg,请问我怎么折算出样品的吸热?谢谢![em63]

  • 【分享】关于气体流量测量单位标准立方米的意义

    气体流量测量单位采用标准立方米,我们常称为仿质量单位,因为它看似体积单位,其实为质量单位,它与使用地点的压力,温度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气体为天然气,1标准立方米的质量还与天然气的组分有关,在天然气贸易结算计量时采用能量单位比较合理就因为同样的天然[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如其组分不同,则其发热量亦不同。例:空气 1标准立方米=1.2041千克 (标准状态为101.325 kPa, 20°C) 流量 100 m3/h (标准状态)=120.41 kg/h 天然气 设天然[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对密度 d=0.6, 则 1标准立方米=1.2041×0.6=0.7225 kg 流量 100 m3/h (标准状态)=72.25 kg/h标准状态中压力无论国内外都是标准大气压,即101.325 kPa, 但是温度就不尽相同,我过有二种温度标准,20°C,0°C。天然气用20°C,煤气用0°C或20°C,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在贸易结算中合同双方可协商用任何一个温度,称为合同温度。国际上则采用15.6°C(60°F)或15°C(59°F)。流量计测量出工况体积流量,需经压力,温度换算(用流量演算器)而得。其换算公式为 式中qvn, qv——分别为标准状态下和工作状态的体积流量,m3/h;pn,p——分别为标准状态下和工作状态的绝对压力,Pa;Tn, T——分别为标准状态下和工作状态的热力学温度, K;Zn,Z——分别为标准状态下和工作状态的气体压缩系数。

  • 【原创】热电偶测量热流

    热电偶是测量温度的一种仪器。但是很多情况下,研究人员关心的是物体表面热流的大小,通过导热反问题或正问题搜索法可以使用热电偶测量热流值,并充分发挥热电偶可以承受高温的特点测量强冲击,大热流,长时间条件物体表面热流值!

  • 【分享】关于气体流量测量单位标准立方米的意义

    气体流量测量单位采用标准立方米,我们常称为仿质量单位,因为它看似体积单位,其实为质量单位,它与使用地点的压力,温度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气体为天然气, 1 标准立方米的质量还与天然气的组分有关,在天然气贸易结算计量时采用能量单位比较合理就因为同样的天然[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如其组分不同,则其发热量亦不同。 例:空气 1 标准立方米 =1.2041 千克 (标准状态为 101.325 kPa, 20°C ) 流量 100 m 3 /h (标准状态) =120.41 kg/h 天然气 设天然[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对密度 d=0.6, 则 1 标准立方米 =1.2041 × 0.6=0.7225 kg 流量 100 m 3 /h (标准状态) =72.25 kg/h 标准状态中压力无论国内外都是标准大气压,即 101.325 kPa , 但是温度就不尽相同,我过有二种温度标准, 20°C , 0°C 。 天然气用 20°C ,煤气用 0°C 或 20°C ,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在贸易结算中合同双方可协商用任何一个温度,称为合同温度。 国际上则采用 15.6°C ( 60°F )或 15°C ( 59°F )。 流量计测量出工况体积流量,需经压力,温度换算(用流量演算器)而得。 其换算公式为 式中 q vn , q v ——分别为标准状态下和工作状态的体积流量, m 3 /h ; p n , p ——分别为标准状态下和工作状态的绝对压力, Pa ; T n , T ——分别为标准状态下和工作状态的热力学温度, K ; Z n , Z ——分别为标准状态下和工作状态的气体压缩系数。

  • 热学常规计量校准服务

    常规计量校准服务[b][color=#fc466f]接触测温[/color][/b]热电偶、热(敏)电阻、膨胀式温度计、温度变送器、表面温度计、温度二次仪表检定/校准;[b][color=#fc466f]非接触测温[/color][/b]辐射温度计、红外温度计、红外热象仪、辐射热流计等检定/校准;[color=#fc466f][b]湿度[/b][/color]温湿度表、湿度传感器、露点仪、通风干湿表、水分仪等湿度计量器具检定/校准;[color=#fc466f][b]标准装置现场计量[/b][/color]各类黑体辐射源、热电偶检定炉、恒温槽、热工自动检定系统、湿度发生器等温度或湿度标准装置现场校准;[b][color=#fc466f]环境试验及热处理设备[/color][/b]温湿箱、盐雾试验箱、淋雨试验箱、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箱、太阳辐射试验箱、温度湿度振动三综合试验箱、热处理炉、真空试验罐、真空炉等环境试验设备和热加工设备校准;[b][color=#fc466f]流量[/color][/b]涡轮流量计、涡街流量计、容积式流量计、质量流量计、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浮子流量计、车用油耗仪、检漏仪等各种液体或气体流量计及相关设备检定、校准;[b][color=#fc466f]油液物化参数[/color][/b]颗粒计数器校准、油液中颗粒数量、污染度等级检测、洁净室检测;[b][color=#fc466f]流速[/color][/b]皮托管、总静压管、多孔方向探针、热线(热膜)风速仪、叶轮式风速计、超声波风速计、风杯(风标)式风速风向仪等检定/校准;[b][color=#fc466f]其他非标承接[/color][/b]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开展温湿度传感器、仪表的现场校准工作和一些非标参数的测试工作。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