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我写了一篇检测

仪器信息网我写了一篇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我写了一篇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我写了一篇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我写了一篇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我写了一篇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我写了一篇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我写了一篇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我写了一篇检测相关的资讯

  • 我等到花儿也谢了:科学家对发表论文时间越来越长深感不满
    p   这一过程耗费了他们生命中的很长一段时间,妨碍了对工作、资助和终身教职的申请,并且减缓了研究成果的传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667" title=" 2016225942833.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667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2/noimg/2895905f-02a7-4454-8e79-ac4bc88ec143.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源:Matt Murphy /p p   当Danielle Fraser首次将论文提交并等待其发表时,她对即将到来的痛苦经历全然不知。 /p p   Fraser花了约18个月研究上千个在过去3600万年间遍布北美的化石标本。如今,她获得了一个有趣的结果:动物种群在温暖、湿润气候下的不同纬度间分布最为广泛。这项对Fraser在加拿大卡尔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至关重要的工作,可能被用于预测哺乳动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而这是当下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在导师的鼓励下,她于2012年10月将此项成果投给《科学》杂志。 /p p   10天后,论文被拒。Fraser又将其投给另一家著名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结果论文再次被拒。下一步,她尝试投给《生态学快报》,但论文被返回。“当时,我失望至极。论文甚至未被评审过,而我很想知道如何完善它。” /p p   2013年5月,Fraser将论文提交给其所在领域的高影响力期刊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该期刊将论文送出去评审,而这是在Fraser首次将其投给《科学》杂志的7个月后。“终于成功了!”Fraser想。但她不知道的是,在通往发表的漫长、崎岖之路上,自己仅迈出了第一步:在论文最终发表前,又经历了3次提交、两次被拒、两轮大修和无数次起草。到论文发表时,Fraser几乎不想再多看它一眼。 /p p   Fraser的沮丧被感同身受:研究人员正不断质疑在发表成果上所花的时间。很多人表示,他们感觉陷入了一个提交、被拒、接受评审、再次接受评审和再再次接受评审的循环当中。这一过程耗费了他们生命中的很长一段时间,妨碍了对工作、资助和终身教职的申请,并且减缓了研究成果的传播。2012年,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神经学家Leslie Vosshall撰写了一篇哀叹科学出版“像冰川移动般缓慢”的评论。“过去3年间,如果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情况变得更加糟糕。”Vosshall说。 /p p    strong 同行评议 /strong /p p   一个争论点在于现在的审稿人要求得更多。当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细胞生物学家Ron Vale分析在1984年前6个月发表于《细胞》《自然》和《细胞生物学杂志》的生物学论文,并将其与2014年前6个月发表在这3本期刊上的论文进行比较时,他发现,作者的平均数量和实验数据中的研究小组数量均增加了2~4倍。Vale认为,这表明发表一篇论文所需的数据量在增加。他怀疑,大多数增加的数据来自试图满足审稿人要求的作者。科学家对这些过分热心的批评者充满了抱怨,因为后者似乎永远想要更多或不同的试验,以揭示某个观点。而英国华威大学细胞生物学家Stephen Royle对其团队发表论文所需时间进行的分析表明,在平均9个月的酝酿期中,有近4个月被用在修改论文并将其再次提交上。 /p p   很多科学家还责怪期刊编辑。在他们看来,当评审意见混杂时,编辑们不愿向论文作者提供明确的指导和决定,从而将评审和修改过程没有必要地拖长。期刊负责人并不赞同这一说法,并且表示,他们的编辑很擅长处理混杂的评审意见。《细胞》总编辑Emilie Marcus介绍说,他们的期刊编辑承担着决定论文发表的责任,并且会帮助作者制定修改计划。 /p p   Marcus同时表示,《细胞》杂志正通过诸如增加仅经历一轮修改的论文数量,努力缩减审稿时间。2015年,在发表于《细胞》的论文中,有14%做到了这一点。 /p p   《自然》杂志编辑部主任Ritu Dhand介绍说,《自然》的编辑也发现,和过去相比,寻找审稿人越来越难。“大概是因为需要评审的论文太多了。” /p p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计算生物学专业研究生Daniel Himmelstein则发现,PubMed数据库中的论文数在2000~2015年间增加了两倍多,目前达到近100万篇。 /p p   strong  技术进步 /strong /p p   数字出版可能对缩短“生产”时间——从接收到发表所用的时间——而非审稿时间有好处。在Himmelstein的分析中,自本世纪初以来,用于论文生产的时间减少了一半,稳定在25天的平均值上。 /p p   一些新期刊和在线发表平台已承诺进一步加快发表流程。于2013年启动的PeerJ便是若干本如今鼓励开放审稿的期刊之一。这些期刊的审稿人名字和评论都随同文章一起贴出来。人们所希望的是,增加透明度将阻止不必要的耽搁或来自审稿人繁重的修改要求。 /p p   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期刊eLife于2012年启动,承诺编辑会在几天内作出初步决定并且快速评审完论文。审稿人得到不要建议“完美试验”的严格指令,而且只有当额外的分析工作能在两个月内完成时,才可以对此提出要求。否则,论文将会被拒。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细胞生物学家、eLife总编辑Randy Schekman介绍说,这些政策意味着在期刊接收的论文中,有超过三分之二仅经历了一轮评审。 /p p   在一项2015年的分析中,Himmelstein根据3482本期刊的平均评审时间创建了一个排名。这些期刊从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PubMed数据库中拥有带着时间标签的论文。分析发现,PeerJ的评审速度相对较快:在提交后的第74天完成评审。eLife需要108天,《科学公共图书馆· 综合》则需要117天。相较之下,《细胞》的评审时间是127天,《自然》是173天,《科学公共图书馆· 医学》是177天,而《发育细胞》是受欢迎生物医学期刊中速度最慢的,需要194天。 /p p    strong 预印本重获考虑 /strong /p p   对于生物学家来说,加速论文发表的一种方法是拥抱预印本。《物理评论E》助理编辑、德国马尔堡大学理论物理学家Bruno Eckhardt介绍说,预印本使得研究成果能迅速获得声望和批评。一份提交至bioRxiv——由纽约冷泉港实验室运营的服务器——的预印本在24小时内被在线发表,并且拥有了数字对象标识(DOI)。随后的修改有时间标记,任何人都能阅读和评论文章。更重要的是,支持者认为,预印本的发表能被加入到传统出版流程中。比如,于2012年启动的F1000Research通过先发表论文然后邀请公开的同行评议和修改,实现了这一点。 /p p   一些科学家更进一步,正利用各种平台发表研究中随时得出的每个假设、数据集或图表。每个文件能被赋予一个DOI,因此它能被引用和追踪。已将论文作为预印本发表的Himmelstein利用Thinklab平台逐步撰写并发表了自2015年1月起开展的一个新项目取得的成果。 /p p   然而,预印本和实时数字出版平台并非万能药。Vosshall表示,很多生物学家对预印本“感到恐惧”,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成果被竞争对手抢先发表,或者失去提出某个想法的功劳和知识产权。即便是在预印本发表后,科学家仍会发现自己忙于同行评议以及追求高影响力期刊,以寻求论文的最终发表,从而为他们的简历增光添彩。Vosshall介绍说,科学界依赖于传统期刊充当“声望过滤器”,从而使重要论文获得读者关注。没有它们,“我们如何发现好东西?” /p p   对于Fraser来说,当论文经过近两年的等待最终在《科学公共图书馆· 综合》上发表时,她得到了积极的回应。文章被浏览了近2000次、下载280次。此次发表还帮助她守住了现在的职位——史密森学会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p p   不过,Fraser并不想再次经受整个过程。因此,目前她更倾向于将论文投给有可能立即发表其成果的中档期刊。“如果我最终的目标是获得一份教职工作,我无法为了一篇论文等上两年。” /p
  • 空气负氧离子检测市场或将成为环境监测领域下一片蓝海
    p   如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全社会对于空气质量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雾霾、PM2.5几度成为新闻热词。其实,判断空气质量优劣的标准,除了我们熟知的PM2.5外,负氧离子浓度也是影响空气洁净程度的重要指标。 /p p   据资料显示,人们对于空气负离子的关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德国生理化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舒贝因博士研究认为,人类生活环境中负氧离子含量浓度与人体健康水平有直接关系。负氧离子通过神经系统及血液循环,可以调节人体生理活动,起到镇静、催眠及降血压的作用。此外,负氧离子还能与空气中的部分颗粒物结合,使其凝聚而沉淀,有效除去空气2.5微米(PM2.5)及以下的微尘,可以说是清除PM2.5的“神器”。 /p p   近几年来,负氧离子成为各国关注度的焦点。国外对于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检测、研究始于19世纪,国内对负氧离子检测仪的研究则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与漳州市连腾电子有限公司(东南电子技术研究所)成功研制出DLY-3负离子测试仪。 /p p   随着我国对空气污染的治理越来越重视,国家出台了一些列政策法规,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环保部发布的《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84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2015年则为7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此外,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8.8%,比2015年上升2.1个百分点。 /p p   尽管目前,人们对于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的关注程度远不及PM2.5,但随着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逐渐改善,可以预见,今后人们将更为关注空气中的有益成分。与此同时,国家正将积极开展负氧离子监测点的建设。 /p p   以往,负氧离子监测站多出现在各大旅游景区、城市广场、公园等娱乐休闲场所。例如,景区内多会安装负氧离子检测仪,并在大屏幕显示器上显示数据,以此吸引更多地游客。 /p p   近年来,负氧离子监测城市站点建设工作逐渐展开。8月14日,浙江省发布了开展清新空气(负氧离子)监测及网络体系建设的通知,在全国率先开展负氧离子监测网络的建设。将在全省范围内设立一批清新空气监测站点,并将监测到的数据接入省清新空气监测数据平台,实时发布监测信息。 /p p   此外,湖南、青岛等多个省市也将大气负氧离子监测站的建设工作列入计划内,投入了大量资金。负氧离子检测仪器有望迎来大规模采购,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态势,这对于仪器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个发展良机。目前,国内的负氧离子检测仪器生产企业包括安泰吉华(北京)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奥斯恩净化技术有限公司等。 /p p   相较于PM2.5监测等领域,空气负氧离子监测产业可以说是一片尚未开发却又颇具潜力的蓝海,企业需及时瞄准新风向,加速抢滩布局,定能收获一片“金海”。 /p
  • 安捷伦发布关键质量属性文章第一篇
    当我们谈论关键质量属性时在谈论什么?关键质量属性系列文章的第一篇,让我们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关键质量属性吧!关键质量属性(CQA)是生物学特征,会影响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必须得到密切监测。生物治疗产品必须经过纯化,产品和所有残留杂质都必须进行表征和定量,因此需要使用各种分析技术对分子进行大量测试。CQA 分几类?CQA 可分为几大类:聚集、序列变异、翻译后修饰 ( PTM ) 、宿主细胞蛋白质以及其他工艺过程产生的杂质。PTM 特别包含各种 CQA,包括氧化、脱酰胺化、磷酸化和糖基化等等。图 1. 潜在的产品相关杂质随着研究人员开发出更多融合蛋白、抗体药物偶联物 ( ADC )、双特异性抗体和其他更复杂的创新抗体杂交体,对分析性能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苛。监测 CQA ?为确保生物治疗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会对 CQA 进行监测,这些 CQA 可自然存在,也可能在生产、纯化、制剂或储存的任何环节引发。蛋白质特征的多样性、这些属性的异质性以及众多现有分析技术的优缺点意味着要完全表征一种生物治疗药物并监测可能会影响终产品安全性或有效性的所有异构体和工艺杂质,需要用到多种技术并进行大量测试。CQA 测量方法测量 CQA 的方法取决于所需要测量的属性以及所处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但液相色谱( LC ) 技术始终占主导地位。高分辨质谱仪等高端仪器更常用于在方法开发和初始表征中对色谱峰进行鉴定,而 LC/UV 仪器在 QA/QC 环境中更为常见。重中之重是什么?CQA 监测的重中之重就是聚集体分析。聚集是需要密切监测的一个重要属性,因为它是一种常见的蛋白质应激反应,可能引发不良免疫反应。考虑到聚集很常见且有害,在评估风险时,高分子量聚集体通常被赋予高风险系数 ( RPN )。带 UV 检测器的体积排阻色谱 ( SEC ) 是检测单体与聚集体的金标准,因为它是一种原态分析,保留了非共价聚集的状态,且操作和解析相对简单。图 2. 是 mAb 单体、二聚体和高阶聚集体的 SEC-UV 分离示例。图 2. lgG单体(A)、二聚体(B)和高阶聚集体(C,D)的 SEC-UV 分离SEC 是基于蛋白质在溶液中尺寸的分离,通常用作分子量的近似测量。利用已知分子量的标准蛋白质生成曲线,根据曲线估算样品分子量,并由此推断聚集状态。 动态光散射 ( DLS ) 检测可以进行更精确的分子量测量。这些测量方法不如 MS 精确,但 DLS 比 MS 更容易与 SEC 联用,因为通常用于 SEC 的缓冲流动相不会造成干扰。亚可见颗粒和可见颗粒可以从孔中完全排阻,分析超速离心 ( AUC )、场流分离 ( FFF )、光散射或不透光度法等其他替代方法可能更加合适。mAb 片段也常用 SEC 进行分析,尽管这些片段通常比聚集体更难分离。一般来说,在分子量翻倍的情况下可轻松使用 SEC 进行分离,但分离完整 mAb 与丢失了一条轻链(150 kDa 左右与 125 kDa 左右)的 mAb 是相当困难的。能很好地分离聚集体的孔径尺寸通常不能很好地分离片段,因此有时候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较小颗粒的 SEC 柱会产生较高的反压且更易堵塞,但确实可以提供更高的分离度,非常适用于这些片段的分离。对于 mAb 分析,美国药典方法推荐使用毛细管电泳十二烷基硫酸钠 ( CE-SDS ) 作为定量分析低分子量组分的最佳方法。其他增加 SEC 分离信息输出的方法还包括串联一系列不同孔径尺寸的色谱柱,或使用较小直径的色谱柱和挥发性流动相并联用 SEC 和 MS 检测器。关键质量属性系列预告完整蛋白质、电荷异构体和肽谱分离都能提供关于生物治疗产品纯度和均一性(或缺乏均一性)的关键信息。尽管存在一些重叠,但每种分离都揭示了该方法独有的信息以及推进使用某种技术的实际原因。这些内容我们将在后续的“关键质量属性”系列文章中为您一一揭秘。
  • 快讯|2023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开幕:显微鸿鹄志,世界一片天
    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仪器信息网联合报道 2023年10月27日,2023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在东莞市会展国际大酒店龙泉厅盛大开幕。大会由电镜学会电子显微学报编辑部主办,南方科技大学、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大湾区显微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仪器信息网作为独家合作媒体参会报道。大会为期三天,参会人数再创新高,吸引来自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仪器技术企业等电子显微学领域专家学者2000余人出席参会。大会现场显微学人以振兴电子显微学事业发展为己任,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科学问题,不断为我国卡脖子难题的攻克贡献中国电子显微学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23年是中国电子显微学开拓者之一郭可信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本届年会大会为专题纪念专场,怀念郭可信先生生前对中国电子显微学发展付出的心血与作出的巨大贡献。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显微鸿鹄志,世界一片天——怀念郭可信先生。大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教授 高宁 主持大会开幕式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泽 致开幕辞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泽在开幕致辞中表示,2023年是中国电子显微学开拓者之一郭可信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回顾郭先生当年主持我们中国电子显微镜事业时,当时的电镜年会大概100人规模,而今天的大会参会已超过2000人,说明了我国电子显微学事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呈现蒸蒸日上的局面。这要由衷的感谢前辈们的无私奉献。今年是特别的一年,7月份在郭先生一直工作的沈阳金属所举行了一次纪念会,8月份在郭先生曾经学习经过的杭州桐庐也举办了一次研讨会,今天大家再次相聚于此,怀念郭可信先生生前对中国电子显微学发展付出的心血与作出的巨大贡献。回想起郭先生当时对他的学生们是非常爱护的,积极提携年轻人参加更多的活动,而本次大会也迎来大量的年轻人新生力量,让我们更深的体会到当时郭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心情。同时,很荣幸在大会现场,叶恒强院士、朱静院士等也都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样的时刻,见证着我国的电子显微学事业逐步走向成熟。“内卷”是当下的热词,中国的电子显微学领域也面对这样高度竞争,但有竞争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繁荣。同时,也呼吁显微学界向郭先生等老一辈榜样学习,更好的团结起来,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奉献。特别是在当今复杂国际政治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家能够共同交流、共同努力就显得更加珍贵,希望大家通过大会的学术交流,通过我们新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通过仪器厂家和学者之间的共同努力,来共同推动为共同的国家电子显微学事业多做贡献,也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大会承办单位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贾金锋 致开幕辞大会承办单位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贾金锋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南方科技大学向莅临本次活动的知名学者、业界精英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国电子显微学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电镜学会大师云集、群英荟萃,学会成立40多年来,一大批科学工作者潜心科研,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和世界各国电子显微学及国际组织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显微学界的影响力,为世界显微学的发展献出了中国的智慧。同时今年也是郭可信先生诞辰100周年,作为中国电子显微学开创者之一,郭先生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对学术十分专注和执着,对学生的关怀无微不至,培养了120多名研究生,为中国电镜走向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和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加强技术研究,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南方科技大学作为一个年轻的双一流高校,正在抢抓双区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建设,聚焦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需求进行布局,半导体研究院、材料基因组、校内十大科研平台等大科学装置和平台,通过共建学院的方式与鹏城国家实验室深度合作,并在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名单。一直以来南科大都不遗余力的支持物理学科的发展,去年南科大成功举办了中国物理学会年会和中国物理学会成立90周年庆典。作为承办单位,南科大也会一如既往关注和支持中国电子显微学科,携手促进中国电子显微学及相关学科的繁荣,共育高水平人才,为国家和世界的基础研究贡献更多的优秀成果,为加快我国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作出重大贡献。最后预祝本次学术年会圆满成功。大会组委会主席、电镜学会理事长 韩晓东 致开幕辞大会组委会主席、电镜学会理事长韩晓东教授在致辞中,首先代表电镜学会,感谢各位同仁的鼎力支持。2023年是特殊的一年,是中国电子显微学开拓者之一——郭可信先生诞辰100周年,本届年会大会为专题纪念会,怀念郭可信先生生前对中国电子显微学付出的心血和作出的巨大贡献。从1949年中科院物理所拥有中国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到1956年郭先生响应国家号召,从欧洲带回电子显微学理论和技术,推动中国电子显微学不断壮大发展,推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物理学、环境科学的发展,推动新兴学科交叉融合,离不开像郭先生等先驱的指引。同时,电子显微学的未来更要寄托现场的各位同仁和学子。所以今年大会的主题为显微鸿鹄志 世界一片天,激励大家吸取先辈学术思想和精神力量,共同推动显微学科的发展。接着,感谢了本次大会承办单位南方科技大学和松山湖实验室的大力支持,感谢了赛默飞、日本电子、日立、泰思肯等仪器厂商对大会的支持,感谢了李宁春老师和团队为大会的真诚付出,逐一感谢了13个分会场联络人等青年力量为会议组织的辛勤付出。最后,特别介绍了电子显微学报编辑部为纪念郭先生组织的三期专刊,也特别邀请了叶恒强院士、朱静院士、张泽院士分别为“郭可信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刊”做序。接着,韩晓东教授摘选三位院士的序言进行了现场宣读。以下为选读序言片段摘要,以飨读者:......郭可信先生以其深有影响力的人格魅力,团结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国效力。今年是郭可信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百年,对于社会,国家,家庭,都是重要的节点。郭可信先生给我们传递的爱国精神,专注科学,爱护后辈……,种种教导,日久弥新。叶恒强 2023年8月郭可信先生做学问的态度和精神,郭可信先生对学生的爱护和引导,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郭可信先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朱静2023年8月......第一,为中国的电子显微学“立言”。第二,为推动中国的电子显微学进入国际前沿“立功”。第三,为培养中国的电子显微学者“立德”。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不朽也!是为序。张泽----------------------- 本次大会由大会报告和13个分会场报告组成,10月27日上午和10月28日上午,大会报告特邀十二位著名电子显微学科学家、相关仪器设备厂商专家代表依次为大家呈现精彩报告。10月27-29日,13个分会场精彩内容也将悉数呈现,本届年会按材料科学与生命科学拟设立十三个分会场,包含:1)显微学理论、技术与仪器发展;2)原位电子显微学表征;3)功能材料的微结构表征;4)结构材料及缺陷、界面、表面,相变与扩散;5)先进显微分析技术在工业材料中的应用;6)扫描探针显微学(STM/AFM等);7)扫描电子显微学(含EBSD);8)聚焦离子束(FIB)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9)低温电子显微学表征;10)生物显微学研究;11)生物医学和生物电镜技术分析;12)中国电子显微镜运行管理开放共享实验平台经验交流;13)先进材料。同时,大会还将颁发优秀青年学者奖、评选优秀学生论文奖与优秀Poster奖、为第十四届中国电子显微摄影大赛获奖者颁奖等。大会后续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后续报道。大会前夕签到掠影会务组会前留影
  • 一篇文章吃透水质分析中的微生物检测项目
    总大肠菌群检测1、大肠杆菌、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如何区分? 问题描述:做海水大肠杆菌的检测,可是只找到了粪大肠菌群的检测。三种检测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好多文献大肠杆菌用的就是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不知对结果会有多少影响? 解答: 三种检测方法是不一样的,大肠杆菌不该用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因为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杆菌。 a、总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在37℃培养 24 小时能发酵乳酸、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该菌群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具有指标菌的一般特征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评价饮水的卫生质量。 b、粪大肠菌群:是在胰蛋白胨肉汤中于44.5℃,24h 内产生吲哚的耐热大肠菌群,因检测方法比大肠杆菌简单地多,而受到重视;用提高培养温度的方法将自然环境中的大肠菌群与粪便中的大肠菌群区分开,在44.5℃仍能生长的大肠菌群,称为粪大肠菌群。是水体受人畜粪便污染的比较直接指标。 c、大肠杆菌:细菌门。细胞杆状,直径约1微米,长约2微米,两端钝圆,周身具鞭毛,可运动。革兰氏染色阴性,不形成芽孢。菌落圆形,白色或黄白色,光滑而具闪光,低平或微凸起,边缘整齐。最适条件下培养20分钟可繁殖1 代。大肠杆菌是人和温血动物肠道内普遍存在的细菌,是粪便中的主要菌种。一般生活在人大肠中并不致病,可能在肠中对合成维生素 K 起作用。但它侵入人体一些部位时,可引起感染,如腹膜炎、胆囊炎、膀胱炎及腹泻等。人在感染大肠杆菌后的症状为胃痛、呕吐、腹泻和发热。感染可能是致命性的,尤其是对孩子及老人。大肠杆菌的检验是以无菌操作取25g样品,放入装有225mL稀释剂的灭菌均质杯内,于 8000r/min 均质1~2min,制成1:10样品匀液(也可用灭菌乳钵研磨的方法代替)。稀释样品匀液根据对样品污染情况的估计,用稀释剂将样品匀液制成一系列十倍递增的样品稀释液,从制备样品匀液至稀释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15minLST和EC初步筛选:对每个样品选择适宜的三个连续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LST)肉汤,每管接种 1mL。将接种管置于36±1℃培养48±2h;观察试管的产气情况:检查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用直径为3mm 的接种环将所有48±2h 内产气的LST肉汤管培养物移种于EC肉汤管中;将所有接种的EC肉汤管在30min内放入带盖44.5±0.5℃水浴箱内培养48±2h。 2、检测总大肠菌群过程中,倒管操作的疑惑 问题描述:第一步,乳糖发酵试验的时候,在开始培养的时候,小试管里面我感觉是一小试管的气,到底是液体还是气体啊? 解答: a、放小倒管,目的是看培养后它是否产生气体。小倒管放进去要没有气泡,一开始放进去就有气泡不行的。可以先放小倒管,在加培养基。你可以自己试验下,看自己操作哪种方式容易操作不会有气泡。小导管要清洗干净。小导管先加后加问题不大才对,灭菌以后小导管里面的空气可以排尽。这个过程,先放后放(放完里面有气泡)去灭菌完,看下效果。 b、倒管里面有气主要还是你灭菌的时候没有控制好,跟先倒培养基或者先放小倒管没有关系,注意在灭菌时候,时间到了不着急放气,等温度和压力自然降下来再取,另外就是灭菌的时候试管倾斜一定角度放灭菌锅里也有助于排气。 3、如何选择粪大肠菌群 MPN 法和滤膜法,以及两者的单位是否能转换? 问题描述:按照 HJ/T347,粪大肠菌群有两种监测方法,一种是 MPN 发,一种是滤膜法,现在碰到几个问题比较困惑,想请教一下:a、MPN 法的单位是没有单位呢,还是MPN/L呢?b、包括 GB 3838 还是 GB/T14848 等标准,反正是我看到过的所有对粪大肠菌群有限值要求的标准,都是以个/L 做单位的,是不是就只能用滤膜法了?或者 MPN 法也可以呢? c、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值中,粪大肠菌群的单位是“个/L”,但是多管发酵的最后单位是 “MPN/100mL”及时最后计算是把 MPN/100mL 转化为"MPN/L",那我在做最后的评价中,我要如何把 MPN/L,和“个/L”进行评价。还是说,地表水的检测方法只能用滤膜法而不能用多管发酵法。 解答: a、滤膜法、多管发酵法及酶底物法这 3 者之间检测总大肠菌群不具有可比性。滤膜法检测的是准确值,多管发酵法及酶底物法出具的是估计值。三者的检测原理不同,接种取样的量也不同。故 3 者之间不能相互转换或比对。 b、酶底物法单位是 MPN/100mL,滤膜法是用个/L。MPN 法的检出限 2MPN/100mL 不能简单等同于 20 个/L,否则按个/L 计的检出限将大于 GB5749 标准的限值,这是不合逻辑的。但检测结果中,可以用 MPN/100ml 乘以 10 便转化为“个/L”。
  • 发一篇Science奖100万,中文期刊2万...你怎么看?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发了论文给现金奖励,是很多学校都会采取的一种做法。之前有听说在深圳大学,一篇Nature、Science、Cell,奖励都能达到50万,真是让人瞬间产生为科研去死的冲动…… /p p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f2e98fa1-e937-40bc-b173-88c013da22c0.jpg" title=" 1.jpeg" alt=" 1.jpe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结果最近在翻阅一本资料的时候,发现深圳大学给的50万一篇还不是最高的!根据珠海《横琴新区博士后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在国际学术刊物Nature或Science发表论文,给予每篇100万元的奖励。”——Oh my god! br/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关键是:除了Nature/Science这样的顶刊,一般的SCI也能拿到很优厚的奖励!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文件中称,按照当年中科院JCR期刊分区,给予JCR1区期刊论文每篇10万元、JCR2区期刊论文每篇8万元、JCR3区期刊论文每篇6万元、JCR4区期刊每篇3万元的奖励。除此之外,就连EI收录期刊或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论文都给予每篇2万元的奖励!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这样一算,那些在读期间能发几十篇SCI的博士老哥们,你们发啦!你们去珠海身价几百万!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就连北大中文核心的高产作者们,也都发啦,相信手里面握有几十篇的硕士博士更是一大堆,一篇两万,快算算你能拿多少钱吧!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该市除了对论文发表有奖励,在针对人才引进的其它方面是是极度阔绰。其中包括可以申请各种经费充裕的项目。满眼忘却,都是钱啊!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南方城市就是不一样,人家想做什么事,那是认真的!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不信你自己看看这个《横琴新区博士后管理工作暂行办法》。这里把文件的相关部分贴上来。(仅摘取部分)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博士后管理工作暂行办法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第一章 总则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为加强和规范横琴新区博士后管理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型、复合型、战略型、国际型的高素质科研人才,更好服务于横琴自贸片区、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根据国家、广东省和珠海市有关管理规定,结合横琴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本办法所称的博士后站是指横琴新区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含分支机构,以下简称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含企业分站,以下简称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实践基地)。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本办法所称的博士后管理,是指横琴新区人才和博士后管理部门对区内博士后工作机构(含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等)、博士后科研人员(以下简称博士后人员)、博士后科研项目、博士后成果转化、与港澳及境外研究机构合作等事项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第二章 博士后人员的招收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博士后人员招收应同时满足如下三个基本条件: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一)具有博士学位;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二)身体健康;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三)一般年龄在三十五周岁以下。特别优秀的,年龄条件可适当放宽。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鼓励有条件的设站单位,招收具有教育部认可的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港澳和外籍人员进站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充分发挥横琴新区博士后站的人才服务功能,对已在横琴新区范围内实质性开展研究工作,具有良好科研基础、项目、团队,但暂不具备招收博士后人员资格的科技型企业,可采取与横琴新区博士后站联合招收博士后的方式引进博士后人才。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范围内的博士后设站单位应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规定招收博士后人员,招收程序等事宜按照《珠海市博士后管理工作暂行办法》(珠组字〔2011〕43号)相关规定执行。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第三章 博士后管理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设站单位应按照《珠海市博士后管理工作暂行办法》(珠组字〔2011〕43号)和本办法的相关规定,制定博士后人员管理细则,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合理有序开展博士后人员管理工作。区博管办对各设站单位管理细则的制定和实施情况进行督导,维护博士后人员管理秩序,切实保障博士后人员合法权益。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博士后人员的管理以设站单位为主。与流动站建立合作关系的博士后设站单位,应严格按照联合培养博士后人员的有关协议,履行权利义务,承担法律责任。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区博管办对博士后站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本办法相应的扶持和奖励。对评估不合格的博士后站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整改落实;对连续2年评估不合格且整改无效的博士后站,予以撤销。具体评估项参照全国博管办制订的评估指标体系及本办法附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评估指标明细表》。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博士后人员享受设站单位职工待遇,设站单位应按单位性质与博士后人员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企业劳动合同或工作协议,并按有关规定为博士后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博士后人员在站工作时间一般为2年,根据项目需要可在2-4年内灵活确定。对进站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应当根据项目资助期限和承担的任务及时调整在站时间,最长不超过6年。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的研究成果,由博士后人员与设站单位按照国家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进行约定,明确归属。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第四章 优惠政策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在市级补贴和项目启动经费基础上,于博士后人员进站后一次性给予新设工作站50万元、企业分站50万元、创新实践基地20万元的奖励。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区博管办对博士后站每年评估一次。年度评估结果为优秀的设站单位,给予5万元奖励,另外奖励具体从事博士后管理人员一名,奖金1万元。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对博士后人员,在享受国家、省、市的优惠政策基础上,给予下列优惠待遇: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给予在站博士后人员每人每年10万元的个人生活补贴。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出站后留在横琴新区工作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一次性给予15万元的安家补贴。连续在横琴新区工作满3年的,再一次性给予15万元的生活补贴。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对在站期间取得下述科研成果之一的博士后人员给予奖励: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获国家级奖励,给予一等奖500万元、二等奖100万元、三等奖50万元的奖励;获省(部)级奖励,给予一等奖50万元、二等奖10万元、三等奖5万元的奖励。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在国际学术刊物Nature或Science发表论文,给予每篇100万元的奖励。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按照当年中科院JCR期刊分区,给予JCR1区期刊论文每篇10万元、JCR2区期刊论文每篇8万元、JCR3区期刊论文每篇6万元、JCR4区期刊每篇3万元的奖励,EI收录期刊或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给予每篇2万元的奖励。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博士后主持的国家级项目,给予每个项目20万元的奖励;省(部)级项目,给予每个项目10万元的奖励。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博士后主持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给予重点(特别)资助项目10万元、一等资助项目8万元、二等资助项目5万元的奖励;省(部)级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给予3万元的奖励。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在站期间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国内发明专利授权的给予每件资助5万元,获美国、日本、欧洲国家或欧盟的发明专利每件资助10万元,其它国家每件资助5万元;获得国内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授权的给予每件资助1万元。同一项发明创造在2个以上国家授予专利权的,仅资助2个国家的专利申请费用。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上述之外的重大成果,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由区工作站领导小组另行讨论决定具体奖励方式、金额。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以上论文、奖励、项目、专利等科研成果必须以设站单位为作者单位,每项成果仅奖励一名博士后人员,且仅限于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第一完成人。所有奖励必须是博士后在站期间成果,考虑到成果发表、公示、评审等时间因素,该奖励在博士后出站2年内仍然有效。国家级奖励、省(部)级奖励、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等标准参照全国博管办制订的评估指标体系;国外同级别奖励参照本办法执行。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博士后主持的国家级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区博管办提供等额配套资助。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资助博士后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人每次会议提供1万元的资助经费,每年总额不超过3万元。申请人应在出行前2个月提出申请,并经区博管办审议批准。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博士后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安排入住区高级人才公寓,或提供每月2500元的住房补贴。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各设站单位未招收博士后进站开展研究工作的,不享受本办法的优惠政策。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第七章 博士后引入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鼓励国内外已出站博士后人员来横琴新区工作,出站3年内的博士后人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可以享受本办法的相关补贴;优秀博士后人员可以申请本办法中的“优秀博士后人才专项科研扶持经费”。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鼓励国内外已出站博士后人员在横琴新区创业,优先安排出站3年内的博士后人员进驻横琴新区孵化器,并优先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的博士后人员可以直接认定为精英人才,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设立横琴新区博士后人员创业扶持基金,为博士后人员创业提供融资支持,对创业项目所采购的实验器材提供经费补贴。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横琴新区积极研究建立企业博士后产权激励制度,鼓励博士后人员凭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入股企业,参与分红。 /p p /p
  • 每年一篇《自然》或《科学》的团队,再向新型量子计算迈出重要一步
    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原标题:中国科学家向新型量子计算迈出重要一步2021年8月底的一个深夜,北四环上没有了白天的喧嚣。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灯还亮着,实验室里静得只剩下呼吸声。在一个裹着银色锡纸的仪器边,副研究员李更等待着实验结果。几乎就在一瞬间,困意彻底远离了他。电脑屏幕上,原本应该平整的四方图案上,出现了竖向的波纹,条纹中还穿插着斜向的条纹。研究组最初看到的奇特波纹(双轴电荷密度波)形貌(中科院物理所供图)6月8日,《自然》杂志发表了由这个意外发现引发的新成果:中国科学家在铁基超导材料锂铁砷(LiFeAs)中,观测到大面积、高度有序、可调控的马约拉纳准粒子格点阵列。该发现被认为“对实现马约拉纳准粒子的编织以及拓扑量子计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科学家们的新理想“你们想做的拓扑量子计算,到底是什么?”这是李更常被亲朋好友们问到的问题。人类对于大规模信息处理需求的剧增,使得量子计算被赋予了极高的期待,“量子计算”四个字也几乎家喻户晓。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量子计算一直有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即噪音等外界环境的扰动会对量子系统产生影响,使计算过程不可避免地产生和积累错误。正因如此,科学家们有了一个新的理想——研制“拓扑量子计算机”。“拓扑量子计算是一种容错率更高的量子计算。”李更说。然而,要实现拓扑量子计算,不仅要求微观世界的粒子符合一种名叫“非阿贝尔统计”的规律,还需要科学家有能力在把微观世界里的粒子像编麻花辫一样编织起来。也就是说,在这个领域,谁有能耐看清并且操控微观世界,谁才有可能最先实现拓扑量子计算。在实验室工作的李更(中科院物理所供图)一次意外,他们控制住了一种神奇粒子李更是物理所高鸿钧院士团队中的一员。这支团队不大,却是全球最被关注的几支向拓扑量子计算发起挑战的团队之一。2018年,高鸿钧研究组最早在铁基超导材料中观测到一种神奇粒子——马约拉纳准粒子。这种粒子符合实现拓扑量子计算的要求,如果科学家能够编织它,就有可能实现拓扑量子计算。这篇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并很快引起国际同行关注。2020年,他们又在铁基超导材料中观测到马约拉纳准粒子的电导平台,进一步证明了马约拉纳准粒子的存在。成果又一次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这些年,他们一直在各种铁基超导材料中,寻找这种神奇粒子的身影。“铁基超导材料体系存在着材料组分不均一、马约拉纳准粒子占比低、阵列无序且不可控等问题。”高鸿钧判断,他们需要找到大面积、高度有序、可调控的马约拉纳准粒子阵列,才能向拓扑量子计算更进一步。直到2021年8月底的那个夜晚,异常波纹出现。李更把情况汇报给高鸿钧,他们讨论后决定给样品加一个垂直的磁场试试。更奇特的现象出现了。代表马约拉纳准粒子的亮斑,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纵向的波纹上。李更试着把磁场调得再强一点,马约拉纳准粒子亮斑也随着密了起来。当亮斑越来越近时,它们彼此间还出现了相互作用和关联的迹象。从那天起,研究团队开始小心翼翼地保持着仪器针尖和样品的位置。“在找到原因和规律之前,我们一直担心一旦位置挪动就再也看不到这种奇特现象。”李更告诉《中国科学报》。经过半年摸索,他们把神奇粒子阵列出现的原因锁定在“应力”上。“自然应力可以诱导晶体产生的大面积、高度有序、可调控的马约拉纳准粒子阵列,而这种有序的马约拉纳准粒子阵列可以被外磁场调控。”高鸿钧说。用磁场调控大面积有序的马约拉纳准粒子阵列(中科院物理所供图)“为什么别人没有看到?”去年11月,他们把新发现写成论文投给《自然》杂志。然而,评审人对成果倍感意外:“为什么别人没有看到?”“该怎么说服审稿人呢?”作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的李更一边想,一边看着身边的“老伙计”——裹着银色锡纸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显微镜的外观并不起眼。“这是我们自行设计、搭建、组装的仪器。”论文通讯作者高鸿钧说。从2006年开始,实验室里先后设计、建成了三代扫描隧道显微镜。他们使用的那台是第二代仪器,温度可以达到0.4K(-272.75摄氏度),可以给样品加3个方向的磁场,能量分辨可以达到0.3毫电子伏特。这些数字带来的直观结果是,科研人员可以把原子从分子上切下来,想切几个切几个,想切哪里切哪里。也正因为仪器的超强“视力”,使得他们清清楚楚地看见并操控了马约拉纳准粒子阵列。就像这个其貌不扬却实力不俗的仪器一样,在高鸿钧团队的实验室里,有很多看似随意实则深思熟虑的地方。“就连用来屏蔽干扰的锡纸该裹在哪里,都是有经验、有诀窍的。”高鸿钧指着包裹着仪器的不怎么有美感的锡纸说。但是,“仪器好”“经验足”并不是能够说服审稿人的科学依据。于是,研究组又用了两个月,在实验室的另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上,用另一个锂铁砷材料样品,重复出了同样的实验结果。看到重复实验的结果后,审稿人感慨:“我所有的疑问都得到了令人满意的解答。”“这些结果新颖且令人兴奋。”另一位评审人说。高鸿钧与扫描隧道显微镜(倪思洁摄)每年一篇《自然》《科学》的团队对于这次发现,高鸿钧用“必然的偶然发现”来形容。在他看来,“必然”不仅来自于仪器的高精度,更得益于研究组的高效率。他的团队有一个很特别的习惯,热衷于在半夜两三点钟工作。“夜深人静的时候,可以避免电噪音、机械噪音对仪器的干扰。”高鸿钧说。从2018年发现马约拉纳准粒子之后,这些年来,实验团队保持着高速运转。“团队里都是年轻的科研人员和学生,我们工作起来非常高效。从2018年开始,每年在这个方向上都有一篇《自然》或《科学》成果。”高鸿钧说。此外,对于研究组来说,合作也十分重要。“这些年来,我们不是打一枪换一个阵地的游击式科研,而是和研究所内外的团队联合起来,以建制化的方式不断推进这项研究。”高鸿钧说,此次研究就是与物理所靳常青研究组、美国波士顿学院的汪自强合作的结果。尽管话语中充满自豪与兴奋,但面对未来,高鸿钧很冷静:“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基础科学进展,基于马约拉纳准粒子的拓扑量子计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李更告诉《中国科学报》,下一步,他们要进一步研究应力对双轴电荷密度波的影响,用可控的方法,把超导材料压出双轴电荷密度波条纹。他们还有一个更远的目标。“让相互靠近的马约拉纳准粒子交换位置,实现对马约拉纳准粒子的编织,向拓扑量子计算再进一步。”高鸿钧说。科研团队合影(中科院物理所供图)相关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o1797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x0274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4744-8
  • TOC检测标准及技术重难点!看这一篇就够了!
    TOC作为环境领域一个综合性检测指标,常用于衡量有机物或有机质含量。我国现行有关标准中,TOC测定主要涉及到水体与土壤两种环境介质。在水环境领域,地面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TOC测定各有不同的标准依据,点击下载:《循环冷却水中总有机碳(TOC)的测定》GBT 32116-2015.pdf《水质 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线吸收法》 (GBT 13193-1991).pdf《水质总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T 71-2001).pdf《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5-2006.pdf测定环境中有机物时,相较于COD指标,TOC的测定往往更具有使用价值。这是由于TOC氧化条件比COD更为强烈,大部分有机物的氧化效率能达99%以上,能够更加充分反应有机物对水样的污染程度。加之各类新兴TOC分析仪的问世,TOC已经成为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最佳指标之一,检测过程中,仪器的抗干扰能力、检测人员对各类干扰问题的解决能力就显得愈发重要。基于此,仪器信息网将于4月26日举办“TOC检测技术与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预计参会报名人数500+,届时将有6位领域内专家进行精彩分享,讲述TOC仪在水体和土壤检测中的技术应用案例。点此免费报名参会会议日程如下:报告时间报告主题报告嘉宾09:30--10:00总有机碳在线监测仪溯源现状季红梅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 理化仪器检测部副部长10:10--10:40TOC分析在实际检测难点中的应对方案高婷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 化学应用工程师10:50--11:20环境水中总有机碳的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程婷婷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技术工程师14:00--14:30几类废水TOC检测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周珉上海化学工业区中法水务发展有限公司水研究中心 水研究中心主任14:40--15:10TOC固体进样系统应用案例分享刘洁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15:20--15:50土壤中总有机碳的分析检测技术与应用孙娟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 科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如无法报名,可微信联系:13717560883,备注“TOC”。
  • 盛奥华 | 关于水质问题看一篇就够了
    关于水质问题看一篇就够了水质检测相关指标水质检测的标准指数和方法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度不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他异色浑浊度度 不超过3度,特殊情况不超过5度嗅和味 不得有异臭、异味肉眼可见物 不得含有PH 6.5-8.5总硬度以CzCO3,计mg/L 450铁Fe mg/L 0.3锰Mn mg/L 0.1铜Cu mg/L 1.0锌Zn mg/L 1.0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mg/L 0.002硫酸盐mg/L 250氯化物mg/L 250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毒理学指标氟化物mg/L 1.0氰化物mg/L 0.05砷Asmg/L 0.05硒Semg/L 0.01汞Hgmg/L 0.001镉Cdmg/L 0.01铬六价Cr6+mg/L 0.05铅Pbmg/L 0.05银 0.05硝酸盐以N计mg/L 20氯仿μg/L 60四氯化碳μg/L 3苯并(a)芘μg/L 0.01滴滴滴μg/L 1.0六六六μg/L 5.0细菌学指标菌落总数cfu/mL 100总大肠菌群(MPN/100mL) 3游离余氯在与水接触30min后应不低于0.3mg/L。集中式给水除出厂水应符合上述要求外,管网末梢水不应低于0.05mg/L放射性指标 总σ放射性Bq/L 0.1总β放射性Bq/L 1.0检验项目在一般情况下,细菌学指标和感官性状指标列为必检项目,其他指标可根据当地水质情况和需要选定。对水源水、出厂水和部分有代表性的管网末梢水,每月进行一次全分析。水质检测 - 测试方法看用透明度较高的玻璃被接满一杯水,对着光线看有无悬浮在水中的细微物质?静置三小时,然后观察杯底是否有沉淀物?如果有,说明水中悬浮杂质严重超标。闻用玻璃杯距离水龙头尽量远一点接一杯水,然后用鼻子闻一闻,是否有漂白粉(氯气)的味道?如果能闻到漂白粉(氯气)的味道,说明自来水中余氯超标。尝热喝白开水,有无有漂白粉(氯气)的味道,如果能闻到漂白粉(氯气)的味道,说明自来水中余氯超标!也必须使用净水器进行终端处理。观用自来水泡茶,隔夜后观察茶水是否变黑?如果茶水变黑,说明自来水中含铁、锰严重超标,应选用装有除铁、锰滤芯的净水器进行终端处理 品品尝白开水,口感有无涩涩的感觉?如有,说明水的硬度过高。查检查家里的热水器、开水壶,内壁有无结一层黄垢?如果有,也说明水的硬度过高,(钙、镁盐含量过高),应尽早使用软化处理!注意:硬度过高的水很容易造成热水器管道结垢,因热交换不良而爆管;长期饮用硬度过高的水容易使人得各种结石。水质检测 - 水质测试仪的种类COD快速测定仪PH计/酸度计电导率测定仪浊度测定仪余氯总氯测定仪多参数水质测定仪BOD测定仪分光光度计溶解氧测定仪水质硬度计水质离子测定仪非分散红外测油仪农药残毒速测仪食品安全测定仪土壤养分速测仪水质采样器意大利哈纳HANNA水质分析仪德国罗威邦Lovibond水质分析仪美国哈希hach水质分析仪水质检测 - 检测相关标准生活用水相关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9298-2003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冷却水及锅炉用水标准GB/T15453-2008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GB/T6904-2008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用水中pH的测定GB/T6911-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硫酸盐的测定GB/T12152-2007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油含量的测定GB/T13689-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铜的测定GB/T12149-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硅的测定GB/T14424-2008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余氯的测定GB/T15456-2008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GB/T15453-2008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工业废水相关标准GB3544-2008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4-2008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GB4287-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2001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92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374-93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470.1~14470.3-2002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0-95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95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5-2006皂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一篇文章看懂:什么是SENIS集成3轴磁传感器?
    一篇文章看懂:什么是SENIS集成3轴磁传感器?为了测量电磁铁和永 jiu磁铁产生的从 10-6 到 102 T 的非均匀磁通密度,通常使用带霍尔探头的特斯拉计。为了同时测量磁通密度的三个正交分量,需要使用三轴霍尔探头。根据目前传统的的技术水平,三轴霍尔探头由三个霍尔板组成,这三个霍尔板分别位于一个小立方体的三个相互正交的面上。单个霍尔板的尺寸及其定位公差严重限制了可实现的空间分辨率和测量磁通密度矢量的角度精度。此外,连接霍尔装置的导线中的电磁感应也限制了这种霍尔探头的有用带宽。此外,平面霍尔效应通常会产生额外的误差。在基于量子阱的霍尔板中,平面霍尔效应很弱,但问题依然存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一个点上检测三个方向的磁性。SENIS开发了一种划时代的“集成3轴磁传感器",使之成为可能。这就是“集成的三轴磁传感器"。 该传感器可以在所有情况下测量精确的3D矢量,例如永磁体的邻近磁场、小线圈产生的磁场和时间变化,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图1. 传统的霍尔片3轴探头(左)和SENIS集成3轴磁传感器(右)3轴磁性探头的配置传统的霍尔片3轴探头SENIS集成3轴磁传感器磁化位置3个位置一个位置(单点)磁感应位置的错位量取决于传感器位置(约0.5mm~10mm)无错位传感器的相对角度误差通常不标注(过大)±0.1°以内温度传感器无安装在传感器芯片中探头形状约1~2种8种类型+定制自由一、 专li技术的SENIS集成3轴磁传感器二、 SENIS集成三轴磁传感器的功能除了磁传感器外,集成的3轴磁传感器还集成了偏置电路和放大器,以提高频率特性和抗噪性,甚至在宽度仅为 0.64 m 的单个芯片上集成了温度传感器,用于因温度变化而进行灵敏度校正。1.敏感区域仅为0.15mm × 0.1mm × 0.15mm2.3个方向相对角度误差在±0.1以内3.频率响应:高达25Khz(-3db)4.温度特性±100ppm/°C三、 SENIS集成三轴磁传感器放大图四.SENIS集成三轴磁传感器详细信息图2. 磁性传感器内部有5个感磁区域。通过取BZ1和BZ2的平均值,虚拟地求出By传感器位置的Bz磁场。同样地,通过取Bx1和Bx2平均值来求出By传感器位置的Bx磁场,可在同一点上收集Bx、By、Bz。五.搭配SENIS集成三轴磁传感器的霍尔探头类型:六.搭配SENIS集成三轴磁传感器的高斯计/特斯拉计汇总类型: SENIS数字特斯拉计/高斯计基于SENIS® 的模拟磁场传感器电子设备,其顶部添加了数字模块,具有显示器,通信端口,数字数据校正等。SENTIS提供不同类型的特斯拉计,具有不同的磁性分辨率,精度,f带宽,噪声水平和功能和处理选项(手持式,台式,机架式)3MH3特斯拉计,适用于工业和实验室应用,具有良好的精度,分辨率和f带宽3MH6台式特斯拉计,用于实验室应用,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和精度以及良好的f带宽3MTS 手持式特斯拉计,探头支架坚固,精度高1 轴、2 轴或 3 轴 Nanoteslameter 3NTA1,用于极低磁场SENIS® 已通过ISO 9001和ISO 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认证。我们的校准实验室已通过ISO17025:2017认证。上海昊量光电作为SENIS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主要的代理商,为您提供专业的选型以及技术服务。欢迎继续关注上海昊量光电的各大媒体平台,我们将不定期推出各种产品介绍与技术新闻。 更多详情请联系昊量光电/欢迎直接联系昊量光电关于昊量光电: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是光电产品专业代理商,产品包括各类激光器、光电调制器、光学测量设备、光学元件等,涉及应用涵盖了材料加工、光通讯、生物医疗、科学研究、国防、量子光学、生物显微、物联传感、激光制造等;可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设备安装,培训,硬件开发,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服务。
  • 科普:一篇文章让你了解水质检测仪器
    水质检测仪器是科学产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标准也相应地不断发展和完善。水质检测仪,用于分析水质成分含量的专业仪表,主要指测量水中:BOD、COD、氨氮、总磷、总氮、浊度、PH、溶解氧等项目的仪器,为了保护水环境,必须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测,水质检测仪在环境保护、水质的检测和水资源保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分类水质检测仪按功能分为:多参数测定仪、单参数测定仪。水质检测仪按测定项目分为:5BCOD测定仪、BOD测定仪、氨氮测定仪、总磷测定仪、浊度仪、PH计等。水质检测仪按使用环境分为:便携式测定仪、实验室智能型测定仪、简单经济型测定仪、在线检测仪等。原理一般水质检测仪原理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或者化学药剂反应使水中的相应物质参与其中,然后通过比色法、滴定法、电导率测量等方式计算出水中相应物质的含量。
  • 有中国特色的“有奖科研”:发一篇Nature 奖励6万美金
    p   中国学者无论在什么期刊上发表论文,都能得到现金奖励——这是国外学术圈流传甚广的一个说法,国外学者一些对此嗤之以鼻:如果科研是对真理的探求,应当和私欲撇清关系。然而当我们面对现实——中国科研论文的数量近年来飞速蹿升,其中不乏高质量成果,难免提出疑问:“有奖科研”具体是怎么进行的,现金奖励对学术发展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p p   2017年7月4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全薇(Wei Quan)、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陈必坤(Bikun Chen)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信息研究学院博士生舒非(Fei Shu)共同在论文预印本平台 arXiv 上发表了论文《发文赚钱还是忍受穷困:中国科研界论文奖金制度调查报告(1999-2016)》(“Publish or impoveris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monetary reward system of science in China (1999-2016)”)。他们从中国1200多所大学中挑选了100所样本大学,统计了这些高校对发表在8份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论文所做出的金钱奖励,得出了首份对中国“有奖科研“的系统化调查报告。论文引发海外媒体的关注。《麻省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的记者戏称道,奖金制度无疑传达出了一种“短期利益至上的商业精神” 同时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中国高校对高影响因子论文的奖励,将为整个科学界的未来带来重大影响。” /p p   所以,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奖金制度?它的真相究竟如何?科研圈在此梳理了《发文赚钱还是忍受穷困:中国科研界论文奖金制度调查报告(1999-2016)》(以下简称为《中国论文奖金调查》)的主要内容。 /p p   2017年7月4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全薇(Wei Quan)、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陈必坤(Bikun Chen)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信息研究学院博士生舒非(Fei Shu)共同在论文预印本平台 arXiv 上发表了论文《发文赚钱还是忍受穷困:中国科研界论文奖金制度调查报告(1999-2016)》(“Publish or impoveris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monetary reward system of science in China (1999-2016)”)。他们从中国1200多所大学中挑选了100所样本大学,统计了这些高校对发表在8份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论文所做出的金钱奖励,得出了首份对中国“有奖科研“的系统化调查报告。论文引发海外媒体的关注。《麻省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的记者戏称道,奖金制度无疑传达出了一种“短期利益至上的商业精神” 同时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中国高校对高影响因子论文的奖励,将为整个科学界的未来带来重大影响。” /p p   所以,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奖金制度?它的真相究竟如何?科研圈在此梳理了《发文赚钱还是忍受穷困:中国科研界论文奖金制度调查报告(1999-2016)》(以下简称为《中国论文奖金调查》)的主要内容。 /p p strong “按篇计价”拿现金,中国特色其实是非主流? /strong /p p   用货币奖励科研成果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早在18世纪就已经存在。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 金· 默顿(Robert King Merton)提出了一种较为完善的“认可模型(recognition model)”。他认为,科学界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会组织,有自己的架构、基准和价值观。如果这样一种机构能够及时鼓励和奖赏它的成员(科研人员),那么成员便会有更强的欲望去展现自己的成果——前提是,这些成果足以得到整个组织的认可(Merton,1973)。即便如此,奖金制度仍然是科研界的“非主流”,并未在全球范围内普及。人们认为,只有极少数的精英学者才配得上这样的奖赏,因此它的象征意义远远超过了钱财的数额(Zuckerman,1992)。 /p p   90年代初,奖金制度被引入中国,也因此成为一种“中国特色”。中国学者可以根据发表论文的篇数及重要性,以现金形式领取相应的奖励。《中国论文奖金调查》的作者全薇等研究者将该模式称为“按篇计价(cash-per-publication)“。如此一来,发表论文不再仅仅是为荣誉而战,而是为了赚更多的钱(Sun & amp Zhang, 2010 L. Wang, 2016)。然而发表一篇论文具体能够获得多少奖金,却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奖金的多寡因大学而异,更确切地说,是因大学的等级而异——甚至有的大学将其视为内部信息,对外严格保密。因此他们在该调查报告中指出:“在中国,想要完整地调查奖金制度的全貌是非常困难的。” /p p strong 高校间的“贫富差距” /strong /p p   研究作者认为,将高校按照传统意义上的一、二、三本进行区分的方式未免过于简单粗暴。因此他们采用了金字塔模型,将中国高校分为了三组:第一梯队(Tier 1)、第二梯队(Tier 2)和第三梯队(Tier 3)。其中,全国39所“985”高校被列为第一梯队,73所“211”高校为第二梯队。余下所有高校都被归入第三梯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53, 153, 153) " img alt="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uepic/086b7bf4-23a2-4c99-b382-a1ee7053ed2d.jpg" / br/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53, 153, 153) " 中国大学被分为三组:第一梯队(985高校),第二梯队(211高校)及第三梯队(其他高校)。 /span /p p   在此基础上,他们统计了2002~2015年间各梯队高校所获研究经费的增长趋势。虚线代表第一、二梯队(重点高校)的总和,实线代表的是第三梯队(普通高校)的总和。从下图不难看出两者之间的显著差别——2015年112所重点高校获得的研究经费超过了1亿美元,几乎是1124所普通高校的10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53, 153, 153) " img alt="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uepic/0879cf5a-72d6-46a6-924c-442407fa3c2c.jpg" / br/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53, 153, 153) " 2002-2015间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年均科研资金对比图 /span /p p strong 一篇Nature价值6.3万美元?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53, 153, 153) " /span /p p   接下来,调查者们从全国1236所高等院校中选取了100所作为研究对象,这其中包括25所“985”高校,33所“211”高校及42所其他高校。然后用地理位置对这100所样本院校做了更细致的定位。他们将全国划分为七个地理区域,即北部、东北部、西北部、中部、东部、西南部和南部地区。其中南部的“985”高校仅有两所,无法做到随机取样。不仅如此,在一些高校总数较少的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况。因此,除了高校自身的保密机制,地域限制也会对这项研究的可靠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53, 153, 153) " img alt="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uepic/eeb4075a-03ff-4370-b775-40a19fb26dca.jpg" / br/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53, 153, 153) " 取样高校组别及区域分布表。括号前和括号内的数字分别代表该区域内的取样高校和全部高校的数量 /span /p p   这100所样本高校总共有168种论文奖金制度,其中浙江大学就拥有多达5种的不同政策。虽然同一所高校可能采用多种制度,它们仍然可以被总结为四大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alt="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uepic/b24ccedd-6010-4a85-b986-636e1016661b.jpg" / /p p   在这100所被选作研究样本的高校中,分别有33所、49所、99所和15所院校采用以上四种形式。然而在90年代初期,国内所有高校都只有单一奖金制。直到2008年,这四种制度才全部出现。从下图可以看出每种制度在1999-2016年间的比例变化。JCR 奖励制从2013年起后来居上,成长为目前国内的主流制度,截止2016年它被全国将近60%的高校采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53, 153, 153) " img alt="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uepic/aa0eb4e4-e740-463b-8e07-b3f25a165a86.jpg" / br/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53, 153, 153) " 四种奖金制度所占比例的发展趋势(1999-2016) /span /p p   那么,问题出现了:发表在哪些期刊上的论文会得到高校的青睐,从而获得令人垂涎的高额奖金呢?全薇等研究者调查了2008-2016年间中国高校对8份极具代表性的知名期刊开出的奖励金额,并做出了一张奖金汇总表,列举了8年间高校奖励给第一作者的平均奖金总额,以美元为单位。正是这张“悬赏令”引起了国外学术界以及媒体的震惊。这8份期刊分别为:《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被研究者合并为一组)、《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公共科学图书馆· 综合》(PLOS One)、信息技术领域顶级期刊《管理信息系统季刊》(MIS Quarterly)及《美国信息科技学会会刊》(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JASIST)、图书馆学与信息科学类期刊《文献学杂志》(Journal of Documentation)、《图书馆高新技术》(Library Hi Tech)以及《国际图书馆和情报服务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LIBRI)。不难看出,《自然》和《科学》的奖励金额以绝对优势雄踞榜首,并且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 而一些被国内学者戏称为“水刊”的《公共科学图书馆· 综合》,《国际图书馆和情报服务杂志》等期刊的奖励金额则随着中国学者发表文章数量的逐年增多而下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53, 153, 153) " img alt="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uepic/b2d43696-fc3f-47ac-a964-5db38c24ad6a.jpg" / br/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53, 153, 153) " 2008-2016年间中国高校为高影响因子论文颁发的平均奖金。 /span /p p   以浙江大学为例,研究者统计了从2002到2015年论文奖金总额的变迁。可以看到,部分期刊从2010年后便不再符合获奖条件,然而另一方面,《自然》和《科学》的“悬赏”却高居不下,并由3万美金(2010)涨至了4.5万美金(2015)。并且从2005年起,如果论文被发表在《自然》和《科学》,所有作者都可获奖金。对于其余的期刊,浙江大学只会为第一作者颁发奖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53, 153, 153) " img alt="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uepic/a8a122bb-41ef-4354-82bc-48a9a886659c.jpg" / br/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53, 153, 153) " 浙江大学论文奖金总额在2002-2015年间变化 /span /p p   那么,不同等级的大学针对同一期刊论文颁发的奖金又有什么不同呢?按照此前划分的三个梯队,全薇等研究者统计了在2016年每发表一篇论文,第一作者所能获得的平均金额。第三梯队高校对《自然》和《科学》论文的悬赏高达6.3万美元,远超于第一梯队,也就是“985”高校愿意支付的金额(3.8万美元)。而对于 LIBRI 论文,这一2.5万美元的“差价”则缩小到了400美元左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53, 153, 153) " img alt="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uepic/8526aab9-8533-43ec-b168-c80b97c66dc0.jpg" / br/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53, 153, 153) " 各梯队高校于2016年对发表于高影响因子期刊论文的平均奖金对比 /span /p p strong 用论文挣钱真的是歪门邪道? /strong /p p   毋庸置疑,奖金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它对中国科研界产生的影响,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研究者首先肯定了奖金制度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有效推动,以及为中国科研群体带来的巨大福利:“中国大学教师年收入的平均水平约为8600美元,新上任的年轻教职工年收入则仅有3100美元(Altbach, 2012)。对于这样一个‘低收入’群体来说,‘按篇计价’的奖金制度极具吸引力。试想一下,发表一篇 JASIST 就相当于获得了一整年的工资。而对于低年资的高校教职工来说,一篇《自然》可以抵得上同行们20年的血汗钱。”——他们认为教授们对薪资的迫切需求,正是高额论文奖金在中国盛行近20年的一大原因。 /p p   另一方面,以“钱”作为驱动力的事业大多难逃争议。研究者指出,论文奖金终究只是身外之物:“它是来自外部的动力,而非发自内心的渴望.??它让发表论文的目的变成了挣钱,而不是为了传播科学知识,更不是为了让自己的成果得到学界的认可。“调查报告中提到了黑龙江大学一位高(音)姓教授的例子:该教授在一本名为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的刊物上发表了279篇论文,以此获得了黑龙江大学2004-2009年间所发论文奖金总额的一半以上。可是高教授在这五年间做出的唯一成果就是在实验室里发现了一种新的晶体结构。他自始至终都围绕着同一个东西在同一个期刊上发表论文,为的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奖金”。比起进行一项不太能获奖的长期研究,高教授的做法显然更经济实惠。不仅如此,诸如抄袭论文、虚报成果、代笔、假论文等等学术欺诈在中国日益嚣张。研究者通过检索 Web of Science 发现,对中国学者的论文做出的修订由1996年的2次增加到了2016年的1234次,“创历史新高”。为了达到目的罔顾论文质量,这也是高额奖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 /p p   好消息是,这项调查显示,尽管问题重重,中国奖金制度仍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着:985和211高校逐渐将重心从论文数量转移到了论文质量 不同模式的奖励制度共存有助于大学给出更加恰当的奖励,比如有的大学放弃使用JIF奖金制或引用次数制度,改为采用更有效的 JCR 奖金制 第三梯队的大学正通过提高悬赏,鼓励研究人员发表更高水准的论文。也有评论认为,将学术发表透明化,可以一定程度地缓解论文现金奖励制度带来的争议:科学界应该做出规定,要求研究者们在投稿时就做出声明——“作者确实会因研究论文的发表而获得经济利益。” /p p   需要注意的是,这项调查报告发布于预印本平台,尚未得到第三方的审查与核实,其内容仍然有待完善。而由于部分中国高校拒绝将论文奖励制度公之于众,调研结果的完整性也可能引起质疑。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编译:刘思婕,编辑:魏潇 吴兰 /p
  • PCR扩增得率低或者无扩增?一篇干货解决所有问题
    PCR实验时,我们有时候会遇到目的基因得率低,或者根本扩不出来的情况,不管是PCR的实验王zhe,还是初级实验小白,都需要逐个排查问题,那么我们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今天这一篇干货,帮您彻底解决问题。首先考虑的问题,是不是DNA模板的问题呢? 如果模板质量太差?那么检查DNA模板的纯度和完整度,保证你的模板中不含有PCR抑制剂。在分离DNA时,尽量减少对DNA的切断或切刻。如有需要,可通过凝胶电泳检测模板DNA完整性。将DNA保存于分子级别的水或TE缓冲液 (pH 8.0)中,防止被核酸酶降解。 如果是模板浓度太低?建议使用DNA纯化试剂盒分离模板DNA时,应严格遵循试剂盒生产商的建议。查阅用户手册和疑难问题指南,改善较低的DNA质量。如果采用化学或酶促DNA纯化方案,应确保无PCR抑制剂残留,如苯酚、EDTA和蛋白酶K。使用70%乙醇再纯化或沉淀和洗涤DNA,去除可能会抑制DNA聚合酶的残留盐分或离子(如, K+, Na+等)。选择具有高合成能力的DNA聚合酶,这类聚合酶对土壤、血液和植物组织携带的常见PCR抑制剂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如果是DNA模板量不足?建议检查 DNA起始量 ,如有需要适当增加起始量。 选择具有高灵敏度 的DNA聚合酶用于扩增。适当增加PCR循环数。 如果需要扩增的目的片段比较复杂(如,高GC含量或含二级结构)?、建议选择具有相应的扩增试剂盒,比如适合高GC含量片段的PCR试剂盒。或者选择具有高合成能力的DNA聚合酶,这类酶对DNA模板的亲和力较高,geng适合扩增困难靶标。 使用 PCR添加剂或辅助溶剂 ,促进富含GC的DNA和具有二级结构的序列变性。增加 变性时间或温度 ,从而高效解离双链DNA模板。 如果目的片段太长?建议直接使用长片段设计的PCR试剂盒,或者确认所选DNA聚合酶的长片段扩增能力。使用专为 长片段PCR设计的DNA聚合酶。选择具有高合成能力的DNA聚合酶,这类酶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增长片段。降低退火和延伸温度,促进引物结合和提高酶热稳定性。根据扩增子长度,增加延伸时间。或者是引物的问题? 考虑引物浓度是不是不是最you的?建议预实验优化引物浓度(范围通常为0.1–1 μM)。对于长片段PCR和使用简并引物的PCR,最小起始浓度为 0.5μM。 引物设计有问题?可以使用多种引物设计软件比如Primer Premier等,或者使用在线 引物设计工具 。确保引物针对目的片段具有特异性。 确认引物与正确的目标DNA链互补。也许是其他试剂的问题? MgCl2 浓度太低?镁离子(Mg2+)作为DNA聚合酶活性的辅助因子,有助于聚合期间dNTP的结合。酶活性位点处的镁离子可催化引物的3′-OH与dNTP的磷酸基团间形成磷酸二酯键。此外, Mg2+ 能够稳定磷酸盐骨架上的负电荷,从而促进引物与DNA模板形成复合物。在PCR中,标准的 Mg2+ 终浓度范围为1–4 mM,建议优化滴定增量为0.5 mM。 Mg2+ 浓度过低会降低聚合酶活性,导致PCR产物较少或无PCR产物。另一方面, Mg2+ 浓度过高则会提高引物-模板复合物的稳定性,产生非特异性PCR产物,并增加由dNTP错误插入导致的复制错误。还有可能是PCR循环设置不理想呢? 变性效果不理想?建议优化DN变性时间和温度。变性时间短、温度低可能无法获得良好的双链DNA模板解离效果。相反,变性时间长、温度高可能会降低酶活性。 退火效果不理想?尽量使用 梯度热循环仪 ,以1–2°C增量逐步优化退火温度。最jia退火温度通常比最低引物Tm低 3–5°C。当使用 PCR 添加剂或辅助溶剂 时,应调整退火温度。使用指定DNA聚合酶在其最jia缓冲液中的 推荐退火温度 。DNA聚合酶不同,则引物对的退火温度也不同。 延伸效果不理想?选择适合于扩增子长度的延伸时间。在扩增长片段(如,10 kb)时,降低延伸温度(如,降至68°C)可保持酶活性。使用具有 高合成能力 的DNA聚合酶,在较短的延伸时间内也能实现 稳定的扩增 。 PCR循环数不合适?调整循环数(通常为23-35个循环),以获得合适的PCR产物得率。如果DNA起始量低于10拷贝,则将循环数增加至40。
  • 我国第一片8英寸键合SOI晶片研制成功
    本报讯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研究员王曦领导的SOI研究小组,在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平台上,通过技术创新,制备出我国第一片8英寸键合SOI晶片,实现了SOI晶片制备技术的重要突破。 过去,该研究小组因建立了我国第一条高端硅基集成电路材料SOI晶圆片生产线,实现了4~6英寸SOI材料产业化,解决了我国SOI材料的有无问题,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该研究小组的人员并没有满足所取得的成绩,面对国内外集成电路技术向大直径晶圆片升级换代的大趋势,又设立了攻关8英寸大直径SOI晶圆片的课题。在开发过程中,研究人员克服了硬件条件不足的困难,突破了清洗、键合、加固、研磨和抛光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通过改造现有设备,实现了8英寸硅片的旋转式单片清洗工艺;自主设计开发了大尺寸晶片键合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了8英寸晶片键合,并达到了对键合过程和键合质量的实时监控;通过对现有设备的升级改造,实现了键合晶片的加固;经过大量的研磨工艺实验,反复比较研磨过程粗磨、精磨工艺中砂轮转速等工艺参数对晶片的影响,确定出较优研磨工艺;随后,在现有抛光工艺基础上,优化抛光浆料配比,实现了8英寸SOI晶片的精细抛光。 有关专家认为,8英寸SOI晶圆片的成功开发,标志着王曦领导的研究开发小组已经掌握了大尺寸键合SOI晶片制备的关键技术,为大尺寸键合SOI晶片的产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在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宏力半导体公司和华润微电子等8英寸集成电路制造代工企业安排了8英寸SOI先进电路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急需本土化的8英寸SOI衬底材料配套。上海微系统所和上海新傲公司联合开发的8英寸键合SOI晶圆片正是适应了这些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川农两教授靠一篇文章拿1350万元奖励
    p   6月30日,在四川农业大学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员成立96周年暨表彰大会上,该校特地为其水稻所研究员陈学伟和副研究员李伟滔的课题组进行了表彰,并给予总额1350万元的团队条件建设和专项科研经费及个人奖助经费。据悉,该课题组日前针对稻瘟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为防治稻瘟病提供了全新路径。 /p p   昨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布了四川农业大学为通讯单位、陈学伟为通讯作者、李伟滔为第一作者的论文“A natural allele of a transcription factor in rice confers broad-spectrum blast resistance”(一个转录因子的天然变异赋予水稻对稻瘟病的广谱抗性)。据了解,这也是该校甚至整个西南地区高校首次在《CELL》主刊发表论文。 /p p   研究成果为防治“水稻癌症”提供全新路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untitled.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035e9a7d-45dc-4e81-ad1d-a00a3086ac2b.jpg" / /p p   据介绍,稻瘟病在业界被称为“水稻癌症”,可造成水稻大幅度减产,情况严重时,甚至减产可达30%~50%,甚至颗粒无收。 /p p   众所周知,稻瘟病在世界各水稻产区都会发生,甚至发生在水稻生长的各个环节。所以,稻瘟病的防治非常困难,一般只能靠施药或者使用抗病基因改良的种子。长期以来,科学家致力于发现不同的抗病基因,导入材料中形成具有抗性的水稻品种,但随着病源菌进化,抗病基因也需要不断迭代更新,不然就会失去作用。 /p p   经过多年的研究,陈学伟和李伟滔的研究团队发现了水稻天然变异位点——编码C2H2类转录因子的基因Bsr-d1的启动子,其作用正是可以有效提高对稻瘟病的抗病免疫能力。与此前不同,这一位点是水稻本身存在的,纯天然的,而不是外在的导入变异,非常罕见。据了解,该具有稻瘟病广谱持久抗性的水稻天然变异点的发现,可以说为防治稻瘟病提供了全新路径。如果把目前广泛使用的抗病基因方式比作“服预防药式”防治,那么天然变异位点的方式则可称为“提高免疫水平式”的防治。这项研究成果若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可培育具有广谱抗病能力的品种,将大幅度提高水稻对稻瘟病的抵抗力,并将有效避免病源菌进化导致的抗病能力失效的问题,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非常符合生态绿色环保的需求。 /p p   研究论文登上全球顶尖学术期刊《CELL》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0170701163330_7793441c2fe56d9e8732eceda7303718_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fab82f6e-90f3-4beb-8c08-cba23f64071f.jpg" / /p p   昨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布了四川农业大学为通讯单位、陈学伟为通讯作者,李伟滔、硕士研究生朱紫薇、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Mawsheng Chern博士、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尹俊杰博士、硕士研究生杨超和冉莉为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的论文“A natural allele of a transcription factor in rice confers broad-spectrum blast resistance”(一个转录因子的天然变异赋予水稻对稻瘟病的广谱抗性)。 /p p   据了解,《Cell》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顶尖学术期刊,与《Nature》和《Science》并列,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据统计,截止本论文发表之前,我国在Cell主刊上发表涉及植物研究的文章共有8篇,其中研究论文6篇,涉及水稻的研究论文仅1篇(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完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4f6a9e1ab2db442d5c4b1c0ade5de46.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692ee82a-ddaa-4dad-a147-ce0d424eaaa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陈学伟(中) /strong /p p   自2011年,陈学伟从美国回校组建实验室,就投入到此项研究。在陈学伟看来,该篇论文之所以能登上《CELL》,主要是因为研究上的突破,“一是发现的天然变异位点极其难得,这一变异位点在提高抗病性的同时,对产量性状和稻米品质没有明显影响,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是清楚完整揭示了抗病调控机制,发现的新抗病调控机制在水稻等植物中尚属首次。”陈学伟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ee0d0f8705d19c96c0e42a38f3ff0488.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67f58b12-1207-4db9-bfc3-1894e987853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川农陈学伟和李伟滔的科研团队 /strong /p p   据悉,本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四川省百人计划”、“四川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双支计划”、“四川农业大学杰出青年培育计划”和“四川农业大学引进人才启动经费”等项目的资助下,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完成。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附: /strong /span /p p   随后,媒体对此进行报道,网络上也掀起了“一篇《Cell》论文值不值1350万”的讨论。 /p p   7月3日,论文作者之一、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李平教授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了题为《关于Cell论文学校奖助的那些事》一文,对“1350万”进行了解释。他写道:“作出负面评价的人,多半没有认真看奖励文件的内容,不加分析就开始评论。如果认真看了奖励文件,其实只有50万元是奖励给团队的奖金。” /p p   李平个人表示,科研工作不能推得太高也不能看得太低俗,网友对于奖助金的讨论可以理解。“但每个工作都有每个工作特点,以平常心对待。” /p
  • 共话干细胞疗法产业未来,谱写一篇“海的故事”
    部分与会嘉宾合影品味过江南的烟雨繁华,领略过大漠的落日孤烟,赞叹过草原的雪山湖海……遍寻美景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作为流动的高端雅集,2024初夏时节,同写意总裁会客厅活动翩然南下,邀约40余位国内CGT领域特别是干细胞药物创新头部机构负责人,走进海南琼海,考察乐城,来到博鳌,对话“先行先试”政策机会,共话细胞疗法的产业未来,谱写一篇“海的故事”。华龛生物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也深度参与其中。此次“2024细胞疗法海南发展机遇研讨会”,在博鳌亚洲论坛会议中心召开,由琼海市委市政府与同写意联合主办,琼海市招商局承办,华龛生物协办。会上,华龛生物与同写意共同发起,宣布干细胞产业俱乐部正式成立。特别感谢华龛生物对此次活动的赞助支持。论道干细胞疗法开场致辞黄益民琼海市委常委、副市长近年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向深而行,自贸港政策红利进一步得到释放,海南正在成为国内外企业家青睐的投资热土。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重要嘱托,充分发挥博鳌亚洲论坛和乐城先行区两大“金字招牌”的带动效应,锚定高标准打造“中国达沃斯”。琼海市将继续利用自贸港政策优势和自身区位、平台、园区优势,坚持“优营商,引企业,聚产业”,为企业家投资发展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从企业入驻、工商注册、资金链需求等方面入手,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管家式产业服务;全心全意为来琼海的企业当好“店小二”,以最大的诚意和努力,为项目建设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企业发展营造最舒适的环境,努力为海内外客商提供最适宜的土壤、最灿烂的阳光、最温润的雨露。琼海市招商推介秦蕾琼海市招商局局长琼海市位于海南东部沿海,交通便利,交通方式多样;具有显著的医疗优势,有4家三甲医院。琼海着力打造医、会、旅深度融合产业集群,形成“乐城先行区”+“富海产业区”联动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产业带动的“前店后厂”发展模式,实现医疗健康全产业链发展;重点引进和培育药品药械生产、特医食品和保健食品加工等产业项目落户落地。在海南自贸港政策体系下,琼海市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帮办代办服务,将各项优惠不断地升级叠加,促进高新技术生产项目落地发展。干细胞产业俱乐部成立会上,由华龛生物与同写意共同发起的“干细胞产业俱乐部”,举行了成立仪式。俱乐部旨在凝聚中国有远见和使命感的干细胞疗法研发、临床和产业英才,共同探索干细胞疗法产业创新的科学内涵,促进中国干细胞药物法规指南的科学制定,交流和分享研发经验和心得,培养和造就更多干细胞治疗领域的人才,推动中国健康产业的发展。同写意干细胞产业俱乐部理事会名单顾问姬广聚: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工程研究院院士,河南省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细胞与基因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黄文林:广州达博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理事长赵春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主任973首席,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联席理事长杜亚楠: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 宇:同写意CGT俱乐部理事长,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SO秘书长刘 伟: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理事袁宝珠:上海质鼎生物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拥军:北京贝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 靖:霍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魏 君:武汉睿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CEO赵 涌:北正赛欧(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于阗:赛隽生物董事、CEO刘 招:武汉市细胞工程中心有限公司CEO黄文韬:江苏睿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联席总经理杨 曦:奥辰生物(云南)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齐明科:博品骨德生物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红武:上海思德克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立新:新东澳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廉云飞:中国药科大学专家郑春兵:源品细胞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事业部总经理刘滨磊: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月明:北京瑷格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主旨报告高晨燕昌平实验室资深科学家人源性干细胞治疗药物的发展与监管当前我国对于体细胞研究的监管政策以鼓励创新、鼓励探索为基础,对进一步的体细胞治疗产品和技术开发提供科学支持,但无法代替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干细胞备案临床研究结果通过工艺与质量一致性、临床研究的合规性和数据完整性可以用于药品注册;产品的一致性决定临床数据的权重,临床研究数据质量决定安全有效性的支持程度。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可以在极早期进行小样本量的概念验证,这为IIT 赋予了新的内涵,IIT 也为上市后新增适应症提供支持;IIT具有临床资源丰富,创新医疗动力足,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的独特优势,但目前仍存在大量低质研究、缺乏统一规范的研究模式、监管路径和规则不完善的问题。昌平实验室开展IIT 监管科学研究,通过“三步走”战略开展创新医疗产品IIT监管现状和策略研究、建立IIT研究网络和平台、输出高标准IIT研究规范和模式,以提高IIT 质量,为IIT 结果的应用提供支持。孙彦洵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干细胞治疗产品从研发到商业化的工艺开发策略考量干细胞治疗产品的商业与可及性主要通过生产规模支付体系、生产成本、商业化、销售体系、生产场地、生产工艺六个方面进行实现。在临床前阶段需要满足阶段性临床试验用样品的基本要求,如何低成本、快速进入临床试验;在商业化阶段需要满足临床试验期间生物制品研究具有渐进性、阶段性特征,CMC开发策略需要能够完成确证性临床试验的可行性、满足NDA及商业化。在干细胞商业化生产的过程中,变更贯穿其从研发到商业化全生命周期。原材料变更需要考虑原材料的选择、安全性、可比性及阶段选择因素;工艺变更考虑工艺选择、原材料选择、细胞培养工艺风险变量因素、工艺过程控制、变更可比性研究、变更阶段选择等因素;干细胞治疗产品药学变更包括可比性研究样品、质量标准研究、质量稳定性研究、可比性桥接实验。3D FloTrix® ️ 细胞技术平台是华龛生物在细胞治疗领域重磅打造的技术服务平台,旨在实现干细胞“智造”,目前通过上游细胞制备关键工艺改变、引入微载体、是否更换培养基、细胞收获、分装工艺改变等方式,进行自动化、封闭式的商业化生产工艺转型升级。写意研讨前店后厂要分开干细胞产业的发展与细胞产业的乐城机遇王晓光,博鳌未来医院院长:在乐城这片热土有国家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对干细胞产业有很大的发展机遇,这是我在博鳌未来医院近三年多工作过程中亲身感受到的。胡波,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副理事长、慈铭体检集团党委书记、海医附一乐城医院(慈铭博鳌医院)创始人:乐城有着公平竞争的生物产业发展环境,非常支持干细胞的发展,在“前店后厂”的联动发展模式下,在这里技术可以更快更好的转化为生产力。黄文林,达博生物董事长:乐城将细胞治疗的临床进程打通,更快推动好产品落地;当前细胞治疗机构最重要的是要怎么样在市场上存活,再谈发展;呼吁法规对干细胞产业给予特别政策空间;细胞治疗产品生产需要具备完整的产业化体系,没有完整的体系、正规的体系没有办法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呼吁医院在治疗端的“前院”要跟上一个“后厂”,能够保证细胞产品符合药品的规范制备和质量安全。刘招,武汉市细胞工程中心CEO:“前店后厂”分开是十分必要的,细胞的生产质量需要在“前店”阶段进行解决;近年来已经可以通过工艺改进的手段将细胞培养从二维培养提升至三维培养,再与现代化的智能制造,已经具备工程化能力;把生产和制造结合,通过对工艺和智能制造的控制,最终达成公众化。张红武,思德克索生物总经理:细胞治疗产品生产设备的稳定性是一个关键问题,由于不同细胞的稳定性不同,怎么样得到稳定的细胞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实际上异地培养细胞生物学评价与三级细胞完全不一样;要推动整个细胞治疗产业发展需要整个产业链的专家各司其职,基础科学、实验科学需要从根本上讲清楚作用机制,药学则需要从控制的角度保证产品质量。杜亚楠,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针对如何推动细胞治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一议题?从上游技术的解决路径需要实现细胞生产制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不断提升工程化水平,让细胞及其衍生物产品的生产更加标准化,高质化。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给细胞治疗行业也带来了新的契机,AI可赋能细胞治疗生产工艺平台产生的海量数据分析,用于优化参数条件以提高工艺的稳定性和细胞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同时AI也可综合高效分析更多维度的细胞质控数据,提高预测细胞功能以及治疗安全性、有效性的准确度。写意琼海行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于2013年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作为目前中国唯一的“医疗特区”、海南自由贸易港13个重点园区之一,是国内唯一开展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的地区。深化嘉积城区与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同城发展,建设富海产业区,形成“乐城先行区”+“富海产业区”联动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产业带动的“前店后厂”发展模式,实现医疗健康全产业链发展。此行嘉宾们一路参观考察富海产业园、“永不落幕”药械展、瑞金乐城医院、一龄生命养护中心、博鳌未来医院、留客美丽乡村等地,留下深刻印象。博鳌写意晚会共话干细胞疗法,谱写“海的故事”在无垠的天空之下,面朝着波澜壮阔的大海,嘉宾们齐聚于独具风情的“海的故事”餐厅。觥筹交错间,烟花绽放,繁星点点,仿佛置身于一场梦幻般的人间烟火盛宴。
  • 智能显微镜载片真的可以检测癌症吗?科学家带你一探究竟
    最近,一项发表在《Nature》杂志一篇题目为“Colorimetric histology using plasmonically active microscope slides”的文章表明:通过在纳米尺度上修改传统显微镜载玻片的表面,生物结构和细胞呈现出一种鲜明的颜色对比,可以用来立即检测疾病。在过去五年里,项目负责人Brian Abbey教授一直在La Trobe大学与联合发明人Eugeniu Balaur博士共同研发这项技术。Abbey教授说:“目前的组织成像方法通常依赖于染色或标记细胞,以便使它们在显微镜下可见。即使有了染色或标记,对病理学家来说,检测癌细胞仍然具有挑战性,有些样本可能会被误诊,尤其是在疾病的非常早期阶段。最近纳米技术的突破使我们能够操纵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使异常细胞看起来与健康细胞有不同的颜色。将我们幻灯片上的图像与传统染色法进行比较,就像在看彩色电视,而你之前看到的都是黑白的。”在这项研究中,来自拉La Trobe分子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的联合首席研究员、副教授Belinda Parker的团队合作,对新技术进行试验,以帮助诊断非常早期的乳腺癌。这项研究是与来自加文医学研究所、墨尔本皇家医院、奥利维亚牛顿-约翰癌症研究所、墨尔本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同事合作进行的。目前的技术可能意味着很难区分早期形式的乳腺癌和良性病变,特别是当复杂组织中没有很多形状异常的细胞时。NanoMslide使这种诊断变得更加容易。Parker副教授也是La Trobe大学的兼职副教授,他解释道:“当我第一次在纳米载玻片的显微镜下观察组织时,我非常兴奋,我第一次看到癌细胞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它们与周围组织的颜色不同,很容易将它们与周围的细胞区分开来。NanoMslide将补充目前正在使用的现有染色剂,以实现更一致的癌症诊断。基于我们对NanoMslide的初步发现,我们认为这个平台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非常有用,但在其他癌症中,我们只是试图在复杂组织或血液样本中提取一些癌细胞。”Abbey教授的团队能够通过利用墨尔本纳米制造中心提供的开放获取设备和专业知识来开发他们的幻灯片技术,墨尔本纳米制造中心是澳大利亚国家制造设施维多利亚节点的旗舰设施。该团队将与墨尔本纳米制造中心、澳大利亚全国的制造设施网络合作,开始生产更多的玻片,以进入市场,并解决广泛的医疗和非医疗成像问题。拉筹伯大学副校长John Dewar AO教授表示:“纳米玻片的发明及其在改进癌症诊断中的应用凸显了拉筹伯大学这样的大学在研究创新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而这些研究创新有能力改善人们的生活。随着这一非凡的发明从一个辉煌的概念转化为一个可能挽救生命的解决方案,La Trobe已经证明,当卓越的研究创新与强大的行业合作伙伴结合在一起时,可以实现什么。”
  • 2022全球环境监测市场估值为94亿美元!全年盘点看这一篇就够了
    某研究机构近日发布全球环境监测市场调研。据报告称,2022年全球环境监测市场估值为94亿美元,此后五年,将以8.1%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7年达到139亿美元。市场需求报告表示,环境监测服务的主要目的是识别和预测污染物的危害性,这在水、土壤、空气领域尤为重要。作为监管机构的职责,需要定期监测环境各项参数以保护环境。从近年市场可以看出,节省成本、节省时间的定制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一些分析实验室已经有了定制化服务的需求。帮助客户计算成本,节省时间,获得准确分析数据,这是市场对于环境检测机构的需求。此外,在土壤和水的质量检测方面,专业化检测费用的差距可能非常大,政府机构或大学运营的实验室在费用上会远远低于私立实验室。综上,检测行业所提供的服务在未来会被更多企业活用。投资需求报告就建立环境监测实验室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建立实验室,需要在硬件设备方面进行全面高投资,同时,对操作员工的熟练度有较高要求。比如液相色谱法和光谱法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的先进技术,但设备成本较高,对人员的熟练度要求也较高;气相色谱质谱仪可在分子水平上识别成分,是进行环境气体检测的重要仪器之一;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也已在环境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新型环境污染物是一项有利的工具……技术是广泛的,但报告指出,上述技术存在设备成本高、样品制备量大、需要校准等问题,这大大制约了相关市场的发展。此外,大多数分析方法只适用于某种特定样品,如土壤、水、污水等,空气监测仪器与上述领域不能通用。这就导致资本的投资不足,反过来阻碍市场增长。人员需求随着新兴市场的工业活动增加,非洲和亚洲等发展中地区在过去几年工业化程度有显著提高。然而,全球各国仍然面临着熟练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预计,在2016年至2026年期间,全美实验室技术人员的需求将平均增长13%,是其他职业的两倍;据美国人力资源和服务管理局(HRSA)预测,2012至2025年期间,实验室技术人员需求量将大幅增长22%。然而同时,美国临床病理学协会调查显示,2016-2030年期间,实验室技术人员空缺率会增加到19%。报告分析,人力短缺会给环境监测市场在未来带来挑战。未来预测对于未来环境市场,报告提出了以下几点预测:1.有机化合物部分将在环境监测市场占有较大市场份额。2.废水、污水市场将在环境监测市场占有较大市场份额。3.免疫检测技术是快速检测的主导技术类型,这种快速测试的结果准确性可与传统分析法相媲美,未来环境监测市场对免疫检测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2022年,环境监测国际市场中,以下公司有着较强影响力:SGS SA(瑞士),Eurofins Scientific(卢森堡),Intertek Group plc(英国),Bureau Veritas(法国),ALS(澳大利亚),TUV SUD(德国),AsureQuality(新西兰),Merieux NutriSciences(法国),Microbac Laboratories(美国),Envirolab Services Pty Ltd (澳大利亚),R J Hill Laboratories Limited(新西兰),Symbio Laboratories(澳大利亚),Alex Stewart international(英国),EMSL Analytical,Inc(美国),F.B.A Laboratories Ltd(爱尔兰)。上述公司在北美、亚太、欧洲都有着强大的实验室网络。最后,在2022年,国际市场发生以下大事件:2022年5月,Ecotecnos被SGS收购,成为一家海洋监测服务型公司,致力于改善海洋生态系统,此次收购加强了该公司在智利南部地区的影响力。2022年7月,WESSLING成为匈牙利领先的环境、食品和生物制药产品检测实验室之一。Eurofins收购WESSLING后,将扩大其现有业务范畴,筹建食品、饲料、环境、农业和兽医检测领域的5个实验室。2022年9月,ALS收购HRL控股公司。HRL是食品、环境和职业卫生行业的实验室检测供应商。此次战略性收购,旨在扩大其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服务,为检测市场带来更多机会。
  • 9500欧元换一篇《自然》OA文章,值吗?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从2021年起,德国的科学家可以花费9500欧元在《自然》系列期刊上发一篇开放存取(OA)文章!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开放存取是一种基于知识共享的学术出版模式,将后端订阅付费转移到前端作者付费,在遵循创作共享授权协议条件下向全社会开放免费阅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不久之前,马普数字图书馆(MPDL)终于打开了传统顶级期刊向OA转变的突破口。它和施普林格· 自然(Springer Nature)集团达成了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及自然品牌期刊有史以来第一个转换型协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该协议下,相关机构的科研人员可以在《自然》及其系列品牌期刊上发表OA文章,并且获得对完整的《自然》系列期刊的阅读权限。而每篇文章的阅读与出版费也创下了历史新高,接近人民币7万5千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尽管很多出版机构都认为开放存取是未来数字时代学术交流的一大趋向,但学界对此的争论也始终没有停止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自然》突破“付费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德国马普学会代表的Projekt DEAL就和施普林格· 自然签署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金额的开放获取协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通过该协议,隶属于Projekt DEAL的700多家德国学术和研究机构的作者将能够在施普林格· 自然的混合期刊和完全OA期刊中发表开放获取论文,相关的费用由其机构集中管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根据协议,成员机构的作者可在1900种期刊中发表开放获取文章,并获得这些期刊的永久访问权限。每篇文章的阅读& amp 与出版费为2750欧元,由中央订阅基金支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马普数字图书馆(MPDL)此次的协议只是在Projekt DEAL与施普林格· 自然签订的全国性协议基础上的补充协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德国在开放获取运动中一直走在全球前列,这次与施普林格· 自然达成的全国性协议,是德国从国家层面上对施普林格· 自然期刊的阅读和出版进行统筹管理,从而提高科研经费投入效益的做法。”文献情报研究人员赫烜(化名)告诉《中国科学报》,“Projekt DEAL从2017年开始与施普林格· 自然集团展开谈判,协议达成属于情理之中,但德国的转换推进速度之快,还是有些出人意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原创OA期刊《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科技信息中心学报》(IJABE)主任编王应宽表示,一直以来,《自然》作为期刊界的百年大品牌,在面对开放存取时,首先考虑的是要保证其学术水平、质量、品牌以及原有的经营策略。可是,部分OA期刊在诞生之初,被一些不良出版商用来作为赚钱的工具,收取高额论文处理费(APC)而忽略视质量控制,在学术界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和顶级学术期刊的发展理念是不吻合的,因此,它他们大多对此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不过,随着OA模式的逐渐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作者开始认可和支持具备可靠质量控制和合理费用的OA期刊,也有越来越多的机构鼓励和资助开放存取期刊发展。赫烜认为,《自然》加入此次转换协议,也是基于OA发展环境的不断成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OA最直接改变的是,原来只有付费才能阅读下载的论文,实现OA后所有读者都能免费获取使用,论文的下载量和引用次数相对于之前被锁在‘付费墙’后获得更大提升。”赫烜提到,根据施普林格· 自然集团对OA论文学术影响力的数据统计,OA论文相对于非OA论文,其下载量可以翻4倍,引用率翻1.6倍,社交媒体引评量翻2.4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对此,王应宽深有体会。2008年,他创办了开放存取期刊《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学报》 IJABE ,是我国第一本被SCI收录的农业工程类期刊。IJABE 从创刊到被 SCI 收录只用了 5 年时间,同时,它还进入了30多个国际知名的检索系统。“开放存取的方式,使得当期在线发表的论文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广泛传播,让更多人了解,通过阅读、下载、引用,快速增加期刊的显示度和影响力。”王应宽坦言,如果没有采取OA模式,杂志期刊要想取得相同的影响力恐怕需要增加一倍或更长的时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抵制价格垄断需要机构力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期刊订阅价格大幅上涨和出版商“捆绑交易”,一直是大学、图书馆机构推动开放存取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增加机构成本和削减预算。前不久,英国有关部门就发出警告,如果出版商不对当前的财务压力作出反应,大学将终止与其进行交易。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然而,开放存取也不是简单的出版模式的转变,它的本质还是出版过程中的利益平衡。所以,这些机构在与出版商进行开放存取出版协议的谈判中,阅读& amp 与出版费仍是关键,双方常常因“钱”无法达成一致而陷入僵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此次《自然》对每篇OA论文定价9500欧元,遭到了不少科研人员的质疑,毕竟,它比现有OA期刊最高等级的论文处理费5000美元,高出了一倍不止。而且,外界并不知道,这个价格究竟是如何制定的?。事实上,由于OA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价格透明机制,论文出版费用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始终存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赫烜看来,出版商面对相对而言较新的OA出版模式,其定价机制一般基于组织同行评议、文字编辑、版面设计、工具研发、作者服务和宣传推广等企业运营成本。如果单就9500欧元的价格来看,肯定是高。但能否与其所带来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相匹配,MPDL的专业团队应该是经过充分考量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王应宽则解释,被拒稿的文章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所以收取的发表费必须能够支付被接收论文的发表费用和被拒稿的论文的审稿费用,拒稿率越高的杂志,每篇被接收的文章的成本费就越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不过,《自然》的这个定价确实超过了许多科研人员的心理预期。出版商也不应该完全追逐利益的最大化,而把所有负担转嫁给科学界。如果马普学会的科研经费是有限的,被出版商占用拿走太多,相对给科学家的科研经费就会减少,从而影响高水平科技成果的产出。所以,定价问题值得再探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无论是OA还是订阅模式,机构都反对出版商对出版物的高价和权利垄断。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去年,欧洲研究图书馆协会旗下学术期刊LIBER Quarterly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目前商业出版商的论文处理费增长率远高于通货膨胀率,从而对研究人员、机构和资助者造成了损害。很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偏爱费用更高的期刊,期刊高价格与高声望有关,而作者本身对价格并不敏感,所以,出版商可以在不影响市场份额的情况下依据期刊的经济价值来抬高价格。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对此,赫烜认为,应该借助机构整体的力量,介入OA论文出版的支付流程。因为机构相对于作者个人而言,对出版费用和协议达成有更丰富的经验和谈判优势,有利于控制甚至降低出版成本。“现在各国正在实践的开放出版转换就是在以机构的力量介入,通过机构向出版社支付阅读& amp 出版费代替作者个人支付论文处理费,能够有效发挥机构的控价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王应宽还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他认为,有很多学会、协会主办的期刊,一般来说都是非盈营利性机构的,这些高水平的期刊完全可以通过开放存取来让大众获取知识,加强学术交流,提升影响力和公信力。如果全社会都来支持的非盈营利机构的开放存取期刊,鼓励更多科研人员把论文发表在这些期刊上,那就会对商业期刊形成价格竞争压力和挑战,可能会有利于改善开放存取期刊发展的学术和市场生态环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论文大国需要严控支付成本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OA模式还有一个潜在的问题是,论文出产高的科研机构甚至是国家要承担更高大的经济负担,而那些将来可以免费使用论文但不产出大量论文的机构和国家则有利于成本节约,这也是一种不平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赫烜解释,这种状况通常被叫做“搭便车”,它确实是实现全面OA所面临的一个问题。随着OA转换的推进,OA论文的数量不断增加,一些发文需求小的国家或机构可能会停止订购。“这一方面需要国际联盟组织加大对这些国家的鼓励和支持,同时还需要发文大国积极承担相应的大国责任。并且发文大国也应当利用发文优势控制自身的发文成本,争取在原有成本范围内实现OA转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王应宽则认为,OA论文越多,付费越多,但读者也会越多,支持和使用这些成果的人更多。对于研究机构来说,它的成果转化、效益也更多。所以,对于发文量大的机构而言,并不吃亏。“有些机构、国家本身论文产出少,按照开放获取的模式,他们有机会学习更前沿的科学技术,有利于学习借鉴,加快发展从而受益。如果按传统的订阅方式,他们可能买不起,看不到这些文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不过,赫烜指出,面对按发文数量定价的开放出版模式,中国作为发文大国,确实需要重新测算支出成本和考量效益价值。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事实上,今年2月,科技部发布的《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中,就特别提到了要加强论文发表支出管理。建立与破除“唯论文”导向相适应的资金管理措施,从严控制论文资助范围、从紧管理论文发表支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比如,该措施明确了除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产生的论文代表作和“三类高质量论文”外,其它论文发表支出均不允许列支;对于发表在“黑名单”和预警名单学术期刊上的论文,不允许列支;单位学术委员会要对单篇发表支出超过2万元的论文发表必要性进行审核,等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OA道德必要性仍存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尽管很多出版机构都认为开放存取是未来数字时代学术交流的一大趋向,但学界对此的争论也始终没有停止过。质疑者指出,从公共财政支出的角度核算,将原来用来订阅数据库和期刊的钱,转移到了作者的论文处理费收取上,这种开支整体上究竟是降低了还是增加了,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数据统计结论,而回答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另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是,开放存取期刊通常都比传统期刊发文量大,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江晓原认为,这是OA模式的一个底层逻辑——除了少数优质OA期刊,大部分OA期刊是以量来支撑其运营的。如果未来有更多传统期刊转向OA,论文发表的总数还会大大增加。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问题在于,学术圈真的有能力产出那么多高质量的论文吗?且不说那些掠夺性期刊,一般期刊的论文发表数量大幅增加,意味着选择标准一定有所放松。鼓励科研人员发表这样的论文,对学术生态有什么帮助?这样的论文又有多大的免费共享价值?”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江晓原坚持一个观点,“在当今的学术界,学术论文是过剩的,真正有价值的论文成果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他提出,在以知识共享为特征的开放科学的实践中,是否意味着一定要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学术论文,是一个值得思辨的问题。“科研人员发表了大量文章,希望以最快的速度、以最广的范围来传播学术成果,这只是供给方的意愿。没有人考虑,全社会对这些论文的需求到底有多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江晓原看来,学术论文本质上并不是大众传播领域的公共资源,只有一定范围的人群才能真正挖掘它的价值。当它们面向广大公众时,是需要借助中间机构进行知识转换的。“所以,要求所有论文完全免费开放是没有必要的,反而会造成资源浪费。” /p p br/ /p
  • 说句实话:成为一名检测人员,我从来都不后悔!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127, 127, 127) " 他们在检测行业辛勤奋斗数十载,历经失败亦收获成就。 br/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127, 127, 127) " 他们用单薄但有力的语言传达对这份行业的热爱与坚持——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127, 127, 127) " “成为一名检测人员,我从来都不后悔!”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2015年度“信立方小蜜蜂奖励金”于近日已悉数发放到各位获奖人员手中。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color: rgb(127, 127, 127) font-size: 14px " em 证券代码:831401,旗下网站:仪器信息网、我要测网、仪品汇电商平台等 /em /span )为鼓励优秀实验室一线人员不断创新,推动科学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更好发展,特别发起并设立“信立方小蜜蜂奖励金”,自2015年起奖励计划三年为一周期,每年评选一次。“信立方小蜜蜂奖励金”从每年度的“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auction/index/pinpai" target=" _self" title=" "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color: rgb(31, 73, 125) " 仪器信息网品牌合作伙伴项目 /span /a ”成交金额中抽取。2015年度信立方小蜜蜂奖励金于去年12月份启动,瞬间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优秀实验人员、检测人员的踊跃申报。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60401/187799.shtml" target=" _blank" title=" "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color: rgb(31, 73, 125) " 点击查看获奖名单。 /span /a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为了给仪器及检测分析行业中的年轻从业人员一个好的引导或借鉴,仪器论坛对获得者中的三位“前辈级”进行了一段小采访。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60401/187799.shtml" target=" _blank" title="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cc32d6f1-5f22-4455-880a-3a961e02b923.jpg" title=" 图片112312312.png" data-pinit=" registered" width=" 400" height=" 280"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280px " / /a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受访者: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论坛昵称:gbluo324、zyl3367898、wangwxc /span /p blockquote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color: rgb(31, 73, 125) " 问题一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color: rgb(31, 73, 125) " 您从事仪器与检测分析行业多少年了?现在具体从事什么工作呢? /span /strong /p /blockquote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gbluo324: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从事仪器与检测分析行业16年。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目前从事实验室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实验室资质认定等)工作。 /span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zyl3367898: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20年了,现在从事农产品检测工作。 /span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wangwxc: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1996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仪器分析工作。20年。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目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从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技术研究工作。 /span /p blockquote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问题二 br/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color: rgb(31, 73, 125) " 刚刚步入此行业的时候,工作中面临了哪些比较难以克服的问题呢?您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span /strong /p /blockquote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gbluo324: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参加工作后,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上学所学知识与所从事的分析检测工作存在较大的差距,许多基础的操作不知无从下手。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我主要是通过查找相关专业资料,认真对照,反复试验。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本人参加省里建设行业的职业技能竞赛,虽然是两个基础的水质检测指标(氨氮、氯化物)盲样考核,但却对操作规范性、结果精密性和准确性等做了全面的检测。我通过反复练习,规范自己的操作,最终也取得了一定的名次。通过参加这样的竞赛,对个人的检测水平有很大的提升;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其次是对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与维护方面,一开始也经历多次失败。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比如2001年我们第一次开展水质总砷的检测,由我负责这个项目的开展。我对原子荧光仪的操作还比较陌生,对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更是知之甚少。我通过与仪器厂家工程师的反复交流,自己多次试验,并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最终不仅会操作仪器,还能对仪器设备、检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仪器原子化器的清洗、检测过程中异常信号的判断等进行解决;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最后,在本人参加工作后,面临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论文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要素。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论文写作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早期的中文论文的写作,由于不清楚杂志的要求,盲目投稿,甚至把现在看来写的创新不是很好的稿子投到国内的《分析化学》这类专业领域权威期刊,结果自然是退稿。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不过经历了多次失败以后,我分析了原因,并重新定位,最终发表在一普通的专业期刊上。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提升,对工作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也有了自己的观点,并对工作中一些方法标准进行了改进,并撰写了一些相关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的中文核心期刊上。中文论文发表了一些后,就开始尝试写作英文论文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为此,我通过反复阅读相关英文文献,学习模仿别人的写法,历经一年左右的“投稿——退稿——投稿”这样一个过程,于2012年发表了自己独著的第一篇SCI论文(本人学历本科)。万事开头难,随着第一篇的发表,后面就要容易一点了。目前,本人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已经发表3篇SCI论文。 /span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 nbsp zyl3367898: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比较难以克服的问题是: br/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1、专业不对口,2、没有老师教,3、出了问题无法求助。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如何克服: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1、学习专业理论书籍,读食品检验专业的函授学校;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2、没有老师教,在仪器信息网上发帖,向厂家咨询。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3、出了问题厂家来维修时,做好记录,积累维修经验。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4、做好笔记,对仪器与实验出现的问题,都做详细记录,如何发生,如何解决。 /span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wangwxc: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科研资料和信息的缺乏,是科研工作中经常碰到的困惑。仪器信息网中有的老专家为年轻人科研过程中的疑惑,提供了很多有借鉴意义的建议! /span /p blockquote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color: rgb(31, 73, 125) " 问题三:作为行业前辈,您对刚刚步入行业的新人,有什么要嘱咐或者指导的呢? /span /strong /p /blockquote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gbluo324: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以个人工作经验提几点建议: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1)& nbsp 静下心来做好本职工作:心态平和,不浮躁,能专心致志的做好本职工作;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2)& nbsp 关注工作中各种细节:对工作中各个环节特别是小细节不放过,细节决定成败;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3)& nbsp 善于总结,力求创新:不迷信权威,敢于尝试,在工作中不断提升和创新;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4)& nbsp 树立工作责任心:责任重于泰山,特别是分析检测领域,一个小的失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事故。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zyl3367898: /span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沉下心来,脚踏实地的做。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只有在实验室里时间长了,才能有技巧有经验;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不要怕做实验,只有做才有问题,才能发现问题,才能积累经验,才能有更多的获得感。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wangwxc: /span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实验过程或使用仪器过程中,要多多积累相关知识。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不论是好结果的实验过程,还是坏结果的实验过程,都是需要记录和铭记的,因为不好的实验结果可以帮助其他人避免你走过的错误道路,减少资源的浪费! /span /p blockquote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color: rgb(31, 73, 125) " 问题四:都说咱们这个行业苦,工资还低,您考虑过转行或者后悔过选择这个行业吗? /span /strong /p /blockquote p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gbluo324: /span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以前曾经考虑过转行,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所从事的工作也逐渐适应也产生了感情。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任何一种工作首先还是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并保持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我觉得还是可以提升个人业务水平和能力。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当然,有合适的机会,也可以考虑更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或工作。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zyl3367898: /span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没有后悔。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这个行业很苦,工资低,但用心来做,还是有很多收获——职称、工资、荣誉、名声、获得感....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wangwxc: /span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没后悔。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分析化学专业是一门动脑与动手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需要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修正。对每一次有意思的实验现象都能引起我的足够重视,当最后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时,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span /p blockquote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color: rgb(31, 73, 125) " 问题五:您经常逛仪器论坛吗?您觉得仪器论坛在内容和管理等方面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span /strong /p /blockquote p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gbluo324: /span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本人早在2005年就注册论坛了,也参加过多次论坛组织的原创大赛,并有幸取得了一点成绩。平时工作中基本有时间就逛一下论坛,主要是对本人担任专家的水质分析和论文写作与投稿版面内容发表新帖、查看与回复帖子。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个人觉得论坛内容信息比较丰富,专业面也基本覆盖仪器设备、分析检测、实验室管理及其他相关内容,十分适合各个层次从事仪器设备采购、使用、管理及分析检测等专业人员浏览访问。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建议论坛在今后适当加大点宣传力度,比如可以在高校、科研机构或者基层实验室进行宣传推广,以吸引更多的分析仪器相关专业人员了解、认识论坛,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论坛中来,促进论坛的不断发展壮大。 /span br/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zyl3367898: /span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每天都逛。需要改进的地方: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吸引更多领域人员来网站,有更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 br/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可以分成区域,比如新手入门、中等水平、高等水平等诸如此类的版面,让大家选择性加入,这样才有提高或者交流的机会。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54, 96, 146)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wangwxc: /span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经常光顾仪器论坛,建议多请一些业界大专家,开展视频技术交流!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831401,旗下网站:仪器信息网、我要测网、仪品汇电商平台等)于2015年度特别发起并设立“信立方小蜜蜂奖励金”,表彰长年奋斗在实验一线,如“蜜蜂”一般勤劳奉献、敢于创新的实验员群体,并对他们高超技能、专研态度给予肯定。同时,更希望借此奖励金的影响力,能让行业各界意识到实验人员是检测行业运转的源动力,更是民生保驾护航的卫士!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span style=" color: rgb(68, 68, 68) line-height: 26px text-indent: 32px " 在此特别鸣谢: /span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auction/index/pinpai" target=" _blank"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102, 102, 102) text-decoration: none font-family: 宋体, & #39 Arial Narrow& #39 line-height: 26px text-indent: 32px white-space: normal " 2016年度仪器信息网品牌合作伙伴 /a /span /p 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4/insimg/2d975a53-4a0c-4bec-bd07-0a9f359852fb.jpg!t600x205.jpg" data-pinit=" registered"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277/" target=" _self"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102, 102, 10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font-size: 14px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span /a /p table tbody tr td width=" 311" valign=" top"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277/" target=" _self"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102, 102, 102) line-height: 26px 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font-size: 14px "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a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 nbsp & nbsp /span br/ /td td width=" 311" valign=" top"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446/" target=" _self"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102, 102, 102) line-height: 26px 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font-size: 14px " 日立高新技术公司 /a br/ /td /tr tr td width=" 311" valign=" top"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20/" target=" _self"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102, 102, 102) text-decoration: none line-height: 26px 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宋体, & #39 Arial Narrow& #39 font-size: 14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span /a br/ /td td width=" 311" valign=" top"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287/" target=" _self"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102, 102, 102) line-height: 26px 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font-size: 14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text-decoration: none " 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span /a br/ /td /tr tr td width=" 311" valign=" top"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650/" target=" _self"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102, 102, 102) line-height: 26px 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font-size: 14px "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a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 nbsp /span br/ /td td width=" 311" valign=" top"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168/" target=" _self"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102, 102, 102) line-height: 26px 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font-size: 14px " 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a br/ /td /tr tr td width=" 311" valign=" top"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22/" target=" _self"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102, 102, 102) line-height: 26px 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font-size: 14px " 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a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 nbsp /span br/ /td td width=" 311" valign=" top" style=" word-break: break-all " a title=" " href=" http://www.skyray-instrument.com/cn/activity/icpms/index.html" target=" _self"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102, 102, 102) line-height: 26px 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font-size: 14px "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a br/ /td /tr tr td width=" 311" valign=" top" a title=" " href=" https://www.bruker.com/cn" target=" _self"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102, 102, 102) line-height: 26px 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font-size: 14px " 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 br/ /td td width=" 311" valign=" top"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65/" target=" _self"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102, 102, 102) line-height: 26px 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font-size: 14px " 艾卡(广州)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a br/ /td /tr tr td width=" 311" valign=" top"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12/" target=" _self"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102, 102, 102) line-height: 26px 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font-size: 14px "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a br/ /td td width=" 311" valign=" top"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523/" target=" _self"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102, 102, 102)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6px 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span /a br/ /td /tr tr td width=" 311" valign=" top"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266/" target=" _self"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102, 102, 102) line-height: 26px 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font-size: 14px " 德国赛多利斯集团 /a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pan br/ /td td width=" 311" valign=" top"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479/" target=" _self"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102, 102, 102) line-height: 26px 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font-size: 14px " 青岛崂山应用技术研究所 /a br/ /td /tr tr td width=" 311" valign=" top"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224/" target=" _self"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102, 102, 102) line-height: 26px 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font-size: 14px " 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 /a br/ /td td width=" 311" valign=" top" br/ /td /tr /tbody /table p span id=" _baidu_bookmark_start_5" style=" display: none line-height: 0px " ? /span /p p dir=" lt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 nbsp /span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4/insimg/111ebf99-3fcf-4aee-a9c4-d7c849e9cc3d.jpg!t600x238.jpg" data-pinit=" registered"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pan /p p span id=" _baidu_bookmark_end_6" style=" display: none line-height: 0px " ?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line-height: 26px text-indent: 2em " 附:小蜜蜂奖励金发放规则: /span br/ /p p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51029/175980.shtml" _src="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51029/175980.shtml"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102, 102, 10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line-height: 26px text-indent: 0em white-space: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51029/175980.shtml /span /a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39 Microsoft YaHei& #39 line-height: 26px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444444 font-family: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 span style=" line-height: 26px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em 小仪吗 /em /span /span /p
  • 为什么中药材鉴定需要显微镜,有这一篇就够了。
    中药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植(动)物药材内部的细胞、组织构造及细胞内含物,明确其显微特征,从而达到鉴别目的的一种鉴定方法,是中药四大传统鉴定方法之一具有简便、经济的特点。1977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了药材显微鉴定,之后显微鉴定被广泛应用于药材和中成药的鉴定,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显微鉴别更是达到2140项。一、中药显微镜鉴定遇到的问题及需求1、使用操作问题:随着显微鉴定被广泛列入中药材、中成药的鉴别项下,显微鉴定又需要操作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得显微鉴定成为检验人员的负担。需求:操作要足够简单,减少操作人员的学习时间成本。2、制片带来的观察问题:太软,太硬的材料难以切片,切片厚度太厚或不均一。需求:为满足整体观察需要,对显微镜的景深有很高要求。3、粉末状药品及特殊质地药品难以制片需要整体观察的问题。需求:为满足大面积样品整体观察需求,要求成像面积比较大。4、为了分辨不同药品之间的区别问题:既需要高分辨的局部高清成像用以分辨细胞器等细微结构,又需要在整体上对整个药品进行完整的全视野成像。需求:为满足细胞器等细微结构的荧光检测,要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比较高。5、除明场观察外,部分药材鉴定需要荧光标记观察药材细微结构的问题。需求:既需要彩色明场观察又需要高灵敏度荧光观察。▲ 虫草明场切片二、传统显微镜在中药材显微鉴定中的使用1.手动光学显微镜,操作步骤多,效率低,无法快速精准的进行大视野成像,无法进行自动的景深扩展不能满足较厚样品的观察需求。▲ 图源:网络2.体视镜虽满足厚样品的观察需求但物镜分辨率不够,导致图像细节不清晰,不同层面的荧光串扰也严重影响了荧光成像效果。▲ 图源:网络3. 虽然配有自动载物台的电动显微镜可以解决较大面积样品大视野成像的问题,但是由于积木式设计所带来的操作及调试的繁琐使得显微鉴定成为检验人员的负担。▲ 图源:网络4. 针对性的玻片扫描系统,针对扫片的大视野成像的需求进行了部分优化但还是难以解决操作繁琐问题。同时因为高度的特化性不能满足特殊样品(不能进行制片的样品,粉末状样品,微生物样品)的观察需求。▲ 图源:网络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显微镜在中药鉴定领域存在诸多问题,有没有一款显微镜既可以满足中药鉴定的所有需求,又操作简便,减少操作人员的学习时间成本?答案是肯定的REVOLUTION为您在中药鉴定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三、REVOLUTION在中药鉴别中的优势1.突破性的设计REVOLUTION采用正倒置一体的设计,兼具五种观察方式为一体同时配备智能化的软件系统,满足中药显微鉴定领域的切实需求。2.强大的软件功能3.独有的高速全视野明场/荧光扫描将20倍镜下多色荧光全视野扫描速度提升到了1分钟,是传统显微镜速度的10倍,极大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4.全自动Z轴全景深观察在高倍镜(等于及高于40倍物镜)下,在保持高分辨观察的同时,可以对厚度较大的样本进行全景深扫描,合成,实现全景深观察。5.Digital Haze Reduction(DHR)功能该技术可以在镜下实时显示高分辨图像,分辨率比传统成像提高了一倍,成像速度与普通荧光成像速度相同。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观察到更加细微的结构。▲ DHR前▲DHR后6.一体化的硬件设计与智能化的软件搭配突破了人机交流的鸿沟,触屏式极简化操作,极大降低了学习难度,用户经过简单培训,2小时即完全掌握操作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实验效率,减轻了实验人员的操作负担。四、总结:REVOLUTION全电动荧光显微镜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颠覆性的设计与智能化的软件,在满足中药鉴定所有需求的同时,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使用户轻松简便的进行中药显微鉴定,减轻了实验操作人员的负担,极大的提高了实验效率。|申请试用|我们的仪器可以申请试用哦!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深蓝云生物科技”公众号,点击“云活动”→“试用中心”即可。
  • 亲身经历:测完我的基因组,会发生什么?
    在几乎长达一年筹备全基因组测序期间,我不担心这件事。顶多只是有一点小小的顾虑,也许老板知道我的基因组信息后,很容易地就把我解雇。我已经签署了一份严谨的知情同意书,被告知我可能遇到的一些情况,可能对某些疾病易感。我以一副必须知道的决心签署了文件,冷静的等待结果,时钟犹如水滴一样在慢慢的滑走,滴答,滴答,滴答&hellip &hellip   然而,在我得知基因组测序结果那天的早晨,在圣地亚哥遗传学座谈会上,我醒来的早,轻弹打开我的电脑,看新闻:几乎所有网站的头条都在报道安吉丽娜&bull 朱莉的BRCA1基因检测结果以及她的决定,双乳房切除术。这多少让人感到有点气馁。我一直认为知道自己的基因信息比不知道要好些,而且,无论如何,你从自己的家族病史中大体已经知道什么讨厌的疾病漂浮在你的基因库中。   &ldquo 不一定!&rdquo 一个叫BobBest的遗传学家在早餐时乐呵呵地告诉我。BRCA1基因并不总是表现出疾病症状,如果这个基因遗传自于父亲。&ldquo 再有就是刚刚出现的全新的突变&rdquo ,他说,&ldquo 关键是,我们现在知道的不比我们过去知道的多多少,十年前,詹姆斯&bull 沃森在国会作证时说,一旦我们有了基因组序列,我们将拥有生命的语言,但事实证明,这种语言是我们不明白的语言。&ldquo   但当我告诉他关于朱莉的新闻时,他几乎从椅子上滑落了下来:&ldquo 你在开玩笑吧!这可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事件&rdquo 。当会议开始后,第一个发言者是EricTopol,他是斯克里普斯转化科学研究所所长,走上台去做一个名为&ldquo 数码化人类&rdquo 的演讲,安吉丽娜是研讨会的热门话题。&ldquo 从这一刻起,将向前推动基因组医学,这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rdquo ,他总结到,随后,性感的朱莉靓照出现在他身后的屏幕上。   很难用夸大其词来赞扬新一代的基因组科学如何迅速的变化、如何革命性的改变医学。朱莉的艰难选择仍然是一个选择,通过基因检测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的选择。但全基因组测序是要借此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检测我们身体完整的基因代码,它正逐渐成为主流的检测标准。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的基因组完全测序在十年前刚刚完成,花了13年时间,耗资27亿美元。第一个单纯的生物人个体(以前的基因组测序用的是复合材料样品)-克雷格&bull 文特尔的基因组测序是在2007年完成了。   &ldquo 明天&rdquo ,MattPosard,Illumina公司的高级副总裁说:&ldquo 在这个房间里的每个人都能拿到你们自己的基因组,像我一样&rdquo 。他拿着一台iPad,里面装着从Illumina公司下载的基因组测序结果。&ldquo 你将能浏览你的基因组,找出所有你自己感兴趣的信息&rdquo 。   就像科幻小说中穿越时空的感觉,人类基因组测序这样一个重大突破,其草图在2001年宣布,但我现在的感觉就好像那是大约两分钟前刚刚宣布如此巨大的新闻一样,我无法相信自己就在发布会的现场。但随后,房间里,熙熙攘攘的遗传学家谁也不能完全相信他们也在新闻发布会的现场,他们花了毕生的心血在遗传学研究领域,他们拿着自己的基因组信息就像刚刚入学的新生一样,懵懂,而他们拿到的一切,不是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提供服务的&ldquo SNP&rdquo 信息,不是只检测蛋白质编码区域的外显子组测序,而是终极的一切:全基因组测序。   在欢迎酒会上,我与ColinSmith聊天,他是从萨里大学来的功能基因组学教授。   &ldquo 你有没有想到,有一天,你会拥有自己的基因组序列信息?&rdquo 我问他,   &ldquo 没有&rdquo ,他说。   我:&ldquo 你什么时候觉得成为了一种可能?&rdquo   &ldquo 当我收到Illumina公司邀请我到这里的电子邮件时。&rdquo 他兴奋的回忆。   只所以普通人也可以拿到自己的基因组信息,是因为测序价格惊人的下降速度。有一个广泛流传的图表,显示了测序成本下降的速度是摩尔定律(即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每两年翻一番的规律)四倍。   EuanAshley,一个在斯坦福医学院的助理教授更生动地讲了这件事情:&ldquo 每天,我开车经过帕洛阿尔托的法拉利4S店,看到法拉利458蜘蛛这款土豪车的零售价是398000美元。我现在计算出,如果这是第一个人类基因组测序的价格,汽车成本再以测序价格同样的速度下降,车子现在只值40美分。&rdquo   今天测序一个人类基因组的价格只是原有成本的一小部分,已经从2003年的27亿美元降到今天房间里每个人都可以支付的5000美元,还包括一个查询结果的iPad。没有人预料到价格会下降的如此之快,如此之低。当我第一次看到关于人全基因组测序的文章时,它的成本48000美元,当时提供这种测序服务的Knome公司公关部门负责人告诉我,&ldquo 我们可以做你35,000美元的低价&rdquo ,&ldquo 嗯,&rdquo 我说,&ldquo 我可能要过段时间才能接受&rdquo 。这才是不到三年前的事情。   解释序列信息和将数据返回给消费者,还处于起步阶段,仍然是一个耗时的、艰苦的过程。去年秋天,Illumina公司举办了第一届&ldquo 了解你的基因组&rdquo 活动,我参加的这次活动是第二届。这是第一次大型的队列全基因组测序并获得结果的研究活动,目的是让遗传学专业人士在大众接受这项服务之前体验并了解这个过程。Illumina公司的CEOJayFlatley估计迄今只有不到500个人进行过自己的全基因组测序,&ldquo 更多样品已经匿名测序完成并用于研究,只有这500人拿到自己的结果,而你是其中之一&rdquo 。   我感到享有特权后的不知所措,有一小点点担心。从某种角度讲,生命科学可以说是最后的边疆。在小组的一次会议上,有人问遗传咨询教授BonnieLeRoy,从时间顺序上讲,人类现在位于基因组学时代的什么位置,她说:&ldquo 这就好比登月,感觉就像我们刚刚降落在月球上,除非我老得不记的登月这件事,那时候每个人都在参与,世界上的每个人都知道他们在登月。而现在,在基因组学领域,我们都正在飞船上,但没有人知道我们在飞船上正在降落这件事。&rdquo   她是对的,每天报纸上都在报道新基因发现的故事,虽然巨大的个人健康保健突破还没有完全发生,但终究会来到。当测序技术应用到大规模的人口群体,我们将拥有海量数据,而数据将揭示一切。在开幕式上,JayFlatley自信地谈论关于如何在短短几年内,所有的新生儿都会有自己的基因组序列信息,并在5到10年,癌症将被降级为一种慢性疾病。这听起来像一个匪夷所思的进步,但实际上,每个与我交流的人,无论是美国的,还是英国的,都认为基因组技术在癌症治疗中的突破已经发生,并将改变这种恶性疾病的治疗模式。&ldquo 化疗还处于中世纪的水平&rdquo ,EricTopol说,&ldquo 基因组技术是一个击中要害有力武器,我们回头看看就像还处在黑暗时代。&rdquo 肿瘤现在可以进行测序,药物个性化地施与个人,这是个性化医学的曙光,且已经在NHS中发生,但还仅仅是在NHS小范围内,只有几个医生经过基因组学的训练,如果将来全科医生都接受这项技术,效果将无法估量。&rdquo   去年秋天,我轻松地等待着手术,问我的医生要签知情同意书。一个临时代理拿走了,说他们会联系。然后我的医生,从来没有见过我(事实上,他确实从来没有见过我),给我发了封好像&ldquo 装满蠕虫的罐子&rdquo 一样短语的电子邮件,&ldquo 我敦促你非常仔细地考虑能完成基因组测序这一检测,不是作为一个练习,而是我们确实可以利用这个。&rdquo   现在,我屏住呼吸,我完整的遗传信息就在那里,很快它不会花费5000美元,更有可能是500美元,然后再降到50美元。人们将开始得到他们的基因组信息,NHS将不得不处理这些信息。我为EricTopol的话欢呼雀跃,就像他说的话已经实现一样,对于我来说,就像一个定制的火箭船已经落在我的身边。(&ldquo 在未来,像安吉丽娜这样的消费者将不必再切除双乳房。将来完全可以做到的这样,在你的血液中可能有一个感应器,一旦血浆中出现癌症的第一个信号,提示信息将发到您的手机里。)   但令他感到&ldquo 疯狂&rdquo 的是站在基因组学和病人之间的医生,他们对基因组所知甚少,传统的医生掌握专业医学信息和病人对疾病认识肤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在,病人需要咨询医生的情况开始逐渐的发生改变。   NHS已经在其他领域领先,2013年早些时候,英国首相卡梅伦承诺1亿英镑为100,000名患者进行基因组测序,这是目前为止最雄心勃勃的国家计划。多年来一直在游说NHS面对基因组学醒来的科学家,比如PHG遗传学智囊团的RonZimmern,则高兴得像一只小猫。&ldquo 这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宝库!&rdquo 他告诉我。&ldquo 我们在这个国家中处于独特地位,因为NHS和记录系统,我们可以把基因组信息和大众健康关联起来。&rdquo   越接近我的测序结果,我就越来越清楚我的全职医生应该来自那里。在每一个人的基因组中存在64亿个碱基对,几乎占据半个TB的存储空间,数据都存在亚马逊的云平台上,像所有的数据一样,也存在黑客袭击及窃取数据的可能性。当Illumina公司去年10月首次举办这种研讨会时,曾解释354种临床上已知的致病基因。这一次,它已经做了1600种,Illumina的临床服务副主任TinaHambuch解释说,在参加座谈会的47个人的基因组中,他们发现1,600个基因与1,221种情形相关。然后,他们评估了在这些条件下可能发挥作用的23,144个突变位点,并认为其中65个位点可能是引起疾病的致病性突变。他们组织了一小队精干的队伍对数据进行分析,读了一遍又一遍的论文,2个双盲的小组对突变进行分析。基因组测序的成本已经快由高富帅变成屌丝,但如何对数据进行准确的解释仍然是一项昂贵、棘手的事情,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   在茶歇期间,人们都兴奋地分享他们的基因组测序结果。来自萨里的遗传学家ColinSmith告诉我,他注意到自己一个基因,这个基因的两个拷贝都发生突变,其编码的酶无法发挥效力,这意味着,有一个特定种类的药物会杀了他,或者至少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杀死他,这种药物是相当广泛应用于抗癌治疗或移植的免疫抑制剂。他告诉我说其他人的基因中也发现了一些突变,那些人或他们的孩子在麻醉情况下可能会死。&ldquo 他们找到你的基因有什么异常吗?&rdquo 他问我,我还不知道,我说。他扬起眉毛,但随后他找到了个很好的理由来解释我的回答。他的父亲患有亨廷顿病,这是最令人讨厌的遗传性疾病之一,是一种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通常在中年发病,作为患者的孩子,Smith表示自己有50%的患病机会。   他七年前进行了测试。&ldquo 我告诉你,经过测试后认为,这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rdquo 他是那种对基因非常熟悉的人,知道基因往往是抽签的结果。&ldquo 如果我真的发病了,我打算放弃工作,并移民到西西里岛,&rdquo 他说。然后,他祝我好运。   我必须说,在得到我的基因组测序结果时有点小小的紧张,一种简单、好奇和兴奋的感觉把我带到科学的面前。几年前,我写了一部与遗传有关的小说,但我的家庭并没有可怕的疾病史让我进一步了解。在圣迭戈,我努力的去回忆我家中什么人死于某种疾病......但我什么都不知道。我的家族有一种倾向,往往相对年轻的年龄去世,我认为主要是死于工薪阶层贫穷导致的疾病,我的祖父抽烟死于肺气肿,我的爸爸抽烟死于肺癌。   基因并不决定命运,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你,比如你居住的环境,你的表观遗传学(你爷爷吃或没吃早餐的效应会传递并影响到下几代人)。但他们有一个近乎神话的效力影响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BonnieLeRoy,她在做学术研究前为家庭基因检测提供咨询,告诉我说,&ldquo 这些因素如此的重要,影响人们看待自己的方式,明确的告知他们来自于哪里,虽然听起来有一点点吓人。不像其他临床检测,如果有人告诉你或者你的家庭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会让你感到不太舒服,因为这是很私人的事情。   &ldquo 如果他/她们发现已经把致病的基因传递给孩子,会给他/她们造成巨大的愧疚感。&rdquo LeRoy有一个养女,并且有清晰的愿景通过文化和环境塑造她融入我们这个大家庭。&ldquo 然而,人们并不感到踏实,除非他们通过基因知道他们具体来自哪里。知道自己到底是谁的孩子,是非常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rdquo   两个Illumina的遗传学家和一个咨询师当面告诉了我结果,他们会给我一个硬盘,里面保存了初步的报告,第二天会给我装有剩余信息的iPad。有很多技术细节需要处理,遗传学顾问EricaRamos进行整个检测列表的分析,包括兴趣、亨廷顿病,并解释它们如何把列表分成&ldquo 致病&rdquo 、&ldquo 可能致病&rdquo 和&ldquo 可疑&rdquo 。然后,她递给我一个文件夹。我看到文件后困惑了一会儿,因为关于我的所有部分都是空的。在临床总结栏目上可以显著地看到:在三个类别中都是&ldquo 0&rdquo &ldquo 0&rdquo 和&ldquo 0&rdquo 。在结果的后半部分,在&ldquo 携带状态&rdquo 或&ldquo 隐性基因&rdquo 栏目下,只有一个记录:&ldquo 半乳糖血症&rdquo 。&ldquo 似乎没有太多信息在报告里,&rdquo 我告诉Erica。&ldquo 不,&rdquo 她说。&ldquo 大多数人至少有两个或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你基本上是在这里最健康的人。&rdquo &ldquo 真的吗?我觉得我已经赢了一场我不知道的比赛。&rdquo   &ldquo 现在,尽管在我的基因组中没有发现他身上存在的致病基因,但并不是说我身上不存在明天或者5年后的在他们身上发现的新的致病基因。&rdquo   &ldquo 你的基因组怎么样?&rdquo 后来Colin看到我后问。&ldquo 有点无聊,&rdquo 我说。&ldquo 无聊!&rdquo 他说。&ldquo 你没有什么可怕的遗传性疾病,你认为这是无聊?&rdquo 他当然是对的。我甚至有一点自己要活太久的恐惧。我的姑婆Ruth活了101岁。她在我出生前退休。我的结果都让我惊慌了一小下,不是关于我的健康,而是对于我未来财务状况的担忧。我没有退休金。我想我可能要在60岁时开始吸烟,并获得一种WelshCadwalladr生活类疾病,我发送一条轻率的短信给我的男朋友,告诉他我至少没有&ldquo 安吉丽娜基因&rdquo 。他没有多少心情逗乐。头条新闻关于基因检测的事情影响的不只是我。&ldquo 请不要告诉我了,&rdquo 他说。&ldquo 我真的宁愿不知道。&rdquo   宁愿选择不知道就像想知道任何事情一样。第二天,当我收到一台已经装有我的基因组信息的iPad时,我可以通过Illumina的MyGenome应用程序玩转我的基因组,我开始佩服他们的思想路线。   我轻轻触摸iPad上的标签,找到我的半乳糖血症相关基因,是一个橙色的按钮,但后来我发现代表满负荷的紫色按钮。他们标有&ldquo 遗传相关&rdquo ,我有69个相关性,从静脉血栓栓塞、克罗恩病、抑郁症到眼睛颜色、癫痫和中风。   伴随着每次的点击都会带来一点点的惊慌,来自威斯康星州的遗传学教授HowardJacob就坐在我旁边,他解释说这些相关性并不全是坏事,其中有些是显示了良好的、保护性基因,并且在任何情况下,只有一小部分是被高度证实的。有些文献只是暗示基因与特征或条件的相关性,且这些研究可能是小规模的,还缺乏必要的重复。他教给我如何通过点击阅读相关文献,看看有多少人在总人口中有相同的突变,并帮助我做统计。   在我的家庭中又II型糖尿病患者,我的基因旁边有一个紫色的点,但结果是无足挂齿。在基因G6PC2中,我有一位C等位基因,与增加空腹血糖水平的因素相关联,关联系数有0.06,这个等位基因出现在85%的人口群体中。它并不是魔法子弹。在休克风险中,我有一个与中风风险增加了5.62倍的基因突变,并且仅见于的8%人口中,这似乎有点让我担忧。并不是一个总有意外,惊喜地看到,我处于一个存在&ldquo 腰围增大&rdquo 风险的NRXN3基因突变的20%人群中,与我的家族历史相对应的是,有六个基因会增加我患上烟瘾的行为。   还有一个讨厌的可能反应,氟氯西林药物是一个很常见的抗生素,我有一个基因会增加我对这种药物的合适反应,另一个基因则是降低(&ldquo 合适&rdquo 这个词听起来有些做作,但它已被证明是一个有效的心理特质且是高度遗传的)。有两个基因显示我会略微增加患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然后,也许,最有趣的是,我注意到旁边的&ldquo 卡铂和紫杉醇药物(肺癌)&rdquo 紫色的圆点。我的EIF4E2基因有一个突变,它的出现会导致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药物使患者生存时间下降2.38倍,希望它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即化疗先于癌症杀死我父亲。   很难准确知道这些&ldquo 相关性&rdquo 深到什么程度。研究的质量差别很大,药物敏感性研究具有有益的指导作用,但性状信息(比如我性格开朗外向,但我并不神经质)仍然指出出路在哪儿,因为复杂性疾病很复杂,单个基因的效应很微弱。   虽然我的全科医生拒绝告诉我更多信息,但一位陪同我办理知情同意程序的友好的遗传学家告诉我,现在还缺乏足够多的临床证据,但也要正视检测的结果。   不过,我很高兴在休息的时候,病理学家DeonVenter跑过来问我,他是否可以看看我的基因是否更适合的力量或耐力运动。   &ldquo 你当然可以&rdquo ,我说,&ldquo 但我已经知道我是否适合&rdquo 。我肯定适合耐力运动。我跑步的速度很慢,但我可以一直坚持跑下去。   他用笔轻触我的iPad说:&ldquo 不,你适合力量型运动,你有两个力量等位基因&rdquo 。&ldquo 真的吗?&rdquo 我惊讶地问道,&ldquo 但我跑得这么慢!可以跑很长的距离。我应该怎么做?&rdquo   &ldquo 场地自行车,举重,诸如此类的事情&rdquo ,他说道。   这个多少有点儿令人难以置信。在各种级别的运动中,至少我的基因似乎预示着我可以去做东德举重运动员。它会改变我们日常的运动吗?如果我在年轻的时候就知道的我的基因适合什么类型的运动,我可能就做出了改变。只有上帝知道父母可能制造出什么样的基因信息,或自称&ldquo 处理速度的基因&rdquo 或者&ldquo 智能基因&rdquo 。   这并没有超越可能的边界。JayFlatley预计新生儿的基因组测序在10年内成为常规检测。&ldquo 儿童早发性疾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以自闭症为例,如果我们可以在孩子出生后就诊断出来,可以想象,出生后就开始治疗比五六岁时才开始治疗的效果会有效很多。&rdquo   也许并不奇怪年轻父母最有可能尝鲜基因组测序的群体。一种新的基因测试在去年开始推广推,这种无创技术可以测试唐氏综合征,通过采取怀孕母亲的血液样本,而不是使用具有流产风险的羊膜穿刺术,这种应用快速开展起来,被认为是医学史上最迅速采取新技术的案例。更重要的是,就在几个月前,一个研究团队成功地从一个怀孕母亲的外周血中完成了胎儿的全基因组测序。   JayFlatley意味深长地指出,Illumina公司不会考虑这样做。还有更多比优生领域更有意思的创新,已经有一家名为GenePeeks的公司可以将你的基因与一个潜在的配偶进行匹配,制造一个双方的&ldquo 虚拟宝贝&rdquo ,看看是否有任何隐性基因,从而避免双方走到一起时创造出一个遗传性疾病小孩儿。我不确定残障人士维权活动比较活跃的国家如何看待这项技术,但在较为温和的国家,比如中国。&ldquo 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rdquo ,JayFlatley说,&ldquo 而是一个社会问题&rdquo 。他是正确的。技术变革的速度超过了我们处理它的速度,使得我们无暇考虑先进的技术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   回到英国,我跟Cardiff大学Cesagen研究中心主任RuthChadwick聊天,他还是人类基因组组织伦理委员会委员,这个委员会即将发布的一份报告,探寻全基因组测序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ldquo 你觉得有人比如安吉丽娜&bull 朱莉,如果她的基因信息在出生时就已经知道,她会如何处理,或者如果出生前就已经知道这些基因,她们的父母会选择流产吗?一种疾病也许在50岁时才发病,甚至终生不会表现出症状,又该如何处理?而且不管怎么说,人终有一死&rdquo 。RonZimmern更是直言不讳,他&ldquo 死心塌地&rdquo 反对新生儿的测序,&ldquo 他们(新生儿)不能自己选择同意,那对我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rdquo   然而,这是被消费者驱动的技术.目前,只需要几百美元,你就可以做一个所谓的SNP检测,判断各种疾病的易感性,包括老年痴呆症,是否具备某种性格特征以及关于你祖先的信息。AncestryDNA拥有一家检测家族病史的网站Ancestry.com,其高级副总裁KenChahine谈到从开展这项服务起已经有16万人已经接受了99美元的测试,软件分析直接连接基因组信息到家系谱,而且服务已经逐渐扩展到了堂兄弟和亲戚。   Chahine是古巴黎巴嫩裔美国人,他认为,测试证明&ldquo 确实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作为种族的证据,我们都是混血儿,DNA是伟大的均衡器。我们之间的关系比我们想象的更紧密,我非常乐观看待这种观念对人类社会的影响。&rdquo   我接受了检测,在等待结果时,我Google了半乳糖血症,惊讶地注意到半乳糖血症在爱尔兰行者和吉普赛人中更加流行。多么的令人兴奋!难道我是一个吉普赛人?不过,当然...当我想起父亲黑黝黝的样子,想起我一直喜欢的伟大的儿童经典之作,Diddakoi...   做一个白日梦是无害的。也许Ken的检测可以给出一些有趣的体验,但消费者检测会给出一些遗传关联研究,给你一个百分比的患病风险。而且,一旦一个你可能会患某种疾病的想法植入你的心头,你就很难再打消它。ColinSmith   告诉我,他开始表现出症状后接受了Huntington的检测,&ldquo 我真的表现出了症状,我确信自己得了这种病,虽然,谢天谢地,我没有继承这种病的基因,原先患病的阴影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所以检测有一种危险,可能会导致心身症状。&rdquo   在会议的最后一天,我和遗传咨询师EricaRamos就我的卒中风险进行了讨论。只有在一篇文献中提到了这个基因与中风的相关性,且这篇文章并不令人印象深刻(即使这样,我还是写了一张字条嘱咐我老妈每天服用阿司匹林:))。但随后她提到,他们并没有包括APOE基因的检测结果,如果你拥有这个基因的某些突变,可能增加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我可以看看它,但当它真的来临时,我决定不去碰它。我开始关注&ldquo 不想知道&rdquo 的观点。这预测都是关于风险和概率的,所有的信息表明作为人类的我们并不擅长理解它们,并能够很好地与我们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全球经济危机就是人类不能很好理解风险的一个恰当例子。我很高兴能够完成自己的基因组测序,但也许这是我的错误的风险计算。   谁知道我的基因组在5年、10年后才可能会发现的秘密?但毫无疑问,基因组学将改变医学。当我问BobZimmern,他会最喜欢我的文章中哪一点时,他兴奋地说:&ldquo 我希望人们能够理解基因组学是如何地奇妙,其革命性作用是多么地令人激动,NHS的100,000基因组计划多么地具有非凡的潜力。但同时意识到,我们还没有走到那一步&rdquo 。   我们确实还没有到达,但前方的路已经不远了。
  • 远离雾霾,还你一片蓝天之实时监测
    据环保局称,1月2日,包括北京在内的共计有72座城市发布了黄色、橙色和红色雾霾警报,整改措施仍未全面实施,一些受雾霾严重影响的城市企业减排评估表现不佳。好在这两天多数地区均迎来一场雨,希望洗去雾霾,警报逐渐解除,空气质量能够好转。 在这种时候,对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控就更加凸显出重要性,使用光离子化检测(PID),能够以极高灵敏度检测挥发性有机物(VOCs)。*光离子化* 光离子化是指分子吸收高能光子导致该分子的离子化。离子化产生的电流与分子浓度成正比,因此提供了各种化合物定量分析的简单方法。该技术不具破坏性,因此还可以与其他检测器联合使用来进行更多的扩展分析。*PID灯* PID 灯提供直流工作和射频工作两种版本。一般来说,直流工作是气相色谱等固定安装仪表的首选,这些仪表需要连续监测并可支持高压电源。对于手持式检测器,射频版提供应对更小尺寸和低功率驱动需求的解决方案。*贺利氏PID灯* 贺利氏特种光源制造射频和直流版的各种标准设计PID 灯。客户还可以获益于我们的专业设计知识,因为我们技术团队可与OEM 合作,按他们的尺寸和性能要求设计和制造产品。 *应用*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检测 气相色谱(GC) 质谱法(MS) 空气和土壤现场监测 急救响应 瓶罐顶空筛检 泄漏检测 封闭空间中的人身安全*优势* 用于手持式和固定安装仪表的直流或射频驱动PID灯 匹配您的特定应用而定制PID灯 不同的填充气体和窗口材料,光子能量9.6-11.8eV,在气体监测中敏感度更高 高纯度窗口材料输出更多光子 专利的吸气剂技术和高纯度填充气体确保更长的使用寿命 自动化生产确保工艺和质量稳定
  • 施超欧:我的离子色谱之旅
    施超欧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从我真正从事离子色谱分析至今已经有20多年了,我一生的大好时光都献给了中国的离子色谱事业,现在回顾总结一下蛮有意义,或许给人以启发。一 离子色谱初始之蒙我正式做离子色谱大概是2001年的10月,在以前的回忆中已经提起,但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更早的时候就接触了离子色谱。1995年2月,我调入测试中心工作,大约在1995-96年之间,曾做过1-2天的离子色谱实验,当时所用的仪器是Dionex 2010i,王萍负责,用记录仪记录图谱,抑制器用柱方式,做一段时间必须停下来再生,大概就记得这些。后来离子色谱陈国祥接收,似乎也一起做过,等陈国祥出国,离子色谱就废了,这仪器后来送给了朱岩。Dionex 2010i2000年底,我们中心主任李桂贞作为离子色谱的老用户代表,收到戴安中国有限公司成立的二张请帖,她让我和冯学伟一起代表测试中心,参加新公司的成立大会。我清晰的记得2000年12月31日下午一点,在上海锦江饭店,举行戴安中国有限公司的成立大会,在这之前是天美代理戴安的产品。我第一次聆听了牟世芬老师的关于离子色谱的讲座,那天也是DX-80的首发仪器,一台仪器一万美元,至今记忆犹新。临走时,还带走了一份蛋糕点心。当心我并不知道,这次的会议开启了我的离子色谱生涯的第一站。二 我的第一台离子色谱及以后诸多的离子色谱在介绍我用过的离子色谱之前,先说下这一台离子色谱,它是我们学校原来环境学院的一台DX14离子色谱仪,用了近30年,一直到新的ICS1100到来,这是我见过的最早的离子色谱。第一台 DX600和试用RFC-30应该是2001年5月,学校给测试中心一笔资金用于采购大型仪器,当时总共购买了八台大型仪器,主任让我负责离子色谱仪的采购,从那天起,我以几天一遍的速度阅读牟老师的《离子色谱方法及应用》,拼命想弄明白离子色谱能干什么,凭着我的液相色谱的基础去理解离子色谱,所以考虑了电导和安培检测器,四元梯度泵,唯一的区别是我放弃了碳酸盐体系,采用OH体系去分析阴离子,这对我的研究工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个选择是非常正确的。这是国内第二台DX 600,当时负责安装的是刘克纳和周宏山,刘克纳是资深的戴安应用工程师,在早期给了我很多的指导。2004年在RFC-30 进入中国市场之际,我首先试用了RFC-30,当时与DX 600绑定进行测试,并参与到当时的博物馆被动采样离子色谱课题研究中,后期用科研经费购买了一台。说个插曲,这台机器曾带到武汉,唯一一次帮戴安公司做外出的技术指导,试用者是崔海容,他当时在武汉的一个检验检测机构工作,我和梁立娜一起在那里,呆了不到一个星期,开发面粉中溴酸盐的检测,后来我发现,标准中一张图谱是我做的。随着工作的进行,一台离子色谱远远无法满足需求,从此走上自购自研自组装的方式,由于当时国产离子整体质量并不好,实在无法满足科研的需要,只能转向进口设备。 DX 600 (照片拍摄时间2001.10.23)第二台 Tosoh 2001第二台离子色谱是Tosoh 2001,时间大约是2005年的10月,当时先是试用,由于这台设备针对日本的离子色谱进行优化,不太适合戴安的离子色谱柱,加上是等度以及抑制器的原因,在试用半年后还给了东曹公司,但写了数千字的试用心得,这在后来的TOSOH 2010型号中有所体现。第三台 DX 120这是一台双通道的DX-120,购置时间是2006.4.30,由于可以进行二路切换,这在我博物馆被动采样离子色谱分析研究馆藏环境污染气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时的二个标准开发主要在这台上进行,由研究生左颖和李静负责。第四台 DX 320具体时间大概是2007年,这是我第一台改装的离子色谱,从2mm系统改成4mm系统,加上另外购买的RFC-30,可以组成梯度分析,同样主要用于博物馆被动采样离子色谱分析研究馆藏环境污染气体。二个标准主要是用DX 120和DX320完成的。其实还用过另一台DX320,帮人家调试完成后给别人了。第五台 DX 500 具体时间大约在2008年的10月,自己组装的一台离子色谱,当时主要用于研究和验证代文彬开发的抑制器。本台仪器配置不低,LC30温控,ED40电化学检测器,GP40四元梯度泵。第六台 ICS3000这台仪器经费来自上海博物馆,当时由于实验基地还没有造好,临时放在我学校的实验室,这是当时国内第一豪华的离子色谱仪,由于人民币升值以及免税的缘故,最后购买经费达到了130万,加上戴安公司的优惠,购买的配置远远超出最初的设置,这台超豪华国内配置最高的双系统离子色谱,我经过二年时间才消化,对我应用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仪器具体配置是,单元四元梯度泵,带脱气机;AS自动进样器,双塔带稀释系统;四波长紫外检测器;DC模块,带二个电导检测器,一个安培检测器,二个六通阀,二个十通阀,二个低压阀;EG OH淋洗液发生器。以及一批色谱柱抑制器。2009年1月安装,至今仍在使用,虽然目前仪器已经有点老化。今年有望更换成ICS6000。第七台 ICS 1500+RFC-30这台离子色谱是生工重点实验室的,那里负责老师,经常让我帮她处理分析和使用中的各种问题,因此对这台仪器也非常熟悉,另外化工学院也有一台ICS1000+RFC-30,我帮他们处理维修过很多次,没专人维护,状态并不好,不够还一直使用到今天,最近大概趴下了。第八台DX500/600 这一台是混装的,包括了DX500和DX600的不同组件,我拿来与ICS3000组成不同的多维系统,给学生做论文用。第九台ICS 5000+这是我自己改装的一台高端离子色谱,目前配置为双四元梯度泵,DC模块,(电导+安培,都可以双模块),紫外检测器,AS-AP温控自动进样器。第十台 ICS5000这是改装的另一台高端离子色谱,配置为单元四元梯度泵,DC模块,(电导+安培,都可以双模块),带阀切换的柱温箱,AS-AP温控自动进样器。目前在博物馆,用于阳离子的分析。第十一台 ICS3000 这台原来是双系统,但是由于泵坏了二次,换成了5000的双泵,加上AS50 自动进样器,用于一般的分析。第十二台 两台DX 600 这二台离子色谱是人家送给我的,也没有卖出去,整修后,目前其中一台在学校另一个学院使用,另一台闲置。第十三台 GI 3000 自研发的离子色谱这是我使用时间很长的离子色谱,属于DIY性质跟人家一起做的,四元梯度泵,自动进样器,电导和安培检测器。在这台仪器完成了多篇论文,其中一篇获得了仪器信息网原创征文大赛特等奖。 在这几年的研发过程中,我对离子色谱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从一个使用者到维修维护者到开发者角色的改变,尤其对安培的使用维护有了非常深的认识。三 我与离子色谱网络在本世纪初,国内色谱网络最出名的是中国色谱网(www.sepu.net),作为早期积极参与者,投入了很多心血。国内第一个离子色谱论坛,是我2002年3月6日在北京建立的,并担任第一任的版主,当时我正在北京培训DX600。大约一年后仪器信息网也建立了离子色谱论坛,我在其中也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版主。在2003年,我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网站,离子色谱网(www.ionchrom.com),当时挂在中国色谱网的服务器。最近我找到相关的内容,看看蛮有意思,有不少的信息在后来的网上是找不到的。不过因时间精力有限,运行时间不长就关闭了。 我与仪器信息网长时间关联的是参加原创大赛,在网络上发表了一些列的相关论文和心得,获得过各种奖项无数。2022年关于国产离子色谱安培检测器测定糖的论文获得了特等奖。2023年第二次获得了一等奖。2023年5月20日在北京获奖大会上领奖 2019年,受仪器信息网的邀请,担任离子色谱系列课程的主讲教师,经过长达一年半时间精心准备,完成了500多分钟的系列课程讲座。这门课被列为精品课程。虽然我目前上网时间不多,但仍会不时去看看。四 我与离子色谱相关的学术会议2002年9月,因我女儿快出生,无法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九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第一次参加的是2004年5月17-19日在威海举行的第十次全国学术报告会,大约70余人。之后我负责了11届(杭州),12届(厦门),13届(青岛),14届(西安),15届(成都)的会议筹备工作。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是分析仪器分会中举办效果,连续性最好的学术报告会。最近一次是2023年5月在海口举行的第18届(因疫情延期了很久)。在当时除了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还有相关的其他专门学术会议,其中早期是戴安华东地区离子色谱用户协作组会议,2003年在我们学校举行过一次,后来改为戴安用户会议,早期是独立举办,后期与全国离子色谱学术会议同步举行。2004年12月15日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了第一届中日韩三国离子色谱学术会议,我有幸第一次出国参加了学术会议,会议二年一次在中日韩之间举行。2006年第二届中日韩三国离子色谱学术会议与第十一届全国离子色谱会议一起同步在杭州举行。2011年11月3-6日在桂林举行,改为第六届亚太地区离子色谱会议。2004年12月15日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一届中日韩三国离子色谱会议,中国代表合影五 我的离子色谱论文与专著我的第一篇关于离子色谱的论文是《离子色谱法测定丙烯酸废液中丙烯酸和甲基磺酸的含量》,2003年11月发表在《分析仪器》(2003(04)),这也是我极少数采用国产离子色谱柱,同时采用碳酸盐体系分析的论文,色谱柱是从袁思敏那里购买的NJ-SA4阴离子分析柱 ,淋洗液为 1.5mmol/L NaHCO3,比我当时采用的进口柱AS11-HC的OH体系做的效果要好。统计下来,至今累计发表60余篇有关离子色谱的论文,占已发表总论文数的三分之二。与离子色谱相关的专著是当时中国色谱网负责出版的《实用色谱技术问答》,我负责液相色谱部分,离子色谱部分是我跟朱岩共同负责。当然最重要的是《离子色谱仪器》,耗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我的主要内容是撰写了前言,抑制器这一章在胡荣宗的基础上内容有了较大的增加,重点是免试剂离子色谱这一章,并参与整本书的统稿工作。关于离子色谱的专利并不多,实际授权的发明专利仅仅有二项。在早期更多的原因在于对专利认识不清,浪费了不少的机会,这主要在被动采样-离子色谱检测方面,很多的配方都是我独创的,等学生毕业硕士论文一公开就失效了。后期对硕士论文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保密,一方面是专利申请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涉及仪器开发的核心技术,不过目前大多并没有申请。六 在离子色谱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从2001年开始使用离子色谱到现在,我从开始仅仅的仪器使用者,到仪器自己维护维修,到后期的DIY离子色谱,最后进入研发。可以说是少数,从头到尾历练的人。离子色谱从1975年诞生到现在,仅仅不到五十年时间,其中目前大部分的原创性技术都来源于戴安,这是一条主线。但是在旁路其实还有很多不同的做法。20多年的离子色谱工作,总结起来,勉强有点小成绩,当然这些成就大多在应用层面的,真正的原理性的发现还是很难的。概括起来主要的工作有:1 建立了一系列的被动采样器-离子色谱法测定博物馆馆藏环境相关行业标准从2002年开始,一致持续到现在,长达20多年,完成了相关博物馆微环境的污染气体的被动采样-仪器分析系列分析方法。包括甲酸和乙酸(WW/T 0046 - 2012) 、氨(WW/T 0047- 2012)、NO2和SO2( WW/T 0120—2023)、O3(WW/T 0121—2023)、HCHO(WW/T 0122—2023)、H2S,其中前面五个已经有相关的行业标准,四个离子色谱一个液相色谱。目前第二代新型采样器已经开始投入使用,分析方法已经在继续优化,已经满足商业化的要求。2 离子替换色谱测定阴阳离子的研究离子替换色谱就是在抑制器之后再接一根色谱柱,将被测离子转换成另一种离子进行检测的方法。这种方法相关文献极少,即使有也基本只测定一价离子,二价离子转换率不高(阳离子),我们选择一种特殊的离子交换树脂,将一价二价的转化率几乎提升到100%,这种方法有一个特殊的优点,对于没有标样的强电离的离子,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定量,另一个优点是,多种离子基本只用一条线性曲线,就可以定量了。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检测离子不再使用常规的电导检测器,而是采用紫外检测器。但是,这种方式仅仅适合一些特殊的场合。本方法在理论上有一定的意义,但在实际中应用的难度不低。离子替换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常见阴离子3 基于石墨碳柱基质的涂覆改性离子色谱柱的研发目前商品化的离子色谱柱大多数是聚合物材质,少数是硅胶基质。其实还有一种基质可用于离子色谱,就是以石墨碳为基质,这方面是离子色谱以后的一个突破点。目前商品化的石墨碳柱仅仅热电有,是用于液相色谱的Hypercarb柱。无法直接用于离子色谱分析。国外关于用石墨碳涂覆改性用于离子色谱的论文也极少,即使有几篇,大多无法与主流的离子色谱兼容,分析效果欠佳,稳定性不好。但经过我们的处理改性,采用碳酸盐体系分析阴离子的效果好于聚合物柱,OH体系效果并不是很好。整个分析体系与聚合物柱完全兼容,没有任何区别。在常规离子的出峰次序与聚合物柱体系一致,唯一例外的是碘离子,出峰远快于聚合物柱,这与石墨碳柱没有Donnan排斥密切相关,也说明CTAB涂覆的确是形成阴离子交换体系。涂覆后的色谱柱的一大特点是可以调节涂覆强度,用于不同保留强度的离子色谱分析,由于对三价以上的离子的强保留,此色谱柱可同时用于单糖和二糖的分析,梯度的话可以用于多糖分析(没有进一步研究添加剂的作用)。分析不同浓度Na2CO3-NaHCO3 淋洗液下阴离子出峰示意图1-F- 、2-Cl- 、3-NO2- 、4- Br-、5- NO3-、6- PO43-、7-SO42-当此色谱柱,效果不佳,可以进行解涂,并进行二次涂覆,朱岩在C18柱上可以实现良好的分离效果,但C18色谱柱无法进行二次涂覆,色谱柱仅仅只能用一次。石墨碳柱可以多次涂覆和解涂。显示其独特的性质。我们也尝试了用石墨碳柱分离常见的阳离子,国内外相关的论文仅仅只有一二篇,而且分离效果并不佳,尝试了很多种类的涂覆剂,无法找到我们心中的理想涂覆剂,在商品化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也只发现少数能勉强使用,实验的结论是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如阴离子分析体系,因为无法将NH4与钾分离。我们也尝试了一种动态的离子交换体系,用于分析阴阳离子,用常见的阳离子的离子对试剂可以分析常规的阴离子,但只能碳酸盐体系的等度模式,无法采用梯度模式,没找到合适的阴离子离子对试剂能用于阳离子的分析。此色谱柱的一个特点,可以作为二维离子色谱和液相色谱的切换捕获柱,市场上很难找到一个捕获柱,既能在液相色谱中使用,又能在离子色谱柱中使用。我们在石墨碳柱上实现了不涂覆(可分离常见阴离子但时间不长)、动态涂覆和静态涂覆分离阴离子,其中静态涂覆效果很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由于Hypercarb柱目前本身不便宜(最便宜的时候2500元/根,现在9000元/根还半价),实际使用大打折扣了。目前尝试用国产的球形石墨碳填料看看能不能分离常见的阴离子,如果可以的话,有希望。不过石墨碳的在使用上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强保留物质很难洗脱。在液相色谱中使用的一个问题是不同化合物分析的重复性差,其本质是材料结构特性所致。石墨碳柱涂覆,用于不同的分析场合,以后看看谁会继续这方面的探索。4 安培测糖相关技术的开发从2017年夏天开始尝试开发相关的离子色谱仪器,在疫情期间差不多中断了,经过几年的努力,对安培部分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从逆向角度,理解了安培测定的原理特点特性,开发的替代品可以完全兼容进口配件,这样被学生用坏也不心疼了,金电极、银电极和参比电极在部分客户中使用效果良好。目前重点在研究铜电极在离子色谱中的应用,实现了直流安培分析糖,同时首次开发了脉冲、积分脉冲模式,目前稳定性和重复性问题基本解决,但从灵敏度讲,除了个别糖外,铜电极不如金电极的灵敏度高,但是铜电极不用抛光,可连续使用很长时间。铜电极虽然能用于糖的分析,但不如金电极效果好,能否开发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分析,目前并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5 开发了一些离子色谱仪从2017年以后,离子色谱的应用研究不多,大多在相关的仪器中,这几年其实跟别人合作研发了二款专用在线离子色谱仪,由于保密,只能简单说下。第一个是纯水的在线双通道离子仪,可24小时连续不断测定,以超纯水为淋洗液,色谱柱和抑制器合二为一,无泵脉动。在线监控水质,在特殊的场合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另一个是设计了一个超高浓度样品在线自动多步稀释系统,可实现自动智能稀释,连续检测阴阳离子。但整个系统到大规模实际应用还有相当的距离。总的来讲,大多数是应用性研究,实战性比较多,有一些拓展性开发,但基础理论上并没有成就。七 结束语从2001年从事离子色谱分析到现在整整23年了,我也见证了国产离子色谱的历史发展,回顾这二十多年来,国内离子色谱的用户不断增加,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国产离子色谱的在仪器性能功能和应用上,最近几年获得了不少的进步。在可预见的将来,国内厂家会进一步增加,在中低端离子色谱上与国外差距会越来越小,竞争会更加激烈。(最新戴安在离子色谱上并没有大的实用性突破,如果热电在石墨碳离子色谱柱的开发上获得突破,这种柱子很容易实现超高压,抑制器的小型化并不是关键,会拉开与国内的差距)几年后,等我退休,作为曾经的离子色谱骨灰级的发烧友,再以旁观者的角度,注视着未来的后起之秀,见证中国离子色谱的未来。本文供稿作者:施超欧
  • 无情岁月增中减 有味科研苦后甜——我的十年拉曼散射研究之路
    1998年初秋,我第一次离开故乡,踏上了来重庆的求学之路,心中的喜悦和忐忑夹杂在一起。喜悦是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的向往,而忐忑则是对未来的迷茫,我会在这高等学府里遇见什么呢?我的人生之路又将如何呢?随后,四年本科和四年半的硕博连读(图1),求学生涯是那么的匆匆忙忙、转瞬即逝。九年间,我如饥似渴地学习,了解了很多新东西,掌握了很多新知识,但是,我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内心仍然很迷惘。2007年,在导师黄尚廉先生的辅导下,我第一次撰写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申请书,并获得青年项目资助,随即开始从事面向显示的光栅光调制器的研究,这才算真正开始了自己的科研工作。2007年到 2009年,我的工作重心逐步过渡到基于光调制器的光谱检测领域,并于2009年再次获得NSFC面上项目资助。同年,我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这是一所世界著名学府,有众多耳熟能详的著名学者,有世界顶尖的科学研究实验室,特别是当时的纳米加工实验平台让我见识了更多的纳米光学前沿研究工作。也正是这次访学,使我眼界大开,更加明晰了我的研究方向。图1 2006年冬,博士毕业答辩2010年回国以后,我注意到自己前期开展的光栅光调制器研究与在伯克利访学期间从事的碳纳米管相关研究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如何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如何把新型的纳米材料研究与自己的光学工程学术背景相结合,做一些有创新性的工作?这些问题一直回荡在我脑海里。碳纳米管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吸附更多的金属纳米结构,将有可能产生强的局域电场,如果将它与拉曼光谱检测结合,有可能实现痕量分子的检测,这种检测在食品安全、水污染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为此,我把自己研究的注意力转移,集中到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机理和基底的构筑方向上,开始了拉曼散射的研究。2013年,我获得了第三个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开始“基于金纳米粒子修饰碳纳米管阵列三维结构的光流控SERS(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微系统研究”,实现了痕量分子(液态)的检测。有一次去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交流学习,有幸认识了在拉曼光谱领域有深厚功底的刘玉龙老师,他给了我很多拉曼散射研究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图2)。随后,我成为了《光散射学报》编委委员,参加了多次的光散射学会的学术会议,和光散射学会的前辈和同行有了更多的学术交流,对拉曼散射的理解也不断的加深,我的一些研究思路也得益于和他们的不断讨论。我的第一个博士生张晓蕾的课题为“碳纳米管/银复合结构的拉曼增强机理和实验研究”,我们采用磁控溅射和高温退火的方法将银纳米粒子修饰到碳纳米管管壁。其中,溅射银的厚度、退火温度、气体配比、退火时间等参数都需要多少次的实验和摸索,张晓蕾博士经常在实验室工作到深夜。攻读学位期间,她两次拿到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王大珩光学奖高校学生奖等一系列奖励,并于2018顺利毕业(图3)。我经常会回忆起和她一起工作情景,讨论实验方案,开展实验过程,探索过程的艰苦,看见实验结果的喜悦,点点滴滴都是那么的难以忘怀。图2 2018年,刘玉龙老师来重庆大学指导工作图3 2018年夏,第一个博士生张晓蕾毕业答辩2018年,我的工作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是继续深入研究纳米材料和构筑纳米结构为主?还是以SERS检测技术为主,并逐步在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开展应用探索?我选择了后者。这种方向的选择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经费紧张,加工困难、博士生招生受挫等等。那些日子工作压力非常大,开车上下班的路上脑子都是增强拉曼散射新思路的构想。本来就消瘦的我,加上愁容满面,同事们经常怀疑我患病了。很幸运,我于2018年第四次获得NSFC项目资助,开展“全光纤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气体检测关键技术研究”。气体的拉曼散射截面小,其拉曼信号非常微弱,SERS基底的构筑、拉曼信号收集效率等都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提高。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我们考虑在SERS定量检测方面做一些工作,我们以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有典型特征拉曼峰为参照,构筑了自标定SERS基底,在增强拉曼信号的稳定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里不得不提到我的一个硕士研究生尹增鹤,他刚刚入校的时候,和我讨论研究方案,分析实验结果总是显得很懵,我曾一度担心他不能按时毕业。没想到,他经过三年的努力,在自标定理论机理和实验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的探索,极大提高了SERS基底的性能,他也获得了2019年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这也是我作为导师以来,培养的第一个获得省部级学位论文奖的学生。2019年,由于在光栅光调制器、微型光谱仪以及拉曼光谱检测技术领域的工作成绩,获得了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它既是奖励,也是鞭策。2020年以来,根据科研工作的需求,同时考虑到自己在学校主要讲授《物理光学》和《傅里叶光学》等课程,有不错的理论基础,我对波导增强拉曼和SERS耦合的产生了研究兴趣。我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扩展到波导-SERS双增强拉曼传感领域,我的思路是把拉曼增强传感器和拉曼光谱采集系统一体化设计,并集成在一片光子芯片上;2021年,这个思路使我获得了第五个NSFC项目资助。波导-SERS双增强芯片的研究,有望在拉曼传感器性能、拉曼光谱仪体积、应用场合等多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但其中有太多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需要解决,真是路漫漫兮!过去的十多年里,我所在的“光微纳器件及系统”研究小组为解决现场光谱检测系统难以实现小型化、高一致性、高灵敏度等问题,以光微纳器件及系统中光调制技术及器件研究为基础,提出了将MEMS光调制器与单点探测器结合的近红外光谱检测的新方法,实现了近红外光谱仪的微型化,极大程度上减小了光谱仪的台间差,为近红外快检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后将研究从吸收光谱进一步拓展到散射光谱,开展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研究,揭示了SERS增强检测中光子、表面等离子激元、分子间耦合相互作用和自标定机理,完成了表面增强拉曼器件和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研制,在现场快检光谱学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图4);我们获得了2020年度重庆市技术发明二等奖。今年的十一月中旬,我参加了颁奖大会,高兴的同时,我更感到责任重大(图5)。图4 研制的各类型光谱仪,SERS器件图5 2021年初冬,参加重庆市科学技奖励大会过去的十年,我国的拉曼散射、增强拉曼散射、拉曼光谱仪、拉曼光谱应用等研究都获得了蓬勃发展;十年岁月,我把青春留在实验室、讲台上,也留在了每一个SERS和拉曼光谱检测的新构想里;十年时光,见证了我科研工作中的风风雨雨,也见证了我成长路上的喜怒哀乐。“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科研苦后甜”,人生路上的下一个十年,我将继续在拉曼散射研究路上奋力前行!作者简介: 张洁,重庆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增强拉曼散射,拉曼光谱系统。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五项、国防特区科技创新项目一项、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一项等。获2020年度重庆市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
  • 同泰联:洗瓶机也能做出一片天
    仪器信息网讯 用过色谱仪的用户普遍会感觉到,对进样瓶进行清洗是一个烦心事。因为手洗进样瓶非常困难,进样瓶口非常小,普通的通用洗瓶机对于这种小进样瓶而又无能为力。如果一次性使用,既不利于环保,又会增加成本。市场上有没有一款针对进样瓶的自动清洗机,来解决用户的烦恼呢?近日,仪器信息网编辑走访了色谱仪进样瓶自动清洗机的生产厂家——北京同泰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了解这台独特的仪器和它背后的故事。 总经理侯冀平先生   独特的色谱仪进样瓶自动清洗机   总经理侯冀平说:“色谱仪进样瓶自动清洗机的研发灵感是来源于用户的需求,用户常常在实验过程中,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手洗进样瓶的工作上,而且手洗的进样瓶,往往洗涤效果不一致,对实验结果也有影响。他们迫切希望开发出一款能够自动清洗进样瓶的机器。”   “我们用了两年时间,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技术攻关。终于研发出色谱仪进样瓶自动清洗机,在产品上市前,公司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产品检测。将清洗后的小瓶与新瓶进行清洁水平对照,检测结果显示,清洗后的小瓶和新瓶洁净度基本一致。产品才正式投入市场。”   侯冀平介绍到:“该自动清洗机的用户之一——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检测中心实验室对该产品深有感受,以前洗一个小瓶就需要一个人花费一分钟时间,而现在洗100个左右瓶子只需一台机器运行30分钟,而且清洗一致性比人工清洗要好得多。该仪器目前已为该实验室清洗了上万个瓶子,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色谱仪进样瓶自动清洗机采用微电脑控制,多种清洗模式选择 从预处理、浸泡到超声波清洗、漂洗等清洗过程全部自动控制完成。产品具有操作简单、清洗效率高、清洗一致性好等优点。据仪器信息网了解,市场上还没有具备相同功能的洗瓶机,色谱仪进样瓶自动清洗机的生产填补了洗瓶机市场的空白。 色谱仪进样瓶自动清洗机   配备一次性吹气针头的TTL-DC系列氮吹仪   除了色谱仪进样瓶自动清洗机,公司还有许许多多的自主研发产品,可避免交叉污染,使用一次性吹气针头的多功能氮吹仪,获得国家专利的水质硫化物-酸化吹气仪……。 同泰联近年来获得的部分国家专利      侯冀平说,“北京同泰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2002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实验室样品前处理设备的研发生产,超纯水器是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一个产品,那时,国内超纯水器品牌还很少,而我们正是通过这款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那时我们就意识到,公司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走创新这条路。”   公司的另一款产品TTL-DC系列氮吹仪能提供多种样品位数的处理。它采用国际认可技术,通过将氮气或空气快速、连续、可控地吹到加热样品的表面,加速样品表面的气体流动,从而实现样品的快速浓缩。针对市面上其他品牌氮吹仪普遍使用钢针,而容易造成交叉污染的问题,TTL-DC系列氮吹仪则配备了钢针和一次性吹气针头两种针头。在进行特殊样品检验时,选择使用一次性吹气针头使得获得的结果更加严谨。满足了特殊检验的需要。 TTL-DC系列氮吹仪   积极开拓狭缝市场  随着分析水平的提高,检测的瓶颈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前处理领域。根据《国际LC-GC》杂志对世界100多个实验室进行的统计,样品前处理所花费的时间占整个分析过程的61%,而检测误差的90%出现在前处理领域。因此,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实验室样品前处理时累加的精度关系密切。前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检测的效率以及结果的准确性。   北京同泰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是一家专注于实验室样品前处理设备研发生产的企业。而在前处理设备的研发方面,同泰联所提供的产品明显具有独特性,比如前文提到的进样瓶自动清洗机,以及配备一次性吹气针头的TTL-DC系列氮吹仪等。正是这样的狭缝市场,使得同泰联找到了科学仪器领域的市场空白,找到了另一片天。
  • 姊妹篇!TOC在三类水体检测中的“妙用”
    4月26日,仪器信息网举办了首届TOC 检测技术及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超过500位专业听众参与了本次直播,共同探讨了TOC仪在废污水、土壤有机物检测方面的应用。干货详情可点击文章:TOC检测标准及技术重难点!看这一篇就够了!应听众要求,TOC检测“姊妹篇”来了!6月28日,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将举办TOC在水体检测中的应用进展专场网络研讨会,聚焦饮用水、海水、地表水、电厂水等多类水体。届时将围绕TOC仪、TOC指标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邀请行业内大咖进行干货分享!点链接,免费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toc20220628/会议日程:(报名失败,联系助教微信:13260310733)报告时间报告方向报告嘉宾09:30--10:00饮用水中总有机碳检测技术要点解析向华上海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水质监测站 原高级工程师、质量控制室主任10:00--10:30小身材,大作用:岛津TOC-1000e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胡猷浩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分析计测事业部 市场部10:30--11:00TOC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陈耀君赛莱默 应用专家11:00--11:30海水总有机碳原位监测技术马然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副研究员11:30--12:00TOC仪在核电厂水检测中的应用于淼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高级工程师
  • 南开大学李功玉:我的质谱前十年,从“菜鸟球员”到“菜鸟教练”的奇妙之旅
    从收到中科大黄光明老师转发的贺老师邀请邮件至今,已过去数月有余。很遗憾没能赶上盛大的CNCP-2020《十年回顾》。思考了很久,也拜读了多篇优秀的CNCPer回顾文章,今天总算在南开园,敲下了《我的质谱前十年》这样一个平淡而真实的题目。一直在想是否用《我的质谱前半生》为题会更有吸引力。2012-2022,从中科大起步,踏入质谱分析的科研殿堂,我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勉强完成了从一个质谱“菜鸟球员”(质谱分析方向的一年级研究生)到“菜鸟教练”(质谱分析方向的特聘研究员)的艰难转身。然而,时至今日,在CNCP中我仍然是一名初学者,每天都在继续学习蛋白质组学及相关技术,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CNCPer。很荣幸能成为第三代CNCPer一员,也特别感谢贺老师和黄老师给予这样宝贵的平台与机会,我也得以从繁杂的课题组事务中偷得片刻闲暇,在2022年11月的某个傍晚晚饭过后,关上办公室透着微光的玻璃门,放下《视频会议中///请勿扰》的警示牌,随手开了一瓶“82年”的可乐,开始回顾这十年的点点滴滴与细细碎碎。这篇波澜不惊的流水账,期待能给大家茶余饭后带来些许谈资笑料,足矣。如能给年轻的CNCPer学生朋友们带来些许借鉴或者经验教训,也是我内心深处最大的满足啦。  梦起中科大:初识基础质谱  中科大是一个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出国率高、理科强校、数不清的第一名,对于一个“菜鸟”研究生来说,这些就是中科大耀眼的标签。由于怀揣一个出国梦,因此选择了考研中科大并最终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被录取(后来才知道很多同学是保研进来的,根本就不用跟我们pk)。2012年3月底第一次来到科大见到年轻的黄老师。当时在教学楼与黄老师第一次见面聊了一个多小时,初步印象是,黄老师皮肤很好,人也很好。我感觉自我回答很完美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选择分析化学而不是有机化学等其它方向(是因为分析轻松吗)?我说,分析方向相对绿色环保、无毒无害,但是要想出重要成果,肯定要付出加倍努力才行(多么朴实无华的表态)。在我自己当过好多次面试官以后,我才发现自己当时的回答有多么强烈地抓住一位年轻老板的心(此处手动偷笑中)。自此被黄老师选中,追随着黄老师的脚步,在黄老师入职科大大约半年后,我也顺利成为了Huang Lab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其实我第一位联系的是邓兆祥老师,当时官网上还没有出现黄老师的太多信息。现在回想起来也要感谢邓老师的推荐,才得以有机会进入质谱分析行业。)  图1. 在Huang Lab搭建的第一个CE-ESI-MS接口装置图。  在中科大这五年,在黄老师的指导下,在科研课题方面,很惭愧仅干了三件小事:1)第一个课题是关于毛细管电泳-质谱接口开发,近乎失败告终(图1,后来课题转给师妹,共同作者发表1篇RCM) 2)基于非接触式电喷雾离子化技术,提出了In-cell MS的概念(原位细胞蛋白质谱,借鉴了当时很火的in-cell NMR),实现了细胞内高表达蛋白的直接进样质谱分析(图2和图3,发表2篇Anal Chem,其中图3是博士毕业前3个月,拿到了博后offer之后等签证过程中的一个quick publication) 3)发展出毫秒级微电泳理论(可能与第一个失败的电泳课题有关)与毫秒级电磁感应加热理论,并整合离子淌度质谱(访问密西根大学),实现了溶液蛋白高级结构动态变化的在线质谱实时监测(发表1篇Anal Chem)。  图2.在Huang Lab搭建的脉冲高压电源电路图、In-cell MS及高通量非接触式电喷雾装置图图3. 博士毕业前3个月发表的一篇Anal Chem  中科大读博期间,有太多的难忘时刻。正如我的博士毕业论文上青涩的文笔所描绘的那般场景,我们致力于发展一种新型的蛋白质质谱监测方式,力争实现细胞内蛋白质的原位、快速监测与结构分析,核心的解决思路是利用超强抗基质干扰能力的离子化方法,并在活细胞内金属蛋白与配体相互作用等方面做了初步的尝试。至今仍会为尝试了6个月差点放弃的全细胞电喷雾实验而突然看到蛋白信号的那一瞬间所触动,起初黄老师和我自己其实都并不太确定最后能拿到信号。6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尝试了除了稀释样品外的几乎所有可能想到的方案,直到有一天,我不小心把细胞稀释液给配稀了3个数量级(“失误”),隐隐约约在杂乱的氯化钠团簇离子背景峰中,看到了几个与众不同的多电荷态峰。虽然那时候的信噪比奇差无比,我顿时就预感了成功就在眼前了。剩下的只是参数优化而已。这个课题当时是和中科大化学系刘扬中老师课题组合作的,翻到当时给刘老师的邮件(图4),当时还起了一个特别诗意的名字,One Spray One Separation。这个课题后来我总结起来,还是自己受限于思维定势了,当时一直想着寄希望提高样品量以此获得信号,不曾想过稀释、降低浓度可以减少干扰、提高离子化效率,毕竟惯性思维(思维定势)告诉我,细胞内的蛋白太少了。可是质谱是一个超高灵敏的检测仪器,甚至可以实现单个分子水平上的离子信号监测。虽然后来我们开复盘会的时候,有朝这个方向思考,不过最终并没有进一步实施,后来Albert Heck等相关课题组在charge detection-mass spectrometry(CDMS)仪器上就实现了类似的设想(发表了一系列高影响力文章)。(欲了解相关可点击:电荷检测质谱技术进展)  总结而言,中科大的这段时光是质谱梦的开端,在黄光明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基础质谱的相关知识,尤其是离子源方面。在黄老师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下,一切似乎都是那么从容,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课题,可以尝试自己不靠谱的想法,这种和谐的科研环境让我很多时候都觉得博士生活并不是人们宣扬的那样枯燥与无趣。这份心态陪伴我渡过了一个又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2014年4月第一篇文章的发表,2015年6月第一次看到细胞内冷应激蛋白的信号,2015年12月与斯坦福大学Richard Zare教授在南京第一次面谈,2016年3月校青年基金获批,2016年4月成功抵达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Brandon T. Ruotolo教授实验室,2016年10月Anal. Chem.接收,2017年4月提交博士毕业论文。  图4. 2015年6月17日首次看到全细胞喷雾钙调蛋白的信号之后,给合作导师刘扬中老师的邮件  寻梦安娜堡:启蒙结构质谱  安娜堡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初恋,砰然心动、短暂相伴却也刻骨铭心。在个人职业发展方面,也特别感谢黄老师的大力支持,成功前往密西根大学进行短期交流。这次作为访问学生的身份前往安娜堡的经历,对我的人生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彷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可以把所有的事情写成回忆录、拍成照片视频等共享,然而这种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与体验,若非本人经历是无法体会的。  作为访问学生,第一次去美国,一切都充满未知,语言、饮食习惯、生活和社会环境,每天都给我带来冲击。当时Brandon刚好过了tenure考核,正在学术休假。因此与他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并不多。大多数时间都是跟着实验室师兄师姐们学习离子淌度质谱。很庆幸在此期间接受了离子淌度理论、非变性质谱样品制备以及质谱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系统训练。短短的四个月时间,太多令人回忆起来觉得温暖的瞬间,报到那天是4月11日,负责帮我办手续的HR上来就是一句happy birthday,随后就拿到了后来失而复得的两张UM校园卡(图5)。2016年参加了人生第一次ASMS会议,一个人感受经济舱(第一次坐那种只有二三十个座位的小型客机)、乘坐灰狗长途汽车、换乘短途Uber穿梭在美国中西部大玉米地之间,安娜堡、普渡、俄亥俄州立以及UIUC香槟多个校区,朝发夕至。  图5. 两张UM校园卡(其中一张属于遗失又找回)  图6. ASMS-2016 Ruotolo课题组圣安东尼奥聚餐  翻看着旧照片,思绪万千。2016年和2019年,两次到访Ruotolo Lab,体验截然不同。图6是第一次访问时随课题组参加当年的ASMS年会,在圣安东尼奥(德州)当地一家牛排店,课题组聚餐前的大合影。那一次会议对我来说突如其来,规模之大、交流之深,完全超出我对学术会议的预期,由于我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一切都猝不及防,走马观花、热闹过场,却也收获了一批一面之交的、之后时不时线上交流的学术网友。学术上,我的结构质谱是从这里开始的,Ruotolo Lab教会了我离子淌度质谱的基础知识。在做文献阅读时我被Brandon发表在JACS和Angew上的三篇Hofmeister盐调控蛋白结构的文章所深深吸引。作为一个初学者,最快入门的方式就是模仿与重复别人的代表性实验。当时我对此执念很深,因此就开始动手重复那些让我痴迷的实验。Brandon那三篇文章主要是聚焦在盐本身对蛋白的一级质谱的信号挖掘,包括寡聚体组成以及碰撞横截面积CCS的变化等信息。我当时就很想知道,这些盐如果真的调控了高级结构,是否这些盐也能调控复合物拓扑学组装结构?我当时有一个猜想:有没有可能在特定盐的喷雾条件下,复合物的拓扑学结构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因为在结构质谱领域,一直被人诟病的一个地方,就是我们直接测量的是脱溶剂条件下的结构,与溶液相真实结构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具体有多少,尚缺乏有效的定量评估方法以及通用的差异缓和措施。  图7. 附带普渡大学Graham Cooks院士真迹的实验记录本  一次实验中我意外地发现,当我在经典的非变性质谱溶液中,加入低浓度的碳酸氢铵时,神奇的现象出现了:血红蛋白四聚体复合物的气相解离路径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条件下,几乎所有文献和实验都会相信,四聚体会解离成单体和三聚体,这种解离路径与其溶液中“二聚的二聚”的结构特点是相矛盾的。而在我调整Hofmeister盐条件之后,这种传统认知被打破,四聚体优先解离为二聚体,而这恰恰是溶液相拓扑学结构的真实情况。在我去Purdue访问Aston Lab以及去Ohio State University访问Wysocki Lab时,分别与Graham和Vicki谈论了我当时引以为傲的新发现,试图从两位SID发明人那里得到机制解析方面的帮助。两位都对这个现象表示感兴趣,Graham还用一张便签纸写下了他从电荷态分布的角度给我的一些猜想建议(图7)。第一次观测到这个新现象是大约在抵达安娜堡一个月内。Brandon对此非常谨慎,为了说服他,我接下来的访问时间里,做了至少十种不同复合物体系,并从各种不同的侧面去试图解释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正如博士导师黄光明老师经常在组会上说的那样,咱们做科研的,没有人会相信魔术。后来经过接近2年的断断续续补充实验(图8),我们发现这可能和pH改变之后邻近的双硫键易发生交联有相关性,最终Brandon选择将文章发表在IJMS的一期结构质谱约稿专刊上(尽管我当时有一万个不愿意,从一个初学者的执拗与不成熟的角度看,这种新奇的发现怎么都可以发到一个影响力更高的杂志上)。  图8. 论“喷针质量对于非变性结构质谱实验成功重要性” ——UM实验记录本  2019年夏天,在美国质谱学会博士后职业发展奖的支持下,我再次来到Ruotolo Lab,再次感受安娜堡夏天的尾巴。只是这次是短暂的两周交流,来之前我就一个一个联系之前一起住在Arbor Village、周末一起打球的好朋友们,包括现在已经回到浙大任教授的优秀结构生物学专家张岩老师(青千、长江、青年973首席科学家),只是大家大都已经搬走离开或已回国。我自己选择住在一个更远的、公交车可以直达的地方,想着进一步感受安娜堡downtown远端的生活。这一次,UM给我重新启用之前的学号,课题组安全培训表上我的两次签名之间竟然还没有翻页(亲切感油然而生!),实验室也仍然沿用之前大家商量安排质谱机时的传统(图9)。这一次我来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结构质谱指引下的分子模拟方法(图10),然而很遗憾,两周的时间还是太过短暂,我并没有完全掌握分子模拟本身,在课题组成员的帮助下,我只基本掌握了在拿到分子结构后,如何用我们的结构质谱数据去匹配、筛选、构建气相条件下的蛋白结构。而图10是当时我在离开安娜堡之前,为了防止我离开课题组以后就忘了怎么做,带我做模拟的Chae要求我在黑板上写下来的工作流程。这一张照片已经成为了我实验室(LimsLab)分子模拟初学者的第一手教材。看着图5的校园卡,猛然发现,还在有效期内,期待疫情过后,重返安娜堡的画面。  图9. Ruotolo课题组安全培训记录(2016+2019)与质谱实验安排表。  图10. 结构质谱指引下的分子模拟过程(2019年8月,写于安娜堡Ruotolo Lab)。  驻扎麦迪逊:感受定量质谱  麦迪逊的经历印象深刻,酸甜苦辣,受益终生。从2017年8月至2021年1月,我在麦屯过了四个中国年。期间没有回国,后来疫情来了,也就直接放弃了回国休假的打算,直到回南开的那一天。麦屯是全美宜居幸福指数排名第一的城市,也是我人生中待过时间第四长的一个城市,同时也是我在美国待过时间最长的一个城市。难忘的生活细节太多,也认识了超级多好朋友兄弟姐妹。竟然一时间不知从何处下笔。今天回想起来,还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过去四年的时光历历在目,仿佛一切就在昨天。  图11. 博士后导师Lingjun赠送歌手赵雷亲笔签名CD,2019年3月23日,药学院办公室。  非常荣幸加入李灵军老师课题组Li Lab进行博士后训练。印象中Lingjun一直都非常忙,Li Lab课题组大小事务都要操心,几乎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在凌晨收到李老师的邮件或者信息也不足为奇,当然如果你的邮件被淹没在茫茫list中也偶有发生。记得当时联系李老师申请博后位置,李老师就是在我发送第二封邮件时才回复。Li Lab课题组的研究兴趣广泛,但是以定量质谱方法开发为核心,Lingjun在这个方向上还获得了美国质谱学会ASMS专门给中青年科学家设立的、一年仅颁发一位的重量级奖项Biemann Medal(李老师获得的荣誉如果全部列出来,将占据我这篇文章一半以上的篇幅,建议感兴趣的读者请自行查阅)。Lingjun最让我佩服的一点是,可以常年不花时间锻炼身体,却似乎从来不感冒不生病,一年365天铁人般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平时的爱好,主要是追追星(图11,赵雷)以及朋友圈发发美食美景和美图。  犹记得当时,刚好前期主要负责离子淌度相关方向的贾辰熙师兄回国(现任北京蛋白质中心独立PI),而我在Brandon那边有一些离子淌度的训练背景,加上有NIH的基金需要这个方向继续发展,最后顺利进入了Li Lab,成为麦屯定量质谱大团队的一员。李老师备受领域内同行的尊敬与认可,作为李老师的学生与课题组成员,我们也深得其益,每次出去开会提到Madison Li Lab就能得到wow的大声回应,而我自己也得益于Lingjun的reputation,成功申请到ASMS的博士后职业发展奖(Postdoc Career DevelopmentAward)。这对于我的职业生涯确实起着很大的鼓舞作用,并以此为契机,推动着后面的每一步探索。  图12. “快速入门”的一篇文章(手性修饰质谱方法学开发)。  博后期间,协助指导了几名研究生,负责维护管理离子淌度质谱Synapt G2,参与撰写了几份NIH基金并发表了五六篇论文,代表Li Lab在ASMS年会上做了两次口头报告。科研方面,总结起来,很惭愧在Li Lab仅干了以下两件小事:  (1)定量质谱方向,一事无成,只是在最后一年时间里(拿到南开的offer之后回国之前),跟着实验室的小伙伴们,学会了4-plex DiLeu的简单合成与组学定量应用,没有在这个方向上帮助Li Lab做出任何贡献(而我自己到今天还在后悔,如果给我更长的时间,我一定会把蛋白组学样品制备、数据处理、定量测量等方面加强,组学质谱技术太强大了!)。当然,在我现在自己课题组LimsLab,我正在弥补这个遗憾,我的学生们目前也正在DiLeu定量质谱的道路上摸索着前行,争取能将DiLeu探针推广到完整蛋白标记领域中。  图13. “厚积薄发”的一篇文章(纳秒光化学点击反应助力原位蛋白质谱分析)。  (2)结构质谱方向,三年多的时间里,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一点小的进展:发展了面向蛋白结构微小差异的高通量构象操控新策略AIU(发表1篇AC+1篇JASMS) 借鉴印第安纳大学Clemmer Group多维分离单糖小分子的思路,发展了多维差异放大结构质谱新策略,并成功应用于手性多肽的快速结构拆分(图12,如果没记错,这是Li Lab近年来的第一篇Nat. Commun.) 受荧光热电泳实验启发,开发了质谱兼容的纳秒光化学点击反应,实现了蛋白原位检测与结构标记分析(图13,如果没记错,应该是Li Lab近年来的第二篇Nat. Commun.)。前两个工作我现在的学生也在follow,似乎他们现在很喜欢使用相关的技术方法,而第三个工作,我当时在Li Lab协助指导的博士生也跟着拓展,应用到小分子代谢物的检测分析中,今年发表了一篇AC。第二个工作我把它标注为“快速入门”,第三个工作则为“厚积薄发”,主要原因在于课题的完成过程截然不同,前者的关键数据是在我抵达麦屯一个多月就拿到了(美国入境签证为证,哈哈哈),而后者则是我构思了很长时间的一个idea(2017年开始构思),经过漫长的摸索调整,才以最终发表的样子呈现在大家面前。  2020年2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均因此而改变。犹记得最后一次驱车前往UIUC校园,Jonathan Sweedler实验室使用TIMS仪器就是2月底,当时还特别幸运,在大玉米地香槟这座城市遇到了受Jonathan邀请来化学系做特邀报告的Dick Zare(图14,右下倒数第二张)。这也是除了我去斯坦福Zare Lab访问期间与Dick在美国的唯一一次会面。从此之后,大家经历了居家办公、线上组会、带薪休假的艰难岁月,后来给南开投了第一封求职信便很快收到学院回复,再后来就是和Li Lab的各位小伙伴线上告别(图14,Lingjun很贴心地拼贴了我们故事的点点滴滴,包括第一次线下和李老师在海口国际分析化学年会见面的青涩照片,右下,太感动啦)。  图14. 2021年1月,与Li Lab的各位小伙伴们线上告别。  南开再起航:创办LimsLab  南开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全新环境,无限可能、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充满期待。南开化学在我投递求职信的第二天就给了我面试通知,并在面试后一周内毫不犹豫地通知我通过了学院的面试。我也在随后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份来自南开的爽快offer。于是开始筹建实验室,回国前就在构思自己实验室名字,博后实验室叫Li Lab,最后把自己的实验室叫做LimsLab(图15),寓意为Li-MS-Lab或者Li-IMS-Lab。如其名,LimsLab将打造以离子淌度质谱为核心技术的大分子结构质谱分析实验室。  图15. 南开大学大分子结构质谱分析实验室Logo。  2021年2月25日,我第一次来到天津,第一次来到南开,高效完成了各项报到工作。至此,可以算得上是完成了从“菜鸟球员”到“菜鸟教练”的角色转换。虽然之前也曾帮助实验室做过一些相关的服务工作,而只有此次真正完成角色转变之后,我才深刻意识到一位导师所面临的事物有多繁杂,尤其是对一个从毛坯房白手起家的“菜鸟教练”(图16)。每次被要求填写业余爱好时,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写下“篮球”这两个字。如果把科研事业当成篮球爱好,首先要建好球场,然后要招募球员。而在这些工作之前,最为重要的是,作为这样一个身兼数职的“菜鸟教练”,虽然有学校给提供的start-up启动经费,还需要时时刻刻思考着如何“融资”,而不断构思着说服“资本家们”给你投资的理由。  庆幸的是,在各位同行专家的大力支持与鼓励下,经过快两年的摸爬滚打,LimsLab目前运转逐渐步入正轨,课题组目前拥有操作室(图17)、质谱室(图18)、制样室(图19)、细胞间和学生办公室等多个活动空间,仪器设备有适用于蛋白组学高通量定量分析的Orbitrap Eclipse(依托生科院)、Fusion Lumos(依托药化生国重),有高分辨结构质谱离子淌度仪Cyclic IMS(依托海河实验室)和经典结构质谱仪Synapt G2(依托国重),近期也着手采购非变性大分子结构质谱QE UHMR仪器。同时,实验室的小伙伴们还一起盲盒般开箱了一台适用于离子源等方法开发的Orbitrap二手质谱仪器(图20)。除配套设备外,LimsLab课题组目前经费充足,拥有研究生和科研助理十余名科研人员,现亟需在定量蛋白组学、合成化学和计算模拟化学等方向的博士后研究员加入,以充实、完善LimsLab队伍,尽快提升团队的整体科研素养与综合水平。待遇由你定,要求仅一条,那就是对高水平科研工作有足够的热情与向往。  随附LimsLab课题组网站:https://www.x-mol.com/groups/gongyu_li  同附PI联系方式:李功玉(ligongyu@nankai.edu.cn)  再附PI简介:李功玉,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2021)、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青年项目(2022)。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 2017年至2021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开展博士后研究。2016年和2019年两次前往美国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交流访问。2021年2月加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成立LimsLab课题组,研究方向为大分子结构质谱分析。图16. “菜鸟教练”的必修课之毛坯实验室装修(拍摄于2021年3月)。图17. 南开大学LimsLab实验室操作室(拍摄于2022年11月)。图18. 南开大学LimsLab实验室质谱室(拍摄于2022年11月)。 图19. 南开大学LimsLab实验室制样室(拍摄于2022年11月)。  图20. 南开大学LimsLab实验室成功自主拆机(拍摄于2022年11月)。
  • 沈向洋:30多年科研路,我“踩过的7个坑”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11月15日腾讯举办的首届 X-Talk 上,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双聘教授沈向洋以《科研七个坑,我的“求之不得”职业生涯之感悟》为题,分享了自己过去三十多年做科研的心得和体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fe297f35-99da-46f1-910f-308cbddfa062.jpg" title=" 6374155045280797553379292.jpg" alt=" 6374155045280797553379292.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沈向洋讲述的“踩过的七个坑”,堪称是总结给青年科研人员的7条“生涯建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Lesson 1. 你可能有很多想法,但一个人做不了所有的事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Lesson 2. 学术生涯刚起步时,把专业做深非常重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Lesson 3. 会讲故事很重要,科研亦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Lesson 4. 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做了不起的事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Lesson 5. 把握可控的,留心可能的,其余顺其自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Lesson 6. 职业生涯就是一系列项目,明智选择它们;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Lesson 7. 走中庸之道,更要清楚自己前进的方向。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以下为沈向洋演讲全文(稍作编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博士毕业后,想像导师一样以后做教授,先助理教授、副教授,然后教授,一条大路向前走。但回过头来看,我过去这二三十年的整个过程发展,更像是一条弯弯曲曲的道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七个自己的经验和教训。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一、你可能有很多想法,但一个人做不了所有的事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当你职业生涯刚刚起步的时候,一定要明白你不可能做所有的事情,你可能有很多很多的想法,但是不见得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到。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就像我刚才讲的,我一直想做教授,但我在最后一刻改变主意了,我一个朋友说服了我去参加他的start-up。他叫 Eric,我跟他在车里谈了四个小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他是这样说服我的。他说:Harry,我终于明白了,你想当教授。那简单,你先参加 start-up,先去赚很多很多钱,我给你的母校卡内基· 梅隆捐一个“Harry Shum Professorship”(沈向洋教授职位),指定你是第一个获奖人,这样的话你可以给学校再捐一个 Harry Shum Robotics Center(沈向洋机器人中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当然这件事情没有发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事实上我后来参加了这样一个start-up 以后,很快又加入了微软。当时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第一个孩子出生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当时我想了一下两件事情不可以同时成立的:做 start-up 和带一个小孩子。但是孩子出生以后,你就没有办法去摆脱他了,所以你只能放弃start-up。这是第一个“教训”。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二、钩深致远——学术生涯刚起步时,把专业做深非常重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第二个“教训”。人一生的职业旅程非常长,在我们职业生涯刚刚起步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在自己的专业一定要做得很深,你一定要有一件事情、某一个方向,大家知道你做了点什么样的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非常幸运加入微软,博士以后在微软研究院的时候,跟很多的同事,当时计算机视觉领域中非常优秀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一起,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自己做的一个方向叫做动态预测,特别当时做全景图,拍几张照片以后把它们拼起来。很自豪地跟大家讲,今天大家用手机拍全景图的时候,说不定也用了我们的技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这件事情很重要,特别是你刚刚起步的时候。如果你不在某一个方向做到足够深的话,大家就记不住你。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三、会讲故事很重要,对科研亦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第三点我想重点讲一下,对工程师和科学家来讲,除了你专业做得好以外,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大家不要忘记,就是一定要把故事讲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听过很多了不起的演讲。很多年以前,在 SIGGRAPH 会议上我听过一个主题分享,是迪士尼一位副总裁做的演讲。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为什么讲故事很重要?他说,你在迪士尼看了那么多的电影、动画,跨越不同的历史阶段,从二维到三维动画,再到现在VR/AR。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大家喜欢迪士尼是因为迪士尼背后的这些故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很多科学家、工程师也经常要做一些报告。大家做报告时,可能里面写的字非常非常多。我很幸运在研究生阶段就有机会参加 SIGGRAPH,那是1995 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的好朋友 Eric Chan 的报告,是我一辈子见过的技术介绍里面得到掌声次数最多的。他当时在苹果公司,写了一篇文章叫 QuickTime VR,当时我在苹果公司做实习生。Eric 在台上有特别的风格,十几分钟的演讲,一共有八次掌声,我记得我在台下看着 Eric 演讲的时候,觉得非常了不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一个中国人讲一口台湾腔英语,能够让大家有八次掌声,这非常非常了不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所以我就想在这里跟大家讲,讲故事非常重要,比如做报告,一张幻灯片上面不应该超过七行字,多了以后大家看不清楚也搞不懂——这些东西都非常非常重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四、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做了不起的事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第四个“教训”,是一定要有目标,You get what you measure,一定要清楚自己最后要追求什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非常幸运,2004 年开始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当时我们定下来的目标,就是一定要成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研究院,后来我们也基本上达到这样一个目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记得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曾经写过一篇封面报道叫《The World’s Hottest Computer Lab》。那篇文章出来时,我正好在美国出差。美国机场这些地方有专门卖杂志的,我当时不知道《技术评论》有文章会出来,封面上就是我两个同事的照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就看看那个卖杂志的女士,我就跟她讲「May I have all your copies?」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她很高兴,先收了我的钱,然后问我「May I ask why?」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然后我就很自豪地跟她讲,我说「Look, those two people on the cover, they work for me.」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所以你一定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做了不起的事情。You get what you measure.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五、把握可控的,留心可能的,其余顺其自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第五个“教训”,其实是我这么多年工作,特别是后来从研究部门到了产品部门以后,对处理所有问题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后,自己创造出来的一段话,叫做「Control the controllable, observe the observable, leave the rest alone」。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本科的时候念的是自动控制专业。如果有一些控制理论背景的话,就会对这个句式很熟悉。当时我从研究院调出去以后,到微软的产品部门做搜索引擎,做Bing(“必应”)。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们的工作是跟谷歌竞争,这当然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跟谷歌竞争,下场肯定是很悲惨的。但是我很自豪地跟大家讲,现在微软 Bing 的业务线,一年也能挣 100 亿美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所以我们其实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在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搜索量来自于 Bi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当时大家就在想:一个研究院来的人,他怎么可以去带产品线?我当时也在想。作为一个新兵到产品部门去工作,大家问:你没有做过产品,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说我也不知道可以给大家带来什么,但是我至少可以跟大家保证,等我离开这里的时候,大家会因为我是一个擅长组织聚会的副总裁而记住我(remember me as the VP who knows how to party)。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所以,你一定有办法去激励大家,把大家团结起来。哪些东西你自己是可以掌控的,如果你不可以掌控,你召集了大家也没有用,你就应该去观察这样的一些事情。在这件事情上大家一定要想清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张幻灯片,大家看过《教父》的话都会知道,迈克· 柯里昂经常讲:不管什么时候你遇到多大的困难,“只是困难,并非不可能”(Difficult, not Impossible)。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记住这句话。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六、职业生涯就是一系列项目,明智选择它们。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六个“教训”,我非常幸运,当时和前同事 Jim Gray,1998 年图灵奖得主,一起共事。他非常了不起,但很不幸后来他独自驾船出海失踪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对 Jim 非常敬仰,当时我正从研究院去产品部门工作,就向他请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说:「Jim,你这一生的职业生涯非常了不起,得了图灵奖,又在研究院工作过,又在产品部门工作过,好像你从来就不介意你到底是在研究院工作,还是在产品部门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他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答复。记得当时我们是在台北的一个酒店顶楼上交流。他说:「我从来不纠结这个问题,到底是在研究院还是在产品部门。Career is a series of projects,choose your project wisely. 你需要选择的是项目,你一生到最后,实际上就是你做过哪几个项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的好朋友高文院士也讲过,他说你的职业生涯到了一定地步以后,大家就看你背上写了哪几个字,你做过哪几个项目。特别是50 位得奖的青年才俊,未来还有很光辉的道路。但在事业起步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一个一个项目加起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七、走中庸之道,更要清楚自己前进的方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在美国的时候,常跟美国的同事讲中庸之道。有时候说不过“老美”的时候,我就跟他们讲「子曾经曰过」,然后再把我想讲的东西跟他们讲一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庸之道,并非只是“Always walk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keep the direction”,一定要清楚自己前进的方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演讲视频链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https://v.qq.com/x/page/u3204nuefje.html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https://m.v.qq.com/play.html?vid=u3204nuefje /p p br/ /p
  • David Clemmer:电荷检测质谱实现超大分子测量,液滴快速反应具有革命性意义
    质谱仪因其准确的定性和定量能力,在科学仪器领域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被公认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分析仪器之一。据仪器信息网统计,目前国际排名前十的仪器厂商中有五家在从事质谱仪的生产 自2006年起,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40家国产企业开始涉足商业化质谱仪的生产。2023年伊始,让我们来看看顶级分析化学家、质谱专家都看好哪些质谱技术和热点研究方向。(点击了解:2023年质谱行业风向标)  上一篇著名质谱学家Graham Cooks教授谈到蛋白质质谱技术与离子淌度质谱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并看好液滴化学反应领域的科学研究发展(点击了解)。本文中,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化学系特聘教授 David Clemmer 讨论了电荷检测质谱、电喷雾电离以及分析科学在解决环境问题中必须发挥的作用等内容。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化学系特聘教授 David Clemmer曾荣获2006年和2018年荣获美国质谱学会的Biemann奖章,以表彰他将离子迁移率分离与多种质谱技术相结合所做出开创性的贡献,Clemmer教授开发了用于离子迁移质谱(IMS / MS)的新型科学仪器装置,包括研制第一台用于嵌套离子迁移飞行时间质谱的仪器设备。此外,Clemmer教授还与共同获Biemann奖章的Martin Jarrold教授成立了专攻电荷检测质谱技术(CDMS)的初创企业——Megadalton Solutions,该公司也于2021年被全球著名的质谱仪器公司Waters收购。  Q:过去 10 年分析科学领域最重要的科学发现?  Clemmer:低温电子显微镜 (cryo-EM) 广泛应用于大型复杂分子成像,其分辨率接近原子尺度,例如完整的病毒,这是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并且该技术在过去十年中已成为分析研究工作中的常规工具。现在,我们可以直接看到分子结构细节,并且随着仪器技术的灵敏度越来越高,生物分析化学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尤其是在基因组表达分析方面。我们有能力观察小分子和脂质,我们可以看到正在发生的状态(脂质和小分子),最近发生了什么(蛋白质和基因表达),以及是什么导致我们观察到的现象(遗传学)。这些因素可以非常快速地测量,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什至可以在单个细胞中测量,从而为理解活生物体开辟了一个新的范例。  另外,最近验证微滴表面的快速反应也是革命性科学发现。Graham Cooks(普渡大学)、Richard Zare(斯坦福大学)、Xin Yan(德州农工大学)等提出了界面反应可以发挥极其重要作用的科学设想——我们从来不知道这些反应有多快、有多有效,而且液滴化学反应在其他科学领域同样具有变革潜力。  除此之外,Martin Jarrold(印第安纳大学)和 Evan William(伯克利)的实验室取得了另一项具有变革潜力的进展,他们的团队一直在开拓电荷检测质谱法,使各种分子的质量测量成为可能。马丁和我基于能够快速确定超过 10 兆道尔顿范围的质量的电荷检测质谱技术创立了 Megadalton Solutions。该技术与 Orbitrap上的电荷感应不同,Orbitrap 上只能测量离子群的部分电荷,Martin的仪器通过迁移管来回输送大质量的离子,这样大分子和粒子的全部电荷就会作为一个独立的信号被感应出来,这允许确定每个离子的确切电荷,并且当结合质荷比测量时,可以确定每个离子的质量。我们与印第安纳波利斯校区的 Subhadip Ghatak 小组合作,一直在测量与伤口相关的外泌体和囊泡的质量,这些囊泡的分子量在数十到数百兆道尔顿范围内 这些测量结果为伤口液中存在于细胞外的其他未知细胞器提供了证据。它们为什么会被排泄?他们为什么在那里?能够对如此大的分子进行质量测量的新仪器的存在使我们能够开始解答这些问题。  关于电荷检测质谱技术,仪器信息网曾做过专题报道,详情了解。  Q:您能否详细说明为什么您认为微滴表面的快速反应是革命性的?  Clemmer:你认为足够了解水的性质,直到你开始看到其中的一些反应。事实证明,许多不同类型的反应在这些界面处被加速到难以想象的程度。我们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才能在烧杯中完成测量100 多年前发现的三组分缩合Bignelli 反应。目前我们的成果还未发表,但液滴中的反应非常有效,我们的结果表明,即使是液滴中三种成分中的每一种的单个试剂分子也可以在液滴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凝结成产品,反应最多只有几毫秒。液滴化学反应可能在几微秒内发生,但它在液滴中只有三个试剂分子的可能性。从化学的角度来看,通过将分子数量控制到单个试剂分子与容器中的另一个分子(在本例中为液滴)结合来控制反应是不可想象的。  我经常认为,测量仪器一旦发明,在某种程度上就被视为理所当然,往往是基于仪器技术开展的应用研究会获得最大的关注。所以我呼吁关注促进过去几十年科学进步的分析科学家们发现工作,希望他们都能受到赞扬!  Q: 你认为分析科学家通常会得到他们应得的荣誉吗?  Clemmer:我认为分析化学家,尤其是那些参与推进创新的化学仪器的分析化学家都过谦了。例如,当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时,大部分功劳都归功于生物学家,他们可能无法使用标准技术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但这确实是 Jim Jorgensen(北卡罗来纳州)、Norm Dovichi(巴黎圣母院)等研究学者的开创性工作,他们率先加快了这一进程。现在仪器灵敏度、电离方法和分辨率都取得了进步,我们有可能考虑下一步。寻找脂质中的双键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但分析化学家正在努力推进技术进步,这将对我们开展细胞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Q:回顾过去 10 年,哪些商业化技术脱颖而出,特别具有创新性?  Clemmer:我们确实编写了 IMS-TOF (离子淌度-飞行时间质谱)专利,该专利也已被纳入商业仪器,比如沃特世公司已经取得了这些专利技术的许可。Dick Smith 已将 IMS 引入 SLIMS 以获得真正高分辨率的离子淌度测量。布鲁克取得了一项名为TIMS的离子淌度技术,并打造了一种高分辨质谱仪器。当然,Makarov(Thermo)的 Orbitrap 为 Marshall(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使用高场磁铁进行的革命性和创造性的 FTMS 测量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仪器信息网曾制作离子淌度质谱技术专题,点击了解)  但我发现自己还是最容易被新兴的创新所吸引,例如,Scott McLuckey(普渡大学)的离子-离子反应研究工作让我感到惊讶,这些测量技术具有直接的商业价值,因为它们能够分散和解析否则无法解析的离子。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真正的创新可能会出现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中。例如,亨特小组开创的广泛使用的电子转移解离方法是一种由负离子与正离子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新化学。不仅如此,我认为因固相肽合成而获得诺贝尔奖的 Bruce Merrifield 会惊讶地发现 McLuckey 的团队正在质谱仪内以毫秒为单位合成分子。我也很期待看到新策略(例如 AI 方法)如何利用离子分子反应的大量动力学和热化学数据,这些数据在过去四十年中获得并用于训练理论量子化学方法,这将会很有趣。  Q:在过去的10年里,你有什么美好的回忆吗?  Clemmer:我想当我第一次看到 Martin Jarrold 正在测量的乙型肝炎病毒的质谱时,真的让我大吃一惊,我简直不敢相信会在对应的质量下看到质谱峰!这真的让我感到惊讶,并让我重新评估什么是可能的。如果你看到过 Martin 和我们的同事George Ewing在大型水团簇上制作的宽阔的、有点难看的质谱图峰,您会感激这样的谱图能被观察到。他的团队现在已经展示了在 100 兆道尔顿范围内具有尖峰的腺病毒质谱图。我仍然对电喷雾电离的微小尖端所能做的事情印象深刻。我以前的一位同事莱恩贝克 (Lane Baker) 将一个纳米孔放在质谱仪前,真正开拓了这个领域。 令人尴尬的是,我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个技术的突破会有多深远的影响。我认为这些小技巧对于捕捉分析样本非常有价值,因为这样的小液滴干燥和冷却的速度非常快。几周前,我和我的学生进行了粗略计算,结果表明小液滴的温度每秒下降超过106 度。这种热淬火速率与低温电子显微镜相似,在低温电子显微镜中,您将分析样本浸入液氮中,它们会以很快的速度冷却——从而可以保留物质结构。这表明许多微妙的、短暂的结构可以被电喷雾电离捕获。  Q:您认为未来 10 年会是什么样子?  Clemmer:我认为分析化学家还需要努力,更上一层楼,这十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例如,塑料问题,我们开始在所有东西中发现人造草皮——因为我们制造的这种材料在分解时会不断破碎成更小的碎片。另外,全球科学界还需携手联合解决如何储存碳,以及如何减缓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虽然分析检测领域有一套独特的技能来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但从化学家的角度来看,我们无法想象我们会燃烧这些奇妙的分子。化学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能量转移以及如何在分子之间来回传递能量,这些技术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重新构想和应用。此外,我相信分析科学将在负责任的制造中发挥重要作用——重要的是我们要考虑我们使用的材料和产品可能对生命健康产生的影响。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