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平皿计数法检测

仪器信息网平皿计数法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平皿计数法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平皿计数法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平皿计数法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平皿计数法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平皿计数法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平皿计数法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平皿计数法检测相关的资讯

  • 万深检测科技发布HiCC-D 型2平皿全自动菌落计数分析仪新款
    万深检测科技发布HiCC-D 型2平皿全自动菌落计数分析仪新款 有效实现2960万像素光学分辨率自动聚焦的均匀背光、暗视野2平皿彩色自动成像和自动菌落计数。配有500万像素拍照平板电脑,便于随手拍实现全自动计数菌落,使用更便捷。适合50~180mm倾注、3M纸片、膜滤、涂布、螺旋平皿及相应矩形平板。 万深检测科技为考验创新的自动菌落计数技术有效性,在日常开放式光照环境下,仅用手机拍摄的菌落照片来做全自动计数性能评测。评测对象包括:倾注法、涂布法、螺旋接种法、滤膜、3M测试片培养的各种菌落,包括花形的霉菌菌落,且对纸培养基或滤膜还允许有不同颜色、大小的网格线。 新发布的HiCC-D 型2平皿全自动菌落计数分析仪新款沿用了万深智能化的菌落自动增强技术。自动区分菌落目标与非菌落的背景,是有效进行自动菌落计数的核心点。图1、2、3显示了万深该创新技术对用手机拍摄的菌落照片自动矫正增强效果和自动计数标记结果。 无痕剔除网格及文字技术在HiCC-D 型2平皿全自动菌落计数分析仪也体现得非常完美。3M纸培养基或滤膜上存在的网格线,没影响对菌落的自动计数,其自动计数标记详见下图: 相对于6平皿自动计数分析菌落的万深HiCC-G型而言,HiCC-D 型2平皿扫描成像时间更短、价格也更低,其特别适合乳品行业中自动分类计数带网纹3M纸片培养的极微小菌落。 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wseen.com/ProductDetail.aspx?id=25&classid=27 关于万深 万深检测科技www.wseen.com是一家智能化的视觉检测解决方案提供厂家。其HiCC系列全自动菌落计数及抑菌圈测量仪(抗生素药敏效价分析)、AlgaeC藻类浮游动物计数智能鉴定系统、MIA-V显微细胞计数系统、LA-S系列植物图像分析仪(叶面积、叶色、作物冠层、根系、年轮、瓜果分析)、SC系列自动考种分析系统、大米外观品质检测系统、小麦外观品质面粉麸星检测系统、农产品霉变粒检测分析系统,以及高精度LED芯片计数系统等均有明显的可PK优势。网址:www.wseen.com邮箱:hzwseen@163.com电话:0086-0571-81387570,89714590传真:0086-0571-89714590
  • 一号文件再强调食安问题,食安检测中瓶皿洁净度起到关键作用
    一号文件概述文件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食品安全现状食品安全的隐患和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也不断增强,国内发生了很多食品安全事件,如2010年青岛毒韭菜事件、2011年瘦肉精事件等等,这些食品安全问题都直接威胁着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发展至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已逐渐趋于成熟,常见的检测技术有:1、色谱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天然毒素、农药、食品添加剂、兽药等的检测。2、光谱技术:在农畜产品、食品的品质与安全性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3、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可应用于食源性微生物、病毒、药物、真菌毒素以及转基因食品等的检测分析。4、快速检测:在现场对样品进行筛查,其特点是相对危害指标进行定性检测,检测速度快,能赢得时间,可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瓶皿的洁净度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重要性无论运用哪种检测技术,在检测中采集样品、制配样品环节必定少不了玻璃瓶皿的使用,如试管、烧杯、容量瓶、三角瓶等等,其玻璃器皿的洁净程度往往决定着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那大家都会使用何种清洗方式呢?手工刷?人力资源消费大,还不一定洗干净;换新的?不仅废料处理麻烦更是一笔不小的财力支出。何不来看看这台全自动洗瓶机?洗瓶机的清洗方式将瓶皿放入洗瓶机后,最快三键便捷启动提供完美的人机交互体验360°上下旋转喷淋臂与一对一注射式清洗完美结合瓶皿内外清洗无死角模组模块化设计,自由搭配,想洗什么就洗什么!清洗完成后自动开门,散发腔体内剩余热气,保护使用者安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一直是国家乃至全世界一直关注的一大难题,食品安全的检测在其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瓶皿的清洁度成了重中之重。全自动洗瓶机的普及及使用,是对瓶皿洁净度的保障,更是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最后防线!
  • 舜宇恒平符合国标的三聚氰胺快速液相色谱检测法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按照GB/T 22400-2008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 液相色谱法》,对鲜牛奶中三聚氰胺进行快速检测,经优化色谱条件,三聚氰胺的出峰时间在7min左右,并能与杂质峰达到基线分离,完整分析一个样品(包括前处理)的整个实验过程在20min以内。 1.仪器与试剂 LC1620高效液相色谱仪(含UV1620紫外-可见检测器1台,P1620高压恒流泵1台,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FA2004电子分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三聚氰胺标准品(99%,上海安谱);磷酸二氢钾(分析纯);磷酸(分析纯)、乙腈(色谱纯,美国Tedia)、二次蒸馏水。 2.标准品溶液配制 精密称取三聚氰胺标准品,溶于水,配制成1.0mg/mL的标准储备液,于4℃避光保存。根据实验需要,用流动相逐级稀释成适当浓度的标准工作液。 3.样品前处理 称取15g样品于50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乙腈30ml,剧烈震荡6min,加水至满容刻度,充分混匀后静置3min,取上清液,0.22um滤膜过滤,作为HPLC测定溶液。 4.色谱条件: 色谱柱:Venusil SCX 5&mu m(ID4.6mm× 250mm) 流动相:乙腈/缓冲盐=30/70(缓冲盐:80mM磷酸缓冲液,用磷酸调pH3.0) 流速:1.5ml/min 波长:240nm 进样量:20&mu l 5.精密度实验 取浓度为2&mu g/mL三聚氰胺标准工作液,按上述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以各成分峰面积计算RSD(%),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保留时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0%,峰面积RSD为0.69%。 表1 精密度实验 NO. Retention time(min) Peak High Peak Area 1 7.240 1060 9854.7 2 7.232 1062 9815.3 3 7.223 1043 9805.0 4 7.223 1088 9869.5 5 7.223 1052 9681.4 6 7.223 10709841.3 RSD(%) 0.10 0.96 0.69 图1 三聚氰胺标准品色谱图 6.标准曲线 1) 配置浓度分别为0.2、0.5、2.0、5.0、20.0、50.0&mu g/mL的三聚氰胺标准工作液。将以上6种标准工作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按浓度由低至高进样。以对照品浓度(横坐标X轴,&mu g/mL)对峰面积(纵坐标Y轴)进行线性回归,求算标准曲线,结果如下: y = 4810.3x + 137.52 r = 0.9999 2) 配置浓度分别为0.005、0.01、0.02、0.5、0.2&mu g/mL的三聚氰胺标准工作液。将以上5种标准工作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按浓度由低至高进样。以对照品浓度(横坐标X轴,&mu g/mL)对峰面积(纵坐标Y轴)进行线性回归,求算标准曲线,结果如下: y = 4116.2x + 17.618 r=0.9992 7.加样回收率和重现性实验 取已知三聚氰胺含量的牛奶样品,加入一定量的标准储备液,按&ldquo 样品前处理&rdquo 操作,平行制备3份,得到样品溶液后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分析,得到加样回收率及重现性结果,三次测定RSD为1.89%,加样回收率为100.6%。 图2 空白牛奶样品色谱图 图3 加标牛奶样品色谱图 8.检测限及定量限 依据噪声值,按3倍信噪比,计算三聚氰胺的理论检出限,为0.04 mg/kg。 具体内容欢迎致电021-64959872进行咨询。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专业致力于各类科学仪器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与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联盟,多次承担上海市科委科学仪器攻关项目,已成为科学仪器的产学研自主创新基地。公司已形成在四大领域,即分析仪器、天平仪器、物性测试仪器和前处理仪器共计一百多个品种的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建立了与顾客零距离的营销网络,客户遍及海内外。 若要了解上海舜宇恒平仪器有限公司更多的产品及实验室解决方案,敬请致电021-64956777,发送邮件至info@hengping.com或访问www.hengping.com
  • 萍乡市陶瓷研发检测中心奠基
    8月18日上午,萍乡市陶瓷研发检测中心暨龙发科技大楼奠基典礼在湘东陶瓷产业基地举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黎德廉,市委常委、副市长周敏,市人大副主任王开贵,市政协副主席李久龙,湖南大学校长助理韩绍昌,武汉理工大学学科建设处处长、教授、博导吴建锋等出席仪式。黎德廉宣布奠基仪式开始。   萍乡市陶瓷研发检测中心是适应萍乡市工业陶瓷产业发展的需要,由龙发实业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兴办的大型工业陶瓷研发检测机构。中心占地13万平米,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将建设高标准的研发大楼、工业陶瓷实验室、高科技陶瓷产品生产线。中心主要研发工业陶瓷新产品、工业陶瓷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中心建成以后,每年将向工业陶瓷行业提供100项新产品、新技术,推动萍乡市工业陶瓷产业上水平、上档次,并创造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   萍乡市陶瓷研发检测中心暨龙发实业科技大楼的建设将进一步增强陶瓷产业基地的"磁场"效应。陶瓷产业基地是湘东区建设赣西工业经济重镇的主战场,是打造中国工业陶瓷之都的重要依托。陶瓷产业基地自2006年8月开工建设以来,变化日新月异,继列入全省重点工业调度项目之后,最近又获批享受江西电网销售电价政策,铁路专用线可望在10月动工建设。目前,进驻陶瓷产业基地的企业有47家,其中16家企业正在开足马力生产,10家企业正在抓紧建设,陶瓷产业基地正由聚集发展向集群发展转变。龙发实业是在湘东本土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短短数年间跃升为全国工业陶瓷行业的龙头企业,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强大的科技支撑。通过与高等院校的合作,龙发实业拥有5项国家专利,2个国家重点新产品,今年1至7月接到的订单达1.2亿元。   周敏首先代表萍乡市委、市政府向陶瓷研发检测中心暨龙发科技大楼奠基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经济的竞争主要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建设陶瓷研发检测中心暨龙发实业科技大楼,是萍乡市加快陶瓷产业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决策。陶瓷研发检测中心的建设对塑造萍乡工业陶瓷品牌,提升陶瓷工业园区的发展水平,加速国内外人才和资本的流入,推进萍乡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 日大学开发出用于检测氢泄露的氢敏开关器件
    日本富山大学最近开发出一项钯钴合金氢敏开关器件技术,能够检测出低浓度的氢泄露并断开开关电路报警。该技术有望在燃料电池(包括燃料电池汽车)的普及中创造出良好的商业价值。  此次富山大学开发制作的钯钴合金氢敏开关器件,是利用钯钴合金常态磁性及吸收氢气后磁性降低的特性制作的。在没有氢气泄漏的正常状态时,载有钯钴合金的铜版被永磁铁的吸引而呈弯曲状,接通测试电路 当有氢气泄露时,该弯曲铜版上的钯钴合金磁性降低,铜版展平而切断测试电路,发出报警信号。与以往通过催化剂遇氢反应发热转导给半导体传感器的做法不同,该钯钴合金氢敏开关器件检测信号的传递更加直接,成本更低。  接下来,该大学将与有关企业合作,解决“缩短钯钴合金与氢气反应时间”、“降低(器件)对甲烷等其他气体的敏感性”等技术难题,进一步推动技术的实用化。
  • 3小时检出! 科学家利用单细胞拉曼光谱-重水标记技术开发出快速药敏检测方法(FRAST)
    世卫组织专家估计,到2050年,由于抗生素耐药导致的死亡人数可能从目前估计的每年70万人增加到每年1000万人,世界生产总值的损失将达到100万亿美元。导致耐药菌出现和蔓延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治疗感染类疾病时存在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目前病原菌感染在临床的检验流程如图1所示,往往需要3-7天才能从病人标本中分析出病原菌鉴定和抗生素药敏的结果。快速检测感染细菌的药敏特性对确保有效抗生素的使用和减少对广谱药物的需求起着关键作用。那么如何准确且快速的判断感染细菌的药敏特性呢?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的宋一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王明贵和英国牛津大学的Wei Huang联合团队利用单细胞拉曼光谱-重水标记联用技术开发了一种适用于血液和尿液标本的快速药敏检测方法(FRAST),该方法将尿液和血液标本的药敏检测时间由3-4天分别缩短为3小时和21小时。 图1. 传统尿液和血液样本的药敏检测时间与FRAST的比较 FRAST方法基于拉曼光谱——重水标记联用技术,其主要原理为,细菌可通过重水(氘代水)培养可实现氘元素的标记,使拉曼光谱中的碳-氘峰成为单细胞水平细菌代谢活动的标记物。在抗生素作用下,易感菌代谢活性会受到抑制,而耐药菌则不受影响并产生明显的碳-氘峰,因此可以克服临床微生物试验对长时间培养的要求,使快速药敏成为可能。 FRAST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对于尿液感染标本,首先进行离心收集细菌,然后在共聚焦显微拉曼系统下对细菌观察并进行拉曼指纹图谱的采集,这一过程可判断尿液中是否有菌及菌量,同时将采集到的图谱利用机器学习模型与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准确预测样品中细菌的革兰氏阴阳性并以此选择合适的药敏板。将尿液加入到药敏板并作用1h后加入重水,待重水标记1h后离心洗涤样品并采集拉曼信号,通过对抗生素作用下的C-D峰的强度的统计计算读取最小抑菌浓度(MIC)。对于血液标本,则是在血培养瓶内进行培养,血培养瓶报阳后用同样的方法采集拉曼光谱并计算MIC值。 图2. FRAST用于临床尿液样本和血液样本的药敏试验流程图 在该研究中,团队对包含质控菌株和临床原始标本在内的超过3000个样本采集了6万余张单细胞拉曼光谱,并与临床金标准(微量肉汤稀释法或临床自动药敏系统)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FRAST方法对革兰氏染色结果的预测准确率为100%(图3),药敏结果与金标准总体一致率大于88%。与其他基于Raman-DIP的病原菌药敏研究相比,该研究国际首次证明单细胞拉曼与重水标记结合可用于分析真实的尿液或血液标本中病原菌的耐药性,而且基于拉曼的革兰氏染色预测方法的整合使得FRAST成为相对独立完整的测试方法,临床医生可以无需其他手段辅助,完成“从样本到报告”的快速诊断。与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耐药分子诊断技术相比,FRAST药敏是基于抗生素对细菌作用的表型,因此该结果不会因未知的耐药机制或基因表达调控影响而产生对药敏的误判。 图3. FRAST方法可以准确预测病原菌的革兰氏染色分类结果 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论文标题为Development of a Fast Raman-Assisted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 (FRAST) for the Antibiotic Resistance Analysis of Clinical Urine and Blood Samples。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科研仪器设备研制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nalchem.0c04709
  • 万宇平: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在农产品和食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和发展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6月5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农业仪器应用技术分会主办,北京雄鹰国际展览公司承办的2012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国际论坛暨展览会(CFAS 2012)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届论坛特别邀请到了多位食品、农产品监管部门的领导和食品质检领域的著名学者做主题报告。   如下是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万宇平总经理报告的精彩内容: 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万宇平总经理 报告题目: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在农产品和食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和发展   报告伊始,万宇平总经理谈到:“目前,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学检验仪器设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仪器的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个性化以及小型便携化等成为了医学设备新的发展方向。目前,雅培的Aeroset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每年可完成150万次检验,每小时可完成2000次检测。目前我国有着全自动化临床检验系统装备的医院还很少,而日本国立大学院70%以上的医院配备了不同规模的自动化系统,这就要求国产仪器需要将快速检测纳入医学领域的重点发展目标”。   关于食品安全与品质现状,万宇平总经理讲到:“目前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频发,因此食品的快速检测技术符合中国国情,在探索食品安全监控体系的解决之道中意义重大。但是食品安全和快速检测技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食品检测过程中还缺少国家标准;检测设备配套设施不全、准确度不高;还有突发应急事件检测难度大;专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   接着,万宇平总经理谈到:“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检测时间更短、灵敏度更高、仪器微型自动化、检测方法集成化、检测产品国际化和检测方法标准化等”。   随后,万宇平总经理又讲到:“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法较其他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灵敏度较高、试剂较稳定。而且,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在乳品、水产品、畜禽产品、蜂产品、粮食制品、饲料检测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另外,目前生产化学发光检测产品的国外厂商主要有贝克曼、罗氏、雅培、日本东曹等;国内的厂商主要有泰格科信、科美、波生、安图等”。
  • 茄科作物病毒检测技术获突破 新技术检测灵敏度是常规方法的100倍
    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有害生物检测与监测技术研究首席专家张永江团队研制出针对茄科作物易感的4种重大病毒的一步法高精准检测技术,填补4种病毒同步检测的国际空白,检测灵敏度是常规方法的100倍,检测时间也大大缩短,可为马铃薯、番茄等茄科农产品的田间疫情监测和口岸检疫等提供快速高精准检测手段。该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发表。植物病毒是制约农作物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由于病毒个体极其微小,肉眼看不见、摸不着,在发生初期很容易被忽视。快速、准确、灵敏、实用的检测技术,是防止病毒入侵、生产无毒种子种苗、病害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的前提和关键。茄科作物主要包括马铃薯、茄子、番茄、辣椒、枸杞等,是许多病毒的易感寄主。其中,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辣椒轻斑驳病毒、番茄花叶病毒和番茄斑驳花叶病毒等4种病毒较为常见,会造成植株花序减少,果实病变甚至坏死,减产甚至绝收。针对我国茄科作物病毒病害防控对病毒检测技术的需求,张永江团队研发了一种一体化反应技术,可快速筛选并准确检测出茄科作物易感的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辣椒轻斑驳病毒、番茄花叶病毒和番茄斑驳花叶病毒。该技术攻克了茄科作物易感病毒症状相似、种类多、基因差异小的检测难题,检测灵敏度可达1皮克/微升,而目前的常规检测方法是100皮克/微升。此外,单个样本中四种病毒的检测时间从大约5小时,缩短至约1小时,检测成本降低40%。
  • 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助力挥发性有机小分子的高灵敏检测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的宋一之团队与尹焕才团队在高灵敏增强拉曼气体传感方面取得进展。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具有超高灵敏性的柔性多孔三维玫瑰花枝状纳米增强基底,可实现气相与液相中有机小分子的高灵敏检测。研究成果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高灵敏微量气体传感在环境污染研究、人体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测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迄今为止,已有多种分析技术被用于气体检测,但大多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分析过程耗时等缺点。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作为一种有力的痕量分子检测工具,可利用基底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耦合和电荷转移效应大幅增强目标分子的拉曼散射信号,具有高灵敏、简单、快捷、无损和特异指纹识别的特点,在气体传感领域具有突出的优势。对此,该研究通过化学生长与微纳加工相结合的方式在柔性多孔滤膜上制备了纳米氧化锌金属三维异质结构(图1),并利用酰胺反应选择性地捕获腐胺和尸胺分子,实现了低浓度气体分子的高灵敏定量检测(腐胺检测限:1.26×10-9 M,尸胺检测限:2.5×10-9 M),比同类研究报道的检出限高出2~3个数量级(图2);另外,还实现了在液相中的超高灵敏度定量检测(腐胺检测限:3.2×10-16 M,尸胺检测限:1.6×10-13 M),比同类研究报道的检出限高出6~9个数量级,充分证明了该SERS传感器在液相与气相有机小分子检测的巨大潜力。鉴于该三维柔性SERS基底的多孔特性和优异的增强性能,将其与微流体装置和便携式拉曼光谱仪集成,搭建SERS快速检测系统,有望实现气溶胶中细菌、病毒和污染物的高效捕获与富集,充分发挥该三维基底在气溶胶的高灵敏检测领域的技术优势。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江苏省重点研发产业前瞻项目、中科院科研仪器装备研制项目等项目的经费支持。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analchem.1c05013图1 基于三维玫瑰花枝状SERS传感基底构筑方法及有机气体分子检测策略图2.液相中(a-f)与气相中(g-l)不同浓度腐胺与尸胺的SERS光谱
  • 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舜宇恒平仪器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坚持&ldquo 品质创造信赖,创新引领发展&rdquo 的理念,致力于各类科学仪器的研发、制造和销售。针对&ldquo 三聚氰胺&rdquo 事件,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参考国标对检测方法及配制进行优化,为您提供三聚氰胺检测包括分析方法及推荐仪器配置在内的全套解决方案。 仪器与试剂: LC1600高效液相色谱仪(含UV1600紫外-可见检测器1台,P1600高压恒流泵一台);AT-330色谱柱温箱;FA2004分析天平;TGL-16G-A离心机;三聚氰胺标准品(99%);辛烷磺酸钠(色谱纯);磷酸(分析纯)、乙腈(色谱纯)、纯净水(娃哈哈)。 样品前处理: 称取2g酸奶样品与50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乙腈:水=50:50混合溶液15ml,充分混匀后超声提取15min。取提取液250ul,加入0.1mol/l盐酸750ul,混匀,以12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0.22um滤膜过滤,作为HPLC测定溶液。 加标样品同法制备。 色谱条件: 色谱柱:Globalsil C18 5&mu m(ID4.6mm× 250mm) 流动相:乙腈/缓冲盐=15/85(缓冲盐:10mM辛烷磺酸钠水溶液,含0.1%磷酸) 流速:1.0ml/min 波长:240nm 温度:40℃ 进样量:20&mu l 实验结果: 1. 三聚氰胺标准品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1 三聚氰胺标准品 三聚氰胺标准品浓度为0.569&mu g/ml,进样5次保留时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3%,峰面积RSD为0.57%。 2. 标准曲线: 配置浓度分别为0.142、0.284、0.853、1.422、7.110、14.220&mu g/mL的三聚氰胺标准溶液。将以上6种标准溶液在下述色谱条件下按浓度由低至高进样。 3. 实际样品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2 空白酸奶样品 图3 加标酸奶样品 4. 检测限及定量限: 依据噪声值,按3倍信噪比,计算其理论检出限,为0.221 mg/kg;按10倍信噪比,计算其定量限,为0.738 mg/kg。 5. 定性定量结果: 样品中的三聚氰胺含量为1.844ug/ml,三次测定RSD为1.37%,加样回收率为87.2%。 本分析方法适用于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具体内容欢迎致电021-64959872进行咨询。
  • 瑞利开发出三种含砷兽药高灵敏检测技术
    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开发出三种含砷兽药的高灵敏检测技术!   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是国内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技术的开拓者和最前沿技术的拥有者。自1998年以来,在一直致力于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技术仪器硬件研发的同时,也坚持自主开发各种元素形态的分析方法。在开发出AF-610D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器的同时,砷元素分析方法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近期,我公司利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技术,依靠国内唯一能满足GB11606分析仪器环境试验方法的全封闭一体化且恒温控制的高稳定紫外消解系统,成功开发出三种含砷兽药高灵敏检测方法。采用普通的C18柱和极为简单的分离条件,成功地实现了PASA, NPAA, NHPAA三种含砷兽药高灵敏检测。上述三种砷形态的最小检出浓度均小于0.5ng/mL,高效能紫外消解系统所能消解的最大浓度为10000 ng/mL,线性范围可高达4个数量级,重复精度均小于2%。 表1: 三种含砷药物的名称及结构式 图1: 三种含砷兽药的分离谱图 图2:瑞利公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AF-610D型 图3:瑞利公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AF-610D2型
  • 食品中常见过敏原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食物过敏是指过敏原蛋白引起的异常或过强的免疫反应,从免疫学机制而言,可以将食物过敏反应分为4 种类型,即:免疫球蛋白(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II型细胞毒性超敏反应、III型免疫复合型超敏反应以及T细胞介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目前可以从广义的角度将食物过敏分为IgE介导和非IgE介导两大类,其中以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反应最为常见。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是指过敏原与特异性抗体形成复合物后,与细胞(如肥大细胞、嗜碱性细胞)相结合,随后细胞释放组胺、5-羟色胺及白三烯等大量活性介质,这些物质作用于组织与器官,引起局部或者全身性的过敏反应。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的宁亚维和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的李 强*、张 岩*等人介绍了8 类常见致敏食品中主要过敏原的结构与致敏特点,对常用的食物过敏原方法以及现阶段一些新兴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检测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期望能对促进食物过敏原检测方法的开发提供参考。1、食品中常见过敏原大豆大豆引发的过敏为IgE抗体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会损害患者的皮肤系统、呼吸系统以及消化系统,引发荨麻疹和皮疹等皮肤病,呼吸障碍、呼吸急促、哮喘等呼吸道疾病,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甚至会导致过敏人群发生过敏性休克。世界过敏原数据库收录数据显示,引起过敏反应的大豆过敏原43 种,但大多数过敏反应由两种主要过敏原蛋白引起,即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小麦小麦中蛋白含量占10%~15%,按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主要分为4 类: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这些蛋白成分是小麦中的重要营养物质,同时也是小麦过敏原的主要来源。与小麦过敏相关的疾病主要有小麦运动激发过敏症、接触性荨麻疹、特异性皮炎、面包师哮喘症、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大多数小麦过敏涉及的是轻度反应,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导致生命危险。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免疫学会联合会过敏原命名小组分委员会已经提供了13 种小麦过敏原,包括Tri a 14、Tri a 18、Tri a 19、Tri a 20、Tri a 25、Tri a 26、Tri a 36、Tri a 37、Tri a 41~Tri a 45。坚果类能够引起过敏反应的坚果类食物主要包括杏仁、腰果、核桃、榛子、开心果、巴西坚果等,过敏人群食用后,会出现胸闷、咽喉痛,呼吸困难以及恶心、胃痉挛,呕吐腹泻等症状。坚果一般作为植物的种子或者果实,因此大多数坚果蛋白属于3 种保守的种子贮藏蛋白,包括2S白蛋白、7S豆球蛋白和11S豆球蛋白。2S白蛋白属于醇溶蛋白超家族,此家族中的植物源性过敏原具有低分子质量和序列中含有多个半胱氨酸残基的特征。通常,8 个半胱氨酸参与建立4 条链内的二硫键,构成蛋白质三维结构所必需的α-螺旋。醇溶蛋白超家族的大多数过敏原由于其结构小而紧凑,对热、pH值和胃肠道酶具有高度耐受性。花生花生常引起食物过敏反应,过敏症状包括血管性水肿、低血压、腹痛到危及生命的哮喘和过敏性休克等。目前花生中已鉴定出16 种蛋白质过敏原,并将其命名为Ara h 1~17,由于Ara h 4与Ara h 3的序列重复率大于90%,因此2012年Ara h 4被重新命名为Ara h 3.0201,将其与Ara h 3作为相同的过敏原。50%以上过敏患者血清IgE检测结果表明,最常见的花生过敏原为Ara h 1~3和Ara h 6。牛奶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主要包括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两类,分别占乳蛋白总量的80%和20%。乳蛋白是主要的食物过敏原,常引起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牛奶过敏通常表现为湿疹、特异性皮肤炎等皮肤症状以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大便干燥等消化道症状。牛奶中的过敏原主要有3 种,分别是酪蛋白以及乳清蛋白中的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鸡蛋鸡蛋也是引起食物过敏的主要食品之一,过敏症状主要表现为湿疹、皮炎和风团疹,消化道出现呕吐、腹泻、胃食道反流等。鸡蛋中的主要过敏原有6 种,蛋黄中存在2 种,分别是α-卵黄蛋白和卵黄糖蛋白;蛋清中有4 种,分别是卵类黏蛋白、卵白蛋白、卵转铁蛋白和溶菌酶,这4 种蛋白分别占蛋清蛋白总量的11%、54%、12%和3.5%。鱼类鱼类肉质鲜嫩且营养价值高,但是鱼类常引起过敏人群发生食物过敏反应。过敏症状主要表现为脸红、荨麻疹、恶心呕吐、腹泻、体温逆转、视力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以及血压下降、心传导阻滞等心血管症状。鱼类主要过敏原为小清蛋白、醛缩酶和烯醇化酶。小清蛋白具有保守蛋白结构,分子质量为10~13 kDa,属于食物过敏原中最大的蛋白质家族之一的钙结合蛋白。小清蛋白的热稳定性极高,对食品加工和酶消化的耐受能力极强,不容易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去除,因此小清蛋白是导致70%以上的鱼及鱼类产品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其次,醛缩酶和β-烯醇化酶也是重要的鱼类过敏原,分子质量分别为40 kDa和47~50 kDa。醛缩酶和烯醇化酶对热处理敏感,对食品加工的耐受度低于小清蛋白,因此过敏反应的发生概率也低于小清蛋白。甲壳及贝类甲壳及贝类食品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然而因含有过敏原常引起过敏人群发生海鲜过敏反应。过敏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的胃肠道症状,也会导致指尖和脚趾的刺痛感,甚至出现肌肉麻痹。甲壳及贝类过敏原主要存在于肉的可食用部分,其主要过敏原包括原肌球蛋白和精氨酸激酶。2、食物过敏原常用检测技术基于蛋白水平的免疫学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基于免疫酶的特点对待测物质进行免疫测定,检测结果可根据底物与酶反应后的产物颜色对抗原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ELISA法根据检测原理以及检测对象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型,用于食物过敏原检测的主要是夹心法和竞争法。ELISA法是目前在食物过敏原的检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现阶段多采用成品化的试剂盒进行样品检测。ELISA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抗体对致敏蛋白的识别,但由于食品加工过程中蛋白结构的改变使抗体无法准确识别结合部位,导致检测灵敏度下降,容易产生假阳性结果。虽然ELISA法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仍是主要的食品过敏原定量方法,尤其是在检测花生、大豆和鸡蛋等过敏食物中的致敏组分应用较广。免疫层析技术:免疫层析技术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原理的扩展应用,层析时,标记物与待测物之间形成的复合物被相应的配体捕获而聚集到硝化纤维膜上的检测线上,之后复合物在膜上呈现出标记物所带有的颜色,最后可通过纤维膜上显色条的有无、颜色的深浅和反射光线强弱等实现定性或定量检测。免疫层析技术多应用于花生、榛子等坚果的过敏原检测,也有研究人员将其应用到鱼类过敏原的检测中。免疫印迹技术:免疫印迹技术,又称蛋白质印迹技术。该法首先利用凝胶电泳根据蛋白质分子质量的不同将样品分离,随后将凝胶上的蛋白质样品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使用放射性物质或者酶标记抗体来进行样品的检测与分析。免疫印迹技术主要用于食物过敏原的鉴定以及半定量分析,Willison等利用小鼠单克隆抗体4C10对杏仁主要过敏原Pru du 6的构象表位进行定位,免疫印迹实验的分析中,该单克隆抗体与非还原性的Pru du 6发生反应,证明了该过敏原构象表位识别的准确性。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主要由生物识别元件和信号转换元件两大部分组成,通过将目标分析物与识别元件进行特异性结合后将产生的物理、化学信号转化为可以检测的光、电信号以达到检测目的。目前用于食物过敏原检测的传感器主要为免疫传感器,根据测定原理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场效应生物传感器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等。基于基因水平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体外模拟体内的DNA复制,利用扩增后的核酸产物来进行样品检测。通过在PCR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基团产生的荧光信号变化来动态监测整个反应过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食物过敏原的检测中应用更加广泛。传统PCR技术主要对样品进行定性检测,而实时荧光定量PCR可以实现多种复杂食品中过敏原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物种的鉴定。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LAMP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技术,通过设计4~6 条特异性引物,使用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在等温条件下每小时将目标基因扩增9~10 倍。由于其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目前已经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转基因食品检测以及过敏原成分检测等多个方面。质谱技术近年来,随着质谱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在食品过敏原检测中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使用质谱法检测食物过敏原时多与高效分离纯化技术如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相结合,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为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在选择合适的样品预处理方式和稳定的特征肽段的前提下,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尽管质谱法在应用时需要昴贵的仪器以及专业的技术人员,但质谱法具有快速、高特异性、高通量的优势,可以克服免疫学方法存在的通量低和交叉干扰的弊端,也克服了 PCR技术不能直接检测致敏蛋白质的缺点,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3、新型食物过敏原检测技术每种食物过敏原检测技术都兼具优缺点,没有一种单独的方法能够将所有优点结合起来,对所有相关的过敏性食品成分进行经济、可靠、快速和明确的识别和定量(图1)。对于一些复杂的分析样品,可能需要使用一种以上的技术来进行全面的检测。结 语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仍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明确食品中的过敏原并建立相关的检测技术对于预防食物过敏的发生至关重要。在目前的食物过敏原检测技术中,基于蛋白水平的ELISA检测技术和基于核酸水平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已经逐渐商业化、标准化。蛋白质容易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变性、聚集等现象,导致其线性表位以及构象表位发生改变,给过敏原的检测带来困难,因此更容易造成检测误差,出现假阳性以及假阴性结果。相比之下,核酸检测更不易于受到外界条件影响,但由于是间接性检测,无法检测到蛋白质谱引起的过敏反应。而质谱法既可以改善免疫学方法中存在的检测通量低和交叉干扰的影响,同时避免了核酸检测技术不能直接检测致敏蛋白的缺点,能够对蛋白质和多肽进行明确鉴定,并且可以同时检测多种过敏原。但昴贵的仪器成本以及对检测人员的高素质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为了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有两点:一方面,开发有效的过敏原减除技术,如通过热加工、高压及微生物发酵降解等方式降解过敏原蛋白从而降低致敏性;另一方面,开发便捷、快速、高效的过敏原检测技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避免摄入过敏原。
  • 盛奥华发布盛奥华SH-700型触屏式一体机检测仪新品
    可广泛应用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污水处理厂、环保监测站、石化、造纸、制药、印染、纺织、皮革、酿酒、乳业、电子、市政工程等行业(比色管比色)(比色皿比色)SH-700型(V10)触屏式一体机测定仪※采用7寸全触摸彩屏,集消解、测量一体化测量方式※同时支持比色皿和比色管两种比色方式(选配)※操作简单,测量项目自由切换,用户可根据需求任选7项指标进行定制※内存100条曲线,15条标准曲线,85条扩展曲线可在不同环境、不同废水等条件下自由应用※温度设定室温~200℃,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调节,兼容性更广※仪器可根据标准样品来计算存储曲线※内置打印机,可打印当前数据,查询历史数据※冷光源、窄带干涉、光源寿命长达10万小时※消解功率随负载数量自动调整,智能恒温控制,延时保护※温度、时间可随意调节并保存※采用后置式分光技术,避免外界光干扰,测试数据更加稳定可靠※具有物联网系统,支持数据上传云端,可实现远程数据查看下载功能波长范围:400-750nm 误差范围:≤±5% 曲线数量:100条批处理样:15个/批抗氯干扰:{cl-}<1200mg/l;{cl-}<4000mg/l控温范围:室温-200℃消解温度:165/123±0.5℃消解时间:10/30分钟产品尺寸:400*280*180mm工作电源:AC/220V±10%/50Hz整机重量:5KG可定制测量项目测量范围比色皿比色试管比色COD5-50mg/L30-6000mg/L(分段)5-200mg/L200-6000mg/L(分段)氨氮0.01-100mg/L(分段)0.01-100mg/L(分段)总磷0.001-8mg/L(分段)0.001-8mg/L(分段)浊度0-200NTU0-200NTU色度0-500度0-500度铅0-4mg/L0-4mg/L铜0-2mg/0-2mg/镍0-5mg/L0-5mg/L铬0-2mg/L0-2mg/L铁0-5mg/L0-5mg/L锌0.02-1mg/L0.02-1mg/L总铬0-2mg/L0-2mg/L高锰酸盐指数0-5mg/L0-5mg/L甲醛0-4mg/L0-4mg/L硫化物0-1mg/L0-1mg/L硫酸盐8-150mg/L8-150mg/L亚硝酸盐氮0-0.2mg/L0-0.2mg/L余氯0-3mg/L0-3mg/L总氯0-3mg/L0-3mg/L苯胺0-2mg/L0-2mg/L氟化物0-2.5mg/L0-2.5mg/L试管架、冷却架、预制试剂、固体试剂、反应管、比色皿架、半自动加液器等凡是我方提供的仪器,运输、包装等费用均由我方承担;一年之内免费保修,一年后进行有偿服务。凡是我方提供的仪器一年以后均按照供货范围表的报价进行有偿服务。 创新点:本机采用7寸全触摸彩屏,集消解、测量一体化测量方式;同时支持比色皿和比色管两种比色方式(选配);一次可同时测定15支水样;具有物联网系统,支持数据上传云端,可实现远程数据查看下载功能; 盛奥华SH-700型触屏式一体机检测仪
  • 赵国屏院士:基因检测将逐渐走入民间
    生化检测标准化,与每个人的健康与疾病预防密切相关。中科院院士赵国屏昨天在深圳受聘为全国生化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物方法工作组顾问,他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生化检测标准化将推动生物产业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将让更多人受益。 记者:您认为全国生化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物方法工作组成立有何现实意义? 赵国屏:生化检测是个通常的名词,有各种各样的技术,用在各种各样的地方,测序技术也越来越多在临床、海关上应用,这样一来高科技就和人民群众产生了联系,但是老百姓又不太会用,就需要国家标准和工作组了。 记者:国外在生化检测上有没有类似的标准? 赵国屏:国外的类似标准还没有听说过;但我想在临床等方面,一定要有个原则。这个原则也不太难难定,比如做微生物的检测时,对检测的灵敏度、重复性、准确性等,每个步骤都有具体的要求;不是单一的要求,而是一个复合的标准。 记者:我国生化检测整个行业目前的状况是什么样? 赵国屏:这个行业还是处在早期、起步阶段,国外也在发展的过程中。目前基因检测收费还比较高,以后会慢慢走入民间。 记者:为什么这个工作组会选择在深圳成立?在生化检测标准化上,深圳具有哪些优势? 赵国屏:这不是偶然的。从基因组测序的量来说,全世界任何一个城市和机构大概都没有深圳大,华因康公司是中国唯一拿出自主研发测序仪的企业,深圳市政府也非常支持。这些都为在深圳发展生化检测提供了很好的优势。
  • 奶瓶中化学物迁移的阶梯检测法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新的质谱方法用以检测从塑料奶瓶迁移到奶液中的未知物质。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尽管全世界有不计其数的塑料奶瓶在使用中,但对从奶瓶迁移至婴儿食品中化学物质的研究非常有限。从双酚A被禁用后,聚碳酸酯瓶销量出现下降。这些塑料奶瓶中的有害物质有可能诱发人体的一系列疾病,特别是可能带来生殖系统不调或基因毒性。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这种塑料奶瓶的代替品是用聚丙烯和聚酰胺制造而成的奶瓶。但是,欧洲科学家认为并没有充分的调查结果说明新奶瓶的潜在化学物质迁移情况。也许这种奶瓶中的其它有害物质会造成健康影响,特别是对小宝宝。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新的方法发表在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质谱杂志),这种阶梯式的步骤也适用于其它食物容器。这种方法非常实用,用六个市售婴儿奶瓶的案例试验来阐释,不依赖于之前的化学物相关知识。方法中食物模拟物是乙醇溶液。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第一个步骤是GC/MS,首先用四极杆质谱和离子库来查找配对质量。如果有的峰不能确定,那么再使用更高分辨率的质谱来得到碎片离子的精确值,并从其它的数据库来查找化学元素组成。然后用软电离和飞行时间质谱来测定分子离子。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潜在迁移物质都具有挥发性的或者都适合使用GC/MS。所以,在待测物不适合GC/MS时可以使用LC/MS Q-TOF检测。这些检测发现将用以建立塑料生产中化学物和添加剂的数据库。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这个方法可以检测出很多潜在迁移物,如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十二内酰胺二聚体、棕榈酸酯和十八碳烯酸等。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虽然研究人员在方法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他们强调这个试验“需要具有一定的分析经验和洞察力,是一个具有挑战而又相当单调的工作。”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编译:郭浩楠 /span /p
  • 舜宇恒平与上海光谱联手打造农药残留检测联用仪器(系统)
    农药残留检测一直是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和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从中国国情出发,针对食品安全中农残检测的难点和特点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性价比、并能达到国际和国内标准要求的高效农残检测联用仪器(系统)。   2008年,舜宇恒平与上海光谱共同承担了“农药残留检测联用仪器(系统)”项目,经过近三年的大力研发投入,该项目于日前顺利通过了上海市科委的验收。上海理工大学庄松林院士任专家组组长,专家组由来自政府检测机构、高校以及仪器厂家等不同领域的多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本项目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该项目打破了目前国内农残检测所用中高端仪器由国外垄断的局面,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农残检测联用仪器(系统)包括全自动快速溶剂萃取仪、凝胶渗透色谱净化仪、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三个主要部分,可做到将样品快速有效的处理和净化、高效分离和高灵敏度检测,为用户提供了从样品萃取、净化到定性定量分析的整套农残检测的解决方案。   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国家限制常见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并建立了与之配套的应用分析方法,不仅符合目前食品中农残检测的要求,对样品前处理方法也做了改进,简化步骤,减少溶剂用量,可同时处理多个样品,实现自动化操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专家组听取项目汇报 专家组考察仪器现场   舜宇恒平和上海光谱简介: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系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专业致力于天平仪器、分析仪器、前处理仪器、物性测试仪器等各类科学仪器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不仅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高品质的仪器产品,还为用户的不同应用需求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更全面的服务于用户。   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一直把创建民族品牌作为立业目标,把技术革新、技术更新和技术创新作为立业之本,开创出有自己特色的科技发展之路,主要产品有原子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 舜宇恒平仪器推出BA01型血液酒精检测仪
    新的道路安全交通法提高了对酒后驾车违章的处罚力度,根据交警司法部门查禁酒后驾车第一线的检测需要,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推出了BA01型血液酒精检测仪,针对血液酒精含量进行快速准确和自动检测。 BA01型血液酒精检测仪采用先进的微型气相色谱原理,整机一体化设计,体积小巧紧凑,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且软件界面友好,仅需通过一次进样,专用软件便可自动获取酒精含量的检测数据,分析时间小于10min,非常适合车载和现场检测,是全国各地基层交警司法部门针对血液酒精含量进行快速准确和自动检测的理想专用仪器。 联系方式: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地 址:上海市虹漕路456号8号楼5-6楼 公司总机:021-64956777 营销热线:021-64951010 E-mail:info@hengping.com http://www.hengping.com
  • 专注包装检测仪器 重点拓展海外市场——访广州标际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马平
    “CHINAPLAS 2023 国际橡塑展”展会以“启新程塑未来创新共赢”为主题,携手逾3,900家全球高质量展商,一连四天上演橡塑科技的“塑”度与激情。展会同期,还将举办科技讲台、创新×设计、专精特新 橡塑“星势力”、塑说市场大本营、橡塑行业众创艺术装置:可持续共鸣体、第四届CHINAPLAS x CPRJ 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等活动。仪器信息网作为大会合作媒体出席了本次橡塑展,与此同时,广州标际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100多家仪器厂商也亮相展会现场。展会现场,仪器信息网采访了广州标际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马平,马经理为我们介绍了广州标际此次带来的仪器展品以及广州标际下一步的市场发展规划。以下为采访视频详情:
  • 迪马科技发布《塑料奶瓶中迁移双酚A检测》解决方案
    从2011年4月20日起,卫生部就《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食品容器公告事宜》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部门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拟自2011年6月1日起,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食品容器(如奶瓶)生产和进口。自2011年9月1日起,禁止销售含双酚A的婴幼儿食品容器。例如婴儿奶瓶等。但双酚A允许用于生产除婴幼儿奶瓶以外的其他食品包装材料、容器和涂料,迁移量应当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 双酚A,也称BP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制造的化学物质,被广泛用于化工产品和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如婴儿奶瓶、餐具、微波炉器皿、食品包装容器的涂层、饮料瓶以及供水管道等。 科学研究表明,双酚A在加热时能析出到食物中,可能会扰乱人体代谢过程,对婴儿发育、免疫力有影响,甚至致癌。此外,双酚A有雌性荷尔蒙效果,可能会导致婴儿出现女性化变化。考虑到婴幼儿属于敏感人群,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护婴幼儿健康,因此决定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食品容器。 目前我国只有一份适用于所有PC瓶的现行国家标准,就是GB14942-1994《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里面对双酚A用量规定:一升蒸馏水中所含的酚须&le 0.05mg,在GBT 23296.16-2009 食品接触材料 高分子材料 食品模拟物中2,2-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对具体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规定。 迪马科技在借鉴国标的基础上,建立了塑料奶瓶中迁移双酚A检测方案。 关于迪马 迪马科技是一家致力于研发制造科学、高效的化学分析产品,提供完善服务和全面解决方案的知名色谱消耗品制造商,在色谱填料研发,色谱柱制造和相关分离产品等多个技术领域始终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核心技术产品包括:液相色谱柱、气相色谱柱、固相萃取柱、色谱溶剂和化学标准品。
  • 【评论】采样成为土壤检测行业的技术瓶颈
    p   随着《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的发布,很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未来五年我国的土壤检查市场潜力巨大,可高达520亿元。 /p p   土壤污染实际状况的把握和风险管控的前提是采样的代表性和检测的准确性。但是笔者在考察中发现,实际操作时,土壤采样的代表性、采样密度以及检测准确性等有时却成为了土壤检测的技术瓶颈。 /p p   事实上,土壤本身是个高度不均匀的介质,采样误差远远大于分析误差。 /p p   有研究对1亩地这样一个土体性质变化不大的地块随机选取9 个样点,分别采集9 个土样,分析土壤有效磷含量。结果发现样品间的方差是平行样的6倍,是仪器读数重复的73倍,足见采样误差比起仪器分析误差大得多。 /p p   同样的,另一个案例对一个长40米宽32米的田块进行8米× 8米的网格采样,对所采的20个样品分析全氮发现,采样误差远远大于分析误差。 /p p   因此土壤污染研究中的采样问题可能成为时下土壤检测行业的瓶颈。为此我们有必要说说土壤采样如何减少误差这一问题。 /p p   土壤是个开放体系。在生态系统中,土壤位于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核心圈。土壤圈本身是个开放体系,和四个圈层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大气圈和水圈的污染物质一部分会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根据进入途径的不同,重金属等污染物在空间分布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对于通过点源如冶炼厂的污染排放进入土壤的污染物,其以污染点为中心分布,同时,污染物的空间分布还受常年主导风向的影响显著,点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受到点源的排放量、烟囱高度、地形、气象条件的影响。 /p p   对于水源污染,一般呈现沿着河流两岸污染的线型分布特征,且受地形影响很大。由于土壤具有较大的吸附性能,进入稻田后,重金属在田块中非常不均匀。据日本科学家研究,一个54米长的田块中,镉、锌、铅等元素的浓度可以相差一倍,镉分别是2.02和1.04毫克/千克,铜分别是 348~168毫克/千克,锌分别是101~53.1毫克/千克 且田块左右两侧数值也不尽相同。而在我国台湾地区的研究中,一个50米的田块进水口的镉浓度可以高达7.0毫克/千克,而出水口可以低到0.2毫克/千克,相差高达35倍。如果没有多点采样,容易对田块的污染状况进行误判。 /p p   在大气、水等环境要素中,唯有土壤是个最不均匀的介质。土壤是一个多相的疏松多孔体系,同时也是一个胶体体系、化学体系、生物体系,还是一个氧化还原体系。 /p p   所以污染物进入土壤后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而重新分布。固然到达土壤表面的污染物主要分布于土壤的表面,但重金属主要是被黏土矿物部分吸附,因此其之后的分布则受到黏土矿物分布的影响。有研究测定土壤表层0~15厘米的土壤镉含量为5.0毫克/千克,但如果分离出其黏土部分,测定到的镉含量则高达18毫克/千克。由于土壤中镉主要吸附在其中的黏粒上,所以采集土样时主要土壤质地的差异将带来显著的影响。 /p p   因此,在耕作过程中,土壤颗粒的再分布容易造成土壤重金属的分异。有日本科学家研究表明,在进行犁耙田后,由于土壤黏粒的上浮以及随后其沉淀于土壤表层,水田表层3厘米土层的重金属含量可以比其下的土层高出一倍以上。所以采样时务必上下均匀取样,否则容易带来误差。 /p p   在进行重金属分析的采样过程中,除了避免采样工具和器具带入的污染外,必须确定采样方式(蛇形、对角线、梅花点等),进行多点采样(通常5点或以上)、采集混合样 单点采样则必须是上下均匀采样。而对其他有机污染物的采样,考虑到污染物的性质(挥发性、光分解等),更应该采取各种相对应的采样对策,以确保采样带来的误差降到最小。 /p
  • 过敏原检测结果存疑问
    6月19日上午,戴着大口罩的安徽女孩小梅疲惫地坐在北京一家医院变态反应科的候诊区,周围是摩肩接踵、操着南腔北调的病人。戴口罩的不止小梅一个,他们不是害怕当下的甲型流感,而是为了挡住让自己不停打喷嚏、流眼泪的过敏物质。那些漂浮在空气中的“恶魔”,到底是什么呢?在小梅的包里,揣着多家医院的检查结果。这些五花八门的检查,曾给了小梅希望,但也带来了更多的困惑。   过敏是个富贵病   小梅只是日渐增多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的一位。过敏,因其表现各异,病人会求助于皮肤科、呼吸内科、儿科、变态反应科等科室。目前我国还没有人群患病率统计,但越来越多的病人已让医生疲于应付。   据介绍,过敏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富贵病。20%—40%的人一生中都曾罹患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急性荨麻疹、婴儿湿疹、接触性皮炎、食物/药物过敏、过敏性休克等,其中过敏性休克是最致命的。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尹佳教授提供了国外一组数据: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率约为0.05%—2% 过敏性休克已经影响到1.21%美国人的生活,有1100万人曾经历过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 英国1990年到2004年的住院病人过敏性休克发生率增加了7倍,其中因食物过敏诱发的过敏性休克增加了5倍,还未包括急诊病人,并且,自1991年以来,治疗过敏性休克药物的处方量增加了12倍。   对过敏误解很多   过敏,又叫变态反应,是身体一种异常的免疫反应,由本来对人无害的物质引发。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王良录副教授告诉记者,导致过敏的物质,即过敏原,都是大分子蛋白,“没有蛋白就没有过敏。”   王良录说,对过敏概念混淆的人不在少数。有的人一吃辣椒脸上就起痘痘,以为这是过敏,显然不对,这是饮食不良引起的痤疮。喝牛奶以后肚子胀气,那是乳糖不耐受。有人声称对酒精过敏,其实那叫耐受不良。   跟内、外、妇、儿等学科相比,变态反应学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我国的变态反应学也就50多年的历史。现在,大多数医学院教学里依然没有专门的变态反应学课程,只是在临床免疫学里占据一个章节。因此,很多医生都不了解,患者的认知度就更差了。   过敏原检测,公认只有两大类   很多人平时只能戴纯金、纯银的首饰,一戴合金的项链,脖子上就会起一圈红疹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朱学骏教授说,这是典型的接触性皮炎,是对合金里的镍过敏。如要确诊,做皮肤斑贴试验即可。具体方法是:把直径5毫米的小铝盒(里面是过敏原制剂)贴在患者后背上,48小时后去掉,然后72小时看结果,根据皮肤的反应进行判断。这种方法还适用于染发剂、橡胶、化妆品等引起的接触性皮炎。   除了皮肤斑贴试验,皮肤试验还包括皮内试验、点刺试验。皮内试验就是把抗原制成液态,在患者皮内注射0.01毫升,看反应情况。点刺试验则是在前臂滴若干滴抗原制剂,每滴0.1毫升,间隔1.5厘米,然后用特殊的针轻刺液体浸润的皮肤,不能刺出血。吸入性过敏、食物过敏都能用这种方法检测。   另外,还有一大类检查就是抽血化验,通过查患者体内的特异性抗体IgE来寻找过敏原。其道理在于,如果人体对某一种抗原过敏,身体会产生一种仅针对这种物质的抗体,因此最准确。   王良录说:“皮肤试验便宜,所以原则上先做皮肤试验,当作一个筛选的过程,结合病史,再进一步查血中的抗体。对于过敏性鼻炎成年患者,一般先开吸入组过敏原皮试,成人要查全套,大约20多项,然后结合病史,缩小包围圈,挑几种抽血查。”小于5岁的过敏性鼻炎患儿,因为对皮试的承受力差,可以挑螨虫、霉菌、宠物等几种最常见的查,或者直接抽血化验。   另外,王良录强调,不问病史,直接给病人做皮试有时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对牛奶、坚果、荞麦过敏的病人,极其微量的过敏原进入身体,就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因此,怀疑对这三类食物过敏的人,应该直接抽血化验。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会影响皮试的结果,如抗过敏药会使皮肤反应减弱。因此,皮试前抗组胺药需要停3—5天,全身用激素应停1周。除了药物,皮肤状态、操作是否规范等,都会影响结果。”王良录说。   病史是诊断的基石   治疗过敏性疾病,我国变态反应学科创始人叶世泰教授曾总结了4个字:避,即避免接触导致过敏的物质 忌,不接触或食入导致过敏的物质 替,若对某种物品过敏,找其他物质代替 移,离开导致过敏的环境。可见,找到过敏原是前提。   王良录说,过敏原之间存在交叉现象:食物之间有交叉,如对开心果过敏的人,对金橘、花椒可能过敏 食物和花粉有交叉,如对蒿草过敏的人,对梨、桃、荔枝、龙眼等水果过敏 花粉之间、不同霉菌之间都有交叉。因此查清过敏原,能让病人形成必要的防范意识。另外,随着时间推移,有的病人过敏原会增多,而有的人过敏能自愈。如对牛奶、鸡蛋过敏的儿童,随着胃肠道免疫力和屏蔽机能的完善,有可能自愈。所以,过敏原检测要根据病情定期复查。   目前我国开展过敏原检测项目的医院不少,但不规范的地方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是不重视病史。   王良录指出,诊断过敏原,需要将病史与皮试、抽血化验结果结合起来综合判断,而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病史。病人就诊,要尽量给医生提供线索,就像排查嫌疑犯一样,回忆发作时的症状、持续时间、季节性、场合、天气,如果与食物有关,要说清进食后多久发作,是否运动,等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化验检查。   北京协和医院曾接待过一位东北病人,他在当地医院做了皮试,结果20多个红包各个远大于3×3毫米,而且都带红晕。于是,医生告诉他鸡鸭鱼肉不能吃,大米白面玉米等粮食也不能吃了。结果,这个病人几年来只能把土豆当主食,副食是盐水煮白菜,连酱油都不敢放。来的时候整个人面黄肌瘦,已经出现了营养不良。其实,这个病人对这些东西都不过敏,只是皮肤反应性太强,造成了假象。“所以,在给病人解释皮试结果的时候,我们一般不说‘阳性’、‘阴性’,而是说有反应、没反应、反应多强,以免误导患者。”王良录说。   另外,抽血也应该先过筛,查吸入组过敏原或食物过敏原两大类,看结果再细查。血液化验也有各种组合,如尘螨组、树花粉、杂草花粉、牧草花粉等,“多问一句病史,就能给病人省不少钱,千万不要撒大网似的检测。”   生物共振仪真那么神吗   谈到抽血查过敏原的标准,王良录形容目前国内的状况像“万国博览会”———机器和配套试剂不下10种,其中既有国际专业领域认可的金标准———瑞典的CAP系统,也有结果不太准确的“纸片法”。后者就是把血滴到测试纸片上,这只是一种粗略的定性方法,准确性差。由于机器系统不同,各家的结果不具有可比性。病人在一家医院查完,到另一家医院往往不认,要重新查一遍,给病人造成很大困扰。   中国哮喘联盟总负责人、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林江涛教授强调,目前吸入性过敏是可以脱敏治疗的,例如对尘螨、花粉过敏的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病人,其中国际公认最成熟的是对尘螨的脱敏治疗。“而皮肤试验要准确,要求抗原制剂必须纯化,应该使用经国际认证且国家批准的标准化系统,医生护士也都应该接受专业培训。”点刺试验中,滴完一滴试剂以后,针每扎一次都要更换,不能用棉球一擦就扎下面一个,以免被污染。另外,点刺试剂和点刺针要求是同一厂家的配套产品,否则影响准确性。   说到过敏原检查领域争议最大的,就是充斥中国市场的德国产“百康生物共振检测仪”,不抽血,不扎针,声称能查出400到上千种过敏原,包括细菌、食物、吸入物,甚至包括无机物,而且说还能脱敏。目前全国很多医院开展了这种项目,包括一些三级甲等医院。在北京协和医院某教授的诊室里,一位女孩拿出在青岛某人民医院的化验单,就是这种百康检测仪的化验结果,里面竟然有对汽油过敏。王良录说,如果一个检查告诉你“对农药、汽油过敏”,这种检查毫无科学性可言。   记者在北京最早使用这种仪器的一家医院看到,该机器是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宽不足半米,长不足1米,厚度在20厘米左右。大夫拿起一根导线与机器相连,另一端是一个有握把的金属尖头,将尖头放在记者的手指上,“操作就是这么简单”,她说,大概10个病人中有2个使用该仪器检测过敏原。使用生物共振做一次检测的费用为430元,治疗一次的费用为120元。在一家号称使用该仪器换代产品的医院,医生称,如果手握电极,检测过程中无痛感 如果在机器上蘸上药水,再与手臂上的30多个部位接触,会有点痛,后者每次需300多元,能检测出几百种过敏原。“一般来讲,医生在使用传统检测方法测不出来的时候,才会采用生物共振仪检测。”   王良录认为,这种仪器的原理就相当于万用表,测的其实是人体的电导率,“你握得紧一点、松一点,手上有汗没汗,或者洗完手、洗完澡再测,结果就不一样了。”   为此,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德国相关部门。德国过敏和哮喘疾病联合会新闻发言人蓝莫女士6月1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在德国主要是通过对皮肤和血液的过敏试验来检查患者对何种物质过敏。治疗方法主要是脱敏疗法,也就是在医生的监控下通过让患者摄入少量的致敏物质,让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产生疲惫,从而逐渐适应它并增强对它的容忍度。不过,这种方法目前主要适用于对尘螨、花粉等过敏的鼻炎和哮喘病人,有效率最高为80%,对食物等其他过敏患者的治疗目前还没有特别的办法。   针对德国一些厂家推出的“生物共振过敏检测和治疗仪”,蓝莫特别强调,德国医学界从来就没有认可这种仪器,也从来没有科学报告证明这种仪器能够检测和治疗过敏疾病,相反,有大量的报告认为它并不具有其宣称的功能。这种仪器在二三十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但德国没有任何一家正规医院使用它,也没有任何一家医疗保险机构将这种仪器的检查和治疗列入保险负担的范围,也没有任何一位专业医生推荐使用这种仪器。这种仪器目前只是在个别私人开设的非医疗单位使用,费用完全由个人承担。
  • GOTI技术可灵敏检测基因编辑是否脱靶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基因编辑的“子弹”如果没有命中目标,就会产生脱靶效应,可能会导致诸如癌症等不良的基因变异。这种风险让人们对这种新的技术手段望而却步。近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的研究者们合作开发了一种被命名为GOTI的技术,能够准确、灵敏地检测到基因编辑方法是否会产生脱靶效应,使基因编辑技术向安全地带迈进了一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此前,人们推出过多种检测脱靶的方案。但小鼠或者人类个体间基因存在很大差异,基因编辑所产生的脱靶效应会被淹没在这些差异之中。以往的检测方法很难从这些差异中分辨出哪些是基因编辑所造成的脱靶,哪些是个体本身的差异,因此无法有效判别基因编辑工具的安全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GOTI颠覆了原有的脱靶检测手段。实验的精妙之处是利用小鼠胚胎做实验。在受精卵分裂成两个时,基因编辑其中的一个,并用红色荧光蛋白进行标记。编辑之后,让两个细胞继续分裂,等小鼠胚胎发育到14.5天时,基于红色荧光蛋白筛选出基因编辑细胞和没有基因编辑的对照细胞。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由于这两组细胞基因背景完全一致,且无需基因组体外扩增,避免了遗传背景的干扰,同时还可以清楚地展现单个碱基的突变,GOTI因此展现出强大的灵敏性,对数量极少的基因编辑脱靶也可感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此外,研究人员使用GOTI技术发现BE3单碱基编辑会产生大量脱靶突变。这一发现使人们重新审视原本认为“特别安全、几乎不会有脱靶”的单碱基突变技术,并为基因编辑工具的安全性评估带来了突破性的新技术,有望成为新的行业检测标准。相关研究结果于3月1日发表在《科学》上。 /p p br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p
  • 让食品检测前处理效率“腾飞”!纳鸥科技联合潘灿平教授团队创新型QuEChERS产品
    QuEChERS(以下简写为QuE)快速、简单、经济等优势,除了广泛应用在农药残留方面,现在越来越多应用在兽药残留方面。然而,QuE在前处理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净化效果不理想。在样品前处理中,深颜色、高脂类样品基质,QuE净化效果不是太理想。比如:检测中,遇到的深颜色蔬菜韭菜、生菜、卷心菜等,由于叶绿素含量较高,QuE净化后,样品仍有较深的颜色,净化效果不是太好。其次,前处理过程繁琐。相比SPE小柱净化,QuE已经大大简化了前处理过程,提高了检测效率。但对于整个分析而言,前处理所需的时间还是较长,过程也较繁琐。有些实验室,为省去繁琐前处理过程,很多时候简单处理直接上机分析,这对仪器的寿命和维护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以上痛点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分析工作者。如何解决以上问题,纳鸥科技联合潘灿平教授团队创新型QuEChERS产品——Nano U-QuE净化管。Nano U-QuE净化管在QuEChERs基础上创新性加入多壁碳纳米管等固相材料,解决了复杂样品基质前处理的问题,同时使用了更高效快捷的推动型固相净化方法,极大简化了样品提取后上清液净化的步骤。 Anavo® Nano U-QuE净化管 纳鸥科技联合潘灿平教授团队,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和提高企业质量安全控制水平的角度入手,以茶叶、蜂蜜、菠菜等成分复杂,净化难度较大的基质为研究对象,以关注度较高的农兽药残留和饲料添加剂等痕量物质为检测对象,以研制高效、特异性的纳米净化剂为手段,结合开发新颖的前处理快速净化柱为突破口,在保证检测方法准确性和灵敏度的前提下,建立一批简便易用、省时省力、更为经济的创新前处理方法。1、净化效果更好深颜色蔬菜的前处理(样品为韭菜),1号样品瓶是净化前的样品,2号样品瓶是传统QuE净化后的效果,仍有较深颜色,3号样品瓶是Nano U-QuE净化后的效果。 样品:韭菜1.净化前,2.QuE净化,3.Nano U-QuE净化 2、过程更简单与传统的QuE和SPE方法相比,样品提取完成后,Nano U-QuE方法无需涡旋、离心、淋洗和洗脱步骤,极大简化了前处理的过程。 3、耗时更少使用Nano U-QuEChERS方法可极大简化净化流程,大大节省了时间和工作量,同时对于耗材的消耗量更少。Nano U-QuEChERS方法整个净化过程几乎只相当于传统方法的最后一步!传统QuE净化处理一个样品大约15min,Nano U-QuE净化处理一个样品大约1min,单个样品处理效率,提升15倍! 纳鸥科技联合潘灿平教授团队研发的快速净化柱可以将成本从70-100元降低至40元,可为全国各主要检验检测机构降低大量检测成本,实现国产替代,尤其适合新发地农贸市场等农贸集散地的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本项目研究成果攻克了食品质量安全领域急需的关键检测技术,突破了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不足的瓶颈。 技术咨询电话:400-860-5168转4892关于纳鸥科技北京纳鸥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纳鸥科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实验室消耗品和常用实验室仪器,并可提供贴合客户需求的行业解决方案,让您的实验更简单、更高效。纳鸥科技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不断研发和引进更好、更先进的产品,解决客户在检测中遇到的困难,竭力帮助检测工作者优化检测效果、提高检测效率。
  • 我国开发出超高灵敏二噁英类生物检测方法
    2013年环保公益性课题《超高灵敏二噁英类生物检测方法的开发与应用》顺利通过环保部答辩   近日,由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承担,分析测试中心二噁英实验室为协助单位的2013年环保公益性课题《超高灵敏二恶英类生物检测方法的开发与应用》顺利通过环保部答辩,目前课题正在上报科技部查新。   二噁生物检测方法中的专利费用问题,阻碍了其在中国大范围的应用。为解决国外公司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中科院生态中心与分析测中心二噁英实验室共同申报了《超高灵敏二恶英类生物检测方法的开发与应用》这一课题。此课题将重点构建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二噁英生物检测细胞,此细胞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适用性,达到0.01PM/assay,超过了现存的所有的生物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二噁英实验室将承担与之配套的前处理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及100个飞灰的验证研究。此课题的完成,将大大推进二噁英生物检测分析方法的标准化过程。
  • "高灵敏电化学发光检测方法"获国家专利
    近日,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徐国宝等科研人员的一项发明专利“环境友好的高灵敏电化学发光检测方法”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专利号:200510016848.4)。   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标记分析是继放射分析、酶联分析、荧光分析和化学发光分析之后的新一代标记分析技术。它是基于高浓度的三丙胺与低浓度的联吡啶钌标记物发生电化学发光反应来进行生物分析,该技术由于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试剂稳定、重现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分析和科学研究。但联吡啶钌/三丙胺体系需要很高浓度的三丙胺才能实现高灵敏检测 且在不同工作电极上发光强度差别较大,铂电极上的发光强度仅约为金电极上的十分之一。因此十几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替代三丙胺的新型共反应物,但一直没有找到发光效率高于三丙胺的共反应物。   该研究小组针对标记分析的特定条件,调研了一系列含有不同链长和基团如羟基、羧基和氨基等的共反应物的发光情况,找到一种高效的新型共反应物二丁基乙醇胺。在浓度为20 mM时,它在金电极和铂电极上的发光强度分别约是目前效率最好的三丙胺的十倍和一百倍。与一般采用外加增敏剂提高发光效率不同,二丁基乙醇胺是通过自身的羟乙基的催化来显著提高发光效率。由于羟乙基是一个吸电子基,因此该研究表明不是所有吸电子基团都是抑制电化学发光的,为寻找更加优良的试剂提供了新途径。二丁基乙醇胺具有优良的分析性能,在浓度只有三丙胺的五分之一时检测联吡啶钌比三丙胺的检测限好一个数量级。该研究对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标记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 水质重金属检测仪触摸屏显示,读数直观、简单
    水质重金属检测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水体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仪器,该仪器可以监测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以评估环境质量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适用于环境监测、工业生产、自然水体保护等领域。  水质重金属检测仪产品详细介绍→https://www.instrument.com.cn/show/C511390.html 一、水质重金属检测仪使用注意:  1、在使用水质重金属测定仪之前,我们需要对仪器进行确认,这包括检查仪器的型号和测试范围是否符合标准,避免检测结果出现误差;  2、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正确的预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样品中的干扰因素,使得测定结果更加准确;  3、测试时我们需根据所测试的样品来选择合适的功能,同时,还需要注意控制测试条件的稳定性和精度,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4、测试完成后需要对重金属水质检测仪进行清洁和维护,保持仪器的良好状态,在清洁过程中,应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进行清洁,避免使用可能导致仪器损坏或污染的物质。  二、水质重金属检测仪优势:  1、精确性:水质重金属检测仪通过采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和精密的传感器,能够提供高精度的重金属元素检测结果。它能够准确测量水体中的各种重金属元素,如铅、汞、镉、铬等,具备较高的测量准确性。  2、快速性:水质重金属检测仪具有快速测量的特点。它通常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水样的检测,减少了等待结果的时间。这对于监测和应急情况下的水质评估非常重要。  3、便携性:水质重金属检测仪通常具有便携式设计,体积小巧,重量轻,便于携带和操作。它适用于户外野外工作和实地测试,可以灵活应用于不同的水体环境。  4、多功能性:水质重金属检测仪通常支持多种元素的同时测量,具备一定的多功能性。除了重金属元素,有些检测仪还可以测量其他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温度等,提供了全面的水质分析功能。  5、易于操作:水质重金属检测仪通常具备简单易用的操作界面和操作流程。它们一般具备直观的显示屏和用户友好的菜单,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地进行测试和结果查看。  6、数据记录和传输:水质重金属检测仪通常具备数据记录和传输功能。它们可以将测量结果进行自动记录、存储,并支持数据的导出和传输,方便后续分析和报告生成。  三、水质重金属检测仪参数介绍:  1、技术参数:  波长配置:420nm、470nm、520nm、560nm、620nm、700nm;  示值误差:≤±5%;  仪器稳定性:<0.5%;  仪器重复性:<0.5%;  光化学稳定性:20min内数值漂移≤0.002A(10万小时寿命);  2、物理参数:  比色方式:比色管(16mm消解比色一体管)、比色皿(10mm、30mm、50mm);  操作系统:Android7.1.1智能操作系统  操作界面:中文或英文操作界面;  显示屏:8英寸(1024*768分辨率)高清晰度彩色液晶触摸屏;  曲线数量:820条标准曲线、420条拟合曲线  网络接口:USB2.0、HDMI、WiFi、蓝牙、热点、RJ45;  云平台:仪器带有监管平台,连接有线/无线网络,检测结果直接传输至环境安全监管平台。  打印机:热敏行式打印机;  数据储存:800万组,可自由调用查看;  数据导出格式:Excel表格;  仪器尺寸:367x243x125mm;  仪器重量:5.3kg;  3、环境及工作参数:  环境温度:(5-40)℃;  环境湿度:相对湿度<85%(无冷凝);  额定功率:10W  工作电源:AC220V±10%/50Hz;  可配置:大容量锂电池。  治理水中重金属需要使用专业的水质重金属检测仪来实时监测水中含量和成分,从而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治理措施,正确操作和维护重金属水质检测仪,这样才可以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水质监测和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 科学家研制辐射检测餐盘和过敏原检测仪
    最近,关于食物安全的话题再度一次次地拷问人们的神经,先是日本核危机,让所有与日本沾边的食物和用品似乎都沾染上放射性元素,谈核色变,然后咱国内的天才化学家们也不甘人后,先后发明了染色馒头等高级货,一时间,我真不知道到底哪些东西能吃了——我只好求助于设计师们,看他们能否拿出些能让我更放心进食的工具来:     1、辐射检测餐盘:来自Nils Ferber的设计,餐盘上嵌着三圈环状OLED发光体,背面是辐射检测仪。如果放入盘中的食物是安全的,这些餐盘和普通盘子不会有区别,而一旦食物已经被放射性元素沾染,那么光圈会被点亮,从最轻微的一根光圈,到超过预设量的三根光圈(第三根是红色的)——当然了,我若是你,只要亮起一根,我就打死也不会再吃这些东西了~      如果开始亮起红色圈,那么这款食物的放射性,就超过预设值了——所以,爱稀奇觉得,根本就没必要设置3个圈,如果第一、二个光圈也意味着有一定的放射性(哪怕极微量),谁还会去吃呢?   2、食物过敏原检测仪(下图):事实上,尽管福岛发生了这么大事故,食物自带放射性的案例还是挺少的。相较而言,你我普通人更应该防备的也许是过敏——很多食物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让人浑身疙瘩,甚至致人于死命。如何最快速判断食物是否含有过敏原?设计师Erik Borg和飞利浦公司合作,打算开发一款很便携的食物过敏原检测仪,能通过某种方式对食物进行检测,然后在屏幕上显示检测结果。    如果你不幸是过敏体质,那么你一定要随身带好这件宝贝了,像古代大侠用银针试毒那样,每上一道菜就检测一次吧。
  • 何舜平:eDNA采样器为生态监测领域提供了新的工具
    不用撒网捕捞,只需要从水中采集一些DNA,就能分析出一片水域中存在哪些生物,这就是环境DNA(eDNA)监测技术。如果说,eDNA技术像“生物侦探”一样不断探索着大自然的秘密。那么,eDNA采样器则是助力“侦探”发现生物奥秘的最佳拍档。2024年春天,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研究员团队联合北京大学姚蒙副研究员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CHINA Life Sciences)》杂志上发表文章,当中提到了一款外形酷似“农药喷雾机”的最新eDNA采样设备,该设备经过东湖实证研究,检测到了隶属于16个科、36个属的共51种鱼类。这次研究不仅验证了eDNA技术在实际监测中的应用效果,也为生态监测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eDNA实现“雁过有痕”任何生物存在过后,都会留下专属的痕迹。只需从海中舀一杯水,从土壤中挖一抔土,从沉积物中分离一管淤泥等等,科学家们就能知道有哪些物种曾在附近出没,这得益于一种强大的工具——eDNA技术(环境DNA)。何舜平解释道,“这意味着我们不用找到生物本身就能检测到它的DNA。”具体来说,eDNA就是指从环境样品(如空气、土壤、水体、沉积物等)中提取的所有不同生物的DNA,其来源广泛,包括生物体的体液、粪便、脱落的皮肤或毛发等。它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至1987年,1990年出现了第一项使用这个技术的工作,研究人员使用eDNA分析了海水样品中的微生物DNA。2010年前后,随着eDNA宏条形码技术的发展,eDNA开始广泛应用到水生生物的监测中。eDNA具有高灵敏度,能够检测到即使是极少量的DNA片段,从而揭示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生物种类,如稀有或隐秘物种。为了让科研人员无需直接对生物体进行干扰就能实现有效的生物多样性监测,eDNA成为了最好的选择之一。然而,要想充分发挥eDNA技术的优势,高效的采样方法同样不可或缺。回忆起以往的物种采样经历,何舜平感叹,“过去,eDNA的研究可谓步履维艰。我们通常需要从河中采集近一吨的水量运回实验室,再经过繁琐的过滤过程,才能对DNA进行测量。”此外,传统的物种鉴定需要仔细的肉眼观察、形态比对、经验判断等。稍有不慎,就会出错。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何舜平。图源:受访者攻坚克难:勇闯马里亚纳海沟为打破传统生物监测技术的桎梏,何舜平带领科研团队研发出了最新的eDNA采样设备——Tri-Mode eDNA Sampler(三模式eDNA采样器),该设备从带回水、带回过滤器和带回数据这三个层次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不仅减少了现场人员的劳动负担,也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要求。他表示,“eDNA采样器目前在环境科学里面算是一个很基础的工具,作为未来环境评估的一个标准方式,它的需求也将日益增长。而我们的仪器,正是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这样一台自动化设备的诞生,还要追溯到何舜平勇闯马里亚纳海沟的经历。他回忆道,“2019年,我们跟随‘探索一号’科考船前往马里亚纳海沟,在‘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帮助下,我们得以潜入水下4000米的海山地区。当时的科考条件非常艰苦,我们在下潜时经常遇到巨浪和大风,一次下潜要在水里泡10个小时左右。”当然,高付出也意味着高回报,这次考察不仅让何舜平收集到大量珍贵的深海鱼类标本,更为他提供了探索全新物种采样方式的灵感。在深海里采样,最直接的采样方式就是拿桶把水装上来。而何舜平想到了另一个方式:直接在水下过滤!照着这个思路,何舜平团队精心设计出一种带有过滤性能的带棒装置。这款设备外形酷似农药喷雾机,一端背负在背上,另一端则伸入水中。何舜平介绍道,“研究人员只需操作设备过滤一吨水,其中的DNA便会被吸附到一张膜上。我们只需将这张滤膜冷冻保存并运送回实验室,既方便,又不会影响DNA的完整性。”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设备还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它可以轻松安装在无人船、无人机等平台上,每换一个环境,就能进行一次采样。这样,科研团队能够用更小的体积采到更多的环境DNA,极大地提高了采样的灵活性和效率。三模式eDNA采样器。图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宏伟蓝图:万种鱼基因组计划尽管现在的eDNA检测技术相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检测生物多样性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一些物种的基因组里有很多的重复序列和特异结构,往往比较难检测。特别是像蚌壳、螺蛳、牡蛎等水生无脊椎动物,其基因组的复杂性往往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精力去攻克。此外,参考数据库不全面、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也成为eDNA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建立一个涵盖世界各地鱼类的所有目和代表性科的鱼类基因组数据库。2019年,数字化地球研究所-海洋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五家科研机构共同发起了万种鱼基因组计划(简称Fish10K)。Fish10K计划历时10年,分三个阶段,采集一万种左右的代表性鱼类。何舜平表示,目前已经差不多完成了十分之一的目标,3000多种原生动物的基因组和遗传数据已经上传。三模式eDNA采样器及其三种工作模式。图源:受访者另一方面,何舜平团队与多个团队联合建设的水生生物eDNA数据库(AeDNA),旨在实现水生生物的调查、监测、追溯和预警的综合能力。他介绍道,“水生生物环境DNA数据库包括60万条条形码序列和6199份基因组序列,是目前水生生物领域全球数据量最大,群类覆盖最全,准确性最高的数据库之一。”何舜平,博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鱼类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学科组责任研究员。兼任中国动物学会理事,湖北省暨武汉动物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鱼类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比较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在鱼类系统发育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进展。他带领研究团队运用生物技术、网络和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提出了鲤科鱼类系统发育新的模式,保持了对鲤形目鱼类系统学研究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基于多组学深入探究了青藏高原和7千米以下深海等极端生境下的鱼类的遗传基础;对脊椎动物从水生向陆生转变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主持和承担了欧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863项目和973专题等重要课题。主导提出“万种鱼基因组计划(Fish 10K)”。在Cell、Nature、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280余篇。参考资料:“农药喷雾机”还能捕捉鱼踪?这台eDNA采样器不简单.封面新闻,2024年4月19日
  • 生物共振测过敏后续:国家叫停仪器注册并禁止其检测
    p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03年一种叫做“生物共振波”检测、治疗过敏的技术从德国引进国内,随后全国多家医院甚至三甲医院都购买了此类设备。据称,通过检测所谓的生物共振波,就能发现人体对何种物质过敏。今年7月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曾播出了独家报道《生物共振波检测过敏原被指不靠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p p   近日,国家食药总局和国家卫计委发函对摩拉、百康两家治疗仪不再予以注册,并叫停仪器的超范围使用。而德国厂家摩拉仍旧召开发布会称自己的产品绝对科学,且有一些国内医院表示使用后很有效果。不过,仍有不少专家对这种传统医学理论中,从未出现过的“生物共振”持怀疑态度。 /p p   今年7月,中国之声揭露了一种名为“生物共振物理检测仪”的德国进口仪器,号称可以不打针、不做皮试,就直接检测出人体过敏原,此类仪器以百康、摩拉两种为代表,在十多年前进入国内市场,以辅助治疗之名拿到准入许可证后。各地多家医院,却违规用其进行过敏原检测业务。 /p p   在报道后,食药总局对此事展开调查,发现两种仪器使用范围只是“临床患者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并没有批准过敏源检测等用途,经相关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核实,部分医疗机构的确存在将该类产品用于过敏原检测的超范围使用情况。对于摩拉、百康两种产品在注册证到期后的要求续期的请求,食药总局决定不予注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noimg/534b7885-11d1-4071-9b28-c049b8c6c062.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图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noimg/81436cdf-eece-490b-856a-690af4ccfa70.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图2.png" / /p p   近日,国家卫计委向地方卫计委发函,要求对摩拉、百康两种治疗仪,要严格按照注册的适用范围使用,对于注册证过期后生产的产品,医疗机构要立即停止使用。 /p p   被要求规范的“生物物理治疗仪”,究竟有哪些违规之处?在北京某三甲医院,一位皮肤科医生对患者强调,这些生物共振波仪器既然在医院里,就要相信。“既然好多大医院都在用,准确率是国家把关的,准确率很高,就是有点太灵敏了。” /p p   摩拉公司在中国的代理商总经理姜庆峰认为,他们的产品此前拿到了国家批文,十多年来都没治死过人。“我就遵循两点:安全,我做了十多年没死过人,没有副作用。其二,有效,辅助治疗,你都可以查得到它的意义有多大。你们去找真正的用过的专家,但它作为一个辅助治疗的,你觉得它像核磁、CT一样?” /p p   拿着辅助治疗的批文,进行过敏原检测,不止发生在几家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平,作为支持摩拉技术的医生,告诉记者这项技术非常神奇,但由于厂家保密,没有什么文献参考,但如果懂量子力学就能搞得懂,因为它是“形而上”的。“检测时是通过经络检测的,因为厂家保密,出现在国内时在原理上不讲清楚,治疗非常科学,采取共振疗法。” /p p   对于这一理论,长期从事过敏疾病治疗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玲玲告诉记者,她从业多年,相关文献看过很多,如果该技术真的颠覆了过敏领域基础理论,应该会有很多相关研究文献,但有关生物共振检测过敏的文献很少。循证医学时代,药物和疗法是否有效,要拿证据、拿实验数据说话。“在临床上说有用或者更先进,一般都是和经典进行比较,比它有优势才有上市的价值,如果和他平行都不一定有价值,更别说这种说不清道理。” /p p   刘玲玲告诉记者,她在诊疗中也看到患者曾经拿着生物共振仪器的检测结果来进行咨询,发现检测结果不稳定。甚至可能会造成误诊。“一个人比如牛奶过敏,你今天查的和之前查的要一致才行,不能说今天有明天没有,用了这样的仪器检查就可能不用正规仪器,占用医疗资源,让病人花了钱却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误导病人。” /p p   目前,全国医疗机构被要求停止使用生物物理治疗仪进行过敏原检测,那么各大医院是否遵守了规定?这项争议不断的技术,还会不会“改头换面”重头再来呢?中国之声也将持续关注。 /p
  • 核酸质谱下一站:病原体检测——访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彭俊平研究员
    由于传播途径多样、影响范围广泛,症状发展迅速,传染病仍然是世界范围内引起人类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21世纪以来多次严重疫情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一是2003年的“非典”(SARS),二是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猪流感),再有就是现在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因此,传染病的防控一直是医学科学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其中,对病原体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是传染病精准防控的基础。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彭俊平研究员自2000年起即深耕于病原体检测技术方法及基因组学、耐药机制相关的研究工作。近日,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彭俊平研究员,与他就核酸质谱技术在病原体检测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了深入交谈。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彭俊平研究员“国内最早开展核酸质谱病原体检测研究的团队之一”随着各项科学技术的进步,病原体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由病原分离、电镜观察、免疫学检测等传统生物学方法发展到PCR技术、芯片技术、测序技术、质谱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因为引起疾病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单一的平台技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利用各种平台技术对病原体进行筛查。”彭俊平介绍到,“多年来我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搭建一个病原体组合筛查技术体系,这也是我国在传染病防控领域的一个重要工作。另外,我们利用多重PCR反应结合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以下简称:核酸质谱)在病原体检测领域开展了10多年的工作,这也是我们多年来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核酸质谱是什么?彭俊平为笔者解答到,核酸质谱其实是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在核酸水平的应用,是一种将多重PCR反应与质谱结合的复合技术。此前,MALDI-TOF主要应用于蛋白质水平的微生物鉴定研究,应用发展不过30多年,而MALDI-TOF在核酸水平的相关应用则是近些年提出的概念,应用发展时间就更短。最初,MALDI-TOF在核酸研究领域开展的应用是SNP基因分型,其首先通过PCR扩增含有SNP的基因组片段,再通过检测核酸分子在真空管中的飞行时间而获得样品分析物的精确分子量,从而检测出SNP位点信息。因为MALDI-TOF本身的高灵敏度和高通量等特点,使其非常适合应用于SNP多位点的筛查。而MALDI-TOF在病原体检测领域的研究则鲜少有报道。彭俊平课题组是国内最早开展核酸质谱病原体检测研究的团队之一。“我们是在2009年引进的这个技术平台,正好是H1N1全球大流行的时候,当时核酸质谱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帮助我们开展相关工作,因此我们就开始自己开发方法。”核酸质谱病原体检测的原理是利用MALDI-TOF检测多重PCR反应的产物,即单碱基延伸的产物质量大小,来判定检测靶基因的有无,从而进一步判定样本中目标病原体的有无。与传统的病原体检测技术相比,核酸质谱在灵敏度、检测通量以及操作简便性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此外,核酸质谱检测的核酸序列均来源于公共数据库,不需要依赖其他的数据库。 “开发了7种人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成功申请专利”经过多年的技术摸索,彭俊平团队利用核酸质谱在病原体检测领域做出了很多成果。最近其团队开发了7种人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并申请了发明专利。目前,已知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其中包括2003年的“非典”SARS冠状病毒、2012年在中东地区出现的MERS冠状病毒以及2019年12月爆发的严重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2。彭俊平介绍到,课题组是从2012年开始开展人冠状病毒的检测技术研究,其中一部分工作内容就是利用核酸质谱进行检测应用。该部分成果是与岛津公司合作开发的,利用一步法多重反应PCR与MALDI-TOF质谱联用鉴定7种人冠状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的重要突变位点。“本次合作中我们将多重PCR反应从两步法改进为一步法,既缩短了实验时间,又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工作。而且我们改进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RNA病毒,可以说是摸索出了一种通用的解决方案。”彭俊平介绍到,“和岛津合作成果的应用价值很明确,我非常期待未来该方法的推广。接下来我们也将继续和岛津合作在MALDI-TOF平台上开发出更多病原体检测解决方案,并合力推动核酸质谱在临床领域的应用。”笔者追问到目前国际上核酸质谱在病原体检测领域的应用现状如何?彭俊平坦言道,国际上相关的成果并不多,而团队于2009年就开展了相关研究,可以说是走在了国际前列。不过,目前核酸质谱病原体检测的应用还以科研阶段为主,临床应用正处于拓展阶段。此外,彭俊平也谈到他认为核酸质谱走向临床所面临的瓶颈,一是MALDI-TOF本身的硬件设备比较贵;其次,基于MALDI-TOF平台提供给临床应用的成熟方法不多。因此,核酸质谱这样的技术平台想要真正推广到临床,首先需要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这样应用场景就会被打开。不过,彭俊平也观察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越来越多的团队和厂商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相信核酸质谱的临床应用情况将在短短几年之内得到很大的改变。最后彭俊平表示,未来核酸质谱病原体检测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有呼吸道感染疾病、腹泻性疾病和性传播疾病等,其涉及的病原体种类繁多,是核酸质谱可以“大展身手”的方向。后记:采访中彭俊平反复提到“病原体的组合筛查技术体系”,他也为笔者解释到,为了获取更全面的生物信息,往往需要多种技术平台共同解决问题,而不是希望用一个技术平台去解决所有的问题。回到MALDI-TOF这一技术来说,总有人拿质谱与NGS测序相比较,其实它们的应用场景和目标都不一样,发展核酸质谱也并不是为了替代测序技术。事实上,核酸质谱只需要在中高通量的检测中建立并巩固其“王者地位”,在此基础上能够再提升灵敏度和分辨率等性能,就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